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九章 从不退缩的税务稽查队

    对于明王朝里的官员来说,他们对于投诚大唐王朝有着诸多的顾忌,这不仅仅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在道德层面束缚着他们,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投贼了,他们的家族乃是师友们都是会受到牵连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种情况在文官之中尤为明显,所以到目前为止,尽管也有很多明军高级官员,甚至都有着钟广俊这样的都指挥佥事投诚大唐王朝了,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大多是武将。

    而文官,尤其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文官只是极少数那么几个,而且也只局限在中低级官员上。

    俘虏的倒是有一些,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又臭又硬的老顽固,虽然怕死不敢自杀,但是依旧没胆子投贼。

    如果说李轩拿着刀枪逼着他们反正的话,倒是可以,但是这也没什么必要,李轩既然都不太重视他们当官的才能,同时他们的官位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强迫他们投诚也是意义不大。

    但是如果是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抚这样的高级文官的话,恐怕李轩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投诚了,威迫利诱等手段都会用上的。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唐王朝依旧没能俘虏这种高级官员,尸体倒是收获了好几具,不过尸体又没什么鸟用,这宣传出去反而成就了这些自杀高官的忠义清名。

    降官们不好搞,不过普通士兵就好搞多了,反正对于这些普通士兵而言,都是当兵吃粮,给朱家王朝卖命是卖命,给李家王朝卖命同样是卖命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是卫所兵,而卫所兵基本都是屯田兵,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都在贵州或者是两广地区,投贼的话不用担心家人被明王朝迫害。

    即便是这些士兵的家人还在明王朝控制区内,他们的家人安全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明王朝就算在发疯,也不可能说屠尽这些投贼士兵的家人啊,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人,而是超过十万甚至更多人呢。

    再说了,明王朝也是没办法判断出来谁是战死了,谁是投贼了啊!

    出了上面这两个条件外,还有伪唐贼军给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承诺只要反正加入守备军为大唐效力,那么保证一天三顿,至少保证两顿是干饭,虽然说还是粗粮,但是绝对能够填饱肚子。

    同时还有饷银可以拿,虽然饷银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够给家里补贴一些!

    此外更是说,如果有一技之长,如骑兵、炮手、弓箭手、刀盾手等,并且经过了选拨后还能加入大唐王师的正规军,而大唐王朝正规军的待遇那可是没的说。

    伙食就两个字:管饱!只要你吃得下随便吃,而且都还是上等的白米饭,隔个三五天还能吃顿肉打打牙祭。

    光光是这个伙食,就已经足以引得无数明军降兵流口水了,这个伙食标准不客气的说,已经是超越了当代小地主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即便是那些乡下的小地主们,吃的还不如大唐王师的正规军士兵呢。

    对于这些的伙食标准,这些明军降兵们表示只有一个字:服!

    即便是明王朝那边的官员们听说了伪唐贼军的伙食标准,大多也是认为伪唐贼军吹牛,少数几个知道这是真的,但是也纳闷,这伪唐贼军的脑子都秀逗了,干嘛要给那些士卒们吃这么好啊,随便给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吧,这些多粮食如果卖掉,大家伙分银子多好啊!

    倒是没人纳闷大唐王朝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粮食的,这还不简单,都是从明军手里抢的呗!

    梧州一战,缴获的粮食堆满了好几个大型仓库呢,足以让现有规模的大唐王师敞开了肚皮吃,至于说吃完了怎么办,继续抢啊,反正是别指望大唐王朝自家的地盘能够产出这么多粮食。

    抢不到咋办!饿肚子呗,还能咋办,难不成你还想天上掉下粮食来啊!

    总之有粮食就吃,没粮食就抢,抢不到就忍着!

    除了伙食外,加入正规军还能分田,什么都不用干,只要你能够加入正规军,立马就能够分得一份田地,嗯,只要大唐王朝不倒,这土地永远都是你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绝对不会收回来。

    李轩说话算数,说给你分田就给你分!

    李轩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千古圣君,君无戏言,说分田就分田,绝对不干前头分田后脚就收归国有的事,这点脸他还是要的。

    但是如果明王朝打了过来,这田被明王朝抢了回去,这可就没办法了!

    高标准的伙食以及分田这两条政策结合到一起,在这年头的杀伤力是极大的!

    别说对明军降兵们的吸引力极大了,那些贫寒之家的子弟同样是奔着这两条踊跃报名参军。

    要不然的话,大唐王朝历尽数次大战,死伤也不算小了,但是为什么能够保持现有部队的补充还能源源不断的扩充新部队啊,就是因为来当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规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话,大唐王朝里的新兵来源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涨好几倍呢。

    因此梧州的这两万降兵的招降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不敢说全部,但是也有半数以上的降兵表示愿意主动加入大唐王师,为千古圣君,伟大光荣的皇帝陛下李轩效忠,从这些人将会挑选部分精锐加入正规军。

    剩下的部分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是听闻不加入大唐王师就得去挖矿修城干苦力后,也是有部分人愿意表示自己先前的决定是错的,已经痛改前非愿意加入大唐王师了。

    还剩下若干人是宁愿干苦力也不愿意再上战场的,对这些人,也不能过于强迫,直接安排他们去挖矿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对免费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补充到现有几个守备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备旅、第七守备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还多出来了差不多两千人。

    最后是先临时遍了一个守备团。

    而当李轩在后方折腾着梧州城,折腾着降官、降兵们这些破事的时候,桂林府那边也是掀开了新一轮的战事。

    虽然第四军还没能抵达桂林府,不过之前的暂编第一团也是得到了一批装备和兵员的补充,如今的暂编第一团虽然还不如正规军步兵团这么强大,但也算得上是实力强悍了,而且还拥有碗口炮,小股骑兵呢。

    通过接受沿途的明军降兵,再加上作战司给他们补充的若干新兵,如今暂编第一团辖有预备营两个营,守备营三个,此外还有炮队一队、骑兵一队、辎重一营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辅助部队一堆,总兵力达到了三千人左右。

    虽然靠这点兵力想要拿下桂林府城还是过于艰难,但是暂编第一团却是已经成功的把桂林府的其他州县,尤其是西部、南部的众多州县横扫一空。

    因此第四军北上的,愣是一个明军都没遇到,倒是遇上了部分当地捕盗营的接应。

    在桂林府,自然也是和其他地方一样建立了捕盗营编制,不过如今大唐王朝里的捕盗营规模比之以往已经是大大缩小了。

    因为军费压力极大,而且有着守备军充当辅助兵力也是用不上捕盗营参与二线作战了,所以除去了重要地区,其他普通的地方已经是大大削减了捕盗营的规模!

    按照大唐王朝巡警部、兵部、枢密院等部门的协商,已经是规定按照县设捕盗队、府设捕盗营,大县设大队,小县设小队,大府设大营,小府设小营的原则,大力压缩捕盗营的规模。

    如今基本上一个普通的县,其捕盗队的规模只有百人,如果是人口大县,则是相应的提高到一百五十人,如果是战略要地,则是协调府捕盗营派遣若干队布防该县,而人口小县,则是进一步缩减到八十人甚至五十人。

    如果是府城驻地的县,则是该县不设捕盗队,直接由府捕盗营监管该县治安,一个普通府,其捕盗营的标准人数是额定三百五十人,就是三个队的规模。

    如果是人口大府,商业大府,战略要地等特殊地区,则是酌情增加一个队或者两个队,但是原则上不会超过五个队的规模。

    如果是小府的话,则是再进行缩减一个队,辖两个队。

    这么一番缩小编制后,就是成功的把捕盗营的规模控制了下来,让去真正的成为了一支地方治安部队,并且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军费压力。

    捕盗营的编制虽然缩小了,但是依旧足以控制地方,因为这年头很多县一共也就几万人口而已,县城通常只有几千人口居住,有百人规模的捕盗队足以威慑当地了。

    不仅仅是捕盗营的规模缩小了,随着大唐王朝的控制区逐渐增大,大唐王朝的另外一支武装力量:税务稽查队。其编制也是开始变小了,以前一个县可能就有上百人,但是这种情况虽然还依旧有,但是基本只局限在新占领区。

    通常情况下,新占领区里因为抗税事件层出不穷,所以需要强而有力的税务稽查队进行强而有力的征税。

    当大唐王朝对占领区的掌控比较彻底后,税务稽查队的规模一般会开始减少,当然了人自然是不是裁减了,而是抽调到其他新占领区了,而税务稽查队的那些人渣们也是极度欢迎这种方式,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从已经搜刮干净的地方进入到一个尚未搜刮的地方,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油水啊!

    因此税务稽查队的战斗向来是紧跟大唐陆军的步伐,他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在和陆军肩并肩的战斗,从未退缩过!

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并施

    战斗力爆表的大唐税务稽查队,从北往南,一路从贵州杀到了广西,紧随大唐陆军的步伐,进驻每一个被攻克的州府。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们行动高效并且极富主动性,往往能够迅速协助上级税务部队完成征税任务,使得大唐王朝在广西这边征收的农业秋税以及各种工商税,几乎是明王朝增收数额的十倍以上!

    比如说在梧州府,往年明王朝顶多也就是收上来几万两税收而已,但是大唐内阁税部的官员对此却是却是鄙视无比,我大唐税务在怀远县那个偏远穷地方都能搜刮,不,征收上来了至少价值上万两银子的税收,而且这只是农业税里的秋税以及只有几个月的工商税而已。

    如果一整年的话,轻轻松松突破两万两银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些税收绝大部分都是以实物抵价,真金白银却是没多少,因为大唐王朝采取的是实物、现银并行的税收体系。

    对于农业税,则是以实物征收为主,虽然这个过程麻烦了一些,但是李轩却是知道,在古代里向农民收税直接收钱的话,灾年农民苦,丰收年农民会更苦,因为前者产出少,自己吃都不够拿不出来多余的粮食出售交税,而丰收年的话,粮商们就会进行压价,导致粮食卖不出去或者是卖出去了连本钱都卖不回来。

    所以李轩亲自下令,但凡是农业税一律征收农业税。

    农民种粮食就征收粮食,农民种棉花就征收棉花,农民种桑树就收桑叶,农民养鸡养鸭就收鸡收鸭,谁要是敢强迫农民交钱,逼得农民贱卖收获的农作物,李轩要他的脑袋不说,还要抄他家灭他族!

    把农民都给逼死了,谁给他李轩交税养军啊?

    当然了,如果农民手头里有余钱,愿意主动交现钱的话也可以,价格具体以市价为准。

    而工商税征收则是以现银为主,商人如果愿意以货物抵税也行,不过折现的价格可就比较低一些了。

    怀远县这么一个偏僻小地方,在经过税务稽查队的顽强战斗后,都愣是给弄出来了上万两银子,都了梧州府,税务官员叫嚷着,这梧州一年不收他个几十万两银子的税收,都对不住在梧州城下牺牲的数千将士!

    有着同样待遇的还有浔州府,虽说浔州府并没有像样的工商业,但是谁让它有一个产粮的平原呢,作为广西最适合产量的地区,这农业税的预定额度也是不会少的。

    如今为大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税务稽查队,已经是陆续进驻了梧州府城以及下属的各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税收工作,根据税部广西司郎中王传勇大人所言:梧州税收工作的任务很繁重,但是前景却一片光明!

    广西这边除了梧州、浔州两地外,桂林其实也是个好地方,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年头桂林的粮食产量比梧州还要高,梧州府一年也就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产量,但是桂林那边却是可以达到十几万石呢。

    虽然发展潜力不怎么大,但是奈何桂林发展的比较成熟,田地得以充分的开发。

    对于这样的地方,之前因为战略地位不太重要,所以没得到大唐王朝的重视,这派遣了一支偏师过去,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这支偏师被编成暂编第一团,然后慢慢的增加到了三千人的规模。

    不过即便如此,其战斗力还是比较羸弱,不客气的说,如今暂编第一团虽然有着两个被称之为正规军的预备营,但实际战斗力,恐怕连第三守备旅下属的一个守备团都比不上。

    人家第三守备旅虽然是守备军,但好歹也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在梧州城下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除了正规军里的主力步兵团以及柳州独立团这个怪胎,其他的守备军以及暂编团都是比不过这个第三守备旅的。

    不过暂编第一团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却也成功的控制了桂林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明军只能是龟缩在桂林府城内。

    如今第四军北上桂林的时候,也是不用一路打上去,可以直接行军北上,直奔桂林府城了,沿途的时候还能够接受当地州县的支援,这些地方也是建立起来了大唐王朝的统治了。

    甚至连桂林府城都没有拿下,但是大唐王朝任命的桂林府知府都已经是上任了。

    第三步兵旅旅长,兼任第四军军长陈科桥少将带着第四军一路狂奔,先是沿着桂江北上,直扑平乐府而去。

    根据情报,平乐府如今的守备力量非常微弱,因为平乐府之前的守军绝大部分已经是被抽调到了梧州,如今平乐府各州县,顶多就只有少数明军以及青壮把守,即便是平乐府城,也是没有多少正规明军的。

    不过即便如此,为了尽快的拿下桂林,然后杀入湖广,陈科桥依旧是没有在平乐府浪费什么时间,他是带着部队沿着桂江一路北上,只打了桂江边上的昭平而已,连没多远的永安洲都是懒得搭理。

    如果不是考虑到保障后勤线的话,陈科桥甚至连平乐府城都是不打的,但是奈何平乐府城刚好位于桂江边上,不打掉平乐府的话,哪怕是绕过了平乐府城,但是后勤线也是无法通过桂江进行运输了。

    所以陈科桥只会攻打桂江沿岸的城池,至于其他地方的他都是懒得搭理了,反正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明军,后续随便派点什么部队都能够搞定他们了。

    枢密院作战司已经是指定了相关计划,从梧州府的驻守兵力派遣一部分,以守备军为主,以极少数的正规军压阵去收拾那些依旧处于明王朝控制下的州县,包括永安洲、贺县、富川、恭城等地。

    这些地方基本没什么大批明军驻防,有顶多也就那么几百人,而且基本都是老少残弱或者是青壮,因为广西境内的正规卫所军乃至募兵,征召的兵基本上在和伪唐贼军的多次作战中损失殆尽。

    因此这些地方就成熟的果实一样,都不用爬上树去摘,在下头随便把树摇一摇,它自个都会掉下来。

    而这也是陈科桥对平乐府其他地方都置之不理的缘故,他的第四军乃是肩负了重大责任的,可没有时间浪费在攻破普通州县这些破事上。

    一路狂飙,顺手还打掉了昭平,恩,说是打掉其实也不对,因为当看到陈科桥率领的这好几千敌军后,城内的守军直接就一哄而散了,根本就没正儿八经的发起过攻城战役。

    过了昭平后,陈科桥继续率兵北上,不用几天功夫就是抵达了平乐府城,平乐府城里的守军但是胆子不小,明明没什么兵力,但也是顽抗不降,最后陈科桥只能是直接强攻。

    因为守军的抵抗意志不算弱,加之来的匆忙,后方的炮兵部队都还没跟上来,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所以打的是比较谨慎,以至于花费了三天时间才是拿下该城。

    也就是说,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在此地竟然是被阻拦了三天时间,而如今湖广大军正在围攻兴泉府,甚至连黎平府那边都是出现了明军偏师的踪迹,这贵州东部是打的极为辛苦,作为援军的第四军,其每一天时间都是极为宝贵的。

    而在不起眼的平乐府城下,竟然是浪费了三天时间,对此陈科桥颇为愤怒。

    不顾随军一起前来的兵部官员的阻拦,城破时下令:‘此战不要俘虏’

    于是乎,城内的将近两千守军里,除了逃散的一千多人外,剩下的七八百人全部战死。

    如此也就是导致了大唐王师首次在获胜的战役里没能抓获俘虏的情况出现!

    这件事后来自然是被随军的兵部官员捅到了李轩面前,参了陈科桥一本,认为陈科桥此举破坏了大唐王朝一直以来辛辛苦苦建立的优待俘虏,从而吸引更多明军投降的影响,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对此李轩却是微微一笑,对曾子文道:“千金买马骨是要的,不过偶尔杀鸡儆猴也是要的。”

    对待肯主动投降的明军降兵,自然是需要优待的,但是对待平乐府城里这些明明知道抵抗不住,却是依旧顽抗,最后城破后才是不得不投降的,并且还给大军造成了极大损失或者负面影响的话,适当的施展强硬手段也是可以的。

    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过于刚硬或者过于柔弱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样可以有效的威慑后来者,让他们知道,抵抗大唐王师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可不是说你想打就打,想投降就投降的。

    解决了平乐府城后,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则是继续向北方挺进,他们很快就是进入了桂林府。

    然后和暂编第一团的部队成功的在桂林府场外取得了汇合。

    当看到又有数千伪唐贼军抵达城外的时候,桂林府的一群官员将领们的脸色都是难看的很。

    “又来了这么多贼军,这可该怎么办啊!”

    “是啊,听说梧州那边都被贼军攻陷了,梧州城里可是有数万大军呢,我们平乐府不过是一个小城,兵不过三千!”

    “本官听说湖广的督师张大人已经尽起湖广之兵,说不准很快就能够派兵来增援我们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斗桂林官员

    “哼,等湖广兵来救援,还是别指望了,张大人已经是派了三万大军去攻打贼军的兴泉府了,说是要直抄贼军的老巢,当初梧州这么危险,督师大人都是没派援兵去贵州,现在怎么会派兵来救我们!”

    “可是他们去打兴泉府打了这么久,也没听说传来什么好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打的,那可是三万大军,而贼军在兴泉府那边顶多也就几千人,现在都还没打下来!”

    “别管兴泉府那边了,也别管湖广那边会不会有援兵来了,关键的是我们现在怎么办?”

    “是,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等死吗?”

    “唯今之计,也只能是再多招募多一些青壮固守城防了,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临战之时给将士们多发奖赏,这城也是有机会守住的!”

    “可是我们那里还有银钱啊,被围城月余,而且前几次贼军攻打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花费了不少,如今可是没剩下多少银子了,怎么奖赏士卒?”

    桂林府里没钱吗?官府的确是穷的叮当响,但是我们大明有个好习惯,叫做藏富于官。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座的这些官员们,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拿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但是这钱可是他们自个的,掏出来当赏银?别开玩笑了,他们宁愿让贼军砍了头颅也不愿意拿出来自己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银子。

    苦读这么多年才考上科举并当官,当官又是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这才贪污受贿横征暴敛积攒了这些身家,让他们拿出来当赏银?信不信他们立马打开城门放贼军进来!

    即便是投贼,本官也不可能拿出银子来的!

    所以这些人都很自觉的没有去说什么大家伙身家都不少,要不要先凑个几千两银子应应急之类的话,而是很快就有聪明人道:“如今城防危机,要不去王府那边求求情,让王府出一笔钱粮?”

    桂林府的王府,自然是特指靖江王府了,这个从明王朝开国之处就被封王,后来永历年间被迁藩到广西桂林的藩王,已经是传了七代,历时一百多年。

    如今王爵已经是传到了第七代朱邦苎手里,而当朱邦苎见到了上门请求粮草支援的桂林府官员们,表现的极为关心,并且拍着胸脯表示,身为大明藩王,面对贼军围城,自然是需要出钱出力的,这力是出不了了,但是,区区钱粮小意思!”

    听到朱邦苎答应的这么爽快,来的官员是满脸笑容,原本他们还以为靖江王会拒绝呢,但是没有想到朱邦苎会这么爽快。

    但是当他们听到朱邦苎的下一句话后就是脸色开始变了!

    只听朱邦苎道:“现在府里里还有八百两银子,就全数拿去吧,大不了往后一段时间我们靖王府的人吃糠咽菜,这日子熬一熬总是能够熬过去的,但是为了打贼军,这苦日子忍了也值了!”

    听到这话,那几个官员都是面面相窥,甚至有人的脸色都已经是出现了寒色。

    八百两银子?还真当他们是叫花子啊!

    但是还不等他们开口再说,朱邦苎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众位大人估计还要忙于城防事务,本王就不留了!”

    说着,就是端起了茶!

    那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却是没有说什么,然后神情相当不好的走了。

    等他们走看后,朱邦苎眯着眼冷笑一声:“都是一群贪官污吏,自己一毛钱不出,净想着让本王出钱。

    而且这钱拿出来了,最后还不是落在他们口袋里,真当本王是傻子啊!”

    此时,旁边也是走过来一个奴仆打扮的老年男子,只听他道:“王爷,如今城防危机,这钱是不是给的太少了,毕竟这守城耗费也大,没有银钱激励,怕是这城难以固守啊!”

    朱邦苎却道:“怕什么,他们有钱着呢!”

    “这守城是需要花钱不假,但是凭什么他们那些当官的平日里捞得钱捞得这么多,但是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却是一个个都是不出钱啊,难不成本王看上去那么像冤大头?”

    “等到了情况紧急的时候,不怕那些当官的不拿出银子来充当军需,要不然城破了,他们一个个都得死!”

    而靖江王朱邦苎并不知道,此时知府衙门里,几个明王朝的中高级官员听闻只从靖江王府里拿到了区区八百两银子后,一个个脸色都是相当相当的难看。

    其中桂林府同知道:“他们王府这百多年来,吸取了多少百姓的民脂民膏,积累的金银何止百万,连拿出区区万两银子激励将士守城都是不肯吗?”

    此人说的是神情愤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为民为国的好官呢,但是此人上任桂林府同知以来,捞得银子怕是不下好几千两了,而此人为官不过十余年,据传其家族之前不过只有数十亩薄田,但是如今在江南老家已经是拥有田地不下千亩,各类商铺更是多的很。

    当然了,在场的人基本都是一个鸟样,所以大家自然是不会联想到这方面,反而是纷纷指责起了靖江王府。

    如今已经是明朝中期了,勋贵集团早已经是没落,而藩王更是被当成猪一样养着,虽然他们都还保持了往日的荣华富贵,但是政治地位却是几近全无,随便一个进士文官都是敢对着一个藩王破口大骂,而且往往还能够博得一个不畏权贵的美名。

    天地良心,如今这个时代,他们文官才是最大的权贵好吧!

    那些武将勋贵和藩王们,不过是一群被好吃好喝供养着的猪而已!

    谴责了一番靖江王后,大家伙才是回到老议题上,该如何守城?守城时没有银子怎么激励士气?

    要知道前几次之所以能够在伪唐贼军的进攻下守住城池,全是靠了高额的金银激励。

    为了激励士气,这些官员们可是开出了高额的奖励,杀假贼一人即可领赏十两,杀真贼一人,即可领赏三十两。

    而这些都还是小数目,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杀伤大量的贼军,他们开出的赏银往往是群发的性质,比如说当贼军来攻的时候,临阵之前就说,打退贼军进攻的话,全体将士直接赏银多少,虽然都是几两银子的奖赏,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这被围城的这段时间里,暂编第一团进行了三次试探性进攻,前面两次还只是火力侦查性质的进攻,用以寻找守军的薄弱点而已,而第三次的进攻也只是主要为了填平护城河。

    但是就是这三次进攻,却已经是让城内的守军耗费了大几千两银子,再加上平日里的吃喝,日常的粮饷,自从贼军杀入桂林后,桂林官府直接支出的战费就已经是达到了一万多两银子了。

    而这不仅仅是耗光了城内官仓的储备银子,甚至为此都摊派了两次。

    如果让城外的暂编第一团知道城内的守军是靠着大量银子来维持作战的,估计都会频繁发起进攻了。

    众人商讨了一番后,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老办法,向城内进行第三次摊派了,而这一次的摊派也不仅仅是局限在那些大户们,一些中等人家也是需要摊派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弄到太多银子的,这都先后摊派两次了,那些大户人家也是有脾气的,一次给,两次给,但是不可能每次都给,即便是给,也不可能和以往给这么多啊。

    而结果也的确如此,这第三次摊派的时候,那些大户们一个个都是哭穷,一共竟然只摊派到了两千两银子而已,这点银子够干嘛的,城内几千守军,都不够一人一两银子分发的。

    而且按照惯例,这两千银子乃至靖江王府里拿出来的八百多两银子还要进行漂没,至少要扣除其中三成,剩下来的才会发放下去,漂没的这一部分,自然是在座各位高级官员以及众多衙门的官员们的辛苦银子了。

    主持守城也是很累很伤神的好吧,而且这漂没也是国朝惯例了,他们甚至因为战事紧张,这才特地直拿了区区三成,要是平常时候,这笔钱经过他们的手,至少得漂没一半,能够给将士们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而这钱到了军中之后,各级将领们按照官阶高地,从中又会扣下一部分,这钱除了装进个人腰包外,其实一部分还需要用来发放给亲兵。

    为啥?因为亲兵才是他们的心腹,乃至整支守城明军的核心战力啊!

    至于普通士兵乃至青壮,他们能够分剩下的两三成就是很不错了!

    而这种事在众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漂没、克扣这都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大家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并且形成了惯例。

    要不然的话,大家怎么维持体面的生活,养活一家老小,在老家购置田地商铺啊,就靠一年不过几十两银子的俸禄,别开玩笑了。

    这两千八百两被在座诸人分润了不少,而之前两次摊派募集的银子以及官仓里的好几千两银子,在座诸人自然也是不会少拿的。

    这一场围城战还没打完呢,在场诸人的腰包都是鼓了不少!

    不提这些银子最后的去向,也不说在座诸人到底分润了多少好处,不过第三次摊派过后,哪怕是加上靖江王府里捐出来的八百两银子,加起来一共也就募集了两千八百两银子,这个数字可是不够用的。

    “这银子还是少了,是不是再摊派一些,城内的那些士绅大户们怕是拿不出来了,不过王府那边肯定是有钱的,去多几次,总归是能够拿到银子的,要不然城池一旦破了,他靖江王府里的所有东西还不得都被贼军占去了,更别说银子了!”

    “现在去有什么用,他会给吗?”

    “等到贼军正式攻城的时候,不怕他不出钱!”

    “对,到了那个时候,靖江王定然是不会坐视城破不理的!”

    这些桂林府的官员们还不知道,人家靖江王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如今这两边的人都指望着对方在关键时刻会拿出钱来挽救危局。

    至于现在缺钱少粮,先缺着呗,伪唐贼军的援兵虽然来了,但这还没攻城不是!

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钱,很多钱

    桂林府城内的纷争自然不是城外的陈科桥他们能够知道的,如果让他知道的话,还不得笑掉大牙啊!

    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还不忘勾心斗角,这有意义吗?这自己破城以后,甭管是官员的家产还是靖江王的家产,清一色都将会成为大唐王朝的战利品,然后充入国库作为军费!

    现在的陈科桥很忙,他要忙着布置军队为进攻桂林府城做最后的准备呢!

    第四军的编制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正规军的步兵旅,一个守备旅,暂编第一团,这三个部分加起来的话,满编制就得超过一万五千人了,然后还得加上一个辎重团、炮兵、骑兵等辅助部队,如果是达到了满员编制的话,将能达到两万人。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这只是纸面编制而已,实际上现在嫡属于第六守备旅的部队现在都还没有完全编成呢,现在旅部都还在梧州,这一次北上,随同陈科桥一起北上的守备部队其实就只有三个营,一千多人而已,而且都还是从第五守备旅抽调过来了。

    其次第三步兵旅的第六步兵团也是在之前的梧州攻坚战中损失惨重,缺员数百人之多,陈科桥北上之前,第六步兵团实际上依旧停留在梧州,准备接受新兵以及火枪,要数天以后才能够北上。

    因此随同陈科桥一起北上的,实际上只有第五步兵以及三个守备营以及第二辎重团,只有六门火炮的炮兵营以及不过一百五十骑的骑兵营,其他的则是极少数的辅助性部队了。

    总兵力其实只有六千余人。

    不过在桂林城外还有暂编第一团的两千人,所以两者相加的话,也有八千兵力了。

    八千兵力,而且里头还有一个第五步兵团以及六门重炮,攻打一个只有两三千人把守的桂林府城,陈科桥自认为是足够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相当的谨慎,他还要带着第四军的主力北上湖广呢,可不能在桂林城下折损过多的兵力。

    因此他并没有来到的第一天乃至第二天就是匆匆忙忙的进攻,而是让部队先缓一缓,然后做攻城前的准备。

    等到了第三天,陈科桥认为对桂林府城发起总攻的时机已经是成熟,因此正式下令发起总攻。

    和每一次大唐王朝主力攻城一样,首先发动的就是炮兵部队!

    炮兵营里的六门五斤野战炮(八百斤)在距离城门不足三百米的地方进行开炮,对明军兵力密集的城头进行炮击,同时第五步兵团所属的六门的散弹炮也是靠近在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向城头炮击。

    而对城头进行炮击之前,实际上昨天炮兵营的重炮部队已经是尝试过对城门进行炮击了。

    区区城门自然是承受不住五斤野战炮的实心弹炮击的,很快城门就是被打了个稀巴烂,但是城门之后却是发现了大量的砖石沙土,很明显,明军已经是直接把城门洞给堵死了,想要从城门发起进攻已经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大唐王师,攻坚战他们打过好多次了,这都是打出经验来了。

    虽然如今大唐王朝的攻坚能力和他们的野战能力相比还是远远不如,但是打过这么多次后,多多少少也是有了心得。

    于是乎就是采用老办法,直接挖战壕,挖地道进行爆破,同时准备了大量的重甲步兵组成的临时突击队用于登墙作战,而其他的移动箭塔等攻城器械也是一应俱全。

    以前只是土匪流贼的时候,他们只知道傻乎乎的扛着长梯往上冲,靠着人命去填,这种办法遇上那些城墙不过一丈来高的小城池还行,但是面对这种至少有六米多高的府城城墙就是行不通了。

    但是打仗多了,经验也多了,加上也是不断的有明军的中高级将领投贼加入他们,也是带来了不少传统军队的作战手段。

    比如这些乱七八糟的攻城车,挖地道、爆破,其实就是学习传统军队的。

    不过挖之字形战壕,并通过战壕来缩短冲锋的时间,减少士兵的伤亡却是大唐王师的自创。

    同时用火炮,尤其是散弹炮靠近压制城头火力也是大唐王师自家想出来的办法。

    其他的话,其实传统军队攻城的模式比较相似,比如用火枪进行火力压制,人家传统军队也会用弓箭手进行火力压制啊。

    突击队这种模式就更常见了,传统军队里的敢死队可是多的很,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顶多就是大唐王师里的突击队加入了掷弹兵这个新兵种,发挥了手榴弹在近战中的庞大威力。

    不过传统手段加上新手段,却是让城门的明军无所适从,尤其是大唐王师挖的战壕,因为不是地道,所以挖起来实际上是很快的。

    而且这战壕并不是直接挖到城脚下,而是挖到距离城墙二三十米的地方就是停留下来,而这个距离上,除非明军自己跑出来,不然很难摧毁这些战壕。

    至于杀伤挖战壕的人员或者是在战壕里行进的士兵,人家大唐王师也不傻,他们会在战壕上直接铺盖木板。

    这些木板看似薄弱,但是却可以阻挡明军的视线,以及阻挡箭支,如果说明军用火炮炮击。

    弹片自然是能够穿透木板的,但是明军里的火炮主要以中小碗口炮为主,用专业的军事术语来说,这些火炮都是属于散弹炮,而散弹炮的射程不够远,并且是面杀伤,靠弹片来杀伤敌军的人员。

    对工事的摧毁基本没什么效果。

    纵然是被摧毁了木板,但是大不了直接换一片木板就是了,明军的火炮总不能把这么多战壕里的模板都给摧毁一遍不是。

    哪怕是不提城外大唐王师的火力压制,他们不怎么敢冒头,就是这么放任他们打,他们得耗费多少弹药才能把城外几乎密密麻麻的战壕给摧毁一边啊!

    这年头的火药可是昂贵的很,大唐王师自己都是不怎么舍得用,明军虽然背靠偌大的明王朝,但是明军实际上比大唐王师还苦逼。

    所以哪怕是桂林城内的明军发现了城外贼军挖战壕,也是尝试过用火炮或者弓箭进行打击,但是后来发现效果不大,而且在贼军的火炮反击下炮兵死伤惨重,因此干脆就不再管了。

    反正这些贼军们的战壕也不像是挖地道,而且也没有挖到城墙脚下。

    眼看着步兵部队已经是准备妥当,而且炮火准备的也差不多了,陈科桥少将终于是下令突击队以及第十一守备团下属的三个守备营发起进攻了。

    同时也是下令让暂编第一团在另外一面城墙发起进攻,用以牵制明军。

    至于他麾下的第五步兵团,则是派出了火枪兵和弓箭手以及炮兵进行火力压制,而其他的部队则是在后方压阵。

    多次的攻城战里已经是证明,大唐王师的正规军,在攻坚战里,尤其是攀登城墙的肉搏作战里并不比那些守备军们更好用。

    因为那种时候,大唐王师正规军引以为傲的线列战术就会彻底失去效果,火枪也是会失去效果。

    在加上正规军里的步兵们装备的是火枪、长矛为主,并不适攻坚战。

    所以历次攻坚战里,都只能是临时组织突击队,然后以守备部队配合攻城,正规军的步兵们主要是提供火力掩护以及掠阵,防止敌军冲出城来反击。

    这一次第四军麾下的突击队规模并不算大,只有三百多人,而且来源更加复杂,正规军士兵有,守备军士兵也有,各支部队的人都有。

    但是大唐王师的突击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重甲化!

    这三百多人了,有将近两百人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

    当他们从各条战壕一跃而出,叫嚷着各种口号冲上去的时候,城头上观战的一群桂林府的官员们都是吓傻了。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伪唐贼军,更是经历过伪唐贼军攻城的,但是却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数百重甲步兵密集冲锋登城作战的模样。

    完了!

    看到重甲步兵们陆续爬上城头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官员,包括临时过来观战的靖江王都是吓傻了!

    那可是两百重甲啊,己方的守城部队哪怕是把将领们身上的盔甲都算上,也不过五十多副而已,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己方的轻步兵们遇上这些重甲步兵,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屠杀!

    一群桂林府官员面色恐慌,几个将领已经是干净跑过去指挥部队试图把那些贼军给挡下来了,而一群文官则是面色诡异无比,几个人悄悄的推出了人群,然后小了城墙不知所踪,而其他人则是已经方寸全无。

    “怎么办?贼军冲上来了!”

    “快挡住他们,不要我们都要死了!”

    一群官员们大叫着,满脸的恐慌。

    此时,靖江王这个时候,那里还是看不出局势的危险啊,大喊起来:“快,拦住贼军,只要拦住了他们统统都有重赏!”

    “本王有钱,有很多的钱,只要杀真贼一人,直接赏银五十两,杀重甲一人赏银百两!”

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满嘴流油

    这城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而一旦城破了,自己以及王府的一家老小可就全完蛋了,自己以及祖上搜刮的数百万家财可就全都要化为泡影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这个时候,哪怕是靖江王已经是许诺了绝对高的奖赏,但是伪唐贼军的重甲兵却已经是陆续爬上了城头,然后斩瓜切菜一样扫荡着城头上的明军。

    这种近身肉搏战中,而且还是在地形狭小的城墙上,轻步兵根本就不可能对重甲步兵造成什么有效的伤害。

    但是重甲步兵的长刀一刀砍过去,这没有盔甲保护的轻步兵却是会瞬间失去战斗力。

    这一场攻城战,和陈科桥预料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意外,他麾下的大军在总攻发起后,不到一个两刻钟就是彻底控制了两面城墙,然后继续向其他城墙延伸,一个时辰后,全城的城墙包括城门已经是被大唐王师彻底所控制。

    非要说有意外的话,那就是他们抓获了一个超级大俘虏:靖江王!

    倒霉的靖江王在城破的第一时间就是带着手下跑了,但是他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直接去其他没有贼军的城门,而是先回了王府,然后带着一群数十人以及众多马车一起出城。

    但是等他这么一折腾,大唐王师都已经是把所有城门都给彻底控制了,把靖江王府里的逃亡队伍给拦了下来。

    而拦下靖江王的逃亡车队后,带队的一个排长还以为这些马车里都是靖江王的家眷呢,但是一看,好家伙,十几辆车里,只有一辆车里带着家眷,剩下的清一色都是装着金银细软。

    当看到这十多架马车里的金银细软后,带队的队官都是忍不住的连续吞了吞口水,回头一看,他手底下的士兵们也都是各自吞着口水。

    他咬了咬牙后道:“立即报告上去,就说我等缴获了大批金银,急需支援!”

    不过转身之前,他直接把身前这辆马车上的金元宝扫了一把到怀里,然后走到麾下的十几个士兵面前,一人塞了一个,同时道:“大家打生打死拿点好处是应该的,但是谁要是再敢多手,可就不要怨军法队的人找上门来了!”

    虽然大唐王师的军纪森严,不过这一般是特指战场纪律,追求的严格遵循命令,至于其他的话,其实也就一般。

    而且作为一支土匪出身的军队,掠夺战利品是他们的优良传统,哪怕是现在改善了,但是打仗过后,其实上级军官一般都会对士兵们私藏部分战利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办法,谁让大唐王师的军饷发的少呢。

    早期的时候,大唐王师可是不发军饷的,士兵们虽然能吃饱饭,但是一文钱军饷都拿不到,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后来攻克了兴泉府乃至黎平府后,大唐王师也算是掌控了两府之地,手头也算是比较宽裕了,所以就是象征性的给士兵们发放军饷,不过这个数量依旧是极少,这点钱基本只够士兵们零花的,但是依旧无法满足他们养家糊口。

    但是士兵们大多都是有家人的,他们来从军固然是为了吃饱饭,但是也免不了想要为家人挣点钱,他们自己在军队里吃饱饭了,然而家人却是很多都是挨饿受冻。

    因此战争的过程中,军队缴获大量战利品的同时,也是默许了士兵们私藏其中一部分的战利品。

    当然了,这些士兵们私藏的战利品一般都是金银细软之类用以携带的东西,而军需物资,比如粮食,武器什么的他们断然是不敢,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私藏,藏了也瞒不住。

    这一个排的十几个士兵看住了这些马车后,很快就是有大批的第五步兵团的士兵赶上来,并把这些战利品团团围住然后带走,这个过程里,士兵们可就没有机会私藏战利品了,因为得知截获了靖江王的车队后,并且在车队上发现了装满了实际辆车的金银细软后,不但有众多高级军官赶到,就连军法队以及随军的税务官员都是跑了过来。

    大唐王朝有一个优良传统,内阁喜欢派遣官员跟着大军一起行动,攻克一个地方就是在于一个地方直接建立起来地方政权。

    税部的人看到这些金银后,一个个眼睛都是发亮了,这么多金银可是能够大大的缓解税部的压力啊!

    他们这些税部的人可是一直都被当成提款机的,不管是军方还是内阁的其他部门,没钱的就找他们税部。

    而税部里的钱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很多没能收上来的税收都已经是提前安排了去除。

    比如说桂林府这边的税收,都还没开始征收呢,但是税部那边已经是把相关的预算都做出来了,桂林府上半年至少要征得价值十万两银子的税收,甭管是货物还是现银都行。

    但是十万两银子就是下限了!

    连桂林府这种都还没打下来的地方的税收都已经算了进去,可想而知税部那边的压力有多大。

    偌大的大唐王师,最苦逼的两个机构就是税部和工部,一个要拼命捞钱供应大唐王朝的各种花销,一个要不断的造武器供应大军使用。

    一直都在费劲心思开扩更多财源的税部官员看到了这么多的金银细软后,第一想法不是从中捞钱,而是:有这么一批金银细软顶上去,咱们税部的日子起码能安生几天了!

    经过税部官员们初略清点,这些马车仅仅是金银就起码价值六万多两银子,但是更多的还有众多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连书画之类的珍贵玩物也有,还从靖江王他们随身携带的箱子里搜出来了一大叠的各种田契房契。

    而这些东西的价值更是无法估算,非要给一个定价的话,至少也是五十万两银子起步!

    而让税部官员们更加兴奋的是,经过简单的审问后得知,靖江王这一次出逃的匆忙,只带上了容易携带的金银细软,实际王府的库房里还有众多乱七八糟而且之前的东西。

    随即税部官员当场就是向军方要求,什么知府衙门、府仓之类的都可以放一放,先把靖江王给占领并保护起来才是正事,这一番操作如果搞得好,至少可以为大唐王朝提供百万两银子以上的收入国库收入。

    而国库里的银子都是用来干嘛的,其中的大头自然是用来充当军费的!

    所以军方对此自然是支持无比的,当即就是派遣了整整一个营将近五百人朝着靖江王王府杀了过去,而且这个营还是陈科桥手底下仅有的三个正规军步兵营之一:第十三步兵营。

    靖江王虽然出逃了,但是王府里还是有不少人,毕竟偌大的靖江王府,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靖江王和他的王妃,儿女等直系亲属,实际上靖江王府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早已经是发展成为族人众多的超级大家族。

    世人皆知,朱元璋是特别能生的,而他的子孙后代们也都是超级大种马,被圈养在王府里的他们除了造人,也没什么其他的事可以做的了,所以这就造成了明王朝的宗室人数是特别多的。

    不客气的说,朱元璋他一个人就创造了一个民族!

    初代靖江王虽然只是朱元璋的侄孙,但是依旧拥有朱家的优秀生育基因,这子孙后代多的不得了。

    那些旁系什么的先不说了,只说王府内的比较近亲的就有上百号人之多,加上奴仆之类的足足上千人呢。

    第十三步兵营进攻靖江王的时候也是遭到了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对于第十三步兵营这种久经战场的部队来说完全构不成什么威胁,几轮排枪打过去,然后扔上一轮手榴弹,这靖江王就宣告失守了。

    然后偌大的靖江王就是成为了大唐王师的战利品!

    随后军方的人一边清理王府里的其他人员,税部的人则是清点各种缴获!

    这越是清点,税部的人就越是高兴,让率队的桂林府税务局局长都是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车队里以及王府内的这些缴获,光光是现银现金就有十万两银子以上,这都还没算金银首饰、书画珍玩呢,而更大头的还是各种田庄和商铺,其产业遍布整个两广,甚至连在江南地区都有产业。

    如果把这些产业、书画珍玩都发卖换成现银的话,哪怕是如今这个战争动乱时代,但是至少也能够回笼至少两百万两银子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发财了!

    这些税部的官员们已经是彷佛看见升官发财在向自己招手了,心情是好的不得了!

    而军方的人也高兴啊,税部收回去的这些银子自然是用来充当军费的,而且缴获这些银子的功劳大部分都还是他们军方的呢。

    此外,攻占靖江王的过程中,虽然有税部官员一路跟随并严防死守,但是也不可能全部都看得严严实实的,不少士兵、军官们都是私藏了不少东西。

    当然了,太显眼的东西他们自然是不敢拿的,但是拿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东西,比如说一个玉镯,一个金耳环之类的还是有可能的。

    可谓是吃的满嘴流油,好不痛快!

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圣君的丑态

    此外税部的人一般只要金银细软以及各类田产等值钱的东西,而普通物资,尤其是可以直接供给部队的后勤物资,比如说粮食,大量鸡鸭猪羊等等,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是被补充进入了军方的辎重部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缴获了这些战利品后,不用说别的,今晚必须全军加餐吃肉!

    于是乎,这一晚,进城后的第四军将士们是全体加餐,全军饭都管饱这一点就不用说了,关键的是全体加餐吃肉,就连往日里很难吃上肉的守备部队都是不例外,一个个都是吃的满嘴流油。

    第四军除了在靖江王王府里所获颇丰外,在桂林府城内还有其他众多的收获,官府的仓库里也是找到了一批冷兵器装备以及部分粮食,不过银子却是没有多少,倒是在抄没明王朝官员的家财过程中所获颇丰。

    抄没明王朝官员的家产,这已经是大唐王师做熟套了的事,而且深知此举能够为己方带来大量的收获,所以破城后,第四军第一步就是彻底控制四周的城墙、城门以及城内的交通要道,第二步就是控制知府衙门等各个官方衙门、官方仓库、靖江王府等重要地点,而第三步则是肃清城内的溃兵,抓捕顽抗不降的官员、士绅等,而在肃清城内溃兵、抓顽抗官员的同时,也是会对这些顽抗的官员们进行抄家。

    大唐王朝攻破城池后,所采取的方法基本差不多都是同一个模式,先是从军事上彻底控制城墙以及城内的各要道,然后是肃清城内残兵,并在这个过程里抄家,都已经是形成了一整套的流程和方法了。

    所以第四军做起这些事来也是轻车熟路,并在抄家过程中也是收获了不少的财货,又是搜出来了金银一大批,至少价值两万多两银子,至于其他的细软、珍玩、不动产也是一大批。

    这些缴获尚属于正常的范畴之内,毕竟那些官员们除非是巨贪,不然的话是不可能在家里存放着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银的。

    基本是超级大贪官,他们的钱往往也是会陆续送回老家,毕竟官员都是宦游者,在这个地方当几年官,然后又调任到其他地方当官,是很难在同一个地上待上很久的,再者这个时代的人家族观念非常浓厚,落叶归根的思想更是浓郁无比,所以很多官员在外头当官的时候,看起来是两袖清风,但是每年都会给家里弄回去一大堆的银子,在家乡购置大量的土地、商铺、宅院等不动产。

    这也是为什么说到古代贪官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有这么一个形容词:拥田万亩!

    因为古代的官员们把搜刮来的钱都喜欢送回家去购置土地。

    所以城内这些多官员的住宅里,一共才搜出那么不到两万两的银子也不奇怪。

    现银虽然不多,但是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是自诩文雅之人,收到的各种珍玩、书画却是多的不得了,而这些东西也是很值钱的。

    由于有着靖江王府的存在,所以在桂林府内的缴获也是远远超过了税部官员们的预计,同时以为担心这些缴获的安全,并考虑到梧州那边急需金银维持政权的运转以及大军的作战,所以是把金银细软、书画珍玩等价值大,容易搬运的财物略微整理了后,就是直接搬上了海军的船只,准备顺江而下运回梧州去。

    为了护送这些财物,第二辎重团足足是派出了一个辎重营进行护送,海军方面除了运输舰外,还派出了两艘炮舰进行护送。

    为什么不派正规步兵营进行护送,而是派遣辎重营护送呢,因为在大唐王师里,其实辎重部队也是战斗部队。

    大唐王师的辎重部队和古代乃至后世的都不太一样,大唐王师目前一共有四个辎重团,而这四个辎重团可都是装备着和正规步兵营一样的装备,不外乎就是火枪少一些,火炮少一些而已,但是他们依旧是属于正规矩,各方面的素质和待遇都是和正规军步兵营一样。

    其战斗力虽然不如正规军的步兵团,但是也是比守备军强得多,所以在大规模战役的时候,大唐王师的高级将领们很经常把辎重部队也是投入前线作战,甚至是直接参与线列作战和攻坚战。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大唐王师的这四个辎重团,虽然挂着辎重这两个前缀,但本质上还是战斗部队,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运输辎重,而是运输兼保护辎重。

    大唐王师的后勤运输任务,乃是由后勤司所征召的大量民夫所负责的,在安全地带则是由后方的捕盗营或者守备部队进行护送,等到了比较危险,靠近前线的战区,则是交付给辎重部队自行运输并保护。

    这也是为什么看不到大唐王师的正规军里的步兵团,几乎没有参与过护送辎重任务的原因,因为辎重部队承担了这个责任。

    也就是说,大唐王师里的辎重部队,是一支具备前线运输,并且拥有极强自保能力的部队。

    有整整一个辎重营负责护送,这已经是能够保护这一批物资的安全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运输船只还是极为谨慎,不仅仅是严格保密,而且顺江而下的时候除非必要的生活物资补给,要不然的话是绝对停靠沿途的码头港口,就这么一路直奔梧州而去。

    这些物资还没有抵达梧州呢,李轩就已经是受到了军报使者送来的桂林战报了,当李轩接到这封加急军报的时候,他还以为桂林那边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因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陈科桥他们是不太可能动用加急军报呢,要知道这加急传讯可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寻常情况下一般是不会使用的。

    所以李轩接到这封加急军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莫非陈科桥在桂林吃了个大败仗?

    可是不应该啊,桂林那地方根据情报来看,一共也就两三千名明军,而且桂林也不是和梧州一样是一个易守难攻,只能靠着强攻来硬啃的城池,是不可能给陈科桥造成什么威胁的啊。

    但是当他打开军报看了后,终于是明白陈科桥为什么要用加急军报报告情报了,这不是报忧,而是报捷啊,超级大捷啊!

    现银就有十几万两银子呢,妈的,当皇帝这么多年,李轩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呢,虽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经是控制了贵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按照税部的高效征税能力来说,一年也能够收个一两百万两银子的税收了,但是这可是一整年的收入啊,而且这些税收往往是刚收上来,然后就变成了军费和行政费用发了下去。

    这么久了,大唐王朝的国库里的存银就没超过十万两银子的时候,至于现在,大唐王朝趁着拿下梧州,收取了一笔税收后,把已经足足拖欠了好久好久的行政人员的薪资发下去了一笔。

    这发放的薪资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发放,要是全部都发放的话,那还了得,要不要打仗了,所以只能是先发了一部分,而且优先给基层的科员们发放,至少让大唐王朝的普通科员们吃的上饭啊,至于官员们的薪资,按照惯例都是不足额发放的,剩余部分一律先拖欠着,等以后国库宽裕了再说。

    发放了基层行政人员的薪资后,以至于国库里的存银只剩下区区八千两银子了!

    作为堂堂华夏地区里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帝国之一,工业实力足以横扫全宇宙,拥有这个时代最牛逼的军队,最伟大的皇帝,最先进体制的大唐王朝,国库里竟然只有区区八千两存银,这说出去都能笑掉别人的门牙。

    搞的前段时间攻克梧州大封群臣的时候,李轩本来还想效仿后世给那些有功将士们发一个金质的勋章什么的,但是税部的人说这样耗费太大,国库里的金子就这么一点,还准备用来采购物资呢,这造成勋章发出去了,这拿什么来采购物资啊?

    所以李轩只能是无奈的用铜制勋章,给一群将士们发放了大唐王朝第一种,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战功勋章:龙剑勋章!

    以大唐王师的军旗‘红龙持剑图’为基调所制成,图案是红龙持剑的浮雕,当然了金属雕刻自然是不能上色的,所以也不是叫红龙持剑勋章,而是叫‘龙剑勋章’。

    该勋章用以奖励立下了卓越军功的将士,这种勋章的办法对象不局限军官还是士兵,不局限服役年限、兵种,甚至都不局限是否是军人还是平民,只要是为大唐王朝,为皇帝李轩立下了卓越军功的人,都可以获得。

    当然了,因为大唐王师里的特殊体质,普通步兵们要想获得这种龙剑勋章是极为难得的,因为集体作战,评功的模式下,士兵们很难有极为出色的发挥,倒是炮兵里的炮手、指挥部队作战的军官们更容易获得。

    首次颁发的龙剑勋章一共有三百多枚,这包括了大唐王朝成立以来所有立功的将士,这三百多枚勋章大唐王朝都舍不得用金来铸造,可想而知现在的大唐有多么的穷。

    如今听闻从桂林那边缴获了十几万两银子现银,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种财物,李轩半天都是没能合上嘴巴,嘴里还喃喃着:发财了,发财了!

    旁边的曾子文抬头看了眼李轩后,连忙低头,心中暗念:我没看到,我没看到!

    他的皇帝,千古圣君李轩不仅仅是嘴里喃喃着发财了,而且竟然还流下了口水……

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赃大会

    从桂林回来的运输船队还没有回来呢,李轩就是召见了税部的官员,一起商讨如此花钱!

    没错,不是讨论怎么赚钱,更是讨论花钱,以往李轩见税部官员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敦促税部官员如此赚钱,赚更多的钱,或者是讨论从哪里挤出钱来购买物资维持军队的开销之类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但是这一次,他们讨论的主题却是如何花这一笔意外之财。

    但是在正式讨论花钱之前,他们得先讨论出现在他们手头上可用的资金到底有多少!

    运输船队里的诸多财物都是难以估价,因为除了现银外,很多都是书画珍玩,这些东西你说它值一两银子就是一两银子,说它值个百万两银子它就值报百万两银子,在不同的人眼中,这些东西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李轩看来,这些什么珍玩一毛不值,能换回多少现银就换回多少现银来,但是如果是那些风雅之人的眼中,这些东西可就是无价之宝啊!

    所以这些东西还真不好估价!

    好在税部里的人一个个都是人精,天天和银子打交道的他们对这些东西多少有些认知,虽然还没有看到实物,但是根据清单,他们已经是估算出来了大体的价值,除了现银外,运输船队上的诸多珍玩书画等奢侈品如果全部变卖的话,有可能回笼三十万两到一百万两银子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那是因为如果直接就地在梧州向本地人出售的话,这价格肯定是偏低的。

    但是如果运输到江南地区等繁华地区出售的话,这些东西可就值钱了。

    最后李轩亲自决定,等运输船队回来之后,先把其中一些价值比较固定,容易变现的东西就地出售,剩下的东西则是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贩卖出去,争取买一个好价钱。

    李轩给税部定下了一个任务,这一批珍玩奢饰品,至少要回笼五十万两银子,而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多买的话,那么就给税部那边记一个大大的功劳,同时从中抽调一部分用作税部的办公经费。

    得到了李轩的承诺后,税部那边的人是大为兴奋,别看税部是个管钱的机构,但是他们的花销也大啊!

    为了收税,税部是在控制区内的所有地方都是派遣了税务官员以及税务稽查队,由此也是造成了税部的行政人员,乃至内阁各部之中最多的,而花费的经费也是占据了内阁各部总经费的五分之一还多。

    毕竟收税这种事,也是需要成本的!

    那些珍玩、奢饰品要变现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今天讨论要花的钱,还是运输船队即将带回来的将近十五万两银子的现银,这现场就跟分赃大会一样激烈的很。

    对此,税部的官员们给李轩提出了好几个方案,一个是利用这一批银子补发拖欠的行政人员的薪资,第二则是用来筹建新部队,第三个则是投入工部扩建作坊,第四,则是用来修建皇宫。

    根据前线第一军的报告,他们已经是抵达了肇庆城下,而城内的明军守卫力量不是太强,估计不用多久就能够攻克肇庆了,到时候国朝定都肇庆,自然是不可能和在柳州、梧州一样,随便找个宅子就充当行宫的,比如要有一座和大唐王朝国力相匹配的皇宫!

    修筑皇宫,并不是享受不享受的问题,而是一种政治宣传!

    不然的话,偌大的一个大唐王朝,拥兵十万,国土千里,皇帝竟然还是住在普通民宅里或者是明王朝留下来的知府衙门里,这成何体统。

    这说出去的话,还不得笑掉世人的门牙啊!

    所以尽管肇庆还没有拿下来,但是营建皇宫一事早已经是摆在了内阁诸多部门的案头上了,税部要为此准备必要的资金,工部那边要准备好设计和施工方案,其他各部门也是要进行配合的。、

    而修皇宫,也是要用到大量的钱财的!

    当然了,不管这四个方案的哪一个,其实都涉及到了上述四项,他们的区别不外乎就是以哪一项为主而已!

    而税部提出了这四个方案后,李轩是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留住大部分的钱财用来营建皇宫的方案。

    战争还在继续,军费还是个无底洞呢,李轩可不能把钱都挥霍掉,用来修什么皇宫,皇宫能上阵杀敌?能够保住他的皇位和性命?

    不能!

    不过剩下的三个方案倒是要仔细考虑一二了,因此李轩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税部那边答复,而是要让税部那边继续完善方案,同时命令这笔钱没有他的命令不许挪用。

    李轩考虑这些事的时候,东进第一军军长郝柏年少将也终于是送来了成功攻克肇庆的捷报!

    看到捷报后,李轩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旁的曾子文道:“郝将军此战打的漂亮啊,不仅仅成功夺取了肇庆,而且还没有对肇庆造成太大的破坏,为我大唐定都肇庆打下了基础啊,这样一来,国朝迁都肇庆后,就不用大兴土木修复城墙了!”

    李轩也是面带着微笑点了头:“打的的确是不错!”

    进军并攻克肇庆的过程中,第一军是行动迅速极为迅速,在明军从广东腹地征召青壮以及其他援军抵达之前就已经是包围了肇庆,那个时候肇庆城内的守军不足两千人,面对第一军上万人的进攻根本是抵挡不住。

    只是进城后没能缴获什么战利品,粮食更是只有区区几百石而已,明军的中高级官员更是一个都没击杀或者俘虏,因为人家早跑了。

    很明显,两广总督王越也是知道肇庆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伪唐贼军的进攻,所以根本就没有打算在肇庆抵抗,而是早早的退到了广州,只是在肇庆留下了两千老弱残兵而已,而且其中更是只有一千人才是正规军,剩下的乃是青壮。

    至于王越是不是打算在广州召集重兵死守那可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这肇庆是轻轻松松地打了下来。

    这不,刚打下来就是迫不及待的送来了捷报。

    第一军因为行动迅速,而且城内守军不强,抵抗意志比较弱,所以为了保全肇庆的城墙以及城内的建筑,第一军并没有采取爆破或者大规模炮击等手段,而是采用了直接冲锋,上万人冲上去,城内的明军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吓傻了,所以夺取下来的肇庆城基本保持完好,不像梧州那样被打的破破烂烂,现在的东西两面城墙都还是破破烂烂的。

    听闻城内保持完好,并且那边的知府衙门也是保存的比较新,李轩就想着,这皇宫还修个屁啊,不修了,把桂林送来的那批钱财直接用来扩充军备了,至于百官们的薪资,麻蛋,老子连皇宫都不修了,你们还想拿工资,想得美!

    于是乎,当桂林那边的运输船队回到了梧州后,李轩亲自做出决定,运输船队里的大约十五万两的现银补充进入国库,其中拿出十万两银子充当军费,至于这些军费具体怎么花,留待军方内部进行讨论。

    再拿出一万两银子用来补发基层科员的薪资,欠薪太多也不好,发太多也没钱发,只能是和现在这样一段时间挤一点了。

    国库留存两万两银子应急,堂堂大唐王朝的国库里只有几千两银子垫底,这种事绝对不能容忍的,最少也得有个两三万两银子啊。

    最后剩下的两万两银子则是用来准备在肇庆扩建兵工厂,预计在肇庆修建一间大规模的综合兵工厂。

    没错,李轩是不再打算让工部继续和以往一样搞什么小规模的作坊了,而是要集中起来成立兵工厂。

    并且是责令工部把柳州那边的各种作坊也是尽快整合起来,其中的火炮作坊、火枪作坊、火药作坊、刀剑作坊、盔甲作坊、弓箭作坊、钢铁作坊等合并为柳州兵工厂,其他一些用来生产生活物资的作坊也是整合为柳州被服厂、柳州食品厂等,就连造船作坊也是改名为柳州造船厂。

    最后工部在柳州所属的几十个大小作坊,被整合为大小六家工厂,清一色都是和军工有关的工厂。

    兴泉府那边还剩下的少许作坊,则是整合改称为兴泉兵工厂。

    柳州那边只是整合然后改个名字,但是在梧州以及肇庆这边建立的工厂,一开始就是奔着建立大规模的大型工厂而去的。

    预计将会建立梧州兵工厂、肇庆兵工厂这两家大型兵工厂。至于一些和民间有关系的作坊则是按需设立,设立被服厂、纺织厂、造船厂之类的。

    这种整合,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个名字这么简单,也不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工厂规模,要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要修建工厂,自然是需要资金的,而这两万两银子,只是前期的修建资金而已,后续的扩张资金、生产资金、运营资金怎么解决,那就是需要依靠军方的采购资金了。

    而军方的资金怎么来?自然是军费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迁都前夕

    如今军方那边的军费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但是从来都无法真正拿到手,能够拿到手的只有物资和武器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现在,大唐王朝施行全新的财政预算制度,以后拨付给军方的军费直接给军方,军方要怎么花,税部是管不着也是懒得管了。

    随着大唐王朝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多,内部流转的资金也是规模越来越大,以往这种所有花钱的地方都让税部去负责,工部只负责拿原料生产,军队只负责接收武器的模式已经是不太适应如今的需求了,因为这个过程里,造成了税部的权力过大的同时,也是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贪腐问题。

    税部那边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挖出一批贪官出来,而且这些贪官是前仆后继,一个个都不怕死的!

    没办法,李轩只能是准备提前进行改革了!

    开始真正的施行财政预算制度!

    其实早在兴泉府的时候,李轩就是想要效仿后世搞真正的财政预算制度了,不过后来发现地盘小了点,钱也少了点,搞财政预算有点贻笑大方的感觉,所以干脆是让税部那边一揽子负责赚钱花钱,其他部门只需要做事,军方只要负责打仗就好,钱和物资的事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如今规模大了,而且即将迁都肇庆,占地两省乃至三省了,所以这财政预算制度搞起来也是比较适合了。

    大唐王朝的财政预算制度限于时代以及执行力,还是比较原始的,首先税部那边统计出来一个本年度的大概收入,根据这个收入进行经费分配,这一部分的经费分配分成三部分,军费、行政费用、皇室费用。

    其中的皇室费用主要是皇室成员的生活花销,翰林院的办公经费(包括翰林院调查统计科这种机构),近卫军的军费,没错,不管是翰林院还是近卫军的军费都是不走内阁或者军方渠道,而是直接走皇室费用渠道。

    行政费用,主要是内阁各部、独立于内阁之外的督察院的办公经费,细分下来的话包括百官薪资、教育经费、工商发展经费等。

    军方的话则是简单了,自然是陆海军的花销。

    因为大唐王朝还处于快速扩张当中,收入预算是不稳定而且没有一个定数的,只能是有多少花多少,而支出部分的话,大头则是军费了。

    过去的一年里,大唐王朝的诸多收入,包括正常税收、抄家所得,这些收入基本上有八成以上都是被军队最后用掉了。

    所以在宣平二年的财政预算上,军费的支出预算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被纳入皇室费用的经费,大部分也是被用来充当近卫军的军费,这一部分大概也是占据了百分之八左右。

    因此,两者相加的话,其实军事用途的费用,占据了所有支出的百分之八十三,而这个比例哪怕是放在军费比例偏高的封建古代王朝里,也是超高比例了。

    这一批从桂林押送回来的金银细软,最后至少也会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会被用作军费的。

    军方拿到了这些军费后,首先枢密院那边会花费极小一部分的办公经费,然后是海陆军进行分配,而陆军又是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些陆军军费,有一部分是用来给士兵、军官们发放薪资,一部分是用来采购各种作战物资,包括弹药、粮食、被服等,一部分是用来采购武器装备军队。

    而这些采购费用,最后大部分又会流入工部下属的各大兵工厂,兵工厂用这些钱采购原料、支付工人的薪资,兴建厂房等,最后生产出来各种作战物资。

    这也是为什么这十几万两银子里,只给工部那边留了两万两银子,大部分钱都是被直接给了军方的理由,而不是和以往那样由税部直接采购了原料后送到工部那边,然后直接发放军人的薪资以及工人的薪资。

    这一套简陋的财政分离的预算体系,也算是李轩在十六世纪进行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尝试,后续的话,他还将会继续尝试把工部的诸多兵工厂从工部剥离出来,首先可能是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运营这些国有工厂,也有可能是变成官督商办。

    同时鼓励民间的资本力量投入资本进入工业。

    李轩可是相当相当讨厌那些士绅大户们赚了钱就一个劲的购买土地、宅院、商铺等各种不动产,或者干脆是铸造银元宝埋进地窖里,尼玛,埋进土里这些银元宝又不会给你生个小银元宝出来,埋个屁啊。

    拿出来投资花掉啊,你不投资,不花钱老子怎么收税啊?

    不过这些尝试都还太早,现在大唐王朝的根基还是不够深厚,不能瞎折腾!

    现在连个首都都没有呢,谈什么工商业改革还太早,当务之急是给大唐王朝定个首都!

    用阁臣王文华的话来说就是,当早日定都,以安臣民之心,奠定大唐万世基业,其他的通通都得靠后排。

    所以受到了郝柏年的捷报后,在梧州的一群文武官员们就已经是开始紧张的安排起来了进入肇庆事宜来了,身在柳州的柳八苟,也是带领着柳州那边的官员们准备搬迁事宜。

    好在迁都肇庆,这已经是早就确定下来了的事,文武百官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是早就提前筹备着了。

    这也是为什么内阁各部,不管是在柳州还是在梧州,都和李轩一样,都是随便找个地方临时办公而已,根本就没有大兴土木修建衙门什么的。

    如今肇庆拿下来后,最先行动的就是柳州那边的留守官员,柳八苟将会率领那边的留守官员以及官员们的众多家眷,其中自然是少不了皇室成员先顺着西江而下,先到梧州和李轩等人汇合,然后再一起前往肇庆。

    梧州这边就更加容易了,本来就是临时落脚点而已,搬家自然是简单轻松方便。

    李轩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去肇庆,而是要等柳州那边的人,一方面是想要带着百官以及众多家眷们一起去肇庆,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给军方以及工部等机构的人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对肇庆进行清理、整顿、修缮。

    比如说卫生,李轩对城市的脏乱差那是讨厌无比,为此他已经是亲自下旨给肇庆知府衙门各方面,其他的可以展缓,但是这城市卫生一定,一定要注意,他可不想住进一个满城都是屎尿味的首都!

    李轩如此高要求,肇庆府方面自然也是不敢放松,破天荒的,大唐王朝在肇庆府城建立了行政机构后,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收税征收,而是搞起了全城卫生清理工作,同时暴力拆除了大量违建建筑,城内各处,尤其是商铺比较多的地方,但凡是侵占街道的建筑一律进行拆除,谁来说清都没用,谁敢反对直接就是请求驻军协助。

    当第一军的将士们用散弹炮把一家违建的酒楼轰了个稀巴烂,据传是某个明朝高官的族人的东家被吊死在大街上的时候,全城都是没人敢再对大唐王朝的清理行动说半个不字了。

    清理街道,拆除违建的同时,还征用了大量的民众修理街道,尤其是城内的几个主干道,必须清理干净,用石板铺路这种大工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黄土铺路还是需要的。

    然后又得为皇室以及百官们准备办公地点。

    这一次,李轩他们来肇庆后可是短时间内就不准备走了,皇宫必须要有,内阁各部的衙门也必须要有,而且不管是皇宫还是内阁衙门都不能太寒碜太小气。

    不过直接修筑自然是来不及的,而且也没这个钱,为此,负责此时的相关人员只能是利用城内原有的建筑了,比如说肇庆知府衙门,这衙门虽然破烂了一点,小了一点,但是好歹也是城内最气派的建筑了,自然是皇宫的不二首选,同时还征用了衙门左右一大片房屋和空地,准备打通、推平,都是纳入皇宫的范围之内。

    后续工部将会在这一片建筑、空地的基础上,修筑新皇宫,不过只能是一点一点的修,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把工部规划的庞大建筑群修完,那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短时间内,整个皇宫依旧会议原来的知府衙门建筑群为核心,但是规模并不算大,而且很多建筑其实并不合用,所以前期会修筑几座小规模的院落,供皇室成员居住所用,同时会修建一栋主动供李轩以及翰林院办公用的大殿,或者说是建筑群。

    至于其他地方就先放一放了,把原来的普通建筑全部推倒,然后随便种点花花草草挖个小池子,搞个花园啊什么的,但是别指望能够修成什么皇家园林这种了。

    外围修建一道宫墙,但是修筑城墙这种事历来都是大工程,李轩连军费都没钱,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去修什么又厚又高的宫墙,随便搞个几米高的墙就行了,至于说怎么防卫。

    李轩准备在皇宫里摆上足足一个近卫营,城内再摆上两个近卫军步兵营和骑兵营以及炮兵营,他就觉得这个比城墙靠谱多了。

    皇宫都是如此了,其他机构的办公地点自然是能省就省,基本都是沿用原来的明王朝的各衙门建筑以及民宅。

    皇宫和各机构的办公的地点,官员以及大量家眷们的住所都准备妥当了后,同时柳八苟也是带着柳州那边的留守人员抵达梧州后,这也就是代表着大唐王朝的迁都准备已经是彻底完成,现在大唐王朝即将迎来了正式迁都!

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

    南下后迁都肇庆,这是南下广西之前就已经定下来的事了,所以之前哪怕是还没有拿下肇庆的时候,大唐王朝的官员们就开始为此进行准备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等到郝柏年把肇庆拿下来之后,整个大唐王朝都是掀起了迁都的浪潮!

    率军在广西西部地区作战的第三军军长李春景少将特地乘坐海军的返航运输船只回到了梧州,就为了能够在正式迁都的时候,陪同陛下一起进入肇庆。

    不过在贵州作战的方希同少将以下的诸多将领们自然是不可能返回梧州的,贵州那边的战事比较频发而且打的比较艰苦。

    根据第二军的战报来看,湖广方向的大批明军杀入了贵州后,已经是连续攻克了众多地方,包括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正泰县,爆发过大规模战役的铜鼓卫城等城池,后续又是从贵州东北部得到报告说,又有一支大约万人规模的明军从贵州的东北部地区杀入,一路攻城拔寨,连续攻克了铜仁府、思南府、思州府、而石阡府内的大唐王朝捕盗营更是临阵倒戈,明军不战而下攻克了石阡府,让方希同气的要死。

    如今贵州东北部那边的状况是相当不好,东北部的地盘基本丢光了,只剩下第二守备团的残部以及若干上述诸多府县的捕盗营大约四千多人死守镇远府,然而这支由守备团、捕盗营的残部组合起来的部队,其战斗力有多低下是可想而知的,这能不能顶住上万人明军的进攻还是个未知数呢。

    至于兴泉府和黎平府这边,更是明军的核心进攻区域,三万大军就在这个区域呢,虽然兴泉府城还在坚守,黎平府的大部分地区也还安全,但是依旧是打的非常艰苦。

    作为主力的正规军已经是死伤不下数百人,而目前在贵州东部,正规军一样也就几千人而已。

    虽然说明军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的攻克上述地方,是因为第二军主动放弃了这些地方,以收缩兵力用以死守兴泉府以及黎平府,但是不管说,明军都是进展顺利,并且收复了众多地方,据传收到了前线大军的捷报后,在邵阳坐镇,依旧是忙着筹集大军的四省督师张岳是颇为欣慰,已经是连接向京师发出了多封捷报,曰收复某某府县,杀贼甚众。

    只是不知道张岳在知道了梧州甚至肇庆都失守了后,会作何感想,京师里的那些大佬们知道了梧州和肇庆失陷后,是否会对张岳先打贵州,后打广西的战略产生怀疑。

    这些,都是外人所不知道的,至少是大唐王朝这边是不知道的。

    现在从大唐王朝自身的角度来说,贵州东部是打的极为艰苦,第二军的军长方希同少将目前已经是放弃了对贵阳的围攻,只留下了一个守备团以及若干捕盗营在贵阳城外,用以牵制贵阳城内的明军,免的他们追过来。

    但是其已经是率领主力部队连日赶路一路向东狂奔了,不过距离过远,而且山路崎岖难行,等方希同带着第二军的其他部队赶回黎平府、兴泉府的时候,恐怕都得三月份去了。

    因为现在乃至未来的一个月里,兴泉府和黎平府那边依旧是只能依靠现有部队作战。

    情况是相当的危机。

    这种情况下,第二军那边的将领们自然是抽不出身来参加迁都仪式的,不过该有的祝贺奏折肯定是不会少的。

    第二军的高级将领们不回来参加迁都入城仪式,但是这并不影响即将举办的迁都入城仪式的宏大,大唐王朝的绝大部分文武百官,三位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侍郎们都是齐聚梧州,准备跟随着李轩一起前往肇庆。

    于此同时,肇庆那边的准备工作也是进入了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负责在肇庆主持迎接仪式的官员们把整个肇庆府打扮一新,主要街道都是铺上了黄土,并且在城内悬挂了大量的大唐王朝的皇室旗帜,同时也算是非正式国旗‘黄底青龙旗’,同时还有海陆军通用的军旗‘红龙持剑旗’。

    城内的溃兵、闲杂人等早已经是在被提前肃清了过去,肇庆可是被预定作为首都的城池,安全上自然是不能马虎对待的,不仅仅是溃兵和青皮流氓这些人都是被清理干净了,但凡是家中有人在明王朝为官的士绅家族,也是一股脑的被强行迁移了出去。

    如今城内的民众,只剩下普通人而已,基本上看不见士绅大户的踪影了。

    也许会说这样一来,肇庆城不就是会调零了吗?

    怎么可能!

    随着李轩迁都到此地后,大量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是会一同到来,仅仅是这一批人就至少会有五千人以上,近卫军也会驻扎在城内,陆军和海军部队也是会在城外附近驻扎,到时候肇庆定然是会比以前更加热闹的。

    而这,就是一个帝国的行政中心所带来的庞大影响力。

    等这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李轩也是正式率领百官以及近卫军还有第六步兵团等部队东进了,除了这些官方人员外,还有众多官员、军人的家眷们,同时还有和大唐王朝关系密切的商人、士绅、地主等人,他们也是会随同李轩的队伍一共东进。

    这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足足有将近两万人,为了安全上的保障,一部分人员会乘坐船只,而一部分人员则是在岸边行进。

    而李轩则是坐上了目前大唐王朝里所拥有的最大船只,同时也是海军里最大的军舰兴泉号前往肇庆。

    兴泉号,是一艘很典型的沙船,这艘大唐海军里最大的军舰其前身可不是什么明军手里的炮舰,相反,他之前只是一艘普通商船而已,而且也不是从明军手里缴获而来的,而是牛逼到爆表的税务稽查队的战利品。

    初到梧州的税务稽查队牛逼哄哄的展开税收工作后,发现有家船行竟然死活不交税,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查抄资产,恰逢这家船行有一艘大船从广州返回,于是乎这艘足足有一百三十吨重的沙船就是成为了税务稽查队的战利品。

    因为其吨位大,而且还是一艘新船,海军那边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直接就是要了过来然后加装了几门火炮,用以充当大唐海军的新旗舰了。

    虽然说西江水道只是内河,水深比较浅,但是沙船这种传统船型本来就有吃水浅的特点,所以小心一些的话,勉勉强强还是能够用的。

    如今李轩要前往肇庆,自然是乘坐最大,同时也是最安全的兴泉号了,说的不好听一些,这船只够大,哪怕是遇上什么意外沉船了,也有足够的时间让他逃命啊。

    随同兴泉号一起东进的还有海军的其他多艘战舰和众多运输舰,此外还有嫡属于后勤司的一大堆普通船只。

    因为这些船只普遍都非常小,所以虽然带的货物和人不多,但是船只的数量却是不少,整支船队足足有一百多艘船只呢。

    当然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小木船,只能乘坐十几二十个人的那种!

    江中有船队,岸边则是有大量军队以及其他人员随行,包括近卫军骑兵营都是在岸上行军。

    船队东进的速度并不算快,甚至是称得上是缓慢的,一直磨磨蹭蹭到了三月初二才是抵达了肇庆城外!

    抵达了肇庆城外后,李轩以及百官们是齐齐换上了礼服,就连部队里的普通士兵们都是换上了洗的干干净净的军服,务必在进城的时候展现出来最好的仪容。

    和当初进入柳州城的时候,这一次李轩是再一次拒绝了礼部安排的三十六人抬的龙轿,而是执意乘骑战马进城。

    一群文官们尤其是礼部的官员们虽然说着这不符合礼制,有损陛下威严之类的话,但是李轩却是已经打定了注意,要让世人知道,他李轩是一个马上皇帝,是亲自率军亲征,指挥军队打下的这偌大天下,可不是坐在三十六人抬的轿子上打下的江山。

    所以李轩执意要乘骑战马入城,而其他的官员们自然是反对无效后只能是乖乖照办。

    这一次的入城仪式,基本上复制了上一次进入柳州城的仪式,但是规模要更加好大,耗时也是更久。

    这一天,李轩骑着一匹纯白色的战马,身穿着龙纹军装礼服,腰悬宝剑,手戴黑色皮手套,在近卫军骑兵营的环绕下踏上了肇庆城。

    他用马蹄声向肇庆全城人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用礼炮巨响向两广地区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用上万入城大军所发出的脚步声向华夏大地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来了,带着刀剑长矛,带着火枪大炮,带着十万大军!

    他来了,带来了死亡和新生,带来了毁灭和建设!

    李轩骑着马进城后,在城内街道停下然后翻身下马,脚下的长筒皮靴踩在肇庆城的街道上,然后见他略微下蹲然后伸出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从地上抓起来一把泥土,然后站起来面向身后的文武百官,举起手,任由泥土从指缝流下,然后再次转身上马,催动着马匹上前,同时嘴边喃喃道:“朕来朕见朕征服!”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开科举

    李轩率领百官和近卫军入城后,在以原肇庆府为中心的新皇宫上,正式下旨昭告天下:定肇庆为京师!

    正式确定首都后,大唐王朝由此也是宣告走上了正式的轨道!

    和定肇庆为京师的还有其他诸多圣旨,其中大部分都是封赏类,定都肇庆后,自然是需要大赏群臣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文官的官位和品级、武将的职务和军衔自然是不好升的,因为大唐王朝不管文武,都已经是形成了一套不算完善,但是已经在用的晋升体系了,自然是不可能随便乱动的,所以能够封赏出去的自然是爵位了。

    这一次李轩也是难得大方了一次,光光是侯爵就是封出去了三个,伯爵有十几个之多,而封爵的这些人里头除了少部分是文官外,大部分都是武将。

    文官方面,只有柳八苟、王文华以及钱梦久这三个资格最老的文官被封了伯爵爵位,另外还有几个人被封了子爵、男爵。

    因为李轩早已经规定,公侯伯三等爵位,非军功不封。柳八苟和钱梦久以及王文华能够获封,那是破例,谁让他们是开国功臣呢,没有他们这三个人,尤其是没有柳八苟的话,大唐王朝都建立不起来。

    剩下的侯爵以及伯爵,清一色都是武将,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这三个人被封为侯爵,方东全、黄学仁、陈屠夫、王单旭、曾子文等从龙甚早的将领们也大多是被授予了伯爵,而新冒出来的陈科桥等一批将领也是被封为伯爵。

    但是上述爵位,没有一个是世袭罔替,全都是减等承袭。

    因为世袭罔替这种大杀器是不能轻易甩出去的,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贵族泛滥不说,而且会让爵位不值钱。

    真正要获得这种世袭罔替的爵位,估计只能是真正的站稳脚跟后,至少也要做到和明王朝明面对抗,能够不畏惧明王朝反攻的时候才能够封出去了。

    现在嘛,还是太早!

    除了三个侯爵以及十几个伯爵外,子爵和男爵封出去的就更多了,子爵大约有二十多人,男爵大约有四十多人,这两个等级的爵位文武官员都有。

    按照李轩的初步设想,目前而言,为了保证贵族的稀缺性,贵族的数量最少是控制在几百个人以内,而其中一大部分都还的是死后就除爵的男爵以及只能承袭爵位一代人的自觉,伯爵以上的爵位,应该控制在三十人以内。

    等彻底统一了全国后,这个数量倒是可以再增加一些,但是也不能增加太多了,要不然的话,贵族过多一方面会造成贵族头衔不值钱,另外一方面也会影响民生。

    虽然大唐王朝的贵族爵位只有俸禄以及必要的礼遇,没有封地以及政治实权,但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依旧是极大的威胁,数量太大的话,容易引起社会的大规模不公现象出现。

    李轩在肇庆这边定都,封赏群臣的时候,肇庆这边的消息也是很快通过西江水路传递到了广州那边。

    两广总督王越听闻伪唐贼军已经夺取了肇庆,并且伪帝以肇庆为都的时候,脸色可是难看的很。

    虽然说放弃肇庆乃是他的亲自决定,并且也预料到了肇庆很快就会被贼军攻克,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伪唐贼军竟然会把肇庆当成首都。

    这种事他之前可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一开始他还以为伪唐贼军的首都是在兴泉府呢,后来听闻贼军的百官南下柳州后,以为贼军会定都在柳州。

    后来贼军夺取了梧州后,他又认为贼军会在梧州定都,毕竟梧州之前可是两广总督的驻地,同时也是两广地区众多高级军政要员的驻地,政治地位是相当高的。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贼军放着梧州不要,而是非要去肇庆定都。

    这个年代的肇庆可不是什么大城,充其量只是西江沿岸的一座普通府城而已,论繁华自然是远远不如梧州城的,甚至论城防也是不如梧州那么易守难攻。

    但是李轩为什么依旧选择在肇庆呢,就是因为选择在肇庆的话,一方面是能够兼顾两广地区的军务,另外一方面,在李轩的内心,大唐王朝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向东、向北,主要是面向南海以及江西、湖广、福建,而要攻打这些地方,都是需要以广东为大后方的。

    同时广州又以为过于靠海,比较危险,所以权衡之下才是选了肇庆。

    至于肇庆府城本来比较小,城防一般这些因素都是不重要,因为李轩要的只是一个行政和军事中心而已,至于工业的话,肇庆这边靠着西江,也勉强能够建立起来初步的手工作坊式的工业了。

    而这些因素自然是王越不知道的,甚至也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不理解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伪唐贼军正式在肇庆定都后,会掀起极大的政治负面影响,而这个消息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被传到京师去,到时候,恐怕是会引起京师的一场大地震吧!

    古往今来,造反的愚昧乡民多了去,但是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即便是能够做到占地百里的都少,然而现在的伪唐贼军却是已经兵锋横扫三省,拥兵十万以上,并且还正儿八经的定都。

    这个性质,几乎和以往那些造反的称帝建制是差不多的,而正式定都后的伪唐贼军,在外人面前可就真正的称帝建制了,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只是一伙流贼土匪了,如此,将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的。

    虽然说人人都知道伪唐贼军早在正德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李家村称帝建制了,但是其实包括王越在内,谁都没把这事当回事,从心底里依旧是认为这些伪唐贼局不过是流贼土匪罢了。

    但是现在伪唐贼军竟然是定都了,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伪唐贼军要割据地方,并统治当地了,一旦让伪唐贼军成功的掌控这些地方一两年,打实了根基后,这个伪唐王朝将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甚至是生死大敌。

    王越的担心,其实也正式为什么李轩这广地以及柳八苟等大唐百官们都是赞同乃至迫不及待要在肇庆定都的重要原因。

    正式确定首都后,这将会给外人,尤其是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我们大唐王朝可不是,至少说已经不是流贼土匪了,而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正式王朝。

    怀才不遇,想要荣华富贵的你们,还不赶紧拿上你们的刀剑毛笔来投诚大唐王朝!

    来这里,你们将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来这里,升官发财不是梦!

    定都肇庆后,也就代表着大唐王朝筹备多时,一直都是不敢开办,害怕遭到世人耻笑的科举也终于是进入了举办倒计时。

    定都肇庆后,李轩都还没把后宫诸人安顿好呢,礼部尚书谢洼就是上奏折,说礼部前后筹备多月,认为开办科举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应当昭告天下正式开办科举,并初步定于今年春天举办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李轩在详细看过了礼部呈报上来的计划后,认为如今开办科举也的确是可行的了。

    因为礼部送上来的资料显示,礼部这边经过多时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是可以肯定,等开办科举的时候,至少会有超过百名士子会来参加科举。

    这个数字可不是凭空白说的,而是礼部暗访调查所得。

    为了避免科举开办后没有人来应试,更加是为了避免到时候要强行抓取士子来应考,从而被世人耻笑影响大唐王朝的声威,所以大唐王朝对首次科举是极为谨慎的。

    无法确定有足够人来应试之前,是绝对不会匆忙开办科举的。

    虽然说礼部所说的至少百名士子里有部分人只是秀才,甚至很多都只是童生,举人可能一个都没有,但是这也足够了。

    毕竟这一次开办科举其政治意义最重要,至于能不能招揽到优秀人才其实并不重要,大唐王朝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连明王朝那边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能投诚过来,更别提什么举人、秀才了。

    只要是举人愿意投诚过来的话,都不用科举了,直接就给县令以上的职务了。

    因此,这一次的科举政治意义更大!

    详细考虑过后,李轩正式批准了礼部科举计划,准备在四月份开办首次科举!

    现在都是三月份了,下一月就开办科举,自然是来不及让所有控制区内愿意来参加科举的人来应考的,不过这依旧不重要,因为等到今天秋天的时候,还会有比较正式的秋试。

    今年春天的春试,乃是登极恩科,而今天秋天举行的乡试才会是正式科举。

    这一次的春试登极恩科,一切都是为了向天下人传递一个信号:大唐王朝开办科举了,尔等还不赶快来加入大唐建功立业!

    其政治含义意义和定都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属于一种政治宣传,而这也是为什么礼部那边要确保有人来参加科举后,才敢开办科举的原因所在,因为一旦搞砸了,那就不是正面的政治宣传,而是变成了负面的宣传了。

    大唐要开办登极恩科的布告张贴出去后,大唐王朝的控制区里的士子们表现不一,有人耻笑之,有人狂骂之,有人却收拾起了包袱踏上了前往梧州的路!

第五百三十九章 黄永祥的科举路

    浔州府城外十多里外,黄坑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个只有数十户人家的村子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村子一样,村里住的都是黄姓的族人,甚至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先祖。

    此时村头的一座普通矮房里,一个在春寒时分只穿着一件单衣,为了避寒裹着被子的年轻人正在捧着一本已经被几乎翻烂了的书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诵者。

    而此时,屋外传来了一阵叫喊声:“永翔兄,永翔兄!”

    屋内的年轻人听罢,掀开了破烂辈子站起来,然后披上了一件打着不少补丁的布衣长袍推门而出,见院子里站着一个身穿布衣长袍的少年人。

    当即是道:“原来是子松兄远道而来,快快请进!”

    那名唤子松的布衣少年虽然穿着朴素,但是这一身布衣却是崭新的,而且质地相当不错,和被称之为永祥的少年身上的补丁布衣长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两人进屋后,永祥开始泡茶,虽然茶叶只是普通的茶叶,茶壶的壶嘴也是缺了个口,但是他泡茶的时候却是一丝不苟,神态极为慎重,彷佛他手中的乃是极品毛尖和紫砂壶一样。

    永祥泡茶的时候,对面的布衣子松少年也是没有说话,而是端坐着身子,一直等到永祥把茶水倒在茶杯上,手一摊:“粗茶一杯,还请子松兄不要嫌弃!”

    子松微微点头,然后端起茶杯浅喝了一口,随即放下茶杯道:“苦而不涩,清而不淡,好茶,永祥兄的茶艺是越发的精湛了啊!”

    永祥道:“过誉,茶道不过是小道罢了,我等读书人首重的还是经书文章,科举大道啊!”

    子松听到这话后,顿时再一次直了直身子,然后道:“小弟这一次来拜访永翔兄,就是为了这科举!”

    “科举?如今的官军已经败退了,偌大的广西将都是尽落伪唐之手,我等还怎么应考啊,莫非是要跑到广东去应考不成!”永祥说罢后,叹了一口气。

    子松却是道:“不错,正是科举,不过这一次我们是去肇庆应考!”

    “肇庆?”永祥听到这话后,略微疑惑:“肇庆不是在伪唐手里吗?我们怎么去应考?”

    子松道:“难道永祥兄不知道吗?大唐天子已经昭告天下,将于四月举办登极恩科,许某已经报考,不日即将启程去肇庆,此之前来,乃是邀请永翔兄与小弟一起去肇庆应考的!”

    听到这话,黄志远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着身前的这个至交好友,然后道:“我前几天也是听闻了伪唐似乎要开办科举,但是却是没有想到去应考,这伪唐毕竟是伪朝,我等身为读书人……”

    他这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许寒石却是略微挥手,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大唐天子早已经称帝建制,如今更是定都肇庆,更拥兵十余万,据地三省,崛起之势不可挡也,三省之地不知道有多少俊杰为大唐天子效力,我等岂能落于人后,平白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时候!”

    说到这,他略微停顿了一会后道:“前天我收到了二爷爷的来信,他在信中嘱咐我一定要去应考,而且要考取好名次,并说如此机会只有一次,等到了今年秋试的时候,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你二爷是在贵州为官吧?莫非他……”黄志远道面露疑惑道。

    许寒石道:“不错,如今我二爷已经乃是大唐官员,官拜黎平府六品通判!”

    听到许寒石这么说,黄志远总算是理解了他的这个至交好友为什么突然说要去参加伪唐的科举了,为什么?

    他的亲二叔都投贼了,而且还是带着官身投贼的,这种事是朝廷绝对不能容忍的,而他二爷这么做等于也是把许家一大家子都拉下水了,如果伪唐完蛋了,偌大的许家恐怕会被抄家灭族吧!

    没有退路的许家,自然是只能一一条道走到黑了!

    实际上,和黄志远想到的一样,这一次打算去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基本上都是和大唐王朝关系亲密的士子,他们的家人长辈或者是老师,同窗等都已经投贼,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希望大唐王朝撑得更久一些,甚至是直接统一华夏大地那就更好了,那么他们就能够成为一个新王朝的新权贵世家。

    但是这是许家的选择,是许寒石的选择。

    然而自己也要去参加伪唐的科举吗?

    等许寒石走了后,黄志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黄志远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子弟,有兄妹三人,长姐已经嫁人,他排行第二,下面还有一个幼弟,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民,大字不识。

    年幼的时候,他父母本来只是想让他去隔壁村里的塾师门下学几个字,将来好当一个账房之类的体面人,可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他们老黄家还能出能够参加科举的读书人。

    那里想到,黄志远有着极大的读书天分,而且还被隔壁村的塾师誉为附近众多村子里最有读书天分的少年。

    受此鼓舞,他的那两个大字都不认得的父母几乎是拼了老命供他读书,同为黄姓的同村族人们对他也是多有帮衬。

    上一次他下场考试,连过县试、府试,虽然最后惜败于院试,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他运气不太好,写的文章不对众人胃口,但是其才华却是得到了周围众多学子们的一致赞赏的。

    和每一个立志于科举的读书人一样,他的生存意义就是为了科举,考取功名然后当大官。

    但是去年伪唐南下广西后,占领了整个广西,这一度让他消沉不已,因为这代表着短时间内朝廷就不会在广西开办科举了。

    如今听闻伪唐也开办了科举后,说实话他初听的时候是觉得荒唐不已,认为区区一伙流贼竟然也敢开办科举,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今天听了至交好友许寒石的话后,他却是生出了一些其他心思,他也是没有心思继续看书了,和家人交代了后,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是前往浔州府城,反正他们家距离府城也不过十里,这走上一个时辰也就到了。

    这还是他在浔州府城被伪唐贼军攻陷后,第一次来府城,初到府城的时候,这还没有进城呢,他就是感觉到了浔州府城和往常不太一样了。

    首先是这城门口方向虽然也有着不少人等待入城,但是却是没有多少喧哗,众人都是安安静静的排队等待入城,更加没有看到什么富家公子哥跋扈无比直接越过众人然后入城。

    偶尔看到几个富贵人家的马成来到城门后,虽然是插队入城,但是也可以看见那些富贵人家的家奴们对城门口那些穿着黑色制服的伪唐衙役们非常的客气。

    他不是什么笨人,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置于特殊情况下,所以是排队在队伍后头,而排在他前头的明显是和自己一样的读书人,不过这两个读书人似乎和他一样,是个囊中羞涩的人。

    因为他们在说那些伪唐衙役太黑心了,这想要提前进城竟然是要花费一两银子的插队费,要不然的话就只能老老实实排队免费进城。

    这一两银子对于富贵之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是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可就昂贵无比了,所以虽然偶尔也可以看到有人直接插队入城,但是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至于普通人,甚至不少衣着光鲜的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排队。

    大唐王朝自然是和诸多王朝们一样,对普通人是没有什么入城费的,不过对于商队却是会征收相关的关税,而这些商队们的排队队伍也和普通行人不一样,普通人如果不携带大量明显的货物,一般不会收税的。

    黄志远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入城的时候自然是不会遭到任何阻拦的,他入城后,并没有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而是先去了另外一个好友的家中,当然了,打着的是上门拜访,交流学问的名义,并且还拿上了自己最近作的几篇时文。

    嗯,还有个不可说的原因就是,中午也好蹭个饭!

    他的这个好友也是个普通人家,两人坐下来一番交谈后,黄志远是从友人的口中得知,这一次伪唐开办科举,可是在浔州府这边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士林前辈都是极力反对士子们去参加伪唐的科举,甚至做事偏激一些的还会和那些打算去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断绝关系。

    但是他却是从这个消息里得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参加伪唐科举的士子虽然整体比例不高,但是肯定是有,而且数量应当不会少,光光是浔州一府,恐怕就至少有上百人会去参加这一次的伪唐登极恩科。

    当知道了这些后,下午时分他离开友人家中,然后前往伪唐衙门前观看这一次的科举布告,这布告已经是张贴了有些天了,围观的人不多,但是还是有好几个和他一样的士子在看,陆续有人在看过布告后,直接就是跑到了里面的衙门直接去报名应考了。

    怎么多人去应考?

    黄志远一开始还不理解,但是等他看到了布告的详细内容后,却是内心震动不已,然后也是忍不住朝着前方的伪唐官府衙门走了进去!

    他要应考!

第五百四十章 浔州院试

    黄志远仔细看过布告后,知道这一次的伪唐登极恩科因为时间紧张,县试、府试、院试是合并到一起举行,并由礼部派出的督学官直接主持考试,考中即授生员功名。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新科生员以及前明生员皆可参加省乡试,中者授举人。

    新科举人、前明举人者可参加会试,中者即为贡士,贡士参加殿试,中者为进士。

    流程几乎和传统科举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县、府、院试因为时间紧张而合并了,不过这是因为时间紧张,很多人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传统科举的四大考试其实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府试和县试其实只是一个初步帅选的过程而已,因为只有通过了院试,才能够获得生员功名,成为一个秀才,从此迈入正是的士子阶层,见官不跪,并且可以免除徭役等。

    而大唐王朝的这一点登极恩科,因为时间匆忙,所以不仅仅是把县试、府试以及院试合并到了一起,而且院试和乡试的举办时间是连接的。

    即便是会试,和乡试的间隔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所以说如果要参加这一次的登极恩科的话,其实时间是非常紧凑的。

    其次,这考试内容也和传统科举有些不太一样,虽然依旧是按照八股文章的格式来,但是重点又有所新的变化,第一天考四书五经,第二天考策论、史论,第三天则是考算学、杂学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天所考的算学乃是必考的,而杂学的话则是选考,考官会出最基本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机械等考题,考生可随意选题答题,并且注明,只要答中一条即可。

    同时策论以及史论这两场,也是不要求以严格的八股文章格式答题,不限格式尽可畅所欲言,但是必须言之有物,否则就是零蛋。

    这种科举模式上的变化,也是李轩对传统科举的变革所进行的一次探索,彻底废除科举自然是不行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离不开科举。

    不管是古代的传统科举还是后世人的国考,其实本质是一样的,说好听一点是为国选材,说的直白一些则是拉拢社会最精英的群体,让他们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避免这些精英认识流落在外,有事没事就想着造反。

    所以科举是必须的,不管是以传统科举的名义还是以选拔公务员的名义。

    但是科举的内容却是可以慢慢变化的,四书五经这东西一时半会自然是不能废除的,不但不能废除,而且还得继续作为最主要的科目,但是却是可以加入史论、策论以及算学等相关考题。

    这样就代表着,考生不就仅仅要精通四书五经,能够写一手漂亮的八股文章,同时还得具备渊博的学识,这个渊博可不是指算学、物理化学这些,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策论和史论,这种题目可是下需要考生学识渊博,并且具有极大的政治智慧才能够回答的出来的。

    只要这两场考得好的话,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这个考生就已经是具备了当官的基本素质。

    科举内容的些许变化其实也没有引起黄志远的太的感觉,毕竟大唐是新朝吗,科举内容有所变化是应当的,真正让他感到惊讶,并且让他走入大唐官府衙门的却是,布告上说,但凡是中试的士子,皆可当场授官。

    而且是白纸黑字写着,国朝心里,急需英才,登极恩科中试者一律从优封赏:新科生员即授正八品实官,新科举人授正七品官身,新科进士里的一甲授进士及第,授从五品官身,二甲赐进士出身,授正六品官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从六品官身。

    进士授官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新科的生员以及举人都是直接授官,这一点却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之外。

    而这个措施,实际上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并不算什么,因为现在大唐王朝是真的求贤若渴,别说是正式读书人了,就算是认得字的人过来,都是可以直接进入官场,成为一名科员。

    虽然说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经走入正轨,没有随便来一个秀才就能够担任五品郎中这种事了,但是如果有前明的秀才如果主动来投效,最次也是从八品的官位,而从八品,在大唐王朝的官制里,目前基本是和县衙门下属的各科科长相对应。

    如果是前明的举人来投,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基本都是授予从七品的官身起步,被授予县令的也有好几个。

    至于进士,很不好意思,暂时没有一个进士主动来投,明王朝里进士出身的降官倒是有不少,而这些降官们投诚后,自然也是步步高升,基本上都能够在原职务上上升一个台阶,出任知府的都有好几个了。

    而如果是考取了大唐王朝的新科生员,哪怕是你后续没考上举人,但是依旧能够获得正八品的官身,你得知道,大唐王朝里的县丞,也才正八品而已。

    当然了,大唐王朝里的正八品职务是相当多,县丞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而已,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职务也是正八品。

    但是品级有了有,以后升起官来可就容易多了。

    而新科举人就能够被授予正七品的官身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是相当震惊的,正七品那可是县令的品级了,而一县父母官,治下数万甚至十余人民众,那是何等的威风,而这种品级一般只有新科进士才能够获得的。

    但是在这一次的登极恩科里,只要你考中举人就能够成为正七品的官员了。

    更加不要说考中进士后能够被授予五品甚至六品的高官了。

    这些对于很多士子而言都是震惊无比,他们读书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当官!

    至于给朱家王朝当官还是给李家王朝当官,其实区别都不大。

    后世的这些读书人连野猪皮的官都当,更别提伪唐这些区区贼子了。

    开科举,这一招用来招揽读书人阶层几乎是无往而不利的,当然了,前提是别傻乎乎的连天下都还没打下来呢,就玩摧毁孔庙这种事了,非要干这种事的话,等你打下了天下再玩。

    前期嘛,还是要以拉拢为上,毕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先把河过了再说,等过了河要不要抽桥,怎么抽桥,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黄志远和其他几个人看过布告后去报名了,等他出来的时候,看着手中的一纸准考文书,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最后他摇了摇头就是不再去想了!

    他家不过是普通乡间百姓而已,他读书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考中科举然后做官,如今有机会摆在了他眼前,虽然这伪唐,不,大唐王朝看上去有些不靠谱,但是许寒石说的也没错,大唐王朝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传统王朝,在礼制上几乎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而且已经是拥兵十余万,据地三省,并且还是在西南这等地区。

    这后续哪怕是不能推翻伪明统一中华大地,但是成为一个偏偶一方的地方割据政权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所以当这大唐的官虽然有些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和收益比起来,却是不算什么了。

    不过为了引起家人的担心,更是为了避免引起那些敌视伪唐的同窗们的责骂,他并没有把已经报名应考的事告知其他人,只是和许寒石说了,并且预定后续几天以及考试期间寄住在许寒石家中。

    当天他就是返回家中,对家人说自己要去府城友人家中小住几天,读书人游学是经常的事,他的家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第二天他就是带着自己的书箱再一次前往浔州府城,并且落脚在好友许寒石府上,这两个人都是要去应考的,所以几乎是一整天都在讨论该如何应考,尤其是里面的策论、史论以及杂学、算学该如何做。

    次日,他们就是得知消息,来浔州府监考的吏部督学官已经是抵达了浔州府,不日即将开考。

    这几天,他们是埋头苦学,力求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博得生员功名。

    等准备妥当了后,浔州府的院试也是在高调中正是开始了维持三天的考试!

    第一天考试的时候,黄志远只是看了一眼题目,略微思索后就是开始下笔打草稿了,他也算是附近比较出名的学子了,这区区普通的八股文章还难不倒他,而且一片文章写出来后,他觉得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至于能够能获得考官的青睐,这里头涉及的因素就比较多了,主要是考官的喜好问题。

    但是他是绝对不知道,前往贵州和广西各府主持考试的这些督学官们出发之前,李轩就亲自对他们训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却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四书五经的水平只能作为参考,不决定名次,具体名次以策论以及史论决定。

    而算学以及杂学的话,则是单独计算成绩,成绩优秀者单独列出名单,按照自愿原则尽可能的然后把这些人带到肇庆,因为到时候还会有一场博士科等着他们呢,落选者都能入读国子监。

    可惜的是这些考官们乃至考生们都不知道,李轩最看重的其实就是看似可有可无的算学以及杂学这两科,一旦里面有好苗子出现的话,李轩可是打算亲自培养的,而这些被李轩亲自培养的士子们的前途之光明,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机

    对于李轩而言,开办科举,招募那些传统士子乃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倒不是说真的那么迫切的需要这些士子们给他当官。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需要的诸多人才乃是具备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然而这种人才是无法直接从当今社会里招募的。

    对此,李轩所设想的解决办法有三,一个在培养军官的过程中,向这些军官们传授近代科学知识,别惊讶,如果李轩想要建立一支真正的近代军队,军官们是必须具备近代科学知识的,大字不识的人是很难率领一支近代军队作战的。

    而这种过程从近卫军时代开始,已经是施行了差不多两年来,而御学堂所教授的理科知识,其水平虽然在后世看来依旧非常低下,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却是极为先进了,至少这些军官们都已经是被洗脑式灌输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知识,尤其是和作战有关的天文地理,基本的数学、几何、物理和化学。

    不客气的说,大唐王师里的军官们,尤其是接受过完整御学堂教育的军官们,绝对是这个时代里最杰出的综合人才。

    这些军官们虽然是用来作战的,但是军官们是会退役的,后续这些退役的军官们转业到地方后,就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了。

    除了军官培养外,还有国子监教育!

    根据前一段时间的国子监改革,大唐王朝和文学堂、工学堂合并成为国子监,并下设文学院、理学院两大学院,同时还有独立的学系,比如医学系、农业系等。

    这种改革使得国子监已经是和传统的国子监截然不同,说是国子监呢,但说是一所综合大学更为准确一些,可惜的是除了传统国学外,理科水平比较差。

    国子监和武学堂、御学堂一文一武,其教育模式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武学堂、御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从军的,而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是要做官的。

    没办法,如果不以做官作为吸引力,根本就没有多少士子愿意报读国子监。

    而这一次科举一方面是政治宣传,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国子监招募生源。

    但是除了通过武学堂、御学堂以及国子监培养近代人才外,其实李轩还有另外一个培训渠道,并且这个渠道的培养更全面,甚至更有效果,那就是幼军营里的那些少年们。

    一开始李轩的打算是比较简单的,那就是把这些幼军营简单的的当成的孤儿院,提供一些基本的前期教育,然后等他们大一些后就是送进武学堂、御学堂或者国子监。

    但是最近李轩却是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最初想法,因为这个幼军营里的理科课程有时候是他亲自授课的,在这个过程里他发现这些少年对新年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至少要比那些已经事先接受过传统儒家鉴于的学子们更强。

    而且这个趋势在七岁到十岁之间的少年更为明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还不认得字,即便是认得字了,普遍也只是读过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其三观尚未形成。

    因此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要比那些三观已成的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学子们更强。

    甚至几个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孩子,其理科水平已经是都达到了御学堂学生的水平,恩,而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因为御学堂乃至国子监那边的教育水平,其实顶多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学阶段,甚至还不如呢。

    而这些孩子因为从小学习接触,并且是有着李轩的亲自教导,因此学习进度比国子监以及御学堂那边更快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这个更快,实际上也就是后世的普通小学水平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李轩也是大喜过望,为此他是特地更改了幼军营的培养方式,并且决定把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挑选了出来,然后由李轩继续亲自教导。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人比李轩拥有更渊博的科学知识的!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是不再继续补充进入国子监或者是御学堂,而是继续在幼军营里学习,反正武学堂和国子监也没不能提供比幼军营更好的教育。

    并在幼军营里执行了全新的年级制度,分一年级到十二年级,而这个年级区分完全是李轩按照后世的小学到高中进行区分的,并且这个区分是不以年纪为标准,而是以学识水平为基础。

    并且实行年级制度后,对幼军营里的少年们统一安排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为一年级学生,考试合格者升入二年级,然后对二年级学生再进行考试,合格者升入三年级,一次类推。

    目前幼军营里的五百多名少年里,三分之一还是一年级,另外还有三分之一是二年级,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越少,等到了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是只剩下了区区三人。

    采取了年级制度后,李轩为了给他们从小培养等级、服从意识(这些学生以后绝大部分都会从军),采取了高年级生对低年级生有教导、管理的责任以及权力,甚至低年级的老师,都是由高年级生担任的,学习成绩优越者将会拥有各种特权以及便利。

    比如低年级的前三名,高年级的前五名都将会得到李轩的亲自教导,尤其是对六年级的三个学生以及五年级的七八个学生,李轩可是亲自负责教导的,其原本的老师顶多就算是助教而已。

    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的人污染他们的三观,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

    李轩其实就是把幼军营完成当成了军校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严厉而残酷的,没有所谓的人道或者民`主。

    李轩一方面是期待着通过幼军营得到大批从小接受军事、科学教育,并且忠心无比的军官外,其实也是期待着从这些少年里得到一批真正的科学人才。

    不需要他们有多厉害,但是只要达到了后世的初中生水平,那么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已经足以充当研发人员、主要工程师之类的角色了。

    比如说李轩做了好几次梦都想要制造出来的蒸汽机,原理非常简单,幼军营里的几个高年级生都已经是开始想办法造出试验品了。

    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功,五六年级的几个学生指挥着一群铁匠们打造了一个锅炉,然后直接用木材烧水,用铜管导出水蒸气,其水蒸气成功的推动了叶轮的转动。

    尽管这个装置只是最简单的蒸汽机试验装置,距离实用还有一万八千里呢,但是试验获得成功后,也就是证明了蒸汽机的确是可以作为动力来源使用的。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造出真正实用的蒸汽机用以推动轮船,抽水机之类的器械运动,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李轩觉得这个时间不会短,而且有可能极为漫长。

    不过这种事急不来,就跟研发镜子一样,那些工匠们搞了这么久一样没搞出来,但是李轩不着急啊,慢慢搞就是了,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他就不信搞不出来,死都要搞出来。

    他又不是要造什么原子弹,只是想要造个最原始的蒸汽机而已,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他还真不信搞不出来。

    对幼军营的改革,也是李轩在这个时代小心翼翼展开后世现代教育的一个小措施,因为老师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并且他自己也是忙得很,所以注定是不可能大规模展开的,只能是先培养那么十几二十个人,而且还不能是花费太多的时间培养,只能是选择最优秀,自学能力最强的那一批人进行培养。

    李轩培养他们的目的也不是让他们能成为科学家之类的,李轩只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来有一批种子来,然后让这些种子担任老师,教导更多的人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幼军营采取高年级生教授低年级生的缘故。

    御学堂、国子监、幼军营,这就是李轩目前所采取的三种人才教育方式,每一种的教育方式乃至学生的对象都是不同。

    御学堂的学生都是现役军官,这些现役军官的身前乃是弃笔从戎的士子。

    国子监的学生乃是普通学子。

    而这两个群体的学生入学之处一般都是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了,放在这个年代来说都是成年人了,三观已定,接受能力不强,但是简单培养一番后也能勉强可用。

    而幼军营的学生清一色都是孤儿,而且年纪偏小,没有家庭束缚,同时三观尚未形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李轩爱怎么培养就怎么培养。

    而这一次登极恩科里那些算学以及杂学成绩优异者,都将会被补充到国子监里学习。

    不过这些人里头并不包括黄志远。

    作为一个传统士子,黄志远自然是没怎么接触过,甚至都是不屑于接触那些杂学的,算学的话倒是勉强可以,但是他的强项还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史论和策论的成绩也算是不错。

    浔州府院试的考试成绩出来后,黄志远以第五十八名上榜,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第一批新科生员。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举

    黄志远考中新科秀才后,并没有着急着返回老家,而是继续在浔州府城里带着,准备参加不用多久后举行的广西乡试。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为了确保四月份能够准时的举办会试,各地的县试、府试、院试不仅仅是合并在一起考试,而且距离乡试的举办也是没有多远。

    而为了让广西西部乃至北部的学生也能够赶到并参加乡试,所以这一次的乡试并没有放在梧州举办,而是放在了浔州府举办,预计参加的人数恐怕会有好几百人。

    因为不仅仅是浔州府的这些新科生员,广西其他州府的新科生员们也会陆续赶往浔州府参加乡试。

    哪怕是前明的秀才们,也有不少人都是报考了乡试。

    大唐王朝的这一次登极恩科,前明的秀才只要愿意都可以来直接参加乡试,不需要非得是禀生之类的。

    很多以往连乡试都没资格参加的明朝秀才们听闻后大为意动,不少人都是提前跑到了浔州参加乡试。

    院试和乡试的举办时间间隔很短,黄志远还没来得及休息几天调整状态呢,乡试就是开始了,而这一次乡试的参加人数比他预计的还要多,一共竟然有八百多人报名应考。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新科生员,但是前明的秀才们也是占据了半数之多。

    乡试也是三天,考试的内容也是院试类同,只不过题目肯定是更加困难的,这一次黄志远为了脱颖而出,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等考完后整个人都感觉要虚脱了。

    等到放榜之日后,他和许寒石等几个一同参加乡试的人一大早就去等候看榜了。

    这一看不要紧,他竟然是发现自己的名字位于前列,虽然不是前三,但却也是位于第四名。

    这要是换成殿试的话,可就是二甲头名了。

    这让他兴奋异常,因为他终于考中举人了,哪怕这举人是唐王朝的举人,但也是举人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后续会试落败了,但是也能够当一个七品官了。

    他的至交好友许寒石同样没有落榜,只不过名次低了一点,只有两百多名。

    这一次广西乡试,八百多人应考,但是选拨的人数就足足有两百五十人,可见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但是这对于考生而言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考上了。

    这些新科举人们还没来得及庆贺几天呢,第二天就是被人带着上了前往肇庆的海军运输舰。

    不仅仅是他们,贵州那边的一百多名考生更是早就已经出发了,广东那边几个州府的考生也是在前往肇庆的途中。

    当这三省一共大约五百名新科考生前往肇庆的时候,实际上还有一小部分的考生已经是提前抵达了肇庆,他们就是明王朝的举人。

    虽然来的人很少,不过几十人,而且大多都是不怎么,考取明王朝进士无望的举人,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前明举人,而且还跑来参加唐王朝的科举了。

    对这些人,礼部可是优待的很,好吃好喝供着,就差送暖床的花姑娘了。

    这些人的学识水平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来参加科举后,所发出的政治信号!

    而这些,就是李轩办科举的目的所在!

    黄志远一路和其他新科举人们坐着船顺江而下,东进的速度很快,没多久就是赶到了肇庆。

    到了肇庆后,他发现这肇庆和浔州府城有着极大的不同,虽然说浔州府城最近的变化也是非常大,但是和肇庆的变化一比那就不值一提了。

    首先是街道的整洁,几乎达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街道上竟然是看不到一泡屎一泡尿,这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

    而且街道上的建筑都是整整齐齐的,没有任何一家商家敢侵占街道,也不是没有,其实以前是有的,但是敢这么做的人都已经是被罚款罚怕了。

    大唐王朝对待这些违反规矩的人,尤其是一些负面影响不大的违法行为,一般都是懒得抓进监狱,而是以罚款为主,并且是重罚。

    这么干的理由很简单,都是给钱闹的。

    大唐穷啊,作为司法机构就更穷了,各地的巡警局往往都是需要自行开辟财源,不然的话连巡警们的工资都是发不下去。

    所以罚款就是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创收手段,甚至都还定有指标,上街巡逻治安、卫生的巡警们一天必须罚款多少,罚的多了有奖金,罚的少了扣工资。

    在这种创收手段的打击下,基本上大唐王朝治下的城市,市容市貌乃至治安都是明显改善,几个重要城市,比如柳州、梧州、肇庆更是好到了极点,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进入肇庆后,黄志远频繁都能够看见街面上巡逻的黑制服巡警们,并且还看到了不少穿着军服的军方士兵,成群结队的在街面上巡逻,还背着传闻中的火枪。

    这在浔州可是看不到这么多精锐士兵,更多的是黑制服的巡警以及捕盗营的士兵们,正规军士兵他们是很少见的。

    抵达肇庆城后,他们是被集中安置在了几座大宅院里住下,但是了,你不差钱的话也可以去外面住客栈,有亲友可以投靠的话也可以去投靠,这官方提供的吃住都是免费的,你爱来不来。

    黄志远在肇庆可没有亲友,不过他的好友许寒石在肇庆这边有亲友可以投靠,准确的说这个亲友乃是许寒石二爷爷的同僚,前明降官,如今在大唐王朝户部下为官,许寒石二爷爷已经是提前写信安排过了,等他们到了肇庆后就可以去投靠,不仅仅吃住更方便一些,而且也能够知道更多的科举内幕。

    对他们的备考有着更大的好处!

    因此许寒石是带着黄志远一起去投靠了这个他二爷爷的同僚,在户部广西司任职的正六品孙主事。

    孙主事对他们的到来表现的极为高兴,还特地和他们聊了一晚上,仔细交代了他们会试里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外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在内阁户部为官的孙主事却是早有听闻,这一次科举,陛下可是亲自吩咐过,四书五经只是最基本的,重点还是策论以及史论这两科。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四书五经不重要,因为四书五经是准入门槛,四书五经的水平不行,连上榜都上不了。但是要想获得好名次,策论和史论就是重点了,因为四书五经能让你中举,但是策论和史论才能够让你考中好名次。

    能够来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虽然水平有好有差,当时四书五经的水平都是不会差到那里去的,而且这种体制下,四书五经的题目也不会太难,甚至连截搭题都不会出,只会出最基本的题目,不客气的说,预备参加会试的五六百人里,随便哪一个都能轻松答出来。

    所以说,这一场会试以及后续殿试的重点,就是在于策论以及史论了。

    孙主事甚至还给他们带来了几卷国子监那边的试题以及教材,并且说,这一次广东这边的新科举人,十有八`九都是国子监里的学生,实力不容小窥。

    因为大唐王朝打下肇庆还没多久,都没来得及对广东各州府进行统治呢,受限于预计已经来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第一军目前连广州都没去,只是去了广州外的其他地区,虽然从军事上已经是攻克了,但是有效统治还没有建立起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广东这边的考生报考这一次的登极恩科。

    不像贵州和广西那边,好歹是建立起来了完善的地方统治,贵州那边的地方更是已经被统治了一年多了,广西这边时间少一些,但是也有几个月了。

    所以在广东本地考生不多的情况下,所以广东这边的新科举人,大部分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后续几天里,黄志远和许寒石两人是一门心思钻研着国子监那边的教材和题目,反复思索着如何写出更好的策论以及史论,甚至为此还临阵磨枪翻阅了众多史书。

    倒是四书五经被扔到了一边,反正他们学四书五经都有十几年了,水平不算顶尖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更何况四书五经这玩意没办法速成,几天不学也影响不大。

    在埋头苦学的过程里,孙主事虽然对他们不错,但是孙夫人却是对他们颇有怨言,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是说过京师居不易,他们家老头子不过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六品主事,分到的房子不过是只有几间砖瓦房的小院子而已,他们一家子就有五六口人,这住起来不甚方便。

    黄志远也是的确感到了不方便,这孙主事的家中房屋不多,而且还有女眷,为了避嫌,孙主事的幼女以及一个儿媳已经是好几天都没出过房门了。

    不过尽管不方便,但是为了能够得到孙主事的指点,他也是忍着没走。

    一直待了四天时间,等到了临近会试开场的时候,他才是和许寒石告辞而去,这走的那一天,他明显是看到了孙夫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总算是把这两个人给送走了!”

    离开了孙府后,他们先是回去考院那边准备了一番,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和其他举人们一同赶往考场,开始他人生的第一次会试。

    如果中了贡士,后续不管殿试结果如何,但是最次也是同进士出身,会被授予从六品的官职。

    如果不中,黄志远已经是打算好了,继续专研一年,尤其是策论和史论这两科,务必要更加精通,等明年春试的时候再考。

    怀着忐忑心情考了四书五经文章后,轮到了策论科的时候,仅仅是看了一眼题目就是让他皱起了眉头!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

    尽管之前在院试和乡试的时候已经是考过策论,并且最近这几天也是钻研了国子监那边的教材和题目,对策论和史论也算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自诩写一些普通的策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当他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皱起了眉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策论题目有好多道,考生可以选择其一作答,而第一道就是试言当今盐政利弊,如何改之。

    题目就这么几个字,但是这题目却涉及到了盐政这种几乎关系国家根基的大事,哪怕是没有限定方向,只是让考生说其中利弊,但是这依旧是非常考验考生的能力的。

    再看第二道,说的是农业税事,而且还是大唐自身的农业税,让考生分析大唐如今的农业税的利弊。尼玛,又是一道涉及到国家大政的事,如今贵州两广地区,甚至是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大唐王朝的税收政策简单而粗暴,没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丁口银也没有,只收取农业税一种,但是这种农业税的税率相对于以往的朝代而言却是偏高的,如果是普通粮食的税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如果是一些经济作物,税收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而其他的朝代,田亩税往往只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五,乃至百分之二都是出现过。

    所以外头很多人都是说大唐王朝的农业税很高,以至于大唐治下民不聊生。

    第一题说盐政,第二题说农业税,后面的三道题也都是大题目,听着都让人头晕,比如工商业与农业之间孰轻孰重,如何平衡发展,使民富国强。

    随便什么题目都是关乎国家大事的,这种题目说哪怕是那些朝中大臣,资深学者都是很难详细分析并回答的,更不要说黄志远这些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传统读书人了。

    黄志远审视了这几道题目后,犹豫了片刻决定做农业税一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农家子出身,虽然常年读书,根本就没有下过田地,但是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却是让他多少了解明朝时期的农村税收制度,并且也是深刻感受到了唐朝的农业税制度。

    当选了题目后,他就是直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的文章,至于写的好不好,他自己也是无法分辨。

    当考完这一科后,他整个人都是感觉不好了,不过他看了一圈后,发现垂头丧气的可不止自己,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从这也是证明了,其实大唐王朝第一次科举里的这些策论题目听上去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言之有物其实很难很难。

    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肯定不能写,这些东西都被人写遍了,得写出新意来。

    中规中矩的也不能写,因为这样就代表着中庸,无法让考官眼前一亮。

    更关键的是,这种策论某种程度上就是朝廷问策,所以不能瞎回答,得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只是随口说两句的话可不行。

    策论过后是史论,史论的话,其性质和策论比较类似,只不过说的是古代问题,比如说秦商鞅法乃强,宋王安石变法乃亡,请详言试论之。

    由于会试之前大家基本都已经知道,新朝取士,八股文章要做的好不说,而且策论和史论也必须的好。

    所以大家都是和黄志远一样,对这两场都是颇为重视,但是从考完后大家的神情来看,显然是没几个人自认为考得好的。

    实际上他们的答案的确不咋地,这些大部分新科举人以及少数明王朝时代的举人的答卷被审阅了后,最后挑选出来了一百八十名举人的试卷,然后他们又是讨论出来了其中最优秀的十五名,并上交到了李轩这边。

    李轩是每一张都看了,恩,除了四书五经,其他的策论、史论、算学、杂学的回答他都是仔细看过了,为此他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看完后就给他留下了一个基本印象:空洞无物。

    尤其是策论题目,基本上都是说大方向,但是根本就没有多少实际性的东西。

    文章写的倒是听漂亮的,文字水平秒杀后世的一群学者,即便是大唐王朝自身的那些高级官员们,比如说向来自诩在内阁高官之中文章最平最高的王文华,看到这些文章的时候都是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举人,其他能力先不说,但是写文章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能够把八股文这种文章都写好的人,让他去写一篇普通文章,那简单不要太容易。

    但是文章写的好有个屁用,李轩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言之有物的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哪怕是无法提出详细的解决办法,但是最少也要提供一个新的可执行的思路啊,但是这些学子们的回答全都是圣人言。

    尼玛,孔子要是这么牛逼,他至于周游列国寻求重用吗?

    吹牛又不用交税,谁不会啊!

    所以看完在后续试卷后,李轩都是懒得亲自安排这些名列前茅学子们的详细名次了,直接把这任务推给了这一次登极恩科的负责部门礼部。

    当然了,礼部也是不会独断,而是和内阁各部的大佬们一起商量,最后才是安排出来了详细的名次,并迅速在皇宫为张贴皇榜。

    李轩虽然对这一批士子们的水平很不满意,但是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毕竟这一次科举本来就是一次政治宣传活动,李轩本来就没有指望过能够从中获得真正的人才。

    这些学子们的水平虽然不咋地,但是当个中低级官员还是够的,至少他们认得字,能读能写不是,而当官,能读能写就行了,也不需要你有什么过人的才能。

    于是乎放榜之日,一大群学子们就是拥挤在去看榜了,不过很多人还是没能挤进去,只能是听前面的人唱榜。

    唱榜之人从第一百八十名唱起,然而在人群外围的黄志远一连听到了八十几名后还是没能听到自己的名字。

    和他一起来看榜的好友许寒石也是一脸期待,因为到现在,也同样没有念到许寒石的名字。

    然而不用多久,黄志远就是听见一声:“四十八名,浔州府黄志远老爷!”

    听到这话后,黄志远突然是心跳加速,以至于连呼吸都停顿了,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中了,中了!

    屏住呼吸的他甚至都脸色涨红,半天后才会反应了过来!

    同时他也是听见了身边好友许寒石的道贺:“恭喜黄兄高中!”

    黄志远连续深呼吸了几次,很快就是恢复如常,虽然脸上带着明显的喜悦之色,但是却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神情呆滞模样。

    当即道:“同喜同喜,等会许兄的名字也该念出来了!”

    可惜的是,直到皇榜唱完了,依旧没能出现许寒石的名字,后来他们二人不死心,等人群稍微散了些后亲自挤上去看,一百八十个名字是一遍一遍的看,最终还是没能发现许寒石的名字。

    此时许寒石的脸色不太好看,而黄志远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安慰是不需要安慰的,大家都是体面的读书人,君子之交岂能如同妇人那般唠叨。

    当即许寒石就道:“走,今日我们不醉不归,庆贺黄兄高中!”

    黄志远当即微微点头道:“也罢,许兄也不用过于在意,明年还有一场春试,皆时……”这话还没说完呢,就见他停顿了下来,然后他指了指皇榜旁边的一张红榜道:“看,上面是怎么?有许兄你的名字呢?”

    许寒石一听,遵着他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大大的皇榜旁边还有一张红榜,不过红榜略小,而且上头只有区区十五人的名字,同时还有几行大字。

    上前两步看了后,只见上面写着:圣上体恤众士子读书艰难,报国心切,特选博学之才十五人,赐贡士,许参加殿试!

    博学之才?赐予贡士并可以参加殿试?这就等于说是通过会试了?可这到底算多少名呢?

    榜上有名的许寒石自己都是搞不清楚了!

    别说他们了,就算是礼部官员们自己都是搞不清楚,因为按照标准流程的话,这一次登极恩科将会取士一百八十名。

    这一百八十名贡士将会参加后续的殿试,按照传统,殿试一般是不会落选的,属于人人有份,但是会分详细的名次,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但是李轩在看过了前面十五名的试卷后,相当的不满,然后直接让人把落选者的试卷们也是找了过来,然后亲自查阅,不过看的却不是策论之类的话,因为这些大家都看过去,落选者之所以落选,的确是因为学识不咋地。

    所以李轩看的是算学以及杂学这两科,而这么一看后,他发现这古代文人竟然也偏科,策论写的渣的人里头,好几个算学以及杂学水平竟然还不错。

    本着是个人才都不放过的基本原则,他特地加了十五人,当然了,为了尊重传统和礼制,依旧不把他们加入到一百八十人进士科的新科进士里头,后续殿试也不会让他们参与一百八十人的殿试排名,甚至连殿试题目将会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的考试被称之为博学科考试,和进士科是截然不同的。

    然后李轩打算给他们另外一种头衔:博学进士,简称‘博士’,暂时因为人数少先不分一甲二甲三甲,中者都授正六品官,以后人数多了,直接照比进士科分一二三甲,授官对比进士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