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崛起之第三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大罗罗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80章 大决战—大反击

    “总书记同志,向您报告特大喜讯,在加里宁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共同努力下,列宁格勒包围圈已经成功的被打破了!现在,两个方面军的部队,已经在涅瓦河畔的基洛夫斯克市实现了胜利会师!”

    “什么?”斯大林听到巴甫洛夫喜气洋洋的报告,稍微愣了一下,“是基洛夫斯克?难道不是托斯诺或是科匹诺吗?”

    托斯诺和科匹诺是从莫斯科通往列宁格勒的红十月铁路沿线,也是加里宁方面军左翼集群的主攻方向。而基洛夫斯克则在拉多加湖附近,并不在加里宁方面军的主攻方向上。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沙波什尼科夫说:“红十月铁路沿线的激战还在继续……德国人的抵抗非常顽强,他们拥有许多大威力的反坦克炮,其中部分还实现了自行化和装甲化。所以加里宁方面军的4个突击集团军损失不小,不得不绕道攻击德军的侧翼。”

    斯大林点点头,没有深究下去,“能够突破就好,应该嘉奖加里宁方面军,弗拉索夫同志和费久宁斯基同志都应该得到提升或是苏联英雄的荣誉。”

    他顿了顿,把眉毛皱了起来,问:“那么结合部战役的情况呢?打得怎么样了?”

    “总书记同志,结合部会战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巴甫洛夫元帅摇摇头,“坦克第5集团军被围攻了几天,损失惨重。坦克第1、第2集团军又被阻挡在了戈梅利-索日河一线。另外,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后路也不大稳,有2个德军装甲集群正在向布良斯克市的方向包抄。我们或许应该……”

    巴甫洛夫很想建议放弃结合部会战,但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打断了。

    “不能考虑放弃会战!”斯大林厉声说,“因为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莫洛托夫同志很快就要去瑞士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战场上绝不能退缩,否则和平条件将会让我们无法承受!”

    ……

    “虎式坦克!”

    正在第13号集体农庄外围阵地巡视的卢金上将突然听见耳边有人大喊,然后就是由远及近的马达轰鸣。

    德国人的又一轮进攻开始了——从5月9日黄昏开始,卢金就发现自己的坦克集团军快要被德国人的“虎式海洋”给淹没了。

    在1942年的战争中非常少见的“虎式坦克”,现在仿佛成了烂大街的货色。德国人发动的每一次冲击,都是由虎式和另外一种大约是4号突击炮(灰熊)的大家伙打头阵,屁股后面还跟着一群负责掩护的4号,更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专打黑炮的犀牛坦克歼击车压阵——这种坦克歼击车甚至比虎式还要可恶,远在2000米甚至2500米外的t-34坦克,这家伙居然也能一炮搞定!

    这种威力简直就是丧心病狂!而苏联人自己的85mm炮和犀牛坦克歼击车的88mm炮相比,实在就是一坨垃圾!

    当然,依托着第13号集体农庄和六月一日森林,卢金指挥的坦克第5集团军目前还能抵挡德军至少2个装甲集团军(其实是3个装甲军)的围攻。但坦克第5集团军想要突出去打是不现实的,在虎式坦克和犀牛坦克歼击车的威胁下,卢金的t-34/57、su-85和su-122只能缩在工事后面抵抗,根本不敢冒头。

    不过卢金上将现在真正担心的倒不是自己的坦克第5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摆明要为gc主义事业献身的,无非就是拖延全军覆没的时间,就像坚守在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内的那些乌克兰叛徒一样,拼到最后一个人拉倒。

    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的战斗居然还没有结束!哪怕红军用“坦克推土机”把大楼底部埋了起来,还用s-122突击炮不停抵近射击,几乎轰塌了半栋房子,里面的反动派还在顽抗……这些人虽然反动,但却是坦克第5集团军学习的榜样!

    而让卢金上将担心不已的,其实是戈梅利战场上的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

    仗打到现在,卢金上将如何不知道德军装甲部队的厉害?虎式坦克和犀牛坦克歼击车在进攻中都如此犀利,如果运用于防守,威力只会更胜一筹。

    而且,第13号集体农庄这里的围攻从5月9日开始到现在已经快4天了(现在是5月14日清晨),德军依旧狂攻不已,根本没有调兵南下去援救戈梅利的意思。

    这说明……他们在戈梅利的防御是坚固可靠的!

    一边往自己的前敌指挥部掩体走去,卢金上将一边思考着结合部战役的前景,越想越感到害怕。

    当他回到指挥部的时候,集团军参谋长杜布科夫少将告诉他,红军第110摩托化步兵旅的突击队员又一次攻入了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

    “很好!”卢金上将点点头,“这一次一定要把里面的乌克兰叛徒都给我揪出来,我很想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

    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和政治委员麦赫利斯这个时候都已经上了戈梅利前线督战。两人现在的脸色都难看到了极点,因为他们的2个坦克集团军从5月10日开始就反复攻击戈梅利-索日河一线的德军,但是却始终无法达成突破!

    2个坦克集团军,超过1500辆坦克/强击火炮和十几万英勇的红军官兵,居然被德国人牢牢阻挡在了戈梅利城和索日河(第聂伯河支流)以东,根本无法破城,而且还损失惨重。不到5天的交火,就让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损失了500多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其中大部分是被德国人的各种反坦克炮和坦克/坦克歼击车摧毁的,小部分则是毁于空中打击。

    而到了5月13日夜,斯大林的耐心终于耗尽——莫洛托夫已经乘坐罗马航空公司(意大利)的飞机绕道飞往瑞士了。和德国最高层的和平谈判很快就要开始了,在这个时候,斯大林急于要让他的部队打出一些筹码。

    如果布良斯克方面军能够把战线推进到第聂伯河岸边,甚至渡过第聂伯河……那么对斯大林而言算是非常体面的和平,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所以在13日深夜,斯大林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给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将战线推进到第聂伯河!

    在得到命令之后,戈利科夫和麦赫利斯立即调整了部署,放弃了从正面突破戈梅利-索日河德军防线的打算,而是改从南面绕道,绕开索日河,直接从索日河汇入第聂伯河的洛耶夫渡过第聂伯河。

    洛耶夫在列奇察的下游,根据侦察并没有德军重兵布防,应该不难突破。而苏军的坦克部队一旦在洛耶夫渡过第聂伯河,那么以列奇察为后勤枢纽的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后勤线就会受到威胁。虽然不至于陷入包围,但是从第聂伯河以东撤退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戈利科夫连夜调兵遣将,将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的精兵强将集中起来,拼凑了一个有500辆坦克/强击火炮组成的集***给了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瓦图京上将,由他指挥着去绕道攻打洛耶夫。

    5月14日黄昏,戈利科夫和麦赫利斯目送着瓦图京集群离开了多布鲁什森林,浩浩荡荡的向六十多公里外的洛耶夫冲去。

    不过两人此时怎么都不会想到配属于德军第3装甲军的第1、第2装甲师,以及从13号集体农庄战场上调回的第6、第10装甲师部分兵力,也已经在索日河以东的平原上集结待命,即将要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了——按照马肯森大将原本的计划,这几个装甲师准备在苏军突破戈梅利-索日河防线后投入决战的。

    可是没有想到,苏军打了几天居然都无法突破由国防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加强第1个坦歼营)、党卫军第5“维京”师(加强了第2坦歼营)和第128步兵师(属于第52摩托化步兵军)等3个师组成的防线。反而被4个坦歼营(150多辆犀牛)和4个重型反坦克炮营(72门pak43型88mm反坦克炮)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马肯森大将干脆决定在5月15日凌晨发起大反击,打过索日河。

    与此同时,对苏联而言更大的灾难发生在斯摩棱斯克州、卡卢加州和布良斯克州的结合部。德军的海因里希集群(由第2装甲军和第60装甲军组成)刚刚摆脱了一个苏联军级集团的纠缠(由中央方面军派出),现在正连夜扑向只有一个集团军防守的布良斯克市!

    而从南面的戈尔尼诺夫北上的德军第14装甲军,也在特鲁布切夫斯克附近和苏军的第38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这2个集团军是被第14装甲军吸引过去的,而布良斯克市附近的防御也因此空虚)所部展开了激战。(未完待续。)

第881章 大决战—要完了(第一更)

    今天先三更,明天再爆发,另外先求个一月的保底月票

    .......

    “党卫军,荣誉即忠诚,前进!”

    施瓦辛格少校拿起了轮式装甲指挥车上的通讯器,用仿佛从肺腑中迸发出来的声音,向他的部下们下达了出击的命令。38辆早就排列整齐的“犀牛”坦克歼击车的马达立即开到了最大,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迎着晨曦向东前进。

    正在前进的当然不仅仅是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的这些“犀牛”,而是铺满了一大片平原的坦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和自行火炮,总数不下千余辆。

    千余辆战车已经突进到了索日河畔,然后又分成了几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冲向索日河的几个浅滩。浅滩对岸早就被德军装甲掷弹兵所控制,他们是昨天晚上发起强渡作战的,在一百多辆4号坦克和“灰熊”突击炮的引领下进攻,并且由上千门大炮、火箭炮提供火力支援。花了不到3个小时就强渡成功,将早就打得筋疲力尽的苏军坦克部队逼退了好几公里。

    不过昨天晚上发起的仅仅是个前奏战,而现在将要开始的才是真正会给敌人带去毁灭性打击的总攻。

    当施瓦辛格少校乘坐的美洲狮轮式装甲指挥车跟随在“犀牛”们身后,涉水渡过索日河的时候,天空中又传来了飞机马达的嗡鸣。

    他抬头看向天空,只见遮天蔽日的战机呼啸而来,从正在渡河的德军装甲集群上空掠过,扑向前方正在交火的战场——昨天晚上渡河的装甲掷弹兵和坦克正在韦特卡城和多布鲁什森林之间同苏军的反击部队展开最激烈的交战!

    “马上就要结束了!”施瓦辛格少校心想,“苏联人很快就要输掉战争了……也许戈梅利战役后,和平谈判就会开始,然后德国就会得到光荣的胜利!”

    ……

    “不计其数的坦克?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听到方面军参谋长扎卡科夫的报告,斯大林同志最信任的小报告之王都快急疯掉了。

    昨天晚上,瓦图京刚刚带领一个集团军级的坦克集群南下,德国人铺天盖地的炮火就打过来了!

    当时戈利科夫和扎卡科夫就发生了争吵,戈利科夫判断是德军发现了瓦图京集群的行动,因此在索日河一线发起炮击和佯攻,想要把瓦图京集群“拉”回来。

    而扎卡科夫的看法和戈利科夫相反,他认为这是德军蓄谋已久的大反击的开始。他认为这场反击的目的则是为了将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牢牢钳制在戈梅利一线,使其无法在德军的两个包抄集群到位前,及时向布良斯克市转进。

    两人的看法不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建议。戈利科夫认为应该退守韦特卡城-多布鲁什森林一线,依托有利地形展开防御,同时让瓦图京集群加速迂回,争取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而扎卡科夫认为应该召回瓦图京集群,然后在韦特卡城-多布鲁什森林一线决战,如果形势不利,则马上退往布良斯克市。

    这两个方案到底哪个是对的,麦赫利斯也不明白,他是培养“社会科学家”的红色教授学院毕业的,专业是证明科学gc主义的正确性和批判托洛茨基主义什么的。怎么打仗他哪儿懂啊?不过他知道应该时刻和斯大林同志保持一致。而戈利科夫的意见显然更接近斯大林……而且,向布良斯克市撤退什么的,现在不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能决定的,根据最高统帅部1943年度的197号令,方面军撤退的决定只有最高统帅部能做出。

    所以麦赫利斯毫不犹豫就支持了戈利科夫,可是现在看起来很可能是犯了严重的“反g命指挥错误罪”——不是麦赫利斯的错,而是戈利科夫的错,麦赫利斯已经准备写小报告揭发他了。

    “现在必须立即召回瓦图京集群!”

    “不行,现在是白天,德国人的飞机会把瓦图京的坦克都炸光的。”

    “那也只能冒险,因为等到晚上,我们肯定已经被德国人击溃了!”

    “如果那样,瓦图京集群就应该趁着夜色向布良斯克市撤退……”

    戈利科夫和扎卡科夫又争吵了起来,这回麦赫利斯也不知道该支持谁了。就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三个当家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一个参谋大喊着跑了进来。

    “司令员同志,军事委员同志,第48集团军的急电,在茹卡科夫附近发现了一个集团军级的德军装甲集群!”

    “什么?”戈利科夫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跳了起来,“这是真的吗?一个集团军级……”

    “真的,千真万确!第48集团军的警戒部队在昨天晚上和他们遭遇过了,而且今天早上的空军侦查也确认了!”

    正在争吵的三个人这下都愣住了,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一个集团军级装甲集群?不是说仅仅是个军级集群吗?不是说中央方面军的部队可以迟滞他们吗?现在怎么就到了距离布良斯克市不过50公里的茹卡科夫……这可怎么办啊?

    第48集团军怎么可能挡住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就算布良斯克市暂时可以守住,这个德国装甲集团军也能在布良斯克市外自由活动。

    这意味着戈梅利这里的2个坦克集团军,还有特鲁布切夫斯克的2个集团军,都要被包围了。

    如果再算上目前正被围困在克利莫维奇的第13号集体农庄的坦克第5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6个集团军中的5个就这么给德国人装进口袋了。

    就在三位完全不知所措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密集的炸弹爆炸声。

    戈利科夫等三人连忙冲出了设在一个林场仓库内的司令部,这里正处在树林的边缘,从这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战场。

    他们只看见天空中至少有上百架双发的攻击机盘旋,不时丢下一串串的炸弹,激起一簇簇烟柱,炸开一团团的火球,几乎将苏军的阵地淹没。部署在那里的坦克、坦克歼击车、突击炮和反坦克炮,一定已经损失惨重了!

    而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土黄色的烟尘弥漫,仿佛刮起了沙暴。不过这里可不是沙漠,出现这样的烟尘只有一种原因,就是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正在用履带碾压地面……

    德军的装甲突击已经开始了!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坐在最高统帅部作战室内的一把高背扶手椅上,整个人仿佛突然苍老了十岁,目光呆滞,嘴角微微颤抖,双手无力地下垂。

    巴甫洛夫元帅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则像两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战战兢兢站在伟大领袖的跟前,额头上脸上全都是汗珠子,还不停向下滚落。

    结合部会战看来是要惨败了!

    就在刚才,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发来了急电,一支“集团军级”的装甲集群突破了索日河,从正面对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的主力发起了突击,而且还有至少500架各种型号飞机提供空中支援。

    坦克第1、第2集团军所部损失惨重,正陷入苦战!

    与此同时,驻守布良斯克市的第48集团军再次确认了敌情——正在迅速解决布良斯克市的敌军就是一个“集团军级”的装甲集群!目前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突击到了布良斯克市的外围,正和第48集团军所辖的第9机械化军展开激战。

    而在结合部战役的北战场上,坦克第5集团军也陷入了绝境,连续多日的激战已经将这个集团军的实力耗尽,目前能使用的坦克/强击火炮已经不足100辆,整个集团军的余部被压缩在了第13号集体农庄内,全军覆没不过时间问题。

    虽然在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左岸乌克兰等地,形势看上去还可以。但是斯大林知道,苏联在结合部会战中投入的才是真正的主力——3个坦克集团军啊!要是被德国人打光了,那么辽阔的苏联西部大平原,就会变成任由德国装甲集群纵横的战场。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不知道过了多久,斯大林才艰难打开了口,低声问眼前的两位元帅。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看到了绝望的眼神。

    “今天晚上……投入瓦图京集群!”沙波什尼科夫说,“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平原和德军装甲集群会战。”

    “能胜利吗?”斯大林问。

    “这个只有打了才知道。”巴甫洛夫接过问题回答说,“如果不打的话,瓦图京集群就只能在今天晚上向切尔尼戈夫方向撤退,争取加入西南方面军的阵营。不过目前进攻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德军装甲集群主力一旦取胜,他们就会向南追击,从北面攻入乌克兰,和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一起……”

    斯大林挥了挥手,“不必说了……今天晚上投入瓦图京集群,决战吧!”(未完待续。)

第882章 大决战—排队开炮(第二更)

    1943年5月15日的夜色降临的时候,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无名平原上(这片平原日后会被称为坦克平原),为数超过1800辆的坦克/强击火炮已经摆开了战阵。

    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为空前的坦克大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决战的战场是一片50公里宽的平地,北面、南面和西面都是森林,东面则是第聂伯河的支流杰斯纳河。中间则是大片大片的麦田,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州的三个集体农庄。不过现在出现在这些麦田上的不是拖拉机,而是坦克和强击火炮。

    德军的战阵摆在平原北面,靠近多布鲁什森林的地方,15日白天直到黄昏,属于德国国防军第1、第2、第6、第10装甲师、第1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5维京师的坦克/强击火炮,在这里和属于苏军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数百辆坦克/强击火炮展开过激战。

    由于德军坦克和强击火炮在数量和质量上居于优势,而且还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因此取得了大胜,击毁和俘获的苏军坦克和强击火炮超过了550辆,只有不到100辆坦克得以退出战场。

    不过它们并没有跑太远就和从黄昏时分开始北上的瓦图京集群会师,随后再次返回了战场。现在正在距离德军战线大约10公里外列阵,准备展开最后的反扑。

    “汉斯,你看战场上现在的形势,像不像滑膛枪时代的作战啊?”

    站在一辆美洲狮轮式装甲指挥车上的马肯森大将看着月光下列阵完毕的坦克和各种强击火炮还有装甲车,突然扭头问身旁只有一条左臂(在一战中负伤截肢)的参谋长汉斯.瓦伦丁.冯.胡贝男爵中将。

    “是很像,”胡贝中将点点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元帅,您的话让我想到了英国人在滑膛枪时代的一种战术。”

    “英国人的战术?”马肯森大将问,“你是说那种推进到敌方阵前三四十米再开火的疯狂战术?”

    “是很疯狂,但是也非常有效,英国陆军就靠这招打了很多胜仗。”胡贝中将说,“今天晚上我们也可以这样!”

    “什么?”马肯森一怔,“让苏联人的坦克先开火?”

    “是的。”胡贝中将一笑,“让苏联人先开火,我们后开火!因为现在是晚上,能见度不足以支持远距离的射击,因此必须做近战的打算。所以我想干脆让敌人先开火暴露目标,我们的坦克顶着敌人的火力前进,拉近距离后再打。”

    “要拉到多近?”马肯森问。

    “500米内!”胡贝说。

    “那么近?我们的虎式坦克在500米的距离上可挡不住苏联的85mm炮和57mm炮。”

    在以往的战役中,德军也缴获过许多苏联的85mm高炮和57mm反坦克炮,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测试。

    在使用普通穿甲弹(ap弹)的情况下,这两种火炮理论上可以在700米距离内击穿虎式坦克g型(缩水虎)的正面上首装甲(82mm呈45度倾角)。如果把距离拉近到500米内的话,那可就是稳穿了。

    “可以让‘灰熊’顶在最前面。”胡贝中将思索着说,“灰熊突击炮的炮舱正面装甲厚度是100mm,还有40度的倾角,相当于130mm出头的垂直装甲,而且使用了最好的镍铬锰轧制钢,足够在500米甚至400米的距离上挡住苏联人的85mm和57mm炮。”

    “我明白了,咱们把‘灰熊’顶在前面吸引炮弹,给‘虎式’坦克创造歼敌对机会!”马肯森大将马上就明白胡贝中将在打什么主意了。

    胡贝中将是想趁着天黑能见度不高的机会,把正面装甲很坚固,而且在夜里看上去挺大一坨的“灰熊”当成个吸炮弹的靶子——通常情况下,战斗中的坦克车长/炮手不会因为一炮没有摧毁敌方的坦克就立即转换目标,而是会反复开火攻击同一目标。

    而且,就算苏联人的坦克兵发现了他们面前的是“灰熊”突击炮,也绝对不敢不进行攻击。因为“灰熊”突击炮也是能发射破甲弹的,150mm口径的破甲弹击穿150mm厚度的均质装甲钢是毫无问题的,哪怕kv-85的装甲钢理论上也扛不住!

    所以跟在“灰熊”后面的“老虎”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容开炮,用88mm炮去给苏联人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一一点名了。

    ……

    “同志们,我是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瓦图京上将!”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同时也是“瓦图京集群”总指挥的尼古拉.费多维奇.瓦图京这个时候已经坐在一辆kv-85重型坦克里面,通过坦克上的美国电台发表阵前演说。

    他很清楚,gc主义事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他和他的部下不能在今晚的决战中取胜,那么苏联就会面临灭亡的危机。

    作为一个忠诚的gc主义战士,他准备亲自上阵带队厮杀——如果不能取胜,那就作为一名战士殉了红色江山!

    而他为今晚这场决战制定的计划则是简单粗暴型的,由最强悍的kv-85坦克领头,后面跟着su-85和t-35/57,最后才是反坦克能力不强的t-34/76、t-60/70系列的轻型坦克。而su-122突击炮则不参加坦克集群的冲锋,而是留在后方冲动自行火炮。

    同时,还有大量的步兵携带“红色铁拳”直接操作坦克投入作战(德国人一边当然也有装甲掷弹兵参战了)。

    另外还有上百门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将会参战,用于攻击伴随德国坦克集群的步兵。

    制定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计划,并不是因为瓦图京上将不会用计,而是因为苏联坦克炮的精确度实在不高,距离太远了他怕打不中目标。所以瓦图京干脆把自己最强的坦克放在前面,尽可能给敌人来次迎头痛击。

    “现在是伟大的苏维埃祖国和gc主义事业最危险的时刻,如果我们在这里失败,纳粹匪徒就将蹂躏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土地,战火将会烧到莫斯科城下,我们的家人和同胞将会面对纳粹匪徒的刺刀和皮鞭!”

    瓦图京上将并不善于言辞,但是在这个时刻他仍然说出了能够鼓舞人心的话。

    他最后大声疾呼:“同志们,为了我们所热爱的家人和祖国,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奉献出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热血吧!就让我们把鲜血抛洒在苏维埃祖国的土地上吧!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向万恶的纳粹匪徒冲锋!如果我战死疆场,请你们踏着我的鲜血所染红的土地继续前进,直到占领敌人的巢穴!

    苏联万岁!布尔什维克党万岁!红军坦克,前进!”

    坦克的马达开始轰鸣起来,瓦图京上将乘坐的kv-1坦克轰隆隆地向前滚动。他没有缩在坚固的坦克内部,而是探出了半个身子,这样他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

    他乘坐的坦克虽然是坚固的kv-85,但并没有冲在最前面,而是和一群t-34/57混在一起,处于苏军坦克集群的第二线,前方就是近100辆一字排开的kv-85。这种坦克拥有厚达100mm并且带有大角度倾角的正面装甲。苏联自己的85mm炮和57mm炮在500米的距离上都轰不动,是苏联红军陆军最强大武器。理论上足够对抗德国的虎式坦克!

    “轰轰轰……”

    首先打响的是双方的自行火炮,德国人这边开火的是“胡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而苏联人则用su-122突击炮还击。

    炮弹落在了双方的坦克阵形当中,炸开了一团团的火球,但并不是特别的密集,所以瓦图京也没有缩回坦克炮塔内,而是借助着炮弹爆炸的火光观察前方的敌情。

    德国人投入的坦克数量仿佛很多,摆出了一个宽阔的正面,应该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不过他们的坦克速度很慢,时速大概只有十几公里,而且第一排的坦克看上去似乎非常高大,应该是虎式坦克。

    随着双方坦克集群的距离越来越近,炮击的强度也开始增加,乘坐坦克推进的苏联步兵纷纷从坦克车上跳下来,跟随在了坦克身后。瓦图京也把身子缩了回去,因为他知道密集的德国火箭炮很快就要打来了。等待火箭炮打完,双方的最前列的坦克,差不多就该进入“排队开炮”的阶段了,到时候后面的自行火炮就会发生照明弹。

    和苏联人的司令员瓦图京亲自冲锋不同,德国的马肯森大将和他的参谋长胡贝中将是乘坐着由美洲狮装甲车改装的装甲指挥车,跟在德国坦克集群阵形后方推进的。

    当双方的火箭炮对轰过去之后,马肯森大将和胡贝中乘坐的车辆就都驶上了一处视野较开阔的高坡。

    而就在此时,前方的苏联坦克集群前排的kv-85坦克首先停止了前进,开始用85mm大炮射击仍然蒙头前进的“灰熊”突击炮。(未完待续。)

第883章 大决战—完了(第三更)

    照明弹一发接着一发升入空中,它们映亮了夜空,照耀了大地,也将光明洒向了苏德两军的坦克和突击炮。大炮轰鸣,一阵紧似一阵,苏联的kv-85坦克、su-122突击炮,德军的“胡蜂”自行火炮都在竭尽全力地发射弹药。暗红色的炮弹在战场上往来穿梭,各种音质的爆炸声充斥在瓦图京同志的耳边。

    虽然贵为坦克集团军司令员,但是瓦图京上将亲临数百上千辆坦克排队对轰的战场,这回还是第一次。不过他很快就从这种让人终生难忘的震撼场面中回过神,开始仔细观察前方的交战情况。

    在照明弹的光芒指引下,他已经发现了德军打头阵的居然不是虎式坦克,而是拥有150mm短管炮的“4号突击炮”。突击炮因为没有炮塔,因此主炮射界狭窄,在坦克集**战的战场上并没有太大价值,而且这种武器还容易受到步兵的攻击。

    不过在今天晚上,情况显然有所不同!

    因为是夜间交战,双方的阵型都比较简单,战术也非常单一——就是排队打炮!所以不存在“4号突击炮”被包抄的问题,实际上也没办法包抄,因为苏军今天投入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远远不如德国一方。

    而且在双方距离拉近到几百米之前,苏联人也没有办法看清德国人到底用什么坦克在打头阵,也就没有办法改变阵型或战术应对了。所以瓦图京麾下的kv-85坦克现在就如胡贝预料的一样,全都集中火力在轰击向它们步步逼近的突击炮。

    但是85mm的炮弹打在这种突击炮坚固的正面炮舱装甲之上,居然无法有效击穿!绝大部分的“4号突击炮”仍然在不断靠近。

    就在后面一辆kv-85坦克上观战的瓦图京对德国人的“4号突击炮”的坚固感到吃惊的时候,在“4号突击炮”身后,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已经纷纷到位了。

    属于国防军第501、第502、第506、第510重装甲营的156辆虎式坦克(满编应该有176辆,有20辆发生故障或在作战中负伤)和国防军第1歼击坦克营的80辆“犀牛”坦克歼击车(虎式和犀牛混合列队)一字排列开来,和前方的“4号突击炮”形成交错,距离苏军坦克阵形第一列的kv-85的距离已经不足500米了。

    “虎式坦克,瞄准目标……开火!”

    几乎就在开火的命令通过车载电台传递到每一辆虎式坦克时,这些虎式坦克终于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怒吼。88mm炮弹如雨点一般倾泻而下,从苏联kv坦克的队形中扫过。苏军坦克集群的前沿迅即腾起了一团又一团的火球,超过50辆kv-85在虎式坦克的第一轮齐射中就被打成了火把!

    然后,同样猛烈第二轮和第三轮炮击又接踵而来,苏联坦克集群顿时损失惨重!

    看到这一幕,瓦图京上将的脸色已经铁青下来,一对浓眉也越拧越紧。到了现在,他如何还看不出德国人的意图?

    只是先机已经落到了德国人手中,红军的坦克集群,陷入了全面的被动。

    战场上面,德国的虎式坦克全都停止前行,在战场上列成一排,开始用那门威力强大的88mm炮给苏联的kv坦克点名了。

    而那些顶着85mm炮弹前进的“灰熊”突击炮则又向前突进了几十米上百米,直到双方距离拉近到400米内,才纷纷停止前行。它们也不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铁疙瘩——150mm的短炮虽然不能发射穿甲弹,但是打出的破甲弹却威力十足。

    所谓的“破甲弹”就是聚能装药弹,是基于门罗效应开发的化学能反装甲弹种。理论上的破甲效率和弹药的口径有密切的关联,理论最大值是5倍。不过在二战时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也就是1倍到1.5倍之间。而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又处于绝对领先的水平(“铁拳”反坦克榴弹就是聚能装药的)。所以由“灰熊”的150mm炮发射出的破甲弹,只要砸中了目标,基本上就是废铁一坨了,什么kv-85,什么t-34/57,什么su-85的,都没啥区别。

    “释放烟雾,让坦克退下来,步兵准备冲锋!”

    瓦图京果断作出了战术上的调整,让受挫的坦克集群稍退,同时投入装备了“红色铁拳”的步兵……当然也是海量的步兵!

    上万名红军战士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坦克集群后方列出了密集的队形(他们不是保护坦克的步兵),得到命令后,就“乌拉!乌拉!”的开始冲击。

    因为现在是夜晚,对于火力上处于劣势的红军步兵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不过这种几乎肩并肩的密集队形冲击,还是免不了会伴随巨大的伤亡,但是瓦图京根本不在乎,因为苏联的国运已经到了危亡之际!

    “司令官,苏联人在释放烟雾!”

    在后方观战的胡贝中将一看见阵前烟雾缭绕就猜到了苏军的意图,“他们要发动步兵冲锋了!”

    “什么?步兵冲锋?”马肯森大将有些怀疑自己这位独臂参谋长的判断。

    “他们是要撤退吧?”马肯森说,“苏联人的kv坦克损失惨重!”

    “不可能,”胡贝摇摇头,“苏联人是在拼命,如果今晚他们打败了,就必然会全军覆没。因为我们不仅有压倒性的装甲部队,还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

    法国的布雷盖攻击机和德国的hs129攻击机可是两款真正的坦克杀手!如果苏军坦克集群敢于在白天撤退,那么它们在路上就会被飞机打光!

    要是苏联坦克不敢在白天跑路,它们怎么可能逃过德军的追击?

    所以现在横竖是个全军覆没(只是坦克覆灭,步兵是能跑掉一些的),还不如拼了。

    “让‘灰熊’和‘老虎’停止前进,由4号坦克和装甲掷弹兵上。”马肯森想了想,又问,“现在火箭炮可以发射吗?”

    胡贝询问了一下身边的参谋,然后回答道:“可以了,所有的火箭炮都装填完毕,随时可以齐射。”

    “打一轮齐射!”马肯森挥了下手,“再让所有的自行火炮都做好开火的准备,包括灰熊突击炮……准备好榴弹,随时开炮。”

    马肯森下令火箭炮轰击的时候,瓦图京乘坐的kv-85坦克已经转向开始后撤了,而潮水一般的红军步兵正从他的身边经过。

    瓦图京则在用电台联络身后正在撤退的kv-85(还是有一些幸存的),以了解德军坦克集群是否在追击。就在这时,他耳边突然传来了不知道是谁的喊声:“火箭炮!火箭炮来啦!”接着他就被人一把拽进了坦克炮塔里面。

    瓦图京可以躲到kv-85坦克里面,可是外面的步兵却被突如其来的火箭炮揍了个正着——德国装甲部队使用的这种80mm口径48轨的火箭炮威力不大,但是胜在火力密集,对付敌方的阵地没有多少效果(不过可以炸雷区),可要正好覆盖了步兵那可就死伤惨重了。

    苏军的一波“步兵海”挨了一顿火箭炮,自然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了。

    不过瓦图京并不打算放弃,而且也没有办法放弃。在坦克和步兵的冲锋接连受挫后。他命令部队转入防御,用所剩不多的kv-85坦克和t-34/57、su-85等组成了一道防线。

    1943年5月16日凌晨2点,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平原上,德军坦克集群前进的轰鸣声再次响起。

    这是马肯森大将和胡贝中将发起的第2波总攻!仍然是“灰熊”突击炮打头阵,虎式坦克和犀牛坦克歼击车紧跟,另外还有不少4号(包括f型和h型)跟随掩护。在平原上组成了密集的突击阵型,仿佛洪流一样的向苏军单薄的防线涌来,采取的战术还和之前一样,500米内排队开炮!

    实际上就是用绝对的实力碾压!

    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德军能在一个战场上集中起一百多辆虎式和几百辆4号,那绝对能打出一场经典的会战了。

    而现在,不过是一个战役级的交锋,就投入了156辆“虎式”,超过200辆“犀牛”,一百多辆“灰熊”,还有七八辆4号坦克组成了浩荡无比的坦克海。

    5月16日凌晨2点10分,“排队开炮”的壮观场面再次出现。所有的苏军坦克/强击火炮拼命开火,试图用火力迟滞德军坦克集群。虽然有一些德军的车辆被打着了火或是打断了履带,但是整个坦克海仍然稳稳碾压过来。

    2点15分,德军的虎式坦克和犀牛坦克歼击车全部停止前进,威力强大的88mm炮开始瞄准被照明弹照亮的苏军坦克和强击火炮。

    最后的屠杀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884章 蚕食胜过鲸吞(第一更)

    罗罗拜求个月票,这个月头罗罗得奋斗一下,多更几张,大大们能打赏张月票鼓励一下吗?

    .......

    哗啦啦一阵响动,克里姆林宫1号办公室内的办公桌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斯大林的胳膊扫到了地板上。吓得办公室内的政z局委员和几个最高级的将帅好一阵哆嗦。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两人,更是头也不敢抬。

    戈梅利战役彻底失败的消息刚刚传来!在昨晚的夜战中,瓦图京上将指挥的坦克集群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平原上苦战了一个晚上,最后仍然以惨败告终。

    集群司令员瓦图京上将本人战死,损失坦克/强击火炮超过500辆,战死、重伤和失踪的红军战士超过了2万。如果再算上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在之前几天作战中的损失,这2个被斯大林寄予厚望的坦克集团军一共损失了超过1600辆坦克/强击火炮(并不都是战损,有好多是发生故障后被遗弃的)。

    而现在刚刚退入左岸乌克兰的这2个坦克集团军的余部还被布雷盖攻击机和hs129攻击机一路追炸,最后就算没有全军覆没,多半也会被炸成步兵!

    此外,从斯摩棱斯克南下的一个德军“装甲集团军”也在今天早上完成了多布良斯克市的合围。属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38、第40、第48集团军也全部陷入包围。

    另外,被围困在第13号集体农庄的坦克第5集团军看来也是死路一条。

    至此,结合部会战胜负已分,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6个集团军全部被围或是被基本歼灭!

    苏联红军最强大的机械化集群,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而斯大林也失去了在瑞士和德国人讨价还价的筹码。

    而割让左岸乌克兰和东白俄罗斯换取和平对斯大林而言又意味着政治上的自杀——这可是失去乌克兰啊!那里是苏联最宝贵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矿产区、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心!

    如果失去了,苏联将再也没有办法强大,而斯大林就会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一个罪人要怎么继续统治苏联啊?党和人民怎么可能接受一个罪人的领导?

    这可是苏联(俄罗斯)啊!俄罗斯人民从来都是拥护暴君反对弱君的!

    “给……给莫洛托夫发电,”过了好一阵子,斯大林才喃喃地开口,“告诉他……可以把东白俄罗斯让给德国,而且……我们也保证不侵犯英属印度,还可以每年无偿提供1000万吨,不,1500万吨的原油给德国。这样……德国就能用这些石油去打败美国了!”

    在场的政z局委员和红军将帅们都不约而同在心里面叹了口气,仗打到现在这份上,割半个白俄罗斯怎么可能换得来和平?

    等到德国人收拾完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力,左岸乌克兰和斯摩棱斯克都有可能不保,列宁格勒多半会再陷入重围,甚至……连莫斯科都有失陷的风险!

    现在的苏联,是有了亡国的危机啦!

    ……

    “哈哈,干的漂亮!这下苏联人的坦克兵团主力完蛋了!”

    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赫斯曼这个时候也收到了曼施坦因元帅和马肯森大将联名发来的捷报。

    虽然他这个战神是冒牌的,但他还是知道这场“结合部战役”的价值——现在苏德战场上的野战是靠坦克军团在打,如果没有强大的坦克军团,靠普通的步兵也就守个城罢了,想要维持连绵的战线都是不可能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苏德战场上的德军的装甲兵团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劣势,因此苏军才能维持一条漫长的战线和德军对垒。

    而现在,在结合部战役完全结束后,苏联的3个坦克集团军肯定全军覆没!如果在算上在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失去的配属于合成集团军的坦克。苏联失去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5000辆!

    而且苏联还会在不久之后失去钢铁和煤炭工业重镇顿涅斯克,以及机械工业重镇哈尔科夫。其补充坦克/强击火炮的能力将大打折扣,这5000辆坦克/强击火炮的损失,恐怕是很难补齐了。

    反观德国,因为拥有大半个欧洲的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为后盾,坦克根本不存在产量瓶颈。唯一的制约因素就是石油不足,但这个困难会因为英国合成汽油项目的投产和中东油田的增产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从现在开始,德国的坦克军团不仅在质量上将会居于优势,在数量上也会大大超过苏联!

    当然了,德国维持这种坦克部队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优势的前提是苏德战争还要打下去。

    如果和平谈判在不久之后可以取得成功,德国也就没有必要追求数量的优势了。

    “海因茨,”赫斯曼对古德里安笑道,“有了这场胜利,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操与我手,光荣的和平想来也为期不远了。”

    古德里安只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赫斯曼继续往下说:“我们的工作重心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进行转移,一旦和平达成,陆军就不需要占用那么多的资源和劳动力了。现在应该开始制定裁剪军队和有效控制新占领土的计划了……当然,裁军不等于大幅削弱陆军的战斗力,苏联是不甘心失败的,我们必须要有所防备。

    所以陆军的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还是要保留的,e-50坦克计划也必须执行到底。另外,在e-50坦克投产之前,虎式g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应该成为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4号坦克可以逐步退出现役了。”

    随着虎式坦克日益成熟,4号坦克存在的价值也不断下降。目前4号的优势就是机动性比较强。可如果德国赢得了东线的和平,那么今后国防军在东线的任务就是防御了。那么机动性就没有防御和火力那么重要了。

    所以赫斯曼准备在苏德议和后逐步淘汰4号,代之以实际上已经变身为“中型坦克”(和历史上的黑豹差不多,就是有一门88mm炮)的虎式g型坦克和正在开发中的e-50坦克。

    而在赫斯曼看来,苏联和德国之间实现和平的日子,似乎也为期不远了。

    “帝国元帅,我们真的不能考虑恢复俄罗斯帝国吗?”古德里安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心思,“苏联终究是个祸害,它现在虽然被我们打败,但难保在未来不会再起。”

    “苏俄再起?呵呵,”赫斯曼大笑了起来。

    一个失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也没有波罗的海三国的苏联,比起后世国力不振的俄罗斯也强不到哪儿去。什么苏俄再起的话,在1990年代也许还有人说,到了苏联解体20年后,大约只是笑谈了。

    况且这个时空输掉了世界大战的苏联面对的是更加险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能够挺住二十年不崩溃都是奇迹,还想再起根本做梦。

    赫斯曼摇摇头说:“没有了乌克兰的苏联只会越来越弱,怎么可能再起?而且我们同苏联的和平条约又不是永远有效的!”

    “不是永远有效?”古德里安问,“还会有第二次苏德战争吗?”

    赫斯曼耸耸肩,笑道:“那可没一定!我们现在拥有了乌克兰的粮食、煤炭、钢铁(利沃夫有特大铁矿)和有色金属,还控制了中东的油海。未来的10年必将是德国国力突飞猛进的10年。

    而苏联不仅失去了最宝贵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产区,而且布尔什维克党的权威也大大折损。未来的10年,布尔什维克党能保住政权不失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有余力建设?10年之后,有一个更加强大,团结了整个欧洲的德意志帝国,还怕没有能力消灭苏联吗?所以推翻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不必急于一时,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和美国争夺全世界的领导权。只要世界服从德国,苏联不过一盘随时可以下刀叉的大菜罢了。”

    赫斯曼的路子是蚕食,一口口的吃,吃一顿消化一下,然后继续。苏联这样的体量,一口吞是有点困难的,最好还是慢慢吃。

    而且,目前德国并不只有苏联一个对手。隔着个大西洋还有个美利坚,如果德国要两线开战,一边打苏联一边又要联合日本揍美国。那个……油不够啊!

    现在的苏德之战基本上还没离开铁路线多远,油耗已经大得让人心疼了。如果要灭亡苏联,战场还不知道会跑到什么地方呢?到时候的油耗可就更吓人了。

    另外,美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现在德国和日本海军的优势不过是打个时间差,在美国“饺子舰”哗啦啦下水前暂时压制美国海军。

    然而“饺子们”终究要来的!而德国对此也早有准备,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甚至英国本土的船厂现在都在赶工造船。

    但是这些船造出来必须有油才能开动啊,现在欧洲联合舰队的规模开动起来一天就要2万吨,要是堆在船台上的船只都下了水,一天5万吨6万吨都未必够!(未完待续。)

第885章 融俄论(第二更)

    罗罗拜求个月票,这个月头罗罗得奋斗一下,多更几张,大大们能打赏张月票鼓励一下吗?

    ........

    觉得苏德战场大局已定的赫斯曼心情愉悦地离开了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心满意足的坐上了自己的奔驰770k大轿车往柏林城内的而去,向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和那个只能干看着别人打仗自己却插不上手的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报喜,然后三个人又一块儿去了夏洛腾堡皇宫“见驾面圣”。

    现在的德国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在“俄罗斯问题”上,赫斯曼和希特勒等人还是要尊重威廉三世一下。毕竟威廉三世的儿媳妇是俄罗斯皇位的继承人……如果沙俄真的在德国的支持下复辟成功,理论上到了威廉三世的孙子给德国人民当皇上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就会变成共君联盟了。

    如果再考虑到俄罗斯帝国将会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因素,俄德两国甚至会在几十年后完全合一,成为一个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超级大帝国!

    而这不仅仅是德国和德国人民的胜利,同样也是俄罗斯人民的胜利。因为从彼得大帝的时代开始,俄罗斯就一心想要融入欧洲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且和德意志帝国最终合体,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融入欧洲的一个捷径。

    而且输掉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除了加入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融合,还有别的出路吗?

    没有了乌克兰的煤炭、粮食和出海口,俄罗斯还能在哪儿发展工业?去冷得要死的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吗?那些地方在沙俄时代都流放犯人的,谁肯去啊?而且有人肯去也没多大用处,因为在交通封闭的冻土带进行建设的成本是高得让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未来的俄罗斯要发展就只有融入欧洲依靠欧洲,在欧洲一体化的大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欧洲也只有得到了俄罗斯这个异常辽阔的国家,才能永远统治世界……

    当赫斯曼、希特勒和施莱彻尔三人抵达夏洛腾堡宫的时候,德国皇太子路易.费迪南和太子妃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正滔滔不绝的在和威廉三世皇帝说着以上这套“融俄论”的歪理邪说。

    ……

    “两位帝国元帅,总理先生,”威廉三世用非常客气的语气对三个真正大权在握的人说,“路易和基拉最近听说一种欧洲应该融合俄罗斯的理论,不知道你们三位有没有听说过?”

    “陛下,我听说过这种理论,”赫斯曼瞥了一眼坐在一张雕花沙发上的皇太子妃基拉,“一个星期前在格吕克斯城堡听奥丽加女皇说了几个小时,不过要实现融俄是非常困难的,整个欧洲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首先就是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因为现在统治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并不是容易战胜的对手。”

    在格吕克斯堡的会面中,女皇除了用尤苏波夫亲王的独生女儿(这意味着巨额的财产继承权)做饵勾引小赫斯曼之外,就在和赫斯曼讲“俄德一体”和“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大道理。

    不过赫斯曼始终不为所动,毕竟苏联也不是那么容易灭亡的,而且俄罗斯人口那么多,真要融入了欧洲,还会对德国的领导地位会构成一定的威胁。

    阿道夫.希特勒的意见和赫斯曼有点接近,不过并不完全一致,他也说:“陛下,俄罗斯人不是雅利安民族,他们是劣等的斯拉夫人,而且还有很多鞑靼人的血统,根本不配当欧洲人!

    如果我们真的和俄罗斯融合了,那么未来的德意志帝国和欧洲共同体很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奥匈帝国。

    当然,我并不反对更多的攫取俄罗斯的土地,如果能拿到乌拉尔山以东,那么……欧洲倒是可以再接纳三千万或四千万俄罗斯人。”

    希特勒有他自己的一套古怪的种族论——在他看来雅利安种族是一家子(大概不包括那些擦屁股都要人伺候的印度雅利安和信真主的伊朗人),而他们斯拉夫人是外人,不配合雅利安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所以欧洲共同体融合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这种“较纯正”的雅利安人,希特勒是举双手赞成的,这就是他想要干的事情。而给包括波兰人、乌克兰人在内的斯拉夫人以欧洲公民和德国公民的待遇,希特勒已经很不情愿了。要不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两个东德来的容克都亲斯拉夫人,他根本不会同意。

    至于俄罗斯人,一亿好几千万呢!要是融合进了欧洲,那欧洲人民的福利被他们一平均还剩多少?这怎么能行啊?当然了,如果把一半以上的俄罗斯人统统赶去西伯利亚,再将乌拉尔山以西变成德意志的经济殖民地,那希特勒倒是非常愿意的……

    威廉三世连碰了两鼻子的灰,又看了看光头元帅施莱彻尔。

    施莱彻尔有些为难地皱了皱眉头,实际上他是支持“融俄论”的。因为他从军队退役后就成了祖国党的领袖,而祖国党代表的是中上阶层的利益。他们不担心俄罗斯人会摊薄自己的福利,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社会福利。

    而融俄将会为德国上层人士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是远远大于将俄罗斯排斥在欧洲之外的!

    “我的陛下,”施莱彻尔斟酌着用词,他说,“如果要让俄罗斯融入欧洲,那就意味着苏联的灭亡!而苏联又是一个强大而且辽阔的国家,统治那里的布尔什维克党也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如果想要灭亡他们,我们必然会面对漫长而且痛苦的战争……而这,应该是在不得已时候的选择。”

    “不得已?”威廉皇帝听出了一点意思,“什么是不得已?”

    “苏联拒绝我们的和平条件,”施莱彻尔缓缓地说,“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存在吗?”皇帝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希特勒和赫斯曼。

    “如果苏联人拒绝我们的和平条件,”赫斯曼表态说,“那么融俄就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决不能接受一个保留了半个乌克兰的强大的苏联存在于东方边境之外。”

    在这个问题上,赫斯曼现在也摇摆不定。因为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基本上和施莱彻尔是一致的,代表的也是中上层利益。未来他自己从军队退役后,多半也是要去当祖国党大佬的,没准还能选上德国总理,所以他不可能在根本上反对融俄。

    而且融俄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还是有可能成功的。而融俄一旦成功,那么美利坚的那点体量在“大欧洲”跟前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

    “帝国元帅,你不会真的认为可以把一亿几千万俄罗斯人都变成欧洲公民吧?”

    离开夏洛腾堡皇宫的时候,德国总理希特勒和赫斯曼上了同一辆轿车。他们两人还要讨论和平谈判的问题——同苏联的谈判一直都是赫斯曼在控制,最近才让德国政府加入的。

    而且谈判桌归根结底还是战场的延续!所以身为总参谋长的赫斯曼是必然要参与和平谈判的。

    不过希特勒上了赫斯曼的奔驰大轿车后,却直接问起了“融俄”的事情。

    “这个……”赫斯曼耸了耸肩,苦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如果斯大林不愿意把半个乌克兰和半个白俄罗斯交给我们,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苏联继续控制东乌克兰的工业和资源吧?我记得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可能强大,所以我们不能把乌克兰交给俄罗斯。”

    “那是当然的,”希特勒认真地点点头,“让苏联继续控制东乌克兰对欧洲而言就是自杀!”他挥了下拳头,“我们必须要把乌克兰整个的从苏联挖走。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我们……我们就打到他们同意为止!”

    打到他们同意?还真是不好掌握尺度啊!

    赫斯曼挠了挠头,说:“领袖,如果俄罗斯帝国真的复辟了,我们其实也不必马上把俄罗斯纳入欧洲共同体的。俄罗斯需要进行许多改革,变成一个真正的欧洲国家,然后才能加入。而这些改革,自然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进行的。我想……那会有一个10-20年的过程。”

    “10-20年?”希特勒轻轻哼了一声,“那可是一亿几千万斯拉夫人啊!”

    赫斯曼两手一摊,说:“那还能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把俄国人统统杀光吧?”

    这个主意希特勒其实是赞同的,但是如今的德国并不是纳粹德国……

    看到希特勒脸色阴沉,赫斯曼只得苦笑了下,说:“总理先生,我们就努力和莫洛托夫达成协议吧……现在我们的要求也不过分,相信是有很大可能会成功的。”

    赫斯曼的话也不是想当然的,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的二战初期,被打懵了的斯大林就曾经提出过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求和条件,只是希特勒当时也昏了头,居然没有同意。(未完待续。)

第886章 希特勒的心理战(第三更)

    和希特勒同车抵达了那座气势恢宏的总理府,在希特勒的那间特别高大宽敞的豪华办公室内,赫斯曼见到了早就等候了一会儿的不管部长赫斯,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和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还有胖得有点过头的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赫尔曼.戈林。

    四个纳粹党徒都是一脸喜气洋洋好像刚中了头奖的表情,看见希特勒走进了,全从椅子上起身行德意志礼。

    “嗨!希特勒!”

    这是纳粹党徒之间的礼仪,赫斯曼这样的军人也行德意志礼(抬手礼其实是欧洲传统的军礼之一),但是不会喊:“嗨!希特勒!”。

    希特勒冲着几个党徒点点头,也举手还了礼,然后说:“前线的情况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

    德国总理也显得非常兴奋,他没有在办公桌后面坐下,而在松软的地毯上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挥动着手臂说:“我们显然已经赢得了战争!布尔什维克失去了他们最有价值的机械化兵团,这是致命的打击!几千辆……”他突然提高了嗓门,亢奋异常,“几千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国防军的勇士摧毁或缴获!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东线战场的行动自由,如果我们愿意,我们随时可以拿下列宁格勒和莫斯科。”

    他说到这里,突然回头看了眼赫斯曼,“帝国元帅,我说的对吗?”

    赫斯曼耸耸肩,“如果我们有烧不完的油,国防军的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兵临莫斯科城下。”

    不过德国没有烧不完的石油,所以是否要兵临莫斯科还需要从长计议。

    “但是苏联人不会知道我们的油库里面到底还有多少汽油。”阿道夫.希特勒看着戈培尔,“博士,宣传的重点应该是彻底推翻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的残暴统治,要让斯大林和他的党徒感到灭亡在即的危机……那个什么森林?就是苏联人屠杀波兰人的地方。”

    “卡廷森林。”赫斯曼知道希特勒要拿卡廷森林事件做文章了。

    “对,卡廷森林。”希特勒说,“必须充分宣传,要让全欧洲的舆论都来谴责斯大林……”

    他想了想,突然用力挥动手臂,大声说:“我想这应该是一起反人类的暴行,是种族灭绝,目的是为了消灭波兰民族。这样的罪恶是全欧洲都无法容忍的!

    对了,在右岸乌克兰也发生过同样的罪行,这都是不容于欧洲的!我们现在必须要追究斯大林及其追随者反人类的罪行!”

    戈培尔也明白希特勒的意思,马上回答道:“领袖,我向您保证,一定会有压倒性的谴责舆论,整个欧洲都会被我们煽动起来反对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党。”

    希特勒点了下头,然后又看着胖子戈林。

    戈林马上会意道:“欧洲议会将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苏联屠杀俘虏和平民的暴行,国际联盟也会通过相应的谴责和制裁决议。另外,还会有红十字会的人员去卡廷森林和乌克兰进行调查。”

    希特勒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取消我和帝国元帅同莫洛托夫的会面,你也别去瑞士了。把莫洛托夫晾在那里!

    另外,可以用皇帝陛下的名义邀请俄罗斯女皇访问柏林……这次是公开和正式的邀请!”

    俄罗斯白军虽然在苏德战争初期就出现了,奥丽加女皇现在也堂而皇之回到了列宁格勒郊外的皇村。但是德国政府并没有公开承认俄罗斯帝国政府,更没有公开邀请过俄罗斯帝国的大臣或女皇访问柏林……虽然女皇本人来趟柏林跟回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位女皇得到招待。

    “总理,这是心理战吗?”赫斯曼皱着眉头问。

    “当然了,”希特勒笑了笑,说,“外交谈判就是心理战……如果我们想要如愿以偿地得到左岸乌克兰和东白俄罗斯,那就必须让斯大林觉得有一根绞索已经套在了他的脖子上,而且越收越紧。”

    外交心理战是希特勒的拿手绝活,除了拿卡廷森林事件大做文章,给斯大林扣一顶反人类的帽子之外,希特勒还有别的高招。一个是把俄罗斯女皇代表的白俄势力拿出来炒作,大肆宣传“融俄论”,给斯大林造成一种错觉,即德国“不灭亡苏联的政策”正在转向!

    另外一个心理战的高招则是拉拢美国。

    “另外,把美国驻瑞士大使肯尼迪请来柏林,”希特勒看着负责对美谈判的不管部长赫斯,“能做到吗?”

    肯尼迪只能秘密前往柏林,但是苏联人在瑞士有许多特务,在美国驻瑞士的大使馆中多半还有国际主义战士,所以美国驻瑞士大使去柏林见了希特勒这事儿,是瞒不过斯大林的。

    “这个……”赫斯想了想,说“领袖,我们必须要给出些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和平条件。”

    希特勒又将目光转向了赫斯曼,“帝国元帅,我们必须要让斯大林知道他是有可能被罗斯福抛弃的。这会让他和他的追随者陷入最大的惶恐之中,然后出于恐惧割让左岸乌克兰和东白俄罗斯。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赫斯曼想了想,觉得希特勒的话是有道理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斯大林提出求和的时候珍珠港事件还没有发生,苏联实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中。

    “我们退出南美,美国退出澳大利亚。”赫斯曼思索着说,“另外,美国废除《租借法案》,而我们也不通过《租借法案》……而且,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和平条约不包括苏联、日本。”

    也就是说德国出卖日本,美国出卖苏联。然后德国把苏联变俄罗斯再纳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亚大陆的霸主。而美国把日本打成灰孙子,再把太平洋变成内湖。

    “对,”希特勒笑着点头,“就是这个方案!我想它会把斯大林吓出一身冷汗的。”

    “可是……”赫斯曼斟酌着问,“我们不能真的接受这样的对美和平条件,是吗?”

    实际上赫斯曼也很怀疑罗斯福会否接受这样的和平条件,如果现在统治美国的是另外一个总统,比如杜威,或许美德之间还有和平的可能。

    但是罗斯福绝不会任由德国顺利“融俄”,否则美国就算打垮了日本,也不可能对抗统治了欧亚大陆的德国。

    “当然不能,”希特勒非常肯定地回答,“我们不能出卖盟友……这是不道德的,有损德意志帝国的国际信誉。所以在我们邀请肯尼迪来访之后,应该向日本方面进行解释和安抚,同时适当满足他们的一些请求。

    比如提供更多的缴获坦克给日本,还可以让欧洲的船厂为日本建造航空母舰,如果日本人想要飞机,我们也可以提供最新型的产品,就是喷气式飞机也可以卖几架给日本。实际上,我们一旦迫降了苏联,日本也就立于不败了,这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么和苏联人的谈判……”赫斯曼接着又问,“如果里宾特洛甫部长都不去瑞士,那么谁去维持联络呢?”

    “让舒伦堡伯爵去当驻瑞士大使,他和俄国人比较熟悉,可以由他去和莫洛托夫接触。另外……列辛斯卡雅女士也可以继续留在瑞士和苏联人周旋。”

    希特勒想了想,又说:“我想还可以让俄国女皇的人也参与进来。”

    “俄国女皇?”赫斯曼被希特勒的建议说的有些糊涂了,奥丽加怎么能参与和苏联的谈判?她大概是全世界最反对苏德讲和的人了。

    希特勒冲赫斯曼眨了眨眼睛,笑道:“我的帝国元帅,你应该知道的,政治这个东西非常黑暗和肮脏。你别看表面上我们这些政客都冠冕堂皇,其实幕后充斥着各种利益交换。”

    “我当然知道。”赫斯曼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不明白希特勒在打什么算盘。

    德国总理嘲讽地一笑,说:“我们是这样,那些布尔什维克也不可能是圣人!据我所知,在列宁格勒最困难的时期,有不少城内的布尔什维克高级干部给皇村送去了效忠信!如果我们决心在俄国复辟罗曼诺夫王朝,那么女皇陛下为什么不能派人去和莫洛托夫接触一下?”

    莫洛托夫同志是忠诚的gc主义战士,当然不会向俄国女皇投降,哪怕奥丽加封他做公爵和首席大臣都没用。而这位忠诚的gc主义战士一定会把俄国女皇试图拉拢他的消息汇报给斯大林。

    这样就会让斯大林产生更大的错觉,以为德国真的已经改变立场,准备要推翻布尔什维克党在苏联的统治了。而且性格多疑的斯大林还会因此对自己的部下产生怀疑……这位俄国女皇是很喜欢招降纳叛的,她现在既然接触到了莫洛托夫,那么别的人有没有可能也暗中收到了拉拢呢?在过去的十几年苏联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还查出了那么多的“反动分子”,现在眼看要大难临头了,倒个个都是坚定的gc主义战士了,这可能吗?(未完待续。)

第887章 罗斯福的心理战(第四更)

    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在这座海军基地视察刚刚入役的埃塞克斯级4号舰“富兰克林”号(历史上这个名字给了埃塞克斯级的5号舰,不过这个时空因为约克城号还在,所以富兰克林这个名字就给了4号舰),同时还要观看“一次性喷火”——喷火mk5g型战斗机的演示。

    喷火mk5g型战斗机是喷火mk5f型(同样是“一次性喷火”)的改进型号,和喷火mk5f型一样,这种战斗机也是专门为德国的ju288高空高速轰炸机定制的。安装了一台由美国派卡德公司生产的梅林267型发动机,这种12缸液冷发动机的性能并不算卓越,比不上派卡德公司为p51系列生产的梅林v-1650系列发动机。不过这种由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在本土沦陷前开发的发动机却是极有针对性的——它针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能挂载可怕的弗里茨x遥控滑翔炸弹从12000米高空突防的ju288型轰炸机。

    为了能让发动机在12000米的高度输出强劲的马力,梅林267型发动机拥有一台特殊设计的专用于高空的二级二速增压器,可以让发动机在缺氧的极高空环境中全速运转。

    除了高空性能优越的梅林267发动机之外,喷火mk5g型战斗机还有适应高空的气动外形(增加升力)和特殊的机体结构。这架飞机的重量很轻,没有装甲,油箱容量也很小,不过机身的关键部位还算坚固,可以承受俯冲加速带来的拉扯。同时,喷火mk5g型战斗机还吸取了上一代的喷火mk5f火力不足的教训,强化了火力,装备了4门20mm机炮,可以瞬间将ju288这样的中型轰炸机打成碎片。

    另外,喷火mk5g的起飞和降落方式依旧是个奇葩。为了节省重量,这种飞机干脆取消了起落架。在起飞的时候使用舰上弹射器同时加挂火箭助推器以加快爬升速度。而在完成了截击任务后,飞行员就会跳伞,飞机……就这样扔掉!

    真是妥妥的土豪作风!

    不过现在的美国不需要为战略轰炸德国本土生产几万架各种轰炸机的必要,所以有的是原材料和产能来生产“一次性喷火”这样的舰载高空截击机。

    “蓬”的一声闷响传到了坐在“富兰克林”号航母飞行甲板上的罗斯福总统的耳朵里,一架喷火mk5g飞机已经从机库中被直接弹射了出来。在梅林267发动机和火箭助推器的共同作用下,这架小小的喷火飞机以极高的速度爬升,几分钟内就飞得没了踪影。

    “它飞的真快啊!”罗斯福总统笑着对身边的人说,“而且还很高。”

    “总统先生,它能以很快的速度爬升到12000米以上的高空。”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上将告诉罗斯福,“然后再进行俯冲攻击,用4门20mm高炮把德国人的ju288打成碎片。哪怕ju288有fw-190舰载机护航也没有用。”

    fw-190t舰载机哪怕按照上了bmw801f系列的大马力发动机,其极高空性能也不是特别出色。因为作为一款舰载机,必须要兼顾中低空,同时还要拥有大航程和一定的对舰、对地攻击能力。用途一多,自然就杂而不精了。

    而且喷火mk5g因为是在舰队上空作战,所以还能得到舰载雷达的指挥,可以提前抢占高空,然后进行俯冲攻击。也不会去和fw-190t纠缠,而是直接用4门20mm机炮轰ju288,打完就跑。这让人怎么拦截啊?

    “哈哈哈,”罗斯福开怀大笑起来,“这下我们的海军可以在大西洋上和德国人周旋了,是吗?”

    “是的,总统先生。”欧内斯托.金说,“我们可以和德国人周旋,打消耗战。”

    美国是土豪嘛,当然要发挥土豪的优势了。所以美国海军现在是土豪思维,不考虑用什么奇谋妙计打歼灭战,只打算踏踏实实的消耗敌人。

    所以美国海军现在正计划取消航母上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舰载机就三种,f4u、f6f和一次性的喷火mk5g。

    这样可以确保美国舰载机在空战中获得让人满意的交换比,同时也能保证航母不轻易被敌人击沉。

    另外,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海军上将还提出了一个“活跃舰队”理论。

    意思是“不决战,但是保持活跃状态”。实际上这是存在舰队理论的延伸,存在舰队应该呆在港口里面不大动弹。而“活跃舰队”则应该尽可能多的出动,目的不是为了决战,而是为了调动敌人的舰队,以迫使敌人的舰队疲于奔命,徒耗燃料。

    而在双方航母编队遭遇的时候,则不追求击沉敌舰,只求尽可能多的击落敌机。

    不过在喷火mk5g这种一次性舰载高空截击机装备部队之前,美国人也是空有理论而无法实现。因为ju288可以从普通舰载飞机无法有效发挥威力的高度投放弗里茨-x炸弹或hs293炸弹/导弹(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安装有火箭发动机的型号),对美国舰队的威胁太大。

    “总统先生,您快看那里,飞行员已经跳伞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总统军事顾问莱希上将这时放下了望远镜,抬手指着空中一朵张开的伞花,对罗斯福说,“这架飞机先冲上了1.25万米的高空,然后进行俯冲模拟攻击,再盘旋降低高度到3000米,然后飞行员跳伞。”

    “很好,很完美!”罗斯福笑了笑,“要尽快将这种飞机装备舰队。因为我们的俄国朋友现在遇上了大麻烦,是很大的麻烦。”

    总统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顾问兼心腹霍普金斯,“哈里,你说是不是啊?”

    哈里.霍普金斯眉头皱着,脸色也非常苍白,看上去显得非常忧郁。

    “总统先生,我觉得有些晚了。”霍普金斯说。

    “晚了?”罗斯福笑了笑,“不晚,现在还不晚。只要斯大林还没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那就不算晚。”

    “也许这一天很快会到来。”霍普金斯说,“要不然苏联人还有什么办法?他们刚刚惨败了一场……形势正在急剧恶化。”

    罗斯福点点头,然后又对陪同他一起来到诺福克的国务卿赫尔说:“科德尔,那个肯尼迪是不是受到了希特勒的邀请?”

    “是的,总统先生。”赫尔说,“他很想去,因为德国人给出了一些在他看来很不错的条件……”

    罗斯福听赫尔介绍德国人提出的讲和条件时,点着了一根骆驼牌香烟,抽了两口,然后摆摆手说:“让他去。”

    “什么?总统先生……”赫尔大吃了一惊,看着罗斯福问,“我们要改变政策了?”

    罗斯福歪了歪大脑袋,说:“这种可能当然是存在的,所以肯尼迪先生应该去一趟柏林。当然……也必须有人去苏联。”

    总统看了一眼哈里.霍普金斯。

    “总统先生,我可以去。”霍普金斯马上回答,“不过……我应该和斯大林说些什么呢?”

    “说一些能让俄国人硬着头皮打下去的话。”罗斯福轻描淡写地说。

    “可是我能说什么?”霍普金斯问。

    罗斯福一笑:“这很容易……因为我们也能和德国人讲和,要让斯大林明白,他能出卖美国,美国也能出卖苏联。如果他敢和德国讲和,那么等待他的就是被我们抛弃单独对抗整个欧洲的前景。”

    “总统先生,您说的是真的?”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上将插嘴问道,“我们真的要抛弃苏联吗?”

    抛弃苏联意味着在大西洋上实现和平,这样美国就能集中精力对抗日本,这对美国海军而言是个好消息。

    “那取决于苏联自己!”罗斯福冷冷地说,“我们随时可以撒手,然后看着布尔什维克掉进冰冷的北冰洋。长远而言,这对美国是不利的。

    但是我的总统只干到1945年1月,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一个统治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德国会对美国的未来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是未来的美国总统需要头疼的事情。如果斯大林准备单独和德国媾和,那么我就不介意德国灭亡苏联,甚至还会支持这样的事情出现。实际上在美国国内讨厌苏联的人比讨厌德国的人还要多!”

    霍普金斯听了罗斯福的话,心中顿时就有了底,他笑着对美国总统说:“总统先生,我知道该怎么和斯大林交涉了。我想这一次他只有硬着头皮打到底!”

    罗斯福笑了笑,说:“他会打到底的,因为除了我们,还有一位俄国女皇想要斯大林打到底……哈里,我记得有一位英国首相说过,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是吗?”(未完待续。)

第888章 红旗还能到几时?(第一更)

    “希特勒!”

    充满了怒火的吼声在克里姆林宫内响起,几乎要把房顶给震塌了。这是无产阶级的怒吼——由斯大林同志亲自发出,让所有克里姆林宫内的工作人员都不寒而栗。

    正站在斯大林办公室内,准备报告最新军情的巴甫洛夫元帅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也都在微微颤抖。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斯大林怒吼道原因了,德国人傲慢的拒绝了苏联的和平请求。希特勒和赫斯曼甚至没有和莫洛托夫见面,连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都没去瑞士,整个把莫洛托夫给干晾在那里了。

    而德国人怎么做的理由,在斯大林看来根本就是没事找茬——希特勒居然宣称卡廷森林事件是不可原谅的暴行!

    德国纳粹居然要为波兰人出头鸣不平!他们自己不是要吞并波兰吗?而且都吞了一半了,还借口“苏联入侵”把许多波兰人发配到欧洲各地当了难民,听说还有一些波兰人被安置到了叙利亚……这摆明是要让波兰人给德国人腾地方,现在倒当起好人了。

    这个希特勒实在是太反动了!

    “总书记同志……”看到斯大林的火气略微消下去一些,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就硬着头皮开始请示,“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同志请求让第38、第40、第48集团军突围。

    另外,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同志请求放弃第聂伯河防线,向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一线转移……”

    虽然德国人那边欢欣鼓舞,仿佛战争已经胜利了,但实际上苏德战场上这两天仍然血战连场。

    而其中打得最凶的还是“结合部战场”,不过主要的交战区域在向南、向东移动。

    在“结合部战场”北面的第13号集体农庄战场上,5月15日白天的时候,交战就已经不再激烈了。打了几天,终于把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打个半死后包围在第13号集体农庄之后,德军的第11装甲军和第24装甲军就抽调主力南下,只留了2个装甲掷弹兵师继续围攻坦克第5集团军的残部。

    而南下的2个德军装甲师和1个装甲掷弹兵师在15日傍晚就和第1装甲集团军的主力会师,参加了戈梅利的决战。

    在打垮了苏联坦克第1、第2集团军后,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的主力(总共有4个装甲师和3个装甲掷弹兵师)也没有停下休整,而是在5月16日上午成了一次油料和弹药补给后,立即就挥师南下,从北面攻入了左岸乌克兰。

    这样一来,“结合部战场”现在就变成了4个战场。

    一个是“第13号集体农庄战场”,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的余部在那里被德军围攻。

    一个是在特鲁布切夫斯克周围第14装军和苏军第38、第40集团军的交战区域。

    还有一个是布良斯克市战场,苏军第48集团军在那里被2个德军装甲军包围。

    而最后一个战场则在乌克兰的切尔尼戈夫州境内,德军的4个装甲师和3个装甲掷弹兵师还有一个摩托化步兵军同苏军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余部,坦克第3集团军(属于西南方面军),第9、第12集团军(属于西南方面军)在那里展开了激战。

    所以结合部会战现在虽然分出了胜负,但是并没有结束。现在还有第13号集体农庄战役、特鲁布切夫斯克战役、布良斯克战役和切尔尼戈夫战役同时在进行。

    不过最高统帅部和下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现在没有哪个军事专家认为上述四场战役还有打赢的可能。

    既然必败无疑,那么为什么不趁着现在还能撤出一些部队的时候,把处于极度不利中的红军撤下来呢?

    “不行!不能撤退!”斯大林马上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高叫起来,“这是不允许的!红军不能撤退,一步也不能撤……而且现在西南方面军正遭到德军从西北两个方面发动的袭击,根本不可能把部队完整的撤到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

    另外,德国人在布良斯克州还有2个庞大的装甲集群,至少相当于一个装甲集团军,如果第38、第40和第48集团军突围了。这个集团军就会南下攻击哈尔科夫!到时候西南方面军怎么抵挡得住?”

    斯大林的话也有道理。西南方面军现在西面被德国的南方集团军群攻打,北面又被加强了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揍。

    现在依托着阵地还能咬牙坚持,要是开始逃跑,很有可能被敌人一路追杀,等部队撤到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也不剩下几号人了。

    “我们需要时间!”斯大林这个时候仿佛已经恢复了理智,语气凝重地说,“现在我们必须要做长期抵抗的打算,因此需要时间转移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列宁格勒的工厂去乌拉尔山脉以东……那里将是抵抗的大后方。”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这下也无话可说了,一边是撤兵,一边是搬工厂,谁更重要真不好说。而且就算把西南方面军的部队撤出来了,肯定也丢了大部分准备,统统都是步枪兵。

    如果没有足够装备去补充,就算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步枪兵,多半也守不住莫斯科。

    而莫斯科一丢……苏联的红旗还能打到几时?

    ……

    “赫斯曼!”

    列宁格勒郊外,皇村的亚历山大宫中,俄国女皇奥丽加也在大声嚷嚷,不过她咬牙切齿的对象不是希特勒,而是帝国元帅赫斯曼。

    因为她的养女兼继承人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刚刚向她汇报了赫斯曼对于“融俄论”的态度——希特勒反对“融俄”她可以理解,工人党嘛,当然反对外国工人来砸饭碗的。

    可是赫斯曼是容克军事贵族的头头,祖国人民党的后台,还是东普鲁士出身的容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反对“融俄”呢?“融俄”成功的话,他们东普鲁士容克很容易就能混上跨国贵族(历史上的俄国贵族很多都有德国血统,沙皇家族的血管里面绝大部分的血液也都是德国的),这样不好吗?

    而且女皇还给了赫斯曼最大的一份红包——尤苏波夫家族的女继承人啊!如果沙俄复辟了,巴库油田有一小半将来都是赫斯曼家的。

    “陛下……”俄国皇太女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看着快要气炸的女皇,小声提醒说,“海因斯贝格侯爵(指赫斯曼)还是有可能支持我们的,如果斯大林拒绝割让左岸乌克兰和东白俄罗斯的话。而这是很难做出的决定,意味着严重的后果……”

    俄国女皇冷冷一哼:“那些布尔什维克会割让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现在之所以没有达成协议,是因为德军还没有占领左岸乌克兰。一旦德国人占领了那里,斯大林完全可以用‘搁置争议’的办法解决问题!”

    这位女皇倒是旁观者清,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斯大林和赫斯曼都没有想到的路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陛下,那就意味着我们还有时间。”女皇的心腹,也是赫斯曼未来的亲家公尤苏波夫亲王也参加了今天的会面,这时低声提醒当局者迷的女皇。

    “德国人不会很快占领整个东乌克兰的,”尤苏波夫亲王说,“如果他们将克里米亚半岛也看出乌克兰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至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运作。”

    “运作?”女皇瞅着尤苏波夫亲王,“运作什么?”

    “当然是拿下彼得格勒了!”尤苏波夫亲王说,“虽然赫斯曼帝国元帅和希特勒总理都不赞成‘融俄论’,但是女皇陛下您一旦进入彼得格勒,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皇,赫斯曼还是会支持您的。因为他身后的那些人,都是支持‘融俄’的。”

    赫斯曼身后的人当然就是容克军官集团了,赫斯曼是他们的领袖却不是他们的主宰,如果列宁格勒变成了彼得格勒,说明白俄已经成了气候,“融俄论”者就会成为容克军官团的主流。赫斯曼自然就只能从善如流了。

    而且赫斯曼和奥丽加的关系一直很好,是可以用“亲密”来形容的。所以奥丽加真的能在俄罗斯复辟,对赫斯曼本人及其家族而言是很有好处的。而对德国而言,“融俄”固然困难,可一旦成功就是至少百年霸业(称霸世界),赫斯曼和希特勒也都不会一反到底。

    “可是我们要怎么拿下彼得格勒?”女皇问。

    “我不知道,”尤苏波夫亲王说,“但是有人知道!”

    “谁?”

    “那些给您写效忠信的人!”尤苏波夫亲王说,“我记得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曾经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长达11个月的围困虽然没有让列宁格勒变成彼得格勒,但是这座堡垒的内部,却肯定已经起了变化,它不再是铁板一块了。”(未完待续。)

第889章 堡垒内部(第二更)

    1943年5月19日上午,弗拉索夫的车队从列宁格勒城北的公路缓缓驶入了这座苏联的第二首都,被德军团团围困了近一年的英雄的城市。

    这一天,列宁格勒市的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春雨也淅淅沥沥落了下来,波罗的海上还吹来了温暖的海风。

    可明明是春风春雨,却没有办法给人一种万物将要复苏的感觉,反而让入城的苏联英雄和红军大将(因为解救列宁格勒而晋升大将)弗拉索夫赶到了一个凛冬将至的寒意。

    原本繁荣的列宁格勒市区现在变得非常萧条,不过这座城市基本没有被战火蹂躏的痕迹。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大多完好无损,只是仿佛没有了居民!临街的窗户大多紧闭,窗帘也拉着,窗台上空空如也,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没有花草的花盆摆放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

    街上有一些人,消瘦、苍白、麻木地站在哪里,用一种复杂而且阴冷的眼神看着浩浩荡荡入城的红军车队,没有人欢呼。弗拉索夫大将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座被红军解放的德国城市,而不是光荣的红色城市列宁格勒。

    “怎么会这样?”弗拉索夫低声问陪同他入城的霍津上将——他是即将卸任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接任的将是弗拉索夫大将。

    霍津上将苦笑了一下,低声对弗拉索夫说:“大将同志,这座城市和被包围之前不一样了!”

    “不一样?”弗拉索夫愣了下,他不止一次来过列宁格勒,对这里非常熟悉,但是现在却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是不一样了!”弗拉索夫点点头,“可这是为什么?”

    “因为被围困。”

    “被围困?”弗拉索夫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现在不是解围了吗?”

    “是解围了,但是列宁格勒城内大部分的人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不一样?”弗拉索夫看着街边站在的几个瘦骨嶙峋的人,心说:倒是瘦了不少……可除了消瘦之外,他们好像还是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弗拉索夫又问。

    “成分!”霍津叹了口气,“他们的成分出问题了。”

    “成分问题?”弗拉索夫愣了又愣,“成分怎么会有问题?”

    这不可思议啊,列宁格勒被包围了大半年,里面的居民就从工人阶级成分变成资产阶级了?这怎么可能呢?

    “是海外关系和***分子家属!”霍津压低声音说。

    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海外关系和***分子家属可都是比较麻烦的问题!有海外关系者是属于不受信任者,而如果这个海外关系是海外***分子那可就更麻烦了……

    “海……海外关系?***分子家属?”弗拉索夫一脸的讶异,“难道和围困有关系?”

    霍津点点头。

    这些弗拉索夫大将完全糊涂了。围困还能围出海外关系?还能围出***分子家属?

    霍津上将叹了口气,说:“还不都是因为没有吃的?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时候城内的粮食储备并不多,而且城内又有200多万人,怎么都不够。不得已之下,列宁格勒州w和市w只得做出了严查***嫌疑分子和将不坚定分子驱逐出境的决议。前前后后一共驱逐了好几十万人……”

    “驱逐了好几十万?他们现在都……”弗拉索夫问候的时候额头上不知不觉就在冒冷汗了。

    “都投靠反动女皇成了白俄了!”霍津上将用仿佛报丧一样的语气说。“反动女皇收留了所有的人,给他们提供了果腹的食物。”

    “所以他们都是白俄了……”弗拉索夫大将顿时就有一种活见鬼的感觉,“那白俄的亲戚们都……”

    霍津指了指车窗外面的“瘦人”,说:“那些就是……因为驱逐的大多是无用人口,身强力壮的人不在驱逐之列。”

    好嘛,弗拉索夫心说:200多万列宁格勒人驱逐了几十万变成了白俄,还有一百多万都成了白俄的亲戚……这些人妥妥的***家属加海外关系!怪不得这座城市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呢,合着这里已经不是光荣的列宁格勒,而是***分子家属云集的彼得格勒了。

    现在如果进城的不是红军,而是女皇陛下的白军,这些街道上大概都是欢呼的人群了吧?

    “这可不行啊!”弗拉索夫摸出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子,“都是***家属……这个城怎么守啊?万一有人暴动怎么办?得把他们赶紧从列宁格勒弄走啊。”

    ***家属当然没有资格拿列宁格勒户口了,这是全苏联人民都知道的规矩!

    “这个日丹诺夫同志和列宁格勒州w、市w都知道……”霍津苦苦一笑,“可是人数实在太多了,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有武器,是列宁格勒市的民兵。”

    “有多少?”

    “30万……”

    “30万武装的***分子家属!?”弗拉索夫大将顿时有种挨了一闷棍的感觉。

    他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将和方面军司令员,结果下面的部队有一小半是***家属!而且保卫的城市里面到处都是***家属,这个司令员要怎么当啊?

    “斯大林同志知道这事儿了吗?”弗拉索夫马上问。

    霍津上将点点头,说:“日丹诺夫同志已经去莫斯科了,应该会汇报此事。”

    弗拉索夫点点头,眉头却越拧越紧了。这可是30万武装的***家属啊!而且还在位于前线的列宁格勒,要是处理的不好……

    ……

    “莫洛托夫同志,我是菲利克斯.尤苏波夫公爵,很荣幸能在瑞士和您见面。”

    日内瓦,白鹤饭店。正准备灰溜溜离开瑞士返回莫斯科的莫洛托夫,突然在他下榻的饭店的餐厅内遇上一位不速之客——俄国女皇奥丽加的亲信,近卫军司令官尤苏波夫。

    “你……你想干什么?”莫洛托夫有些紧张地四下张望——他这是在看自己的警卫人员,那些人不应该让这个自称是尤苏波夫公爵的中年男人靠近自己的。可是一番张望之下,他却绝望地发现,他的几个警卫人员身边都有两个绅士打扮的年轻人……显然都被控制起来了。看来这个尤苏波夫公爵不像是假的。

    “我能坐下吗?”尤苏波夫亲王没有等莫洛托夫回答,自己就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接着将一个信封摆在了餐桌上,又推到了莫洛托夫跟前。

    “这是……”

    “女皇陛下的亲笔信。”尤苏波夫笑着说,“陛下很快就要复辟了,但是她和我们这些人离开俄国太久了,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理现在的俄罗斯。所以陛下需要有经验的苏联高级官员,而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您愿意投奔我们,陛下为封您做个公爵,和我一样。怎么样?莫洛托夫公爵?”

    什么?这就莫洛托夫公爵了?

    莫洛托夫翻了翻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呀?那个反动女皇真要做大了还是在拿自己开玩笑?还有这个自称是尤苏波夫公爵的人到底是真是假?

    还有……这种该死的招降信奥丽加到底写了多少?

    作为忠诚的gc主义战士,莫洛托夫当然不会被一个什么公爵的偷袭收买,立即就严词拒绝了所谓的尤苏波夫公爵(其实这人不是真正的尤苏波夫,但是那封信的确是奥丽加的亲笔)。不过莫洛托夫并没有让“尤苏波夫”把那封招降信带走,这可是宝贵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莫洛托夫的清白,所以莫洛托夫决定把这封信带回莫斯科,上交给斯大林同志。

    在“尤苏波夫公爵”走后,莫洛托夫也立即离开白鹤饭店,乘车去了远在苏黎士的苏联大使馆,准备用大使馆的电台向斯大林先汇报这事儿。

    可是他刚到苏黎士的大使馆,还没来得及给莫斯科发电报,就从柯伦泰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

    美国驻瑞士大使肯尼迪去了德国首都柏林!

    “什么?肯尼迪去了柏林?这是真的吗?”莫洛托夫听到这消息马上就紧张起来了。

    现在的世界大战就是一边打一边谈,不仅苏德之间在谈,美德之间也在私下秘密谈判。瑞士这个欧洲中立国,则是个秘密谈判的最佳场所。而苏联驻瑞士的大使馆和情报网,当然要负责监控美德之间的秘密谈判了。

    “知道美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谈判进行到哪一步了?”莫洛托夫追问。

    “不是很清楚,不过肯尼迪既然肯去柏林,一定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命令。”柯伦泰夫人说,“这说明,德国人开出了真正能让美国人动心的条件。”

    让美国人动心的条件无非就是出卖日本,而同时美国则出卖苏联……

    莫洛托夫脸色铁青,“立即把这个情况汇报给最高统帅部!另外,还要给最高统帅部报告一个情况,俄国女皇现在正试图拉拢我们的同志!”

    他的话刚说完,柯伦泰夫人似乎有想起什么,立即说:“对了,还有一个消息,德国皇帝邀请俄国女皇访问柏林了……以女皇的身份!”(未完待续。)

第890章 肯尼迪和霍普金斯(第三更)

    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这个时候正端坐着柏林的德国总理府的一间会客厅内,等候着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和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的出现。

    他对自己这一次的柏林之行是极有信心的,因为在他抵达柏林前还听说了俄国女皇奥丽加将以女皇的身份,正式访问柏林——这仿佛意味着德国的东方政策很有可能是灭亡苏联!

    而美国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于德国战争政策的一致看法是这样的:德国无力同时在大西洋和东欧大平原进行战争,因为德国目前控制的石油数量不足以同时维持可以和美国作战的海军,可以消灭苏联的陆军机械化兵团,以及相应的庞大空中力量。

    如果德国决心灭亡苏联恢复俄罗斯帝国,那么德国(欧洲)的海上力量只能在大西洋上采取守势,甚至可能和美国达成公正的和平。

    这样美国就有可能集中全力对付日本,并且夺取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控制权。

    反之,如果德国和苏联达成和平,那么美国就很有可能面临两线开战的窘境。

    所以在“结合部会战”胜负已分之后,美**方和国务院的专家就纷纷建言罗斯福总统在“不完全放弃苏联”的情况下和德国议和。

    而“不完全放弃”的意思是美国可以保留《租借法案》并且向苏联输血,而德国同样也可以通过欧版的《租借法案》向日本输血。

    由于美国拥有更多的石油,而且苏联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因此这一个“不完全放弃”的政策,对美国而言是有利的。

    不过在肯尼迪看来,所谓的“不完全放弃”不过是为了照顾美国的军火和工业巨头(这两种人现在几乎一体了)的利益罢了。

    要不然德给日本“断粮”,美国给苏联“断供”,世界大战在43年,最晚44年就能收场了,军火商们之前投资那么多建成的工厂怎么盈利?

    正在脑海里面谴责美国资本家的黑心,同时还在思考应该买入哪家军火公司的股票比较有“钱途”的肯尼迪大使的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皮靴敲打花岗岩地板的声音。然后就是:“嗨,希特勒!”的喊声。

    大使先生连忙站起身——他知道是德国总理希特勒来了。

    和希特勒一起到来的还有帝国元帅赫斯曼和一直负责美德谈判的赫斯。

    这次的会面虽然是非正式的,但是德国乃至欧洲共同体实权最大的两个人物同时出现,也让美国驻瑞士大使肯尼迪的心中多了几分把握。

    很显然,德国人对于同美国讲和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视的。如果自己能促成美德和平,那么未来在政治上的前途肯定不止于一个大使。

    ……

    “不,不,不……我们不是真的要同欧洲的纳粹分子讲和,更不会抛弃苏联。罗斯福总统和大部分的美国政治家都知道让德国完全支配欧洲的后果是什么,哪怕美国打败了日本,并且统治了太平洋,也不足以对抗一个融合了俄罗斯的欧洲共同体。”

    就在肯尼迪大使和希特勒、赫斯曼、赫斯等人会面讨论和平的时候,克里姆林宫也迎来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客人——总统特使哈里.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的来意很简单,就是解释美国的欧洲政策,同时替刚刚打了败仗的苏联打气助威。

    哦,还有威胁斯大林!

    霍普金斯看到斯大林的英文秘书巴甫洛夫将他的话都翻译成俄语后,又缓缓地补充了一句:“当然了,如果你们准备同德国讲和,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和德国继续打下去了……而且我们也不会再干涉欧洲事务,《租借法案》也会被立即废除,再也不会恢复,无论德国是否遵守和你们签订的条约!”

    这是**裸的威胁!而且……威胁的还很有道理!

    因为在出卖朋友的问题上,美国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德国固然强大,但也没有跨过大西洋攻击美国本土的力量。甚至连铜墙铁壁的加勒比海也打不进去,最好的局面无非就是在大西洋上压制美国。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标也不容易,因为德国在大西洋的海权实际上是建立在ju288的高空、高速、大航程和遥控滑翔炸弹的大威力上面的。

    而随着“一次性喷火飞机”的逐步完善,现在美国已经有了打掉ju288高空、高速优势的杀手锏。除非在德国喷气式飞机的作战半径内(喷气式飞机在极高空的优势根本不是活塞式飞机可以对抗的),否则ju288就不再是一件难以对付的利器。

    在破除了ju288和各种遥控滑翔炸弹的威胁后,双方就是拼航母、拼战列舰了,而美国是有很大优势的。倒不是美国的造船业真能压倒欧洲多少,而是美国有2.6亿吨石油,而德国到45年撑死也就6千万吨油,只有美国一个零头。

    而德国控制的这点石油还得维持欧洲各国的开销,还得在东线维持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和空军,有能剩多少用在大西洋上?

    所以美国一旦彻底抛弃苏联,那么德国很有可能转过头来再灭苏联。

    而美国为了和德国议和,肯定是要废除《租借法案》的,而这个《法案》一旦废除了,再要想通过可就难如登天了。没有了《租借法案》,那么苏联就没有“免费”的美**火、粮食和原料,再失去左岸乌克兰的话,这苏德大战还怎么打?

    “可是苏联现在非常困难!”斯大林眉头紧皱,也不知道是在生美国的气还是在为苏联的前途担心,“我们现在是单独对抗整个欧洲共同体,而且我们内部还出了叛徒!”

    “你们不是单独对抗,”霍普金斯说,“你们还有我们这个朋友。为了支援苏联人民的抵抗,我们将会在大西洋上采取主动。”

    “在大西洋上主动?”斯大林轻轻哼了一声,“这真是太好了……你们早就应该这样做了。”

    “不,我们不能太早出手,”霍普金斯摇摇头,“因为我们需要时间积攒力量。舰船需要建造、人员需要训练,还需要开发能对抗德国先进高空轰炸机的舰载截击机。”

    这个时代美国的陆军当然不能和德国相比,无论战役组织还是战术水平都差了一大截。但是美国海军的水平却不低,绝对是个很难对付的敌人。虽然在开战初期让日本一棍子打得有点懵,后来又因为硬着头皮援助英国而吃了不少亏。

    但是自从丢掉了英国本土这个包袱,美国海军的战略自由度就大幅增加,没有必要为了援英去打无把握之战了。

    而且,没有了援英和反攻欧洲两大战略目标之后,美国恐怖的战争工业几乎有80%完全为海军服务。这使得美国不仅可以全力以赴建造航空母舰,而且还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加快建造战列舰和重巡洋舰。

    根据计划,衣阿华级战列舰的3号舰和4号舰在1943年内都能开始海试,5号舰和6号舰则会在1944年内服役。

    而被美国人寄予厚望的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现在也都以最优先的级别在进行建造。在1945年内应该可以全部服役!

    另外,6条标准排水量2.7万吨的阿拉斯加级战列巡洋舰,目前也在全速开工建造,其中的首舰阿拉斯加号在1943年内就能加入美国海军,5号舰关岛号将会在1944年初加入美国海军。

    也就是说,到1944年初,美国的新锐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将有华盛顿号、衣阿华号、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密苏里号、阿拉斯加号和关岛号一共7艘,绝对会成为欧洲联合舰队的劲敌。

    而且,美国海军的目前在大西洋上计划还不是和欧洲联合舰队进行正面决战。

    “你们准备进行舰队决战吗?”斯大林问,“是不是需要我们出动苏联级和喀琅施塔得级配合?”

    4艘苏联级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目前还没有开到太平洋去,按照计划它们会在43年夏季走北冰洋航线去太平洋。

    “总书记同志,”霍普金斯笑了笑,“我们当然希望恢复同盟国大西洋联合舰队,不过目前我们不会和美国人决战。因为决战没有把握,我们的海军专家认为,我们应该和德国人打一场海上消耗战。”

    “海上消耗战?”斯大林感兴趣地问,“消耗什么?船只还是人命?”

    “消耗燃料。”霍普金斯说,“根据我国海军专家的计算,德国人根本无法向欧洲联合舰队提供可以维持全年高强度作战的燃油。所以我们只要把欧洲联合舰队主力从港口引出来,让它们在大西洋上不停转圈,我们就达成目标了。估计以目前的规模,欧洲联合舰队主力在海上一天,就起码要消耗2万吨燃料,而德国人在大西洋上多烧掉2万吨油,那么他们在俄罗斯的大平原上的陆军就少了2万吨油!”(未完待续。)

第891章 盟友是用来出卖的(第四更)

    “总理先生,帝国元帅先生,我们两个国家完全可以瓜分世界……大西洋就是分界线,我们美国统治大西洋以西,德国统治大西洋以东。我们美国狠狠收拾日本,而你们则去消灭万恶的布尔什维克。这就是我们美国人心目中战后的世界格局,如果你们同意,和平立即就会出现在大西洋上。”

    德国总理府,会议室内,美国驻瑞士大使肯尼迪先生正滔滔不绝地向希特勒、赫斯曼还有鲁道夫.赫斯描绘着一个让人愉快的未来世界新秩序——至少在希特勒和赫斯看来,这个新秩序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当然,两个纳粹头子之间还是有一点分歧的。鲁道夫.赫斯的意思是立即出卖日本和美国议和,然后集中力量灭亡苏联。而希特勒在是否出卖日本的问题上还非常犹豫……出卖盟友这种事情太不道德了,身为一个品质高尚的纳粹,希特勒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干。除非美国有足够的诚意和德国讲和……这样的话,希特勒还是愿意昧着良心把裕仁天皇卖掉的。

    而衡量美国和平诚意的最大标准自然就是石油了。

    希特勒问:“肯尼迪先生,据我所知,英国在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中拥有很大的份额。如果美国和我们停战了,是不是意味着委内瑞拉的石油可以源源不断运往英国本土?”

    在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消耗的石油主要出自委内瑞拉,每年总有上千万吨的供应量。而这些石油如果运往英国本土,也就意味着德国可以支配的石油数量一下子增加了25%左右。

    “这个……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肯尼迪耸耸肩,“我想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达成停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让英国人得到属于他们的东西。”

    “每年1500万吨委内瑞拉石油!”赫斯曼马上补充说,“在签署停战条约后的1个月内,我们就要得到第一年的全部份额。”

    肯尼迪听见“停战条约”,心中大喜,马上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实际上我们自己的石油都是过剩的,美国根本用不完2亿吨石油,如果你们愿意支付现金,我们完全可以向你们出售美国的石油,每年至少可以提供1500万吨。”

    啊?真的假的?

    听到这个回答,赫斯曼和希特勒都愣住了……这个肯尼迪的派头真大啊,1500万吨石油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而且还同意出售1500万吨的美国石油给德国!

    这是真的要出卖苏联了?

    “帝国元帅,怎么样?”希特勒这时听了鲁道夫.赫斯的翻译,显然也动了心思。“如果我们能得到3000万吨额外的石油,能消灭苏联吗?”

    赫斯曼想了想,回答道:“至少能拿下乌拉尔以西的欧洲部分。”

    德国如果和美国议和的话,就是单线作战,集中全欧洲的力量专打苏联了,而且还有白俄带路党。以实力论是足够压倒苏联的,唯一制约欧洲联军发挥实力的因素就是石油不足。如果美国愿意额外提供3000万吨,那么德国在未来一年内可以支配的石油数量将会超过7000万吨!

    这对德国而言可是个天文数字啊!历史上德国一年勉勉强强就1000万吨油,也差点把苏联推倒。现在有了7倍的油,理论上就会有7倍的坦克和飞机(现在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工业,而且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动员,坦克和飞机的产量还有兵力都不是问题了)。斯大林能扛得住才是见鬼了,所以赫斯曼说拿下半个其实是很保守的,而希特勒听了这话儿却马上动了心思。

    “拿下乌拉尔以西就足够了,”希特勒点了点头,笑呵呵地说,“这样更容易消化。”

    希特勒是很喜欢俄国欧洲部分这块地皮的,只是讨厌斯拉夫人……如果能驱赶一大部分去乌拉尔山以东,他倒是觉得非常不错。

    最好在俄国的欧洲部分就留个几千万人,而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再保留一个可以和“西俄”对抗的“东苏”。这样德国东部就能安稳无忧。而且“西俄”为了生存也必然会依附德国,实际上就是德国的资源和农产品提供地了……这就是变相的经济殖民地啊!

    这个方案虽然比不上把“西俄”变成德国真正的殖民地,但肯定比赫斯曼现在主张的在夺取左岸乌克兰和东白俄罗斯后同苏联议和要强多了。

    “总理先生,美国人多半在欺骗我们!”

    刚刚送走了肯尼迪,赫斯曼立即就开始怀疑美国人的诚信了。

    “只要罗斯福在台上,美国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吞下俄罗斯。”赫斯曼说,“因为那将意味着欧洲再主宰世界几百年!”

    那可是后世的大欧盟和俄罗斯还有一堆从苏联分裂出来的小国合体了,而且这个大欧洲还控制着非洲、中东和印度……妥妥的千年帝国!

    鲁道夫.赫斯马上反驳道:“罗斯福只是个民选的总统,他主宰不了美国……而且他的任期还剩下一年多,到45年1月份就该换人了。如果他不想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下一任美国总统,那他一定会在自己的任期内解决日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和我们讲和。”

    希特勒点了点头,说:“也许是真的……总归要试试,不过我们也不应该完全相信美国,毕竟现在的美国总统还是罗斯福!”

    “试试是应该的,”赫斯曼想了想,也同意了希特勒的话,“可以让荷兰人出面从美国进口燃油……进口300万吨c3级别的燃油。”

    c3级别的燃油是指辛烷值高于100的高品质航空燃油,在美国可是最严格的出口管制物资之一。如果美国人肯卖300万吨c3燃油给荷兰(实际上是给德国),那么说明罗斯福是真心要卖苏联了——300万吨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美国不肯卖或是拖拖拉拉的不利索,那就说明是在忽悠德国。

    “好的,就这么办。”希特勒点点头,然后又对赫斯曼说,“帝国元帅,在我们和美国达成和平之前,日本也是必须要安抚的……即使我们和美国讲和了,日本也最好能持久抵抗,直到我们拿下乌拉尔山以西地区。”

    提到日本,赫斯曼就忍不住要皱眉头,这段时间他虽然忙于对苏作战,但是也分出一些精力在过问援日问题。所以他知道日本人现在继续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虽然日本人也知道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将要丧失,日本必须开始全面布防。但是他们并没有听取赫斯曼的建议——用死守夏威夷群岛加自杀式攻击的战术去守,而是寄希望与舰队机动防御。

    在太平洋上几个重点岛屿布防的同时,他们还在着手扩大舰队规模,并且寻求所谓的“先进”战斗机,希望用航母舰队决战不断杀伤美军有生力量,最后迫使美国求和。

    另外,据赫斯曼所掌握的情况,日本目前还通过苏联和美国进行秘密谈判——这帮昭和参谋估计也被斯大林和罗斯福两只老狐狸忽悠的够呛。

    离开了德国总理府后,赫斯曼就把“援日”的问题抛在了脑后。因为在他看来,美国人根本不可能将300万吨宝贵的c3燃油卖给荷兰……肯尼迪的那些承诺多半是罗斯福的阴谋。

    而现在对德国而言,尽快迫降苏联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稳妥的胜利路线。

    “帝国元帅,刚刚收到了北方集团军群的求援报告。”

    赫斯曼刚刚回到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古德里安就给了他一份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发来的求援报告。

    现在西线的三个集团军群中,中央集团军群和西南集团军群的情况都比较理想,唯有负责包围列宁格勒的北方集团军群在过去的几天内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苏联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拥有的兵力远远超过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而且在装甲兵力方面也占据优势。又在大卢基-普斯科夫一线打了个奇袭。虽然没有拿下大卢基,但是也给北方集团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所以北方集团军司令部在不得已之下,只能遵照总参谋部的指示部分解除了列宁格勒的包围。不过屈希勒尔仍然不甘心从列宁格勒城下撤退。因此只是将列宁格勒包围圈北部(涅瓦河-芬兰湾北岸一线)撤除,但还是守着涅瓦河-芬兰湾南岸这个半包围不放,同时也卡住了莫斯科-列宁格勒的红十月铁路,让列宁格勒和城外的交通很不顺畅。

    不过也正因为守着半个包围圈,造成了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捉襟见肘,有点应付不了苏联两个方面军的攻势。而且,由北方集团军群负责的波罗的邦东部的防御现在有点空虚。

    “现在有什么部队可以调上去?”赫斯曼放下报告,问古德里安。

    “我们还有许多后备部队,”古德里安笑着回答,“不过我认为现在应该让波兰防卫军出动了……这可是个让波兰人报仇的机会啊。”(未完待续。)

第892章 波兰炮灰(第一更)

    利用卡廷森林事件煽动波兰人去和苏联交战的计策是很容易想出来的,不过真的要执行也不大容易。

    因为德国对波兰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虽然目前只是共君,但是波兰变成德国的一部分,波兰人变成德国人的前景却是非常明确的。

    而对于这种必然灭亡的前途,波兰人又大致分为两种意见。

    一种是反对,这是主流的意见,或者说是波兰知识分子中的主流意见。他们的波兰民族意识异常顽固,一心想让国家摆脱德国的控制,恢复独立自主。

    一种是迎合,这是非主流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民族意识比较单薄的原波兰布尔什维克分子,或是被苏联人“教育过”......被夺走家园的布格河东岸的波兰人——吃过失去灵魂的苦头,才知道失去自由并不算什么。

    而在如今由波兰人组成的军队中,也按照“反对”和“迎合”两种意见分成了两类。

    持反对融合(和德国)观点的波兰军人组成了向波兰国王(就是德皇威廉三世)效忠的波兰王家防卫军。而持迎合德国观点的波兰人则大多加入了党卫军波兰志愿师。

    前者是波兰王国的军队,后者虽然名为党卫军,但却是德国国防军的组成部分——这个时空的党卫军只是个名号,意思是最初的参加者都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徒。

    不过到了现在,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党卫军官兵中也有许多是非纳粹党员,而国防军内部也有纳粹党籍的官兵。

    顺便提一下,现在德国宪法中军人不党的原则只适用于职业军人,对征召来的义务兵和后备军官(就是打完仗就复员的军官)是不适用的。要不然入个什么党就能逃避兵役,这也太儿戏了。

    古德里安现在想要动用去攻打苏联红军当然是波兰王家防卫军,而不是本来就亲德的党卫军波兰志愿兵,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已经在前线为德国而战了。

    而要让波兰王家防卫军去和苏联拼命,光靠卡廷森林事件是不行的。卡廷森林事件可以用来煽动波兰的平民,但是对那些真正能够影响到防卫军中高层的大人物,是没有多少作用的。

    5月19日,在和肯尼迪见面之后的第三天,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坐镇在柏林和措森的赫斯曼,将工作暂时交给了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自己则在波兰王国驻瑞士大使兼驻日内瓦大使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的陪同下,抵达了属于波兰王国的小波兰省首府克拉科夫。

    由于华沙目前还被苏军占据,是波兰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就一座城),所以波兰王国的政府就只能搬迁到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了。

    不过赫斯曼到克拉科夫的目的不是和波兰政府的头头们会面,而是要同隐居于此地的前波兰武装力量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元帅,以及在英国本土投降后就被软禁于克拉科夫的前波兰流亡政府领袖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见面。

    会面的地点在克拉科夫郊外的一栋非常漂亮而且占地面积很大的庄园内。这里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在克拉科夫的别墅,原本属于某个奥匈帝国的公爵,在波兰共和国时期则属于毕苏斯基的某个亲信,现在不知道怎么就归了娜塔莉……

    在一间豪华的可以充当国王觐见厅的会客厅里面,赫斯曼一边喝着娜塔莉亲手冲泡的曼特宁咖啡(来自日本占领下的印度尼西亚,是欧洲市面上最贵的几种咖啡之一),一边打量着刚刚来访的两位客人——雷兹-希米格维和西科尔斯基。

    雷兹-希米格维看上去有些萎靡,也没穿军服,而是穿了一身做工考究的便服。在波兰军队被苏联打败(1939年的战争)后,他就一直隐居,仿佛与世无争。不过在如今波兰防卫军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被软禁的西科尔斯基倒是一身波兰军队的军服(共和**队),坐在那里身姿笔挺,还是一副高级将领的做派。和雷兹-希米格维一样,他在波兰防卫军中同样很有影响力。

    实际上,他是波兰抵抗精神的象征!

    赫斯曼在品尝咖啡的时候,娜塔莉则在用德语和两个波兰将帅谈话(雷兹-希米格维和西科尔斯基都出身奥匈,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三人的谈话内容并不是关于波兰防卫军出境作战的,而是和波兰王国的前途有关。

    雷兹-希米格维和西科尔斯基对于波兰加入欧洲共同体是没有意见的——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学塞尔维亚当个欧洲孤儿吗?而且两人也都愿意承认德国皇帝兼任波兰国王的体制。

    但是他们都反对在共君联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而娜塔莉则费尽口舌想要说服两人,说到了赫斯曼一杯咖啡喝完,也没有什么效果。

    赫斯曼轻轻的将手中的咖啡杯放在了跟前的茶几上,然后开口打断了三人的谈话。

    “娜塔莉,咖啡不错,再去给我弄一杯。”

    “好的。”娜塔莉马上中止了谈话,拿起赫斯曼的咖啡杯,然后又冲着两个波兰将帅抱歉地点点头,就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这个女人很难成为合格的政治家,”赫斯曼望着娜塔莉窈窕的背影,笑着说,“她应该找个男人嫁了,然后生一堆孩子……孩子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帝国元帅,您的意思是……”雷兹-希米格维知道赫斯曼的话中是有深意的,不过他听不明白。

    “我的意思是……”赫斯曼认真地看着雷兹-希米格维,“波兰王国是否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组成部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波兰的孩子!如果所有的波兰女人都和娜塔莉一样,那么波兰就算现在完全独立了,也不会有未来。

    反之,如果每个波兰女人都和我的妻子克洛伊一样,那么波兰人在未来就会享有德意志帝国很大一部分的利益。”

    “那也得养得起啊,”雷兹-希米格维笑了起来,“普通的波兰女人怎么能和海因斯贝格女侯爵相比?”

    “这可不好说,”赫斯曼摇摇头,“农夫家庭的孩子比我家多的那可不少啊。”他笑了笑,“从宏观角度而言,一个民族的人口多寡,其实是取决于生存空间的……所谓的生存空间,当然是指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土地了。土地越多,人口也就越多。而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一部分生存空间,那么从长远而言,他们的人口数量必然会减少。”

    这套理论其实未必准确,不过两个波兰将帅都是赞成的——地盘多肯定比地盘少容易养活人呐,养得活人才能多啊,而人多……力量就大啊!

    赫斯曼笑了笑,继续说:“波兰的未来取决于波兰族人口的多少,波兰民族的人口又取决于波兰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波兰民族在德意志帝国内可以取得多少生存空间,则取决于你们肯不肯合作,取决于波兰人是否愿意为在卡廷森林中惨死的同胞复仇。”

    雷兹-希米格维和西科尔斯基互相瞅了对方一眼,他们哪里会不明白赫斯曼的意思?

    赫斯曼一下子就抓住了波兰问题的关键——土地!

    波兰摆脱德意志帝国独立什么的,在目前看来根本就是白日做梦。现在是德意志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怎么可能让波兰独立?

    所以波兰人争独立是没用的,出路只有和德国人合作多分点土地,有了土地才能养活孩子,有了足够多的孩子波兰才有未来!

    这一点连西科尔斯基都明白,要不然他现在也不会在克拉科夫了……在英国本土沦陷的时候,他要想逃跑还是可能的。

    沉默了一会儿,西科尔斯基问:“未来的波兰可以得到多少土地?”

    “这取决于波兰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赫斯曼淡淡地说,“由于《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都已经废除,所以现在的波兰王国继承的是波兰会议王国的法统!”

    波兰会议王国就是俄属波兰,这个国家是在1815年经由维也纳会议成立的,面积只有区区的12.85万平方公里。如果波兰王国只剩下这点土地,那么未来波兰民族的人口还能有多少?如果连人都没有了,波兰还会有未来?

    赫斯曼看着西科尔斯基,“西科尔斯基将军,去向皇帝效忠吧,然后我会推荐你当波兰集团军司令官。我想这个职位你来担当是最合适的。而且卡廷森林事件也可以成为我们双方完全和解和团结起来的契机……因为苏联是要从根本上消灭波兰民族的。”

    这是一个西科尔斯基无法解决的条件!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个全心全意为了波兰民族而斗争的军事家和政治领袖,现在站出来带领波兰防卫军去为了波兰民族的生存而斗争,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故事啊!(未完待续。)

第893章 列宁格勒问题(第二更)

    “总书记同志,现在列宁格勒的情况仍然非常危急,德军并没有从城外撤走,列宁格勒城南目前仍然被德军控制,红十月铁路也没有恢复通车。

    而且情报部门还报告,以西科尔斯基为首的波兰反动军人集团借口卡廷森林事件投靠了德国皇帝,被任命为波兰集团军司令官,估计很快就要带领波兰军队进入我国领土作战,很可能被运用于列宁格勒战场充当炮灰。届时德国人可能会运用波兰白军进行攻坚作战。

    另外,白俄女皇现在就常驻在列宁格勒市郊的皇村,那里还聚集着至少40万从列宁格勒驱逐出去的坏分子……”

    正在向斯大林汇报工作的是列宁格勒州w和市w书记日丹诺夫,他同时也是政z局委员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从列宁格勒驱逐了几十万人以节约口粮的决定就是他做出的,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列宁格勒成了***分子家属之城。

    可是***分子家属是不能居住在列宁格勒这样的大城市的!他们必须要离开,去遥远的西伯利亚或中亚。

    而在苏联,把户口从第二首都迁往西伯利亚肯定是一种严厉的惩罚。

    “列宁格勒的人口必须要立即疏散,”斯大林马上就有了决断,“因为城市很有可能再次遭到包围!另外,列宁格勒的许多工厂也必须疏散到西伯利亚去。”

    斯大林现在说的疏散计划和列宁格勒市民的成分变化其实没有多大关系。不仅列宁格勒要疏散,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实在莫斯科也都要进行疏散。大量的人口要迁移,大批的工厂要搬迁。

    这些都是苏联坚持长期战争所必须的措施!

    另外,趁着这个疏散西部地区人口的机会,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建设步伐也可以加快。国家计委正在进行规划,准备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建设一大批工厂。而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已经得到了指示,开始和美国交涉“租借”机器设备的问题。

    当然了,那些从列宁格勒迁出去的***分子家属和从莫斯科疏散出去的人不一样。他们没有再返回列宁格勒的机会了……等到战争结束,苏联政府会从别的地方再迁移人口去列宁格勒。

    毕竟光荣的苏联第二首都是容不下那么多***分子家属的——而且他们还不是一般的***分子家属,而是白俄分子的家属!

    听到斯大林的命令,日丹诺夫有些为难地说:“总书记同志……现在列宁格勒的情况非常微妙,人心浮动。我担心骤然疏散人口可能会引起混乱。”

    “混乱?”斯大林似乎没有听明白,“什么混乱?”

    “暴动!”日丹诺夫咬咬牙,说,“可能会有人抗拒迁移!”

    列宁格勒可有30万武装的***分子家属啊……而且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另外,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列宁格勒的内务部门还破获过很多起叛国案件!”日丹诺夫说,“有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列宁格勒民兵或干部企图叛逃,还有一些人暗中里通城外的白俄。”

    “这些人不是都抓起来枪毙了吗?”斯大林知道这些事情,列宁格勒长围是个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有不少人没有经受住考验。有些人偷偷溜出了列宁格勒城投靠了白俄,还有一些则和城外的白俄暗通准备充当内应。

    而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列宁格勒市的派出机关倒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城市被围困的日子里一连破获了十余起***集团案,有上万人被枪毙——他们都是***分子而不是嫌疑分子,所以是枪毙而不是驱逐!

    但是对苏联那点破事有些了解的人们都知道,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捉拿***分子的问题上从来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

    所以被枪毙的人当中很多都不是****同时还有很多真正的***分子正潜伏在列宁格勒城中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党的原则从来都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在明白了列宁格勒城内“无好人”后,斯大林一边吸着烟斗,一边交待党的政策。

    “不过我们还是要讲一点斗争策略的,不能把所有的敌人都同时逼上绝路。”斯大林皱着眉头说,“在列宁格勒,我们应该首先集中力量打击一小撮,这样既可以打掉敌人的领导核心,又能震慑其他心存不轨的反动分子。只要他们感到恐惧,那么下一步迁移人口的工作就容易进行了。”

    他说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搞大清洗的那一套。大清洗不是一次“洗完”,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次洗掉一小部分,通常还会提前下达指标,比如5%,这样大部分人就会心存侥幸,还会变得异常顺从。而几次5%的清洗后,想要消灭的敌人差不多也就被消灭干净了。

    哦,其实没有消灭干净!因为发生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由于1942年的损失和现在正在发生的巨大损失,苏联红军现在急需补充兵员和军官。

    所以对红军官兵在政z上的要求也在不断下降,许多本来应该在劳改营里面烂掉的***分子,现在也被招入了红军,得到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而列宁格勒城内30万武装的***分子家属当然也不能统统都送去西伯利亚。

    “列宁格勒城内的民兵要分批调出,打散后编入红军各部队。”斯大林接着往下说。“这个工作应该在肃清***分子之前完成。”

    先把可能被***分子渗透的军队调走,然后再进行肃反……斯大林的斗争艺术还是非常高明的。

    在安排完了得心应手的肃反工作后,斯大林又开始和最高统帅部的同志们讨论让他万分头疼的军事问题了——列宁格勒城内的***分子容易对付,但是列宁格勒城外的德国人和白俄不好对付啊。

    “朱可夫同志,说说你的想法吧。”斯大林点了朱可夫的名,这位前任的加里宁方面军司令员在几天前取代了性格软弱的沙波什尼科夫成为了红军总参谋长。而沙波什尼科夫则改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军事学院院长……其实就是个闲差。

    “好的。”朱可夫站起身,走到了一幅占了差不多一堵墙的大地图前,然后从一位参谋人员手中接过根特长的教鞭,指着地图上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一线地区。

    “总书记同志,”朱可夫说,“目前苏德战场上出现的情况是德军集中力量攻击我西南方面军,同时我中央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司令员是费久宁斯基)面临的压力较轻,在某些战场上还处于相对优势。”

    由于第1装甲集团军(加强了第2、第24和第60装甲军)的主攻目标转到了左岸乌克兰,因此苏联的西南方面军现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而同时,德国在中路和北路的装甲集群力量就变得薄弱了。用于中路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总共只有3个装甲军(5个装甲师加5个装甲掷弹兵师)。

    而在北路的列宁格勒附近,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连一个德国装甲师都没有,只有3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匈牙利装甲师和一些白俄的装甲部队。

    朱可夫接着说:“由于敌人的中路和北路被削弱,因此目前加里宁方面军仍然控制着一部分普斯科夫-大卢基铁路线。而中央方面军也仍然控制着斯摩棱斯克市,并且在那里和德军的中路军主力展开激战。”

    “也就是说我们能在列宁格勒附近或是斯摩棱斯克附近打一场歼灭德军主力部队的会战?”斯大林听了朱可夫的介绍,顿时就来了点儿劲头。

    “歼灭德军主力部队是不可能的,”朱可夫是不会顺着斯大林的意图说话的,“因为我们的加里宁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中央方面军没有多少坦克部队。”

    这话隐约有些责怪斯大林,因为是斯大林不断从北路和中路抽调坦克集团军去打结合部会战的。

    “而且,德国人还拥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军的攻势作战。”朱可夫说,“因此我们能够在斯摩棱斯克和列宁格勒周围取得的成功,就是将敌人逼退,以解除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机。”

    斯大林连连点头,朱可夫这次的提议是非常合乎他心意的。因为左岸乌克兰的危机无论如何不会马上威胁到布尔什维克党在苏联的统治。而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机,则有可能让布尔什维克党灭亡。

    而布尔什维克党只要没有亡国的危机,那么在瑞士的谈判桌上,苏联就有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朱可夫同志,你准备怎么逼退在列宁格勒和斯摩棱斯克周围的德军?”斯大林感兴趣地问。

    “先向波罗的境内发起佯攻,然后再集中兵力重点打击列宁格勒周围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朱可夫说,“只要我们可以将北方集团军群击退,那么突入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德军装甲集群就会显得孤立,而且其后勤也会变得困难(因为无法恢复铁路运输),从斯摩棱斯克附近撤退就会变成必然之选。”(未完待续。)

第894章 苏联还有救吗?(第三更)

    “那么……左岸乌克兰的局势还能挽回吗?”斯大林抽着烟斗缓缓地问。

    “不可能!”朱可夫的回答非常干脆,他说:“西南方面军目前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在北线,德军目前已经包围了切尔尼戈夫,同时还在第聂伯河的支流杰斯纳河沿岸击败了由坦克第1、第2集团军残部和坦克第3集团军(都属于西南方面军)组成的坦克集群。”

    朱可夫说的杰斯纳河战役发生在5月20日,也就是戈梅利战役后的第5天(戈梅利战役是5月16日彻底结束的)。科涅夫上将集中了刚刚划归西南方面军的坦克第1和第2集团军残部,以及坦克第3集团军这支生力军在杰斯纳河东岸和涉渡而来的德军展开会战。

    而会战的结果依旧让苏联人大失所望!

    虽然科涅夫集中起了超过600辆坦克/强击火炮投入作战,但是在数量占据上风,而且还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军装甲集群的打击下惨败而退。损失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500辆!另外还有上千台各种车辆或被击毁,或因为故障被放弃。

    在杰斯纳河东岸的大片平原上,到处都是燃烧成了废铁或是看上去还大致完好的坦克和各种车辆,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苏联红军。

    而在输掉了杰斯纳河南岸战役后,西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主力也宣告丧失。虽然科涅夫手中还有一些包含有机械化军和坦克军的合成集团军。但是再也拿不出可以阻挡一个德军军级装甲集群的坦克部队了,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渡过杰斯纳河德军装甲集群向哈尔科夫州境内挺进。

    不过现在向哈尔科夫挺进的并不是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主力,实际上这个集团军的大部分坦克和车辆因为缺乏燃料,而在杰斯纳河东岸和第聂伯河之间地区(靠近基辅)“待油”。

    但是马肯森大将还是拼凑出了一支有足够燃油的“军级集群”(包括第1装甲师和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去奔袭380多公里外的哈尔科夫市。

    而在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正面,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第聂伯河防线被伦德施泰德元帅的方面军分割成了几段,而且全都面临着被包围的困境——只要目前正在“待油”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得到了从基辅运输来的燃料,守在第聂伯河防线上的苏军差不多就完蛋了。

    斯大林犹豫了一下,问:“能让西南方面军撤出来吗?”

    其实斯大林也不是一定不同意部队后撤,他只是把这个权力一层层上收,最后到了最高统帅部——这就造成了部队在面临被包围风险的时候不能迅速做出反应。

    “现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朱可夫用低沉的语气告诉斯大林,“撤不出来了……西南方面军被敌人粘住了,如果要撤退会造成全线崩溃。而且我们没有空中优势,撤退太急的话,技术装备和辎重会大量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能撤出一些部队,也都丧失了战斗力。还不如让他们就地抵抗,以吸引德军的兵力。”

    现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手中没有太多的储备装备可以马上把两手空空的红军败兵武装起来,而没有武装的军队在战场上也没多大作用。所以不如让他们“就地战死”,好歹能拉点德国鬼子垫背。

    “不过还是要在左岸乌克兰进行必要的调整,”朱可夫说,“一个是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一个是克里米亚半岛……这两个地方是必需要坚守的,而且也可以在那里和德国好好打一打。”

    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是工矿业区,这意味着那里有许多可以坚守的工业和矿业城镇——工厂、矿山和供工人们居住的城市都有非常坚固的建筑物。而且,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一带还有很多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的工人及其家属。这些人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拥护者,群众基础是很好的。

    而克里米亚半岛虽然没有可以依靠的群众基础,但是那里有易于坚守的地形和塞瓦斯托波尔海军要塞。

    “只要我们能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克里米亚半岛坚持到8月,”朱可夫顿了顿,说,“那么我们就有机会把战争拖到明年春天泥泞季节之后,或者……在今年冬天和德军决战。”

    朱可夫的设想还是拖延时间的老路子,冬季决战什么的是忽悠斯大林的。因为1942年冬天的经验已经说明,德国人根本不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斯大林也明白朱可夫的想法,他问:“我们在北面的列宁格勒周围和德国人决战,同时在南面的克里米亚、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进行拖延是吗?”

    “是的。”朱可夫皱着眉头说,“总书记同志,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拖……”

    “能拖的下去?”

    朱可夫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会战可以取胜,那么我们无疑可以把战争拖入1944年甚至1945年。”

    “如果没有取胜呢?”斯大林问。

    他这是想知道最坏的情况!

    “一旦列宁格勒沦陷或再度被困……”朱可夫说,“保卫莫斯科、伏尔加河中下游和高加索地区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如果列宁格勒不保,莫斯科再丢,那么苏联基本算完!如果莫斯科得守,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丢一个,那么苏联能混过44年也混不过45年。

    因为苏联的战争潜力是建立在俄罗斯族人口、乌克兰(包括库尔斯克)的煤铁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这三者基础上的。如果苏联丢了列宁格勒,俄国女皇就会拥有至少一小半俄罗斯族人口的拥护。失去乌克兰,不仅苏联的工业要出问题,连粮食供应都会有不小的缺口。而如果再丢了高加索石油(或者运油通道),那么苏联的战争潜力就会被进一步削弱,以至于无法维持战争。

    “那么……”斯大林突然很小声地对朱可夫说,“一旦列宁格勒有沦陷的可能,或是莫斯科有沦陷的可能,又或者我们将要失去高加索的石油,你必须在第一时间当面向我报告。”

    “知道了,总书记同志。”朱可夫行了个军礼,正准备结束报告,总参谋部的作战处长科科佩夫中将快步走到了朱可夫身边,递给了他一张纸条。

    朱可夫拿起纸条看了一眼,脸上就流露出了非常难过的表情。

    “怎么啦?”斯大林问。

    “是卢金同志的电报。”朱可夫说,“敌人已经攻击到了他的司令部附近……”

    原来这封电报是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卢金上将发来的,他的集团军在第13号集体农庄附近和德军苦战了快20天,现在终于到了全军覆没的边缘。

    “卢金是个好同志啊!”斯大林叹了口气,“他的坦克第5集团军在这次的结合部会战中打得最好,现在的情况……他和坦克第5集团军的指挥员、战士和政工人员是没有一点责任的。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苏联的英雄。朱可夫同志,把我的这些话用电报告诉卢金同志吧。”

    能在德军装甲集群压倒性的优势下坚持20天,卢金上将的确够得上一个苏联英雄了。而斯大林的这番话也不是白说的——实际上他是“赦免”了卢金和坦克第5集团军残部的“叛国罪”。

    卢金和他的同志们可以安心投降做俘虏了!

    而卢金上将接到最高统帅部发来的电报时,他正在自己最后的司令部——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内,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就被压缩在这栋大楼周围两三个平方公里的废墟上,只剩下不到几千人,其中一半还是伤员。

    这栋坍塌了大半的大楼曾经发生一过一场让卢金上将这样的布尔什维克悍将都感到震惊的战斗。一小股来自乌克兰的党卫军官兵在这里顽强抵抗,以让人难以想象的决心的斗志血战到底。没有一个人投降……哪怕卢金亲口保证饶恕他们的生命。最后所有的人都壮烈战死,包括一个乌克兰女狙击手(帕夫柳琴科)。

    最后这些人被以军礼埋葬,卢金还让坦克第5集团军的工兵为他们竖立了墓碑。作为一个参加过苏俄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卢金当然知道“小俄罗斯”(乌克兰的旧称)的情况了。在沙俄时代,基本有乌克兰独立运动,也是极不知名和不成气候的——沙俄时代俄罗斯帝国是个宗教气氛相当浓郁的国家,在正教势力强大的“小俄罗斯地区”,反对沙皇就是反对正教(沙皇是正教领袖)。

    所以普通的小俄罗斯人(绝大部分是农民)根本不会去思考反对沙皇和俄罗斯的问题……这等于反对上帝!

    但是现在,这些乌克兰人却成了苏联的死敌,在战场上的表现比正宗的德军和苏联红军都要顽强。

    想到这里,卢金上将只是长叹了一声,对身边的参谋说:“向德国人派出军使吧……”(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0446/ 第一时间欣赏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崛起之第三帝国》为转载作品,崛起之第三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崛起之第三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崛起之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崛起之第三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崛起之第三帝国介绍: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士在漫长的堑壕中拼尽全力挣扎, 不可一世的公海舰队被牢牢困死在威廉港内日益朽坏, 美利坚帝国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准备扑向疲惫的旧大陆, 屈辱战败和永世沉沦仿佛就要降临在普鲁士的土地上。 被一个来自后世东方灵魂附体的赫斯曼少校却胸有成竹:“现在是时候孕育第三帝国了,这一次它将存在一千年!”崛起之第三帝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崛起之第三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