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TXT下载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全文阅读

作者:家扬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txt下载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85章 二破江北大营

    庐州会议结束,众将根据杨小山的方案,把力量集中起来,准备捣毁清军的江北大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江北大营的统帅是满人德兴阿,他早年随琦善作战立过一些军功。后来琦善战死,他命大逃了出来。

    因为是满人,又是正黄旗出身,咸丰明知道此人才能平庸,也只能提拔他,因为实在无人可用,只好矮子里挑将军了。

    德兴阿运气不错,趁着天京事变,太平军陷入混乱,收复了江北不少失地。

    他自知自己才能平庸,为了防止太平军重新攻过来,他把自己一万五千兵马在江浦到浦口一线一字排开,江面布置水师巡逻,达到一种“处处设防,互相策应”的全面防御姿态。

    不过他万没想到,现在的形势变了。滁州的李昭寿反了,陈李联军借道滁州,直接从江北进攻过来。

    他的一字长蛇阵,面对错了方向。太平军从背后而来,把他切分开来,各个击破。德兴阿苦心打造的江边防线不到十天就全部崩溃了。

    陈玉成的大军突破陡岗的清营,从东路正面强攻江北大营,李秀成率部迂回敌后,从西面包抄江北大营的后路,江心洲的太平军守军也趁机渡江,配合作战。

    德兴阿见太平军几路大军同时攻来,慌了手脚,完全没有抵御的办法,眼看一座座营垒被太平军攻下。他登上沿江的军船,丢下了大营,逃走了。

    统帅溜了,剩下的清军更是无心作战,陈李联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斩杀清军一万多人,先后攻克江浦浦口,摧毁了清军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来的江北大营。

    解决完天京对岸的清军,陈李二人按计划兵分两路,陈玉成负责攻打附近的六安城,李秀成继续追击,负责攻打东面的扬州。

    相对来说李秀成进展比较顺利,清军溃逃像传染病一样,江北大营的败军逃到仪征,李秀成一追来,连同仪征的守军他们又一起逃跑,就这样败军尾随着德兴阿,一路北逃。

    李秀成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接连收复仪征、瓜州、扬州。

    李秀成听从了杨小山的建议,没有把清廷的官员一律杀掉,手上没有太平军血债的清廷官员被他发放路费回家,扬州知府黄钦鼎是第一位享受太平军优待俘虏政策的第一人。

    陈玉成就没有李秀成顺利,防守**的知县温绍原倒是一个硬茬。此人对守城很有心得,江北一带,太平军横扫过好几次。唯独他的**县始终没有被攻破。

    一是因为**相对来说,位置不是那么重要,不在关键节点上。太平军绕一下也能走得通,也就没花力气打过它。二是因为这温绍原的确很有一套,在当地减赋税、废苛法,在**很受民众拥戴,所以愿意帮助配合他守卫**城。

    不过这一次,温绍原没那么走运了,这次来攻击的可是天国第一猛将陈玉成。

    但温绍原还是决心和太平军拼死一战,因为此时**收留了不少江北大营的残军败将,加上当地征召的乡勇,足有一万多人,让他多了一份底气。而且他还指望河南的胜保和江南大营的和春还有德兴阿前来救他。

    可惜现实告诉温知县,你想得太多了。

    德兴阿自顾不暇,他一口气逃到了邵伯,根本顾不上**,一兵一卒都没有来。

    河南的胜保借口现在皖北的情况复杂,无力南下支援。

    只有江南大营的和春答应救他,不过派出的援军刚走到江边,就受到了李秀成的阻击,渡不了江。

    陈玉成知道此时的**已经是一座孤城,所以他没有着急。这**城里有一万多守军,而且城墙这几年在温绍原的主持下,加高加厚很多,强攻必然损失很大。

    陈玉成在城外构筑了炮兵阵地,白天不停地轰击六安城池,晚上敲锣打鼓,让**守军睡不安稳。与此同时,他让土营开挖好几条攻城地道。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土营终于把地道挖到了**城墙下。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的城墙被炸塌,太平军对**清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坚守在江边六年之久的**城终于被太平军攻破。

    温知县守城神话破灭了,他自知自己抵抗太平军这么多年,必定死路一条,毅然投水自尽,倒也不失为一条汉子。其他清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太平军并没有遭受非常强烈的抵抗,损失也不大。

    随着江北沿岸,清军最后一个据点丢失,江北大营彻底瓦解。朝廷震怒,直接解散了江北大营的建制和番号,将德兴阿革职,江北军务交给江南大营的和春统一指挥。

    这一仗,陈李联军算是彻底把江北大营打没了。他们的目光放到了更为难打的江南大营上。

    ===================

    这个时候,清廷又接到了来此广东的坏消息。南京条约已经十二年了,英国人提出了修约的要求,要继续勒索清廷。

    但清廷和太平天国打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钱再赔给他们了,英国人无耻地找了一个借口,说广东水师抓的几名商人是英国人,拥有治外法权。其实这些人真正的身份都是走私鸦片的走私犯。

    法国人也借口一个神父在广西被杀,和英国联手,一起对清廷施压。其实是一无赖,在当地为非作歹被西林知县判处死刑。

    英法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英法联军兵临广州,巡抚柏贵投降。总督叶名琛被俘。

    叶名琛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英法面对这样总督没有办法,最后英国人把他押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再做计较。

    这位叶总督在印度绝食而死,他的举动让后人实在难以理解。

    英法见清廷失去这位叶总督似乎还是没有反应,于是挥师北上,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

    咸丰一看到这要打到家门口了,终于屈服了,又一次与英法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第286章 围魏救赵

    江南大营比江北大营要难打的多,这里的统帅是和春,虽战绩没有前任向荣那么突出,也算是中规中矩。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他天份虽然不高,但做事很勤勉,大营扎得严严实实,长壕挖得又长又深,外加高墙坚垒,五十多座营寨连成一片,驻有四万多守军,朝廷又鼎力支持,背靠江浙两省源源不断的军饷粮草。

    太平军本来就弱于攻坚,面对这样的铜墙铁壁,还真是无处下口。

    所以杨小山设计了一套“围魏救赵”的战略方案,交给李秀成来执行。就是要把江南大营的人吸引出来,再对其实行围歼。

    安徽的宣城,是杨小山想到的一个突破口。这里虽然在安徽,但属于江南大营的防区,湘军离这里不远,但还不能来。

    李秀成让五百士兵化妆成百姓,从北门进入宣城。

    此时宣城的城防非常松懈,北门的守卫被杨小山或是问话的借口,或是请客吃饭的借口,或是借调的借口,总之调离了一个时辰。

    太平军这五百内应趁着这个时间混进了宣城。

    杨小山见目的达成,借口去广德巡查,跑了。

    李秀成里应外合,轻而易举攻占了宣城。

    宣城陷落,这里是江南大营的防区,和春派出张国梁带领一万人过来营救。

    李秀成没有在宣城逗留,这里离江南大营还是有些近,还没有把敌人调远。于是按照杨小山的计划,他和杨小山复制了宣城的战术,又一次轻松地占据了广德。

    广德这个地方就很靠近浙江了。

    杨小山带着一班广德官员以避难的借口逃到了杭州。

    杭州其实才是杨小山“围魏救赵”里的这个“赵”,这里离江南大营才够远。把救兵吸引到这里,才算是真的调离了山。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他让李世贤带兵一万大张旗鼓地进攻湖州。自己的一万士兵则化妆成清兵,走小路,绕过沿途的县城孝丰,直扑杭州。

    清廷得到了消息,觉得太平军很可能是声东击西,真正的目的是省会杭州,咸丰也慌了,觉得浙江恐怕也不保了,连忙命令和春派人来救。

    杭州守将瑞昌看到城下那么多太平军,脑袋都要炸了,这杭州只有两千人要守住方圆三十六里的城墙,兵力根本不够。

    而在城内的杨小山也着急了,他没想到这“剧本”演太顺了,所以李秀成兵临杭州有些早。

    这个时候就有点尴尬,面对如此薄弱的杭州,你不打就有点假,怕被敌人看穿。你打得太早,打下了和春的援兵就不来救了。杭州不是江南大营的防区,别人来不来得看主将的心情。

    杨小山连忙找到杭州将军瑞昌。

    “现在长毛一万人兵临城下,将军可有和御敌良策?”杨小山先试探一下这瑞昌,看看他有没有底气。

    这瑞昌是世袭的官职,他几代人都住在杭州的满城里,杭州这地方长时间都是和平年代,盗匪都没有,他这个杭州将军完全没有什么军事经验。

    “不瞒御史,这杭州守军只有两千人,外城怕是守不住了。本将军打算放弃外城,死守满城。还请御史大人体谅末将的难处,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瑞昌说着,汗都下来了,弃车保帅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也是他认为最可行的办法。

    “将军的难处,本御史能体谅。杨某的职权只在鄂湘赣皖苏五省,浙江的事本御史不会多言,将军能收留逃难来的我们,杨某已经很感激了。”杨小山先是拉近和瑞昌的关系。

    瑞昌一听更觉得这御史平易近人,毕竟主动放弃外城,如果人家在皇帝那边打打小报告,自己也是理亏的,搞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

    “哪里,哪里,国难当头,咱们同朝为官就得守望相助。”瑞昌心领神会,大家现在都在同一条船上,杭州失陷恐怕都得死,当然他不知道杨小山是太平天国的人。

    “将军可曾请江南大营的和大人前来增援?听说江南大营的人对付长毛很有办法,他们离长毛那么近都没有被消灭,战力一定是胜过长毛的。”杨小山暗示瑞昌赶紧让和春带人过来。

    瑞昌脸色一苦,“御史大人,你有所不知,这杭州并不是他江南大营的防区。我只能请他来,但末将的面子没那么大,人家怕是不会理睬我们的求救啊。咱们浙江的守军大多跑去湖州支援了,谁能想到长毛会突然来我们杭州啊。”

    “虽然咱们杭州不是他江南大营的防区,但他们的军饷和粮草不少都是从我们这里出的,将军多强调这一点,想必那和春也不愿他的士兵以后缺粮缺饷吧。”杨小山替瑞昌出了个点子。

    瑞昌一拍大腿道:“对啊,还是御史大人说的有理。咱们每年支援他们几十万的军饷粮饷,现在咱们有难就冲这个,他们也得来帮帮忙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至于外城,如果将军信得过杨某,我愿意领兵替将军抵挡长毛一阵。”杨小山说道了这次来找瑞昌的重点。

    “哦?御史大人有何妙计?咱杭州城只有两千兵,怕是给不了大人多少兵啊。”瑞昌内心有些挣扎,如果分出太多的兵给杨小山,自己满城怕是就没多少人守了。

    “没关系,将军的难处我很能体谅,我只要这么多兵!”杨小山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瑞昌疑惑道。一千不少了,分出了自己一半的兵力。

    杨小山笑而不语,摇了摇手道:“一百。”

    “一百?”瑞昌惊呼道,一百名士兵一座大门也守不住啊。

    “一百老弱病残就行了。”杨小山继续补充道。

    “御史大人,你没有和我开玩笑吧。”瑞昌不可置信道。

    “你看我的样子,像在开玩笑嘛?”杨小山用笃定的眼神看着瑞昌,反问道。

    “好吧,就依大人所言。”瑞昌看杨小山认真的样子,他有些半信半疑,虽然他之情了解到这御史大人是武状元出身,有事僧王的女婿,军事上肯定比自己强多了,但一百老弱病残来抵挡长毛一万精锐,是不是也太神了?

第287章 空城计

    清晨的杭州笼罩着一层薄雾,城下的太平军只能隐隐约约看清他们身上的黄色战袍,但多少人却一眼看不到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杭州将军瑞昌胆战心惊地和杨小山坐在城楼上,不时地向城下望去。

    “将军如果有担心,可以先回满城。”杨小山见他坐立不安的样子,都替他难受。

    “末将怎么能让御史大人独自防守杭州?传出去太让人笑话了。”瑞昌是顾忌自己的脸面,毕竟杭州自己是主将,杨小山只是客人,哪有主人把客人丢在外面做挡箭牌的道理?

    “好吧,早就听闻西湖龙井茶名满天下,乾隆爷尤为喜爱。来,咱们一起品茶。”杨小山拉着瑞昌坐了下来。

    “都什么时候了还喝茶?”瑞昌心里七上八下,根本没心思喝茶。

    “将军不用担心,一切都在常某的计算之中。”杨小山替他斟了一杯茶。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浓郁的茶香飘满了整个城楼,杨小山大赞道:“真不愧是十大名茶之首,就这香味就想让人立刻来品尝一下。”

    而一旁的瑞昌则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茶叶上,他望着插满旗帜的城墙不禁问杨小山道:“御史大人光差旗帜,却不安排士兵站在城墙上,这是为何?”

    “将军别急,等会你就知道了。”杨小山对瑞昌道,心里暗道:“这就是为了你安排的一出戏啊。”

    城下的李秀成望着城楼,虽然看到两个身影,但他们的样子却看不清楚。

    因为按先前的约定,他要得到杨小山的信号才能攻城,他也知道现在攻城有点早。他布置在浙江边境的暗探还没有发现和春的救兵前来。他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长毛派人来叫阵了,咱们要不要挂免战牌?”瑞昌看到城下的动静,连忙提醒杨小山道。

    杨小山头都没抬,继续喝茶道:“把城门打开吧。”

    事到如今,瑞昌再笨也知道了,这是玩的空城计啊。这计只在三国演义里有,这能成吗?

    “大人,这风险太大了吧,万一他们直接冲进来怎么办?”瑞昌觉得杨小山这计风险太大了。

    “将军不是怕了吧,您的坐骑还在城楼下拴着呢,去满城来得及。”杨小山故意逗他一下。

    “御史大人,你就别开玩笑了,这可是生死关头啊。”瑞昌紧张得汗水直流,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开门吧,让弟兄们装成百姓出城来扫扫地。”杨小山交代道。

    于是瑞昌硬着头皮按照杨小山的命令行事。

    一百个老弱病残的士兵装成百姓,在城内外扫地的扫地,走路的走路,一个个紧张得不行,完全没有正常百姓的样子。

    杨小山根本不管,这戏是做给瑞昌看的,所以的举动都是要糊弄他而已。

    瑞昌看到太平军没有上前,心里定了定,又关照杨小山道:“咱们是不是安排一个古筝过来弹弹,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吗?”

    杨小山看了他一眼,觉得这瑞昌还真是军事白痴,忍着笑道:“将军可会弹琴?”

    “不会!”瑞昌挠头道。

    “常某也不会!”杨小山微笑道。

    “那怎么办?要不要请个琴师来?”瑞昌是打定主意要纸上谈兵,照本宣科了。

    “没关系,常某会作诗,念一首诗就能退敌了。”杨小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土制喇叭拿了出来。

    “这能行吗?”杨小山的做派让瑞昌完全不能想象。

    “念了不就知道了嘛。”杨小山清了清嗓子,然后对着喇叭喊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首诗念出来,旁人不懂,但李秀成懂了,这诗当年在长沙的橘子洲杨小山亲自所创,他也是见证人之一,其后他还把这诗写来来,裱起来,放在自己营帐里欣赏。(见第160章)

    对面这一首诗念出,李秀成虽然隔着雾气,看不清城楼上人的样貌,但他百分百知道是杨小山在给自己信号。

    杨小山一边念诗,一边用手从里往外弹手,那意思分明就是别过来的意思。

    李秀成明白,这个时候攻城太早了,于是立刻下令,所有人退回城外的大营休整。

    望着长毛一队队人马撤了回去,瑞昌都看傻了。“御史大人,你这空城计也太妙了吧,他们怎么会撤退的?”

    杨小山总不能对他说自己和外面的人是一伙的,只能强行找了一个解释,告诉他道:“咱们旗帜插得这么多,却没有一个人站岗,又主动打开城门,他们长毛是担心咱们有伏兵,不敢来打。”

    “高,实在是高!”瑞昌相信了这个解释,翘起大拇指赞叹道。这仗打得也太神仙了,这牛可以吹一辈子啊,自己也是当事人啊。

    “这空城计只能摆一次,将军还是赶快催和大人派援军来支援。今天此计,只能拖一点点时间,等长毛回过味来,他们还是要来攻城的。”杨小山还是需要瑞昌去催促和春,带兵过来。

    “是是是,末将已经发了好几份十万火急的求救信给和大人了,他不会见死不救的,一定会来的。”瑞昌是答话,也是安慰自己。

    杨小山笑眯眯地看着他,他也非常希望和春赶快派兵来救。这外城是一定要让太平静攻下的,毕竟太平军走这么远路,怎么说都得入城补给一下。不过不能完全打下,自己还得借瑞昌之口,把这些援军留在杭州城了。

    所以这次围魏救赵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尺度要把握得非常好,才能达到最后理想的结局。

第288章 得计

    “空城计”后好几天,杭州城都是风平浪静,太平军没有再来叫阵。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一天,瑞昌将军兴冲冲来找杨小山,一见面就脱口叫道:“大人,江南大营的援军来了。”

    杨小山一听也喜上眉梢,终于还是把他们调出来了。

    “和大人说,已经派张玉良将军带领一万人前来救援,按信上留的时间,估计快则三天,慢则五天就能到我们杭州。”瑞昌是满脸笑开了话,他这个杭州将军是不能逃的,援军来他可得救了。

    “那将军你可赶快得把守军撤到满城。”杨小山提示道。

    “为什么?援军就快到了呀!”瑞昌还有些舍不得外城,希望能圆满守住杭州。

    “不瞒将军,我估摸这长毛就这两天就要攻城了,咱的空城计已经蒙了他们好几天了。他们应该估计回过味来了。”杨小山满脸严肃道。

    “那我今天晚上就把人从外城撤到内城去。”瑞昌吓了一跳,这最后时刻了,千万不能出意外。

    “动作要快,除了你的兵,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进满城。”杨小山关照道。

    “那外城的库银和粮草也不要了?”瑞昌还有些舍不得。

    杨小山心想这些都是留给太平军的,可不能让你拿走了,于是吓唬他道:“你怎知这外城没有长毛的奸细,万一混进满城怎么办?你回去立刻封锁满城,银子和粮草就别要了,长毛杀进来什么都没抢到,还不跟你拼命?咱们守好满城就是大功一件。”

    “是是是,还是御史大人想得周全。末将这就回去布置人手去。”瑞昌被杨小山诳住了,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连忙回去办差了。

    送走了瑞昌,杨小山又找来了杭州城里的胡雪岩,此时的胡雪岩也是惊恐不已,大富商是最怕长毛的,一旦入城那可是寸草不留啊。

    看到胡雪岩有些惊慌的表情,杨小山放低声音道:“前些天,我和瑞昌将军忙于军务,没有空见你。不过我让人带信给,信上的事你都办了吗?”

    “大人说的可是全力收购杭州的房产?小的都照办了,但小的没想通,这长毛都快打进城了。现在固然卖房子的人都是白菜价抛售,但长毛一进城,这仗打起来,恐怕全都会付之一炬,那我可就破产了啊。”杭州的有钱人听到长毛兵临城下,很多人都甩卖家当跑了。如果不是杨小山让他这么做,对他非常信赖,胡雪岩是绝对不会冒这么大风险在这个时候收购房子的。

    杨小山点点头,这胡雪岩还真是听自己话,其实他让胡雪岩收房子就是为了在坑他之前给他弥补一下损失。如果他不听自己话,只能坑到死。

    “胡老板,咱们是老关系了,这个时候我给你交个底,杭州的满城马上就封锁了,外城是要被放弃的。”杨小山看着胡雪岩一字一句说道。

    “哎呀!”胡雪岩一听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大人,小的全部家当都在这杭州城了,大人可得救救我啊。”

    “我既然把底交给你,就是想救你,你等会带着房契跟我去满城。银子和粮食什么的都被别要了。”杨小山就是打算把胡雪岩等杭州富商的钱全留给太平军。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不过小的在杭州身家可是不少,就这么全给了长毛,实在是有点心痛。”胡雪岩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商人还是爱财的,不管多少就这么白白给了别人,换谁都受不了。

    “我不是给你出了点子了吗,我估计长毛最多只能打下外城,而且他们也不会多呆,很快就会离去。你先前低价收的那些房产足够弥补你的损失了。你想想,长毛进城如果什么都没得到,会不会报复,来个火烧全城?到那个时候,你才是亏大发了。”杨小山安慰道。

    胡雪岩一听杨小山这么说,心里也回过味来,这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值钱的东西还是房产,只要长毛不动自己房子,算起来自己还小赚了一笔。毕竟钱庄的银子大部分已经买了房产,粮食很多也运去了京城,虽然会损失不小,但只要房子不被破坏,自己说不定还能发一笔战争财。

    “快下去准备吧,长毛人不多,围不住杭州这么大的城。就算满城守不住,我们还是有地方跑出去的,你跟着我安全是有保障的,放心好了。”杨小山宽了宽胡雪岩,已经坑了人家的钱了,就不要让他担惊受怕了,也趁此机会收买下人心。

    “多谢大人厚爱,胡雪岩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胡雪岩颇为感激,在他身上投了这么多钱,没有白投,起码人家还念着自己的好,以后还得加大投资,他的官越大,以后自己跟着就会沾更多光。

    当晚杨小山把城楼的灯火按品字形摆放,给李秀成发出了可以动手的信号。

    李秀成也收到了浙江边境已经出现清军援兵的消息,和春派出江南大营的第三号人物张玉良率一万清兵赶来支援。他又看到杨小山信号,知道这个时候就是动手的好时机。

    第二天,李秀成没费什么功夫,就破了杭州外城。他一方面派人监视满城的情况,一方面加紧人手搬运外城的银子和粮食。

    两天功夫,李秀成把杭州外城搜刮得干干净净,此时张玉良也到了杭州附近的塘楼镇。

    李秀成大手一挥,“撤!”

    杭州一趟满载而归,自己的目标是江南大营,就不和张玉良磨蹭了。

    李秀成撤得非常快,并没有破坏杭州城,只是沿街张贴了不少太平天国的宣传口号,向百姓宣扬太平天国的政策。

    满城的瑞昌将军一开始还不敢相信太平军会走得这么快,派了一个小兵用绳子从内城沿着城墙,到外城来看情况。

    等得知太平军真的走了,瑞昌是大为兴奋,马上给咸丰帝写战报,吹嘘自己如何依托满城赶走了长毛,当然他没有忘了杨小山,也顺势带上,毕竟有见证人更为可信。

    城外的张玉良得知满城没有丢,李秀成跑了,心里也落了一块石头,赶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有功劳的,起码自己可以上书长毛腹背受敌,不战而逃,自己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在杨小山的暗示下,瑞昌是紧抱张玉良的大腿,死磨硬缠把他留在杭州,生怕长毛来个回马枪。

    江南大营的四万人就这样少了一半,张国梁一万人去湖州支援,张玉良一万人到了杭州。能不能消灭江南大营,就看太平军如何把握好这个机会了。

第289章 二破江南大营

    离开杭州后,李秀成很谨慎,他没有立刻退出浙江,而是带着清兵在山岭里兜了几个圈子。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等李世贤全部撤出浙江后,他才找了一个大雨磅礴的时候,冒雨北行,翻越东天目山,摆脱追兵,进入安徽。

    当清兵以为把太平军全部赶出浙江,弹冠相庆时,殊不知李秀成、李世贤正火速赶往清军的江南大营,对其实行最后的围攻。

    此刻陈玉成已经收到李秀成返回的消息,他已经对江南大营动手了,为了不惊动敌人,他先让手下大将蓝玉成和赖文光扫荡清军大营外的据点。

    先行返回的李世贤也没有直接去江南大营,而是佯攻常州,迷惑敌人,让敌人分不清太平军主攻的方向。

    总攻的时间终于到来了,以陈玉成、李秀成为核心,各路太平军总计十万余人,汇集到了江南大营附近。

    陈玉成负责进攻江东门、李秀成负责东北尧化门,李世贤负责洪山和燕子矶,吴如孝负责进攻雨花台,赖文光等负责高桥门。杨小山的战略构想终于得到实现,太平军成功的对江南大营实行反包围,与天京城内形成了内外夹击。

    各路人马与夜间同时对江南大营发动攻击,太平军手持火把,一见清军营寨就往内抛掷火球。

    清军各部看到四周漫山遍野的火把,发现已经被合围,而且四处起火,混乱不堪。意志弱的连滚带爬逃出营寨保命,抵抗意志强的还妄图依托长壕围墙做最后的挣扎。

    太平军运气不错,这个月和春扣了清军一个月军饷,清军本来就有怨言,看到这么多太平军来攻,更是斗志大减。

    很快陈玉成的队伍在西南取得了突破,他在毛公渡搭建浮桥,攻破江南大营外墙,击毙总兵黄靖等人,西南五十多座清军大营被陈玉成攻破。

    而李秀成在东北也进展顺利,一直打到苍波门和高桥门,和春的大帅营就建在此地。

    面对太平军漫山遍野的大军,和春不得不抛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大营,带着残兵败将夺路而逃。

    围堵天京南部多年的包围终于解除了,太平军击杀数千清兵,且战利品也非常丰厚,和春来不及带走的白银十多万两,没有发给清兵,全部便宜了太平军,另外枪炮火药也被太平军缴获无数。

    但战斗还不能停止,和春逃走,如果不加紧剿灭,势必又会卷土重来。

    陈李联军继续向南进发,要一举拿下整个苏南。

    此时提督张国梁终于赶了回来,他本是被和春派去支援湖州的,却扑了个空。等他发现太平军的战略主攻发现是江南大营的时候,才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结果还是迟了,江南大营仅仅几天时间就在陈李联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张国梁只能驻扎在丹阳,妄图组织太平军南下的脚步。

    可这个时候的太平军士气正在顶点,丹阳小城根本无法阻挡太平军的脚步。李秀成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佯攻东门,然后陈玉成带兵从西门突然杀进丹阳。

    丹阳城内本来就有不少从江南大营溃逃回来的士兵,一见太平军入城,纷纷夺路而逃,把原来还有点组织的张国梁的清军都带乱了。

    张国梁此人原本是天地会的叛将,跟着向荣从广西一直打到南京,在其他招安的将军里算是最能打也最会计算的一个,官也做得最大,都做到了提督之职。

    但他死得却是非常窝囊,他是在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催马过河的时候,没有想到河水太深,连人带马一起淹死了。

    在丹阳消灭了江南大营的二号人物张国梁,李秀成继续南下,直取常州。

    外派杭州支援的三号人物张玉良这个时候也终于达到了常州附近。

    这个时候虽然陈玉成已带队伍回自己大本营安徽庐州,但李秀成的大军依然携大胜之余威,毫不费力地在野外把张玉良的一万清军击溃。

    一直驻扎在常州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和逃到常州的和春一看张玉良也没指望了,两人继续拔腿南逃,准备去苏州。

    常州的乡绅们组团请求两人不要走,何桂清居然让亲兵开枪,打死十一名,打伤一百多阻止他跑路的乡绅,头也不回地逃往苏州。

    于是李秀成捡了个便宜,常州的民团抵抗了四天后,开城投降,太平军又下一重要城市常州。

    此时的杨小山已经达到了苏州,有意无意地向城中官员透露太平军优待俘虏的情况。

    杨小山的心里战术成功了,他说完就走了,但他的话影响了江苏巡抚徐有壬和一大批清军官员还有当地乡绅。

    苏州可是个好地方啊,在这个时代真是富得流油。

    人越富就越怕死,面对逃难来的和春和何桂清,巡抚徐有壬拒绝收留他们,把他们关在城门外,生怕他们把太平军引来。

    和春和何桂清见苏州不接纳他们,居然纵容跟随来的清兵肆意抢劫苏州城外的百姓,直到太平军兵临苏州。

    和春此时心如死灰,打打不过,跑又跑不掉,他作为一个正黄旗满人,咸丰对他是恩遇有加,同时期他的表现不是最亮眼的,但却是官职提得最高的,咸丰甚至还期盼他能攻破天京,为满人争光。

    但他现在等来的却是革职查办的诏书,和春自杀了,死在了苏州城外。

    李秀成抵达苏州的第二天,清将李文炳开城投降。

    李秀成在苏州发了财,不但获得大笔库银,缴获大量洋枪洋炮,还收编了苏州万余清兵。

    紧跟着李秀成继续扩大战果,兵分数路,攻克昆山、太仓、嘉定、青浦等地。李世贤甚至打到了吴江、嘉兴等浙江省北部城市。

    天王大喜,将苏南地区赐名苏福省,意思是天国之福,祝贺太平天国又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根据地。

    李秀成在这里选拔人才,建立政权,征收赋税,保护生产,自此太平天国实现了中兴。背靠安徽、苏福两省,天京终于摆脱了长期围困的危险,历史性地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第290章 再封王

    苏南根据地的建立,给天国带来了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洪仁和洪秀全一样,都是屡试不中的高龄童生。洪秀全创办拜上帝教的时候,洪仁是他发展的首批入教的教徒,两人关系可谓是相当亲密。

    不过阴差阳错的是后来洪秀全去了广西,洪仁因为母亲生病未能同去,结果一步没跟上,后面步步就没跟上。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洪仁听闻多次从广东出发,前去汇合都没有成功。后来清廷在洪秀全老家搜捕他的亲戚朋友,洪仁没办法,躲到了香港避难。

    在香港的这几年里,洪仁留心西方文化,通过学习,洪仁的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飞跃,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仅有农民意识的人,他已成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期间他也多次去上海,想和天京的洪秀全汇合,也都没成功。这一次,太平军终于打通了苏南交通线,于是洪仁得到消息后赶紧从香港来到上海,又从上海到达了天京,与分别了**年之久的族兄洪秀全重逢。

    对于洪仁的到来,洪秀全是大喜过望。天国首义六王,走得走,死得死,现在主要的将领都是年轻的小一辈。洪仁论辈分是自己的老部下,也是拜上帝教的元老。在重逢的当日,洪秀全就封了洪仁“天朝九门御林主将”,可见对他的器重。

    洪仁此时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人又很聪明,眼界也广,才华比之烂泥扶不上墙的蒙得恩不知道高多少倍,一个多月后洪秀全就把让他头疼不已的朝政全部交给这位族弟处理。

    接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天王洪秀全还打破了天京事变后“不再封王”的惯例,封洪仁“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

    这一下天朝上下都炸了锅了,陈玉成、李秀成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都没有被封王,这洪仁啥都没干,居然封王了。

    洪秀全也知道下面人心里肯定不平衡,封了干王之后。他为了堵别人的嘴,又陆续加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自此太平天国又开启了“封王”模式。

    不过让洪秀全想不到的是,陈玉成和李秀成不约而同前来辞王。

    “怎么,你们觉得朕的封赏还不够?”洪秀全有些不高兴道。

    “臣不敢,此次攻下苏省,是世子在幕后策划,最大的功劳应为世子所有。但世子仅是两字王,秀成不才,不敢居功,也不敢承受忠王的封号。”李秀成跪下启奏。

    “臣附议。”陈玉成一起跪下,他也是这个意思。

    洪秀全听完,沉思了片刻。对于杨小山,他是很欣赏的,但天京事变后,他宁愿用他两个无能的兄弟,也不敢把朝政交给外人,就是怕再出现一个“东王”这样的强人,把自己架空,让他这个天王睡觉都不安稳。

    “臣斗胆,自东王被韦昌辉所杀,咱太平天国流传一句话,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东王死了,难倒天父也跟着去了,那咱们的教义上的内容到底对不对,大家都很疑惑啊。”陈玉成牙一咬,当着天王的面,把下面的情况反映上来。

    洪秀全脸是红一阵绿一阵,陈玉成的话是有道理的,当年他和杨秀清是互相背书,他承认杨秀清是天父代言,杨秀清承认他是上帝次子,几个人联合起来互相印证上帝及其上帝一家子的存在。现在天国的精神危急的确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对于杨秀清,洪秀全现在更多的是怀念当年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的时光,那么些人的小班子,能打出一片天,杨秀清居功至伟。要不是他逼封万岁,洪秀全也不会对他下手。

    “东王满门被灭,都是北奸韦昌辉所为,并非朕的本意,朕有愧于东王。这样吧,即日起,恢复杨秀清所有荣誉称谓,天历七月二十七日(也就是杨秀清被杀的那天)定为东升节,全体天国臣民纪念东王升入天堂。”洪秀全这是要全面为杨秀清平反了,还是要把天父这个大旗打起来,完善修补他的宗教体系。

    “那世子呢?”陈玉成和李秀成同时问道,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世子杨小山任劳任怨,为天国立下汗马功劳和不世功勋,朕不会忘了他。东王没有后了,杨小山是他唯一的义子,朕宣布世子杨小山承袭东王爵位,改通天王为东王,世袭罔替,也全面恢复他的荣誉称号。”洪秀全知道现在的天国二代皆以杨小山为首,要笼络住他们,必须把杨小山捧高了。现在洪仁来了,朝政在自己兄弟手里,杨小山又在清廷执行刺杀咸丰的任务,还影响不到自己的地位。

    对杨小山,洪秀全有些矛盾,他想用杨小山,又怕他走杨秀清的路,因为两人都是能力非常强的人,强到让他害怕。但这个时候,他不能再压杨小山了,陈玉成和李秀成都是杨小山的嫡系,两人万一撂挑子不干,太平天国就完了。

    “天王圣裁!”陈玉成和李秀成相视一笑,从此压在他们头上的精神枷锁解除了,东王系全面恢复荣誉,最惊喜地还是杨小山继承东王王位,这下总算能扬眉吐气了。

    不管怎么说,洪秀全这步棋是走对了,虽然他行政能力差点,但政治智慧还是有的,这一下即缓和了太平天国的种种矛盾,也提高了众将士的积极性,各路将领精神为之一振,异性又能封王了。

    跟随翼王石达开一起走的杨辅清,听到东王平反的消息,离开了石达开,从江西主动返回天国,类似这样回流的人还有很多,大多都是当年天京事变被杀怕了的人。

    但有一个人永远离开了太平天国,他就是程学启,他成功挑起东王和天王的间隙后,知道天京会有变化,于是非常狡猾地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天京。

    并在江西投奔了曾国藩。

    由于程学启在东殿很多年,知道的机密不少,他的情报对曾国藩很有帮助。

    “杨小山,就是那个东王的世子现在在哪,是不是在天京事变中死了?你知道吗?”曾国藩对杨小山的印象太深了,他本来以为杨小山在天京事变里死了,但又不确认,他隐隐觉得杨小山这样厉害的人,不会就这么死去。

    “禀曾大帅,那个杨小山在天京事变前就消失了,小的也不知道他哪里去了,小的曾拐着弯问过杨秀清,他连我都没告诉,应该是天国的机密。”程学启对杨小山也是心有余悸,这人似乎总能未仆先知。

第291章 情况有变

    “消失了,那他会去哪?”曾国藩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么有能力的将领绝对不会平白无故消失,那他去哪了?

    “不会是来到我们朝廷里了吧?”曾国藩不由为自己这个想法心惊,他不相信才华出众的杨小山会罢手隐藏到民间,他一定是有他的目的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曾国藩一向很会揣度人心,他不相信杨小山会无缘无故消失。

    “曾大帅,门外常御史求见。”曾国藩正在思索,门外亲兵进来报告道。

    “有请!”曾国藩对亲兵吩咐道,然后他扭头堵程学启道:“你先到屏风后面去。”

    “常御史,今天怎么过来了?”曾国藩看到杨小山进来,连忙迎接道。

    “曾大人,本御史来,的确是有事找曾大人商量。”杨小山自从去晃了一圈,等到陈玉成、李秀成完成自己的战略计划后,又回到了曾国藩湘军这里。

    “哦?有何事?”曾国藩问道。

    “你们湘军水军的开销实在是有些大啊。”杨小山还是准备拿湘军的水军下手。

    “战船的建造的确颇耗银两,这也是为了咱们湘军能在长江上占据优势。”曾国藩连忙解释道。

    “这个本御史自然是知道的,但我的副史查下来,觉得你们的用工用料的花费都高出了朝廷的历史最高水平。以前造的船本御史可以不管,但现在你们新造战船,所要用的工钱、材料钱都得让我的副史审核过关后,才能动工。”杨小山就是想找理由,卡住湘军水师的脖子,绝对不能让它如此快速的发展下去。

    “水师战船要求的工艺本来相对其他船只要高,咱们的战船是最新式的,又配备了不少洋大炮,这银子花费数量上大一点也正常,御史大人就不要为难我们了。”曾国藩自然是不肯同意。

    杨小山正要和曾国藩分辨,突然骆巡抚带着朝廷派下王钦差一起走了进来。

    “常御史,我们总算找到你了。”骆秉章笑眯眯地走到杨小山身边,显得非常熟络。

    “常大人,请您接旨。”王钦差看上非常客气,看来是好事。

    杨小山跪地接旨,其他人也都跟着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辅国公常山,不畏数万长毛兵临杭州,协助杭州将军瑞昌守住了满城,特赏赐黄马褂一件,并晋升为镇国公。。。。。。”王钦差是来宣读皇帝对杨小山的赏赐的。

    这一下,屋内的人都对杨小山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李续宾的战死,湘军多人因此丢官的丢官,降职的降职。

    也不知道这常御史什么运道,居然能跑到杭州去立功。赏赐的黄马褂也让众人眼红,这代表着皇帝对有功之臣特别的恩赏,通常对军中将领的赏赐无外乎加封号,赏戴花翎之类,比黄马褂就少了一份“亲近顿成心腹”感。因此这种黄马褂一出台,顿被认为是无上的光荣、圣洁之物。

    杨小山接过咸丰的圣旨,心里暗道:“这把你卖了,还要拿赏赐,这卧底还真是不亏本的买卖。”

    王钦差自然不知道杨小山心里所想,宣读完圣旨,他又靠过来对杨小山讨好道:“下官刚出京城的时候,听闻僧王在大沽口击败了英法联军,这可是先帝道光爷以来,咱们取得的第一次大胜,想必皇帝的恩赏绝对少不了。”

    杨小山听到也挺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岳父立了大功,击败的又是洋人,但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意味着洋人更大的报复就要来了,这意味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要来了。

    “下官走之前,恭亲王让下官给您带句话,还请你尽快回京城一趟,洋人这段时间咄咄逼人,要咱大清签这条约签那条约,不签他们就以武力威胁,我们广州的叶总督就被他们掠走了。这个时候朝廷最需要熟悉洋务的大臣,所以恭亲王请你回去,商讨洋人条约的事。”王钦差补充道。

    杨小山有些为难,自己好不容易来到了前线,刚刚让太平天国有些起色,这时间回去自己有点不放心。但作为前世的穿越者,他知道这个时间节点很关键,因为清廷会签订大量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特别是对俄国的《瑷珲条约》的认定,对中国伤害尤其大。(瑷珲条约是俄国西伯利亚总督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的,清政府还没有批准。)

    这《瑷珲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六十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包括库页岛、海参崴等重要地区都落于了俄国之手。中国的东北就此一下子失去了出海口。

    作为中国人这条约是绝对不能让他生效的,和清廷再怎么打,都是中国内部的事,但这把土地割让给外国,这可绝对不行,就算是帮清廷,也要把东北这些地保住,留在中国的版图内。

    “行,我这就和王钦差回去。”杨小山点点头,他不得不回京城一趟。

    送走了杨小山和王钦差一行,曾国藩是感慨万千,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拼死拼活和长毛死磕,也没看到黄马褂的影子。人家小年轻,嘴里提醒几句,就是大功一件,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出来吧。”此刻房间已经没其他人了,曾国藩让躲在屏风后面的程学启出来。

    程学启听到曾国藩召唤,连忙走了出来。

    “你细细说说那杨小山的模样,我让画师画出来。”曾国藩还念念不忘让他差点送了命的杨小山。

    “杨小山特征倒不是很明显,身高体型嘛。。。。。。。到有点和刚才进来的那位常大人有些相似。”程学启随口说了一句。

    “哦?那两人的模样像不像?”曾国藩突然心中一动。

    “模样并不像,他没有常大人那么漂亮。”杨小山的化妆挺成功,程学启也没认出来。

    “哦。”曾国藩舒了一口气,也觉得自己有些想象太丰富了,不能因为这个常大人太过神奇,就胡乱猜测。

    “曾大人,小人还记得太平军在安徽一带的布置,要不我给您画出来?”程学启讨好道,要卖就把太平天国彻底卖掉,自己才能得到曾国藩的信任。

    “行,你一五一十说来,如果情报确实,少不了你的封赏。”曾国藩大喜道。

第292章 八里桥之战(二合一)

    八里桥,僧格林沁带领一万七千蒙古步骑兵在这里为身后的紫禁城做最后的守卫。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在此之前,僧王享受了半辈子的荣光。从一名没落贵族小子到蒙古亲王,可以说他从少年到中年是不停的加官进爵,顺风顺水。

    他在天津城外消灭了太平天国最精锐的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万北伐军,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

    他在大沽口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取得了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大规模反抗列强侵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外作战的重大胜利。

    但现在僧格林沁已经心如死灰,这一次洋人来犯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拿出了看家本领,不仅带来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米尼步枪,阿姆斯特朗后膛重炮这些远超清廷一个时代的火器。

    为了解除蒙古骑兵的威胁,英法还调集了非常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锐骑兵,其中包括来自英国本土的最强大的“女王”近卫龙骑兵团,来自法属北非殖民地的凶悍的“西帕希”骑兵团,来自英属旁遮普的尚武的“普罗比”锡克骑兵团,以及来自英属印度的“费恩”印度骑兵团。

    洋人的步骑炮组成的空心方阵,重炮的火力与步兵刺刀的完美组合,完克这个时代所有未近代化的骑兵。

    八里桥之战还未打,其实僧格林沁就知道此战必败。他不是从未和洋人交过手的将领,相反他深知洋人的厉害。这一次英法一万八千联军自大沽口登陆以来,他已经和这支队伍交手数次,无论是沽口防御战,还是在张家湾树林偷袭战,皆大败。

    因此洋人还未到通州,朝廷已经畏惧这次英法的武力,同意和他们议和,而且接受了英法提出的不平等条约,只不过因为在面见皇帝“跪与不跪”这一点上争执不下,导致谈判破裂。

    清廷指示僧格林沁将英国代表巴夏礼一行三十九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作为人质。英法联军听闻后迅速进军,兵临北京城下。

    前几次失败,僧王的精锐其实已经消耗大半,现在在八里桥驻守的蒙古骑兵很多都是刚刚招募来的草原牧民。其中包括哲里木盟马队1000人,卓索图盟马队2000人,昭乌达盟马队1000人,察哈尔骑兵5000人。

    看起来在八里桥的蒙古骑兵有上万人,但大多数都是初次上阵的新兵蛋子,战斗力可想而知。

    但是僧格林沁没有办法,身后二十里就是北京城,他已经退无可退。

    清军近三万人,这是大清最后能搜罗到的能作战的战士,全部都上了战场,在八里桥头排出长达五公里的弧形阵线。

    僧格林沁带一万七千步骑兵居中,左翼是都统胜保带领的京城禁卫军五千,右翼礼部尚书瑞麟八千绿营,这就是大清最后的家当。

    九月天,天气还是有些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味。

    一名身高达一米九多的高大掌旗手骑着蒙古马,手持僧王帅旗,走到双方阵前,向武装到牙齿的英法联军举起亲王帅旗,表示接受他们的挑战。

    阵中的蒙古骑兵小伙,高举马刀,向洋人示威,以示战斗的决心。

    狡猾的洋人并没有率先对僧王发动进攻,而是对最弱的胜保部发动炮击。

    看似装备最好,甚至不少还穿着祖上传下来的黑边黄马褂的皇家禁军,几轮炮火后就被击溃,主将胜保被炮火炸伤率部退出了战斗。

    清军的大炮也不少,但却各自零散射击,炮手凭着感觉移动炮**击,准头非常差,发射大量炮弹竟无一命中目标。

    而英法的炮兵在高效的指挥系统下集中火力射击,很快就把清军炮兵阵地炸毁。

    清军炮兵全军覆没,因为这一次僧王为了防止炮兵逃跑,把所有炮兵都用脚链拴在阵地上,可惜即使是这样,清军的炮也没有对英法联军构成威胁。

    炮兵失败,清军已经失去了火力支持,僧格林沁不能让联军的炮火肆意地进攻自己的阵地,他所能做的就是让手下的骑兵去冲敌人的阵线。

    八里桥上那名高大的掌旗手挥舞帅旗,蒙古骑兵们一波接一波向英法联军发动攻击。

    但英法密集的排枪加上散弹炮,正面的进攻完全就是送死。蒙古骑兵的骑射只能在五十米之内才有准头,而洋人的洋枪洋炮射程上千米,有效射程五百米,在二百米之内就非常准了,几乎每一次排枪射击都有大量的蒙古骑兵落马。

    虽然不乏少量幸运英勇的蒙古骑手冲进了英法的阵中,可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手上的马刀没有洋人的长枪刺刀长,一两个冲进去的骑手会被大量的洋人包围起来,直接被刺刀捅成马蜂窝,根本不能突破联军的阵线。

    更多的蒙古骑兵所用的办法是冲到一百米内,用手中的火绳枪与洋人对射。这样的办法的确是能杀伤一点敌人,但也只是非常微弱。大部分骑兵根本冲不到这么近的距离,撇开敌人密集的火力不谈,这些临时征集来的蒙古马对巨大的枪炮声非常恐惧,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也知道危险,它们会乱作一团,拒绝向前跑动。

    清兵手中的火绳枪相比英法联军也落后了一个时代,就好像一战的步兵面对机枪,武器有代差,这仗根本没办法打。

    僧格林沁是一名优秀的统帅,在这么劣势的情况下,他还是发现了英军和法军的结合处是他们的薄弱点,他派出了最后的精锐,甚至自己的亲兵都全部上阵,这也是清军最后的希望。

    然而英国“女王”近卫龙骑兵团和新加入战场的印度帕坦骑兵团及时赶到,以凶猛的反冲锋击溃了蒙古骑兵。

    很多人都觉得蒙古骑兵打不过洋枪正常,但却不认为他们打不了洋人的骑兵。

    实际上自从近代西方正规骑兵出现以来,世界上没出现过任何非正规骑兵在正面冲锋中战胜近代正规骑兵的战例。

    近代骑兵的纪律、训练、战术思想是全方面领先的。

    从战术上讲,近代骑兵的一个编队,对于冲锋时该何时慢跑,何时加速,何时大步,何时飞驰都有数字化的明确规定,各骑兵编队间的相互协同也做到了科学化,精细化。骑兵操典的内容之详细丰富,战术之多变,非古代可比。

    从人员构成上讲,近代骑兵编队中的军官比例明显增高,18世纪军官:士兵的比例一般在1:4左右。军官比起普通士兵训练更优秀,知识也更多。这样大的军官比例保证了编队在执行战术动作时的准确性;以及在遭受重大伤亡时,能够保持指挥,保持纪律,不至于轻易溃散。

    从个人训练上讲,近代西方的冷兵器格斗技术出现了科学化的趋势,刀法比起古代更为简洁高效。

    从武器装备上讲,骑兵最重要的装备是马匹。自16世纪以来,西方普及了血统论下的马匹培育方式。一些空前高大健壮,冲刺力极强的专门军用马匹诞生了。血统论使马都诞生了一些自然界本不该出现的极端物种。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骑兵的进步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

    举一个不恰当的列子,就好比考试。一个自学的,平时翻翻书就去考试,和一个在严厉教师督促下,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安排大量题目练习并反复进行过模拟考试的考生怎么比?

    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差距不光在武器落后上,还差一整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自我反复纠错的科学观念。

    在这样巨大的差距下,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败了,而且败得非常惨。一万清兵伤亡过半,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几十人。

    那个身材高大的掌旗手,手执一面写有黑字的大黄旗,并且把这面旗帜不时指向所有的方向。这是僧王的帅旗,所有军官的眼睛都注视着它,因为它正向全体清军下达着命令。

    此刻,三万清军保卫的那座八里桥已堆满了尸体,然而这名掌旗手尽管已孑然一身,却仍挺立在那里,还在传达僧王的最后命令。子弹、炮弹在他的周围呼呼作响,飞啸而过,而他却依然镇静不动。直到一枚炮弹把他击倒在地,于是大旗也向一旁倒去,随着它的旗杆而去的是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

    蒙古骑兵完蛋了,身后的步兵战斗力更差,都是附近临时凑起来的团练乡勇。面对英法联军的狂轰乱炸,阵型早就乱成一团。

    已经打了快一天的联军,子弹都快打光了,但他们端着刺刀冲过来的时候,乡勇们抱头鼠窜了。

    虽然八里桥之战清军败了,但僧格林沁还是展现了蒙古骑兵的勇气,这一点英国人和法国人都给予了肯定。

    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对清军的英勇作战做了详细的描述:“光荣应该属于这些好斗之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这种牺牲精神在所有的民族那里都被看作为伟大的、尊贵的和杰出的……这样的英雄主义在中**队里是经常可以看到的;而在欧洲则以误传误,竟认为中**队是缺乏勇气的,此乃是一大谬误。”并点评说:“八里桥之役,中**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的军队是由两万五千名鞑靼兵和为数众多的民团所组成的”,“尽管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覆地冲杀,还是一开始就遭到惨败!然而,他们顶住了使他惨遭伤亡的强压火力”,最后,他们“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保尔?瓦兰在《徵华记》记载说:“中国人和以勇气镇定著称的鞑靼人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

    德里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中这样写到:“敌人已经两次被打退,却还没有认输,正准备横下一条心来争夺通道。……中国人现在可不是躲在城墙的后面或由工事掩护着来进行战斗,他们现在已挺身而出。在那里,皇帝的鞑靼禁卫军,帝**队的精华正聚集在首都的大门口。在桥的正中央,冒着枪林弹雨,他们的一位官长骑着马站在前面;他挥舞着黄旗表示挑战,尽管隆隆的炮声盖过一切,可是他还在高声呼喊着。在这位英勇的官长的周围,桥栏的大理石块四散飞舞,我们的炮弹造成了成批的杀伤。死神一刻也没有歇手,却并没有吓倒这些不灵活,然却勇敢的斗士,他们寸步不退。”

    僧格林沁最后只剩七骑逃回京城,而此刻咸丰已经逃出京城,借口“北狩“,跑去了承德避暑山庄。跟着他去的全是他的心腹亲信,怡亲王、郑亲王、肃顺等都跟着去了,只留下恭亲王奕?被咸丰留在京城,替他处理善后事宜。

    僧格林沁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咸丰的耳朵里,一道圣旨,僧王前半生所有的荣誉和官职都被一撸到底,但他毕竟是蒙古人的代表,最后还是给他留了一个钦差的头衔。

    杨小山就在这个关口到达了京城。

    僧王被撤,僧王府天都塌了。

    “京城现在不能待了,你们保护王爷夫人小姐赶快离开京城,去科尔沁!我留在这里看家。”杨小山让王府的护卫带僧王一家离开。

    “相公,你跟我们一起走吧。”乌兰舍不得刚刚回来的杨小山,怕他出事,要一起走。

    杨小山自然是不肯,他还有艰巨的任务在身,“我没事,诺大的王府总归还要人看着,你不要担心。我这么聪明,一定会保护好自己,更何况还有恭亲王在这里呢,你不用担心。”杨小山安慰道。

    前脚把僧王一家送出京城,后脚英法联军就开进了北京城,杨小山该怎么办?

第293章 以夷制夷

    恭亲王最是窝心,咸丰把他留在京城,让他务必尽快和洋人达成条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他也憋屈,这条约个个丧权辱国,这签的人以后是得承担骂名的,这差事真的是不好干。

    更何况现在洋人气焰嚣张,人家仗打赢了,你现在是除了装孙子,根本没有实力和别人谈条件。恭亲王在王府是急得团团转,心里对咸丰抱怨连连,好事不找我,这腌事就留给我了,不地道啊。

    “王爷,镇国公常山常大人求见。”手下上来报告道。

    “请,快请!”恭亲王眉头一扬,这常山终于赶回来了,自己多少有个帮手了。

    杨小山也是三步并两步急忙赶来的,他知道这北京城只留了这么一个恭亲王主持大局,自己要做什么还得找恭亲王才行。

    恭亲王见到杨小山见来,不等他行礼,连忙扶住他,口中激动道:“常山,你来的真是时候,本王都快急死了,现在洋鬼子就要来了。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王爷,你先别着急,这英国人,法国人都要些什么?说来听听。”杨小山让恭亲王落座,示意他先别着急。

    恭亲王定了定心,把条约上的内容都和杨小山说了说。

    听来听去,英法还是那几条,赔钱加开通商口岸,允许传教外加在京城开大使馆。只不过这次英国还要割占香港的九龙司一带。

    “俄国代表伊格纳切夫前来曾来找本王说可以给我们跟英法调停,只要我们同意那个瑷珲条约。我们是不是先答应他?”恭亲王现在是一心要和英法和解,让他们的士兵退出北京。

    “万万不可。”杨小山连忙否决道,“英法虽咄咄逼人,但他们无法是为了财,俄国人狼子野心,他们是要我们的地。咱们不用他来调停,我们自己就可以和他们谈。”

    “常山,你打算怎么办?”恭亲王问道了重点。

    “以夷制夷!”杨小山在路上想了很久条约的问题,以清廷的武力是不足以在谈判桌上谈条件的,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哦?怎么个以夷制夷?”恭亲王眼睛一亮,这个他还从来没想过,在他的脑袋里洋人都是一伙的。

    “洋人虽然都是大鼻子,蓝眼睛,但他们并不是一条心,其实英国人法国人和俄国人并不是统一战线,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非常深。”杨小山耐心解释道。

    “哦,还有这回事?”这个年代,大清的官员是关着门过日子,对外界的国际情况是一无所知。

    “据下官了解,英法在几年前还同俄罗斯人为了克里米亚就是俄国附近的一块争议地区,大战了一番。那俄国人也没比我们强多少,被英法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他们的沙皇还为此自杀了。”杨小山对恭亲王讲述克里米亚的事情。

    “还有这事?看来洋人也不是铁板一块。看来这俄国人是想借此机会讹我们一笔。”恭亲王点点头,原本他以为洋人都是一家子,看来情况并非如此。

    “对,这俄国人太坏了,我们就是不签,他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当然,咱们还是要借英法之手给他点压力,让他不敢乱来。”杨小山接着道。

    “怎么借?”恭亲王连忙问道。

    “英法联军已经打到京城了,这是城下之盟,咱们不签也得签,但我们还是得和他们讨价还价,让他们抵制瑷珲条约,承认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为我大清所有。这就是以夷制夷。”杨小山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钱可以赔,但土地不能丢。这土地丢给俄罗斯人,再想要回来就难了。

    “这英国人和法国人能同意吗?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实力和他们讨价还价了。”恭亲王疑虑道。

    “王爷,别看咱们战场上打不过洋人,但洋人进了城,未必能安稳。咱明里不行,暗里来。”杨小山目光闪烁。

    恭亲王非常聪明,一听就知道杨小山的意思,不过他连忙摆手:“你做的事我不想知道,也不必报告给我。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皇上已经把京城交我全权处理。”

    杨小山就等恭亲王这句话呢,现在僧王被废了,自己没了靠山,别人未必把自己当一回事,现在只有借恭亲王的力量,自己才能在京城说了算。

    “王爷,下官也没什么要求,只要九门提督衙门能听从下官的安排就行了。”这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是京城重要的治安力量。

    “行,我让他们配合你的行动。你把我的帖子带上,你说的话就是我的命令。”恭亲王对杨小山非常信任,换做一般人,是不可能把这么一支重要力量轻易交给别人的。

    杨小山在恭亲王那边讨到了权利,立刻动身找到九门提督哈图。

    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可是非常关键,能做到这个职位的历来都是皇帝最信赖的人。

    杨小山刚来,哈图还有些瞧不上他,一来僧王倒台了,杨小山作为他的女婿自然是跟着掉价,二来自己是从一品大员,杨小山只不过从三品,还差得远。所以对待杨小山的来访有些敷衍,不冷不热。

    杨小山知道不拿出恭亲王的帖子是镇不住他的,“还请大人能多多配合。”杨小山亮出恭亲王的牌子。

    恭亲王毕竟是恭亲王,你九门提督官再大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哈图立马变了脸,堆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笑容:“镇国公,您早不说,下官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那你带着人马去把洋人赶出去。”杨小山最看不上这样的变色龙。

    哈图脸色变了变:“大人说笑呢,僧王三万大军都挡不住洋人,我那几百人只能给皇上看看大门,哪有那个实力打洋人。只要不打洋人,大人您随便吩咐。”

    杨小山说得只是气话,也是将他一军。见他识相了,就放他一马,毕竟自己还要借助他的力量。

第294章 火烧圆明园

    “哈大人,我现在有一些要求,还请你帮忙。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杨小山认真地看着哈图。

    “大人,请说。”哈图不敢怠慢。

    “大人在北京城算得上是一方豪杰。”杨小山对哈图拱拱手道。

    “不敢当,我只是皇上的奴才,替皇上看家护院。”哈图连忙道。

    “我想借大人的口,约见一下这京城附近道上的朋友,还请大人帮忙一二。”杨小山是想借黑道的力量和洋鬼子们扳扳手腕。

    “镇国公说笑呢,什么道上的朋友,下官怎么会认识他们?”哈图急忙摆摆手,否认道。

    杨小山心想你蒙谁呢?京城这么多小偷,城外那么多山大王,没有你这把保护伞,也生存不下去。自古黑白两道都是相互利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看来哈大人还是想去和洋人拼命,为国尽忠。”杨小山话锋一转。

    哈图一听,立马软了下来,“下官是认识一些绿林好汉,不过下官和他们没有任何关心。”

    “今天我不是追究这个问题的,我是想请哈大人把他们找来,常某是想请他们帮忙,顺便给他们点生意做做,多赚点银子。”杨小山是参考前世的不对称战争,正规战咱打不了就改游击战。只要洋人进了城,一分散,让那些绿林好汉打打闷棍,绑绑票,一定让洋人吃不了兜着走,不过这事要保密,这事有些脏,官府不能承认。

    “这个行,我替大人给他们传传话,让他们听大人的安排。”哈图送了口气,虽然他不清楚杨小山为什么找这些江湖人士。

    “另外还请提督大人借一队兵,方便下官行事。”杨小山手里没兵,如果有一队治安队,自己就能处理更多的事。

    “多统领,你带一百兄弟和镇国公走,所有事情听他调遣。”哈图对自己身旁的多统领吩咐道。

    “折,大人。”多统领长得孔武有力,人高马大,非常健壮。

    于是杨小山告别了哈图,带着多统领直奔圆明园。

    圆明园的大门已经被破坏,看来英法联军已经来过这里。

    “你们的总管呢?”杨小山进入圆明园,拦了一位小太监问道。

    “洋鬼子刚刚才走,他们冲进来,把关在这里的洋人抢走了,文总管跳福海自杀了。”小太监看起来非常慌张。

    杨小山明白,这英法联军是把扣在这里的巴夏礼使节团救走了。

    杨小山带着人来到了关押的地方,现场有些惨不忍睹,还有不少尸块,据了解三十九名人质死了一半,只有十八人活着被带走。

    “看来圆明园要保不住了,洋人必定会来报复。”杨小山知道这是清政府做的有些不地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打不赢仗拿人质出气这道理有些说不通。

    原本准备来释放人质想和英法和解的杨小山意识到自己还是慢了一步。

    “多统领,你带人把园里文源阁的图书全部转移去紫禁城。”杨小山一路走来,这圆明园自己不可能全部都能保护下来,但至少图书不能被烧了,这些有关中国历史、艺术、哲学、科技的图书都是中国历代人的心血之作,是非常宝贵的中华文化稀世精美著作,绝对不能毁了。

    “李副总管。”杨小山看着刚刚跑来的李太监。

    “奴才在。”李太监年纪不小了,但精神看上去还可以。

    “还请李总管召集其余的太监宫女,帮助多统领,赶紧把图书装上车,优先把四库全书全部运回紫禁城。”杨小山知道文源阁图书有上万册,多统领一百人是不够的,现在是能抢救多少算多少了。

    “是不是那些洋人还要来?我们和他们拼了!”李太监义愤填膺道。

    杨小山望着这老头,想不到阉人还有如此骨气,“李总管,洋人来了,咱挡不住。不过如果有人趁乱来打劫,咱们可要守好了。”

    这圆明园虽然被英法抢了一阵,烧了一阵,但还能补救恢复。其实给圆明园致命打击的是趁火打劫的乱民。英法还是挑好东西抢,可成千上万的乱民来了,他可不管值不值钱,是要连根都要刨回家的,不少人就算是木柱子都要拆了拿回去当柴火烧。

    虽然圆明园是皇家私人花园,但和紫禁城一样,建成了就是民族财产,杨小山不愿这么一座凝结了数代人心血的精致花园就这么毁了。

    “守护圆明园本来就是奴才的职责,小的一定谨记在心。”李太监答应道。

    杨小山料想地不错,第二天,英法联军过来借口人质被杀,要报复中国皇帝。

    他们进入圆明园后,开始还装模作样说取一点艺术品拿回去放到博物馆做纪念品。到后来,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紧接着,破坏开始了。48小时里,圆明园成了一场“有组织劫掠”的目标。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

    事后为了掩盖他们的丑行,英法联军放火烧了圆明园,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好在杨小山事先安排,文源阁的图书得以逃过一劫,著名的四库全书没有被烧毁,算是为中华文化留了一条根。

第295章 龚半伦

    恭亲王和洋人的代表额尔金在理藩院谈判,商量签订他们提出的《北京条约》。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果不出恭亲王所料,洋人态度相当蛮横,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恭亲王尝试着把杨小山提议的内容交涉上去,那额尔金是一口拒绝。

    洋人态度蛮横就算了,他们的翻译兼参谋龚半伦面对恭亲王一点都不恭敬,一直坏笑着,不停地给英法方面出主意,百般刁难恭亲王。

    说起这龚半伦,他的父亲是很有名的龚自珍,他非常有名的一句就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人品高洁,一心想做个好官报效朝廷,只可惜清廷官场黑暗,好官是活不下去的,所以一直被排挤打击郁郁而终。

    龚半伦是龚自珍的长子,才华学识不在其父之下,父亲的遭遇让他对清廷的官场绝望。于是变得放荡不羁,认为父亲太傻,终身放弃科举。他给自己取号“半伦”,是言其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爱一个小妾,五伦去了四伦半,故曰半伦。

    恭亲王实在被这个龚半伦弄急了,于是骂道:“你龚家世受国恩,你怎么为虎作伥,为洋人做事、当起汉奸来了?”

    这个时代,这样的指责出于恭亲王之口就已经非常伤人了,一般人被这么指责,是没脸没皮的。

    可龚半伦早就把一切都放下来了,脸上洋溢着不屑与快意,也不乏愤怒,他回骂恭亲王:“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讨食物外邦,今天你骂我是汉奸,我看你是国贼。”

    龚半伦的话把恭亲王噎得目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于是谈判不了了之,恭亲王把杨小山请来,接替他进行下午的谈判,然后生着闷气回王府整理心情。

    杨小山了解到了谈判的情况,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悄悄单独见了这个龚半伦。

    “龚先生。”杨小山知道此人持才傲物,自己虽然是镇国公,可人家不会在乎这个,必须要有个平等的姿态,所以他先打了招呼。

    “你是?”龚半伦有些好奇,看杨小山的官服,也是朝廷大员,居然先向自己这个平民打招呼,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在下常山,是接替恭亲王过来和洋人谈判的。”杨小山微笑道。

    “常山?是不是僧王的女婿?我倒是听魏恒说起过你。”龚半伦虽然狂傲不羁,但心里其实还是想改良这个政府,想学习西方。所以他和魏恒这些改良派都很谈得来。

    “哦?你也是魏恒的朋友?”杨小山有点欣喜,这中间有个熟人就好谈多了。

    “龚某没几个朋友,魏恒算一个。”他和魏恒也算同命相怜,他们的父亲都是一心为国效力,可惜得不到重用,被排挤打击而死。

    “刚才得闻先生对恭亲王所说,常某佩服,先生还真是敢说。”杨小山倒是很理解这样的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只是一时义愤,脱口而出了。”龚半伦拱了拱手,谦虚道。

    “我爱大清国,可谁爱我啊?先生所言,常某能够体会,其实先生已经替大清挡下一劫,洋人没有抢紫禁城,应该是先生所阻拦吧。”杨小山想起了老舍《茶馆》里的话,很能代表这龚半伦的心情。

    龚半伦愣了愣,好久才道:“难怪魏恒对常公子如此推崇,今天见面顿生知己之感,我当世人之中根本没人了解我,想不到常公子却是最了解我的人。”

    “我们都对朝廷恨铁不成钢,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要割的地是不是朝廷的地,是我们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祖宗传下来的地。这地无论如何不能落于洋人之手,你说对吗?”杨小山苦心道。

    “常大人是不想让英国人取得香港九龙之地?”龚半伦话锋一转。

    “正是此意。”杨小山紧紧盯住龚半伦,斩钉截铁道。

    “这怕是大清现在已经没有实力讨价还价了。”龚半伦冷哼了一下,他对清廷还是很有心结的。

    “能不能保住九龙,不在清廷,而在你肯不肯帮忙。我的建议是不割地,可以作为租界租给英国。我不是请你帮我的忙,是替全体中国人请你帮这个忙。”杨小山知道一旦割去就没有主权了,这租的话虽然暂时失去,但以后形势变换,还能再要回来。前世的香港不就是这么回归的嘛。

    龚半伦沉默了好一会,又看了看杨小山坚定的眼神,松了一口气道:“我只能试试看,能不能成,我不敢保证。”

    上午的谈判完全没有进展,下午的谈判双方代表都非常累,好在龚半伦不像上午那样从中作梗,反而积极游说额尔金,谈判进展很快,很多条约细节逐一敲定。

    杨小山也希望尽快结束谈判,签署条约,洋人在北京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祸害百姓,但领土问题是不能退让的,而最难的就是这领土问题。

    一直谈到天黑了,这额尔金始终不肯放弃九龙,坚持要割让给英国,而且不肯承认清廷在黑龙江以北的主权,不想清廷被利用。

    这也很能理解,人家是战胜国,凭什么按你说的来签?

    谈判虽然有不小的进展,但关键点有分歧,并没有谈成。

    最后结束,龚半伦给杨小山一个暗示:“洋人的立场不是非常坚定,能不能谈下来,要看清廷能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

    这个暗示很重要,英国人对领土并不那么看重,不是非要割九龙,他最大的希望是通商和赔偿军费。这两点清廷是同意的,关键杨小山是想以夷制夷,保住所有的领土不丢失,这就很难了。

    英法和俄国是有矛盾,但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呢?

    杨小山离开理藩院,向恭亲王回报下午谈判的结果。

    按恭亲王的意思这结果已经非常好了,早点签约最好,但杨小山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一不能割九龙,二还要让英法阻止瑷珲条约,保住清廷在黑龙江以北的主权。

    “我只能再给你半个月的时间,皇上不能老一直北狩,这国家多少大事还得等他回来处理呢,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咸丰给恭亲王的压力也很大,恭亲王只能争取到这么点时间。

第296章 杨小山的游击战

    杨小山知道弱国无外交,要向签订自己要的条约,还得给这些洋人点压力,不然他们不会轻易松口,自己只能使用非常规手段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胡雪岩在京城一处秘密场所被杨小山临时征用,这里汇集了京城所有相当有排面的道上大佬,他们都是接到九门提督哈图的通知赶来的。

    杨小山蒙着面,看着这么多绿林好汉,暗暗心惊,这提督的路子还真是广,叫来这么多人。

    这些人中有的垄断屠宰,有的垄断酿酒,有的垄断垄断茶盐,有的占据山路,有的占据水道,有的占据桥梁,有的掌管小偷,有的掌管妓女,有的掌管赌场,有的负责收债,有的负责放债,还有的负责绑票。。。。。。

    总之,这个时代最坏最见不得光的三教九流全到了,当然他们共同的白道大哥就是这九门提督哈图。

    “各位好汉,我赵某人今天请大家帮个忙。洋鬼子侵占天津,毁我全家。我父母妻子孩子都被他们一把火烧死了,赵某人做了点生意,赚了点钱,现在要这些都没用了。现在全拿出来孝敬各位好汉,请好汉们替我报仇,杀一个黑鬼子士兵(印度人)二十两,杀一个白鬼子军官四十两,按人头结算。为了表示诚意,我赵某人先送在场的每位好汉二百两银子。赵某人既然能请得动提督大人替我请大家,大家应该能信得过我的信誉。”杨小山编了个故事,这事不能扯上官府,只能暗地里做。

    杨小山的话引起了这些江湖人的骚动,这些人干的虽然都是坏事,但人还是讲忠孝的,替父母全家报仇那在江湖人心里是理所应当。

    “妈的,早看那些洋人不顺眼了,这仇我们替你报。。。。。。”

    “就算没银子,咱就准备动手了。。。。。。。”

    “这种绑票杀人的事我最拿手了,你算请对人了。。。。。。。”

    。。。。。。。

    好汉们说什么的都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价钱杨小山给的非常高。要知道三两银子都可以买个丫鬟了,这买卖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杨小山深谙中国人的天性,只要有银子赚,有市场,中国人就会发挥十足的智慧办好这事。

    果不然,当英法联军的人头成为了与银子划等号的商品,黑道大佬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大佬们当然不会自己亲自动手,小弟能干这活小弟干,不能干这活的可以转包给别人。

    于是洋人的脑袋成了订单,价格不一,有心人还从中赚取差价,总之就是发动更多的人来干这活。

    很快,那些在京城的洋兵觉得周围很多人看他们的目光都不一样了,那种眼神就像看金子银子一样,一股股杀气扑面而来。

    一些个落单干坏事,抢钱强奸的洋兵最先倒了霉,这种人最好杀,随便设个埋伏就轻易干掉了。

    然后就是那种三三两两外出的,这就需要好几个人联合起来,配合好了就能杀。

    当然英法联军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约束士兵不准出军营,要出也得是一队人一起出。

    于是“生意”的难度提高了,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杀人的手段也水涨船高。

    有穿着洋军服冒充洋人进入军营的,有在洋人伙食里放毒的,有往军营里丢炸弹的,是花样百出,让英法联军防不胜防。

    当然也有失手被洋人抓住的,但这些人都是一无所有的烂仔,根本问不出什么,有的人甚至交代只是为了吃一个馒头干这事。

    额尔金急忙找到恭亲王交涉,恭亲王也两手一摊,这京城都没有朝廷的正规军了,此事跟官府无关,都是民间的匪帮在干,官府也没办法。

    实在被洋人逼急了,恭亲王只能派几个人过去帮忙站一下岗,应付一下但根本没用。洋鬼子的人头太值钱,杀戮还在一直继续着。

    十天后,英法主动退出了北京城,在城外挖壕沟建营垒,层层叠叠把士兵们保护起来,然后主动请求与恭亲王谈判,想早些日子了结条约的事,他们在北京也被杀怕了,他们损失了好几十个人,现在这些人抢了不少宝贝只想保命发财回家。

    杨小山这一计策都和僧王三万人在三里桥大战的战果差不多了,而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几千两银子,这还是胡雪岩的钱。

    于是谈判又开始了,这次额尔金显然没了上次那么神气。

    “香港的九龙可以改为租借,但黑龙江以北的土地是你们和俄国人的事情,我们表示中立,不插手。”经历了这么多天提心吊胆的日子,额尔金的态度果然松动了,但他还是没能满足杨小山的要求。

    “公使大人,我们的请求并不是只帮助大清,还是帮助你们英国人。这是俄国人的瑷珲条约原本,上面第三条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大清国和俄国的船只通行,这是把你们英法都排除在外啊。”杨小山让人把瑷珲条约取出来,交给了额尔金。

    杨小山看了一眼龚半伦,龚半伦懂他的意思,在额尔金面前叽里咕噜说了好半天。那额尔金的脸色果然变了,显然是被龚半伦说怒了。

    “这些可恶的俄国人,他们有什么实力能把我们大英帝国的军舰排除在外?他们没想起在克里米亚的惨败的日子嘛!你们不能和他们签署这个瑷珲条约,我们支持你们在黑龙江以北的领土主权!”额尔金终于同意了杨小山的方案,把反对瑷珲条约,承认大清在黑龙江以北的领土主权写进《北京条约》中。

    谈判圆满达成共识,恭亲王和英法代表额尔金签署了杨小山版的《北京条约》。

    恭亲王还有些担心俄国人,“万一俄国人打过来怎么办?”他有点担忧地问杨小山道。

    “王爷不用担心,俄国人前些年在克里米亚惨败还没缓过劲来,不可能千里迢迢派兵来我们东方。就算他们再来逼迫我们,咱们大可以把责任推给英法,就说他们不同意我们签《瑷珲条约》,让他们找英法谈去。”杨小山安慰恭亲王道。

    恭亲王点点头,中国人是最会推诿之道的,这是个好办法。

    就在他彻底轻松,以为圆满完成任务的时候。一个亲信慌不迭的跑了过来,在恭亲王的面前差点摔了跟头。

    “什么事?这么失态!”恭亲王不满道。

    “不好了,王爷。皇上。。。。。。皇上他驾崩了!”亲信慌慌张张道。

    “什么!”恭亲王和身旁的杨小山同时张大了嘴巴。

第297章 临死前的安排

    咸丰死了,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他是一个苦命的皇帝,从一即位太平天国如同梦魇一般,如影随形。随着太平天国不断取胜壮大,他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他任命去镇压太平天国的钦差,都是他欣赏并信任的心腹,可他们的结局似乎都比较悲惨。不但不能给咸丰分忧,反而差事是越办越糟。

    好不容易剿灭了北伐军,太平天国一下子又拿下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好不容易见到天国内讧,这江北江南大营又被端了,还丢了极为富裕的苏南地区。咸丰的人生是大起大落,反复折腾,没一天安稳日子。

    执政的后期,咸丰大概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于是沉迷于酒色,过着紫醉金迷的日子,自我麻醉自己。

    但这一次英法联军的进京,是对咸丰的又一重大打击。大清国的皇帝何曾狼狈至此,差一点做了英法的俘虏,真是把祖宗八辈的脸都丢光了。

    这十一年的内外交困,把咸丰彻底弄崩溃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如此不堪,连祖宗的基业都守不住。咸丰是个要面子的人,但如今都这样了,大臣会怎么看他?百姓会怎么看他?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会怎么看他?

    咸丰在无比羞愧的心情里,毫无脸面地撒手人寰了。

    客观的来说,咸丰还算是一位勤勉的皇帝,至少他刚登基的时候,是真的想有一番作为的。

    可这个时代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候,不是他一人能挑得起这个重担。大清国内部的矛盾已经严重到不可调和,正是总爆发的时候。国外的列强在这个时期也是积极扩张,大力在海外寻找市场,咸丰被压垮了,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咸丰不是一个笨蛋,死之前他做了他自认为万无一失的安排。

    他的继承人也就是以后的同治还小,只有六岁。这个年龄是不能理国事的,在这之前他必须给儿子找到合适的监护人。

    肃顺是他最信赖的人,对自己忠心又有能力。咸丰首先把肃顺列在了顾命大臣的名单内。但历史上不乏权臣仗势欺主的例子,远的不说,康熙朝的鳌拜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咸丰也怕肃顺生出野心,让同治不能顺利接班。于是他决定多立几个顾命大臣,又安排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驸马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七人和肃顺一起并列顾命八大臣。这些人在他看来也都是自己的亲信,一定会看好自己的儿子。

    按说这样的安排已经很稳当了,但咸丰还不放心,他又把自己的老婆安排进来。

    他刻了两枚御章交给皇后和懿贵妃(就是以后的慈安和慈禧),并颁诏说以后朝廷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生效。

    咸丰为了儿子能顺利继位是煞费苦心,一方面顾命八大臣掌管玉玺,另一方面自己两老婆掌管他的私章。以后办事得公章私章一起盖全了才能进行,这一套互相牵制相互制约的系统,咸丰认为能遏制单一强人的出现,最后儿子几年后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接班亲理朝政。

    咸丰想得很周到,按道理说这样的布置应该是非常稳当了,但他漏算了两点:一是顾命大臣中肃顺和懿贵妃是有矛盾的,肃顺一直对咸丰后期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很有意见,认为违反了后宫不可干政的祖制,在咸丰临死前,他还建议咸丰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懿贵妃,以免后患。而懿贵妃在批阅奏折时尝到了权利的甜头,她本就是一个野心勃勃,不安心做个普通女人的人,对肃顺早就恨之入骨,双方是不可能合作一起辅佐小皇帝的。

    二是咸丰抛弃了恭亲王,说到底他还是对这个聪明能干的弟弟怀有戒心,他自己的皇位就受到过恭亲王的威胁,他生怕自己的儿子以后斗不过恭亲王,其他几个亲王毕竟还是旁支,这个恭亲王实在是血缘太近了,对皇位的威胁最大。而咸丰又不是心狠手辣的人,恭亲王和他毕竟从小一起长大,恭亲王的母亲静妃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所以咸丰始终没有对恭亲王下毒手,只是压着不用他。可你不把他列为顾命大臣,这恭亲王还会按着你的意思去维护你留下的这个体系吗?

    所以当恭亲王得知自己不在八位顾命大臣之列的时候,他着急了。

    “坏了坏了,常国公,大事不妙。”恭亲王冷汗都出来了,一把抓着杨小山的胳膊,大呼不妙。

    “王爷是怕那肃顺?”杨小山非常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恭亲王担心的地方。

    “肃顺和我一直不对付,我俩的政见少有统一的时候,这一下他得势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等他们回京,怕是没有我的活路了。”恭亲王身在帝王家,对政治的残酷性非常有体会。

    在皇权**时代,就算你没有谋反篡位的野心,可是只要有谋反篡位的实力,掌权者一般都不会容下这样的人,都按谋反论处,以绝后患。

    咸丰是念着发小兄弟的情义没对自己动手,肃顺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早看自己不顺眼了,保不齐一回来就让自己自尽,这就是恭亲王最担忧的地方。

    杨小山也非常担心,自己和恭亲王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僧王已经倒了,恭亲王再倒,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党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对方动起手来必定斩草除根,自己的性命也堪忧啊。

    “王爷,按下官之见,这个时候咱们得和太后通通气,探探她们的口风。”杨小山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最后是慈禧掌权,和慈禧联合才是恭亲王唯一的出路。

    “你的意思是?”恭亲王有些迟疑。

    “肃顺跋扈,太后未必肯看他脸色做人,恭亲王你在朝中很有声望,又是先帝的亲弟弟,太后们不想看肃顺的脸色,必定会找王爷你。”

第298章 叔嫂联盟

    杨小山猜测的没有错,此刻的慈禧对肃顺已经产生了杀心。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肃顺早先对他就相当不恭顺,当时离开京城逃难到承德,因为走得比较急。只有皇帝的车是宫中的,其他后宫嫔妃的车都是临时雇佣的民间的,舒适度当然就非常差。

    慈禧被分配的是一辆老骡旧车,在路上相当颠簸,相当辛苦。她找肃顺要求换一辆,肃顺当时敷衍她:“中途到哪里去找车?到了前面再想办法。”等到了某镇市少憩,慈禧又提此事。肃顺正在咸丰帝面前奏事,太监等到其退下时告诉他。肃顺不耐烦地说:“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我还哪有空闲来办理这种事!”过了一会儿,车驾启行,肃顺骑马又经过慈禧的骡车。慈禧涕泣又请,肃顺正言答道:“危难不能与平时相比,此地又从哪儿去弄新车,有辆旧车就已经不错了。你也不看看皇后坐的也是街上雇来的旧车。你是什么人?想凌驾皇后之上吗”?慈禧正欲分辩,肃顺已策马扬长而去。

    等到咸丰驾崩,慈禧不愿受顾命大臣摆布,既然手里有先帝的御章,就有了理政的权利,所以慈禧拉着慈安要求“垂帘听政”。慈安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本不愿搞这些勾心斗角的事端,但架不住慈禧一个劲的哭诉肃顺要欺负孤儿寡母,不能让他为所欲为之类的话,没有主见的慈安就同意了慈禧要垂帘听政的请求。

    肃顺是多么精明的人,他本来就对慈禧相当堤防。哪能让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样一来,他这个顾命大臣不就成了摆设?他最想要的结果就是让两名太后成为人偶,自己说什么,你们就盖个章就完了。所以他以大清没有先例为由,一口拒绝了慈禧要垂帘听政的请求。

    于此同时,恭亲王要求来承德奔丧的请求也到了肃顺手里,肃顺担心恭亲王来会让事端复杂,搞不好是来示威夺权的,小皇帝还没有正式在京城登基,他们顾命大臣还没有得到百官的认可拿到实权,肃顺怕节外生枝,所以以京师重地,需要重臣留守,拒绝了恭亲王来奔丧的请求。

    恭亲王在王府得知自己奔丧的请求被拒,就知道肃顺肯定在里面搞鬼,但又没有办法只得把杨小山再找来商量对策。

    “我这个做弟弟的给哥哥奔丧,人之常情。肃顺这家伙竟然拒绝,肯定心里有鬼。”恭亲王一拍桌案,愤愤道然。

    “这也好,说明他们还畏惧王爷你,他们虽然有先帝遗诏,但他们此刻在承德,尚未返京,咱们得先下手为强。”杨小山接口道。

    “那我们是不是硬闯去,奔丧是我们爱新觉罗的家务事,就算他是顾命大臣也阻拦不了。”恭亲王决心硬着来。

    “这样不好,打草惊蛇让他们起了戒心,反而不好,不如找个亲信直接和太后联系看看。”杨小山替恭亲王出主意道。

    杨小山话音未落,突然外面有侍卫进来禀报,“王爷,御前太监安德海安公公求见。”

    恭亲王和杨小山相视一笑,正愁没人搭线,搭线人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安德海正是受两位太后所托,日夜兼程从承德返回京城来找恭亲王的。

    “王爷,奴才要要事禀报王爷。”安德海显得相当恭顺,一见恭亲王就下跪磕头,不敢有任何礼数上的毛病。

    “有何急事让公公大老远从承德赶来?”恭亲王知道这安德海是从来不离开咸丰身边的,即使皇上驾崩,他也应该守护在左右。

    安德海谨慎地看了看周围,最后目光停在杨小山身上。

    “这是镇国公常国公,是自己人,没必要回避。无妨,公公直说吧。”恭亲王知道安德海的意思,让他直接说。

    安德海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道:“奴才安德海奉两宫太后的懿旨,诏恭亲王您前往承德共商大事。”

    “什么大事?”恭亲王眉头稍稍一动,追问道。

    安德海看了看恭亲王,他在宫中多年,知道恭亲王与肃顺向来不和,于是把牙一咬,低声道:“肃大人他自命为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对两宫太后相当不敬,不让太后们垂帘听政。太后想让恭亲王秘密前去,商量如何对付肃大人的法子。”

    恭亲王很有深意地看了杨小山一眼,意思是你猜测的果然没错,这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大臣和太后无法合作,朝中文武百官,只有自己才能克制肃顺。想不到两宫太后这么早就来找自己了。

    “安公公有所不知,那肃顺刚刚拒绝了我去承德奔丧的请求,本王现在想去也没有借口啊。”恭亲王假装不急,摇摇手道。

    这一下安德海急了,慈禧是下了死命令的,让他必须把恭亲王请来。

    “王爷可以秘密前去,太后已经为王爷想好了办法。”安德海连忙道,生怕恭亲王不去,自己的任务完不成。

    “哦?什么办法?”恭亲王不由好奇道。

    “先帝刚走,承德还缺少大量的萨满法师做法超度,亲王可假扮萨满法师前去。只要到了承德行宫,小人自然会安排妥当。”慈禧果然心机颇深,早就想好了办法,让安德海请恭亲王秘密前来。

    “太后真是聪明过人,本王这就和公公一起去承德,面见两宫太后。”恭亲王非常欢喜,本来想自己去找的,想不到两宫太后直接来请,那就省事多了。

    在安德海的安排下,恭亲王和杨小山化妆成萨满法师,顺利地到达了承德行宫。

    咸丰的尸体已经在这里停放很久了,肃顺等人早就要回京了,只要他们返回京城,小皇帝正式登基,他们这八名顾命大臣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握朝中大权,到时候无论是两宫太后还是恭亲王,都不能阻止他们了。

    可以说,就在这个关节点,恭亲王来到了承德,见到了慈禧,达成了叔嫂联盟,改变了大清权利的方向。

第299章 安徽危局

    自从和春江南大营被攻破后,不但太平天国的局面改变了,清军的局面也改变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曾国藩被授予为两江总督,手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大权,位居从一品,三省巡抚以下官员都得听他的命令,湘军自此终于从一支民兵队伍正式成为朝廷倚重的正规军。

    清军从各打各的到现在,现在终于由曾国藩统一了战线,提出了“以湖南、湖北、江西为根据地,以皖南为突破口,先取安庆,再破金陵”战略构想,沿着长江进攻。

    而且曾国藩在安庆的战术非常歹毒,他水陆大军围着安庆不着急攻下,而是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引诱陈玉成的援军来救。

    曾国藩还改变了湘军的打法,提出“结营帐,打呆仗”。他打仗不讲究快或者使用什么妙计,他的部队行军无论到哪个新地点,第一时间依山靠水、安营寨扎,且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完成,墙高八尺厚一尺,外面还要挖一道深壕。就这样以守为攻,不和太平军进行运动战。

    他还效法太平军,大量采购洋枪洋炮,使得防守能力更为增强。

    曾国藩就如同一条大蟒蛇,死死箍住安庆,而城外的营寨则牢牢挡住陈玉成的各路援军。

    这样的战争就成了消耗战,而太平军却没有实力和清军消耗。安徽已经在各方厮杀下,战乱了好多年,不但粮食大量绝收,人口也随之锐减。陈玉成已经很难补充他的战争损耗,就算是新征上来的兵也不像湖广老兄弟,他们不但军纪很差,而且还要很高的军饷,战斗力更是非常弱。

    而反观清军却越来越强,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帽子戴上后,钱粮都得到了保证,让他的湘军迅速扩张。

    在战略上,他把得意弟子兼幕僚的李鸿章派去上海,组织淮军抵抗李秀成。又把实力派人物左宗棠派去浙江,组成楚军,防止太平军南下。可以说是多点对太平军进行包围。

    湘军中继李续宾之后,人才辈出,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因为善于挖壕围城,人称曾铁桶。他在安庆的防线,陈玉成几次带兵来解围,都没有突破他的防线。

    鲍超,大字不识一个,却是天生的武将,对战场的形势有敏锐的判断力,每次带兵冲锋他必定先站在高处,凭着他的直觉,找出敌方阵线的弱点,然后再进攻,往往一击必中。他手下的兵虽然不多,霆字五营五千多人,曾被陈玉成数万大军围困,而硬是从正面突围出来,可见此人之强悍。在书生带兵的湘军,他一个文盲能独领一军,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强。

    多隆阿,达斡尔族,善用马队,曾在僧格林沁麾下,消灭北伐军的时候立过大功。后被湖北总督官文借来,放在胡林翼军中使用。他和鲍超曾多次配合,在数次战斗中击败太平军。

    可以说湘军在政府补给和地方豪强源源不断地支援下,越打越强。

    而陈玉成则被曾国藩这样的消耗战,不断损失,补给又跟不上。天王洪秀全为了防止他和李秀成独揽军权,又把他们的手下纷纷封王。比如李世贤封侍王,杨辅清封辅王,赖文光封遵王,吴如孝封顾王,蓝成春为祜王等等。

    洪秀全大量的封王虽然提升了这些将领的士气,但对太平军却造成了想象不到的伤害。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军权被分散了,本来一只攥紧的拳头,随着不断的封王,变成了一根根独立的手指,被湘军一个一个掘开。

    另外皖北也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滁州的李昭寿再次叛变太平天国,这个李昭寿在滁州为非作歹,公然买卖鸦片,并抗拒陈玉成改编他的部队。他在滁州故态复萌,自行安排地方官员,征收税负,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陈玉成不能容他,于是准备杀他。这个李昭寿知道陈玉成要对自己下手,于是一方面对陈玉成求饶,赌咒发誓自己一定改正,又写信让李秀成替自己求情,稳住陈玉成,另一方面他暗自投靠了河南的胜保,把父母老婆孩子抵押给胜保,换取他暂时不公开自己叛徒的身份,做一个隐藏在太平军里的叛徒,名义上保持着太平军的身份。

    得到胜保的许可后,李昭寿一面与胜保暗中来往,出卖太平天国的前线情报,献计献策,破坏前线战事,另一方面躲着不见陈玉成,生怕被他看出自己的破绽,对自己下手。

    而皖北另一条变色龙苗沛霖和李昭寿相反,这次他叛了清廷。捻军出身的他在天京事变后投靠了清廷,可当他听闻英法攻入北京,咸丰帝逃亡承德的消息后,他觉得清廷也许气数已尽,他这个投机分子再次更换门庭,主动联系陈玉成,要蓄发归顺太平天国。

    陈玉成此刻面对湘军的重重压力,自然对苗沛霖的“回归”当然求之不得,这样他在皖北就少了一个敌人,压力也小一点。虽然他也知道苗沛霖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此时此刻他也没有办法,向天王推荐了苗沛霖,并转达了苗沛霖的要求。

    天王也知道安徽形势不妙,按陈玉成的建议,对苗沛霖既往不咎,并封了他一个听宣不听调的“奏王”,以示拉拢。

    乱局中,李昭寿和苗沛霖这两个变色龙,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是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都企图在乱局里获取自己的利益。

    陈玉成四次救援安庆都没有成功,安庆最后终于落入了湘军之手,安徽的西南门户终于被湘军打开。湘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陈玉成的庐州。

    而陈玉成面对湘军的穷追猛打,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知道庐州再丢,天京就会受到湘军直接的威胁,他决定自己亲自守住庐州。

    因为安徽兵源接近枯竭,他命令手下的大将遵王赖文光、祜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扶王陈得才远征河南、陕西等地,并在那里招兵买马,再回来帮助天国。

    只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340/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最新章节! 作者:家扬所写的《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为转载作品,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介绍: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高歌猛进,最后定都南京,席卷大半个中国。宅男杨小山穿越到了这么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太平天国、天地会、清廷、洋人等各种势力在这个历史大舞台上纷纷登台亮相,而他又该如何奏出自己的华丽乐章?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