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贞观文宗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贞观文宗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悟道娑婆     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     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十五章 再一次和第二独处

    回到陆府,陆德明办了一场家宴,欢迎罗彦回来。

    说是家宴,其实也就陆德明和罗彦,以及崔氏兄弟两个。莺儿和陆老夫人是没有上桌的,礼法所限,只能如此。不过家宴之前,崔氏兄弟和陆德明说话的时候,罗彦已经前往后院拜见过陆夫人了。

    也就是比平常多了两个菜,不过,这次吃饭的时候陆德明还让管家上了酒。这在陆府还是第一遭。

    罗彦在陆府住了一年,往后这几年也隔三差五的在陆府吃饭,从来没有见过陆德明喝酒。一来陆德明也不好这杯中之物,另一个原因则是年岁大了,不能喝。两个原因加起来,莫说是陆府了,就算是李世民的宴会上,陆德明也很少喝酒。

    但是今晚因为自己弟子苦读归来,陆德明居然破例了,这不能不让罗彦心里暗暗感动。果然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陆德明虽然在学问上对罗彦要求极其严格,但是其他方面却十分关心。甚至有些地方,只要无伤大雅,就算是罗彦做错事情,陆德明也不会严厉批评。

    当然了,虽说是桌上上了酒,但是也仅仅是让几个人饮几杯活跃气氛。罗彦的酒量陆德明还是清楚的,虽然不会管他和年轻人之间外出纵酒,但是在家宴中还是要适量。

    一场简单的家宴在闲聊中结束。崔氏兄弟宴后很快就告辞了,剩下陆德明和罗彦师徒俩,照例走进了陆德明的书房。

    毕竟读书三年,虽说每过一个月罗彦会过来汇报一下情况,但是陆德明还是要到最后考察一下罗彦这三年来读书的总的情况。

    没有任何书本可以参照,师徒两就这样一个问一个回答。因为时间的关系,陆德明刚刚考校完罗彦对三礼的认识,时间就已经到了半夜。把其他六经的考校放到日后,陆德明给了罗彦一个不错的评价,这才缓缓回到后院休息。

    原本罗彦以为只能被陆德明说尚可,没想到这评价还稍微高了那么一丢丢,这已经让罗彦很是欣喜了。三礼罗彦师从令狐德棻,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听令狐德棻讲解过,只是隔三差五能够问一些问题罢了。而自从罗彦辞官之后,跟令狐德棻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三礼说是罗彦一个人自学的也不能说是夸大。

    现在居然能够得到陆德明一句不错,这绝对是对罗彦最大的奖励。

    第二天,罗彦醒来之后,原本想着继续读书来着,结果没读多少,就被李世民派过来的人给请到了秦王府。

    现在的李世民,比起罗彦初见时的那位英姿勃发的天策大将军,少了几分英气,但是多了几分深沉和疲惫。

    李世民这次见罗彦是在他的书房里,示意罗彦坐下之后,李世民说道:“进之这三年可是过的逍遥自在啊。”

    这话说的罗彦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作为早早加入文学馆的他,说真的这三年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文学馆的集会。至于李世民的宴请,那就更不用说,直接拒绝。罗彦就是这样做了三年清平观中散淡的人。

    作为一个秦王势力中年轻一代的代表性人物,罗彦这三年的作为要不是还有个老师陆德明给压着,早就有人跳出来提议要把罗彦踢出去了。

    当然,如果真有这样的提议,李世民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罗彦之前数次给李世民的建议,虽说当时李世民都没有采纳,但是事后都证明罗彦的预见是没错的。可能出的主意会有些拙劣,但是对时局的把控罗彦甚至超过了秦王府顶尖幕僚中的好些人。

    单是这份能力就足够李世民重视的了。但是罗彦还有一项事情,李世民到现在还是不是投去注意力呢。那就是万寿县的那些土豆。

    原本计划初期的时候弄个暖棚什么的多种几茬,但是后来罗彦给忘了。所以到现在为止土豆种下去三茬,每一次的收获都有手下点算清楚了汇报上来。

    三年来,罗彦原本拿出来的土豆种子,现在收获上来的大致数目是三百万颗左右。你没看错,这个数目的单位是颗,要不是数量实在太大,手下的人估计会具体到个位数。三年,翻了数十万倍。

    当然了,手底下的士兵在今年因为收获的数量实在太大,也选出来几个相对比较碎小的土豆送上来。李世民让人煮了以后,尝了下味道,相当不错,而且也能填肚子。这样的效果让李世民有些喜出望外。

    今年收获的这些土豆,万年县的那些土地已经种不下了。想着明年还要再多找些土地,李世民对罗彦也是越发看重。

    “彦毕竟还年轻,反正也不足以担当大任,所以正好趁着年轻多读读书。往后也好让才德胜任职务。”虽说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罗彦总不能就这样沉默着冷场吧,于是乎,开始厚着脸皮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看来进之是收获颇多了。不如来秦王府,给李主簿做几天笔吏。”李世民的安排绝对是神来之笔。

    对于罗彦这个人,李世民是除了陆德明之外了解最深的人。早在山东战场上收到那份海水晒盐的条陈之后,李世民开始关注罗彦这个人,此后罗彦每每有惊人之举,李世民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汇报。

    知道的越多,李世民越觉得罗彦是个人才。才华横溢就不说了,这官场智慧也不算低,而且预见性惊人。偏生又性格恬淡,对于权利不是很热衷。最重要的,他还年轻。再加上土豆的发现,李世民可不觉得罗彦只会空谈。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上位者最希望得到的下属了吧。

    至于安排罗彦去当一个笔吏。可绝对不是小看罗彦。

    虽说这笔吏连个流内官都不是,但是也不要小瞧它。王府主簿的笔吏,已经是接近王府政务核心的人了。主簿掌管着王府文书,这里头的学问可是不少,所以这个官职绝对是心腹才能担任的。

    如今的秦王府主簿还是李玄道。而让罗彦去给李玄道当一个笔吏,说白了既是李世民在笼络罗彦,又是让李玄道教授罗彦官场的学问。甚至,还有把罗彦当作是李玄道的接班人培养的意思在内。

    李世民其实想给罗彦弄一个有品级的官职,但是罗彦辞官前是从九品上,现在要是想给他一个有品级的,在秦王府肯定只能从正九品往上找,偏生这些位置都满员。而且罗彦沉寂三年,一上来就给他高位,其他人也是口服心不服。在这个关键时刻,拉拢人心自然是最重要的。李世民可不想顾此失彼。

    那么剩下的就只能给罗彦他的倚重了。这主簿笔吏,自然是最佳的位置。

    罗彦想了想。

    这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虽然以前就加入了李世民的帐下,但是罗彦其实就是一直游离在最边缘。这件事李世民也是心知肚明,他很清楚罗彦在想什么。罗彦有傲气,不可能自己表现不出一些东西就直接跟上来。

    现在基本上李世民已经表现出最大的诚意,罗彦就不能不好好考虑了。

    其实现在怎么样表态,都是无所谓了。接下来的大半年才是真正交答案的时候。不过,罗彦可不想当那种首鼠两端的小人。既然要做选择,自然会一直跟随下去。

    “当笔吏可以,但是我希望殿下能够答应我一个要求。”一如既往,罗彦没有跟李世民有任何客气。

    “请说。”虽说罗彦喜欢带条件这一点让李世民有些无奈,但是既然罗彦已经有了这个意思,李世民也正想听听罗彦的要求是什么。要知道,上次罗彦出了点主意,人家就敢开口要几百亩良田,虽说最后好处还是落到了自己头上,但是这胆子确实是大了一点。

    “不论以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不想幸进。”这个要求让李世民一阵惊诧。没错,就连李世民,也对这样怪异的要求感觉惊讶。

    “为什么?”这样的要求必须要问个明白,做官,不是升的越快做的越大越好吗,怎么到了罗彦这里这话似乎就不管用了。

    “才德不能胜任,幸进之后也只能成为祸患。与其因此遗臭万年,还不如稳稳走下去,毕竟,我还年轻。”罗彦轻飘飘的回答让李世民一阵佩服。这时候李世民就在想,罗彦不愧是陆德明的弟子,这品德,绝对是当世一流的。

    要是罗彦知道李世民这么赞赏他,估计会脸红。

    虽然罗彦刚才说出来的原因也是发自内心,但是这个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罗彦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为了保命。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于功臣待遇很好。但是别忘了,李世民待人很好,可不代表这帮子臣子们就和睦相处了。罗彦要是到时候幸进了,凭借他那点政治智慧,只会被玩的渣都不剩。所以罗彦也只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这样以来就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自己。至于当多大官?只要是李世民看重,官大官小还不一样么。

第八十六章 秦王府里做笔吏

    和李世民一番交谈之后,罗彦就告辞了。

    这事儿虽说自己完全能做主,不过怎么地也得跟自己老师汇报一下。秦王府做事,虽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笔吏,但是里头也有很多规矩的不是。虽然上头有个李玄道顶着,还能平时多照顾一下自己,但是事先知道一些事情总是好的。

    何况,这富有深意的笔吏怎么做,还得靠自家老师丰富的人生经验给以指导。之前罗彦也不是没有见过笔吏,秘书省那里头抄书的笔吏很多,不过想来到了秦王府不会还是拿着笔随时准备记录东西那么简单吧。

    回到陆府,找到自家老师,罗彦把今天见李世民的点点滴滴全都跟陆德明说了一遍。

    望着陆德明坐在椅子上捋着胡须一脸微笑,罗彦忍不住问道:“老师,今天弟子做的决定没有什么错吧。”

    “世间的事,只要不违背道德,哪有什么对错之分。无非就是能不能做出成就罢了。既然选择了,就去好好做。”陆德明很是满意地点头,接着说道:“不过,这三年你确实成长了不少。没有被虚名遮了眼睛,还能保持谦卑的心态,这才是我最满意的。”

    陆德明说的是罗彦接受了做笔吏这件事情。

    听到自家老师的夸奖,罗彦很是开心,咧着嘴笑了起来。

    “不过,你真的只是不想幸进么?”陆德明对与罗彦这说了一半原因的要求还是有些想不明白。虽然罗彦嘴上说的很是高大上,但是陆德明是什么人,跟罗彦相处这几年,因为罗彦什么事情都会给自己交底,所以知道罗彦给李世民说的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既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不是罗彦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罗彦有大图谋。

    陆德明不能不问,罗彦这小子虽说闭关三年读了不少书,性格趋于沉稳。但是骨子里其实还有些年轻人的豪侠意气。陆德明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但是在这种局势复杂的时候,还是怕罗彦会好心办坏事。因此,陆德明还是想听听罗彦的真实想法,省的他出了什么差错。

    “老师,弟子确实是不想幸进。当然了,理由也不完全是跟秦王殿下说的那么简单。”没办法,罗彦在自己老师面前可不敢撒谎,而且,没看见陆德明脸上少有的现出严肃的神色。

    “唔,那你把你真实的想法跟老师说说。”

    “弟子无非就是想保命罢了。弟子虽然做了几天官,但是从来没有涉及过真正的官场争斗。乍得高位,往后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弟子还年轻。”罗彦这样说道。

    其实罗彦如今的年龄,说起来也不算是年轻了。但是想想后来李世民以秦王府的班底大肆封官的时候,罗彦的这个年龄就显得有些突兀。因此,罗彦只能提前给李世民打预防针。想想李世民上位之后封官的豪爽劲,罗彦都有点发怵。

    对于罗彦的这个解释,陆德明勉强接受了。不过看着罗彦把官场争斗想得那么残酷,陆德明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个弟子,读书什么的都好,就是对官场有种莫名的畏惧。难道是以前听民间的留言听多了,有了心理阴影?

    “进之啊,不要把官场争斗想得那么复杂,纵观开国以后这八年,也就几个官员被杀。最大的冤案就是刘文静和前些时候的杜伏威。这两个人的事情你也是这知道的,我想相对来说杜伏威更冤枉一些,不过这也在所难免。你看老师我,历经三朝,还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还有萧瑀,人家曾经是皇族,到现在还不是做到了尚书仆射。所以说,只要你谨言慎行一些,不论做什么都很安全。相反的,行为放纵,即便是在民间,照样有杀身之祸。”陆德明不无提醒地告诉罗彦。

    好吧,对于一直以来对官场的曲解,罗彦还是有些脸红。

    “不过,你所说的才德不能胜任,这一点我反倒是很赞同。想要参与政务,老师建议你还是先去地方上多多感受一下民间疾苦。以前你作为普通百姓,是一种想法看民生;以后你当了官,再用另一种想法看看民生。不论怎样,不要违背良心道德,这样才能做个好官。”

    “谢谢老师点拨,弟子记住了。”罗彦知道这是陆德明给自己以后的道路给的一种建议,所以虚心地接受。

    第二天,罗彦这个籍籍无名的笔吏就走马上任了。当然,这样一个连芝麻都比不上的小吏,自然是没有人接他的。

    好在罗彦早就知道李玄道办公的地方,所以因为脸熟,轻松进了秦王府之后,罗彦就找到了李玄道。

    这会儿李玄道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吏跟随着,正在处理一堆文书呢。罗彦走到门口,唱了一声喏:“小民罗彦,拜见李主簿。”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罗彦此来也是为了公事,任私下交情有多好,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正经一些。

    “哦,是进之啊,快进来吧。昨日秦王说给我安排了一个笔吏,我还当秦王说笑呢。原来是你来了,怎么,在山上呆不住了。”李玄道倒是没有罗彦那么严肃,顺带的还编排了一下李世民和罗彦。

    苦笑一下,这三年不见,怎么李玄道也成了这般好开玩笑。“小子哪里是呆不住,无非是当初定的时间到了,再不出来,小子都想一辈子呆在山里了。小子出来乍到,主簿还是给小子安排着熟悉该干什么吧。”罗彦没办法,只能催着李玄道给自己分点事情做。好不容易装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要是再和李玄道这么扯,迟早得破功。

    “好啦,看来这三年你是稳重了不少。好吧,邱轩,你带着罗彦四处走走,好好熟悉一下咱们做的事情,然后多带他几天,往后你们身上的事情,就可以分一部分给他。这小子在这里也呆不久,把一切事情尽快教会他。”李玄道懒得亲自带罗彦入门,这种小事情,虽然他也想跟罗彦聊聊,但是还是等罗彦适应了以后再说。

    李玄道给邱轩说的话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刚才他和罗彦说话,已经说明他和罗彦熟识了。要是不说清楚,就会让邱轩以为罗彦来对他们是一种威胁。王府的事务就那么多,分配的事情多,自然就代表着对自己的看重。虽说笔吏只是个小小的低级官吏,但是对邱轩这样的人来说,罗彦的到来绝对对他们会产生影响。

    李玄道指明罗彦在这里呆不久,那就是告诉自己手底下这两个人,人家就是来镀金的,你们的位子人家还看不上。这样一来,两个小吏自然就不会对罗彦产生防备,相反,因为知道罗彦大有来头反而会对罗彦卖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提前给消弭了。

    李玄道身边的一个青年小吏应了一声,随后就带着罗彦走到了一边。

    领着罗彦看着李玄道他们处理事情,这个青年小吏笑着介绍道:“在下邱轩,是主簿手下的笔吏,以后咱们就要在一处共事。我等笔吏,平日里做的最多的就是记录上官门的口令,还有处理王府的往来文书。当然,这是事情都是需要让主簿过目的。此外,王府和长安县的事务,也由我等处理。”邱轩大致介绍了一下他们做的事情,当然,这些早在来之前罗彦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敢问,我等在何处办公?”罗彦问这这样一个很是小白的问题。

    “我等日常都是在主簿办公的外间,不过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跟随在主簿身边。午饭由王府供应,好在主簿向来受秦王殿下看重,所以我等我跟着沾光,待遇很好。”邱轩说完了具体的工作,就开始说待遇。看着那一脸的自豪,说明李玄道在秦王府确实地位很高。这手底下几个笔吏都有了荣耀感。

    然后邱轩就现场示范他们是怎么处理文书的。像有些各地汇报上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司空见惯的邱轩直接写上自己的意见,就算是完事,一点都没有立刻给李玄道汇报的意思。稍微重要一点的,也只是在自己的建议后边缀上一句重要。

    至于更为重要的人事之类的东西,邱轩给了罗彦一份名单,上面都是李玄道交代不论事情大小都要第一时间给他处理的。还有一些,那就只能看他们这些笔吏的眼光了。

    等他们把这些文书分好类,会上交给李玄道,然后由李玄道过目。如果建议中肯,李玄道会简单署名然后下发,若是李玄道认为不妥当的,会由他亲自处置。然后打回给他们学习。就是用这种高效的办法,李玄道才能把众多的文书快速的处理掉。

    熟悉了文书的处理,剩下的就是记录上官口令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这两样因为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事情做示范,邱轩也只能把它放到后边,仅仅是口头描述一番,算是给罗彦普及知识了。

第八十七章 身处卑微多小人

    罗彦在秦王府的幕僚当中,隐隐有着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说法。虽然李玄道手下的这两个笔吏是近两年才收到手下,并不知道罗彦的赫赫大名,但是架不住王府里头这消息传得快啊。

    三年前风头一时无两的罗校书,辞官不做跑去读书,三年后居然到秦王府当了个连品阶都没有的笔吏。这事儿刚开始,也就几个跟李玄道打交道的部门知道,结果后来事儿越传越远,莫说是整个秦王府,就连外边的人都知道了。

    知道不要紧啊,但是速来这人们都是喜欢看热闹的。原本以前给李世民当幕僚,现在在秦王府也混了个一官半职的那些年轻人,三三两两是不是就找事儿过来看罗彦。

    当然了,这里头也是分好几类人。有些人纯粹就是慕名前来。当年罗彦在长安城年轻一辈里名声大噪,但是见过罗彦本人的也不算太多。而且罗彦总共就出席过两次李世民的幕僚宴请,这里头好些人当时还没有那个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所以这个时候正好看看传说中的庐州罗彦长个什么样子。

    但是还有一些人纯粹就是为了过来奚落罗彦的。当年罗彦可是倍受李世民看重,让他们这些同龄人可是深感压力巨大。好在罗彦总的就给李世民当众出过两次主意,都没有被李世民采纳,而且在当时看来罗彦的计谋还有些拙劣,所以这些人才放下心中的嫉妒。可是该和罗彦争的还是要争。然后这些人好不容易感觉自己要不罗彦比下去的时候,人家突然莫名其妙就走了。

    这三年虽然说这些人好些都得到李世民的看重,直接就给了官职。但是当初被罗彦压下风头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耿耿于怀。

    这不,听见罗彦如今在李玄道手底下做主簿,直接就跑过来找茬。

    这日,一个名叫赵鉴的家伙就找上门来了。原本以为这货会跟其他人一般,过来打声招呼就走。恰好李玄道有事出门,这货进来以后,就坐着不走了。装模做样和罗彦闲聊几句,就拿出了真面目。

    “罗校书,久闻阁下聪慧机敏,尤善写诗,今日小弟特来求教。”都二十好几岁的人了,这会儿因为憋着坏心思,所以叫法都很是谦虚。

    “那都是以前年少无知,所以被人称赞了几句,就太过自傲。如今小弟那里当得上一句聪慧机敏,便是不被人骂愚钝,已经是大大的好事了。”罗彦虽然不知道这货会给自己挖坑,但还是习惯谦虚一些。

    “哪里哪里,罗兄是真的太过谦了。”赵鉴还是纠缠着。

    正当这个时候,门外又走进来好几个人,一进门跟罗彦简单打声招呼,就跟着赵鉴瞎起哄。

    眼看着这事儿不对,但是此时此刻罗彦已经被挤到了这里,要是逃避,恐怕罗彦立马会被传出去胆小怕是,不足担当大任。虽说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年轻一辈的互相诋毁,但是要是这些人里头有人帮忙,到时候罗彦肯定得吃点小亏。

    没办法,既然逃不过,那就来吧。当下罗彦就很是严厉地说道:“既然诸位仁兄如此殷切,那么小弟也不好推辞,赵兄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来。”

    因为之前赵鉴就已经说了是在作诗的事情上和罗彦讨教,所以这会儿立马拿出一个青蛙的泥塑,对着罗彦说道:“也不是别的,小弟前些时候和人打赌,以青蛙为题作诗,不想被人赢了。在下这心中确实不服,正好今天遇到罗校书,想听一首更好的咏蛙诗,也算是解解我心中的闷气。”

    这什么玩意嘛,分明就是想出个难题,然后把罗彦的名声给搞臭。你不是才思敏捷么,你不是苦读三年么,好啊,给小小的青蛙写首诗都能难到你,三年前那个罗彦看来就废了。这伙人就是这么想的。

    这还不算完,边上立马有个人搭腔:“想必以罗校书的才思,必然是能够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完成的。”

    这货更毒,直接把罗彦长时间思考的可能给断掉了。赵鉴给这个家伙一个隐晦的眼神,表示非常满意。

    原本罗彦还想着息事宁人,就这么自己吃点亏,把这些大爷们哄走的。谁知道自己已经谦虚到了这个份上,这些人还是不想放过自己。没办法,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撕破脸皮好了,谁让我和你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呢。

    对于这几个人,他是一点也不想再忍耐了。

    当下就把他心里头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念了出来: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本来七绝的咏蛙诗李世民、严嵩等等人都写过,但是大致的意思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我不先开口,你等敢作声?但是罗彦唯独喜欢毛老人家的这首,或许只是因为刚开始读的就是这一首,也或许仅仅是在同类的诗中就是偏爱这一首,总之,他就是选择了它。

    但是放在这个时候,罗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我还没有说什么呢,你们这些蝼蚁也敢胡闹腾。不是罗彦自高自大,实在是这些别说是史书上边了,就是在李世民的帐下,都不见得有多出名。

    和罗彦同辈的,李世民记忆最深的就是从并州府学过来,当初在李世民的庆功宴上夺了罗彦风头的常怀安。这位前些天还过来看了看罗彦,人家就是很谦卑的样子,哪怕现在人家已经是正八品的官员,比当初罗彦的官都大。但是人家见了罗彦就是一副自己不如罗彦的样子。弄得罗彦都有些不好意思。

    哪像这些人,出来就是搞这些低级的东西,让人厌烦。

    对于这样的小人,罗彦自然不想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听到罗彦这么霸气的诗作,这伙人懵了。原本想着找个生僻的东西难为下罗彦,然后乘机打压罗彦的名头,谁想到这么简单就被人家给破了局。而且,这首诗要是传出去,怕是会被广为传唱,成为咏蛙诗的典范。

    这些人走吧,一遍被罗彦这样弄得有些下不来台,另一方面也是不甘心。

    沉默了一阵,里头突然有个人,站出来拿出一根绣花针,对罗彦说道:“在下前些时候也和人打赌,不过要写诗的东西是一根绣花针。不必赵兄,这是不论是我,还是对方,都没能够写出来。今天既然遇到罗校书文思泉涌,正好为小弟解忧。”

    这下子几个人又开始得意起来。这绣花针才是真的难写啊,有没有什么典故,普普通通。绝对是为难罗彦的最好选择。

    几个人开始微笑起来,似乎这会儿已经看到了罗彦被难住,然后他们四处宣扬,罗彦名头再也不复以往。

    这会儿罗彦是真的怒了。虽说刚才自己念的诗,确实有点盛气凌人了,但是藏的很隐晦,这些人见好就收算了。谁想到还这么不依不饶。

    怎么办,罗彦决定下狠手,就算是赔上这几年来好不容易混出来的诗名,罗彦也决定好好给这几个人一个教训。

    装作沉思了一会儿,罗彦有些谦虚地说道:“小弟接下来想到的这首诗,实在是有些太过低劣,不堪入耳,我看,我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罗彦这么一说,这几个人哪里会依。在他们眼中,罗彦这是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正找台阶下呢。这会儿要是他们说算了,以后败坏罗彦名声的时候,万一罗彦说自己当时想到了但是他们不听,岂不是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了。

    见这伙人还是执迷不悟,罗彦也不再给这几个人留面子,张嘴就来: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

    这四句一出来,几个人脸上一阵羞恼,拿出绣花针的那个人更是脸红着说:“安敢欺人若此。”然后就是对着罗彦一拳挥过来。

    看着这些人恼羞成怒,罗彦毫不客气。虽说当初系统送给他的是战场的保命能力,而且特别擅长的是长枪和横刀。但是这并不代表罗彦就不会几下拳脚。

    当下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个想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伙给收拾了。剩下的几个人虽说是人多,但是本来就被罗彦弄得有些心浮气躁,这会儿一见罗彦这么干净利索就把一个人给拿下,哪还敢有更多的动作,拉起被收拾了的同伴,扔下几句狠话,就一溜烟跑了。

    等那些人全都跑出去之后,邱轩对着罗彦说道:“没看出来,罗校书平时和和气气一个人,今天居然会这等强势。”

    罗彦笑笑:“君子不可欺之以方。这些天来看我的,大多说上一两句话就走了。本来我在秦王府就没有那么多认识的人。今天这伙人说这么多话,还过来请教作诗,这不是想干什么坏事,还能有什么。我便是赔上了我这几年的名声,也不能给这些人好脸色。”

    正说着,邱轩倒是感叹起罗彦的那首打油诗来:“我看你不会赔上名声,怕是会踩着刚才那几位,再一次名扬长安了。虽说你这诗确实不怎么样,不过,用在今天的这伙人身上,真的太适合了。”想想这打油诗的内容,邱轩和另外一个笔吏又开始笑起来。

第八十八章 街头酒馆会故人

    罗彦跟那几个人在秦王府的争斗很快就传遍了长安。

    当然了,一开始传出去的版本就是罗彦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华,恃才自傲,不肯与同龄人好好交谈。而且还讽刺同辈,一言不合就动手了。

    这种流言自然是赵鉴几个弄出去的,目的就是想搞臭罗彦,给自己顺口气。

    罗彦听了这流言自然是没有什么多说了,还是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在这里一切到最后都是李世民说了算的,就算是外边骂翻了天,这秦王府里头不还是有明白人么。也就那些不喜欢动脑子的,才会听信流言。

    但是作为罗彦的熟人,邱轩可是忍不下这口气。这些人实在太不要脸了,直接就颠倒黑白,罔顾事实。邱轩作为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可不想就这么算了。

    随后的几天邱轩只要有时间,就出去把当天发生的事情给熟人讲。

    这不,连带着罗彦念的那首打油诗,一并儿传出去,顿时长安城就热闹起来了。原本不停说罗彦坏话的那些人,这会儿枪口一致对向了赵鉴。谁让他们几个先前蒙骗自己来着,必须要给这几个家伙点颜色看看。

    平头老百姓就更是喜欢这种事情了。这几个官儿扯来扯去,全都没有落下好名声。有好事的人花了几天的功夫,愣是写了个传奇,名字就叫做《罗校书戏弄笨书生》。里头简直把罗彦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下绝无。

    这下好了,风向突然间变了,赵鉴几个人彻底是傻眼了。

    事情闹到最后实在是太大了,就连整天呆在太极宫的李渊都听说了这件事情。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儿子,虽说这就是秦王府的两个低级小官闹出来的事情,但是这么整下去,连李世民也得受拖累。

    虽说李渊心里头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但是保护李世民的心思还是有的。所以李渊要直接下诏,想把赵鉴几个连同罗彦全都撵出秦王府。这下子算是皇帝亲自处理过了,以后就算是有人拿这件事情说李世民识人不明,也会因为早就盖棺定论不会影响到李世民什么。这下好了,好不容易当了几天笔吏,刚刚熟悉手上的事情,就要被赶出去,这让罗彦很是受伤。

    他这次可真是成了躺枪的那个。

    好在李世民跟李渊强烈要求留下罗彦,而且罗彦以前干的那些事情,还是给李渊留下过不少的好印象。所以知道当事的一方是那个明德门口给自己解过围的罗彦,李渊也算是念了旧情,倒是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没有把话说那么死,答应让李世民自己处置。

    事情算是有了缓和的余地。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亲自把赵鉴几个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把几个人发配到雍州去打理一些地方事务。虽说品级还是不变,但是几个人都是去的一般的下县,还都不是正职,所以也算是很严重的处罚了。

    相比这些人凄惨的下场,罗彦就好实在太多了,李世民很是客气地问了几句最近的状况之后,就把罗彦打发回去了。

    这下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虽说罗彦是当了个没品阶的笔吏,但是人家照样受到李世民看重,所以以前还想着怎么找罗彦的茬的人,这会儿全都熄火了。邱轩两个人更是开心,这下子他们终于见识到了罗彦是什么样的人物,这关系绝对是搭对了。

    接下来的日子,罗彦在秦王府就再也没有那种被当作猴子一样围观的事情发生了。不过,这年初冬的时候罗彦还是遇到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之前三年因为在山中苦读,庐州来赶考的士子罗彦一个都没有见到。但是今年有了时间,到十月月底,跟随着贡品前来的士子们到达长安之后,罗彦就不断打听,终于在一家客栈找到了他们。

    虽说眼前这几个人罗彦是一个也不认识,但是架不住当年罗彦在庐州府学中那短短的几句话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位学长。以前罗彦的大名仅仅是在长安流传,在外边流传的大多都是他的诗文。

    到了长安,这几个士子才发现罗彦在长安有多火。这会儿罗彦和赵鉴几个人的争斗还在长安散发着余热。这些士子到达长安第一天出去逛的时候,在酒馆里头就听到有人还在说书,说的就是那个不知道谁写出来的传奇《罗校书戏弄笨书生》。

    刚开始的时候这几个还以为是秘书省又来了一个姓罗的校书郎。谁知道听说书人讲完之后,身边的人议论的时候,带上了庐州俩字。

    一听这个士子们来了兴致,当下就请教这位,一经打听,这几个才发现刚才原来说的就是自己这位学长啊。所以这兴趣更浓了,拉着身边的人,请了一坛酒,就把罗彦这几年的事情全都套出来了。

    乍一听,果真是了不起。这还是那个记忆中看似文弱的书生干出来的事情吗。这几个人不由感慨了一声学长真是厉害。

    结果就因为这层关系,这几个人还被人回请了一顿酒。庐州人不了解罗彦在长安的事情,但是长安人对罗彦在庐州的过往同样好奇。

    当下这几个士子身边围满了人,比刚才说书人讲故事的时候还要热闹。

    所以这几位士子把罗彦当年在庐州的事情也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当然,这里头肯定是加了不少溢美之词。两相印证,加上这几位士子最后把三年前罗彦回到庐州府学说的那几句话,这下子人们对于罗彦更加有好感了。

    而罗彦在长安认真读书的事情,也给这几位士子好好上了一课。和人家比起来,自己绝对读书的时候不算事业精于勤了。

    这不,罗彦找来之后,这几位士子就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罗彦。对于这届的科举,罗彦也不是太清楚内情,就连主考官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了,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做点什么。

    所以,为几个士子加油打气之后,知道几个人都是来考明经科的,罗彦也就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科考的事情跟几个人说了一下。留下一笔钱,让这几位士子在长安也安心读书,许下过段时间回来看他们的诺言,罗彦就回去了。不过罗彦的惊喜还不止如此。

    不仅仅是见到了家乡的士子,罗彦在秦王府,还见到了故人。

    周晋在武德五年的时候一去,就再也没有音信,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了长安。等周晋处理完公事之后,就拉着罗彦去了秦王府附近的一处酒馆。

    “兄弟,这几年可是想死哥哥我了。”周晋一如既往的豪爽,喝了一碗酒,这才跟罗彦说道。

    “几年不见周兄音信,没想到今天居然相见,哈哈。”罗彦也没有理会周晋那胡话,反而是有些怪周晋没有书信来往。那时候周晋赴任以后,罗彦给他写信,没想到居然连回信都没有。

    “嗨,你是不知道,我可是在战场上杀了一个来回。本来还想着能好好的当个文职,谁想到造化弄人,跟着秦王殿下打了几仗,稀里糊涂就去了雍州,你写信我自然就收不到。我那里想给你写信,但是做的事情有些机密,当时不知道你的身份,只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了。”周晋也没有杀隐瞒的,只是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低。

    想来周晋做的事情还是机密,所以罗彦也不好多问。不过周晋显然是有很多话说。

    “本来以为进之的本事,这三年怎么说也能混个好位置。谁想到三年不见,你居然还在王府里头当笔吏,哈哈哈。”周晋笑着说道。

    “哦,看来周兄这几年混的不错?”罗彦也有些好奇周晋到底当了什么大官。

    “嘿嘿,兄弟你绝对想不到我现在到底是什么官儿。”周晋有些想让罗彦猜一猜,不过罗彦绝对是不想玩这种幼稚的游戏的,无奈之下,周晋也只好说实话:“雍州宣节校尉。”

    周晋的官职绝对把罗彦给吓了一跳。

    这货升的也太快了吧。当年这货可是给授了个从九品下的官,这才几年啊,都正八品了。不过,罗彦更加惊奇的是,这货现在居然是个武官,你没看错,宣节校尉,就是武官啊。好好的一个进士科进士,居然真的搞成了武官,难怪这货要卖关子说自己猜不到呢。

    看到罗彦一脸的懵逼样。周晋终于得意的笑了起来:“哈哈,谁说咱们书生就不能当武官了。这上了战场,立了军功,还不允许我改换门庭啊。”周晋虽然说起来很是畅快,但是罗彦也看到他的严重也是露出一些凝重,显然,这战场也不是好上的。

    接下来的时间,周晋就开始给罗彦讲起他在山东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原来这货一开始虽然随便被授官,但是当时李世民权利很大,所以随手就把周晋给调到了山东。周晋去的时候正赶上李世民被刘黑闼给围住,那一战下来,还好周晋的老子打小就操练他,虽说是受了重伤,但是好在保住了命,再往后也是混在一群士兵里头,熬了几个月,就混出来了点明堂。后来李世民回到长安,因为他是于志宁推荐的人,就把他放到了雍州。

    静静听着周晋讲他的故事,罗彦也是一阵唏嘘。难怪人家爬的这么快,这功名,还是得从马上来啊。

第八十九章 故地重游清平观

    这段时间其实李世民很闲。

    或许对于一个正常的老百姓讲,闲了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李世民来说,这就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个位置,距离他越来越远。李玄道每天也就是拿着几本文书翻看一下就算是一天的公务处理完毕,剩下的时间多是用来给罗彦教授官场的一些东西。

    这要是放到前几年,有些事情还不是很明朗的时候,李玄道一天会忙的脚不沾地。哪能像现在。李玄道跟罗彦说话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愁容。他们这些做幕僚的,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己属意的主子,这会儿却希望越来越小,能不愁么。

    局势的明朗,还得从前几年杨文干的事情说起。

    杨文干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担任庆州都督的时候为东宫私募壮士。说白了,就是给李建成养几个手下。

    不论是太子,还是李世民,其实按制都是有一定的亲卫名额的。或许是李建成觉得李世民手底下大将众多,不多弄点人将来斗争会很艰难,所以,就授意手下豢养私兵。所谓私兵,自然是超过了亲卫名额的。

    恰好杨文干虽然是个都督,但是并没有这样的权利养兵。被人告发之后,立刻就被逼反了。虽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和李建成有什么关系,但是这种事情,本来有嫌疑就已经足够了。太子李建成被软禁了。

    李世民原本以为希望来了。结果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李建成一苦苦哀求请罪,李渊立马就把他给放了。

    这件事一出来,朝堂上顿时风向大变。明眼人都知道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不可能再有变数了。

    这不,秦王府就慢慢开始门可罗雀。

    不过有手底下一帮子谋士,还有许多武将的支持,李世民也并没有放弃继续和李建成。毕竟能闹出来一个杨文干,会不会再闹出来一个李文干。李世民也是不得不用侥幸的心理去和李建成争。这个时候,手底下的人才都在,还没有把他逼到最后一步。

    对于李世民的情况罗彦是不会做更多的关注了,当下更重要的是跟着李玄道学习。这些天罗彦一直秉承这少说多看的原则,将李玄道的一言一行都记在脑子里,然后回去慢慢琢磨。有不懂的地方,还会向陆德明请教。

    这样以来,罗彦对长安的官场有了极深的认识,同时对于有些官场规则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此时此刻,以前对于官场的那点畏惧也不复存在。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在罗彦的脑海里,这极度不平凡的一年,武德九年。

    因为秦王府的公务不多,罗彦这几个月也成长了不少,再加上李玄道的支持,很多时候秦王府里往来的文书,基本上都扔给罗彦来处理。这下子直接接触秦王府公务,也让罗彦获得了长足的长进。

    正月的时候傅奕终于给李渊上疏了。虽说刚开始傅奕只针对的是佛教,谁知道后边事情越闹越大,连道教也给算计进去了。朝堂上不管怎么吵,反正是跟罗彦无关,只是提起这个事情,罗彦突然想起来,这四个月过去,原本说好的去看望清平观的几个小道士的,居然给忘了。

    跟李玄道告过假,罗彦依照印象里几个人的身形,买了几套塞了木棉的被褥和皮衣,带了点小孩子喜欢的小吃。这才雇了一辆马车赶往清平观。

    毕竟是初春,本来就很少人来的清平观,山路两边都是厚厚的积雪。虽然山上的路被扫开了,但是路上被风吹上来的一层薄雪,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香客上山参拜。

    叫上车夫帮忙,罗彦也仅仅是带了一部分东西上了山。剩下的,也只能见过虚致师兄弟两个,让他们一起来搬上去了。

    还好山路被做出了台阶,不然这时候山上一不小心还真的会摔倒掉下去。虽然如此,罗彦和车夫两个人也是小心翼翼往上爬,等到了清平观的门口,罗彦感觉是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喘口气,这才敲着清平观的门。

    “虚致观主可在,我是罗彦,前来拜会。”虽然嗓子被寒风呛着有点不舒服,罗彦还是的大声喊。谁知道这几位是不是在屋子里头,不大声喊,就那个抠门的声音,虽然山中寂静,但是也不一定能够让人听见。

    这一点,罗彦记忆尤为明显。他在这里呆了三年,这样的事情经历过可不止一次。

    好在罗彦运气不错,刚刚喊了几声,就来了一个小道士把门给打开了。见了罗彦,小道士冻的红扑扑的脸上一阵喜悦:“罗彦哥哥,是你啊。”当下接过罗彦手上的东西,就带着罗彦和车夫到了观中。

    因为道观太小,本来就只有几间客房,加上天又冷,所以小道士直接把他们带到到了虚致住的地方。师徒几个就在这里烧着柴火取暖,虚致这个观主,也就应付香客的时候还能拿出点观主的架势。平日里和虚极以及几个弟子,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看到罗彦,不论是虚致虚极,还是几个小道士,心情都十分激动。罗彦进了屋之后,几个人就站起来看着罗彦。

    也没有多寒暄什么,山底下还有好些东西没有拿上来,车夫也赶着回去。这牲口放在外边不运动,也是会冻坏的好不,何况还是价值相当高的马。

    当下叫上虚致师兄弟,几个小道士也兴冲冲地跟着,一行人下山开始搬东西,原本每个人还要抱着的东西,因为几个小道士的加入,人手一件就搞定了。和车夫约定好了回去的时间,罗彦就上了山。

    到那个时候,车夫自然会赶着马车过来等候罗彦。基本上不用担心车夫失信,干这一行,本来信用就是最大的口碑。何况,罗彦给的钱也不少。算上本来的三十文,罗彦还多给了五文钱的打赏,这可是让车夫好一阵感激。

    回到山上,把准备好的小吃分给几个小道士,罗彦开始和虚致师兄弟两个聊起来。

    因为这些天关于佛道两门的争论越来越大,民间也多有传闻,因此,虚致也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过的更加艰难,所以这会儿刚一坐下,就开始问罗彦:“居士可知近日沙汰佛道一事?”关乎几个人以后的生活,虚致也不得不问。

    对于这件事情,罗彦是早早就知道结果的,所以只能如实回答:“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而且今天来此,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这会儿就连几个小道士,也凑到了罗彦和虚致的身边,想听听罗彦是怎么说的。毕竟,这会儿能找到一个接触官场的人,也只有罗彦了,虽然不知道罗彦了解不了解里头的文章,但是能问点事情总是好的。

    “虽说现在满朝文武大都不同意傅太史令的奏疏,”罗彦话说到这里,几个道士明显的舒了一口气,所以不忍心打断几个人的好心情,但是长痛不如短痛,也只能接着往下说:“但是依我看来,恐怕当今圣人最终会同意这份奏疏。”

    罗彦的答案给了几个人沉重的一击,虚极是个急性子,当下就问道:“问什么,不是说满朝文武大都反对这个事情么?”

    “满朝文武反对,不代表圣人就会跟着同意。恰恰相反,这种事情越是讨论的时间久,越说明圣人倾向于傅太史令。不然的话,直接否决就好了,何必让大家嚷嚷这么多天。”罗彦解释道。

    “你们也知道,不说其他州府,就是在长安,这周边大大小小的寺庙和道观,这几年来新冒出的多少?而且方外之人不用缴纳赋税,有些奸猾之徒以向寺庙进献土地为由,逃避赋税,使得税收越发艰难。这些问题,圣人看的很明白,所以,最后只能下狠手了。”罗彦把自己能够想到的理由跟这几位一说。虚致当下就露出失落的神色,虚极更是有些发疯地念叨着不可能。

    不过罗彦这次来也不是专门个这几位带坏消息来的。

    “不管怎么说,到时候裁汰佛道,总是会考察诸位的修行。虚致观主的道行我倒是不担心,就连这几个小子,我也很是放心,这三年来我们一起教给他们几个人的,在同龄人当中绝对是出类拔萃了。只是虚极道长就有些不好说,只能趁着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好好修行一番了。再不济,还有当初我留给观主的东西,到时候,想必也能派上点用场。”罗彦对着虚致说道。

    “如此以来,我等有所准备想必也会好过不少吧。”虚致知道罗彦说的十有**就是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如此。之后转头向虚极说道:“这些日子反正观中也没有什么事情,我等就闭门苦修,赶在这结果出来以前,有所准备。师弟,往后观中的庶务,交给我来处理吧,你就好生带着几个小家伙修行。”

    虚极点头称是。

    这样一来,几个人就算是有了主意,虽说还是有点慌张,但是还有做准备的机会,所以也就不再提这些事情,和罗彦聊起了别的。

第九十章 震惊李世民的能力

    因为得知自己几个人往后还能安心的做小道士,几个小家伙也放弃了继续听罗彦和自家师父天南地北的胡扯,开始继续享受罗彦带来的小吃。

    而虚致师兄弟两个则是和罗彦谈论一些民俗之类的事情。

    时间过的很快,简单吃了点午饭,又是一段闲聊,就到了罗彦和车夫约定好的时间。罗彦和虚致他们道别之后,一路下山,正好赶上车夫赶车到了山下。这下可好,终于是不用在这大冷的天等马车来了。坐到车上,这就匆匆回了长安城。

    因为虚致几个人的事情,罗彦也多了几分感慨。

    不论怎么说,宗教总是会被统治者牢牢掌握在手里。李渊也曾说过:“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可是不受控制的宗教,他还不是该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就像是现在,考虑到全国各地方外之人四处开设庙观,纵然是尊老子为先祖,李渊还不是照样让道教躺着中枪。

    回到陆府,因为这件事情,罗彦专门找陆德明诉说。听过罗彦的感慨之后,陆德明沉吟片刻,然后说道:“融合和方术的道教,若非依靠圣人,便成不了当世显学。长生之术,不过是一介骗局。唯有专心大道,才是根本。”

    “只是,脱了那层玄虚的外衣,道教就回归了本源,成为理政的学派。如今那些方外之人,便是经验黄老治世思想的都没有几个,何谈理政。这样以来,这些人只会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也是,长生的诱惑,又有谁能够抵挡的了。纵然明知道是骗局,也要去试一试。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接下来陆德明就为罗彦讲了这道家和道教的区分。作为一个习惯考证的大儒,陆德明在这一方面自然是有很深的研究。

    从黄老之阳,到老庄之阴,再到杨朱的全生保性,乃至道教,陆德明都给予了详细的解说。虽然都是简单的做了一个归纳,也让罗彦感觉见识大涨。

    到了最后,陆德明也感慨道:“虽说我等都是儒家门生,但是也不能不说,乱世初定,当以黄老治世最佳。至于道教,却是有些不思进取,反倒流于和方士道为伍,整天做些霍乱神明的事情,无怪我等鄙薄。”

    想想也是,当世的儒生,很多其实都是接受过道家思想的。正因为道家的思想传播广泛,所以道家产生之初,就依附与道家,甚至到后来还想着混淆道家学派和道教的概念。这就让人不能容忍了,君不见这世间默研老庄的多,反而是入观受戒的少,难道,仅仅是因为戒律森严无法久持?

    不过对于黄老的治世学问,罗彦还是有些好奇的,所以跟陆德明请教。

    自家弟子的求知欲,陆德明是非常满意的。而且本来他就反对闭门造车,所以也不会怪罪罗彦去学习儒家之外的东西,当下就推荐罗彦:“这些学问,你可以多读读《管子》和《淮南子》。若是有暇,便连那《吕氏春秋》也一并读了去。看完这些书,你自然能明白一些东西如今我和你坐在这里空谈,反倒是在耽误你。”

    陆德明现在对罗彦的教育,有些放养的意思。毕竟陆德明已经把他的思想灌输给了罗彦,至于罗彦能够继承多少,这反倒不是陆德明在意的地方。对于儒家经典考证这么多年以来,他也明白不论是什么学说,都是在不断的进步中,承袭老一套,反而会加速传承的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最后,不都是相互吸取优点然后再碰撞,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交锋才让各个学派有了长足的发展。自己儒家不也是一样,虽说汉代的时候成为当世主流,但是不论治国还是修身,其实对于其他的墨家道家学说,都是融汇了一部分到自己的学说里边的。

    还有刚才罗彦问过的黄老之学,其实也是吸纳了不少的儒家、墨家和其他学派的精髓,这才产生的一个新的道家流派。

    听到了自家老师的推荐,罗彦也点点头,看着时间差不多,和陆德明一起吃过晚饭,这就回房苦读去了。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秦王府的人就发下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往常罗彦手里头多拿的是历代儒家名士的著作,最近确实改了行,看起了道家的典籍。而且和往常不同,这看书入迷到就连李玄道交给他的公务,也被他推给了邱轩他们。

    再怎么说,往常罗彦给人的印象就是,处理公务兢兢业业,只有闲暇的时候,才会不顾一切拿起书本就看,如今就连公务都给耽误了,这怎么可能。刚开始只是惊动了李玄道,于是乎罗彦某天被叫到李玄道面前。

    “进之啊,听邱轩他们几个说,你这几天看书看到连公务都顾不上处理了。”李玄道的询问让罗彦一阵羞赧。好吧,罗彦承认这是以前在山中的时候苦读的瘾上来了,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这个,实在是有负主簿的希望。前些时候和老师讨论了一下道家学说,对于黄老治世的思想有些兴趣,这不,一读起书来,倒是什么都给忘了。”罗彦也只能实话实说,本来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李玄道指着罗彦笑道:“你这恐怕已经不断是读书了,便是痴书也不为过。只是书读来就要用的上,既然你感兴趣的是黄老治世,正好我这里最近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你就边看书,边用你最近所学,帮我把这些事情给处理吧。”

    李玄道倒是会给罗彦找事情做,他也是担心罗彦这么读下去,彻底成了一个书呆子就不好了。何况,虽然罗彦在秦王府做笔吏,但是李世民给他的待遇可是依照八品官给的。这样光拿好处不干事,李玄道怕引来非议。

    为了保护罗彦,李玄道也是费尽了心思。

    好在罗彦也不是那种狷狂的人,李玄道既然专门找自己收这些事情,那么肯定不会是害他。所以就稍微有所收敛,每天把李玄道给他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后继续开始看书。

    这下子就体现出罗彦的水平来了,刚开始李玄道给罗彦分配的事情跟邱轩他们是一样多的。按照李玄道的思路,罗彦纵然是聪明,但也只是接触了几个月,跟邱轩他们这种老手没法比。就算给一样多的事情,到最后怕是还要邱轩他们帮忙。

    谁知道这三个人里头反倒是罗彦早早把事情处理掉,然后坐在一遍当他的书呆子去了。

    李玄道一看,人家处理事情的手段和方式,绝对是没得挑的。不论是对外的公务,还是对内的私事,罗彦的手法都已经算得上是温和而高明,最大限度做到了维持当前局面。

    这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首先必须要了解当前朝堂的局势,还有就是这些公务里头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势力,甚至还要看清楚这些事情背后有没有隐藏着的利益牵扯。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是李玄道这几个月以来教给罗彦的,没想到被罗彦记了个一清二楚。

    其次就是罗彦处理事情的手段,这里头没有一个激进的。想起三年前罗彦给李世民出的好几个主意,那都是损人不利己,甚至有时候还是以退为进,就没有一个不是以胜负为目的的。

    而现在呢,罗彦的手段更加趋向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正是罗彦高明的地方,因为他明白当前的局势已经非常微妙了,就尽可能不在这种小事情上和别人起冲突。

    所以李玄道第二天就把罗彦的事情加了一倍。这既是看重,又是考验。多给那么些事情,自然表明李玄道是认可罗彦的处事方式的,至于考验,则是李玄道想看看罗彦到底还隐藏着多少能力。

    那么接下来就让李玄道惊掉了下巴。

    谁想到就算是多了一倍的事情,而且相应地邱轩他们的事务就各少了一半,便是这样,罗彦也是和邱轩他们同时把事情处理完的。不是罗彦想惊世骇俗,实在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每一样基本上都有前科,按照之前最妥善的办法做参考,然后再考虑一下不同,想点应付的方法,就算是完事,这样下来,不快才怪。

    当然了,这天罗彦处理的事情,里头就有一两件在李玄道看来不是很妥当,不过已经非常不错了。在李玄道的眼中,罗彦此时已经出师了。

    当下李玄道就带着罗彦这一天处理完的文书,找到了李世民。

    “殿下,臣以为罗彦已经不必再呆在手底下了。”

    “哦?怎么说?”李世民对于李玄道突然的要求有些惊讶:“难道是因为最近传闻的,罗彦整天读书忘了处理公务?如果他如此恃才傲物,那么确实没有必要留在王府了。”

    “殿下错了,不是他恃才傲物,而是确实他已经通过了我的考验。”李玄道这会儿开始为罗彦说好话:“昨日我交给他数倍于其他笔吏的文书,谁想他居然能与邱轩他们同时处理完,而且手法之老到,不下于我等。殿下请看,这就是昨日他处理过的文书。”

    李世民结果那厚厚一沓,仔细翻看起来。

    纵然是李世民只是边看边思索罗彦处理手段的可行性,这些文书都花了李世民接近一个多时辰才一一看完。看着李世民一脸的赞赏,李玄道又加了一把猛料:“处理这些文书,他花了一个半时辰。”

    李世民瞬间惊呆了。

第九十一章 玄都观中见虚致

    虽说李世民也想着给罗彦重新搞个官当当,但是实在是自己的手底下确实就那么几个坑,还全都被占满了,所以只能继续把罗彦留在李玄道手下。不过就不用像之前那样每天都处理大量公务了。同时,还重新把罗彦拉到文学馆。算是进一步肯定罗彦的才能。

    李世民给的这些待遇,罗彦可不在乎。反正他现在正被黄老学说吸引着呢。

    时间推移到四月,朝堂上关于佛道的争论正式结束。李渊因为讨厌沙门和道士逃避赋税、又不守戒律,道观寺庙到处乱设,所以正是下诏,要求全国的僧、尼、道士、女冠,修炼精深的僧道,可迁到大寺观,供给衣食,而其它的则令还俗,返归故里。京城保留佛寺三所,道观二所,各州各留一所,其余都废除。

    一时之间引得佛道两门动荡不安。

    想到长安道观林立,即便是虚极这几个月再怎么用功,恐怕到时候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考核,所以罗彦还是准备前往清平观一趟。

    到了观中,只听得虚致也是一阵长吁短叹。自己这个师弟,这次考核,确实是在两可之间。相比虚极,玄字辈的几个小道士反倒更加靠谱一些。虽说李渊让道士们迁到大观里头,但是这座下总是要带几个弟子不是。加上这几个小道士聪明伶俐,对于道学也是领悟比较深,所以能够留下来那是十拿九稳了。

    但是对于虚极的事情,罗彦也是无可奈何。他是心知肚明这件事情里头肯定会有人庇佑一部分方外之人。所以求个人情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罗彦这会儿作难的就是,根本找不到这么一个可以帮自己的人。

    要说自己接触的权势人物也是不少,李世民都是一亲王来着。但是没有什么用,罗彦总不可能因为这件小事情就去找李世民吧,到时候绝对会被李世民看轻。剩下的那些人,似乎说话又不怎么管用。

    没办法,罗彦只能做好花钱的准备。

    把虚致拉过去,罗彦就说道:“虽然我现在在秦王府做笔吏,也得了些秦王的赏识,但是关于虚极的事情,我还没有那么大面子请秦王出面帮忙。所以到时候如果能够打通门路,那时候留下的钱就用在这里,实在不行,那也给虚极分一部分,让他就在长安县买几亩薄田安顿下来,这样也能时常见面。”

    事到如今,也只能按照罗彦的办法去做了。

    四月中旬的时候,对于长安道门的清理工作正式展开。好在虚极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最终还是涉险过关了。这下子清平观的所有人就都迁到了玄都观。

    没错,就是之前罗彦和崔氏兄弟们去过的那个玄都观。因为善于经营,玄都观香火一直鼎盛,里边出家的道士也有几个修为精深的,所以京城留下的两座道观里头,就有玄都观的一份。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罗彦在虚致他们搬到了玄都观后几天,就跑过去看望他们。

    这四处的道士都拥挤到这里,明争暗斗的自然不断。虽然罗彦自己是没有那个本事帮忙了,不过看望虚致的时候,不经意间透漏自己是秦王府的人,想必对于虚致他们也有所帮助。

    相比去清平观的路,往玄都观走的路就热闹多了。四月的时候,正是山上观中桃花盛开的时节,一路上游客来来往往,甚是热闹。这些人才不管你裁汰了多少道士,只要风景依旧,就算是这玄都观被撤了,也没有什么相干。

    缓缓踏上这漫长的台阶,罗彦不疾不徐地走着。反正这趟他也就是一个人来,既没有带吃喝,也不想那些富贵人家带一群乐班。所以在上上下下的人群里头,倒是也显得特别醒目。

    等到了玄都观,不顾观外盛开的正是娇艳的桃花,跟知事的道士说了要拜访虚致,说清楚之前虚致所在的道观之后,这位道士就把罗彦带到了一处小院落。

    不同于清平观的狭小,玄都观这几年扩张的很是厉害,除了观外上百亩的桃花,观内的房屋也修建了不少。虚致和虚极两个人因为是来自同一个道观,所以分配的居所也紧邻着。至于几个小道士,自然是一进来就被护犊子的虚致给要了过来。

    见了虚致以后,再也不是以前当观主的时候那么在人前装模作样了,反而因为现在衣食都有了着落,不用再跟往常一样发愁,这心情自然是非常畅快。拉着罗彦坐下来以后,使唤着玄巧小道士:“去,把你的师叔叫来,就说罗校书来了。”

    “哈哈,如今叫我罗笔吏,我可再也不是校书郎了。”罗彦还是不好意思让人直接叫这个校书郎的名号。毕竟现在不在其位,哪还能窃居其名。

    小道士也不答应一声,直接跑出去就往旁边的院子走。好在这换了一处地方,孩子的心里头还有些拘禁,想起正月罗彦去清平观的时候,就是这小子开门的,当时在清平观又叫又闹,哪像现在这么斯文。这要是搁以前,小道士绝对会隔着墙喊一声:“师叔,那个罗校书又来了。”

    很快虚极就赶了过来。进门也不多说什么,冲着罗彦就是一个稽首。

    这突如其来的一礼弄得罗彦有点蒙,慌忙扶起虚极,嘴上连声说着使不得。

    “不,这一礼你绝对当得。”虚致说道。

    这倒是把罗彦给弄的有点昏头转向,所以就问道:“难道是虚极道长花了钱进来的?”

    这下子弄得虚致一阵大笑,只听虚极很是不满地说道:“难道在罗校书心里,我虚极就是那等惫懒的货色。”

    罗彦连忙摆手:“你们误会了,只是我被你这一礼弄得实在有些晕头,所以只想到这个原因。”

    这下虚极才缓和了脸色。

    三个人坐下之后,虚致这才缓缓讲道:“真要是能使钱,恐怕别说虚极,便是我都进不来。这长安许多道观,香火鼎盛的不在少数,那些同道手里头哪个没有几十贯。”

    感慨了一下人家日子过的那么富余,自己几个人却每年都紧巴紧的过日子,虚致继续说道:“好在当今圣人也是知道个中内情,所以派下来的人极是严苛。所有意图使钱过关的,全都当场驱逐。这样下来,反而是我等这些平日里没钱的安心了不少。虚极也因为前头几个月下了大功夫,这才被人家放过。”

    这个时候虚极插嘴说道:“是啊,要不是罗校书早早的跟我等提了这件事情,恐怕这个时候我早就在城外翻土了,哪里还能像现在一样每天读读经书。”

    罗彦翻了下白眼,原来,你那稽首就是为了这个啊。

    不过这些人都留下,罗彦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不过,罗彦还是有些疑问。

    “既然使不得钱,那有没有凭借关系留下来的。”罗彦很是好奇,在他看来,他都动过请人帮忙的心思,恐怕别人也差不了多少,无非就是能不能出手的问题。

    “原本我等以为会有,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反而是真的没有。”虚致给出了一个让罗彦很是惊讶的答案。不会吧,居然是一个都没有。罗彦想不通,难道整个玄都观汇集了长安大半的道士,就没有一个水货?

    “便是观中的那些知事,也要比驱逐的那些同道修为深的多。”虚致似乎是看透了罗彦的想法。“虽说近年不少达官显贵比较亲近个别同道,但是本次的核查,正好成为那些贵人们考验我等的机会。人家也不傻,我等要是有本事,自然会通过,要是平日里就是骗人的,人家都被骗了,不找麻烦就已经不错,怎么还会管我等。”

    虚致的话确实非常有道理。达官贵人们修佛信道,青睐某位大师,这也是要看对方的修为是不是真的很高。这次李渊裁汰出家人就是一次考验,通不过,人家也不是傻子,会继续被蒙骗下去。

    看着罗彦恍然大悟的样子,虚致也笑了起来。

    几个人又攀谈了一阵,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罗彦就提出要告辞。

    正待虚致起身相送的时候,虚极说道:“罗校书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妨看看桃花再走。虽然这里不比清平观清静,但是这桃花盛开,也是一处好景色,不去看看,也是辜负了大好韶光。”对于虚极的邀请,罗彦有些动心。窝在秦王府这么久,每天都是处理那前篇一律的小事,若非还有书可读,罗彦都快要憋死了。

    虚致师兄弟两人引着罗彦到了一处相对人比较少的地方,坐在桃树下,静静的赏花。

    良久,虚致开口说:“罗校书向来以诗文著称,今日来此,不妨留下几句,也好添一番情趣。”

    虚致这倒不是成心为难罗彦,只是觉得这样的好景色,少了几句诗,确实是甚为遗憾。

    罗彦也不拒绝,张口就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观中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反正这也是闲暇无事的时候自娱自乐,也就不需要寄予什么特殊的情感,罗彦只是改了几个字,就把白居易的这首诗作成了《玄都观应虚致道士咏桃花》。

    原以为罗彦的诗名有点夸张,这亲眼一见,两个道士被彻底征服了,久久坐在那里,注视着罗彦。

第九十二章 众人皆醒我独醉

    时间悄然而过,随着和李建成的斗争中一再显露出颓势,李世民不得不再聚齐幕僚,想商量一下往后的出路。

    这段时间,李建成和李元吉明里暗里采取的各种手段,已经不同于往常那么收敛了。虽说都没有危及李世民的性命,但是皇位之争,指不好哪天就被弄得软禁家中,然后莫名其妙的暴毙,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还是相当担忧的。

    跟随李世民这么久,罗彦其实也没有听说李建成要置李世民于死地的事情。传说中李建成送给李世民骑烈马的事情,想来也多半是以讹传讹。不过,武德七年的时候,李渊在京城南围猎,之后后宫就散播着流言,说李建成送烈马给李世民,而李世民说其命天授的话。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流言,不过对于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也确实影响了不少。

    罗彦心知其实这就是李建成一系的手笔,不过就是为了加重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从而让李世民与皇位无缘。类似的事情,李世民也干了不少。虽说李世民和后宫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僵硬,但是民间有些流言也是可以的。

    还有,想当初杨文干的事情,原本李世民是可以生擒杨文干,然后送交李渊审问的。但是李世民就是在乱军之中把杨文干给杀了。谁让这个时候正好就流传起太子指使杨文干谋逆,以此篡位的流言呢。

    彼此之间的攻讦,其实手段都是你来我往,大家都在用,不过显而易见李建成用过之后效果更好一些。

    漫谈了当前的形势,李世民就开始询问这些幕僚们到底该怎么做。

    也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建议,想要让李世民在洛阳建立一处根基。

    为什么呢,首先要说李世民的处境。当前呆在长安,李世民除了他们这些幕僚,基本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手里头的军事力量,也就秦王府的亲卫这几百号人。一旦是事情有变,这些人恐怕是连李世民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到那时走到了外边又不一样,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这天下十二军的兵马基本上都跟李世民有牵扯。所以这还可以让李建成掂量一下。更何况,一旦是朝堂上出现什么变故,就算想找李世民的麻烦,也要先把李世民给请回来不是。

    这些人的想法就是,现在先让人去洛阳建立根基,一旦时机成熟,便是连李世民也要找个理由到洛阳。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安全至少是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而且,这些人心知肚明但是没有说出来的一点就是,真到了最后,李世民迫不得已,还可以另立中央不是。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李世民哪会不知道。但是考虑到当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而且李世民的心里头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那最后一步的准备。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李世民是和他的幕僚们心有灵犀。

    可是罗彦就有不同的意见,见李世民有些意动,罗彦立马站起来,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进之有什么是事情,尽管说来。”这会儿既然已经觉得自己有了一条出路,李世民自然说话要比之前轻松不少。见到罗彦站起来,还和颜悦色地问道。

    “我反对殿下在洛阳建立根基。”一如既往,罗彦每次在李世民的幕僚会议上说话,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罗彦的话音刚落,就招来一阵喧哗。

    “什么,这可是几位学士们定下的策略啊,这个罗彦,这都敢反对。”

    “竖子太过张狂。”

    ……

    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调,那就是罗彦实在太狂傲,连房玄龄他们的办法都要反对。

    罗彦横扫了一圈大殿内的人,也不管李世民脸色如何,连续发问:“殿下可知道这秦王府外有多少太子齐王的眼线?殿下可知道圣人一纸诏书就能把殿下的心血毁于一旦?殿下可知道东宫根本就不想放殿下出这长安?”

    这下可是问住了不少人。

    这对手之间相互安插眼线,都成为一种习惯了。李世民在东宫自然是有自己的眼线,相应的,李建成在秦王府也收买了人,而且,以李建成和李元吉现在的力量,李世民的出了王府,一举一动那就是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子下边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不论怎么样,基本上都出不了长安城。

    在长安的李世民,那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再怎么凶恶,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有李渊的支持,还不是把李世民给玩的成了现在这幅落魄的样子。但是出了长安,那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李世民肯定会被李建成看得很紧。

    李世民想要私自出城,恐怕前脚出了明德门,后脚就会被大军追上来团团围住,然后被李渊软禁起来。到现在,李世民其实已经是被变相的软禁在了长安城。就连李渊对他都不是很放心。

    罗彦连续的发问,问住了一大堆的人。就是刚才那些背后说罗彦坏话的,此时此刻也沉默了。对啊,就算是你在罗彦建立了多好的根基,李世民出不了长安还不是白搭。

    沉默良久,李世民问道:“那进之有什么好办法呢?”

    “拨出一部分金银,交好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拔除王府内外的眼线,王府自殿下以下,一律重新查验来路,但有疑点,一概拘禁。王府卫士严加训练,以硬弓和长枪的功夫为要,以防万一。王府家眷,自今日起,不得外出,但有需用,严加查验之后方可送入。殿下多与宗亲走动,尽可能交好宗正卿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

    交好宗亲,其实就是交好上边说的两个人,只是因为李神通是特别受李渊看重的一个宗亲,虽说这位打仗是常败将军,但到头总是什么事没有,反而官越做越大。而李孝恭则又是另一个极端,打仗打得好,有人说大唐的一半天下是李孝恭打下来的,虽说有点夸张,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但是这位因为有人说他谋反,也是被李渊猜忌,现在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宗正卿。

    至于王府的家眷,罗彦原本是想着让李世民送到城外去的,但是后来一想,感觉还是呆在秦王府更加安全一些。

    最关键的就是前三件事情。交好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其实就是为了弥补到时候兵力不足的问题。李世民真要想强取,必须首先保证秦王府的安全,不然被人攻破王府,那就不好办了。而拔除眼线,也是为了方便行事。到最后加强武力,最大程度保证最后的结果。

    罗彦说的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战略性的东西在里边。无非就是按照当前的局面,做一些比较细微的打算,想从这些事情里头,谋取一些翻身的可能。而且,罗彦这些做好了自保和强取的两手准备,不过在别人眼里,罗彦的做法可是有些太过激进。

    虽然听罗彦说的很是仔细,但是到最后李世民也不能只听罗彦的,而是做了两手准备。还是决定,原本在洛阳建立根基的计划保持不便,同时兼顾罗彦刚才的提议,反正按照罗彦做的这些事情,也并不影响在他们心中的大致计划。

    一番讨论之后,李世民决定,派出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派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亲信王保等一千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崤山以东的豪杰,等待事态变化,拿出大量的金银丝帛,任凭他们使用。

    其实李世民这件事情上最大的败笔就是暗中结交山东豪杰。

    为什么这么说,当初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时候,在山东呆的那大半年可不是白呆。期间李建成利用他的人格魅力,着实是交好了不少的山东豪杰。而且,就算是到现在,李建成的大名还在山东一地流传。

    说真的,这一点绝对不是李世民能够比得上的。这货征伐徐圆朗多长时间了,和山东豪强的关系反而没有李建成那么好。你现在这么一结交,花出去大量的金银,还不是要把自己的行事给暴露出去。

    现在朝堂形势就这样了,李世民已经落入了下风,要想把李世民扶上位,还是要拼了命去干一场才行。山东多豪侠,但不代表豪侠们就不长脑子。人家李建成大好的形势,就等着李渊一死,就能顺利上位了,谁还会跟着你瞎搅和。

    当然了,对于罗彦的建议,李世民也没有放过。毕竟罗彦说的这些事情,他都要亲自操办,而且现在这个时候,正好他在长安也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也许跟着李神通他们多多走动,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一场幕僚集会到此就算是结束了。旁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罗彦,因为罗彦作为一个新人,已经获得了李世民的肯定。但是罗彦自己却不这么想。

    自己毕竟还是太年轻,跟着李世民的时间也太短。你看人家房玄龄杜如晦,张口出个主意李世民就开心的不得了,基本上别人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遇到自己身上,明明就是相当不错的办法了,还要被人讨论上很久,这种差别,让罗彦有些心里憋屈。

第九十三章 山林之间遇大德

    因为自己的心理落差,罗彦这几天实在是无心读书了。

    索性跟李玄道打声招呼,罗彦这天出去准备继续去玄都观逛一圈放松下心情。

    原本以为,这山上的桃花过了也就短短十来天,再怎么说也有一些开的晚的,即便没有刚开始那样,远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一片粉色的云霞,但是至少走近还能看到几树桃花争艳吧。谁想到,罗彦是彻底失望了。

    远在玄都观的山下,罗彦一眼望去,就是一片翠绿,零星夹杂这几片粉色,但是风一吹也是隐没不见。

    因为心里头的失落,罗彦此次前来就是为了看风景的。山路漫长,不过罗彦也是一步一个台阶,缓缓拾级而上。

    刚开始的山路两旁,都栽种了大量的树木,这会儿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星星点点的落在山路上,给人幽暗但是却不沉闷的感觉。而天气正好,尚没有到炎热的时候,虽说山间小道被树木遮掩,清风难以吹过,但是走了这么一段路,罗彦也没有感觉到丝毫的热度。

    心情顿时舒畅不少。是不是罗彦还停下脚步,看看路边刚刚凋零的野花,有时候也看到有兔子之类的野物偶然间从眼前跳过。鸟儿在林间时不时唱一曲,然后这边唱着,那边就有应和。闲来无事,罗彦也奢侈了一把,从系统中兑换了一门口技,专门模仿各类鸟鸣声。

    索性就在走了一段路之后,正好瞅见路边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躺在石头上,闭上眼睛,罗彦听着鸟叫,然后用自己得来的口技和林中那些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应和。

    虽然没有风,但是山间凉爽的空气流动,罗彦如此舒适地躺着,也能感受到一阵舒爽。索性就一直和那些鸟鸣声应和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知不觉地,居然就这样睡着了。

    罗彦是被一只鸟儿叫醒的。熟睡的他正感到耳边几声清脆的鸣叫,睁开眼,居然就发现自己的身边是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此时此刻正落在他头的不远处。

    罗彦睁眼的时候跟着头一动,受惊的鸟儿很快就飞走了。只留下罗彦一个人发呆。

    此时,罗彦心里头正想着,还好刚才这鸟儿没有解决什么生理问题,不然真要解决在自己脸上,那就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眼见着太阳到了头顶,反正也不是很饿,罗彦索性继续看风景。

    听到不远处有流水的声音,反正这山里头也没有什么大型的猛兽,罗彦也很是放心地顺着水声走到了一处溪流边上。正好走了一段路,虽说肚子不饿,但是也有些口干,所以也顾不上卫生不卫生,捧起一口溪水就喝了起来。

    清冽的水让罗彦身心都是一阵舒畅,那清凉的感觉从喉咙一直流到腹中,内心的烦躁似乎也被洗刷了不少。

    罗彦不禁感叹一句:“好山,好水。”

    虽然罗彦说话的声音是极小,但是在这空山之中,倒是也显得有些宏亮。

    随后罗彦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句:“岂能少了一句好人。”随后就是一声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而来。

    罗彦倒是吃了一惊,原本以为这个地方就是人迹罕至了,谁想到还会有人到了这里,还正好和自己遇上。好在听这人说话也不是什么坏人,而罗彦也自恃有些武力,所以静静等着这个说话的人过来。

    等了没多久,罗彦的眼前出现一个人影。面孔被前方的一片葱茏遮掩,看不是太清楚。不过一袭青色的道袍,表明这这位极有可能就是玄都观的道士。看身高也足有七尺过,不过因为其他的暂时还看不清楚,所以年龄什么都不好判断。

    再往前走,已经到了罗彦的数十步外,罗彦这才看清楚来人的相貌。清癯的脸上,一双满是智慧的双眼,已到胸前的长须,泛着银白的光芒。再加上高高挽起的发髻,脚上再踏一双芒鞋。如果算上身后树叶漏下来的光斑,活脱脱就是一位下凡的仙人。

    看着眼前这位仙风道骨,满是和气的道士,罗彦是一阵惊愕。没想到随便走走,还能遇上这样的奇人。

    道士手里头只有一把竹杖,不过看他矫健的身形,这竹杖怕是用来护卫己身安全的。当下罗彦也笑着对这位道士说:“没想到,今日出来随便走走,倒是遇到一位有道真仙。”当然,罗彦这话就有些吹捧,毕竟两个人也没怎么说话,只是见了一面,大量一眼,就这样么说,确实是不怎么靠谱。

    老道士指着溪边的两块石头,示意罗彦坐下来以后,说道:“你这后生,嘴倒是恁地油滑,便是老道我,也只相信这世间有大德而无真仙。你倒是好,两样一块儿扔给老道,确实要损我的修行啊。”

    “哈哈,道长能说出这一番话,便已经是有大德了。何况,仙者,山人也。心中有大德,何必慕长生。”罗彦顺着老道士的话说道。

    《说文解字》里头就说,仙,长生迁去也。意思就是仙人乃是长生的人。罗彦这里反倒是耍了个滑头,直接把仙字拆开,倒是和现在的这个情形正好符合。

    老道士笑着说道:“我原先说你是嘴上油滑,没想到你这是浑身都油滑,说的这些话儿,要是被上边那观中的小道士听去了,也不知道往后又要哄多少人。照你这个说法,我等此刻就在这山林之中,岂不是全都是仙人了。不过,这最后一句确实说的好,心中有大德,何必慕长生。一句话就道出我道门的真义。”

    “哈哈,看来听你一句夸奖,还真是不容易。”罗彦听了老道士一阵子唠叨,心里头忍不住的就是笑。看来这位在玄都观地位不低,都有这个心情说玄都观那些是小道士了。

    “虽然你这嘴是油滑了点,但是说的东西确实颇有深意。”老道士很是赞许的说道。

    在罗彦之前,老道士在道门里头,见多了方术修仙,开炉炼丹服石集气,花样繁多,却没有像罗彦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后辈,就把自己这些人一辈子的追求给一语道破。

    其实出家了道的这些人里头,也不乏聪慧的,这长生久识,也看的很是淡泊。不过读道教的典籍,字里行间修仙这样的字眼也并不少见。再加上皇帝有需要,自然不论佛门还是道教,这修仙长生的事情反而是成了显学。

    见罗彦谈吐清奇,老道士也渐渐有了和罗彦攀谈的意思。当下就老庄的文章,和罗彦谈了许久。

    越是交谈,双方越是发现对方对于道家学问的研究精深。老道士活了这么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漫长的时间,早就了他对道家典籍独到的理解。而罗彦则是这些天一边看道家文章,一边结合自己以往读过的书籍,抛开门户只见,得到了很多好处。

    这不,两个人就这么愉快地交谈着,一直到了日落的时候,罗彦的肚子一阵叫唤,这才停了下来。

    也不见老道士邀约罗彦去自己的观中吃饭,反而是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问罗彦:“说了这么久,后生你叫什么名字。”

    这话问的罗彦一阵尴尬,果然是一说话什么都忘了:“小子罗彦,敢问道长是何方高人?”

    老道士也不回答罗彦的疑问,只是说道:“就是那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那个?”听着自己的大名居然就这样被人知道了,罗彦道士受宠若惊地说道:“小子正是那个罗彦。”

    老道士听了之后,笑着转身离去,随后远处飘来一句:“我记住你了,油嘴滑舌的小子。以后有缘咱们自然会相见。”

    就连名字,这位老人家也是不想留给罗彦,除了吐槽,罗彦还能干什么。

    眼见这个时候就是想回长安城,估计到了也只能被堵在城门外边,所以罗彦打算到玄都观借住一晚。

    朝中有人好办事,罗彦找到虚致,在贡献了一点香火钱之后,罗彦很快得到了一间干净的客房。

    不过这个时候罗彦可不想那么快就住进去。他心里可是还有一肚子的问题,等着问虚致呢。

    把虚致拉到自己的住处,罗彦就开始问了:“观主可否知道,这观中有没有以为长须飘飘鹤发童颜的老道士。”

    “如果按照你的这个形同,观中少说也能找出来五六个,不知道罗校书到底想要找的是哪位?”虚致想了下这些时候见过的所有道人,给了罗彦这样一个答案。

    感觉自己描述的不够细致,罗彦就开始详细地说刚才遇见的那个老道士的外貌。包括穿着和神情,罗彦都一分不差地说给了虚致。

    仔细回想一遍,虚致的答案让罗彦失望了:“如果按照你的描述,恐怕是观中一个相符的人都没有。你不会真的遇见仙人了吧。”

    虚致这会儿有点激动,要知道,这个时代遇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而且罗彦还就是那个遇仙的人,这样说起来,虚致感觉以后自己都倍加有面子。

    想想老道士后来说的以后还会相见,而且对方明显是**凡胎,罗彦否定了虚致的说法,只是认真地说道:“那是为有道的高人,不是什么仙人,怕是你们道教的前辈。至于遇仙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看到罗彦这样否认,虚致也只能作罢。

第九十四章 张亮被告发了

    虚致感觉罗彦就是个傻子。

    为什么呢?这个时代遇仙就是祥瑞啊,你没看错,就是祥瑞啊。好多人拐着弯编造谎言说自己遇仙了呢,到了罗彦这里,估计是真遇到了仙人,结果这货居然还要自己保守秘密。

    这是什么道理,,完全没道理啊。你要是跟朝廷一汇报自己遇仙的事情,怎么着也能混个官当当,那也比现在在一个不得势的秦王手底下当笔吏好多了吧。而且见了当今的圣人,少说也能给你赏点什么。

    见皇帝啊,虚致想想都激动。自己这辈子别说是见到仙人了,就是近距离见上皇帝一面,听皇帝对着自己说句话,那立马死了都值。

    所以打客房出来之后,虚致嘴里是一直念叨罗彦是个傻子。好在虚致也是个守信的人,这件事情答应了罗彦,就再也没有往外说。

    罗彦在玄都观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早早就赶了回去。毕竟这也是第一次没有跟陆德明打招呼就夜不归宿,还是回去露个面比较好,省的以为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

    在山中和那位不知名的老道士一番谈论,加上山间的风景确实很能舒缓人的心情,罗彦这下算是没有那么郁闷了。也不管先前自己怎么样,现在照样每天处理完李玄道扔过来的事情,然后抱起书就是死读。

    原本以为这样平静的生活能够一直维持到六月,谁知道突然间就被王府的一个侍卫的匆匆赶来给打破了。

    连同李玄道,李世民请他们两个人火速赶往议事大殿。

    和李玄道对视一眼,彼此之间都心里暗叫一声不好,立马扔下手头的事务,就跟着侍卫走向秦王府的议事殿里。

    罗彦他们这个时候来已经算是早的了,比他们更早一点的,也就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几个在秦王府办公的幕僚,其他的人都还正在路上。

    李世民一脸的严肃中带着焦虑,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也是低着头思索着什么。看到三个主要的人物都是这样子,地下也是一阵慌乱,来的一些幕僚开始窃窃私语。

    李玄道和罗彦坐到了一起,所以这会儿李玄道也对罗彦说道:“进之,你觉得,秦王这么匆忙的把我等叫来,到底是什么事情?”眼看着殿内的声音越发嘈杂,而作为幕僚之首的杜如晦,却依旧低着头,不见有任何呵斥,李玄道心里急了。

    声音越是吵闹,气氛也越见凝重。

    罗彦低声说道:“恐怕这件事情关乎殿下生死,我等静静看着就是,等人来齐了,殿下自然会说。”

    很快,除了秦王府内办公的人,这里头最先来的反而是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人。毕竟这两位现在在国子学也就是抽空讲讲课,而且,这两人是秦王府派了马车飞速赶往国子学接过来的。

    一进门,听到殿内如此嘈杂的声音,陆德明眉头一皱,低声喝道:“肃静。”

    老人家的气场就是不一样,这不,场上立马安静下来。

    正在低头思索的李世民三人,此刻也抬起来,迎着陆德明说道:“两位先生快请坐,稍候片刻,人来齐了,我把事情说一遍。”

    只是一盏茶功夫,李世民手下,只要是在长安城的,不论文臣武将,全都挤进了这座大殿。让卫士守好门外,关上门之后,李世民面带灰色地说道:“张亮被拘禁了。”

    短短几个字,让大殿内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这可不得了,搞不好,这又是一个杨文干事件。牵扯起来,李世民这辈子就要在深宫中过了。

    原来,当初张亮带着上千人前往洛阳,这一路上声势浩大,自然是引起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注意。随后看到张亮手里头大量的金银财帛,还不断交好山东豪杰,这一来二去,由不得两人不起疑心。

    张亮是什么人,他俩可是心知肚明。再说了,张亮哪里会有那么多钱财,用来交好他人。这后头,定然是李世民在搞事。

    原本李建成还想着再等等,看事情有没有进一步的变化。谁知道这李元吉是个暴脾气,一直以来和李世民不对付的他,瞬间就想到了杨文干的事情,于是乎,连给李建成招呼都没打一声,直接跑过去向李渊告状,说张亮手持大量钱财交好山东豪杰,必然是心有反意。

    李渊一下子坐不住了。大唐好不容易几年没有人再闹反叛了,这会儿突然蹦出来一个,怎么得了。当即派人就把张亮给抓回了洛阳。

    但是不能就因为听了人一句话就给定罪啊,何况现在虽说是抓住了张亮,但是那交好豪杰的钱财也早就散出去了,这会儿相当于是没有对证。怎么办,李渊就把张亮扔给了法官考验查证。

    这可不是后世的依法讯问。期间肯定是要动用写刑具的,再不济,也会让张亮吃些苦头。

    李世民就怕张亮熬不住,把他的计划一五一十倒出来,那时候他可就麻烦了。到时候李渊一怒之下,加上李建成和李元吉添油加醋,杀了他都是有可能的。当年杨文干的事情一出,太子李建成就被软禁。何况现在是他。

    可是这会儿李世民为了避嫌,又不能去探视张亮,非但如此,就连任何和李世民有关系的人,都不能去。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只能招来幕僚,做最坏的打算。

    首先是房玄龄,这位素有急智而且足智多谋的幕僚,对上边的李世民说道:“万一张亮招供,殿下一定要说自己只是派张亮去洛阳巡视。至于给山东豪杰的钱财,就说当年击败徐圆朗的时候,军费艰难,殿下向那些人结论钱粮,如今正好借张亮之手还回去。”

    房玄龄的计谋说不上高明,但是却非常适用。死不认账,到最后李世民也最多就落个识人不明的罪名,就算是李渊深究,也会被朝堂上很多人阻拦。要知道,当初对待李建成的时候,李渊可是没下狠手。而且杨文干还是真的就造了反,攻打了不少州郡。

    这当然仅仅是房玄龄的一种办法,至于其他的,还要等等才能说出来。

    不过杜如晦很直接地指出:“张亮此人,不是那种会轻易招供的,我等只需要静静等着,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到最后就会不了了之。而且张亮自己也不会有事。”

    至于为什么杜如晦这么说,他也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张亮乃是降臣,甫一归唐,就被殿下招揽到麾下,朝中再无根基。他此次要是承认自己已有反意,必然是身死族灭。相反,坚守秘密,反而会得以保命。张亮乃是武将,意志坚定,监牢之中的拷打,自然可以忍过去,所以,无需多虑。我等如今要想的,是如何让殿下及早到达洛阳,以及,怎么补偿张亮。”

    如果说房玄龄的话只能是给大家意思希望的话,那么杜如晦这么肯定的说,就是给大家吃了一剂定心丸。房谋杜断,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跟随李世民这么久,杜如晦的决断绝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就连那些武将,一个个都十分佩服杜如晦。

    既然杜如晦这么说了,那么就代表张亮这个人确实可以靠得住,因此不但是座下的众多文武,就连李世民自己也是舒了一口气。这会儿凝重的气氛,瞬间就被杜如晦的话给消弭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套路李世民怎么逃离长安的问题。这件事情上,罗彦选择了做旁观者。他心知肚明,你就算是计划的再好,也挡不住李渊对李建成的偏心。

    讨论了一阵子,李世民就让大家散去了。

    果不其然,过了没几天,因为有司不断拷问张亮,却没有得到任何口供,迫于朝中的压力,李渊也不得不放人。

    没办法,虽说这事情是李元吉告发的,但是李元吉差就差在太过心急,没有掌握什么确切的证据,就把张亮给告发了。有嫌疑,拿来审问了,但是人家就是不招供。你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屈打成招不是。

    何况李渊身边也有几个偏向李世民的老臣。像陈叔达和虞世南已经好几次向李渊表示了抗议。李渊就再怎么偏袒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做的太过明显。既然如今张亮什么也问不出来,而且人家被捉拿的时候连反抗都不反抗一下,自己这么做,就已经太过了。

    所以耗了几天,张亮带着一身的伤,拿着李渊作为赔偿的赏赐,再度返回了洛阳。

    到了这里,罗彦也不得不佩服杜如晦看人看事之准,不愧是号称杜断。这份能力,罗彦是自愧不如。

第九十五章 板荡识忠臣

    张亮被放归洛阳不久,李世民在某天晚上,和李神通一起去太子府中赴宴,回来的路上突然心疾发作吐血。

    随后静养中的李世民对前来探望的李渊哭诉,请求远离长安这是非之地,只求保存性命。言下之意,就是说太子李建成在酒宴中下毒谋害自己。

    谁都知道这事儿基本上不是李建成做的,或者说,李建成是不屑也不会这么做。李渊一向对几个儿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兄弟友爱,虽说因为这个皇位,友爱已经是一句空话,但是要谋害对方的性命,那绝对是不可饶恕的。

    李建成不可能那么傻。

    这样一来,最大的嫌疑就是李元吉下的手,或者是李世民自己的苦肉计。

    李元吉其实想取代李建成的心思也早就萌生了,无非就是李建成现在一个人没有办法对付李世民,所以李元吉就当了这个帮手,一旦李世民被打倒,接下来就是李建成了。眼见斗争越来越激烈,而李建成的位子却在不经意间越发的稳固,李元吉坐不住,自然就想出这种借刀杀人的主意。

    但是李世民更有可能这么做。因为他需要逃离长安。这估计就是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私底下商量好的计谋。苦肉计一用,李渊心疼儿子,自然而然会答应。

    罗彦比较偏向的就是李世民自己使用了苦肉计。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情,恰好跟着李神通的时候,李建成就给李世民下了毒,偏巧吐了不少血之后,李世民还好端端地活着。所以这事儿绝对是有蹊跷的。

    显然李世民是打错了主意,李渊听了李世民的哭诉之后,确实是动了把李世民送到洛阳的心思。这两年呆在长安,三个儿子明里暗里的争斗,弄得他头都大了。朝堂上的争斗,十之五六都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个人的小团体在争锋。

    这样下来,朝堂混乱,虽然李渊很是爱护自己的儿子,但是为了政局稳定,把李世民送出去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想了又想,李渊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所以就允许了李世民的请求,准许他迁往洛阳。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动身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了一下,感觉这个事情不对。李世民出了长安那就如同放虎归山,就算以后李建成登上皇位,人家也不一定会安稳。所以李建成当即指使李元吉向李渊揭发李世民的图谋。同时,还暗中指使几个人密奏李渊说李世民的部下听说李世民要到洛阳,都十分高兴。

    这下子李渊感觉到不对劲了,当即就反悔,把李世民给留了下来。

    既然把李世民留了下来,李建成还想着把李世民的班底也给拿过来。

    这事儿,就充分体现出了太子的财大气粗。李建成把李世民的手下,基本上一个个全都试探过来了。

    最先被拉拢的就是尉迟恭。

    为什么呢?李元吉这货,自诩在宗亲之中武力也是顶尖的,当然,仅仅是自诩。曾经心高气傲的他挑战过尉迟恭,结果被尉迟恭空手就夺下了他的兵器。相比秦琼,尉迟恭是建国之后的降将,所以这些人觉得李世民和尉迟恭的关系不像其他人那么紧密,好收买。

    谁想到李世民其他的本事也许有些中庸,但是对于手底下的人拉拢确实当世顶尖。

    李建成送了一车的金银,还给尉迟恭谢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尉迟恭能够和他聊一聊。结果尉迟恭当场就推辞说:“我是编蓬为户、破瓮作窗人家的小民,遇到隋朝末年战乱不息、百姓流亡的时局,长期沦落在抗拒朝廷的境地里,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秦王赐给我再生的恩典,如今我又在秦王府注册为官,只应当以死报答秦王。我没有为殿下立过功,不敢凭空接受殿下如此丰厚的赏赐。倘若我私自与殿下交往,就是对秦王怀有二心,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殿下要这种人又有什么用呢!”

    这话说出来,直接就把李建成弄得下不来台。非但如此,尉迟恭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对于这么忠心耿耿的手下,李世民简直感动的要哭。

    但是尉迟恭仅仅是个开始,尉迟恭不成,还有其他人啊,紧接着被收买的就是程知节。没错,就是很对人印象中很深刻的那个程咬金。

    不同于影视剧里那个三板斧的程咬金,程知节特别擅长槊,这种兵器在马上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程知节在瓦岗的时候,李密手底下八千内军,号称可抵百万大军,分属四骠骑,程知节就是管领四骠骑之一。可见这位的武力也很是强大。

    结果程知节也是不从啊,李建成彻底恼羞成怒,让李元吉说了一顿程知节的坏话,李渊耳根子一软,直接把程知节外放了。

    接下来段志玄也没有逃过李建成的拉拢,然后很不幸,李建成又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武将拉拢不成,李建成又开始拉拢文臣。

    文学馆的学士们,除了直接在秦王府任职的,其他人一个都没有逃过李建成的拉拢。反正就是拉来一车金银,然后许下不少的好处。

    可是李建成也不想想这些学士们都是些什么人。没有在秦王府任职的,基本上都是写名扬四海的大儒,这些人不缺名,不好利,哪能是金银打动的。不出意外,李建成对与这些文臣也是没招了。

    而且,这几位还不像那些武将。领兵打仗的李渊害怕造反,所以李建成想要搞点事情,很是简单,只要让李渊起了疑心,就能很容易收拾掉。但是这些文臣人家光明磊落,难道要明着说他们交好李世民?

    这样的理由说出去,别说满朝文武不答应,李渊首先就要收拾他。

    没辙了?不,李建成还没有气馁。李世民手底下还有些年轻的,不是特别受李世民重视的人才,这些人就成了李建成下手的对象。

    这些人对于李世民的归属感还没有那些武将们一起出生入死那么强烈,而且年轻人正是需要进步的时候,李世民现在啥权利都没有,基本上是不可能给他们出路了。再者,跟随李世民一段时间,怎么也能了解一些李世民的事情,万一就抖出来他们不知道的大秘密,那就赚大了。

    一时之间,李建成的手下疯狂出击,对已经搜罗到的名单上边的人物一个个开始拉拢。

    罗彦作为李世民手下青年一代幕僚的佼佼者,自然逃不过去。

    这部,五月下旬的一天,罗彦正从秦王府出来,就被人给堵住了。

    “请问,你就是庐州罗彦罗进之吧?”来人堵住罗彦之后就来了这么一句。

    “没错,在下就是罗彦,不知道阁下有什么事情。”罗彦很是好奇地问道。来到长安这么久,还从来没有人在大街上把自己给认出来,还堵在这里。所以罗彦很想知道这位找自己要干什么。

    “有人托在下为罗兄带封信,前边有家酒馆,还请罗兄移步。我等在那边说。”来人也不说明是谁带来的信,这让罗彦更加好奇了,所以跟着这个人就走向酒馆。

    坐定以后,也不见来人点菜。就从袖中掏出一份书信,递给罗彦。

    信封还是普通,而且上边一个字都没有写。这就让罗彦很纳闷。先前罗彦还以为是庐州的老乡带过来的书信,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义兄捎来的。但是看这个情况绝对不是。

    带着疑惑,罗彦打开信封,掏出里头塞着的纸张。

    一共两张纸,第一张,罗彦打开之后看到是一张礼单,金银财帛还有大量的书籍,正是投罗彦所好。而另一张纸上,则是写着:“久闻进之才华横溢,愿与君一叙。”落款正是李建成的名字。

    这下罗彦是彻底明白了,原来,这货就是李建成派过来收买自己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罗彦轻轻笑着,对来人说道:“告诉太子殿下,好意罗彦心领了,只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罗彦不才,不愿背负千古骂名。”决绝的语气让来人知道,罗彦这是拒绝了李建成的示好。

    “你不要后悔,秦王如今的处境,想来你也是知道的。乖乖收起礼单,你还能得到殿下的信赖。否则,就别怪我等下手狠辣了。”

    来人的威胁一点也没有吓住罗彦,反倒是让罗彦笑着说:“怎么,被尉迟恭给吓住了,就当我这个书生好欺负。也不打听打听,就是尉迟恭,见了我也不敢和你这样嚣张。”

    确实前些时候李建成被尉迟恭拒绝后,李元吉想派出此刻刺杀尉迟恭。谁知道尉迟恭听到消息后,反而是睡觉的时候都门户大开,就等着刺客上门。结果这刺客还真被尉迟恭这样胆大的行为给吓住了,到最后连尉迟的府上都不敢闯进去。

    这事儿让秦王府的人知道之后,一直觉得很是解气。所以这会儿罗彦就拿过来奚落来人。纵然是来了此刻,有系统保命,罗彦自己也有些身手,才不会怕呢。

    见罗彦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来人恼羞成怒,拿起桌上的书信,转身就走。

第九十六章 罗彦深夜见长孙

    待来人离开以后,罗彦也转身返回秦王府。这件事情罗彦必须要和李世民见面说清楚,倒不是为了表明衷心,而是想提醒李世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年轻一代的幕僚要看的紧一点。不然万一被收买了,干大事的时候走漏了风声,那可是要命的。

    李世民对罗彦这么晚来找自己也很是惊讶,罗彦这人的惫懒,李世民绝对深有体会。别的幕僚是找各种机会和他闲聊,就罗彦,除非是自己找他,或者就是在幕僚集会的时候,不然从来没有见他主动找过自己。

    “进之,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李世民问道。

    “就在刚才,太子殿下的人找过我了。一份礼单,不少钱财,不少书。这两样正好都是我喜欢的。”罗彦面无表情地说道:“然后,我拒绝了。”

    李世民刚要拉着罗彦的手表示感动,就被罗彦接下来的话给噎了个半死。

    “我来不是要摆忠心的,只是我拒绝以后,来人威胁我的生命。希望殿下这几天能借我几个人,保护我和老师。同时,对于其他青年一代的幕僚,也派给卫士,若是人手不足,也可以集中起来,妥善安置。”

    罗彦是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但是陆德明一家子就不好说了。李建成的道德底线罗彦是比较相信的,但是这里头一掺和进来个李元吉,罗彦就有些心里头没底。

    “这个没有问题,你先回去,今晚我就派一队卫士前往陆府护卫陆博士的安全。”李世民见罗彦最终没有答应李建成的拉拢,心里还是很高兴。

    尉迟恭那些武将的忠心耿耿,那是李世民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得来的,所以李世民是真的把那些人当作自己的臂膀。而罗彦其实自从来到秦王府,基本上就没有得到过李世民给的任何好处。反而是罗彦的不少东西,让李世民获得了利益。

    这次见罗彦没有怨言,反而拒绝了李建成的重礼,这就让李世民有些愧疚了。

    没有更多的话,罗彦直接就拜别李世民,回到了陆府。

    找到陆德明,把今天的遭遇和陆德明说过以后,罗彦对陆德明请求说:“老师,今天晚上,我就和王府来的卫士一起守夜吧,虽说只是威胁,但是也不能轻视。”

    陆德明原本是想着让罗彦一起住进后院,但是如今听罗彦这么说,沉吟好久,这才答应下来。只是,陆德明在走出门外的时候,深深地望着罗彦,说道:“一定要好好活着。”

    陆德明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真的遭遇刺客,实在不行,就算是背弃李世民,也要保得性命。罗彦自然是听懂了陆德明的话,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默默点点头。

    当晚,秦王府的卫士就过来了,当然,还多带了一个铠甲和兵刃。

    这是罗彦向李世民要求的。铠甲和兵刃都是管制物品,罗彦可不能随随便便就能够买到,也只能问李世民要了。

    穿上铠甲,拿起横刀,罗彦此时和一般的卫士也没有什么区别,就在这一对卫士惊奇的眼神中一起开始站岗。

    显然,罗彦是多虑了。想必像罗彦这种小卒子,也不值得李建成用刺客来对付他,守了一夜,连个刺客的毛都没见着。

    第二天白天,李世民就以局势紧急,把手底下年轻的幕僚全部聚集起来,派卫士守着。理由之一就是昨天罗彦遭遇了威胁。

    其实,守卫安全,另一重意思不就是着重看管么。不论是有没有跟李建成的人接触的,这会儿也只能乖乖接受李世民的安排。

    李建成见收买的办法是拉拢不到李世民的手下了,没办法,那只好来硬的了。

    首先遭殃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一直被李建成视为是李世民最厉害的大脑,这两人只要离开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就成了被砍掉脑子的老虎,再怎么嚣张,也得被他们收服。

    这下子李建成收买的那些后宫的妃嫔们就有了大用。

    李渊什么都好,就是受不得这枕边风。被几个妃子这么一吹,立马就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长安城。

    这下子绝对是炸了马蜂窝了。

    原本李世民还因为自己手底下的人紧紧围绕在自己身边,就算是一时的失意,也没有和李建成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现在驱离房杜,在加上之前被弄走的几个武将,再这么下去,自己的左膀右臂全都被砍光,到时候就算是自己想反抗,也没有那个班底了。

    加上房玄龄和杜如晦在临走前不断地劝说李世民,终于做出了那个决定。

    原本以为房杜两人被驱离之后,这事情会缓和一段时间,所以李世民也仅仅就是做了个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决定,但是具体的什么时候动手,其实李世民还是有点犹豫。

    这种事情,做了以后就要背负千古骂名,李世民这些天也一直在权衡利弊。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谁知道,留给李世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六月刚到初一,太白金星大白天显现在天南。这在星相上说就是要变天的节奏,恰好此刻突厥在关外大肆囤兵。朝中吵着突厥要再一次入侵,李渊这些也急了。

    有天象做指示,这次突厥入侵绝对不会简单,所以太子李建成建议齐王李元吉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援救乌城。李元吉乘机请求让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检阅并挑选秦王帐下精锐的兵士以增强自己军队的实力。

    李元吉要的这几个人,绝对是李世民帐下武将的核心。要是单纯要走这几个武将,也就罢了。还要把李世民的精锐士兵也挑走。

    玄甲骑兵数千人,那都是和李世民出生入死打出来的交情,对于李世民绝对衷心。虽说驻扎在长安城外,但是有玄甲军,在长安的李世民就是安全的。李元吉这要是去玄甲军里挑选士兵,摆明了就是要把李世民的依仗也给去除掉。

    李世民哪能想不到这一节。但是如今的他还是没有做好决定。

    虽说皇位是特别诱人,但是偏偏李世民又不想背负杀兄的骂名。这就是整个事情矛盾的地方。作为最主要的人物,李世民缺了房杜两人,这时候就有些优柔寡断。

    没有办法,罗彦做了一件加入李世民的阵营以后最主动的事情,去找长孙无忌。这个时候,李世民身边也就长孙无忌说话他才能听进去一点,其他人说了都是白搭。也顾不上和长孙无忌交情不深,罗彦当天晚上就寻到长孙无忌的府上。

    罗彦去的时候,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正在讨论当前的对策。对于李世民此时此刻的优柔寡断,这舅甥俩也是一筹莫展。

    听到罗彦求见,长孙无忌是一阵意外。罗彦作为李世民麾下年轻一辈最受人看重的幕僚,基本上从来不主动跟李世民手下的这些人交往。而且,每逢大事,罗彦都会出一些看似十分滑稽的主意。

    但是长孙无忌对于罗彦,可是一点都没有看轻。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妹夫对罗彦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而且到如今回想起来,当初罗彦每一次的主意看似滑稽不堪,但是事后想来,却是十分高明。

    所以听到下人通禀,就直接让他把人接进来。

    一边的高士廉笑着说:“怎么,对这个年轻后生感兴趣?”

    长孙无忌有些严肃地问:“舅舅,你是参加过罗彦拜师礼的人,不知道你对这个人怎么看?”

    思索了一会儿,高士廉对长孙无忌说道:“我看不透。”

    这样的评价让长孙无忌好一阵惊讶,要知道自己这个舅舅也不是普通人,经历过世事浮沉,看人的眼光也是超准。如今居然对一个小后生说看不透。能不让长孙无忌惊讶么。

    也不等长孙无忌多说什么,似乎是想让他在罗彦到来之前多熟悉一些事情,高士廉接着说道:“别看他在人前最多显露了他的文章,但是短短这几年,他参与过的重要的事情还少么?山东战场上他的条陈救了不少人的命,明德门前一首歌让十二军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平阳昭公主的葬礼上他当了虎贲甘愿做仪仗。这些事情下来,虽然他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在军中的声望比你还高。再说文坛,他老师是江南文坛领袖,还和孔颖达那个家伙交好,就连虞世南对他也赞不绝口,《权书》一出,就是你我如今也都能随口念上几句,年轻一代,无人能与其争锋。仕途上,你莫看他在山中苦读了三年书,但是养望三载,难道出来就只能在王府当一介笔吏?”

    高士廉的一番话,说的长孙无忌后背都湿了。这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不经意间,这个被认为是年轻一代幕僚的罗彦,实际上也就是在秦王府被他们这些早就跟随了李世民的人给盖住了光芒,不然,人家如今的地位,也不会比自己低。

第九十七章 罗彦怒斥李世民

    等罗彦被人领进来以后,长孙无忌有些神色复杂地和罗彦见过礼。

    这一见礼之后,长孙无忌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看着久久无动于衷的长孙无忌,高士廉暗叹自家这外甥还是太嫩,所以就接过话头,问罗彦:“进之,好久不见。不知今日此来,所为何事?”

    “确实好久不见。治中依然是风采依旧。罗彦此来,所为之事,却是和治中一样。”看到高士廉,罗彦心里也是轻松不少,总算是来了个以前说过话的。

    “哦?不知道进之有什么高见。”高士廉这个时候也不打算让长孙无忌继续呆下去了,直接越过那些云山雾罩的话,询问罗彦的意思。

    “高见没有一个。但是请求倒是有一个,不知道治中和长孙郎中能不能答应?”罗彦也不再绕弯子,开始说起正题,而此时脸上也收敛起刚才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

    “愿闻其详。”高士廉见罗彦这会儿要开始说重点,示意罗彦继续往下讲。一边的长孙无忌此时也回过神来,仔细听罗彦接下来要说什么。

    “请治中和长孙郎中,合力劝殿下及早动手。此外,还请长孙郎中派快马,把房杜二位先生接回来。有了这两位,殿下也更好行事。”罗彦这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

    听了罗彦的话,两人也是一阵苦笑。“不是我等没有劝过殿下,而是此时殿下还没有下定决心。非要等到太子他们先动手,才肯行事。至于接回房杜二人,这个倒是简单,我手书一封,快马送过去,想必一两日内就能够把他们接回来。”长孙无忌这个时候说道。

    “不,等到太子他们动手,恐怕一上来就是雷霆万钧,殿下到时候根本就不会再有反抗的机会。事到如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点下如此妇人之仁,怕是要送了性命。”罗彦一字一顿,盯着长孙无忌说道。

    这个时候也就这位能够和李世民说上话,如果长孙无忌再不苦劝先下手为强,那么到时候大家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也不等长孙无忌继续说话,罗彦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向来宽厚,对秦王都起了杀心。我等虽然只是幕僚,能过了太子那关,但是能过得了齐王那关么?不止是为秦王殿下,也为了我等惜身保命,还请长孙郎中三思。”

    长孙无忌如何想不到这一点,刚才和高士廉说的就是这个事情。这会儿再被罗彦说出来,心里头也是一阵发苦,自己这些人果真是已经把性命寄托在李世民身上了,要是李世民还不行动,怕是到时候离心离德,李世民更加不容易成事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对视一眼,然后对罗彦说道:“如今殿下已经有杀太子和齐王之心,但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所以便是我等苦劝,怕是效果也不是太好。不知道进之有什么好主意。”

    罗彦这会儿也没有放松,只是简单说道:“威胁到性命的时候,殿下自然会做出决断。而这样的时机,恐怕也不远了,就在这几天。”

    听到罗彦如此笃定地说时机不远,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一脸震惊,当下就问道:“进之为何如此肯定?”

    “不是我肯定,而是齐王一旦把玄甲军的精锐调走,殿下就彻底没有了依仗,这个时候,就算是太子和齐王犯浑,他们手底下那些谋士们也不会刚过这个机会的。到时候直接把殿下叫出王府,不论是在哪里,瞬间斩杀,然后逼迫圣人交出手中大权,那么大事就定了。”

    按照脑子里的记忆,罗彦把李建成接下来的计划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心中一合计,确实按照罗彦所说的推演下去,太子一系成功的几率太大了,大到他们都不由得惊出一阵冷汗。

    震惊之下,这两人不由得对罗彦也是高看一眼。这样的计谋,确实很毒辣,还好罗彦是在自己这方的阵营里。真要跑到李建成的手底下,凭借李建成虚心接受建议的本事,把罗彦的提议作为一种备用的手段,都能让李世民好好喝一壶。

    当下两人就拉着罗彦,把送给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信写好,只等着明日一早城门一开,就飞马送出去。

    眼见得夜色已深,大街上已经宵禁,长孙无忌就留下罗彦,三个人开始合计接下里的事情。

    谈论这怎么对付李建成,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才发现罗彦的厉害之处。

    回想起三年多前,罗彦参加那次幕僚会议的时候,建议让李世民的手下众多谋士在长安周边的州县任职,尤其是长安县和万寿县,甚至让于志宁和李玄道两个人去当个县尉。当世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罗彦就是年少轻狂志大才疏,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罗彦所说的,不就是眼下这个情况么?

    房杜二人被赶出长安,而且任职的地方距离长安还不近,快马加鞭来回也要两三天。而当初罗彦建议他们去的地方,完全就是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来回。

    至于当初罗彦建议李世民手下武将子弟送去千牛卫金吾卫,怕是也早就做好了依靠武力解决事情的打算。这份预见能力,简直就是妖孽。

    更不用说前些时候讨论迁往洛阳的时候,人家给出的五条细则。

    现在想想,每一条都对于当前的形式合适到极点,甚至是李世民起事的时候人手不足的事情人家都考虑到了。这时候,长孙无忌才发现,自己思考了这些事情,已经把自己的后背吓湿了。

    没错,这个贞观时期大放异彩的长孙无忌,年龄已经三十过,这个时候也被这个比自己小将近十岁的青年给吓出一身冷汗。

    收拾好心神,长孙无忌继续开始和罗彦还有高士廉讨论关于怎么逼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的事情。

    “太子的近臣当中,有殿下的眼线吧?”罗彦莫名其妙冒出这么一句。

    事到如今,罗彦已经充分表明了他的忠心,长孙无忌也不好隐瞒,只能正面回答:“太子率更丞是我们的人。”

    长孙无忌是这个时候已经把罗彦当作李世民麾下幕僚的核心了,所以直接具体到人。

    “那么明天我等就应该会接到密报,到时候希望长孙郎中和治中能够趁机劝殿下动手,不然的话,不出几日,我等可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这话罗彦倒不是为了恐吓长孙无忌和高士廉。

    别人不好说,罗彦自己怕是就逃不了。之前他拒绝李建成的时候,态度绝对没有那么委婉。加上过来拉拢的那个人回去一番添油加醋,要是李建成胜利了,自己能好得了才怪。

    至于长孙无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啊,杀完李世民全家,第一个受死的绝对是他。

    三个人谈到很晚,实在是太困了,这才草草睡下。

    第二天一早,长孙无忌就派出心腹,把写给房杜两人的迷信趁着城门刚开送出去。这件事情处理完毕以后,才和罗彦以及高士廉一起到了秦王府。

    此时李世民的身边已经没有几个人可用,秦王府里也显得冷清不少。罗彦可没想过这会儿就主动找李世民,再怎么着,也得让李世民请自己一回。通过昨天晚上和长孙无忌的谈话,罗彦已经得到了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的高度认可。要是这个时候不趁机提升自己的地位,那罗彦绝对是傻了。

    不出所料,罗彦拿着书读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匆忙叫到李世民的书房。

    这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进来的,罗彦也就单独求见李世民的时候进来过一次。其他时候,这里都是李世民和心腹幕僚商议密事的地方,等闲人就是靠近都做不到。

    走进书房,李世民已经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原来,就在刚才,太子率更丞王晊传来密报,说太子和齐王想趁着为李元吉饯行的时候,谋害李世民,然后对外谎称暴毙,再指使大臣逼迫李渊交出权利。

    听到王晊传来的消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惊呆了,这事儿果然是如同罗彦所料,甚至就连李建成的计谋都被罗彦说个**不离十。当下两人强烈建议李世民把罗彦叫过来

    进门之后,静静等李世民把事情讲完之后,罗彦把目光撇向长孙无尽。意思就是询问长孙无忌有没有趁机劝导李世民下手。见长孙无忌先是点头,后是摇头,罗彦心知长孙无忌已经尽力,但是李世民还是放不下心里头那点虚名。

    “殿下可知,宋襄公有几胜几败?”罗彦也没有直接说什么,倒是问起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李世民知道罗彦这是说自己妇人之仁,但是却没有反驳。

    罗彦又问:“败宋襄公者,而今千年已过,当世可曾皆言其不义。”这话问的李世民一阵脸红。“虚名加身,便要杀生成仁,早知如此,殿下何必当日苦劝圣人反隋之****。须知上若不仁,亦可行周公之事,何须甲胄在身,同胞相残。”

    “而今千钧临头,系于一发。殿下若要迟疑,何不从我等,自缚双臂,长跪玄武门,以求速死。”罗彦这个时候可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留,把李世民说的脸上一阵发白。

    虽说罗彦很是欣赏李世民往后的政治道路,但是可不代表罗彦就盲目地搞什么太宗崇拜。像李世民这个时候的矫情,那明显就是还想当失足妇女,还想要贞节牌坊。罗彦可看不惯这种人,所以更是不能给李世民留面子了。

第九十八章 秦王府中谋事变

    罗彦这个时候可不是在卖直,性命攸关的时候,罗彦只想着催促李世民做好决定,然后,亲身经历那场千古名案:玄武门之变。

    罗彦说了这些之后,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也搀和进来。尤其是长孙无忌,直接流着泪说道:“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想想观音婢和承乾,我等身死名灭,他们孤儿寡母日子又怎么会好过。”

    李世民这个时候还是有些作难地说道:“辅机,这些事情我都知道,只是,我等要是这么做了,这天下人怎么看,到时候怕是各地又会叛逆蜂起。”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是一副没法决断的样子。

    长孙无忌终于放大招了:“这件事情做完之后,只要保得观音婢母子的性命,就是把罪名推到我的头上,让我以死谢罪,我也认了。”

    望着泪眼汪汪的长孙无忌,再看看欲言又止的高士廉,以及脸上已经明显露出不满神色的罗彦。再想想自家妻儿的容颜,以及,往后手握大权的风光,李世民咬咬牙关,强逼出几个字:“罢了,便是这千古骂名,我也认了。”

    破开了心里头那扯淡的道德枷锁,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终于恢复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模样。对着长孙无忌说道:“辅机,要想成事,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仅仅依靠我等几个,风险实在太大,我想派人把他们接回来,然后再做打算。”

    见到李世民终于有了决断,长孙无忌停止了流泪,也不顾还在脸上的泪水,转脸和高士廉以及罗彦相视一笑。

    看着这三个人莫名其妙的就笑了起来,李世民有点懵:“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不,殿下说的极是。不过,让他俩回来的事情,殿下就不用管了,今日一早,城门初开,接他们回来的人就已经快马出了长安,这个时候,怕是都快要到了。”长孙无忌把自己做的好事就这么坦白出来。

    望着这会儿有点得瑟的长孙无忌,李世民结巴着说:“你们……你们居然这么早就已经想好了。”

    “昨天晚上,进之过来找我,正好舅舅也在,我们三个就已经把当下的局势仔细推敲了一遍。不论怎么说,房杜二人是必须要回来的。如果还等着殿下下令,事情恐怕就已经不可控制了。所以我等自作主张,派人前去请他们二位。”讲到这里,长孙无忌还冲着罗彦点点头,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也有罗彦的功劳在里边。

    “若是失了锐意进取,殿下还是当初那个英姿勃勃的秦王么?我等可都是冲着心怀天下济世安民秦王来的,若是如此殿下还不能成事,那我等死了,也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明。”罗彦淡淡说道。这个时候,不给李世民点刺激,这货估计没等房玄龄他们回来,到时候又后悔了,那罗彦可就亏大发了。

    听了罗彦的话,李世民一阵脸红。

    这段时间自己一直怀着妇人之仁,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承担千古骂名的那个胆子,所以才一直等着李建成他们先出手。但是事到如今,李世民才发现,其实自己这么做,完全就是在自取灭亡。

    也不等李世民继续反思,罗彦问道:“前些时候我说要收买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不知道殿下做的怎么样了?”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件事情我交给张公瑾去办了,只是,进之,为什么要收买这些人?”

    “若是到时候殿下府中兵力不足,拉拢这些人,以厚利诱之,再加上长安城中的那些囚犯,予之免罪,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罗彦口中轻描淡写,但是落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以及高士廉的耳中,差点没吓死。

    罗彦的这个办法,绝对是可以称得上老辣了。居然把兵力不足的事情都已经早早考虑在内,那么罗彦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虽然在昨夜就已经对罗彦的预见性感到惊讶,原本以为罗彦让李世民交好那些差役和狱吏只是为了到时候不给自己找麻烦,谁知道罗彦是打的这个主意。连囚犯都敢用,罗彦的胆子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看着三个人一脸懵逼样,罗彦说道:“历史纳囚犯为己用的,比比皆是。我等既然是行非常之事,便是用些非常之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良久,李世民才感慨道:“进之,实乃当世鬼才。”除了这个形容,李世民已经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了。

    因为派出去的人不断在驿站倒换马匹,房杜二人在接到长孙无忌的书信之后什么也没有收拾,就跟着前去接他们的人飞马赶往长安。所以在第二天城门刚开的时候,两人就直接进城门赶往秦王府。

    好在天色尚早,又不是早朝的时候,两人一路没有阻挡,很快就进了秦王府的大门。

    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把手底下能够召集起来的文臣和武将都召集在秦王府,整整候了一夜。年龄大一些的,李世民安排到了客房休息。而年龄稍微小一点的,都陪着李世民熬着。

    这会儿房杜二人一到议事大殿,李世民也不废话,直接开始步入正题:“我决定,尽早对太子和齐王下手,诸位可有什么建议。”

    听到李世民如此决断,这些人脸上终于露出笑脸。这些日子可是憋屈坏了,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各种打压,偏偏自己的主子又迟迟拿不定主意,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无处发泄。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发泄自己的怨气了。

    里头尤其以尉迟敬德和程知节最为激动。尉迟敬德被李建成整的可是不轻,因为李渊耳根子软,他差点就死在李元吉的诬陷中。至于程知节,当初李渊无缘无故把他外放,也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尉迟敬德还遭受过刺客的威胁。

    “他爷爷的,这次一定要了李元吉那小儿的命。”尉迟敬德当场就撂下狠话。

    但是,决断是有了,想要实行,还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房玄龄一向计谋多,当下就出了主意:“殿下今日就向圣人告发,说太子****后宫。想必圣人必然会在明日召太子进宫审问。而太子和齐王一向同出同进,必然会一起前往。我等乘此机会,在玄武门外埋伏人马,到时候一举将其擒杀。”

    房玄龄的这个计谋,完全就是抓住了李渊的心理。李渊当了皇帝之后,没有正牌老婆管束,自然就成了勤劳的小蜜蜂,所以后宫妃嫔不少。但是是个男人就有占有欲,这会乍一听有人图谋自己的女人,不勃然大怒才怪,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

    就是利用了这种心态,房玄龄吃定李渊不会像往常李建成犯错一样软禁,而是要当场质问,所以才定下这样的计策。

    杜如晦深思了一下房玄龄的计策,然后说道:“这倒是可行,只是玄武门毕竟狭小,容纳不了太多伏兵,而且距离东宫又近,一旦太子手下增援,怕是我等抵挡不住。”

    “那到时候再让王府中的士兵过去增援好了。”

    “不可,太子手下卫士众多,一旦兵分两路,一边增援玄武门,一遍攻击秦王府,到时候胜负难料。”杜如晦也被难住了。

    “这倒是无妨,昨日我、辅机、高治中以及进之商量过了。到时候,以免罪利诱京中死囚,发给兵刃,前往玄武门增援,这样一来,人手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李世民不假思索道。

    听了李世民的话,座中的人这才注意到,罗彦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坐在了长孙无忌的身边。按照常例,那就表明了李世民已经把他当作是核心幕僚来看待了。想起前些时候罗彦那几个看似随意的建议,没想到是用在这里。当下这些人看罗彦的眼神也变了。

    虽说这位年纪小,没想到心思这么深,居然早在所有人之前就料到了今天的事情。这份能耐,着实让人恐惧。

    不提坐上众人看罗彦一样的目光,杜如晦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也是一阵轻松:“如此,那就好办多了。只是,怎么才能确保这些死囚能够效命。”这是一个大问题,到时候就怕这些死囚在路上就乘机逃跑,那可就害死人了。

    杜如晦的问题让刚刚感觉到轻松的众人又是一阵紧张。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是没招了,只能把目光投向罗彦。

    整理一下思绪,罗彦说道:“无他,明日王府只留一员武将,其他将领,悉数跟随殿下前往玄武门。只要在太子的援军到来之前,将太子和齐王灭杀,到时候抛出尸首,援军必然军心涣散,再加上那些死囚从远处赶来,只要看到他们没有胜算,这些人失了主心骨,自然会退散。”

    听了罗彦的办法,座中人不由一阵暗自叫好。

    这其实就是一场小型的战争,只要把头目给杀了,对方就已经输了一半。到时候根本就不用那些死囚出手,待援军看到李世民这边也有了声势浩大的援军,自然会毫无斗志。能够拼杀出去就已经不错了,更多的怕是当场就要投降了。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计划就已经敲定了,剩下的,就是具体的人员安排。

第九十九章 议事殿中论武功

    既然刚才罗彦已经说了,留下一个武将,那么李世民就要考虑究竟把谁留下合适。要知道,虽说王府里头留下的士兵不少,但是到时候李建成的手下来攻打秦王府,还是要看留下的人善不善于防御。

    思来想去,李世民留下了偷偷从洛阳赶回来的张亮。张亮的忠心自然是不用多少,并且有个优点就是长期担任秦王府的官职,对于秦王府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所以抵御来犯的士兵倒是足以胜任。

    接下来的就是文臣。

    这里头年岁大的都不能去。毕竟是厮杀的事情,不是跟李渊斗智斗勇。到最后李世民决定让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跟着,而高士廉前去长安大牢中释放死囚,组织他们作为援军前往玄武门增援。

    剩下的人就各回各家,静候事情的结果。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安排,罗彦是绝对不满意的。就算是罗彦想答应,系统的任务也逼着他不能答应。所以见李世民这就要抬脚走人,罗彦站起来就是一句:“殿下留步,明天的玄武门,我也要去一趟。”

    罗彦的这个要求让殿内一静,随后也不等李世民大话,从前被罗彦收拾过的尉迟敬德就忍不住挑出来。“你看你瘦的一把柴一样,怕是手上也就拿拿书握握笔的力气。咱们这是去杀人,不是去送死,你,还是一边呆着去吧。”

    罗彦有种自己被小看了的感觉。也不和尉迟敬德多说话,反而盯着李世民说道:“是杀人还是送死,不是嘴上说的,要不,找个人来试试?”

    “进之,别闹了,这么久了,咱们都没见过你有什么武艺。事态紧急,你还是好好回去吧。”高士廉有些急了。这不是闹腾的时候啊,李世民还赶着去找李渊呢。

    “只需片刻就好了。我只需要一把横刀,以及,一个你等觉得无疑非凡的士卒。”罗彦不疾不徐地说道。

    毕竟这件事情罗彦做出的贡献很大,李世民虽然心里头急着要去见李渊。但是现在罗彦既然提出来要跟着自己去玄武门,那么既然不好拒绝,就索性找个武艺好一点的,三两下把罗彦给打翻了,他也就死心了。

    当下李世民就把门口把守着的那个卫士叫进来。然后要来了另一个卫士的横刀,递给罗彦。

    向那个卫士说明了情况,李世民虽然说让那个卫士手下留情,但是也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罗彦最好的情况就是不受伤。至于其他,连李世民都不敢保证。

    原来,能够近距离守卫李世民议事大殿的,自然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叫进来的这个卫士叫做陈昌(为书友贫道小月安排的龙套),从李世民起事的时候就跟随着,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数百场,到现在都还好好的活着。

    作为李世民的亲卫,像陈昌这样能活这么久的,已经是不多了。但从侧面也证明,陈昌本人的武艺虽然没有尉迟敬德这些人那么厉害,但是也绝对不差。另外,陈昌现在是秦王府亲卫中的正八品校尉,却享受这李世民给他的正七品的的待遇。如斯恩隆,也说明了这个人不凡。

    像罗彦施礼以后,陈昌拔除横刀,指向罗彦。而此时罗彦也把横刀横放在胸前,双脚以丁字步站着,一副守势。

    尉迟敬德这个时候又跳出来奚落罗彦:“小子,输了可别哭鼻子,连刀都握不稳,你要是三招之内不输,老子背着你在长安城里转悠一圈。”

    罗彦也不生气,顺着尉迟敬德的话就说:“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输了可别赖账。”

    尉迟敬德这会儿可神气了,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得瑟地说道:“老子怎么说也是八尺昂藏男儿,一口吐沫一个钉,说到做到。”这幅张狂的样子就连身边的程知节都看不下去了,拉了拉他的衣服。谁知道这位居然一脸呆萌,转过头去,问道:“喂,我说你拉我干嘛。”

    罗彦听了尉迟敬德的话,也不多说什么,对着陈昌喝道:“来吧。”说完,横刀一提,随后往前一跨,就朝着陈昌劈了过去。

    陈昌是百战精兵没错,但是罗彦也不差啊。系统前后三次为他强化身体素质,不论力量还是反应,虽然比不了尉迟恭秦琼这些天生禀赋非凡的武将,但是比起普通人,那可就强太多了。而战斗的经验,那南柯一梦过后,对于横刀和长枪,罗彦早就是无师自通,更是有很多保命的手段。

    所以,就算是心知李世民叫来的这个人不简单,罗彦心里头也没有多畏惧。

    果然,陈昌身形一侧,躲过罗彦劈过来的刀,随后趁着此时罗彦空门大开,手中的刀一翻,用刀背往上一挑。

    在陈昌想来,这会儿罗彦力已经用尽,要是在战场上,就用他这手,刀口往上,就能把人开膛破肚。虽说遵守李世民的吩咐留了情,但是手上的力道却只是小了半分。这一下,罗彦要是挨到身上,绝对能半天顺不过气来。

    眼见场上罗彦就要败了,好些人都是一阵惊呼。而尉迟敬德越发得意。

    谁想,就在陈昌刀往上挑的瞬间,罗彦手中的刀却是往陈昌握刀的手的方向一偏。分明罗彦往下劈的时候,手头就已经留了力道,为的,就是迷惑陈昌,然后顺势往陈昌的手上一削。当然了,看到陈昌出售的时候留了手,罗彦也不能不领情,所以握刀的手一翻,把横刀刀身平平拍下去。就算是陈昌中了招,最多也就手上被拍一下,然后撒刀。

    见得罗彦手上还有这等变化,而且刀身已经快要落到手上,陈昌连忙把手一撤,避开罗彦落下的锋芒,随后顺势把横刀平放,又稍微有一个向下的倾斜,想以卸力的手法,把罗彦这来势汹汹的一刀彻底给破掉。

    眼见得罗彦的刀确实是顺着陈昌刀身卸力的方向往下滑,陈昌不由心中一喜。这下反击的机会到了,只要趁机欺身过去,无需武器,只要空着的一只手用力一击,那么罗彦就要小小的吃点亏。

    只是三刀两式,陈昌就已经忘了这是李世民交代要手下留情的人,反而是把罗彦当作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两个人又对拼了几招,谁想到彼此之间都没有占到便宜。这会儿陈昌有点面子架不住了。

    自己唐唐一个校尉,居然现在没办法奈何一个瘦弱的书生,这可不行。当下也不再留力,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说是绝招,其实也是在战场上突围的时候,惯常用到的招数,那就是极速的劈砍。

    对方砍一刀的时候,自己全神贯注使足力气,疯狂地出刀。这样一来,对方措手不及之下,就会中招。而且,急速地劈砍最是简单,根本不用更多的花架子,这就减少的思考的时候,最大限度的输出战力。

    之所以陈昌把它当作是自己的绝招,那就是因为陈昌出刀的速度远远胜过普通士兵,这也是他打这么多年仗还能活下来的原因。

    霎时陈昌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盯着罗彦,飞快的各种劈砍。

    刚开始罗彦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就挨上一刀,索性身子退的快,这才逃过一劫。谁想到接下来陈昌就是这样重复出刀,一往无前,逼得罗彦不住往后退。

    这么下去不行,罗彦暗自想到。躲避的时候顺带的观察了一下陈昌的攻势,罗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陈昌往前劈砍的接连好几步,几乎就走的是一个直线,而且一场标准的直。

    想来想去,罗彦感觉这是个机会。趁着陈昌再一次劈过来的时候,罗彦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没有后退,堪堪侧着身体避过陈昌的刀。随后就地往前一个侧翻,就到了陈昌的身后。而此时,陈昌才正要转身。

    将刀背抵在陈昌的背上,罗彦说道:“你输了。”

    感觉到背上抵着的硬物,陈昌这会儿也脑子里一个激灵。这要是战场是,人家轻轻往前一捅,自己绝对是要死翘翘。虽说也不辩驳什么,很是痛快地承认:“的确,是我输了,我心服口服。”

    罗彦收起横刀,拍着陈昌的肩膀说:“说真的,刚才躲你那一下,我也是用尽了精神,再打下,输的人就是我了。”这话罗彦倒是没有谦虚。陈昌出刀很快,罗彦也是瞅准了陈昌的出刀习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才勉强躲过去。真要是一下没有把陈昌制服,等他转过身来,再挥两三刀,罗彦就得落败。

    把横刀还给门外的卫士,罗彦这才回头对李世民说道:“这下,我可以去了吧。”

    随后又对一脸不可思议的尉迟敬德说道:“等这事儿过了,我等着你来背我。”说完,罗彦就转身走出了大殿,朝着之前熟悉的客房走去。

    打了一架,罗彦身体倒不是很乏力,但是精神却稍微显得有些萎靡。这次比试罗彦没有穿铠甲,但又是真刀真枪的干,为了保护自己,罗彦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所以这会儿,罗彦只想睡觉。

    而议事大殿里,李世民长大了嘴巴想:“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罗彦么。”不说李世民,就连那些武将,都被罗彦一身武艺吓到了。罗彦的横刀功夫,绝对是百战精兵的水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510/ 第一时间欣赏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悟道娑婆所写的《贞观文宗系统》为转载作品,贞观文宗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贞观文宗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贞观文宗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贞观文宗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贞观文宗系统介绍:
纯洁的少年带着一个文青的系统穿到唐朝武德年,李世民还在当秦王,魏征还在当腹黑太子党,李白杜甫啥的还没出生,初唐四杰也还未降世。身怀系统,看我书生觅封侯贞观文宗系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贞观文宗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贞观文宗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