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雄起澳洲TXT下载雄起澳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雄起澳洲全文阅读

作者:爱做的事     雄起澳洲txt下载     雄起澳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七十四章 遇刺案(三)--孟族

    自南洋之战结束,大明大力扶持缅甸后,明缅关系,就极为紧密。双方之间,完全放开了贸易限制。人员交往,也便利了不少。

    只是在实际的贸易交流中,海量的大明商品,一边倒的倾销缅甸。从锅碗瓢盆等常见的生活用品,到珠宝首饰等奢侈品。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只要大明能生产出来的,就一股脑的销往缅甸。

    因为价廉物美,又不受缅甸官方限制,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攻占了缅甸的商品市场。这对大明的经济增长,起了不小的助力。

    若是后世,这样的贸易局面肯定会引起缅甸的警惕。但当下,掌控缅甸的是国王孟云。他热衷于军事扩张,并不怎么在乎经济发展。因此对大明商品占领国内市场,没有足够的重视。

    也正是这个原因,大明和缅甸,基本没有利益冲突。

    可现在,缅甸王子遇刺,还是在向来治安较好的大明发生的。这肯定会对明缅关系造成冲击。

    所以张扬来到总统府时,工作人员,都显得小心翼翼。待进到杨崇的办公室里,一股呛人的烟味,立即扑面而来。

    警察司司长罗斌比张扬先来,看到他后,露出一丝苦笑。再看杨崇阴沉如水的脸,显然形势不对。

    让张扬坐下,杨崇才十分不满的对罗斌道:“那么多警察,竟然还能让缅甸王子遇刺!你们都睡着了吗?啊?还让刺客混进来,难道选人的时候,你们都不详查吗?”,语气很重,震得张扬的耳膜都有些生疼。

    这次自行车比赛,全程都是罗斌的警察司负责。这安保出了问题,第一个追责的就是他。这也是杨崇让张扬坐下,却让罗斌站着的原因。

    张扬在一旁看着,有些惊讶。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杨崇发怒!

    而罗斌被杨崇这一吼,面上也挂不住。硬着头皮道:“总统,还请给我时间,我一定会查个清楚。”。近来外来人口增多,明京市的治安有所恶化,他为此忙得脚不沾地。但又要负责自行车赛的安保,所以有些顾不过来。况且,他事先也不知道缅甸王子会参赛。否则肯定会让警察密切注意。

    但这不是推脱的理由,因此他并没有辩解。

    这样的态度,让杨崇稍稍满意。语气也软了不少,叹了口气,沉声道:“我知道你为治安头疼,也理解你的难处。但缅甸王子在大明发生这样的事,影响实在太坏了。”。这语重心长的语气,让罗斌不由生出几分愧疚。毕竟杨崇将自行车赛交给他负责,是对他的信任。

    见其自责,杨崇也不忍过于苛责,接着道:“现在我放手让你去查,也不追究你的过失与责任。如果没查个水落石出,那你也不用在警察司长的位子待着了。”。

    然后又交代张扬,让他领着情报司,全力配合罗斌查案。

    按照流程,首先是查刺·客的身份。好在大明的户籍制度推行得不错,刺客的尸体也较容易辨认,所以很快就查了出来。经过确认,这三个刺客都是92年入境大明的缅甸移民,身份清白。平时都在工厂做工,勤劳踏实,为人也较为忠厚。能够成为志愿者,也正是因为他们表现不错。

    至于动机,还是跟他们孟族人的身份有关。1740年,下缅甸孟族起义,推翻了东吁王朝。并拥立一僧人为王,号称斯弥陶佛陀吉帝。史称‘后勃固王朝’。

    但在1757年,又被贡榜王朝的雍籍牙大帝所灭。从此,孟族就成了亡·国奴,并被缅族严重同化。如今虽没那么严重,但孟族在缅甸的境况很惨。他们所生活的下缅甸,被大量涌入的缅族移民占领。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往深山老林迁移!

    也有很多孟族人逃亡缅甸与暹罗的边境,受暹罗国王拉马一世的庇护。虽然在大明的调和下,暹罗与缅甸达成和解,严厉管控当地的孟族人,不准他们闹事。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孟族人就会突然发作。那样的话,和解之局,就会土崩瓦解。

    而刺杀缅甸王子的三个刺客,正是下缅甸的孟族人。

    说到这,则不得不提大明和缅甸的人口买卖政策。因为大明卖给武器缅甸的武器很贵,所以缅甸国王孟云就想用其他东西交换。刚好大明急需人口,便和孟云达成了人**易。

    其中青壮男人八华元,青壮妇女五华元,十五岁以下孩童两华元,老人则不在购买之列。如果买得多,缅甸还会额外赠送一些,大明也相应的多给些武器。

    这样的生财之道,让孟云大为欣喜。于是他让手下的军队,以反·叛为由,大力扑捉敌对的少数民族。这孟族,就因为经常反叛,被列为头等扑捉对象。

    就这样,大批孟族人像奴·隶一样,在缅族士兵的押解下,被送上开往大明的商船。那景象,就和赶牲畜差不多。以致没过两三年,下缅甸的孟族人,就几乎绝迹。

    缅甸也因此获得大量武器援助,并且还解决了孟族人的威胁。

    现在大明境内,就生活着四十多万孟族人。占了整个孟族人口的八成。仅明京一地,就有两万人之多。以当前明京五十多万的人口总数来看,孟族人的比例不算低。

    尽管他们是被大明买来的,但大明对他们也不错。只要在大明的安排下,义务工作两年,就可以获得自由之身。而后还可以像其他移民一样,申请大明的国民资格。

    所以现在大明境内的孟族人,都生活得不错。

    只是灭·国之仇,亡·族之耻,深深的印刻在孟族人的脑海。没个三五代人的淡化,是磨·灭不了的。

    以此推断,他们刺杀缅甸王子也合情合理。

    但问题又来了!仅凭他们三人,是万万不可能将刀具带入赛场。毕竟当时警察司是详细检查过的。且考虑到安全,大明事先对缅甸王子参赛,进行了严格保密。就是主办赛事的体育司、负责安保的警察司也不知道。那这刺客是怎么知道消息?又怎么制定出如此严密的弯道袭杀计划?

    看来,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很多啊!

第一百七十五章 遇刺案(四)---刺青

    推断至此,张扬、罗斌二人同时对看一眼,齐齐叹了口气。以这样复杂的内情,短时间内,怕是没那么容易理清头·绪了。

    但这时,有警察突然闯进来说,有人要提供重要线索。

    听到这话,张扬他们喜出望外。立即根据提供的地址,带人前往。

    而在希望区,东瀛客栈。时间倒转回一小时前,赵腾刚到客栈。看着守在店门口的美貌侍者,心有犹豫。如果被他·妈知道他来这地方,肯定少不得一顿打。

    因为东瀛客栈不是一般的客栈!

    它是日本人开的,还是一个日本女人。在工商界全是男人的大明,称得上罕见。

    但这不是关键!

    主要是东瀛客栈还有一个别名:‘花店’。不仅服务颇佳,口碑上等,还规模甚大,客房甚多。别的客栈有的,它都有。别的客栈没有的,它也有。

    比如生·理上的服务,也俗称‘皮·肉生意’。它就办得有声有色,并开创了自己的特色。像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一水的靓·眼美女。性·感火·辣型、古灵精·怪型号、冰清玉洁型、雍容华贵型,各种各样,应有尽有。

    本质上和‘ji院’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东瀛客栈采取自愿原则。若是客人只要正常服务,那就和普通客栈一样。并且收费比普通客栈还便宜一些。若是想要点‘特·殊服务’,那立马就有美·女上门。这收费,自然要贵上两三倍。

    正是这种介入客栈与ji院之间的经营模式,里面的女人又貌·美如花,所以被大明人比喻为‘花店’。

    大明对此,是持默许态度。因为是移民国家,所以漂洋过海来的,以年轻力壮的男子居多。这就使得大明的男女比例,明显失调。所谓‘饱暖思yin欲’!这人一旦吃饱喝足了,生·理上,就要找地方发·泄。

    大明的领导层也大多是男人,对此深有体会。便堵不如疏,允许‘娼ji’业存在。只是在管控上,比较严厉。最基本的就是,不准逼·良为娼,不准招收十八以下的未成年人。一旦违规了,那不罚得当事人倾家荡产、十年劳改,就绝不罢休。

    并且所有从事‘娼ji’业的人,都要登记造册,按时纳税。每隔一段时间,还必须去省级以上的医院检查身体。如果没有医生开出的健康证明,是不能从事该行业!警察司的执法人员,也会不定时抽查,若是被发现了,那就要遭受严厉的处罚。

    最后就是不准华人从事‘娼ji’业,无论是开店的老板,还是做事的职员,都不允许!这是一条红线!谁触碰,谁就别想在大明混了。

    不过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正式的官方文件里,并没有明说。但只要投身于娼ji业的人,都会严守这条红线,不敢越雷池半步。

    所以大明红红火火的皮·肉生意,全是外族人。而这东瀛客栈能在这一行中成为翘楚,只能说日本女人经营有方。也不知是不是本民族有这个基因,否则后世的岛国动·作片,也不会这么影响深远。

    驻足良久,赵腾才终于下定决心进去。尽管他没那个心思,但到了店门前时,他还是尴尬的低下了头。

    两个体态娇小,长相乖巧的日本女子,立时向他躬身行了一礼,大喊着欢迎光临。因为这两个女子穿的是超低·胸的汉服襦裙,里面也没有罩·衣,所以弯腰的时候,那一对傲挺的玉兔,就要呼之欲出。

    赵腾已有十四岁了,正是生·理发·育的时候。看到这,脸上瞬时浮出两朵红云。两个迎宾的女子看着,立时偷笑不已。

    这让他有点慌乱,不敢停留,赶紧跑到里面。问了周烨的住处,然后又报了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立即拨通客栈的内线电话,问周烨是否见他。

    得到确认后,才安排人,带赵腾过去。

    上到三楼,刚好碰到了霍顿。只见他左拥右抱着两个白人美女,左亲·亲,右抱·抱,上下其手,满脸yin荡。

    看到赵腾,他也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似乎想通了什么,鄙·夷道:“呵!你不是洁·身自好么?怎么还来这里?难道说,你不想做伪·君子了?”。

    说着,又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了一会儿赵腾,讥·讽道:“哎!看你这小身板,也不知经不经得起折腾。”。霍顿比赵腾年长两岁,个头比赵腾高了一大截。所以俯瞰之下,赵腾的身板,确实显得有些单薄。

    听到这话,赵腾的胸·口剧烈起伏,气急道:“我是来找人的,和你不一样!”。

    但话一出口,周围的姑娘们,就笑得花枝招展。霍顿更是笑得非常狂妄。

    赵腾握紧了拳头,正想出手。但头顶冷不丁的传来一道声音,只听:“他是来找我的!”,便见周烨出现在楼梯口。

    有他的解围,刚好化解了赵腾的尴尬。于是经过霍顿身旁时,赵腾故意撞了下霍顿的臂膀。

    看着二人从眼前消失,霍顿暗骂道:“哼!都是伪君子!”。

    这个客栈是他订的,本想让队员们享受享受。但以周烨为首的几个队员,愣是要做柳下惠,拒绝他的好意。现在看到赵腾,更是让他觉得周烨等人碍眼。

    只是想到赵腾特意来找周烨后,霍顿忽然目光一凝。看着空空的楼梯口,又上了楼。

    而在周烨的房内。赵腾刚一进来,周烨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来干什么?”。语气仍是一如既往的疏远,冷淡。

    好在赵腾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不在意。沉默了几秒,想了会儿措辞,他才回道:“我是劝你去自首的。”。

    周烨立时面容一僵,嘴巴微张。略显恼怒的回道:“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看他的样子,像是真的不懂。

    赵腾也不跟他虚与委蛇,直声道:“那天的刺杀案,如果不是你,我们无敌队也很可能遭遇不测。说来,还得感谢你。

    但在摔倒的时候,我看到你腹部的纹身,和那刺客一模一样···”。

    说到这里,他就不往下明说了。

    周烨闻言,神情明显有些不自然。但他还是狡辩道:“这有什么奇怪?我是孟族人。在我们族内,每个男子到了十二岁,就必须纹身。腹部通常是‘双鸟拱塔’,已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

    说话时,周烨还解开衣衫,露出腹部的纹身。上面绣着两只对称的大鸟,中间置着一座玲珑宝塔,用料是单一的红色。

第一百七十六章 遇刺案(五)--硕果

    可这显然说服不了赵腾。摇了摇头,反驳道:“但你现在是大明人!不是什么孟族!而且你怎么知道刺客是孟族人?警察司可没对外公布案件进展。难道说,你之前就认识那刺客?”。越往下说,语气越重。

    其实他怀疑周烨,并不只是纹身。还有当时周烨滑倒的时机,以及事后解释的理由。因为据他所述,他摔倒是由于自行车没保养好,所以导致链条断裂。

    但赵腾他爸是开自行车厂的,对于相关问题,赵腾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一般情况下,自行车没保养好,多是脱链、掉链。除非链条的拉断力差,承受的拉断力不足。否则,很难出现断链的情况。

    尽管赵腾他爸的车行是国有的,但他爸是厂长,实质上管着整个车行,也算是半个自家的。所以对自家车子的质量,赵腾是最清楚不过。于是他趁周烨不注意,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车子的链条。

    这才发现,那链条上有很多人为磨损的痕迹,并不仅仅是保养的问题。且那断裂的锯·齿,都是平直的。这说明有人事先在链条上做了手脚。再联想到周烨滑倒的时间点,巧之又巧,他就情不自禁的怀疑起了周烨。

    今天过来问他,也是一种试探。毕竟猜测归猜测,不是既定事实。但从周烨刚才的话来看,这刺客的行动,他显然是知情的。只是参没参与,参与了多少,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时,周烨冷笑了两声。像是认同了赵腾的话,也不辩解。反而以一种回忆的口吻道:“你知道吗?在92年以前,我还生活在缅甸的时候。缅王不但对我们孟人苛以重税,还让缅人抢占我们孟人的地盘。稍有不从,轻则打骂,重则致死。

    尤其是1790年,缅王波道帕耶(孟云)要修建一座150米高的明恭佛塔,便强征十万民工。我们村里的青壮男子,基本被他捕获一空。我爹和我的两个哥哥,也在那时,被缅兵抓走。后来,他们再也没能回来。当时我才十岁!若不是年岁尚小,也早被带走了。

    所以,我恨缅王!恨所有的缅人!”,说到这里,他的面容扭曲到了一起,透着让人心惊的戾·气。

    “所以!你和那些刺客是一伙的!”,说话时,房门陡然被人从外推开。赵腾心下一惊,转身一看,便见霍顿得意洋洋的站在门口,像只斗胜的公鸡。在他身后,还站着情报司副司长张扬、警察司司长罗斌,他们神情严肃,目光如炬的盯着周烨,显然认定了霍顿的话。

    且在过道内,还有大批身着藏青色制服的警察。

    原来霍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害怕赵腾和周烨商议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便偷偷的跑到隔壁房间偷听!而这东瀛客栈,基本遵照日式传统民居建造,采用的是木质建筑材料。这隔音效果,自然不怎么好。

    也是赵腾和周烨太投入了,以致忘了隔墙有耳!

    于是霍顿意外的偷听到了刺杀之秘。本就不喜周烨的他,立即用客栈的电话,通知警察司,让他们来抓人。

    就这样,周烨和赵腾都被带走。经过一番了解,赵腾确实是无辜的,便被放了出来。这让等在警察司外面的赵广义,喜极而泣。

    而周烨则因嫌疑太大,被留下来严加审讯。到底是个十五岁的半大孩子,哪抵得过现代五花八门的审讯手段。只被关了半天的小黑屋,周烨就哭着什么都招了。

    原来,他确实和刺杀案有关,但严格来说,又无关。因为在刺杀前一天,他的舅舅就来嘱咐他,让其在比赛的时候,离缅甸王子远一点。虽然猜到了什么,但他又不敢确定。

    直到刺杀案发生了,他才敢相信。也是在事后,他才发现他舅舅在他自行车上做了手脚,想让其无法参加比赛。却没成想,他愣是坚持到了案发前的那一刻,还幸运的救了赵腾等人。

    听到这里,张扬和罗斌紧皱的眉头,也稍稍舒解。不过张扬又抛出下一个问题。

    “可是那三个刺客中,没有一人和你有亲属关系。”。

    这让周烨沉默了将近一刻钟的时间,才像泄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无奈道:“他不是大明人。”。知道骗不过去,但又不想供出来。便像挤牙膏似的,只说一半。

    张扬和罗斌也不催他,就这样静静的等着,让他慢慢交代。

    又是数分钟的静默,他才接着道:“我舅舅当初逃到了暹罗,如今成了暹罗使者的贴身护卫。”。

    张扬他们,立时长出了口气。也不多待,马上带着大队人马,前往暹罗使馆抓人。

    可惜去的时候,使馆的下人说,暹罗使节已去了国家医院探望缅甸王子。

    这话就像被装上了时钟的炸弹,让张扬他们,顿时绷紧了心铉。

    就在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往医院时,暹罗使馆对面的英国使馆。马戈尔尼正站在透明的玻璃窗前,将警察司的行动尽收眼底。

    “这样也好!免得我们动手!”,马戈尔尼惬意的说道。如果大明再没查出凶手,他就忍不住要帮忙了。只是那样的话,英国也就有了暴露的风险。所以这只是玩笑话。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出手的。

    菲利浦恭谨的站在马戈尔尼身侧,微微落后半步。回应道:“就是不知道孟人那边,能不能把握好时机。”,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担忧。毕竟这是英国花了大力气布置的局,要是时机不对,这个局也就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马戈尔尼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以笃定的语气道:“孟人会把握好时机的!否则和我们的交易,也就达不成了。而且···”。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这次访明之行,可是早在访清之前,就埋下的伏笔。上帝既然让他有机会亲自完善这些伏笔,那就得尽力替英国种下硕果。

    孟人,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第一百七十七章 遇刺案(六)--尘埃落定

    十分钟后,张扬他们满头大汗的赶到医院。这比平常速度,快了一半。而按照使馆下人的说法,使者等人,只提前走了二十分钟。由此推断,那伪装的刺客,很可能还没动手。再看院内的病人进进出出,并无异样,貌似推断是正确的。

    但他们不敢掉以轻心,先命警察,封锁医院的所有出口,防止刺客逃脱。再安排院里的医生和病人,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带着剩下的警察,快步冲到二楼。

    可就在这时,楼上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就像定时炸弹爆炸了一样,让张扬他们绷紧的心铉,差点断开。且下一秒,三四声枪响又接连响起。那清脆的枪声,在医院里回荡了数遍。

    张扬他们瞬时面色一沉,急速冲到缅甸王子的房间。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本就绷紧的心铉,也在这一刻断开。整颗心,犹如落水的石头,无可阻挡的沉入水底。

    只见门边,三个守卫躺倒在地。里面也躺倒了四人,分不清生死。但大量的鲜血在洁白的地板上汇聚,红得耀眼。

    顾不得令人作呕的腥·气,众人鱼贯而入。当看到病床上的缅甸王子时,罗斌的脸色,都阴沉得滴出水来。

    “该死!”,他恼羞成怒的咒·骂道。因为病床上的缅甸王子,整张脸都被火枪打·烂了。外露的鲜·肉,狰·狞恐怖,还散着阵阵白烟。近了,还能嗅到硝烟混合着腥气的古怪味儿。

    看到这,众人都忍不住头皮发麻。

    且缅甸王子身下的枕头、床单也被鲜血寖湿,一滴滴的落到床下的地板。

    此时房内极为安静,除了粗重的呼吸声,便是这血·水落到地面时,碰撞出的回响。空灵通透,滴滴答答的,落到人的灵魂深处。

    相比罗斌的惊诧讶然,张扬显得镇定许多。立即命令警察搜查整座医院,防止刺客潜·逃。同时围住现场,让医护人员进来,查看伤亡情况。

    到了晚些时候,调查结果就出来了。病房中,守卫重伤一人,死亡三人,暹罗使者和大使,都只是被人打晕,身体无碍。而刺客,则在病房内吞枪身亡。

    且在他的住所中,警察司查到了大量有关刺杀案的证据。经过一番严密的整理及推理,具体的刺杀过程也水落石出。那刺客,果真是暹罗使者的贴身护卫。跟着使团来大明后,就策划了针对缅甸王子的刺杀。先是买通缅甸使馆的工作人员,确认了缅甸王子参加比赛的消息。然后联络负责比赛的孟族人,以民族大义为由,让他们紧密配合。

    这才使得刀具被带到赛场,完成这场刺杀。后来因巡警救援及时,缅甸王子虽受伤颇重,但在大明高水平的医疗条件下,被救了回来。所以他不得不趁着使节探望的机会,亲自动手。

    而暹罗使节和大使之所以还活着,也是因为他感念暹罗的收留之恩,不忍痛下杀手。

    这件事影响颇大,以致大明想瞒也瞒不住。便将整件事的经过,以书面形式,呈给缅甸大使和暹罗大使。与此同时,大明内阁经过讨论决定,以办事不利、重大过错为由,撤掉警察司司长罗斌的官职。相关事务,暂由副司长打理。那些生活在大明的孟族移民,也都要接受情报司和警察司的彻查。上到祖宗三代,下到曾孙玄孙,都要交代清楚。发放的国民资格,也全部收回。

    然后所有人,再回职校,接受半年的爱国教育,简称思想改造。接着,再进行综合考试,没达标的,就接着改造。什么时候好了,才能顺利毕业,重获国民资格。

    虽说孟族的遭遇值得同情,但损害到大明的国家利益,就别想什么法外开恩了。相关的参与者,一律从严处理。最重的,无期劳改。活到老,做到老。最轻的,也有十年劳改。活活浪费了十年光阴。

    这也是让其他移民看看,损害到国家利益的后果。否则民众们,都以为大明的当政者,都是心慈仁善的泥菩萨。

    而缅甸大使得知刺杀案的相关经过后,也不耽搁。第一时间,就让人带着缅甸王子的尸体,回国通报具体情况。然后大闹暹罗使馆,让他们为缅甸王子的死担责。

    结果自知事大的暹罗使者,当着缅甸大使的面,撞墙而死。这又引发暹罗大使的不满!指责缅甸大使,仗势欺人,得寸进尺,逼死己方使者。于是双方在大明的地界上,天天打口水仗。而且他们还不嫌事大的花钱登报,用大篇幅的文字指责对方的不是。

    这使得明京当地的百姓,又多了一笔谈资。

    但大明高层,却为此忧心不已。因为暹罗和缅甸,本就宿怨颇多。从1767年,缅甸贡榜王朝大灭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到1768年,郑信领导暹罗士兵,歼灭缅甸占领军,建立吞武里王朝。双方间的战争,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到了1782年,暹罗却克里将军平定暹罗内·乱,建立曼谷王朝。双方间的战争,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最后还是在大明的调节下,双方才恢复表面的和平。如今孟人刺杀案爆发出来,绝对会使得缅甸和暹罗的关系趋紧。怎样调节?怎样安抚?怎样维护当下的盟友关系?又是大明不得不苦恼的事情。

    毕竟南洋剑拔弩张的形势与日俱增,在这个时候,大明必须要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力量,分担英西两国的压力。因此,缅甸和暹罗,绝不能爆发战争。

    与大明的苦恼相反,英国使馆,马戈尔尼、菲尔德、菲利浦等英西重要官方人员,正在使馆的会客室里,觥筹交错,相谈甚欢。而在会客室外面,从英国本土带来的士兵正严密的警戒着,防止有人偷听。

    “菲尔德先生,我刚才跟你说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马戈尔尼喝了口从法国运来的红酒,语气温和的问道。这次刺杀缅甸王子的刺客,虽看上去和英国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渊源颇深。因为英国和孟人达成了一项有条件的交易。那就是只要孟人挑起缅甸、暹罗对立,那英国,就全力支持孟人反叛缅王。

    现在孟人做到了,英国也要达成交易。不过英国对外人向来小气,所以就想将自己的盟友--西班牙拖下水。让其帮着分担一二。

    马哥尓尼作为英国伯爵,当然秉承英国的意志。便将孟人刺杀的前因后果,告诉菲尔德。他是西班牙驻马尼拉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在菲律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说动了他,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的推荐票支持,毕竟是公共章节,没你们的精神支持,也无法让本人竭尽所能抽出时间,编写下去。真诚的谢谢你们。)

第一百七十八章 苗民起义

    “说实话,我很愿意接受你的提议。但孟人连自己的故地都丢了,还能指望他们吗?”,菲尔德品了一口法国红酒,疑声道。他说的是事实。孟人八成移民大明,两成逃到缅甸、暹罗交界的深山老林。靠那么点人,能做成什么大事?

    对于他的怀疑,马戈尔尼像是早有预料。胸有成竹的回道:“孟人的复·仇之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烈。上个东吁王朝,不就是被孟人所灭吗?这次缅甸王子,不也是被孟人所杀吗?我们只要给点退下来的武器补给,就能让他们给缅甸制造麻烦。大明,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盟友。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菲尔德听着,显然有所意动。见此,马戈尔尼再加一把火,神秘兮兮的笑道:“你别忘了!缅甸,可不只有孟人!”。毕竟缅甸是多族群聚居的国家,对缅人有仇恨的,不止孟人一家。

    当孟人做领头羊,跳出来后,其他族群,怎么可能安静得下来?

    这话一语中的,让菲尔德的疑虑,打消了大半。马戈尔尼又多费些口舌,才终于将菲尔德说动。

    霎时,两人相视一笑。杯盏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同一时刻,临北区牛氏当铺。牛八一的老爹有事外出,所以店铺,就暂时交给他照看。此时他坐在柜台旁,单手撑着脑袋,眼珠子一直盯着进门的方向。时而有人进来,他就微微扫两眼。见是买卖的客人,就有一下没一下的搭理。以致很多上门的客人,都被他不咸不淡的态度逼走。

    还好他老爹不在,否则少不了一顿爆栗。

    “他怎么还不来?他到底来不来?他不会不来了吧?”,看着客人们甩袖而出的背影,牛八一自言自语的念道。目光依然停留在店门口,显然是等什么人。

    就在他陷入患得患失的境地时,店门口,一道高大的人影突然将阳光挡住。垂头丧气的牛八一跟着慵懒的抬起头,瞬时面色一喜。像打了鸡·血一样,大喊着恩公。并喜滋滋的迎上前,手脚利落的关上店门,将其引到后堂坐下。

    然后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礼数周到,客气至极。周全看着牛八一忙活,笑而不语。但心底,已很是满意。喝了口热茶,温声道:“我让你找的东西,找到了吗?”。

    牛八一顿时面色大喜,激动的回道,“找到了!找到了!”。说着,就手忙脚乱的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书册。正面写着:‘牛氏族谱’。

    这是几天前,周全提出的条件。当时他‘偶然’来到牛氏当铺。‘刚好’碰到了愣头青的牛八一。于是后面的事情就照他预料的发展,牛八一当即请求他收自己为徒。

    假装被牛八一感动的他,就顺驴下坡,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的条件是要看牛八一家的族谱,说是这样才能看出牛八一家是不是良善之辈。一心想着习武的牛八一,根本没往深处想,就把他爹藏得好好的族谱找了出来。

    周全满意的点点头,心下既有些紧张,又有些欣喜。但面上,却强装镇定。一页页翻开,上面都是一个个牛氏族人的名字,似乎没什么异常。

    只是周全却越看越欣喜。因为牛家每一代,都有一个男孩的名字带着‘榔’字。并且按照代数排行,分别是牛一榔、牛二榔···牛七榔、牛八榔。

    翻到最后一页,他还看到了牛慈爝的名字。这和英国人的说法,完全契合。那样的话,牛家还真是朱氏后人!

    想到这,他就想到了明朝末代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父桂端王朱常瀛,明神宗第七子。在清顺治三年(1646),袭封桂王。

    但到了清康熙元年,即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带着大量明朝遗民,逃往缅甸。当时缅王还收留了他。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朱由榔被新缅王当作俘虏献出。于次年被吴三桂带回昆明绞死。

    至此,明王朝覆灭!

    当时朱由榔的家眷,基本全被绞·死。但长子朱慈爝早在清军攻入广东肇庆时,和怀敃太子,先后遗落民间。这也使得他免遭厄运。

    后来为了避嫌,他改姓牛。等局势安定一些,就逃到了缅甸果敢地区。和那里的明朝遗民一起,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名字中带着榔,是不想忘记先祖。

    也就是说,牛八一是朱由榔的第八代孙。只是他现在年岁尚小,所以还不知道这个秘密。

    再看一脸期待的牛八一,周全满足的笑了。

    相比这里看不见的暗争,南洋以北,清国广西。水流急湍的红水河翻过崇山峻岭,流过庆远府境内。在后世,这里被改成河池市。如今河池以西百里,凤凰山脚。绵延十里的清国百姓正守在红水河旁,神色焦急的等着过河。

    但河上没有桥梁,只有一根可供滑行的铁索。每次只能允许一到两人过河。可等着过河的有八万多人,所以速度极慢。

    这些人中,近两万是苗民起义军,六万多是依附起义军的百姓,有汉、苗、壮、土家等各种族群。在起义军路过时,被大明天堂般的传言鼓动,加入了起义军。

    不过他们的境况有些堪忧!

    因为每个人都穿着破衣烂衫,脸上脏兮兮的,像一群乞丐。且除了成年男子,老人、小孩、妇女,都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样。看上去,好像随时都能被风吹倒。

    好在广西这里不冷,现在也不是寒冬腊月。否则这些人的日子就难过了!

    其实起义军也不想饿着他们,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起义军为了绕开清军的围追堵截,便一路往高山峻岭走。这些野林子里,少有人烟,也没地方筹集粮草。所以起义军只好先管着参军的士兵,紧着依附的百姓。毕竟士兵随时都可能上战场,需要保持体力。

    这期间,广西境内的天地会势力、白莲教势力,以及少量义民都帮衬着,接济一二。否则他们这么多人,早就饿死大半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苗民起义(二)--机会

    自乾隆六十年二月,石柳邓和吴八月、吴半生起事以来,就听白莲教教主的吩咐,经凤凰厅,入铜仁府。出湘西,进黔南。又过玉屏、天柱、榕江、荔波等地,进桂北,入庆远。

    虽然一路都是崇山峻岭,道路难行。但也减缓了清军的追击,避免了和清军交战。毕竟清军有十余万大军,兵粮将广。那福康安,可是平过甘肃回民之乱、台·湾林爽文之乱,打败过尼泊尔廊尔喀王朝的有名武将。和琳虽不及福康安。但也参与过廊尔喀之战,与福康安配合默契。

    而起义军的石柳邓等人,在起义之前,不过是一个个种地的庄稼汉。哪里经历过什么战事。每天围着一亩三分地,都没出过远门。这远见,自然比不上福康安他们。

    招募的义军,也尽是和他们一样经历的庄稼汉。若不是豪强地主逼得太紧,不给活路,他们也不会加入起义军。很多人,连头猪都没杀过,更别说杀人。也就更别提什么作战经验。

    如果把所有义民都算做起义军,也只有八万多人,仍差了清军一两成。

    武器装备上,很多义军用的是木头削尖的长矛,或是上山劈柴的砍刀。虽然白莲教教主江夏也送来一批武器,有火枪、有铁戈、有长矛,但清国管得太严,荆楚之地又在内陆,大明能运进来的武器不多。江夏也不可能都给他们。

    所以义军得到的武器更少!至于穿的,也就能遮体。什么铠甲之类,是别想了。

    而清军内部虽然贪·腐成风,士兵们的补给也大打折扣。但该有的铠甲、兵器都还不缺。

    这两相比较起来,实在差别太大。

    因此江夏给出的指令就是,能不与清军接触,就尽量不与清军接触。

    当下红水河东南二十里,庆远府东兰州隘洞镇牛洞坡。这是州内第二高峰,海拔1209米,是凤凰山的支脉。

    站在这里,方圆百里,一览无余。战时,乃是战场的至高点,享有极高的军事价值。所以起义军的营帐,就驻扎在这里。

    此时坡顶,灰扑扑的营帐矗立在最中间。四周围满了警戒的义军,个个包着脏脏的蓝头巾,精气神儿还不错。

    见此,石柳邓也稍稍满意。

    但一想到这些时日,福康安、和琳率领大军数次围追堵截,石柳邓又不免心惊肉跳。好在这些险境,都被教主派来的使者一一化解!

    站在坡地边缘,举起大明产的望远镜,看向红水河边。只见那里的义民正有条不紊的过河。虽进展缓慢,但秩序井然。

    说实话,若不是教主特别交代,他是绝不会带这么多义民的。且就算要带,他也只带年轻力壮的男丁,或是少许壮妇。哪像现在,男女老幼,一个不差。

    毕竟这些老弱幼童,不仅不会打仗,还消耗口粮。那体力,也比不上常人。带上他们,行程被拖得极慢。可是使者大人说了,所有愿意跟义军走的义民,都必须带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弃他们不顾。

    对于使者的话,他不敢不听。毕竟使者传达的是教主的意思,他不敢违背。而且一路上,也多亏了使者的指点,否则他们早被清军围·歼。更何况,教主也说过,多带乡民,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机。

    所以心里再不愿,他也只得答应下来。

    微叹了口气,他就走到牛洞坡的东北角。视线里,南北走向的凤凰山脉,高大险峻。连绵成线的山峰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有上百座之多。

    其中有的山峰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而有的山峰青石裸露,毫无生机。这是由于桂黔交界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所以很多山是石头山。一旦没了植被的保护,山上仅有的泥土,就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最后裸露出大片青石,变得光秃秃的。

    这喀斯特的名词,也是使者大人给他普及的。并将其形成原理,分布特点,都一一说给他听。让他又是好一阵佩服。同时也让他对大明的构想,又清晰了几分。

    观察了许久,他都没见到清军的身影,顿时有些奇怪。毕竟这一路行来,清军都紧咬不放。现在他们停在这儿半天了,清军不可能没赶来。

    想到这,他心里就升起一阵担忧。生怕清军又使什么出其不意的诡计!

    回到营帐,刚想把这消息说给使者大人听。却不想使者大人正和吴八月、吴半生、吴廷举等人围在一起,指着桌上放大版的黔桂地图,探讨着当前形势。

    见他进来了,众人立即停下话头,纷纷向其看来。吴八月第一个招呼道:“石大哥,快过来,我们来说说怎么利用这大好机会。”。

    眼见石柳邓面带疑惑,吴八月就立即解释他听。

    原来,刚刚有探子来报。清军大将福康安,突发恶疾,在行军途中病倒。紧追不舍的清军,才停下脚步。目前福康安的军队,就停在了桂黔交界的荔波-环江一带。据埋伏在清军的教民透露,云贵总督福康安似乎是染了瘴气,才病倒的。

    这对起义军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石柳邓他们常居南方,自然知道瘴气的厉害。就是他们这些本地人,也常常因瘴气而死。更别说福康安这种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他们尽挑这些地方走,总算让清军中招了。

    得到的消息还不仅限如此!

    那得病的,不止福康安,还有他带领的清军。里面的士兵,大半是湖广平原地区的农家子弟,以及北方的满汉八旗子弟。

    既不熟悉这里的地形,又不习惯这里的气候。水土不服加上瘴气,已让清军非战斗减员两成。

    而另一大将--四川总督和琳,则带着大部清军,留在黎平。那是苗民、侗民的传统居住地,也是白莲教重点经营的地区。为了给他们分担压力,所以江夏就让一部分教民起事,拖慢清军的行程。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福康安是得不到援军了。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吉林小刀客、天星月宗、167爱染167的推荐票。今天时间太紧,所以更得慢了,还请见谅。)

第一百八十章 苗民起义(三)——毒蛇

    于是石柳邓等人,纷纷请战。

    清军现在疫病缠身,士气低迷,正是出手的好时候。且一路上,他们被清军追得像丧家之犬一样,心里也早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有机会还击,怎能错过?

    白莲教教使徐澜也不拦他们,命令石柳邓、吴八月、吴半生、吴廷举四人,各带三千人,分四路向清军行进。

    不过在此之前,徐澜还让他们做了件事。那就是发动青壮男丁,在附近山林,多抓蛇蝎之类的毒物。

    因为桂黔之交的地界,山高林深。常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是蛇蝎等冷血动物,最喜欢的栖息地。像眼睛蛇、眼睛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有名的毒蛇,在这地界,都有分布。

    而现在又是七月下旬,正是万物疯长的夏季。所以蛇蝎之类的毒物,最为常见!

    用它们对付清军,主要是扰乱人心,加剧士兵的恐惧。并没指望能毒死多少人。

    这对从小生活在山林中的义民们来说,实在不是难事。毕竟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兼职猎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常常去山林寻觅野物。这毒蛇,也抓得不少。

    在当地义民的帮助下,他们很幸运的发现了一个蛇窟。粗略一数,足有上千条之多。再加上别的地方抓捕的蛇,共装了两百多只布袋。

    他也不耽搁,当日就命石柳邓等人,带着这些毒蛇,赶向清军营地。

    次日凌晨,义军紧赶慢赶,马不停蹄,终是赶到了目的地。

    那是位于庆远府思恩县的环江喀斯特地貌区,和贵州荔波喀斯特地貌区天然连成一体,将高原喀斯特过渡到低山丘陵喀斯特的完整生态体系,毫无保留的呈现了出来。

    所以在公元两千零七年,环江喀斯特与荔波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地。

    里面广泛分布着峰丛、峰林、洼地、谷地、洞穴等不同类型的喀斯特景观,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

    只是现在,石柳邓却无法体会身临其境的美!因为在他十里之外的地方,就是一片茅草屋围成的小山村,内里挤满了留着猪尾巴鞭子的清军。而在周围,则分布着各种奇峰异石,视野并不开阔。

    看来福康安病得不轻,否则绝不会在这种地方扎营。毕竟稍稍有点经验的主帅都知道,这地方,最适合偷袭。

    默默打量了一会儿,石柳邓就悄悄退了回去。

    还记得临行前,使者大人特意嘱咐过他们。反击清军,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切莫正面交锋!毕竟义军和清军的实力差距太大,人数也不占优。正面交锋,很难讨到什么好处。

    因此直到太阳下山了,他才在当地义民的带领下,带着休息好的义军,陆续进入一个地下洞穴。由于清军占据了当地毛南人的村庄,军纪又松弛,什么jian·yin掳掠,时有发生。所以村里的毛南人,都迫不得已逃到附近的山上,躲避兵灾。

    当石柳邓说明来意,让其帮忙后。当地的毛南人,马上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到了洞内,越往里走,钟乳石就越多。奇形怪状的,让人好生奇怪。且这些钟乳石有倒挂着的,也有直立着的。在火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这让他想起了传说中的东海龙宫。但他听使者大人说过,这石头是一种名为石灰岩的物质构成,乃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不是什么龙宫。

    就这样弯弯绕绕了小半个时辰,领路的毛南人才停下脚步。石柳邓也摆了摆手,让行进的义军队伍,停了下来。

    便听毛南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再往前五十里,就是出口了。那里紧靠着我们村子。”。

    石柳邓马上命两个义军,前去查探。没多久,两个义军就回来禀告说,那里确实靠着村子。

    他便让人在地上洒上硫磺,再将带来的毒蛇,一袋袋的挑进来。当准备完毕后,打开袋口,一团团盘根错节的毒蛇立即散开。但一嗅到硫磺的气味儿,就一股脑儿的向对面的出口奔逃。

    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毒蛇,不免目瞪口呆。那领路的毛南人,也是吞了吞口水。想着自己要是被这么多毒蛇缠身,瞬时吓出了冷汗。

    当最后一条毒蛇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后,石柳邓的神情,也变得冷峻起来。毒蛇最喜欢血·腥气儿,而清军又那么多人染病。这血·腥气儿,自不会少了。

    那么,清军的营地可就热闹了。

    回到地面,吴八月他们听到已放出毒蛇后,也一个个喜形于色。全都磨刀擦掌的,等着大干一场。

    时间缓缓流逝,本就黯淡的天色,也迅速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滴答滴答,毛毛细雨跟着从天而降。这山里的天气就像婴孩的脸,向来是多变的。白日里的燥热,也随着雨声一起,逐渐消退,继而转凉。

    地上,毛南人的村庄。数千帐营帐将村庄团团包围。除了一些有身份的将领可以住进村里,其他人,都只能住进简陋的营帐。橙黄色的火把汹汹燃烧着,点亮军营各处。但在雨水的洗礼下,火光越来越小,最后终于熄灭。

    于是整座清军营地,都和黑暗融为一体。

    此时村子的西北角,数顶硕大的帐篷连成一片。这是安置染病士兵的营帐,里面除了连绵不断的咳嗽声,有气无力的哀叹声,便再没有多余的声音。

    清军小兵胡狗剩,就守在营地外面,听着内里的人声和外面的雨声,心里情不自禁的有些难受。他是湖北武昌人,爹死得早,只有一个守活·寡的娘。在一个满人地主家洗衣服,将他含辛茹苦的拉扯大。

    因年龄相近,他就成了那家满人少爷的跟班。只是那少爷从小就是个惹事生非的性子,长大后,更是变本加厉。有一次惹上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被发配充军。

    那满人老爷心疼自己的儿子,就疏通了关系,让他代替。本来他也不愿,但那满人老爷承诺,会好好待他娘。否则就将他们赶出家门。

    现在的世道,讨口饭吃很难,他又没什么糊口的手艺。便在满人老爷的威逼利诱下,答应了下来。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苗民起义(四) ——大火

    也不是知不是运气太差!他刚入伍没多久,就碰上苗民起义。被湖广总督带着,来到了这么个满是瘴气的地界儿。还好他命大,没有染上瘴气,否则就和里面的兄弟一样,躺着等死!

    他可听说了,已经有将军建议,将这些染病的士兵赐死。据说是为了防止病气儿过给别人。

    对此,他没什么意见。那些将军都地位甚高,要他们这些小兵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即使要他们死,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儿。

    或许是里面的人声太悲凉,也或许是外面的雨声太沉重,让他心里越来越堵得慌!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让他直踹不过气儿来。

    正是这时,一声惨叫忽然划破夜空。胡狗剩立即从自己的思绪中脱离出来。

    “大牛,怎么了?”,他紧张兮兮的问着旁边的秦大牛。这是和他一起入伍的新兵蛋子,麻城人士。脑袋有点简单,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根筋。

    “好-好-好像是这里面!”,秦大牛愣头愣脑的指着身后的营帐,面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惊慌。就连身子,都在控制不住的颤抖。毕竟他们一路上,都在追击苗民。虽然辛苦,但也没有发生战事。算起来,他们完全没上过战场。

    现在听这惨叫声,他们马上就想到了老兵说的‘敌袭’!再看这这黑灯瞎火的,敌人在暗,他们在明。要是一不小心,小命说没就没了。

    正越想越怕的时候,又有数声惨叫响起。胡狗剩这回可听清了,就是来自身后的营帐。

    这么大的动静,也惊醒了守夜的将领。他也以为有敌人偷袭,便立即让睡梦中的士兵起来,准备迎敌。

    一时间,兵营就热闹了起来。

    而胡狗剩和秦大牛则十分小心的掀开营帐,动作轻缓,像是怕碰坏了什么宝贝。探进半个脑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转。发现营帐里咳嗽声、哀叹声也停了下来。

    这诡异的静谧,让他们的汗毛都倒竖了起来。一些患病的士兵看到他们,都费劲的抬起手臂。嘴巴微张,想说什么,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对生的渴望。

    胡狗剩和秦大牛却不敢靠近他们。毕竟这些人都患了重病,很难说不传给他们。要不是为了找出隐藏的敌人,他们是绝不会进来的。

    所以两人故意忽视这些人的目光,躬着身子,步履谨慎。同时将长矛握在胸前,防止不测。

    忽然,右手边靠近营帐那头的士兵,发出一声闷哼。两人立即走了过去,才见那士兵双腿抽嘘,面色青紫,像中了魔怔一样。胡狗剩用长矛捅了捅那人的身子,发现抽嘘依旧。他便凑近些,想瞧个清楚。但突然大叫一声,坐倒在地。

    秦大牛还想问他怎么了,抬头一看,也吓了一大跳。因为那士兵的脖子上,缠着一条手腕粗的大黑蛇。在泛黄的油灯下,双眼反射着冷冷的幽光。

    嘶嘶嘶···

    大蛇被胡狗剩的惊叫激怒,吐着性子,脖子高高耸立着,迅速鼓胀起来。

    更令胡狗剩他们恐惧的是,越来越多的毒蛇,慢慢从士兵身上爬了出来。靠营帐那边的六排士兵,基本被毒蛇淹没。

    如此恐怖的景象,胡狗剩他们,还是第一次瞧见。让他以为,营帐里混进了蛇妖。

    且这些蛇的种类,也比较复杂。只初略一数,最少有六七种。秦大牛认识其中的竹叶青,顿时惊吓出声。因为这是有名的剧毒之蛇。

    可能是感受到了威胁,十几条剧毒之蛇开始离开患病士兵的身体,向他们爬来。其它患病的士兵,也都发现了这些毒蛇。顿时顾不得虚弱的病体,惊叫出声。很多人,都想要站起身来。但酸·软无力的身体,让他们有心无力。但对于死亡的恐惧,还是驱使着他们拼着最后一口气,艰难的向营帐外爬去。

    这嘈杂的环境,让毒蛇都发了狂。一个个士兵,先后被毒蛇赶上。然后扭曲着毫无血色的面庞,发出最后的惨·叫。

    胡狗剩他们真是吓得不轻,不敢多待。踩着士兵的病体,快步向帐外跑去。秦大牛知道蛇怕火,还顺手拿上一盏油灯。

    当有惊无险的跑到账外后,身后的营帐,已燃起汹汹大火。

    但到了外边,耳边的惨叫声不仅没停歇,反而还强盛了百倍。因为周围的数座营帐,也都燃起了滔天大火。士兵们全都仓皇的奔逃着,脚下则有数不清的毒蛇在游走。时不时的,就有人大叫一声,仓皇倒地。

    不仅胡狗剩他们没见过这么多毒蛇,清军大多数士兵,也没人见过。其实这是因为患病的士兵都安置在这里,所以此地的血·腥气儿最重。因此吸引了大部分毒蛇,遭受的蛇灾也最为严重。

    而村中唯一一间砖瓦房内,湖广总督福康安正面色蜡黄的躺在床榻上,两眼浑浊,显然被瘴气折磨得不轻。这原是村长的房子,在村里地位最高,所以清军便将福康安安顿在了这里。

    听着外面惊恐的喊叫,他浑浊的双眼,瞬时迸发出少有的神光。这时有将领一脸惊色的跑进来,说营地里,进了蛇妖。

    福康安艰难的支起身子,怒斥将领妖言惑众。

    但那将领却极为认真的解释道:“真的是有蛇妖!否则外面不会有那么多蛇,简直到了数不清的地步!”。

    正说着,房梁上突然掉下一条竹叶青。这把将领吓了一大跳。福康安也吓得吐出一口淤血,身子一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焦急的将领立即抽出腰间的宝剑,唰唰唰···寒光闪闪,竹叶青被斩成数段。

    此刻外面火光冲天,那炽热的高温,不等雨水落到地面,就被蒸发。而营帐又分布得比较紧密,所以一处起火,全受牵连。又因为蛇灾,众人只一心想着逃离此地,根本无心救火。

    致使火势越烧越大,被围在中间的村落,也无可幸免。

    正守在不远处的石柳邓等人,立即生出报·复的快·感。如今出村的几条小道,都被他们义军守着。如果这些士兵敢来,那就是羊入虎口了。

    像是和大火斗气一样,天空的雨势在渐渐减小后,又陡然变大。稀里哗啦的,直接演变成倾盆大雨。汹汹大火,也终是敌不过雨势,迅速熄灭。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dir0001、亚历克斯波耶、wingzero、火焰龙刀、水瓶座的风向、1310灵狼的推荐票。)

第一百八十二章 苗民起义(五)--收获

    在这大雨中,胡狗剩和秦大牛二人,随着大部分惊慌失措的士兵一起,向着村外奔逃。他们心里实在怕极了!所以一心想着,离开这个满是毒蛇的噩·梦之地。

    这期间,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加进来。他们脚下也是软绵绵的,不知踩的是蛇还是尸·体。不过他们不敢低头去看,也没时间去看。害怕晚了一步,就被正在作乱的蛇妖抓走。

    此时雨势又是那样大,砸在人的脸上,竟像小石子一样,有些生疼。这还是胡狗剩头一次觉得疼的感觉真好。因为那样的话,才不会像死人一样,什么都感受不到了。

    当他们跑到两个峰丛形成的隘口时,前面忽然火光一闪。便见一堆人举着火把从峰丛后走了出来。有人还想继续往前冲,那堆举火把的人,却突然举起长长的火铳。

    瞬时砰砰砰的声音响个不停,像是炒豆子一样。

    跑到最前的几人,立时噗通倒地。借着火光,胡狗剩目睹了那几人死去的全过程。在雨水的洗礼下,喷涌的鲜·血尽数沁入湿漉漉的地面。

    这下,所有人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这样的场景,并不只在这里上演。在村子连通外界的各处出口,都不断有士兵被枪·杀,然后在死亡的威胁下,束手就擒。也是大明生产的火枪质量过硬,否则在这倾盆大雨下,早就变成了哑枪。

    不过义军配备的也不多,总共也就六十来支。分发下去,连义军总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也没关系,这批火枪手也是白莲教特地派过来的。当地的苗民,根本不会使用火枪,给他们也没用。

    到了天亮时,大雨也早已停歇,山间开始升起白茫茫的雾气。抓了一夜俘虏的石柳邓他们,也顾不上休息。带着义军,进入村落。

    只见有大半营帐被烧毁,一具具或仰或躺的尸体散落其间。有被烧死的,也有被毒蛇咬死的。更多的是被人活活踩死!毕竟昨夜光线很暗,士兵们又很恐慌。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被踩死也是常态。

    而在这些尸体上,还散布着一条条毒蛇。有不停游走的,也有静止不动的。也不知是装死还是真死。

    被围在营帐中间的村落,也毁了大半。特别是最外围的房子,都被大火烧毁。一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毛南人,看着村子被毁成这般模样,控制不住的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火烧起来,就不再被人所控制。要不是昨晚雨势变大,这里可能什么都不会留下。

    但说到底,还是石柳邓他们引起来的。所以他派人跟毛南人的村长说,如果愿意跟他们往南边走,那日后义军安定下来了,定然会补偿村里的百姓。

    反正家也没了,一点家当也跟着烧光了。留下来也是一无所有,还不如跟着义军争个出路。村长便答应下来,愿意带着村民,跟石柳邓他们南下!而且他们也怕清军报复!毕竟他们是为义军带过路的。一旦查出来,就是从·贼!

    那可是重罪!无论如何,都免不了死罪一条。

    当下石柳邓就让他们和义军一起,打扫战场。如今义军什么都缺,大到住的帐篷,小到穿的衣服。什么针头线脑,都是义军极端紧缺的。

    所以打扫的人也都非常仔细。清军的衣服,全都剥了下来。小到一块碎布,也拾捡起来,拿回去缝补衣服。

    尽管烧焦的死尸、或死未死的毒蛇遍地,但义军的胆子都不小。就在这死·尸堆里,翻翻找找,搜罗用得上的东西。

    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义军在双手双脚,都抹上了硫磺。

    这法子果然奏效。很多藏起来的、装死的毒蛇,嗅到这个味道后,都主动游走了。义军也不客气,发现一条,打死一条。按照石柳邓的吩咐,将蛇尸收集起来,带回去做蛇羹汤。

    一路上,义军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每天一顿干的,两顿稀的。那硬得咯牙的窝窝头,还算是好的。至于肉,则极端少见。除了偶尔打到几只猎物,见到了一星半点的油性。其它时候,连肉面都没见着。

    这毒蛇虽然毒,不也是肉么?只要能吃,不死人,义军都来者不拒。

    当然,清军营里还有其它的好东西。比如甲胄和兵器,这都是义军所急需的。也正好将他们破烂的衣衫换下来,穿上这甲胄,拿着这兵器,整个人也威风了不少。

    免得看上去像是一群舞刀弄棒的叫花子。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村子中间的营帐里,发现了大批粮草。看这规模,足够他们八万军民,吃上七八天。要是紧着点,还能多吃几天。这得感谢昨晚的雨下得及时,且这粮草存放的地方也比较恰当。否则早化为焦土。

    而营帐里,除了粮草外,还有数百只活蹦乱跳的羊,近百只体型粗壮的牛,千余只无主的良马。它们都被圈养着,避免了沦为烤肉的下场。

    在这营帐旁边,还有一个存放火器的营帐。里面有数尊大清产的红夷大炮,乃是乾隆三十八年建造的,有十几年的时间。但看上去,仍有半成新。

    这让石柳邓欣喜不已。他可是听使者大人说过,这火炮是攻城杀敌的利器!要是为义军所用了,那面对清军,也不用这么躲躲闪闪了。只是可惜的是,这火炮太笨重了。搬动起来,既费力气又费时间。再加上这里的路况也过于差强人意,石柳邓便只能让人将火炮尽毁。

    当一切搜罗完毕后,石柳邓他们,带着一万二的义军,押着近一万的俘虏,背着沉甸甸的物资,浩浩荡荡的返回隘洞镇。这俘虏中,也不尽是清军。有五千余人,是征集过来,运送物资的民夫。不过和清军一起被抓到了,那就只能成为俘虏了。

    另外有部分人逃到了这附近的荒山溶洞。毕竟连通村外的路,不止一条。石柳邓他们又考虑到人力和安全,就只能把手各个主要出口,不可能面面俱到。再说昨晚黑灯瞎火的,抓捕起来,也麻烦。

    等回到隘洞镇时,白莲教教使徐澜也非常激动。尤其是看到石柳邓带了这么多物资回来,心里也松了口气。这八万多人,每天只吃一抔米,加起来,也是海量。

    而他们现在所储存的吃食,只够一两天。距离下一个接济点-篆里四都(巴马),还有千余里。那里有白莲教和天地会囤积好的粮草,等着他们顺路来取。这也是他们早就制定好的接济策略。但以现在的速度,一两天时间,是肯定赶不上了。

    正是这个原因,让他一直愁着睡不着觉。

    好在石柳邓的归来,恰好解了燃眉之急。

第一百八十三章 苗民起义(六)--吃饱

    由于在他们之前,义民就全部过了红水河。所以义军也不耽搁,就在当夜,赶到了河对面。

    接着又在徐澜的安排下,义军将带回来的清军营帐发放下去。义民们,也不用露宿野外了。只是人有点多,而营帐,又太少。使得一个营帐内,挤了三四百人。

    这还都是一些妇女儿童。那些青年壮丁,仍然在野外凑合。

    安排好后,徐澜又特意下令。为了庆祝反击清军的胜利,决定让所有军民,大吃一顿。这消息,立即引得全体军民欢呼。那些神情麻木的义民,脸上也显出少有的激动。

    于是一大早,一锅锅冒着热气的大锅饭蒸煮出来,粘稠的稀粥,每人打一大碗。再配上拳头大的馒头,吃得人心满意足。那碗底,都被人添得干干净净。

    下午则是蒸好的玉米棒子,金黄金黄的,香气匍匐。每人发两根,不分男女老幼。让一些孩子多的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小孩子吃不了那么多,剩下来的,可以留着下顿吃。

    再配上混着蛇肉、羊肉、牛肉的三鲜肉汤,每人碗里,最少有一块肉。到了这时候,很多义民,都开始跟掌勺的师傅套近乎。让其一定要打肥肉,不要打骨头。

    但这是不可能的。汤里有那么多骨头,总会不留神的打给别人。所以徐澜就让掌勺的师傅们,在打给骨头时,多给一块小肉。

    这又引得很多人转变口风,嚷着要骨头。

    那些参军的义民,则完全没这个顾虑。吃的是干米饭,馒头、玉米棒子、肉汤也都是双份。只叫他们吃个八分饱。

    南下的这些时日,众人都是吃不饱、睡不好,风餐露宿的,还是头一次,吃得这么好。弄得有些节约的妇女,愣是舍不得吃,留着下一顿。

    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是永远不会体会到吃饱的好处。

    所以人们吃完后,砸吧着嘴。露出白白的牙齿,和黑黝黝的脸,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大家又围着篝火,唱着歌,跳着舞。壮民向来是喜欢唱山歌的,而且唱得还不错。后世不是还出了个刘三姐么?而苗民的歌声虽没那么有名,但也不差。敞开喉咙,嘹亮得很。还有一些汉人、毛南人、土家人、瑶人,都加入进来。

    虽没有好酒助兴,但大家兴致高。手舞足蹈的,尽情歌唱。将一路上的心酸与疲惫,都化成醉人心悬、鼓舞人心的乐曲。也是一路上精神绷得太紧了,这么一放松下来,很多人都变得有些疯狂。

    只是大部分义军都没参与进来,他们守着营地周围,时刻警戒着,守护所有人的安危。

    看着大家其乐融融的模样,徐澜的眼角,竟有些酸涩。他其实算不上情报司的特工,而是和廖青他们一样,是负责情报司运转的官方人员之一。

    在情报司内部,除司长和副司长以外,下面又划分成六个处级部门。分别是掌管情报搜集、统计、分析的三个内务处,以及特工培养、任务指派和特勤特派的三个外务处。他就是特勤特派处的处长。

    所谓特勤特派,其实就是一种救火员的身份。哪个处少了人,或者短时间内,工作量很大,缺少人手,便派特勤特派处的人暂代。也被情报司内部戏称为‘二特’。

    平时的时候,‘二特’的作用不显。但在关键时刻,‘二特’就体现了出来。套用一句玩笑话说,‘二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这不,苗民南下就是一件大事,大明国内也非常重视。但人手紧张,便让他这个‘二特’处长亲自出马。联络了江夏,交代下一步任务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了白莲教的使者,地位在江夏之下。

    从情报司出来的人,身份总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他也不在意这短时的地位之别。

    说实话,刚一接到这个任务,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怎么说,他都感觉自己像是救世主,像那万人敬仰的英雄一样,带着陷入苦难的人们,走向光明。

    但真正接手苗民南下后,他才发现救世主不是那么好当,英雄也并没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和敬仰。特别是清国艰苦的生活条件,简直刷新了他的下限。本来他也以为,自己刚来澳洲时,已经过得够苦了。但和这些义民在一起后,才知道日子还能过得这么苦。

    饭不能管饱,衣不能蔽体。这样的生活,直叫人绝望。但这些义民像是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尽管一路上道路难行,但谁也没喊累,更没人想留下来。为的是进入白莲教宣传的人间天堂--大明!

    特别是那句‘耕者有其田’,让这些义民们,都趋之若鹜!

    待大家跳累了后,伙夫们,又呈上白日剩下的骨头混合着大米熬煮成的稀粥。每人还有一个窝窝头。一直以来,众人都只有两顿吃的,所以大晚上,突然有了第三顿,让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一些早就睡着的孩童们,也在大人的提醒下,起来领吃的。然后安然进入梦乡。

    次日启程时,义民们也不向前些日子,那么无精打采的。可能是吃到荤腥的原因吧,看上去,多了几分朝气。

    而在义军向南进发时,四川总督和琳,也带着七余万清军,赶到了思恩毛南人居住地。他在黎平被不明势力偷袭时,就接到了福康安病危的信笺。担心出事,他留下部分将士,剿灭不明势力。然后再带着另一部分人,青壮从简,马不停蹄的赶到福康安扎营的地点。

    但他还是来晚了,除了一地的灰烬,便再没有其它。之后有很多失散的士兵找了过来,只是没有福康安的消息。这让他忧心不已!直到一个躲在地洞的将领走了出来,说是福康安已经病死了。

    和琳起初还有些不信。但在地洞里,看到福康安冰冷的尸身后,他才不得不相信。立即将清军大败,总督身死的消息,写成折子。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同时将失散的兵丁重新整为一营,继续追击苗民大军。

    (谢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我会飞吗,鱼、766撒旦的推荐票)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王之死

    越南,顺化。95年以前,这是西山朝的国都。但在95年以后,就变成了阮朝的国都。尽管国主变了,但顺化城的模样没变。只是城内的财物已被大明搬空,连百姓都换了一茬。

    如今已是嘉隆元年,阮福映成了越南国主。总体来说,他还是比较信守约定的。在上位后,就遵照之前答应大明的条件,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大明商人自由经商。但有一条他没答应,那就是将港口租借给大明。

    这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他对大明心生警惕!毕竟大明之前攻占顺化时,所展现出的实力,让他暗自心惊。且以大明的发展轨迹,完全就是一部扩张史。连那么厉害的西方人,都被大明逼成这样。如果有一天,大明要对越南不利,那还能保住越南么?

    这个答案不用明说,心里就已自明。

    二来是大明租借的条件,有些强人所难。不但在租借的港口内,实行大明的严刑峻法,还要在港内驻军。越南朝廷,在当地完全没有管辖权。这是变相的,将港口割让给了大明。尽管大明是给租金的,而且价钱也不低。但割让国土这事儿,听起来实在不光彩。阮福映刚统一越南,正想励精图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自然不想把割让国土的骂名,背负在自己头上。

    于是他就想半拖着,好让大明知难而退。

    但大明好像早防着他这一招。竟然在攻占顺化时,派出了一支军队北上。启用当地西山朝的文臣武将,占据了广阔的红河三角洲。这可是越南北方最重要的粮仓,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被大明占据后,每月来往的大明商船,都是空船而来,满船而归。不仅搬空了当地的粮食,还移走了当地的百姓。

    且多年的内·战,已让越南国内,民生凋敝,人口锐减。如今再让大明这么搬粮搬人,就等同于在越南心头割肉。阮福映知道这事,也是气急。

    所以他又派人和大明使节谈判,让其交还西山朝降将,退出红河三角洲。并答应租借商量好的港口,只是不能在港口内通行大明的律法,也不允许大明驻军。

    这样的条件,大明显然不答应。

    不过为了谈判继续,大明也没一口回绝。而是将租借的港口由一变五。按照后世的称谓,从南到北,分别是头顿市、归仁市、舰港市、清化市、海防市。在实行大明律法、驻军的条件上,依然毫不退让。

    当下除了归仁还有点城市的样子,其他地方,都和小渔村差不多。和肥沃的红河三角洲相比,这些地方,简直不值一提。但看到大明竟将这些地方的名字都取好了,阮福映心里就有些不痛快。再深想下去,他更是觉得大明图谋已久。

    特别是那舰港,就在顺化的南边,相隔不到一天的行程。如果大明骤然发难,那西山朝的围城之困,岂不要在他的身上重演?而且红河地区,本就是越南的国土。大明还回来,也是天经地义。凭什么还要越南拿五处海港来换?可是他似乎忘了,实现自己所做的承诺,不也是天经地义么?

    大明这样做,也是他食言在先!

    抱着这样的心思,谈判也不了了之。于是阮福映想到了找帮手。就像他当初被西山朝压着打,找大明扶持一样。现在为了将大明赶出越南,他想到了东边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人和南边马来半岛的英国人。

    这两国正和大明在南洋斗法,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如果他稍稍向这两国靠拢,那大明的姿态,必定会放低一些吧?

    因此他就命令信得过的臣子,主动去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和英国人与西班牙人接触。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大明在他登基称帝后,就已经计划着,让他去西天见如来佛祖了。所以在他身边,安排了许多情报司的眼线。就连朝中的官员,也被大明收买了不少。

    这与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接触的消息,也被大明第一时间截获。致使针对阮福映的暗杀计划,进一步加快了。

    到了七月二十八日,午后。天空隐约传来嗡嗡嗡的雷声,一直鼓噪的蝉鸣,似是被雷声惊吓到了,终于停歇了下来。空气中也透着一股让人踹不过气的闷·热,殿内放置的冰块,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成一滩温水。

    批了一上午折子的阮福映,也有些乏了。让侍候的太·监去传膳,并让打扇的下人用力些。再敞开贴着胸口,被汗水寖湿的衣襟,好让自己好受些。

    这时,一个身穿越南传统服饰的宫装丽人,挽着食盒,巧笑嫣然的走了进来。那粉·嫩色的奥戴,与清国的旗袍十分相像。不仅将她的贵气显现出来,还将她衬托得更加端庄秀·美。

    “香嫔!”,阮福映看到宫装丽人,疲惫的老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这是他登基后,太子敬献给他的女人。不仅长得肤·白貌美,还身带异香。让人闻之,不自觉的心神宁静。

    饶是他到了不惑之年,自以为看淡女色。也不由得对香嫔多看重几分。所以还未生·育,就将其封为香嫔。并准许她随意出入这里,可谓圣宠优渥。

    “陛下!”,香嫔用勾人的眼神,羞·答答的看了阮福映一眼。声音又酥又柔,好似三月的春风,把人的心都要融化了。坐到阮福映的身边,打开食盒,柔声道:“我看这天儿热得紧,就命膳房的人,做了一碗绿豆汤。放在冰窖里凉了一会儿,最是解热。”。

    说着,就用小瓷碗,呈了满满一碗,递到阮福映跟前。旁边的太监,立即上前。用银针在碗里沾了一下,见无色后,才小心的退了回去。

    见香嫔如此善解人意,阮福映也大为高兴。顾不得炎热,就把香嫔搂进怀里。然后要对方喂给他喝。

    故意白了他一眼,香嫔才动作轻柔的端起瓷碗,送到他嘴边。咕噜咕噜,看着他挪动的喉结,香嫔的嘴角,愈加上扬。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国王之死(二)--雷雨之前

    “陛下,还要不要再来一碗?”,香嫔放下瓷碗,甜腻腻的问道。阮福映的呼吸瞬时粗重起来,屏退左右。眼中的情·欲之色,溢于言表。

    但香嫔却一把推开他,站得远远的。

    见此,阮福映会意一笑,还以为香嫔是要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正要站起身来,胸口却陡然一痛。整个人也身子一软,忙坐回床榻。

    惊疑间,嘴里开始流出温热的液体。紧接着,他的眼睛也酸·涩起来,流出血泪。用手一抹,手心瞬时被乌黑的鲜血染红。这才意识到,自己中毒了。

    “你-你-你--?”,阮福映瞪着大眼,声音拖得长长的,不敢置信的看着最宠爱的香嫔。在这之前,从来都只有他杀别人,夺别人性命。当死亡降临到自己头上后,他也和常人一样,暴露出了内心的惊恐与害怕。

    见此,向来温柔的香嫔,也收起了脸上刻意伪装的柔情。双眼中,透着一股让人陌生,又令人胆寒的冷意。对于这种眼神,阮福映并不陌生。很多次,他都是这样夺了别人的性命。然后静静的,冷漠的看着别人死去。

    只是想不到,当别人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时,死的是自己!

    先前为他试毒的太监,也悄无声息的从帷幔后走了出来。撕下面具,露出一张让他极端陌生的脸。难怪试不出毒,原是早就里通外和好的。

    在他弥留之际,香嫔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让他做了个明白鬼。柔声道:“只有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帝·王将相死了,我们安南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瞧着阮福映逐渐涣散的瞳孔,她又加了一句:“挡大明者死!”。

    阮福映这才呜咽一声,从床榻上翻倒在地。那满脸的血污,已模糊了他的面容。一般的女子,肯定会害怕。但香嫔是经过培训的特工,见惯了生死。不但不害怕,还十分享受的看着这一幕。

    几百年来,安南无论谁统治,百姓的生活,都是穷苦不堪。本来她也以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但跟随家人,逃难到大明后,她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过得这么充实又满足。没有饥饿,没有压迫。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每个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男女,都可以去学堂识字读书。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被她誉为天堂的地方。

    所以即使她是安南人,也愿意接受安南被大明统治。而这新国主,想要阻挡大明的脚步。那她作为大明藏在黑暗中的屠刀,只能斩除这个阻碍了。

    将尸体藏好,香嫔才打开门,让宫女、太监们走了进来。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大明埋伏下的暗桩,一进来,就猝不及防的关上门。将不是同一个阵营的宫女、太监杀掉。

    尽管这些人大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也是可怜人。但这个时候,一步都不能走错。所以该牺牲的人命,只能牺牲了。

    当殿内恢复如常后,太子阮富景和元功高皇后陈氏、承天高皇后宋氏兰,都先后赶到这里。他们是被太监假传口谕,引过来的。既不知道丰功伟绩的阮福映已死,也不知道自己就要大祸临头。

    眼见重要的人都到齐了,香嫔才从幕后走到台前。

    “两位姐姐,太子,陛下可是等你们好一会儿了。”,香嫔巧笑道。

    元功高皇后立时柳眉倒竖,眼角的鱼尾纹,也骤然加深了不少。喝斥道:“见到我等,还不快快行礼?”。这元功高皇后气量很小,己下又没有皇子,所以最看不得别人得宠。且香嫔又是太子敬献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子那边的人。所以她最不喜欢香嫔。无奈自己年老色衰,已没那个争宠的资本。便自持皇后的身份,没少刁难香嫔。

    这番态度,也是最正常不过了。一旁的掌宫丫鬟,最会看皇后的脸色。见香嫔迟迟没有反应,跟着怒骂道:“大胆贱·婢,难道听不懂皇后的话吗?”。

    太子阮福景想说几句解难的话,却被承天高皇后拦下了。当初香嫔还是她强逼着太子送进宫的,为的是讨阮福映的欢心,保住太子之位。但她看太子瞧香嫔的眼神,就知道有那心思。所以她对香嫔的态度,也极为冷淡。

    对此,香嫔又何尝不知道。只是在这母子俩利用她的时候,她也在反过来利用这俩人。毕竟要不是他娘俩,自己还没个合适的由头进宫,也成不了今日的‘香嫔’。

    想到今日就能完成任务,立下大功,甚至成为梦寐以求的优秀特工,香嫔就不自觉的笑出声来。元功高皇后看着,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挑衅。使了个眼神,丫鬟就气势汹汹的走到香嫔近前,抡起袖子。大声喝骂着,就要给香嫔掌嘴。

    可下一秒,两位皇后、太子、随众、包括那个嚣张的丫鬟都惊呆了。因为一向温柔示人、看似弱不禁风的香嫔,竟然一手掐住了丫鬟的脖子。然后不等众人反应,就将丫鬟从地面拎了起来。再猛然摔向石柱,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接着手里多出一把雪亮的匕首来,手起刀落,划破了丫鬟的颈脖。那鲜·血像地底涌出来的温泉,止不住的往外淌。丫鬟则睁着大眼,捂着喉咙,至死都难以相信所发生的事。

    直到轰隆一声,酝酿多时的雷声终于响彻天地,众人才从惊诧中唤醒。太子像是第一次认识香嫔一样,颤声道:“你-你-你到底是谁?”。

    元功高皇后则指着殿内的丫鬟太监,让他们抓住香嫔这个疯女人。可惜的是,丫鬟太监都拿出和香嫔一样的匕首,露出和香嫔一样的表情。那样的不近人情,那样的冰冷刺骨。

    承天高皇后机灵,挺身而出,让太子赶紧往殿外逃。但不知何时,殿门已被一根大横梁架着,一时半会儿,是打不开了。

    而香嫔,则带着冷漠的宫女太监,慢慢向他们围了过来。

    在死到临头的时候,元功高皇后还可笑的扯着嗓子,大喊救命。但回应她的,只有更沉重的雷声以及越来越近、越来越刺眼的匕首。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在女生宿舍钓鱼的推荐票。)

第一百八十六章 国王之死(三)--鹬蚌相争

    一分钟后,殿内就多了七八具尸体。香嫔他们毕竟是特工,不是喜欢折磨人的变·态。所以也不怎么费尽心思的折·磨他们。且从时间上考虑,也需要速战速决。便刀刀戳进他们的心窝子,干脆利落的送他们归西。

    再撕下帷幔,盖住尸体。将殿内的灯油,全都泼洒在帷幔上。

    当火石擦出橘黄色的火花时,殿外也闪过一道蓝得发白的电弧。

    没多久,一团黑烟袭上高空。厚实的乌云,也被冲开一口大洞。殿内的大火,终是引起旁人的注意。

    就像一滴水误入油锅,瞬时炸开了花。宫里到处都是奔走的太监宫女。个个举着木桶、铁盆等盛水的器皿,急巴巴的往大殿赶。

    可是当下已是大火弥天。炽热的高温,让人根本不敢靠近。但知道皇上、皇后、太子都在里面后,内侍官和护卫统领,都强逼着宫女、太监、以及护卫们,靠近些救火。不过人力总是有限的,在大火面前,他们的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

    直到雷声不停的天空,猛然下起大雨。在场的人,才松了口气。正在殿外,哭哭啼啼的香嫔,立时诚恳的感激老天有眼。

    但她心里,却是冷笑不已。就算大火被瓢泼大雨扑灭了,在场的人也注定要失望。因为最先烧的,就是那些人的尸体。等着他们的,也只有面目不堪,无法分辨的焦尸罢了。

    事实上,也果真如此。在大火被扑灭后,殿内没有一人存活。甚至连谁是皇上皇后、男男女女都分不清。

    这让很多忠心的臣子,都嚎啕大哭。为皇上、皇后、太子的惨死,而伤心不已。全国上下,也都一片素裹。各个节日庆典、婚宴嫁娶等民间喜事,都要一律禁止。

    看上去,越南全国都沉浸在缅怀逝者的伤痛中。

    但这不过是表面现象。阮福映刚登基没几个月的时间,百姓对他的感触不深。尤其是越南北方,更对他无感。只是碍着官方的颜面,百姓们也不敢表现得太过习以为常。

    而官员们,也没那个时间悲伤。毕竟死者已矣,再沉寖在逝者的伤痛中,已没多大的意义。何况相比阮福映的死,眼下最紧要的,就是谁来继承皇位。

    本来阮福映立了太子阮福景,完全不用这些人操心继承人的问题。但太子也跟着被大火烧死,阮福映又没有其他旨意。大臣之间,便因支持的皇子不同,分成数个派系。

    按照排序,阮福映的第四子阮福胆,是最适合继承皇位。因为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已早夭。二皇子是太子,也死了。

    但扶持哪个皇子上位,关系到臣子们的切身利益。没有一番较量,是不可能那么容易妥协的。况且包括阮福胆在内的皇子,全都年岁尚小。这上位了,自然需要有人辅佐。

    当然,这只是嘴上说说。那么小的孩子,能懂什么。辅佐辅佐,实际上就是掌握国家大权。

    跟阮福映走到这一天的大臣,没哪个舍得权利。所以这些派系之间,基本不可能和解。

    大明的情报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命埋伏在越南的暗桩,齐齐出动。无论哪个派别、支持哪个皇子,无差别攻击。

    使得一连三四天,顺化城都血案不断。引得各个派系,间隙愈深,隐隐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许多平常百姓,也都瞧出了危险。个个收拾细软,举家逃离顺化城。一些流·氓地·痞,也趁势出来作乱。使得顺化城的治安,崩坏到了极点。

    各地封疆大吏,也趁着回顺化城奔丧的机会。带着重兵,返城支持自己心仪的皇子。

    一时间,越南各地兵马调动不断。每天都有军队,来到顺化城,驻扎在城外。

    这么多不同阵营的兵马聚在一起,是个人都看出情况不对。各方势力,也都暗暗忍耐着,积蓄实力,准备给对方来个致命一击。

    正是这个时候,大明的南洋舰队,优哉游哉的向顺化城赶来。

    早在情报司要取阮福映性命的时候,南洋舰队就离开新山镇,前往南海。虽然是在巴拉望岛、吕宋岛一带游戈,像是找西班牙的麻烦。但实质上,是在等越南这边的布局。

    如今越南各方势力,都已经大规模调兵,齐聚顺化城。正好给了大明一网打尽的机会。免得分得太散,打起来太耗时间。这也为阮福胆上位,操控越南,铺平道路。

    其实对此,张啸有些异议。可能是上次西山朝的不堪一击。让张啸以为,越南的国力,也就那样。无论换了谁,大明都可以直接碾压。他便觉得越南计划可以调整。待将阮朝各方势力一网打尽后,直接废除阮氏政权。把越南,纳入大明的国土范围内。使其成为南洋军管区的一部分。

    这个提议,确实让人很动心。可南峰、廖青以及张啸的铁杆盟友-刘卫国,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引起西班牙和英国的强烈反弹,致使南洋之战,提前爆发。毕竟大明现在,仍在积蓄势力,筹备物资,紧张备战。远没有达到可以开战的程度。

    所以他们需要往后拖时间!

    另一个是越南和暹罗隔得太近。在这局势趋紧的时候,突然把越南纳入大明的统治之下,会让暹罗警惕和猜忌。特别是发生了缅甸王子遇刺案后,大明和暹罗、缅甸三国的关系,已大不如前。

    如果再这么刺激暹罗,肯定加速关系的崩裂。那样的话,正中西班牙和英国的下怀。

    再者越南刚统一不久,根基未稳。推翻了阮朝,只会给其他反叛势力以可乘之机。大明也没有那么那种无私奉献,给别人做嫁衣的觉悟。若是接手后,得到的是一个四处反叛的烂摊子,也让大明烦不胜烦。

    甚至北边的清国。在知道大明拿下越南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出兵越南。毕竟大明已引起清国的注意了。

    综合这么多因素,还是扶持亲大明的傀·儡皇帝。再找愿意听大明使唤、和大明合作的人当辅臣,以幕后掌控的方式,间接控制越南。实为上策!

    于是张啸的提议,被无情的否决了。

    当然,这只是时机不对。等西班牙和英国被赶出南洋后,越南甚至暹罗、缅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国王之死(四)--渔翁得利

    顺化东南,约两百海里的水面。一排钢铁巨舰,正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向顺化城靠近。

    船舱内,张啸和刘卫国正指着摊开的顺化地图,研究着进攻策略。为了打阮朝一个措手不及,张啸和刘卫国他们制定了夜袭之计。这是从上次攻打西山朝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而且从海边到顺化城的路上,已被大明收买的阮朝官员把守。也不怕走漏了风声,耽搁了行程。

    可以说,这次攻取顺化,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到了晚些时候,夕阳从西边沉入大海。使得整个海面,都镀上了一层金光,耀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待凉爽的清风吹来,南洋舰队也越发靠近顺化城。站在甲板上的陈文纪,心里竟有些沉甸甸的。因为这勾起了他对西山朝的回忆。

    “当初大明,也是这般从海上过来的吧?然后用大炮,埋葬了我们的西山朝。”,他语气略显伤感的说道。

    站在他旁边的阮文名,立即捂住他的嘴,语气很重的斥责道:“你在瞎说什么?我们现在是大明人了!别再提那个落后、腐朽的朝廷!”。在大明进修了几个星期,他的西山朝,就变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

    陈文纪笑了笑,像是自语道:“是啊!我们已经是文明的大明人了,不再属于那个充满压·迫、剥·削的朝廷。”。字里行间,也带着官腔。

    自被带回南洋后,他们这些西山朝旧臣,就被单独流放越国岛。那本是一座无人的荒岛,他们成了第一批定居的岛民。位置应该在爪哇岛附近,但具体是哪里,他也不清楚。

    这岛屿的名字,也是他们自己取的!

    那里与世隔绝,大明只派了一百多位士兵驻守。不准任何商船、渔船靠近,每半个月大明会运来生活物资。就是一些简单的吃食,没什么其他的。

    会分给他们一点点,但只能保证不饿死,别想吃饱。如果想多要些粮食,就得自己掏钱买。那价钱,也贵得很。因为忍受不了当地封闭落后的生活条件,前半个月,就有几十人自杀。大明对此也不管不闻。死了就直接扔到海里喂鱼,想死没死成的,大明还会帮他们一把。

    也有人想偷船离开海岛,结果被抓到的人,全家被处死。也有人发疯了的,结果被驻守的士兵击毙。

    不到一个月,登岛时的两千多人,就变成了一千五出头。好在他对生命看得很重,表现得也比较配合。所以一个月前,大明突然派船过来,将他和家人接离海岛。阮文名跟他一样,表现得不错,所以也得以离开。

    到了新山镇后,他才知道大明让他们离开,是要将他们送回顺化。

    当然,送他们回去,不是将他们献给阮朝做俘虏的。而是让他们回去辅佐越南新君,处理朝政。很难想象,之前被他们认为死对头的阮朝,却成了他们辅佐的对象。

    不过他们心里清楚,这实际上,是为大明做事,给大明效忠。但这却是升官发财的好事。他们俩,想都不想的答应了下来。毕竟没人愿意回到那荒芜的海岛。

    此次南洋舰队突袭顺化,他们便跟着回来了。

    再回故土,两人也有颇多感慨。不过时过境迁,好多话,他们想说又说不出来。最后只有一声长叹。

    曾经的西山朝,如今的阮朝,都沦为了大明的踏脚石。

    这样想着,天色也暗了下来。两人正欲回到船舱,海上却突然划来一艘小渔船。看到上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两人就明白是大明安排在顺化城的探子。近些时日,海上经常飘来这样的小船,都是通风报信的。他们也瞧着习惯了。

    直到那船靠近大明将军和部长所在的战舰,陈文纪他们,才回到船舱歇息。

    而刘卫国和张啸,则从探子口中,得到了顺化城最新的消息。

    原来在情报司的挑拨下,今夜所有驻守城外的军队,都大规模入城。好像是准备斗个你死我活了。

    这可把张啸他们高兴坏了!

    先前他们还想着怎样才能处理掉城外的军队,又能悄无声息的入城。现在好了,这些军队自己进去了,他们也不用费那个心思。

    于是抵近码头后,被收买的阮朝官员。立即卑躬屈膝的迎上前,满脸赔笑着。张啸他们也不刁·难他,只说差事要是办得好,大明会有奖赏。

    一路小跑,大明军队来到顺化城外时,漆黑的夜空,已被燃烧的大火照亮。隔着城墙,还能听到里面的喊杀声。四个城门也都肆意洞开,竟然没几个士兵把守。大量背着大包小包的百姓,惊恐的从城内逃出来。也没人阻拦。

    看到全副武装的大明军队后,一个个吓得。像兔子一样,跑得飞快。接连问了几个百姓,都只顾着说饶命。最后大明士兵没法,威胁他们说,要是再答非所问,就把他们杀了。

    这才打听到里面的情况。

    却是各镇军队,已在外城打了起来。这汹汹大火,就是从外城烧起来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刘卫国就让大明军队,分成四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占领四处城门。有阮朝士兵、官员以及可疑的人出来,就抓起来。谁若反抗,就地格杀!

    等亥时一到,无论任何人,都全部抓起来。宁可抓错,不可放过。

    这次跟随南洋舰队来的雇佣军,只有爪哇一团。不过西山朝的降军,却有一万。后面还有四万,正从红河三角洲,快速向这里赶来。

    当初大明派一支军队北上,收编了不少西山朝降军。最后裁裁剪剪,留下了七万来人。他们不算大明的正规军,也不算雇佣军。待遇比雇佣军还低。

    收编他们后,大明就在抢占的红河三角洲分田分地,建成军屯。让他们边训练,边种田。收获的粮食,上缴半成,剩下的,留给自用。也节省了军费开支。

    这使得军屯发展得比较顺利。毕竟这些人在家种田的时候,有八成都交给了地主豪强。大明与其相比,就仁慈多了。

    只是在雇佣军眼里,这降军的待遇,实在差得可怜。致使他们也有了鄙·视的对象。免得正规军瞧不起他们的时候,只能干瞪眼。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围城

    在大火逐渐向顺化内城蔓延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溃军开始向城外奔逃。但他们惊讶的发现,城门外不知从哪儿来的一大波军容齐整的军队。举着火枪,面色严肃的盯着他们。

    有的人还想往回跑,结果城门上的守军、城门外的敌军,一起向他们开枪了。看着一地的死尸,没人敢轻举妄动。那些逃难的百姓,也乖乖的听从大明士兵的吩咐,束手就擒。

    等到了亥时,东城外,已用铁丝网围起了九个关押俘·虏的校场,占地共计一万多平方米。男女分别关押,无论是平民、士兵、官员,还是皇亲国戚,统统都关在一起。

    反正大明现在忙着抓俘虏,没那个时间甄别身份。

    在校场周围,还插了近千只火把,将其照得大亮透亮。边边角角,也都有驻守的士兵。另外还有一列列英姿飒爽的士兵不间断的绕着校场巡逻,谁若不老实,就当场击毙。

    于是铁丝网周围,堆了一地尸体,目测有两尺来高。这种血的教训,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俘虏们都老老实实坐在地上,宁愿挤着,也不敢靠近铁丝网。

    以目前的规模,校场内最少关押了十万俘虏。看上去,就像堆起来的沙丁鱼罐头,密密麻麻的,让人密集恐惧症都犯了。为此大明又用铁丝网围了六个校场,好缓解校场的拥挤状况。

    一些新的俘虏,也都送到这校场来。没过多久,四个校场,就已经饱和。

    这时从城内往外逃的,几乎没有平民百姓。不是达官显贵,就是溃兵败将。随着城内的火光变得晦暗,逃出来的人,也开始减少。

    刘卫国见此,知道时候差不多了。便留下五千人驻守在城外,命他们好好看着俘虏。另带两千雇佣军和六千降军。兵分四路,向顺化皇城挺进。

    和城外相比,城内的焦糊味儿,更加浓重。其中还夹杂着尸体燃烧后的怪味儿。经过鼻息,冲进肺腑,让人胃里止不住的翻江倒海。显然城内烧死的人不少,否则味道还不至于这么浓烈。

    雇佣军只对血腥味儿无感,不对焦尸味免疫。因此很大一部分士兵就受不了了。捂着嘴巴,大吐酸水。倒是被他们瞧不起的降军,神色淡然,极少有人不适。可能是经历的战事多了,也或许是见惯了这种味道,所以有些习以为常。

    这让雇佣军也憋了口气,愣是将到嘴边的酸水咽了下去,强装镇定。

    城内因为被大火烧过,所以从前的街道、街区啥的,全都面目全非。一路上都是焦黑的废墟,以及燃烧的火星子。有风吹过,黝黑的灰烬立即扑他们一脸,呛得众人止不住的打喷嚏。

    陈家胜作为带路的士兵,走在最前面。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塌败的废墟,也认不清地面。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上一跤。尽管这样,陈家胜也认得大概的方向。

    不过他曾经的家,却是在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心里虽有些伤感,但也没什么大的关系。毕竟他的家,已安在了大明的新山镇。那还是两个月前的时候,他跟着顺化城的百姓,一起乘船去了大明。

    初到当地,他们就像犯人一样。每一千人,以户为单位,住在一起。然后大明派过来一个队长,众人就都要听他的指挥,服从他的命令。

    于是他们整日都在一片很大的荒地上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还要学两三个小时的大明文化知识。

    虽然没有自由,过得也比较累。但他们吃得还不错,称不上很苦。若是表现得好的话,那队长还会给一些华元作为奖赏。而且队长还跟他们说过,只要他们安分的给大明种三年的粮食,这开出来的荒田,日后也会分一部分给他们,还允许他们自己耕种。

    只是这三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陈家胜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因为他除了经商,也没其他手艺。无奈之下,只能种地。可他之前根本就没种过地,这日子,过得他苦不堪言。

    好在这个时候,大明突然宣布征兵。而且征的还是在顺化城住了五年以上,年龄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并会读写五百个大明汉字的士兵。数量也很少,只招三百人。

    这个条件有些奇怪,也有些苛刻。毕竟他们只学了两个多月,时间也不多。很多人只满足了前两项,就被汉字给难住了。其实有的汉字他们也认识,也会写。但让他们用大明话来读,就比较强人所难了。

    陈家胜小时候家里有点闲钱,读过私塾。汉字认得不少,只是读起来有点困难。不过五百个最低要求,他还是勉勉强强的满足了。年龄和居住时限,也都符合要求。便幸运的成了三百个士兵中的一员。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成了爪哇一团的雇佣军后,他的妻子和孩子,都第一时间搬到了军属区居住。且等他的妻子身子养好了,就可以去大明安排的工厂做事。不用一天到晚的窝在田间地头种地。

    等大明官话学得差不多了,住的年头也合适了,他们一家人就可以申请国民资格,并有获得额外的加分。

    本来他是冲着不种地的好处去当兵的,没成想,好处竟有这么多。也让他暗自庆幸不已。

    思绪越飘越远,结果他一不留神的,噗通摔了一大跤。惹得后面的老兵,都在笑话新兵蛋子没用。连长王凯喝止了众人的嘲笑,转头对着一脸黑灰的陈家胜道:“你知道大明选你们是干嘛的吗?”。

    陈家胜立即弱弱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也是到了顺化城,才知道大明选他们,就是为了带路的。否则怎么只招收寥寥三百人。

    王凯也见好就收,让其继续带路。

    一路上,他们碰到的都是散兵游勇。往往没等他们开枪,那些人就跑得没影了。他们也不追击,毕竟他们的目的是内城。而且那些人总不是往城外跑的,那里自有人等着。

    待来到南城门时,城门紧闭,墙上守卫森严。好似发现了什么,有了防备。他们也不打草惊蛇,偷偷转了个圈,往东城门行去。结果那里也是同样的结果。

    最后到了北城门时,大将军刘卫国也在。等他们一来,八千大明士兵,一个不少的聚在城门外。

    原来大明军队入城的消息,已被阮朝的官员知晓了。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大明侯在城外等那么久,知道了也正常。

    所以正打得不可开交的阮朝官员,竟然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齐齐退到内城,握手言和。准备将大明赶出顺化后,再接着打。

    实在是大明给他们的压力太大,才让他们这些利益对立的阵营,走到了一起。

    刘卫国也不恼怒!反正上次围城,西山朝灭亡。这次围城,不过是历史重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阻碍,都会灰飞烟灭。

    他便让军队发动试探性的攻击,发现北城门的守将是个硬角色。手下竟然也有一批火枪部队,凭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将大明军队,吃得死死的。

    打了这么一晚上,士兵们乘船而来,周波劳累,也该休息了。刘卫国就让士兵就地扎营,养精蓄锐。

    城里的阮朝军队,估计也打累了。竟然没有愚蠢的发动夜袭,让一直候着的爪哇一团,失望不已。

    次日,刘卫国从望远镜里,看到城头上站了一个面相阴柔的中年人。根据情报司的资料,他知道这是阮朝的高级将领-黎文悦。在阮福映多次身陷危境时,将其救出。后来还扶持阮福映统一越南,建立阮朝。别看他是个宦·官,但颇有大将之才。

    正是有感于他的恩情和才能,阮福映才将阮朝其中一支火枪部队,交给他统领。还让他驻守顺化皇城。

    此人是阮朝最坚定的忠臣,也是最大的反四皇子阮福胆的代表者。因为在他看来,阮福胆从小就被送到大明当质子,易受大明影响,被大明控制。这从太子阮福景被法国人影响,并笃信天主教,唾弃儒教的前车之鉴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他是不支持四皇子登上皇位的。

    凭借着掌控皇城的便利,他所带领的阵营,已将顺化城控制了大半,眼看着就要决出胜负了。却没想到,大明从天而降。将他安排在城门的军队,全部歼灭。

    得知这一惊天霹雳般的消息后,他就立即跟四皇子和其他皇子的阵营议和。其它阵营也忌惮大明的势力,便答应下来。以致焦灼的战局,诡·异的停了下来。

    观望了好一会儿,刘卫国才放下望远镜。以这城墙的厚度,只能用大炮来轰,才会见效。而且寻常的炮弹,还没用。目前大明也研制出了威力更强劲、火力更足的三代大炮,用来轰这城墙,倒是不错。

    可惜的是,三代大炮还在运来的路上,产量也不多。南洋这边,还用不上。

    如果用火药炸毁城门的方法,倒是可以。但那样的话,代价就大了。特别是在对方有火枪的情况下,肯定伤亡惨重。

    这样的作战方式,大明一向都比较排斥的。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解放牌、huanhui、湘西一片云的推荐票。今天上医院没时间了,所以只有一章。不过字数有三千字,算作一点点补偿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2088/ 第一时间欣赏雄起澳洲最新章节! 作者:爱做的事所写的《雄起澳洲》为转载作品,雄起澳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雄起澳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雄起澳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雄起澳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雄起澳洲介绍:
一辆回家的高铁上,突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雷电风暴。两架客机也被无端卷入,时光倒转两百年,回到了1790年的澳洲。在那个还是蛮荒的大陆上,这些现代人,该怎样生存下去呢?雄起澳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雄起澳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雄起澳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