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随身带着一个世界TXT下载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全文阅读

作者:好梦永远不醒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txt下载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一章 缺人啊

    魏民生带着几个村民在基地里到处晃悠,准备找一个安置发电机的地方。这地方如果隔自己的四合院太近的话,那整天的噪音谁受得了,还要通风透气,不然为了发个电弄出几条人命那可就闹笑话了。

    找了半天,这平原里一马平川,哪能阻挡声音的转播呢?于是魏民生又把眼光看向了平原里面的那些山丘,那可是一片没有开发过的宝库,在魏民生的计划中是把这片比平原大几倍的山丘全部种上各种果树,等几年后,这里就会成为一座花果山。只是先要把山丘上的杂树全部换掉,所以得尽快把这发电机的事情解决掉。

    从自己世界的地图上来看,这座山的面积很大,自己基地所在的那个平原面积还不到整个面积的十分之一。干脆找一个最近的山丘,在山丘背对基地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发电基地。随着基地的发展,用电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建立一个大一点的电力基地,这能源危机会一直如影随行的,根本抽不出精力去发展其它的东西。

    所以魏民生决定先把发电基地建立起来,第一台燃气发电机组运行稳定后,立即再投入三套机组,把发电基地的总功率提高到240个kw,还要配备相关的输、变压设备,以及培养相关的工作人员。

    缺人啊!尤其是有知识可以学习技术的人。

    慢慢来吧,希望王双明那边的教学进度可以快一点,多挑几个成绩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这样才能把自己从这些繁琐的事情中抽出身来,放开手脚地发展第一产业。

    什么?你们说要大力发展商业。第一产业都没有搞起来,肚子都填不饱。有钱就是大爷啊?告诉你们,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有粮食的才是大爷。

    你有黄金、白银了不起啊,如果买不到粮食,你啃黄金、白银试试。

    确定好发电基地的位置,魏民生让那几个村民清理出30个平方左右的平地,作为放置发电机和气化炉等设施的地方。

    至于如何防雨,魏民生决定用彩钢大棚就可以了,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通风透气,搭建方便。

    魏民生在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大致规划了一下几种设备的位置,才想起软体储气袋如果直接放在地上,风一吹就跑了,还得挖个大坑放在里面。所以又安排村民在旁边挖一个坑。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魏民生又回了仓库一趟,发现自己的世界离天亮还有四五个小时,给刘梦玲她们安排的采购任务才过去了五六个小时。从微信留言信息来看,她们直接联系了厂家,设备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按照时间来看,可能还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货,折算到异界,那可是三天啊。

    魏民生心里那个纠结啊,这个小县城卖木材倒还是方便,就是购买设备上有些麻烦。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有点大,虽然这边只过了一天,但异界可是过了二十四天啊,严重影响了那边的发展进度。

    看样子要好好理一下发展规划,把发展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各种工具、设备和材料都要罗列出来,按照紧急程度排好序,一次性发给刘梦玲她们,只要资金到位,就立即进行采购,免得自己一样一样的交待,搞得象在网购一样,天天盼着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到。

    躺在活动房里,魏民生默默一算,自己得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是11月27日,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两个世界的时间都是一致的。但现在从异界的计算机时间来看,已经是第二年的5月份了。

    不知不觉在这异界里已经度过了半年的时间,但自己原来的世界里才过去9天,现在还在12月5日,哪怕每天都有几十万的收入,这点收入还是撑不起异界的消耗啊。

    发展农业是必要的,全部用人力这种生产力低下的种植模式是魏民生不愿意采用的,但大型的耕种机械的价格可不便宜,只有先买一些小型的先作一下过渡。

    《我爱发明》里介绍的那种小型旋耕机还不错,先买上十台,等把操作员培养出来,异界的时间也到了可以播种小麦的时候了,先把小麦种上几百亩。

    等到明天五六月份,异界也算是有了基本的产业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嘛。这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可比直接带过来的粮食宣传效果更好,更能让异界的人感觉到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拍卖场和药材收购点的修建进度也要加快,但修路的工作也不能停下来,这可是关系着以后各种物资输入输出的重要工程,“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早就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

    还有燃气发电机组要消耗的各种边角余料需要人去收集,带锯机到位后就可以大量生产木板、木条等建筑材料,不管是拿出去换钱,还是在异界修建房屋,这用量可是非常大的。

    摊子铺得过大了啊,各个行业之间相互制约的因素太多,就算不需要自己去攀科技树,但必要的设备和相关操作人员的配备也是少不了的。

    总之,缺人啊。各方面都要魏民生亲自处理,有时候魏民生真的只想安安静静当个山庄庄主,外面的人管得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自己只需要把山庄里的人照顾好就可以了。

    但牢骚发是发了,但魏民生那泛滥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又无法让他对山庄外面的人和事视若无睹。

    有些事是急不来的,魏民生又不想像其它穿越小说里说的那样,投靠一个较大的势力来获得最快的发展,因为这些势力最后往往又会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果盲目的大量接收各个阶层的人士,又会在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产生很大的内部矛盾,这些因素也会成为制约发展的阻力。

    所以,魏民生决定采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那就是以点带面,就像特区一样,做好一个点,然后通过这个点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辐射到周围的社会中去。

    这些点外面的人,就是这些特区的天然保护层,因为,到那个时候,特区如果消失了,所拥有的一切又都会回到从前。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魏民生就不相信那些受到自己影响,过上了新生活的人还愿意过以前那种贫穷的生活,要用充足的粮食和各种方便实用的物资把那些被同化过来的人彻底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第六十二章 文字的意义

    到处都缺人,尤其是能够看懂各种说明书和操作流程的人,所以,魏民生决定再去看一下王双明那里的教学情况。

    来到电教室的时候,王双明对魏民生说:“主人,这几天有几个学生问我,为什么不讲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主人是怎样安排的。”

    魏民生想了一下,对王双明说:“你去把所有学生都召集起来,我有些话要对他们说。”然后找了一块空地,找来一把椅子站了上去。

    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一百多名学生,魏民生整理了一下思路,大声说道:“刚才我听说有的学生在问,为什么我们这里不讲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有一句话:‘学了这些可以当饭吃吗?’在我的理解中,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吃饱穿暖是第一要务。吟诗作对,那是吃穿不愁的时候想出来打发时间的。”

    “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些东西都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组成,那就是文字。但你们知不知道这文字是怎么回事呢?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想过没有?”

    “说到文字,我们不得不提到‘信息’这个词,因为文字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信息,文字只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

    “那么,信息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信息是整个宇宙中一切物质时空状态的抽象描述,所以,一切的信息都起源于物质的时空状态。那么,什么是时空状态呢?时空状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时间、空间和物质本身具有的一些属性。任何物质都有自身的一些属性,不同物质在结合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就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所以,世界就是一个庞大信息的综合体。”

    “很多的信息,我们并不了解,但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只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它进行了解。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仅仅是与人类有直接关系的信息类别。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发送、接收和处理信息的综合体,比如:视觉,可以接收光线信息,只要有光,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真实的世界,而盲人,是无法通过光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听觉,可以接收声音信息,方便了大家的相互联系,我在这里说,你们在下面听,这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方式,而聋子显然就丧失了这种能力;嗅觉,可以获取气味信息,方便我们识别各种物质,以躲避对自己身体有害的东西;味觉,可以获取味道信息;触觉,可以感知温度等信息。这些信息经人的大脑处理后,可以作为人体行为的准则。如果没有这些信息的获得,人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无所适从,因为没有这些信息,人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里安全,哪里危险。所以,从某些意义上来看,信息对人类来说,就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中,信息的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掌握信息,人类不会产生文明。声音、动作是最简单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是大多数动物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只有人类发展出了高度的文明呢?这就是因为,信息的传承。”

    “任何动物的生命历程中,都会产生记忆,但记忆里的东西无法传承,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失,所以动物永远是动物,其进化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而人不同,发明了文字,将记忆中的信息用文字这种表现形式保存了下来,世代相传。有了文字,人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成千上万人一生的生存经验,提高了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能力,所以产生了文明。”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是由各种物质构成,所以,信息无处不在。一块石头,可以有如下信息:重量、形状、大小、密度、所处方位,再详细一点还可以包括元素构成。如果我们可以获得这块石头的这些完整的信息,不管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将其重现,这就是信息的重现性。你们前面看过的电影就是一种可以记录事件信息的方式。”

    “只要能够取得足够的信息,任何事情都可重现,这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正因为信息的这种重现性,人类才可能通过大量的文字资料总结出各种经验,发展出科学的各种分支。你们在这山庄里看到的东西无一不是千百万人智慧的结晶,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产生的结果。”

    “信息是无所不在的,但其最初是通过结绳记事、石刻、龟甲、竹简等方式来体现的,但这些方式都不具备完整性,必须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甚至是诗歌这种形式,才能得以流传。”

    “由于获得信息的方式有限,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高,就简单地把事物分为两种性质,比如:大小,多少,长短、好坏等等,于是,产生了阴阳学说的萌芽,这是《易经》分析、了解自然的基础。这种简单的划分对文字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简单,便于流传,因为简单,便于刻划。但是,由于各个部落的发展历程不一样,对相同事物的表述使用了不同的文字,严重影响了文明的进一步交流。”

    “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个强大的国家,我们称之为‘秦’国。虽然这‘秦’国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君主的残暴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却也留下了一个虽然不显眼,但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功绩: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因为一段信息要准确地传递,必须要具有标准,没有标准的信息无法表达准确的含义,只有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使用可以比较的标准,该信息才是有效地,才具备重现性。比如说,我们山庄里的一斤重量和外面的一斤重量就不相同,我承诺给你们一斤的粮食,在没有拿到手的时候,你们会用外面一斤的标准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粮食的多少,但拿到我给你们的粮食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我所给的和自己所想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信息的传递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才能被准确地传递。”

    “刚才我说的这些,有些东西可能你们还不明白,但你们一定要搞清楚文字的根本意义,那就是信息的传承,这传承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传递,二是继承。”

    ps:几年前,各行各业都在说信息化建设,但好梦搜遍了网络,也没有一个对信息的准确定义,凡是说到信息都只是对信息进行分类,一气之下,自己杜撰了这个对信息的定义,如果赞同,就投几张推荐票;不认同的话,就当小说看着吧。

第六十三章 科学种田的种子

    “‘秦’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算是建立了标准,所以很多信息才能够得以传承,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字虽然是信息的一种体现方式,但其载体是竹简,书写非常麻烦。所以古人极尽精简,用精炼的文字来记载相关的历史和经验。但这种精炼的文字却缺少了我前面说的信息三要素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所以造成有些信息无法重现,很多事情无法考证。”

    “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所以信息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就从历代大能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注释来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四书五经》的内容虽然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你们看来是治国安邦的经典,但对我们山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却不大。因为从《四书五经》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侧重于从人的自身寻找办法,很多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通过占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而我这山庄里,却侧重于从人的外部寻找办法,更多的是发挥各种物品的作用,人力有限,而物力无穷。”

    “《大学》的格物篇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由此可见,古人也认同,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你们学的《四书五经》,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它的知识的局限性,没有办法让每个人不会受冻,也没有办法让每个人不会挨饿,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难道学了你这些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一个学生弱弱地说到。

    魏民生双眼看着那个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说到:“学了我的知识,一个人一天可做衣裳上百件,你觉得会冻着你们吗?学了我的知识,几个人可以种千百亩田地,年产粮食上百万斤,你觉得会饿着你们吗?”

    世代务农的秭归人铁壮站在人群中,被魏民生刚才说的话惊呆了,脱口说道:“什么?几个人可以种千百亩田地,年产粮食上百万斤,这不可能。”

    魏民生看着铁壮说:“为什么不可能?”

    铁壮说:“我家世代为农,每亩田地的收成最多不过五百斤,折合成山庄里的重量,就只有两百多斤。就算每亩收成三百斤,一千亩地也只有三十万斤的收成。而且,那是一千亩地,就算你种了出来,几个人如何从地里把粮食收回来呢?”

    魏民生一听,高兴了,这批学生里还有懂种地的啊,好好培养一下,然后让他把机械化农业这一块产业做出来,让这个世界的人见识一下科学种田的奇迹。

    于是魏民生对铁壮说:“等你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业之后,我让你见识一下几个人如何种千百亩地,几个人又如何把百万斤粮食从地里收回来。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把这些知识学到手,自己亲自种他个千百亩粮食给大家看看。”

    说了这么多,魏民生也觉得有些累了,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分开学生回自己的四合院去了。

    铁壮见魏民生走了,和几个平时走得很近的学生找到王双明说:“王老师,刚才庄主说的都是骗我们的吧?”

    王双明说:“你们有什么值得庄主骗的?我听庄主的弟子小宝说过,庄主的国家里有一种专门耕地的车,最大的一天可以耕地上千亩,小的一个人每天也可以耕地几十亩。听说还有什么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五百亩粮食,所以几个人耕种上千亩地也不是什么难事。好好学习吧,在这山庄里种地可不能象你们以前那样种,你们亩产粮食最多两三百斤,按庄主的方法种,亩产可以上千斤。”

    “可我们这山庄里为什么空那么多的地,不种上这亩产上千斤的粮食呢?”

    “因为山庄里现在识字的人都有其他事情要做,没有精力来照看种粮食的事,山庄里现在只有武珍婶在种菜。你们知道吗,就武珍婶一个人,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都种出了近万斤芽菜,那可是每天都有不同的芽菜喔。”

    “那你们可以把种子发给我们,我们来种啊!”

    “你们以为这亩产上千斤的粮食还是按照你们的方式来种啊,小宝听庄主说过,这些粮食可不是种下去就完事了,还要除草、施肥、灭虫,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有详细的要求,有些粮食还要注意什么温度、土壤湿度什么的,这些详细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小宝那里有这些信息。而且庄主那里还有很多我们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粮食,每种粮食的种植要求都不同,如果你们连这些要求看都看不懂,怎么能够种得好这些粮食呢。现在把这些神奇的粮食种子给你们,你们就不怕把这些种子给糟蹋了。”

    铁壮几个听了王双明的这一席话,心里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新粮食的种植方法学到手,就是给山庄免费工作几年也发算。你想啊,亩产上千斤,就相当于一亩地变成了四亩地,而现在官府收的田地税是按亩来征收的,每亩好田好地要收两百斤粮食。以前的亩产低,缴税后剩下的粮食也只有两三百斤,折合成山庄里的重量每亩田地就只剩下一百多斤的净收成。如果这粮食种出了一亩上千斤,就是上缴一百斤粮食,还可以剩下九百多斤,按这种算法一亩地的净收成可就相当于九亩地的净收成了。

    以前家里十多亩田地的收成只能让一家人勉强不会挨饿,如果用上了这种种粮食的方法,就相当于变成了上百亩田地的收成,想想那日子,都比得上一些小点的富贵人家了。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铁壮几人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ps:元旦准备回老家一趟,昨晚码了一章,今天的就先更新了,免得挨骂。

第六十四章 轰鸣的发电机

    魏民生回到仓库,发现刘梦玲她们已经把燃气发电机、变压器、气化炉和相关的材料都买回来了,还有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就电话联系了一下刘梦玲。

    原来,刘梦玲她们找到卖燃气发电机的公司,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后,公司直接把相关的一切设备都准备齐了,比自己列出的采购清单还要周全,还附上了详细的安装说明书。

    如果按照魏民生自己的想法,用那种家用的气化炉来产生燃气的话,几十个都没有办法供应上这个发电机组的消耗。

    公司直接推介了他们生产的下吸式秸秆气化供气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随时投料、连续产气的需要,而且可以调节产气量的大小,包含原料处理系统、秸秆气化机组、储气系统和燃气输送系统。

    看了安装说明书之后,魏民生才发现自己先前考虑的是有些想当然了,没想到这气化炉的原理虽然简单,但要想连续不断地进行气化,还需要很多的辅助设备。比如说气体的过滤等净化设备就是好几种,分别对气体中的粉尘、焦油和固定颗粒进行净化,否则含有杂质的可燃气体很容易对燃气轮机造成损伤。

    把仓库里的各种设备带到了先前清理出的地方,对照说明书先把秸秆气化供气系统安装好。由于这套系统的管道很多都采用的是钢管,连接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把供气系统安装好。

    由于燃气发电机组还没有运行起来,秸秆粉碎机没有办法使用,魏民生就把秸秆粉碎机暂时安放在四合院内。

    第二天,魏民生带了几个村民,背了几大捆以前伐木时剩下的柏树枝桠,把干燥的柏树枝桠用秸秆粉碎机打成了小块,以便于气化炉的进料。

    把处理好的柏树枝桠用编织袋装好,然后送到了秸秆气化炉边。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点火、试气,等到产生稳定的纯净燃气后,再加压送入储气罐。

    由于使用的是压力储气罐,所以以前挖的那个准备放软体储气袋的大坑就没有什么用了,干脆用来堆放草木灰,这可是很好的钾肥啊,不能浪费了。

    把如何进料以及如何控制产气多少,还有压力储气罐的安全压力等方面的知识简单地给几个村民说了一遍。看着他们自己操作了几次,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应该可以投入工作岗位了。

    魏民生又把燃气发电机组安装好,把输气管道连接好,按下发电机组的启动按钮。由于是第一次使用,管道中还存在一些空气,所以启动了两三次,发电机组才稳定地运行了起来。

    看了一下输出的电压,400v,这电压可不能直接使用啊。幸好相关的配套设备里面就有变压器,能够提供220v和380v两种电源输出。

    魏民生连接好变压器后,才想起来那个彩钢的大棚还没有做好,万一这段时间下雨把设备淋坏了就惨了。

    于是魏民生用对讲机通知王管家带些人过来搭一个简单的棚子,把不能淋雨的设备遮起来。

    又从学校那边移了两个活动房过来,毕竟这里是自己今后的能源中心,没有人照看是不行的。

    刚做完这些,一个村民就过来对魏民生说先前准备的柏树枝桠已经快没有了,问魏民生怎么办。

    魏民生这才注意到说明书中的相关参数,这套秸秆气化供气系统基本上是和这燃气发电机相配套的,但每天需要消耗的秸秆、小木块等可燃物竟然达到了两吨,先前准备的那点柏树枝桠那里供得上这样的消耗。

    调整了一下产气量,维持着气化炉里的火不熄灭,又让几个村民再去处理点柏树枝桠来。

    没有经验啊,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就容易搞得手忙脚乱的。

    为了今后有充足的燃料,这里到山谷口还需要修一条路,不然到时候每天两吨的物料就得把人累惨。

    一个工程没有搞好,又得上马新的配套工程,万事开头难啊。

    魏民生看到仓库里的配件还有一大卷电缆,拿出来一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尼玛这60kw的功率输出竟然需要配套这么粗的电缆线啊,三相四线25个平方的铜缆,看着那么粗的铜芯魏民生就感觉到手指在发疼。

    先前自己连接发电机和变压器用的电线,根本就是入户线嘛,那里承受得住60kw的输出啊。幸好还没有把带锯机接上,不然的话,一通电这6个平方的电线绝对是秒断的份儿。只好又把那几根线换了下来。

    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光是把四组铜芯从绝缘护套中剥离出来,就用去了半个小时,手指都扳红了。结果在接线的时候又发现剥离出来的铜芯长度不够,只好咬着牙又把绝缘护套剥了一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发电机组上的输出端连接好了,虽然没有专业电工师傅做得那么规范,卖相不怎么好,但总算是连接牢靠了的,能用就行。

    接好电力输出端后,量好电缆的长度,多留出一米多的电缆,万一以后接头有问题还可以重新连接。

    又花了十多分钟,用钢锯把电缆锯断,看了一下发红的手指,摸了摸发酸的手臂,魏民生只好找来一个村民,自己在一边看着,教他如何把电缆从绝缘护套中剥离出来,以及如何连接在变压器的输入桩上,然后用螺丝把绕在接线桩上的铜芯线压紧。

    又指导那个村民把变压器的输出端和配电箱进行连接,中间的电表还是连接上吧,至少可以知道生产使用了多少的电力资源。还有一个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和短路保护器一体的大功率电闸,看来以前那种大闸刀是彻底地被淘汰了。

    把接地线连接好,埋入地下的镀锌铁条周围也淋了一些盐水,以保证良好的接地。

    看了一下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虽然各种设备摆放得有些乱,但基本功能已经是可以正常发挥的了。

    那个草棚也太简单,魏民生也没有想它能够使用多长的时间,只要支撑到自己订制的彩钢大棚到货就可以了。

    对照说明书再次检查了一遍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情况,气化炉,工作正常;净化设备,工作正常;储气设备,工作正常;输出电压,工作正常……

    确保没有问题后,魏民生再次启动了燃气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发出轰鸣声,带着发电机转子快速地切割磁力线,产生出源源不断的电力。

    ps:招木匠啦!本山庄亟需木匠龙套数名,请有意者踊跃报名,过期不候啊。

第六十五章 疯狂的带锯

    电力供应问题解决之后,魏民生在一片树林旁边,把带锯机拿了出来。先对照安装说明书,检查了一遍设备清单,还好没有遗漏。

    这是一个立式的mj3210型木工带锯机,配有一个全自动木工带锯跑车。

    从说明书上看,带锯机的最大加工直径为80cm,锯条厚度1mm,锯条长度6.9米。与之配套的全自动木工带锯跑车有一个2.2kw的动力电机,可以实现自动推料,比手动的跑车节约一个人力。跑车的铁轮上有凹槽,与铺在地上的角钢制成的轨道相互啮合,确保跑车运行线路的稳定。

    跑车一边的控制箱上有四个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跑车的前进、后退、左移和右移。跑车的最大运行行程为6米,左右推料行程为80cm,也就是说这个跑车最大只能处理6米长,直径80cm的木材。

    带锯机的机身有一吨重,有两个直径达1米的巨大锯轮,用于张紧锯条。从包装箱里用神仙葫芦吊出来后,下面的那个锯轮需要自行安装在基座下面。

    厚重的基座留有四个螺栓固定孔,可以用螺栓固定在厂家附送的一个加厚槽钢做成的架子上。从安装图上来看,这个架子还要埋在地下,下面要挖空,用于临时存放锯末。

    这些全是力气活啊,魏民生只好一个人拿着说明书和卷尺,边看安装图边指挥村民们按安装图的要求对带锯机的各个配件进行组装,各种组件之间的距离反复进行调整,确保误差在1cm以内。

    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把带锯机的几个主要部件安装固定好,推着跑车试了几个来回,运行还比较平顺,没有发现跑车的某个轮子悬空的情况。

    试了试带锯条的松紧度,用手拨动锯轮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锯条跑偏的情况,说明锯条安装还是很到位的。

    把各个操作部件都检查了一遍,魏民生才正式准备连接电源。

    看了一下带锯机配套的电缆,还好,厂家配套的电缆是三相四线10平方的多股软线缆,用不着像连接发电机和变压器那样把手指都扳痛了。

    用美工刀很轻松地把绝缘层剥开,连接到带锯机的接线桩上。同样又把配电箱那边连接好,中间的电缆还是让村民们挖个沟埋到地下去,并在上面做好了危险标志,避免不小心把电缆挖断了。

    看到天快黑了,魏民生让村民做个草棚子把带锯机稍作遮挡,留了两个村民照看发电机及气化炉等设备,就回四合院休息去了。

    第二天,魏民生把村子里的木匠王文林和几个村民带到了安装带锯机的地方,从自己世界的仓库里取了一段原木在带锯跑车上,用固定桩上的钢爪把原木卡紧启动发电机组后,接通了带锯机的电源。

    三相电动机带动两个锯轮飞快地旋转,充足的动力发出了很大的声响。

    魏民生让王文林站到跑车的工作位上,教他如何控制跑车的前进、后退,以及如何调整下锯的厚度。

    由于王文林在操作台锯的时候,对这类电动工具已经有了一些操作经验,所以很快就能够独立操作了。

    说句实话,魏民生也没有更多的操作经验,只是按照自己的印象和操作说明书对王文林进行指导,更多的操作经验只有等王文林自行去体会了。

    电动跑车载着巨大的木材,在王文林的操作下,快速地前进和后退。在旁边村民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带锯条和木材的结合处发出“嗞……嗞……”的响声,锯末飞扬,粗大坚硬的木材就被轻松地分解成了一块块薄木板。

    只用了几分钟时间,这段木材就被王文林操纵的带锯机处理成了厚薄一致的木板。要知道,这柏树的木质可是非常致密的,以前的铜锯要想把这么大的木材分解成木板的话,两个人没有几天的工夫是干不下来的。

    现在有了主人提供的这个叫什么带锯机的机器,虽然安装的时候前前后后花去了四天时间,但这效果那可真的是非常明显,锯木头就象锯豆腐一样,还没有用什么力气,只是用手指按了几下按钮,粗大的木材就被锯开了。

    在高兴的同时,王文林也有些后怕,主人说的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的话一定要记牢,就这带锯机的锋利锯条,如果是人不小心撞了上去,就只能收拾肉片了。还有那些电线,操作机器的时候也得小心,按照主人说的,那也是触之必亡的东西,只不过死得可能比死在锯条下外观上要完整一些,没有那么血腥。

    关掉机器,王文林兴奋地从跑车上跳下来,大呼不过瘾,让村民们赶快去伐木。

    有了这个机器,王文林就可以方便地把木材加工成木板、木条和方木。然后利用台锯,进一步把这些木材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家俱。

    魏民生静静地在一边看着,慢慢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到是可以直接把木材放到跑车上去,但这些村民可没有这个金手指。怎么办呢?还是去百度一下,自己世界中别人是怎么办的。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果自己世界里很少处理如此粗大的木材,很多木材加工厂都是用的叉车或用挖掘机改装抓木器来进行木材的转运,每次转运的重量都不到1吨。只有那些国有大型林场才有能够转运这种粗大木材的机械,如果在厂房中的话,又大多用的是行车吊运。

    搜索了一下大型抓木机的价格,抓木重量在5吨左右的抓木机就需要26万元,还是买一个算了,总不能自己天天陪着王文林在这里开木头吧。

    想到这里,魏民生过去制止了那几个正在用油锯锯大树的村民,让他们还是先锯小一些的树木,免得到时候没有办法拖到带锯机的跑车上去。

    为了搬运方便,魏民生又取了几个独轮车出来。这种新式的独轮车,车身用角铁焊接而成,用的是橡胶充气轮胎,还有用轮胎胶皮做成的刹车,操作熟练的话,负重可以达到1吨,几乎是人能通过的地方它也可以通过。就是操作的人需要一把好气力,还要知道掌握重心。在抓木机没有到位的时候,就用这些独轮车凑合着吧。

    现在有电了,这些油锯还是少用些吧,多买些电锯过来,毕竟这是自己生产的能源,经得起浪费。

    ps:招木匠啦!本山庄亟需木匠龙套数名,请有意者踊跃报名,过期不候啊。

第六十六章 木匠,也是要懂科学的

    有了带锯机的加工能力,处理木材的速度更快,以前没有办法用的木材也可以使用了,就是山庄里没有足够的木匠,白白地浪费了机器的处理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民生通过对讲机向秭归城里的王武顺下达了招收木匠的工作任务。

    虽然木匠属于外面社会的底层,但毕竟拥有一门技术,而且这个技术还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手艺人的收入还是比一般种地的农民要高一些。

    魏民生为了不浪费带锯机的处理能力,直接把木匠的工钱定在了每个月200斤大米的标准上,如果确实技术过硬、接受能力强的话,这个工资标准还可以提高。

    每个月200斤大米的工资收入,就是一亩地不用种,也足以养活七口人了。这个消息一被王武顺手下的那两个工人放出去,就传遍了整个秭归城。一时间,秭归城里的木匠闻风而动,很快就在王武顺的招工点聚集了二十多人。

    由于以前的木匠手艺基本上都是世代相传,这二十多人中有一家人就来了六个木匠。

    王武顺给这些木匠出具了介绍信,并简单地说明了一些山庄里要注意的事,就让两个手下把人全部带到山庄里去了。

    由于这是华夏山庄内部第一次招收的工人,和那些学生又有些不同,所以这二十多人在王管家那里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后,又到小宝那里完善了每个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人员的关系。

    小宝给这些木匠采集了照片、指纹后,每个人发了一个彩色的身份证卡,只是身份证卡的背面用红色的印泥盖了一个“临”字。

    王文林接到通知到四合院来接收工人的时候,让这些工人顺便把四合院中的秸秆粉碎机和那个木工多功能台锯一起抬到了山上的工棚里。

    站在带锯机旁边,王文林对这些新来的木匠说:“你们是第一批能够进入我们华夏山庄内部的工人,所以有些事必须要给你们交待一下,你们一定要听仔细,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怪我没有说清楚。”

    “在我们这华夏山庄里,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只是有些地方存在一些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丢掉性命,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我指定的范围工作。”

    “既然大家愿意来到这里,工钱山庄是不会差你们的,但我们华夏山庄也不会养闲人。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并不适合这个工作,那么就会请他离开山庄。”

    “在来到这里之后,不管你以前的手艺咋样,都得学习新的木材处理方法。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大家住的房屋做出来。”

    听了王文林的话,一个年龄稍长的木匠就不舒服了,张口就说:“你们山庄怎么这样啊?请我们来做事,虽然给了工钱,但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得自己修住的地方。年轻人在这荒郊野外的住个几天还无所谓,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这个罪。”

    王文林听了也不生气,对那个木匠说:“请问师傅贵姓?”

    那个木匠傲然地答到:“秭归刘木匠,你可以去打听打听,秭归城里多少大户人家的房屋是我刘家的木匠修的。还没有一家请我干活不管睡的地方。”

    王文林听了这刘木匠的话,轻笑一声,说:“刘师傅,我们何时说过不管你们住的地方。一到这里我就安排大家把房子建起来,这不就是在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吗?”

    “等我们到了山庄才安排修房子,你们不觉得安排得晚了些吗?”

    “我可不觉得晚,因为,我可以保证你们今天晚上能够住进新修的房子。”

    “不可能,现在只有四个时辰天就黑了,就算是我们这二十几个木匠连续不停地干活,也不可能在天黑前让我们全部住进新修的房屋。”

    “如果我保证今晚能够让你们住进新房子,你们相信吗?”

    “我们不相信。”

    “那我们打个赌如何?”

    “怎么个赌法?”

    “只要你们听从我的安排,如果我今晚能够让你们住进新房子,那么,在这木材工地,一年的时间内,你们必须完全听从我的指挥,我让你们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如果我做不到的话,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就算是在山庄里闲上一年,你们的工钱也照常付给你们。你们敢赌吗?”

    那些木匠商量了一下,觉得就是赌输了也没有什么,听从雇主的安排干活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赌赢了的话,这一年想做就做,想休息就休息,工钱还照领,所以都想赌一赌。

    大家商量一致后,还是刘木匠走了出来,对王文林说:“我们决定赌了,四个时辰的时间,就是门板可能都做不出来。”

    王文林没有说其它的话,只是走到树林边上,指着一片比较平坦的林地,对那些木匠说:“我觉得在这里修房屋还不错,你们觉得呢?”

    那刘木匠一看王文林选择的地方,乐了。那片地方总共有二十多棵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杉树,这里一共二十多人,一人砍一棵树差不多天就黑了,这个赌赢定了。

    王文林见大家没有说话,就直接决定了,说:“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就选这里吧。”然后用斧头在八棵树上做了一个标记。

    做了标记的这八棵树,看似随意,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王文林准备以这八棵树为柱,用木板和其它东西直接做一间大屋出来。

    这八棵树之间的面积有一百多个平方,搭地铺住下二十多人应该是很轻松的。

    王文林从人群中选出了一半身体强壮的木匠,让他们跟着几个用油锯的村民去把做了标记的那八棵树围着的树木全部砍下来。

    刘木匠抄着手站在一边,面上带着冷笑,看着王文林他们究竟要玩出个什么花样。

    只见那几个村民手上提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放在地上,用一根绳子一拉,那东西就发出了嗡嗡的声音。

    然后两人一组,一个村民肩上斜挎着一圈绳子,脚上踩着一个弯弯的东西,蹭蹭蹭几步就爬上了树,把绳子系在树干上之后,蹭蹭蹭几步又爬了下来。

    另一个村民提着那个发出嗡嗡的声音的东西,对着那棵树根就切了下去。

    在一群人惊疑的目光中,油锯高速旋转的锯齿轻易地就把木质不是很硬的杉树锯出了一道深深地锯痕。

    另一个村民也没有闲着,用绳子把这棵树和其它树木连接在一起,避免突然倒下伤着人。

    王文林轻蔑地看了一下在一边发呆的木匠,心里说:哼!木匠,也是要懂科学的。

第六十七章 树屋凉爽

    由于树根部分的直径太大,担心到时候不好搬运,王文林就让村民们把树根部分锯成三至四米一截的,树梢部分直径小一些,就锯成六米左右一截的。

    王文林指挥着那十几个木匠,用绳索和滑轮组把村民们锯成一段段的原木滚到了带锯机的跑车边。

    为了便于把原木滚上跑车,王文林在跑车旁边用两根小树做成了一段滑道,滑道一边大致与跑车一样高,另一边稍微比跑车高一点。这样就可以用绳索套在原木上,轻松地把原木通过滑道滚上跑车。

    用对讲机通知燃气发电机组开始发电,然后用跑车固定桩上的钢爪把原木固定好。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下,王文林打开带锯机的电源开关,然后站上了跑车。

    带锯机的电动机发出嗡嗡的声响,带动锯轮上的锯片在飞速地运转,锯片高速运行产生的气流带起锯台上残留的锯末,在空中旋转。

    王文林调整好原木的位置,一手扶着原木,仔细观察锯片的位置,另一手熟练地操纵着四个按钮,几个呼吸间,第一片边料被锯了下来。然后是第二块木板……

    两个村民在带锯的后面接住锯下来的木板,然后在台锯上去掉虚边,做成了一块块方正的木板。

    王文林看到那两个村民的速度有点跟不上开木板的速度,几个一旁站着的木匠还在那里发呆,在跑车退回来的时候,关闭了带锯机。

    带锯机的噪音停了下来,王文林对那几个木匠吼道:“怎么一个个都像傻子一样啊?哪里需要帮忙你们都不知道动一下,如果你们怠工的话,我就视为你们自动退出赌局,现在就可以选择离开,我们正好可以少修几间房子。”

    刘老木匠老脸一红,对王文林说:“王师傅,对不起,刚才是你这锯木头的机器太厉害,我们一时没有回过神来,我们马上干活,马上干活。”

    只用了一个多时辰,村民们带着那些木匠就把那八棵树之间的树木全部砍了下来。

    王文林见那边处理木板虚边的台锯旁边还堆满了待处理的木板,就暂时停下了带锯机的工作。

    走到那八棵树中间,从怀里拿出一红色的小东西,放在其中一个水平位置比较高的树桩上,调整了几下,然后按下了一个按钮。

    只见这个小东西四周发出了一圈红光,照在那八棵树的树身上,清晰可见。

    王文林指挥几个木匠,根据那个红光照射的位置,把八棵树上都做好记号。然后是每个树桩上,立了一根短木条,也根据那个红光照射的位置分别做好了记号。

    当所有树桩和那八棵树的树身上的记号都做好以后,王文林就上前收起了那个红色的小东西。

    刘老木匠非常好奇,连连追问王文林这是什么东西,刚才是在干什么。

    王文林说:“这个东西我们主人叫它激光水平仪,非常的神奇,它发出的光线可以轻易地指示出不同物体的同一水平高度。你们没有参加山庄里的学习,所以很多东西给你说了你也不懂,就说先前锯木板的那个带锯机,你们肯定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刚才锯木板的时候,厉害吧?”

    刘老木匠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辈子总以为自己的木匠手艺在秭归城的地界上算是厉害的了,今天看了你们山庄的东西,才知道自己以前知道的还差得远啊!总之,我刘木匠今天,服了!”

    王文林说:“这次山庄破例从外面招人,你们可要抓住机会,如果工作能够得到主人的认可,很有可能成为山庄的正式成员。如果能够成为山庄的正式成员,只要认真做事,以后可就衣食无忧啰。”

    刘老木匠连忙追问要如何才能得到山庄主人的认可,王文林告诉他说:“首先要学习识字,只有认识一定数量的文字,才可能使用主人的很多神奇的工具。我现在还在努力的学习啊,希望能够使用上小宝说的那个什么木工车床,那东西能够把木头削成一颗颗光滑的珠子,真是太神奇了。”

    王文林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对刘老木匠说:“刘师傅,我们还是加快干活吧,不然晚上真的要没地方睡了。”

    王文林从工具箱里拿出了铁锤和铁钉,让村民们捡一些边角余料,先把那些树桩的高度钉成同样的高度。然后把树稍部分锯出的方木在树桩上钉出一个水平的方框,方框上面用方正的木板整整齐齐地铺了一层。

    然后又用方木做成墙壁的框架,把周围也用木板钉了一圈,只剩下了门和窗子的位置。

    有了木板和方木,屋顶的斜面做起来也一点都不复杂。

    房顶做好以后,刘老木匠指挥着其他木匠赶快找些茅草,准备铺在房顶上防雨,结果被王文林制止了。

    在刘老木匠疑惑的眼神中,王文林让村民们抬出了几卷黑糊糊的东西,让人铺在房顶上。

    刘老木匠又问王文林这是什么东西,王文林说:“这东西主人叫它石油沥青油毡,说是用它盖的屋顶不容易漏雨。”

    本来这油毡的接缝处按照施工要求是需要刷一层冷底子油的,但这木屋顶是做成斜面的,而且整体还是比较平整,一般是不容易漏雨的,所以就把这道工序省了。

    为了防止铺在斜屋顶上的油毡被大风刮走,王文林又用木条把油毡的接缝处钉实,进一步防止了雨水从油毡的接缝处漏到屋里。

    魏民生给王文林说,这树屋算是临时过渡用的房屋,所以不用修多结实,先用上一段时间,等明年就会换成活动房或瓦房。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王文林才会跟这些木匠打赌,只用四个时辰就可以修好供二十多人休息的树屋。

    在木工台锯的帮助下,加上钢制的合页,做这门窗简直是太方便了。

    树屋修好后,王文林利用剩下的方木,安排其它木匠顺着树屋的墙壁钉了两排两米多宽的框架,转角接头处都用角铁进行了加固。

    临时用房嘛,临时用一下就行,搞那么结实也没有什么用,到时拆除时还更费力。

    至于如何发挥木匠们的聪明才智,把卯榫结构发扬光大,那是王文林他们的事,魏民生才不会去想那么多,自己只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就可以了。

    木匠这个伟大的事业,还是交给王文林和小宝他们吧,魏民生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城市建设,可不只有木匠。

    做好的框架上钉一层木板,就是两个大通铺,住上二十多个人一点儿都不觉得拥挤。

    由于木板是新砍的树木,魏民生担心人睡在上面受了湿,就用塑料大棚剩下的塑料布先垫了一下。

    魏民生给每个人发了一床垫棉絮、一床被单、厚薄两床盖棉被和一顶单人蚊帐,还有木工用的手工工具一人发了一套,并告诉这些村民,给山庄做满一年时间的木匠,这套手工工具就送给他们了。

    铺上魏民生买来的凉席,在这六月的天气里,住在树荫之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二十多个木匠那是身心皆凉爽啊!

第六十八章 树屋招待所

    按照魏民生的要求,王文林他们二十多个木匠,要在山庄外面“迎宾大道”的旁边修建一百个各种规格的树屋,用来接待以后到山庄来的客商。

    树屋的规格分为四间、三间、两间、单间和通铺五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出于对防火的考虑,每个聚居区之间都砍出了一道防火带,即使出现火灾,也可以避免大火蔓延到整个招待所。

    越靠近山庄的地方,树屋的规格越高档,当然每天的住宿费也不便宜。

    规格最高的树屋有四间,设有主、仆、从三间卧室,还有一个会客厅,有单独的卫生间,安装了带存水弯的蹲便器、洗漱台和柏木制作的沐浴桶。每晚住宿价格为五十元华夏币。

    规格最低的通铺,没有单独的卧室,就是有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而已,连被子都不提供。

    虽然有些不太方便,但胜在价格便宜,每晚两元华夏币。如果自己没有带被子的话,也可以向招待所租一套被子来用,每晚也是两元华夏币。

    通铺和单间都没有设置单独的卫生间,共同使用就近的公共卫生间和浴室。

    除通铺和单间外,其它的树屋都接入了自来水,由山顶上的几个十吨容量的不锈钢水箱提供高压水源。

    所有的污水和排泄物都通过管道接入公共卫生间和浴室外面的化粪池,化粪池产生的沼气加压后用于沼气热水器,加热保温水箱中的自来水,为需要的地方提供热水。

    王文林带领着二十多个木匠主要完成树屋的建造,具体该怎样建造由王文林负责。

    自来水管和下水管的铺设由吕小妹负责,噢,不对,现在的吕小妹已经按照魏民生划定的字辈改名为吕双灵了。

    魏民生给吕双灵找了两个帮手,帮忙拿点工具、提点材料什么的,顺便也多教出两个徒弟。

    沼气池还是准备用以前那种软体的,修建方便,便于维护,一些参加过沼气池修建工作的村民也有一定的经验,除了投料和首次排气等少量工作外,不用魏民生费多大的心思。

    到了现在,由于部分村民的识字量大增,已经能够基本看懂说明书上的意思了,实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对讲机请教王双宝或者是王双明这两个,所以魏民生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不用亲力亲为,只需要把自己的要求用打印机打出来,由王管家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做事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材料或者是工具,直接给王双宝汇报,由王双宝汇总后统一把需购买的物品清单交给魏民生,大大的减少了魏民生的工作量,可以把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到山庄的整体发展规划上来。

    通过几天的观摩和学习,那些从秭归城招工过来的木匠,已经被王文林不时拿出的新奇工具和那些电动、气动工具的强大能力深深地折服。

    这些木匠中,有十几个都学会了使用带锯机,还有几个对台锯变化多样的加工能力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那个对电子尺特别感兴趣的李木匠,学会了水平仪和测距仪的使用之后,被王文林打发到树屋招待所施工现场,对各种需要的木材种类和规格进行测量,并把需求清单报告给木材加工场。

    王武贵每天由骑着电动货三轮,把木材加工场加工好的各种木材运到施工现场。

    十几个木匠在施工现场上把加工好的木材进行组装就可以了,一些不合适的地方,用山庄发给的工具,现场就可以收拾得规规矩矩的。

    由于那些拥有单独卧室和卫生间的高档树屋,魏民生决定要收较高的费用,所以对这些树屋**保密性的要求就要高一些。

    为了达到魏民生的要求,王文林和刘老木匠商量后,一致认为在木板拼接的地方还是使用传统的卯榫工艺。

    王文林从小宝那里得到了很多新式的墙面处理工艺,决定在内墙壁用腻子膏薄薄抹上一层,然后用那种pvc自粘墙纸贴上一层,防水、防尘又好看。

    为了保证树屋内的亮度,树屋的每一面都设置了可以推动的木窗。这木窗可不是那种铝合金推拉窗哦,就是在窗户的上下安上两根带槽的木轨,一个由四根方木围起来的木板,完全不透光的,这种木窗不会像用合页的木窗那样容易被大风吹开。

    开窗的时候把这个木窗贴着墙壁平推到窗户的旁边就可以了,由于没有滚轮,所以推起来稍微有点重,应该是推拉窗的前身吧。

    这木窗做好以后,魏民生也试了一下,感觉很新奇,这才有推窗的感觉嘛。就是觉得推起来有点重,就建议王文林在这木窗下面加上两个很小的滚珠轴承(不是那些做铝合金用的塑料滚轮,那种塑料滚轮用不了多久就坏了),改进后效果果然不错,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把沉重的木窗推开。

    王文林和刘老木匠又经过多次试验,最后把那个滚珠轴承完全隐藏到了木轨的木槽里面,如果不是把木窗拆下来,根本看不到下面的轴承。

    管理燃气发电机的两个村民一个叫王武安,一个叫王武家,自从被魏民生指定照看发电机之后,对电力还心有畏惧的他们,找到小宝要了一些关于电学知识的书。在魏民生的授意下,小宝又交给了他们几只电笔。

    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弄清楚了电的基本性质,在电笔的帮助下,知道了那些地方可以摸,那些地方不能碰,终于能够随心所欲地操作发电机等相关电力设备了。

    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魏民生在他们空闲的时候把他们叫来客串一下电工,把每个树屋里都拉上led灯和插座。

    门口也安上一个灯,但在灯的旁边魏民生又安装了一个带64g存储卡的即插即录一体摄像头,可以保存10天左右的视频资料。

    这里今后人员进出肯定比较复杂,自己做一些防备也是应该的。山庄里人手少,只能依靠这些高科技设备了。

    做完这些后,魏民生觉得招待所内的地面都是泥土,容易把树屋里弄脏,就让王文林把所有可能走过的地方都用方木拼接成的过道铺满。反正这些树木在这里也不值什么钱,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吧。

    过道旁边的树上每隔一段就安上一个路灯,当然,每个led路灯的旁边都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

    毕竟这招待所是建在山庄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以魏民生又在树屋招待所的周围拉了一圈电网,避免那些居心不良的人随意进出招待所。

    为了避免那些无意中闯入的人触电身亡,魏民生又让人在电网的两边修了两道木栅栏。

    电网两边十米范围内的树木全部进行了清除,避免有人利用这些树木越过电网随意出入招待所。

第六十九章 电力资源的调度

    树屋招待所的建设在王文林等人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按照工作量来看,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

    魏民生闲下来之后,仔细地想了一下整个山庄的能源结构,发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

    一是燃气发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有60个kw,但带锯机和木工电动工具一起,就是加上后来购买的那十个电锯,就是同时使用的功率还不到40个kw,剩余的那20个kw就是白白地浪费了。

    二是而其它用电的地方,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由于电力资源的限制,很多方便的电器没有办法使用。

    三是招待所修建起来之后,突然会增加很大的用电需求,光靠那两台风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是远远不够的。

    四是电力的远距离传输问题,对于220v的电压来说,如果传输距离在一公里以上的话,除去线路的损耗,可能就只有不到100v的电压了。

    五是今后发电基地中的电力都需要外送,所以只能通过变压器把电压升至10kv,然后传输至附近的用电点,用变压器降压后使用,毕竟10kv线路的最佳传输距离也在15公里左右。

    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全部都是由国家电网来解决的,根本用不着普通百姓来考虑。但在这异界之中,魏民生到哪里去找国家电网啊,只能自己慢慢地建设了。

    那些穿越文中一条电线接千里的故事,茶余饭后听一听就是了,稍微有一点电力知识的人就会把这事当成一个笑话。

    幸好两个世界存在一个二十四倍的时间差,不然的话就这电网一件事,干到魏民生老死都完不成。

    魏民生觉得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把浪费掉的20个kw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四合院、教学区和招待所这几个用电点上,至少确保五年之内电网的传输容量不会受限。

    魏民生不是没有考虑过把燃气发电机组分布到这几个用电点,但一是噪音的问题不好解决,二是没有合适的操作管理人员,毕竟不管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的气化燃气还是高压的电力都是可能致命的东西。

    只有把输电网络建成以后,发电基地的装机容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否则发出的电再多,输不出去也是浪费。

    魏民生选择使用10kv输电网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可以使用普通的水泥电线杆,只要保证线下6米的安全距离就可以了。而且10kv转换为220v或380v的变压器是很容易买到的,这比其它高压输电方式投入更少,设备也更简单。

    现在山庄中只有魏民生、王武安和王武家三个人具有一些电力的知识,还好魏民生可以从现实世界中的网络上获取各种电力传输工程的施工设计图,需要什么东西,让刘梦玲她们采购就可以了。

    毕竟这电力传输网也不可能几天就做好的,所以刘梦玲她们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采购相关的设备。

    挖掘机又在立水泥杆的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按照线路设计图上的单杆跨度和地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每根水泥杆的树立位置。

    前面由人工挖坑,后面就由挖掘机把用螺栓连接好的水泥杆吊装起来,用锥形的线锤检测好垂直度是否达标,用小石头进行简单固定后,再用混凝土座实,最后还要再次检测水泥杆是否保持在竖直方向。

    由于在异界没有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很多限制,加上材料、人工有保障,只用了十天时间,从发电基地到最远的山谷处,连接几个用电点的水泥杆就全部安装完毕。

    在水泥杆安装到教学区的时候,挖掘机吊装高大的水泥杆的情形又在那些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这华夏山庄太强大了,不说那么重、那么高的石头杆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就是几个人就把这石头杆子立了起来也不是外面的人可以做到的事。

    在水泥还没有达到最高强度的时候,由王武安和王武家带着几个村民把电线杆上的横杆和绝缘瓷瓶安装好,为今后架线做好准备。

    安装完横杆和瓷瓶,魏民生又带着王武安和王武家把各个用电点安放变压器的地方修好,当然必要的避雷措施还是需要的。

    把各种设施都准备好以后,铝线和变压器等设备也到位了,又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把这最简单的输电网络完成了。

    想一想这段时间的艰辛,打死魏民生都不相信那些穿越者在没有现代资源的支持下,就凭记忆中的那些粗浅常识,就可以建立起世界强国的故事。

    输电网络完成后,为了防止用电量过大,超过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造成发电设备损坏。魏民生在每个用电点选择了一个村民作为电力调度员,把每个用电点的变压器都进行了编号。

    由于每个用电点目前的用电量都不是很大,以前都有ups备用电源,所以如果那个用电点的备用电量不足,需要进行充电的时候,就用对讲机和王武安或王武家联系,在输出电量有结余的时候,王武安和王武家就用对讲机对多余的电量进行调度。

    比如说1号用电点合闸后,还有剩余电量,就可以继续让2号用电点合闸。如果几个用电点都处于用电高峰期的时候,还可以暂时停止木工加工场的工作,全力保障其它地方的用电。

    有了这个初级高压输电网络后,山庄内的风电、火电和太阳能电力资源都可以有了充分的利用。即使今后有了更多的风机和更多的太阳能电池,都可以利用这条输电线和各用电点的分布式储电网络对产生的电力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等乐天溪修建的那几条水道做好以后,水车发电机组也可以开始产生电力,就算每个水车只有3个kw的发电能力,但十个水车也有30个kw嘛,而且几乎是不需要多少人去管理的清洁能源,能够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天至少也能够产生700多度的电量。

    把水电也接入输电网之后,山庄内的电力供应又多了一个稳定的来源。

    由于这人工水道也没有阻断水流,所以不会影响河流中鱼类的生存,想起自己世界上因为水坝的存在造成野生中华鲟的消失,魏民生心里就有一些隐隐作痛。

    自己虽然也在利用这里充足的林木资源,但利用之后还会栽种其它树木,算得上可持续发展嘛。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魏民生希望,这里永远有白云蓝天和绿水清山。

第七十章 财富是什么

    异界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底。

    由于解决了电力资源和电脑不够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通过了第一阶段的测试,铁壮就是这二十多人中的一员。

    通过测试后,王双明就对这些人说:“我们山庄里虽然有仕、农、工、商等专业知识可以供你们选择,但有些问题需要先给你们说清楚,一是仕、工两方面的知识只有彻底加入我们山庄之后才能够教授;二是农、商两方面的知识,你们学了多长的时间,就得为山庄做多长时间的事。这是你们以前就知道的,在此我再一次进行说明。如果现在有人觉得不合适的,现在就可以选择退出,只不过你们在这里免费学习了一个月时间,山庄给你们提供了免费的食宿,所以你们需要为山庄工作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你们可以选择了,是农、是商还是退出。”

    “为什么仕和工两方面的知识必须加入山庄才能教授呢?”一个学生疑惑地说。

    “因为这些知识就是教给了你们,出了这个山庄,你们也没有发挥的地方。就以工来说,里面的知识包括了工具、工匠还有工业,这些知识和技能几乎都与电有关,外面能够为你提供电能吗?如果不是山庄的人,山庄为什么要给你提供电能和其它的相关资源?所以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没有了向山庄之外的人传授的意义。”

    “加入华夏山庄有什么好处呢?”那个学生继续问。

    “这第一个好处呢,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岗位领取工资。你们也知道,我们山庄的工资发放使用的是华夏币,每一元华夏币可以兑换一斤大米。我们山庄最低一档的工资属于识字量在一千字以下的人,每个月只发150斤大米。山庄里目前领这个档次工资的人主要是十岁以下的儿童。”

    “十岁以下的儿童都要发工资啊?”学生中发出一阵惊叹。

    “我们当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些十岁以下的儿童帮不了多大的忙,拿这样的工资心里有些不踏实。但主人说:‘孩子是山庄的未来,这点工资就当作山庄里的福利吧。’直接就把标准定了下来。所以啊,你们别看山庄里那几个还在吃奶的孩子,领的工资可不比你们秭归城里那些小吏的俸禄低喔!”

    “那我们这些识字量在一千字以上的人如果加入山庄,工资每个月有多少呢?”

    “识字量每增加一千字,工资待遇上涨二十五元。但到了五千字以上,就与每个人的工作岗位有关系了,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资待遇。比如我们山庄里工资待遇最高的小宝,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元华夏币。”

    “那王老师你的工资有多少呢?”几个学生好奇地问到。

    “上个月我的工资调整到了250元华夏币,但我看主人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笑得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如果想要彻底加入山庄需要什么条件呢?”另一个学生接着问到。

    “要求其实很简单,一是不能损害我们华夏山庄的整体利益;二是遵守山庄的法律。”

    “但是我们的田契、房契以及户籍都在秭归城里,皇粮国税还好办,兑换些粮食也可以按时上缴,但每年服徭役的时候就没有办法顾及到山庄里的事了啊。”

    王双明听了这话,自豪地笑了起来,说:“既然成了我们山庄的人,那秭归城里的田产、房产都将成为山庄的财产,我们会将其按市面价值折合成华夏币后,全部交给你们。你们可以用这些华夏币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至于住的地方,由于你们在建设山庄的时候没有出什么力气,所以没有免费的房屋,你们可以选择租、买或者自己修一套房屋。当然,这些费用都是你们自己负责,我们山庄只提供相应的土地。不过我建议,你们最好是选择租一套房屋,因为租一个活动房一年只需要200元华夏币,比自己建划算多了。至于秭归城里的税赋和徭役,全部由山庄负责,不用你们操心。”

    “那我们的家人怎么办呢?”

    王双明说:“家人也好办,可以选择到山庄做事,但如果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而且识字量达不到一千字以上的话,工资就只能停留在150元华夏币这个档次。”

    “既然山庄把秭归城里的税赋和徭役都给承担了,哪我们在山庄里还需要缴纳税赋和服徭役吗?”

    “山庄里目前只有一种税收,那就是遗产税,税率是所有财产的一半。”

    “这么高啊!”

    “我们以前也觉得收得太高了,但主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说在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里,生活着几十家人,大家有的种粮,有的种菜,还有的打猎,日子过得不算好也不算坏。但有一天,一家人在种粮的时候挖到了一座古墓,古墓里有很多的金币、银币,所以这家人就富了起来,也不种粮食了。其它的人家知道了这件事,也都不想做事了,到处去挖古墓,结果还真的被他们找到了,于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富裕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金币、银币。但没有多久,大家的粮食吃完了、菜也没有了,手中虽然有很多的金币、银币,但却买不到一点吃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故事中的古墓就指的是祖辈的遗产吧?”

    “大家都有金币、银币,按理说都应该是富贵人家了,可为什么日子还会过得越来越艰难呢?”

    ……

    大家的疑问越来越多,但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

    王双明说:“其实,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主人就告诉我们:所谓的财富,有两层意思,首先,财富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物以需为贵’;粮食、衣物、房屋等生活的必须品在大部分时候都是财富,但如果这些东西多得用不完的时候,这些财富的价值就不一样了,会变得不那么值钱。所以,财富就有了第二层意思,‘物以稀为贵’。‘需’和‘稀’就是财富的本质,不需要的东西,再少也不会是财富;随处可得的东西,再需要也不会成为财富,比如阳光、空气。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往往用过之后就会减少,必须要不停地劳动,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吃的、穿的、用的,所以,财富起源于劳动。金币、银币只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财富本身,如果没有劳动创造出的财富与之相对应,金币、银币也不会比普通的石头贵重到哪里去。”

    “我明白了,如果大家都盯着父辈留下多少财富,就没有人去努力工作,不劳动就创造不出足够的财富,那些钱再多也会出现买不到东西的时候。”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收的遗产税,主要用于山庄的建设和大家的福利,其实我们都知道,目前这遗产税还没有收到一元钱,山庄的建设基本都是主人在投入。比如那些没有办法劳动的小孩、老人,他们并没有创造财富,但主人说,尊老爱幼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少有所学、老有所养,这是主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第七十一章 农业机械化的开始

    听了王双明的话,二十多个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业的学生内心一直很纠结,这华夏山庄的福利和待遇确实不错,但自己的家在秭归城还是属于有一定产业的,如果就这样加入山庄,相当于把祖业全部都卖给了华夏山庄。对于这些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家,抛弃祖业那是不孝的表现,至少现在心理上过不去这个坎。

    大家小声商量了一阵,由于这个年代经商的人地位很低,最终作出了一个比较谨慎的选择,选择了学习农业技能。

    王双明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因为自己知道山庄现在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人口不足,如果能够在这批学生中补充一些人口,对于山庄的未来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主人又说了,加入山庄的人不能在山庄之外拥有任何的私产,而且是否加入山庄必须出于自愿,所以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让时间来证明大家的选择是错是对吧。

    王双明带着这二十多个学生到小宝那里办理了临时身份证件,作为他们在山庄内部工作的凭据,然后来到了大棚前面。

    由于天气转暖,外面也可以直接种菜了,所以这大棚也暂时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魏民生就把这大棚作为一个存放各种设备和物资的仓库,毕竟可以遮风挡雨嘛。

    王双明对铁壮等人说:“你们以前那种‘刀耕火种’的农业耕种方式已经过时了,因为这土地里的肥力是有限的,所以你们种地需要休耕进行养地。但主人给了我们一本书,书里介绍了这粮食要丰产必须的条件:水、肥、气、热。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好这四个条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进行粮食的栽种。”

    “这大棚就是一种可以控制气和热的东西,所以在冬天里都可以种出新鲜的蔬菜。但这大棚毕竟太小了,产出有限,所以,要想进行大面积的栽种,还是得依靠气候。虽然气候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土地的水、肥、气这三个条件,在气候合适的时候,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铁壮说:“老师,这粮食需要浇水我们是知道的,种菜要想菜长得好,需要淋粪水,想来就是您说的‘肥’,可这‘气’又是什么东西啊?”

    王双明说:“粪水只是‘肥’中的一种,这‘气’就是土壤中需要充分的空隙,便于粮食的生长。有了这些空隙,水才能够带着肥力深入到土地深处,既保持了肥力,又便于粮食吸收。”

    铁壮说:“老师你说的就是犁地嘛,这事我们都干过。”

    王双明说:“那么,你一天能够犁几亩地呢?”

    “有牛的话,一天可犁两亩地。”

    王双明说:“你们应该是没有铁制的犁头吧?否则一天至少可以犁十五亩地。”

    “老师,你们有铁制的犁头?”

    “如果我们需要,主人就会给我们。但就是有了铁制的犁头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山庄里目前只有两头牛。”

    “这咋办呢?没有牛,就犁不了地,犁不了地,就种不了粮食。”

    看着铁壮着急的样子,王双明笑着说:“你说的那种铁犁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的,如果就这一天犁十五亩地的能力,几个人如何种上千亩地呢?”

    “对啊!庄主说过他这里有几个人种上千亩地的技能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在小宝那里看过一段小影片,记录的是一台据说是主人那个世界上最大的一台拖拉机,创造了一天二十四小时耕地四千八百亩的最好成绩。”

    “四千八百亩?”

    “我没有说错,就是四千八百亩,这台拖拉机的力量相当于五百匹马同时发力的力量,拖着二十个巨大的钢铁制成的铧犁,创造了这个纪录。”

    铁壮说:“那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个拖拉机来犁地呢?”

    王双明说:“我们山庄这么大一点地方,几个来回就完事了,然后这个大家伙放到那里啊?再说了,主人说那个东西要喝一种柴油的,而且肚量很大,山庄现在的柴油存量少,经不起它喝啊。”

    铁壮刚兴奋了一下,听了王双明的话又焉了下去。

    王双明停了一下又说:“主人说了,我们山庄周围都是这种山丘地带,这种大家伙在这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就算是给了你们,你们也没有办法开动啊,它工作的地方至少要有几十万亩的平地。所以啊,你们现在要学习的是一种小型的耕地机器。虽然是小型的机器,但一个人操作一天也可以耕**十亩地。”

    王双明领着大家走进了大棚,看到大棚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台红色的机器。

    机器有一人多高,上面有一个小亭子,前面有个盖子,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弯曲的刀片,刀身焕发出黝黑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

    王双明看着这旋耕机的说明书,对大家说:“这种机器叫作旋耕机,能耕作水田、旱土、垦地、除草以及草地再生耕作,除了能够精耕地以外,装上不同的配件,还可以起垄、开沟、施肥,非常适合我们山庄这种地形。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一下这台机器的各种部件,以及这些部件有什么作用。”

    对照着说明书,王双明指着那些刀片,对大家说:“这台机器为什么取名叫旋耕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刀片,每台机器都有48把这种耕地的弯刀,它们在耕地的时候,机器带动着这些弯刀快速地转动,把板结的土地连着上面的杂草,全部砍成碎片,达到精耕的目的。用这种机器耕过的土地,大块一点的土块都找不到,比用犁头来犁地效果好多了。这些打碎的杂草,主人说腐烂后也是一种肥料。”

    “这是开沟器,可以把精耕后的土地开出一条深30厘米的土沟。还有这是起垄器,安装在这旋耕机上之后,可以直接起垄,便于提高地温、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也利于排出多余的水份,防止一些喜旱的粮食作物烂根。”

    “这是……”

    二十多个学生在王双明的带领下,稀奇地围着这十台旋耕机,这里摸一下,那里看一下,等基本认识了这旋耕机的各种部件作用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王双明也就结束了第一天的机械教学。

第七十二章 神奇的粮食

    第二天,负责教授使用旋耕机的是王武顺。

    由于这小型旋耕机操作较为简单,速度也不快,对于它来说,只要倾斜度不大,那里都是路。只需要控制好前进、后退、转向还有抬起、放下旋耕刀这几个动作就可以了。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二十多个学生都基本上掌握了这旋耕机的操作。

    看着那些杂草和被刀片砍成碎块的泥土,王武顺对大家说:“我在学习操作这机械的第一天,主人就告诫过我,这些东西,用好了是人的一大助力,但用不好就可能成为人的灾难。你们要记住,机械这个东西,安全是最重要的,在这些机械面前,人的身体比这些杂草也硬不了多少。所以,操作机械的人,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和声音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避免出现机毁人亡的事。”

    大家看着那张牙舞爪的旋耕刀,深以为是。

    第二天又是在电教室里学习一些农业种植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在肥料这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了堆肥、沤肥的制作方法,山庄里的粪便、草木灰、沼气渣、水沟污泥什么的东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用电动三轮车运得远远的,按照不同的比例制作了不同的有机肥,有的用于基肥,有的用于追肥,有的用于蔬菜,有的用于果树。

    铁壮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丰富的农业知识之中,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这看似简单的种地,竟然能够玩出如此多的花样,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知识。以前只知道靠天、靠地,原来这地也是可以用人力来改造的。

    越学下去,铁壮等人觉得这农业技术需要的知识量越多,那些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粮食种类,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是那些高产的粮食,更是把二十多个学生弄得欲疯欲狂。

    “你那亩产千斤的水稻有什么稀奇的,你看这玉米,亩产近两千斤啊!”

    “两千斤很多吗?你看这叫做南瓜的东西,亩产三千多斤啊!”

    “这里还有什么亩产四千多斤的土豆呢!”

    “你们快来看这红薯,太不可思议了,亩产竟然可以达到上万斤,天啊!这不是满地都是粮食吗?”

    “这个丝瓜可能是亩产最高的吧?在老师说的那个大棚里,如果能够保证水、肥、气、热的情况下,最高的亩产竟然可以达到一万五千斤啊!”

    “如果算上大棚里的,这黄瓜才是亩产之王啊,你们看,一年不停地收获,最高竟然有四万斤的年亩产纪录。”

    ……

    热闹之后,二十多人逐渐冷静了下来,相互张望的眼睛里流露出震惊的眼神。难怪这华夏山庄说不缺粮食,如果按照这些粮食的产量,别说上千亩,就是种十多亩地,就足以保证秭归城里那两千多人不挨饿了,这些难道真的是神仙的粮食吗?

    看着那些学生一张张震惊的面孔,王双明说:“你们刚才看到的只是这些粮食的最高亩产,是这种粮食目前所能够达到的一个极限,由于一种称之为‘立体种植’的新的种植技术的出现,亩产很可能出现成倍的增长。但这项技术对设施的要求极高,针对不同的粮食,需要保证不同的水、肥、气、热条件,这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就算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最高亩产,也是需要非常多的种植知识和精心的照料,如果大面积地种植,亩能够达到最高亩产的七成就不错了。”

    “七成也不少了啊!上万斤的亩产,以前我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感觉都好像在做梦一样。”

    “努力学习吧!在这山庄里,有你们几辈子都学不完的知识。主人曾经教导过我们,不要贪多求全,这些知识是成千上万各行各业顶尖人才毕生的经验积累,没有任何人可以把这些知识全部掌握。穷其一生,能够把几种粮食的种植做到最好,就已经不错了。”

    “老师,你的意思是我们只能挑几种粮食的种植来学习吗?”

    “不是不能学,而是你们学得完吗?你们以前是种下粮食后,到时候收获就可以了。主人这些粮食的种植方法与你们以往的不同,这些方法有些时候细致到什么时候上什么肥料,粮食作物出现的异常该怎样处理。你们能够把几种粮食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全部搞清梦可能都不是易事啊!”

    听了王双明的话,下面的学生又陷入了沉思,是啊,不说别的,就是那肥料的成份,什么氮、磷、钾的含量,每种元素对作物生长各阶段的作用,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掌握的,还别说其它的什么微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按照王双明给大家看的那些资料,最好的施肥方式是先对土壤里的各种成份进行检测,然后根据自己要栽种的粮食作物对各种元素的需求,分析计算后按照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比例进行配制,称为配方肥料。

    可再一看该如何对土壤里的各种成份进行检测,结果这样东西不知道是什么,那样东西是什么,还需要用到什么化学知识,一问老师,老师说那化学是比这农作物栽培更复杂的学科,不学好数学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计算那些分子式。

    还有那些检测机器,连王双宝都觉得头疼,因为魏民生告诉他,这些检测设备动辄就需要上万的华夏币才能够换到,有的甚至需要几十万华夏币,最主要的是想要操作这些机器,需要对化学、数学、物理、植物学等学科有相当的了解,否则就是检测出土壤的结果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善。

    王双明最后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能够把一种粮食作物一生的各个阶段研究得如此透彻。听小宝说,还有一种用于果树的嫁接技术,甚至可以在一棵树上结出几种不同的水果。有时我们甚至怀疑,这些技术就是仙术,来源于九天之上。但主人又从来不说自己的来历,还说什么这世上根本没有神仙,求神不如求己。但如果这世上没有神仙的话,这些匪夷所思的机器和粮食又是从何而来呢。”

第七十三章 蔬菜也是财源

    魏民生收到小宝的报告,说是需要搞一个试验地,还需要买一些蔬菜种子,以便铁壮他们学到的种植知识有一个实践的地方。

    接到这个报告,魏民生一拍脑袋,自己的世界中现在是十二月份,正是一年中蔬菜价格最贵的时候,但异界因为时间的差异,现在正是种植蔬菜最合适的时候,加上这么多的免费劳动力,种出来的蔬菜不光可以改善生活,多余的也可以拿去卖的啊。

    虽然目前每天的产量不可能很大,但这可是一个长期的财源啊。

    利用异界与现实世界的时间差,生产出来的蔬菜完全可以把现实世界变成一个天然的保鲜库,还不用什么特殊的方式来保存,保鲜期就可以延长二十四倍啊。

    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建立自己的蔬菜仓库和粮食仓库,异界生产出来的蔬菜和粮食全部都放到仓库中,就是万一不小心被别人把山庄占领了,也别想找到一粒粮食,这世上真没有比这更好的粮仓了。

    魏民生到种子商店看了一下六月份适合种植的蔬菜,又比较了一下市场上面各种蔬菜的价格,觉得黄瓜、菠菜、番茄等蔬菜的价格还不错,批发价格都比粮食贵,就把这些蔬菜的种子一样买了几包。

    回到异界后,魏民生把这些蔬菜的种子全部交给了王双宝,让他负责把这些蔬菜都种出来,但所有的蔬菜都必须暂时由自己来进行处理。

    王双宝和王双明拿着这些种子,找到了这些蔬菜的种植相关资料,和铁壮他们商量了一会儿,按照蔬菜成熟的时间,每一种都规划出了一块地。

    由于魏民生说了当天气变凉的时候,要把这些蔬菜地全部盖上大棚,所以地块的大小都是以原来那个大棚的标准来规划的。

    这些蔬菜的生长期都不长,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就可以采收了,真的是投入小、见效快的好项目啊。

    魏民生没有管铁壮他们是如何去实践自己学到的种植知识的,回到自己的世界与刘梦玲她们商量如果建立蔬菜销售渠道的事。

    魏民生来到自己公司的临时办公室的时候,只有刘梦玲和陈小华在办公室清理近段时间已经采购了的物资,并按照魏民生的要求确定购买清单上的各种物资的购买顺序,其他员工都被安排出去采购各种物资去了。

    看到魏民生来到了办公室,刘梦玲连忙把位置让了出来,并泡了一杯茶。

    魏民生看了一下电脑屏幕上的采购清单完成情况,了解了一些公司资金上的问题,然后就把话题转到了建立蔬菜销售网络上来。

    魏民生对陈小华说:“小华以前在超市里干过,不知道对超市里的蔬菜销售情况了不了解?”

    陈小华说:“魏总,超市里的蔬菜虽然销售量也不小,但这些蔬菜的保鲜上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头天没有卖完的菜不好办,一旦卖相上不好看,基本上就只有亏本处理。加上超市里一般是蔬菜卖完后才会结帐,价格也比批发市场低,所以一般的农户是不愿意把蔬菜卖到超市去的。”

    魏民生说:“年底的蔬菜比较贵,以前我和一个朋友合伙承包的一个大棚蔬菜基地现在已经快要有产出了,所以我准备把蔬菜的销售渠道建立起来,你们有什么建议?”

    “你们那个大棚蔬菜基地能够提供些什么蔬菜呢?还有每天的产量有多大?”

    “目前只有七八个品种的蔬菜,产量只会越来越高,满足全县城的销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陈小华说:“魏总,你的意思是想把这几种蔬菜的销售都包下来吗?”

    “差不多吧,也许以后还可以往省城销售。”

    陈小华想了一下,对魏民生说:“蔬菜的销售最麻烦的是保鲜环节,没有好的卖相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如果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建议最好直接送到批发市场里去,收款至少要容易得多。”

    魏民生想了一下,说:“如果只是保鲜的问题不好解决,我看这样如何:我每天把新鲜蔬菜先按照当天批发价格的80%提供给各大超市和蔬菜批发市场,凡是没有卖完的和卖相不好的,第二天全部收回来或更换成新鲜的,你们认为咋样?”

    “价格比批发价还低20%的话,倒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怕的是其它蔬菜供应商也降价的话,我们怎么办?”

    “这样吧,当天价格的60%是底线,只要在60%这个价格线以上,其它人降多少我们都比他少20%。”

    刘梦玲说:“魏总,你是想把蔬菜市场垄断起来吗?这样会不会引起工商部门的注意啊。”

    “谈不上垄断,这毕竟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只是用低价把其它高价蔬菜挤出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蔬菜价格下降,对当地cpi的控制也是有好处的,zf只会支持,不会来找麻烦的。”

    陈小华接着说:“魏总,那这些收回来的没有卖相的蔬菜怎么处理呢?每天都收回的话,这数量可不小喔。”

    魏民生说:“收回的数量太多也不是个办法,如果在每天下午对各销售点的蔬菜销售情况进行一次统计,把那些积压严重的销售点的蔬菜进行重新调度,不够的及时进行补货,应该能够减少每天收回的蔬菜数量。为了便于蔬菜的运输,另外再买几个集装箱,这些收回的蔬菜你们只需要核定数量后用塑料框装好,放进一个空的集装箱里就可以了,我们会把这些蔬菜进行调换。”

    刘梦玲有些担心地说:“打开市场用一些非常手段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这调换的数量多了,长期下去你们的蔬菜基地要想盈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魏民生说:“这没有什么,我这民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可不是搞样子的,凡是有益于民生的事,那怕是亏本也无所谓。”

    刘梦玲和陈小华这次是真的被魏民生大义凛然地样子折服了,谁说无商不奸,这魏老板宁愿自己亏本也要让老百姓吃上既新鲜价格又便宜的蔬菜,好人啊。

    魏民生又安排刘梦玲她们购置一批蔬菜大棚,以及各种蔬菜的种子。

    为了掩人耳目,魏民生又让她们到郊区租一个仓库,由陈小华负责每天早上安排人员对外进行批发销售。

    这个寒冷的冬天,魏民生决定用优势的价格把蔬菜的价格压下来,让现实世界中的普通老百姓也享受到价廉物美的新鲜蔬菜,彻底占领这个小县城的蔬菜市场。

    由于现在经济不景气,蔬菜的销售也用不着什么高深的学问,那些40、50人员就可以胜任,所以应该很容易招到合适的员工。

    给了陈小华一定的时间,把相关的销售人员和场地准备好的时候,按照两个世界的时间差,第一批蔬菜也差不多就该上市了。

第七十四章 改变世界从蔬菜开始

    有了现实世界各种种植技术资料的支持,铁壮他们的实验地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那些蔬菜长势喜人,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魏民生为了保证蔬菜的质量,大量地使用了自己山庄生产的农家肥,尽量不使用化学肥料和高残留农药。虽然有些肥料的肥力释放速度没有化学肥料快,但这样的长势也远远地超出了铁壮等人的心理预期。

    有机肥的大量使用逐渐在改良着原本板结的土质,增加了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保水保肥能力慢慢地在提高。

    但如果按照这样的使用速度,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能出现有机肥跟不上的情况,还应该想一些办法才是。

    这有机肥的来源,最好的就是猪粪、牛粪,尤其是猪的饲养过程中,不但可以把每天食堂的残汤剩菜解决了,今后蔬菜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老叶、残叶和没有食用价值的部分都可以打碎后用来喂,还可以处理米糠、麦麸、红苕藤甚至是秸秆等粮食副产物,是理想的“造粪机”啊。

    所以,应该尽快把两个世界的养殖场都建立起来,形成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以后形成养殖规模后,在现实社会中猪肉价格高峰时也可以向市场中投入大量的生猪,以平抑猪肉价格。

    现实世界中的时间才过两天,异界的一些蔬菜就到了成熟期,可以上市进行销售了。

    每年到了年底的时候,各个地方的蔬菜价格都比较高,尤其是春节其间,一些菜品的价格甚至可以超过猪肉的价格。

    但今年好像有点不一样,一个才成立半个月不到的民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横空出世,突兀地杀入了lz县的蔬菜批发市场。

    这个公司销售的蔬菜好像都经过了人工的精选,几乎看不到黄叶和残叶,瓜类的品相也很好,所有的蔬菜都用聚乙烯保鲜膜进行了包装,并且贴上了易碎标签,既防止二次污染,又可以防止在回收过程中被不良商贩以次充好,把其它没有卖出去的蔬菜退给公司。这一招也狠啊,不说别的,就这包装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会的,谁让魏民生手下有那么多的廉价劳动力呢。

    民生公司的蔬菜销售模式也与其它蔬菜批发商不一样,其它批发商的主要任务是把蔬菜销售出去就可以了,但这民生公司竟然在销售时给各分销商承诺,每天没有卖出去的蔬菜,都可以全部进行回收,第二天换成新鲜的。

    这简直就是一个杀手锏,把其它蔬菜分销商的后顾之忧全部解决了。以前虽然前面可能赚了一些钱,但到最后往往赚到的就是那些卖相不太好的蔬菜,自己又吃不完,只能降价进行处理。

    所以像蔬菜瓜果类的实际销售情况不是一般人那样算的,进价每斤1元钱,卖价每斤2元钱,一斤净赚1元钱,一天只需要卖100斤蔬菜就够一个人的工资了。实际情况是100斤蔬菜只有50斤左右可以卖到2元钱一斤,有30斤左右只能卖到1块5,还有20斤能保本就不错了。如果遇上同类蔬菜大量上市,亏本也是有可能的,这蔬菜瓜果的销售环节上,人力成本和损耗确实是太高了。

    各大超市以前的蔬菜销售这一块,由于自选购物方式导致的蔬菜损耗非常大,一直是销售货品中的弱项,但为了吸引那些喜欢一次性购买多种商品的客源,又不能够少了这一块,和油盐米面一样是吸引客源的主要物品,没有这些表面上利润很少的东西的吸引,其它高利润的东西根本没有卖出去的机会。

    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的超市都是把油盐米面和蔬菜等日常消耗品放在超市的最里面,表面上是最好的地段要上架最好的产品,但实际上是想让顾客在超市里多转一会儿,积攒一下人气,如果在转的过程中顺手买上几种其它商品,那他们的意图就达到了。

    现在民生公司能够保证提供新鲜的蔬菜,不但价格只有批发市场的80%,甚至一天铺两次货,销路不畅和产生了损伤的蔬菜都能够得到及时的退换。这简直就是超市的福音啊,如果能够就近买到新鲜的蔬菜,谁还会到那又脏又乱的菜市场去闻那股臭味啊。

    超市里最不赚钱的一块都成了稳赚不赔的财源,那些超市纷纷打电话给民生公司,问公司能不能够也用这种销售模式提供一些水果啊什么的产品。

    魏民生得到了这一信息后,觉得这水果也可以啊,超市里水果的销售中也存在和蔬菜瓜果同样的问题,没有卖相的和受伤的水果基本上就是亏本销售。

    很多水果的产地价格其实非常便宜,主要是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水果造成一些损伤,加上各级批发商层层加价,所以到了消费者这里,价格往往翻了好几倍。

    大家虽然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但没有办法啊,各级批发商租的门市费用那么高,请的员工虽然工资也高,但工资中有近一半变成了房租,所以实际收入也不高。

    大家都说生活过得艰难,可又有多少人仔细去想过,其实物价这么高,房产价格过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所有人都是高房价的受害者,只不过有些人可以从房产价格上涨中获得一些回报,心理上要好受些罢了。

    水果销售中的损耗和中间批发商加价的问题,对于魏民生来说就不是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运费真的不高,陆运基本上都在1元钱一吨公里上下,如果使用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再用货车转运,运费还会有所下降,分摊到每一斤的话,绝不会超过1元钱。

    那些新闻上播放的xx地方水果收购价几毛钱一斤,果农严重亏损的新闻永远离我们那么远,就这些几毛钱的水果到了销售终端价格往往都在两三块钱,所以魏民生决定直接让人去产地收购质优价廉的水果,运回来之后由陈小华安排人进行分销,有损伤和卖相不好的和蔬菜一样直接回收,这里销售不出去,自己异界还有那么多的贫苦人民,好一点的直接在山庄里销售,实在太差的当作福利拿去让大家开开鲜也是可以的嘛。

第七十五章 基建进行时

    山谷外面的拍卖场和收购点的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让这华夏拍卖场显得更为气派,魏民生在山谷外面平整出了一个长宽各两百米的方形广场。

    广场低于山谷出口的那三面都用石头砌起了坚实的堡坎,广场中的地面全部按照修路的标准,下面是大块的石头,石头的空隙都用混凝土填实。为了牢固,魏民生这次可是下了血本的,混凝土层都有二十公分厚。

    由于这段时间现实世界中钢材的价格大降,所以魏民生在混凝土的中间又加了钢筋网,大大地提高了广场地面的强度。

    七月底的时候,魏民生订购的钢结构大棚终于到货了。

    王管家让那些懂一些螺栓安装知识的村民带着那些秭归城里来干活的杂役,在一个吊车的帮助下,没有用多长时间,这座宽20米、长50米,高12米的钢结构大棚建好了。

    为了牢固和保温隔热,四面的彩钢夹芯板墙被魏民生换成了空心砖,铁三角梁的下面又用塑料天花板进行了装饰,装饰板上安装了led灯和换气窗,所有的线路和管道都藏于天花板之上或周围的墙外,在里面看起来非常整洁明亮。

    拍卖场的内部用钢结构搭成了一个阶梯状的平台,上面交错固定了一千多个座椅,由前至后每隔两排升高一阶,确保拍卖场内的每一个座位都可以看到展示台和台上那个很大的屏幕。

    拍卖场的四面开了六个出入通道,两边各设置了两个通道,展台后面设置了一个,确保紧急情况场内人员能够快速地进出。

    主要的出入通道是座位后面那个,足足有十米宽的通道入口,通道用木栅栏分成了10个限流通道,避免出现人员踩踏事故。两扇宽5米、高3米的大铁门安装在地面和通道上面的轨道上,可由人力或电力开启和关闭。

    在魏民生想来,这拍卖场本来是用不着这么多的座位的,但做大一些好啊,至少电影院也是用的上的,还可以用作大教室,放一些简单的科学教育片什么的。

    魏民生本来还想搞一些雅间什么的,但仔细一想,其它的拍卖场是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运转,需要照顾那些自己得罪不起的势力,所以需要设置一些雅间。但自己将来向外扩张时,规则是由自己所引导的,没有必要弄那么复杂,搞得好像自己怕了谁似的。只在拍卖场旁边建立了一排三层高的活动房,用于办公场所,对一些拍卖或相关事宜进行处理。

    按照魏民生最初的想法,这个拍卖场就是卖一些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大量收刮金银财宝,然后自己拿去变现后,购买自己建设山庄的物资和设备。但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放松,发现这样做会存在一些后遗症。自己是来建设和改造这个世界的,如果自己从山庄外面大量收刮金银财宝,就会打破这个世界原本的平衡,财富减少的权贵阶层必然会加大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压迫,达到一个极限后,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虽然外面越动荡,自己吸纳人口的计划越容易实现,但如果实现的过程需要无数的人命来铺就的法,魏民生又无法心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会让魏民生的心里留下永远抹不去的阴影。因果这个东西,还是少沾为妙。

    经过再三的思考,魏民生还是决定,这拍卖场只拍卖一些可以改善日常生活的日常用品的销售权,让普通百姓都成为这些日常用品的使用者,希望那些权贵阶层能够看到这些普通百姓还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由于这拍卖场拍卖的东西有些特别,只是一些商品的销售权而已,没有实物,财物的交接都是放到山庄大门之内,所以安全保卫上就可以做得更为简单,可节省很多人力资源。

    旁边的物资收购点也是用彩钢大棚修建,规模和拍卖场一样的,只是把中间的座位区域后半部分改为了办公区。办公区被分成了10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里面都准备安排一个工作人员专门接待那些有自己需要物品的人。

    由于目前山庄合适的人手不足,收购点的名气也不大,前来贩卖物品的人也不多,所以暂时只开放了两个小隔间,由王管家带领两个村民负责药材或特殊物品的收购事宜。

    前台的位置被设计为收购物品公示栏,由几个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循环播放自己需要的药材、物品的种类、规格和价格。

    座位区域也没有逐渐升高,设计成了学校食堂的样子,安放了四百多个餐位。餐位的一边是提供饭菜和酒水的地方,由山庄的人负责打理。

    有事做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的快,不知不觉异界的时间就到了八月底。

    这期间,又有四十多个学生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加入了铁壮等人的种养大业。

    由于新学员的加入,种植业得到了更多的完善,一些蔬菜大棚也已经逐渐搭了起来,准备天气转凉时投入使用。

    养殖业以前只有黑山羊和养鸡,黑山羊还有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鸡蛋除了每天用于改善伙食的外,全部用孵蛋机孵化成小鸡,逐渐增加养鸡场的规模。

    但这养猪场还是修到那个鱼塘边去,免得住宿区内哪里都是一股猪粪味。

    由于猪周期的问题,现实世界中为了刺激养猪业的发展,zf针对养猪投入了很多的财政补贴。但一些所谓的养殖户都是为了骗这些补贴,在当地zf的支持下把养殖场建了起来,却并不进行养殖活动,在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时,甚至有到其他养殖场借猪来撑门面的情况,造成了当地养殖业一片繁荣的假象。所以猪周期仍然周而复始地出现,造成猪肉价格的上下波动。

    为了以后猪肉的销路,魏民生让刘梦玲她们直接在现实社会中去承包一个养猪场,异界的养猪场只建设了幼猪舍和肥猪舍,没有建设其它养猪场的附属设施,那些附属设施全部建在现实社会的养猪场中,便于现代化养殖技术的使用。

    魏民生的工作只是把小猪送到异界,等猪长到出栏时,又把肥猪送到现实中的养猪场进行出售;或者把在异界生病的猪带到现实中的养殖场,进行相关的治疗。

    由于异界的人力成本较低,在异界的养殖规模足够大的时候,魏民生就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猪肉价格上涨时大量出栏,以平抑猪肉价格。在猪肉价格严重下跌的时候大量收购存栏的生猪,防止生猪价格超跌伤害养殖户的利益,起到一个价格平衡器的作用。

    ps:唉,年底的事是越来越多,新的一年的工作规划也要做,加上春节期间必须的应酬一多,可能会影响每天的更新。希望工作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1792/ 第一时间欣赏随身带着一个世界最新章节! 作者:好梦永远不醒所写的《随身带着一个世界》为转载作品,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随身带着一个世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随身带着一个世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介绍:
在偶然得到一个随身世界之后,厌倦了战争、杀戮和压迫的魏民生,决定利用现实社会中的资源,创建一个自己心中的美丽世界…… 跟我来吧!放下心中的霸权思想和唯我独尊的欲念,把身心超然于世界之外,用不同的视野、平和的心态来感受现有的幸福,从生活的艰难中寻找现有的不足,从小说刻画的世界中畅想美好的明天……随身带着一个世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随身带着一个世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