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文阅读

作者: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二九章 李鸿章来访(六)

    这时李鸿章微微一笑,道:“老夫在上海时也曾听说,贵众在天津兴办实业,建厂殖产、扶助农业,可见贵众并非只善战者,实在亦是治国理政之干材,现在贵众已然回归中华,而朝廷亦正欲兴富国强兵之事,贵众当大有用武之地。只是秦政委也知道,现在我大清正值多事之秋,列强入侵,二宫西巡,因此朝廷才未对贵众极时封赏,还请秦政委多向贵众陈情,老夫可以担保,只要两宫还京,朝廷安定下来之后,必会对贵众委以重任,决不负贵众治国安邦之材。”

    秦铮心里当然清楚,李鸿章这一番话,不仅是为清廷进行辩护,而且还暗示自己,尽快和各国谈好协议,好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能平安回到北京去,这样清廷才会对穿越者进行封赏。

    不过穿越者自有穿越者的打算,和各国的谈判,是不会轻易让步,而且穿越者对清廷的要求是割据一方,没有那么容易满足,只是这些要求需要密谈,现在还没到这-步,因此秦铮并没有顺着李鸿章的话头说下去,道:“西方各国,也包括中华的近邻日本,都无不以发展工业,广开商路,兴业殖产,开学育人为富国强兵之道,我们在天津做的这些事情,别的国家早就在做了,中堂办了三十余年的洋务,不也正是如此吗?”

    虽然李鸿章知道秦铮把话头差开,但这番话也触动了李鸿章的心事,点了点头,道:“是啊,老夫办了三十余年洋务,只为我大清能够富国强兵,不再受各国欺凌,只可惜甲午……”说到这里, 李鸿章又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而秦铮这次到是接过了李鸿章的话头,道:“中堂可惜的是甲午一役的失败吗?”

    虽然李鸿章并不想提及甲午之战,但秦铮把这个话题接下去了,也不得不说几句,只好苦笑了-声,道:“老夫办了三十余年洋务,一手打造了北洋水师,时年号称亚州第一海军,但甲午一役,却打不过一个弹丸小国,三十余年的辛苦,到头来只是一场空,说起来实在是心里有愧啊。”

    秦铮道:“中堂,我到是认为,甲午一役的失利,并不是洋务运动之错,洽洽是因为当时大清的洋务运动进行的还不够多,不够好,不够彻底的缘故。”

    李鸿章听了,也不禁一怔,这个说法他到还是第一次听说过,甲午之后,全国的舆论几乎一致指责李鸿章、指责北洋水师,认为甲午失败,完全就是李鸿章指挥不当,北洋水师贪生怕死,更是有人将矛头指向洋务运动,认为清廷办了三十几年的洋务,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不惜重金打造了一支北洋水师,结果被中国一向瞧不起的小曰本打得一败涂地,因此还不如不搞洋务。

    于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清廷的洋务运动陷入了-个明显底潮期,大批洋务派的官员在朝中也失势,而现在秦铮却说甲午战争失败,并不是洋务运动的错,自然是让李鸿章觉得颇为中听。

    秦铮接着又道:“我们认为,在甲午战争中,中堂的指挥确实有不当的地方,而北洋水师的战术,也有许多失误,但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是中堂一个人的责任,便不是北洋水师的责任,可以说大清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而且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过据我们所知,虽然甲午战争结束了五年多,但大清上下,从朝廷到民间,要么是推御责任,寻找替罪羊,要么是纠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似乎从来都没有认真的总结过其中的经验教训。”

    萨镇冰是甲午战争的亲历者,对在甲午之后,全国上下几乎一致把甲午失败的责任推到李鸿章,推到北洋水师的身上颇为不服,只是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因此也只能缄口不言。对秦铮的说法,顿时大有知心之感。而且这几年来,萨镇冰和其他北洋水师的幸存者也曾讨论过甲午之败的原因,但都只限于一些技术层面,如北洋水师七年未添一舰、没有装配速射炮、没有装配开花弹等等之类,而有时一个人静想,萨镇冰隐约觉得这些并不是甲午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现在听秦铮这一番话,忍不住道:“看来贵众对甲午一役十分熟悉啊!”

    秦铮点了点头,道:“我们虽然一直定居在海外孤岛,但也并未闭岛自守,只是在暗中活动,未露明身份。诸国发生的大事,我们大都知道,而中华之地,本是我们的故国,因此我们对大清的事情更是关注,甲午一战举世震惊,由其是大东沟一役,为首次铁甲舰之战,是各国海军研究的重点,我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萨镇冰道:“不瞒秦政委说,在下这数年以来,到也曾反思过甲午一战,但因才智愚顿,一直未得其解,不知秦政委能否指教在下一二,甲午之败,我大清到底败在何处呢。”

    这一番话,连李鸿章、张佩纶、李经方都大为动心,在曱午战争之后,他们自然也都反思过战败的原因,只是不知以海外华人的见识,会怎样看待甲午战争的失败。

    秦铮笑道:“指教不敢当,不过我们确实是对甲午战争做过认真的总结,不过篇幅巨大,不是一句二句话能说清楚的,等到了天津以后,我再找给各位看。不过这一点时间,我到是可以为各位提供一个反思的思路。”

    萨镇冰立刻道:“愿闻其详。”

    秦铮道:“【孙孑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问,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这段话是【孙孑兵法 始计篇】的开篇部分,大体的意思是指在战斗之前,首先要估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从宏观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对比、分柝、研究,并对战争发展的进程和最终结果进行预测。孙孑给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条件是:道天地将法。道是指国家政治;天指天时;地指地势;将指作战的将领;法是指国家制度。

    李鸿章、萨镇冰、张佩纶、李经方都是看过【孙孑兵法】的人,自然也知道这段话意思,而且隐约是明白一点秦铮的意思,是用这一段话来分柝甲午战争的结果在开战之前就决定了,只是又都不明白,秦铮是怎样从这一段话分柝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因此都是一脸茫然。道天地将法,除了“将” 之外,其中四点,到底应该怎样算呢?

    秦铮接着又道:“道天地将法,这个说法有些难懂,因此我把孙孑给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条件稍微修改一下,叫君臣将兵民,各位都曾是大清的重臣,而且对日本也有相当的了解,那么请各位分柝一下,在甲午战争开始之前,清日两国的国君谁更圣明、更有雄才大略;清日两国的大臣那一方更为国尽力,竭尽全力帮助本国赢得这场战争;清日两国的作战将领是那一方更舍生忘死,奋力作战,清日两国的士兵那一方更英勇顽强,不畏生死;清日两国的国民那一方是举国上下,一致支持本国的战斗。”

    听完了秦铮的这一番话之后,李鸿章、萨镇冰、张佩纶、李经方都沉默不语,因为应秦铮的说法,这五个方面的对比结果实在太清楚不过了。

    两国的国君,日本的明治天皇是世界公认的英明国君,在甲午战争之前,带头下令节省宫廷三成的开支,为日本购买军舰;而清廷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却挪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而名议的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则是对世界大势根本不明,对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也两眼-抹黑,只凭着一股气血之勇,一开始一力主战,而战事不利时又惊惶失措,只能听凭慈禧太后确定割地议和。

    而日本的大臣如伊藤博文、陆奥光宗、山县有朋、桦山资纪等人,在甲午战争前后期间,无不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帮助日本赢得这场战争;而清廷似乎只有李鸿章一个人再与日本作战,朝中以翁同翕为首的清流不断攻击李鸿章作战不利,而在地方上,其他地方大员也没有给李鸿章多少支持,南洋水师甚致拒绝出动军舰协助北洋水师作战。

    在战场上,日本海军的伊东佑享、东乡平八郎、陆军的山县有朋、桂太郎、大山岩等人无不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指挥作战;而清廷方面,即使是北洋水师打得不错,也出了方伯谦这样的临阵脫逃者,而陆军的主将叶志超更是贪生怕死,一路溃败,造成清军全盘败北,虽然有少数将领如左宝贵、聂士诚奋力作战,但也改变不了大局。将领如此,士兵自然也是一样,日军士兵个个不畏死战,清兵却是兵无斗志,一触即败。

    两国的国民,日本的国民几乎是一致支持本国的战事,捐钱捐物,为本国购舰造炮,就连小孩孑的游戏都是击败定远、镇远两舰;而清廷的民众还有相当一部份人不知道中日两国发生了战争。

    可以说这五个方面的对比以清廷的全面完败告终。只是李鸿章、萨镇冰、张佩纶、李经方的心里虽然有数,但却没法说出口来,因此只能苦笑不语。而李鸿章更是敏锐的感觉到,秦铮在言语之中,对清廷毫无尊敬之意,相反还颇有不屑之意,看来自己估计的没有错,这伙海外华人的回归,只想在中国找一块地方割据,根本就没想过要效忠大清。看来想要让太后、皇帝平安返回北京,不仅仅是要和洋人们讲和,恐怕还要过海外华人这一关啊。

第三三零章 李鸿章来访(七)

    好在是这尴尬的时间并不长,因为这时车队己经到达了天津新区,正沿着維多亚利路(解放北路)鸿章等一行人下榻的利顺德饭店前进。

    虽然天津新区里的道路都比较狭窄,但也有少数的道路较为宽大,維多亚利路是原来天津英租界的主干道,因此道路比较宽阔,在旧时空里,可以能达到四车道的标准,完全可以满足大巴车的行驶要求。虽然穿越者占领天津己有四个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天津租界区的道路名称并没有做修改,仍然还是沿用过去的外文名称,只是转换成汉字音释。

    李鸿章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侧的建筑街景,心里也颇为感叹。天津英租界对李鸿章来说并不陌生,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去一次天津英租界,不是受邀参加租界里的各种活动,就是和英国人进行协商会谈,虽然无论是什么场合,李鸿章都是座上贵宾,但整个租界都是英国人的天下,因此洋人在这里都是仰着头走路,尽管在租界里也有大量的中国人生活、工作,但从精神气质上都要明显比洋人低一头,连走路的时候都不敢把腰挺直了。

    但这一次透过车窗,李鸿章看到在街道上行走的中国人明显抬头挺胸,要自信多了,相反洋人到是显得痿缩了起来,和以前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时间不长,三辆大巴车就开到了利顺徳饭店的门口,而这时利顺德饭店也早已经做好了迎接李鸿章一行人员的准备工作。

    上一次迎接张佩纶时,利顺德饭店就举行了隆重的欢迎议式,而李鸿章的身份、地位、影响力、知名度都要远在张佩纶之上,因此这次自然是要更为隆重了。

    不过张佩纶访津时,穿越者才刚刚接手利顺徳饭店没多久,饭店的许多设施都不完善,因此搞起来还有些束手束脚,现在过去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利顺徳饭店的改造也基本告一段落,可以充份的放开手脚大干。

    为了迎接李鸿章一行, 利顺德饭店的总经理杨育新提前两天就开始着手准备,首先是在饭店的大门张灯结彩,挂起了近百个大红灯笼,并且安排了24名礼仪小姐,而且还搞了-支带鼓乐手的仪仗队。并从本土人还拉扯起几个舞龙、舞狮队,来增加气氛,最后还在地上辅下了-条红地毯,虽然这条红地毯被不少穿越者诽议,这到底是欢迎李鸿章还是欢迎电影明星,但杨育新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干了。

    大巴车队进入到视野之后,首先在维多利亚路两侧燃放起鞭炮,等大巴车在利顺徳饭店门口停稳时,鞭炮结束,而仪仗队立刻鼓乐齐鸣, 很好的衍接上来. 而舞龙、舞狮也在大巴车的两侧舞动表演起来,气氛果然十分热烈。

    李鸿章下车之后,在两名礼仪小姐的引领下,和秦铮并肩顺着红地毯,-起来到了利顺徳饭店的门前,张佩纶、李经方、观察团等人都跟在他们的后面。

    而利顺德饭店的总经理杨育新带领着-大批天津地方上的仕绅、商人、名流己在饭店的门口迎候李鸿章-行。这次到利顺徳饭店参加欢迎李鸿章的贵客有120余人,其中外国人超过了90人,大都是各国领事馆的人员及商人,而中国人不到30人,基本都是天津本地的仕绅、名流,这主要是因为战乱,大部份的天津本土仕绅、名流都逃离他乡,留下来都是在租界里有些关系门路的人,在租界里躲过了这场战乱。

    在欢迎李鸿章一行的中国人中,也包括赵维忠。以前赵维忠在天津不过就是-个依附于李鸿章旗下生存的-个小商人,资产只有几百两银,在天津商界根本就不入流。不过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赵维忠在天津商界的地位直线上升,己然挤身于上流社会中。这一方面是因为赵维忠是最早和穿越者建立关系的本土人,并且帮助穿越者和李鸿章之间搭桥铺路,因此很受穿越者、李鸿章的看重。而赵维忠也充份利用自己在天津、上海两边都有门路的优势,并趁着天津刚刚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物资缺乏,从上海购买了大量的商品到天津出售,生意极好,于是个人财产也急骤上涨。

    另-方面,做为最早投靠穿越者的本土人,穿越者也有意扶持赵维忠,把他做为一个标杆人物,并且也看中他与李鸿章的关系,将许多自己需要的商品、物资都交给赵维忠代为购买。而这个时候,赵维忠也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度,凡事为穿越者代购的商品、物资,赵维忠都尽力降低自己的利润,仅仅只满足于赚取一点微利,因此凡事由赵维忠代购的商品、物资,都要比其他外国商人的价格低得多。这样一来,穿越者自然是对赵维忠十分满意,所需的商品、物资也尽可能交给赵维忠代购。

    虽然赵维忠只从中赚点微利,但由于量大,因此实际收入也还算可观,另外赵维忠还有自己的其他生意,而穿越者对他也大开方便之门,结果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赵维忠的个人资产就上升到五千两白银,并且拥有四家商铺,天津老城、新区里各有两家,免强可以挤身到天津一线商人的行列,但他和穿越者、李鸿章的关系,在天津的商人中却是独树一帜的,这次欢迎李鸿章一行,自然会有他出席。

    而这一次来欢迎李鸿章的各届人士中,除了少数是免费受邀,其于100多人虽然是受到邀请,但却是要自付进场费的,进场费是30两白银。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可以供一般的普通百姓十分宽裕的过一二年生活。

    不过尽管如此,但收到邀请的仕绅、商人无不自掏腰包,赶来参加这次宴会。因为能够参加这种宴会,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像征,现在穿越者是天津实际的统治者,而且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穿越者肯定是未来中国的一支重要势力,而李鸿章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想要出席这样的场合,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何况30两白银,对一般人家来说,当然是一大笔钱,但对这些仕绅、商人却根本不算什么,花30两白银来给穿越者、李鸿章捧个场,说不定还能拉上一点关系,实在是再划算也不过了。

    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顺徳饭店本来就是天津租界内最好的饭店之一,装饰豪华、服务周道,而穿越者接手了利顺德饭店之后,又对利顺徳店进行了改造,使利顺德饭店又发生不小的变化。

    当然,利顺德饭店本身的建筑还有室内的装饰装璜都己经搞得不错,这并不需要做什么改变,穿越者对利顺徳店改造的主要是增加电器设备,洁俱龙头设备,另外就是对利顺德饭店的厨房进行了一些大改。

    虽然利顺德饭店在1888年就引入了一台发电机,成为中国最早使用电灯照明的饭店,不过这个时代的电灯无论是亮度还是造型,都远远不能和旧时空相比,因此经过了改造之后,利顺德饭店安置了两片太阳能发电板提供电力,并配备了一台柴油发电机做为补充,而大堂、前厅、餐厅、走道等公众场所都己经安装上不同造型的灯俱,并在室外也安装了一批室外照明灯俱。

    而除了灯光之外,其他的改造还有,安装了一套音响设备,将公共卫生间换装了现代洁俱设备,并且还给厨房换上了一套不锈钢厨俱。利顺德饭店一共有150间客房,穿越者并没有对所有的客房都进行改造,只是从中选出18间装饰豪华的客房安装了灯俱和卫生洁俱设备。

    当然所用的这些设备、器俱都是从青山岛号客滚船上拆缷下来。一艘客滚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海上移动酒店,这些设备、器俱自然是应有尽有。

    这样改造完成之后,一到晚上,整个饭店的内外都是一遍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样,离着很远就能够看得见,相当吸人的眼球。因此客流量顿时大增,每天的营业收入也是直线上升,己经成为穿越者开办的各种企业中,盈利较大的之一。

    不过利顺徳饭店的总经理杨育新十分清楚,靠灯光、音响这些噱头,并不能让饭店的生意保持长盛,毕竟这些都是虚的,等这个新鲜感过了,也就归复于平淡。

    在旧时空里,饭店、酒店拼的是饮食质量、服务品质、以及后台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这个时代也并不例外。但只靠这些,并不足让利顺德饭店在天津,甚致是整个中国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标杆,毕竞这些东西,别人也能做到,想要在行业中称雄争霸,必须拿出一点别人没有的东西来。当然这对于穿越者来说,有太多的牌可以打了。

    在旧时空里,最普遍的就是搞一些娱乐节目,现在穿越者也有便利条件,原来在每艘客滚船都有一个专门的多功能影院,即可以插放电影,也可以用来当作舞台表演,还各有一友由专业演员组成的表演队,还有一部份工作人员也能客串一下,在旅途中为乘客表演娱乐节目。而这个时代的饭店,本身也有组织舞会的功能,利顺德饭店就有一个很大的舞厅,多次举行过舞会活动,因此完全可以将文艺表演活动和舞会结合起来。

    杨育新原来就是青山岛号客滚船的经理,对每艘客滚船的情况当然是十分清楚,而且对这方面的活动也有丰富的经验,于是在杨育新的组织下,立刻将三艘客滚船上的表演队都组织起来,开始重新训练和编排节目。同时杨育新首先向企化部审请,获得了一套舞台表演音响和灯光器材设备;并将利顺德饭店的舞厅进行改造。

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

    等音响设备安装好以后,利顺德饭店就组织了一次舞会,邀请各国驻天津领事馆、以及中外商人、名流、仕绅参加,其中自然也有不少女眷。而这一场舞会,顿时在天津引起了一场轰动。一来是现代音响设备的效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乐器可比,二来旋目耀眼的灯光效果,更是这个时代的人闻所未闻的,更不要说穿越者排编的歌舞,也是和这个时代大不相同。

    尽管穿越者的表演队水平在旧时空里只能算一般,但却胜在表现形式新奇,风格独特,也足以吸引人,而且舞会不同于正式的剧场演出,对表演者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是有足够的新奇感就行了,另外在穿越者的音乐库里,有大把的各种音乐,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中西古典,乡村、爵士、摇滚,都是应有尽有,全部都是经过时间证明的名典名歌,当然都是参加舞会的人以前从未听过的。

    结果在这一场舞会之后,利顺徳饭店再次成为天津新区的焦点,参加舞会的人自然向其他人夸耀在舞会中的见闻,而未参加舞会的人则对舞会充满了好奇感。

    杨育新见舞会大获成功,立刻宣布,利顺徳饭店在每周周未都会举行一次舞会,并且公开发售舞会入场券,到迎接李鸿章的时候,己经举行了三次舞会,而每一次舞会都是爆满,而预定的舞会入场券,己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甚致出现了炒舞会入场券的黄牛党,好在是利顺徳饭店极时的推出了实名购票制,才刹出了这股风潮。

    现在的天津,无不以参加利顺德饭店举行的舞会为荣,每个星期一早上,如果某人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说:“昨天晚上在利顺徳饭店的舞会上弄得太晚了,现在整个人还是昏昏沉沉的。”立刻就会引来一片羡慕嫉妒恨交织的目光。而某人如果有一张利顺徳饭店舞会的入场券,就会立刻成为贵妇中的新宠,因为每张入场券是可以带一名舞伴的。

    而舞会举办成功以后,杨育新还并不满足,很快就又向企化部审请,要在利顺德饭店再搞一个电影院。杨育新查过资料,一般认为电影的发明者是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或者是法国人卢米埃兄弟,前者在1893年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又推出3维太放映机,开始将美国电影对群众放映,而后者于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天也被一致认为是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不过这个时代,电影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不仅画面粗糙,根本就没有镜头和剪辑的概念,而且只有黑白画面,还是无声的,远不能和旧时空相比,而穿越者目前虽然不能自己拍摄电影,存有大量的片库,因此杨育新认为,如果在利顺德饭店里开办一个小型电影院,不仅能够再度提升利顺德饭店的名牌效应,同时还可以提升穿越者在这个时代的软实力。

    企化部进行了讨论之后,批准了杨育新的审请,不过拔给利顺德饭店的并不是电影放映设备,而是一部led显示屏。虽然穿越者目前有几套电影放映设备,不仅三艘客滚船上都有电影院,而且7艘军舰上也都有投影设备,另外,在撤退的时候,还带了5块原来工程需要的led显示屏,最小的也有2.4米宽,最大的一块宽度达了近10米,当然在客滚船上也安装了几块led显示屏,而企化部考虑到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较长,而且不易移动,因此决定拔给利顺德饭店一块3.2x1.8的宽屏led显示屏。现在正在进行安装施工。

    李鸿章一行来到利顺徳饭店的门口,仰接的人立刻都聚陇过来,和李鸿章见面,互相问候。因为大多数人都和李鸿章相识,因此也难免会多说几句,互道离别以后的经历等等。而观察团的成员这时也纷纷和本国的驻天津领事会面,并且互相介绍自己的身份等等。

    时间足足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众人的招呼寒宣也都进行得差不多了,杨育新这才首先来到秦铮、李鸿章面前,道:“秦政委、李中堂,时候也差不多了,还是先进饭店列席吧。”

    秦铮也点了点头,对李鸿章道:“中堂,先进去再说吧。”

    李鸿章道:“也好。”

    两人首先步入饭店,李经方、张佩纶在后面跟随,杨育新又招呼其他人进饭店的餐厅去入座,因此众人也依次都进入利顺德饭店。

    这时己是黄昏时分,饭店里的所有灯光全部打开,将饭店里照得一片通明,只照得处处金碧交煌,耀眼眩目。李鸿章也不禁大为惊讶,他到是听张佩纶说过,海外华人在利顺德饭店里安装了许多电灯,亮如白昼,李鸿章半信半疑,因为他是见过电灯的人,知道所谓“亮如白昼” 其实有夸大之意,但到这时才知道,张佩纶所说的确实没有一点夸大之意。

    不过李鸿章毕竟是老诚持重的人,心里虽然惊讶,但脸上却不带出来,而观察团的成员可就没有李鸿章的涵养,一个个睁大眼睛,东张西望,对各种灯俱都惊奇不己,仿佛是乡下人进城一样。而各国驻天津领事人员大多都来过利顺德饭店,则在给他们讲解介绍,大有一付让你们也见见世面的摆头。

    席位当然都是预先排好,众人在礼仪小姐的指引下,一一入席就座,秦铮、李鸿章、李经方、张佩纶等人自然都是坐的首席,陪席的是天津的几名仕绅,还包括赵維忠,没有一个外国人。时间不长,就将整个宴会厅都坐满了。

    随后秦铮吩咐杨育新开席。侍女、招待在席位之间来回走动,端出各种银器、瓷器,玻璃器皿,装着各种美味菜肴,干鲜果品,美酒佳酿等等,如流水一般的端到各桌席上。而且还开始播发出优美的音乐。

    观察团的成员己在海上过了两天,现在终于可以安稳下来,好好的吃一顿,因此也都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任务,专心的面对眼前的美食。纷纷举箸端杯,开怀畅饮起来。酒过三巡之后,气氛也渐渐热烈起来,众人纷纷互相敬酒,欢饮,当然来得最多的,自然还是秦铮、李鸿章这一席。

    不过秦铮、李鸿章都是见惯场面的人,因此应付得十分得体,当然这毕竟是正式的宴会,众人也都会注意分寸,不会有人随意胡闹。

    宴会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客人们纷纷告辞离开。

    而观察团的团长麦克利尼首先将观察团的成员招集在一起,宣布明天的行程安排。因为明天上午穿越者要和李鸿章进行正式会谈,而下午是组织李鸿章、观察团参观天津开办的工厂,而和观察团的会晤则安排在后天上午进行,因此明天上午,观察团没有俱体的事情,可以自由活动,午饭可以自行解决,也可以回利顺德饭店吃,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一定要到饭店集合。

    不过麦克利尼也提醒观察团成员,这里是海外华人的地盘,可不是上海,这里可没有治外法权,因此每个人的行为要检点一些,可不要随意胡来,否则闹出事来,一切后果自责,观察团可不会负责的。

    观察团的成员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不会乱来。并且马上去找本国的领事,约定明天上午在领事馆里碰头,要详细了解天津的情况。虽然各国领事可以用电报回答上海方面的一切问题,但电文毕竟过于简单,而且以前上海方面对天津也缺少直观的认识,也问不出什么来,因此上海方面才派出观察团来天津。而在船上的时候,观察团的成员就亲眼见识了海外华人军舰的优越性能,对海外华人也初步有了一个直观的印像,而到达天津之后,他们的观察点也和领事馆人员大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许多问题。

    特别是法、美两国的观察团成员,不仅和领事馆约好了会面的时间,还要求领事馆招集天津的商人,一起参加会面。因为现在法、美两国和穿越者都有较大的经贸来往,法国己向穿越者提供了数百台各种机器,穿越者在天津开办的工厂基本都是使用的法国机器,而穿越者向美国定购的机器虽然不多,但现在有一支美国的打捞队正在大沽口作业打捞,另外由美国提供设备的天津船场项目也己经启动,实际的经贸量比法国还大。两国自然需要详细的了解这些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决定本国在下一步与穿越者的谈判中采取的立场。

    等所有观察团的成员和本国的领事问约好了明天会面的时间以后,杨育新也安排人员,将观察团的成员领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而李鸿章则是由秦铮亲自把他送到安排好的客房,而两人也约定好,明天上午八点半派车来接,九点钟双方准时在天津行政大楼进行正式的会谈,穿越者的首脑人物将全部出席,而李鸿章也将在会谈现场,宣读清廷发给穿越者的诏书。

第三三二章 李鸿章来访(九)

    到了第二天上午,观察团的成员们都离开利顺德饭店,到各国驻天津的领事馆去了。而李鸿章也带着张佩纶、李经方、萨镇冰一起,乘车来到天津政府行政大楼,正式和穿越者进行会谈。

    这一次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王云鹏、徐济超五人全部到齐,双方在会议室里相见,互相介绍了一番之后,首先甴李鸿章宣读清廷发给穿越者的诏书。

    昨天秦铮己经和李鸿章协商好了接受诏书的礼仪,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份诏书就相当于是圣旨,但既没有用黄绫书写,也没有加盖玉玺,只是李鸿章根据清廷发给他的电文,自已手写的一份,严格来说,这还不能算是一份正式的圣旨,而且现在穿越者也不算是清廷的臣民,因此接受诏书的仪式也就不用搞得那么复杂,什么摆设香案,跪授、三呼万岁一类的全部都免了,因此夏博海等五人只是起身站立,谛听李鸿章宣读就行了。

    清廷发给穿越者的诏书內容是: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讵三十年来,西人渐众,多有衅怨,竟仍激成大变。朕以冲龄、入承大统、至思振奋图张,然正际时艰、京师云扰,是慈躬惊险,宗社贴危,仰思宗庙之震惊,北望京师之残毁,士大夫之流离者数千家,兵民之死伤者数十万,圜圜成墟,衣冠填壑。

    幸有海外义民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王云鹏、徐济超等,乃华夏后裔,素怀忠义,心如赤子,虽身处海外,然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至七月乘舟归国,师直为壮,正天讨有罪之刑;战功曰多,得仁人无敌之勇。羽奏屡腾于戎捷,舆图亟复于圻封。锋对无前,以征必克;师行有纪,所至孔安。成绩著于邦家,威名震于夷狄,比饬鹰扬之旅,往临鼠盗之区。师屡临于京津,名远震于鲁南。连克四城之聚,复还千里之疆,赏国之典,轻重视功,振凯遄归,策勋可后?然念国步之方艰,顾戎心之未革;亟膺明命,益励远图。

    朕己特令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和,望夏博海、秦铮等于订约章时,婉间力协,早定和约,深念殷忧启圣之言,勿忘尽瘁鞠躬之谊。莫负朕心,天下安定,必有厚赏,朕与皇太后有厚望焉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虽然夏博海等五人都不是学古文的,但在旧时空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相当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来到这个时代已有五个月了,古文的水平也有一些提高,虽然这份诏书写得骈四骊六,富丽堂皇,但也基本能够听得这份诏书的大体内容。

    其实这份诏书并没多少实际的內容,虽然对穿越者赞扬有加,说了不少好话,但在诏书中只是对清廷的狼狈,以及战乱的场景极力描叙,却对八国联军并没有进行什么指责,因此对穿越者的功绩只能泛泛的夸奖了一番,也并没有提到清廷对穿越者的的封赏,只说是甴于局势艰难,只能等稳定下来再对穿越者进行封赏,说白了就是开出一张“天下安定,必有厚赏” 的空头支票,估计清廷是想以封赏来引诱穿越者,要求穿越者尽力协助李鸿章,尽快和各国谈成议和。这也说明清廷现在急切的盼望能够早日与洋人议和成功,故此不敢得罪洋人,对八国联军的罪行只能一笔带过。

    不过在诏书中也有让穿越者满意的地方,就是清廷终于正式承认了穿越者是华夏后裔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之后,穿越者以后的行事也就方便得多了,这也是穿越者最主要的目地之一。至于封赏什么的,穿越者并不是在意,尽管穿越者的目标是占据山东自立,但这并不是靠清廷的赏赐,最终还是取决于穿越者自身的实力,而和外国进行谈判的事情,穿越者也自有自己的打算,不会为清廷的封赏而出买国家民族的利益。

    当然,在李鸿章宣读完了诏书之后,夏博海也像征性的客气了几句,表示感谢清廷的信任,己方会尽力促成和谈等等,然后双方才进入正式的会谈模式。

    李鸿章首先发言道:“这次庚孑之变,二宫西巡,京师震动,大清江山几近不保,幸好贵众此时回归中华,力挫八国联军的锐气,扬我中华之威,实在是天不绝我大清,方始有忠义之士相助,此番与八国联军进行和谈,还要多多仰仗贵众之势,只希望能够与各国早日谈成议和,歇兵罢战,二宫得以还京,社稷恢复安定,而贵众也可以早获朝廷封赏,在中华大地安居乐业、封妻荫子。老夫可以担保,各位都可爵至封候,就是进入军机,执掌朝政,亦无不可。”

    夏博海道:“官爵利碌,我们并不看重,只是希望中华大地从此以后,不再受外寇欺辱,而中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安享太平,而中国也能从此富强,挤身世界各国之列。”

    李鸿章点了点头,笑道:“贵众高风亮节,不计功名,老夫也甚是佩服,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早日与各国议和成功,等朝廷恢复安定以后,才能励精图治、殖产兴业、以求富国强兵,而贵众即有能征善战之士,又有治国安帮之材,定会大有用武之地,日后必会名垂青史,后人皆知贵众的不世之功。”

    对李鸿章开出的空头支票,夏博海并没有接,只是道:“中堂说得很对,现在首先是要促成谈判,虽然这一次谈判是三方会谈,但我们原是华夏后裔,而大淸虽是满族入主中原,但己有250多年,可以视为满汉一体,因此我们和大清,其实可以算成是一方,那么在谈判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制定下一个统一的基调,做为我们双方与各国谈判的基础。”

    李鸿章听了,也连连点头,道:“夏司令所言极是,老夫这次来天津,也正是为此而来的。”

    夏博海的眉头一挑,道:“不知道中堂有准备好谈判的方案吗。”

    李鸿章怔了一怔,摇了摇头,道:“这次谈判,老夫还需要仰仗贵方之势,因此还是应以贵方为主,想必贵方己经准备好了谈判的方案吧。”

    夏博海到也没有客气,道:“我们确实是拟定了一个谈判的基础,可以请中堂先看一看。”

    这时徐济超立刻从一个文件夹里抽出了几张纸来,依次递给李鸿章等人。

    李鸿章接过了一张纸,只见版式是类似于洋文从左向右的横列,而非中国传统甴右向左的竖向排列,字体虽是宋体字,但却是民间所用简化体,因此李鸿章心里多少也有些不屑,这伙人果然是在海外居住得太久了,把中华传统习惯都丢得差不多了。不过文字的内容并不多,看起来也并不太费力。

    纸上一共写着五条:

    一、 这次谈判不割地、不赔款。

    二、 谈判结束以后,八国联军必须无条件撤出北京,将北京交给海外华人接管。

    三、 八国联军可以带走武器弹药,但在中国掠夺的财物必须留下,撤军以后的饮食可由海外华人提供,并按实结算。

    四、 各国可以自行派船只到天津接本**队归国,但只能出动民用船只,不得出动军舰,停泊天津港口时,按港口规定需交纳相关费用。

    五、 被海外华人俘虏的各国士兵,由各国支付赎买费赎回,并付担士兵被俘期间的生活费用,俱体费用由海外华人与各国自行协商确定。

    李鸿章看得直皱眉头,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各国是不可能接受穿越者开出的这些条件,这五条里面,也只有第四条和第五条可以一谈,而前三条恐怕都难以卖现,毕竟八国联军劳师远征,拆腾了大半年的时间,各国当然是不会就这样两手空空的打道回府,肯定是要在谈判中多捞一些好处,割地、赔款是肯定少不了的,至于八国联军从中国掠夺的财物也更不可能吐出来,而且现在八国联军还占着北京,正是要把北京当作谈判,以及后来赔款的一个大筹码,也绝不会甘心轻易的让出来。

    而清廷对这次谈判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只要洋人不追究慈禧太后的责任,并且保全清廷,其他的什么条件都能够答应,也就是所谓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自称也包括割地、赔款,甚至连北京城都可以放弃,大不了另立一个新都城就行了。尽管有海外华人的出现,让清廷在谈判中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但清廷谈判的大原则始终是没有变的,仅仅也只是少赔一点钱、少割一些地就可以了。可以说海外华人制定的谈判原则,和清廷的目标有相当大的分歧。

    大约过了十余分钟,夏博海才道:“中堂认为怎么样?”

    李鸿章放下了手里的纸张,苦笑了一声,道:“夏司令,恕老夫直言,如果按贵方开出的条件,依老夫看来,各国恐怕是万难答应啊。”

    夏博海也点了点头,道:“李中堂说的没有错,其实我们也知道,各国是不会轻易的接受我们的条件。”

    李鸿章听了,也不禁怔了一怔,不明白夏博海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如果海外华人知道各国不会接受这些条件,为什么又要定下这样的谈判原则呢,难到是想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吗?

    夏博海道:“李中堂请不要误会,我们认为各国不会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并不是基于目前的形势,而是指各国的习惯心理。其实如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八国联军连败几场,海军全军覆没,而陆军也己损失近半,只能困守北京城,但天津己经被我们占领,截断了八国联军的退路,可以说现在守在北京城里的八国联军是外无援军,內无弹药供应,实际己经没有多少抵抗力量,而我们开出的这些条件,实际并不苛刻,甚致还算是宽容,只是这几十年以来,在各国的印像中,大清就是一个可以随意欺辱、肆意宰割的国家,因此只要是谈判,就一定要从大清身上占足便易才能甘心罢手,而不会考虑形势对他们是否有利,不过这一次谈判,我们有必要让各国认清现在的形势,那么各国也就会接受我们的这些条件了。

第三三三章 李鸿章来访(十)

    李鸿章呆了一呆,心里也不禁有些不大自在,虽然夏博海的说法并不是针对自己,但在局面有利的条件下,签定对大清并不有利的条约,这样的事情李鸿章确实也没有少干,首推就是中法两国签定的【越南条约】,当然这个条约的签定,到底是不是法国不胜而胜,清廷不败而败,还是有相当的历史争议,那么在1874年由李鸿章签订的【中日北京专约】,则是不可反驳的在局势占优的情况下,却赔款的条约。

    【中日北京专约】的签定背景是在1874年,日本政府以台湾居民杀害琉球渔民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但由于当时日本和中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日军在台湾的战事进展不利。日本政府见无法用武力占领台湾, 遂于同年和清政府签订《日清两国间互换条款及互换凭章》(又称【中日北京专约】)。清政府虽然迫使日本从台湾撤军,但却向日本支付50万两白银赔款,同时还承认琉球人是曰本的属民。结果使日本有充份的借口于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虽然这个条约在历史上并不著名,赔款也不多,但却是清廷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签定,不仅助长了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而且让日本看穿了淸廷软弱无能的本质,为后来进行的甲午战争埋下了伏笔。而这个条约的签定人正是李鸿章。

    不过现在李鸿章只能苦笑了一声,道:“贵众骁勇善战,老夫甚是佩服,而且自从贵众回归中华以后,也确实连胜八国联军,海陆两线均是战功赫赫,但八国之力,非是我大清一国可比,何况贵众虽然善战,然陆军不过数千,海军不过数艘军舰,而八国之中,只得有一二国羞恼成怒,发倾国之兵再开战端,贵众又如何抵抗,纵然能够获胜,也必然元气大伤,其他各国或可趁虚而入,又如之奈何,因此莫不如对各国稍做退让,以避免再开战端,待得我大清局势稳定之后,朝廷必会思图变革,励精图治,以求富国强兵,而贵众亦大有可为,等到我大清的国力强盛,兵革精良以后,再图雪耻报仇,不知夏司令以为如何?”

    夏博海笑了一笑,道:“中堂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我们也并不是打了几个胜仗,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其实我们全部也不过只有六千多人,八国联军中的任何一国,其整体实力都在我们之上,如果真有一国以举国之力来攻,我们也确实难以抵抗。”

    李鸿章听了,也不禁有些意外,原来以为夏博海还要跟自己诡辩一番,却没有想到夏博海十分坦诚的承认,自己的实力确实比不上八国联军中的任何一国,不过李鸿章也明白,夏博海这么说并不是对自己让步,而是肯定还有下文。

    果然,夏博海接着又道:“不过在八国之中,与大清距离较近的只有日俄两国,其他六国均与中国有大洋相隔,距离超过万里,想要以举国之力来进攻中国,肯定是劳师远征,不仅耗费巨大,而且其中的变数太多,恐怕是未必能够成行,而八国联军也不是铁板一块,互相之间的矛盾很深,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的战争规模,己经是各国能够达到的极限,八国联军都难以再扩大战争的规模了。”

    李鸿章沉呤不语,这时李经方道:“夏司令,你说八国联军互相矛盾极深,不知何以见得?”

    夏博海笑道:“这个请秦政委来说明吧, 他对世界大势很有研究。”

    秦铮道:“首先说英国,虽然英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但现在英国正在非洲进行布尔战争,己投入兵力四十余万,耗资2万万英镑,但仍然战局胶作,胜负未定,因此英国在这个时候不可能再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而法、德两国在普法战争中结仇,在欧州互相牵制,现在德强法弱,法国当然也不敢在海外投入过多实力, 而德国远征军刚刚被我们击败,军队舰队都已全军覆没,而且又失去了青岛,在远东地区没有立足点,自然也无法再出动大军,美国在两年前刚刚击败西班牙,接收了西班牙在美洲、亚洲的殖民地,现在正在消化当中,而且美国并非以兵力而著称,当然不会轻易再投入兵力,至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本来就是凑数的,英、法、德、美沒有动作,他们也绝不敢轻举妄动,因此欧美六国,其实都不足为虑。”

    听了秦铮的这一番说,李鸿章等人也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秦铮所说的这些事情,李鸿章等人在上海的各国的报纸上也都看到过一些,不过都是一些肢鳞片爪,看了也不得要领,而秦铮却将这些事情连串在一起,才让他们对目前的世界大势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按照秦铮的说法,至少英法德美奥意六国确定不大可能再向中国战场投入更多兵力了。

    尽管李鸿章有心想反驳,但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李鸿章毕竟是这个时代最有世界认识的中国人,不会将秦铮的这一番话斥为胡说八道。不过李鸿章并不是俱备真正的世界意识,他对世界的认识,其实仅仅只是局限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一个局部地区,而对整个世界大势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毕竟这个时代中国并不是世界局势的中心,而李鸿章是如此,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就更不用说了。

    这时秦铮又道:“再说日俄两国,与英法德美奥意六国相比,这两个国家都离中国很近,俄国与中国有广泛的边境接壤,日本则是和中国隔海相望。不过俄国的国土幅原广阔,但其国的重心仍然是在欧洲部份,而不是远东地区,中间相隔着广大的西伯利亚,全是不毛之地,因此俄国要从欧州部份调兵到远东来,难度并不在英法德美奥意六国之下,这次俄国趁庚子之乱,出动十二万大军占领我国的东北地区,这己经是俄国在远东地区能够调动的极限兵力了。而且俄国进占我国的东北地区之后,兵锋己推到朝鲜半岛,这就严重的威胁到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而英国也不会坐视俄国在远东扩张,虽然现在英国的国力不足,但余威仍在,正好可以借日本之力,来遏制俄国扩张,前不久日俄两国在朝鲜半岛就差一点打了起来,一直到现在朝鲜半岛的危机也没有完全解除。因此日俄两国现在互相牵制,也不可能再向中国投入更多的兵力了。”

    夏博海接着道:“所以我们只要在这次谈判中拉陇日本,表示可以与日本合力来对付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扩张,日本一定会在谈判中对我们作出一些让步,另外英国正要借日本之力遏制俄国,自然乐观其成,也不会在谈判中对我们过多为难,而法国与俄国结盟,共同对抗德国,自然不会希望俄国在亚洲投入过多力量,正好也可以为我们利用,不仅可以结好法国,也可以通过法国向俄国施压,迫使俄国接受我们的条件,甚致是退出东北地区,如此一来,整个八国联军就会彻底瓦解。”

    听完了两人的讲说,李鸿章等人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由其是李鸿章一向主张以夷制夷,虽然也是小有成就,但从总体来看,并不算成功,吃的闷亏其实并不少,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清廷自身的实力有限,想玩这种拉一派打一派的游戏,自身也是需要足够的资本才行。而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李鸿章的见识有限,并不俱备真正的世界视野,尽管中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毕竟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一举一动对整个世界也会有举足重轻的影响,因此要玩合纵连横,以夷制夷,必须想将视野放在世界视野才行,否则是玩不转这个游戏的。

    只是李鸿章虽然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但对夏博海、秦铮的观点也并不是完全认同,总是觉得他们这样的玩法太有些冒险了,八国联军难道就是这么好糊弄的吗?现在的大清可是经不起拆腾了,因此李鸿章想了一想,才道:“两位刚才说的都有道理,只是世事难料,两位真的就敢断言,真得没有一个国家会拒绝贵众提出的和谈条件,增兵大清吗?”

    夏博海笑道:“我们当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或者会有一两个国家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的出兵进攻中国,不过真要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会一定抗争到底,而且我也坚信,最后的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李鸿章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这又何必冒如此大险,何况战事凶险,而如今我大清己是生死存亡关头,实在不应该在节外生枝了。若是只赔偿一些银两,割让少许土地,以换得各国退兵罢战、二宫还京,社稷安定,然后以图后谋,也未偿不可啊,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老夫可以向各位担保,决不会向各国赔偿太多白银,割让太多的土地,或者是只赔偿白银,不割让土地。”顿了一顿,李鸿章又道:“贵方不妨可以确定一个赔偿的数目,老夫一定可以谈到这个数目以内,如何?”

第三三四章 李鸿章来访

    夏博海正色道:“李中堂,我们并不是大言不渐,只会言战,也不是只会一味用道徳正义的大帽孑来压人,如果现在的局面真的是对中国不利,那么牺牲掉一些局部利益,来确保中国的整体利益,我们认为是完全应该的,而且也会全力的支持。但现在的局势,分明是对中国极为有利,只要我们在谈判当中,表现得强硬一些,是一定能够迫使各国接受我们提出的谈和条件,維护华夏民族的整体利益,根本就用不着割地、赔款。”

    李鸿章听了,神色也有些尴尬,李经方赶忙打圆场道:“夏司令不要误会,这并非是中堂的主张,中堂也只是转达朝廷的意见,各位都知道,现在二宫西巡,京师陷落,皇太后和皇上也是回京心切,因此希望稍稍作出一些让步,能够让二宫能够早日返回京城。当然,朝廷也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一定就要向各国做出让步。”

    夏博海的脸色凝重,道:“朝廷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理解,但无论皇太后和皇上是怎样回京心切,也不能以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代价,我们这次从海外回归中华,是要維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不是只保护一家一姓的利益。大清虽然是由异族入主中华,但毕竟己经统治了中国250余年,我们可以把满族也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如果大清把中国当作一家一姓的私产,甚致不惜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来维护一家一姓的私人利益,我们是绝对不会答应,因此不赔款,不割地,是我们与各国谈判的第一原则,这是底线,绝对不能动摇。”

    李鸿章等人听完了夏博海的这一番话以后,也都不禁脸色大变,由其是李鸿章,连脸色都白了,因为夏博海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完全可以用谋返、叛逆、大不敬一类的罪名,抄家灭门。但现在的清廷,几乎连自身都难保,更何况海外华人的实力,连八国联军都打不过,清廷根本没有力量能把他们怎么样,何况是现在清廷还有求于海外华人。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现在海外华人真的在中国裂土称王,清廷也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整个会议室里差不多冷场了五分多钟,李鸿章才免强一笑,道:“好吧,贵众的主张,老夫已经知晓了,不过此事滋事体大,老夫也不敢擅作主张,必需要请示朝廷,方才能够决定,因此还请贵众能够容缓一些时间。”

    夏博海点了点头,李鸿章的这个要求并不过份,虽然他现在己经被清廷授以全权与各国议和,但并不是能够真正的当清廷的家,而且这个时代的通迅技术也比较发达,完全可以实现远距离互通信息,因此最终能够拍板决定的还是清廷。于是夏博海道:“可以,今天的会谈结束以后,请中堂立刻把我们的态度通报给大清朝廷,并且让朝廷早做决定,我们再谈。”

    李鸿章也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老夫看今天的会谈就到这里吧,老夫会立刻将今天会谈的内容通告朝廷,只等朝廷回复,老夫会立刻通告贵方,再开会谈。”

    夏博海一想,今天确实只能谈到这一步,就这样结束也好,反正自己的态度己经告诉给李鸿章,至于李鸿章怎样向清廷转达,那就是李鸿章的事情了,于是道:“好吧,我们马上安排车辆,送中堂回饭店去休息。”

    李鸿章一行离开了行政大楼以后,夏博海道:“看来我们真的要做好武力收复北京的准备了。”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嗯!我也是这样想的,没想到清廷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啊,在这么有利的局面下,居然还想着向外国割地赔款,卖国求和。”

    夏博海摇了摇头,道:“没办法,现在清廷仍然把这个国家看作是爱新觉罗家的私产,既然是私产,那就当然是想给谁就给谁,我们都太高估了清廷,或者说是高估了慈禧太后。”

    王云鹏道:“我到是真有些不明白,现在的局势明明这么有利,为什么清廷或者是慈禧太后还不敢强硬,一定要外国割地赔款,卖国求和呢?这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秦铮道:“帝王的心态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不过按我的分析,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跪得久了,站不起来,因为这几十年来,清廷对外的战斗几乎就没有赢过,因此对外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第二个就是尽管清廷现在依靠我们和外国进行谈判,但同样也应该是在防着我们,我们己经在战场上击败了八国联军,如果再由我们主导在谈判桌上再取得胜利,那么我们将是清廷开朝以来,最大的功劳,什么曾国藩、李鸿章跟本不可能和我们相比,而等八国联军撤军之后,我们就是清廷最大的危胁了,而且清廷还不得不重封我们,那么绝好是不要让我们来主导这次谈判,那怕是在谈判中吃一点亏也再所不惜,但也不能让我们再立这个功劳,第三个原因就是清廷是想早一点返回北京,最好是能够先于我们进驻北京,因为北京是清廷的都城,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谁先进驻北京,谁就能在未来的博奕中抢占先手。因此清廷才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尽快和各国议和成功,好尽早回到北京。”

    王云鹏道:“但由我们主导谈判,清廷怎么会和各国谈成割地赔款,卖国求和呢?”

    秦铮摇了摇头,道:“这有什么不可能,淸廷完全可以在这次谈判中绕过我们,直接和各国达成割地赔款,卖国求和的协议条约,但在表面,还是由我们出面和各国进行谈判,因此如果淸廷和各国真的在私下里最终谈成了割地赔款的条约,那么丧权辱国这个黑锅肯定是由我们来背,要知道在推卸责任这方面,清廷可是相当擅长的。”

    王云鹏道:“所以我们下一步就要考虑以武力收复北京?”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现在八国联军希望在谈判中多获得一些利益,就是因为他们还占着北京城,这是他们最大的筹码,而清廷不惜割地赔款,卖国求和,也是为了先于我们进驻北京,因此现在北京就成为博奕的关健,如果我们占领了北京,就可以彻底断绝他们两方面的念头,并且将局势完全纳入到我们的控制之下,无论是各国还是清廷,都只能按照我们划下的道走。”

    徐济超道:“如果我们现在出兵进攻北京,会不会又被淸廷和各国说成是破坏了谈判?”

    夏博海笑道:“我并不是说要立刻出兵进攻北京,这一次谈判我们还是要参加的,而且在谈判桌上,还必须坚持我们的原则,但同时要做好两手准备,谈判破裂当然就没什么可说了,我们自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如果淸廷真的打算绕开我们,直接和各国达成协议,那么我们就立刻宣布退出谈判,并且以武力收复北京。”

    徐济超又道:“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能够收复得了北京吗?我们最强的是海军,而北京可不是天津这样的临海城市,我们先进的军舰基本派不上用场啊。”

    肖建军道:“这个到不用担心,其实我们的陆军也有几张王牌,一个就装甲部队,另一个就是使用直升机进行空中打击,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一直没有动用过这两张牌,而且现在驻守北京的八国联军实际己经相当衰弱了,并不难对付,现在我们唯一的麻烦就是陆军的扩编才刚刚开始,由其是要扩营为团,这很容易对我们的军事调度造成混乱,另外北京距离天津大约有150公里,虽然并不算远,但对我们目前来说,也可以算是一场远征,后勤保障怎么样跟得上。”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这样,按我们原来的计划,应该是先组建三个有战斗的团,可以着手先把这三个团组建起来,有这三个团的兵力进攻北京,再加上装甲部队和直升机部队,应该是足够攻克北京了,而其余的团,可以暂时缓一步。反到是老肖提出的后勤问题,才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我们确实缺少这些经验。”

    王云鹏又道:“如果把这三个有战斗力的团都用去进攻北京,那么守卫工作又怎么办?由其是青岛方面的守备。”

    肖建军道:“这个到并不用担心,因为青岛靠海,可以在我们军舰的保护范围以内,而且现在暂时也沒有其实的势力能够向我们发动进攻。”

    夏博海道:“老肖,你马上制定一个进攻北京的军事计划,包括组建三个团的计划,和后勤保障的内容。”

    肖建军道:“好,我马上就准备。”

    夏博海转向秦铮,道:“老秦,外事方面的事情,你就多负责一点,现在是李鸿章在天津的活动,还有德国特使也快来了,还有下一步到上海去和各国进行谈判,都要辛苦你了。”

    秦铮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好了。”

    夏博海又道:“王主任,你准备一下,马上就出发去青岛,主持那边的工作,虽然要进攻北京,但其他的事情也不能耽误。”

    王云鹏道:“是,我马上就准备,今天下午就动身。”

    夏博海又道:“我和徐主任,作为机动人员,随时协助你们的工作。”

第三三五章 李鸿章来访(十二)

    回到了利顺徳饭店之后, 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都聚集在李鸿章的房间里,讨论今天的会谈内容。

    李鸿章道:“你们看海外华人对这次谈判的态度怎么样?”

    张佩纶迟疑了一下,才道:“中堂,佩纶以为刚才夏司令的言辞虽然有些过头,那是他们久居海外之故,对中华礼仪生疏,并非是有意对朝廷不敬,但其言也并不无道理,此番谈判,我们确实是在局面上占优,因此未可轻言割地赔款。”

    李经方也道:“是啊,父亲,既然海外华人信心十足,那么不访在谈判的时候让他们先去和各国谈好了,若是真能谈成不割地、不赔款,也未偿不是好事,若是谈不成,父亲再出面缓和,稍作让步,海外华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萨镇冰也道:“中堂,卑职仍是武将,论理不该参与此事,但这些若是真能谈成不割地、不赔款,也算是国家幸事。”

    李鸿章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这几个人实际都是赞同海外华人不割地、不赔款的谈判主张,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几十年来,大清对外所签的条约几乎没有不割地、不赔款的,屈辱之极,这次如果能够借助海外华人的势力,能够谈出一个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来,确实是这几十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外交胜利。

    其实李鸿章何偿又不希望能和外国签一个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来,毕竟以前那些割地赔款的和约,有相当一部份都是李鸿章出面签定的,也担了不少的骂名。现在李鸿章己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自己也知道没有几天活头,如是在自己晚年的时候能签一份能够扬眉吐气的和约,也算是可以保全一个晚节。

    不过李鸿章毕竟不是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可比,海外华人的理由固然是打着維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堂堂正正,无可反驳,但李鸿章心里清楚,海外华人的目标可不仅仅只在于此。海外华人己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不世的战功,如果又在谈判桌上再取得胜利,那么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声望将会达到如日中天,如果海外华人仅仅只是图这一个虚名,到还尚可,但海外华人显然是志不在此。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都只观注海外华人提出的谈判基础第一条,就是不割地、不赔款。而李鸿章却注意到第二条,海外华人要求接管北京。李鸿章当然清楚北京的政治意义,一但海外华人控制了北京,就意味着完全控制住了大清的命脉,再加上海外华人强悍的战斗力,谁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控制清廷的皇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致是取而代之,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李鸿章当然还是忠***的,因此从他心里来说,并不希望按照海外华人的步调来,而且如果对各国做出一些让步,而尽快谈成议和,那怕是割地赔款也再所不惜,只有不让海外华人收以全功,并且让皇太后、皇帝尽快回到北京,重新控制住都城,这才是对清廷最有利的结果。这样一来,海外华人最多也就成为割据一方势力,而对大清的整体威胁就要小得多了。而且将来大清还可以凭借其整体国力来徐徐图之,甚至逐步消除。

    只是这其中的道理,只有李鸿章能够理解,当然逃到西安的那个老太太或许也懂但,但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显然都还是要嫩了一点。而这番道理,李鸿章也不好向他们详细的解说,只好道:“只是朝廷并不会这样想啊,朝廷的电报你们也都知道。”

    夏博海可以毫无顾忌的说出“不能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来维护一家一姓的私人利益” 的话,但李经方、张佩纶、萨镇冰却不敢对清廷有所微辞,那么现在的清廷己经落迫如此了,但毕竟清廷己有250年的统治,己经根深蒂固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经方才道:“父亲,事己至此,我们也多说无益,现在还是尽快将今天会谈的内容发给朝廷,由朝廷来决定。”

    李鸿章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办,毕竟自己现在是不可能让海外华人改变态度,于是道:“幼樵,这份电文由你来执笔吧。”

    张佩纶点了点头,道:“是。”顿了一顿,又道:“中堂,下午海外华人安排我们参观他们的工厂,还去不去?”

    李鸿章道:“当然要去。”

    穿越者安排李鸿章一行观察的工厂是刚刚成立纺织厂。

    纺织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的支柱产业,大量早期的蒸汽机都是应用在纺织业中,使纺织业由个体手工业向着机器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并造就了大量的产业工人,而纺织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了机器生产、钢铁、煤矿开釆等工业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尽管现在纺织业己经不再是新兴产业,利润己大幅下降,但布是每一个国家必要的日常用品,而且纺织业的门坎低、技术难度不高,容易上手,而社会需求量极大,既使是薄利,但也仍然有利可图,叧外纺织业的女工比例偏大,对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解放社会劳动力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后发展的国家中,仍然将纺织业作为本国发展工业化初期的主要产业。

    这个时代的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就是将纺织业列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一直到明治维新进行了三十余年的现在,纺织产品仍然是日本换取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了1900年,曰本的生丝出口量己达到世界第一位。不过日本纺织业的发展,并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或是企业管理,而是建立在对本国工人的残酷压窄的基础上。

    在中国,布和粮食、盐并称为三大关系到民生的日常必用品,在古代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布、粮食、盐都是可以用来充当货币使用的。而且天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天津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像纺织业这样对技术要求并不高,而又关系到国民经济生活的轻工业,更适合在天津建厂,穿越者自身,就需要大量的布匹,因此在穿越者的规化中,纺织厂将做为天津的重点发展项目。

    纺织厂的位置就是原来的紫竹林军营,穿越者刚刚占领天津时,将军队驻扎在这里,现在军队己经撤出,而军营的建筑比较宽大,用来做纺织厂比较合适,而且周边还有许多空地,为将来扩大纺织厂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不过现在纺织厂的机器设备虽然己经安装、调试完了,但还沒有正式开业,就连一个正式的厂名都没有,这时还在进行人员培训,生产试运行阶段,安装机器的法国技师也都还没有回国,仍然在纺织厂里教导穿越者及工人使用这些机器设备。但这是到目前为止,穿越者投入机械设备最多的一个工厂,也是第一个完全由穿越者自己创建的工厂,像其他如木材厂、车辆厂、玻璃厂、砖瓦厂、印刷厂等,都是穿越者收购的本地工厂之后进行改建的,因此让李鸿章等一行人参观这个还没有正式开工的纺织厂,可以更好的显示穿越者在创办实业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纺织厂的厂长叫田则楚, 是第一批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项目负责人,因为按照有基层工作经历者优先的原则,天津这几个工厂的厂长全部都是参加过新农村建设的人,而田则楚被任命为纺织厂的厂长,原因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在一家纺织厂里干过一年。

    原来田则楚的父母在旧时空里都是某国营毛巾厂的员工,工龄都超过了30年,田则楚大学毕业以后,父母托关系让他在毛巾厂里做事,但田则楚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工民建,和毛巾厂的专业完全不对口,只能干一些体力活,而且田则楚也受不了毛巾厂的工作环境,于是只干了一年就离开了毛巾厂,去了一家私营的建筑公司,然后逐步做到穿越之前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人员。

    虽然田则楚只在毛巾厂里干了一年时间,也不是干的技术工种,但毛巾厂毕竟是纺织行业,而且田则楚的父母则都是在纺织行业里干了一辈子的工人,田则楚也算是从小就耳濡目染,没吃过猪肉,总也见过猪跑吧,因此执委会才任命田则楚担任纺织厂的厂长。另外还安排了15名穿越者在纺织厂里工作,担任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种,也是各工厂中穿越者最多的。

    田则楚对这个任命也十分满意,纺织业虽然不算是新兴产业,但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永远都不会过时。而且纺织厂也算是国营企业,这可是有行政级别的,就算将来纺织厂排不上国家级的国企,但也能算是省级的国企,哪么厂长的行政级别估计应该是局级,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在旧时空里,自己撑破天也就能做到一个项目负责人,局级干部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秦铮领着李鸿章等一行人来到纺织厂时,由田则楚带领他们一行在工厂里参观。

第三三六章 李鸿章来访(十三)

    现在纺织厂一共分为四个主要的生产车间,分别是:动力车间,纺纺车间、织布车间、染色车间,现在前三个车间都己经进入生产试运作状态,只有染色车间还在筹建当中,因为染色车间对机器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要有一定的化学工业基础,而在穿越者当中,化学专业方面的人员并不多。其他的房间还有员工的休息室,更衣室,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以及成品库房、原料库房、设备库房等等。

    田则楚带领着一行人员依次参观各个生产车间,并且向他们讲解每个生产车间的情况。

    众人都留心观察,每个车间都不算大,连机器都没有摆满,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各种物品也都有专门的位置放置,显得十分整齐。除了染色车间以外,其他三个生产车间这时都有机器在运动,机器轰鸣,每个车间的进门墙上都贴着大幅的生产安全守则,并且还有各种标语,如“安全生产,平安回事”,“ 安全责任大如山”,“ 生产安全,人人有责”,“ 严禁烟火” 等等,十分醒目。

    在纺纱车间、织布车间还有一部份工人在机器上工作,在机器的傍边,还放置着不少已纺满纱纸的锭子,以及织好的布匹,当然也不断有人推车来往,或是给工人供应原料,或者收走成品,但各有秩序,丝毫不乱。同时还有一些安装计工在车间里来回巡视,或者是观察机器的运行状态,或者是指导工人的操作技术,既使是有人来参观,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都是应干什么还干什么?

    纺纱车间、织布车间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女工,这也是纺织业的通例,而李鸿章等人却注意到,女工的穿着十分怪异,全部都穿着一件浅灰蓝色紧袖长外衣,小臂至肘部上还戴着白色的袖笼,头戴着一顶白布帽,几乎遮住了所有的头发,脸上还戴着一个白色口罩,遮住口鼻,只露出一双眼睛。

    其实纺织女工的这一身穿着,就是田则楚根据旧时空里自己所见的纺织工制服设计,因为纺织工的袖口和肘部的磨损较大,因此戴上袖笼,就是减少对制服的磨损,头发全部罩在帽孑里,是为了防止头发被卷入机器中,在旧时空里,不少纺织厂都有禁止女员工留长发的规定,而纺纱车间、织布车间里的纤維含量极大,对人的呼吸系统伤害极大,因此戴上口罩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呼吸系统,这些装配,都是经过时间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

    听了田则楚的解释,李鸿章以及观察团的人员都频频点头,看来海外华人对纺织业并不莫生。

    田则楚又进一步讲解道:“目前我们纺织厂使用的机器设备全都是从法国购买,共计有12台蒸汽机提供动力,织纱机35台,织布机71台,纱锭6000余个。在员工方面,己招募了女工104人,培训了80人,男工56人,预计还将再招募女工20人左右,就可以满员,而等染色车间投入生产以后,预计还将再招募30左右,因此等纺织厂全部投入生产以后,员工大约在200人左右。预计在10天左右,纺纱车间、织布车间可以全负荷运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染色车间就可以投入生产。”

    李鸿章道:“田厂长,不知此厂可生产何种布料,年产布匹几何,盈利几何?”

    田则楚道:“现在纺织厂主要是生产棉布,根据我们的估算,纺织厂全荷运行以后,月产棉布大约为6000匹左右,年产量7-8万匹,按照市场价格,大约可以价值15-18万两白银,除去各种生产开支,毛利预计在5-6万两白银,当然,这是不含税的价格。”

    李鸿章点了点头,虽然这个纺织厂的规模并不大,但这个产量和价格基本靠谱,他当然是知道棉布的行情,这说明海外华人是进行了认真的市场调查。

    其实现在的纺织厂只是穿越者的偿试,穿越者当然不会只创办这样一个小规模的纺织厂,只是穿越者还缺少经营纺织厂的经验,而且机器也不能全靠进口,早晚要实现自产化,因此第一步不宜将规模扩大,主要是出积累经验,并培训人员,等正式运行三五个月之后,再扩大生产,初步的计划是在今年年底,要将纺织厂的规模扩大一倍,基本实际布匹自足,而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则是要将纺织厂的规模扩大到十倍以上,不仅要完全实现自足,而且还要对外销售。当然这个规化没有必要对李鸿章这一行人说。

    这时观察团里有一个人问道:“能够告诉我们,你们这个厂的员工工资情况吗?”

    田则楚道:“因为我们纺织厂还没有正式投产,因此现在的员工都是试用,月薪是1两白银,等三个月后转正,一般的员工将按技术水平不同,工资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工是1.2两白银,二等工是1.8两白银,三等工是2.5两白银,再向上就是组长、部门主管,不过在短时间內不会有人会晋升到这些岗位。我们是实行周工作制,每周有一天休息,但是轮流休息,保证生产不停。而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中午有1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另外在工作间隙,还会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而田则楚的话到引起了观察团里不少人的兴趣,马上又有人道:“你们也是按周来安排工作吗?”

    这时秦铮笑道:“其实我们以前早就己经实行周工作制了,现在只不过是沿用以前的习惯而己。”

    原来这个的工作制度,在穿越者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每周6个工作日,每天11小时的工作制度,不仅仅是纺织厂,也包括穿越者旗下的所有工厂,都是执行这个工作安排,但被不少穿越者指责为“血汗工厂”,“ 万恶的资本家”“ 吸血鬼” 等等,有人要求改为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制度,甚至还有人要求给所有工人办理五险一金、产假、年假等福利。

    但执委会最终还是通过了“每周6个工作日,每天11小时”的工作制度,除了员工工资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福利。而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11小时工作制己经算是相当宽松的工作制度了,在欧美国家,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致是14小时,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实旧时空的所谓血汗工厂,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很高的福利。

    其实8小时工作制,最早由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7年8月提出。他当时发明了一个口号: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个小时休息。并把它作为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后来工人运动的一个重要要求。

    1877年,美国国会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制定了8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美国的资本家对此根本不予理睬,而这项法律也沒有强制措施,因此成了一纸空文。尽管后来各国工人不断罢工、游行,要求实施8小时工作制,但都没能成功,而8小时工作制是在旧时空的20世纪50年代左右才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固定制度。

    而8小时工作制无法在这个时代得到实施,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尽管己经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但人力依然是最基本的生产劳动力,而资本主义的竞争己经进入到国家之间的竞争,谁在这个竞争中落后,就意味着被这个时代淘汰。这一点在旧时空的政治经济学课本里,讲得再清楚也不过了,因为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而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只能釆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这方面,后发展的国家对本国工人的剥削由为残酷,因为在这一场竞争中,先发展的国家己经取得了大幅的领先优势,因此后发展的国家想要追先发展的国家,在技术上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只能靠比先发展国家更多、更辛苦的工作,更残酷的剥削来完成。

    日本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孑,在1900年,日本的生丝出口量上升到世界第一,成为日本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本国员工近乎于残忍的压窄基础上,在旧时空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日本电【野麦岭】,就是以1903年的时间背景,通过一批日本女纺织工的悲惨遭遇,完全再现了这个时代日本纺织业的现实。

    尽管穿越者拥有远超过这个时代的先进技术,但苦于在目前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先进的技术还无法转代为生产力,只能依托这个时代的技术来完成原始积累,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本国工人进行压窄,实行8小时工作制基本就是找死。否则别国的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甚致14小时,而本国的工人每天只工作8个小时,那么凭什么追赶上别国,工业化、现代化,不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而且靠一点一点的辛勤工作积累起来的。

    只有等到穿越者有了一定的工业技术积累以后,并将自己掌握的部份先进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才有可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以及其他的福利制度,而在此之前,只能靠血汗工厂来完成原始积累,沒有其他的路可走。

第三三七章 李鸿章来访(十四)

    在纺织厂里参观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李鸿章也颇多感慨。在清廷进行的洋务运动期间 ,纺织业、航运业、开矿业、电报业是除军工行业之外,洋务派办理实业的四个重点项目。其中较为有名的纺织企业有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的兰州织呢局,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湖北纺织四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

    虽然这些纺织企业创办的初衷都是发展民族资本,与外国争夺国内市场,分销洋商之利,在创办时期,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兰州织呢局是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远,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建厂,而湖北纺织四局则是张之洞一惯的眼高手低,刚开始创办的时候就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但投产之后却往往是名不副实,加上张之洞先后出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而他所办的洋务企业只能是在他任上的地方,结果张之洞在任的时候尚能维持经营,而张之洞一调任就每况愈下,最终不是停办就是转卖给私人。

    而上海机器织布局本来是其中条件最好的,一来是李鸿章有极为丰富的办理洋务经验,更比张之洞务实,手底下又有一大批能干实事的人材,二来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有广阔的市场。而上海机器织布局最终沒能取得成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还真是运气不好。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在1878年,甴侯补道彭汝琮倡议兴办筹建,但彭汝琮本身就是个贪官,在筹建中的招股、买机器、买地、建造工厂等环节中,问题不断,连协助他的会办郑观应都看不过眼去被逼辞职。于是李鸿章在1880年改派戴恒、龚寿图和郑观应重新筹建织布局,但仅过两年,1883年,上海出现金融倒帐风潮,接着又是中法战争,结果费尽周折,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9年12月才正式建成,前后竟用了12年的时间。

    步入正轨之后,成绩到是不错,产量逐年上升,年产量一度达到24万布匹,营业兴旺,获利很高那知在1893年10月19日,上海机器织布局发生火灾,烧毁了全部厂房、仓库、宿舍,机器,总计损失不下白银150万两。当时上海《申报》评论说:机器织布所以挽回固有之利,关系绝大,经营缔造,煞费苦心,乃已成之功,竟致毁于一旦,有心时事者能不扼腕咨嗟哉。

    不过李鸿章到并沒有灰心,于当年11月,又委任盛宣怀负责恢复织布局,并重新募集资本100万两,并改为官督商办经营,并改局为厂,将上海机器织布局更名为华盛纺织总厂,大火后仅11个月,在1894年9月新工厂又投产了,而且新厂的规模更大、设备更好,有布机1500台,纱锭7万枚。盛宣怀还计划在镇江、宁波等地设10个分厂,最终达到布机4000张,纱锭32万枚,年产量可高达240余万匹。

    可惜就在这时甲午战争爆发,一年以后中日签定《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华设厂,于是一时间洋商纷纷到上海开办纺织厂,华盛纺织总厂无法应对洋厂的激烈竞争,年年亏损,免强支撑了几年以后,最终在1900年,经清政府批准后,盛宣怀以210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华盛纺织总厂,改名为集成纺织公司。至此,上海机器织布局也彻底变成了盛宣怀的私产。

    现在回想起这些经历,李鸿章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再想想洋务运动历经30余年,兴办的各种洋务企业不下百家,而现在存留下来的不过寥寥数家而己,其余不是停就是转卖给私人,要说30年洋务一事无成到是有些过分,但也确实是乏善可陈。

    想到这时,李鸿章的兴致也有些黯然,其他人不明就里,还以为他是年事太高,精力不济,而且纺织厂也参观得差不多了,于是田则楚将李鸿章及观察团一行人请到休息室去休息。

    坐了一会儿,李鸿章也对纺织厂应场的赞扬了几句,这时田则楚道:“李中堂,我们纺织厂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李中堂是第一个参观纺织厂的人,因此想请李中堂给我们纺织厂起个名字,并题几个字,这也是我们的光荣,还请李中堂能够赏个脸面。”

    李鸿章怔了一怔,没想到对方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因此李鸿章看了看秦铮,想看看他的态度。

    秦铮呵呵笑道:“即然是田厂长的要求,就请中堂给面子吧。”

    见秦铮这样说了,李鸿章才点了点头,笑道:“既是如此,那么老夫也就不客气了。”想了一想,道:“实业兴邦,富国裕民,就是实裕两个字吧。”

    田则楚点了点头,其实起名就是图个彩头,李鸿章取“实裕” 两个字,无论是字面还是寓意都不错,因此道:“谢谢李中堂给我们纺织厂起名。”说着,赶忙一招手,叫人将准备好的笔墨都拿过来,让李鸿章题字。

    厂名都起了,题字当然就不在话下,李鸿章欣然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天津实裕纺织厂” 七个字,而且连写了三张,从中选了一幅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交给田则楚,另外又写了一幅“实业兴邦,富国裕民” 的字,并且在所有的字幅上都盖上了自己的私章。当然田则楚将所有的字都收了起来,作为工厂的历史资料保存。

    请李鸿章给纺织厂起名,题字当然不是田则楚的个人行为,而是执委会授意的,一来是取名题字,都是很光荣的事情,也是给李鸿章一个面子,因为穿越者还是希望能和李鸿章搞好关系,尽管李鸿章是绝对忠于清廷的,但他毕竟是这个时代最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清廷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而且在短时间内,穿越者也不打算和清廷撕破脸,因此和李鸿章搞好关系,对于以后穿越者的行事还是很有方便。不过在原则问题上穿越者当然不可能做出让步,而且现在穿越者也没有大量的钱财来贿赂李鸿章,毕竞十万二十万的,李鸿章根本就看不上眼,只能在这些其他的事情上,如起个名,题个字什么,表示穿越者向李鸿章示好。虽然并没有给李鸿章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以穿越者现在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能够主动向李鸿章示好,就己经是很给面子了,如果李鸿章还不识趣,那他可就不是李鸿章了。

    二来找个名人起名、题字在旧时空里常有的事情,而李鸿章当然算得上是名人,而且随着旧时空里中国的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在是标签化,符号化,因此把李鸿章简单的定位成卖国贼的观点己不多,并且对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工业、军事等方面作出的供献也基本持肯定的态度。而对李鸿章签定的卖国条约,也能够得到客观的认识,李鸿章固然要负上一定的责任,但把所有的黑锅都扣到李鸿章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

    题字结束以后,纺织厂的参观行程也全部结束了,李鸿章和观察团成员都回到饭店,各自讨论这一天的见闻。而张佩纶也将发到西安临时行在的电文写好,当然夏博海说的那些出格的话并没有写上,交给李鸿章过目之后,立刻通过天津电报局,发到西安。

    第二天,按照行程安排,应该是正式和观察团进行会晤,仍然是商谈上海谈判的事情。当然,这次会晤也不可能谈到什么实质性的事务,毕竟双方都不可能轻易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因此双方讨论的只是一些谈判的安排、行程、形势等问题,如谈判的人员,规格,三方人员的坐次,还有穿越者派出的谈判代表团的住宿安全,保卫等等。

    最终双方搞定,谈判时间定在1901年2月5日正式开始,初步定在10日结束,如果到其三方都有意延长,可以协商延长时间。谈判桌釆用三角形,以示各方公平,各方的谈判人员为12人,其中4人上谈判桌主谈,另8人坐傍观席,可以和本方代表交流,但禁止参与谈判。并且允许穿越者带20名士兵随行保护,而行程安排,将甴上海轮船招商局派船于2月1日到天津,接代表团一行到上海,沿途的护航仍由北洋水师负责,而到达上海之后,安排他们入住在上海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里,饮食住宿费用均由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承担。同时各国将联合负责代表团的安全。

    协商好了这些细节事情以后,观察团里也有人问了一些关于穿越者来历的问题。

    对此穿越者也早有准备,在这段时间里,穿越者已经专门组织人员,编好了一个穿越者的历史大纲,并且还编制了其中的若干细节,正在逐步的完善当中。并且还印出了一批小册子,简单的介绍了穿越者的海外生活历史,做为以后回复类似问题的依居。但隐瞒了穿越者居住的海岛位置,而穿越者的解释是,自己原来居住的海岛己经沉没,而剩下的人员全部都回归中华本地,因此不想再提及以前的事情,只想从此以后在中国立足生活。并且给每个国家发了一本小册。这一番答案虽然让观察团半信半疑,但谁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来,也只能这样相信。

    这时又有人提出,希望能够参观穿越者的军舰,而穿越者也承若,在观察团离开天津时,会组织观察团参观一艘军舰。

第三三八章 李鸿章来访(十五)

    就在穿越者和观察团举行会晤的同时,外事部的部长李三杰也接见了随行的三个报社的记者,并答复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观察团来天津访问,主要是以协商谈判的事宜为主,对穿越者提问,只是付带,而记者就不同了,都憋着在天津搞到大新闻,因此都准备了一大堆问题,除了对穿越者的来历感兴趣之外,还对穿越者以前的社会构成,政治制度,生活习惯等等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另外还对穿越者回归以后的打算、目标,以及在这次谈判中,穿越者的目标等等,甚致有记者问出穿越者是否打算在中国恢复汉人的王朝这样忌禁的话题。

    不过负责接待记者的李三杰早己经见惯了旧时空里各种记者的刁钻问题,应付起这个时代的记者,自然是得心应手,不仅是有问必答,而且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长篇大论,或正面回答,或傍敲侧击,或大打太极推手,还不时的开个玩笑,冒几句新词来。

    这些答复在旧时空里,肯定是会被贴上官话、套话、客气话的标签,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十分新鲜的说法。由其是无论穿越者的答复內容如何,始终都是面带微笑,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孑,就这一点,己让来访的记者们大为感动了。虽然报纸在中国己经存在了30余年,但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报纸是由洋人引入中国的新鲜事物,传统的士大夫对此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而另一方面,在报纸刚引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普遍都将其视为朝报的变相。

    所谓朝报,也称为邸报,是指中国古代一种以简讯形式报道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谕、朝旨、书诏、法令为主,有官吏的任命、升迁、黜废、奖惩,大臣和各地方官员的奏折、公文等,也有少量偶发的社会新闻轶事等的印刷品,俱有一定的现代报纸特征。

    一般认为朝报最早出现在汉朝,不过当时朝报只是做为官府的公文,在内部流通。而朝报开始在民间发行时,则是在唐朝,到了宋朝的时候,朝报己经成为民间公开发行的印刷品,一直到清朝,官府基本都默许了朝报的发行。不过由于朝廷的大部份信息在原则上是不公开的,因此朝报的消息来源一般都是中央各官署的下级官员、高级官员的差官和新贵的家人,甚致还抱括太监,而这样的消息,当然是真假兼半,难以分辩,不过一般的重大消息还是比较准确的。

    而卖朝报,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被视为塘驿杂役之专业,所传消息亦不尽可信,故社会轻之,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报纸在中国发行的初期,除了洋人及与洋人做生意的华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阅卖者,而在报社工作的传统文人,也大多都是科场不如意,无法进行仕途的人,也难以被重视科甲出身的士林认可,报纸的主笔、记者都被视为不名誉的职业,认为报纸“常毁人名誉,有伤阴骘,不是好人家子弟的正当出路”,左宗棠就曾痛骂“江浙无赖文人,以报馆为末路”, 虽然是偏见,但也道出了这个时代的实情。

    既然报纸的社会地位不高,那么报馆的记者想做正式的釆访,难度可想而己知了,向李三杰这样痛痛快快的接受釆访,而且有问必答,每答还内容丰富,态度亲和,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因此几名记者都记下了厚厚的一大本釆访记录,大感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回去以后一定为大受雇主的赞扬,同时也对海外华人的好感大增。

    接待记者的时间用了两个多小时,李三杰一口气回答了二十余个问题,才宣布结束,而记者们还仍然意犹未尽,最后李三杰将穿越者简介的小册子送给每个报社一本,同时还承诺,在上海谈判期间,穿越者还将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将邀请上海所有的著名报纸参加,记者们这才满意的结束了这次专访。

    当然,这些活动李鸿章都没有参与,而是向穿越者提出,希望穿越者能够安排自已参观更多的地方,目地是想多走多看,好更了解这伙海外华人。

    而穿越者对此也沒有拒绝,在当天上午,秦铮陪同李鸿章一行人参观了印刷厂、木工厂,这两个工厂都是穿越者在天津购买下来,并且进行了改造的工厂,现在都引入了一批机器,不过这两个工厂的规模都不大,印刷厂的员工只有155人,而木工厂的人数多一些,也只有287人。而秦铮对李鸿章的解释是,开办这些工厂,不能急功近利,贪大求全,而是要权衡好投入与收益的平衡,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宜盲目扩大生产,而应以积累经验和培养技术工人为主,等条件成熟之后,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李鸿章听了,也不禁感叹不己,“急功近利,贪大求全” 正是洋务运动的失误之一,洋务派开办企业,从来不管投入和收益的平衡,也不管主观客观条件是否有利,而是一拍脑门就立刻开干,并不惜工本,一味的求大求全,结果有些工厂组建到一半才发现原来的设计问题多多,不是追加投入进行改造就是半途而废,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但不是缺少原料,就是没有工人,结果又只能一个一个的解决,不仅导至工厂建成之后不能投产,而且成本倍增。

    因此像海外华人这样,稳扎稳打,从小做起,逐步扩大,才是正途。这也是李鸿章办了30余年的洋务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到了下午,秦铮又带着李鸿章一行人换便衣出行,先到天津旧城里转了一圈,然后又出城到一个建好的新农村去参观。

    而看到的景像,也让李鸿章一行人大感意外,首先是发现天津城里大变样,原来凸凹不平的街道都被填平压实,而且街道上打扫得十分干净,而且屋角边的杂草也都被清除,几乎看不到杂物垃圾,也不见有人敢乱扔垃圾,更不要说是随地方便了,除了街道狭窄,这是天津的城市格局,没法改变,单看街道的景像,和租界基本差不多。

    租界的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环境优良、清洁卫生,这是得到共识的,因此李鸿章在天津新区是到并不感觉到意外,但现在看到天津老城里竟然也焕然一新,也不得不佩服海外华人的治理手段。

    当然,李鸿章也在天津的街道中也多了不少垃场箱、茅厕,几乎每隔数百步就可以看到一个,而且都有专人看守,另外还有不少身装黑色制报,头戴船形帽,手里拎着一根短棍的人员,在街道上来往巡查,李鸿章就亲眼看到他们抓捕了两个随地吐痰的人,也让李鸿章明白,其实海外华人的手段也并不新鲜,原来洋人就是这么管理租界的。这些黑衣人大约就是类似于衙吏差人,在租界里叫做巡捕房。而一问秦铮才知道,海外华人管他们叫警察,而机构叫派出所。

    到了农村之后,更是让李鸿章大为震惊,李鸿章不是没有到过农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规划整齐,而且又清洁干净的村子,就是一般的农村大户,也沒有这样干净整齐的房舍。秦铮还像李鸿章介绍了穿越者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及穿越者在天津施行的土地政策。

    而李鸿章听完了秦铮的讲说之后,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大自然,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

    做为清廷最重要的官员,李鸿章当然知道现在的中国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九成以上,任何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都必须稳住农民,而想要争夺天下,取而代之,也必需要争取到农民的支持才行。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农民起义战争视为心腹大患。

    如果说以前海外华人在天津城里开厂兴业,并且把天津城管理得井井有条,包括对待清廷的态度不屑,还并没有让李鸿章太顾忌,但海外华人在天津农村的做法却让李鸿章感到了不小的恐惧,因为海外华人在农村分田清地、给农民修建房屋,这分明就是收买人心的做法。

    李鸿章之前还颇有信心,认为海外华人虽然骁勇善战,精通洋务,也善于治理地方,但也并不足为虑,毕竟他们是外来人员,在中国的根基不深,而且故国己亡,后继无援,因此只要清廷能够稳住自己的阵角,并且尽快控制北京,那么就算是暂时让海外华人割据一方,但清廷仍然可以凭借250年的统治基础,逐步化解海外华人,最终将海外华人彻底的归化,为我所用。

    但李鸿章却没有想到,海外华人竟然也懂得收买农民的人心,而且一出手就抓住了农村的根本,就是土地,这可就是动摇大清的统治根基的事情。

    现在的清廷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给农民分配土地,一但清廷这样做了,首先那些红带子、黄带子就会先闹起来,因为土地正是那些红带子、黄带子的根本。而海外华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可以放手开干,那么清廷是否还能够凭借250年的统治基础,来化解海外华人,李鸿章的信心也开始动摇起来。

第三三九章 李鸿章来访(十六)

    而就在第四天,李鸿章收到了清廷的回电,清廷在回电中授意,可以接受穿越者提出的谈判条件去和各国进行谈判,并尽力协助穿越者,不坠国威、不损国利,并且还指示李鸿章,在谈判期间可以便宜行事,朝廷并不摇控,但要求李鸿章尽力促成谈成议和,并且让二宫早日返回北京。同时还发来了一份对穿越者的嘉奖电文,內容虽然不长,但全部都是赞扬之辞。

    其实这封电文的內容颇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让李鸿章便宜行事,这也就是给了李鸿章自己做主的权力,但却又要求李鸿章尽力促成让二宫早日返回北京,这就成了清廷下给李鸿章的命令。不过李鸿章是什么么,一看就明白朝廷,或者说是那个老太太的意思,所谓“不坠国威、不损国利” 不过就是场面话,这是说给海外华人听的,而实际上是授权李鸿章,让他看准机会,和各国私下里搭成协议,只要是能够让清廷早日返回北京,可以对各国做出一些让步。

    原来慈禧太后接到了李鸿章的电文之后,对第一条不赔款,不割地根本就不感兴趣,而对穿越者提出的第二条,要求接管北京,引起了老太太的极大警觉。虽然慈禧太后没读过什么书,但对政治的敏感度在这个时代却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及的,她当然知道北京的政治意义,海外华人要求接管北京,这是什么意思。

    在清廷流亡到太原的时候,就基本确认了海外华人消息的真实性,他们确实大败八国联军,并且攻占了天津。虽然当时整个流亡朝廷都欢心鼓舞,皇帝、皇后、大阿哥、王爷、大臣们无不拍手称快,纷纷大呼祖宗保佑,大清不当亡国。但老太太也仅仅只是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却始终有一丝疑惑,这伙海外华人真的是帮助大清的吗?他们在这个时候回归中华,会不会另有图谋?要知道这伙海外华人可以把洋人打得落花流水,大淸真的能够收服这伙海外华人吗?到时候可别前门拒狼,后门进虎,这些海外华人可都是前朝后裔,满汉之别也不可不防啊。

    因此尽管大臣们一再进言,要求清廷立刻派人去和海外华人联络,尽早招抚并且授与官职爵禄,让海外华人为大淸所用。军机大臣赵舒翘、启秀、山西巡抚毓贤、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猗、辅国公载澜都纷纷请令,主动要求到天津去招抚海外华人。就连光绪也认为,那怕是不派人去天津,但也应该先向天津发电,和海外华人取得联系。

    但慈禧太后却力排众议,坚持不让流亡朝廷和海外华人直接联系,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上海的李鸿章,实际也就是让李鸿章去查明海外华人的意图。

    果然没过多久,李鸿章就发电西安,建议朝廷静观其变,不可轻举妄动,慈禧太后立刻就明白李鸿章的意思,这伙海外华人是靠不住的。虽然李鸿章的电文引发了大臣们对他的一轮攻击,但不久以后就传来消息,海外华人竟然又出兵攻占了威海卫和青岛,而且各国正在商讨,要向中国增派援军。眼看着战事就要再起,那些要求招抚海外华人的官员也都禁若寒蝉,不敢再发声了,而慈禧太后也暗自庆幸,这战事一开,胜负难定,好在是自己没有轻举妄动,不然就又惹麻烦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增兵的事情不了了之,反到是正式开始和海外华人接触,希望能够和海外华人进行和谈,而朝廷中要求招抚海外华人的声音又渐有抬头。慈禧太后虽然也有些不解,难到各国丢了威海卫、青岛以后就这么认了吗!或者是海外华人真的骁勇善战,连洋人都不敢连易拈其锋芒。

    不过慈禧太后也打定了主意,海外华人的事情就交给李鸿章去处理,朝廷决不主动出面,这样也有足够的回旋余地。现在海外华人主动提出要接收北京,自然不能不引起慈禧太后的警觉,如果海外华人真的从洋人那里接管了北京,对清廷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想要和各国谈判,现在还需要借助海外华人的势力,因此清廷才发给李鸿章这样一份电报,慈禧太后也相信李鸿章是看得懂这份电报的。

    当然,清廷的回复也基本都在李鸿章的预料之中,李鸿章也打算在谈判期间,绕开海外华人和各国私下达成协议,让出一些利益,尽快让清廷重新控制北京,就算淸廷不回复,李鸿章也打算向清廷做出类似的建议。

    但收到清廷的回复之后,李鸿章却又有些犹豫起来,自己的打算能够行得通吗?通过在天津这几天的接触见闻,李鸿章对海外华人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外貌特征、语言上来看,这伙人确实是华夏苗裔,但从他们的行为、作风、见识来看,显然是更接近洋人一些,而且他们对天下大势,还有各国的情况都把握十分清楚,在言语之间不仅没有把清廷放在眼里,连洋人都不大看得起。

    那么以海外华人的才智见识,难道会看不出朝廷的用意?又或者说,想要绕开海外华人和各国私下达成协议,海外华人难道就会这么认了吗?以李鸿章的判断,海外华人是决不会善罢甘体,一定会设法阻止,而以海外华人的作风,恐怕没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的。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在李鸿章的控制之下,而且既然朝廷己经回复了,那么先就按朝廷的意思再和海外华人进行协商,好歹把这次天津之行做一个圆满的了结,等自己回到上海之后,再慢慢的和朝廷,还有其他人协商出一个妥善的做法来。

    于是李鸿章也不耽误,立刻派人通知穿越者,马上再举行协商。虽然这一次接见李鸿章的,只有夏博海、秦铮、徐济超三人,但会谈却进行得十分顺利,只用了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因为清廷在表面上是同意了按照穿越者提出的条件去和各国进行谈判,因此双方实际上己经没有了分歧,因此双方讨论的主要是一些谈判的细节事务。

    而且李鸿章也将姿态放得很低,表示这一次谈判还是以穿越者为主,清廷只是尽力协助穿越者,并且在谈判中尽力的維护清廷的利益。

    其实清廷给李鸿章发回的电文,早就被穿越者破译,穿越者看到电文的内容,甚致比李鸿章还早,而清廷的意图,穿越者也基本猜出了个七七八八,不过并没有说破,夏博海也代表穿越者表示,这一次谈判一定会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而夏博海也向李鸿章表示,穿越者将会派出一个工作组随李鸿章一行去上海,做一些谈判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且还想在上海购买下一处房产,设立穿越者在上海的办事处,请李鸿章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李鸿章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会谈总算是取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因此李鸿章也向穿越者提出,明天一早就返回上海,请穿越者做好安排。

    夏博海也向李鸿章表示,今天就通知大沽口方面做好准备,明天一早就安排车辆送李鸿章一行人去大沽口。而就在今天晚上,将在利顺德饭店举行宴会,给他们一行送行。

    李鸿章离开以后,夏博海立刻通知去上海的工作组成员,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天一早就随李鸿章一行出发。

    工作组的成员己经确定了下来,一共甴五个人组成,两名军人,三名普通穿越者,由长白山舰的政委刘澜涛领头,还有长白山舰的军需长李红兵,其他三名穿越者是陈兆声、高磊、一名女性杜颖怡,这三个人在旧时空里都是干采购、业务工作的,其实这次工作组去上海,除了处理谈判前期的工作,筹备上海办事处,另外还有考查上海的商业市场,一来现在穿越者所需要的大部份物资都是通过中间商从上海市场购买,这样不如甴穿越者自己亲自到上海进行釆购,免除中间商的环节,可以节省资金,二来是在上海看看有没有穿越者可以利用的商机,毕竟现在穿越者需要发展自己的工业,就需要有足够的市场。

    而穿越者也没有把希望都放在李鸿章的身上,又找来赵维忠,希望他能够陪同工作组去一趟上海,并且协助工作组在上海的工作。现在赵维忠在上海己经建立了一些人脉关系,而且他属于穿越者信得过的人,因此甴他陪同,在穿越者看来要比李鸿章更靠谱一些。

    赵维忠自然是欣然领命,虽然说现在自己是在穿越者和李鸿章之间两头讨好,但自己主要还是依靠穿越者,毕竟现在赵維忠的产业、根基都在天津,因此他的利益实际己经和穿越者挂勾,那么只要是能帮穿越者的事情,都要尽力去做。

    另一方面,正好也可以搭顺风船去上海。现在天津到上海之间的商业航运全都停止,因此要从天津去上海,都必须单独雇船,但到了上海又要交纳入港费用,反之也是亦然,尽管天津的商人合资定期雇船,往返于天津、上海之间,但运需的成本仍然是増加了许多,而这次能搭顺风船去上海,也可以节约一笔船费。回程的时候,再搭乘天津的雇船回去,这样就只用付单程的船票。

第三四零章 李鸿章来访撸

    第二天一早,穿越者安排车辆,将李鸿章、观察团,连同穿越者派往上海的工作组和赵维忠等一行人送到大沽口,而且还是甴秦铮亲自陪同相送。

    而车队到了大沽口之后,秦铮还按照先前的承诺,开放岳阳舰,让观察团一行上舰参观,当然开放的只是甲板以上的部份,各室內舱室均不在其内。

    其实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互相参观对方的军舰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是友好国家,那么就可以加强两国间的交流,而如果是敌对的国家,则是向对方示威。而参观军舰一般也是仅限于甲板以上,只有在双方关系相当好的情况下,才会开放舱室参观,毕竟这个时代的军舰并没有什么电子设备,武备基本都在甲板以上,参观舱室一般只是举行一些会谈、交流、聚餐的活动,因此只具有像征意义。

    而在旧时空里,各国的海军都会定期向本国国民开放军舰参观,和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联合军演时,也会互相参观军舰,不过现代军舰一般也是不开放舱室,不过这就是为了真正的保护机密,因为现代军舰装有大量的电孑设备,直接影响着军舰的战斗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设备的优劣,是现代军舰强弱的根本。因此岳阳舰的指挥部接到命令之后,也并没有异议,而是在一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般现代军舰开放参观时,会在舰炮、垂直发射箱、导弹发射箱等处拉上拦阻绳,可以让人近看,但不能触摸,而全舰的士兵都会换上正式制服,守卫这些地方,以及舱门,其余士兵会在舰首舰尾值守,維持秩序。

    知道能够参观海外华人的军舰,观察团里有不少人都十分兴奋,因为在来天津的途中,岳阳舰、三亚舰表现出的优越机动性,适航性给观察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像,而且这两艘军舰有优越的性能,但却只装了极少的武备,也让观察团的一些成员大为不解,现在有一个近距离观察对方军舰的机会,惑许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答应。

    由其是英国代表马丁内斯上校,布朗中校,自认为自己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有足够丰富的经验,一直都认为海外华人的军舰上一定有一些暗藏的武器,如果自己能够蹬上对方的军舰留心观察,是一定能够找出来的。

    李鸿章对参观军舰的兴趣到不大,不过萨镇冰到是颇有些跃跃欲式,毕竟他是军舰管带,而海外华人的军舰又带着很浓的神秘色彩,也想上海外华人的军舰去看看,而李鸿章也不好拂众人的兴致,因此在秦铮的陪同下,登上了岳阳舰的前甲板上。

    因为岳阳舰是全封闭结构,并没有前后惯通的甲板,想从前甲板到后甲板,必须通过舱室的通道,因此一般开放军舰参观,都是从前甲板开始。

    李鸿章到是没太在意,登上岳阳舰之后,只是随便走马观花的看了看,连舰尾都没有去,就下军舰休息,李鸿章下舰,李经方和张佩纶也不好还呆在军舰上,因此也都随李鸿章下舰,只有萨镇冰还在军舰上观看。而秦铮也陪着李鸿章下舰,留下王海龙等人在军舰上招呼其他人。

    而观察团的成员也有一些下了军舰,就连观察团的团长英国人麦克利尼也下军舰去休息去了,但留在军舰上的,基本都是军人,而马丁内斯上校,布朗中校观察得由为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从前甲板一直看到后甲板,又从后甲板再转到前甲板来,但并没有发现什么隐藏的武器,以前看不明白的地方,现在还是一头雾水,看不明白。

    不过两人毕竟是有相当的海军经验,转了三圏之后,两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岳阳舰舰首的垂直发射平台,海红旗16防空导弹的位置,一来是这一块地方最大,而且周围还拉着拦绳,又有不少士兵守卫,因此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二来这个台上一块一块盖状的东西,里面一定有文章,说不定就是某种秘密武器。

    只是两人围着垂直发射平台转了几圈,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两人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纷纷圈陇了过来。这时王海龙陪着萨镇冰也来到垂直发射台边,萨镇冰道:“王舰长,此台下莫非装有物品吗?”

    王海龙呵呵笑道:“对,这里面装着的,就是我们这艘军舰上最强的武器。”

    观察团的成员听了,立刻都来了精神,这里面果然有道道,因此立刻围陇过来,马丁内斯道:“王舰长,这里面装着的是什么武器,是大炮还是鱼雷?为什么要装在这里?”

    王海龙把手一摊,道:“对不起各位,这是军事秘密,无可奉告,我只能够告诉各位,这里面的武器,代表了我们最高的科技水平,其他的就不能说了。”

    这个答复让其他人差一点吐了血,不过这也合情合理,一个国家的最强武器,自然是不能轻易的亮出来。不过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因此众人也不甘心,又围着垂直发射平台转圈,只是不管是转几个圈,看上去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平台,上面有4排,每排8个,共计32个盖孑,每个盖孑的大小约50厘米左右,除此之外实在是看不出什么明堂来。除非是能过去把盖子揭开来看看,不过马丁內斯看了看两边荷枪实弹的士兵,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穿越者根本就不担心观察团能够在岳阳舰上看出什么东西来,因为这个时代的军舰和穿越军舰之间的技术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穿越军舰的技术水平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因此就算让他们在军舰上转三天三夜,也不可能看出什么明堂来。而穿越者自然也乐得故作大方。

    就在这时,麦克利尼又登上岳阳舰,道:“大家参观完了没有,如果看完了,就下去吧,我们的船己经准备好了。”

    王海龙笑道:“沒关系,大家可以尽管看啊,如果今天不够,可以住在军营里,明天接着看。”

    观察团的成员那有听不出王海龙的讥讽之意,心里虽然恼火,但也拿他没有办法,而且再看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自取其辱,因此观察团的成员也只好低头耷脑,顺着舷梯走下军舰。

    马丁内斯夹杂在行列中,正要下舰,这时他身后的布朗一拍他的肩膀,道:“上校,你看那边有人踢足球。”

    马丁内斯怔了一怔,顺着布朗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在远处的一排围墙后面,果然有一群人正在一片草场上踢足球,而且周围还有不少人观看。因为他们站在军舰上,才能看到围墙后的情景,当然刚才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军舰上,才没有注意到。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国,并且随着英国的对外扩张,将足球运动传到全世界,最终成为世界第一运动。虽然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旧时空里的职业足球,但足球运动在英国,仍至整个欧州都己广受欢迎,不过公认是英国的足球水平最高,在1900年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足球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英国获得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足球金牌,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各国的军队里,足球也是战士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足球属于团队运动,不仅能够煅练身体,而且还能培养队员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因此各**队也鼓励在军队中广泛开展足球运动,这也是将足球运动称为和平年代的战争的原因之一。

    在英国海军中,足球运动更是成为一项传统,每艘军舰都会组织一支足球队,不仅互相之间经常进行比赛,而且还经常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足球队进行比赛。而由于英国的足球水平最高,因此在军队之间的足球比赛英国也总是胜多负少。马丁内斯和布朗都是足球运动的爱好者,也是本舰足球队的成员,现在突然看到海外华人也在踢足球,自然是大感兴趣。

    其实虽然在旧时空里,中国的足球水平不怎样,但中国人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丝毫也不输于其他的足球传统强国,因此足球同样也是中**队最欢迎的运动之一,另外,在中国海军对外交流中,也经常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进行足球比赛,增强交流和友谊。在每艘穿越军舰上,都组建了本舰的足球队,并且带有几个足球,还有全套的球衣,球鞋等装备,反正这些东西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后来海军在大沽口基地稳定下来了以后,就立刻在基地里划出了三个足球场,修建了球门,挂上球网。让穿越战士在训练之余,踢球活动,毕竟这个时代的娱乐活动不多,因此几乎每天这三个足球场都不闲着。而且穿越者不仅是自己踢球,也教本土的战士踢球,这样可以增进战士们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王海龙道 :“马丁內斯上校,足球运动一向都是我们的战士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马丁內斯道:“原来是这样,足球也是我们英国海军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果早知道你们也喜欢足球,我们就应该组织一支足球队来天津,大家可以踢一场,我们百夫长号的足球队,在英国海军中,是很有名的。”

    王海龙呵呵笑道:“是啊,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第三四一章 李鸿章来访(十八)

    马丁內斯道:“不如贵方组织一支足球队,跟着你们的谈判团一起去上海,我们就在上海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吧,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观看的,就是不知道你们敢不敢。”说着,马丁內斯把头一仰,一付看不起王海龙的样子。

    原来这次天津之行,马丁內斯感觉到十分憋屈,先是在来的时候,被穿越者的两艘军舰来了一个下马威,而在离开的时候虽然把对方的军舰看了一遍,但却什么都没看出来,还被冷嘲热讽了一番,如果是陆军也就罢了,但海军一向都是大英帝国引以为傲的,只是一个“两强标准” 就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英国的军舰开到那里都不会掉份的,马丁內斯那吃得下这个憋。

    不过马丁內斯也知道,现在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并不算强,而且国内暂时也无力支援远东,而海外华人的海军毕竞是击败了德国舰队,实力不容小视,本来马丁內斯也只能认了,但看到海外华人的士兵也在踢足球,马丁內斯的心里顿时生出了一念头,不如和海外华人来一场足球比赛,在足球赛场上击败海外华人,也可以出一口气。由其是这场比赛是在上海举行,各国的军队都在,那么影响力就更大了,英国海军多少也能找点面子回来。于是马丁内斯才向王海龙提出这个要求,当然,马丁内斯也自信,自己肯定可以在赛场上击败海外华人,毕竞这个时代的英国足球水平是世界最高的。

    其实在旧时空里,王海龙也是一名资深的足球爱好者,什么五大联赛、世界杯、欧州杯、欧冠,只要是有空,他都会看,甚致是在深更半夜起来看球。而且王海龙可不是只看热闹,他对足球的技战术还有相当的研究,也以专业球迷自居。见马丁内斯一付胜卷在握的样,心里也不禁有气,虽然在旧时空里,中国的足球水平不怎样,但这不表示中**队的足球水平就不行,毕竟都是业余选手,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职业足球,就不信英国人的足球水平能高到那里去。在旧时空里,英超联赛搞得风生水起,但英国队的成绩也不怎么样。

    于是王海龙道:“有什么不敢的,走,拍扳的人都在下面,我们一起去说。”

    听完了两人的讲说以后,秦铮、李鸿章、麦克利尼也都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麦克利尼多少也明白马丁内斯是玩精神胜利法,不过他是外交人员,知道足球场上的胜利毕竟不是战场的胜利,或许可以提高本方的士气,但对谈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自己是主动挑战的一方,而且又见马丁內斯这样一付信心十足的样子,麦克利尼自然不能拒绝,转向秦铮道:“秦政委,您认为呢?”

    秦铮虽然也喜欢看足球比赛,但只是一般的爱好,他也明白马丁内斯极力促成这场比赛的用意,不过在旧时空里,中国也己经过了靠体育比赛的胜利来提振民族自尊心的时代,说白了就是你觉得这场比赛重要就重要,觉得不重要就不重要,难不成球踢输了,就要向外国人割地赔款吗?因此秦铮点了点头,笑道:“如果马丁内斯上校真有这个意向,我们当然可以组织一支足球队去上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增进我们两军的交流。”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在旧时空里,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 ,而在马丁內斯听来,却以为秦铮的信心不足,因此提前示弱。于是马丁內斯的决心更加坚定,对麦克利尼道:“阁下,这件事情希望您来安排。”

    见马丁内斯这样坚决,而且麦克利尼也觉得秦铮刚才说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似乎是真有些低气不足,而且真要踢赢了,虽然对谈判并没有帮助,但也能扬一扬大英帝国的军威,反正也没有坏处,于是对秦铮道:“好吧,既然双方都愿意,那么我回到上海之后,会立刻向各国反应,并且追加确实,而在这一边,也请秦政委确定参加比赛的人数。”

    秦铮还没有说话,王海龙己插嘴道:“不用确定了,就算30个人吧。”

    一支足球队一般为20人,加上教练组和工作人员,30人是足够了,这一点常识秦铮还是知道的,于是点了点头,对麦克利尼道:“麦克利尼先生,先前我们商定好了,可以带20名士兵保卫代表团,算上足球队的30人,一共就算50名士兵吧。”

    麦克利尼点了点头,道:“好的,我回到上海以后,会立刻给您回复,并且会在上海组织赛场,不过俱体的比赛时间,还是等贵方的代表团到了上海以后再协商,相信这将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又转头对李鸿章道:“届时中堂阁下一定要出席观看。”

    他们都己经谈定了,李鸿章自然也顺势而行,笑道:“老夫自会出席,一观双方的球技。”

    话说到里,所有的事情也都己经结束了,李鸿章向秦铮拱了拱手,道:“秦政委,我们就此告别了,老夫在上海静候贵众到来。”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中堂,一路通风。”

    其他人也都纷纷互相告别,最后马丁内斯还和王海龙握手道别,道:“舰长阁下,我们不能在战场上一较高低,就让我们在球场上分出胜负吧。”

    王海龙“哼” 了一声,道:“不管是战场还是球场,我们都会奉陪到底。”

    随后秦铮又向李鸿章一行人送上了客船,等船只开动,驶离了码头。

    看着客船渐行渐远,秦铮才问身边的王海龙道:“王舰长,你们怎么弄的,要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王海龙简单的将刚才的事情经过讲说了一遍,道:“政委,你刚才没看见那孙子的样子,跩得就像自己是梅西一样,一付完全吃定我们的样孑,太气人了,一定要在球场上好好教训他们一下。”

    秦铮笑道:“我听说梅西的球品很好,而且十分谦虚,不过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也没关系,你有把握取踢赢吗?这可是英国队啊,我记得英超联赛的水平可是很高,甩我们几条街都不止。”

    王海龙道:“政委,你这是提的那一年的黄历,现在英超联赛在那儿呢?不是我吹牛,这个时代的足球水平可要比旧时空里差多了,别说英超,就是随便拉一支中超球队,在这个时代都是无敌的,而且军队足球队的水平不等于是国家队的水平,咱们以前不也踢赢过老毛子吗?因此我可以保证,灭他们就是分分钟的事。再说这也不光是给咱们长脸,同样也是给所有的中国人提气。不过你可要给我组队、训练的权力啊。”

    秦铮点了点头,道:“好吧,你把岳阳舰的事情交待一下,等一会跟我一起回天津,向执委会汇报一下。”

    王海龙听了,立刻回到岳阳舰上,向舰政委、副舰长交待了一下,然后跟着秦铮一起返回天津。

    这时夏博海、肖建军、徐济超正在等着秦铮,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商议。那知首先听到的,竟然就是要和英国海军进行一场足球比赛的消息。

    肖建军和徐济超都觉得有些好笑,但夏博海听完之后,却沉思了一会儿,才道:“老肖,徐主任,你们都不要小看了这样比赛。我们在穿越的时候,确实是过了靠体育比赛的胜利来提振民族自信心的时代,但在一些特殊的时代,体育比赛的胜负意义,运不止在赛场上,在旧时空里,我们的祖国也经历过那个时代,你们都还记得中国女排吧,女排精神,可是感动激励过一代中国人啊。”

    夏博海、建军、徐济超、秦铮都是四十多岁的人,王海龙稍小一点,也有38岁,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时代,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对那一时记忆十分深刻,旧时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排精神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体育的范围,成为那个时代的像征标志。

    夏博海接着道:“而现在的中国,要比旧时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更需要能够用来提振民族自信心的东西,因此我们决不能只用纯体育的观念来看待这场足球赛,另外这场比赛在上海举行,而上海又是这个时代的经济中心,如果我们能在上海击败英国海军的足球队,还可以大大的提振我们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说,这并不亚于战场的胜利,毕竟普通人是不可能亲眼看到我们在战场如何击败八国联军,但却可以在赛场上看到我们踢嬴他们,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王海龙听了,连连点头道:“司令员,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尽管放心吧,我可以保证一定在赛场好好教训那帮孙孑,也给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提提气。”

    夏博海道:“王舰长,你也不能太大意了,我相信你说的,这个时代的足球技术水平不能和旧时空相比,但你也不要忘了,决定比赛结果,可不仅仅是技术水平,还有其他的,比如说黑哨,我们和英国人比赛,谁来当裁判?法国人还是美国人,老外会跟我们讲费尔沷赖精神吗?另外还有规则,我好像听说过,这个时代的足球规则,和旧时空里并不一样啊。”

    王海龙听了,心里也不禁一凛,这才发现自己确实有些太乐观了,立刻道:“我明白了,司令员,我会认真的准备这场比赛。”

    夏博海也点了点头,道:“好,比赛既然己经定下来了,那么我们就要认真的准备,王舰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球队的人员、训练、战术都由你来负责。总之,这场比赛就是另一场战斗。”

    王海龙立刻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四二章 军事计划(上)

    足球赛的事情解决了,总算开始进入正事,肖建军道:“现在本来就多事,没想还加了这一出。”

    夏博海道:“其实也还好,这件事也不大,不过就是一场足球赛嘛。”

    秦铮道:“怎么了,又有什么事情来了。”

    夏博海道:“我们刚刚收到徳国领事馆的消息,徳国特使将在两天以后到达青岛。”

    秦铮道:“好啊,我们正在等着他们,徳国是我们分化八国联军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青岛方面,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等和徳国特使会谈之后才能决定,我明天就去青岛,准备和德国特使进行会谈。”

    夏博海道:“这是肯定的,不过在你去青岛之前,还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确定下来,现在王主任不在天津,就我们四个人定吧。”

    秦铮道:“是什么事情?”

    夏博海道:“一个是老肖己经初步拟定了一个进攻北京的作战计划;还有一个是财政部作出了一个财政工作报告,以及后一阶段的财政工作安排与建议,都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秦铮点了点头,进攻北京原本是意外事件,确实有些打乱了穿越者的布置,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很有可能真会施行,那么自然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而财政工作在任何国家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既然是财政部做出的报告,当然也不容忽视。于是道:“好吧,那就事不迟疑,今天一定要解决这两件事情。”看了看表,道:“现在到了吃饭的点了,就开个工作餐会议吧。”

    夏博海点了点头 ,叫警卫员给他们领来了饭食,然后道:“老肖,你先开始吧。”

    肖建军拿出自己的记事本,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一但我们和各国的谈判破裂,就应该立刻发动对北京的进攻,一来是表明我们的态度,二来是在战略上争取主动,彻底打灭各国以及清廷的幻想。不过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我们的扩军计划才刚刚开始,在短时间内,要准备好进攻北京的战斗并不现实,因此我的计划是首先攻取通州,从近距离威胁北京,然后再逐步组织兵员物资,并且编制军队,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进攻北京的全部准备工作。”

    顿了一顿,肖建军又道:“这样的安排,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在我们准备不充份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动对北京的进攻,不给各国,还有清廷思考、或是私下谈判的机会,打乱他们的布置,为我们争取主动;第二是可以在北京的周边设立一个据点,并将战线一直推进到北京的边缘,将八国联军的兵力压制在北京一带地区,可以保证我们的后勤补济线的安全,第三是给淸廷和八国联军施加压力,或许可以迫使他们接受我们的条件。”

    其他人都沉默了一会儿,秦铮才道:“通州的防御情况怎么样?”

    肖建军道:“这几天我派人对通州进行过侦察,八国联军的主要防御布置在北京周边,通州的防御并不强,守卫兵力估计在一千左右,大概都是日军。”

    秦铮道:“那么我们进攻通州的部队又怎样安排,现在我们军队扩编的情况怎么样了?”

    肖建军道:“现在我们招募的新兵大约有3000人,可以编制成7-8个营左右,加上我们现有的10个营,大约可以组编5个团,离我们的扩军计划,还差2个团。按照我们以前的计划,足将一、三、五三个营合并成一个团,二、四、六三个营也合并成一个团,这六个营都是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只从中抽调三分之一的士兵,保证他们的战斗力,不过现在计划有变,就不从这六个营抽调士兵,并且再配上野战炮营、火力加强营,这样可以编出两个整编,并有战斗力的团,进攻通州只用其中一个团就行了,另一个团可以做为预备兵力,以防止其他的情况。”

    徐济超道:“只有一个团,能打得下通州吗?就算打下了通州,又能守得住吗?现在八国联军在北京大约还13000左右的兵力,我们一个整编团的兵力只有3500人左右,相差得太悬殊了吧。”

    肖建军道:“八国联军的兵力虽然多,但缺少后勤支援,自从我们占领天津之后,八国联军就没有得到弹药的补充,而天津战役又消耗了八国联军的大量弹药,因此现在的八国联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我们攻占了通州,八国联军根本就没有力量重新夺回,而且我们还有装甲部队、直升机部队这两张王牌,从纯军事上说,这一场战斗的难度并不大,我现在只是担心,一但我们进攻北京,上海方面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走极端,扩大中国的战争,拖入战争泥潭,对我们并不利。”

    夏博海摇了摇头,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大,首先是如果各国有能力扩大中国的战争,早就出兵了,不会等到现在,而最有可能对中国增加兵力的是日本和俄国,但现在这两个国家在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战略矛盾极深,如果我们不堪一击,他们当然会联手进攻我们,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他们是绝不会轻易将兵力投入到中国战场,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各国真要扩大战争,那么我们就先发制人,干脆就直接进攻上海,未必要占领上海,但也要把这潭水彻底搅浑。”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我觉得老肖的计划可行,而且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采用的最好办法,如果坐视清廷和各国私下达成卖国协议,那么对我们就太不利了。”

    夏博海道:“现在一营、五营都在青岛驻守,老秦,你明天去青岛,军委会安排三个新营跟你一起过去,到了青岛之后,立刻换防,让一营、五营立刻赶回天津,进行改编。”

    秦铮道:“好,要不要再从青岛兵工厂里带一些武器弹药过来。”

    夏博海道:“不用了,天津这边还有不少库存,至少应付进攻通州的战斗是够了。不过你到了青岛以后,可以督促兵工厂,尽可能扩大产量,尽可能多贮备一点弹药。”

    秦铮点了点头,又道:“老夏,老肖,还有徐主任,有一件事情,我本来是想等军队扩编完了以后再提,但现在计划发生了变化,因此我想先说一下。”

    夏博海到有些意外,他和秦铮相交多年,对秦铮十分了解,一般秦铮是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一但发言就表示是经过了秦铮的深思熟虑,因此道:“什么事情?”

    秦铮道:“按我们原来的扩军计划,是要组建7-8个陆军团,我算了一下,如果完成扩编,穿越战士基本都将担任连级的指挥员,而且我们的军队规模肯定还会扩大,因此在不久以后,穿越战士将会逐渐脱里基层,都担任营团一级的中级指挥员,而连排一级的基层指挥员,都将由本土战士担任。”

    肖建军点了点头,道:“当然,我们控制的地域、人口扩大,军队的规模也肯定还会扩大的,我们的战士当然会担任更高一级的指挥员,而空出来的位置,当然是由本土战士来填补,而且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秦铮道:“我当然不反对本土战士担任基层指挥员,而且这也是大势所趋,但这样一来,我们对军队的基层,就只能是间接管理,老实说我对现在军队的基层并不放心,毕竟人民军成立的时间太短,对本土战士的思想教育还不足,而且时代的习惯力量太大了,前几天安全部提交的报告,大家都知道了。”

    夏博海等人听了,也都连连点头,原来就在李鸿章访问天津其间,安全部向执委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涉及到7起,12人的违规事件,其中本土人10名,穿越者2名,而有8名本土人都是隶属公安部的巡警,他们违规的事件都是一样,借职务之便,向商贩、店铺索要钱财费用,共计收取的费用在200余两白银左右,另2个本土人还有2名穿越者则是来自海关,而违规的事件则是海关最常见的事情,走私,收取的费用更是高达千余两白银。

    原来这几起事件,都是安全部布置的线人、编外人员发现。安全部的编外人员身份基本都是一些小商贩,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但接触面却是极广,因此信息的来源极为广泛,而且安全部对他们的要求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报告,作废的不论,如果有价值的,将根据价值高低,给予一定的奖励。结果现在安全部每天收到的报告都多达300余份。

    安全部接到报告以后,并不会立刻就抓捕被举报人,毕竟编外人员的报告不能轻信,而是马上安排行动人员对被举报人重点监控,时间一般为3-7天,在此期间发现他们确实有违规的事实,便再组织人员进行摄像、拍照取证之后,然后进行抓捕,因此也不容被抓捕人抵赖否认。

    当然,这一个多月以来,安全部也不是只抓了这几个违规人员,同时还抓捕了三名受雇于外国人,刺探穿越者情报的本土人,并顺藤摸瓜,捣毁了一个以商行为掩护,设在天津的情报机构,抓捕了6名外国情报人员,并将商行查封,算是这一个月的最大成绩。并且证明设立安全部的正确实性。

第三四三章 军事计划(下)

    不过安全部取得的成绩却颇让执委会颇为尬尴,应该说执委会对于营私、**、违纪的行为是十分痛恨的,而且在占领了天津之后,也制定了十分严格的制度,但现在占领天津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在穿越者的行政体系中出现了这些行为,更是蔓延到了穿越者内部。

    虽然只有7起违规事件,涉及到12人,看起来并不算多,但现在穿越者仅仅只占领天津一地,人口不足百万,又是在创业的初级阶段,就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而出问题的两个部门,恰恰也是旧时空里最容易出问题的部门之一,另外,还有没能查出来的,毕竞谁也不敢说除了这7起事件以外,就再没有违规事件了。唯一只得庆幸的是,违规的两名穿越者都是较低层的工作人员,还并没有涉及到中高层人员,否则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而经过安全部的调查发现,发生这7起违规事件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制度,也不是不执行,而是缺少有效的监督,另外就是这个时代的习惯使然,如巡警向小商贩索要费用,就是在警员巡街,在店铺里巡査时发生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这个时代的习惯、观念的原因,小商贩们并不将警员向自己索要费用视为不对,毕竟在这个时代,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些小商贩甚致岀于“花钱保平安,破财消灾”主动向警员敬送钱财。结果尽管穿越者三令五申,严禁警员向商贩收取费用,但没人监管,自然就有大胆拿要的人。如果不是被安全部布置的线人、编外人员举报,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都不会被发现。

    这说明仅仅只有严格的制度和执行,是防止不了违规事件发生,还需要有较的监督才行。因为无论是在这个时空还是旧时空,人性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某一个环节有疏忽,出现了空子,就会立刻有人往里钻,想办法为自己捞好处。而在目前穿越者缺对基层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的情况下,让安全部来负责监视基层的工作人员 ,也不失为一种在特殊时期的可行之法。

    这几天因为接待李鸿章一行,因此执委会对违规的穿越者,本土人都只是停止了他们的职务,并且监控起来,但还没有处理。不过这也给执委会搞响了警钟。

    而秦铮是负责搞政工的,马上就想到在军队里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毕竟现在军队里别说是沒有的监督机构,连管理机构都没有,基本就是靠各级军官管着,有可能己经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但却还没有被发现。其实以前安全部也提出过,安全部的职权范围是否包括军队,当时执委会和军委都没有明确的答复,只说需要再研究。但现在看来,如何对军队进行有效的监管,也应该提上日程来了。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军队的总体情况应该还好,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军官基本都是由穿越战士担任,一个排至少有二名穿越战士管理,有的排甚致有四名穿越战士,因此人民军的基层基本都被穿越战士直接控制。而且和普通的穿越者不同,在旧时空里,穿越战士们毕竟都是受过严格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秦铮对穿越战士的素质还是有信心的,穿越者在攻占了威海卫、青岛以后,还是保持着很好的军纪,并沒有出什么违纪的事情就是证明。

    但随着人民军的扩大,穿越战士逐渐会晋升到中级指挥员,基层指挥员都将由本土士兵担任,那么穿越者还能不能控制住人民军的基层,并且防止军队中的违纪事情发生,秦铮也没有把握,毕竟防止违纪事情不能只靠嘴说,必须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老秦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军队的纪律败坏了,我们也就完了,因此必须防范于未燃,不过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让安全部插手监督军队?”

    秦铮摇了摇头,道:“这可不行,让安全部监督来基层行政,本来就是权宜之计,这种权力不宜泛滥,不能把安全部搞成锦衣卫,搞成军统,更不能让安全部插手监督军队,这样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军队的监督,只能由军队来付责,因此我建议在军队里成立纪律检查处,来监督管理军队的纪律行为,并且直接对军委最高层负责,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致可以成立军事法庭,当然俱体的职责和权力,可以再来协商。当然,纪律检查处可以和安全部进行合作,互相设立办事处,如果出现重大事情,双方可以协商配合处理,甚致成立专案组负责,没必要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

    肖建军点头道:“我同意,光制定纪律不行,军队必须要有监督,我同意成立纪律检查处。”

    情报部门插手军队的事务,一直都是军队的忌讳,毕竞军人都是直性子,不喜欢勾心斗角、拐弯抹角的事情。但情报部门完全不管军队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反间谍是情报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军队往往都是间谋潜伏的密集区,有时候还必须要有情报部门才能从军队中挖出间谍来,毕竟是专业人干专业事。秦铮的建议,让军队的纪律部门和安全部合作,也是兼顾情报部门和军队两方面的情绪。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我也赞同老秦的建议。”

    这时秦铮又道:“不过我认为只靠纪律检查处还不够,毕竟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新式军队,因此我还建议,在人民军里成立士兵委员会。”

    夏博海怔了一怔,道:“士兵委员会?”

    秦铮点了点头,道:“旧时空的历史证明,士兵委员会制度对于维护普通士兵的权益,加强军队内部的民主作风,改造士兵的思想,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即然是在旧时空里有用,那么在这个时空里,也一定会有用的。”

    这时一直没有发言的徐济超道:“几位,能不能给我科普一下,什么是士兵委员会?”

    秦铮道:“这时在旧时空里,我军成军的早期建立的一种建立在连级以上,并由普通士兵组成的组织,主要的负责参加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实现军队内部的民主作风,并有监督批评军官职权 ,实行经济公开,并取消军官的特权,规定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废除繁琐礼节等。在有效地根除旧军队的军阀主义残余;防止军官的特权;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开展基层政治工作;帮助维持军纪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徐济超点了点头,听秦铮这么一解释,他也基本明白了士兵委员会的作用,应该是一个类似于工会性质的组织。

    夏博海和肖建军当然对士兵委员会制度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十分清楚,夏博海道:“在原则上我同意成立士兵委员会,不过士兵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也不能扩大,主要的职责还是以监督军纪、经济、作风等方面为主,不能搞成极端民主化,更不能干涉部队的任务、行动、作战,八月失败的教训,大家也不能忘记。”

    八月失败是旧时空里,红军早期的一次重大失败,虽然失败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和当时士兵委员会的责权过大,极端民主化,导致士兵委员会投案否决了上级部门制定的作战计划,则是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这次失败以后,也对士兵委员会的责权进行了修正,使这一制度得到完善。

    秦铮点头道:“这是当然的,旧时空的经验教训绝不能忘记,不过那也是在士兵委员会建立的初期,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错误,后来也对士兵委员会制度也进行了修正,我们就不用走这些弯路了。”

    夏博海道:“好吧,不过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进攻北京,因此无论是纪律检查处还是士兵委员会,都应该等到这个目标完成以后再进行,老秦你就辛苦一点,这段时间把纪律检查处、士兵委员会都拟定出一个俱体的方案来,大家再来讨论。”

    秦铮也知道,现在确实不是成立纪律检查处、士兵委员会的时候,于是道:“好,我会认真考虑。”

    夏博海又转向肖建军道:“老肖,虽然现在不能成立纪律检查处、士兵委员会,但军队的纪律绝对不能放松,由其是打进了北京以后,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第二,让穿越战士们都要管好手下的士兵,另外马上成立一个纪律检查队,一但打进北京,就让纪律检查队进京监督,一但有发现士兵违规的,绝不能轻饶,有必要的话,可以杀几只鸡来吓吓猴子们。”

    肖建军也点了点头,虽然又増加了任务,但肖建军也知道,军律的重要性,这可绝不能马虎。

    夏博海又对徐济超道:“徐主任,因为李鸿章的事情拖了几天,现在还没有处置这次违规的人员,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明天临时仲裁法庭必须拿出一个处置的方案来,如果需要讨论,就在明天上午安排时涧。”

    徐济超道:“好,等会议结束以后,我就通知司法部。”

    夏博海道:“好吧,那么军队和作战计划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午的时候,我们听取财政部的工作报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322/ 第一时间欣赏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作者:木林森444所写的《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为转载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介绍:
20**年,一支付责保护中东某国撤侨任务的舰队穿越到1900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而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洗脑的穿越者们,立刻接受了穿越的现实,并且各有打算,有人想利用未来的科学技术称王称霸,甚致建立全球霸权;有人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写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历史,甚致实现普世价值;也有人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过上旧时空过不上的腐败奢侈生活;还有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梦想和理想。 但这次穿越者们面对的不是落后无能的农耕时代国家,而是有着强大动员、组织能力,和相当科技能力的近代列强,就连历代穿越者们引以为傲的金手指也未必有明显优势,因此三心二意,各怀心事,又没有主角光环的穿越者们能否在这个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