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文阅读

作者: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七五章 德国之行(七)

    除了贸易谈判、土地置换和留学生问题之外,华东**和德国的文化交流也在如期进行。而且辜鸿铭很快就将这次文化交流变成了他个人的独角戏,而让访问团中其他参加文化交流的学者都成了他的陪衬。

    在12月26日,在华东**访问团的文化小组在柏林大学和德国学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辜鸿铭作了题为【东西方文明的异同】的演讲,并且还是以全德语进行演讲,在演讲中,辜鸿铭一方面历数了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又着重指出了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陷,而如何才能弥补这些缺陷,辜鸿铭给出的答案是东方的儒家思想。这个演讲的内容也引起了德国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而且尽管这时柏林大学己经放了假,但由于这是中国和欧洲进行的第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加上这几年德国对华东**的舆论报导也比较正面,另外远东战争的胜利也给这次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了不少份量,德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国民大多也都崇尚武力,尊重强者,因此最终还是吸引了500余名学生来听辜鸿铭的演讲。

    其实东西方文化、文明各有所长,都有精华和糟迫,只是现在西方的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均要高于东方,因此在文化、文明方向,西方的话语权也要大于东方,但这并不等于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限就消失了。

    政治家当然喜欢将本民族的文化、文明标榜成最完美、毫无缺陷的,以此来增加国家的凝聚力,提振国民的士气与信心,但作为学者,却在西方的盛世中看到了危机,毕竞西方文化、文明的缺限、危机不仅存在,而且还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许多西方学者都在试图寻找解决西方社会的缺限、危机的办法,有的从制度着手,有的则在宗教中去寻找,有的则希望通过教育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的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强有力的****的身上。

    而辜鸿铭给出的答案,德国的学者们未必都认同,但确实是给这些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至少可以做为一个参考。当然也有些听演讲的学者、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情绪较重,不仅不能认同辜鸿铭给出的答案,同时还认为辜鸿铭的这个答案毫无意义,一个劣等民族的思想,怎么可能解决西方文化、文明中的缺限和危机呢!因此在辜鸿铭演讲结束之后的提问环节,纷纷发言质问,有些人的发言甚致还相当激烈。

    不过辜鸿铭对此也早有准备,将这些人的质问一一的反驳,而且说得有理有俱有节,不卑不亢,毕竟学术交流可不是骂大街,讲究要说道理、摆事实,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因此辜鸿铭的反驳不仅将质问的人说得哑口无言,并且还借反驳之机,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答案是正确的,至少是有一定的正确性。而还有一些比较持客观态度的学者、学生们,则对辜鸿铭的学识、机智、渊博十分佩服。

    其实东方文化也好,儒家文明也好,都有自身的缺限和不足之处,但在座的德国学者基本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都所知不多,虽然有些人也研究过东方文化,儒家文明,但不过是支鳞半爪,缺乏系统的认知,学生就更是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基本一无所知。其实在这个时代,整个西方社会基本都没有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学者,在旧时空里,实际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学术届才有人系统的去研究东方文化,并涌现出一批比较知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英文名约翰?金?费尔班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但东方文化实在太过博大而复杂,要远超过西方文化,许多人穷尽毕身也未必能够窥见全面,而西方学者往往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先入为主之见,因此在研究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既使是像费正清这样的学者,在其著作中也会出现不少错误观点。

    而辜鸿铭曾在欧洲留学达14年之久,是这个时代极少有的学贯东西的学者,这也让辜鸿铭在与德国学者的辩论中占尽了便宜,因为德国学者对东方文化,儒家文明知之甚少,根本不知道东方文化,儒家文明的缺限所在,有时还会引用一些错误观点;而辜鸿铭对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优劣都是洞若观火,在辩论中自然也就能避实就虚,而对一些东方文化、文明的错误观点也一一进行了解释和澄清,这也让在场大多数学者、学生都觉得只是了解了这么多东方文化、文明的情况,这次听演讲就是不虚此行了。

    第二天,德国的各大报纸几乎都全文刊登了辜鸿铭的演讲内容,由于辜鸿铭就是用的德语演讲,因此内容也基本没有偏差,将辜鸿铭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都表达清楚了,没有出现翻译的偏差。而辜鸿铭也顿时名声大造,这时又有报纸将辜鸿铭毕业于德国知名学府莱比锡大学,并在这里获得了文学、哲学两个博士的经历给报导出来,这下更是引发德国学术界、教育界的热情,这样一位学贯东西、知识渊博、反应机智的东方学者,原来曾在德国的大学中就读,并获了博士学位,自然是让德国学术界、教育界觉得脸上有光,而此之前,辜鸿铭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的经历,则被德国媒体给忽视掉了。

    随后在29日、31日,辜鸿铭又在柏林大学以【中国人的气质】、【中国是文明型国家】为题,进行了2场演讲,而到场来听辜鸿铭演讲的学者、学生、社会名流极多,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第三场演讲,有近一半的人是站着听完了。

    同时德国其他各地的知名大学也都纷纷给德国外交部发电,邀请华东**使团的文化小组去进行学术交流,当然也都点名要求辜鸿铭亲自到场,因此一时之间,辜鸿铭到成了访问团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光芒完全盖过了其他人。

    不过随着元旦来临,德国全国要休息三天,因此访问团也暂时停止了活动,留在公寓里庆贺在异国他乡度过的新年,华东**是采用以公历为主,兼顾农历的历法,按照旧时空的规则,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开始,称为元旦,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农历元月15定为元宵节。这套历法规则,从华东**成立之初时就开始实施了,访问团的工作人员、学生也都己习惯将公历1月1日视为新年开始,而在国内时辜鸿铭曾对这套历法制度进行过吐槽,认为以西方历法为主,这是本末倒置,但这时却没有半点不满之意,欣欣然和众人一起欢庆新年到来。

    当然在元旦假期中,访问团也没有全部放松,而且将前一阶段访问的成果发电向国内报告,同时又制定安排了假期结束之后的访问行程计划,其实不仅仅是文化小组受到了大量的邀请,访问团也接到了奥匈帝国、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邀请,希望访问团能在结束德国的访问之后,再去他们的国家进行访问。

    虽然这个时代的交通和以前相比,己有了大幅提高,但从中国来欧洲一趟也并不容易,而且从中国来个访问团也是十分难得,在10年前李鸿章访问欧洲时,共计出访了德国、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五个国家,现在华东**刚刚取得远东战争的胜利,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远胜过当年的李鸿章,因此欧洲各国才都纷纷邀请华东**的访问团来本国访问,也算是一件盛事。

    但英法二国并没有向华东**的访问团发出邀请,毕竟两国刚刚和华东**打完仗,而且还是惨败,一时都拉不下脸来,另外二国指责日本和华东**改善关系,并以此为由制裁日本,现在如果邀请华东**访问团来本国访问,那又算什么事呢!但英法二国都不想直接和华东**对抗,而是采用扶植代理人牵制华东**的策略。毕竟距离太远,鞭长莫及,而华东**的实力,也不是轻易能够击败的,何况现在二国在东南亚地区都有大量的殖民地,万一真把华东**给惹急了,这些殖民地都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适当改善和华东**的关系,其实对二国也是有利的。现在英法二国的**都在评估邀请华东**访问团的利弊得失。

    而远东战争的另一个参与方荷兰,已向华东**访问团发出邀请,毕竟荷兰的实力太弱小,无力和华东**相抗衡,因此还是尽快改善和华东**关系为好,反正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今天打仗,明天讲和是常态了。

    现在的这个情况到是访问团没有想到的,不过这不是访问团能够决定的情况,因此只能发电回青岛请示,反到是文化小组己经搞定了第一批访问大学的名单,辜鸿铭在德国留学5年,当然那些大学是真正的名牌,那些是野鸡大学,首批访问时共计6所大学,分别是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图宾根大学,而首站当然就是辜鸿铭的母校莱比锡大学。

第一七六章 德国之行(八)

    就在元月3日,奥斯曼帝国驻德国大使伊尔迪拉伊?阿克曼来到公寓,拜访访问团。

    虽然在圣诞晚宴上,奥斯曼帝国大使对访问团表示出超出一般情况的热情态度,但徐济超和李三杰还是没有想,他会亲自登门来拜访,毕竟现在华东**和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外交关系,而且在此之前,双方根本就没有任何接触,连经贸来往都没有,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初相识。

    不过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之事,这个道理两人都是知道的,因此这次奥斯曼帝国大使来访,肯定是有事,当然具体是什么事情,只能见面谈过之后才能知道。

    于是两人将阿克曼请进公寓的会客室里,分宾主坐下,徐济超道:“大使先生,我们这里的条件十分简陋,因此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阿克曼忙道:“那里,那里,这就己经很好了,很好了。”

    徐济超又道:“不知道大使先生今天来访,有什么见教吗?”

    阿克曼道:“我是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而来的,我们奥斯曼帝国和中国在历史上的交流十分悠久,因此我们之间的友谊是经过了历史的见证,而我们奥斯曼帝国的历任苏丹都将中国视为朋友。这次华东**派使团访问德国,正好是一个机会,希望能够和华东**进行沟通交流。”

    徐济超也点了点头,道:“是啊,中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而且交往己久,我们中国华东**在成立之初,就希望和奥斯曼帝国进行交流来往,只是因为其他的事情拖住,没想到奥斯曼帝国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徐济超也不知道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中国的交流来往情况,不过中国的历史太长,而且在历史上的大部份时间里都保持着对外的交流来往,既使是禁海的明朝,封关闭国的清朝,封闭的只是海上的来往,但在陆地上,始终都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对外交流,而一般认为奥斯曼帝国成立于1299年,差不多是元朝的时候,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和奥斯曼帝国有过交流来往也并不意外,而只要是有交流来往,也就可以说成是历史的友谊。

    而阿克曼听了,也十分高兴,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我们的友谊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的,现在也更应该建立友好的国家关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应对敌对势力的挑战。”

    说到这一步,徐济超也差不多明白了对方来访的意图,于是也顺着对方的话头,道:“是啊!中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历史都开创了各自的灿烂文化,并且有自己的辉煌,只是在近100年的时间里,由于各自的原因,都逐渐落后于世界大潮,因此都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的欺负,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承受了巨大的屈辱。因此我们更应该同仇敌忾,携手合作。”

    阿克曼的神色也颇为兴奋,道:“对、对,我们奥斯曼帝国确实是饱受欧洲国家的欺辱,由其是俄国,不仅侵占了我们大量的土地,而且还不知满足,仍然对我们虎视眈眈,实在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徐济超道:“是啊,俄国在国际上一向蛮横无礼,而且对土地极为贪婪,他们不仅侵占了大量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对我们中国也同样是强取豪夺,在我们回归之前,俄国己侵占了我国多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在去年的远东战争中,我们成功收复了一部份领土,但现在仍有大量土地被俄国侵占,而且俄国还在图谋侵占、分裂我国的蒙古地区,因此对俄国依旧是不能掉以轻心。”

    阿克曼道:“虽然是晚了一些,但我仍然要代表奥斯曼帝国,代表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对华东**取得远东战争的胜利表示祝贺,这是反殖民、反霸权的重大胜利,而且我们也相信,在华东**的领导下,一定会将被俄国侵占的领土完部收复回来。”

    徐济超道:“感谢奥斯曼帝国,也感谢苏丹陛下。”

    阿克曼又道:“虽然华东**在去年的战争中击败了俄国,给俄国造成了重创,但俄国依然十分强大,对我们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且他们在远东地区受挫,必然会将扩张的矛头转向西方,而俄国对我们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都虎视眈眈,欲打通地中海的入口,因此一但俄国恢复了元气,势必又会对我们动武,在此我真诚的希望东方的朋友给予我们必要的帮助。” 说着阿克曼站起身来,向徐济超深深的鞠了一躬。

    徐济超和李三杰也都赶忙站起来,也还了一礼,徐济超道:“大使先生,我们中国是深受侵略、殖民之苦,因此对其他国家的反殖民、反侵略、反压迫,追求国家自主,民族独立的斗争,一直都是持支持态度的,我们也会尽全力帮助奥斯曼帝国,抵抗侵略压迫,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阿克曼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徐济超的这个表态只是外交词令而己,不能当真,但这是双方第一次接触,华东**能够有这样的态度己经不错了,要想真正得到华东**的帮助,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接触,交流沟通,同时还有利益的交换,这几十年来,奥斯曼帝国一直在英法俄等几个大国之间周旋,当然知道什么历史的友谊、共同的价值观之类都是靠不住的,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归根到底只有两个字,利益。

    那么奥斯曼帝国能给华东**什么利益?阿克曼认为还是有的,就是双方都面临着俄国的威胁,因此这就是双方合作,甚致是联合结盟的基础。

    当然现在谈联合结盟还为时过早了,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来,首先要做的是双方尽快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只有建交之后,双方才能进行正常的来往交流,而不用再借助其他的平台,这也是奥斯曼帝国国内的意见。

    于是阿克曼道:“我代表奥斯曼帝国,向你们正式发出邀请,希望华东**的访德使团在结束访德之行以后,能够访问奥斯曼帝国,协商我们之间的交流来往方式、渠道,甚致可以协商建交的问题,而且我们一定会给予你们最高的礼遇。” 说着,阿克曼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正式的外交文件,递给徐济超。

    徐济超皱了皱眉头,伸手接过了文件,道:“这份文件我先收下了,但是否接受奥斯曼帝国的邀请,我现在还不能给大使先生准确的答复,这需要我向国内**请示,只有得到了国内的授权,才能够接受奥斯曼帝国的邀请。”

    阿克曼道:“那是当然,我们能够理解,不过请使臣先生向国内报告时,一定要注明,奥斯曼帝国是诚心诚意的邀请使团去访问,并真心希望能和华东**友好交流。”

    徐济超道:“好的,大使先生的这份心意,我一定会如实的向国内报告。”

    见自己的目地己经达到,阿克曼才起身告辞离开。徐济超和李三杰也一起将阿克曼送出公寓,这才转回。

    李三杰笑道:“看来我们到真成了香饽饽,有这么多国家邀请我们去访问啊!”

    徐济超道:“还是那句话,面子都是在战场上打出去的,如果不是我们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让奥斯曼帝国看到我们强大到足以对抗俄国,他们会这样恭敬的邀请我们去访问吗!”

    李三杰也点了点头,道:“是啊!现在我真的可以理解在旧时空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我们那种真正扬眉吐气的感觉了。” 顿了一顿,又道:“要马上拟电报传回青岛吗!”

    徐济超想了一想,摇了摇头,道:“先把电文拟好,但不要急于传回去,明天先和德国方面通个气,我们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而且现在德国也在发展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因此总要告诉德国一声,另外明天又要开始商贸谈判了,等有了结果之后,再一起发回去吧。”

    在元旦放假之前,华东**和德国的贸议谈判己经进入到了关建时刻,双方也基本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华东**已经同意,将出口德国的8种矿产的配额提高65%,20种矿产的配额提高45%;36种矿产的配额提高25%,总共包含了73种矿产,可以说是作出了不小的让步。

    不过华东**的要求也不少,除了要求德国放宽高科技,高技术商品的出口之外,还提要求德国**批准,转让包括大口径火炮制造、特种钢材、表面渗碳硬化装甲、小水管锅炉、人工合成氨、蔡司光学制品等在内的17种技术。

    而德国方面还在衡量这份交易的成败得失,但经过了3天的休息之后,相信德国方面己经比较出了结果,因此在假期结束之后,再谈一二轮应该也就差不多最后定案,但最终的协商条款,还需要由国内的批准,才能最后签约。

第一七七章 德国之行(九)

    收到了徐济超、李三杰从德国发回来的报告以后,华东**当然也不敢怠慢,立刻开会协商研究。

    老实说在访德之初,华东**也没有想到会收到这么多的访问邀请,看来远东战争带来的红利效果,绝不仅仅限于赔款、土地以及地缘利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有许多隐性、无形的利益,其价值也同样不可低估。

    有国家主要邀请华东**去访问,当然是再好也不过,因为这可以扩下华东**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华东**在国际上的名望,也为将来华东**取代淸廷,减少了许多障碍,而且这个时代出国一趟,由其是去一趟欧洲,也并不容易,因此这一趟一并多访问一些国家,到也不算。

    只是现在华东**在德国的访问还并没有结束,虽然国事访问的部份己经结来束,贸易谈判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但文化交流小组的德国巡回访问还在进行当中,另然还有军事交流,也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因此行政院协商之后决定,就以德国为驻点,出访其他的国家,访问结束之后,再回到德国聚集。一来是突出德国是这次访问的重点,其他国家都处于从属的地位;二来德国正好位于欧洲的中心部份,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也方便华东**的出访。

    但奥斯曼帝国的邀请,和其他国家不同,其他的欧洲国家基体位于德国的周边地区,而且和华东**多少有些联系,既使是没有和华东**建立外交关系,但也有些商业来往。但奥斯曼帝国并不在德国周边,而是位于亚欧的交界地区,而且在此之前和华东**基本没有什么来往。另外,元老们对旧时空里土耳其的印像都不怎么好。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元老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土耳其又在给华东**下什么套。

    王云鹏就首先道:“土耳其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又打算坑我们!”

    秦铮笑道:“别那么紧张,现在土耳其只怕是没有那个闲心,我看他们只是想拉陇我们来对抗俄国,现在对土耳曼威胁最大的国家就是俄国,如果不是有英法等国在背后支持,恐怕不亡国也差不了多少,不过现在英法都和俄国结盟了,土耳其肯定会紧张,虽然土耳其也在结好德国,但毕竟是底气不足,而我们在远东战争中击败了俄国,因此土耳其希望和我们结好,来对抗俄国,这也是很合理的选择。”

    叶岩福道:“那还不是一样吗?利用我们去对负俄国,这不是又给我们挖下一个大坑。”

    夏博海笑道:“那可不一定,土耳其想要利用我们去对负俄国,不付出一点利益是不行,所有我到是觉得这未必是一个大坑,或许是个机会啊!”

    游钱明道:“什么机会!”

    秦铮笑道:“大家可别忘了,在旧时空里,土耳其也算中东国家之一,而且在这个时代,什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也门、巴林这些中东国家都是土耳其的领土,当然现在叫奥斯曼帝国。”

    游钱明顿时眼睛一亮,道:“石油。”

    在旧时空里,一提到中东地区,“石油”必然就是最主要的关联词之一,而石油被称为工业血脉,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元老们当然都知道石油的重要性,这时也都恍然大悟过来,而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旧时空里,中东地区就是中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地区之一。

    虽然现在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初始期,内燃机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当然也还没有普及开来,因此石油还并未取代煤碳,成为主要的能源,但这个趋势己显现出来,但也正是由于如此,中东地区也不没有引起列强的重视,华东**在这个时代介入中东事务,受到的阻力也会少得多,而且正好奥斯曼帝国主动找上门来,岂不正是华东**介入中东地区的大好机会吗?

    这时夏博海道:“石油只是因素之一,大家都应听说旧时空里的这样一句话,中东地区才是大国的试金石。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就必须在中东地区有发言权。”

    秦铮也点了点道:“除了石油的因素之外,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虽然中东地区基本都属于亚洲,但却是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又是亚欧非三大洲的联结点,在海洋方面,中东地区是滨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的五海之地,同时也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枢纽要道。因此中东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旧时空里,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热点问题地区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能够得到这样一个进入中东地区的机会,确实是十分难得,可是不能错过的。”

    王云鹏道:“那就通知老徐他们,让他们接受土耳其的邀请,去访问一趟。”

    张玉明道:“但德国和奥斯曼帝国并不相连,走陆路要经过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走海路则要通过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经由地中海到达奥斯曼帝国,或者但无论是奥匈帝国还是意大利,都向我们发出了访问邀请,通过他们的领土去访问奥斯曼帝国,只怕不大好吧。”

    贾振召笑道:“这好解决,可以先访问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然后再去土耳其嘛。”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那就先访问奥匈帝国吧,奥匈帝国是德国的铁杆小弟,我们把奥匈帝国放在第二个访问,也算是给德国面子了,等结束了对奥匈帝国的访问,再由奥匈帝国出海,访问奥斯曼帝国。”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这样的安排很好。”

    夏博海又道:“我看访问奥斯曼帝国用不着老徐去,就让老李跑这一趟,我们现在和奥斯曼帝国根本没什么交情,就算要发展关系,也不是一二次访问能解决的,因此第一次访问奥斯曼帝国,主要只是先混个脸熟,层级不用太高了,让李三杰同志去更合适一些,而老徐访问完奥匈帝国,可以接着去访问意大利,由意大利回德国,然后再出访荷兰、比利时这些国家。”

    王云鹏道:“第二个访问奥匈帝国,接着又访问意大利,这可全都是同盟国的国家,会不会让别的国家认为我们完全倒向同盟国的一方,我认为在目前欧洲的格局中,我们可以某些俱体事务中偏向同盟国,但总体的立场还是应该持中立态度,不宜彻底倒向某一方。”

    夏博海道:“我到觉得这到没什么?现在是协约国对我们持敌视态度,到现在英国、法国都没有向我们发出邀请,既然是这样,那也就别怪我们和同盟国走近了,我们总不能主动去和协约国改善关系吧。”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那么德国方面提出的要求怎么办?答不答应呢!”

    原来在元旦假期结束之后,双方重新展开贸易谈判,德国方面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要求华东**向德国转让包括装甲列车、大口径迫击炮、通用机枪、战壕、固定翼飞机等8项军事技术,另外还有4型主力军舰,4型辅助军舰,2型潜艇的设计。

    在元旦假期期间,德国对华东**提出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评估,认为华东**增加的资源出口配额给德国带来的利益,不足抵消要求转让的17种技术,毕竟华东**要求转让的这些技术,都是目前德国最好、最先进、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那能这么容易就转让给华东**呢?因此经过德国**的研究之后,决定将华东**要求转让的17种技术降到10种,当然具体是那10种,还需要再研究。

    而就在这时,德**方向**提出,希望从华东**引入一部份军事技术,包括军舰设计。这是在双方进行军事交流时,德国的陆海两军认为有必从华东**引入的军事技术和军舰设计。

    德国陆军要求从华东**引入的这8项军事技术,都是在这次远东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德国的军事观察团也都亲眼目睹了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

    其实德国陆军要求引入的这8项军事技术,从纯技术角度说都不难实现,难的是思想和创意,如装甲列车,无非就是用火车为载体,装上大口径火炮;有些技术,如小口径迫击炮、通用机枪德国己经引入,并己装备德军,当然大口径迫击炮不是简单的将小口径迫击炮放大尺寸,而华东**在远东战场中使用的通用机枪也是第二代,技术更成熟,可靠性更高。

    但以德国目前的技术能力,知道了这8项军事技术的原理之后,再进行技术公关,除了固定翼飞机之外,其他在5年时间内,基本都能解决。但解决并不表示成熟,武器必须要经过实战才能证明可靠,而这8项军事技术在华东**都经过了远东战争的考验,如果德国直接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熟有效的新武器,至少节约5年左右的开发、磨合时间。

第一七八章 德国之行(十)

    在摩洛哥危机之后,德国上下都意识到了战争临近的危机,而且英法俄三国己经组成协约国,而意大利又和同盟国离心,和德国处于同一战线的只有奥匈帝国,这更是让德国倍感危机,因此在这个时候德**队当然是应该引进成熟,并通过战场检验的武器技术,这样才能将新式而优秀的武器以最快的迅速装配军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原则,而没有时间去慢慢的开发研制武器。

    而徳国海军就更需要华东**的技术支持,虽然德国有建设成海军强国一的雄心壮志,而且也有足够的国力和技术去实现这个雄心壮志,但在此之前德国毕竟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缺少建设海军强国的底蕴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对德国海军发展战略的模糊不淸和军舰设计能力的欠缺。

    在旧时空里,徳国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前进,不断试错,结果尽管在一战时期,尽管徳国己是公认的世界第二的海军强国,海军的规模也己经接近英国的六成左右,但论军舰的质量并不比英**舰差,但由于设计思想落后,因此单舰的战斗力,确实要比英**舰逊色一筹。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华东**的出现,让德国有了依靠自身能力之外的选择,在远东战争之前,华东**为德国共计设计了3型军舰,除了最后一型德意志级战列舰还未建完之外,前二型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卢恩级装甲巡洋舰均己建成服役,其性能也在德国海军中广受好评,并领先英国的同类军。

    而华东**为德国设计的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思路,和英国稍晚时开始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完全一致,在某些方面甚致更胜一筹,现在无畏号战列舰已公认是开创新时代的新型主力舰,只是德国由于自己的犹豫,两艘德意志级战列舰虽然比无畏号战列舰先开工,但却落后了3个多月才完工,将这份荣誉供手让给了英国,但由此也可以出华东**的军舰设计能力。

    加上华东**的海军在远东战争中取得的辉皇战果,由于按无畏号战列舰思路建造的干将级战列舰在这的海战中表现相当抢眼,终于让德国海军的负责人提尔皮茨彻底信服了华东**的军舰设计能力,因此在去年年初徳国访问华东**期间,一口气请华东**设计了两型战列舰,现在第一型拿骚级战列舰已在去年有2艘开建,另2艘也将在今年开工;而另一型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也排上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开建。

    但在这个时候英国可也没有闲着,继无畏号战列之后,在1906年11月即开建柏勒罗丰级战列舰的首舰,在1907年又开建2艘同级战列舰,壮丽号、卤莽号;在年底还开建了新一级更强大的圣文森特级战列舰。

    另外在1907年4月,英国又有一艘被称为理想型巡洋舰的新式军舰下水舾装,并正式命名为无敌号。而根据徳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消息,这一型军舰是由英国海军的当家人费舍尔亲自主导设计与建造,号称集无畏型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速度于一身,排水量约17000-18000,装配了8门305毫米主炮,最高航速可达26节。

    费舍尔在报告中称这种军舰可以充当战略机动力量,完成快速部署和战略支援任务,于世界范围内保护英国海上航运,追捕并且摧毁敌方任何种类的巡洋舰,而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战列舰时,又可以凭借高速摆脱对方的纠缠,因此费舍尔将这种军舰称为完美之猫。

    当然元老们都知道,英国建造的这种军舰就是在旧时空里毁誉参半的战列巡洋舰,当然在这个时候英国还是将其划入巡洋舰的类型,一直到1912年,才正式确定战列巡洋舰的新型舰种。

    收到这个情报,让德国海军相当震惊,因为这种军舰的下水服役,意味着原本在华东**的帮助下,领先英国同类军舰的4艘卢恩级装甲巡洋舰也彻底落伍,虽然主炮同为8门,但卢恩级的主炮口径是210毫米,速度是23节;而无敌号的主炮口径是305毫米,速度是26节,因此一但卢恩级遇到无敌号,将面临着打不过又逃不掉的绝望境地。既使德国正准备开建的布吕歇级装甲巡洋舰,也同样不是对手。

    虽然这个时代海军的主力舰是战列舰,但大型装甲巡洋舰的作用,依然是海军中不可缺少的,尽管大型装甲巡洋舰的战斗力不及战列舰,但却是海军中的多面手,可以承担护航、破交、快速布置、战略支援,并在决战中还可以辅助战列舰作战,如果换成数据,4艘战列舰配4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可以击败6艘同等级的战列舰,即使和8艘同等级的战列舰,也有一战之力。

    于是在德国人的头脑中,都脑补出这样一个画面,英国的这种新式军舰乘风而来,轻易的就将德国执行巡逻任务的轻巡洋舰、连同赶来增援的装甲巡洋舰击得粉碎,然后在闻迅赶来的战列舰的炮口下,利用其惊人的速度迅速逃离,而且在逃离的过程中,还利用与战列舰相同口径的尾炮开火射击……

    这样可怕的景像,己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梦中。

    其实德国海军这样的想法,彻底暴露出德国海军的底蕴不足,海军思想落后的致命弱点,这实际要比军舰设计能力不足更为致命。因为英国建造战列巡洋舰,根本就不是这样用的。但德国人秉承了这样的想法,当然是难以改变,而要对抗英国建造的这种理想型巡洋舰,唯一的办法就是建造同样的军舰来与其对抗,在旧时空里,德国就是以建造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作为自己的回应,从而拉开两国的造舰竞赛。

    不过在这个时代,德国多了一个选择,毕竟这是一种新式军舰,提尔皮茨对德国的军舰设计能力基本不抱任何信心,自然而然就想到请华东**为自己设计一型足以对抗这种理想型巡洋舰的军舰。当然除了这一型军舰之外,战列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都不能少,因此干脆提出一个请华东**一共设立10型军舰的计划来。

    正好德国觉得华东**要求转让的技术过多,自己不划算,因此将这些要求都并入到贸易谈判中来。

    夏博海道:“老肖怎么看?”

    肖建军道:“这些军事技术其实也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基本在未来10年都会出现,而且有我们的示范,还可以再缩短一些时间,估计5、6年就够了,因此用这些军事技术换一些我们有用的技术,应该是划算的。”

    汪军皱着眉头道:“这些都是20世纪初的技术了,难到我们不知道吗!还要从德国引进?”

    夏博海也点了点头,道:“其实我们要求德国转让的这些技术原理都知道,只是我们的基础工业太差了,没有能力自我研究开发,或者自我研究开发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因此直接从德国引进,并配备所需要的全套设备,是最快捷的办法,可以加快我们的工业化建设水平。当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基础工业的短板还是要努力补齐。”

    秦铮也道:“但要补齐基础工业的短板,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快不起来,而且产出也少,因此我们才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其他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加快我们的工业化建设和技术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投入基础工业的发展,补足短板,这两条路并不矛盾。”

    肖建军道:“这些道理先放一放吧,我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想也到了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就是我们要帮助德国到那一步?”

    秦铮道:“老肖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要帮助德国,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

    肖建军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给德国提供的这些军事技术,己经可以让德国的军事实力比旧时空胜出一筹,虽然这还不足以让德国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如果我们给德国提供一些更先进的军事技术的话,是有可能帮助德国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外我们还可以直接参战,牵制俄国,让德国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

    夏博海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是不会主动参战的,除非是有人先攻击我们。不过老肖说的也有道理,这个问题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应,以便我们在未来几年中的对德关系。但这样重大的决策,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有结果的,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评估分柝,首先要确定在我们不参战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干涉程度;其次是德国胜或败对我们的影响,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小组,进行专项评估,在必要的时间,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分柝。”

    秦铮道:“既然是评估,我认为可以把我们参战,也列为选项之一,看看我们参战的效果如何?”

    夏博海想了一想,道:“好吧,把我们参战也列进去,今年要做出最终的决策来。”

第一七九章 军事交流(一)

    得到了国内的指示之后,华东**和德国的贸易谈判也进入到了尾声,华东**接受了德国提出的转让军事技术和设计军舰的要求,但将要求德国转让的技术增加了10项,达到27项。因为华东**认为德国的要求虽然可以答应,但只要求德国转让17项技术,就在吃亏了,因此经过协商之后,又增加了10项。

    但收到了华东**的要求之后,德国连梗都没打一个,立刻就全部答应了下来。因为德国跟本就没有想到,华东**会全部答应德国的要求,要知道军事技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最高级别的技术,轻易是不会转让的,何况德国要求的都是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因此德国估计最好的结果是华东**答应转让一半,那怕是只转让三分之一的技术,德国就认为可以满意了。而华东**居然都答应了下来,那能不让德国欣喜若狂,别说华东**又增加了10项要求德国转让的技术,就是再20项,德国也会答应,而且并不认为自己亏了。

    既然双方都认同了互相的条件,那么后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双方立刻开始逐条逐条的确定条款,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协议条文,然后签约,也完成了这次华东**访问德国的一件重大任务。

    而就在双方谈判期间,其他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元旦假期一结束,辜鸿铭就带着文化小组展开了巡回访问,在德国的教育、文化界刮起了一个又一个辜鸿铭旋风,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德国各地大学、教育文化界的热烈欢迎,辜鸿铭的每场演讲都是观众爆满,一票难求,不少人都是从外地赶来,听辜鸿铭的演讲。

    当然,辜鸿铭的演讲也确实有料,在华东**和德国签定贸易协议时,辜鸿铭在德国进行了12场演讲,虽然内容都是宣传中华文化,揭露、批判欧洲文化的不足和缺限,但选择的角度、视点、立场不同,因此没有一场是重复,可以说每场演讲都有新内容,因此有不少人都是连续追场听辜鸿铭演讲。

    虽然文化小组中的其他人对此有些不满,但一来是自己的水平确定不足,辜鸿铭的演讲都是用德语进行,并引用了许多欧洲的典故,而且言语幽默,妙趣横溢,其他人还真做不到这一点;二来也是副组长严复的劝导,严复性格大度,辜鸿铭虽然抢去了众人的风头,但他毕竟代表中国,因此他的荣誉越大,实际连带着众人的脸上也有光。

    另一方面,根据国内的指示,徐济超和李三杰也决定访问奥匈帝国;结束了对奥匈帝国的访问之后,李三杰将从奥匈帝国经海路访问奥斯曼帝国;而徐济超则访问意大利,然后回到德国,下一步访问比利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访问。

    德国对华东**这样的访问安排也十分满意,因为华东**是以德国为大本营,进行巡回欧洲的访问之行,这显然是将德国视为最重要、最特别的国家,而且首先访问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最亲密的盟友奥匈帝国,另一个是同盟国的成员之一意大利,也算是给德国很大的面子了。

    至于华东**要访问奥斯曼帝国,德国也没有异议,因为现在德国也在积极的拉陇奥斯曼帝国,因此德国也给予了华东**外访极大的支持。

    而还留在柏林的,除了留学生之外,就只剩下军事小组的成员了。

    军事交流是华东**这次访问德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贸易谈判并列,而在德国看来,和华东**的军事交流要更胜过贸易谈判,除了希望得到华东**的军事技术之外,德国还希望了解远东战争的详细过程。

    远东战争是乞今为止,所发生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战争,并且兼有海陆两线战场,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自然也成为各**方重点研究的战争。由其是像德国、美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这样的强国。

    不过现在远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参战的各国对战争的经过细节都还没有公布,其他各国当然也对远东战争的俱体情况所知甚少。其实就是参战的国家,排除英法荷这样后期参战的国家,既使是全程参与战争的俄国、日本对这场战争的详细进程也都没有全部掌。这是由于华东**参战之后,远东战争实际是分成了两个战场,华东**是分别同日俄双方战争,因此日俄双方都只知道自己参加的战场情况,而对另一方的战场,只能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交流中才能知道。

    但既使是如此,日俄双方也只知道自己一方的战术动向,而对华东**的兵力情况、战术布置、战略思想等只能通过战争结束之后,根据战争的过程来推论,但由于掌握的相关信息不足,因此这种推论也只能得出部份正确的结果,而且有些结果和事实相差甚远。

    只有华东**是唯一能够掌握远东战争全部过程细节的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东**全程参与了自己参战之后的全部战场战争,而且华东**在战场上俘虏了大量的日俄军人,其中不乏有中高级的军官,以及大量的文件资料,通过对俘虏的审问,对资料的分析,华东**对日俄双方的兵力、布置、战略等情况都基本了解清楚,甚致对在华东**参战之前,日俄战争的俱体情况,也都基本弄清**成。

    德国对远东战争的细节犹为关注,因为协约国的三个成员俄国、法国、英国是这场战争的参与方,由其是俄国,更是这场战争的深度参与者,德国希望通过远东战争,全面了解俄国的战争能力,另外华东**的海军几乎完胜由英国海军为主的远征军舰队,这一战果令德国敬服不己,威廉二世更是羡慕嫉妒恨交集,德国海军自然也想知道华东**击败远征军舰队的细节。因此在访问团出发之前,德国还特意向华东**提出请求,希望在这次的军事交流中,华东**能够提供关于远东战争的全部详细过程资料。

    对德国的这个要求,华东**也没有拒绝,毕竟这些资料留在手里也没有多大用处,不如和德国交换一些技术,因此华东**也特意编写了一本【远东战争资料大全】,足有800余页,并配有30余张地图,详细记录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当然不想让德国知道的部份,都想出别的方案混过去了,在访问团参加完圣诞晚宴之后,交给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收到这份资料以后,自然是欣喜若狂,不过由于这份资料是用中文写成,因此德国总参谋部立刻安排人手进行翻译,好在是这几年来德国和华东**的关系日近,对中文人材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到是培养了不少精通中文的翻详人员,众人将这份资料分成数十份,一起连夜动手,仅用了1周的时间,就将这本【远东战争资料大全】翻译完成,并且排版印刷,在元旦假期之后,第一批300本就出来了。

    不过德国当然也知道这份资料的价值,因此威廉二世就下令,将这份资列为德国的三等机密,只少将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阅读,只有上将才能借走阅读,而其他人只能在阅读室里当然威廉二世自己也留下一本,认真同时访问团的军事小组还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解答有关的问题。

    而这段时间里,军事小组的主要事情是参观兵工厂、造船厂、港口、军营,士兵训练操演等,并且和德国总参谋部进行了3次坐谈,讨论的主要是军队的建制,战术、武器等方面,不过也都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进行什么深刻的讨论。

    在三天之后,第一批的阅读者都己经看完了,也基本了解了远东战争的全部过程,因此双方才开始进行第二阶阶的交流,就是华东**对远东战争的总结,这方面的内容在【远东战争资料大全】中有一些记录,但并不算详细,毕竟对这样一场规模庞大,旷日持久战争的总结,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而且远东战争对亚洲、对世界的影响,至少需要10年,甚致是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现在军事小组所提到的总结,只是代表着现阶段,华东**对远东战争的总结成果。另外在阅读了【远东战争资料大全】之后,德国方面对这场战争也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也一并列入交流的范围内。

    交流是分陆海军两块进行,这是因为在远东战争中,除了后来人民军登陆日本的作战之外,陆海两线的战争基本是分属于两个战场,虽然陆海两线战争的结果会互相影响,如华东**刚参战时进行的对马海战,一举歼灭了日俄两国的海军,从而掌控制海权,并切断日本本土和远东战场的联系,也减轻了陆上战场的压力,即使是人民军登陆日本的作战,也是由海军陆战队完成,只是在登陆日本之后,由于海军陆战队的兵力不足,因此才从陆军抽调了几个师到日本本土,这才有了海陆军协同作战。但陆海两线战场真正互动的情况几乎没有过。

    而在现在对这场战争的总结交流,当然也没有必要把陆海军拉到一起来讨论,分开交流要更好一些。

第一八零章 军事交流(二)

    华东**对陆军的总结主要有五条:

    一、远东战争虽然是分海陆两个战场进攻,而且两个战场也同样重要,但决定战争走向和最终胜负的,还是陆地战争,这是因为参战的三方,俄国、华东**、日本,有两方都是大陆国家,只有日本是海洋国家,而三方争夺的焦点是中国的东三省地区,只有占领了这些地方,才能算胜利。

    虽然远东战争的结束是华东**的海军在台湾海峡之战中全歼了远征军舰队,这是由于有英国这个海洋国家的介入,另外在陆地战场上那时己是大局己定,远征军舰队即使获胜,日俄二国也仅是能够保证不赔款的体面结束战争,但想要翻盘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远征军舰队失利,也就意味着日俄二国失去最后一跟救命稻草,自然只能认输了。因此陆军作为战争的主导,而海军的作用是辅助陆军,这一点对华东**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华东**是由海上登陆中国本土的,加上在陆上的第一块领地山东省是一个标准的半岛地形,因此一直比较重视海军的建设,在远东战争之前,陆军的地位都是底于海军的,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海陆复合型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漫长的海岸线,海陆军必须并重发展,绝不能偏重于一方,而且在现阶段,华东**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推翻清廷,占领全国,陆军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二、战时体制。在交战的三方中,华东**是整体国力最弱的一方,即使是在日俄两国己打得精疲力竭时才下场参战,但毕竟是以一敌二,论国力还是不能与日俄两国相匹敌,但华东**在参战之初就宣布施行战时体制,对主要的战争资源实行配济制度,国内生产活动也是以支援战争优先,这样在极大程度节约了社会资源,减少了消耗,支援战争,并确保了战争物资的供应。

    三、战壕防守。在这一次战争中,由其是在前期的日俄战争中,表现出明显的攻弱守强的战争模式,虽然处于进攻方的日本取得了大部份局部战争的胜利,但军队的伤亡并不比战败俄军少,甚致出现获胜一方的伤亡比战败的一方更多的战例来。

    其中最典型的一场战斗就是旅顺战役,是役俄军以4.4万的兵力,依靠由堡垒、战壕、铁丝网,机枪和炮兵组成防守阵地,抵挡住日军共计13万军队长达5个多月的进攻,并给日军造成了共计5.6万人的伤亡。而俄军的伤亡仅1.5万人。这一战也表明,想要攻破己布置好了完善的防御阵地和工事,将会是十分艰苦的战斗,不仅要投入比敌方多数倍的兵力,而且即使是最终获胜,也必将付出重大的伤亡。

    华东**参战以后虽然是以进攻为主,但在不少局部战争,也打过防守战,代表就是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人民军以3个师2个团的兵力,利用以堑壕为主的防御工事,成功的守住了鸭绿江北岸阵地,挡住了日军10余个师的进攻,造成了日本重大的伤亡,最终挫败了日军企图反攻回中国战场的势头。另外人民军在登陆日本之后,也进行过防御作战。

    四、重炮火力是打破堑壕防守的关建,进攻火力是突破堑壕防守的重要因素。虽然在日俄战争中,双方的攻防大战打得异常的激烈,但华东**参战之后,似乎并没有遇到多少阻力,由人民军进攻的战斗,并没有出现日军那种大量伤亡的局面。这除了是人民军的战术正确,并没有像日军那样不顾伤亡的盲目进攻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军有重炮火力,这也是打破战壕防守的关建所在。

    日本能够取得旅顺会战的胜利,关建点是攻占了旅顺城外的203高地,并将国内运来的280毫米口径巨炮架在203高地上轰击旅顺城,这才轰开了旅顺的防御工事。不过日本的280毫米攻城炮口径虽大,但径倍距只有12,因此射程还不到10公里,而且精度也不高,只有架在高地上轰击,不仅占有据高临下的优势,而且还校准射击精度,这才一举攻下旅顺。不过280毫米攻城炮过于沉重,搬运极为困难,日军很难将此炮极时运送到各个战场上。

    而在参战之前,华东**就成功的研制出装甲列车,利用火车为载体,利用铁路机动,成功将海军的大口径舰炮搬到陆地上使用,虽然不是所有战场都在铁路线附近,但修建临时铁路的速度,也要比人拉马运快得多。装甲列车不仅机会性强,而且射程更远,其中280毫米口径列车炮采用40度仰角开火,射程可以达到30公里以上,威力要远远大于日本的280毫米攻城炮。而且装甲列车不仅仅只能装载海军的大口径舰炮,中大口径舰炮也一样可以搬上岸来使用,因此一列装甲列车,就相当于是一座移动炮台。华东**正是依靠装甲列车的强大火力,攻破敌军的阵地。

    其实在远东战争中,人民军的200毫米车载自行火炮,甚致是155毫米牵引火炮发挥的作用出装甲列车更大,因为自行火炮、牵引火炮的移动能力、移动速度都比装甲列车更强,因此更能及时到达战场快速布置,展开打击。但要论击开敌军布置好的防御阵地,还是280毫米口径列车炮更有效,毕毫280毫米炮弹的威力,比200毫米炮弹要强数倍。而且自行火炮、牵引火炮都是要靠现代车辆为载体,属于不能公布的秘密,只能够全算在装甲列车身上。

    当然,要突破堑壕防守,只靠重炮火力还不够,毕竟重炮火力虽然强大,但也不可能摧毁所有的防御,更可能占领阵,因此最终还是需要陆军发动进攻,才能彻底解决战斗。这就需要给进攻部队配备强大的火力。

    虽然火炮出现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火炮过于沉重,移动极为不便,在战争中一般只能做为固定火力使用,无法随进攻部队一起行动,因此在这个时代的陆地进攻,能够配备的火力只有步枪。法国费尽心机搞出的m1897型75mm火炮,就是为了解决随同进攻部队的问题,不过尽管法国工程师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将这型火炮的全重降低到了1.5吨,但仍需耍2、30人侍候,而且战场的地面凹凸不平,也给这型火炮的移动带来不小的困难;装甲列车的移动能力到是很强,但又必须依托于铁路线才行。

    只有华东**研发的迫击炮,由其是大口径迫击炮,才算完美解决了进攻的火力不足问题,一门100毫米迫击炮的全重不超过100公斤,可以拆分成4个部份,其中最重的炮管只有60公斤左右,而且在战场拼装时间不超过30分钟,完全可以随进行部队一起行动,并提供火力支援。另外迫击炮的大曲线弹道,对堑壕也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因此要想突破敌军的堑壕防守,必须要坚持重炮火力和加强进攻中的火力,也是以后陆军的重点训练科目。

    其实真正想突破堑壕防守,最好的武器是装甲车辆,而且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也完全可以制造出旧时空里一战时期水平的装甲车辆。但装甲车辆是彻底改变陆军战术的一种革命性武器,其颠覆作用比无畏号战列舰之于海军更甚,因此华东**也将装甲车辆列为最高机密,不能外传。

    五、固定翼飞机的空中侦察及指引炮兵射击的作用。280毫米口径列车炮的最大射程超过30公里,这远远超过了人的目视距离,即使可以依靠光学仪器看见,但也很难测算精准的距离。这个时候固定翼飞机的作用就显示出来,由于是在空中,可以抵近炮击的地点观察,并精准定位,为炮兵射击提供修正参数。

    另外固定翼飞机还可以在侦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空中侦察不受地理、地形的限制,也不用担心遭敌方的侦察兵或卫兵,甚致可以直接抵近到敌军的阵地上空侦察,远比地面侦察的效率高。当然空中侦察并不能完全取代地面侦察,毕竟空中的距离太远,很难看清细节,而且空中侦察也不可能长时间的定点侦察,因此空中侦察和地面侦察应是互补关系,但在今后的战争中,有空中侦察能力的一方,无疑将会有更为强大的侦察能力。

    应该说华东**对远东战争陆上战场的总结还是相当到位的,由其是前面2条,用在海上战场也同样合适,当然,如果说这个总结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主要着眼在战术层面,而对战略层面涉及不多,仅仅只有第1条算是擦了一点边,由其是对远东战争的结果对亚洲地区的局势有什么影响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一方面是由于这次总结交流主要是分析战术,并不涉及战略;另一方面也是远东战争的结果对亚洲地区,仍至世界局势的影响,需要时间才能清晰的展现出来,事实上远东战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极为深远,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一八一章 军事交流(三)

    当然,华东**的这份总结中,也夹带了不少自己的私货,这5点总结的内容其实都是针对一战中德国的得失,也相当于是给德国提了个醒。

    第一条海陆之分,是关系到德国对未来战争的大战略。如果说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型国家,需要同时发展海军和陆军,缺一不可,那么徳国则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发展大海军,只用保留一支足够保护自己海防的海军即可。而德国在这个时候发展海军,甚致不惜挑战英国,很大程度上是甴于威廉二世对海军的偏爱以及对英国海军的羡慕,和德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这到也不是说,大陆国家就不能发展海军,但德国首先在欧洲大陆上还有法国、俄国这两个强大的陆上对手,暂时又没有庞大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和英国的矛盾也并非完全不可调和,在这种局面下,徳国盲目的跃进式发展海军,不仅消耗了徳国大量的资源,而且硬生生的把英国逼成了自己的敌人。虽然徳国确实打造出一支仅次于英国的庞大舰队,并且在一战中打出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列舰海战,但从总体来看,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海军不能说一点供献都没有,只是和建设海军的庞大开支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旧时空里有人就认为,在一战之前,徳国还不如放弃发展海军,而集中所有资源,投入到陆军身上,也许结果会好一些。

    这种意见自然有些极端化,其实在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如果运用得当,还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的,如德国海军发动的无限潜艇战,确实给协约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必须要分清楚海军和陆军的轻重主次关系。

    而让国家尽早进入战争时期,则是提醒德国,未来战争的长期性。在近代以来,一战之前,欧洲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长时间战争,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持续的时间到是十分漫长,但却是打打停停,并非连续战争。而算是较大规横的普法战争,也只打了10个月,而且在开战的前两个月里,普鲁士军队在色当击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就基本大局己定了,后面的8个月,只是考虑战争的结束。

    在旧时空里,一战开打之前,参战的各方普遍都对这场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准备不足,还依以前的习惯,将战争的时间设定在半年至一年,因此在战争之初谁也都没有在本国施行战时计划,那知这场战争一打就是4年多。如果在战争之初,德国就能施行战时体制,对资源进行管控计划,就算不能最终取胜,但也能坚持得便久一些。

    第三、四条是针对一战陆上战争的攻守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争模式是堑壕战,这种战争模式有利于防守的一方,因此战争就进入了长期的对持消耗战。但这种战争形式显然是不利于综合实力较弱的同盟国一方。华东**这是提醒德国,早一点意知到这种战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而空中力量是未来战争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在一战中,空战还不能决定最终战争的走向,但仍然发生了激烈的空中争取,还诞生了一批神话级别的飞行员,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著名的红色男爵。因此在未来的战争中,谁能在空战上抢先一步,就可以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当然,这些总结也好,提醒也好,并不一定就能让德国在一战中获胜,因为突破堑壕战最大的利器——装甲车辆,华东**始终都对德国保密。因此可以增加德国的战争能力,并充份挖崛德国的战争潜力,至少能够让德国坚持更长的时间,而且如果德国能够极早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的话,最终打成平局,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德国能不能领会到这些意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德国总参谋部不知道华东**夹带的私货,但对这个总结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华东**基本将远东战争的经验教训摸透了,其中有不少地方和德国的认知有很大的相同之处,而且对德国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揭晓的德国机密文件来看,德国从远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和华东**的初衷是有很大的差异。

    其实对海陆军之争,德国陆军的观点就是根本没有必要发展大海军,只要保持基木的海防力量就行了,德国还是应该集中资源进一步壮大陆军,毕竟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陆军很有可能要同时面对法俄这两个强劲的对手。但发展大海军,是皇帝陛下的决议,因此谁也不能够有异议。

    而对于第二条,德国是最无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从未打过长时间的战争,还由这个时候德国己经制定了一但发生战争,在同时对抗法俄两国的局势下,力求速战速决的施利芬计划,因此德国确实是从未想到过要打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当然也不会想过在战争一开始,就举国进入战时体制。

    而对第三条堑壕防守,德国是最重视的,不过德国的着眼点到并不是敌方给自己布下堑壕防守,而是自己要用堑壕防守去对付敌人。

    原来按照施利芬计划: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设 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而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比例又是1:8,左翼部队中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一旦战争打响,那么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目的在于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诱敌并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力求在6周之内,彻底击败法国,迫使法国投降,然后依靠德国完善的铁路系统,强大的铁路运力,转向东线去应对俄国。

    但无论是在东线还是在西线的左翼,仅仅只靠10多个师的兵力,是否能够抵得住俄军、法军的进攻,并坚持施利芬计划所需要的6周时间,谁心里都没有底。当然施利芬计划完成于1905年,当时德国陆军的全部兵力只有90个师左右,但无论此后德国陆军的兵力发生怎样的变化,按照施利芬计划,在东西线,西线左右翼的兵力分配比例应基本保持不变。

    不过战场上的变化瞬息万千,谁又能保证德军肯定能在6周内攻占巴黎,迫使法国投降呢?万一需要8周,甚致更长的时间呢!那时德军的东线和西线左翼的少量军队是否还能坚持得住呢!因此新上任的总参谋长小毛奇对施利芬计划作出了修正,加大了东线、西线左翼的兵力分配比例,但这样一来自然削弱了作为德军主力的右翼兵力。

    而堑壕防守的强大防御能力,让德国看到保障施利芬计划成功的砝码。在不增加了东线、西线左翼的兵力分配比例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东线、西线左翼的防守。

    其实在远东战争期间,德国派驻人民军的军事观察团就注意到堑壕防守的防御力,在回国之后,向德国总参谋部极力建议,认真研究堑壕防守战术。

    为此德国陆军还专门进行了一次测试,由军事观察团的成员付责指挥,按照人民军的堑壕模式,构建了一条近千米长的防线,由一个团的军队守卫,出动一个师的兵力进攻。

    在正常情况下,攻守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4的差距时,一般也就是2、3天的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5天,结果足足守了9天,阵地才被攻破,而进攻方的伤亡率竞达到19%,在战争中这可以算是伤亡惨重了。而且根据军事观察团的成员所说,阵地的布置还未能尽善尽美,毕竟他们只是依葫芦画瓢,对堑壕防御的许多细节都不甚了解,只能加上自己的理解,但这些理解,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但就是这样,这个结果还是让德国总参谋部十分震惊,如果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这种堑壕防御应用东线和西线左翼的防守,无疑是可以大大增加施利芬计划成功的机率。

    由其是己经退休的施利芬伯爵在熟悉了这一结果之后,还特意写信给总参谋部,着重指出:一但发生战争,千万不可削弱我军的右翼。

第一八二章 军事交流(四)

    由于现在欧洲的局势紧张之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德国总参谋部也不可能慢慢的研究堑壕防守的战术细节,即然华东**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而且也经历了实战的检验,自然是从华东**直接近进相关的技术更好一些,当然经济问题可就不是总参谋部考虑的问题了。

    而陆军的火力问题,也是甚得德国总参谋部之心,作为大陆军主义的代表,德国总参谋部是相当重视陆军的火力,不然也不会早早就从华东**引入迫击炮技术,可以说装甲列车技术几乎是为德国陆军专门量身定制的一样,因为徳国的铁路交通极为发达。其实就算没有华东**的介入,再过几年德国也会自行研制业装甲列车和大口径列炮技术,在旧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攻克列日要塞的大贝尔塔炮,还有炮击巴黎的威廉大炮(也叫巴黎大炮)都是这些技术的产物。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这些技术都还没有开始研制,或者还仅仅只停留在构想、创意阶段,而即使华东**有成熟的技术,德国总参谋部更倾向于直接引进。

    总体来说,双方的陆军交流进行的十分愉快,而且共识也很多,德国总参谋部从这次交流中受益非浅,并且也推动了在双方的贸易谈判中,德国要求从华东**引入军事技术的条件。

    而双方的海军交流过程就复杂一些,而且交流的深度也更大一些。

    华东**对远东战争中,海战的总结主要有4点,前2点和陆军基本相同,第三点则是制海权的重要性。虽然在远东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负走向是陆军,但海军的作用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也极为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海军,仅靠陆军也未必能够取得取得远东战争的胜利。

    人民军海军对远东战争的贡献,并不仅仅体现在战争开始之初,在对马海战中成功歼灭了日俄两方的海军力量,从而在整个战争期间,都一直牢牢的控制了制海权;或者是在战争的最后时刻,又在台湾海峡之战中,彻底击跨远征军舰队,从而彻底扑灭了日本、俄国企图借助远征军舰队的力量,扭转战局,达成以较少的代价退出战争。

    而是在整个战争期间,人民军海军都成功截断了日军的海上补济线,使日军在华东**参战之后,由于缺乏后援补济,因此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从而也大大减轻了陆军的压力,使陆军可以将大部精力都用来对付俄军,既使是双线作战,但也并没有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到了战争的后期,为了迫使日本接受华东**的条件投降,海军又采取封锁日本沿海,拦截日本商船,严重的打击日本的民生经济,并协助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成功将战火燃烧到日本本土,给日本造成重大的损失。

    第四条是远东战争的启示。中国必须走海陆并重的道路,虽然在短期内,华东**会偏向陆军,毕竞要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但从长远来看,海军的比重会强于陆军,这是因为在华东**完成了国家统一之后,在陆地邻国中,只有俄国这一个强大的对手,而在海上则面临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竞争,中国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海上利益,因此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成为必然选项。

    对华东**的总结,德国海军显然是没有陆军那么满意,提尔皮茨皱了皱眉,道:“难道华东**对海战的战术、军舰的性能、火炮的技术没有总结吗?”

    访问团的海军代表陈小江道:“当然是有的,不过战术也好,军舰的性能都是细节问题,必须服从于海军的大战略,都是为海军的战略服务的,因此只有先确定了海军的战略方向,才能谈海军的战术、军舰的性能。”

    提尔皮茨听了,顿时沉默起来。

    德国需不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正反双方都能为自己找出一大堆理由来,但德国的海军建设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则是各方都不否认的事实。提尔皮茨有魄力和雄心,也有坚定的意志和干劲,但缺少的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再加上德国海军本身缺少经验和底蕴,对海军建设的战略规划明显认知不足。

    提尔皮茨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弱点,因此在旧时空里采取了追随跑的策略,就紧盯着英国,英国制造什么军舰,德国就造什么军舰;英国造无畏舰,德国也造无畏舰;英国造战列巡洋舰,德国马上也跟着造战列巡洋舰;而且只重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这类主力军舰的建造,而轻视轻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辅助的军舰。

    至于这些军舰是不是德国需要的,德国打算用这些军舰来做什么?除了“用来对付英国的同类战舰” 之外,提尔皮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英国作为老牌的海军强国,军舰的建造和海军的战略相辅相成,英国海军的作用首先是打击敌国的舰队,取得制海权,因此建造战列舰,而且由于英国的战列舰数量庞大,在性能取舍上突出重视火力、速度,在防御上对炮塔、司令部的防御要大于水线带防御;而英国海军还有保护自己的海上生命线、维护海外利益的任务,建造战列巡洋舰,就是用来对付敌国破交的装甲巡洋舰,保护海上生命线,同时建造了大量虽然性能并不突出,但价格较低的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辅助的军舰,确保英国的海外利益安全。

    可以说英国的海军战略极为明确,军舰的建造、战术的选择应用,都紧紧围绕的海军战略进行。相比之下,德国的海军发展战略,就只能用盲目来形容了。

    现在德国海军的规模已是不小,在俄法两国的海军均在远东战争中被重创,美国海军还在发展之初,德国海军现在基本己是坐二望一,仅次于英国,但提尔皮茨却越来越迷茫,因为他也说不清德国发展海军是为什么?打败英国海军,争夺海上霸权?这个目标实在的太过宏大,提尔皮茨十分清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基本不可能实现,毕竟德国在发展海军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一次强大的陆军,而英国只需要全力发展海军即可;保护德国的海上生命线?德国可没有海上生命线之说;维护德国的海外利益?以现在德国海军的规模,就己经够用了,那么德国还需不需要继续发展海军呢?

    其实在提尔皮茨上任之初,也提出一个风险舰队的理论,即:德国海军不必拥有超过英国海军优势的规模,只需达到其三分之二的实力即可,如此一来,即便是英国舰队能够打败德国海军,但遭受的损失之大,使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法抵御法俄美日等国的挑战,从而有可能丧失海上霸权。因此英国人在利弊权衡之后,必将不敢轻易冒险挑战德国,而只能向德国妥协,承认德国的海上力量及世界影响力。

    理论上说,这个风险舰队的理论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做为一种战术,也有相当的可行性,但将风险舰队的理论作为德国海军发展的大战略,就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首先是德国海军能否达到英国海军三分之二的实力?在旧时空里,虽然德国海军最终建成仅次于英国海军的第二海军,但规模尚不及英国海军的六成。

    而更为重要的是,风险舰队的理论,是将成功的可能性完全寄托在敌人的胆劫心理之上,即希望敌方因为害怕损失过大而不敢与自己开战,从而选择妥协。不得不说这个理论的主观揣摩性太强,而忽视了英国所可能做出的反应如果英国不害怕损失怎么办?或者英国认为这种损失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又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又敢不敢冒着被英国海军击败的危险和英国开战呢?同时英国有没有其他的策略来对付德国?这些因素提尔皮茨都没有考虑到,也不可能考虑到。因此这更像是一种政治操弄,甚致是赌博,而不是军事战略,缺陷比优势更加突出。

    事实上英国确实是有其他策略来对付德国的,就在战略上放弃了光荣孤立的传统,选择和法国、俄国结盟,联手对付德国,而在海军战术上则采取封锁战术,采用德国海军地理环境的劣势,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北海里。事实上英国的策略是成功的,因为德国也同样害怕自己的海军被重创,这也就导致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虽然空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但却基本全部龟缩在港口中,几乎无所做为的原因所在。

    于是就在当天的交流结束之后,提尔皮茨连夜进宫求见威廉二世,两人协商了大半夜。在第二天继续交流的时候,提尔皮茨正式的访问团的海军小组提出,请华东**为德国制定一份海军发展战略的规划书。

第一八三章 德国海军战略(一)

    其实请华东**为德国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这个念头,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就在提尔皮茨的头脑中产生,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德国的海军发展己是骑虎难下,不仅皇帝、国民不会允许徳国海军退缩,就连提尔皮茨自己,也不希望德国的海军发展就这样半途而废,但德国的海军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而完善的战略规划,就这样盲目的发展也不是办法。

    提尔皮茨当然没有办法给德国的海军发展制定出合理而完善的战略规划,而就在这时,华东**在远东战争中几乎完胜以英国舰队为主的远征军舰队,显示出远远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海军实力,提尔皮茨也动了心思,不过一来是那时德国和华东**的关系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帮助一个国家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这必须是要盟友级别的关系才行,虽然那时德国和华东**的关系也不错,而且双方在军事技术上有比较深入的合作,但离盟友级别的关系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二来也是提尔皮茨的面子,作为徳国海军的掌门人,提尔皮茨是深得皇帝的信任,却需要别人帮忙制定德国的海军发展战略规划,这让提尔皮茨情何以堪。

    但就在这时,英国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畏舰,而且一经推出就立刻开建二种后续的舰型,于是德国在去年访问华东**的时候,委托华东**设计了拿骚级、赫尔戈兰级两型无畏舰,免强算是能够应付过去,而英国居然又己在建造所谓理想型巡洋舰,让提尔皮茨颇有些力不从心之感。因为实在应付不来英国五花八门的各种军舰。

    直到和华东**进行军事交流时,陈小江所说的海军战术、军舰性能,都是为海军的战略服务,只有先确定了海军的战略方向,才能谈海军的战术、军舰的性能。让提尔皮茨颇有醍醐灌顶之感,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德国海军发展的瓶颈所在。为德国的海军发展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己是刻不容缓了。因此提尔皮茨也不顾自己的面子,面见德皇极力的说服威廉二世,请华东**帮徳国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

    听了提尔皮茨的建议之后,起初威廉二世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堂堂德国,工业世界第一、经济世界第二,并拥有欧洲最强的陆军力量,居然要华东**帮助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这说出去也太丢人了。请但随后提尔皮茨坦言,自己的能力有限,而德国要真正建立强大的海军,只能请华东**帮助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否则徳国海军只能盲目发展。而且现在华东**和德国的关系也免强足够了,虽然不是结盟,但也差不了多少,因此向华东**请求助帮,也不算丢人,说得威廉二世也沉默不语。

    威廉二世对海军有特殊的偏爱,可以说徳国要发展海军,完全是靠威廉二世的强力推动,从威廉二世心里来说,当然是希望德国海军越强大越好,这些年来在提尔皮茨的苦心经营下,德国海军由一支近岸防御型海军华丽变身成为规模世界第二,并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力量,但和英国相比,依然还有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威廉二世也知道提尔皮茨确实尽力了,毕竟追赶拥有百年积累的英国海军,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

    但现在欧洲的局势日益紧张,战争的威胁越来越近,虽然德国己为这场未来的战争做了许多的准备,但也需要德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德国海军在未来的战争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威廉二世虽然不是军人,但作为德国君主,当然知道制定战略的重要性,连明确的战略规划都没有,又谈什么获得胜利呢!因此威廉二世思考再三,又经过提尔皮茨的反复劝说,终于接受了提尔皮茨的建议。

    不过德国这一边虽然决定放下身段,请华东**帮助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但访问团的海军小组可没有权力接受这个条件,连访问团的团长徐济超都没有这个资格,因此海军小组立刻向国内汇报,请求国內的指示。

    青岛方面收到了海军小组的报告之后,也有些意外,因为在访问之前,谁都没有想到德国会向华东**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这也说明现在徳国面临的战略压力是相当大的,只能放下身段向华东**求助,另外也说明华东**的海军实力己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就是击败远征军舰队带来的效应。

    于是行政院立刻展开了协商,最终决定可以帮德国制定一份海军发展战略规划,但必须要确保教给德国的海军技术,限制在这个时代的范围以內,这样就基本不会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结果造成太大影响。这就像华东**为德国设计的拿骚级、赫尔戈兰级两型无畏舰,整体实力当然是比旧时空里的这两型军舰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甚致超过了英国建造的同类型军舰,但却还是这个时代的水平,并没有达到无畏舰那种质的飞跃。最多能让德国多支持一段时间。

    五天之后,海军小组收到了国内的回复,对帮德国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一个范围,于是海军小组通知德国海军,重新开启交流会谈。而这时陆军的交流己经结束,陆军小组在参观德国陆军的训练和军事演习。

    于是双方的海军成员重新坐在一起,提尔皮茨首先道:“现在欧洲的局势大家都清楚,针对徳国的协约国集团己经形成,战争的威胁就在眼前,也许在今晚就会爆发,而一但战争爆发,德国海军的对手就是最强大的英国海军,坦白说我并不认为现在德国海军的实力可以战胜英国海军,不过在战争还没有发生之前,德国还有时间准备,但在海军方面,德国还是一个新手,还缺少足够的经验,因此我希望向东方的朋友们请求帮助,为德国制定海军发展战略规划。”

    陈小军点了点头,道:“作为德国的朋友,我们会尽全力帮助德国,虽然我们的建议也未必适合德国的国悄,至少能给我们的朋友起到参考作用。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题,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我们认为德国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主要还是依靠陆上的战争,海军的用途主要还是给陆军提供支援和协助,这一点和远东战争有大的相似之处,因此也并不是说海军就没有作用,如果战术运用得当,海军也同样可以在这场战争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只是只有确定战争的主次战争,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计划来。”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道:“我同意这种看法。”

    陈小军接着道:“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我们认为德国海军的任务主要是有三个,一是保护德国的海防沿岸,不让英国海军有从德国海岸登陆的机会;二是和英国海军进行海上决战,力争击败英国海军,然后切断英国对法国的支援;三是执行破交战,打击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使英国蒙受巨大的物资损失,无力支持战争。第一点,叭德国海军目前的规模的实力,基本可以做到,也无需要再详细说明,因此德国的海军发展战略,应该主要是围绕着后两点进行。下面由黄哲上校来详细说明,怎样围绕着后两点,制定德国的海军发展战略。”

    黄哲站起来,向众人敬了一个军礼,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道:“我们首先来说第二点,就目前德国和英国的海军规模和发展趋势来看,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德国海军的规模几乎不可能赶超英国,最多只能达到英国海军规模的70%,就箅能够达到英国海军规模的60%左右,就己是很不错的结果了。但这样的实力对比,想要彻底击败英国海军,难度相当大,即使能够在一、二场局部的海战中获胜,击沉几艘英**舰,也很难改变强弱的对比。”

    舍尔道:“按照上校的说法,德国海军是不可能战胜英国海军了?”

    黄哲道:“当然不是,德国和英国海军的实力对比,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正确认识这个事实,才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达到以弱胜强的目地,只要运用的战术得当,德国海军也并非是没有机会的,就算不能彻底击败英国海军,但给英国海军造成重创,还是可以做到的。”

    舍尔道:“是什么战术呢?”

    黄哲看了舍尔一眼,道:“舍尔将军,我想德国海军也应该考虑过和英国海军交战的问题,我想知道在这方面,德国海军有什么考虑呢!”

    舍尔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提尔皮茨,见他并未阻止自己,这才道:“因为我们和英国海军的实力差距确实太过悬殊了,因此直接和英国海军进行海上决战是不可取的,应该先通过伏击、偷袭、伏埋等战术,削弱英国海军的实力,等到将英国海军的实力削弱到和我们接近之后,再进行海上决战。”

第一八四章 德国海军战略(二)

    说完之后,舍尔心里也有些忐忑,看了黄哲一眼,不知道华东**对这个战术有什么评价。

    黄哲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个战术很合理,看来德国海军也确实是花了功夫。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要在主力决战之前,削弱英国海军的实力,德国海军主要使用什么战术,需要什么类型的军舰,这些军舰又需要那些性能?”

    舍尔道:“一但发生战争,英国海军肯定会对我们采取港口封锁战术,我们可以在英**舰巡航的航道上布置**,夜间派遣驱逐舰抵近英国舰队,施放**。”

    港口封锁,是优势海军惯用的战术,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对法国,还有刚结束的远东战争前期的日俄战争,日本联合舰队对俄国太平洋舰队都是釆取的港口封锁战术。而被封锁在港口中的海军通常也是以**或**进行反击,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初瀬号和八岛号两艘战列舰就是触雷沉没,当然港口封锁的一方也可以使用**,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马卡洛夫也是座舰触雷身亡的。

    黄哲摇了摇头,道:“如果我是英国舰队的指挥官,是不会使用港口封锁战术的。”说着命人挂起了一付北海的地图,道:“德国面临的海洋北海,只有两个出口,一个是西南部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其中多佛尔海峡的最窄处只有28公里,只用布置**,加上两侧岸上的炮台,配合小股舰队就可以守住;另一个是北部的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海域,因此如果我是英国舰队的指挥官,只用将舰队驻泊在奥克尼群岛,守住向北的出海囗,这样就可以将德国舰队封锁在北海里。平时派遣轻巡洋舰在徳国沿岸巡逻,发现德国出动舰队,就立刻从奥克尼群岛出击拦截,根本不用冒着触雷的风险,对徳国进行港口封锁。如果英国采用这样的战术,德国怎么削弱英国海军的实力呢?”

    在座的德国海军的军官都陷入了沉默中,因为此前德国预想的就是英国舰队的港口封锁,这时另一名德国海军的军官希佩尔道:“如果是我来指挥作战,会派出一支小队出击作为诱饵,佯作攻击英国沿岸,这样英国必须会派出舰队拦截,如果英国舰队倾巢而出,派出的舰队就立刻撤回,如果英国也只派出一支分舰队,我就集中兵力,予以歼灭,这样就可以达到削弱英国海军的目地。”

    黄哲点了点头,道:“很好,那么要实施这个战术,需要用什么样的军舰完成呢?”

    德国海军的军官们又都沉思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舍尔才道:“速度,实施这个战术需要快速的战列舰,无论是担任诱饵的前哨舰队,还是后继支援的舰队,都需要快速的战列舰。”

    施佩道:“现在正在建造的拿骚级,还有将要建造的赫尔戈兰级,设计的速度都是22节,应该足够了。”

    黄哲摇了摇头,道:“不,22节只是最基本的速度,我们认为要实施这个战术,至少需要2支航速到达25节的战列舰舰队才行。”

    这下子在场的所有德国海军的军官们都大吃了一惊,就连一向沉稳的提尔皮茨也吸了一口气。这时舍尔忽然想到英国正在建造中的所谓“理想型巡洋舰”居说其速度达到了26节,忍不住道:“你们所指的是类似英国建造的那种理想型巡洋舰吗?”

    黄哲还是摇了摇头,道:“英国在建造理想型巡洋舰,我们知道,不过理想型巡洋舰只不过是个代号,这是一种全新的军舰类型,英国给的真正命名是战列巡洋舰,也就是指拥有战列舰的强大火力和巡洋舰的高速度。”

    德国海军的军官们再次都露出惊异的表情来,看来华东**的情报能力要比德国强啊,至少德国并没有打探到这种军舰的真正命名,而从这种军舰的特征来看,确实是名副其实。

    黄哲接着道:“关于战列巡洋舰问题,我们等一会再讲,在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战列巡洋舰可以担任诱饵舰队的任务,但我所说的并不是战列巡洋舰,而是战列舰,航速到达25节的战列舰。”

    在这个时代的海军,通常观点就是战列舰不需要太快的速度,一来是战列舰的速度快了会影响炮击的精度,二来战列舰通常都是排成纵队,进行战列线作战,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不需要多快的速度了。因此在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的航速一般都在18节左右,装甲巡洋舰的航速是20-21节,防护巡洋舰的航速是22-24节,形成三个速度等级,英德建造的军舰也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而进入无畏舰时代,由于军舰的动力改为蒸汽轮机,因此无畏号战列舰的速度达到21节,这个速度也成为在旧时空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无畏舰的速度标杆,德国建造的所有无畏舰,除了第一型拿骚级由于还是使用的往复式蒸汽机,速度只有20节,其他使用蒸汽轮机的无畏舰都是21节;英国的情况也差不用,从无畏号战列舰开始,一直到铁公爵级,也都是保持21节的航速。

    不过英国的海军底蕴和经验都远非德国可比的,由其是在量产战列巡洋舰之后,英国人十分敏锐的发现,提升战列舰的速度,也可以具有极大的战术价值,因此又开创性的制造出快速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其后续的复仇级战列舰因为减少成本,削减了动力,但航速也达到23节,从而也彻底打破了无畏舰21节的速度标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表现十分抢眼,比防御力薄弱的战列巡洋舰优秀得多,也证明了英国开创的这一新型军舰的成功,从而也影响了一战之后的战列舰发展,到二战期间,美国建造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33节。

    黄哲道:“高速化是战列舰发展的方向之一,21节绝不是战列舰的速度标杆,高速化的战列舰除了可以参与普通的战列线作战外,凭借其航行速度,执行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即使是在战列线上,快速战列舰也可以排在舰队战列线的前方,利用其速度上的优势,扰乱敌方舰队阵形。这一点其实在远东战争的纳土纳群岛海战中得到体现。”

    这个战例德国的海军军官们都知道,是远征军舰队参战前,华东**的海军和英国远东舰队之间进行的一场海战,华东**的海军主力为6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英国远东舰队是8艘战列舰,但华东**的两艘干将级战列舰的速度达到20节,而英国战列舰的速度只有18节,因此干将级战列舰凭借速度优势,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十分出色,为人民军海军取得纳土纳群岛海战的胜利立下首功,也成为这个时代,快速战列舰成功的第一个战例。

    而且德国建造快速战列舰是有条件的,首先在工业制造能力上,德国并不逊色于英国,并在华东**的介入下,在蒸汽轮机技术上赶上了英国,而且德国的小管径锅炉技术比英国强,因此在同样的条件下,德国锅炉提供的动力要比英国大,再加上华东**的舰型设计能力,德国完全可以建造出快速战列舰。

    虽然德国的海军军官们依然对快速战列舰的战术价值半信半疑,但在海军方面,华东**无疑比德国更有权威性,而且又有成功战例支持,因此德国的海军军官们一时到也不敢质疑,反正现在先听着,等这次交流结束之后再慢慢研究消化。

    这时提尔皮茨道:“即然需要快速战列舰,那么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设计是否需要重新修改呢?”

    黄哲道:“我们认为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建造还是按原计划进行,不用修改了,因为修改设计,由其是修改军舰的动力设计牵扯太大,几乎等于是重新设计一型军舰了,这会拖累德国的造舰速度,而且这两型战列舰的设计航速是22节,其实是偏保守了一点,实际航速很可能会超过22节,达到或接近23节,即使只有22节,和同类型的英国战列舰相比,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此我们倾向于还是设计一型全新的战列舰,不仅要提升速度,同时还要提升火力,研发更大口径的舰炮。”

    提尔皮茨怔了一怔,道:“研发更大口径的舰炮?难道305毫米口径的火炮还不够用吗?”

    黄哲道:“当然不够,也许用在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上是够了,但海军的技术是在不断进步中的,舰炮的口径和速度一样都在前进,305毫米口径的火炮也并不是战列舰火炮的标杆,随着技术的发展,战列舰只会装配更大口径的火炮。根据我们的情报,英国正在研发13.5、14英寸,也就是343、354毫米口径的舰炮,而且己经接近成功,如果德国不能跟上,只会被英国越甩越远了。”

第一八五章 德国海军战略(三)

    在旧时空里,从徳国战列舰和英国战列舰的性能对比来看,德国战列舰的装甲防护上要胜出一筹;而在航速上,如果不算快速战列舰,则相差无几;但在火力上,德国战列舰则明显不如英国战列舰。英国战列舰从前无畏开始,主炮都是从305毫米起步,而徳国的前两型无畏舰,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两型战列舰主炮只有280毫米,只到第三型无畏舰凯撒级才用上了305毫米,而这时英国己连续开发出343毫米、356毫米、381毫米等主炮,并装配后续的各型战列舰,而德国只到一战前的最后一型无畏舰,巴伐利亚级才由305毫米直接跳到了381毫米。

    这样的性能差别,是由于徳国和英国对海军的认知和理解不同,德国认为自己的海军实力偏弱,因此侧重于加强军舰的防护力,以确保军舰的生存力,在战争中受再重的伤损,但只要不是被击沉,拖回港口也能修复,要比重建一艘军舰划算;而德国海军预想的交战环境主要是在北海,这里的海域范围狭小,气象条件恶劣,观瞄距离有限,炮战距离也不会很远,火炮射速,相对口径与射程的重要性要高得多。于是选择口径偏小,但射速偏快的火炮,省下的吨位都用来增加装甲。

    而英国海军家大业大,就算损失几艘也不会伤筋动骨,而且英国海军是全球作战,面临各种各样的作战环境,因此优先选择加强火力。另一方面,英国对海军的认知和理解是,战列舰的发展规律是吨位越建越大、防护越来越强,交战距离也越来越远,5年前建造的战列舰,吨位只在15000吨左右,而现在基本奔20000吨以上了,而舰炮自然也不能一成不变。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英国人的眼光确实正确,舰炮口径增大的趋势不可逆转,但等德国明白过这个道理,建造巴伐利亚级配备了380毫米的舰炮,但也为时己晚,因为一战开始,德国的资源大量投入到陆军,原定建造4艘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只完成了2艘,还都错过了日徳兰海战。

    其实德国的火炮技术丝毫也不弱于英国,作为大陆军国家,德国一向重视火炮技术,这一时期研发出攻克列日要塞,口径达420毫米的大贝尔塔炮,因此只要观念跟上了,研发更大口径的舰炮,是完全做得到的。

    舍尔道:“那么上校认为,徳国的下一型战列舰,需要多大口径的舰炮呢?”

    黄哲道:“英国己经开发出了13.5英寸的舰炮,我们建议徳国一步到位,直按研发350毫米的舰炮。”

    提尔皮茨道:“装配350毫米的舰炮,需要多大吨位。”

    黄哲道:“这一型军舰的估计吨位在25000吨左右,装配8门350毫米的舰炮,航速为25节。”

    德国的海军军官们又是一阵吸气的声音,华东**为徳国设计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设计吨位只有22000吨,这一下就上升到了25000吨的级别。不过这一型军舰一但建成,无疑是将超过英国的同类型军舰,让徳国在与英国的海军造舰竞争中再度领先,还是让军官们颇为兴奋。

    提尔皮茨沉默了一下,道:“好吧,不过相关的技术问题,我要向有关的部门咨询一下,才能确定下来。”

    黄哲点了点头,道:“那么我们再来说第三点,破交。英国是一个岛国,国内的资源贫乏,所有的战争、生活物资都需要海外殖民地供应,因此对海上的运输线极为依赖,英国称之为海上生命线,这一点也不为过份。而这恰恰就是英国的弱点所在,针对敌方的弱点下手,是战争的常识,破交战不仅能削弱英国的战争能力,而且还能迫使英国将更多的兵力投入海上护航,反破交的任务中,从而削弱了封锁德国海军的兵力,也可以说这是另一种削弱英国海军的战术。”

    黄哲说到这里,许多德国的海军军官们又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来,毕竞相对于和英国的主力舰队决战,破交战似乎更轻松,也更为现实一些。

    看到德国的海军军官们,黄哲接着道:“不过破交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打好破交战,需要认真的准备、以及专业的军舰。”

    其实对于德国海军来说,破交战确实是比和英国进行舰队决战更现实的选项,而且在旧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在破交战方面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由其是德国的无限潜艇战,给英国施加的压力远远超过主力舰队,也为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挽回了不少面子,证明海军并非真的一无是处,因此后世不少极端观点认为德国根本没有必要发展主力舰队,而是应将海军资源全部投入到破交战中,或许可以帮助德国在一战中取胜。

    这种观点当然是不可取的,一支强大得让英国也不得不谨慎面对舰队存在,其实对破交战也是极大帮助的,只是德国毕竟缺乏海军的底蕴和经验,在施行破交战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尽管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对整个战局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黄哲接着道:“要想打好破交战,主要做好三点,一是修建大量的海外港口,支援破交舰队的修整和补济;二是建造适合的破交军舰,组建破交舰队;三是和本土的主力舰队互动,相互呼应配合。”

    听完黄哲的话之后,德国的海军军官们都面面相觑起来,因为在德国海军的认知中,破交不就是派军舰出去打劫敌国的商船吗?至于搞得这么复杂!第一点还好理解,执行破交的军舰当然需要修整和补济,如果有海外港口的话,当然方便一些,但破交需要专用的军舰吗?还要搞什么破交舰队?而且还要和本土的主力舰队互动?破交和本土的主力舰队怎么个互动法?

    其实黄哲提出的这三条,一方面是适合德国的破交战术,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德国在旧时空里破交战中犯下的各种错误。由于德国的海军实力明显要弱于英国,而且自身的位置又比较容易被封锁,除了潜舰之外,其他执行破交任务的水面军舰一但离港,基本都很难返回德国本土,甚致是在英国海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封锁之后,水面军舰都很难驶出北海。因此海外港口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不仅仅是作为破交舰队的支援修整和补济位置,同时也是确保德国海军能够在外围作战,打破英国海军对德国本土舰队进行封锁的海外基地。

    另外在旧时空里,德国在破交战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水面军舰取得的破交成果,要明显小于潜艇,而早期破交战的成果,要明显大于后期。在水面军舰中除了埃姆登号还取得了不错的破交成绩之外,其他军舰所取得的成绩基本乏善可陈了;破交战的大部份成果,实际都是潜艇取得的。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执行破交战时,无论是水面军舰还是潜艇,基本都是各自为战,各行其事,缺少统一的指挥协同战,加上又没有海外基地的支持,结果往往被英国的护航、反破交舰队逐个击破,而潜艇由于利于隐蔽,反而可以逃过英**舰的围剿,继续实施破交战;但到了一战后期,英国加强了对商船的护航之后,潜艇取得的破交战果也大幅下降。

    同时由于德国执行破交战主要是轻巡洋舰,这种军舰的战斗力不强,因此英国只需要出动装甲巡洋舰或大型防护巡洋舰,既可担付护航、反破交的任务,根本不用派出主力军舰,结果德国的破交战无法牵制英国的主力军舰,也就无法和本土的主力舰队形成互动。要知道在围剿以2艘装甲巡洋舰为核心的斯佩舰队时,英国是出动了两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兵力足是斯佩舰队的3倍以上,可惜在旧时空里的整个一战期间,德国只有一支这样的舰队,无法牵制英国海军更多的兵力。

    黄哲接着道:“海外港口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基地型的港口,这种港口严格来说就是一个军事基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各种储备丰富,并且有自我补充的能力,可以长期驻泊舰队,并给舰队提供各种补济、支援的能力,而且还有干船坞,可以维修在战争中受到各种伤损的军舰,并更换军舰上基本所有的零配件,当然这种港口的守备也是十分严密的,大体应和本土的港口相当,而且还应该派驻一部份陆军驻守;第二类是大型港口,功能设施较为齐全,各种储备也比较丰富,可以长时间驻泊舰队,并给舰队提供全部的粮食、淡水等生活必需品补充,以及部份燃料、弹药补充,没有干船坞,但可以对军舰进行码头靠泊维修,并且有一定的防御力;第三类就是小型港口,供舰队临时停靠,港口的功能设施比较简单,只能给舰队提供部份的粮食、淡水,少量燃料,基本没有弹药补充,对受伤军舰,也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修。”

第一八六章 德国海军战略(四)

    德国的军官们又是一阵小声的议论,因为黄哲抛出的这个话题太过惊人了,甚致要远远超过建造某种超出德国人认知的军舰,因为在德国海军中,还没有想到过要在海外建什么基地,虽然现在德国在海外有一些殖民地,但建造的都是黄哲所说的那种小型港口,连大型港口都没建一个,更不要说是基地型的港口。

    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都不怎么样,不是位置偏避,地产贫瘠,就是支零残碎的岛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因此德国也没有兴趣建海外基地,毕竞建造海外基地也是很花钱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德国的视野有限,毕竟一直都是一个大陆国家,尽管打造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舰队,但对海权的认知却是有限,没有意识到建造海外基地的战略价值。

    提尔皮茨问道:“这样的海外港口需要多少?又应该修建在什么地方?”

    黄哲道:“我们认为基地型的海外港口需要2-3个;大型海外港口需要3-4个;小型海外港口需要8-10个,徳国的海外殖民地主要分为非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两大块,不过非洲的殖民地位置不佳,而且环境也不好,因此只建议修建小型港口,而不要修建大型、基地港口。基地港口可以选在婆罗洲、苏西威、新几内亚地区,这些岛屿的相对面积较大,而且海域复杂、难以封锁,最理想的当然是婆罗洲了;而大型港口则可以选在婆罗洲、爪哇、新几内亚、萨摩亚地区等地区,俱体的位置不要离基地港口太远了,这样可以形成区片规模,在战争时期互相策应配合;当然,港口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考虑先建成小型港口,然后再逐步升级成大型港口或基地港口。”

    其他德**官都还在思考海外港口建设的时候,舍尔道:“那么破交舰队是怎样组建的呢?”

    黄哲接着又道:“说到破交舰队,首先我们就要详细说明一下战列巡洋舰的性质,其实刚才说快速战列舰的时候,我们对战列巡洋舰也进行过一些说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大型化的装甲巡洋舰,排水量与战列舰大体相当,并装配了与战列舰同样口径的火炮,但防御水平和装甲巡洋舰差不多,或者只是略强一点,但甴于舰体更庞大,可以容更多的锅炉,因此速度要远远高于目前的战列舰和老式的装甲巡洋舰,既使是和我们所说的快速战列舰相比,速度也要略胜一筹,英国正在建造的这一型战列巡洋舰,设计速度就达到了26节。”

    “战列巡洋舰的战斗力要远胜过一般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相比,在火力上也不逊色,因此和快速战列舰一样,也可以执行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即使是主力舰队决战时,战列巡洋舰由于防御力不足,不能参与普通的战列线作战,但仍然可以利用其速度上的优势,协助战列舰作战,如担任前哨舰队,先敌发现又极时撤退,扰乱敌方舰队的战列线阵形等等。不过战列巡洋舰的主要作用还是在破交战和反破交战上,在反破交战中,以其高航速和强大的火力,可以猎杀敌方的一切执行破交任务的装甲巡洋舰,保护自己的海上航线安全,这也是英国建造战列巡洋舰的主要目地。而同样的道理,战列巡洋舰也是执行破交任务的利器,只要被战列巡洋舰盯上,没有那一支船队能够逃脱的,而且即使是有护航的军舰,也不是战列巡洋舰的对手,除了敌方的战列巡洋舰之外。”

    “破交舰队是以战列巡洋舰为核心,配备1-2艘装甲巡洋舰,2-3艘大型巡洋舰,5-6艘轻巡洋舰,再加上若干艘潜艇组成,所有军舰的速度都必须超过26节,除了战列巡洋舰之外,其他军舰最好能够达到28节以上。这样的破交舰队组建3-4支,以海外的基地为主港,在战争时期轮流出击,进行破交战。而在执行务时,以大型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为主,2-3艘组成一个小组在战列巡洋舰为中心的半径10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活动,拦截商船,战列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一般不参与拦截商船,而是负责支援、接应,并确保在24小时内支援到位。遇到没有护航或护航的实力不强的小规模船队,即由破交小组进行拦截,遇到大规模商队,并且护航军舰实力较强的船队,则向战列巡洋舰求援,集中兵力进行拦截。”

    斯佩道:“如果护航舰队中有战列巡洋舰呢?”

    黄哲道:“这个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拦截有与自己数量相当的战列巡洋舰护航的船队,除非是能够集中超过护航的战列巡洋舰,否则就算能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战胜敌方的战列巡洋舰,自己也会受到一定的损伤,有时伤敌1000自损800,这并不划算。而且战列巡洋舰的造价昂贵,不可能大量建造,因此也不可能每支船队都有战列巡洋舰护航,完全可以放过这支船队,寻找拦截其他船队。”

    提尔皮茨皱着眉道:“破交舰队军舰的速度都必须超过26节,最好能够达到28节以上,那么现在我们所有的军舰都达不到这个条件啊。难到都要进行重新设计吗?”

    黄哲道:“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我们此前曾为德国设计过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卢恩级装甲巡洋舰,其实这两型军舰的吨位、火力均可以满足破交舰队的需求,只是速度达不到,不过如果这两型军舰换装上蒸汽轮机,可以将航速提升2-3节左右,如果对这两型军舰的局部设计进行一些修改,还有再提高1-2节速度的空间,完全可以达到破交舰队的速度需求。至于轻巡洋舰,毕竟不大,再设计一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黄哲说完之后,提尔皮茨也不仅眼晴一亮,华东**为德国设计过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卢恩级装甲巡洋舰因为性能优越,在德国海军中很受好评,现在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己经建造8艘,在建2艘,而且德国海军还计划再下6艘的订单,共组建成4支分舰队;而卢恩级装甲巡洋舰也己建造4艘,在建2艘,还计划再下2艘的订单,如果能在这两型军舰的原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前期设计、准备时间,对造船厂来说也是轻车熟路,还有大量原定的零配件也无需重新开模制造,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这时黄哲又道:“最后是海外基地驻军和本土舰队互动的问题,除了破交舰队之外,在海外基地中至少要保留1支不少于4艘战列舰,另加2-4艘装甲巡洋舰为核心的舰队,这支舰队的存在,可以起到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接应破交舰队的作用,和本土舰队进行呼应互动,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集中3支破交舰队的兵力,攻击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港口,如果英国调集主力舰队过来进行围剿,则势必削弱本土舰队的实力,德国可以立即出击,和英国本土舰队进行决战;如果英国派来的围剿舰队在实力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则可以使用基地的防御火力、复杂的海域地势与其周旋抗衡,寻找破敌制胜的极会。”

    “另外除了破交舰队、驻守舰队之外,港口也需要一部其他军舰驻守,估计需要4-6艘大型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30-40艘驱逐舰。不过驻守舰队、港口所需要装甲巡洋舰、大型巡洋舰到没有破交舰队的要求那么高,只需要将原有的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卢恩级装甲巡洋舰进行改造,将发动机由复式三涨蒸汽机改为蒸汽轮机就基本够用了。”

    提尔皮茨听了,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在使往复式三涨蒸汽机为动力的情况下,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的航速是25节,卢恩级装甲巡洋舰的航速是23节,即使不作其他任何改变,只更换相同功率的蒸汽轮机,可以使航速提升2-3节,这样一来萨摩亚级的速度可以达到27-28节,卢恩级则可以达到25-26节,即使还达不到华东**要求的28节的最佳破交航速,但也是相当可观的。

    和海军小组交流了这么长的时间,提尔皮茨对海军的理解也精进了不少,知道军舰的速度价值决不仅仅在于跑得快,而是快速布置、快速到位,争分夺秒,在战场上有时抢先一步,就能占据主动,获得胜利。

    当然改换发动机,对于己完工的军舰来说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和卢恩级装甲巡洋舰都是刚服役不久的新舰,也不宜立刻就进行改装,不过一般军舰在服役7-8年,最多10年之后,都将会进入一个大修期,对军舰进行一次全面整体的维修检查,更换老旧或摩损较大的部件,使军舰基本恢复刚服役时的性能,有些还会更换军舰的动力系统和火力,达到延长军舰服役期,长时间保持战斗力的目地。因此完全可以等这两型军舰进入大修期时,对军舰进行改造,换装蒸汽轮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军舰。

第一八七章 德国海军战略(五)

    这时陈小军起身,道:“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为徳国海军的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规划草案,我们认为这个战略规划是最适合目前徳国海军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徳国目前的国力、技术水平和国际环境情况。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建议,是否采纳,还是由徳国方面决定,而有什么疑问,不解的地方,还是可以来问我们,我们会尽力详细的解答。同时如果有修改意见也可以向我们提出,我们会作认真的修改。”

    说着,陈小军将制定成册的规划草案交给提尔皮茨,内容基本都是刚才交流过程中所提及的,只是格式更为规范,不过在解释说明方面要简单得多,毕竟这次交流会的主要目地就是对徳国海军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也包括答疑。

    提尔皮茨也起身,接过了草案,道:“感谢你们的工作,这段时间确实让我们受益良多,对于你们制定的战略规划,我们会抓紧时间认真的研究和分柝,并早日将意见反馈给你们。”

    这次交流结束之后,双方的军事交流活动也暂时吿一段落,等待徳国作出回应。

    而徳国对这次的海军的发展战略规划是相当重视的,因此在交流一结来,相关的内容就送到了皇宫和内阁,提尔皮茨又专门为皇帝和首相进行了一天的解说。

    在看完草案,并听取了提尔皮茨的解说之后,威廉二世对这份规划的草案评价相当高,认为确实为德国海军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于是立刻责令内阁进行讨论。

    皇帝下令,内阁当然也不敢怠慢,立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而且在讨论期间,又两次请访问团的海军小组进行现场答疑,经过了10余天的讨论之后,访问团的海军小组和徳国海军部根据内阁的意见,一起对草案进行了一次修改,终于将一份完善的徳国海军发展战略规划呈交给皇帝。

    当然从整体来看,德国对草案的主要内容并没有进行大改,基本认同华东**的意见,只是对细节地方进行了一些修正。

    首先是在战列舰的建造方面,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仍然按计划完成,不作任何修改,但德国要求华东**按照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模式,采取一型两舰的设计方式,分别设计一型快速战列舰和一型传统的战列舰。作为德国下两级战列舰,基本的数据要求是,吨位都在25000吨左右,快速战列舰的航速在25节以上,装配8门350毫米口径火炮,采取前后各两座,沿中轴线背负式双联炮塔布置;而传统战列舰的航速仍然为22节,装配12门350毫米口径火炮,按照赫尔戈兰级的火炮布置方式,除前后中轴线背负式双联炮塔布置之外,在舰体中部左右舷还各布置一座双联炮塔。

    快速战列舰将命名为凯撒级,建造5艘;而传统战列舰将命名为国王级,建造4艘。

    虽然徳国海军己经认同了华东**提出的快速战列舰的战术价值,但经过讨论,以及军棋推演之后认为,在进行战列线的决战中,还是需要传统的战列舰。这是因为快速战列舰虽然有极大的战术价值,并可以执行多种作战任务,但和传统战列舰相比,由于过于追求高航速,需要增加锅炉的数量,这就增加了军舰的造价,这就注定了快速战列舰的数量不可能太多;而在吨位一定,又必须在确保基本战术需求的前提下,必然会削弱装甲防护和主炮的数量,而且在战列线交战中,对速度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在战列线交战中,快速战列舰的作用显然不及传统战列舰,传统战列舰也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一般德国建造一型战列舰,都是建造4艘组成一支编队,由于舰型相同,互相之间协作补充、后勤維护都很方便,而快速战列舰建造五艘,是因为考虑到由于有速度优势,快速战列舰单独组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会有很多,4艘只能确保一支编队的最底要求,因此增加一艘也是加强快速战列舰编队的战斗力。

    而建造国王级则是为上战列线作准备的,徳国海军对赫尔戈兰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十分满意,因为一般6座炮塔的布置方式通常都是前后各三座呈品字型布置,前后向有6门主炮,侧舷有8门主炮可用,火力浪废较大;而赫尔戈兰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前后向可用8门,侧舷可用10门,不仅增加了火力,又极力的减少了火力的浪废,并且还没有增加侧舷水线带装甲的长度,简直就是专为上战列线而量身定制的军舰,而且在换装了350毫米的主炮之后,战斗力无疑更为强大。这也是考虑到德国在战列舰的数量上基本没有可能赶超英国,因此只能加强单舰的火力,缩小和英国的差距。

    应该说经过了和华东**的交流之后,德国海军对快速战列舰的理解,优缺点分柝还是十分到位的,旧时空里英国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被称为一战时期最好的战列舰,不仅速度快,而且火力强,防护高,无论是单独组队执行作战任务,还是上战列线,都有出色的表现。

    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排水量己经接近了3万吨,而同一时期的其他战列舰基本都在25000吨左右,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军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无疑占了极大的优势。而在同为25000吨左右时,快速战列舰肯定在火力和防护上不及传统战列舰。后来德国建造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无论是吨位、火力到是和伊丽莎白女王级达到了同一等级,但服役的时间太晚,基本没赶上什么大战,也没有和伊丽莎白女王级交手的机会。

    而在破交舰队方面,徳国也认可了华东**的观点,在未来的战争中,破交战将会是德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因此打造一支强大的破交舰队,势在必行,不过德国对建造执行破交任务的军舰的经验基本为零,因此决定全部委托华东**进行设计,包括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大型巡洋舰、轻巡洋舰各一级,潜艇两级,将来由这些军舰组成德国的破交舰队。

    经过海军技术部研究,又咨询了访问团的意见,最终确定各型军舰的技术指标为:

    战列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20000吨以内,装配8门305毫米主炮,速度达到27节,命名为冯*坦恩级,计划建造3艘;

    装甲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12000-13000吨,装配8门240毫米主炮,速度达到28节,命名为沙恩霍斯特级,计划建造4艘;

    大型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7000-8000吨,装配4门210毫米主炮,速度达到30节,命名为维多利亚路易斯皇后级,计划建造8艘;

    轻巡洋舰,要求排水量在3500-4000吨左右,装配4门125毫米主炮,速度达到30节,命名为德累斯顿级,计划建造20艘;

    而对于潜艇,老实说德国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因此不做俱体的要求,由华东**根据德国海军的情况,以及破交战的需求,直接向德国提交设计方案。

    虽然按照华东**的建议,装甲巡洋舰和大型巡洋舰可以在卢恩级和萨摩亚级的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修改,但尽管德国己经分别建造了4艘、8艘并且还有在建和计划的新订单,但要俱体怎样改进,各造船厂都没有谱,毕竞这种改进是以增加航速为主要目地的,因此谁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改,还不如交给华东**。

    不过在舰载武器上,沙恩霍斯特级由卢恩级的210毫米主炮升级为240毫米主炮,这一型主炮原来是装备在前无畏舰恺撒?腓特烈三世级、维切尔斯巴赫级这两型战列舰上的,威力当然要比210毫米主炮要大得多,而射速相差无几,现在这两型战列舰基本退出了一线的行列,因此将这一型主炮安装在沙恩霍斯特级上。这也表明德国基本理解了破交战的意义,重速度和火力,而对装甲防护则相对次要。

    而卢恩级和萨摩亚级这两型军舰,现在各有2艘在建,动力全部改为蒸汽轮机动力,计划建造的后续舰,也都改为蒸汽轮机动力。当然由于更换了动力,因此可以定新型军舰,分别命名为约克级和奥登堡级。

    虽然这样的改造依然不能让这两型新军舰的航速达到破交舰队的要求,但和原来的卢恩级和萨摩亚级相比,在速度上仍然有了大幅的提高,而根据华东**的预估,在未来的战争中,英国有极大的可能采取封锁北海,而不是港口封锁的战术,尽管北海的面积不大,但还是给德国海军留出了一定的腾挪空间,因此军舰的速度将会在战争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双方签定的贸易协议中,有华东**将免费为德国设计4型主力舰,4型辅助军舰,2型潜舰等共计10型军舰的条件,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属于主力舰,而装甲巡洋舰、大型巡洋舰、轻巡洋舰都属于辅助军舰,结果访问团还没回国,德国就一下子用去了8个型号。

    不过无论是威廉二世还是提尔皮茨,都认为用的值得,因为这一下等于将德国海军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蓝图全部都构建好了,因此德国海军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而不用再自己慢慢摸索,或是仿照英国。

第一八八章 德国海军战略(六)

    对于华东**提出建立海外港口,作为破交舰队维护补济的基地的建议,德国也基本接受,毕竟这也是破交战的一部份,而且德国也希望充份的开发现有的殖民地区,力争让殖民地区早日盈利,为德国增加收入。

    而且经过德国内阁和海军部的认真讨论之后,最终确定在婆罗洲北部的沙巴地区建立海外基地,在这个基地里,将修建两个长160米,宽35米的干船坞,和一个大型的修船厂,可从修理军舰的各种损伤,包括更换炮管、修理发动机这样的复杂重大维修,这样目前德国海军的所有军舰,包括计划在建军舰,都可以在这里进坞维修;同时还将修建仓库、军营、炮台、军火库等设施,并计划驻守1个团的岸防部队、2个团的驻军。而在婆罗洲南部的兰陶地区,德属苏西威、德属新几内亚及德属爪哇,各修建一个大型港口,其余地方修建小型港。

    基地的计划工期是4年,但2年之后即可启用;大港口的工期为3年,也是2年即可启用;小港口的工期为2年,1年启用;首先开工的是沙巴基地、苏西威港口、几内亚港口,以及东非、西非两个小港口。这5个港口将在今年全部开工。

    将基地选在沙巴地区,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块地区的面积较大,有6.6万平方公里,接近2个台湾岛的大小,比荷兰、比利时的领土都大,也是德国在海外一块较大的殖民领地。而地理位置很好,西临南海、北望菲律宾,东出太平洋,不易被封锁,而更为重要的是背靠着面积庞大的婆罗洲,实际也就是背靠着华东**,因此能够得到华东**的充份支援。

    其实德国很清楚,以现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的数量和面积,其实根本不适合修建基地型的港口,因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太小,又分散,而且开发程度不高,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不多,缺乏自我供应能力,完全要靠国内的支持。而像英法等国的海外殖民地都是面积达数十万面甚致上百万平方公里,有众多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而且两国都已在殖民地经营了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殖民地已得到充分的开发,能够产生大量的经济利益,足够支持港口、基地的日常运营,因此德国要建立海外基地,就必须要得到华东**的支持才行。

    将基地设在婆罗洲上,不仅可以充份利用华东**的人力物力,来修建港口、基地、城市等,比从德国调集人力物力运来,要节省大笔的资金,同时还能借华东**对婆罗洲的开发之际,发展殖民地经济,力争让殖民地能够早日盈利,供应基地港口的开支。而在战争时期,基地背靠华东**,也就不用担心敌军从背后登岸攻击,同时华东**还可以给基地供应各种物资,维持战斗,同时还可以利用华东**境内,在沙巴和兰陶的港口之间进行互动联络,互相支援协助。而且这样还能使德国和华东**保持更为近密的关系,说不定还能使两国的关系更近一步,达到结盟。

    虽然德国己经接受了华东**提出的缔结伙伴关系的提议,但并没有放弃和华东**结盟的想法,只是华东**己往明确回复德国,对结盟没有兴趣,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缔结伙伴关系,毕竟结伴关系虽然不比结盟,但比一般的国家友好关系还是要近得多的,而且德国还存着先结伴再说,慢慢和华东**再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结盟的目地。只要是有加强和华东**的关系,德国是当然不会错过的,而且这本身对德国也是有利的。

    德国的海军发展规划就这样确定下来,首先要完成的还是确定好的军舰设计。当然,所有的这些军舰设计,到也并不是要求立刻就完成,毕竟一型军舰的设计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件,就是一般的巡洋舰图纸,少说也要数百张,而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图纸,都超过千张,而且至少也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遇到建造的技术难题,或者是需求方在设计期内有修改技术要求,甚致会长达1、2年的时间,而且德国的造舰产能有限,既使是设计图纸出来了,也不可能一起上马开建。

    首先是两型战列舰的设计,可以推到明年年初完成,因为现在4艘拿骚级也只开建了3艘,还有一艘3月才能开建,而赫尔戈兰级的前2舰则要推到6月份才能开建,第3、4艘估计要等到年底,在前2艘拿骚级下水舾装,腾出船坞之后才能开建,因此这两型战列舰的开工,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的年中,第3、4艘拿骚级下水舾装,才能开工,当然不用着急完成设计图纸。

    而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舰型,德国以前自然是从未建过,尽管按华东**的说法,这就是一种装备了战列舰火炮的大型化装甲巡洋舰,但绝不是简单的把装甲巡洋舰按比例放大就行,由其是装备了战列舰火炮,意味着上层甲板必须加固,同时为了追求高航速,又必须装备更多数量的锅炉,烟囱的数量也肯定比一般战列舰多,而且尽管战列巡洋舰的防护不如战列舰,但这样一型造价昂贵的军舰,决不可能不堪一击,必要的防护还是需要,那么装甲应该如何分配、分布,种种这些细节都需要精细的计算和权衡取舍,才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另外战列巡洋舰是计划做为破交舰队的核心使用,而破交战对徳国海军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尽管进行过军棋推演,但谁都知道,军棋推演是不能取代实际的操作,因此德国也急需要有一艘服役战列巡洋舰,来真正演练破交战术。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就是英国建造的战列巡洋艇己经下水舾装了,预计今年就会服役,德国自然不能落后太多。因此德国海军决定,将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放在第一位,要求访问团完成了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之后再回国,其他如装甲巡洋舰、大型巡洋舰、轻巡洋舰、潜艇都可以回国设计,只要在年内完成就行了。

    访问团经过协商,又请示了国外,最终答应了徳国的要求,在完成访问之后,其他成员可以先行回国,只留下海军小组,在德国完成战列巡洋舰的设计。

    到这时双方的军事交流也全部结束,这一次对德国的访问,也基本告一段落,只是文化小组在德国的巡回访问,还有徐济超、李三杰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访问都还没有结束。因此趁着这段空闲时间,海军小组也开始着手设计战列巡洋舰的草案。

    其实在访问德国之前,也预计到德国会找华东**设计军舰,因此才将黄哲列入访问名单中,现在黄哲可己是华东**的首席造舰专家,而且还做了几种军舰的设计草案,由其是战列巡洋舰,准备了两个方案,一个侧重于主力决战,一个侧重于破交战,因为英国己经开建了,而且在旧时空里,德国在今年三月也将开建自己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

    不过既然德国己经接受了华东**的破交战建议,因此在一周之后,黄哲从准备的两个战列巡洋舰方案,选出了侧重于破交战的方案,交给德国。

    这型方案的舰长为178 米,宽24米, 吃水9米,长宽比达到7.4:1,在这个时代,是长宽比相当大的,显然是为高速化作的设计。

    舰载武器为:4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沿中轴线背负式布置;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8座双联105毫米速射炮,分舰体两侧布置;4座500毫米**发射管,水下安装,艏艉各一座,两舷中部各一座。

    在舰体设计上,依然沿续了华东**的舰船设计特点,采取船舷外飘的v型舰体,舰首采用大斜口飞剪式舰首,水线下设球鼻艏,在船体中部水线下部份设两线长56米的减摇鳍,减低了由于采取大长宽比带来的适航性差的不足;而整个舰体采用的长艏楼型舰体设计,也就在舰尾部份的甲板要低下一层,这样的设计一来是可以减少舰体的重量;二来可以利用舰尾的甲板高低差,布置后部的背负式炮塔,避免了背负式炮塔产生的重心偏高的缺点。

    动力装置采用了24台锅炉,2台德国最新制造的基尔蒸汽轮机,最大功率56000马力;4轴4旋推进,双舵,预计高速航速在27-28节。续航力为12节/6500海里,18节/4000海里。

    装甲为水线装甲带长120米,高2.5米,水线下1.3米,厚150mm,副装甲带长96米,水线上0.8米,水线下0.6米,厚50mm;中部甲板水平装甲长100米,厚80mm,艏艉甲板水平装甲长25米,厚50mm;水密舱隔板装甲厚150mm;炮塔装甲正面厚250mm,侧面150 mm,顶部120 mm;指挥塔装甲厚250mm。另外在弹药库,动力舱的局部装甲加厚至250 mm。

    排水量为19000-20000吨。

第一**章 德国海军战略(七)

    初步设计交给德国海军之后,在德国海军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对其他的设计、参数到没有太大的异议,但装甲太过薄弱,让德国海军确实难以接受,水线装甲带竞然只有150mm厚,这基本就是装甲巡洋舰的水平了。虽然在交流的时候,海军小组也说过,战列巡洋舰就是一种装备了战列舰火炮的大型化装甲巡洋舰,但1艘20000吨级,相当于战列舰极别的军舰,却只有1万吨出头的装甲巡洋舰的防护水平,这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因此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将水线装甲带増加到200mm厚。

    对此海军小组给出的解释是:首先战列巡洋舰的特点就是高航速、轻护甲,毕竞战列巡洋舰的对手不是战列舰,而是敌方的战列巡洋舰或装甲巡洋舰,英国建造的战列巡洋舰无敌号的水线装甲带也只有150mm厚,双方的防护基本在同一水平上,那么德国建造的战列巡洋舰自然没有必要安装更厚的装甲,毕竟无敌号的主炮也是战列舰级别的305毫米,除非将装甲厚度增加到战列舰水平的至少280毫米以上,否则将水线装甲带増加到200mm厚,同样防不住敌方战列巡洋舰的火炮,这样做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老实说作用实在不大,而且还会拖累军舰的速度,还不如省下装甲,提升速度。

    其次是德国的克努伯装甲质量原本就优于英国的维克斯装甲,同时华东**设计的外飘型侧舷结构可以减少被弹的角度,由其是在远距离交火时,弹道飞行的弧度较大,外飘型的侧舷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炮弹的撞击力,因此综合下来,150mm厚的装甲相当于英国180-190mm的装甲厚度了,可以说在和英国的同类军舰相比,已经占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在炮塔、指挥塔、弹药库,动力舱这样重要的局部区域将装甲加厚至250 mm,这己经十分接近战列舰的装甲级别了。在这里华东**实际引入了旧时空的海军条约时期开创的重点防护理念。在海军条约时期时期,甴于军舰的吨位、火力均受限制,因此各国的军舰设计者都绞尽脑汁,在有限的吨位内,制造出最强的军舰,于是发明了重点防护理念,即对军舰的重点部位、区域加强防护,对次重点干脆放弃,省出吨位来加强航速和续航力。

    像炮塔、指挥塔、弹药库,动力舱这些位置,都是军舰的致命之处,炮塔被击毁,会削弱军舰的战斗力;指挥塔被击中,有可能将军舰的指挥系统一窝端了;而弹药库中弹是最危险的,一但引发贮存的弹药殉爆,会给军舰造城毁灭性的打击;而击中动力舱,破坏军舰的动力系统,降低速度和机动性,在海战中基本也就九死一生的局面。而除了这些位置之外,其他地方就算是挨几炮,军舰也扛得住,那怕是在水线带中炮,对一艘20000吨级别的军舰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只要损管得力,根本不会有太大伤损。

    基于这些因素,虽然这一型军舰的水线装甲带只有150mm厚,但还是有相当的生存能力,当然是不能和战列舰相比,也绝不算是不堪一击的。

    这些解释德国海军部到也能够理解,但在心里上怎么也过不去,毕竟以前德**舰一向都是注重防御的,现右突然来了个急转,肯定接受了,于是最终经过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将水线装甲带増加到180mm厚。

    但这一改动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増加了大约800-1000吨的重量,使总吨位肯定要超过原来的20000吨;二是会降低军舰0.5-1节的速度,可能最终的速度达不到27节。除非是在其他地位削减重量,

    最后双方协商决定,取消全部的**发射管;将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改为4座;将8座双联105毫米速射炮,改为4座双联105毫米速射炮,4座双联88毫米速射炮。这样调整下来,可以减少大约5-600吨的重量,免强可以达到德国提出的技术要求。

    其实在主力舰装备**的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个时候炮战的距离已远超过了**的射程,而主力舰也不可能冒险靠近敌舰发射**,因此**的作用主要是用在对失去战斗力的敌舰补枪,但主力舰出动,肯定会有随行的护航军舰,这些军舰上装备的**也可以干这种活,而且还比主力舰干得更好。当然这又涉及到怎么算人头、计战绩的问题,不过这和军舰的建造无关。

    当然这样调整之后,副炮的火力肯定是被削弱了,不过军舰的战斗力主要是看主炮,由其是主力舰,都是比拼主炮,副炮的作用只是对主炮的补充,以及在一些低强度的战斗中使用,或者是对付抵近施放**的小型军舰,因此对军舰的整体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

    初步设计就这样确定下来,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深化的设计图纸,以及和各种载荷、负荷、力矩、承力等数据的计算,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由其是在这个没有机算机制图的年代,完全要靠人的手工绘制完成,而且有时候只要是有一条线画错了,整张图纸也就基本作废了,因此仅靠海军小组的几个人当然是无法完成的,好在是这样的绘图员在德国有的是,海军小组只用给他们提供指导,动动说就行,绘图的事情全部交给徳国的绘图员来完成。

    而就在双方进行军事交流的同时,华东**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访问也在顺利的进行,首先访问的是奥匈帝国,徐济超和李三杰在这里受到了十分热烈的接待,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都在当天接见了两人,显示出十分高规格的礼遇。

    不过徐济超和李三杰对这位奥匈帝国皇帝的主要印像是茜茜公主的丈夫,而非皇帝本人,不过这位公主早己去世多年,因此两人无缘一见芳颜,相比之下,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历史上的名气要比他的皇帝伯父大得多,正是皇储的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估计皇储也不会希望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在历史中留名。

    当然皇帝和皇储对两人的到访显示出十分热情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看在老大哥德国的面子,连老大哥都对来自东方古国的客人礼遇有加,做小弟的自然不能怠慢;另一方面奥匈帝国也希望和华东**交好,牵制俄国。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矛盾主要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不过俄国的实力要远强过奥匈帝国,完全是靠德国的支持,奥匈帝国才有底气和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主导权。

    而华东**在远东战争中击败俄国,不仅是德国希望和华东**结盟,以牵制俄国,奥匈帝国也同样存有这种心思,毕竞多一个有用的朋友,总是好的。

    在奥匈帝国的访问时间是一周,徐济超和李三杰与奥匈帝国的官员们举行了数场会谈,并且签订了一系列的经贸合作协议,同时还出席了许多活动,并参观了许多著名景点,如维也那大剧院,布拉格广场等,因为奥地利和匈牙利都是欧洲著名的旅行、文化地区。不过回国之后经秦铮提醒,两人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件大事,没有在维也那的街头找寻一位不得志的画家。

    结束了对奥匈帝国的访问之后,两人分头行动,李三杰由奥匈帝国出海,横渡地中海,访问奥斯曼帝国,并且还有奥斯曼帝国驻奥匈帝国的外交人员陪同,而徐济超则访问意大利。

    李三杰一行到达奥斯曼帝国之后,受到的接待比奥匈帝国更为隆重,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派遣自己的卫队在港口迎接,并一直将李三杰一行送入下榻的饭店。

    就在第二天,苏丹就在皇宫里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接见李三杰,在会谈中,苏丹正式向李三杰提出,奥斯曼帝国希望和华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奥斯曼帝国这么急切的想和华东**建交,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原来俄国在远东战争中失败,又失去了大量远东的据点要地,东扩己经是彻底停止了,转而在远东地区守住现有的利益和领土。不过扩张和对领土的渴望几手就是斯拉夫民族的天性,既然在东方受阻,那么不妨在西方试一试,想在巴尔干地区捞点好处,以弥补远东的损失,同时也可以转移国内的矛盾。

    不过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受到奥匈帝国的竞争,一时两国剑拔弩张,关系也立刻紧张起来,而全世界的目光也都集中到这两国身上,却忘记了在这个时候,巴尔干地区虽然大部份实现了自治,或是被其他大国托管,但在名议上,巴尔干地区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只是没有那个国家会在意奥斯曼帝国的态度。

    但奥斯曼帝国自己却不能置之不理,但两边都是奥斯曼帝国惹不起的主,相对来说奥匈帝国还好一些,只对巴尔干地区感兴趣,而俄国的野心更大,不仅想吞并巴尔干地区,还想吞并整个奥斯曼帝国。

    过去奥斯曼帝国还可以依靠英法德等国来抗衡俄国,但现在英法己和俄国结盟了,还能靠得住吗?德国又是奥匈帝国的大哥,恐怕也不会全力帮助奥斯曼帝国,因此奥斯曼帝国还需要寻找其他的帮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322/ 第一时间欣赏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作者:木林森444所写的《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为转载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介绍:
20**年,一支付责保护中东某国撤侨任务的舰队穿越到1900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而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洗脑的穿越者们,立刻接受了穿越的现实,并且各有打算,有人想利用未来的科学技术称王称霸,甚致建立全球霸权;有人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写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历史,甚致实现普世价值;也有人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过上旧时空过不上的腐败奢侈生活;还有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梦想和理想。 但这次穿越者们面对的不是落后无能的农耕时代国家,而是有着强大动员、组织能力,和相当科技能力的近代列强,就连历代穿越者们引以为傲的金手指也未必有明显优势,因此三心二意,各怀心事,又没有主角光环的穿越者们能否在这个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