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大明二十四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二十四监全文阅读

作者:梦难成     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     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8章宗室新政

    但一种兔死狐悲的思想却让他们紧张起来,王爷们的供奉都免了,他们的当然也随时可能免。所以挡住这一政令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所以一场为了保护自己工资的运动开始了。

    第二个压力,来自于各地的王爷、公主们,他们本身就有田地、产业,倒不愁什么吃喝。不过国家发的钱,没有嫌钱多了咬手的,更是一种身份的体现。那是个长流水,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且还有他们的子孙万世,这个帐他们可是算是清清楚楚。作为即得利益者的他们当然的仇视这个政策,以祖宗之法不可废为由,严重的抗议。他们言,这是祖宗留给他们的财富和特权,甚至有潜台词在说,既然我们可以销藩不要宗禄,那皇上就没有了资格享受祖宗的江山,其心可诛啊!

    这直接忤逆的言语,让朱由校好感大失,还真是一群猪。只能不住的往身上捞,想分担一下,却是不能一下大明挣扎的辛苦,别的大臣、军官们还可以玩个跳槽之类的,你们往哪里跳?大明转不动了,首先倒霉的是皇上,然后就是你们这帮二货。

    当然也有不少的王爷和公主,却对解开‘圈禁’让他们如同正常人一般,可以从商从政,这一条是相当的感兴趣,钱多的根本就花不完,烂在地窑里一点用都没有。相反如果能换得自由,可以随便的游玩、交往,那是多么的轻松自如。

    第三个是宗室管理部门宗人府。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等强烈的抗议,一旦宗室制度改革了,他们还有什么作用可言。所以为了他们饭碗,当然是不停的反对,抗议。

    第四个当然是各大臣的反应了,好在涉辽事件的大臣们均没有多做什么表示,现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有这种闲心,现在再给皇上添堵,恐怕。皇上稍稍怒一下。自己的身家,就要添到皇宫里了。

    然更多的清流们咬住祖宗之法也是不放手,都是太祖的子孙,如此刻薄寡恩。非圣君所为。连自己的亲族均能舍弃。那更何况只是一般的子民呢?这种语调说的也是义正言辞,铮铮作响。他们是可找到机会宣泄一下了,多好的出名机会啊。而且更有各地给钱让他们叫嚣。那是格外的卖力。

    第五个就是当事人了,却是形态各异,其中有一部分人,不知是受了哪一方面的蛊惑,表现的相当激动,发誓言要保卫太宗订《明太祖宝训》的并把“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些道理说了一遍。看的朱由校是直摇其头。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卫的哪门子的国,安的哪门的的民。自己说的不可笑吗?

    当然支持的也有许多,如徐光启就是相当的支持新政,其早就对宗室这种政策的本质和毒害看的是相当的透彻,哪朝哪代,都有宗室问题,但就没有大明如此的奇葩。从太祖藩屏开始,然后不久就是销藩,到了永乐销的更是身无完肤。而仅仅就此造成的宗室犯罪问题,更是让地方官头疼死了。因为他们的犯罪并不受地方官府管辖,而是由宗人府来认罪,而且不得皇上许可,那是不能杀头的。皇上哪里会得罪这些亲族,落得一个残害宗室之名。这些让宗室子弟当然的无所忌惮,肆意妄为,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更何况宗室这个负担也实在是太大了,压的大明的财政相当的困难,无法动弹半分。所以联合了一些清正的大臣,力挺亲政,彻底的把这个毒草给解决了,历代明皇均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但他们并没有胆量来直对大明祖训,但如今的皇上,终于对这个不可触及的底线开始改革,这个勇气是相当的大,自己这些正臣,当然是要鼎力支持。

    而魏党们联系的‘喷子’们,当然极力的争辩着。他们没有别的,口水仗打的可是相当的厉害而已。

    但有一则消息却引起了朱由校很大的注意,山西周边的宗室三四万人,直接的汇聚到了大同,要求出边墙,到皇上给自己订的土地去。他们都快穷疯了,连年的不发宗禄,穷的都快尿血了。一听到有此消息,哪里还能坐得住呢?

    看到一边吵的热闹,一边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了支持,朱由校心中大定,很是高兴。这样的问题处理起来倒不是什么困难,如此平静的处理,只是把口水仗,却仅仅是一群站着说话不要疼的人在旁边扯淡,倒是缺盐少醋的毫不热闹,还是让他们听听这些宗室的‘亲自’的‘现身说法’吧。那样大家应该对新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传旨回去,大意是祖宗之法,连祖宗自己这边宣布完了就可以改,而且连建立藩屏的初衷都改的面目全非,更有‘二祖宗’再来改一遍。如今,宗室的人数从那时的几十人,变成了二十几万人,已经从极少数人,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存在。以后还将接着开枝散叶,如此基数,二三十年后,更会变成至少四十万,多的就可能达到上百万。大明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还怎么能够支付如此的负担?就算是现在,已经有人吃了上顿没一顿,已经不少的人去偷去抢,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还能够按照最初的极少人一样处理?

    所谓的祖宗之法,那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有所积极的一面,但时过境迁,哪里还能一盖的照本宣科,再则,祖宗之法也不是没有其他人能改,为何朕就不能改?穷则变,变则通,只有相应的合适时代发展的政策才是好政策,且不可紧抓祖宗之法不变。

    并喻田尔耕,拿着钱食,令全国贫穷的宗室动起来,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一些人就今前往各地一些反对的王府、公主处。(未完待续。。)

第369章燧发枪现

    质问一下,都是祖宗留下的,为什么你们吃着锦衣玉食,而我们却连饭都吃不上。由锦衣卫保护着,无论怎么说都可以,若王爷敢动手无所谓,那是宗室内部之人纷争,看着他们闹就是了。但若朱氏外姓敢动手,就以残杀、迫害宗室之罪全部抓起来,充苦役。让这些不分好歹的王爷们看看,都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凭什么他们能有特权?让你们也尝尝被质问的味道。

    让一些宗室进京,各家各户的问一下宗人府、勋贵和那些言官,自己是太祖的子孙后代,为什么就吃不上饭,当不了官,做不得地,经不了商。而你们这些人却可以如此高官得中,骏马得骑?凭什么皇上有新政了,给他们一条活路,怎么就挡住他们了,若你们能养活他们还可以,就让你们养活,若在中间使坏,让自己活不了,那可是不依。

    就是让他们闹,不闹一闹的话,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还真没有任何的顾及。让他们这些所有反对的话贴出来,让室宗们闹的也有理有据一些。特别是山西这边,王爷也多,反对的也厉害。他们不是闲的没事吗?找点事干干吧。

    下边得到的一事却让朱由校大为兴奋,毕懋康把燧发枪研究出来,并把线膛的理论融合进去,造出来的枪,射程为六十丈,可以打穿一寸的木板,轻松的穿破铁甲。已经送往皇上处,不日将到。

    一听这样的消息。激动的朱由校特别的渴望,仅仅的靠着这神弩,的确是太没有安全感了,一层小板就把自己挡在了之外,费尽周折的才能战败敌人,打的那叫个费劲。现在更想尽快的把一些战斗总结给袁可立和卢象升那边送去,因为蒙古这些战策,极有可能会是建奴和乱民都会用到的,毕竟这里面还有晋商在里面在穿针引线。

    如今穿透能力的燧发枪出现了,如此超过了神弩一倍以上的射程。那以后面对任何冲锋。除了阻击弩之处,又多了一项强有力的武器。这是让人相当兴奋的,直的很期待它的赶快来到自己的手里,好好的把玩一下。

    然后朱由校强迫的把这份激动之心押了下去。把军事总结写完。分别的发往两处。这种东西看似无意。但这种战术的积累总结,却对以后的战斗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让人少走一些错路。少用一些昏招。兵书上理论上的东西太多了,有的相对来说是抽象的,所以这是相当重要的。

    并把归化捷报发送回北京,八月十五就要到了,也让大家在欢庆的节目里,在辽东将士集体叛变的气氛中,看到胜利的希望。

    广场上,庄闲之组织的人正在不断的登记着,遇到的奴隶每人都在述说着自己的血泪史,听的人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庄闲之带着的‘行人’们真不明白蒙古人怎么如此的迫害这些无辜的百姓。即便是抓回家里的奴役,非要整天的打骂吗?大明也是有许多跟着别人家里的奴仆、下人。但表面上也是比较仁慈的,怎么这里就如此的明目张胆的如此呢?更有,就是你的奴隶,也是你的私产,你不应该好好爱护吗?

    这些当然让他们想不明白,只好一个接一个的记载下去。而旁边的俄布木听着也是无可奈何,别的不说,这些殴打他自己家里就长年的都有。

    人太多,记载这些,仅仅是几十个人也记不完,又把宦官杂役们调了二百人过来记,这样速度果然快了许多。到了晚上之时,终于把一万人的血泪史前记完了。

    城里有八千户左右的人对汉人进行过迫害,二千户没有过交往,几百户对其有恩,虽然小到没法说,但感恩的汉人们,对这点点的小恩却记忆犹新,让人记了下来。

    第二天,八月十三日,对迫害的,那没什么可以说的,送走苦役就是,现在的苦役就从归化城到岱海的修路开始吧。只不过视其情节严重与否加重多少而已。对于事不关已者,那当然是先让他们好好的住着,等着国内户部统计各地的官田,给予他们分配。对于有恩的鸽派,那当然是不动人家秋毫了。

    把这样的事情尽快的做着,天仇军和快速反应队行动了起来,封门,抓人。一时之间,归化城是一阵的乱蓬蓬的,哭喊之声,笑声不断。

    北京,今天的前门之外,归化捷报又再行贴了出来,本来准备节日的人们,从辽东叛变的沉寂中,又是喜获了丰收的喜悦。虽然说皇上整天的打胜仗,但这次可是决定性的胜仗。打到了蒙古人的老窝,把那个胆敢割了万岁使者又耳的罪魁祸首的人给擒获了。这是多大的喜悦。皇上打了二十多万人,俘虏了六七万人,还有那四万多匹马,解救了上万汉人。这得是多大的神武,老百姓们为了有皇帝而自豪。

    老百姓们可是有了大大的谈资,相互谈论着皇上的英明。而朝臣们,也都对一个武功神勇的皇上,彻底表示了认可。大明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能征贯战的皇帝了。老朱家的血脉,已经在声色犬马之中,把马上皇帝的光辉磨的是一干二净。如今终于有了一个仁政爱民,而且又能够为国守门的皇上,值得大家庆祝啊!

    就连辽饷案里的大臣们,也为大明有如此强势的皇上感到大明之幸,大明中兴在望,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就是有一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被皇上重用到中兴之日。

    陕西,卢象升那边在不住的寻找当中,终于已经摸到了一处乱军的巢穴,那里叫做一个苏家岩的地方。这里会聚了上万人的乱民,武器已经不再是乱棍之类的了。相反而是比较整齐的长枪,虽然衣服还不算什么统一,但训练却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了。

    卢象升远远的在望远镜里看到后,看到了‘山寨’防范还是相当的强悍。道路也根本不利于骑兵的突袭,所以没有强攻。悄悄的远远的占据几条必经之路,就算是包围了他们。然后堂堂正正的带着八百人,带着所有的阻击弩上前。就是堵在离他们寨门前,开始射击。

    如此射击如何能站一个小山寨受得了,而且一看来攻的人只有不足一千,那当然是开门攻来。部队虽然小于敌人十倍的敌人,但凭着先进的武器,快速的山地弩,是丝毫的不怕。没有什么悬念可讲,天雄军对付他们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仅仅几轮的山地弩,就把他们把惊了,没有想着什么抵抗,而是想着逃跑。到底是一场农民,刚刚拿起了武器而已。

    而一些老兵,想着组织起来反抗,但被突然袭来的阻击弩,射的死的死,伤的伤。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逃或者进攻,跑的人很多,但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的天雄军,哪里能让他们逃了呢。所以来了个一网打尽。一场大战很快就结束了。

    慢慢的打扫战场,把俘虏压过来,一问,根本是一问三不知,只知道是从府谷带过了放多的人,全部分散开来。自己这一边只有不足一万人。他们只是一群饿的没法的农民,被人一闹,心里想着跟着反了吧,也就这样成了乱民,至于怎么回事,根本就是一团子糊涂。

    最终的寻问,找到了一个浑号叫不沾泥的领头人。这倒是一个知情人,还好,他倒是知道一些。以前就是个草寇,这次被人联系了一下,当然是加入了这个比较有前途的行业。

    讲了一下,高迎祥领着他们的那些以前混绿林的朋友和手下,突然发动了造反,事后不断的攻城掠地,专拣小县城动手。然后把东西藏匿在各处的山寨里,都是高迎祥以前留好的。因为现在朝廷来剿,势大难敌,所以分散下去,到各寨子藏匿着,等待机会。而兵器则是从各地或买或强枪得到的铁,自己打造的。小部队来了就吃掉,大部队来了就转移。一是练兵,二是保存实力。

    卢象升一听,这个路数是什么意思,哪里还是单纯的农民,这分明还是落草为冠,打家劫舍的路数。其实历史上,他们最初靠着打家劫舍也就是如此慢慢的做大的,而如今,一些早就改变了。

    想着顺藤摸瓜,再接着来,但不沾泥的确不知道下一个窝点到底何在。只说是十八寨,这里他只是一个寨而已。

    听着卢象升一阵头大,只听说乱匪就是几万的,按着这个标准,哪里是几万,岂不得几十万?这费了这么大的时间,还是有老百姓提供的线索,才最终找到了一个寨。在这大山茫茫之中,到哪去找这十七个寨子去?看看寨子里的粮食,那叫一个充足,半年足都够吃的。

    问和三交镇的驻军左良玉什么关系,不沾泥的回答是,高迎祥找来的朋友给其银子,承诺半年之内在左良玉的所到的辖区那边,如若剿灭之时,会通知一下他们。(未完待续。。)

第370章袁公到朝

    如此一说更是看出了左良玉通匪的事实,捣毁了这个山寨,压着六七千俘虏,回到了三交镇。这时的圣旨已经到了,这边没有光报系统,只能到大同中转,所以不是太方便。

    武之望从谷府那边也赶了过来,一听圣上的两份圣旨,对卢象升的能量更是感到恐怖,听着左良玉的处罚,留了一条命,但这辈子算是交待了。

    卢象升也满意的接了圣旨,然后再把俘虏一声,对武之望一说。喜的武之望高兴不已,终于听到好消息了,对卢象升更是钦佩不已。

    而可怜的左良玉,面对着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群殴都不是人家卢象升的对手,更有人家的确是亲军,而且也是有皇上的口喻,这下自己彻底的踢了铁板了。接完旨,自己被人更拉扯着从地上起来,没别的,宫刑。左良玉一听,完了,自己这几房姨太太算是要守活寡了,不过就是不知道,她们会不会为他守节了。

    八月十四日,归化,昨天一天的抄家,封门,终于把八千户人都赶了出来,他们只能是夜不能归。而今天,则需要收拾出来一些房屋,供汉人和那些妇孺们居住。所以工作相当的忙碌,抄家所得,不是太多,这些根本和在大明那边一抄家,就如发了财一般相比。这里的动产就是牛羊,这样的活物。而那屋子也的阵旧了许多。加起来的财产也就是二百万银两左右。倒是牛羊搞了不少。

    把小孩女人都集中在了一起,朱由校可不能就这样白养着他们。秋天已经到了。三万军队的衣服需要改装了,冬天的羽绒服都已经做好了,宫里仍然在不断的做着,因为下一部还需要更多。但现在秋装已经急需要了。自己设计好了样子,归化城里的布料还是不够。让人从大同那边运过来吧。

    让汉人们开始去归化城外开垦农田吧,这里的土地肥沃,一人看给五十亩地。先把汉人的心留下来,土地当然就是最好能留下心的引诱。他们大多已经没有家了,就是有的,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这里有皇上亲自分地。他们都写好了平安信往家里问问安。如若家人还在,他们甚至想来年这边平稳之后,回去再接家人过来。

    而对于一些汉人妇女,则需要弄一些轻纺织业让他们先生活着。这里别的不多。就是羊毛多。让杂役们有会的。教她们做纺织,然后让她们再教蒙古女人,回头弄点纺织机器过来。发展一下,不干别的,拿把军服给做做,也是一项收入不是。

    八月十五日,今天是传统的中秋节,出来的时间不短了,无论是朱由校还是将士们多多少少的都有些想家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恩亲,两世为人,朱由校都没有什么亲人,这世还会,有了张嫣和容妃。张嫣已经让自己给休了,但他的心里却始终的装着她。当他怀疑到他和朱由检暗中谋害自己之时,那种恨就别提了。但最后的时刻才知道脑残的她,竟然被东林党**害成这样,可笑的感觉到自己是整个大明的祸害,竟然大义灭亲,这是何等的可怜。若没有那个真假难辨的梦境,估计连朱由检带她,可能真有可能给杀了。对张嫣,他是从喜欢到恨,可到怪其愚蠢,然后休之。这些在脑海里不断的回想着,但此生他也不知道是否再能见到她。

    而容妃那边更多的就是同情与爱惜,想想她看着朱由校最后一个孩子,就这样,死的不明不白。最后经魏忠贤的努力,而是死在了信王之阴谋之下,信王却已经疯了,朱由校就特别的希望信王能够活过来,现帮容妃报一遍仇,让所有的仇恨都烟归烟雾归雾了。以所以说是容妃的报仇,让实话,不是朱由校心冷,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拿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虽然说是他的亲骨肉。

    想着这些,和旁边的何可纲共尽了一杯酒。

    这是中秋之夜,团聚的节日却有许多的人没有回家团圆。比如说袁可立和他的儿子袁枢。这时候,他们近三十只海船,就要靠近朝鲜半岛的仁川江华岛,那里,光海君李晖被囚禁在乔桐。

    此事一直是袁可立的一桩心事,他为大明被朝鲜所轻视所深深的愤怒。当时是袁可立第一手接待的朝鲜来使,他先后十二次上书朝廷,重视朝鲜问题,但没有任何的回音。

    当时,朝鲜人擅自发动政变废除一个合法且与明有交的君主,绝对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应当是大明所不能接受的。负责节制朝鲜的袁可立第一个就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看得废立之事,二百年来所未有者,一朝传闻,岂不骇异。”(李民宬《敬亭集》)。

    袁可立还马上上疏朝廷:“李珲袭爵外藩已十五年,于兹矣,倧即系亲派,则该国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即珲果不道,亦宜听大妃具奏,待大明更置。奚至以臣篡君,以侄废伯,李倧之心不但无珲,且无中国,所当声罪致讨,以振王纲。”(《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 )。在这道奏疏中,袁可立的观点很鲜明,他强调了政变这种形式的非法性,这关乎到纲常伦理的“普世价值”,他认为“即珲果不道”也应该“待中国更置”,袁可立甚至主张派兵“声罪致讨”。第一是程序上的事情,你朝鲜凭什么敢擅自换国王?第二是实际的,光海君是相对亲大明的,而不是仁祖所代表的从此从此惧怕建奴派。

    仁祖李倧的合法性得不到明朝政府的承认,朝鲜只好派出使团前往登州拜见袁可立,祈求他代为转奏辨明原委。当时袁可立就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光海君李晖还活着吗。朝鲜使团书状官李民宬回答是活着。

    三年的时间,袁可立也不知道李晖是否仍然活着。经过多番打听,终于知道他正在江华岛上。这次就要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三年来袁可立可是相当堵在心里,这是对大明的一种轻视,这样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现在蒙皇上给了兵、权、钱,他终于可以把此事来个终究的解决。

    这事袁可立和朝鲜闹的很僵,估计此次上朝鲜,不一定会得到他们的礼待也不好说。但现在袁在乎吗?此次解救了李晖,下一步就是拨乱反正,把仁祖李倧这个乱臣贼子,给拿下了治罪。然后手里边有个光海君,一切朝鲜出兵助建奴、商船等问题,那就相应的好解决了。

    想到前路还是比较轻松的,与是放下心事,和袁枢两父子一起赏着明月,一起共享着天伦。

    而众多的宗室子弟们,这几天在锦衣卫的帮助之下,也给各位王爷、公主、朝中反对的勋贵、大臣们,增加了节日的‘欢乐’。

    大同,前门边留下重要备注的反对王爷代王家中,都来了一群宗室客人,这一群可不少,足有五六千人,他们穿的是比较寒酸,但手里却拿着玉牒,那是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象征着他们的身份,天皇贵冑。

    这些宗室弟子是没钱不错,但这身上的谙却是摆的大,他们有的辈分可比王爷高好几倍,根本不怕这些王爷,更有锦衣卫已经说了但凡有人敢打他们,残害、殴打宗室子弟这个名称就扣在他们的身上。上来就问凭什么阻着皇上的新政,在旁边说三道四。王爷里这些都是一个老祖宗太宗留下的,凭什么,就你一人享受着,而我们这些人却受着苦。

    代王一听那脑子就乱了套了,这帮人明显是来找事的,一看那人数,他也不吓了一跳,这要是干什么,不会是来吃大户吧?眼前的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宗室子弟。他相当生气的说:“尔等受穷干孤何事,有事找皇上去,”

    “皇上给我们活路,却被你给堵回去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吃着喝着,有本领,你把皇上给请来去!”

    “就是,你这边吃着锦衣玉食,我们也就尝尝了,”

    “皇上来了让他老人家也评评理,都是太祖的后代,一样都不干活劳动,这到底是凭什么?”

    、、、、、、

    “反了,大胆,敢在孤王这里耍横,来人赶出去!”代王真的是怒了,在大同这个地界,没有人敢在他的头上动土。

    这边的家奴恶仆们,当然开始动手,这一动,那帮宗室开始预演好的赖皮上了,“打人了,殴打太祖子孙宗室子弟了。”

    那帮家奴们对这些招数可是看的门清,还真敢讹人,他们还真是讹到了地头了。从语言上的劝阻,到肢体上的推搡,慢慢的就变成了动手了。五千人没有动手,如果真打,虽然王爷的人也有个千把人,但他们的人口基数在这边呢,还有锦衣卫的撑腰,哪里还真的怕了他们不成?但这次就是来闹事的,被他们打了,可就是没有闹事的说法了。(未完待续。。)

第371章宗室无赖

    提前设定好的剧本,没有什么任何的意外,被打的宗室们状告有人殴打残害宗室,大同的锦衣卫上场了。

    如今的锦衣卫可不是前几个月的锦衣卫,政治、军事、经济那可是面面俱到的,而且权势也是一时无二,仅仅就那几项和钱庄、驿站同名却更有权的监督权,就能让他们身价倍墙。这种更是得了皇旨,来惩治这帮王爷,那心和手哪里又会软了。

    “代王爷,驻大同锦衣卫千户胡大全,参见王爷千岁,下官(大明永乐后,官员对王爷不能称臣,)接到门口宗室弟子们的报案,称被人殴打、残害。所以来此带相关人等调查侦缉。职责所以还请代王爷见谅。”就这样锦衣卫千户来到了代王府,而潞州的沈王,太原的晋王,都有相应的人,包括全国各地,所有的反对皇上新政的,大臣、勋贵都有相应的宗室,前去挨家挨户的‘谈话’。不过大同这里是因为以前来的人就多,被分流出去,还是有不少的流在这里而已。

    “胡千户,尔等把眼睛放亮了,这些人是冲到本王府中来闹事的,本王难道是好惹的吗?”代王哪里会把一个锦衣卫千户看在眼里呢?要是放在以往,连接见的面都不可能,如今牵扯到这场乱事,才不得不见个面,算是给了他极大的脸了,直接的斥责着。

    “王爷本是宗室,与宗室人员发生冲突,那是宗室内部之人争斗。本官不敢管,也管不了,那应交给宗人府或者皇上定夺。但现在是王爷的手下,他们并非宗室中人,却对宗室子弟进行殴打,这就是外人对宗室的冒犯,如今宗室子弟们告了,所以只要带那些外人,去审问。若事情为此,那就要秉公处理了。”胡千户按着田尔耕交待的话。一一的说道。

    “什么?”代王这时候再感觉不到这里边的阴谋。那就真的是一头猪了。很明显,这是皇上给自己下的一个套。这个套针对的就是宗室新政。如此一个残害宗室的罪名,很容易就给这些家将手下们扣上一个大帽子,那样不断的把自己的手下给处理了。很显然就等于变相的暂时把自己的藩给销了。没有兵将之类的王爷还算什么王爷。今天可以是过来推搡一番找些事。那明天有可能是纵容这些宗室自己过来弄顿饭吃吃,拿点东西把玩把玩了。自己动手,估计是皇上不问。但一旦别人动手,那就又弄成了迫害宗室。这种无赖无聊的招数也就只有皇上才能有能量、脑子来办。代王相当的无耐,若是自己让人再打了锦衣卫,那估计后面还不定有什么更厉害的招数等着自己呢,成国公矿上的事不就是这样闹起来的吗?皇上一旦扯下了脸皮玩那些下流招数,可真是让人难缠。

    “王爷,还是尽快打人交给下官吧。”胡大全看着代王的脸色阴睛不定的,在做着什么决定似的,催促道。

    “胡千户,孤会亲自向皇上启奏此事的,你先回去吧。”代王还是想拖拖再说吧。

    “代王,下官这也是为你好,如今外面的宗室们,群情激动,他们贵为太宗的子孙后代,却被一帮家仆所打,一旦没有一个合适的解决,一旦他们真的做出点什么事来。我们这些当下官的,又不好制止,那出了点什么事情,可不一定是小事啊。”胡大全直接的威胁着说。宗室们人数太多了,真的冲进了王爷搞个打砸抢,有皇上在后面撑着腰。那事态可真是对代王不利了,说的虽然是实情,但威胁的意思却是说的全是一点不露。

    “他们难道没有王法了吗?”听到这样的话,代王已经气的浑身气抖了。这样的话语,被一个小官就这样拿着威胁自己,这口气他真的还咽不下去。代王府二百多年的传承,还从未受过任何人的威胁。现在真来来一句,你不是宗室,那本王动动你如何?但人家还有个亲军的那一身皮。平常倒没什么,这眼瞧着肯定是皇上在里面捣鬼,他还真没这个胆了。

    “王法?”胡大全不由的暗中嘲笑了一下,什么时候大明的王爷们讲起了这个东西?别说王爷,就是外边的那些宗室,在各个地方上,弄的那些烂屁股的事,哪里有王法来治他们,太宗一句,官员只能告不能办,谁还找那头疼去。现在可好了,这个王爷开始谈王法了。接着对代王说:“王爷,王法都是你们的祖宗定的,下官可真不敢多说什么。相信你们自己会做出王法的判断的。下官还挺忙着,还请交人吧。”

    代王的幕僚们这时也过来给王爷嘀咕着,大意就是叫王爷别说了这眼前亏,明摆着这是皇上给王爷扒个坑,等着王爷跳呢。代王也大体了解事情的本末,最终不敢和天子亲军来横的,怕惹事出被销了藩的事来,对于反对新政,这心也就淡了一些。

    没办法交出了一部分的家奴来,给锦衣卫交待,借着这个地方一审,一个残害宗室罪就这样定下了,气的代王爷鼻子都抽筋了。

    而北京还是各地,这样的事情却在不断的上演着,有的地方还更加的严重。甚至是发生了死人的事件,那当然是上了刑事责任了。不过大家都了解了一件事,皇上不是以往的软弱皇上,那是相当有手段的,根本不关已事的,再也不敢说什么无关身心之事,这好好的一个仲秋佳节,给闹的。

    一些言官,更是不再为了出名而肆无忌惮了不要命,他们要的是出名,但结果被人家堵在了八月节的家宴之上,那一阵又是骂又是闹,言官保证了放他们一条活路后,这才散了。临了,还把桌上的菜全部弄干净了,然后再往下一家去。态度是何等的嚣张,根本就是没有任何的顾忌,视大明朝的官员体统与不顾,把皇家的贵冑的颜面丢失丧尽。(未完待续。。)

第372章新政通过

    他们走后,言官们那是一阵冷汗,如果被宗室们挨上一顿,那脸可就丢的光光的了,哪里还有什么好名可言,而且挨完了还是白挨。除了惹人嘲笑外,一无所得。再要往前一点,被打死了,一个是宗室犯罪,最后再一条是法不责众,估计都找不到人说理去。这皇家的事,自己还是别参与了。

    勋贵们也都禁声了,被一群穷宗室闹腾的太厉害了,打又打不得,吵又吵不了,人太多了。这根本就是一帮赖皮,都不明白皇上怎么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皇家的脸都给丢尽了。同时知道皇上不是以前的那种只说不练的假把式,想办什么事,那肯定是使尽了心思不择手段的完成。胳膊拧不过大腿。英国公和这么多的王爷、国公和东林党都没干过人家,一个个被销了爵位,在同乐酒店干跑堂的。这一回若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那还不一定再使什么花招呢。所以一个个的偃旗息鼓,高挂免战牌了。

    四天的时间里,各个势力开始了反扑。被人堵了门的有本事的也不住的患联着,企图全力再补救这样一个败局,不能被一群叫花子,从此葬送了自己铁杆的庄稼。甚至他们仍然接着开始挖皇上的墙角。你不是让锦衣卫拿钱哄宗室吗?王爷、公主们也可以啊,发动群众斗群众。不是下人们不是宗室不能动手吗?那宗室打宗室,这事没说法吧。

    但很快。这些被他们收买的一些宗室,他们被打的很惨,没别的,人手不如锦衣卫们调集的宗室子弟多,比如说大同这边,就算是代王能够把三四千宗室都招过去了,那马上就可以从别的地方调个上万人来闹。而且宗室子弟对这些拿了钱的‘叛徒’那是相当的恨。要知道他们是相当恨叛徒这个职业,更加的恨为什么王爷们没有把自己选为叛徒。

    所以这宗室的对决,在王爷的府上开始大斗法了。王爷那边虽然占着个地头,但远远的不敢上家将。流血事件发生了。这是**。有可能危机皇上的统治,锦衣卫又站了出来。问那些被打伤的人是谁指使的,哪没别的,肯定是直接王爷了。挑动宗室自想残杀。首先要赔偿损失。其次。如此视宗室为奴为仆,煽动宗室骨肉相残,如若处理不好。就会奏明皇上,准备销藩。最后一销藩之词,算是亮出了皇上一嘴的獠牙。

    王爷、公主们算是看明白了,皇上这是打算死追烂打了,总之是盯上这事,盯上自己了,没事找事的铁了心的办这个事,从了那就从了,不从那甚至是非要找个事由打自己给办了,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言了。自己可以和老百姓们不讲理,欺负一下,但现在有一个能欺负他们的人了。而且,皇上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出面,而是鼓动的宗室,就算是想败坏他的名声都不能得逞。

    一个个王爷公主们,万般出在无计奈,赔钱,向皇上进折子认输。不能因小失大。

    八月十九日,早朝,徐光启再提宗室新政案时,反对的声音少了许多,大家也都明白这是皇上使的流氓手段促使着新政没有人再来反对,谁反对,那就往前门上贴,那潜台词就是当场就会有宗室去你家最起码也是搞搞静坐去。

    徐光启很是欣慰,这个困扰住大明多年的一个枷锁,终于被皇上奇迹般地给解除了,让大明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将受益匪浅。这些人哪里在意什么国家之利益,他们有的就是围着自己的小圈子打转转。遇到不顺心的政策,他们的招多着呢,比泼妇娘们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还要多的多。也只有皇上那更泼皮的招也能治的了他们,不管白猫黑猫,抓住了老鼠才是好猫。就这样,一场闹剧一般的新政通过了。

    那下边就是建新城、划分土地、宗室分流、登记、移民等等的问题,这些东西,可够忙活的,毕竟二十多万人,不是一盘散沙子,皇上要处理的是一算性解决。皇上的规则很简单,自愿原则为主,自愿择业,可以从政、从商、从农、从学、从军,从工,是多样选择的。

    从政的,这个皇上没什么好办法,自己处理。

    从商的可以提供小额贷款。

    从农的,入主开门城,那里不仅有大明最新式的房屋,还有一家五十亩地,由皇上派人统一经营。城里还有皇上的一套行宫。

    从学的,只要识字,聪明,适合年龄,保送求极宫学习,一切都是皇上掏钱,吃住学全免。

    从军,这点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双比较困难,只有一条,按锦衣卫的招人标准,四个小时跑远那个八十里,立刻入锦衣卫。

    从工,这点得先统计,然后具体建相应的作坊。

    这些需要多量的工作去做,徐光启手里的事太忙了,又是科研,又是修路。所以此事朱由校交给了户部的薛凤翔,而且还有官田的统计也是必须现在要把归化城里的那些蒙古人给分派过去。还好每个州府都有官田的存在,让他们过去安置一下,倒不是太难。

    而孙启宗自己手里的全国修路计划,也已经工部的努力,正式的制定了一个具体的章程,正式在朝堂之上宣读一番。

    这个已经传给皇上待批的折子一经宣读,惊的满朝文武一阵大哗。皇上要自己掏钱给全国的地方官府修路,这事还让官府们赚钱。他到底有多少钱?这个钱项,可不是单纯的给全国百姓免捐税如此的简单。这里面有什么道道?周围的大臣们虽然都是绝顶聪明之辈,那玲珑七巧心也都是不住的转动着思考着。但很遗憾,没有人能把这个思想真正的把握。但无疑皇上算是等于变相的给地方官府一部分钱,这是大家都看的出来的。这样就把前段时间免了捐税之后的遗留事件给从这一方面给补充了过来。不仅给地方官府仅有的俸禄,而且还让他们有一部分利润,让他们有点收入,这无疑是让地方官府正常的动作下(未完待续。。)

第373章解救李晖

    八月十六日,朝鲜,袁可立虽然也是光明正大前来,但并没有通知朝鲜政府,而是直扑江华岛,他要首先把光海君李晖控制在手里,这张牌可是相当好打的,比起其它的牌来,都是多好许多。

    江华岛,这是朝鲜领西海(黄海)的一座重要海岛,自高丽时期,该岛屿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朝鲜半岛大陆的重要防线。而李晖囚在了乔桐岛,那里是江华岛五岛之一的西北一座岛上的一个地方,所以这次的目的地是那里。

    防线当然是一种强大的阻碍,那里有投石机、铁炮等防御设置,但有了阻击弩这种神器级的存在,哪里还怕这些吗?这种没事找麻烦的事当然不是袁可立愿意干的,他只有要的通过。

    更有朝鲜军那边有胆量向战船发动攻击吗?这是大明朝的船,大明和朝鲜是什么关系?那是宗主国与宗属国的关系。如果在对着大明发动攻击,这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那就让这些朝鲜军队们好好想一想吧。

    基于此,袁可立大大方方的,从江华岛的西北部,沿海峡打算进入乔桐岛。战船沿着海岸不理不顾的沿着海峡穿越着,朝鲜人派出了战船——龟船,当中迎上之后过来询问。没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着看着船过去吧。当发现了挑着大明莱登水师的战船之时,朝鲜人就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天朝上使,所以一方面派人通知江汉的仁君。一方面由仁川水军节度使朴一生将军前去拖延时间。

    来的朴一生将军,客气但不失威严的对的战船打出旗语问:“请问贵军是来自何方?”

    “这里是大明莱登抚巡袁大人的战船,速速躲过一边。”庄海鸣的回话当然大气,这是袁可立吩咐的,更因自己是上朝天国,那天生俱来的对着棒子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这和后世有点小区别,一些哈韩一族,相对着只有三千公里的小国的‘大韩民族’哪里说话是如此的硬气。)当然要说的硬气。

    “原来是袁军门的战舰,小将这里有礼了。这里已经是朝鲜地方了。还请袁军门,知会一下仁君陛下,这里也好引路。”朴一生说的倒闭含蓄,但意思却表达的清楚。

    “笑话。在我大明的属国之内。大明的战船当然是来去自如。哪里有需要知会他人的道理?将朴将军无事,还是请回吧!”(旗语带着的话太多了,不太合情理。望大家谅解。)

    “还请回禀袁军门,如此这样不合规矩,上朝天国来人,朝鲜国当然会按着规则进行接待,但如此硬闯,的确有失礼仪,让小人着实为难。”朴一生哪里能让他三言二语的给赶回去了,急忙拖时间说。

    “规矩?你朝鲜纵容军人出现在建奴军中,来攻打大明,这又算是什么规矩?盖州那边明明是大明禁运货品给的建奴,你们的规则又在哪里?”庄海鸣不满的喝斥道。这就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转移他们的一点视线,下一步好顺利的解救李晖。

    “回大人,这些东西,小将的确不知,但有一点请回报袁军门,如今建奴又烧战火,已经在鸭绿江边驻有重兵,欲侵我朝鲜,朝鲜又怎么能还要和敌人一起攻击大明呢?还请袁军门稍候,小将现在已经回报主上,马上就给大人回信。”朴一生一听,这来者不善啊,这样的事情他多少也知道一些。有一些是朝鲜叛变过去的士兵和一些朝鲜的大家族,在做这些海上生意的,但这大明却从来没有来兴师问罪过。现在只能拖延一下时间了。

    “那我请示一下袁大人再议。”别的都是假的,现在建奴打过来,这个消息得赶快回报袁可立去。

    “建奴打过来了?”袁可立一听,也是一愣,这速度挺快的。转念一想,如今建奴南来,正是乱中取胜之际,抢了光海君,再来一个坐山观虎斗,如果从建奴的手里取了地,比从朝鲜人手里取得,更是名正言顺。急忙说:“休要对他罗嗦,若再纠缠,射下龟船的桅杆。”

    “是,袁大人。”

    “朴将军,袁大人并不想知道你的想法,休要纠缠请迅迅离去,否则可要让你知道一下,明军的手段了。”庄海鸣没好气的对朴一生说着。

    “大人,如此是为难小将啊!还请等上片刻、、、、、”

    “罗嗦!来人,射下龟船的桅杆。”庄海鸣直接的吩咐道。等到人都来了,还怎么救人呢?

    “是。”这边的阻击弩那是早已等好的,一听令下,立刻的射击。几支巨弩一人一下很快就把那粗粗的两座桅杆给射了下来。

    高高的桅杆倒下,立刻砸到了船板身上,把旁边的船工、士兵吓得到处乱躲。

    “大人,这是何意,莫非是欺朝鲜小国吗?”朴一生一见明军说动手就动手,立刻气呼呼的说。

    “你太罗嗦了!再若纠缠,下次就是你龟船的人了。看你有多大的胆挡大明的船只!”庄海鸣的性格不是太好,这会有些急燥的打出了旗语。

    “欺人太甚!”朴一生恨恨的说着,表示了他的不满,但人却走回了龟船。没办法,现在龟船已经被射了下来,这一点的确把他震住了。一是没想到明军说动手就动手,没有任何的犹豫,二是明军惊人的战斗力,如此粗的桅杆说射就射,是如此的干脆。而桅杆一落,那龟船就只能靠两边十只橹来划水了。那样在战斗之中,还不是随便明军怎么杀都一点作为没有了。

    摆脱了朴一生的纠缠,继续航行,然后就在江华岛西北岛上停下了,开始登陆。按着地图快速的寻找。现在已经让朝鲜那边有了觉察,所以袁可立要求大家动作快一些,抓紧时间把海光君找到带走。

    而此时在一处篱笆院落里,瞎子李晖光海君,已囚了三年之多,现在的他早已是万念俱灰,没有了任何的盼想,只是呆在这里等死而已,毕竟自己已经是个瞎子了,又没有外援可以救他,哪里还有什么幻想呢?

    所以没事就想着自己的回忆录,李晖有一个相当悲惨的童年,由于母后产下自己后得了产后病而死,而是在父亲宣祖的埋怨和牵制之中长大的。他和长他二岁的同母哥哥临海君一起跟着嫡母懿仁王后抚养长大。由于懿仁王后不育,直到她过世,宣祖都没有任何嫡子。

    本来他是个庶次子,是无望王位的。但命运偏偏给了他机会,宣祖的众多庶子中就他,禀质凡下,、不厌众心、品行端正、聪明端厚, 笃善好学, 不喜芬华, 自奉简俭、聪慧好学、仁孝兼备,这些种种优点,得到了群臣一致赞好,让他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最终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把他定为了继承人。

    就在他受封之后,丰臣秀吉发动的日本倭寇壬辰事变开始了。宣祖在受封第二天就带着光海君跑到了平壤。尔后当敌军迫近平壤,宣祖心虚胆怯,欲渡鸭绿江逃往辽东,表示宁愿死在天子疆土也不愿成为日本人刀下亡魂。

    但辽东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和众臣商议之下,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分朝),一部分人随宣祖渡江(怕死逃跑),其它人则在光海君的领带下驻守朝鲜,光海君受命权摄国事。

    倭寇被明朝打跑了之后,父亲宣祖回来了,但两父子之间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样显而易见的,宣祖如此的逃跑,而自己勇敢的留在了朝鲜,权摄国事,哪方面的加分都一目了然了。

    宣祖虽然欲废了自己,但按照宗法规定,两班在确立继承人(庶子或继子)之后,即使有嫡子降生,继承人也不会更改。所以虽然有了仁穆王后生的永昌大君后,宣祖也没有废了自己。

    但到了大明时讨封里,当时的万历皇帝,正在面临着国本之争,(福王为庶子那场风波)所以十四年间,明朝礼部多次以非长子为由拒封光海君,坚持立长不立幼的立场,一再拒绝了五次光海君的继承王位。

    这在朝鲜历史上史无前例,令光海君颜面尽失。最终继位后,大明礼部仍拒绝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在礼部的询问下,使臣李好闵声称临海君患有精神疾病,自愿让位于光海君,礼部于是派遣了两名使臣亲自前往汉阳拜访临海君求证。《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中朝委差严、万二官, 査质临海君病废, 不合嗣后状。朝鲜使用大量白银贿赂了使臣,终使礼部同意册封。1609年敕使入汉阳,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

    光海君后来被仁君给发动了政变,让百般指责的有几点。就是:

    仍然对这个精神病临海君,自己的哥哥心有担心,于是,把他给干掉了,接着又是永昌大君,和废仁穆大妃。

    又大费周张,不顾满朝两班的反对,追封生母恭嫔金氏为“恭圣王后”。(未完待续。。)

第374章海峡之战

    1623年,一千三百名逆反之众从东北入汉阳城,训练都监的二千名士兵倒戈相向,兵不血刃地推翻了光海君的政权。叛乱主谋绫阳君登基,是为朝鲜仁祖,仁祖以仁穆大妃的名义下颁布懿旨,宣判光海君的罪行,冠以“戕兄杀弟”、“幽废嫡母”、“忘恩背德”、“ 输款奴夷”等罪名。

    就这样被石灰迷瞎了双眼,被困在这里。直到了袁可立过来,解救了他。他还仍然处在梦里,一听是大明的袁可立来救他了,他当时兴奋死了。大明袁可立,他可是知道的太久了。这样一来,自己可是有救了。

    袁可立让了登陆之后,一切没有什么困难的,所有遇到的防守士兵,一律的全部杀之,对于棒子,袁可立可是一点好印象都没有,这点倒是和朱由校有相同之处,一群的白眼狼就知道是忘恩负义,万历可是刚刚的打过抗日援朝,那是死了多少大明英烈的鲜血,无偿的帮着他们打跑了倭寇。但他们却和大明的敌人在那里眉来眼去。

    当然杀之后,还是把尸体运回了船上,别落个口实,留个证据。这时候就是为了一个快字,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找到了瞎子李晖,就速度的带回了船上。

    朝鲜的仁君听到明朝的船朝着乔桐岛去的,立刻是大吃一惊,那里可是有一个整个朝鲜最大的政治犯。袁可立一直对此可是耿耿于怀,如果一旦把他解救了出来。那目的就是显然的,那朝鲜将有可能再次面临更改君主。那时自己将是何等的命运,那就不言自明的了,

    仁君当然是紧张了,命令不惜一切甚至是开战也要把瞎子李晖留住。

    朴一生刚刚换了一艘旗舰,就得到了圣旨,立刻率船队,对海峡来了一个封锁。袁可立是从海峡进去的,若想出来,那就只能是走海峡、或者是走汉江。当然也有可能弃船走陆路。那些就不是他的职责了。

    就这样,很简单的两船队就相遇了,在相遇二百丈之时,开始了对峙。朴一生这次说话不再是客气了。刚才船已经被射毁了。现在又有了仁君的圣旨。所以直接打出旗语,“大明本是上国,然用如此手段属于下作之举。放下废光海君!免使两国刀兵相见!”放到别处,朴一生的胆子不一定能多大,但他的胆量不仅仅是来自封堵了海峡,而是来自大量的岸基,海岸一共就是三四里地距离,两边的海岸却都有投石机、火炮之类的东西,有的火炮能打到海中央去。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光海君是我大明亲封的国君,如何能被尔等如此迫害。要带回大明,面见皇上以定夺。弹丸小国,竟然也敢言战,速速退去,否则一怒,就是流血飘橹,悔之晚矣。”袁可立的回答当然也不会有任何让步。如今的朝鲜哪里拿大明当自己的宗主国看待,从建奴建立了金之后,他们就再也不是壬辰事变之时,那样视大明为爸爸一样看待了。如今更是语出威胁之语,有剑拔弩张的味道,这哪里象是一个属国能说的话吗?

    “袁军门,知你打仗治军相当有一套,但这次如若不从,那就只能得罪,若其中一切责任,均由挑起人负责。”如若说不服对方,那只能是用兵力优势来压迫对方就范了,当然这只是语言上的。

    “某也想看看,小国敢如何的得罪于大明的。”袁可立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自己不愿打仗,但被逼无奈,那就战是了,被人堵住了海峡,不战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打海战袁可立还是有经验的,说是两边的都有什么投石机和火炮之类的,其实那投石的射程也就是不足一里,火炮把的但是有二里,但那准头和射速,就差的远了。所以往一边靠一点,那也就只是一边而已。从航行里起,袁可立就集中在了中间线,这样最起码可以躲过投石机。而龟船的战斗,那倒是有一些手段,但那射程射速更是不堪一击。

    所以袁可立第一决定就是让船上的普通阻击弩向着岸基武器。而靠前的一些船上的一些阻击弩则换上汽油阻击弩。这个射距虽然少了一点,但这个时候对付起龟船来,那结果肯定是会让人相当吃惊的。一个不怕水,就能让龟车上的燃烧出来,那就能是一个彩。

    话说到这样冲,朴一生也真的无法下台,两国交战这个责任无论如何都是太大了,但仁君这边也是逼的太紧了。朴一生语言上是说的好听,但心里也是打鼓的,历史之上这样的替罪羊可是太多太多了,他真的不敢相信一旦真打了起来,就算是打胜了,明国那边来追究责任的时候,仁君会不会把自己推出去当个顶罪的。所以这个第一攻击,他是不敢真做的的。所以他就是想着堵住袁可立而已,算是交差。“小将是没有胆量招惹大明,所以只要将废君留下,一切自然的冰释前嫌了。”

    他就想着这样拖泥带水的把时间给拖着,但袁可立却不可能有这样的顾忌,“若不让开,视为对本军的攻击,本军将对此挑衅行为进行实施彻底的打击。一盏茶时为限,切勿自误。”

    一见如此,朴一生就知道,此事无法善了了。抓紧时间做好了准备,便用旗话给袁可立部发一些没有营养的语言。却被袁部无视了。

    时间终于到了,袁可立没有任何犹豫,发动了攻击。众战船之左舷部位,有二百门阻击弩对岸上的阻击弩发动的射击,这种射击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海峡里的风浪起伏不平,比起战车的奔波来规律更加的无法捉摸,但锦衣卫们,努力的适应着,射出的上靶率达到了三成以上。

    袁可立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透过望远镜,岸上的那样装备有一些被直接的打碎或者是打坏,迸的朝鲜兵们无所适从起来。努力的调整着火炮,想着打击一炮。但那东西的准确度实在是太低了,几十炮,只有一炮准确的打正了一辆战车的甲板。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损失,不过是打穿了甲板而已。这就是实心弹的比较大的威力了,若是能把船底也接着撞击,那才是最大的威力。

    这边一开火,朴一生那边也没有什么犹豫不决了,几十支龟船立刻准备开火。龟船在海战之中是最主要的主力战将。龟船在它的两个侧边各有10支桨与11个炮口。通常龟船的两边各有11座炮门,前后各有2座。各种不同型号的龟船搭载了24至36门火炮。龟船的龙口中也能装设一门火炮。由于龟船的四面八方都有炮口,它可以向任何方位射击。龟船搭载了天、地、玄、黄以及胜字铳筒。胜字铳筒是最轻型的火炮,射程约60丈,而最重的天字铳筒射程为200丈。玄字与黄字铳筒是中型的火炮,通常发射火矢而非炮弹。

    但有的龟船,并没有任何的发挥机会,袁可立战船上的阻击汽油弹就发射了。因为袁可立知道他们的船上有可以打到二百丈的火炮。不管射的准还是不准,那东西都是有威胁的。所以还是先下手为强吧。

    几只汽油阻击弩相当快捷的就射中了对面的龟船,木制的船遇到了汽油和火星,那就是**的加强版了,火速度的烧了起来,不理这里面有没有伤人不谈,通常的人当然会拿着水去泼以浇灭火势。但那汽油的火哪里能是用水来浇灭的,火势越来越大。越来越救不得了。

    朴一生一看,不由的一惊这有门道啊,片刻间三支龟船就已经中招,而岸上的一些东西好象也在受攻击。

    因为船上的火炮均在左右两舷,所以朴一生早已指挥他们调好了,这时一声令下,命令所有的左边的天字铳筒集中朝着第一支战舰射了过来。片刻间,约有六七十火炮呼啸而来,声势极为强大。

    立刻明军的第一只战舰上就中了十几支火炮,更有一个船工和一个锦衣卫被当场砸死。而战舰的一个船底进水,船工更速度的排水,好在进水不大,但是无妨。

    这一下对方的集中火力发射,的确让袁可立部吃了点亏,打破了他的零伤亡纪录。

    但随后,第二轮阻击弩对着岸基的射击,因为更适应了海浪的起伏,所以这轮的射击更加的漂亮。岸上的一些武装也被打的是七零七落。

    而前首的几只战舰连同第一只舰,第二轮的汽油阻击弩,又开始了。仍然是三只龟船被点燃了,这个速度让朝鲜人心惊,要知道,他们射一次天字铳筒,所用的时间还是相当长的,按照这个速度,人家都能再射二回了。如果是单纯的火也无所谓,但这东西是三昧真火,不怕水,这特征还是比较烦人的。

    而袁可立这边吃亏却吃在了火力拉开,不如人家是一个大横排,火力集中。但那是没办法,人家的岸基武器,就摆在那边,想集中起来,那就成了人家的靶子。只能把一边的岸基设备给打倒了,才能往一侧集中。(未完待续。。)

第375章张嫣船队

    终于在第五轮中,基本上把岸基给打残了,袁可立要求换上汽油阻击弹,并向前开始集中,撤后第一支战舰,已经伤的够深了,再挨一轮,真有可能沉的。这可不是袁可立愿意看到的。

    再打着了三支龟船,那边的龟船开始动了,因为朴一生明显的感到了战斗力输出的不足,仅仅依靠天字铳筒,远远的不足以支撑下整个战斗。还要把地、玄、黄和胜字铳筒用上,虽然他们的射程只有六十丈,但连倭寇都杀的哭爹叫娘,因为他们数量极多,战斗力给敌人强加的伤害也多。为了威慑力量,他把天字铳筒填装后,并没有射击。想着尽快的冲上去凭借着炮多来反击明军。

    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离的有二百丈,都没有靠前,但现在,现英雄所见略同的一同向前了。袁可立指挥着后面的战舰向前的同时,并没有和朴一生一样是沉默向前的,从前端的战船只要进了射程立刻发射,不断的把正面而来的龟船点燃。

    随着后来的战船越多,那龟船的被燃烧的是越来越多,船上的人纷纷的开始跳船。没办法水火无情,水里还都会游泳,但火里真没办法和孙悟空一样来个水火不侵,更何况这里更是不怕水的三昧真火。

    朴一生,立刻就判断出来了一个问问题,就他手里的三四十条龟船,肯定熬到不了六十丈的射程,恐怕就要全部都挂了。现在之所以对方的船敢往左边靠,那是因为那里的岸基作用已经少了一大半之多。对战船的威胁,是少之又少,所以对方才能如此的肆无忌惮迎了上来,太可怕了。所以预见到这一点后,朴一生扔下了十几只着火的龟船,速度的改往右岸,想着依托,右边岸基上的装备,来抵抗对方的战舰。同时集中起来所有的天字铳筒,向着一支战舰发射。

    一支战船在集中发射之下。成功的被砸碎了几处船底。水势往里冲的用猛。袁可立速度的调了几支船过来救援,一边排水,一边把着重的把人和阻击弩、神弩等抢出来。

    袁可立这时却看重了几条尚好的龟船,只是甲板上燃烧。但因为没办法浇灭。只能弃船了。袁可立看着心疼。这么好的船,烧了太可惜了。现在没有人要了,自己救过来。那不就是自己的了。

    所以一边命令直冲前方,一边用右舷方面的普通阻击弩射击右边的龟船桅杆。现在朝鲜龟船已经到了右边,那正好到了战舰右边阻击弩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这都打的快结束了,也没有他们做事,浪费着人力,的确是太可惜的。

    终于到了那几只船上,袁可立命令人跳舷过去,一边警惕着还有留在船上的人,一边让人拿湿被子上去,铺在火上。因为着火的时间并不是多长,五只船有三支被救了回来。倒是烧伤了两名船工,不过这也值了。

    看着原来可以这样救火,朴一生是大叫可惜,没知识太可怕了,不能用水,怎么就不知道用东西盖上呢?不仅输掉了一场战斗,更是损失了十几条船,现在又被射掉了几支桅杆。更没有胆量去追击了。

    这时那条战船已经成功的沉入了海底,所幸,只是死了不足十人,而重要的武器都抢了过来。几条船上的船工和锦衣卫一个个累的给三孙子似的。沉了这一条,伤了一条,弄回来三条龟船,勉强也是值了。迅速的让船工和锦衣卫上去,驾驶着这三条船。

    袁可立也没有为难朴一生他们,打出的旗语说:“今日之阻,死伤我军十几人,伤我战舰二条,这笔债必向朝鲜当面质问,更会上报皇上,来日再来讨还。”他是一副受气的语气,打出了这些旗语,

    朴一生那个冤枉,这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你先闯来的,又是先动手的,还打了一个大仗,还扬言你要找皇上来,你才十几人的损失被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袁可立走了,因为朝鲜的局势有了一个新变化,这是这段时间他所不知道的,所以他必须打毛文龙把情报网弄明再说,还要把李晖的消息给皇上上奏。他也在衡量着是现在介入金朝战争,还是等到最后。

    在返程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次海盗打劫这样的场面。一看几艘商船是大明的,这可不是什么闲事。三十支战船,冲锋的冲,堵截的堵。除了跑了一支外,其余全部落网。

    结果一看货船,全部都是一水的的大米。这倒让袁可立奇怪,这种东西可不是赚钱的货。看这个水域,也不是往建奴那边运的。那应该就是江南那些家被皇上罚了到国外运粮的商家了。结果一问,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是太康伯张国纪家中的,其实却是前皇后张嫣的产业。他们刚刚的往日本运了二船玻璃,然后把那边的大米给拉了回来。袁可立一听,往日本去卖玻璃,这是个暴利的商业。一趟回来拉个半船银子都有可能。但大老远的怎么拉粮食呢?从日本拉点什么东西不赚钱呢?结果再问,原来是张嫣硬性的要求的,现在大明的粮食不够吃的,船又少,只要卖了玻璃,就顺便在那里买两艘船,全部都买成粮食回来。

    一听仍然还是如此的悲天悯人的天下之母的风范,袁可立不由的一愣。因为事涉谋反,这是天下第一号的罪过。所以对于皇上的从轻处罚,别人没有几人更反对什么,因为真要杀的话,这可不是几十个人头,而是有可能几万几十万的人头落地。皇上仁慈,没有多改杀孽,最重的也就是给参与者个宫刑,没杀一人。这当然包括皇后张嫣,被休了。

    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就先是低调,最后公开,但群臣们没有几个说三道四的,因为实在找不出什么再好的方法了。现在看到张嫣仍然还是如此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胸怀,让袁可立感动。正好顺路护送了一路,与商队告别。(未完待续。。)

第376章朝鲜规划

    八月二十日,朱由校接到宗室新政没有其他人的阻挠,正式通过的时候,他当然在那背后看见了王爷们的最终屈服,勋贵和大臣们一个个贱的不行,这让空宗室们一骂,果然好多了。他们这样欠收拾的人,不收拾好了,就在旁边捣乱,现在被这一闹,也就消停了,还真是犯贱的不行。不由的笑笑自语着:“治不了你们,朕就不叫兽医了,不是给朕较劲吗?一群自以为是的精英,还是嫩了点吧!”

    很快又把工部的修路章程奏折仔细的看了看,看着工部的工作这几天做的是相当的到位的,把具体的路桥各种方式、施工难度等都一一的列了明白,人看的是清楚明了,原比自己那只是理论指导文件具体了许多,果然不愧是数学家出身的,这份工部的标准让的真是详尽。钱自己是不缺的,只要工程质量把住了关,自己的银子大大的有。特别是现在有了银行,货币发行在即哪里还会缺了钱呢?当然的把这个修路章程给通过了,立刻执行。

    最后却是袁可立传来的奏折,把光海君李晖给解救了出来了,又打了海战,战果也一一说明了。就是请问,是战前还是战后进军朝廷,现在有了光海君,师出有名已经有了。

    想了想,朱由校选择的是战后,让朝鲜和建奴们拼拼再说,然后光海君重新出山,收拾残局,虽没有双眼,却仍能指挥若定。怒斩建奴,挽狂澜于既倒,那对朝鲜百姓将是多大的吸引力。不必都打光了朝鲜之时再上场,打一大半时,光海君这个傀儡上台就可以了。

    推翻仁君的统治,驻军这一条是水到渠成的,然后再借口北有建奴,东有日本倭寇,朝鲜人居住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找寻一片适合生存了的地方,以供繁衍生息。所以瞎眼的光海君。竟然求明皇可怜,让朝鲜人前往中原居住。慢慢的象蒙古一样,把朝鲜人移民到中原来,给他们来个彻底的汉化。把棒子问题彻底的给解决了。这就是朱由校的战策。建奴是个因由。如果倭寇这时候能来了。那就更好,让伟大的大明朝,成为棒子的避难所。然后再打跑他们。当然那些已经走了的朝鲜棒子也就不必再回来了。

    但袁可立,却在后面把前皇后张嫣船队从外国运粮回大明,为解大明粮食之困舍弃赚钱机会的事情,着重的给皇上介绍了一下。

    “嫣儿,”朱由校不由的低声轻轻的呼喊了一句。

    张嫣仍然如此的一副济世为怀的样子,从谣言四起之时,跑到皇宫里,主动的要不惜一死来为皇上正名,平息谣言。然后吃了一顿饭,就没再见过了。上次大明银行挤兑风波中,朱由校就知道了张嫣买玻璃的事件,事后,她又竟争到了天津区域的玻璃代理权限,然后就没时间问这些事情了。如今生意也是越来越大了,还仍然不甘寂寞的以天下为已任,想着救国求民,这倒是正好他的品性相符合了。想想就因为救国救民,差点放任朱由检、东林党,差点打自己给害了,朱由校更是苦笑。这个傻女人还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呢?嫣儿最喜欢自己做的东西了,自己现在没时间做了,也没什么可以送她的了。

    对了,送她一台留声机吧,对大明如此,也算是义商了,这样的人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有贡献的商人一种鼓励。朱由校这样认为这个留声机是对商人阶层的一个鼓励,他努力的想着想着,不由的一阵沉默,天气已经开始向着深秋而去,看着京城的方向,无言而视。

    这几日里,在归化城里不停着做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根本就没有给闲下来。如今归化城里的蒙古劳役,应当处理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发送的最终位置就是岱海。

    如今岱海成了最大的集中营,宣、大的边兵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边事有皇上冲在了归化前线,陕西那边的农民军,已经化整为零,从明目张胆转移到了地下。所以他们边成了无所事事,把抽调了过去看着劳役干活去,并且让净军那边带领着他们训练一下,他们有没有训练的价值。如果可能就边看管着劳役,边训练。皇上的锦衣卫和快速反应队,那都是有大用的,不可能浪费的扔在岱海。

    反馈回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宣大的边兵,真的被皇上的几次大捷给刺激到了,眼看着同样是对付蒙古人,皇上带着的人,打退了十万人的进攻,再打退了二十几万,俘虏了如此众多的俘虏,而自己这些职业军人,几十年了也没杀过如此多的蒙古人,解救这么多的汉人奴隶啊!这脸皮往哪里搁啊?没有比较,大家还都是这样活着的,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而已。

    当看到皇上如此对待流血流汗的辽东将士,说是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辽东军作为大明的标杆般的存在,都不受皇上的重视,真让自己也感到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捷大捷再大捷。更有何可纲将军在大同的眼皮底下打的那场大同保卫战。这所有的所有,让边军们明白了,那是皇上对当兵的深深的不满,特别是战斗力,跟人家一比,那就得一头扎豆腐上撞死。

    当然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都是当兵的,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净军还是锦衣卫,他们的战斗力,全部都在那手中的神弩和胸前的大竖盾上边。有了他们,那军功还不招架不住的都过来了,所以边军里没有几个能不眼热的。

    不过看着一队队的锦衣卫、辽东铁骑,以及白杆兵、杂牌部队天雄军,都已经得到了重用,大同军的眼睛都盼红了。而今眼看着宣大已经失去了作用,估计下一步的裁撤已经是可以预感到的,已经失望的大同兵,现在调到了岱海,还有净军过来给他们搞训练,把他们激动的不行。而且若训练成绩好,立刻转为锦衣卫,这样的事,直接让每个人的训练热情大为的提升。(未完待续。。)

第377章草原之主

    如果说是以前,看到一不带把的宦官说给他们训练,他们能把自己给笑死了,不带这样嘲笑人的,那些宦官伺服个皇上还行,打仗他们会吗?看看那监军什么德性就知道了。但现在,人家净军跟着皇上打了如此多的大捷,那战绩非凡,可谓是目前战斗力排在了大明的最前边了。若训练的好,那自己也能堂堂正正的当个锦衣卫,弄把那神弩去轻松的杀鞑子去。就这样,宣大的兵们,开始了相当积极的半看管半训练生活。

    因为岱海的建设项目比较急,所以朱由校调宫里的内官监前往岱海来参与建造,他们的设计、施工水平是相当高的,有如此多的劳役的存在,有钱粮物质都跟得上,再有内行人看着自己的设计图纸,指挥着劳役们工作,那这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才能有效的完成。如今宫外的火药研制基地已经造好了,他们留在京里也是浪费。有这些业内人仕内行高手来,天门城的建设当然是事半功倍了。

    同时也通知让蒋秉采抓紧时间学习,皇庄的经营方式。其实那里也就是刚刚起步而已,倒是有很强的借鉴经验。

    如今宗室的计划已然开始实施,估计一此山西的宗室,肯定会先一步来到岱海,这群人的加入,也会让工程进度再增进一些。当然也会让工地里需要的各种建筑或者生活物质需要的更多,所以皇商们就需要给大力的投入了。

    而相应的在大同建造的作坊也相继投产、正常运行,这直接的促进了大同的商业繁荣昌盛起来。这里以前以军商为主。又地处‘三界’位置,商业基础还是比较牢靠的。现在的皇室作坊、军工作坊等入驻,更是极大的刺激着,人流量的激增和购买力等强行的在短期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条件的增长,使得大同的军事重镇的作用变得是越来越重,而同时经济也是越来越强。

    而在归化城里,人口因为驻进了明皇的部队,而走了大量的苦役等,所以归化城里的人相对还是少了一些。而房子都按需安置给了汉人和留下的苦役的妇女儿童老人们。朱由校则先要负担起他们的生活来,虽然从归化城里也弄到了二百多万两银子。算是只能暂时够了他们的生活而已。下一步作坊的开展还在进行着。

    天仇军、快速反应队和俄布木一起开始了对下边的部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这是必须的,控制了归化城,不代表就能控制这一片草原,只能是把人打的不服了。那才能有长治久安。现在蠢蠢欲动的部落们还是不少。都是没见黄河不落泪的货。

    如今的草原其实并不平静,十几万的联军就这样逃了,如今还没有消息反馈回来。这是朱由校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岱海方面、大同方面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建设。如若他们突然袭击,那损失将会无法预计。就连着修路的以及出外‘征服’的天仇军等,都让他担心。所以利用着望远镜的优势,在周围四百里内实施‘监控’。一旦发现情况,好有二天的时间准备。

    军备方面,朱由校首先是拿到了毕懋康送来的燧发枪。一个二百米的射程和那强大的穿透性,这点让朱由校相当的喜欢。线膛不线膛的,朱由校只能按照字面意义给人家说一说,他自己也没见过,好在毕懋康造出来了。但后膛装弹没有现实,还得从前面一点点的往后装。好在,比戚继光的更进一步,把火药和铅弹,用纸包分别先包再连在一起,这样,装弹的时候,在枪口处一放火药,正好把铅弹留在枪口一个小洞处。拿铁杆一捅弹药、抽出铁杆,一点一个机关,铅弹自动的滑到火枪里,倒是快了一点点。

    朱由校试了几回,威力方面的确是不错,毕懋康那边说的也能是量产。但这样拿到战场上去,朱由校都不知道除了打完第一枪之外,然后能做什么用?这么长的东西拿给白杆军估计还有些用途。平均装一次弹的时间,神弩这边可以射十支弩箭。整个就是一鸡胁的存在。

    但朱由校还是不舍得扔掉,二百米、穿透力,这些数据太吸引人了。但让他搞成排队枪毙,那是他不愿意的,一时半会再搞创新也不一定能行了。放在战车上,当个一次性的东西用一下,也是不错的,想到这个问题,朱由校感到有了一些想法,多准备个三支,特别是战车面对一边的冲击之时,射完了之后,还可以让另外一面的轻闲士兵装弹等。这样的话,在六十丈的距离可以射出三轮,特别对付那些如小推车之类的东本,而进入三十丈的时候再用神弩,这样也算是又多了一个杀手锏,也算是合理利用了。想到这里,朱由校感到了可行性,传旨给毕懋康,把瞄准镜之类的东西给火枪装上,然后专门成立一个作坊进行生产。

    而这次京城里给送来的三百辆阻击弩战车,二百支阻击弩,现在终于让朱由校有了八百辆阻击弩战车,现在每增加一只阻击弩的力量,对于朱由校这支军队来说都是相当强大的力量。这些阻击弩战车太耗费钢材了,它不象是单纯的阻击弩,而要加上一个战车,这耗费就是几倍以上的材料。有一点也是有所跟不上的,那就是阻击汽油弹。这东西用量太快了,下一步一轮齐射就是八百支,太恐怖了。

    而二百支阻击弩是没有机动能力的,打算是放在沿途驿站或者归化城防守之用的。

    为了携带方便,在阻击战车上,另外开了一个十支阻击汽油弩的空间,这样用时还是相当方便的。但的确是太少了,一车只够射击十轮的。而且离大同的位置越远,这个补充起来,越是困难。所以,必须的省着一点用。归化城里也就只有两倍的存量而已。这东西是一次性的,用完了没法收回、补充,只能靠着后方的运输过来。如今在归化这样的地方,比岱海那边又远了二天的路程,这时候节约就太需要了。

    净军和锦衣卫们除了换班守城之处,仍然是训练移动中的射击,当然不仅仅是神弩,还包括另外的阻击弩。

    事情本就这样开始进入了快车道,但一个不好的消息却传来了。

    林丹可汗,对于明皇侵入自己下边臣子的领地,并将其占有的行为,表现了大怒。十万多逃兵,现在有绝大一部分人投奔到了木丹可汗的帐下。把事情的原委具体一分说,把林丹可汗气是那是一阵爆怒。

    明皇竟然敢抢夺,他的草场、牧民。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归化是早已是他眼中的肉,自己从东往西,现在就差那么三四百里地了,却得到了归化已经被占领的消息,这让他如何不怒?

    听了皇上只有那么三四万人的兵马,却能打破了二十多万的蒙古雄兵,这一点,让人真的不敢相信。在他的眼里,大明就是最为孱弱的,自己也和大明打过仗,是踩着大明的义州之战,成就了自己英明神武的威名的。那是相当轻松快乐的事情,根本不会有什么多大的损失。那时候他还是人少将寡的时候,而现在自己控弦之士有四十万之众。又携西征之威,哪里将明皇看到眼里,十倍的兵力,常理之下哪里还用在意什么意见了。当然听了那些逃兵们的警告,一定的警惕还是有的,毕竟也是一位打老仗的人了。

    今日他派遣的使者到了归化城,要求明皇为了两国邦交,火速离开归化城,否则三日后,四十万名勇士将亲来自取。到时会留明皇在此草原多留一段时日。

    朱由校一看,这语气好大啊,一个历史悲剧人物,也敢对自己指手画脚了,好象自己是他盘中的菜一样,随时随地可以被人左右。林丹的狂傲可是相当有名的,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傲也注定他成不了什么大气,与成功无缘。

    林丹可汗这种狂傲当然不会被朱由校看在眼里,看着信中还称留自己在草原上多留一段时日,这不明摆着要俘虏自己吗?这个可怜的孩子,怎么就不知道江湖险恶呢?四十万人,的确是不少,但人多管用的话,你早已把建奴给收拾了。看来从小没有受好教育的孩子,还真是欠管教啊。

    这片草原之上,就只有一种规矩,那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现在林丹出头了,看似是要给归化城讨个公道似的,其实是想宣布一下自己才是这片草原之主,这里由他说了算的。朱由校也要想立足这边草原,成为这片草原,甚至是更西边、更东边、更北边的草原、沙漠之主,那就需要有一场主之间的较量。而后凭借着战力的强大,确立自己悍不可侵的威名!(未完待续。。)

第378章留声留情

    回信:林丹可汗,朕将于三日后,在归化城外携四万天兵,演示一下什么是强兵!敬请光临。

    就这么简单的话,对付林丹这样的人,也无须有何心眼可玩。要来,打就是。自己凭着一个归化城,别说你有四十万,估计就是到六十万,也不会能上一块城墙,这是朱由校的自信。

    吩咐下去,岱海那边的闫应元带锦衣卫、快速反应队还回归化城,岱海战俘交由宣大边军带回大同修路。各驿站的锦衣卫,也除隐蔽的光报传送外,全部回到归化城。而在外的天仇军和快速反应队,也全部召回。

    而为了防止大同被袭,命令尽快的把西山正在集训的锦衣卫,挑一万人,尽快的装备竖盾神弩、阻击弩,迅速由孙承宗亲自带领来大同,在大同边训练边防御。如今李德全的‘神弩作坊’那速度已经是每天二千五百台的速度,前提只要钢管够的话。一万人已经训练了不短的时间了,在能力和纪录方面可比净军和原锦衣卫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了。这支力量要速度的用上,否则连看着苦役干活的人都没有。

    三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是不长,朱由校需要把自己的力量调整到最强的时刻。归化城里的物质,够用半年的不成什么问题,朱由校当然不能打算守这么长时间了。

    而京城的太康伯府里,宫里的王朝辅亲自带着一台留声机前来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云。查商人张嫣从商期间,愿舍弃从日本回程途中巨额利润,为国分忧,宁愿购买米粮而回,解大明缺粮之危机,朕心甚慰,物赐留声机一部,以为嘉奖,并为众商贾之楷模,钦此!”王朝辅亲自来宣的旨。送的留声机。为什么?因为张嫣的圣眷不失,上次皇上专门的传旨、用膳,这次又能巴巴的从归化那边传旨过来,这圣眷得多大?这样的人可是在这样的时候多巴结巴结的好。

    “草民张嫣叩谢皇恩。”母仪天下的张嫣。压抑着那激动的心情。在张府众人的眼前,叩头接旨。新月安排人接过了留声机。

    “烦请王公公转告皇上,草民对此物相当器重。会象珍惜生命一样珍爱一生,请万岁关山万里之外,也注意龙体,天已经寒冷注意多加衣服。”

    “是,一定转告。奴才在宫里又多了几副唱片,没事的时候娘娘解解闷。”王朝辅过来搀扶起张嫣,小声的说。

    “王公公可不敢如此称呼草民。”张嫣急忙的说,王朝辅那可是和老魏一条腿中的一条腿,这要是想做个套,她可真受不了。

    “私下称谓,不妨事的,小人告辞了,保重。”有这个心就成了,王朝辅这个心来的多快。放下了几张银质的唱片。

    新月过来给赏钱,他哪里敢要,告辞而去。

    而太康伯府里的人这一幕看的是目瞪口呆,留声机?这整个大明一共也就卖了二百多台,那都是什么价格啊!多少大富人家连拿着五万两都抢不到的东西。如果愿意转手的话,拍卖到十万两银子都有可能。

    这还是被皇上休的皇后吗?皇上休妻已经是让人匪夷所思了,这还藕断丝连的玩情义连绵,上次就因为就人说了几句嫌话,皇上就大怒下旨,还在宫里留下用膳,现在又送物寄相思。因为这台和别台不一样不是。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们小两口接着玩,别人还是别乱参与了。所以一大厅的人,就连亲属,也都是当没事人似的,鼻观口、口观心。

    看着别人的表情,张嫣是又羞又骄傲又是思念,自己的男人没有忘记自己,她和新月带着留声机回到了闺房,倾述着对男人的思念、爱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而此事却是不胫而走,多少人八卦的讨论着这事,别说是八卦的主人翁是皇家了,连个大宪门,八卦爱好者们,都能谈起来没完没了的,更别说这事算是千古之奇了。这不,又带着一件五万两一件的定情物,这传播的速度,可比有人造谣的时候更是快多了。

    第二天八月二十一日,朱由校的手下诸人群情鼎沸的汇集在了归化城内。朱由校招集了众将在琉璃殿议事。

    把这两天收集到的情报说完,朱由校首先开始了讲话:“众位爱卿,林丹可汗此来,也是来势汹汹了,四十万控弦之士也因接收了那十万联军的一大部分,所以这上数字相差不大。所以此战,是依城而守之战。诸位爱卿说说意见吧”。

    “皇上,兵来将挡,水来士屯,林丹从东面而来,在归化城以东百余里处的群山峡谷,就是其必经之地,若皇上愿以奇击之,可择一处埋伏之所,来次埋伏之战,”满桂用脑子的时候相当比较少,这次盯住了地图看了半天,也算是不容易了。

    “回皇上,归化之东为阴山之尾,那里的地形复杂,恐非有所谓的必经之路,万一若林丹从别处来攻归化,回师恐不及时。”何可纲也盯了一会的地图,而且这几天率天仇军东去征服一些部落,也知道那山谷、峡谷众多,想要布置俘兵,的确困难。

    “皇上,归化城背靠大青山,本就是一座要塞,臣想,无须使用奇策,只须堂堂正正的守好城池即可。”

    “皇上,恐敌人围城,”

    、、、、、、

    一时之间,众将就开始积极的讨论之中,各种计策都是层出不穷,倒是只有闫应元在哪里不动不说。这点倒和前段时间过来学习的袁崇焕一般无二,可惜袁崇焕已经去了陕西找卢象升了,只留下了闫应元一个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闫爱卿,众将也都出谋献策了,你也给朕说说。”

    “是,回皇上,微臣一直在听,对众将的计谋深表钦佩。这里谈几点观点,一是归化是座孤城,他的防御再好,也没有任何的卫城,没有相互依存的力量。而且归化城没有外援可依,一旦被敌人来个围城,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闫应元这半天了只是看着地图,然后说了一大通的废话。看到别人都不知所云,一个个都怀疑的看着他。

    “闫大人,整个草原之上,本身的城市就相当的稀少了,这里是皇上刚刚攻占的城池,卫城之类的,那肯定是不存在的,外援除了在大同那边外,再近的也没有了。皇上打的如此多的仗也没有任何的外援,小将实不知闫大人,此言到底何意?”曹文昭和闫应元也熟悉了,知道他肯定是有所指的,所以这时候直接的问道。

    “曹将军,孤城是指孤立无援的意思,所以下官的意思是指可以造援。”闫应元直接的回答道。

    “闫爱卿你所说的造援是在哪里造?作用又是什么?”听到这里朱由校来了兴趣了。

    “回皇上,上次来的太阳坡之地,以及以将的纵横交错的沟壑,那里离此不足四十里,顷刻之间就能造一个攻之不下的要塞,不正是可以做为一支援兵的存在吗?虽然于守城无利,但到了关键之时,有三千五千兵士,从背后袭杀,必收奇效。再则三千五千之数与守城并无多大的区别。”

    “那爱卿所说的关键之时,又是指什么时候?”

    “回皇上,关键之时要看战局的发展,归化城一面背山,三面高原,若敌围城,则不会围三缺一,只会全围。到时敌攻城失败,这是可以预期的。那时战斗就会陷入僵局,那关键的时刻就有好多,比如四十万大军,粮草的存放、斩其粮路;皇上出城反攻等,都是关键时刻,这需要战局的把握。”闫应元平淡无奇的说着,其目的就是在归化城处设一处奇兵而已。

    “闫爱卿分析的倒是,城内和城外两处,倒是可以让事态不再如此平静,而大峡谷处除了那几处地方,倒也没有可攻人封堵之地,若敌不觉,则可引为奇兵,则敌有察,则可引其入内来追,中伏杀之,最不济也能守住太阳坡这样的险地,据守而已。朕倒是依从此计,闫爱卿,你欲与何人一起?”想想也感到有些道理,凭着光报指挥系统,两者之间可以很成功的配合默契。如此可以使战役多了一式式项选择。

    “微臣愿再与曹变蛟将军一起,再带百部阻击弩。”闫应元要的也不多,和老搭档曹变蛟一起也是熟悉了,用起来也方便。

    “好,朕准,另外再带一千净军一千锦衣卫,三千快速反应队,其余物质,爱卿自行与军需官准备。”朱由校答应的也痛快,闫应元表现出来的越出采,他就越高兴,对这个抗清第一人,他基本有着最大的信任了。

    “臣谢皇上。”闫应元也倍感到特别的有面子,前边从将官说了很多,但皇上却独用了自己的,这份圣眷可是不小。(未完待续。。)

第379章布置战场

    “众爱卿,朕决意,就在此城之外,与敌为战,打出朕的战车之威力来,草原之上,讲究的是实力为尊,而林丹可汗曾以大明为其踏脚石,一战成名。现在是要把这个名声,加在他身上之时了,让他成为朕成就草原威名的踏板。”对于被林丹可汗攻了大明义州,尔后又强迫给大明搞和平贸易,这事当然是大明的耻辱,林丹是北元最后残留的势力,这个家族在元朝也给汉族带去了无尽的苦难,现在又想着重整旗鼓,再建大蒙古,不管历史是他是多么的悲情,也是祖上迫害过中国,自已也侵略过大明,现在还想着反攻倒算,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还是让自己来结束北元吧!

    “我等必为皇上死战!”众将也被朱由校说的是心驰神往,跟着皇上的这段日子,是他们在行伍生涯之中,最有成就感的日子,快意沙场,谈笑杀敌,这是古今中外每个战土将领都愿意追求的,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众将无须在意他那四十万军队的数字,进攻是一个个来的,一个批次一个批次的上前,四十万和十万,对于朕的军队来说,并无其它的区别,不过是多费几支弩箭而已。因为从三百丈的距离杀过来,都是需要冲击时间的,有阻击弩和神弩在手,哪里还在意他们这些。”朱由校信心满满的说,些言倒是实话,假设敌军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傻子一般的只想着冲锋的话,四十万和十万、甚至是八十万,区别不是太多,因为神弩的射击速度,肯定是比冲的距离快了一线。若敌人带着防护设备来攻,不说快速反应队和战车又可以打配合的话,凭着高墙而守,谁又能上得了城墙呢?这点就未战先预胜立于不败之地了。

    “皇上,臣等追随万岁征战沙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且打了这辈子最多的大捷。此生足矣!”何可纲上前誓言旦旦的说着,这也是他的心理话,和眼前的辽东体系的将官比起来,他的级别算是最低的。人家不是总兵就是个游击之类的。就自己的起点最低。但却是最早被皇上叫到了身边,从宫变开始,走到了如今。现在已经成了众将的高层一般。

    其他的人当然也跟着捧场,说一些心里无论是不是的真心话来。

    “好,能有汝等将领奋勇杀敌,朕何愁大明不能中兴,天佐大明!”

    “天佐大明!”、、、、、、

    “朕现在命令,何可纲负责守南门,”

    “臣接旨。”

    “曹文昭负责守西门。”

    “臣领旨。”

    “满桂,与朕一同守东门。”

    “是皇上,”

    “众位,此战是朕第一次凭城而守之战,对手成名几年,老谋深算,盛名不衰,不可大意,但朕却不会把守城之战打成乌龟之战,躲在城里不出来,那不是大明男儿的本色,这点各位要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守城,和长墙的作用一样,朱由校一直是不屑为之,那是一种弱者的表现,他却要打出大明的骨气、脊梁出来,一句不叫胡马渡阴山,他却要反问,为什么就胡马不过阴山了就叫好汉了?怎么就不能如岳飞一般,驾长车,踏破贺兰山呢?

    “臣愿听陛下吩咐。”

    “要做好长期战的所有准备,城外三百丈之外不设任何的机关,但三百丈之内,三十丈朕要求,各将各门自行设计阻碍,要做到千米之内敌军寸步难行。众爱卿,就看你们的本领了。”朱由校这个难题出的不算大也不算小,从辽东过来的人,对于如何阻敌应该是比较有一套的,但这话说完,满桂就面露出难色。

    朱由校对于此战还是比较慎重的,这是面对着史上名人,不管他最后如何,都有着他光辉的一面。虽然没有象岱海一样弄个壕沟之类的东西,但有着多了三百阻击弩车和二百阻击弩,这是主要的。朱由校想着利用上千个阻击弩的力量,以及战车与草原骑兵真正的对碰,打败了林丹,这片草原上的问题基本上能解决一大半。

    众将回去后,各做着各自的准备,满桂不知道如何部署东门的防区,那是林丹可汗第一个要面对的大门,也是和皇上一起面对的,又怕拂了皇上的圣意,老老实实的回禀了皇上。

    朱由校倒没说什么,对满桂这个态度端正倒是挺有好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弄的明明是个外行,偏偏要装成内行的模样,指指点点的,更可怕的就是当成了领导来主持这个事关生死的大事。

    这个布置倒没有什么难的,只不过是设置障碍,让敌人马速慢下来而已。因为铁丝网被敌人拿绳子一拖就走,白白的耽误功夫。所以这次朱由校的设计铁丝网直接就是个可拖走的,因为神弩的军士也可以移动的,让铁丝网随着他们的位置而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单纯的把三十丈到三百丈之间,这一大片的地区白白的浪费掉,只有一个阻击弩在那边阻敌,基本是任由敌人随意往来,也是不太合理。若敌人有大型的设备,那就另当别论了,但若只是靠着一些简单的挡板类东西的存在,为什么不把持弩军放在二百七十丈那边,铁丝网也不必非铺上三十丈宽,给个十丈就可以了。

    而敌人进攻到铁丝网之前时,持弩兵连同铁丝网一起后退,这样始终有一层铁丝网当作缓冲,保护好持弩军的安全性。当然这就有一个后边的战车或者部分挺兵上前时,会影响进军的速度问题是。想一想那也简单,铁丝网是可以折叠的,一折,那后面的通道就开通了。

    想想这个主意也是不错,可以让持弩军远离城墙,依托阻击弩的射程保护之下,不再只是被动的呆在城墙上守城。这样能更好的有一个防御层次了。所以把这个思想给西南两城传达。(未完待续。。)

第380章新军启用

    袁可立此时现在毛文龙处,两人就朝鲜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商谈。辽将最终的叛变,让毛文龙没有感到太大的奇怪。在这辽东这个地面,一会姓明、转身姓金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包括自己的手下,毛文龙也从来没敢指望过他们能够一直的守身如玉。只不过这次的叛变搞笑的成了一个集体叛变,这倒是大明朝第一次有之了。

    对于建奴的情报,毛文龙是知道的,辽东将领得到了他们主子的许可,投降之后,在莽古尔泰的带领之下就奔赴了朝鲜。因为建奴这边没有信心敢于面对山海关这个雄关。那里可不是锦州等城或者军堡能够可比的。就那城墙的高度,别说是什么攻城了,就是闲来无事,拿个云梯想爬上去都比较费事,而且还是特制加高的云梯。而建奴拿用的什么围困之计,更是无所谈起,所以建奴并没有打算强攻山海关。

    而朝鲜战略是他们早已定好的,现在正是扫清一个敌人或者是两面三刀的敌友难分的人。不过因为阿敏不小心被明皇种在了前门,所以才由莽古尔泰带兵去罢了。而那些了将因‘心恋旧主’,‘不忍相残,’所以主动要求的去打朝鲜的辽将们当然也就成了这次朝鲜战争的主力部队了。如今朝鲜战场之上,辽将们为了给新主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的卖力气,所以那里已经是打的相当强烈了。

    消息得到了证实,袁可立也得到了皇上的指示。让朝鲜先面对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局面再说,这样更加的符合他们人前一面,人后一套的棒子(棒子这词有人说是人参,有人说是妇女洗衣的梆子,也有人说是古时代一种刑具之类,更有人说在日本人占领东三省的时候,雇用了大量的朝鲜人当警察,他们拿着人警棍迫害中国人。这几种说法都表现了棒子的不可靠性。)特征。

    那就让光海君等待一个出现的时机吧,依皇上的意思,这东西还是比较难把握的。既要让朝鲜人看到光海君能给朝鲜人带来光复朝鲜的希望。然后可以支持光海君取得政权;然后又要让他们看到朝鲜的绝望,那样才能顺利的移民大明,走上其最后一条活路,这才是难点中的难点。因为这一个阶段必要是要打个大败仗的。

    这样的策略已经大大出乎了袁可立的意料之外。他所想的就是一个驻军而已。甚至再远一点,建立一个长久的傀儡政权。但皇上却给他指示的是移民,要先趋狼吞虎。来个坐山观虎斗,然后半路杀出再来个搅局,把光海君扶植上去,干掉现在的朝鲜政权,重组政府,把人聚集起来,而后再战。但不幸战败,好在还有大明这一条后路,用船把他们运到大明。朝鲜已经亡国了,人都在大明了,还复的那门子国去,只要打败了建奴,好块地,就又变成了大明的了。

    计谋的本身一钱不值,没见什么经天纬地之才,里面倒是不断的有着阴谋诡计,更是对棒子们生死的漠视。不过倒是符合大明的利益。做为太祖定的这个不征之国,的确是对大明损害太大了,更是遗害子孙。这样的计策,倒是不能流传于世,在不利于皇上的仁慈的威名了。

    孙承宗接到了皇上开赴大同的命令后,没有什么惊喜之情,对于去大同也只是一个防守而已,远不如去前线来的更加让人激动。

    西山大营的锦衣卫训练的时间不短了,说起来他们也是自己的徒孙辈了,因为他们的教官——净军就是自己训练出来的,新锦衣卫更是自己组建的。从山西回来之后,皇上就让他多注意这批锦衣卫,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军,无论是年纪还是精神面貌、身体素质等,都不是那些半路出家的宦官、老锦衣卫们能比的。如同是一张洁白的纸一样,可以让自己随意的图画,若是能给他们画上一副壮丽,那将会为大明,增加一副绝美的诗篇。但若是画完蛋了,那就是作画者的问题了。

    孙承宗首先去看了一下李德全的神弩制作作坊,一万之弩,多长时间能出炉?得到的回答是四天。这样孙承宗又从南城往西山赶,也就是路修的好了,否则这一路的颠簸,这个年纪的人还真不一定能受得了。

    西山原京城大营,现在已经是锦衣卫训练基地了,孙承宗已经来过几次了。在这里他是元老级的人物,倍受青睐尊重。

    如今的大营里,已经有锦衣卫近五万人,年龄合适、家境清白、能在二个半时辰里跑完‘马拉松’的,一律入围。所以从最开始的三万八千人,又收了一万多人。

    看着一手创办的锦衣卫新军,孙承宗更有一种自豪感,皇上现在就要挑一万人上战场了,比以前规定的二个月,还差了点时间,那时候所受的大明使者割耳之辱,却已经被皇上自己报完了,更是把人家来了个全体苦役。这一步就要面对着草原的‘共主’林丹可汗了,就是不知道何时皇上才会亲征辽东,那才是目前大明最需要的,孙承宗认为这一天不会太远的,他相信他的学生,当然也只是相信好学生,另一个得到了全国百姓的高呼,却一刷到底从新学习了。

    当孙承宗宣布前一万名,可以赴大同,这些新锦衣卫,立刻激动起来,终于解放了。训练真是太苦太闷了,就憋在这个山窝窝里,全封闭的训练训练再训练,人都快逼疯了。连八月十五这样的节日也没有能回家团聚,多少人都哭的跟个泪人一样,想家、想妈,有的更是想情人,还有的别的不想,就是想吃一顿想吃的,这是人在单调的环境里正常的反应。眼看着还差十几天就要熬到二个月了,竟然有此大奖的降临,当然是相当的高兴了。(未完待续。。)

第381章大兵压境

    挑选当然的是择优为先,来次这比武那比拼的,也不太现实,还是保持着朱由校的弱智挑选法,再来个马拉松吧。许多人高兴的直跳,但许多人脸拉的那叫一个长。但无论什么,比赛还是如期的开始了。

    第一名仍然是花其英,带着宫变里的战功入的锦衣卫,到了这里,所有的训练、指挥均是名列前茅,可谓是天之骄子了。今天又是他第一个跑完了全程,立于了孙承宗的面前,对于此等人才,孙承宗是一向看重的。和旁边的净军教官也着重的夸奖了一番。弄得快当爸爸的花其英骄傲的挺直了胸膛。

    最后,孙承宗带着一万锦衣卫,连同相应的净军教官们一起回到了京城,来到了南苑,在这里,一方面等待着神弩的到来,一方面练习射击技术。他们的净军教官们都人守一部竖盾、神弩,虽然也教锦衣卫们技术,但练的相对少了一些。孙承宗想的是这几天还得准备一下出发的供给等,正好让他们练练。

    而京城的百姓们看到了封闭在西山的锦衣卫新军,终于亮相了,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打探着消息。这可是皇上亲选的部队,他们的出山,代表着皇帝的又一支新生力量,已经诞生可堪大用了,皇上力量更加的增强了。这怎么能让人不期待呢?

    特别是家里的孩子有入了锦衣卫的,那更是逢人就吹,见人就夸。京城里倒是对这支队伍出现的目的性有了许多版本的猜测。

    但很快。皇上的圣旨又来了,指定用驿站运兵,那里的马现在太多了,装备一批走一批,想练到大同练去。现在的皇上侍在了远离大同的归化,如果一困,敌人再来个分兵,那大同真不一定能对付得了几十万的蒙古兵。

    孙承宗一见圣旨,急忙的催促着李德全,军情紧急。不得不走了。孙承宗接着准备着一切。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所有的军需都有皇商那边‘按需分配’最后由皇上买单。

    但这时张嫣却找到了孙承宗,依然如故的称呼着孙老师,她想给皇上带一双夹鞋。自己做的。孙承宗看着已经清减许多的张嫣。也是不由的一叹。这想的事情不是他能插什么言的,但带双鞋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至于这里面什么关系。那就只能本着老不管少事的思想应之了。

    第二天八月二十二日,孙承宗带着花其英等二千五百人,再次的踏上了大同。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的到这片地方。因为路好了,马又传力而送,所以第二天就到了孙承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是孙承宗被困的黄梁,那里有一座皇上专门为死难的百姓所建的忠义碑,葬着大明英烈,离着官道只有一里左右,所以从京城的时候,孙承宗就买好了纸钱之类的东西,来祭奠英灵们。给锦衣卫们,讲述他们的英灵事迹。让他们记住这些人是为了大明敢于献出自己生命的英灵,他们的故事,要一直的传诵下去。

    大同一切无事,孙承宗没有理会所有的吃请之类,让张朴给他们安排好营房和后勤后,直接就是训练。

    八月二十四日,一早,意气风发的林丹可汗应约而来。而到了归化城四里外的林丹可汗,却看到了一副他想不到的画面。归化城三门俱开,门外三百丈,均整齐有序的排列着明军。

    这种情况哪里是什么据城而守呢?而一看东门的城楼之上,那黄罗伞盖的下方,却是那修身养性的明朝皇帝。

    这是朱由校特意安排的,现在的他就想弄台瑶琴,搞两个书童,一起扮个空城计的调调玩玩,那‘羽扇纶巾谈笑间’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不过虽然没有了瑶琴,但朱由校弄了一部留声机,倒是听着几个萧曲,也算是那么一回事了。一想起张嫣给自己的回话,心思更是傲然: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嫣妃。

    林丹可汗,征战无数,经验相当的丰富,看着这个四不象的空城计一阵的犯呕,这都什么乱七八糟。“乳臭未干的小娃娃,才搞这种玩意,就是这样打得胜仗吗?斥候扩大二十里,好好看看,众儿郎!给本汗围起来!”

    不长的时间,大军已经把归化城围的是个水泄不通,但归化城那边,依然故我,留声机传出的声音倒是被马蹄声被压住了,朱由校说了一声大煞风景。

    林丹可汗派出了一名使者,过来,朱由校派人在千米之外把他截住了,笑话,那里面都是秘密,能让人随便刺探吗?使者对人转述说:“明皇陛下,林丹可汗请问:三日之约,如期而到,敢问明皇之强兵在何处呢?”

    “使者回复林丹可汗,朕之强兵,敢于以四万敌十倍于敌,现阵于城下,他们迫切的等待着,可用林丹的兵士们,检验他们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朱由校不由的笑着让人捎话回答,以一敌十,大开城门上前千步,这就是强势的表现。

    使者无奈的离去了,把话完全的说与了林丹,把个林丹弄的是哭笑不得,听着朱由校的调侃,这是让他的兵来给自己当踏脚石,踩着他的人来成名的意思。这还真是八百年煮了鸭子,肉烂嘴不烂。

    逞那口舌之争也没有益处,还是来个攻城吧。林丹可汗虽然嘴上对朱由校一脸的不屑,但在用兵方面,的确不是那样庸才将帅能够可比的。听着别人的话,他基本总结出了明皇那边的弩箭攻击比较精准、快速,而更有一个大盾护着,让人无法射伤。这就等于一个人既拥有了矛,同时又有了盾。想要攻击就得想方设法的靠近了打近战。而另外一种射的比回回炮还远的一种巨弩,还射的相当的远,已经有一些大将、元帅级的人中招了。更有一种可以象火药一样爆炸的能射二百丈的东西,威力更大。

    这些东西,林丹都没有见过,传的是神乎其神的,也没办法见见。现在明皇就在眼前,无论如何也得看一看了。本来感觉就是一弹丸之城,无须多大的周折,按着老祖宗最初的战术,用大兵压境之势过来恐吓一番,不降就屠城。如果对方死撑,那边扛着个云梯攻就是了。

    但现在来了,结果一看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人家就是摆明了车马等着自己呢。大门都开着呢,用个屁云梯。看着相对单薄的阵地,林丹可汗是几番想着挥兵直进。但他忍住了,这行情不会是如此的简单,若明皇不是傻子就是疯子,或者有更强的自信。如果真象那些蒙古逃兵们所说的那样恐怖,这个攻阵当然就是个大陷阱了。

    五千人,东门,试探性攻击。这是林丹的探路石,虽然知道狮子搏兔须用全力的道理,但没有看到敌人的实力、底牌等之前,林丹可是不会轻意挥军上前的。

    这点人手,朱由校当然是感到不够出场费的,所以只是让锦衣卫两千人迎战,在千米之外时两军相逢了。蒙古兵看到了,明军那边的兵竟然有一部分兵退了回去,单单的留下了二千人左右来对付他们,好象不是陷阱的样子,想想这当然让他们感到了一种被轻视的污辱。

    林丹可汗看着明皇如此的儿戏,摆明了视五千名蒙古军不值得他出动如此的人马,撤了回去。

    “明皇这小子还真是毛都没长齐呢?这是战斗,不是玩耍。这算什么?过家家吗?”兵法上连发怒都不能打仗,就说明了把仗是不能带有情绪化的,但如今明皇这哪里是什么情绪化如此简单呢,这分明就是儿戏化了。

    “哈哈哈!”旁边的一些将官配合默契的给林丹的笑话起哄。

    “大汗,不可大意啊,明皇的阵地绝非如此简单,前车之鉴啊!”一位蒙古联军的逃将,不顾这种开心的场合,直言的痛心疾首的说着不合时宜的话。

    “嗯,本汗正是要看看,明皇在玩什么花样,一会就见分晓了。”林丹可汗这心里也不断犯嘀咕,这情景太怪了点,没有反驳人家的逆耳忠言。

    但就在这里两军终于在两军阵前,在几十万人的期待之中,相遇了,而这种相遇却并没有相碰出任何的火花。不是打的什么气壮山河血肉横飞的那种,而是没有任何的悬念,无限的近乎是文斗一般,两千对五千,渊亭岳峙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直到五千人冲锋到了二十丈的时候,他们动了。蒙古人冲的是不慢,后面的视觉都直到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一起。

    “完了!”那明联军的逃将,叹了一口气说,这一下遭到了几个冷眼。

    乌鸦嘴!

    看着这个景遇,逃将也不由的想骂一下这帮自以为是的将领们,根本没有经历过那种冲阵的痛苦、那惨不忍睹的战局。在自己提出之后,竟然不替着提醒林丹小心,反而如此的助长大意,真是愚蠢!(未完待续。。)

第382章值得一提

    但冲的快,死得的也快,之所以放到二十丈这内才打,就是不想让他们活着回去。果然不出所料,在明军五到六轮的射击之后,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那无主的战马,所有的伤者,明军没爱惜弩箭,再来了一下。

    没有想象中出现的什么厮杀场面的发生,也没有那大场面的如什么巨弩、火弓等物,只是随便的几轮弩箭而已,人命就是如此的脆弱,一生的荣辱就这样,在这弹指之间灰飞烟灭了。

    蒙古军中一阵的死寂,眼睁睁的看着如此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倾间化成了一具死尸,回归了长生天。林丹和众将都是见惯了生死之人,按理早就将生死之事置之度外了,但这速度太让他们吃惊了,一地的下巴掉在了地上。

    “唉!”那名联军逃将不合时宜的声音再次传来。

    林丹可汗高傲的头低了下来,杀戮!根本没有什么搏斗可言,片刻的时间,冲上去的五千人就这样被屠杀待尽,对方没伤一人。锦衣卫们正兴奋奋的把马尸和活马都拉走或者牵走了,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听着那些蒙古人谈的是口舌生疮,明皇布阵之后将是多么的恐怖,但也无法体会到具体的,但交了五千人的学费,这一课果然是生动的很。

    这时奇葩的明皇派了个使者,没有耳朵的庄闲方到了蒙古军阵前,问了句话:“朕的兵可算强否?”

    气的林丹一差点没让人把已经没有了耳朵的使者,再把他的舌头给割了。这话听着太刺耳了。但想想一个可汗,这点气量还应该是有的。如果怒杀了使者反让明皇更加的笑话,战争才刚刚开始,有的是时候较量,硬着头皮回了一句:“小胜一场而已,不值一提。”

    庄闲方耀武扬威其实提心吊胆的回去了,这活不好干啊,动不动的被这些野蛮人给留下点身体部件。对于他们来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战争规则,根本就是女人对待贞操一样,没情绪的时候表现的三贞九烈。但来了点情绪了。只想着如狼似虎了,哪里还管什么贞操呢?

    林丹可汗的军心受到一定的冲击,蒙古逃兵也是有好几万人,现在当然把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失败。大为传播。惊的蒙古兵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是大明的‘天可汗’。和蒙古可汗之间的较量,本来信心百分百,再在看来。这场战斗,还是相当难打的。

    回来之后使者一说,朱由校为能气到林丹而感到可乐。不着急,这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见面礼而已,从‘监视’传来的消息中说,林丹可汗除了带着云梯这种攻城利器外,并没有什么大型的攻阵器械,也没有什么推车、挡板之类的东西,这就让朱由校的心事彻底的放开了。面对这些没有掩护之物的人,只不过是个靶子而已。既然林丹可汗认为这五千人不只一提,那一会就来个值得一提的来玩玩。

    林丹可汗这边,传令扎营,同时把那些来投的蒙古人又叫了过来,再次详细的把失败的原因又说一遍。

    这次林丹可汗不再是可疑了,而是极其认真的在听,冲车、独轮车、盾牌,这些都是对付明皇那个神弩的东西。听到了这点之后,林丹大感头疼,这个年青的明皇不简单啊,拥有这么多犀利的武器,想要破他,除了有个掩护物,全力的冲击靠近,或者是用掩护物的格挡来个大兵压境,但好象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有效,因为他还有其他的手段。现在的他又是据城而守,还嚣张的把兵列在城外,难道除了要困他一年半载的才行吗?

    林丹自小熟读兵书, 对于12种分别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蛾附、轒辒、轩车,这些技术型攻城战术甚有研究。在他看来,连城池这样的固若金汤的防守都能打破,那对付草原上的战阵或者是对付白山黑水之间的建奴那就相对轻松了。

    来之前,他准备的是几个战术的结合,如箭战式攻城战术,即最主要的辅攻攻城战术。在攻城、攻打敌军营垒的过程中,箭战式攻城战术并不能直接攻破敌方城营,但却能对其它攻城战术提供辅攻和掩护。这种战术无疑是最合适蒙古的。

    与之配套的则是云梯式攻城战术,(这是比较高级的攻城战术。这里的云梯并不是普通的攻城长梯。而是一种可以自由升降的双层带箱滑梯。云梯的主梯供攻城人员使用,副梯由辅助攻城人员使用。在作战时先将云梯推至敌城城墙旁,只消辅助攻城人员推动副梯,即可操控主梯升降,直接将攻城士兵运上敌城。云梯的作战原理和攻城长梯的作战原理完全相同,它们都是将攻城士兵从地面运到敌军营垒的攻城工具,但是云梯的作战功能却要比攻城长梯的作战攻能强得多。)此次为了攻占归化,他就特此备了云梯。用箭阵压制,云梯登城,这是攻城的主旋律。

    但偏偏这东西是要运到城下的,现在却遇到了奇葩的明皇,大开城门,把守城的部队排到了城外。箭阵根本就没法破了人家身前立着的那个大盾,哪里是什么压制,整个是被压制。

    旁边的智囊团当然这时候过来一个个的出谋献策,什么长期围困、断其粮草、蛾附战术、夜战挡其视线、造机械打射打击、焚烧、水攻等等不一。但没有一样能合林丹可汗的心思。这边营地也刚刚扎上,已经这样呆在战争上一个时辰了。

    他倒是不急了,但他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一点,这次他是围城来攻的,但对手却没有被围的觉悟。他对面的东城是没有动静。但西城方向却被人家攻击了。

    负责守西门的是曹文昭,接到了皇上出击的信号后,带着二千净军三千锦衣卫八千快速反应队,从城门外的三百丈之外,冲着对面正在扎营的蒙古军直冲而去。

    对这种逆袭,本是蒙古人有所意料的,西城外的军队有十余万人,也是严阵以待。但没有任何‘掩护’,在五千持弩手的攻击之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机会。推着竖盾的持弩军就是这样步步急逼着压着蒙古军队打。蒙古军拼命的守着,但事与愿违,守根本是守不住,一片大高原草原之上,没有什么掩护物,地上的植物就是小草,哪里能给骑马的他们提供什么遮蔽呢。所以只能是白白的被射击致伤致死。

    若是纵马来冲,那个五个大圆阵可以对付无论是从哪个方向冲来的骑兵。反冲击也是失败了。但只要是一躲开了射程之内,离开了,那立刻就没有了威胁。

    蒙古军们在损失了上万人之后,终于开始了‘游击’,没办法,骑兵们纷纷的向后躲避着,这样很快的,二三里路就走远了,曹文昭就来到了大营,到了之后,当然是纵火。进程相当的顺利,有了汽油弹的存在,遇到帐篷扔一个就是。在外围的地方扔了一些后,火一起,蒙古军立刻更乱了,上来杀敌的心已经没有了,现在又要去救火。

    八千快速反应队扔完了汽油弹,回到了五千持弩军向旁,开始回归,一知锦衣卫出了三百丈的位置过来接应在,在没有蒙古人阻拦的情况下,跳上了马背,回到了三百丈的位置,再次防守。这活太累了。

    林丹赶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此战死了一万人,同时,营帐之类的东西被烧毁了许多,无论是被直接点着的,还是被殃及无辜的。还有打造好的木制云梯也被烧了几部。

    而被蒙古兵具体形容了一下大战的经过,明军的那些人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走过去的,路上所有阻拦他们的,全部被射杀了。林丹听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撤后五里。”这个动作得快点了,否则有可能是南城和东城了。

    命令刚下了,但东城那边出事的消息再次传来,林丹一听,那是两眼直发黑,命令东城全力困住出城突袭的明军。

    看到他的奔走西城,朱由校当然明白怎么回事,算着时间,这边闪电般的进攻了。

    因为只有不足二三里的距离,突袭还是比较快的,满桂带着二千净军三千锦衣卫,以及快速反应队,以两千人净军在发突进,三千锦衣卫跟着骑马,发大圆阵向前接力冲击着。在烧了营帐后速度的返回,敌人的损失也是一万多点人。速度很快,林丹的困住的命令没有起来什么作用。

    一上午的作战,让林丹损失了两三万人,还没有杀死一个明军,这让脾气本来爆烈的他,气的无处发泄。但这时候,使者庄闲之却来了,看到了爆怒的林丹可汗后,没敢再象刚才一样,洋洋得意的表情来刺激林丹。他又不是二,这个时节来,本就是冒着被杀了泄愤的机率比较大的。所以公事公办的把朱由校的话传述了出来:“林丹可汗,请问:此胜还是不值一提吗?朕以为应该值得一提吧!”(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作者:梦难成所写的《大明二十四监》为转载作品,大明二十四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二十四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二十四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二十四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二十四监介绍:
重生,主角朱由校,穿越后重用二十四监,创办各种实体赚钱以免天下农税;组净军、练锦衣卫;解散天下明军、建新军;以驿站建光报系统、交通、邮政;压水井抗冰河;建求极宫,求万物真谛;保护环境、治理沙漠;保护发展儒家等中国文化,造留声机,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对世家加以引导发展使其传承更加的久远;收复朝鲜、日本等地以宦官和结扎为怀疑政策;利用党争和明朝宗室众多,改明朝君主制为皇上选举制,各个亲王等均有利用当选皇上,五年一届;建白令跨海大桥联通北美;联合英法德等国家共同研究科技,但立足的是保护资源、环境,提前开创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 本书已A签,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大明二十四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二十四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