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山沟皇帝TXT下载山沟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山沟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雨天下雨     山沟皇帝txt下载     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难?用钱砸啊

    徐州钢铁公司起步的时间比较慢,满打满算也不过成立了六年而已,虽然说重视技术,但是也只是在徐州搞了一个实验室而已。m.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

    然而想要让徐州钢铁公司发展成为真正的一流的钢铁企业,单单依靠一个研究人员不过数十人的实验室是不可行的。

    国内的一流企业,哪一个不是养着一大堆的研究人员,建立大型的研究员、实验室啊!

    其他行业里的企业就不说了,只说钢铁行业里,五大钢铁企业,全都是拥有自己的大型研究院、实验室,比如说江南钢铁公司,他们除了在当涂总部拥有一个大型实验室外,还在金陵设立了研究院,光光是这个研究院,在职的科研人员数量就是达到了三百多人,这三百多人,可都是清一色的大学毕业生,有些甚至都是从大学里挖来的教授,而主持项目的负责人,大多都还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教授。

    他们通过和皇家理工学院合作,进行各类的研究,分享技术成果。

    如果没有庞大的研究能力,他们也是不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大的钢铁企业,其体量比后面的四大钢铁企业加起来还要大。

    徐州钢铁公司,想要成为国内一流的钢铁企业,建立一座大型的研究院,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是必须的。

    毕竟总不能是一直购买其他公司或者是皇家理工学院的专利不是。

    更何况,这些年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已经是超前太多了,很多研发出来的东西都是属于典型的实验室产品,以现在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量产的那种。

    以蒸汽机为例子,如今皇家理工学院蒸汽机项目组那边的研发,已经是完成了高达五个兆帕的蒸汽气压极限试验,但是想要做到量产蒸汽机也是达到这个程度,别说现在不可能了,再过上十几二十年估计也是无法达到。

    现在各大蒸汽机制造厂商,只有四大厂家能够做到零点三五到零点五兆帕的蒸汽气压,再高的话,基本就是爆缸的命。

    此外人家蒸汽机项目组那边,已经是完成了四缸蒸汽机的研发,至于三缸的蒸汽机,人家早就不玩了。

    但是现在国内的四家蒸汽机生产厂家里,只有海军蒸汽机厂生产的三缸蒸汽机成熟稳定,并且可以做到大功率输出,至于其他三家,生产的三缸机都不怎么稳定,虽然勉强也能够生产出来,但是爆缸的爆缸,动力输出也是没有达到预期,以至于主打的型号还是双杠蒸汽机。

    至于四缸蒸汽机,不好意思,各大厂商都还在摸索当中,造不出来。

    如今皇家理工学院的蒸汽机项目组,已经是朝着各类极限迈进了,研发出来的技术,已经是严重脱离工业生产能力。

    所以,最近两年,皇家理工学院对外输出的技术,其实很多都是无法第一时间生产应用的,需要各大厂商自行消化慢慢的摸索。

    此外,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如今是更加重视各种理论研究,一大堆智商一百大几甚至超过两百的妖孽们,沉浸在了数学和理论物理的世界里,那里还顾得上什么各种应用技术啊!

    皇家理工学院的各种研究严重超前,这也是一个很无奈的事。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李轩却是依旧极为支持的,尤其是一些新技术的研究,比如说医学,比如说电磁学,李轩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皇家理工学院投入众多金钱以及人力进行研究。

    医学嘛,这是李轩用来给自己保命的,他一直都是让皇家理工学院医学系里的人搞各种抗生素,比如说青霉素之类的,可惜,暂时还搞不出来。

    因为李轩只知道青霉素这个名字,但是你让他说出来这青霉素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你问他,他问谁去,这年头又没有个百度谷歌之类的。

    所以啊,一大堆的天才,只能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种一种的进行各种试验,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就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而电磁学这东西,李轩重视倒不是因为说想要搞什么电气革命之类的,那玩意大唐帝国倒是没有太大的急迫性,李轩需要的电报,甭管是有线电报还是无线电报,他都不介意。

    因为只有把电报搞出来,这才能够实现远距离快速通讯,而通讯对于维持大唐帝国的统治,尤其是以后对海外领地统治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火车有了,轮船有了,如果再把电报搞出来,那么大唐帝国对海外领地的统治将会更加的稳固,不会出现海外领地被敌人攻陷了或者是反叛了,得一年半载以后才知道消息,然后再派兵过去,那又是一年半载的,这加起来都两三年过去了,黄瓜菜都凉了。

    而且李轩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至于什么能不能量产,成本如何,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如果搞出青霉素等抗生素,哪怕是生产一克青霉素是一克黄金的数十甚至数百数千倍,那都不是个事,反正李轩也没打算生产多少,搞出来一点点给自己以及家人保命就行了,至于普及大众,等以后呗。

    电报也是,只要能够搞出来,成本高低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成本再高,也高不过帝国的稳定统治。

    全国铁路网的建设,现在就是预计投资几千万了,初步搞好估计得上亿,但还不是搞了,以后电报再贵能贵到那里去,哪怕全部都是实验室生产,大唐帝国用钱砸,也能砸出一个电报网络来。

    皇家理工学院在李轩的敦促下,各类研究是飞速进行的,根本就不会停下来等待当代的工业制造能力。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力跟不上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进度,所以现在各大企业也都是闷头发展,试图追赶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步伐。

    不过这种情况,估计一时半会,甚至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因为很多东西为了技术保密,李轩都是严禁技术外泄的,李轩自己所亲手写的一些教材,基本上只在皇家理工学院里有,其他大学可没有这些教材,外人就算是想要学,那也是没有途经可学。

    皇家理工学院在前头狂奔,各大企业在后头闷头追赶,如此也是造成了各大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林普向在上海,是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才难得这四个字!

    要组建研究院,不说太多,但是要搭起架子来,至少也得几十号人吧。

    而这几十人,可不是阿猫阿狗就可以的,大学毕业那是最基本的了,最好是国内七所著名大学里的理工专业的毕业生,又或者是上海理工学院这种专门培养理工科的学校出身的学生。

    但是,这些学校出身的人才不好招啊!

    如今帝国的大学数量虽然越来越多,四年制大学已经是有了将近三十所,三年制的大学、高等师范也是有了将近五十所,但是这点大学对于庞大的帝国而言,根本就不算多。

    大学不多,毕业生自然也是不多,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年头的优秀人才,基本都是奔着科举去的。

    哪怕是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读书当官依旧是这年头众多读书人的首选,哪怕是想要从事科研,他们的也会选择留校任教,因为这样依旧会有一个官身,普通大学里的讲师、教授,那可都是有品级,吃皇粮的。

    当大部分优秀的人才都把当官作为首选的时候,这愿意跑到企业里任职的人才本来就不是很多,顶尖的就更少了。

    这种大环境下,林普向想要挖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没办法,林普向只能是再一次使出了他的大杀招:给钱!

    为了招揽人才,他给出了丰厚无比的条件,薪资方面,直接照比江南钢铁公司研究院的薪资水准,并在这个基础上,上调百分之十。

    此外,为了让人才安心,还会给一笔丰厚的签字费,只要签下雇佣合同,立马就能够拿一笔签字费。

    然后是送房,送车!

    只要入职,立马就送一套的房子,并且可以在任职三年后,直接过户,而且这些房子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房子,都是上海商贸区里的高档住宅。

    清一色的双层小楼,一栋的价值就是上千元!

    然后配备专属的马车和马夫以及马匹,所有费用公司全包!

    生活方面,公司会聘请佣人照顾研究人员的生活起居,如果你自己请,公司补贴佣人的薪资。

    总之方面的待遇,全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甚至是超出标准来。

    要确保让人感受到徐州钢铁公司的诚意以及实力!

    财大气粗,出手大方,这是很多人在受到林普向的邀请时的第一感受。

    有钱的公司,多了去,但是说实话,即便是科研人员值钱,薪资高,但也是有一个度,毕竟不是每个科研人员都是和孙元这样,身价数十万起步,签字费就十万元的那种。

    孙元这样的顶级科研人员,全国范围内也没几个,而合金钢领域里,和他有同样水准的只有十几个,而除了他,其他的全都在皇家理工学院任教。

    普通的大学理工科应届毕业生,所拿的薪资,一般来说一年也就千元左右,一般做几年后,有了成果,一年才有几千元甚至更高的薪资。

    如今林普向招人,清一色的两千元年薪起步,配专属马车,配佣人,干满三年送房!

    放眼整个上海滩乃至整个帝国,就没有林普向这么出手大方的!

    靠着一张张的支票,林普向在上海滩展开了强势挖角,上海理工学院的钢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绩最好的十几个人,被他全包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术为王的时代

    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之路,也是最近几年新崛起的一些大公司的普遍成功之路了,在做好行政生产管理等方面,极端重视技术研发。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

    国企部的诸多企业,一开始就是非常这种技术研发的,所以才能够在前期的发展中无比迅速,而民营资本所投资的企业,一开始只是想着赚快钱,所以就可以看见诸多的民间资本一股脑的涌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追求的是投资小,回报快。

    所以在宣平十五年以前,虽然说国内的民间资本普遍参与了帝国的各行各业,也是为了帝国的工商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民间资本所投资的企业,其影响力却是始终都不大,赚钱的公司不少,但是上得了台面,被官方所关注的,却是始终没几个。

    但是这种情况在宣平十五后逐步得到了改变。

    最先出现改变的是航运相关行业,包括造船、航运,因为国内的航运一直都是保持着高速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极大,但同时各大航运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船只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并推动了各大造船厂更加重视技术,研发更加先进的船只。

    同时国企部控制的几个大型造船厂以及皇室资产科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也是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庞大的船只需求的,实际上,国企部控制的造船厂以及香港鼎盛造船厂,因为产能也是有限,同时技术水平普遍比较高,所以它们以建造各类军舰以及远洋商船为主,此外则是承接部分官方公务船只、执法船只、特种船只等等。

    而庞大的普通航运市场,只要是内河运输船只以及沿海运输船只,其实国企部所属船厂以及鼎盛造船厂,是没有插足的。

    这一庞大的领域,向来都是民营造船厂的蛋糕!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块庞大无比的蛋糕,才是刺激了国内的民营资本踊跃投入造船行业,但是投入的资本多了,各种乱七八糟的造船厂也就多了。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大唐帝国里注册登记的造船厂大大小小有数千家之多,虽然说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小型甚至是作坊式的微型造船厂,制造的都是一些小舢板,但是能够建造百吨以上的船只的中等船厂,却是也有好几百多家呢。

    而能够建造五百吨新式商船的大型造船厂,加起来也有好几十家呢。

    而能够建造千吨级别船只的造船厂,如今也是有了五家了,其中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一直都是走在技术的最前沿,早就能够量产千吨级船只了。

    而现在的干船坞规模以及相关的建造设备,已经是能够生产两千吨以下的船只了。

    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鼎盛造船厂为海军施工建造的江南级战列舰,已经不是单纯的木质风帆战舰了,而是机帆动力,木制铁壳,部分核心零部件还是用了钢材的新型战列舰,这种新型战列舰对造船厂的技术能力要求更高,目前除了鼎盛造船厂外,也就只有为了战舰性能,而不惜资金投入的青岛海军造船厂了。

    此外香港鼎盛造船厂,还正在建设新的船坞,这一批新的船坞加起来一共有八座之多,可是五千吨起步的,最大的一座船坞,甚至是达到了一万吨。

    换句话说,当其他大型造船厂刚刚迈过千吨船只的门槛时,香港鼎盛造船厂已经是能够生产两千吨级的船只,并向五千吨时代迈入,同时开始做万吨船只的技术储备了。

    鼎盛造船厂虽然牛逼,但是再牛逼产能也是有限啊,并不影响到国内大量的民间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

    民间造船厂最大的敌人,还是众多民营造船厂本身,所以为了竞争,他们也是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和造船厂相关的还有各大航运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大航运公司对船只的技术要求是越来越高,要不然的话,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得发展的。

    航运公司之间,竞争最大的当属长江航运公司和冯氏航运公司了,这两家航运公司的体量都是非常的庞大,而且主业业务都是内河、沿海的货运以及客运。

    至于说远洋运输,这个倒是和各大航运公司没啥关系,因为如今的远洋运输通常都是各大贸易公司自行组织船只运输物资。

    以国企部控股或者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大唐南洋贸易公司、大唐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家比较典型的贸易公司为例子,它们自身是有着远洋船队的,并不需要向那些航运公司雇佣船只。

    因为这个年头的远洋贸易非常的复杂,出海贸易并不是单纯的货物运输,还得和海盗,和土著政权、部落打交道,去南洋贸易如果不带上几十门火炮和几百杆火枪,别说赚钱了,这能不能平安回来都是未知数。

    这种情况下,纯粹的航运公司是不可能冒着极大的风险,只赚取些许运费的。

    至于说直接用船队贩卖货物,然后赚取庞大的利润,那么这就不是什么纯粹的航运公司,而是贸易公司的模式了。

    众多的远洋贸易公司虽然不可能和的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一样,有着规模庞大,大小各类战舰都有几十艘的公司舰队,但是每一家贸易公司的商船,那都是清一色的武装商船,带枪带炮的那种,跑到扶桑去都是有实力干掉当地的一些实力普通的大名的。

    为注册贸易公司,并且注册能够装备武装商船,携带武装人员的远洋贸易公司,现在也是不容易了,如今现有的大小一百多家远洋贸易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早期抢占了机会注册的,只有少数几家是后来注册的。

    如今想要注册远洋贸易公司,注册资本就得五十万起步,同时还需要获得陆海军以及近卫军联合成立的‘联合后勤委员会’的枪炮装备许可,然后还要获得商部的正式批准,同时还要获得内阁以及海军和陆军以及近卫军等多个机构联合成立的‘进出口委员会’的进出口许可,然后还要向中央银行下属的保险部缴纳根据船队规模大小不等的抚恤保险金。

    前面的几条不说,后面的一条押金,其实是为了保障出海船员的利益,因为这年头的远洋贸易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过去多年来,很多贸易公司出海后,遇上了各种事故,甭管是被海盗灭了,还是遇上风暴了,但是都是船毁人亡的结局,这种情况下,贸易公司往往会损失惨重,一个搞不好就会彻底破产。

    公司都破产了,出海遇上事故的船员们的抚恤金有极大的可能根本就拿不到。

    毕竟不是每家贸易公司都是大型贸易公司,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也就那么两三条,甚至只有孤零零一条商船而已。

    但是别以为一条商船就少了,这一条商船上,满载出海的话,装载的货物价值少则十余万,多则数十万,这沉掉一艘,庞大的损失根本不是外人所能够想象的。

    因为沉船而导致看似有钱又风光的远洋贸易公司破产清算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那么抚恤几次。

    后来为了保障贸易公司员工利益。

    官方已经是开始强制性的执行保险制度,要求远洋贸易公司为每一位出海的员工购买保险,没有购买相关的不允许从事远洋贸易业务。

    没出事还好,出了事,中央银行保险部负责赔偿员工的抚恤金!

    这种抚恤保险制度,也是李轩在大唐帝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多年后,所做的一个新的尝试,看看能不能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搞保险行业,毕竟保险行业对于工商业的经济稳定还是有比较大的作用的。

    不过李轩还是比较谨慎,只是针对远洋贸易公司搞抚恤保险,而其他行业的则是没有开展。

    现在李轩做事情,已经是比较理智了,没有和前些年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李轩做事情,会考虑的更多,不会盲目的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因为制度是要和生产力所匹配的,生产力达不到一定的层次,硬上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所带来的就不是好处,反而是坏处。

    远洋贸易的发展以及国内航运业的发展,对造船业的刺激是巨大的,对造船技术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同样的,类似的情况也是发生在天津友邦机器公司,友邦公司发展时间其实也没有多久,但是却是迅速抢占了众多市场份额,成为了敢和肇庆机械公司打擂台的机械制造企业。

    其所生产的纺织类机械尤其是毛呢制造设备以及生丝制造设备,都已经是把肇庆机械公司给干趴下了,最近两年又是进军蒸汽机制造领域,并在高压蒸汽机领域里发展良好,如今在民用蒸汽机领域,和肇庆机械公司基本上是半斤八两的水准。

    民用高压蒸汽机,可不仅仅是舰载蒸汽机和火车蒸汽机,更庞大的市场其实还是众多工厂里所用的蒸汽机。

    在工业高压蒸汽机市场里,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可谓是非常的激烈,提高产品性能,降价,市场营销乃至拉关系,走官方渠道等各种手段,但凡能够用上的手段基本都是用上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国情的皇权集中制

    前些时候天津友邦公司为了争夺北方煤炭公司的矿区蒸汽机订单,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抚衙门的相关官员,让他们给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压力,不要让北方煤炭公司采用肇庆机械公司的订单,转而订购他们友邦公司的订单。m.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

    河北巡抚衙门的官员们,态度自然是倾向于自家辖区的企业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数省里,唯一一家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了,而且每年都是为当地官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也是积极帮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虽然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业务范围也不是只局限于在河北地区,基本上北方数省内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不过呢河北地方的面子还是要给,但是这个给面子,也只是给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已。

    你的蒸汽机性能高,价格低,他就买,不然的话,河北巡抚找上门来都没卵用!

    要说关系,人家肇庆机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国企部的高官传话,因为人家肇庆机械公司,可是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强多了。

    虽然目前竞标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从这也是看得出来,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够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和他们极端重视技术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学院合作,购买他们的技术专利授权,当然了,这种事,现在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企业都会这么干。

    而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除了极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大部分产品的授权,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额的,不高什么独家授权,只要你这企业资质达标了,也能够拿的出钱了,那么就可以获得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绝大部分都是偏向于技术授权,很多甚至都是理论性质的,这买回去了技术授权,你想要造出来也是不简单的。

    所以大部分企业,大多还会自行设置技术部门,但是大部分企业研究的技术,只是怎么把技术授权变成产品而已,而自行研发新产品就比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够买的专利授权都给买了,另外一方面,则是自行建立庞大的研发机构,同时也是和国内的众多大学展开联合研发,这是为了研发自己的专属技术。

    从皇家理工学院购买来的技术专利,都是非独家专利,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上有第二家,甚至几十家同类产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发的新产品,那么在帝国严厉的专利保护之下,这种新产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够生产,这可是垄断啊,你爱买多少钱就买多少钱。

    如今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他们的规模其实并不大,资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却是活的相当滋润,利润让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红。

    而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有着自己的技术专利,能够生产一种或者两种独家产品的。

    广州有一家铅笔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国早期的时候,帝国开始推广的是炭笔,当时李轩本来还想着搞个铅笔出来,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广州的一个姓陈的年轻秀才偶尔发现铅块可以用来写字,然后经过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来了铅笔,然后直接申报了专利,然后搞了个小作坊生产

    结果呢,就连皇家理工学院的人都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铅笔专利申请被打回,因为那个陈秀才比他们早了一个月进行申请。

    最后,广州的陈秀才建立的铅笔公司,依靠着铅笔专利一步一步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够看见,公开售卖的铅笔,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产的,陈秀才也是因此成为了大富翁。

    当然了,如今这个铅笔专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里,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专利到期后一窝蜂冲上去仿制生产。

    国内严苛的专利保护制度,确保了个人或者公司投资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够得到保护,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众多企业,都是如此重视技术研发的缘故。

    只是,重视技术研发到天津友邦公司这样,把每年公司的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发的公司,还真没几个。

    这个百分之十,说的可不是利润呢,而是营业额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发展,和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虽然行业不一样,但是发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过极端重视技术研发,依靠技术来抢夺市场。

    这两个典型例子,反应的是整个帝国工商业,尤其是实业制造行业里的竞争残酷性!

    没点技术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过去十多年里的那种随便办个工厂,随便生产点东西都能够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李轩对于国内市场的这种竞争,是保持了鼓励的态度的。

    保持良性的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毕竟庞大的大唐帝国,不可能是只依靠国企部控股的部分企业而已。

    国企部控股的企业,其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发展经济之类的,而是为了发展国防,稳定民生这些,至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其实国企部并没有参与的太多。

    你看看国企部投资的行业就是看的出来,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业,轻工业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资的,又或者是最近几年投资建立,但是属于那种高新技术,有一定的需求,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不能投资的行业。

    如今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运、化工这几个行业为主,而大多都是和国防工业相关,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说了,而能源则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运有长江航运、海外贸易有南洋、东洋、西洋贸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几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国防有着关系的。

    因此,国企部所属的企业虽然大多实力强悍,而且在国民经济里所占据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却是依旧无法包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怕是造船、航运、煤炭、化工等行业,虽然说站在这些行业的顶级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民营企业。

    国内有造船厂数以千计,但是国企部所属的造船厂,加起来也就十来家而已。

    国内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数百家之多,而国企部所属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运也是一样,国企部控股的航运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长江航运公司,至于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营航运公司。

    就连海外贸易公司也是这样,虽然国企部控股的几大贸易公司,以及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加起来占据了海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还是被民营资本给瓜分了呢。

    更不要说,其实这些国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司外,其实很多都是上市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国企部基本只是能够做到依靠多数股权控股而已,没能做到全资控股。

    民营资本,在大唐的工商业经济发展里,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

    不过也不会重要到威胁帝国政权稳定的程度,因为李轩不允许。

    在李轩的规划里,以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主导国防、民生等至关重要以及比较敏感的行业,而民营资本,则是充当其他普通行业的主要角色。

    民间资本赚钱,给帝国提供税收就可以了。

    至于造枪造炮,稳定民生等,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而是国家资本的任务。

    两者分开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也许等上百年甚至数十年后,民间资本的力量将会发展的更大,民间企业的技术将会发展的更好,到时候免不了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合作,不过那个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轩就不关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

    因此当李轩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国内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报告时,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乃是整个民间的风气都还是浓郁的传统封建帝国,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政治体系方面,是因为李轩做了一系列的改良,虽然本质上依旧是皇权集中制,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和后世近代的一些政权比较类似了,而且还吸收了一定后世现代国家的好处以及坏处。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大唐帝国!

    你非要给这种政治体系给一个定位,应该是一种改良后,更符合大唐国情以及当代发展的皇权集中制!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

    宣平二十年红藕的大唐帝国,总体上延续了宣平十九年的发展战略,以高压蒸汽机的推广和应用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运输、工业生产的技术升级。m.www.uu234.net

    具体表现下来就是建设铁路,大规模使用蒸汽轮船。

    这也是让广大的华夏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虽然说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发展工商业,而且各种工业产品也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并出现在商铺,进入百姓家庭,但是这些日常生活上的用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当代人们的生活,更加无法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工业革命的震撼。

    但是,当火车和轮船出现后,才是真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出行比以往更加的方便快捷了,不管是做轮船还是做火车,速度都是比以往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尤其是进入宣平二十一年中,在多个路段同时进行施工,以求最快全线通车的江南大铁路,在金陵到镇江、上海到苏州段、当涂到金陵段的铁路相继通车之后,苏州到镇江段的铁路也是建成并通车。

    这也就意味着,历尽为其五年的施工,江南铁路的主体工程可以说已经是基本完工了。

    火车可以从当涂这个大唐帝国最为重要的重型工业区一路出发,途径金陵、镇江、常州、苏州后抵达上海。

    尽管目前上海到浙江宁波段,当涂到九江湖口段还没有通车,但是这已经是不影响铁路给人们带来巨大的震撼了!

    坐上火车,人们可以在数天之内就是从当涂直抵上海,这个速度,几乎是以往无法想象的。

    而客运只是这条铁路大动脉的附带价值而已,更加重要的还是货运能力,用火车运输更加快速,而且装卸方便,并且可以直接抵达内陆城市,关键的是成本非常的低廉。

    再加上长江航道上的众多蒸汽轮船,使得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交通往来变得极其方便。

    同样也是在宣平二十一年,东北铁路也是开始建设,现在已经是越过了山海关,河套铁路同样也是在施工当中,已经是越过了张家口,西北铁路已经是修到了西安。

    在国内大搞铁路建设的时候,军方的军事行动也是没有停下来!

    陆军的骑兵已经是深入到了贝尔加湖湖畔,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棱堡,在东北一带,陆军早已经是越过了黑龙江,翻过了外大兴安岭,如今大唐陆军在东北地区的军事据点,已经是扩展到了北海沿岸,并在库页岛上建立了军事据点。

    而继续往北那就更加荒芜了,只有少量的土著人而已,所以实际上陆军已经是逐步停止在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因为在北方但凡是规模大一些的土著部落,基本都是被大唐陆军干掉了,剩下的都是广大的无人地带。

    因为大唐陆军后续在北方地区的政策,已经是变成了在部分关键地区设立军事据点,同时配合民政部门进行小规模的移民。

    至于大规模的移民也是别指望了,如今移民屯垦司招募移民到黑龙江沿岸屯垦都是招不到多少人,至于更北边的地方,哪怕是给的政策再好,也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

    毕竟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地区,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为了更好的统治上述地区,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李轩正式下令,对广大的东北地区以及北方草原地区进行行政区域的调配。

    原来的辽西以及辽东两省,其辖区各自向北延伸,扩大到黑龙江中上游地区。

    东北省的省府迁移到奴儿干城,奴儿干城改名为‘河口’,新的东北省辖区为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库页岛、黑龙江以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向西一直到贝尔加湖。

    这个新的东北省,也将会是大唐帝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人口最少的一个省份。

    因为到目前为止,生活在东北省的移民,主要还是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总人口大约在十万人左右,哪怕是加上其他零散的一个移民居住点,总人口也不过十五万人。

    这点人口,甚至都没有国内一个普通的大县人口多!

    但是没办法,新的东北省就只有这个环境了,至于以后会发展成为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

    在北方草原地区,李轩也是正式下旨,对行政区域的花费做出了新的调整。

    以河套府、丰州府、大宁府这三个府为核心,设立全新的河封省,省名取自河套府以及丰州府,省治为现有规划的河套铁路的最西段黑山城,辖区为南邻原有的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省界,东临辽西、北临东北的贝尔加湖,西邻鞑靼人控制区。

    新成立的河封省的辖区范围,其实就是原来鞑靼人的控制区域。

    经过这么一调整后,帝国新增加的省份只有一个河封省,而东北省和辽西、辽东三省,只是辖区进行了调整而已,加上原来的这些地区,要么是已经是大唐帝国实际控制并且移民,要么是当地荒芜人员,大唐帝国的派驻了少量的军事人员前往驻点,所以整体而言,影响并不算大。

    顶多就是,从此以后,帝国出现了两个面积特别大,但是人口特别少的省份而已。

    这种行政化为的背后,也是代表着大唐帝国在东北以及北方地区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已经是完成了,下一步就应该是向西挺进了。

    西边的鞑靼人也是一直关注着大唐帝国的动向,对于大唐帝国国内的一些情况,让鞑靼人有些搞不懂了,因为根据他们从众多渠道得到的消息就是,这两年那些南唐蛮子根本就没有扩军打仗的意思,反而是一门心思搞什么铁路,工厂这些。

    说实话,到现在这些鞑靼人,包括俺答汗在内,都是没有亲眼见过什么工厂和铁路的,而听手底下人的报告,说什么工厂的巨大厂房,喷着巨大的浓烟,不用马拉的铁车在荒野上连续不停的奔跑着,这一切,光光是用文字描述再加上一些插画,根本无法让他们顺利的想象的出来那到底是什么玩意。

    但是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但是作用却是鞑靼人也知道的,因为大唐铁路建设搞的规模如此庞大,而铁路运输的便利性,随便问一个普通人都能知道,所以俺答汗虽然还搞不清楚火车到底是什么,但是却是可以知道,火车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

    而知道这一点,就足够让俺答汗产生更大的危机感了!

    再加上得知大唐陆军已经是逐步收复了广大的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地区后,俺答汗就是知道,那些南唐蛮子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他们鞑靼人必须抓紧时间!

    所以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俺答汗亲自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其中包括十多万鞑靼人的骑兵主力以及将近数万吐蕃人的步兵、炮兵、辎重等仆从兵,再一次杀入了哈萨克汗国。

    而这一次,有着俺答汗亲自督战,鞑靼人的大军顺利的很,一举击溃了早已经是被鞑靼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哈萨克汗国。

    要是按照往年的例子,灭掉了哈萨克汗国的主力后,攻克了他们的都城后,应该就会带着劫掠而来的牛羊马匹以及奴隶,金银财宝等返回。

    但是这一次,俺答汗却是没有带着大军反而,反而是直接在当地建立了统治机构。

    然后略微休整了数月后,直接杀入了叶尔羌汗国!

    这个叶尔羌汗国也没有比哈萨克汗国好到那里去,被俺答汗亲自带着大军给灭掉了。

    而且由于这个叶尔羌汗国最后时刻抵抗的非常顽强,宁死不降,搞的俺答汗火大,直接来了一个屠城令。

    所以当鞑靼人彻底控制这片地方的时候,当地的土著死的也差不多了。

    在宣平二十一年,连续拿下了这两个地方之后,俺答汗也是终于感觉到能够喘一口气了!

    然后还不忘作为一个藩属国该有的态度,在灭掉了这两个汗国后,又是以上贡的名义,给大唐帝国进献了一大批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当然了,还有少不了的异族公主之类的。

    李轩上一次就是对俺答汗进献的异族公主表示了满意,回信给俺答汗的时候,称之为‘孝心可嘉’。

    所以后续两年里,俺答汗一找到机会就是给李轩进献各种各样的美女,甚至连嫡亲的女儿、孙女都是前后送来了三个。

    如果不是其他女儿、孙女的长相不过关或者是年龄不适合的话,估计他能够把所有的女儿和孙女都一口气给李轩送过来。

    这嫡亲的女儿和孙女都是能送就送,更何况是其他人,包括鞑靼人内部的贵族年轻貌美女性,又或者是俘虏的异族公主之类的,只要是相貌出色的,俺答汗都是能送就送的。

    这样做的俺答汗,不外乎就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已!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

    鞑靼人和大唐帝国迟早都是要来一场生死之战的,这不是鞑靼人可以自己选择的,而是大唐帝国发展的必然性。m.www.uu234.netwww.uu234.net

    俺答汗不傻,他只是从大唐帝国最近这些年的扩张行动就是能够看的出来,即便是自己带着人从河套地区撤到了西域来,但和南唐蛮子的战争依旧还会爆发!

    当大唐帝国把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地区都给占领了后,后续要是不西征,俺答汗敢把脑袋拧下来扔进茅坑里。

    为了在以后能够对抗大唐帝国,这些年俺答汗一直都是在组织兵力西征,以积蓄更多的力量。

    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是带着鞑靼的大军连续拿下了瓦剌人以及吐蕃人的地盘,今年又是拿下了哈萨克汗国以及叶尔羌汗国。

    如此相加,鞑靼人所实际控制的区域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更加庞大,实力也是更加强悍,但是,这依旧是无法让俺答汗安心多少。

    因为过去和大唐陆军的战争里,深刻的让俺答汗知道了,那些南唐蛮子的军队,根本就不能用常理来判断,尤其是他们的枪炮实在是太过犀利,人力根本无法阻挡。

    幸运的是,他通过俘虏吐蕃、叶尔羌汗国以及哈萨克汗国的工匠,已经是在手头上积攒了不少的工匠,并为鞑靼人打造枪炮武器。

    虽然还是用手工打造的火绳枪,质量不咋地,但好歹能用不是。

    至于火炮虽然也是老式的前装散弹炮,口径也不大,但比没有强啊!

    然而有了这些,他还是觉得不够,所以他还是准备继续西征,一直向西,打到东欧去再说。

    他就不信,后头的那些南唐蛮子能够一路追着他打!

    反正鞑靼人都是游牧民族,只要有草原,那都能去,而骑兵的机动性也是非常强悍的,那些南唐蛮子要是真的敢一路追过来,俺答汗有信心把他们活生生的拖死。

    动不动就几千公里的补给线,他就不信南唐蛮子能解决!

    俺答汗抱着这样的心态,在拿下了中亚地区后,继续挥兵西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和波斯人的萨菲王朝遇上,再过来则是奥斯曼王朝。

    如果南下的话,那么就会遇上目前盘踞在印度北部地区的帖木儿王朝,而上述地区里都有众多的山地,尤其是想要南下的话,帖木儿帝国所控制的地区,相当多可都是山地,能够直接把鞑靼人的骑兵都给废掉一大半的战斗力。

    而波斯地区和奥斯曼控制下的地区,也有不少是山地以及荒漠地形,这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不过俺答汗只要不是蠢到家,放弃自己的骑兵优势,去搞什么山地攻坚战,估计也损失不到那里去,顶多就是讨不了什么好处罢了。

    俺答汗,被大唐帝国的发展和扩张,吓的一路西征,虽然听上去不好听,但是也获得了自己的发展机遇。

    至少,一个庞大的大唐金国就是这么出现在西域、中亚地带的!

    相对来说,大唐帝国周边的其他国家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了,不管是扶桑还是安南又或者是缅甸,现在面对大唐的扩张,基本上都是无动于衷。

    扶桑的大名们,现在那里还顾得上什么大唐威胁啊,现在他们自己都还在打生打死呢,几乎每一天都有大名打来打去,导致越打是越穷,人口越打是越少,大唐扶桑事务衙门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再过上五年左右,这扶桑列岛的总人口绝对会降低到三百万人以下。

    再过十年,估计也就只剩下百万人左右了。

    如今,大唐扶桑事务衙门已经是开始建议,可以尝试着小规模登陆扶桑列岛的部分地区,然后进行大规模移民以及行政统治了。

    安南那边,南北朝如今也是打生打死,而且在大唐帝国的挑拨下,就连缅甸那边也是参与了进来。

    总之现在南洋半岛那边,现在也是乱成一锅粥,天天打仗,搞的边上控制了马六甲的葡萄牙人都是头痛不已,这天天打仗,都没当地的土著来和葡萄牙人做生意了,因为这些该死的土著只要各种武器,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了。

    而葡萄牙人的武器,制造成本可是相当高昂,而且数量也少,他们装备自己的土著仆从军都不够用呢,哪有多的卖给这些土著啊。

    倒是南洋的其他岛屿安静的多,因为如今南洋各岛屿上,基本上已经是看不见什么正式的政权了,以前其实是有的,只是经过了这么多年,都被大唐海军或者海盗们给干掉了。

    现在南洋各岛上,土著部落以及原始的王国之类的一大堆,但是正式的,规模比较大的国家却是一个也没有了。

    而大唐帝国暂时也只是在南洋的岛屿上建立殖民地据点,控制港口为主,而移民并进行统治的话,主要还是以吕宋岛以及万丹岛这两个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岛屿为主,而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主要是在南洋地区进行移民,尤其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岛屿上进行移民,伤亡实在是太大了,如今医学还是不够发达,帝国对这些岛屿的情况也是有些无奈。

    所以只能是笼统的把这些地方都是划入了万丹府以及吕宋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并建立棱堡,控制港口,但是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种情况下,万丹府的实际控制面积和它理论上的辖区,区别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在大唐帝国的官方版图上,万丹府的辖区是西至苏门答腊岛,东至新几内亚岛,南到帝汶岛,北至苏拉威西岛以及上述区域内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中小岛屿。

    但是万丹府目前的实际控制面积,只有万丹岛西部地区,然后苏门答腊岛的东部极少数地区,再加上一个帝汶岛,至于其他地方,顶多就是只是控制了一个港口,修建了一个棱堡而已。

    其实际控制面积,还没有吕宋府大呢,吕宋府的理论控制面积,是包括整个吕宋群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婆罗洲。

    而实际控制面积的话,只要是吕宋岛全部,棉老岛部分地区。

    而其中的吕宋岛,也是大唐帝国在海外进行移民开发最为成功的一个区域,到目前为止,来自本土的众多移民依靠着锄头和火绳枪,成功的占领了全岛,并建立村庄以及开垦农田。

    吕宋岛的先进开发经验,已经是开始被推广到其他岛屿上的殖民活动了,比如说在棉老岛,让军方一直都是素手无策的当地土著,在大唐帝国的移民大军面前,根本就是毫无抵抗之力,以至于在棉老岛上的移民开发活动也是比较的顺利。

    纵观整个大唐帝国的周边,其实已经是没有什么国家和势力能够对大唐帝国本身产生什么威胁,甚至也是没几个能够抵挡得住大唐帝国的吞并。

    唯独鞑靼人是个例外!

    这些鞑靼人跑到西域和中亚去了后,实力越来越强大,甚至强大到让现在的大唐陆军都是有点无可奈何的感觉。

    西北地区的大唐陆军,虽然试过进攻吐蕃地区,但是根本没乱用,人家鞑靼人的主力根本就不和你玩正面作战,而是选择正面避战,侧后骚扰的战略。

    所以,虽然杀入了吐蕃地区,但是因为后勤无法支撑,最后还是不得不退回来。

    这种情况下,陆军方面一边是对铁路寄予厚望,另外一方面也是拼命发展骑兵!

    为了获得更多的马匹,陆军强势要求新成立的河封省地区,必须优先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马,因为军方对马匹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骑兵的培养还是比较困难,毕竟大唐帝国又不像是鞑靼人那样,全民皆兵,每一个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鞑靼男人,都是天生的骑兵,并且还是自带马匹的那种。

    大唐帝国要发展骑兵则是困难的多,他们征召的新兵,很多甚至都不会骑马,然后要慢慢培养马术,就连马匹的培育也是比较麻烦。

    搞到现在,都是让陆军高层有些后悔了,早就知道当初的东北战争就不杀的那么狠了,好歹留下一点察哈尔部以及朵颜三卫的人下来,招募他们当骑兵也好,让他们放牧也好,那都挺好用的。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偌大的辽西、辽东以及东北三省地区,基本上已经是找不到几个察哈尔部以及朵颜三卫的人了,不是被陆军所歼灭,就是被后来的移民所消灭,就算有剩下的,如今也是一股脑跑到更北边或者干脆是跑到了西边投奔鞑靼人去了。

    相对于之下,他们的仇敌鞑靼人,比大唐帝国好太多了!

    当初杀的太狠,现在连找个人放牧都得从内地移民过来,这也是让陆军有些小郁闷。

    不过也只是小郁闷而已,要地不要人,这是帝国对外扩张的基本政策,陆军不可能在东北地区就更改这种政策的。

    再说了,也只是一开始困难而已,帝国有壹亿陆仟万人口,找个几百万人来从事畜牧业还不是轻松的事。

    自从河套以及丰州设府后,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都是跑过去了众多民众生活,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官员组织起来,在河套以及丰州地区从事畜牧业。

    众多手段之下,陆军方面才是勉强持续的进行骑兵部队的扩张!

    甚至为了扩张骑兵部队,陆军方面都是自行的裁汰了部分的步兵部队,从而腾出编制和经费来编练骑兵部队。

    如此,才是让大唐陆军的骑兵部队迅速扩张,不算师属骑兵,只计算独立骑兵部队的话,已经是从多年前的五万骑,已经是扩张到了现在的十万骑!

第一千四百章 陆军不服

    大唐陆军里,骑兵的基本战术单位并不是说骑兵团,或者骑兵师什么的,而是骑兵队,所以统计骑兵数量的时候,统计骑兵师,骑兵团什么的是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骑兵数字的,你得统计骑兵队才行。m.www.uu234.net

    因为骑兵队乃至大唐陆军里最基础的骑兵编制,甭管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也不管是是师属骑兵还是独立骑兵,都是遵循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每个骑兵队辖有骑兵两百骑。

    嗯,近卫军不包括在内,近卫军的各种部队编制向来都是比陆军的大,因此近卫军的骑兵队,每队的人数达到了两百五十骑。

    一队两百骑,这是大唐陆军使用骑兵多年后,多次变更后得到的一个数字。

    陆军的骑兵将领们认为,每队两百骑,不多不少,刚好满足基本战术的需求,多余这个数字,浪费,少于这个数字不够!

    而目前大唐陆军里,独立骑兵部队里的骑兵队,已经是达到了五百多队,独立骑兵超过了十万骑。

    而师属骑兵,则是达到了一百五十队,师属骑兵达到了三万骑。

    一共十三万骑兵!

    这就是大唐陆军的所有骑兵了!

    只是这些骑兵,并不是所有的骑兵都会上战场的,也不是所有的骑兵都有独立作战能力的。

    大唐陆军的骑兵部队,向来都是分成了两种,师属骑兵和独立骑兵部队是两码事。

    师属骑兵,甭管是配属给主力步兵师的骑兵团,还是配属给预备师的骑兵营,这些骑兵部队,除了极少数特殊部队外,绝大部分都是单马单骑的配置,而且基本上都是轻骑兵。

    这些师属轻骑兵在大唐陆军的定位,更多的还是和步兵和炮兵部队配合作战,但是自身并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但是独立骑兵部队,则是特指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骑兵部队,这种骑兵部队,主要是配属到西北和北方地区。

    编制上有骑兵师和独立骑兵团的编制,这些骑兵师和独立骑兵团,往往配属给各军然后参与战斗。

    但是后来在河套战役以及东北战役里,大唐陆军对这些独立骑兵的使用却是往往独立成军使用,而且是组织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使用,这是因为大唐陆军所面临的敌人也就是鞑靼人等游牧部落,他们的军队往往都是骑兵为主,而且规模庞大。

    因此相对应的,大唐陆军也是组织了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进行作战。

    并且在经过了河套战役以及东北战役,还有后来的吐蕃战役后,大唐陆军也终于是把大规模的骑兵编制给确定了下来,并正式设立了骑兵军这种编制。

    按照规定,标准的一个骑兵军,应当辖有三个骑兵师,每个骑兵师除了骑炮营,辎重营等外,辖有四个骑兵团,每个骑兵团辖有四个骑兵队,上述三个骑兵师,一共辖有四十八个骑兵队。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陆军的各个骑兵师所辖的骑兵,根据各个骑兵师的不同,下属的骑兵团也是不太一样,有可能是轻骑兵,也有胸甲骑兵,也有轻甲枪骑兵,不过即便是轻骑兵里的火枪骑兵和骠骑兵,也都是装备盔甲的!

    大唐陆军连火枪兵都配属轻型板甲,更别说骑兵了!

    哪怕是轻骑兵,也是配属了轻骑兵专用的轻型胸甲以及头盔,防子弹自然是不靠谱的,但是防弓箭等各种冷兵器够用了。

    所以大唐陆军的轻骑兵,防护上有轻型化胸甲、头盔,武器有马刀、遂发长枪、遂发手枪,不过大多情况下,大唐陆军的骑兵都是喜欢用马刀,很少使用火枪。

    此外,独立骑兵部队的轻骑兵,一般配属双马,因为独立骑兵部队需要肩负着长途奔袭以及独立作战的能力,不配属双马的话,根本不行,而部分重骑兵团,更是配属三马呢。

    为了让骑兵军具备长途奔袭、独立作战,并且具备攻坚作战能力,这种骑兵军,还会配备一个骑兵辎重团,一个骑炮团,此外,军部还会另外辖有一个重装骑兵团以及一个侦查骑兵营。

    这种重骑兵团,很多都是以往的独立重骑兵团改编而来,清一色的重装枪骑兵团,有着独立的番号,同样编制四个队,不过他们往往还配有辅助骑兵,而且配属三马,所以辅助骑兵们在战时,其实也是直接骑上备用战马,充当轻骑兵投入作战的,因此,在计算的时候,这种重骑兵团,往往是计算为八个队,而不仅仅是四个队。

    这些重骑兵团穿的是全身重甲,骑的是高头大马,一旦让他们冲锋起来,那可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至少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什么敌人能够阻挡大唐重装骑兵的骑墙冲锋呢,哪怕是鞑靼人的精锐骑兵都是挡不住!

    一个骑兵军,辖有三个骑兵师、一个重骑兵团,再加上一个侦查骑兵营,一共辖有骑兵一共五十八队,满员情况下,骑兵总数为一万一千六百骑!

    再加上辅助作战的骑炮兵大约两千人,骑辎重兵大约三千人,总兵力约为一万六千六百人。

    但是,马匹却是远远不止一万六千多匹,而是超过了四万匹,按照人均来算,甚至是超过了单骑双马的配置,纯骑兵部队自然是用不了这么多的马匹的,主要是骑炮部队以及辎重部队占用了大量的马匹。

    而到目前为止,大唐陆军一共辖有七个骑兵军,第一骑兵军部署于西北甘肃地区,第二骑兵军也是部署在甘肃,第三骑兵军部署在陕西,第四骑兵军部署在河封省的河套以及河套以西地区;第五骑兵军部署于河北、河封两省一带,第六骑兵军部署在东北地区一带,第七骑兵军则是部署于河南、山东一带

    上述七个骑兵军,一共辖有四百零六队骑兵队,骑兵八万一千两百。

    而剩下的将近一百队骑兵,则是变成了若干独立骑兵师、旅、团,部署在其他地区。

    五百队独立骑兵,加上一百五十队师属骑兵,总数大约十三万骑兵,这就是目前大唐陆军的所有战斗骑兵力量了。

    然而这个数量和鞑靼人比起来,却还是不算什么,人家鞑靼人在今年西征的时候,抽调的骑兵总数就超过了十五万!

    然后他们在西域一带还留着了大量的兵力防备大唐帝国呢!

    没办法,虽让人家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部落,随便领出一个人来都是天生的骑兵!

    和鞑靼人比骑兵数量,那是不靠谱的,所以大唐陆军虽然也是玩命发展骑兵,但是却也没有想过在数量上彻底压倒鞑靼人,大唐陆军打鞑靼人的武器,从来都不单纯依靠什么骑兵,一方面是依赖更加先进的装备,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战术。

    而装备和战术的革新,带来的也是编制上的革新!

    其实骑兵军的设立,其实也是这种装备和战术革新所带来的影响,大唐陆军设立骑兵军,其实就是纯粹把骑兵军当成了战略机动力量来使用,要不然也不会强调长途奔袭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大的火力以及确保攻坚能力了。

    同样的,步兵军的革新也是在东北战役结束之后被提上了日程!

    以往的军级编制,早就不合时宜了,李轩一直都是想要改动,只不过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所以才拖到了东北战役之后。

    等到东北战役结束了后,李轩就是开始对陆军的高层指挥体系进行了变动,首先是撤销了军防区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军不再固定的负责某一地区的防务,同时也是没有权限直接指挥地方守备部队。

    各军所辖的部队被固定,而不再是和以往一样随意变化!

    基本上,每个军所辖的部队,一般为两个或者三个师,再加上若干军属部队。

    当然了,部署在不同方向的军,其实力也是不一样的,配属的部队也不一样,比如说部署在直隶第七的第一军,和部署在辽东的第十五军,那差别可大了去。

    同时,因为主力步兵师的数量一直不够多,但是建立太多的主力步兵师,军费又支撑不住,所以在军级改制的浪潮中,陆军顺手把部分战斗力比较良好的预备师也是干脆纳入了各军编制,并授予正式陆军某某步兵师番号。

    把陆军步兵师的番号,扩展到了陆军第五十四步兵师。

    但是番号为陆军第二十一步兵师往后的步兵师,他们都是预备师改编而来,在和平时期的时候,这些部队只保留骨干人员以及部分战斗力,众多没有太多特殊需求的人员,比如说后勤人员以及普通士兵,则是保持空缺,等战争时期再补上,基本上第二十一步兵师往后的步兵师,每个师的兵力平均下来只有八千人左右。

    至于真正常年都保持着战备状态,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其实一共也就那么二十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刚好二十个,然后大唐陆军现在编有十八个军,除了第一军比较特殊,辖有三个满编师外,其他各军基本都是一个军只有一个满编师。

    而各军剩下的师,都是属于不满员的那种,情况好一些,比如驻扎在西北地区的师,有个七八成的人手和装备。

    但是很多部署在普通地区,哪怕是边地的师,顶多就一半人了,一个师七八千人而已,而你要知道,大唐陆军的一个师满编下来,总兵力可是达到一万六千人的。

    这也是为了控制部队的人数,毕竟十八个军一共辖有五十四个步兵师呢,真要全部满员了,那人数可多了去。

    战备部队常年保持齐装满员,并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顶上去。

    二线部队平时保留骨干,以及基本的战斗能力,和平时期,在战争爆发后,一边协助主力部队参战,一边接受后方送来的预备役兵源,并迅速扩编为齐装满员并投入作战。

    地方上的大量预备师,和平时期只保留最基本的框架以及极少的战斗力量,往往一个预备师在和平时期,在后方进行大规模动员,动员成军后奔赴前线参战!

    这也是这些年来大唐陆军应对军费和兵力不足,所做出的一个妥协办法,保留部分战备部队,再保留部分二线部队,然后保留大量的地方预备师部队的框架,在战争时期,则是大量召回预备役士兵以及新征召大量的新兵补充部队。

    为此,大唐陆军还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动员制度以及民兵制度呢,就是为了能够在战争时期迅速的征召到足够的预备役兵员,然后上前线作战。

    大唐陆军搞军级固定编制,搞战备师、普通师和预备师等等,其实都是因为军费有限,但是大唐帝国的地盘越来越大,要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多而不得不做出的折衷方案。

    然而即便是这样呢,但如今大唐陆军的现役兵力,也已经是将近百万之数了!

    如此也是不得不让大唐陆军方便一直都是高喊着咬紧牙关共渡难关的口号,将领们带头降低薪资,军官以及士官们的薪水普遍下降,而士兵们的薪水更是被换成了补贴。

    压缩人员开支的同时,陆军也是一直都是在尽可能的自力更生,尤其是粮食,大唐陆军的口粮,如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军方自行屯垦所获得,别说是在中原腹地驻扎的部队了,就算是驻扎在边地的战备部队,那也得种田种菜养猪鸡鸭什么的,要不然,这点军费那里养的了这么多人啊。

    即便如此,大唐陆军的军费也是不够用,基本上,每年李轩都要额外再掏一笔钱给陆军方面,要不然陆军方面别说扩军购买新装什么的了,就连养活现在的这些人都是够呛。

    相对而言,海军那边的日子就过的比较滋润了,因为海军的战舰虽然非常昂贵,但是他们的人员可没有陆军这么多,这平均下来,海军的军费养活海军的将士们还是可以的。

    有趣的是,这也是陆军这几年对海军意见越来越大的原因。

    凭什么我陆军将士在边疆苦寒之地和鞑靼蛮夷厮杀,最后连肚子都吃不饱,而那些海军土鳖们只是出海晃悠一圈,连个海盗都不打就能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举留中不发

    对于陆军的指责,海军却也是有着不同的意见。顶 点 X 23 U S

    已经退出现役的前海军军令部部长,御书房值班大臣包义奋海军上将就是毫不客气的在公开场合批判陆军:“这陆军啊,都是一群大爷,而且还是光拿钱不办事的大爷,每年拿这么多军费,除了偶尔打打几个不起眼的蛮夷部落外,也没见他们干了什么事!”

    鞑靼人,察哈尔部,朵颜三卫等敌人,在海军的眼中,瞬间就是变成了所谓的不起眼的蛮夷,这又是把陆军将领给气得够呛。

    其他人先不说,但是鞑靼人你敢说他只是不起眼的蛮夷部落?

    拜托,那可是有着至少十几二十万骑兵大军的强敌啊!

    这就凭这十几二十万的骑兵大军,放眼整个东亚地区,除了大唐陆军能够把他们揍趴下,最后灰溜溜的西撤外,试问还有谁能够做到?难道你们海军能够做到?

    不过一转眼,人家海军的将领就是说了,假如鞑靼人刚出海的话,这几十万骑兵算个屁,我们的战舰一轮齐射打过去就足够了。

    关键是,鞑靼人会跑到沿海甚至出海和大唐海军干架吗?

    不会!

    大唐陆军和大唐海军的矛盾由来已久,每年都是有着数不清的骂战,吵到李轩这边来的次数都有不少,不过李轩向来都是高举‘留中不发’的口号,对陆军和海军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视而不见。

    圣天子李轩都是这个态度了,朝堂上的其他臣子们,对陆军和海军的争吵自然也就更加习以为常了。

    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圣天子为什么会对陆军和海军的争吵视而不见他多少也能够猜测的出来。

    除了搞平衡,杜绝陆海军合流之外,基本上就没有第二个可能性了。

    当猜测到了圣天子李轩的这种心思外,众多大臣们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甚至很多人都是在猜测,陆军和海军那边每年都是吵得这么凶,恐怕都还是陆军和海军的共同默契呢。

    如果没有双方的高层将领的默认和许可,怎么可能吵得这么凶。

    恐怕两个公开进行骂战的陆军和海军将领,恐怕私底下还是好友呢。

    对此,李轩也是知道,不过他还是不在乎,他不管人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也不在乎别人看出来了他的想法,但是他就是要搞平衡,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平衡。

    虽然说如今陆军和海军的高层似乎有所默契,但是双方的公开矛盾久了,甚至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承的时候,这要是还能够同流合污,那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随着进入宣平二十一年末,新一轮的财政预算即将展开的时候,陆军和海军继续争吵着,只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今年的财政预算分配里,皇室经费的数额大大增加了!

    皇室经费,这是皇室每年从国库所获得的经费,然后直接归入内库,每年皇室支出的费用,都是从内库支出,而不是从国库支出的。

    至于说皇室每年支出的费用,那可就多了,纯粹的皇室的生活起居费用,那倒是没有多少,撑破天了也就几十万元上下。

    皇室每年支出的费用,更多的还是皇室内设机构的行政经费、近卫军的军费等。

    比如说皇家科学院、皇家理工学院、皇家青年军校、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翰林院皇室资产科,这些个机构虽然名称不同,前缀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属于典型的皇室内设机构,其内任职的官员虽然也是有品级,但是却自成系统。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皇室机构的人员,称之为皇室雇员更为恰当一些。

    具体下来,最为花钱的就是翰统以及近卫军了,其他机构要么是本来就不怎么花钱,要么本来就是有自己的收入,不需要多少的经费扶持。

    比如说皇室资产科,这个机构本身也是非常花钱的,但是它花都是各大皇室企业上缴的利润,因为从某种性质上来说,皇室资产科,更像是众多皇室企业的集团总部。

    但是翰统这样人员众多的谍报机构,每年花的钱可就多了!

    此外就是近卫军了!

    近卫军到目前为止,一共辖有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旅,一个舰队。

    其中的步兵,骑兵以及炮兵可都是齐装满员的部队,而近卫军舰队,那也是拥有战列舰,护卫舰的舰队。

    所有的近卫军,包括作战部队以及文职军官,全部加起来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人。

    这八万人养起来,那也是相当花钱的。

    因为近卫军的持续扩编,翰统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这每年支出的皇室经费也是越来越大,而今年,就在陆军和海军争夺预算的时候,近卫军却已经是不声不响的抢走了自己的蛋糕,比往年的经费多出来至少百分之二十。

    消息一透露出来,就是引起了陆军和海军的齐齐警觉,因为直觉告诉他们近卫军要开始搞事了。

    他们并没有猜错,近卫军的确是准备搞事了,或者说是李轩打算让近卫军搞事了。

    近卫军一直都是齐装满员,装备也都是优先装备最先进的武器,如今近卫军里的各种陆战武器都是最先进的,即便是战舰,基本上七八艘主力战舰也都是陆续改装了蒸汽机。

    这多出来军费大部分自然是用来扩军的,而剩下的一部分则是用来充当演习训练的费用。

    近卫军那边提交了预定计划,准备在过完年后,抽调一部分兵力进行远距离机动演习,而其中的远距离机动,将会通过火车以及蒸汽船只协调完成。

    并且演习目的地则是河南、湖北、河北以及广东四地,同时还将会在途中在大员府进行登陆演习。

    扩军这个好理解,近卫军的扩军步伐向来都是紧跟陆军的,基本上陆军扩军了,近卫军就会跟着扩军,所以这些年,陆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近卫军也是从三万人逐步扩张到八万人。

    但是搞大规模的演习,他们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了。

    这种大规模的演习,不可能是无缘无故就搞出来,哪怕是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如此,因为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陆军那边,如今想要搞个几万人的演习,那都是要精打细算,很多时候陆军将领们,更加倾向于以战代练!

    演什么习,训什么练啊,直接拉到西北或者东北去和当地的蛮夷打仗,更加简单和干脆!

    这些年来,陆军搞以战代练,对部队进行了轮换制,基本上二十个主力步兵师都是轮着上了战场,表现有好有坏,但是总体还是让陆军比较满意的。

    其实,近卫军那边也只一直都有派遣部队在外征战的。

    为了保持近卫军的战斗力,近卫军一直都是有抽调部分兵力去前线征战的传统,前些年的时候,甚至是同时在东北和西北都是派出了一个暂编旅,同时有着超过一万五千人在外作战。

    近卫军第一暂编旅的番号,在西北那边都已经是挂了好多年了,连旅部都是成立好多年里,就是里面的近卫军部队不会固定,基本上间隔一年就会进行轮换!

    所以说,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近卫军是不需要搞什么大规模演习的,浪费钱财!

    不过,这些只是陆军和海军将领的想法,而不是李轩的想法!

    近卫军的定位,从来都不是上战场进行厮杀,而是防备内部敌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防备陆军或者海军,又或者是某一天突如起来的起义军之类的。

    没办法,谁让李轩比较悲观,而且又比较怕死。

    所以在近卫军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李轩都是把近卫军集中在金陵城,但是现在,随着帝国控制权的扩大,陆军兵力的持续增加,近卫军的兵力虽然也是持续增加,目前的兵力已经是达到了八万多人,不过还是有些不足。

    如此,也是时候再扩军一部分,然后派遣一部分近卫军到外地驻防了。

    一方面,是减轻陆军的防务压力,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借近卫军来掌控几个最为重要的战略地区:中原腹地开封,北方四战之地天津,西南大门湖广之武昌,南方重镇广州。

    李轩都是希望在上述地方驻防一定的近卫军力量,用以弹压当地的不稳定力量。

    所以,李轩是准备对近卫军进行扩军了,不过在扩军之前,却是要让近卫军熟悉远距离作战能力以及孤军作战的能力。

    这也是李轩搞这一次大规模机动演习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李轩的设想里,以后的近卫军主要是驻防在战略重镇为主,而当遇上内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需要面对兵力更加雄厚的叛军,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快速的远距离机动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同时孤军作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了。

    这一次的演习,就是为了让近卫军掌握这种能力,至少是熟悉一二,以后真遇上这种事了,也不至于连一点经验都没有。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们海军就是这么不要脸的?

    近卫军要在国内的几个战略重镇驻军,现有兵力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得扩军,不过扩军这个简单,经费到位什么时候扩军都可以,一切按部就班来就行了,

    近卫军在扩军,而这并不是为了对外征战,而是因为帝国的对外战略导致陆军大扩军,迫使近卫军为了保持战略平衡,也是跟着扩军。www.uu234.net

    这不得不说,也算是大唐帝国内部的一个内耗了,而且还是李轩故意搞出来的内耗。

    但是这种内部的牵制却又是一个大国所必须的!

    一个大国里没有各种派系或斗争,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是不正常的,相反,有派系,有斗争,这才是正常的,而且是能让人感觉到安心的。

    如果大唐帝国里的臣子们相互没有斗争,那么李轩就得担心他们密谋准备推翻自己了。

    为了维持国内军力的平衡,近卫军要扩军,但是扩军是要钱的,所以宣平二十二年的财政支出预算里,近卫军的军费就是多了不少,这让原本就为军费而争吵的陆军和海军嗅到了危险的感觉。

    然后一个个就是相继跑到了李轩面前哭诉,说陆军困难,海军更困难,军中将士都吃不饱饭了之类的,生怕哭的晚了,这钱都被内阁那边拿走了。

    要知道,内阁那边可是在搞什么交通战略呢,而且还搞出了什么火车、轮船补贴方案,以刺激国内的火车、轮船的快速发展,一个个都是天天哭着喊着要提高明年的经费。

    而大唐帝国的财政支出预算,永远都是不够用的,甭管这一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有多少,但是到最后各部门汇总上来的支出预算,总是会超支。

    因为大唐帝国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没花钱的地方,那些大臣们为了争夺经费,也会搞出一大堆需要花钱的计划来。

    这种情况下,这财政收入不管多少,那都是永远不够花的。

    不过呢,李轩也是知道下头的臣子们经常有事没事就哭穷骗经费,所以该给的给,不该给的他从来也不给。

    这些年,李轩就是控制着各部的经费,然后用财政收入的结余偿还了庞大的国债,好不容易才在去年把国债彻底还完呢。

    这不用偿还国债了后,财政情况也是宽松了不少,毕竟过去这些年里,基本上每年偿还国债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都是从超过千万了,统一初期为了发展军备和基础建设,加上当时国债的信誉度也不行,没什么人买,为了吸引人们购买国债,当时发行国债的时候搞的比较狠,数额大,利息高。

    统一初期,为了筹集资金发行的部分五年期国债,年息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上五年后就是双倍奉还!

    早期国债的利息太高,也是导致后续大唐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发行新债来偿还旧债,并每年都支付高昂的利息。

    这前后不过十几年,大唐财政支出的国债总利息,实际上已经是超过了国债总本金的数额了。

    从立国初期开始到宣平二十年,大唐财政一共发行各种类型的国债约八千万元,宣平二十年后没有继续发行国债。

    而这些累计八千万元的国债,所产生的总利息已经是超过了一亿元!

    每年偿还国债的利息和本金,都是让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如果不是因为国债而导致财政背负了沉重的报复,李轩也是不会在过去十几年里,不管怎么样,也是咬紧牙关坚持每年偿还国债的本金和利息,同时也是尽可能的不借国债了。

    幸运的是,得益于帝国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农业恢复良好,这财政收入越来越高,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财政收入已经是突破了一亿九千万元。

    而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财政收入突破两亿大关不是问题!

    在财政收入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才是能够在初步满足国内发展需求的的情况下,持续偿还国债,如今总算把累计超过八千万的国债本金以及超过亿元的国债利息给还完了。

    还完国债后,李轩才是觉得帝国的财政状况好转了不少,这样也能够做其他一些事情了,毕竟还完了国债,每年至少能够腾出来上千万资金呢。

    然而即便是钱多了一些,但是那些臣子们也都是知道现在钱多了,一个个都是狮子大开口的,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而李轩的办法一向来都是把骨头扔出去,让他们狗咬狗,自己稳坐钓鱼台!

    这,也是每年预算支出会议上,内阁和军方,内阁各部,陆海军之间等几乎所有机构,都是为了经费而进行激烈争吵的原因。

    如果说李轩直接定下了财政支出预算分配的方案,那么大家也就不用吵了,不管多少,用着就是了。

    偏偏李轩从来都不亲自确定,非要给出一个总额后,让各部门自己去争吵。

    而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总额是一亿九千万,因为财政收入预算是两个亿左右,但是按照传统,是会扣留一部分充当紧急经费的,这部分或是用来救灾,或者是用来充当战费,又或者是做其他一些事情,是不会纳入财政支出预算里的。

    明年预扣的紧急经费是一千万,如此也就只剩下一亿九千万让各部门去争夺了。

    而这一亿九千万里,又是先把皇室经费给扣除了,然后是各部门的最低限额的行政经费也是给扣除了。

    因为上面这些,都是基础经费,属于减无可减的那种,如果真要削减,那么军人、官员、官府雇员等吃公家饭的人,他们的薪资可就没着落了。

    所以这一部分,向来也都不是争夺的目标,因为大家都不是简单人,也是会调查的,所以各部门用多少必须经费,那也都是透明化的,根本没办法争。

    他们争夺的重点,乃是扣除了皇室经费以及各部门的最低经费后的剩余部分,而剩余的这一部分数量可不少,足足六千万呢。

    盯着这六千万的机构多了,比如说工部,他们的水利工程还没有搞完,而且还在搞什么交通战略,准备修铁路,官道,疏通河道,这里头的每一样,那都是吞金巨兽,所以人家一张嘴就是三千万,直接把这些钱砍了对半。

    不过礼部的官员们也不是好惹的,他们下属的教育司向来也是吞金大户,每年花费的教育经费也是不在少数,最近两年礼部的核心工作,就是完善国内的基础教育以及基础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自然就是小学教育了,想要把小学教育普及到更多的人口,如此除了建设更多的官办小学外,还得降低学费以及书杂费等,不然的话,广大的贫寒之家的子弟,根本上不起学,哪怕只是小学。

    而基础技术教育,则是指中专。

    礼部的教育政策,向来都是紧跟圣天子的步伐,圣天子说要普及小学教育,他们就搞小学普及教育。

    圣天子说要办若干所一等大学,他们就只搞了七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符合圣天子说的‘若干’二字,不会只有那么几所,也不会有十多所。

    圣天子说要大力开办初等职业教育,让广大学子能够有一技傍身,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在各地开办中等技术学校,类似于后世的中专。

    这种学院和以往的技术学院不太一样,因为以往的技术学校,属于高等技术学校,招生是从预科学校里招生的,虽然是类似于后世的大专,但实际上也是属于帝国的高等教育范畴之内,各地的大专院校加起来,其实也没比普通的大学多到那里去。

    大专和大学,在大唐帝国里,都是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而对于高等教育,大唐帝国的方阵向来都是精英化教育,宜精不宜多。

    而现在的中等技术学院,则是从中学生里招生,他们的课程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基本上,大唐帝国的教育政策,都是紧跟圣天子李轩制定的计划再走,那就是普及基础教育,大量培养各类基础,尤其是理工科的基础人才,挑选一小部分精英,培养为高级人才。

    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金字塔教育,又或者称之为精英教育!

    这种模式下,绝大部分普通人顶多上个中学甚至只上个小学,那么就回家种田或者去进工厂打工了,缺乏文化的他们,在帝国里头充当的是农民和工人的角色,而且这些人因为没有收到高级教育,所以也是不会和那些什么知识分子一样,天天想着造反之类的,他们会很老实的种田进工厂,为帝国添砖加瓦。

    少部分普通人,则是可以读完中专,这些人将会成为整个社会里的中坚力量,他们具备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中低层的技术以及管理工作。

    不过呢,他们依旧缺乏接受了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一些视野!

    再有少数一部分,则是上了大专或者普通大学的话,这些人将会成为帝国上层建筑的主要群体。

    再过来,则是极少数上过名校的名牌大学生,接受全面高等教育的精英,他们将会构成大唐帝国这个金字塔的最顶尖的一个小群体。

    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会太多,为了避免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产生缺口,这才有了中专学校的出现。

    最近两年建设大量的中专学校,也是礼部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且人家礼部办的是教育,这喊出来的口号都是响亮的很,说什么百年育人,为了帝国的繁荣昌盛,这教育是不能落下的,然后一张口,就是说要八百万的专项经费!

    看着内阁的人不要脸的说着一个个大计划,陆军和海军的将领也是忍不住了,海军的将领直接把一份厚重无比的档案拍在了桌上,上面写着‘大唐海军全球战略第一次五年期发展计划’。

    然后只见这人道:“你们要多少经费做什么,我们海军不管,也管不着,但是圣天子亲自批下的五年发展计划所需的款项,却是必须给海军留下来!”

    但是很快一旁的陆军将领就是露出一丝讥笑:“去年不是刚给你们海军拔了专项造舰经费吗?拿同一份计划书来要两次经费,你们海军就是这么不要脸的?”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为庞大的船队

    听到陆军的将领出口嘲笑,海军的人却是不服气了!

    “难道五年的计划第一年给钱了难道第二年就不用钱!”说完,还一脸鄙视的模样:“你以为谁都像你们陆军那样,扩军的时候随便招几个泥腿子连上几个月就行了!”

    “你说谁泥腿子呢?”

    “说的就是你们陆军!”

    “尔等海军土鳖,竟敢侮我陆军将士,看拳……”

    “竟然还敢动手,看本官不打死你!”

    柳八苟看着一个陆军上将,一个海军上将,当场就是在会议室里扭打起来,却是没有丝毫的动容。www.uu234.netwww.uu234.net

    每年的预算会议里,这种扭打都是必定上演的戏码,区别只是什么部门的人相互打起来而已。

    陆军和海军的人干架,这再正常不过了,如今也就是扭打而已,主要是放在十几年前,那都是直接动刀动枪的。

    而其他的文官们,实际上也好不到那里去,平日里一个个都是一部尚书,清一色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或者行走大臣,但是在预算会议上,基本上是没人顾得上什么脸面了,那是能挣就挣,挣不了也挣。

    怎么说呢!

    因为大唐帝国的预算会议,并不算是什么太过绝密的会议,所以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外头的普通中级官员们也是能够知道些许的。

    比如说某个大臣和谁打了起来,比如说谁在争夺经费的时候为此负伤,比如说谁拍着桌面力敌群雄。

    而众多的中低级官员们,也是知道预算的大头基本上都是确定了下来,能够让众多争夺的预算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即便是这有限的空间里,这能多一个百分点那也是好的啊。

    因为大唐帝国宣平二十二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总额达到了一亿九千万元,随便一个百分点那都是将近一百九十万呢。

    但是如此才能够提高比例,提高预算,这就得看各部门的本事了,尤其是看各部门领头人的本事了,甭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把经费拿到,那么你就是好样的。

    其实这种情况下,各部的尚书们争吵拍桌子甚至打架,很多时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尤其是做给下属看的。

    甭管最后经费有没有要到,但是你要让下面的官员或者将领们知道,你努力了,你拼搏过了,最后拿不到经费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敌人太险恶。

    怎么说呢,其实下面的人所看重的,并不是实际成果,而是你的态度。

    当然了,如果态度好,又能争取到经费,那么就更好了。

    尤其是在如今经济大爆炸,税收也是同样大爆炸的年代里,哪怕多争取一个百分点的经费,那也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啊。

    毕竟,明年的财政支出预算足足有一亿九千万呢,而在宣平二十年的时候,这个数字不过是一亿五千万,今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一年的时候,却是变成了一亿七千五百万。

    之所以短短两年就多了足足五千万的财政支出预算,自然是因为财政收入也是相应增长了这么多。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最近几年帝国的经济呈现了爆炸式的发展。

    一方面是遍布全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完毕,这些水利设施不但杜绝了大规模的饥荒,同时也是让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获得了稳步增长。

    同时因为工商业发展的需求,国内也是在部分地区普遍种植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同时北方地区也是开始发展畜牧业,以满足国内纺织业对羊毛的庞大需求的同时,也是满足了国内对马匹以及普通牲口的需求。

    农业、畜牧业、林业以及渔业等这些典型的第一产业的普遍发展,让帝国在第一产业领域所获得的税收也是普遍增加。

    当然了,大头还是工商业方面的发展!得益于这两年的高压蒸汽机的普遍应用,由此带来了铁路大建设,轮船大建设,并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促进作用,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的发展速度,甚至是比统一初期更加快速。

    比如说目前民营资本投资最多的领域,纺织行业!

    得益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制造成本的下降,棉布的成本普遍下降之后,以至于出现在零售终端的棉布价格,下降了至少百分之三十,而这个下降幅度,是在短短三年内所达到的。

    棉布的价格持续走低,这并不代表着纺织企业的利润也变少了,相反,纺织企业的利润变的更多了。

    因为价格更低,买得起棉布的人也更多了,原本买少量棉布的人,买的更多了,同时在国外市场上,大唐帝国的布匹竞争力也是更大了,三年前,南洋各地里还有不少的土布存活,但是经过这三年的持续低价倾销之后,基本上已经是看不见大规模土布的踪影了,市面上出现的都是来自大唐帝国的各种棉布。

    成本降低,售价降低,保持了毛利的情况下,销量更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时生产规模大了,也是能够平摊更多的成本,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宣平十八年到宣平二十一年,纺织产业的棉布产量,至少增长了三倍以上,各大纺织企业都是卯足了劲进行扩产,试图抢占更多的市场。

    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又和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类产业是紧密联系的,由此带来了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上述三种产业相辅相成,最后造成了帝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了,税收自然也就是更多了。

    有了这一亿九千万的财政支出预算,可以预见的是各部门所获得的经费都会得到一定的增长,不过增长多少嘛,就得看各部门的情况了。

    比如说陆军的军费,按照陆军现在的规模以及去年的陆军军费来看,今年的陆军军费保底也会有三千五百万左右,因为去年的时候,陆军的军费就是达到了三千五百万,今年哪怕是维持和去年一样的军费比例,也会超过三千五百万的数字。

    陆军内部对明年的军费总额,心理底线是三千八百万,不能低于这个数字,如果能够争取到四千万左右,那就更好了。

    别看只是多个一两百万的事情,但是多出来的这一两百万,足够让陆军办很多事了,节省一些,甚至都能够再扩一个师了。

    财政支出预算会议还在继续着,柳八苟和往年一样,当他的内阁首辅,坐看同僚们争吵,以柳八苟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是不适合亲自下场和同僚们争夺什么了。

    尤其是去年的时候,柳八苟上表乞骸骨,李轩再三挽留,不过最后柳八苟却是坚持,最后,李轩只是批准了他辞去了农部尚书的职务,但是继续保留了他的建极殿大学士头衔以及御书房值班大臣的头衔。

    所以如今的柳八苟,继续以大唐帝国目前唯一的一个现任大学士的身份,继续坐镇御书房。

    只是,他已经是很少亲自参与什么政务了。

    柳八苟向来是一个懂分寸的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分的很清。

    柳八苟在预算支出会议上不怎么说话,彷佛入定老僧一样,甚至连陆军和海军的人扭打起来了,都没能让他动一动眼皮子。

    而其他人,对柳八苟的这副态度也是早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该吵的继续吵,该骂的继续骂!

    这一群人争吵了许久,在各方相互妥协,威胁之下,这才是把最后的六千万预算给瓜分的一干二净

    一亿九千万预算了,有一亿三千万已经是有了去向,那都是属于最基本的预算,是不能动的,而这剩下的六千万预算吗,军方里的陆军和海军前脚刚打完,后脚就是联合起来向内阁各部门进行施压,甚至是暗地里通过军方支持移民屯垦司的移民计划,以获得了内阁方面农部的支持,最后成功抢走了一千二百万。

    其他各部门瓜分了剩下的四千八百万。

    别以为军方抢走的这一千二百万少了,要知道在这之前,军方就已经是划走了总数四千万的军费呢!

    再加上这一千二百万,那么总数就是达到了五千二百万了。

    其中陆军和海军内部争吵后,陆军获得了其中的四千万整,海军获得了一千二百。

    军方得到了足够多的军费,而内阁方面的文官们也是表示对这个结果满意,因为哪怕是这一年的军费总额比去年多了,但是他们却是再一次成功的把军费比例拉倒了百分之二十八以下!

    百分之二十八这个比例,几乎是最近几年来,内阁和军方争执不下的一条红线了,军方费尽心思的想要把军费比例拉倒到百分之二十八以上,而内阁方面就是想方设法的把这个比例拉到百分之二十八以下。

    如果单单从比例上来说,今年的预算分配,还是军方作出了让步!

    不过,为了让军方让步,内阁方面却是在其他方面作出了补偿,那就是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展开交通建设,尤其是铁路以及轮船建设。

    其实军方比内阁方面,更加在乎交通建设!

    陆军是恨不得全国遍布铁路网、高等级官道,而海军嘛,也是恨不得国内的商船都是清一色的蒸汽轮船,这样打仗的时候海军征召船只就省力的多,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美洲计划了。

    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共同利益,这才是让军方和内阁方面在今年相互让步的重点!

    等到预算会议结束之后,并且李轩也是正式批准了宣平二十二年度的财政支出预算后,时间也是迈入了宣平二十二年。

    这一年,一支庞大船队的船队再一次从上海,准备前往北美大陆的新金山!

    和以往前往美洲的船队不同的是,这一支船队的规模庞大的过分,足足有数十艘船之多,而且其中相当多一部分还是冒着浓烟的蒸汽轮船!

    这一支准备前往美洲舰队,主要是由农部移民屯垦司所组织的移民船队为主,光光是移民船只就是达到了将近二十艘!

    此外还有十多艘的商船,这些商船乃是大唐帝国美洲贸易公司的船只,上面满载了各种货物,除了有准备运往檀香岛以及新金山的各种建设武器以及货物外,更多的还是准备运往美洲墨西哥,准备和西班牙人进行贸易的各种货物。

    剩下的还有海军的船只!

    海军的船只也不仅仅是战舰,还有数量不少的运输舰。

    其中一艘一千三百吨级的战列舰,两艘八百吨级的巡洋舰以及三艘护卫舰,此外还有四艘运煤船,三艘补给舰。

    这些军舰除了运煤船和补给舰外,其实六艘战舰也是堆满了各种物资!

    上述的移民船只、商船、军舰加在一起,总数达到了四十三艘,里面最小的一艘,标准排水量都是达到了四百吨以上,最大的战列舰达到了一千三百多吨。

    整个船队各舰的标准吨位相加,以至于整个舰队的总吨位达到了两万三千多吨!

    嗯,值得注意的是,舰队里的每一艘船只,几乎都是满员超载,哪怕是战列舰上头,除了携带物资外,也是携带了数量可观的移民,用更实际一点的话来形容就是:到处都是人挤人!

    这一整个舰队上,一共搭载了将近上万名移民!

    如此庞大,并准备远涉重洋的船队,哪怕是在大唐帝国这十多年的海外贸易历史里,也是没有出现过的!

    虽然在李轩看来,这不过是两万多吨而已,后世随便一艘货船的吨位都要超过大!

    但是在这个时代里,这两万多吨却是几乎代表着最顶级的航海力量,哪怕是西班牙人或者是葡萄牙人,也是很难在非战争时期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船队。

    这个船队不仅仅是大唐历史来组织的最大规模的船队,同时也是一次性移民数量最多的移民行动,船队里的上万名移民,其中大约千人将会前往檀香群岛,充实当地的人口,并进行农业开发建设,把檀香岛建设为帝国在太平洋上的战略中转补给站。

    不过更多的人口,将会在檀香群岛稍作休整后,继续前往北美洲的新金山生活居住。

    之前的檀香群岛地区,有移民大约四千人,新金山地区有移民约两千人。

    如果此行成功的话,那么大唐帝国都在檀香群岛上的移民总数,将会超过五千人,而在新金山地区的移民人数也会达到万人以上!

    而这些人口,将会成为帝国在美洲地区扩张最为坚实的基础!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个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场战争

    这支准备前往美洲的庞大舰队,和之前的几次前往美洲移民、贸易、探索的船队一样,都是海军和移民屯垦司以及美洲贸易公司三方合作的结果。www.uu234.net

    对于美洲,帝国上下基本上已经是形成了要移民开发的共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了移民开发这就是多方产生冲突的问题了。

    对于海军来说,自然是希望越早进行越好,这越早开发美洲,也就越早让帝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美洲,转移到海洋上,这对海军的好处那可是数不清的。

    而对于移民屯垦司以及美洲贸易公司同样如此,移民屯垦司一向来都是帝国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尤其是当那些移民官员们知道了美洲大陆的富饶,而且当地的地理环境良好,不会和南洋地区一样那么恶劣的时候,就更是把移民美洲大陆当成了未来的主要移民任务。

    对于移民屯垦司而言,但凡是适合移民的地方,那都是好地方,都是需要尽快占领下来的。

    而美洲贸易公司嘛,这个公司乃是四年前才成立的,乃是多家国企部控股的贸易公司里,建立时间最晚的一家,而这个美洲贸易公司和大唐帝国里其他三家有官方背景的贸易公司都不一样。

    大唐帝国有官方背`景的远洋贸易公司,有大唐东洋贸易公司,专门从事扶桑地区的贸易,还有大唐南洋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南洋地区的贸易,这两家贸易公司都是属于普通的贸易公司,虽然有官方背`景,资本雄厚,船也多,但和其他的民间贸易公司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大唐西洋贸易公司就是有些特殊了,因为这个公司拥有西洋贸易许可证,垄断了西洋贸易不说,而且还能合法拥有大规模武装。

    而美洲贸易公司,则是综合了上述两者的部分特征,首先该公司并没有说拥有垄断性质的美洲贸易许可证,但是这个公司却是拥有美洲建设许可证,这种建设许可证也是专门为美洲贸易公司而设计的。

    该建设许可证允许美洲贸易公司在美洲大陆建设移民据点,城市等,并对这些他们自行建立的城拥有部分行政协助管理权,这一部分和西洋贸易公司一样,同时为了保护这些港口城市,允许该公司组建限定规模的武装力量。

    不过这些武装力量有着极大的限制,那就是只允许在美洲大陆上驻扎,针对土著自行展开军事行动。

    同时如果在美洲大陆上和西班牙,葡萄牙等航海大国发生冲突,美洲公司的武装力量只有自卫权,如果要发起主动进攻,需要向军方报备并获得批准后方可。

    同时该公司的武装力量的所有武装雇员必须是大唐子民,其中的军官必须是退伍军人。

    这个美洲贸易公司,一部分和美洲贸易公司类似,但是部分权限比西洋贸易公司要少一些,比如没有垄断贸易这个比较特殊的权力,同时也没有单独面向任一国家都有独立缔结条约,宣战的权力,这些权力只局限于美洲大陆上的土著部落。

    同时在和敌人作战的时候,西洋贸易公司拥有自主权力,可以自行和任一国家或势力进行作战,只要范围是局限于马六甲以西的印度、西亚、非洲、欧洲地区。

    那么帝**方其实是没有权力进行干涉的。

    而美洲贸易公司则不是这样,他们只能自由对土著作战,但是针对欧洲文明国家,只有自卫权,没有自由进攻权。

    当然了,这说的只是西班牙,葡萄牙的官方力量,如果只是这两个的普通移民者,商船之类的,这个无所谓,可自行决定,毕竟这年头的海盗什么的多了去,海盗袭击商船甚至港口的时,经常发生,西班牙遇袭过,大唐也不例外。

    所以,不值得大惊小怪。

    至于说那些海盗是什么人,是不是某一国海军,这种问题就不用深究了,因为追究了也没卵用,大家都是不承认的。

    几乎是缩小版本的美洲贸易公司,就是大唐王朝开发美洲的急先锋,最近几年来一直上跳下窜推动着移民开发美洲的事。

    海军,移民屯垦司,美洲贸易公司在移民开发美洲上达成了一致,并且通力合作。

    这才有了今天的这一支大规模舰队。

    而且这一支庞大的舰队和以往的舰队不一样,这个舰队里的船只,相当的一部分都是装了蒸汽机的。

    以往也不是没有过蒸汽船去过美洲,去年就有一艘蒸汽商船抵达了美洲,不过规模都不大,而且因为沿途都没有燃煤补充,所以这蒸汽机实际上也没有怎么启动过,只是遇上了无风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才会启动,平时都是节约燃煤的。

    但是这一次,为了保证舰队的安全以及航程所需的时间,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是,美洲贸易公司在美洲发出了一个小煤矿,这才是准备大规模使用蒸汽机作为主要动力使用。

    美洲那边发出的虽然只是个小煤矿,但是好歹也是煤炭啊。

    这在美洲那边有累了煤炭供应后,往来美洲大规模采用机帆并用的船只也就能够使用蒸汽动力了。

    庞大的美洲舰队冒着烟时,黄浦江沿岸无数的人都是在目送着他们。

    美洲舰队的组建以及计划并不是什么目的,甚i至为了扩大影响力,人家美洲贸易公司还在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呢。

    所以,这一天,众多人都是关注着这个舰队。

    海军将士以及移民官员,美洲贸易公司的内部人员就不用说了,其他人也是密切关注着。

    其他的贸易公司都是关注着这一次行动,因为美洲贸易公司并没有贸易垄断权,这也就意味着然后美洲那边有利可图的话,其他贸易公司也能去分一杯羹。

    不像印度和非洲、欧洲贸易,被西洋贸易公司垄断的死死的,目前除了西洋公司的商船外,没有其他公司的商船能越过马六甲前往印度了。

    对于这种垄断,帝国上层也是有意进行改变,但是考虑到西洋贸易公司的巨大作用,以及该公司巨大的运营成本,如果没有垄断贸易带来的利润支持着,那么西洋贸易公司恐怕也就会举步维艰了。

    要知道,目前西洋贸易公司,已经是以印度戈河州为核心据点,在印度的东西两海岸陆续建立了十几个殖民据点,并深入了印度大陆,沿着几个大河流也是建立了若干据点。

    甚至也是在西亚以及非洲东岸建立了据点,最遥远的一个据点位于非洲南部,靠近好望角一带,在这里西洋贸易公司下了血本,动用了大舰队一次性运输了大量的水泥等材料,然后登陆,并买通了当地的部落提供劳动力等,偷偷摸摸的用了三个月时间建立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棱堡。

    等葡萄牙人察觉,并派舰队来进攻的时候,棱堡等各项防御工事都已经完工,并且是驻防了足足八百人的武装雇员。

    到最后,双方围绕着南非据点,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持续战争,但大唐西洋公司却是顶住了。

    不过可惜的是,至今西洋贸易公司未能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据点,那些葡萄牙人跟疯子一样,在南非驻扎看大量的舰队,在好望角严防死守,甚至不顾自身的死活,竟然敢在危险无比的好望角进行封锁作战,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试过几次,结果都是船毁人亡后,也是暂时熄灭了这个心思。

    上述这些据点的建立,每一个据点都是意味着一场乃至数场战争。

    不仅仅是和那些土著打,更多的还是和葡萄牙人打。

    目前葡萄牙人和帝国在印度方面的冲突和竞争已经是进入了最为激烈的事情,双方基本是撕下了脸皮,相互攻打着对方的殖民据点。

    西洋贸易公司的不少据点,可都是从葡萄牙人手里抢过来的。

    当然了,人家葡萄牙人也是抢了不少西洋贸易公司的据点和商船。

    而更有意思的是,双方在印度打生打死,但是在南洋海域却是相安无事,该做的生意一点都不少做。

    西洋贸易公司在印度和非洲,和土著以及葡萄牙人干架,每年的军费都是天文数字,如果没有西洋垄断贸易的利润进行补贴,他们早破产了。

    所以,鉴于印度和非洲的局势,西洋贸易公司的垄断短时间内是不会撤销的。

    所以众多的贸易公司就是把目光投向了美洲。

    在那里是一个全新的未开发的市场,而且还能绕过葡萄人以及大唐西洋贸易公司,通过西班牙人直接和欧洲贸易,前景大的很,不少贸易公司已经是开始准备着大跑美洲航线了。

    这些贸易公司关注着,普通人也是关注着,有些穷人希望美洲那边带回来好消息,如果真的是美丽富饶,有无数的上好的土地等着自己的话,到时候少不了要一咬牙,然后就登上移民船去美洲讨生活的。

    而在上海吴淞江口的吴淞江饭店里,一行人也是站在阳台上朝着外头黄浦江上的庞大舰队看着。

    这一行人里大多都是穿着官袍的官员,但是在这一群穿着官袍的男子里,却是有着一个穿着便服的年轻人。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谁说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而更奇怪的是,那些官员们都是站在这个年轻男子的背后,哪怕是站在此人的背后,他们大多也都是一脸的恭敬。

    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大唐帝国的皇长子齐王李!

    今年已经是十八岁的他,去年夏天刚从皇家学校预科部毕业,并进入国子监大学历史系继续学习。

    去年寒假时,他趁着寒假前往封地大隅县生活居住。

    和他一样的,还有他的弟弟皇二子赵王李,赵王也是在寒假时分抽空前往了他的封地万丹。

    这两个人都是已经封王,并且是两年前趁着暑假的时候已经是各自前往封地正式就藩的了,虽然有圣旨允许让他们继续在帝都上学,但是也只是允许在学习期间待在帝都而已,等毕业了就得都返回封地。

    同时每年的寒暑假,为了避嫌他们也会主动申请旨意返回封地生活居住,毕竟现在有了蒸汽轮船后,不管是内河还是海上的航行都不受季节和风向的影响,方便又快速。

    齐王李实际上并没有在大隅县呆多久,实际上只居住了五天左右,就是再一次乘坐皇家蒸汽客轮踏上了返程。

    他昨天抵达上海后,并没有继续前往金陵城,而是准备在上海暂住几天,并奉旨视察。

    这种视察自然不是视察什么政务,他纵然是皇长子,但是却是没有领取任何的公职,而且是已经就藩大隅县的藩王,如今帝国太子在位,他这个身为皇长子的藩王纵然是因为学业而被准许留在帝都暂住,不过还是要低调。

    这种视察,只是视察皇室自家的产业!

    而且即便是皇室自家的产业,实际上如果不是有旨意下来,他也是不会去皇室产业搞什么视察的,那样太高调。

    而高调的皇子,自古以来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自从数年前被封王就藩后,齐王就一直保持着低调,而随着年纪的长大,这种低调更是被刻入了骨子里。

    昨天抵达上海后,上海本地的官员们得知了情况,一个个都是前来拜见,不过齐王一个都没见,说只是路过,不必兴师动众,甚至他都没有住进皇室在上海的行宫。

    皇室资产科在全国范围的各个地方都是拥有大量的行宫,以诸多前明藩王或者权臣的宅邸为主,不过这些行宫相当多一部分平日里都是被挪作他用,以保持必须的收入进行修缮,有需要的时候才是会腾出来充当行宫。

    只有少数几座规模比较庞大,而且政治含义比较浓厚的行宫才是一直保持着行宫的样式,比如说幽州城紫禁城、桂林行宫等。

    上海的皇室行宫,倒不是什么前明藩王府邸,而是前明的一个权臣的府邸,被抄没了后,因为建筑精巧从而被保留了下来,随后皇室资产科又是对这个府邸进行了扩建和修缮,最后建成了一座规模中等的皇家园林。

    不过这个皇家园林也是和其他行宫差不多,一次都没有被皇室成员入住过,大多时候都是作为公共园林处理,收取门票供游人赏玩,并依靠门票等收入进行修缮保护。

    实际上,皇室一家自从定都金陵后,基本上就没有动过窝,基本上大部分的皇家行宫都是只有个名字,真正被用上的并不多。

    李轩就不用说了,除了统一战争时期,多次外出亲征外,后来基本就是呆在金陵城以及周边地区没走过。

    最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当涂工业区了,后来京镇铁路通车后,也是乘坐铁路去过一次镇江。

    李轩都不出门,其他的皇室成员基本也是不出门。

    白太后在多年前,回过一次兴泉老家,而这也是她多年来的第一次出远门。

    其他的妃子们,虽然也有省亲,不过基本都是没有大张旗鼓的,入住各地的皇家行宫也都是小规模入住。

    而李轩的皇子们,也就只有两个成年封王的皇子在最近两年出行的比较频繁,但是他们为了避嫌,却是从来都不住皇家行宫的,也不会入住帝国的权贵、官员的私宅,基本上要么是下榻于各地的饭店,要么是入住自己的私宅。

    恩,这两个皇子们也都是不差钱的那种,他们自己有着皇室资产科的产业股票,同时还有藩王的俸禄,所以手中也有钱可以购买一些私产。

    齐王李保持着低调,每次路过上海的时候,都是入住吴淞江饭店,不入住皇家别院,不见当地官员。

    这份谨慎在他的这个年纪里,其实是很少见的。

    但是在其他人看来,这却是正常的很,因为外人眼中的齐王,并不是十八岁的小伙子,而是大唐帝国圣天子李轩的皇长子,帝国藩王。

    他不是普通人!

    所以没有普通人应该有的待遇。

    李看着黄浦江上的庞大舰队,突然是回头道:“你们说,这美洲是好还是不好?”

    听到李突然这么说,身后的一群齐王府里的属官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但是这些王府的属官自身的命运,极大程度上是和李这个齐王联系在一起的,当即不少人就是开始琢磨齐王这么问的深意了。

    随即,就是有个中年男子道:“回王爷,美洲自然是好的,下官曾经和移民屯垦司的人聊过美洲,移民屯垦司的同僚说过美洲地大物博,且气候宜人!”

    “是吗!”李随口应着:“这等好地方,可惜了!”

    李说可惜,他们却是不知道李为什么说可惜,有人还以为李说的是这些地方被土著占据了觉得可惜呢。

    当即就是道:“王爷不必觉得惋惜,美洲那等肥沃之土,此时虽然被土著蛮夷窃据,不过也只是片刻而已,过不了几年,圣天子的雨露就会洒遍美洲,让美洲沃土重回我华夏怀抱!”

    李笑了笑,没有答话!

    他说的可惜可不是说的什么土著,而是说这片肥沃之土,不用多久就会归属他的三弟了。

    明年他的三弟李就会年满十六岁,按照惯例,会在这一年正式封王就藩,而他已经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这个李的封地将会距离帝国本土万里之遥的檀香岛。

    但是他更加清楚,这个所谓的檀香岛不是个幌子而已,就和他的大隅县、二弟赵王的万丹府一样,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他早就得过白太后的暗示,说让他稍安勿躁,他未来的封地绝对不止大隅县这么一个弹丸之地,而将有可能是整个扶桑列岛。

    同时这种封地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虚封,而是带有部分实权的实封。

    到时候他可以组建一定数量,同时受到陆军管辖的王府卫队,并且在封地拥有部分税收分成的权力。

    当然了,封地的行政管理权,依旧不归属于他们这些封王。

    他未来的封地会是整个扶桑列岛,而赵王的封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就应该会是一整个万丹府,此时的万丹府的理论辖区可是大的很,基本上南洋各岛,除了吕宋群岛外,其他的尽数属于万丹府管辖。

    当然了,他猜测也有可能是澳洲大陆。

    不管是哪里,但最后的封地都绝对不会是弹丸之地,而将会是面积极为辽阔的区域。

    按照这么来推算,那么李的真正封地,将会是辽阔的北美洲!

    如果美洲真是和众人说的一样,是上好的地方,那么这个李可就是捡了个大便宜啊!

    以后依靠着北美洲的富饶,自己的那个三弟的潜力恐怕还会更大,在未来,恐怕会是诸多兄弟里的强大敌人啊!

    敌人!

    是的,这就是李给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定下的定义!

    纵然他保持着低调,但这是因为父皇还活着,但是这不代表着他对父皇屁股下的位置没有任何的想法。

    相反,他有相反,而且是很大的想法!

    但是他更清楚,不能让其他人,尤其是让父皇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

    因为他还不想死!

    李轩的权威,那是所有人都不敢,也没有办法反对的,圣天子李轩早年不允许讨论任何的储君问题,就是没有人敢讨论,后来圣天子说要立嫡,那么就立嫡。

    当时不管是李这些皇子,还是那些大臣,乃至白太后等人,全都是没有哪怕一句的反对之语,全都是一片的赞同的话,就连是李自己,在当初圣天子李轩立嫡皇四子李为太子后,都是公开表示立嫡乃是稳固帝国根基的唯一选择。

    甭管内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表面上,尤其是父皇所看到的一面,必须老实低调的。

    不过,这只是现在,等以后谁敢说他没有机会了?

    董皇后只有一个皇子,而且董皇后年纪渐大,以后基本是不可能再怀孕生子了,也就是说,目前大唐帝国里名正言顺的嫡子,实际上只有皇四子李一人,其他的清一色的庶子。

    谁敢说李就能够一路笑到最后?

    他有可能中途冒犯了父皇,最后被废黜太子之位,也有可能死在父皇的前头!

    嗯,李死在李轩前头的可能性还不小。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

    圣天子李轩今年虽然已经三十八岁了,但是身体却是健康的很,常年注重锻炼以及营养均衡的李轩,纵然是经常宠幸后宫的嫔妃,但是身体却是一直都是比较良好,嗯,就是生育能力不咋地。

    如果是普通人和李轩这样,频繁和嫔妃进行互动,而且整个后宫拥有两百多名嫔妃的话,这耕耘二十几年下来,估计子女早就大几十个甚至上百了,但是李轩这么努力的耕耘,如今一共也不过八个儿子,过去两年里,只有一个皇子出生,也就是皇九子,但是皇八子在去年的时候因风寒夭折。

    皇女一共也不过十二位,其中又有两女先后夭折。

    哪怕是皇室帝王家,也是无法避免疾病的侵袭,这些年因为难产而死的嫔妃以及皇子皇女其实还有好几个,只是因为没有存活所以没有进行排序而已,这有排序的都是满月之后的皇子皇女。

    这么算下来,如今的李轩有皇子八人,皇女十人。

    至于其中还有多少能成大成年,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甚至连太子李能不能熬到成年,这也是个未知数,哪怕是成年了,以后能不能熬过李轩,也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太子李的身体虽然说不上体弱多病,但是也就是普通人的体质,算不上多么的健壮,估计是受到了他母后董皇后的影响,这小时后就是比较瘦弱,后来逐渐长大了虽然有所改善,不过也算不上多好。

    这样的人,就算保养得好,但是能活多久,那可就是值得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等到那个时候,太子如果死在了李轩的前头,到时候不管太子是否有留下继承人,但是恐怕帝国都会陷入动荡之中。

    前明的朱棣夺位,那可是谁都知道的例子呢。

    退一步来说,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李轩应该是把诸多皇子当猪养的,再不济也不能给这些皇子实封的,但是偏偏李轩选择了给自己皇子部分实封的权力,准许他们组建一定数量的王府卫队,而且还有在封地分税的权力。

    这也就是给了诸多皇子们一个念头,那就是以后一旦有变,自己有希望入主帝都,成为帝国新的皇帝。

    圣天子李轩的想法,其实也没有外头的人猜测的那么复杂,他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

    以后就算是有皇子造反,但也是远在海外,顶天了就是海外的领地独立自成一国,但是要说反攻帝国本土,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帝国海军以及帝国陆军足以打消任何藩王渡海进攻本土的念头!

    至于帝国海军和帝国陆军都是选择了背叛太子以及他的继承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说明这个太子和他的继承人不合格,李轩又不是非得要让太子继承宝座,到时候直接把藩王引入帝都,成为第二个朱棣李轩也是不介意的。

    说白了,李轩的这种措施,看上去像是立嫡,但又是给其他皇子一定的希望,到最后,实际上最有能力的皇子才能够笑到最后。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场间接的立贤。

    至于一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是否反叛独立之类的,李轩就更不关心了,还是那句话,大不了独立,反正到时候不管是美洲还是澳洲,上面生活的都是帝国子民,皇室也都是他李轩的子孙,独立就独立呗。

    兴许以后这个地球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他的子孙后代相互之间打仗呢。

    那种场面,也是有极大可能性出现的,而李轩并不反感这种场面的出现。

    李轩的心态,其实颇有老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无赖心态!

    他顶多顶多就是在干涉一下自己死后的第二代皇帝的选择以及相关的政策,但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时候,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他才懒得管呢。

    他要建立的是统一全球的庞大帝国,但是李轩可是从来没有追求过一个千年帝国!

    哪怕他死了以后,统一全球的帝国立马就分离崩裂了,其实他也是不怎么在乎的。

    李轩的这种态度,也是给李留下了念想,并且从现在开始就是做准备了。

    他费了不少心思招募王府的属官,同时也是在朝野中经营自己的正面形象,什么形象,是一种不好不坏,不引人注意,但是又不让人遗忘的角色。

    引人注意死的快,被人遗忘代表边缘化,只有在中间,不太引人注意,又不边缘化才是最佳的站位。

    李最近两年的所做作为都是这种想法的产物。

    如今看到美洲舰队,他虽然嘴上说着可惜,但是你要让他去美洲就藩他又不乐意了,为啥,美洲虽然千好万好,但是有一条不好,而且是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扶桑列岛的,那就是距离!

    扶桑距离帝国本土有多远?

    区区一个对马海峡,不过数十公里而已!

    跨过对马海峡,就能回到帝国本土的高丽半岛釜山港,而根据帝国的全国铁路规划,迟早也是要造高丽半岛上建设一条铁路,然后接入东北铁路网的,到时候就能够一路乘坐火车从釜山港直抵帝都金陵城。

    即便是走海陆,也可以从大隅县出发途径琉球群岛,然后直抵上海,整个海上路途也用不了几天时间。

    而美洲呢,一路东去万里之遥,现在哪怕是乘坐蒸汽快船,也得在海上颠簸好两三个月呢,以后技术就算再发展,但是估计也得花上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横跨太平洋。

    这么遥远的距离,不仅仅是在军事上能够打消美洲藩王对帝国本土的企图,估计以后等李知道圣天子李轩驾崩的时候,他李已经是早早杀回了帝都,坐在了龙椅宝座上了!

    所以在李的眼中,封地富饶与否不重要,重要的要距离近,能够迅速赶回帝都的那种!

    如果是没有太多的野人,也没有那么多的痢疾之类,气候稍微适合住人,能够发展一定的经济,有财力供养一定数量的军队的地方,那就更好了

    而扶桑列岛,很明显就是这样的好地方!

    如今的李可是眼巴巴等着帝国正式登陆并吞并扶桑呢,可惜的是,虽然帝国已经是陆续吞并了扶桑列岛的众多地区,比如虾夷岛,又比如大隅县群岛,还有其他的一些岛屿,但是对于扶桑列岛的四大岛屿,却是一直都没有动手。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吸引旁人的注意,他早就是亲自出手干预,让帝国尽可能的吞并扶桑列岛呢。

    可惜的是,这种事他干预不了,也是没胆子干预!

    因此现在的他,也只能是脑海里幻想着成为扶桑藩王后的场景了,甚至连该如何发展扶桑列岛都没胆子去想。

    因为,藩王在封地上,没有行政管理权,一点都没有,他们有的只是税收分红权而已,而这个权力还不是明文说出来的,而是体现在俸禄上的。

    帝国藩王的俸禄,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按照爵位领取固定的俸禄,齐王乃是最高等级的亲王,每年的亲王俸禄是一万八千元。

    此外,齐王的俸禄还有一部分是封地俸禄,所谓的封地俸禄,也就是从封地的税收里,提取一部分作为封地俸禄。

    比如如今齐王的如今的封地只有大隅县一县,该县每年的税收总额大约是十五万元左右,而齐王能够从中获得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禄,也就是一千五百元。

    这个百分之一的比例,也是李轩亲自定下的最高比例,任何贵族,不管是宗室还是普通贵族,其领取的封地俸禄都不能超过这个比例,

    而且在李轩的计划里,后续实际操作的时候,贵族们所能够拿到的封地俸禄还会更低,因为李轩是打算采取的是‘重合分封制’。

    比如说一个伯爵的封地,是有可能亲王或者郡王的封地内,这样的话,该伯爵所领取的封地俸禄,是包含在亲王的百分之一封地俸禄里的。

    直白的说,就是亲王和伯爵一起分享这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禄,并且可以依次类推到其他的低等级贵族里。

    此外,任何一个贵族的封地以及封地俸禄的比例,都是需要帝国皇帝亲自特指赐封,任何贵族包括亲王都是没有这个权力授予或剥夺、改变他人贵族封号以及封地俸禄以及比例。

    这也是李轩为了给控制海外领地的贵族们的一个方式,虽然给他们一部分的封地税收,但是却又是把各级贵族给包括到一起,摊薄这些封地俸禄。

    而且可以按照皇帝随心所欲的进行分封,比如看那个贵族不顺眼了,就在他的封地里封出去一大堆的低级贵族,然后把他的封地俸禄给摊薄。

    假如齐王以后就藩扶桑列岛,然后扶桑里还会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的封地,而这些封地实际上是和齐王的封地重合的,并且每一个贵族所能够所获得的封地俸禄的比例,都是在皇帝亲自决定。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勋爵和封地

    李轩搞出来的这个重合分封制,一方面是想要封赏功臣,把更多的人绑在大唐扩张这架战车上,以便获得帝国上层的支持。www.uu234.net

    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又是限制着这些贵族们的权限。

    以未来的扶桑列岛为例子,未来齐王极有可能就藩扶桑列岛,同时也许会有某个国公被分封到九州岛,然后九州岛下的长崎地区,又有被封给某个伯爵或者子爵之类的,然后长崎下面的某个镇,又可能被封给某个男爵。

    比如某个国公被赐封九州岛,然后某个子爵被赐封长崎县,某个男爵被赐封长崎县下面的一个镇。

    上述的男爵、伯爵、国公、齐王的封地,是重合到一起的,他们将会一起分享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禄。

    同时上述的各个贵族他们能够从这百分之一里头能够拿多少,全凭皇帝一言而决之。

    如果皇帝有了坏心思,直接把九州国公的封地俸禄定位百分之零点九九的话,那么包括齐王在内,所有在九州地区能够领取封地俸禄的贵族,也就只能分享剩下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了……

    这样的限制,是为了把皇帝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权限,确保中央权威,也是为了防止封地俸禄过高,财政负担大。

    这种重合分封制下,一片土地上,甭管是有多少贵族,一个还是一百个乃至更多,但是这片土地上所能够提供给贵族的封地俸禄,最多就是百分之一了!

    李轩在考虑给宗室以及贵族们进行实封,让他们领取封地俸禄的时候,也是处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实现自己当年的承诺,给臣子们进行实封。

    但是为了减轻中央财政负担,同时又是为了防止贵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所以才是搞出来了这个重合分封制,并且限死了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

    这个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是上限,但是下限是没有的,具体多少,只要是百分之一下,看皇帝的心情,心情好就多一些,心情不好,给你一个百分之零点好多个零后面再加上一,那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下限没有限制,上限却是有限制!

    如果没有百分之一的最高限制,也没有重合分封制的话,那么以后鬼知道贵族会占据占据多少海外领地的财政收入,说不定能全占了。

    如今的最高百分之一就已经是比较高的比例了,再高就不好高了。

    你别看这个比例非常小,但是如果把基数放大后,那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比如说,以后的扶桑列岛,如果税收能够达到千万元,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这可就是十万了。

    以后经济发展的更好了,全部税收达到了亿元,那么这个封地俸禄可就达到百万之巨了。

    当然了,重合分封制,虽然已经是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不过却还是没有真正的实行过,因为到目前为止,李轩也只是对齐王、赵王两人封地而已,其他皇子暂时还没有,而功臣们,同样也是还没有。

    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等太久的了,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再加上帝国先后征服了东北以及草原草原的大片地方,而且在南洋也是占据了不少地方。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那就是早期的一批开国功臣已经是逐渐老去了,他们等着李轩实封的承诺已经是等的太久了,如果还拖着不封的话,估计的很多开国功臣贵族死了都没能看见自己的封地在那呢。

    在这种的大环境下,李轩在听取了美洲舰队顺利的消息后,就是走在了挂在墙上的大幅地图上,他在考虑该怎么把已经是上千人的贵族给分封出去。

    虽然这种实封,只是让这些贵族们拥有封地上的封地俸禄以及部分田产什么的,而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权力,同样的也没有和亲王、郡王那样能够组建贵族卫队的权力。

    但是这么大的贵族群体分封出去,还是需要慎重的!

    毕竟李轩在分封贵族的时候,所给予的也不仅仅是封地俸禄,这也只是贵族福利的一部分而已,此外还会有大量的土地被直接赐给他们。

    这些土地,将会作为他们的私产!

    注意,这些土地并不是封地,而是私产,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由于要赐封大量的土地,所以一些人烟密集,可开发土地本来就比较少的地方就不适合了,因为李轩就算是要分封赐地,也是不可能把帝国子民的土地剥夺之后,封给那些贵族们的,甚至是直接拿异族的土地赐给他们也得详细考虑。

    得考虑当地贵族拥有的土地以及平民们拥有土地的一个平衡性,前者拥有的土地如果数量太多,那么可就不太好了,影响当地发展以及民生。

    李轩可不愿意看见帝国子民们给那些贵族做牛做马的,一生都是被束缚在贵族的土地上。

    尽管以目前帝国进行工业革命,人们除了种田外,还可以进行工厂打工等其他谋生手段,不过土地这东西,再怎么慎重都是不为过的。

    李轩为了贵族分封的事情,又是先后召见了不少臣子,都是朝堂重臣,比如柳八苟、钱祧里等人,同时也是听取了部分军方部分高级将领的看法。

    而其中陆军上将郝柏年提出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案,他提议应当效仿立国初期的参军分田制,建立‘军功授田制’,以促使更多的人才参军并积极作战。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量军方人士的肯定,不过内阁那边自然是反对的。

    因为郝柏年提出来的军功授田制,说是有军功才能授田呢,但是这军功的标准也是太低了,从军满一年者,即可获封一定数量的土地,从军满四年者,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如果是立功了,那么赐封的土地就更多了。

    内阁方面的柳八苟等人表示,军方在帝国的建立以及后续扩张当中,所付出的努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建国早期所确定的从军授田制度也当时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时过境迁,以往的很多事情在当时是好的,但是未必适合现在。

    如果说每个参军满一年的军人都可以获得大量的封地,那么帝国哪来这么多土地封出去?

    即便是外头还有大量被蛮夷窃据的土地在,但是这些土地总归是有限的,而军方每年都会产生从军满一年的军人数十万人,每一个都封,再多也是不够啊。

    不过对于军方的坚持,柳八苟提出这个军功授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提高标准,不是说每一个参军满一年的人都能获封,甚至都不是从军满四年都能获封,想要获封,必须是立下了军功,而且得限定人数。

    此外,在帝国的建立以及后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绝对不止帝**方,还有在后方努力工作的众多人,文职官员就不说了,但是众多的学者们,甚至是工厂里的工人们按照道理来说,那也是立下了功劳的啊。

    如果真的要封地,那么就应该一视同仁,不分文武工农,但凡是对帝国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都应该能够获得封地。

    但是到最后,这些却全都是被李轩否决了!

    从军就给土地,后方随便干掉工作就给土地,这土地也太廉价了。

    帝国已经是有了给贵族分封土地的制度,不会随便再建立第二套分田的制度了,如果要刺激军人以及普通人对外扩张的积极性,那么可以适当的扩大贵族群体。

    毕竟地球那么大呢,别说现在的上千名贵族呢,就算是来一万贵族也是能够容纳进去的。

    此外,大唐帝国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的制度,那就是移民屯垦制。

    如今帝国的子民只要你自己愿意去海外领地或者是边疆地区,什么都不用干,去了就有田分,比如说去吕宋,去了就能够分田,哪怕是你身无分文,也能去,因为只要你签下相关的协议,连船票都能够贷款购买呢!

    所以说,如果只是为了谋生的土地,而且还是海外领地的土地,那么根本就用不着参军立功之类的,你直接报个名去移民就行了。

    最后,李轩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之后,决定暂缓了军方提出的军功授田制,同时也是否决了柳八苟等文官提出的不分文武,立功即可分田的制度。

    而是继续采用移民屯垦制以及贵族分封制。

    不过也是做出了相应的改良,那就是在现有的贵族体系下,再建立一级的新贵族制度,即勋爵,位于男爵之下。

    同时规定,勋爵为非世袭爵位,而且授予的范围也是比较大,立下军功者以及在其他领域做出一定贡献者,即可获封。

    制定了新的勋爵之后,李轩也是正式把分封土地正式提上了日程,不过因为分封影响事大,而且贵族的数量也是不少,同时如今帝国所占领的土地也不算太多,所以只是打算先挑选少数贵族进行分封,作为一个试点。

    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就是前陆军枢密院军情司副司长,帝国早期的卓越航海家,退役陆军少将王杉西子爵!

    他获封的领地是海外领地万丹府下属的万丹州,也就是万丹岛。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核承袭制

    王杉西,作为一个已经退役的陆军少将,前军情司副司长,他的最大功劳并不是说在军事情报领域里做出了多少的功勋,而是发现并探索出来了前往澳洲的航线。顶 点 X 23 U S

    自从王杉西发现澳洲之后,他就是获封男爵,并被晋升为陆军准将。

    后续王杉西以一个现役陆军准将的身份,继续率领探索舰队探索海洋,虽然让一个陆军准将探索海洋,而且还称之为航海家有些扯淡,不过现实就是如此。

    王杉西在军情司的职务,只是挂职而已,他的本职工作一直都是在探索海洋!

    在找到了澳洲之后,他又是先后两次率领探索舰队围绕着澳洲进行探索,第一次成功的围绕着澳洲转了一圈,并找到了塔斯马尼亚岛,第二次就是找到了新西兰群岛。

    此外他带领舰队继续在太平洋深处进行探索,先后发现了了太平洋上的诸多岛屿,去过北美洲也是去过南美洲,还经过合恩角进入了大西洋。

    目前帝国在太平洋,又是南太平洋上所发现的诸多岛屿,基本都是他带领探索舰队所发现你的,而上述的岛屿,也是无一例外都是被王杉西扔下了大唐帝国领土的石碑,上述的所有岛屿,尽管绝大部分都是没能实际控制,但是却是都被划入了大唐帝国领土的范围之内。

    最后一次探索航行之后,王杉西患病,虽然暂无性命之忧,却也不在适合继续出海航行了,转而进入军情司任职,不过只是挂职而已。

    鉴于他的功绩,他被晋升为陆军少将,封子爵。

    一年前,他正式退出现役

    对于这样的人,获封子爵自然是没有什么人有意见的,不过对于他首先获得领地的封赐,却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只是呢,这里头也没有多少深意,主要是李轩之前就比较关注航海探索,不仅仅是王杉西,帝国的其他几个杰出的航海家,李轩也是一直都有所关注。

    挑选人的时候,刚好想起了王杉西,得知王杉西的病情已经是比较严重,应该是没几年活头了。

    所以李轩就是决定把王杉西作为第一批赐封领地的贵族。

    除了王杉西外,还有其他的四个人也是获封了领地,不过剩下的四个人都是男爵爵位,他们一人获封万丹府苏门岛的东苏县(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一人获封琉球府中山县,一人获封吕宋府棉老县,一人获封扶桑列岛的虾夷州。

    上述五个人,不管是王杉西还是其他四个男爵,他们获封的领地都有同一个性质,那都是海外领地,没有任何一个人获封本土领地,哪怕是东北省的苦寒之地,都没有人能够获封,更别说国内的中原繁华之地了。

    国内本土,尤其是目前所占领的这些地区,李轩都是不打算分封给贵族的,因为河封省和东北省等地方太过重要了。

    河封省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河套地区和丰州川地区呢,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对于此地,大唐帝国看的比命根子都重要,连战备铁路都修过去了,那里会拿出来封给贵族啊。

    而东北省的话,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倒是没有太过重要,不过此地在李轩的定位里也是帝国本土的重要一部分,是不能轻易分封的,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破地方目前实在是太过苦寒了,要知道大唐帝国的东北省,可不是后世的东北三省的。

    大唐帝国的东北省,其领域是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贝尔加湖以东地区,这些破地方,现在都没几个人,偌大一个东北省,总人口不过二十万而已!

    真要分封过去,那就不是分封,而是发配了!

    而其他的几个海外领地,都是被帝国占领多年,而且也是移民多年的地方,经过多年的移民开发,已经是比较适合生存居住了,加上如今有蒸汽机客轮往来,所以这距离也不算太远。

    目前来说,这几个地方,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

    此外,上述五个人的封地,他们所领取的封地俸禄也是被李轩亲自定位百分之零点五,此外还给他们每个人赐予了大量的土地,当然了,赐予的土地都是未开发的荒山野林,又或者是还在土著的手里,从性质上来说,乃是属于当地的官田。

    至于移民们已经开发的田地,那是人家移民的土地,想要剥夺他们的土地,那也得问问他们手中的刀枪答不答应!

    人家移民的土地,虽然说都是官府免费发放的,但实际上在海外领地里,免费发放也得看情况,只有极少数一部分才是官府已经准备妥当的土地并给予免费发放,实际上更多的还是需要移民们拿着刀枪自己去夺取的。

    人家拿命换来的土地,你官府收回去然后赐给贵族,那些移民们还不得翻了天,说不准当地的民兵部队都得暴~动了。

    这五个人的分封,也是李轩所做的一个尝试,在很多方面都是带有实验性质。

    同时他也是希望这个获得了封地的贵族,能够给后续的贵族带一个好头,发展好各自的领地。

    虽然说他们并没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权,不过作为当地的领主,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帝国权贵阶层,你要说不会给当地的官府带来影响力,那是不可能的事,这种事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他们虽然无法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但是通过施加影响力也是肯定能够对领地的各项事务做出影响的。

    然后,他们也是获封了大量的土地,比如说王杉西,他获封万丹州,这就是一整个万丹岛,而他所被赐予的土地也是非常恐怖的,占据了万丹岛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还多。

    怎么说呢,李轩是把万丹岛上所有大唐官府尚未实际控制,依旧处于当地的土著控制下的土地,全部一股脑的赐给了王杉西。

    以后,这些土地就是王杉西家族的私人土地了,有地契的那种。

    此外,针对帝国的诸多贵族,实际上都不是世袭,要么是减等世袭后削爵,要么是最低等的男爵,死了以后直接削爵。

    而这种非世袭制度,固然能够控制贵族的数量,以及维持贵族群体的更新换代,不过这也是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世袭权限的贵族死了后,他的封地怎么处理?

    对此,李轩也是对现有的贵族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并适当的放宽松了减等世袭的条件!

    并制定了补充条款,规定了若干种爵位承袭制度。

    首先是针对世袭制度,李轩是再一次明确了,任何情况下都将不会再授予男爵以上的世袭爵位,此为永例。

    最高等级的世袭制度,是特旨恩准袭爵三代,三代后减等世袭至男爵后,世袭男爵爵位,次等是普通的减等世袭至男爵再世袭男爵爵位。

    上述两种的任何一种,都是减等世袭后到男爵后再世袭,真正的与国同休,也是大唐帝国目前唯一的一个可以真正世袭的爵位。

    然后是普通的减等世袭,减等至男爵后,再增加一级勋爵,也就是减等到勋爵后削爵。

    勋爵削爵后,封地收回,但是原本赐下的土地不收回。

    因为封地是封地,这个是可以分取封地的税收的,但是赐下的土地,那都是按照正常私产来处理,既然是私产了,也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此外,这些土地也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如果王杉西愿意的话,其实他现在就可以把获封的大量土地直接作价变卖掉。

    不过这种事自然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干的。

    实际上王杉西刚获封的时候,就是立下了家规,万丹岛乃王家安身立命之地,后世子孙不得变卖土地,并且已经是立下了遗嘱,等他死了以后,家族的所有财富,包括占据了苏丹岛面积十分之一多的海量土地,都将会由世子独自继承。

    而此继承制度,是为王家家规,后世子孙必须遵守!

    把所有的财富,尤其是土地尽数留给继承人,这也是很多贵族乃至普通士绅的统一做法,为的就是保持家族的繁荣,而不是说经过几代的持续分家后,家族也就没多少财富了,到最后,可能继承人只是空有贵族的头衔,但是连个住的庄园都没有。

    这是为了确保他的继承人拥有足够的财力为维持贵族的体面。

    王杉西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王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将会和帝国共存相当漫长的时间,因为王杉西在被分封之前,还获得了一个特殊的殊荣,那就是他的子爵爵位,在减等至勋爵后,勋爵世子在经过官方的考核之后,可特旨继续承袭勋爵爵位,并以此累计,每一代的勋爵世子在通过考核后,都能继续承袭勋爵爵位。

    这就是,李轩给减等世袭放开的一个小口子。

    而这个小口子也是随时都能关上,并且拥有极大的弹性,因为到时候考核通不通过,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的一句话,皇帝准许了,那么自然就能够过,皇帝不愿意看见你了,那么自然也就过不了。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动荡的帝国

    考核承袭制度,其实在大唐帝国也不是新鲜事务了,因为之前的宗室爵位承袭制度里,就有考核承袭制。顶 点 X 23 U Sm.www.uu234.net

    宗室爵位也是减等世袭制度,而且是没有减等世袭后还可以直接继续承袭的规定,也没有可特旨恩准世袭数代后再减等世袭的规定,通通都是减等世袭至奉国将军后,奉国将军世子如果能够通过考核,那么就能够承袭爵位,通过不了,削爵,而奉国将军的其他儿子,全部削爵为民。

    基本上,这种所谓的考核制度,也是给了皇帝一个极大的弹性,当他认为需要的时候,那么就世袭,当他认为不需要的时候,就削爵。

    其实本来不用搞这么复杂的,毕竟在大唐帝国里,皇帝一句话就能够封你为国公,同样一句话也能直接剥夺你的爵位,搞什么减等世袭,考核世袭,某种程度上是多此一举,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给以后的皇帝对某些贵族进行削爵或者保留爵位,找一个体面而合规的借口而已。

    毕竟不能老是直接张嘴削爵什么的,这样吃相太难看。

    李轩给五位贵族赐下了封地,而且还给了王杉西一个‘考核承袭’的恩典,这让帝国的上层权贵们,瞬间就是跟打了鸡血一样。

    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王杉西他们的分封,只是一个开始,而未来将会对其他的上千名贵族也是陆续进行分封的。

    但是他们很快也是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分封,男爵就是一个州县了,而子爵更是一个比寻常的府还大的州了。

    这以后那些伯爵和侯爵乃至公爵们,还不得拿出一个大府乃至半个省甚至一个省的面积进行分封的。

    但是帝国的海外领地哪有这么多啊!

    什么,你说帝国本土还有大量土地可以分封!

    想得美,那些贵族们也是被分封在国内繁华之地啊,但是可能吗?

    不可能的事!

    以后顶多顶多,也就是东北省那种苦难之地用来分封,甚至连河封省都不会拿出来分封的,而其他的中原繁华之地,一寸土地都别指望。

    但是其他的海外领地不够用啊,帝国现在就有一千多的贵族呢,以后可能还会更多,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对外扩张,收复更多的海外领地就是了!

    一时间,帝国的高层都是亢奋的很,一大票贵族,甭管是将领出身还是文官出身,甚至是皇家理工学院出身的科学家贵族们,一个个都是叫嚷着收复海外失地!

    “西域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是帝国疆域,不管是前唐还是前明时期,都是帝国子民的土地,后被蛮夷窃据,如今是到了收复西域失地的时候了!”

    “如今西北铁路正在快速建设当中,不用多久就能建成,到时候派遣数十万大军西征,一举荡平鞑靼人,收复吐蕃以及漠北地区。”

    这些叫嚷着西征的,都是陆军的将领!

    不过海军那边则是叫嚷着:“扶桑一直以来都是帝国领地,如今扶桑列岛上的华夏遗民日夜期盼王师东渡,如今轮船已经成熟并普及应用,大规模东渡扶桑列岛已经没有任何障碍,是时候派遣部队登陆扶桑,把扶桑列岛收回到帝国的怀抱当中了!”

    除了西征和东渡这两大流派外,还有众多人支持着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计划,比如说攻打南洋半岛,又比如说彻底肃清南洋各岛上的残余土著国家,把南洋各岛彻底纳入帝国统治,并进行移民开发。

    还有人支持移民澳洲,把澳洲建成帝国的第二家园!

    在这样的浪潮里,自然也是少不了会有人支持大规模移民占领美洲。

    而这些不同的方案虽然其共同目的都是说为了扩张帝国的领地,为帝国获得更多的生存土地,让贵族们有地可封。

    不过这些方案的背后,支持的人群却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层次分明,因为不同的方案,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诉求。

    陆军支持西征,海军支持东渡扶桑,这都不算什么了,而支持澳洲计划的背后,同样也是少不了二皇子赵王的推动。

    如今的赵王虽然就藩万丹府,但他早就知道,这个万丹府不过是自己的过渡封地而已,他的封地是在澳洲!

    这澳洲如今也是彻底被纳入了帝国的疆域,但是同样存在着人口少,开发程度低的困局。

    如今偌大的一个澳洲,帝国一共也才建立了十来个移民点而已,其中有三个是在澳洲北部,剩下的都是在澳洲东南部地区。

    这是因为澳洲虽然广阔,但实际上只有东南部地区才有少量适宜耕种的土地,所以澳洲的移民计划,主要也是针对澳洲东南部地区。

    至于北部的三个移民点,一个是开发当地黄金的典型黄金移民点,剩下的两个都是纯粹为了过往船只提供补给的补给港口。

    赵王虽然以后会被改封澳洲这么大一片地方,但是他却是知道这地方想要开发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就连是还没有就藩的三皇子李,也是早早就知道自己可能以后会获封美洲,因为他就藩檀香群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李轩都是在多次私底下亲口说过了。

    君无戏言,口出成宪,李轩已经说过的话,那么必然就会兑现。

    明年他就是就藩檀香岛的时候,而等美洲开发之后,改封北美洲就是大概率的事了。

    所以他也是不遗余力的推动着美洲计划!

    这些,是帝国上层对李轩分封贵族所做出的一些反应,但是帝国的中层群体,也是同样对近期帝国颁发的一系列政策而震动。

    让帝国的诸多中层们,包括各级官员,军队里的中级将领,各领域的中高核心层,他们更加关注另外一点,那就是设立勋爵制度。

    设立全新的勋爵,这意味着大唐帝国又是多出来了一个爵位级别,哪怕是比男爵还要低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贵族爵位,但这也是贵族爵位啊。

    而且比男爵低一级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获封勋爵的难度要更低一些。

    在帝国想要获封爵位,如今是越来越难了,早些年统一战争之后,大把将领通过统一战争时期的军功,在战后获得爵位,但是自从统一战争结束后,这十多年里,帝国先后新册封的贵族才两百多人而已。

    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军队的将领,少数来自于科研领域,极少数来自于文官领域。

    以获封人数最多的军方将领而言,在最近几年里一个将领想要获得爵位,哪怕是当时最低阶的男爵,也是困难无比。

    得立下极大的军功才行,而能够立下这种大功的,往往他在军中的职务也是爬得非常快了,所以,这些年获封男爵的军方将领,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少将军衔以上。

    这并不是说每一个或者大多少将都能获封贵族爵位,而是说获得男爵的军方将领,他们当时普遍已经是少将以上军衔了。

    而科学家的话,起步标准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的副教授了,而且还得做出巨大的科研成果才行。

    至于文官,普通文官别指望,部堂高官那是最低标准了!

    因为这些年文官封爵的候选人,他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在御书房任职,要么是御书房行走大臣,要么干脆是御书房值班大臣。

    值班大臣不用说了,且说御书房行走大臣,这个差遣虽然并没有什么严格标准,有时候三品甚至四品官员都有机会进去,不过绝大部分都是以各部侍郎的身份进入御书房担任行走,此外李轩还会给部分重要省道的巡抚或道员,授予他们一个‘御书房行走大臣’的虚衔。

    所以说,除非特殊例子,那么从二品基本上就是进入御书房的最低标准了。

    这只是最低标准,实际上一年里头也不一定有一个文官获封贵族爵位,哪怕只是最低级的男爵,而且往往都是在他致仕的时候册封。

    这年头,不管是从军还是从政还是说搞科研,其实都很难获得贵族爵位了,最近年才册封十来个新贵族而已,而这个数量多寡,还得看有多少旧贵族被削爵了。

    基本上,帝国的贵族数量,一直都是保持在千人规模,十年前是一千零几人,而现在,也不过一千一百多人而已。

    当然了,其中也有部分低级旧贵族因为自然死亡而被削爵,还有极少数是因为犯事了而被剥夺了贵族头衔,不然的话,总贵族的人数应当是有一千两百多人的。

    旧制度下的贵族人数稀缺,册封困难,以至于绝大部分帝国的中层将领和官员们,都是没啥指望被册封为贵族的。

    但是现在勋爵制度出来之后,却是让这些帝国的核心中高层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勋爵的获封肯定是要比男爵容易的,而且人数相当来说也应该会更多,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机会。

    所以帝国的很多核心中高层将领或者官员、科学家,甚至是其他领域的一些杰出人才,都是翘首以盼,希望自己也有机会跻身于帝国贵族阶层。

    由此造成的是帝国中上层的一个动荡,几乎每天都有人上折子,奏请西征或者东渡或者是南下南洋。

    总之就是要扩张,要打仗!

    打仗了,才有更多的机会获封贵族,同样打仗了也才能够占据更多的领土,然后才有足够的土地分封给现有以及未来新增加的贵族。

    不过帝国国内的这些动荡,和王杉西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188/ 第一时间欣赏山沟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雨天下雨所写的《山沟皇帝》为转载作品,山沟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山沟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山沟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山沟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沟皇帝介绍: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山沟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山沟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山沟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