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抗日之铁血兵王TXT下载抗日之铁血兵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抗日之铁血兵王全文阅读

作者:紫色蔷薇     抗日之铁血兵王txt下载     抗日之铁血兵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三十五章:日军撤退了(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五章:日军撤退了(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老蒋突然的掉链子无疑是对前线将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以薛岳为首的一大批军官对于重庆方面的决定很不满意,据理力争,要求死守长沙。

    为了争取老蒋的支持,薛岳几乎每天都要直接与蒋通话,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而对于麾下的这位悍将,老蒋也颇为耐心,开始还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

    但是薛岳本就是一个性格坚毅的人,怎么可能被老蒋说服。后来看到说服不了薛岳,老蒋就干脆不接他的电话了。

    一心想抗击日寇的薛岳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打电话去找蒋夫人宋美龄了。薛将军对宋美龄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此话经宋美龄转告老蒋的耳朵里之后,蒋又急得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接电话了,只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无奈之下,老蒋只得让时任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以及国防部长陈诚前往长沙传达方案,并协助薛岳指挥作战。

    白崇禧和陈诚在渌口以南一个小车站附近的小学校内临时搭设的指挥所里,见到了正在指挥作战的薛岳。传达了老蒋关于不守长沙的作战方案,但是薛岳却强调湖南所处战略地位重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作为军人,该誓死保卫它,而且薛岳还表示要与长沙共存亡。

    白崇禧无奈,只好搬出老蒋,要其服从命令。但是薛岳依然不为所动,依然决定死守长沙。陈诚觉得这样争论下去无济于事,和白崇禧商量后决定将薛岳的意见报告给老蒋,以便重新做出裁决。

    然而就在国民政府将帅之间就守不守长沙进行争执的时候,阿南维几命令渡过新墙河的日军尾随第五十二军等部而来,日军对于国民政府的守军是紧追不放,跟踪南下。

    然而这时日军才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通往长沙的交通已经被军队和当地民众破坏殆尽了,令日军的机械化优势无从施展,只能在中**队的屁股后面徒步跟进。

    22日凌晨,日军迫近汨罗江北岸,第52军主力向汨罗江南岸转移。继而,日军开始架设浮桥,准备渡过汨罗江。但日军的第一次试渡被汨罗江南岸的守军打退了。

    于是,日军便改变策略。他们派出一部分日军换上中国老百姓的服装,装扮成难民,在中**队结合部的间隙中偷渡过江,窜到新市,准备里应外合,配合主力强渡。同一天,日军上村支队也由西向东进犯,并攻占了归义。第70军奉命对进占新市和归义的日军进行反击,但只克复了归义,新市仍被日军占领着。

    23日,日军猛攻汨罗江南岸守军阵地,激战竟日,未能突破守军主阵地。此时,日军第33师团仍被第20军顽强阻击于幕阜山福石岭地区,日军企图在平江地区围歼第15集团军的计划破产。

    但就在阿南维几为自己围歼第15集团军的计划破产而失望时,薛岳准备在长沙郊区与日军决战的作战方案终于得到了批准。

    随后,第9战区按照在长沙地区与日军决战的计划调整部署:以第2、第25、第195、第60、第77、第59师共6个师,埋伏于福临铺、上杉市、桥头驿地区和长沙及其以东地区;第70军转移至浏阳河以南株洲、渌口市等地,沿湘赣铁路和渌水布防;第4军占领湘潭、下摄司、渌口市之线;第79军一个师确保幕阜山根据地,2个师协同第20军攻击桃树港之日军第33师团。

    25日,日军奈良支队经瓮江向平江迂回,准备策应其第33师团作战。日军第13师团、上村支队由汨罗江畔开始分路南进。上村支队在三姐桥、栗桥陷入第54军第14师、第50师伏击圈;第3师团一部1000余人在福临铺遭第195师伏击,均受到重创。

    紧接着,由新市经金井南下的日军第6师团一部3000余人又在石门痕遭到第195师的伏击。数次遭到伏击的日军跌跌撞撞,本想继续南下,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部日军于30日突破了中**队在捞刀河的阵地,占领了长沙以北30多公里的永安市,这是日军此次南侵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坐镇咸宁指挥作战的阿南维几自此次会战打响以来,接到的几乎全是属下报捷的消息,自以为拿下长沙已是指日可待了。谁知,就在这时,战场形势突然发生急剧变化。

    赣北日军硬是被中**队给拖住了后腿,无法前进,而鄂南日军虽到达汨罗江上游,与湘北日军主力会合,但中国守军主力已经后撤;湘北日军在突破****两道防线后,中国守军已经不再死守阵地,而是采取且战且退的较为灵活的战术,而日军则开始不断遭到伏击,这令阿南维几大惑不解的同时有了一丝不安。

    阿南维几自认对中**队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连各个派系间的关系也都了如指掌。所以,对于此次作战,安慰奖是抱着必胜的信心的。他认为,武汉会战后中国守军的战斗力已日趋下降,不堪一击了。因此,在制定这次作战计划时,他的作战课是以1个大队等同于中**队1个师的力量来计算战斗力的,而以前则通常以1个联队等同于中**队1个师来计算。

    阿南中将认为,如果把自己的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加在一起,1个大队完全有把握击败中国守军的1个师。从以往的作战实践看,中国守军的1个师确实很少能打败日军的1个大队。

    但是在此次作战中阿南维几不但低估了中**队的战斗力,而且,他还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当地民众的力量。

    在会战开始前,当地民众在政府的组织下,和第九战区的军队相配合,把新墙河至捞刀河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已全部破坏,就连这一地区间的土地都被翻了一层,成为新土,从而使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无从施展,其战斗力也就相应的减弱了,甚至后勤也不能完全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冲向长沙只能是冒险,阿南维几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担心。

    华中的日军在长沙地区陷入薛岳发明的天炉战法的围攻的同时,华北的日军也陷入了苦战。

    绥察军区主力围攻逐鹿和下花园的消息传来,华北方面军上下震动,冈村宁次急忙命令各地的日军北上增援。

    而就在同一天,绥察军区主力一部攻破静乐县城,日军第四十一师团主力第112联队、伪军第12师、骑兵第八团被全歼。绥察军区数万大军合兵于忻口城下,驻山西第一军不得不从寿阳等地抽调兵力增援忻口,准备与马铮所部在忻口城下一决高下。

    与此同时,第二战区近二十万人从吕梁以及孝义等地出击,连下平遥、祁县、太谷等县,攻势很猛。所有人都看出来了,阎老西是逮住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了,那打的才叫一个狠,令筱冢义男中将恨得牙痒痒。

    第一战区也没闲着,刘恩茂麾下的第15军终于按耐不住出手了,四万大军出洛阳进军中条山。而八路军120、129两个师十万余人也在冀南等地集结,邯郸、邢台周边县市连续遭到八路军主力的袭击,迫使日军不得不紧急收缩兵力,固守邯郸邢台这样的大城市以及铁路沿线。

    一时间冀南各地的日伪军日子过得十分凄惨,只能龟缩在几个大城市瑟瑟发抖,反而是国民党部队以及八路军大行其道,在县乡之间频频活动。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马铮打算等长沙那边的战火再旺一些就命令部队对保定、石门等地的日军发动总攻,一举解决河北境内的日伪势力,甚至于还打算对山西境内的日伪军来一个关门打狗。

    但就在马铮准备行动的时候,长沙前线却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日军撤退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六章:进退两难(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六章:进退两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没错,日军撤退了。

    毫无预兆的日军撤退了,事先不管是薛岳等人还是日军在前线作战的部队都没有接到消息,而是在凌晨突然接到第十一军司令部发来的紧急电报,命令前线的各部队相互掩护后撤,道新墙河东岸休整。

    阿南维几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突然后撤也是没有半点办法的,湖南地处中国西南,从地形上来说,岳阳到长沙一线,恰恰是很适合防御的地形。就像之前原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说的那样,从岳阳到长沙,东边是幕府山,九岭山等山脉,是天然的障碍,易守难攻,日军大部队很难突破。

    而西边则是洞庭湖和湘江,日军大部队也很难有效突破。那么,唯一适合大兵团前进的,就是中路,也就是从岳阳到长沙的直线。遗憾的是,这一线也并不适合进攻。

    这一线都是丘陵和山地,虽然没有广西四川那么险要,却也对进攻一方造成很多障碍。更重要的是,湖南并不只是有山,还有大量的河流。

    岳阳到长沙,从北往南,还有包括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等河流作为自然的障碍,日军进攻更是非常困难。所以,地形可以虚弱日军百分之三十的战斗力。

    而这一次前线的中国守军更是将地形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几十万老百姓的帮助下,日军沿途的道路被破坏殆尽,根本就无法行走。

    对于一线日本兵来说,尚且不谈作战,光是前往长沙这一线的山地地形就让他们叫苦不迭。在湖南民众的配合下,完全破坏了这一线的公路,日军的卡车,马车都无法通行,只得依靠马匹和人力背负。

    就如同日军军官藤原彰回忆道:“我部在通城、平江之间按照所分配的任务,开始进行汽车道路的补修作业。虽说是汽车道路,但因为这一地区多次遭到日军的进攻,加上中**队为阻挡日军而有意破坏,所以道路已经损坏得不成样子了。”

    “尽管在地图上有公路的记号,但实际上有很多地方完全没有留下道路的原来形状,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水田。虽说还是有不少的山地,但平地部分都是水田和湿地,一旦下雨,雨水泛滥,道路就成了烂泥塘,怎样才能让汽车通行呢?我们也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

    更重要的一点是,战时日本兵的负重也不轻,除了步枪,弹药,刺刀,背包以外,还有雨衣,工具,应急的粮食等等,总重量也是很大的。经过长达10日的山地艰苦行军,士兵们已经相当疲惫,苦不堪言。

    再加上这一线完全处于第九战区的控制,每天24小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激战,日军官兵都高度紧张,精神上也极度疲惫。

    就像阿南维几派往前线督战的军官向他汇报的那样,前两周,前线的部队是在与烂泥作斗争的道路修筑中度过的。分配给前线部队的任务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能完成,但士兵们已经感到非常疲劳了。而且越来越接近兵站线的最前头,粮食的补给也不够充分,特别是副食品,完全没有任何补给。

    实际上,日军从作战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补给计划。因为日军的补给完全是依赖于就地征发补给品,但进入湖南之后日军征发的成果往往是零。身体的疲劳加上营养的不足,导致部队的战斗力急速下降。

    更惨的是,日军的粮食和弹药供应越来越少了。辎重部队的运输车辆跟不上来,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匹携带辎重,运输量急剧减少。而且由于后勤运输线被****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后续运输几乎中断。跟随一线部队行军的辎重部队数量又能有多少呢?

    根据前线部队估计,一线部队的粮食弹药供应,只能坚持一周半,也就是10天左右。

    阿南维几这个人虽然有点笨,但是这个人很务实,很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味。不过在下达撤退命令前阿南维几还是左右为难了好几天!

    主要是阿南维几觉得继续南下占领长沙目前看来难度非常大,而且损失也可能超乎预计,但并不代表不可能。

    然而问题是,如果一味进攻长沙,此时部队补给已经基本耗尽,重武器又上不来,怕是无法应付这样的攻城战。如果战斗持续一周以上,不用****打,日军自己就会因为补给断绝而完蛋。

    但如果不去打长沙,目前第十一军已经伤亡1万多人,虽然也造成了第九战区守军2万多人的伤亡,却因为守军有计划撤退,他们根本没有歼灭第九战区主力。这2万多人的损失,相对长沙前线30万守军的总数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显然,战前所谓歼灭第九战区主力目的,是不可能实现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发动这场战役之前他们一共制定了两个作战目标,一个是重创甚至于围歼第九战区主力,第二则是攻占长沙城。

    此时,围歼第九战区主力是不要想了,已经彻底的失败了。如果他们连占领长沙也不去完成的话,岂不是鸡飞蛋打,自掌耳光吗?

    这种情况下,阿南维几都不知道给如何向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交代!但就在阿南维几犹豫不定的时候,特高课方面交给他一份紧急情况。根据洞庭湖上日军水上飞机的侦察,在长沙一线,中国第九战区约有六个精锐师的部队集结完毕。

    看完这份情报,阿南维几才恍然大悟。原来薛岳的目的并不是守住长沙,而是试图彻底击溃长沙外围这3万多日军。如果不管不顾的持强攻击长沙,只要数日不胜,部队战斗力耗尽,又没有补给,此时薛岳集中主力给予迎头痛击,自己岂不是完败。

    更重要的是,退一万步说,就算大日本皇军在长沙附近没有遭遇毁灭性失败,但是想要就此返回武汉外围的治安区也要走很长的路,初步估计至少有100多公里。而这一路全部是国民政府控制区,一旦第九战区奋起反击的话,大日本皇军必将伤亡惨重。

    阿南维几这个老鬼子有个最好的品质,就是务实,不像之前台儿庄的矶谷廉介和后来昆仑关今村均那样傲慢自大,好大喜功。他权衡轻重,决定冒着承担战败罪名的巨大危险,让部队全部后撤。

    为什么呢?因为此刻为了面子不撤退,将来在长沙城下大败,还一样要撤退,更会损失惨重。两害相比,取其轻!

    其实,这个决心是非常难以决定的。也许对于全世界其他军人来说,胜败兵家常事,进退都没有什么丢人的。但对于所谓的大日本皇军来说,字典中从来就没有撤退两个字。日军一向以前进作为唯一的目标,而且从来不把战斗力虚弱的****放在眼里。

    之前狂言5月初占领长沙,现在却随意后撤,正是吹牛吹破,丢脸之极。只是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死要面子固然能保留几分颜面,但是后果同样严重,一旦战败的话,那可就不是撤兵这么简单了,很可能被全线大败,到时候损失之大,恐怕他这个中将司令官也都是难以承担的。

    长沙前线日军撤退了,但是却把马铮给难住了,这尼玛万事都准备好了,几万大军也已经在天镇一线集结好了,只等马铮一声令下,数万大军就会一路向南推进,攻打河北省会保定,然后直插冀中重镇石门,然后在冀中军区的配合下拿下石门,将筱冢义男的第一军彻底的包围在山西腹地。

    现在可好了,长沙前线的日军竟然撤兵了,这下只要是华北的日军有需要,驻扎在河南以及安徽的日军就会随时北上增援,到时候必然会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与马铮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不符,一时间马铮陷入了两难之中。(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全线撤兵与《日泰协定》(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七章:全线撤兵与《日泰协定》(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说实话,马铮倒是可以独自指挥部队南下,完成既定的作战计划,但是风险却不小。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国民政府在一旁牵制作战的话,就算是他能将驻山西第一军包围在山西,结果也很难预料。

    毕竟在他包围日军的同时,也有可能遭遇日军的东西夹击,到时候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此外现在绥察军区刚刚完成整编,部队也是刚刚完成补充,还未形成战斗力,因此这个时候还没有做好与日军进行主力决战的准备,所以马铮还真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然就在马铮纠结之时,隐龙战队从天津发来急电,有将近四个师团的日军昨天晚上在天津港登陆,而且后续还有部队抵达。

    接到隐龙战队的电报之后,马铮自然是大吃一惊,四个师团的兵力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加起来至少也有六万人。有了这六万人的生力军的加入,冈村宁次手中的机动兵力一下子充裕了起来,自己再想打这****的一个措手不及可就难了。

    思来想去,马铮还是决定终止这个作战计划。

    马铮是一个干脆的人,既然决定撤兵了,那就不再拖拖拉拉,当即命令前线的部队立即交相掩护,然后撤出战斗。

    在得知八路军竟然撤兵了,冈村宁次先是不敢置信,随后便知道八路军已经知道他们援兵抵达的消息,在赞叹八路军情报部门无孔不入的同时,冈村宁次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此时的华北方面军了,以方面军此时的兵力以及部队士气,还真的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因此马铮所部撤兵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是一件好事儿。正因为如此,冈村宁次并没有命令部队追击。

    不过长沙前线的日军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薛岳得知日军第6师团向北撤退以后,知道日军已经开始撤退,不会再进攻长沙了。薛岳赞叹小鬼子机警的同时,当即命令部队对日军进行追击。

    在薛岳看来日军虽然及时抽身,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这群狗娘养的还是将大半截身子钻进来他们的口袋,因此薛岳才发动总攻击命令,接到第九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之后,前线的国民党部队四面出击!

    眼见第九战区已经四面进攻,阿南维几无奈,只得在4月27日下达总撤退令。

    得到这个命令以后,一线已经焦头烂额的日军各部,立即蜂拥后撤。

    可是开始突入的太深,现在撤退又谈何容易。日军撤退途中遭受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四面袭击,伤亡不轻。尤其分散在各地的小股卫戍部队,几乎被****一扫而光。

    在第九战区猛烈攻击下,日军各部踉踉跄跄的在5月1日才退过汨罗江。而左翼日军一部撤退不及,只得慌忙乘坐军舰从洞庭湖撤退到岳阳。

    此时日军各部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而第十一军司令部却掩耳盗铃的在此时宣称达到作战目的,战役全部结束。其实,此时日军大部还在狼奔猪突,没有撤退过新墙河。

    此次追击战中,日军伤亡数千人,加上之前伤亡的1万多人,此战伤亡高达2万之众。国民党方面伤亡约3万多人,比日军要大,但这个伤亡比在双方武器装备巨大差距下,还是相当理想的。至于日军战后宣称自己仅仅死亡850人,伤2700人,又是鬼子特有的胡扯乱盖,不足为奇。

    日军在战前宣称必将占领长沙,所以进攻初始,根本没有考虑会撤退,也没有撤退的准备。此次撤退期间,虽然由于日军素质较好,大体保持没有崩溃以外,由于四面被伏击追击,加上补给耗尽,非常狼狈。因此这次长沙会战,无论从战略和战术上,都是一场胜仗。

    战略上,国民政府采用诱敌深入,逐次抵抗,导致日军战斗力逐步消耗,最终没有实现歼灭第九战区****主力的目标,也没能实现占领长沙的目标,接受了完败。

    虽然,最终因为阿南维几反应比较快,没有进入长沙地区,没有被第九战区六个师的预备队彻底击溃,但也遭受很大损失,属于一场大败仗。

    战术上,第九战区以防御为主,依靠有利地形防御,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防御中,采用后退缺战,破坏交通和坚壁清野,导致日军的优势无法发挥,战斗力大减,最终两军伤亡比非常接近。相比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损失基本是日军一倍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随后老蒋给薛岳发来贺电:“此次湘北大捷,全国振奋,诚是为最后胜利之佐证,而对于人民信念、国际视听,关系尤钜。骏烈丰功,良深嘉庆。”

    长沙会战在出乎预料的结果下结束,中日两国都回去舔伤口去了,只留下满地的鸡毛。

    尽管在长沙外围遭遇了大败,但是日本政府在对外谈判中却取得了极大的突破。4月20日,就在长沙会战正酣的时候,泰国的那位独裁元帅终于承受不住日本方面的巨大压力而臣服了。

    不过銮披汶.颂堪虽然选择了屈服,但是并未完全彻底听从日本人的安排。泰国内阁在讨论对日方针时,意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后由总理决定选择折中方案,不与日本签定军事同盟条约,也不向中国宣战,只同意日军借道。

    4月2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与泰国总理銮披汶.颂堪在曼谷签订《泰日协定》,该协定的内容共有三条:第一、为急速处理东亚局势起见,泰国准许日军借道通过泰境,并尽一切可能给予便利。第二、为执行第1款条例,双方军事当局另议详细附则。第三、日本保证泰国获得应有的尊重。

    “泰日协议”的签定使日军进入泰国合法化,日军的行动远远超过了条约所赋予的范围。日军不仅迅速占领了宋卡,北大年郊外的新机场,此时又占领了曼谷的曼廊机场,铁路和港口也被日军接管,并在各地大量驻军。

    从泰国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于1940年3日后转道泰国到了法属印度支那,与法国的安里将军进行了会谈。

    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说不上太好,但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日本从中调停泰法之间的争端之后有了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则是松冈洋佑造成的。

    今年一月初,在东京举行的调停会谈主要是在松冈外相与法国大使安利以及泰国代表旺.怀特亚根之间进行的。日本当初的方针是,压制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要求,支持泰国方面的要求,以此来获得日本在泰国的相关特权,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与泰国结成军事攻守同盟。

    可是,由于松冈外相对于泰国方面的高压态度心怀不满。中途反而把会谈引向有利于法属印度支那方面去了。在会谈的同时,大本营和政府之间也多次召开了联席恳谈会,与主持会谈的松冈外相保持着联系。

    但是,外相却大都凭着个人的设想行事,大有无视上述既定国策的倾向。大本营方面对松冈外相的越轨行动感到无可奈何。在此期间,陆海军及政府鉴于法国方面的拖延态度,曾多次讨论要对法属印度支那行使武力。就在不久前,大本营陆海军部甚至曾一度下了行使武力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八章:《苏日中立条约》(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八章:《苏日中立条约》(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好在法国方面虽然拖沓,但是也不想和泰国在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毕竟当时法国正和纳粹德国进行国战,于是日本方面的调停最终还是成功了。

    随着调停成功,在日法以及日泰之间达成了无论法属印度支那还是泰国,都不得与第三国签定任何形式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的协定。但是,以军事合作为主要宗旨的日泰协定以及日本、法属印度支那协定,却由于松冈外相认为还不到时机而擅自决定不进行会谈,只得等待今后形势的发展。

    由于松冈洋佑的维护,所以法国的安里将军对于日本颇有好感,随后便与日本签订了所谓松冈、安里协定,尽管日法在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时曾发生过纠纷,但彼此表面上的亲密程度看来却似乎正在增强。

    这次到河内,松冈洋佑主要是为了取得大米、橡胶等重要物资,尤其是大米。日本国内的粮食危机正在日益加深,国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急速下降,尤其是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米。

    以往日本国民的主要食物就是大米,但是现在大米正在向高端食物演变,以往日本人一个星期最少要吃6天的大米,但是现在一星期能有两天吃上香喷喷的大米已经是好生活了,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日本人都以粗粮糊口。

    关于这次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进行的经济方面的谈判,松冈洋佑并没有太多的信心。毕竟在法属印度支那内部,维希政权和戴高乐政权两派势力勾心斗角,戴高乐派在幕后策动反日。

    虽然说主管法属印度支那的法国将军安里对于松冈洋佑颇有好感,但是从骨子里讲,安里却是戴高乐一派的人,因此,法属印度支那的对日本态度实际上可以说是不即不离。

    果然,谈判从一开始就极为不顺,法国对与日本提出的一系列请求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安里只是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河内招待了松冈洋佑几天,之后就躲着不见了,这令松冈洋佑极为郁闷,不得已只得带人返回日本。

    回到日本之后,松冈洋佑将谈判的相关情况上报给了裕仁天皇,同时建议海陆军可以准备行动了,他判断英法荷甚至包括美国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不管是单独与荷兰或者是法国谈判都只是日本一样相情愿的事情,上述几个国家只想维护东南亚现在的局面,如果日本非要横插一腿,一定会遭到这几个国家联合抵制的。

    与荷兰以及法国谈判结束之后,日本上层已经知道对英法荷等国的战争已经势不可免了,因此大本营要求对国家物资力量有准确的判断,所以参谋本部责成陆军省战备科对于假如帝国在昭和16年(1941年)春季与美英开战,或者绝对避免战争这两种场合,日本国家物资力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5月15日陆军省战备科向参谋本部首脑报告了研究结果。

    根据陆军省战备科的报告,在开战的情况下,日本的国家物资力量如果对美英进行长期战争,是令人担心的。即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末左右,大概还有充分的潜力足以摧毁敌人的进攻。但到那时液体燃料恐怕暂时要产生困难,同时随着战局的持久,经济上支持战争的力量恐怕将要动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口的断绝和扩大生产能力形势不佳,只要船舶没有大量的耗损,钢铁和轻金属可望逐年有所飞跃增长,但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仅靠国内微小的生产能力是无法弥补断绝进口所造成的亏损的。

    靠逐渐消耗储备尚可敷衍两年,但到第三年以后,便将逐渐陷入供应显著减少的困境之中。届时液体燃将是令人担忧的,恢复和开发占领地资源的进展与储备的消耗之间,有一段时间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另外,船舶问题也将严重起来,特别是这会因减少煤炭的运输而带来工业的全面萎缩,而且轻工业资源的困窘也将给国内问题增加麻烦。

    由于形势的演变而不得不开战时,为了解除上述忧虑,除了争取迅速结束对南方的作战外,尤需极力不使荷属东印度的资源遭受破坏。另外,关于船只问题,需要深入考虑作战和经济的配合关系。

    同时陆军省战备科还就日本如果可以避免与英法美荷等国战争的情况下的物资力量进行了研究。并且形成了书面文件上报到了大本营。日本如果在经济上不和美英断交,同它们在东亚的殖民地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贸易,并且对南方各地区进行的经济谈判能逐步有所进展的话,则日本的物资力量最初两年虽将下降,但以后将会逐年有若干程度的恢复。

    如果在经济上和美英断交,则国家的物资力量特急剧下降,其恢复也将十分困难。特别是石油的储藏量将逐年减少。国家力量和战争力量将因消耗而下降。无论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经过数年,日本国家力量的飞跃发展和军备的真正扩充都将难以实现。

    最重要的是,日本应争取建立大东亚自给圈,同时要避免无益地刺激美英,尽可能依靠美英集团的资源培养国家力量,做好能够立即应付任何事态的准备。

    陆军省战备科的报告大大刺激了日本的陆海军,更刺激了日本政府,这份报告充分考虑到了日本各种情况下的物资储备以及可动用的力量,包括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但是结论却令日本方面极为沮丧。

    为此日本高层认为有必要和美国政府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以确保日本在战争物资方面的供应和储备,于是日本和美国秘密开始接触,准备进行谈判。

    然而美日之间的谈判还没有开始,莫斯科方面却传来一个好消息,苏联已经同意和大日本帝国进行谅解,并且愿意签订中立条约,随即松冈洋佑外相赶往莫斯科。

    苏日双方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秘密交涉,终于于1940年5月13日正式签订了《苏日立条约》。

    根据条约内容规定:签约双方承诺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对方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一旦签约的一方与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势力有敌对冲突,条约的另一方将在整个冲突期间保持立。本条约自双方批准之日起生效,并保持五年有效期。如果条约双方都未能在条约到期一年前宣布无效,则视为自动再延长五年。

    苏联竟然与日本和谈了,这让很多等着苏日两国硬碰死磕的国家碎了一地的眼镜,其就包括德国和英国。

    此时正是大不列颠空战已经进入最激烈的阶段,德国虽然将全部的空力量全都投入到了对英伦三岛的轰炸,但是英国人的抵抗一直在继续,这让希特勒极为恼火,同时却又无可奈何。

    因此希特勒认为用武力逼迫英国屈服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而从欧洲出兵进攻英国本土的可能性又不大,再加上德国海军原本就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以希特勒认为德国对西欧的进攻应该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时候重新考虑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了,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传来了日本和苏联和解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九章:德日分歧(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九章:德日分歧(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其实在进攻英国之前,希特勒的信心还是很足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空军总体实力远远超过了英国空军,首先从战机的数量上看,德国有着明显的优势。

    此时,德国单单战斗机就有850多架,656架bf109e和168架bf110,总共850架战机在虎视耽耽地盯着海峡对面。除了这些战斗机外,还有多达1200余架的轰炸机。

    其次德国此时已经占领了大半个西欧,德国可以从从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法国、葡萄牙、比利时、卢森堡任何一个地方对英国本土发动空袭,事实上德国人确实是这么做的。

    进入1940年以后,德军开始了战前准备,航空兵部队从本土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转场,同时集了大量的工兵和青壮劳力。大肆扩建前线的机场,从德国本土调运来的物质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尽管部队的调动集结,人员物资的补充,都需要时间。但德国空军不愿这样坐等,以小部分部队在进行战前准备的同时就开始了试探性的攻击。德军以英国南部港口和英吉利海峡航行的船只为目标发动了攻击,德军作战目的有两项,一是了解英军防空能力,查明英国空军的部署;二是诱使英机出战,在空战消耗英军力量。

    到3月上旬,德国空军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战争准备,并且对英国展开了大规模空袭。然而效果却令希特勒极为不满,首战德军就遭受重创。

    开战第一天德军投入1485架次,白天突击英国南部七个机场,晚间则攻击英军飞机制造厂。而英军出动了727架次迎战,在波特兰和南安普敦地区与德国空军展开激战,此战德军有47架飞机被击落,80余架被击伤,英军仅损失12架“飓风”和1架“喷火”,机场遭受的损失微不足道。

    但是在接下来的进攻德国空军表现得却很是不错,有鉴于英国空军的反抗,德军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决定对英军南部的主要基地和英格兰南部的飞机制造厂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在这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德军每天出动飞机都在1000架次以上,对这些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性的的轰炸!

    轰炸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空战连着空战,在这决定性的阶段,英军飞行员由于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一天就要出动几次,所有人都已经非常疲惫。

    最重要的是伤亡太过于严重,空战开始以来,英军有103名飞行员阵亡,128名重伤,伤亡总数占全部飞行员的四分之一!英国空军开始出现人员紧缺的困境,尤其是富有经验的飞行骨干大量伤亡,连一些年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就已经算是老手了。

    同时,英军有295架飞机被击落,171架被重创,而同一时间里英国生产出的新飞机加上修复的飞机总数只有2架,英国空军已经是元气大伤!更严重的是英国南部最重要的5个机场都遭到严重破坏,英国空军最重要的指挥枢--地下扇形指挥心也遭到德国空军的沉重打击。

    指挥心根据雷达站、地面防空观察哨和空作战的飞行员发回的敌情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再用无线电指挥空的战斗机作战,德军通过无线电监听截获了指挥心与飞行员之间的通话,意识到这些指挥心的重要性,便全力攻击这种指挥心,在南部地区和伦敦附近的7个指挥心有6个被摧毁!

    英国空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照这样发展下去,英国空军很快就会失去抵抗的力量!而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在这两周里,德军损失了214架战斗机和138架轰炸机,但还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发动攻势。

    之后德国空军又对伦敦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军对伦敦不分白天黑夜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企图以摧毁城区的残暴轰炸,使英国屈服。

    然而,英国人民在如此惨重的损失下,没有屈服,相反更激起了对纳粹暴政的仇恨和战斗的决心!

    迫使英国投降的计划破产之后,德国人最想做的就是对东边的邻居苏联下手,希特勒希望在德军发动进攻的同时,日本人可以从国的东北向苏联远东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发动攻势,两国东西夹击彻底灭亡苏联。

    然而就这在个时候传来了对苏联和日本签订立条约的消息,这让希特勒极为恼火。德国外交部立即致电日本政府,希望日本可以终止这个立条约。

    不过日本政府现在的重心已经放在了东南亚地区,或者说日本现在已经对远东地区的苏联红军产生了淡淡的恐惧感,诺门坎战役以及张鼓峰事件已经表明,日本陆军根本就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士兵和用钢铁武装起来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况且苏联现在在远东地区驻扎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万,加上其仆从国蒙古的国防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45万,最重要的是远东红军的重火力远远多于日本,甚至于远东红军已经组建了装甲军和炮兵集群,这些都是日本所没有的的。

    所以相对于和苏联人虎口夺食相比,日本人更倾向于夺取东南亚,尤其是荷属东印度以及法属印度支那,这些地方现在基本上可以算是无主之物了,反正荷兰和法国已经被德国人灭了,有便宜不占那才是傻子呢。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对于西方列强在感情上极为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很深的仇怨,主要是因为一战时西方国家对日本人的伤害太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于日英同盟的情谊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站在协约国一边同德国作战,同时出兵夺取了胶东半岛。

    然而,不幸的是,日本在战后从欧美各国所得到的报酬却是一系列压迫日本的政策。特别是由于培理提督率舰叩关导致日本开国以来,一直对日本保持不寻常的友好感情并毫不吝惜地给予支援的美国,这时却突然一反常态,充当了对日本施加压迫政策的急先锋。

    日本在一战后受到限制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美国为了攫取世界霸权,主张废除日英同盟,同时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海军主力舰的力量,废除石井.兰辛协定,限制根据九国条约规定的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以及美国制定排日的移民禁止法案等等,这些都给日本的前途投下了阴影。

    不难看出,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要阻止日本的发展,特别是阻止日本向大陆的发展。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后必然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生产过剩,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竞争尖锐化。

    作为后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随着大战期间工业化的跃进,日益需要从海外进口物资同时向海外开辟市场,因而也被卷进已经尖锐化了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去。象日本这样物资、资金都不充裕的穷国,不得不在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对外倾销上来寻求悲惨的出路。

    可是,欧美各国为了对抗倾销,采取了相互间高筑关税壁垒的措施,日本不得不逐渐从印度和南方市场等世界市场上被排挤出去。(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章:内幕(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章:内幕(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昭和四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农村渔村的贫困状况,更是惨不忍睹。而这次危机的结果,致使世界的关税战愈演愈烈,以英美为首,各国的保护产业政策日益加强,终于在昭和7年的渥太华会议上,发展到结成大英帝国的所谓集团经济。

    这样,终于堵塞了国际间劳动力、物资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凡尔赛和平会议上通过的民族自决主义,只有以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保障才能行得通。

    但是,如上所述,国际经济在被集团封锁的情况下,象日本这样人口过剩,资源贫乏,资金不足的国家,其生存就从根本上受到了威胁。

    日本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西方国家的种种举动完全是把日本当傻子的玩儿,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就会对这种行为感到愤怒。事实上也是这样,一战后日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跌倒了冰点。

    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于欧美各国根本没有丝毫好感,所以夺取西方各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日本人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而且还会得到更多国民的支持。

    但是与之相比,进攻苏联危险性太大不说,而且国内支持的人也不多,该怎么选日本政府基本上不用考虑。

    日本人拒绝了德国政府的请求,尽管两国是盟友,但是日本却没必要为了这份“情谊”而将整个日本的前途都搭进去,那不理智,更不现实。

    对于日本和苏联签订中立和约,中国方面也极为不满。消息传来,中国国内一片哗然,同时更是愁云惨淡。

    众所周知,在中日开战之后,尤其是日本将中国全部对外口岸全部攻占之后,唯一可以就近援助并且愿意援助中国的国家就是苏联。

    截至目前为止,苏联对华军事贷款达到了2亿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0206名。中国政府从苏联购买飞机1285架,其中驱逐机777架,中程轰炸机328架,远程轰炸机30架,te-3重型轰炸机50架,教练机100架。此外还有大批发动机、油料、航空弹药等。

    从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参战,到现在基本从各地机场撤出,期间共有700多名苏联志愿队员直接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成都、重庆、兰州等地的25次战役,出动飞机千余架次,击落日机数百架,炸沉日军各类船舰70余艘。

    这还仅仅只是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数量,如果加上绥察地区的话,那就数量和规模就更大了。

    可以说在美英没有正式援助中国之前,苏联式中国唯一的盟友加奶娘,但是一旦这个中立条约签订之后,奶娘就没了,因此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的影响极大,甚至于关乎中国抗战的前途。

    根据苏日两国的约定,今后苏联在中日战争中,由支持中国转向中立的立场,这是苏联在中苏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倒退。同时苏联援华物资锐减并逐渐中止,这就削弱了中国抗日的军事力量。

    因此,这个条约在政治上是对中国抗战的一个打击,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损害了苏联的形象。此条约不仅引起了国民政府对抗战前途的忧虑和对于苏联政府的恶感,而且也使得中国其他方面对“条约”表现出不满。

    正如条约签订当天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对德国驻苏联大使说的那样:“这一条约对于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是加于中国国民政府的一项极大的压力,可能由此而容易迫使中国屈膝求和。同时,日本对抗英美的地位增强了。”

    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对此条约感到“很高兴”,近卫首相迅速地取得天皇的批准,近卫文磨在给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的信件中是这样陈述的:“因为这一条约缓和了陆军长期以来想与俄国作战的冲动,带来了使蒋政权屈服的希望,并使南进的道路更安全些,或许甚至美国政府也会变得较宽和一些。”

    其实按照日本政府的想法,最好是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事实上他们也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一开始日本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在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会谈时提出了第一份日苏中立协定草案,内容包括:“第一条1.缔约双方确认,两国相互关系的基础是1925年1月20日签订的关于日苏相互关系基本原则的条约。2.缔约双方应维持和平与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第二条如缔约一方,尽管是爱好和平的行动,遭到第三国或其他几个国家的攻击,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将保持中立。”

    随后东乡大使在拜会苏联外交人员委员时,声称以近卫为首的日本新内阁希望尽快缔结日苏中立协定,请求迅速研究他转交的协定草案并给予答复。

    但是苏联人分析了日本提出的内容之后,认为就其内容而言,协定将不仅是一个中立条约,而实际上将是一个互不侵犯与不参加敌对联盟的条约。

    此外,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声明,苏联与日本的利益,包括中立协定的利益,首先要求解决苏日关系中某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无论是现在或者将来都会成为改善两国相互关系的严重障碍。

    随后,苏联政府在复文中详细分析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中立协定草案的具体条文,指出苏联在同日本缔结中立条约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它同中国及在太平洋与南海地区有重大利益的一系列国家的关系,从而可能给苏联造成严重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苏联希望减少损失,所以东乡大使的议案被搁置了。

    1940年3月底,新任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再同莫洛托夫进行会谈,建川美次表示,日本政府希望同苏联缔结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类似的《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两国之间的所有争议问题应在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解决。建川美次认为,中立条约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它对互不侵犯问题说得不够清楚。

    同时建川美次送交苏方一份《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苏联政府对这份草案并不满意,因此莫洛托夫在答复建川美次大使时指出:“如果日本政府不准备提出归还苏联早先丧失的领土——南库页岛与千岛群岛问题,那适宜于讨论的是缔结中立条约,而不是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因为缔结中立条约时可以不涉及领土问题,只需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租让权达成协议。”

    为此,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递交了苏日中立条约草案,并提出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租让权的议定书草案。

    苏联提出的苏日中立条约草案包括以下三个条款:“第一条缔约双方声明维持和平与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第二条缔约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第三国的攻击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期间保持中立。第三条本中立条约自签字之日起立即生效,有效期5年。如缔约任何一方在条约期满前一年未声明废止,本条约将自动延长5年。”

    由于在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租让权问题以及渔业协定问题上苏日之间的严重分歧,最终致使苏日中立条约的谈判受阻。但是,日本既然准备向南方采取侵略行动,便必须保证其北面的安全,使苏联保持中立。

    因此,日本不得不采取主动,提出了调整日苏邦交的条件,包括:“通过德国调停,促使苏联出卖库页岛北半部。如果苏联不同意,则作为有偿地放弃库页岛北半部权利的补偿,使苏联答应在今后5年内供应日本250万吨石油。”

    “帝国承认苏联在中国新疆、外蒙的地位,苏联承认帝国在华北、蒙疆的地位。”,当然这一切必须是在“苏联放弃援蒋活动”的前提下进行。

    德国已准备对苏作战自然不会支持日本的方案,但日本决心单独调整与苏联的关系,因此日本外相松冈五月初从东京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与莫洛托夫再次进行会面,表示日本政府渴望改善日苏关系,并再次建议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一章:各方反应与整合资源(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一章:各方反应与整合资源(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在整个会谈的过程中,日本外相松冈保证,只有苏联与美国把日本看作它们共同的敌人并彼此合作的情况下,日本才准备进攻苏联。他还表示不希望日本与德国一起进攻苏联,日本忠诚于它的盟友德国,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日本必然会与苏联绝交。

    松冈建议苏联政府研究日本方面提出的关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时表示,他可以将从莫斯科回国的行期推迟几天。

    莫洛托夫回答松冈说,苏联方面没有与美国缔结协定进攻日本的打算,但是,苏联当然会继续同美国谈判,并从自身利益出发发展同美国的关系。

    如果日本政府想在对苏关系方面采取重大的政治步骤,那么,眼下双方即能就缔结中立条约进行协商,同时需要商议的只有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石油与煤炭租让权,附带还有对日本租让者的投资补偿,以及苏联所承担的在今后若干年内向日本提供一定数量石油的义务问题。

    经过与国内沟通,松冈再次会见莫洛托夫时同意缔结中立条约,然而坚决反对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租让权。同时松冈在会谈过程中提议签署关于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议定书将指出日本的势力范围是内蒙古与中国华北,而苏联的势力范围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新疆。

    1940年5月13日举行了《苏日中立条约》以及有关苏日贸易与渔业协定问题和取消在北库页岛租让权的函件的签字仪式。签约同日。双方还发表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这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无端干涉,也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违背,自此苏联对华援助逐渐减少。

    1940年5月17日下午,松冈洋右一行回抵东京,在晚上9时召开的政府大本营联席会议上报告日苏谈判的情况。5月18日,日本抠密院通过苏日中立条约,天皇立即批淮。

    同一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亦批准苏日中立条约。19日,苏联和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交换条约批准书,宣布苏日中立条约正式生效。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于日苏条约签字后第二天发表声明指出:“东北四省及外蒙古是中国领土,满洲国是非法的,中国政府决不承认苏日中立条约,中国政府与人民绝不承认第三国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任何决定,苏日两国公布的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同一时间,绥察军区也在归绥召开新闻发布会,马铮公开谴责了苏日政府在违背中国的国家意志。在没有中国政府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随意瓜分中国的领土,这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的刻意挑衅,对此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不会承认这个条约。

    另外绥察军区数十万官兵将会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与危害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敌人展开血战,不死不休,直至将敌人全部消灭。

    随后,绥察军区在归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所有军分区司令员以及直属部队的师旅长们都必须参加,会上马铮听取了各军分区司令员的工作报告。同时制定了下半年的在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

    根据军区总部统计,绥察军区现在已经建成钢铁企业7个,年产精钢290万吨,纯铁765万吨。辖区内建成各种矿场127处,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金属矿、石材等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多达20万人。

    此外,在绥察军区总部的直接干预与支持下,那些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电力、煤炭加工、玻璃纤维原料等工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这段时间以来,马铮对绥察军区的兵工厂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共建成8个大型兵工厂,其中包头4个、归绥2个、伊克昭1个,集宁1个。

    整合后的兵工厂不再是单一的分散的武器装备生产单位了,而是成为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军事部门,而且根据各自兵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生产能力,这整合完的8个兵工厂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例如包头兵工厂,虽然包头只有4个兵工厂,但是每一个却都特具特色的大工厂,可以同时生产所有的轻重武器。

    4大工厂分别被命名为包头第一兵工厂、第二兵工厂、包头第一机械厂、第二机械厂。

    一兵主要生产枪支弹药的,名下的产品包括ak47突击步枪、38式步枪、九二式重机枪以及各种型号的子弹。由于整合了其他地区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兵工企业,所以一兵的生产能力极为强悍,就拿ak47突击步枪这一种枪支来说,每个月一兵可以生产1万支突击步枪,就产能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绥察军区其它的兵工厂。

    二兵主要生产各种火炮,包括60、81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以及以及火箭筒,同时还生产各种炮弹、地雷、手榴弹、枪榴弹等。

    一机主要是生产各种装甲车、轻重坦克以及汽车的,不久前马铮同苏联方面完成了一笔交易,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引进了一条苏联老式t26轻坦克的生产线,现在这条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预计绥察军区自行生产的第一辆坦克将在下个月下线。除此之外,一机厂还担负着整个塞北地区农用拖拉机以及运输汽车、火车头的生产。

    二机厂主要是生产各种型号的飞机以及飞机零配件,由于技术条所限,现在二机厂现在就一个空壳子,不要说飞机生产线了,就连一处像样的厂房都没有,更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了。

    不过这一点马铮倒是不担心,自家小媳妇儿前两天发来电报说,在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帮助下,华夏公司已经和美国政府达成一项协议,美国政府愿意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向华夏军火公司出让p40飞机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设备。

    尽管这个价格很高,但是在马铮的授意下,华夏军火公司还是接受了这笔交易。同时马铮还自家小媳妇儿同美国政府交涉,希望购买一批美**舰,现役的或者是即将退役的都可以,价格好说。

    反正现在华夏公司不缺钱,别看华夏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的资本却极为惊人。在旧金山郊外的生产园区,华夏生物制药公司占地1000亩的生产基地日夜不停地生产着青霉素和链霉素药物,而这些药物基本上一下生产线就会被等候在仓库区的各国代表哄抢而去。

    随着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管是英法还是美苏再或者是德意西班牙,这些国家都意识到青霉素药物的重要性了。要知道每年因伤口感染死亡的伤员几乎能占到阵亡士兵的一半以上的比例,甚至于只需要一小盒青霉素药品就能挽救一个士兵的生命。

    战争终究还是人与人在对抗,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打?再说了,战场上每一个老兵都是难得的财富,能保住这些老兵的性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那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各国的订单急速增加。(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二章:马铮的换装计划(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二章:马铮的换装计划(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截止40年4月份,短短10个月的时间,华夏公司一共生产出的青霉素价值接近2.5亿美元,但是接到的订单却多达12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或许相对于后世那些大公司而言这点销售额算不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2.5亿美元那可是极为庞大的一笔巨款了。要知道同时期美国政府一年的收入也就1200美元,而华夏公司短短十个月就卖出2.5亿美元,这还的算上近3个月的工程建设期。

    按照华夏公司的预计,今年公司的产能还能翻两番,到年底至少能生产出20亿美元的药物。

    除此之外,华夏公司在东德克萨斯地区购买的土地下面发现了大量的油田,又在美国其他地区发现了不少金矿等等,在短短一年内,华夏公司的资产急速膨胀。

    而华夏公司抱着有钱大家赚的理念,在这几个大项目上马之后便将洛克菲勒、摩根以及杜邦等巨头拉下水,因此很是拉拢了一帮盟友。

    所以尽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华夏公司背后可能是中国政府或者是华人财团,而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为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而服务,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所有人都默认了华夏公司的存在。

    虽然日本政府多次提出抗议,要求美国政府严惩华夏公司,但是美国政府看在巨额的税收上面却没有搭理日本政府,以至于美日之间的关系逐渐在恶化。

    有了华夏公司这只下金蛋的老母鸡,马铮一下子感觉变成了地主老财,出手自然也就阔绰了不少。除了向苏联政府购买了t26坦克的生产线之外,马铮还想苏联政府提出了购买军舰的请求,不过在苏德战争的阴云下却没有达成协议。

    不过美国政府却没有那样的顾虑,在洛克菲勒家族的牵线下,华夏公司直接接手了美国海军即将退役的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以及6艘鱼雷艇,此外还预定了5艘重巡洋舰和一艘补给舰,而这批军舰预计在半年内交付华夏公司。

    此外华夏公司还和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由华夏公司出资,美国政府代替训练一批合格的海军官兵,在训练期间有偿使用美国的海军基地。

    这是一个资本的世界,在资本的世界里,金钱是万能的,在华夏公司大量的资金的开道下,马铮的计划几乎是畅通无阻。

    经过一些列大规模的资源整合,绥察军区各地的工厂企业的数量虽然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生产能力却提高了近70%。

    随即马铮给各大兵工厂等企业下达了全速生产的命令,同时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要在40年底对军区现有的8个步兵师以及8个独立旅合计25万正规野战部队完成换装。

    对于苏日两国这次签订的这个中立条约,马铮只能表示无奈,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这样的快。尽管之前就已经有了预感,甚至于为了能在苏日两国签订中立条约前获得更多的物资,马铮一次性向苏联订购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物资,包括武器装备以及大量的工业设备。

    但是当消息传来之后,马铮对于苏日签订的这个条约还是相当的不满,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苏联竟然宣布承认“满洲国”,同时承认日本在华北的利益,这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侮辱和背叛。

    而且为避免触怒日本人,苏联在条约签订后开始减少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同时撤回在华的志愿飞行员,使中国失去了抗战物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对正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另外苏联和日本签订这个中立条约之后,失去了苏联这个娘奶的中国政府必将迎来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亲日派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会大肆散布抗日必亡的谬论,甚至于还会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内,投敌叛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达58人,副总裁以下的国民党中央委员20余人,投敌军队则达50万之多,占伪军总数的62%。因此可见《苏日中立条约》的危害有多大,它的出现大大加剧了中国抗战的困难局面。

    这些都是马铮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站出来将自己的立场阐明,即便是对局势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帮助,但是却可以让国人看到,中国人并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并不可靠的盟友而向敌人卑躬屈膝的投降。

    不过对于这次苏日媾和,马铮心里气愤的同时也有一点小激动,气愤的原因就不说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至于马铮心里的那点小激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直以来马铮都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导致日本改变既定的策略,不向南发展,反而采取北进的策略,那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于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有很多人都说,日本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毕竟日本的国力摆在那里,再强大的蟒蛇也不可能将大象吞噬。更何况就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从现实出发,日本要进攻苏联的话先要考虑进攻路线,从地缘以及其他因素考虑日本可能有三条进攻的路线:一是从中国东北出发,日本可以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目标将会是外兴安岭一带和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地广人稀。大片地方都是不毛之地,战略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不大,如果想从这里攻向苏联的欧洲部分那是极难的。

    另一条路线是从蒙古出发进攻苏联,可是这里是日本碰过壁的,走这里也不现实,毕竟在这里有苏联的百万大军在把守,不是可以轻易过得去的。

    可是这里是最合理的路线,要从其他地方走不是太远就是太难,如果要考虑战机的话这、这里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日本轻易不会选择这里罢了。

    第三条也是很合理的路线,但问题更多,要从中国的河西走廊到新疆,再进攻苏联。所费的力气更大,而且地理同样复杂。气候也极为恶劣,更重要的是黄河天险是一道很难跨越的障碍。

    此时中国的抗战已经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日军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停止,开始局部进攻,并对敌后的八路军游击队进行清剿,对中国的战争似乎遥遥无期,困难极大。在这种局面下日本一定要北上进攻苏联的话必然得调动大批兵力北上,这样就会造成中国战场上的空虚,日本是不愿意看到这一情况的。

    而中国这一方呢,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被日本打得损失惨重,如果日本真的北上的话国民党会停下来喘口气,而八路军不同,在日军空虚的地方,他们会趋机大力发展部队,收复失地,并把战争引向日本统治的区域,国民党大概会看着和日本人拼命,而自己躲在后面继续武装部队。

    因此,如果日本进攻苏联,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将和强大的苏联远东军对阵。国民党在讲打不过日本的原因时总把失败的责任借口说成是武器和火力不如日军上,常常讲日军一个师的火力要超过一个军的水平,可是日军要是面对苏军又将会如何呢。(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三章:苏日媾和背后的意味(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三章:苏日媾和背后的意味(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尽管很多人都认为即使是日本北上攻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德日依然会失败,盟国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个观点,马铮自己却不很是很认同。上述观点固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也不见得是正确的。因为战争不仅仅是考虑这些问题,事实上日本如果在德国向苏联开战后向苏联宣战,那么苏联必输无疑。至于原因吗,很简单,并非出自战争本身,而是出于心理压力。

    如果日本真的向苏联进攻的话,那苏联所面临的局面将会和法国在德国进攻后所面临的局面一样。

    德国进攻法国,一仗下来英法联军大败,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在法国快要失败的时候,意大利背后插了一刀,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并越过阿尔卑斯山向法国进攻,只是意大利军十分无能,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32个师的意军在4个师的法军的阻击下前进不得。

    虽然法国挡住了意军,但意大利的参战还是让法国人感到大势已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再遇到雪上加霜的情况,只能让法国人绝望,可以说意大利的参战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投降。

    而如果日本选择北进,日本有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如果那个时候日本进攻苏联,很有可能把苏联逼到绝望的地步,虽然苏联是远比法国人强硬的国家,斯大林也比法国的政府首脑强硬得多。

    纵观整个二战,可以发现几个转折点,其中最引人瞩目影响最大的正是莫斯科战役。苏联之所以能打赢这一战,就必须正视日本的南进策略对莫斯科战役的影响,可以说是日本的南进策略成就了苏联的莫斯科之役。

    话说1941年底,正在为战局焦虑的斯大林突然收到了一份情报,斯大林的秘书只说了一句,佐尔格的情报,就退了出去。

    斯大林刚想划着火柴点烟斗,一听说是佐尔格的情报,马上放下手中的火柴和烟斗,打开文件夹看了起来,这份情报的字数不多,内容是:“据悉日本政府不会在1942年秋季以前对苏联开战。”

    这份情报的发出者是苏联间谍佐尔格,在他发出这份情报以后,他被逮捕,这份情报成了一个伟大间谍的绝响,这份情报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人把佐尔格列为世界间谍史上最伟大的间谍,而他的那份情报则确定无疑的挽救了不断恶化的苏德战场,成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更有可能是挽救了整个二战的形式。

    斯大林在得知日本不会进攻苏联后,立即把部署在东线的西伯利亚师调回莫斯科前线,而当时在莫斯科前线上,苏德之间都拼尽了全力,象是两个打得遍体鳞伤、筋疲力尽的对手,胜负将只看那一方先得到后援,几个西伯利亚师的到来让战场形式发生了根本逆转,战局开始对德国不利起来。

    接着苏军开始在莫斯科发起反攻,给德队以重大打击,苏军开始在战场上掌握战争主动权,并最终注定希特勒的失败,可以说纳粹的灭亡是先从莫斯科开始的。

    马铮一直在担心,如果日本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南进,反而选择北上,历史很可能会被重写,而中国也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因此马铮对于苏日签订中立条约本身感到愤怒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这次条约签订背后所意味的东西感到庆幸和窃喜。

    现在日本与苏联达成了中立协议,那就表明日本不会和苏联进行死磕,要注意到为了令苏联在战争期间中立,日本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为此不惜放弃诸多的利益。这就表明日本政府对于苏联的重视以及对于两国严守中立条约的期待。

    这背后意味着日本已经在思想上做好了南下,甚至于不惜与美英荷法等国开战的准备,这对于中国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只要日本敢迈出这一步,那么距离日本灭亡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马铮在期待,更是在暗中准备,他期待日本进入最后的疯狂,更是准备怎样应对接下来的战事。尽管苏联和日本媾和的背后意味深长,所透露出的信心令人欣喜,但是毕竟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这件事对中国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的抗战局势必将影响深远,同时也是步步惊心。

    而苏联既然决定与日本媾和,那么也就意味着苏联打算牺牲中国的利益,也就是说苏联将会重新考虑或者已经考虑好了怎么处理包括绥察军区在内的的整个中国的关系。

    削减援助这只是一方面,撤回援华志愿飞行员不过是例行公事,彻底断绝中苏交易往来也未可知。现在马铮最关心的是苏联打算怎么处理与他们绥察军区的关系,怎么处理正在扎门乌德以及二连浩特进行的大规模交易,要知道这距离双方之间正式交易的时间也不过四五个月而已。

    苏联在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之前就已经对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虑,其中就包括对华关系。而对华关系中,马铮所部是苏联考虑的重点,因为几年来苏联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单方面的依赖关系,中国政府依赖苏联这个唯一愿意援助中国的国家。

    说白一点就是苏联政府不欠中国什么,即便是翻脸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变数,那就是绥察军区。

    主要是绥察军区与苏联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依赖,而是彼此之间的合作,这样的关系是双方从苏联购买华夏公司的青霉素药品的时候开始就确立了的,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在绥察军区需要苏联的石油以及工业设备,而苏联则需要从华夏公司进口药物,通过这半年的合作,苏联政府不单单是从药物生意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同时从双方的其他交易中得到了巨额的利润。

    正是因为有了绥察军区雪片一样的订单,所以苏联的经济发展得很不错,到目前为止苏联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绝不是说丢就丢的,这样损失对于苏联政府来说是不能承受的。但是相对与苏联的国家安全,即便是斯大林知道这么做会得罪马铮,甚至于会得罪整个中国,但是他还是做了。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这本身没错,毕竟苏联不可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那样苏联可能会因此而毁灭。

    况且为了应对日本可能发起的进攻,在《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前,苏联在远东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兵力,而且随着日本不断地向中国增兵以及扩大给大家的编制,苏联也不得不一次次加大对远东红军的投入。

    截至目前,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兵力已经超过了35万,而且还新组建了第三十机械化军,第五十九坦克师和第六十九摩托化步兵师。

    另外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的远东方面军已拥有1737架飞机,扩建了远程轰炸航空兵第五军,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拥有近300艘舰艇。苏联政府已经拟定将远东的驻军再增加30万,总兵力达到60——65万。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其消耗是巨大的。即便是强如苏联也倍感吃力,更不要说现在苏联还有一个更加凶恶的邻居,实在无力两线作战。(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四章:难产了(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四章:难产了(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当然了,斯大林在考虑苏联与马铮所部的关系的时候,他与苏联高层几乎一致认为,即便是那位中国将军不高兴。但是至多也就嘴里喊喊抗议,肯定不会有太多的实际行动,毕竟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再加上现在中国所有的对外口岸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要是没有苏联支持的话,那么绥察军区乃至于整个中国的汽车都得趴窝。

    所以苏联政府认为马铮不会与苏联政府正面叫板,双方的关系虽然不可能与之前那样相互信任,但是之间的交易往来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另外,苏联之所以如此礼遇马铮,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彼此之间的生意往来,而是绥察军区那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出于对日本的忌惮,也是为了牵制日本,因此苏联才会如此礼遇马铮。

    现在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斯大林等人认为马铮这个弱国的将军根本不具备与苏联直接的平等对话的权利和资格,如果马铮还算明智识相的话,双方之间的交易还是可以进行的。

    但是如果马铮不识相的话,苏联不介意关闭中苏铁路,断绝彼此之间的交易往来。尽管这样做的损失有点大,但是斯大林认为这样做马铮所部肯定会屈服的。

    更何况马铮隶属于中-国-共-产-党,和苏共同属一脉,即便是共产国际现在已经解散了,但是苏共对各国的共-产-党依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苏联方面倒是不怕马铮发怒。

    但是斯大林显然不是很了解马铮,他这人是宁折不弯,如果苏联好言好语好商量的话,那么马铮这边也不会太当真,毕竟这种事情马铮早已经料到了,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坏就坏在苏联政府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太小瞧马铮了。

    在马铮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还没等日本人跳出来,苏联人就眼巴巴的跑出来喊抗议了,说什么苏联和那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国家政策那是苏联自己的事情,和任何国家都没有关系,中国政府以及绥察军区的做法是违背苏联国民意志的。

    闹到最后竟然以此为借口停止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甚至于还将位于扎门乌德的口岸给关闭了,同时还要将在华的航空志愿飞行员以及战机全部调回苏联,完全是要给中国政府来一个釜底抽薪。

    苏联政府的做法可把马铮给惹恼了,什么玩意,真以为离了你老子就没办法了,操,纯属扯淡。和日本好不好确实是苏联自己的内政,但是你妹的你扯什么蒙古啊、远东啊、满洲啊、华北啊,这和你们有个屁的关系?

    咋,拿中国的国土做利益交换还不让我们喊几句,真尼玛的以为老子们都是泥捏的,泥人还有个土性,咋了!

    940年5月10日,就在苏联方面将扎门乌德的口岸关闭了的第二天,马铮给延安方面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延安方面出面和苏联方面进行交涉,让他们重新慎重考虑同绥察军区以及整个中国的关系。

    然而苏联方面对此却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完全无视延安方面的意思。

    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们不义了,随即马铮直接给李澜清发了一份紧急电报,立即中断与苏联方面的各项贸易。

    现在苏联的经济还算可以,但是马铮很清楚,这样的春天很快就会过去,随着德国战车东进,苏联很快就会沦为四战之地,到时候整个东苏工业区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沦陷,同时还会有大批的部队被俘。

    此时苏联或许已经意识到了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的重要性,但是却还没有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后悔的。

    至于同苏联方面中断交易之后绥察军区的油料补给该怎么办,这一点马铮从来都没有担心过。首先苏联和日本媾和马铮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从双方达成贸易协定的一开始,一半的交易额都是成品油交易,剩下的则是工业设备等,别看双方交易的时间很短,但是就绥察军区储存的油料却有足足上百万吨,足够绥察军区那区区五六百辆战车两年作战所需了。

    更何况马铮还清楚一点,中国境内不是没有石油,单单他知道的有天就有十几个,实在不行自己开采也是可以的,而且最近的有点距离归绥只有不到两百公里。

    不过不管怎么说,苏联这次极不地道的做法还是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对于中国的抗战是极为不利的。

    但即便是知道这些,马铮也是无能为力,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将军,既不是政府要员也不是正当魁首,就算是他想有些其他的动作也不会有人支持。好在马铮知道苏联方面也不会得意太久,用不了多久小胡子的恶魔镰刀就会挥舞到他们的脑袋上。

    然而就在马铮郁闷的时候,一封来自美国的电报让他的心情直接沉到了谷底——澜清难产了!

    原本自家小媳妇的预产期在5月初,但是肚子里的小家伙在到了预产期之后依然没有动静,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虎子等人还是提前将澜清送进了医院。

    在医院里一等就是十多天,15日凌晨四点多,小媳妇儿的肚子终于有动静了,但是很快妇科医生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肚子里的孩子个头太大,而且胎位还有些不正,产妇盆腔太小,总之一句话——难产了!

    最重要的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小媳妇儿的体力正在快速下,按照医生估计,如果三个小时内胎儿还无法顺利出生,产妇和婴儿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这下可把虎子等人都吓坏了,当即给马铮发来电报,请求指示。

    接到电报之后马铮也是一阵担心,现在不同于后世,产妇一旦难产,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如果小媳妇儿就在自己身边的话,马铮相信以自己的水平,完成一台剖宫产手术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现在自己身在国内,距离小媳妇儿十万八千里,真正的鞭长莫及啊!

    当即马铮给虎子回了一封电报,告诉他,让他让当地的医生准备剖宫产手术,想到这个年代剖宫产虽然也已经普及,但是一些手术步骤还是不是很规范,药品也不是很齐全,马铮让虎子拿上一批青霉素到医院,以防万一。

    尽管电报已经发出去了,但是马铮的心却依然高悬不已。剖腹产在后世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手术,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在这个年代却不同。在麻醉术和抗菌药发明出来以前,手术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它通常用于抢救己死亡孕妇和胎儿。

    据说第一例剖宫产手术发生在1500年,据说一个名叫雅各布·尼费的瑞士屠夫给他的妻子做了剖腹产,而且母亲和婴儿都活着,不过这个传说并没有证据。在100多年后的1610年,杰里迈亚·特劳特曼在维滕贝格为一母亲做了剖腹产手术。母亲只活了25天,但婴儿却活了9年。

    后来到了1689年,让·鲁莱奥做了一次成功的剖腹产,母亲和婴儿都活着。到18世纪末,虽然剖腹产只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是成功的,但己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术了。所以说即便是有青霉素的协助,自己的小媳妇依然很危险。(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五章:喜得千金(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五章:喜得千金(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煎熬,上午九点多的时候,虎子终于发来电报,经过圣玛丽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集体努力,自家小媳妇儿终于平安的从手术台下来了,而且还生下一个7斤7两重的女娃!母女平安!

    听到这个消息,马铮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生出来了,这三个小时可把自己担心坏了。

    马铮当即指示虎子,要他无论如何要照顾好李澜清母女!在李澜清坐月子期间,华夏公司的工作由公司管理层共同商议,然后上报到自家小媳妇儿那里做最后的决断。

    而就在马铮高兴自己喜得麟儿的时候,日本方面也有了新的动作。在苏联方面取得重大的外交突破之后,日本方面信心暴涨,希望趁热打铁,能够拿下美国这个亚太地区最大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看到了日本在外交方面取得的突破,当即发来了美日两国方案,拟通过谈判来缓和甚至于彻底的解决美日两国的争端。

    在美日谅解方案中,美国政府提了七项两国共同重视的事情,包括日美两国所持的国际现念和国家观念、两国政府对欧洲战争的态度、两国政府对中国事变的关系、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兵力和航空兵力及海运关系、两国间的通商和金融合作、两国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经济活动、两国政府关于稳定太平洋地区政治的方针。

    接到美国发来的这份谅解方案之后,日本政府欣喜若狂,虽然只是一份谅解方案,但是美国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却令日本人极为激动,则是美日关系缓和的先兆,如果美日关系能回到37年以前的那种状态,日本根本不惧任何挑战。

    在美国提出的这个谅解方案中,美国人首先阐述了美国关于美日关系的新考虑,美国政府希望日美两国政府承认,彼此为对等的独立国家并为互相毗邻的太平洋强国。希望两国政府可以申明,在希望建立持久和平并开辟一个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信任与合作的新时代方面,两国的国策是一致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希望两国政府就此时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欧战以及中日战争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美国提出的谅解方案规定:“日本国政府申明:轴心同盟的目的是防御性的,是为了防止军事上的连衡关系扩大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战的国家。日本国政府声明:日本无意回避现存条约的义务,至于根据轴心同盟所担负的军事义务,则只限于该同盟的缔约国德国在受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战的国家主动攻击时才予以履行。”

    “同时美国政府申明: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是,不论现在和将来,决不为援助一方面攻击另一方的攻击性同盟所左右。美国政府申明:美国始终不渝地反对战争,所以,对欧战的态度是,无论现在或将来,将只根据保卫本国利益和安全的考虑来决定。”

    对于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美国总统承认下列条件,如果日本国政府保证这些条件,美国总统可以据此劝告蒋政权媾和。首先是中国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日本不能灭亡中国。这个是前提,美国不愿意日本进驻中国大陆,更担心缺乏有效制约的日本会迅速膨胀起来,以至于威胁道美国的利益。

    其次是日军从中国领土撤退,不兼并中国领土,而且不赔偿。恢复门户开放方针,但关于其解释和适用范围问题,应在将来适当时候,由日美两国协商之。

    最后是蒋政权与汪政府合并,主要以蒋政权为主,建立一个亲日与亲英美的联合政府。同时日本自行节制向中国领土大量或集体移民,美国及其盟友承认满洲国。

    关于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兵力和航空兵力及海运关系,这个方案也有详细的规定:“日美两国为维护太平洋和平起见,彼此不得部署威胁对方的海军兵力和航空兵力。有关其具体细节,由日美另行协商。日美会谈达成协议后,两国应互派舰队作礼节性的访问,以祝贺太平洋和平的到来。中国事变解决就绪后,日本国政府按美国政府的希望,同意按照和美国签订的条约,迅速动员现在服役的本国船舶中可以退役者,主要在太平洋方面服役。关于这类船只的吨位等。由日美会谈另行决定之。”

    另外日本最关心的事情还有关于两国间的通商和金融合作以及两国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经济活动,要知道之前美国一直在侵华战争中充当日本的奶娘这一角色,要是美国可以继续本色出演的话,日本相信他们的皇图霸业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美国建议在达成这次谅解并经两国政府同意后,日美两国各自需要且又是对方所拥有的物资,应由对方保证供应。同时,两国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日美通商条约有效期间曾经有过的那种正常通商关系。如果两国政府想缔结新的通商条约,可通过日美会谈进行研究并按通常惯例缔结之。

    为促进两国经济合作,美国应对日本提供足够的信用贷款,以发展东亚的工商业、改善东亚的经济情况和实现日美经济合作。鉴于日本已保证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来谋求它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发展,有关日本希望在该地区生产和取得石油、橡胶、锡、镍等物资的活动,应得到美国方面的协助和支持。

    为了稳定东南亚日益紧张的局势,美国建议两国政府立即制定关于稳定太平洋政治的方针,并且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日美两国政府不容许欧洲各国将来在东亚和西南太平洋接受领土割让或合并现有的国家等。第二、日美两国政府共同保证菲律宾的独立,如果它没有寻衅而受到第三国进攻时。两国应考虑援助办法。第三、对于在美国和西南太平洋的日本移民,应友好招待,给予和其他国民相同的平等待遇。”

    最后美国还提出了两国进行政府间高级官员之间的会谈,以期待最终获得对方的谅解,美国政府认为日美两国代表间的会谈应该在在檀香山举行,会议应由代表合众国的罗斯福总统和代表日本国的近卫首相主持。代表人数双方均以5人为限,但不包括专家、秘书等在内。同时,会谈不得有第三国观察员列席。

    对于美国人的诚意日本人还是比较相信的,毕竟这份谅解方案虽然是秘密方案,也就是说只限于美日两国高层之间知道的秘密。另外关于这份美日两国谅解方案的由来日本更是清楚得很,根本就不是表面上那样,由美国人最先提出来的。

    事实上,在这以前,原大藏省官员、当时担任产业组合中央金库理事的井川忠雄,曾同访日的美国天主教最高学府梅利诺大学的秘书长德劳特和主教华尔希之间就调整日美邦交问题秘密进行私人接触。

    而这个井川忠雄直接同近卫首相有联系,虽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授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近卫文磨。

    美方的两位传教师回国后,同罗斯福总统、赫尔国务卿和邮政部长沃克取得了联系。陆军省武藤军务局长和岩畔军事科长,通过井川忠雄知道了他们这种日美私人之间的工作。松冈外相最初也同美方两传教师进行过接触,但并不很热心。

    德劳特、华尔希两位传教师经过同罗斯福等人的会面,很快就给日本方面发来了电报,他们的工作哼有希望,于是日本野村大使先后脚到美回去了。

    后来,同近卫首相保持联系的井川忠雄和协助野村大使工作的岩畔大佐,同和美国首脑有着极其秘密联系的德劳特、华尔希两传教师极其秘密地私下讨论了关于调整日美邦交的试行方案。同时,美方当局和日本大使馆当局也分别参与了这项工作,最终才拟定了日美谅解方案。

    可以说这份谅解方案是美日两国努力的结果,美国人既然有这个时间陪着他们制定这个方案,那就说美国人对于改善日美关系还是很有诚意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六章:美日谈判(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六章:美日谈判(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收到这份文件之后,日本高层那叫一个高兴,尤其是担任首相的近卫文磨。

    事实上,近卫首相在几天前就已从井川忠雄的来函中得到了和这方案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个方案,但对政府和大本营的其他首脑来说,这个方案却是很突然的,而且,局势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5月15日夜,在近卫文磨的主持下,在日本天皇的皇宫里举行了联席恳谈会,由首相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会议只自由讨论一番而结束,最后决定等松冈外相回国后再进一步研究,决定态度,但多数人倾向于接受日美谅解方案。

    可是,日本人并不清楚美国人在递交这份美日两国谅解方案的时候由国务卿赫尔提出了三个前提条件,赫尔国务卿当时指出,要把他早就强调的四项原则作为谈判的前提。

    而这四项原则分别是:“一、尊重一切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二、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三、维护包括通商机会均等在内的均等原则。四、除以和平手段改变现状外,不破坏太平洋地区的现状。”

    知道因为什么,野村大使没有报告赫尔国务卿所说的应以所谓四项原则作为谈判的前提。日本方面判断,这次日美谅解方案即使不过是今后日美非正式会谈的基础方案,但从制定它的经过来看,实际上是美国方面的第一次提案。

    因而日本方面认为,如果全部接受。划时代的日美邦交的调整就会闪电般地实现,以此为起点,世界历史就会来一个大转变。

    但是松岗认为现在日本虽然确实需要重新考虑日益恶化的美日关系,不过他并不赞成用讨好美国的办法来调整日美邦交,他认为那样做不仅最终难于实现,而且还将产生相反的效果,反而是危险的。

    他主张日本政府要利用三国同盟来牵制美国,阻止美国参加欧洲战争,并使它不再插手中国事变。随后在日本政府召开了联席恳谈会上,松冈外相提出一个折中的日美中立条约草案。

    对此,其他人全都反对,相互之间便开始了扯皮。最后还是由裕仁天皇出面,决定让外相松冈洋右出面,代表日本政府同美国方面进行正式接触。

    5月18日,日本方面就美国政府提出的美日谅解方案进行了修正,在美国提出的谅解方案的基础上,日本提了六个议案,分别是:日美两国所持的国际观念和国家观念;两国政府对欧洲战争的态度;两国政府对中国事变的关系;两国间的通商;两国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经济活动;两国政府关于稳定太平洋地区政治的方针。

    对于欧洲战争的态度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和美国政府应该以实现世界和平为共同目标。不仅彼此合作以防欧战的扩大,而且为迅速恢复和平而努力。

    日本政府申明,轴心同盟是防御性质,其目的在于防止现在尚未参加欧战的国家参加战争;根据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军事援助义务在发生该条约第三条规定的情况下自应予以履行。

    并且日本政府希望美国政府也公开申明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不论现在和将来,决不采取援助一方面攻击另一方的进攻性政策。美国政府申明,美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反对战争,所以对欧战的态度,无论现在或将来,将只根据保卫本国利益和安全的考虑来决定。

    关于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日本政府希望美国政府承认近卫声明的三项原则,承认以此同南京政府缔结的条约以及日满华共同宣言所表明的原则。并且相信日本政府的睦邻友好政策,立即劝告蒋政权媾和。

    关于日美两国间的通商,日本政府希望在达成这次谅解并经两国政府同意后,日美两国各自需要而又是对方所拥有的物资。应由对方保证供应。同时,两国政府应采取适当指施,快复日美通商条约有效期间曾经有过的那种正常关系。如两国政府想要缔结新的通商条约,可通过日美会谈进行研究并按通常惯例缔结之。

    关于两国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经济活动,日本政府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鉴于日本已经申明用和平手段谋求其在西南太平洋方面的发展,有关日本希望在该地区生产和取得石油、橡胶、锡、镍等物资的活动。美国方面应给予协助。也就是说日本要求美国协助日本仔西南太平洋地区获得战争所需的一切资源。

    关于两国政府稳定太平洋地区政治的方针,日本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日美两国政府以保持菲律宾的永久中立和不歧视该岛的日本侨民为条件,共同保证其独立。第二、美国对日本的移民应友好相待,给予相其他国民同等的待遇。

    随后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松冈洋右在知会了盟友德国和意大利之后,便于美国方面开始了正式的接触,每日会谈开始。

    但是松岗外相却没有给驻美大使野村发出修改提案的电令,松冈的想法是,作为德意两国的盟友,日本有必要判明明德、意的意图之后,如有必要再修改提案,然后付诸实施。毕竟根据三国协约的内容,日本和德国那是军事同盟。要与美国谈判必须要征得德国和意大利的同意。

    况且,松冈外相还认为,美国迄今的做法等于参战一样,自英法联军被德军打击溃败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要求美国国会追加国防拨款,加强战备。为了获得共和党人的支持,罗斯福任命亨利.****生为陆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为海军部长。

    根据美国方面传回来的消息称,罗斯福现在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扩军备战方面,在罗斯福的影响下,美国国会已经批准陆海军的扩充,而且在他的主导下,伯克一沃兹沃思选征兵役法得到通过。

    不久前,罗斯福与英国政府签署协定,将50艘驱逐舰转让给英国,英国则将部分海军基地租借给美国。此项协定意味着正式中立的结束,标志着美国有限参战的开始。

    日本作为一个大国本来应该提出抗议,但是出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日本对于美国的有限参战不但不加以责问,反而装聋作哑。

    好在希特勒至今也还容忍着,但很难说不会对美国采取行动。如果德国一采取行动,根据同盟条约,日本当然也要采取行动,这是无可非议的。

    日本现在既不让美国参战,又要让美国从中国撤出手去,这个目的可不好达成。因此,松冈外相认为与美国的谈判不必着急。

    5月22日,德、意两国大使一同访问松冈外相,德国大使传达了本国政府的意见。德国大使认为美国总统这次提案。对日本将来在大东亚共荣圈内的行动限制到什么程度,日本政府本身当然最了解。

    德国政府认为,这次提案是美国方面企图表面上缓和太平洋方面的局势,以此消除美国国内反战分子的恐惧感,从而向既定的参战方向迈进,这无非出自美国总统的一种深谋远虑。

    十分明显,美国政府的方针是,不发表战争宣言。逐渐加强实际上违反守立的行为,等德、意对此加以反击后,将开战的责任推给轴心国方面。

    所以德国政府认为日本政府在向美国政府作出答复时应该强调美国政府目前采取的行动,例如巡逻或护航等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日本认为,美国继续这些行为是有意激发战争,因此必然要导致日本被迫参战。

    最后,鉴于这个问题将对三国同盟条约缔约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德国政府恳切希望日本政府在发出最后答复之前,能将答复的内容通知德、意两国政府,并能征求两国政府的意见。(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注定是扯皮的谈判(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七章:注定是扯皮的谈判(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松冈外相的想法是好的,想要拖一拖。尽量为日本政府谋取利益,但是美国人似乎很着急。

    5月23日,近卫文磨收到了正在美国的岩畔大佐发来的电报。岩畔大佐电告近卫文磨,日本政府有必要迅速进行谈判,否则美国终将参战。

    首先是美国国内民众的参战情绪很高昂,华盛顿和纽约街头的游行示威一浪接过一浪,都是要求政府参战。这主要得益于大批华人在美国宣传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再加上华夏公司自从登陆美国之后,就拉拢了大批的美国盟友,包括主导美国政治的几大家族,诸如洛克菲勒、摩根以及杜邦家族等,在这些家族的协助下,一些特别的声音也能通过特殊的渠道传递到白宫,甚至于美国总统罗斯福还专门接见过李澜清,并进行了很深刻的交流。

    而且在岩畔大佐看来,罗斯福是一个很危险的人,以罗斯福目前的地位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为保证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致性,美国人特别是孤立主义者不赞成领导人中途易人,所以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55%的选民还是选择了罗斯福。因此,罗斯福终于打破了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总统确立的传统,第三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再加上他在拯救美国金融危机时的优异表现,所以现在罗斯福总统在美国的声望特别高,已经无限接近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华盛顿和林肯了。要是他真的要参加欧洲的战争,恐怕没有人能阻止。因为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会支持他的,而美国又是一个民主的国家,只要美国人民支持罗斯福,即便是国会都不能改变民意。

    还有就是,岩畔大佐和野村大使都一致认为,松冈外相目前好象极力在放观象气球.其实这样做对日本来说并不有利,反而会引起美国感情的恶化。据他们所知,罗斯福和赫尔都不信任松冈外相。

    尽管这次和谈美日两国都极力想要保密,但是对于国民政府无孔不入的间谍来说,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世界上恐怕没有他们刺探不到的情报。况且两国谈判可不是什么小事,可以查探到的蛛丝马迹实在太多了,所以国民政府那边以及马铮这里很快都接到了消息。

    对此国民政府高层一片愁云惨淡,一旦美日和谈成功,那么就意味着美国彻底抛弃了中国,这对于刚刚失去苏联这个奶娘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于是老头子着急国府要员开会,寻求对策。

    马铮倒是不着急,他对于美日两国的这次谈判压根就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两国在目的和立场方面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和谈压根就没有任何成功性可言。

    要知道日本现在是德国的盟友,而美国却是英国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一多半的美国人都是从英国移民到美洲大陆的,在美国通常有同祖同宗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美英关系,可见两国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正如德国大使所说的那样,美国之所以要和日本和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想要集中力量参加欧洲的战争,美国人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英国被德国人消灭,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是因为日本是德国的盟友,按照条约规定,一旦美国参加欧战的话,那么日本就必须对美国宣战,这样一来美国的后院夏威夷以及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菲律宾都直接处于日本海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所以美国想要全心全力与德国人开战,就必须要保证自家后院的安全,所以必须要同日本和谈。

    问题是美国如果与德国开战,有鉴于德日两国之间的协定,日本必须与德国共同抗敌。即便是日本再不愿意,到时候也必须与美国宣战,那么这个和谈即便是达成一些实质性的意见,也根本没有存在必要。

    而且日本要是坚决不与美国开战,那么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就会对日本整个盟友失去信心,这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个打击。所以说美日和谈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果不其然,从5月23日之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美日两国进行了十几次会谈,但是最终却无法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意见,和谈没有任何结果。

    在美日两国扯皮的时候,马铮则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折腾。

    经过两个半月的集训,特战队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终于完成了,原本自信满满的特战队员终于认识到了集训的厉害之处,而参加集训的人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从一开始的1423人一直减到现在的1256人,单单体力训练一关就淘汰了近两百人,要知道这些队员都是之前入选特战队的尖兵,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两百多人被淘汰。

    基础训练结束之后,第二阶段技能训练随即就开始了。训练一开始,马铮就带着224名狙击手队员走进了大青山丛林深处。

    此大青山非彼大青山,这次去的大青山是塞北最有名的山脉,同时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大青山。

    全国有名有姓有历史的大青山不胜枚举,有塞北大青山生、安徽省枞阳县大青山、辽宁大青山、山东莱西市大青山、山东临沂费县大青山、黑龙江大青山大青山、安徽当涂大青山、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大青山等等,但是就全国而言最有名的还是归绥的大青山。

    归绥的大青山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归绥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

    如果就训练部队而言,南方的山脉尤其是云贵高原上的诸多山脉比北方的这些山脉要合适的多,而且特种兵训练需要的不仅仅是险要的地形,同时还需要随处可见的水源以及各式各样的动植物。但是进入深冬的大青山却只有枯黄的茅草以及随风飘零的枯叶,而且结冰的河水也不舍和部队进行训练。

    不过北方的山脉也有其好处,毕竟本地区训练出来的部队更加适合北方的气候以及地理地形,也更加适合在中国北方作战,而南方的山脉固然可以做到全方位训练,但是那样训练出来的部队却并不一定就适合在中国北方作战。

    再加上归绥大青山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是气候条件复杂,山峰与山麓相差4c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

    其次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为11.5%,在全国而言森林覆盖率是比较低的。阴坡海拔1100米左右为干草原;1200米以上出现灌丛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侧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云杉、白桦、山杨混交林及油松和云杉纯林。阳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

    如此复杂多样的植被气候还是比较符合马铮的要求的,是他训练狙击手最好的场所,所以随队走进了大青山深处。

    关于狙击手作战技能集训的内容早已经训练好了,首先是要对狙击手进行适应性抗干扰能力训练,其次是对狙击手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第三是要对狙击手进行配合性训练,最后则是要对狙击手进行狙击目标辨认训练,而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马铮要逐一对这些队员进行训练。(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八章:大青山特训(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八章:大青山特训(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大青山、北麓。

    狂沙、乱草、冷风。

    一身戎装的马铮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部队在训练,他那身黄绿相间的迷彩服的肩上虽然没有银星闪耀,但是依然给了参加集训的那些狙击手很大的压力。

    对于马铮的战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尤其在训练的时候,他的脸上那生硬的寒光让所有的战士都知道这位司令员是不会只是走个过场的,是要来真格的。

    而且他们在参加特战队的时候就被人告知,特战队是司令员亲自组建的亲卫队,是司令员的卫队,同时司令员也是特战队的第一教官。

    从高大的身后放目望去,身着迷彩服手握狙击步枪的特战士兵,正列队而过。他们步伐铿锵有力,军靴砸地,沙尘涌起。

    今天进行的训练科目是狙击手抗干扰能力,由于狙击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很可能要在某一个狙击阵地潜伏很长时间,有时候可能是几个小时,有时候则可能是几天,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个战士都要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狙击手在等待目标的时候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的话很可能错过最佳的猎杀时机,从而暴露自己。

    要知道狙击手任务失败最大的危害不是狙击手自己生死道消,而是没有完成对猎杀目标的狙杀。狙击手并不仅仅只能影响某一场战争的发展,有时还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军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议建立和发展的狙击手们被大陆军称为英国殖民军中最危险的部队,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击手,然而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著名的“未开的一枪”。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城附近,当时弗格森在125码距离上瞄准了一名美军军官,由于这名军官转身离去,弗格森可能是因为绅士风度而没有向他后背开枪。他本来可以改变整个历史,因为被他瞄准的这个人正是领导美国独立的乔治.华盛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却在1780年10月被大陆军的肯塔基步枪手在450码距离上打死,他的部队投降后,英军将领康华利将军被迫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州的进攻。

    与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一名狙击手墨菲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击毙了率队侦察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瑟将军。弗雷瑟的死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将领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所以狙击手这样的精准打击的兵种在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导弹,要么不出手,但是一旦出手就必须准确击毙敌人。

    “蹲下!”

    在命令下达的同一时间,四个临时中队的训练部队迅速蹲了下去。

    “瞄准!”

    当狙击手们都手持狙击步枪盯着远处的时候,开始了今天的训练,只见几个军官模样的特种兵每个人手持一个小草篓走向注意力集中地盯着“目标”的狙击手。

    很快这些军官就拿出了对付战士们的“武器”,只见这些军官伸手从草篓里摸出几只墨黑色的昆虫,并且迅速的放在了一个战士的脸上,任凭这些昆虫在战士们的脸上爬来爬去。

    这个时候战士们的心理素质以及抗干扰能力表露无遗,一时间报告声大起,但是这些教官早就得到了的授意,绝对不允许狙击手动哪怕一下,所有的参训队员必须忍耐,绝对不能让这些昆虫干扰到对目标的猎杀。

    “开枪!”在让战士们适应了一分钟后,马铮果断的下达了开枪的命令。

    不出意料,这一次射击的战绩却是让所有的参训队员大吃一惊。7.6环的平均成绩也许在普通部队还算不错,但是在狙击手特战队里面却是**裸的耻辱,要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战士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挑出来的精英,是绥察军区四十多万部队中素质最高的部队,没有之一。

    而射击能力正是狙击手最引以为傲的技能,每一个狙击手在原部队都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是部队绝对的战斗骨干,而且只有在参加选拔的时候平均成绩在9.5环以上的神枪手才能成为特战队中狙击手的预备队员。

    而像这次参加集训的狙击手都是已经通过考验已经晋升为了真正的狙击手,他们平时训练的成绩人人几乎都很轻松地拿到十环的成绩,但是刚刚一枪下去只有7.6环,这让所有的队员都感到吃惊,同时也明白了今天训练的意义。

    “每五分钟射击一次,开枪之前不允许动,包括脸部的细微动作,只要是被教官看到立即进入待定组,这次训练通过的标准是,再有干扰物存在的时候全体队员平均成绩在9.5环以上就可以通过了,好了,现在开始训练。”

    ……

    ……

    野战生存,人与自然抗衡。

    一个星期之后,大青山山腰茫茫原始森林,仍阴森寒冷。

    第一中队中队长李云鹏带着125个人的中队,将穿过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丛林。队员的武器装备是迷彩作战服、真牛皮防暴靴、野战佩刀、狙击步枪和一顶头盔。

    临出发前,每人口袋被掏空,绝对不允许留下任何货币以及食物。军用挎包里,分给每人的口粮只有l公斤大米加上5小块牛肉干。凭这少得可怜的粮食,小分队要急行军7天7夜,行程100余公里,中途须翻越三座海拔2700米的高山。

    高山温差大,山下气温还比较高,虽然只有4、5度,但是比起半山腰近乎零下的气温而言显然要高了不少,至于山顶则早已是积雪皑皑。

    小分队先是尽量忍着饥饿,把口粮保存到最需要的时候才享用。吃野菜,虽然苦涩难咽,但终究可以饱肚。

    但越到高山,越野菜难觅。到第3天时,口粮告罄。

    在原始森林,战士们每遇枯树,就揭下大块的烂皮,此时已经是快要到五月底了,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已然是绿草成茵了,但是在寒冷的北方,五月份依然得穿棉袄。所以想要采一些蘑菇之类的菌类是几乎不可能的,唯一能为他们提供营养的只有走兽和昆虫了。

    尽管平原上现在依然难以看到昆虫的踪迹,但是原始森林却不一样,很多地方还是可以看到这些东西的。就像蚂蚁这种东西,外面此时还是见不到这种昆虫的踪迹,但是在这里只要厚一点的树皮下就可能有。

    而且这个时候的蚂蚁都是一窝一窝的,每当掀开树皮时就可能有成千上万的蚂蚁四散狂奔。一开始战士们恶心蚂蚁那个样子所以就专吃蚂蚁蛋,嚼在口中什么味也没有,只是舌头一片麻乎乎。

    后来实在是饿的狠了,也不再挑剔,捧起一把活蚂蚁狠着心肠往嘴里塞。“咔嚓咔嚓”用牙一顿猛咬,蚂蚁在嘴里乱跑,那情形叫人终生难忘。

    由于人多,再后来蚁窝也难找到,所以战士们就开始挖蛇。夏天的时候,在原始森林山的阳面,于巨石上总会有长蛇盘踞,懒懒地晒太阳。此时气温很低,所以至从进了这片原始森林后战士们就没有经过蛇,倒是狼和狐狸以及野兔没少见,每当见到狼这种凶猛的动物的时候战士们就很高兴。

    但是对于战士们打猎也有规定,虽然不限制战士们打猎,但是却禁止他们用枪,所有大型动物必须是战士们徒手解决的才可以食用,枪只是战士们用来自卫的,以防遇到狼群等群居食肉性动物。

    有了这个规定战士们想要获得肉食就变得困难得多了,况且他们一百多人一起行动,像一般的动物见了那还不赶快逃走,哪还敢招惹他们。

    所以战士们将注意打到了冬眠的蛇身上,在蛇穴里冬眠的蛇还是很好抓的,只要找到了蛇窝,战士们就会用自己动手削制的捉蛇木叉对准蛇的颈部猛叉下去,再捏住蛇尾狠抖,数米长蛇便骨头散架,瘫在地上。

    蛇肉是丛林中最美的佳肴,可惜海拔太高空气稀薄,水的沸点过低。“水煮蛇肉”硬得象皮筋,时常用牙狠命撕咬一块下来,蛇肉仍在滴血。特种兵总有超人智慧,他们开始把蛇肉切片放石板上烧烤,抹上食盐倒确别有一番风味。

    野战行军途中毒蛇并不可怕,怕的是老天爷找麻烦,同时也害怕遇到大型食肉性动物。在塞北恶劣性极端性的天气很常见,龙卷风、暴雪、沙尘暴等等时有发生,恶劣的环境最考验特种兵的意志。

    而那些大型食肉性动物,像豹子、熊、野猪等,尤其是碰到熊这种暴力的食肉性动物,它可不管你有多少人,只要让他看到了少不得一番苦战,因此这一路上真的是痛并着快乐,危险和乐趣并存。(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九章:疯狂的日本(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九章:疯狂的日本(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7天后,第一中队按时到达预定地点,圆满完成了此次训练任务。

    在李云鹏的战地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组数字:“125个人行程100公里,历时7天7夜。途中—捕蛇135条、挖蚯蚓2100余根、捉蚂蚁2220窝、弹弓猎鸟515只、狩获野兔82只、食用野菜225公斤、遭遇野猪3次……”

    对于这半个多月的训练成果马铮非常满意,这个时代的士兵虽然在军事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上远远比不上后世的那些特种兵,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上还达不到特种兵的要求,而且这个时代特种兵的武器装备也是很差劲的,根本就无法达到七十年后的那些特种部队使用的家伙。

    但是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士兵都具备后世士兵所不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血性。这个时代的军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而且都有自己的目标以及明确的敌人。

    然而后世的战士们却不一定清楚自己的敌人,不清楚自己的敌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压力,所以这些参训的狙击手在训练的时候都是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可不像后世的特种兵有那么好的防护措施。

    尤其是参加战斗组集训的特战队员在进行悬崖行军以及攀崖训练的时候就事故频发,轻则受伤,重则连命也丢在了这里。所以当狙击手战队经过7天7夜的急行军赶到预定地点时,马铮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并且指示炊事班给参加集训的几个中队做了一顿好吃的。

    不过很可惜,马铮没能够率领狙击手战队进行以后的训练科目了,因为他接到军区总部发来的紧急电报,说军区有事儿要他立即返回归绥。

    尽管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但是马铮知道肯定是急事儿,不然军区总部的那些高级干部不会这样急匆匆的要他回去。

    好在集训已经步入了正规,训练大纲也已经下发到了铁牛等人手中,所以他在不在已经不影响部队的训练了。随后马铮将集训的事情交给铁牛等人自己处理,而他自己带了一个特战小队迅速返回归绥。

    回到归绥之后马铮才知道,这么急着要他回来是因为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谈判似乎出结果了,尽管两国在这件事情上保密措施做得很不错,但是还是没能躲得过军统局的特工们的调查,从重庆方面传来的情况看,美国和日本似乎谈崩了,而罗政委让马铮回来就是要告诉他这件事儿的。

    其实美国和日本谈崩这早在马铮的预料之中,毕竟美国和日本中之间根本就没有谈判的基础,更没有谈判的必要,现在非要赶着鸭子上架,那还不是扯淡吗!

    不过预料归预料,真到了这一天,马铮还是很激动的,因为他知道,每日谈判失败后,日本终于暴露了其疯狂的本性,并且很快就迈出了走向灭亡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历史上美日谈判也确实在扯皮了两个多月之后而失败,而日本则是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之后也迈出了决定命运的一步——侵入法属印度支那。

    在与美国扯皮了两个多月之后,日本终于意识到和谈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手到擒来,美国人的态度逐渐变的强硬起来,直接导致日本高层对于美日和谈丧失了信心。

    事实上负责谈判事宜的日本外相松冈从一开始就对和谈没有任何信心,作为日本的外相,松冈很清楚日本近几十年甚至是近百年来朝野上下所执行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国策。可以说,在日本帝国主义形成和崛起过程中。从明治天皇到大正天皇再到现在在位的裕仁天皇从一开始就将帝国主义思想植入了全体国民的大脑里了。

    在大日本帝国所有的宣传中,“皇国”不仅要吞并中国、朝鲜,而且要统治东南亚这样的言论遍布日本的大街小巷。

    近几年,帝国上层竭力宣扬夺取南洋的富饶资源,以确保将来向中国大陆的扩张。而且这个政策从30年代初就开始隐秘执行开了,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进行经济、政治渗透。

    昭和11年8月,广田弘毅内阁在日本“国策基准”中将向南方海洋方面扩张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的一个方面。昭和15年7月,近卫内阁提出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扩张政策,并明确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包括已被侵占的朝鲜和正在侵略的中国,而且囊括整个东南亚,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的诸岛屿。在这个侵略计划中。占领东南亚,独霸西南太平洋是关键的一环。

    在这样一个或明或暗执行了几十年的系统的国策面前,帝国高层即便是想要调整也绝不是三两天就能调整好的,况且国内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赞同这样的调整,因此美日和谈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最起码松冈外相是这样想的。

    导致日本对美日和谈失去信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方面态度的变化。随着美国战时体制的强化,一面在欧洲越发加强对英援助,一面在远东继续推行援蒋政策。

    上个月28号,罗斯福总统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同时罗斯福还刻意强调:“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考虑到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美国国会正在商讨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防御体系考虑并扩大势力范围,确立战后世界中美国的领导地位,决定加强对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的援助。

    同时,美国政府向重庆派遣了柯里特使,商讨援华具体的事宜。

    另外,自从日本调停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纠纷的远东危机以来,美、英、荷、法等国除了努力加强南方各地区的战备外,还在马尼拉、新加坡等地屡次举行军事代麦联合作战会议,根据日本间谍收集到的情报显示,这几个国家正在促进结成所谓对日的ABCD包围阵势。

    所谓的ABCD即指美(america)、英(Britain)、中(china)、荷(Dutch)4国对日包围阵势,一旦这样的包围正阵势形成,那对于日本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别看现在中国已经被日本打的半死,很难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但是中国的抵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最起码将上百万日本陆军的精锐力量牵制在了中国战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美英以及拥有大量油气资源的荷兰联合到一起之后,日本的处境将会出现近百年来最危险的时刻。

    与此同时,日本还收到消息称,在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都有秘密势力在策划反日阴谋,这样就使日本在调停纠纷以后取得的地位大有被推翻的危险。

    为了保证日本在法属印度支那以及泰国的利益不受损害,日本政府以及军方决定立即对这两个地方实施有限力度的打击。迫使法国殖民当局承认日军驻扎权,并拥有控制海防机场和滇越铁路的权利。(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247/ 第一时间欣赏抗日之铁血兵王最新章节! 作者:紫色蔷薇所写的《抗日之铁血兵王》为转载作品,抗日之铁血兵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抗日之铁血兵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抗日之铁血兵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抗日之铁血兵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抗日之铁血兵王介绍:
华夏虽大,但我们已无退路!纵然只是一支弱旅,我们也要拿起钢枪,为驱除日寇还我山河而战!为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而战!更为军人的铁血使命而战! 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旌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抗日之铁血兵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抗日之铁血兵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抗日之铁血兵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