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三国之巅峰召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巅峰召唤全文阅读

作者:流香千古     三国之巅峰召唤txt下载     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715章:杨广的孤注一掷,解羌令出起风波澜

    西宁和显美也被秦军攻破,海州和西凉援军受阻,短期内无法前来支援大兴的消息,自然是被杨广给封锁了。

    毕竟不封锁不行啊。

    大兴城外,十一万秦军虽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大兴城内的隋军将士却并未有任何怯意。

    隋军之所以斗志昂扬,敢和秦军一战,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大兴城肯定能够守住。

    大兴毕竟凉州第一坚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再加上城内还有四万五千守军,数万民夫,粮草也足够吃一年之久,而海州和西凉的援军也快到了。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城外的秦军多达十一万,兵力是大兴守军总数的一倍还多,他们也依旧不觉得秦军能攻下大兴。

    上述能够守住大兴的诸多条件中,其他的什么都是次要,只有海州和西凉的援军才是主要。

    一旦要是让大兴守军知道,大兴城跟海州和西凉的联系,已经彻底被秦军截断,两地援军都来不了的话,只靠大兴守军显然不可能打退秦军,那破城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真到那时,就算秦军不主动来攻,恐怕大兴内部都会生乱,毕竟没有人愿意死。

    这也是杨广不得不***的原因。

    可杨广能对下***,但却不能对高颎、杨素等高层也隐瞒,一是不能这么做,二是也瞒不住。

    高颎和杨素知道后顿时恍然大悟,他们本就对秦军的这次行动有着诸多疑惑,现在得知海州和西凉也遭到袭击后,管中规豹之下,心中的所有的不解一下子全都解开了。

    难怪秦军敢在魏宋明三国开战的同时,还开辟西线战场出兵讨伐隋国,原来早就已经设好了局,一步一步诱隋国中计,最后才赌一赌这一击绝杀呀。

    大秦虽也是在赌,可一旦成功的话,西部的威胁将尽去,就算不成,也能给予隋国重创,所以不管成与不成大秦也都不会吃亏。

    反观隋国,就算能躲过这一劫,也必定会元气大伤,而躲不过去则会失去西域以外的所有地盘。

    所以大秦赌的起,隋国则根本就赌不起。

    有一点,高颎和杨素起初很不解,但还是很快就想明白了。

    伐隋的四路秦军起码也有二十多万,若是将这些兵力用在东线战场的话,那基本就是平推的局面了,魏宋明三国根本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起初高颎和杨素也不解,但还是很快就想通了。

    那是因为大秦有着绝对的自信,就算不用西部的二十多万大军,只靠东线的兵力,也一样能够将魏宋明三国都给灭掉啊。

    碰到大秦这种底蕴深厚,并且善于隐藏的对手,就算是高颎和杨素也彻底没辙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靖还有没有其他后手。

    杨广希望高颎和杨素给自己出出主意,就算不能破解当前困局,也起码不能在继续被动下去了,但见两人都在皱眉沉思,并且迟迟不发一言,心中也越发开始失望起来。

    杨广甚至都觉得自己有些强人危难了,毕竟这都已是近乎无解的困龙之局了,又岂是凡人的智慧能够破解的了的?

    杨广现在总算能理解当初张角被困死在洛阳时的那种无力感了。

    上一次困龙之局出现还是在黄巾起义之时。

    赢昊之师鬼谷子,以全天下为棋盘,整个雍州为饵,千万军民为棋子,最终将大贤良师张角困死在了洛阳,彻底打断了黄巾的崛起之势。

    张角差一点点就推翻的大汉,鬼谷子以困龙之局来对付他无可厚非,但他杨广不过是一西凉诸侯,跟张角相比,最多也只能算是条蛟龙。

    对付蛟龙却用斩真龙的困龙之局?杨广自己都觉得李靖太看的起自己了,他真的不配啊。

    杨广自嘲归自嘲,但让他投降却是不可能,原因无他,他和大秦有杀父之仇,绝不可能投降,况且以他的野心也不可能会向任何人臣服。

    散会后,杨广又将自己关了起来,绞尽脑汁的思索如何破局,但却越想越气。

    嬴昊不但谋害了自己的父亲,现在更是要灭自己的大隋,简直欺人太甚。

    强大的怨恨和不甘竟使得杨广的技能'家恨'进阶了。

    【叮咚,杨广技能'家恨'进阶为'国仇'。

    国仇:由'家恨'进阶而来,以一年的寿命为代价,五维全属性各长一点;】

    “家恨'的发动条件是以两年的寿命,并且永久降低1点魅力和1点武力为代价,才能换取统帅和政治属性永久+1。

    反观'国仇',只需以一年的寿命为代价,就能换来五维全属性各长一点,不但效果更强,而且副作用也要小很多;

    国仇和家恨,虽然都是仇恨,但却是截然不同两种胸怀,所以之间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

    【叮咚,杨广技能'国仇'发动,寿命削减一年,五维属性永久+1;

    当前杨广:统帅100(+10),武力79(-6),智力94(+4),政治100(+10),魅力98(+3)】

    杨广之前因误会,以为父亲杨坚的死是李世民害的,再加上又被李世民给驱逐出了关中,种种刺激之下,他对李世民可谓是恨之入骨,总共发动的8次'家恨'也全都是针对李世民。

    也就说说,杨广已经削减了16年的寿命

    如今杨广又发动了一次'国仇',目标自然是嬴昊,累积起来已经折去了17年的寿命。

    正史中的杨广活到了49岁而已,而如今已经三十多岁的他,又被削减了17年寿命,以此来算他或许已经没有几年可活了。

    【叮咚,杨广技能'国仇'发动,寿命削减一年,五维属性永久+1;

    当前杨广:统帅100(+10),武力80(-5),智力95(+5),政治100(+10),魅力99(+4)】

    在亡国威胁,以及杀父之仇的刺激下,杨广竟连续发动了两次'国仇',不过这次只提升了武力智力和魅力三项,统帅和政治两项属性并未得到提升。

    显然'国仇'也是有极限了,将个人的属性提升到黄金级别之后,哪怕是减寿也不能再加了,唯有靠自身或是极大的功绩才能继续提升。

    之前的杨广对于破局没有任何的办法,但当他的政治属性破百,智力属性也达到了95点之后,一个疯狂而又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脑海中,而这个办法则就是破釜沉舟。

    杨广之前一直欠缺魄力,而如面临困龙之局,这九死一生的局面,他决定彻底豁出去拼上一把,才能无愧自己的隋王之名。

    次日,杨广召集高颎、杨素、成公英、班固、祖珽、李德林等智囊,商议他破釜沉舟的计划的可行性。

    众人在见到杨广之后全都愣住了,只是一夜不见而已,杨广竟然已经头发半白,天知道这一夜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心理历程?

    杨广的头发虽白了一半,但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双眼中满是坚定之色,随即向众人说出了自己思索了一夜才想出了破局之色。

    可是当众人听了之后,成公英、班固、李德林三人立马站出,明确表示反对。

    高颎、杨素、祖珽三人虽没直接反对,但脸上也满是震惊和纠结之色,显然是也被杨广的计划给吓到了。

    杨广究竟提出了什么破局之策,竟让麾下众谋士的反应这么大?

    杨广所想的破局之策,就是决定颁布解羌令。

    杨广认为想要破解大兴的困龙之局,就必须打破秦军对海州和西凉的封锁,只要有一路援军抵达大兴的话,那大兴的困龙之局自然也就接了。

    可秦军在西宁和显美的兵力都不算少,虽不知具体数量,但起码也有十万左右。

    哪怕是有着十万援军的海州那边,在论钦陵率吐蕃军抵达后,也无法在短期内驱逐蒙恬,支援大兴。

    再加上隋国现在已经倾尽所有,既无兵可调,也无力可借。

    杨广思索了一夜,发现只有羌族那边还能得到助力,所以才决定颁布解羌令,利用羌人来消耗秦军。

    何为解羌令?顾名思义,自然是解除对羌族的种种限制。

    羌族被隋唐二国所灭后,由于羌人实在是野性难驯,所以无论是唐国,还是隋国,都对羌人制定了极为严苛的禁令,以此来管控羌人,比如:

    羌人不能娶汉女,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从商、不得离开村落周边十里;

    一人造反全家连坐;

    以及未经允许不得参军等等禁令。

    这些禁令都很苛刻,甚至带有侮辱性,但更多的还是为了管控羌人。

    隋***中是有羌人的,而且数量还不在少数,足足七八万人之多,都是灭羌过程中所收编的战俘。

    但为了管控羌人,杨广还是制定了羌人未经允许不得参军的禁令,就是为了防止羌人士兵在隋军中的占比过重,从而在内部动摇隋国的统治。

    可哪怕这么严苛的禁令,羌人反叛也从没停止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反叛的羌人确实也越来越少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些禁令是有用的,羌人在习惯了之后,也逐渐在接受隋国的统治。

    现在的羌人就好似一匹野性难驯的野马,经历唐隋两代驯马师数年的调教,如今也总算快要被隋国给驯服了。

    可要是在这个时候推出解羌令,解开对羌人的禁令管制的话,就等于是给这匹快要被驯服的野马解开缰绳。

    心似平原奔马,易放难收。

    缰绳一旦解开,再想重新套上,那可就难了。

    所以,解羌令一旦推出的话,隋国对海州多年的治理将一朝回到解放前,海州也将不为汉人所有,羌人将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这才是成公英、班固、李德林三人反对的主要原因。

    在杨广看来,羌族是他灭的,他有权力决定怎么处置。

    但在成公英、班固等人看来,灭羌并不是杨广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功劳,而是先有汉羌百年战争,后有凉州三明、董卓、杨坚、李渊等人的作战,这才能让李世民和杨广彻底灭掉了羌族。

    羌族祸害了西北百余年的,无数先人抛头颅洒热血,就连大汉帝国都被拖垮了,这才让你杨广解决掉了这个威胁。

    可现在杨广却要让羌人再度复起,岂不让先人们都白白牺牲了?

    身为凉州本土人的成公英、班固、李德林又岂能答应?

    成公英等人的反对,并不能动摇杨广的决心,因为在他看来,海州和羌人就像快要熟,却还没熟透的桃子。

    杨广现在连自身都难保,已经没时间等桃子成熟了,而大秦则是来摘桃子的。

    未熟的桃子虽涩,但也能解渴,可他要是还不吃下去的话,那么就只会便宜了大秦。

    杨广宁愿砍了这桃树,都不愿意便宜赢昊,所以哪怕明知解羌令的隐患,也依旧决定要孤注一掷。

    “诸位都不必在劝,解羌令一出,我军将立马多数六七万羌人大军,定能打破清军对大兴的封锁。

    至于解羌令颁布之后会如何,那也要等打退了秦军再说,不打退秦军我大隋就没有以后了。”

    杨广此言,也是高颎杨素等人的看法,毕竟在他们心中羌人就算有威胁,又哪有秦军的威胁大,一切当以先打退秦军为主。

第2716章:班固舍命以死谏,禁令解羌人疯狂

    见杨广如此决绝,成公英、班固等人都急了。

    班固苦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啊,如今形势虽危机,但我军内部却是团结的。

    只要我大隋上下万众一心,就必定能够打退大秦。”

    班固这话到是并没有说错,秦军虽然势大,可隋国内部依旧极为团结,原因无他,凉州百姓以前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凉州先有百年汉羌大战,后又凉州诸侯混战,直到杨广统一凉州,并推行土地改制之后,凉州百姓的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

    除了土改之外,杨广还大力治理水患,开挖水渠,恢复凉州的农业生产。

    他还是第一个提出科举的君王,打破了世家豪强对仕途的垄断,让平民百姓有了晋升之阶。

    对于凉州百姓来说,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杨广带给他们的,所以底层百姓自然都拥护爱戴他了。

    跟名声毁誉参半的曹操截然不同,杨广的名声不只是在凉州,哪怕是在全天下也很好,隋国内部上下也都是真心在拥护他。

    这也是哪怕秦军四路出击,并且形成困龙之局后,隋国内部也依旧团结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可在这个时代的隋王杨广,却是个备受民众拥护爱戴的明君,很难让人相信这竟会是同一个人。

    班固话音刚落,成公英就迫不及待的劝道:“主公,咱们大隋最大的优势,不是兵多将广,不是地域广阔,也不是民风彪悍,而是内团结万众一心、

    可解羌令一出的话,我国内部必定动荡,到时人心浮动,兵无战心,都不需要秦军来犯,我军恐将不战自溃啊。求主公慎重。”

    说完,成公英就跪下了下去。

    “求主公慎重。”

    班固和李德林也跟着跪下,希望杨广可以收回成命,但此举却反而激怒了杨广。

    “放肆。”

    杨广如同一头愤怒的狮子,怒视三人道:“羌族早已被打断脊梁,本王解除其禁令,羌人必定感恩戴德,又岂敢反我?尔等刚刚所言实乃危言耸听。”

    如今的杨广政治100,智力95,又岂能不知羌令后的风险?

    但正是因为知道解羌令是自断臂膀,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法子,甚至自损一千后都不一定能杀敌八百,这才是最让杨广难以接受的。

    因为面临李靖的困龙之局,隋国除了这种饮鸩止渴的邪招之外,竟没有其他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底牌了。

    直接死亡并不可怕,慢慢等死才最折磨人。

    杨广又是个输不起的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所以哪怕他心里门清,却依旧选择了自我安慰,只往好的一面去想,而故意的去忽略其中的风险。

    “主公,羌族乃蛮夷,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又岂会因解禁而感恩?”

    班固仰起头,严肃道:“主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隋之争,乃是汉人内斗,就算我大隋输了,丢了凉州和海州,也只是时运不济,并没什么可丢人的。

    可若是因解除禁令,使得我汉人耗费百年,好不容易才灭掉的羌人复起,那我大隋将是汉人的罪人啊,求主公慎重。”

    从班固的话中不难看出,在很多士大夫的心中,其实已经渐渐在接受,大秦将要一统天下乃大势所趋的事实,所以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开始转变为整个汉民族。

    在班固、成公英这些反对派心中,隋国可以灭,但解羌令不能出,因为这会损害整个汉民族的利益,真实施的话那他们就是所有汉人的罪人。

    但在杨广、杨素、高颎等人心中,却将隋国的利益,凌驾于整个汉民族之上。

    汉人怎么样,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但是隋国绝对不能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本就生气的杨广,在听到班固以民族大义,对自己道德绑架之时,心中自然是更加的愤怒。

    高颎见班固这么刚,心中暗道不秒,刚准备连忙班固闭嘴,却暴怒的杨广给抢先了。

    “好,好啊,班固你终于说出心里话了呀。”

    杨广强忍着心中的怒意,大声道:“大隋就算输了这一战也不丢人?你当然不丢人了。

    大隋亡了的话,你把这身官服一脱,换上大秦的官服,就是大秦官员了,照样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本王呢?你要本王束手就擒,向杀父仇人乞降,一辈子活在屈辱当中吗?”

    班固被杨广的怒吼给吓的脸色都有些发白,连忙一脸惶恐的辩解:“主公息怒,班固绝无降秦之心……”

    班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广直接打断。

    “绝无降秦之心?你班固在大秦可有个当汉中太守的弟弟,你敢说没有?”

    听到杨广此言,班固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道:“没有,班固绝无降秦之心,所进之言皆是为了主公,为了我大隋啊。”

    杨广听到此言却冷笑起来:“好个为我大隋,为我大隋你能说出输了也不丢人这种话?我看你早就想卖主求荣以自己的换取富贵了。”

    杨广此言一出,不只是班固,就连成公英和李德林也脸色大变,但碍于形势,又不能帮班固说话,只能将腰弯的更低。

    班固此时的脸色已经是惨白一片,杨广不止质疑他的立场,竟然都质疑起他的忠诚了,这对向来恪尽职守、忠心耿耿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侮辱。

    “班固绝非卖主求荣之徒,主公若是不信,班固愿一死以证清白。”

    班固此言一出,不只是高颎、杨素等人,就是杨广也不禁为之色变。

    他自然知道班固对他的忠心,这些年班固的汉中太守弟弟班超,不止一次写信劝过班固,但班固为了避嫌都连看都没看就直接上交给他了。

    班固的忠心毋庸置疑,但现在班固以死明志之言,反而让杨广有些下不来台了。

    就在杨广有些犹豫不决之时,班固却又道:“主公,班固可以死,但禁令不能解除啊,否则我等都将成为汉人的罪人。”

    此言一出,杨广眼中寒光一闪,心中已经起了杀心,但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哼,冥顽不灵,解羌令必须实施,孤意已决,你要是时想死,就找个地方自己死去,别在这里惺惺作态。”

    说完后,杨广看也不看班固,直接拂袖离去,独留班固摊跪在原地,眼中尽是失望和死寂。

    成公英和李德林看着杨广的背影,心中也对杨广为了存国,而不管民族大义的表现越来越失望。

    高颎和杨素见此,当即上前安慰起三人来,杨广搞出的烂摊子终究还得他们来收。

    “班大人,主公刚刚只是气话而已,你可千万别当真的。”高颎安慰道。

    班固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抹希冀,抬起头看着高颎,说道:“丞相大人,你肯定也觉得解羌令不能推出吧?你快去劝劝主公吧,一旦解羌令实施,我等都将成为罪人啊。”

    高颎的脸色顿时一僵,沉默了一番后,开口道:“班大人,你要理解主公的苦衷,现在我大隋想要自保,除了从羌人那里借力之外,已无他法了。”

    班固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高颎,不敢相信那个勤政爱民的高丞相,竟然会支持杨广推出解羌令。

    忽然间,班固突然就想明白了,平民出生的他,和高颎从来就不是一种人。

    高颎和杨素这种世家出生的士大夫,从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而不会去考虑什么民族大义。

    至于杨广,同为世家出生的他,本质上和高颎杨素其实是一种人,在他的心中隋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会在凉州实施了这么多的仁政,也只是因为这么做对他有好处,有利于他的霸业,所以他才会这么干,而不是他真的有多么的在乎平民百姓。

    虽说君子论迹不论心,不要看人家心里怎么想,而要看人家具体怎么做的。

    班固也正是看到杨广的做法,才决定誓死效忠于杨广,可真当杨广暴露自私的本性后,他只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班固一脸的绝望的自语道。

    由于声音太小,高颎并没有听全,于是问道道:“你刚刚说什么?”

    而回应他的却是一声怒吼。

    “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班固怒吼道。

    这次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脸色也都不禁为之一变,而高颎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班大人,慎言啊。”

    高颎知道班固的为人和能力,不希望班固走上一条死路,所以才会这么说,他想把班固从死路上拉回来。

    但班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被杨广伤透了心,已经心存死志。

    班固一脸自嘲的笑了笑,跌跌撞撞的走回了自己家,而他刚刚在大殿内所说的话,也很快就被呈交到了杨广那里。

    杨广得知自然是大怒不已,心中更是生出了杀心,他知道班固恐怕是已经对他失望了,不然不可能当众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但考虑到班固的功劳,以及在寒门士大夫之中的威望,杨广还是按捺住了杀心,转而准备将其缉拿下狱。

    派去缉拿班固的人很快就返回,但却并没有抓到班固,只带回了班固的尸体。

    “主公,大事不好了,班大人他自尽了,这是班大人死前所写的遗书。”

    “什么?”

    杨广一愣,连忙接过遗书,看了完后,却被气的浑身发抖,直接将遗书给撕得的粉碎。

    杨广怎么也没想到班固会如此刚烈,只因他一句气话就心生死志,并以死劝他不要实施解羌令,而遗书上也全是劝他回头,不要一错再错的死谏之言。

    看完班固的遗书后,杨广心中又感动又愤怒,感动班固确实到死都在为他考虑,愤怒的则是班固这一死也让他彻底下不来台了。

    杨广怀着复杂的心情,沉思了一会后,下令道:“传令下去,班固因通秦而畏罪自杀,本王宽仁,不因罪而获其家小,并准其家人为其收尸下葬。”

    “诺。”

    杨广看着地上班固遗书的碎片,自语道:“谁也不能阻止解羌令,谁也不能灭我大隋。”

    当天晚上,数只信鸽从大兴飞往海州,由于是深夜,秦军的猎鹰无法拦截信鸽,所以秦军并不知道解羌令方面的消息。

    至于海州的杨新密、杨雄等人,在收到杨广的传讯后,心中虽也震惊万分,但他们都是隋国王族,自然是以杨家的利益为先,所以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公布了解羌令。

    一夜之间,解羌令传遍海州七郡。

    海州七郡的羌人得知禁令解除的消息后,都已经不能喜悦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全族欢腾,甚至是疯狂。

第2717章:阿保机临终遗计,辽太宗卧薪尝胆

    百年汉羌战争,汉人和羌人百姓都过得苦不堪言。

    汉人过得苦,羌人过得也同样苦,甚至还要更苦。

    只不过羌人未经开化,底层平民原本就没享受过几天好日子,习惯了战乱和颠沛流离,抗苦日子的能力自然比汉人强。

    直到耶律阿保机一统羌族,结束了羌族内乱之后,羌人才过上了几天好日子。

    但为因阿保机的野心,不自量力的挑衅汉人诸侯,使得羌人又陷入战乱当中,直至最终亡国灭族。

    其实对于羌人来说,亡国灭族之后所过的日子,比之前还要好过一些,毕竟不打仗了嘛,绝大多数羌人都能过上和平安定的日子,自然比从前动不动就打仗要好。

    羌人也不是傻子,隋国要是能平等对待他们,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话,那他们自然也不会反隋国,但关键是隋国不能啊。

    隋国根本没有给羌人和汉人平等的地位,哪怕是在纸面上意思一下都没有,对羌人的管制禁令更是非常多,而且很多都带有侮辱性质。

    羌人本就未经开化,多的是桀骜不驯的人,又岂能受得了这个?于是大量的羌人走上反叛之路

    但后来羌人们发现,反叛是条死路,根本就走不通,渐渐的也就死心了,开始逐渐服从隋国的统治,毕竟屈辱的活着总比没命强啊。

    可就在这时,隋国却突然宣布,取消对羌人的所有禁令,明确宣布羌人在法理上有着和汉人一样的政治地位。

    今后羌人也可以像汉人那样,土地归自己所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并且还可以读书,参加科举、参军等等。

    这对于备受压迫和歧视的羌人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福音,又如何能够不喜呢?

    因为解羌令的推出,大量羌人狂喜到彻夜无语,连夜焚香祷告,为隋王杨广祈福,以赞颂其对羌族的恩德。

    隋国治理海州多年,却依旧未能让羌人心服,可在推出解羌令之后,仅仅一夜之间,杨广就尽收羌人之心。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解羌令若是真这么好的话,班固成公英等人也不会竭力反对了。

    正是因为解羌令的隐患太大,成公英等有识之士才会反对,而班固更是不惜舍命死谏,却依旧未能让杨广回心转意。

    解羌令最大的隐患就是,所惠及的是所有的羌人,但并非所有的羌人,都在隋国的统治之下。

    海州直接归隋国统治的羌人,其实只有六七十万人而已,而在官府都管不到地方还有超过百万的羌人,由原先的羌族首领或是贵族自治。

    羌族最巅峰的时候,哪怕处于分裂状态,总人口也有这四百几十万之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为祸西疆这么久,甚至还拖垮了大汉。

    耶律阿保机统一后的羌族,也还有近三百多万的总人口,内部高度统一一致对外,根本就不是分裂的百越和山越能比的。

    按理来说,三百多万的总人口,再加上耶律阿保机这样的英杰在,就算打不过汉人,也不至于连自保都做不到吧。

    杨广和李世民之所以能那么容易就灭掉羌族,采用了和满清灭明一样的策略:以羌灭羌。

    隋唐两国靠着分化瓦解羌族内部,主动让出去了大量的利益,从而得到了羌人精英阶层的支持,进而逐渐孤立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也不是一般人,在经历两次大败之后,众叛亲离之下,他意识到羌族彻底无力回天了,于是就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羌族换取了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阿保机知道汉羌之间的血仇绝难化解,而羌族精英阶层又基本都和汉人有仇,于是下令其子耶律德光,以及一些踢铁杆心腹,在自己自刎之后,主动率众向隋国投降。

    这样羌族虽会被灭族,但大部分的羌人却能够活下来,并在精英们的带领下保存火种,卧薪尝胆,以图将来。

    李世民和杨广虽灭了羌族,却并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将整个海州都逐步攻陷,而是在耶律阿保机兵败自杀之后,靠着收降羌人而占领的羌地。

    这种做法自然是在走捷径,而走捷径的结果就是,前期虽走的顺利,可后面的路必然会更难走。

    这也是后来无论是唐国,还是隋国,始终无法彻底消化羌人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对羌人的统治基础,从始至终就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那些羌人中的贵族精英阶层。

    同理,杨广这次所推出的解羌令,虽会惠及底层羌人百姓,但由于更多的羌人归贵族统治,所以最大的好处自然被贵族所占,普通百姓分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所以,底层羌人百姓再怎么对杨广感恩戴德,也不会增强隋国在海州的统治基础,因为羌族更多的统治权在贵族的手中。

    耶律阿保机希望投降的羌人精英阶层,就像汉人世家大族依附在大汉身上吸血那样,同样依附隋国吸血,伴随着隋国一同成长,直至彻底尾大不掉,最终再次复兴。

    之后汉羌之间的发展,虽和阿保机预料的有些不太一样,但大致还是朝着他所想的在走。

    毕竟在隋国极为高强度的禁令下,羌人如同被套上缰绳的野马,就算再怎么有野性,也依旧难逃被驯服的命运。

    可就在羌族这匹野马快要驯服之时,大秦伐隋却给羌人带来了一线生机。

    本来隋国在坚持个数年的时间,羌人彻底扛不下去了了,可能就会自己屈服了。

    但大秦伐隋,隋国内忧外患之下彻底扛不住,也没有时间跟羌人耗下去了,不得不推出解羌令以续命。

    解羌令一出,代表着隋国的屈服,羌人也将彻底尾大不掉,很快就会取代隋国,重新夺回海州的控制权。

    海州,玉树郡治所,玉树县。

    玉树太守,也就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收到解羌令的消息后,连忙秘密召集几个兄弟,以及父亲生前心腹,商议该如何应对。

    不得不说,杨广为了拉拢和安抚羌人,还是下了不小的本钱的,不但让耶律德光当玉树太守,而且还把妹妹兰陵公主嫁给了耶律德光,但他的一片苦心注定没有任何作用。

    无论是为报杀父之仇,还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耶律德光都不可能真正臣服于杨广。

    如今羌人之间大致分为四派,分别是:直接归属隋国统治的汉化派,背叛了耶律阿保机的羌女干派,听从阿保机之命而投降的蛰伏派,以及逃出羌地并投靠元蒙的出逃派。

    这四大派系之中,自然是汉化派的势力最强,毕竟汉化派有着六七十万人口,这是另外三大派系都比不了的。

    汉化派在羌人中虽最为势大,但为因隋国的各项禁令,内部也是最不团结的一派,代表人物有:贺娄子干、贺娄诠、韩延徽、康默记等人。

    羌女干派和蛰伏派,在人数方面虽然都不如汉化派,但差距也并不算太大,而且这两派的内部也最为团结,以抵抗隋国对羌人的迅速同化

    羌女干派和蛰伏派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富贵,原本是死敌的两派不得不放下仇恨,暂时握手言和,以抵抗隋国对羌人的同化

    羌女干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以: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四人为主,而这四人都是'诸弟之乱'的参与者,在原史上也同样背叛了阿保机。

    不同的是,原史中的'诸弟之乱'失败了,可在这一世他们却成功了。

    阿保机最为信任的四个兄弟,并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背刺了阿保机这个兄长,成了压垮羌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蛰伏派的代表人物,则是以辽太宗耶律德光为首的原阿保机一系的人。

    其中包括:耶律倍、耶律李胡、耶律牙里果等阿保机的儿子。

    以及耶律苏、耶律斜涅赤、耶律仁先、耶律屋质、韩知古、萧敌鲁、萧阿古知、萧思温等阿保机的心腹。

    不算总人口的,蛰伏派才是四大派系中最强的,毕竟蛰伏派中有着羌人第二的人口,以及最多的人才精英。

    至于出逃派,虽在四大派系中的人数最少,但却是羌人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包括:第一智者耶律楚才、第一猛将耶律释鲁、以及双璧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

    在耶律阿保机的有意安排下,耶律楚才等人在逃出羌地时,还将羌军的两大精锐皮室军和铁林军都给带走了。

    因为耶律阿保机深知,若是这两支精锐军,不让耶律楚材不带走的话,就肯定会便宜了杨广和李世民,那羌人想要复国的难度也会更大。

    不得不说,阿保机这位辽太祖,虽未能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但仅凭临终前这一手破而后立,就足矣证明他的失败,更多的还是时运不济,而非是自己能力不行。

    “人都到齐了吗?”耶律德光问道。

    最受耶律德光看中,甚至还被其立为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阿保机第三子,耶律李胡,听到二哥所言后连忙站出答道:

    “除了五叔、舅舅,以及大哥等数人,因离得较远,无法在短期内抵达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到了。”

    耶律德光点了点头,五叔耶律苏和舅舅萧敌鲁都支持自己,他们到不了或是真的因为离得远,但他的大哥耶律倍可就未必了。

    一想到羌人都快要被汉人彻底同化了,自己的亲大哥却还在和自己争权夺利,而父亲也是因为四个兄弟背叛才会落败,耶律德光心中就感到一股深深的悲哀。

    “不等了,咱们先讨论吧。”

    耶律德光话音刚落,大舅萧敌鲁,就带着萧阿古知,以及儿子萧思温,大步走了进来。

    耶律德光也大舅来了,当即亲自前去迎接,毕竟和历史上的辽国一样,萧在羌人中同样是仅次于耶律的第二大姓。

    萧敌鲁虽姓萧,但却并不是汉人,而他姓氏的由来,其实是阿保机在建立政权后,觉得汉高祖刘邦的功绩丞相萧何功不可没,于是便将其母亲和祖母打的家族,拨里氏和乙室氏全部赐予萧姓。

    所以辽国的萧氏其实是拨里氏和乙室氏。

    “诸位,父王让吾隐忍以待复国之机,这些年来吾卧薪尝胆,无一日不盼望着复国,而如今这个时机吾终于等到了。”

    言罢,耶律德光抛出写有解羌令的文书,强忍着心中的激动道:“这解羌令就是我羌人日思夜梦所盼所等来的复国良机。”

第2718章:佐命二十一功臣,耶律德光的憋屈

    耶律阿保机这等英雄人物,为何会选择自杀这等憋屈的死法,而不是英勇的战死沙场呢?

    除了看不到任何希望之外,阿保机自杀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他不能死在汉人手中。

    汉人灭亡羌族,羌人死伤过百万,双族之间的仇恨滔天。

    阿保机虽也希望汉羌之仇永远也不要化解,但更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而他一旦死在了汉人之手的话,这将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若是结下杀父之仇的话,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杨广,都不可能让耶律德光再活下去,而羌人中除了阿保机之外,也只有他的次子耶律德光,有再次统合整个羌族的能力。

    所以,无论种族,还是为了儿子,阿保机都不能死在汉人手里,他就只有自杀这一条路可走了。

    耶律德光也知道父亲的自刎,其实就是在为他争取活路,所以哪怕他心中再怎么悲愤与不甘,也依旧选择了听从父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耶律德光隐忍了这么多年,如今机会终于出现了,解羌令一出,羌人头上诸多禁令尽数解除,羌人可轻松夺回海州的控制权,这么好的复国机会他自然不可能放过。

    不只是耶律德光,耶律斜涅赤、耶律仁先、萧敌鲁等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觉得这是个复国的良机,纷纷表示愿意支持耶律德光复国。

    耶律德光见众人都支持自己,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父亲死后羌族内部虽分裂,但最大的那股势力却已经站在自己这边。

    “既然如此,那就......”

    “等等。”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耶律德光,可耶律德光不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还面露出惊喜之色,并且亲自前去迎接,因为来者正是他的五叔,耶律苏。

    耶律阿保机共有五个弟弟,可四个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却都背叛了他,反而是年纪最小的异母弟弟耶律苏,不但没有背叛,反而还多次为阿保机出生入死,足可见两兄弟之间的感情之深。

    耶律家以武传家,家中子弟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之士,只有耶律苏最为另类,实力不行也就算了,性格还非常的绵柔,这也是使得他在耶律家格格不入,经常遭到其他兄弟们的欺辱和霸凌。

    整个耶律家上下,只有阿保机不嫌弃耶律苏弱不禁风,并且每当耶律苏受到欺负时,他都会给自己这个五弟撑腰,所以耶律苏对大哥阿保机的感情是最深的。

    阿保机也同样最喜欢这个表面弱不禁风,但实际上却有着大智慧的五弟,所以封其为辽国丞相,居佐命二十一功臣之一,其地位仅次于佐命二十一功臣之首的耶律曷鲁。

    佐命二十一功臣,乃是阿保机称帝建国之后,嘉奖了功劳最大的二十一人,亦称佐命功臣。

    可惜的是佐命功臣虽有二十一人,但《辽史》中只为其中八人著书立传,所以能明确身份的佐命功臣也只有八人。

    而这八人分别是:耶律曷鲁、耶律苏、韩延徽、康默记、萧敌鲁、萧阿古知、耶律斜涅赤、耶律老古。

    辽国开国武将第一,是助阿保机平定诸弟治乱,掌控契丹政权,以及在统一草原、登基称帝过程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族兄弟耶律曷鲁,而他也是辽国佐命二十一功臣的榜首。

    至于开国文臣第一则是契丹王朝四朝元老、汉臣封公侯第一人、担任南府丞相第一人的韩延徽,其次才是耶律苏。

    耶律苏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辽国的文臣第二,因其宗室的身份,所以地位在韩延徽之上,仅次于耶律曷鲁。

    耶律苏身负亡兄托孤重任,而如今羌族即将发生大变,自己的侄子压抑太久了,眼看着就要安耐不住了,他又岂能不亲自前来呢。

    “在下来迟了,还请主公赎罪。”

    耶律苏躬身一礼,而这一声主公,也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耶律德光听到此言,心中自然是惊喜不已,五叔和舅舅都支持自己,他那个傻大哥还拿什么跟自己争?

    “五叔,侄儿就知道,无论多远你都一定会赶过来。”

    言罢,耶律德光牵着耶律苏的手,就大步走入会议室当中,而在场所有人也都起立相迎,足可见耶律苏在羌人中的地位之高。

    耶律苏和众人打过招呼后坐下,而后一脸严肃的看着耶律德光,问道:“主公,解羌令一出,我羌人的禁锢尽解,主公可是想要反隋,重新夺回海州?”

    “没错,此乃上天赐于我羌人的复国良机,天予不取,必反受其咎。”

    耶律德光一脸的理所应当,哪怕杨广将妹妹嫁给他,并且还让他当玉树太守,他对隋国也依旧没有丝毫归属感,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和复国。

    “五叔,侄儿已经计划好了......”

    说着,耶律德光就将自己的计划,毫无保留的当众说了出来

    简单的来说就是:统合蛰伏派,联合羌女干派,离间汉化派,召回出逃派。

    统合蛰伏派最为简单,毕竟耶律苏和萧敌鲁都已经明确表示站队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的大哥耶律倍,除了臣服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有了这三人的支持基本上就搞定了全体蛰伏派。

    联合羌女干派的难度也不算太大,毕竟隋国在彻底占领羌地后并没有遵守承诺,对羌女干派的打压也同样毫不手软,这也使得羌女干派内部有着大量的人对隋国不满,所以应该并不难拉拢。

    离间汉化派的难度最大,毕竟汉化派的人已经被汉人统治了这么多年,再加上解羌令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但底层的羌人拥护隋国,不代表羌人官员也拥护。

    掌权的羌人官员和平民的利益诉求完全不同,再加上现在隋国风雨飘摇,汉化派官员们未必就愿意给隋国陪葬。

    至于召回出逃派,老实说,耶律德光并没有多少把握。

    虽说当初是在阿保机的有意安排下,耶律楚才、耶律释鲁、耶律葛鲁等人,才能带着羌人的两大精锐军,皮室军和铁林军逃出羌地,但毕竟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出逃派的众精英也在元蒙站稳了脚跟。

    这个时候让他们放弃一切,回归前路未定的羌族?连耶律德光自己都觉得有些过分。

    耶律德光虽也没有多少把握,能把出逃派给召回来,但终归还是要试上一试,毕竟出逃派的势力并不弱,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大主力。

    听完侄子的计划后,耶律苏心中也是欣慰不已,他的大哥并没有选错继承人,以前那个满脑子打打杀杀打的小子,如今也成长成了智勇双全的合格君主了。

    “主公,复国的计划很好,但却有一点错了,那就是不该反隋。”

    耶律苏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耶律德光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不敢相信自己五叔竟会不支持自己反隋,于是急忙道:“五叔,不反隋咱们如何复国啊?”

    耶律苏并没有与其争论,而是反问道:“主公可知杨广为何推出解羌令?”

    “汉羌之间纠缠多年,杨广支撑不下去了,故才推出解羌令,以安抚我羌人。”

    听到耶律德光这么说,耶律苏心中道了声果然,他就知道侄子不知道内幕,于是摇头道:“非也。”

    耶律德光不由一愣,心中隐隐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问道:“那是为何?”

    “因为四路秦军伐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打的隋国快要亡国了,杨广迫不得已才推出的解羌令。”

    言罢,耶律苏将秦军出兵四路伐隋,其中两路靠着奇袭敲开隋国门户并直捣大兴,而另外两路截断海州和西凉的消息,全都逐一告诉了在场众人。

    耶律德光等人听完后全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隋国这座横压在羌人头顶的大山,仅仅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就被秦军打的近乎亡国,这也太离谱了吧。

    秦军这次的伐隋行动本就突然,从开始到现在都还不到半个月,而隋国内部也一直在***,再加上海州又极为闭塞,消息传播非常缓慢,所有耶律德光等羌人高层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若不是杨行密召集海州驻军,欲驰援大兴,耶律德光甚至都不知道秦隋开战的消息,但他也只以为这只是场小战争罢了,毕竟秦国都已经和魏宋明三国开战了,又能分出多少兵力来伐隋呢?

    可让耶律德光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小规模战争,而是一场国战,而且隋国都已经快要不行了。

    想到这时,耶律德光总算是明白他那个满肚子坏水的大舅哥杨广,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解除对羌人的禁令了。

    杨广这是想拉羌人下水,好让羌人来当炮灰,为隋国分担压力的呀。

    “杨广,你可真卑鄙啊。”

    耶律德光气的对杨广破口大骂起来,他还以为杨广真走昏招了呢,却没想到是在给自己挖坑,死都要拉个垫背。

    这一刻耶律德光总算是明白,五叔耶律苏为何反对自己反隋了。

    如果说隋国是豺狼的话,那大秦就是猛虎。

    大秦在亡国灭族方面的经验,可比隋国要丰富的多,海、并、幽三州的异族,以及赢州的倭人,都是被大秦所灭。

    大秦在对待异族方面,从来都是侵占其国土,摧毁其文明,同化其百姓。

    所以,一旦隋国败了,让大秦占据海州的话,那大秦对羌人的压制,只会比隋国更狠。

    杨广也正是算准了这点,认定羌人在走出狼窝后,不可能还愿意入大秦的虎穴,所以才敢放心大胆的推行解羌令,并且丝毫不担心羌人反噬,就是因为联隋抗秦才是羌人唯一的出路。

    想通这些之后,耶律德光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他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杨广,可如今有大秦这个共同的敌人在前,他不但不能报仇雪恨,还要主动给仇人利用,去帮助自己的大仇人。

    一念至此,耶律德光简直憋屈的要死,甚至都有种想要拔剑砍人,以发泄一番的冲动。

    耶律苏看着气的发抖的侄子,也知道对方心中的憋屈,但还是叹息道:“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五叔,侄儿懂,等到打退秦军之后,再和杨广算总账也不迟,但在此之前还不能和杨广翻脸。”耶律德光捂着脸,却一脸痛苦的说道。

第2719章:出逃派分裂回归,忽必烈暗中插手

    在耶律苏的劝说下,耶律德光放弃了直接反隋,而后直接下令扩充兵力,召集羌人老兵以及轻壮入伍,短期内竟组建了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并且人数还在增长。

    以此同时,以贺娄子干、韩延徽为首的汉化派,以及以耶律剌葛、耶律迭剌为首的羌女干派,也都在大肆扩张势力。

    对此,隋国官府不但没有丝毫反应,反而还为其开绿灯,鼓励治下的羌人百姓,加入这些人的军队,为国效力。

    一时间,整个海州都在羌人势力,全都在名目张胆的进行扩军。

    羌人四大派系,除了出逃派之外,另外三派中,还是蛰伏派的实力最强。

    耶律德光能够迅速统合蛰伏派,并且仅仅在短短数日之内,就组建起了一支两三人的军队,并且人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羌女干派和汉化派都比不了的。

    可当军队组建起来之后,随之而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

    耶律德光在卧薪尝胆期间,虽也秘密打造个购买了不少武器装备,好为将来复国做准备,但也只是勉强够装备三万人而已,人数再多的话他也负担不起了。

    可由于大秦所带来的压力太大,所以耶律德光准备征召四万大军,而按照这个势头也很快就能召满,但多出来的一万大军的武器装备却还没着落呢。

    除武器装备之外,军饷也是个问题。

    羌人之前的军队是不发军饷的,只给士兵管饭,能抢到多少都算自己的。

    但如今羌人已经引入了汉人的制度,当兵拿军饷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自然不能再沿用之前的老制度了。

    再加上加入隋军的那六七万羌兵,所享受到的待遇可是很汉兵一样,耶律德光肯定也要给予同等的待遇。

    现在诸国所采用的都是大秦的货币制度,也就是一金币兑换五银币,一银币兑换三百铜币。

    诸国之中以大秦的军饷最高,秦军军饷是每月一两五钱银子,而中原诸国则都是一两二钱到一两五钱之间。

    隋国地处关西贫瘠之地,发不起这么高的军饷,每月只有一两银子。

    耶律德光若是都不能给予自己的士兵,每月一两银子的最低月响待遇的话,恐怕也不会得到羌人的拥护,就更别说什么复国大业了。

    也就是阿保机给死前所留的遗产还算丰厚,再加上耶律德光这些年各种搞钱,以及中饱私囊之下,倒也攒下了不少家资,否则还真养不起这么多军队。

    可一想到秦军月响一两五钱,却养了一百二十万以上的军队。

    也就是说,大秦每年光是军费支出,最少也要两千两百万两白银,而隋国一年的军费支出才两百五十二万两啊。

    一念至此,耶律德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身上连鸡皮疙瘩都起来。

    大汉尚未生乱之时,十三州一年的税收加起来,恐怕都没有两千万两这么多,而大秦都还没占领中原,只靠半壁江山就已经超过大汉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差距属实是有些太大呀。

    耶律德光并不是知道大秦的具体情报,所以他算的数据根本就不准,他以为大秦只有一百二十万军队,但实际上少算了三十五万,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的支出,大秦每年光是军费支出就达到了三千万两。

    若是再加上内政支出,以及各项工程的支出的话,大秦每年的总财政支出达到了五千万两,是大汉时期每年总收入的两倍还要多,也是其余九国每年财政总支出的一倍。

    大秦明明只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财政收入方面数倍于坐拥十三州的大汉,究其原因,还是文明的发展程度完全不同了。

    在大汉还未乱起来之前,高产粮、织布机、造纸术、炼钢术等,能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新技术可都没出现呢。

    而如今同样的一亩田,却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

    同样的一个女工,同样的时间内,却能支出更多的布匹来。

    文明发展不同,社会生产力完全不同。

    当然,大秦的税收之所以会这么高,除了科技推动社会总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对内部的治理挖掘等内部因素之外,开辟海贸到处找客户贩卖军械等各式商品、以及殖民赢州等外部因素,在大秦财政收入的占比也非常大。

    也正是因为这内外这两大收入来援,才能支撑大秦每年五千万两的庞大财政支出,并让大秦哪怕是在战争期间也就保持上升趋势,这是其他所有国家都远远比不了的。

    耶律德光努力不让自己去想大秦的事,因为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想多了反而容易让他丧失斗志。

    关于军队武器装备不足的问题,没几天就被耶律德光给解决了,他直接派兵接管了玉树郡,并打开隋国的库府,利用隋国的资源来为自己扩军。

    对此,隋国那边不但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还发来了册封诏书

    杨广封耶律德光为辽侯,封地就是已经彻底处于其控制下玉树郡,直接从法理上承认了有耶律德光的独立,丝毫不介意暴露自身的色厉内荏和虚弱。

    耶律德光之后,杨广还对其他羌人势力也进行了一番册封,只是地位都没有耶律德光高而已,并且主动增予其武器和粮草,以支持他们进行扩军。

    在隋国的刻意纵容和扶持之下,汉人花费百年才被艰难扑灭的羌人势力,竟在短时间内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以耶律德光为首的蛰伏派,组建了四万大军,汉化派三万两干,而羌女干派则有两万八千。

    羌人三大派系的总兵力加起来竟达到了十万人,而且其中近半的人还都是老兵,所以这支羌军的综合素质非常高,只要稍加训练就会发挥出不弱的战斗力,跟秦军自然是没法比,但也比西域联军要强得多。

    耶律德光并不是没想过继续扩军,但羌人的底蕴太薄了,单单他的四万大军,还是靠隋国的帮助建立的,再多的话根本就养不起。

    耶律德光眼睁睁的看着仓库里的物资和钱粮,每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减少,心中那叫一个心疼,也总算是明白秦军为什么这么能打了。

    那都是用白花花的银子砸来的呀,这要是军队战斗力还不强,都对不起花费出去的资源。

    就在耶律德光积极扩军、训练,准备联隋抗秦之时,却收到了一个大好消息。

    投靠元蒙的出逃派,在收到耶律德光的传讯后,立即召回会议商议是否回归。

    出逃派投靠元蒙之后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看看慕容家投降后的下场就知道了,几乎死的只剩个慕容恪才被真正接纳,所有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接纳这么多羌人呢。

    当然,以耶律释鲁为首的出逃派,虽投靠了元蒙,但也没有放弃兵权,同时拒绝主动融入元蒙,俨然只是一幅寻求庇佑的姿态,所以自然更得不到元蒙的接纳。

    就在元蒙对出逃派的容忍达到极致时,耶律楚材站了出来,趁着拖雷驾崩,元蒙内讧的间隙,带领羌人支持并帮助忽必烈坐稳了皇位,并成了忽必烈的心腹智囊,这才让出逃派避免了被元蒙彻底侵吞的命运。

    耶律楚材在出逃派中的威望虽高,能够在危急关头调动羌军,可他毕竟还太年轻了,属于小辈,出逃派真正领导核心,其实是耶律释鲁和耶律葛鲁这两个老辈。

    所以,在收到耶律德光的传讯后,以耶律释鲁、耶律休哥、耶律葛鲁、耶律斜轸为首的,因不被元蒙接纳而不满的出逃派,纷纷决定要回归故乡支持耶律德光复国。

    而以耶律楚材为首的已经被接纳的人,则决定继续留在元蒙,而给出了的理由也十分致命

    羌人复国之事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而有他们在元蒙的话,万一耶律德光失败的话,那些出逃的羌族起码也还有一个受庇护之地。

    耶律释鲁等老一辈羌人,对这个理由是在无法反驳,只能同意耶律楚材留在元蒙。

    当初羌族灭国后,逃出羌地的羌人出逃派,经韩遂的地盘逃入大漠,投奔元蒙后被安置在了西漠草原,临近河州和凉州,却远离元蒙的都城龙城。

    出逃派才逃出羌地时的人数并不多,总共也只有两万人而已,但却各个都是精锐,而且还包括羌人两大精锐,皮室军和铁林军。

    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羌人出逃派也在漠西草原扎根,靠着吞并一些小部落发展壮大,并成了漠西三大部族之首,如今拥有人口十五万,军队四万。

    也正是因为出逃派的实力并不弱,所以才能掺和进元蒙的内战当中,并支持耶律楚材一路跻身元蒙中枢。

    现在羌人出逃派又分裂成了两派:回归派和元化派。

    以耶律释鲁为首的回归派决定归回羌族,但漠西离海州之间还隔了个凉州,他们不可能把普通百姓也带回去。

    所以,在一番商量之后,耶律释鲁决定只带着三万大军回归,支持耶律德光复国。

    而以耶律楚材为首的元化派,则带领十万部众和一万大军,留在草原上继续效力元蒙。

    得知耶律释鲁将带三万大军回归时,耶律德光自然是大喜过望,连忙传讯耶律释鲁,让其尽快归来以免夜长梦多,毕竟元蒙要是知道了的话,已忽必烈一毛不拔的吝啬个性,肯定是不可能放耶律释鲁归来。

    耶律德光其实想多了,忽必烈不但不会不放人,反而还巴不得耶律释鲁回归。

    龙城。

    耶律楚材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告密行为,是对同族和族人的背叛,因为没有忽必烈的点头,耶律释鲁等人根本就不可能回得去,甚至还会连累部族中的十万家小,所以他不得不当这个告密者。

    看着背对自己,却一脸的从容淡定,丝毫没有因背叛而动怒的忽必烈,耶律楚材心中不由打骂耶律释鲁等人不识抬举。

    元帝陛下对于羌人已经够宽容的了,可是他们嘴上说着感恩戴德,可耶律德光一封书信就把他们的心给勾走了,简直不识好歹。

    耶律楚材虽也希望耶律德光能复国,但启用他,让他的才华得以施展的人却是忽必烈,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在他心中忽必烈才是那个值得他一生效忠的明君。

    “罢了,他们的心已经不在大元了,留的住他们的人,也留不住心。”

    忽必烈挥了挥手,淡淡道:“想走就让他们走吧。”

    耶律楚材听到这话,更是感动的几乎落泪,跪地道:“陛下心胸,亘古未见,臣拜服。”

    忽必烈听闻此言,摇头笑了起来,并没有再说话。

    他放耶律释鲁等人离去,自然不是真的不在乎背叛,而是想利用这些人来支援隋国,来给大秦灭隋制造麻烦拖。

第2720章:忽必烈设计除冒顿,隋羌吐蕃三家联军

    之前的元蒙内战,在大秦的出塞干涉下,元蒙损失惨重,却依旧没能解决掉冒顿这个大患,以至于就算大秦同对四国宣战,元蒙却只能修养恢复,什么都不敢做,也什么都做不了。

    忽必烈知道,大秦的这一战至关重要,一旦赢了的话,就再也没势力阻止的大秦完成一统

    忽必烈自然想要出手干预,可尚未恢复的元蒙,既无力,也不敢再进行干涉了。

    因为他也不知道表面上拼尽全力的大秦,暗道地里还有没有其他隐藏的力量,万一还有的话,那隋国的今日就是元蒙的明日。

    忽必烈并非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但奈何满清这个队友实在是拉胯,再加上元蒙也已经输不起了,所以他只能只能暗中给大秦使使绊子,以此拖延大秦的一统步伐。

    元蒙确实得罪不起大秦,但也没有得罪大秦啊,至于耶律释鲁,他是大元的叛徒,他跟大秦作对跟大元可没关系。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忽必烈才会故意放耶律释鲁,因为他回归后必然会站在大秦的敌对面。

    “耶律楚材,斩首冒顿的计划要赶快推行了。

    朕心中隐隐有种预感,隋国恐怕要大祸临头了,魏宋明三国也坚持不了太久。

    我大元必须要在大秦彻底占领中原之前,彻底解决冒顿,完成统一,然后向西发展,唯有如此才会有一线生机。”忽必烈一脸凝重的对耶律楚材说道。

    “是,臣定不负陛下期望,此番冒顿必死无疑,否则臣定自刎谢罪。”耶律楚材保证道。

    大秦在为统一而做着各项准备时,草原上的元蒙也没有闲着。

    之前忽必烈为了彻底统一元蒙,不惜无视大秦的警告,悍然讨伐冒顿,结果在大秦直接出兵干预下,被打的损失惨重。

    元蒙距离那场惨败,也才过去了一年多而已,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恢复。

    可就算如此,忽必烈依旧决定再次触碰大秦的底线,因为他知道这或许是元蒙最后的机会,要是错过这次的话,元蒙恐怕真的再也没有统一的机会了。

    如今大秦东西两线开战,东线八路大军对决魏宋明三国,西线四路大军单挑隋羌吐蕃,足足出动了超过一百一十多万大军。

    忽必烈虽不知道大秦隐藏了多少力量,却知道大秦一定还有所保留,因为他的那个便宜姨夫赢昊,从来都不是不留余地的人,也永远都会留一张底牌。

    可无论大秦还隐藏了多少力量,还未打出的底牌又是什么?可对于元蒙来说,这都是千载难逢的统一良机。

    大秦现在同时和魏宋明隋羌吐蕃开战,摊子铺的太大了,考虑的自然也更多,肯定要留一部分力量,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变数

    所以,就算大秦真的还有余力,也不可能将有限的余力,用在干预元蒙内政方面。

    这次机会对于元蒙来说,不但前载难逢的统一良机,也是最后的统一机会。

    一旦大秦彻底占领了中原,灭亡魏宋明,驱逐隋国的话,今后随时就都能插手元蒙内政,那元蒙就真的再也无法完成统一了。

    所以,哪怕明知触碰大秦底线的风险很大,忽必烈也还是决定要赌上一把。

    在对付大秦方面,忽必烈并没有把握,所以才不敢孤注一掷

    但在内部的统一方面,就算没有把握,他也要倾尽所有一次,因为这真的是最后的机会了。

    父皇拖雷既然将元国交给了他,那他就不能让元蒙一直自相残杀下去,最终在无休止的内斗中自取灭亡。

    所以,元蒙必须统一,为此忽必烈将不惜一切代价。

    “冒顿,这次不会有人再来帮你了,这次你必死。”

    忽必烈眼中满是杀意的自语起来,他已经给冒顿设下了必死之局,而执行者正是耶律楚材。

    只要这次能够顺利杀掉冒顿,就算还有军臣能够接替其位置,也无法在军事指挥方面代替冒顿,到时元蒙的大军定能轻易击垮冒顿的势力。

    忽必烈计划诛杀冒顿统一元蒙,耶律德光则召回出逃派复国,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野心而谋划之时,论钦陵终于带着十万吐蕃军从高原上下来了。

    西宁郡,西宁城。

    蒙恬靠着奇袭,攻占西宁城之后,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他所带的兵力太少,西宁城内部的形势又很复杂,汉羌两族百姓混居,蒙恬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会反戈一击

    万一杨行密孤注一掷,不惜伤亡前来攻城的话,蒙恬还真没有绝对的把握守住西宁。

    不过万幸的是,杨行密被蒙恬的威名,以及南路秦军的数量所震慑,在并不知道西宁城内虚实的情况下,就认为强攻打不通前往大兴的通道,于是干脆撤军,等吐蕃的援军抵达后,再来和秦军一战。

    杨行密和杨雄的主动撤军,给了蒙恬梳理西宁内的各方势力,并将西宁彻底打造成一个铁桶的机会。

    整合西宁城的最大难题,就是让城内的汉人和羌人不捣乱。

    汉人好解决,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秦隋之争只是汉人内战,无论最终谁胜谁负,他们都只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就行了。

    羌人就比较难搞了。

    杨行密撤军后的第二天,就有三位羌人家主,代表城内的十几个羌人家族,一起前来求见蒙恬,请求大秦给予羌人和汉人同等的地位。

    对于西宁城的羌人来说,在隋国统治下,和在秦国统治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反正都是被汉人统治嘛,不如趁着秦军还未彻底占领海州,主动找上门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只要蒙恬点头答应下来的话,那他就能得到全城羌人的支持,并且还会有上万羌人为秦军征战,而且羌人还会说服西宁周边的几城来投降。

    蒙恬虽攻占了西宁城,但并没有彻底占据西宁郡

    西宁郡共有十二个县,蒙恬的目的直接截断通往大兴的通道,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只需占据了其中三个县,所以其余九成还都隋国的手中。

    羌人开出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又是送人,又是送城池,蒙恬自然也想答应下来,但他却并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件事他根本做不了主。

    大秦军人不得干政,政客也不得插手军队,而对于异族的管理自有其规章制度

    蒙恬若是未经同意,就私自答应下来的话,那可就是逾越了,肯定是要受到重罚的,所以也就以这件事他做不主为由,婉拒了前来求见的羌人代表。

    蒙恬虽拒绝了,但也没把话说绝,反而还表示羌人若是愿意主动帮忙,大秦肯定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他也会以个人身份上书朝廷为羌人争取权益。

    羌人中受教育的人少,大多数都目光短浅,所以蒙恬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忽悠。

    蒙恬什么都不出,连个誓言都不肯发,一丁点保障都没有,就想让他们为大秦打生打死,这是赤裸裸的想要白嫖他们呀。

    羌人自然不干,蒙恬也不强求,毕竟他手中足足八万大军,有没有这些羌人其实都一样。

    可就在蒙恬积极布置防御,好为接下来迎战吐蕃军做准备时,却突然收到杨广在海州推行解羌令,并主动帮助羌人势力组建军队的消息。

    蒙恬并不是纯粹的武夫,他的政治属性有80点,自然知道对于隋国和羌人来说,推出解羌令一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隋国将短期内多出大量的羌人士兵。

    隋国本来在海州就有七万驻军,再加上吐蕃的十万援军也快到了,而单单这十七万隋吐联军,就已经让蒙恬如临大敌了,却没想到如今又要面对数量不详的羌军。

    蒙恬不敢有丝毫大意,连忙将海州这边的情况,通过飞鸽传书,紧急通知了大兴那边的李靖。

    李靖本来还在好奇,自己四路大秦齐出,形成困龙之局之后,隋国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杨广直达搜破不了他的困龙之局,绝望之下准备投降了呢?

    李靖并不知道杨广怎么想的,就算知道也不会在乎,无论杨广出什么招他都接着。

    这段时间李靖则一直大兴城外进行布置,挖战壕,筑土城,立土山,让城内的隋军想出来都难,俨然一幅要将隋军彻底困死在城内的姿态。

    除此之外,秦军对武威郡的攻势,也还在继续进行着。

    龙且在攻占显美城之后,亲率四万大军镇守显美,以阻挡高欢的七万隋军,同时派弟弟龙阳率三万大军从西向攻打武威郡。

    李茂贞则在李靖的命令下,也率令三万秦军,由东向西进攻武威郡。

    隋属武威郡的十座城池,虽被隋国依赖地势,打造成了铁通一块,易守难攻,但面对秦军的东西夹击,还是不可避免的露出了破绽了。

    目前隋属武威西部的十县,已经有过半城池,都先后被秦军攻破,想来再过不久就会全部落入秦军之手。

    真到那时的话,大兴城也就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反观秦军,却能解放出六万大军来,用以向西支援龙且,或是向南支援蒙恬。

    可让李靖也没想到的是,杨广表面上没有动静,可暗地里却憋出了一个大招,竟推出解羌令,直接解除了对羌人的所有禁令。

    对此,哪怕李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杨广有些看走有眼了。

    李靖本来还以为,杨广遇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是个畏首畏尾魄力不足的君主,却没想到真被逼急了他也是敢孤注一掷了

    只是杨广所慨的却是他人之康,用汉人百年的治羌成果,只为给隋国续一时之命,确是有些太不识大体了。

    “杨广,你怎么敢,你怎么敢的?”

    在得知杨广推出解羌令之后,不只是华雄、李傕等凉州本土出身的将领,关东出身的将领们也全都怒不可遏,纷纷怒吼着向李靖请命,要求攻打大兴,生擒杨广。

    就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李牧,此时脸上也同样充满了怒意,寒声怒骂道:“杨广,你该死啊。”

    李牧不但是凉州本土人,更是灭羌之战的亲身参与者,他太清楚汉人征服羌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那是上百年来无数凉州人用命换来的,结果在成功后却被杨广给一举葬送了,这也让李牧前所未有的愤怒。

第2721章:冒顿陨落元蒙乱,蒙恬大战论钦陵

    “好了,不就是个解羌令嘛。”

    见麾下众将各个都义愤填膺,大有一幅自己不答应就不罢休的姿态,李靖却开口道:“这羌族隋唐两国能灭,我大秦难道就灭不得吗?大不了再灭上羌族一次就是了。”

    众将文言顿时一怔,转而也纷纷冷静了下来。

    是啊,隋唐两国联手都能灭了羌族,我大秦比隋唐强上十倍,难道还灭不了吗?

    李靖见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他能理解众将心中的愤怒,但强攻大兴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兴乃是凉州第一坚城,守军数量众多,其物资充沛,想要强攻的代价太大,不花上个三四个月,死上个三四万人,是不可能攻的下来的。

    大秦目前的所有攻坚战,除了在一座江陵城上,付出过这么大的代价之外,还没有第二座城池有此殊荣。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靖才会先设困龙之局,后又定下攻心之计,打算想以最低代价破城。

    按照李靖的谋划,大兴彻底成为孤城之后,再配合攻心之计的话,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内部必定不稳,到时内外夹击之下必定能轻易攻破大兴。

    至于杨广能不能化解此局,老实说李靖一点都不担心,他对自己的困龙之局信心十足,只是没想到杨广的垂死挣扎,比他预料的还要有力得多,但也终究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一念至此,李靖心中不但丝毫不担心,反而有些期待杨广还有没有其他后招,若是已经黔驴技穷的话,岂不无趣啊。

    摇了摇头,驱散杂念后,李靖继续道:“隋唐两国虽灭了羌族,但也只是取巧而已,海州七郡遗留下了太多的隐患,汉羌之间的矛盾不断。

    现在杨广拉羌族给自己当垫背,我大秦正好趁此及机会,将海州的羌人给重新清理一遍,彻彻底底的再灭一回羌,给后人留下一个没有隐患的海州,岂不快哉啊。”

    “大都督说的对,我大秦要彻底灭羌,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李牧才一开口,众将纷纷附和起来,现在气氛从刚刚的愤慨怒骂,转变为欲再次灭羌的火热来。

    “根据西宁所传回的情报,吐蕃大将论钦陵已率十万吐蕃军,和杨行密杨雄的隋军汇合。

    海州的各大羌人势力,也新征了六七万大军,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预计恐怕不会少于十万。

    也就是说,海州隋羌吐蕃三家联军,总人数恐怕将达到二十七众。”

    李靖嘴上虽这么说,但脸上却一脸的淡然,好似丝毫没有二十七万敌军放在心中。

    可众将听了之后,心中却顿时一惊,显然没想到隋国都死到临头了,竟还能凑出二十七万联军来。

    雍凉秦军好不容易打了场富裕的仗,结果在杨广的一番操作下,又失去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李牧看出了众将心中的担忧,自信满满道:“隋羌吐蕃三家联军的兵力虽多,但都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

    十万羌人大军皆是新兵,又能有多少战力?吐蕃军战力更是孱弱,唯有七万隋军可堪一战。

    依末将看,三家联军的数量越多,对于吾辈而言反而越好。

    别说联军只有二十七万,就算是七十二万,也绝不是我大秦的对手,他们只会是我等功劳簿上的功勋。”

    李靖罕见的笑道:“李牧将军说得对,三家联军兵力虽多,但多为多为战力孱弱之军,以我军的战斗力足矣将其击败,这次就让这些蛮子见识一下咱们秦军的厉害。”

    听到李牧和李靖都这么说,在场众将也都放下心来,二十七万虽众,但还吓不到经常打硬仗的他们。

    秦军现在的兵力分为四个部分:李靖和李牧率领十一万五千大军兵围大兴,龙阳李茂贞率六万大军攻略武威郡,蒙恬率八万大军镇守西宁传承,龙且率四万大军镇守显美城。

    表面上秦军的兵力分布极为分散,不如隋军光是在海州就集中了二十七万兵力,但实际上秦军的机动性很强,而且所在的位置都其重要性,卡死了隋军的一切生机。

    这才逼得杨广不得不推行解羌令来为隋国续命。

    其实伐隋之战进行到这一步,战争重点已经不在大兴了,而是被转移到了海州那边。

    大兴易守难攻,强攻伤亡太大,且也难以在短期内也无法强行攻取,可海州那边却汇聚了隋羌吐蕃三家二十七万联军

    此时,大秦能不能攻破大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了,反而是击败三国联军才是这一战的重中之重。

    只要能将二十七万隋羌吐蕃联军击败,彻底断绝大兴城的希望的话,即将彻底沦为孤城的大兴,恐怕都会不战自愧。

    所以,李靖才会依旧不准备强攻大兴,而是准备先把海州的三家联军击溃,彻底断绝杨广最后的希望,再兵不血刃的吃下大兴这块肥肉。

    海州的三家联军总兵力高达到二十七万,以蒙恬之能,只靠八万大军,或许也能打赢这一仗,但伤亡肯定会更大。

    更何况,秦军也并非是没有余力,无法给予蒙恬兵力支援。

    秦军还有十一万大军在大兴城下呢,完全可以调走一部分,前去支援蒙恬。

    至于武威郡的六万大军,在彻底占领武威之前,肯定是不能调走的,毕竟彻底攻占,关乎彻底孤立大兴的计划。

    “攻打大兴,主要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所以本督准备掉一部分兵力前去支援蒙......”

    李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士兵紧急汇报道:“报......启禀大都督,河州八百里加急,漠西耶律部因解羌令欲回归羌族,首领耶律释鲁和耶律曷鲁已公开反元,如今已率三万大军直奔凉州而来,不日即将抵达显美城。”

    “什么?”

    李靖不由一怔,转而眉头微皱起来,说道:“看来耶律释鲁的这三万大军,就是杨广最后的底牌了。”

    李靖刚刚还在想,杨广还有没有其他后招,若是有的话又会是什么呢?

    李靖想了很多,甚至都猜杨广可能会召回杨爽的大军,但唯独没有想到漠西的耶律释鲁会反叛元蒙。

    但仔细一想之后,李靖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转而轻笑道:“忽必烈为了支援隋国,这次可真是下血本了呀。”

    之前的出塞之战,元蒙虽被大秦重创,但也没虚弱到能让漠西部族叛逃的地步,而耶律释鲁却能率三万大军叛逃,这必定是忽必烈有意纵容的缘故。

    “忽必烈为了统一元蒙,多次无视我大秦的警告,哪怕一年前才给过他教训,可这么快就又不长记性了。”

    听到李靖这么说,李牧一脸严肃的说道:“当初真不该放忽必烈归国,此人的威胁当不下于铁木真。”

    李牧对忽必烈的评价非常之高,但也完全配得上忽必烈,毕竟他对大秦所造成的威胁,已经比曹操杨广等中原诸侯都要大了。

    “对了大都督,耶律释鲁所率三万元蒙叛军即将抵达显美城,到时龙且将军就要同时面对高欢和耶律释鲁两部。

    龙且将军麾下不过四万大军,兵力略显单薄,而显美城又极为关键,是否优先向显城增派些兵力?

    又或是暂缓对武威郡的攻略,将攻略武威的大军调回显美城?”

    李牧开口进言,可李靖想了想后,却一个都没采纳。

    “武威攻略至关重要,绝对不能停止,况且显美城跟西宁城不一样,显美城内只有数千百姓,再无内患的情况下,以龙且将军的四万大军,物资充足的话,足矣守住一年半载了,所以并不需要增兵。”

    李靖还是觉得海州那边更重要,所以决定优先解决海州的三家联军,却没想到超出预料之外的消息却一个接着一个。

    “报......启禀大都督,长安八百里加急,冒顿在视察乌兰部落时,遭到不明势力的伏击而亡,随行的一千近卫也全军覆没。”

    “什么?冒顿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只是李靖和李牧,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惊色,毕竟冒顿本就是个惜命的人,却在自己的领地内遭遇伏击?这明显是专门针对冒顿的陷阱啊。

    “冒顿应该是除铁木真之外,元蒙最善用骑兵的统帅了,可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元蒙内部的权利争斗当中。”

    李靖感叹了一句之后,问道:“冒顿的死,肯定和忽必烈脱不了关系,他死后元蒙那边怎么样了?”

    “冒顿死后,军臣和伊稚斜都想继承其位,双方为此争执不下,而忽必烈则乘此机会大举出兵,军臣和伊稚斜被迫联手,元蒙再次爆发内战。”

    听到此言后,李靖立马明白,这个消息为何会从长安传过来了,毕竟冒顿虽死,可他的势力却还在,并且和大秦还是盟友,忽必烈再次对大秦的盟友出手,大秦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

    吴起这是想告诉他,先暂缓往海州增兵,以等一下朝中对此事的反应。

    在元蒙统一的问题上,大秦从来都是持反对意见的,甚至都不惜直接出兵进行干涉,这才有了之前的出塞之战。

    如今冒顿陨落,元蒙内战再起,只靠军臣和伊稚斜,显然不可能是忽必烈的对手。

    这次忽必烈统一元蒙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强烈,大秦若还想再次阻止元蒙统一的话,只靠并河两州的驻军可能不够,而唯一能够抽调的兵力的地方,也就只有凉州的西线战场了。

    李靖把生力军调去海州的话,朝廷若是向从西线调兵,以介入元蒙内斗的话,肯定就无兵可调了,而这会影响到大秦对元蒙核心战略。

    所以,吴起才会特意从长安传信来提醒李靖。

    李靖自然是不想分出麾下的兵力,毕竟随着十万吐蕃军的抵达,以及解羌令的推出,西线秦军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了。

    但事关大秦对元蒙的核心战略,哪怕李靖心中也很不爽,也只能先忍一下。

    李靖因冒顿陨落的消息,刻意等待了三天没有发派援军,而在三天之后,大秦对元蒙内战的应对处理也下来了。

    不出李靖所料,以丞相王猛、荀彧为首的大部分官员,都认为大秦如今虽还有余力插手,但在彻底占领中原,和将隋国驱逐出凉州之前,应该保留力量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变数,而不是将有限的力量用在草原上,所以都反对插手元蒙内斗。

    李靖收到消息之后,心中再无任何顾虑,当即决定亲率五万大军前往海州支援蒙恬,并留斛律光率剩余兵力继续围困大兴。

    “大都督,你率五万离去后,杨广若是出城一战,或是突围怎么办?”

    斛律光有些担心的问道,毕竟没有李靖和五万大军,秦军在大兴只剩六万五千大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并不算大,已经很难彻底困死大兴守军了,而杨广和杨素又都是狠家伙。

    “放心,杨广他不敢出城的,他若敢战,我军也无需避战,正面开战的伤亡就是再大,也比强攻大兴要小得多。

    至于突围就更不可能了,没了大兴城,他只会死的更快而已。”

    听到李靖这么说,斛律光才放下所有担忧,而李靖也率军直奔海州而去。

    而就在李靖等待大秦朝内消息的时候,蒙恬已经在海州和论钦陵的吐蕃军开战了,而且还打的异常激烈。

第2722章:杨任连战吐蕃名将,杨爽大败西域联军

    蒙恬在攻陷包括西宁城在内的三县之地后,就没有再继续攻略西宁郡了,因为截断海州和大兴之间联系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

    不只是蒙恬所属的南路军,就连龙且的北路军,从一开始的目标就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李靖困龙之局的囚笼,彻底困死杨广这头蛟龙。

    蒙恬若是继续攻城略地的话,就需要分兵进行驻守,秦军的兵力也会被进一步分散,这反而不是件好事,毕竟八万大军却要守住西宁三城三道,在兵力方面远不如李靖那边富裕。

    蒙恬本以为这次的任务就算不容易,也不会太难,毕竟自己手握八万大军,而隋国在海州却只有七万大军而已。

    可让蒙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杨广为了保住隋国,不惜竭泽而渔,连解羌令这么丧心病狂的事都干,再无任何底线可言了。

    在杨广的一些列措施下,海州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而蒙恬虽不惧战,但也对此感到一股极大压力,于是果断决定向李靖求援。

    可因为元蒙内斗的缘故,李靖为了等待朝廷的指令,不得不暂缓了援军的派遣,而海州的敌军也在此间隙向秦军发起进攻。阑

    此时,羌族的十万大军尚未成军,若是等其整训完毕之后,三家合计二十七万大军一起上的话,胜算肯定也更大。

    可吐蕃军主将论钦陵却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认为拖得越久西宁城就越难打,而且秦军在武威郡的攻势也越发激烈。

    一旦秦军彻底拿下隋属武威西部十城的话,就能解放出五六万生力军,而这支军队必定会前来支援西宁。

    所以,此时开战的话,隋吐联军所面对的,只是蒙恬的八万秦军。

    可若是等到十万羌军整训完毕的话,那面对的可就是十几万秦军了。

    杨雄和杨行密原本准备求稳的,毕竟他们所收到的消息是,秦军只是包围了大兴,却一直都没有进行强攻,既然那些那边并无危急,那他们自然也就可以稳一点了。

    可听过论钦陵的分析后,杨雄和杨行密都被其所说服,双方合计后决定不等羌军了,先出动十七万隋吐联军攻取西宁。阑

    “海州的秦军如今分为三部,蒙恬领军三万镇守西宁,杨任和符存审各领两万五千大军,分别镇守湟源和安源两县”

    论钦陵站在海州沙盘前,用戒尺指着西宁的方向,淡笑道:

    “蒙恬不愧是大秦名将,八万大军分守三地,虽分散了兵力,可三城却互为犄角之势,一方遇袭,另外两方立即就能支援,乃是隔绝海州和大兴的最佳部署,完全无惧隋军集中兵力主攻一路。

    只是蒙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我吐蕃国此番会出动十万大军,下高原支援隋国吧。”

    论钦陵这话到是没说错,大秦虽早就料到吐蕃会派兵支援,但怎么都没想到竟会派来足足十万援军。

    要知道,吐蕃全国总兵力也就二十多万,为了隋国这个外人,出动全国半数军队,得罪诸侯霸主大秦帝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划算。

    大秦内部分析过松赞干布,认为此人也是一代雄主,肯定不会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为了隋国和大秦死磕,就算出兵三四万也顶天了。阑

    按照正常逻辑来的话自然是这样,但让大秦方也没料到的是,松赞干布因数次求亲被拒,对大秦的怨念很深,警惕感更是拉到最高,所以才会如此不留余力的支持隋国。

    这波算是嬴昊给了杨广助攻,但就算再来一次,他也还是会拒绝松赞干布的求亲。

    吐蕃若是有南蛮那么能打,松赞干布若是有蚩尤的能力和实力的话,嬴昊也并不介意嫁给宗室公主过去。

    所以,说到底还是吐蕃太弱了,没有资格和大秦联姻。

    七万隋军,再加上十万吐蕃军,足足十七万大军,已经能打破蒙恬的布局了,这也是论钦陵迫切想要开战的主要原因。

    杨行密和杨雄看着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穿的也是汉式铠甲,样貌坚毅且阳刚的论钦陵,很难把他和野蛮落后的吐蕃人联系在一起,但他偏偏就是个吐蕃人。

    论钦陵并未在意杨行密二人的目光,自顾自的说道:“本将认为,此战关键,在于逐个击破,以及阻敌增援……”阑

    一番商议后,三人定下了这次的作战计划,杨行密和杨雄负责阻敌增援,而论钦陵则负责逐个击破。

    具体计划则是,论钦陵率十万吐蕃军,先集中兵力吃掉湟源城的秦军。

    湟源城护佑西宁的西线,守将杨任若是守不住的话,则西宁危矣。

    至于杨行密和杨雄,则率七万隋军,负责拦截西宁方向的秦军援军。

    蒙恬若是来援的话,就算是倾巢出动,隋军七万打三万,结果肯定是赢,就算不赢,也不会吃亏。

    至于安源城,倒不是论钦陵算漏了,而是此城位于西宁东线,距离西线的湟源城较远,直接支援的话肯定来不及。

    正是有了万全之策后,隋吐联军才会如此迫切的和秦军作战,而一击就打在了蒙恬的软肋上。阑

    蒙恬为了应对三家联军,于是派出大量密探,并探得十万吐蕃军,和七万隋军,兵分两路而来。

    蒙恬一眼就看破了论钦陵的计划,但却没有破解之法,因为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蒙恬手里的兵力也有限,除去留守西宁的兵力外,最多只能率两万五千大军前去支援,可只靠这点兵力恐怕难以击败七万隋军。

    就算蒙恬能打赢,军队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也没多少余力在支援杨任了,所以直接出兵这条路走不通,但又不可能看着杨任被吃掉。

    蒙恬无法做到两头兼顾,只能一边传信给杨任,让其尽量拖延时间,同时调安源城的符存审,让其尽快领两万援军过来支援。

    也唯有和符存审部汇合后,蒙恬麾下的兵力达到四万五千,才有把握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出救下杨任,但在此之前需要杨任坚持到那一天。

    杨任融合封神杨任和三国杨任的优点,不但自身的实力达到了战神级别,就连统帅属性也同样不低。阑

    杨任:统帅93,武力105,智力86,政治88,魅力90,装备:飞电枪、云霞驹;

    在收到蒙恬的传信后,杨任当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麾下大军的战力虽强,可毕竟只有两万五千人,而即将杀来的吐蕃军却有十万。

    所以,坐以待毙、死守待援不可取,拖延不了太多时间,杨任需要主动出击,通过运动战来争取时间。

    当天杨任就点齐麾下全部的三千精骑,以及五千精锐步卒出城,准备在吐蕃军的进军路线上设下大量陷阱,以此来拖延吐蕃军的进军速度,同时在看看有没有设伏或是偷袭的机会。

    别说,还真被杨任找到一个机会。

    论钦陵之子论赞婆贪功冒进,率军两万大军脱离主力,直插湟源城而来,而在其毕竟之路的湟源道杀红,就有适合设伏的地点。

    张任当机立断,准备在湟源道伏击论赞婆,但在开战之前,土行孙却通过探听之术,听到论赞婆大军后面还有一支军队。阑

    很显然,论赞婆只是个诱饵罢了,他会脱离吐蕃主力,是为了引诱杨任上当。

    杨任意识到中计后,当即放弃伏击,果断撤军,但论赞婆却率骑兵追了上来,秦军被其纠缠之下无法撤退,不得不与其一战。

    杨任已经做好了苦战的准备,毕竟军阵队列都没布好,却没想到吐蕃军的战斗力比他想的弱,八千秦军轻松压着一万吐蕃军打。

    双方鏖战不过一个时辰,吐蕃军就要坚持不住了,若不是论钦陵率一万援军及时赶到的话,这一万吐蕃军肯定会被八千秦军击溃了,

    论钦陵率军抵达后,这一万吐蕃军的士气高昂,跟论赞婆所部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显然是吐蕃军中的家精锐,但综合战力依旧逊色于大秦正规军。

    由于之前秦军取得优势,牢牢的控住着战场上的重要位置,所以两万吐蕃军对秦军形成半包围之势,也依旧难以击败眼前的八千秦军。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时,秦军将领武吉率五千援军抵达,而吐蕃大将论弓仁也率一万援军抵达。阑

    论钦陵见秦军的战斗力这么强,八千人跟自己两万人打的不落下风,现在又来了五千,继续打下去恐怕要吃亏,于是果断下令鸣金收兵。

    杨任自然也是见好就收,毕竟拼消耗的话,他这点人,无论如何都是耗不过吐蕃军的,所以也选择了鸣金。

    这一战,秦军战死一千五百,吐蕃军战死两千五百。

    秦军八千对阵吐蕃军两万,吐蕃军总数都快是秦军的三倍,可伤亡数量却比秦军多数足足一千人。

    由此足可见,李牧说的并没有错,三家联军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并不强。

    吐蕃军出征前,本来是信心满满的,毕竟在经历了内部统一,以及军队改制之后,吐蕃军已经比之前强上太多了,觉得就算是秦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可在正在和秦军一战之后,他们这才知道其中的差距,之前不过是在坐井观天罢了。阑

    就连论钦陵也感到一阵心惊,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毕竟军队的整体战力虽比秦军弱,但他精心训练的三万精锐,却并不比秦军差太多,而且战斗也才刚开始,胜负还犹未可知。

    杨任的伏击计划虽失败,但通过这一战,大致了解吐蕃军的深浅,老实说比定预料的还要弱,若仅仅只是这样的话,他有绝对的把握能坚守到蒙恬抵达。

    当天夜里,杨任亲率百骑,向吐蕃军左营发起夜袭。

    左营守将达延莽布支,虽对夜袭早有防备,但没想到秦军只来了百人,而且也不以杀人为目的,只是冲杀和防火,所以根本让他防不胜防。

    达延莽布支接连下达指令,想要在营内围杀杨任,但在偌大的吐蕃大营内,区区百骑犹如沧海一粟,再加上秦军的机动性又强,实在难以确定其为主。

    杨任将左营搅的大乱后,又向达延莽布支大帐发起冲击,若不是论钦陵救援及时的话,达延莽布支恐怕会在夜袭中丧命。

    最终,当杨任撤退时,百骑还剩下七十一人,只有二十九人战死在了夜袭中,但却给吐蕃军造成了近千的伤亡,并且所制造的混乱,让其原地休整了一天。阑

    仅此两仗,论钦陵警惕感拉满,知道吐蕃军开拔至湟源城下,也再也没给过杨任任何机会。

    就在杨任和论钦陵在湟源城开战时,远在西域的战事再次发生了变化。

    继初战高捷之后,杨爽所率的杨李姬三家联军,再次大败西域诸国联军,取得了斩首两万、俘虏三万的战机,也进一步削弱了西域联军的实力。

第2723章:杨爽败王贲,土行孙出战

    西域诸侯联军之前就已经败过了一阵,三万大军被高长恭的两干隋军击溃,伤亡近万。

    对于西域诸侯联军来说,如此耻辱性的惨败,却仅仅只是个开始,之后更是小败不断,并最终酿成了这场大败。

    王贲为了扳回颓势,调动十六万西域联军,准备先围杀孤军深入的两万隋军先锋,而杨爽则被迫调动五万大军迎战。

    十六万对阵五万,西域一方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并且还有王贲这个黄金级统帅。

    至于隋军主将的杨爽,统帅属性则是98,指挥能力要略逊色王贲不少。

    按理来说,这一战王贲就算打不赢,也应该是不会败才对,可结果却是惨败。

    王贲正是知道杨爽不好对付,才会出动十六万大军,准备以三倍于敌的绝对兵力优势,直接压垮隋军,可在战至最为关键的时刻却再次被西域联军拖了后腿。

    王贲给左翼所下的命令是坚守阵地,可护佑左翼的五万西域军却出动出击,及结果被隋将高昂率八千西凉铁骑冲垮,最终造成十六万西域联军,被五万隋国大军正面击溃,直接战死两万,三万被俘,可谓是输的一败涂地。

    此战之后,西域联军总兵力已不足二十万,而杨李姬三家联军的战损却并不高,加上降军的话,总兵力不减反增,反而上升到了十万。

    西域联军在兵力方面,虽依旧多于汉人联军,但在士气方面却极为低落,远逊于汉人联军,战争的天平也开始逐渐向隋军倾斜。

    西域十五国反隋联军多达二十五万五干,可面对七万的杨李姬三家联军却屡战屡败,这自然不是王贲的统帅能力不行,而是是西域联军的综合战力太弱了。

    王贲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其实和论钦陵是一样的,都是强将在指挥着一支弱师。

    西域诸侯联军就像是一团被王贲强行凝聚在一起的散沙,人虽众,心却不齐,而且还有畏强而不敢死战、想要保存实力,不听指挥等等一大堆的问题,就算有王贲指挥也难以发挥出全部的战力来。

    至于雪域战神论钦陵也一样,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打的盛唐都为之低头,可指挥着两万吐蕃军,却拿不下统帅93的杨任所率领的八千秦军。

    由此可见,主将的统帅能力固然重要,但军队若是不给力的话,也同样无法将统帅的指挥能力发挥出来。

    王贲本来信心十足,却因为队友不给力,结果输的这么惨,直接被气的吐血。

    至于杨爽,也因击败了王贲,基础统帅提升了1点,达到了99的水平。

    经此一败后,王贲心中虽极为不甘,但也被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不得不收缩兵力,被动进行防守,在大军士气恢复之前,肯定是不敢再出动出击了。

    杨爽凭此一战,虽未能彻底打垮西域联军,却打掉了西域联军的心气,可随之而来的却又是另一大难题:是否撤军支援大兴?

    此时,大秦出动四路大军伐隋,且已兵临大兴城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西域。

    而对于这个问题,杨李姬三家联盟也分为了两派:

    以高长恭为首的大部分隋国将领,都支持撤军支援大兴,毕竟大兴是隋国的都城,主公杨广也还在大兴,不救有违人臣之道。

    可以姬发为首的姬,和以李嗣源为首的李,却都认为大好局势来之不易,不应该就这么放弃撤军。

    “杨爽大都督,如今大兴那边困龙之局已成,且不论咱们撤军回援能不能的赶上,就算能赶上也未必能打破此局,救下大兴啊。”李嗣源劝道。

    “是啊,一旦撤军的话,西域的大好形势就全毁了,所以不但不能撤军,反而应该继续攻略西域,这样就算大兴沦陷了,隋国也能在西域重新崛起。”姬发同样劝道。

    姬发和李嗣源会反对杨爽撤军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他们两家如今都已在西域立足,而杨爽若是单方面撤了的话,只靠他们两家的实力,在西域孤立难支,根本守不住才占领的地盘,所以他们自然不希望杨爽撤军。

    姬发和李嗣源虽是因自身利益才不希望杨爽撤军,但他们所说的也有道理,别没救下大兴反而把西域丢了,那隋国可就真的要亡国了。

    所以,以高昂为首的部分隋将,也被姬李说动,都反对在此时回援大兴。

    杨爽见下方两派吵作一团,心中也有犹豫是否撤军,他的内心是想要救援大兴的,毕竟大兴不但是隋国的都城,而且主公杨广也在那。

    隋国内部同样派系林立,西凉大都督高欢、海州大都督杨行密,都是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他们也听杨广一人的命令。

    可一旦杨广要是有个什么闪失的话,哪怕是身为杨广叔叔的杨爽,也无法让他们心服,到时隋国恐怕会直接分裂。

    所以,哪怕是为了阻止隋国分裂,杨爽也想要撤军支援大兴。

    可让杨爽不得不去承认的是,李嗣源所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就算撤军回援也不一定能赶上,就算能赶上也未必能夺回显美城,就算攻破了显美城也还要夺取武威十城,才能打到大兴城下。

    这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就算杨爽都能--克服,可大兴城也未必能坚持到那一天。

    杨爽心中其实也很清楚,隋国怕是难以躲过此劫了,毕竟大秦这次的出手太狠了,四路大军同时出击,以困龙之局彻底困死大兴,也锁死了隋国的一切生机。

    现在摆在杨爽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撤军救大兴而把整个隋国都搭上,二是不撤军保存实力以图在西域重新立国。

    这才是杨爽犹豫的主要原因。

    就在杨爽进退两难,杨李姬三家,也都在为撤不撤军吵成一团时,却有飞鸽传书从大兴那边的传来。

    见斥候将信呈交给杨爽后,姬发和李嗣源都露出紧张之色,毕竟这关乎他们两家的命运。

    杨爽要铁了心撤军的话,姬李两家肯定是不会和杨爽一起撤军去救援大兴城,毕竟撤军和秦军作战的消耗完全就是无底洞,他们有再多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挥霍。

    可若是不和杨爽一起撤军的话,只靠姬李两家在西域的势力,又难以与王贲所率的西域反隋联军对抗。

    若是不想被西域诸侯吞并的话,恐怕也只有放弃在西域的地盘,以保存实力,继续向西迁徙这一条路了。

    姬李两家才在西域站稳脚跟,自然不愿意放弃才到手的地盘,但杨爽若是真铁了心要撤军,那他们也只能被迫西撤了,反正为来了隋国和秦军开战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姬发和李嗣源才格外紧张,毕竟这封信关系着他们两家的命运。

    杨爽拆开信后,先是一愣,随即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他本以为秦军兵临大兴,亡国危机之下,杨广会不惜代价的召他回去。

    可在信中杨广不但不让他回来,反而还要他继续攻略西域,这样隋国就算彻底丢了西凉,也还有西域的地盘,以图东山再起。

    杨爽看完之后,心中非常感动,他觉得杨广这是为了隋国,已经有了牺牲自己的觉悟,但实际上杨广是将希望放在海州的三家联军那边了。

    杨广并未在信中提到解羌令,以及海州羌人势力复起的事,毕竟这个消息一旦暴露,必定会影响到隋军的士气,以及众将对他的忠诚。

    所以,杨广虽推出解羌令,但也只在海州一地公开,对大兴等所有地盘都保密。

    杨广的态度就是解羌令虽是他干的,但在被彻底石锤之前死都不能承认。

    就算大秦对外公布了,可只要羌军没有到大兴城下,他也可以狡辩这是大秦的污蔑,毕竟只要糊弄住自己人就行了。

    真等到羌军真的打到大兴城下时,那大秦的困龙之局也就解了,杨广就算背上这些骂名也不亏,毕竟大兴保住了,手段虽不光彩,但群臣也能理解他的苦心,大不了再把羌人灭一次。

    不得不说,杨广算盘打的确实精明,不但算计了羌人,就连自己人也在他的算计之内。

    杨爽却并不知道杨广的诸多算计,只以为杨广已经做好以身殉国,并让他在西域给隋国留下火种,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再撤军了。

    杨爽将杨广的不许撤军命令公布,并直言杨广已经决意以身殉国,留他们作为隋国的火种后,柘林隋军诸将全都沸腾了,而高昂等反对派也都羞愧不已。

    姬发和李嗣源听了后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一向自私阴险的杨广,会做出去如此大义凛然的决定,所以本能的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但隋军不撤军对他们有利,他们自然也没必要再深究此事。

    就这样,杨爽得知大兴被围的消息后,不但没有撤军救援大兴,反而还加快了对西域的攻略,这让西域原本就紧张的局势变得更加的紧张。

    至于西域十五国反隋联盟,在汉人联军的咄咄逼人之下,也不再继续保存实力,更加的紧密团结起来,共抗外敌。

    西域联军若是一开始就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话,又岂会有那两场大败。

    如今以隋军为首的汉人联军,已在军事爽占了上风,西域联军这才觉醒过来,实在是有点晚了。

    王贲也没想到这一仗会这么难打,但既然杨爽出招了,那他也只能接招。

    就在王贲和杨爽在西域再次交手之际,论钦陵所率的吐蕃军也开拔到了湟源城下。

    杨任站在城头,见城外乌压压的一片全是吐蕃士兵,并且正有条不紊的清除秦军提前布下的防御工事时,就知道论钦陵是个擅长攻城的将领。

    “师兄,再这么下去的话,要不了一天,吐蕃军就能对湟源城展开进攻了。”土行孙一脸焦急的说道。

    杨任点了点头,随即道:“确实不能这么下去,必须主动出击,让吐蕃军疲于应命,才能拖延更多的时间。

    师弟,立即点齐一千轻骑,咱们出城去和吐蕃军斗将。”

    “诺。”

    杨任带着土行孙,以及一千轻骑出城,而城外的吐蕃军见秦军出来了,当即放弃继续清理陷阱、战壕等工事,立即返回本营进行禀告。

    杨任也没有追击,毕竟杀这些工兵的意义不大,只是派人大喊进行挑衅。

    论钦陵本来就准备在清扫完障碍后,就遣将前去挑战,以打压秦军的士气,却没想到秦军主动出来了,那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当即点齐兵将前来迎战。

    见秦军派来挑战的将领,竟只是个相貌丑陋,身材瘦弱的矮子时,吐蕃这边的将领都发出嗤笑之声。

第2724章:战神中的守门员,土行孙战论钦陵

    “大将军,末将麴萨请战,斩杀此将,以扬我吐蕃国威。”

    麴萨乃是吐蕃名将,极为骁勇善战,战绩也不俗,在吐蕃一统的过程中,曾一人单挑七名敌将,并斩杀其中五人,因而成命。

    论钦陵看着身材高大魁梧的麴萨,再看了眼矮小的土行孙,觉得这一战肯定稳了,于是点了点头道:“小心点,别大意。”

    “诺。”

    麴萨上马奔至土行孙面前后,当即露出轻蔑之色,嘲讽道:“大秦这是无人了吗,竟派个丑黑矮子前来挑战。”

    土行孙早就习惯别人以貌取人了,他可以容忍汉人嘲笑自己的样貌,却不能容忍麴萨这个异族也嘲笑自己,于是冷冷道:“杀你本大爷足矣。”

    “大言不惭,小矮子,你......你不讲理武德。”

    麴萨本来还想继续挖苦几句,以此来彻底激怒土行孙,却没想到土行孙二话不说,直接举棍就打了过来,也让他的嘴炮没了用武之地。

    由此可见,麴萨表面粗犷,内心也是个细腻的人,并非是个莽夫。

    【叮咚,土行孙技能'棍神'发动,武力+4,基础武力105,混铁棍+1,当前武力上升至110;】

    【叮咚,麴萨技能'刀神'发动,武力+4,基础武力102,赤芒玄铁刀+1,当前武力上升至107。】

    钉......

    刀棍相撞后,土行孙和麴萨都露出惊色。

    土行孙震惊于眼前的这个蛮子,内功修为明明和自己差距颇大,可力量却并不在自己之下。

    麴萨则震惊于眼前这个小矮子,明明砸死体型上和自己差别那么大,可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却并不比自己弱,心中不由暗道:中原功法果然神奇。

    一番试探之后,土行孙和麴萨都不再保留,纷纷怒吼着用出绝招。

    【叮咚,土行孙技能'土灵'效果1发动,步战时武力+3,骑战时武力+2,当前为骑战,故土行孙武力上升至112;】

    【叮咚,麴萨技能'骁勇'发动,骑战时武力+3,当前武力上升至110。】

    土行孙手中的混铁棍发出淡黄色的光泽,而麴萨手中的赤芒玄铁刀也泛起红色刀气,两柄神兵再次碰撞到一起后,立即以两人为中心掀起一阵气浪。

    呼......

    气浪声尚未停止,两人就开始了第二轮交手,你一棍打来,我一刀砍去,战况激烈异常。

    战至第十二回合时,在土行孙的连续重击下,麴萨的刀法失去章法,被土行孙找到破绽后,直接一棍打中其左肩,差点被直接击落马背。

    但受伤之后,反而激起了麴萨凶性,嘶吼着继续和土行孙搏杀,而这幅不要命的打法,反而让土行孙束手束脚起来。

    【叮咚,麴萨技能'怒战'发动......】

    见土行孙占据上风,可不但未能拿下麴萨,反而陷入了僵持,杨任不由皱起了眉头,他自然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土行孙在战神中虽是垫底的存在,但终究是大派出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战神中也勉强还算及格,算得上是战神中的守门员。

    再弱的战神那也是战神,打神将不说秒杀,但也应该很轻松才是。

    可土行孙别说是同阶的战神了,就是基武103的高阶神将都打不过,他的战绩之所以会如此拉胯,并不是他的实力弱,主要还是心性的问题。

    就像秦唐大战中,基武105的土行孙,却败给了基武103的张绣一样。

    并不是张绣比土行孙强太多,而是土行孙缺乏血性,不敢拼命,畏首畏尾,这在战场上这是非常致命的。

    夫战勇气也,在战场上不敢玩命的话,一身战力最多只能发挥出八成,而敢于搏命的一方却能发挥出十二成。

    此长彼消之下,双方的差距自然也就缩小了,甚至是反超。

    土行孙若是敢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豁出一切拼了命去战斗的话,张绣未必就能胜的了他。

    可他偏偏就是这种贪生怕死,安于现状,不敢打也不敢拼命的性子,又能将自身的战神级修为,发挥出多少成战力来呢?

    杨任虽看出了土行孙的问题所在,可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土行孙都这个岁数了,想要改变他的心性已经不可能了。

    战至二十四回合时,这一战才发生转变。

    【叮咚,土行孙技能'矮将'发动;

    矮将:身材矮小者有几率觉醒,且不同人拥有技能效果有所不同。

    效果1,发动后,根据敌人的威胁程度,武力上升1~5点不等。

    效果2,灵敏,单挑时,若对方的灵敏度不及自己,根据对方武力的高低,降低对方1~3点武力,面对巨人体型武将,压制武力上限提高2点;群战时,随着对方人数的增加实际效果有所减弱。若对方人数达到6人时,此效果无效。(此效果不可与土灵效果2共同发动。)

    效果3,束缚,若对方基础武力低于自身,压制对方3点武力;若对方基础武力等于自身,压制对方2点武力;若对方基础武力高于自身2点以内,压制对方1点武力以上压制效果无法被免疫。若对方基础武力高于自身2点以上,压制对方1点武力。(此效果必须配合捆仙绳方可发动,若对方掌控克制之法,此技能对对方无效;若对方掌控使用之法,此效果将对自身发动。)

    效果4,弱不禁风,若面对力量型武将的武力压制,自身将遭到反噬,额外压制自身1点武力;自身受伤之后,再次压制自身1点武力。】

    矮将'打的效果4弱不禁风,注定了土行孙只能以强打弱,而不能以弱胜强,被力量型克制的太狠了,而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力量型的猛将。

    【叮咚,土行孙技能'矮将'效果2发动,麴萨灵敏度不及自土行孙,武力-3,且属于巨人体型武将,武力-2,当前武力下降至110】

    在这场高强度的激烈对决中,麴萨足足被土行孙压制了5点武力,再加上最后的拼杀,连续全力对轰十数招,双方的体力消耗都极大。

    在拼消耗的过程中,基武102的麴萨,又如何拼的过土行孙?

    最终因力竭,先是被土行孙磕飞大刀,后又被其一棍打碎背甲,直接吐血从马背上横飞了出去。

    土行孙见麴萨还为死透,当即就准备上前补刀,可紧接着就被一箭逼停,而放箭的人则正是论钦陵。

    论钦陵逼停土行孙后,就冲左右使了个眼色,示意其救回麴萨,而他自己则持枪上前,淡笑道:“阁下此战已胜,接下来由本督来当你的对手。”

    土行孙见来将自称本督,知道来者是条大鱼,自然也就顾不得麴萨了。

    况且麴萨硬吃了他一棍,连背甲都给打碎了,不可能会安然无恙,就算不死恐怕也会残疾,沦为废人。

    土行孙连忙运功压下翻涌的血气,故作平静的问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本督论钦陵。”论钦陵淡淡道。

    土行孙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心中狂喜不已:“你就是吐蕃的主将啊,得来全不费工夫,来得好。”

    话音刚落,土行孙就直接杀了过去,好似生怕论钦陵跑了似的。

    论钦陵见此,淡然一笑后,挺枪迎战,却后发先至。

    【叮咚,论钦陵技能'枪神'发动,武力武力+4;

    论钦陵:统帅99,武力104,智力93,政治88(+1),魅力94;装备:雪寒泠月枪+1,大雪撕风驹+1;

    当前论钦武力上升至110。】

    双方才一交手,土行孙就心中一惊,因为论钦陵的枪法极为凌厉,一出手就直指他棍法的破绽,逼得他不得不撤招格挡。

    钉......

    雪寒泠月枪重重的敲在混铁棍上,随即一股暗劲顺着枪杆,过渡到了棍身,并被打入土行孙的体内。

    【叮咚,论钦陵技能'雪落'效果2发动,单挑可压制对手1~5点,群战可压制对方全体1~3点武力。

    当前压制土行孙3点武力,土行孙武力下降至109】

    “又是隔山打牛?不对,是修炼到极高层次的暗劲。”

    土行孙感受到暗劲后顿时一惊,这招他太熟悉了,当初他不敌张绣不得不遁地逃跑时,就是被黄天祥用这类暗劲直接从地下给轰了出来。

    武者对于力的掌握,第一个境界是明劲,第二个境界就是暗劲。

    当然,无论是明劲还是暗劲,都只是对于力不同层次的运用而已,并不代表后者就一定强于前者。

    李元霸就是明劲的集大成者,在他还未领悟暗劲的时候,单靠明劲,照样打的那些领悟了暗劲的将领哭爹喊娘。

    项羽李存孝这些天生神力的人,想要暗劲大成虽更加困难,可对于暗劲也领悟到了极为高深的层次,但却极少用暗劲作战,一是没必要,二则是习惯使然。

    至于那些先天力量不足的人,则会通过后天修炼暗劲,来弥补和那些天生神力之人的力量差距,主要代表人物则有:姜松、赵云这类技巧型的猛将。

    暗劲领悟起来其实并不算难,炼体达到半步宗师境界就必然能掌握,而天赋好的外功炼体士甚至能在一流境界就初步掌握,至于练气的内功武者掌握的难度则要大一些。

    这么看暗劲好像也很烂大街,但实际上却属于易学难精,真正的难点不在于领悟,而是更高层次的掌握,这就不是刻苦修炼能达到的了,基本完全靠天赋。

    就比如说土行孙,都已经是战神层次了,可对于暗劲的掌握,却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反而神将级别的张绣却在他之上。

    至于论钦陵,虽只是巅峰神将,但他能在交手的过程中吗,通过兵器将暗劲直接打入对手体内,对于暗劲的掌握程度,显然已经达到了高级阶段,强于张绣,略逊于黄天祥。

    由此足可借鉴,论钦陵和黄天祥一样,都是天才型的选手。

    可离谱的是,论钦陵不但武道天赋一流,兵法天赋同样顶尖,年纪轻轻的就已是十万大军的统帅。

    “没天理啊,吐蕃蛮子总共才多少人,怎么也会有天赋这么强的变态。”

    土行孙心中哀嚎,却也顾不上嫉妒,连忙运起戍土真身,准备抢在论钦陵引爆之前,就将这道暗劲镇压,再一点点的磨灭掉,才算彻底化解了这个隐患。

    否则这道暗劲一旦在体内被引爆的话,那他的五脏六腑都会遭到重创,能不能活都是个问题。

    【叮咚,土行孙技能'矮将'效果1发动吗,武力+5,当前武力上升至114;】

    土行孙终究是基武105的战神,内功深厚,戍土真身运起后,很快就磨灭了论钦陵的暗劲。

    正在强攻的论钦陵,对此也完全不在意,依旧稳扎稳打,周身气势也在迅速提升,几乎是一秒一个台阶。

    【叮咚,论钦陵技能'雪落'效果1发动,武力+3,当前武力上升至113;】

第2725章:土行孙惨败,杨任战论钦陵

    '雪落'效果1发动后,论钦陵的武力值提升到了113,明明比114的土行孙还少一点,可却反而是他占据了上风,越级压制了战神级的土行孙。

    土行孙此时非常憋屈,对方领悟了暗劲的高级运用,只要自己一与对方交上手,对方就能通过兵器将暗劲打入自己体内,他就必须要动用更多的功力来镇压暗劲,在功力方面的消耗自然也成倍增长。

    土行孙若是能将戍土真身练至大成的话,面对如今这种局面,自然能将论钦陵的暗劲隔绝在体外,但他在炼体一道上有所怠惰,并未练至大成,所以才会如此被动。

    戍土真身练至大成的表现,就是内气纱衣除了外护之外,同样也可以对内保护内脏经脉,但可惜的是土行孙并未将其练至大成。

    “不行,这样打下去的话,我恐怕会输啊。”

    土行孙感受到体内功力迅速消耗,心中也在暗暗着急,随即突然心生一计。

    土行孙先是右手全力一棍打空后,面对论钦陵刺来的一枪,侧身避开之后,竟用肋下夹住,而后猛地一发力,使得两人都从战马上掉落下来。

    见到两人落马,大秦和吐蕃双方都极为紧张,尤其是吐蕃这边,毕竟论钦陵可是吐蕃军的主帅啊,可都还没来得及营救,论钦陵就自己站了起来。

    论钦陵落马后十分冷静,当即抽枪后退,和土行孙拉开距离,以防其偷袭。

    土行孙则从烟尘中走出,铁棍指着论钦陵,大声道:“蛮子,可敢与本将步战?”

    “有何不敢。”

    “好,记住了,杀你者,土行孙是也。”

    见土行孙如此大言不惭,论钦陵一脸不屑冷笑道:“就凭你?”

    “哼,纳命来。”

    看着持棍冲来的土行孙,论钦陵深吸一口气后,待对方靠近后,手中长枪全力刺出。

    土行孙也好似早有预料,并没有就此停下,但却双脚一挫,激起一阵灰尘。

    论钦陵对此完全不在意,直接一枪刺进烟尘中,可必中的一枪竟然刺空了,他从烟尘中直接穿了过去,而烟尘散去后却没了土行孙的身影。

    “什么?”

    论钦陵见此一脸的震惊,土行孙若是避开,或是挡下,他都不会这么惊讶,但凭空消失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高原出身的他也从没见过这种情况。

    论钦陵连忙跑到土行孙消失的位置,并见到地上出现一个坑洞,可他都还没来的及细想,土行孙就从他身后窜了出来,一跃腾空全力一棍向他打去。

    【叮咚,土行孙下马步战,技能'土灵'效果1发动,步战时武力+3,当前武力再+1,武力上升至115;】

    此时的论钦陵虽因背对着土行孙,而看不到身后发生了什么,但也听到了身后所发出的声音,当即意识到了危险,而生死危急之下自然也顾不得保留了。

    【叮咚,论钦陵技能'雪落'效果3'遇强则强'发动,每次发动武力+2,最多可发动3次,当前武力+2+2,论钦陵武力上升至117。】

    此时的论钦陵根本避无可避,就算回身格挡也会反应不及,所以他干脆不防守了,而是选择了主动进攻,手中长枪直接抡过一个圆,直接闭着眼睛扫向身后,却精准无比的直指土行孙的腰腹。

    论钦陵采竟用了同归于尽的打法,他其实在赌,赌土行孙不敢和他同归于尽,而他也赌对了。

    以土行孙贪生怕死的性子,别说是论钦陵了,就算是松赞干布过来,他也不会和对方同归于尽的,所以果断选择了撤招格挡,并被论钦陵一枪击退。

    论钦陵这一击的威力,足足有117点,而且是舍命一击,115的土行孙选择格挡,显然也接的并不轻松,巨大的力道袭来,差点把他的虎口都给震裂了。

    不过土行孙借着这股冲击,在和论钦陵拉开距离后,再次遁入了地下,消失在了论钦陵的面前,而当他再次出现时则已经恢复了状态。

    论钦陵没见过这种遁地打法,见土行孙再次消失不见,连忙观察四周的同时,将沉下心来仔细听着四周的动静,但由于刚刚差点丧命,还有战场氛围太过于紧张,根本无法将注意力彻底集中起来。

    【叮咚,土行孙技能'矮将'效果2灵敏发动,单挑时,若对方的灵敏度不及自己,根据对方武力的高低,降低对方1~3点武力。

    论钦陵步战不及土行孙灵敏,受其'矮将'压制,武力-3,当前论钦陵武力下降至114。】

    刷......

    土行孙再次在论钦陵的背后出现,这次论钦陵虽反应了过来,但步战时的土行孙,不但行动速度极快,而且灵敏异常,再配合遁地,反而把他逼得手忙脚乱起来。

    “土行孙将军威武。”

    “土行孙将军必胜。”

    “干掉这个蛮子,让他见识一下大秦的厉害......”

    秦军这边,见土行孙占据了上风了,都齐声大喊着为土行孙加油喝彩起来,可身为主将变的杨任却反而皱起眉头。

    现在来看土行孙确实占据了上分,但论钦陵可是领悟领悟暗劲高级运用的高手,一旦习惯了土行孙的遁地打法后,遁入地下的土行孙就是靶子呀。

    “土行孙师弟,现在可不是求稳的时刻,一鼓作气击败论钦陵,否则你恐怕会输啊。”杨任心中暗道,同时做好了出手营救的准备。

    吐蕃这边,副将达延莽布支,和悉诺逻恭禄,见论钦陵落入下风,甚至是差点丧命,当即就准备冲上来支援。

    “将军,我们来助你一臂之力。”

    达延莽布支才一行动,就被论钦陵给喝住了。

    “谁都不准过来。”

    达延莽布支等人都露出不解之色,可论钦陵却一脸自信的大喊道:“土行孙,你是个高手,但不是勇士,你这等贪生怕死之辈,下辈子也别想战胜本督。”

    【叮咚,论钦陵技能'雪落'效果3'遇强则强'第三次发动,每次发动武力+2,当前论钦陵武力上升至116。】

    轰......

    论钦陵全力一击之下,土行孙的突袭再次被化解,而当他感受到这一击的力道之后,却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土行孙本以为论钦陵已到达极限了,却没想到竟依旧有所保留,好似没有尽头一样,也让他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恐惧。

    见论钦陵一脸狰狞的扑了过来,土行孙想也没想,下意识就选择了遁地,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完全在论钦陵的预料之中了。

    论钦陵落地后,快速向右移动三步后,纵身一跃并临空大喊道:“哈哈,土行孙,去死吧。”

    轰......

    论钦陵双手紧握雪寒泠月枪,全力狠狠的砸在地面上,直接砸出一个大坑,可这还不算完,汹涌的暗劲直接渗透底下,并向地下三米处的土行孙袭去。

    原来在刚刚交手的过程中,论钦陵刚开始确实不习惯土行孙的打法,所以才会落入下风,但他很快就习惯了,于是故意示弱来寻找土行孙遁地的规律,所以才会如此精确的知道土行孙的位置。

    土行孙感受到危急之后,都是脸色大变,可想躲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运起内气纱衣和戍土真身。

    轰......

    论钦陵前方五米外的平地突然炸响,随后只见土行孙被直接炸飞了出来,并被论钦陵的这一枪给打的五脏位移,吐血不止。

    看着临空的土行孙,论钦陵淡笑着举起长枪,下一秒,他的身影瞬间消失,却出现在土行孙背后,并一枪砸在了土行孙的背上。

    论钦陵明明可以瞄准明显心脏、咽喉这些要害,可他却选择了后背。

    很明显,论钦陵这就是在报复,刚刚土行孙怎么重创的麴萨,他现在就怎么还给土行孙。

    论钦陵的全力一击之下,哪怕土行孙有龙鳞甲、内气纱衣和戍土真身三层防护,也依旧难以抵挡,背甲同样直接被打的粉碎。

    重重的砸在地上后,土行孙再次吐了一大口血,并彻底丧失了行动能力,而他心中也后悔至极,早知道会输的这么惨的话,还不如和论钦陵同归于尽了。

    土行孙败了,而且败的很惨,之前基武105他,打不过基武103的张绣,而如今同样打不赢基武104的论钦陵。

    论钦陵倒是没有上前补刀,而是扭头看向杨任,而对方果然也和他一样,正持弓瞄准着自己,一旦自己有异动的话,对方立刻就会放箭。

    “杨任将军,本督若是想击杀土行孙的话,你以为只凭弓箭就能阻止的了吗?”论钦陵淡淡道,好似丝毫不担心杨任放箭。

    杨任双眼死死盯着论钦陵,随即策马上前查探,见土行孙的伤势虽重,却还没有性命之忧时,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快把土行孙将军带回去医治。”杨任大喊道。

    论钦陵翻身上马,只是淡淡看着,却并没有阻止。

    就和土行孙也不他阻止救麴萨一样,土行孙也硬吃的他全力一枪,就算不死也会沦为废人,已经对他构不成威胁了。

    论钦陵不知道的是,龙鳞甲、内气纱衣和戍土真身这三层防护,替土行孙挡下了近七成的冲击,土行孙真正只承受了三成冲击。

    再加上土行孙修炼的是土系功法,本来偏重防御,所以并未被打断脊骨,五脏也未破碎,他此时的伤势虽重,恢复的时间也不会短,但绝不至于沦为废人。

    杨任大概也猜到了论钦陵没下杀手的缘由,却并不会因此感激对方,土行孙是他师弟,却当着他的面被差点打死,此时的他心中只有自责。

    “论将军不愧是吐蕃国的大都督,哪怕是在中原也是一方强者了,就让杨任领教一下吐蕃的枪法吧。”杨任冷冷道。

    “还请杨将军指点一下。”

    论钦陵淡淡道,依旧是那么的松容不迫,风度翩翩,好似什么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可下一秒却为之变色。

    【叮咚,杨任技能'智战'发动;

    智战:雄猛善战,勇中带智,不同人拥有效果不同。

    效果1,武力+3,且与对手交战时,每过十回合,武力+2,最多可发动3次。

    效果2,当对手武力超过自身8点及以上时,效果1可直接全开。

    效果3,当对手被自己所克制时,效果1和2可与技能'神眼'效果1配合,使得神眼效果1翻倍发动。

    效果4,若遭遇偷袭时,前3重效果有一定几率失效,且容易陷入惊慌失措的混乱状态,武力下降1~4点。

    效果5,加速体力和功力消耗,可获得额外功力加持,武力提升1~3点,而直接消耗近半体力为代价,可获得一次暴击机会,武力瞬间上升8点。(注:此效果必须配合五火七禽扇方可发动。)】

第2726章:杨任单挑论钦陵兄弟,蒙恬施疑兵计诈杨雄

    【叮咚,杨任技能'智战'效果2发动,当对手武力超过自身8点及以上时,效果1可直接全开。

    论钦陵武力116,杨任武力107,论钦陵武力+3+2+超过杨任9点,故'智战'效果1全开,武力+3+2+2+2;

    杨任基础武力105,飞电枪+1、云霞驹+1,当前武力上升至116;】

    见杨任一瞬之间,气势竟暴涨至此,论钦陵哪里还不明白,杨任的实力比土行孙强的多,当即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叮咚,基武104论钦陵,击败并重创基武105土行孙,武力永久+1,当前论钦陵基武105,武力上升至107。】

    作为巅峰神将论钦陵,幸运遇到并击败了土行孙,也因此获得了1点基武的提升,

    之所以说他幸运是因为,土行孙只是战神守门员,在战神中属于最弱的存在。

    可就算如此,论钦陵击败他都用了三十多个回合,这要是遇到稍强点战神的话,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赢了。

    论钦陵并没意识到自己突破瓶颈了,见杨任好似没极限似的一直在提升,知道对方恐怕是在蓄势,不敢给杨任继续提升的机会,当即选择了抢攻。

    “既然杨将军不攻过来,那就由本督先出招吧。”

    论钦陵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可手上的功夫却比嘴快的多,这一番抢打下来和偷袭并无区别,却将自己的责任给摘了个干净。

    钉......

    杨任横枪挡下论钦陵的攻击,心中不由暗暗惊讶,他还以为论钦陵已经发挥出了全力,却没想到依旧还有所保留。

    “土行孙师弟,你输的一点都不冤啊。”

    杨任心中暗道,随即驱散杂念,不再分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中,来与论钦陵搏杀。

    【叮咚,杨任技能'枪神'发动,武力+4,当前杨任武力上升至120;】

    战至第十回合时,杨任的枪神发动之后,武力直接暴涨到120,超过了116的论钦陵足足四4点,这自让论钦陵压力倍增,开始逐渐有些顶不住了。

    可就在这时,土行孙'矮将'效果2,对于论钦陵的压制也解除了。

    【叮咚,因土行孙战败退场,技能'矮将'效果2压制效果解除,当前论钦陵武力恢复至120。】

    '矮将'效果2压制效果解除,论钦陵的武力值,也恢复到了巅峰的120点,也正好追平了此时的杨任,双方你来我往竟战了个旗鼓相当。

    城楼上,武吉见论钦陵战力不输杨任,当即接过鼓槌亲自擂鼓,来为杨任以壮声势,而城楼上的秦兵也都呐喊了起来。

    战斗不止,战鼓声不绝,而这一打就是三十多个回合,战况才再一次出现转变。

    此时的论钦陵,除了一个统帅技之外,武将技的效果已尽数发动,而杨任却还有一个武将技还未发动呢。

    这新技能也将是杨任取胜的关键。

    【叮咚,杨任技能'神眼'发动;

    神眼:上查天庭,下洞地府。此为杨任专属技能

    效果1,可看破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从而压制对方1~4点武力,单挑群战皆适用,且针对弓箭技能有克制效果;

    效果2,可提升主将的统帅属性,基础统帅100以下的主将,统帅上升1~2点;

    效果3,当作为辅助支援其他将领作战时,可提升协助对方武力上升1~3点;

    效果4,加速体力和功力消耗,可获得额外功力加持,武力提升1~3点,而直接消耗近半体力为代价,可获得一次暴击机会,武力瞬间上升8点。(注:此效果必须配合五火七禽扇方可发动。)】

    杨任一枪击退论钦陵后,左手单手结印的同时低喝道:“武道天眼,开。”而后左手在双眼上抹过,双眼的瞳孔中顿时闪过一股金光,正是玉清派的绝学:天眼通。

    【叮咚,杨任技能'神眼'效果1发动,压制论钦陵2点武力,当前论钦陵武力下降至118。】

    论钦陵对上杨任的视线,莫名其妙的就打了个寒颤,只感觉被杨任看透了似的,但他只以为这是错觉,再次运功向杨任攻过来,可却屡屡被杨任破解招式。

    此时,在开启了武道天眼的杨任的视角内,论钦陵的速度其实是被放慢了的,慢视角下自然更容易明晰到招式的破绽。

    当然,杨任视角内的速度在慢,现实中也还是原来的速度,在无法加快自身速度的情况下,只是拉长了自己的思维时长而已。

    接下来,在和杨任的交手中,被压制了2点的武力的论钦陵,开始逐渐落入下风。

    十个回合后,论钦陵更是彻底落入了下风,身上伤势也在逐渐加重,距离落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见论钦陵不敌杨任,却依旧不愿认输,而是在咬牙死撑,也不顾的其他了,当即策马前来助战。

    杨任本来都快拿下论钦陵,见吐蕃这边不讲武德,又来了一员战将,心中自然极为气愤,却也不愿意放弃斩杀论钦陵的机会。

    【叮咚,杨任技能'神眼'效果4发动,加速体力和功力消耗,可获得额外功力加持,武力提升1~3点;

    当前杨任武力+3,武力上升至123。】

    至此,杨任也达到了自己常规状态的最高战力,单单一个论钦陵的话,自然远不是杨任的对手,但在加上一个论赞婆的话,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论赞婆在统军方面远不如论钦陵,但在武勇方面却没逊色太多,而他也是一尊基武103的神将。

    105的论钦陵+103的论赞婆,就算杨任技能全开也拿不下,若不是'神眼'效果2的压制效果也适合群战的话,他恐怕还有落败的风险。

    可如今虽不至于落败,但想赢也是千难万难。

    杨任先是和论钦陵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后又和钦陵论赞婆兄弟大战了四十回合,却也一直难以取胜。

    “可惜啊,未将五火神炎扇带下山,否则定能将这两兄弟全部斩杀于此。”杨任心中暗道。

    眼见自己手段尽出,也未能取胜,而体力却已消耗过半了,杨任知道事不可为,于是果断的选择了撤退。

    论赞婆见此想要追击,却被论钦陵给拦住了,因为就算追上也留不下杨任。

    “回去吧。”论钦陵一脸疲惫的说道。

    论赞婆脸上虽尽是不甘之色,却还是点头道:“是。”结果才一回营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吐蕃大将麴萨因被土行孙打断脊骨,而且伤到了五脏六腑,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吐蕃的人才本来就少,基武102的麴萨,在吐蕃就已经是高端人才了,结果才和大秦开战就战死了。

    初战就损失一员大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所以论钦陵的脸色自然非常的难看。

    “唉。”

    看着死不瞑目的麴萨,论钦陵叹息一声后,上前想要将他的眼睛抚合上。

    “麴萨,你的仇本督已经为你报了,你可以瞑目了。”

    可无论论钦陵怎么抚,麴萨的眼睛就是闭不上。

    另一边,杨任返回湟源城后,当即询问武吉土行孙的安危。

    “杨师兄,土行孙师兄还没有脱离危险,仍在救治当中。”

    “唉,希望土行孙师弟他能听过这一劫吧。”

    杨任轻叹道,他清楚土行孙伤的有多重,就算能脱离危险,想要彻底恢复过来的话,起码需要大半年,甚至是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接下来只能靠他自己来应对论钦陵了。

    本来杨任身边还有土行孙辅助,两位战神联手,再加上两万五千主力大军,他觉得就算付出一定的代价,可坚持到蒙恬的援军赶来还是不难的。

    可现在土行孙重伤,而论钦陵此人就极为难缠,只要杨任一个人的话,压力实在是有些大呀。

    至于武吉,也只能在守城方面帮上忙,可关键是现在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悬殊,湟源城也不是什么坚城,被动死守只有死路一条,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更好的拖延时间。

    真出城进行野战的话,神将境界都还不到的武吉,实在难以给杨任提供多少助力,甚至可能还会拖后腿,毕竟吐蕃那边除了论钦陵等几个兄弟之外,还有几员战将都还没参战呢。

    “难办啊。”

    杨任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但就是再怎么困难,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天夜晚,白天才经历一场大战的杨任,功力都还未彻底恢复,就率领三千精骑出城,而主要目的则是摧毁吐蕃军在城外的工事,毕竟若是就这么放任不管的话,明天吐蕃军就能发起强攻了。

    湟源城只是地理位置重要,却并不是什么坚城,城墙高度更是只有三米,再加上秦军由于来的匆忙,并没有带重型的守城器械,真直接进入到守城战的话,跟打消耗战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秦军只有两万五千人,而吐蕃军却有十万,拼消耗肯定拼不过吐蕃军,那么也就只有智取了。

    论钦陵会在今夜出城捣乱,毕竟白天的一战,双方的消耗都极大,但既然杨任出来了,他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当即调集兵力前去围剿。

    夜间开战,主将指挥的难度骤然暴增,再加上吐蕃军士兵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都不善夜战,所以在和秦军的对抗中屡屡落入下风。

    双方激战半夜,杨任所部虽损失近半,但也完成了战略目标,不但摧毁了吐蕃军的工事,而且搅得吐蕃军不得安宁,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

    杨任本以为论钦陵会修整一番,再将工事修筑好之后再来攻城,可让他怎么没想到的是,次日吐蕃军既没堆土山,也没搭井阑,竟然扛着云梯就直接来攻城。

    很显然,论钦陵看破了杨任意图,知道杨任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拖延时间,那他自然更不能让其如意了。

    没有工事配合攻城,那就先只用云梯,一边攻城在一边修筑工事。

    “论钦陵,算你狠。”

    杨任咬紧牙关,狠狠的捶了下城墙后,下令道:“全军做趴活守城准备。”

    湟源城攻防战也就此打响。

    西宁城这边,蒙恬收到杨任的传讯信鸽后,心中也极为焦急,可杨行密和杨雄的七万隋军正在等着他,符存审的两万援军不赶过来的话,他实在是没有底气去救援杨任啊。

    当得知论钦陵在维修筑工事的情况下,就强行对湟源城发起进攻后,蒙恬知道了论钦陵强攻

    湟源城的觉醒,于是再也坐不住了,甚至顾不上等还未抵达的符存审,就准备先领着两万五千援军出发了。

    “大都督,万万不可啊,杨行密杨雄手中有着七万隋军主力,符存审将军未至,咱们就贸然出城的话,恐有全军覆没之危啊。”李傕一脸焦急的劝道。

    蒙恬并未因为李傕的劝解而退缩,反道:“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李傕将军,今夜你率一万五千大军出城向东行军,天亮后在打着符存审将军的旗号返回。”

    听到蒙恬此言,李傕顿时眼前一亮,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大都督这是要行疑兵之计吗?”

    “然也。”

    “可是这能骗的过二杨吗?”

    “行与不行总要试过才知道,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诺。”

第2727章:秦军战力等级,诈杨雄救杨任

    蒙恬为了救援湟源城的杨任,决定冒险实施疑兵之计,而这自然有着不小的风险。

    一旦被杨行密,或是杨雄,二人中的任何一人识破的话,那蒙恬所率的两万五千秦军,就要和七万隋军正面对上。

    秦军若是全部都是精锐的话,那蒙恬自然不会畏惧,毕竟秦军精锐是公认的可以一当十。

    可问题是蒙恬麾下的两万五千大军,包括南路的八万大军,只有部分是正规主力军,而非是刀山血海杀出来的精锐,自然不可能正面打赢近三倍余己的隋军。

    如今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大概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守备兵、正规新兵、正规老兵、正规主力和主力精锐。

    最弱的自然是留守的守备兵,其实包括郡兵、县兵、捕快、预备兵、退伍兵等等,在经过训练之前,只能用于治安和守城,而无法上战场进行野战。

    而后的四个等级其实都属于正规军,但正规军也分三六九等,毕竟大秦的正规军足足一百五十五万众,士兵素质层次不齐也很正常。

    一百五十五万大秦正规军中战斗力最弱的,自然是在这次大扩军中新征召的那七十五万新兵,而这一部分士兵在秦军中的占比也最大。

    除了正规军中的新兵之外,剩下的三个等级都属于正规军中的老兵,而老兵的总数可是有着足足八十万众。

    在大秦哪怕是当过三年兵以上的老兵,也不是都见过血,就算见过血也并不代表就杀过人,所以老兵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

    那些当兵一年半以上三年以下,却没上过战场,或是上过战场见过血,却没有杀过人的老兵,凭借丰厚的从军和训练经验,综合素质和战斗力要强于大秦新兵,和各国的正规军,却又弱于各国的精锐主力军。

    而在大秦的八十万老兵之中,这部分老兵的总数大约有近二十万众。

    除此之外,那些当兵三年以上,并至少斩杀过一名敌军的老兵,在大秦老兵之中的占比最大,总人数约五十万众,是秦军中的当之无愧的主力和支柱,也是主力精锐营的预备兵源。

    至于大秦战力最强的军队,自然是破军营、陷阵营等王牌精锐营。

    据统计,大秦目前已有:破军营、陷阵营、九龙卫、铁卫、虎卫、飞虎军、大戟士、先登死士、飞熊军、背嵬军、狼骑军、白马义从、龙骑军、腾龙军、秦武卒、娘子军等十八支王牌精锐营,总人数也有将近十万众。

    其他国家能有一两支王牌精锐营,就已经相当的了不起了,而大秦却已经有了足足十八支,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精锐,才造就了秦军百战不败纵横披靡的战绩。

    一百五十五万大秦正规军之中,正规新兵七十五万,正规老兵二十万,正规主力军五十万,王牌精锐营十万。

    大秦正规军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新军,占比48.3%,接近总数的一半,而这么多新军的加入,也必然造成秦军综合素质和战力的下滑。

    其实大秦的这批新兵各方面都很优秀,毕竟本来就是经过层层选拔挑出来,后又被一众名将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再加上秦军的精良装备,就算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战斗力也不会弱。

    但要知道真正的精锐,永远都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在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

    要是光靠训练就能训练出精锐来的话,拿大秦一百五十五正规军之中,也就不会只有十万王牌精锐了。

    大秦的新军虽经验不足,但毕竟底子好,再加上装备优势,只要上了战场,经历过了生死与战火的磨砺之后,就能快速得到提升,并转化为老兵。

    如今正在进行这两场大战,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都有大秦新军的参与,而且参与的数量还不少。

    大秦和魏宋明隋四国开战的一百二十万大军中,其中有足足五十五万都是新军,剩下六十万则是老兵,留十五老兵和二十万新兵守家。

    西线的三十伐隋大军中,也有十五万新军,占到了伐隋总兵力的一半,由此见可见伐隋的三路大军中肯定都有新军的。

    蒙恬南路的八万大军之中,新兵老兵的比例大概对半分,也就是新兵四万,老兵四万,却要分守三地,以抗十七万隋吐联军,所以在兵力分配方面自然也要精打细算。

    杨任、符存审所率的两万五千大军之中,都各有一万老兵,而另外一万五千人则都是新兵。

    至于蒙恬所率三万大军中,则有两万正规主力军和一万正规新兵,毕竟西宁城在三城中最为重要,所要面临的压力也最大,可隋吐联军却采取了先削支再砍干的策略。

    蒙恬若是想去救援杨任的话,最多只能带两万五千大军,留五千新军镇守西宁,毕竟再多的话,西宁可就危险了。

    可若是如此的话,他就要以两万五千秦军,对阵七万隋军主力。

    蒙恬并不是怂,若是手上有哪怕一支精锐营在的话,他也敢以两万五千大军,和七万隋军正面一战,但他手上只有两万主力军,另外五千还都是新兵。

    大秦主力的战力虽在隋军主力之上,可就算再加上装备优势,也不可能抵消三倍于己的兵力优势。

    一念至此,蒙恬不禁有些埋怨起李靖来,强干弱枝搞得有些太狠了,以至于现在自己如此的被动。

    中路的两军为何如此顺利?除了人数最多之外,还有飞熊军和龙骑军在,而北路的龙且麾下也还有腾龙军在,唯有蒙恬麾下一支精锐营都没有。

    这也是蒙恬一直在苦等符存审的主要原因,因为都没有王牌精锐营了,再没有符存审的那两万援军的话,单靠两万主力军是真的打不过七万隋军啊。

    可随着湟源城告急,蒙恬也不得不提前出兵了,可挡在眼前的七万隋军又打不过,被逼无奈之下才冒险使用疑兵计。

    “报......启禀副都督,大量秦军出现在西宁城外,所打的是“符'字大旗。”

    “什么?符存审怎么可可能来的这么快?”

    杨雄一脸震惊的站了起来,根据他的估算,符存审应该还有两天才能到抽采队,结果却足足提前了两天,而这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这支秦军是疑兵。

    二是在隋吐联军行动之前,符存审就已经率军出发了。

    第一种和第二种,在杨雄看来都有可能,甚至第二种的可能性还更大,毕竟他现在所面对的对手可是蒙恬。

    蒙恬任河套都督时,就曾凭击败过杨马韩三家联军,后任凉州都督也一直在打压隋国,并且屡屡得手,隋国各大将领基本都在他手上吃亏过。

    这样一个手段强硬,无比难缠的蒙恬,能提前预判到隋吐联军的动向,好像也很正常啊。

    蒙恬在凉州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也恰恰是因为秦军主将是蒙恬,杨雄才会如此的犹豫,否则的话疑兵之计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蒙恬已经出招,而压力也转移到杨雄这里,究竟是撤军还是继续盯着蒙恬呢?

    若来的真是符存审的话,只靠杨雄手中的三万五干隋军,肯定不是四五万秦军的对手,而杨行密所部又和他相距五十里,双方一旦开战的话,杨行密若是无法及时支援的话,他甚至都还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可来的真的是符存审吗?

    杨雄心中还是有些怀疑,但接下来秦军的举动,则打消了他的所有怀疑。

    “报......启禀副都督,符存审所部抵达西宁后,蒙恬就率军出城了,两军会师之后,就向我军这边来了。”

    听到此言后,杨雄心中再无任何怀疑犹豫,毕竟来的若不是符存审的话,就凭蒙恬的那点兵力,躲都来不及,又岂敢和自己一战?所以必定是符存审的到来,才给了蒙恬足够的底气。

    现在秦军足足四五万大军,只靠自己三万五千人马,肯定不是对手。

    所以,杨雄几乎没怎么犹豫,果断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撤退,前去和大都督汇合,不能给秦逐个击破我军的机会。”

    “诺。”

    三万隋军在杨雄的指挥下有序撤退,而这一举动也让蒙恬暗暗松了口气。

    万一杨雄头铁,死扛着不撤退的话,那他也只能以两万五千秦军,直接和杨雄进行决战,毕竟撤退只会暴露虚实,而杨雄绝不可能放任他逃回西宁。

    一旦蒙恬和杨雄决战的话,若是无法将其一举击溃的话,等到杨行密的援军抵达,秦军恐怕真的全军覆没。

    所以,杨雄主动撤退,将路让出来,对于蒙恬来说反而是最优解。

    接下来,蒙恬所部两万五千人,伪装成五万大军,向西全速进军,俨然一幅迫不及待的姿态,而这反而打消了杨行密的怀疑。

    杨行密本来是不相信,蒙恬能提前预判到他们的行动的,但杨雄信誓旦旦的说蒙恬能把做到,这让杨行密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而后蒙恬又一幅迫不及待要和他决战的姿态。

    若是蒙恬手上只有两三万人马的话,又怎么可能敢和他七万大军决战呢?所以才相信是蒙恬预判了他们的行动。

    现在摆在杨行密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直接和蒙恬决战,但七万隋军打五万秦军,杨行密总感觉没什么优势,甚至还有可能会输。

    二则是暂停围剿杨任,和论钦陵会师,再来和蒙恬一战,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击败秦军。

    杨行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选择二的胜算更大,所以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还放任蒙恬前往湟源城。

    当蒙恬率军抵达湟源时,吐蕃军已经在论钦陵的率领下前去和杨行密会师了,毕竟再不走的话,六七万秦军内外夹击之下,吐蕃军未必能招架得住啊。

    看着湟源城破损的城墙,以及城外遍地的残肢断臂,蒙恬不用想都能知道守城战打的有多么激烈。

    湟源城毕竟这只是座小城而已,除了城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设施,所以并不好守,沦陷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杨任却只靠一面城墙,就挡住十万吐蕃军三日猛攻,自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短短三天的守城战,秦军就足足伤亡了七千大军,而吐蕃军的伤亡也在七千左右。

    蒙恬救援的非常及时,若是再晚来个一两天的话,湟源城恐怕就不住了。

    所以,当杨任看到蒙恬时非常激动,蒙恬这一来不但救了他,也救了全城将士的性命。

    可当得看到蒙恬身后,只有两万余援军之时,杨任彻底傻眼了。

    蒙恬顾不上和杨任解释,果断下令道:“杨任听命。”

    “末将在。”

    “立即放弃湟源城,和本督撤回西宁。”

    “什么?放弃湟源城?”

    杨任露出难以置信之色,连忙问道:“可是放弃湟源的话,隋吐联军由此进入凉州,前去支援大兴城怎么办?”

    “放心吧,李靖大都督已经率援军以最快速度赶过来了,隋吐联军若是由湟源城入凉州前去支援大兴的话,只会和李靖大都督迎面撞上。”

    听到此言,杨任这才放下心来,毕竟李靖麾下可是有飞熊军和龙骑军这两大精锐在,真的迎面撞上的话谁会打谁都还不一定呢。

第2728章:辽应天后述律平,羌军至决战将启

    杨任之所以舍不得放弃湟源城,一是为了守住这座城池,秦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二则是担心会因此打破秦军对大兴的绝对封锁。

    可现在蒙恬既然都说没事了,李靖也率援军即将赶到,那杨任自然没必要继续死守湟源,这座除了地理位置外,没有任何防御价值的小城。

    开战前,杨任其实心存过幻想,或许吐蕃主将不善攻城呢?或许他在守城方面特别有天赋呢?又或许……

    结果事实证明,幻想终归是幻想。

    论钦陵非常擅长攻城,十万吐蕃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如臂驱使,没有出现一点的混乱。

    而他杨任在守城方面也没有特别的天赋。

    杨任除了发起夜袭之外,也为守城做了很多的准备,比如没有重型守城器械,那就打造轻型的投石车。碖

    石弹、雷石、滚木等守城物资不够,那就拆房子拆房梁。

    甚至杨任还将全城军民的粪便都收集起来,煮沸制作成金汁用以守城。

    以前杨任最讨厌金汁,一闻到那个味道就想吐,可现在他不讨厌了,因为这东西恶心归恶心,但却是守城利器吗,能够帮助他守城。

    可是这些战前准备,在实战中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根本就无法抵消湟源城矮墙薄,且防御设施不完善的缺点。

    除此之外,杨任还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守城指挥方面,和论钦陵这种天才型选手的差距。

    若不是有武吉在一边辅助的话,只靠他一个人,根本顶不住论钦陵的狂猛快捷的进攻节奏。

    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城池的防御力又不够,统帅能力也比不上人家。碖

    全方面处于劣势的杨任,只能采用最笨也最实用的打法,用人命来弥补这其中的差距。

    也正是因为如此,短短三天的湟源攻防战,秦军才会伤亡了足足七千,减员将近百分之三十。

    若是减员至百分之五十的话,就算是秦军也会出现生怯、惧战、畏战等问题。

    所以说,蒙恬来的非常及时,他若是晚来一两天的话,杨任肯定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湟源攻防战,秦军伤亡七千众,再加上之前的数场大战,秦军也伤亡了近两千众。

    至此,杨任所部累计总伤亡已达到九千人,虽说其中有过半都是新军,但也有四千余老兵战死沙场,而这也是大秦伐隋以来的最大伤亡。

    至于吐蕃军,伤亡自然比秦军大,总伤亡在一万两千左右。碖

    若是让一个统帅低的主将来指挥的话,这个数字肯定会大幅度增加,但是在论钦陵高明统帅的指挥下,将吐蕃军的兵力优势发挥到了最大,降低了吐蕃军在攻城战中的伤亡,同时还能给予秦军打击。

    蒙恬在看完战损报告后,也不禁在心中感叹,论钦陵此人不好对付了,毕竟若是一个无能之将来指挥的话,就算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可不可能和秦军打出这样的伤亡比例的。

    “若是不能将论钦陵斩杀的话,就算能彻底将隋国驱逐出境,西北之地恐怕依会不得安宁啊。”

    蒙恬心中暗道,同时也下定决定,就算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尽早除掉论钦陵这个大患。

    杨任所部两万五千大军,折损了九千后,还剩下一万六千,而蒙恬所率的援军则有两万五千,双方会师后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一千。

    论钦陵若是不撤退的话,蒙恬绝对敢用四万秦军,和九万吐蕃军正面决战,但可惜论钦陵也不傻。

    杨行密和杨雄都认怂了,论钦陵这个吐蕃的外人,自然不会头铁到继续留下和秦军死磕,无论胜负的代价对于吐蕃来说都太大了。碖

    况且在杨雄误导下,论钦陵以为蒙恬手下有四五万大军,再加上杨任的湟源守军,真开战的话吐蕃必败,所以自然不敢不撤军了。

    蒙恬救下杨任后,当即放弃了湟源城,全军堂而皇之的撤往了西宁城,而这一举动反而让杨行密和论钦陵都看不懂了。

    湟源城的得失,关乎秦军困死大兴的布局,蒙恬又怎么可能会主动放弃呢?

    隋吐联军大帐内,杨行密和论钦陵各自代表本国,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隋方都认为蒙恬放弃湟源城这里面肯定有陷阱。

    至于是什么陷阱?不知道,反正肯定有就是了。

    见杨行密和杨雄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就是认定这里面有问题,论钦陵都有些无语了

    他觉得隋军被秦军给打怕了,已经有了点惊弓之鸟的意思,可偏偏他们自己偏偏还没意识到。碖

    秦军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论钦陵认为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还未和秦军交上手之前,论钦陵也对秦军极为敬畏,毕竟已经有太多强军被秦军打败了,,但真正交手之手,那股敬畏也就消失了。

    经过和杨任的一战,论钦陵发现秦军确实很强,单兵战力要比吐蕃军很多,毕竟自己十万打秦军两万五,四比一的兵力优势,却只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

    至于秦军的守城优势?在论钦陵看来,守湟源城这种没什么防御力小城,跟直接野战的区别并不大。

    论钦陵觉得秦军觉得强,但隋军也不弱,秦军跟隋军比起来,应该只是略强一些才对,差距并不算太大。

    可杨行密和杨雄七万隋军在手,却不敢和五万秦军一战,这在论钦陵看来简直不能理解,他要是有七万隋军级别战力的吐蕃军在手的话,肯定二话不说直接就和秦军开战了。

    可杨行密和杨雄却退缩了,并放任蒙恬救援杨任,这也让论钦陵不得不怀疑,隋军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碖

    在论钦陵看来,他率下高原是来帮隋国的,他是客军隋军才是主力,可隋军自己不敢和秦军打,却让吐蕃军顶在前面和秦军拼命,致使吐蕃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所以自然会怀疑隋军是不是在算计吐蕃。

    见论钦陵一幅警惕的模样,杨行密和杨雄知道他肯定是误会了,当即再三保证,甚至不惜发誓来证明。

    “论将军,本将真的没有骗你,你所遇到的杨任所部半数都是新军,而秦军主力和新军之间战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啊。”杨雄道。

    “蒙恬的四五大军肯定都是主力,我军并没有取胜的把握,所以才会撤军啊,绝非有其他意图。”杨行密道。

    对于两人的话,论钦陵是一个字都不信,但还是忍不住问道:“秦军主力真有这么强?”

    “若一个字有假,天打五雷轰。”杨行密一脸正色的说道。

    论钦陵略作沉思后,开口道:“你们明知道秦军的战力这么强,却还邀我吐蕃出兵,还说你们不是没安好心?”碖

    刚刚二杨自己亲口说秦军比隋军强,并且还例举吃过那些亏,说同人数作战隋军就没赢过,而隋军又比吐蕃军强。

    那么隋军让比自己弱的吐蕃,去和比自己还强的秦军作战,怎么看都像是不安好心,临死也要拉个人当垫背啊。

    听到论钦陵这么说,杨行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这破嘴啊,真不会说话。

    杨雄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双方也陷入一股尴尬的沉默中,可就在这时,却有一道女声从帐外传来。

    “正是因为大秦强大,我等弱者联合起来,才能不被大秦所吞并。”

    只见一位身姿窈窕匀称,样貌不算倾国倾城,但也极为秀丽的女子,带着数名身穿羌族传统服饰的护卫,在侍卫的引领下走入大帐,并看着论钦陵笑问道:“吐蕃大将军以为然否?”

    论钦陵并没有因为不对方是女子就轻视,毕竟中原已经出现了太多巾帼女英雄,尤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女帝,连嬴昊李世民等一众英杰都遮掩其光彩,所以决不能因为对方是女人驹小看,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下一个女帝。碖

    “不知这位夫人是?”论钦陵问道。

    “妾身述律平。”

    听到这个名字后,论钦陵当即露出恍然之色,暗道:“原来是她。”

    除了西北人本地人之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

    述律平,表字月理朵,是耶律阿保机的正妻和谋士,耶律德光和耶律倍的生母,为阿保机统一羌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名家百花榜,还有百晓生所排的巾帼榜,都曾收录过述律平的名字,只不过排名都很靠后。

    耶律阿保机自刎,羌族被灭之后,述律平就消失不见了,而随着羌族势力再次复起,她也再度出现,并辅佐自己的儿子耶律德光。碖

    述律平自然是代表羌族势力来的,在她和耶律苏的辅佐下,儿子耶律德光对内统合蛰伏派,对外拉拢汉化派,联手羌奸派,召回出逃派,羌族各大派系之间越发紧密,已经成了海州的一股强大势力。

    羌族计划扩军十万,如今只完成了八万,另外两万虽已征召完毕,但还未整训,短期内无法上战场,可是二杨这边催的又很急。

    所以,述律平就代表羌族势力,亲自过来统治二杨,先派五万羌军参战,后续会把另外五万大军陆续派过来。

    结果在半路上,述律平却通过羌族内部情报网,收到了符存审才到西宁的消息,从而判断出二杨中蒙恬的疑兵之计,从而错过了一个大好的重创秦军的机会。

    述律平本来当私下里和二杨说,毕竟战事已经结束了,当众提的话,会影响二杨在军中的威望,却没想到论钦陵因为这件事对二杨起了怀疑,觉得隋军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述律平见此一幕后心中也不禁在想,这么容易就出现信任危机,如此松散的联盟真的能打败秦军吗?

    但一想到若是不能打败秦军,羌族就无法复国,述律平还是决定助联盟一把。碖

    对于述律平所言,论钦陵自然是认同的,否则他也不可能还在这了,但却依旧对二杨心存芥蒂。

    当听到述律平说,符存审才到西宁,蒙恬手上只有两三万人时,杨行密和杨雄反复询问述律平消息从哪来,可不可靠。

    当从述律平口中得到无比可靠的回答后,杨行密和杨雄都彻底绷不住了

    他们两大名将,七万大军,却被蒙恬以一招简单的疑兵之计,就给耍的团团转,并且草木皆兵,还信誓旦旦的认为还有其他圈套,种种行为简直与跳梁小丑无异。

    一念至此,杨行密就臊的慌,有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冲动。

    杨雄却咬牙切齿的称赞起蒙恬来:“蒙恬啊蒙恬,不愧是你,不愧是你啊。”

    论钦论:“……”碖

    述律平:“……”

第2729章:述律平的连环计,辽国萧太后萧绰

    在论钦论看来,杨雄这就是在嘴硬,通过抬高自己的对手,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可在述律平看来却并非如此,毕竟羌人虽没有直接和秦军作战过,但却和西凉军、隋军、唐军等汉人军队打过,和杨行密和杨雄也是老对手了。

    杨行密和杨雄曾多次击败过羌军,述律平、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等将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也正是因为两人的能力强,又是杨氏宗亲,才会被杨广派来镇守海州,

    可这两位讨羌名将,却都在还未开战的情况下,就被一个小小的疑兵计就给唬住了。

    凭此就已经足矣说明秦军和蒙恬的恐怖之处了,否则又怎么可能单凭威慑就吓退两大名将呢?

    述律平虽知认可秦军的强大,但却不觉得现在的羌军就一定比秦军弱。

    因杨广推出解羌令的懦弱之举,使得现在大部分的羌人都觉得,隋唐两国之所以能够灭羌,并不是隋唐真的比羌族强,而是羌人太落后了,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

    汉人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羌人拍马也赶不上,以至于在武器装备方面彻底碾压,这才最终造成了羌族的灭亡。

    可如今汉人的装备,羌人现在也有了,就算还有差距,也没那么大,不会再形成绝对的优势。

    大秦在武器装备方面,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敌对各国也都在奋起直追。

    对于各国来说,搞到大秦的武器做样品进行仿制并不难,难的是无法靠样品还原出锻造技术来,而在缺少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就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的进行攻克。

    正常情况下,各国肯定是攻克不了的,但这个时代最不缺奇才,尤其是那些来自武侠、或是仙侠世界的奇人,比如:墨家长老徐夫子和他的母亲,以及剑心冢主李素王等等。

    徐夫子和其母是随机百召的隐藏人物,都出自《秦时明月》世界,徐夫子打造出了名剑“水寒”,而荆轲刺秦所用的'残虹'则由其母亲所打造,母子两人都是世间顶尖的锻造大师。

    李素王则是特殊百召中的隐藏人物,出自《少年歌行》世界,是雷无桀之母李心月的父亲,最为擅长铸剑,江湖上多把名剑皆出自他手,乃世间顶尖的锻造大师。

    隋国就是因为绑架了李素王,并强逼着李素王为隋国效力,才使得隋国的锻造技术突飞猛进。

    很多人都以为,像李素王这般能打造名剑的神匠,想打造威力远不如名剑的武器,按理来说应该轻而易举才对,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神匠所造的武器往往都是高端货,且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而高端武器的成本也往往都很高,且锻造时间极长,根本无法进行普及。

    可对于一个势力,一个国家而言,所需要的并不是这种高端武器,而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能够普及开来,出给普通人使用的武器。

    就算是李素王是锻造方面的大师,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攻克大秦部分的锻造技术,但相同的成本内,兵器锻造仍有差,不过差距也没有那么大了。

    和大秦的横刀相比,隋式战刀的锋利程度和硬度,虽还差了一些,但在战斗中这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双方士兵交手,不可能会像斗将那样,兵器互磕几百下,最多对撞十几次就会分出生死,而这种普通士兵级别的碰撞,都不会武器耐久有太大影响。

    隋国除了兵器锻造之外,在轻量型甲胄的打造方面也不差,至于重甲,受限于资源和成本,和大秦差距则还有很远。

    诸国之中,也只有富裕的宋国,以及吴楚两国,能够在重甲的锻造方面媲美大秦,打造出重量又轻,防御力又高的重甲。

    至于在远程武器方面,依旧是大秦独占鳌头,无论是射程,还是造价,都比各国要强上一筹。

    大秦能在这次中原大战中,以九十万大军压制魏宋明三国一百多万大军,弓弩则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优势。

    羌人生活坚信,身体素质优秀,民风也极为彪悍,以前用极为落后的武器装备,都能和隋唐两国拼个四六开。

    被隋唐两国所灭后,在被奴役的过程中,羌虽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如今更是装备上了汉人先进的武器。

    要知道羌人的十万大军中,有六万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无论是述律平,还是耶律德光,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明明才组建不久的羌军,战斗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在装备了汉人先进武器,战斗力相比以前反而更强了。

    实力才是羌人敢于和大秦为敌的底气所在。

    当然,关于这个实力的构成,是将隋国和吐蕃也算进去的。

    羌人只有联手隋吐两国才敢与大秦为敌,单靠羌人自己肯定不可能是大秦的对手。

    所以,对此这次联盟抗秦,述律平本来是满怀期待的,结果战争才刚一开始,隋吐两国就已经开始不信任对方了,如此割裂的一个联盟,真的能打败团结一心的秦军吗?

    述律平心中对此深深的感到担忧。

    杨行密看着一脸冷漠,沉默寡言,但每每开口却总能直指关键上的述律平,心中知道在对这个女人有所隐瞒了,否则这次联盟恐怕真的会名存实亡,于是开口道:

    “诸位,本督刚刚收到消息,李靖已亲率五万秦军,前来西宁支援蒙恬了。”

    听到此言,论钦陵和述律平都露出恍然之色,总算是明白蒙恬为什么会放弃湟源了。

    李靖正在赶来西宁的路上啊,所以联军就算占领湟源城,也一样无法打通前往大兴的道路,只会和李靖迎头撞上。

    “单单蒙恬所部的秦军,就已经这么难对付了,现在却又来了一个李靖。”

    论钦陵一脸凝重的说道,毕竟隋吐十七万联军,都未能拿下蒙恬七八万秦军,反而还折损了一万两千人。

    现在秦军不但多出五万生力军,而且还少了湟源这个负担,哪怕兵在兵力方面依旧劣势,也不会像之前那般被动了。

    “若只有李靖的话倒好了。”杨行密轻叹道。

    论钦陵一怔,连忙问道:“秦军难道还有其他援军?”

    “嗯。”

    杨行密点了点头,道:“秦将龙阳和李茂贞,正率六万大军攻打武威郡,一旦武威郡彻底沦陷的话,这六万秦军恐怕也会赶来西宁。”

    论钦陵顿陷入沉思当中,蒙恬七万,李靖五万,再加上龙阳和李茂贞的六万,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他们真正要面对的是十八万秦军。

    七万隋军,八万八千吐蕃军,再加上十万羌军,总计斤二十六万联军,真的能够打的赢十八万秦军吗?

    论钦陵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因为只是单单从明面上来看,就能看出十八万秦军的综合战力,明显在二十六万三国联军之上。

    可见这一仗的胜率并不高,就算能赢也会损失惨重。

    吐蕃为隋国这个外人,却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真的值吗?论钦陵心中不由动摇起来。

    杨行密和杨雄都看出了论钦陵的动摇,却也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这时述律平却开口道:“诸位放心吧,就算武威郡全境沦陷,龙阳和李茂贞的六万秦军,也不会被掉来西宁的。”

    言罢,述律平就将耶律释鲁和耶律葛鲁,已经率三万羌军脱离元蒙并奔赴显美城的事,告诉了在场众人。

    在场众人听了之后无比振奋,毕竟显美城的防御虽比湟源城强,但不是什么的坚城。

    龙且以四万大军镇守显美城,高欢的七万大军确实打不下来,但若是再加上耶律释鲁的三万精兵的,十万联军则能够对显美城构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龙阳和李茂贞在彻底攻陷武威郡之后,肯定是率军前去支援显美的龙且,而非舍近求远前来支援西宁。

    一念至此,众人心中都暗暗松了口气。

    少了龙李二人的六万秦军,三家二十六万联军,就只需面对十二万秦军,胜算自然也更大。

    “妾身有个提议,不知两位大都督可愿听听?”

    听到述律平此言,杨行密和论钦陵对视一眼后,异口同声道:“夫人请说。”

    “李靖的那一路军一旦和蒙恬汇合,就能够发起人数超十万的大兵团野战,而秦军最擅长的就是大兵团作战。

    所以,我们决不能给李靖和蒙恬汇合的机会,应趁着李靖尚未赶到,集中优势兵力先将蒙恬消灭,就算无法消灭,起码也要予以重创才行。”

    听到这时,杨雄忍不住问道:“可是究竟要如何做,才能阻止李靖和蒙恬汇合呢?”

    “很简单。”

    说这话的并不是述律平,而是论钦陵。

    论钦陵一脸钦佩的看了眼述律平后,沉声道:“只要派出一路大军,由湟源出发,做出支援大兴城的姿态的话,李靖就不得不迎战并往湟源进军,否则困龙之局将无法维持,而我则可依靠湟源来拖住李靖。”

    述律平眼中闪过一抹赞赏,这位吐蕃大将军确有真本事,并不是什么水货啊。

    可让述律平和杨行密都没想到的是,论钦陵竟主动接下来出兵大兴,牵制李靖的任务。

    在论钦陵看来,围剿蒙恬必定是一场硬仗,吐蕃军已经伤亡了一万多大军,付出的牺牲也已经够多了,所以接下来打打酱油就行了,没必要再打这些硬仗了,而牵制这样的任务更适合吐蕃军。

    述律平和杨行密大概也猜到了论钦陵所想,脸上也都露出了一丝古怪之色,毕竟那可是李靖啊,牵制他的难度,未必就比围杀蒙恬低,到时候吐蕃军的伤亡恐怕会更多,但既然论钦陵主动要求,那他们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论钦陵将麾下大军一分为二,自己亲领四万大军,进驻湟源城,并做出支援大兴城的姿态,以此来吸引李靖的到来。

    至于另外四万八千吐蕃军,则交由副将达延莽布支,配合隋军和羌军参与围剿蒙恬。

    但论钦陵临走前特意叮嘱了达延莽布支,让他打打酱油就行了,有危险、伤亡大的作战,干万不要上。

    对于论钦陵的这些小心思,杨行密和述律平都心知肚明,但也都表示理解。

    尤其是杨行密,因为接下来的大战,必须是由隋军当主力,若是还跟之前一样畏畏缩缩,不敢牺牲的话,那三家联盟真的就名存实亡了。

    敲定了这次作战计划后,述律平也就和众将辞别了,其子耶律德光却会在数日后率五万羌军前来参战,而围剿蒙恬的总兵力也将达到十八万。

    返回的途中,述律平一直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述律平的侄子萧思温的女儿萧绰见此,小心翼翼的问道:“姑奶,您对这一战没有信心吗?”

    述律平闻言,看了眼青春靓丽的萧绰,在这个聪明的少女身上,她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

    这孩子有着超越自己的智慧,只是还欠缺一分狠辣,所以她才会将其带在身边精心培养。

    “燕燕。”

    述律平深吸一口后,摇了摇头,反问道:“你觉得这一战的胜算大吗?”

    萧绰却毫不犹豫的答道:“此战必胜,也必须胜。”

    述律平一愣,随即不由笑了起来,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孩子比自己强。

    正如萧绰所说的那样,此战必胜,也必须胜,因为羌人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了,无论能不能胜都必须要全力拼上一把才行。

    赢了复国,输了则继续被奴役,没有第三个选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3405/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 作者:流香千古所写的《三国之巅峰召唤》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巅峰召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巅峰召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巅峰召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巅峰召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巅峰召唤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战国再起。穿越成始皇后裔,家族唯一目标就是造反复国,对此秦昊表示:有挑战,够刺激,我喜欢。没钱没权没势?简单!我有巅峰召唤系统,华夏五千年文武群英,任我召唤供我调遣。项羽战吕布,李元霸vs五虎上将,李存孝单挑梁山一百零八将……这都不是梦。有了人,什么都会有的!咦?这“平衡系统”又是什么鬼?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知道打天下没有这么简单,但你这是要坑死我的节奏啊!请记住,这不是三国,而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同样也是最辉煌的时代。【QQ群:605505658。】三国之巅峰召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巅峰召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巅峰召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