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魏能臣TXT下载大魏能臣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魏能臣全文阅读

作者:黑男爵     大魏能臣txt下载     大魏能臣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七十二章疥癣之疾!

    许昌城-丞相府中!

    “呼,腰酸背痛腿抽筋,真是累死人了!”

    “世子殿下,这是刚熬好的老参汤!”

    “味道不错,再来一盅!”

    “诺!”

    黎明时分,曹丕从书房走了出来,挂着两个大黑眼圈,还不断的打着哈气,显然又是一夜未眠!

    侍从送上了老母鸡炖参汤,曹丕连喝了两大盅,这才有了些精神,却没有回寝室休息,而是简单洗漱一下,用了点早餐,又回书房批阅奏折去了。www.uu234.cc

    自从曹操西巡以后,曹丕就以副丞相、大魏世子的身份,接管了朝廷的全部事务,每天要批阅几百份奏折,还要接见很多官员,经常一天一夜连轴转,累的是精疲力竭,都没兴趣宠幸妻妾们了。

    即便如此,曹丕也咬牙坚持着,把所有的公务都处理完了,每一份奏折都是精心批阅,绝没有马虎应对!

    因为他想向世人、证明一件事情,江山社稷这幅重担子,父亲能够挑的起来,自己同样也能挑起来,而且挑的更加好!

    不见父亲病重之时,还在坚持处理军国大事吗,自己年纪轻轻的,又身体强壮如牛,怎好意思叫苦呢?

    可话又说回来了,江山社稷这幅担子,挑起来不是一般辛苦,一年半载自己还支撑的住,长年累月恐怕就不行了。

    毕竟人跟人是不同的,像始皇帝那样精力充沛、雄才大略,一天能批阅上百斤奏折的皇帝,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史书记载,始皇帝一天批阅的奏折,重量达到了一百三十斤之多,而且日日如此,绝对是铁人十项冠军啊!)

    可国家大事又不能拖延,有的皇帝实在坚持不住了,或者贪图享乐、不愿受累,于是找人帮着一起批阅奏折,有的找大臣,有的找外戚,有的找宦官……历史上很多王朝,就是这样一点点走向衰败的!

    不过吗,曹丕虽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却有同样强烈的权利欲、以及猜忌之心,就算是活活累死了,也不会分权给别人的!

    “咚!咚!--启禀世子殿下,洛阳有飞鸽传书,十万火急之事!”

    “哦,速速拿来我看!”

    一阵疾速的脚步声中,辛评冲进了书房内,一手抓着知小信鸽,另一只手握着根竹筒,上面绑了四道红线,乃是十万火急之意!

    原来萧逸用金雕侦查敌情、并传递书信的事情,还是逐渐被外界知道了,一日千里的速度,羡慕的大有人在,尤其是文武群臣们,都想要效仿一下!

    可是金雕生性威猛,平常人更本驯服不了,反而经常被抓伤、啄残,还出过好几起人命呢,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驯养温顺听话的鸽子了。

    鸽子善于辨别方向,顺风一天可以飞翔数百里,比快马传信方便多了,就是天敌太多,容易半路上被猛禽捕食,必须一次放飞十几只,才能保证消息顺利送达,威猛、速度、负重都比金雕差的太多了。

    “父王!……父王啊……噗通!”

    “殿下小心,大王他怎么……啊!”

    曹丕接过竹筒,取出里面的纸条,人瞬间就呆愣住了,浑身颤抖,冷汗如雨,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

    辛评忙上前搀扶,顺便也扫看了一眼,结果自己也摔坐在地上,汗水瞬间阴湿了衣衫。

    信上写的是:‘二月初二,大司马突返洛阳,王甚喜,召见之,传达遗命。’

    ‘日落时分,王薨于洛阳城外、北邙山坡之上,仅有大司马一人在旁!’

    下面还有数百小字,是遗令的具体内容,八臣辅政、王后监督、亲赐龙虎金鞭等等……

    “殿下勿惊,仅是一条消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还是火速召集心腹人等,好好商议一下对策,也好以不变而应万变!”

    “仲治言之有理,现在万万不能慌张,仲达、文烈、佐治、彦才……还有长文大人,全都召集过来,再传令相府,内外警戒!”

    “诺!”

    父亲缠绵病榻许久,对其撒手人寰,曹丕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噩耗真的传来了,仍感觉天塌地陷,六神无主!

    没办法,曹操的能力太强了,威望也太高了,就像是一根擎天柱,支持着摇摇欲坠的苍穹,如今天柱崩塌了,谁又来支手擎天呢?

    辛评一路狂奔出去了,把司马懿、曹休、辛毗、杨铄、陈群……一众心腹人召唤过来,曹丕也振作精神,开始商议应对之策!

    父亲逝世固然哀痛,可这位二公子明白,现在不是悲天抹泪的时候,身为曹氏集团的继承人,自己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接掌父亲留下的全部权力!

    因为觊觎这份权力的,可是大有人在呢,如果自己抓不住,就会被别人抢走了,自己的几个好兄弟,还有那个强势的姐夫……

    很快的,又有几只信鸽飞回来了,证实了先前消息属实:汉丞相、魏王-曹操,真的撒手人寰了!

    还有在灵柩之前,文武重臣们商议的内容,也一字不落的传递回来了。

    包括曹洪暗藏祸心,有意支持曹植夺权!

    萧逸深明大义,派人把两枚印绶,快马送往许昌城!

    以及曹操的丧礼,就在洛阳城举行,讣告已经发出,很快天下皆知!

    …………

    “呜呜!--父王病逝,如雷轰顶,丕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洛阳城去,扶灵痛哭上一场,以尽孝子之责,又恨不得以身相代,换回父王的性命!

    然父王临走有交待,一切先国后家、先公后私,丕如今肩负监国重任,不敢离开许昌城一步,只能遥相祭拜,以示哀痛了!

    如今丕肝胆俱裂,六神无主,家事、国事、天下事如何安排,还望在坐诸位大人教导,日后曹子桓但凡有条出路,一定不忘各位的大恩大德!”

    曹丕也是心志如铁之人,短暂的惊慌失措之后,很快就镇定下来了,不过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还是嚎啕大哭了一场!

    又换上了素色衣服,对着洛阳方向叩首不止,把额头都给磕红肿了呢,汉家以孝治天下,一个不孝顺的人,是无法服众的,这也是一种政治资本!

    “人死不能复生,世子殿下请节哀吧,千万别哭坏了身体!”

    “大王辞世而去,以后家国天下这负重担,就落在世子肩膀上了,臣等一定尽心辅佐,竭力报效!”

    辛评、辛毗等人一边陪着哀悼,一边好言相劝,而且从曹丕的话语中,他们感觉到了勃勃野心!

    试想啊,曹丕已经是世子了,马上就要继位魏王,却口口声声要找出路,那出路就只有一条了--称帝!

    如果曹丕做了皇帝,在坐的都是开国功臣了,为了这份荣华富贵,大家也得表示忠心、鼎力相助!

    话又说回来了,自古权力交替之时,最容易出现政治动乱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不就是栽在这上面了吗?

    如今何其相似啊,王薨于外、局势不明,既有手足兄弟,对王位虎视眈眈;又有骄兵悍将,难以驾驭掌控;该如何稳定局势,顺利的完成权力交接呢?

    一招不慎,没准就是满盘皆输,别说什么开国功臣了,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政治博弈可是利益极大,也危险万分呢!

    “仲达文武双全,眼光又高人一筹,可有好的对策!”

    “诸位大人面前,懿岂敢班门弄斧呢!”

    “非常之时,仲达就不要谦虚了,速速的为殿下谋划是真,我等亦愿闻君高论!”

    “仲达快说吧,本世子如何稳定局势?”

    ……

    曹丕的小集团里面,论起谋略、眼光、政治敏感度,司马懿都是出类拔萃的,也出过很多好计策,一直充当着谋主的角色!

    不过其城府极深,不愿意出风头,也不轻易揽事,在场之人连问了数遍,曹丕也是开口请教,这头‘冢虎’终于献上计策了。

    “殿下乃大魏世子,继承王位理所当然,不过如今王薨于外,朝廷上下难免人心惶惶,为了稳定住局势,还是做一些准备为好!

    可让文烈将军统领兵马,控制皇宫、武库、太仓……以及各座城门,外松内紧,以防不测,许昌城外的几支驻军,也要进入戒备状态!

    再请长文先生入宫,面见皇帝陛下,请一道册封诏书下来,有了皇帝陛下的旨意,殿下继位魏王、大汉丞相,才显得名正言顺!

    与此同时,请佐治、仲治两位先生,准备好礼仪之事,并召集留守官员,齐聚于丞相府之中!

    只等华歆、董昭两位大人,把先王的遗令,以及两枚印绶送到许昌,立刻为世子举行继位大典,并正式昭告天下!

    大功告成之后,再敕令临淄侯、萧怀侯返回许昌,参拜新王,并留在朝中参与政务,至于青州的军政权力,可以另行派人接管,如此也就高枕无忧了!”

    …………

    “仲达高见,真乃王佐之才,本世子就依计行事了,诸位大人速做准备吧!”

    “诺!”

    司马懿讲述的策略,一环紧扣一环,无懈可击、内外兼顾,却是稳定时局的好办法,听着众人频频点头,曹丕脸上的阴云也消散了。

    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详细步骤,以及应变的办法,一直到了下午时分,这才四散而去,各自安排准备去了!

    曹丕却独坐书房中,脸上刚刚消散的阴云,又重新聚拢起来了,接掌国家军政大权,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今日这一番谋划下,小患虽除,大患仍在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心腹之患!

    “下官参见世子殿下!”

    “嗯,仲达为何去而复返?”

    “下官深夜前来,特为殿下解心中之忧也!”

    夜幕时分,曹丕又饮了两盅老参汤,准备振作精神、继续的批阅奏折,没想一道人影悄悄进了书房,正是离去不久的司马懿!

    司马懿任职文学掾,平时就住在丞相府中,而且深受曹丕的宠信,可以不需任何通报,直接进入书房中,故而经常深夜来此,与之密谋军国大事!

    “呵呵,本世子心中所虑者,白天已经化解干净了,又复有何忧愁呢?”

    “以下官之间,临淄侯、萧怀侯不过是疥癣之疾,坏不了天下大事,而世子另有心腹大患啊!”

    “哦,仲达说一说,何为心腹大患?”

    “呵呵,此世子智力所能及也,又何须下官多言呢?”

    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把话都说出来的,说一半、进退自如,都说了、引祸上身,司马懿深知这个道理!

    曹丕脸上的阴云更浓了,因为司马懿这一番话,句句说到要害上了,自己确有心腹大患!

    自从当上世子之后,曹丕利用手中的权利,巧妙的在几个弟弟身边都安插了人,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不客气的说,曹植、曹熊果真谋反的话,曹丕挥手之间,就能把二人给收拾了,根本威胁不到自己的政治地位!

    可是有一个人,不但严重威胁自己的地位,甚至能轻而易举的取代之--萧逸!

    萧逸功高盖世、手握重兵,乃是曹营中头一号的实力派,父亲曹操活着的时候,凭着丞相之贵、岳父之尊、君臣之份,又耗费了无数心血,这才勉强的将之压制住!

    曹丕的能力,功绩、威望都远不及父亲,又如何压制这头‘贪狼’呢,如果压制不住的话,江山社稷还能归曹家所有吗?

    别忘了,汉中、关中地区,集结着几十万精锐兵马,还有充足的粮草、军械,凉州、并州、幽州、徐州的文官武将们,也大都是萧逸的心腹部下!

    如果这头‘贪狼’生出异心,统领数十万大军东进的话,五天拿下洛阳城、十天包围许昌城,进而席卷整个中原,也不费多大力气,这才是心腹大患啊!

    “大患不除,如坐针毡,仲达足智多谋,必有克制之法,还望有良策以教我,只要能守住曹家基业,万里江山、荣华富贵,本世子与仲达共享之!”

    曹丕突然离席而起,躬身抱拳问计,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还许下了江山共享的诺言!

    “下臣受世子知遇之恩,纵然粉身碎骨,亦难以报答之,岂敢再有非分之想啊--咚!咚!”

    司马懿更会演戏,双膝跪地,叩头不止,脸上还露出了感激、惶恐、忠诚各种表情,而且来回转换,控制自如!

    不如此不行啊,读史书的人都知道,当年伍子胥辅佐夫差继位吴王,又帮着他大败越国,也得到了分一半江山的许诺,结果又如何呢?

    江山没分到手,却得到了赐死的敕令,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与人分享权力的,至亲骨肉都不行,何况一个外姓人呢?

    “仲达有何妙计,快快说出来吧!”

    “诺,古人云:主少臣强,必乱天下,如今世子羽翼未丰,而大司马之势已成,两者又何安呢,莫要忘了霍光、昌邑王之事啊!

    然大司马为托孤重臣,其党羽遍布天下,骤然除之,必遭反噬,以下官之愚见吗,唯有恩威并施,才能万无一失!”

    “仲达所言极是,大司马比起霍光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然则何为恩、何又为威?”

    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其做过最霸道的事,就是在汉昭帝驾崩之后(八岁继位,二十一岁驾崩,无子),迎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君,二十七天之后又行废黜,改立了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曹丕奸诈狡猾,绝非蠢笨的昌邑王可比,不过萧逸专横霸道、谋权机变的本领,也远在霍光之上,欲行废立,易如反掌!

    “恩者,世子继位之后,可加殊荣于大司马,增加节夫人之汤沐邑,厚待萧氏一众子女,再携带夫人于小世子,屈尊降贵,多备礼物,勤到无愁侯府走动一下!

    大司马虽然专横霸道,却也是性情中人,看在先王、王后、节夫人的面子上,一定会用心辅佐世子的,进而取代汉室,一统天下!”

    ……

    “不错,姐夫性情中人,虽然杀人如麻,却从不伤害亲人,我以亲情笼络其心,其必会安心辅政,助我完成一统大业,不过吗……”

    曹丕点了点头,脸上的阴云消散少许,以亲情来笼络萧逸,却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先王的遗令里面,也让自己敬萧逸如兄,以家人之礼相待!

    不过吗,一个大臣是否忠诚,不看他是否有谋反之心,而是看他有没有谋反之力!

    萧逸就有这种力量,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时刻悬在曹丕头顶上,亲情就是上面的线绳--又细又软,风吹可动!

    如果那一天线绳扯断了,宝剑落下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宝剑取下来,收入剑鞘之中,这样才能高枕无忧啊!

    “世子担心的是,以亲情笼络人心,只可治表,难以治本,要想永除后患,还需收其手中兵马,让其无有谋反之力才行!”

    “收其兵马,何其难也,大司马在军中威望极高,党羽遍布四方,先王几次想削其兵权,结果都没能如愿啊!”

    “先王之时,诸侯并起,需要大司马统军征战、攻城掠地,自然不好收其兵权了,如今江东、巴蜀两镇新败,对中原再无威胁可言,收回兵权也就不必顾忌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具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臣料定世子继位之后,临淄侯不肯臣服,必然会在青州举兵反叛,至于萧怀侯吗,外谦逊、内刚毅、姓狡猾,反与不反尚在模棱两可之间!

    只要青州出现了叛乱,世子即以朝廷名义下令,请大司马大人前去平叛,先王尸骨未寒,念在托付之情上,大司马必不好推辞的,只好欣然前往青州了!

    只要大司马离开洛阳城,也就远离了关中、汉中的几十万大军,此乃‘调虎离山’之计也!

    第二步,大司马文武双全,在军中的威望又极高,只要金狼头大旗出现在青州,叛军必然土崩瓦解,临淄侯也会束手就擒了。www.uu234.cc

    届时世子下令,把临淄侯废为庶人,择一荒凉之地软禁起来,辽东、西凉、河套都可以,也就再无后顾之忧了,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也!

    第三步,趁大司马大人远在青州,专心平定叛乱之际,世子可以联络夏侯将军,将军此时就在汉中郡,手中握有十万雄兵,又有先王留下的两道敕令!

    手持敕令,突然发难,夺取兵权不是难事,萧玄年纪尚小,自然不敢抗拒敕令了,大司马又远在千里之外,知道了也为时晚矣,此乃‘鸠占鹊巢’之计也!

    大司马再是专横霸道,手中没有了兵权,等于猛虎没有了牙齿,再以荣华富贵笼络其心,姻亲之好感化其情,彼还不乖乖的臣服于世子吗?”

    ……

    “哈哈,果然是条好计策,环环相扣、风雨不透,本世子有幸得司马仲达,犹如周文王之得姜尚,汉高祖之得张良也,待本世子飞黄腾达之日,仲达就是百官之首了!”

    “下官多谢世子……不对,多谢大王……也不对,臣叩谢陛下隆恩!”

    “哈哈!--爱卿免礼!”

    听完司马懿一番谋划,曹丕脸上阴云尽散,换成了爽朗的笑容,只要把萧逸给压制住,天下就没人敢动自己的江山了。

    接下来,二人商议起了细节,一直到天亮时分,司马懿才告辞离去,曹丕亲自送到门口,一副依依不舍之态!

    “父亲说的没有错,果然是一头冢虎啊,隐忍非常,狠辣至极,一旦让他掌握了大权,必不肯屈居于人下矣,吾当先下手除之!”

    待司马懿的身影一消失,曹丕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又换成了浓浓的阴云,还有一股子杀气呢!

    父亲临行交待过,让自己重用司马懿,就能牵制住萧逸,这话真是一点也没错,两番谋划可以看出,冢虎之才,虽不及贪狼,却也相差不多矣!

    父亲还说了,司马懿鹰视狼顾,绝非忠良之臣,可用其才,不可用其人,若贪狼在、则冢虎存,若贪狼亡、立杀冢虎,这话自己更要牢牢记住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萧逸、曹丕、曹植、曹熊、夏侯渊……你们互相撕咬去吧,最好拼个同归于尽,这苍穹下的万里江山,早晚必是我们司马家的-嘿嘿!”

    相府树林深处,一道声音悄悄响起,充满了阴暗的味道!

    …………

    “殿下!--殿下啊,下官们不复重托,终于活着回来了,此乃是先王的印绶!”

    “子鱼、公任辛苦了,何以如此的狼狈啊?”

    “啊,一言难尽,九死一生……”

    二月初六-深夜,华歆、董昭终于回到丞相府,浑身泥土,狼藉不堪,就跟叫花子差不多了,怀中各抱着一枚檀木盒子,正是大汉丞相印、魏王之宝!

    曹丕急忙迎了出来,先把两枚印绶收好了,又让侍从们帮着二人洗漱、更衣、用饭,待二人稍微有点精神了,这才询问前因后果。

    原来华歆、董昭久居官场,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点仁慈也讲不得的,故而接过两枚印绶之后,没有急着离开洛阳城!

    而是挑选了一些心腹部下,分做十队,怀抱空盒,打着二人的旗号,沿着大道返回许昌城,以做掩人耳目之用!

    华歆、董昭则换上普通人服饰,只带了少量随从,不骑马、只骑驴,不走大路、专走小道……四天四夜,不眠不休,从荒野中兜了一个大圈子,终于回到了许昌城!

    二人是中午到达的,又不敢马上进城,就躲在了城外乱坟岗中,一直等到了天黑,这才悄悄的进了城,又从后门进了丞相府,不是二人过分小心了,而是不小心不行啊!

    因为派出的十队人马,只有两队回到了许昌城,人员也是死伤惨重、所剩无几,其余的八队人马则永远消失不见了……谁是幕后黑手,不太好猜,也不难猜!

    因为之前有所准备,在拿到印绶的第三天,也就是建安十六年-二月初八,曹丕在许昌城南-颖水河畔,祭祀天地、山川、神灵,正是继位为魏王,立妻甄氏为王后,子曹睿为王世子--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同时尊父亲曹操为:大魏武王,母亲汴氏为-王太后!

    又尊亡兄-曹昂为丰悼公,立庙祭祀之,并把自己的一个妾生子,过继到了长兄名下,延续香火,世世不绝!

    又加封次姐-曹节为昌黎长郡主,食邑六千八百户,并赐金帛二十车!

    加封三姐-曹华为阳平长郡主,食邑五千四百户,其余兄弟姐妹亦有封赏,可谓人情味十足,受到了朝野一致称赞!

    三月九日,皇帝刘协下一道圣旨,加封曹丕为大汉丞相,领冀州牧,总领朝廷一切大小事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用天子车服銮仪仗!

    至此,曹丕算是接掌了、父亲留下的一切政治权利!

    三月十一日,曹丕在丞相府大摆酒宴,准备加封文武百官,继续拉拢人心之时,一道急报从青州送来--临淄侯曹植造反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残!(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许昌城-新王继位,万象更新之时;千里之外的临淄城,同样是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临淄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人类频繁活动了,爽鸠氏、有季氏、有姜氏几大部落,先后定居于此地!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第一功臣太公姜尚于齐地,定都于营丘,其五世孙-齐献公之时,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大规模的扩建了都城,其东侧城墙临近了淄水,于是改名‘临淄!’

    因为地方富庶,位置重要,临淄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之后几百年中,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新修建,其规模却越来越大了,到了东汉时期,更成为了青州治所!

    “父王啊,孩儿不孝啊,没能晨昏定省、亲尝汤药,好好在膝前服侍于您,真是亏为人子也!”

    “当年上任之时,您亲口对孩儿说过的,戒急戒躁,安心于事,青州大治之日,就是父子相见之时,没想当日一别,既为今生永别了-呜呜!”

    ……

    “殿下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哭坏了身子,大王英灵不灭,会知道您的一片孝心!”

    临淄城-州牧府中,高搭灵棚,哀乐不绝,到处悬挂着白帆、白幅、白帐,就连府内的大门、树木、水井也都裹上白布了,人员更是个个带孝。www.uu234.ccwww.uu234.cc

    灵棚四周遍扎白花,上有一丈多高的黑色‘奠’字,下摆着猪、牛、羊三牲贡品,以及烛台、檀香、长明灯等物,正中则是一块灵位,上面写着:‘汉故摄政大丞相-魏武王之灵位!’

    曹植身穿重孝,跪在灵位前嚎啕大哭,哭的双眼都肿成了桃子,另有百余名青州官员,跪在后面一起哭泣祭祀,顺便劝慰这位四公子!

    不少人心中叹息,四公子风流不羁、嗜酒如命,还经常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没想竟是个大孝子,哭的是感人肺腑啊!

    他们又那里知道,曹植哭的如此伤心,一半是为了逝去的父亲,另一半却是为了自己!

    原来在立储之事上,曹操权衡了很久,虽然最后选择了次子曹丕,却也没完全放弃四子曹植,加封他为临淄侯,领青州牧,统辖地方一切军政事务,磨练他的意志与能力!

    如果曹丕有个三长两短,或者犯了政治性错误,就用曹植顶替上去,以免世子之位空缺,动摇了曹氏家族的统治。

    曹植来到临淄以后,也没绝了争储之心,一面利用青州牧的身份,招募人才、操练兵马、积蓄钱粮,暗中扩充自己的力量。

    一面派出大量人手,监视朝廷上的情况,联络与自己亲近的文臣武将,希望找到一个机会,重新回到丞相府中,夺取世子的位置!

    潜龙之争,危险万分,更加反复无常,不但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轻言胜利呢!

    公子扶苏,始皇帝的长子,也是内定的继承人,结果如何呢,终究没能成为秦二世,反落个自刎身亡的下场!

    太子刘据,汉武帝的长子,做了整整三十年的储君,也没能接老爹的位子,反而卷入了巫蛊事件中,落个逃离京城、自缢身亡的悲惨结果。

    因此数年以来,曹植一直日夜期盼的,自己能够重回许昌、再起风云……可是盼来盼去的,却等到了父王病逝,兄长继位的消息,这下彻底的没希望了。

    因为储位之争,曹家兄弟势同水火,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如今曹丕做了魏王、汉丞相,又该如何收拾自己的‘好弟弟’呢?

    别说官职、爵位之类了,恐怕连自己以及妻妾儿女们性命,都难以保全了吧,想到未来的悲惨境遇,曹植又岂能不哭呢?

    “殿下守灵一天一夜了,身体疲惫不堪,还是先休息一下吧,大王泉下有知,也不想您熬坏了身体!”

    “也好,本王子先休息片刻,尔等继续在此守候,好好的祭祀先王,长明灯万万不敢熄灭了!”

    “诺,殿下请放心吧!”

    曹植也是聪明人,知道眼泪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在侍从们的劝说下,暂且回到了后堂中,简单的用了一些茶水、点心,精神略加振作之后,开始思考破局之法,侍从们都退了下去,不敢在一旁打扰了。

    眼前局势非常不利,如何才能保住自己,以及妻妾儿女们的性命,还有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呢?

    交出青州的军政权力,立刻返回许昌城去,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披发赤足、负荆请罪,请求新魏王千岁的宽恕?

    自家二哥外宽厚、内阴险,手段更是狠辣无比,恐怕不会放过自己的,就算有母亲、姐姐们出面维护,也只能保住一条小命罢了,却难逃软禁一生的命运!

    曹植今年才二十一岁,想到后面的几十载岁月,自己要待在高墙深院之中,不能外出一步,也不能与朋友游玩,还要日夜受人监视--那种日子,生不如死!

    或者带上妻妾儿女,再搜罗上一些金银珠宝,逃出大汉的版图去……逃到漠北、西域、身毒,干脆驾舟出海,逃到海外荒岛上去?

    如此一来,性命、自由都能保全了,可自己再也见不到母亲、姐姐、弟弟,以及其他的亲人们了,没准还要背负一个‘叛国’的骂名,不见卢绾、李陵、卫律、李广利等人,可是被史家骂了几百年呢!

    再说蛮荒烟瘴之地,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猛兽横行、毒蛇遍地,没准还有吃人的生番呢,自己从小锦衣玉食的习惯了,能受的了那个苦吗?

    不能请罪,也不能逃跑,自己的出路又在何方,难道要横剑自刎,以保全妻儿们的性命吗,就怕二哥心狠手辣,来一个斩草除根啊!

    “刷!刷!--已到了生死关头,殿下还不奋起一搏,真等到白刃临头,只怕悔之晚矣!”

    “太清先生来了,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有任其宰割的份,又何谈奋起一搏呢?”

    “万事皆在人为,殿下不拼上一把,怎知不能反败为胜呢?”

    轻微的脚步声中,一道人影走进了后堂,中等身材,黑袍遮体,头裹皂色纱巾,浑身散发着阴冷之气,就像是一条飘荡的幽灵!

    黑衣人进来之后,很自然的坐在了对面,还摘下头上的皂巾,露出了一副遍布疤痕的丑脸,耳朵少了一只,鼻子也削掉了半个,这副尊荣夜晚出门去,鬼碰到都能吓一个大跟头!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能吓跑鬼的丑八怪,本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呢,他还有一个鼎鼎大名--杨修!

    杨修,字德祖,弘农郡-华阴人氏,乃是东汉名臣-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其家族‘自震至彪,四世太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谓一等一的士族门阀,堪与‘四世三公’的袁绍家族相媲美了。

    杨修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元年被举为孝廉,先为郎中,后受到了曹操的赏识,被提拔为相府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也就是那段时间里,因为相同的文学爱好,杨修、曹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立储之争上,为后者出谋划策,颇有建树!

    可惜啊,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建安八年,曹操不惜以铁血手段,镇压反对自己的士族势力,一时间破门灭家者甚多,太尉杨彪也牵扯其中,落个自缢身亡的下场,其子杨修则下落不明了。

    有人说,杨修的运气不好,死在了当夜的混战中,尸体也被烧成灰烬了。

    有人说,杨修趁乱逃出了许昌城,从此隐居山野,不问朝堂政务了,只求一个太平自在!

    还有人说,杨修逃到江东去了,投入孙权的幕府之中,帮着出谋划策,要借助江东集团的力量,为自己报杀父破家之仇,目标自然是曹氏家族了。

    众说纷纭,真假难辨,而后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的不再谈论此事,并彻底把这个人忘记了!

    毕竟大争之世,最不缺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最不缺叱咤风云的人物,区区一个杨修,不过是江河中一颗水珠罢了。

    事实却是,这些消息说错了一半,杨修没有投奔江东,也没有隐居山野,而是潜伏在许昌城中,一步也没有离开过!

    也说对了一半,杨修也是血性男儿,老父惨死,家族破灭,这笔血债岂能不讨回呢?

    不过杨修非常清楚,曹氏家族如日中天,就算是巴蜀、江东、士族集团的力量联合起来,也难以撼动人家分毫,又如何报仇雪恨呢?

    不过老话说的好,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了,曹家的弱点也在萧蔷之内,只要挑起兄弟不和、互相争位,早晚会走上手足相残,进而同归于尽的道路上!

    于是杨修狠了狠心,毁了自己英俊的容貌,并以‘太清先生’的身份,悄悄潜伏在了曹植身边,帮助他谋夺魏国世子之位!

    因为杨修曾作《美人赋》,其中有:‘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皇庭,吸朝霞之芬液,澹浮游乎太清’之句,故而自称太清先生!

    而在杨修的暗中帮助下,曹植处处讨取父亲欢心,几乎触摸到世子的宝座了,又因为任性妄为,最终功亏一篑,被发配到了临淄城来,杨修则随之前来了,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第一百七十五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残!(二)

    “飞鸟入笼,游鱼落网,尚且拼死挣扎一番,以求闯出一条生路来,本王子熟读经史,岂不明白其中道理呢!

    可是二哥奉父王遗令,已经继位为王,兼领大汉丞相之职,权操天下兵马,咱们手中这点实力,如何与之抗衡呢?

    不过是蚍蜉撼树,最终自取灭亡罢了,倒不如携带妻妾儿女,隐居荒山野岭之中,了此残生算了吧!”

    曹植也是心思敏捷之人,明白杨修言语中的暗示,是让自己起兵造反,以武力对付二哥曹丕,这个办法不是没想过,可是苦于没有名分、更加没有实力!

    曹丕奉有遗令,名正言顺的做了魏王,又得到了文武重臣们的拥护,占据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可以号令天下兵马,拥有百万之众!

    自己只是个青州牧,部下不过几万人马,既没有什么重臣支持,也没有合理的借口,凭什么‘以弟反兄’呢?

    无名而反,是为犯上作乱,非常不得人心的,就连青州的文武官员们,恐怕也不会支持自己,到时候朝廷派大军征讨,还不是顷刻间土崩瓦解吗?

    二哥新为大王,未必敢对手足下死手,可自己一旦起兵造反,就是十恶不赦之罪,不但自己一家人性命难保,还要牵连很多无辜者,又于心何忍呢?

    “呵呵,子桓继位为王,靠的是先王遗令,他手中有遗令,难道殿下就没有吗?”

    “太清先生说笑了,我何曾有什么遗令啊,要是真有的话,或许真能奋起一搏了。”

    “我说有,自然有了,殿下请看这是何物!”

    “啊!--先王遗令!”

    说话之间,杨修先游走了一番,确定周围无人偷听,又把门窗紧紧关闭了,从怀中取出个金筒,小巧玲珑,做工精致!

    曹植双手接过来,小心的打开观看,脸色瞬间发生了剧变,里面真是一份父王遗令!

    遗令的前半部分,与朝廷公布的一模一样,都是陈述一些琐事,安置妾室,分配财产之类,后面却截然不同了。

    直接斥责曹丕,不忠不孝,包藏祸心,日后必乱江山社稷,孤为了天下苍生计,废黜其世子之位,并贬为庶人,流放漠北!

    又称赞曹植,忠孝仁义,贤明英武,大有孤之风范,必能继承遗志,光大曹家基业,故立之为储、继位魏王!

    又令萧逸、程昱、夏侯、夏侯渊、曹洪、曹休、刘晔、蒋济为顾命八大臣,忠心辅佐曹植,治理军政大事!

    遗令最后还提到了,萧逸为首辅大臣,有大功勋于曹氏,其余七位顾命大臣,皆要受其节制,曹植更要视其为兄,大事共参之!

    底下有曹操亲笔画押,还加盖着魏王之宝、大汉丞相金印!

    …………

    这就太奇怪了,曹操明明留下遗令,要传王位于曹丕了,为何又出现一份遗令,要废黜曹丕,改立曹植呢?

    即使要传位曹植,为何不把遗令公布出来,反而落到了杨修手中,之前的遗令又是怎么回事?

    “不对,这份遗令的笔迹,你好大的胆子啊,竟敢模仿……”

    “嘘!--看破莫说破,殿下心知肚明就好了!”

    “可是……”

    “没有可是,殿下只需清楚一件事,这份遗令能让您反败为胜,成为天下至尊之人,一切就足够了!”

    ………

    仔细观看数遍,曹植终于发现问题了,这份遗令上的字迹、与父亲的有九分相似,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了,唯独缺少了一分凌云霸气!

    那是执掌天下权柄,号令万马千军,多年慢慢培养出来了,旁人只能模仿皮毛,却模仿不出神韵!

    换而言之,这是一份假的遗令,不过模仿水平极高,连曹植都差一点打眼了,欺骗一般人应该没有问题。

    原来杨修曾任-相府主簿,经常见到曹操的手令,对其字迹非常清楚,这些年来潜心苦练,偷偷模仿奸雄的笔迹,已经有**分的火候了。

    因此造了一份假遗令,要废黜世子曹丕,改立四子曹植,继位为大魏王,至于上面的印章吗,也是用两个萝卜假造的,却是惟妙惟肖呢!

    话又说回来了,这份遗令造假水平高,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了,里面内容更是高超,处处体现出权谋之术!

    首先,遗令的前半部分不变,后半部分只是略变,完全模仿了曹操的口吻,增加了其可信度,很容易就迷惑世人的。

    其次,在辅臣人选上面,夏侯、夏侯渊、曹洪、曹休不变,这就保证了宗族将领们的利益,一旦这份遗令公布出来,宗族将领们就不会拼命反对了。

    程昱的名字也在,代表着很多元老重臣,不触犯他们的利益,也不会拼命反对的!

    原有的华歆、董昭,换成了刘晔、蒋济,前两者是曹丕的拥护者,后两者却与曹植私交甚好!

    刘晔、蒋济同为朝廷重臣,其人品、资历、威望、能力……更远在华歆、董昭之上,以此二人为辅政大臣,文武百官也不会反对的,二人更加不会反对了,谁不想做顾命大臣呢?

    如果二人联络一番,朝廷中一批文武大臣,很可能会转而支持曹植,这可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这份遗令最精妙之处,就在提高了萧逸的地位,不但列为八大臣之首,还有节制其余七人的权力!

    要知道,曹操虽然托付于萧逸,却担心他的权力太强、野心太大,会夺取曹家的江山,故而弄出一个八臣辅政,其实是以七人制约一人,牢牢的牵制住了萧逸!

    如今把这道枷锁扯断了,萧逸必然非常高兴,就有可能放弃曹丕,转而支持曹植了,毕竟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谁不想掌握更大的权力呢?

    不客气的说,杨修伪造的这份遗令,其作用堪比二十万精兵,只要公诸于众,必引起天下动荡!

    “这份遗令毕竟是假的,若是满朝文武发出质疑,吾当如何应对?”

    “世上之事,本就真假难辨,只要殿下一口咬定是真的,假的也就是真的了,何必为此发愁呢!”

    “倘若母后出面,干预此事又如何?”

    “王薨于外,临终授命,王太后女流之辈,焉能干预废立大事!”

    “倘若天子下圣旨呢,如今毕竟是大汉天下!”

    …………

    曹植文采出众,风流倜傥,处理政务的能力也不差,可毕竟缺乏几分历练,属于温室内养大的花朵,经不得风霜雨雪的!

    如今面对起兵反叛、夺取天下的大事,顿时变得惶恐起来了,迟迟难以下定决心,还提出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为自己的怯懦找借口!

    气的杨修直翻白眼,恨自己没有先见之明,怎么辅佐了这个窝囊废,这还是乱世奸雄的儿子吗,还是说曹植出生前十个月,卞夫人曾经夜不归宿过……

    “殿下优柔寡断,迟迟不肯举大事的话,那就接下此物,自行前往许昌吧,恕属下不能陪伴前往了!”

    “苦口劝说半天,仍然没有作用,杨修气的没办法了,又从怀中取出一物,直接仍在了曹植面前!

    这是刚刚送来的,曹丕下达的一道敕令,让曹植不带一兵一卒,轻车返回许昌,朝拜新王,还有曹植的妻妾女儿,也要一同随之返回,其中用词颇为严厉,甚至透出了几分杀气!

    可以想像的到,只要曹植离开了临淄城,立刻就会有大臣前来,接管青州的军政大权,并清除掉曹植培植的势力!

    而曹植一家人到了许昌城,就真成案板上的鱼肉了,是杀是刮,听之任之,毫无反抗的力量!

    “不,不,许昌决不能回去的,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可起兵之事太大了,咱们再从长计议如何?”

    “王薨于外,人心惶惶,正是起兵的大好时机,若是犹豫不决,等子桓坐稳了大王之位,殿下还有机会吗?”

    “可是此时起兵,咱们有几分胜算啊?”

    “殿下此时起兵,有几分胜算尚不好说,只能是听天由命了,不过属下却清楚,殿下若是不起兵,日后必死无疑,一分活路也没有,是生是死,请自决之!”

    …………

    “罢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拼他个鱼死网破,也让天下人都看看,曹子建也不是泥捏的!”

    在杨修的言语刺激下,曹植终于下定决心,要‘奉遗令’起兵了,反正横也是死,竖也是死,要想不死,唯有拼命!

    话说秦二世胡亥,不也是靠着一份假遗诏,除掉了大哥扶苏,坐上皇帝宝座的吗?

    胡亥能做的,自己为何做不得呢,自己就是要做胡亥第二……呸!呸!……历史上逆夺天下者甚多,自己学个亡国之君做什么?

    “起兵毕竟是大事,不能鲁莽行事了,太清先生可有详细计划?”

    …………

    “属下早已谋划过了,殿下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召集青州文武,当众宣读遗令,举兵起事,讨伐子桓,以正殿下大王之位,有敢不从者,诛之!

    而后带领青州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东进,先行拿下邺城,进而控制冀州全境!

    冀州乃天下第一大州,又是魏国之封地,人口众多,钱粮充足,殿下只要握在手中,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二步,立刻派出使者,联络萧怀侯、鄢陵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他们共同举兵,助殿下成就大事!

    若是三位王子,一同起兵讨伐子桓,其声势必然浩大,整个中原都会为之震动,各州、郡忠义之臣,也会纷纷起兵响应的,如此又多两分胜算!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派人游说大司马大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那怕是平分江山呢,也要把他拉拢过来!

    大司马大人威望极高,又手握数十万兵马,只要他能鼎力相助,天下必归殿下所有了,不过此人非比寻常,一般的使者和言辞,恐怕难动其心志啊,还要派一个与其有关的人去,如此才能更有把握!”

    …………

    “先生所言,正合我意,立刻召集青州文武,宣读遗令,起兵夺位!”

    “诺!--殿下威武!”

第一百七十六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残!(三)

    “李太守、孙将军,你们昨天才祭拜过,怎么又转回来了?”

    “四殿下派人传唤,我等怎敢不来呢,快看啊,东来、北海、城阳几郡的文武也都来了。UU小说www.uu234.cc”

    “殿下大聚文武官员,必有大事发生,莫非朝廷派人来了,有重要的人事变动?”

    ……

    临淄城-州牧府中,前来祭拜的人不断增加,既有身穿儒衫的文官,也有顶盔掼甲的武将,还有无官无品的‘白身’,且人人面带疑惑,窃窃私语着甚多。

    曹操遗令中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

    因此州牧府内设灵棚,青州的地方官员们,都是轮流前来祭拜的,以免耽误了公事,统兵将领们不必前来,在军营中遥向祭拜则可,民间不得私设灵棚,以免干扰了百姓们的正常生活,如此亲近人情的政令,自然深受拥护了。

    没想两天之前,曹植突然下令:青州境内大小官员,不论文武,皆来祭拜,就算之前祭拜过的,也要再来一次!

    有敢不来,或者迟来者,一律以慢待先王之罪论处--斩首示众,诛灭全家!

    如此严令,谁敢不来,尤其周边几郡的文武们,都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来的,生怕迟到了片刻,真弄个人头落地。

    结果短短三天时间,青州大小官员、门阀家主、地方豪强、大儒名士……共计五六百人,全都聚集到了州牧府之中,而且来一个扣一个,任何人许进不许出!

    “快看呀,四殿下带人来了!”

    “下官们参加四殿下!”

    “免了!”

    正午时分,曹植出现在了灵棚中,文武官员纷纷下跪行礼,有人还惊讶的发现了,短短几天不见,这位四殿下的身材‘臃肿’了许多!

    走进了才看清楚,不是身材变臃肿了,而是白色孝服里面,穿着一套精钢战甲,腰间也佩戴着宝剑,今日大祭先王,披坚执锐何意呢?

    杨修同样全副武装,手提一柄青锋宝剑,紧紧跟在曹植身后,还戴了一副镔铁面罩,用以遮挡丑陋的容貌,男人也有爱美、避丑之心啊!

    “嗖!--嗖!嗖!”

    与此同时,从左、右两侧跨院中,涌出上千名护兵,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杀气全都挂在了脸上,迅速把灵棚包围起来了,州牧府几道大门也都关上了,且有人牢牢把守着!

    这下文武官员们更惊慌了,不知发生什么状况,而他们刚进门之时,佩剑、佩刀全都上交了,亲兵、随从也都留在了外面,一点反抗之力也没有!

    头脑比较迟钝的,还在面面相觑呢,而危机意识强的人,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了,看那里的围墙比较矮,那里的又有小角门,挑选起了突围路线。

    “父王英灵保佑,让孩儿拨乱反正,诛灭叛逆,匡扶大汉江山,振兴曹家门楣--咚!咚!”

    先王离世,天地同悲,子建身为人子,更是肝肠寸断,恨不得飞到洛阳,跪拜于棺椁之前,以尽人子之孝,只是肩负朝廷重任,不敢擅离职守也!

    然而几天之前,本王子突然收到一份遗令,与天下大事有关,故而召集诸位前来,还请一起聆听先王遗令!”

    曹植进入灵棚,向灵位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又嚎啕大哭了一番,最后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了敕令,当众大声宣读起来……

    “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众卿相叙大事,特以家事相托!

    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后尊祖训,推长而立,以次子曹丕为王世子,望其兢兢业业,匡扶社稷,以继承孤之事业也!

    奈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丕之为人,外忠厚、内奸狡,任用小人、排斥忠良,贪图享乐、沉迷女色,更在孤外出巡视期间,调戏相府内宅之妾室,违背人伦,猪狗不如!

    如此忤逆之子,安能继承基业,故废其世子之位,贬为庶人,名除曹氏宗族谱系,流放漠北深处,永世不得踏入中原半步!

    四子曹植,文采风流,敦厚谨慎,乃是孤亲生所爱之子,立为世子,继我基业,众卿宜辅佐之……”

    曹植宣读过程中,就有官员惊叫起来了,待宣读完毕之后,又把遗令传示众人,大惊小叫者就更多了,这事真是闹大了。

    “先王遗令,真的是先王遗令吗,看笔迹是挺像的,怎么在四殿下手中?”

    “朝廷正式公布遗令了,世子继位,八臣辅政,这份遗令上面,怎么又传位四殿下了?”

    “两道遗令,必是一真一假,至于那道是假的吗……眼下不好说,也不敢说啊!”

    遗令的字迹、印迹都很逼真,文武官员们也难辨真假,不过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觉得这份遗令大有问题。

    首先,曹丕做世子数年了,虽称不上雄才大略,可也是兢兢业业、选贤任能,帮助父亲处理大小政务,赢得了朝廷内外一致好评,称其为守业之子!

    曹操在这个儿子身上,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平时言传身受的,培养其执政能力,还挑选可靠的辅政大臣,为其保驾护航,又岂会为一些靠不住的理由,突然罢黜自己的继承人呢?

    退一步说,就算曹丕亲近小人、道德败坏,还在内宅调戏小姨娘了,不足以托付基业!

    曹操大可召集文武重臣,当面宣布其罪状,而后废其储位,贬为庶人,别看曹操病情沉重,可在临死的前一刻,手中还紧抓着天下权柄,欲行废立,轻而易举!

    又何必用遗令的方式,来废黜曹丕,改立曹植呢,这样必然引起政局混乱,进而动摇曹家基业,以奸雄的政治头脑,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再说了,曹操临终之时,萧逸、程昱、夏侯、曹洪等大臣都在洛阳,亲自接受了遗令,而后公布天下的,让曹丕继位为王、汉丞相,又岂会能虚作假呢,谁又敢弄虚作假呢?

    因此判断,曹植公布的新遗令,十之**是……文武官员们心里明白,却不敢说出来,因为灵棚周围遍布甲兵,遗令虽然是假的,可造反看来是真的了。

    可大家也不愿迎合,以免的引祸上身,靠着一份假遗令,就想以区区一州之力,对抗整个朝廷,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大家不要胡思乱想了,先王离世之前,留下这份遗令,本欲公布于世的,未想华歆、董昭二个奸贼,欺上瞒下,匿藏遗令,又伪造一份遗令,让逆子曹丕继承王位,试图欺骗天下军民人等!

    幸有忠义之士,取得遗令,送至临淄,才使真像大白于世,如今四殿下手持遗令,号召四方忠义之士,拨乱反正,讨伐逆贼,此乃是正义之举,必得天下之人响应!

    此外吗,殿下已经致书于萧怀侯、鄢陵侯处,联手起兵,诛灭叛逆,尔等还犹豫什么呢,速速的签名画押,拥护四殿下继位为王,事成之后,皆有封赏!”

    本以为遗令一出,必有‘忠义之士’站出来支持,没想出现了冷场的情况,杨修只好亲自出马了,解释了这道遗令的来历,以增加其可信度,而偷梁换柱的事情,在历史上屡有发生的,秦二世就是最好的例子。

    又让人取来一份盟书,要求在场众人签字画押,支持曹植起兵,入朝诛灭逆贼,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

    最后拔出腰间宝剑,一把插在了盟书旁边,用杀气腾腾的目光扫视众人,俨然是用武力威胁了,如果连青州官员都搞不定,又如何号召天下人呢?

    利诱、威逼双管齐下,果然有人站出来了,可惜不是杨修期待的‘忠义之士’,而是真正的忠义之士!

    “世子册立数年,素来并无过错,如今已继承王位,正式昭告天下了,岂能乱行废立之事,北海郡太守-管超,誓死不起无名之师!”

    “这份先王遗令,必是巴蜀,或者江东伪造的,派细作送到了殿下手中,意在挑起兄弟不和,手足相残,他们才好有机可乘,北海郡太守徐军,劝殿下三思而行,不可中了奸计啊!”

    “殿下真心为国,何不前往许昌城,当着文武百官面前,把事情解释清楚呢?”

    “征战多年,苍生涂炭,先王征战数十年,费了无数的心血,方有今日太平局面,万万不可再起刀兵了!”

    …………

    有人开了个头,文武官员们纷纷发言了,声浪犹如潮水一般,把曹植、杨修振的脸色大变,怎么跟预想的完全不同呢?

    曹植任青州牧数年,一直是礼贤下士,善待百姓,也建立起了一定的威望,本以为振臂一呼,必然群起响应的!

    没想响应的人不少,却全都是反对意见,尤其青州有临淄、平原、东莱、济南、乐安、北海六郡之地,而六郡太守全都反对起兵,态度还极为坚定,这些都是实权派啊!

    归纳起来,在场的几百名官员,六成以上反对起兵,剩下的四成人,也不是赞成起兵的,只是在武力的威胁下,不敢出来反对罢了。

    真正支持曹植的,只有杨修为首的几十名幕僚、门客、死士,他们都是从许昌跟随过来了,忠心耿耿,誓死相随,还有州牧府内的两千多亲兵,希望做这个从龙功臣,博取一份荣华富贵!

    另外吗,在场的门阀家主、地方豪强,没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反而悄悄的聚拢一起,暗中交谈着什么,这似乎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

第一百七十七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残!(四)

    “人心不服,如之奈何,要不此事从长计议?”

    “遗令若未公布,殿下尚可从长计议,如今遗令已经示人,殿下还有退路吗?”

    “可是无人肯相助,又如何举兵呢?”

    “殿下勿忧,我有妙计,既然人不相助,何不求助于天?”

    群情激愤,反对起兵,曹植也有点打退堂鼓了,向身边的杨修悄悄询问着,而得到的回答,又让他重新坚定起来了。UU小说

    自己大聚文武,公布伪遗令,事情闹得太大了,就算不起兵造反,消息也会传出去的,二哥曹丕知道之后,岂会轻易放过自己?

    一顶‘伪造遗令,意图谋反’的罪名扣下来,自己就算有十颗脑袋,也得统统的砍下来,之后还得抛尸荒野,连曹氏祖坟都进不了。

    反正横竖都是死了,不如咬牙起兵造反,没准还能闯出一条生路来,就算造反不成功,还能够逃之夭夭呢!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诸位不愿共举大事,子建也绝不勉强的!

    来人啊,把反对的诸位大人,暂且送到侧院休息,不准离开州牧府一步,但要安排好他们的住宿饮食,千万不要慢待了!

    也请诸位好好考虑,什么才是天下大势,如果有谁幡然悔悟了,愿意起义兵、诛逆贼,曹子建欢迎之至!”

    如果只是三五个人反对,直接斩杀了就是,还能用来威慑人心,或者祭一下造反的旗帜,可是反对者太多了,起码有三四百人之数,总不能都杀了吧?

    这些都是青州官员,有的执掌行政,有的统领兵马,出身也全都不简单,不是士族子弟,就是学府子弟,个个亲朋好友一大堆!

    杀了其中一个,就会得罪一大群人,要是把几百人都杀了,那就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失人心者失天下,造反的事就必然失败了。

    既不能杀掉,也不能放掉,免的他们回去搞破坏,只剩下软禁一个办法了,或许关上三五天,再好好的劝说一下,有人会回心转意呢?

    “诸位大人,还请乖乖配合一下,免的我等动粗,走吧!”

    ……

    “四殿下,三思而行,回头是岸啊!”

    “四殿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万不可铸成大错啊!”

    护兵们涌上来,把反对者押下去了,而在临行之际,还有人高声劝说曹植,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手足相残没有好下场。

    灵棚内还剩两百多人,大都是门阀家主、地方豪强,还有少量士族官员,学府子弟则一个也没有,这些人虽未反对,却也没有支持,或是胆子太小了,或是有别的小心思,想要观望一下局势发展!

    接下来,曹植目视着杨修,想知道如何让剩下的人,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造反,言语劝说恐怕没用了吧?

    杨修的回答很简单,只区区两个字--扶乩!

    扶乩,是古代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降笔、请仙等等,据说凡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与神灵沟通呢!

    具体操作如下,准备一个特大木盆,里面铺满了细河沙,要用清水淘洗上百遍,不能有一点杂质的,而后暴晒十余天才行!

    请**师一名,身穿五彩服饰,手持着柳木羊皮鼓,一边卖力敲打,一边口念唱词,请神灵降临人间……中间还有翻白眼、吐舌头、吐白沫各种古怪动作!

    再找一对孪生童子,以兄妹、姐弟最佳,一男一女,一阳一阴,又是一母同胎所生,据说阴阳互补,可以化解灾难,窥视天机!

    实在找不到龙凤胎,孪生童子、孪生童女也能凑合用,一定不能超过十岁,再大就称不上童子了。

    法师敲鼓吟唱之时,龙凤童子随之蹦蹦跳跳,两双雪白的小脚丫,就会在细沙上留下痕迹了,有的像是文字,有的如同鬼画符!

    最后有人持笔墨上前,把这些鬼画符抄写下来,再根据笔画走势,整理成为文字,这就是神灵的启示了,或者示人吉凶,或者预测未来!

    两汉以来,法师们扶乩降神、蛊惑人心,闹的是乌烟瘴气呢,偏偏信奉的人极多,帝王将相也在其中,甚至用谶语来治理国家呢!

    比如说:亡秦者胡!

    摄政当为真皇帝!

    代汉者,当途高也!

    以上几句谶语,都是通过扶乩得到的,且产生了巨大影响,始皇帝为此,一直防备北方的胡人,却忽视了自己的儿子胡亥,留下了亡国的祸根!

    而王莽利用谶语,大肆蛊惑人心,成功夺取了汉家天下,开创了王氏新朝,可惜只存在了八年,就又被刘氏夺回去了。

    如今杨修有样学样,也想利用扶乩之术,弄出几句谶语来,证明曹植是奉天命起兵的,一定能坐上大王之位,如此犹豫不决的人们,才会跟着一起举兵造反!

    而扶乩的办法,也获得了在场众人的同意,平时婚丧嫁娶、盖房动土,还得翻一翻老黄历呢,何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问问天意如何了。

    ……………………

    “修道之人,参见四王子殿下!”

    “免礼,今日有劳法师出手,预测一下天意如何,事后重重有赏!”

    “诺!”

    杨修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在临淄城内、找来一个颇有名气的老巫师,六十多岁的年纪,头花花白,双目俱盲,身材佝偻矮小,手中持着一根竹竿,又名:天机棒!

    据说天意高深奥妙,窥视者必遭天谴,或是自己丧命,或者连累家人,只有双目俱盲之人,看不到红尘俗世,才能免遭因果报应,故而巫师中多为盲人,或者装成瞎子!

    身后跟着一对龙凤童子,也就五六岁的样子,生的粉雕玉琢、活泼可爱,还穿着八卦小兜兜,莲花图案小短裙,看着真有几分像仙童呢!

    而在请巫师、童子之时,杨修已经付过一大笔钱财了,其目的吗……呵呵,心知肚明!

    香气沉沉应乾坤,燃起清香透天门,

    金鸟奔走如云箭,玉兔光辉似车轮,

    南辰北斗满天照,五色彩云闹纷纷,

    紫微宫中开圣殿,桃花玉女请神仙,

    千里路途香伸请,飞云走马降来临

    拜请本坛三恩主,列圣金刚众诸尊,

    …………

    布置好法坛之后,瞎眼法师盘膝而坐,一手摇着铜铃,一手敲打竹板,口中更是念念有词,开始摇头晃脑,口吐白沫的请神降临了……

    龙凤童子站在木盆里面,随着唱词乱蹦乱跳,四只雪白的小脚丫子,在细沙上划出各种痕迹,这就是上天的启示了。

    在场的人都围拢过来了,想看看天意如何,究竟能不能起兵造反,杨修亲执纸笔,准备把神意翻译成文字。

    按照杨修的计划,龙凤童子乱蹦乱跳出的痕迹,一定会非常的混乱,说它是龙就是龙,说它是虫也是虫,全靠人们想象罢了。

    自己早就想好了,几句有利于曹植的谶语,一会儿借着画符写出来,就说天意如此,在场众人还不心悦诚服,乖乖的跟着起兵造反?

    而后谶语传播出去,没准还能鼓动更多的人,要是许昌城的文武百官,也相信了这些谶语,那就再好不过了,造反成功的把握增加十倍不止!

    可是说来也怪了,今天法师唱的卖力,龙凤童子跳的卖力,划拉出来的字迹也清楚,根本没用杨修翻译,围观的门阀家主、地方豪强们就给念出来了,共计四句话:

    二龙争穹苍,一死一重伤,

    江山如嫁衣,胜败在虎狼!

    很简单的四句话,却让众人苦思冥想起来,从字面上来看吗,‘二龙争穹苍’,正应了曹丕、曹植兄弟争位之事,曹家现在如日中天,二人也算的上两条潜龙了。

    一死一重伤,是说兄弟相争的结果,一个人会失败死掉,另一个人也要付出惨重代价,就不知曹丕、曹植,谁是活下来那一个?

    再往下面看,夏、商、周、秦、汉,江山代代相传,谁也无法永远拥有,最后都是做了嫁衣裳,这也是正常之事!

    胜败在虎狼,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虎狼是指一个人,一个家族,还是虎、狼二字,要分开理解呢?

    谁又是虎,谁又是狼,虎狼相争,又是谁胜谁败呢?

    众人窃窃私语了好半天,还是参不透其中奥妙,看来天意高难问,凡人不可知啊!

    “天意显示,四殿下此番起兵,乃是飞龙在天,必然成功!”

    “我等愿为殿下效力,恭祝殿下拨乱反正,早登王位!”

    ……

    杨修聪明绝顶之人,也无法参悟深意,不过谶语前两句,证明起兵造反的话,起码有五成胜算,这就足够用了!

    在场众人犹豫片刻,也纷纷发誓效忠了,愿意跟随曹植起兵,有的真被谶语忽悠住了,但是更多的人暗藏心思,想利用曹家兄弟相争,捞取更多的好处!

    接下来,曹植开始分派人手,接管青州各处的军政权力,而后聚集兵马,征发民夫,筹措粮草、军械,正式的起兵造反了。

    伪造的遗令,求来的谶语,也是派人四处传发,希望鼓动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的造反大业,一时间青州全境、沸沸扬扬,中原之地、皆受震动!

    或许是神灵帮忙了,就在曹植举旗造反的第二天,萧怀侯-曹熊终于回信了,‘愿意与四哥一起,拨乱反正,匡扶社稷!’

    曹熊是嫡出五子,封地就在青州-乐安郡,本身既有实力,更有号召力,他肯响应一起起兵,曹植又多了两分胜算,自然是高兴万分了。

    不过造反能否成功,关键还是洛阳城方面,自己精挑细选的使者,能否说服萧逸帮忙呢?

第一百七十八章曹植开出的价码!

    曹操逝世于洛阳城,昭告天下,举行丧礼,隆重祭祀七日之后,其棺椁由‘虎豹骑’送往了邺城,程昱主动要求沿途陪伴,料理后面的事情,再则吉日入土为安!

    夏侯、曹洪以及数十位重臣,送灵五十里之后,全都返回许昌城去了,朝拜他们的新主上-曹丕,并帮助其稳定局势,处理军国大事!

    萧逸却留在了洛阳城,还搬到了玄甲军大营中,每日操练兵马、枕戈待旦,关注各方情况,不是不想回许昌城、与妻妾儿女们团聚,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汉室倾颓,诸侯并起,天下变得纷乱不堪,幸好有曹操横空出世,就像一尊巨大的神鼎,把纷乱的天下震慑住了,这才有了太平日子。www.uu234.ccUU小说

    如今神鼎崩碎了,失去了这股震慑之力,巴蜀、江东、士族门阀、汉室死忠、以及窥视大位者……全都蠢蠢欲动,天下势必再起纷乱。

    而这种纷乱局面,曹丕是应对不了的,能应对的人只有萧逸,具体做法就是--挽弓搭箭,威慑天下!

    以汉中、关中、并州、幽州为弓背,长安、洛阳两都为弓弦,数十万兵马为箭簇,萧逸则是执弓之人,稳稳的瞄准了整个天下!

    谁敢闹事,一箭射杀,令地方诸侯们,不敢轻举妄动;令乱臣贼子们,不敢窥视神器;更令四方蛮夷部落,乖乖的臣服听话!

    果不其然,萧逸刚把弓弦拉开了,曹植、曹熊就在青州造反了,朝廷平叛的命令未到洛阳呢,一名神秘使者却到先来了。

    “侄孙儿拜见叔爷爷,恭祝您身体康健,长命百岁--咚咚!”

    “免了吧,猜到子建会派人来,没想到来的是你,为何不听话呢?”

    “侄孙儿不孝,辜负叔爷爷的一番苦心了,可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啊!”

    “哼,杀父之仇、你能放下,荣华富贵、你放不下吧?”

    “这个嘛……”

    如果是一般的使者,别说面见萧逸本人了,恐怕玄甲军大营都进不来,此人却非比寻常,因为他叫做张泉!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容貌、谈吐、能力都很普通,属于掉进人群就看不到那一种,可出身却不普通,他是北地枪王-张绣之子,西凉悍将-张济之侄孙,还是四王子曹植的小舅子!

    卧虎山学艺之时,张济教过萧逸骑射之术,萧逸帮他指出复仇之路,二人可谓是亦师亦友、交情深厚,故而张绣尊其为叔父,张泉自然是侄孙子。

    建安二年,曹操率军征讨张绣,大战宛城,先胜后败,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以及十几位宗族子弟,尽皆陨落沙场之上了。

    后来为了抗衡河北袁绍,曹操招安了张绣的西凉兵团,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双方还结了儿女亲家,让爱子曹植娶了张绣之女,此事一时间被传为美谈,视作化解恩怨的典范!

    可在奸雄内心之中,从未忘记过杀子、杀侄之仇,只是为了顾全大局,暂且压制住仇恨罢了,久后必会报仇雪恨的!

    这一点,萧逸最清楚不过了,故而处处庇护张绣,还把他放到了西凉老家,以躲避奸雄的报复手段,可惜张绣没理解这份苦心,反而热衷于荣华富贵,参与到了夺储之中!

    建安十一年,夺储落下了帷幕,曹植作为失败一方,其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大批心腹人头落地,张绣也被迫拔剑自刎了,临死前让儿子张泉投奔无愁侯府,以求保住一条性命!

    念在以往情分上,萧逸收留下了张泉,让他免遭杀身之祸,事后又赠送大量钱财,让他回西凉去做个富家翁,永远不要参与政治了。

    可惜呀,张泉难忘杀父之仇,更惦记着荣华富贵,没有回西凉老家去,而是偷偷跑到了临淄城,投到了姐夫曹植的麾下,梦想有一天再起风云!

    这次曹植起兵造反,他也参与其中了,还千里迢迢来到了洛阳城,希望用往日的情分,说服萧逸支持他们起兵,这就是以往经过了。

    孙子求见爷爷,爷爷自然要摆点谱了,就在中军大帐里面,萧逸一边吃着羊肉火锅,一边接见了张泉!

    “叔爷爷有天人之智、盖世之勇,侄孙子也不敢卖弄唇舌,这有一封四殿下的亲笔信,请您老过目一下吧!”

    “四殿下还吩咐了,如果条件不满意,您老尽管说出来,只要是拿的出来的,殿下愿倾其所有!”

    张泉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这点微末道行,根本不可能说服萧逸的,跪地磕头行礼之后,乖乖的掏出了一封书信!

    萧逸接过书信,一目十行的观看着,脸上不露喜怒之色,只是眸子最深处中,隐约有寒光闪动……

    曹植文采斐然、笔迹清秀,书信写的声情并茂,简直就像一首诗词似的,若是流传到后世,必会出现在学生课本之中,让后人好好的观摩学习!

    曹植在信中直呼姐夫,先回忆了一下过往,自己少年时如何与萧逸相识,跟着学习骑马射箭、拳脚武艺,还经常到无愁侯府做客,品尝美味佳肴,偷喝库藏好酒,简直亲如一家人。

    而后是自己造反的理由,什么二哥曹丕逼迫过甚,不念手足之情,非欲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自己为保家人性命,这才迫不得已起兵的,并非觊觎王位!

    这点曹植没有说谎,更没提‘伪遗令’之事,因为这种雕虫小技,根本瞒不过萧逸的法眼,说了图伤双方情分,还不如据实相告呢!

    最后希望萧逸主持公道,帮助自己继位为王,自己一定励精图治,光大先王基业,还许诺了诸多好处,归纳起来三条:

    其一,加封萧逸为公爵、副丞相,与曹植共同执掌朝纲,且有节制文武百官之权!

    其二,把关中赐为萧氏封地,幽、凉、并、司四州的州牧人选,可以由萧逸来任免,兵马自征,赋税自用,朝廷一律不加干涉!

    其三,曹植把不满两岁的女儿,嫁给萧逸最小的儿子萧洛,两家亲上加亲,永为秦晋之好!

    坦白的说,曹植开的条件非常丰厚,如果真照此执行,从此中原一分为二矣,东边为曹、西边为萧,两家平起平坐,共享荣华富贵!

    另外吗,得知曹植起兵造反,曹丕必会请萧逸出马平叛,也会开出丰厚条件,来拉拢这位第一重臣!

    不过可以肯定,以曹丕的性格秉性,就算出手再大方,那怕把自己的妻妾都让出来,也不会割让半壁江山的!

    两相比较之下,自然是支持曹植获利更多了,而且书信中表示了,若觉的条件不够丰厚,人家可以继续加注,大有倾其所有之势呢!

    “嗖!--呼!呼!”

    如果换成别的人,面对曹植的糖衣攻势,恐怕立刻举手投降了,萧逸却是冷冷一笑,把书信扔进了炭火盆中,瞬间化为了灰烬。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个天下可以姓曹,可以姓萧,或者姓刘、姓孙都没问题,但必须是完整统一的天下,谁敢分裂天下,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谁敢做历史的罪人,萧逸就会杀了谁,纵然是至亲骨肉,也绝不手下留情!

    “叔爷爷勿要发怒,有条件您尽管提出来,四殿下一定会答应的!”

    ……

    “呵呵,我手握数十万兵马,又控制着西、东两都,心腹党羽遍布天下,如果挥师东进的话,十天可拿下许昌城,一个月席卷兖、豫、徐各州,三个月平定整个河北……”

    萧逸的话戛然而止,张泉却全听明白了,以这位叔爷爷的实力,如果起兵造反的话,大可以席卷整个天下,又何必与曹植平分呢?

    可是萧逸没有造反,主动交出了魏王之宝、大汉丞相金印,还帮着曹丕稳定大局,就说明人家没有反心,纵然曹植倾其所有,也是白费力气罢了。

    “噗通!--叔爷爷饶命啊,请您看在家父、家叔祖的面子上,就绕过侄孙子这一次吧--呜呜!”

    游说他人造反,事成则皆大欢喜,不成则使者必然遭殃,轻则捆绑起来交由朝廷发落,重则当场拔剑斩杀之!

    鬼面萧郎杀名之盛,天下无有出其右者,再看到对方的手、慢慢的摸向了鼻子,张泉瞬间瘫坐地上,吓得是汗出如雨,不断的叩头求饶!

    这次出使洛阳城,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没想人家根本不为所动,实在是想不明白了,人不都是自私自利的吗……难怪父亲临终交待,永远不要与萧逸为敌,这是一个神魔般的男人,不能以常理揣测的!

    “虎父犬子,没出息的东西,若不是念在以往情分上,真该把你大卸八块了,竟敢起兵造反了--来人啊,把他关押起来!”

    “诺!”

    萧逸真动了杀机,可是想起往日情分,又强行的按耐住了,张家就这一颗独苗了,不能让人家绝了后啊,否则日后到了地府,不好跟张济、张绣叔侄相见了。

    于是吩咐亲兵,暂且把张泉关押起来,待平定了青州之乱,再行慢慢处置于他,既然不愿做富家翁,那就去草原上放马牧羊吧,天高地阔,无忧无虑,也省的再干坏事了。

    刚把张泉押下去,亲兵又来禀告:‘魏王派使者来了,急着求见大司马大人,说有军国大事商议!’

    又一个求助的来了,就不知价码如何?

第一百七十九章曹丕开出的价码!

    “下官们参见大司马大人!”

    “未知兄长大驾光临,无愁有失远迎,当面恕罪了,文长先生也来了,快请中军帐内落座!”

    “来人啊,准备酒宴,款待贵客!”

    “诺!”

    不愧是奸雄培养的继承人,在打感情牌的本领上,曹丕可比弟弟高明的多,一次派来了两位熟人做使者:陈群、甄豫!

    陈群,字长文,颍川郡-许昌人,萧逸主政徐州之时,任命他为别驾之职,帮着安抚百姓、提炼精盐、消灭蝗灾……还提出很多利民政策,把徐州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后因政绩出色,陈群被提拔到了朝廷中,先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又升迁为御史中丞,后逐渐与曹丕熟识起来,并成为心腹人之一,在争储过程中出了不少力气!

    甄豫,中山郡-无极人,没啥名气,也没啥能力,却有个厉害身份,他是天下第一财阀甄氏-嫡长子,也是甄宓、甄道的亲大哥,还是萧逸、曹丕的大舅哥!

    曹丕任邺城令,对这位大舅哥厚爱有加,总是安排轻松的政务,让他立下一些功劳,而后屡屡提升官职,如今已是冀州从事,兼任清河郡太守了!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拉拢甄氏家族,获得财力上的帮助,以及冀州士族集团的支持!

    二是拉进与萧逸的关系,二人既是姐夫、小舅子,又分娶了甄氏姐妹花,成为了连襟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

    “略备薄酒一杯,为二位接风洗尘,胜饮!”

    “多谢大司马大人款待,胜饮……好俊美的少年郎,不知怎么称呼?”

    “此乃小徒,天水-姜维!”

    “名师出高徒,前程不可限量啊!”

    老朋友、大舅哥的面子必须给,萧逸亲自出帐迎接,又备下了丰盛酒宴,让二人落座客位,由四弟子姜维负责把盏,礼数非常周到。

    陈群、甄豫也很感动,敬酒必然回礼,酒倒肯定杯干,又真心称赞了姜维几句,酒宴气氛非常融洽!

    “大王继位之后,追谥先王为-大魏武王,尊王后为-王太后,并立志守孝三年,期间衣不重彩,食无二味,断绝一切娱乐之事,真是大孝子啊!

    又尊已故兄长为‘丰悼公’,立庙祭祀之,且把己出第四子-曹鉴,过继到了长兄名下,延续香火,世世不绝,真乃兄弟情深,让人感动啊!

    又敕封大司马夫人为昌黎长郡主,增食邑六千八百户,并赐金帛二十车,无愁侯府的夫人、公子、小姐们也都得了赏赐,大王还常对臣下们说:相府、侯府亲如一家,世代守望,富贵共享!”

    …………

    在酒席宴上,两位使者把曹丕继位之后,做的事详细叙述了一遍,满满的都是赞美之词。

    萧逸笑而不语,虽然远在数百里之外,可许昌城发生的事情,都逃不出自己的耳目,早就有人汇报过了。

    凭心而论,曹丕这个大王做的不错,孝敬父母、爱护姐弟、勤政爱民……着实做了不少好事,虽说其中有作秀成分,可好事就是好事啊!

    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善恶、好坏、忠奸全都纠缠在一起了,好人心中也有邪念,也会犯一些错误;坏人心中也有正义,偶尔也做一些好事情!

    不见至贤至圣的孔老夫子,还为了学术之争,以不太光彩的手段诛杀了少正卯(鲁国大夫,在学术上与孔子唱对台戏,其言论很有煽动性,曾使孔门“三盈三虚”。)

    与之相反的,王莽篡夺江山,罪恶滔天,被史书唾骂了几百年,可他这个人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还养护寡嫂兄子,身上也有不少闪光点!

    同样的,曹丕一直坚守德行,好好的治理天下,日后不失为明君贤主,就怕他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这种‘半途而废’的帝王,历史上不在少数啊!

    “近日青州传来急报:临淄侯、萧怀侯起兵作乱,还假托有先王遗令,要攻入许昌城,谋夺大王之位,一时间朝野震惊,议论纷纷!

    大王不忍与手足刀兵相见,也不能坐视不理,任有‘二侯’祸乱天下,每日里茶饭不思,人也消瘦了很多!

    幸有群臣劝谏,认为此为国事,亦是家事,当请长者主持公道,而曹氏姻亲之中,以大司马大人最为德高望重了,故而派下官们前来,希望大司马大人出面,调解纠纷,平定祸乱,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群、甄豫说出了来意,不过说的很谨慎,先试探一下态度!

    因为他们预料到了,曹植、曹熊起兵的同时,必然派人来游说萧逸,并开出极高价码,就不知这位大司马大人,有没有被拉拢过去?

    “宗室作乱,古已有之,远有西周‘三监之乱’,近有前汉‘七王之乱’,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外强中干,大王只要妥善处置,平定乱局易如反掌也!

    大王可派出使者,对临淄、萧怀二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停止叛乱,而后兄弟相聚邺城,在先王灵柩之前,把矛盾化解开来,也就天下太平了!

    仁至义尽,若二侯仍不听劝告,执意犯上作乱,大王可派一宗族大将,统率兵马讨伐之,以正讨逆,必胜无疑!”

    萧逸回答的滴水不漏,先表明了政治立场,是支持曹丕一方的,又谈了平叛的办法,却只字不提自己出面之事!

    道理很简单,君无财、士不来,君无赏、士不往,要想让自己出兵平叛,得拿出点好处才行,对于萧氏集团来说,这也是一个发展壮大的好机会!

    “呵呵,大司马乃先王之婿,亦属宗族之内也,若能亲自出面调停,临淄侯、萧怀侯一定会听从劝告,停止眼前叛乱之举,如此兄弟和睦,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大王也对下官们说过,大司马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远非自己所能媲美的,准备以大汉丞相之位相让,以后携手执政,共创太平盛世!”

    一番试探过后,陈群开出价码了,先取出一道皇帝圣旨,大意是让萧逸率本部人马,迅速平定青州的叛乱,生擒二侯,凯旋班师!

    曹丕知道自己威望不足,就算下达魏王敕令,恐怕也调不动萧逸的人马,反而丢了自己的面子,加深双方的裂痕!

    故而请了一道圣旨,以大汉皇帝的名义,让萧逸去平定叛乱,这样既给足了对方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可谓是两全其美!

    与此同时,甄豫取出个盒子,打开来金光闪闪,赫然放着大汉丞相金印,这就是曹丕开的价码之一,以丞相之位让予萧逸!

    之前曹植许诺的,不过是副丞相之位,如今曹丕直接派人、把大汉丞相金印送过来了,真可谓是大手笔、大气魄,把血本都压上了。

    “丞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此乃国家之重器,岂能私相授受呢,多谢大王一番美意,心领了,不敢受!

    至于陛下的圣旨,臣子绝无推脱之理,本大司马走一趟青州就是了,不过调动兵马、筹措粮草,还需要一点准备时间!”

    出乎意料的,萧逸双手接过了圣旨,却推辞了丞相金印,这个价码的确很诱人,可惜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到吃不到,吃下反遭殃!

    要知道,曹操遗令说的清楚:‘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之大业也,又让顾命八大臣辅佐之!’

    就在几天之前,皇帝刘协发布诏书:让曹丕继位魏王,兼领大汉丞相,还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贺,此事已经昭告天下,举世皆知了。

    如果萧逸接了丞相金印,既辜负了曹操的托付之情,又违背了大汉皇帝的旨意,必然引来天下人指责,什么不忠不孝、篡权夺位之类,个人威望也会下降的!

    以萧逸的聪明智慧,肯定不接这个‘烫手山芋’,曹丕也是心知肚明,这才故作大方的,派人把汉丞相金印送来了,既落个天大人情,自己又不损丝毫利益,如此权术心机,不愧奸雄之子!

    曹丕奸诈狡猾,萧逸则更胜一筹,接受了出兵的圣旨,却提出要准备一番,至于准备多少时间吗……兵者国之大事,自然准备的越充足越好了。

    这就是告诉两位使者,别用画饼充饥的花招了,想要本大司马出兵平叛,拿点真正的好处出来吧!

    “呵呵,大司马大人高风亮节,视荣华富贵如浮云,真乃是人臣之楷模啊,佩服之至!

    对了,大王继位之后,封赏文武群臣,人人加官进爵,对大司马也有一份心意,请您过目一下!”

    画饼充饥之计不成,陈群尴尬的笑了几声,从怀中又摸出一道圣旨,名义上是封赏萧逸的,其实就是开出的价码,归纳起来也是三条:

    其一,把幽州的范阳、辽西、辽东三郡,划入萧氏家族的封地,子孙世袭,与国同休!

    萧氏封地皆在幽州,其中渔阳、上谷、右北平三郡是萧逸的,代郡是嫡次子萧黄的,昌黎郡是夫人曹节的,如今又加上了范阳、辽西、辽东三郡,幽州之地差不多都姓萧了!

    其二,平定青州叛乱之后,地方善后之事,全凭萧逸一人做主,大汉朝廷、丞相府不横加干涉!

    换而言之,只要平定了叛乱,青州牧、五个郡的太守、以及地方官员人选,全部交由萧逸安排,这可是一个州的军政大权!

    其三,由朝廷上调拨钱粮,扩建争鸣学府规模,增加学府子弟人数,并安排一批毕业学子任职!

    争鸣学府建立以来,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深入各行各业,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学府出来的子弟们,还非常的团结呢!

    有困难一起挡,有好处一起分,互相帮衬,守望相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团体,而萧逸数次想扩建学府,招收更多的学子,却都遭到了曹操的拒绝!

    因为曹操郁闷的发现,学府培养出的人才,全都打着‘萧’字印迹,学子人数越多,萧氏势力就越强,自然要压制一下了。

    如今曹丕却同意了,并且由朝廷调拨钱粮,全面扩建争鸣学府,招募更多的学子!

    凭心而论,曹丕开出三项条件,也算是很优厚了,而且超出了萧逸的预期,本该高兴一番才是,可是小黑脸反而警惕起来了。

    事出反常,必有阴谋,不惜以重大代价,换取自己出兵青州,只是简简单单的平叛吗,还是另有别的阴谋诡计?

    萧逸经历无数政治斗争,早已是老谋深算了,很快就猜到了七八分……调虎离山、驱虎吞狼、还有鸠占鹊巢,真是好阴险的手段啊!

    不过吗,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不就是斗心机吗,看最后谁吞了谁--夏侯渊、定军山,呵呵!

    …………

    “两位大人胜饮,今日不醉不归--哈哈!”

    “多谢大司马大人招待,如此醇美之酒,平时难得品尝啊!”

    收下了第二道圣旨,萧逸不动声色的,继续与两位使者饮酒,又是七八碗美酒下肚,突然离席向后帐走去了。

    常言道:好酒走肾,上下通畅,权贵们举行酒宴之时,经常有人往厕所跑的,还美其名曰:‘更衣!’

    因此萧逸中途离席,陈群、甄豫并不在意,继续的吃肉喝酒,同时偷偷的商量着,用什么办法让萧逸快点出兵?

    曹植、曹熊造反之后,聚集了数万兵马,一路杀奔邺城去了,那里是大魏国的封地,也是曹氏家族的老巢,若是落到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啊!

    曹丕急得火上房,这才开出了高价,请萧逸火速出兵平叛,当然了,其中还有别的计谋……甄豫并不清楚,陈群却知道几分的!

    一刻钟、两刻钟……大半个多时辰过去了,萧逸迟迟没有归来,这下二人有些坐不住了!

    这么长的时间,‘更衣’十次都够了,难道大司马大人肠胃不合适,不小心掉进……或许有紧急军务,人咋还不回来呢?

    正在猜疑之间,大帐门帘一挑,走进一个人来,不是萧逸,而是姜维!

    “敢问小将军一句,大司马为何迟迟不归呢?”

    “两位大人传达圣旨,让我家师父出兵平叛,师傅已经出征了啊!”

    “什么,大司马已经统兵出征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这下陈群、甄豫坐不住了,急忙跑出中军帐观看,却发现大营内平静如常,玄甲铁骑没有出动啊?

    难道说,萧逸此番平叛,没调动这支精锐兵马,可是洛阳城附近,驻军人数并不多啊!

    “大司马前往青州平叛,调动了多少人马?”

    “十万人……五万人……啊,只有一万人吗,这也太托大了吧,叛军有六七万之众呢!”

    陈群、甄豫急忙询问着,姜维笑着竖起一根手指,还调皮的摇了摇!

    “小小叛乱而已,家师率百骑前往足矣!”

第一百八十章忧心忡忡的萧逸!

    猛兽发现猎物之后,往往迅猛的追过去,把猎物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力尽倒地之后,成为自己的口中食,这种捕猎方法威猛绝伦,却也非常消耗体力!

    如果猎物警惕心强,奔跑的速度又极快,猛兽就很难成功了,还可能跑断了腿,或者累吐了血,进而成为别的猛兽的食物!

    狼群素以狡猾著称,它们不喜欢亡命追逐,而是悄悄的尾随跟踪,潜伏在必经之路上,等着猎物放松警惕、露出破绽的一刹那,再凶狠的扑过去,断其喉,饮其血,食其肉!

    …………

    建安十六年,三月十六日,萧逸率领百余轻骑兵,离开了洛阳城-玄甲军大营,一路向北飞奔而去,翻越邙山、渡过黄河,纵穿整个河内郡……只用了短短八天,就进入了冀州南部,邺城近在眼前了。www.uu234.cc

    萧逸没有进邺城,也没有暴露出行踪,而是继续向北狂奔三百余里,来到了重镇-巨鹿附近,就像一条恶狼般的潜伏下来,静静的等待同伴们汇聚,再等待猎物自己送上门!

    其一,萧逸再是本领高强,也无法以区区百余骑兵,拦截多达数万人的叛军,因此早已发出命令,召集几支援军靠拢过来!

    其二,数万叛军自东向西推进,其目的是占领邺城,萧逸为何不在邺城设伏,反而跑到了巨鹿附近呢……这一点稍后自见分晓!

    巨鹿乃是古战场,秦末之时,项羽率领数万江东子弟,破釜沉舟、自断归路,以大无畏之勇打败了数十万秦军,杀死王离,生擒苏角,逼迫章邯举手投降。

    大战结束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一代霸王由此崛起,后人每每谈及此事,莫不由衷钦佩万分!

    可人们却忘记一件事,在距离巨鹿不远的地方,也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情,崛起了一位真正的帝王!

    巨鹿西北一百二十余里--高邑城附近!

    “大司马大人不进邺城,也不进巨鹿城,跑到这荒郊野岭做什么?”

    “这里有一座高台,可惜破损的不成样子了,大司马最爱寻求古迹了,莫非地下埋着金银宝贝?”

    “很有可能,估计地下有一座大墓,埋着帝王将相之类,只要把掘子军调过来,几天就能把宝贝挖出来了,哈哈!”

    ……

    高邑城南十余里,有一座高数十丈、方圆五六里的土坡,上面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却隐约可见石座、石台、石柱之类,似乎建筑过一座亭子,可惜毁坏的不成样子了。

    萧逸登上土坡,漫步其中,时而低下头来,在废墟中寻找着什么;时而仰天长叹,久久得一言不发,看的典韦等人摸不着头脑,只能胡乱的猜测!

    认为地下有大墓,大司马大人平叛之余,想要再发一笔大财,可是从古至今,没听说高邑有帝王陵墓,而一般人家的坟冢,也入不了大司马的法眼吧?

    “不要乱猜了,此地名曰:千秋亭,二百多年以前,汉光武于此地-燔燎告天,于六宗,望于群神……正式开国称帝!

    师父登上土坡,乃是缅怀古今、追忆先贤,感叹一代帝王之伟业也!”

    ……

    “还是小将军有学问啊,原来是汉光武称帝的地方,怎么破败成这个样子了,就跟现在的大汉江山一样!”

    “如此说来,这里乃是龙兴之地,汉光武能够祭天称帝,咱们大司马大人雄才大略,英雄盖世,为何不能……嘿嘿,反正这块地方也空着不是!”

    孙绍熟读史书,为众人揭开了谜底,赢得了阵阵赞叹声,也引发一番新的讨论,眼前荒土坡,竟是龙兴地!

    刘秀,字文叔,荆州-南阳郡人氏,为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其人多权略、性隐忍,善于收拢豪杰之心!

    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刘秀也投奔义军之中,很快就崭露头角了,更始元年-十月,刘秀以大司马身份,北渡黄河,镇慰河北,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被册封为‘萧王!’

    更始三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一众将士的拥戴下,于高邑-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拉开了东汉王朝的序幕!

    说来也凑巧,二百多年以前,刘秀以大司马身份,镇慰河北,开创帝业;如今萧逸同样以大司马身份,来河北平定叛乱,后面的话……就有点不好说了。

    …………

    郁郁舂陵旧帝家,黍离千古此兴嗟,

    萧王何事为天子,本爱金吾与丽华!

    土坡之上,萧逸又在做‘文抄公’了,谁叫自己文才不足,只好借用前人……不对,是借用后人的智慧了。

    在东汉十二帝里面,刘秀以及其子刘庄,都称的上是有道明君了,父子执政期间,每旦视朝,日仄乃罢,还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裁并郡县,精简官员,把国家治理的兴兴向荣!

    不过吗,刘秀父子建国、治国过程中,也有一点小问题,就是律法过于宽松了,又过于依赖豪强势力了,使其不断的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庞大的士族集团,也成了东汉王朝的一颗‘大毒瘤!’

    “启禀大司马大人,金雕送来了消息,临淄侯、萧怀侯叛乱之后,集结了五六万人马西进,一路上连克高唐、平原、清河几座重镇,已经逼近阳平郡了,距离邺城不过三四百里!

    就在昨天中午,临淄侯在清河城内,大聚文武官员、门阀家主、地方豪强千余人,庆祝起兵连战连捷,还公布了一份《拨乱反正-恢复古制-讨伐叛逆檄文》,分发四方,告知天下!”

    ……

    “什么拨乱反正,恢复古制……曹子建这头蠢猪,只知低头啃食,不懂抬头望天,这是要坏了天下大事啊!

    待捉住了这头蠢猪,非抽上两百鞭子,再关进猪圈里面,让他好好反省一下,真是气死我了,我的丞相大人啊,没想到您的种子也有发霉的!”

    孙绍快步上了高台,双手递过一份情报,萧逸接过来观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了,还罕见的破口大骂起来。

    曹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向以聪明绝顶著称于世,敢骂之为蠢猪的,恐怕只有萧逸一人了,不过骂的很有道理:小聪明,大愚蠢!

    檄文写的很精彩,文笔优美,辞藻华丽,一看就出自曹植的手笔,先是重新申诉了一遍,自己起兵并非叛乱,而是奉先王之遗令,夺回属于自己的继承权!

    希望天下之人,认清曹丕的丑恶嘴脸,站到正义一方来,还希望朝廷文武官员们,去暗投明,弃恶从善,自己非但既往不咎,还会提拔重用之类!

    以上所说,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真正让萧逸怒火中烧的,还是后面的几句话:

    ‘桓、灵二帝以来,天下之所以大乱,皆因小人秉政,违背祖制,以致于朝纲混乱,生灵惨遭涂炭之苦,子建一旦执政治国,必然尽复光武、孝明二贤君之制,使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自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也就是说,曹植打败二哥曹丕,坐上魏王,汉丞相之后呢,要恢复光武帝、汉明帝时期的制度,与士大夫们一同治理天下!

    这话说的挺漂亮,也很有煽动性,似乎是旷世明主所为,可是不要忘记了,谁是士大夫--士族门阀集团是也!

    说实话,此番青州平叛,萧逸并没把曹植、曹熊看在眼中,两个被宠坏的调皮孩子罢了,拽过来揍一顿屁股也就老实了。

    曹丕比两个弟弟高明不少,可惜奸诈狡猾有余,雄才大略不足,也就背地里玩点阴招罢了,成不了太大的气候!

    真正让萧逸忐忑不安的,乃是青州士族集团、河北士族集团、以及中原士族集团!

    士族门阀崛起以来,政治上垄断仕途,打压寒门;经济上剥削百姓,兼并土地;军事上蓄养死士,培养私人势力……就是一条条的蛀虫,把汉王朝这株参天大树掏空了,树倒则社稷亡矣!

    故而曹操、萧逸执政以来,扫平诸侯,安抚百姓,恢复社会秩序之余,全力打压着士族集团,甚至使用铁血手段,好几次大开杀戒,不知多少士族灰飞烟灭了。

    又推行‘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政策,培养、提拔了大量寒门子弟,加入到统治阶级之中,以此来制约士族出身的官员们。

    问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士族集团虽伤了些元气,可其底蕴深厚无比,子弟充斥朝野内外,仍在影响整个国家的运转,且暗中纠集力量,随时准备反扑呢!

    曹操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奸雄逝世,中原无主,士族集团可就不甘寂寞了,而青州发生的大规模叛乱,正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曹植的檄文一出,青州士族、河北士族、乃至中原士族必然纷纷响应,进而形成一股庞大力量,对正处于虚弱期的曹营集团,可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呢!

    要是处置不当的话,没准真要翻天覆地了,萧逸身为曹营集团的监护者,自然是忧心忡忡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次叛乱犹如一场大浪潮,把隐藏在角落中的死鱼、烂虾、臭王八,全都席卷出来了,要是能够一网打尽,对治理天下大有好处呢!

    天下为河,士族为鱼,富贵为饵,权谋为网……我们的小黑脸吗,这次就是执网的渔夫了。

    萧逸在千秋亭待了三天,关注河北局势变化,同时也等到了两支援军:

    大弟子邓艾从汉中回来了,还带来了百余名骑兵!

    二弟子郝昭也从荆州回来了,同样带有百余名骑兵!

    三支队伍汇合起来,萧逸就有三百多骑兵了,比出发之时壮大了三倍呢!

    巨鹿城为河北重镇,有数千名士兵驻扎,军械、粮草也很充足,还有周围的高邑、中丘、堂阳十几座县城,也有数千名土兵,以及部分青壮民夫!

    如此东拼西揍,萧逸就有七八千人马了,对付曹植、曹熊的数万叛军足够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帝者无心,王者无情!

    冀州-清河郡治所-甘陵城!

    “臣等恭祝四殿下--讨逆成功,入主邺城!”

    “臣等恭祝四殿下--继位为王,霸业早成!”

    ……

    “哈哈,子建飞黄腾达之日,决不忘诸位相助之功,荣华富贵共享之!”

    “胜饮!--胜饮!”

    太守府大堂上-曹植居中而坐,内穿蜀锦袍,外罩狐皮氅,腰佩青锋宝剑,手中还举着双耳金樽,小脸喝的红扑扑,更显的风流俊美、放荡不羁!

    上百名部属分坐两旁,不时的举杯敬酒,各种阿谀奉承之词,犹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涌而来,且皆不称下官,而是自称为臣,这是把曹植视作王者了。www.uu234.ccwww.uu234.cc

    另有数十名美姬,在丝竹之乐的伴奏下,舒展身体,翩翩起舞,赢来了阵阵喝彩声,也为宴会添加几分靡靡之气!

    之前起兵造反,过程颇多周折,未想后面却一帆风顺了,数万大军向西挺进,一路上连战连捷,拿下了十几座重镇,距离邺城不过几百里了,整个冀州为之震动!

    尤其檄文发布之后,青州、冀州士族们纷纷响应,胆大的招兵买马,拉着队伍就前来投奔了;胆小的也暗中贡献钱财、粮草、战马……不到半个月时间,叛军就扩充到了十万左右!

    随着实力不断加强,曹植也是信心倍增,认为自己距离魏王宝座越来越近了,还准备拿下邺城之后,就举行称王大典,与二哥曹丕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不过大肆庆祝之余,曹植也有忧心之事,准备说是担心两个人,两个决定成败的人!

    “张泉还没有消息吗,洛阳方向有何动静?”

    “回禀殿下:泥牛入海,全无消息,洛阳城也毫无动静,不见任何兵马调动!”

    “再派几名使者去,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大司马拉拢过来,这关系咱们的生死存亡!”

    “诺,臣立刻安排!”

    第一个自然是萧逸了,屯兵洛阳,虎视天下,之前派了张泉去游说,却一点回音也没有,也不知是死是活了。

    万幸的是,有细作回报说:洛阳附近大军云集,却没有出征的迹象,尤其是三万玄甲铁骑,一直待在城北大营之中,每日里操练不断!

    这就说明了,萧逸没有倒向曹丕一方,更没有出兵河北之意,而是摆出了两不相帮的姿态,或者说在待价而沽!

    时局越来越紧张了,曹家兄弟必然开出更高价码,来拉拢这股决定性力量,谁给的价码更高,就出兵帮助谁,这最符合萧氏集团的利益了。

    因此曹植又写了书信,不惜开出‘封王、赐九锡、中分天下’的条件,派几名伶牙俐齿的使者送往洛阳,争取把萧逸拉拢过来,至少也要两不相帮!

    “子威的队伍到那里了,为何还不来与我会盟,派人催促了没有?”

    “五殿下的数万人马,十天前就离开了阳城郡,按理说早就该到了,不知为何不见踪影,许是路上耽搁了吧?”

    “哼,沿途一马平川,有什么可耽搁的,无非是观望成败罢了,立刻派人前去敦促,告诉子威,本殿下说的:大事若成,立之为王太弟!”

    “诺!”

    曹植第二个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弟弟曹熊了,早在起事之前,就派人前去游说过,希望得到他政治、军事上双重支持!

    政治上:曹植是以弟反兄,终究有点底气不足,也害怕天下人的指责,要是拉上弟弟一起造反,就能分担这种压力了。

    就像家庭内部吵架,两个人对阵一个人,不管有没有道理,气势上先占了上风!

    军事上:曹熊身为嫡幼子,最受父母的宠爱了,当初分封诸子之时,特意把富庶的阳城郡给了他,食邑数量远在其他兄弟之上,还安排了得力的属官辅佐!

    曹操又担心幼子柔弱,震慑不住地方豪强们,或者被别人欺负了,故而给他安排了一支护军,名曰:飞熊军!

    全军一万五千人,皆是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勇士,比起曹植刚聚集的乌合之众,战力强了十倍不止,若有这支精锐助阵,攻取邺城的把握就大多了。

    起兵造反之事,曹熊也一口应承了,却迟迟不把人马拉过来,估计也在观望徘徊,想捞取更多的好处吧!

    ……………………………………

    “启禀四殿下,五殿下的人马急速行来,距离甘陵城不足三十里了。”

    “太好了,准备好酒宴,为五弟接风洗尘!”

    “诺!”

    或许是‘王太弟’的许诺起作用了,第二天早晨,曹植抱着两名美姬、仍在酣睡未起之时,就有属官前来禀报--曹熊的人马开到城外了。

    大事不敢耽搁了,曹植一跃而起,简单的洗漱之后,换上了一身戎装,带领随从们登上了城头观看^

    只见甘陵城东南方向上,人喊马嘶,刀枪闪烁,一支队伍很快来到了城下,大约有三四万之众,其中半数为精锐骑兵,阵中树一杆赤色大纛旗:飞熊军!

    旗下有一员将领,二十左右岁年纪,头戴乌金盔,身穿连环铠,坐下一匹‘黄骠透骨龙’,手持**大砍刀,颇有几分威武之气,正是萧怀侯--曹熊!

    “哈哈,果然是五弟来了,快快打开城门,随我出城列队迎接!”

    “且慢着,如今局势复杂,人心难测,为了安全起见,四殿下不宜轻离城池,还是派人迎接五殿下进城为好,飞熊军则驻扎城外!”

    “哈哈,太清先生多虑了吧,我与子威可是一奶同胞亲兄弟,他岂会加害于我呢?”

    “大位之争,无兄弟之情可言,殿下与曹子桓不也是一奶同胞吗?”

    “这个嘛……”

    眼看援兵到来了,曹植心花怒放,就要亲自出城迎接弟弟,却被杨修一把阻拦住了,在耳边小声嘀咕起来,劝他多加防备之心!

    毕竟人心隔肚皮,曹熊带来了人马不假,可谁又知其底细呢,究竟是来帮助曹植的,还是来捉拿曹植的?

    青州起兵,河北震动,曹丕必然全力镇压这场叛乱,他会不会派人游说曹熊,以加官进爵、增加封地为价码,让五弟站到自己一边来?

    别忘了,曹丕是名正言顺的魏王,还控制着大汉朝廷,能开出的价码也更高,还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不像曹植只能‘画饼充饥!’

    “先生言之有理,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正礼、敬礼何在,替我出城迎接五弟,让他暂屯兵马于城外,城内也要做好准备!”

    “诺!”

    曹植犹豫片刻,还是听从了杨修的劝告,权利实在太诱人了,自己能为之背叛二哥曹丕,五弟也可能背叛自己啊!

    于是派出丁仪、丁兄弟,替自己出城迎接曹熊,又让部下将士做好准备,埋伏在城楼、城门、城墙上下,一旦真有变故发生,也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本是一奶同胞亲兄弟,幼时也曾相亲相爱过,如今却离心离德、互相防备,想想真让人心痛啊!

    也应了一句古话:‘帝者无心,王者无情;人如草芥,惟我独尊!’

    “四哥!--四哥!”

    “五弟!--五弟!”

    “小弟拜见兄长--吉祥平安,大业早成!”

    “贤弟快快请起,让愚兄好好看一看,几年不见,变得越来越威武雄壮了,哈哈!”

    “四哥风采更胜从前,小弟拍马也追赶不上!”

    杨修的担心似乎多余了,丁家兄弟出城之后,‘飞熊军’很快后退了,在城东十五里外,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一点反常之处也没有!

    曹熊只带七八名随从,就直接进城来了,显示出十足的诚意,弄得曹植都不好意思了,连忙跑下马道迎接,并让埋伏的兵马悄悄撤走,再送一些牛羊、酒肉出城,好好犒劳曹熊部下将士们!

    兄弟相见之后,曹熊跪地请安,曹植双手搀扶,互相打量了一下,拥抱着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二人封地都在青州,相距不过数百里路程,可是朝廷法制森严,凡是就藩的王子、侯爷,是不能私自离开封地的,更不准私下来往,以免的图谋不轨!

    故而这对同胞兄弟,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此时久别重逢,又坐到了‘同一条船上’,自然是倍感亲切了。

    “下官们拜见五殿下--吉祥如意,富贵平安!”

    “诸位大人免礼!”

    杨修领着文武官员,也过来行礼问安了,曹熊谦逊的拱手回礼,让在场的人很是受用,对这位五殿下顿生好感。

    曹家兄弟皆是人中龙凤,根据他们的性格、能力、遭遇,世人有个经典的评价:

    长子曹昂-忠孝仁义,品德最佳,奈何无人主之鸿福!

    次子曹丕-奸诈狡猾,最类其父,前程不可限量也!

    三子曹彰-有勇无谋,只可沙场为将,不可治国理政!

    四子曹植-文采斐然,风流倜傥,可惜华而不实!

    五子曹熊……不好意思了,没有任何评价,在哥哥们夺目的光环下,这位五殿下几乎毫无存在感!

    没有明显缺点,也没有明显优点,通晓武艺,却从不当众展示;熟读诗书,却从不吟诗作赋;腹有谋略,却从不发表任何见解!

    这种人,历史上也出现过,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一是赤子之心,单纯如水,做一辈子的老好人,虽然对国家无害,却也没啥大用处!

    二是城府极深,善于隐藏,一旦露出本来面目,必做一番天翻地覆之事,或对国家有大益,或对国家有大害!

    曹熊属于那一种,暂且还看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一个无欲无求之人,是决不会参加叛乱的!

    接下来,弟兄二人携手进府,并肩坐在大堂之上,接受文武官员们的跪拜,还摆下了丰盛的酒宴,庆祝双方会师成功,而后开怀畅饮,谈笑风生,一直喝到了半醉为止!

    为了加固感情,当天夜间,兄弟二人抵足而眠,又说了大半夜的悄悄话,颇多推心置腹之语……至少曹植是吐露心扉了,就连自己安插在朝廷中的眼线,都一五一十交待出来了。

    第二早晨醒来,兄弟二人回到大堂上,再次大聚文武官员们,挂起大幅的河北地形图,商议下一步计划--如何攻打邺城?

第一百八十二章避实击虚,引蛇出洞!

    邺城是冀州治所,更是河北第一巨邑,城防坚固,人口众多,军械、粮草储备充足,更有漳水做为天然屏障,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

    建安六年,曹操亲率数十万大军北伐,围困邺城三个月之久,竟然迟迟不能攻克之,反而折损了不少兵马,又因为后援粮草不继,几乎产生了撤兵的念头。www.uu234.cc

    幸好关键时刻,萧逸率本部人马来援,利用秋雨连绵的机会,掘开漳水以灌邺城,淹死敌军不计其数,吓得袁尚弃城而逃,这才顺势拿下了邺城!

    事后萧逸也承认,如果袁尚胆量大一些,据城死守不逃的话,自己未必能拿下邺城,让天下第一名将说出这种话,可见邺城何等坚固了。

    正因如此,曹操平定河北之后,不惜人力、物力重新加固了邺城,作为曹氏家族的老巢,并留次子曹丕坐镇,好好经营根基之地,后来又做了魏国都城!

    ……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四殿下此番举事,意在拨乱反、救国救民,不愿多杀无辜生灵,故而传檄于四方,申明忠义之大道,沿途城池深受感化,多有不战而降者!

    然曹子桓经营邺城数年,内多有其心腹死党,不愿归顺于四殿下,反而封闭城门、积极备战,又在城东设置了三道防线,意欲阻挡我大军挺进!

    邺城坚固,世人皆知,我军若是强攻的话,只怕白白折损将士性命,故而四殿下召开会议,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想一个巧妙夺城之计!

    另外吗,有可靠消息:曹子桓调集了十万重兵,交给了张、吕虔二人统帅,已经从许昌城出发了,想要北上救援邺城!

    而我军一方要做的,就是在敌援军赶到之前,抢先拿下邺城,进而控制整个冀州,如此则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让敌军汇合一起,我军就要压力倍增了。”

    大堂之上,杨修手指河北地图,讲解着敌我形势变化,以及自己的一些见解,听的众人频频点头,很认可这位太清先生的才干。

    邺城却是一块硬骨头,可再硬也得啃下来,只要拿下了邺城,就能控制住冀州,进而号令河北之地了。

    邺城又是魏国都城,里面有盖好的宫殿、社稷、太庙,供奉着曹家列祖列宗,只要进入其中,曹植就能正式称王了,再纠集整个河北之力,南向与曹丕一决雌雄!

    胜则席卷中原各地,进而吞并江东、巴蜀,完成先王一统天下的梦想,那个时候吗,只要曹植轻轻一挥手,就能把大汉变成大魏了。

    退也能凭借黄河天险,牢牢控制河北四州,与曹丕、萧逸三分中原之地,仍不失为一方霸主!

    问题是,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拿下坚固的邺城呢?

    “邺城起码有十万守军,二十几万青壮民夫,以及大量的军械、粮草,强攻不是办法,不如效仿大司马之旧智,掘开漳水淹城如何?”

    “你是猪脑子啊,现在是初春时节,漳水水位非常之低,就算咱们掘开了堤坝,恐怕也淹不掉邺城,没准反淹了自己人呢!”

    ……

    “那就派一队死士进城,深夜举火为号,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大军一股脑冲进去!”

    “邺城早就戒严了,外人根本进不去,就算侥幸混进去了,也未必能里应外合,人家可是日夜严防死守啊!”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得想个办法吧,要不联系一下城内士族门阀,让他们助四殿下一臂之力?”

    “邺城士族,甄家为首,其嫡女一为大司马夫人,一为曹子桓的王后,你觉得他们会帮助四殿下吗?”

    文武官员们议论纷纷,一连提出七八个办法,可惜都禁不住推敲,而时间又比较紧迫,实在无计可施,就只能挥师强攻了。

    曹植虽有十万兵马,可大半是刚聚集起来的,训练不足,军械奇缺,强攻重兵防守的坚城,恐怕一成胜算也没有呢!

    举事尚不足一个月,内部人心并不安稳,一旦吃了大败仗,只怕会瞬间旗倒兵散,再难以凝聚起来了。

    “以前在许昌之时,五弟经常向姐夫讨教兵法,可有什么破城的妙计吗?”

    “四哥说笑了,小弟天性愚钝,虽然向姐夫讨教过兵法,却未学到什么本领,岂敢胡乱的献丑呢,倒是这位太清先生,分析局势鞭辟入里,想来必有破城之法!”

    “哦,太清先生若有妙计,就请速速说出来吧,省的大家再伤脑筋了!”

    论起吟诗作赋,曹植敢自称天下第三(父亲第一、姐夫第二),可说到排兵布阵吗,水平就比较一般了,只好询问身边的曹熊,后者在相府之时,也曾日夜勤练武艺、钻研兵法!

    那知曹熊两手一摊,表示自己学艺不精,没什么好的计策,又把难题推到了杨修面前。

    其余文武官员们,也都紧盯这位太清先生,视为最后的希望了,身为四殿下的谋主,肯定胸怀韬略、腹有良谋吧?

    “承蒙两位殿下看重,不才却有一个办法,或可一举拿下邺城,名曰:引蛇出洞,趁虚而入!

    请五殿下率本部人马,大张旗鼓、继续西进,夺取阳平郡之后,从东面猛攻邺城,最好把守军主力引出来,与之进而野外对决!

    与此同时,四殿下率领主力人马,偃旗息鼓,昼夜行军,向北一路走安平郡、巨鹿郡、广平郡,绕行到邺城北面去,悄悄埋伏在山野之中!

    只待守军出城决战,城防相对空虚之时,主力人马突然杀出,一面截断守军退路,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城,只要安排周密一些,当有八成以上胜算!

    拿下邺城之后,殿下择良辰吉日,在铜雀台祭天称王,河北四州可传檄而定,再南向以争天下,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杨修的计谋可谓高超,一环紧扣一环,避其实、击其虚,符合兵家之诡道也!

    不过也相当狠辣,这是用曹熊的人马做诱饵,把猎物吸引出来,不管最后成败如何,诱饵都有被吞掉的危险呢!

    原来杨修内心中,仍对曹熊抱有极大怀疑,因为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这位五殿下也没有造反的理由?

    曹熊是嫡出幼子,无论那个哥哥做了大王,或者做了皇帝,都少不了他一个诸侯之位,他又何必铤而走险,参与到叛乱中来呢……除非他有更大的野心,不甘只做一个诸侯王!

    此事不得不防啊,故而趁着攻打邺城之际,让曹熊带队去打硬仗,以折损其精锐人马,一个人没了实力,也就没有野心了,免得造反成功之后,他再跟曹植争夺大位!

    “避实击虚,果然妙计,不知五弟愿承担重任否?”

    “只要拿下了邺城,愚兄祭天称王之日,必立汝为王太弟,江山共享,社稷有份!”

    杨修一番良苦用心,曹植未必领悟清楚,不过他也读过几篇兵法,深知做诱饵是一件危险之事,担心曹熊拒绝出兵,或者出工不出力,又提起了‘王太弟’的承诺!

    帝王之位传承,或是父死子继,或是兄终弟及,曹植、曹熊一奶同胞亲兄弟,立后者为继承人,也是符合上古礼法的。

    如此一来,曹熊不是为别人打江山,而是为自己争天下,自然会竭尽全力、奋勇厮杀了!

    “小弟前来会盟者,上承先王之遗志,下助兄长之大业,上阵冲杀,义不容辞,至于王太弟之事,以后再商量也不为迟!

    不过吗,邺城有十万守军,小弟只有三万人马,力量上太过悬殊了,兄长可否调拨一下兵马,也让小弟多些胆气?”

    曹熊没有推辞,却提出一个‘合理要求’,就是给自己增加兵力,否则用三万人攻邺城,危险性太大了不说,也很难把守军全吸引出来!

    “这个嘛,贤弟言之有理,三万人马的确单薄一些,也难以造出大声势来!

    愚兄再拨出三万人马,充实到贤弟的队伍中,如此有了六万大军,足以拿下阳平郡,进而攻打邺城东侧了!

    局势紧张,刻不容缓,还望贤弟速速出兵才是!”

    ……

    “五哥放心,小弟明天一早就出发!”

    曹植略加沉吟,答应了分兵的要求,还与曹熊约定了出兵时间,后者很爽快的答应了,领了兵符,接收兵马!

    杨修有心阻拦,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没好的借口,既然要让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草吧?

    商量妥当之后,各自回营准备!

    第二天一早,曹熊率领着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进发了,还打出临淄侯、萧怀侯两面大纛旗,做出联合进军之势,以迷惑外界的目光!

    而到了傍晚时分,曹植、杨修带领其余七万人马,也悄悄的出了甘陵城,在浓浓夜色掩护下,一路向北急行而去……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七万人马疾速行军,过清河郡、安平郡、巨鹿郡……再掉头向南行进,终于在八天之后,顺利的到达了巨鹿城附近,沿途城池无有阻拦者,反倒有不少开城归顺的。

    巨鹿城-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占据了此处,大军进可攻,退可守,还能补充一些军械、粮草、兵员,故而曹植、杨修商议之后,决定先夺巨鹿,再攻邺城!

    那知调兵遣将之际,突然有游骑兵禀告:“巨鹿城守军倾巢而出,拦住了前方道路!”

第一百八十三章一人独胜万军!

    建安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清晨,巨鹿之地,大雾迷茫!

    “有多少兵马拦住道路,主将又是何人?”

    “回禀四殿下:大约有六七千人马,皆是巨鹿城附近的土兵、驿卒、衙役之类,未见有主将旗号!”

    “哈哈,区区数千名杂兵,也敢对抗我七万大军,他们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听说有兵马拦路,曹植先是大吃一惊,待得知对方兵力情况,又仰天大笑起来了,认为敌寡我众、不足为虑。UU小说www.uu234.cc

    不过曹植显然忘记了,四百多年以前,就在巨鹿这个地方,项羽带领数万楚兵,打败过几十万秦军,杀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也印证了一句名言:‘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统帅的智慧与勇气,也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战事关生死,殿下万不可轻敌,何况今日雾气弥天,看不清周围情况,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杨修上前劝谏了,大军一路急行过来,也经过不少的城池,守军或是乖乖举手投降,或是紧闭城门死守,还没人敢出来拦截的呢!

    巨鹿城为冀州南部重镇,本以为会有一场攻坚战的,没想到对方有坚城不守,反而主动出来迎战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巨鹿守将不是得了失心疯,就肯定有所凭持的,否则以数千名杂兵,如何敢迎战七万大军呢?

    而情报显示,巨鹿城内没有大将坐镇,只有几员偏将罢了,又是谁率兵出城迎战呢,真是摸不清头脑了。

    “先生言之有理,是子建得意忘形了,大司马也教导过的: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何况军旅生死之事呼?

    传令全军,摆成天地方圆阵,以密集队形缓缓推进,再派出几队游骑兵,搜索左右两翼,看看有没有伏兵!”

    “诺!”

    曹植称不上雄才大略,却也懂得虚心纳谏之理,当即指挥麾下人马,摆出一个利于防守的阵型,盾牌兵、长枪兵在前,弓箭手压住后阵,骑兵护卫左右两翼--既有前拳,亦有后手!

    世人只知道,四殿下文采斐然,作得一手好辞赋,却不知曹操教子极严,弓马骑射、兵书战策也是必须学习的!

    尤其少年之时,曹植曾在玄甲军中磨练,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一起冲锋陷阵厮杀,手中宝剑也见过血的,而且耳濡目染之下,也略知排兵布阵之道!

    “隆!--隆!隆!”

    大军缓缓向前挺进,大约走了十几里路程,在两座高岗前面停住了,此时太阳升起,雾气消散,可见度也好了很多……

    只见有六七千人马,挡在了两座高岗中间,服饰杂乱,甲胄不全,队形也混乱不堪,一看就不是什么精兵强将,还没有大纛旗指挥!

    与此同时,游骑兵回来禀告了,周围数十里之内,不见一兵一卒的埋伏,而且草木稀疏,没有河流,也不用担心火攻、水攻之类!

    “哈哈,凡是中途拦截者,必先抢占制高点,而后立营寨,挖壕沟坚守之,对方不立营寨,还在低洼处布阵,已经犯了兵家之大忌,简直是自取灭亡也!

    王雷何在,率先锋营进攻,一鼓作气冲破敌阵,为大军打通道路!”

    “诺!”

    ……

    “殿下,还是小心--唉!”

    对方弱小如羊,己方凶狠如狼,地势十分有利,周围又无伏兵,曹植不再犹豫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杨修有心劝谏一下,却是找不到理由了,莽撞进攻固然不好,过分小心谨慎、以至于错失了战机,同样是兵家大忌之一!

    可能是自己太多疑了吧,也但愿是自己多疑了,否则后果难测啊!

    “先锋营听令,摆成鹤翼阵型--进攻!”

    ……

    数千铁甲军涌出来,迅速摆成一个攻击阵型,向对面冲杀过去了,为首是一员中年将领,名唤:王雷,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坐骑一匹青鬃马,手持长柄精钢斧,素以骁勇善战而著名,人送外号:‘下山虎!’

    此人本是虎豹骑中一员,因为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受到了曹操的赏识,并把他派到了曹植身边做属官,此番叛乱他也参加了,一路上攻关破寨,立下了不少功劳呢!

    先锋营迅速推进,其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一百丈……八十丈……六十丈……眼看进入弓弩射程了,对方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王雷久经沙场,却从未遇过这种情况,眉头不禁微微皱了起来,可是这种情况下,也来不及犹豫了,只能带队继续猛冲……三十丈……二十丈……对面终于有反应了。

    不是射箭,也不是反攻,而是竖起一面墨色大纛旗,金狼头、烈焰纹、飞涯角……中间一个斗大‘萧’字,其色赤红如血,迎风飘扬,上下起伏!

    与此同时,杂兵们左右分开,中间出现一员大将,鬼面盔、螭吻铠、墨烟驹、凤翅鎏金镗……傲立两军阵前,犹如一尊魔神相仿,散发出滔天的杀气!

    “啊,大司马大人……真是大司马大人吗?”

    “弟兄们不要害怕,大司马大人远在洛阳城,岂会跑到河北来呢,这个一定是假扮的……不过扮得还挺像!”

    “进攻!--继续进攻,先入巨鹿城者,四殿下重重有赏!”

    蚩尤鬼面盔,螭纹寒铁铠……在大汉朝的疆域之内,就算是无知村妇、黄口小儿,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个神魔般的男子,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传奇!

    冲锋的脚步瞬间停止了,队形也随之一片混乱,有的士兵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仍弃刀枪,转身就要逃跑;他们敢发动叛乱,却不敢与杀神为敌,那无异于自寻死路一般!

    幸好下山虎-王雷临危不乱,一连斩杀了几名逃兵,又大声的叫喊起来,算是勉强稳住了阵脚,准备重新发起进攻。

    那知队伍刚刚整顿好,对面神魔般的身影,摘下了鬼面盔,露出一张小黑脸,还有两个大酒窝……“小猫,你要与我为敌吗?”

    “大司马大人万岁--万岁!-万岁!”

    拦路的数千人,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声,随后发起了反冲锋,士兵数量非常少,更多是手持铁尺的衙役,拎着棍棒的驿卒,举着锄头的民夫……

    虽然装备简陋、训练全无,可是有大司马坐镇指挥,一个个士气高昂,真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嗷嗷叫的冲杀过去!

    “大司马大人饶命啊,小猫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隆!--隆!”

    王雷真的变成了小乖猫,翻身下马、摘了头盔,双膝跪倒在地上,把兵刃平举过头顶……这在战场上是投降之意,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王累的确骁勇善战,对曹植也颇为忠心,可是借给他十六个胆子,也不敢与萧逸对阵沙场,有的只是俯首膜拜,犹如鬼卒遇到了阎罗王一般!

    先锋大将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士卒呢,胆小的跪地求饶,磕头犹如鸡吃碎米一般,胆大的扔了兵刃,转身就向后逃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土崩瓦解,江河掘堤!

    先锋营不战而逃了,很快冲垮了中军营、又冲垮了后军营,左右两翼也全都崩溃了,七万大军犹如洪水般溃退下去,只因一个人的存在,一个无敌的存在!

    原来萧逸早就料到了,对方会用‘避实击虚’之计,故而早早在此等待着,也不用抽调太多兵马,领着一些土兵、衙役、民夫就足够了!

    眼看对方溃不成军了,萧逸带人随后追赶,少杀伤、多俘虏、不虐待,这些人不是叛军,而是迷路的自家人!

    ……………………………………

    “完了,全都完了--呜呜,苍天何薄于我啊?”

    曹植催马逃离了战场,浑身颤抖,泪流满面,他跟萧逸非常熟识,也更清楚这位姐夫的厉害!

    别说人家有数千兵马了,就算是孤身一人立于阵前,自己也没有获胜可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再矫健勇敢的小羊羔,也斗不过一只嗜血饿狼!

    临淄侯、青州牧、大魏王、九五至尊……曹植什么都放弃了,只想快点逃回甘凌城,带上自己的妻妾儿女们,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漠北也好,西域也罢,总之逃得越远越好,以后就隐姓埋名,当一个平凡老百姓吧,虽然失去了荣华富贵,好歹能保住一家人性命,如果落到二哥曹丕手中,只怕痛快求一死都是奢望了。

    可是逃跑的路并不顺畅,之前大军挺进的时候,旌旗招展,刀枪闪烁,沿途城池不是乖乖投降,就是紧闭不出,谁也不敢招惹这支大军。

    如今情况逆转了,眼看曹植的大军战败,原本归降的城池,全都选择了二次背叛,还充分发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纷纷出兵进行拦截!

    就连民间的亭长、里长,也带领手持棍棒的民夫,躲在路边的树林之中,袭击落单的逃兵们,捆绑起来送到衙门领赏去!

    几天几夜的逃亡下来,曹植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有掉队之后被俘虏的,也有自己偷偷离开的,就连杨修也不见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当逃到甘陵城下之时,只剩下不足百人了,一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真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不过好歹是逃回来了,说明还没有倒霉到家!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我乃临淄侯是也,速速打开城门!”

    “真的是四殿下回来了,快快打开城门……隆!”

    甘陵城头上,还飘荡着自家旗帜,说明这座城池没有背叛,曹植长出了一口气,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灰尘,让守军们看个清楚!

    城门打开了,曹植等人一拥而入,而后就呆愣住了,城门里面满是铁甲兵,有的手持刀枪,有的端着弓弩……为首者更是熟悉,自己的好弟弟曹熊!

    “四哥别来无恙,小弟等候多时了!”

    “你--叛徒!”

第一百八十四章猪圈里的临淄侯!

    “小熊见过姐夫,平定叛乱幸苦了!”

    “嗯,子建怎么样了?”

    “已经控制住了,与家眷们暂且软禁府中,听候姐夫您的发落,其党羽也都关押起来了!”

    “干的不错,真是长本领了!”

    两天之后,萧逸的队伍到了甘陵城下,曹熊得知消息后,亲率随从们出城三十里迎接,以家人之礼相见,且自称为‘小熊!’

    曹家兄弟里面,就属曹熊跟姐姐、姐夫走的最近了,小时候坐在萧逸肩膀上玩耍,还撒过一泡童子尿呢,长大后也经常缠着萧逸,学习弓马骑射、文韬武略,进无愁侯府如同回家一般!

    对这位小内弟,萧逸也多方关照,给他争取了不少好处,还专门派人到其封地内,开辟了好几座大型晒盐场,每年坐收钱财不计其数,好让他安心做一个‘富贵侯!’

    没想几年未见,原来乖巧听话的小熊,变成了一头力大无穷的暴熊,爪牙暗藏、城府极深,对小内弟这种变化,萧逸也不知如何评价,只好说一句‘长本领了!’

    普通人长本领是好事,可作为帝王的嫡亲弟弟,其本领日进千里,或许是大好事,或许是大灾难!

    “听说子建起兵之时,允诺立汝为王太弟,日后共治天下,可曾动心否?”

    “小熊才疏学浅,治理一郡之地尚且不足,安敢再有他望啊!”

    “如此最好了,以后安心待在封地里,不要过问国家大事,可保你一世荣华富贵,我不希望再有第二次青州平叛了,明白吗?”

    “小熊明白,谨记于心!”

    萧逸短短几句话,却吓的曹熊冷汗如雨,一连后退了几步,不断的躬身行礼,同时暗暗思量着,自己何处出了纰漏?

    原来曹植全力拉拢曹熊,支持自己造反之时,曹丕的使者也到了阳城郡,还许下了诸多好处,让这位五弟帮助平叛,两相比较之下,曹熊毫不犹豫的倒向了二哥,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曹丕是大魏世子,继承王位名正言顺,又有一众文武重臣支持,其实力十倍于曹植,造反的风险太大,而成功性太小了。www.uu234.ccwww.uu234.cc

    其次,曹丕日后做了皇帝,曹熊会封个诸侯王,曹植日后做了皇帝,曹熊还是个诸侯王,横竖都是一样的爵位,又何必冒险造反呢?

    如果造反失败了,诸侯王的爵位没有了,项上人头也可能落地,妻妾儿女还要受连累,这种风险大、利益小的事情,傻子也不会做吧?

    最后,就算在曹熊支持下,曹植侥幸造反成功了,他真能兑现‘王太弟’的承诺吗?

    骨肉之亲,莫过父子,曹植有两个亲生儿子,又岂会把大位传给别人呢,为亲生儿子扫除障碍,把弟弟杀掉倒是很有可能,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考虑以上几点,曹熊自然要投靠二哥了,并遵照其秘令,假意起兵响应曹植造反,混入叛军集团的内部,而后里应外合,一举平定叛乱!

    曹植不知人心险恶,对这个弟弟深信不疑,告诉了很多心腹之事,还分了三万兵马给他,焉有不败之理呢?

    萧逸没进甘陵城,就在城外扎下了大营,吩咐把俘虏们全押过来,自己要当场审问,判决生死!

    ………………

    “启禀大司马大人:临淄侯及其一众家眷、党羽全都带到了!”

    “带上来吧!”

    “诺!”

    大营内设了一座法场,萧逸居中而坐,脸色阴沉如水,曹熊小心的陪坐旁边,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数十名将校分列两旁,皆是全身披挂、手握刀剑!

    另有上百名刽子手,身穿大红衣,怀抱鬼头刀,杀气腾腾的站在法场上,行刑用的木台、断头饭、引魂幡也都准备好了,一副要大开杀戒的样子。

    “罪人曹子建,见过大司马大人,万般罪孽皆由我而起,千刀万剐也无怨言,还望宽恕无辜之妇孺!”

    “夫君!--父亲!--呜呜!”

    短短几天时间,曹植消瘦了很多,脸色煞白,头发散乱,胡子茬也冒出来了,仿佛一下了衰老了十多岁!

    不过仍保持着贵族风范,规规矩矩的向萧逸躬身行礼,主动承担了一切罪责,并请求放过自己的家人,对曹熊却视而不见,显然仍记着‘背叛’之仇!

    一妻四妾,两子三女跟在后面,或是哭哭啼啼,或是浑身颤抖,有的都站立不住了,直接瘫坐在了地上!

    曹植很关爱家人,留在临淄城内不放心,就带着一起出来了,暂且居住在甘凌城内,没想正好让人一锅端了。

    另有追随叛乱的官员、家主、豪强三四百人,也一同押进了大营之中,其中有主动投降的,有在战场上捉住的,还有被百姓们擒住送来的。

    这些人就不受优待了,全都用绳索紧紧捆绑着,有的身上还挂了彩,衣衫破碎,血肉模糊,由大群士兵组装押解着,谁走的慢一点点,顿时就是拳打脚踢!

    与此同时,人们暗暗的猜测着,大司马大人如何处置临淄侯,虽说造反是十恶不赦之罪,可曹植毕竟是先王之子,纵然要严厉惩罚之,也要由朝廷下旨才行!

    正所谓‘王者不辱’,从古至今,还没人敢对王子用私刑的,殴打、辱骂全都不可以,这关系到王族的脸面,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啪!啪!--糊涂虫、窝囊废,堂堂的一州之牧,竟然被属下们给挟持了,还举兵反叛朝廷?

    今天我就代替先王,教训下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人头猪脑,酒囊饭袋,除了吟诗作赋还会什么?”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萧逸突然离开了座位,一脚把曹植踹倒在了地上,抡起龙虎金鞭就是一顿猛抽,鞭鞭见血,皮开肉绽,还指着鼻子一通臭骂,蠢猪、笨牛的词都出来了。

    当着无数人面前,敢鞭打、痛骂一位王子,普天之下,恐怕就萧逸有这个胆量,并有这个资格了,也开创了历史之先河!

    “大司马大人责备的是,子建是窝囊废、子建是糊涂虫……可是子建本无反叛之心,都是属下官员自作主张--呜呜!”

    曹植痛的满地翻滚,人却精神起来了,眸子中也有了几分生气,他已经听出来了,萧逸名为责罚,实则是在庇护!

    试想啊,如果自己举兵谋反,那绝对是杀头之罪,就算母后出面求情,恐怕也是无济于事,毕竟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不变的铁律之一!

    不过吗,就像萧逸言语提示的,若是自己并无反心,而是被属下官员挟持了,被迫举起了反旗,那就另当别论了。

    只能说自己没本事、窝囊废,落个‘治下不严’之罪,朝廷上最多申饬一顿,重新安排得力属官,再削减部分封地就是了,绝不会有性命之忧!

    曹植也是聪明人,瞬间领悟了其中内涵,一面承受着鞭刑,一面痛哭流涕求饶,顺便把责任推卸个干净,只要自己不承认谋反,再有好姐夫帮着遮掩,这事绝对能反转过来的。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一位青年王子呢,只要能保住自己以及家人性命,别说是当窝囊废了,就算活王八也能学一学!

    “先王文韬武略,英雄盖世,天下之人谁不折服,怎么生了你这个窝囊废,真是羞先王的脸面了--呸!呸!”

    一连抽了七八十鞭子,又吐了两口唾沫,萧逸这才停手了,回到了座位之上,脸上阴云略有消散!

    凭心而论,这次反叛声势浩大,青、冀两州数十郡县受了兵灾,整个河北都骚动不安,若是按着萧逸的性子,真想把曹植大卸八块、再做成腊肉条晾起来喂鸟!

    可是不行啊,曹操临终之前交待过,让萧逸监护几个儿子,不要出现手足相残之事,虽然曹植真的造反了,可念在老丈人的嘱托上,还是要给他洗白一番,好歹要保住性命!

    不过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必须给曹植一些严厉惩罚,让他长一点记性,以免日后再犯错误,也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来人啊,把这个窝囊废拖下去,既然蠢笨如猪,就把他关进猪圈里面,好好的反省一下吧!”

    “记住了,没有本大司马的命令,谁也不准把他放出来,也不准任何人探视,违者格杀勿论!”

    “诺!”

    萧逸是个言出必行之人,说过要狠抽曹植一顿,再把他关进猪圈里面,如今果然全都做到了。

    就在大营附近的村庄里面,挑了一个又脏又臭的百年老圈,把曹植给扔了进去,与几头肥哼哼交流诗词歌赋去了,还派了一队亲兵监视着,其实也是变相保护!

    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如今曹植失势倒霉了,想要狠狠踏上一脚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坐镇许昌那位,怕是早就磨刀霍霍了,萧逸若不用这种办法,曹植就必死无疑了,不能明杀,必然暗杀!

    曹植的家眷也带下去了,派人妥善照顾起来,妇人稚子本就无辜,又何必牵扯其中,何况几个小家伙,都要叫萧逸一声姑父呢!

    “大司马大人明鉴啊,小人们也无反叛之心,都是被裹挟进来的!”

    “大司马大人开恩啊,饶了小人们的性命吧,世代永感大恩大德啊!”

    …………

    眼看曹植一家人轻松过关了,被俘的官员、家主、豪强们也来了精神,纷纷大喊大叫起来了,认为他们也有免罪的希望。

    正所谓法不责众,一个人犯错,必然受到惩罚,一万人都犯了错误,就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见官渡大战之后,曹操缴获了很多书信,都是朝廷官员私下勾结袁绍的,有人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结果如何呢,曹操一把火烧了所有书信,一个没抓,一个没杀,还美其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可况他人呼?’

    不是奸雄不想杀这些背叛者,而是牵扯的人太多了,遍布朝野内外,大开杀戒的话,朝廷都可能土崩瓦解,而一场大战过后,急需要稳定人心啊!

    如今也是一样,曹操刚刚逝世,中原人心动荡,此时当以安抚为主,不敢轻开杀戮之事,何况被俘的这几百人,都是青、冀两州有头有脸的人物,根底非常之深呢!

    因此俘虏们猜测着,他们的性命肯定保住了,没准还能既往不咎、官复原职呢,一个个顿时有了底气,腰板也挺直了许多!

    很可惜,他们全都猜错了,曹操、萧逸看似一类人,其实骨子里截然不同,前者以权谋取天下,后者以杀戮得民心,杀的越多,民心越服!

第一百八十五章自投罗网的大鱼!

    “刷!--刷!”

    疯狗见人乱吠不止,饿狼允血无声无息,萧逸就属于后者,一言不发,只是轻轻挥了下手,刽子手们就拽过百余名俘虏,而后纷纷手起刀落,惨叫声此起彼伏!

    还没等剩下的人反应过来,萧逸又是轻轻一挥手,又是百余颗人头落地,法场上尸体堆积、人头滚动,鲜血顺着木台向下流淌,在低洼之处汇聚成了小溪。UU小说www.uu234.cc

    “大司马大人饶命啊,饶命啊--咚咚!”

    “小的们愿意贡献所有家产、愿意戴罪立功,只求您给一条活路吧!”

    ……

    两次血淋淋的杀戮,让剩下的俘虏们明白过来了,如今面对的不是慈悲佛祖,而是一个腹黑心狠、屠戮百万的杀神--百万,不是虚数!

    顿时吓的瘫软在地,有的裤子都阴湿了,磕头犹如鸡吃碎米,告饶之声此起彼伏,只求留一条活命足矣,再不敢有非分之想了。

    “先王尸骨未寒,尔等就挟持王子,起兵反叛朝廷,攻掠城池、危害社稷,本应千刀万剐,诛灭满门!

    不过吗,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大司马也是‘慈悲心肠’,不愿多做杀戮之事,就给你们一个活命机会,希望好好的珍惜吧!

    此番叛乱,牵扯极广,虽然把叛军消灭了,仍有余孽未曾抓获,或是潜伏民间,或是逃亡山野,早晚还会危害江山社稷的!

    尔等参与叛乱,必知其中详情,凡是没有落网的余孽,尔等举报五人则免死,举报十人则免罪,举报二十人官复原职,举报三十人立功受赏!

    反之,若有举报不到十人者,缺一人、斩一手,再缺一人、再斩一腿,直到四长一短,全部斩尽为止,以后只能待在罐子里面了,至于冥顽不化者--斩首、灭门、掘祖坟!”

    杀戮只是手段,平叛才是目的,更加准确的说,萧逸要借这次平叛,狠狠收拾一下士族集团,进而威慑整个天下!

    曹操逝世,人心惶惶,一直被压制的士族集团,想要借机重掌大权,这次青州叛乱就是个苗头,否则凭曹植这点实力,如何一下子拉起十几万人的队伍,还不是青、冀两州士族们背后支持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不把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后怕就难以收拾了,因此萧逸大开杀戒,不惜用滚滚血海淹没这一点火星子,也让士族集团知道一下,如今天下谁说了算!

    “小人愿戴罪立功,举报叛逆余孽!”

    “小人掌管军中文书,知道很多叛逆的名字!”

    “小人也知道,小人也要活路啊!”

    ………

    “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带下去详细审问!”

    人类中从不缺软骨头,在杀戮的逼迫之下,很快就有俘虏跑了出来,主动招供同党名单,余者也是有样学样,竟没一个宁死不屈的!

    这也不奇怪,但凡这些人有点忠义之气,也不会跟着曹植、杨修造反了,全都是浑水摸鱼、见利忘义之辈!

    按照萧逸的吩咐,亲兵们把这些人隔离开了,每个人都给了笔墨纸砚,把余孽的名字、出身写出来,这样可以防止串供,也能更好的交待问题,当面背叛,私下背叛,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当然了,余孽也不能胡乱指认,必须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者直接参加了叛乱,或者资助过叛军物资,又或者与叛军暗通曲款、传递消息!

    余孽名单招供出来,还要派人核实一下,必须真的是叛逆,或者萧逸认为是‘叛逆’才行,谁敢用假名字糊弄,或者胡乱撕咬者,立斩不饶!

    余孽们抓住之后,同样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人头落地,要么招供同党,如此一牵十、十牵百、百牵千……人数犹如滚雪球一样,迅速的增加起来了。

    开始之时,招供出的还都是叛乱同党,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人数明显的不够用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手脚,俘虏们只能‘创造’同党了,条件也很简单,就是看谁不顺眼!

    跟自己有私仇的--叛乱同党!

    欠自己钱不还的--叛乱同党!

    喜欢同一个女人,又没争夺过的--叛乱同党!

    ……

    以谋反大罪杀人,最是光明正大不过了,接下的日子里,萧逸率军扫荡了青、冀两州之地,到处的抓捕叛军余孽,灭门破家者极多,每天要斩首数百人,断手、断脚更是一车一车的拉出去。

    杀戮虽多,萧逸也有原则的,普通百姓一个不杀,士族出身一个不留,没收的土地、牲畜、钱财也都发给了穷苦人,故而两州百姓欢呼雀跃,称颂声不绝于耳!

    ………………

    天下之事,无奇不有,正当萧逸高举屠刀,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之际,帐下亲兵突然来禀报,有重犯前来自首了。

    “何人前来自首?”

    “来人自称太清先生,容貌也与画像上一致!”

    “呵呵,此人有意思,竟然自投罗网来了,我当见上一见!”

    数年以前,‘赤眼蜂’就侦查得知,曹植身边有一神秘谋士,自称‘太清先生’,来历不详,容貌丑陋,常年佩戴铁制面具,且不与外人接触!

    俘虏们也招供说,这次的青州叛乱事件,就是太清先生一手策划的,他还为曹植出了不少诡计,若能真正实施,天下必然大乱!

    因此上,萧逸发布命令,凡是能生擒、或杀掉太清先生,并献于帐前者,一律重赏三千金,官升两级,民赐勋位!

    提供有用线索者,亦重赏一百金,或者良田百亩!

    消息传出,青、冀两州全都震动了,驻军、衙役、驿卒倾巢出动,封锁了城门、关卡、渡口,按照上面发的通缉画像,严格搜查过往行人,试图抓住这条漏网之鱼!

    百姓们也利用农闲时机,三五成群,手持棍棒,在山野之间四处游荡,寻找容貌丑陋,佩戴铁面具者,希望成为那个幸运儿!

    将近一个月过去了,漏网之鱼抓了不少,却一直不见太清先生的踪影,偶尔传来几条线索,也都是乌龙事件,因此很多人猜测,这个狡猾的丑陋谋士,已经逃出了青、冀两州范围,建议张贴布告,天下通缉!

    万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太清先生竟然自首来了,这勾起了萧逸的兴趣,决定见一见这位神秘谋士,究竟是何等样人,又为何前来自首呢?

    “叛逆太清,参拜大司马大人!”

    “呵呵,既为叛逆,何敢见我?”

    “叛逆有一件珍宝,特来献上,以求不死!”

    “哦,何等宝物?”

    “救命、安身、取天下之良谋也!”

    片刻之后,在亲兵们的押解下,一个人走进了大帐中,躬身行礼,对答如流,正是重金悬赏的太清先生,也就是杨修!

    原来萧逸一出现在巨鹿战场上,杨修就知道这次叛乱失败了,故而在大军全线崩溃之前,就乘马逃之夭夭了!

    也没有逃太远,就在巨鹿附近的山野中潜伏,利用‘灯下黑’的原理,躲过了大军几次搜查,又探了探外界风声、慎重思考几天之后,最后选择了投案自首!

    一则,萧逸布下了天罗地网,到处搜捕叛军余孽,杨修躲得过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早晚会被人抓住的,与其受辱于小人之手,不如自己主动站出来呢!

    二则,杨修复仇之心未死,利用曹植叛乱不成,又想鼓动一下萧逸了,如果后者起兵造反,曹氏一家必灭无疑,自己的私仇不就报了吗?

    而且他也知道,萧逸是杀人无数,却只杀无用之人,像自己这样的顶级谋士,很有可能活下来的,故而不惜赌上一把,堵住就是自己的性命!

    “呵呵,牙尖嘴利,大言不惭,看在还有几分胆量的份上,汝且试言之吧,成则敬酒一杯,不成可领取此物!”

    话说之间,萧逸斟了一杯美酒,放在了帅案上,又把贪狼刀拔出来,放在了美酒的旁边,一为荣华富贵,一为杀身之祸!

    自古欲成大事者,必聚天下英才以为己用,不论出身来历,只管才能高低,甚至是招降纳叛!

    比如小斌、曹性、高顺、蒋奇、张燕、黄忠、黄叙、蔡瑁、张允、文聘……上百名大小将校,都是战场上收服过来的。

    如今都成了萧逸的心腹人,赴汤蹈火,誓死跟随,至于收编的降兵,更是不计其数了,故而对这位太清先生,萧逸同样起了收纳之心!

    贾诩垂垂老矣,难以承担谋主的重任了。

    逢纪才干略有不足,且性格上有些缺陷,只能是二流谋士!

    李儒作恶太多,故不能托付大事,其余如蒋干、弥衡、石韬、孟建、诸葛钧等人,皆是白面书生,没有谋国、夺权的能力!

    郭奕倒是人才一流,忠心也决无问题,可如今是夺权之时,要求谋主必须腹黑心狠、手段毒辣,杀人犹如喝白水一般!

    萧逸培养妹夫多年,是把他当做丞相之才,用来安邦治国的,不想让他变得黑化了,那样对妹夫不好,对萧氏子孙同样不利,而谋主又不能长期欠缺!

    于是乎,萧逸看上了这个太清先生,对方的性格、能力、谋略,在叛乱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却是一位不错的谋主之才,若能收为己用,日后必是助力!

    不过吗,还要好好的考察一下,对方的人性如何,能用则厚待之,不用则杀之,以免的为他人所用,日后惹出无数祸事!

    “今日所言者大,请大司马秉退左右,以免的泄露出去!”

    “呵呵,左右皆我心腹之人,纵然是弑君之事,亦可当面直言之,又何须回避呢!”

    “呵呵,大司马收揽人心的手段,恐怕不在汉光武帝之下,佩服、由衷佩服!”

    自古商议大事者,都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以免的泄露出去了,引来杀身之大祸!

    萧逸却反其道而行之,别说部下将校了,就连普通亲兵都不隐瞒着,这是多大的气魄,又是多大的信任啊?

    “我等愿为大司马大人赴死!”

    “我等愿为大司马大人赴死!”

    付出必有回报,帐内将校、亲兵上百人,皆是热泪盈眶,下跪宣誓效忠,现在就是真让他们冲进皇宫,一刀把皇帝给宰了,也不会有人摇头拒绝的!

    杨修却是心头一紧,后背渗出了不少冷汗,没想到杀神的心机手段,比起奸雄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真要小心一些了,若言不对,人头落地!

第一百八十六章两个故事!

    “在下钻研经史之余,很喜欢看一些武侠小说,其中一段故事很有意思,今日说给大司马大人听一听:

    话说江湖纷争,厮杀不断,无数高手崛起草莽,皆要争夺盟主之位,成为号令天下的至尊,其中有一名刀客,偶得一柄屠龙宝刀,切金断玉,锋利无比!

    刀客持此屠龙宝刀,一连打败了无数高手,终于成为了天下至尊,而在厮杀过程中,宝刀痛饮人血,也变得越发灵异起来,甚至有了自己的思想!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刀客慢慢的变老了,再也挥舞不动宝刀了,反而越来越惧怕它、有一天会反噬自己,可又舍得放弃它,因为有这柄屠龙刀,他才能号令天下!

    终于有一天,刀客再也支撑不住了,想把宝刀传给自己的儿子,让他继续做武林至尊,又担心儿子功力不够,驾驭不住这柄屠龙宝刀,于是精心配置了一套刀鞘,压制住了宝刀锋芒,而后撒手归西去了。UU小说www.uu234.cc

    可是宝刀太过锋利了,纵然配置上了刀鞘,仍不是小刀客可以驾驭的,加之各路高手先后败亡,宝刀的用处也越来越小了,威胁反而越来越大……”

    杨修果然聪明绝顶,以讲武侠故事为名,暗喻当今天下大势,老刀客、小刀客就是曹操、曹丕父子,屠龙宝刀自然是萧逸了,倒是比喻的很恰当!

    可惜他不知道,这套‘屠龙宝刀’的武侠故事,是出自小说家-白子爵之手,而为其提供灵感之人,正是坐在面前的萧逸!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在萧逸面前说这些东西,真好比鲁班面前弄大斧,孔子门前卖文章了。

    杨修不知其中内情,见萧逸听的津津有味,顿时觉得信心大增,又继续说了起来……

    “眼见宝刀难以驾驭,且有反噬的危险,小刀客寝食难安了,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就是请几名铁匠帮忙,准备把宝刀给融化掉,重新铸成一尊香炉!

    屠龙宝刀知道了此事,不禁陷入了苦恼之中,且有两种不同抉择:一是念在旧情之上,自毁锋芒,化作香炉,从此享受香火祭祀,却也成了无用之物!

    而且香炉的命运,完全是由主人决定的,敬则高高在上,与列祖列宗一起祭祀;弃则一文不值,变成痰盂、夜壶也未可知!

    二是不甘变成废物,挣脱束缚,反噬其主,虽然会留下‘凶刀’的骂名,却可以通灵化形,从一柄单纯的宝刀,变成真正的执刀人!

    从此长刀所向,建立一番丰功伟业,并把这无上的荣耀,传给自己的子孙们。

    大司马有天人之智,必能领悟故事中的深意,关键是迅速做出一个决断,否则错过大好时机,日后悔之晚矣!”

    故事讲完之后,杨修的信心暴增到了九成九,因为从古至今,人臣走到了萧逸这个地位,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自解兵权、隐居林下,从此不问天下大事!

    二是再进一步,取而代之,真正的成为天下共主!

    两者相比较,前一条路轻松便捷,可以赢来后世敬仰,周公就是最好的例子,先辅武王伐纣,后负成王上朝,摄政七年,攻盖寰宇,最后还政权于成王,自己退居丰地养老,死后葬于文王墓侧,一生几近于无暇矣!

    更有人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相反的,后一条路危险重重,动辄就会粉身碎骨,王莽则是典型人物,篡夺汉室,建立新朝,八年亡国,身首异处!

    后世编写史书,虽然王莽做了八年皇帝,却未入本纪之中,而是归于列传,也算最大的讽刺了!

    可有意思的是,翻开青史看一看,走前一条路的似凤毛麟角,走后一条路者如恒河沙数,人们为何舍易而取难呢,答案只有两个字:皇权!

    至高无上的皇权,其滋味诱人无比,比之金钱、美女、美酒更胜千万倍,那些没尝试过的人,豁出性命去争夺,品尝过一口的人,则是誓死也不放手了。

    萧逸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如今皇权近在咫尺,他能忍受这种巨大诱惑吗?

    只要忍受不住,萧逸必然走上夺权之路,而杨修想要做的,就是用力推上一把,让这条道路更加残酷、也更加血腥,借这柄屠龙宝刀,报自己的灭门之仇!

    “哈哈,精彩、故事很精彩,太清先生有如此口才,不做说唱艺人真是可惜了。

    本大司马也喜欢看小说,恰好也知道一段故事,先生有兴趣听一听吗,这段故事叫做《英雄》!”

    萧逸何等聪明之人,瞬间明白了对方阴险用心,更加明白自己的处境,可是退隐、夺权两条道路,都不是眼前的最佳选择!

    首先,萧逸不是贪恋富贵之人,如果孑然一身的话,恐怕早就辞去官职爵位,回到卧虎山-小道观中,过逍遥自在的快活日子去了。

    可是不行啊,在萧逸的身后面,还有追随多年的将士、殷切期待的学子,以及无数的寒门百姓,万钧重担负于一身,故而退隐之路不可行!

    其次,曹操虽然逝世了,可余威尚未消散,文武群臣多感其恩德,继承人也颇有才干,宗族将领不乏能征善战者,曹营集团的根基还是很稳固的!

    如果现在夺权的话,势必引发旷世大战,就算最后自己打赢了,也必然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与萧逸的救世理念相冲突,还会成为千古罪人,故而取代之路也走不通,至少现在走不通的!

    因此萧逸绞尽脑汁,决定走出第三条路来,至于如何来走,就在这个故事之中……

    “战国未年,七国并立,其中秦国实力最强大,有带甲之士百万众,秦王更是残暴嗜杀,不断出兵攻打各国,真是攻城以战、杀人盈城,攻地以战、杀人盈野!

    另有长空、飞雪、残剑、无名四大刺客,有心刺杀秦王,为天下百姓除害,经过一番精心策划,无名终于走进了秦王宫殿,近身于十步之内!

    …………

    就这样,无名在关键时刻,放下了手中利剑,坦然的走出了皇宫,最终万剑穿身而亡,秦王下旨,予以国葬!

    残剑、飞雪爱恨纠缠,双双身亡荒野,长空怀念三位好友,从此弃武,老死民间,四大刺客化为烟云!”

    萧逸的口才更好,一段故事讲的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帐中将校们听的津津有味,杨修却是颜色大变,他不但听的最为认真,还领悟了几分真谛!

    “敢问大司马大人,残剑所留何字,竟能让无名放弃刺秦?”

    “天下!”

    “天下?”

    “正是天下,残剑悟剑多年,领悟出一个道理:七国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只有秦王能一统天下,结束战乱,与民修养!

    一个人的痛苦,放到整个天下,便不再是痛苦!

    秦、赵两国的仇恨,放到整个天下,也不再是仇恨!

    其中深意,尔可明白吗?”

    人可以有野心、有仇恨,但决不能凌驾于天下之上,萧逸未忘自己的誓言:‘辅佐明主,平定乱世,如其不才,取而代之!’

    只要曹丕以及子孙,励精图治,勤勉为国,萧逸为了天下苍生,可以放弃自己的野心,甘愿做一辈子忠臣、能臣!

    相反的,若是曹家出了昏君、暴君,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萧氏纵然不取天下,亦会有人取之!

    “嗖!--叮!”

    贪狼刀脱手而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正插在了杨修的面前,为了天下苍生,祸根绝不可留,那怕是有用的人才!

    “天下!-天下!……哈哈,妄我自认天资极高,已经看透了人间百态,原来不过一只井底之蛙,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只知、蟹与蝌蚪之类,却从未真正见过天下!

    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承蒙大司马一番教诲,在下心中豁然开朗,也算是虽死无恨了,只是可惜、可惜啊!”

    杨修非常的后悔,不是后悔起兵反叛,则不是后悔自投罗网,而是后悔自己选错了主公!

    如果出仕之时,自己能够投到萧逸麾下,早一点听到这番言论,就不会有后面一连串的祸事了,堂堂的青年俊杰,也不会变得如此恶毒!

    可惜啊,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自己没有改过的机会,也不可能从头再来了。

    “将死之人,还有一言,请大司马整顿河北之时,莫忘了多多回首,西南恐有大事发生!

    在下先走一步了,若有来生的话,一定追随大司马麾下,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做一个治国良臣!”

    杨修拔出了贪狼刀,又叹息了几声,狠狠抹向了自己的脖颈,鲜血喷涌,气绝身亡!

    尸体仰面栽倒于地,脸上却挂着一丝微笑--挣开枷锁,灵魂解脱!

    “可惜了,如此人才,误入斜道,落个如此悲惨下场--抬着去,厚葬之!”

    “诺!”

    萧逸也很惋惜,华夏人才辈出,可惜大都亡于内耗了,若是能齐心合力,别说征讨四方蛮夷了,就是荡平世界又有何难呢?

    人死犹如灯灭,这个太清先生的出身来历,以及为何仇视曹家人,也就不必再调查了,让他走的安详一些吧,荒野孤坟,无名氏碑!

    不过对方最后遗言,倒是再次提醒了萧逸,自己的几十万兵马,还集中在汉中、关中地区,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中,必须小心有人觊觎啊!

    想到这里,萧逸执笔在手,飞快写了一道手令,让人用金雕送往汉中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310/ 第一时间欣赏大魏能臣最新章节! 作者:黑男爵所写的《大魏能臣》为转载作品,大魏能臣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魏能臣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魏能臣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魏能臣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魏能臣介绍:
萧逸,字无愁,命犯贪狼,犹如一颗美丽的流星般划过东汉末年历史的天空,搅动漫天风云……曹操曰:“吾得无愁,天下无愁!”刘备曰:“有萧逸在,中原无我立锥之地!孙权曰:“萧逸不死,孤心不安!司马懿曰:“吾若不取,则天下归萧逸矣!”有诗为证:卧龙凤雏隐荆襄,俊美幼麟是周郎,萧墙之内伏冢虎;天意茫茫属萧郎!大魏能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魏能臣,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魏能臣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