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甲壳狂潮TXT下载甲壳狂潮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甲壳狂潮全文阅读

作者:金属裂纹     甲壳狂潮txt下载     甲壳狂潮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952 合作共享

    不甘心的外星人又折腾了一个星期,终于认识到偏移问题根本没法用角度修正,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顶 点 X 23 U S

    行星发动机的损毁令外星人愤怒无比,那可是不知道多少代之前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如今的外星人只知道怎么用,却不知道怎么修,坏了就再也没有修复的希望。

    而这恰恰是人类最想看到的局面,不管前方的舰队还是后方的高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全都惊喜若狂。

    不过欣喜之余,所有人都保持着必要的冷静,毕竟时间还短,没人敢保证情况不会出现反复。

    跟在木卫零附近的人类战舰也不敢撤回去,要么就像孤狼号一样始终跟着,要么就像国际舰队一样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批,总之就是死死盯住木卫零。

    情况果然出现了反复,隐藏在暗处的外星人贼心不死,又启动行星发动机试了几次,不过不知道是外星人的技术不过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每一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

    叶涵有点想不明白,都这个时候了,外星人怎么还有心思琢磨行星发动机?他们不该全力以赴对付灌进地下空间的海水吗?

    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却又抓不住个头绪。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的外星人终于死了心,从此行星发动机再也没启动过,木卫零在惯性的作用下缓慢而又坚决地飘离地球轨道,慢慢靠近火星轨道。

    此时距离预定撞击时间还有整整一年有余,以木卫零的偏移速度,一年后肯定离地球远远的,别说撞击,就是海里的潮头都不会多涨半分!

    不过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不能放松,所有跟随木卫零的人类战舰半点不敢大意,每一个岗位都要安排人手二十四小时轮值,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予以处置。

    但外星人是真的再也没动静……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根本没那个能力。

    转眼又是半年过去,2039年3月末,木卫零的海平面终于降到二百米以下,行星发动机露出水面。

    出水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两个月,但总算是出来了。

    北都派出的专家组早就在孤狼号上待命,行星发动机出水之后,专家组不顾叶涵的阻拦,第一时间登上行星发动机。

    不仅是北都派出了专家组,基地集团同样派出了顶尖的工程人员,双方齐心协力,一起研究所行星发动机。

    如果有可能,北都绝不会给基地集团机会,但木卫零上的外星技术太先进了,只凭北都一家的力量,很难继续研究下去。

    北都也考虑过继续封锁木卫零,但是仔细考虑之后,最终放弃了敝帚自珍的想法,主动与华府协商之后,达成了合作开发外星技术的协定。

    简单点说,就是共同开发技术共享……北都早就研究过行星发动机,但是这么多年也只研究出个超级引擎,再也没出其他成果,继续闭门造车还指不定哪辈子才有结果,多国合作突破的几率更高。

    只要掌握了行星发动机的制造技术,星际空间将不再是限制人类的屏障,届时人类完全可以走出太阳系,进行真正的星际殖民!

    当然了,基地集团为了达成这个协议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地球、月球以及火星等地的利益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不管放到什么时候都是无法颠覆的真理。

    嗯,北都也不可能白白吃这么大一个亏,没点交换条件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北都原本没打算这么早就开始研究行星发动机,也没预料到外星人真把行星发动机放在这儿不收回去。

    叶涵一直担心外星人突然启动行星发动机,那样一来,登陆的专家组就彻底完了,好在外星人似乎是真的放弃了。

    不过行星发动机太大了,专家组虽然成功登陆,但那个环状结构里面仍然充满了海水,压根儿就没法研究里面的结构。

    专家组只能使用深潜器等辅助手段,先看看里面的情况再说。

    对于专家组的迫不及待,叶涵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也不能怪专家组着急,木卫零正在脱离地球轨道,谁也不知道这玩意最终会飞到哪儿去,现在不抓紧时间,将来搞不好就没机会了。

    叶涵还能说什么?只能任凭那些专家留在下面,而且只派了寥寥几个陆战队员充当护卫。

    不是他不重视专家组的安全,而是派多了也没用处。

    从此专家组常驻行星发动机,所有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反正木卫零也没了自转,二十四小时全是白天。

    叶涵是个职业军人,论打仗是行家里手,可搞研究他实在不是那块料,既然帮不上忙,那就老老实实地帮着搞搞后勤什么的。

    这个时候,木卫零已经明显偏离地球轨道,就算没有任何干涉,对地球也没有任何威胁,只是各国高层不敢把心放回肚子里,才让舰队一直跟着木卫零。

    没法子,这场危机即没有你死我活的大战,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英雄,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儿戏,是个人就得担心外星人留下了后手。

    转眼就到了2039年年底,这是预计发生撞击的时间,所有留在地球附近的人类战舰全部严阵以待,但木卫零已经飘离地球轨道几百万公里,轻轻巧巧地一掠而过,对地球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直到木卫零飞远,仍有许多人难以置信,居然就这么结束了?

    对于地球上的普通人来说,或许确实是结束了,但是对各国高层和军方来说,只要木卫零在太阳系一天,战争就不算结束。

    不过木卫零目前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如果外星人不再启动行星发动机,那么木卫零将永远不能离开太阳系。

    2040年年初,霍去病号和陈汤号奉命返回北月洲,对战舰进行了全方位检修之后,两艘战舰再次启程,远赴外海王星区,剿灭残余外星人的行动正式展开。

1953 马上来我这儿

    有些话不得不说。m.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1954 九年?

    叶涵赶到北月洲指挥部,敲门进入吴瀚的办公室:“司令员,您找我?”

    “坐!”叶涵指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将一份文件扔在桌上,“看看吧。www.uu234.net”

    叶涵坐下,接过文件翻开,立刻看到一颗恒星的照片:“这是什么?”

    吴瀚示意叶涵翻到下一页,叶涵照办之后,发现那是一张高清星图,上面有一颗恒星特别的亮。

    吴瀚指了指照片:“认得吗?最亮这颗。”

    叶涵摇头:“不认得。”

    “这是天狼星。”

    “噢,知道,听说过。”叶涵点头。

    “了解吗?”吴瀚又问。

    叶涵再次摇头:“不太清楚,就知道天狼星附近有一颗白矮星。”

    他没告诉吴瀚,这是小时候喜欢看杂书,在书里看到玛雅文明虽然不是特别先进,对天空的了解却远超其他文明,比如他们知道天狼星有颗黑暗的伙伴。

    从那时起,他就记住了天狼星是双星系统。

    吴瀚点头:“对,天狼星是双星系统,我们的研究组在木卫零上发现了一些东西,根据这些资料上的记载,木卫零曾在天狼星停留过一段时间!”

    “不会吧?”叶涵整个人都惊诧了,“那地方不是双星吗?天文环境比单恒星复杂得多,不可能有宜居行星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外星人不是我们人类,他们的生存能力那么强,对环境的要求没那么高,而且他们还能用高超的生化技术改造行星,木卫土卫环境那么恶劣都能生存,天狼星环境再次,还能不如这几个地方?”

    叶涵皱眉道:“司令员,您的意思是,外星人在天狼星有一颗殖民星?”

    “对!”吴瀚郑重点头。

    叶涵的表情渐渐沉重:“司令员,您找我来的意思是……”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吴瀚的表情无比凝重,“我们已经遭受了一次入侵,绝对不允许再出现第二次!”

    叶涵整个人都惊呆了:“您是说,上面准备远征天狼星?”

    吴瀚重重点头:“这注定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远征,但我们知道他们在哪儿,他们也知道木卫零往这边来了,如果外星人在天狼星发展起来,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进攻太阳系!”

    说到这里,吴瀚叹了口气:“我们不能把战争留给子孙后代。”

    叶涵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干涩地问道:“司令员,您找我来的意思是……”

    吴瀚道:“你即懂陆战又懂空战,还指挥过舰队,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

    “司令员您别说了,我都明白。”叶涵一脸苦涩。

    吴瀚语重心长地说:“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星这一任务的特殊性,我们只要志愿者,如果你不愿意,我们再找别人。”

    叶涵低声道:“我的家人怎么办?”

    “这即是一次远征,也是一次殖民,所以,你可以把你的家人全都带上。”

    “带上?”叶涵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到天狼星的距离好像是8.6光年,对吧?”

    “对!”

    “这又不是8.6个天文单位,我们怎么才能飞过去?用木卫零?”

    “不,用移民舰队。”吴瀚说,“上面准备打造一支真正的移民舰队。”

    “移民飞船的速度能达到多少?”叶涵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吴瀚道:“现在还没有准确数据,按上面的计划,移民舰队必须充分加速之后再离开太阳系,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行星加速,什么时候速度够快了,再离开太阳系!”

    “充分利用?”叶涵脑中的生物芯片快速计算,“按基础速度每秒60公里计算,金星加速就是70公里、地球60、火星48、木星26,木星19……满打满算一秒也就三百多公里,一年也就94亿公里……司令员,这得一千年才能飞完一光年,4000年才能飞到比邻星,到天狼星得8600年,这、这、这,就算双重冬眠也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吧?”

    一飞就是八千多年,开玩笑呢?

    人类的文明史也就五千多年,八千年前,人类还在原始和愚昧中苦苦挣扎,八千年后,人类会发展到什么水平?

    满肚子槽点的叶涵勉强露出一个苦笑:“司令员,别的我不敢说,但我觉得外星人要是真在那边发展起来了,不等咱们的殖民舰队飞到天狼星,外星人肯定先杀到地球。也有可能舰队还没飞完一半儿,太阳系的人类就先灭绝了,这么扯蛋的远征,有意义吗?”

    吴瀚叹道:“是啊,你说的对,人类走到今天不容易,但正是因为人类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灭绝,我们才更应该走出地球,更应该把种子撒出去,哪怕将来地球毁灭,地球上的人类灭绝,至少人类的种子还要,只要种子还在,人类就还有希望。”

    叶涵脸上抽了抽:“说不定没等舰队到天狼星,人类就先造出超光速飞船了,抢在移民舰队的前头到天狼星。”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但是我相信,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如果你加入这个计划,倒是还有可能看到。”说着吴瀚出现诧异地表情,看叶涵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智障,“还有,你这个860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你就没算算超级战舰在持续加速的情况下飞一光年需要多长时间?基础速度为什么是60公里?”

    叶涵脑子有点懵,想了想才挠了挠头:“是我想岔了!”

    之所以将基础速度设定为60公里,是因为这是孤狼号飞过的最高秒速,但那是因为路程过半,战舰必须进入减速程序,而不是战舰不能继续加速。

    他马上重新代入数据,很快就得出了新的结果超级战舰的平均加速度是每秒0.米,取0.23计算,理论上只需要九年就能飞完一光年!

    看到这个结果,叶涵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不会吧,才九年?”

    他对物理的了解不是很多,只懂最简单的物理公式,但是越简单越容易计算,把整个计算过程检查几遍,也没发现哪里出现失误。

1955 理论四百年

    有些话不得不说。m.www.uu234.netwww.uu234.net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原本打算完本之后,写点外传之类的东西,大概讲讲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情况,现在我只能说,到底写不写必须看成绩,因为身为一个男人,现在的我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我不能让全家老小饿肚子,身上的担子再重,也得咬牙扛起来。本来不想再开单章,但是有些话不得不说。

    这几天订阅掉的特别厉害,达到什么程度呢?跳楼式的,直接腰斩一半儿还多,你们能想象,本书收藏四万好几千,每天新增却只有一千多是怎么个情况吗?这收订比是低到了什么程度?

    我知道这一段情节不怎么吸引人,所以一直都没说什么,然后就是订阅一天不如一天。

    订阅无异于写手的生命线,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靠稿费补贴家用,订阅持续走低对我有什么影响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

    卖惨的话不说了,说几句到家的大实话,订阅合适,这本书还能多写一些,毕竟我很需要这份稿费;订阅不足,那就只能缩减后面的内容,尽快完结本书。

    本书写到现在,已经到了双方的战略拐点,接下来就是全面反击,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能写的内容也不多了,如果精减一下,两个月,最多三个月肯定能完本。

    之所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是因为我不想辜负一直支持正版的书友,同时,也是给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一个交待!

    我知道科幻不好写,更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还知道本书有许多让人不爽的毒点,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

1956 风雨兼程(终章)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叶涵翻开自己的工作文档,可他满脑子都是天狼星,压根儿没有处理工作的心情。www.uu234.netwww.uu234.net

    他强行压抑心情,开始处置工作,打开第一份文档,内容是北月洲舰队的第五艘超级战舰远征号已于日前飞离北辰洲,该舰将于不久后抵达北月洲……远征号?用不用搞的这么明显?

    北月洲计划举行一场小范围的服役仪式,该舰将于仪式结束后立即奔赴太阳系外围,与其他超级战舰一道围剿剩余的外星人。

    嗯,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优先安排。

    打开第二份文档,军方在木卫二上的第一座永久性基地即将竣工……这个转交下面处置就行。

    第三份,阿三越境,需要北月洲抽调战舰监控争议地区……该死的阿三,才消停几天又开始搞事情,必须好好教训!

    第四份,太平洋某区发现水下巨兽,险些拱翻巨轮,请求北月洲派舰协助调查……

    各种各样的事务令叶涵烦闷不已,心烦意乱的他干脆把工作扔在一边,呆呆地坐在那儿发愣。

    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心情才平静一些,打开个人终端开始起草报告,建议先搞清天狼星的情况,再执行远征或移民计划。

    下班前,叶涵将报告发至吴瀚的工作邮箱。

    几天后,北都向设计部门下发了新的研究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新的大口径空间望远镜。

    空间望远镜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难题,但这一次要求的精度更高,而且限制了研制时间。

    为了抢时间,设计部门从开始就放弃了光学镜片,采用成熟的反射式结构,连一个星期都没用上,就拿出了一套可行方案。

    北月洲拿到设计图纸后立即安排生产,硬是抢在远征号抵达前完工,望远镜将由远征号带至土星……那里远离太阳,可以将阳光的影响降到最低。

    两个月后,空间望远镜抵达土星并成功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之后,正式开始观察星空。

    4.2光年的比邻星、6光年的马纳德星、7.7光年的沃尔夫359、8.2光年的勃兰得2147、8.4光年的鲸鱼座uv、8.6光年的天狼星……所有临近太阳的恒星都是重点观察对象。

    空间望远镜对每一颗恒星的观察时间都没有限制,而且通过各种手段屏蔽恒星的光芒,寻找行星的踪迹。

    这是个非常艰难的工作,但空间望远镜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这一工作,数日后,一组高清照片发回北月洲,照片上是红矮星半人马ac,即名闻遐迩的比邻星。

    另外,还有更远些的a和b,以及围绕它们公转的数颗行星。

    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居然有两颗行星位于宜居带之内,而且行星的成分与地球非常相似。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确定行星上的具体环境,但是这两颗行星绝对拥有星际移民的价值。

    消息传出,顿时轰动全球。

    人类已经遭受了一次外星入侵,只有走出太阳系,才能保证人类在下一场星际战争之后依旧存续。

    或许有人会说,三星系统环境太恶劣。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a和b这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在35.6到11.2 个天文单位之间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双星最亲密的时候,其距离也比太阳到土星的距离远一个天文单位。

    在土星看到的太阳面积只有地球的1%,换句话说,这两颗恒星的距离足够遥远,不管行星位于哪一颗恒星的宜居带,另一颗恒星的光芒都不可能大幅度影响行星上的气候。

    还有比这更合适的殖民星吗?当然没有!

    不久之后,对另外几颗恒星的观察也有了结果,空间望远镜的观察证明了行星在宇宙中的广泛存在,几乎每一颗恒星身边,都伴随着数量不等的行星,其中也包括天狼星!

    观察也发现了围绕天狼星公转的几颗行星,包括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

    尽管军方进行了持续的观察,但天狼星的亮度远远高于太阳,观察只能确定那里有一颗行星,无法确定行星上的具体环境,更不可能确定那里有没有外星人。

    由于天狼星的直径是太阳的1.7倍,亮度更是远超太阳,因此天文界普遍认为,那里的行星环境不适合人类殖民。

    半年之后,北都率先公开星际殖民计划,准备组建一支由一艘移民船和四艘超级战舰组成的移民舰队,舰队目标是4.3光年外的半人马双星,具体殖民哪一颗行星,必须等抵达目标后视情况而定。

    北都面向民间公开召募志愿者,并对志愿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与此同时,军方内部同样征召志愿人员,组建移民舰队,为移民船保驾护航。

    随即,华府也公布了近似的方案。

    叶涵压根儿没有参与的心思,可他万万没想到,消息公布不久,叶瑶就一脸兴奋地找到了他:“爸,听说上面招人移民比邻星!”

    叶涵心里顿时打了个突:“你想干什么?”

    叶瑶双眼放光:“我想去!”

    “胡闹!”叶涵声色俱厉,“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不毛之地,能跟地球比吗?”

    地球就算历经战火,仍然是人类的发源地,别看战争才结束几年,但各国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用不了多少年,就能重现战前的盛世。

    有好日子不过非往外边跑,他非常怀疑自己这个女儿的脑子是不是出了毛病。

    叶瑶一点也不害怕,扯住叶涵的胳膊就开始摇:“爸,你就让我去吧,让我去吧……”

    满腹怒火的叶涵被女儿摇得半点脾气都没有:“好了好了,不行就是不行,那么个鬼地方,有什么好的?”

    叶瑶立即反驳:“才不是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叶涵差点没吐了血:“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叶瑶顿时气急:“你独裁,你**,你***!”

    叶涵整个人都不好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就在这个时候,叶斌回来了,叶瑶眼睛一亮,立刻转变目标:“小弟,比邻星想去吗?”

    叶斌一愣,刚想摇头,叶瑶立马瞪圆了眼睛,给了叶斌一个威胁的眼神。

    叶斌心头一跳,赶紧点头,违心地说:“想!”

    叶瑶登时笑逐颜开:“爸,你看小弟也想!”

    叶涵无奈地扶住额头:“你当我眼瞎吗?”

    叶瑶气鼓鼓地瞪着叶涵,可是叶涵哪会被一个小丫头威胁,压根儿不为所动。

    最终还是叶瑶败下阵来,气鼓鼓地离开了。但她却没打算放弃,很快又把主意打到了白晓婷身上。

    叶涵本以为白晓婷和自己一样坚定,开始的时候,白晓婷也确实不同意,但是经过叶瑶锲而不舍地软磨硬泡,不知道怎么着居然真的说服了白晓婷!

    妻子和女儿,再加上被裹胁的儿子,三个人组成了同盟,一起说服叶涵。

    说实话,叶涵不愿意离开,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离开家人,原本坚定的意志在家人不断的说服中渐渐消磨,最终答应了妻女的要求,并且通过自己的权力,拿到了移民的名额。

    叶涵本以为愿意离开地球的只是极少数,却没料到愿意参与移民的人远远超出预料,为了抢一个移民名额拿出各种手段,光是求到他这里的老战友就不下十几个。

    他有点想不明白,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再也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

    六年后,北月洲。

    叶涵抬头仰望,透明的穹顶外繁星点点,几艘巨型飞船隐约可见,那就是刚刚组建完成、由两艘移民船,四艘战舰组成的移民舰队。

    不管飞船还是战舰,都拥有运载火箭一样的细长舰身,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只有最前端才是飞船本体,后面细长的舰身和运载火箭一样,是用完就可以抛弃的多级推进系统,每一级都有一台最新型的超级引擎。

    对军方来说,每一台超级引擎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但是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外星人曾经的水平,超级引擎寿命有限,不可能一直工作,所以才设计了这种特殊的火箭结构。

    如此一来,即能保证飞船持续加速,也不用担心超级引擎损坏,一举两得。

    而且移民船也不是原计划中的全程冬眠,而是采取冬眠和生活相结合的办法,留下少量人员正常生活,应对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叶涵的目光回落,穹顶下几个整齐的方阵一字排开,所有人默然肃立。

    一旁还有许多人前来送行,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霍强、吴瀚、高凯、段志阳、肖源、欧阳平、罗麒……

    看到他们,叶涵又想起了远在太阳系边缘的何路和林绎。

    方阵前方的高台上,军方代表正在发表激情澎湃的讲话。

    台下,紧挨着叶涵的吴瀚忽然说道:“叶涵,你知道吗?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不愿意指挥天狼舰队,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人各有志,你不愿意,我也没法勉强……”

    叶涵哑然失笑:“老首长,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没有我,明天的太阳还是一样升起,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中,每一个人都是小人物……说实话,我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有太多的巧合,其实我觉得段志阳指挥天狼舰队更合适。”

    段志阳就站在不远处,他已经被军方内定为天狼舰队的指挥员,他的舰队就在距离移民舰队不远的轨道工厂里日以继夜地建造,用不了多久,这支舰队就会走下船台,飞离地球,飞出太阳系,飞向更加遥远的天狼星。

    没人知道等待这支舰队的究竟是什么,但是有些人有些事,哪怕明知事不可为,也总要有人去试上一试。

    叶涵轻声道:“我不如他。”

    “什么?”吴瀚没听清叶涵的话。

    叶涵轻轻摇头:“没什么。”

    吴瀚也不追问,叹了口气说:“移民舰队就交给你了,你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算了不说这个了,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叶涵垂头,面露苦涩:“还是不说了吧,不习惯煽情那一套,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好些年,最初的激情早就被时光消磨得差不多了,如今剩下的都是责任,只要一想起这些,他就觉得肩膀上仿佛有千斤之重。

    “还是说点什么吧。”吴瀚的目光扫过方阵,“我知道你不喜欢搞这些东西,但是今天不一样。”

    叶涵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是啊,今天不一样。”

    吴瀚微微一笑,将变化通知主持人。

    按原计划,下面应该由他这位天军司令员讲话,但吴瀚觉得,换成叶涵更合适。

    台上的讲话很快就结束了,一身军礼服的主持人肃然起身,用洪亮的声音说道:“下面,有请移民舰队司令员,叶涵上将讲话!”说罢,主持人带头鼓掌,目光也投向台下。

    “上去吧。”吴瀚轻轻推了叶涵一把。

    叶涵起身,迈步走向演讲台。

    他的步伐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慢,但是很快就变得坚定而有力,直到站在演讲台后面为止。

    面对着台下整齐的主阵,叶涵原本还算平静的心中突然间浪涛翻涌,他的目光从方阵的一侧挪到另一侧,猛地举起右手,向所有人敬礼。

    放下胳膊,叶涵低声道:“同志们,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登上移民船,飞往4.3光年外的新家园,这一去不是千山万水,但是只要我们踏上征途,这一辈子就再也不可能回到故乡……我的心里很失落,因为我即将离开生我养我的地球,但是我想在这里借用现代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句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我还想借用另外一句话:你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风雨兼程……现在我宣布,北月洲移民舰队,登舰出发!”

    穹顶下口令声声,一个个方阵有序进入空港,乘坐飞船离开月球,进入待命已久的战舰。

    半小时后,叶涵一声令下传遍全球,移民舰队引擎点火,缓缓飞离北月洲。

    仰望苍穹,所有人默默祝福愿你们一路平安。

    全书完。

新书《烈血苍穹》已上传

    如题,星际战争题材。

267 不眠之夜(二)

    邱将军依旧摇头:“蚁群入城前,北方军区组织了一次拦截,空地一体全覆盖,连云爆弹都用上了,可是拳蚁一旦遇到危险,就会立刻挖洞躲避,火力覆盖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怎么可能?”

    “我也很惊讶,但是前线给我的报告里确实这样写。”邱将军说。

    “这个我可以解释。”徐家业说。

    几个人的目光立刻转到徐家业身上,花总点点头:“说吧。”

    徐家业谨慎地说:“根据我的了解,这种蚂蚁非常谨慎,喜欢呆在地下,如果不是没吃的,根本不会上地面,就算大群迁移,也是走走停停,每一次停下都会挖洞休息,军方的火力覆盖只对地面上的蚂蚁起作用,但那只占整个蚁群的极少数,绝大多数拳蚁都在地下躲着,进入市区之后,到处都是硬化路面,蚁群挖不开地面,这才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巨蚁,否则根本不会形成大规模蚁潮。”

    众人恍然,邱将军道:“照这么说,就算用蘑菇弹轰,也没法消灭它们?”

    “理论上是这样。”徐家业说。

    各大城市都有完善的地下排水体系,以拳蚁的习性,肯定会把排水系统当成老巢,就算用蘑菇弹轰,也很难伤到栖息在下水道里的蚁群。

    “这种蚂蚁的分布情况呢?掌握了没有?”花总又问。

    “还没完全掌握,但是我们确信,临义北部地区已经被拳蚁占据,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不断侵蚀周边地区,威胁林州省各大城市的同时,还会向周边省份扩散,除非找到对付拳蚁的有效方法,否则很难阻止拳蚁的扩张。”

    “信息素呢?不能分离拳蚁的信息素吗?”

    徐家业伸出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了两下:“研究所正在组织人员攻关分离。”

    “需要多长时间?”

    “很难说,就算能把信息素分离出来,还得花时间试验各种信息素的具体作用,短时间内无法用于实战。”徐家业说。

    花总头疼地捏了捏太阳穴,沉默片刻抬起头来:“情况已经很明确了,以我们目前的手段,暂时无法遏制拳蚁的扩张,对吗?”

    徐家业犹豫了一下没说话,邱将军咬了咬牙说:“我们能对付蚁群,但是拳蚁太小了,普通人防不胜防,一旦遭到拳蚁袭击,很难逃脱。”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花总屈指敲了敲桌子,“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现在是我们必须拿出魄力的时候了。”

    徐家业一愣:“大臣,您的意思是……放弃临义?”

    “不,是放弃林州,把蚁占区附近的民众全部撤出来,以空间换时间,给研究部门争取足够的时间研究拳蚁。”

    “这……能行吗?”邱将军担忧地说,“我们的人口压力本来就大,把林州省的居民撤出来不难,难的是往哪里安置他们。”

    “这也是我最头疼的问题,今天的粮食减产严重,安排到哪儿,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可是我们总不能眼看着几千万人留在那里等死!”

    “林州是老工业基地了,能不能直接把厂矿企业迁到西部,充实西进计划?”邱将军问。

    “厂矿企业没那么容易迁移,现在动手拆设备已经来不及了,但是熟练工人可以优先撤走。”一位与会者如是说。

    “我们的问题还不止北方,南方虽然没有蚁群蝗群,但其他巨虫屡见不鲜,军方疲于奔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放枪禁,让普通民众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可以解放军方的大部分实力,专门对付大规模虫灾。”另一位大臣突然说道。

    “开放枪禁不现实。”邱将军说,“事实证明,小口径枪械对巨虫的效果十分有限,根本对付不了巨虫,大口径步枪虽然有足够的杀伤力,但威力太大,对治安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不管怎么看,允许民间持枪,不光对付不了巨虫,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巨虫肆虐,我们却在这里因噎废食吧?据我所知,西方不禁枪的国家大多放宽了持枪资格,一些禁枪的国家,也开放了枪禁。”说到这里,这位大臣故意顿了顿,“我不是说开放枪禁有多么好,而是全球都处于虫灾的阴影之下,稳定社会秩序,必须给予普通人自卫的能力,我们的民众迫切需要武器防身,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那是要动摇社会基础的!”

    花总眉头收得更紧,却没有马上表态。

    邱将军点燃一支烟,继续道:“再有一段时间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甭管蚂蚁还是蝗虫,都蹦达不了几天,但是南边不一样,那里四季长青,巨虫的威胁不会因为季节而改变,对武器的需求更加迫切,是不是先挑出个地方做试点?毕竟当初镜江已经开放过。”

    “老邱,你的看法呢?”

    “确实有自卫的硬需求,但是军用武器不适合扩散,最好能制造一种即能自卫,又不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武器。”

    “有什么合适的型号吗?”花总问。

    “散弹枪应该是目前最合适的类型,装弹少,口径大,威力也足够,要是能配上专门打虫子的弹药就更好了。”邱将军说。

    “那就安排相关部门尽快拿出个意见,我记得镜江那会是有条件开放枪禁,所以持枪资格也要写进意见里,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等等!”大臣突然阻止道,“老邱,用麻醉枪能不能对付巨虫?”

    邱将军一愣:“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从来没接触过那玩意。”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大臣说,“那东西射程近穿透力也小,威力全看针筒里的药剂,只要把麻醉药换成杀虫剂,完全可以对付巨虫啊,你们说是不是?”

    花总点点头:“这倒也是个思路。”

    “那就先这么办,看看效果再调整。”邱将军说。

后记

    敲下最后一行字,心里突然像丢了点什么。

    我已经记不清开书究竟是什么时候,似乎是两年前的七月,转眼就是两年多。

    实话实说,这本书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刚开始的时候只想写个不动脑子的小说,可是人的习惯真的很可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写自己最习惯的东西。而且越写到后面,就越是不知道写点什么,最近半年,脑子里几乎快要空了。

    这或许是我的学识有限,驾驭不了这么宏大的题材,也可能是我年纪渐长,脑子不如从前灵活。

    写这本书这几年,我的个人生活也出了很多问题,一些事至今仍然没能解决,很无奈,但也只能这样。

    好在我总算把它写完了,虽然书里书外还有那么多的遗憾,但我真的尽力了。

    起点的科幻是小众,纯科幻更是小众里的小众,能坚持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兄弟们,没有你们我走不到今天,无论在这里说什么,都无法表达我对各位的感激。

    感谢我的责编蓝光大大,虽然我们交流的不多,但是不管我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哪怕是晚上九点十点,也总能等到及时的回答,只怪我太不争气,这本书的成绩一直上不来。

    多余的不想提了,说说新书吧,书名还没定下来,但是框架已经搭好了,题材是星际宇宙,起点征文那个,希望大家能喜欢。

    最后,我准备休息一阵,脑子实在是承受不住了。不出意外的话,新书应该在三月初发布,请有兴趣的兄弟关注本书的简介,或者加群:13204016。

    就这么多了,咱们下本书再见。

    最后的最后,谢谢大家!

新书《永不沉没的星舰》已上传!

    如题,新书的题材是远未来星际战争,殷切期盼大家继续支持……就算暂时不看,也请大家帮忙收藏一下!

新书求支援!

    新书已上传,参加星际宇宙征文活动,如果各位觉得在下写的还可以,请移步收藏一下新书《永不沉没的星舰》,就算不合各位的口味,也请帮忙收藏一下,拜谢!

各位亲爱的书友,新书(永不沉没的星舰)再求支援!

    如题,新书正在参加星际宇宙征文,需要收藏和推荐计算人气值,恳请各位移步,帮忙收藏一下,能投几张推荐票就更好了,拜谢!

新书《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已上传,求支援!

    如题,新书幼苗,求收藏求推荐,

新书《白垩纪禁区》已发布

    如题

新书《数字战神》已上传,这一次想写个不一样的星际战争,欢迎大家找茬!

    外星人并不遥远,他们早就潜伏在我们中间,战争早已开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285/ 第一时间欣赏甲壳狂潮最新章节! 作者:金属裂纹所写的《甲壳狂潮》为转载作品,甲壳狂潮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甲壳狂潮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甲壳狂潮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甲壳狂潮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甲壳狂潮介绍:
一夕之间虫灾天降,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对鲜血和死亡,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 (本人为合理党,但小说需要适当YY,请勿以钻牛角尖的方式过分追究背景的合理性。)甲壳狂潮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甲壳狂潮,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甲壳狂潮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