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怀疑

    当天晚间,第三骑兵师里的临时驻地里,该师师长邓卫方陆军少将,获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消息,派出去的侦骑汇报,他们在左前方大约三十公里外发现了鞑靼人的踪迹。

    侦骑冒险靠近后,判断出这支鞑靼人的骑兵至少有两千骑。

    “这应该就是之前袭击工地的鞑靼骑兵!”第十一骑兵团团长杜沛然上校上前,并指着铺在桌上的简易军用地图道:“他们是昨天袭击的工地,工地距离他们现在的方位大约是六十公里,时间和距离都刚好对的上,而且数量也对的上!”

    “有没有可能敌人的援军或者是其他方向流窜过来的敌骑?”不过也有人保持怀疑态度,说话的乃是第三师副参谋长牛城春中校。

    虽然第三师师长邓卫方的内心里,已经是有七八层的把握可以判定自己找到的这支敌军骑兵,应该就是之前袭击铁路工地的敌军骑兵。

    但是身为主将,他需要更多的不同意见的参考。

    所以他把视线投向了提出怀疑意见的牛城春中校

    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当即牛城春也是走到了地图面前,然后指着地图上道:“八天前,我们曾经接到过第七骑兵师的通报,这里出现过一支敌军骑兵,兵力不少,大约有五千骑,军部一度试图集结附近的我师以及第二师支援第七骑兵师打一个伏击战。

    不过敌骑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迅速远遁,但是即便走开了一段距离,也不可能距离太远,他们在草原上和我们的目的几乎是差不多的,都是削弱对手,所以他们必然还是在附近寻找战机。”

    “虽然八天前发现的这支敌骑的方位和现在发现的敌骑方位不一样,距离有些偏差,但是八天时间足够他们进行大范围的机动了,那么有没有可能眼前我们发现的这支敌骑,并不是昨天袭击铁路工地的敌骑,而是八天前发现的敌骑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他们的前锋部队呢?”

    牛城春中校说罢后,一旁的师参谋长雷建新准将也是微微点头,然后开口道:“此外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昨天袭击工地的敌骑,也有可能是八天前发现的五千敌骑的一部分。”

    他们这两个参谋长说完后,其他几人也都不是傻蛋,立马都能够联想到一个后果:

    那就是这两千敌骑的附近,有极大的可能性还有更多的敌骑。

    因为如果上述的推断是成立的话,那么他们所面对的就不是两千敌骑,而是至少五千敌骑了。

    这个时候,邓卫方少将也是心中带了怀疑。

    当即就是对众人道:“把最近十天内我们所得到的所有敌军的消息全部找出来,然后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光靠数据和想象,是远远不如在地图上进行标注那么直观的。

    在地图上,他们就可以进行更加直观的推演,然后分析出各种的可能性。

    于是乎,这一大群人就是紧张的忙碌起来。

    半个小时后,邓卫方看着一群参谋以及中层军官们的推论结果,浓眉微皱。

    尽管推论的方向也是有很多,但是不管众人怎么推论,最后都是得出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附近绝对不止他们已经发现的那两千敌骑。

    有可能是五千骑,也有可能是更多。

    因为翻阅了最近十天的各种军情通报后,他们发现附近有多个敌情通报,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这些敌情通报都是八天前发现的那五千敌军的踪迹。

    但是仔细分析对比之后,却是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这附近至少有两支以上的大规模敌军骑兵,总兵力绝对超过五千骑,甚至有可能是七千或者八千。

    这样一来的说,他们第三骑兵师的情况可就比较复杂了。

    光靠第三骑兵师四千多骑的实力,对上七八千甚至有可能上万的敌军骑兵,很容易就会被敌军围攻,最后下场肯定是不太妙的。

    哪怕是能够靠着骑兵的快速机动进行脱离,但是人家鞑靼人的机动性比大唐骑兵还要更好呢。

    而且中亚平原看似宽阔无比,但是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他们这些骑兵看似机动性高,但也不能一直跑啊,马匹受不了的。

    眼前的复杂情况,已经是超过了第三骑兵师的应对能力了,必须及时通报军部,让军部进行统筹了。

    当即,邓卫方少将就是做出了决定,立即把情况报告给后方的军部,让军部做出决断,同时也是向西边的友军第二骑兵师以及东边的友军第十三骑兵师进行通报。

    同时让侦骑继续监控前方已经发现的两千敌骑,同时派出更多的骑兵往南方搜索。

    刚才的推论里,众人分析如果敌军有更多的兵力,那么就应该在南边。

    因为第三骑兵师的东南方向,已经发现了两千敌骑,但是在东北方向,就是友军第十三骑兵师,第十三骑兵师虽然是去年刚组建的新野战骑兵部队,但是底子也是之前各野战骑兵师里抽调出去的,哪怕是后续补充的骑兵,也是从国内本土驻防的各师属骑兵。

    换而言之,虽然第十三骑兵师是新动员组织的野战骑兵师,但实际上里面的骑兵都是老骑兵,没一个新兵。

    鞑靼人想要瞒过第十三骑兵师的监控是不太可能的。

    同时在更远一些的正东方向,那已经是中亚铁路的前沿施工点了,那里有着第四军下属的大量步炮部队驻防,而且也配属了大量的师属骑兵进行外围侦查,可能存在的大几千的敌骑,是不可能太可能瞒住第四军的外围侦查的。

    至于北边,第三骑兵师自己就是从北边赶下来的,而且第三骑兵师的后头,实际上就是第一骑兵军的军部所在,而军部里又直辖了第六胸甲骑兵团、第七骠骑兵团、第一骑炮团、第一骑辎重团等军部直属力量,总兵力约七千余人,比他这个第三骑兵师还要多呢。

    鞑靼人不太可能又绕到了后方,位于自己和军部之间,哪怕是自己漏人了,但是后方的军部直属侦骑也早发现他们了。

    西边的话,则是友军第二骑兵师,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搜索拦截敌军。

    实际上,目前的第一骑兵军里的三个骑兵师,是呈现了一个扇面由东北向西南进行搜索,而覆盖的宽度达到了两百多公里。

    这么多骑兵进行覆盖搜索,鞑靼人就是会隐身也不可能偷偷绕过去,哪怕人过去了,马匹也过不去。

    马匹的动静可比人大多了,几千骑兵少说也得有上万匹甚至两万匹马,这么多马在空阔的平原上,就跟夜晚的大火球一样耀眼。

    哪怕是没有当面见到,但哪怕是个新手的侦骑,也能够通过敌骑经过的路途上的踪迹,推断出来他们的方向以及大概的数量。

    换句话说,大规模的骑兵机动,其实是瞒不住的,尤其是在这种空旷的平原上。

    就算是有几十万大军,你也不可能彻底封锁,人家侦骑躲躲藏藏,一人多马,分分钟就能突破你的封锁线,然后查找到主力部队的踪迹。

    所以,敌人现在唯一有可能的方向,毫无疑问就是在南边,至于在南边的具体方位,是东南还是西南又或者是正南,距离第三骑兵师有多远。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需要派出更多的侦骑进行搜索。

    虽然已经是傍晚时分,不用多久就会夜幕降临了,但是第三骑兵师的侦骑们依旧是领命执行任务,同时也有传令兵骑着最优秀的中亚马向外狂奔,他们要尽快的把消息传递给后方的军部以及东边和西边的友军第二骑兵师、第十三骑兵师。

    而且因为夜幕将近,虽然是在草原上,地形宽阔,传令兵也有着指南针指引方向,但是大晚上的总是不怎么好赶路的,所以的他们要趁着傍晚的这一段宝贵时间,趁着西洋的余晖尽快的赶路,然后在彻底天黑之前抵达各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夕阳已经是彻底落下,西边的天空泛着最后一抹红色,原野之上,一个骑士趴伏在战马上飞速狂奔着。

    骑士的神情疲惫,已经骑马狂奔大半个小时的他就连大腿的内侧都是被磨得生痛。

    沿途他已经是找沿途临时设立的驿站换乘了三马匹,然而就算是最后换乘的这一匹中亚马,也已经是大汗淋漓,奔跑着的时候喷着白雾。

    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已经是快到极限了。

    然而他们却还是撑着,因为前方就是他们的目的地,第一骑兵军的临时驻地。

    数分钟后,就见他进入了第一骑兵军的临时驻地,然后亲手把第三骑兵师师长邓卫方少将写的书信递给了第一骑兵军的参谋长戚连忠少将。

    戚连忠少将仔细检查了书信的表面的真伪后,这才进入账房,然后把书信交给了第一骑兵军的新任军长戴亚新中将。

    “这是第三骑兵师送过来的军报!”

    戴亚新并没有去接,而是点了点头,当即身后就有通讯官上前接过书信,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真伪辨认,并准备进行后续的解密翻译。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骑兵团

    通讯官确认书信没有被中途私自打开来的痕迹,同时表面的蜡印也是完全正确无误后,他这才打开书信,抽出里面的信纸。

    同时从拿出了怀里的一本通讯本,对比辨认书信的笔迹以及印章的真伪。

    辨认过后,确定的确是邓卫方的笔迹,后头还有邓卫方的私人印章、指纹、专属的将官印章、第三骑兵师的师部印章也能够对的上。

    如果说笔迹还能模仿的话,那么以目前的雕刻工艺而言,印章就很难模仿了,因为印章除了表面的字样外,其实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细微纹路,基本上每一块印章的细微纹路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模仿。

    除了印章外,还有指纹这个保险。

    相对于笔迹和印章,指纹就更难模仿了。

    多种防伪手段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目前大唐在绝密公文上的防伪手段。

    同时哪怕是可以伪造印章,笔迹,指纹,但是还有密码呢。

    在这些重要军事情报的传递上,都是采取密码书信传递的。

    比如现在邓卫方的这封书信,洋洋洒洒上千字,但实际上都是阿拉伯数字、汉语数字以及普通文字的组合。

    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是完全看不懂的。

    通讯官此时就是通过密码本进行解密,如此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信息。

    不用多久,解码完毕后,通讯官把翻译好的书信递给了戴亚新中将!

    戴亚新中将接过来一看,略微停顿了会后道:“这样子邓老弟这一次是挖出来了条大鱼啊!”

    说罢,他把书信递给了一旁的戚连忠少将。

    戚连忠少将接过来后看了眼,然后也是微微点头道:“没有想到,这一次鞑靼人的手笔不下啊,本来就以为他们这是小规模袭扰呢,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鞑靼人图谋不小,怕不仅仅是破坏铁路啊!”

    戴亚新中将道:“还能有什么图谋,不外乎就是冲着我们来的而已!”

    “当然了,他们应该也不是想要一口吞掉我们整个军,估计是想着吃掉我们的部分前锋部队而已!”

    “第三骑兵师?”戚连忠少将带着疑惑道:“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三骑兵师距离他们最近,而且第三骑兵师突入比较深,怕是他们的目标就是第三骑兵师啊!”

    “这样第三骑兵师那边会不会有危险?”

    戴亚新摆了摆手:“如果事先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既然我们知道了,危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都是骑兵,打不过还跑不了吗,难不成他们还能追上来不成?”

    说着,戴亚新就是走到了地图边上,然后盯着地图道:“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那边的鞑靼骑兵怕是不少,如果只是五六千,七八千的兵力,他们是没有这个胆子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的,后头怕还是有着一支鞑靼人的主力骑兵。

    保守估计也有上万骑!”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戚连忠少将道:“要不然让第三骑兵师稳一稳,等第二骑兵师靠拢过去!”

    戴亚新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后道:“不用,现在我们是猜到了那边有更多的鞑靼人,但是他们却是不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了!”

    “既然如此,那就将计就计,让第三骑兵师明天继续南下,突袭敌军的两千前锋,既然他们把诱饵放出来了,断然没有放弃的道理。

    让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快速向第三骑兵师靠拢,争取明天上午能够支援第三骑兵师!”

    “军部这边,凌晨开始赶路,尽快南下!”

    戴亚新的这一番话,旁人都是听的很清楚,知道戴亚新中将这是想要虎口夺食吞掉他们的前锋,甚至还想要直接打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决战。

    鞑靼人既然做出了派遣两千骑兵北上,大概率都是为了诱敌深入,吸引第三骑兵师南下攻打他们,然后用两千敌骑前锋缠住第三骑兵师,最后等他们南边的主力骑兵一拥而上,重创乃至吞掉第三骑兵师。

    但是戴亚新呢,却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将计就计。

    直接让第三骑兵师袭击他们的前锋,如果敌军主力北上想要吃掉第三骑兵师,那么临近的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以及军部直属部队,就能够直接一拥而上,直接攻击他们的主力部队,那一场前锋部队之间的交战,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决战。

    如果敌军不北上增援,那么就吃掉他们的两千前锋,怎么算都不吃亏。

    当然了,前提是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以及军部直属部队能够顺利赶到,要不然的话,第三骑兵师也就危险了。

    尤其是军部直属部队,必须尽快赶到。

    因为军部直属部队可是实力不俗,比任何一个单纯的骑兵师都要强。

    第一骑兵军自从多年前就在西北征战,但是看似是一直都在西北中亚地带,但实际上里头的部队已经是轮换了好几次,甚至连军长都是轮换了好几次。

    这是陆军内部也是为了平衡,目前陆军大规模的对外战役,捞取军功的机会也就只有在中亚战场,但是在中亚战场上参战的部队其实并不多,首先铁路运输力量的限制,帝国在土密省以及中亚地区驻防的兵力,只能是维持在二十五万人左右。

    其中大约有五万人是驻防在土密省,剩下的二十万人才是在中亚,但是中亚很大,西征军在中亚的兵力也是分了三个主要方向,一个是往西南边的波斯萨菲王朝方向以及其他南边方向,一个是往西北方向,而一个则是往里海方向。

    其中西北方向的兵力最少,因为太过北边的地带没有什么人,没有土著居民,也没有什么鞑靼人,大片大片都是开阔的无人地带,加上气候恶劣,所以一直都不是鞑靼人和大唐人交战的重点方向。

    而更南边的话,鞑靼人基本已经是走光了,剩下的很多其实都是当地的土著,所以南边的驻防部队其实也不多,而且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步兵部队,骑兵不算太多。

    而里海方向的西征军,才是主力,拥有将近十五万左右的兵力,并且骑兵乃是主力,除了六七的步兵和炮兵部队掩护铁路线以及后方的补给站点外,尚有十万的野战骑兵在这一方向。

    中亚各方向看似兵力不少,但是大唐陆军规模大啊。

    中亚战事持续多年,陆军高层为了平衡各部队,所以是采取了轮换的政策。

    这几年下来,其实在中亚参战的各部队都已经是轮换了三波了。

    第一骑兵军里所辖的部队也是如此,下属的三个骑兵师以及两个独立骑兵团都是陆续抽调到中亚这边来作战的。

    其中的这五支野战骑兵里,看似前面的三个骑兵师编制大,规模大,但实际上第一骑兵军的核心战力并不是这三个师。

    反而是两个独立骑兵团。

    也就是第六胸甲骑兵团以及第七胸甲骑兵团。

    因为这两个骑兵团可都是独立骑兵团。

    而大唐陆军里的独立骑兵团,素来都是大编制,可独立作战的骑兵团,而且往往都是最精锐的骑兵才能够入选其中。

    比如说第六胸甲骑兵团,他们和通常的骑兵师里所属的胸甲骑兵团不一样。

    比如第三骑兵师里也有一个胸甲骑兵团,但是就只有光溜溜的八百名轻型胸甲骑兵,配属双马。

    但是第六胸甲骑兵团呢,他们除了千名重甲胸甲骑兵外,其实还额外配有千名的辅助骑兵,这些辅助骑兵在战时帮忙这些重甲骑兵佩戴重型胸甲,帮忙扶着上马等等。

    但是做完了这些后,他们就能摇身一变,直接变成轻骑兵了。

    此外第六胸甲骑兵团为了保持独立作战的能力,自身还有额外的轻型骑炮兵、辎重兵部队。

    整个第六胸甲骑兵团,总兵力其实达到了三千人,光光是配属可供乘骑作战的战马就有四千多匹,另有役用马四千多匹。

    整个第六胸甲骑兵团,配属的马匹数量达到了八千多匹!

    第六胸甲骑兵团不仅仅是人多马多,而且里面的骑兵也都是精锐,战马也都是好马!

    第六胸甲骑兵团,可是全陆军里少数的几个王牌骑兵部队,别说在陆军内部名声显赫了,就算是在帝国民间,第六胸甲骑兵团也是大名鼎鼎。

    该骑兵团名声显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胸甲骑兵,实际上大唐陆军里的胸甲骑兵多了,不止第六胸甲骑兵团一支,该团名声显赫,自然是因为战功。

    当年在河套战役里,该团多次以少胜多,上演了多次骑墙冲锋,最后大破敌军的戏码。

    穿戴胸甲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发起集体冲锋,这种场景成为了当年大唐陆军骑兵的典型形象,也正是因为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彪悍战绩,大唐陆军后来才是大规模发展胸甲骑兵,到了现在,更是普遍为骑兵配属胸甲,只不过胸甲又轻重之分而已。

    第六胸甲骑兵团战功显赫,自然也成为了陆军内部各方面待遇最为优厚的部队。

    尤其是在装备和战马上更是如此!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骑兵最佳战马

    第六胸甲骑兵团里的主力重骑兵们,他们配属的重型胸甲,那都是根据士兵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定制,而不是和其他骑兵一样,穿的都是军方配发的通用胸甲。

    而更能体现骑兵部队地位的战马上,第六胸甲骑兵团配属的主力战马乃是清一色的,帝国马匹培育的最新杰作,也是最近十几年来陆军最为满意的一种战马:土密马。

    哪里像第三骑兵师里一样,其下属的轻型胸甲骑兵团配属的战马,只是中亚马而已。

    而这个土密马,也是目前大唐陆军里最适合充当重骑兵使用的战马了。

    在大唐帝国里,如今公认最好,最适合重骑兵乘骑作战的战马自然是句容马,肩高普遍超过一米六五,爆发力卓越,不管是体型还是爆发力全都是最顶级的。

    不过句容马同时也是公认的最娇贵的马匹,喂养的成本高昂,对环境非常的挑。

    因此陆军很多将领对句容马的态度一直都是相当矛盾的,他们想要大规模装备句容马,但是又是养不起,而且除了这个外,还对气候比较挑。

    前些年因为句容马的爆发力和体型实在是太好,陆军的骑兵将领有点忍不住,试着引入了几百匹,看看能不能装备重型胸甲枪骑兵,结果嘛,半年不到陆军就是把这批句容马转让给近卫军了。

    不是说不好,而是实在太好,好到陆军养不起!

    那玩意实在太娇贵,要养活并维持它们的战斗力,陆军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后来一算,陆军养一匹句容马花的钱,都够他们养十匹阿拉伯马了,除此之外,句容马不能适应北原地区的严寒气候也是一大重要原因,大冬天的都不敢放出去,只能在室内喂养。

    所以到目前为止,依旧只有不差钱,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充当皇家礼仪骑兵,长期驻防江南一带的近卫军第一枪骑兵团装备了句容马。

    其他部队都是没有句容马的。

    除去了句容马外,目前大唐帝国里最顶级的战马,自然就是帝国培育的土密马了。

    这种土密马实际上是帝国选出来的最优秀的阿拉伯马母马和句容马里的优秀公马进行培育后的产物。

    句容马的血统非常的复杂,所以土密马的血统也是比较复杂,比如整体上还是保持了相当多一部分阿拉伯马的特性。

    帝国培育的土密马,体型比纯种的阿拉伯马要高,爆发力要强,不过耐力稍微差一些。

    其公马的平均肩高能够达到一米五五,其中优秀者甚至能够达到一米六。

    相对比来说,这个数据自然是远远弱于句容马的一米六五平均肩高,但是却是要强于阿拉伯的一米四四到一米五二之间的肩高。

    而爆发力的话,也是强于阿拉伯马,弱于句容马。

    耐力虽然弱于阿拉伯马,不过比句容马那娇贵玩意好太多了。

    喂养方面,比阿拉伯马娇贵不少,但是远远不如句容马那么娇贵。

    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不管是南边的雨林还是北边的严寒地带都能勉强适应,喂养得当的话,勉强保持战斗力。

    如果把大唐现在大规模培育并运用的各种马匹用后世的车来对比的话,那么句容马毫无疑问就是属于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超跑。

    阿拉伯马、中亚马就是几十万的中级车。

    西北马就是十来万的a型车。

    至于蒙古马、西南马则是几万块的入门级紧凑车型,能用

    而最近几年培育出来的土密马,则是属于百万级别的大型轿车或者是入门级跑车。

    而这也是大唐陆军内部认为比较理想化的重骑兵用马了。

    句容马用不起,阿拉伯和中亚马还是有些局限,至于西北马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陆军培育出来土密马出现后,立即就是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培育,甚至还专门搞出来了一个本土化的名称,称之为土密马。

    而大唐陆军里其实没几支部队装配了土密马,也就几个独立骑兵团而已,主要是土密马目前数量还不多,只有几支独立骑兵团才能够配属。

    全军里头,一共也就服役了几千匹而已。

    第六胸甲骑兵团里的主力战马,就是土密马。

    从这个战马再到装备,其实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第六胸甲骑兵团受到的重视了。

    而第六胸甲骑兵团也是当得起这样的厚待,别看只是一个团,但是真打起来,普通骑兵师还真不是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对手。

    从战马到装备再到骑兵的个人素质依旧后勤支持等等,彼此间差距太大。

    第一骑兵军里除了第六胸甲骑兵团外,还有一个第七胸甲骑兵团,这同样是独立骑兵团,战斗力不俗。

    而且这已经是第七胸甲骑兵团第二次奔赴中亚战场了,早年该部队就是配属于第二骑兵团麾下,进入中亚的作战部队,后来轮转调回了内地休整。

    今年又是调回了中亚,并配属给第一骑兵军。

    两个独立骑兵团在手,再加上军部直属的骑炮团以及辎重部队,总兵力将近七千余。

    而实际战斗力,怕是还要超过两个骑兵师的总和。

    所以后续想要击溃鞑靼的主力骑兵,那么军部直属的部队也必须抵达战场,不然的话,光靠前线的三个骑兵师,怕是还无法获得什么太大的战果。

    顶多就是和以往多次一样,双方势均力敌,这种情况下双方大多时候也是不敢擅自进行决战,最后往往是你瞪我,我瞪你,直到情况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往往也会导致其中一方主动撤退。

    但是现在,戴亚新却是想要将计就计,把鞑靼人在那边的主力给套进来,然后集结己方的主力部队给他们来一下狠的。

    当然了,在这之前呢,还是要先找到他们在南边的主力骑兵。

    如果连人到找不到,那么一切都别提了。

    这一夜,第一骑兵军各部的将领们,都是感受到了大战将近,当天晚上,将士们都是早早休息,养精蓄锐。

    晚上凌晨大约三点左右,第一骑兵军的直属部队就是不约而同的起身,然后就餐,伙夫们早已经是提前准备好了伙食。

    吃完后,部队开始摸黑夜行。

    今晚下半夜的夜色不错,依旧黑漆漆的,不过会有举着火把的士兵领路,后面的士兵跟着走就行。

    之所以能够在这种月色中赶路,也和大唐军方内部大规模消除夜盲症有关。

    李轩这个后来人可是知道夜盲症其实就是缺乏维生素a而已,而很多食物里都是富含维生素a的,比如说鸡鸭的内脏以及部分蔬菜等。

    军方的食谱里会专门加入一些防治夜盲症的食物,尤其是陆军里的侦骑类的士兵、海军里的军舰望兵等,更是会专门强化晚上的视力。

    海军那边的专业夜晚望兵,哪怕是借着一点点的星光月色,都能发现远方海面的船只。

    至于普通士兵们,但是不会进行专门的强化,但是普遍也不存在什么夜盲症了。

    这也就让夜间行军方便得多,只要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哪怕是没有大量火把,只有领路的人带队路了,走起来也是可行的。

    当然了,速度肯定是块不到那里去的。

    至于所有人举着火把前进,这就更没什么好说了,都举着火把了,还说什么黑夜了……

    而第一骑兵军的直属部队,倒是没有所有人都举着火把前进,只是有少量引路等士兵举着火把而已,大部分还是跟着人,就着月色走。

    如此勉强能行军,也不至于发出太大的火光让很远的敌人就发现了。

    这一路行军,他们连续走了四个多小时,直到大约七点钟的时候才是停下来休息。

    此时,戴亚新已经是接到了第三骑兵师的报告,说该师已经是在大约六点钟的时候就是出发,直奔敌军的两千前锋而去。

    同时也是相继接到了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的报告,这两支部队也是按照戴亚新的命令,南下的同时朝着第三骑兵师靠拢。

    把最新的情况汇总起来后,一旁的参谋长戚连忠少将则是道:“我们现在距离第三骑兵师已经不远了,现在天色已亮,如果将士换乘备用马的话,两个小时内绝对可以赶到。”

    但是戴亚新却是道:“现在还没有敌军主力的消息,先不急,让部队休息一个小时,等待消息!”

    戴亚新没有停下,而是继续道:“让将士们及时就餐,喂马,休息,不管是人还是马,体能都必须保证在最佳状态。”

    “再给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传令,让他们继续靠拢,今天午间必须抵达预定位置!”

    戚连忠少将道:“遵命!”

    他知道军长大人是想要玩一波大的!

    鞑靼人可能是以两千敌骑为诱饵,但是戴亚新呢,却是又反过来以第三骑兵师为诱饵。

    现在嘛,就看那些鞑靼人会不会上钩了。

    一旦鞑靼人看到第三骑兵师这个诱饵,又是忍不住动用主力扑上来的话,那么就是第一骑兵军发动总攻之时。

    届时第三骑兵师将会正面防御拖住敌人,军部直属部队迅速支援并发动正面冲击。

    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也会从东西两翼发起进攻!

    只要合围之势一成,第三骑兵师也能在前期拖住敌人的话,那么这一战的胜算还是很高的。

    只是,上述的所有推测都是第一骑兵军自身的推测!

    然而实际情况会如何发现,其实没有人能够知道,不管是戴亚新还是邓卫方,其实他们都很难彻底掌控战局的发展。

    因为所有的实际战争里,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从来就没有什么战术能够一板一眼从头执行到位,因为中间中会出现众多变化,而有些变化是无法预估的。

    比如说现在,戴亚新他们是绝对不会想到,在南边的确是有鞑靼人的主力骑兵,但是数量却不是他们预计的万骑左右。

    而是足足四万骑!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乌力罕的野望

    距离第三骑兵师数十公里,距离第一骑兵军军部更是有八十多公里外的南方,乌力罕看着前后左右,几乎漫山遍野的己方骑兵大军,脸上满是宽慰。

    他费了半年左右的努力,才避过了大唐侦骑的耳目,陆续把大军集结到此地。

    此时北边的戴亚新还不知道,他想要以第三骑兵师为诱饵重创鞑靼人的主力骑兵。

    但是率领着四万骑兵的乌力罕野心更大。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第三骑兵师,而是整个第一骑兵军。

    为此,他已经是准备了足足半年之久,除了部分方向实在不能动的骑兵外,他几乎把中亚方向所有能够抽调的主力骑兵都是抽调了过来。

    一个月前,他的骑兵就已经是集结完毕!

    所以一个月来,他多次故布疑阵,甚至派兵袭击铁路工地,主动派遣两千前锋都是故意而为!

    为的,就是把第一骑兵军吸引南下,然后进入他准备好的伏击圈!

    这是一个由四万精骑组成的伏击圈!

    只要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进来了,那么就别指望能够出去了。

    乌力罕有这个自信,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自信,更是对自己麾下大军的自信。

    这四万精骑里面虽然只有两万的骑兵才是他们鞑靼人本部骑兵,剩下的两万乃是征召的各族骑兵,但是征召的各族骑兵,依旧是游牧民族,不少还是和他们鞑靼人同出一源的部落。

    同时他乌力罕已经是率领这支骑兵在中亚、西域地区和南唐蛮子作战多年,里面的每一个骑兵都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绝对不是什么新兵蛋子。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他的骑兵大军里装备了一批新武器:遂发手枪以及遂发骑枪。

    遂发骑枪这个不用说了,大家都在玩。

    而遂发手枪嘛,这玩意在这个世界里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就是作为骑兵装备出现的。

    最先使用遂发手枪的乃是大唐骑兵,其战术定位是充当大唐骑兵的中近距离的打击力量。

    具体战术应用很简单,第一种大体上就是和传统的骑弓一样,骑兵装备多支遂发手枪,并多波次冲上去,在距离敌人大约二三十米的范围内进行幅度比较小的转向,转向的过程里用遂发手枪攻击敌人。

    打完然后就撤回装填,然后再冲锋!

    本质上,这种作战方式和传统的骑射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这种作战方式在大唐陆军并不受欢饮,甚至是排斥。

    因为这种作战方式看似能够在接触敌人之前,就大量杀伤敌军,但实际上不是如此,就遂发手枪的射程和精度乃至火力持续性而言,甚至都还不如骑弓呢。

    所以当年大唐骑兵使用手枪骑兵和鞑靼人作战的时候,其实是吃过不小的亏的。

    人家鞑靼人的骑射,比大唐的什么手枪骑兵牛逼多了!

    而鞑靼人的骑射,其实还不是大唐彻底抛弃手枪骑兵的缘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家鞑靼人后来反过来效仿大唐骑兵,玩骑墙冲锋!

    当他们看见大唐骑兵用遂发手枪或者骑兵火枪的时候,一般都会直接发起高速冲锋,挥舞着马刀杀过来,结果是不用问的,大唐骑兵在使用遂发手枪作战的时候,基本没有讨到过便宜。

    这种情况,也是战争里少数火器不如冷兵器的典型例子。

    结果嘛,后来大唐骑兵虽然也装备遂发手枪,但是基本上只作为辅助武器了。

    绝大部分骑兵部队都不会在实际战斗中使用遂发手枪。

    部分骑兵高级将领,甚至严令禁止麾下的骑兵在冲锋作战里使用遂发手枪。

    骑兵冲锋也没有再搞乱七八糟的事,和以往一样直接挥舞着马刀冲上去,玩骑墙冲锋就是了。

    虽然说鞑靼人的骑兵也学会了这一招,但是相对比之下大唐依旧占便宜,因为鞑靼人的骑兵都是传统骑兵,每一个培养都不容易,而大唐的骑兵,说白其实是一种消耗品,虽然比步兵贵一些,但依旧只是消耗品。

    用工业消耗品拼掉对方的传统一流骑兵,这种生意做不做得过,但凡理智的将领心里头都有一本账。

    不过呢,为了重新占据战术上的优势,大唐骑兵后来又开始玩重甲骑兵,枪骑兵。

    重甲骑兵里的装备长枪的全板甲骑兵因为机动能力太差,对战马要求也太高,或者干脆说是性价比不高,所以早就被大唐陆军淘汰了,目前也就只有近卫军第一枪骑兵团这么一个怪物。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近卫军第一枪骑兵团虽然被陆军那边戏称为昂贵的玩具,但是冲锋起来的效果自然也是杠杠的。

    而陆军那边呢,抛弃了全板甲枪骑兵,不过却是有重型胸甲骑兵的,这些胸甲骑兵大部分都是配属马刀,但是也有极少数精锐部队是配属长枪的。

    这种骑兵玩起骑墙冲锋来,威力依旧不俗,只是战场运用局限性比较大,实际上也不多。

    然后还有以马刀为主要作战武器的重型胸甲骑兵,比如书第六胸甲骑兵团就是这种骑兵的典型。

    总体来说,大唐的野战骑兵,绝大部分都是轻骑兵,配属专门的轻量化胸甲,以马刀为主要作战武器,部分部队也会变身龙骑兵,以骑兵步枪为主要作战武器。

    还有少量则是重型胸甲骑兵,使用马刀或者专门的空心骑兵长枪。

    在大唐陆军这边,骑兵已经是放弃了遂发手枪,直接玩骑墙贴脸战术,但是在欧洲地区,这种骑兵却是在最近一两年流行了开来。

    欧洲地区包括鞑靼人开始大量装备燧发枪后,骑兵们也是逐步装备了遂发手枪,然后重新走上了多年前就被大唐陆军骑兵抛弃的手枪骑兵之路。

    而鞑靼人这边也不例外,他们也是大量装备遂发手枪,而他们的遂发手枪其实有着更为明确的战术定位,那就是彻底期待鞑靼人骑兵部队里的骑弓!

    传统的骑射作战方式,大体上是骑兵多波次冲上去,在大约数十米的距离上弯弓射箭然后转向撤离。

    和手枪骑兵的作战方式几乎一摸一样,两者之间除了武器不一样,其实战术都差不多。

    而骑射对于鞑靼骑兵来说,自然是天生的本事,让他们彻底放弃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同时他们还有另外一种作战方式,那就是冲锋的过程中,先用遂发手枪收割一波,然后继续挥舞着马刀杀过去。

    这种作战方式,在乌力罕看来是相当完美的。

    不过他选择性忘记了,为什么当年大唐陆军的骑兵不这么玩!

    那就是因为这样玩,一方面是骑兵高速冲锋的时候,用完手枪再换马刀需要时间,但是双方冲锋的时候不可能给骑兵这么多的时间。

    而另外一方面就是,骑墙冲锋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往无前的气势,要的就是一鼓作气冲上去直接贴脸,中途不得有任何的犹豫乃至其他动作。

    大唐骑兵的冲锋战术,制定的是非常严格的,多少米上马,上马之后什么动作,什么时候拔刀,拔刀之后甚至都严格规定,马刀必须一手持刀柄,然后刀背放在肩膀上,为的就是保持手臂尤其是手腕的体能。

    然后马匹开始前进后,步频多少,多少米开始小跑,小跑后骑兵的姿态如何,马刀的位置该摆放在什么位置,马匹之间的距离有多少。

    最后高速冲锋阶段里,多少米进行冲刺,速度多少,骑兵的姿态,马刀的位置等等,全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骑墙战术,从来都不是说直接挥舞马刀冲上去砍就行了,而是有着一系列的前置要求的。

    然而在骑墙战术里,加入遂发手枪这么一个步骤后,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骑兵在进行骑墙冲锋的最后一两米里,你让他先开枪再拔刀冲锋,那会害死人的。

    当年大唐陆军的骑兵没有这样做,那是因为大唐陆军的骑兵有自知之明,都是农民训练出来的骑兵,技术就那样,难以完成这种高难度战术。

    现在嘛,鞑靼人却是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多次演练的时候也是效果不错。

    乌力罕认为,只要在实战中发挥出来三成的效果,那么这种战术就是成功的。

    新式装备和战术,以及更多的兵力,让乌力罕充满了信心。

    于此同时,北边的大唐陆军第一骑兵军,戴亚新还不知道南边有着四万骑等着自己。

    他们估算的是南边的鞑靼人主力,数量应该是在万骑左右。

    这个数量的敌军骑兵,第一骑兵军完全可以自行应对。

    第一骑兵军辖有三个骑兵师、两个独立骑兵团以及军直属骑炮团、辎重团,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余人。

    这么庞大的一个骑兵军,对付预料中的万人敌骑足够了。

    就算是情况不对,占不了什么便宜,但是也不会吃亏。

    反正这都是平原地形,打不过就跑,也没什么好丢脸的。

    这些年来,大唐骑兵和鞑靼骑兵打的有来有往,大唐骑兵逃跑的次数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但是结果呢?

    大唐依旧收复了西域,依旧杀入了中亚,最后逼近里海。

    迫使乌力罕这个在东线主持大局的鞑靼将领都是不得不想办法搞一次集中兵力,通过围歼或重创南唐蛮子第一骑兵军的方式,来迫使大唐暂缓在中亚的攻势。

    要不然的话,按照目前大唐陆军在中亚的节奏,怕是今年就会彻底杀到里海,明年说不准保不准乌克兰平原都是要面临巨大威胁。

    乌力罕知道己方其实很难彻底抵挡大唐陆军的西进,他能够做的只是迟缓大唐陆军的进程而已。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况不对

    当天午时,大唐陆军第三骑兵师已经是停下了行军,因为在前方不远处,就是鞑靼人的两千敌军骑兵前锋了。

    此时双方距离不过五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对于骑兵而言,已经是非常近的距离了。

    半个小时前,实际上双方就已经是相互发现,那个时候第三骑兵师的师长邓卫方少将以为对面的鞑靼骑兵发现自己过来后,会进行撤退避让。

    为此邓卫方少将已经是准备好了进行最后一段路程的强行奔袭,拖住敌军的前锋,最好是能够重创他们。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没有丝毫的避让,反而是停下来进行备战。

    这种结果表面上看似乎是好的,但是却是让邓卫方少将生出了警觉。

    莫非这些鞑靼骑兵真的是诱饵,因为自己上前,然后牵制住自己,等待主力上前围歼本部?

    邓卫方等第一骑兵军的高级将领们,早已经是预料到了更那边可能会有鞑靼人的主力骑兵,不过之前也只是怀疑而已,哪怕这种怀疑他们已经有了**成的肯定。

    但在没有看到敌军主力的情况下,依旧只能是怀疑而已。

    如今看到这两千敌军没有撤退,反而是停下来备战的举动,就是更让邓卫方少将肯定,南边肯定还有鞑靼人的主力骑兵。

    兴许数量还不少!

    有胆子打自己第三骑兵师主意的鞑靼骑兵主力,怕是有万骑以上的规模。

    而这,也是符合第一骑兵军部分高级将领的推测,甚至是正中他们的下怀。

    要不然的话,第三骑兵师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对面的两千鞑靼骑兵前锋是诱饵,但是第三骑兵师同样也是诱饵!

    戴亚新中将是希望通过第三骑兵师引诱鞑靼人的主力骑兵出现,然而汇集整个第一骑兵军的力量聚而歼之。

    所以看到对方的两千前锋不动了,那么邓卫方也是不动了。

    而是直接停下了步伐,然后同样进行备战。

    一方面是喂养战马,让主力战马保持最好的体能,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进行紧急的野战工事构筑。

    第三骑兵师是抱着来当诱饵的心态来的,眼前的这两千敌军前锋并不是他们的真正威胁,真正的威胁是大概率存在的敌军主力骑兵。

    他们后续所面对的敌军骑兵,怕是会有上万骑兵。

    而身为诱饵,肯定也是不能随便撤退的,至少需要把敌人的主力引出来,然后才能看情况再决断。

    所以第三骑兵师停下来备战构筑野战工事了。

    有趣的是,对面的两千鞑靼人的前锋同样如此,他们也是停下来,不过并没有构筑野战工事。

    他们的诱敌策略并不是说在原地死扛,而是想要吸引大唐陆军的骑兵主力来进攻,然后直接把他们带到后方主力骑兵的预设战场上。

    但是这样一来,战场上就是出现了很诡异的局面。

    双方都自诩为诱饵,都想要吸引对方来攻!

    但是呢,双方都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一时间场面显得非常的诡异。

    而这种诡异很快就是让双方的将领察觉到了不妙。

    邓卫方看着前方的两千鞑靼骑兵,隐约之间有不太好的感觉。

    对面的这些鞑靼人太淡定了,这不用说,后头肯定是有援军的,说不准就等着后方的援军上前然后围攻自己的部队。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还是说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后方有援军,准备趁机进攻他们的主力部队?

    邓卫方少将开始怀疑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的了。

    于此同时,对面的一个鞑靼骑兵将领也是皱着眉头。

    对面的那些南唐蛮子没有冲上来,这让自己想要边打边撤,最后把他们引入后方主力伏击圈的设想落空了,而不把这股南唐蛮子的骑兵引诱进去,那么也就难以牵制更多的南唐蛮子骑兵南下。

    这样后方主力想要重创南唐蛮子第一骑兵军的战略构想就会落空了。

    难道是他们察觉到了什么?

    此时,双方的前线将领都是生出了怀疑。

    因为现在的这种情况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但是作为前锋部队,而且都肩负着诱敌任务的前线将领,他们有着自己的任务,不可能说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所以他们只能是等待着,同时用快马向后方传递消息,并请求相关的决策。

    此时,双方的主力部队,距离前线已经是不远里,第一骑兵军的直属主力距离第三骑兵师已经只有十多公里,同时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也是差不多这个距离,并逐步向中央靠拢。

    传令兵骑马奔驰,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把消息传到。

    得到消息后,戴亚新陆军中将也是有了怀疑。

    眼前的这种情况不太正常,对方极有可能已经是发现了己方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集结,所以并没有轻举妄动。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他们的前锋部队为什么还不撤退呢?

    戴亚新陆军中将有所怀疑了,所以他变的更加谨慎起来,他传令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不用直接向第三骑兵师靠拢,而是向本部,也就是第一骑兵军的直属部队靠拢。

    同时也是向第三骑兵师传令,让他们继续监控对方的前锋骑兵,但是如果遇到什么不对就立即撤退,切勿恋战。

    同时,他命令部队继续南下,争取早些时候和第三骑兵师汇合。

    这局势虽然看似有些诡异,但是戴亚新却是知道,自己的第一骑兵军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只要集中到一起,那么就不用担心诸多的诡异,大不了就是取消之前的围歼敌人主力的战术构想,直接走人就是了。

    鞑靼人想要拦住自己已经汇集起来的整个第一骑兵军,没有个四五万精骑根本不可能。

    但是戴亚新完全想不到,人家乌力罕还真带了四万精骑出来!

    数十公里外,乌力罕也是同样受到了前锋部队的报告,说是南唐蛮子的大约四千骑找到了他们,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而是在等待着什么。

    这还能是等待什么,肯定是等待着自己的主力北上啊。

    乌力罕现在都可以猜测得到,北边的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主力,肯定已经是准备妥当,就等着自己的主力北上了。

    但是他们会想到,自己会直接带着四万精骑北上吗?

    乌力罕不知道,但是从目前来看,他们似乎不知道。

    当即,乌力罕就是做出了今天的第一道重要的战术命令,他命令主力骑兵分兵,四万骑兵一分二二。

    一万骑兵继续北上,而他自己率领三万骑兵转向东北。

    战术很简单,就是让一万骑北上,吸引住南唐蛮子的主力骑兵,然后自己再率领三万精骑从东边杀过去。

    这样话,就算一时半会的无法直接重创他们,但是只要自己的三万精骑在东边,就不怕南唐蛮子的骑兵跑回去,大不了就追着他们在草原一路狂奔。

    比马多,比远距离的机动能力,他们鞑靼人可不怕那些南唐蛮子。

    这跑着跑着,迟早能够把这个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给干掉,就算不能全歼,至少也要重创之。

    乌力罕分兵了!

    接下来的战局发现,都是按照着双方的将领制定的计划再走,但是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是朝着鞑靼人那一边倾斜了。

    前线的邓卫方接到了戴亚新的命令后,按照命令继续监控,同时准备迎战敌人的主力骑兵。

    但是,越是等待,他就越是有着不好的感觉!

    不安在他的心头始终怀绕着,一开始他只是以为战前的紧张,但是当他连续用冷水洗面,然后冷静下来把这两天的情况逐步在脑海里回想的时候。

    他终于是发现了让自己如此不安的原因!

    那就是敌人的主力部队在那?数量到底有多少?

    这一点,他们从始至终都不知道。

    之前的所有关于敌人主力部队的说法都是推论,但是却是没有确切的消息。

    己方的侦骑部队并没有传回来确切的消息!

    但是这都一个上午了,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如果敌人的主力就在南边,那么估计距离不会太远,要不然的话,对面的两千敌军骑兵早跑了,那里会继续待在那里啊。

    这个距离顶多也就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再远的话,敌人派出两千骑兵的前锋部队毫无意义。

    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对于侦骑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尤其是还是在这种草原地形上。

    那么为什么还没有侦骑传回来消息?

    是没有发现?没有找到?

    还是说,都被敌人给拦截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询问参谋:“我们的侦骑呢?有没有报告?”

    当即就有参谋报告:“上午九点开始,我们陆续派出了第三波侦骑,一共有十三组,目前有八组陆续回报,都没有发现敌情,另外还有六组没有回报!”

    邓卫方少将听罢继续道:“具体每一组搜索的方向和距离?”

    很快,就有参谋把侦骑的部署计划在地图上展现了出来,十三组侦骑,呈现一个扇面朝南搜索,这是非常正常而标准的骑兵搜索计划。

    不过邓卫方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继续道:“具体那一组没有回来?”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枪声依旧

    当即参谋就是在地图上继续标示,他把没有回来的六组侦骑都是标注了起来。

    其中西南方向有两组没有回来,正南方向也有一组,但是奇怪的是,剩下在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竟然都没有回来。

    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都没有回报,这绝对不正常!

    看到这里的时候,邓卫方少将沉着脸道:“东南方向的侦骑都没有回来,为什么不早点报告?”

    情报参谋支支吾吾道:“东南方向的侦骑出发的稍微晚一些,按照预定计划,如果没有任何发现的话,预定回来报告的时间应该是下午两点左右,现在还没到时间,还差十五分钟!”

    “混蛋!”邓卫方少将深吸了口气!

    直觉告诉他,东南方向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不仅仅是他,其实第三骑兵师的其他军官大多也是察觉了不妥。

    按照大唐的军事侦查相关规定,如果侦查部队没有遇到敌人的话,一般都会有部分侦查人员先行返回报告消息,其他人员延伸距离继续进行搜索。

    西南方向和正南方向都是如此,所以虽然还有三组侦骑没有回来,但是其他几个组都派人回来通报了消息。

    唯独东南方向没有任何的报告。

    哪怕距离预定报告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但是东南方向的三组侦骑都掐着点报告?就没一个提前十几分钟回来?

    这种事不正常。

    此时,他身边负责情报事务的参谋官也是满头大汗,他觉得自己也挺委屈的。

    按照军制而言,他其实没有犯下错误,因为按照预定的报告时间还没有到呢,到了时间如果还没有回报,他肯定会向邓卫方报告相关的异常。

    但问题是,这不是没到时间吗!

    如果没到时间就报告,那么大部分的侦骑出发后,那么都是有问题了。

    邓卫方拿出了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中午一点肆拾伍分了,距离最后约定报告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但是他却是不认为,三组侦骑都会掐着点报告!

    他不愿意继续等待下去了,而是道:“立即向东南方向派出侦骑!”

    说罢,他停顿了后又是强调道:“每一组侦骑额外配属两匹马,前后拉开更大的距离!”

    听到他这么说,已经是有军官察觉到,邓卫方已经是怀疑,东南方向的三组侦查,怕都是被一锅端了。

    不然的话,是不会特意嘱咐进一步拉开距离的。

    当即就有军官领命而去,很快,军营里就有三组侦骑狂奔而出,这些侦骑没有和普通的侦骑一样配属双马,而是全都是单骑四马的配置。

    这样的马匹配置,可以让骑兵获得更快,更大的搜索距离,同时也获得更高的生存保障率。

    就在邓卫方做出派出额外侦骑的时候,东南方向大约二十公里的方位,一名大唐的骑士正在纵马狂奔,而他们身后百多米,有着十多名鞑靼骑兵在追击。

    这名大唐骑士名为秦为同,是一个上士。

    贫寒农家子弟出身的他,在他从军之前从来都没有摸过马匹,也就是小时候给士绅家放牛的时候,骑过牛而已。

    但是在十六岁报名参军后,却是因为骑过牛,再加上平衡感很高,动作敏捷,灵活,再加上在进行骑兵测试的时候,和马匹相处的比较好,所以被分配到了骑兵新兵营进行训练。

    又完成三个月的新兵基本训练后,他通过了骑兵考核,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骑兵,不过那个时候他依旧不能进入骑兵部队服役,而是继续在骑兵训练营里继续训练,又是训练了足足一年后,他才是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骑兵,进而进入骑兵部队服役。

    不过一开始并不是进入野战骑兵部队服役,而是进行了国防驻防的一个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服役。

    两年后,因为考核成绩出色,他被调往了第三骑兵师服役,成为野战骑兵的一员。

    也就是说,他从参军到进入第三骑兵师服役,用了足足三年零三个月。

    由此可见,骑兵的培训比步兵和炮兵更麻烦,成本更高。

    当然了,哪怕是如此,大唐的骑兵培养也比鞑靼人从小培养更快更省钱。

    鞑靼人培养一个能够熟练作战的骑兵,需要十多年以上,从小开始一直到成年。

    这和双方培养的方式有巨大差别有重大的关系,大唐骑兵的培养,基本上只要求骑兵拥有最基本的个人技艺,而更多的则是培养列队、纪律这些东西。

    鞑靼骑兵则是反过来,他们和当代的欧洲骑兵一样,更加注重于个人技艺的培养。

    两者所花费的时间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在第三骑兵师服役两年后,他在军队里上了五年夜校的成果也是出来,成功的通过了军队内部组织的小学毕业考试,由此获得了小学文凭。

    这是全国通用的小学文凭,而不是军方内部那种普通的文化考试。

    获得文凭之后,他走上了士官之路,因为不能成为士官的话,他也要退役了。

    大唐军制,步兵等普通兵种的普通士兵在服役四年退役,不管你愿不愿意,而骑兵算是技术兵种,培养时间更长,所以退役年限也相当长一些,但是服役六年后也会退役。

    其实很多士兵都是不愿意服役年限到后退役的,但是想要继续留在军队里,那么就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成为士官,一个是通过考试进入武学堂。

    报考武学堂这个基本没指望,普通学子报考武学堂,需要预科毕业或官办中专毕业,而军方面对现役士兵的招生,则是放宽到了中学年限。

    但实际上每年特招名额有限,而且说不好听一些,有中学学历的人,人家也不来当普通的大头兵了,至于在军队内靠,区区四年内很难获得中学文凭,基本上这些特招名额,和普通士兵没啥关系。

    普通士兵留在军队的最佳办法还是成为士官。

    大唐陆军的士兵退役年龄是比较大的,大部分都可以服役到三十五岁,部分特殊兵种甚至可以服役到四十岁。

    而如今的大唐普通士兵想要成为士官,除非立功等额外因素,不然的需要拥有小学文凭,同时还需要作战技艺杰出,如此才能够通过士官考核,成为一名士官。

    秦为同就是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努力学习考了一个小学文凭,紧接着他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士官,获得了下士军衔,后来逐步晋升,今年终于是成为了上士。

    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从军十三年,刚好三十岁,乃是上有老有小的年纪。

    他已经是不指望成为军官了,因为他已经超过年龄了,除非立下居功特赐,不然别指望了。

    作为一个上士军衔的骑兵,他已经算是老资格的骑兵了,乃至是其所在骑兵排里的骨干士官。

    在这一次的侦查里,他主要是协同带队的中尉掌管搜索敌军。

    但是没有想到,半个小时之前,他们沿着一处山谷隐蔽前行的时候,突然是发现了大队敌骑的踪迹,虽然当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地面传来的隆隆巨响以及远方散发出来的庞大烟尘,他们当场就判定,远方有着至少上万甚至更多的敌骑。

    当即领队的中尉军官就是派秦为同中士以及另外一个侦骑先行返回报告,而他自己则是继续带着人想要深入侦查,摸清楚敌军的具体数量和动向。

    但是秦为同上士刚带着一个年轻骑兵走出没几百米呢,就是发现一队上百骑的鞑靼骑兵朝着他们狂奔而来。

    他们发现了秦为同等人,前来袭杀!

    虽然带队的军官试图带着剩下的人突围,但是身处山谷之中虽然有隐蔽性,但是这也意味着没有什么太大的范围可供机动逃跑。

    最后秦为同亲眼看见带队的长官命丧沙场,其他十多名战友几乎在短短数十秒内被袭击身亡。

    而他则是运气好,第一时间纵马狂奔,路上又是拼死冲破了好几个鞑靼骑兵的拦截后,这才逃了出来。

    可惜的是,冲破拦截的时候,和他一起返回报告的年轻上等兵骑兵却是为了掩护他突围而阵亡了。

    鞑靼骑兵没有动用马刀,而是用遂发手枪准确命中了这个上等兵,让上等兵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中亚这片土地上。

    后头的鞑靼骑兵自然也是没有放过秦为同回去报告的打算,因此一直在后面追着。

    一人对十多个敌骑,秦为同中士自然是不会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断然是不可能停下来对敌送死的,他必须跑,跑回去,把这个消息报告回去。

    秦为同一路纵马狂奔,路上没有丝毫的停歇,甚至他连换马都是直接在马背上换的。

    不过现在,他的战马已经是撑不住了。

    现在他所乘骑的是两匹阿拉伯马,虽然一路换乘,然而现在也是到了将近力竭的程度。

    然而后方的那些鞑靼骑兵们,却是普遍带着三四匹马,这一路换乘追击占据了不少的便宜。

    趴伏在马背上,他左右一看附近的地形,作为一个老侦骑他就是在脑海里找到了这片地形的记载,知道自己距离己方大营还有将近十公里左右。

    如果纵马狂奔的话,其实也用不了多久。

    但是他的战马却是跑不了。

    因为他已经是察觉到了现在乘骑的战马已经是到了最后阶段,甚至脚步都是开始不稳了,当即他一个飞身跳跃,就是直接跳到了另外一匹同样体能已经不足的战马上,至于被他放弃的战马,本来就跑不稳了,加上秦为同飞跃的时候有所借力,就更是让这战马站不稳了。

    秦为同刚离开,那战马就是直接噗通倒地,几次挣扎着想要重新站起来,却是怎么也起不来。

    这匹阿拉伯马,已经是被他跑废了。

    而且现在的这匹马,同样也支撑不了多久,他估计着顶多再跑个一两千米,应该也会完蛋了。

    自己,怕是也要和那十多个战友们一样,死在这片荒凉的草原上了。

    继续跑一千米后,秦为同已经是感觉到这匹战马也开始脚步不稳。

    此时他就一个念头:完蛋了!

    他趁着战马还有最后一点体力,直接在一个小山头上停下!

    抵达停下后,他趴在小山头上,居高临下抬起了米尼步枪,瞄准其中一名敌骑后扣下了扳机,清脆的砰声随即想起。

    得益于米尼步枪的精准,再加上秦为同多年练就的精准枪法,百米外的一个敌骑那是应声而到。

    看着敌骑倒下,他脸上的紧张之色缓缓褪去,然后浮现了微笑。

    就算是死,他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所以,他又是把遂发手枪拿出来进行瞄准。

    之前的米尼步枪以及现在的遂发手枪里的子弹,都是之前他在马背上匆忙装填的。

    在飞奔的战马上进行装填,其中的技术难度自然是非常高的,不过身为一个从军十多年的老骑兵,这一点还难不倒他。

    刚才用米尼步枪已经干掉一个,现在再干掉一个,那么就是纯赚!

    尽管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但是他还是努力镇定下令,用手中的遂发手枪瞄准着,他身上虽然有两支遂发手枪,但是在马背上只来得及装填这么一支。

    所以他只有一发遂发手枪的子弹!

    他就算是死,也要赚一个!

    砰!

    遂发手枪被他扣下了扳机,又一个鞑靼骑兵从马背上倒了下来!

    如此同时,对面的鞑靼骑兵也是纷纷用遂发手枪开枪!

    砰砰砰,清脆的枪声连续响起,秦为同只感到一阵剧痛从右上手臂上传来,以至于他连马刀都是拿不起来了。

    鲜血流逝!

    意识模糊!

    枪声依旧!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敌踪初现

    模糊之间,他听见了枪声持续响起!

    而这些枪声不太可能是鞑靼人攻击自己的声音,他们十多人对付一个受伤了的自己,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但是为何会有枪声持续响起?

    难道,这是自己的幻觉吗?

    秦为同上士忍着痛疼,猛的摇了摇头,然后重新睁开眼朝着外面望去。

    只见远方有着二三十名骑兵疾驰而来,甚至在大约一百多,乃至两百米外,就在马背上直接开枪!

    这么远的距离上进行设立,这绝对不是使用燧发枪的鞑靼骑兵可以做到的,这和枪法没有关系,而是因为燧发枪根本没有这么远的有效射程。

    能够在超过一百米的距离上用火枪进行有效打击的,只能是友军,因为只有身为线膛步枪的米尼步枪才能够做到。

    来的是自己的友军,第三骑兵师的战友!

    很明显,那些鞑靼骑兵显然也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枪。

    更关键的是,他们打的准头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的。

    那十多个鞑靼骑兵见机不妙,立即就是直接策动马匹转向离去。

    他们可是停下来了步伐的,而对面冲过来的那些大唐骑兵却是在保持着高速冲锋。

    这要是被他们冲过来,他们根本无法抵抗!

    所以他们选择了第一时间反方向进行撤离。

    然而就是会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他们却已经是先后有三人被打中。

    等那些鞑靼人撤走后,那队大唐骑兵上前,很快就有一个中尉策马到秦为同身边,只见他看了眼秦为同,然后道:“卫生兵!”

    当即就有一个年轻骑兵走了过来,这是骑兵部队里受过专门战场救护训练的骑兵,乃是骑兵里的卫生兵。

    他简单查看了伤口后报告道:“子弹还卡在骨头里,现在只能进行初步的止血,要送到师部里动手术才能取出子弹!”

    领头的中尉微微点头,然后继续道:“上士,你是那个部队的?其他人呢?”

    秦为同上士想到了遭到伏击的战友,叹了口气道:“我是侦察营第九队的秦为同,他们……他们都殉国了!”

    说着,他突然是想起了什么,然后连忙道:“快,快回去报告,东南方向二十公里外有大批敌军骑兵!”

    “敌骑?”这一行人,其实正是临时抽调出来负责侦查东南方向的侦骑,听到这个消息后,领头的中尉当即道:“有多少人,行动路线如何?快,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至少有两万骑兵,根据我们的判断,是由西南往东北方向!”

    两万敌骑!

    东南方向果然有情况!

    领头的中尉没有迟疑,很快就是道:“宋上士,你带两个人立即护送秦上士回师部,以最快的速度回报,并把相关的消息报告上去!”

    宋上士同样是一个年约三十的老士官,听罢后他点了点头:“卑职遵命!”

    不过他还是面露担心问了句:“那么长官你呢?”

    领头的年轻中尉道:“我继续侦查,把他们的情况摸清楚,你回去后,再让师部派点人来增援我们。”

    听到这话,宋上士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慎重的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回去,长官保重!”

    那个年轻中尉笑了。

    然后扬起了带着黑色皮手套的手:“走!”

    随即,十余人就是疾驰而出。

    而宋上士和另外两个士兵留了下来,他们把秦为同扶上一匹备用马,然后同样也是狂奔而回。

    此地距离师部已经不算太远,快马狂奔之下不用多久,秦为同上士就是被带回了师部,紧接着就是把消息报告给了第三骑兵师的师长邓卫方少将。

    “两万骑?”邓卫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数字,所以他带着疑惑:“你确定有两万骑?”

    秦为同上士继续忍着手臂上的痛疼,咬着牙道:“虽然没能全部亲眼看见,但是我们从地面震动和烟尘已经是判断出来,至少两万骑!”

    说罢,他再一次强调:“至少!”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两万骑只是预估的最少数字而已,有极大的可能会有更多的骑兵。

    这个时候,邓卫方少将微微点了点头,对秦为同道:“辛苦了,去疗伤吧,放心,如果是真的,这份功劳足够大了,回头本将亲自举荐你去上武学堂的速成班。”

    听到这话,秦为同上士连肩膀上的痛疼似乎都是忘记了,连怎么被人扶着走出来的都不知道。

    刚才师长大人说,可以举荐他去上武学堂的速成班,这可是他以前奢望都不敢奢望的。

    在大唐陆军里要想当军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去上武学堂,甭管你是外头报考进去的,还是军队内部特招,还是因为立下军功或者是其他特殊情况被举荐进入速成班的。

    都一样!

    这个速成班吗,其实也就是专门针对学历不足、超龄但是又立下了巨大功劳的士兵们的奖赏,秦为同上士刚好就符合这种条件。

    一旦上了速成班,毕业后就能够成为少尉了,尽管这个辈子也不可能跨过校官这道门槛,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只能爬到中尉或者上尉的军衔退役。

    但是这也是军官啊!

    在大唐,军官和文官是一个规格的东西,都是属于官员的序列。

    而且相对来说,军官的含金量要比同等级的文官更高一些!

    比如说少将,很多人都是拿来和文官的正三品官员进行对比,但是正三品文官里除了极少数内阁直属司局的司长、局长外,其他的大部分都不咋地。

    然而军方的少将,往往都是师长、副军长、军参谋长,随便领出来一个主力师的师长,其政治地位,乃至个人权势,爵位,家族等各方面都能吊打正三品的文官。

    哪怕是准将,很多人拿来和从三品文官进行对比,但实际上在大唐里,能够成为准将,就已经是迈入了将官阶层。

    一个将官,在这个战争颇多的年代里,往往也能够获得爵位了,哪怕只是个勋爵。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一个准将,他实际上也是一个贵族,在地方上那就是妥妥的权贵阶层。

    不仅仅是军方里的将官值钱的很,就算是普通军官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

    那只是个尉官,那也是属于社会里的中上阶层了,如果是在家乡里那妥妥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因为在大唐帝国里,任何一个军官,都是上过武学堂或海学堂的,而这两所军校,其学历基本等同于四年制大学,只有预科或中专毕业生可以报考。

    这年头的大学生少,社会地位相当高。

    但是军官更少,社会地位更高。

    秦为同上士从军十余年,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通过考核进入武学堂,也不是没有想过有一天立下军功进入武学堂速成班。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竟然是成真了。

    哪怕邓卫方只是说举荐,但是一个主力骑兵师的少将师长的亲自举荐,其威力可是相当大的,入学怕是不成问题了。

    但是走出去后,他又是想起来了自己的那十几个战友。

    欣喜之余,又是悲愤无比!

    这份战功,可是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博来的,但是今天,却是让他坐享其成。

    一时间,他都是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整个人迷迷糊糊之极,扑通一声就是跌倒在地!

    旁人连忙把他扶起来,然后送到了师部卫生营里。

    大唐各部队,都设有不同规格的卫生部队,一般来说,如果是步兵队的话,通常设有两名卫生兵,这两个卫生兵其实也是战斗人员,没事打仗,有事救人。

    这些卫生兵,都是从新兵里挑选了部分比较适合的士兵进行专门的医护训练,能够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等。

    步兵营一般会设卫生排,有半吊子的医生一名,学徒助手五人,卫生兵若干,要求能够做简单的创伤手术。

    步兵团的话,也会设立一个卫生排,有医生两人,不过同样技术不咋地。

    步兵师师部设有卫生队,有几个技术稍微好一点的医生,不仅仅进行战场救护,日常生个病感个冒什么的他们也要看。

    步兵军的军部则是设有卫生营,其实大唐陆军里,技术比较好的医生,都是集中在军部卫生营里,卫生营的编制和平时期不算大,但是也有数百名医护人员,而战时往往还会从地方征调人员。

    不仅仅战争时期进行战场救护,平日里也对外开放救治百姓。

    第三骑兵师虽然是骑兵师,其编制和步兵师不太一样,不过他们自己也是有一个卫生队的,只不过和其他的骑兵师一样,他们的卫生队规模比步兵师的卫生队更小。

    没办法,虽让骑兵师的人数少呢。

    人被送进来后,一个年约三十的医生左看右看,然后道:“立即动手术,先把子弹取出来再说!”

    然后自然有助手们准备工具器械,消毒等等。

    送秦为同来的一个士兵面露担心的问:“医生,这没事吧?”

    那医生略微偏头,看了他一眼,然后道:“你见过中枪了后没事的吗?”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

    士兵一愣,然后脸上带着可惜的表情!

    他参军也有不少年了,虽然见过不少中枪的人最终被救活了,但是他见过更多中枪的死了!

    哪怕是被救活的部分人,很多也是缺胳膊少腿的。

    至于说中枪后还能屁事没有的,只留下一个疤的,基本上只有少数受了皮肉伤,又没有术后感染的才可以。

    这秦为同的右上手臂虽然被临时包扎了,但是这可是枪伤,说不准现在都已经开始感染了!

    哪怕成功进行手术取出了子弹,止血甚至保住了手臂的大部分功能。

    但是如果感染了,那么就是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截肢。

    如果截肢后还感染,只能继续再截,最后要么活下来,要么截到截无可截,最后感染而死!

    幸运的是,大唐的医学手段虽然说还没有什么抗感染的药物,但是预防感染做的还是不错的,知道用酒精进行消毒,避免各种感染源等。

    使得不少士兵在截肢后能够避免感染活下来!

    只是秦为同的伤口可不是什么皮肉伤,子弹现在都还卡在里面呢。

    恐怕情况不太乐观。

    叹了口气的他走出了卫生队的帐篷,这个秦为同有点倒霉啊。

    这好不容易立功了,师长大人都亲自承诺举荐他去上武学堂的速成班了,结果呢,这伤势有点严重,一个搞不好恐怕就会一命呼呼。

    就算是好了,很大概率也会被截肢。

    秦为同在卫生队里接受治疗的时候,师部帐篷里,邓卫方正在地图上仔细的看着,地图上的标示已经是做了更新。

    根据侦骑得到的诸多情报,他已经是可以确定,正南方向有着至少一万敌骑,正在朝着他的第三骑兵师而来。

    同时在东南方向,又有着两万以上的敌骑。

    更加关键的是,这两万敌骑并没有朝着自己这边过来!

    为什么?

    邓卫方从军多年,自然不会认为是鞑靼人没有发现自己的缘故,自己的第三骑兵师本来就是诱饵,一路上也没有藏着掖着,敌军早就发现自己。

    但是敌人不过来,却是继续往东北方向前进!

    为什么?

    他们肯定是有更大的图谋!

    也许,就是对着他们整个第一骑兵军来的。

    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妙,也不知道军长大人会作何决断!

    他已经是派出了传令兵把消息紧急通报给第一骑兵军的戴亚新中将。

    如今,战局的发展已经是超出了他这个师长的掌控范围,需要军长大人亲自顶多了。

    戴亚新中将不用多久就是接到了相关的情况的。

    传令兵为了尽快把消息送到,又是直接跑死了一匹上好的阿拉伯马!

    戴亚新中将骑在马上,眺望着东南方向!

    敌军来势汹汹啊!

    正南方向有一万,东南方向又有两万,再加上之前出现的两千敌骑前锋,这就是三万两千骑了。

    而且第三骑兵师那边报告,东南方向的敌军骑兵是至少两万,至于到底是两万还是三万甚至更多,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他的第一骑兵军虽然实力不俗,但毕竟只是一个军,总兵力也就两万多而已。

    这搞不好的话,兵力就会处于绝对劣势!

    不能继续南下了!

    继续南下的话,就会一头撞进敌人的埋伏圈了。

    沉思了十多秒后,他立即下令:“让第三骑兵师掉头撤退,和本部汇合,另外让第二骑兵师和第十三骑兵师急行军和本部汇合!”

    这种关键时刻,已经不能继续分兵,试图吞掉对方的前锋或者正南方向的一万敌骑了,那摆明了就是诱饵!

    自己敢吞诱饵的话,人家在东南方向的主力骑兵随时都能杀上来,到时候,恐怕整个第一骑兵军都危险了。

    所以他选择了先让第三骑兵师撤回来,然后集中主力部队。

    传令兵们在荒野上纵马奔驰,丝毫都是不在乎上好的阿拉伯战马的死活,跑死一匹又一匹的战马,然后把戴亚新的命令传递给各部队。

    邓卫方少将接到命令后,当即就是下令:“准备撤退!”

    邓卫方少将刚下令撤退,部队还在进行准备的时候,南边的两千敌骑前锋也是察觉到了第三骑兵师想要撤退,竟然是直接翻身上马,然后纵马朝着第三骑兵师过来。

    邓卫方少将见此,却是不以为意!

    大家都是骑兵,老子想跑你们还想拦住?

    开玩笑呢!

    第三骑兵师的撤退,是简单而迅速的,直接翻身上马,然后骑着备用马匹撤退,任凭后方的两千敌骑追击而不顾。

    而不用多久,南方更远一些的一万鞑靼骑兵也是接到了相关的消息!

    为首的一个中年鞑靼将领面露怒色:“他们怎么跑了?阿哥答那个蠢货,快让他追上去缠住他们!”

    “告诉他,如果不想死,就给老子追上去,缠住南唐蛮子!”

    他可是很清楚顶头上司乌力罕的战术。

    先用前锋诱敌,然后把敌军的那四千骑兵拖住,然后再让自己的一万骑杀上去,从而吸引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的主力南下救援。

    到那个时候,自己则是转攻为守,拖住第一骑兵军的主力。

    而乌力罕将会亲自率领三万主力从东边杀过来,攻击敌第一骑兵军的侧翼!

    到时候,大胜可期!

    哪怕是敌军到时候转身撤退,但是乌力罕将军的主力部队就位于东边,刚好可以阻断他们东逃的路线,所以那些南唐蛮子只能往北或者是往西逃。

    往西不用说了,跑的越远他们死的越快。

    往北的话,只要己方大军一路紧追不舍,尤其是乌力罕将军的主力部队始终占据东边的话,他们就算往北逃也没有用。

    哪怕是一路逃到北原,最后也能够把他们给吃掉。

    再不济,也能重创他们。

    但是,这一切的前期是需要吸引他们的主力南下,然后先缠住他们,等乌力罕将军的主力机动到位。

    现在呢。

    这都还没开始打呢,对面的四千南唐蛮子的前锋骑兵就要撤退了。

    这搞不好,恐怕整个战术构想都要落空!

    他们金国在中亚筹备了半年之久的战略,怕是要功亏一篑。

    再往后的话,等多几个月,等南唐蛮子的铁路修到了里海,他们金国要么乖乖放弃中亚,要么只能是正面对决了,而不管是那种都是他们金国无法承受的。

    如果不是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乌力罕也不会煞费苦心,花了半年调集兵力,用了一个月时间来诱敌了。

    然而现在,麻蛋!

    那些该死的南唐蛮子竟然连打都不打,直接跑了。

    他已经是可以想象到战后乌力罕的怒火了!

    杀起人来,那可是丝毫都不会留情的。

    前锋部队里的将领没有好结果不说,恐怕连他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当即,他又是下令全军急行军,别慢腾腾的走了,直接骑上备用马匹狂奔!

    一时间,从天空俯视的话,就会看见地面上众多不同的骑兵正在狂奔。

    位于中心的乃是第三骑兵师以及紧跟在他们后面的鞑靼两千前锋,后边大约十公里又是一万鞑靼骑兵。

    第三骑兵师的北边大约六公里,则是第一骑兵军的七千余直属部队。

    第一骑兵军直属部队的东边大约八公里,乃是第二骑兵师。

    西边大约五公里,则是第十三骑兵师,这个第十三骑兵师也是正在狂奔,朝着第一骑兵军本部而去。

    至于零散的侦骑或者传令兵,那更是到处都是。

    到了如今,实际上这方圆数十公里的平原,对于双方而言已经是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了,大家都是骑兵,用来侦查的侦骑那是多的是。

    众多侦骑撒出去,总能得到相关情报的,而传令兵又都是清一色乘骑快马,因此也能把消息即使通报。

    于此同时,第三骑兵师正东方向大约十五公里外,则是乌力罕的三万主力骑兵,他们也是在向北狂奔。

    双方都是处于高速机动当中,而慢慢的,第三骑兵师已经是和第一骑兵军的直属部队汇合,不用多久,第十三骑兵师也是和他们汇合成功。

    就连第二骑兵师,其实也就在东边五公里左右,以防不测。

    这也就意味着,第一骑兵军已经是完成了集结,大约两万两千多名将士汇集在一起。

    集结完毕后,邓卫方等部分高级将领也是跑过来见戴亚新,他们想要知道军长大人有什么计划。

    戴亚新中将依旧是骑在马上,然后道:“西边是荒漠,东边有三万敌骑,都不能去,北边的话虽然没有敌人,但是三万敌骑一直在我们的东边,我们往北他们肯定也往北,而且他们的马比我们的还多,我们的速度不会比他们更快,所以往北也是没有必要!”

    邓卫方道:“西边和东边、北边都不能去,难道我们回头去南边?”

    戴亚新中将点头:“不,我们掉头南返!”

    邓卫方少将道:“可是南边有至少一万两千敌骑的追兵,我们掉头的话,就算是能打过他们,但是也会被他们缠住的,到时候等他们的三万主力杀过来,怕是不好办啊!”

    此时军参谋长戚连忠少将也是面露担忧道:“就算是我们击溃了他们的南边追兵,也没有被缠住,但是东边的三万敌骑依旧存在,我们还是不能返回啊!”

    戴亚新中将此时却是冷哼一声:“谁说我们非得回去的?而且我也没说是正南方向,是西南!”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这些南唐蛮子想要干嘛

    听到戴亚新中将这么说,众人一开始都是一愣,不少人都是露出了沉思之色!

    但是他们一时半会的不知道戴亚新为何这么说!

    此时,戴亚新中将直接在地图上用铅笔画了个大圈:“我们去这里,刚好在我们西南方向大约五公里,不远!”

    众人看去,虽然只是简陋的军用地图,但是只要基本的地形标示他们就能够看的出来,戴亚新标的地方,是一个小湖泊,湖泊东西两边还有小河流,附近也有几座小山头!

    此湖面积其实非常小,只有十多平方公里而已,附近的河流也不大,宽不过五六米,深不过一两米,河流西边大约数百米是一片小山头,也不高,凸起也就几十米而已。

    果是平常时候,这破地方根本不会有没人去啊,而且也不是什么战略要点,你守这里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军队选择地方驻防或者防守的话,肯定会选择更好的地形,而不是这种勉强可以部署防御阵地的地方。

    但是现在,这片地形却是让众人看出了希望所在。

    因为在这里,第一骑兵军能够构筑阵地进行防守作战,可以让第一骑兵军自保。

    这个时候,邓卫方少将带着猜测道:“大人是想要去这里,然后死守数天,等援兵?”

    戴亚新中将微微点头道:“本将已经派出了传令兵,紧急向第二骑兵军以及西征司令部求援!”

    “鞑靼人可以挡住我们第一骑兵军东撤,但是却挡不住我们的传令兵撤回去!”戴亚新继续道:“而且为了保险,两个方向本将都是分散派出去了至少二十组的传令兵,每组双骑,每骑配良马十匹。”

    “就算是鞑靼人有天大的本事,他们也阻拦不了我们的传令兵回去!”

    戴亚新此时手指铺在弹药箱上的简易军用地图道:“等第二骑兵军接到消息,他们最多只需要四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同时西征军军部那边应该也能阻止部队来源,时间长一些,但是十天时间也足够了。”

    “到时候,诸君以为,这鞑靼人是跑呢,还是不跑呢?他们就算是想要跑,也得问我第一骑兵军答不答应!”

    戴亚新中将缓缓道来的时候,语气中是充满了自信。

    其他人一听,也是各自在脑海里推演起来,然后都得出了一个结论!

    搞不好,这一次能够把这三四万的鞑靼骑兵都给圈进去。

    毕竟第一骑兵军可不是孤军作战,在里海方向的大唐陆军足足有十几万呢,骑兵军就有足足三个!

    虽然说新成立的第三骑兵军实力弱小,只有万骑不到,而且长期坐镇后方,但是第一骑兵军和第二骑兵军加起来,那也是有四万多骑了。

    这个兵力已经是不比鞑靼人的骑兵少了,更不要说还能获得后方的第三骑兵军以及部分师属骑兵的增援呢。

    至于炮兵和步兵,这个直接无视就好,大唐的步兵和炮兵虽然强势,但是在中亚战场上除了修铁路,保护铁路、维持后勤线外,基本没啥用。

    毕竟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

    不对,应该说是两条腿跑不过十几条腿!

    不管是大唐骑兵还是鞑靼骑兵,每个骑兵最少都是单骑双马的配置,而主力骑兵更多还是单骑三马的配置。

    甚至部分鞑靼人的精锐骑兵,甚至是一个骑兵带着四五匹甚至更多战马出战呢。

    这算下来,一个骑兵他至少有十几条腿呢……

    步兵怎么怎么可能跑得过!

    然而只算骑兵的话,大唐陆军西征军在中亚里海方向的骑兵,数量也不会比鞑靼骑兵少,三个骑兵军加起来,差不多是五万野战骑兵呢。

    但是,这三个骑兵军集结起来需要时间,后方的第二骑兵军和第三骑兵军赶到也需要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第一骑兵军可是相当危险的。

    乌力罕可不会傻乎乎的等着,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大唐陆军后边还着好几万的骑兵援军,只要第一骑兵军停下来坐等援军,他就会立即率领主力发起进攻。

    骑兵交战又不是步兵和炮兵玩阵地战,那里用得着三四天了,顶多几个小时就能分出胜负了。

    如果第一骑兵军逃跑,不管是北上还是西进,他都会跟上,而这么一跑的话,那么后头的第二骑兵军等部队就更追不上了。

    戴亚新准备如何渡过这几天的关键时间?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进驻无名湖泊,然后就地构筑防御工事!

    他这是要把第一骑兵军这个大唐帝国里大名鼎鼎,战功显赫的野战骑兵部队,当成步兵和炮兵来用!

    而说实话,他提出这种计划的时候,很多第一骑兵军的将领都是有所怀疑,甚至是心里头不太乐意的。

    因为这样一来,第一骑兵军等于就是选择了自己所不擅长的方式作战。

    所以很快就有个上校提出担心:“这构筑阵地进行防御作战的话,会不会出问题,毕竟我们没怎么做过啊!”

    这个上校说的没错!

    第一骑兵军自从成立以来,拥有了这个正式番号开始,第一骑兵军就没打过什么下马步战,更不要说什么防御作战的战斗了。

    第一骑兵军的战斗方式永远是冲锋再冲锋!

    马刀就是他们唯一的武器,骑墙冲锋就是他们的信仰。

    但是今天,戴亚新中将却是要带着他们下马玩步战,这让他们有些疑惑!

    不是说不愿意这么打,或者是说死都要打冲锋作战之类的,而是他们真心不擅长玩这个。

    如果是那些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的话,玩这个倒还可以,很多师属骑兵部队都是侦查之余,就是玩下马步战的。

    就他们的马匹数量和质量,也玩不起骑墙冲锋这种作战方式。

    但是,他们第一骑兵军没玩过啊!

    虽然训练过,演习过,但是实战里头,一次都没有玩过。

    所以他们担心!

    但是戴亚新中将却是已经下了决心!

    这一次,他不但要自保,他还想要捞一票大的!

    他就没打算过主动撤兵东返,也没有打算过带着两万人和四万多的鞑靼骑兵玩正面对决,突围之类的。

    这样做的话,下场怕是不太妙,人家鞑靼人的四万奇兵又不是吃素的。

    就算是能够冲过去,恐怕也要死伤不少。

    一旦损失过重,第一骑兵军也就被打残了,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结果。

    所以,他换了个思路。

    把自己当成骑兵和炮兵,和鞑靼人玩阵地战。

    自己的第一骑兵军不擅长这个,但是鞑靼人的骑兵更不擅长这个!

    如果说自己的第一骑兵军还会在训练和演习里搞过阵地战的话,估计那些鞑靼人这辈子都没接触过枪炮阵地战。

    鞑靼人如果还想要重创自己的部队,就必须来攻,而且必须是短时间内发起进攻乃至总攻,要不然的话,三四天过后,第二骑兵军增援上来后,他们就会落入被前后夹击的状态。

    当然了,还会有其他的可能性发生。

    比如说鞑靼人不进攻,直接选择撤兵。

    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双方的好几万大军在草原上跑了好几天,最后连面都不碰一个,各回各家。

    同时他们也有可能选择第一时间进攻,但是只进攻一两天,攻不下的话就立即撤兵,这样的话,第一骑兵军只能选择跟上去。

    直接跑出去拦截,那是不可能的,兵力太少,拦不住不说,而且己方也会死伤惨重,这还不如直接现在向东边发起进攻呢。

    这跟上去后,后续估计也没什么战果了。

    但是这些情况,最坏的就是不可能获得什么战果,然而第一骑兵军自身却是可以保住的,运气好的话,说不准还能留下部分的鞑靼骑兵。

    如果鞑靼人犯傻,自己又运气爆棚的话,说不准就能够把这支鞑靼人的骑兵主力彻底留下来。

    戴亚新中将做出了选择后,虽然和麾下将领解说了几句,其他人也是提出了其他不同的见解和担忧,但是戴亚新中将却是坚定了决心,直接就是下了命令。

    很快,汇集起来的第一骑兵军就是掉头朝着西南方向而去。

    此举自然是被鞑靼人的侦骑及时获悉,然后被乌力罕等鞑靼将领知道的。

    乌力罕及时下令:“他们这不是要跑,而是要反咬一口,让南边的布日格德小心一些,务必稳住,我等随后就到!”

    言罢,他朝着麾下众将以及后方几乎漫山遍野的三万大军,鼓足了中气又道:“这一次,定要让那些南唐蛮子知道,这草原,不是他们想来就来的,既然来了,就得把命留下!”

    众人听到乌力罕的话,一个个都是兴奋了起来。

    这些年来,他们被大唐压着打,打一仗输一仗,从早年的河套退到了西域,再退到中亚。

    现在更是眼看着中亚都保不住了。

    心中对大唐的怨恨如果释放出来,足以冲破天际!

    现在,眼看着有一个机会能够重创甚至全歼南唐蛮子的一个骑兵军,心中哪有不兴奋喜悦的道理。

    他们是恨不得现在就追过去,然后挥刀冲锋,把那些南唐蛮子杀个干净,以释放这些年来的苦闷。

    但是就当他们也掉头朝着西南方向赶去的时候,不用多久,乌力罕再一次得到侦骑消息!

    那些南唐蛮子根本就没有去找布日格德所部的万骑,而是直接绕道西南,并且是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不仅仅停下来,而且还在挖掘工事修筑阵地。

    听到这里,乌力罕等一票鞑靼将领都是面露疑惑!

    这些南唐蛮子想要干嘛?

    别以为他乌力罕不知道,那可是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南唐蛮子里首屈一指的骑兵主力,冲锋厮杀的好手。

    这么一群精锐的野战骑兵下马挖工事打阵地战?

    这是开玩笑呢!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

    不得不说,戴亚新带着一票野战骑兵跑到无名湖泊边上挖掘工事准备玩阵地防御战,不仅仅让他自己的下属惊讶了一把,就算是身为敌人的乌力罕也是同样惊讶。

    都说最了解你的不是你自己,也不是你的朋友亲人,而是你的敌人。

    对大唐陆军,对大唐骑兵最了解自然也是他们的敌人:鞑靼人。

    双方彼此敌对二十几年,这大仗小仗都不知道打过多少了。

    虽然说大多时候都是鞑靼人吃亏,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也是让鞑靼人搞清楚了大唐陆军的诸多情况。、

    战术、装备这、编制这些都不说了,人家鞑靼人早就搞清楚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学的这么像,连自己的军队编制都是全盘唐化。

    甚至对大唐陆军里的部分主要将领,尤其是在西域、中亚等地驻防邻居的主要将领,他们大多也是有着相关资料的。

    戴亚新这个人乌力罕也所有耳闻,根据他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个叫戴亚新的南唐将领,是一个典型的骑兵将领,骑兵出身的他也是一直在骑兵部队里服役,也好几次给他们金国大军造成了损失。

    但是从来都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戴亚新还擅长打什么步战。

    更加没有听说过戴亚新打过什么步战。

    但是今天,他就是遇上了!

    如此也就是怪不得乌力罕惊讶甚至无法理解了。

    不过他并不知道戴亚新自己其实也很无奈的,作为一个典型而纯粹的骑兵将领,他自然也是更加愿意带领骑兵发起冲锋,用光荣的、无畏的、凶猛的骑墙冲锋干掉任何敌人。

    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就手底下的两万人出头,再扣除无法冲锋的骑炮兵、辎重、马夫、伙夫等辅助兵力,满打满算他顶多也就凑出来一万五千名骑兵左右。

    这冲锋作战的话,赢了还好说,但是输了就只能狼狈而逃了,而己方逃了,但是后面的那些骑炮兵和辎重兵肯定是没法逃了。

    强打风险太大,成功率太低,作为一军主将,他自然是要考虑其中风险的。

    所以他干脆选择了敌我双方都不擅长的步战当中来,试图依赖地形、防御工事拖住那么几天时间,等待援军抵达。

    这样做的话,风险就会大幅度降低!

    而且还能带来一个额外的效果,那就是有机会前后夹击鞑靼人,把他们全部留下。

    当然了,戴亚新对此也没有保有太大的希望,人家鞑靼人如果不来攻打他们第一骑兵军,要走的话自然而已是容易的。

    不过就算如此,到时候多少也应该能够留下他们一部分人马,他们大军侧退,总得要留下一部分人马断后吧。

    吃掉这部分断后的人马,那也战功了。

    这么一算,左右都不吃亏。

    这也是为什么戴亚新中将宁愿放弃第一骑兵军最擅长的骑战,而是选择了下马步战。

    骑着马上了小山头,戴亚新中将已近是可以看见大量将士们正在构筑工事。

    三座比较高的山头上,炮兵们正在奋力的把几百斤重的骑兵炮搬上去,不仅仅是他们,就算是其他的骑兵们。这个时候也是过来帮忙搬炮、炮弹,构筑炮兵阵地。

    骑兵们的战马,早已经是被安置在靠近湖泊的内侧,确保不会遭到敌军炮火的打击,同时也能够让第一骑兵军在遭到不测的时候,迅速前往马匹的聚集地上马走人。

    山脚下,同样也是有下了马的骑兵们正在小河西侧构筑阵地。

    这条看似不起眼,宽只有七八米,水深不过一两米的小河,就是成为了现成的护城河。

    这种小河方平日里,很容易就越过去,但是如果对面有持续不断的火力打击,那么可就麻烦了,更何况第一骑兵军还是直接就在岸边修筑胸墙。

    同时在河边胸墙的后方,还修筑了第二道防御工事,更后方位于半山腰的方向,还有第三道防御工事。

    戴亚新把两万多人集中在这里进行死守,兵力的密度是非常高的。

    前方三道防线不仅仅有士兵拿着火枪防守,同时还有随军的两斤两炮散布其中。

    在更后方的山头上,则是大量的骑兵炮正在部署,一旦部署完毕,将会居高临下形成巨大的火力打击网。

    其中数量最多的乃是旧式的八十五毫米骑兵炮,这个骑兵炮其实也就是以前的五斤骑兵炮,只不过是这几年军方对火炮的分类以及编号进行统一革新,直接把以前装备的滑膛炮也是直接按照口径来划分了。

    骑兵的五斤骑兵炮,因口径是八十五毫米,身管较短只有二十倍,所以也就变成了宣平十一年八十五毫米二十倍骑兵炮。

    不仅仅是骑兵炮,陆军和海军的其他火炮大多也改了称呼,比如陆军现役最多,主要装备各步兵师炮兵团的五斤野战炮,基本都是改称为八十五毫米野战炮,不过身管不同,有的是二十三倍,有的是二十五倍。

    九斤火炮也同样如此,因为口径达到了一百一十五毫米,所以也是直接改为一百一十五毫米了。

    老旧的滑膛炮都如此,最近两年陆军试着服役了一批前装线膛炮那更是一开始就按照口径和身管倍数进行划分。

    比如目前的第一骑兵军里,军部直属骑炮团,就辖有两个营,一共三十六门的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

    这也是大唐陆军部队第一种为骑兵部队研发装备的前装线膛炮,考虑到了口径太小威力不足,口径太大又重,炮管短了射程不足,炮管长了还不好装填也太重。

    所以各方面的性能这中之后,这个一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其身管倍径只有十六倍。

    算得上是大唐海陆两军里,身管倍数最小的一款线膛炮了。

    但是即便这样,其有效射程却是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滑膛炮,该炮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四千五百米,而因为膛线的存在,其命中精度非常高,哪怕是观瞄水准落后的现在,完全依靠炮手瞄准,在两千米的距离内,其命中率依旧比较客观,至于到了一千米内,哪怕命中率就相当高了。

    陆军的火炮,其有效射程的定义和海军也不太一样,要求没那么高,发射时又稳定,所以陆军对这款前装线膛轻型榴弹炮的有效射程,定义是两千米。

    不过如果换到了海军那边,估计就只剩下千米的有效射程了。

    因为身管比较短,所以弹道比较弯曲,同时又是配属了安装新型碰撞引信的圆柱形榴弹,因此,这款火炮在分类上,是属于榴弹炮。

    而且还是属于轻型榴弹炮。

    如果不是一款轻型榴弹炮的话,骑兵部队也不要啊,太重的火炮骑兵根本无法带着进行快速机动。

    该款火炮去年才开始装备陆军,而且和其他的新式武器一样,也都是优先供应给了中亚前线的部队,第一骑兵军军属的炮兵团,就是先装备了两个营,一共三十六门。

    而这一次的阵地防御作战,这三十多门的一百毫米的前装线膛轻型榴弹炮,将会成为进行炮击的主力火炮。

    两千米的有效射程,加上庞大的爆炸威力,足以成为进攻部队的噩梦。

    至于说剩下的八十五毫米的旧式前装滑膛炮,也就只能作为补充火力使用了。

    因为那三十多门火炮的重要性,戴亚新中将都是亲自前往炮兵团的阵地进行视察,并监察了他们的炮兵阵地的部署以及炮击准备。

    第一骑炮团的团长是个五十岁的老炮兵了,他亲自给戴亚新演示了一番这些一百毫米前装线膛轻型榴弹炮的试射。

    “我们提前设好了炮击诸元,并且构筑了结实的炮兵阵地,到时候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已经设定好的射击诸元炮击就可以达到预定的两千米以上的有效命中!”

    这个老炮兵上校一边说着,一边让手底下的炮兵进行装填,然后亲自上手瞄准开炮。

    随着一声巨响后,远方大约两千米的一片空地里就是腾起了一团烟尘。

    那正是之前设定好的目标区域。

    众多将领们拿着望远镜,看到这一幕都是不由得点头。

    炮兵团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在这么远的距离内也能够取得有效命中。

    戴亚新中将道:“不错,看来平日里你们还是下了苦工了,没有枉费我在顾大人面前替你们争取了全军第一个装备的机会!”

    “好好打,打好了我去找顾大人要更多的炮!”

    听到戴亚新中将这么说,其他几个将领也是呵呵一笑,当即就有人道:“不错,这一次如果打得好了,回头找顾大人诉诉苦,应该能够拿一些炮回来。”

    “顾大人体谅我等,这千辛万苦为我等争取补给,我等也不能让顾大人失望了!”

    戴亚新口中的顾大人,乃是第三任的西征军总司令顾志书上将,帝国伯爵。

    这个顾志书也是开国老将了,只不过统一战争期间没有太大的名气而已,统一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中校,不过后面却是慢慢混了起来,担任了陆军多个要职后,今年被委以重任,奉旨督办中亚军务,这个督办也就是实际上的西征军总司令了。

    顾志书上将和之前的卢愚之上将不同,卢愚之上将喜欢亲自带着部队上前线厮杀,但是顾志书上将呢,颇有文官将领的风范,到了中亚后,除了视察外,基本没来过前线,甚至上任大半年来,有半数时间都是待在金陵城!

    但是这样的顾志书,却是颇受中亚前线将领的欢迎!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没了张屠夫,带毛猪也吃

    前线里直接带兵厮杀,有戴亚新这些中将军长,往下了还有邓卫方这些少将师长们,更不说还有一大票的准将和上校等等。

    用不着一个陆军上将亲自带兵上阵厮杀,真要这么干,还不得让鞑靼人笑死,笑他们大唐无人啊。

    陆军上将这种大佬,其作用就是坐镇后方,制定大战略方向,并从后方得到足够多的补给和支持,至于具体执行难战术的人,自然是带亚希和邓卫方他们。

    而之前的卢愚之呢,则是更倾向带兵打仗,而不是在后方坐镇。

    这种行为,其实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和属下抢功。

    而且还不务正业没有从后方够到足够多的支持,所以卢愚之上将任职西征军总司令的那几年,不少前线将领是颇有怨气的。

    你都一个陆军上将了,还和我们这些少将、中将抢风头,还要不要脸啊。

    而且作为西征军总司令,竟然都不能从后方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导致前线部队补给不畅,甚至有时候都缺兵少粮。

    所以卢愚之上将在西域的那几年,虽然风头了,战功看似大了,但是最后还是被调回了金陵城养老。

    主要还是陆军内部对他意见太大,三天两头弹劾他,而李轩呢见此也是顺水推舟,反正李轩为了平衡陆军内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让一个陆军大佬长期坐镇塞外掌军,尾大不掉。

    于是乎,当初拿下了西域之后,卢愚之上将迫于陆军内部的压力,而圣天子也没有挽留的意思,所以很自觉的称病请辞,回京疗养去了。

    然后又有枢密院副使,陆军大佬方希同上将担任了第二任的西征军总司令,不过方希同在任上比较低调,也比较中规中矩,其主要战绩是率军拿下了中亚的西南部地区。

    再后来,则是调任了顾志书上将担任第三任的西征军总司令。

    顾志书上将呢,则是和卢愚之上将是属于完全相反的类型,他来了之后就没亲自带兵打过仗,而是坐镇后方,除了制定战略外,还三天两头往金陵城跑,后方一有什么好东西,就想着弄到西征军去。

    要不然,西征军也不可能成为全陆军最先装备米尼步枪、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的部队了。

    对此,西征军里的将领们对顾志书上将是有着很大的好感的!

    这说起话来,都是不由自主的带着恭敬。

    不抢功,也不胡乱插手前线部队的详细战术,还从后方弄好东西到前线来,这样的上级才是好上级啊。

    戴亚新他们自然对顾志书上将有着极大的好感,并投桃报李,打仗的时候都是卖力的很,而且往往也是刻意的捧着顾志书上将,一有什么战绩了,就说顾志书领军有方。

    所以,虽然说顾志书三天两头往金陵城跑,但是其战功一点也不少,而且陆军内部对他的评价也是比较高。

    至少没有出现之前卢愚之和方希同担任西征军总司令期间,总是有持续不断的弹劾。

    卢愚之被弹劾,那是和属下抢功还不务正业,导致西征军的日子过的苦巴巴的。

    方希同被弹劾,纯粹是能力太差,陆军内部谁不知道这个人能够爬起来,靠的是跪舔圣天子啊。

    到了前线也整天屁事不干,就知道写折子回金陵城吹捧圣天子,制定战略不咋地,完全依赖参谋团队不说,而且还喜欢胡乱插手,遥控指挥。

    差点还吃了几次亏。

    这么下来,前线将领自然就不喜欢他了。

    而能够在中亚前线领兵作战的将领,甭管是将官还是校官,全都是有来头的。

    比如长期在前线领军作战,现任西征军副参谋长的应易康少将,他之前担任第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但是后来第三十一步兵师被轮换回去后,他却是继续留在了西北任职。

    先是担任了轮换过来的第九步兵师的师长,然后又是调任西征军担任副参谋长。

    军衔虽然没有变,但是那怕是没有政治嗅觉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人家正在稳步的积累资历,一步一步往上爬呢。

    这样的人,背后没人撑着可能吗?

    郝柏年就是他最大的靠山,不仅仅是郝柏年,就连李春景对他也是颇为欣赏。

    要知道郝柏年和李春景可是一直都是死对头,能够同时获得这两个死对头的称赞并提携,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而没有这两个大佬亲自出手扶持,他也不可能这几年来一直都待在西北作战,而且越爬越高。

    其他人,甭管立功还是不立功,一两年时间基本也都被调回去了。

    毕竟前线的位置有限,你霸占着别人就来不了,而陆军内部一大票的将领等着来中亚前线混资历捞功劳呢。

    所以能够长时间在中亚作战的前线将领,背后基本都是有人撑着的,哪怕只是轮换来的,也都不是什么普通将领,普通将领根本捞不到来前线镀金的机会。

    因此前线将领的不满,实际上很容易就会被反应上去,并且是被金陵城的陆军大佬们得知。

    卢愚之上将和方希同上将都是这么被干下去,而现在的顾志书嘛,却是颇受前线将领的欢迎。

    戴亚新也是知道,顾大人最近又是在折腾,想要弄过来一批后装线膛炮。

    如今海军那边已经是率先装备后装线膛炮了,陆军自然是不会落于人后,已经是陆军的御用火炮厂商,天津枪炮厂加紧研发陆军用的后装线膛炮了。

    尤其是中等口径的野战炮,更是重中之重,天津枪炮厂那边已经是展开了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八十五毫米后装野战炮、一百毫米后装野战炮等多个口径陆军用的后装线膛火炮的研发工作了。

    口径大一些的火炮有难度,短时间内估计拿不出来。

    不过口径小一些的短管榴弹炮不管是研发还是生产都是比较简单,其中的七十五毫米十六倍身管的榴弹炮已经是完成了设计,现在已经是开始了小规模试生产了。

    按照老规矩,第一批火炮肯定是先给近卫军使用的,接下来才是陆军装备。

    顾大人就是盯上了这一款已经开始小规模试生产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想要在陆军开始装备的时候第一时间弄到中亚来。

    而西征军里的部队也多,更何况这本来是一款步兵师的师属火炮,骑兵部队想要装备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戴亚新却是想着,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也弄一批来用,不用多,弄上一个营十八门就行了。

    不过后装线膛炮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嘛,他们只能用前装线膛炮,而且即便是即便是前装线膛炮也没多少,一共也就两个营而已。

    不得不说,因为前装线膛炮出现的比较晚,而且对比后装线膛炮的技术差距不大,导致了前装线膛炮刚出现没几年,后装线膛炮就出现了,让前装线膛炮成为了过渡产物,根本就没有装备多少。

    这装备多了的话,恐怕不用几年就得淘汰换掉,所以陆军对前装线膛炮都是相当的矛盾,最后只装备部分充当过渡武器使用。

    如此一来,其实陆军内的大量火炮,还是旧式的前装滑膛炮呢。

    好在鞑靼人的火炮也都是滑膛炮,而且数量没有他们的多,性能也没有他们的好,所以火炮方面,大唐陆军依旧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更不要说,好歹也有三十多门的前装线膛炮坐镇呢。

    戴亚新中将已经是决定了,给这些鞑靼人好好上一课,骑兵该怎么打步战!

    而在给这些鞑靼人上课之前,他自己也是突击学习学习步战该怎么打!

    因为他也一只半懂的!

    这个时候,大唐陆军的参谋制度就是凸显出来了巨大的作用。

    戴亚新以及一大票的骑兵师师长、团长们都不擅长,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打步战怎么办?

    有参谋啊!

    大唐陆军的参谋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军部、师部、团部都是有完善的参谋团队,而参谋团队本来就是提供各种战术建议的,所以往往不会只安排同类型的参谋人才,会安排不同类型的参谋。

    有擅长炮战的,有擅长骑战的,有擅长机动作战的,有擅长辎重补给的,有擅长工程的,有擅长步兵战术的。

    第一骑兵军里的众多参谋们,虽然说擅长步战和炮战、工程的参谋不算多,但却是有。

    戴亚新还把其中几个比较出色的抽调到了军部参谋部里,制定详细的防御战术,而他自己也是趁机突击学习学习步战该怎么打。

    戴亚新还能临时抱佛脚,不过乌力罕那边就得抓瞎了。

    他们鞑靼金国里不是没有步兵和炮兵,也不是没有擅长步战和炮战、防御作战的各类人才,但是说实话,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西线和西南线和欧洲人打着呢。

    在中亚这边,以骑兵为主,甚至连步兵和炮兵都没多少,这将领自然也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将领为主。

    少数的几个擅长步战、炮战的鞑靼将领,这会也都在大后方率领两三万的步炮坐镇,并没有跟着过来。

    这要是过来就是好几百公里的机动距离呢,对于步兵和炮兵们来说太远了,估计走半路上就被南唐蛮子给发现,然后派遣骑兵给突袭掉了。

    没有相关的人才怎么办?

    废话,自然是硬着头皮上!

    总不能没有了张屠夫就不吃猪肉了不是,哪怕是带毛猪,他们也是不嫌弃的。

    所以乌力罕等一大票鞑靼金国的骑兵将领们,就是对着前方四五公里外,那些南唐蛮子们在无名湖泊边上构筑防御阵地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思索着该如何攻克他们的防御阵地,然后歼灭这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大唐第一骑兵军。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围困

    当天傍晚时分,乌力罕就是率军抵达无名湖泊,在第一骑兵军阵前大约四公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不是只在东边安营扎寨,而且是在北边也是部署了万人安营扎寨,至于南边是湖泊,西边嘛,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几百人监控。

    此乃围三厥一,典型的围困战术。

    故意放开一个缺口动摇敌军坚决抵抗的意志,而这个缺口一般也只是看起来是生路,但实际上依旧是条思路。

    因为那可是西边,你第一骑兵军往西的话,后头人家乌力罕继续追上去,那就是个死字。

    而且围三厥一也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在某一个主攻方向。

    乌力罕等一票鞑靼金国的骑兵将领们,在傍晚时分开始就是研究对面的无名湖泊阵地,后续还挑灯夜战,熬了一整夜。

    最后争来争去也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

    这些人都是职业骑兵将领,对步战和炮战本来就不怎么擅长,但是就算是不擅长,他们也知道对面的无名湖泊边上的南唐蛮子的防御体系是非常完善的。

    前后小河迟缓己方的进攻路线,一旦己方的进攻兵力冲近小河后,哪怕小河本身并不能阻挡士兵继续过河,但是必然会减缓速度,到时候人家居高临下可以肆无忌惮的开枪。

    那样一来,伤亡可就大了!

    还有人说,不和他们玩步战,我们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先把小河给填平了,然后直接骑兵冲锋杀上去。

    不过这话刚说完就被人否决。

    填平一段河流容易,但是想要填出来足够数万骑兵冲锋的河段,那工程量可就大了去,等河流填出来了足够的宽度,估计自己也死的差不多了。

    填河那可是要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的。

    至于说挖壕沟慢慢推进然后填河,这倒是个可取的办法,但是这样所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南唐蛮子又不是傻蛋,东边的南唐蛮子难道会眼睁睁的看着第一骑兵军陷入重围然后被歼灭?

    他们难道不会派遣援军过来?

    谁不准这会他们的援军都已经在路上了,以骑兵的速度四五天功夫就能抵达。

    所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不可能慢腾腾的以最小的代价挖壕沟慢慢折腾填河,再搞什么冲锋的。

    他们必须短时间内,争取两三天内解决战斗!

    填河然后直接骑兵冲锋行不通。

    最实用的办法,还是老老实实下马步战,在己方的骑兵火炮掩护下直接冲过去,依靠兵力优势一股脑冲上去干掉敌人。

    问题是,面对这种防御体系能够冲的过去吗?

    哪怕是乌力罕,都是不知道!

    骑在马上,通过望远镜看着前方低矮的山头,乌力罕就是一阵气闷。

    这些南唐蛮子还真不要脸,堂堂精锐骑兵竟然玩步战,现在搞得他也是被迫下马步战。

    双方加起来六七万的精锐骑兵,竟然被迫在这个破地方玩下马步战,而且最关键的是,双方的战马都还好好的呢。

    这事如果说出去,怕是能让外人笑掉大牙。

    但是没办法,南唐蛮子竟然选择了这么干,他乌力罕也只能是对上。

    不然的话,就只能乖乖的放弃这块肥肉撤退了。

    他花费了这么久,劳师动众,集结了四万多主力骑兵才围困了南唐蛮子的第一骑兵军,你让他打都不打,直接选择放弃。

    他不甘心!

    当夜,双方一夜无话!

    都是默默地准备着!

    第一骑兵军继续连夜挖掘防御工事,尤其是胸墙以及防炮壕沟等那是越来越多。

    而乌力罕的四万骑兵也是准备着众多的攻坚用的武器,比如临时拆了马车什么的充当防弹板,到附近寻找树林伐木等等。

    这一夜,看似平静,但是却是绝对不平静。

    一夜过去后,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双方依旧没动,等到了临近中午时分,鞑靼人才是开始动了。

    他们推着连夜打造的各种器械,尤其是渡河搭桥的木筏木板,防弹的小车等等都有。

    他们列队缓缓前进,速度并不快,半个小时后,他们才是前进了大约两公里,距离东部区前线还有大约两千米的距离。

    距离第一骑兵军部署在山头上的炮兵阵地还有大约两千两百米的距离。

    此时,第一骑兵军的炮兵阵地里,几个军官正在拿着望远镜不断观察着,不时停下来在空弹药箱上上铺着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注意,敌军即将进入有效射程!”

    “右六方向,敌军骑兵前锋距离两千一百米!”

    “右八方向,敌军炮兵一部,距离两千米!”

    “左三方向,敌步兵一部,距离两千四百米!”

    第一骑兵军已经是提前在战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他们用的是网格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兵遣将,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炮兵进行炮击。

    想要让炮兵炮击什么地方,直接让他炮击那个方格子就可以了,不用用太麻烦的描述。

    而这些格子的炮击诸元,炮兵部队也是经过了提前计算,随时都能拿出来,经过调整后使用。

    十分钟后,炮术参谋走到了戴亚新中将边上,然后道:“大人,敌军的骑兵一部、炮兵一部、下马骑兵一部已经是进入了我们线膛炮的射程了!”

    这个炮术参谋,实际上是请求炮击的命令。

    不过戴亚新却是道:“悠着点,这不是刚进来吗,让他们再走一段!”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用这些线膛炮呢,得给那些鞑靼人一个惊喜才是!”

    戴亚新的打算很简单,反正他们先过来的这两三千人也没多少,是不可能直接冲过将近两千米的距离然后攻破他们的防御阵地的,所以先让他们过来,等他们更多人进入后。

    到时候再开炮,等他们遭到炮击后,就算是撤退,也一时半会侧退不了,到时候前膛炮再延伸炮击,才能够收获最大的战果。

    他要在第一战里给鞑靼人来一下狠的,让他们怕,有所顾忌。

    要不然的话,要是他们真发狠了,一股脑几万人冲上来,这能不能挡得住还真不好说。

    毕竟他部署的阵地,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野战防御阵地而已,不是什么棱堡要塞防御体系。

    如果是棱堡防御体系,以目前鞑靼人的武器装备水平,大唐防御好几倍的兵力甚至七八倍乃至十倍兵力进攻都是轻松的。

    但是野战防御体系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防御两倍兵力的进攻,戴亚新也是有压力的。

    戴亚新下了命令让鞑靼人先过来,不着急炮击。

    他要来一个出其不意,让对面的鞑靼将领乌力罕这辈子都记得线膛火炮的威力。

    炮兵的指挥官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鞑靼人越过两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最后在距离炮兵阵地大约八百米的位置停了下来。

    八百米的距离,刚好就是大唐陆军旧式九斤火炮、115毫米滑膛炮的有效射程。

    人家鞑靼人自家的火炮虽然有效射程没这么远,但是他们也是知道大唐的九斤火炮的有效射程的。

    最近几十年,火炮已经是成为了各**队里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而火炮的技术也是逐步提升,性能自然也是在逐步的提升。

    目前大唐陆军方面装备的一百一十五毫米的滑膛炮,也就是旧式的九斤野战炮,其有效射程基本可以达到八百,甚至在一千多米的炮击距离里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有效命中。

    至于更多口径的十四斤重炮,有效射程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以上。

    当然,这个有效射程只局限于陆军火炮或者是海军的岸防火炮,至于舰炮不在此列,影响舰炮有效射程的因素,火炮本身只是一方面,发射平台以及观瞄以及火控更重要。

    所以目前来说,同样规格的火炮,部署在战舰上的有效射程,远不如部署在岸防炮台上。

    大唐现在的岸防炮台,可以用两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直接封锁好几公里宽的水域呢,但是在战舰上,这种舰炮一般要在一千米内才开火。

    不过大唐陆军的炮兵们一般也不会在千米以外开火,这个距离虽然也能打中,但是命中率非常低,浪费炮弹,浪费炮管寿命。

    不过现在他们装备的一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就不一样了,有效射程就是两千米!

    至于两千米以外,也不是说不能打,依旧可以打,只是命中率会大幅度下降而已,依旧是浪费炮弹。

    这个时候,鞑靼人以为自己在安全距离之外,但是并不知道,他们早就进入了大唐第一骑兵军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的有效射程之内了。

    戴亚新之所以没有下令开火,那纯粹是为了给他们来一下狠的。

    见他们的前锋在八百米外停下来,但是后方还有更多的部队正在陆续靠近,所以戴亚新继续压着,不许炮兵开炮。

    八百米,在以往的交战里,这是一个安全距离,因此鞑靼人也是在这个距离上停下,然后等待更多的部队抵达,并开始调整阵型,并准备把他们自己随军携带的骑炮也是推出来。

    而戴亚新呢,则是冷眼旁观着,坐视他们在八百米外做准备。

    一直等到了他们的大部分兵力都是进入了两千米的有效射程之内,而且有几乎上万人都是在一千五百米距离内。

    更重要的是,那些鞑靼人似乎已经是推着火炮出来,准备先发起炮击了。

    此时,戴亚新中将此时一挥手:“开炮!”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乌力罕挨炮

    当戴亚新中将下令开炮后,山头上的炮兵阵地的炮兵们就是动了起来。

    随着炮兵军官们一声声令下,山头上的火炮也是发出了怒吼。

    于此同时,八百米外的不少鞑靼人也是抬头看向了远方,最前方的一个鞑靼炮兵军官却是露出了迷惑之色。

    这些南唐蛮子好生奇怪,虽然说现在的火炮能够打出八百米甚至一千多米远,但是大家都是滑膛炮,然而实际上对于大部分陆军用的野战滑膛炮而言,超出了五百米距离其命中率就会急速下降,顶多也就只能攻击敌人的密集目标,通过发射大量的炮弹以量取胜。

    但是鞑靼人也不是什么战场新手了,他们和大唐陆军交手多年,了解大唐陆军的很。

    这前进的时候就已经是把队形分散,列出了标准的防炮击阵型。

    如此虽然不可避免会遭到炮击的损失,但是真要说起来的话,对于一场大战而言,这点损失完全不算什么。

    所以很多鞑靼将领看到对面的南唐蛮子开炮后,第一时间里并没有露出什么慌张,顶多也就是喊着稳住之类的话、

    在以往的交战当中,超过五百米的炮击命中率就会很低,更不要说眼前的八百米距离了。

    但是他们的想法在瞬间之后就是发生了变化。

    因为随着派单划过天际,然后落在鞑靼人阵地上的时候,炮弹却是出人意料的精准。

    大部分炮弹并没有和想象中的那样,落散开的部队之间的空地,反而是密集落在人群之中。

    一个前出,本来就比较分散的鞑靼人骑兵炮队,几个炮组本来就比较分散,按照常规来说是不太可能在这个距离遭到什么太大损失的,顶多就是运气不好被打中一两枚炮弹而已。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好几枚炮弹都是准确命中了这些炮组。

    而且最关键的是,飞向这个炮兵队的炮弹一共也就那么五枚而已,其中有四枚炮弹准确命中了炮组或附近。

    这直接导致了这个炮兵队里仅有的六个炮组,还没有前进到预定阵地就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

    “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

    在后方的乌力罕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只是南唐蛮子的第一轮炮击而已,而且还是超过八百米的超远距离炮击,就有如此高的命中率。

    不敢说指哪打哪,但是绝对有八成以上的命中率。

    只有极少数的炮弹打空了而已!

    这是怎么回事?

    乌力罕不知道!

    他用望远镜看着一千多米外的山头,那些南唐蛮子的炮兵已经是在进行第二轮的装填,他们在准备着第二轮的炮击。

    乌力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对面的戴亚新中将看到炮击的效果,却是没有露出太多的意外之色。

    战前他已经已经是知道了前装线膛炮的巨大威力。

    线膛炮所带来的精度,让炮击的有效射程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

    同时线膛炮所采用的圆柱形炮弹,可以让炮弹拥有更多的装药量,更多的装药量也就意味着更大的爆炸威力。

    如果是实战中,线膛炮对战滑膛炮,几乎就是一面倒的战斗。

    射程和威力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如果说线膛炮没有这么巨大的威力,大唐军方也不会执着于线膛炮这么多年了,不管是大唐海军还是大唐陆军,都是折腾了线膛炮好多年。

    只不过他们都是想要直接一步到位,直接装备后装线膛炮,所以对前装的线膛炮不太热心,也就是这两年后装线膛炮实在难搞,这才搞了前装线膛炮作为过渡而已。

    但是今年开始,后装线膛炮研发成功后,可以预见的是,不用几年大唐的海军和陆军都会迅速进入后装线膛炮的时代。

    至少戴亚新中将就知道,陆军内部已经是正式停止了采购装备前装线膛炮的计划,并把准备大规模采购装备后装线膛炮。

    这也就意味着,第一骑兵军里的这三十六门的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可能是第一批,同时也是最后一批出现在战场上的陆军前装线膛炮了。

    这些刚出现没几年,陆军今年才开始装备的前装线膛野战炮,怕是要昙花一现了。

    今天这一战,怕也是要成为这些前装线膛炮的首秀,同时也是绝唱了。

    但是戴亚新中将对此却是没有丝毫的惋惜。

    他是一个将领,而且还是一个高级将领,对于更先进,威力更大的后装线膛炮天然有着更大的好感。

    实际上,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实际上陆军内部的绝大部分都是痴心苦等后装线膛炮多年。

    至于前装线膛炮,陆军内部却是一直都是不看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海军装备前装线膛两年后,陆军才跟进了。

    今天的前装线膛炮就有这等威力,那么等自己的部队装备了后装线膛炮的话,还不得把这些鞑靼人打成渣。

    当炮兵团里的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打出第二轮炮击,并同样造成了鞑靼人的巨大伤亡时。

    戴亚新中将转头对一边的戚连忠道:“参谋长,听说天津厂那边的七五榴炮已经试生产了?”

    戚连忠少将此时已经是放下了望远镜,不在观察炮击的效果,因为效果太好,根本就不用多看,后续的炮击自然有炮术参谋以及炮兵团的军官们负责。

    放下望远镜后的戚连忠少将点头道:“前些日子通报说,七五榴炮的确已经是进行试生产了,近卫军那边的人已经派人过去接受前期训练了!”

    戴亚新中将道:“此战过后,本官必定会亲自上书,这七五榴炮必须第一时间拿到手!”

    戚连忠少将道:“这线膛炮是个好东西啊,前装线膛炮尚且如此了,后装线膛炮更先进,如果能够早日装备,定能极大的加强我军的火力!不过,七五榴炮是给步兵师属炮兵团准备的,我们骑兵一时半会怕是拿不到!”

    “只要今天这一仗打的漂亮了,还怕拿不到?”戴亚新中将并不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担心。

    如今帝国也就只有在中亚这边有大规模的战争,西征军下属的各部队都是能够得到充分的供应的,不仅仅是普通弹药,新武器也是同样如此。

    第一骑兵军又是作为西征军里的绝对主力,优先装备各种武器乃是情理之中。

    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些火炮乃是为步兵师里的师属炮兵团研发,虽然也重视机动性,但是并没有骑兵这样那么极端重视,重量应该会比较重,机动性怕是要差一些。

    但是在没有专门的骑兵用后装炮出现之前,戴亚新也只能是把念想打在这款七五榴炮上面了。

    如果不选这款火炮的话,那么他就更没有其他选择了。

    陆军虽然今年一口气下了多个后装炮的研发任务,但是科研人员是有限的,所有这么多火炮的研发任务也是有先有后。

    获得最优先保障的自然是预计为师旅团等步兵部队,提供战场火力支援的七十五毫米的榴弹炮。

    该炮口径为七十五毫米,身管倍径为十六倍,有效射程达到了三千米,不过因为是全钢铸造,而且连带炮架、炮轮等都是钢铁打造,因此全炮的重量并不轻。

    除了这个七五榴炮外,还有一个受到重视的陆军后装炮七五野炮了。

    七五榴炮和七五野炮看似一字之差,但是差距天差地别,因为前者只是榴弹炮,身管比较短,射程有限,但是后者却是陆军内部预计用来进行远距离火力压制的野炮。

    其身管倍径达到了二十六倍,有效射程达到了六千米。

    但是对于骑兵而言,十六倍的七五榴炮都嫌重了,更别说二十六倍的七五野炮了。

    至于陆军内部为了骑兵准备的骑兵火炮,实际上乃是一款七十五毫米,但是身管只有十四倍,并且进行了专门轻量化设计的火炮。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未来几个月内第一骑兵军如果想要装备后装炮,唯一的选择其实只有七五榴炮。

    而能不能拿到手,就得看戴亚新的手段以及第一骑兵军的表现了。

    戴亚新中将和戚连忠少将,把话题转向了后装炮的时候,战斗依旧在持续!

    在遭到了大唐陆军第一骑兵军军属炮兵团三十六门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的精准打击,并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后,鞑靼人终于是反应过来了。

    他们打得准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真的打得准。

    尽管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选择。

    乌力罕一声令下,就是让最前面遭到单方面炮击的部队开始撤退。

    一开始,他们撤到了千米外。

    但是发现依旧遭到炮击后,而且遭到炮击的地方并不是千米位置,而是更后面的一千五百米位置后。

    乌力罕是再也无法稳住,直接下令全军撤退。

    不仅仅是撤退几百米的战术撤退,而是直接撤退到几公里后的出发位置。

    促使乌力罕做出这样的决定,那是因为几秒钟之前,就有一颗南唐蛮子的炮弹在他的身边爆炸。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

    遭到炮击的时候,炮弹就在距离乌力罕不足十米的地方爆炸,乌力罕虽然没有遭到炮击伤害,但是他身边的数人却是死伤。

    一个他甚为倚重的谋士当场被弹片杀死,另有两名护卫也被弹片击中受伤。

    他所处的位置可是距离南唐蛮子的炮兵阵地足足有一千五百米远啊!

    这样的距离,在以往的战争里,基本上属于安全距离,哪怕是敌人的滑膛炮能打这么远,但是基本也没有丝毫命中率可言,因此大多时候,大规模战役里指挥官也会在这个距离设立指挥所。

    但是现在,他这个位于后方,足足一千五百米远的最高指挥官都是遭到了炮击,可想而知部队遭到的炮击有多么的可怕。

    在没有摸清楚南唐蛮子的炮击为什么这么精准凶猛之前,他可不愿意让部队白白挨炸!

    但是想要走,却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好几万鞑靼人大部分已经是下马,变成步兵和炮兵准备进攻无名湖泊周边的第一骑兵军的。

    没有了马匹,推进速度不快,撤退速度同样也是快不到那里去。

    而且还在持续遭到精确的炮击。

    第一骑兵军里的三十多门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在炮击开始后,就一直是保持着稳定的射击,而且为了造成鞑靼人的混乱,他们除了一开始是对准八百米距离的鞑靼人炮兵进行炮击外,后续其实是拉开了距离,主要是对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距离进行拦截式炮击。

    其目标自然是为了让前头的鞑靼人不敢轻易撤退,跨过一千五百米的火力封锁线。

    虽然不可能拦住所有人,但是只要让其中一部分人心生恐惧,脚步稍微缓慢一些,那么就能够让更多的鞑靼人脚步缓慢下来,降低撤退的速度,从而造成更大的炮击战果。

    当半个多小时后,好几万人的鞑靼人终于是乱哄哄的撤出来了,因为撤退的过于匆忙,甚至都导致了他们的炮兵部队直接损失过半。

    其中一部分是被直接炮击损失,而更多的其实还是被鞑靼人的炮兵主动给遗弃了。

    带着沉重的火炮撤退,那可是相当麻烦的事,在持续遭到炮击的情况下,慌乱之中炮兵们那里还能带着火炮跑路啊,直接扔下火炮就炮了。

    除了火炮损失较大外,他们的人员损失虽然也不小,但是实事求是的说,遭到持续半个小时的炮击里,其实鞑靼人的人员死伤顶多也就一两千人,远远谈不上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只能被敌人单方面炮击,己方却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感觉非常难受,由此导致的军心士气大幅度降低才是更要命的。

    等鞑靼人撤出了后,戴亚新中将也是及时派出了一支轻骑部队清理战场。

    他们并没有跑出去太远,也就是在一千五百米内的范围里活动,主要任务就是摧毁鞑靼人遗留的火炮。

    至于鞑靼人的伤兵,他们可不会管,甚至都懒得给他们一刀帮他们结束痛苦,至于救治就更别指望了。

    受了伤在哀嚎的鞑靼伤兵,比鞑靼士兵的尸体,让能打击鞑靼人的士气。

    乌力罕倒也是派出了骑兵试图迎战,不过第一骑兵军派出去的轻骑根本不接战,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了鞑靼人遗留的完好火炮,或者弹药车等后就是立即撤退。

    戴亚新的目标是守住这个地方,而不是趁机和鞑靼人打骑兵对冲。

    一千多的轻骑很快就是撤了回来,戴亚新中将也是暂时走下了山头。

    遭到了这么一番突如起来的炮击后,这些鞑靼人是需要时间进行应变的,不可能傻乎乎的继续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再一次往上冲。

    那不是英勇,而是送死!

    如果鞑靼人真要这么做的话,戴亚新能高兴死。

    前装线膛炮两千米内命中率虽然一半,一千五百米的命中率也不算太高,但是进入千米距离后,命中率就能大幅度提高,在稍微有经验的炮长手中,基本是指哪打哪,鞑靼人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冲上来,己方的炮兵就能够再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可惜的是,鞑靼人并没有这么傻,他们已经是意识到了今天的战斗有些奇怪。

    乌力罕的帐篷内,乌力罕沉着脸道:“他们的炮有古怪,正常的火炮是打不了这么准的!”

    不用乌力罕说,其他人也是看出了问题所在。

    大家都是用滑膛炮的,滑膛炮是什么货色大家伙都知道。

    虽然说鞑靼人的铸造火炮的技术不咋地,但是他们到处劫掠,手中永远不少的铜料,所以很多中小口径的野战炮都是用青铜炮铸造的。

    青铜铸造的火炮虽然更加的沉重,但是性能比普通的铁炮好多了,这也是弥补了鞑靼人火炮技术不足的问题。

    而大唐这边呢,因为装备的火炮数量实在太多,都采用青铜火炮的话花费太巨大,所以大唐帝国老早就抛弃了青铜火炮,转而采用更加廉价的铁炮。

    铁炮造价更加低廉,不过性能略有差距,大唐帝国是依靠远超他国的造炮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

    因此,大唐陆军的火炮虽然大多是铁炮,但实际性能比其他国家的青铜炮还要好一些。

    但是!

    好的有限!

    根据鞑靼人以往的观念,八百米几乎就是南唐蛮子手中的五斤、九斤等几种野战火炮的极限射程了,进入五百米内才会有比较大的命中率。

    鞑靼人自己的火炮差一些,但实际上他们的九斤野炮的有效射程也能维持在四百多米,只是在八百米左右的炮击精度不如大唐陆军的炮兵而已。

    因此双方的火炮虽然差距有,但是依靠勇气和战术还是能克服的。

    以往对于鞑靼人来说,双方的炮兵力量对比,射程以及威力并不是主要的差距,数量才是差距!

    但是今天,大唐陆军的炮兵所表现出来的远距离精确炮击,却是超出了鞑靼人的想象。

    妈呀!

    那些南唐蛮子竟然在两千米的距离内,都还能保持一定的命中率。

    这在以往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然而如此不可能的事,今天却是出现了。

    此时,一个年轻军官道:“滑膛炮是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的远距离精度的,不管是我们的滑膛炮还是南唐蛮子的滑膛火炮,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度!”

    另外一人道:“滑膛炮?你想说什么?”

    通常来说,这年头是不会有人刻意的说什么滑膛炮的,而是都以火炮称呼,因为几乎所有的火炮都是滑膛炮。

    此时那个年轻军官道:“线膛炮,肯定是南唐蛮子的线膛炮!”

    说着,这个年轻人转身对乌力罕道:“南唐蛮子的海军是装备了线膛炮的,其有效射程远远超过以往的滑膛炮,卑职去年奉命去波斯地区的霍尔木兹暗访南唐蛮子时,曾经亲眼见过停泊在港口里的南唐蛮子海军的线膛炮。”

    “他们当时还在港口外进行了试射,卑职亲眼看见他们的炮击距离达到了八百米!”

    说着,这个年轻人提高了语气,然后道:“诸位,你得知道,那是他们战舰上的舰炮,本来射程就近,如果这种线膛炮搬到陆地上,射程会更远!”

    “他听闻他们用来封锁海峡的岸防炮台上也装备了线膛炮,据传能够打出好三四千米以上!”

    乌力罕听罢,并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看了看这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名为巴博,今年只有二十来岁而已,是一个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鞑靼年轻军官。

    这些年轻人还是少年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战争就是变成了枪炮战争,他们第一次上战场拿的就是火枪,看见的就是火炮。

    和他们这些老一辈的鞑靼将领不太一样。

    而且这个巴博因为表现出色,颇受高层的重视,去年的时候甚至是带着鞑靼人的探子潜入了萨菲王朝。

    刺探萨菲王朝倒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还是为了去刺探南唐蛮子的情况。

    沉思了片刻后,乌力罕道:“线膛炮?这是什么?”

    当即巴博就是道:“这是一种南唐蛮子新研发的火炮,据传是在炮管内部雕刻有膛线,可以让炮弹发射后旋转前进,以提高精度!”

    “在炮管内雕刻膛线?”乌力罕有些无法理解。

    所以他干脆也是不理解了,这些技术问题他不懂,他更关心的也不是这些技术问题,他关心的是线膛炮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造成什么影响。

    巴博道:“对,就是在炮管内部雕刻膛线,以此提高精度,卑职在霍尔木兹港的时候,曾经潜入当地的酒馆,听过南唐蛮子的水兵吹嘘过,这些线膛炮的有效射程是旧式滑膛炮的两倍甚至更高。如果充当岸防炮用的时候,命中精度还能再提高!”

    “对了,听说他们的炮弹用的还是圆柱形的炮弹,装药量更大,爆炸威力也更大!”

    对这个说法,旁人也是点头道:“刚才我们遭到炮击的时候,他们的炮弹爆炸威力的确比以往更大了!”

    “这一次遇上麻烦了!”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级散兵阵型

    看着众人说这线膛炮的时候,已经是露出了畏惧之色,乌力罕当即一拍桌子:“不就是打的远一些,准一些吗,有什么可怕的,回头我们把阵型分的更散一些,这些火炮不足为惧!以前我们连枪炮都没有,拿着弓箭和马刀还不是把那些南蛮子打的屁滚尿流,今天有枪有炮了,比以前好多了!”

    乌力罕如此语气,虽然听起来蛮横,但是也是让其他人稍微宽心一二,想了想也是,炮还是炮,不过就是打的远了一些,威力大了一些而已。

    以前他们的情况更加悲剧,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单方面遭遇炮击,后来有枪有炮了,但是火枪也只是火绳枪,照样被压着打。

    也就是最近两年才装备了燧发枪,火炮的性能虽然还有,但好歹也是有了。

    以前更惨的时候都过来了,没道理现在就熬不过去了。

    但是乌力罕这么说的时候,年轻的巴博却是心中暗叹了口气!

    今时不同往日啊!

    以前的时候他们金国人没有枪炮,所以作战的时候更知道分寸,轻易不会给南唐蛮子机会,都是寻找机会袭击他们的后方补给线,或者是逼南唐蛮子和他们进行骑兵之间的冷兵器作战为主。

    看似被压着打,但是鞑靼人又不怕丢脸,该跑的时候就跑,因此看似鞑靼人节节后退,被大唐一路赶到了西域,但实际上遭到的实际损失并不大。

    但是自从鞑靼人也是大规模装备了枪炮后,看到了枪炮的好处后,作战的时候也是想着发挥枪炮的威力,很多时候往往是放弃了他们的传统作战方式。

    盔甲和弓箭都是被扔进了仓库,代替出现的是火枪和火炮。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鞑靼人大规模换装了燧发枪后,亲自体验过了燧发枪的巨大战术优势后,更是一股脑的重视枪炮作战了。

    如今鞑靼人依旧以骑兵为主力,但是步兵和炮兵的比例逐年加大,尤其是在西线,骑兵更是只作为突袭兵力使用,主力反而是变成了步兵和炮兵。

    哪怕是骑兵部队,训练和作战也是非常的重视火枪的应用,给骑兵部队大规模配发遂发手枪以及遂发短管骑兵长枪就是直接证明。

    说白了,鞑靼人现在是一心朝着大唐学习并靠拢,尤其是军事上更是能学就学,学不来也创造条件学。

    如今金国的军队里,支持步炮的将领占据了主导地位,坚持传统骑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已经是被陆续清洗出去了,哪怕是乌力罕这个传统骑兵将领出身的人,实际上也早就抛弃了骑射,主张的线列骑兵。

    而所谓的线列骑兵,实际上也就是南唐蛮子的骑墙骑兵,只不过金国在翻译的时候故意用了其他称呼而已。

    这种情况在巴博看来,是舍本逐末了。

    枪炮是好事,线列骑兵也是好骑兵,学习是应该的,但是全盘学习大唐陆军的所有军事理念和战术,全盘抛弃了鞑靼人的传统战术,这却是有些过分了。

    玩枪炮,他们金国怎么玩过的南唐蛮子了!

    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类型的国家,金国是什么类型的国家。

    那些南唐蛮子可是自称大唐乃工业国家的。

    你个游牧农耕混杂的国家,和一个工业国家比枪炮,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但是对这种情况,巴博也只能是叹气,他位卑权轻,在这支大军里,也只是一个参谋的身份而已,远远谈不上能够对金国的军事战略做出调整,甚至连建议都没几个人听。

    乌力罕又是说了一大通,说的无非就是以前更加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虽然也遇上了困难,但是总比以前强不是。

    又说什么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什么线膛炮。

    只要将士们英勇作战,胜利必定是属于他们大金国的!

    乌力罕能够成为鞑靼人在东线的骑兵高级将领,手握四五万精锐骑兵,不管是战术还是战略能力,又或者是个人魅力、资历等等都是不差的,不然的话坐不稳这个位置。

    经过他的一番鼓舞后,麾下的将领们也是大多打消了恐慌。

    这让乌力罕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南唐蛮子的线膛炮固然危险,但是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于南唐蛮子的新式武器,而是己方的军心士气降低。

    鼓舞了一番军心士气后,乌力罕立即就是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首先是决定下午再进攻一次!

    不过并不是全军压上,而是只派遣几千人去试探试探,并且要求部队在距离敌人两千米的距离开始就展开防炮击阵型。

    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拉开,降低炮击的损失。

    乌力罕下了决定后,鞑靼人迅速调整了过来。

    午后,约三千名鞑靼人就是端着燧发枪,然后形成了超级松散的阵型逐步进入战场,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甚至都超过了十米。

    鞑靼人散开后,炮击的效果自然是更差了。

    这三千名鞑靼人前进到大约千米的距离内,受到的损失也没多少。

    但是戴亚新等人却是不以为意!

    这些鞑靼人虽然散开了阵型没有受到太多的损失,但是散开了之后,他们的火力也就更加薄弱了,而且在战场上也无法投入更多的兵力。

    然而大唐的守军,却是依托胸墙等防御体系,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是非常紧密的,单位面积里的火力密度,足以超过眼前这些松散阵型的鞑靼人的五倍以上。

    果然,很快戴亚新就是看到了自己预料众多场景。

    这三千多鞑靼骑兵虽然没能遭到太多的炮击损失,但是在千米内就是停了下来。

    这进攻无名湖泊的地形就这么大,兵力密集一些可以放下两万人的话,那么现在鞑靼人为了避免损失,只是放了三千人。

    三千人的对面,是两万多的大唐守军呢!

    脑子就算烧坏的鞑靼将领也不会继续进攻。

    很快,就有更多的鞑靼士兵从后方以同样的散兵阵型增援,先一步抵达的鞑靼人则是开始挖掘胸墙做掩护。

    看到这一幕,第一骑兵军的炮兵也是及时进行调整,不再对以散兵阵型的鞑靼人进行炮击,而是对着挖胸墙的鞑靼人进行炮击了。

    炮击的速度也不快,就是看那个地方的鞑靼人多了,就打一发炮弹而已。

    假如他们一直散开来,那么也不会浪费炮弹。

    这样的打发让鞑靼人反而是更加难受。

    因为千米的距离上,炮击的精度并不低,而且一百毫米的圆柱形榴弹威力可不小,不用直接命中,在附近爆炸都能产生弹片和冲击波杀伤敌军。

    这种损失也是在鞑靼人的预期之内,因此虽然持续遭到炮击,但是他们依旧持续以这种散兵阵型向前怎增援。

    不用多久,千米的距离上,一道沟壕胸墙就是慢慢出现,越来越多的鞑靼人也是汇集在这道沟壕胸墙的后面。

    戚连忠少将看到这一幕,及时给戴亚新提出了建议:“现在可以派出骑兵冲一波他们的散兵!”

    戴亚新中将却是摇头拒绝:“不,我们就打防御战,不能轻易出击!”

    己方固然可以派出骑兵出击,但是对面的鞑靼人百分百也会第一时间派出相对应的骑兵迎战,到时候就会变成骑兵的正面对决。

    这可不是戴亚新想要的!

    如果直接打骑兵对决,他也不会跑到这里来防守了,早就带着两万多大军和鞑靼人打骑兵正面对决了。

    虽然建议被拒绝了,不过身为参谋长的戚连忠还是提醒戴亚新中将:“现在鞑靼人越来越多,等下等他们的准备的差不多了,怕是会直接发起冲锋啊!”

    戴亚新中将却是道:“就等着他们冲上来呢!”

    “等他们的冲锋的时候,人员不就是密集起来了嘛,炮击效果应该更好,等他们冲到五百米的距离,我们还有不少的滑膛炮等着他们。”

    “还有,你别忘了,第三骑兵师那边装备了米尼步枪!”

    戴亚新这么说的时候,戚连忠没有继续再说什么了。

    他只是参谋长,负责提出建议,至于采不采用是戴亚新的事。

    而且他也是知道第三骑兵师那边装备的是米尼步枪,有效射程可是达到了四百米之巨。

    其有效射程,已经是不弱于旧式的五斤火炮了。

    只是这种火枪的装备数量还是少了一些,如今陆军也是刚开始装备而已,西征军里面,目前只有第三骑兵师这个以往比较擅长下马步战的骑兵师率先装备了这种前装线膛火枪。

    据传陆军高层在苦等后装线膛枪多年而不得后,今年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先批量装备这种米尼步枪,至少前线作战的部队要第一时间装备。

    等以后后装线膛枪出现后,再进行换装。

    这种情况和前装线膛炮是一样的。

    前装线膛武器都是作为一种过渡武器使用,先用着应应急,等后装线膛武器出来了就直接扔掉换装。

    只是,米尼步枪虽然不俗,但是装备的数量还是太少了,第三骑兵师的所有米尼步枪加起来,也就四千支不到,四千支米尼步枪对于还几万敌人来说,还是显得太少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