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大明二十四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二十四监全文阅读

作者:梦难成     大明二十四监txt下载     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83章墨攻之解

    这是朱由校第一次攻城,以前的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归化城以及辽东的盖州城等,都非自己攻下的,这一点,倒是相符‘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了。但对于真正的攻城经验,硬碰硬,还真是一个相当新鲜的场景。所以朱由校问了一下常规的攻城与防城知识,这还真有点临阵磨枪的感觉。

    “回皇上,在《墨子》中,把攻城战术分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輼(兵车)、轩车,此十二种战术。”孙承宗这个背背书当然是相当清楚了。

    “嗯,请孙老师详解之。”

    “是皇上,临:即把土山修筑成和城墙同高或者是高于城墙,以此平掉城墙的高度优势。而防御方法,就是对射,一旦失败,大势去矣。”孙承宗言。

    “堆土山?这个工程量可真是不小,效果虽好,但需要的兵力太多,而且时间过长,只能参考但不足为取。下一个吧。”朱由校看看辽阳那十几米的城墙,现在还是冬天,还是算了吧。

    “是皇上,钩:用长钩类的兵器,把城墙上的守城士兵或者防御兵器钩下城墙,并可用钩破坏城墙上修筑的女儿墙的方法。这种方法白杆兵已经在用了,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孙承宗看似幽默的来了一句。

    “哦,朕知道白杆兵使用的钩是源自兵书,原来来自己与这里。哈哈。不过孙老师,此计还是需要猛烈的冲锋,不美。”

    “回皇上,此策恰恰正是参谋部推演出来的最合适我军的一种战术。”

    “孙老师请详言,”

    “回皇上,参谋部结合着何可纲将军阻击汽油弹与步兵相配合默进攻的方略,在此又结合着大炮的使用,提出战术。即,以远程武器的极力的轮番持续打击,以压制一点。或者一片城墙的远程武器。使其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片防御‘真空’地带。而白杆兵于竖盾兵可以从容的运至城下,而后依靠梯子上城墙。以竖盾的防御能力,以白杆兵的近战能力,只须捱到有二千人的力量在城墙之上。那时大事可定。”这的确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攻坚之策。以点破面。以远程武器极力的配合而掩护作战方法。以前想的是一千阻击弩围城。而现在有千余大炮,三百架阻击弩的力量,战斗力差不了太大。

    “以点破面。炮步协调,此方法不错,入朕的考虑范围之内,孙老师请接着说。”这个战斗观点的确不错,既减少了战斗伤亡,又有其现实中的经验,可以考虑。

    “是皇上,冲,即是冲车,(注见作品相关图)利用冲车的攻城塔,突破城墙的攻城方法。”孙承宗淡淡的解释着。

    “此冲车朕倒是见过,与云梯一样,的确是攻城大器但制作太耗损时日了,还有那水,依朕想,可能是掘堤放水吧。”

    “回皇上,正是,下面的穴就是挖地道,而空突也是与地道相配合,这些耗时更多,恐皇上亦不如法眼。蚁傅,就是人海战的意思,无须多言。而后面的两项也是攻城武器制作,与轩车一样的道理。”孙承宗也算是摸准了一点皇上的脉博了。

    “嗯,如此朕明白了,回营用膳,膳后开会谈。”朱由校不想再多说什么了,第一次正经八百的攻城,他理解了其中的一些难度。

    辽阳是个大城,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想要三下五除二,痛快的拿下来,靠着的传统方法显然是一场恶战。朱由校现在的脑子在想的是能不能以巧而破之。因为辽阳如此并不急着攻,他所在的路线完全可以绕过去,而直取沈阳。其他的时候不好说,因为必须横渡太子河,但现在太子河上是结着冰的,任何一处都可以走。

    一旦兵临沈阳,那时就是一个围点打援的最好时刻,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补给问题,必须得在围沈阳之前,带足了粮草等,这个足字,是要使部队撑到冰融化之时。

    营中,朱由校将孙承宗、袁可立、卢象升、秦良玉、庄海鸣、俞明忠全部召到了皇帐议事。

    “诸位,朕在下午时分,与孙老师一同观阵,看到了辽阳城池坚固,大有固若金汤之评。然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朕倒不俱之。以今时今日我大明亲军的战斗力来看,朕有信心短期之内攻而破之。但这个时间,朕不想留给辽阳,虽然它是一座大城,曾经也一度是建奴的国都,但他的意义也只是曾经罢了,毕竟不是现任的国都,攻破的意义也就是一座巨城而已。现在朕想从另外一个观点出发,请诸位点评。”朱由校说罢,喝了一口茶,晚膳吃的烧烤,这个时节,辽东的野味不少,吃的真叫过瘾,这个时节有点渴了。

    “请皇上明视。”众人不知道皇上又搞什么另辟蹊径之事,奇怪的问。

    “此次作战,终极目标为直捣黄龙,现在朕并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辽阳,正如当时放弃盖州一样。弃辽阳走沈阳,直接的兵临沈阳之下,那里为建奴的心脏,一旦心脏受损,建奴的纷乱必现,到时各个山头就立起来了。一副军阀割据之态必生。换言之,若我军对沈阳围而不攻,那时黄台吉来援不来?”黄台吉出征在外,这对于围点打援是一个最大的遗漏。朱由校不是没有想着打伴仙山。但伴仙山太大了,出路众多,还是在深山老林里,实在是没法打,权衡轻重,最终朱由校选择了沈阳。直捣黄龙,对于摧残建奴的自信是有相当大的好处的。

    对于建奴那君不君臣不臣的变态体制而言。黄台吉没了,立刻就能换一个皇上,这一点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历史上黄台吉挂了,直接的选出了一个小皇帝福临来。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失,相反让代善之流会为之雀跃。而沈阳是心脏,只要围住了,建奴就面临着迁都的问题,目前适合的地方只有辽阳,或者他们的老窝,赫图阿拉,这些地点离沈阳也就是四五百里地,明军随时随地的可以去围攻,也都不合适了。

    可以想象直奔而去之后,对于建奴的震惊。(未完待续。。)

第684章马车轨道

    朱由校的提议立刻引发了从文武将官的响应,在盖州已经经历过了弃城而走的经历,只不过一个是空城,一个是准备充足防御的超级大城而已。但两城却都有一个特点,绕过之后,不影响行军。

    “皇上,自大清河一战之后,除了从盖州取得一些粮草,并无其他的补充。皇上之计固然直指建奴心脏,逼其自救,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大军渡过太子河北上,再渡浑河兵围沈阳。而现在军中之粮,还能坚持半月左右。从伴仙山滩涂运粮过来,一路左有代善三万兵马,右有黄台吉虎视眈眈,再有须在辽阳城眼皮底下渡太子河、再渡浑河。运粮将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则有军粮短缺之祸,请皇上三思。”孙承宗听完之后也犯难,一日无粮千军散,军粮是个硬货,不容有失。

    现在皇上在北伐的路上留的一个个小尾巴,并非是什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本身就是危险因素。指望着后来的部队专门运粮,这个危险将变得更加的可怕。计毒莫过绝粮,不用想也知道,建奴不傻,这种明军的短板他看得到,在漫长的运粮线路上,建奴肯定会不断的阻击的。

    而且现在有了几万的俘虏,这军粮已经大超计划,若无盖州那些雪中送炭,还真是短缺。

    河面的冰估计在一个月的时间,才是彻底消融下去,那时的运粮就可以从水上,走三岔河转浑河直奔沈阳了。但还有近二十日的粮食没有着落。

    军粮的重要性当然是一支军队的生命最大保障。众人听了也不断的发表了一下见解。

    “朕明白众爱卿之意,此次兵围沈阳,目的就是围点打援,这个围字,时日颇多。运粮问题相当之重,处于今时之形式,不能在兵发沈阳之后,再另行运粮,只能一次性带足了粮食。否则只能在最快的时间攻破沈阳。若是攻击受阻,则只能回师。这个险不能冒。”朱由校听了众人的话。也是从善如流。

    “皇上,另有一觅粮手段,”这时卢象升言道。

    “爱卿请讲。”

    “是皇上,通过对战俘的审问得知。在辽阳、沈阳的四周。其实有着不少的庄子。即建奴所谓的皇庄、官庄和王公庄园,这些庄子以抓来的辽东汉民为奴经营,储备的大量的粮食。若能扫荡一番。应当可以得到一批粮草。”听着是大军,其实朱由校带的人马,也就是三万人而已。一天一人一斤粮食,一个月也就是九十万斤。看着数量挺大,其实相当于几个或者几十个大庄子而言,并不算有多少。

    朱由校一听乐了,本来他还想着在这边停留一下,等着后面一次性将军粮给运过来,再一起渡太子河北上,那如果有这种‘就地取粮’的便利,可就太好了。现在的辽东,抛荒形成了一道风景线,汉民被杀的多,同时由于建奴的残酷统治,幸存的汉民靠着种地,实在是活不下去,这更造成了大量的汉民逃亡,而这种逃亡更让建奴恼羞成怒,杀的更多,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田地当然的抛荒的更多。

    但这里皇庄、官庄、王公庄园当然是个特例,那里关系到了建奴高层的腰包,他们当然在意。着实的经营下去。沈阳、辽阳,那里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建奴的特权层,当然的在这辽河、浑河、太子河的河套之地搞庄子了。

    对于皇庄之富有,朱由校当然是知道的,现在他的收入来源里,皇庄收入也是占了一项。虽然建奴这边管理经营上,肯定不行,毕竟他们那种脑子,不太适合玩经济。但就是单纯的种粮,这日积月累的粮食贮存也是一个大数,朱由校一听哪里能不期待。

    “如此,明日先以白杆兵、天雄军在这辽阳四周扫荡一下,看看有多少的油水。我亲军也要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从建奴手里抢来粮食,然后征战沈阳。哈哈,众爱卿以为如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不能筹到军粮,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挥师直上沈阳就无忧了。当然,如果费了劲而找不来粮食,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是另想办法了。

    众臣听了稍稍的有点不舒服,听这就地取粮的感觉,怎么都有点土匪兵的意思。但针对的不是汉民,而是建奴。

    在第二天的时候,明军阵营一付视察辽阳,伐木造攻城器械的样子。而白杆兵、天雄军,则四处找粮去了。

    朱由校看着辽阳城,这里估计是黄台吉最后一个可以玩阴谋的地方,现在他即要最为激烈的反抗,又想着,明军最终进城,自己再玩烈火焚城之计,彻底的把自己给烧死,大明的天肯定一下子就塌了,最起码仅仅在另立新君上,就在吵吵一阵子。这个烈火焚城之计的确是太毒了一点。

    大清河大捷的消息随着山海关的得知,一下子就传到了京城,并传往了大江南北一时间全国皆知。这一大捷,来的是如此的必然与突然,如此的狂风暴雨,一下子把全国的官员商人百姓给弄的惊喜交集、狂庆大捷。

    圣天子大清河一战,歼敌、俘敌几万之多、俘马匹、俘大炮、战场迫建奴八旗兵集体自宫、、、、、、这是何等的霸气,何等的威风,大明终于挺直了腰杆,站起来了,这个压在大明身上的阴影,终于,终于在被打散了。

    自从万历三大征之后,明军的战斗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使得建奴飞速的崛起。占领了整个辽东、并称帝与大明比肩。起先是为了剿灭他们为目的,但建奴却是越剿越强,大明则是越剿越弱。最终形成了对峙的阶段。而就是这个对峙,还是建奴压着大明打。

    建奴屡屡想着进犯中原,深入中原腹地,对于他们,大明的百姓相当的害怕、恐惧。而且每年他们还要承担那让他们承受不住的辽饷,为的就是让这些杀千刀的建奴不要跑到中原来。消灭他们,百姓们早就不敢去想了。想想看打死建奴几百人都能举国同庆,这是怎么样的恐惧心理?

    而圣天子登位六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是远征河套,将归化城收进了大明、登兵三袭建奴,杀敌数千、喜峰口力拒建奴,使其损兵折将,灰溜溜而走。现在又在大清河开创对建奴最大之胜利,重创建奴,收俘其在辽东所有的大炮。这是何等的大捷!

    魏忠贤激动的差点老泪纵横,当然是真心的哭,还是作戏,无人得知。老魏为了辽饷可是费尽了心思,他当然知道建奴之害严重威胁到了大明的统治地位。他这样权利欲的人,对于辽东战线都不敢多插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敢多事,就是知道的干儿子杨国栋,也只是安排到了山东那边而已。

    他能做的就是在收辽饷之时,将矛头主要指向了‘杂费’,而不是以百姓自耕农为主。但因此,他也被骂的遍体鳞伤,树敌无数。

    现在,大明的心腹之患,终于被皇上重创,辽东之战,有了一个重大的转折,这是何等的幸事。这是他‘执政’之下的丰功伟绩,当然的大办特办了。

    有了官方的意思表示,下边的民众当然是纷纷的表达着他们的热情,将庆功的喜气传遍大明。

    而大同城外,也在这种热闹庆祝声中,开始了一个新鲜的全线开通仪式。这个仪式是用来开通大天高速有轨马车来进行的,就是大明首条大同到天门城的有轨马车。

    有轨马车道,总长一百二十里,铺设着轻轨,中间有四个专门的驿站,马车由专门地方制作的,由四匹马拉着跑的特殊马车,均为四轮马车,当然轮子是特制的铁轮,适合在轨道上行进。平均跑上二三十里,就会换马,在四个驿站里,有专门的换马之地。如同驿站换马不换人一个道理,让马儿保持冲锋的速度,如此行进也有了那六百里加急,或者七百里加急之说。一般来说,马的日行程(八小时)在一百二三十里路左右,象白杆兵那样的急进军每日近二百的速度,已经相当罕见了。当然那是吃渴住一路都有人照顾的原因。

    驿站换马的速度相当快,只要把马连相鞍具等一起连同牵着换,不是一匹匹的换。由专门的工具环,一解一扣,就御开了,而换上的时候也是把早就准备好的马匹,一扣上,也就可以了。所以换马所需要的时间不多。

    而四匹马如此的冲锋速度,连起来那是相当恐怖的,平均的时速,能有八十里左右,而去掉了换马的时间,也有七十多里的时速。

    第一次开通,大家看到了马车的速度相当快,不足一个时辰,这一百二十里跑就跑完了!

    马车的时速如此之快,把围观的众人惊的是目瞪口呆。要知道这个速度不是空身,而是拉了二千斤的货物,这样的动力何其之大?(未完待续。。)

第685章大明提速

    天门城现在的变化就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在工部的设计之下,蒋秉采的努力指挥之下,宗宗子弟积极配合之下,蒙古来被俘的苦役劳作之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现了。

    在天门城,这片大明唯一的不设城墙,全方位的开放之下,一切显得如此的奔放。

    新兴的作坊一家接着一接的开了起来,让蒙古战俘或者妇女们最想不到的是,在岱海旁边的地底下,竟然有煤矿、铁矿的存在。被人实验着挖了出来,造出了钢铁。

    看到这个情景,当然许多蒙古人都哭了,铁器对于蒙古人来说,太难得了,一个铁锅对于他们都是一笔财富。大明用着马市、互市来控制着他们,虽然他们没有铁器,没有茶叶盐巴等。这些东西想得到,必然要受到大明朝的制约,特别是铁器,大明出口的更为严格。

    但就是这种让他们无限渴望而不得的物质,其实就在他们的脚下,只要挖个坑,扒出来就可以了。这也太打击人了,蒙古族的祖祖辈辈,就愣是没想到铁器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长生天并没有放弃他们,他们与汉人一样都可以有铁器人,只是老天在给他们强壮的身格之后,给了汉人最大的智慧而已。

    蒙古战俘们一个个被雷的里焦外黄的。

    而有轨马车的实验更是让他们一个个的目瞪口呆,不足一个时辰。一百二十里的二千斤货物,从大同运到了天门城,而通过光报,从天门城到大同的马车也同时到达。

    这是什么速度?蒙古骑兵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机动性,他们以战马的机动性,可以在草原之上纵横捭阖,小看大明的步兵,最大的一条就是如此,步兵强了,他们可以跑。步兵弱了他们可以追杀。这是他们先天的优势。而大明在这里天生的有所短板。所以他们想着建立马场,专门的设立马户,但一直无法与蒙古的骑兵齐肩。

    但有了这种有轨马车,一切都不一样了。大明的调兵速度。将提到一个令人恐怖的状态。这怎样不让蒙古战俘们吃惊?

    同样吃惊的还有大明帝国的工部尚书。求极宫的一把手徐光启。有轨马车计划徐光启是知道的,关于有轨的车道的摩擦阻力,皇上也明确的与其谈过。按着皇上所说。假设同样的一千斤货物,如果马拉的是二轮马车,是五百斤的阻力,那四阻就是三百斤,而在轨道之上,也就是一百斤而已。(当然这个只是大体的例子而已,具体的还得计算。)但说明一个问题,在轻轨之上,马拉车出的力不大。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实验,所以徐光启做成求极宫的大佬当然派人来参加了。

    结果让他很是震惊,如此轨道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按着这种铁轨,发展下去,遍布全国之后,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不再是梦。这将对大明的经济发展、军事发展会有一个大提速。

    徐光启相当钦佩皇上朱由校,不是地位上的关系,而是那天马行空的思想,让人不由的钦佩。皇上开创了许多的不可能,光报的出现,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以前送信那要视道路的远近,就算是朝廷专用的七百里加紧,这个七百里也就是一天的极限速度的。但有光报的存在,短短的几句话,在短短的时间,就能传送完毕。

    现在又是这种运送实体的有轨马车存在,让人怎能不吃惊呢?

    大天有轨马车道的实验成功,标志着下一步几条以京城为中心的,纵横南北、东西的全国性的有轨马车线路就要开始上马了。这是工部在续全国修路的大潮远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再接的一个大活。

    求极宫的学生,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可以去天门城去看了,这是皇上特准的。但前提是自驾去大同,这个自驾可不是驾着马车,而是自行车。京城到大同不算远,官道也修的方整。以求极宫的上百学生来个自驾游,对他们的体魄、毅力锻炼有着相当大的好处。当然对于新型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推广也是好处大大的。

    现在的天门城是一处宝地,二十万的贵胄们可都在那里住着呢,新型的作坊、一体化的皇庄,许多闻风而来的商人都云集至此。别的不谈,仅是皇上那些作坊的产品就相当的吸引那些追逐利润的商人。

    宗室子弟们现在终于活的象个人了,这里虽然没有了铁杆的庄稼,但工钱不断,皇上在这里洒下了泼天的银子。仅仅是打工,赚的钱就足够养活一家人的。而皇上分的地,也是在统一的经营着,不需要个家个户的去管理,只需要给管理费,跟着大皇庄一起干,等着收成就可以了,抽出身来去作坊作工,赚的可比在地里刨食要多的多。

    作为大明最新型的城市,居住条件,天门城说第二,估计大明就没有敢说第一的。那规划好的一道道房屋,都是水泥造的,大片的满地玻璃窗,光线好的不得了。听说以后,每家都要铺上地板砖,这是时人不敢想的。

    宽畅干净的街道,踩在水泥道上,周围是一片片的草地、花园,城市结构相当的合理。

    现在有轨马车道的成功,都是极大的刺激着天门城的发展。因为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相当的多,特别是想在这里购买一套房屋当别墅用的人不凡其人。许多宗师子弟有的动摇了,想高价转让他们的房屋。

    有需求就有市场是不错,但大同城外的地可都是朱由校个人的,没有他的同意,谁也不敢动一下土地。这里可不是象内地一样,有个衙门专管这样的事,可以有地房契过个户,这里是大皇庄。

    这个消息传到了正在辽东的朱由校耳朵里时,朱由校还真想着玩玩房地产了。岱海那里,可供折腾的地方很多,沿着岱海,有的是地方盖房子。那里有草原风景,又有湖泊,这种美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自己在那边都有行宫,看中的就是这点。(未完待续。。)

第686章扫荡庄子

    朱由校来到大明,不断的想着各种各要的金手指,赚钱的方向也是放在了大明的尖顶高层消费,也的确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钱上面也一直没有拖他的腿,让他能够把自己想办的事情发展下去。特别是硬币的发行,这个‘放大器’使他有了源源不断的钱,可以建学校、修公路等。如同一个大循环一样,这些巨额的开支,使大明的钱活了,百姓人因为这些全国xìng的工程,有相当多的百姓因打工受益,然后开始能够丰衣足食,使商业也随之而来的繁荣昌盛起来。

    天门城现在就是一个吸金窟窿,投下了海量的资金与俘虏的苦役,收益的效果还得再等上一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现在来了这个房地产的契机。朱由校想到这种收益明显会提前了。

    在中国来钱最快的有几样,其中就有房地产、采需、修路,现在采需条件所限,效率低了点,修路是自己掏钱,又没有高速路收费之说,倒是有轨马车可以运货载人,这个当是驿站的收入,但隐xìng的,那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过这个房地产是个来钱最快的行当,在京城的朱由校就首先打起了这个主意,在城墙之外开始进行之中。没想到在那偏远的岱海,也有这要的机会,这是他所没想到的。

    本来以为此事最快也得在‘羊吃人’之后,隆重推出‘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这个金手指之后,来一场工业革命的前奏。那里的地皮才会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人开始了。

    织羊毛这个是交给蒙古俘虏的与平民妇女在天城之外进行的,但没有机器,那个效率谈不上什么革命,看来这个进程得需要求极宫去参与进行了。

    不急,现在搞还不行。是人都有一种心理,轻易得到的,那就不是最好的。现在天门城的地位刚刚显露了一点点,那房价就是能赚钱,也就是赚个地皮钱而已。想大暴利是不可能的。而且宗室子弟好不容易在天门城安定下来了,现在图几个小钱,把房子给卖了,以后又怎么办?

    传旨二年内天门城不许这样的房地区交易,大明皇室在天门城所为,目的是为宗室所谋万世之福。岂可因贪一时之利,买卖皇家恩典,私下交易的不受大明律保护。沿街门市。为方便商家,可以租赁使用,亦不可买卖。

    这个帽子一扣,买卖之声立刻停了。是啊,这是皇上的恩典,花了这么多钱,不是变相给宗室银子的,是一个万世之福。这要的东西就是买了也不受保护,买了何用?

    秦良玉、卢象升的扫荡进行的很是顺利,千人一队。一共十一支队伍,分向了辽阳以东以西各地,来时也大约的掌握了一下,辽阳南边,这些皇庄之类的庄子,就有不少,那是因为辽阳这里曾经是建奴的都城的原因。但庄子的分布太广阔了点。要知道建奴是侵略而来,以前的这里都是有主的地,本来辽东就是地广人稀,占地就大,把‘地主’赶跑,建奴们划的庄子当然也就更大了。这点倒和大明的官田有相似之处。

    明军虽然来到了辽东,但明军的活动区域实在是太小了,仅仅是局限在了官道两侧,并没有扩大控制区域。即便是一路从盖州而来,也没有过纵深之感。

    这一番秦良玉与卢象升的四处劫掠,起到了建奴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都是明军屯田,等到收成的时候,建奴去抢粮,现在好了,风水轮流转。明军过来抢粮了!这个惊喜让守护皇庄的建奴一个个的惊慌失措。根本不明白这天到底怎么了,变的如此之快。

    皇庄的守卫,这样的力量,面对千名骑兵,他们也只能算是一个渣!在辽阳这个地界,他们所要防的从来不是明军,而是暴动的汉民,那些汉民的暴动对于他人来说,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防卫的力量对于千名骑兵而言,反过来又是不够看了。看到来势汹汹的明军,他们想到的就是一个字‘跑!’跑的越远越好。

    明军当然象征xìng的追了一下,但除了被汉民们给拦下来的,其他的根本追不上,只能任他们去了。

    而在皇庄里被建奴圈养着,当牛作马整rì劳作的汉民们,一下子惊呆了,这是天兵天将来解救他们了。所到之处,跪拜下来,高呼万岁。

    有了汉民情报的支持,附近庄子的位置,粮仓的位置,很快就被一一的定位。皇庄是打下来不少,但收获却并不是太多,一个皇庄加起来,也就是两三万斤粮食。因为明军在盖州的二次袭击,事后又在渤海湾控制,相对来说掐住了建奴的脖子,造成了粮食的奇缺。所以贮存量并不是太大。

    这让卢象升很失望,要知道一个皇庄,那田亩数都是万倾,都是良田,一亩地收成达到一石二石当属正常,留下消耗的七成八成,也能剩下二三层,就算是只剩下一层,这一倾百亩,也能有一二十石,也就是二三千斤,这万倾得是多少?这样的数字应当是相当恐怖的,只有这少少的二三万斤,p>

    媸侨萌瞬惶?娣?p>

    好在每出去的队伍不小,路走的也远了点,从只抢大庄子,最后发展成了,是个庄子就抢,反正这里没有汉民的地,就算是有了,也只有汉jiān们,也有这样的殊荣。

    那些庄子果然不出所料的有料,人躲在了辽阳或者沈阳,但不耽误学着大明的一些文人阶层,尽最大力气的置办田地,只有田地才是最大的资本。这是建奴最先富裕起来的少数人,他们当然的就成了建奴的土豪。

    三rì来的奔波,收获是不小的,第一就是极大的打击了建奴的探子,他们仗着马快,游走在大明军队的附近,掌握着明军的动向,但这次不行了,十一只队伍如同十一支触手一般,从明军的本部一下子向着四面八方伸了出来,这一下,最先受难的就是这些探子了。

    第二就是代善部与黄台吉部的游击队伍了,他们在茫茫雪原之上,力量虽然不小,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望远镜这种神器,明军更有隐密的光报系统,在雪原上,总是被白杆兵、天雄军先行发现,把握住他们的行军轨迹,有了这种作弊器,建奴们的遭遇可想而知了。

    第三当然是解救汉民了,这此被建奴圈养着的汉民,他们与建奴俘虏的待遇基本是一样的,就是个免费的苦力而已,只有过区别在于,建奴俘虏要被宫刑,而汉民的这些苦役则是要世世代代为奴。现在看到明军来攻,总算是见着亲人了,当然是誓死景从,纷纷表示自己带着干粮跟随着明军。他们与建奴都有着血海深仇,亲人朋友死在了建奴手上,自己也被建奴奴役了十几年之久,这种恨是发自骨子里的。这种现象让所有的明军感动,这些汉民与自己是同根同源的同胞兄弟,他们基本上都是懦弱的弱势群体,与自己没有参军之前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处在了辽东这种地方,遭遇了建奴这帮畜生而已。那是命运的折磨,现在他们看到了希望所在,纷纷的想着舀起武器,跟着大明的部队来报仇了,如果不是仇深似海,哪里来的这份勇气。

    扫荡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久,收获也越来越大,有了汉民的配合着运送,总算收集到了这六十万斤粮食。

    这三rì来,身在辽阳城的建奴们可就不一样的心思了,从各个庄子逃出来的护卫、管事,纷纷的跑到了辽阳或者是沈阳,他们的遭遇很快就在辽阳城里传开了,这样的事情让建奴们相当的震惊。

    曾几何时,明军也开始抢他们的粮食了?与明军交手这么多年,也只是他们抢明军的。就象后世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明军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明军给我们造’,但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到明军抢他们的了。

    纷纷的大骂明军无耻,这可都是大金的粮食,现在大金不缺别的,最缺的就是粮食。本来就奇缺无比,现在黄台吉为了打仗,把粮食都集中送到了前线。这粮食的价格已经不断的刷新着,一次又一次攀登的价格的高峰,现在明军这样一搞,那无疑成了雪上加霜了。在这要一个青黄不接不时期,粮食被抢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这些粮食就算是不被抢,也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有一些识时务的建奴对明皇的这种学习jīng神不持反对态度,他们倒是希望明军真的能把建奴的抢掠jīng神贯彻到底了,他们不怕抢,怕的是被屠灭,抢点粮食怕什么,反正饿不着他们。但明军这种劲头哪里是来抢粮这么简单呢?

    耀州的撤离就不是那么彻底,留下了一部分粮食,相当于是资敌了,而从海州、鞍山的的撤退,那叫一个干净,一两粮食都没有给明军留下。但这城里集中的好撤,各个庄子如此分散,要撤的时间的确是失去了,一旦明军不缺食,无须一个漫长的运输线,这场仗可就更困难了。

第687章万事俱备

    黄台吉当然将明皇的所作所为看在了眼里,他与其他人不一样,对于明皇的打算,他当然看的清清楚楚。撤退几个城池,已经算是另类的坚壁清野了,大金国想要胜明军,首先就要控制住明军的补给,只要在粮食上掐住了明皇的脖子,那明军在辽东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这一点他早就在做,对于官道沿途的村庄,已经把粮食扫荡的差不多了,而且对于皇庄、官公、贵族庄等也纷纷的让他们上缴粮食,以供军需要。但没想到,这些人阴奉阳违,还是留下了这么多的粮食,给明军做了最大的贡献。

    其实黄台吉这些粮食当然是有原因的,粮食现在是建奴这边最大的硬通货,每个皇庄、官庄、王公贵族的庄子,都是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都捐了也不现实。这些人家人口众多,手下的奴才也多。战争一开始,粮食只会更加的紧张,留下点粮食用来笼络、收买人心,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他们留的粮食比例真的不多。

    但明皇此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筹备粮食这么简单吗?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这种四处扫荡所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起先,黄台吉也是这样分析的,但越想越不对劲,他感觉明皇肯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一个大国的帝王,不可能把眼界放的如此之短小。

    这个目的是什么?最终黄台吉想到了,但越想他是越不敢想。因为一旦成真,他将一点招没有,只能无奈的看着,除了退,大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明皇为了进攻先是放弃了盖州,直奔耀州,显然是因为盖州没有堵在他的路上,他的目标是沈阳。现在的他同样可以放弃辽阳。

    如果是其他的季节,辽阳是通往沈阳的必经之路,除了辽阳城北的可以渡河之外。在没有浮桥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的方式。但现在是冬季。河面上有冰,完全可以让明军的大部队顺利的过河,然后再行走上官道,甚至明军也可以顺着河道。通过太子河绕道浑河。来个冰上行。一样也能到达沈阳。他倒是这样想,但明皇不会如此做,给他一个炸冰的机会。

    现在的黄台吉都愁死了。他最后的宝全部都押在了辽阳城,但再一次,明皇不给他机会,如若真的放弃了辽阳,直奔沈阳,谁还能挡住明军?那个时候,大金势必一朝而溃。

    扫荡的第三天,终于都回队了,收获不小,朱由校高兴的表扬了一番,什么打击了敌人、训练了自己、提高了士气、增加了收入、、、、、、这样暖心的话,说了出来,让将士们大为受用。

    而且让朱由校惊异的,东厂所建的情报网里,在这个时候竟然又碰上了。在汉民之中,主动的过来对上了暗语。情报一直是朱由校重视的地上,在这上面花费的银钱、精力可是不少。关键的时候却掉了链子,这让他相当的不爽。

    从李奇鹤嘴里,得知了消息被封锁的一些原因,这些建立的暗桩,一个个的因为陆路、海路的封锁,而无法传递消息。而现在这几个暗桩人员则因为他们的上线被抓去当了劳力,而没有了任何办法。

    通过这几个人的嘴里,朱由校更是了解到了辽阳城,本来有二万多人的常规部队,但被建奴调到了盖州一大半之后,看似风光,其实城防能力严重的不足,这也是建奴将海州、鞍山的兵力、民力全部都调到辽阳弃守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的辽阳城,许多的建奴都被武装起来,甚至是抓了三城的汉民,协助守城当炮灰。已经算是全民皆兵了。

    这些消息让朱由校对于攻打辽阳更是兴趣缺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天时地利人和的书他读过,犯不着玩其下攻城。

    他主要问了问,在辽阳城有没有什么士兵失踪的事件,几个暗桩真摇头,这些东西他们不在辽阳城,不知道,但说辽阳城里的暗桩知道。本来暗桩约定的传递信号是在城墙上写信号的,但现在已经封了墙,倒是不行了。而且,建奴调动频繁,这个失踪也无迹可查。

    这让朱由校很失望,他想问的其实就是关于建奴是不是在辽阳城为他准备了烈火焚城计划而已,他坚信这个计划不会缺少。

    “皇上,三天的时间,我军只是在这里造攻城械具,没有围城,臣恐建奴那边已经洞悉了我军的动向。”孙承宗道。

    “无防,朕之计策,与黄台吉那些阴谋不同,为堂堂正正的阳谋,不怕建奴洞悉。而且朕也相让他们洞悉,面对一座巨城,就这样放弃了,朕心也有所不甘。”朱由校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弃攻辽阳城,的确让其不甘,但其下攻城,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辽阳的确有许多的建奴,但辽城不是终极,至少现在它只是个配角。把时间精力放在这里,显然不是他的本意。

    而且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如果按自己所想,黄台吉在这里布下了烈火焚城计划,怎么可能舍得自己就此而去呢?应该在第一时间卖个破绽给自己,让明军轻松的拿下辽阳,然后入驻才是,这样就干干的走了,倒是显得无趣了。自己识破这个计划,黄台吉要么是蒙在鼓里,要么已经通过自己不知道的方法得知。如果知道了,那无所谓,如果还蒙在鼓里的话,他肯定会在辽阳来个故计重施。

    朱由校当时传旨给何可纲,嘱咐其悄悄的行事,其是在港口之战时同时进行的,而且事后一直是严密的控制着城门,但朱由校想盖州城里的事情,黄台极肯定会知道,因为记号的事情太简单了,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窗户上放个花盆,都能有表示个意思,更不要说这种事关两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将盖州城里的人一网打尽,这么多天了,若说建奴还是蒙在鼓里,那自己就是个棒槌了。之所以紧封城门,就是给黄台吉一个意思表示,识破了,但偏偏的还捂着盖着,就是想玩个将计就计来着。这番算计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成果,黄台吉会不会上当,这就全看黄台吉的辽阳表现了。如果黄台吉没有动作,辽阳城还是按兵不动,说明他没有中计,甚至是不知道盖州城被发现了;如果辽阳城出兵了,给明军一个机会,说明他还是想闹妖。(未完待续。。)

第688章欲擒故纵

    五更时分,已经算是黎明了,大明军开始了出发渡河,大军对于渡河相当的谨慎,早早的就对渡河十里内的河段进行了严密的监视,以保证渡河的安全性。建奴玩的炸冰冰半渡而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军进行当中,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方面注意一些,是再正常不过了。

    到了辽阳城西方十里处,太子河边,明军一字长蛇阵摆开了开始渡河,如此渡河的速度可以加快上许多,三万人,十里长的队伍,用不了多少时间。

    朱由校站在座驾之上,他的肩头立着白闪,小家伙相当的好奇看着眼前几万人的大军,不明白他们要干什么。朱由校也在期待着,明军一旦渡过了太子河,将一路北上,一百多里的距离,顶了天的,三天就能到达沈阳那个建奴的政治中心,令出之所。那时候才真正是决战之时,意义无穷。

    这个时候辽阳方的建奴再没有回应的话,那只能是擦肩而过了。

    好象是为了应和朱由校的想法似的,辽阳建奴真的来了。辽阳西肃清门、正北镇远大开,建奴骑兵喊杀声嘶力竭,鱼贯而出,骑兵直指渡河队部的最东头,一会的功夫就要到了。

    “皇上,建奴来势汹汹,不知为何?”孙承宗、袁可立不明白建奴所为何来,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自杀式冲锋?依着明军的战斗力,虽然建奴把拳头集中到了一个点上,而指定的位置仅限于明军的右翼。但明军是吃素的吗?

    现在战场之上,俞明勋与庄海鸣这两支一个枪阵在前,一个炮阵在后,俞明勋直接的将右翼枪兵开始分列成了四阵,其中五百枪兵带着所属装枪兵已经迎了上去。他们的排兵列阵与陆战队一致,基本上把太子河以及太子河北岸给排满了。就这样的一支燧发枪阵、竖盾阵,又有整装待发的骑兵居中,对付冲锋而来的建奴岂不是绰绰有余吗?建奴这是闹的那一出啊?

    “两位爱卿,朕估计这是黄台吉舍不得朕离开辽阳,想着留客吧。”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校的心里算是平定了下来。虽然不知道黄台吉又要玩什么鬼花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一旦到了沈阳兵临城下,事情就会出了他的意料之外。飞出他的掌握之中了。那时的大金这个伪政权。大厦将倾。他再也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只能看着建奴们分崩离析了。

    而此时辽阳兵的出兵,那只是个幌子罢了。按着朱由校的推测,一是为了明军大开方便之门,二是为了让辽阳的兵将,及时的兵发沈阳,那里的力量实在是太薄弱了。

    孙承宗与袁可立不由的相互望了望,相当的不适应皇上这种风淡云轻装13式讲话。

    “皇上,建奴征战无数,诡计多端其狡似狐,圣上一直小心,如此怎会轻视起来。”胸满成竹是好事,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谁都喜欢。但大冷天你非要来个羽扇纶巾附庸风雅,那就不对劲了。袁可立相对来主直爽了一点点,不由的提醒道。

    “朕从来没有轻视过谁,狮子搏兔的道理,谁都明白。此次辽阳出兵仅仅是第一步而已,黄台吉想演半渡而击,应当是全本的,所以从西南方的代善、东南方的黄台吉,这两只部队应当都会参与进来,而北方的沈阳是否出兵,朕猜不透。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吩咐下去,重装武器渡河继续,准备迎敌,慢慢打,不着急。”朱由校笑笑说,对于袁可立善意的提醒,他当然听的出来。现在的明军只要稳扎稳打,灭掉建奴,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如果是贪功冒进,一招不慎阴沟里翻了船,那可就大为不值了。朱由校从进大明以来,一直算是唯唯诺诺,不自信,但养居之下,这身上的气质改变了,自信心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养了出来,判断力也越来越强。对于辽阳不正常的开城出兵,是自己预判已久的,已经摸准了黄台吉的脉搏,哪里还能不自信呢?

    “皇上的意思建奴还有后手?”孙承宗一愣。

    “孙老师,朕感觉建奴这是欲擒故纵之计,目的还是我们所分析的那样,请君入瓮之计而已。我军弃攻辽阳,这一点让建奴有所不适,这是来给我们送勇气来了。不过为掩耳盗铃,当然还得有其他部队的参与,方显这场战斗真实,更能给我军增加信心。现在天光刚刚大亮,建奴的部队也应该被光报所侦察到了。”朱由校笑了笑,自从盖州城的空城计至今,就没有这么开心过。

    “皇上英勇。”这样的推断无理无据,但皇上一些反常,让孙承宗袁可立不敢有疑。

    “此战只以歼敌为主,节奏无须太快,更不得冲锋,最好是粘住敌人打,使其如陷泥潭为最。”朱由校所说的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个目标谁都想完成,但建奴不是傻子,能不能完成,更需要他们的配合。

    辽阳城里的城守现在是爱新觉罗?硕托,努尔哈赤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二子。硕托初授台吉之职。天命六年(1621年),跟从大军伐明,攻打奉集堡。天命十年(1625年),偕三贝勒莽古尔泰救援科尔沁。天命十一年(1626年),跟从代善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又再讨伐扎噜特部,两战皆有军功,授为贝勒。

    硕托前文有所交待,与他的同母哥哥岳托一样,都是后娘养的,有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听着有点偏激,但有时候它还真的存在。他的后爹代善差一点点就把他给干掉了。

    凭着自己的勇敢、奴儿哈赤的爱护,硕托一点点的在战场上立功受奖,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在大多重量级的人物走到了盖州之后,身担守卫着辽阳城之职。

    因为从小就与哥哥岳托、黄台吉一齐长大,所以现在他与岳托站在了一起,对黄台吉是一个铁杆的奴才,忠心耿耿。与岳托有所不同的是,对于他的爸爸是分毫不让。那一次代善污蔑他投明,差一点就送了性命,这使得父子彻底的反目。

    本来硕托就是一个好对手,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可以最大可能的配合明军的。明军的可怕他当然早有耳闻,但他属于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这种毅力相当的可贵。但小伙子年纪轻轻,不知道江湖险恶,整天抱着建州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思想,是相当可悲的,也是相当可怜的。

    连耀州的杨古利都被生擒活捉,他心里却没有惴惴不安,仍然自大的认为,那是耀州城太小而已,杨古利兵微将少所致。但辽阳就不同了,战兵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几经集合,且都是沙场老兵,而且加上汉军,这种力量相当恐怖。足可以与大明一战。

    本来想打开城门与明军会战,以及力挽狂澜,建奴不朽功绩。但天不遂人愿,黄台吉强令守住辽阳即为大功一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今终于得到黄台吉的命令,要将辽阳所有的建奴骑兵参战可以战,但战的目的是为了拖住明军的脚步。如果这个目的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之下可以达成的,就回辽阳城,如果不成准备随时随地准备北撤。如若明军骑兵追出,则往既定的位置而去,那里有层层的埋伏,如不追则直接伺机而动。以战马速度的优势牵住明军。

    这让硕托相当的不满,想自己少年得志,名满天下,那赫赫战功,又岂非侥幸得来,那是一刀一刀杀出来的。又岂会对自己一项看不起的明军服气。

    军令如山,不容自己有抵触情绪,凭着对黄台吉的信任、尊重以及敬畏,还是自觉的遵守着。

    不过中过来两军接触之后,他立刻认识到了明军的厉害。那爆豆子的枪声。远远的就把前方的八旗部队给打了一小片。八旗兵中有的是从海州、鞍山一路逃回来的,有的是在各个庄子逃回来的。有见过明军的,也有没见过的。现在建奴内部,对明军的战斗力传的相当的邪乎,有胆战心惊的当然也有傻大胆似的。

    就在两军对峙之时,没等光报反应过来,代善率的西凤山部出现在了明军的左翼。这支部队在三岔河以西,昼伏夜出分散而主,让光报部队没有办法观察到,而明军的夜不收更是没有越河的习惯。连出动了十一个方向的白杆兵,天雄军也没有遭遇,为的就是关键的时刻。

    与其一样目的手段的伴仙山部,也同样来了二万部队,他们对着的是明军的右后翼,没有渡河的部队。这只部队是伴仙山绝对的主力了,大清河一战,致使建奴元气大伤,分为了三部,一部在代善手里,一部在黄台吉手中,另一部则在朱由校的手里。当然朱由校手里的已经自宫了,成为了为大明中兴建设的一股力量。(未完待续。。)

第689章欲退不能

    一会的功夫,建奴这边已经出现了三支兵马,大有对明军包围之式,而且还是在这个明军横跨太子河两岸之时。按理说被敌人在这个时候以二倍的兵力包围了,或多或少的应当有些紧张才是,但明军这边倒是奇葩,相当的放松。他们有相当的自信,在守阵方面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不会吃亏。

    “皇上英明啊,真乃神机妙算也,建奴果然还有后手,不过臣并不看好他们,就算不动用骑兵,或者是阻击汽油弹,单凭阻击弩与净军的火枪,他们也不会有机会胜利的。”短短的时间之内,皇上说的,竟然有了兑现,虽然见识过皇上的神奇还是不由的孙承宗称奇。

    “孙老师夸奖了,恐怕不仅孙老师认为他们没有胜利的机会,黄台吉也一样不会认为他们有胜利的机会。”朱由校淡淡的一笑,然后下旨道:“传令全军收缩!密集防卫!”

    “是皇上,”传旨的宦官立即去传旨了。

    “皇上为何如此说?又为何收缩呢?”两个老狐狸到了现在也明白是彼回事了,但有时候在领导面前装装糊涂,那是一种比较出彩的。领导并不喜欢太聪明的人,更不聪明样样都猜到自己前边的人。就象三国的杨修一样,聪明是很聪明,但那是假聪明,小聪明,甚至说是愚蠢,最后连自己都能搭进去,搞个什么‘一人一口’、‘鸡胁’,整个一脑部伤残人仕。做人要给别人表现的空间,什么事都你表演了,那还有什么意思,交朋友如此,对待领导更应该如此,要懂得适时的‘藏拙’。

    “孙老师,袁爱卿,这建奴此时来个半渡而击,能击溃我军吗?显然不能。但就是不能他们还是劳师动众的来了?这不是反常吗?事有反常必有妖,建奴的妖仍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的就是演这出戏,半渡而击,又不敌明军而败走沈阳的戏而已,所以从一开始,这场战斗的结局就已经决定,不同的是参与演出的建奴部队死多少人而已。”朱由校这个时候很开心,有点指点江山睥睨天下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至于缓慢收缩防守,只不过是让这场战斗。参演的时间长一些而已。相信如果这个时候。建奴转身就走的话,这恐怕是战场之上,最奇怪的了,就会令我军生疑。那黄台吉的一切如意算盘都打不响了。哈哈哈”

    “皇上这是让建奴作茧自缚啊!”孙承宗、袁可立一副恍然大悟的神sè,将皇上的成就感烘托到了最高峰。谁不想别人承认自己的闪光点了,特别是这个闪光点又是自己最得意之处。

    战场上的战斗已经打响了,两军没有到短兵相接的程度,但长兵已经响了起来,一声声的爆豆子响,一阵青烟,就是一条建奴的xìng命,再在是净军显能的时候。因为皇上不要求快,所以净军们打的更加的放松,而因此,准确率提出了相当的多。通过那瞄准镜,使得那jīng准率无限的扩大。

    这样的损失。如此割肉一样,虽然不是伤筋动骨,但也是被搞的痕累累。更让建奴可气的是,他们还不得不忍痛接受。因为战场的局面目前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下,明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他们失去了远程武器的优势,shè击的密度也远远的不如以前,火力的输出也是不行。

    “不对啊?这明军好yīn,明明是他们在杀我们的人,偏偏搞的一步步的退却,好象是无力反击似的,倒叫我等坐蜡!”建奴们的当权者当然知道这个计划的全部。不过现在看来,明军并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借口。

    “是啊,如此下去,真叫人不知道是冲锋好还是撤既退好了。”

    “明军的后撤不得不让人佩服,没有相当强的纪律xìng,多少部队就算是想玩yīn谋,也玩不成这种以感觉。”有识货的,当然看出来了明军的进退章法。在战场上,撤退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纪律xìng不好的,不能达到如臂使车的程度,往往一个撤退,就能有大崩溃的危险。

    三方战场上,战斗渐渐的形成了半对对峙状,代善那个烦啊就别提了,为了这场战斗,挨冻受罪不说,还专门研究了诸多的战术、作了专门的准备。

    但没想到,明皇这边竟然来了一个消极怠工的防守,且战且退,骗大金勇士的命往里面填。别说让明军过来追了,让他们立定不动都不可能,他们在缓缓后撤。这一个撤字,让三面来的建奴一下子没了底气。

    这也太欺负人了!

    “好,朕就喜欢这样打,传旨阻击弩、炮阵准备,当敌人撤退之时,狠狠的为他们送行!”对于这些建奴骑兵,朱由校是眼馋,但也知道,没本事吃掉,只能抱着能啃几口是几口的心理了。就算是一会建奴大溃,自己也不可能去追,穷寇勿追这个道理自己当然明白,更何况,这种寇是自己根本追不上的。

    “大贝勒,这样下去不是个头啊,明军明明不断的在收割着兄弟们的xìng命,现在倒成了咱们压着他们打了,这个名声代价太大了。”代善身边的将士提出来了,看着冲在前边的人员受伤、死亡,这心里不是滋味啊,黄台吉为了献辽阳,这整个是个绝户计,赶着八旗子弟往明军的枪口下送。

    “本王也不明白啊,这明军的风格怎么就变的退缩了呢?”代善能不抓头吗?现在大金经大清河一阵,兵力大损,又被明军左啃一口,右抓一下了,经不过多大的折腾了。一旦明军攻破了沈阳,这天就要变了,手里有兵心中不慌啊。

    “大贝勒,要不俺们撤!”有人提议说,真受不了了,这种前赴后继的送死何时是个头啊?

    “撤?那岂不前功尽弃了吗?先前死了这么多弟兄岂不是白死?”现在的局面如同的吃年糕一样,还是热的,粘牙上了,想拿下来,连皮都能揭掉。

    “奴才倒有个主意。”有一个长相猥琐的人主动的说。

第690章拙劣演技

    硕托这边与代善那边一样,也是受不了这种压力了,这种冲的多死的多的局面,没有人愿意承受。纷纷的表达着不满,想要从战场撤离。

    “贝勒爷,撤吧,兄弟们撑不住这种折腾,”硕托的手下也不断的吃苦连天。

    硕托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想想辽阳城里的布置,如今明军都不断的撤退,可想而知,想着自己撤退来引明军去追那是一点的可能xìng都没有,这一撤明军不起疑才怪,所有的努力都将万事皆休。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这句台词,硕托没听过,但心情也是一样的。

    “贝勒爷您看西边!”就是硕托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手下的人指着西方喊道。

    硕托用目观瞧,发现代善部的大旗迎风飘展,象是冲锋陷阵一般,已经差不多到达了交战的最前沿。

    “老家伙这是疯了?”知子莫过父,硕托对这个父亲的xìng格也是有所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往前冲是什么意思,还真让他搞不明白。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西方的代善部那旗子突然的倒了,建奴们大声的喊着什么,太远也听不清楚,只是一阵的大乱,然后开始撤退。

    “老家伙死了?这样也行?”硕托一震,他太明白代善了,怎么就能死了呢?明军的是在收缩,跟着大金军队的节奏而退。没事他往前边冲干什么?显然是诈死而撤,这种主意也能出来,还真是一朵奇葩。

    而硕托没不到的声音,明军的西方却听的清清楚楚,建奴那边喊的是‘大贝勒!’、‘大贝勒死了!’、‘鸣金收兵!’之类的话。

    “皇上,代善部要撤退了,看那帅旗的意思,是代善死了,建奴失去了依靠!”

    “传令狙击弩、大炮全开直击代善部,秦良玉、卢象升。率部出击,五里为限,无论建奴什么情况。”朱由校果断的命令道。

    “是,”下边的人急忙挥旗传令。

    “皇上,代善这只老狐狸,终于撑不住了!”袁可立笑笑说,战场的走向果然不出所料的如此滑稽。

    “这是yù盖弥彰、掩耳盗铃啊。技止如此以增笑耳。”孙承宗也高山流水的来了句,局势稳定在绝对的控制之下,所以相当的轻松。显得建奴之计是如此的拙劣,竟然被逼到以假死而逃的地步了。

    “两位爱卿。代善此举以假死而退,这种勾当。还真应了孙老师掩耳盗铃的评价,看看战场的局势,黄台吉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念头还真是大。”朱由校笑了笑,是如此的从容,“左翼一撤,那右翼也必然会撤。辽阳城就在眼前了。”

    按照这个思路走,建奴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可以撤退了,但撤到哪里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建奴吧。

    建奴果然没让他失望,弃辽阳这是最主要的,但如果这样直接撤出去,那就等于弱智行为了,是人都得怀疑。这个时候的的硕托,表现出了他睿智的一面。

    当他看到代善逃跑。明军骑兵率部追击之时,立刻的大喊的下令:

    “决战就在今rì。先行追击明军骑兵!回来再杀明军!”

    作战意图相当的明显,北上绕过明军的阵地,直追骑兵。建奴兵们一个个大声的自我陶醉着跟着大喊,那样子有点气士如虹誓灭明军的感觉。

    这也是硕托一点办法都没有才想出来的,现在明军连骑兵都没有了,哪里会去追他?这样的行为本身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但这时候为了掩藏目的,只能如此了。撤到哪里不是撤,只要弃了辽阳城就可以了。

    左翼南方的建奴部看到了硕托部如此,立刻配合默契的,大声鼓噪着,绕道而追。

    明军的狙击弩最大的力量发挥了二支,大炮只有机会打出了一发。这是远程部队给代善部能带来的最大伤害了。笨重的远程武器,对于逃跑的骑兵,能带来的伤害并不大。

    这也是朱由校一直不用的原因,一旦用了,敌人会走的更加的从容。

    喧嚣的战场很快就平静了,但辽阳城里观战的建奴却傻眼了,辽阳的守军去追击明军了!为了杀敌还是为了逃跑?明军本来就没有攻城的意思,这是为了什么?

    这次的半渡而击给了辽阳城的建奴无限的希望,他们在城墙上看着比明军多出一倍的八旗军,正在压着明军打,一步步的走向胜利。虽然每进一步,都有八旗军不断的倒在血泊之中。胜利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这点建奴民众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他们都有相当的认识。

    但战斗的结果最终因为一个偶然**件改变了,代善大贝勒,为鼓舞士气,身先士卒,带着帅旗到了战斗的前沿。不幸遇难,这个结果成了西方的八旗军撤兵的最直接原因。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

    而明军派出骑兵追击这后,辽阳部与前来助战的伴仙山部,一起追击着骑兵而去。

    建奴本身就是一个凶悍之族,现在辽阳这里的建奴又一个个的都有了兵器,为的就是增加城防力量。明军比他们更加的凶残无比,靠着坚城,还能抵抗一二,但现在最主要的,城守力量,竟然抛弃了辽阳,这让里面的建奴,立刻的崩溃了。

    他们搞不明白这些兵将为何如此,应该是为了袍泽之情,明明知道明军的凶残,依然不畏的前去追击。但结果是让辽阳立刻成了一座空城!留在城外十里处的明军,显得是多么的危险。

    “兄弟们,趁着明军没来之前,快逃吧,再晚就来不及了!”有心人当然有了。

    这个时候很明显,再死守一座不设防的城池,一点意义都没有。

    这一下,辽阳彻底的乱套了,人人自危,谁都知道,一旦落到了明军手里,只能是死路一条。

    现在不想死、不想被宫刑终生劳役的,必须在明军赶到前,逃出辽阳城,否则的话别无他法。一时间,辽阳城的城门被人合力的打开了,纷纷而逃。不管是有马的还是没马的,一个个拖家带眷的拼了命的奔向了城门。

    “皇上,是否进城?”这个时候孙承宗真不敢乱说了。盖州城的危险,差点让他当上了千古罪人。建奴之歹毒,一旦中计,不是谁能承认的后果。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黄台吉既然如此大方,朕也就却之不恭了。”朱由校笑了笑说。

    “皇上,君子不居危地,小心为上。”袁可立接着说,现在有没有辽阳已经不再重要了,有军粮在手,直攻沈阳就是。何必冒那大险?

    “无防,再大的危险,也只是人cāo作的,找出人来,这险也就没有了。传令下去,白杆兵、天雄军回来,分六部追杀城门外所逃建奴!俞明勋率本部净军火速攻城,无须深入,控制六门即可!庄海鸣的重炮部队轻装为辅!”朱由校这个时候果断的下令道。

    沈阳固然是终极目标,但辽阳城的重要xìng,那是无法忽视的,一旦河流冰融,辽阳立刻就成了必经之路,战略位置无比的重要。将辽阳定为辽东的第一大城,诸多势力以此为都,不能没有道理的。

    一旦掌握住了辽阳,就是掌握住了沈阳的脖。随时随地的可以过去掐上一下。要知道建奴目前没有水军,沈阳与辽阳之间,是一个大河套,北方、西方有浑河、南方有太子河,东边是建奴的势力集中之地,有清河、鸦鹘关、抚顺关、萨儿浒,再往东,则有是建奴的祖地,老寨(赫图阿拉);浑河以北就是沈阳、抚顺。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既然黄台吉以这么大的牺牲来引自己前去,自己不去还真对不起他的盛情。

    随着朱由校的下令,亲军们各自己行动起来,守城门的守城门,追杀的追杀。

    这个时候朱由校的身边也只有大汉将军与登陆军这二支部队以及几百个狙击弩了。保卫力量稍稍的少了一点。

    追击建奴的部队显然抓住了机会,他们的战斗原则就是如此,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凭借的就是马术超群、速度至快。

    “皇上,建奴复还!是否召还兵将?”孙承宗一见建奴还不死心,来了个回马枪,虽然对眼前的力量很是放心,但还是不由的说。

    “无须召还,假戏真做也罢,试探也好,朕的保卫力量不是区区建奴能攻破的。摆圆阵!”战车在手,朱由校当然不怕,戚继光凭着偏厢车,无敌天下,自己的战车,可比简易的偏厢车可要高档的多了。没有远程武器,想要凭着骑兵冲锋来悍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朱由校很放心。

    蒙古之战,那时候许多的装备都不完善,战士们的战斗力还有待提高,而现在,经过长期的苦练,除了马上长跑,跑不过建奴之外,shè击方面,则是远胜与他们。二千登陆兵有着竖盾为保,仅凭着人力冲锋,来得越多,朱由校越是喜欢。

    〖

第691章辽阳之屠

    建奴想来偷腥,目的就是为了打个时间差,明皇现在的位置在辽阳城之西十里,而主要的兵力已经派出夺辽阳了,连炮阵都不要了,变成了一支轻装部队参加了战斗。这个时候明皇的防御力量相当的簿弱,这是一个机会,是以辽阳为饵所创造的机会。如此良机,建奴又怎能错过。

    一旦抓住了明皇,这场战斗立刻会扭转乾坤,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只要在明军主力回援之前,搞定了明皇,无论什么损失都补回来了。明皇的出现是压着大金的一座山,是整个大明的灵魂人物,失去了明皇,大明几年不用,又将再步前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建奴此次没有试探,而是极速的冲锋着。

    但很可惜,别看明皇身边只有这五千余人的兵力,但这种兵力不是他们能够强悍的。

    发现了他们的不轨之后,朱由校并没有什么担心,只是让战车围圈,登陆队在外围围上战车而已。

    三支队伍合在一起,当然没有那个代善的旗帜,六七万人的规模,想在最短的时间吐掉明皇的队伍。这当然也是有心理斗争的,毕竟明军那令人恐惧的战斗力,让他们不得不惦量惦量。但贪念左右了他们,毕竟有十倍左右的兵力差,而且明皇身边的那些人都是近卫,不是弩手,这给他们了天大的信心。

    因为时间有限,必须赶在明军回援之前完成,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的试探。一上来就是猛烈的冲锋。

    狙击弩当然的全外,从二里的左右的距离就开始了持续的发射,对于这种攻击,已经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更没有人害怕。岱海之时,人可比这时多多了。

    建奴的第一目标是包围,狙击弩不多,虽然一弩一个或者二个人,但比起宏大的数目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建奴们并不在意。谁死谁倒霉。顶住了这个伤亡。这个目标很简单的就完成了,并没有什么阻碍。

    然后就是四面八方的攻击,如此很容易让明军顾此失彼。但想吃掉明军之时,他们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损失。

    大汉将军是锦衣卫的武力最高者。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战绩不显。但他们是朱由校的贴身保镖。那战斗力比起锦衣卫或者净军来可是恐怖多了。

    在战车上,他们马力全开,战车顶上以及战车。两个层面的开始了对建奴的狂暴射击。

    如此形成了陆战队在下,大汉将军在上的,三层阵地。衣着棉甲或者皮甲的建奴或者汉军,哪里能够顶的住如此猛烈的射击,纷纷的倒地。只要冲,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死!

    代善看着前方的巨损,立即惊心动魄,就这么几千人,在如此的快速杀戮着八旗兵,让他感到,就是全都冲光了,恐怕也冲不过去啊!

    硕托的脸形不住的微变着,以前没见过明军的厉害,这个缩影终于让他意识到,明军太难缠了,刚才的战斗,不是明军杀的慢,而是自己冲的慢。在这样的时刻想欺他们人单力薄,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在丢了近万人马之后,战斗停止了,但建奴没有离开,他们吃了大亏,但还是没走,远远的在后面跟着,一副要等到夜里或者等到明军上路时捣乱的样子。

    辽阳城经过了一番清剿,终于平静了,朱由校派出去的士兵控制住了九大城门,以及城楼。城里的建奴老老实实的呆着,没有人敢再往城外跑了。他们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样惨痛的命运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而平时他们奴役着的那些汉民,一个个挺起了他们弯了几年或者十几年的背,不用再去看建奴的脸,不用在小心翼翼的活着,不用害怕会被无缘无故的被鞭挞、被马蹄践踏,汉人的主心骨来了,大明的至尊,没有抛弃他们,来的虽然晚了,但还是来了。

    汉民们一个个以泪掩面,满脸流泪声音哽咽,尽情的表达着他们的苦、他们的仇,围绕大城门里,表达着他们对明军的热烈期盼。如同是一个受了欺负的孩子,现在他们的大人终于来了,为他们出气、报仇来了。

    自由了,多少年的苦难,终于就要结束了。而他们那‘鬼哭狼嚎’的声音,更是吓得平时随意欺凌他们的建奴更加的战战兢兢,他们当然知道,这些汉民们肯定是要秋后算帐了。

    城外跑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他们一见势头不好,或者有高级一点的建奴家属,也得到了什么消息,也都跑了,骑兵们追击的距离有限,只是在五里的范围,要知道他们是从城西十几甚至二十里的距离跑过来的。肯定有一些人逃跑了,追之不及。

    但这没什么,俘虏抓回来的很少,他们跑的太快,完全的不听明军的好言相劝,执意的奔向他们的新生活。这点与白杆、天雄他们的任务发生了一点矛盾,所以白杆、天雄一见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也就将他们的新生彻底的丧送了。

    六个城门之外,五里之内处处是鲜血飘洒,尸体遍地而是,一个人生长起来很劲费,十几年,才能成个人,但想毁了这个人,却只需要一刀而已,然后就是一了百了。

    从开始的时候还先喊喊话,表达一下劝说之情,到了最后,连问都不问,直接的杀。

    没有被杀的冤的,看看这些建奴一个个怒衣鲜马,凭的是什么?那样都是汉人的血脂将他们养肥的。他们不敢面对明军,不敢想象被宫刑之后还要被罚苦役的生活,所以只能杀之!

    许多的建奴在城墙上看到了明军的大屠杀,不由的两股颤颤,感同身受。这样的场景有不少的人熟悉,建奴的屠城不是一次两次,对次他们都是耳鬓厮磨,清楚的很。就是不知道一会骑兵回归之后,这个屠城是否会在辽阳城里上演。没想到建奴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

    一名汉民,带着几十个汉民,跪在了城门里面,跪着大哭:“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报应啊,请皇上为草民做主,请屠城报血仇啊!”(未完待续。。)

第692章皮岛之灾

    这个跪在那里请求屠城的,名叫康松林,是一商人,为辽阳一大户人家,六代居辽阳,赚下了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好吴家世代遵守着‘留余’的祖训,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如此六世商人,使康家当了六世大善人,在辽阳城被人口碑载道,受过其恩惠的不知凡几。康松林生在这下的家庭,当然没吃过什么苦,锦衣玉食仆役成群之下长成的。

    已经中了秀才的他本来有着一个很好的未来,但大难来时,祖宗留下的再大福泽,也抵不上了。乱世来了,战争来的是如此的突然。辽阳康家这个世家也无力回天,城破之日,也就是屠城之时,除了他因急钻进了狗洞,躲过了一劫外,家中四百余口,被杀的杀抢的抢。巨宅被建奴所占,仅是拉尸体扔出去的车就是四五十辆,从花甲老人,到襁褓里的婴儿,无一放过。他最疼爱的小妹,只有三岁,长的跟个瓷娃娃似的,人见人爱,同时没有被建奴放过。

    六世之家一下子被毁的干干净净,家产一下子而败。有志青年一下子沦为了可怜虫,浊世公子哥儿一下子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苦哈哈。

    康松林从那时起就有点一颗报仇的心,在一家晋商范家在辽阳开办的铺子里当一个帐房。他要活着,他相信老天会有开眼的一天,一生别无所求,只要能看一眼建奴被屠,他就心满意足可以去见他的父母,和他的小妹了。

    苦心人天不负,苦尽甘来的时刻,与战争一样来的是如此的突然。从第一次袁可立袭右屯,俘阿敏、李永芳之时起,明军屡战屡胜。将自以为不可敌的建奴打的是落花流水闻之丧胆。

    康松林越活感到越有劲了。无尽的悲伤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因为他所在的商铺是晋商范家所有,所以他的信息比其他人还要多一些,而且六世善人,使其在辽阳城有一定的人脉。特别是劫后余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苦哈哈。被建奴们一一的收为了奴才。他们也都或多或少的被康家施过恩。所以康松林的信息量很足,去年是他这六七年来活的最激动的时刻,无时无刻不在yy着有一天明军能够兵临城下。对建奴也实施一下屠城。

    如今辽阳大败,圣天子就在城外,他早早的写下了请屠建奴书。并后备了一张纸,专门的跪在那里,请汉民同意的,在上面签字画押,美其名曰万民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上面签押了,并有不少的人开始一起在那里跪求。

    这个要求很是吸引了朱由校的注意,让人接出了城外,只见书中所写,大概意思是“煌煌天朝,泱泱大国,一时不察被建奴所乘,乱我江山社稷,屠我大明百姓、、、、、、草民知圣天子关怀吾汉民,斗胆请为汉民作主,为被屠杀的万万冤魂作主,屠城辽阳、屠尽建奴、屠尽汉奸!以报此血仇、告慰冤魂。草民康松林跪泣。”

    朱由校看了之后感觉很有意思,屠城这个字眼,是大明少有的字眼,没想到一个汉民,竟然不顾,相反还堂而皇之的‘上表’。

    “皇上,万万不可啊,史上屠城之人没有好结果,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天意难为,请皇上三思。”孙承宗与袁可立一见皇上那意思,竟然相当的意动,立刻上前说道。

    “民意大如天,民意难为,天威难测,”朱由校喃喃的说道,象是自语,又象是说给两人听。

    “孙老师、袁爱卿,建奴之计,已经清楚明了,意在引朕进辽阳,请问何解?”朱由校想了一会,开始问道。

    “皇上,依前所述,兵发沈阳,不可以身犯险,”毫不犹豫的孙承宗说道,盖州城的阴谋他可是知道厉害了。如何敢说皇上涉险。

    “辽阳如何处置?听之任之?”朱由校接着问道。

    “回皇上,臣以为,按照耀州等处理即可。”象耀州这样的地方,就是留个一千人,守着也就是了。

    “朕亦想如此,但不能也,辽阳守军需要多少?五千都不足,且辽阳城内有建奴后手,如何处置?五千兵丁,亦是朕之兵,被建奴所乘也是大损。”一旦朱由校自己不进城了,那针对的目标肯定也就变了,这种变化的损失,是朱由校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孙承宗、袁可立不由得一愣,皇上这是爱兵如子了,辽阳不比弹丸之地的耀州那样的地方,连较小的北城,也比那些大上十倍左右。这样的城池守起来,可是要投入不少兵力,而且这个皇台吉费尽了心思,想着把皇上弄进城,说是一点把握没有,谁也不信,五千兵,还真有点肉包子打狗的感觉。

    看到两人一时语凝,朱由校接着说:“辽阳之地势对于征战辽东相当重要,占是必然,但险必除!否则朕寝食难安。而除险意即除人,朕所带兵马本身不足,为保障通路,在何可纲部亦留了大量兵马,故无法满足在辽阳分兵之计。辽阳城,朕只能留千人而已。”这个分兵太多了,的确是没有办法应付了。沈阳也是个大城,想要保证围点打援的战略目标,首先得围住,朱由校的人马本身就不多,再分分都分没有了。

    孙承宗、袁可立这个时候有点不知道皇上想说什么,这思想有点跟不上节拍,这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什么意思?

    “报!伴仙山毛文龙光报!”正在这时,战车外有人报道。

    “念!”

    “是,皇上、、、、、、”

    光报一念,立刻让所有人一惊,皮岛被建奴联合着朝鲜水师,以及江东军叛徒孔有德等给攻破了,只跑不足五千人,岛上所有居民,尽被屠杀!

    原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被皇上彻底的给一票否决之后,那心里对皇上的恨就别提了,远处辽东的他们对于皇上,只是一个职位而已,从心眼里不是太放在心上,把皇上提到嘴边也就是袁可立战右屯之后的战绩而已,让他们心生了仰慕之心。

    但就是这个心中的偶像,却没来由的一盆冷水浇了过来,让他们直接的开始了‘由爱生恨’。

    回到了皮岛不久,莽古尔泰带着自己的八旗兵与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以及朝鲜水帅就开始进攻皮岛。黄台吉进攻皮岛的战略与莽古尔泰想着在朝鲜称王的心思,并不冲突。所有也是欣然接受。而朝鲜一方虽然讨厌毛文龙的东江军,屡屡的提出了抗议,但也没有到仇深似海不共戴天的程度。不过现在朝鲜与建奴算是一个战壕里的了,虽然相互仇恨着,但也没有撕破脸,算是‘友军’。在莽古尔泰强项之下,最终答应出兵。当然这一出兵,就把朝鲜和大明的关系彻底的放弃了。

    对于孔有德三人的不平遭遇,许多东江军是表示同情的,竟然三人的人缘相当好,骁勇善战身先士卒,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无缘无故的,就因为皇上这个话,给一撸到底,来了个彻底的打压,的确是名不正言不顺。

    东江军里也是派系众多,因为有毛文龙个人魅力,才把众多的派系强行的揉合到了一起。而三人也不是没有能量之辈,起先对于三人的临控还相当的有利,但慢慢的也就松了起来。战争一起,那更是没人问了。

    “皇上不仁,就别怪我们无义”这是三人真实的想法,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什么家国天下这样的概念。加入东江军,先是为了活命,后是为了报仇,然后才想着他们的出人头地。道不同不相为谋,大明不待见自己,那就另走别路就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有了这样的思想,又在皮岛被围攻的前提之下,他们很快就拉拢了一帮自己人。想要投奔大金必然得有功于大金,那皮岛上的众多东江军,就是三人的投名状了!

    皮岛本身因为朝鲜水师的介入,就被建奴压的疲于奔命了,这内部再来了祸起萧墙,当然一下子就被打的落花流水,防线一破,再无回天之力。

    众将无奈,护着毛承斗杀出一条血路,乘船逃离。而朝鲜水师现在正是想着和积蓄力量反抗之时,哪里会拼命的去拦,这也是毛承斗能逃离的主要原因。

    毛承斗是带着五千人逃了出来,但留在皮岛之上的人却被屠杀干净!这些人里,有袍泽、有东东军的家眷,有老人有孩子。建奴对于东江军那是恨之入骨,现在抓住了机会,哪里能够放过。

    把人杀干净,女人抢走,金银之物收拢了,一把大火把皮岛所有的建筑烧的是干干净净。在这一点上,建奴干的当然是干净利索,对于‘有恩’与大金的三位‘有识之士’当然是大加褒赏。(未完待续。。)

第693章东江屠奴

    毛文龙得此信之后,一下子差点晕了过去,对他的打击也太大了,这是几年的心血,一下子就付之一炬了。而且上边还有自己的亲人、战友、属下等等,当然还有他的银钱等身外之物,这一下直接的给化为乌有,放谁身上,这个打击都受不了啊。

    再一听是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个忘恩负义之辈,突然的反水,致使东江军最终承受不了围攻,而崩溃的。一下子被气急攻心,吐了一口鲜血!

    皇上点了三个人的名字的时候,他心里就有所防备,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他们最终还是在东江军的心口上插了一刀!

    在伴仙山负责看守建奴俘虏的东江军,立刻就疯了,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无法接受,要知道建奴屠了皮岛,这意味着他们留在岛上的亲人全部死了!这是什么样的打击!

    立时东江军是哭声一片,有哭娘哭爹的,有哭媳妇的、有哭兄弟的,更有哭儿子女儿的,这个打击对于他们实在是太大了。在东江军里,有许多人是为了活命,才投了过去的,带着亲人遭了多少的罪,最终在东江军安顿了下来。

    皮岛没有多少粮食产出,为了筹粮,养活自已与亲人,他们四处的抢劫建奴,很多的人,死在了建奴的手里,但就是这样,也没有打消了他们与建奴作战的心。很多的人并不是为了大明而战,他们是为自已而战、为亲人活下去而战。

    但现在。亲人突然的没有了,被建奴残忍的屠杀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

    突然,一个名叫徐三君的东江军,哭天抹泪的锤头顿足,声嘶力竭的喊着“妞妞!我的女儿,妞妞啊!你才六岁,为什么啊!爹恨啊!”那撕心裂肺的嚎叫,让人听了无比的伤感。

    徐三君家住永宁,家被建奴占了之后。受到了百般折磨。媳妇因为身材娇好,被三个建奴看中了,活活的给玩死了,为了刺激还逼着他抱着女儿当场看着。徐三君恨不得生食其肉。但为了女儿他在忍。在等待机会。终于他在建奴的兽行发泄完之后,突然的发难。最终以背上被重砍一刀,胳膊差点被砍掉的代价。给媳妇报了仇。

    然后他开始了逃亡,一边当爹一边当妈,拉扯着孩子,最终在一次东江军打游击的时候,找到了组织,到了东江军的皮岛定居。女儿很懂事,小小的孩子自己已经学会了烧饭,洗衣。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每当自己出征,女儿整天的在家祈求或者等在码头,希望看到爹爹能够平安归来。

    徐三君不断的想着女儿,想着她的可爱,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他所有的依靠与心灵寄托,一切的一切都没了,突然他的眼睛通红,一把提着刀,站了起来,对着一名还躺在床上的建奴砍去,他们被宫刑之后,现在伤口还没有养好,天天由东江军伺候着。走了白杆兵、天雄军,他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东江军虽然也打他们,但打得到底轻多了,他们不是亲军,皇上把人交给他们,到底是放不开。而白杆兵、天雄军是跟着皇上在蒙古打过仗相处过一段时间的,对于建奴也是‘新鲜’,所以下手狠。

    但现在建奴也知道不好了,听着东江军的反常反应,当然害怕了,在他们的手里,谁没有几个汉人的生命。他们就是负责收割辽东汉民性命的。但现在他们手无寸铁,又被宫刑重伤,一见东江军情绪不稳,杀他们亲人的,正是建奴。这心里不害怕才叫怪呢?

    徐三君现在已经快疯了,他需要的是杀人,杀死眼前的建奴,他不去管什么军纪、什么国家大事,那都通通的不管,他只要报仇!杀死眼前的建奴而已。生、死、事业、功绩等等,对于他,已经无所谓了。眼前的建奴一刀就被劈中了,玩了命的大喊着,那一刀劈在了他的背上,连棉衣那劈开了,要不是躲的快,头都没了。

    但徐三君不放过他,通红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建奴,砍刀再次的举起。这一刀,砍掉了建奴的头颅,鲜血一下子从脖子里冲了出来,喷溅的鲜血带着热气,直接的染红了徐三君。

    徐三君的行为,立刻引发了整个东江军的暴动,东江军纷纷的拿起了武器,开始了他们的屠杀!

    建奴一没武器二是重伤之身,哪里能够躲过看押他们的东江军,很快被屠杀一空。东江军们没有因为屠杀而得到什么快感,相反在那里哭的更加的伤心了。

    毛文龙这次没有阻止,他的心在滴血,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多少生死与共的弟兄们,没有死在最艰难的时刻,却在皇上出征,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能解放辽东之时,被屠之一尽,这个事实他根本接受不了。

    东江军被屠的消息一到朱由校手上,朱由校立刻就是火冒三丈,来大明之后,榆林大火,已经让他相当的怒火,现在又来了一个东江之屠,建奴之举实乃丧心病狂丧尽天良了。

    “两位爱卿,辽东之战无仁义可言,无仁慈可说,所谓天道即是人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朕誓灭建奴,誓绝其种!这是朕的誓言,所有磨难,由朕一肩担挑!”朱由校恨的咬牙切齿,沉默了半天,开始说。

    “皇上灭虏上合乎天理,下顺民心,臣等无不遵从拥护,皇上之前所作何其英明。宫其男,奴其女,缓而图之,不出三十年,虏自灭也,皇上贤名永享,岂不更好?”孙承宗相当的不愿皇上背上一个屠夫的骂名,哪怕是对待异族。皇上是圣天子,应当表现出一个圣字,而不是暴字。残忍两字一旦到了皇上身上,事就大发。隋炀帝如此人物,都被万世骂个狗血喷头。

    “皇上是圣天子,灭虏之事是为了天下苍生,万民感激涕零,但现在对待此事上,臣还请皇上三思,圈禁、宫刑之后,又岂容建奴可以再次繁衍后代?皇上又何须为争一时之气,自污其身,不值啊。”袁可立也是语重心长的说。圣天子的英名关系到江山社稷,天子无私事。如此皇上春秋鼎盛,再活个神宗一样的年龄,那更是大明之福。这个残暴二字袁可立可不想让皇上沾上。

    三人正在说话期间,第二封毛文龙的光报又来了。

    建奴俘虏暴力反抗,企图逃跑,被东江军发现后尽杀死。

    这就是毛文龙的光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连个认罪的态度都没有。

    朱由校不由的一阵心痛,不痛别的,那几千人这段时间没少在伴仙山俘虏营里吃,宫刑之后,又是抹药,又是吃药给他们消炎,费这么大的劲,结果给东江军一刀给屠了,早知道费那劲干吗?

    “嘿嘿,这下干净了,好不容易抓的一批俘虏,就算是不当苦役,卖掉换钱也是好的,浪费啊!”知道东江军心里难受,但你难受了去杀建奴去啊,拿着俘虏出什么气,那已经不是人了,是钱!是劳动力!你们倒是出气了,可tm拿着出气的是朕的钱,一个建奴换几十两银子不成什么问题,三四千人,转手拉到京城就是几十万两银子。袁可立抓回的那帮俘虏根本就是供不应求,土豪们买回家当个沙包玩,正好主子主子的叫着,心里多舒坦。一群败家的玩意,想想朱由校就心痛。

    孙承宗与袁可立面面相觑,这毛文龙胆也太大了,皇上让他看押着俘虏,一下子全杀了,还弄了一个借口,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事吗。

    “皇上,皮岛被一屠待尽,毛帅与东江军闻此噩耗,精神受刺,臣斗胆请皇上看在其为死难的皮岛军民报仇心切的份上,担待一二。”袁可立与毛文龙交往以久,当然知道那人的脾气,一向是桀骜不驯胆大妄为,说翻脸就翻脸,一点情面都不留。自己对他这么好,因为朝廷发的粮饷的问题,还动不动威胁,袁可立要进攻登州洗劫。

    “报仇心切就能拿朕的俘虏来开刀?有那本事,冲到朝鲜找莽古儿泰,找祖大寿去,在这里耍什么横,拿着一群已经被宫刑的俘虏撒气,真能耐!”现在的朱由校气的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自己受了气,拿着保管的东西来撒气。有本事自己去砍杀建奴去,拿着别人的东西来呈什么威风。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按理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刮了他们都不多。几千人能在辽东修多少路,挖多少煤、铁?卖了得几十万银子,又能干多少事?

    但现在东江军已经失去理智了,家人全都没了,一时发了次疯。毛文龙这次主动以欺君之罪过来顶缸,也已经不容易了,这样的人还是不能大用,太不容易克制情绪了。一疯起来什么都不管不顾,哪里是办事情的,性情中人?可以,但你也得把你的性情用到地方不是,直接的带到工作上来,破坏公家的财物,还真是不可原谅。(未完待续。。)

第694章血腥报复

    孙承宗与袁可立心中不由的一阵惋惜,慈不掌兵,军令如山,上位者谁会原谅这种视军令为儿戏的手下。只因个人或者小集体遭遇了大难,就可以无法无天了,这不是一个为人臣者该做的事啊。

    孙袁两人一直很看好毛文龙,不是他的人品或者神采风流什么的,忠心耿耿之类的也谈不上,主要的还是对他能够深入皮岛的位置,在朝廷提供的兵源与自行聚拢一批辽东汉民,组成了东江军,他们在建奴的后方,与建奴能够不断作战,这可以给建奴带来相当大的麻烦,而且可以让辽东汉东想逃的,有个方向。

    当然,袁可立的出现,让毛文龙的抵抗建奴的地位一下子轻了太多,现在皇上君临辽东,让这支大明帝国希望所在的东江军,更是变得可有可无了。

    情可恕法难容,可能就是指毛文龙这样的人了。两人不由的苦笑,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置。

    “钱财乃身外之物,东江军因皮岛被屠,而违背军令,公然屠杀已经宫刑的建奴俘虏,依军令当斩,然朕悯其亲人袍泽被屠杀,顾念亲情、友情,特法外施恩,罚其一年苦役吧!”长吁短叹一番,朱由无奈的说。毛文龙掩耳盗铃的来了一个俘虏逃跑这样一个借口,看来也没想善了了。这也算是一个小惩罚吧,如果东江军争气,辽东之事后,会给他们朝鲜报仇的机会的。

    “皇上仁慈,盖世无双。”孙袁两人一见,这板子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心里不由的一宽。

    “东江军所为追究其因,仍是建奴屠岛所致,连朕亲征辽东,此等丧尽天良人神共愤之事,建奴仍然在做,可见其对我大明是何等的轻视,朕战场之上开恩准其兵士自宫以留性命。其却屠我皮岛东江军家眷。既然如此。朕代表大明,对此公然欺我大明尊严、屠我大明子民之举痛心疾首,痛定思痛,历朝历代。每趁中原帝国老弱。异族强势之时。就是汉人风雨飘摇凄风苦雨之时刻,周而复始一代一代,五胡乱华、辽、金、蒙古等莫不如此轻视汉人之生命。动辄屠城,犯下滔天罪行。何者?盖因一个仁字,中原汉人有一颗宽容之心,不能对敌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让异族真正的明白,汉人不是好欺负的,他们如何对待汉人,汉人也会十倍百倍的加诸其身,甚至将其彻底的灭族,只有如此震慑,方能使异族有所警服,在屠杀我汉人的时候,掂量一下汉人随之而来的疯狂报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建奴不仁,随意屠我大明子民,此仇焉能不报!不报何以对天下苍生、何以对九泉之下之冤魂?建奴不惧因果报应,朕又何惧之有?此报复则由辽阳起,由建奴被灭为前提吧!传朕旨意,将辽阳城汉民集中肃清门,以其发放武器,由白杆兵抽出二千竖盾兵为核心,准康松林所请,开始屠城中所有建奴、汉奸!并且将城中所有暗道、地道、水井、夫墙之类藏匿的建奴、汉奸,给朕仔细的找出来。一旦屠城完毕,所有汉民,立刻迁往鞍山、海州等城池,凡留在辽阳者,杀无赦!”

    对于屠城,一直是朱由校不屑于干的,他的原则一向是利益最大化,将俘虏的最终劳动价值给榨干了为止,宫刑可是灭其种,而劳役可以得其果,灭族劳役两不误,还能彰显仁慈,这才是他所希望的。

    但现在情况有变,不得不如此了。首先就是兵力,辽阳城里有二三十万的建奴,这得多少人去专门的看押?有十万汉民,这里面又有多少汉奸,需要不需要派人看着?现在的明军就那么三万人左右,全都去看俘虏了,这仗还要不要继续?

    他不知道黄台吉在辽阳到底布下了什么天罗地网,等着自己钻,但有一条,自己不会冒险又想把辽阳城给占下,这种又想好又想巧买头老牛还不想喂草占尽便宜的事可不容易。

    再危险的事情,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无论是盖州城里的烈火焚城计划,还是那未知的别的什么阴谋,都最终需要死士之类的人来最后发动。没有了人来发动,哪怕就是有一颗原子弹,也只是个死物而已。建奴肯定是放不过的,这点好理解,他们除了藏匿起来的,肯定不知道真正的秘密。同样汉民之中,这汉奸也不会少,成分当然有自愿为了荣华富贵而献身给‘我大清’的建设事业的;也有被威胁之类的。所以朱由校需要的辽阳,是一座空城,而不是一座正常的城池。只要屠光了建奴、迁干净了汉民,所有的危险将不再有了。

    孙承宗和袁可立那脸不由的抽筋,真的玩屠城了,建奴这也是自找的,本来想着试试劝劝皇上,来点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大义凛然的话,以明君的传统观念约束一下皇上。但皮岛那边的屠岛立刻就发生了,这也等于打自己的脸啊!对啊,凭什么你建奴能屠我汉人,我汉人就不能屠你建奴?我们就该守着仁义道德被你人屠?

    两位老臣也是汉人,对于汉人被屠当然也是义愤填膺、羞忿不已,堂堂正正的汉人,在建奴的眼里正了想屠就屠的,把汉人当什么了?

    而且两位老臣也知道皇上的脾气,可以谏言可发表意见,但这一切都是一个决策最终拍板之前,而拍板之后,决策无论对错,无论自己再有什么想法,那都得烂在肚子里,毫无条件的去执行决策。所以两位老臣倒是干脆利落没有jjyy,直接的传旨。

    然后皇上又给他们谈了一下细节、节奏,毕竟屠城是个大事,此事参与者是受害者的汉民为主,他们是‘地头蛇’同时也是屠城报仇的积极者,地形之类的都熟悉,查找个藏匿者也方便,第一步必然把他们给发动起来,先集中好了,把拳头给握起来,才能出击。

    到了大明,发达群众斗群众这一条,朱由校可是相当有经验的。(未完待续。。)

第695章发动群众

    康松林接到了圣旨,一下子哭了,而立之年的他,这几年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别人给建奴当狗,他却给建奴的狗当狗,那心里就别提多别扭了。而且一家老小,那满门的血仇,无时无刻不在让他对建奴恨之入骨,恨不能生食其肉!

    今天一场血仇,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到了回报,苦心人天不负啊,老天终于睁开了您的单凤眼,这么多年,可以我是怎么活过来的。

    待辽阳城的汉民们聚拢的差不多了,而周围的建奴当然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康松林站在了城门楼子开始喊话了:

    “乡亲们,我是康家不成器的康松林,我康家在辽阳六世为善,从未有过伤天害理之事,亦从不为那为富不仁之举,但凡有穷人有难的,到我康家,无不能得到救济。在这辽阳城里,也有小有贤名。

    但好人却没有好报,为何?建奴来了,我康家自此一夜被屠杀,只留在下囫囵一人性命。阖家四百余口,年青的女儿身的被建奴糟蹋了,有的直接被轮流的糟蹋至死,有的被抢走了,接着淫辱;而其他人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襁褓里的婴儿,无一不会残忍的杀害。

    我被老管家,推到了狗洞里,方得以脱身。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忍受着建奴的盘剥、污辱,朝思夜盼的只为看看这老天能不能睁开眼,让这帮畜生有遭报应的一天。”

    康松林说着已经是泪如涌泉,他想到了很多很多。那一天,是他这辈子最不能忘的一天,所有的亲人都在那一天离他而去,多少次他从梦中惊醒。

    “康家是好人啊,这辽阳城里,受康家人的恩的人太多了。”

    “唉,老天不开眼啊,这样的人家,世代良善,却如此的下场。”

    “乡亲们。无论是来自海州还是鞍山。亦或是咱们辽阳本地的人,哪座城还是哪个屯子,谁没有受到建奴的屠杀、淫辱?我康家经过的事情,哪一家又没经过?在场的又有谁没有亲人没有死在建奴的手中?又有谁不对建奴有彻骨的仇恨?

    咱们之所以活了下来。那是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而活着、象条狗一样的活着。但凡没有了利用价值。相信那些该死的建奴也不会放过我们。”

    康松林这话说的是实话,建奴那些畜生不如的东西,他们攻城的时候不仅搞屠城。占了城池之后的统治,一样是不拿汉人的命当命看,稍有不如意的地方,随意的斩杀。辽东的汉民之家,除了汉军体系的还稍稍好一些,平民百姓哪里有人都全家囫囵的活着的?

    “今天,我们的圣天子就在城外,扬我大明国威,杀的建奴狼奔豕突,这是何等的威风!建奴那种趾高气扬已经被打掉了,大青河一战,损兵四五万人,辽阳城外又是万人之多,他们能有多少人?

    建奴屡屠我汉人,圣天子在接到我辽阳请屠建奴万民表之后,称对待这些豺狼虎豹,无须仁义道德,鼓励我们拿起刀枪,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血债还须血来偿。”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这是汉民们最喜欢听的,亲人被杀,家园被夺,而他们当了五六年的奴才,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每天被建奴呼来唤去,稍有不如意之处,立刻换来拳打脚踢,甚至还有可能被鞭子活活抽子的惨剧,对建奴之恨那是倾三江之水,难洗心中怨恨。现在当然是一呼百应,杀喊震天了。

    “可笑的建奴,他们在这样的时刻还想着在辽阳城来个逆水行舟,还有人藏匿在地窖、水井、夹墙等里面,想着来刺杀圣天子,击败明军,想得美,圣天子早已洞烛其奸,让咱们把那些奸细给一一的抓出来处死!”

    “抓出来!”

    “他们藏匿不了,一定能抓出来!”

    好不容易翻身了,汉民们可不想再给建奴机会。

    “建奴们败了,在圣天子的天军面前,他们一样的不堪一击,军队也逃了,留在城里的建奴,他们在发抖,他们在害怕,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咱们报复,因为他们怕,咱们就不报复了吗?想想咱们的娘亲,父兄,是如何的惨死?姐妹、妻子,如何在他们的跨下受辱!

    乡亲们,让我们也开创一下汉人复仇屠城的壮举!为我们死去的爹、死去的娘、受辱而死的姐、受辱而死的妹妹,没有成年就被杀死的孩子,报仇!

    乡亲们,有圣天子给咱们撑腰,今天,咱们不再作狗,割掉这猪尾巴辫子!那是咱们汉人的耻辱,给咱们祖宗蒙羞的标志!拿起眼前的兵枪,报仇!”

    泪流满面的康松林歇斯底里的哭喊着,好象要把这五六年来的泪水全部都哭出来流尽一样,这仇恨早已要把他逼疯了。

    “血债血偿!”

    “以牙还牙!”

    “爹、娘,你们看见了吗?儿子给你们报仇去了!”

    “杀!”

    康松林的口才一般,说话也是颠颠倒倒,用词不当。但辽阳城的人都认识他,知道康家六世善人。遭此大难也都同情,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的儿多,如此行善积德的人家,被杀的只剩下一人,的确是人间惨事。但这样的惨事,又岂是康家自己吗?辽东汉民又有多少人被害的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躲过了最开始的屠城,最后被逼的走上了绝路。

    留下来的,不是当了人家的奴才,就是成了苦役,在建奴那惨无人道的统治之下,能有条命在,已经是莫大的造化了。

    城下的人当然知道自己是没有骨气的汉人,但为了活着,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难道不想反抗吗?但在没有实力之前,拿着血肉之躯,白白的送死,那不叫英勇。

    现在机会到了,报血仇的时候到了,又有皇上来撑腰,这多么弓着的腰,一下子也挺起来了,自己不再是奴才了,不再是狗了,所有的仇、所有的苦,今天都可以清算回来了!

    一时间人家纷纷的冲向了兵器。兵器在建奴统治之下,还是挺多的,建奴每门都有,在战场上扔的也随处都是,被人一一收罗了过来。堆放在了城门前的广场,几处兵器堆都弄的跟个小山似的。

    汉民们一个个都割了那带给汉人耻辱的猪尾巴辫,那是建奴的标志,如同买个骡马,盖个印一样,没有一个汉人以此为荣,当然汉奸或者渴望当汉奸的除外。割了辫子的汉民,一下子就披头散发,加上眼睛通红,还真有点厉鬼的样子。

    “乡亲们,杀建奴个鸡犬不留,给冤魂们报仇去!”

    汉民这样的气势汹汹,当然不可能真的瞒的过极度关切的辽阳城建奴,无论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死命的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男人宫刑,这个心理准备他们已经有了,也就是从男人变成中性人而已,以前朝鲜棒子经常的送人过去当宦官,而汉人们也有不少勇跃去自宫的,甚至最后一样不能进宫,当个无名白的,也不在少数,这要想着,这个结果他们倒是可以接受。女人充奴,他们也没意见,大金国除了皇上,都是奴才的命,只不过分给谁当奴才而已,以后能不能生孩子,那是命,至少现在不会死。而老人孩子,就麻烦一点了,有消息说,那些老人与孩子可能扔给以前的那些汉民包衣奴才,这倒是个‘利空’的消息。一旦到了他们的手里,那这些仇恨自己、被自己折磨过的狗奴才,不把这些老人孩子给折磨死才怪。

    就这样,建奴人战战兢兢,现在跑也没地跑,藏也没地藏匿的。一个个都在希望不远处的八旗兵能够重振雄风,杀将回来,把这些明军还有这些狗奴才们,再屠杀一次。或者有希望明皇仁慈,不与建奴一般见识,来个大仁有大量,放过他们;也有人想着能不能学以前一样,被明军看重他们的勇猛,最终到明军里当兵的,只要能活命,不惜跟着明军挥刀杀向沈阳、、、、、、总之在这样八旗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之下,一个个的想法也是各异的。

    但听说在山西范家商铺的一个掌房,竟然跪求皇上,上万民表请屠城杀奴,这个消息让建奴们的神经极度的紧张起来。一旦被明皇准了,那就意味着辽阳城的女真都得死啊!

    屠城是什么概念谁都弄,无论建奴的老人孩子还是年青人,哪里有不懂这个的,更有许多的人都参与过屠城。他们当然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当时屠汉人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相当的过瘾,那种将他人性命握在人心里,生死予夺的感觉以及看着他们在自己的面前颤粟,那是多么的美妙。面对自己的活生生的人,但在自己的面前就是一只蝼蚁,自己可以随意的杀死他。更有那小娘们,别管她是怎么样的贞洁烈女,拉过来想怎么玩怎么玩,并且在玩的时候一边虐杀,那种感觉是多么的刺激、、、、、、

    但那是针对的汉人,如果针对的是自己,那不是什么快感、刺激,而是一种恐怖,那样的人如草芥,随时随地会死的感觉是多么的可怕。想想都让人感觉着颤抖。(未完待续。。)

第696章风水轮流转

    “那些汉人拿了武器,开始过来了,跑吧,”

    “能往哪里跑?城门都封了,怎么办啊!?”

    “反抗吧,那些汉人都是以前的包衣汉才,没有战斗力。”

    “是啊,给他们干了,死在明军手里那没得说,死在包衣奴才手里,那算什么事?”

    “明军也来了。”

    “汉民来的人好多啊,”

    “快逃吧,他们往这边来了。”

    、、、、、、

    随着建奴们开始议论纷纷,而辽东汉民们分成了二个队伍,浩浩荡荡的开来过来,队伍行进的很慢,他们的搜索相当的仔细,到了谁‘主子’的家门口。

    一路上这些汉民们一个个都在回忆谈论着当时城辽阳破的情景。一桩桩旧事都说了出来。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三日建奴攻陷了沈阳。 沈阳一失,辽阳以北的居民,逃走一空。辽阳守城官兵遂放太子河水,灌满城壕,并将西闸门堵上。

    三月十九日午时,建奴兵至辽阳城东南角,涉渡太子河还未完毕时。城西五里,有明军五万来援兵马,布阵待战。这些兵给了辽阳人极大的信心,五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的样子,但被建奴一口气就杀入部队,明兵却抵敌不过,大溃而走,追杀六十里,至鞍山始回。

    二十日,太阳刚升上东山,努尔哈赤下令,兵将城壕西闸口掘开。将城东壕的进水口塞住。很快,护城壕水泄出。绵甲军排车进战,左、右固山兵夺取城西门桥,斫杀守壕明兵。

    城内明军相当英勇,为了守卫辽阳,他们拼命的放炮射箭,城上也发放火箭、火炮。

    但战斗力不如奋勇冲突的八旗兵,最终被建奴竖梯登城,夺了西城。战斗开始走入了低谷,那时候的辽阳汉民陷于绝境。

    守辽阳的明军军官都相当的爷们。上演了许多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钦佩,受万世景仰。

    辽阳经略袁应泰正在城东北镇远楼上督战,见西城被夺,便把多支火铳列于左右。又将一支大铳放置城楼上。正发射间。一支火铳内燃。铳手炸死,士卒吓得溃散。袁应泰将所置的火铳一一发射完毕,自行吊死于楼上。

    辽阳巡按张铨。也在城陷时被俘,不屈而死。

    、、、、、、

    攻陷辽阳城的当天下午,努尔哈赤带领八旗贝勒、大臣,进入城内,驻于经略衙门,谕令汉人削发归顺。这是建奴攻陷第个城池的一个标志。

    后金兵在辽阳城里城外大肆抢掠,获得金银财货堆积如山,牲畜无算,抓获大量的人口充作奴隶。当时有些抗拒的,悉行屠杀。七天之内,就杀戮明朝兵民近八万。康家也就是那时候被屠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小有贤名,二是家里钱财不少,女人又多了点,当然受到了重点的照顾。

    这种血腥屠杀,滥施抢掠的高压政策,激起了辽阳人民的仇恨情绪,进行猛烈反抗,当时建奴们同时的血腥的镇压,屠杀。

    但这些人用他们的死,给汉民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建奴人严重地影响了财力、物力、人力的发展,威胁到后金的根本利益。为此,努尔哈赤推行了“各守旧业”、“计丁授田”等政策,以此来“豢养尼堪”。如此政策终让辽阳城的汉民稍稍的松了一下。这都是那些不畏死亡的英灵用他们的血换来的稍稍喘息时间。辽阳汉民哪里能够忘记。

    侥幸留下性命的辽民,并未得到汗之任何恩德,而是遭受十分严重的民族压迫和盘剥。反道对建奴常常津津乐道的“豢养”而言,大恨,这个词就实在令汉人无法接受,就使辽民感到无比愤怒。

    今天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结束了,汉民的血债终于得偿了。

    沿途所过,自有熟悉的人大喊着,而后许多人景从而上,这蜂拥而上根本不是建奴什么关门、抵抗、隐匿等手段能够对抗的了的。一时间,辽阳立刻成了一座炼狱的修罗场。

    建奴虽然在辽阳城里的人比汉民还多,身体素质也比饿的骨瘦如柴的汉东所比。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汇聚在一起,手里同样没有兵器。更重要的,他们的胆气已经明军所夺,除了一小撮功夫高强的建奴在那里还能撑上一会。但随时随地准备着的马祥麟,一接到汉民的求援,立刻的就是挥军而上,什么功夫、武林高手、大内鹰犬之类的,在密集的神弩之下,立刻就是魂飞魄散。

    汉民们从一开始的全凭一腔子热血,而往前冲,到了见血之后,一个劲的肝颤、呕吐,一直到,杀到了疯狂,尽情的发泄着。

    其中许多的汉民也是穷怕了,见到了许许多的的金银之物,当然就开始了抢!又因为分脏不均而大打出手的也是数不胜数,若非有白杆军震着,这帮杀红眼的汉民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建奴们一个个是上天无路,如地无门,想想这六年来的无限风光,今天却被汉民的无情的屠杀,那肠子都悔青了,他们之中多数人是生活在建州、海西地区,在那里他们耕牧渔猎、采摘松参、马市互贸,可以自主地劳作生活,与汉人平等交易,互助互利,各自平静度日,日子过的也算舒适,虽有那些辽东的将领常仗势欺人,但也是可以忍受。

    但女真得势了,他们一下子成了‘高等民族’,当然一下子将汉民似为仇寇、草芥,可以随意的搓扁揉圆,任意的杀戮、欺压、盘剥,在他们的身上耍威风找刺激等等。

    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这几年他们加诸在了汉民身上的痛苦,一一的被反馈回来。

    本来以为一天就能结束的屠城,整整杀了三天的时间,其间在地下室、地窖、枯井、夹墙等地,抓出来了五百多建奴,被群众或者白杆兵一一的杀死。而在辽阳新建的东京城右侧,依哈喇山麓建东京陵,那里是为了安葬建奴家族亡人的地方。也被汉民们挖开,将里面的建奴尸首用刀枪砍的稀巴烂。

    然后就是善后工作了,现在辽阳所有的建奴不分男女老幼,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只要是建奴,全都被杀死,(未完待续。。)

第697章建奴迁都

    汉民们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报完仇的就抢点战利品,大东西带不了,金银细软还是可以的。白杆兵们任他们抢,表明了,这些东西汉民们拿三成,不按什么抢得多得的就多,绝对的平均分配,只要你是屠城的参与者。

    其余的交给明军当作明军的战利品。他们只能拿小头,其余的都得在离城的时候搜身交出去就可以了。这个分配当然没有什么阻力,没有明军的大出气,汉民还只是一个奴才或者还要过着那朝不保夕猪狗不如的日子呢。三成的战利品,已经足够给他们补偿的了。

    不要谈什么祖传的或者自已的那些蠢话,建奴手低下,哪里有你什么祖传的东西。

    汉民百姓们带着粮食、慢慢的走向了鞍山,为了怕建奴报复,朱由校专门的安排了白杆兵、天雄军一直护送而走。故地难离,但没办法不离,不怕伤了汉民的心,朱由校坦言,汉民中间有叛徒,掌握着可以刺杀明皇的力量,这个险万万不敢冒,在这个非常时期,事关皇上的安危,大明与建奴的国战,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凡不愿离去的,一经发现立刻杀无赦。

    明皇是汉民的唯一的靠山,他们无论是不是汉奸叛徒,没有谁能说的清,但明皇不倒,他们就有保障这个心理是汉民必须有的。一个个表示着顺从。好在建奴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倒是没有多少老弱病残孕在里面。直的都很从容。

    孙承宗和袁可立对于皇上直面坦诚的怀疑汉民里有汉奸。那是一种不信任汉民的表现,恐伤了辽东汉民的心,民心难求啊。

    朱由校不以为然,认为民心不是虚的,更不能因为这个所谓的民心,而无原则的去和稀泥,恰恰相反告诉汉民,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身边还有敌人的存在,需要时刻的警示。虽然这会让这十万左右的汉民人心惶惶,但并不影响大局。而且让他们知道真相,更能体现是一种信任。

    相反相成。在现在的情景之下。辽东应以先军为主,因为这里就是战区,明军所要面对的应该是稳扎稳打步步胜利,不能冒任何的险。只有保持不败。才是最大的民心。这个民心不仅仅是针对这十万汉军,同时也是针对大明上亿的百姓。

    辽阳城的一举一动,黄台吉是清楚的。就在外围不远的代善等部当然也是明白的。这让他们相当的无奈,明皇的部队一直都在城外,而城内的杀戮一直都在进行。

    黄台吉的心里在滴血,为了打败明皇,他不惜任何的代价,赔掉了整个辽阳城的女真同样也是再所不惜,但这个赔却是赔了个底掉天。那些安排在夹墙、地窖等隐密之地的人,当然是要抛出去的,他再玩心理战,目的就是为了抓住明皇的一丝疏忽大意,而后利用真正的杀手,以此来干掉明皇。

    但现在他所有的布置一下子付之流水,全部因辽阳城汉民的迁移而一下子变成了泡影。什么地雷、八牛弩、投毒等手段,都是在人来执行的,而人当然是要靠着汉民来执行,女真人的清洗那是必然的。哪怕是辽阳城的屠杀,这都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虽然这种屠城让他们这个女真的掌门人相当的震憾与头疼,也一样在他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但他的确没法容忍,明皇竟然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将汉民无论是不是汉奸,连问都不问的就迁移到了鞍山,那他一切的布置还有什么用处?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来辽阳城在自己的手里,与沈阳以及代善部遥相呼应,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但现在,这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乌有。

    既生瑜何生亮?黄台吉从喜峰口开始,就一直的被明皇死死的压住一头,他费尽心血,花费了具大的人力物力,所施展的各项计策,到头来,无一不被明皇一一化解,这让自诩急智非凡的自己情何以堪啊。他对着这位异种的明皇真是黔驴技穷了,没有招了,这深深的无力感,让他无所适从。

    经过了一番大搜索之后,终于确认了辽阳城确实成为了一座空城之后,朱由校才放心的留下了一千白杆兵的竖盾兵把守六座城门,彻底的守住了这片军事禁区。而他始终不渝的没有踏上这片城池。直接率兵北上沈阳。

    队伍行进的很慢,建奴的反扑相当的强烈,无论是游击还是断路,都全面的展开,因为一旦被明军围住了沈阳,那将意味着大金彻底的大势已去。

    建奴的损失的确很大,甚至超过了他们能够承担的数字,但仍然相当的顽固不化,死死的咬住明军,将一个扰字极大的发挥出来。

    对于这种战斗,朱由校也相当的头痛,没日没夜,如同苍蝇一般,一直围在二里之外,抓住了机会就下口。不论成败,咬一口就跑,这种全天候的疲扰,虽然极大的消灭了建奴的有生力量,但把明军的速度极大的降低了。已经有情报已经显示,沈阳城已经要变成了一座‘空城’,建奴开始了迁都。

    为了把握住这个时间差,所以建奴也如此的给力,不计损失的来给这次的迁都争取时间。

    建奴的此次迁都目的所在地为他们的发源地老寨——赫图阿拉。一旦成功,那时若从陆路进军,不仅仅是路途遥远,道路难行的问题,还要经过鸦鹘关。而走水路,也有抚顺、萨尔浒这两个要地,所追击的距离则更加的遥远。

    “皇上,现在必须要堵住建奴的迁都,否则的话,东征之事,将被无限的延长!”孙承宗急切的说,对于建奴迁建,那对东征来说,那是相当不利的消息。

    “孙老师之言,朕仅在地图之下就知道是正确,迟早的直捣黄龙,摧毁建奴的最高指挥机构,灭除建奴,将事半而功倍。但朕对于建奴此举也有心理准备,此次建奴将都城迁至赫图阿拉,还是在朕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虽然赫图阿拉远了点,但这个远也不是不能接受,最起码这些地方以后还是要攻的,只不过早晚而已。

    “皇上,请恕老臣不敬,皇上不知地势之险峻才有如此轻松,不了解这水旱两路有多大的风险,才如此的镇静啊,要知道沈阳到赫图阿拉二三百里的,可不是一片坦途。其它暂且不论,两路之中,水路必经抚顺关、萨尔浒两地,这两地卡住了浑河,且易守难攻,守住了这两关,就等于掐住了水路。而旱路则是鸦鹘关,那里更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唯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鸦鹘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且赫图阿拉是辽东边墙之处,现在边墙尽在建奴之手,若想突破,难上加难!老臣斗胆请皇上,派白杆兵、天雄军先行一步,提前阻止建奴迁都而走!”

    孙承宗一是有经略辽东的经历,二是在出征之前,的确下了一番功夫,他最担心的就是建奴的跑路。因为一旦跑出了关外,打起了游击,那这场直捣黄龙的有目标有目的可以迅速结束的战争,一下子又将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大明在九边设的边墙在辽东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全长一千多公里,西起山海关下之铁场堡,东至开原后转而向南,至鸭绿江畔的江沿台堡止。辽东边墙分为西段边墙、辽河套边墙和东段边墙。这些地方多是借助山险以为墙垣。边墙上设有7个关,以限人员往来,边墙之内还筑有92个城堡和1177个墩台。但是很不幸,这些目前全部都在建奴的掌握之中。

    现在河水还没有解冰,若要进攻赫图阿拉,必然得走陆路,那就必走鸦鹘关,那里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的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鸦鹘关自明初建关后,因其军事地位重要,明廷同建州女真在此地发生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关口屡遭破坏,又屡次重建。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明政府为加强鸦鹘关的防务,又在关西修筑散羊峪堡。地势之险非常人所想,若想攻下,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说如果建奴没有控制住此关,就没有了辽东之变这场乱事了。

    万历末年,辽东军备逐渐废弛,而建州女真部却日益强盛起来。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以“地孤难守”为由,放弃了辽东镇孤山等6座城堡之后,便将鸦鹘关外之地拱手送给奴尔哈赤。这才有了奴尔哈赤轻易可以发动辽东之变最大的依仗。如若没有,他只能无奈的呆在辽东边墙之外。

    正是因为兵出边墙之地形之险,所以才有了孙承宗这有些急燥的发言,皇上那种可以追着建奴打的思想,在他的眼里绝对属于白痴级的战略眼光。先将敌人的政权打烂了,建奴立刻变成了一盘散沙,与在后面不断的追着人家屁股跑,一是速度不够,二是层层的阻遏,就只是依靠这三万人,打下的城池要不要守,守了之后要不要分兵?孙承宗闹不明白,这样一个圣天子,战略眼光比他还高,怎么在这样简单的事情上,又犯糊涂呢?(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463/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 作者:梦难成所写的《大明二十四监》为转载作品,大明二十四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二十四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二十四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二十四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二十四监介绍:
重生,主角朱由校,穿越后重用二十四监,创办各种实体赚钱以免天下农税;组净军、练锦衣卫;解散天下明军、建新军;以驿站建光报系统、交通、邮政;压水井抗冰河;建求极宫,求万物真谛;保护环境、治理沙漠;保护发展儒家等中国文化,造留声机,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对世家加以引导发展使其传承更加的久远;收复朝鲜、日本等地以宦官和结扎为怀疑政策;利用党争和明朝宗室众多,改明朝君主制为皇上选举制,各个亲王等均有利用当选皇上,五年一届;建白令跨海大桥联通北美;联合英法德等国家共同研究科技,但立足的是保护资源、环境,提前开创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 本书已A签,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点击、投票,梦难成感激涕零。大明二十四监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二十四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二十四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