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中华第一帝国TXT下载中华第一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中华第一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末日游侠     中华第一帝国txt下载     中华第一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69:懵圈的日本人

    ‘砰砰砰……’

    03式突击步枪的那特有的声音忽然间响起,子弹一颗接着一颗的飞向城墙上方,死死的压制着城头上的日军。

    清脆的枪响,将寂静的汉城从沉睡中惊醒,那些无论是值夜的日军,亦或者是正在休息的日军,毫无意外的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给打的有些乱了阵脚。

    子弹一颗颗的被送上城头,一颗颗的子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或是击中城墙垛口,将一大片砖石击成碎屑,而那些碎屑,或是直接跌落于城下,亦或者是重重的砸在了垛口后方日军的脑袋上。

    而那些敢于探出脑袋观察下面情况的日军士兵,除了极个别的运气还算是不错的成功的活了下来以外,其余几个日军无一例外的被击中了脑袋。

    一枪毙命。

    7.62毫米口径的子弹,在几十米的距离上,无疑是统治级别的存在。密集的子弹,让日军不敢再去探头观望。

    强大的火力,强劲的冲击力,一颗子弹击中了一名日军士兵的额头,紧接着,在这名日军士兵的后脑勺那里便有一道黑色的影子闪过,在撞击到后方的城门楼之后,发出一声碎裂的响声之后,这才停止了下来。

    鲜血,像是不要钱似的疯狂的从脑后喷洒而出,形成了一道恐怖的血雾,沾落在地上,尚有余温的鲜血,瞬间将刚刚泛白的地面恢复了原状。

    特种作战的第一要点,永远要保持神秘性,突然性,绝对性。第二要点,永远不要太快的将自己所有的底牌拿出来,除非当你遇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

    对付城墙上的日军,仅仅只有一挺重机枪的日军,特战队根本就不用全力的去掩护一组的爆破手。

    两名一组的爆破手携带着新型炸药迅速的逼近城门,余下的六人便抬枪对准了城墙之上,但凡是有敢露头的,瞬间便会引来几颗子弹的招待。

    虽说夜间射击视线并不好,可对于他们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特战队员来说,这算是一件难事吗?

    在夜间训练的时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仅余的八十多名特战队员,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变态一般的存在。

    在前方五十米处放上一只野兔,让其自由的活动,仅仅只是听声辩位射击,在十颗子弹以内能够击中野兔的就有七十多人。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完全不可能,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更何况这些刚刚训练了三个月,接触新装备两个月的特战新人?

    但想一想他们的来历,那么也就没什么觉得意外了。

    这八十七人,是从全军正规军六十多万人的部队当中挑选出来的四百位精英战士。这些人无一不是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四百人当中,无论哪一个放在任何一支部队里,就绝对的是宝贝级别的人物。

    可即便是这样,四百人也还被淘汰了三百多人,加上王思锐刻意的增加了他们的夜战能力,所以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更何况今晚的视线还算是不错,大雪虽然会暴漏他们的位置,但是同样的,城墙上的敌人也会被暴漏出来。

    垛口处,一个黑色的影子悄悄的出现在了视线当中,石路真更是眼疾手快,迅速的扭动了枪口,三点一线瞄准,扣动扳机,整个动作在一秒钟以内便完成。

    紧接着,黑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城墙上日军的大呼小叫。

    石路真在他们的部队里,那可是大爷一般的存在,就是旅长见了,也得笑呵呵的给他让一根烟,然后好好的鼓励一番。

    不为别的,就因为石路真在二次对日战争当中,曾经在一天之内击毙了三十多名日军,其中十一人是在五百米开外被击毙的,十五人是在夜间被击毙的。

    石路真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先天优势,再一次暗哨任务当中发现了偷袭的日军,及时的作出了警示,才避免了部队被日军偷袭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功劳,让石路真成为了他们师的香饽饽,四个月前被推荐到了这里。

    可是到了这里之后,石路真才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尽管石路真已经被称之为了变态,可是在这里,比他更加变态的还有二十多人,所以,在老部队被无限看好的石路真,到了这里,却只能当个普通的小兵。

    可是他依旧愿意待在这里,因为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强者,只有在这里,他才不会感到孤独。

    与三零式步枪不同,03式突击步枪虽然在各种数据上并没有达到王思锐的理想数据,但是在一些性能方面,却是继承了ak步枪的优良传统。

    比如,在改进了弹药之后,在击中敌人之后,所留下的伤口也不再是一个小小的枪眼。

    03式步枪留下的枪眼,前面只有子弹大小那么大,可是后面,却是一个碗口大小的伤口。

    可以想象,如果在被击中之后,并且不是要害部位的话,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就是失血过多,也能带走大部分伤兵的性命。

    “八嘎,机枪!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机枪?偷袭我们的人到底是谁?该死的巡逻队,该死的城门卫,他们到底是怎么进城的?”吉野浩二近乎崩溃的躲在垛口下方,浑身瑟瑟发抖的咆哮着,对着天空以及身旁的士兵宣示着自己的不满。

    他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有人突然偷袭王宫,而在此之前,城门卫那里竟然没有任何的反应。

    他绝对不相信这些人会不声不响的解决掉城门那边所有的守军,可是在城内,他们又是怎么将这么多的机枪带进来的?他们又是怎么躲过巡逻队的搜索的?

    ‘砰……’

    随着一声枪响,一名日军士兵的身体重重的砸在了地面上,紧接着,一阵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号声响彻整个城墙。

    这是第一个受伤的士兵,在他之前,所有被子弹击中的士兵,已经全部阵亡了。

    “我被击中了,快来救救我……疼,疼死了……妈妈,惠子,我想回家……”

    “高桥,坚持住,你会没事的。”吉野浩二迅速的爬到高桥的身旁,虽然他也同样的很害怕,可身为小队长,他不得不前去安慰自己的手下。

    吉野浩二借助着微弱的光芒,打探了下高桥的伤势,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肩,直接穿透了整个肩胛骨,整个左肩更是一片血肉模糊。

    吉野浩二只觉得自己的手上有股温温的感觉,那是鲜血占满了双手的感觉。吉野浩二直接将高桥的身子翻了过来,眼瞳瞬间的被无限放大,惊讶的嘴巴甚至能够塞下一整只拳头。

    “这……”吉野浩二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口了。

    这难道不应该只是一个弹孔吗?为什么后面会是一片的模糊?碗口大小的伤口,鲜血止不住的向外流淌。

    而高桥的脸色也开始变的苍白了许多,痛苦的喊声也是越来越小。

    作为一名小队长,吉野浩二的军旅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知道,只有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才会这样。

    可是现在,高桥距离中弹也仅仅只有半分钟不到的时间,怎么会这么快的就失血过多?

    “医护兵!医护兵!”吉野浩二歇斯底里的嚎叫着,可是却并没有人回应他,他的医护兵早就躺在了地上,成为了无数具尸体当中的一具。

    吉野浩二一边用力的捂着高桥的伤口,可是除了这样以外,他竟然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帮助高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桥那越来越微弱的求救声,越来越僵硬的身子。

    寒冷,加上血液迅速的流逝,在短短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带走了高桥的生命。

    而在亲眼看着自己手下丧命的同时,吉野浩二也在想着敌人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武器。

    机枪他们也有,但无论是枪声还是射速,跟他们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根本就不同,而汉军那边也装备了同样的马克沁重机枪。

    再说了,这里是汉城,汉军有怎么可能突然间出现在这里?

    时而单发,时而连发,从声音中,吉野浩二判断出对方的武器射速并不高,至少,绝对不是他们所知道的马克沁重机枪。

    而且,除了这一种枪声以外,吉野浩二并没有听到其他的声音。也就是说,他们携带的武器只有这一种。

    可是,城下的敌人人数并不多,仅仅只是这么点人,就有如此强大的火力,吉野浩二瞬间有些泪崩,不知所措。

    人类,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恐惧,永远都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3、2、1!”城墙角,一名士兵口中倒数着最后三个数字。

    当数到1的时候,蹲在城门洞内的那名士兵,猛的拉开了炸药的引信,旋即,两人并没有直接逃回队伍所在的位置。

    而是直接顺着城墙,迅速的朝着两侧跑去,炸药会在点燃引信之后十秒钟爆炸,而以他们的速度,十秒,足以让他们跑到二十米开外的地方。

    两人心中默默的倒数着,在差不多第九秒的时候,几乎同时将整个身子扔了出去,浑然不顾前方到底是什么,就这么重重的将身子扔在了前方的地面上。

    ‘轰……’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270:特战出手,天下我有

    ‘轰……’

    一股橘黄色的巨大火焰忽然间腾空而起,整个大地都在瑟瑟的颤抖着,整个汉城,都能够感受到这股爆炸所产生的威力。

    无数的弹片碎屑,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忽然乱飞,空气中,氧气被瞬间燃烧干净,让人难以呼吸。

    城门洞内,因为剧烈的爆炸,那看起来坚硬无比的巨大宫门,早已一脸不甘的静静的躺在了地上。

    就连城门洞的上方,也因为出自于对这股爆炸的恐惧,而瑟瑟发抖,无数的碎石块缓缓的从天而降,整个城门,似乎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让仅仅隔着一道墙的城墙日军,忍不住的吐了口鲜血,五脏六腑似乎被人无情的撕碎一般,更有甚者,直接便陷入到了昏迷之中,连声响都没有能够发出一声。

    城墙上的日军,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

    本就被03式突击步枪压制的无法抬头的他们,恨不能将自己整个身子都趴在地上,希望此举能够躲避对方的子弹,保住自己的小命。

    可是那来自下方的爆炸,让他们瞬间遭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身体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越大,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就对他们造成的损伤越大。

    这与平面卧倒不同,因为地面会尽最大可能的吸收掉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而炸弹在他们的下方爆炸,尽管城墙已经为他们吸收了部分的冲击力,可人体的脆弱,又岂是能够抵挡炸弹近距离爆炸的?

    这是一颗只有一公斤重的炸弹,目前还没有配备给全军部队。全军也不可能配备,因为这是王思锐特意为他们制造的专用炸弹,内部装填了目前汉军最先进的炸药,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了铝粉,在外部,更是制作成了正方块的形状。

    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将不同数量的炸弹捆绑在一起使用。而之前,他们使用的这颗炸弹,就是由五颗炸弹制作而成的。

    短短的三分钟时间,汉城王宫大门便宣告失守,而此时,城内的那些巡逻的士兵,也才刚刚拿起武器从营房内走出。

    这么冷的天,即便是军队,也不可能不停的在外面巡逻。

    每一次的巡逻都是有时间点的,绕着汉城巡逻一周之后,便会返回营房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次出营巡逻。

    随着日军对朝鲜的控制越来越稳固,夜间的巡逻力度也减小了很多,加上寒冬腊月的,日本人也不想总是出营巡逻。

    所以,日本人现在已经将原规定每晚六次的巡逻次数,私自更改为了每晚三次,至于其余的时间,自然是躲在被窝里暖和了。

    甚至大多数的日军巡逻队,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才刚刚从被窝里极不情愿的钻出来。

    而外部城墙上的守军,也被王宫那里所爆发出的那道巨大的橘黄色火焰所震惊,甚至在几百米开外,他们都还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里爆炸的威力。

    可是,夜间守城的部队人数本就不多,即便他们有心,此刻也没有办法前去支援。

    ‘轰……’

    随着一声剧烈的响声,摇摇欲坠的城门楼瞬间坍塌了下来,一阵烟雾四起,那些倒在城门楼上的日军士兵更是猝不及防的被倒塌的城门楼给埋在了下方,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

    “四组、五组留下来阻击敌人,一组二组跟我冲进去。”见城门楼已经坍塌,这对于他们这些特战部队来说,绝对是很好的掩体。

    而汉城王宫的规模并不大,里面也不可能驻扎太多的日军,反观外面的日军却有数百人,他们必须要保证撤退的通道。

    这个时候,元大海不由的暗骂了一阵,这抠门的李熙,怎么就不知道多建几个宫门呢?

    四组人鱼雷贯耳的踏过了那坍塌的城门楼,对于那些被埋在底下的日军并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一组二组进入之后,直接朝着最大的那座宫殿而去,李熙虽然没有实际权利,可毕竟是朝鲜国王,住在最大的宫殿里也还是很有可能的。

    反正这里也没有几座宫殿,大不了待会抓个人问一问就行了。

    而四组和五组的士兵则各自寻找着各自的战位,四组除了狙击手以外,其余人纷纷均是选择在了那堆废墟附近。

    五组则和四组的狙击手一起,通过宫内的楼梯爬上了两侧的城墙,占领制高点,这才是他们是否能够安全撤退的最大屏障。

    朝鲜的王宫跟华夏的皇宫有着很大的不同,华夏的紫禁城,是外围有一道高大的宫墙将其圈在内部,然后又在内部分出了诸多不同的宫殿。

    也就是说,无数的宫殿是连接在一起的,哪怕中间有空隙,空地,那也不是你普通百姓能够进入的,那里同属皇宫。

    而朝鲜的王宫则是有五个不同的宫殿组成,这五个宫殿并没有在一起,尽管有些宫殿相距并不远,但均是以别宫的形式出现的。

    而实际上朝鲜王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拿华夏国内的县衙来跟王宫相比,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外面看上去,它真的不如华夏的县衙。

    (其实是没有城墙的,大门就是跟县衙差不多,为了刺激一点,俺给他加了个威武霸气的城墙,勿怪!)

    而元大海他们现在所攻击的这座宫殿,是德寿宫。

    德寿宫原本并非王宫,原来是成宗哥哥的府邸,后来战乱被毁,接着被当作行宫使用。

    不过那些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1897年,高宗从俄罗斯回国之后,便将德寿宫当作了王宫。

    德寿宫一共有四座大殿,两座门,分别为石造殿,这个是接见外国使臣用的。

    高宗皇帝居住用的咸宁殿,大韩帝国的正殿中和殿,主要是用来办公用的,还有一个尚未完工的崇明殿。

    两座门分别是德寿宫正门大汉门,咸宁殿正门光明门。

    没错,就是这么简陋,华夏国内随随便便一个有钱人家的院子都比朝鲜国王的王宫还要奢华。

    两座大门之中的大汉门,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元大海正带领着一组和二组的战士朝着光明门那里奔去。

    在德寿宫内的确还有近百名日军士兵,只不过那些士兵除了小部分在站岗以外,大多数都在睡觉。

    而此时正是睡的正香的时候,外面突如其来的动静虽然惊醒了他们,可这些日军一个个的却还是有些迷茫。

    更有甚者,口中带着起床气似的漫无目的的谩骂着。

    不过,越来越近的枪声,逼迫着这些日军不得不加紧了起床的速度。

    可王思锐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培养出来的特战部队,又岂是这些普通的日军部队能够比拟的?

    ‘砰!’

    ‘轰!’

    宿舍的房门被人猛的踹开,一股冷空气忽然间窜入了屋内,让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紧接着,一颗黑乎乎的东西便被丢尽了屋内。

    还没有等这些日军反应过来,剧烈的爆炸声便再一次的传来。

    只不过,这一次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地狱的召唤,无数正准备着冲出营房,到外面去看一看到底发生么什么事情的日军,大部分还没来得及走出营房便被一颗手雷解决的一干二净。

    偶有提前离开营房的,也被后面的03式步枪挨个点名。

    而那些日军只是看到了一支神秘的部队正在毫不留情的屠戮着他们,全身雪白,头上还带着一个铁帽子,身上的装备更是五花八门。

    不过他们却是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装备到底是什么?这支部队到底来自哪里了。

    因为在他们看到特战队的同时,子弹也几乎是同时击中了他们。

    为了能够发挥突袭的效果,在进入德寿宫之后,特战队再一次恢复了用手势联络的通讯方式,其脚下的步伐也是轻盈的很。

    德寿宫并不大,甚至可以用很小来形容。

    短短数分钟的时间,一组和二组的队员们便差不多将营房内的日军消灭的一干二净。

    随后抓到了一名俘虏,询问清楚了李熙所在的位置之后,两组特战队员便朝着李熙所在的咸宁殿而去。

    整个动作丝毫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虽说枪声惊动了那些没有在营房的日军,可是特战队的行动迅速之快,更是在他们还没有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前,便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咸宁殿那里守候的日军并不多,只有一个班的士兵零零散散的待在那里,整座宫殿更是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李熙也根本逃不了,所以,到了内部,防御的力度反而几乎等于零。

    元大海在咸宁殿的角落里找到了被吓的四神无主的李熙,确认了身份之后,随随便便的给李熙套上了一件棉衣,然后便询问了闵妃所在的位置。

    结果让人意外的是,李熙却是指了指躺在地上的那具女尸,虽然有些姿色,但这样的女人想要当上王妃?这恐怕还有些难度吧?

    于是,元大海立即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再三确认了之后,这才一脸不可思议的带着李熙离开了咸宁殿。

    当然,与元大海有相同感觉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些一同见证了这里的特战队员们也纷纷在心中暗暗的唏嘘,咱县太爷的日子过的都比朝鲜王还要舒坦,也不知道这朝鲜王当个什么劲儿?(未完待续。)

271:反清通电

    自从王思锐来过皇宫之后,光绪皇帝便彻夜难眠。

    一想到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就要亡了,光绪便总是感觉到一阵的心塞,每每想到那些列祖列宗,便有些不知所措。

    尽管光绪皇帝并没有真正的掌管过权利,而大清走到今天这一步,光绪本身占据的责任还不足一成,可他毕竟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国家亡在他的手中,这让百年以后该怎么去见老祖宗?

    可是,自己除了每日以泪洗面以外,又还能够做什么?就连往日他最喜爱的珍妃,如今也有月余没有碰过她了。

    光绪皇帝的失落,可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这些方面上的,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光绪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食欲,但那又怎样?

    王思锐会眼睁睁的看着光绪饿死吗?当然不会。

    在光绪出现异常之后的第二天,守卫皇宫的汉军部队便开始对光绪皇帝采取了强制措施。

    要么在汉军官兵的监督下按时进餐,要么就被人硬着掰开嘴巴往肚子里硬塞,甚至,随时都有一个班的士兵跟着他,只要他敢有任何寻短见的心思,立刻便会将其控制起来。

    可以说,现在的光绪皇帝可谓是求生不能,求死不能。

    堂堂大清国皇帝,竟会落得如此结局。

    在暗叹自己的遭遇的同时,光绪皇帝也没忘了把已经仅剩一口气的慈禧太后和王思锐这俩人给恨上。

    恨慈禧是因为她的权力**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后宫乱国,导致国力贫弱,这几十年以来,更是耽误了大清的发展,彻底的被洋人给甩开。

    如果慈禧能够在太平天国之后便大力的发展工业,现在虽不说超越欧美列强,但最起码也不至于落得这样。

    而光绪皇帝前几年倒是想改革,可是却触动了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底线,结果刚刚开始的改革,还没来得及发挥它的力量呢,就被慈禧一巴掌给扇死在了胎盘当中。

    恨王思锐,那是因为王思锐身为朝廷将领,竟然拥兵自重,不仅挟持了朝廷,甚至还取代了朝廷,私自扩军,对外开战,征伐各省。

    如果王思锐能够一心报销朝廷的话,能够一心支持光绪皇帝的话,那么有了军队的支持,以光绪改革的决心,慈禧太后那是再也压不住光绪了。

    到时候,国家强大了,光绪重新获得了权利,他王思锐得的好处会少吗?再说了,王思锐手中又有兵权,恐怕到时候就是王思锐张口要封王,比八大********还要高的王,光绪也不敢不答应。

    当然,作为当权者,在失败的时候,他肯定不会去想成功以后的事情。

    如果王思锐真的按照光绪皇帝的想法去做了,那么别的不敢保证,至少在王思锐老去以后,他的儿孙,是肯定会被朝廷灭族的。

    因为那时随着王思锐的老去,王家在军队中的威望也必将一同逝去,没有了军队的支持,王家凭什么自保?

    如果光绪能够想一想历史上的那些异姓王最终的下场,那么也就不难理解王思锐的做法了。

    …………

    “大清立国二百余年,太祖不忍前明百官昏庸乱政,百姓生灵涂炭,故起兵反明,历经数十载。太宗皇帝征服李氏朝鲜,为江山社稷立下根基。康乾盛世,百姓生活安康,国家兴盛,外敌不敢来犯,四方来朝,彰显大天朝之威。

    然,国际风云突变,大清皇帝固守旧念,只为江山安稳,而不图国家强盛。外有欧美列强兵锋干涉,内有官僚大臣**自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近半个世纪来,列强屡屡来犯,大清却只能割地赔款,以息兵祸,败如此,胜亦如此。

    对内部明智之士,百般打压,国内政治,陷入无限黑暗。此时又与前明末年如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阻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上海街头,一名穷酸秀才站在公榜之前,大声的念着榜上的文章。

    这若是在以前,他可是万万不敢去念的,但现在这里是汉军控制的地方,相比较满清而言,此刻在言论自由方面还是相对宽松的。

    只要不是有目的性的反汉军,煽动无知群众,就是当着面去骂汉军两句也无所谓,没人会去搭理你的。

    “老秀才,这到底啥意思啊?”围观群众听的可谓是一头雾水,这榜单怎么把清朝的皇帝给表扬了一遍呢?汉军闲的没事干发这样的榜单做什么?

    不过关于文人,普通的百姓虽说很羡慕他们,但其实也有很多人对他们是嗤之以鼻的,有什么话你好好的说就行了,没事总是喜欢绕着说,让人听的心烦。

    “这……”老秀才有些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开口。

    那些普通的百姓看不懂这张公告,他们只看到了全篇在表扬着清朝历代皇帝的功绩,看起来倒是为他们歌功颂德的,可实际上这篇公告的重点在于最后一段话。

    太祖反明,是因为明朝不行了,不能给百姓安稳的生活。现在王思锐却来了一句此时又与前明末年如何?这还不明显吗?

    就是说,在王思锐眼中看来,现在的情况就跟前明末年是一样的,那么后面该是什么了?当然是反清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阻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第一句,指的自然是那些洋人,而第二句,则是指现在的朝廷,这也是这两句之中为了出现了中华二字,而不是大清二字的主观立场。

    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去表扬朝廷,这到底是什么套路?

    “老秀才,你该不会是不知道这公告是啥意思吧?”围观群众立即起哄道,如果老秀才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他们倒也是有了饭后茶谈的话题了。

    反正这是汉军治下,官府也不会因为这点乐子就去抓他们。也正是因为汉军对地方管理方式的不同,加上大量宽松的政策,与清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百姓很快便比对出了两者孰好孰坏,所以,此时汉军控制下,长江以北的地区,差不多有百分之八十的地区已经认同了汉军的统治。

    “谁……谁说老夫不知?”老秀才气的鼻孔直冒粗气,嘴巴吹着胡须一飘一瓢的,汉军哪都好,就是取消了秀才的一些待遇,然后提升了百姓的待遇,让秀才与百姓并无太大差别,这也让他这个读了一辈子书的老秀才心中有些失落。

    不过一想自己如今已是年过半百,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的人了,再往上考也已经不可能了。

    而自己的子孙后代,到时候也同样的只能是平民,为了自己的这点蝇头小利而去断了子孙后代的活路,这种买卖老秀才显然是不会去干的。

    不得不说,读过书的人脑子就是比较灵活,虽说心底的观念还没有改过来,可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现实推动着他,不得不去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这是反清通电,汉军正式反清了。”老秀才有些语塞的说道。

    “啥?反朝廷?我说老秀才,你该不会是读书读多了脑子被烧坏了吧?汉军明明就是朝廷的新军,怎么就反朝廷了呢?这话可不能乱说,会没命的。”听到老秀才的话,四周的百姓纷纷不由的往后倒退了两步,一些胆子大的更是连连劝说。

    饭可以乱吃,但是话却不能乱说。

    汉军虽然对他们的管理比较宽松,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来治他们的罪,可是那也要看说了什么话的。

    你说汉军无能,让你家遭了劫匪,那么好,汉军不会去怪你骂他们,而是会加强地方的治安,寻找劫匪的踪迹,把那些扰乱民生的劫匪给绳之以法。

    可你说汉军要造反,这可就不是一句话的事了,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没见人家公告上将朝廷的历代皇帝都给表扬了一遍吗?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反朝廷了?

    其实这也正是老秀才郁闷的地方,按理说要是反朝廷的话,这通告上肯定会说的很难听,总之就是朝廷怎么无能怎么说,可这通告却反行其道,先是表扬,后是批评,最后才是暗道反清。

    这条公告根本就不符合套路,但是老秀才却能够肯定,这就是反清通告。

    “老秀才说的不错,这就是反清通告,这条通告很符合汉军的作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因为面子上的问题就去否认一些错误的事情。

    汉军的确是反了,但对于大清历代皇帝的功绩还是认可的,这是我等百姓的福音呐,我等理应高兴才是。”另一名穿着华丽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大声的解释着。

    事实上,他也没有想到王思锐竟会是如此的贤明,在他人看来,反清通告就是为了激起民愤,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到他们当中,支持他们反清。

    可王思锐却是认可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功绩,同时也批评了他们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无能,并且言明清廷是阻挡中华强大的绊脚石,必须要干掉他们。

    虽然他知道,只要王思锐想反,这天底下根本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甚至今天说反,明天皇帝就有可能颁布退位诏书。

    因为京城就在王思锐的控制当中,皇帝早已被王思锐给架空了,所有的事情,均是王思锐一人说的算。

    ‘嗡……’

    随着中年男子的解释,围观的群众瞬间议论纷纷,有震惊的,有担心的,还有不敢相信的。

    ps:感谢没戴面具的瓦洛克和背影!我的背影!、zcf516scz三位的月票支持。

    另外通知一下,9月1号,也就是明天凌晨两点至七点,起点(包括app)将进行计费服务维护,届时无法充值,订阅,打赏,发红包等,夜猫子同学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啦。(未完待续。)

272:三位历史大能出现

    上海,一座普通的旅店内,三名远渡重洋,一路上舟车劳顿,刚刚抵达上海的年轻青年就暂居在这里。

    国内近期的局势发生了剧变,汉军突然一改常态,大军挥师南下,半年间便占领了除两广以外,几乎所有的华夏国土。

    而清日关系交恶,也让那些留日学生的日子很不好过。

    虽然在学校里,他们并没有受到教官的异常对待,可是那些日本同学却是孤立了他们,如果有人单独离开学校的话,便会立即遭到日本人的发难。

    留学生是不可能一直待在学校里的,或多或少的,他们总是要走出校园,了解日本的民情的,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导致了原本有三千名留日学生的庞大规模,在近半年以来锐减到了不足一千人。

    而且,这一千人的留日学生还有不少都有了回国的打算。

    日本虽然看起来很强大,可是汉军却接二连三的重创日本,在外面看到的,远远没有他们在日本国内看到的更加真实。

    这三位青年俊杰,便是刚刚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之一。

    三人虽然年轻,地位轻微,但是每个人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而且,这三人其实也是大有来头的,三人中的两位,便是师从大名鼎鼎的梁启超,虽说变法失败之后流亡日本,但梁启超在国内还是有着很大名声的。

    “汉军反了,没想到汉军竟然会在此时反清,实属不智呐,这个王思锐平日里倒也精明透顶,怎么此次却是这么糊涂?”蔡锷蔡松坡一脸气氛的说着,刚刚他在外面转了一圈,感受到了汉军统治下上海的不同之处,可还没等他来的及赞赏汉军的治理才能,便听到了汉军发布了反清通电的消息,于是,蔡松坡连忙搞到了通电全文,这才急匆匆的返回了客栈。

    蔡松坡在历史上并没有干过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而真正让人记住他的也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件是辛亥革命时在云南领导了起义,第二件是积极反对袁世凯称帝。

    当然,蔡松坡之所以没有留下的更多,是因为英年早逝嘛。

    其实蔡松坡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才能的,政治眼光很是尖锐,懂的顺应历史潮流,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比较有见解,在作战指导方面,更是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注重战场态势变化,修改作战方案,力求主动而规避被动。

    现在的蔡松坡还很年轻,用后世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个愣头青。

    不过就是这样,蔡松坡也还是根据汉军的兵力部署,作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他并不是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整个汉军的部署,而他自己也很清楚,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也绝对不可能影响到汉军的。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战略想法,同时也可以从汉军的部署当中进行学习,补充自己。

    然而,不仅仅只是他自己,他的同学兼好友蒋方震,张孝准二人也很认同他的观念,至少在汉军何时反清,他们三人一致的认为应该是在三到五年之后,最快也要一年之后才行。

    蒋方震正与张孝准探讨一套作战方案,其实也就是两人之间的棋盘对垒,通过这种方式来完善自己。

    听到蔡松坡的消息之后,两人也紧紧的皱了皱眉头。

    “松坡兄,此消息可属实?”蒋方震丢下了对垒的事情,急忙问道。

    “确真,这反清通电我都搞回来了,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也不知道王思锐身边的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撰写出这样的通电。”蔡松坡仍旧气愤不已。

    他们三个这次回国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探亲的,而是提前结束了日本的学业,打算回国投身汉军的。

    按照计划,他们将会在上海休整几天,然后先各自返家一趟,再到京城去集合,然后打算报考陆军参谋学院的。

    按照汉军的规定,无论是留洋归来的学子也好,亦或者是军队提拔的官兵也好,但凡是参谋职位的,必须要到陆军参谋学院进行统一的学习,学期不等,按个人学习情况而定。

    虽然他们也觉得这样有些浪费时间和资源了,但汉军的战绩却在哪摆着呢,这也让他们对这座国内唯一的现代化陆军学院产生了兴趣。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现在汉军竟然搞了这么一出。

    “这是一把双刃剑呐,既能伤敌,亦会自损,好坏暂且不知,只能等下去看结果了。”张孝准暗暗叹了口气。

    这封反清通电看似是个四不像,其实内部却是暗藏玄机。

    说白了,这封通电内部蕴含着多层意义,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一封宣告反清的普通通电。

    而对于那些权贵来说,这却是想他们透露了一种态度,汉军心宽仁和的态度,有种包容的意思在内,至少不会大肆的杀戮前朝的官员。

    这封通电对于普通百姓和那些普通的权贵影响并不大,真正有影响的,则是那些上层的权贵。

    当然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影响的,华夏大部分都成了王思锐的领土,发不发都是一样的。

    这封通电其实也就是给两广总督德寿,以及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还有那些偏远地区的掌权者看的。

    归顺,一切好说,反抗,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但是真正的地雷却在于,这封通电既能收买满人,让他们放弃抵抗,又能激起满人的抵抗意志,让他们记起老祖宗的辉煌,让他们妄想着恢复满清河山。

    所以,这封通电的好与坏,现在根本就没办法去评论,唯有等事情结束了之后,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

    “王思锐此人城府极深,且战略眼光深远,做事极为谨慎,现在的情况他不可能不清楚,此时发布通电,势必会激起洋人的愤怒,而汉军的摊子又铺的这么大,内部驻守兵力大多以预备役为主,虽不说防御空虚,但漏洞还是会有不少的。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怕是会内忧外患接连不断,若洋人趁着内部矛盾爆发之际,吸引了汉军大量主力的时候突然发难,后果不堪想象。除非……”说到这里,蒋方震瞳孔忽然一亮。

    经他这么一提醒,张孝准和蔡松坡两人也明白了蒋方震的意思,两人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王思锐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但也并不影响他们通过搜集一些关于王思锐的事情,从而来判断王思锐的为人。

    王思锐此人做事必留后手,而且还是那种足以影响到整个结果的后手,这一点从第二次清日战争当中便能看出来。

    “除非那些预备役跟汉军主力部队拥有相差无几的战斗力,唯有这样,汉军才能瞬间将兵力扩充至上百万,如此一来,何时反清,对于汉军而言都是无所谓的。”张孝准说道。

    “不对,汉军应该是没有打算现在就反清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要在近期内通电反清。应该是外部出现了问题,逼迫着王思锐不得不立即通电反清。”蔡松坡猛的摇了摇头,分析道。

    “上面的一些事情,我们也只能猜测,具体是怎样,以我们的身份根本无从得知。汉军到底有多少预备役,这些预备役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训练的,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恐怕除了京城那边,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汉军到底有多少预备役部队。

    我想,这些预备役部队才是汉军的杀手锏。汉军自从辛丑条约之后便开始组建了预备役制度,以汉军的手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其预备役的人数未必会比正规军少,甚至数倍于正规军。而训练一年以上的精兵,怕是至少也有一二十万。

    如果将这批精兵拉到边境上去,即便是日俄两国联手,怕是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蒋方震分析道。

    汉军的预备役到底有多少?这个对于外界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迷,反正很多地方都能够见到汉军的预备役部队,他们也没有番号,全部以预备役统称。内部番号更是不会告诉任何人。

    而汉军经过与美国和德国的合作,其工业能力也是骤然猛增,完全有能力养活这么多的军队,蒋方震他们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很了解日本军队的现状。

    他们在见到那些预备役部队之后,便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预备役并不次于日本陆军。

    “欧洲各国根本不可能派遣大量的军队来到远东,而洋人若是想出兵干涉,唯有俄、日两国有能力出兵干涉,而日本近期又在积极的准备着,不过现在他们的准备却并不充分,搞不好这一时半会的,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等洋人准备好了,两广地区怕是也已经收复了,搞不好,怕是香港也要被武力收复回来喽。”蒋方震继续分析道。

    “武力收复香港倒是有些不大可能,毕竟现在还不是彻底跟英国撕破脸面的时候,但是敲打一下英国人估计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皇帝便会颁布退位诏书了,我等必须要尽快前往京城了,不然我等这一身所学,怕是要被荒废掉了。”蔡松坡笑着说道。

    汉军内部人才济济,且职位等级划分严明,每一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工作很少有出现差错的地方。

    如果没有能人掌管,根本不可能做到这样。所以,回国之后的三人,也是倍感压力,他们并没有将留洋的经历当作是自己的优势,那些没有留过洋的汉军官兵不也照样将日本人打的丢盔弃甲?

    “恩,不如我们即刻启程前往京城?”

    ps:新的一月了,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各种求呗……(未完待续。)

273:咱也能玩武力震慑

    关于反清通电,其实在汉军内部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甚至大多数人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谋反的事情,他们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之前只不过是表面上说的稍微好看一些罢了。

    而有了这几年的缓冲,汉军的将士们打心底里还是很期望看到清廷倒台的。

    不为别的,在汉军治下无论是新兵亦或者老兵,无论是农民亦或者是工人。军队长官从未克扣过一文钱的军饷,工厂高层也从未压榨过一次工人的劳动力,对于普通百姓施行的更是仁政。

    虽然加上了那些要配给洋人的战争赔款等等捐税,可是在汉军治下,百姓们谋生的手段更多了。

    按照摊派到个人头上的捐税,其实一家人只要出一个人去当兵,要不了一年的时间,他们家的捐税就有了。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人当兵,可以减免除士兵以外,家中再减免一人捐税的福利,这一政策等于是为士兵的家中又节省了六两银子左右,放在预备役士兵那里,这等于是三个月的军饷,正规军身上那也是一个半月的军饷。

    这年代可没什么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现在的好男儿可是争着抢着当兵的,就这去晚的话,想进军队还是不可能的。

    其实百姓们也不是什么糊涂蛋,民间能够看清楚局势的人可是多着呢。可是现在他们却是情愿去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

    与其让那个无休无止剥削他们的清廷回来,还不如让汉军就这么统治着,起码,他们的生活好了,不用再去担心一些苛政的问题了。

    百姓们要的并不多,只要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家中有吃有穿,不求最好,只要能吃饱,冬天不冻死就行了。

    所以说,反清通电被公布出来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在国内引起太大的骚乱,甚至整个北方地区表现的要比平常还要淡定,甚至不少人都暗暗的期盼着汉军能够尽早的推翻清廷,这样他们就没有了战事,也就不用再去为家中当兵的孩子担心了。

    1903年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圣诞节。

    那些远离家乡,飘离在远东的洋人们,正聚集在一起,在远东过着这个圣诞节。

    对于洋人来说,圣诞节的重要性跟汉人的过年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个年,洋人们过的并不怎么舒坦。

    前一天晚上,平安夜,不少洋人聚在一起喝了个一摊烂醉,而眼看着如今远东局势越来越恶劣,这些人也只能借着这个机会借酒消愁,而在平时,他们也是不敢这么干的,生怕因此而耽误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在第二天早上,这些洋人还没有睡醒的时候,王思锐便发布了反清通电。

    “先生!先生!快醒一醒,出事了……”一名仆人将萨道义从睡梦中喊了起来,此刻,他也顾不得萨道义醒来之后的怒火了,他必须要尽快的将这件事情告诉萨道义。

    睡梦中,萨道义被人摇摇晃晃的喊醒,那种感觉很不爽,想要发火,但看到仆人一脸凝重的表情,萨道义一时间又无从发火,只能带着一丝不爽的感觉问道:“出什么事了?”

    “先生,汉军在一个小时前刚刚发布了反清通电。”仆人说道。

    “什么……?”萨道义猛地一愣,整个脑子忽然间清醒了过来,犹如那种昏昏欲睡之际,忽然间差点遇到了车祸一样,就在那么一两秒钟的时间内,脑子里要比平时更加清醒。

    可别小看这一封通电,其内涵的意义可绝非一般。

    没有发布这封通电,意味着汉军还会遵守之前制定的游戏规则,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汉军也是满清朝廷的一员,他们也必须要去遵守这个规则。

    可是现在发布了反清通电,那么从主观意识上来说,汉军等于是已经脱离了清廷,是清廷的敌人。

    这个时候,洋人已经没有了理由再去找王思锐去索要那些战争赔款,以及让王思锐去承认之前他们在华夏所享有的一切利益。

    而王思锐是谁?当下满清的实际控制者,他不发布这封通电,就已经控制了华夏大半,现在他发布了这封通电,那也就意味着,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清王朝将会轰然倒塌。

    这对于洋人来说,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结果。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华夏,但却并不需要一个由王思锐领导的完整的华夏,他们更希望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满清朝廷,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现在,以萨道义对王思锐的了解,他绝对会拒绝承认那些条约的。

    而眼看着支付赔款的日期只剩下了几天的时间,可现在却发生了这种事情,萨道义瞬间慌了。

    “他竟然敢这么做?他疯了吗?”萨道义满脸惊讶的说道,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快,快去通知其他人,我们需要尽快的碰个面。”

    “是,先生!”仆人迅速的退了下去,所有人都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此时也压根没有人敢去乱作。

    事实上,萨道义知道消息的时间已经算是晚的了,他只通知了距离最远的几家,然后便在路上见到了其他几家前去通知的人。

    屋子内,烟雾缭绕,几乎人手一支烟袋,或是从国内带来的卷烟。

    他们不抽大烟,但是对于普通的烟丝还是很感兴趣的。此刻,他们也只能依靠着烟丝来解愁。

    “诸位,我们必须要拿出一个办法来,我们必须要阻止王思锐这么做,否则的话,我们在远东的利益将会无法得到保障。”萨道义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起先开口道。

    “可是现在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我们预估错了形势,我们认为在我们的干涉之下,王思锐一定会有所顾忌,从而被迫的从南线撤军的。他现在兵力正是空虚,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再进一步了,可是我们所有人都看错了,我们似乎忘记了一点,王思锐好像从来都不喜欢按照套路出牌。

    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们就为他规划了一条符合我们利益的路线,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并没有按照我们给他规划的路线去走,而我们在这里面又做了很多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咳……我们在他的心中已经被列为敌人目标了,现在我们要怎么做?向他示好?希望他能够遵守之前签订的协议?还是直接出兵,帮助清廷恢复统治,从而使满清彻底的沦为我们的殖民地?”小村寿太郎起身说道。

    其实小村寿太郎一直都是主战的,自从第二次清日战争失败之后,王思锐已经拒绝了向日本支付任何的战争赔款,甚至是不承认日本之前与清廷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这让日本人心中很是不爽,可是却又没有办法,陆军打了败仗,海军虽然强大,可汉军并没有海军,沿海地区几乎都是列强的利益专区,日本人也不敢轻易的去轰炸沿海。

    更要命的是,王思锐拒绝了赔偿日本,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赔偿并没有停止,这也让其他国家没有了理由去给王思锐施加压力,为了日本人?他们还犯不上。

    没了华夏的赔款,日本人在那场战争中几乎是打光了所有的家底,国内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停滞,日本人也终于是尝到了战败后的滋味,与战胜之后完全判若两别。

    所以,小村寿太郎近一年的任务就只有一个,怂恿其他列强与王思锐开战,仅仅只是依靠日本人,是不可能打败王思锐的,只有再来一次联军入侵,只有打败了王思锐,日本人才能够恢复他们在华夏的利益。

    这一次,终于是让小村寿太郎找到了机会。

    “我觉得第一种说法还是不错的,我们可以试着与王思锐交谈一下,看看他的态度如何,如果能够保证我们的利益,那么默认这件事情也并非不可。”柔克义说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认同,现在已经不是几年前了。列强也根本就没有能力再去抽调更多的部队来远东打这场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会取的胜利的战争了。

    英国人在布尔战场打了三年,这场战争彻底的将英国人的自信给打没了,如果现在决定了要与王思锐开战的话,估计英国本土连一个士兵都不会派,顶多也就是从印度派点阿三。

    其他几个国家就更不可能派遣重兵过来了,所以,算来算去,也就只有日本和俄国两个国家可以派兵过来,但是数量也是很有限的。

    就他们知道的,王思锐手中差不多就有了近百万的军队,要想彻底的打败王思锐,洋人又需要多少部队?

    他们不是没有算过,也不是没有想过,加上之前的事情,王思锐在第二次清日战争当中所展示出来的肌肉力量,已经起到了震慑作用。

    至少,现在除了叫嚣着要报仇的日本人,和对土地有着无限贪婪的俄国人还愿意出兵以外,其他国家没有一个肯出兵的。

    英国人的确是做好了准备,可这个准备却并不包括英国陆军,他们希望利用日本人,俄国人和蒙古人来逼迫王思锐妥协。

    “和谈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武力也绝对不能放下,我建议,我们应当组织海陆两军在渤海、朝鲜,香港三地进行演习。”萨道义缓缓的开口道,他必须要给王思锐施加压力了。

    ps:感谢迷碎之心的两张月票支持,虽然是昨天的,也是上个月的,但还是要感谢的嘛。

    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和月票支持,感谢微之笑者2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支持俺的书友们!(未完待续。)

274:再来一弹吓死你

    如果一个后世人在这里的话,知道了萨道义的想法的话,那么一定会为此而感到惊讶。

    目前萨道义的做法,简直跟二战前英国人玩的那一手绥靖政策相差无几。

    英国人并不想直接的去跟王思锐开战,因为战场距离英国本土太远,英国即便是世界老大,当下他们也无法支撑起在远东进行一场世纪大战。

    所以,英国人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套自然就是目前所实施的这一套,通过武力来震慑王思锐,逼迫其对列强进行妥协,但是相对应的,列强也会拿出一些利益来还给王思锐的。

    而第二套方案,则是彻头彻尾的绥靖政策,另外还有就是远东战略的重心转移。

    如果无法武力压制王思锐的话,那么就让王思锐成为英国人在远东地区的一条走狗。

    说实话,英国人其实并不看好日本人,他们的发展潜力实在是太小了,本土根本没有任何的资源,在外也只有朝鲜和台湾这两块殖民地,加上日本陆军接二连三的战败,已经让英国本土那边产生了动摇。

    而美国人和德国人横插一杠,更是让英国人有些坐不住了。一个日本市场,跟华夏市场相比较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看着萨道义以及众列强的反应,小村寿太郎更是着急了几分。

    其他列强之间跟王思锐还有缓和的机会,可是日本人却是没有一丁点缓和的机会啊。

    北洋水师是灭在日本人手中的,日本人又从他们手中夺走了琉球,朝鲜,台湾三地,还顺带着搜刮走了大量的资金。

    可以说,日本人其实已经成为了华夏人的死敌,双方之间根本就没有缓和的机会,除非日本人愿意将吃进肚子里的全部吐出来,可是这可能吗?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破坏其他人的这种想法,绝对不能轻易的让他们去跟王思锐进行和谈。

    “诸位,虽然和谈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对于王思锐,我觉得我们并不能完全的去信任他。用一句华夏的古话来形容的话,那么王思锐完全就是一条喂不熟的白眼狼。

    现在他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抗衡我们,所以,他们会选择龟缩起来,装作一条和善听话的家犬,时不时的对着我们摇一摇尾巴讨好我们,以放松我们的警惕。

    可一旦他有了足够的实力,当他觉得有能力与我们进行博弈的时候,他就会立即展现出真实的面目。

    这些年来,我们并不是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吃过亏,反而我们吃的亏很大。美国朋友当初想要与王思锐进行贸易,从而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事实上美国也通过这次的贸易缓和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可是后来呢?

    当得到了大量的物资之后,王思锐便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与美国朋友讨价还价,想要与美国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对话。这无疑显示出了王思锐的野心。

    德国朋友也与王思锐有着不错的合作,可是现在呢?德国朋友在山东那边的利益,王思锐还不是说扣就扣了下来?

    而对付这种白眼狼,我们必须要狠狠的出手教训他一下,彻底的将他打怕,让他不敢在有任何的想法,否则的话,早晚有一天,他便会反过来弑主。

    就好比现在的这封通电,现在他有实力控制整个华夏了,所以,清廷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小村寿太郎悉心的说道,虽然话语中处处都来自于真实的情况,可是小村寿太郎却很巧妙的将王思锐描述成为了一只白眼狼,如果现在不收拾他,那么以后想要继续收拾他可就没有机会了。

    “恩,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如我们先讨论一下,如果武力干涉的话,我们各自需要出多少的部队?”萨道义又岂能不明白日本人的心思?

    虽说日本人现在还坐在这里,可实际上在第二次清日战争失败之后,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坐在这里的资格。

    日本人可谓是绞尽脑汁的想要将其他国家给拖下水,可其他国家也都不是傻子,如果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又凭什么为了你日本人去得罪王思锐?

    至于《辛丑条约》,起初他们的确是抱着美好的幻想的,可事实上呢?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不少国家都看出了想要完全的将这份合约执行到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样必然会将华夏彻底的推到他们的对立面,甚至,以王思锐的尿性,以后他们国家的产品恐怕一点也不会进入到华夏市场。

    华夏人不是印度人,华夏人不是那么容易被屈服的。

    美国人其实在去年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加上与王思锐交恶之后,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隐隐有种去而复返的姿态,所以,美国人那边已经开始酝酿着要返还辛丑条约的赔款了。

    “我们日本人可以出八个师团14.4万人的兵力。”小村寿太郎第一个表态道。

    如果没有第二次清日战争的话,那么日本人还有能力拿出至少十个师团的部队投入到新的战争当中,可这次日本人需要恢复第三和第五两个师团的战斗力,这就让日本人不得不勒紧了裤腰带。

    而这八个师团,其实有五个是朝鲜师团,真正日本本土师团,他们最多也就只能拿出三个,再多的话,怕是会本土不稳。

    日本的师团是按照德国师组建的,每个师团1.8万人,还没有二战时期那种动则两三万人的师团出现,与王思锐的汉军相同。不过在火力方面,日本人却完全没有办法去跟汉军相比,就是德国师也不能跟汉军主力相比。

    “我们俄国人最多出兵五万,再多的话,远东地区就有些危险了。”俄国人格尔思想了下,说道。

    俄国在远东只有十多万的军队,防守如此大的领土本就有着很大的难度,也幸亏他们北边没有其他国家,甚至还有很大一片的无人区,不然的话,俄国人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领土都是一回事。

    出兵五万,其实已经不少了,再说了,俄国的局势又不是像日本人那样,已经穷途末路了。

    当然,俄国对于领土的渴望却并没有减小,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格尔思甚至已经在酝酿着将黑龙江收入俄国的版图了。

    “很抱歉,我们美国无法出兵,我们的总统目前并没有战争的打算。”柔克义直接拒绝了通过战争来解决这次的危机。

    对于王思锐,柔克义的心中还是比较复杂的,可以说,王思锐给了他新生,大量的订单,一度甚至让柔克义无限的接近了白宫,甚至未来有可能直接登顶。

    可是随着总统被人刺杀,新总统的上台对华夏的政策发生了改变,原本就要进入白宫的柔克义,也只能被打发回了远东。

    虽然美国与华夏交恶,但是柔克义与王思锐却一直都是朋友,就在上个月,王思锐还邀请柔克义参观了福特工厂,并且决定等到福特t型车下线以后送给他一辆代步。

    两人虽是朋友,但在国家立场方面,却又不得不站在对立面,这个决定,对于柔克义来说很痛苦。

    在柔克义表态无法出兵之后,其他几国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英国人正在舔着伤口,所以此次只能派印度阿三前来作战,德国人是无心挑起战争,他们只想和平发展,眼见着英、德两国都不出兵了,法国人自然也不会单独出兵,他们表示可以派一些越南人从南部攻击华夏边境地区。

    奥匈帝国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派兵来作战了,跟着大哥们吃肉就好了,大哥们都不玩了,他还玩个什么劲儿?

    所以,算来算去,真正的‘精锐’,其实也就只有日俄两国的不足二十万军队,如果是三年之前,二十万军队差不多能够打下华夏整个国土了。

    可是现在,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甚至有可能连一个盛京都占领不了。

    自从王思锐控制盛京之后,基本上已经将盛京打造成了一个兵站,那里的士兵更是多不胜数,有盛京本地的,还有其他地区调过去的,里面起码有二十万以上的军队。

    所以,就这点军队,其实已经失去了武力干涉的资格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听英国人的建议,几国各自派一些部队到朝鲜和香港进行陆军演练,给汉军施加压力,同时在渤海进行海军演练,秀一下肌肉就好了,真打起来的话,还是尽快逃跑吧。

    一名侍从官急匆匆的走进了会议室,附在萨道义的耳旁低声的说了几句,旋即将手中的一张纸递给了他。

    听着侍从官的话,萨道义这次是真的震惊了,比听到王思锐通电反清还要更加惊讶。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萨道义缓缓的开口了,其实他们都接到了这条消息,只不过没有必要全部进来,而是让英国人自己进来通报一下,然后在告诉大家就行了。

    “就在刚刚,王思锐发布了对汉军的整编计划,汉军即将被整编为五个集团军,一个卫戍军,共下辖十八个军,九十个师,一百五十余万人的部队。”

    这些列强代表在听到萨道义的话之后,瞬间惊讶的合不拢嘴,满脸的不敢相信:“哦买噶,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部队?”(未完待续。)

275:突然暴增的军队

    “不管消息是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打听清楚,军队大规模的整编,是必须要调防的,把所有人都派出去,密切观察注意华夏境内汉军的调动情况。”

    于是乎,洋人们纷纷派出了自己所有的耳目,甚至连那些传教士也成为了他们的眼睛,密切的关注着军队的调动。

    王思锐的整编计划,的确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如果王思锐只是公布整编多少个师,那么洋人还会以为这有可能是他在故弄玄虚,想要恐吓一下他们。

    可是王思锐却是直接公布出了军队的总人数,这么一盘算下来的话,每个师的人数差不多就是在1.8万人左右,这是汉军目前的正常编制,这可了不得啊,谁都不知道,汉军为什么会突然间窜出这么多的军队?

    天津。

    坐了一天一夜,差不多二十个小时的轮船,蔡松坡等人终于是抵达了天津。

    从上海到京城,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先坐船到天津,然后再乘坐火车到京城。这样比全部走陆路的话,要快上半个月左右,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能抵达京城。

    而天津至京城的铁路本就有一段,后来八国联军时期被破坏掉了,联军撤军之后,王思锐筹集重金恢复了那段铁路,并且用了两年的时间,成功的连接了天津至京城余下的路段,这条铁路于一年前正式通车。

    而与其一同通车的,还有京城至保定,据说明年的时候,黄河大桥便会完工,最迟后年,京城至汉口的铁路便会开通。

    到那时候,南来北往的可就方便的多了,时间上也能节约五分之四左右。

    蔡松坡他们刚好赶了个大早,来到天津车站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人,几人很快的便走到了售票窗口。

    不过在他们前面的那些人,好像并没有买到车票,三人只不过是不死心罢了,所以才硬着头皮试一试的。

    “你好,三张今天到京城的车票。”蔡松坡按照窗口公示的票价,从口袋里掏出了三张票的银子,直接通过小窗口递了进去。

    “对不起,近期内列车不对外运行,如果您有急事需要去京城的话,可以顾一辆马车过去。”售票窗口内的一名妇女语气和蔼的说着,手中正拿着一支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透过窗口,蔡松坡看到了那张纸上的内容,近期因为调度安排问题,列车不对外运营,具体恢复运营时间暂定。

    “为什么?这近期一没有下雨,二没有动乱,好好的铁路怎么就不运行了呢?”蔡松坡有些急了,对于乘坐国内的铁路,他还是比较激动的。

    毕竟这是国内的第一条铁路,而且价格也并不贵,一张从天津到京城的车票只要一两银子,就是顾上一辆马车,到京城那边也得至少五两银子才行。如果乘坐火车的话,他们三个等于是省了二两银子。

    也正是因为价格并不高的原因,所以自从这条铁路开通以来,每一趟列车上几乎都是人满为患。

    “是因为调度的问题,我们只是售票的,上面说不让卖票,自然就不能卖票。”售票员说道。

    “您好,我们三个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想尽快到京城报考陆军参谋学院,晚了的话怕赶不上这一期的报名,所以有些急了,还请您见谅。”张孝准轻轻的拉了拉蔡松坡,旋即上前解释道。

    “就感觉到你们三个身上一股子的兵味,要想买票也可以,出去左拐,大约一里地,到那里的天津预备役兵站去开一份证明,然后拿着证明在过来取票。”售票员说道。

    “好的,多谢了!”张孝准对着售票员表示了感谢,旋即便拉着其他两人离开了这里。

    而后面的人也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一个个的只能无奈的离开,铁路是官府的,人家说不运营你能怎么着?

    再说了,铁路自从开通之后就没有挺过,即便线路检修,也只是一周内每天停上半天的时间进行分段检修。

    这次直接无限期的停运,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事。

    “我闻到了一股战争的味道。”蒋方震叹了口气,说道。

    “战争?”蔡松坡微微一愣,旋即仔细一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

    铁路虽然是国家的,但修建铁路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方便百姓的,铁路还具有更加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而铁路庞大的运输力,更是可以一夜之间将部队投送至百里之外的战场,用来调兵遣将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蔡松坡曾经私下里不止一次的批评过王思锐的一些做法,比如畸形的工业部署,国内的工业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军工产业打造的,民用产业几乎为零。

    再比如王思锐的仁政政策,这个倒不是说不好,而是王思锐步子迈的有些太大了,以华夏目前的情况,还不足以支撑他的仁政,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

    百姓也是需要适应的,不能一下子给他们的待遇太好了,这样会让一些人膨胀的。

    而对于政府来说,这样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况且政府本就没钱,如此一来,口袋里就更是空空如也了。

    尽管蔡松坡在很多方面都对王思锐进行了批判,可唯独铁路这一块,蔡松坡不仅没有批评,反而大声的叫好,甚至认为,应该修建更多的铁路。

    因为铁路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无论是商业意义还是军事意义都很重大。

    谈吐之间,几人来到了一里地以外的天津预备役兵站。

    其实这里只是一间普通的门店,挂上了预备役兵站的牌子,平时主要负责为百姓解释一下军队和预备役的性质,包括晋升的途径,服役的期限,军饷福利待遇等等。

    说白了,其实这里就是一个军队宣传的地方,必要的时候,这里也承担招兵的任务。

    几人进入到了预备役兵站内部,房间并不大,只有百十平左右,里面空空如也,除了几名军人以外,也就只剩下了一些破旧的桌椅。

    “你好,请问是来了解军队政策的吗?”一张桌子后的军官看到了蔡松坡等人,站起来笑着问道。

    “你好,我们是留日归国的学生,想要前往京城报考参谋学院,不过现在却买不到车票,他们说让我们来这里开具一份证明才行。”蔡松坡说出了他们的来意。

    “哦?留洋的高材生啊?你们是日本哪座学校的?”军官笑着问道。

    这些留洋归来的学生在军内的确很吃香,在国外进修了几年之后,在经过参谋学院的培养,这些人的晋升步伐往往要比本土直接培养出来的军官要快很多。

    其实这也正常,本土军校学员里大多数都是军队送过去的,他们还要学习认字什么的,比起那些留洋学生自然有着很多的劣势。

    不过本土学员也有本土学员的优势,比如,从军校回到部队之后,他们可以直接被任命为参谋,或是排长。

    而那些留洋回来的,却是实习参谋以及见习排长,这两个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我们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现在还没有毕业,我们是提前结业回国参军的。”蔡松坡说道,旋即将自己的证件递给了对方。

    其实也就是个学生证,他们没有结业,自然不可能有结业证,这本证件也是他们唯一的身份证明。

    军官将一名士兵招了过来,将三人的证件交给了那名士兵,然后又询问起了三人的家庭情况。

    等问的差不多了,蒋方震等人却还是一肚子的疑惑呢,自然要问个清楚了。

    “不知这铁路为何突然就不对外运营了呢?”

    “嗨,你说这事啊?你们估计也是刚下船还没有了解吧?咱们汉军近期要进行全面的整编,以前藏着的部队也拿了一部分出来,这次参与整编的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万人,被整编为了五个集团军,十八个军,九十个师。

    咱们天津这边有两个预备役师被授予了七十一师和七十二师,被整编到了第二集团军,这两个师要调防到第二集团军的防区。

    另外南来的北往的,还有很多部队要调到其他的区域,铁路资源本就紧张,所以只能全力保障军队的调防了。不过等这两个师走了以后,铁路应该就会恢复运营了,以后等部队来了再暂停。没办法,一切为了国防嘛。”

    “什么?一百五十多万人?咱们不是只有六十多万军队吗?”张孝准惊愕道,这个消息简直犹如晴天霹雳,汉军怎么就突然暴增了一倍多呢?

    “呵呵,六十多万人那只是主力正规军,是有番号的部队,以前预备役是没有番号的,被授予了番号之后才是正规军,享受正规军的福利待遇。就说第一集团军那边吧,改编之前他们手下只有六个师,但是却有十个已经形成了战斗力的预备役师,这些可都是已经训练了一年以上的老兵,你说这改编之后,人数要是不暴增那不等于白练了嘛。”

    “这……”这些轮到蒋方震震惊了,他知道预备役,但却没想到竟会有这么多的预备役,只不过对于那些预备役的战斗力,他还是保持一定怀疑的,毕竟是预备役,无论训练还是装备都比不上正规军,虽说现在顶着正规军的名字,但内在的却还是预备役。

    很快,那名士兵拿着三人的证件回到了办公桌这里,并且拿着三张纸,上面印有天津预备役兵站的公章和他们的个人信息。

    “好了,拿着这三张条子到售票窗口那里领票,然后听从车站人员的安排蹬车。”

    ps:感谢九彩之光的两张月和打赏支持!感谢微之笑者2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呆子的月票支持!感谢44ffffff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276:不是我跟你们吹

    京津铁路,最早的计划是修建一条京城至奉天的铁路,被命名为京奉铁路。

    1881年,京奉铁路第一条线路建成通车,这条铁路被称之为唐胥铁路,由唐山开往胥各庄,全长十二公里。

    1893年,唐胥铁路南北分别延伸至山海关以及天津,改称为津榆铁路。

    1894年,津榆铁路经津芦铁路延伸至北京,又称京山铁路。

    后来清廷原本是打算继续修建关外铁路,一直延伸到奉天的,但是因为甲午战败,庚子国难等等,所以修建铁路的事情便暂时耽搁了下来。

    而庚子国难好不容易过去了,但朝廷却又落入了王思锐的手中,于是,这条铁路便始终没有继续修建。

    庚子国难时期,京山铁路被破坏的很是彻底,王思锐通过了几年的时间,彻底的将这条铁路修复,并且进行了加固。

    从京城至山海关的这一路铁路,倒是成为了目前国内质量最好的铁路。

    不过,因为车组的原因,所以火车的速度并不怎么快,甚至在王思锐看来,这些铁路完全就是在浪费资源。

    在后世,王思锐更是见惯了动则两百五十公里以上的高速动车,即便是普通列车,时速也有一百多公里每小时。

    而现在,京津铁路上列车的负荷平均时速仅为十六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还不及战马跑的快。

    火车与铁轨的剧烈摩擦,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响声,不过坐在这列列车上的人,却并没有感到这列列车的速度像是蜗牛一样。

    虽然这列列车的速度要比国外的列车速度慢一些,但是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铁路,庚子国难之后,汉军强势的收回了铁路的所有权,并且独自运营这段铁路。

    采取的更是薄利多销的模式,每张票价仅为一两银子,且每隔一个小时便有一趟火车发出。平均每三趟火车中就有一趟是客车。

    “啧啧,坐着我们自己的铁路,感觉就是爽啊。”张孝准兴奋的趴在车栏板之上,看着四周的景色,甚至隐隐还能够看到几年前那场大战的痕迹,一脸兴奋的感叹着。

    他们乘坐的并不是一辆专用客车,而是平时用来拉煤装货用的货车,与他们一同乘坐这辆火车的,还有七十一师一个团的部队。

    当然,为了能够多运送一些部队,所以每一辆车头后面都是拖着一排长长的货箱,平均每一节火车箱里,至少装了一个连的士兵,而这么做的后果,自然也就很明显了,火车的速度因为超负荷的运载,不得不将十六公里的时速降低到了十三公里。

    也就是说,从天津到京城,他们需要在列车上待上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而且还是这种露天的车厢,车厢里到处都是拥挤的士兵,他们甚至连物资都没有携带。

    据说他们的物资在张家口那里等着他们呢,从那里下了火车之后,直接领取部分物资,然后赶往新的驻地,在那里继续获得补给。

    汉军的预备役制度,不仅仅只是为汉军提供了大量合格的士兵,同时还为汉军在境内调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部队调动的时候,可以不用去管他们的物资,因为在汉军控制的境内,但凡是有预备役部队的地方,在军营里都有一座预备役的仓库。

    而这座仓库里,常年准备着一个师的物资,如果是一些战略要地,比如盛京,比如被王思锐划定为战略重心的郑州,那里的物资足以一次性的补充一个集团军的部队。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战略重心城市,只不过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在哪里?

    “是啊,离开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是那么的弱小,等我们学成归来以后却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落后了。”蒋方震暗叹道。

    通过与同车厢的部队士兵聊天,蒋方震等人也是感触很深。

    几乎每一名士兵都认识字,甚至还能简单的写上一封家书,虽然字迹并不怎么好看,但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而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支刚刚从预备役改编过来的七十一师,部队士兵的素质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差,甚至跟正规军都有得一比,比起日军来说,也是难分伯仲。

    他们的武器虽然比起正规军的确低了不止一个档次,但是比起日军,他们的火力还是很猛的。

    而通过与这些士兵的聊天,也彻底的改变了蒋方震之前的想法。

    之前总是觉得预备役终归是预备役,即便改编成了正规军,他们也只能是披着正规军编制的预备役,短时间内是绝对无法像正规军那样强大的。

    可是现在,蒋方震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是离谱。

    预备役在火力配置方面的确不如正规军,但也要比其他列强的军队好很多。

    每个营配备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两门60毫米迫击炮,仅仅只是这些,就已经可以完完全全的压制住日军了,更何况,还有人手一支的自产的毛瑟步枪?

    自产的毛瑟步枪蒋方震也看过,拿在手里感觉过,只不过因为他的身份原因,所以是没有资格进行实弹射击的,那名士兵将子弹取出之后,只是将一杆空枪递给了他。

    仅仅只是一支空枪,蒋方震也能够感觉到这支步枪的优秀。它绝对超出了日军的三零式步枪不止一个档次。

    虽然比起德国原产的毛瑟步枪还有一些不如,但是这些差距已经被无限的接近了。

    而这仅仅只是预备役的装备情况,那么正规军的装备情况呢?蒋方震不敢去想,他也知道了去年的清日第二次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打赢了。

    “胡连长,能跟我说一说咱们军队的情况吗?我看咱们预备役的装备就要比日军主力还要好,那正规军应该更好吧?还有,我怎么没见咱们有炮兵呢?”蒋方震有些不甘心,尽管问的太多,会有可能让人把他当作奸细,虽然即便是现在不问,过不了多久他也会知道这些情况。

    可作为一名华夏人,作为一名励志要让祖国强大的军人,他在见到这支部队的第一时间,便爱上了这支部队。

    “行,反正闲着也没事,跟你讲一讲也是没关系的。”胡连长无聊的点了点头,这些信息也并不算是什么高度的机密,当然了,他一个连长又能知道多少的机密?

    “当时我在正规军的时候,那可是正规军最强大的时候,平均每个连就有一挺重机枪,营部那里还有一挺支援机枪,一个营就有五挺重机枪。不过后来随着部队的扩充,机枪数量的不足,只能从正规军那里抽调武器了,不过现在正规军那边每个营依旧保持了两挺重机枪的火力。

    像我们营的这挺重机枪,就是从我的老部队带过来的。那边的迫击炮数量稍微多一点,毕竟是主力部队,当时我们这些人才刚刚成军,也用不了那么多的迫击炮。那边是每个连有一门迫击炮,作为近距离单兵支援火力。

    至于炮兵,这个就跟咱们没关系了,统帅把全军所有的炮兵都集中在了一起,不过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你是没见去年的那场战争,咱们的炮兵一百多门炮对着小鬼子齐射,小鬼子都还没冲到阵前呢就干掉了一大片,那场面,要多震撼有多震撼。”

    “胡连长,您一定立过很多功吧?”蔡锷看着胡连长胸前挂着的一排军功章,有些羡慕的问道。

    虽然并不知道这些军功章到底代表着什么,但一名军官身上竟然能挂着这么多的军功章,对于军人来说,这无疑是象征着身份的最好证明。

    “那是,不是我跟你们吹牛,去年跟小日本打的那场仗,我在咱们汉军的功劳可是排名前三的。诺,看到了没?”胡连长指着自己胸前的军功章,满脸得意的炫耀道:

    “这个呢,是纪念章,凡是参加了那场战争的,都有一枚纪念章。”胡连长指着那枚上面印有清日二三个字的纪念章说道,意味着清日第二次战争。

    “这个,铁十字勋章,击毙五名敌人才能获得。”

    “这个,铜十字勋章,累积五个铁十字勋章,或者击毙营长以上军官才能获得。我运气好,只积累了三个铁十字勋章,就干掉了一个小鬼子的中佐,所以获得了这枚勋章。”

    “哦?那您怎么会来预备役呢?您有这么大的军功,按理说应该留在主力部队才能发挥出你的能力啊。”蔡锷有些愣了,三枚铁十字勋章,就意味着击毙了至少十五个敌人,而那枚银十字勋章也更是说明他是一位绝对优秀的王牌士兵。

    可这样的军人,而且还是军官,又怎么会被调到预备役呢?不仅仅只是蔡锷想不明白,蒋方震与张孝准也想不明白,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啊,还是说,胡连长翻了什么错误?被发配到预备役这边来了?

    “嗨,别提了,还不是统帅亲自定下的规矩?为了这个规矩,全军不知道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军人整日以泪洗面的。”胡连长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当初他也找自己的老长官求过情,可是没有办法,没人敢忤逆统帅的命令,他的调令是军部直接下发的,也没人能插得上嘴。

    “什么规矩?”

    “凡是获得铁十字勋章以上的士兵或军官,除相应的奖励以外,必须调入预备役服役,并且晋升一级。就我们七十一师,班长级别以上的军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都是从前线调回来的。”

    “好,这个办法好……”蒋方震瞬间便明白了王思锐的意思,尽管看起来对那些立功的军人有些不公平,但是对于军队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未完待续。)

277:如此汉军焉能不强大?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装备,打的就是综合实力。

    可再好的后勤,再好的装备,再好的综合实力,那也是需要人去操作的,没有优秀的士兵,一切的再好,那也只能是浮云。

    在日本,优秀的军人,军官,他们会在军队中得到飞速的发展,会被各级军官当作重点来培养,培养他们指挥作战,培养他们一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措,才会让日本军队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他们的军官是很优秀的,他们的士兵也是训练的很精锐。

    甚至一段时间内,蒋方震都想回国之后按照日本的方式去编练一支部队,只要他能够保证有能力的人能够得到信任,那么这支军队早晚都会强大起来的。

    可是今天,在听闻了汉军的做法之后,蒋方震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他找到了一个比日本人更加优秀的方案。

    这么做虽然短期内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会使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急速的下滑。可是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这些能够获得军功章的,哪一个不是杀死了五个敌人以上的精锐士兵?而能够在一场战争中杀死五个敌人,这就已经证明了他们是优秀的,他们打仗是有一套的。

    而这时候却让这些人回到后方去训练新兵,将他们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直接传授给这些新兵,从一开始,就让他们接受最好的训练,避免了无谓的弯路。

    而这些士兵吸收了这些精锐老兵的作战经验,作战技巧,到了战场上之后,他们所发挥出来的威力,绝对要比普通方式训练出来的士兵更大。

    同样的,到了战场上之后,他们也会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再将学到的经验归拢到一起,形成一套更完整,更完善的作战经验。

    这个时候,再将他们调回来培训新兵,效果将会比之前更好。

    这就好比一个老师只教你一加一等于二,然后你在实践中学会了一加二等于三,并且总结出了一加三等于四。然后再将这些教给其他人,那么他们就可以直接从一加四等于五来开始学习,节省了前面摸索的步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而这样的一支军队,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后,这支部队便会越来越强大。

    如果战争一直持续下去的话,那么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支部队便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这是无需质疑的,很简单的一个理论,根本不需要去验证。

    蒋方震已经是越来越佩服王思锐了,心中隐隐的也有了更加坚定的想法,他要去追随王思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将这个国家给壮大起来。

    一路上,军列并没有停靠任何一个站点,列车只在经过京城的时候停靠了几分钟的时间,这个团的团长到车站那里签了到,然后将蔡锷三人交给了车站负责的军官,然后这趟列车便继续西行。

    除了团长以外,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到底是哪里,他们只知道,他们将乘坐火车前往张家口,在那里获得补给之后,在步行至自己的战区。

    “胡连长,再会!”列车缓缓的驶去,蔡锷三人站在站台上,朝着他们乘坐的那节车厢缓缓的招着手。

    虽然只有短短十多个小时的接触,可是却让这三人深深的爱上了这支部队。

    虽然这些预备役师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可是三人却依旧在这支部队的身上感受到了强者的气息,就好像是一支百战沙场的精锐一样,让敌人有种闻风丧胆的感觉。

    “希望你们能够尽早的从军校毕业,说不定以后我们还能共事呢。好好努力吧,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同时也为了你们自己。”胡连长语重心长的说道。

    蔡锷等人微微一愣,脸色稍稍有些难看,不过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汉军从来不会因为那些虚无的东西去压制战士们的想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当兵打仗,除了看上了那些军饷以外,谁又不是为了自己呢?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不分先后,为国,为民,为自己,这是汉军的死规矩,谁都不能破坏。”负责接应他们的军官轻声的解释道。

    前面七一六团的团长已经将他们的档案转交给了他,而这位军官也知道,这三人是刚从日本回来的,有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所以便耐着性子解释了一遍。

    汉军从来都不禁止战士们为自己着想,但是也必须要有个先后顺序,你需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然后才是对得起自己。

    若是没有个先后顺序,那岂不是乱了套了?所有人为了自己,都可以去出卖国家机密,出卖军队情报,甚至是将军队的装备倒卖出去。

    汉军的管理,与华夏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军队管理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以前的朝代,当兵吃粮,但是上了战场,你也得拼死卖命才行,而且这个也是必须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就好比清朝,战败意味着什么?战败你就只能等着被处决,一些重要的将领甚至还会波及到他们的家庭。

    所以清廷军队在战败之后,大多数军官只有三条路可走,要么直接自裁谢罪,这样有可能不会波及到自己的家人,第二条路就是回来等着被砍头,搞不好株连九族,第三条路就是跑路,没有其他路可走。

    相比起这样的军事管制,汉军的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一些,按理说,规矩宽松了这么多,军队应该会很乱才对。

    并没有,华夏是个礼仪之邦,哪怕是普通的百姓,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他们也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汉军对于他们的宽容,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军饷,况且,死了以后还会有一大笔的抚恤金,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现在的汉军,其实隐隐的已经有了种后世美帝军队与小鬼子军队联合体的感觉。

    这个主要是加入了华夏文化在内,所以才衍生出的一种效果。

    “我想,我已经知道了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轻松的打败日本人了。”蒋方震深深的感叹道。

    这样的军队,不服不行,对于王思锐,那就更是不服不行了。

    他能够很好的收买人心,并且利用华夏的历史文化将军队的实力最大化,甚至可以想象一下,即便是没有现在的武器装备,汉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弱到哪去。

    “是啊,华夏百姓都是淳朴的,你拿他当人看,他就拿你当神看,上层做到了,下面也没有失望,若是清廷早些如此,焉有战败之说?”蔡锷同样感触颇深道。

    “日本走的是军国主义,欧洲各国走的却是资本主义,而我们,却像是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合体,综合了两种的优势,但却并没有出现排斥反应,这一点很是惊奇,倘若能够保持个十年,华夏民族必然崛起。”张孝准说道。

    负责接待的军官笑了笑,没有去理会三人的看法。

    华夏走的什么体制他不管,也没有资格去管,他只知道,在王思锐的带领下,汉军正在一步步的强大,百姓的生活正在一天天的变好,华夏也正在一天天的发生着转变。

    他只知道,只要紧紧的跟随着王思锐的步伐,他们早晚有一天能够横扫所有的敌人,这就足够了。

    他只知道,他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打胜仗,其他的事情,他们一概不管。

    这名军官派人带领着蔡锷等人前往了位于琉璃厂的陆军参谋学院,将档案移交到那里之后,参谋学院的人自会负责招待。

    当天晚上,他们在那里进行了身份确认,并且填写了报名表格,然后被安排了一间临时的宿舍,宿舍里共有五十张床位,全部都是上下铺,被打理的干干净净,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让人看起来就不忍随意的破坏这里的样子。

    尔后,几人一同前往了学员的餐厅吃了晚饭,晚饭期间,三人更是被这里的伙食所震惊,虽然只有一道菜,而且还是乱炖的大锅菜,但是在这道菜里竟然能够见到肉,而且还是大块大块的猪肉。

    陆军参谋学院有两种途径可以进入,第一种是军队保送,这类人可以直接进入军校编班学习,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准入考试。

    第二种则是外界报考,这些人需要进行一场考试,考试合格之后才会被允许进入军校学习。

    对于报考学员的身份,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仅仅只是一个考试,就已经将所有不识字的人给拒之门外。

    所以,那些普通人要想进入军校学习,只能通过第一种途径。

    因为三人都是留日的高材生,又是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了几年,对于军事上的一些东西还是比较了解的。

    加上三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成绩是前三甲,属于最优秀的那种。

    所以,在第二天的考试当中,三人也依旧霸占了当天五十多名考生当中的前三名,并且在分数上遥遥领先。

    当天晚上,三人便领到了学员军装,并且被分配到了一周后才开班的第二十五期参谋班进行学习,学制为三个月至半年不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从军校走出去就算是完成了任务的,到了军队之后,他们依旧要到随军军校里去学习半年以上的时间,只有最终的考试合格之后,才会被正式的转正。

    军校学习理论,军队学习实践,这便是汉军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式。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278:清朝的最后一天

    随着反清通电的公布,整个华夏内外纷纷乱作一团,内部是忙于新国家成立的一切繁琐事物。

    外部则是乱于王思锐的军改方案,虽说这一次王思锐利用军改这条弹幕成功的吸引了列强的视线,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王思锐也是几乎将他所有的底牌都给暴露了出来。

    眼下国内的预备役也只剩下了三四十万,而且基本上还都是刚刚进入军营的新兵,即便是这批新兵受训完成,那么短时间内也没有足够的军官骨干抽调给他们。

    汉军近几年以来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迅速了,而战争却又少之又少,现在能够支撑起近百万的预备役部队,那还是因为去年跟日本打了一场,让他们积累了不少的优秀军人。

    想依靠国内的那些战斗来积累优秀的军人?这个还是不要去想了,就国内这种战斗程度,提拔起来的军官也是难堪大任。

    而洋人们则是被王思锐的这一方案给吓的有些懵圈了。

    他们早就知道了王思锐手里有预备役,甚至已经准备了几年的时间。

    可是在这几年以来,王思锐总是在不停的加强工业设施的建设,王思锐手中有多少钱?洋人虽然不知道个具体的数目,但是也差不多的知道了个大概。

    大多数人看来,王思锐能有个三四十万的预备役就算是顶天了,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洋人在忙着求证,一方面等待国内的回复。王思锐则是在忙着批复各种各样的文件。

    原本已经准备了几年的时间,中央机构也基本上搭建的差不多了,各级别官员虽说还未凑齐,但勉强的也能够将这个国家给运行起来。

    可直到事前才发现,尽管已经准备了许多,可现在却还是要王思锐一份份的去批示。

    政府方面,因为新国家即将成立,王思锐又不希望清朝覆灭之后,在新国家成立之前有这么一段时间的空白期,他要求两个时代能够做到无缝连接。

    事实上要想做到这一点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毕竟现在他们就已经在管着了,到时候直接换个名字,往日怎样现在还怎样就行了。

    但问题并不是不存在,之前王思锐只是代清管理,现在则是自主管理,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去操作的,比如安抚百姓,犒赏三军等等,还有与洋人的周旋等等。

    所以,政府这边送过来的文件,就足以让王思锐处理上三天三夜的了。

    而王思锐又身兼三军统帅,是军队的最高负责人,所以军队这边的事情,最终也需要王思锐一点点亲自的去负责。

    如此一来,这工作量也就骤增了许多。

    “咦?有趣,没想到竟然来了这么多人。”看着手中的那份名单,王思锐心里面颇有些得意。

    这是陆军参谋学院的最新一期学员名单,外界报考通过考试的一共有三十多人,而军队推荐的有四百多人,两者加在一起不足五百人。

    军校那边负责人的意见是将其划分为十个班,每班五十人,外界报考加上部分军队推荐的学员化为一个班。

    对于这种想法,王思锐之前是一并同意的,毕竟外界报考过来的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军事基础,所学习的内容也与军队推荐过来的不同,他们的学制要比军队学员更久一些。

    而参谋学院这边又分为四个科目,参谋,指挥,炮兵,辎重。

    因为汉军需要大量的参谋人员,所以参谋科目的人数是最多的,占据了足足六个班的名额,余下的指挥两个班,炮兵一个班,辎重一个班,共十个班。

    只是让王思锐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前来报考的学员当中,竟然有几个他认识的人。当然,是从史书中认识的。

    最出名的自然是蔡锷,蒋方震,张孝准,阎锡山,段芝贵这五位大能,还有后世北洋陆军二十四上将中的孙传芳,王占元,齐燮元,王承斌这四位。

    可以说,这一期的参谋学院中,可谓是将星云集。

    很快,王思锐在这份报告上作出了自己的批示,报考进来的学员,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专业。

    汉军短期内的本土防御基本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了,一百五十多万的部队,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本土的安全了,所以,王思锐也不希望再去用之前的方式,一股脑的将所有人都送到一个地方,让他们学习那些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东西,成为一个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现在,他有了更多的选择,而王思锐唯一的遗憾就是,国家没有海军,以汉军目前的能力水平,经济水平,也无法养活起一支庞大的海军,哪怕只是一支保卫本土的海军也养不活。

    而以现在王思锐在国际上的处境,基本上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卖给他海军军舰的,也没有人敢卖给他,自己去造军舰?好吧,也就不说百年海军了,没个一二十年的钻研,恐怕他们连万吨级的战列舰都造不出来。

    海军不行,那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解决这一弊端了。

    许久之后,王思锐从一堆文件里挑出了两份文件,盯着那两份文件看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其中的一份文件放了回去,然后,在留下来的这份文件当中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本土防御战略,这便是未来几年内,王思锐所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军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去扩军,但是装备,该更新的还是要更新的,该补充的还是要补充的。

    但是这一切,都要依靠强大的经济能力支撑着才行。所以,这份文件的核心意义在于,重点发展经济,补强军队装备。

    ……

    “我说王大人啊,您可真是心宽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在这里签署这些不要紧的文件呢?”王士珍气愤冲冲的走进了王思锐的办公室,在看到王思锐还在批示那些文件之后,心中瞬间倍感无奈,也有些生气。

    “这怎么会是不要紧的文件呢?每一份都很紧急的,必须要尽快处理。”王思锐抬起头来看了看王士珍,脸上微微一笑。

    “明天皇帝就要退位了,咱们的新国家也要成立了,可这最重要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个结论,你倒是好,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挺清净的,我们外面吵翻了天你也听不到。”王士珍气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王思锐仍旧不紧不慢的表情,瞬间有些泪崩,继续说道:

    “就先说我们递上来的案子吧,你是怎么考虑的?军队和我都提议由你直接登基,其他人有中立的,有共和的,好歹你也给个决定不是?就这么不吭不响的,后面的工作该怎么进行?国家的名字又该怎么命名?”王士珍心急火燎的说着,这么大的事,王思锐竟然不去理会,换谁睡不着急?好歹你也给个说法不是?

    “这个我还没有考虑好,国家的名字就用中华,这个是早就商定的,明天早晨八点钟,我们正式宣布国号中华,国家正式成立,十点钟发布退位诏书,其他的事情照旧,以前怎样,现在还是怎样,难道换个名字就不工作了吗?”王思锐表现的倒是淡定至极。

    其实关于体制王思锐还真的没有考虑好,倒不是说他不想当皇帝,可当了皇帝之后,后面的事情可还多着呢,最起码你的封王吧?这些王以后该怎么管理?

    还有其他一大堆的问题,虽说现在百姓对于皇帝并没有抵制心理。

    好吧,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孙某人现在还不成气候,在汉军的治下,他们也搞不起什么起义之类的事情,满清控制的旗下也只剩下了两广,可两广地区那可是列强支持的地方,岂能由得他们乱来?

    所以,孙某人等现在都还蜗居在檀香山呢,连国门都进不了,至于香港,别提了,英国人是不会让他们到香港去的,除非他们能够在汉军的治下搞些暴动事件。

    但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正在一天天的变好,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跟着你闹革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国内没有了宣扬共和的理论,加上前后朝代的基本无缝连接,王思锐只要有称帝的心思,百姓会很乐意拥护的。

    相反,如果选择了共和,那么之后在想登基称帝可就难了,甚至是统治了华夏两千多年的帝制体系将会从此彻底的退出舞台。

    听着王思锐的话,王士珍的脸色瞬间落了下来,他可是一个拥护帝制体系的人,说他思想迂腐也好,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也好,他都不在乎。

    王士珍又与王思锐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便离开了办公室,他觉得在王思锐这里已经得不到什么重要的答复了。

    但是,王士珍却不甘心就这么让王思锐拖延下去,这样是会坏事的。

    “怎么样了?”段祺瑞等人见王士珍走了出来,急忙关心的问道,这些都是支持王思锐登基的主。

    “还能怎么样,打太极呗。”王士珍颇有些不满道,旋即看了下四周,低声道:“我们不如……”(未完待续。)

279:我们的中华帝国

    1904年,1月1日。

    对于国内百姓来说,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百姓们依照往常一样,一大早的便起床,或是在家中做工,或是到城里去找个临时的工作干干,也有不少人是有目的的,他们已经被各地的企业聘请,成为了那里的正式工人,每天都要按时按点的去上工。

    对于这样的生活,百姓们已经相对较满意了,如果,如果那些工厂能够再多一些,能够让更多的百姓进入工厂工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虽然现在工厂的数量并不多,但百姓们也并没有失望,因为在一年以前,他们这座县城里还没有哪怕一座工厂。

    而且据听说,今年内他们这里还会新建几座工厂,到时候需要的人手至少也有几千人呢。

    这日子有盼头,家里有吃的,即便实在是没有吃的,官府那里还每天设有救济点可以领到吃的,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奢求的?

    比起前几年来说,他们觉得自己现在过的才是人的生活,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以前的那些日子,甚至连猪都比他们过的好。

    军队,依旧在忙碌着,南来的北往的,在全国一处处地区往来交汇,他们并没有慌乱,井然有序的路过一座又一座的城池,除了需要补给的时候,会派一队士兵进城去领取补给,其他的时候,军队是不会进城的。

    即便是路过了乡下,军队也不会随意的去打扰百姓。

    相比起前几年的清军,百姓们对于汉军已经是从心底里接受了他们,这样的一支好军队,上哪找去?

    当然了,全国有四亿人口,汉军一百五十多万,平均每三百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当兵的,现在每个村子里都有当兵的,通过这些人的传播,汉军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好的,威望也同样是很高的。

    洋人那边依旧忙碌着,接收着从各地传来的情报,大量的汉军从军营内走了出来。有的军营比较好找,有的军营则在大山之中,如果没有当地向导的话,很难会找到那里。

    但是现在,随着汉军的整编,他们需要调动到新的防区内驻防,他们需要离开自己的营地,于是,原本还感觉不怎么多的汉军,竟然突然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道路上到处都是汉军部队,密密麻麻的。

    而列强那边也正在汇集着这些情报,他们在判断,判断王思锐公布出来的数据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只不过,看这目前的这些情报,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相信了这是真的。

    相比较于各界的安静或是忙碌,今日的京城,表面上看起来依旧如同往常那样,该上工的上工,该摆摊的摆摊。

    只不过在政府内部,却是忙的一塌糊涂。

    尽管前期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而今天也只有两个工作要做,但他们依旧还是觉得时间有些不太够用,甚至整个人都激动的有些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

    七点五十分,王士珍从王思锐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手中拿着王思锐刚刚签署的国家成立的宣言。

    按照流程,王思锐签完字之后,应当由王士珍亲自拿着这份宣言前往电报室,用明码通电通报给全世界各地。

    但是在半途中,王士珍却悄悄的拐了弯,然后将通电的第一页拿了下来,从怀中取出了一页新的塞了进去。

    这份通电有两页纸组成,第一页大概有三百字左右,第二页则有二百来字,第二页后方是王思锐的签字。

    事实上,这份通电是昨天夜里王士珍等人熬夜准备出来的,他们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更换通电内容这么简单,他们还必须要将这两页通电的内容,完美无缺的联系在一起。

    没错,王士珍等人就是在做历史上已经有不少人都做过的事情,就像李世民当上皇帝那样。

    王思锐现在不是拿不定主意吗?那么很好,既然王思锐自己拿不定主意,那么就由他们来帮他拿主意吧,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就算王思锐发火,又能发到什么地步?总不能砍了他们吧?顶多也就是将他们罢免回家,可那又怎样?无所谓了,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功臣,即便是回家了,那也照样能够过上很好的日子。

    再说了,真以为这三年的高层生活就是白混的?他们手下各自也有了不小的势力。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回了家,他们的决定也依旧能够影响到一些部门的考虑。

    然而,王士珍等人这么聪明的帮王思锐做了决定,难道不怕王思锐恼怒吗?

    当然怕,不过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

    王思锐现在可是连三十岁都不到,还年轻的很,可他们这些人呢?最年轻的也四十多岁了,一个个的也肯定在王思锐入土之前早就入土了。

    加上王思锐在军中的威望,这也就奠定了无论他们怎么闹,这个国家始终也还是会在王思锐的控制当中。

    当然了,他们也没想过要去闹,他们只想将这个国家发展强大到足以跟列强比拼的程度。这样的话,他们也就可以名垂青史。

    毕竟和珅的日子人人都想要,可那种骂名却没人想背,还是留个好名声被后人仰望比较好。

    换好了通电之后,王士珍拿着那份新的通电走到了不远处的电报室。

    那里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电报,有最新式的无线电报,也有老式的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主要是用于联络军队以及各个省份的,有线电报则是与洋人联络使用的。

    这封电报被篡改的内容并不多,只有区区一句话,国号为中华,改为了中华帝国,新帝王思锐将于二月初二正式登基。

    可不要小看这一句话,也正是这一句话,就彻底的决定了新的国家将继续采用帝制这一体制。

    而帝制的好处在于,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能够被封爵。

    在后世,王思锐为人就有一个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才让王思锐成为了全连官兵最喜欢的人。

    王思锐从来都不会去制止士兵们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只要你能够认真的训练,完成规定的任务,那么私下里你可以很随意,哪怕是一名刚下连队的新兵跑到王思锐身边直接去掏他的口袋拿烟都没问题。

    但若是完不成任务,那可就惨了。

    所以,在这一世,在治理军队方面,王思锐依旧延续了自己上一世的风格,松紧有驰,不会让人觉得军队生涯会很煎熬。

    全国各地,官府在接到了这份通电之后,立即命人手抄了数份,分别张贴于各地,并且派出衙役前往各个村落宣传这件消息。

    而军队那边则是相对稍微淡定一些,只不过,在得知了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之后,军队战士们那原本就高昂激情的士气,更胜了三分。

    特别是那些老部队,可以说,这个国家完全就是那六十多万的老部队一点点打下来的。

    所以,在遇见那些刚刚改编成正规军的预备役的时候,那些部队的士兵们也是一个个的抬起了自己高傲的头颅,而那些预备役转为正规军的士兵们也只能用羡慕的眼光去看着那些老部队。

    其实也是,除了羡慕以外,他们现在还能怎样呢?只有卯足了力气,去打好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那一战,也让那些老部队看一看,他们刚刚转为正规军的部队也不是泥做的。

    “伟大的领袖王思锐于今日正式宣布,伟大的中华帝国正式成立了!新帝将于二月初二举行登基大典……”一队队衙役骑着战马,狠狠的敲着手中的锣,高声的宣布着,每过一个村子,便要绕着村子大声的喊上几遍,然后才会前往下一个村子。

    途中若是遇到百姓或者是行人,便会继续高喊。

    “唉,又要打仗了,最后遭殃的还是咱们百姓啊……”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条消息,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名老者曾经是太平天国的一名将领,不过官职并不高,太平天国覆灭前夕,便隐姓埋名的来到了这里,并且在此扎根,想要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

    可谁知道,如今半截身子已经入土了的他,竟然还会再一次的遇见这种事情。

    “裘老爷子,这你可说错了,打仗肯定是要打的,但是遭殃的却不是百姓。如今汉军已经占领了除两广以外全部的国土,清廷已经分崩在即,战争只会发生在两广。”衙役饶有兴趣的停了下来,对着裘老爷子解释道。

    关于裘老爷子的来路,很少有人知道,村里的老人也只知道裘老爷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这里,虽然是外来户,可裘老爷子却乐善好施,几十年来如同一日,在当地也有着不小的威望。

    这些百姓也更是将裘老爷子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去对待,而裘老爷子无妻无子,早些年更是立下了遗嘱,等他老了以后,便将手中的几十亩地送给村里,由大家一同耕种,收获以后,全村按照人头平分粮食。

    这个衙役也正是他们村子的,平日里了解到的也比村民要多一些,所以才会耐着性子解释道。

    “哪有这么容易啊?洋人肯定会插手的。”裘老爷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感谢zcf516scz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280:聪明反被聪明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前因外敌扰事,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三军统帅王思锐亲率汉军奋起抵抗,扬我国威,然战事获胜,朝堂虚弱,各省面和心离,赔款终日不见,朕命王思锐率军讨伐逆贼,然,朕自继位三十载,愧于先帝,愧于祖宗,三十载一事无成,今国贫弱,外交困难,民不聊生,朕不忍见国将殖民之命,深知改革之重,古往今来,唯有彻底的改革,方能使国之强大,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今授王,望其发奋图强,使国之强大,使民之安康……’

    八点钟,中华帝国宣布成立,这意味着王思锐与清廷之间再无任何瓜葛,两者也将成为彻底的对手。

    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十点钟,仅仅只过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连那些前去通知中华帝国成立的衙役都还没有赶回各地县衙。

    光绪皇帝便颁布了退位诏书,并且在诏书中言明了要让位与王思锐。

    接连的两条重磅消息,让不少人都有些晕头乱向,洋人虽然早就料到了在新国家成立后不久,清帝便会发布退位诏书,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退位诏书竟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们将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刚刚发回到国内,国内那边尚未来得及作出回复,清帝便已经退位了,并且将帝位禅让给了王思锐。

    可不要小看这禅让这两个字,这基本上已经算是钦定了下一代的皇帝,而对于两广,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来说,那更是犹如一击轰天之雷一般。

    若是皇帝没有颁布退位诏书,他们还有理由去抵抗一下王思锐。

    可如今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并且将帝位禅让给了王思锐,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这个国家完完整整的交给了王思锐,这其中也包括这些目前王思锐还没有控制的区域。

    而他们这些封疆大吏,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接受王思锐的领导,放开关卡,让汉军进入到各自的辖区。

    一旦他们敢打响第一枪,那边意味着谋反,这是天下人所不能容忍的,况且以他们目前的实力,也做不到去跟王思锐抗衡,即便是有洋人的支持那也不行。

    与此同时,就在外界还在因为这一日的剧变而感到震惊的同时,京城,还是那座军营,王思锐的办公室内。

    一众的高官将领却是在忍受着王思锐的滔天怒火。

    “谁给你们的胆子让你们这么做的?是不是觉得一个个的现在身处高位,没人敢动你们了?所以就敢一个个的胡来了?竟然敢私自篡改通电文件,这次只是通电,下次呢?下次你们是不是就敢去篡改军事命令了?……”

    此刻的王思锐是极其愤怒的,在了解过下面这些人的想法之后,王思锐心中的确已经向帝制的天平倾斜了。

    而原本的退位诏书,也已经为日后称帝留下了玄机。可是让王思锐没有预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敢接连篡改两条通电,用这种方式逼迫王思锐登基,甚至连日期都已经帮他选好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确是个登基的好日子。

    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是被身边的人给抬上那个宝座的,可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明着将王思锐给抬上去,这倒是数千年历史中的第一次。

    而最让王思锐愤怒不已的是,他们竟然敢瞒着自己去干这件事情。

    而且王思锐也深知道,如果这一次自己妥协的话,那么以后他们将会一次又一次的旧计重施,到时候自己又该怎么办?是处置他们?还是就这么放任他们?

    无论怎么做,都是极其不妥当的,也唯有重罚才能止住这股风气。

    可问题同样的又来了,重罚了这些自己培养了几年的未来高层,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因为人才的原因,而导致工作中出现乱象,更严重的,甚至会阻碍到国家的发展。

    现在的王思锐,现在的中华,就是一辆在跟时间赛跑的汽车,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也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让你去更换一台发动机。

    王思锐很头疼,看着屋内这些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层,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参与了进来,王思锐不敢去想。

    “此事均由我一人私传圣意,他们全部被我迷惑了,所以才会按照我的安排去办,请圣上随意处置我,他们都是圣上呕心沥血,历经数年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现在国家根本就少不了他们。”王士珍上前一步,请罪道。

    不过话语中却已经是将王思锐给当作了皇帝,事实上也基本上差不多了,王士珍早就已经被王思锐给内定为了第一任总理,按理说,王思锐若是不想登基,那么这第一任总理自然应该由他来坐的。

    也正是因为王思锐的这一安排,冥冥之中的也让其他人有了这种想法,于是,王士珍在这么一怂恿,几个高层一商议,现在整个机关都已经知道了。

    ‘啪……’

    王思锐重重的将桌子上的茶杯摔碎,对于王士珍今天的表现,他很不满意。

    聪明一世的王士珍,此刻怎么就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呢?

    自己请罪却要去保他人,而王思锐却又不得不找个替罪羊出来顶罪,只有这样,才能够震慑住其他人,让他们以后不敢在这么做。

    可如果王思锐真的这么做了,王士珍必将会瞬间收拢这些人,到时候,王士珍在政府内部的威望几乎已经可以与王思锐相持衡了。

    虽然国家最重要的是军队,但政府也依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政府更好的发展,军队似乎才是辅助的那个。

    如果让他们结成了一体,后果不堪设想,谁知道到时候这些人会不会再瞒着他去做一些决定?

    “你还知道现在国家离不开他们?知道你还敢这么做?”王思锐心中仍旧难以平愤。

    打心底里讲,王思锐还是比较敬重王士珍的,他的工作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且做事心细,认真,不拘于形式。

    可王思锐毕竟也只是个普通人,即便现在位高权重,可王思锐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初心。

    他能够让部队战士在训练之余可以有其他的想法,也能够让人在为国,为民之后增加一个为自己。

    王思锐又何尝不是再为自己着想?

    最是无情帝王家,王思锐如今也是走到了这一步,他与王士珍并没有什么矛盾,也没有任何的不信任,可就是因为这件事,为了自己,王思锐必须要亲手拿掉这个自己最钦佩的老人。

    否则的话,以后王思锐将会失去自己的威信,就好比那些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一样,下面玩下面的,皇室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了,王思锐要的并不是这样的生活。

    与其如此,他何不选择共和?这样只要他还活着,就永远是这个国家的精神,永远的太上皇,这样的日子多爽?

    “好,你不是想牺牲你自己保全他们吗?那我就先满足你第一个愿望,收拾东西去宫保那里吧,先在那里住上一个月再说。”王思锐仔细的想了下,最终还是决定道。

    如今的袁世凯还是很有头脑的,在一个,王思锐也并不想就这么放弃王士珍,让他到袁世凯那里,袁世凯自然会帮王思锐替王士珍解释的。

    只不过,这样却是苦了王思锐,这几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大力的培养王士珍,对于总理的第二人选却并没有做出个决定。

    其实最开始王思锐选择的是袁世凯,王士珍才是第二人选,只不过袁世凯不肯出山,那么王士珍便成为了第一人选。

    没有合格的总理人选,那么总理的职位也就只能暂时空缺下来了,而这份工作,只能积压在王思锐的身上。

    可王思锐又哪是治国能人?他要是有这个能力的话,也就不会去让王士珍坐这个位置了。

    上层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任用贤能的眼光。

    “至于你的第二个愿望,我也可以满足你。回去之后即刻跟你们的副手交接,从现在开始,你们为辅,他们为主。”王思锐并没有对余下的人严厉处罚,只是让他们主副对调。

    当然,这也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对调而已,他们已经在各自的部门干了几年的时间了,在那里也有很高的威望,即便是让他们的副手做上了那个位置,那个部门也依旧是他们的天下,没有他们的开口,那些副手也不敢去乱做的。

    除非将他们调走,副手扶正,否则这种状况就不会改变,这是古往今来的潜规则。

    “臣等接旨……”王士珍等人暗暗的退出了办公室,只觉得整个人的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长袍下的双腿,也是在忍不住的打颤。

    王思锐虽然平和,但也绝不是哪的好鸟。

    事实上,王士珍的确认为自己将王思锐给扶上了皇位,即便是王思锐再怎么不满意,对自己顶多也就是一顿责骂而已。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王思锐竟然直接革了他的职,还将他给关了小黑屋。

    而到了袁世凯那里之后,王士珍将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而袁世凯却是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不由的暗叹了口气,惋惜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你的决定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该替他做这个决定,这是上位者的大忌。”

    王士珍被袁世凯一语点醒,瞬间被吓的一身冷汗。古往今来那些异姓王是怎么死的?现在王士珍也正在走着跟他们相同的路,如果不是袁世凯的话,估计王士珍也活不了多久。

    “他要是想杀你,也不会让你来我这里,你就安心的在这里住上一个月吧,到时候去跟他道个歉,做个保证就差不多了。”(未完待续。)

281:集百家于一体

    头疼,是的,王思锐现在也只剩下了头疼。

    难道这些情况是每一个上位者都必须要经历的吗?

    反正王思锐上辈子最高也就是个连长,营长说,他干的不错,打算在年底的时候向团长推荐他担任副营长,结果还没等到营长的推荐,王思锐就穿越了。

    手里管着一百来号人,跟管着几百万,数亿人口那会一样吗?

    虽然某位圣人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调味料固然味道很好,而有些调味料的味道则很差,但一道佳肴绝不仅仅只使用一味调味料,它需要将众多的调味料混合在一起,相互的弥补对方的不足,亦或者相互的去刺激对方,使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或是将某种味道稍稍的收敛一些,这样才能使这道佳肴的味道更完美一些。

    王思锐很清楚,一个国家,固然需要王士珍这样的激进派,但也同样需要王树起和武羊这种的保守派,同样的,还需要有武自诩这样的搅和派。

    可是又该如何才能将这些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呢?

    现在的王思锐,已经不再去计较他们联合起来秘密的篡改通电这件事情了,反而是为了如何才能让这些人融合在一起而发愁。

    之前倒是好说,大家只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努力着,各自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集。

    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王思锐登基已经成为定局,那么下面的人,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将会相互之间联合起来,形成数个小团体,然后小团体之间再去进行争夺,从而将一个人的利益转化为整个团体之间的利益。

    如果王思锐能够活上个千秋万世,那么自然不需要去担心这个问题,他只要控制好军队就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王思锐并没有不死之身。

    那么又该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恶意的竞争呢?

    体制,说一千到一万,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更加完美的体制才可以。

    在华夏繁衍了两千多年的古老帝制这一套已经不行了,缺乏改变,过份的依赖皇帝,这便是最大的弊端。

    这套体制需要皇帝必须要是一位全能型的选手,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拔尖,虽然不需要他事事亲为,但也要防止被下属给忽悠了。

    一旦后面的哪个皇帝是个草包,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就像东西两汉末期,唐后期,明清后期,特别是清朝后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后宫听政,结果一去不复返,历史上光绪皇帝当了三十四年的皇帝,可是也当了三十四年的傀儡。

    而慈禧临死之前,还先将光绪皇帝给作死了,这也就更加导致了清廷的覆灭。

    虽然光绪活着也未必能够改变清朝的局面,但至少可以肯定,清朝还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年的。

    “杏城!你说,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能够确保国家永久不陷入内乱的完美的体制?”王思锐奋力的摇了摇头,看向了坐在对面的杨士琦,问道。

    杨士琦祖籍江苏,光绪八年中举,报捐道员,光绪二十五年,杨士琦为李鸿章所重用,后来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将杨士骧、杨士琦兄弟一同带到了直隶。

    八国联军事件谈判时期,杨士琦曾力劝李鸿章拒绝洋人关于杀掉王思锐的提议,理由是唇亡齿寒。

    尽管朝廷察觉未来对王思锐可能会失去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清廷,可王思锐毕竟还算是他们自己人,内部的事情,大可关起门来自己人商议,现在是对外,如果同意了洋人的条件,那无疑是给他们自己埋了一颗雷。

    一段时间内,李鸿章也深深的认同了杨士琦的建议,但无奈洋人咄咄逼人,亦劻那边也有借机杀掉王思锐的打算,李鸿章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默认了这件事情。

    后来王思锐不但没死,反而因为这件事情彻底的与清廷决裂。在李鸿章被控制期间,王思锐也并没有对李鸿章有任何的不敬,甚至李鸿章死后,王思锐还将其厚葬。

    对于李鸿章的后人,王思锐也并没有为难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士骧、杨士琦两兄弟这才在李鸿章死后投靠了王思锐。而两兄弟到了王思锐这边之后,更是被委以重任。

    去年年初,杨士骧便被任命为了直隶总督,这可是各地总督之中排行老大的职位,足以彰显王思锐对他们的信任程度。

    而杨士骧也并没有让王思锐失望,不仅将直隶地区管理的井井有序,更是为驻扎在那里的汉军提供了后勤保障工作。

    而且,杨士骧因为受到了王思锐的思想影响,所以在担任直隶总督时期,执政方向也更是朝着王思锐靠拢,此时的直隶,已经隐隐的有了工业重地的雏形。

    杨士琦虽然没有向他哥哥那样获得重要的职位,在王思锐身边也只不过是担任了商务部部长这个全新的职位,但平日里王思锐却很是喜欢听一听杨士琦的建议。

    而杨士琦本身也是一个帝制的坚定支持者,历史上,袁世凯死后两年,杨士琦便因为帝制的衰落而郁郁而终。

    只不过,这一世,杨士琦虽然同样很支持帝制,但是在之前的那件事情当中,却并没有参与进去。

    他很清楚王思锐的脾气,也很清楚某些事情该怎么去办,更清楚他自己的位置。

    “圣上,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办法,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无论何事,终归是会有些遗憾的。祖宗的古帝制已经被历史淘汰了,而如今我们选择了帝制,那么就势必要进行大力的改革,我们想找到那个被遗漏的一,将其补充上去,但更希望利用这个一,来制定符合我们的体制。

    而眼下世间体制无非也就是帝制,君主立宪,共和,以及日本自己研究出来的那套体制。这四套体制各有利弊,这要看我们怎么样取舍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世间其实只有两种体制,帝制以及共和,君主立宪和日本的那一套,终归是帝制的进化版本。

    臣以为,我们大可集百家为一体,取其优而去其弊,不过这确需要长时间的去摸索,短时间内肯定是会问题百出的。”杨士琦开口道。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研究世界各国的体制,发现了各种体制中的优点,也发现了不少的劣势。

    比如帝制,优点在于强大的中央集权,政策能够自上而下的大力执行,缺点在于过度依赖帝王。君主立宪等于是将皇室给架空了起来,下面的人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而共和的优势在于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缺点在于,频繁的更换高层,容易导致政策无法始终而一,这会极大的浪费国家的财力,精力。

    日本的体制也有优点,天皇代表着一切,全国上下都将天皇给当作了神来看待。可这样的体制,将会给未来留下很大的弊端。

    就是现在,日本天皇也已经开始转变这种方式了,天皇既然是神,那么就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错误。

    可人又怎能不出现任何的错误呢?不做事,就不会错,为了维持天皇家族的荣耀,日本方面已经作出了取舍。

    虽然是分析出了这些体制的利弊关系,但杨士琦还是没有能够完美的将那些体制融合在一起。

    既要民主,又要中央集权,还要神话帝王,这本身就是集天下矛盾为一体,根本就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

    听着杨士琦的话,王思锐也是暗暗的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杨士琦无疑是跟他想在了一起。

    “如果我们分发选票给百姓,让他们来决定一些关键位置的官员人选,中央只负责监督,杏城觉得如何?”

    杨士琦猛的倒抽一口冷气,这一举动已经是共和制的行为了,真要这么干的话,无疑会降低皇室的威望,会存在很大风险的。

    古往今来,平民百姓是没有参与政治的资格的,给了他们选票,这就等于每个人都有了参与政治的资格。

    而且,百里不为官的思想也将被彻底的打破,虽然百姓乐于看到,可上面却不想看到啊。

    “圣上,百里不为官,如果让百姓也参与进来,那么后果……”

    “选票可以给,但是里面的一些条条框框只要计算好了,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比如,百姓可以选举本村村长人选,另外我们在推出一套代表体制,每千人推出一名代表,代表人选也由百姓自己选出,而这些代表则有权选举里长,亭长。代表的权利止步于此,百姓只参与低级职位的决定权……”

    随后,王思锐又讲了亭长以上职位的任命方法,到了县长这个职位,只是依靠选举就已经不行了,这时候每个省份会有专人负责暗中走访调研,调查每一个人的口碑,政绩,为人等等,择优而取。

    同时又设立了一个部门对这些人进行监督,甚至是能够直接审问,类似于后世的纪委。

    到了上面,中央政府这一级别的人选,那就只能由皇室来亲自任命了。当然,理论上来说,皇帝有资格任命任何一级官员,哪怕是任命一个村长也没有问题。

    听完王思锐的讲解,杨士琦不由的拍手称秒,虽然看似削弱了皇室的权威,但实际上却能够为皇室收拢不少的人心,而且也能完美的将这些政体集中在一起。

    ps:感谢没戴面具的瓦洛克和大军201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282:此策若能施,中华必强大

    皇帝任命高级官员,人事部任命中级官员,百姓选举低级官员,从上到下,这一整套程序毫无矛盾可言,各级分工明确,职责明确。

    虽然表面上看似完美无缺,可毕竟是一整套全新的体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试验过这种政体,也没有人知道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

    而这套政体又是王思锐自己拿出来了,根本就没有跟他的这些幕僚们商量,截至到目前为止,杨士琦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幕僚。

    王思锐手里有任命全国各级官员的权利,但一般情况下,他只任命省级以上官员,而这个也是在这套政体里明确标注出来的。

    换句话说,放在前清时期,就是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要由皇帝亲自任命。

    三品以下到九品,由人事部,也就是之前的吏部负责任命。

    那些不入品级的基层官员,则由百姓自己选举。

    这个不仅仅只是在华夏,更是在全世界都还是头一遭。那些共和制国家虽然名义上也是由议会选举出来的,可谁都知道,议会那也是分山头的,谁占据了人数优势,那么便占据了彻底的主导权。

    在下一次的议会洗牌之前,只要自己不作死,这种格局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

    所以,议会这种东西王思锐压根就没打算设立,而是将全国的政府官员系统共分为了四类。

    分别是皇帝任命,人事部选派,百姓选举,当事人考试,最后一个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升级版本,加入了大量后世的一些先进经验。

    而对于官员品级的划分,王思锐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划,总理,中央各部部长为一品,其中总理排名最靠前,这个其实也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那些内阁,只不过,这个内阁并没有军人出现。

    在王思锐的规划当中,军队是单独存在的,他不受政府的管制,军队直接对皇帝负责。

    也就是说除了王思锐以外,哪怕是总理,也别想调动除了按照规定分配给他的警卫员之外的任何兵力。

    军政分家,这是最合适的政体,政客们没有了军人的支持,他们唯一发动的只有政变。

    但军队在王思锐手中,人事权也同样在王思锐手中。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政变都是纸老虎。

    而将基层选举的权利交给了百姓,这同样也会将皇权影响扩大化,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是很好忽悠的,王思锐给了他们以前清朝从来都未曾给过他们的权利,而这项权利被王思锐称之为政治权利,每一位百姓都无条件享有的权力。

    而在此之外,还单独的成立了部门对这些官员进行监督审核,防止**,不作为等现象发生。

    与此同时,王思锐还将另外的一种权利给划入了政治权力内,百姓可以对任意官员进行弹劾。

    当然,这个并不是说没事就可以去弹劾官员,这个也是有要求的。

    首先,弹劾的理由必须要充分,如职务犯罪,需列举详细的罪名。同时,如果是弹劾村长,则必须要募集到全村百分之六十以上村民的签字(画押)之后才可向县长进行弹劾申请。

    如果弹劾县长,则必须要募集到两万人的签字(画押)之后才可以向市长进行弹劾申请。

    弹劾市长需要的是五万人签字(画押),而弹劾省长的话,那就需要至少十万人签字画押,并且到京城直接向皇帝提出弹劾申请。

    除此之外,百姓还可以对除弹劾官员以外,任意他们觉得不满意的事情提出请求,同样的需要十万人的签字(画押)。

    而这些签字申请一旦被提交,则接受部门就必须在七日之内作出准确答复,当然,这个答复并不是说直接宣布处理结果,而是对外公布是否接受此次的申请或通告对被弹劾官员的审查工作是否启动,至于最终的结果,这个需要政府拿出准确的证据来表态。

    在人事方面的一大变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革,那就是从今以后,科考不在考试八股文,而是延续了集百家于一身的精髓,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进行科考。

    比如说农民,只要你认识字,那么就可以考取县政府或以下政府的农业局单位。

    比如说木工和一些匠人,只要你认识字,你可以考取县政府或以下政府的机械局。

    如果说你会管理,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那可以考取县政府或以下政府的编制。你比较善于沟通,那么可以考取联络处的编制等等。

    只要是你有特长,对国家有帮助的,统统可以考取政府编制。

    当然了,现在只不过是有资格考取而已,能不能被选上,那个还要看各自的水平的。关于这一条,王思锐只给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宁缺毋滥。

    虽然科举发展到如今,已经演变出了不少的版本,可以说前清的科举版本是最完善的,一些有特长的人也是可以通过科举来进行考试的,只不过是因为那些人考完之后,以后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限制,所以才会被八股文的考试给掩盖了光芒。

    但是比起王思锐搞出的这一套人才选拔体制,也还是让杨士琦不由的暗暗称赞的。如此的话,天下有才之士,岂不是可以皆为我所用?集百家之优势,国家焉能不强大?

    除此之外,中央政府被分为了人事,财政,工农,外交,交通,教文,公安,民政,监察,科技等十大部,另外还有两院,立法院,法院。也就是说,在此制度之后,加上总理,国内一共有十三位正一品官员,比前清多了一位。

    而这些人则需要直接面对王思锐,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他们的内阁。

    在此基础之上,王思锐又为每一个部门划分了明确的责任,各自各司其职即可,皇帝只需要统领全局,极大的减小了工作的力度,同时又能够保证工作是否是有效的,正确的。

    除此之外,还有银行也被单独的列举了出来,以央行为主,主要负责制作钱币,然后新成立工业,商业,建设三大银行,另外还允许了私人开办银行,但必须经过央行的审核,拿到执照之后才能开业。

    另外就是军队,这个倒是有些新奇了,军队竟然没有延续前清的模式,反而是更向西方靠拢了起来。

    等级不按品级划分,而是按照军衔来划分的,并且给出了相应军衔的职位,但这个却并不准确,有时候会高职低配,也有时候会低职高配,但上下相差并不太大。

    而军部下面也有几个类似的部门,比如两大部,陆军部和海军部,下面均有财政,人事,作战,参谋,后勤,装备等六个部门。同时,目前仅有的陆军参谋学院也被划分到了军部直辖。

    如果事实真的能够完全的按照王思锐的计划走下去的话,那么最多五年,中华帝国将会拥有完全碾压日本的实力,十年,中华帝国便会不惧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二十年,将有可能成为一等强国之列。

    当然,如果说军事上的话,汉军现在就能在陆地上完全的碾压日本陆军,海军就不说了,全都是血泪史,十年内也不一定能打败日本海军。这里说的碾压,是各方面的碾压,军力(除海军),工业,商业等等方面。

    华夏地大物博,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开采任何的资源,只要有足够的钢铁厂,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内,钢铁产量就能超过日本几十上百倍。

    仅仅只是听着就感觉很爽,可杨士琦是谁?是王思锐的幕僚,如果按照这套新的划分级别,他杨士琦可是属于从一品级别的,好歹也是交通部副部长不是?这个级别是跟那些封疆大吏们一个级别的,虽然以后没有了总督,取而代之的是省长,但这个级别也足够杨士琦兴奋的了。

    更重要的是,杨士琦是王思锐的幕僚之一,这个身份很重要,远远的要超过了他交通部副部长的这个身份。

    杨士琦能够成为王思锐的幕僚,那也是靠着真本事才走到今天的。所以,在看完这份计划之后,杨士琦瞬间的便明白了这份计划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人。

    这个人并不是别人,而是王思锐自己。

    “圣上有如此大才,乃国之幸,民之幸,子孙后代之幸。”杨士琦立刻跪倒在地,心中澎湃万分的叩拜道。

    看着杨士琦的表态,王思锐微微的皱了皱眉头:“杏城!给你看这份计划是让你提意见的,可不是让你来跪拜的。另外,以后不许再跪了,男儿膝下有黄金,以后要取消跪拜这一礼仪。”

    “这……圣上,臣一时尚未看出遗漏之处,还请圣上治罪!”杨士琦稍稍有些犹豫,旋即也不再提废除跪拜之事,反正王思锐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于是便将话题扯到了计划身上。

    王思锐心中忽然一阵狂笑,这可是自己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做出来的一份计划啊,完全按照后世的各种制度基础进行改编的,当然,全部都是大方向以及部分的细节,有了这些,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走弯路,能够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正处,王思锐已经为这份计划补漏补了两年的时间,即便你杨士琦聪明一世,要是看上一眼就找出了问题,那这两年我岂不是白忙活了?

    不过还是很淡定的点了点头,“恩,这段时间多到宫保那里走一走,你们三个商量一下这份计划,登基之前,尽可能的查找漏洞。”(未完待续。)

283:美国再抛橄榄枝

    “快请坐!我说老柔啊,咱们都这么熟了,你说你过来也就过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啊?下次可千万不要这样了啊,不然我保证你连我的门都进不了……”王思锐一脸笑意的将美国驻华大使柔克义请进了办公室内,亲自为其泡上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茶。

    “唉,今天我是公私两事一起过来的,这些礼物是我以朋友的身份送给你的,如果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收我这些礼物的话,那你完全可以回赠给我一些礼物啊。”柔克义也没有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了那张软乎乎的沙发上,美美的调整了下姿势,口上得意的说着。

    “老狐狸,你说以前你要的什么东西我没给你?你还真好意思啊?”王思锐没好气的骂了句。

    “以前那是以前,现在不同了啊,真没想到你竟然会暗中搞了这么多动作,差点没把我们给吓死啊。不过咱们先说好了,朋友归朋友,该回的礼物那可是一点也不能少,不然说出去你这个开国皇帝会很没面子的,这不符合你们华夏人的思想意识。”柔克义继续笑嘻嘻的打趣道。

    他在华夏生活也有差不多十多年的时间了,对于华夏的风土人情还是很了解的。

    加上这几年来也没少跟王思锐在一起鬼混,所以别的倒是不敢保证,至少这个脸皮已经练到家了。

    “呵呵,你啊,脸皮是越来越厚了,以前的那个柔克义哪去了?”

    “谁知道呢,反正我就知道跟你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然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行了,只要我有的,东西随你挑,不过现在咱们还是先说公事吧,一大堆的公务等着处理呢。”王思锐制止了继续的胡侃,虽然按照以前的套路,这俩人可是天南海北的都能吹到一块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王思锐和柔克义成为了忘年之交,两人的私人关系也是愈来愈好,甚至有很多国际上的事情,都是柔克义通过私人身份透漏给王思锐的。

    当然了,柔克义毕竟是美国人,还是个美国官员,外交官员。

    不管他与王思锐之间的关系再怎么好,在一些国家利益上面,两人始终是会有一些分歧的。

    但是之前美国对于王思锐也是的确有所防备的,而那个时候,美国方面并没有正面的给出答复,但是柔克义却用私人身份告诉了王思锐美国人的考虑以及担忧。

    如果消息的来源是通过官方的话,那么王思锐还可以抗议,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挽救。但私人消息来源,这其实就跟小道消息差不多,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王思锐是没有办法通过这些消息去抗议的。

    “也好,谈完了正事,我也好狠狠的宰你这个古老帝国皇帝一笔,让你狠狠的放一次血。”柔克义点了点头,旋即恢复了一名外交官的身份,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

    “我们美国方面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最终经国会审批同意,决定放弃《辛丑条约》内关于美国方面的利益,对于已经支付的368.7万两白银,美国决定如数退还给贵国。当然,因为美国近几年财政支出也比较大,所以我们的意见是采取其他的方式来退还这笔资金。”

    《辛丑条约》在赔款方面,关于美国的赔款数额是万两白银,利息万两白银,本息总计万两白银。

    这笔钱是需要分为三十九年还清的,所以平均到每一年,应还款项为184.3532万两白银。

    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王思锐按照约定的半年一期,一共支付了四期,也就是两年一共368.7万两白银的赔款。

    原本早就应该支付第五期的赔款了,但是王思锐却推翻了清朝,取而代之,那笔款项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到手。

    而美国那边则是早就在酝酿着将这笔赔款返还给清朝了,只不过当时国内还有些犹豫,但是当清廷覆灭之后,名义上掌权的人可是王思锐。

    而美国又与王思锐有一些交情,现如今中华帝国百废待兴,如果美国能够借助这次的机会拉拢王思锐,那么对于美国打开远东市场还是很有帮助的,仅仅只是一个华夏市场,就足够美国人消化几年的时间了。

    “恩,很高兴美国朋友能够主动的提出放弃索要余下的赔款,美国朋友的大义,我们中华帝国百姓是不会忘记的。”王思锐郑重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美国人的做法。

    历史上,美国人就是在今年,也就是1904年退还了部分赔款。但历史上退还这笔赔款的理由却并不怎么光彩,梁诚据理力争,要求美国退回多赔付的款项,美国人最终无奈的答应了这一要求,但却必须强制清廷派留学生到美国学习,并且以退还的这笔资金用于支出。

    也就是说,退还的部分资金,全部用于对留学生的资助,这笔钱最终还是流落到了美国。

    但是这个世界,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蝴蝶的翅膀早就已经煽动了起来,经过三年多的发酵,早就已经将原有的历史面貌给搞的一塌糊涂。

    因为王思锐的以军崛起,加上清廷的迅速衰落,美国人与王思锐之间的蜜月经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美国总统智囊团的一份评测报告。

    他们通过多达十余种渠道去调查了王思锐这个人以及他的发展历史,结果得出的结果却很让人惊讶,在1900年之前,王思锐几乎就没有出现过,而且还是个心比天高的纨绔子弟。

    但是在1900年打败了联军之后,王思锐的实力却是突飞猛进,实际上,早在1901年的时候,王思锐就已经控制了清朝,而后面王思锐没有选择直接推翻清朝,而是稳扎稳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美国总统的智囊团觉得王思锐此人深不可测。

    所以,在这份评测报告的末尾,智囊团给出了他们认为对美国有利的决定,尽可能的交好王思锐,从他那里获得美国最需要的东西。

    现在美国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却偏居一偶,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所以无论是工业还是经济都很不错,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美国人取代英国人那也是早晚的问题。

    但地理位置的优势,却也给美国人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比如,军队常年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作战经验,而王思锐的汉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相同人数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打败任何的敌人。

    美国想要通过汉军来提升美国陆军的战斗力,同样的,美国也需要远东这个庞大的市场,所以说,那些赔款对于美国人来说,倒是显的无足轻重了一些。

    “国内希望用两种方式来退还这笔赔款,第一种是由贵国派遣留学生到美国进行学习交流,这笔赔款当中将会划出一部分专款用于此事。余下的款项,则用来支付郑上铁路的款项。”柔克义说道。

    “不,我觉得应该在增加一种方式,我们不是有368.7万两白银吗?五十万用作留学生的专款,一百一十八点七万用于在美国采购一些工业设备,余下的两百万用来支付郑上铁路的款项。”王思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过这个提议却让柔克义深深的皱起了眉头,美国人虽说希望能够与王思锐重归于好,但却并不希望继续卖给王思锐任何的工业设备,因为这样只能迅速的增强王思锐的硬实力。

    不过最终王思锐却是直接表态,美国人不卖,其他国家总是会卖的。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柔克义便同意了这个提议,不过只是一百多万的款项而已,又能购买多少设备呢?多卖给他这点东西,也不足以威胁到美国。

    当然了,最后柔克义也是提出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中美两军的军事交流活动。

    再三思考之后,王思锐最终还是决定了同意美国人的要求,毕竟国家初立,这个时候应该更多的去拉拢朋友才是,最起码也不能够随意的去得罪那些列强。

    虽然王思锐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可如果能够避免战争,那总要比打上一场生死之战要好很多吧?

    国家初立,到处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王思锐可不想浪费一分一毫的资金。

    最终,两人商议决定,美国方面将会在近期派遣一个人数大约二百余人的军事交流团来到中华帝国,而王思锐也答应了会将这个军事交流团安排到一线部队去进行交流。

    在说到这个一线部队的时候,柔克义耍了个心眼,他直接列出了几支部队的番号,二师,三师,四师,十八师,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二十二师,只能在这八个师里选择。

    柔克义可不想到时候王思锐给他们安排个刚刚转为正规军的预备役师,那样美国人能学到个鸟?

    “好吧,公事谈完了,下面我以朋友的身份透漏给你一些小道消息,国内觉得你崛起的太快了,实力又大的吓人,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不应与你为敌……”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感谢书城书友辉的月票支持!也感谢书城书友白开水的两张月票支持!(虽然是上个月月底的,但俺是真的木有注意到啊,万分抱歉,感谢来的太晚了一些。)最后,求下推荐票呗?有月票的也来一张呗?(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038/ 第一时间欣赏中华第一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末日游侠所写的《中华第一帝国》为转载作品,中华第一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中华第一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中华第一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中华第一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华第一帝国介绍:
重生了,竟然没有给我任何作弊的机会。 除了在军校学习的知识以外,也就只剩下了在军队实践的经验。 八国联军来了?那就看一看到底谁能干的过谁? 什么?你的人数有优势? 抱歉,我们早就不玩人海战术了! 造枪,造炮,造飞机! 打枪,打炮,打飞机!中华第一帝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中华第一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中华第一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