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文阅读

作者: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txt下载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章 各方态度(三)

    国务卿伊莱休??鲁特却摇了摇头,道:“将军,我的判断和你恰恰相反,如果日本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辽东,除了只会将华东政府的火力全部都吸引到自己身上来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好处,而且虽然日本和俄国己经签定了联盟的协议,但这是在华东政府的压力以及英法两国的斡旋之下签定的,两个刚刚打得你死我活的国家,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真正的盟友,因此日本决不会为了俄国而引火上身的。”

    查菲道:“但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如果俄国真的全面惨败,那么日本的结局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因此日本出兵并不是为了救援俄国,同时也是在挽救自己,日本国内不会没有这样没有远见的人。”

    罗斯福道:“先生们,我认为你们的话都有道理,日本当然不会坐视俄国被华东政府击败而不理,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参战,而是会选择一个对日本最有利的时机。”

    说着,罗斯福来到桌公室左则挂着的一张巨大的中国东北地区,道:“我们首先估且把华东政府的目标定为占领哈尔滨,那么日本出兵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人民军进攻哈尔滨的时候,因为在那个时候,人民军的主力肯定会集中在哈尔滨一带地区,而防范日本的力量也是最为薄弱的时候,是日本最有把握攻破人民军的鸭绿江防线,再次杀入辽东地区。如果日本聪明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立刻和华东政府展开停止战争的谈判。”

    罗斯福前面的话查菲到是能够理解,但当罗斯福说到日本突破了鸭绿江防线之后应该马上和华东政府谈判,就有些不明白了,道:“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和华东政府谈判?”

    鲁特替罗斯福解释道:“因为这个时候华东政府对俄国的战争己经快取得全面胜利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想打断进攻哈尔滨的战争,因此日本提出和谈,以退出辽东换取华东政府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这样的条件华东政府是可以接受的,而日本就达到自己的目地,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至于俄国的结果,并不是日本考虑的范围。如果日本的政治家够聪明的话,这将是日本最好的选择,这要比两国联合击败华东政府的成功机率大得多。”

    查菲这才恍然大悟,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国家政府所知不多,沒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套路。

    鲁特接着道:“但这样一来俄国将独立面对华东政府,恐怕是很危险了。很有能会失去整个远东地区,而华东政府在获得了这些地区和人口之后,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远东地区最大势力。”

    罗斯福还在盯着地图,但却陷入到沉思中,华东政府在远东地区一枝独大,肯定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最理想的是有诸多势力纠结在一起,美国才好在其中左右逢源。但按照目前局势的发展,这几乎是不可逆转的结果,而美国基本没有什么好办法干涉,除非是直接参战,但这也是目前美国不可能做到的。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罗斯福的心里也有些绝望了。

    就在这时,只听脚步声响,副总统副总统查尔斯??w??费尔班克斯走进来,道:“总统先生,我来晚了一会,刚刚收到了一份消息,英国和法国已经在协商讨论武力干涉辽东战争的相关事宜了。”

    鲁特皱了皱眉,道:“英法真的打算参战了吗?”

    费尔班克斯道:“这到还没有定,目前仅仅只是在协商的阶段,不过我认为英国和法国还是有参战的可能性,毕竟他们都不希望看到华东政府在远东崛起,更不会容忍俄国和日本彻底失败。一但到了那个时候,英国和法国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武力干涉。”

    罗斯福听了,顿时全身一震,马上又点了点头,道:“很好,这到真是一个好消息,这样一来我们美国也将会有很大的空间了。好吧,就让我们等待一个时机。”

    ――――――――分割线―――――――――分割线――――――――

    日本东京,内阁。

    人民军攻取海参崴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有一部人幸灾乐祸,尽管现在日俄两国签定了联盟的协议,但绝大多数日本人仍然将俄国视为敌人,因此得知俄国又失败,自然是幸灾乐祸。但一部份有头脑的人却是忧心忡忡,毕竟现在远东的局势是华东政府一家独大,日俄只能联手对抗华东政府,但现在俄国又遭败绩,华东政府的势头更盛,自然是对日本不利。

    日本内阁也连续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众人到是一致认同俄国的失败已成定局,而日本应该怎样应对,到还一时没有定论。

    而今天的会议一开始,外相小村寿太郎首先发言道:“今天外务省收到俄国通过驻法国大使向我们发出的外交照会,要求我们尽快出兵参战,以减轻俄国的军事压力。另外法国总理也绝了日本大使,希望日本和俄国精诚合作,尽快出兵参战。”

    寺内政毅道:“我们为什么要出兵帮助俄国,就让俄国和海外华人去拼个两败俱伤好了,我们再出面坐收渔翁之利不是更好吗?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兵。”

    山本权兵卫皱了皱眉头,道:“寺内君,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意气用事,现在俄国根本没有能力和海外华人同归于尽,如果我们不出兵,后果只有是俄国被海外华人彻底击败,而海外华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日本,失去了俄国对海外华人的牵制,你认为日本有独力战胜海外华人的能力吗。”

    其实寺内政毅也不是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是日本和俄国敌对了近10年,又打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日本一直取胜,但也付出了重大的损失,而且损失的基本是陆军,因此寺内政毅一时也转不过这个弯来。

    这时伊藤博文道:“前线知道这件事情吗?他们是什么态度。”

    山县有朋道:“儿玉君认为现在不宜进攻,我们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伊藤博文又道:“英国是什么态度?”

    小村寿太郎道:“还没有英国的消息来到外务省。”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又问道:“按照大本营的军棋推演,一个月之后的局势会是什么情况。”

    寺内政毅道:“人民军至少会拿下长春和牡丹江,对哈尔滨形成夹击之势,也有可能己经攻破了哈尔滨。”

    伊藤博文道:“一但哈尔滨失守,俄国将会彻底输掉这场战争,而华东政府会调转矛头来对付我们日本,因此我们决不能让人民军攻取哈尔滨,必须要抢在人民军进攻哈尔滨之前出击。”

    山县有朋道:“我同意,就在人民军围攻哈尔滨的时候,也是他们在鸭绿江一线的力量最弱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时候出兵才有把握一举突破人民军的鸭绿江防线。甚致还可以趁着人民军的后方空虚,袭取辽阳,切断人民军的后路。”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道:“山县君,我们在朝鲜半岛的物资,武器弹药能够供应到占领辽阳吗?就算我们占领了辽阳,还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来应对人民军的反击吗?”

    山县有朋呆了一呆,一时也说不上话来,因为他当然清楚,现在朝鲜半岛储备的武器弹药最多只能打1、2场战斗,而现在日本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向朝鲜半岛运送物资。

    伊藤博文道:“山县君,我认为在我们突破了人民军的鸭绿江防线之后,不能扩大战争,而应该立刻请英国或美国调停,马上和华东政府谈判议和,以我们全面退出辽东地区,不再干涉华东政府和俄国的战争为条件,换取华东政府承认我们在朝鲜的利益以及不像华东政府赔偿。”

    山县有朋沉默了半响,终于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伊藤君,我同意你的意见,如果能够让华东政府承认我们在朝鲜的利益以及不用向华东政府赔款,这样的和平条约是可以按受的。”

    虽然在旧时空里,山县有朋被视为日本军人专权,军队坐大的创始人,但他并不像后来的军人那么头脑简单,只凭意气用事,相反山具有朋也是很有战略头脑的人,他也知道就目前的局势再说,伊藤博文的建议确是日本当前最好的选择。因此他才赞同伊藤博文的意见。

    见山具有朋同意了自己的建议,伊藤博文也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军方在突破鸭绿江防线之后头脑发热,要把战争继续下去,那可就危险了。而现在有了山县有朋的支持,那么实现自已计划的机率也要大得多了。

    不过要实现自己的计划,先决条件是日军突破人民军的鸭绿江防线,只有这样日本才有筹码和华东政府谈判,因此伊藤博文又道:“山县君,这是让日本保存元气的唯一机会,而一切就看军队的表现,只能拜托你了。”

    山县有朋的脸色凝重,道:“伊藤君,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

    海参崴战役不仅在国际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应,世界上几大强国,相关不相关的都在评估这场战争对本国造成的影响。而在中国,更是轩起了巨大的浪涛。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收复本国失地。而在此前,华东政府收复天津租界、威海卫、青岛都只是租界区,理论上说在租界期满之后,这些地方将自动回归中国的政府,当然在租界期满之后各国会想办法将租期续延;而尽管现在俄国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但这只能算俄国非法入侵,从法理上说这些土地的主权仍然属于清廷所代表中国合法政府,而不是俄国,当然如果俄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清廷是肯定保不住这些土地的。

    而海参崴则不同,这是在【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己明确规定,清廷己将海参崴割让给了俄国,因此从法理上说,现在的海参崴己是俄国的领土。那么华东政府攻占了海参崴,也就是确确实实的收复失地。无论是战略还是政治利益,都是相当巨大动。

    华东政府一向善于借战场上的胜利宣传自身,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因此各种宣传机器一起开动,大力宣传华东政府收复海参崴的功绩,当然也没有忘了顺手又把清廷再黑一遍。

    当然收复海参崴的功绩也确实是值得夸耀,再加上有淸廷之前对日俄两国在东北开战应对无能的表现,两个政府的优劣自然是一目了然,就算是还有少数清廷的死忠想帮清廷洗地也洗不过来了。可以说海参崴战役的胜利,将华东政府的声望再度推上了一个高峰,在上海、广州等风气较为开放向地方,甚致有人公开呼吁,让海外华人来接管这个国家算了。

    而在清廷的中枢北京,自然也感受到了这股浪涛的冲击,虽然在北京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宣扬让海外华人来接管国家,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时候清廷应该和海外华人合作而不是对抗,大量的官员都向清廷上折子,建议朝廷让海外华人来执掌朝政,主持清廷的新法。

    其实这个建议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都是一些中下层官员和地方州府官员上折,而这一次则有不少高级官员,如六部尚书、待郎,地方巡抚、布政司等,还有人则向清廷进言,暂时停止征剿河南匪患,改为招安为上。因为谁都知道河南的土匪是华东政府一个分支,但现在华东政府为了收复中国的失地,保卫中国领土而在浴血奋战,清廷却在背后捅刀子,这也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何况现在的民心所向己尽是华东政府一方,说得不客气一点,现在华东政府要是振臂一呼的话,恐怕真的会是从者如云,因此清廷在这个时候进攻河南,只怕是并非上策,就算是成功了,也会尽失人心。

    本来清廷决定,以剿匪平乱为名,出兵进攻河南,打击华东政府,但现在也出现了变数,清廷也不得不连日招开朝会,讨论是否继续出兵的事宜。

    其实慈禧和光绪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也十分复杂,由其是光绪,他可是一度将海外华人视为自已和大清的救星,却没有想到海外华人竟成了清廷的掘墓人。只是现在海外华人做的事情正是光绪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以复失地,扬威列国。但为什么海外华人偏偏就不能扶佐自己呢!如果海外华人愿意扶佐自己,以他们的实力很容易就可以让自己掌握大权,而自己也会赋予他们大权,让他们名正言顺的执掌朝政,这样不是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吗,这可要比困守山东一省强得多,还不用背付叛之名。如果说他们是想称

    孤道寡,开基立朝,但看他们在海外的经历,并没有人称王道霸,而是实行类似于上古尧舜时代的举贤禅让制度。

    不想当皇帝,为什么又要反对朝廷呢?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是前朝的后裔,因此一心只想恢复汉人的天下吗?但清廷入关己有近300年,满汉早已融为一体,海外华人也不向是那么心胸狭窄的人啊。

    每当想到这些时,光绪就觉得心里郁闷难奈,坐卧不安,恨不能找个海外华人来当面问一问才好。不过光绪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海外华人收复了海参崴,这本正是光绪梦寐以求的丰功伟绩,但现在朝廷去打算要趁着海外华人国内空虚时出兵去攻打他们,真是造化弄,光绪心里不禁又想到,若是海外华人助自己夺权,这时也就没有这些制肘之事了,自己必然会全力支持他们。

    光绪一直想得入了神,连大臣们在说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不过光绪也明白,左不过就是那些,汉臣们大多主张暂缓出兵,以观其变,还有人主张朝廷应该与海外华人修好,理由是海外华人并未正式扯旗造反,而且近年以来海外华人爪哇护侨,出兵辽东,又收复海参崴,均是为国利武之举,因此可见海外华人仍有忠义报国之心,如果朝廷能够委以重任,也未必就不能与海外华人修好。

    还有人甚致直言进柬,称海外华人之所以到今日,和朝廷未能重用有相当关系,当初海外华人归国,正直庚子国变,朝廷西狩,是海外华人力挽狂澜不倒,挫败八国联军才使朝廷能够重返京师,如此回天再造大功,朝廷仅封其为山东巡抚,岂能不冷功臣之心。因此朝廷应立刻下诏罪己,并派遣使臣到山东,招其入京主持朝政,必能使海外华人归心。

    其实这个意见光绪到是有些赞同,有时他也曾想过,如果自己能够掌权,一定会派人到山东去请海外华人入京主持大政,以往之事一概不咎。

    而满族宗室和官员则是另一种态度,他们认海外华人本是前朝遗民,素有异志,,既使是有海外护侨,收复失地之举,也只是为收买人心之举,并非为了朝廷,理应极早清除,否则必将后祸无穷,而现在正好海外华人的大军在外与日俄相争,朝廷可以趁虚而入,先减除海外华人在河南的羽翼,然后歼灭海外华人,永绝后患。

    而且这个计划也得到了英法两国的全力支持,两国不仅同意向清廷出售武器,还答应给清廷2000万英镑的贷款,以做为军费。这也可以解决清廷现在军费开支不足的问题,因此现在正是削弱华东政府最好的机会,决对不能错过。

    其实英法两国对清廷进攻河南的计划是并不满意的,他们更希望清廷直接进攻山东。可惜清廷没有这样的胆魄。不过清廷进攻河南也能够牵制华东政府的一部份精力,因此也算是退而求其次吧。而为了能使清廷尽可能多的牵制华东政府的精力,英法两国自然要尽力的给清廷一些支持。而且贷款不仅是要归还,并还要计算利息,向清廷出售武器也是有收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群臣们各予己见,争执不下。议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结果,光绪的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但这时却也不敢说出来,最终还是只能由慈禧来做裁决。

    其实慈禧现在也十分为难,从她心里来说当然是想借机教训一下海外华人,而且现在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慈禧才会赞同出兵。当然顺带着也可以打压一下袁世凯,并且看看铁良、良弼等人可不可以大用,但慈禧也没有想到华东政府会在这个时候收复海参崴,这一下子将海外华人的声望再度推高,如果在这个时候仍然再发动对河南的进攻,会不会激起民变?而海外华人会不会借这个理由正式扯旗造反,号招天下的百姓士绅都来反对清廷,毕竞在此之前,海外华人的护侨、参战等举动确定赢得了许多人心归附,这次更是令他们成为万众所望。如果真到那一步,清廷可就真的危险了。

    和光绪还对华东政府保留一丝幻想不同,慈禧的心里很清楚,海外华人是不会和清廷重新和好的,或评说海外华人从来都没有和清廷友好过,

    但要是取消出兵,或者是暂停出兵也不是上策,慈禧虽然不懂军事,但在她掌权其间发生了多场战争,因此慈禧多少也懂一点兵法,朝令夕改是犯兵家大忌的,而且宗室的支持也是慈禧掌权的一根主要支柱,先前处罚肃亲王善耆,慈禧就己经得罪了一些宗室,而如果现在取消出兵,势必将得罪大部份的宗室人员,失去了这些支持之后,慈禧能不能保住现在的权力?

    而就在这时,袁世凯上折,明确向朝廷反对出兵。而慈禧看完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必须出兵。

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

    其实袁世凯的那点小心思慈禧是非清楚的,无非不就是为了那点兵权吗。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一手打造起来的军队,因此袁世凯也将这支军队视为自己的私军,但清廷选择了铁良、良弼为帅进攻河南,袁世凯自然就要让出兵权。而如果清廷放弃了进攻南的计划,那么兵权自然也就重新回到了袁世凯的手里。于是袁世凯借机阻止朝廷出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而且在折子的字里行间显然透露着让朝廷不要触怒了海外华人的意思,明显是在用海外华人压制朝廷。

    慈禧从一开始就知道袁世凯要抓兵权,但还是容忍了袁世凯的行为,一来是袁世凯确实是有能力,而清廷也需要这种能力;二来也是现在的清廷换了谁都一样,只要是在那个位置上,就会想办法抓兵权,还不一定有袁世凯做得好。而且慈禧认为自己控制得住袁世凯,也就对他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只要做得别太过份就算了。

    本来这一次慈禧只是想敲打敲打袁世凯,让他别太忘乎所以了,等过段时间之后还是会重新任用袁世凯的,并非是永远不让袁世凯掌兵了,毕竟现在清廷还需要袁世凯的能力,却没有想到袁世凯还真的有些忘忽所以,居然为自己的兵权,利用海外华人来压制朝廷,连暂时的忍耐都做不到,看来此人的心胸太过狭窄,实在是难堪大用。

    于是慈禧对袁世凯也颇为失望,而既是如此,朝廷就不能停止这次出兵,因为一但袁世凯的威吓有效,难保就没有其他人效仿,那么以后谁还把朝廷放在眼里。毕竟慈禧对这一战的胜负到并不担心,毕竞海外华人的主力正在辽东和日俄大战,朝廷的新军也练了4、5年,如果连这样都打不过海外华人,那朝廷也真就该完了,慈禧的担心主要是在舆论方面,只是现在慈禧也顾不得舆论了,朝廷必须要拿出态度来。而且慈禧也打定了主意,这一战结束之后,一定不能在重要袁世凯了,至少不能再付以兵权。

    其实袁世凯并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也知道这是慈禧再敲打自己,如果自己表现顺从,最奚隐忍个1、2年肯定是又会被重用的。只是袁世凯的心里是并不想隐忍的,因为袁世凯也十分清楚,隐忍的后果无非就是在重用-打压-再重用之间的循环,因此自己也有必要反将朝廷一军,让朝廷知道自己是不能被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况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抓手可以利用,如果这一次能够让朝廷吃一个大亏,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出来收拾残局,而自已就可以坐地起价,而且以后朝廷也不敢轻易的打压自己了。

    袁世凯是目前和华东政府接触最多的清廷官员,对华东政府的了解程度自然也最深,他由其是对华东政府的军事能力有相当深的研究,由其是对2年前河南、湖北两省合力围剿河南义勇军的战斗,袁世凯是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认真研究,并且还招集部下一起讨论,对当时河南义勇军采取的战术相当赞佩。虽然当时河南、湖北两省的兵力并不强,但那时华东政府在河南也只是初俱规模,而且并没有出动山东的兵力,就轻易的击败了河南、湖北两省的联军,可见既使现在华东政府的主力在辽东激战,但朝廷也未必能够轻易取胜。如果自己再从中作梗,如让自己的旧部迟缓进军,故意不配合,让朝廷在这一战中吃一个大亏到也并不是难事。

    袁世凯也当然清楚,清廷和华东政府是不能并存的,因此早晚会兵戒相见,而自己这样做无疑是加大了清廷的内耗,对清廷不利,而且就算是自已争到兵权,但将来清廷和华东政府开战,那么去对抗华东政府的责任就落到自己身上了,袁世凯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决不是海外华人的对手。

    不过尽管现在争夺兵权,对清廷对自己都是不利的,但袁世凯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拼一把,原因在于袁世凯认为清廷和华东政府翻脸是以后的事情,也许是5年,也许是10年,自己还是先顾眼前的利益;另外袁世凯里也颇有些不忿,这大清的江山又不是自己的,凭什么要自已牺牲权益去维护,再者说将来真和海外华人对上了,自己才不会为朝廷尽忠,而那时手里有兵权,也是一份可以用来和海外华人交涉的资本。

    而得知朝廷有可能因为华东政府取得海参崴战役的胜利,而取消进攻河南的计划,袁世凯的心里也十分着急,如果真的取消了这次作战,自己能不能恢复兵权还不好说,就算是恢复了也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再拿掉的,因此绝不能让朝廷取消进攻河南的计划,于是袁世凯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上折反对出兵。袁世凯相信慈禧见了自己这份折子,一定会立刻决定出兵的。

    结果确实如袁世凯所料,折子递上去之后,立刻就让慈禧坚定了出兵的决心,却不知道自已是被袁世凯摆了一道,这也是慈禧的年纪大了,头脑有些反应不及,如果是在10年以前就会多想一想,以袁世凯的警慎,为什么会上这样一份冒失的折子。

    其实清廷这一次进攻河南,也确实是花了大本钱,因为铁良和良弼两人都是想借这一战成名,并且彻底夺取袁世凯的兵权,自然也不敢大意,而清廷对两人也是有求必应,全力的支持,可以说上下齐心打这一仗。

    北洋六镇出动了四个镇,是第1-4镇,对河南的进攻分为三路,由北洋第三镇统领段祺瑞为左翼,率军从保定进军,由河北攻河南,同时也威胁山东,使山东方面不能增援河南;由第四镇统领吴凤岭为右翼,由洛阳出兵,进攻南阳,牵制人民军的兵力;铁良和良弼两人亲率第一、二镇为中路,由太原出兵,从山西杀入河南,进攻开封府,三路人马将齐头并进,合力进击。

    北洋军“镇”的编制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师”,每个镇核定基本军队约1.2万人,不过每个镇的俱编制不同,加上后勤人员,共计约在1.5-2万之间,另外每路至少还配有不少于1万的地方军队作为铺助,因此这三路军队的总计兵力约为10万人。

    北洋六镇除了第一镇以八旗子弟为主要兵源的京旗常备军组建,士兵是由铁良亲自挑选,统领是汉军正黄旗人凤山,算是自己人之外,其余5镇的统领和军队都是袁世凯的心腹,如第二镇统领王英楷早在1895年就已加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是袁世凯组建北洋军的早期骨干,第三镇统领段祺瑞在袁世凯小站练兵之初便追随左右,他的继室夫人是袁世凯的义女张佩蘅,第四镇统领吴凤岭是袁世凯家仆的儿子,自小在袁家长大,是袁世凯亲手带出来的。

    铁良和良弼这样安排,一来是清廷除了北洋六镇之外,实在是没有人也没有军队可用,二来也是借这一战试探一下这几镇对清廷的态度,如果都努力作战就算了,有敢消极怠战的,正好借口将其拿下,换上自己人。

    而且铁良和良弼也经过了精心的计算,三路大军中,中路的军力最强,总兵力达近6万,而且有最靠得住的北洋第一镇,另外铁良和良弼亲自坐镇监督,北洋第二镇恐怕也不敢不出力,而另两路反正都是牵制的兵力,也不用他们多努力,两人认为就靠中路军其实也足够了,甚致还希望这两路消极一些,好有借口换人,把北洋军彻底从袁世凯手里夺回来。

    除此之外,两人还决定让湖北新军也出击,进攻襄阳,用以牵制海外华人的兵力。

    两年以前,湖广总督赵尔巽和河南巡抚张人骏联合出兵,征剿当时初创的河湖根据地,结果被义勇军打得大败,连河南提督谢宝胜都阵亡了,赵尔巽和张人骏也只好向朝廷上折请罪。

    清廷内部为应给两人定什么罪而争论不休,结果一拖几个月,拖到了日俄战争爆发,清廷又在为怎样应对日俄交战的事情焦头烂额,因此对两人的处罚只好草草了事,只是训责了一番,结果不仅是两人都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就连战场上大败的湖北新军统领张彪和协统黎元洪都没有撤职。

    一年之后张人骏改任山西巡抚,而赵尔巽仍然留任。不过这时河湖根据地己有了极大的发展,占据了河南的大部份地区,连河南的首府开封府都占了,因此张人骏离任之后,清廷没有再任命河南巡抚,并将河南的省治改到了洛阳,而河南剩下几个州府也都划归洛阳知府代管。

    而湖北新军也是仍由张彪和黎元洪统领,两年的时间也基本恢复,现在又要再次出兵和义勇军对阵。而张人骏虽然从河南离任,但这次进攻河南的中路军是由山西出击,因此身为山西巡抚的张人骏自然也有助战的义务,而且铁良和良弼认为张人骏有与义勇军交战的经验,于是也让张人骏随军出战参赞军机,并从山西抽调了6000军队自已的军队。

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

    两年前河南、湖北出兵围剿河湖根据地的那场战争,在华东政府的档案中被称为“河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役”。而在这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河湖根据地也赢来了一次大发展的时期。

    首先是改变了之前只在乡村活动而不占领大城市的原则,当初根据地之所以不占领大城市,就是不想过份的刺激清廷,但既然都打起来了,自然就是撕破了脸,根据地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其实那时不少大城市实际都被根据地分割包围起来,城外的乡村全是根据地的势力范围,并且有大量人员渗入,因此攻占下来十分容易,根据地很快就攻占了归徳府、陈州府、许州、卫辉府等地,并且将根据地的治所设在归德府商丘县,因为这里紧靠山东,不仅可得到山东支援,也方便根据地和山东进行各种物资交易来往,促进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随后根据地又继续向外围扩张,先后又攻占彰德府、卫辉府、开封府、陈州府、许州府等地,几乎占领了大半个河南省。而清廷仅仅只能保住河南府、陕州府、怀庆,以及南阳府,浅丁府的部份等少数地区。

    而且根据地的扩张不是局限于河南省,也包括河南及山东省周边地区,除了早期的湖北襄阳府、德安府以外,还占领了山西潞安府、泽州府,江苏徐州府,安徽颖州府、凤阳府等地区,只是为了不过份压迫清廷,在华东政府的限制下,根据地并没有向河北境内扩张。

    到了1905年的时候,河湖根据地实际己经包括了河南、湖北、山西、江苏、安徽五个省的地区,总面积达16余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700余万,当然根据地的范围主要是还是在河南省,在其他各省中,除湖北之外,仍然只是占领乡村而放过大城市。

    占领了城市,就意味着根据地有了大量的人口,以及工商业,而这时华东政府的工业己初据规模,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业产品,而河湖根据地的发展,又给山东的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市场,而且河湖根据地实行土改之后,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的提高,购买力自然也提高了不少,而工业产品的价格要低于手工产品,自然受到农民们欢迎,双方各取所需,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只是河湖根据地成立的时间不长,而华东政府又在准备战争,因此没有在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厂,推进工业化。

    而华东政府参战之后,英法俄日等国都在唆使清廷出兵进攻华东政府,因此为了掩护华东政府,吸引清廷的注意力,河湖根据地这才开始向河北境内扩张,先后攻占了大名府、广平府、冀州府、顺德府、赵州府等地,并且直逼保定府,这一来果然引起了清廷的警觉,决定出兵征剿。

    其实在出兵向河北扩张的时候,根据地政府就考虑到清廷会出兵征剿,毕竟一但向河北发展,就会威逼京师,清廷也决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有所行动,因此根据地在向河北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准备着第二次反围剿之战。

    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了,人口增加了,经济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军事力量自然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根据地的军队义勇军共计编制了3个师和7个独立团,共计军队约6万余人,而之所以编制这么多独立团,是因为根据地的领地分布太散,各地的驻军又不需要太多,只能多设团一级的军队。另外各地方还有约3万左右民兵。

    义勇军的武器装备虽然不能和人民军相比,但也不算差,每名士兵基本的武器配备,如步枪、刺刀、*等都配齐了,每个班还配有两具掷弹筒。

    但炮兵、火力支援武器和人民军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全军仅仅只配一个75毫米野战炮兵团,下辖4个营,共计72门75毫米野战炮,而100毫米、125毫米等大口径火炮则一门也没有;师级作战单位配备了两个82迫击炮连,共计有18门82迫击炮;一个60迫击炮营,共计有54门60迫击炮,而没有配100毫米迫击炮;一个马克沁机枪连,配9挺马克沁机枪;两个通用机枪连,配36挺通用机枪。

    而团级作战单位则只配备了一个60迫击炮连,配18门60迫击炮;2个通用机枪排,配12挺通用机枪,没有配82迫击炮和马克沁机枪。

    民兵则只能确保一半的军队有武器,因为华东政府是不给民兵配备制式武器,因此民兵用的都是以前从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在根据地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义勇军缴获了1万余支步枪,其中汉阳造88式步枪有6000余发,而且华东政府又拔来了一批,这才装配了一半民兵部队,而另一半民兵就只能用冷兵器了。

    这样的武器配置,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其实也不算差,仅仅也就是比北洋新军略差一点,但也没有质的差距,而比其他的清军还是要强得多。

    北洋新军是采用现代军队编制方式,因此也比较重视武器的统一,主要装配的武器是,日式31式步枪或汉阳造88式步枪、马克沁机枪;火炮主要是德国格鲁森75mm野战炮、57mm速射山炮,克虏伯75mm山炮、以及英国威克斯75mm山炮、日本三一式速射炮等。

    北洋六镇只有第一镇配备2个炮兵营,其余5镇均只配一个炮兵营,每个炮兵营配60门各种火炮,口型分75、57两种,类形分野战炮、山炮,总体来看北洋新军数量不少,但缺少大口径火炮,而且山炮较多,野战炮较少。而华东政府由于生产了大量的各种口径迫击炮,因此并没有装备山炮和速射炮,所有火炮均为野战炮。而如果将迫击炮也算进来的话,义勇军的火力其实也并不比北洋新军差。

    另外义勇军在机枪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北洋军虽然装配了马克沁机枪,但数量并不多,当然比起义勇军来还是要多一些的,但义勇军装备了大量的通用机枪,威力虽不及马克沁机枪,但胜在数量多,移动灵活,可以随步军一起运动作战。

    不过北洋新军每镇还配有一个骑兵营,而义勇军还没有成建制的骑车部队,其实也别说义勇军,就是人民军现在也只有一个骑兵旅。因此现在骑兵是人民军的最大短板。

    总体来看双方的装备其实是各有所长,基本不相上下,而清军的总兵力略多一些,但却是进攻的一方,义勇军是在家门口作战,有主场优势,因此谁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河湖根据地的军事负责人栗文飞认为,总体的作战原则还是和第一次反围剿战一样,采取诱敌深入到根据地境内,在运动中调动敌军,并寻找战机歼灭敌军。虽然双方的整体实力相差并不大,但也没有必要和清军硬碰硬拼,那样就算是获胜了,自身也会有相当大的伤亡,显然是不划算的,这个思路也得到了华东政府赞同。

    而得知清廷准备出兵之后,根据地也正式开始了战前的准备工作,而义勇军的各部队也都擦拳磨掌,准备大干一场,因为人民军出兵辽东参战之后,连战连胜,大败日俄军队,现在攻占了海参崴,这也让义勇军的将士们,由其是穿越的军人都羡慕不已,毕竟人民军、义勇军其实是同一支军队的不同名称而已,而看着当年一起穿越的同伴在辽东战场上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自己却还守在国内,心里自然不得劲,现在清军要进攻河南,正好拿来练练手。虽然清军不能和日俄军队相比,但也是卿胜于无,而且击败清军之后,根据地肯定会再扩大,也还是有不少立功的机会。

    当然这时河湖根据地还不知道清军的兵力布置和战术安排,因此安排大量侦察人员在根据地的周边活动,侦察清军的动向,并在各条交通要跑地区设置哨点,观察点,以便于监视清军的行踪。

    而战备主要是在后勤和宣传方面。后勤方面主要是筹备物资、并且建立补济点、设立野战医院,对部队加强战术训练,整编民兵等。在宣传方面则是以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为例子,向根据地的民众宣扬义勇军必胜,清军必败的信念,同时也要求根据地的民众服从根据地政府的安排,因为根据地制定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自然免不了会在某些地区施行坚壁清野的战术,这样一来居民的配合也就十分重要了。

    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曾出现有一个原地主的家族拒不执行根据地政府的撤离命令,甚致还想迎接清军来剿灭根据地,结果一家人都被清军杀尽,财产被夺的事例,也被根据地政府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宣传。

    同时对在根据地内散布各种消极言论、谣言诽语,甚致是暗中煽动民众支持清军,并打算协助清军的人员、组织进行严格的查处,一但发现,决不轻恕。毕竟根据地成立的时间不长,根基不算完全稳固,而且在根据地实施土地改革,也确实得罪了一批地主乡绅势力,只是那时地主乡绅迫于大势,只能屈从于根据地的管理,但心里未必真服气,不少人都盼着王师能够早日打回来,现在清军果然打来了,因此这帮人难保不会有什么冒险的行动,也不能不防。

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

    清廷终于决定出兵了,最高兴的人却是在天津的袁世凯,自己的计划终于成功了,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成功,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袁世凯这次可谓算是一场豪赌,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全部资本都押上去了,赢了就可以赢得一切,而输了就是一无所有。

    当然只有袁世凯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毕竞在战场上和清军对阵的是华东政府的军队,如果华东政府不给力,袁世凯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废的。因此这段时间被清廷闲置的袁世凯却十分繁忙,频频和天津新区政府的负责人见面会谈,了解华东政府的备战情况,好做到心中有底。

    不过华东政府对袁世凯是不能完全信任的,一来是袁世凯在旧时空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尽管在穿越的时候,历史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所改变,由其是在网络界,甚致将老袁洗白成历史伟人,当然平心而论,袁世凯确实是一个有能力,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也做出了相当功绩的人,但有一点老袁是怎么也洗不白的,就是后来的称帝,因此窃国大盗这个名声,给袁世凯戴上也不算有错,这也就决定了华东政府是不可能对袁世凯充份信任的;二来排除旧时空的历史因素,现在袁世凯毕竟还是清廷的官员,虽然他说是为了清廷的政治斗争而帮华东政府,但谁知道是真是假,万一老袁玩无间道呢?自然也不能将自己的底细交给袁世凯。

    但有一点还是向袁世凯说清楚了,就是河湖根据地也是华东政府的地盘,华东政府决不会轻易的让清廷夺去,因此必然会尽全力的保卫,让袁世凯尽管放心好了。

    袁世凯也知道华东政府不可能将实底交给自己,但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自己尽力的帮助华东政府打嬴这一战就行了。

    而在清廷出兵之前,北洋新军2、3、4镇的统领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连袂来到天津,向袁世凯请教,这一仗应该怎么打。

    这三个人都是袁世凯的旧部,也是心腹,可以说三人能够有今天,都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因此三人也对袁世凯感恩戴德。不过现在三人只能算中层武将,对朝中勾心斗角的那一套认知还不多,只看得出来现在袁世凯是被朝廷打压,也都颇为袁世凯忿忿不平,而且这次出战领军的铁良、良弼都是袁世凯的政敌,三人在平时自然也都视其为敌,这次在敌人的指挥下征战,当然也要来向袁世凯讨教一番,这次到底该怎么打?

    三人的来访也让袁世凯十分高兴,这说明三人对自己还是相当忠诚的,这自然是好事,于是袁世凯在天津设盛宴招待三人,还花重金从天津新区请来电影放映组,给三人放了一场电影。三人都是第一次看电影,当然以前可是早就听说过的,今天终于开了眼界,自然是对电影赞不绝口。

    招待完三人之后,袁世凯才和三人进行正式密谈,对于这场战争,袁世凯只告诉三人,海外华人不可轻敌,因此不可轻急冒进,而凡事均以保存实力,保存军队为上,不要和海外华人的军队硬拼。

    但这一番话却让三人听得云里雾里,觉得仿佛是说了许多,但俱体怎么做还是一头雾水。毕竟袁世凯和华东政府的交易是秘密进行,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即使三人是自己的心腹,也不能将底全部交给他们,只能这样说得含糊其辞。而这三人现在还嫩了一点,听不懂这弦外之意。

    不过袁世凯也清楚这三人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当天晚上,安排徐世昌去见三人,先送给三人每人一万两白银,以示自己的恩厚,并且把自己不方便说的话也都由徐世昌教给三人。

    徐世昌告诉三人,现在袁世凯遭到朝中满族权贵的打压,己经失去了兵权,而且满族权贵的计划当然不是只打压袁世凯一人,而是要将北洋六镇都收过去,把六镇统领全部换上满人,只是现在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时,才不得不任用三人,一但战争结束,必然会将三人摆职,或是给个虚职闲置起来,就像现在的袁世凯一样。

    三人听了之后,顿时都紧张起来,虽然他们没有袁世凯那么大的野心,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思想还是有的,现在好不容易爬到这一步,自然都不愿再失去目前的官位权势,由其是现在这样纯因为政治斗事失去,但现在三人都只是中层武官,又没有什么背景,最大的靠山就是袁世凯,但现在连袁世凯都被闲置起来,三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见三人都急了,徐世昌这才不慌不忙的告诉三人,还是有办法的,就是让袁世凯重新掌权,只有袁世凯重新掌握了兵权,才能保全三人目前的权势,而要让袁世凯重新掌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清廷在这一次战争被打败,由其是让铁良、良弼控制的第一镇打败仗,败得越惨越好,只有这样朝廷才会让袁世凯重新执掌兵权,而三人的权势也就能得以保全了,当然自己的军队实力还是要保全的,在这个时代,手里有兵才有一切。另外有所行动要多向袁世凯汇报,听袁世凯的指示行事。

    听了徐世昌这一番话之后,三人这才恍然大悟,也明白了袁世凯那一番话的意思,这一次天津之行果然是没有白来,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为三人打开了一个新窗口,明白斗争不仅仅在战场上的道理。

    第二天一早,三人就向袁世凯告辞,带着银子转回各自的军队。这时清廷也下令,各支军队开始行动,进入各自的战地,只等一声令下,三路齐进,向河湖根据地发动进攻。而袁世凯很

    而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三人也按照袁世凯的指示,将清军的布置、兵力调度以及进攻计划都详细的告诉袁世凯,使袁世凯对清军的布置了如指掌。而袁世凯也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些信息都交了华东政府,并且还告诉华东政府,北洋2、3、4镇均己被自己说服,在战场不会努力作战,因此华东政府只要防范北洋一镇就行了。

    河湖根据地收到了这些信息之后,当然不敢完全相信,不过可以指示侦察人员按照这些信息去进行侦察,果然发现在保定、太原、洛阳以及湖北等地,都有大规模军队的调度迹像,毕竞数万军队的调动,是不可能完全掩饰得住的,何况清军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掩饰。

    清军进军的方向和袁世凯提供的信息是一致的,这样河湖根据地的备战也就有了针对性,首先可以确定湖北军队是4路清军中实力最弱,而且位置也最远,就算是消灭了这支军队,对大局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用将重心放在湖北方向,只用1个团牵制他们就可以了,根湖根据地的应对重点还是来自西北方面,由北洋六镇为主力的清军。

    虽然袁世凯保证,北洋新军第2、3、4镇不会尽全力作战,但根据地政府也不能完全相信,只能到战起来的时候再说,袁世凯说的这几镇北洋军尽不尽力,等打起来之后就知道了。

    不过袁世凯毕竟是提供了正确的情报,因此他提供的信息也不能忽视,如果北洋2、3、4镇真的不努力,当然也是对根据地有利的,于是最终根据地指挥部也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一是如果真如袁世凯所说,北洋2、3、4镇确实都不努力作战,那么义勇军就集中兵力,对付北洋第一镇,不过这也不能对其他三镇掉以轻心,必须加以防范。说不定袁世凯是玩借刀杀人的把戏,利用义勇军歼灭北洋一镇,然后其他三镇再一起用力,击败义勇军,总之是对袁世凯是决不能信任和轻视的。

    另一个计划则是如果北洋的另三镇并没有向袁世凯所说的消及殆战,而都是努力进取,那么义勇军则优先对付从北边来的段祺瑞部,然后再攻击其他清军,因为段祺瑞部的进军路线基本是沿着河北与山东的边界行动,那么义勇军就可以充份利用山东的地界进行迂回包抄,而且华东政府还决定在战争开始以后,派一个师的兵力驻守在山东、河北的边境一带,主要是为了威摄清军,以防清军侵入山东,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帮河湖根据地一把,因此自然是将歼灭段祺瑞部放在首位。

    于是根据地指挥部也作出兵力的布署安排,由1、2团负责牵制从保定出击的段祺瑞部;由3、4团负责牵制从太原出击的铁良和良弼部;由5、6团负责牵制从洛阳出击的吴凤岭部,7团负责牵制湖北新军,这几个团的战术都是不与清军进行正面硬拼,而是采用游击战,不断袭击、侵扰清军,拖延清军的进军速度,如果发现少数落单的清军,则也可以抓住战机,予以歼灭。并且在清军的进军路线上坚壁清野,将居民、物资全部都向后撤离,不给清军留下任何物资。而剩余的三个师则驻扎在开封府的周边,等待战机再投入战场,或是进行增援。

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战(一)

    就在河湖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之战即将开打的时候,在辽东的战场上,华东政府和俄国的战争又重新开始,而这一次的战场,是在中国最北端的地区。

    海参崴失守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向国内发表了一番讲话,希望能够以外患来转移国内的矛盾,并号招俄国内的各方势力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华东政府的军事压力。但讲话的效果却令尼古拉二世大失所望,俄国国内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有继续恶化下去的趋势。

    其实这时俄国国内的矛盾积累已深,只是在沙皇政府的政治高压之下,才没有被爆发出来,而这两年来俄国在军事上先败于日本,再败于华东政府,不仅损兵折将,竟然连海参崴都丢了,也令沙皇政府的权威大幅的下降,而且近两年的战争,俄国也耗资巨大,积累己花费超过50亿卢布,折算大约等于5亿英磅,几乎是英国打一场布尔战争的两倍。而巨大的军费开支必然拖累国内的经济,现在俄国国内一片萧条,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激增,税收奇高,而普通民众的生活几乎达到难以维持温饱的最低限,这样的矛盾根本不是尼古拉二世的这一番讲话能够缓和的。

    于是就在海参崴失守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人群在冬宫前集会请愿,提出各自的述求!农民要求降低税收;工人要求有工作和面包;小工商业者,小资产阶级要求取消皇权专政;部份精英、开明贵族,甚致有一部份官员都要求沙皇政府立刻停止战争,进行改革,重新招开国家杜马会议等等,而布尔什维克,孟鸠维克等左、右派政治团体也开始频密的活动、在群众中进行组织、宣传,甚至是煽动。

    而由于有“流血的星期天”的教训,俄国政府也不敢对集会请愿的群众有太过粗暴的举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这次俄国的民众抗议有推动作用,整个俄国犹如是坐在火山口上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粉身碎骨。

    其实沙皇政府也不是不想停止战争,但谁都知道,现在进行停战的谈判,当然是对俄国不利的,不仅是中国东北保不住,“黄俄罗斯”计划彻底凉凉,连海参崴都要丢了,因此决对不能停战,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停战。而要平息这次国内的动乱,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再取得场胜利才行。于是俄国向日本提出了参战的要求,以吸引人民军的兵力,分担俄军的压力。但日本政府自然不会出来帮俄国吸引火力,因此是左推右托,找出各种理由拒绝在这个时候出兵参战。

    但现在国内的局越来越紧张,而且远东总督林涅维奇又不断向圣彼得堡发电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政府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于是尼古拉二世想出一个办法,既然林涅维奇要国内指示下一步的行为,就干脆给他下令,要求林涅维奇立刻出兵收复海参崴,至于这一仗怎么打,那就是林涅维奇的事了。

    而俄国政府的官员们得知沙皇的命令之后,无不欢呼大叫“陛下圣明”,因为林涅维奇将军可是能与库图左夫元帅相媲美的名将啊,他能够收复奉天,就一定能够再收复海参崴,陛下的这个命令实在是太英明了,就等着听林涅维奇将军的捷报吧。

    而听了这些官员的赞美之辞,尼古拉二世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自己果然是罗曼采夫王朝最英明的君主,眼前的这点危机算得了什么,只要林涅维奇收复了海参崴,现在外面抗议请愿的群众就会大声欢呼“沙皇万岁”了。吊等渡过了眼前危机之后,俄罗斯必将更为强大,自己的功绩也将远超过伊凡雷帝,彼得大帝。

    沙皇现在还可以做超越先辈的美梦,但林涅维奇则早就从名将的美梦中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并不是那块料,何况现在海参崴失守,就是库图佐夫复生,恐怕也会束手无策。因此收到沙皇的命令之后,林涅维奇只想拔枪自杀算了,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涅维奇对当前的局势认知还是非常清楚的,海参崴是不可能再收复回来了,能够保住哈尔滨就很不错了,而且这还要放弃沈阳、长春等地,将驻守沈阳的军队全部撤回来保卫哈尔滨,除非是国内能在3、5天的时间再给自己派来20万军队。但且不说现在国内还能不抽出20万军队来,就算能派出来,军队的集结、开拔,再从欧洲赶到远东来,至少也需要3、4个月的时间,根本就是远水不解近渴啊!因此林涅维奇数次向国内发电,请示下一步的行动,其实就是想让国内下令放弃沈阳,这样自己就不用担丢失沈阳的责任,毕竟在自己任上己经丢了海参崴,如果再丢了沈阳,自己以后也就别想在军界混下去了。

    但林涅维奇万没想到,沙皇给他下了这样一道命令,让他去收复海参崴,但又没说可以放弃沈阳,这一仗怎么打?林涅维奇甚致怀疑,国内是不是有人打算坑自己,但再回头仔细想想,自己好像并没有得罪过谁啊!

    当然自杀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林涅维奇现在还舍不得死,但沙皇的命令是必须执行的,而且还不能放弃沈阳。现在俄军除了在沈阳驻守的军队之外,还有大约10万左右的军队,其中一半驻守哈尔滨,其余分散驻守其他各地,因此林涅维奇东拼西凑,拆东墙补西墙,就像挤牙膏一样,又从沈阳撤回来两个师,最终拼出了4个师,3个旅,分别是第3集团军第17军第9师、第35师,第1军独立第2旅;第1集团军西伯利亚第4军第2师,西伯利亚第3军第3师第1旅,西伯利亚骑兵师第1骑兵旅;第2集团军西伯利亚第5军第71师;以及铁路守备队,共计约9.3万军队。同时林涅维奇任命第17军司令沃尔科夫中将为这次进攻海参崴的指挥官。

    如果只以兵力而论,俄军的实力到是在海参崴远征军之上,而且远征军还需分出一部份兵力驻守海参崴、双城子等地,因此能够投入战场只有7.5-8万人,而俄军则可以全部投入战斗,无需考虑驻守地方。但俄军是临时七拼八凑起来的军队,和人民军专为进攻海参崴而组建的军队不能相比,而且双方在军心士气上更不是个层面,因此尽管林涅维奇做了这样的安排,但心里却连一点底都没有,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沃尔科夫中将收到这个命令时,也是一脸生无所欲的表情,差一点就当场辞职不干了。不过沃尔科夫能升到中将也是在军中熬了几十年的,那能说不干就不干,因此也只能咬着牙齿接下来。

    当然接下了任务就要制定战术计划,进军路线当然不用多想,就是沿着滨绥线进军,一来是这一带地区大多都还没有开发,只有小路,而铁路贯通之后,沿铁线的周边发展较快,交通设施也比较完善,容易进军;二来是可利用铁路运送武器物资,方便快捷,效率也更高。

    不过这样行军,是很容易被人民军预判,并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因此沃尔科夫决定,将全军分为南北两线,在铁路两侧10-15公里的范围进军,这样不仅可以避开人民军的阻击,同时也能充份发挥铁路的运输作用,两路军队则可以互相应配合,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向铁路线靠陇集中。

    北线的军队是第9师、第35师、第2旅;南线的军队是第2师、第71师、第1旅。而沃尔科夫则坐镇中路,乘坐火车指挥,军队是第1骑兵旅、铁路守备队。

    沃尔科夫乘坐的列车是按照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的样式进行改造的,俄军对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相当推崇,把多铆蒸钢从海洋移到陆地上来,也很符合俄国傻大黑粗的审美观点,自然也对自己的火车进行类似的改造。

    当然现在想要完全按照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样式进行改造,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要在列车上安装火炮,既使是100毫米口径的火炮,也需要对列车进行大动手术,并且必需是在专业的车间里进行装配施工,这些条件现在的俄军显都不具备,因此仅仅只是给列车安装上钢板,在车顶、两侧安装十几挺马克沁机枪和哈乞开斯速射炮,并且还安装了两门75毫米野战炮。

    这样一来列车也有一定的防御力,由其是沃尔科夫乘坐的车厢,侧壁的钢板加厚达70毫米,可以抵抗57毫米的火炮攻击,而攻击力也不差,在俄军中也算火力强大的,因此安全还是有保证的,而且沃尔科夫也不会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一但战事不利,还可以快速撤离,沃尔科夫对这样的安排也相当满意。

    兵力分配结束,沃尔科夫也下令军队出发,沿着铁路线向海参崴进军。

第五零六章 穆棱河之战(二)

    在俄军东拼西凑,聚集兵力的时候,在海参崴的人民军早己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10余万名后勤人员和1000余名行政管理人员的到来,也将人民军彻底从行政管理的繁节工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下一步的战斗中。

    这时海参崴远征军的所有的人员、武器、装备都已经到齐,而且华东政府还送来了一个骑兵团,这也使远征军有一支完整的骑军编制,另外还有两架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加强侦察工作。而留在海参崴的舰队除了几艘登陆舰之外,也都全部撤离,因为人民军海军还要封锁日本海域,这些军舰当然也不能一直留在海参崴。

    不过有了海参崴之后,人民军海军的封锁巡航线路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起点仍然是从济州岛开始,而终点设在海参崴,这样巡航的军舰可以在海参崴休息1、2天,并获得一些补济再返航,顺便也为向海参崴运需物资的货船护航,实在是一举两得。

    而人民军在进攻海参崴时,还击沉了两艘停泊在海港里的俄舰,装甲巡洋舰格罗姆鲍伊号和防护巡洋舰勇士号,不过海港的水较浅,这两艘军舰的大半上层建筑仍然在海面上,而经过海军技术人员对这两艘沉舰的勘测,认为这两艘军舰的伤损并不大,而且也比较容易打捞,因此决定将这两艘军舰打捞起来修复,补充到海军中使用。这时打捞船和工程人员正随运输船队在途中。

    其实军队早就到齐,而罗岳迟迟没有发动新的进攻,主要是由于情报太少,弄不清俄军的兵力分布和计划。人民军是相当重视情报收集工作,以前所有的战争,在开战之前都收集到大量的情报,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局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才能屡战屡胜。但人民军是刚在这一带地区立足,势力远远没有深入基层,尽管己经收伏了一些当地民族部落,可以协助人民军收集情报,但要做到全面掌握局势,还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也还有一个客观原因,人民军在沈阳和俄军对持,双方相距不过数公里,前沿阵地甚致只有几百米,人民军可以利用侦察的优势了解俄军的动向。但现在绥芬河到哈尔滨足有400余公里,人民军的侦察距离不可能有这么远,目前能够掌握的情况是,俄军的防线设在牡丹江车站,离绥芬河也有120公里。罗岳只是将所属的4个师都布置在绥芬河一线驻守待命。

    按照罗岳的判断,俄军在失去海参崴之后,会有两种行动:一个是放弃沈阳,退守哈尔滨,再集中兵力收复海参崴,而人民军的应对是在海参崴固守,牵制俄军的兵力,这样俄军就应该从沈阳大量调动兵回撤,由东北战区的军队则应语抓住这个时机,发动进攻,追击俄军;另一个是集中现有的兵力守卫哈尔滨,而在沈阳一线向人民军发动进攻,罗岳则可以挥军西进,攻击哈尔滨,但这样俄军就必然会在沈阳一线有所动作。因此在占领了绥芬河之后,罗岳几乎每天都向东北军区询问俄军的动向,但过去了近10天,沈阳的俄军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仅仅只有小股部队回撤到哈尔滨,这只能算是正常的兵力轮换调动。

    于是罗岳也不禁有些不知所措,虽然罗岳这几年来一直都在前线作战,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局面,当然不敢轻急冒进,而且罗岳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手下管着近10万军队人员,一个命令要牵扯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在没有足够的把握情况下,罗岳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只能就这样举兵不动。

    而青岛军事工作小组也同样着急,己经拿下了海参崴近10天,罗岳都还没动静,也没有上报计划,因此连续两次发电询问罗岳何时进军。罗岳也将目前的情况向军事工作小组做了如实的汇报。

    收到罗岳的电报之后,军事工作小组也十分重视,因为以前人民军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內作战,这样当然容易收集情报,因此每次出兵也都是在有较大把握的情况下行动,而这次远征军则是在一个基本陌生的地域环境作战,当然不可能有充份的情报支持,这样大规模陌生地域的作战模式,在人民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在以后人民军是肯定会经常出国作战,那么这一次作战,也可以为以后的作战积累相当的经验。

    军事工作小组虽然也没有类似的实战经验,但在旧时空里,解放军也还是有几次对外作战的经历,情况和现在也颇有些相似之处,其情报收集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而且在这几次对外作战结束之后,军队內部是做了不少的总结,由其是在情报收集方面,只是很少对外公布,也有不少资料是不对外公布的。当然军事爱好者一般关注的是军队战术、武器性能、甚致是地缘政治博奕,但少有关心情报收集。

    夏博海、秦铮、肖建军在旧时空里都是中层军官,有资格接触这些内部资料,总体来看,在陌生环境中作战的情报收集,主要是分3种方式,一是国家层面,通过策反敌方的相关人员,或由己方的情报人员打入敌方内部获得;二是通过俘虏敌方的军人,由其是军官,或是击败敌军之后,缴获敌军相关文件来获得;三是靠自己侦察获得,而侦察方式又分为人力侦察和技术侦察,人力侦察当然就是侦察兵,而技术侦察的复杂得多了,有卫星、空中、电子等等。

    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第一种基本是用不了,因为华东政府的能量还没有达到那一步,第二种当然是可以釆用,但偶然性很大,因此主要还是靠第三种方式,华东政府也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战前对海参崴进行实地考察勘测,又收服一批当地部落民族,都是华东政府的努力,而技术侦察则更是华东政府的优势所在。当然既使是这样,收集情报的难度也肯定是远大于在熟悉环境中作战。

    不过就海参崴远征军面临的局面,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俄军想收集人民军的情报也同样不容易,虽然俄军占领东北地区己有5年时间,但东北地区毕竞过于广阔,而且俄军的群众基础也很差,最多只是对地理环境较人民军熟悉,但人民军有当地部落民族的协助,这个差距并不算很大。而人民军在侦察技术方面的优势足可以甩俄军1千条街,因此海参崴远征军也完全没有必要缩手缩脚,应该大胆进军,根据战场情况而随机应变,极时调整,而沈阳方面的动态,也会随时通知远征军。

    当然这不仅需要指挥员有高明的指挥能力,而且对他的应变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罗岳的指挥能力,军事工作小组的成员并不怀疑,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一定的信心,但应变能力就没有底了,毕竞以前缺少这样的战场煅炼,不过现在也没有別的办法,临阵换将是不可能,因此只能相信罗岳。

    另外军事工作小组也决定,正式取消海参崴远征军的称号,毕竞现在的战场离海参崴己经十分遥远了,因此改为远东分战区,当然仍然属于东北战区的统一指挥,罗岳的职务也改为远东分战区司令,其余均不变。

    这时罗岳己经收到了侦察兵发回来的消泉,俄军由牡丹江车站出发,沿着滨绥线,分为南北两路向绥芬河进军。虽然出动的俄军兵力不多,大约为两个团或一个旅,不过至少是有动静总比不动要好,罗岳己经下令固定翼飞机出动,进一步的详细侦察,又命令各部队做好出击的准备。

    而就在这时,军事小组的回电也发到了海参崴,罗岳看完了电报之后,终于作出了决定,在海参崴和双城子各留一个后备团驻守,而将东北战区的指挥部设在绥芬河。而由当地部落组成的军队早已经分散合并到各部队中,主要担任侦察向导等任务。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罗岳才带领着剩余的军队,乘火车连夜赶到绥芬河,和其他部队汇合。这时空中侦察的结果也出来了,证明俄军确实是分兵两路,沿铁路线进攻,当然两路兵力都不多,不知是先头部队还是试探进攻。

    而罗岳和众人协商之后决定,也分兵两路迎敌,由第1军第1、6师为北线部队,海军陆战队第1、2师为南线部队,分头进军,等和敌军接触后,寻找战机力争先歼灭敌军几个团。而剩下的4个后备团,以及重炮部队均留在绥芬河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动增援。

    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人民军的部队也分为南北两线出发。双方的军队都沿着铁路线前进,相向而行,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战(三)

    “报告团长,侦察兵在离我军西向20公里的地方发现敌军,估计兵力在一个团左右,而且没有发现携带重武器?”

    海军陆战队1师1团团长蔡德声接到报告之后,立刻打开地图,自己现在的位置叫二道桥沟,和俄军有一条道路直接相通,按照双方相向而行的速度,大约会在1个小时左右以后就会相遇,而且双方的兵力也大体相当。

    人民军出击之后,北线部队派海军陆战队1师1个团为前部先行,主力部队拖后约10公里,这样一但和俄军遭遇,也只是一个团首先与俄军交火,后面的大部队则可以根据情况决定行动。虽然知道俄军的进军路线,但还是不清楚俄军的整体作战思路,因此这样的做法也是最稳妥的。

    当然,由于人民军已经知道俄军出动,而相对俄军恐怕未必知道人民军的动态,人民军无疑是已经占了先手,1团能够率先发现敌军的行踪,除了侦察工作做得好之外,事先了解俄军的动向,也是一个关建的因素。

    既然已经发现了俄军,自然是不能放过,而且现在又是在德军的必经之路上,因此1团团长蔡德声决定就在原地设伏,伏击俄军,先歼灭这个团再说。

    于是蔡德声一面向师部报告,一面布置埋伏阵地。人民军对设伏工作早已悬架轻就熟,迫击炮部队立刻占领附近的高地,勘测地形,设定射击单元;机枪组也寻找有利位置,布置机枪阵地,其余的部队分派二营、三营则在道路的两侧密林,草丛中埋伏下来,一营则在外围等候,一但俄军进入伏击阵地,就从俄军的背后插上,截断俄军的退路。人民军对这种伏击阵地的设置是经过多次训练的,因此只用了一个多时的时间,就将阵地全部布置好了,只等俄军到来。

    那知人民军的伏击阵地刚刚布置好,就又收到侦察兵的报告,俄军居然在距离伏击阵地约16公里的地方停止了前进,就地停下来了,似乎要在原地驻营休息。

    这下蔡德声也有点发懵了,难到是俄军发现了自己设伏,因此没有前进?但也不对,如呆是自己发现前方有敌军设伏,要么是立刻后撤,要么是在原地布置防御阵地,决不会驻营休息。这么看来俄军应该还没有发现人民军的伏击阵地,而是由于某种意外事件停止了前进。

    现在人民军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在原地等候,俄军在明天也许会继续进军,仍然进入伏击阵地,但这个选择的变数太大,毕竟这一夜的时间,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二是改伏击为主动出击,像俄军发动进攻,不过这样虽然也能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仅仅只能击败俄军,难以给俄军造成重创,毕竟人民军在兵力并没有优势。

    蔡德声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他是在第一阶段战争结束,海军陆战队扩军时刚从营长升上来的,在他当营长的时候,只需要听从团里的命令就可以了,而团长则需要独立作战,需要有决断能力,但蔡德声显然还缺乏经验,因此只能向师部里请示,好在是人民军的通迅十分方便,和师部沟通十分容易。

    师部收到蔡德声的报告之后,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是海参崴战役之后,人民军对俄军的第一战,要尽可能要给俄军造成重大杀伤,这才有利于后面的战斗,因此还是选择伏击俄军为好。而等候一夜出现意外的机率并不大,另外如果发现俄军有撤退的迹像,还可以立刻追击,至少能打个胜仗。

    收到了师部的指令之后,蔡德声也不再纠结,一面下令部队继续埋伏,等待俄军前进;一面又命令侦察兵,对俄军进行严密的监视,一有情况就立刻向自己通报。

    下午5点的时候,侦察兵的报告让蔡德声松了一口气,原来侦察兵发来报告,俄军在接收补济物资,这么看来,俄军在原地停留的原因是等待物资。

    原来俄军虽然制定了分兵进击的战术,但他们对人民军的兵力布置,作战计划也是一无所知,因此采用和人民军类似的战术,派出一个团为前部,大队人马随后而行,其实这也是在陌生环境下作战的惯用战术。俄国是贯于侵略他国的国家,对这套战术自然是练得炉火淳清了,基本伸手就来,不像人民军还要研究讨论半天。

    不过俄军是仓促组建,准备并不充份,因此这支俄军的先头部队走到这里时,随军携带干粮已经吃完了,只得在原地等候后面的队伍送来补济,好在是沿着铁路线进军,物资运送到是十分方便,俄军从哈尔滨发车,一夜的功夫就将补济的物资送到了。

    果然就在第二天凌晨7点,侦察兵再次报告,俄军果然拔营出发,个向二道桥沟的方向前进。蔡德声得知以后,也精神大振,立刻下令部队再度布置,准备伏击俄军。由于已经布置过一次,这次人民军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阵地的布置。

    虽然这时两军相距只有16公里,但俄军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人民军等了足有2个小时,才把俄军给等到。好在是人民军的侦察兵始终牢牢的盯着俄军,并且不断将俄军的方位传给人民军,因此才让人民军没有过于担心。

    眼看着俄军终于全部进入了自己布置的伏击阵地,而且一营也在向俄军的后方移动,蔡德声也松了一口气,老实说从出兵以来,他的精神就绷得很紧,一来这是他晋升团长之后的第一战;二来也是在战场得到的情报太少,心里没有底,而现在蔡德声才总算是有了稳操胜券的感觉。

    “开火!”随着蔡德声的一声令下,全团的近百余门迫击炮起开火,以最快的速度,向正在行进中的俄军发射炮弹。

    “轰轰轰轰!”

    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人民军共计向俄军发射了近千发炮弹,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落到俄军的队伍中,造成了密集的爆炸,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伤亡,而俄军对此毫无防范,整个队伍顿时大敌起来。

    而这时人民军布置的机枪阵地也开火发威,在战场上交织成无数道火网,无情的收割着俄军士兵的生命。

    就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俄军的队列就被彻底的打敌,大量的士兵倒在地上,再也不能起来,而幸存的慌乱士兵只能拼命向两侧的丛林中逃窜,以躲开在道路上致命的打击,在俄兵看来,也许丛林中会安全一些。不过埋伏在两侧的人民军战士开火射击,逃得最快的俄军纷纷被击毙倒地,彻底打破了俄军士兵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绕到俄军身后的一营在俄军的身后发动进攻,也将俄军彻底逼上了绝境。

    战斗开始还不到10分钟,在人民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俄军已然溃不成军,而且伤亡惨重,蔡德声见了,立刻下令全军冲锋,速战速决,彻底击败俄军。毕竟俄军也是先头部队,如果打成了持久战,俄军的大部队赶到了,可就不好对付了。

    随着人民军的冲锋,双方立刻展开了白刃作战,虽然少数俄兵仍然十分顽强,举起刺刀奋力的和人民军的战士进行白刃格斗,但大多数俄兵都已被刚才的打击吓破了胆,这时己是无心恋战,人民军的战士杀到时,要么是夺路逃跑,要么举手投降,既使是和人民军战士进行白刃作战,也由于未战怯,根本就不是对手。

    人民军的包围圈到并不严密,由其是发动冲锋以后,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漏洞,因此有少数俄军的士兵拼死突出了人民军的包围,冲了出去,但大多数俄兵却没有那么幸运,在人民军的打击下,只能且战且退,而包围的圈子越缩越缩小,有的俄兵只能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但也有部份俄军仍然还在负隅顽抗,集中十几人或数十人,组成一个小阵地,借助山石树木的掩护,拼死的抵抗人民军的进攻。

    虽然这些小阵地的人数不多,但要想攻破这些小阵地也并不容易,还是要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不过人民军当然不会用人力强攻,而是叫在迫击炮部队,对准这些小阵地几炮下去,顿时打得俄兵非死即伤,抵抗也就自然土崩解。

    整个战斗只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就全部结束,人民军共计击毙俄军1700余人,俘虏1000余人,只有大约700余名俄兵逃出了人民军的包围,俄军的这个团,也基本等于被打废了,而人民军自身的伤亡还不到300人,阵亡的士兵只有92人。

    能够取得这样绝对优势的胜利,主要还是人民军能够首先发现敌军,因此能够提前布置好伏击阵地,当俄军进入人民军的伏击圈的那一刻,其实胜负就己经确定了。这也再次说明,在战场的情报收集是何等的重要。

    而俄军北线的大队人马得知先锋团遭到了人民军的伏击惨败之后,也知道和人民军遭遇上了,因此不敢再继续前进,而是后撤到朝阳川山一带地区,组织防守阵地。

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战(四)

    北线的人民军成功的取得了重新开战的第一场胜利,而南线的人民军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南线人民军的先头部队是第1军1师2团,是在黑瞎子沟一带位置遭遇俄军第2旅第11团,但和北线的部队不同,南线部队发现俄军时,双方的距离已不足10公里,而且差不多是在同时,俄军也发现了人民军的。俄军也有侦察兵,而且比人民军熟悉地形,只是没有空中侦察和人民军那样先进通讯工具,当然在侦察技巧上,俄军也要略输一筹,毕竟人民军的侦察技术是来自于旧时空的先进经验,既使是排除技术上的优势,也仍要比俄军高明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军的侦察兵就是打酱油的存在。

    结果南线的人民军与俄军进行的第一战是一场遭遇战。双方的军队立刻展开队形,布置阵地,进行激烈的交火。

    不过双方的兵力虽然大体相当,但火力却不在同一个级别,俄军是先头部队,团此没有带重武器,基本就是步枪,只带了几门57毫米速射炮和马克沁机枪;而人民军虽然也是先头部队,但火力配置却要强得多,不仅配备了大量的迫击炮,还有大量的通用机枪,因此在战斗开始不久,人民军的火力就压制住了俄军,由全团27挺通用机枪为核心,是成的强大火力,只仅仅只配备了4挺马克沁机枪的俄军所不能相抗衡的。

    而且在双方进行着激烈的交火时,人民军的迫击炮部队也摸清了俄军的火力分布,以及距离测量,因此架起了迫击炮,向俄军展开了轰击。

    先前火力不敌人民军,俄军还可以勉力的支持,但迫击炮加入战斗之后,俄军就扛不住了,毕竟炮弹的威力,不是一般子弹可比的,打得俄军伤亡惨重。

    战斗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俄军已经完全被人民军压制住,于是人民军趁势向俄军发动了冲锋,也非常顺利的攻入俄军的阵地中,不过这时俄军的阵地虽然被人民军突破,但全军却并没有崩溃,而且从容的上好刺刀,在一片“乌拉”的呐喊声中,迎击人民军的冲锋,于是两军又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刺刀与刺刀的猛烈交碰,每一刻都有战士倒下,双方的队伍已经交错在一起,分不清敌我,只能不停的重复着刺杀的动作,杀死眼前的敌人,否则倒下的就是自己,而这时战略战术已经不在重用,比拼的是双方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勇气。在这样激烈的交战中,人民军渐渐的压倒了俄军,开始占据优势,毕竟人民军在心气、斗志上都要高于俄军。

    但就在这时,俄军第2旅的旅部及另一个第12团赶到了战场。原来俄军第2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是在日俄奉天会战之后来到远东战的,还怀有在这里建功立业雄心,因此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就想找到人民军打一仗,为自己建立功勋,得知自己的先部11团遭遇人民军之后,斯特里奇立刻下令本部加紧进军,赶到战场参战。

    可以说俄军的后援军队赶来得非常及时,本来11团就要全面崩溃了,结果后续的俄军加入战斗后,顿时改变了战争的局面。毕竟这是一场遭遇战,而且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人民军能够击败俄军的11团差不多已经用尽了全力,而现在俄军的兵力增加了一倍,又是一支生力军,而且第旅是配了一个火炮营,有18门77毫米野战炮,尽管在数量仍然远少于人民军的迫击炮,但威力却要比迫击炮大得多,自然给人武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本来陷入败局的俄军也都士气大增,

    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还向人民军发动了反击,结果人民军渐渐的落入了下风。

    而团长董海涛见状,也只有下令部队撤退,脱离战斗。打算退到大道山一带地区再重新布置阵地,阻击俄军。

    人民军的撤退也是相当有章法,首先是第三营带火力支援部队退出战斗,在后方布置阵地,然后其他部队才逐步从战场撤离,而先前撤离部队则为后撤离的部队提供掩护,使全军成功的摆脱了俄军,几乎没有给俄军什么机会。

    不过人民军虽然摆脱了俄军,但俄军却不肯放过人民军,因为俄军的旅长斯特里奇看得很清楚,人民军的兵力只有自己的一半左右,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此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在人民军后面紧追不舍。

    而人民军也时不时安排少量军队,甚致是迫击炮部队断后,给俄军一个迎头痛击,反正迫击炮的安装布置都十分方便,打完之后就马上撤走,停不了几分钟,而俄军的77毫米野战炮的威力虽大,但要从行军状态布置成作战状态可没有那么容易,差不多要1个小时,因此也打得俄军不敢过分紧逼。

    追逐了大约3、4个小时后,人民军撤到了大道山,也和俄军稍稍拉开了一段距离,于是人民军马上就地布置阵地,阻击俄军。

    而俄军赶到以后,立刻向人民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但在追击的过程中,俄军的火炮由于速度过慢而落在俄军大队的后面,因此这时进攻的俄军没有重武器做火力支援,尽管人数是人民军的一倍,但却也难以攻破人民军的阵地。斯特里奇见状,也下令停止进攻,等着炮兵部队赶来再说。不过等俄军的炮兵赶到时,天色已暗下来,炮兵也无法进行观瞄测距,斯特里奇也只能决定,等到明天天亮以后再发动进攻。好在是现在俄军又咬住了人民军,也不怕人民军跑了。

    那知第二天拂晓时分,斯特里奇接到了侦察兵的报告,原来人民军己从阵地撤出,又向东方撤退。

    斯特里奇听了,赶忙下令俄军立刻集合,整队追击。而这时大多数俄兵尚在睡梦当中,被强行叫醒之后,自然是憋了一肚子气,虽然不敢违抗军令,但也是一路上怨言载道。

    上午10左右,人民军已经退到了鸡冠砬子,并且再次重新布置好阵地,阻击俄军。而等到俄军废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火炮拉到战场,还没等开一炮,人民军就己放弃了阵地,仍久向后撤退。

    而这时斯特里奇总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来,人民军这似乎是有意在逗引自己追击,而且现在自己己追出了30多公里,和自己的后队己拉开了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这时人民军从自己的侧翼迂回攻击,自己这个旅恐怕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不过这一次人民军并没有后退太多的距离,在西阳山重新布置阵地,距离鸡冠砬子还不到10公里,而且西阳山距离绥芬河也不到30公里,可以说一但攻下了西阳山,俄军的兵锋将可以直接指向绥芬河了。

    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斯特里奇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不过斯特里奇毕竟是有理智的人,建功虽好但也安留住自己的命才行,于是斯特里奇下令部队就在鸡冠砬子按兵不动,派人骑快马向大部队报告。

    俄军没有人民军那么先进的通讯设备,虽然已经在部队中使用了无线电报,但还不能将无线电设备小型化,因此只能限于城市对城市使用,外出作战的部队一般会采用临时架设电报线的方式通迅,但斯特里奇的进军速度太快,工程兵根本就跟不上,现在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人力传递方式,好在是俄军也保留有人力传递方式,在每隔20公里的地方会设一个传递点,留下一个班的士兵和3-4匹马,供传信兵更换马匹。

    这时斯特里奇的部队和俄军大部队的距离还不到40公里,经过中途的一次更换马匹,传信兵只用一个多小时就能将报告传回到后面的指挥部。

    下午3点多钟的时候,斯特里奇收到了后面指挥部的命令,命他立刻向西阳山进军,如果人民军没有援军,就向西阳山的人民军发动进攻,无论是歼灭人民军,还是突破西阳山防线,都是大功一件;如果人武军有援军赶到,则就地驻守,大部队确保会在明天上午11点时赶到增援,到时候内外夹击,可以一举击败人民军。

    愿来这个时候俄军的总指挥沃尔科夫中将已经收到北线交火的消息,俄军的一个团遭到人民军的伏击,被打残了。首战不利结果也令沃尔科夫十分恼火,而且又怕北线的俄军再遭到人民军的伏击,因此下令北线的军队就地驻守,不要再前进。

    而就在这时,南线却传来好消息,第2旅连续突破人民军的防线,将战线一直前推了30余公里,只要突破西阳山阵地,就可以直逼绥芬河了。虽然沃尔科夫也认为人民军有诱敌的可能,但另一千想也出现在他的头脑中,那就是人民军的主力是集中在北线,因此打了俄军一个伏击,而南线只是牵制拖延俄军的速度,再一退再退,如果真是这样,对俄军来说可就是一个好机会了,于是沃尔科夫才下令第2旅立刻进击,又命南线的部队立刻跟进支援。

    沃尔科夫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这一次进击能突破西阳山,则证明人民军的南线空虚,那么俄军就从南线继续进击,直捣绥芬河;而如果西阳山有增援军队,甚致将2旅包围歼灭,则证明人民军是有意诱敌,并且在南线聚有重兵,那么南线的其余俄军就负责牵制人民军的主力,改由北线进击,攻击绥芬河。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

    虽然俄军的指挥官沃尔科夫有自己的算盘,但第2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也有自己的计算,收到命令之后,斯特里奇也对后面的战争进程作了一下推算,自己现在出发,到达西阳山时,基本是傍晚时分,双方在夜里是不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只能等到明天早晨天亮以后再发动全面的战争,而那时自己的炮兵部队肯定可以到达战场,如果只是面前这个团,当然是可以战胜的。

    而如果人民军是故意诱放敌,那么一夜之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防御阵地,第二天就算是遭到人民军的进攻,但坚守到后续的援军赶到也没有什么困难,毕竞只用坚持到11点,也就是4、5个小时。那时就可以和援军前后夹击,击败人民军。

    算清了成败得失之后,斯特里奇也不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开拔,向西阳山方向进军。

    俄军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在下午5点40分时,陆继到了西阳山以西约3公里的地方,选择了一块地域较好的地段,布置阵地。傍晚约8点时,炮兵部队赶到,而俄军的阵地也己布置完成,在这期间人民军并没有向俄军发动过进攻,斯特里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担心是有些过虑了,不过谨慎一些总也是好的。

    第二天凌晨5点时,俄军的后勤人员大多都己经起来,为作战部队准备早餐,但就在这时,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巨大的轰鸣声音传来,无数的炮弹连续不断的落到俄军的阵地中爆炸。而且俄军能够感觉到,这次落下的炮弹威力要运远大于前两天和人民军交战时的炮弹,在爆炸范围内产生的巨大的汽浪,可以将俄军阵地中的帐蓬、建筑,以及防御设施均摧毀一空,而俄军的士兵更是死伤惨重,不少士兵这时还在睡梦中,就莫名奇妙的失去了性命。

    斯特里奇也在自己的帐蓬中被爆炸声惊醒,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是遭到了人民军的袭击,人民军现在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己的阵地。但让斯特军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军是怎么把火炮运上来的,自己设置阵地的时候,还派出侦察兵在四外侦察过,周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內,除了西阳山的守军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人民军的行踪,难到他们是连夜将火炮阵地布置好的吗,但估且光不论人民军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阵地的布置,但人民军在这黑夜中又是如何进行瞄准的呢。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炮弹的方向,很快就能发现,所有的炮弹都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就是滨绥线铁路向方向,因此斯特里奇马上就明白过来,铁路当然不会发射炮弹,但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叫装甲列车。

    可以说装甲列车是目前俄军最忌殚的人民军的武器,因此在俄军当中,也流传着许多装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 可以移动的巨炮”,“ 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2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2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2团,结果已经逐步落入人民军的“大嘴”中了,却还混然不知。

    不过俄军停下来之后,立刻布置防御阵地,似乎要打一场防御战,到有些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可以围歼俄军,但人民里自身肯定会承接一定的损失,而且全歼俄军的时间也会延长,因为人民军的左右两翼是在最后一刻才进入预定阵地,不可能携带火炮,火力只能靠迫击炮支持,这样改坚能力会大幅的削弱,只能靠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冲击敌军的阵地。

    而是在黄昏之前,侦察机在最后一次侦察中发现,在40公里左右的距离发现俄军的大队,方向也是西阳山,预计会在明天上午10-12点期间可以赶到战场,这样一来俄军在西阳山前布置防御阵地也就好理解了,而如果人民军不能在上午10点之前结束战斗,拖到俄军的援军赶来,那可就很危险了。

    于是在晚上10点的时候,罗岳果断下令,出动装甲列车增援。虽然火车在夜间行驶有一定的危险,但火车降低速度,以每小时10-12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且还派出一个骑兵连随火车一起前进,沿路高举火把,为火车照高,也就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线。

    装甲列车部队就驻扎在绥芬河火车站,而火车也时刻保持满水满煤、锅炉不息火的状态,随时待命出击。因此罗岳在10点下令,装甲列车在12点就从绥芬河火车站出发。

    在铁路上行驶了三个多小时,装甲列车终于到达了西阳山路段,距离俄军的阵地大约有10公里左右。装甲列车立刻进入作战状态,列车护卫连的士兵下车布防,除两门280毫米的重炮之外,其他各种!大中口径的火炮也都撤下炮衣,打开炮栓,并准备好了炮弹,毕竟俄军并没有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毕竟对付这样一支俄军,还用不着出动280毫米重炮,只用装甲列车上其他如155毫米,125毫米,105毫米等口径的火炮己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都是海军型的,径倍比较大,通常都在30-40倍之间,而陆军火炮的径倍一般都不超过25倍,而且大部份都在20倍以内,因此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射程都较大,由其是采用大角度曲线射击,除了75毫米火炮之外,其他口径的火炮射程都在10公里以上,用来打击这支俄军已是绰绰有余了。

    同时装甲列车放出无人机,确定俄军阵地的具体方位、距离、海拔高度、风向风速等等数据,计算设定好各射击单元,然后命炮兵调整好炮管的角度和方向,就差向炮膛里填装炮弹了。

    凌晨5点的时候!装甲列车部队接到了开火的命令,因此列车上的各门火炮齐动,以最快射速,向俄军的阵地展开了猛击轰击。

    虽然这时能用的只有16门火炮,数量并不算多,但口径最小的也有105毫米,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何况俄军在夜间也全无防备,当然就是有防备也没有用,因为俄军没有坚固的工事来抵御人民军的炮击,因此就在10多分钟的时间里,装甲列车已经向俄军阵地打了近千发炮弹,虽然还不能形成覆盖式的炮击密度,但也给俄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

    而就在这时,已经进入左右两翼阵的人民军杀出,向俄军阵地展开猛攻,而正面吸引俄军的2团也杀出了阵地,向俄军发动了进攻,三箭齐发,合围俄国。这时俄军的阵地里已是大乱,而且左右的人武军是从俄军的侧后方杀入,因此俄军棍本无法固守自己的阵地,结果三路人民军都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先后杀入俄军的阵地中,和俄军展开白刃作战。

    这时天还没有亮,不过刚才的炮击,己打得俄军的阵地中到处都是火光,星星点点,虽然不能说是亮如白昼,但作为战场照明已是完全足够,因此也避免了两军在黑暗中作战。

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战(六)

    当然,这时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首先人民军是以一个师对战俄军的一个旅,因此在兵力上就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且现在人民军是从三面夹击,可以将兵力优势全面展开,而俄军却是困守一隅,这样在兵力布置上也要比人民军逊色一筹。

    其实像俄军这样兵力集中在一起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居于内线,这样兵力调度要比人民军快,并且能更好的撑控全局,并可以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兵力,因此只要是兵力的调度得当,也未必就不利。但这需要俄军有良好的组织和统一的指挥,可惜现在这两条件俄军都没有,由于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人民军对俄军的炮击将俄军的组织编制都打乱了,而且人民军的趁势杀入,也令俄军没重新组织整顿的时间。

    现在待在指挥部里的斯特里奇已经失去了大部份部队的情况信息,因为刚才人民军的炮击让俄军许多部队都转移了位置或阵地,虽然这些部队也都极时的派出通讯兵到总指挥部报告自己的新位置,但随后人民军攻入俄军的阵地,不少俄军部队还不等通迅兵回报,又进行转移,连通讯兵都找不到自已的队伍在那里,还有的通讯兵在途中阵亡,因此现在斯特里奇还能够控制得住的只有离指挥部最近的两个营和自己的警卫队了,自然失去了对全军的指挥控制,而其他的俄军就只能各自为战。

    而人民军则不同,虽然入俄军的阵地之后,人民军也分散成以营为单位各自为战,但和俄军的各自为战是有本质的区别,人民军的各分散部队和自己的上一级都然有紧密的联系,团部知道自己下设的三个营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战斗,而师也知道下设各团的情况,并纵观大局进行全面指挥调度,这和俄军现在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俄军士兵的个体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军人的荣誉感和战斗民族的天性也令俄军士兵的斗志并不逊于人民军的战士,因此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赢的十有七八是俄兵。但战场不是比拼单兵的战斗能力,人民军的士兵也不会一对一的和俄兵进行白刃作战,而是依靠团体配合,小到一个班甚致是一个战争小组,大到一个连,甚致是一个营,何况在背后还有师部的全局指挥。人民军时分时合,各支军队互相侧应配合,作战效率自然要远比俄军高。

    结果俄军的据点一个接一个的失守,分散的队伍要么是被人民军歼灭,要么是被打得更散,人民军渐渐的控制住了战场的局面,俄军控制的阵地也在不断的减少中。

    到早晨8点左右的时候,俄军的阵地己经失去了近7成,败局己定,不可挽回,而且连斯特里奇的指挥部也被人民军包围,身边只有两个连和自己的警卫队保卫,共计约600余人。

    原来开始的时候只是1团3营2连发现了俄军的指挥部,只是当时天色尚未全亮,2连也没有看清楚就发动了进攻,只是打起来之后才发现这股俄军的人数还不少,有好几百,只靠自己一个连还摆平不了,不过这也说明这是一块大肥肉,因此赶忙派人通知营长。由于这时战场已接近尾声,找一块有几百人的肥肉可下容易,于是3营营久立刻就将全营都拉了过来。

    其实遭到2连的攻击时,斯特里奇就知道情况不妙,因此也下令全军撤退,不过由于见人民军的兵力不多,到也没有太着急,毕竟一个旅的军部还是有不少东西,有的要削毁,有的带走,斯特里奇决定还留下最后30分钟处理这些事情。

    但斯特里奇却没有想到,不到20分钟,人民军突然增兵,竟不少于俄军,这下俄军也就不能从容撤退了,至少要停下来抵抗一阵,先稳住战场,再寻找机会撤离。当然这个时候俄军还是可以立刻化整为零,分散成以班排为单位分散撤离。这样虽然队伍被打散了,但因为这时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俄军化整为零,人民军是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全面的拦截,至少有一半的人员可以从战场上逃走。而斯特里奇混在小队伍里,逃出战场的可能性应该是可以超过五成,不过如果运气差,被人民军盯住,也基本是逃不掉的。伯斯特里奇的性格谨慎,不到万不得己,是不会采取这样冒险的策略,因此下令全军就地组织抵抗。

    这样一折腾,天色己放亮,而人民军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这股俄军明显与其他俄军不同,估计应该是俄军的指挥部,毕竟人民军和俄军己打了几场大仗,对俄军的特点也有了相当的了解,因此3营营长也意识到,自己发现的可不是一块大肥肉,而是一条大鱼,当然说什厶也不能让这支俄军跑了。于是营长一面指挥战斗,一面向团部报告。

    1团的团部接报之后,自然大敢大意,毕竟如果能够困住敌军的指挥部,俘虏敌军的最高指挥官,当然是极大的功劳,而且现在大局己定,其他部队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因此1团立刻从其他部队抽调兵力去增援,很快团部就调集了3个连赶去增援3营。

    本来俄军和人民军激战,己经稳住了阵脚,斯特里奇也在计划留下两个连阻挡人民军,自己带领自己的警卫队撤离,但人民军增援的3个连赶到,彻底打破了斯特里奇的计划。可以说斯特里奇的每一步都差了一招,到现在己是极为危险了。而这时斯特里奇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下令全军化整为零,以班排为单位,各自突围。下令之后,斯特里奇只带了2个班的警卫兵,从战场撤离。不是斯特里奇不想多带人,而是担心人数太多,吸引人民军的注意。

    不过俄军这时化整为零的时机己经晚了,因为现在人民军的兵力差不多是俄军的一倍,当然有足够的兵力来拦截俄军的小股部队,结果有的俄军小部队被人民军全歼,有的被打散,还有的被包围。

    斯特里奇的运气不好,被人民军的一个排包围,而身边的警卫兵也阵亡了近一半,在走投无路之下,斯特里奇只得向人民军投降,并且对人民军的士兵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当然不坦白也是不行的,因为斯特里奇穿着一身将军军服,己经暴露了他的身份。

    上午9点钟时,战斗完全结束,人民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击毙俄军3427人,俘虏2869人,逃走的俄兵不足1000人,并且俘虏了俄军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这也是远东分战区俘虏的俄军最高军衔的俘虏。而人民军阵亡382人,另有477人受伤。

    而俄军随后跟进的第2师、第71师这时已经赶到了鸡冠砬子,正在向西阳山进军,而得知第2旅己全军覆没之后,自然是不敢再向前进了,赶忙后撤,而人民军的第1师要就地休整,并清理战场,因此第6师越过第1师,迎击俄军。而2个师的俄军面对人民军的1个师,却不敢应战,一直后撤到大道山才收住脚。

    罗岳收到战报也十分高兴,南北两线均取得胜利,尽管两场胜利都不是决定性的战斗,但也为远东分战区开了一个好头。而且通过对俄军俘虏的审问,由其是审问斯特里奇,罗岳基本清楚了俄军的战术计划和兵力布置,这样也就能够从容的布置。

    虽然人民军在南北两线都取得了胜利,但两边的进度却不一样,北线的俄军退到十长岭和人民军对持,而南线的俄军还在大道山,从地图上看,南线的俄军要比北线的俄军突前了约20公里,而直线距离更是达到了40公里,这是由于人民军在南线采用的是诱敌深入战术,因此俄军在南线的位置比较突前,而双方现在是呈一个交错布局的状态,北线的人民军和南线的俄军在自己的侧翼,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档。

    罗岳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等待己久的战机终于出现,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充份利用这个空档,从北线抽调一个师的兵力,直插到南线,截断南线俄军的退路,并和南线的两个师一起协同作战,歼灭俄军南线的这两个师,那么这一战人民军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于是罗岳立刻招集参谋人员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众人讨论之后认为,这个计划虽然有相当的把握,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而目前看来,风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北线的人民军派出一个师南下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师的兵力和俄军对持,而北线的俄军还有2个师加一个团,由于俄军的师级编制和日军一样,下辖两个旅,也就是4个团,人数要比人民军的师多20%左右,因此双方的兵力差不多达到3:1,过于悬殊,如果不能在北线的人民军被俄军突破之前,先歼灭南线的俄军,那么战局将变得对人民军极为不利。但在南线是人民军的3个师对俄军2个师,由于双方的编制不同,实际的兵力优势并不大,只有10:8,要歼灭南线俄军并不容易,至少不会在短时间内成功;二是北线的俄军有可能会增援南线,人民军必须分出一部份兵力阻挡俄军的增援才行,虽然人民军还有4个团的预备队,但兵力是否够用。

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战(七)

    对参谋们提出的这些意见,罗岳其实都有考虑,当然也想好了应对之策,等参谋们都说完之后,罗岳才道:“各位,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这里。”说着罗岳拿起指示棍,指向沙盘上的一点,道:“就是这里。”

    众人看去,原来罗岳指示的位置是穆棱河火车站,穆棱河也称木伦河,“木伦”为满语,意为马,是黑龙江省境内的一条普通小河,是乌苏里江支流。河床平均宽100米。中东铁路滨绥线在穆棱河设置火车站,位于穆棱县以北约10公里的地方。不过在目前人民军和俄军的战场上,穆棱河火车站位于牡丹江到绥芬河的正中位置,因此也可以算是这个战场上的一个战略要点。

    有些头脑灵活的人立刻就理解了罗岳的用意,但大多数人只能隐约明白几分,而不能完全理解。罗岳又道:“我们可出动装甲列车,并从预备军里抽调2个团的兵力,沿铁路进军攻占穆棱河火车站,这样可以彻底截断俄军南北两线的联糸,北线的俄军要想增援南线,就必须突破穆棱河火车站才行。”

    一个参谋道:“占领穆棱河火车站确实可以切断俄军的增援兵力,但如果北线的俄军不增援南线,而是进攻我们在北线的军队,我们一个师能够抵挡得住三倍军队的进攻吗?”

    罗岳还没有发言,另一个参谋己道:“穆棱河火车站离十长岭的直线距离是14公里,这个射程别说是280毫米的重炮,就是155毫米火炮,甚致是125毫米火炮的射程也够了,完全可以支援十长岭的战斗啊,有了装甲列车的支援,就算是我们在十长岭只有一个师,也能够阻挡住俄军。”

    罗岳点了点头,道:“火力支援还是其次,关建是我们占领穆棱河火车站之后,等于是在十长岭的侧后方插入一刀,既使只有两个团的兵力,也足够牵制十长岭的俄军了,因此我们现在对俄国的兵力布置、作战计划基本弄清了,但俄军对我们的情况能够清楚多少?在自己的侧后方出现情况不明的敌军,俄军还能够肆无忌惮的进攻我们在十长岭的军队吗?”

    顿了一顿,罗岳又道:“而截断南线俄军退路的地点,我认为可以设在穆棱镇到穆棱东山之间,这里离穆棱江火车站的距离约为10公里,同样是装甲列车的火炮覆盖的范围以内,因此装甲列车还能够支援南线的作战,而且如果战局的发展仍然对我们不利,我们甚致还可以由穆棱江火车站一路向西,长驱而入,直捣俄军的总指部牡丹江火车站,打一个围魏救赵。”

    众参谋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罗岳的这一招果然是一步妙棋,筒直就是一石四鸟,可以说是这一战的胜负手,而且有极大的成功机率,因此众人又讨论了一下细节,最终都一致同意罗岳的这个计划。

    于是罗岳下令出动一列火车,运载第1军后备1团,连同骑兵团剩下的两个营,一起赶上装甲列车,然后连夜向穆棱江火车站进发,必须在凌晨6点之前拿下穆棱江火车站,并以火车站为核心,布置防御阵地;又命后备2团也一起出发,步行赶奔穆棱江火车站,要求他们必须在凌晨6之前赶到,因为考虑到装甲列车部队,后备1团经过攻占火车站的战斗,有可能十分疲劳了,因此后备2团正好赶去接管阵地的防御。

    进攻穆棱河火车站的战斗,以及后期以火车站为依托的战斗,由装甲列车的指挥官卫宏博负责指挥 ,因为在人民军的序列中,装甲列车是正团级部队,而后备团只能算副团级,自然是由卫宏博来指挥在穆棱河火车站的战斗。

    而罗岳选择的部队是第1军的后备团而不是海军陆战队的后备团担任进攻穆棱江火车站,以及随后截断俄军增援,并支援各战场的任务,是因为考虑到第1军的后备团参战过前一阶段的战斗,尽管出战的机会下算多,但毕竟是真刀真枪的打过,大部份作战人员都有实战的经验,而海军陆战队的后备团则是刚刚成军,全军只有少量人员有实战经验。现在罗岳不仅仅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更是分战区司令,必须全局考虑,这样关建的任务,显然是用有实战经验的军队要可靠一些。

    随后罗岳又下令北线的人民军,命海军陆战队2师立刻南下,经由穆棱江火车站,在穆棱镇到穆棱东山之间的地区布置阵地,截断南线俄军的退路。又命海军陆战队1师,就地布置防御阵地,不得让北线俄军前进一步,当然也告诉他们,会得到装甲列车的支援。

    同时罗岳又命令南线的人民军,给俄军施加压力,迫使俄军后撤到装甲列车的打击范围之内。会同海军陆战队2师,一起围歼俄军。

    就在当晚10点,第1军后备1团乘坐火车和骑兵团剩下的两个营从绥芬河出发,而后备2团同时也步行出发,晚上12点,1团的火车和骑兵团赶上装甲列车,两军汇合,于是两列火车和骑兵团连夜出发,向穆棱江火车站前进。

    凌晨3点的时候,人民军到达距离穆棱江火车站约2000米的位置,这时装甲列车上放飞的无人机己对穆棱江火车站进行了侦察,确定火车站的守备并不严密。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俄军留守火车站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一个连,这时又是在夜间,大部份俄兵都己入睡,只留下两个班的士兵守夜,现在人民军和俄军在南北两线对持,因此穆棱江火车站并没有受到人民军的威胁,自然没有多少警惕之心,而且俄军也根本没有想到过,人民军会利用铁路直接进攻穆棱江火车站。

    这时两列火车都停住,装甲列车就地展开火炮,进入临战状态,而后备1团下车步行向穆棱江火车站前进,团长吕岩亲自在第一线督战,骑兵团则散开在周边戒备。

    后备1团在距离火车站1000米的距离时,团长吕岩下令立刻分兵,自己亲自率领一营沿铁路线前进,二营、三营分别从左右两侧对火车站进行迂回包抄,对火车站形成一个半包围阵势,力争一举拿下火车站。同时吕岩还下令,尽量不要使用迫击炮。

    穆棱江火车站是一个小站,只有一个站台,两条铁道,全站长度只有300多米,刚刚够停下一列12节车厢的火车,因此一个团的军队也足够对火车站形成包围。而由于装甲列车要依托铁路运动,最好是不要对火车站进行炮火打击,一但炸坏了铁路,要维修起来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不过战斗过程却大大出乎吕岩的预料,人民军别说是开炮,就连枪都没有开几次,因为俄军对火车站的守备实在是松懈了,干脆说根本就没有守备,人民军三路齐进,只需要干掉几名守夜打磕睡的士兵,就十分轻易的攻入了火车站,而在这时候大部份俄兵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都还在睡觉,结果当然都成了人民军的俘虏。整个过程还不到20分钟,顺利得连吕岩都不敢相信。

    不过顺利的拿下了火车站当然是好事,不仅是立了一功,而且在罗兵的计划中,穆棱河火车站是有十分关建的作用,因此指挥官卫宏博接到报告以后也十分高兴,立刻向绥芬河火车站通报结果,然后下令让运兵火车返回,而装甲列车则前进,停在火车站的第2轨道上,并放下火炮的支撑架,进行备战状态。

    火车站暂时由装甲列车的护卫队接管,而后备1团这时也还不能休息,连夜在火车站左右2000米的位置选择合适地点布置防御阵地。

    分派完毕之后,卫宏博才开始检查穆棱河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本来不大,又不是什么折冲要道,因此副也没多少物资,车站虽储备最多的物资居然是燃煤。

    随后卫宏博又清点了一下俘虏,守卫火车站的俄兵基本都成了俘虏,只被打死了3个人,另有6个受伤,总共伤亡也不到10个人,

    不过这个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除了三个俄国人,一个翻译之外,其他的都是中国人,共计有102人,其中车站服务管理人员24人,铁路技术人员37人,其余都是搬运工,虽然铁路火车出现,使交通更为便利,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货物上下还是需要人力,而且火车沿途需要补充大量的燃煤和水,这些也都需要人力搬运因此每个火车站都有大量的搬运工。

    不过虽然这些人都是中国人,但现在还不能把他们释放,毕竟俄国已经占领东北地区5年,而中东铁路建成也有近3年,这些人都是在俄国人的手底下干活,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带路党?

    当然如果人民军最终获胜,这些人只要没有犯过大的过失,基本都是要留用的,而且还会受到重用,毕竟现在华东政府缺的是各种技术人员,这种铁路技术人员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因此视察结束之后,卫宏博只告诉他们,听从人民军的命令,不要反抗也就不会为难他们,等战争结束以后,就会将他们全!都释放,然后将中俄人员分开关押。

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战(八)

    凌晨6点左右,海军陆战队第2师、第1军第2后备团也都陆续到达穆棱河火车站,海军陆战队第2师只在火车站休息了一个小时,吃了一些干粮然后马上出发,继续赶奔穆棱镇;而后备2团则接替了后备1团,在火车站的周边接着布置阵地。

    骑兵团则全部驻扎在火车站里,并且派出小股部队在火车站的周边,甚致是穆棱镇、十长岭等地区巡视,一方面是警戒,另一方面也是熟悉周边的环境,道路,地形等等,这些对以后的作战都是极有帮助的。

    上午9点左右,一列火车到达穆棱河火车站,并且卸下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以及一部份后勤人员,可以说只到这时,人民军才算是完全控制了穆棱河火车站,也为下一步的战争赢得了主动权。

    而罗岳收到结果之后,也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各部队马上按计划行动,同时又拔出一个团负责保护从绥芬河到穆棱河之间的铁路线安全。

    这段铁路虽然现在是属于人民军的控制范围,但由于目前战争还没有结束,俄军的小股军队是很容深入进来,破坏铁路,而现在人民军的兵力调动,物资运输很大程度都依赖这条铁路,因此必须要确保这条铁路线的绝对安全。罗岳才不惜再用掉一个团来保护铁路,使得人民军的预备队只剩下一个团了。

    俄军的指挥官沃尔科夫中将是在下午1点左右的时候才收到穆棱河火车站失守的消息。因为俄军没有人民军那么先进的通讯设备,电报也必须依赖电报线。火车站当然是有电报线,但人民军占领了穆棱河火车站,自然不会给俄军发电报通知,又由于穆棱河火车站的人员,守卫士兵都被人民军俘虏,因此也没有人将消息传回去。

    结果还是由于俄军数次向穆棱河火车站发电报都没有回应,这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于是才赶忙通邻近火车站的电报线,调动侦察兵来侦察,这样反重折腾,结果推迟了将近10个小时才知道穆棱河火车站失守的消息。

    沃尔科夫收到这个消息时,也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人民军会在这个时候攻占穆棱河火车站。

    这时沃尔科夫当然己经知道,俄军在南北两线均遭到失利的消息,北线损失了一个团,而南线则损失了一个旅,虽然相对俄军的兵力来说,这样的报失还不会伤筋动骨,但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毕竟在出兵之前俄军的士气就不怎么高。但在沃尔科夫看来,人民军在南北两线均取得胜利之后,自然是要乘胜进击,怎么突然占领了穆棱河火车站,现在沃尔科夫当然不敢轻视人民军了,由其是还出动了装甲列车这一王牌,团此人民军这样做,一定是有道理的,只是到底有什道理,沃尔科夫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这到不是沃尔科夫的智商不够或军事素质不足,而是俄军没有收到足够的情报信息,自然也就无从判断。相比于人民军,俄军落后的不仅仅是通讯技术,侦察手段也同样如此,别说是无人机,就连螺旋桨固定翼飞机都没有,在旧时空里,使用螺旋桨固定翼飞机还是在6年以后的意土战争。

    现在俄军的侦察手段基本还靠人来完成,和几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最多就是给侦察兵配了望远镜,当然也不仅仅是俄国,这个时代其他国家其实也都一样,差别只在于侦察兵的训练素质能力等。

    罗岳在出战之前,就为情报不足而头疼过,最后多少是有些硬着头皮出兵,其实俄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俄国的对外战争较,因此比较习惯在这种情报不足的情况下作战,老实说到现在为止,俄军连人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都没有弄清楚,只知道人民军在南北两线投入两个师作战,还有一列装甲列车,另外还有若干预备队,但预备队到底有多少都不清楚,自然更不清楚人民军的作战计划。只能等着进一步的情报信息送来才能确定。

    当然沃尔科夫毕竟也是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又从军多年,多少也能理出一些头绪来的,首先是人民军既然出动了装甲列车,自然是要大干一场,很有可能会以装甲列车为核心,组成一支军队,沿铁路线西进,直捣牡丹江火车站,摧毁俄军的总指挥部,而失去了总指挥部以后,南北两线的俄军必然大乱,也失去后勤补济,因此人民军有很大机率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不过如果这就是人民军的作战计划,沃尔科夫到也能够松一口气,他虽然也承认装甲列车是一种强大的武器,但并不是绝对无敌的,装甲列车的阿喀琉斯之踝就是只有依托铁路才能作战,因此只要破坏了铁路,装甲列车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当然,人民早的战术选择也并不是只有这一种,穆棱河火车站正是位于南北两线作战的中间点上,因此人民军攻占这里很有可能为了切断俄军南北两线的联系,那么人民军就会以其中一线的俄军为攻击目标,但人民军会将那一线俄军当进攻的目标呢?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情报才能确定了,而沃尔科夫也无能为力,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派人在从穆棱河到牡丹江沿线铁路布置*,如果装甲列车杀过来,就炸毁铁路。

    一直到黄昏时分,沃尔科夫从收到了数十条情报中找到了两条有所值的信息,一条是在北线发现有大量的人民军向南移动,而在十长岭和俄军对持的人民军放弃了两个外围阵地,另一条是在穆棱东山南侧,发现有大量人民军驻扎,正在布置阵地。

    到这个时侯,沃尔科夫才终于能够确定,人民军的目标是南线的俄军,在穆棱东山南侧驻扎的人民军就是从北线调过来,切断俄军的退路。而人民军占领穆棱河火车站之后,装甲列车的打击范围可以将南北两个战场都包括在其中,因此也不得不说,人民军的这个战术构想确实是非常巧妙的。

    当然要破解人民军的这个作战计划到也不难,关建点就是穆棱河火车站,只要俄军重新夺回了穆棱河火车站的控制权,就可以重新联通南北两线战场,通过兵力的优化调配,来化解人民军的进攻。

    只是从那里抽调军队去复夺穆棱河火车站呢?现在牡丹江只有一个骑兵旅和铁路护卫队,再就是自己的警卫兵力。骑兵旅显然是不能当作攻坚使用,只能作为辅助,而铁路护卫队实际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自己的警卫兵力更是不能动,再向哈尔滨请求多派些军队来,且不说现在哈尔滨还能不能挤出军队来,就算是有,从军队集中、准备、开拔,到达穆棱河火车站,至少需要2、3天的时间,到那时恐怕是一切都晚了。因此只能从前线抽调兵力。

    沃尔科夫思来想去,现在也只有北线还有余力抽调兵力,因为人民军是从北线抽调兵力南线作战,虽然不知道俱体是多少兵力,但至少不会少于两个团,甚致是一个师,如果只是一个团,是不可能挡住南线的俄军的。而这样一来,北线俄军的压力大减,当然可以抽调一部份兵力来进攻穆棱河火车站。

    想通了这些情况之后,沃尔科天也连练下达命令,首先下令从北线抽调第35师进攻穆棱河火车站。

    第35师原来就是沃尔科夫的部队,师长是托布尔金斯基少将,下辖第1、2旅,北线俄军被人民军歼灭的那个团,就是第1旅下属的第138团,因此现在这个师实际只有1个半旅。这样一来北线还保留1个师和1旅,而人民军在北线的兵力应是1个师或1个师加1个团,俄军在兵上仍然有3:2或2:1的优势。

    而穆棱河火车站的地域并不大,第35师的3个团,加上骑兵旅和铁路护卫队也足够了,因为兵力再多了也难以充份展开。而俱体的分配是第1旅和骑兵旅、铁路护卫队汇合,由东面进攻,第2旅由西面进攻,两线夹击穆棱河火车站。

    而北线剩下的第9师、第2旅也不能闲着,立刻向北线的人民军发动进攻,如果能够击败人民军是最好,就算不能击败人民军,也能够牵制北线剩下的人民军,不让他们再增援穆棱河火车站了。

    而南线的俄军则是尽快找一个合适的地点驻扎,并且尽可能离穆棱河火车站远些,以躲开人民军装甲列车的重炮打击,布置防御阵地,然后固守待援。

    同时沃尔科夫也向哈尔滨发电,希望哈尔滨能够再给自己增援一些军队来,那怕是只有1个团也好。虽然哈尔滨的援兵到来需要时间,但沃尔科夫认为,这次的战争恐怕是不会在1、2天内结束,就是打成反复的拉据战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自己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因此必须为作长时间战斗准备,哈尔滨派来的援军,也很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手。

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战(九)

    沃尔科夫的命令下达之后,第1骑兵旅、铁路守备队从牡丹江火车站出发,向穆棱河火车站方向前进,而北线俄军第35师也离开十长岭,南下在距离穆棱河火车站约5公里的冦河沟一带驻扎,只有南线的俄军没有回应。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沃尔科夫的命令是靠人力传递,而南线的俄军由于一开始突进得太过靠前,距离也是最远,而且现在双方的军队交错布置,小股的侦察队、巡逻队很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经常发生小规模的战斗,而通信兵自然要避开这些小股军队,因此要将命令传到南线俄军的手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沃尓科夫当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个时候只能耐心的等着结果。

    南线俄军的第2旅被人民军歼灭之后,俄军就开始向西撤退,不过有人民军的两个师在后面步步紧逼,俄军也不敢大步的后撤,当然这个时候南线俄军还不知道穆棱河火车站己被人民军攻占的消息,如果知道恐怕就不会这么慢了,那怕是牺牲部份军队,也要将军队主力尽快撤过穆棱河去。

    而人民军的两个师也怕俄军撤得太快,一下子就撤过了穆棱河,因此在紧逼俄军的同时,不断派出以营为单位的小股军队进攻俄军,或是正面强攻,或是侧面迂回,双方连续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战斗,也让俄军必须要步步小心,不敢大意,而这一来撤退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一天连10公里都走不到。只到人民军占领穆棱河火车站,而北线的人民军己经赶到穆棱东山布置阵地之后,人民军才减少了对俄军的攻击,就这样又过了一天,俄军撤到离穆棱东山只有7、8公里的兴隆村,才遇到俄军的通讯兵,得知穆棱河火车站己失守,人民军北线派军队南下,打算歼灭俄军的南线部队。

    不过这时己经晚了,兴隆村距离穆棱河火车站大约12公里,仍在装甲列车的打击范围以内,但现在俄军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想换地方显然是来不及了,只能勉强向南移动了4、5公里,在兴旺屯一带驻扎下来,并在附近的兴盛屯、兴龙南屯、董家沟等地布置阵地,整个范围的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而总体来看,俄军阵地仍然全部在装甲列车的280毫米主炮的打击范围以内,部份阵地甚至在155毫米副炮的打击范围内。而人民军的追击部队也在俄军阵地附近驻扎下来。

    毕竟要进攻敌军,先还是要把自己的阵地建好,当然人民军的阵地到并不需要多么完善的防御工事,只要是有前沿,有层次,有纵深,有火力点,基本功能齐备就行,毕竟人民军不是防御的一方。

    俄军北线!和总指挥部的军队调动,很快就被人民军的侦察兵探知,并通过军旗确定是俄军的第35师,马上报告给罗岳得知。而罗岳也立刻判断出了俄军的作战计划,就是攻击穆棱河火车站。

    应该说俄军的指挥官确实还是有几分本事,一下就抓住了战场上的要点,如果俄军能够攻占穆棱河火车站,确实可以一下子扭转目前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只是罗岳认为俄军的行动还是太保守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调动尽可能多的军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来进攻穆棱河火车站,毕竟穆棱河火车站才是这一战的要点,至少也该多派一个旅来,而不是现在就一

    个不完整的师。

    就算穆棱河火车站的地方小,军队不能充分展开,但也能形成不问断的轮番进攻来消耗守军的精力。而既使只留下一个师,但对人民军依然有一定兵力优势。骑兵旅就应该在两线来回来策应支援,不应该用来攻坚。

    现在尽管俄军在十长岭的兵力有2:1的优势,但这个优势也并不足以让俄军在短时间内击败人民军,因此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南线的俄军还没有进入人民军预的战场,不过罗岳奉行的积极进取的作战思想,当然不会就这样消及的等待着俄军的进攻,而是想着怎样主动出去,先给俄军一个迎头痛击。既能打击俄军的士气,也是激怒俄军,让俄军尽快发动进攻。

    当然在北线出击是不可能的,毕竟人民军在北线的兵力明显处于劣势,守住阵地就不错了,因此出击只能是在穆棱河火车站的方向。

    其实罗岳盯上的是俄军的第1骑兵旅。虽然这个时代,骑军已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兵种,但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各强国基本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骑军编制,而俄军是在强国中,保留骑军较多的国家,一来是俄国的地缘广阔,利于骑军机动作战,可以组;二来骑军在俄国是有光荣的传统,著名的哥克萨骑军,一度就是俄军的招牌。传统的惯性作用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当然俄国的人口众多,又盛产优质战马,也有条件组建庞大的骑军。

    这次远东战争,俄军中就配备了大量的骑军部队,每个“军”级编制,至少会配备一个骑兵旅及若干骑兵团。不过战争进行目前,俄军的骑军部队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白白占据了大量的编制。

    人民军到不是不重视骑兵,但受制于缺少优质的战马,其实这几年来,人民军在战场上缴获,购买的马匹不少,并兴建了两个专业马场,而且大部份农场也都有养马,只是大部的马匹都用来拉炮,毕竟人民军的火炮比例,在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因此能留给组建骑兵的战马并不多,现在只组成了一个骑兵旅,每个师配备的直属骑军一般只有一个连。

    这次远东分战区就有一个骑兵团,也是目前罗岳手上!唯一的机动兵力。当然罗岳十分清楚,只靠自己这个骑兵团显然不可能和俄军的骑兵旅对抗的,且不说在兵力上的劣虏,双方的作战经验,素质也不在个层面上,人民军的骑军还从来没有真正参加过实战呢!

    不过罗岳敢制定这样的计划,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气,就是从青岛刚刚送来的9辆猛士装甲车。

    原来青岛战争工作组收到了罗岳制定的战争计划,也都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如果这次作战取胜,那么人民军基本就稳操胜券了。而为了支持远东分战区的这次作战,工作组决定给远东分战区送去辆猛士装甲车。华东政府一共也只有18辆猛士装甲车,连东北战区也只分到了5辆。

    严格来说,猛士装甲车只是一型军用越野吉普车,装甲厚度只够防御7.62毫米子弹,由其是车窗部份,是全车最大的薄弱环节。不过华东政府参战之后,刁山对这18辆猛士车进行了改造,首先给车体增加了一层20-40毫米厚的钢板,由其是给车窗增加了25毫米活动钢板,也?使猛士车的整体防御得到极大的提升,以这个时代的标准,全车都可以防御14.5毫米子弹,局部可以防御37毫米速射炮弹;其次是在车顶增加了旋转机车塔,装配一挺14.5毫米机枪,车内装配两门7.62毫米机枪和一部45毫米*发射器。

    这些改造使猛士车正式升级成为轻型装甲车,虽然增加了近1吨的重量,使猛士车的机动性大大削弱,最高时速锐降到80码,但人民军并不是用它作越野机动,而是战场作战,因此是可以接受的。

    罗岳收到这9辆猛士装甲车后,就有用猛士车来打俄军骑兵的想法,现在终于找到了机会,罗岳认为该这9辆猛士装甲车为主力,辅以骑兵团,足完全可以给俄军的骑兵旅造成重创的。

    而罗岳的这个计划也得到了骑兵指挥官赵立军的大力支持。赵立军是人民军骑兵的创建者之一,经过了近4年的努力,终于使人民军的骑军初俱规模了,赵立军也是花费了不少的心。不过骑军虽然也参与了不少人民军的军事行动,但基本是担任巡逻,掩护之类的辅助任务,还没有真正参加过一场实战,这也是赵立军唯一的遗憾,这次远东战争,人民军骑军也全数参战,赵立军自然也想找个机会,让骑军真正的打一仗,而现在机会来了,赵立军自然不会放过。

    当然赵立军也十分清楚,现在人民军的骑军和俄国骑军相比,确实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有9辆猛士装甲车为后盾,赵立军自然是底气十足了,由其是对于初次上阵的人民军骑军,配合协助猛士车作战,也更有利于成长。于是很快赵立军就制定了一份作战计划交给罗岳。

    看完之后,罗岳也基本认同,只对其中的部份细节做了补充和完善,然后就命赵立军带领骑兵团和猛士装甲车出战。

    收到罗岳的命令之后,赵立军带领骑兵团和猛士装甲车渡过穆棱河,在猴石沟驻扎,这里距离穆棱河火车站约10公里左右,如果战马全速奔跑,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回来,因此基本可以确保骑兵团的安全。

    安定下来之后,赵立军下令,猛士车隐藏不动,派出两个骑兵连,分散成以排为单位,在方圆30公里的范围内巡逻,一但发现了小股的俄军,就立刻攻击。尽可能给俄军造成多的杀伤。

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战(十)

    一天的时间,人民军的骑军共计发现了6支俄国的巡逻侦察小队,基本是以班为单位,只有两支队伍是排级。双方自然展开了战斗,结果一天下来,俄军共计阵亡了42人,被俘5人;而人民军只有4人阵亡,另有7人,3马受伤,毕竞这样的小规模战斗,骑军还是占有不小的优势。

    这时从牡丹江方向来的俄军己到达滨绥线向北林站,距离穆棱河站约30公里,正在等着北线的俄军的35师派部队来与自己汇合。而在当天晚上北林站的俄军就收到了今天的战果,而且俄军的侦察兵也发现了人民军的骑兵团的位置,并确认人民军的数量在2000-2500之间。当然这也是人民军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好吸引俄军的骑军进攻。

    俄军也觉得十分意外,按说双方的小股军队之间发生战斗是很平常的事情,有时一天会发生十数次,只是这一次人民军出动的是骑军,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虽然开战以来,人民军在海陆两线均取得了不少胜利,甚致还打了一场成功的登陆作战,但人民军的骑军部队在战场上的存在感却并不高,甚致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感,在俄军的高层中有不少人都以为人民军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骑军部队。而现在人民军出动了成建制的骑军,而且还渡过穆棱河来作战,这是什么操作,到是有点像是对俄军的骑兵发出挑战一样。

    虽然摸不清人民军的用意,但人民军的骑军既然杀过了穆棱河,俄军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这样一支骑军还是可以给俄军造成不小的麻烦,因此第1骑兵旅旅长鲍姆葛尔丹少将决定带领骑军出击,给人民军一个教训,毕竞骑军才是对付骑军的最好军队。

    不过铁路守备队的指挥官莫洛佐夫少将却认为第1骑兵旅在这个时候并不宜出击,毕竞现在这支俄军主要是靠这支骑兵旅支撑,一但而是应该等着35师派来的军队到达之后再出击也不迟。

    但鲍姆葛尔丹并没有听莫洛佐夫的意见,而是执意要在明天出击,理由是骑军的移动速度快,等35师派来的军队到达,也许人民军的骑军己经转移了阵地,再想找到人民军的骑军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在鲍姆葛尔丹心里则还有另一层打算,骑军在俄军中的地位很高,而且和俄军陆军的“灰色牲口”不同,骑军的士兵大多都是贵族出身,不仅荣誉感很强,更渴望建功立业,因此好战心极强。

    但自从开战以来,无论是对日军还是对人民军,俄国骑军几乎都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这主要是因为骑军作战是需要广阔的空间,但开战以来,俄军打的基本都是阵地战,因此俄国骑军很难在战场上找到出战的机会,这次进攻穆棱河站,出动骑军作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确实是没有军队了,却没想到人民军的骑军主动出击,鲍姆葛尔丹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而且鲍姆葛尔丹、莫洛佐夫的军衔相同,都是少将,从牡丹江站出发前也没有明确指明由谁来指挥,从兵力上说当然是骑兵旅占多,但进攻穆棱河站主要还是以地面进攻为主,因此由谁来指挥都不合适,而且沃尔科夫也考虑到,等35师派来的军队到达之后,自然是由35师的军官来担任指挥,也就干脆不指派指挥官了。反正也没几天的时间,却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情况。

    鲍姆葛尔丹不理莫洛佐夫,第2天一早就带领骑兵旅出发,走了不到5公里,担任先锋的第1营就回报,发现了人民军的骑军,人数约150人左右,估计是一个骑兵连,正在向东方撤逃。鲍姆葛尔丹听了,立刻下令第1营追赶,至少要咬住人民军,不能让人民军跑掉,同时又下第3营绕道迂回,截断人民军骑军撤回穆棱河站的道路。

    第1营的营长是科罗拉夫中校,出身于俄国一个中等贵族家庭,这次到远东参战,也是攒足了一口气来建立战功,获得爵位,这样自己就可以拥有领地了,现在终于等到了出战的机会,因此带领着第1营的骑兵,紧紧的追赶人民军的骑军。

    这时双方的距离大约是60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俄国骑兵配备的m1891莫辛纳甘哥克萨骑兵型步枪的射程不够,但科罗拉夫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俄国骑兵配备的战马是优秀的河顿马,这种战马兼具速度和耐力,而人民军骑军的战马多是蒙古马,耐力是够,速度一般,因此科罗拉夫估计,在10公里内,是可以追上人民军的。

    果然追赶了大约5、6公里,俄军将距离拉近到了约400米,科罗拉夫心里也十分高兴,如果再追近100米,俄国骑兵就可以进入步枪的射程了,当然基本没有什么准头。

    而就在这时,只听从左右两侧的两个小山坡的背后,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各自转出来3辆科罗拉夫从没见过,形状十分怪异,而且体形庞大,没有任何畜力拉动的车辆,向俄国骑军行驶过来。不少俄国骑兵也都十分意外,纷纷驻马观望,议论纷纷。

    科罗拉夫是贵族出身,见识自然要比一般士兵多一些,知道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靠自动力行驶的车辆,简单来说可以看作是不需要铁轨的火车,这几辆车估计就是类似的产品,不过既然是出现在战场上,就是俄军的敌人,总不会是到这里来旅游的吧,因此科罗拉夫下令,各分出一个连的军队,去攻击左右的车辆,而主队也不忙于去追击人民军骑军,而是看看左右两侧的战斗结果再说。虽然科罗拉夫不知道这种车辆的战斗力如何,但一个连的兵力有150余人,50人攻击一辆车,怎么样也够了吧。

    于是从俄军的大队中分出两支军队,迎着这突然出现的三辆车,冲了上去。

    “关闭车窗挡板,准备战斗。”

    这时出现的车辆自然是人民军的猛士装甲车,以3辆为一组,以约40公里的时速冲向俄国骑军。看着俄国也分出兵力迎着猛士装甲车冲了过来,第1组的组长肖应鹏下令了命令。

    很快肖应鹏座车的车窗挡板全部关闭,只是两个前车窗上开着两道约5厘米高,宽约30厘米的细缝,供架驶员和车长观察车外的情况。

    后排的副机枪手黄涛道:“车长,开火吧,距离早就够了。” 猛士装甲车的车顶装配的14. 5毫米口径机枪的射程可达2000米,俄军所有的骑军均在射程以内。

    肖应鹏摇了摇头,道:“别急,还没到副机枪的射程呢?等到了以后再开火,这样的火力更强。” 又拿起讲话机,道:“2号、3号注意,进入副机枪射程以后再开火。”

    猛士装甲车前后各配备一挺86式7.62毫米机枪,射程600米,不过肖应鹏一直等到双方的距离一直拉近到400米左右时才下令“开火”。

    三辆装甲车上的6挺机枪一起开火,向俄国骑兵喷射出了炙热的火舌,子弹撕裂空气,狠狠的撞进俄国骑兵、战马的躯体内,疯狂的破坏着躯体的血内器官,中弹的人马发出惨叫,仆倒在地上。由其是14.5毫米子弹,威力极大,有两匹战马的马颈中弹,竟将马颈打断,而且有一发孑弹打断马颈之后,又击中马背上的骑士,在骑士的前胸上打出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

    冲在前排的俄国骑兵几乎都没有幸免,中弹倒地,还绊倒了不少后面的同伴,而科罗拉夫到是没有领头冲锋,因此到是得己幸免,不过有一发子弹几乎是贴着他的脸颊飞过,在他脸上划出一道6、7厘米长,近2厘米宽的血痕来,火辣辣的作痛。

    科罗拉夫的心里又惊又怒,想不到对方的车上竟然安装了机枪,但到了这个时候俄国骑兵是无法后退的,因为已经进入到对方机枪的射程,一但转身撤退,等于是给对方当靶子,只能够继续冲锋,尽快拉近双方的距离,靠近对方的车辆,将车内的人杀死。因此科罗拉夫大吼一声:“冲,冲,冲!” 说着两腿猛夹马腹,战马猛然将速度提升到极限。

    其他的俄国骑兵也都和科罗拉夫的想法差不多,也都纷纷催动战马,加速冲锋。而且有的俄国骑兵也举起步枪,向猛士装甲车射击,不过子弹打到装甲车上“碰碰”作响,火星四射,不过对装甲车根本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而这时距离己拉近到了100米,冲在前面的几名俄国骑兵己经放下了步枪,拔出马刀,高高举起的刀锋,闪烁出冰寒的光芒,只等着靠近敌方,发出雷霆闪电的一击。不过也有摆好了姿式的骑兵中弹栽倒于马下。

    “小彭,要和毛子撞上了,方向盘一定要把稳。” 肖应鹏一手握着车顶机枪的控制器,一手抓住了把手,又道:“黄涛,抓稳了。”

    驾驶员彭颜武道:“放心吧车长,这次要让毛子偿偿咱们的厉害了!上吧!” 说着,他的双手紧握着方向盘,右脚踩了一脚油门,装甲车猛然加速到时速50公里,迎着两名冲上来的俄国骑兵,撞了上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322/ 第一时间欣赏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作者:木林森444所写的《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为转载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介绍:
20**年,一支付责保护中东某国撤侨任务的舰队穿越到1900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而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各种穿越剧穿越小说洗脑的穿越者们,立刻接受了穿越的现实,并且各有打算,有人想利用未来的科学技术称王称霸,甚致建立全球霸权;有人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写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历史,甚致实现普世价值;也有人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过上旧时空过不上的腐败奢侈生活;还有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梦想和理想。 但这次穿越者们面对的不是落后无能的农耕时代国家,而是有着强大动员、组织能力,和相当科技能力的近代列强,就连历代穿越者们引以为傲的金手指也未必有明显优势,因此三心二意,各怀心事,又没有主角光环的穿越者们能否在这个乱世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