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东厂督公TXT下载东厂督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东厂督公全文阅读

作者:碑塔城主     东厂督公txt下载     东厂督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反攻罗文峪(二)

    月下,四千精兵一鼓作气,一夜之间急行军七十余里,在十一月初二的寅时四刻(早上4点多)便赶到了罗文峪城外五里处,速度之快远超秦书淮的预计。

    冬天昼短夜长,此时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罗文峪,守备府内。

    一个留着鼠尾辫的女真鞑子坐于堂上,鹰隼一般锐利的眼睛扫过堂下跪着的五六个汉人官员打扮的人,虽未发一语,但浑身散发出来的戾气足以让这几人不住地胆颤。

    此人便是负责防守罗文峪的后金大将爱新觉罗.萨哈廉。萨哈廉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第三子,早在努尔哈赤在位时期便因战功卓著而受封为贝勒,并参与议政。在后金征服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等战役中,他屡立战功。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他带人攻击明朝塔山粮运,以五千人大败明军两万人。与他的保守派父亲代善不同,他是极为狂热的主战派,这次后金的入塞行动,正是在他和其他贝勒的支持下,皇太极才得以顺利成行。此人不仅打仗勇猛,治理地方也有一套,皇太极日后实行的所谓“恩养汉人”的战略,就属他执行的最为彻底,也是他向日后的大清提供了一个如何通过怀柔政策瓦解汉人抵抗意志的范本。这样有忠、有勇、有谋的将才,皇太极自然十分器重,让他领兵防守罗文峪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凝重的气氛持续了良久,随着萨哈廉轻风和日地一笑,骤然打破。

    “李守备,那此事就有劳你了。”操着并不太熟练的汉语,萨哈廉说道。

    一个精神萎靡、卑躬屈膝的中年男子听闻,立即抬起头,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萨哈廉口中的“李守备”,就是原罗文峪守备李思礼。十一月初一下午萨哈廉兵至罗文峪城下,李思礼大开城门,赍屯粮册籍投降。萨哈廉进城后,仍留李思礼为守备,以示奖赏,不过同时也杀了城中原有的副将、把总以下十几人,改由后金人充任,以更好地掌控城内的两千降兵。这样,加上一千后金军和一千厮卒,防守罗文峪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千。这四千兵力中有两千驻扎在城内,两千驻扎在罗文峪附近。

    李思礼见萨哈廉说话如此客气,有些受宠若惊,吊在嗓子眼的一颗心也吞回了肚子。

    信誓旦旦地说道,“萨贝勒请放心,我城既然归降,剃发留辫自是应有之意。一会点卯之时,下官便在所有将士面前第一个剃发,以为表率。”

    萨哈廉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李大人忠义,本贝勒很高兴。不过本贝勒只给你一天时间,今天太阳下山前,城内无论军还是民,皆需剃发留辫。”

    说着,语气一转,又如寒冰一般说道,“李大人明白本贝勒的意思?”

    李思礼心中一颤,赶紧赔笑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日落之前,罗文峪城内决不会有一个不剃发的汉人。”

    萨哈廉瞬间又变回和颜悦色的模样,拍了拍李思远的肩,“李大人忠心!本贝勒,欢喜的很!”

    剃发,是后金收服汉人的惯用伎俩。剃了头发,就相当于给降金者烙上了印记,在新的头发没长出来之前,他们无论走到哪都会被看出是已经投降了金人。明朝程朱理学盛行,讲究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又讲究忠君爱国,所以这样的人即便回归了明朝,也会被视作不忠不孝之人,这辈子就别想抬头做人了。尤其对于军士,不被朝廷治死罪就很不错了。所以,历史上很多被剃了发的明军,最后就真的死心塌地地归顺了后金。

    萨哈廉目前手上仅有两千正规后金军,一千布置在大安口,一千就在罗文峪,兵力算不上多。虽然以目前的情况看,明军撇开后金主力而大举反攻大安口和罗文峪的可能性极小,不过深谋远虑的他还是不敢大意,要在最短时间内归化这些降兵,以充实这两个关隘的防守力量。而让这里的所有汉人军民剃发,是他实行归化计划的第一步。

    四千精兵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立即着手准备进攻罗文峪。

    赵率教之前也在蓟镇呆过,因而对罗文峪的防守布局十分熟悉。罗文峪城外,有两处营地,分别为大河局和小山营。营后便是罗文峪城,城后就是罗文峪关口。因此,要进攻罗文峪城,必须先清掉大河局和小山营。

    问题是,大河局和小山营的具体兵力多少现在并不清楚。这直接关系到进攻部队的配置。

    赵率教原本想派探子过去探一下,不过这事被秦书淮一把揽去了。

    虽说他行军打仗比不上赵率教,但刺探军情这种事,恐怕整个大军都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了。

    与赵率教打了个招呼,秦书淮便带着李敬亭、孟威、孟虎三人离开了营地。他自己带着李敬亭去了大河局,而孟威和孟虎则去了小山营。四人都是小成境的高手,说起来李敬亭小成境五等的修为还是最低的,以他们的身手,在这两个营地里自然是来去自如,如同逛自家后花园一般轻松。

    仅仅过了半个多时辰,四人便返回了营地。得到的情报是,大河局有守军大约一千,其中大部分是投降的明军,这些人连头发都还没剃。真正的鞑子兵,估计也就一百来人左右。小山营得到的情报也差不多,守军也是以汉人为主。

    大河局和小山营都只是营寨而无城墙,而且汉人守军刚刚投降不到一天,鞑子必然还没有全面掌控汉军,加上这些汉军尚未剃发,就更不可能有强烈抵抗的理由了。这样一来,这两处真正会抵抗的守军其实只有各一百的后金军。关宁军虽然总体上不是后金军对手,但四千对二百还是可以碾压的,所以拿下这两处应该没有任何难度。

    赵率教便毫不犹豫地将四千精兵分成两股,连预备队都不留,直接两千人一股,准备同时进攻大河局和小山营。

    秦书淮也料想大河局和小山营会被很快拿下,便不再参与这两场战斗,而是带上李敬亭、孟威和孟虎,趁着黑夜悄悄地摸到了罗文峪城下。

第一百三十六 反攻罗文峪(三)

    罗文峪城依山而建,城门口就建在两座陡峭的悬崖之间,城墙长约两百米不到,高约十七八米。城墙之上,有五十余名后金鞑子兵值守,此外还有一个城楼,里头分三层,可驻兵近百人。

    城楼上灯火通明,城下离城门五十米的距离内,也都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照的周围亮如白昼,一旦有人接近,势必会被发现。

    四人在底下看了看,觉得从城门口的城墙上越过去难度太大,毕竟五十多双眼睛看着,自己四人轻功再好也不可能不被发现。

    简短地商量了下,四人决定先从其中一面的悬崖上去,翻过这座山到达罗文峪城的西面,再从西面的城墙上翻进去,那里防守的密度应该不会那么大。

    城前的两面悬崖几乎呈九十度垂直,高达七八十米,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就是守城的一方看着让他们爬也未必能爬的上去。不过所谓的天险终归只是对于大军而言的,对于秦书淮他们这类顶尖的高手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

    四人都提了口真气,施展各自的轻功,踩着悬崖峭壁飞快的上了去。秦书淮第一个越上悬崖顶部,期间只踩了两下崖壁来借力,孟威是第二个到的,上来时踩了五六下崖壁,孟虎第三个到,踩了七八下,而最后一个到的李敬亭,已经不知道踩了多少下了。四人轻功的优劣可见一斑。

    “秦大人好轻功,在下佩服!”孟威由衷地说道。

    在大内,孟威的轻功不说第一,也起码排名前三了,却输给了十六岁的秦书淮。极大的震惊之余,也让他对秦书淮有了新的看法。

    此人不但运筹帷幄的本事堪比诸葛孔明,而且武功之高又简直深不可测,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奇才,难怪皇上如此器重。若是他真能对皇上忠心不二,为大明尽心尽力,这乱世又何愁不平?

    上天,真的还眷顾大明么?所以才派来了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物,来拯救大明?

    孟家承蒙皇恩,四代皆是锦衣,到自己这代更是赏蟒袍、玉犀、官封千户,可谓皇恩浩荡。

    这些年眼看着大明国运衰弱,危机四伏,自己与二弟每谈及此,无不痛心疾首。自己兄弟二人虽有报国之志,却都只是守护大内的大汉将军,平日能做的也只有保护好日渐消瘦的皇上。至于杀鞑子、平内乱,保大明社稷,他们是万万沾不上边的。

    所以,此次遵化之行他格外珍惜。

    这是孟家第一次得到上阵杀敌的机会。只要能向皇上证明,我孟家也可以为皇上杀鞑子,保江山,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纵横沙场,征战四海,为圣主平天下,这正是自己的生平所愿!若是有朝一日真能得偿所愿,便是马革裹尸又如何?

    救下赵将军和四千精兵,这不过是刚刚开始!只要紧跟着秦大人这等无双国士,又何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秦书淮见人都到齐了,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往这座山的制高点走。

    这座山有一百多米高,上了悬崖后还要往上走二三十米,四人几个起落都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山顶。与秦书淮预计的差不多,山顶因为视野宽阔,果然驻守了一队鞑子哨兵。从营地的规模看,应该有三十人左右。

    不过此刻营帐之外,只有五名鞑子兵在值守,其他人应该在睡觉。

    秦书淮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冲上去,先做了这五人。不想孟威和孟虎从怀里摸出几把小巧的飞刀,同时一甩,飞刀如长了眼睛一般全部深深地插入了这五人的头部,五人竟连惨叫都来不及,便悄无声息地倒在了地上。

    秦书淮暗暗叫了声,“牛逼!”然后身子一纵,游龙剑骤然出鞘,猛地冲进了其中一个营帐之中。

    营帐躺了七八个鞑子兵,内鼾声如雷,倒是省了不少麻烦。

    嚓嚓嚓,鲜血喷射地到处都是,无数朵鲜红的血花在床上、地上、毡布上悄然盛开……

    待秦书淮出来后,孟家兄弟和李敬亭也都从其他营帐里出了来,整个营地一片血腥。

    四人又立即下山。走至山腰时,正好碰到一队十人的巡逻兵,四人便再次出手,毫不客气地将他们全部料理了。

    到了山下,远远地观察了下罗文峪城西面的城墙,发现数百米长的城墙之上,只有二十人在来回巡逻,密度比城门口小了许多。

    于是悄然摸到城下,待城头上巡逻的后金兵走过之后,四人均是提气一纵,悄无声息地到了城墙之上,然后又翻身入内,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卯时三刻(五点左右),大河局营地。

    营寨的敌台上,一名鞑子兵忽然看到不远处的黑暗中亮起一个火点。他揉了揉眼睛,又猛地发现变成了十几个,接着又变成了一百个、两百个!

    这个叫阿勒泰后金兵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军,反攻了?明军,竟然会主动反攻?!

    这群羊,不是只会守在窝里的么,什么时候知道主动向狼群进攻了?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电流,狠狠地刺激了他的神经中枢,让他兴奋得不能自己!

    他猛地举起警角,用尽全身力气吹了起来。

    “呜~~呜呜~~~”

    吹完警角,他又拔出了腰间的弯刀,稚嫩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狞笑。

    又有明国人可以杀了!

    自从三天前在一个村子里杀了一个明国的农夫之后,他就一直沉浸在杀人的美妙回忆之中。他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的身后还躲着一个小巧的女人,女人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他更加清楚地记得,那个男人跪在地上颤抖着向自己求饶时的场景,就跟不久前,自己跪着求牛录里的那些大个子不要欺负自己时的一样。

    他曾是整个牛录里最懦弱的人,从小受尽同龄人的欺凌和嘲笑,这次被抽了壮丁随军出征,他本来是怕极了的。不过,随着战事的推进,他突然发现明国人竟然比自己还懦弱,比自己更没用。所以,当看到那个比自己还高、还壮的中年男人在自己刀下求饶的时候,他忽然感觉从前所有的屈辱和自卑都一扫而光了。

    这种感觉让他振奋、让他迷恋,尤其是当自己举刀砍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仿佛所有恐惧全部都消失了。

    自己也是勇士,也可以主宰别人的生死!在那一刻,他真想让牛录里的那些同龄人看看,自己也是会杀人的!

    那种快感,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杀明国人,不用担心会被报复,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反抗,弄不好还能得到奖赏,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妙的事情了。

    他本来还想多杀几个,不过可惜的是,因为自己是新手,所以下手太慢,剩下的那个女人和孩子,都被其他人给杀了。

    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再去杀几个明国人。可惜的是,萨哈廉贝勒是个迂腐的家伙,不让大家随便杀明国人。哼,不杀明国人,明国人还会怕我们吗?

    想到这里,他又抬头看了看远处的火把,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温柔

    从火把的数量上看,来攻的明军有三四百呢!不过这群废物就是草原上羊儿,用不着那些投降的汉奴帮忙,只需驻扎在这里的一百多大金勇士出击,便可将这些羊儿统统杀死了。

    自己可得赶紧下去准备了,虽然有三四百明国人,但估计很快就会被达赫牛录带人杀光的。自己要是去晚了,可什么都捡不到啦!

    哼,这次我可得好好露一回脸。

    营寨内的士兵很快集结了起来,一千人被分成了十队,其中九队的主力是汉人,只是统领全部都是女真人。还有一队则全部都是女真人,鞑子的正规军。

    负责守卫大河局的后金牛录达赫并未想到明军竟然会这么快反攻。原本他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对这些降兵的归化,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经验丰富的他自然知道,这些降兵现在是不能用的,若是让他们冲出营帐,与外边的明军汇合,轻则全部投降,重则杀了队伍中的大金兵,再来反戈一击都有可能。

    如此一来,便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集中一百余名大金勇士冲出去,只要把那三四百的明军冲乱,营寨内的降兵必然收到震慑,到时候再让他们打打下手,就不会生乱了。

    和负责统领降兵的几个后金把总简单地交代了一下,要他们务必看好城内的降兵,一旦发现蠢蠢欲动的降兵必须立即砍杀,绝不能手软。之后,他又在城内留下了二十人的行刑队,这才放心地带兵出营。

    现在他手上只剩下了一百左右骑兵,不过都是一路从蒙古杀过来的老兵,战力不容小觑。他相信以明军的战力,就算自己只有一百骑兵,也足以对付他们三四百人。

    出了营寨,见远处的两三百个火把汇成了一条小小的火龙向营寨奔来,达赫不禁想笑。

    这帮蠢蛋,难道都不懂列阵吗?队伍排成一条长龙,这是要让我大金骑兵一冲到底?这样的队形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地上掉的肥肉,还是入口即化的那种。

    达赫轻蔑一笑,然后拔出战刀,冲远处的火龙一指,喊道,“勇士们,拔出你们雪亮的战刀,扬起你们有力的铁蹄,把那群愚蠢的汉人踏成肉泥,冲!”

    一百后金骑兵纷纷发出怪吼,“呜~~呵!”

    铁骑轰然启动,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向火龙迎面刺去!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铁骑上的鞑子兵纷纷亮出了闪着寒光的马刀,嘶吼着、怪笑着,做着最后的冲刺。

    一切都与往常一样,毫无意外的,这又将是一场屠杀,悬念只在于看谁能在这场战斗中杀更多的明国人,从而获得牛录甚至固山额真的奖赏。

    一百匹战马齐冲,声势也是不小的,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

    忽然,一阵更加地动山摇的马蹄声从前方传来!

    “哒哒!哒哒!咚!”

    马蹄踏击地面的闷响声,如同压抑已久的奔雷,轰然回荡在黑暗之中。

    达赫侧耳听了会,心中猛地一惊!

    前方有大股骑兵,数量绝不止一两百!

    不对,不只是前方,还有左翼!右翼也有!到处都是马蹄声!这是怎么回事?

    “杀!”

    震天的喊杀声骤然响起,如同闷雷终于炸响,震得空气都不住地颤动!

    蓦地,从明军阵中升起了无数颗烟花,瞬间驱散了黎明前的黑暗,让大地亮如白昼!

    达赫终于看清了,只见视线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身穿黄黑相间战甲的明军,这些明军怒吼着、咆哮着,如同潮水一般疯狂地涌来。

    这数量何止三四百,至少两千以上!

    “杀!一个不留!”

    轰隆隆,在达赫的左翼,两百多明军铁骑怒吼着杀了过来!

    “冲!为弟兄们报仇!”

    哒哒哒,在达赫的右翼,又有两百多明军铁骑咆哮着冲了过来。

    而他的正对面,更是多达四五百的骑兵,如同一阵黄黑色的暴风,以碾压之势席卷而来。

    达赫顿时如同掉进了冰窖,一股巨大的凉意从脚底窜到头顶。

    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空中,箭矢如暴雨一般倾泻下来。后金的骑兵虽身披重甲,大多数箭矢都未能穿透,但密集的箭矢总能找到他们最薄弱的地方,很快不少骑兵的胳膊上、腿上、脸上中了箭,如此一来这些人的战力都大打折扣了。有些不巧的,正好让箭矢穿透了脖子或额头,当场身亡。

    这只是第一波。箭雨过后,正面的明军四五百骑兵已然杀到,这些骑兵用的都是长枪,与达赫的骑兵交错而过,并不纠缠,四五百把长枪却骤然而出,无论是攻击距离和数量都足以碾压达赫的一百骑兵,只这一交锋,便有三四十鞑子骑兵翻身落马。

    这波骑兵冲过,他们的身后是举着长达两三米特制长矛的长矛兵,这些长矛兵就是专门对付骑兵的。长矛兵肩并肩,呈半蹲姿势,无数杆长矛森然林立,如同一面布满尖刺的铜墙铁壁,达赫的这点骑兵若是硬冲过去完全就是送死。

    达赫赶紧勒马,不用等他下令,其他骑兵也纷纷勒马。

    然而他们一停下,迎来的就只能是一场真正的屠杀了。

    左右翼的明军骑兵都已杀到,穿插对冲之后,不仅彻底冲垮了达赫的骑兵,更带走了三四十人,现在达赫只剩下二十余骑了。

    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不过达赫知道,他再也看不到今天的日出了。

    八百关宁铁骑调转马头,从四面八方以排山倒海之势再次席卷而来,震得大地也不住地颤动,达赫的二十余骑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几只蚂蚁,瞬间被淹没在了惊涛骇浪之中。

    铁骑所至,人头与残肢纷飞,铁蹄所踏,草木与万物不生!

    八百骑兵只盘旋了一小会,便再次扬起马蹄,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朝大河局营寨奔去,其后一千两百余步兵又在嗜血的怒吼声中紧跟而上。

    空旷的平地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晨风微漾,轻抚着地上那些已被踏得肢离破碎、血肉模糊的尸体。

    这是中原大地给他们的最后的温柔。

    预告:明天起一日三更,接下去长时间爆更,不求其他,只求推荐票!!你们轻轻一点,城主就热血一涌,就是这样!

    另:推荐一本好友的新书《靖国之靖王天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王师已至!(一更)

    阿勒泰从敌台上下来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匹战马,他用最快的速度跨上战马,抽出腰刀,然后呵斥营寨口守门的汉人降兵打开寨门,便飞快地冲了出去。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达赫牛录他们下手稍稍慢点,好歹给自己留几个汉人杀杀。

    哪怕一个也行!

    这次自己要像达赫牛录一样,一刀砍掉明国人的脑袋,然后让它飞到空中,再掉到地上,咕噜噜地翻滚。只有能做到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为此,自己暗暗磨了好几天的刀呢!

    快马出寨后狂奔了几百米,此时天已经渐渐亮了起来。

    他心急如焚,心里想着达赫牛录一定已经把那些明国兵全杀完了。就是没杀完,那些没用的明国兵也都已经投降了。萨哈廉将军是个过于仁慈的人,他命令投降的明国人都不能杀,这真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咱们是来抢东西的,留着那么多明国人做什么?难道因为放过了他们,他们就不记恨我们了么?留这么多明国兵,下回再来抢东西,他们还会跟我们作对的!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用双腿夹了夹马肚子,催促战马加快脚步。

    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砍下几个明**人的脑袋!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大地颤抖的声音。

    还有无数怒吼的声音,好像空气也在颤动。

    他抬头一看,只见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中,无数铁骑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朝自己席卷而来。

    那……好像不是大金的士兵!

    那是……明国的军队?!

    达赫牛录他们呢?

    难道他们已经被打败了?!

    不,这不可能!从自己进入明国的土地以来,看到的从来都是一群羊儿一般的明国人,听到的也从来都是他们如何怯懦、如何投降的故事!

    明国人……他们是不敢反抗的,他们是不配与女真人为敌的!达赫牛录是这么说的,其他族人也是这么说的。

    ……

    不,我不要死!

    他们一定会杀了我的,我不要死!

    阿勒泰忽然意识到,那种熟悉的恐惧感又回来了,如此真实、无法抑制,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为强烈。

    他浑身猛地一阵战栗,用尽全身力气才控制住颤抖的双手,勒住了战马,然后调转马头,想赶紧、立即、马上跑回营寨。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一停一转之间,数百铁骑便飞驰而至,就像一股洪流将他包裹了起来。

    阿勒泰急的掉了眼泪,自己还只是十六岁的孩子,这场仗自己本就不想来的,是叔父牛录硬逼着自己来的。

    你们不能杀我,阿玛、额娘还等着自己回去呢…..

    你们不能杀我,我还小,我……

    他想对那些明军骑兵说些什么,一开口,却发现自己只能说满语。

    噗!

    一道寒光划过,他的头颅猛地飞了起来,再掉到了地上,咕噜噜的翻滚。

    正如他当初设想的一样。

    只是那颗人头,是他自己的!

    没有人多看他一眼,也没人为他的尸体让道,八百铁骑照例从他的身上踏了过去!

    在这股咆哮的洪流面前,任何东西都无足轻重,也无可阻挡。

    两千精兵几乎完整无损地抵达了大河局营寨之外。

    营寨大门紧闭,里头的后金人拼命地催促明军降兵各就各位,准备迎战,做垂死的挣扎。

    二十个后金人组成的行刑队,每个人的刀上都已经沾满了鲜血,但凡行动稍慢的降兵,都会被他们毫不犹豫地一刀斩杀。城内现在只有三四十个后金兵,而明军降兵却有**百,在这个时候,后金人只有用制造恐怖来指挥这些降兵了。

    营寨外,两千余关宁军并不攻寨,而是以雄壮的声音齐声高喊。

    “王师已至,速开寨门!王师已至,速开寨门!”

    寨内降兵听到这山呼海啸般的怒吼,顿时嗡地一声炸开了!

    王师回来了?!

    王师并没有忘记我们!

    十几个鞑子带着由五十多名降军组成的弓箭手队伍来到了高处,指着寨外的大军喊道,“放箭!”

    却没有一人动手。

    之前他们投降,那是主官的事,就是死罪也轮不到他们。不过要是朝王师射箭,那就真的坐实了投降鞑子之罪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谁敢射出第一箭,谁就是大明的叛徒,建奴的走狗!

    见这些弓手犹豫,十几个鞑子凶相毕露,当即举刀劈了一个弓手,又狠狠道,“放箭!”

    一个汉人厮卒也跳着脚骂道,“放箭啊!一群狗东西,还想着回明国呢?听好了,自打你们投降那天起,你们就是大金的人了,你们……”

    话音未落,忽然一柄冰凉的匕首插入了他的胸膛!

    出手的那名弓手拔回匕首,冲众人吼道,“他娘的,都这会儿了还让鞑子骑在头上拉屎?一个个底下还有没有卵蛋了?”

    话刚说完,鞑子的屠刀便砍了过来,那名弓手的脖子噗噗地喷着鲜血,脑袋一下子耷拉下来,手在空中挣扎了一番后,终于不甘地倒在了地上。

    出手的那名后金统领对这一刀的“效果”很满意,那名弓手死的足够恐怖,现在只有散播恐怖才能震慑这些懦弱的汉人。

    “谁敢?”他沉着脸,用生硬的汉语喝道。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五十多名弓手全部放下了手中的弓,然后掏出了腰间的短刀,每个人裂目龇牙、面容扭曲。

    没有人发令,所有人几乎同时冲了过来,同时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声!

    “我日你姥姥的!”

    “带种都给老子上,杀光鞑子!”

    “都是一个卵子两个蛋的,老子怕你啊?!”

    “老子弄死你们!”

    十几名鞑子慌了,这种场面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散播恐怖和高压,本来就是他们最后的手段,这个手段一旦失效,他们一个都别想活。

    五十多弓手怒吼着涌了上去,挥舞着短刀朝十几名鞑子的头上砍去。弓手不善于近战,鞑子的修为也都比弓手高,所以一时间竟然还是这些鞑子兵略微占优,不断有弓手倒下。

    不过,弓手的爆发,很快像一颗火种扔进了干柴堆里,点燃了整个营寨。

    题外话:今天起三更啦!推荐票砸过来。另外今天开始上三江,请大家继续支持城主~~

第一百三十八章 愿随本将杀奴否(二更)

    营寨口,数百降军怒吼着冲那二十名督战的鞑子行刑队杀来,那些鞑子本来还打算再砍几个降兵震慑一下,这下顿时都慌了,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到处窜逃,有几个被抓住了的,还一个劲的用蹩脚的汉语喊饶命,更有一个鞑子吓得连尿都崩出来了。

    这些降兵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鞑子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他们当中也有软蛋,也有怕的时候。

    而正是这样的一群人,虽只有区区数十,却竟能压得近千人连头都不敢抬!

    堂堂七尺男儿,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兄弟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死去,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当真是可笑!可悲!可叹!可耻!

    强烈的耻辱感瞬间转化成了无边无际的愤怒,降兵们每个人的脑袋都被血热冲击地嗡嗡作响!

    杀!杀光鞑子,砍下他们的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弟兄,用他们的兽血来洗刷带血的耻辱,才能像个人一样,回到大明!

    降兵们便越发的凶狠了,像一群压抑已久的野兽,满营地寻找鞑子和那些狗腿厮卒,但凡抓到,便是一拥而上将他剁成肉泥!

    营寨门很快被降兵们打开了,两千精锐蜂拥而入,然而此时寨内早已无鞑子可杀了!

    近千大明降军跪在地上,低着头,恭迎王师主帅、山海关总兵、平辽将军赵率教入寨。

    赵率教骑着战马,脸色铁青地进入营寨。看着跪了一地的降军,久久无语。

    天已经大亮了,第一道晨曦照到了营寨之内,将血色的营寨染成了一片金黄。

    赵率教忽然用嘶哑的喉咙冲那些降兵喊道,“尔等是大明军士否?”

    所有降兵皆声嘶力竭地喊道,“是!是!是!”

    赵率教又道,“愿随本将杀奴否?”

    众又大吼,“愿意!愿意!”

    这时,又有一哨骑从寨门外飞奔而至。

    骑哨挺了挺胸膛,提了口气,用尽全身力气,青筋暴露地喊道。

    “禀报将军,建奴小山营已被我军攻下,营内鞑子及厮卒数百,尽皆伏诛!另有八百原罗文峪守军,尽数归降!”

    赵率教的脸上并无喜色,仍是一如既往的冷峻。

    忽的大手一挥,喊道,“全军准备,进攻罗文峪!”

    两千关宁军连同跪在地上的降兵尽皆怒喊,“遵令!”

    罗文峪城,守备府。

    “报!贝勒爷,大事不好了,明国大军已攻下小山营和大河局,正朝本城杀来!”一名浑身血污的鞑子兵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喊道。

    萨哈廉眼皮猛地一颤,噌地站了起来,急问,“消息可靠?他们来了多少人,主将是谁?”

    “大约有四五千人,主将未知,但看起来战力极强,像是袁崇焕手下的关宁军!”

    萨哈廉又是一怔,“关宁军?”

    心中大惊,照道理此刻关宁军即便回援,也应该在去救援遵化才对,怎么会跑到罗文峪来了?

    而且一下子来了四五千人?罗文峪城内除了厮卒和降军,真正的大金军队只有八百不到……

    想到这里他便止住了。不论如何,当务之急是先部署防守和求援。

    于是立即对身边一名牛录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另,立即派人向中军汇报,就说罗文峪遇袭,来的是关宁军主力,约五六千人。”

    同在屋内的李思礼有些不知所措,六神无主。若是罗文峪被明军攻下,自己不战而降,肯定逃不过凌迟处死的下场。

    萨哈廉对李思礼说道,“李守备,明军打过来了。作为我大金的忠臣,你打算怎么做啊?”

    李思礼定了定神,说道,“下官定当全力守城,誓与城池共存亡!”

    萨哈廉并不怀疑李思礼,因为李思礼已经没有退路了,他抵抗明军的决心,可远远比抵抗大金要强烈的多。

    初二,卯时六刻。

    四千关宁军与一千六百多原罗文峪的守军,合计近六千兵力,抵达了罗文峪城外一里处。

    罗文峪的城楼修在两个峭壁之间,两边的宽度只有两百米不到,空间极为狭小,若是六千大军一拥而上,便会挤在一起,到时候守城方要是滚石、火油、乱箭一通招呼,损失必然惨重。

    这就是所谓的天险带来的好处。

    城楼上,五十名后金弓手加上五十名明军降兵弓手严阵以待。城垛后头,还藏着两百后金军。另外,城上还有数口大锅,有的里头是沥青,有的则是滚油,都咕咚咕咚地冒着泡。

    李思礼亲自登上城楼督战。他督的,自然是那些降兵。

    相比鞑子完备的守城器械,赵率教这边因为是长途奔袭,所以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攻城工具。别说火炮、高台、战车、云盾之类的,就是连云梯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便赵率教手上有六千人,也决计攻不下罗文峪城。

    这是李思礼唯一心存侥幸的地方。要想攻城,赵率教就必须先制作攻城的工具,而这些东西没两三天是做不出来的。城内已经放出十几路哨马去遵化求援,援军最快也两天可到。到时候就是赵率教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攻下罗文峪。

    然而,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千多关宁骑兵,正在缓缓接近罗文峪城!

    这让他大惑不解。

    攻城还有用骑兵先冲的么?没有攻城器械,骑兵冲到城下做什么?难不成用马来撞城门?还是想不开来当弓手的活靶?

    城楼上的几个后金牛录也哈哈大笑起来,丝毫不掩饰他们对明**队的轻蔑。

    有一个甚至还对李思礼说道,“你们明国人,真是比猪还蠢。这样的打法,我们大金只要一百军队就足够了。”

    一名汉人厮卒把话原封不动地翻译给李思礼听,李思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敢怒不敢言。

    关宁铁骑仍在缓缓前进,即将进入弓手的射程了。城楼上的弓箭手都已经纷纷拉弓上弦。

    这时,他们的身后升起了数枚烟花弹。

    “嗖!”“啪”

    烟花在空中骤然爆炸,巨大的响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

    骑兵停了下来,似乎在等待什么。

三江感言

    终于上三江了,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还是老套一些,说点感谢的话吧。不过虽然老套,却是我真心想说的话。

    首先,要感谢责编星辰大大。大大话不多,但每句话都会说在重点上。记得刚刚投稿给他的时候,每次他在邮件里只回几十个字,却足以让我改了三四遍稿,而且最后一稿是将几万字的开头全部推倒重写。之后,我就养成了一困惑就向他请教的习惯,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剧情的走向、人物的设定等等,都在他的指导下一步步清晰、理顺起来。甚至,在起初书评区一大波喷子来袭的时候,他还兼职当起了心理辅导员……

    其次,我要感谢始终支持我的那些书友。这本书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在初期被某些喷子盯上。不得不说,现在的喷子功力还是过硬的,多少能给作者造成一些心理伤害。不过,每当在后台看到这些书友一天不落地、坚定不移地投出推荐票时,每当看到有人打赏喝彩时,每当看到评论区鼓励的留言时,我都会虎躯一震。

    嗯,没错,虎躯一震,心中向喷子呐喊,尔等匹夫……(省略五百字)

    所以在那个阶段,包括到现在,我经常求推荐票。虽然这无关收入什么的,但于我而言,却是坚定信心的无尽源泉。当然,现在再多的喷子来喷,我都可以淡定一笑,选择无视了。

    真的特别,特别,特别感谢你们,有你们在看我的书,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本来我想列一些特别要感谢的书友名单,但又怕漏了哪些朋友,所以就不列了,但记在心里。)

    话说回来,只有把书写好,大家爱看,才是硬道理。目前行书已至“己巳之变”,全书的第一个大**,城主正在努力地码字、修改,争取以最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最后,这本书将继续陪伴大家度过很多个日日夜夜,希望能给大家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各种压力之余,带去一丝快乐,一丝慰藉。我想,这是每个作者都会有的理想吧。

    谢谢大家。

    我们,继续!

第一百四十章 大战边门(三更)

    罗文峪城内,四个明军“降兵”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不知从哪忽然冒了出来,然后排着队,大摇大摆地冲位于主城门西边的一个边门跑去。

    整个城门口已经被严密布防,即便是边门,也安排了近百兵力防守。当然,这近百兵力中只有一半是鞑子正规军,另一半则是降兵和厮卒。

    负责防守边门的是一个后金牛录,名叫哈尔泰。看到这四人前来,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反正这些降兵他哪个都看着陌生。

    不过这四人姗姗来迟,却是该打!

    于是扬起手中的皮鞭,猛地朝其中一个年纪最小的抽了过去。

    却被对方轻松地接住了!

    那个大约才十六七岁的“小兵”,握着皮鞭森然一笑,然后看也不看那名牛录一眼,而是转头冲同来的另外三人说道,“这边门也不小,两匹马能同时过吧?”

    另外一个持刀的“兵”也笑了,说道,“应该是够了。”

    哈尔泰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什么,不过从他们怪异的笑容里,隐隐感觉有些不对。

    他想扯回皮鞭,却发现皮鞭就像黏在了对方手里,任自己怎么用力都拽不回来了!

    瞳孔一缩,又细细打量了番那名“小兵”,却见他虽穿着明军降兵的战服,腰上系的却是一把长剑,这并不是明军的标准制式装备。

    他心里咯噔一下,那种不好的预感陡然上升。松开皮鞭,手迅速摸向腰间的佩刀,同时嘴一张,刚要发号施令,却只见一道寒光骤然从他脖子划过,他的头颅便飞了起来。

    孟威一刀斩了那名牛录,让所有人瞬间都呆若木鸡。

    李敬亭立即拔出宝刀,宝刀嗡地一声嘶鸣,伴随着一道残影,又将发愣的一名鞑子兵的首级砍了下来。

    与他同时出手的,还有秦书淮、孟虎,两人一人用剑、一人用刀,也当即收割了两条人命。

    速度之快,堪称电光火石。直到那些人头从空中落下,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

    有鞑子兵用满语大喊了一声,“有奸细!”

    话音刚落,便被一剑刺穿了喉咙。

    四五十名鞑子兵瞬间围了上来,二十几名厮卒紧随其后,而三十几名明军降兵则在外围举着兵器装腔作势,他们还在犹豫。若说归降,那只是主官的意思,这些降兵的老家都在大明,谁愿意真的投降,永远回不去故乡?更重要的是,现在王师就在城外!

    双方随即展开了大战!而边门的战端一开,仅百米外的主门那边的守军也纷纷赶来增援。那里有近三百鞑子正规军,全部赶到这里只需半分钟不到!

    千钧一发,四人自然都使出了全力。

    秦书淮长剑翻飞,以赤连剑气催发夺命追魂剑的剑招,威力较之以前提升了数倍,长剑如同梨花暴雨一般施展开来,剑之所至,无不血肉纷飞,眨眼间便收了七八个人头!

    孟威和孟虎也毫不保留地展现了他们身为大内顶尖高手的手段,两人各持一把制式长刀,一左一右,出刀如影,身形如魅,鬼影一般穿梭在敌兵之中,每一次闪动都会掀起一阵血花!

    而按照事先安排,四人之中修为最低的李敬亭则是轰然跃起,来到边门前,然后宝刀对准厚实的门闩狠狠地劈了下去,只听“轰”、“轰”地两声闷响,两根横亘在边门之上的门闩骤然断裂!

    明军降兵呆呆地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四人的意图。有人忽然喊了一声,“开城门,迎王师入城啊!”

    降兵们顿时如梦初醒,纷纷涌了上去,将沉重的两扇对门飞速拉开!

    城外,一千五百关宁铁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看到了边门大开,顿时如狼似虎地嚎了起来!

    骑兵统领、参将王宁随即大吼一声,“马兵出击!”

    一千五百铁骑排成两列长队,骤然启动,朝边门飞奔而去,将士的怒吼声和战马的嘶鸣声混在一块,响彻云霄!

    而他们的身后,三千多步兵也如潮水一般跟了上来。

    边门处,鞑子援兵赶到。一波又一波的鞑子兵发了疯似的冲了上来,意欲重新夺回边门!他们很清楚,一旦骑兵入城便再也无法抵挡。

    秦书淮、孟威、孟虎和李敬亭四人挡在边门前,各自施展浑身解数,殊死抵抗,拼命力保边门不失!

    而开了门的三十多原先投降的明军,此时也已没有退路,咬着牙和鞑子兵大战了起来。

    关宁军没有攻城的武器,甚至连撞击城门的巨木都来不及砍伐,因此一千五百铁骑能否顺利从边门进入就成了此战关键。若是后金能在骑兵冲到之前关上边门,那么外头的六千明军将毫无办法。更严重的是,六千大军已然发起冲锋,若是到时冲到城下而进不了城,那就会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城墙之上有沥青、火油、滚油之类的大杀器,一旦大军密集地聚在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厮杀!

    骑兵离边门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按照往常一分多钟便可抵达。不过因为城下设置了大量的拒马,骑兵不得不绕开拒马,如此一来速度大减。

    边门已经聚集了四五百后金精兵。

    一开始秦书淮这边还有三十多名反水的明军降兵相助,不过眨眼间这些人便被蜂拥而至的鞑子兵杀了个干净。这些降兵听着王师的号角,却倒在了王师入城前的一刹那,再也完不成回归大明,回去老家的心愿了。

    没有帮手,秦书淮、李敬亭和孟家兄弟四人便只能呈扇形散开,用血肉之躯堵在门口,以阻止后金兵关上边门。如此一来,他们便不能像平时一样施展闪转腾挪的走位了,因为对方兵力实在太多,四人中任何一人若离开自己的站位,后金兵便会立即从这个缺口涌进去,然后关上边门!

    没有走位,便如同被废了两只脚,面对数百鞑子精兵,四人纵然是小成境修为的高手,也是力有不逮,险象环生!

    此时,萨哈廉亦赶到了边门,声嘶力竭地指挥手下猛攻边门,同时又让身边的三员贴身巴牙喇加入战斗。那三名巴牙喇是皇太极亲自拨给萨哈廉的,是巴牙喇军中的佼佼者,三人均手持弯刀,从众军士头上越过后,三柄弯刀登时寒光大闪,并且很聪明地合力一处,冲四人中实力相对较弱的李敬亭攻去。

    李敬亭手持祖传宝刀,一套“断门寒刀”刀法已是如火纯青,若是寻常时光,又何惧这三个巴牙喇?但现在他既不能走位,又要应付无数涌上来的小兵,顿时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只几个呼吸的时间,他便手臂和腹部各中了一刀,尤其是腹部拿刀极深,隐隐间竟可看到白花花的肠子!

    李敬亭双目暴突,面如厉鬼,纵声长吼,“鞑子狗奴,来啊,都冲你李爷爷来招呼!”

    却明显是招架乏力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血肉之躯

    秦书淮处在他的左手边,见状只好分出一部分精力帮他防守,这么一来也有些捉襟见肘。这时,后金军中的弩手赶到,三十名弩手从人缝中不断射出强弩偷袭,让四人防不胜防,在如潮的刀枪和无孔不入的弩箭的攻击下,秦书淮的防守节奏被彻底打乱,眨眼间便中了一枚弩箭,一处刀伤。其中那枚弩箭射中了左肩,只觉一股酸麻之痛侵袭入骨,直觉告诉他箭头抹了毒药。他赶紧封住穴道,又调用真气遍布在伤口周围,以防止毒素蔓延!

    四人虽都是小成境高手,却仍是**凡胎,加上他们要用血肉之躯堵在门前,无法灵活走位,因而面对如潮而来的后金精兵,四人打的都极为被动。不多会,每个人身上都已是伤痕累累,血染衣襟了!

    骑兵绕开拒木,依然在奋力朝边门前进!

    四百米!

    三百米!

    城墙上,一百名箭手在疯狂射击。不过冲在最前面的骑兵都已装备了重甲,这是在攻下两处外围营地后得到的,因此这些箭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敬亭整个人都已经被鲜血浸透了,重度的失血让他脸色一片煞白。

    手中的宝刀却继续飞舞,却速度已经大减。

    秦书淮冲他吼道,“老李,站稳了,骑兵马上就到啦!”

    李敬亭一刀劈了跟前的一个鞑子,很勉强地笑道,“属下还稳的很呢!”

    话音刚落,却又中了一刀!

    孟虎见状,不由赞道,“李兄好汉子!”又对孟威道,“大哥,咱们也该拼一把了!”

    孟威看了眼如潮的后金兵,凝声道,“好!”说着,他长刀一划,逼退跟前的后金兵数步,然后双手猛地一张,深吸一口长气,继而又调集真气由腹入吼,骤然发出一阵振聋发聩地咆哮!

    “嗷!”

    一股强大的真气化作音波以山崩海啸之势轰然爆散开去,如万狮齐吼,引得周遭的空气剧烈地抖动起来,狂暴的音波钻入耳中,如一把把尖刀捅向耳膜,又透过耳膜刺向心头,其威力比之不二散人的魔音钵竟更胜一筹!即便以秦书淮的修为,也是耳膜嗡地一震!

    那些鞑子兵但凡离他三米之内的,无不内脏震裂、七窍流血而死。而离他稍远的,则头昏耳鸣,心神大乱。

    “狂狮怒吼”!四星半功法!

    孟威怒吼过后,身体骤然一虚,连脚步都有些轻浮了。任何武学,但凡属于强爆发的,对于真气的消耗必然极大,尤其是这“狂狮怒吼”的功夫,更是需极强的爆发,即便是孟威这种小成境大圆满、已经摸到中成境法门的顶尖高手,使出这“狂狮怒吼”之后,都有真气不继之虞!

    若不是形势所迫,他断然不会用这等竭泽而渔的招式!

    怒吼之下,倒下了近百鞑子,却很快又有更多的鞑子涌了上来!

    骑兵仍未到!

    二百米处,城墙上的鞑子扔下滚木、巨石,虽未造成太大杀伤,却堵塞了道路,骑兵必须左突右绕方能前进,根本冲不起来!

    二百米!

    一百八十米!

    一百五十米!

    秦书淮等四人只能用真气和鲜血,来为这些骑兵赢得进入边门的时间。

    边门,鞑子的越聚越多,除了城墙上的三百多鞑子守军,其余兵力几乎全部都聚集在边门了。

    继续疯狂猛攻!

    孟威的真气已经濒临耗尽,行动速度大为减缓。他本以为骑兵即将到达,所以便用出了“狂狮怒吼”替四人解围。然而骑兵却并未按照他预想的速度抵达。

    这个失误是致命的。真气不继的情况下,面对如此之多的鞑子精兵,他也开始力不能支了!很快,胸口、手臂各中了一刀,血染衣襟!

    孟虎见哥哥危殆,咬着牙帮他一块抵挡,如此一来难免顾此失彼,也中了数刀!

    不由惨笑道,“哥哥,我们要为皇上尽忠啦!”

    孟威平常不苟言笑,此时却也是纵声长笑,“哈哈,不亦快哉!”

    李敬亭也狂笑道,“孟家好汉子,李某陪你们!”

    秦书淮见这么下去,四人绝对撑不到骑兵到达。

    既然如此,那便索性一搏!

    主意打定,便冲三人喊道,“几位兄弟看好了,我给你们来个有趣的!”

    说话间已调集了全身能调集的所有真气和赤连剑诀的剑气,接着手臂荡然一震,游龙剑骤然通红,一股灼热之气瞬间蔓延开来。

    又大吼一声,“来!”

    虎躯猛然一震,长剑顿时咆哮起来,如火龙震怒,炙热无比的剑气漫天飞舞,似乎要将整片天空都点燃!一劈一划之间,通红的剑气轰然爆散,但凡与之相碰的兵刃,无不脆断两节,而剑气一旦掠过鞑子兵的身体,便即刻破甲入肉,几乎一剑毙命!

    这只是剑气,遑论剑身!其中一个巴牙喇精英彪悍异常,硬顶着秦书淮的长剑冲了上来,秦书淮只长剑一划,剑尖划过他的胸膛,竟将他的三层护甲全部穿透,同时剑气又轰然飚出,如一把弯刀穿透了他的整个身体,生生地将他劈成了两半,鲜血喷射到空中,如同一场血雨飘然而下!

    这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所有人的心头都被重重地敲了一记!即便是孟威、孟虎和李敬亭三人,也是无不心头大震!

    如此凌厉的剑法,此生简直闻所未闻!又如此强悍的剑气,若无中成境五等以上修为,是断然做不到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味,混杂着浓烈的血腥味,浑身血污的秦书淮,已然化身为一尊杀神,凡兵不敢直视!

    长剑继续咆哮,无数残肢和头颅飞向空中!地上铺满了后金士兵的尸体,尤其是在四人的脚下,已经堆起了半人多高的小山。

    孟威等人的压力骤减,围在他们跟前的后金兵在这片通红的剑光下纷纷倒下,包围圈一下子往后退了数米!

    秦书淮用尽全身真气和剑气,凭一己之力将数百后金兵击退,暂时保住了四人!

    此时,后金精兵已损失一百多了,那些本就没什么战斗力的厮卒则更多,整个边门附近,无论是空气还是地上,都是一片血色!

    秦书淮喘着粗气,握剑的手不由微微颤动。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死战

    秦书淮喘着粗气,握剑的手不由微微颤动。

    鲜血从剑尖如串珠一般滴落下来。

    “滴答,滴答”,如同什么东西狠狠地摔在地上,清脆而震撼。

    萨哈廉端坐于马上,远远地看着这一切,握着马缰的手竟有些微微颤抖。

    自十六岁入伍以来,统女真、平蒙古、打辽东,自问历经大小百余战,见过的骁勇猛将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强悍的对手!

    而且,这等悍将竟是明国人!

    五六百大金勇士,外加五六百厮卒,总计一千多人围攻区区四人,竟寸步不得进?!

    我大金军队,什么时候如此不堪一击了?我大金勇士,何曾受过此等耻辱?

    不,这是我萨哈廉的耻辱,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耻辱!

    想到这里,他整个人都发狂了,声嘶力竭地冲身边的亲卫喊道,“架炮!架炮!”

    众亲卫皆是大惊,贝勒爷的意思是要用炮轰?!大炮一轰,不说边门的那些大金勇士也会玉石俱焚,就是边门也可能被摧毁,到时就是攻下了边门,也关不上了啊!

    萨哈廉狠狠地瞪了一眼由于的亲卫,又狰狞无比地吼道,“架炮!这是军令!”

    众亲卫这才手忙脚乱地去传令。罗文峪内有两门弗朗机大炮,原先是装备在城头的,不过李思礼在投降时为了显示诚意,特意将火炮拆下来放到了城下。又由于关宁军来攻太出乎意料,仓促之间这两门火炮也没有运到城头,不过反而为他炮轰边门创造了便利。要知道若是大炮在城头,要运下来起码也得小半个时辰。

    萨哈廉现在认定关宁铁骑很快就会入城,这么打下去罗文峪还是会沦陷。倒不如拼个鱼死网破,至少在城破之前为大金除去这四个高手,也算是挽回一点颜面,没白白丢一座城池了!

    不过这次他有些高估秦书淮四人了。

    因为秦书淮的真气,也已濒临耗尽了!

    从打开城门到现在,在短短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内,算上那些厮卒,他至少杀了两百多后金兵,无论出招频率还是强度,都已经到达了极限。尤其是刚刚的那一套强爆发,不仅耗尽了赤连剑气,而且连易筋经真气竟也供给不足了!

    易筋经真气虽可日夜不停的运行,但单位时间的真气补给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若是一对一甚至一对十几的情况下,无论他怎么打都够用,但这次面对的是数百上千的敌人,自然是不够用了!

    骑兵!骑兵该到了吧?自己赌的就是骑兵马上就到,所以才耗尽真气做最后一搏!

    骑兵,却仍未抵达!

    边门外,到处都是滚石、巨木和拒马,已经将边门完全堵塞了。骑兵现在离边门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却根本进不来。后面的步兵见状,赶紧冲上来清理路障,这样一来边门附近便聚集了大量明军。

    城头的后金兵立即向底下倾倒滚烫的沥青和滚油,城下的明军虽有几面大盾,却并不能保护多少人,沥青和滚油撒在他们的头上、胳膊上、脖子上,边门外方圆五十米的狭小区域顿时成了人间炼狱,哀嚎和惨叫声连成了一片,不少明军士兵身上白的、黄的、黑的、红的混在一块,焦味、烤肉味和沥青的臭味交织在一起,身形和脸部都因痛苦和绝望而扭曲变形,凄惨之状令人毛骨悚然。

    明军两百弓手疯狂地向城头倾泻箭雨,却因为没有高台,对城头的后金兵威胁极为有限。

    明军在此刻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战斗意志。一波步兵倒下,又一波步兵冲了上去,尤其以那些降兵为勇。这些降兵都自认戴罪之身,拼了命地想立功赎罪,好光明正大地回归大明,回归故土!

    路障在一寸寸地移开,大军在一步步地前行,只是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用鲜血和生命铺路!

    死战!

    数百米外,赵率教脸色铁青的看着城下,双手握地咯咯作响。

    他并不担心大军能否突破路障,抵达边门,而是担心秦书淮四人能否守住边门!边门是大军入城的唯一入口,若是关闭,不但会让这些阵亡将士的努力付之东流,更会让攻下罗文峪变得毫无可能。若是按照正常攻城的办法,自己得制作攻城工具,等做完这些恐怕后金援军也赶到了,到时候大军只能撤退,否则就有被围歼之余。

    若是攻不下罗文峪,自己违抗军令,擅自改道,怕是必死无疑!

    城外死战,城内的秦书淮、孟威、孟虎、李敬亭四人更是死战!

    四人身上的盔甲尽皆褴褛,早已被砍得不成样子了。每个人负伤十余处,鲜血从上身流到脚下,连裤子都刮到了腿上,如同从血水里刚刚捞出来一般。

    秦书淮此刻眼前已经模糊了一片,因为失血和真气稀缺,那枚毒箭的毒素已经扩散,让他头昏脑涨、浑身冰冷。现在他的出招,完全是本能了。

    自己……是要战死在这了?

    脑海中闪过无数纷杂的念头。

    他吗的狗屁关宁铁骑,这么点路冲半天?!

    还是太高估自己了?以四敌千,真他吗的浪啊……

    老子,这就要为国尽忠了?这辈子,就只当这最后一次男人了?!死后回去地球,真的要当一辈子“太监”?那还不如再死一次!

    “叮咚,由于宿主苦战,提升了隐藏值,赤连剑诀提升到第三层。”

    “叮咚,由于宿主苦战,提升了隐藏值,真气修为提升至小成境五等!”

    “叮咚,由于宿主苦战,提升了隐藏值,夺命追魂剑提升至第五层!”

    系统不断的提示,换来的却是秦书淮越来越模糊的意识!

    “二弟,保护秦大人撤出去!”孟威见状,知道边门守不住了,便要孟虎带着秦书淮先跑。四人之中,只有孟虎的真气剩余的还算多。

    孟虎刀劈了一个后金兵,狰狞地大吼,“不走,走了你们怎么办?”

    孟威吼道,“你们走后,我等自然会走,快!”

    孟虎眼眶猛地一湿,他知道大哥和李敬亭都已真气耗尽,自己一走他们便决然没有逃出去的可能!

    看了眼身边的秦书淮,他狠狠地咬了咬后槽牙。大哥说的没错,这个秦大人才是我大明的希望,今日我兄弟二人即便为皇上尽忠亦无不可,但这个秦大人不能死!

    于是嘶哑地喊道,“大哥,我先带秦大人出去,之后再来陪你,为皇上尽忠!”

    说罢,猛地抓住了秦书淮左肩,正要跃起往边门外冲去,却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轰!”

    一枚炮弹呼啸而至,落入了密集的人群中间,无数碎壳铁片爆散开来,周围的后金士兵登时向四周飞了出去!就如同一块石头落入了水里,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出了一个圆形的缺口!

    萨哈廉命弗朗机开炮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城

    “轰!”

    又一枚炮弹随即而至,这次却打在了城墙上,城墙微微凹进去一块,碎石不断地落下!

    后金军中本无炮兵,萨哈廉又信不过明军降兵,便让降兵现场教后金兵怎么发炮。弗朗机炮的准头本来就不怎样,临时教出来的炮兵能有多少准头,可想而至。

    不过在李思礼的提醒下,他们用的是开花弹。开花弹的好处是杀伤范围大,而对城门、城墙的破坏并不大。这些开花弹即便落在几米外,也能有效杀伤士兵。

    弗朗机是前装炮,装弹慢,两炮过后炮兵开始装弹,同时校正方向。那些原本围着秦书淮等人猛攻的后金兵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继续冲上去?一会炮弹可不长眼!不冲呢?那就眼睁睁看着明军涌入城内?

    萨哈廉对火炮的特性缺乏了解,他只知道后金在辽东吃过无数次火炮的亏,只见过火炮爆炸时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却不知道要操控好火炮有多难。事实上,在崇祯六年孔有德投降后金之前,后金军中基本没有火炮,因而大多数人都对火炮缺乏了解,包括萨哈廉。

    而正是他的不了解,帮了秦书淮等人大忙。

    原先围着他们的后金兵,本来即刻可以杀了四人,却因为两门弗朗机胡乱开炮,导致他们纷纷后撤,离这四人远远的,防止再被炮弹打到自己。

    就是这一小会的功夫,让秦书淮四人有了喘息之机,等到了城外的援军杀进来!

    不过进来的不是骑兵,而是五六十名步兵!

    边门外道路堵塞,骑兵冲到后被阻,反而被后面的步兵赶上。在稍稍清理了下道路后,一部分步兵就立即顶着箭雨、沥青和滚油,越过障碍冲进来增援了。

    这其中就有二十余名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原本不负责打仗,因而被赵率教安排在大军后头。不过眼看大军被阻,深怕正副两个千户顶不住,便自作主张冲了上来。他们修为普遍比一般士兵高,自然是冲在最前头的。但是这五十多名锦衣卫,没有穿戴任何盔甲,在箭雨、滚油和沥青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冲进边门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几个了,而且不少人还负着伤。

    七八名锦衣卫立即护在秦书淮等人跟前,其他人则与鞑子兵厮杀了起来。

    边门外,明军步兵陆陆续续地冲进来,人越来越多,显然外边的路障被清理地差不多了,过不了多久骑兵也可以冲进来了。

    两门弗朗机炮再次开火,不过一炮依旧射到了城墙上,另一炮则又打在了后金兵最密集的地方。

    指挥发炮的明军降兵,脸上都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笑。

    李思礼见边门即将失守,知道大势已去,吓得脸色发白,不住地对萨哈廉说道,“萨贝勒,看来罗文峪是守不住了,咱们先撤吧!”

    萨哈廉亦知大势已去,愤恨地攥了攥拳头,然后调转马头,往城南走去。罗文峪要隘就在罗文峪城的南面,他打算回到要隘再据险死守。

    回头走了几步,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对身边的亲卫用满语嘀咕了几句。那名亲卫点了点头,吆喝了一声,带着七八骑回头,想杀了几个刚刚指挥的降军炮兵。

    没想到那些炮兵早撒开腿跑得没影了!

    萨哈廉在三四十名亲卫的簇拥下,急匆匆地往南门赶去。

    却没走多久,只见一大群明军杀了过来,数量至少有两百之众!萨哈廉一眼就看出这是之前投降的明军,便阴冷地看了眼李思礼。

    李思礼也是惊得目瞪口呆,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冲上去对领头的一个降兵喝道,“放肆!你们想造反吗?”

    那名降兵却讥笑道,“李大人,你可以抛下关内的妻儿老小,安心地做鞑子的走狗,咱们这些弟兄可做不到!”

    李思礼脸色煞白,浑身微颤地说道,“老子,老子平日里可待你们不薄,你们就这么待老子?”

    又有一人笑道,“李大人,弟兄们只想回家,你若真待我们不薄,不如就把你的人头借弟兄们一用吧。弟兄们也好正大光明地回去。”

    这些降兵原本也是和后金兵一起负责守城门和边门的,不过自从那三十余名守边门的降兵反水后,萨哈廉便不再信任这些降兵,将他们打乱后分散到城中各处,由后金兵负责看管监视。不过之后因为猛攻边门,大量后金精兵被调走,看管降兵的任务就落到了厮卒手里。这些厮卒除了抢劫什么都不会,人数也不及降兵多。降兵见王师兵临城下,自然就动了回归大明的心思,其中一队降兵率先动手,杀了厮卒,然后满城跑了一圈,聚拢了所有降兵。接着众人一合计,认为应该立即冲出去与外边的王师里应外合,多少捞点功劳,回头也好将功折罪,光明正大地回去。

    没想到大家伙儿刚跑出来,就碰上了倒霉的萨哈廉和李思礼,不由都乐了。要是能砍下这两人的脑袋,别说将功折罪,就是再领点赏都有可能啊。

    这边杀意已现,萨哈廉那边自然也心知肚明,大手一会,双方随即大战起来。

    秦书淮昏昏沉沉地伏在一个锦衣卫背上,忽然听到有一锦衣卫来报。

    “禀报千户,城南有喊杀声响起。”

    秦书淮先是一愣,不过马上反应过来,罗文峪关隘就在城南!一定是对方主将想撤往罗文峪关隘遇到阻击了!

    这真是天意!

    于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锦衣卫听令,全部赶往城南,追击对方主将!”

    二十余锦衣卫轰然应命,立即往城南奔去!

    孟虎一听,顿时大吼一声,“俺也去!”

    边门之外,路障终于被彻底清理掉了。一匹又一匹关宁铁骑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嗷嗷叫着往后金兵堆里扎去!

    秦书淮用最后的一点意识,在系统买了一颗解毒丸、一颗止血丹、外加一颗中固元丹服下,然后头一歪昏死了过去。

    城南,二十余名锦衣卫加入了战团,绣春刀寒光毕现。同时,百余关宁铁骑亦往城南增援……

    预告:为感谢一壶老酒丶沈溪成为本书第一个掌门,明天四更!

    同时感谢:轻声明雨、云篆豪歌、光耀星痕、snowface、er公子、书友160812104922325、小眼镜哥、马超先生、麋鹿教授、一壶老酒丶沈溪、舒诗雅、离殇卜弃、书友121108195106858等书友的上周打赏(包括今天),也感谢所有投票的朋友,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太极的计划(第一更)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二,辰时三刻。赵率教领四千大军,克罗文峪城,斩后金贝勒爱新觉罗萨哈廉、生擒叛国降将、原罗文峪守备李思礼。

    遵化城外,皇太极大营。

    营帐内坐了**人,除了皇太极,还有四大贝勒之二的代善、莽古尔泰,右翼军统领岳托,以及贝勒多铎、济尔哈朗、一等总兵官扬古利等。

    此外,营帐内还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稚气未脱的脸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沉稳和老练,显得与他的年纪有些格格不入。

    此人便是年仅十八岁的多尔衮。多尔衮八岁便被封为和硕额真,位列九大额真之一,参与国政。十四岁封贝勒,十七岁开始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因战功卓著被封“墨尔根戴青”称号,同时成为正白旗旗主。自小的历练让他的心性较同龄人更为成熟,而少年得志也让他有些自负,因而看代善等人时的眼神有些轻蔑。

    气氛显得有些沉闷而压抑。

    罗文峪的紧急军情刚刚传来,在得知赵率教的四千精兵并没有如期前来遵化,转而进攻罗文峪之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并且有些猝不及防。

    此时的后金,右翼主力已经抵达遵化与中军会合,而左翼的阿济格大军还傻傻的在上水河一带埋伏,皇太极刚刚才派马哨去通知他。

    目前皇太极能调用的军队,是中军两万,左翼军四千,再有就是两万五左右的厮卒,不过这些厮卒的战斗力比明军还差,一般不算在战斗序列之中。

    罗文峪肯定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却引起了众人的激烈争论。

    以代善、莽古尔泰为首的保守派认为,明军放弃遵化,转而进攻罗文峪,很明显是要截断大金军撤退的后路,然后调集重兵与大金进行决战。在后援难继的情况下,大金军孤军深入,要面对明国数十万军队包围,凶险至极,所以应立即调集大军回援,夺回罗文峪救出萨哈廉后,全军撤出,以待来年。

    这次他们的说法还得到了多铎和扬古利的支持。

    而反对派则以岳托、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等人为首。他们认为,明国境内现在民变四起,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明军现在根本打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战役。赵率教之所以去打罗文峪,很可能只是知道大金军已经兵临遵化城下,他不敢直接来救,所以才用出这等“围魏救赵”的戏码,虚张声势,来吓唬大金军。所以,只需派遣三千到四千的精兵去救援罗文峪即可,剩下的还可以继续进攻遵化。

    皇太极一直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两派吵得面红耳赤。作为一个持重的战略家,皇太极并不保守,但也不像岳托、多尔衮等人那么偏激。

    目前的态势确实让他困惑,以致有些举棋不定。他舍不得放弃这个好不容易才入塞的机会,但同时也怕中了大明诱敌深入的圈套。

    争论持续了大半个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门外又有哨卒来报。

    “报!启禀大汗,明军已攻下罗文峪城!萨哈廉贝勒与城内八百勇士,全体殉城!”

    如同一颗炸弹掷入了营帐内,众人纷纷站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目瞪口呆之状。

    萨哈廉手下连正规军带厮卒,怎么说也有两千多兵力,加上明军降兵,那就是四千多,竟然这么快就沦陷了?萨哈廉的能力,在座的没有人会怀疑,而罗文峪易守难攻,也是人尽皆知的,明军竟然能在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里拿下罗文峪?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战力了?

    代善见此,立即趁势说道,“大汗,如今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明军已经调集了主力,准备关上闸门,与我军决一死战了。我军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大忌,若是冒然与早有准备的明军开战,恐怕凶险难测……”

    代善还没说完,多尔衮便立即打断道,“代善贝勒,明军若是有意与我决战,为何到现在都未有大军调动的迹象?不光我们的哨马没有探到,连明国内应都没有发现,莫不是明军施了隐身术?”

    代善冷笑道,“多尔衮,你还在提那些明国叫花子么?那些叫花子说赵率教的四千精兵往遵化驰援而来,他们可来了?明国人都是狡诈之徒,你看那些降兵说反水就反水,他们的话怎可轻信?”

    多尔衮不愠不怒,平静地说道,“即便那些叫花子不可信,难道我们的哨马也不可信么?另外,明军若要与我决战,为何不把大安口也下了?难不成明国皇帝大发慈悲,一边要围剿我们,一边又要给我们留条生路?”

    代善又道,“兵者诡道,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明军设下的陷阱呢?他们故意留出大安口,诱我军前往大安口出塞,然后在途中以大军埋伏,伺机围歼,又有何不可能?”

    多尔衮不慌不忙地说道,“代善贝勒,明国境内如今民变四起,明军弹压这些反军尚且不及,又如何凑出那么多军队与我大金决战?就凭那几万关宁军么?还是凭京畿附近那些连饷银都发不起的破衫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这时,皇太极终于发话了。

    “够了,朕意已决。”

    语调不高,却有着无可抗拒的威严,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多尔衮,朕命你速带三千精兵,立即驰援大安口。”

    多尔衮立即起身道,“遵大汗令!”

    接着皇太极又对莽古尔泰说道,“莽古尔泰,朕命你带两千精兵,驻守于大安口外围,同时带三百马哨,昼夜巡逻于大安口至遵化一带,不得有误。”

    莽古尔泰有些不大情愿,这个活儿明显可以派别人去,皇太极要自己去,无非是想支开自己。

    不过还是起身答应,“领命!”

    事实上,皇太极不相信明军能集结那么多军队,与大金展开决战。但身为大汗,他又不能拿整个大金的精锐冒险,所以还是分出了五千精兵去守护通往大安口的退路。至于罗文峪,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放弃。一是因为萨哈廉已死,二是如果去救,势必要再分兵,大金兵力本就不多,再分就别想打坚固的遵化城了。

    此时的皇太极踌躇满志,充分展现一代雄主的战略眼光和自信。

    安排好退路后,皇太极眼中又散发出渴望的目光。

    “全军备战,待阿济格贝勒携大军回归,即刻进攻遵化城!”

    ps:今日四更。

第一百四十五章 无中生有(第二更)

    十一月初二,夜。

    秦书淮在一阵剧烈的颠簸中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独轮车上,身上盖着好几层厚厚的被毯。

    大脑还是空白的,有那么一瞬间他想不起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就如同他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一样。

    这个世界的星空,幽亮而深邃,看着漫天的繁星,恍若隔世。

    过了许久,他的意识终于逐渐恢复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昏迷前的记忆后,忽然想起攻下罗文峪后好像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猛地坐了起来。

    推独轮车的小兵猛地一怔,既而又惊又喜地喊道,“秦大人,您醒了?!”

    “啊。”

    秦书淮摸了摸还发胀的脑袋,随口应了一声。

    那名小兵便兴奋地大喊起来,“秦大人醒了,秦大人醒了!”

    “秦大人醒了!”

    “秦大人活过来了!”

    士兵们一个接一个,用无比兴奋的声音层层传递着,火光的照耀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气。

    锦衣卫千户秦书淮秦大人带着三名大内高手,先是从鞑子的埋伏前救下了大伙儿,然后又以四敌千奋力死战,奇迹般地替大军守住了边门,这等一顶一的英雄谁不佩服?

    推独轮车的小兵显得尤为自豪。当时秦大人倒下的时候,很多老兵就说他不行了,但是自己就一口咬定他肯定能活过来。为啥?因为秦大人是上天派来的神兵啊。他是来拯救大明的,又怎么会死了?当时那帮老兵油子还笑自己傻子,现在好了,秦大人果然活过来了,回头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从前大家都怕鞑子,认为鞑子军就像恶鬼,凡兵不能挡。但这下老天开眼了,你有恶鬼,我大明有神兵。恶鬼碰上神兵,那还不是乖乖受擒的命?看到没,单单四个神兵,就能抵挡上千鞑子恶鬼。有这等神兵护佑,我们还怕他鞑子个球?

    后头很快有一匹健马赶了上来,秦书淮定睛一看,却是赵率教。

    赵率教关切地问道,“秦千户,伤好些了吗?”

    秦书淮试着运行了下真气,真气的流动倒还比较顺畅,看来没什么大碍了。这次受的大多是皮外伤,自己有极为醇厚的易筋经真气打底,身体自然是比普通人强壮许多,加上系统的药物比现实世界的功效又高出几倍,所以伤好得也快。至于那枚毒箭的毒,记得自己买解毒药之前系统分析说是什么蛇的蛇毒,比较寻常,一颗解毒丸应该足以驱散。就算还有残余,自己用内力随便逼一下就逼出来了。

    于是点头道,“好多了。”顿了顿,又问,“孟威、孟虎和李敬亭如何了?”

    赵率教叹了口气,说道,“孟虎老弟倒无大碍。只是孟威和李敬亭两位,怕是熬不过今晚了。”

    秦书淮也叹了口气,心想看来又得跟系统买药,扮祖传老中医了。这么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攒齐1万点买极品功法。

    于是点开系统,进入商城,顺便瞥了眼下方的侠义点。

    “6500点?!”

    咦,怎么还剩这么多?

    自己原先还剩下4100点,买下解毒丸、中固元丹和止血散花去了1000点,照道理应该还剩下3100点才对啊?赶紧打开任务清单看了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救下赵率教和攻下罗文峪都完成了隐藏任务,前者获得800点奖励,而后者获得了1600点奖励!

    看到这里秦书淮心情就好多了,在系统里买了两颗解毒丸、两颗中固元丹,一共花去1600点。本来还想买止血药,不过想想都这回了这两人也该止血了,就省下了。

    让一旁的小兵将药送过去之后,秦书淮便和赵率教聊起了正事。

    “赵将军,我们可是按计划前往大安口?”

    赵率教点头道,“没错,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快到大安口一带了。”

    秦书淮道,“最好能再快一点,然后声势可以再浩大一些。”

    赵率教苦笑道,“秦千户,你可知这山路有多难走?又可知我四千将士自山海关奔袭而来,先是三昼夜强行军,接着又是连夜攻克罗文峪城,在城内修整了不足两个时辰,便又立即强行军赶往大安口,将士们现在虽士气正盛,却也并非钢筋铁骨啊。”

    秦书淮听完,也略带歉意地笑了笑,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是在下太过心切了。”

    “无妨,秦千户一身肝胆,忠心为国,本将实为敬佩!本将已派人向朝廷发送捷报,以秦千户为此战首功!”

    秦书淮轻笑道,“赵将军客气了。此战是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论首功当是全军将士才是。”

    这时后头又上来一人,骑着马,声音尖细地笑道,“呵呵,秦千户过谦了。”

    秦书淮看到那是监军李德成,于是冲他拱拱手,“见过李监军。”

    李德成在马背上伸出双手,做出要上来搀扶之状,口中连连道,“哦哟,秦大人,赶紧躺下罢!可别把老哥哥当外人了!”

    自从上次李德成冒着砍头的危险,同意大军开拔罗文峪以后,秦书淮就对这个中年太监颇有好感。明朝的太监留于史册的很多,不过大多数人都只知道魏忠贤、王振之类的坏太监,却很少知道明朝也有大把忠心耿耿的好太监。

    李德成又问道,“秦千户,赵将军,方才听你们说到进入大安口一带时,声势要大一点儿?”

    秦书淮说道,“是啊,李监军莫非有什么妙计?在下洗耳恭听。”

    李德成呵呵一笑,道,“咱家能有什么妙计了,就是个小孩儿玩的把戏而已,说出来秦千户和赵将军可别笑话咱家见识短。”

    赵率教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对李德成的态度也大为转变,颇为客气地说道,“李监军莫要过谦了,赵某亦洗耳恭听便是。”

    李德成说道,“如此,咱家便说了。咱家心想,若是让将士们每人手上多拿些火把,比如一人两个,这样远远看过去声势是不是能大一些?”

    秦书淮和赵率教听完对视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说道,“妙计!”

    李德成一听又大笑起来,“两位大人说笑了。要说妙计,秦大人的这套‘无中生有’,才是妙计呢!”

    三人都是哈哈一笑。

    赵率教随即向身边的亲卫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原地停下,就近取材制作火把,每位将士手中至少需持两个火把。”

    片刻之后,五千大军举着一万多个火把,浩浩荡荡地往大安口奔去!

    秦书淮躺在独轮车上,翘着二郎腿,看着璀璨的星空,心中无比惬意。

    皇太极,这下你还能淡定么?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攻城与退兵

    十一月初三凌晨,赵率教率领大军抵达大安口城外**里处。

    黑暗中,四个后金马哨用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远处那一条长长的火龙。愣了许久之后,终于反应过来了,立即调转马头,其中两个往大安口城狂奔,而另外两个则往遵化疾驰!

    卯时,阿济格大军抵达遵化,与皇太极会合。

    经过一个时辰的修整后,十一月初三上午辰时(上午七点),皇太极率近两万三千后金精兵,外加四千余蒙古兵,对遵化城发起了猛攻。

    遵化城是座坚城,城墙高达十七八米,墙厚五米,上有城垛,城垛下方有火器射击孔,不可谓不坚固。

    守城的遵化巡抚王元雅亲自登上城楼督战,以示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不过城内守军六千,面对的却是两万七千余满蒙联军的围攻,战况异常惨烈。

    后金因为在城外准备了很长时间,因此并不缺攻城工具。

    十几座近二十米高的高台,在几百名士兵的推动下,缓缓接近城墙。每个高台之上都可容纳十名后金弓手,高台上又有类似城垛的结构可以保护弓手。上百名后金弓手凭借高度优势,几乎压着城墙上的明军弓手打。

    在弓手压制的同时,后金笨重的云梯也纷纷靠到了城墙上。这些云梯的上端都带有铁钩,扣到城墙上之后,再想将它推倒就难了。无数鞑子兵踩着云梯冲了上来。

    这时城垛下方的火器射击孔就发挥威力了。这些射击孔的后头是一个中空的空间,里头站满了火器兵。这些火器兵使用性能更为稳定的鸟铳,每两个火器兵负责一个射击孔,一个射击完毕后迅速退后装弹,另一个则立即跟上射击。

    射击孔的位置选择的恰到好处,离城头大概五六米的距离,由于云梯不可能贴着城墙,而是要与城墙呈一定的斜角,所以后金兵一旦爬到这个位置,身体离射击孔大概三四米远,他们够不着火器兵,但是火器兵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到他们这个距离内,准星再差的火枪手都能几乎百发百中了。

    “砰、砰、砰”,从射击孔内冒出一股股浓烈的青烟,每一股青烟过后,几乎都会掀起一阵血花。被打中脑袋的鞑子兵当场殒命,而被打中腿、胳膊的,不少都跌落云梯,掉到地上不死也废了。

    火器兵的存在,给后金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不过,鸟铳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装填特别慢。发射一发子弹,要经过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门药、装火绳等n道工序,即便是两人轮换,每个孔的射击速率也不过每分钟两三发,远远比不上鞑子上来的速度。

    于是王元雅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射击孔后的空间内,再塞入一些长矛兵。当火枪兵都在装弹时,长矛兵就用长矛去捅云梯上的敌人。因为遵化城的城墙有五米厚,所以塞下长矛兵不是问题。这么一来,这些射击孔的效用就被使用到了淋漓尽致,俨然构成了一个死亡地带,后金兵死在射击孔前的不计其数。

    城头上,三门弗朗机大炮也发挥了威力。这些大炮一开始都用的是开花弹,不过等后金兵聚集到城下后,因为城墙太高造成俯角太大,反而打不到后金兵了,于是炮手立即换上了实心弹,专门盯着后金的高台打。

    这种打法很快遭到了后金高台上的弓手的报复,箭雨纷纷冲炮手倾泻,炮手辅兵便顶起了大盾,为炮手抵挡箭雨。

    这场大战进行地异常激烈,双方从上午一直激战到正午,从城头激战到城下,到处都弥漫着硝烟味,到处都横躺着一具具尸体,以及士兵的残肢断骸。

    王元雅亲自站在城头摇旗呐喊,不慎中了一箭,却兀自不退,倒也有大明文官的几分骨气。守城将士大受鼓舞,奋力死战,后金军竟毫无办法。

    直到巳时(九点多),城内忽然着起了大火!

    “巡抚大人,粮库着火啦!”

    “巡抚大人,火药库也着火了,并且发生了大爆炸!”

    “大人,火势蔓延开来了,怎么办?”

    “启禀大人,我等发现一伙奸细四处纵火,约四五十人,身手十分了得,似乎是江湖中人!”

    王元雅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脸色一片惨白!

    猛然想起前几天似乎有个锦衣卫千户告诉过自己,城内有奸细,要自己严加防范。可自己竟全然不理!

    无力地瘫坐到了椅子上,王元雅脑袋一片空白。

    巡抚守土有责,若是丢了遵化城,自己死罪难逃!

    自己为什么不信锦衣卫?呵呵,蛇鼠厂卫,蛇鼠厂卫,自己身为文官,自然是需与厂卫划清界限了,自然是要认定他们之中没有好人了,否则朝中同僚会怎么看自己……

    呜呼,哀哉?

    非哀,只是可笑矣!

    “大人,是否救火?”一名副将问道。

    救火?

    王元雅在心底绝望地苦笑,这么大的火势,恐怕所有守城军士都去救火,也决然扑不灭。

    无力地说道,“派一百将士去救粮库,能救多少救多少吧。其他的身外之物,就不要管了。”

    副将领命,立即组织人手去救粮库。

    守城的士兵见城内失火,顿时士气大减。这些士兵的全部身家都在城内,怎么能不分心?而且一看城内火势汹涌,知道势难扑灭,回头无论弹药、粮草甚至遮身的片瓦都要没了,这还怎么打?

    城外,负责全权指挥攻城的岳托一看城内浓烟滚滚,便知道内应动手了,于是立即下令,除了援应的中军八千人马,全军从遵化城四面猛攻,谁第一个踏上城头,赏黄金百两,牛羊百匹,并封巴图鲁称号!

    一时间无数后金兵如潮水一般涌了上来,呐喊声响彻云霄。

    而明军这边,不少士兵开始假借救火的名义撤下城墙,偷偷跑了。一开始当官的还管一管,后来一看逃跑的越来越多,管也管不住了,索性便以捉拿逃兵的名义也跟着跑了下去。

    王元雅站在城头,见此场景知道大势已去,便进了城楼,拿出白绫一匹,系于房梁之上。

    左右要死,那便选择个体面的死法吧。自己为国殉城,朝中同僚总归会为自己说几句好话的,子孙们也不至于遭太大的罪。

    脖子刚要往白绫上套,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大喊。

    “鞑子退兵了!鞑子退兵了!”

    王元雅浑身一颤,以为自己听错了。

    再侧耳倾听,这次清晰无比。

    “鞑子退兵了!”

    ps1:遵化之战因为主角不参与,所以就简单写了。其实古人的攻城战是很精彩的,若是有主角参与,会好好描写一下,给大家呈现一场真正的明代攻城战。

    ps2:因为存稿中存在一些逻辑问题,本着尊重读者智商的原则,今天一直在做修改,所以第三章晚了些。一会还有第四章,大家有票的请继续投,让城主虎躯一震再震,嘿嘿~~

第一百四十七章 鞑子回援(第四更)

    鞑子退兵了!

    王元雅从不相信到接受,足足花了半刻钟时间。

    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遵化城将陷,鞑子为什么要退兵?

    走到城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如潮水一般退去的鞑子兵,他久久回不过神来。

    不过当他回过神来以后,立即咆哮着发了第一道命令。

    全城缉拿纵火者,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皇太极营帐。

    岳托怒气冲冲地冲进账内,大声吼道,“大汗,为何收兵?为何收兵?遵化城触手可破,为何收兵?!”

    说话的时候,不禁龇牙咧嘴,狰狞可怖,而且手还握着剑柄。

    皇太极不说话,眼睛瞟了下他握剑的手,继而寒光凛冽。

    代善见此,当即上前冲岳托怒道,“放肆!”

    岳托看了眼代善,又看了眼脸如寒冰一般的皇太极,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即下跪道,“大汗,臣下知罪!”不过随后又不甘心地说道,“但是我不明白,此次攻城我大金勇士死于城下者成百上千,眼看就要破城,为何要收兵?”

    皇太极仍旧阴着脸,不发一语。

    代善见状便上前说道,“岳托贝勒,探子来报,大安口外七八里处发现明**队,数量约有上万人。”

    岳托闻言也是一惊,说道,“明**队真的去攻大安口了?”

    代善点头道,“没错,如今已露出水面的明军,有刚刚攻下罗文峪的赵率教部五千人,外加这来路不明的一万多人。另外,据可靠线报,袁崇焕也已率近万关宁骑兵往蓟镇赶来。在他后头,还有何可纲、祖大寿的关宁军。”

    扬古利插话道,“还有,大同军的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也有起兵来会的迹象。”

    代善又道,“这只是我们知道的明**队,尚有很多不知道的。由此可以推测,明**队这次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接连出现在罗文峪和大安口,绝不是偶然。岳托贝勒,你可知道若是大安口再失陷,我军会处于何种态势?”

    岳托沉吟了下,又不甘心地说道,“莽古尔泰和多尔衮已带五千精兵赶往大安口,明国那一万多大军若是敢进攻大安口,正好让我军里应外合,定让他全军覆没!我等又有何可担心的?”

    代善拍了下桌子,“糊涂!为将者怎可只眼看一隅而不观全局?明军步步退让,我等如入无人之境,你就不想想为什么?你可知何为诱敌深入?现在明军意图昭然若揭,莽古尔泰和多尔衮便是全灭了那一万多明军又如何?明军京畿附近二十余万兵力,加上两万余赶来的关宁军,我们当如何应对?况且你又如何敢确定,去攻大安口的明军只有被发现的这一万?明军攻下罗文峪后,会不知道我们会派兵增援大安口这唯一的出塞通道?说不定他们此刻已在路上埋伏,准备伏击莽古尔泰和多尔衮了!”

    代善分析地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一旁的总兵官扬古利听得也是频频点头。

    代善一直在高估明军的战力,从在喀喇沁的时候就反对后金入塞。入关后又看到怪事频出,自然将自己的担心无限放大。

    并不是他怯懦,而是他经历过大金由弱到强的过程,他不想大金在中原主力尽失,再回到过去任人欺凌的境况!

    阿济格、济尔哈朗等人沉默不语,这些人比岳托更有政治智慧,知道皇太极已经下定决定要全军回援大安口,便不再多说。

    而岳托却是例外。他依然坚持不退兵,认为即便明军关上大安口和罗文峪的出口,大金军依然可以在中原肆虐,并且以战养战,若是明军要决战也无不可,大金军有能力战胜明军。一番话说得皇太极频频皱眉。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岳托这么不受皇太极待见的原因。

    皇太极自然知道明军野战不如大金,但他身为大汗,一个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也绝不会拿大金的国运去冒险。这趟入塞之行已经略有收获了,即便此刻退出塞外也不亏。而且,回援大安口只是保险之策,并不代表自己就一定要退出塞外。待回到大安口,明军到底是什么企图,自然是一清二楚了,到时再做决策也不迟。

    皇太极不再理会岳托,而是大手一挥,说道,“全军即刻准备,一刻后启程。”

    大安口外。

    五千明军熄灭火把,在月光下紧急转向,绕开大路,抄小路往位于遵化城西南面的石门寨方向赶去。同时二十余名锦衣卫,连同七八十马哨尽数出动,沿途侦查鞑子大军动向,顺便搜寻鞑子的马哨。

    完成了“火把秀”后,五千大军便彻底玩起了失踪。

    秦书淮自然不会让大军真的去进攻大安口,他再傻也知道,皇太极在失去罗文峪后,势必会增援大安口,保住这条最后的退路。若是自己去攻大安口,后金援军一到,自己势必会比包了饺子。论战力,这五千明军虽说主力是关宁军,但在野战条件下,估计未必能打得过两三千的后金军。

    他之所以要大军在攻下罗文峪后,立即前往大安口秀一把,就是想让皇太极以为在他身后又出现了一股明军,而且这股明军的意图是想封住自己最后一个退路,进而使皇太极也开始怀疑,明军是不是真的想“关门打狗”。皇太极性格极为谨慎,在没把握之前绝对不会拿大金国运冒险,所以采取最保险的策略,率全军回援大安口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样既可保证大安口安全,又随时可全军退出关外。而且,他身边还有代善和莽古尔泰这两个地位极高、但又反对入塞的人,促成这事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只要皇太极率大军回援,那么赵率教的五千兵就可以走石门寨,历史上石门寨的守军还是以明军降兵为主,所以攻下他不难。若是攻下石门寨,赵率教的五千部队就可以驻扎在那,随时策应遵化,以及袁崇焕的大军如果袁崇焕没有像历史阴谋家们所描述的那样故意引敌入境的话,他应该知道如何好好用好这五千精兵。

    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引赵率教的大军进入石门寨后,自己也该回通州了,那里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至于能改成什么样,就得看当事的那些历史人物了。

    袁崇焕,关键是袁崇焕啊!这个袁督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ps:这章是感谢一壶老酒沈溪同学的。大家晚安!

第一百四十八章 偶遇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三,亥时。

    赵率教五千大军从大安口撤离后,途径鲶鱼关附近,然后直奔石门寨,巧妙的避开了先期增援大安口的莽古尔泰和多尔衮的五千精兵。

    石门寨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遵化城的西南面,离遵化城只有六十多里地。同时又位于蓟州城的东北面,距离蓟州城也只有八十多里地,可以说就在这两处的中间点上,进可援遵化,退可守蓟州。若是大军能在石门寨驻扎,到时袁崇焕在战略上的选择会更多。

    大军偃旗息鼓,人衔枚马裹蹄,悄然行军。抄小路行至距石门寨尚有五十多里的一处林子里时,忽然有三名锦衣卫气喘嘘嘘地来报。

    “禀千户,前方三里外发现三名鞑子马哨!”

    秦书淮一惊,石门寨离这还远的很,马哨不可能无缘无故跑这么远来巡逻,唯一的可能是这附近即将有一支鞑子军经过。

    不由后背一凉,难不成自己的意图被后金发现了?

    说实话,他对这五千明军的战斗力并不抱太大希望。虽然这已经是明军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最强的部队了,但在野战条件下,只要碰上两三千后金兵,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这五千人要是进入石门寨,到时与各路明军配合,自然是极好的一步棋,但要是损失在这里,自己这些天就白忙活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以后,又觉得不大可能。就算皇太极猜到自己是故意吓唬他,他肯定会不理睬自己,继续攻打遵化城,最多等下了遵化城以后再来找自己麻烦。

    那会不会是皇太极得知罗文峪失陷后,派出的增援大安口的援兵途径这里了?这就更不可能了。若是去增援大安口,既可以走遵化到大安口的官道,也可以走更近的小道,干嘛来鲶鱼关这边绕一大圈?

    于是赶紧将消息告诉赵率教。

    赵率教听闻后也是一脸惊讶,但他的判断也和秦书淮一致,认为其一,即便有鞑子军途径这里,大家也只是偶遇,对方不可能是奔着自己的五千大军来的,其二,鞑子的主力现在要不在攻遵化城,要不就已经往大安口方向集结,所以这股鞑子军人数应该不会太多。

    这么一来,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了。既然对方不是鞑子主力,那大军就无需避让,而且还可以做个伏击,看看能不能捡到点什么。

    于是大军立即分成两股,趁着夜色埋伏于林中小道两侧。骑兵将马匹拴在远处,然后拿了武器改成步兵。这样马的喘气声就不会暴露大军了。

    一刻多钟以后,三名鞑子马哨从小道驰过,其中两个继续往前跑去,而另一匹则停了下来。

    夜晚的林子漆黑一片,除了小道上因为没有树的遮挡,有些许月光洒进来之外,道两旁伸手不见五指。

    那名马哨侧耳倾听了一会,忽然催马往道路右侧的林中走去。

    秦书淮看着那名马哨冲自己走来,心提到了嗓子眼,心想难不成他发现了异常?

    五千明军埋伏的位置都离小路大概三十米远,这名马哨往里走了二十来米,忽然下马,兮兮索索地好像在解裤子。

    众人都松了口气。

    鞑子马哨方便完后,又骑上马往前奔去。

    不一会儿,一个马哨又折返跑了回去,应该是向后头的部队汇报去了。

    众人耐心地等待,直到又过了一刻钟,终于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一队由两百马兵、三百步兵组成的鞑子军在林中小道急匆匆地行进,在他们身后还有近五百的厮卒,这些厮卒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行囊,有的还牵着驴子和劣马,驴背上和马背上都驼满了东西,显然是他们这次入塞之行的收获。

    没多久,这一千人就全部进入了伏击圈。

    赵率教顿时一声令下,五十名连弩手首先来了一轮三连齐射,猝不及防的鞑子兵顿时倒下了六七十人,其中一半人当即殒命。接着埋伏于道路两旁的五千大军立即一应而起,骤然杀了出去!

    鞑子军登时阵脚大乱,惨淡的月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讶与恐惧。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如此秘密的行军,又特意选了这条不起眼的小道,竟然还会遭到伏击!他们永远也想不明白,这股明军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又如何得知自己的行军路线,提前埋伏的?

    也怪不得他们吃惊,说这只是“偶遇”他们也不信啊!

    马背上一个后金将领模样的人声嘶力竭地用满语大喊,试图稳住部队。不过乍然间遇到埋伏,对方还是十倍于自己的兵力,就算心理素质再强的士兵也难免慌乱,又岂是短时间内能稳住的?

    尤其是那些由汉人、朝鲜人以及一小部分底层的蒙古人组成的厮卒部队,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到处乱窜,不但没能帮上忙,还冲乱了自己一方阵脚,同时把恐惧传染给了正规军。

    拥挤的小道很快变成了一个屠宰场,惨白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一片,哀嚎惨叫声交织,明军向潮水一般涌上来,将后金军的空间不断压缩。

    后金骑兵一看不对,便准备强行突围。不过很快他们的周围聚集了密密麻麻的长矛兵,这些长矛兵手持近三米长的长矛,二话不说先捅倒马匹,待马上的人摔落下来后,又一拥而上将他捅成了马蜂窝。

    这五千明军中有四千是训练有素的关宁军,又占了伏击的便宜,对付区区五百后金兵自然是游刃有余。至于那些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的厮卒,则更加不屑一顾了。

    秦书淮因为伤势还未痊愈,所以这次便悠闲地和李敬亭、孟威两人坐在一个独轮车上观战。李敬亭和孟威因为服下了秦书淮从系统中买的药,伤势大有好转,现在已经清醒了。

    孟虎却是闲不住,仗着自己还有把子力气,不顾身上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纱布,嗷嗷叫着杀入了敌阵,也不知道又有多少鞑子命丧他的刀下。

    战斗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五百鞑子兵全军覆没,另外五百厮卒战死了一半,还有一半选择了投降。而明军这边只战损了不到两百人,这种伤亡比已是极好的了。

    找了一个汉人厮卒审讯了一下,不用威胁上刑,他便乖乖地把知道的全部都招了。

    他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ps:感谢彩云之南85成为本书舵主!另外:今天更晚了啊,不过三更不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2629/ 第一时间欣赏东厂督公最新章节! 作者:碑塔城主所写的《东厂督公》为转载作品,东厂督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东厂督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东厂督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东厂督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东厂督公介绍:
穿越到大明,莫名得了个<东厂督公>系统。秦书淮舍不得那二两肉,于是只好曲线救国,从一个小帮派的楼咯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权倾天下的妖人, 人称大明之妖。嗯,妖人和人.妖差不多,人.妖又和太监差不多,反正都差不多,皇上,要不东厂督公让我做了吧?谁反对谁赞成?东厂督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东厂督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东厂督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