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崛起之第三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大罗罗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76章 漫长的开始

    “元帅阁下,我们是真的要拿下设德兰群岛还是仅仅发动一场佯攻?”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似乎还是不大明白赫斯曼的意图,他说:“现在美国人已经从英国手中接管了冰岛的控制权,还有消息说,美国正在推动将冰岛变成其海外属地。一旦美国国会和冰岛议会通过决议,那么运往冰岛的物资就不再受《中立法案》的约束。冰岛就将成为美国输英物资的中转基地。

    今后英国的船只,只需要负责冰岛-苏格兰航线的运输任务即可。而这一段航线仅仅只有五百多海里长,以英国本土舰队的兵力足够可以进行严密的护航。届时潜艇破交作战将无法进行。”

    雷德尔眉头紧锁,继续说:“如果我们还想用海上封锁和破交战打击英国,那么就必须占领设德兰群岛和法罗群岛。”

    美国人进驻冰岛其实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目的是逼迫德国首先发动攻击。而德国如果不敢动手,那么美国就会把冰岛变成支援英国前沿大据点。将来输往英国的物资,都会通过冰岛进行转运。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对英国海上生命线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再起任何作用。

    而占领设德兰半岛和法罗半岛,就成了有效封锁英国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

    “另外,”雷德尔接着说,“现在英国在苏格兰北部、法罗群岛和设德兰群岛部署了大量的岸基飞机。美国又在冰岛部署了飞机和分舰队。公海舰队想突破封锁进入大西洋去和法意舰队会师是非常困难的,除非选择在北极极夜时期进行突破。否则就只能占领设德兰半岛和法罗半岛。”

    很显然,雷德尔元帅是倾向于占领设德兰群岛的!他其实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德国的岸基航空兵的机场距离设德兰群岛太远,无法为攻击舰队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因此占领设德兰群岛也就是想想而已。

    但是现在挪威很快就要加入德国这边参战了,有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这两个靠近设德兰群岛的基地,德国的岸基航空兵就能够着设德兰群岛了。

    “首要的目标是吸引英国本土舰队,为直布罗陀战役创造有利条件;”赫斯曼沉吟着说,“其次的目标是英国航空母舰;最后才是占领设德兰群岛。”

    赫斯曼顿了一会儿,又说:“考虑到设德兰群岛的重要性以及它距离英国本土仅有200多公里。所以夺取该群岛的行动必然艰难而漫长,而且还会出现反复争夺。因此这次的行动,也可以看成是夺取设德兰群岛的开始。夺取设德兰群岛的战斗,将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德国公海舰队必须要有进行长期艰苦战斗的思想准备!”

    由于空中力量已经开始主宰海战,因此压制设德兰群岛周围的英国岸基航空兵就成为夺取群岛的关键。而要达成压制英国岸基航空兵的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反复的拉锯和消耗,因此设德兰战役必然是非常漫长的。

    ……

    “吉斯林先生,我代表欧洲共同体元首兼德意志皇帝陛下欢迎挪威王国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员。”

    在赫斯曼和德国海军的头头们讨论设德兰群岛作战的时候,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正在欧共体首都,位于阿尔萨斯的欧罗巴堡(就是原来的斯特拉斯堡)接见来访的挪威首相维德孔.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领导的挪威国家统一党在不久前发动了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强迫挪威议会通过了特别授权法,给予吉斯林政府以立法权。

    也就是说,吉斯林政府现在随时可以让挪威提出加入欧洲共同体的请求了。

    而加入欧洲共同体,对于现在的挪威人而言,是颇有吸引力的事情。因为北海油田现在还没有被发现,挪威也不是什么高福利的富裕国家,而是欧洲的一个穷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德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这样的欧洲富国。

    因此加入欧洲共同体是能够得到大部分挪威人支持的。不过现在加入欧洲共同体就意味着参加德国领导的战争!意味着要和英国开战,而且还有和强大的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所以在地中海战役前,吉斯林虽然已经成为挪威首相,但是仍然没有办法将挪威拖上德国的战车。

    不过地中海战役后,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现在大部分挪威人都认为大英帝国就快完蛋了,现在正是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机会。如果现在不加入,等英国战败了,人家欧共体就未必肯收挪威这个穷国了……

    “领袖,”吉斯林对希特勒说,“遵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在卑尔根和斯塔万格修建了6个团级机场,可以随时进驻6个航空团和6个高炮团。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和岸防炮台都进行了修缮,随时欢迎德国公海舰队进驻。另外,2万人的维京师也随时准备为欧洲的胜利而战!”

    挪威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也没浪费时间,而是遵照德国的吩咐,拿着德国提供的经费进行战争准备。修建了6个大型机场,修缮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还组建起了拥有20000人的维京师(就是维京军团)。

    “非常感谢挪威为欧洲团结所作的一切,”阿道夫.希特勒笑了笑说,“德国和欧共体其他国家不会忘记挪威的贡献,在战争结束以后,我们一定会帮助挪威发展经济。另外,为了保证挪威的安全,你们暂时不要宣布这个消息,让我们的军队先进驻卑尔根、斯塔万格、扬马延岛和斯瓦尔巴群岛。”

    扬马延岛和斯瓦尔巴群岛都是挪威领土,一个在挪威海靠近格陵兰岛(距离500公里左右)的地方;另一个在巴伦支海靠近北冰洋的地方。虽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但是德国可以在那里设置气象观测站。如果苏联和德国一旦开战,那么斯瓦尔巴群岛还可以作为潜艇的补给站存在。

    ……

    挪威首相维德孔.吉斯林访问欧罗巴堡的消息,很快就被挪威国内的亲英派传到了伦敦。战时内阁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公海舰队这只大老虎要出笼了!

    英国依托苏格兰北部机场、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就在那里)经营起来的岛链封锁线,很快就要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了。

    “奥斯陆传来的消息,吉斯林政府将会把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机场都交给德国使用。”

    外交大臣艾登用低沉的语气报告着刚刚得到的坏消息。

    “有没有办法阻止吉斯林?”总参谋长迪尔上将开口道,“能拖延一下也好,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力量在直布罗陀和德国人交战了。”

    “没有办法,”艾登说道,“这是我们在地中海失败的后遗症。现在挪威的亲英派都不敢说话,有些人还改变了立场。”

    所谓的亲英派可不等于准备和大英帝国一起去下地狱,他们不过是出于利益倒向英国。但是现在英国看上去要失败了,亲英的政治人物自然要疏远英国了。

    战时内阁指挥部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丘吉尔,等着这位首相大人拿主意——这主意可不好拿,英国本土舰队就这点实力,顾得了直布罗陀就管不了挪威海,想要两头堵最后搞不好就是两头落空了。

    “如果舰队主力去支援直布罗陀,德国有可能占领设德兰群岛么?”丘吉尔问。

    “暂时没有这种可能性,”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回答,“因为我们在设德兰群岛、奥尼克群岛和法罗群岛的防御相当坚固。如果算上部署在苏格兰北部的飞机,我们在那里有超过100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20个中队的布里斯托‘波弗特’鱼雷轰炸机和20个中队的‘威灵顿’重型轰炸机。它们将会采取和德国人、意大利人相同的战术,以大集群出击轰炸企图靠近设德兰群岛的德国舰队。”

    现在英国人也学会了大机群饱和攻击的窍门,不过他们还是缺乏一种类似于ju88的大航程俯冲轰炸机,所以只能用“威灵顿”轰炸机凑数,用水平轰炸和鱼雷攻击配合去对付德国人的水面舰队。

    “护航战斗机呢?”丘吉尔问,“我们用什么飞机护航?德国人可有两艘航空母舰。”

    “如果距离较近可以使用喷火,”庞德元帅皱着眉头回答,“如果较远的话,就只能用美国人提供的p-51。”

    “那么……如果德国水面舰队从挪威海-丹麦海峡突防呢?在德国飞机进驻挪威后,这种可能增加了不少吧?”

    庞德元帅想了想,回答:“我们可以把‘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乔治五世国王’号和‘纳尔逊’号留在苏格兰西北的锚地以防万一。”

    丘吉尔点点头:“好,我们就这么办……我们将在2个方向上同时作战!”(未完待续。)

第477章 帝国元帅

    “陛下的身体怎么样?”

    “不是很好,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到底年岁大了。”

    赫斯曼和克洛伊从他们的奔驰大轿车上下来,在一位穿着绣花侍从礼服的皇家侍从引领下,走进了辉煌富丽的夏洛腾堡宫。克洛伊经常出入宫廷,因此认得这位宫廷侍从。所以一边走路,一边问起了威廉皇帝的情况。

    皇帝二世是1859年1月27日出生的,今年已经82岁了,这个年纪在40年代绝对算是高龄。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这位身体一直都非常健康的皇帝开始有了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一时糊涂一时清醒。

    “那么今天陛下能不能出席?”穿着一袭露肩晚礼服,又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克洛伊低声问。

    “露个面问题应该不大。”侍从回答。

    今天是1941年4月18日,对克洛伊而言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她的丈夫赫斯曼将会在今天得到一个为他特设的军衔——帝国元帅!

    这是为了表彰赫斯曼在地中海所取得的胜利而特设的一个军衔,地位高于陆军、海军和空军元帅,是目前德意志帝国的最高军衔,估计除了赫斯曼之外也不会有别的什么人获得了。

    得到了这个特设的军衔,意味着赫斯曼成为了德**队的第一人!也许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人。

    在赫斯曼看来这个“帝国元帅”也没有什么,历史上的胖戈林就拿过。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多半是“骗”来的,只有地中海战役是自己指挥打赢的。

    不过对克洛伊这个把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名将当成偶像的女人而言,今天无疑是她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日子,她当然也希望德国皇帝本人能够出席封帅的典礼了(主持这个典礼的是担任摄政的威廉皇储)。

    “我们最伟大的军人来了!”

    当赫斯曼夫妇走进夏洛腾堡白厅的时候,突然有人欢呼起来。原来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穿着军装的男人和穿着晚礼服的女人。这些都是来出席典礼的,大部分是身在柏林的高级将领或纳粹政府高官和他们的妻子。希特勒和施莱彻尔还没有到,他们在接见希腊的保罗亲王——他是威廉皇帝的外孙女婿,是从克里特岛来的,目的是想代替兄长乔治二世登上希腊王位,同时也是来替希腊求和的。

    戈林夫妇和戈培尔倒是已经到了,在纳粹党的政府中,赫斯曼和戈林的关系最好,两人早在少年时代就认识(在军校认识的)。他当然也不知道赫斯曼抢走了他的帝国元帅,还当赫斯曼是好朋友,非常热情的走上前去和赫斯曼交谈。

    戈培尔也和身边一位穿着军装的女人一起迎上前去,那女人不是戈培尔的妻子,而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她因为在德皇兼任波兰国王一事上颇有功劳,因此被封为女爵(波兰子爵),还当上了波兰王国政府的移民事务大臣——这是个负责安置从波森、西普鲁士和西白俄罗斯迁出的波兰人的大臣。

    不过她的大臣做了没多久就被赫斯曼召回,让她出任了总参谋部下面的陆军政策会会长。而这一次赫斯曼受封帝国元帅,实际上就是在政策会的全力推动下实现的。

    另外,娜塔莉还和纳粹政府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合作,把赫斯曼包装成了德意志战神的化身和最完美的军人——这实际上也是希特勒的意思。

    一个最完美的军人就应该像毛奇一样在军队里面呆一辈子,而不是去抢了“完美政治家”希特勒的饭碗从政。因为政治这碗饭太污了,这样会损害帝国完美军人的形象。

    当然,希特勒推出赫斯曼这个“战神”也不是完全出于政治权术,而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宣传也是战争的组成部分,把一大批德意志军人捧成战神和名将(战神目前就一个,名将有好多),可以让德国朋友感到放心,让德国的敌人感到害怕,还能让德国的人民士气高昂。

    正在赫斯曼和戈林胖子、戈培尔瘸子两个人亲切交谈,互相吹捧的时候,突然奏响了音乐,有人大声喊了起来:“皇帝陛下、皇储殿下驾到!”

    然后喧闹的白厅里面立即安静下来,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全副戎装,看上去仍然非常威严有气势的威廉皇帝在儿子威廉皇储的搀扶下,沿着一条长长的走廊缓缓走来了。

    ……

    “帝国元帅,最伟大的军人……呵呵,德国人还真能吹牛!”

    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一份驻柏林大使馆用电报发来的报告丢在了办公桌上,然后给自己点上了一支香烟。

    “总统,这是德国人的宣传伎俩,”哈利.霍普金斯说,“德国人想给整个世界造成这样的假象——德国不可战胜,而且很快就要赢得战争。”

    被德国宣传机构拿来吹捧的当然不止赫斯曼一人,最伟大的军人下面还有一大堆非常伟大、比较伟大、一般伟大的将帅,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战斗英雄。有空中的王牌,有地面上开坦克的王牌,有从天而降的超人,还有击沉了许多英国船只的王牌潜水艇长和辅助巡洋舰的舰长。

    总之,现在的德国到处都是非常能打的超级英雄。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因此肯定可以赢得战争。这种宣传不仅在欧洲进行,而且还在南美洲、亚洲、非洲和美国本土进行宣传。

    “总统,我们必须要破除德国人的神话,”国务卿赫尔对罗斯福说,“否则我们的后院都会出问题。”

    美国的后院当然就是拉丁美洲了,美国人在那里经营多年,势力当然是很大的。别看拉美时不时会冒出几挑战美国权威的小国英雄,但是亲美势力始终非常强大。

    不过拉美的的亲美派和欧洲、亚洲、非洲的亲英派一样,也都是墙头草。随着德国的日益强大,拉美亲美派的声音也渐渐低落,亲德派则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如果德国再这样一直胜利下去,而美国又迟迟找不到参战的机会,苏联也不肯出头去和德国拼个两败俱伤,估计拉美的动摇将会更加严重。

    “可我们要怎么帮助英国人呢?”罗斯福一只手按着太阳穴问。

    这是一个让他伤透脑筋的问题,丘吉尔的求援信是一封又一封地往白宫寄。可是罗斯福却觉得自己被捆住了手脚——不能下场参战。而除了参战以外的事情,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总统先生,”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对罗斯福说,“英国人很可能会在2-3个月后同时面临两场决定性的战役,直布罗陀战役和挪威海战役,而他们只要输掉其中的一场,很可能就会面临战败的命运。”

    “这倒不至于,”罗斯福摇摇头,“英国人是会坚持到底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再帮他们一把。”他看了一眼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可以把舰队派去挪威海!”哈罗德.史塔克说。

    “哦,你是想让德国人误击它们?”罗斯福看了看哈利.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回答:“国会里面的人和国会外面的反战分子都会问:我们的舰队怎么跑去正在打仗的挪威海了?”

    “看来不行啊!”罗斯福耸耸肩。霍普金斯是他的智囊,同时也是协调国会各派立场的助手。

    “总统,我倒有个建议。”国务卿赫尔这时斟酌着说,“或许我们可以举行一个会晤,总统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会晤。地点就在北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附近。”

    “会晤?讨论什么?”罗斯福问。

    “讨论怎么打败德国人!”赫尔说,“我们和英国人可以共同发布一个宣言,一个反对纳粹和法西斯政权的宣言。如果这个会晤和宣言可以在英德下一轮交锋时进行并且发表,一定会极大的打击德国的士气。如果我们的舰队再宣言发表后靠近冰岛,或许根本不必进入挪威海,就会严重干扰德国的军事行动。”

    ……

    “帝国元帅,您推荐空军元帅凯塞林出任地中海联军总司令?”

    “是的,领袖。”

    在帝国元帅的军衔到手后,赫斯曼就回到了总参谋长的任上,不打算再继续指挥直布罗陀作战了——现在的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已经很会打水面舰队了,赫斯曼也就没有必要冲在前面。有凯塞林这样的牛人,直布罗陀又怎么会打不下?

    “凯塞林元帅完全可以胜任,”赫斯曼说,“他精通空中和陆上的作战,而且还是一位炮兵专家。”

    希特勒看了看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后者点点头:“可以让凯塞林元帅去西班牙。那么谁去负责北海战场?”

    “北海作战当然以海军为主,”赫斯曼说,“不过耶顺内克大将在地中海战场上的表现卓越,可以接替格莱姆大将出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官,配合雷德尔元帅。而格莱姆大将则可接替凯塞林元帅担任空军总司令。”(未完待续。)

第478章 007来了

    在1941年的4月和5月,德意一方和英美一方,都在全力以赴准备着即将要开始的新一****决战——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德意一方需要将大量的部队和飞机部署到西班牙还有挪威,还要将重达几百吨上千吨的超级大炮通过法国运往西班牙的前线。

    英国这边,则要调集军队加强直布罗陀和设德兰群岛的防御,同时还要加快几艘航母服役的速度,还要出动海军去占领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

    总之,双方的准备工作非常繁重,没有两三个月是无法完成的。

    而在双方都忙于准备决战的时候,整个欧洲竟然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期。如果不是夜晚时常响起的防空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人们几乎都要以为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

    不过此时此刻,在遥远而又偏僻的阿富汗,苏联红军的战士们正一路高奏凯歌,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阿富汗反动派盘踞的南部重镇坎大哈。

    苏联红军当然是厉害的,而且斯大林这次本着t34杀鸡的原则,出动的兵力也非常庞大。派出了中亚方面军(中亚军区)的主力,在1940年底刚刚组建完成对红军第53集团军,司令员是曾经在苏俄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克谢涅丰托夫上将。

    考虑到阿富汗的地形和交通设施的情况,第53集团军进入阿富汗时的编制里面并没有什么机械化部队,而是大量配置了大量的山地和骑兵部队。包括第9山地师、第20山地师、第28山地师、第63山地师、第68山地师、第83山地师和第194山地师等7个山地师,以及卡尔梅克蒙古第1骑兵师、第4骑兵师、第17山地骑兵师、第18山地骑兵师等4个骑兵师。另外,第53集团军下属还有一个配属了4个步兵师的步兵第64军。

    7个山地师、4个骑兵师和4个步兵师,合计15个师(分成4个军)组成的强大入侵,不对,应该是强大的解放部队。红军第53集团军在斯大林同志“一定要解放阿富汗”的命令下,先是兵分两路,一路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下,占领了阿富汗兴都库山脉以北的昆都士、塔哈尔、巴尔赫、朱兹詹等地;另一路则从土库曼斯坦南下沿着沙俄时代修建的中亚铁路支线前进,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兴都库山脉以西的重镇赫拉特——这是阿富汗唯一拥有铁路的地区(虽然不通车),对于苏联红军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而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攻后,苏联红军只进行了很短时间的休整,就开始了新一轮摧枯拉朽的攻势。

    不过苏军第二阶段的攻势却不是兵分两路,而是只有一路,以4个骑兵师为主力,由赫拉特南下,沿着赫拉特-信丹德-卡堡-扎兰季-代赫舒-格里什克-坎大哈这条绕过阿富汗主要山区的“平坦大路”长驱直入。不到10天时间就推进了500公里,到4月20日时,4个苏联骑兵师已经推进到了阿富汗南部的赫尔曼德河一带,距离坎大哈已经不到300公里了。

    此时阿富汗王国陆军的主力,则被部署于兴都库山脉一线,守着巴米扬、萨朗山口等要地,在做保卫首都喀布尔的打算。结果就让苏联红军打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右勾拳!

    而苏联红军这个右勾拳的目标,其实也不是坎大哈,而是取道坎大哈向北,沿着洛拉河谷向北,从南面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别看苏联红军绕了个一千多公里的大圈子,好像挺浪费时间,但是这一千多公里通过的都是相对比较平坦的地形。也是库利克元帅和克谢涅丰托夫上将计划中红军在阿富汗的主要后勤运输线。

    他们的计划是先恢复通往赫拉特的铁路线,然后再铺设赫拉特-坎大哈-喀布尔的临时铁路线。虽然这条临时铁路的总长会超过1300公里,但沿途还是比较容易施工的,如果能发动起阿富汗的贫下中农,有12-18个月就能修建完成了。在临时铁路建成后,苏联就能支撑几十万工农红军去解放印度了。

    而为了完成这些艰难而又光荣的筑路任务,大批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布尔什维克党员被紧急征召。经过短期训练后,这些人就作为第三国际顾问被派到了兴都库山脉以北苏联解放区的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部落,开始发展阿富汗人民党(第三国际支持下的阿富汗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并且招募阿富汗进步青年组成了阿富汗人民军。

    有了这些能和普什图族交流的阿富汗人民军的帮助,苏联就能“动员”阿富汗当地的劳动人民参加修建铁路的“义务劳动”了……

    阿富汗人民党在兴都库山以北建立革命政权和人民军队的消息,以及苏联红军在向喀布尔以南的坎大哈快速推进紧急军情,传到阿富汗首都后,立即就引起了阿富汗反动势力的极度恐慌。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沙赫和首相哈希姆一边慌忙向坎大哈派出军队,一边向阿富汗各地的普什图人部族首领发出号召,请求他们派出部族战士去和苏联红军作战。

    同时,他们还向阿富汗的后台德**事顾问团和美**事顾问团紧急求助,希望得到更多的武器。

    而就在那些出手阔绰的“德国顾问”和颇有绅士风度的“美国顾问”们还没作出答复的时候,一个秘密的英**事顾问团终于乘坐着法国人早些年卖给英国的高隆德c.449运输机从“印度”飞到了喀布尔,而且还带来了许多英国生产的武器装备。

    “弗莱明中尉,你知道军情6处有没有化名叫詹姆斯.邦德的高级特工?”

    英国驻喀布尔公使馆的一个名叫威利.史密斯的中年绅士,在4月21日下午急急忙忙到了“美**事顾问团”的驻地,打搅了正在悠闲地喝下午茶的“金里奇”上校。

    “史密斯先生,我不是弗莱明中尉!我是金里奇上校!”正端着一杯奶茶的伊恩.弗莱明四下看了看,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不该出现的闲杂人等,才轻轻松了口气,说,“而且我也不知道和这次行动无关的别的特工用什么样的化名,这是机密!”

    “可是现在有一个英**事顾问团到了喀布尔,带队的自称是军情6处的特工詹姆斯.邦德上校……”

    “什……什么?”伊恩.弗莱明愣了又愣,这是怎么回事?军情6处怎么又派个军事顾问团来喀布尔?而且……还直接打起了英国自己的招牌。这是什么意思?要和苏联公开决裂?

    “不大对头!这很可能是个骗局!”伊恩.弗莱明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将奶茶杯放在自己的身旁的小方桌上,猛地站了起来。“我要去见一见这位军情6处的邦德上校!”

    与此同时,在悬挂着万字旗的德**事顾问团驻地里,腿有点瘸,拄着根手杖的莱茵哈特.冯.罗腾堡上校,正在和一个美国公使馆的少校武官用美式英语又急又快的对话。

    “上校,我可以确定那个‘金里奇上校’八成就是英国人假扮的。他们提供给阿富汗人的美械军火一定是租借物资……他们一定是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支持阿富汗人。可是现在为什么还要派出另一支公开的军事顾问团呢?”

    “那不一定是英国人!”化名莱茵哈特.冯.罗腾堡上校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威廉.埃迪上校。他是白宫情报协调员多诺万上校的朋友,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谍报训练,但却很有些天赋。

    “搞不好这个邦德上校是德国人假扮的!”威廉.埃迪已经猜到了“邦德”的身份。

    “德国人?他们想干什么?”

    “干什么?”威廉.埃迪冷冷一笑,“和我们一样,当然是想找斯大林的麻烦而又不愿意打自己的旗号。”

    “可我们现在冒充德国人,英国人冒充我们,德国又冒充英国人……这不是都白费了吗?”

    “白费?”威廉.埃迪哼了一声,“斯大林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他难道还会同时和美国、德国、英国开战吗?”

    “这倒也是。”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威廉.埃迪说,“我要去见见这个邦德上校。”

    “见……见邦德?可是他现在是英国人啊。”

    “那又怎么样?”威廉.埃迪耸耸肩,“这里是阿富汗,英国、美国、德国在阿富汗的利益是一致的。利益一致就是朋友,说不定还能互通有无,有什么不能见的?”

    “互通有无?”

    “是的,现在我这个德国上校手里的德**火不大够,需要问英国人换一点。”(未完待续。)

第479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喀布尔机场木头搭建的ysl风格的候机大楼的贵宾休息室里,有点让人感到尴尬的一幕正在上演。当化名詹姆斯.邦德的瓦尔t.施伦堡上校正和阿富汗的达乌德亲王亲切拥抱的时候,拄着拐杖叼着玉米芯烟斗的威廉.埃迪(罗腾堡)带着几个看上去松松垮垮的德国大兵突然闯了进来。

    “你,你们是德国人?”瓦尔t.施伦堡上校愣了一下,然后用听上去非常流利的伦敦腔的英语问。

    “没错,我就是罗腾堡上校!”威廉.埃迪说着很不流利的德语。“我是德国国防军驻阿富汗的首席军事顾问,我是来帮阿富汗王国打布尔什维克的。”

    连德语都说不利索的德国国防军上校?瓦尔t.施伦堡再瞥了眼跟着威廉.埃迪的几个穿着德**服的士兵。军服的式样倒没有错,可问题是几个家伙看着太松散,不大像德意志的军人。

    “我是詹姆斯.邦德上校,”瓦尔t.施伦堡淡淡地开口,尽量显出一点英国绅士的从容淡定,“来自伦敦,很高兴在这里和您见面。”

    威廉.埃迪笑了起来,“我也一样,很高兴能在阿富汗见到德国来的朋友,希望我们以后不会在战场上相见。”

    “或许我们会在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战场上相见。”瓦尔t.施伦堡的脑子转得很快,已经有点明白对方来历和到阿富汗方目的了。

    这些松松垮垮的家伙肯定不是德意志军人,多半也不是英国佬,英国人不会那么无礼和直接,他们多半会在一边冷眼观察,然后再得出错误并且充满偏见的结论。所以这些人多半是粗鲁野蛮的美国牛仔!

    想到这里,瓦尔t.施伦堡露出矜持的笑容,又往下说:“我也是来帮助阿富汗人的……我想我们在阿富汗有共同的利益,是吗?”

    “对!”威廉.埃迪往瓦尔t.施伦堡脸上吐了口高档的古巴二手烟,然后点点头道,“我们德意志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利益一致了,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的。”

    “这也是我们大英帝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瓦尔t.施伦堡扫了眼站在一旁好像有点目瞪口呆的阿富汗亲王,又说:“我们同你们的战争是一场兄弟之争,要分的是胜负而不是生死。说不定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公主就要嫁给你们的王子了。”

    公主和王子?威廉.埃迪愣了又愣,这是怎么回事?公主是哪一位?不会是伊丽莎白长公主吧?她要嫁给德国的王子……那个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英德合并吧?

    威廉.埃迪正瞎琢磨的时候,瓦尔t.施伦堡已经主动伸出了右手,微笑着用流利的德语说:“上校,愿我们两个伟大的欧洲国家能够从共同支持阿富汗人民抵抗苏联入侵的事业开始,化解以往的矛盾,重新走在一起,共同领导世界。”

    威廉.埃迪皱了皱眉,还是把手伸了过去,和瓦尔t.施伦堡的右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而就在这时,脸色有些阴郁的“美国上校金里奇”突然推开一扇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的小门,昂首挺胸走了出来,然后用一口比“英国上校詹姆斯.邦德”还正宗的伦敦腔英语说:“阿富汗人民抵抗苏联入侵的事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支持,现在凶残的苏联红军正在向坎大哈进军,阿富汗人民急需有力的支持。你们英国人准备怎么帮助阿富汗?”

    “这位是美国来的金里奇上校,他也是我们阿富汗的朋友……”阿富汗亲王达乌德连忙把“金里奇”介绍给了“詹姆斯.邦德”。

    “詹姆斯.邦德”非常绅士地冲“金里奇”点点头,然后说:“我们不仅会向阿富汗人民提供普通的步枪机枪和轻型火炮,而且还会提供几种为了英国本土而开发的秘密武器!”

    保卫本土的秘密武器?“金里奇上校”愣了又愣,这个秘密武器应该是秘密的,怎么能拿到阿富汗来显摆?这谁都知道了还是秘密武器吗?

    “什么秘密武器?”德国的罗腾堡上校用美式英语发问。

    英国的詹姆斯.邦德朝身后肃立的几个“英国兵”招了下手,马上有人拿来了两个皮箱,放在地上小心打开。一个皮箱里面是一对用麻布包裹起来的“圆锤”。“金里奇上校”马上就认出那是两枚74号反坦克手榴弹,很坑人的东西。丘吉尔下令造了100万个,但是正规军因为这玩意儿太容易误伤所以不肯要,于是就给了国民警卫队,后来还空投给了所谓的法国抵抗运动。而另一个皮箱里面是几件仿佛棉背心似的东西。

    “这是防弹背心吗?”德国的罗腾堡上校这时不解地问。

    防弹背心很多国家都有,不过都没有大量装备部队。一来是因为防弹背心的防弹效果不怎么好;二来则是因为防弹背心太重——这年头的防弹背心大多是以钢板为防弹材料的,分量十足,穿在身上行动不便。

    “这不是防弹背心,这是‘丘吉尔’式炸弹背心。”

    “炸弹背心?”达乌德亲王的眼珠子瞪得老大。“怎么用?”

    “詹姆斯.邦德上校”说:“就是穿在身上,化妆成老百姓,然后混到敌人身边,再拉一下导火索……”

    “然后呢?”达乌德亲王又问。

    “詹姆斯.邦德上校”两手一摊,“然后就爆炸了呗。”

    “那穿着这个炸弹背心的人……”

    “当然为国捐躯了!”由瓦尔t.施伦堡假扮的“詹姆斯.邦德上校”扫了眼“德国上校”和“美国上校”,语气郑重地说:“如果我们英国本土遭到敌人的入侵,4600万人民都会穿上这种炸弹背心,和来犯的敌人同归于尽!所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征服英国本土!”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德国上校罗森堡仿佛被吓到了,和同样惊诧莫名的美国上校金里奇对了一下眼神。

    这个什么炸弹背心也太疯狂了!这个东西不会真的是丘吉尔首相想出来的吧?难道丘吉尔真的要带领4600万英国人民和德国纳粹血战到底,宁愿同归于尽也坚决不考虑投降输一半?

    “这个,这个,这个大英帝国的人民果然是不可征服的!”达乌德亲王充满敬仰之情的语调打破了沉默,“但是这样的炸弹背心对我们阿富汗没有用啊。”

    “没有用?”瓦尔t.施伦堡问,“难道阿富汗人会甘心当苏联人的亡国奴?”

    达乌德亲王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大部分阿富汗人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只知道部落和真主!”

    “那就让他们为了部落和真主献出生命吧!”瓦尔t.施伦堡说,“布尔什维克都是无神论者,如果他们统治了阿富汗,那么阿富汗就不会再有ysl教了。”

    “可是,可是喀布尔和坎大哈怎么办?”达乌德亲王说,“现在苏联人正在向坎大哈快速挺进,他们很快会占领那里,然后就会来喀布尔了。而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守住喀布尔……”

    苏联人打进喀布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阿富汗的正规军人数不多,即便得到了英美德的援助,武器装备仍然非常落后,而且军队的训练也不足,很难对抗人数、装备和训练都占绝对优势的苏联红军。

    “那就不要坚守喀布尔了。”瓦尔t.施伦堡说,“阿富汗是一个辽阔的国家,土地面积比法国本土还要大,高原和山地占了国土面积的80%,苏联人根本不可能控制全部的阿富汗领土。”

    现在苏联人出动了15个师,不到20万人入侵阿富汗,打下喀布尔和坎大哈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要对多山的阿富汗进行全面占领却是不够的。实际上就是阿富汗政府自己,能够控制的地方也只是少数城镇而已,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土地仍然被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部族掌握。想要把他们从不计其数的山沟沟里挖出了参加义务劳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这个时代布尔什维克和ysl教还是有点格格不入。

    他的观点得到了德国上校罗腾堡的赞同,罗腾堡说:“没错,苏联人能够控制的只是兴都库山脉以北和以西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居住的地区。另外,就是一条长长的从赫拉特通往喀布尔的交通线。这是一条1300公里的交通线,沿途所经过的地形用欧洲的标准来看也是十分复杂的,而且环境恶劣,非常有利于游击队活动。不过……阿富汗的游击队需要更多的武器弹药,我们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更有效的帮助阿富汗人民。”

    罗腾堡上校看了眼在场的英国上校詹姆斯.邦德和美国上校金里奇,“邦德上校、金里奇上校,我想我们应该单独谈谈……就我们三个人,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480章 圣斗士训练班

    英国的邦德上校,德国的罗腾堡上校和美国的金里奇上校单独会谈的地方是喀布尔最好的皇家大饭店。出手阔绰的罗腾堡和他的德国大兵是这里的常客,罗腾堡本人和大饭店的印度经理很熟悉,在后者招呼一声后,就包下了饭店顶层可以俯瞰喀布尔街景的露台餐厅,会谈就在这里举行。

    “我们还是用英语交谈吧。”罗腾堡上校知道自己的德语不是很流利,德国人可能听不明白,于是就建议大家都说英语。

    “好的。”

    “还是说英语好。”

    邦德上校和金里奇上校都矜持地点头表示同意。

    “那么我们今天先确定一下德国、美国和英国在阿富汗合作的原则。”罗腾堡上校的年纪比另外二位大的多,而且包下露台餐厅的美元也是他出的,所以他就很自觉地扮演起三人中的老大哥了。

    “我们三国在阿富汗以外地方的矛盾,不能带到阿富汗来。”罗腾堡上校说着美式英语,还一边抽着放了古巴上等烟丝的玉米芯烟斗。“因为我们谁都不想让苏联人完全控制阿富汗,再从阿富汗进军印度,是吗?”

    “当然。”邦德上校地点头,然后看了一眼比自己更像一个反应迟钝的英国绅士的金里奇上校。

    “我同意。”金里奇上校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似乎他不怎么在乎斯大林的红军会不会去解放印度人民似的。

    “好,这样很好!”罗腾堡上校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果英美德三国在阿富汗的特务自己斗个你死我活,事情就难办了。

    “而且我们还应该展开合作,对吗?”罗腾堡抽了口烟,接着说,“现在阿富汗的形势非常危急,苏联人投入了20万军队,而且还得到了阿富汗北方的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的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援助的力度,必须要给阿富汗人更多的武器……德国的、美国的和英国的武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三方面必须展开合作,互通有无。”

    邦德上校和金里奇上校也都连连点头。现在英美德三国一共给了阿富汗人不到20000支各种枪械,还有少量的轻型火炮。这些武器或许可以武装2个简装版的步兵师,但是面对15个苏联师的进攻,明显是不够用的。不仅打正规作战不够,就是打游击战也一样不够用。

    既然不够用,就要加大援助的力度,而要大力援助,麻烦就来了。因为美国来的罗特腾堡上校手中没有多少德**火,而且也没有很畅通的渠道把武器运进阿富汗。而英国来的上校金里奇手中虽然有不少美**火可以拿来支援阿富汗,但也不应该把别的愿意阻挡苏联征服阿富汗的力量阻挡在外,要不然万一给苏联看破了真相,恶人就都是英国在做了。至于德国的詹姆斯.邦德上校,虽然不至于缺少英**火,但是怎么把这些军火运进阿富汗却让他头疼。用飞机空运是个办法,但是成本实在太高,而且距离也太远,运输的效率实在不高。

    看到邦德上校和金里奇上校都同意了自己的意见,罗腾堡上校笑了笑,又提议道:“那么以后我们每个星期都安排一次会面,大家当面讨论互通有无的问题,怎么样?”

    邦德和金里奇都没啥意见,每星期的三方见面会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着詹姆斯.邦德又开口说:“目前的情况,坎大哈和喀布尔都会在1-2个月内陷落,除非我们英国直接出兵……”

    “这是不可能的,你们大英帝国不可能和苏联开战。”金里奇上校给出了否定的答复。

    “那就只能做游击战的打算,”詹姆斯.邦德说,“阿富汗政府也必须要离开喀布尔……去印度的白沙瓦怎么样?”

    金里奇上校摇摇头,说:“不行,只能去潘杰希尔谷地,那里靠近克什米尔山区,地形非常复杂,容易躲藏。”

    潘杰希尔谷地位于喀布尔东北,是兴都库山脉的一部分,山高沟深,生活着许多只知道真主和部落,不知道马克思和苏联的部落。而且那一带的海拔很高,冬天的气候非常寒冷,大雪会封锁山路,难以通行。是一个充当反革命基地的好地方。

    “那里可以修建飞机场吗?”德国的罗腾堡上校问。

    “不大容易,你们德国的武器装备不方便运到那里去。”金里奇上校说,“你们的飞机可以从伊朗起飞,把军火空投到阿富汗中部山区。”

    “邦德上校,”罗腾堡上校抽了两口烟,忽然问詹姆斯.邦德上校,“您看我们可以空投武器弹药吗?”

    “这个……”化名詹姆斯.邦德的瓦尔t.施伦堡想了又想,过来一会儿才反问,“那么我们英国的武器弹药能通过俾路支地区运进阿富汗吗?”

    俾路支地区也是个无法无天,只知道真主和部落,没有什么国家的地方。大约就是伊朗东南部、阿富汗南部和印度河流域以西那一块山大沟深的地方。总面积比阿富汗还要大,基本没有什么政府治理,实行的都是部落政治,英国人在100年前开始进入,现在有一定的基础。

    “我想是可以的,”金里奇上校回答说,“不过必须用一部分武器弹药作为报酬给那里的部落……当然,那个什么炸弹背心他们是不会要的。”

    “啊,金里奇上校,你提到炸弹背心我想起来了,我们得开办一些游击战争训练班。”

    詹姆斯.邦德这个时候突然提出了开班授徒的建议。他说:“我相信阿富汗肯定有不少愿意为了部落和真主而战斗的人,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抵抗苏联红军这样的强大对手,需要我们教授他们更有效的战术和战斗技能。”

    ysl圣斗士当然也是需要进行训练的,虽然阿富汗的部落战士早就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出了一身战斗技能。但是他们这回要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敌人,而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红色政权,而且还是慈父领袖斯大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

    早在红军开进阿富汗之前,斯大林已经认识到了阿富汗反动势力的危害性,并且命令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抽调一批年轻的精通乌兹别克语和塔吉克语布尔什维克干部,随同苏联红军一起进入阿富汗。

    他们的任务是帮助阿富汗人进步,首先当然是帮助阿富汗的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进步了。

    在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聚居的地方,许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现在已经匆匆建立起来了。大批长期遭受压迫的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贫下中农(贫下中牧)出身的青年,都已经被招募到这些学校当中,接受翻身做主的训练了。

    “斯大林同志,南亚局目前已经在阿富汗建立15座干部学校,有1100多名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进步青年正在接受培训……”

    克里姆林宫内,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正在向斯大林报告工作——这似乎有点颠倒了上下级关系,因为理论上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是第三国际的支部,因此季米特洛夫应该是斯大林的上级才对。不过自从第三国际建立以来,“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就是个太上党的存在。

    所以斯大林这个第三国际支部的头头,是可以命令第三国际的老大去做事情的。而帮助阿富汗建立无产阶级****,就是斯大林交给第三国际的任务。

    而季米特洛夫在阿富汗采取的办法,则是开办革命干部学习,招募了很多大字不识得几个的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贫苦青年,让苏联的国内会说乌兹别克语和塔吉克语的干部去传授革命真理。

    “只有1100人?”斯大林吸着雕花烟斗,显出了不大满意的表情。“是不是有点少了?”

    “斯大林同志,”季米特洛夫两手一摊,“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老师啊,而且那些阿富汗青年大多没有受过教育,很难理解gc主义的真理……”

    “这和受教育有什么关系?”斯大林摆摆手,说,“只要那些人能帮我们去打击阿富汗的封建势力就行了,没有受过反动实力的教育更好!”

    “可是gc主义的道理……”季米特洛夫为难地说。

    “什么道理?”斯大林眉毛一横,“肯跟着党走,并且敢于和阿富汗的反动封建迷信势力作斗争才是硬道理!”

    斯大林自己就负责过苏联的民族工作,当然知道那些信真主的同胞不大好对付,也知道铲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斯大林又说:“告诉南亚局,别要求太高,那样会让我们脱离群众的。阿富汗当地干部的培训一定要加快,3个月内给我30000人!另外,阿富汗人民党、人民军和阿富汗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要尽快组建起来,阿富汗党政军的领导人可以先让有苏联国籍的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干部出任。”(未完待续。)

第481章 GC主义战士

    “什么?2000人?这怎么可能?”

    在阿富汗西北的赫拉特城内,在一处原来是清真寺,现在挂上了阿富汗人民党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学院牌子的建筑内。今年只有24岁,2年前大学毕业时才加入光荣、伟大、正确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乌兹别克族青年干部拉希多夫同志,刚刚接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学院必须在3个月内培养出2000名忠诚的gc主义战士!

    这可是忠诚的gc主义战士啊,得经过多少难关的考验和层层选拔才能出一个——拉希多夫同志就是这久经考验后才入党的,阿富汗赫拉特省这里怎么可能3个月就出2000个?gc主义战士如果可以这样培养,那么世界革命早就成功了。

    “怎么不可能?”阿富汗人民党总顾问谢洛夫狠狠瞪了阿富汗人民党赫拉特省委员会特别顾问拉希多夫一眼,严肃地指出,“这是斯大林同志的最高指示!斯大林同志要求我们3个月内拿出30000名gc主义战士!”

    这位谢洛夫就是原来的格鲁吉亚阿扎尔自治共和国第一书记兼巴统市w书记,全名叫叶菲莫夫.彼得罗维奇.谢洛夫。就是早年在俄国革命期间给赫斯曼当过马车夫的那位。

    在巴统大轰炸事件中他的表现不错,带领人民群众救火有功,因此得到了晋升,被派到乌兹别克苏维埃共和国当党的组织部长。本来以为可以在乌兹别克安安稳稳过几年舒服日子,没想到又摊上了解放阿富汗这档子事情。

    因为他是参加过八月革命的老干部,斗争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就被乌兹别克党中y推荐给了第三国际南亚局,现在官拜第三国际驻阿富汗人民党总顾问!

    这是个很大的官,实际上就是阿富汗人民党的“太上总书记”。要是干好了,将来回国至少能当个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所以谢洛夫同志熄灭多年的革命干劲,这段时间又鼓得足足的。

    “可是,可是……赫拉特省没有这么多进步青年啊。”拉希多夫同志还是不停摇头。

    他是谢洛夫的属下,虽然年轻,但是因为是乌兹别克族干部,能说乌兹别克语和塔吉克语,而且还稍微会几句波斯语(波斯语在阿富汗也比较流行),因此被谢洛夫提拔到了赫拉特省人民党委员会特别顾问兼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学院院长的位子上。

    他虽然知道斯大林的指示是不会错的,但是他真不知道能上哪儿去找那么多进步青年,而且还要在3个月内把他们变成忠诚的gc主义战士。

    听到他的话,谢洛夫的火一下就上来了,沉着声音说:“怎么会没有进步青年呢?我一路上看到的阿富汗青年和少年,个个瞧着都很进步啊!这些就是进步青年啊!”

    “他们进步吗?”拉希多夫同志问。

    “怎么会不进步?”谢洛夫拍了拍桌子,“那些放羊的,做手工学徒的,做苦力的,还有讨饭的,个个都很穷,这就是进步知道吗?”

    “啊?穷就是进步?”拉希多夫同志愣了又愣。他是个非常年轻的干部,没有经历过残酷的国内战争时代。因此就不大明白“穷人盼造反”的革命真理。

    “那是当然的!”谢洛夫眼珠子一瞪,“我当年就很穷,很小就做童工养家,受尽了欺负,所以才参加革命的!我看阿富汗这里的人比我年轻时候还要穷,他们中一定有人想要反了这个世道。我们只要让他们知道跟党走的好处,他们就会变成进步青年的!拉希多夫同志,你懂了吗?”

    拉希多夫还是摇头,“总顾问同志,我们要怎么做?难道派内卫部队的同志去拉人?”

    谢洛夫居然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我马上派人去抓……不,不是抓,是动员!赫拉特省要动员3000人!”

    “总顾问同志,不是说只要2000人吗?”拉希多夫不解第问,“为什么要动员3000人?”

    谢洛夫又瞪了拉希多夫一眼,解释道:“要淘汰掉1000人!要不然队伍不好带!”

    他掰着手指头说:“托洛茨基分子抓200个、英国间谍抓200个、伪社会主义分子(指国社)也是200个、宗教极端分子200、保皇派分子200,还有200个是混进革命队伍的落后分子……这1200人中700个劳动改造,300个最高保卫措施(枪毙),还有200个过一阵子恢复名誉(放回来继续做官)。这样就正好剩下2000个,都是忠诚的gc主义战士。”

    谢洛夫同志到底是老革命了,对怎么拉人头,怎么清理革命队伍的那一套路数都了然于心了。第三国际让他来当阿富汗人民党总顾问还真找对了人!

    而且谢洛夫这一代布尔什维克干部和历史上1979年苏联派到阿富汗的干部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谢洛夫这种人根本不在乎多杀点人!甚至不在乎把不听话的阿富汗人都杀光,如果他能够抓到他们的话……

    在布置好了动员和教育赫拉特省进步青年的工作之后,谢洛夫同志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以庆祝阿富汗人民党成立为名,邀请赫拉特省所有的部族首领和宗教领袖到赫拉特城吃饭。

    这当然是鸿门宴!凡是赴会的部族首领和宗教领袖,立即被扣为人质。凡是没有赴会的部族首领和宗教领袖,他们的部族和清真寺,在30天内都会被苏联红军荡平!

    而且这样的大规模镇压行动并不仅仅发生在赫拉特省,在巴德吉斯、法利亚布、朱兹詹、巴尔赫、昆都士和塔哈尔等地,以及南下包抄坎大哈的苏联红军所经过之处,都会遭遇一次大规模镇压。同时,也会有很多进步青年被动员起来,参加训练,最后成为gc主义战士,或者被劳动改造,或者被枪毙……

    ……

    山连山,山叠山,山外还是山,而且大多是没有多少植被覆盖的荒山。只有在山和山之间,靠近潘杰希河的狭长地带,才有绿色的农田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这里就是距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约80公里(80公里是喀布尔到潘杰希谷地入口的距离)的潘杰希谷地,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被称为苏联人的“泪谷”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将成为阿富汗王国政府迁出喀布尔后第一个临时驻地。同时也将是阿富汗人抵抗苏联入侵的大据点——虽然阿富汗反动派将用游击战对抗苏联红军,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一个巩固的反革命根据地。

    “三位上校,你们觉得那里怎么样?”一个穿着西式军服的阿富汗青年军官,用生硬的英语问骑在马背上的邦德、金里奇和罗腾堡等三人。

    这三位大特务今天是来潘杰希谷地查看地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修建机场跑道的。而和他们说话的人是阿富汗近卫军中的一名少校,姓马苏德。他是塔吉克族人,而他的家族是潘杰希谷地中的名门。

    “那里好像比较平坦,”邦德上校顺着马苏德所指的方向,看到的是一大片位于潘杰希河畔的平地。“这里叫什么名字?能起降飞机吗?”

    “帕斯马扎斯。”马苏德说,“这是整个潘杰希谷地最大的平地了,由南至北长约4.5公里。再往北走,两边的山就会越来越高,恐怕不适合飞机起落了。”

    “这里距离克什米尔有多远?”邦德上校又问。

    “大约110公里。”马苏德笑着说,“不过那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

    “如果要走着去,有路吗?”邦德接着问。

    “有的。”马苏德说,“不过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走,冬天的时候大雪一封山,别说克什米尔,就是从喀布尔到这里都走不通了。”

    “去克什米尔是沿着河谷一直走吗?”邦德继续问。他已经意识到潘杰希谷地的重要性了,绵延150公里的山连山,这根本就是大部队的禁地,游击战的天堂。而且在150公里的潘杰希谷地周围,则是另外许多类似的谷地。

    “不是的,要翻山。”马苏德说,“沿着河谷一直走会通向另外的河谷,一直走下会到达中国和苏联。”

    潘杰希谷地是兴都库山脉中众多谷地之一,所谓的“谷地”,大多是河谷,来自兴都库山的融雪滋润着谷地中的土地,让这些土地可以养活当地的居民。而这些谷地大多是相通的,顺着山势,这些谷地的尽头可以通到中国。

    邦德想了想问:“苏联人有没有可能从北方沿着河谷南下?”

    马苏德摇摇头,说:“不可能,那里的地形更加险恶,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行。我们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封锁河谷。所以苏联人要进攻,就只有从喀布尔方向而来。不过,他们无法夺取整个谷地,任何外**队都做不到这一点,这里永远属于阿富汗人!”(未完待续。)

第482章 换岗

    “丘吉尔炸弹背心?这真是太荒唐了!谁会穿上装满炸药的背心去和别人同归于尽?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一点用处。而且,为什么要用我的姓氏来命名?”

    唐宁街10号,正准备启程去纽芬兰岛的阿金夏海湾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会面的丘吉尔接到了军情6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报告,报告上提及了一种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奇怪的武器——丘吉尔已经知道了军情6处在阿富汗和德国特工、美国特工秘密合作的事情。

    英国首相当然也同意了这种合作,毕竟英美德三国在阿富汗的利益一致,都想坑毛子,那就没有什么不能合作的。而且苏联也不是省油的灯,就算英美德三国勾结起来使坏,也很难阻挡红军解放阿富汗的步伐。

    坎大哈在4月23日就被苏联红军攻陷,而喀布尔的沦陷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阿富汗王国政府已经在几天前迁往了地势险要的潘杰希谷地,准备在那里长期坚持打持久战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美德三方要是再不捏着鼻子合作,那么红旗插遍阿富汗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首相,这不是我们命名的,是德国人命名的……”帝国总参谋长迪尔上将不解地摇摇头,“真不知道德国人怎么会想到这么疯狂的武器?”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战争终将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丘吉尔气哼哼地说,“到时候希特勒和赫斯曼如果不想上绞架,就得穿上这种炸弹背心进行最后的抵抗。”

    丘胖子顿了顿,又问:“还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吗?”

    外交大臣艾登皱着眉头报告,说:“新的罗马教宗选出来了,是原奥地利枢机主教西奥多.因策尼尔,称马克二世。”

    “早就知道是他了,”丘吉尔哼了一声,“是不是还发布了反对我们的通谕?”

    “现在还没有,不过早晚会发布的。”艾登叹了口气。

    马克二世摆明是德国支持的教宗,一直就亲纳粹,现在当然要找大英帝国的茬了。而且英国飞机也的确把上一任教宗给炸死了……

    艾登说:“首相,估计在教宗通谕发表后,西班牙就会顺势向我们宣战了。”

    西班牙是公教势力很大的国家,派轰炸机扔炸弹把教宗给炸死的英国人,在虔诚的西班牙公教信徒们看来,无疑就是反基督的魔鬼!因此在庇护十二世殉教(被魔鬼的炸弹炸死当然是殉教,过一阵子还要封为圣徒呢)后,西班牙国内的亲英派全都不敢说话,否则就有魔鬼帮凶和布尔什维克的嫌疑!

    所以弗朗哥现在要带领西班牙向英国宣战在国内是没有什么障碍的,而且他现在也相信德国、意大利必胜了。

    “不用等他们宣战,”丘吉尔哼哼着说,“我们和弗朗哥政府断交,承认胡安.内格林的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

    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就是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内战失败后他们逃到了法国,在法国投降后又跑路去了墨西哥城。

    丘吉尔接着说:“这样我们就能帮助西班牙流亡政府收复加那利群岛了。”

    英国现在已经在葡萄牙政府的默许下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但是西班牙却摆出了要守卫加那利群岛的架势,在那里部署了飞机和大量地面部,要拿下来仿佛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英国在占领马德拉群岛后没有马上动加那利群岛,而是在调兵遣将准备打一场登陆战。

    到1941年5月下旬的时候,英军已经在马德拉群岛集结了1个步兵师,还在马德拉群岛部署了大量的威灵顿轰炸机和布里斯托‘波弗特’鱼雷轰炸机以及航程较大的p-51战斗机。已经具备了进攻加那利群岛的能力,现在就差个借口了。

    另外,英军在直布罗陀半岛的防御也比3月份时增强了不少,守军数量已经超过了3万,而且还增加了许多可以机动部署的7.2英寸榴弹炮(183mm)和25磅野炮(87.6mm)。

    “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的情况怎么样?”丘吉尔皱起眉头又问。

    “目前还没有什么变化,”迪尔上将回答,“不过有传言说希腊王室正在和德国秘密接触准备投降,如果他们投降那么克里特岛上的希腊军队就有可能会跟着一起投降……”

    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要塞现在已经变成了两个几乎被隔绝起来的孤立据点,除了用潜水艇冒险前往那里之外,英国人就没有别的办法前往那里了。增援自然也谈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里的英军因为被围困变得越来越弱,最后变成德国和意大利的俘虏。

    “制定一个在希腊人投降时解除克里特岛上希腊军队武装的计划吧。”

    在下达了这道看起来很难实现的命令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离开了他的首相官邸,登上了前往利物浦的火车。他会在利物浦港换乘“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前往大西洋对岸的阿金夏海湾,去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一场历史性的会晤。

    虽然英国首相是乘坐着一艘强大的战列舰前往四周都是一片灰色荒凉景象的阿金夏海湾的,但是这场历时性的会面却发生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不足1万吨的条约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

    因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就乘坐在这艘身材修长的美国重巡洋舰上。

    大英帝国的首相必须先去“奥古斯塔”号上见美国总统,然后才是罗斯福回访“威尔士亲王”号。这样的行程安排,仿佛已经说明了英美间的地位和上一场世界大战时完全不同了。

    6月1日上午11点,丘吉尔在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元帅的陪同下,登上了“奥古斯塔”号。罗斯福在儿子詹姆斯.罗斯福的搀扶下,站立在重巡洋舰的甲板上,看上去高大威武。罗斯福在一大堆记者面前和比他矮一个头的胖乎乎的英国首相握了手。英国首相穿着一件蓝色的海军制服,弯腰曲背,庄重而高兴地抬头看着罗斯福,这模样就不像是个一号人物。以至于给他们拍照的记者们都不由得在心里想到了“换岗”这个词儿。

    “换岗”这个概念,正是罗斯福总统想通过阿金夏海湾的会晤传递给美国人民的——现在是美国,而不是德国将要代替英国去领导世界!

    而在记者们的摄影工作结束后,站立着的美国总统立即恢复了瘸子的本来面目,坐上了一辆轮椅,由自己的儿子推着和丘吉尔一起离开了后甲板。

    正式的会谈将在“奥古斯塔”号的军官休息室里举行,而会谈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参战!

    美国这位候补世界霸主如果想要“上岗”,那么就少不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否则世界就将被德国统治。而美国作为“经济第一”的世界老二,以后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首相先生,我想您很清楚一点,没有苏联的参战,我们是不可能打败德国的。”

    在双方的寒暄后吹捧之后,美国总统就开门见山说起了苏联的重要作用。

    罗斯福接着告诉丘吉尔,“我也让人邀请了斯大林,但是他并不愿意来和我们一起讨论打败德国的问题。实际上,他根本没有理睬我。”

    和历史上“阿金夏海湾会晤”时的情况不一样,现在苏德战争还没有爆发。而且德国和意大利还赢得了地中海作战,取得了中东产油区的控制权!

    所以现在是美国和英国求着苏联,而不是苏联求美国来救命。

    “主动权在斯大林手里!”丘吉尔吸着雪茄烟说,“但是没有英国,美国和苏联同样不可能打败德国。”他加重了语气,“如果英国现在就失去印度,那么支持和德国妥协的英国人就会变成多数。”

    罗斯福点点头,他明白丘吉尔的苦衷。虽然丘吉尔是坚决要打到底的,但是英国人民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一旦英国确定要失去世界帝国,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再打下去的士气了。

    “好的,苏联不能入侵印度!我们会明确地向苏联传达这个意见。”罗斯福点了点头,说,“如果斯大林一意孤行,那么他就只能在不久的将来单独面对德国人了。”

    他顿了一下,然后又说:“斯大林要求我们美国先参战,然后苏联再找机会加入。”

    “那么你们准备加入吗?”丘吉尔马上问。“总统先生,您知道的,德国人很快就要在海上发动新的攻势了……如果我们不能取胜,下一场战役就是本土保卫战了。如果你们在那时不能加入,那么我这个首相就有可能做不下去了!”

    英国是岛国,自古就是以海军立国的,要是皇家海军真的跪了,那么英国人民的士气也就垮了,怎么还会有单独对抗纳粹法西斯战争机器的勇气?

    罗斯福点了点头,说:“我正在努力推动美国参加战争,不过这并不容易……目前我能做的就是激怒我们的敌人,让他们先挑起冲突。这就是我来阿金夏湾的目的。”

    “总统,您打算怎么做?”

    罗斯福说:“我准备了一份《宣言》,一份足以激怒德国人的宣言。”(未完待续。)

第483章 非正式宣战

    足以激怒德国人的宣言就是《大西洋宪章》,这实际上就是一份美利坚合众国非正式向德国宣战的宣言!

    现在这份宣言的草稿就在英国首相丘吉尔手里捏着,丘胖子摸出老花眼镜戴起来,开始逐字逐句的研究起宣言的内容了。

    宣言的第一条的大意是英美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这当然是半真半假的话。大英帝国的扩张早就到了尽头,自然不寻求扩张了。而美国仅仅是在领土方面没有大的扩张企图,其它方面则是要大大扩张的,要不然打毛世界大战?

    宣言的第二条则是英美两国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见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这样的变更刚刚在伊朗的呼罗珊地区发生,接下去很可能在阿富汗发生,在更早的时候还在芬兰、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土地上发生过。不过这些变更都是英美两国没有看见的……

    宣言的第三条丘吉尔不大喜欢,是说英美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英美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首相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一条摆明在坑害大英帝国啊!看上去就和之前苏德两国鼓捣出来的《解放者宣言》的意思一样。都想把大英帝国给拆散了架!

    宣言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是说自由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对眼下的世界仿佛没有什么意义。丘吉尔也没太在意,不过当他看到宣言第六条的时候,眼珠子立即就瞪圆了,胖胖的面孔上还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在纳粹暴政被最终消灭之后,英美两国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丘吉尔大声地把宣言草稿上的一段话念了出来,“总统,你们真的要在宣言上写消灭纳粹暴政之类的话?”

    公开宣称要消灭纳粹暴政,这几乎就是在向德国宣战了!因为“nazi”一词就是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缩写,而德国就是以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为国家指导方针的。宣称要消灭纳粹暴政,就等于宣称要消灭德意志第三帝国!

    如果这样的话公然出现在《大西洋宪章》中,那么这份宣言就是一份非正式的宣战宣言了。

    “当然要写在宣言上了!”罗斯福点了点头,笑着说:“说不定希特勒和赫斯曼看到这份宣言后就会立即向我们宣战,这就省了我们不少事情了。”

    “这恐怕很困难。”丘吉尔首相摇了摇头,说,“希特勒只是看上去疯狂,实际上他是非常理性的。而赫斯曼元帅……那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坏透了,但是绝对冷静,非常沉得住气,不会被一纸宣言激怒的。”

    现在全世界有点脑子的政治家都知道罗斯福一心想让美国参加世界大战,但是他偏偏被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给牵制住了——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虽然同意帮助英国,也愿意在未来的什么时候参加战争。但是他们不同意马上加入战争去和可怕的德国人交战。

    所以罗斯福如果拿着要求向德国宣战的动议去国会要求表决,肯定是通不过的……可德国如果肯主动宣战,那罗斯福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我也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罗斯福笑眯眯地说,“所以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加入战争。”

    “别的办法?”丘吉尔问,“是什么?”

    “大西洋舰队会派出一支分舰队前往冰岛,”罗斯福说,“命令已经下达,舰队很快就会出发。”

    “这支美国舰队会包括什么型号的舰船?”丘吉尔问。

    陪同罗斯福总统参加会谈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接过问题,说:“会包括1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或许还会包括1艘航空母舰!”

    冰岛距离英国本土只有800多公里,如果有一支包括了战列舰、重巡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的,充满敌意的美国舰队在冰岛附近转悠,时不时的再放出水上飞机到处侦察,再用雷达东照照西看看,再把侦察到的情况都报告给英国朋友,德国人还怎么打仗?

    如果德国人忍不了,直接把张牙舞爪的美国舰队给揍了,那么美国正好加入战争。如果德国佬继续忍耐下去,那么以后他们的舰队出海打仗的时候,就会有航行自由的美国舰船一路尾随了,不仅会把德国舰队的一举一动都告诉英国人,而且还有可能突然发起攻击!

    “另外,”罗斯福有些得意地说,“我们还在不断地向德国的盟友日本施加压力。最近我们刚刚在菲律宾部署了b-17轰炸机和潜水艇,还在菲律宾和关岛部署了卡特琳娜水上飞机,争取尽快完成300海里巡逻圈的设置。而且我们还会尽快在菲律宾和关岛部署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毁灭者鱼雷攻击机。另外,我们还在菲律宾开工修建了几个大型机场,以便在1942年6月前将驻扎菲律宾的各种作战飞机总数,将会增加到1200架以上,关岛的飞机也会增加到300架。”

    “总共1500架!?”跟随丘吉尔前来的第一海务大臣庞德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如果真的有1500架岸基飞机部署在菲律宾和关岛,那么日本人再想要南下就非常危险了。

    “我们不是要先解决欧洲问题吗?”丘吉尔皱起眉头问,“如果美国在东南亚部署1500架战机,是否意味着它在欧洲方向的投入会减少?”

    “欧洲优先”是英美间早就定下的战争重心,也就是先集中力量打败德国和意大利,然后再去收拾别处的敌人。

    “哈哈,”罗斯福仰起头大笑,“不会有1500架飞机被部署到东南亚的,那只是虚张声势,吓唬日本人的。我们还会让日本人相信,到1942年底,我们在菲律宾和关岛部署的作战飞机总和将超过2000架。另外还会有至少200艘各型潜艇被部署到菲律宾!”

    那么多吓人的飞机和潜艇如果真到了东南亚,那么日本再想南下就得时时刻刻提防着被美国人偷袭了!

    丘吉尔这个时候又担心起来,他问:“如果日本人在近期向菲律宾和新加坡发动进攻,美国在那里的力量能够抵挡住吗?”

    “我们正不断加强在菲律宾的力量,”史塔克海军上将说,“虽然不会有1000架以上的飞机被部署在那里,但是300架飞机还是会有的,其中还会包括对海攻击能力很强的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和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

    现在美国也没有ju88这样的双发俯冲(浅俯冲)轰炸机,因此美国海军就计划将sbd和tbd这两款舰载机部署到菲律宾当岸基飞机使用了。

    “这样我就放心了,”丘吉尔点了点头,又将话题转回了欧洲,“总统先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打败德国人呢?”

    “我想这需要一个宏大的计划,”罗斯福笑着说,“数以百艘的各种舰船,数以万架的飞机,数以万辆的坦克,还有数百万人员……我们的陆军参谋部和海军作战部已经联合制定了一些计划,现在我们双方的军事专家可以共同来制定作战计划了。只要我们两国能够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在将来共同领导世界。”

    丘吉尔点了点头,说:“我们两个国家应该联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仍然属于我们这些说英语的白人。”

    ……

    就在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阿金夏海湾会晤,讨论怎么打败德国的时候,德国国内也出了一件大事。对正陷入苦战的英国来说,或许是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帝国的老皇帝威廉二世突然病倒了,而且是一病不起了!

    经过专家的会诊,确定了老威廉得了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急性肺栓塞!这对一个82岁的老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而且在40年代也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也就是说,威廉二世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这对正在进行世界大战而且还没有取得最后胜利的德国而言,无疑是一次不大不小的精神上的打击。

    1941年6月4日,在和病魔搏斗了2天后,德意志帝国皇帝兼欧洲共同体元首(欧洲元老院首席元老)威廉二世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帝国和人民。

    而就在威廉二世离开人世的当天,当整个德意志帝国都陷入一片悲痛的时候,美英两国正式对外公布了《大西洋宪章》。美国非正式的向德意志帝国以及它所领导的欧洲共同体宣战了!(未完待续。)

第484章 昂贵的诱饵

    “罗斯福!”

    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从总理府办公室内传出,几乎连总理府的玻璃窗都要被这声音震碎了。

    正一边走一边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商量怎么给威廉二世风光大葬的帝国元帅赫斯曼也被吓了一跳。他倒不是没听过比这还刺耳的声响,而是害怕希特勒一时冲动就想去打美帝。

    当然,美帝是一定要打的。但不是眼下,眼下要收拾的是大英帝国。现把英国皇家海军干翻,然后再联合日本鬼子去收拾美国海军。只要打垮了美国海军,世界大战的胜利就算基本到手了。

    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对望了一眼,然后双双加快脚步,走进了属于希特勒的宽敞豪华的总理办公室——这里不是位于威廉街77号的旧总理府,而是位于沃斯街2号的新落成的总理府。

    比起俾斯麦时代启用的旧总理府可是豪华和奢侈多了,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坚固和宽敞的防弹地堡!不过这个“领袖地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启用过,因为现在英国轰炸机对柏林的骚扰性空袭实在没有什么威胁,大部分情况下都在投放纸弹。

    而最新一期被从空中扔下来的“纸弹”上面,就有《大西洋宪章》的全部内容!

    希特勒显然正为这事儿在发脾气。赫斯曼和施莱彻尔走进希特勒办公室的时候,这家伙正把一张“纸弹”撕得粉碎,然后揉成一团,再重重的一扔,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差点砸到某个帝国元帅的脑袋。

    赫斯曼躲过了纸弹,然后明知故问道:“领袖,您是因为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的宣言在发火?”

    “当然!我非常,非常生气!”希特勒挥舞着拳头怒吼道,“罗斯福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阴险、最狡诈、最无耻的小人!他不敢堂堂正正的向德意志帝国宣战,却用一个什么破宣言对德意志帝国进行挑衅……”

    “领袖,实际上罗斯福用来挑衅的并不只有一个破宣言。”赫斯曼平静地告诉希特勒,“根据可靠情报,他还派了一个特混舰队前往冰岛。”

    “舰队?”希特勒一怔,然后脸上的怒火有盛了几分,五官都扭曲了。“他以为我们不敢打沉美国战舰吗?帝国元帅,这是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不是。”赫斯曼摇摇头说,“美国人没有那么蠢,他们派来的是老掉牙的阿肯色号战列舰和小型的突击者号航空母舰,没有太大的价值。”

    如果美国人敢把大西洋舰队的主力都打发来冰岛,赫斯曼说不定会想去偷袭一下。

    可是一艘一战前的无畏舰加上一艘海况稍高就没有办法起降飞机的小型航母,实在不值得为它们让美国提前参战——这很可能替日本解套,造成珍珠港事件不发生!

    希特勒猛吸口气,压下些怒火,“可是有这么一支美国舰队在冰岛附近,我们还能在公海上打败英国人吗?”

    “这没有问题,”赫斯曼保证道,“这一次海军一定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说着话,赫斯曼从跟在他身后的副官施内茨手中取过一个厚厚的文件袋,放在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文件袋中装着的是海军总司令部刚刚提交上来的作战方案——《风暴计划》。

    和过去德国海军习惯的“以海为主”的作战不同,这份《风暴计划》是用飞机唱主角的,领衔制定该方案的是海军航空兵司令官汉斯.耶顺内克大将、空军参谋长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上将和海军航母部队司令官赫尔穆特.海耶中将。

    《风暴计划》是参考东地中海大海战的情况后制定的,计划投入全部的3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和4艘重巡洋舰以及其他一些更轻型的舰艇,组成一个庞大的“佯攻部队”——第一公海舰队。

    根据计划,第一公海舰队在离开基尔港后,将会沿着丹麦和挪威海岸线行驶,还会有10艘大型运输舰和油轮,一同前往挪威的卑尔根港。在舰队抵达卑尔根后,运输船和油轮将会暂时停留在卑尔根,而舰队主力则会在航母的掩护下去炮击设德兰群岛,做出一副准备占领设德兰群岛的假象。目的则是以主力舰队为饵,吸引英国本土舰队和英国海空军的飞机前来交战。

    “你们要用宝贵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去吸引敌人的飞机?”希特勒仔细看完了《风暴计划》的大纲,然后抬起头愣愣看着赫斯曼,“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实际上赫斯曼看到《风暴计划》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虽然佯攻设德兰群岛的设想是他自己提出的,但是他也没想到耶顺内克和里希特霍芬居然那么大胆,把俾斯麦号、提尔皮兹号这样的超级战列舰拿出来为饵。这要是被英国人击沉了,以后的海战还怎么打?

    可是空军参谋长里希特霍芬上将当时却对赫斯曼说:“根据最近的空战结果统计,在交换比方面,我们拥有极大的优势。我们的fw-190和福克零式的配合几乎无懈可击,英国人必须用3-5架战斗机才能换到我们1架战斗机。

    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出动足够数量的fw-190和福克零式,海面上的舰艇就不会蒙受太大的损失。而且由于空战将会在我方上空进行,所以每击落一架英国飞机,都意味着至少一名英国机组成员阵亡或被俘。这样的击落,比我们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击落敌机更有价值。”

    对现在的英国而言,飞机的损失不算什么。他们自己可以大量生产,美国人也会源源不断租借给他们。真正宝贵的是飞行员,特别是技术良好的老飞行员。

    如果英国的飞行员训练和德国一样严格的话,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进入航空团的训练大队前,至少接受过24个月的严格训练。如果是舰载机飞行员的话,在完成随团训练后,还得去参加6个月的航母特训——这样的老飞行员要是能在一场战役中打死或俘虏超过1000个,就是把“格奈森诺”号丢了也值!

    至于“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是不可能被击沉的,德国海军司令部已经打了包票,这两艘超级战列舰非常经打,而且防空火力强大,在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被击沉。最多就受点皮外伤,去修上一两个月就又跟新的一样了。

    另外,汉斯.耶顺内克大将还告诉赫斯曼,“在我们出动舰队前,我们会先出动飞机对设德兰群岛上的机场和雷达站进行毁灭性的轰炸。因此英国人的飞机只能从苏格兰和奥尼克群岛起飞,这会让他们的喷火飞机无法长时间滞留,对我方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我们拿出的诱饵越有价值,也越有可能吸引到真正的大鱼!”

    这就是德国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在赫斯曼的好一番解释后,希特勒咬了咬牙说:“两艘俾斯麦级是决不能失去的,两艘航母也不能有任何意外!”

    “不会有意外的,”赫斯曼说,“塞德利兹号和塞克特号这次将会采取全战斗机配置,每艘航母上都会配备2个中队共32架福克零式。全部都由最优秀的飞行员驾驶,他们肯定可以保住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

    在这些最优秀的飞行员中,就有赫斯曼的宝贝儿子鲁道夫,他现在已经有20架击落数在手,再有5架就能拿蓝色马克斯勋章了。这样的战绩在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也算是出类拔萃,因此军衔也在3月份时得到了提升,成为了海军航空兵中尉。

    在一个月前,因为“塞德利兹”号航空母舰上的第1舰载机大队进行调整,俯冲轰炸机中队被暂时调离,就把他的中队派了上去,还增加了4架飞机。由于他的军衔是第1舰载机大队中最高的(原来的大队长随着俯冲轰炸机中队调离了),而且击落数也是最多的,于是还让他代理了第1舰载机大队的大队长。

    就在赫斯曼向希特勒解释《风暴计划》的各种细节的当天下午2点10份,小赫斯曼则刚刚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着舰,把一架刚刚拿到手的崭新的福克零式c-3型飞机稳稳停在了塞德利兹号的飞行甲板上。

    现在已经是海军航空兵少尉的菲利普-威森菲尔德王子早就在甲板上等候他了。看到小赫斯曼从飞机的机舱里钻出来,就赶紧跑了过去。

    “鲁道夫,海耶中将让你立即去会议室,是紧急会议。”王子对小赫斯曼说。

    海耶中将就是德国公海舰队航母部队的指挥官,同时也是“塞德利兹”号的舰长。他的军衔虽然比小赫斯曼高很多,但是小赫斯曼因为是舰载机大队的代理大队长,所以算是海耶中将的直接下属。

    “紧急会议?”小赫斯曼拍了拍菲利普-威森菲尔德王子,笑道,“看来咱们又要上战场了,这一次我总能凑够拿蓝色马克斯勋章的击落数啦!”(未完待续。)

第485章 公海舰队来了

    6月6日9时左右,在一片风和日丽之中,刚刚组成的第一公海舰队浩浩荡荡开出了基尔港。舰队的指挥官是公海舰队新任的总司令冈瑟.吕特晏斯海军上将,他的旗舰则是威风凛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除了强大的“俾斯麦”号之外,他舰队中还有“俾斯麦”号的姐妹舰“提尔皮茨”号和“沙恩霍斯特”级的二号舰“格奈森诺”号,一共三条强大的战列舰!

    其中“格奈森诺”号还经过了大改,将9门威力不足的280mm主炮换成了6门威力强大的380mm主炮。如果算上两艘“俾斯麦”级的16门380mm主炮,整个舰队一共拥有22门380mm主炮!

    拥有了如此强大的火力,冈瑟.吕特晏斯海军上将虽然不敢说吊打英国本土舰队,但是只要本土舰队的那艘“纳尔逊”号不出现,第一公海舰队还真没有什么好惧的。

    另外,2艘“塞德利兹”级的航空母舰,又给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增加了额外的信心。有这两艘母舰上的64架福克零式保护,英国本土舰队的航母对第一公海舰队根本就没有威胁。

    如果不是空军出身的汉斯.耶顺内克和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一天到晚想着要把英国人的飞行员都弄死,吕特晏斯都想带着第一公海舰队突破丹麦海峡去大西洋破交了。

    就凭第一公海舰队现在的实力,要是进了大西洋,还不是想打沉多少商船就打沉多少?如果遇上数量不算太多的英国主力舰也是稳操胜券的。

    不过在北海打也一样,冈瑟.吕特晏斯认为英国人不会只出动飞机的,他们的主力舰队一定会被吸引到北海,舰队决战的机会始终是存在的。

    而且现在正好是北极的极昼期,直到秋分,北海和再靠北的挪威海都是昼长夜短,海上的风浪也不会太大,向来都是海上交战的好日子——如果到了秋分-春分之间,那就是极夜期,约靠近北极圈就越是昼短夜长,而且风浪也大,不大适合海战,飞机也不大能出动了。

    不过昼长夜短和风浪较小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舰队的行踪容易暴露。根据吕特晏斯的估计,当他的舰队通过日德兰半岛和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时,多半就会被潜伏在海峡出口的英国潜艇发现了。

    他的估计在后来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在第二天清晨5点(因为极昼的关系,在高维度的斯卡格拉克海峡,早上5点的天已经很亮了),当舰队浩浩荡荡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时,一艘潜伏在那里的英国潜艇就发现了德国舰队,并迅速向本土舰队旗舰纳尔逊号通报了敌情:“发现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4艘,航空母舰2艘,轻巡洋舰5-6艘,驱逐舰10艘以上,大型运输船10艘……”

    这个消息传到了本土舰队司令部(驻扎在纳尔逊号上),然后又立即转发给了伦敦的海军部和最高统帅部。而与此同时,伦敦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战时内阁指挥部里面,早就已经乱成了一团。

    原来在第一公海舰队出击的同时,西班牙王国和挪威王国也正是对英国宣战。早就摆放到直布罗陀周围的大口径列车炮开始轰击直布罗陀要塞。部署在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ju88和s.m.79也在福克零式及fw-190的掩护下,开始反复轰炸设德兰群岛上的英国机场。

    很明显,德国对大英帝国的新一轮进攻已经开始发动了。不过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出动相比,炮轰直布罗陀和轰炸设德兰群岛的行动,根本就是小意思啦。

    “大家怎么看?”英国首相丘吉尔一边抽着雪茄,一边皱着眉头说,“3艘战列舰加2都航空母舰还有4艘重巡洋舰,虽然可能存在误认,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有7艘重巡洋舰以上的大型战舰(德国的重巡洋舰和战列舰外观都比较相似,远距离上容易误认)和2艘航空母舰。我想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差不多都到齐了,它们准备去什么地方?想要干什么?”

    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情报都显示,德国目前只有3艘已经服役的战列舰,另外还有4艘正在海试的战列巡洋舰(p级装甲舰)。而德国航空母舰的数量,不包括万吨左右训练舰和护航航母(这种用商船改建的航母没有太大的价值)的话,现在就是塞德利兹号和塞克特号两艘。

    也就是说,如果那条潜水艇没有看错的话,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已经突入了北海!

    “有可能是想攻占设德兰群岛,”总参谋长迪尔上将说,“德国人的轰炸机正在反复轰炸设德兰群岛上的机场和雷达站,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且情报上说,这支德国舰队中还有10艘大型运输船,很有可能是输送登陆部队的运兵船。”

    “但也有可能是想突入大西洋。”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元帅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他皱着眉头说,“我们在设德兰群岛的驻军不少,还拥有坦克、装甲车这样的重型武器,群岛周围还布设了大量的水雷。而且该群岛距离苏格兰也很近,非常容易支援,不大可能被德国人占领。另外,德国人从来没有组织过两栖登陆作战,他们也没有可用于登陆作战的专用舰艇。那些大型运输船,很可能只是输送物资前往卑尔根和斯塔万格。

    与其攻打不容易占领的设德兰群岛,德国舰队还不如从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凭着俾斯麦级、沙恩霍斯特级和塞德利兹级的高航速和强大火力,绝对可以对大西洋航线构成致命的威胁。而且,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再突入大西洋后,也不必再返回位于德国本土的母港,完全可以停泊到法国的布雷斯特港。”

    布雷斯特港是原来法国海军的主要基地之一,地位和土伦港仿佛。而且附近还有法国造船工业重镇圣纳泽尔,是非常理想的舰队停泊地。在西线战役结束后,德国人就“圈占”了布雷斯特港和周边的大片区域,在那里扩建机场,修建高射炮塔,还把港口设施修缮了一番,摆明了是要做舰队母港的。

    “另外,”庞德元帅担忧地说,“如果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移驻布雷斯特,那么在意大利和法国舰队冲出直布罗陀海峡后,三国舰队就有可能在布雷斯特会师。它们的力量,将足够封锁英吉利海峡的西部出入口!”

    英吉利海峡有两个出入口,东边那个在加莱海峡就被基本锁死了。因为加莱海峡最窄处还不到30公里,德国人在加莱一边部署了许多从马奇诺防线上挪来的大口径火炮,再配合ju87、s.m.79和s艇(鱼雷艇),基本封锁了航道。如果英吉利海峡西面的入口再被德法意联合舰队封锁,那么德国人就可以开始准备登陆英国本土的作战了。

    “如果德国舰队的目标是设德兰群岛,那么我们就等它们靠近群岛时用威灵顿轰炸机和布里斯托鱼雷轰炸机攻击。”庞德元帅思索着说,“如果德国舰队的目标是突破丹麦海峡,那么我们就必须出动本土舰队进行拦截!”

    “用威灵顿轰炸机和布里斯托鱼雷轰炸机能对付得了德国人的舰队吗?”丘吉尔首相有些担心地问。

    他提问的对象是皇家空军参谋长波特尔子爵和皇家空军轰炸机航空兵司令阿瑟.威廉.特德中将。

    波特尔子爵和特德中将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摇了摇头。特德中将说:“根据地中海作战的经验,鱼雷轰炸机必须和俯冲轰炸机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威力。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战术就是先以ju88进行浅俯冲攻击,大约可以获得20%-30%的命中率,一次大集群攻击就会造成多艘主力舰只重创,航速降低,对空火力减弱。此时再以s.m.79鱼雷轰炸机进行攻击,效果非常理想。

    而皇家空军至今没有类似ju88的双发俯冲轰炸机,因此只能用水平轰炸机进行攻击,投弹精确度太低,很难命中航行中的敌舰。而在敌舰完好的情况下用鱼雷轰炸机进行攻击,损失会非常惨重,而且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特德中将的经验是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丘吉尔和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元帅都皱起了眉头。

    “那么我们要怎么对付这支德国舰队呢?”丘吉尔问。

    “首相先生,我的建议是出动航空母舰!”特德中将说,“现在我们的航空母舰上装备了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它们足够可以对付德国人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丘吉尔看了看庞德元帅,庞德元帅点点头,说:“可以让皇家方舟号、可畏号、胜利号和不屈号组成一支快速航母打击编队,在岸基飞机的配合下,对德国舰队进行空袭。”(未完待续。)

第486章 英国人的诱饵

    “元帅,如果我们要用航空母舰攻击,那么最好把德国人的舰队吸引到他们的岸基飞机保护圈外。”

    在确定了用航空母舰攻击德国舰队的大方针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由海军作战部制定计划了。因为有地中海作战的宝贵经验,所以空军的特德中将也在6月7日下午赶到了海军部,一起参与计划的制定,而他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避开德国岸基飞机的保护圈。

    “德国人的新式战斗机(指fw-190)和福克零式配合作战的威力很大,用喷火飞机也没有办法对抗。”特德说,“不过德国人的那种新式战斗机的航程显然没有福克零式那么大,作战半径约在400-500公里。”

    “那就需要一个诱饵来吸引德国舰队了,”第二海务大臣利斯特中将(就是那位在地中海指挥英国航母的利斯特)双手按在海图台的边缘,思索着说,“诱饵还得够大够香,我想胡德号就是个很吸引人的诱饵。”

    “什么?胡德号?”庞德元帅被这个提议吓了一跳。“那可是皇家海军最大最快的战列巡洋舰啊!如果我们失去了胡德号,那么皇家海军就没有办法对付闯进大西洋的德国破交战列舰了。”

    现在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还是有不少的,但是这些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不论新的还是旧的,都跑得比较慢。27节、28节就是快的了,只有胡德号有30节以上的高航速。而德国的3艘战列舰保守估计都有30节以上的高速,特别是那4艘正在试航的战列巡洋舰(p级)估计会有33节左右的最高航速!

    一旦它们海试完毕,肯定会突入大西洋进行破交,如果英国没有了胡德号,这4条“战巡”就很难抓了——虽然英国可以通过冰岛中转的办法降低德国破交战对英美航线的威胁,但是英国还有通往南非、印度、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航线。

    这些航线必须要英国自己护航的,要是有几艘德国的快速战巡闯入了南大西洋和印度洋,那英国可就有大麻烦了。

    “正因为胡德号很重要,我们才能拿它当诱饵啊。”利斯特中将耸耸肩说,“而且,如果德国人的这支舰队安全转移到了布雷斯特港,那么我们封堵直布罗陀海峡的行动就会失败,到时候要担心的就不是破交战了。”

    庞德元帅听了这番话之后脸色变得非常凝重,他知道利斯特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胡德号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庞德元帅问。

    利斯特中将回答:“法罗群岛西北,距离卑尔根500海里外。”

    500海里差不多就是926公里,虽然福克零式、ju88和s.m.79仍然能够得着,但已经接近作战半径是极限。如果攻击机场、港口这样的固定目标,问题还不是很大,可要是想对付在海上活动的舰队,就不大够了。因为机群在飞临目标所在区域上空后,还有一个搜索目标的过程。而且,法罗群岛和苏格兰北部的机场也会战斗机掩护胡德号编队。

    “但是德国舰队里面也有两艘航空母舰。”庞德元帅说,“上面可能有60架舰载机。”

    特德上将插话道:“德国人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只能挂250公斤的航弹,而且他们也没有舰载鱼雷轰炸机。所以德国的舰载机部队没有足够的反舰能力,舰队防空才是它们的主要任务。”

    “那好吧,向本土舰队提出利用胡德号诱敌和航母决战的建议吧。”庞德元帅沉吟了一下,“不过岸基飞机也不能闲着,应该利用岸基飞机充分削弱德国公海舰队,然后再出动航母一举歼灭!”

    在克莱德湾(苏格兰西部海岸)的本土舰队旗舰“纳尔逊”号战列舰上的本土舰队司令部,在接到了庞德元帅的命令后,立即开始调整部署。虽然遭遇了地中海的惨败,但是如今的英国皇家海军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强大海军。

    而皇家海军的主力就是强大的本土舰队,在1941年6月,本土舰队拥有“胡德”号、“声望”号、“反击”号等3艘战列巡洋舰,“纳尔逊”号、“乔治五世国王”号、“威尔士亲王”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勇士”号、“马来亚”号和“拉米利斯”号等9艘战列舰。

    另外,本土舰队还有“皇家方舟”号、“贝恩亚”号、“可畏”号、“胜利”号、“不屈”号、“报复”号、“大胆”号和“比勒陀利亚”号等8艘航空母舰。实力仍然非常强大!

    不过这3条战巡、9条战列和8条航母现在也不是都呆在克莱德湾。

    其中的5条“伊丽莎白女王”级,以及“贝恩亚”号、“报复”号、“大胆”号和“比勒陀利亚”号等四艘战斗力不是很强的护航航母(贝恩亚号并不是护航航母,但是战斗力也差不多)以及其他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了h舰队。

    现在h舰队正在掩护一支登陆部队攻击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同时该舰队也负责支援直布罗陀要塞的防御作战。

    而剩下的本土舰队主力。现在则分为了a舰队、b舰队和c舰队。其中a舰队包括“纳尔逊”号和和“拉米利斯”号(最后一艘复仇级)两条战列舰,继续留守克莱德湾。b舰队包括“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由兰斯洛特.霍兰德海军中将指挥,作为诱敌舰队,前往法罗群岛西北水域。

    而c舰队则是本土舰队的主力,旗下包括“乔治五世国王”号、“声望”号、“反击”号以及4艘舰队航母“皇家方舟”号、“可畏”号、“胜利”号和“不屈”号。c舰队由萨默维尔海军中将指挥,在冰岛附近水域游弋,寻找机会歼灭德国公海舰队主力!

    和德国公海舰队的行动没有瞒过英国人的耳目一样,英国的b舰队和c舰队的出动,同样被埋伏在北海峡(苏格兰和爱尔兰之间,b舰队从那里进入大西洋)和圣乔治海峡附近(威尔士和爱尔兰之间,c舰队从那里离开)的德国潜艇发觉。

    在得知了英国本土舰队几乎倾巢而出后,身在基尔港海军总部的雷德尔海军元帅立即召集了汉斯.耶顺内克、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和海军参谋长奥托.施尼温德海军上将一起研究对策。

    “经圣乔治海峡南下的英国是本土舰队主力,”奥托.施尼温德说,“它们是今天傍晚通过海峡进入凯尔特海的,一定是想借着夜色掩护,避开我们在布雷斯特的飞机。”

    位于布列塔尼半岛的布雷斯特港现在是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据点,那里部署了超过700架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其中就有吓人的ju88、s.m.79、福克零式和fw-190,还有许多既可以用来进行侦察,也能攻击护航船队的he-115水上飞机和fw-200c。如果英国人的c舰队在白天让它们“抓到”的话,那也别打什么埋伏了,直接会被炸光光的。所以英国舰队一般都是利用傍晚,在从本土机场起飞的战斗机掩护下通过圣乔治海峡(这个海峡是德国潜艇布雷的重点,在晚上通过很不安全),然后在夜幕降临后通过凯尔特海消失在茫茫大西洋中。

    “天黑后会有几架fw200c去搜索的,如果能够找到,明天一大早就能出动战机去轰炸了。”汉斯.耶顺内克大将点了一支香烟,抽了几口后对雷德尔说。

    现在fw200c上面已经安装了fug200雷达系统,因此可以在晚上出去搜索海上的英国舰队。如果能够找到对方,就在屁股后面跟着,等到天亮的时候就能让布雷斯特的飞机去轰炸了。因为一个晚上,哪怕英国舰队以20-25节的时速航行,最多也就是向大西洋方向跑出200-250海里,从布雷斯特出发的飞机总能轰炸到一两次的。

    不过这个时代的雷达性能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后世那种好像背了个锅盖一样的预警机,一般情况下,机载雷达只能搜索正前方的一个小小的扇形区域。因此并不能保证发现英国舰队的踪影。

    “另外,”奥托.施尼温德补充道,“我们在靠近爱尔兰的大西洋水域中还有不少安装了雷达的潜水艇,也可以用来搜索英国舰队。”

    雷德尔点了点头,又问道:“可以确定这支南下的英国舰队都有些什么型号的舰艇吗?”

    奥托.施尼温德摇摇头。说:“因为天色比较暗,距离又远,因此无法确定,不过可以肯定至少有3艘战列舰和2艘航空母舰。”

    雷德尔抱着胳臂思索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道:“也不知道这支舰队是去哪里的?是南下增援直布罗陀,还是北上去增援设德兰群岛的?”(未完待续。)

第487章 炸你没商量

    1941年6月7日夜,爱尔兰岛以南的凯尔特海上,庞大的英国皇家海军c舰队,正以接近25节的高速,沿着爱尔兰岛南部的海岸线快速向西航行。整个舰队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没有一点光亮透出,只能借着朦胧的月色,隐约看见仿佛山岳一般的巨大舰体,一艘接着一艘,破浪而行。

    在旗舰“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的司令塔内,萨默维尔海军中将摸出一只做工精美的怀表看了下时间,又看了眼遮住司令塔窗口的厚厚的黑布。

    “现在外面的天色应该全黑了吧?”萨默维尔海军中将问。

    “中将,天完全黑了。”乔治五世国王号的舰长林奇上校回答。

    “雷达和声呐有发现吗?”

    “没有任何发现,”林奇上校说,“不过这一带是德国潜艇和侦察机非常活跃的水域。”

    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点了点头,命令道:“现在分兵吧!”

    c舰队要分兵了!这是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约翰.科洛宁.托维海军上将(中将军衔战时上将)制定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因为托维上将很清楚德国人的潜艇和侦察机就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家门口转悠,b舰队和c舰队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击是不可能的,而被发现几乎是一定的!所以托维中将只能采取一些额外的手段迷惑德国海军。

    让c舰队冒险从圣乔治海峡南下,就是托维惑敌计划的一部分,而现在c舰队的分兵,同样是为了迷惑德国人。

    按照计划,以萨默维尔的旗舰“乔治五世国王”号和4条航空母舰为主力的c舰队将会绕过爱尔兰岛向北急速航行,一个晚上起码要跑出250海里。到明天早上,c舰队和布雷斯特港的距离将会超过700公里。只要在晚上没有被发现,明天白天再被敌人发现的概率就不是太大了。这样c舰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去指定海域埋伏。

    而c舰队分出来的部分,包括“声望”号和“反击”号两艘战列巡洋舰,还有“玛丽王后”号和“伊丽莎白王后”号两艘由豪华邮轮改装的运兵船(空载的)以及几艘大型油轮,还有数十艘较轻型的舰船将会组成e舰队。

    e舰队将会由菲利普斯中将指挥,大摇大摆向西南也就是亚速尔群岛的方向全速而去。不过e舰队再怎么加速,因为航行方向的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明天天亮前冲出布雷斯特港德国飞机的巡逻圈。

    因此e舰队被发现是大概率事件!到时候,德国人多半会把e舰队误认为从圣乔治海峡离开的英国舰队。而e舰队一旦被德国人发现,就算任务完成。按照计划将会立刻解散编队四散逃亡,以减少被德国飞机轰炸造成的损失。而只要“声望”号和“反击”号不被击沉,损失一些中型和轻型舰艇,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在德国飞机轰炸了解散编队的英国舰艇后,德国海军的最高指挥层就很有可能会认为英国航空母舰暂时不会构成威胁,这样c舰队的伏击就会有很大的成算了。

    不得不说,英国皇家海军到底是称霸海上几百年的老牌海上霸主,在海上战役指挥和组织这个层次上不知道比德国海军高明多少。现在只是几个海军将领随手拈来的计划,看上去就比德国海军总部精心策划了好几个月的方案看上去更有水平。

    如果不是出现了“以空制海”的革命性变局,还是水面舰队决战的路子,现在的德国海军就算比英国皇家海军强大一倍,都未必有获胜的把握。

    但是战场上没有“如果”,现在的海洋正日益被飞机所主宰,不仅白天如此,便是黑暗笼罩下的夜晚,飞机也照样能借助雷达搜索海面。

    就在英国皇家海军e舰队和c舰队分兵后不久,1架从布雷斯特2号机场起飞的fw-200c远程侦察机,就发现了正在全速向西南航行的e舰队。

    “元帅阁下,我们找到南下的英国本土舰队主力了,在爱尔兰岛附近,坐标是北纬50.4度,西经9.2度。航向西南偏西。”

    基尔港海军总部内,正在打哈欠熬夜的雷德尔元帅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睡意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是潜艇发现的还是飞机发现的?知道有多少艘舰船吗?”雷德尔猛地他坐的圈椅上跳了起来,一边向作战指挥中心内的大海图台走去,一边追问向他通报消息的参谋。

    “是fw-200c发现的,从雷达上看至少有30艘舰艇。”

    “至少30艘?”雷德尔知道机载雷达是个比舰载雷达更不靠谱的东西,经常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30”这个数字只是表明这架fw-200c发现了一支数量庞大的不明身份的船队。

    汉斯.耶顺内克和奥托.施尼温德两人已经在海图台旁边低声交谈了一会儿,看见雷德尔走来,施尼温德说:“元帅,基本可以确定是英国本土舰队主力了,它们应该是去增援直布罗陀方向的。”

    雷德尔点点头,仿佛也同意了施尼温德的分析,“这支舰队是去增援直布罗陀的,那么北上的那支舰队多半就是去增援设德兰群岛的啦。”

    “汉斯,你有什么看法?”接着雷德尔又征求耶顺内克的意见。

    “元帅,我没有什么看法。”耶顺内克摇摇头说。他的“指挥艺术”倒也简单,不去琢磨那么复杂的事情,发现敌舰就去轰炸,发现敌机就去击落,这样就行了!

    耶顺内克说道:“既然发现了敌人的舰队,就给布雷斯特的海航第2航空师下命令,让他们出击吧!”

    航空师是航空团的上级编制,一个航空师通常有3-5个航空团,外加几个独立的航空大队(通常是侦察机大队)组成。部署在布雷斯特的德国海军航空兵第2师就是一个拥有4团编制的航空师。包括2个战斗航空团(fw-190、福克零式和bf-110夜间战斗机各一个大队,另有一个训练大队),2个轰炸航空团(其中一个来自意大利空军)和4个侦察机大队(fw-200c和he-115各两个大队),实力非常强大。

    而其中可以用来进行对海攻击的,就是海航第3轰炸航空团和意大利空军第8轰炸航空团,两个轰炸航空团下可以用来作战的“常用”飞机一共是240架,ju88和s.m.79各占了一半。

    小赫斯曼曾经的上司阿道夫.加兰德现在就是这个第2航空师的上校师长了。那架发现英国皇家海军e舰队的fw-200c就是属于第2航空师的。在雷德尔元帅下令第2航空师出击之前,加兰德上校就已经下达了“明天凌晨3点30分出击”的命令——作为一线航空师的师长,他当然有这样的权限。

    所以在海军总部的命令到达的时候,加兰德已经召集了所有中队长以上(包括中队长)的军官,在师部作战指挥中心里布置第二天凌晨的出击任务了。

    “各中队要在3点钟前做好出击前的一切准备!”加兰德说,“各机场第1架飞机升空的时间是明天凌晨3点30,飞机将在夜间由探照灯引导起飞。凌晨4点钟,参加第一突击波的所有飞机必须全部起飞完毕。”

    加兰德吸了口气,眯起一只眼睛,打量了一番自己下面的大队长、中队长。个个都跃跃欲试,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领口都挂着蓝色马克斯勋章!

    由于从波兰战役开始,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就占据交换比的极大优势,因此飞行员的消耗很慢,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鸟也就越来越多,王牌飞行员当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相对的,由于英国在飞行员交换比上一直处于较大的劣势,飞行员的平均生存时间很短。因此只能通过缩短飞行员训练时间来弥补巨大的人员损失,而由此造成的后果就英国一线飞行员的技术越来越糟,击落他们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德军的一线飞行员们的士气,自然也就一天比一天更高涨了。

    加兰德上校满意地点点头,大声宣布道:“现在我宣布第一突击波的组成!海航第3轰炸航空团第1大队,意大利第8轰炸航空团第2大队,海航第4战斗航空团第1、第2、第5、第6中队,海航第15侦察机大队第1中队,海航第18侦察机大队2中队……总共有40架ju88、40架s.m.79、32架福克零式、32架fw-190、9架fw-200c和9架he-115。另外,所有的ju88全部挂载1枚1000公斤穿甲炸弹,优先打击目标为英国航空母舰,其次是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未完待续。)

第488章 一次性飞机

    1941年6月8日,凌晨3点。

    布雷斯特港附近的几座团级机场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每一座机场的停机坪和跑道都被高高架起的探照灯照得纤毫毕现。地勤士兵们用手推车或牵引式炸弹输送车,将一枚枚1000公斤的航空炸弹或500公斤的航空鱼雷拖到了机腹下面,再将它们升起固定在飞机炸弹舱的挂架上,最后才拔掉了炸弹或鱼雷上面的安全插销,又安装上了引信。

    在这个时代,夜航还是有点危险的,好在布雷斯特的这个海航2师的飞行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老鸟,而且只要在向北飞上一个小时,天空就会开始逐渐放亮。等天色差不多亮透了,它们就会在大西洋上空组成攻击编队——因为是晚上起飞,所以很难组成编队,只能指定一个集结坐标,等天亮后再编队。

    今天担任第一突击波总指挥的是海航第3轰炸航空团第1大队的大队长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他是海军航空兵中少有的海军出身的军官,早在1934年就加入了海军航空兵,到现在已经是飞了七八年的老鸟了。刚开始的时候飞水上飞机,后来又飞战斗机,在波兰和西线战役中击落了超过25架敌机,拿到了蓝色马克斯勋章,在西线战役后又因为轰炸机部队扩编而改飞ju88。

    不过在改飞ju88并且当上了大队长后,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的运气仿佛到了尽头。从1941年初到现在,他驾驶的ju88轰炸机前前后后出击了几十次,但是却没有取得任何一个战果。

    “兄弟们,”在飞机将要起飞的时候,施坦因霍夫大声对自己的机组成员们说,“今天我们头一个扔炸弹!咱们要一发炸沉一艘航空母舰!”

    “对!炸沉航空母舰!”

    “没错,让英国佬吃一枚咱们的1000公斤炸弹!”

    就在机组成员们的欢呼声中,施坦因霍夫的耳机里响起了飞机起飞的命令。

    在布雷斯特港周围的5个团级机场(其中一个驻扎师部和侦察机)的跑道上,同时都有一架飞机呼啸着疾驰起来,然后猛地冲上了天空。

    然后,一架接着一架,一批接着一批,很快布雷斯特的空中就已经是战机密布了!

    不过让德国的飞行精英们没有料到的是,他们刚刚驾机升空,英国本土舰队旗舰“纳尔逊”号就得到了相关的报告。

    因为就在此时,一艘刚刚安装上279雷达的英国“部族”级驱逐舰就在距离布雷斯特港不到120公里的英吉利海峡中游弋。而那部279雷达就正对着布雷斯特港的上空在照射!

    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部署在布雷斯特港的德国飞机太可怕了,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去利物浦港(现在是英国最大的贸易港)和本土舰队的锚地克莱德湾狂轰滥炸。所以英国人就弄了一些安装了雷达的驱逐舰,一有可能就从海上靠近布雷斯特港,然后用雷达进行探测。希望可以在德国飞机大规模起飞的时候就发出预警。

    “布雷斯特的德国飞机大规模出动?”本土舰队司令官约翰.科洛宁.托维海军中将(战时上将)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紧张起来了,立即问道:“有多少架?往什么方向飞?”

    “至少100架,飞行方向还不知道,它们正在编队。”

    约翰.科洛宁.托维考虑了一下后语气凝重地说道:“德国人一定是发现e舰队或c舰队了,这些该死的飞机是去空袭的。”

    他猛吸了口气:“立即给e舰队下令,立即解散编队!再命令c舰队,加快速度北上,一定要快,要不然咱们的谋划就都白费了。

    另外,请求空军立即派出前去战斗机去掩护e舰队和c舰队!”

    伦敦的战时内阁指挥部此刻也得到了布雷斯特德国机群大规模出动的报告。留守在这里(丘吉尔虽然在战时内阁的地下指挥部里有房间,不过他从来不住)的帝国总参谋长迪尔上将也不敢掉以轻心,立即给战斗机司令部的休.道丁上将下了命令,让出动所有能够得着战场的p-51和p-40以及飓风式飞机前去增援。

    很快,北爱尔兰,威尔士就英格兰西南部的各个机场上空全都拉响了警报,飞行员们都被从睡梦中唤醒,手忙脚乱穿上飞行服,然后就急急忙忙往停机坪跑去。

    一场血腥的空战,马上就要在爱尔兰西南的大西洋上空爆发了!

    ……

    6月8日,清晨5点20分。

    停泊在被数以百计是大小岛屿层层叠叠包围的卑尔根港内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上,此时正在发生一场关于一百多万欧洲马克争论。

    而这场争论的起因,则是前一天傍晚在北海峡附近被德国潜艇发现的英国皇家海军b舰队。

    根据潜艇的报告,这支由包括“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德国人已经知道b舰队内有“胡德”号了,因为这艘船太有名,也容易辨认)和另外一艘战列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在驶出北海峡后的航向是正北,往小明奇海峡而去,目的地很可能是奥克尼群岛和设德兰群岛。

    也就是说,这支舰队很可能是来和第一公海舰队交战的!

    而在这个消息传到“俾斯麦”号和“塞德利兹”号上之后,公海舰队航母部队指挥官赫尔穆特.海耶中将就立即向舰队司令官冈瑟.吕特晏斯上将提出了调4个中队的福克99分别进驻2艘航母的请求。

    调飞机上航母其实也没有什么,而真正让海耶和吕特晏斯发生争论的是海耶并不打算减少航母上的福克零式来给福克99腾地方,他想要用甲板系留法让48架福克99停在2艘航母的甲板上。

    “赫尔穆特,这里是北海啊!”吕特晏斯皱起眉头说,“你知道北海的气候和海况是什么样子的吧?在北海能把飞机放在甲板上?”

    北海和北大西洋可不是太平洋、地中海,在这里遇上风暴是概率极大的事件,如果在海上转悠十天半个月都是风平浪静,那肯定是上帝他老人家在保佑。

    所以在北大西洋和北海活动的航空母舰根据规定必须采取全机库收容的方式搭载战机,甲板系留是不允许的——要不然每次出海就报废几十架飞机,这不是在糟蹋钱吗?

    “其实理论上是可行的,”赫尔穆特.海耶回答。“现在毕竟是天气比较好的6月份。”

    “理论上?”吕特晏斯连连摇头,“只要遇上一场风暴,这48架福克99就完蛋了,这可是一百多万欧洲马克啊!”

    “上将,现在是战时!”赫尔穆特.海耶说,“只要能取得胜利,重创英国人的‘胡德’号,一百多万马克根本不算什么。”

    “重创‘胡德’号?”吕特晏斯问,“你想用舰载机进行攻击吗?”

    “我想击沉‘胡德’号!”赫尔穆特.海耶显出几分无奈,“不过福克99挂着的250公斤航弹威力不足,只能考虑重创‘胡德’号。而要达成重创这个目标,我也不需要完成多次攻击,只要完成一次打击,以福克99的俯冲投弹命中率,理论上就能重创‘胡德’号和另外一艘战列舰了。这样您的‘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就能追上‘胡德’号,然后用舰炮把它击沉了。”

    实际上“胡德”号经过几次大改后,重量增加了不少,最高航速已经有所下降,跑得没有“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那么快了,不过这个情况德国人并不知道。

    “而且,这也是唯一能够消灭‘胡德’号的办法!”赫尔穆特.海耶顿了顿又说,“因为英国人不可能用2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来对付我们的3艘战列舰。肯定还有没被发现的英国战列舰和‘胡德’号一块儿北上,所以一开始就用战列舰进行攻击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英国人的舰队也肯定不敢轻易进入岸基的ju88、s.m.79和福克零式的作战半径。它们只会在我方岸基飞机的作战半径外游荡,等待天气不佳时再来找我们决战。”

    这个分析有点打动吕特晏斯了,这德国海军上将想了想,说:“或许我们一出海就会遇上高海况,到时候你的48架福克99没打就要报废……”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北海的天气情况尚可,但是天气预报这玩意可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特别是在北海这种地方。

    赫尔穆特.海耶咬咬牙,“那就再换48架嘛!想要称霸世界就不能舍不得花小钱!”

    “一百多万欧洲马克是小钱?”吕特晏斯翻了翻眼皮,“不过真能重创了‘胡德’号,这钱花得也不冤枉……那我们就把请求上报给海军总部吧!”(未完待续。)

第489章 击沉了航母?

    英吉利海峡西面的大西洋上空,天气良好,低空漂浮着几片稀薄的白云,云层之上4000米高度,初夏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飞机舱照玻璃,给因为高空的低温而变得寒冷的机舱里面带来了几分暖意。

    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两只手握着操纵杆,一边小心驾驶着飞机,一边透过机头部巨大的半圆形玻璃舱照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进入他眼帘的是令人难忘的壮观场面,由162架ju88、s.m.79、fw-190、fw-200c、he-115和福克零式组成的庞大编队在空中已经有了遮天蔽日的感觉。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视线所到之处,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飞机,层层叠叠,浩浩荡荡。

    这还仅仅是第一突击波,后面还会有第二和第三突击波!如果三个突击波的所有飞机全部集中起来,那将比现在的场面更加壮观几倍!

    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心想:“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和我们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抗的舰队!空中的优势,现在已经是决定海上霸权归属的最关键因素了,而德国这一次很幸运地抓住了海军军事革命的机遇……”

    “少校,第087号侦察机发来电报,发现敌舰编队已经解散!”

    这时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的领航员/电报员卡尔.米勒大声通报起了刚刚收到的情报。

    “解散编队了?什么时候的事情?”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问了一句。

    “刚刚发现,”卡尔.米勒说,“电报上说刚刚发现,但是敌舰队解散编队应该有一段时间了,目前087号侦察机跟踪的敌舰只有4艘,分别是1艘大型运输船和3艘驱逐舰。”

    第087号侦察机是一架装载着fug200雷达系统的fw-200c,是3个小时前接替另外一架fw-200c去跟踪英国舰队(e舰队)的。但是fug200雷达系统探测到距离有限,精确度也不是很高。这架087号飞机又害怕被英国舰队发现(许多英**舰上也有雷达),所以不敢跟太近。结果到了天亮才发现跟踪的英国舰队“缩了水”,从至少30艘变成了4艘,想必是在晚上用雷达探测到了跟随的德国侦察机,于是就解散编队四散跑路了。

    不过这对施坦因霍夫少校指挥的第一突击波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在第一突击波的编队中本来就有9架fw-200c和9架he-115,它们就是用来搜索敌舰队的。

    “所有侦察机注意,我是第一突击波总指挥施坦因霍夫少校。”施坦因霍夫少校打开了通讯器,开始下达命令,“我命令侦察机开始搜索敌舰队……”

    ……

    天边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嗡鸣,天空中晴朗无云,视野非常良好,已经解散编队的e舰队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防空瞭望哨很快就从望远镜的目镜里发现了正在靠近的英国机群。

    “方位050,数量30架以上,全部是单引擎飞机!应该是我们的飞机!”瞭望哨大声报告道。虽然现在还看不清具体的机型,但是已经可以确认飞过来的都是单引擎飞机。而德国部署在布雷斯特的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都是双引擎、三引擎飞机。这说明现在飞过来的飞机中是没有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的,因此基本可以肯定是英国飞机。

    听到了瞭望哨传来报告,e舰队司令官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大松了口气,实际上“声望”号上的279雷达早就发现了这些飞机,不过“声望”号上的电台却迟迟没有联络上对方。

    这个时候“声望”号上的通讯官突然大声报告道:“长官,联络上他们了,正在飞来的是第71中队、第121中队和第123中队的战斗机!”

    原来是3个“鹰”中队,怪不得一开始联络不上呢!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心想。所谓的“鹰”中队其实就是由美国志愿飞行员组成的战斗机中队。

    由于英国自己的战斗机飞行员在过去一年多中损失惨重,现在非常缺少经验丰富的老鸟。于是就只能向美国求助,在罗斯福的安排下,从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招募了一些有经验的飞行员,组成了3个“鹰”中队。

    不过这些美国来的飞行员初来乍到,不大熟悉英国这里的情况,在和英国皇家海军、皇家空军配合作战的时候总是出状况。

    “太好了,让3个‘鹰’中队掩护我们向西撤退。”菲利普斯中将马上向“声望”号的通讯官下达了命令。

    这3个“鹰”中队一共出动了12架p-51和24架p-40,总共36架飞机盘旋在了“声望”号和另外一艘用来冒充航空母舰的大型油轮还有1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上空,倒是遮护挺严实。

    可是出乎菲利普斯中将预料的是,这36架“鹰”中队的战斗机在飞往“声望”号上空的途中,已经被一架装有雷达的fw-200c发现并且一路跟踪。

    “少校,082号侦察机报告,发现了一艘英国战列舰和一艘英国航母,另外还有大约30架英国战斗机在空中掩护。”

    正带领着机群在空中盘旋的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接到报告,立即就带领着由144架飞机组成(少了18架侦察机)的攻击机群猛扑过去了。实际上双方的距离并不是很远,还不到120公里,10分钟后,“声望”号上的279雷达就发现了德国机群。

    “雷达室报告,发现敌机,数量100以上,距离50公里,正向我们飞来!”声望号的大副大声叫喊起来。

    “拉警报,准备防空作战。”菲利普斯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实际上这也是e舰队组成的意义——没有e舰队的牺牲,就不会有c舰队的胜利!

    “好吧,现在让我们看看,德国佬的飞机到底有多厉害!”菲利普斯中将走到司令塔的一侧端起望远镜向着空中望去。

    激烈的空战这时候已经展开了,32架福克零式和32架fw-190对阵12架p-51和24架p-40!

    不过现在的p-51还没有换装罗尔斯-罗伊斯的“梅林”发动机,而是依靠一台仅有一级一速机型增压器的1150匹马力的亚利森液冷式发动机,动力甚至还不如福克零式。而英国皇家空军之所以采购它,则是因为“层流翼”和较佳的气动布局,使p-51拥有极为优良的中低空性能,似乎可以和福克零式一战。

    但是今天空中只有12架p-51,如何是32架福克零式的对手?每架p-51都被至少2架福克零式围攻!而在中高空上,24架p-40同样敌不过32架fw-190。p-40的性能本来就不如fw-190,数量又处于劣势,很快就败下阵来。

    空中的格斗很快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美国来的“老鸟”驾驶的美式飞机不是变成了火鸡直往下掉,就是不顾一切地逃离战场。不到10分钟,空中已经没有一架p-51和p-40存在了。

    看到德国人的战斗机轻轻松松解决掉了这些“美国鹰”,菲利普斯中将感觉胃部发胀,全身一阵无力。

    “中将,怎么办?”声望号的舰长一边把一顶钢盔递给菲利普斯,一边用有些发干的声音发问。

    “这些飞机的首要目标也许不是声望号,而是那条油轮!”菲利普斯中将咬咬牙,一把推开了递过来的钢盔,开始向慌张的舰长下达命令。“它们很可能会把它当成航空母舰……这是我们的机会,全舰左舵45度!开始做s型规避机动!”

    菲利普斯的猜测果然不错,大型油轮和航母的外观比较相似,在3000米高空准备俯冲投弹的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少校果然将“声望”号旁边的油轮当成了航空母舰,驾驶着自己的ju88轰炸机头一个就俯冲下了下去!

    1000米!900米!800米……

    这架ju88飞机上的高度表不断滚动,数字越来越小,这意味着高度越来越低!突然,刺耳的投弹警报声响起,乘坐着飞机上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正在以60度角俯冲的飞机往上一跃。这是1000公斤炸弹被成功投放出去的信号。

    “拉起来!”施坦因霍夫少校大喊了一声,同时用力拉动飞机的操纵杆,将ju88的机头拉起。就在这时,一声巨响从下方的海面上传来。

    “命中了!”施坦因霍夫少校透过下方透明的机舱照往海面上看了一眼,立时就兴奋地大吼了起来。只看见下方海面上,一条巨大的“航母”的舰舯部正冒出巨大的烟柱和火光,显然是被1000公斤的炸弹命中了!

    这条“航母”完蛋了!施坦因霍夫少校瞥了眼正在海面上做s型机动的一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

    下一个目标就是它了!(未完待续。)

第490章 大英帝国的菜鸟

    “上帝啊,我没有看错吧?”

    又有一枚1000公斤的炸弹落在了那艘倒霉的快速油轮上,在油轮的腹部猛地炸开,炸断了油轮的龙骨,这艘三万多吨的巨轮居然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我的上帝啊,那不是500公斤的炸弹能炸出来的,那是1000公斤的炸弹!德国人竟然用1000公斤的炸弹!”站在“声望”号战列巡洋舰上的菲利普斯中将大声哀嚎起来。

    250公斤的炸弹“声望”号还不是太害怕,500公斤的炸弹则很可能把“声望”号炸成重创,而1000公斤……别说作为战列巡洋舰的“声望”号了,就是厚皮坚甲的“纳尔逊”号战列舰也一样受不了,如果炸中了要害,绝对能一发夺命啊!

    这些德国纳粹也忒凶残了吧?

    菲利普斯中将的话音未落,天空中本来围着那艘“航母”盘旋的ju88都呼啸着往“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扑来了……

    菲利普斯中将痛苦的低下了头颅,他知道自己的旗舰“声望”号很难逃过此劫了。大英帝国很快就要失去一艘宝贵的战列巡洋舰了!

    ……

    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的将旗在“皇家方舟”号上高高飘扬。大概是为了彰显航母作为舰队核心的地位,这一次萨默维尔没有选择“乔治五世国王”级作为自己的旗舰,而是选择了在地中海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家方舟”号航母。

    可是站在“皇家方舟”号的舰桥上,望着甲板上那架摔得四分五裂的“海喷火”舰载战斗机,他却感到一阵阵无力。

    “中将,‘海喷火’的着舰速度太快,如果不是技术非常出色的老手,就很容易出事故。”航母的舰长斯考特海军上校站在萨默维尔身后低声说道。“现在有经验的老飞行员流失太严重,皇家方舟号上的海喷火飞行员只有一半具有50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

    “现在到处都缺好的飞行员,皇家海军必须克服这个困难。”萨默维尔微微摇了摇头,他对此事也无能为力。

    实际上,“皇家方舟”号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的技术在眼下来说算是很好了。居然还有十几个1939年前加入皇家海军航空兵的老鸟。而真正让萨默维尔头疼的是“可畏”号、“胜利”号和“不屈”号等三艘新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和水手。这三艘新航母都是1940年底到1941年上半年才完工的,连海试都没有完成就草草服役了。船上的水手、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大半都是新手。那三条航母的舰长天天提心吊胆,摔几架“海喷火”都是小的,就怕来个什么大事故把航母给炸了,这可就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王了。

    “中将,现在最麻烦的还不是海喷火,而是美国人给我们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无畏式?那是好飞机啊!”萨默维尔不解地问。“没有听说有摔无畏式的……”

    无畏式速度慢,在着舰的时候容易操控,当然不大摔甲板了。可是斯考特上校还是一副马上要哭出来的样子,他告诉萨默维尔说:“舰载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太惨,几次都是全军覆没,现在‘皇家方舟’号、‘可畏’号、‘胜利’号和‘不屈’号上开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几乎都是菜鸟,根本不会俯冲投弹。”

    英国皇家空军有非常庞大的战斗机部队,因此要补充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还是比较容易的,500小时、1000小时的老鸟难觅,但是飞过200小时、300小时的“老菜鸟”还是管够的,拿来训练一两个月,就能勉强驾驶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了。

    但是英国皇家空军自己都没有俯冲轰炸机,自然也没有办法向皇家海军输送飞岸基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了。而皇家海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的损失又特别严重,几次作战都是全军覆没。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有好的飞行员,但是没有好的飞机。”斯考特上校叹了口气,抱怨道,“可是现在我们有了好的飞机,却没有好飞行员了。现在那些驾驶无畏式的菜鸟,在训练中连20%的投弹命中率都没有。我真怀疑他们上了战场连一枚炸弹都没有办法命中!”

    训练中连20%的命中率都没有,到了实战中面对高炮和敌机的火力,说不定真的什么都炸不到!

    想到这种可能性,萨默维尔中将就是一哆嗦。这场战役的胜负全都在四艘舰队航母,而这四艘航母的主要打击力量,就是51加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皇家方舟号24架,可畏号、胜利号、不屈号各有9架)和39架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皇家方舟号12架,可畏号、胜利号、不屈号各有9架)。而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必须在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重创对手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

    如果sbd无畏式的攻击无效,那么tbd毁灭者的攻击也不会有什么作用!

    这就意味着被寄予厚望的四条航空母舰是没有多少攻击力的……

    “20%足够了!”萨默维尔吸了口气,他知道大英帝国别无选择。如果这一次不出动舰队,让德国人攻占了直布罗陀和设德兰群岛。那么几个星期后就是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联合舰队来英吉利海峡挑战了。

    而英吉利海峡之战,皇家海军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逃避的!

    萨默维尔咬咬牙,说:“我们有51架sbd无畏者,只要有20%的命中率,,不,只要有10%的命中率,就能有5枚1000磅炸弹击中目标,足够重创德国公海舰队了!”

    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可以搭载1000磅的炸弹,德国公海舰队的三艘战列舰和两艘航空母舰要是各挨上一枚,恐怕没有两三个月的维修别想再上战场。而且萨默维尔手中还有39架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在苏格兰北部和奥尼克群岛、法罗群岛的机场上还有上千架岸基飞机,一旦两条德国航母无法起降飞机,德国舰队的防空火力就会大大减弱,说不定会挨更多的炸弹和鱼雷……

    “长官,声望号的电报!”这时,皇家方舟号的通讯官突然用颤抖的声音报告,“声望号刚刚遭到德国150架德国飞机的攻击,中了3枚1000公斤的炸弹和3枚鱼雷!菲利普斯中将已经下令弃舰了……”

    “什么?”萨默维尔中将倒吸了口凉气,“我们失去声望号了?”

    “不是派出了p-51和p-40去掩护了吗?怎么还会……”皇家方舟号舰长斯考特上校的眉头也越拧越紧。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交战刚刚开始,英国就失去了一艘3.37万吨的战列巡洋舰,而且还是在有p-51和p-40提供掩护的情况下……

    ……

    6月8日傍晚,在挪威卑尔根外海,两艘甲板上停了不少飞机的德国航空母舰,正在2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的保护下,沿着挪威海岸线缓缓向北航行。

    赫尔穆特.海耶提出的“一次性飞机”方案得到了雷德尔和耶顺内克的批准。4个中队(每个中队12架)的福克99在6月8日中午的时候从卑尔根和斯塔万格起飞,然后降落在了“塞德利兹”号和“塞克特”号上。

    现在这2艘航空母舰上一共有了112架常用飞机,另外还有8架备用飞机。

    因为有了这48架新增加的福克99,所以2艘航母现在有了一定的攻击力,可以离开战列舰单独行动了。

    “中将,海军总部的通报,1个小时前,我们的岸基飞机又击沉了一艘英国航母!位置是在爱尔兰以西海域,这是一条3万吨左右的大型航母,而且已经确认了!”

    这当然又是一条铺了木板冒充航母的油轮——在“舰船化妆术”这个领域,英国皇家海军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别说身处混乱战场上的飞行员有可能认错,就是后方的参谋拿着影像模糊照片也没看出有假。

    舰队的参谋长同时也是“塞德利兹”号舰长的弗里茨.欣策上校拿着一张刚刚收到的电报抄件,告诉海耶中将,“这也是一艘大型航母,今天英国佬已经失去了2条航母和1条战列巡洋舰,还有至少150架飞机被击落。中将,看来英国的航空母舰已经不再对我们构成威胁了。”

    根据德国所掌握的情报,英国在本土和大西洋方向上就是7-8艘航母,其中大型航母3-4艘。现在有2艘大型航母(其实是油轮)被击沉,剩下的就是1-2艘航母。

    “不能说不构成威胁,”赫尔穆特.海耶摇摇头,“他们应该还有1-2艘舰队航母,其中一艘是皇家方舟号,这艘航母能够搭载60-70架舰载,还是非常危险的!”

    就在这时,“塞德利兹”号上的通讯官突然大喊了起来:“长官,我们的潜艇发现‘胡德’号了,它在法罗群岛和冰岛之间的水域!”(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46/ 第一时间欣赏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崛起之第三帝国》为转载作品,崛起之第三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崛起之第三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崛起之第三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崛起之第三帝国介绍: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士在漫长的堑壕中拼尽全力挣扎, 不可一世的公海舰队被牢牢困死在威廉港内日益朽坏, 美利坚帝国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准备扑向疲惫的旧大陆, 屈辱战败和永世沉沦仿佛就要降临在普鲁士的土地上。 被一个来自后世东方灵魂附体的赫斯曼少校却胸有成竹:“现在是时候孕育第三帝国了,这一次它将存在一千年!”崛起之第三帝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崛起之第三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