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三国之巅峰召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巅峰召唤全文阅读

作者:流香千古     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     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49章:燕赵韩三国联盟

    第1549章:燕赵韩三国联盟

    “啪……”

    看完伤亡统计后,韩信是克制克制再克制,可还是没能克制住心中的怒火,愤怒之下直接将手中陶瓷茶杯摔得粉碎。

    “好个郭嘉,好个张辽,仅以先锋军就给我军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这要是秦军主力抵达还得了?”

    韩信眼中怒火中烧,怒喝道:“干脆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不怪韩信会这么愤怒,先前被秦军扫平边界布防,韩国就已经损兵近万,如今却又伤亡了两万,却只给秦军造成了不到四千的损伤。

    韩国本就不是强国,可却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经历了魏郡沦陷,数万大军叛变,而如今又在秦军的袭击下,连番折损了三万主力,这对本就处境艰难的韩国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今韩国的总兵力已不足八万,就算打退了秦军恐怕也是两败俱伤,到时必定会面临其他诸侯的觊觎,到时韩国又该如何独善其身呢?

    听到韩信的训斥后,众将也都是一脸的憋屈,这一仗确实打得太憋屈了,八万步骑结阵都打不过四万铁骑,并且从头到尾都一直在被动挨打。

    不过归根到底,这一战的失利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韩军的表现不佳,而是残明的突然降秦,打了韩军和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残明降秦让冀州失去了屏障,秦军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冀州,并趁着两国反应不及之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干净利落的破坏了边境的全部营堡,从而为主力大军的到来抢占先机。

    战争就是这样,一步先,步步先。

    秦军已经占尽了先机,逼得韩信不得不仓促迎战,虽也打了一个大胜仗,搓了秦军不可一世的锐气,但紧接着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主公,秦军主力尚未抵达,攻势就如此犀利,看来是不拿下冀州,誓不罢休了。”

    南宫长万眼中满是凝重之色,沉声进言道:“仅靠我军目前的实力,恐怕就是想守也守不住,属下提议进行紧急扩军,并且发动百姓进行守城。”

    “又扩军?”张惊呼道。

    韩国比起残明虽仁道不少,但不代表韩国的兵役就不重,已经达到了百姓可以支持的极限,再次扩军的话简直不给百姓留活路。

    “主公,末将反对扩军。”张严肃道。

    “末将也反对。”

    高览附和,不过高明高觉、哼哈二将等大部分将领,却都赞同扩军,这也让张和高览心急不已,于是都希冀的向军师沮授看去,希望他可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却没想过到沮授竟也赞同扩军。

    “主公,扩军是必然的,不过库存的军械数量并不多,依我之见,最多再扩军两万。”沮授认真道。

    韩信略作沉思后点了点头,说道:“就按军师说的来办吧。”

    此言一出,张高览,以及沮授都松了口气,他们都怕韩信为了战胜秦军,毫无节制的进行扩军,而这只会加速韩国的灭亡,不过所幸韩信并没有这么做。

    韩信这边又是扩军,又是动员百姓重新构筑防线,可谓是忙得热火朝天,而袁绍则完全被秦军的战斗力给惊呆了。

    “这消息是真的?”

    袁绍瞪大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说道:“韩信八万步骑,都没能打败张辽的四万铁骑,反而还折兵两万?”

    “是真的。”袁天罡一脸严肃的说道。

    “嘶……”

    袁绍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韩信的厉害,可就算是韩信也在秦军这里吃了瘪,虽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缘故,但输了就是输了呀。

    “韩信回去后就扩军了?”袁绍问道。

    “是的,紧急扩军两万。”

    “给他送五千副铠甲,以及一万大军的装备过去。”

    “诺。”

    看着袁天罡离去的背影,袁绍心中没由来的产生了一种惧意,本来他还有借韩信之手削弱秦军的打算,可是现在他却再也不敢这么想了。

    秦军实在是太强大了,若是再不抛开成见联合起来的话,恐怕就是想联合也晚了。

    “报……启禀主公,王莽先生已成功说服燕公加入抗秦联盟,燕国已派大将卫青领军十万前来支援。”

    “太好了。”

    袁绍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问道:“卫青现在到哪了?”

    “已进入韩国地界。”

    “呃……”

    袁绍的笑容不由一僵,随即苦笑道:“罢了,都一样,对了,王莽那边可有消息?”

    “王莽先生并未随燕军返回,反而南下去了青州。”

    “青州?宋江?”

    袁绍眉头微皱,道:“此人和秦昊走的颇近,恐怕不会加入抗秦联盟,游说他不过是白费功夫罢了。

    况且,梁山兵马就算全部出动,又能有多少呢?于大局而言根本无关紧要。”

    袁绍不知道的是,王莽此行的目标并不是梁山,宋江只不过是顺带的,他真正的目标其实是齐王朱天蓬。

    袁绍还不知道的是,王莽此次北上游说刘彻,几乎没有任何的波折。

    刘彻本来就有抗秦之心,王莽代表袁绍和韩信而来,这简直正和刘彻之意,所以两人只是经过一番简单的商议,就一拍即合的达成了联盟的意愿。

    韩赵燕三家之中,以赵国的实力最强,燕韩原本在伯仲之间,不过韩国先是丢了魏郡,后又被秦军重创,经历了这先后两次打击之后,国力已大大落后余燕国。

    这次联盟抗秦,刘彻直接派出十万大军,可谓是诚意满满,也足可见他抗秦的意志之坚定。

    卫青领十万燕军南下,韩信扩军后也能凑出十万大军,再加上拥兵超过二十万的袁绍的赵军。

    燕赵韩抗秦联盟仅仅是初步创建,就有了四十余万大军的规模,已然有了和秦军正面对抗的实力。

    壶关。

    【叮咚,张辽领军横扫韩赵边界,杀敌两万,自损五千;

    与韩信大战两场,初战杀敌三千,自损五千。

    再战杀敌两万,自损三千。

    经统计,共计杀敌四万三千,伤亡一万三千,扣除折损,奖励300召唤点,目前宿主拥有:3400召唤点。】

第1550章:瞒不住了

    第1550章:瞒不住了

    【叮咚,张辽与韩信交战后对兵法有所感悟,统帅永久+1。

    张辽当前五维:统帅98(+1),武力100(+3),智力90(+2),政治70(+5),魅力95(+1);装备:青天钩镰刀、青锦翡。】

    杀敌四万三自损一万三,这样的战损比例,只表面上看肯定是场大胜。

    但要知道,秦军损失的可不是步兵,而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骑。

    骑兵打步兵伤亡率,一比三,至四,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这么看的话,张辽这一战也算不上是大胜了,反而可以说是拼了个两败俱伤。

    仅从伤亡数字上来看,张辽这一战确实不能说赢了,但放在战略上来讲的话,则完全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残明的突然降秦,虽打了河北诸侯一个措手不及,但想打开局面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张辽仅用先锋军,就扫平了敌国边界所有布防,为主力大军打开了一个完美的开局,这对秦军而言甚至比歼敌十万更有意义,因为这大大降低了接下来攻伐冀州的难度。

    最后张辽虽没能尽全功,但也重创了韩信的韩军,算是超额完成了秦昊布下的任务。

    “可惜啊,最终也没能击败韩信,否则的话,张辽的统帅肯定还会得到提升。”秦昊一脸惋惜的说道。

    张辽或许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但是秦昊又怎么会不知道,这可能是张辽这辈子唯一有可能击败韩信,以及迅速提升统帅属性的机会,今后再在想有这样的好机会恐怕是难了。

    通过张辽和韩信的这一战,也让秦昊见识到了韩信的恐怖之处。

    张辽在郭嘉的献策之下,所进行的第二次追击,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韩军在全程被动挨打、无力还击的情况下,却依旧被韩信一个人给逆风翻盘,安然保住主力并领军退去。

    这么说吧,韩信要不是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只凭张辽绝不可能跟他拼个五五开。

    韩信这种掌控全局的能力,除了白起之外,别人还有没有秦昊不知道,反正秦昊自己是没有的。

    “还是要靠白起去对付韩信呀。”

    张辽打最擅长的突袭战,并在‘五子同心’的加持下,都没能击败韩信,其他方面就更不可能赢了。

    韩信在‘兵仙’,以及高明高觉‘眼耳通明’的加持下,统帅将会暴涨到一个恐怖的程度,几乎没有任何的弱点,秦军之中唯有白起一人能战胜他。

    “白起还未进入冀州,局面就已彻底打开,如今局势一片大好,韩信袁绍已经失去了先机,哪怕真的把刘彻也拉入联盟,相互之间也做不到绝对信任,想击败白起也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只需稳扎稳打就行了,彻底占据冀州,一统河北,不过是早晚的事。”秦昊一脸自信的自语道。

    “什么事啊,笑的这么开心。”

    任红昌端着参汤,一脸笑意的走进来,本就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她,和秦昊有了夫妻之实后更为成熟妩媚了,一颦一笑都犹如春风拂面让人难以把持。

    秦昊放下战报,笑着说道:“前线打了胜仗。”

    “朕,额,说顺嘴了。”

    任红昌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而秦昊则一脸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这种事为夫怎么可能会在意。”

    任红昌将参汤放下:“我这里有个坏消息,明教那边出事了,任我行、向问天等不少人叛教,并成立了一个叫日月神教的新教派。”

    任红昌通过这次政变清洗了大明朝堂,却不好用同样的手段去清洗明教,毕竟教派和朝堂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根本不值得任红昌为其分心劳力。

    明教内也有不少大明的死忠分子,难以接受残明降秦,不愿意继续留下,于是以任我行为首的部分人就叛教自立了。

    “日月神教?日月为明,果然还是有不少人心向大明呀,接下来无论是谁撑起大明的旗帜,必定会获得这些人的支持。”秦昊轻叹道。

    “宁儿那边已经严加防范了,可最终还是没有防住,手下人多了不好带,不过我已经派东方不败去消灭这些叛徒了。”任红昌说道。

    秦昊点点头:“区区江湖争斗,再大也算不上是坏消息,红儿你口中的坏消息,应该另有所指吧?”

    “就知道瞒不过夫君你,任我行曾担任太平卫,谍网中有他的手下。”

    秦昊目光一凝:“这么说来的话……”

    “没错,朱元璋已死的消息,恐怕是瞒不住了。”

    秦昊端起参汤,一边细品参汤的美味,一边思考朱元璋死亡消息泄露出去的后果,最终淡笑道:“是有点麻烦,不过也没关系,朱元璋已死的消息,早晚都会传出去的。

    朱元璋死了,朱棣还很年轻,威望不足,就算有范增辅佐,也不一定能镇住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

    另外,曹操和赵匡胤得知朱元璋已死的消息后,必定不会放过这个吞并其势力的机会,朱棣能不能守住徐州和江淮还是个问题呢。

    所以,起码在短期之内,朱棣还构不成威胁。”

    就在秦昊和任红昌在商议朱棣的威胁之时,洛阳朝廷那边则已经彻底吵翻了天,其原因自然是秦昊竟真的迎娶了明帝,还给了她并列正妻的地位,并且一连给了三位降臣封侯。

    在秦系官员眼中,秦王这么做自然是对的,毕竟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十五万大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汉室忠臣们的眼中,秦王的此番举动,简直比称王还要大逆不道。

    明帝又是何许人也?不但是残明的女帝,更是当世最大的奸贼张角的义女,而张角则是霍乱大汉的根源。

    汉明不两立,所以大汉的秦王,又怎么可以娶大明的女帝为妻呢?而且还让她跟大汉公主并列正妻?

    “秦王此举简直太大逆不道了。”

    “有什么大逆不道的,秦王此举,也是为了降低将士的伤亡。”

    “可就算要收降残明,也没必要以联姻的方式啊?”

    “我大汉和逆明仇深似海,不联姻,明军又怎会相信咱们的诚意?”

    “这……可就算联姻,也没必要跟女帝联姻啊。”

    “女帝是明帝,逆明的掌控者,秦王娶她才能真正收服逆明。”

    “这……可就算迎娶了逆明女帝,也不能让逆贼之女,和万年公主平齐啊?”

    “不给正妻之位,难道要让女帝做妾?这不是羞辱人家嘛,残明怎么可能还会投降?”

    “这……”

    因为秦昊迎娶任红昌一事,满朝都吵得不可开交,总之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也仅仅只是打口水仗而已,几乎对秦昊造不成任何的影响。

    可当消息传入秦王府后,可就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第1551章:修罗场预警

    第1551章:修罗场预警

    秦昊对自己的妻妾都是雨露均沾,从来都没有过独宠一人,所以后宫众女也一直都相处的很和谐。

    另外,一众妻妾也都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女子,正妻刘幕更是温婉大旗,有她坐镇后宅,也让秦昊从没为后宅之事费过心。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刘幕确实是个温柔的女人,可再温柔的人也有她的逆鳞。

    自小在皇宫长大的刘幕,从没想过一人霸占秦昊,她可以容忍秦昊娶其他女子,甚至是异族元蒙公主,但是大明的女帝不一样。

    张角的义女,大明女帝,张胜,那是大汉和刘氏的死敌,大汉会走到如今这种地步,张家处力最大。

    刘幕至今都忘不了,何后给她所写的信笺中说,父亲灵帝临死之前,都在嘶吼着张角的名字,最终在无尽的惊恐和悔恨中失去。

    刘幕在和王越学剑之初,还曾把女帝作为想要超越的目标,可在国仇家恨的交织之下,她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恨上了女帝。

    可现在自己的丈夫,竟娶了自己最恨的女人,她竟要和仇敌成为姐妹?

    理智告诉刘幕丈夫这么做并没错,女帝有着十几万大军作为嫁妆,娶了她之后,秦军的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这也是为了大局做出的牺牲,

    刘幕虽明知道这些,可情理上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女帝和赵敏、小龙女不一样,那可是自己真正的仇人,而她还做不到以德报怨的程度。

    不过最让刘幕伤心的还是,夫君这次娶明帝竟没和自己打招呼,让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却又不得不接受这已成定局的事实。

    不解、委屈、难过、伤心……种种情绪袭来,让刘幕这个坚强的女人都不由落下委屈的泪类。

    刘幕这个主母做的还是很到位的,跟秦昊其余妻妾的关系也都处的很好,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回秦王府后,蔡琰等女都跑过来安慰刘幕。

    “夫君这次真的是太过分,怎样也该提前说一下呀。”杨玉环气呼呼的说道,一个劲的在埋怨秦昊。

    蔡琰则一边维护秦昊,一边安慰刘幕,说道:“慕儿,你也别太伤心了,夫君不提前打招呼,这其实也是为你好啊,夫君怕你夹在中间为难啊。

    夫君最为重情重义,慕儿跟夫君成亲最早,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绝不是张胜能破坏的,你就放宽心吧。”

    听到蔡琰这么说,刘幕勉强笑了一下:“姐妹们不必安慰我了,夫君的用意,妾身自然明白,在这等军国大事面前,我等妇道人家受点委屈,这又算的了什么。”

    听到刘幕这么说,众女相视一眼后,心中也都松了口气。

    她们也怕刘幕会因此看不开,并且记恨上丈夫秦昊,所以才组团一起前来安慰刘幕,并且分成两拨一拨唱白脸一波唱黑脸。

    不过目前来看,刘幕将一切都看的极为透彻,根本就不需要她们来安慰。

    就在这时,宫内太监魏忠贤却来到王府,先是对刘幕行了一礼,随即道:“公主殿下,陛下许久不见您甚是想念,特让老奴来诏您入宫叙叙旧。”

    刘幕见此不由叹息一声,不只是她,她的这个弟弟,得知丈夫娶了明帝后,果然也坐不住了。

    秦昊迎娶明帝看似是两个人的私事,实际上却牵涉秦汉明三方,毕竟大汉全靠秦王一人在支撑,他的态度关乎大汉一国的存亡啊。

    刘协诏刘幕进宫,说是叙旧,其实主要还是想让刘幕前往壶关,留在秦昊后身边盯着女帝,不让她在秦昊的耳旁嚼舌根。

    大明深恨大汉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明帝又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美女,有这样一个祸水在秦昊身边吹枕边风,而此时秦昊的身边偏偏还没有其他女人,万一女帝激起了秦昊对大汉的不满,并且生出了改朝换代之心,这让大汉又该何去何从啊?

    一念至此,身为汉帝的刘协自然坐不住了,也只能求助于姐姐万年公主。

    刘幕自然也知道弟弟的小心思,叹息一声后说道:“烦请魏公公告知陛下,本宫今日身体有些不适,不宜外出,明日定当入宫去见陛下。”

    “老奴遵命。”

    魏忠贤离开后,夏侯轻衣问道:“姐姐,陛下想见你,你干嘛不去啊?”“心里头烦,不想见他。”

    刘幕嘴上虽这么说,可第二天还是入宫去见刘协了,姐弟两经过一番畅谈之后,刘幕还是决定去一趟壶关。

    次日,刘幕带着女儿,在千余护卫的保护之下,就准备往壶关而去,只是还没出洛阳就被贾诩给拦了下来。

    “殿下且慢。”

    抱着秦红叶的刘幕掀开车帘,一脸不解的问道:“舅父何故拦我?”

    贾诩当然也不想刘幕,可不拦不行啊,以他多年的经验哪能不知道,刘幕这一去绝对要坏事,为了外甥后宅的稳定,他还是决定来劝刘幕回去。

    “殿下这可是要去壶关?”

    “没错。”

    贾诩露出果然之色,说道:“殿下,壶关路途遥远,而且如今大战已起,路上并不安全,殿下金枝玉叶,还是不要犯险的好。”

    刘幕面色一冷,淡淡道:“本宫要是非要去呢?”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棘手之色,看了眼左右之后,上前低声道:“殿下,如今事已成定局,你现在去了也于事无补,万一激化了汉明矛盾,让明军降而复叛的话?主公的辛苦谋划也就白费了。”

    见刘幕有意动之色,贾诩又加重语气,沉声道:“听老夫一句劝,回去吧。”

    刘幕沉思许久后,长吐一口浊气,道:“本宫就不去壶关,去给夫君添乱了,这就回去。”

    看着刘幕返回的背影,贾诩暗道:“主公啊,这次老夫帮你圆过去了,接下来你自求多福吧。”

    壶关,秦昊收到贾诩的传讯后,得知刘幕要过来,却被贾诩当了回去时,心中也顿时松了口气。

    幸好刘幕没来,真来了的话,那绝对是修罗场啊。

    “老舅就是靠谱,干的真漂亮。”

    秦昊由衷的给贾诩的举动点了个赞。

第1552章:蠢蠢欲动

    第1552章:蠢蠢欲动

    贾诩给秦昊的传讯,当然不止挡回刘幕,这仅仅只是件小事罢了,真正重要的是蠢蠢欲动的汉臣们,以及越来越不安分的小皇帝刘协。

    秦昊迎娶大明女帝造成了一些列的影响,其中最大的自然是军事方面,让秦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进了冀州。

    而除了军事上之外,其他方面的影响则更多,比如:激起了汉帝以及汉臣们的不安。

    没称王之前,刘协还能信任秦昊,可随着秦昊称王,两人就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由于刘协还未成年,朝廷的军政大权都在秦昊的手上,汉帝刘协就是一个吉祥物,可他又不甘心只当傀儡,所以私下里一直到拉拢朝臣积蓄力量。

    之前刘协行事还算谨慎,可秦昊迎娶大明女帝,这一举动触碰了刘协最敏感的神经,所以行事已经愈加急躁起来。

    “刘协为刘备正名,并称其为皇叔?”

    看到这时,秦昊嘴角闪过一丝玩味,往下看后不由笑道:“这个刘备,求生欲还真是强,哪怕如此也是如及若离,并没有彻底投入帝党,反而让贾诩不好动手收拾他。”

    “刘备没有兵权,就算投靠刘协,也不足为虑。”

    “还想拉拢马腾入京勤王?真是太不自量力了。”

    看完手中的信笺后,秦昊也知道刘协的所有举动,都在贾诩的掌控范围之内,不由叹息道:“协儿呀协儿,你还是太嫩了呀。”

    对于刘协这个天资聪颖,却注定当亡国之君小舅子,秦昊心中其实更多的还是怜悯。

    刘协若是早生了几十年,未必不能成为大汉的中兴之君,只可惜现在大汉跟根基早就被他老子给玩坏了,所以只能父债子还了。

    秦昊人虽在壶关,但也能大致猜到,洛阳那边的暗流汹涌,不过有贾诩在,刘协刘备等人不可能翻起来,注定只是在垂死挣扎罢了。

    ——————————

    秦昊迎娶明帝的消息持续发酵,各大诸侯很快就收到了,对此大多数人则都表示羡慕嫉妒恨啊。

    大部诸侯都羡慕秦昊,不仅摘下了明帝这朵带刺的玫瑰,还白捡了了残明十五万大军,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怎么他们就碰不到呢?

    雍州,长安。

    李世民本不是一个善妒的人,可得知此时之后,心中也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秦军本就已经是诸侯霸主了,现在又得了残明举国投降增兵十五万,毫不客气的说秦军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了。

    “主公,秦军的实力已经太强太强了,如今更是势如破竹的杀入冀州,若是做等其占据河北三州的话,到时恐怕所有诸侯联手都难以扼制,所以必须阻止秦军攻占河北。”

    杜如晦眼中满是凝重之色,沉声道:“在下提议,向潼关和武关增兵,牵制秦军的部分军力,同时让秦昊分心顾后。”

    李世民则有些头疼道:“本王自然也知道这些,可益州牵制我军大半兵力,仅靠长安这边的兵力,就算增兵边界,也威胁不到司州啊。”

    杜如晦沉思良久,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他也后悔当初劝李世民去攻打益州了。

    益州见就是一个泥潭,牵制了李唐近半的兵力,如今李唐就是想撤都撤不出来了。

    “主公,支持一下洛阳的帝党吧,他们若是乱起来,应能牵制秦军的部分精力。”杜如晦叹息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

    益州

    刘季缓缓放下手中的情报,一脸凝重的向一边的陈平,问道:“军师,你说凭韩信袁绍等人,真的能挡住秦昊吗?”

    陈平想也不想,直接道:“只凭韩信和袁绍,绝对挡不住了秦昊,加上刘彻的话,应有两成胜算。

    若是在加上公孙轩辕、宋江以及朱天蓬的话,当有五成胜算。”

    “唉。”

    刘季叹息一声,他知道这还是陈平保守估计,五成胜算是往高了说的,毕竟就算河北六方诸侯联合也很难真正团结起来。

    另外,公孙轩辕需要防备满清,宋江又和秦昊更亲近,朱天蓬……

    六方诸侯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联和。

    “不能在这么下去了。”

    刘季狠狠拍了下桌子,沉声道:“必须遏制秦昊壮大,否则恐怕就真的晚了,若没有人敢牵头的话,那我刘季就做这第一人。”

    陈平见此,说道:“主公,属下有一计,可动摇秦昊的根基。”

    刘季大喜过望,连忙道:“军师还请速速道来。”

    陈平一字一顿道:“扶持刘辨称帝,另立朝廷,和秦昊分庭抗礼。”

    “什么?”

    刘季瞪大眼睛,沉思许久后,大笑道:“妙计,妙计啊,不过仅凭我一家的支持,还远达不到另立朝堂的地步,就算立了也是伪朝。

    罢了,和李世民、刘虞讲和吧,另外再把刘秀拉进来,本王需要他们的支持。”

    “可是主公,刘辨已经被废了一次了,未必愿意再次登基呀。”樊哙说道。

    刘季则冷笑道:“他意愿不重要。”

    ——————————

    兖州。

    “朱元璋竟然就这样死了?”

    曹操一脸的难以置信,随即叹息道:“可惜了呀。”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中原霸主,曾独自对抗魏赵两国,结果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去,却死于了争斗,这样的结局让曹操都不禁有些唏嘘。

    “主公,朱元璋陨落,其子朱棣还年轻,威望不足,根本镇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正是咱们拿下徐州的大好时机啊。”荀攸一脸激动的说道。

    曹操点点头,道:“确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不过就算没了朱元璋,范增和徐世绩也同样不好惹。”

    说着,曹操向下方的范蠡看去,问道:“范先生,范增是你的兄长,如今朱元璋已死,朱棣不过是一介黄口小儿,不知你可有把握说降范增投降?”

    范蠡略作沉思后说道:“在下愿意一试,不过主公还请别抱希望,家兄乃是愚忠之人,只有朱家还有继承者在,他恐怕都不会另投他人。”

    “试试无妨。”

    曹操目光灼灼的看着范蠡,淡笑道:“请先生写信告知令兄,只要他愿意投靠我曹操,曹操愿以师礼侍之,并请求朝廷为其封侯。”

    “嘶……”

    一听这话,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承诺确实有些重啊!

第1553章:明王朱棣(上)

    第1553章:明王朱棣(上)

    打朱明主意的势力,自然不止兖州曹操这一个,豫州赵匡胤、江东孙坚,乃至江夏黄祖,都对朱明觊觎不已。

    这些诸侯纷纷派出使者、暗探,进入徐州、江淮,拉拢朱明的将领和重臣,想要借机来分一杯羹瓜分朱明。

    朱元璋一人的死,让本是中原霸主的朱明踏上了风口浪尖,群狼环伺之下,甚至连黄祖这种小诸侯都敢踩上一脚。

    至于朱明内部也同样是暗流涌动。

    随着朱允炆、项庄等人的回归,朱明内部也基本能断定,主公和罗士信都死在了冀州。

    朱元璋和罗士信,一个是擎天支柱,一个第一猛将,他们两人的同时陨落,自然是整个朱明都震动不已,不过部分人群情激奋的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起了异样的心思。

    朱元璋离开大别山之后,也同样收降了不少降军,比如:陶谦的徐州军、刘备的平原军,袁术的淮军,所以朱明各军的成分也同样复杂。

    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凭借着巨大的威望镇压,自然没有人敢起异心。

    可如今朱元璋已经死了,少主朱棣又威望不足,军中那些性情桀骜只服朱元璋的将领,比如:薛举、李过等等,会起了异心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如今的朱明表面上风平浪静,同仇敌忾,可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四分五裂。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棣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自然也想守住父亲所打下的基业,可父亲死的实在太突然,甚至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另外,徐州和江淮的形式变化太快,快到让朱棣分辨不清谁忠谁奸,此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该去相信谁,而一步走错朱明可能就会陷入内乱。

    “少主,不能在这么下去了。”项庄一脸严肃的说道。

    “是啊,在这么下去的话,徐州必乱。”张燕沉声道。

    朱允炆、项庄、张燕,这些活着逃出太行的人,都是朱棣的忠实的支持者。

    朱允炆沉思一会后,说道:“少主,去找范军师吧,范军师是主公最信任的人,他定会站在少主这边的。”

    朱棣眼中却闪过一丝犹豫,说道:“可是范军师私下在和曹操有联络,另外父帅过世这么久,他都一直没有站出来表态过。”

    范增作为朱明的第一重臣,朱棣以前是非常尊敬他的,可朱元璋死后,范增却对朱棣若即若离。

    也正是因为范增的这般举动,才让下面的看到了自立的希望,毕竟若是范增全力支持朱棣的话,下面的人肯定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范增加剧了朱明内部分裂。

    “少主,你在怀疑军师的忠诚?”项庄沉声道。

    朱棣感受到一道锐利的目光,毫不畏惧的迎了上去,随即点头道:“军师的举动,让我不得不怀疑。”

    “少主,你不该怀疑军师。”

    项庄加重了语气,有些责备的说道:“军师是主公最信任的人,若是他也投敌的话,那如今已然是死局了。”

    朱棣闻言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怒意,朱允炆见此连忙打圆场,道:“少主,无论军师是忠是奸,咱们如今必须,也只能相信军师,你明白吗?”

    朱允炆此言让朱棣冷静不少,沉思许久后,开口道:“明白了,我这就去找军师道歉。”

    言罢,朱棣直接起身离去,看着朱棣离去的背影,项庄、朱允炆都露出了笑意。

    朱棣来到范增的府邸后,经过一番通报后,由于范增有事不在,朱棣也只能来到范增的书房等待。

    一连等了两个时辰,也不见范增回来,朱棣也不由有些急躁,开始在书房内晃悠,并且翻看范增的信笺。

    而当翻到写着‘兄长亲启,弟,范蠡’的信笺后,朱棣的瞳孔猛地一缩,不由自主的就拆开翻阅起来,并且越看越心惊。

    朱棣早就知道曹操在拉拢范增,却不知道曹操的拉拢力度如此之大,并且还许下给范增封侯的承诺,这等于是给了范增一人之下的地位啊。

    “曹孟德还真是舍得啊。”朱棣咬牙切齿的自语道。

    “曹阿瞒当然舍得,老夫若降,他不但能得一州之地,还能平添十万大军,他曹阿瞒又岂会做赔本买卖。”

    熟悉的声音在耳旁响起,顿时让朱棣打了一个激灵,扭头一看果然发现范增就在身后,并且还一脸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这让朱棣整个人都不由僵住了。

    “军师,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朱棣强笑着说道。

    “早就回来了,见少主如此专心,也就没有打扰少主。”

    范增淡然一笑,坐下后指着另一摞信笺,说道:“少主既然已经看了曹操的这封信,不如就将其他的也都看了吧,诺,这是其他诸侯写给老夫的,都在这了。”

    “不不不。”

    朱棣被吓得连忙摆手,道:“不用了,军师的忠诚,小子怎会不了解。

    无论这些诸侯如何利诱,小子都相信,军师绝不会离我而去的。”

    看着朱棣这样一幅惶恐的样子,范增知道朱棣这段时间肯定被吓得不轻,他要是再不解释清楚的话,难免朱棣日后会心有芥蒂,于是说道:“少主,就不好奇老夫是如何回应这些诸侯的吗?”

    朱棣心头莫名一动,略作沉思后,试探着问道:“军师难道是既不答应,也不同意,就这么吊着他们,给他们希望,以此来拖延时间?”

    范增不由一愣,随即轻抚长须,开怀的笑道:“少主聪颖,老夫就是这么做的,否则曹操恐怕已经大军压境了。”

    一听这话,朱棣心中也松了口气,真如此的话证明范增是心向自己的,可他为了这么久都不联系自己呢?

    “少主可是在好奇,老夫为何不站出来明确支持少主,反而还放任局势恶化?”

    听到范增主动提出来,朱棣小心的看了范增一眼,点头道:“是有些好奇。”

    范增则淡笑着说道:“老夫其实在等少主主动来找老夫。”

    朱棣身躯猛地一颤,原来军师是在考验自己呀。

第1554章:明王朱棣(下)

    第1554章:明王朱棣(下)

    君择臣,臣亦择君,自古皆是如此。

    想到这是范增对自己的考验,朱棣当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诚恳道:“军师,朱棣来晚了。”

    “不,少主来的不晚。”

    范增轻抚长须,很是满意的看着朱棣,说道:“老夫本以为少主还要过个十天,走投无路了才敢亲自来找老夫,不想少主来的比老夫预料的还要早上许多,不错,不错。”

    范增一连两个‘不错’的评价,反而把朱棣给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随后问道:“军师,若是小子来晚了,或是干脆没来,军师你会离我而去吗?”

    “自然不会,主公对老夫又大恩,哪怕他的后人不堪造就,老夫也不会主动叛离。

    不过少主若是连这点考验都过不了,那也证明了少主没有明主之资,哪怕有老夫辅佐,被其他诸侯吞并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所以老夫或许只会尽职,而不会尽心。”

    听到范增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朱棣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范增从来就没有过二心,可是自己却怀疑他的忠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情之所至,朱棣又不禁想到了过去,父亲曾对自己叮嘱的一番话。

    “棣儿,将来为父万一遭遇了意外,你就拜范军师为亚父,有范军师全心辅佐,哪怕不能在乱世中称王称霸,这天下也绝对有你的一席之地。”

    当初的朱棣自然不理解,现在他理解了,心道:“爹,你当初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吗?”

    朱棣摇了摇头,驱除心头杂念后看着范增,沉声道:“曹孟德愿以师之礼对军师,朱棣文治武功皆不如曹操,但尊贤之心绝不比他差。”

    说着,朱棣在范增疑惑的目光下伏地跪下,继续道:“军师无子,朱棣愿拜军师为亚父,今后定将亚父当作生父对待。”

    范增见此不由长大了嘴巴,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叛离,却没想到朱棣这孩子竟要拜自己为亚父?

    “少主快起来,真是折煞老夫了,老夫何德何能啊。”

    “亚父不同意,朱棣就不起来。”

    说着,朱棣抬起来,无比真挚的看你这范增,行礼道:“朱棣是出于敬意,才想拜亚父为父的,绝无其他想法,还请亚父收朱棣为子。”

    范增见朱棣目光清澈、不似作伪,心中自然也是既兴奋又激动。

    范增至今无子,对此也极为的遗憾,他和朱元璋的关系很好,本就将朱棣当做子侄,现在有朱棣这么优秀的后辈,主动拜他为父,为他养老送终,范增心中自然是欢喜不已。

    范增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略微颤抖的扶着朱棣,说道:“好孩子,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手下你这个儿子,不过君臣之礼不可废,在外咱们依旧以君臣相称,没有外人才能以父子相称。”

    “这……好吧。”

    朱棣点点头,随即行扣头大礼,道:“孩儿朱棣,拜见亚父。”

    咚咚咚……朱棣一连磕了三个响头,一声比一声响。

    “好了,好了,棣儿,磕伤了。”

    范增连忙把朱棣扶起,而朱棣则道:“几个头而已,磕不坏的,孩儿也是习武之人,没这么娇气。”

    范增欣慰的笑了起来,眼中尽是喜悦之色。

    “棣儿,你可知为父不去找你的用意。”

    “亚父不是想考验孩儿吗?”

    范增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那只是其中之一,除了考验你之外,还有另一层用意。”

    “是什么?”朱棣追问。

    范增则叹息道:“厂卫近乎全军覆没,这让为父也和你一样,分不清谁忠谁奸了。”

    朱棣露出恍然之色,瞪大眼睛道:“这么说来,亚父看似不作为,实际上是为了引出别有用心之人?”

    范增带着欣赏之色的看着朱棣,说道:“棣儿果然聪慧,简单一提点就明白了。没错,为父就是想看看,主公不在了,到底那些人会按耐不住。”

    “亚父发现了吗?”

    “自然,否则又怎么对得起老夫这段时间的隐忍。”范增冷笑道。

    “还请亚父告知孩儿,究竟谁忠谁奸。”朱棣急切道。

    范增笑了笑,道:“徐世绩、李文忠、朱文正、吴芮……他们都是站在棣儿你这边的。”

    “这么多?”

    朱棣露出惊喜之色,随即却又疑惑道:“可是徐世绩将军,明明对孩儿不理不睬,反而跟赵匡胤眉来眼去。”

    “那是为父让徐世绩故意这么做的。”

    听到范增这么说,朱棣再次露出恍然之色:“亚父负责稳住曹操,徐世绩将军稳住赵匡胤?”

    “没错。”

    “原来如此。”

    朱棣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曾经的叔伯们,突然都对他不理不睬,这是亚父提前在布局呀。

    “这么说来,除了他们之外,其余的统军大将都有异心?”

    “也不尽然,薛举此人野心勃勃,肯定是铁了心要反的,不过李过等人则尚在观望中,若是处理得当的话未必会反。”

    朱棣眼中怒意一闪而过,怒骂道:“父亲对薛举信任有加,薛举及时这么报答的吗?此人真是狼心狗肺。”

    “薛举等人不过癖藓之患,为父已经设下了万全之策,定叫这些逆贼不得好死,不过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重立大明正统。”范增沉声道。

    随着残明朝廷投降秦昊,大明正统已经不复存在了,可徐州的朱明却依旧打着大明的起来,长此以往下去自然是不行了,所以朱明必定要扛起大明旗帜,让天下人知道今后朱明才是大明正统。

    听到范增这么说,朱棣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炽热,可紧接着范增却给他泼了盆冷水。

    “棣儿,接下来为父和徐世绩将军,都将会辅佐你称王,重立大明正统。”

    “好,额?称王?”

    朱棣眉头一皱,问道:“为什么不是称帝?”

    范增摇了摇头,道:“棣儿,若是你父亲的话,称帝自然可以,可你太年轻了,又没有任何功勋在身,就算称帝又有谁会心服?

    另外,此时也不是称帝的良机,如今我徐州内部隐患未出,中原诸侯又群狼环伺。

    此时称帝的话,这些诸侯定会一起出兵来犯,内部隐患未除的情况下,未必能打退来犯的众住偶。

    所以,为父的想法是,先称王,扛起大明旗帜,立下正统的名号,当棣儿有了功勋之后,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帝了。”

    “原来如此,棣儿明白了,就按亚父所说的来办吧。”

    次日,范增召见了朱明众将,并当众宣布由少主朱棣,继承已故主公朱元璋的位置,同时重立大明,并拥护朱棣为明王。

    在范增的辅佐下,朱棣建大明国,定都彭城,称明王。

第1555章:范亚父

    第1555章:范亚父

    【叮咚,范增技能‘亚父’发动……】

    【亚父:范增独有技能。

    效果1,若收君主为子,自身政治永久+3,魅力永久+10,君主五维永久+1;

    效果2,被君主拜为亚父后,再用谋时智力+1;

    效果3,君主若长期接纳的的进言,并在自己长时间教导下,五维可随机得到持续提升。

    效果4,若被君主所背叛,君主智力永久-10。】

    【叮咚,朱棣拜范增为亚父,激发范增技能‘亚父’效果1,范增政治永久+3,魅力永久+10。

    范增当前五维为:统帅75,武力43,智力101,政治98(+3),魅力87(+10);

    朱棣五维永久+1,朱棣巅峰五维为:统帅98,武力88,智力94,政治100,魅力98。

    目前朱棣上未达巅峰,巅峰五维上升至:统帅99(+1),武力89(+1),智力95(+1),政治101(+1),魅力99(+1)。】

    【叮咚,朱棣技能‘永乐’发动……】

    【永乐:朱棣独有技能。

    效果1,称王后,武力魅力永久+1。

    效果2,称帝后,五维永久+1。

    效果3,统军时统帅+2,当亲自加入战斗时,全军将领武力+2,大幅度提高全军的士气、战力。

    效果4,以君主的身份执政一方,会相对容易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会更加容易得到麾下文武的拥戴,治下百姓将不易发生叛乱。(注:此效果为永久被动效果,不会主动被触发,而且只有担任君主后才会发动。)】

    【叮咚,朱棣称王,激发‘永乐’效果1,武力魅力永久+1,当前朱棣巅峰五维上升至:统帅99(+1),武力90(+2),智力95(+1),政治101(+1),魅力100(+2)。】

    朱棣称王,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这年头称王的人多了。

    可朱棣称的却是‘明王’,显然是要重朔大明的正统,这就不得了了。

    天下间心向大明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的,可残明降秦也让这些人断了归属,现在朱棣重新扛起大明的旗帜,简直犹如无尽黑夜中的一盏指路明灯,为所有心向大明的人指引方向,让他们的信仰有了一个重新归属之地。

    艰难躲避东方不败追杀的任我行,在得知朱棣称明王之后,狂喜道:“上天还没有放弃我大明,我大明还在。”

    “太好了,大明没有亡,大明没有亡啊。”

    向天问,以及脱离明教的众人,皆喜极相拥而泣。

    “日月所照之处,青天白日旗就会升起。”

    任我行眼中满是炽热,沉声道:“兄弟们,咱们去徐州,投奔明王。”

    “好。”

    从者如云。

    朱棣称王,引得天下心向大明之人,都争相前来投奔。

    与此同时,青州,齐国,齐王朱天蓬正陷入内心的煎熬当中。

    得知朱元璋陨落的消息后,朱天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得知朱棣称王的消息后,朱天蓬才确定兄长真的已经死了,于是在齐国为朱元璋设灵堂祭奠,可他内心却陷入无尽的迷茫当中。

    朱天蓬本是被朱元璋派来齐国的密探,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反而被黄巢看重,最终一点点的取代了朱温,成为了继黄巢之后的新齐王。

    当卧底当成老大,而且还成了王,天下间除了朱天蓬外,绝对没有其他密探能做到这点。

    朱天蓬本不是个有野心的人,哪怕是坐上来了齐王的位置,也不认为自己就是当王的料,心中一直谨记着黄巢的叮嘱,想要让齐国重新回归到大明之中。

    可是现在派她他来齐国的兄长,朱元璋都已经死了,而且还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正统明庭反而投降了死敌秦军。

    这一系列的种种,让朱天蓬有种被背叛的感觉,内心无比的迷茫,甚至感觉信仰也渐渐崩塌。

    侄子朱棣称明王,虽让朱天蓬感到了一丝曙光,可朱棣毕竟不是朱元璋,他真的可以扛起复兴大明的重任吗?

    “兄长,徐州那边又派使者过来了,见还是不见?”嫦娥轻声问道。

    朱天蓬抬起头看着嫦娥,问道:“嫦娥妹妹,你觉得我该不该见?”

    “这个小妹可不敢妄言,还是兄长自己决断吧。”

    “算了,人就不见了,把信呈上来吧。”

    “好。”

    很快,一封由朱棣手术的信笺,被嫦娥呈到朱天蓬的面前。

    朱天蓬翻开一看后,果然不出他所料,都是些追忆过往,等等打感情牌的言论,在结尾却画风一转,央求他这个叔父助他一臂之力重整大明。

    要是兄长朱元璋这么提的话,朱天蓬肯定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但朱棣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能力和手段都还太稚嫩了。

    靠这么个一个小子兴复大明?还真不如靠自己单干呢。朱天蓬心中难免会如此想到。

    朱天蓬心中会如此想,除了对朱棣并不信任之外,更多的还是手下的人不支持。

    亲信们天天劝他自立,自己去挑大梁,身为齐王的他,总不可能背叛齐国,自己一个人回归大明吧?

    徐州,彭城。

    朱棣收到使者的飞鸽传书后,的是朱天蓬只是看了信,连使者的面都没有见,心中不由失望不已。

    “亚父,天蓬叔父果然还是信不过我呀。”

    “这很正常,朱天蓬虽是主公派去齐国的,但坐上齐王之位靠的却是他自己,主公也并未给予多少助力。

    如今朱天蓬已是位极人君,若是老主公的话,或可让他放弃一切回来,但棣儿你的话,显然不能让他倾尽所有。

    另外,齐国文武众臣,恐怕也不希望回归大明,有这些人在一旁劝说,哪怕朱天蓬愿意回归也不容易。”

    见朱棣越来越失落,范增连忙话风一转,安慰道:“不过老夫觉得,朱天蓬还是忠于大明的,只要棣儿你展露出,足矣扛起大明旗帜的气魄来,让朱天蓬对你刮目相看的话,定可以让朱天蓬回心转意。”

    听到范增这么说,朱棣顿时来了精神,重新振作起来,铿锵有力道:“我会向叔父证明的。”

第1556章:关羽与薛举

    第1556章:关羽与薛举

    朱棣也是在称王之后,才知道叔父朱天蓬,竟是父亲派去齐国的卧底,并且对大明忠心耿耿,一直都想让齐国回归大明。

    得知这些后,可把朱棣给激动坏了,他以为叔父朱天蓬和父亲决裂,却没想到叔父朱天蓬一直都是父亲留下的暗子。

    朱棣称王之后,新明内部的矛盾更加激烈,已经快要到了压制不住的地步了,而这个时候朱天蓬要是能带着齐国并入大明的话,则不但能轻易碾压这些叛乱,更能极大的振奋人心,告诉天下人更强的大明回来了。

    不过很快范增就泼了一盆冷水,并把朱棣给浇了个透心凉。

    是啊,朱天蓬已经是齐王了,就算他真的忠于大明,会回来辅佐自己这个小辈吗?

    朱天蓬跟父亲兄弟情深,他愿意为父亲放弃王位,不代表也愿意为自己放弃呀?

    朱棣虽明知仅靠自己,去折服朱天蓬的可能性不大,却也抱有极大的希望,毕竟朱天蓬一旦回归的话,新明所面临的一切危机都将化解。

    可是最终,却也让朱棣失望的同时,却依然抱有一定希望。

    朱天蓬虽没有同意,但也拒绝啊,这证明他依旧是心向大明呀。

    “亚父说的没错,叔父还是心向大明的,若是我可以让他刮目相看的话,或许能让他举国而降。”

    朱棣心中暗道,随即看向范增,问道:“亚父,平叛一事,策划的如何了?”

    “已经布置妥当。”

    范增淡然一笑,道:“薛举正准备联合徐世绩,以及一起举兵返回彭城,挟王上以令诸军,却不知徐世绩也是支持棣儿你的。

    另外,李过和李岩在薛举的游说下,本来也有些意动一起参与,不过如今却已被为父说说服,在棣儿你和薛举分出胜负之前,他们会尽量保持中立。”

    听到范增一口一个‘棣儿’,言语中尽是关切之意,这让朱棣只觉得拜范增为亚父一举动简直太正确了。

    要是不拜亚父的话,范增是也会尽职责辅佐自己,但绝对达不到向如今这般如同亲子,全心全意事无巨细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程度。

    “亚父办事,孩儿放心,不过薛举神勇,夺其军易,可想将其诛杀的话,恐怕不容易呀。”

    说着,朱棣露出惋惜之色,叹道:“罗士信将军还在的话,就是借他薛举三个胆子,又岂敢放肆。”

    朱明虽有不少名将,但顶级却不多,而罗士信战死后,薛举就已经是第一战将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薛举的野心才会膨胀的这么快。

    听到朱棣这么说,范增露出神秘的笑容,说道:“棣儿,你忘了嘛,除了已故的罗士信之外,我军还有一员大将,实力更在薛举之上。”

    “哦?”

    朱棣顿时精神一震,连忙问道:“此人是谁,我怎么不知?”

    “关羽关云长。”

    “是他呀。”

    朱棣顿时露出恍然之色,终于想起了关羽这员降将。

    关羽的实力确实极强,甚至曾独战薛举薛仁杲父子,可是他降的并不情愿,一直想着立功还完情后,就脱离大明去找自己义兄刘备。

    连朱元璋都没能彻底折服关羽,朱棣实在没有把握让这员猛将归心。

    “亚父,关羽会真心帮孩儿吗?”朱棣有些怀疑的问道。

    “棣儿,关羽是个极为重义重诺之人,老主公饶他和刘备之妻一命,关羽承诺一定会报答老主公,那么在报答之前就绝对不会离去。

    现在老主公已经去了,关羽所要报答的对象,也就转变成了棣儿你。”

    范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淡淡道:“所以棣儿,关羽的真心与否并不总要,哪怕他日后依旧想要离开,可只要能帮你除掉薛举就行了。”

    朱棣见此若有所思,他看出亚父对关羽起了杀心,这是要在杀关羽前榨干他最后的利用价值呀?

    不过想想也是,父亲和亚父都是爱才之人,可在关羽身上花费了这么多精力,可是他却丝毫都不领情,依旧想着要找刘备,这就有些不识好歹了呀。

    关羽这样的猛将,绝对不能放走,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朱棣心中暗道。

    就在朱棣范增父子暗中算计薛举之时,正准备举兵的薛举却丝毫都没察觉到。

    “范增果然还是投向了朱棣。”

    薛举眼中满是不敢,一脸愤恨道:“这老儿也不好好想想,凭朱棣那个十几岁的小子,他能扛得动大明的大旗吗?他能为朱元璋报仇雪恨吗?

    如今的大明,唯有我薛举才能肩负起复兴大明,才能真正替朱元璋报仇。“

    薛举嘴说的大力凛然,可言语间,却已无对旧主朱元璋的敬意,显然只是为自己反叛在找一个好听点的借口罢了。

    “父亲,徐世绩已经答应和咱们一起出兵,我们两军合兵后等入了彭城,杀了范增老儿和朱棣小儿,您就是新的明王……”

    薛仁杲话音未来,薛举却一巴掌打了过来,把薛仁杲都给打懵了。

    “会不会说话?说的你老子跟造反一样,本将是去诛杀野心勃勃的范增老贼,然后辅佐幼主。”

    听到父亲这么说,薛仁杲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道:“是是,父亲说得对,咱们是去清君侧。”

    “报……启禀将军,账外有人,说是,说是……”

    见护卫有些吞吞吐吐,薛举当即皱眉道:“到底说了什么?”

    “说是来救将军您的性命。”

    “什么?孩儿这就去杀了这个贼子。”

    薛仁杲大怒,就准备往外走,却被薛举给拦下了。

    “让人进来吧,我倒要看看,是谁都故弄玄虚。”薛举冷笑道。

    很快,一黑衣女子走进薛举的大帐,行礼道:“上官海棠,见过薛举将军。”

    薛举见来人是个女子,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轻蔑,冷冷道:“就是你说要救本将的命?不知怎么个救法呀?”

    上官海棠淡然一笑,不紧不慢道:“请将军容许小女子重新自我介绍一下,原厂卫玄字一号密探,现太平卫,上官海棠,见过薛举将军。”

    “什么?”

    薛举猛地站了起来。

第1557章:称帝之日不远了

    第1557章:称帝之日不远了

    壶关

    “什么?你把上官海棠派回去了?”

    秦昊一脸惊异的看着前来述职的张良,皱眉道:“范增恐怕不会轻易相信她吧。”

    对于上官海棠这个双面间谍,秦昊自然是有些印象的,要不是她为秦昊带路的话,秦昊恐怕也没办法这么轻松登上太行。

    上官海棠帮了秦昊一个大忙,秦昊本准备事后好好感激她一番,结果紧接着就是诛杀朱元璋,以及成婚,事情一多就把她给忘了,却不想张良已经把她给重新派回去了。

    张良没想到秦昊会关心一个普通密探的死活,当即笑道:“主公,太行一战,厂卫近乎全灭,范增必定会重建谍网,而上官海棠是厂卫仅剩的高层,只要可以解释洗脱嫌疑,范增必定会重用她。”

    秦昊不由点了头,张良说的没错,范增现在几乎无人可用,又迫切的需要重建谍网,有上官海棠这位层级的玄字密探,自然是不可能不用的,只是张良又是怎么洗白她的呢?

    对于这点,秦昊并没有细问张良,他也不感兴趣,只是问了句:“上官海棠重获范增的信任了吗?”

    张良自信一笑,道:“这自然,良下亲手的布局消除了范增的怀疑,诺,这是上官海棠传回的情报。”

    说着,张良将另一份卷轴递给了秦昊,秦昊打开一看后不由露出惊异之色。

    “上官海棠所打探到的,虽只是一部分,但管中窥豹之下,依旧可推测个大概。

    范增好高明的布局手段啊,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若真让他计成的话,恐怕朱棣定会平定内乱。”

    说着,秦昊嘴角微翘,有些玩味的问道:“先生既已知晓,想必定已布置好了吧?”

    “是的主公,良已让上官海棠抢先去联络薛举,并亲自为其设谋,就算不能彻底扳倒范增,也定能让朱明陷入内耗当中。”

    张良为了让朱明陷入内乱,对此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曝光了他在留在朱明最重要的暗子上官海棠,今后想要在获得朱明内部的隐秘恐怕是难了。

    不过这在张良看来都是值得的,暗子之所以布置下去,为的就是启动的一天,一直潜伏下去是没有意义的。

    听到张良这么说,秦昊沉吟一下后,说道:“徐州那边,还请先生多费心了,本王要徐州越乱越好。”

    “良明白,不过为了计划顺利,良想请求主公,将青徐两州黑冰台谍网暂时交给良。”

    秦昊不由一愣,张良这次过来除了述职之外,还有就是上交太平卫的执掌权。

    任红昌退位之后,整个太平卫都掌控在张良手中,同时又手握冀州的军政大权,权势有些过于打了,所以任红昌才会让他将太平卫交出来。

    怎么太平卫的权利都还没交出来,却反倒找自己要黑冰台青徐两州的谍网?

    这又是闹哪样啊?

    “主公,良并非贪权,太平卫谍网多有疏漏,和黑冰台结合将更为完善,待河北战事了解之后,良定亲自主持让太平卫并入黑冰台。”

    张良铿锵有力的说道,说完还有行礼,却被旗号给拦下了。

    “先生说的这是什么话,昊又怎会不信任你呢,区区两州跌网罢了,就交给先生你了。”

    张良所要黑冰台青徐两州的谍网,自然不是为了权势和私心,而是为接下来战事更加顺利,仅靠手中太平卫已不足以支撑他的发挥了,所以他才对黑冰台青徐两州谍网充满期待。

    “嘶……”

    仅从秦昊口中,初窥黑冰台青徐谍网的一角,张良都不由露出震惊之色,惊喜道:“原来主公早早就在朱天蓬身边安插眼线,朱天蓬信任有加的义妹竟是主公的人?

    朱元璋将朱天蓬安插到黄巢身边,而主公则将眼安插到朱天蓬身边,还是主公技高一筹啊。”

    “行了,别拍马屁了,嫦娥只是个意外。”

    说着,秦昊一脸严肃的看着张良,叮嘱道:“切记,轻易不要暴露嫦娥,她留在朱天蓬身边的作用更大。”

    “良明白。”

    张良一脸自信的说道,在他看看来根本不需要暴露嫦娥,有嫦娥传递情报,以及给朱天蓬施加影响,可供他操作的空间可太大了。

    “报……启禀主公,洛阳传来重要情报。”

    秦昊一开始还以为这则情报是刘协,以及刘备那些汉室死忠们又不安分了,可看完后在知道原来是益州的刘季在搞事情。

    “刘季正在与李世民刘裕和谈,并积极拉拢四周的刘秀等诸侯,竟准备扶持失踪的废帝刘辨另立朝廷。”

    秦昊冷冷道,眼中杀意一闪而过。

    这个时候刘季若是成立新汉庭,虽说不是正统也不占据大义,但对秦昊所立的正统汉庭也是一个大冲击。

    一旦西南诸侯摒弃矛盾,联合起来的话,荆州和司州压力就大了。

    “刘季想用这种方式,阻止本王占据河北?做梦。”秦昊沉声道。

    张良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站出恭贺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取代大汉,登基之日,不远了。”

    要是其他人说这么大逆不道的话,秦昊肯定会极为严厉的训斥对方,但张良就是个造反头子,而且他们相互间也照旧知根知底,再加上在场也没有其他人,所以自然也就不需要那边虚伪的妆模作样了。

    秦昊一下子就明白了张良话里的意思,他无法阻止刘季另立汉庭,而真当这个伪朝成立之后,天下间有多了一个汉帝发号施令,他手中的刘协的作用也就大大降低。

    挟天子以令诸侯失去了作用,那他还不如一脚踢开汉室单干呢。

    “先生估计这一日还有多久?”秦昊问道。

    “一统河北之后。”张良笃定道。

    “这么快?”

    秦昊不由近乎,他估摸着起码要等占据河北后,在一统中原或关西,那时刘彻才会彻底失去作用,可张良却说一统河北之后。

    难道又有什么变故会降低刘彻的作用?

    “敢问主公,河北诸侯想要真正团结起来,抵抗我军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听到张良这么问,秦昊一副若有所思,随即眉头紧皱了起来。

    对抗秦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另立朝廷,并推举出新的汉帝,来和洛阳朝廷分庭抗礼了。

    可是河北诸侯会这么干嘛?又会推举谁出来当在大汉个皇帝呢?刘协和刘辨可没有其他兄弟了呀。

    张良见秦昊这副表情,就知道他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关键,随即淡笑道:“不久后,天下间或许不是同时存在两个汉帝,很有可能是三个啊。”

    张良嘴上说的,虽是很可能,可语气却极为坚定。

第1558章:墙头草宋江

    第1558章:墙头草宋江

    张良猜的一点都没有错,河北诸侯确实在想筹划另立朝廷,来和秦昊的洛阳朝廷想抗衡。

    韩赵燕三国虽初步组成了联军,可在对抗秦军方面的效果却并不好。

    秦军打着汉室的旗号天然占据大义,并站在正义的一边指责冀州诸侯叛逆,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欢呼雀跃,这让韩赵先天处于不义的一边。

    所以,在白起的猛攻之下,韩赵两军被打的连连败退,接连不断的收缩防线。

    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白起就将清河全郡都给攻陷了。

    一个月后,常山郡、巨鹿郡全郡沦陷,联军折兵将军两万。

    之后苏定方又指挥大军,将长相往前退了数十里,直到卫青的十万燕军加入后,这种情况才好转了不少,三军和力将秦军挡在了魏郡一线。

    燕韩赵三国联军的兵力并不少,总兵力也将近有四十万中,可面对五十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秦军,三国联军在兵力上已处于弱势的一方。

    秦军战力天下闻名,三国联军在兵力上已经处于弱势,必须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才欧可能跟秦军抗衡。

    可三国联军的成分复杂,彼此之间也有着不少的龌龊,很难真正的团结起来,而秦军上下却是团结一心。

    所以,哪怕有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可三国联军依旧被秦军压着打。

    在这么被动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化解联军的不利因素,才行可能将秦军给打退。

    三国联军在兵力上的劣势,短期内肯定是没办法消除,但道义上的劣势却是有办法,而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另立新帝,才能在道义上不弱于秦昊的洛阳朝廷。

    另外,也唯有成立了新的朝廷,三家势力都归于新的朝廷之下,联盟关系再次升格一个档次,各大诸侯才能放心将兵权都归于一人指挥,而非之前的各自为战。

    也唯有统一战线,以及指挥权,摆脱各自为战的局面,才能真正做到和秦军对抗。

    所以,为了击退秦军,为了联军更加紧密无间,另立新帝一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不过另立新帝终究不是一件小事,况且也不是谁都要资格被扶上帝位的,起码河北符合的人选寥寥无几,算来算去也仅有刘彻和刘和两人罢了。

    袁绍自然是不愿意刘彻当皇帝,毕竟刘彻手中的实力不弱,而新的大汉朝成立之后,他的赵国也是其附属国。

    头顶上多了这么一个有权利,而且手腕能力都不弱的君主,哪怕只是名义上的,袁绍也依然不愿意看到。

    所以,袁绍力主扶持刘和为帝,并且将都城定在邺城,其目的在自然是只想要一个傀儡。

    对于袁绍这样的打算,韩信和刘彻都不赞同。

    刘彻反对自然是想自己当这个皇帝。

    韩信地汉室抱有深深的厌恶,谁当皇帝他都无所谓,但他不愿意袁绍掌控汉帝的话,另外刘彻当皇帝的话,也会更加竭力抵抗秦军,所以刘彻当皇帝对韩信的好处做大。

    韩赵燕三国联盟,两个都反对刘和称帝,袁绍自然也不能强行法扶持刘和,真这样的话联盟恐怕也就直接散了,到时只会便宜了秦军。

    袁绍不是个不识大体的人,他知道什么叫事不可为,强行为之只会便宜了敌人。

    再加上远在青州的王莽,也写信劝袁绍,让刘彻称帝的好处更大,这才让袁绍彻底放弃了扶持刘和为帝的打算。

    就这样,韩赵燕三国联盟为了抗衡秦军,在于秦军相持的过程中,确定了扶持燕公刘彻为帝,另立朝廷的策略。

    于此同时,远在青州的王莽,经过三次苦口婆心的游说,终于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梁山之主,梁侯宋江,让他也加入到了河北诸侯另立的新朝当中。

    起初面对王莽的游说,宋江连听都不愿意听,反而还准备直接将王莽斩杀,然后用他的首级去和北海太守李靖换取赏金,毕竟秦军悬赏王莽的赏金数额可不低,足足十万两黄金哪怕是宋江也心动不已。

    面对一脸不怀好意的宋江,王莽安抚住准备暴起杀人的巨毋霸,镇定自若道:“”梁侯,王某代表韩赵燕三国而来,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你若是枉顾三国将王某交给秦军,可就和三国不死不休了呀。”

    宋江闻言心中顿时一惊,他是贪那十万两黄金没错,可有命拿也要有命花才行,为了十万两得罪韩赵燕三国联盟,这显然是件划不来的事。

    宋江虽打消了斩杀王莽的打算,但也并不准备加入三国联盟,毕竟秦国依旧处于强势的一方。

    另外,宋江这些年一直向秦军靠拢,和秦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将来投降秦军说不定能封个公爵呢。

    为了前途未知的三国联盟,却放弃前途注定远大的秦国,这是傻子才能干出来的事,宋江不傻自然不会放弃秦国而倒向三国联盟。

    “梁侯真的铁了心跟着秦国?”

    王莽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一脸玩味的说道:“看看张扬、王匡等投降诸侯的下场,梁侯你就真的甘心交出兵权,只在秦昊的手下担任一个虚职吗?

    他人的封赏吗,无论爵位封的有多高,又哪有权利在自己手里随心所欲呀?”

    王莽这话戳中了宋江的要害,若是可以的话,他当然也不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利了,可也知道秦昊绝不会允许他继续手握兵权。

    经过这两次的游说,本来宋江的野心不算大,可被王莽这么一挑拨,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权利**。

    王莽也发现火候差不过了,所以第三次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梁侯,王某已经得到了冀州那边的授权,只要你愿意加入抗秦联盟的话,待新朝确立,新帝登基之后,梁王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另外,等打退了秦军之后,新帝也会派兵帮你驱逐李靖,到时富硕的北海郡也会交给你来治理,并且封你为青州牧。

    这样丰厚的条件,秦昊是绝对开不出来的,而且跟着秦昊的话,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封王的机会。

    怎么样,要不要好好考虑一下?搏上一把又将是另一个开始。”

    王莽说出的话好似阵阵魔音,不断威逼诱惑着宋江,让他那本就不坚定的心,一点点的出现了裂痕,并且迅速扩大。

    此时的宋江内心简直犹如天人交战,不过他最终还是没忍住王爵的诱惑,咬牙道:“老子豁出去了,四万梁山军,愿加入抗秦联盟。”

    王莽对此好似一点都不意外,笑道:“恭喜你,做了个最正确的决定。”

第1559章:梁山分裂

    第1559章:梁山分裂

    北海郡

    “启禀太守,潜伏在梁山的密探冒死传讯,宋江被王莽说服已倒向河北诸侯。”

    挺大探子这么说,李靖不由紧皱起眉头。

    王莽还没抵达梁山,李靖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连忙亲笔传讯给宋江,让他不要听王莽的蛊惑,直接将王莽的人头给自己送过来。

    当时宋江因为盟约的缘故,还坚定的站在秦国这边,所以信誓旦旦的跟李靖保证,只要王莽来了梁山,就一定斩下他头颅给李靖送来。

    可王莽真过去之后,宋江却改变了口吻,说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类的话,以此来搪塞李靖。

    当时李靖就觉得宋江的立场肯定动摇,结果果不其然,这才过了多久啊,宋江就被王莽说服,撕毁了和秦国的盟约,果断投靠到了河北诸侯的怀抱。

    “宋江这个墙头草,果然还是靠不住。”

    李靖沉声道,眼中怒意一闪而过,心中已为宋江宣判了死刑。

    秦梁联盟已维持了两多,甚至李靖都开始把宋江当作自己人了,可宋江却仅仅为一些王莽开出空头支票,就毅然决然的背叛了好不容易维系的盟友之情,这让李靖如何能不怒。

    “太守大人不必以此动怒,梁山就是一群见利忘义的小人,宋江更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

    冉闵向来看不起匪寇出身的梁山军,听到梁山叛盟不但不怒反而大喜,站出抱拳请命道:“末将请命领军征讨梁山,只需两万大军,定斩下宋江头颅,献给太守账下,让梁山贼寇知道背叛我军的代价。”

    “现在不是呈一时之气的时候。”

    李靖想都没想到,直接摇头拒绝道:“河北大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区区宋江那四万梁山贼军,乃至是咱们北海军,对于河北大局来说都不值一提,。

    此时若是贸然出兵,很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到时可就不是咱们能控制的了。”

    “那宋江背叛盟约一事,难道就这么算了不成?”冉闵不甘的反驳道。

    “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若不给宋江一个惨痛的教训,本太守都咽不下这口气。”

    李靖眼中寒光一闪,淡淡道:“梁山不是宋江一人的梁山,梁山军中也有不少头领心向我军,这次叛盟是宋江一力主导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

    说着,李靖嘴角微微翘起,冷笑道:“来人,立即联系晁盖、史进、燕青,谁能杀了宋江谁就是新的梁侯。”

    “诺。”

    密探离去后,太史慈站出,沉声道:“太守,宋江手中的实力最强,又有智多星吴用辅佐,哪怕这些人联手,恐怕也动摇不了宋江的地位吧。”

    “能成自然好,成不了也定会让梁山内讧,从而元气大伤,以此来报复宋江背叛盟约之举。”

    听到李靖这么说,太史慈眼睛一转,道:“太守,既然梁山内乱在即,咱们大可派一支兵马,趁此良机一举攻陷梁山呀。”

    “不行。”

    李靖摇了摇头,见众将都露出疑惑在之色,当即解释道:“朱天蓬是不会坐视我军拿下梁山的,我军一旦要有所行动必定会引的齐军来犯,到时青州大战一旦打起,什么时候结束可就不是咱们说了算的了。”

    “那就不要结束,我军干脆先诛梁山,后灭齐国,直接一统了青州,在和大都督两面夹击攻打冀州,不是更好?”冉闵不解的问道。

    “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李靖又摇了摇头,说道:“只凭我北海军之力,根本无力统一青州,一旦开启一统之战的话,若是顺利自然好,可若是不顺利的话,这么多年的布置可就白费了。

    别忘了,咱们的任务就是在河北大战开启偶,稳守北海阻断齐国北上之路,只要不让齐国介入河北之战,哪怕是河北诸侯联手,也早晚会被我军一起歼灭。”

    李靖选的自是最稳妥的办法,毕竟有稳妥的办法,他又何必冒这个险呢。

    冉闵显然不想求稳,毕竟这么一场上百万大军的大阵,他们若只是一心求稳的话,他肯定是捞不到的大功呀。

    冉闵有心冒险,可身为主将的李靖不答应,他这个副将自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另一边,宋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叛盟后,秦军的报复会来的这么快,而且还不是秦军动手,反而是自己内部的人背叛自己。

    宋江宣布结束和秦军的同盟,反加入大抗秦联盟之中,当即在梁山军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梁山军和秦军同盟两年多,共同进行了多次联合作战,和袁绍打过仗,也和朱天蓬打过仗,将领们私下也结成了情谊。

    老实说,秦昊为了拉拢梁山许下了不低的好处,梁山大部分人以为他们已经是洛阳朝廷的人了,结果宋江却单方面宣布撕毁盟约,曾经的战友突然就变成了敌人,这自然让梁山军上下都有些难以接受。

    对于自己撕毁盟约的原因,宋江当然不能说他是因为王位,结果让整个梁山置身于旋涡当中,真这样的话又让他手下人怎么看他?

    所以,宋江只能解释说,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谁处于弱势就帮谁,只有青州处于一个平衡当中,梁山才能一直获益下去。

    宋江这样的解释,虽唬住了底层士兵,但却骗不了高层的将领,因为这根本就不像是宋江该说出来的话。

    曾经的宋江不是哭着喊着求着,想要朝廷来招安自己的吗?如今好不容易和正统朝廷建立起了信任,怎么现在反而又想要割据了呢?

    晁盖等想要被招安的将领,苦劝宋江不要背叛盟约,双方大吵了一番,却依旧未能说服失了智的宋江。

    晁盖眼看宋江一意孤行,而李靖那边又发来消息,于是晁盖毅然决然的决定发动政变,扳倒宋江让梁山继续更紧秦军的脚步。

    宋江知道军中有不少人心向秦军,但他没想到这些人会枉顾多年的兄弟情份,如此果断的发动了叛乱。

    在吴用的提醒下,宋江并未去赴晁盖设下的鸿门宴,于是晁盖只得联合其余将领,强行发起政变,不过宋江的支持者更多。

    梁山分裂就此开始。

第1560章:刺杀王莽

    第1560章:刺杀王莽

    晁盖本来并不想起刀兵,毕竟梁山的底子也不厚,刀兵一起损伤的还是梁山,可他布下的鸿门宴被吴用识破,无奈之下只能强行起兵发动政变。

    在吴用提醒下,宋江对晁盖已经有了防备,提前将心腹都给招了回来,并连忙召回弟弟宋玉,以及卢俊义等头领返回镇压晁盖的叛乱。

    宋玉同样对宋江撕毁盟约一事极为不理解,可宋江毕竟是他唯一还活着的亲哥哥,宋清等其他兄弟如今都已战死了,他自然不可能看着宋江也身首异处。

    宋玉当即准备领军返回镇压叛乱,其他近半的头领也都返回帮宋江,不过也就近半的头领都选择了观望,既不帮宋江也不帮晁盖,其中也包括卢俊义。

    卢俊义也不认同宋江的决定,可是和宋江多年兄弟,再加上他的性子也有些优柔寡断,所以还做不到像晁盖那样彻底撕破脸皮,于是选择了观望两不相帮。

    宋江执掌梁山军多年,威望自然不是晁盖能比的,晁盖突然发起政变,确实打的宋江一个猝不及防,但随着宋玉、董平、呼延灼、鲁智深四位头领领军返回,反叛的声势渐渐被压下,局势对晁盖越来越不利。

    晁盖见事情败露,却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派燕青去游说卢俊义,他知道卢俊义也支持招安,所以想获得卢俊义的支持来打垮宋江。

    就在梁山内斗的关键时刻,卢俊义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哪怕有燕青在一般苦苦哀求,卢俊义依旧犹豫不决,以至于错过了发兵的绝佳时机。

    等卢俊义下定决定之后,晁盖发起的政变,已被众位头领联手镇压。

    在这场政变当中,梁山伤亡了五千余众,支持晁盖的混江龙李俊也当场战死。

    晁盖被呼延灼一箭射伤,却在史进的护持下逃出,并领五千残军前往北海,投靠了北海太守李靖。

    得知此事后,卢俊义也是悔不当初,但也已经无济于事,只能继续留在宋江的手下。

    梁山总兵力不过四万,而经过这么一场动乱,直接减员四分之一,总兵力下降至三万,可谓是元气大伤。

    青州,齐国

    王莽在离开了梁山后,就又马不停蹄的来了齐国,准备游说朱天蓬加入抗秦联盟。

    黄巢被迫降汉,之后擅自称王虽等同于谋逆,可毕竟还没有改旗换帜,所以齐国名义上还是大汉的附属国,自然是可以加入到新成立的新朝中来的。

    不过朱天蓬可没宋江那么好忽悠,哪怕王莽费劲了口舌也没能说动,于是王莽意识到不用出大招,是不可能说服朱天蓬了,于是留在了齐国等待着时机。

    当梁山内乱分裂的消息传来后,王莽脸上竟没有一点意外的表情,他早就猜到宋江叛盟会在梁山引起一场动乱。

    接受招安是宋江自己定下的,梁山上下也都这么认为,现在却突然翻脸而且还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会有人反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王莽早就猜到了梁山会内讧,可他却并没有提前提醒宋江,而是用梁山来作为诱饵,以此来引诱北海的秦军出动,而齐国定不会看着梁山覆灭。

    王莽的计划的梁山其实不重要,毕竟梁山总共也只有四万大军,而且综合战力普遍不高,就算加入到了抗秦联盟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限,所以他此次南下的真正目的其实并不是右手宋江,而且是借此来拉齐国的朱天蓬下水。

    王莽想以梁山来作为诱饵,借此来挑动两国大战,一旦朱天蓬和李靖开战的话,接下来也只能加入抗秦一方对抗秦军。

    王莽扯着抗秦联盟的虎皮,以一己之力,在青州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不过他终究还是嘀咕了李靖的谨慎程度。

    在得知秦军并未趁机出兵时,王莽脸上满是震惊和诧异之色,这和他所预料的显然不一样,这么好的就李靖都主动放过了,同时也让王莽的后续计划卡了壳。

    朱王莽此次南下主要就是为了拉朱天蓬下水,可朱天蓬的齐国若是一直不入局,只拉拢来了一个已经元气大伤的宋江,这对于整体局势而言并没有多大助力呀。

    “棘手了,看来必须想其他办法才行,要抓紧了。”王莽心中暗道。

    作为抗秦联盟的主导者,以及新朝廷建立的第一功臣,王莽必须要在刘彻称帝之前赶回去,否则他前后这么来回忙活也就成了白白为他人做嫁衣了。

    如今王莽虽并没把握说服朱天蓬,但无论如何他也要在尝试一下。

    “巨毋霸,咱们去齐王府。”

    “诺。”

    在巨毋霸的护卫下,王莽再次往齐王府而去,却没想到在途中遭遇了刺杀。

    “奸贼受死。”

    刺杀对于王莽来说,已经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过这次的刺客团的阵容却是空前绝后,不但有半步大宗师级别的高手,而且竟然连大宗师都有。

    “嚯嚯,秦昊已经这么容不下我了吗?”王莽苦笑道,连大宗师都派来了,这是不杀他誓不罢休呀。

    这次刺杀是由张良所安排的,派出的大宗师是东方朔,半步大宗师是秦义绝,又有嫦娥在暗中提供情报,按理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失败的,可最终还是因巡逻的夏鲁奇、王彦章等将的‘恰好’赶到而失败。

    王彦章虽及时封锁的城门,但依然没能抓获东方朔和秦义绝,不过黑冰台也为此损失了三名超一流级别的刺客。

    “王莽先生,让你受惊了。”

    朱天蓬脸色有些不好的说道,他也没想到秦军刺客竟会猖狂到,敢在齐国都城当街刺杀身为三国的使者王莽,简直就是在啪啪的打他的脸呀。

    “齐国的治安还真是好呀,秦国探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王某还真是长见识了呢。”

    王莽明夸暗讽,一番阴腔怪调后,又道:“齐王,在下这次伪装进入齐国,按理没有任何人知道,可是秦国刺客却对在下的行踪了若指掌,并当街设下刺杀,对此齐王殿下您王就不觉得奇怪吗?”

第1561章:薛举叛明

    第1561章:薛举叛明

    听到王莽这么说,朱天蓬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沉声问道:“先生,你到底想说些什么?”

    “在下怀疑齐王身边潜伏了的秦国的密探,而且这个人的身份地位还不低,甚至可能是上次会议上的人之一,否则又岂会知道在下的下落。”

    王莽自顾自的说个不停,他以为他是在为齐国好,却不知道已经触碰到了朱天蓬的逆鳞,

    “够了。”

    朱天蓬淡淡道,可由于说的太轻,王莽并未察觉道,依然滔滔不绝道:“这样的祸害绝对不能留,在下愿为齐王揪出这个叛徒……”

    “本王说够了。”

    朱天蓬突然怒吼,把王莽都给吓愣住了,他不明白朱天蓬为何会如此失态,这还是那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齐王吗?

    朱天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烦躁的挥了挥手道:“本王乏了,送王先生会驿馆吧。”

    “诺。先生这边前。”

    离开前,王莽深深的看了朱天蓬一眼,他虽不明白朱天蓬为何会突然失态,但他不信朱天蓬会对自己这番话无动于衷。

    “告辞。”

    看着王莽离去的背影,朱天蓬眼睛微眯,眼中杀机一闪而过。

    嫦娥见此,走到朱天蓬面前,一脸疑惑的问道:“大哥,王莽先生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反而生气了?”

    朱天蓬扭头看了眼嫦娥,很快却又扭开,沉声道:“他越界了,我齐国的事,不是他一个通缉犯能插手的。”

    嫦娥露出恍然之色,可还是有些不理解,义兄为何会如此暴怒,毕竟只是逾越的话,以她对义兄的了解,应该不至于如此愤怒才对。

    正当嫦娥胡思乱想之际,朱天蓬坐回主位上,沉声问道:“嫦娥妹妹,你说我会不会最终也落得跟兄长一样的下场?”

    嫦娥一听这话,心顿时哐当一下。

    朱天蓬的兄长是谁?朱元璋啊。

    朱元璋的下场是什么?被信任的人背叛,最终惨死。

    一念至此,嫦娥不由心虚了起来,她感觉朱元璋在怀疑自己,这番话就是在试探自己。

    嫦娥抬起头来,发现朱天蓬正定定的看着自己,这也让她更加的心虚,不过长时间的谍者生涯,也让嫦娥养成了强大的心理素质。

    嫦娥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故作镇定的说道:“怎么会呢,大哥跟朱元璋可不一样的。”

    朱天蓬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苦笑道:“有什么不一样,兄长待人以诚,可却还是遭人背叛,我现在不是和他一样嘛。”

    嫦娥听了这话心头巨震,她感觉朱天蓬就是在说自己,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惶恐。

    朱天蓬和杨戬一样,对她都是全心全意的好,可是自己却一直在利用他们,这让嫦娥一直饱受内心的煎熬。

    “终于要结束了嘛?也好,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痛苦了。”

    这一刻,嫦娥心中不但不惊恐了,反而隐隐有种解脱之感,却不想朱天蓬却话风一转,说道:“兄长对薛举不可谓不恩重,可兄长才死薛举就背叛了他,我自问对待手下没有任何不当之处,可却依旧有人被秦军收买。

    在上次会议上见到王莽的人,可都是为兄的心腹呀,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背叛我?”

    嫦娥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原来朱天蓬所说的背叛,指的是朱元璋和薛举,并不是在怀疑她呀。

    这也让嫦娥想起了不久前传来的徐州那边的情报。

    范增和徐世绩设计,准备除掉野心勃勃的薛举,却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让薛举察觉到徐世绩是范增的人,于是设下鸿门宴一举俘虏了徐世绩。

    薛举不但没有杀徐世绩,反而准备以徐世绩为人质,强行收编收服徐世绩麾下的大军。

    范增和徐世绩间有专门的联络方式,见徐世绩并没有按时联络自己,当即意识到事情恐怕败露了,他虽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但如今最关键的还是营救徐世绩,以及诛杀薛举。

    提前察觉薛举阴谋的范增,派项庄前去联络徐世绩麾下众将,准备提前布下埋伏,同时派出关羽其营救徐世绩。

    薛举举事当天,项庄和关羽两面作战,项庄埋伏薛举,而关羽则去营救徐世绩,并且双双取得了成功。

    关羽简直如同天生下凡一般,一人杀进大营不过一举斩杀看守,将徐世绩给轻易的救出来。

    项庄这边就没那么顺利了,让薛举看出来破绽,最终双方大战了起来一时间僵持不下。

    可张燕和臧霸领军来援,薛举麾下大将褚亮被关羽斩杀,这也让薛举意识到事不可为,于是领军且战且退,最终逃回了广陵郡准备割据一方。

    薛举的族弟,琅琊郡守薛安都,得知薛举起兵,于是全力支持。

    薛举轻易割据广陵和琅琊两郡,同时一边拉拢按兵不动的李过和李岩,又一边积极联络中原各地诸侯,准备彻底瓜分了朱棣的大明国。

    薛举此举不可谓不毒,当然不可能是他自己想出来想出来的,是张良想要借这次著名内讧,利用中原诸侯的力量来削弱著名。

    不过出兵响应薛举的诸侯却并不多,只有孙坚和黄祖两路。

    曹操和赵匡胤也都不傻,都能看出朱棣和薛举之间必有一战,所以坐看两人拼个两败俱伤,到那时才是出兵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瓜分大明。

    见曹操和赵匡胤这两个大主流没有出兵,朱棣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也更加迫切的想要平定薛举的叛乱。

    虽说合肥有朱文正坐镇,江淮防线固若金汤,可朱棣还是派徐世绩去坐镇江淮,以防止赵匡胤突然起兵来犯。

    朱棣决心以最快速度平定叛乱,于是决定亲自领军振奋士气,并范增为军师,关羽为先锋,统大军踏上了征讨薛举叛逆的征途。

    明军内斗就此正式打响,中原大地再次风起云涌、狼烟滚滚。

    嫦娥估摸了,朱天蓬恐怕正是因薛举叛明一事,想到了当初和薛举一起在朱元璋共事的日子。

    那时的薛举虽也志向不小,但对确实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可是如今却毅然决然的起兵反叛,这才引起了朱天蓬对刺杀王莽一事,自己麾下心腹叛变的的共鸣吧。

    “大哥,薛举此人了狼子野心,哪怕朱元璋还活着,待其势成之日,恐怕也早晚必反。至于我齐国内部的这个叛徒,……”

    说着,嫦娥略带试探的问道:“或许她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又或者重要的人被秦军劫持,所以才背叛大哥你的也说不定呢?”

    “可无论有什么原因,背叛就是背叛,这是不容原谅的。”

    朱天蓬这话让嫦娥心中巨颤,随即在心中自嘲道:是啊,背叛就是背叛,找这么多理由干嘛!

第1562章:南北中三汉并立(上)

    第1562章:南北中三汉并立(上)

    “大人,刺杀行动失败了。”

    听到手下的如此汇报后,张良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诧异。

    这次刺杀王莽的计划,可是由他亲自制定,又有嫦娥提供情报,并且连大宗师都派了出去,按理来说根本不可能失败,可若是这样都没能杀了王莽?那这家伙的命未免也太硬了吧。

    “单凭巨毋霸一人并不能阻止两位大人,可关键时刻巡逻的夏鲁奇和王彦章及时赶到,这才让王莽逃过一劫。”

    “原来如此。”

    张良露出了然之色,同时也跟惊异于王莽的运气,这运气确实太好了一些。

    “大人,要不要在展开第二轮刺杀?这一次王莽肯定躲不过去。”

    听到这个提议后,张良眉头一挑,心中隐隐有些心动,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了。

    “罢了,一次就已经是在调整朱天蓬的底线了,若是再来万一把他逼到王莽那边,可就得不偿失了。”张良淡淡道。

    刺杀王莽确为是张良布置,可目的只是避免朱天蓬真的被说服,防止梁山一事再度发生在齐国。

    王莽在青州上蹿下跳,不断的给秦军树敌,若真让他说动了朱天蓬的话,哪怕有李靖在北海挡住齐军,也在无形中加重了秦军的压力。

    王莽的种种举动,已然触碰到了张良的底线,所以他才会组织这次刺杀。

    可若是因为刺杀王莽,反而彻底激怒了朱天蓬,让其提前加入战局,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这种事张良自然不可能会做。

    在张良的计划中,他是要利用朱明内讧,以此挑动中原诸侯混战,让中原诸侯既不能参合到三汉争霸当中来,也无法分心干预秦军夺取河北。

    刘彻很快就要登基称帝了,刘季马上也要扶持刘辨重登地位,到时天下间将同时出现三个汉帝,且各个都标榜自己是正统,这个时候中原诸侯们的立场就很重要了。

    秦军本就是诸侯霸主,而且掌控朝廷,占据大义,这本就非常招人妒恨的。

    所以,若真冒出另外两个汉帝来针对秦军,中原诸侯未必还会坚持曾经的立场,依旧认同洛阳朝廷为正统,甚至极有可能如同对付曾经的董卓一样,全都联合起来将身为霸主秦军先打趴下。

    目前暂时可以确定的是,益州的刘季、刘裕,关中的李世民,荆南的刘秀,这四路诸侯都是支持刘辨。

    冀州韩信、袁绍,青州宋江,以及幽州的燕军,这四路诸侯支持刘彻。

    一旦中原诸侯不在支持朝廷,转而支持这两方的话,秦军将要面临的四面皆敌,哪怕是诸侯霸主也依然力有不逮,

    所以,张良才要借朱明内讧,以此来拖住中原诸侯,让他们无法也无力来针对秦军。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张良想成功,这个度就必须要把握适当。

    既不能让薛举轻易败给了朱棣,又不能让中原诸侯真把朱明给灭了。

    唯有从中取得一个平衡点,才能让各方势力持续的相互消耗下去,到时就算是想抽身也抽身不出来。

    所以,张良必须要既帮薛举,也帮朱棣。

    张良帮薛举的方式是提前头颅机密给他,而阻止朱天蓬加入河北战局,则是张良帮助朱棣的方式。

    朱棣就算平定了薛举的叛乱,仅靠一个元气大伤的朱明,也很难挡住曹操、赵匡胤等诸侯的围攻。

    朱天蓬肯定不是不会对朱棣置之不理,可齐军若是被王莽说动加入到了河北战局,并陷入河北泥潭的话,当朱明真到了生死危机时,朱天蓬就是想撤军去援朱明都撤不出来。

    朱明一旦被曹操和赵匡胤所吞并的话,接下来他们定会调转枪口针对秦军,而朱明唯一的援军也只剩下齐国了,唯有获得朱天蓬的援助,朱棣才可能扛过这一劫。

    所以,张良宁愿放弃除掉王莽这个祸害,也不愿再继续刺激朱天蓬,万一真逼得朱天蓬出兵,到时无力去救援朱棣的话,恐怕整个中原的局势都可能会失控。

    “还好,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王莽并未说服朱天蓬,齐军暂时也还没参与到河北大战中来。”

    张良暗道,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以一己之力算计这么多势力,哪怕是他也隐隐有些吃不消了。

    “不过也快了,只要消灭了河北诸侯,到时哪怕是全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才秦军也依然不惧。”张良目光灼灼的自语道。

    ————————————————

    益州

    本来打个不停的刘季、刘裕、李世民,如今不但握手言和,反而还都一起齐聚成都,共商大事,这让成都百姓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随后还有更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蜀王刘季、唐王李世民、成都王刘虞,楚侯刘秀,共同扶持已废少帝弘农王刘辨为帝。

    刘辨称帝后从龙众诸侯爵位不变,刘季依旧为蜀王,李世民也依旧为唐王,不过却加封刘秀为楚王,另加封刘季为丞相、刘裕为太尉、刘秀为司空、李世民为大将军。

    新皇登基,定都自然是重中之重,而刘辨又在刘季的手中,外人都以为刘季将定都巴郡,却没想到刘裕竟主动将成都让出,以成都来作为新朝的国都。

    刘裕自然是不想让出成都的,可却不让不行,毕竟扶持刘辨登基一事,李世民和刘秀都站在刘季这边,而巴郡又不足以承当一国之都的重任,川蜀之地唯有成都一城有资格定都。

    刘季裹挟大势让刘裕让出成都为都城,李世民和刘秀对此也表示支持,刘秀若是单方面反对的话,恐怕就会被另外三方吞得连渣都不剩。

    另外,蜀郡大半已被刘季所夺,刘虞继续死守着成都也不利于联盟的组建,无奈之下只能憋屈的将成都给让了出来。

    成都这座城池,刘季攻打了多年也没攻下,没想到扶持刘辨等级之后,竟不费一兵一卒就到手了。

    定都成都之后,刘季代刘辨向全天下发诏,斥责刘协乃是董卓扶持的伪帝,刘辨才是大汉正统,同时号召天下诸侯讨伐奸贼秦昊。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惊。

第1563章:南北中三汉并立(下)

    第1563章:南北中三汉并立(下)

    世人印象中的少帝刘辨,早已和何后以及唐妃一起,被董卓下令让李儒给毒死了。

    可任谁也没想到,刘辨不但没有死,反而还在蜀王刘季扶持下在成都重登帝位。

    刘辨此举又置洛阳的弟弟刘协于何地?

    荆南,长沙。

    看着手中的楚王册封诏书,刘秀眼中满是不激动之色,他当然不是为了封王而激动,而是为终于有人站出来对抗秦昊而激动。

    秦军对待楚军的态度极为恶劣,自始至终都一直在打压楚军。

    在刘秀还很弱小的时候,秦军打压楚军,在刘秀强大了之后,秦军还是在打压楚军。

    秦昊创建洛阳朝廷,刘秀主动上书支持,可秦昊却将他孤立在朝廷之外,之后更是一有机会就打压楚军。

    这就好似打压楚军,是秦军的国策一样,任何人都不得动摇。

    刘秀也不知道到底哪里是得罪秦昊了,干嘛从始至终都只针对自己一个人,不过也彻底明白不将秦军扳倒,楚军是不可能真正壮大起来的。

    所以,刘季缱使邀请刘秀加入成都朝廷,刘秀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不容易有人主动牵头对付秦昊,他又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另外,有刘季这个刺头在前面顶着,秦昊就算是报复也是找刘季,他刘秀则可躲在后面积蓄力量壮大自身,可谓是一举多得,刘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拒绝。

    “参见楚王,蜀王已向白帝城增兵,唐王也向武关和潼关增兵,陛下有令,请楚王陈兵江南,牵制荆北秦军。”

    听到蜀军使者的话后,刘秀淡然一笑道:“本王领诏。”

    四郡使者一脸满意的离去,他前脚刚走,邓禹就站了出来,沉声道:“主公,咱们真的要听他刘季的命令吗?”

    “哼,想学秦昊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刘季还嫩了点。”

    刘秀嘲讽一笑,淡淡道:“刘季想利用本王,本王也同样可以利用他,这次就给他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随即刘秀下令道:“邓禹,由你领军三万,佯装成十万大军,进驻江防大营震慑秦军。

    本王则亲领十万南郡南下交州,彻底解决洪秀全之患,一统交州。”

    “诺。”

    此时那是刘秀进攻交州的最佳时机。

    江东孙坚第二次领军攻打重镇合肥,刘季虽没有直接和秦军开战,但增兵白帝城这一举动也牵制住了荆北秦军。

    所以,此时绝对是刘秀一统交州的最佳时机,哪怕是和刘季有盟约在前,他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

    洛阳,皇宫

    “皇兄真的没死?而且还称帝了?”

    刘协咬牙问道,眼中尽是复杂之色。

    孔融和马日磾相视一眼后,孔融说道:“此事不假,弘农王确被蜀逆扶持称帝,而且还大肆册封各路诸侯,并宣称陛下您是伪帝。”

    咚……

    “简直胡说八道。”

    刘协怒锤案牍,冷冷道:“朕虽是董卓所立,但上拜过天,下祭过太庙,已得百官拥护,天下诸侯认同,如何不是正统?

    他刘季以为挟持皇兄,强行扶持皇兄为帝,就可以获得正统的名号吗?简直就是做梦。”

    马日磾则道:“陛下您才是正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其他所有称帝者,都是意图分割天下的伪帝。

    刘辨称帝,朝廷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请陛下下诏秦王,发兵讨伐。”

    听到马日磾这么说,刘协眉头一皱,问道:“可如今朝中大军,大半都用来征讨河北,根本无力讨伐益州呀?更何况现在打不是两线开战吗?”

    “陛下,出不出兵并不重要,陛下您不和叛逆妥协的态度必定摆出来,否则天下人又如何看待陛下?天下人人称帝又该如何?”马日磾道。

    刘协闻言若有所思,随即沉声道:“有理,给秦王发诏,令其出兵征讨益州伪帝,同时发诏通传天下,痛斥刘季造反,揭露他的真面目。”

    刘协的这道诏书虽不能让秦昊出兵,但作用还是有的,天下人大多都认同洛阳朝廷为正统,刘协的这封诏书则彻底将刘季的成都朝廷打入叛逆。

    自此,洛阳朝廷和成都朝廷,彻底势不两立。

    冀州,邺城。

    刘彻已从幽州亲自赶来邺城,所为的就是和三方达成联越,以及称帝的诸多事宜,却没想到才到邺城就收到了刘辨称帝的消息,以及刘季以刘辨的名义所发给自己的册封诏书。

    “呵呵,刘季这家伙还真的大方,直接封本公为燕王,不像秦昊扣扣巴巴的,本公堂堂汉室宗亲,也只是封公。”

    刘彻冷笑着挖苦道,并直称刘季的大名,对新帝刘辨没有丝毫的敬意。

    “本公也收到了刘季的封王诏书。”袁绍淡淡道。

    “本侯也是。”

    韩信一脸嫌弃的将诏书扔在地上,对刘季所封的韩王之位弃之如履。

    以及平定内乱的宋江,也收到了刘季的册封诏书,不过所封的并不是王,而是国公。

    刘彻、袁绍、韩信、宋江,这四路河北诸侯,如今却齐聚邺城,为的就是称帝建朝一事,自然不可能接受成都朝廷的拉拢。

    及时赶回来的王莽,见此一幕后淡笑道:“其他诸侯那里恐怕也收到了,咱们这边必须要加快速度了,否则风头全都被刘季给抢过去了。”

    袁绍、韩信、宋江相视一眼后,和王莽一起齐声半跪,高呼:“参见陛下。”

    刘彻见此,强忍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诸位爱卿,平生。”

    继刘季扶持刘辨称帝,创建成都朝廷不久,刘彻也在河北诸侯的扶持下登基成都,定都幽州蓟县,并改名为燕京。

    刘彻称帝后,封袁绍为赵王、大将军、冀州牧,封韩信为韩王、太尉、并州牧、封宋江为梁王、车骑将军、青州牧。

    另外,刘彻还分别封了霍光和王莽为左右丞相,王莽为右丞相、蓟侯。

    王莽通过扶持刘彻为帝,不但摆脱了逆贼的身份,还摇身一变,成了幽州汉庭的高层。

    称帝后的刘彻也效仿刘季,同样大肆分封各地诸侯,封幽州公孙轩辕为辽王,封曹操为魏王,封赵匡胤为宋王。

    甚至连已经接受了刘辨册封的刘秀,也同样被刘彻封为了楚王。

    刘彻为了对抗秦昊,将全天下都给封了个遍,而这一举动也确实让秦昊极为难受,却又不能效仿,否则他辛苦维持的大汉正统将立即崩坏,无奈之下只能遣使去稳住各方诸侯。

    自此,天下间出现三个汉帝三个朝廷,分别为:北方幽州燕京朝汉廷,中原司州洛阳汉庭,南方益州成都汉庭。

    天下正式进入三汉并立时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405/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作者:流香千古所写的《三国之巅峰召唤》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巅峰召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巅峰召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巅峰召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巅峰召唤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战国再起。穿越成始皇后裔,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对此秦昊表示:有挑战,够刺激,我喜欢。没钱没权没势?简单!我有巅峰召唤系统,华夏五千年文武群英,任我召唤供我调遣。项羽战吕布,李元霸vs五虎上将,李存孝单挑梁山一百零八将……这都不是梦。有了人,什么都会有的!咦?这“平衡系统”又是什么鬼?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知道打天下没有这么简单,但你这是要坑死我的节奏啊!请记住,这不是三国,而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同样也是最辉煌的时代。【QQ群:605505658。】三国之巅峰召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巅峰召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