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崛起TXT下载寒门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寒门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朱郎才尽     寒门崛起txt下载     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吕布附体,霸王再世

    勇,很勇,他真的很勇。

    拖拖拉拉的众人,眼睁睁的看着赵知府穿着华丽的铠甲,举着镶嵌宝石的长剑,义无反顾,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一步一步的冲向嘉兴城门。

    一米,两米,三米......

    虽然赵知府气喘吁吁,步履蹒跚了,但是他依然坚定不移的冲向城门。

    一步,一步,又一步......

    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赵知府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城门下,伸手用力推向城门。

    这一刻,他恍若吕布附体,霸王再世,伸手一推,竟然推开了城门!

    “啊?!”

    “卧槽?!不是吧?!赵大人竟然推开了城门!”

    “卧槽,真乃神人也!”

    在后面拖拖拉拉、逡巡不前的众人看到赵知府伸手一推竟然推开了城门,一个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巴张的跟能塞进去一个铜铃那么大。

    直到赵知府推开了城门,城上都没有羽箭射下来,城上以及城门洞都没看到倭寇,也没听到倭寇有什么动静,那岂不是意味着,城里面没有倭寇?!

    倭寇撤了!!

    留下了一座空城!!!

    众人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然后一个个也都变得吕布附体、霸王再世了起来,一个个勇猛无匹的嗷嗷叫着冲了上去,速度那叫一个快。

    “倭寇纳命来!”

    “倭寇洗干净脖子等着,你爷爷来了!”

    “杀啊,赵大人你等着,不要动,让我们上,杀啊,倭寇龟儿子受死吧!”

    天晴了,雨停了,倭寇弃城了,众人一个个觉的自己又行了。

    这下不用赵知府的倭寇亲兵用长刀威胁了。

    一个个乌嗷嗷喊着,挥舞着手里的兵器,乱七八糟的,往城门冲去,这一刻,他们也勇猛的一塌糊涂,也是恍若吕布附体、霸王再世一样。

    朱平安得知消息时,正在吃早饭,被这个消息惊的碗都差点掉地上。

    “我去,赵知府这么勇吗?!”朱平安一脸难以置信的惊呼出声,恍若听到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样。

    赵知府竟然能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冲向城门?!活见鬼了,怎么可能!

    朱平安压根不相信赵崇能有这么勇敢。

    这压根不是正常人的操作,就是吕布、项羽这类天降猛男,也不敢一人冲城。

    赵崇他如何敢?!

    “可是有一支隐藏大军,协助赵知府拿下了嘉兴城?”朱平安问道。

    “没有。”报信的浙军斥候用力的摇了摇头。

    “什么?没有?”朱平安更难以置信了。

    “回大人,真的没有,我们一直盯着了,除了赵知府领的三千人,再无其他兵马了。”斥候再一次重复道。

    “啊?!”朱平安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严党竟然没有调兵协助赵崇收复嘉兴。

    那问题来了!

    赵崇是如何拿下嘉兴城的?!

    “你们一直盯着了,赵知府是如何拿下嘉兴城的?”朱平安一脑袋问号。

    “回大人,在赵知府领兵攻城前半个时辰左右,倭寇全都从北门悄悄撤退了,要不是大人让我们仔细盯着嘉兴城,我们也不会发现倭寇竟然撤退了。赵知府领兵攻城的时候,城里面连一个倭寇都没有了,赵知府他们捡了一个大便宜,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嘉兴城。”斥候回禀道。

    “嗯?!赵崇攻城前半个时辰左右,倭寇全都从北门悄悄撤退了?!”

    “赵知府捡了一个大便宜,攻城时城里面没有倭寇l,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嘉兴城?!”

    这基本上就是前后脚,倭寇前脚刚走,赵知府后脚就会攻城......

    朱平安摸着下巴,皱紧了眉头,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不对,事情不对。

    当初,自己以为赵知府敢领三千乌合之众收复嘉兴,是赵知府他另有仪仗,猜测是严党从外地调集了一支精锐大军,协助赵知府收复嘉兴城。

    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猜错了,严党压根就没有从外地调来精锐大军、协助赵知府收复嘉兴城。

    那赵知府为何敢率领三千乌合之众收复嘉兴城呢?!

    他总不能未卜先知,知道倭寇会在今早黎明之前撤退出嘉兴城吧?!

    等等

    朱平安忽地一个激灵,就是这,赵知府他之所以敢率领三千乌合之众收复有上万倭寇把守的嘉兴城,就是因为他知道倭寇会在今早撤出嘉兴城!

    倭寇撤了,谁不能吕布附身、霸王再世的领兵收复嘉兴城呢。

    我行我也上啊。

    可是,问题来了,赵知府如何知道倭寇会在今早黎明之前撤出嘉兴城呢?!

    难道他未卜先知、能掐会算不成?!

    扯淡!

    朱平安第一时间就否定了这一点。

    难道是赵知府在倭寇中有内应,内应得知倭寇会在今早黎明之前撤出嘉兴,告诉了赵知府?

    也不对!

    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内应在倭寇之中的地位肯定很高,至少是倭寇核心领导层才行,不然,他不可能得知如此机密的情报,而倭寇的核心领导层就是徐海、麻叶以及他们的左膀右臂数人而已。

    从倭寇攻陷嘉兴,赵知府仓皇出逃,到今天,也不过半个月时间而已。

    这么点时间,赵知府他能收买倭寇的核心领导层做内应吗?!

    即便赵知府收买了徐海、麻叶的左膀右臂为内应,才收买不到半月的时间,赵知府能信任他们吗,他们传出来的情报,赵知府能相信吗?

    不可能!

    不可能,仅凭他们一席之言,就敢率领三千乌合之众前来收复嘉兴。

    赵崇绝对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冒这个风险!

    正常人都不会!

    那赵知府如何知道倭寇会在今早黎明之前撤出嘉兴城的确切消息呢?!

    忽地

    朱平安想起了最近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言,传言说嘉兴陷落那日,赵知府并不是如官方说的那样,拼命抵抗到最后,感觉事不可为,才缒绳出城去求援兵,而是在倭寇一攻入嘉兴,赵知府就要缒绳弃城而逃,只是缒绳时恐高,怕摔到城下摔死,迟迟没能缒绳下去,磨磨蹭蹭中被倭寇给俘虏了......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二五仔和献俘大典

    之前,朱平安并没有将这个传言放在心上,可是发生了今天这事,这个传言就不得不放在心上了。

    如果赵知府投降了倭寇,那他近日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就解释的通了。

    率领三千乌合之众,进攻一万多倭寇把守的坚城;

    在城上硬弩火器的射程范围内,旁若无人的在城下安营扎寨;

    虚胖的文人,身先士卒,第一个冲锋陷阵;

    倭寇前脚走,他后脚收复空城,时间把握的如此精准......

    等等等等

    有倭寇配合的话,这些都不是事。

    至于其他的可能,那都不可能。

    千万别说倭寇是被赵知府的三千乌合之众给吓跑了,当初赵知府坐拥坚城和精兵,倭寇只有四百残兵败将,就跟攻城,别说他们现在有一万多倭寇了。

    更不要说巧合。

    倭寇前脚走,赵知府后脚身先士卒收复空城,朱平安不相信这种巧合。

    倭寇在临走前顺便收拾了赵知府的三千乌合之众,才是正常的操作。

    赵知府那营地设在城上硬弩和火器射程之内,又没有栅栏、拒马、哨塔、辕门,这就是一个不设防、还四处漏风的裤裆,倭寇捅他压根不费吹灰之力。

    倭寇临走前为何没有顺手收拾了赵知府的三千乌合之众呢,答案显而易见。

    不过,这些都是推理,并没有证据。

    但是

    非常时期

    这个潜藏二五仔值得朱平安特别关注,而且,朱平安有一个直觉,盯紧他,将来会有惊喜。

    在赵知府“收复”嘉兴的时候,数千里之外的京城,午门献俘大典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队队身着华丽飞鱼服的锦衣卫手按绣春刀,跑步行进在午门前的御道上,一直跑到午门前,分为两列,在御道左右两侧站定,作为仪仗队。

    锦衣卫站定之后,教坊司开始入场。

    教坊司除了管理管理民间勾栏音乐及在籍乐户外,还担有外廷、宴会、礼仪乐舞、戏曲的排练和演奏。今日献俘大典,也需要他们演奏衬托气氛。

    技艺精湛的乐师如锦衣卫一样跑步行进在御道上,手持各式乐器,跑到锦衣卫处,分为两列,在御道左右两侧,紧挨着锦衣卫的队伍,往后站。

    接着,官员陆续就位。

    首先是负责大典的鸿胪寺和礼部官员,有两位高大魁梧的官员,担任赞礼官员,站在午门前,东西相向而立。

    六部及在京主要官员数百人,以及在京城的一些番邦使者在午楼前,御道之南,按照文武分为两排,文臣在东侧,武官则在西侧,像上朝一样排列。

    官员之后是负责献俘的将士。

    负责安保的锦衣卫、厂卫还有京师三大营的精锐将士,足足五千余人在午门至东华门之间分列警戒。

    被邀请参加献俘的里正、乡绅还有老人的位置要远一些,在东华道了,只要遥遥的看到午楼。

    至于围观的百姓,则就更远了,他们脸午楼、午门都看不到,只能在西市街那边。再往前就有厂卫、三大营的将士设立拒马警戒,不允许他们向前了。

    当天际第一抹晨曦出现,献俘大典就正式开始了。

    刘牧等浙军将士押解着四百多倭寇俘虏至东华门,交接给三大营将士继续押解。

    拉开了献俘大典的帷幕。

    三大营的将士押解着四百多倭寇俘虏从东华门走出,一个倭寇一个镣铐,浩浩荡荡数百米。

    街道两边看热闹的老百姓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看到三大营的将士押着倭寇俘虏走出,围观的群众顿时沸腾了。

    倭寇俘虏穿着红衣囚服,带着红帽,准确的说是赭衣,并不是影视剧中常见的白色。

    之所以用赭衣做囚服,其实很简单,因为囚犯还不配用白色囚服。

    隋唐以后,服饰颜色被赋予的等级制度高度强化,你是什么身份,那就穿什么颜色的服饰,不能乱穿,乱穿就可能僭越,这是犯法,要受惩罚的。比如,五品官可以穿紫袍,六品官及以下的官员穿红、绿衣袍,而皂吏只能穿青色,平民百姓则只能用白色,所以才有白丁的说法。

    囚犯地位比老百姓低的多,他们只配穿比白色还低的服饰,也就是囚服。

    囚服是最末等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好染色,又耐脏,一茬茬囚犯可以接着穿。

    街道两侧有维持秩序、负责安保的厂卫和三大营将士,他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严肃的大喝:

    “囚犯还要至午门献俘,一律不得投掷烂菜叶臭鸡蛋等秽物!违者严惩!”

    “等参加完午门献俘,押解而出的时候,再让你们丢个痛快!”

    这些规矩早在献俘开始前,厂卫和将士们都已经屡次三番讲给围观百姓了。

    老百姓也知道轻重,手里的烂菜叶子、臭鸡蛋也都留着等倭寇参加完献俘大典,从午门押解出来后他们再扔。

    不过,不让扔烂菜叶子,可没说不能骂啊。

    围观的老百姓一个个大骂倭寇,国足了嘴瘾,将倭寇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杀千刀的,那些倭奴鬼子也就罢了,你们本来是咱大明百姓,做什么不好做倭寇,丧尽天良,出卖祖宗,祸害百姓,真是羞你八辈子先人哦!”

    “狗曰的倭寇,糙你十八代祖宗,等着下十八层地狱吧,连个全尸都不给你们留,让你们永世不得超生!”

    “死,死,死......”

    如此多的老百姓,如此多的将士,如此狠辣的辱骂,让连日遭到摧残的倭寇,惶恐不已。

    凛冽的寒风也没能阻止老百姓辱骂倭寇的热情,此起彼伏的辱骂声如雷贯耳,让穿着单衣囚服、光着脚的倭寇更加瑟瑟发抖。

    为了折磨倭寇,只给他们穿了一件单衣囚服,连鞋子也没给他们穿,让他们光着脚。

    一路的寒风,一路的辱骂,一路的推搡,让这些倭寇饱受身体和心灵摧残。

    等到倭寇被押到午门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跪!”

    赞礼官大喝一声。

    押解倭寇的将校毫不留情的一脚揣在倭寇腿弯,将倭寇按跪在地上。

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嘉靖帝很满意

    “咚......咚......”钟声响起,连绵不绝。

    钟声之中,嘉靖帝的御驾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抵达了午门,钟声停止。

    鸿胪寺的官员跪在御驾前,恭请嘉靖帝乘上肩舆。

    远处的里正、乡绅还有老人远远的看到嘉靖帝的御驾,还有嘉靖帝的身影,顿时激动的满脸潮红了起来,只此一眼,不虚此生,无憾矣。

    嘉靖帝坐上肩舆,教坊司奏响礼乐,当嘉靖帝坐上午门楼之上的龙椅后,礼乐停止。

    午门下,御林军鸣鞭静场,全场肃穆。

    对于被俘倭寇而言,现场威严到了极点,如同死后到了阎王殿,等待末日宣判一样,魂都快吓飞了。

    “进!”

    赞礼官齐声高喊。

    手持捷报的礼部官员步至午门前,向午门楼上的嘉靖帝行四拜大礼后,进献捷报。

    “宣读捷报。”嘉靖帝点了点头,身后的将校们大声重复嘉靖帝的旨意。

    礼部官员宣读捷报。

    献俘大典的流程一项项依次进行,最为激动人心的献俘环节也到来了。

    倭寇被押到了献俘位置,面向北面,跪在地上,以头趴地等候发落。

    倭寇一个个失魂了一样,麻木的跪趴在地上,直面如此天威,他们早已吓断了魂。

    便是倭酋陈东,此刻也好不到哪去,一样的魂不守舍。

    他们见过最大的官是什么官?

    他们攻破县城的县尉、知县?还是遥遥看到的城头上守城的知府?!

    现在现场随便一个官拎出来,都是他们连远观都没资格远观的存在,更不用说此刻午门楼上坐着的可是大明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嘉靖帝了!

    强烈到窒息的威严和压迫感,令陈东等人几近窒息,心脏如同被攥爆了一样。

    “徐海、陈东等倭寇丧尽天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伙倭寇大逆不道,占据拓林等地为倭巢,四处劫掠,足足有近百个村子被他们烧杀抢掠一空,老幼妇孺皆难逃一死,更甚者婴儿都被倭刀捅穿身体如葫芦或溺毙于粪坑之中,八十岁老妇被其惨无人道之轮犯只死,如此惨绝人寰之罪行罄竹难书......臣刑部尚书何鳌,奏请将所俘倭寇全部凌迟处死,合赴菜市口行刑,请旨!”

    刑部尚书何鳌上前一步,厉声控诉倭寇所犯的种种罪行,铿锵有力,响彻云霄。

    声严色厉的控诉完毕后,刑部尚书何鳌向午门楼之上的嘉靖帝,伏地长拜不起。

    在场众人听后,无不攥紧了拳头,怒视倭寇,恨不得上去用牙齿一口一口咬死他们。

    “准奏,拿去!”嘉靖帝龙飞凤舞写了“准奏”二字,豪气的掷笔。

    “准奏,拿去!”黄锦恭敬的双手拿起圣旨,重复了一遍嘉靖帝的话。

    “准奏,拿去!”午门楼的内侍以及大臣们紧跟着附和,又重复了一遍。

    “准奏,拿去!”

    稍远一点的臣子还有将士们纷纷重复大喝。

    由近及远。

    由城门楼上,到午门下御道。

    由一人变八人,八人变二十四人,二十四人变数百人,再变数千将士、厂卫齐声大喊。

    一时间“准奏,拿去!”声如雷震,如天降神罚。

    “全部凌迟处死......”

    跪伏在地的倭寇听到最终处罚,吓的一个个瘫倒在地,陈东也没能例外。

    这可是凌迟处死!世界上最最最最残忍的刑罚了,没有之一!要活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能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处死。

    相比于倭寇,老百姓们听到要将所有倭寇俘虏凌迟处死,皆激动的沸腾了。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打倒倭寇!”

    “打倒倭寇!”

    一时间,老百姓高呼皇上英明万岁声,如同涟漪一样,从午门荡漾开来,波及了全城。

    全城老百姓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情不自禁的加入了进去,跟着齐声大喊。

    最后,皇上英明万岁声就像是波涛一样,声震全城,像是要把天穹给掀破了一样。

    午门楼之上的嘉靖帝,听到了全城此起彼伏的皇上英明万万岁以及打倒倭寇声,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举办午门献俘大典,不就是为了提振士气,提振民心吗。

    民心可用啊,有民如此,何愁倭寇不灭!

    嘉靖帝对今日的献俘大典很是满意。

    倭寇则......

    一滩滩烂泥一样的倭寇被御林军提起来,押解着走向西华门,从西华门押往菜市口行刑。

    “推出午门问斩”只是电视剧和小说里的说法,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是神圣威严的场合,又岂会成为刑场呢,真正行刑的地方往往都是菜市口。

    因为菜市口人多,在这里当众行刑,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震慑心怀不轨之人,令他们畏惧,令他们不敢作女干犯科,不然下一个菜市口行刑的就是你了。

    当倭寇被押出西华门后,群情激愤的老百姓纷纷将他们手里的烂菜叶子、臭鸡蛋扔到了倭寇身上。

    一时间,像是下起了烂菜叶子、臭鸡蛋雨,倭寇几乎要背烂菜叶子和臭鸡蛋淹没了。

    没一会,这些倭寇就看不到人样了。

    最后,在老百姓的谩骂和投掷秽物中,倭寇被压接到了菜市口,一个个绑到了行刑柱上。

    一个个身穿红衣、头系红头巾的刽子手出现在倭寇面前时,倭寇胆子小的都吓昏过去了,屎尿齐流,胆子大的也禁不住浑身哆嗦的筛糠一样。

    刽子手们先是兜头给倭寇泼了一桶凉水,冲下他们身上的秽物,以便于行刑。

    这些刽子手除了京城本地的,还有不少是从周边城镇紧急调来支援的。

    凌迟处死是个技术活,不是所有刽子手都掌握这项技能,只有部分资深刽子手才掌握。整个京城熟练掌握凌迟技能的刽子手,也只有不到三十人,周边城镇掌握这项技能的刽子手更少,都加起来也不到十人。

    这很正常,在大明,也只有罪大恶极之徒才够格凌迟,整个大明立国以来到现在,凌迟处死的犯人也不到一千人,每年最多也不到十人。练手的机会少,练出来的刽子手自然也就少了。

    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凌迟的倭寇有四百多人,只能赶鸭子上架,把资深刽子手都调来行刑了。

    上头也说了,不要求他们剐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只要超过五十刀就够了。

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圣旨到,高升

    在倭寇被当众凌迟的时候,朱平安也接到了京城来的圣旨,正式荣升应天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

    “诸位天使一路辛苦了,府上略备粗茶淡饭,为诸位天使接风洗尘。”

    朱平安接了圣旨后,再次向颁旨的内侍道谢,邀请他们在府上用膳。

    “多谢小朱大人,那杂家就叨扰了。”内侍一行欣然接受。

    李姝早就令人张罗好了酒宴,几个太监还有厂卫千户、百户与朱平安做主桌,其余小太监还有厂卫、随护军士八人一桌,坐了整整十桌。

    虽然桌分主桌和次桌,但是美食都是一模一样,丰盛且色香味俱全。

    “江南美食尤以长江三鲜为最,刀鱼细嫩爽滑,腴而不腻;鲥鱼被称为鱼中之王,民谣有‘红烧鲥鱼两头鲜,清蒸鲥鱼诱神仙"的说法;河豚最考验厨子,味鲜甜、肉肥嫩、汁浓稠,味道比东坡先生那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要脍炙人口......”朱平安在桌上热情的招呼他们享用江南特色美食,为他们介绍各种美食的鲜美之处。

    不得不说,李姝是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府里的厨子虽不是御厨,但也不逊色多少。

    桌上的美食征服了在座的太监和厂卫,令他们食指大动,动筷不止。

    桌上宾主尽欢。

    “多谢小朱大人盛情招待,这一路风尘仆仆,乏累不堪,小朱大人这一桌美食,让我们重获新生。”

    领头的太监王公公在酒足饭饱后半是认真半是恭维的说道。

    “呵呵,诸位天使,一路劳顿,都是为了平安,若是不能让诸位天使吃好喝好,平安岂不罪过。”

    朱平安呵呵笑着说道,并没有谦虚说什么粗茶淡饭不值一提,而是玩笑的口吻说这一桌饭菜都是精心准备的,突出了对天使一行的重视。

    “呵呵,常听冯公公说小朱大人风趣幽默,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王公公笑着说道。

    听口吻,他跟冯保很熟,一个“常”字就可见一斑,朱平安遂引起了话题,“哦,公公与冯公公相熟?”

    “小朱大人果然聪慧过人,杂家只说了一句话,就被小朱大人猜到我和冯公公的关系了。我跟冯公公入宫时间差不多,相识于微末,志趣相投,结为好友,互相帮扶,关系不同一般。从京城来时,冯公公还托我给小朱大人带好呢。”

    王公公微笑着说道。

    “呵呵,冯公公的好友,也就是平安的好友,以后还请王公公多多关照。”朱平安微笑着回道,接着又道,“回宫后,也请公公带我问冯公公好。”

    “一定,一定。”王公公一语双关。

    “哦,差点忘了,冯公公来时,还托我向你请教一事呢。”王公公作恍然想起状。

    “请教谈不上,平安只能给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供冯公公参考而已。”朱平安谦虚了一句,继而轻声问道,“不知冯公公困惑于何事?”

    “也是托了小朱大人的福,翻牌子侍寝制后,冯公公在后宫现在炙手可热,机会也多了,这不最近冯公公就遇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去文书房。”

    “我们内廷,文书房负责掌接受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及会极门京官与各藩王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拟,在内之搭票,皇帝旨意御批,皆由文书房落底簿发。文书房设掌房十人,办理上述事务。最近,文书房十大掌房之一的夏公公生病出宫了,空出了一个位置,冯公公有机会接替。”

    “不知道小朱大人知道不,我们公公要想出任司礼监,大都是从文书房出任。我们公公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司礼监,要是能当司礼监提督太监那就死而无憾了。”

    “可是,去接替夏公公,在文书房做十人掌房之一,冯公公就需要把目前手里敬事房的差事交出去,翻牌子这块也要交出去。冯公公舍不得敬事房尤其是翻牌子这项差事,可又想去文书房,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冯公公来时托我就此事向小朱大人请教。”

    王公公将冯保目前的困境简单说了一下,针对此事,请教朱平安的意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去文书房就得放弃敬事房以及翻牌子的差事。

    翻牌子制度出来后,冯保大为受益,后宫里的妃嫔为了自己的牌子能白的无不拉拢他,一时间在后宫炙手可热,若是让他将这个差事交出去,将这个成果拱手让给别人,他是真的不舍得。

    可是去文书房太诱惑了,要知道司礼监的太监大都是从文书房出来的,从文书房去司礼监的机会比其他部门多多了,可以说踏进去半只脚了。

    “当前,司礼监提督太监是黄公公,司礼监的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也都是吕公公等名监宿监,黄公公他们都年富力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人可撼动他们的地位。顶层上升空间极其有限,冯公公若是去文书房,注定相当长时间要在文书房熬资历,难有晋升之机。”

    “文书房掌事太监案牍工作多,多居幕后,出彩机会少;相反,敬事房多居于前,常在圣上以及后宫女主子面前露脸,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定然会被圣上和后宫女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简在帝心,简在后心,何愁没有晋升之机,出头之日。”

    “等过上四五年,积累够了,再寻求机会去文书房,想必那时就不是十大掌事太监,而是文书房管事太监了。若是能当升管内书房,那去司礼监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吧。”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之见,供冯公公参考。”

    朱平安认真想了片刻,就此事给出了自己的个人意见,供冯保参考。按照历史,冯保的权力舞台不在嘉靖朝,而是在裕王登基后的新朝,等将来时机到了,再给他建议,让他早去裕王跟前,以待龙起。

    “我替冯公公多谢小朱大人,我一定把你的意见带到。”王公公抱拳道谢。

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京城热点

    “平安远离京师久矣,不知近期京城有何热点?”朱平安在桌上随口向王公公问道。

    “热点?”王公公等人愣了一下,满脸问号,热点,什么是热点。

    “哦,就是说受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和事情。”朱平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些时候习惯性的就用了现代口吻,这个年代的人不明白,遂解释了一遍。

    “小朱大人不愧是状元郎,热点这个词用的好啊,一语中的,精辟又形象。”王公公赞了一句,接着呵呵笑着说道,“呵呵,虽说小朱大人远离京师久矣,但是要说京师近期的热点那还是小朱大人您呢。”

    “我?”朱平安有些意外。

    “小朱大人指挥浙军取得了苏州保卫战的辉煌大胜,京城几乎人人皆知小朱大人大名,京城的茶馆酒楼说书人都在讲小朱大人智计百出杀翻倭寇的故事呢。”

    “他们说小朱大人你眨一下眼睛就有一计,摸一摸下巴就有一策......”

    “甚至有个说书先生说你从四书五经里悟出来了一套武功秘籍,练成了绝世神功,那些凶神恶煞的倭寇也不是你的一合之敌,你一根手指都能戳死他们......”

    王公公呵呵笑着将京城关于朱平安的传闻,挑了几条讲给了朱平安。

    从四书五经里悟出了武功秘籍......

    听的朱平安嘴角都抽搐了。

    “除此外,还有何热点?”朱平安又问道。

    “前些时日北虏俺答又犯北境,数次犯宣府、蓟州、大同等地,杀了好些大将,圣上一怒之下,悬赏了北虏俺答的首级,赏格定:献俺答首者,赐银一万两,并授爵伯。”王公公又说了近期京城的一个热点事情。

    朱平安听后,第一感觉是嘉靖帝有些小气,北虏问题可是困扰嘉靖朝的两大顽疾之一,比倭患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占用朝廷大半的军费支出,能献俺答的首级,那就是灭了北虏,解决了朝廷最大的顽疾,才只给一万两银子和一个最低等的伯爵赏赐?!

    不过,很快朱平安就又觉的嘉靖帝这次还算大方了,毕竟仔细想一想,捋一捋,嘉靖帝对封爵可谓是慎之又慎,不能再慎了。

    朱平安想起本朝有个叫周尚文的老大人,他长时间担任大同总兵,在任镇守大同期间,数次击退北虏俺答进犯,战功显赫,因功升官至左都督,这是武官最高品级了,还被授予太保兼太子太傅了,可是直到五年前老大人在任过世,都没能获得爵位。

    有一个叫沈束的给事中在周老大人过世后,上奏嘉靖帝,请求追赠周老大人封爵。结果惹的嘉靖帝勃然大怒,不仅说周尚文在世时就多次请求封赏,多有怨言怨语,自己宽容才没有处罚他,还将沈束交给锦衣卫问罪,锦衣卫将沈束给关进了大牢,直到现在还在牢里关着呢。

    如此一对比,嘉靖帝这次的赏格也算是蛮大方的了。

    当然,再对比自己,感觉嘉靖帝这次对自己还是相当大方的,能够担任应天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这绝对算是破格提拔中的破格提拔了。

    “哦,对了,算算时间,今天京城正举办午门献俘大典,听说倭寇俘虏会被凌迟处死呢,估计现在菜市口应该是人山人海,老百姓都在看行刑呢。”

    王公公想到了午门献俘大典,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凌迟处死,也是他们罪有应得。”朱平安并没有白莲花的觉的凌迟什么的太残忍不人道。

    这些倭寇烧杀抢掠时怎么没想着人道呢,一个个畜生一样,虐杀百姓,残忍至极!

    活该他们被凌迟处死!

    “北虏俺答的赏格提高了,想来倭酋汪直、徐海等人的赏格也会提高,以小朱大人的本事,封赏爵

    位指日可待啊。”王公公恭维起了朱平安。

    “呵呵,王公公过誉了。”朱平安谦虚的摇了摇头,继而又坚定的表态道,“不过,为了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某自当竭尽全力,扫除倭寇。”

    “杂家预祝小朱大人马到成功。时间也不早了,我等这就告辞回京复命了。”

    王公公抱拳,起身告辞。

    其余人也都起身告辞。

    “王公公,还有诸位,这一路风尘仆仆,劳乏疲累,休息两日再回京复命也不迟啊。”

    朱平安客套挽留道。

    “多谢小朱大人美意,只是来时督公有交代,让我们速去速回,不敢耽搁。”

    王公公解释道。

    “这也太辛苦了。”朱平安感慨道。

    “呵呵,督公说了,回去后给我们放假一旬,到时候再好好休息就是了。”

    王公公说道。

    话都说到这份上,朱平安也不好强行挽留他们了,只好送他们出府启程。

    李姝早就令人备好了一些土特产,送给王公公等人,王公公等人推辞了一番也就收下了。

    “差点忘了,小朱大人请这边说话。”王公公在临走前将朱平安拉到了一边。

    朱平安跟着王公公到了路边。

    “也不是什么事,只是提醒小朱大人一下,近期圣上有考虑立储一事,多次询问严阁老、徐阁老和李阁老以及一些大臣们询问立储的问题。将来小朱大人回了京城,或许也会面临圣上的这一问题,小朱大人可早做准备,以免到时猝不及防。”王公公小声的提醒朱平安道,由于事情涉及道嘉靖帝,故而王公公将朱平安拉到了路边僻静处相提醒。

    “多谢王公公。”朱平安拱手道谢。

    “小朱大人客气了,杂家告辞了。”王公公微笑着说道,抱拳告辞离去。

    立储。

    这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仅难回答,还要命。

    立储,景王和裕王,立谁为储君呢。

    若是推荐立景王为储君,那就得罪了裕王;可若是推荐裕王为储君,那同样也会得罪景王。得罪了大明唯二的继承人,你还想有好果子吃!

    可要是谁都不推荐,那嘉靖帝那一关可就不好过了,在嘉靖帝心中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免费阅读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出来吧,秘密立储

    朱平安知晓历史,其实嘉靖帝压根不用操心立储之事,因为按照历史记载,过不了多少年,景王就会命薄归西,嘉靖帝只剩下裕王这么一个独苗儿子了,立不立都是他,压根没的选,现在操心选谁都是白操心。

    况且,嘉靖帝修仙炼丹,他是想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想要一统天下万万年呢,内心并不真想立储。

    他不想大权丝毫旁落,他对这个帝国,对最高权力,有极强的把控欲。

    在封建社会,太子的地位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皇帝。太子的东宫是一个小朝廷,会有很多臣子向太子靠拢,提前下注,以便从龙;太子也会有他的禁军,虽然人数远不能和皇帝相比,但有些时候人少也能干大事;皇帝出征、巡游、重病等原因无法上朝理政时,就会有太子监国出现,由太子代为处理国事、代理朝政......总的来说,皇上需要太子来稳固江山传承,可是太子也会分享部分皇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另外,依嘉靖帝对二龙不相见箴言的迷信程度,为了保护唯二的两个皇子,他也不想立储。

    当前他就俩儿子了,万一立了太子,再被箴言言中,他可就哭都没地哭了。

    嘉靖帝之所以会考虑立储,都是迫于客观现实的无奈之举。

    帝国这么大,他又年轻不再,如果迟迟不立储君,臣子们担心皇位传承,万一他驾崩了,又没立下储君,两个皇子还有各自拥泵还不得打起来啊,庞大的帝国瞬间都可能分裂成战国,血流成河,于国本不利啊。

    或许还有他近期龙体微恙的原因。

    所以,嘉靖意关于立储的问题,真的是一个要命题,立也不对,不立也不对,立谁更不对,怎么回答都不对……

    等将来自己回京了,肯定会面圣,想来嘉靖帝还真有可能拿这个问题来问自己。

    确实需要早做准备啊。

    若是嘉靖帝询问自己立储之事,自己该如何回答呢?

    送走了王公公一行后,朱平安回到书房,思索了起这个要命的问题来。

    自己总不能告诉嘉靖帝你别瞎操心了,再过上几年,你的小儿子景王就会挂了,只剩裕王一个独苗了,你没得选,所以压根不用操心选谁了吧?!

    那诅咒皇嗣、巫蛊之乱的罪名就会自己扣自己头上,足够自己死上七八次了。

    要说自己推荐哪位皇子成为储君太子,于情于理于史,毫无疑问是裕王了。

    只是,你可以这么想,却不能说出来。

    朱平安坐在书房思索了起来,忽地心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后世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经历了九龙夺嫡并最终胜出的雍正帝,吸取了他们这一代以及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立太子了。

    具体做法是:皇帝亲手写出储君的名字,写两份,一份密封在匣内,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另一份封于匣内,随身携带,双重保险。等到皇帝升天后,再由顾命大臣们当众取出这两个匣子,当众打开,核对无误后,宣布由谁来继位。

    秘密立储制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强化了皇权。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皇帝可以随时更换储君,且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只需要把随身携带的匣子内的名字,以及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匣子内的名字换掉就是了。

    它可以解决掉有关国本的诸多隐患,又能突破立嫡立长的局限,还可以避免“木秀于林”的暗害,以及太子隐形分权的隐患。嘿嘿,我没有公开立太子,就不会有太子分权了,臣子们也不能提前下注了......

    还能避免皇子为了夺嫡自相残杀,后妃为了自家皇子明争暗斗的悲剧。

    反正嘉靖帝也不是真的想要立储,只是想要安臣民的心,稳定人心。

    只要召集了大臣,宣布了秘密立储制度,然后再把样子做出来,做两个匣子,写两个名字,把一个匣子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一个匣子随身携带,这臣心、民心就都稳了,那些大臣也不用再哔哔了,也不用担心嘉靖帝修仙吞丹一命呜呼了,没人继承皇位引起皇权之争了。

    甚至嘉靖帝担心“二龙不相见”应验,匣子里面不写名字,都不是问题。

    反正没人敢去核实匣子里面的内容。

    反正嘉靖帝随时可以打开匣子更换里面的纸条,想写名字的时候,就打开匣子换个写名字的纸条,想更换名字的时候也随时可以更换名字。

    简直是一箭群雕。

    朱平安越想越觉得清朝这个秘密立储制度简直就是为信奉“二龙不相见”、“修仙炼丹”、“贪权恋权”的嘉靖帝量身打造的一样,完美贴合了嘉靖帝的现实需求。

    简直完美。

    若是嘉靖帝询问自己,那自己就拿出这个秘密立储制度给嘉靖帝一个大大的惊喜。

    继续收拾书房吧,就剩下自己的手写稿没有装箱了,收拾完,明天就可以启程去绍兴了。李姝的临产期越来越近了,若是去绍兴的话,还是越早启程越好。

    “朱哥哥,喝碗酸辣汤,解酒养胃。”在朱平安收拾书的时候,李姝在画儿和琴儿的陪同下过来了,画儿小手端着一碗酸辣开胃的解酒汤。

    “呵呵,谢谢了李妹妹,不用担心,今日只在宴席开始时喝了一杯酒而已。前来颁旨的王公公跟我认识的冯保冯公公是好友,我说了不善饮酒,他们也都识趣的没有劝酒。”朱平安微笑着,从画儿手里接过解酒汤。

    虽说没有多喝酒,可是这碗酸辣汤还是挺诱人的,朱平安端着几口就喝完了。

    “朱哥哥收拾好了吗,让画儿还有琴儿帮你啊。”李姝看到朱平安用完了酸辣汤,眉眼含笑的说道。

    “就剩下这些手稿了,我分类收拾一下就好了。你们的东西收拾好了吗?”朱平安问道。

    “已经收拾好了,舟车也都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李姝眉眼含笑。

    “好,那我们就明天启程吧,路上慢慢走,不急着赶路。”朱平安说道。

    “嗯嗯,一切都听朱哥哥的。”李姝摸着肚子,眼睛眯成了月牙。

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启程绍兴

    翌日,清晨,天色刚刚放亮,朱平安扶着李姝登上了马车,准备启程前往绍兴上任。

    朱平安和李姝坐的马车是两匹马拉的大马车,车上有朱平安、李姝和画儿、琴儿三人。

    后面还跟着七辆一匹马拉的普通马车,车里坐着王姨还有一些随侍的老妈子、仆从,车队有刘大刀等三百浙军骑士随行护送,保卫朱平安一行安全。

    至于府上的其他家丁和奴仆,前些天已经提前分两批走了,让他们提前赶到绍兴收拾新家去了,安装地龙、暖气还有家具摆设,以便朱平安一行一赶到绍兴就可以直接入住新家。

    为了让李姝这个孕妇在赶路途中乘坐舒适,朱平安在马车上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马车的车轮,朱平安让人给马车的车轮紧紧的包了两层牛皮,充当橡胶轮胎,减少颠簸。

    其次,朱平安还让浙军装备营的火器匠师欧止戈,做了几个粗一些的铜弹簧。

    欧止戈研究燧发枪,已经初有成效,纯手工初步做出了可用的弹簧,结合朱平安提供的燧发枪思路,用弹簧和燧石做出了两把燧发枪样品。

    前些天给朱平安展示过一次,不过效果不是很理想,燧石击发率只有六成左右,装填也跟火绳枪一样麻烦,要先把燧发枪竖起来,然后从枪口依次倒入火药、弹丸,用棍子捣紧,再往燧发枪枪尾的火药池倒入引火药,再往后搬动击锤,最后才能扣动扳机,将弹丸发射出去。

    朱平安研究欧止戈的燧发枪后,发现了问题所在,欧止戈研发的燧发枪的火镰盖是平的。

    燧发枪扣动扳机,击锤将燧石敲击在火镰盖产生的火星,引燃火药,发射弹丸。

    火镰盖太平,摩擦力不够,燧石敲击产生火星的成功率和火星量不足。

    朱平安给欧止戈提议,让他将火镰盖设计成凹凸不平,以提高燧石击发率。

    装填的话,朱平安建议能否后装,欧止戈说他研究过后装,气密性是个大问题。他也在研究如何提高气密性,以便燧发枪后装,提高装填速度。

    虽然燧发枪还在研究中,但是欧止戈对弹簧的制作已经有了相当水平。

    朱平安公器私用,让欧止戈做了几个大一些的铜弹簧,安装在马车的车身和车轴之间,简单来说也就是增加了悬挂来减震,让马车乘坐起来更舒适。

    另外,画儿和琴儿也将车厢铺了褥子、貂皮毯子,还有软靠,将车厢布置的温馨舒适。

    “嗯,竟然真的有用嗳,比平时坐车平稳舒服了很多,没那么晃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弹簧竟然能有这么大的作用。”李姝坐在马车上,依偎在朱平安怀里,感受着马车良好的乘坐体验,眯着月牙一样的眼睛说道。

    “它还有更大的作用,可以让火器如虎添翼,所向披靡,让战场翻天覆地。”

    朱平安想到将来燧发枪列装浙军后的场景,不由一脸期待和感慨的说道。

    列装了燧发枪,就再也不怕下雨了,火绳枪在下雨天基本就趴菜,燧发枪就不怕下雨了,燧石可以让燧发枪随时随地开火,而且效率和精度也能大大提高。

    “我是小女子,我管不了军国大事,我只管柴米油盐,等我出了月子,一定派人去京城开一个车马行,这么舒服的马车,那些达官显贵还有富豪士绅肯定不会拒绝,一定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给这两个小家伙多攒一些家底。”

    李姝纤纤玉手摸着肚子,想到将来加装了弹簧的马车席卷京城的场景,眯着眼睛笑的跟小狐狸一样。

    朱平安不由轻笑着摇了摇头,李姝这捕捉商机的嗅觉简直了,独步天下,罕有匹敌者。

    上次的暖气设备,这才多长时间,听说就已经袭卷京城达官显贵宅邸后院了。

    从李姝翻看的账本越来越多来看,暖气设备已经让她赚的盆满钵满了。

    画儿和琴儿在车里,小几案上将水果切成小块,以便李姝用牙签插着吃。

    在马车驶出朱府,才走了一条街就停住了。

    “大刀,发生了何事?怎么停下来了?”朱平安挑起门帘,向车外问道。

    “公子,尚知府一行赶来相送。”刘大刀抱拳道。

    刘大刀的话音刚落,朱平安就听到身后传来赵知府有些气喘吁吁的声音,“朱部堂,留步,留步啊。”

    朱平安往后扭头就看到了已经翻身下马,正小跑过来的苏州知府尚维持及一众属官。

    看到尚知府小跑过来,朱平安连忙下了马车,迎着尚知府走了过去。

    “朱部堂,缘何如此匆忙前去绍兴赴任,我们正商量设宴给朱部堂饯行呢。”

    尚维持小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

    在古代,六部尚书还有左右侍郎都称为部堂,这是六部一二三把手以及的特有称呼。朱平安胜任兵部右侍郎后,也有资格被称为部堂了。

    “什么部堂大人,尚大人叫我子厚就好。”朱平安拱手,苦笑着说道。

    “呵呵,以往老夫还能托大叫朱部堂子厚,现在不行了,你已经是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了,再叫你子厚,岂不是有失礼数。”尚维持笑着摇了摇头道。

    “呵呵,尚大人,别人叫不得,您还叫不得吗,若非尚大人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平安焉能胜任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朱平安笑着摇头。

    “好吧,好吧,那我就仗着老脸,在非正式场合,叫朱部堂您为子厚。当然,在正式场合还是要叫部堂大人的。”

    尚维持摸着胡须笑着说道。

    “子厚,你这走的也太着急了,都不给我们饯行的机会。若非我刚刚得到消息,连给子厚你们送行的机会都错过了。”尚维持用开玩笑的口吻抱怨道。

    “内人临产在即,这才急着赶往绍兴安顿。”朱平安简单给尚维持解释了一下原因。

    “原来如此,怪不得子厚召集赶路。”尚维持点了点头,理解朱平安为何急着赶往绍兴了。

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夹道相送

    “子厚急着赶路,我也不啰嗦了,长话短说,我此番除了给子厚你送行,还肩负着全城官员和士绅、商贾的委托,为了感谢子厚还有浙军的活命保家之恩,他们自发筹集了纹银五万两,捐赠给浙军作为军费。”

    “除此外,他们还筹集了五万石粮草,一并捐赠给浙军。”

    “我已经自作主张以苏州府的名义出具公函,接收了他们的捐赠,纹银兑换成了银票,这是将他们的捐赠转交给子厚浙军的公函,这是所有银票,现在完璧归赵,他们筹集的粮草,稍后我会派人给子厚送到绍兴。”

    尚维持上话短说,掏出了一份转交捐赠的公函,以及一个匣子交给了朱平安。

    尚维持真的太会办事了,他用苏州府的名义代替朱平安接收了捐赠,并用公函的形式转交给了朱平安。

    这样一来,相当于尚维持和苏州府给朱平安及浙军做了一张隔离墙,把接收巨额的风险揽下来了,使朱平安及浙军接收捐赠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即便有政敌拿着放大镜,用鸡蛋里面挑骨头挑刺精神,也挑不出朱平安的问题。

    “多谢尚大人关照,多谢苏州的同僚和父老乡亲,如今正是用银之际,我也就不推辞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平安清楚自己上任浙江巡抚后,剿灭浙江境内的倭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银子和粮草问题,正是用钱之际,因此朱平安也没有客套,双手接过了尚维持递来的公函和匣子,真诚的向他表示感谢。

    如今浙军有两千,每个人月饷一两半银子,一个月下来月饷是三千两,一年下来就是三万六千两。

    这样算下来,苏州上下捐赠的五万两银子就够浙军一年半的饷银了。

    再加上朝廷的拨款,至少两年内朱平安都不用担心浙军的饷银问题了。

    还有粮草也是。

    一个将士一个月大约食一石粮食,两千将士一个月就是两千石粮食,一年就是两万四千石粮食,哦,还要算上战马,苏州上下捐赠的五万石粮草,也差不多够浙军人吃马嚼一年半了。

    再加上朝廷拨付的粮草,至少两年内朱平安也不用担心浙军人吃马嚼的粮草问题了。

    “子厚你们要赶路,我们就不耽搁你们行程了,在此祝你们一路顺风,相信凭子厚的本事,定能在浙江大展宏图。下次再见,子厚必定再立新功。”

    尚维持知道朱平安要赶路,就没再过多寒暄,在朱平安手下了公函和银票后,就拱手给朱平安送行。

    “祝朱大人一路顺风,大展宏图。”一众官员也跟着尚维持向朱平安拱手送行。

    “多谢尚大人,多谢诸位同僚,借你们吉言。”朱平安拱手还礼道谢。

    在尚知府等人拱手相送下,朱平安一行再度启程,不过还没走到城门就又不得不停下了。

    前面的路都被老百姓给堵满了。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朱平安一行启程搬家,周边的邻居和过路的路人发现了,一传十,十传百,就有很多老百姓知道朱平安今日启程绍兴上任浙江巡抚的事情。再加上,方才尚知府等人相送,动静大,耽误了点时间,就有更多人知道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老百姓自发前来送行,扶老携幼、箪食壶浆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通往城门的道路都被老百姓堵的水泄不通。

    “朱大人,留下来吧,要是没有了你们,倭寇再来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朱大人留下来吧,你们的粮饷、兵饷,我们苏州包了,留下来吧,别去浙江当巡抚了,留下来吧,我们万民***,请皇上该任你当我们南直隶巡抚吧。”

    “朱大人,我们全家上上下下一十三口都感谢你们的活命之恩啊。这一筐子鸡蛋是老身我这一个月攒下来的,给大人还有夫人补补身子吧。”

    “别走了,留下来吧,求求你了朱大人”

    老百姓们看到朱平安一行的马车到来,纷纷挤了过来,大声挽留朱平安,有的用一篮子吃食挽留,有的用力拽着马车挽留,有的哭喊挽留,甚至有情绪激动的老百姓跪在了地上。

    “诸位父老乡亲,多谢你们的美意,平安我牢记于心”朱平安不得不下了马车,拱手向拦路的老百姓表示谢意,感谢他们的挽留,一遍又一遍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姑爷是大大的好官呢,这么多老百姓不舍得姑爷,哭着闹着要姑爷留下呢。”

    包子小丫鬟画儿掀开马车窗帘一条缝,看到外面疯狂挽留的老百姓,感慨的说道。

    “咯咯咯,画儿姨娘你还叫姑爷呢,要改口叫夫君或者官人呢。”琴儿捂着小嘴笑话画儿还叫朱平安姑爷。

    “呵呵,画儿不习惯的话,就叫‘老爷"好了。”李姝眯着眼睛微笑。

    “嗯嗯,叫老爷好。”画儿连连点头。

    “老爷真是大大的好官,老爷也就在这里待了不到半年而已,他们就这么舍不得老爷。”

    画儿又看着外面疯狂挽留朱平安的人群,情不自禁的又感慨了起来,咸于荣焉。

    “朱哥哥当然是好官了,虽然只待了不到半年,但是保住了苏州城,救了他们的命啊。他们这么挽留朱哥哥,不仅仅是舍不得朱哥哥,更是担心朱哥哥离开了,其他官员没有朱哥哥的本事,保护不了他们。对比一下隔壁嘉兴城的悲惨遭遇就知道了。”李姝比画儿看的透彻多了,淡淡的说道。

    “嗯,小姐说的是,我听后厨的王大娘说,嘉兴城被倭寇占了一个月,里面的老百姓遭了老罪了,被倭寇杀了好几万人,尤其是那些有钱人家,几乎都被杀光了普通老百姓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光了,稍一不小心,全家老小都被倭寇杀光了,还有很多女人都被倭寇糟蹋了,前些天倭寇撤退时,还从城里掳走了上万老百姓呢,一大半都是女的。”

    “苏州的老百姓多亏遇到了姑爷,不然遭罪的就是他们了。因为倭寇是冲着苏州来的,是姑爷拼死作战,保住了苏州城,抱住了苏州城的数十万老百姓。”

    琴儿想起了后厨王大娘说过的话,一脸戚然的说道。

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离任那些事儿

    苏州的老百姓太舍不得朱平安了,朱平安嗓子都快冒烟了,依然没能劝动堵路的老百姓。

    最后还是一个路人的喊话给朱平安解了围,“大家别拦了,快点让朱大人去上任吧。以朱大人的本事,上任了立功不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吗,大人现在已经是浙江巡抚了,大人上任后再立一些功劳,不就能升官当江南总督了吗?那时候,朱大人不就又是咱们的父母官了吗?!”

    这句话顿一下子说动了堵路的老百姓。

    “是啊,以朱大人的本事和能耐,立功那不是手到擒来吗,再升官就能当江南总督了。”

    “大家快让让,别耽误朱大人立功,浙江那么多倭寇,何愁朱大人不立功呢,多耽误大人一刻钟,大人立功就会晚一刻钟,当江南总督也会晚一刻钟”

    “大家快让让吧,别难为朱大人了,这是皇上的旨意,再挡路就会害朱大人违抗圣旨了,上面怪罪下来,倒霉的不还是咱们的大恩人朱大人吗?!”

    “大家让让吧。”

    不少老百姓跟着开口,慢慢的拥挤的人群闪出了一条恰恰够马车通行的道路。

    “大人可以上任,这些吃食在路上吃吧。”

    “这是我们家里养的老母鸡,炖汤最香了,大人拿上回家炖汤喝吧。”

    “大人,您不拿,是不是嫌弃我们啊?!”

    虽然让出了路,但是热情的老百姓纷纷将他们手里的东西往朱平安身上推。

    太热情了。

    每个人都想把他们的东西塞到朱平安怀里,每个人都有不能拒绝的热情和理由。

    朱平安走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接过她手里有着豁口的陶瓷碗。

    接着,又接过一个老爷子递来一块炊饼,咬了一口炊饼,喝一口水。

    很快,就将一个炊饼和一碗水喝干了。

    “诸位父老乡亲,乃某衣食父母,吃了这个饼,喝了这碗水,你们的心意我全都咽到肚子里去了,已经足够了,此去浙江,必定不会丢诸位苏州父老的脸。”

    朱平安抹了抹嘴,将碗还给老奶奶后,拱手大声的对一众老百姓说道。

    朱平安以进为退,主动喝了一碗水,吃了一个饼,正好与他称老百姓为衣食父母相呼应。

    这样一来,再拒绝一众老百姓的热情特产,老百姓也就容易接受了。

    “东西可不要,但是这万民伞是我们坊的心意,朱大人您必须得收下。”

    “还有我们的。”

    “我们的”

    最终朱平安再启程时,几辆马车里足足装了近百把系着人名布条的万民伞。

    “咯咯咯,朱哥哥你去卖伞也够发一笔的了。”马车里,李姝不由吃吃的笑了起来。

    “实在盛情难却,这么多伞可要如何处理”朱平安以手扶额,头大了起来。

    “咯咯,别人当官离任唯恐没有万民伞,甚至不收到万民伞就赖着不肯离任,直到赖到万民伞才罢休,或者干脆自己花钱雇人也要弄几把万民伞离任,你倒好,万民伞多到发愁怎么处理,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李姝娇笑着打趣道。

    “干脆到了绍兴,着人解下布条,匿名送给老百姓吧,也算是发挥作用了。”

    朱平安苦笑。

    “小姐,真的有人连一把万民伞也收不到吗?那他们岂不是一件好事都没办过啊。”

    画儿好奇的问道。

    看到朱平安收了这么多万民伞,还以为万民伞很好得到呢,没想到竟然还有官员连一把万民伞都收不到,不由惊讶不已,遂好奇的问道。

    “你以为万民伞那么好得吗?!当然有收不到万民伞的,多的是,贪官污吏就一个也收不到,昏官庸官也收不到一个万民伞,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称,只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才能收到老百姓送万民伞。”

    李姝透过车窗缝隙,看着外面依依不舍、追着马车送行的老百姓,缓缓说道。

    “要是我,我也不给他们万民伞,不干好事,不丢他臭鸡蛋就不错了。”

    画儿挺能共情的。

    “老百姓不敢当面丢他们臭鸡蛋,不过等他们走了,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倒是常有。古时候,有个好事不干坏事做尽的贪官知县离任,老百姓实在忍不住,就给他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天高三尺",送给了这个贪官知县。”

    李姝给画儿讲了一个古时候贪官离任的故事。

    “啊?他好事不干,坏事做尽,怎么还给他送扁呢,天高三尺,还夸他比天还高呢,真是太便宜他了。”

    画儿听到后,忍不住气鼓鼓的说道,他觉得老百姓给贪官送扁真是太便宜贪官了。

    “咯咯,贪官知县收到扁,高兴的嘴巴半天都合不上,他也觉得这是老百姓对他的歌颂,说他任期呢,天都高了三尺,这不是夸他治理的好吗,所以,他离任的路上逢人就把扁抬出来炫耀,上新任后更是把扁挂在新任官衙外,还披了红绸让他奇怪的是,很多人看到他的牌匾都捂着嘴笑,遇到那些不笑的老百姓,更是窃窃私语一番,然后那些原本不笑的老百姓都跟着捂嘴笑了。”李姝看着一脸茫然的画儿,捂着小嘴笑着往下讲。

    “啊?是啊,为什么大家看到他的扁就笑啊?”画儿一脸茫然的挠头。

    “咯咯,那个贪官知县跟你一样,他也是挠头。”李姝咯咯笑个不停。

    “小姐,你快告诉我,那个扁是不是有什么说法啊。”画儿好奇的跟猫儿挠心一样。

    “小姐,我也想不出来那个扁有什么深意”琴儿也是一样不解。

    “笨呐,天高三尺,天为什么会高了三尺呢,还不是因为当地的地皮都被那个贪官知县给刮去了三尺嘛,这不就等于天高了三尺吗,当地的老百姓是讽刺他呢。”李姝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呢,咯咯,那个贪官还不知道自己被讽刺了,还逢人就显摆他的扁呢,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还有还有,小姐那他最后知道了吗?”

    画儿听了解释后,忍不住也跟着咯咯笑了起来,最后还关心的问那个贪官知道了吗。

    “知道了,还是他半个月后新招募的师爷告诉了他,他才气的把牌匾砸了烧火了,不过晚了,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他是一个又贪又笨的贪官了”

    李姝笑着说道。

    “活该,咯咯”马车里一片欢乐。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自嗨

    朱平安乘船顺流而下绍兴,远在松江府拓林的倭寇燃起了一堆堆篝火,架上了一头头肥猪,油脂噼里啪啦的滴在了火堆上,开启了他们的狂欢。

    不等猪肉烤熟,就有等不及的倭寇用刀削下一块块猪肉,龇牙咧嘴的胡吃海塞了起来,一碗碗的白酒,像凉白开一样就着烤肉灌进肚子里。

    数百个俘虏来的妇人惨被酒酣耳热的倭寇蹂躏,席天慕地,哭天喊地,人间惨剧。

    “这才是生活嘛,这才是大丈夫的享受嘛。”新加入的倭寇在这场无遮掩大会中嗨翻了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力......我早就应该加入倭寇了。

    徐海和麻叶相对而坐,他们桌上的不是烤肉,而是一盘盘下酒菜,有两个倭女跪坐一旁,斟茶斟酒,服侍两人。

    “姓赵的传来线报,朱平安已经去绍兴上任了!”麻叶喝了一口酒,恨恨的骂道,“这个杀千刀的王八蛋,踩着我们上位了,一跃成了封疆大吏!”

    “嘉兴就在浙江,有姓赵的做内应,我们好好设计一番,定可让他朱平安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朱平安的名字,徐海也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火上烤的就是朱平安的肉,他一定刀子也不用,一口一口的撕下来嚼巴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徐兄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姓赵的找个机会将朱平安请进嘉兴府,咱们来一个关门打狗,一万个朱平安也不够死的。”麻叶端起一杯酒,想到了一个狠计,忙不迭的向徐海建议道。

    徐海眉毛动了动,明显意动,不过很快就又摇了摇头,“朱平安诡计多端,姓赵的不是他的对手,若邀朱平安入嘉兴,恐适得其反,引起朱平安的怀疑,打草惊蛇;而且,朱平安这小贼做事周密,即便其入嘉兴,恐怕也会带浙军护卫;另外,为了朱平安一人,就暴露赵崇这个内应,那太可惜了,赵崇这个内应可以源源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最低值一座城。最后真要动用赵崇来对付朱平安,至少也要是赚城时顺带才行。”

    麻叶用力的一放酒杯,胸膛剧烈起伏,压抑着怒气道,“那不是太便宜朱平安这个杀千刀的狗贼了!他是踩着我们四万兄弟的尸体登上巡抚宝座的!”

    “我这些时日,晚上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就是苏州的火海尸山,直到现在我都吃不了烤肉,因为一闻到烤肉味,我就想起苏州的火海,想起火海里那些被活活烤死的兄弟!那么多兄弟全都被朱平安给活活烤死了啊!味道跟现在一模一样!”

    “不杀朱平安,我食不好寝不眠!不杀朱平安,我对不起那些惨死的兄弟!”

    麻叶越说越气,最后忍不住用力的锤了一下桌子,嘴唇都被咬出血了。

    “麻兄,我比你更恨那小贼,我恨不得现在就寝其皮,食其肉,饮其血!”

    徐海共情的咬牙切齿。

    “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那小贼做大官,骑大马,耀武扬威!”麻叶咬牙切齿。

    “当然不会!”徐海摇了摇头,接着阴恻恻的说道,“暂让他得意两天而已,等过两天,松浦家督会派遣一支千余人的倭寇过来,其中就有松浦家的忍者随行,我在东瀛待过一段时间,知晓这些忍者个个都是暗杀高手!等他们到了,我会说动他们派遣几个忍者过去暗杀朱平安!”

    “能行吗?朱平安小贼出入都有爪牙随护......”麻叶对东瀛忍者信心不是很大。

    “你没见过忍者,不知道他们的厉害,他们跟咱们这边的刺客不一样,他们不是那种硬碰硬的暗杀,这些忍者精通各种暗杀手段,什么暗箭飞针,什么下毒,什么放火,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还惯会化妆打扮,经常化妆成各种人,什么乞丐啊,行脚僧啊,傻子啊,杂耍艺人啊,仆妇啊,混入人群中,掩饰自我身份,用各种意想不到的身份接近目标人物,然后趁其不备,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突下杀手,一击毙命。当然,他们也惯会晚上潜行,在目标人物熟睡之际,一击毙命。”

    “放心吧麻兄,东瀛多少诸侯大将都死于忍者之手,朱平安也概莫能外!”

    徐海向麻叶讲述了东瀛忍者的手段,坚信松浦家的忍者定能暗杀了朱平安。

    “好,那就等松浦家到来!”麻叶用力的点了点头。

    由于徐海嘉兴攻略的大成功,让麻叶对其也充满了信心,对徐海盛赞的忍者也期待不已。

    “等到松浦家的忍者暗杀了朱平安,一定要把朱平安的首级做成尿壶!日日夜夜尿溺之。”

    麻叶咬牙切齿的说道,想到将朱平安的首级做成尿壶的场景,都控制不住嘴角上扬了。

    “呵呵,听说朱平安的娘子乃是天下少有之绝色,跟皇帝老二的公主不分上下。等到朱平安死后,咱们想办法将其弄到手,夫债妻偿,咱们可得要好好收收利息。”

    徐海想到了乡野流传的朱平安之妻绝美的传言,禁不住浮想联翩了起来。

    “哈哈哈哈,夫债妻偿,徐兄说的真是太对了。到时候,徐兄先收利息,我稍后再收。哦,对了,听说朱平安前段时间还纳了一房小妾,夫债妾也偿,哈哈哈哈......”麻叶也跟着浮想联翩了起来,整个人激动的一脸通红。

    哈哈哈哈......

    酒酣耳热的徐海和麻叶两人忍不住相视哈哈大笑了起来。

    场中的倭寇看到徐海和麻叶两大倭酋大笑,也跟着一起大笑,一时间笑声震天。

    “儿郎们,吃好喝好,等到东瀛来的倭寇到了,咱们就出去活动活动手脚,金银珠宝,大鱼大肉,还有肤白美貌、腰细臀大的娘们,都等着我们呢。”

    徐海趁机鼓舞道。

    “金银珠宝,大鱼大肉,肤白貌美、腰细臀大的娘们......”一众倭寇听到这,一个个都忍不住的兴奋了起来,嗷嗷大叫,“等着啊,等着我们啊,我们马上就来了。”

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老倭的告诫

    三日后的一个黄昏,二十六艘倭船驶向了松江府沿海,岸上徐海、麻叶率领数千倭寇在沿海一个小村子的港口点燃了一堆堆熊熊篝火,一边支锅造饭,一边为海上的倭寇指引方向。

    很快,倭船在篝火的指引下靠了岸,船上的倭寇迫不及待的冲下了战船。

    一连在大海上颠簸飘荡了一个多月,现在看到陆地,别提有多激动了。

    另外,他们这一路可不顺利,来时可整整三十艘船,在大海上遇到狂风巨浪,有两艘大型倭船在狂风巨浪作用下失去了控制,互相发生了碰撞,船体散架了,还有两艘小倭船纯属倒霉,船小风狂浪大,发生了倾覆,由于天气不好,这四艘船上的倭寇也全都喂了海王八,一个也没救上来。

    在这个年代,倭寇的船是比较落后的,不仅没有龙骨,整艘船也是用木片和铁片连接在一起,连铁钉都没有,不仅海战拉胯,遇到狂风巨浪也比较危险。

    “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们准备了大鱼大肉和清酒浊酒,为诸位异国他乡的豪杰好汉接风洗尘;等到吃饱喝足,睡他个一天一夜,我就带你们体验烧杀抢掠的快感,让你们见识见识大明的富饶;在此,预祝我们合作愉快,祝诸位英豪满载而归,祝诸位好汉武运长久。”

    徐海和麻叶两人在倭寇的簇拥下上前,抱拳欢迎漂洋过海而来的新晋倭寇。

    “多谢徐君麻君,本将乃松浦家足轻大将松浦下三郎,这位乃是龙造寺家侍大将龙造寺信玄,乃是龙造寺家本家成员,我等此番一千五百人,嗯,现在是一千两百人都听从龙造寺信玄侍大将的统帅。”

    领头的两个身着大铠的倭寇向徐海和麻叶走来,其中一位五短身材的中年倭寇自我介绍他是松浦下三郎,言辞恭敬的介绍了身边的身材挺拔高大的英气倭寇为龙造寺信玄。

    松浦家目前臣服于龙造寺家,因此,他们这一波倭寇也都是听从龙造寺家的统帅。

    龙造寺信玄乃是龙造寺家本家成员,不过不是本家核心成员,乃是旁支。

    但是身份也足够高贵。

    倭国的等级森严,比大明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下尊卑更是讲究,龙造寺信玄无论出身还是地位还是职位都比松浦下三郎要高,乃是此番倭寇当之无愧的统帅。

    “有劳徐君和麻君,此番踏足大明,收获多寡一切都仰仗两位了!”

    龙造寺信玄九十度鞠躬向徐海和麻叶,一脸诚恳,言辞谦逊的说道。

    “拜托了!”松浦下三郎也跟着鞠躬九十度。

    “龙将军多礼了,松浦将军快请起,当不得,当不得,我们还要多多仰仗诸位的勇武呢。好了,诸位一路远道而来,肯定饿坏累坏了,快快入席,大鱼大肉还有清酒浊酒都备好了;床也铺好了,吃好喝好,大睡一觉,养足精神,咱们一起大干一场。”徐海和麻叶两人一人扶起一个,客套又热情的说道。

    “诸位快快入席吧,大鱼大肉都烤熟了。”两人麾下的倭寇也都上前热情的欢迎刚下船的倭寇。

    “鱼的不要,海上吃的要吐了,鸡肉鸭肉猪肉的多多的来。”刚下船的倭寇听到鱼肉都想吐,连连摆手,拒绝鱼肉,喊话多来点其他肉。

    “太郎啊,你也来了,哈哈哈,快快来。”有真倭认出了刚下船的故交,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那不是龙造寺家的铁炮队吗,好家伙,足足来了一百多人呢,龙造寺家大手笔啊,这每个铁炮足轻培养出来,至少要三十贯,再加上铁炮还有火药,一个精锐的铁炮足轻至少要六十贯,这可是行走的六千贯银子啊!”

    “还有,还有,松浦家的武士老爷来了好多啊,这次松浦家也是大手笔。”

    “可不是嘛,松浦下三郎大人

    都来了,他可是松浦家的先锋大将;还有龙造寺信玄更是不得了,他可是龙造寺家智勇双全的名将,‘肥前之猿"的大名在肥前可是响当当的名号。”

    徐海麻叶麾下的真倭们围观刚下船的倭寇,被龙造寺家和松浦家的大手笔所震撼。

    “呵呵,真是一群破落户,这就惊讶了,咱们这只是前驱,龙造寺家和松浦家已经在组建更大的联军了,还邀请了周边要好的势力一起加入,起步就要一万人呢。到时候,我们这些先驱都能混个小队长当当。”

    刚下船的倭寇听到了议论声,不由扯了扯嘴角,一脸优越和得意的说道。

    “呵呵,那你也得先活下来再说。”徐海和麻叶麾下的真倭看不惯他们的优越感,讥讽道。

    “活下来有什么难得,我可是听说大明人一个个孱弱不堪,胆小如鼠,畏倭如虎,几个月前,我们松浦家和龙造寺家派了一百多人来大明侦察,一百多人就纵横大明数千里,杀了大明数万人,攻破了大明数座县城,还攻打了大明留都应天,虽说没有攻打下应天,可是也让应天大震,吓的不敢出城接战区区一百人就能纵横大明江南,更何况我们这次可是有上千人,大明何处去不得?!大明何城攻不下?!还活下来,呵呵,让大明人担心这个去吧!”下船的倭寇自信感溢于言表。

    “我们村有不少人来大明抢劫,个个都抢的盆满钵满,回去都娶妻纳妾,小日子过得不要太美,在家住一年,就会再来大明抢一把,又能挥霍一年他们个个都说大明人只会跪地求饶,杀他们就跟杀鸡宰狗一样简单,来大明抢劫,就跟出门赶集一样简单,我就是羡慕他们才跟着来发财的。”

    “就是,来大明抢劫可是我们渔村老传统了,哪年不来啊,大明官兵也都是弱鸡!”

    刚下船的倭寇都很自信,对大明官兵不屑一顾,毫不担心他们的命运。

    “以前确实这样,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大明出了一个猛人,你们最好向日照大神祈祷千万不要遇到他。”

    老倭寇想到了某人,心有余悸的说道。

    免费阅读

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半年河东已河西

    朱平安抵达绍兴后,与李天宠的交接很顺利,李天宠很配合的将官印、衙门、文书资料全都移交给了朱平安,并且陪同朱平安清点了库房、库银,确认无误后,李天宠立刻启程前往应天,在江南总督张经帐下听命。

    抵达绍兴的第一天,朱平安就搬进了绍兴巡抚衙门,正式上任浙江巡抚。

    虽然朱平安是浙江的最高长官,相当于一省***,但这个时候巡抚是新生事务,只有个别有事(比如闹叛乱起义、闹倭寇等事)的行省才设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事情处理完,巡抚就取消了。

    这个时候,巡抚还是中央派遣的差官,相当于钦差大臣,配套还不完善。

    朱平安这个名义上的浙江最高军事长官,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并没有属官。

    朝廷并没有给巡抚配套属官。

    虽然浙江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这三个行政、司法和军事长官都听命于朱平安,但是这三个大员各自都有办公衙门,并不属于巡抚衙门。

    当前,浙江巡抚衙门只有一些处理文书的书吏。

    前任李天宠任浙江巡抚时,以自己名义招了三个师爷,帮他处理政务,离任时李天宠将这三个师爷全都带走了,只留下了本地的一些书吏。

    这些书吏只能从事低级的文案工作,朱平安若不想被文案大山压死的话,也得招募师爷。

    一说到师爷,朱平安就想到了徐渭,很想把他招来,协助自己。

    可惜,之前在应天的时候,自己就多次尝试招募徐渭,都未能得偿所愿。

    徐渭有自己的骄傲,他现在一心想要科举考试,出仕上场,自己成为主角,不甘心做一个小小的配角,成为别人的幕僚,成全别人的千秋大业。

    尤其是,今年他成功的通过了乡试的初试,迫切想要在正式考试中一展身手。

    他是不会接受自己招募的。

    只有等徐渭科举考试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死心后,才能将他招募来。

    历史上,徐渭还要再考几年,一年年的落榜将他的骄傲击碎,死心后,才接受了胡宗宪三顾茅庐,出山为胡宗宪做幕僚,协助胡宗宪剿灭了倭寇。

    不过,虽然知道徐渭不会接受自己招募,但朱平安还是在抵达绍兴,安顿了李姝等人后,第一时间写了一封亲笔信,并附上了五十两银子,派人赴应天交给徐渭。

    当前徐渭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的,五十两银子可以让他手脚宽敞一些。

    早结善缘,维系感情,等到徐渭科举死心了,自己就理所当然成为他出山的第一选择。

    徐渭暂时招不来,一般的师爷也承担不了重任,急也急不来,只能徐徐图之。

    朱平安只能自己多辛苦些。

    也是第一天,朱平安的老上司,现在的下司,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就和浙江布政使、浙江都指挥使联袂而至浙江巡抚衙门,前来拜见朱平安。

    “张大人,朱部堂从你们衙门高升,你们是老交情了,可得要帮我们美言几句。”

    浙江布政使还有浙江都指挥使两人一边走,一边对浙江提刑按察使说道。

    两人想着,朱平安是从浙江提刑按察使司走出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大人作为朱平安的老上司,关系肯定不一般了。

    “咳咳”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闻言,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我说老张啊,你咳嗽什么,朱部堂在你手下做官时,你可没有给过朱部堂脸色看吧?那你完了,自求多福吧,我们可得离你远点,免得受了牵连。”

    浙江都指挥使半是玩笑的打趣道。

    “瞎说,朱部堂

    年轻有为,座师可是徐阁老,徐阁老可给我来信关照过朱部堂,我怎么敢给朱部堂脸色看呢。当初朱部堂在衙门时,我可是鼎力支持朱部堂的工作,朱部堂麾下的浙军就是我鼎力支持创建的,当初浙军的粮饷迟迟批不来,我还多次去文申请呢。”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立马否认道。

    “那你咳嗽什么?”浙江都指挥使继续问道。

    “老夫是唏嘘啊。”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唏嘘道,眼神都在追忆。

    追忆当初朱平安初来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前来拜见他的场景,似乎还是昨日。

    “你唏嘘什么?”浙江都指挥使和浙江布政使两人忍不住好奇的追问道。

    “朱部堂到我提刑按察使司衙门也不过半年时间,当时也不过是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而已,半年时间就从佥事到代副使,又到副使,现在一跃成了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了。”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一脸唏嘘道。

    “呵呵,半年前朱部堂还要去你官衙拜见你,现在风水流轮转,成了你去拜见朱部堂了,怪不得你唏嘘啊。”浙江都指挥使呵呵笑着打趣道。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都不用三十年,半年就够了,半年前还是你的下官,半年后,一跃成了你的上官了,哈哈哈”

    浙江布政使也紧跟着打趣道。

    “朱部堂一看就非池中之物,文才自不用说,状元是最佳证明,又善军事,靖南保卫战,祭海之战,还有辉煌的苏州保卫战,都证明了朱部堂的军事才能,如今浙江倭患如此严重,正是朱部堂发挥军事才能之时,再过半年,不知道朱部堂又要立下何等功劳,升至何等高位,张大人你也算是有了香火情了,等到朱部堂升至中枢,你也朝中有人了。”

    两人又接着往下说道。

    “嗯嗯,这倒也是,哎,早知朱部堂今日,我当初应该十倍,百倍关照朱部堂。”

    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想到往事,有些感慨的说道。

    “你就庆幸吧,当初朱部堂可是得罪了你能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稍稍做了关照,你就偷着乐吧。”浙江布政使和浙江都指挥使两人说道。

    “也是。”浙江提刑按察使张子敬点了点头。

    免费阅读

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泰山驾到

    朱平安将浙江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送出了衙门外,目视他们离去。

    在接见他们时,朱平安也给足老领导张大人面子,言辞之中感谢他当初的关照,让张大人红光满面,令浙江布政使和都指挥使艳羡不已。

    朱平安被贬后一直在浙江围观,对浙江很熟悉了,通过与三人深入交谈,对浙江更了解了。

    当前浙江形势,极其严峻,倭患极其严重,比南直隶倭患严重多的多。

    大倭寇汪直是浙江形势严峻的罪魁祸首,是浙江倭患严重的罪魁祸首。

    当初,汪直对朝廷抱有很大期望,幻想朝廷同意其“通商”的要求,在当地官府默许私市的前提下,汪直一直努力节制麾下倭寇(虽然不能完全节制),还平定(吞没)了陈思盼等多股在浙江烧杀抢掠的倭寇,浙江的倭患形势还相对可控。

    可是,如今,汪直通商的幻想落空,撕下了伪装,从努力节制麾下,到如今驱使麾下倭寇四处出击,在浙江各地大肆烧杀抢掠,妄图通过武力要挟,迫使朝廷屈服,同意他通商互市的要求。

    浙江倭患失控。

    汪直麾下倭寇远非徐海所能比,麾下倭寇有中国本地贼寇、倭国武士浪人、红毛夷火枪队等等,麾下直属以及受其节制的倭寇多达十万人。

    如今,汪直霸占了舟山沥港为窝巢,麾下倭船光大船就有三百余艘,更别提其还建有巨舰数艘,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

    海战,陆战,实力皆是巨无霸级别。

    当之无愧的海上霸王。

    不止如此,汪直在倭国五岛还有根据地,几乎相当于倭国的一个大名。

    至于浙江各地卫所,老弱病残,训练不足,每每遇到汪直麾下倭寇都被吊打,只能依靠城池坚守,小一点的县城还常常被倭寇攻破,就连府城也被倭寇攻破过,只是不像嘉兴那样,被倭寇占据一段时间而已。

    汪直麾下倭寇前段时间攻破了金华府,烧杀抢掠一番后,就退走了。

    说到嘉兴,嘉兴也是浙江十一府之一,前段时间被徐海攻破,占据了半个多月,知道前几天才被赵崇“收复”。

    嘉兴之北就是南直隶的松江府,松江府的拓林等地被徐海占据为窝巢。

    徐海麾下的倭寇不止劫掠南直隶,处在托林周边的浙江嘉兴府也在他们劫掠范围内。

    所以说,浙江最主要的倭患时汪直众倭,次要的倭患便是徐海众倭。

    有这两股倭患,浙江的形势比南直隶糜烂的多。

    现在,压力来到了朱平安这里。

    方才,朱平安接见浙江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时候,朱平安给浙江都指挥使安排了一项工作,令其对其辖属区域的烽火台、烽墩等设施进行巡查,发现毁损的要立即进行修缮,十里范围内没有烽火台、烽墩等预警设施的,要立即增设,安排专人值守,一旦发现倭寇踪迹,立即点燃烽火狼烟示警。

    一时间拿汪直、徐海等倭寇没有办法,只能先做好预警了,减轻损失。

    朱平安送走浙江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没多久,就有差役禀告,又有人来了。

    这次来的不是外人,是朱平安的岳父大人。

    岳父大人赶在李姝生产前,特意带着李姝的两个哥哥从南方赶来了。

    “泰山驾到了?快去告诉夫人,我先去前门迎接。”朱平安得知是岳父从南方来了,一边派人去后院告诉李姝,一边一溜小跑去大门迎接。

    “不知泰山驾到,小婿来迟了。”朱平安一溜小跑来到门外,向李大财主问好。

    “见过大哥,二哥……”朱平安又接着跟两个大舅

    子问好。

    李大财主还是一如既往的富态,腆着大肚子,穿着绸缎棉服,外罩一件黑色熊皮大氅。

    两个大舅子两个大舅子比上次见面时胖了不少,隐隐有点向李大财主看齐的架势。

    他们身后跟着一眼望不头的马车大队,少说也得有四五十辆,每辆马车两旁都有两个膀大腰圆的护院保护,护院腰间挂着腰刀,还有背着弓箭的。

    远远的就感受到一股剽悍之气。

    其中有好几个马车是加大加宽版,每辆马车都有两匹马拉车,车辙印很深,拉车的马也累的气喘吁吁。马车上盖着毡布,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行了,别礼来礼去的了,赶紧领我们去见姝儿去,我的宝贵闺女肯定受苦了。”

    李大财主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还是一如既往看朱平安不顺眼,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朱平安就跟看到自家菜地里偷了白菜的小贼似的。

    即便朱平安已经升为兵部右侍郎兼浙江巡抚了,但是依然没能改变李大财主的态度。

    不过,李大财主一说到李姝,眼睛里的宠溺几乎都实质化了,真真的疼到心肝上了。

    “走吧,妹夫,好长时间没见小妹了,要是小妹受了委屈,我们可饶不了你。”

    两个大舅子一左一右搂住了朱平安肩膀,瞬间朱平安就跟被两头熊挟持了一样。

    “大哥二哥放心,不会,绝对不会让李妹妹受委屈。”朱平安被两人捏的龇牙咧嘴,连忙表态。

    “我家小妹受没受委屈可不是你说了算的,要我小妹说了算,我们也得亲眼看看。”

    两个大舅子半挟持半架着朱平安,往院子里走。

    “爹,大哥,二哥......”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李姝惊喜的呼喊声。

    然后

    就看到李姝红着眼睛,挺着大肚子在画儿和琴儿的搀扶下,激动的快步走来了。

    远远的看到李大财主,李姝就张开双臂,扑到李大财主怀里,红着眼眶哭了起来。

    “妮妮,爹的心肝宝贝,这么大的肚子,你这些日子肯定受苦了。”李大财主瞬间老泪纵横。

    “嗯?!我家小妹果然受委屈了。”

    看到自家小妹一见到自家人就哭,两个大舅子登时一左一右架着朱平安就给提起来了,分分钟就要替妹行道。

    免费阅读

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真香

    “大哥二哥,你们干嘛,快把朱哥哥放下来!”

    最后还是李姝发现了异常,及时将朱平安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

    不然,朱平安的肩膀怕是不保。李妹的大哥二哥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力气大的简直跟熊一样。

    “他让妹妹你受委屈,哥哥我们怎么能绕过他,不然她还以为咱家人好欺负呢。”

    李姝的大哥二哥虽然听李姝的话,将朱平安放了下来,但是手却没有从朱平安的肩膀上拿开,依旧牢牢的挟持着,做好了再次给朱平安一顿教训准备。

    “朱哥哥没有欺负我,对我好着呢,是我好长时间不见你们,看到你们太激动了。都怪你们,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我,害我心里想的慌。”

    李姝走过来,将两人的大手从朱平安肩上拿开,嗔怪的看着两个兄长道。

    “嘿嘿,原来是这样啊,是我们错怪妹夫了。”大哥二哥两人挠了挠头,嘿嘿笑了笑,伸手将朱平安肩膀的衣服捋了捋,然后又重重拍了拍,嘿嘿笑着对朱平安道,“妹夫宰相肚里能撑船,肯定不会怪我们吧,是不是好妹夫?”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

    朱平安被两人拍的都快矮半截了,挤出一个笑容道,就你们这体格子,我哪敢啊......

    “好了,妮妮,外面冷,别冻着了,咱们快回屋。老大,老二,你们盯着点,东西都搬到院子里去,那些个好东西,可万万别磕碰着了。”

    老岳父心疼李姝,担心外面的寒风吹,脱下身上的熊皮大氅罩在了李姝身上,扶着李姝进屋,扭头吩咐两个儿子盯着外面搬东西,别磕碰着了。

    典型的女儿奴做派。

    朱平安不可能让两个大勇哥独自在寒风中指挥搬运东西,也留了下来,一起指挥人搬东西,同时吩咐人煮姜茶,给两个大舅哥和所有的护院、仆从去去寒气。

    然后,朱平安就被岳丈的大手笔给震惊了,岳丈这是把江南都搬空了吧。

    光绫罗绸缎就有好几车。

    听两个大舅子安排,得知其中两车颜色艳丽的绫罗绸缎是给李姝做衣服的,一车吸水性能绝佳的棉布是给两个快出生的小家伙做尿布的,一车花纹可爱的绸缎是给两个小家伙做小衣服的,还有一车裘皮是给李姝和两个小家伙做床垫、褥子以及保暖裘衣的,裘皮全都是上好的狐裘、貂皮,甚至连虎皮都有两张。

    除了绫罗绸缎,还有鱼翅、燕窝、元贝、海参、灵芝、人参等补品一车。

    金银首饰、珊瑚、玉器、瓷器一车;小孩的玩具一车,南方的时令水果蔬菜一车。

    ......

    物品的计量单位都是车,满满全都是老父亲的爱。

    还不止此,除了物品东西外,还有人,没错,就是人,因为江南不太平,泰山大人还给李姝招募了十位有真本事的道姑,专门护卫李姝的安全。

    除了道姑护卫,泰山大人还高薪聘请了两个经验丰富的稳婆,为李姝生育保驾护航。

    至于两个还没出生的小家伙,岳丈也没有忘记,光体格康健丰腴、富有育儿经验的奶妈就给两个小家伙招了四个,没错,四个,都是口粮丰富的那种。

    两个大舅子解释之所以招了四个奶妈,那是为了是防备有时奶妈奶量不足,或者奶妈有时身体不适,或者小外甥挑嘴,确保两个小外甥饿不着……

    这四个还只是暂时的,如果后面不够,还要在本地再招奶妈。

    这......

    这两个小家伙的待遇都赶上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了,红楼梦中记载,别人的奶妈都是一个,只有贾宝玉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他的奶妈多大四人。

    一车车的东西被拉进了后院,然后就到了那几个盖着黑布的大车了。

    这几辆大马车都是两匹马拉着,不知道车上载的是何种贵重之物,竟需两匹马拉。

    “妹夫,别说我们爷仨没想着你,这几辆车拉你兵营去。”大哥二哥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

    “这车上是?”朱平安好奇的问道。

    “车上的东西啊,我们在南边跟红毛夷做生意,他们手头紧张,就用船上的废铜烂铁抵债,想着妹夫用得着,就拉来了。”大哥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笑着说道。

    “妹夫可以拉开一角看看,如果没相中这几车废铁,我们就熔炼了。”

    二哥也向马车努了努嘴,示意朱平安掀开油毡一角看看。

    李姝还有两个小家伙都是绫罗绸缎护卫奶妈的,到自己这就废铜烂铁……

    这差距有点大啊。

    朱平安也好奇是什么样的废铜烂铁,值得泰山和两个大舅子千里迢迢拉来,遂伸手掀起一角,然后一尊崭新的粗大炮身出现在自己面前。

    卧槽!

    这哪是废铜烂铁啊,这分明是崭新的西洋佛郎机火炮,还是大型舰载的。

    四辆大马车,足足四门大型舰载佛郎机火炮,岳丈和两个大舅子真是大手笔……

    朱平安也没能逃过真香定律。

    “多谢泰山大人,多谢大哥二哥,我正缺这些废铜烂铁。”朱平安一张憨厚的脸笑的跟一朵花一样。

    真是太好了,有了这四门大型佛郎机火炮,浙军的火力又上一个台阶了,而且装备营也可以深入研究这四门火炮,从而提高火炮的制作水平。

    “还有两个红毛夷,遭遇了海难,被我们救了,签了五年的卖身契。他们平时在红毛夷船上就鼓捣那些废铜烂铁,妹夫看看可还中用,中用就留下,不中用的话,我们就带走做劳力,不能让他们吃五年白饭。”

    大哥、二哥两人说着,拍了拍手,下一秒就有管事领着两个红发碧眼的洋人从后面走了过来。

    这两个红毛夷均来自葡萄牙,会说简单的汉语,朱平安简单问了几句,得知他们是发生海难落水,得到了岳丈一行的搭救,为表感谢,特意签了五年卖身契,他们两人都是火器维修师,会维修佛郎机火炮和火铳,也略通火炮制造。

    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朱平安岂有拒绝之礼,立马就收下了这两个洋人。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胳膊肘往外拐

    泰山大人和两个大舅子的到来让李姝高兴的不得了,朱平安也高兴的不得了。

    虽然泰山大人脸很臭,但是给的多呀。

    不光是那四门最新式的舰载佛郎机火炮,还有那两个会修火炮的葡萄牙洋人。

    “爹爹,浙江倭患严重,境内又军事不振,朱哥哥今日上任浙江巡抚,面临偌大一个烂摊子,压力山大,你这个做丈人的可不能袖手旁观。”

    在晚饭的时候,李姝趁着把老爹哄的高兴,给朱平安狠狠的争取好处。

    “姝儿啊,我和你哥哥来前可是特意跟红毛夷做生意,用整整两船的货,换了他们船上的火炮,还有两个维修火炮的红毛夷,以助朱小子,还不够吗?”

    李大财主看到自家小棉袄为朱平安争取好处,颇有些吃醋的瞪了朱平安一眼。

    朱平安无辜的挠了挠头。

    “那最多算大哥二哥的。”李姝抱着李大财主的胳膊,又娇又嗔,“爹爹你这个做丈人的可不能小气了,我可是知道你的家底的呦,你要是小气了,我以后就不理你了。”

    “囡囡,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啊......”李大财主一脸委屈看着李姝。

    “哪里往外拐了,都是一家人,怎么拐都是往里拐。”李姝抱着李大财主的胳膊晃。

    “你这个拐法,爹爹我的养老钱可都要被你拐到他兜里去了。”李大财主搂紧了钱袋子。

    李姝故作生气的嗔怪,“什么养老钱,爹爹你可一点都不老,想攒钱有的是时间;再说了,还有我大哥、我二哥还有我呢,保管你老了日子过的比皇上还舒坦,你攒养老钱,岂不是说我大哥二哥还有我不孝吗?快点,快点,我可是知道你家底的呦。”

    “真是女生外向......”李大财主一脸无奈,然后又瞪了朱平安一眼。

    朱平安无辜的摸了摸鼻子。

    “快点,快点。”李姝使劲的晃李大财主的胳膊。

    “好好好。”李大财主哪还能抵得过小棉袄的晃胳膊攻势啊,投降了,“朱小子做浙江巡抚,水军总需要吧,我给他五艘,不,三艘福船吧。”

    “真小气,起码十艘!”李姝嗔道。

    “我的乖囡囡,你知道十艘福船需要多少银子吗?一艘福船至少要三千两银子,而且还有价无市,要知道现在咱大明能造福船的地方可不多了,工匠也有限,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现货福船,只能排队。要是给朱小子十艘福船,我的船队就剩不下几艘船了。”李大财主一脸肉疼的说道。

    确实,目前大明海禁,造船业受到了巨大打击,几乎枯萎了,只有泉州等几个地方还有造船业传承存活;而福船又是大明船业的巅峰技术,其水密隔舱技术可是当前高精端技术,领先了西方一千年,现代的航母、油轮等大型船只仍然采用这一隔舱技术,这也是大明三宝太监郑和能够七次下西洋的技术保障,郑和下西洋所乘坐的船就是福船。

    所谓水密隔舱,是指在建造船只时,用樟木与杉木将整个船舱横向隔成一个个的独立小空间,两块木料之间的缝隙用丝麻和桐油填充,使得船舱具有优秀的密封性。做多少隔舱则根据船只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是十来个。

    有了水密隔舱,当船只发生碰撞、触礁等事故时,船舱不会整体进水,仍能保持相当浮力,不至于船只沉没,增加安全性能;除此外,货物可以分门别类装在不同隔舱里,为装卸提供便利,另外横向的水密隔舱相当于给船只加设了肋骨,不仅优化了造船工艺,还增加船体的横向强度。

    掌握这一技术的工匠本来就不多,随着海禁后,这等工匠就更少了。

    所以,李大财主说能造福船的地方不多,福船有价无市,拿着银子都

    得排队等船。

    “现在倭寇那么猖獗,多危险啊,爹爹你们别让商队跑船了,把你们船队的船都给朱哥哥好了;你就排队等新船好了,朱哥哥也趁这一时间狠狠打击倭寇,给你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经商环境。”李姝一脸为李大财主着想,要李大财主把他们船队的船全都给朱平安,他再去排队等新船。

    李大财主愣住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囡囡要我把船队的商船全给朱平安啊,自家闺女这何止是胳膊肘往外拐。

    这是整个人都拐了。

    囡囡这一下子就把自己商队的船全都拐没了,真是嫁个相公忘了爹啊。

    李大财主委屈的看向李姝,“怪囡囡啊,你总得给爹留些底子啊,南直隶、浙江、福建这一片子倭寇闹得凶,两广这边倭寇没那么猖獗,小倭寇坐船乘风顺着洋流而来,落脚地差不多就是南直隶、浙江和福建这一带,两广远一些,倭寇没那么凶,南洋那边红毛夷比较多,我们商队跟红毛夷打交道比较多,有不少合作伙伴,商队在南洋的生意还是可以的。”

    “好吧,好吧,是你欠朱哥哥的哦,那你给朱哥哥十艘大型的福船,五艘中小型的福船吧。”

    李姝一脸大度的挥了挥手。

    “好,好,听囡囡的。”李大财主连忙点头,唯恐李姝要他把整个商队的船都给朱平安。

    “除了船,还有呢?”李姝催促道。

    “这么多船还不够吗?”李大财主又开始肉疼了,真是女生外向啊。

    “这点船对爹爹来说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朱哥哥初来乍到,浙江这边什么都缺,爹爹你可得大方些。”李姝继续爆自家老爹的金币,帮助平安索要好处。

    “江南无好马,再过几天,我派往北方的商队就要回来了,他们回信说弄了一批北地大马,等他们回来了,这一批北地大马全都给朱小子。”

    李大财主瞪了朱平安一眼,缓缓说道。

    “有多少匹?”李姝问道。

    “四五百匹总有的。”李大财主想了想说道。

    “那好吧。”李姝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李姝又从李大财主身上,给朱平安狠狠的讨要了一一批好处。

    粮草、布匹、被褥等等等等。

    朱平安勾起唇角,李大财主抽起嘴角......

    免费阅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0/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朱郎才尽所写的《寒门崛起》为转载作品,寒门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崛起介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
寒门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