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崛起之第三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大罗罗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40章 斯大林没有错

    “总书记同志,我和叶戈罗夫同志都认为德国人的这份《黑色方案》制定得过于保守,德国人过高估计了波兰的力量……不过还是可以达到战胜白色波兰的目的。”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向斯大林报告的时候,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同时也在看一份让他心情愉悦的报告——是别尔津从克里米亚发来的。

    大约560吨黄金已经运到了苏联!

    而且别尔津还让他手底下的特工把相关的收据偷了回来——用了调包计,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发觉。

    “这下西班牙人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黄金了,就好像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耳朵一样。”斯大林用一支铅笔在别尔津的报告上这样写道。

    这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开怀大笑的笑话。

    “保守?这是德国人的风格,他们一向如此。”斯大林一边用铅笔涂掉了自己写下的“笑话”,一边说,“不过只要能赢,保守一点也没问题。那么,你们觉得按照他们的办法打,多少时间内能收复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德国人准备要用6个月打败波兰,”叶戈罗夫说,“不过红军总参谋部根据《黑色方案》的总纲进行了推演,波兰人哪怕不犯一点错误,3个月也是他们的极限了。”

    在《黑色方案》中,德军将出动150万大军,同时赫斯曼建议苏联动员同样多的军队。而波兰目前保持着近150万人的常备军。一旦战争爆发,波兰人有能力在3个月内将军队数量还可以再翻一倍达到300万人,也就是和苏德联军的总数相当——比历史上多了近一倍,主要是因为波兰在合并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后,人口数量也增加了不少。而在英法的援助下,波兰也能力给这么多军队装备上比较精良的武器。另外。《黑色方案》计划用6个月而不是1个月打垮波兰,所以波兰人理论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动员。

    但是波兰人的空军太弱小,根本抵挡不住苏德两国上万架军用飞机的攻击。失去空优之后,波兰军队纵使达到300万,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个月就够了?”斯大林的目光从别尔津的报告上转移到了叶戈罗夫那张严肃认真的面孔上。

    “足够了,”图哈切夫斯基说。“如果他们愿意采取更加冒险的打法,比如用机械化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或许1个月就能大获全胜了。”

    “或许1个月,或许赢不了!”斯大林摇摇头,“大纵深突击的军事演习和兵棋推演搞过很多次了,但是问题很大,是吗?”

    理论是一回事儿,实践有时候是另一回事儿。历史上苏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犹豫是否要集中运用坦克——这并不仅仅是思想保守的问题,而是在实际运用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问题。

    不仅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装备数量和治理也严重不足——苏联拥有的坦克数量倒是不少,但是大纵深进攻作战不是光集中坦克就能搞起来的。还需要足够的装甲车辆和卡车让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也实现机械化或摩托化。

    “你们这些当副国防人民委员,当总参谋长的人就知道机械化,就知道坦克军,就知道追求最大的战斗力。”斯大林用不大耐烦的语调说,“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能体谅一下国家和人民的难处?坦克军好,机械化好,谁不知道?

    可是我们的国家一年才十二三万辆汽车的总产量。其中的两三万辆质量还很差。现在工农红军全军总共才多少台汽车?都集中起来能装备多少机械化部队?那么别的部队怎么办?后勤部门怎么办?就算用马车替代也不可能,那需要一百万辆马车。几百万匹马……可我们有多少养马场,要上哪儿弄那么多马?”

    以如今德国一年五十万台以上的汽车产量,都没有能力将150万军队完全机械化,何况只有十二三万台汽车产量的苏联?所以在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除了集中运用机械化之外,也提到了集中运用骑兵。可问题是集中运用机械化于少数部队。就会让大部分军队失去机动能力——苏联红军陆军都是重装部队,大炮辎重多得要死,所以哪怕是步兵师也装备了很多卡车。如果要把这些卡车拿走,部队就只能靠骡马来实现机动。

    可是马的生产在农业集体化后就是个难题了,苏联没有那么多马。因为集体农庄不会养多余的马。所以军队需要的马不能靠整个国家的农业支持,只能依靠国营养马场提供。而要国营牧场增加马的产量,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草场、饲料、人工和大量的投资,以及整个五年计划的调整,甚至还要为了喂饱多出来的马去减少苏联人民的口粮供应……

    斯大林一说起“机械化”,心情都变得有些差了,也不想再看见两个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贵族军官”的嘴脸。正想着把他们赶紧打发了,图哈切夫斯基又不开眼的说话了。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紧皱着眉头,“我认为德国人有可能在欺骗我们!”

    “欺骗?”斯大林抬头看着图哈切夫斯基,“你认为他们不会进攻波兰?”

    “不,他们一定会进攻,”图哈切夫斯基说,“因为只有打败和控制波兰,德国本土才能和波罗的、东普鲁士连成一片。而且,德国的农产品无法自给,即使合并了波罗的共和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两百多万吨农产品,而波兰则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那他们会把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一起吞下?”

    “这不可能,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离德国本土太远。”图哈切夫斯基说,“总书记同志,我的意思是,德国人给我们的《黑色方案》很有可能是虚假的。《黑色方案》中的打法和德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军队机械化方针完全相反……”

    “好了,好了,”斯大林非常不耐烦,“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还是认为党的军事路线是错误的,没有按照法国资产阶级军事家戴高乐的意见,去建立少而精的机械化职业军,而是走了一条大规模人民军队的路线!”

    “这……”图哈切夫斯基愣了愣,还想解释两句。一旁的叶戈罗夫却已经脸色大变——斯大林提到了“党的路线”,这在苏联可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斯大林同志,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是拥护党的军事路线的,他只是,只是觉得德国人在欺骗我们……”叶戈罗夫说着话,心里面突然升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斯大林本来就不喜欢自己和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军事专家”,现在又拿“党的路线”说事……

    “那又怎么样?”斯大林瞪了叶戈罗夫一眼,“我要西白俄罗斯,我要右岸乌克兰,列宁同志还要消灭白色波兰!德国人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就没有欺骗我们!至于他们要怎么打,又有什么关系?”

    斯大林加重了语气,“就算德国人用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踏平了波兰,也不等于党的军事路线是错的!因为苏联有苏联的国情!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可以让军队机械化!没有就是没有!”

    ……

    “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们还是去向斯大林同志认个错吧,在军队机械化问题上,我们有点急于求成了。”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一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图哈切夫斯基倒没怎么样,可叶戈罗夫却仿佛火烧眉毛似的。刚一坐进汽车,就低声对图哈切夫斯基说。

    “认错?”图哈切夫斯基把眉毛一横,“我们没有错!工农红军必须要建立起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否则我们很可能在波兰灭亡后遭到德国的攻击!这关系到苏维埃国家的存亡,在这个问题上,我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路线!”

    “天哪,你在说什么啊?”叶戈罗夫眉头紧紧拧了起来。

    “********”对布尔什维克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凡是“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拥护者,就没有不下台的……而在大清洗的时代,一个“拥护反动军事路线”的罪名,就足够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变成阶下之囚甚至丢掉性命。

    “这不是路线的问题,这不是路线问题!”叶戈罗夫语气凝重地说,“斯大林同志并没有否定机械化的好处,问题是不能急于求成。国家有困难,我们身为军人应该体谅。”

    图哈切夫斯基说:“怎么不急?最多两年,波兰这个苏德之间的缓冲国就会消失,到时候我们就要和机械化并且拥有空中优势的德**队面对面了!如果我们不能排除万难,及时建立一支强大的机械化军队,我们的事业就将面临失败的危险!身为一名布尔什维克的军事家,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

    两个正在对话的苏联元帅当然不曾想到,他们说的话已经被他们的司机记了下来,斯大林同志很快就能看到报告……(未完待续。)

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

    在克里姆林宫中,一间灯光阴暗的,非常宽大的办公室里面,墙上挂着苏波边境形势图,斯大林坐在油漆的办公桌后面,在他面前的一条绿色桌布上摆放着一堆文件。布尔什维克的伟大领袖右手边的一个烟灰缸里面装满了烟头,说明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他的左手捏着一份报告——是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亲自送来的,内容和图哈切夫斯基的“反动军事路线”还有“反动保皇路线”有关。

    当斯大林的秘书把赫斯曼和他的副官汉斯.斯派达尔中校,以及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请进去后,斯大林站起来,和他们握手,然后默默地做了个手势请他们在椅子上坐下来,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赫斯曼。

    “路德维希,我们谈谈善后吧,发动战争不容易,但是结束战争更不容易。”

    对于怎么打败波兰,斯大林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能打败,随便怎么样都行,哪怕《黑色方案》是假的也没有关系。

    但是打败波兰以后怎么分配胜利果实,斯大林是有想法的。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不割地、不赔款的《布列斯特条约》是苏联个德国保持友谊的基础。”

    赫斯曼的意思就是按照《布列斯特条约》的规定来划分未来的边界——根据这份条约,俄国失去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省和俄属波兰王国。

    另外,所谓的“西乌克兰”,实际上不是沙俄的土地,从来都不是,西乌克兰是奥匈帝国的东加利西亚,在俄奥普瓜分波兰前则属于波兰。所以在《布列斯特条约》中。那里也不属于苏联。

    但是苏联国内却一直把西乌克兰说成是右岸乌克兰的一部分,称之为“失地”。

    斯大林将手中的“小报告”收进了抽屉——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是严重的,不可原谅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拿下他的时候,至少这个月不行,同赫斯曼的谈判还需要他的专业知识。

    “我注意到你们还想保留波兰民族国家,”斯大林斟酌着说。“有必要吗?”

    斯大林的意思是可以把波兰彻底瓜分掉!这样西乌克兰就可以拿下来了——西乌克兰是波兰的工矿区,拥有不错的煤矿和铁矿。而煤又是苏联比较缺乏的资源。

    另外,西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那里是苏联西进中欧的门户,可以通往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可是欧洲有大约2500万波兰族人口,”赫斯曼说,“这对我们来说太多了。”

    现在波兰联邦有五千多万人口,其中波兰族2500万左右,犹太人400万左右,乌克兰人有1700万左右。立陶宛族有200多万,其他民族人口有100万以上。而波兰联邦的波兰族,大部分是生活在波兰联邦西部的,如果要瓜分,这些人都是德国的麻烦。

    “斯大林同志,我也赞成保留波兰,这有利于我们在战后同英法和解。”

    这时图哈切夫斯基突然插了句话,而且还帮着赫斯曼说话!斯大林拧紧了眉头。他知道图哈切夫斯基在想什么——波兰民族国家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国存在。

    虽然在德国合并了波罗的后,苏德已经是邻国。但是两国的边境线不是很长,而且两国边境的东段还有普斯科夫湖和大片森林存在,不利于大军通过。只有波罗的和立陶宛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比较危险。不过距离不长,可以修建坚固的防线以包围白俄罗斯。

    可如果苏德完全瓜分了波兰,两国将会拥有非常漫长的共同边界,特别是在南线的乌克兰和波兰交界地区。地区非常平坦,也没有什么险要,非常有利于进攻。而且那里的民心……是绝对不向着苏联的。因为那里的人民没有当过一天俄国人,在奥匈帝国垮台后,短暂存在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又完成了土地改革。平分了土地(属于奥地利贵族的土地),也没有什么阶级矛盾可以利用。

    至于和英法和解什么的,斯大林倒没怎么放在心上。苏联加上德国,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英法,所以需要求和的是英法而不是苏德。

    “如果波兰成为缓冲国,”斯大林思索着说,“那么我们怎么管理这个国家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划分一下各自的管区呢?”

    图哈切夫斯基闻言轻轻叹息,斯大林太过贪心了。将波兰一分为二,由苏德分别管辖,同样会让波兰失去了缓冲的作用,而且波兰苏管区早晚也会并入苏联。

    “以布格河为界怎么样?”赫斯曼缓缓地说。

    他想把原属于奥匈帝国的利沃夫(伦贝格)拿到手,那是个很富庶的地区,不仅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而且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是波兰联邦的重工业中心。

    “可我们也想要得到利沃夫!”斯大林说。

    “那里属于奥匈帝国!”赫斯曼摇摇头,“根据《布列斯特条约》,应该由我们说了算!”

    斯大林的脸色阴了下来,冷淡地看着赫斯曼,“你们现在已经有了2300多万吨钢(1936年产量,包括了奥地利和捷克),如果你们控制了伦贝格,那么你们很快就能把钢的产量增加到3000万吨,因为那里有很好的煤矿和铁矿!

    而我们去年只有1200万吨钢,煤炭也只有1.16亿吨,这让我们两国处于一种过分不平横的状态之中。”

    苏联虽然号称“工业世界第三”,但那只是在重工业规模上号称超过了英国,比德国还差了一大截。如果要比技术,两国的差距就更大了——这也是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被德国暴打的一个原因,苏联的工业实力和德国在战前就没有办法相比,再算上法国、比利时、荷兰这些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苏联的差距就更大了。

    另外,苏联的重工业也有一个短板——缺煤!

    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什么资源都不缺。但是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西部地区,却没有多少煤炭(主要集中在东乌克兰的顿涅斯克),而目前属于波兰的利沃夫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谁先占领就归谁控制吧,”赫斯曼想了一会儿,说。“右岸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归属苏联,立陶宛、旦泽和旦泽走廊归德国。波兰的其余地盘将属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由苏联和德国共同保护……至于双方的管区,原则上先占先得,怎么样?”

    这似乎是个对苏联比较有利的方案!因为苏联红军可以从他们在西线的大据点明斯克沿着大路直下西南的卢布林(在利沃夫西北),这样就能将波兰联邦切成两段,同时也能挡住了德军东进利沃夫的路线。

    而且,这条进军路线非常平坦,还有铁路线可以利用。除了布格河和布列斯特要塞之外。再也没有什么险要可以阻挡红军推进。

    斯大林摸出了自己的烟斗,又打开一个白铁皮的烟盒,塞上点烟丝,然后擦上了火,吸了两口,这才缓缓点头:“先占先得,听起来很不错……就这样吧。”他想了想,又问。“那么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发动战争?”

    “1939年9月,”赫斯曼说。“我们还需要再准备两年。”

    “还要准备那么久?”斯大林吐出口烟,“如果我没有记错,你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了。”

    “是的,但还是不够。”赫斯曼摇摇头,“首先是石油和有色金属的储备不够。我们现在只有1600万吨石油,希望可以在2年后达到2000万吨……这是维持2年战争所需要的量。”

    现在德国拥有和合成燃料产能和石油储备一样。都是保密的,前者的情况连苏联人都不清楚。所以赫斯曼才能欺骗斯大林,说德国一年需要1000万吨石油。

    “另外,我们的武器在西班牙战争中暴露出很多不足。”赫斯曼苦苦一笑,“我们的坦克打不过你们的t-26。估计也打不过波兰的7tp坦克,需要等三号和四号投产。我们的飞机……bf-109很不理想,福克d.31也没有想象中的好用,需要改进或研发新的飞机,因此还需要2年时间准备。”

    现在派去西班牙的是bf-109b型,这是一战后第一款大量装备部队的走液冷路线的空优战斗机,自然不会一步到位,在西班牙战场上出了很多毛病,需要时间改进。

    而福克公司的d.31的问题更大,它是在福克d.21基础上开发的空冷线路的飞机,采用了很多新技术,而且还装备有大马力的空冷发动机,理应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斗机。可是在西班牙战场上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这款战斗机被福克公司定位于“多用途飞机”,而且福克公司还想在未来将涡轮增压器装在它的机身上,因此这架飞机造得太大且太重。

    大马力发动机的优势都被自己的重量给浪费了,除了载弹量大,俯冲性能好,速度比较快(也不是特别快)之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还是足够碾压伊-15和伊-16系列)。

    因此赫斯曼在今年4月下旬就给自己的妹夫安东尼.福克下了指令,让他立即开始设计一款装配空冷式发动机的空优战斗机,1939年5月底前必须完成。

    要求具有充当舰载机的可能;具有优良的空中格斗性能;实用高度为中空——3000米-5000米;使用副油箱飞行时间到6小时以上,最大航程超过3000公里;最大时速(4200米高度)超过550公里。

    而且,赫斯曼还建议福克公司可以和拥有舰载机制造经验的日本三菱公司展开技术合作,可以共同研发……(未完待续。)

第242章 福克零战

    “不,不,不,‘海航a型’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堀越,不是我吹牛,我的d.31才是最好的!”

    “对,对,先生设计的飞机一定是最好的!”

    “当然啦,我是谁?我是安东尼.福克!那些人根本不懂战斗机,德国空军和海军,还有赫斯曼大将都不懂。”

    “他们当然不如先生您啦。”

    “他们认为战斗机是分成高空和低空两大类,而且还想当然的把使用空冷式发动机的飞机定位于低空,把使用液冷式发动机的战斗机定位于高空。”

    “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种划分方法过时了,在涡轮增压器出现后就过时了!未来的战斗机应该划分成重型和轻型,多用途和单一用途。应该这样划分……”

    “哦……”

    “我的d.31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重型单发战斗机!别看现在有点不上不下的,一旦能够将大马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装上去,那就是全能战斗机,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可是他们却偏偏不识货……”

    现在正在日本名古屋的某间非常高级的小酒馆里发牢骚的是赫斯曼的妹夫安东尼.福克。

    曾经的帅小伙现在已经是个快200斤的大胖子了,双下巴也出来了,啤酒肚也挺起来了,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了。另外,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土豪!

    他的福克飞机公司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公司,占有除美国、苏联以外的世界民用航空市场30%的份额。

    另外,福克公司还拥有bfw(bmw的子公司)公司25%、福克-沃尔夫公司20%的股份和亨克尔飞机公司18的股份。形成了一个以福克公司为核心的飞机制造联合体。

    不过在实行国家社会主义的德意志帝国,再大的土豪也豪不过赫斯曼大将。所以大将阁下一句话,他就只能带着自己的助手卡尔.伊尔比提斯——他是波罗的当地的德意志人,是bf-fk联合体(福克公司控股的飞机制造厂)的总工程师。也是福克d.31的副总设计师——乖乖到日本三菱公司飞机设计所所在的名古屋了。

    但是他对赫斯曼提出的“海航a型”战斗机的设计要求,还是颇有微词,认为远远不如他的得意之作——福克d.31。所以他才会经常和几个在德国留学、实习过的日本飞机设计师一起喝花酒发牢骚。

    “福克先生,‘十二试舰战’的要求非常高,似乎是想追求最佳的战斗性能啊。”

    长得很瘦很小,脑袋很长。戴着小圆眼睛的日本人堀越二郎曾经在bf-fk联合体实习过,和安东尼.福克认识。他现在是三菱公司的飞机设计师,刚刚接受了设计“十二试舰战”的任务。

    而这个“十二试舰战”的技术要求和德国的“海航a型”几乎完全一样。因此日本海军在和三菱公司的头头们研究之后,同意和德国共同研发——实际上日本三菱公司的设计师们正在为“十二试舰战”头疼呢。

    历史上设计出“零式”的堀越二郎看到“十二试舰战”的第一想法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啊,做梦去吧!”

    “要求很高吗?”安东尼.福克喝了一大口淡而无味的日本清酒,哈哈一笑,“无非就是追求快速、格斗和大航程三个项目……其实不难弄啊。”

    “不难?”堀越二郎和几个同事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已经半醉的安东尼.福克——大师就是大师啊,喝醉了都能解决大家想破脑袋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然不难啦!”福克摇摇头,“这么低的要求只有我的内兄赫斯曼提得出来……”

    这个要求还低?几个日本人的嘴巴张得老大。看着面孔通红的福克。

    “首先,他对飞机的高空和低空性能都没有要求……实用高度是3000米-5000米。不需要考虑高海拔情况下的发动机效率下降,也不用太多考虑地面、水面火力的威胁。”

    “对,对,对……”

    几个日本鬼子连连点头,大师的想法果然高妙——不是想怎么达到要求,而是从不必满足什么要求开始琢磨!

    “其次,他对飞机的升级空间没有任何要求……这是很糊涂的。我的d.31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至少可以用10年啊!而这一款飞机不考虑升级。也就是说只需要在投入使用后2年到3年内保持先进性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减少很多为升级预留的重量和体积。”

    有道理!几个日本人又点点头。他们都见过福克d.31,又大又沉,不像战斗机倒像是轰炸机。如果不是拥有马力强劲的发动机,这架飞机的空战性能一定是个悲剧。原来福克先生是考虑到未来给飞机配备更加强大的发动机而这么设计的……

    也不知道福克d.31装上传说中带涡轮增压器的bmw700系列大马力发动机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一想到日本的飞机发动机,几个设计师就忍不住要叹气了——如果他们手里也有bmw700系列这样的发动机,那何至于被海军的要求搞得焦头烂额?

    “第三。这款飞机就是一款用于中空作战的空优飞机。不需要什么对地、对海的攻击能力。虽然你们的‘十二试舰战’提出要挂两个60公斤的炸弹,但是在海上那么小的炸弹有什么用?无非就是支援登陆,随便炸点什么吓唬人罢了……”

    安东尼.福克哼哼了几声:“所以这款飞机不需要考虑装甲防护,不需要考虑俯冲性能,不需要考虑高空性能。不需要考虑升级性能,因此它可以做得又轻又小,在轻和小的情况下再去追求灵活和高速。”

    又轻又小又灵活又快速……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十二试舰战”吗?

    “轻和小还容易做到,但是灵活和高速就很难两全了。”堀越二郎扶了扶眼镜,“目前航空界普遍认为飞机的速度和灵活性是很难两全的……”

    这是30年代的航空界的普遍看法,速度和缠斗很难两全,而主流的战斗机设计则追求“一击脱离”,就是打了就走,不是很追求飞机的格斗性能。

    “有什么不能两全的?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安东尼.福克从一个陪酒的日本女人手里接过日式的酒碟,又是一饮而尽。“灵活性嘛,无非就是转弯、爬升、翻跟头什么的……这是一架小而轻的飞机,小而轻本身就容易实现灵活性。如果再配上一款足够强劲的发动机,那么问题就是做出最佳的气动外形了。”

    方向已经有了!堀越二郎顿时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虽然真的要把飞机做出了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是有了方向之后,就知道该向什么地方努力了。

    只要把减重、气动外形和多装油料这三点做到极致,再有一款性能过得去的发动机,一架优秀的中空空优战斗机就能诞生了!

    而在历史上,这款飞机就是赫赫有名的零式舰载战斗机。而深知零式战斗机性能的赫斯曼非常清楚它的价值……它就是德国在二战初期最需要的“护航战斗机”!

    如果在历史上的二战初期,德国能拥有几百上千架零式,就能掩护他们的轰炸机深入英国,也能在地中海和北海上空横行,护卫用双发中型轰炸机改装的鱼雷攻击机群去打击英国海军舰队。甚至可以护卫有大西洋祸害之称的fw200c侦察/巡逻机去大西洋上攻击英国商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或许将会大大不同了!

    ……

    赫斯曼的副官汉斯.斯派达尔中校快步走进了莫斯科德国大使馆中的一间办公室,赫斯曼正坐在办公桌后面看着大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是德国政府同意和苏联展开缔结同盟条约谈判的。

    这是1935年就确定下来的事情,当时缔结了一个秘密条约,现在要把密约变成正式的同盟条约了。

    当然,正式缔约前还要进行很多次谈判。希特勒将派出新任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负责此事,同时,德国和意大利、日本也在积极磋商结盟事宜。

    “大将阁下,”汉斯.斯派达尔行了个抬手礼,然后将一份清单交给了赫斯曼,“这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刚刚送来的。”

    “哦,我看看。”赫斯曼接过清单看了一眼,上面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开出来的技术交换清单——他们想用德国“急需”的石油和有色金属换取技术。主要是航空和海军造船方面的技术。

    苏联人显然对他们的陆军装备比较放心,但是他们的航空和海军造船技术还是不过关。而且他们还巴望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特别是在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领域。苏联人没有听从德国的建议,和德国一起开工建造3万吨级的战列舰,而是想要一步到位建造更加巨大的战舰。可是现在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未完待续。)

第243章 苏联战列舰

    “三联406毫米/l50炮塔的全套技术;三联180毫米/l60副炮炮塔的全套技术;双联100毫米高射炮的全套技术;还要单台功率超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技术和大型重油专烧锅炉的技术……”

    赫斯曼低声念着清单上面一条条罗列出来的要求,眉头却轻轻皱了起来,自言自语地道:“斯大林的胃口还真大啊,他这是想干什么?”

    “大将阁下,我们收到过情报,苏联人准备开工建造8艘排水量超过40000吨,拥有406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和18艘26000吨的重巡洋舰。”汉斯.斯派达尔说。

    “我记得这个,”赫斯曼笑着摇头,“苏联人根本没有设计这种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几年前就找我们帮忙,不过他们提出的要求太高,我们满足不了,我们提出的方案(就是俾斯麦级的方案)他们又认为太保守……然后他们仿佛找了意大利人。”

    “是意大利的安沙尔多公司。”汉斯.斯派达尔有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在1936年7月完成了设计,设计代号是up-41型战列舰。据说,这款战列舰就是意大利的‘利托里奥.维内托’级的改进型。标准排水量就高达42674吨,满载排水量46200吨!”

    “改进的太好,以至于造不出来了。”赫斯曼嘲讽地一笑,“斯大林就是心太急,而且喜欢蛮干……四万多吨,而且有三座三联406毫米主炮,哪里那么容易造?”

    汉斯.斯派达尔提醒说:“大将,船体、装甲、动力系统我们还是有办法的。f号战列舰和它差不多。”

    f号就是后来的“俾斯麦”号,1936年初就开工建造,预计将在1939年底前正式竣工。

    “可是f号也没有406毫米的大炮。”赫斯曼轻轻将文件丢在了桌子上。“而且也没有三联装的主炮系统可以转让给苏联人,我们最多可以给他们正在设计的h级战列舰的403毫米大炮。”

    赫斯曼是很想满足苏联人的要求的——可以用技术换到石油和有色金属啊!

    “大将,现在已经是1937年5月了,”汉斯.斯派达尔低声说。“现在造战列舰是不是有点晚了?”

    “晚吗?”赫斯曼轻声一笑,“现在开工,1940年底前应该可以基本完工,1941首舰就能服役了,1943年底前或许就能完成8艘战列舰和18艘重巡洋舰造舰计划,或许还能再造一些‘卡尔.马克思’级航空母舰。到时候苏联就会拥有非常强大的海军力量了……”

    赫斯曼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一味追求高技术和世界大战的原因,苏联人虽然设计了一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但是最终却没有造出一艘。

    不过在这个历史已经被改变的时空,苏联的战列舰计划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苏联的工程师全程参与了“沙恩霍斯特”级的两艘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基本上“吃透”了这一级战列舰。

    但是斯大林对于“沙恩霍斯特”级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对该舰的火力不满——仅仅3座三联装280毫米口径主炮在斯大林看来不足以击败英国、美国和日本最强大的战列舰,要打败它们必须要400毫米以上的巨炮。

    根据意大利安沙尔多公司给出的方案,苏联新一代的战列舰将三座三联装406毫米口径的主炮——火力超过了拥有四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的德国f级战列舰……

    副国防人民委员,工农红军海军司令费垃圾米尔.米特罗法诺维奇.奥尔洛夫在5月12日上午走进斯大林的办公楼,他看见驻西班牙军事顾问团的别尔津已经在那里了。

    “斯大林同志。别尔津同志,”奥尔洛夫向斯大林行了军礼。然后又和许多时候没有见过的别尔津打了招呼,然后向苏联的伟大领袖报告,“德国人同意向我们提供f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和副炮系统,还愿意向我们提供h级战列舰的双联装403毫米主炮系统。”

    h级战列舰和f级战列舰还有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一样,都是z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计划,h级战列舰将在1938年底完成全部设计。在1939年7月前开工建造。

    虽然这一级战列舰的空载排水量将会超过55000吨,但是采用的主炮系统仍然比较保守,只是四座双联装403毫米大炮。

    “奥尔洛夫同志,你怎么看?”斯大林问话的时候,还在低头看着照片——是别尔津带来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国和意大利干涉军使用的飞机和坦克的照片。

    “斯大林同志。”奥尔洛夫说,“双联装403毫米主炮系统的技术是可以用来参考的,或许我们可以将其改进成三联装403毫米主炮……这比意大利人的设计差了3毫米,问题不是很大,不会耽误进度。”

    意大利人给出的设计是三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要将之改成四座双联装403毫米主炮是很麻烦的。但是改成三座三联装403毫米主炮难度并不大。

    “1943年6月底前能完成4艘‘苏联’级吗?”

    斯大林的眼里露出一种阴暗激动的神情,很像猛兽出击前的眼色。

    “很显然,1943年6月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扬.卡尔洛维奇.别尔津心想:“但愿自己还能活到那个时候。”

    别尔津当然没有患上什么绝症。他刚刚在红军总医院进行了全面体检,非常遗憾,他的身体很好,没有一点毛病。这意味着他不能以“害病等死”的名义隐退。而他所在的红军军事情报部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有很多人被捕,其中一些还是他的亲信……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我们有信心按计划完成4艘。”奥尔洛夫回答。

    “很好,”斯大林从手中一叠照片中抽出了一张,摆在了奥尔洛夫面前。“这是意大利的菲亚特g.50‘箭’式战斗机,是他们最新式的舰载机,只在西班牙露过一次面。”

    和另一个时空不同,这个时空墨索里尼有了两艘航空母舰——并不是他认为需要,而是苏联拥有了“列宁”号和“卡尔.马克思”号。

    既然斯大林有了航空母舰,那么墨索里尼就一定要有!

    不过意大利人并没有照抄苏联的“卡尔.马克思”号。墨索里尼的第一艘航母名叫“天鹰”号,第二艘名为“鹰雀”号,都是选择了一艘空载排水量超过20000吨的邮轮进行改装的,拆除上层建筑,形成了连续的飞行甲板。

    因为不是一开始就作为航母建造舰体,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所以这两艘航母的机库面积不是很大,舰载机数量偏少,在没有配备可折叠机翼舰载机的情况下,只有51架舰载机(其中15架是悬吊在机库顶上)。

    “到1943年6月,我们的舰载机性能要超过他们的。”斯大林顿了一下,看着奥尔洛夫,“到那时,黑海舰队应当是红海军的主力,需要配备‘卡尔.马克思’号航空母舰和4艘‘苏联’级和2艘新式重巡洋舰(实际上是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

    苏联要向南发展了!

    奥尔洛夫和别尔津顿时就明白了斯大林的设想。

    如果战争在1939年爆发,波兰肯定撑不了多久,在苏德夹击之下,最多捱到1939年底。但是英法不会那么快完蛋——因为苏联并不打算去和英法交战。

    这样德国和英法就会在西线打拉锯战,就好像1917年二月革命后的情况那样。

    而苏联则可以趁机继续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巩固西线的防御;还要在远东扩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等到英法德三国都筋疲力尽时——打上三四年,到1943年差不多也该筋疲力尽了——再大举南进,拿下土耳其,进军地中海……

    而意大利海军,很有可能是苏联南下地中海的最大障碍!

    所以苏联红海军要在黑海部署“卡尔.马克思”号和4艘“苏联”级2艘新式重巡洋舰。

    “斯大林同志,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奥尔洛夫在心里长出口气——他是乌克兰人!目前乌克兰人是“大清洗”的重点,不少乌克兰族的干部已经被枪毙了。所以奥尔洛夫这些日子天天提心吊胆,现在斯大林仿佛要委派重任给他,那么看起来在1943年6月前是可以安心过日子的。

    斯大林笑着点点头,挥手示意奥尔洛夫离开。现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就只剩下了斯大林和别尔津两人。

    苏联的慈父领袖笑眯眯看着别尔津,看得别尔津心里面一阵发毛。斯大林突然开了口:“昨天政治保卫局的同志刚刚逮捕了图哈切夫斯基!”(未完待续。)

第244章 别尔津的骗局

    别尔津听到图哈切夫斯基已经被捕的消息,顿时就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因为这意味着“大清洗”的风暴终于刮到红军高层了!

    而别尔津身为工农红军情报部的前任部长,无疑是红军高层的一分子,而且他还不是斯大林的嫡系……

    “斯大林同志,我坚决拥护党的决定,我要向您揭发图哈切夫斯基的罪行……”

    别尔津的反应很快,立即决定反戈一击。这不是什么“小人所为”,而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必备的素质——服从党的一切决定!

    而且在别尔津看来,图哈切夫斯基的确有严重的错误——主要是路线错误,他反对党的军事路线和外交路线!

    “图哈切夫斯基反对党的路线,是军队中的新反对派的头目。”别尔津说,“他不仅反对党的军事路线,想要按照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提出的机械化战争论来改造红军,而且他还反对党的外交路线,对于联合德国存在异议……”

    路线错误就是罪过!所以斯大林对图哈切夫斯基和红军的清洗并不是错误的,而是符合布尔什维克政治斗争规则的做法。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扩大化的倾向——处决的人太多,这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将持错误路线的人清除出革命队伍,则是布尔什维克一贯的做法,是必要的……

    “哦,”斯大林轻轻点头,似乎对别尔津的表态非常满意。“那么你对联合德国的问题是怎么看待的?”

    “这个……”别尔津脑袋上的冷汗都要滴下来了——路线d争太过残酷,说错了话很有可能丢掉性命。

    “说吧,尽管说。”斯大林微笑着说。不过他的心里面还是对别尔津的态度感到不满——不同意见和错误路线不是一回事儿!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不是在自己面前说错了话,而是在军队中推行和党的军事路线不一致的错误路线。

    “斯大林同志,”别尔津皱着眉头说。“想要消灭白色波兰,我们就必须联合德国,否则德国就有可能站在波兰一边。”

    斯大林笑着点点头,这么简单的道理,图哈切夫斯基居然想不明白——这个人的脑子太糊涂,只是一个军人。根本不懂外交和政治!

    “但是在消灭了白色波兰后,德国将是一个威胁。”别尔津斟酌着是,“可如果德国和英法的战争持续,那么他们就不会再和我们打了。”

    “对!”斯大林笑了起来,“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德国当权的人都吃过两线作战的苦头,他们不是傻瓜,同样的错误不可能犯两次。所以和德国瓜分波兰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让德国和英法一起陷入战争泥潭!而且……还要让我们置身战争之外。”

    别尔津知道斯大林想让自己出主意,这是一个获得信任的机会!他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斯大林同志,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让英法对德宣战,不能让英法被苏德同盟吓住。”

    “说的对。”斯大林拿出了一个蓝色的铁皮罐子,里面是中国武汉政府的新任总理伍豪1月份来访时赠送的云南烟丝。

    斯大林一边往自己的烟斗里面装烟丝,一边说:“我们要的不多,仅仅是收复苏波战争中的失地,并不想和英法开战。而且白色波兰一旦灭亡。我们和德国就接壤了。这样我们和法国就存在合作的空间,不是吗?”

    “总书记同志。您真是太英明了。”别尔津由衷地说,“就应该让德国和英法狗咬狗,我们在一旁观战,等到他们都筋疲力尽了,就是我们领导世界革命的时候了!”

    斯大林点上了烟斗,吸了两口。笑道:“世界革命可不容易啊,这需要等苏联完全建成社会主义,才有可能成功。”

    他可不像托洛茨基那样冒进,但是也不反对在不和帝国主义阵营完全决裂的情况下扩大苏联的地盘。

    “所以我们的目标仅仅是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斯大林说,“土耳其和伊朗都是独立国家。伊拉克则受英国保护,但基本上也是独立国。”

    斯大林觉得自己非常小心——只拿下三个独立国家,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这应该不会过分刺激英法德。

    至于意大利,如果那位法西斯领袖真的敢阻挡苏联南下的脚步,斯大林是非常有信心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总书记同志,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成的。”别尔津钦佩地说。“只要拿下了近东和中东,苏联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

    斯大林大笑了起来,南下收复君士坦丁是俄罗斯人民几百年的梦想,看来要在自己手中成真了。

    “可是总书记同志,”别尔津这时候突然问,“我们要怎么才能让英法顺着我们的意思行动呢?我们不是已经准备和德国缔结同盟了吗?”

    苏德结盟是瓜分波兰的前提——这是赫斯曼一贯以来坚持的条件,也是德国的国策。

    “当然要结盟,这是必须的,”斯大林吸了口烟,“因为我们必须收回右岸乌克兰,这只能靠打仗,没有办法。但是我们应该让英法知道苏联的政策,知道德国的政策,知道德国人准备怎么打败波兰!”

    “总书记同志,您的意思是……”别尔津看着斯大林,似乎在等待着对方的命令。

    “需要有一个人,”斯大林笑着说,“一个高级别的工农红军干部,可以接触到一切机密的干部,因为牵连进了一个反革命集团,感觉到有可能被捕而叛逃,将《黑色方案》的副本带去伦敦或是巴黎。同时也将我们的一些意图告诉英国和法国。”

    别尔津的心脏急速跳动起来了,叛逃啊!又能牵扯进许多同志......

    “现在正好有一个军队反革命集团,”斯大林说,“图哈切夫斯基不可能是一个人在作案,必然有一批人!别尔津同志,你是图哈切夫斯基的追随者吗?”

    “不,我不是……斯大林同志,我是一个忠诚的布尔什维克,”别尔津急忙辩解,“沙皇还是我带人去处决的,我怎么可能和图哈切夫斯基这个贵族出身的军事专家说一伙的?”

    “我知道,我知道,”斯大林笑着摇头,“我知道你和图哈切夫斯基不是一伙儿的,我是信任你的!”他稍稍顿了下,“那么谁来充当这个可恶的叛徒呢?“

    “斯大林同志,这是工农红军情报部的工作。”别尔津提醒说,“工农红军情报部会安排好一切的。”

    “好啊,”斯大林笑着点点头,“那么我就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工农红军情报部,别尔津同志,你是我们最好的情报部长,这是你的工作。”

    斯大林让自己再当工农红军情报部长了!这说明他是信任自己的。别尔津顿时就有了一种逃出虎口的感觉。

    “请您放心,”别尔津说,“我一定完成任务,我一定会安排一个完美的骗局,保证不会被敌人识破。”

    ……

    “怎么没有见到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5月15日,赫斯曼在苏联的访问圆满结束,不仅就苏德同盟协议的草案和苏联方面达成了许多共识,还草签了《苏德加深海军技术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德国要向苏联提供建造26000吨级战列巡洋舰和42000吨级战列舰的相关技术以及设备,并且允许苏联方面以石油和有色金属偿还。

    在他离开莫斯科的时候,伏罗希洛夫元帅、布琼尼元帅和叶戈罗夫元帅都到飞机场送行,唯独不见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他生病了,”伏罗希洛夫回答,“是传染病!”

    谁沾上都得进去!

    “哦。”赫斯曼点点头,他知道图哈切夫斯基很有可能已经被捕,现在正是苏联大清洗的时代。

    “那就祝他早日康复,”赫斯曼不动声色地说,“如果在医疗上需要德国的帮助尽管和大使馆说,让他来德国就医或是派我们的医疗专家到苏联都可以。”

    德国大夫能治路线错误吗?叶戈罗夫听到赫斯曼的话,忍不住就是一声轻叹。图哈切夫斯基的被捕是一个信号——大清洗就要波及到工农红军的高层了!

    “非常感谢,”伏罗希洛夫笑着和赫斯曼握手,他毫无疑问是安全的,不用担心斯大林会拿他开刀。“我会将您的好意转告给图哈切夫斯基的。”

    “好,那就太好了!”赫斯曼同伏罗希洛夫拥抱了一下,“伏罗希洛夫,祝我们的合作愉快。另外,我期待着1938年夏天和您在柏林见面。到时候我们两国应该是最亲密的盟友了!”

    “对!我们将是盟友!”伏罗希洛夫愉快地说,“我们将会一起把社会主义的旗帜插遍环球!”

    赫斯曼也赞同地说:“没错,我们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旗帜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未完待续。)

第245章 叛逃者

    从1936年开始,让人匪夷所思的消息就陆续从赤色铁幕保护下的人民国家传来:这个国家的许多高级领导人,曾经被认为是全人类最宝贵的革命领袖的那些人,居然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恶!那些曾经领导红军同白卫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居然是俄国女皇奥丽加派到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奸细……

    1936年8月19日-24日,在莫斯科对16名被告进行了公开审讯——16名被告的名单中居然有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样的人物!

    他们可是赫赫有名的革命领袖,列宁时代的政z局委员!其中托洛茨基是工农红军的创始人,加米涅夫是最高苏维埃最早的领导人而季诺维也夫则是第三国际的创建者!

    这样的人物,居然被控告是流亡瑞士的俄国末代女皇奥丽加的追随者!为了推翻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复辟沙皇俄国,他们成立了恐怖组织,暗杀了受人爱戴的政z局委员基洛夫同志,还准备暗杀其他政z局委员!

    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指控,居然被16位被告中的4人,也是所有被告中可以出庭的4个人(其他人不是已经被枪毙,就是在国外抓不到)——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巴卡耶夫和叶夫多基莫夫(托派分子)——全都当着第三国际兄弟党观察员和外国友人(包括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友人戈贝尔博士)的面,在法庭上承认了全部罪行。

    苏联红军的创立者,最高苏维埃的领导人,第三国际的创建者,居然都是俄国女皇奥丽加.尼古拉耶夫娜陛下的心腹亲信。他们毕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在俄国恢复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然后所有的被告都被判处了死刑(包括流亡在外国的托洛茨基等人)。出庭受审的人都很快被执行了枪决!

    审判无疑是公正的,被告都供认不讳,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屈打成招——所有出席公审的兄弟党领导人和外国友人都这么认为。

    连一向和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不大友好的德意志帝国的宣传和国民教育部长戈贝尔博士(他被希特勒派去旁听了),事后也不得不向德国的记者承认:“虽然很让人匪夷所思——有那么多人帮助奥丽加女皇,她居然还没有取得胜利——但是这次审判无疑是公正的,至少我没有看出那几个站在法庭上的被告曾经受到拷打或被喂了什么药。”

    感到匪夷所思的戈贝尔博士。在第一次莫斯科大审判的几个月后,又一次被苏联司法的公正和高效率震惊了——他又被希特勒派到莫斯科去看审判了,这次的被告有21个人,都属于一个反革命恐怖组织“平行总部”。

    戈贝尔博士居然在被告席上看到了一个曾经担任过德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的家伙——卡尔.狄拉克!戈贝尔知道这个人在20年代曾经被史塔西的特务逮捕过,经受了严刑拷打,却没有丝毫动摇,最后被放回了苏俄,用来交换被契卡逮捕的史塔西特务。

    就是这样一个让史塔西的特务都竖起大拇哥称赞的硬汉,居然也在法庭上面痛哭流涕地认罪了。他承认在德国从事革命工作期间投靠了奥丽加女皇——正是因为女皇的保护。才免于被史塔西秘密处决。

    恍然大悟的戈贝尔再一次向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记者保证:“审判肯定是公正的,卡尔.狄拉克肯定没有被殴打,至少没有被打得很惨。至于他和其他被告投靠俄国女皇的说法……呃,我只能说奥丽加女皇的领导能力很成问题,这些人投靠了一个错误的领袖。在这方面我比较幸运,我追随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领袖。”

    而戈贝尔博士很快又要被震惊了,因为在1937年6月之后,更多让人震惊的罪恶被揭露了出来。而且工农红军成了风暴的中心!

    就在6月11日,苏联《真理报》在显著位置登出社论。揭发了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科尔克、埃德曼、费尔德曼、普里马科夫和普特纳等八位工农红军的将帅也是奥丽加女皇的心腹,而且这些罪人还有很多党羽……

    ……

    “夏尔,你听说过一个名叫格里戈利.米哈伊洛维奇.施特恩的苏联将军吗?”

    法国陆军第507坦克团团长夏尔.戴高乐刚刚走进陆军总参谋部大楼,就遇上了自己的老朋友总参谋部情报处的埃米尔.梅耶上校。这位犹太人上校和戴高乐一样。都是法国陆军中“错误路线”的代表。

    幸好在法国,“路线错误”是不会伤及性命的,连他们二人的官运都没有太受影响。1912年从圣西尔陆军学校毕业的戴高乐现在已经是坦克团团长了,这个职位比普通步兵团团长更重要,而且容易晋升。

    因为法国陆军现在也开始重视机械化部队建设了。对于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戴高乐来说,自然会有很好的前途。法国陆军的机械化之路,当然不是由于思路变化而是由法国的工业实力决定的。法国的汽车工业排在美国、德国、英国之后,每年也有二十多万台的产量,几乎比苏联多一倍。他们的陆军自然能比苏联红军拥有更多的汽车,也比较容易实现机械化。

    不过戴高乐今天被召到巴黎并不是要和谁讨论机械化,而是一个苏联红军的将军到了巴黎。

    “施特恩?”戴高乐想了想,“他好像在1935年时替代法肯豪森中将担任中国武汉政府的军事总顾问。”

    “对,”梅耶上校点点头,带着戴高乐直接往总参谋长甘末林的办公室走去。“就是这个施特恩,他1936年就离开了中国,去了西班牙,担任过著名的国际纵队第11旅的旅长,打过不少硬仗,1937年初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西班牙共和国总顾问。不过很快就回了苏联,听说在工农红军总参谋部担任要职。”他突然压低了声音,“这个人现在来了巴黎……他是叛逃者!”

    “什么?”戴高乐怔了怔,扭头看看自己的老朋友,只见梅耶上校已经露出了笑颜,“他是因为害怕被捕而叛逃的,利用西班牙军援船只逃往到了巴塞罗纳,然后又逃到了法国。而且他还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情报!”

    “非常重要的情报?”

    梅耶点了点头,“是的,至少对我们这样的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军人,我们的机会很快就要来了!”

    “机会?什么机会?”戴高乐问。

    “当然是揍德国佬的机会!”梅耶说,“德国和苏联即将结盟,然后它们会一起进攻波兰……所以你我现在都有了新的职位!”

    ……

    “大将阁下,”汉斯.斯派达尔中校的声音从赫斯曼的办公室外传来。“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到了。”

    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并不在海军任职,而是帝国中央保安局的局长,目前德国第一号特务头子!

    “请他进来。”赫斯曼只是低头看着海军司令部报上来的最新版的“z”计划方案——“z”计划是从几年前签署《英德海军协定》后开始实行的,计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积累技术、扩充海军航空兵和重建水下舰队为主,第二阶段才是海军水面舰艇的大扩张。

    根据计划,第一阶段的截至时间是1939年6月底,还剩下一年零四个月。

    所以和“z”计划第二阶段有关的预备方案,最近就经常被送到赫斯曼这里。

    这些方案说真的,赫斯曼是很看不上眼的。海军部狮子大开口,想要多达25艘主力舰,航空母舰和航空巡洋舰却只想要8艘——什么是航空巡洋舰?另外,海军还想要各种巡洋舰120艘,驱逐舰150艘,潜水艇400艘,扫雷舰250艘,布雷舰20艘,猎潜艇和快艇各100艘。

    基本上,德国海军的思路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现在只想要重建威廉皇帝的公海舰队。但是这样的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的能发挥作用吗?

    赫斯曼轻轻摇了摇头,看来有必要召开一次包括陆、海、空三军头脑和政府要员参加的军备会议,给海军那帮战舰派洗脑子了。

    如果洗不了脑子,恐怕海军总司令的人选就要动一动了。

    可问题是谁能当海军的新老大呢?这海军可不比空军,他们自成体系,是不可能让陆军的将军去指挥的。

    赫斯曼正琢磨的时候,卡纳里斯已经又急又快地走了进来,也没有行抬手礼,就直接报告说:“大将阁下,刚刚接到法国传来的消息,苏联的一个将军叛逃,带去了《黑色方案》的副本文件!还将苏联要和我们结盟的消息告诉法国人了!”(未完待续。)

第246章 准备开战 一

    “德国人居然不打算用机械化战争的办法对付波兰?”夏尔.戴高乐上校看完了《黑色方案》的总纲全文,沉吟着发问。

    《黑色方案》的总纲看上去不像是假的,但是里面提到的战略和战术却让戴高乐感到怀疑。据他所知,德国拥有巨大的机械化优势。德国的汽车工业比法国强大一倍,完全可以装备20万机械化职业军队。而这样一支完全实现机械化的军队,是波兰陆军这种传统军队根本无法抵抗的……

    “上校,德国人没有那样的能力!”长得非常英俊的“叛徒”施特恩和戴高乐对面坐着,他们两人还有梅耶上校都在一间位于法军总参谋部内的小小的办公室里面。

    这里是戴高乐办公的地方,他现在有了新的职务——战略研究室主任。这可不是个闲差,而是专门负责研究如果帮助波兰对抗德国入侵的差事。

    “没有那样的能力?”戴高乐看着眼前的红军叛将。

    “他们的坦克很弱,在西班牙战场上根本不是t-26的对手。”

    戴高乐摇摇头,“可是西班牙战争看起来还是要以弗朗哥将军的胜利而告终了。”

    西班牙内战已经打了一年多,弗朗哥的军队大约还要再奋斗上一年才能取胜,但是共和派的败象已露。在去年6月到10月的北方战役中,共和军遭遇惨败,西班牙重要的工业区巴斯克地区和阿斯图里亚斯沦陷。

    “那是因为共和派自相残杀,”施特恩咬了咬牙,“弗朗哥的人一心一意在作战,而我们……共和派这边却忙着杀自己人!没完没了的肃反,不知道害死了多少战士。马德里保卫战的时候,敌人在外面打。我们的人却在城内互相攻打。如果我们能像叛军一样团结,西班牙战争早就结束了。”

    他仿佛非常气愤,重重吐了口气:“这一切都是叫大肃反闹的,苏联国内从1934年开始就这样,几百万人已经被捕,至少几十万人被杀!现在又波及到了工农红军。连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亚基尔大将这样的人都被杀了。这简直是在毁灭红军!红军要被斯大林毁掉了,苏联这样下去也完蛋了……”

    苏联红军会被肃反毁掉?戴高乐不敢确定,不过大量处决军官肯定会对军队的战斗力构成破坏。

    “斯大林知道吗?”戴高乐又问。

    “怎么会不知道?他又不是傻瓜。”

    “那他还敢打波兰?”梅耶上校插话问。

    “不是还有德国吗?”施特恩皱着眉头,有些苦恼地说,“德国也有强大的地方,他们的飞机很厉害,战斗机、轰炸机和对敌攻击机都很厉害,我们的飞机打不过它们。他们会用我们的城市、道路和交通枢纽进行狂轰滥炸,我们的城市人心惶惶。部队也很难在白天运动……”

    “轰炸让部队很难运动?”戴高乐突然打断了施特恩。虽然法国在西班牙也有军事观察员,但是他们对战局的了解终究不能和施特恩相比。

    “是的,他们的bf-109和福克d.21、福克d.31都是很厉害的飞机,比我们的伊-15和伊-16要厉害。”施特恩瞧了一眼有些皱眉头的戴高乐,“你们的d.510和d.560一样不行!”

    ……

    威廉街73号,原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总统府大楼现在属于帝国国防和军备部。这个部是由原先的国防部改组而来,除了拥有原先国防部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一个军备规划局。有权对德国的军备生产(不是设计和采购而是生产)进行全面干预。在战时,军备规划局还会变成军备生产局。可以统管德国的战时军备生产。

    目前担任国防和军备部长的,仍然是原来的国防部长施莱彻尔,而出任军备规划局局长的则是克虏伯公司的继承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1938年1月20日上午,威廉街73号前面停着一排豪华精美的黑色轿车,这是不常有的事。自从威廉皇帝复辟,这里就不再是德国最高领导人的官邸。仅仅是帝国政府的一个部,很少会有许多大人物同时汇集于此了。

    副总参谋长赫斯曼大将的奔驰w07轿车也在路边停了下来,赫斯曼的副官斯派达尔中校从副驾驶座上下了车,替大将拉开了车门。赫斯曼从车厢里面钻了出来,然后是非常肥胖的安东尼.福克男爵(威廉皇帝封的)。

    福克是一个星期前才从日本回来的。因为有了福克公司为后盾,“福克零战”的开发进度是让人满意的——实际上这不是一种很复杂的飞机,它的特点就是“轻”和“快”。前者需要尽可能减重和一种轻而硬的铝合金材料,后者则需要一种小而强劲的风冷式发动机。

    “蒙皮是现成的,准备选用经过热处理的铝锌镁系合金。”福克拎着皮包,快步跟着赫斯曼往大楼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主桁梁是个问题,为了减重不能选用钢材,只能使用超硬铝合金,日本人说他们已经成功合成了这种超级铝合金,还想用它来交换发动机技术。”

    日本人合成的应该是传说中的五十岚金属,估计也是热处理铝锌镁系合金的一种。按照美国铝业划分标准就是所谓7000系列,不是7178系就是7075系。是在铝锌镁合金的基础上再加上少量的铜和微量的铁、硅、锰、铬、镍。虽然要用掉一些宝贵的有色金属,不过在赫斯曼的长期经营下,现在德国的有色金属储备非常充足。

    “可以交换。”赫斯曼立即做出了决定,“发动机的问题交给谁去解决?是用现有的发动机还是需要开发新的产品?”

    “可以向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招标,需要一款双排14缸的小型发动机,直径不能超过1150毫米,自重必须低于600公斤,在装配一级二速增压器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超过1200匹。”

    赫斯曼说:“这不是问题,我们能做出更好的。西门子公司和bmw公司早就在研发直径较小的星型发动机了。如果马力足够强劲,重量超个几十公斤也不要紧吧?”

    历史上的bmw801系列就是一种直接较小(比较长)的双排星型空冷发动机,不过bmw801系列“大双排”发动机(历史上就有“小双排”,譬如普惠的“小双黄蜂”和中岛的“荣12型”),追求的是大排量大功率,不适合零战这种小飞机。

    不过这种发动机难不倒如今的bmw公司,实际上bmw公司现在就有“小双排”民用型发动机,被称为bmw300系列。只要按照正在开发的bmw800系列的体型要求改动一下,基本上就能达到福克的要求了。

    而1200匹马力以上的最大输出功率,也让“福克零战”有了更多的重量可供分配,性能可以和历史上在1942年末才出现的零式22型相比。这就使得“福克零战”可以采用自封闭式油箱,大大提升了飞行员在飞机被击中后的生存可能,同时也不必在主桁梁上打洞,也不用打磨铆钉,能够节省不少工时。

    “那这种飞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开发?”赫斯曼走进国防部大楼时问。“我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再过几个月就能海试了,明年6月前会交付海军。到时候能有50架以上的‘福克0号’(这是福克给这种新飞机起的代号)战机可用吗?”

    在这个时空,德国的第一艘航母并不是3万多吨的“齐柏林伯爵”号,而1.5万吨级的“塞德利茨”号。

    这款航母是德国工程师在总结了“卡尔.马克思”级的建造经验,又综合考虑了北海、北大西洋海况后,利用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舰体建造的。

    它的航速和排水量都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类似,拥有3台蒸汽轮机和12台重油专烧锅炉,可以达到32节左右的最高航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级航母因为要在高海况的大西洋上作战,因此采用了封闭机库,使得航母的舰载机数量较少,只能搭载36架舰载飞机。

    而且这级航母目前只开工了两艘(另一艘会在1940年加入现役),因此根本不可能构成舰载机打击能力,只能作为护航航母,陪伴战列舰出击。

    所以在海军的规划中,两艘“塞德利茨”级航母将配备30架舰载战斗机和6架舰载侦察机,不会装备任何舰载轰炸机和鱼雷机。

    “明年6月?”福克想了想,说,“应该来得及,福克0号计划在明年三月首飞,同时在日本和德国进行。如果顺利的话,波罗的的bf-fk工厂可以在5月底前安排生产,即使6月不行,7月8月也能拿出一定数目了。不过要形成战斗力还得到1940年后。”(未完待续。)

第247章 准备开战 二

    在威廉皇帝复辟之后,德国的国民经济就逐步转向了准军事化。军备生产开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国家管理体系的重组。

    首先是国防部军备局和陆、海、空三军军备局的设立,国防部军备局负责统管军方的军备采购、储备和贸易。而陆、海、空三军军备局则各管一摊。其中陆军因为没有自己的总司令部,因此陆军军备局就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赫斯曼的一个亲信,曾经担任过他副官的保卢斯少将成了第一任陆军军备局长。

    另外,总参谋部之下除了一个军备局外,还有一个资源储备局,专门负责各种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由赫斯曼创立的俄德经济促进公司现在也由这个资源储备局管理。而资源储备局的局长则是赫斯曼早年的好友奥斯卡.冯.埃特尔。

    其次是军方的军备部门和政府经济部门之间的整合。和苏联的模式不同,德国的军备工业主要都是私营部门,由国防部控制的军备生产企业很少,除了几家国营造船厂就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因此要将德国庞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完全整合,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帝国经济部、帝国经济总委员会和国防部军备局进行协调。

    而国防系统内部的陆、海、空三军,同样需要就军备生产问题讨价还价。毕竟德国的工业实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而军队对先进武器的需求仿佛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

    于是,一个由国防部主持,由经济部、经济总委员会、国防部军备局和下属的陆海空三军军备局以及各大军备生产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帝**备会议,现在就成了德**备生产的重要决策会议了。

    帝**备会议的决定,只要再经过领袖兼总理阿道夫.希特勒的批准就能列入年度经济计划了。

    当赫斯曼和福克还有汉斯.斯派达尔三人走进一间宽敞而且奢华的会议室的时候。大部分参加会议的官员或企业主已经到了。不过会议还没有开始,人们在交头接耳,一些人更是又快又急地在讨论着什么。

    “大将,您来了。”海军航空兵司令官格莱姆中将,本来在和空军军备局长米歇尔空军上将说话,看到赫斯曼走来。立即就上前去和他招呼。

    “怎么?”赫斯曼和他握了下手,“和威策尔谈过了?”

    卡尔.威策尔海军中将是海军军备局局长,他是德国海军“决战派”的代表,他认为只有依靠大型战列舰才能同英国海军进行决战并且夺取制海权。而他的意见得到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奥托.施尼温德海军中将和海军作战部长库尔特.弗里克少将的支持。

    另外,领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本人也是海军“决战派”的拥护者。

    和海军“决战派”相对应的则是“破交派”,包括海军参谋长京特.古泽中将、潜艇部队司令官邓尼茨少将在内都是“破交派”的支持者。他们的主张则是利用潜水艇和破交舰封锁英国,就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

    而在这两派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海军“航空派”。由于德国海军长久以来并没有航空母舰,因此海军航空兵一直不大受重视——哪怕在德国海军制定的那份狮子大开口的z计划中。也没有多少航母的份额,而且航母在海军的计划中也不是一支主要打击力量而是战列舰部队的护卫。

    因此赫斯曼只好利用总参谋部的权力,直接把空军的一部分划入了海军航空兵。组建了以航空兵中将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为司令官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

    而那些由陆军变空军再由空军变成海军航空兵的德国海航军官们,就成了德国海军里面比较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们并不是“航母派”,而是主张把发展岸基航空兵当成打击英国海军水面舰队的方法。

    根据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意见,海军需要的是能够进行俯冲轰炸,能够在简单改装后挂载鱼雷,而且拥有较大航程和较高航速的双发轰炸机(岸基)和拥有大航程的单发护航战斗机(福克零式就是他们要的)。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建立起一个拥有1000公里作战半径——航空兵司令部称1000公里作战半径为“斯卡帕湾距离”,同时拥有1000架飞机的航空队。就能够炸翻英国海军了……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甚至提出了一个“不宣而战,千计偷袭斯卡帕湾”的冒险计划!

    不过他们的意见却遭到了海军“战舰派”和“潜艇派”的联合反对。

    在德国海军的大人物们看来,能够在战斗中消灭一支舰队的,只有另外一支舰队!用1000架飞机去偷袭英国皇家海军锚地的计划,既冒险又不切实际。

    因为目前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拥有1000公里作战半径的空优战斗机——因为大航程往往意味着大飞机,笨拙不灵活。难以战胜小航程的战斗机。

    ……

    “威策尔海军上将认为偷袭计划绝无可能成功,”格莱姆中将摇了摇头,“他认为大航程的护航飞机不可能打赢英国最新式的飓风式战斗机,这两款飞机拥有非常出色的性能,足以和我们的bf-109对抗。”

    英国的飓风式战斗机和喷火式战斗机分别与1935年11月、1936年3月试飞成功。现在已经开始大量装备英国空军。而德国方面对这两款飞机极其重视,想方设法摸清了它们的大致性能,得出了“和bf-109”旗鼓相当的结论。

    为此,在1937年6月德国空军军备局就紧急拟定了新型战斗机研发的战技要求说明书,下发给了各飞机制造商。

    同时,考虑到德国在直列液冷发动机领域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空军军备局还给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下达了开发“小迎风面积”的大功率空冷式发动机的任务书。

    “安东尼,”赫斯曼回头看着自己肥胖的妹夫,“你怎么看?”

    “现在不好说,”福克摇摇头,“等待飞机造出来后和bf-109模拟一下吧。如果能够和bf-109对抗,那么我们就走运了,毕竟这是一款大航程飞机。”

    “好吧。”赫斯曼点了点头,千机偷袭斯卡帕湾的计划的确非常吸引人,仿佛就是奇袭珍珠港的再现。但是零式战斗机都没出来,根本不可能真正制定计划。

    “不过海军航空队的‘千机计划’我还是会支持的。”赫斯曼说,“1940年3月底前,我会设法给你们配备上1000架最新式的中型远程轰炸机和单发远程战斗机。不过你们也要做好随时支援地面作战的准备。”

    “好的,大将!”格莱姆中将笑着点头。其实“千机偷袭斯卡帕湾”不过是一些在日本呆过的航空参谋提出的脑洞大开的方案。连格莱姆中将自己都觉得冒险,所以拿出来就是为了“千机计划”。只要海军航空队能够扩编,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将,你怎么看我们的z计划?”

    赫斯曼刚刚和格莱姆分开,还没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海军元帅雷德尔就走来过来。

    “元帅!”赫斯曼向雷德尔行了个抬手礼,然后又拉出两把椅子,请雷德尔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你们的z计划我是支持的。”赫斯曼的回答连雷德尔本人都吃了一惊,他是狮子大开口,等着赫斯曼来砍掉一半的——最新修订版的z计划准备花330亿帝国马克,同时建造超过700艘各类舰艇。即便在雷德尔看来,也已经大大超出了德国目前的造船能力。

    “不过z计划中关于航空母舰的部分太过保守,8艘航母无论如何都完成不了任务。”赫斯曼说,“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航母……包括舰队航母、巡洋航母和轻型的护航航空母舰。”

    “大将,”雷德尔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增加航空母舰我当然不反对,但是我们德国能完成那么多艘舰船的建造吗?”

    赫斯曼笑了笑,拍了拍雷德尔的胳膊,“元帅,海军会得到想要的所有舰船,我保证。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德国的力量去完成,我们要利用欧洲大陆的力量去建造这些舰艇……我们将来要建设的是欧洲联合舰队,而不是德国公海舰队。不过在这之前,德国必须先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他看着表情变得有些失望的雷德尔,说:“元帅,我需要一支在1940年前后就能全面投入作战的海军,大约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准备。有多少船就打多少仗……而飞机的数量将是充足的,在1940年3月底前您将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航空兵。另外,在1939年6月前,您就会有一支强大的水下舰队。请您靠这些力量去打败英国吧!”(未完待续。)

第248章 准备开战 三

    “诸位,在今天的军备联席会议开始前,需要先说明一下目前的形势。”

    在人员到齐之后,身为副总参谋长的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大将第一个发言。

    “目前的形势是德意志帝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打破了大英帝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错误的欧洲均势政策。现在我们德意志民族不仅基本实现了统一,而且我们的工业实力也已经接近或超过了英法的总和。我们的人口也已经接近9000万(包括捷克族),也将要超过英国和法国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秉持错误政策,坚持分裂欧洲,不愿意正视德国崛起的英法帝国主义必将会以战争政策破坏德国崛起。

    目前英法对波兰的扶植,正是出于遏制我国的目的。而且波兰仰仗英法支持,也正在采取敌视我国的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波兰军队极有可能挑起对我国的侵略性战争。而英国、法国也将会加入波兰阵营,共同发起对我国的侵略。为了反对侵略,也为了将被波兰奴役的德意志人拯救出苦海,我们有必要做好在1939年6月后开战的准备。”

    开战的大致时间已经定下来了——是1939年6月后!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不约而同感到心脏一阵收紧。虽然他们早就知道要开战,而且也支持开战。毕竟这个时空有个“社会主义同盟”存在,德国应该不至于失败。

    但是同英法波三国开战,想要取胜恐怕也不容易吧?

    “鉴于上一次大战的惨痛教训,”赫斯曼的目光从会议室中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包括施莱彻尔元帅在内,每个人都微微有些忧色。

    “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抵抗侵略的准备!因此军备的生产和研发工作。必须有长期规划。抵抗侵略的战争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获得胜利,我们要有坚持5年到10年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以及战胜一切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

    而我们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发挥最大的效率。将我们有限的资源和工业能力,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赫斯曼说到这里。冲着自己的副官斯派达尔中校点了点头,后者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文件,然后开始分发。这是“关于军备项目分级”的征求意见稿。

    “所以,我们需要整理手头的项目、生产能力和各种资源。”赫斯曼接着又说,“必须根据战争的进程给所有的项目和生产定下‘优先’、‘普通’、‘缓慢’和‘暂停’等四个供应级别。”

    即便是提前十几年进行储备,目前的德国也没有足够的资源让所有的军备项目都全力开动。

    “现在,总参谋部大致上定一个标准,”

    赫斯曼说:“对于打败波兰和法国所需要的项目,可以定为优先级;对于封锁英国有很大作用的项目。也可以定为优先级;对于可以帮助德国夺取北海、英吉利海峡制海权的项目,可以定为普通级;对于帝国保卫欧洲有重大作用的项目,可以定为缓慢级;对于战争进程没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项目,可以暂停;对于民用项目,总参谋部的建议是最高供应级别为普通;任何与战争无关的消费品,比如私人小汽车、电冰箱、真空吸尘器和钢琴等等,在战争开始后都应该停止生产。

    另外,总参谋部还建议加强军备生产管理。将陆、海、空三军的军备局,国防部军备局和总参资源储备局合并成军备总局。同时授予军备总局整合管理全**事工业生产的权力。并且在战争开始后立即实行军工总动员,实行总体战!”

    这一次,赫斯曼准备在战前就推动军工总动员了!

    任何一个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位领袖兼帝国总理的阿道夫.希特勒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失误还不是在没有打败英国的情况下,就贸然进攻苏联。

    而是没有及时进行总动员进行总体战。这让德**队总是以数量较少且武器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同人数和装备皆占优势的敌人开战。

    而且德**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居然打得不错!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才丧失主动权。渐渐处于劣势。而希特勒恰恰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才下令进行军工总动员的。

    ……

    “总动员?”阿道夫.希特勒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目光看着前来向他报告工作的赫斯曼和施莱彻尔。

    “为什么要总动员?”希特勒的问题让两个可以把鲁登道夫元帅(他在拥立皇帝复辟后成了元帅)的《总体战》一书倒背如流的德军将领一下愣住了。

    “总理阁下,我们要打仗了……”赫斯曼说,“这将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啊,就和1914年开始的战争一样。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必须实行总体战。”

    “用不着,”阿道夫.希特勒笑了笑,显得非常自信,他拍了拍桌子上的“建议书”,“成立军备总局,对军备和工业进行管理就足够了。我知道德国的力量,我们非常强大!”他用力挥舞了一下手臂,“波兰人不是我们的对手,三个月内战争就结束了。”

    “还有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对手呢,”施莱彻尔元帅提醒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敌人。”

    “可我们一方有苏联,另外还有一个意大利,墨索里尼早晚会站在我们一边的。”

    希特勒是没有一点担心的样子,他笑道,“这样,欧洲的五大军事强国就有三个属于我方阵营。而且目前的美国民意非常反战,孤立主义盛行,根本不可能参战。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怀疑英国和法国会为了波兰同我们打仗,这毫无必要,而且他们根本打不赢。”

    “英法一定会向我们宣战的!”赫斯曼摇摇头,缓缓地说,“领袖,您似乎还没有弄清楚德意志帝国真正的敌人是谁?”

    他顿了下,然后自问自答道:“我们的敌人不是波兰人,也不是英国和法国的人民,而是控制了英国、法国和波兰还有美国的国际犹太金融财团!我们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是国际犹太金融财团统治世界最大的障碍,所以他们一定会让英国、法国和我们战斗到底,最后还会把美国拉进战争的。”

    希特勒蓝灰色的眼睛看着赫斯曼,脸上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了。“路德维希,我不能说你的这些话是错的。犹太财团的确是个祸害,但是认为他们可以控制英国、法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还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如果英法真的向我们宣战,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正好可以在击败波兰后收拾法国。至于英国……我们是可以和他们讲和的。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你们就放心吧。”

    ……

    “总统阁下,元帅阁下,您尽管放心,法兰西绝对不会抛弃波兰朋友的。”

    在华沙的贝尔韦德尔宫,来访的法国陆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上将对波兰总统莫希奇茨基和波兰军队总检阅官雷兹-希米格维保证。

    “现在一切都在我们和英国的掌握之中,德国和苏联的勾结我们完全知晓,而且已经有了万全的应对之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英法两国的军方已经认为施特恩交给他们的《黑色方案》是基本可信的。而且他们也认为依靠英国、法国和波兰的力量足以粉碎苏德两国的进攻!

    哪怕不能粉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英法两国都相信苏联和德国结盟的目的,只是为了收复在苏波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在达成这个目标后,即使不和德国反目,苏联也不会和德国一起进攻英法。而且苏德反目这在英法看来是很可能的,因为两个强盗分赃总会出现不匀。

    因此在甘末林看来,现在的局面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对他这样优秀的军人来说是很好的——再一次战胜德意志帝国将会让他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之一。

    而且这一次胜利后,德国无论如何都保不住莱茵区了,那里将会被法国吞并!

    “可是上将,苏联和德国联合在一起的力量比我们要强大。”雷兹-希米格维眉头微皱,显得稍稍有些担心。

    虽然现在的波兰正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时候,但是仍旧比不过苏联和德国相加——如果现在准备发动进攻的只有一个苏联,雷兹-希米格维根本不会担心,毕苏斯基防线足够保卫波兰。如果准备进攻的只有德国……他甚至想联合法国、比利时一起来个先发制人。

    可是现在却偏偏是苏德两国联手!

    “还有我们呢!”甘末林说,“我们法国和英国已经向波兰提供了安全保证。一旦波兰遭到德国的进攻,我们就会向德国的西部发起攻击。另外,我们和意大利还有协定,他们很可能会和上一次战争时一样站在我们一边。”(未完待续。)

第249章 准备开战 四

    总动员的建议被胸有成竹的希特勒否决了!

    不过成立军备总局去统一领导德国的军备生产还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批准。

    “路德维希,我想推荐赫尔曼.戈林兼任军备总局局长。”希特勒在自己的总理办公室里对赫斯曼说。“戈林是经济部长,这些年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相信他能够让军备生产满足战争的需要。”

    “赫尔曼,”赫斯曼冲着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的胖子戈林点了点头,“就让我们一起为德意志帝国的未来奋斗吧!”

    胖子不是最好的人选,他的能力比不上施佩尔。但是有一个军备总局局长总比各个衙门分管一摊要好。

    而且胖子戈林也有足够的权威,过去的几年中,他先后制定和督办了两个四年计划,效果看起来很不错。在他的指挥下,德国在1937年生产了2660万吨钢,4.73亿吨煤,702亿度电,25万吨电解铝和52万台汽车。另外,德国的造船工业也得到了恢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军备总局也不会完全交给戈林。倒不是不信任戈林的能力,实际上戈林是相当能干的,只是在历史上被权力腐蚀了。在这个时空,戈林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把他腐蚀的地步。但是知道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可是赫斯曼最大的倚靠,因此这个部门的管辖权依旧在军方。

    总参谋部和国防部有权共同决定军备总局局长、副局长以及下属各局(陆军局、空军局、海军局和储备局)局长的人选。而且,军备总局的局长只负责组织生产。至于生产什么武器,则需要由一个由赫斯曼本人担任主席的军备委员会决定——国防部、陆军(总参谋部)、海军和空军都在这个委员会中有代表,而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又掌握最后决定权。

    也就是说,要生产什么。不要生产什么的权力是由赫斯曼掌握的。

    当然,由军备委员会审定的军备生产计划最后还是要由总理希特勒签字确认的。赫斯曼这时就将一份最新版本的海军“优先级”造舰计划交给了希特勒。

    “总理先生,这是z计划的最新案的一部分。”赫斯曼说,“这份造船计划是以1939年战胜波兰、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为目标制定的。”

    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

    希特勒和胖子戈林互相看看,都有一种听人说梦话的感觉。

    赫斯曼说:“在战胜波兰之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作战为主。在战胜波兰后打败法国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为主和打击英国本土舰队为辅的方略进行作战。在战胜法国后,海军将以争夺北海和地中海制海权为目标进行作战。”

    “怎么还有地中海?”阿道夫.希特勒插话问。

    “因为总参谋部预计,在德国战胜法国后,意大利将会成为我们的盟友。”赫斯曼说,“随后战争的重点将会转向地中海。”

    “难道不是立即进攻英国吗?”赫尔曼.戈林笑着问,“你们不是要在1941年战胜英国吗?”

    “是的,”赫斯曼认真地点头,“我们会在1941年内让英国屈服的!不过达成这一目标的战场却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我们要用潜艇让英国窒息,同时还要夺取他们的石油并且威胁他们最宝贵的殖民地印度……而且成功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使我们的战略资源供应状况变得相当充沛,这将有利于我们整合欧洲的力量。”

    和历史上希特勒并不重视地中海战场不同——希特勒可能认为墨索里尼有能力征服这个地区——赫斯曼是相当重视那里的。因为他知道中东和北非有德国维持战争并且成为欧洲领导者所需要的资源。

    中东丰富的石油,土耳其和伊朗的各种金属资源,埃及的粮食和棉花,都是极其重要的物资。它们能让欧洲的工厂全速运转,还能让被德国领导的欧洲人过上还算舒服的战时生活。

    “……z计划中的优先级: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1940年内完成舾装投入现役。”

    希特勒这时低声念出了他最关心的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计划。目前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些新式大型水面舰艇,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不过总的来说。德国海军的实力还是非常有限,急需要加强。

    “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1939年内全部完成舾装投入现役;两艘‘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一艘1938年内完成舾装并且进行海试,一艘在1939年内交付海军……”希特勒抬头看了眼赫斯曼,“优先级就只有这些?”

    “是的,”赫斯曼点了点头,“目前确定的只有这些。”

    关于造舰计划。总参谋部和海军部的分歧很大,讨价还价还在继续当中。

    ……

    夏尔.戴高乐非常吃力地从狭小的坦克舱门中钻了出来,波兰人的7tp轻型坦克对他这个大高个来说实在太小。不过他仍然对这款波兰人的坦克感到非常满意。

    “上将,这是非常好的坦克,几乎和我们的r-35坦克一样好。”戴高乐从这辆7tp坦克上跳了下来。跑到了被一群波兰将军众星拱月般围着的法国陆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上将面前。

    甘末林军事代表团的来访,意味着法国和波兰军事同盟关系的全面加深,也给波兰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我想波兰应该加快7tp坦克的建造,”戴高乐提出建议说,“然后再将所有的7tp坦克和我们提供的r-35坦克以及英国的维克斯坦克集中使用,这样就足够组成4个到5个坦克营。如果将这些坦克营组成两个坦克旅,再和两个正在组建中的摩托化旅混编,就能组成两个轻装甲师了。”

    7tp坦克是波兰自行“攒机”生产出来的坦克,装了瑞士或英国的发动机,采购了瑞典博福斯的炮塔和火炮(也有一些型号使用了自行生产的炮塔加上英国的火炮、勃朗宁的机关枪),算是一种很不错的轻型坦克。不过产量不高,历史上只生产了一百三四十台。

    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波兰拿下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财力和工业实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能够生产更多的7tp坦克,同时采购更多的英国维克斯轻型坦克和法国的雷诺r-35轻型坦克(历史上波兰人也有这两款坦克)。但是总数也多不到哪儿去,按照一个营49辆的编制水平,波兰人的轻型坦克最多可以组成5个营。另外,波兰还生产了八百多辆tk系列的超轻型坦克,不过这些超轻型坦克只能用于支援步兵,没有组成装甲部队的价值,所以每个波兰步兵师都拥有一个装备tk坦克的连。

    ……

    “夏尔,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的波兰朋友听听。”

    在波兰国防部内的一间作战室内,甘末林上将让戴高乐说出法国陆军总参谋部对于未来战争的设想——从20年代德国还被《凡尔赛条约》束缚的年代到现在,法**队一直在研究如何同波兰、英国一起再次打败德国。还制定了许多个版本的计划,而且其中一些计划就是针对苏德联盟的。

    夏尔.戴高乐从一位波兰军官手中接过指挥棒,然后走到了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面。地图上展示出来的是波兰联邦目前面对的严峻的防御形势。波兰联邦“太大”了,需要防御的地方太多,而且还被德国本土、东普鲁士、波罗的、波希米亚、斯洛伐克和苏联的国土包围。想要采取“寸土必争”的战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认为,波兰联邦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可能在每一条边境线上都部署重兵进行防御。”夏尔.戴高乐说,“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战略,将整个波兰联邦划分成‘重点防御区’、‘机动防御区’和‘暂时放弃区’。”

    戴高乐用手里的指挥棒点了下属于波兰自由邦的布列斯特和平斯克;属于乌克兰自由邦的基辅和利沃夫(乌克兰自由邦首府)。

    “布列斯特、平斯克、基辅和利沃夫都是重点防御区。”戴高乐说,“由于波兰面临多线开战,因此坚守整条毕苏斯基防线是不现实的,波兰联邦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但是毕苏斯基防线上的三个重要支撑点布列斯特、平斯克和基辅却有很大的坚守价值。另外乌克兰自由邦的首府利沃夫也必须坚守,因为那里是波兰的重工业中心。而坚守这些地区,将能够最大限度拖延苏军的进展,杀伤苏军的有生力量,为西线的机动防御作战取得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未完待续。)

第250章 准备开战 五

    戴高乐,或者说是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提出的“重点防御”方案,其实就是死守困守几个大城市。

    具体说,就是重兵死守布列斯特、平斯克、基辅和利沃夫四座城市——由于吞并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现在的波兰联邦和苏联的边境线弯曲绵长,超过了2000公里!想要全线布防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便在20年代就开始营建的毕苏斯基防线,也只是重点防御右岸乌克兰地区,同时在西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重要城市进行布防。

    而在戴高乐提出的建议中,波兰东线的布防被进一步收缩,以便节省兵力,同时又能让每一座设防的城市可以分配到足够多的兵力。

    “布列斯特、平斯克、基辅和利沃夫应该要塞化,”夏尔.戴高乐说,“并且储备上足够的粮食和弹药,做好坚守12个月的准备。而每一座重点布防的城市都应该拥有充足的兵力,至少需要部署5个没有机动能力的步兵师,配备足够数量的大炮,并且还要充分动员民兵。”

    在如今的波兰,大炮并不稀缺,兵源也不缺乏——特别是在乌克兰自由邦打毛子,连动员都可以省了!

    因为在沙俄崩溃后的二十年内,乌克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已经从原本的兄弟变成了如今的死仇。在右岸乌克兰脱离俄罗斯(苏俄)的过程中,乌克兰人就对右岸的俄罗斯人进行了清洗——先是屠杀,然后在奥丽加女皇的抗议下改为了驱逐,但是在驱逐过程中依然有许多老人和孩子死去!

    然后,轮到了苏联对东乌克兰的乌克兰人下手了!1929年、1930年、1931年这“三年困难时期”,左岸乌克兰成了地狱,数以百万计的乌克兰人活活饿死。而且苏联当局还禁止他们逃往右岸乌克兰,还不允许波兰联邦境内的乌克兰人接济他们的同胞……

    而且在右岸乌克兰和西乌克兰合并为乌克兰自由邦的这二十年内,那里的乌克兰人生活得相当舒服——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又不多,而且还实行了土地平分。日子再不好过就奇怪了。

    所以在乌克兰自由邦,是没有一个乌克兰人在期盼苏联红军来解放的。

    一旦苏军入侵,乌克兰自由邦可以毫不费力地组织起上百万人参加战斗。

    不过波兰人对乌克兰人也不放心,不敢在苏联入侵之前过分武装他们,否则乌克兰自由邦很可能会变成乌克兰共和国!

    另外,乌克兰人,特别是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人对德意志人都有好感。

    因为他们原本都是奥匈帝国的臣民,如果他们自由选择当“德国人”、“波兰人”还是“苏联人”的话,他们肯定都会心情愉快地高呼起“皇帝万岁”的。

    所以波兰政府也不敢让太多的乌克兰人去参与西线的作战——以乌克兰人守乌克兰才是上上策。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立陶宛。立陶宛人是被迫加入波兰联邦的,他们也不喜欢俄国人。如果没有办法独立,成为德国人总比成为波兰人要好。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就有很多立陶宛人移民波罗的,融入了波罗的德意志人。

    因此在法国人和波兰人的计划中,除了波兰人聚居的维尔纽斯之外的立陶宛,都是准备“暂时放弃”的。

    不过在夏尔.戴高乐现在提出的方案中,连维尔纽斯也必须放弃了。因为动员立陶宛军队去守城不现实。而把波兰军队放在那里则是白白丢掉部队。

    “至于立陶宛,我们认为没有必要部署除立陶宛防卫军以外的其他部队。”夏尔.戴高乐说,“维尔纽斯应该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穿着神气的波兰元帅军服的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点了下他的光脑袋,算是认可了暂时放弃立陶宛的战略。

    “立陶宛必须放弃,但是……东线能够拖延多久?”他有些担心地问,“苏联有没有可能绕过布列斯特要塞,直接向波兰腹地进军?”

    “可能性很小。”甘末林上将回答,“这不符合苏联的利益。他们的目标是乌克兰,而不是帮助德国人尽快打垮波兰。对他们而言,乌克兰的作战越快结束越好,而波兰和德国的战争拖延得越久则越有利。”

    这是法国陆军总参谋部研究了十多年得出的结果。绝对靠谱!而且,反过来也一样。德国人同样希望早点摆平波兰,然后让苏联人慢慢啃乌克兰这块硬骨头。

    “乌克兰人会替我们拖住苏联的,”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对此毫不担心,“如果法国朋友能够支援一些武器,他们一定会拖延的更久。”

    “我们不仅提供武器,还会提供军事顾问。”甘末林说,“不过这场战争的重点还是在波兰自由邦的土地上!”他一指戴高乐,“夏尔,你继续吧。”

    “是,上将,”夏尔.戴高乐用手里的木棒在地图上波兰本部的西、北、南三面各画了一个弧形。“如果不愿意放弃一些土地,以便依托河流建立防线,那么波兰就必须在三个方向上布置相当漫长的防线……”

    “不,我们不能放弃那么多土地。”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立即否定了戴高乐的建议——这也是法国陆军总参谋部的建议。“波兰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乌克兰人能够拖住苏联的前提下,我们波兰人没有理由害怕德国。而我作为波兰军队的总检阅官,更没有理由感到害怕!”

    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波兰国内高昂的民族自信心决定的。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不能表现的畏首畏尾,否则就会失去人心,等不到开战搞不好就会被政敌赶下台。

    戴高乐和甘末林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这样的情况早在预料之中!

    “元帅,那么我们就只能采取分兵布防,同时保留强大预备队,在战时采取后退决战的办法。”戴高乐缓缓地说,“由于我们没有办法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因此只能将部分军队平均部署于第一线。同时预留下足够的预备队,预备队应该包括强大的骑兵集群和机械化集群,以确保可以迅速机动赶赴决战战场。”

    “机械化集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知道机械化战争的理论,可是波兰军队的机械化程度很低。

    戴高乐说:“可以由5个坦克营和2个摩托化旅组成。目前波兰拥有100多台7tp坦克,还订购了75台r-35坦克。如果加紧生产,有希望在明年春天将7tp坦克增加到200台左右,加上75台r-35坦克就可以组成5个坦克营。可以将它们和你们的两个摩托化旅合编在一起,如果再加上落干个骑兵旅,就能形成一支强大的半骑兵半机械化的打击力量了!”

    ……

    “赫斯曼大将,12艘p级装甲舰是实行大西洋破交战的关键,绝对不能取消!”

    在威廉街73号的帝国国防部会议室内,海军元帅雷德尔这个时候正在冲兼任军备委员会主席的赫斯曼大发脾气。

    双方争执的焦点是12艘p级装甲舰的建造计划。p级装甲舰是“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后续舰,在赫斯曼看来是德**用舰船制造水平退步的又一个铁证!

    近2万吨的空载排水量,却只配备了6门280毫米主炮、14门105-150毫米副炮、20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20门厄立孔20毫米高射炮——防空火力倒是不弱,但是主炮火力实在太贫弱了!而这一级装甲舰最大的亮点,按照海军的说法就是32节-34节的高速。

    这让p级装甲舰可以甩开所有的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而它的6门280mm大炮有足够打败所有的英法重巡——不过赫斯曼对此深表怀疑。

    “到1939年6月前,海军将能拥有300艘潜水艇!”赫斯曼连连摇头,“其中可以执行远洋任务的潜水艇超过60艘,你们还需要用p级装甲舰打破交战?”

    “大将,您不了解海战!”雷德尔元帅也有点哭笑不得,一个陆军大将,好好搞坦克就是了,插手海军干什么?你又不懂。

    “上一次战争的结果已经表明,封锁英国的任务是没有办法依靠潜艇完成的。一旦英国人将他们的运输船编队,再派出驱逐舰护送,潜艇的作战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同时使用多种手段。一是潜水艇;二是大航程巡逻轰炸机;三是派出由两艘p级装甲舰和落干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突入大西洋。”

    雷德尔元帅说:“而只要有两个或三个双p级编队突入大西洋,那英国的生命线就会被暂时切断!

    而一旦英国人的对外贸易线被切断,哪怕是暂时的,他们的工厂也会因为缺少原材料而大幅减产!用这个办法打击英国,比派飞机去轰炸有效和安全多了!如果英国人想要确保运输线,就必须把有限的战列舰派出去护航,这又会减少他们在北海和地中海的力量。”(未完待续。)

第251章 准备开战 六

    雷德尔的话仿佛也有些道理!

    赫斯曼记忆中德国海军的战舰破交战打得难看,或许真的是因为实力太小,或者是因为没有航母保护——如果俾斯麦是“塞得利茨”级航母和36架零战保护下突入大西洋的,英国人能不能抓到它就很难说了。

    “还是举行兵棋推演吧!”主持会议的施莱彻尔元帅做了决定。“如果两个双舰编队可以迫使英国本土舰队主力用于护航,那么就值得建造。”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胖子戈林,“戈林先生,12艘p级装甲舰项目不会对工业生产构成太大压力吧?”

    “没有问题,”戈林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造船!”

    他用得意的语调说:“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上台后,我们的工业实力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每年能生产2600万吨钢,是全欧洲最多的。而且在2个四年计划中,我们还投入了5.65亿马克用于提升八大造船厂的能力(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硕效造船厂、德意志造船厂,威廉港的国家海军造船厂,基尔的霍瓦兹造船厂、斯德丁的伏尔钪造船厂,不莱梅的德希马格船厂,里加的凯撒大帝造船厂),另外我们还新建了17座可以建造中小型舰体和船厂。

    现在除了里加的凯撒造船厂之外,其余的七大船厂都至少有一座可以建造h级战列舰的船台,其中不莱梅的德希马格厂和汉堡的布洛姆.福斯厂还有威廉港的国家海军造船厂都有两座大型船台可以建造h级战列舰。七大船厂合计拥有9座6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台。”

    h级战列舰的空载排水量是55553吨,建造它台需要6万吨级的船台——这种级别的船台在1930年代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可以建造h级不等于一定要造h级。现在这9座6万吨船台中有一座用来建造“俾斯麦”级的2号舰,两座用来建造“b航舰”(3.3万吨级的舰队航空母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h级战列舰,两座计划用来建造3.5万吨级的o级战列舰。还有两座刚刚建成,还没有投入使用。

    至于p级装甲舰,不到2万吨的空载排水量,在德国有很多船厂可以建造它们。

    “另外2万吨到3万吨级的船台还有一些,”戈林说,“目前摆在那些船台上的军用舰船就是一艘‘塞得利茨’级。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同时开工4艘p级装甲舰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艘船都是1933年制定的“z”计划第一期中的项目,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两艘“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五艘“莱比锡”级轻巡洋舰、1934型驱逐舰4艘、1936型驱逐舰6艘、12艘“猛禽”级和“猛兽”级鱼雷艇(不是鱼雷快艇)和大约300艘各种型号的潜水艇。另外,德国海军还拥有3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是在20年代建造的。

    “钢铁呢?”施莱彻尔问,“能够供应吗?现在造船的计划非常庞大,而且制造坦克和大炮也需要占用钢材。”

    “钢材不是问题,”戈林说,“根据计划。今年将会有总产量三分之一分配给军备总局支配,2600万吨的三分之一,就是867万吨。其中的12%给海军局,一共有104.04万吨。到1939年,分配给海军的钢材将会超过200万吨。”胖子感激地看了赫斯曼一眼,“其实钢材不是问题,我们德国真正紧缺的还是有色金属,幸好大将阁下高瞻远瞩。早在20年代就开始储备,否则z计划的原材料供应真的很成问题。”

    “好吧。既然原材料不成问题,”施莱彻尔元帅点了点头,“那么就安排兵棋推演,如果推演证明了海军的观点,那就将4艘p级列为优先级,尽快开工吧。”

    对于这个处理办法。赫斯曼其实不大满意——p级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大用,2万吨的舰体,要换成航空母舰多好啊。好好设计一下,60架舰载都能上去……

    可是当了十几年的“政治将军”,他也知道备战也是要将政治的。他一陆军大将。是不能太多插手海军的事情。

    “那好吧,”赫斯曼说,“那么‘z’计划中的优先级最多就再增加4艘p级。普通级供应项目确定为2艘h级战列舰、2艘b航空母舰、2艘o级战列舰、12艘m级轻巡洋舰、24艘1936级驱逐舰和20艘扫雷艇、20艘猎潜舰、50艘快艇、100艘潜艇。另外,在海军优先级研发项目中再增加12000吨级护航航母4000吨级坦克登陆舰、新型防空巡洋舰、新型舰载雷达、新型航空鱼雷、500公斤和1000公斤穿甲炸弹。”

    “可以。”雷德尔这一次并没有再提出什么异议。虽然开工建造的h级战列舰和o级战列舰的数量有点少,加上‘俾斯麦’级和‘沙恩霍斯特’级,德国海军到1942年也能拥有8艘战列舰了。另外还能拥有3艘‘德意志’级、4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4艘p级、2艘‘塞得利茨’级、2艘b航舰,一23艘主力舰,也算不错了。

    “那么接下来讨论陆军坦克项目吧,”施莱彻尔元帅吐了口气,争吵多日的“海军z计划调整案”总算有了结果。“路德维希,你建议将斯柯达公司的lt-38坦克列入优先改进和生产目录?”

    lt-38就是著名的38t坦克,是波希米亚保护国的斯柯达公司在lt-35坦克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在波希米亚成为德意志帝国一部分之后,赫斯曼就指示斯柯达公司开发一款10吨级的轻型坦克。

    在1938年初,斯柯达公司才拿出了产品,就是lt-38。经过装甲兵总监部的测试,认为这款坦克的性能要优于德国的2号坦克,是一款比较理想的轻型坦克。

    赫斯曼说;“是的,lt-38比二号要好,建议目前生产二号坦克的工厂在1938年内将二号坦克60的产能转产lt-38,到明年1月份将lt-38系列车辆的月产量提升到150台以上。”

    “戈林先生。”施莱彻尔元帅问。

    “没有问题,”戈林拍着胸脯回答。“一道命令的事情……这样的话,坦克生产和改进的优先目录中就有38t坦克、3号坦克,优先改进目录中有4号坦克,优先开发目录中有vk3001(30吨级1号)和vk4501(45吨级1号)。”

    vk3001项目和vk4501项目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黑豹坦克、虎式坦克。这两个项目立项都很早,一个是1938年立项,一个是1937年立项的。

    “优先开发目录再加上二号系列的变形车,重点是105mm自行火炮、侦察坦克、喷火坦克和坦克维修车。”

    戈林立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赫斯曼的要求。他的任务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军方的要求——由于有了军备总局和军备委员会,现在德国的军备生产渐渐上了轨道。军方只能提出军备总局有能力完成的要求,而军备总局则可以用行政命令调节全德工业的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德国工业的能力。

    “接下来是飞机的生产和研发,”施莱彻尔又将一个印着空军标记的文件夹打了开来。“海军航空兵提出对he111和ju88进行改型,换装大功率空冷发动机,增加外挂副油箱,使作战半径增加到1000公里以上……而且是在he111携带一枚航空鱼雷和ju88携带2枚500公斤穿甲炸弹的情况之下。”

    看来海军航空兵的人还在琢磨“千机偷袭”?赫斯曼点了点头:“我看可以搞……说不定真的能在开战的时候偷袭一把斯帕卡湾。”

    “太冒险了,那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啊!”雷德尔摇摇头,“而且我们对斯卡帕湾的情况还不了解。”

    雷德尔说这个话的时候肯定不知道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呆在一个没有飞机掩护,没有雷达探测天空,而且距离德国本土不到1000公里的锚地。

    历史上的希特勒真要敢向山本五十六那样玩,1939年9月英国海军主力恐怕就得趴窝了……

    赫斯曼也不知道斯卡帕湾的情况,他想了想说:“会有人去侦察的,海军也要派潜艇去盯着。”他又顿了一下,“我看可以试试看,即便炸不沉多少船,炸掉它们的油库也够英国人受的了。”(未完待续。)

第252章 苏联战神巴甫洛夫

    五官粗大,光头,身才非常高大的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颤抖着双手,从妻子手里接过军服,往身上一套,这才发现穿反了,他的妻子看见了,只是轻轻叹口气,上前去帮助丈夫把衣服穿了上去,然后又将一个很大的皮包——里面装着几身换洗的衣服——递给了丈夫。

    巴甫洛夫不是要出远门,而是……随时做好准备去蹲监狱。他知道自己是有罪过的——路线错误!是追随图哈切夫斯基错误军事路线的错误!是不可饶恕,活该被抓进卢比扬卡2号错误!

    所以从西班牙前线(他在西班牙当过坦克旅长)回到苏联后,他就非常自觉地将检讨书交给了组织上。然后乖乖等着被捕——和他一起回来的人很多都已经被捕了!

    有空军的,有陆军的,有和他一路的装甲兵骨干,很多人都被枪毙了,可是逮捕巴甫洛夫的命令居然还没有下达。

    “上面一定是忘记了……”巴甫洛夫心想。

    他和妻子吻别——他现在要珍惜每一分钟,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了。

    “亲爱的,等我回来。”巴甫洛夫说完这话,转身就出了门,然后坐着汽车去红军汽车装甲兵总部上班了。

    “也许今天就会被捕,”他在路上想道,“政治保卫总局的人也许就在那里等候,只要自己一进门就会抓人,然后什么都完了……”

    在路上,他甚至想要逃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躲起来,去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也好。

    可是这只是想想而已,巴甫洛夫终究没有逃走。而是顺着每天上下班的固定线路坐车到了汽车装甲兵总部。这是他从西班牙回国后的工作单位,他现在是汽车装甲兵总监(他回国的时候,前任汽车装甲兵总监正好被捕,于是就让他上台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上面不会动他。实际上这个人心惶惶的汽车装甲兵总部里面大部分人都新上任的(原来的人几乎都被捕了),可是仍旧经常有人被抓。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没有心思办事儿。巴甫洛夫也没有多少公务处理,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奉命在写报告——关于西班牙内战中汽车装甲兵运用的报告。

    而他在报告中写的则是集中使用坦克的坏处……图哈切夫斯基的错误军事路线是什么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不能再和图哈切夫斯基一个路子了,一定要深刻检讨自己并且端正态度。

    当然,他的报告也不是瞎写的。凡是总有利弊,装甲部队也一样。集中使用坦克有好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显著。

    首先坦克部队和步兵的配合往往会脱节,坦克冲击太猛,步兵就跟不上;

    其次是集中使用坦克容易遭到敌人空军的重点轰炸,大队的坦克和车辆在公路上是绝佳的目标。一旦遭到轰炸就会损失惨重……

    “巴甫洛夫同志!”有人突然喊了一声,将正在想事情的巴甫洛夫吓了一跳。

    下面该是“你被捕了”吧?就在巴甫洛夫万念俱灰,等着被苏维埃正义的铁拳击倒的时候。

    “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你这是怎么啦?”那个声音听着有点耳熟,好像是伏罗希洛夫的声音。“怎么不回答我?”

    巴甫洛夫连忙转过身,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一脸温和表情的伏罗希洛夫。

    他肯定不是来逮捕我的!巴甫洛夫松了口气,赶紧给伏罗希洛夫毕恭毕敬行了军礼:“伏罗希洛夫同志,您怎么来了?”

    “我刚刚从克里姆林宫过来。”伏罗希洛夫笑着说,“有一些问题要问你。”他又补充了一句。“是斯大林同志让我问的。”

    斯大林让问的?巴甫洛夫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不过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将伏罗希洛夫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听候发落。

    “斯大林同志想知道你不能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组织起一场进攻?”

    伏罗希洛夫刚一坐下,就问了一个让巴甫洛夫吓个半死的问题。

    “这个,这个要看情况……”巴甫洛夫深吸口气,还是实话实说了。“如果要我指挥一个由几个骑兵师和几个独立坦克旅和其他加强部队组成的骑兵机械化集群还是可以胜任的。”

    苏联的机械化部队起步是很早的。早在1932年就组建了第一机械化军——由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1个高射炮兵营和其他部队组成。但是这种机械化军的编制不大合理,有500辆坦克、215辆装甲车、60门火炮和200辆汽车。坦克的数量充足,而汽车的数量明显不够用。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坦克工业非常强大,但是汽车工业实力明显不足所造成的。

    连精锐的机械化军都存在汽车不足,普通的步兵部队就可想而知了。而缺乏足够数量的汽车。又让苏军机械化部队成了“短腿机械化”,可以进行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的突击,但是却很难进行长距离突击作战——历史上让苏联红军真正实现机械化的其实是几十万台美国援助的卡车。

    如果历史上真的发生“大雷雨突击”的话,苏联红军或许会顺利推进一百公里,但是绝对不可能让几百万人“闪击”七八百公里打进柏林。没有几十万辆卡车跑后勤,这绝对就是个不可能完成对任务。

    而现在的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则面临另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他们想让一支规模小一点的机械化骑兵部队在很短的时间里突击450到500公里去占领卢布林或者卢布林东面紧靠布格河支流乌赫尔卡河的海乌姆。

    “怎么样?”伏罗希洛夫说完了要求,然后和颜悦色地问,“能够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吗?”

    回答“能够”,那巴甫洛夫立即就是一个新组建的机械化骑兵集团军的司令员。回答“不能”,那么卢比扬卡2号的同志很快就会来抓人。

    巴甫洛夫不敢说“不能”,但也不敢轻易点头,“国防人民委员同志,波兰人在西白俄罗斯有防线,如果我的机械化骑兵集团军在突破过程中损失过大……”

    在巴甫洛夫的思路里面,苏联的机械化部队就是用来撕开对手防线的。

    “突破敌人防线的任务将由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朱可夫同志负责,”伏罗希洛夫回答,“你指挥的机械化骑兵集群不需要参与。”

    白俄罗斯特别军区是苏联红军中最重要的两个大军区之一(还有一个是乌克兰特别军区),在战时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就会变成西方面军。军区司令员就是方面军司令员,而副司令员则可以担任集团军或集群司令员。

    “我还需要和机械化骑兵集群规模相适应的卡车,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步兵集群能够及时跟进用来包围平斯克和布列斯特。”

    巴甫洛夫思索着说:“机械化骑兵集群不能用来围攻敌人的城市或筑垒地带,只能由跟进的步兵负责。因为机械化骑兵集群的工作是击溃敌人匆忙组织起来的阻击部队,切断敌人几个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络,所以要追求足够快速推进,不能和敌人进行不必要的纠缠。”

    “这都没有问题!”伏罗希洛夫保证说,“方案由你和朱可夫同志还有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司令员科瓦廖夫同志共同制定。”

    “那好,”巴甫洛夫不再犹豫,站起身向伏罗希洛夫行了军礼,“我保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

    “大将阁下,这是海军司令部关于‘p级装甲舰项目兵棋推演’的报告。”

    赫斯曼刚刚走出自己在措森总参谋部的办公室,他的副官汉斯.斯派达尔中校就将抱着个文件夹走过来了。

    “路上再研究,”赫斯曼扭头冲着同他一起出来的卡纳里斯和格莱姆说,“你们都是海军的,比我懂行,去斯卡帕湾的路上我们再一起研究。”

    “研究什么呀,”海军航空兵的司令官格莱姆摇摇头,“他们自己做的兵棋推演,还能有他们不想要的结果?”

    卡纳里斯是正经的海军上将,自然要帮海军说话了,他说:“雷德尔元帅不会在这方面造假的。由2艘p级和一艘‘塞得利茨’级为主力的编队是相当强大的,只要不被英国人的飞机击伤,就会成为大西洋上令人生畏的力量。”

    “关键还是福克零式,”格莱姆说,“一艘‘塞得利茨’号上只有30架舰载战斗机,这些飞机能不能护住编队,才是编队成功在大西洋实行破交的关键……毕竟英国人有数量更多的航母。”

    “福克零式的性能不必担心,”赫斯曼笑着说道,“以牺牲升级可能、俯冲性能、低空生存能力和安全性换取爬升率、航速、盘旋性能的优势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到时候英国人能有几艘可用的航母也难说!”(未完待续。)

第253章 斯卡帕湾有危险

    碧海蓝天,白云朵朵,的确是个出游的好日子。一架最新型的福克f.37客机正翱翔在北海之上三四千米的空中。这架福克f.37就是福克f.36的民航型,装备了四台节油性能和可靠性能都非常不错的bmw300发动机。

    这是一种“小双排”发动机,马力位于单排空冷和大双排空冷之间,14个小号的汽缸呈双排星型布局,自重只有520公斤,却可以在4200米高度提供最大980匹马力的稳定输出功率。算是性能极佳的民用发动机。

    而装配了四台bmw300发动机的福克f.37,在搭载2000公斤负重的情况下,还能以300公里左右的稳定时速连续飞行8个小时,性能算是极为卓越的。如果不是将要遇上了战争,这款飞机肯定将是民用航空市场上的又一个霸主。

    这架福克f.37的机舱也非常考究,密封和隔音性能很好,有舒适的沙发型座椅,而且非常宽敞,一点没有后世民航经济舱的拥挤。

    飞机的外壳上刷了“汉莎航空”的标志——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拥有数百架客货飞机组成的机队。不过赫斯曼现在乘坐的这架,却是冒牌的“汉莎航空”飞机。它真正的主人是德意志帝国中央保安局,这是一架间谍飞机!

    “p级破交编队最大的风险来自斯卡帕湾,”卡纳里斯坐在赫斯曼对面,在两人中间有一张桌子,上面摊开了一幅北海海图,他指着上面斯卡帕湾的位置说,“要突入大西洋。走英吉利海峡是不行的,只能走北海,绕过不列颠岛的背面。而斯卡帕湾正好位于不列颠岛的西北角,距离挪威只有460公里。英国人只有在那里部署本土舰队主力和海军侦察机,p级破交编队在通过的时候就非常危险。”

    “那里的防卫情况怎么样?”赫斯曼凝视着地图,满脑子就是“珍珠港事件”。如果能在斯卡帕湾来一下,也不求击沉多少主力舰,只要能让英国本土舰队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个个带伤,就能让德国海军赢得一段时间的主动权了。

    “有一个海军航空站,”卡纳里斯说,“英国空军在那里没有机场,如果要出动飞机就得从苏格兰北部的机场出发。至于防空火力也很薄弱,只有上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老式高炮,对我们的飞机没有威胁。”

    “有雷达吗?”赫斯曼又问。

    “没有雷达。”卡纳里斯摇摇头说,“不过英国的主力舰上都有雷达。”

    “可以低空掠海飞行,以降低被发现的距离。”海军航空兵司令格莱姆插话说,“就算不这么做,英国雷达也最多只能看几十公里,对飞机而言不过几分钟的航程。如果战备等级不高,根本来不及反应。”

    “就算战备等级高也没用,”卡纳里斯笑着说。“英国人的那个海军航空站是没有多少战斗机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斯卡帕湾会遭到空袭。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在航母下锚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起飞。能够威胁飞机的就是舰艇上的高射炮,不过舰队在港湾中停泊时是不会摆出防空阵型的,而且也不容易机动。”

    “基本上只能挺着挨炸!”格莱姆中将大笑,“我都有点等不及要开战了。”

    历史上为什么不及时去炸?赫斯曼突然发现德国人要赢得世界大战仿佛也不是那么难,有时候只要再坚决一些就行了。

    其实历史上也炸了,但不是在一开始就炸的。而是在德国空军在波兰大显神威后再去炸的。那时候英国人已经被德国空军吓坏了,疏散了舰队……

    “飞机选好了吗?”赫斯曼想了想又问。

    “已经有方案了,”格莱姆笑着回答,“ju.88可以进行俯冲轰炸,he111可以进行低空水平轰炸。这两款飞机的航程不小,可以进行增程改装,飞2000公里没有问题。另外还有一款he115可以用,这是现有的飞机。”

    “水上飞机?”赫斯曼愣了愣。

    “拆了浮筒就行了,”格莱姆耸耸肩,笑道,“这样还能减轻一些重量呢,我已经让人做过实验了,完全可行。”

    he115是一种性能相当不错的水上飞机,挂着两个浮筒还能飞到355公里的时速,航程更高达3350公里!武器是2挺机关枪,1250公斤炸弹或鱼雷……

    而且,这种飞机是在1937年完成设计,1938年初定型的。也就是说,在历史上的1939年9月,戈林大元帅理论上可以拥有一支能把斯卡帕湾炸成珍珠港的空军!

    连金手指都不用开!不对,把空军司令由戈林换成凯塞林恐怕就是最大的金手指了。

    “防雷网呢?”赫斯曼又问,“主力舰会有防雷网保护的,是吗?”

    “不,一般不会。”卡纳里斯说,“那玩意很贵,而且用起来很麻烦。我估计英国人会在斯卡帕湾的各个入口布设反潜艇的钢丝网,而不会给每一艘主力舰布置防雷网……因为那是没有必要的。”

    格莱姆笑着解释:“飞机理论上够不着,潜水艇又进不去。”

    掉以轻心!这是世界上所有军队在和平状态下的通病,而且从和平状态转向高度战备也不是一道命令加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的。

    “给120架he-115的岸基改进型,”赫斯曼也不再讨论下去,直接开始“下单”了,“120架ju.88的增程型号,120架he-111的增程型号,再加100架福克零式,明年5月底前一定到位。”

    1000架飞机是很难凑齐的,现在各个航空队都缺少新式飞机,而且1939年9月开战后,轰炸波兰的任务肯定很重。不过460架总是能凑出来的!

    “做好开战后立即出击的准备!”赫斯曼想了想,又说,“情报方面能掌握英国舰队动向吗?”

    要去轰炸,首先得搞清楚人家在不在。虽然在英德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英国本土舰队肯定会集中到斯卡帕湾,但是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出海演习呢?

    “我们有特工已经潜伏在了斯卡帕湾,”卡纳里斯保证说,“那个人已经入了英国籍,在斯卡帕湾附近生活了很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派出潜艇进行监视。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好!就这么决定了!”赫斯曼兴奋的拍了下手,这可是460架飞机啊!珍珠港事件两拨空袭也就出动了371架,结果就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了好几个月。

    就在这时,机舱内的扬声器突然响了起来:“我是机长,我们就快靠近斯卡帕湾了,飞机将降低高度至1000,在斯卡帕湾以东的海面上空掠过,请注意观察。”

    ……

    威廉街77号外面,此时正停着几辆黑色的奔驰770k和奔驰w07豪华轿车,一型穿着武装党卫队军服的官兵守候在那里。

    “嗨!我们的领袖!”

    “嗨!希特勒!”

    一些路过的柏林市民看见阿道夫.希特勒正在几个官员簇拥下快步从总理府里走出来,纷纷向他行抬手礼。

    希特勒则微笑着举手还礼,然后钻进了他的奔驰770k,汽车发动起来,在众人的注目礼下扬长而去。

    “领袖,”和希特勒一起钻进轿车的里宾特洛甫这时用有些忧愁的语气说,“波兰人的态度非常强硬,无论如何不肯让步,英国的张伯伦首相则责怪我们吞并波希米亚,复辟霍亨索伦王朝。而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对我们靠近苏联也非常不满……现在欧洲的形势对我们不是很有利。”

    “如果……”希特勒想了想,“如果我们只要回旦泽,暂时不要波兰走廊,和平可能实现吗?”

    如果赫斯曼听到希特勒的问题,一定会大跌眼镜的。阿道夫.希特勒,历史上的战争狂魔,人类的头号罪人,现在正在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就在赫斯曼和施莱彻尔这些人忙着准备世界大战的时候!

    因为现在的形势和历史上是很不同的。历史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1939年8月23日才正式签字的。而在这之前,德国都是以“反苏”和“反g”的面貌出现。

    这让希特勒产生了错觉,以为英****因为希特勒的反g反苏继续绥靖德国——如果英法真的想让德国去和苏联拼命,似乎应该让德国拿下波兰。

    毕竟只有拿下波兰,德国才能去打苏联啊。

    可是在这个时空,在施莱彻尔元帅(历史上他是亲苏派)和赫斯曼大将这两个亲苏派德军头脑人物的主持下,苏德关系一直非常良好,到了1938年末,双方又签署了为期10年的《社会主义轴心条约》。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法国和波兰摆出了非常强硬的姿态,而且一贯以反g自居的墨索里尼也不像历史上那么亲德,在西班牙战争大局已定的时候,就开始疏远德国亲近英法了。

    而领袖希特勒在这个时候,也开始犹豫起来——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加在一起看上去很强大啊!而且还把德国四面包围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254章 重大突破

    1938年8月20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一起在《社会主义轴心条约》上签字,标志着苏联和德国正式结成同盟——同盟主要是针对波兰的,但是却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英国、法国、波兰针锋相对,相互提供了安全保证,承诺在另外两个遭遇进攻时参战。就连眼下还在西班牙和德国共同战斗的意大利,也发表了反对苏德结盟的宣言。大有要参加《英法波同盟》去反对德国的意思。

    而面对苏德威胁的波兰军队更是频频举行检阅和演习,将一款款眩目的精良武器展现在了全世界的眼前。

    其中就有波兰自己的7tp坦克、wz29装甲车、tks超轻型坦克,还有采购自法国的r-35坦克,购自荷兰的m39装甲车,购自英国的维克斯坦克。数以百计,组成方阵浩浩荡荡地从波兰的领袖们还有各国来宾眼前通过!

    天空中也出现了让人惊喜的一幕,不仅有老式的pws-10战斗机、p.7战斗机、p.11战斗机,还有看上去相当新式的pzl.23b轻型轰炸机、pzl.37轰炸机、pzl.43轻型轰炸机。波兰空军的实力,看上去似乎也不比德国人、苏联人差多少。

    而就在展示自己的陆军、空军强大实力的同时,波兰军事总检阅官雷兹-希米格维元帅也没有忘记波兰海军。在1938年12月高调开工了“维斯瓦河”号战列巡洋舰——这是雄心勃勃的波兰海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在毕苏斯基生前,感到国力充裕的波兰就开始制定自己的“大海军”计划,准备投资建造四艘战列巡洋舰、两艘轻型航母、几艘侦查巡洋舰和二十余艘驱逐舰。从而将波兰海军提升到足可以和德国海军较量的地步。而标准排水量16985吨,满载排水量18081吨,拥有6门305mm口径主炮的“维斯瓦河”级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而波兰人高调扩充海军。还在主权并不不属于波兰的旦泽自由市开工建造“维斯瓦河”级战列巡洋舰的行为,实际上也宣告了德国和平收回旦泽的努力将近破灭——波兰既然要成为一个海上强国,自然不会把旦泽这个拥有发达造船工业和优良深水港的宝地交还给德国。

    不过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对“和平收复”并没有死心,从1938年10月开始频繁出访意大利和英国,寻求和平解决“旦泽危机”的出路。甚至还提出召开“日内瓦和平会议”,由国际联盟主持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旦泽自由市的归属。

    当然,德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并没有因此放缓,而是在加速进行之中。

    不仅国内的兵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飞机大炮,而且还拿出了宝贵的黄金外汇,从国际上面采购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战备物资。

    “总理先生,这是皇家海军最新的报告,”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顺手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交给了刚刚来访的法国总理达拉第。“又有一船钨矿和一船锰矿从中国起运了。同时还有两艘油轮从荷属东印度出发。正往欧洲这里来。另外,阿根廷和巴西采购了大量食品,还从比属刚果采购了大量的铀矿……”

    “铀矿?”矮胖的达拉第愣了一下,“这是用来制造什么武器的?”

    “不知道,”张伯伦摇摇头,“可能是用来生产合金的,德国人从20年代起就从比属刚果进口铀矿了。不过我们的技术人员一直弄不明白他们要用铀干什么……但是大致上可以猜到,应该是生产某种特殊合金所需要的。”

    达拉第拿着文件看了一会儿。“铀什么的不是大事,但是德国疯狂储备石油、钨矿和锰矿却让人担心。另外。我们还得到情报,德国人正在全欧洲高薪招募科学家,被招募的都是化学、物理和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估计和开发秘密武器有关!”

    “物理?”张伯伦有些犯糊涂。

    化学专家可以帮助制造化学武器,合成燃料或是橡胶,还可以在冶金和合金领域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制药领域发挥作用。电子专家的用处也不小。雷达和各种通讯设备都用得着他们。可是物理学家的作用仿佛不是特别大啊。而且德国的科学界就拥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

    内维尔.张伯伦摇了摇头,把思绪拉回了他所熟悉的政治和外交。

    “德国人的疯狂采购,说明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打仗,”张伯伦说,“最近希特勒的密集出访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会儿他应该在罗马做客。试图拉拢那位意大利领袖。”

    “墨索里尼不会支持德国的,”达拉第对此很有信心,“我们已经在西班牙问题上向意大利让步了。而且,意大利的战争准备情况非常糟糕,阿比尼西亚战争和西班牙战争已经把意大利的家底掏空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意大利的钢材储备只够用2个星期,煤炭储备够用2个月,铁矿稍微好一点,够用3个月,石油储备才一百多万吨,而意大利在和平时期一年就要消耗400万吨石油。所以意大利领袖要么让他的国家保持中立,要么就只能站在我们一边。”

    “我们必须要卡住德国的进口,”张伯伦思考了一会儿,“不能让他们再敞开囤积战略物资了,要劝说我们在全世界的盟友向德国关上大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金钱和德国人抢购!”

    在动用资金抢购物资这方面,英国比起德国是有明显优势的。因为英镑目前还是半个世界货币,对于德国来说需要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的物资,而英国只需要印点纸币就能买到手了。

    ……

    “大将阁下,您的电话!”

    汉斯.斯派达尔中校走进了总参1号作战室,作战室内正在进行验证《白色方案》的兵旗推演——《白色方案》才是真正用来解决波兰的作战方案。

    和历史上一样,该方案准备大量使用装甲部队,将用“闪电战”在最短的时间内粉碎波兰的抵抗。

    巨大的地图台就摆在1号作战室的中央,上面铺开了一张巨大的东欧形势图,图上不仅有德国东部和波兰联邦全境,还是苏联的东白俄罗斯和左岸乌克兰,还有被德国控制的斯洛伐克共和国。

    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写满了部队番号的木牌,几个上了年纪的上将、大将站在地图台的最左边,正在低声交换意见。他们都是将要在进攻波兰的作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的高级将领。有准备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冯.博克步兵上将,准备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龙德施泰德步兵上将,准备担任波罗的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勃洛姆堡大将,准备在波兰战役中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的屈希勒尔、克鲁格、李斯特、赖歇瑙、布拉斯科维兹、冯.弗里奇和法肯豪森等人。

    他们将在兵棋推演中指挥自己的集团军对地图上的波军展开攻击。而将要在波兰战役中担任东线总司令的赫斯曼大将,则和他的总部幕僚们一起扮演波兰军队的指挥官。总参谋长冯.哈麦施坦因大将则和另一批总部高参扮演起了苏联人。

    三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陆战专家“玩”的正起劲的时候,汉斯.斯派达尔中校就这么直闯进来,走到赫斯曼身边,低声说:“博士小姐的电话,她说:‘超铀项目1号组’刚刚取得了重大突破!”

    “博士小姐”施拉格米勒现在已经是个大妈了,在史塔西改组之后就不再担任史塔西专科学校的校长。而是担任帝国中央保卫局下属的科学调查处处长。这个处的工作重心,就是对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科学家和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秘密监控。

    而“超铀元素项目”则是科学调查处密切关注和赞助的重点!

    这个项目的1号组是威廉皇帝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奥托.哈恩,以及哈恩的两个合作者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曼和丽泽.迈特纳组成的。

    其中丽泽.迈特纳拥有犹太血统,不过因为她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在奥地利军队的前线医院中当过x放射科的护士,因此也获得了荣誉雅利安人的身份。

    除了1号组之外,还有一个2号组,是意大利籍的科学家费米领导,是一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意大利罗马大学合作的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经费当然是由帝国中央保卫局秘密提供,而且还有几个加入了保卫局成为“合作通报者”的年轻科学家在充当费米的助手。

    “好的!”赫斯曼点了点头,用难以掩饰的兴奋语调对作战室里的众人说道,“是一个秘密武器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的帝国将因此立于不败。”他扭头对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大将说,“阁下,现在我要去和负责项目的科学家见面,今天的兵棋推演暂时就到这里好吗?”(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46/ 第一时间欣赏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崛起之第三帝国》为转载作品,崛起之第三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崛起之第三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崛起之第三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崛起之第三帝国介绍: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士在漫长的堑壕中拼尽全力挣扎, 不可一世的公海舰队被牢牢困死在威廉港内日益朽坏, 美利坚帝国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准备扑向疲惫的旧大陆, 屈辱战败和永世沉沦仿佛就要降临在普鲁士的土地上。 被一个来自后世东方灵魂附体的赫斯曼少校却胸有成竹:“现在是时候孕育第三帝国了,这一次它将存在一千年!”崛起之第三帝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崛起之第三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