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纵兵夺鼎TXT下载纵兵夺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纵兵夺鼎全文阅读

作者:夺鹿侯     纵兵夺鼎txt下载     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十章 并立于世

    马腾是不是老实人姑且另说,但处事在燕北眼中足够敞亮。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既应下燕北之邀至邺城,这北西凉的叛军头子竟然将一家老小百余口全部随行带到邺都,只留下从子马岱代领军权,并协赵云、陈群助凉州事。

    燕北自不会太过僭越,待安顿了马氏亲族一行在邺都内的住处后,亲领马腾、马超前去宫中面见皇帝。皇帝对马腾说不出什么,只是嘘寒问暖一番,做足了皇帝的架势……马腾在燕北眼中意味着关中尽收手中与打开凉州这把锁头的钥匙,可对皇帝呢?

    一个西凉人!

    刘协不喜欢西凉人。

    对皇帝来说,与其耗费心力与马腾说些什么无关痛痒的话,还不如和大司马聊聊如何解决公卿官俸的事情,反正现在他不怕凉州人了。

    说到官俸,在刘协与马腾面谈不过一刻后,单独召见燕北,希望能得到燕北在钱粮上的帮助……公卿已经用各种方式让刘协知道了他们不好过,这些人都是随他东迁的功臣,身为皇帝,又怎能看群臣难堪?

    汉时虽然已有稳固的阶级并不易变动上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那一套理论也早已问世。但泾渭分明的各个阶级之间互相的义务与后世不同,这个时代的贵族要远远好于后来的贵族;这个时代的百姓也要远远好于后来的百姓;这个时代的皇帝更要好与后来的皇帝。

    百姓种地得不到收获,天降干旱,就一定是公卿甚至皇帝的错,三公就要承认自己失德请辞。

    野蛮生长的年代,就是这么果断。

    燕北对皇帝表达自己亦束手无策之后,隐晦地提到已经传信幽州牧,希望他拿出早年在幽州积攒的家底送到邺都,虽然不会太多,但能解燃眉之急。接着便是必不可少地提到马腾,尽管皇帝不待见马腾燕北知道,但马腾在皇帝眼中与在燕北眼中完全不是相同的地位。

    出宫后,燕北领马腾、马超等前往大司马府,一场宴会正等待着他们。

    马超虽桀骜,但在席上他并不敢像在扶风对赵云那样再口出狂言,他虽傲气却并不傻,这种场合落燕北的面子对他并没什么好处。并州骁勇的吕布像个富家翁身着锦缎披金佩玉地坐在对面,一个个过去传名天下的诸侯喜笑颜开地聚在一起,这种让马腾倍感欣慰的场景在马超眼中却充满了嘲笑与讥讽。

    席间吕布饮多了酒,夸夸其谈地说起自己过去的勇武赢得满堂喝彩;杨奉、张燕与马腾说起过去叛乱时的事情亦是充满唏嘘。可越是如此,马超反倒越是不屑,只觉这场酒席无趣的很……这些人,有些老了,有些未老,可失去了雄心壮志,便是仍旧年轻又有何用?

    就在这座固若金汤却纸醉金迷的皇都里,蹉跎度日?

    待到酒宴终了,马腾等人在一队羽林骑的护送下返回朝廷安排的马氏府邸的路上,饮酒让他的鼻尖与脸颊显得发红,微醺着满面笑意对马超问道:“孟起,你觉得仲卿公如何啊?”

    马超一路上都想着离开邺城,去凉州和那个叫赵子龙的年轻将军比较骑战,温言看了沉浸在这种安逸中的父亲一眼,回首看向大司马府的方向,踱马向前行了两步,避开羽林骑的耳目,拧眉对马腾道:“父亲当可与其并立与世!”

    马腾闻言大悦,抚掌称善,道:“孟起此言深得吾心,与大司马同朝为臣,真是快事!”

    马超却没有再说,只是在心头暗道:阿父,你会错孩儿的意,并立于世,并非是同朝向他称臣。

    皇室失德,群雄竞逐,为何统治天下的要是燕氏而非马氏?

    送走了马腾、吕布等人,燕北在后宅灌了两碗醒酒汤,便听侍从来报,说是郑玄今日启程,备好了车驾却不知为何又全部解下,目下仍旧在宅内与弟子辩论,看样子今日不走了。

    知晓这个消息,燕北当即找来典韦,仅带一队羽林便向郑玄宅邸行去……他不知道郑玄有算卜的才能,只当是有什么事令那大儒改变了心意,这可是上天给他趁热打铁的机会,说什么也要将他留下!

    “什么?”郑玄暂住的邺城别院中,燕北瞪大了眼问道:“先生您为何要用这样的话来搪塞燕某,陛下初安邺城,正是需要英杰辅佐的时候,如果向您这样的天下长者都不能留在国都,那还有谁有这样的德行?”

    “大司马,老夫年事已高,顾忌的事情也少,便与阁下明说。”郑玄虽然年过六旬,但在高密时仍旧能开堂讲学,身骨还算硬朗,对燕北道:“以目下朝廷之实,即便有大司农与没大司农又有什么关系呢?冀州可纳赋税至国库,还是幽州将赋税交到国库?连阁下执掌的幽冀都不能将赋税交与国库,更何况割据的关东与关西?”

    “康成公有所不知,冀州牧韩文节的确将所余赋税交由朝廷,但冀州积年大旱,经年战乱,去岁与前年皆由幽州补给上百万石粮草才能让百姓安活,燕某勉励支撑才有今日冀州能见到赋税。可去岁东迁朝廷,冀州亦无余粮……您上任大司农三日,可知晓朝廷欠百官俸禄多少?不下七十万石粮草与三千万钱,这样的数目颇巨,谁有办法改变?”

    郑玄点头,这样的事他何尝不知,但他亦束手无策,望向燕北道:“老夫讲学述经,尚可。可除了家藏万卷陋书,并无贾之能,如何能担当大司农?”

    “燕某也不知道,但燕某知晓若今年朝廷选择向您这样有才能的人做大司农,明年冀州兴许能多缴纳些赋税,至多三年五载,欠下的俸禄便能如数发给百官,兴许还能给陛下留些赏赐之用。但若现在仍无大司农,来年一定还是现在的窘境……不过您年事已高,大司农这样的官职也许并不合适。”

    “哦?”郑玄觉得燕北虽是戎马倥偬的大将,但说出的话亦有些道理,正在颔首应下之际,却听到话锋一转,便问道:“燕君之意,是应允老夫告老还乡授徒讲学?”

    “您既然要讲学,又年事已高总需要医匠,朝廷虽并未能平定天下,但若论医者,不会有人比邺都还好。与其回还高密讲学,不如留在邺都,太学新立,正需要您这样的长者!”

第二十一章 邺都修太学

    今时不同往日,过去燕北想求见郑玄这样的大儒都不会得见,现在无论别人喜不喜欢,总是不能拒绝他的。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就连早年在辽东时一心就学的管宁现在都无法再拒绝燕北。

    所谓的志得意满,于燕北而言大致便是要比过去强。

    大儒郑玄最终同意燕北的建议,尽管这位天下长者的确认为大司农不是一把年纪的他所能胜任的,却也愿意留在太学讲经授学,而作为条件,郑玄希望他的学子能够进入太学,以诸生的身份继续学习。

    对于郑玄这样的要求,燕北想都没想便同意了,但凡是郑玄的门徒,哪怕只是听过郑玄弟子讲授经义的,学问便已要比旁人大上不少了,何况在董卓之乱后太学离散,追随皇帝东迁仅有几百个诸生,博士更是寥寥可数。眼下太学规模也不过是过去幽州书院的模样,大多都是幽州学子游学而来。

    诸生的身份,对比从前也容易取得的多。

    定下郑玄为太学五经博士的身份,燕北得偿所愿,心满意足地准备打道回府,在走出院落时却被叫住。

    转过头来,却见是郑玄的首徒赵商追了出来,恭敬行礼道:“大司马请留步!”

    “足下何事?”郑玄的名气很大,学问也同样很高,赵商能作为他的弟子,燕北是非常重视地,和蔼笑着问道:“有什么燕某能帮上忙的吗?”

    “多谢燕君,先前老师说的不够透彻,在下想建议朝廷早日定下太学诸生的遴选方法。”赵商有些难为情地说道:“目下朝廷财力不济,公卿俸禄尚且不得下发,若老师的弟子皆为正式生,食宿开支会使朝廷负担更重。”

    燕北来见郑玄之前,从田丰口中了解郑玄所掌握的大部分才学,毕竟他过去一文不名,又非儒生,对郑玄不够了解。田丰对郑玄评价极高,不但是经学首推的天下第一人,更懂得算数与算术,射猎颇广。所以诶郑玄看重的赵商也不会不懂数学,这不得不让燕北重视,他斟酌地问道:“康成公有多少弟子?”

    “在高密有四千余。”看到燕北的表情,赵商便已心中了然,这个乡野传闻中马匪出身掌天下权柄者,虽然对他们还算敬重,却的确不了解郑玄,“在天下……已俞数万。便是其中十一至京中游学,若不加遴选,年出十万石粮米,燕君慎重。”

    这不是小数目,赵商知晓现下朝廷赋税所用颇多,天下割据不息,兵戈不止,幽冀军费粗估亦要数十万石粮草,就算再生财有道,平添十余万石支出绝非易事,尤其在满朝公卿都得不到俸禄的时候。

    “这么多?”燕北惊讶地嘀咕一声,他本以为有几千学子便已经不过了,其中十之一二能到京中求学,几百人还好安置。但一下子几万学生,超乎了燕北的理解,说道:“请转告康成公,遴选的事就请长者多加费心了。不必太过严格,学问在其次,首要考校德行。学无早晚,品行却是早已定下的事情。我听说过去质帝时有太学生三万,已是太学胜景,岂不是说单单康成公一人便可复中兴之象?哈哈,实乃天下幸事!”

    见到赵商仍旧一脸担忧,燕北这才洒然笑道:“我听说光武皇帝时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那时王莽大乱,天下的局势与当下大致相同。燕某虽是武人,却也知晓高皇帝与陆贾对马上得天下,诗书治天下的看法。教授学子以正道是你们与康成公这些博士的事情,钱粮诸事不必考虑,燕某自有筹划,孝武皇帝能兴太学,置明师,养天下之士。难道现在我们的陛下就不能养了吗?”

    “就算朝廷养不了,燕某养,总是能养的。给某半年之期,至明年春夏,就可传告天下之士,至太学进学了!”燕北说罢笑着拱拱手,翻身上马在羽林骑的护送下渐行渐远。

    朝廷短缺钱粮,可他燕北是不缺的,之所以不愿把朝廷欠下的官俸补齐只是一来心疼路耗,二来他也觉得这事不急于一时罢了。毕竟满朝公卿的日子过得越不舒心,才越会念着他燕氏的好。

    一下子把朝廷欠的赋税补齐,过上太平日子岂不该整天给他找不痛快?

    他不但要让百官念着他的好越久越好,还不能让朝臣一口吃成胖子。做权臣,很多事在燕北心里关乎比较,别人会拿他和先前执掌朝堂的人去比较的。比方说拿他和董卓相比、和李郭相比。当然燕北不会妄自菲薄到那种程度,他要比李郭好上百倍,就算到现在迁都快一年过去还没给百官公卿发下官俸,但至少他们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也没有乱杀人,京中治安比起灵帝时的洛阳亦无丝毫逊色。

    但在公卿的心里,他总要是与先前的自己比较的。与人相处,好一时容易,想要好一世却太难了。

    而兴建太学,则不必多说,这正是燕北应当做、也是他所想要去做的事像孝武皇帝一般,养天下之士!

    人贵在自知,比起文韬武略,燕北自认在天下诸侯中排不上号。论骁勇善战,在长安被百姓点天灯的董卓胜他数倍;论文韬志才,文艺中年人妻之友曹操多他百倍;至于家世显赫,正在徐州和弟弟为了地盘见生死的袁绍更是要比他这马奴好了一万六千多倍!

    他凭什么成为今日站在顶端号令天下的诸侯?

    因为尊敬人才!因为重视教育!

    在邯郸没杀对他不够恭敬的沮授,所以能立足辽东。在辽东建立书院,所以能得到治理幽冀的干才。

    现在,他要为天下养士了!

    能够直达宫禁的好处便是短短一日之内,从郑玄宅邸出来后的燕北直接走马皇宫,一刻时间提出加盖玺印的诏书。邺都四面瓮城与护城河还未修好,第二份征发天下徭役的书信便已奔上传告北方的路上。

    邺都修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跨邺都、梁期、邯郸两郡三城之地七百顷,筑构太学诸生精舍三百四十房,二千六百五十室!

第二十二章 燕北赠驴

    执掌朝堂带来的并非只有坏事,其中的好处便是可将天下有名之士尽收入觳的机会。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当然也只是机会,能够以朝廷的名义征辟贤才,只是贤才愿不愿来却是他们自己的事。

    但还是有愿意来的,比方说被举为孝廉,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便被征辟为大司马府主簿;名气比较大的便是北海相孔融,也因先前燕北的征辟而放弃北海国相的职位动身前来邺都,只是人还未到,因郑玄之时燕北便再度传去朝廷书信,征为大司农,位列九卿。

    没来的呢,便是孔融在书信里举荐的平原人祢衡。燕北觉得这个小子很有意思,他有很大的名气,但时运不济。早年间他从平原去洛阳,后来又在大乱的时候避难前往荆州,现在皇帝迁都邺城,他便从荆州跟了过来,不过在朝廷谁也不认识,又不愿自荐才学,以至于日子过的很是颓唐。

    收到孔融在路上发来的举荐信后,燕北便派人向荆州、平原等人传信,后来才知晓这人就在邺城,便派人去征辟,怎料他却不理会自己的征辟。

    因为征辟失败的事情,反倒让祢衡在邺城有了更大的名声,这原本令燕北感到极为不快,似乎自己成了沽名钓誉之辈的垫脚石……燕北虽然也不至于就这点小事向祢衡生气甚至迁怒与他,但心里终究会感到有些别扭。

    不过接下来短短月余的情况却令燕北时常喜笑颜开。因为祢衡在邺城因拒绝大司马府的征辟而一时名声鹊起,公卿竞相与他相较,向祢衡发出征辟,结果却统统铩羽而归。

    就连堂堂皇帝岳丈,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都被说成贩儿卖女之辈,险些将上了年岁的辅国将军气昏过去,旁人更是可想而知祢衡口中能吐出什么词汇来伺候他们。

    可这反倒让燕北大悦不止,祢衡这人虽然落了他的面子,但另一边他又谁都瞧不起,至少在这些人中大多都得到了伏完贩儿卖女之类的评语,仅有拒绝他大司马府征辟时还算有理有据,祢衡是谁也瞧不上啊!

    短时间里,祢衡便将满朝公卿得罪了个遍,不论过去是长安朝廷的百官,还是幽冀燕氏的部下,就连没得罪过谁的执金吾太史慈都说廊下执戟之类,祢衡令邺城人很苦恼。

    孔融人还没到邺都,便被人恨上了,纷纷怨怼他为何要向燕北举荐这么一个混世魔王。

    “文举兄,平原祢正平来邺城已经很久了,你说他很有才能,现在公府竞相征辟,他却俱不从之,这是为什么呢?”孔融从北海到邺都,燕北在宫外等他出来后便请到自己府上,详细交代了目下朝廷的困难后便与他说起祢衡的事,道:“现在他把朝廷公卿得罪个遍,就连辅国将军都被贬为贩儿卖女之辈。明明有远大的前程却要惩口舌之利,难道他不怕在邺城被杀吗?”

    孔融听说祢衡在邺城做的事情,尤其听到辅国将军伏完被骂做贩儿卖女,当即抚掌大笑,“这样的事情也只有祢正平能做得出来了!据在下所知,他不曾讥讽阁下,大司马也记恨他?”

    “他是没骂燕某,可将燕某手下臣僚骂了个便。”燕北摆手笑得轻松,对孔融道:“这与直接骂燕某有何差别啊?如果他没有才能却如此目中无人也就罢了,偏偏名气很大被人称作恃才傲物,我能如何?”

    祢衡以最潦倒也最凶猛的态度横冲直撞进入燕北所掌控下的京师,用一张嘴给燕北讲述什么叫做如入无人之境……这大约是在关羽之后他见到的第二个,而且比关羽要凶猛的多。

    虽然他至今也未亲眼见到祢衡,但简而言之,祢衡的态度落在燕北眼中,就仿佛一举一动都在说着:东边儿的辅国将军是个棒槌,配不上我;西边的大司马是个**,该和狗配!

    “大司马认为祢正平有罪?”孔融心里也在笑,他遵从君臣父子之道,孔氏以此传家。过去在北海时路上曾见到一人为父吊丧面上毫无哀伤便杀之的人,如今到邺城却听说祢衡称自己的大儿……内心何其难过?先前夸耀祢衡的话已经传遍天下,现在再收拾他岂不是打自己的脸。“祢衡虽有过错,但他的罪责就像胥靡一样,胥靡没罪,所以祢衡也没罪,大司马又能如何呢?”

    人们问祢衡,你谁都瞧不起,那天下有你看得起的人吗?祢衡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下的人不过庸碌之辈,不必说了!

    这话虽然是在夸孔融,可祢衡可小他二十岁,这样的话是他个年轻人该说的吗?

    “你是长者,称我仲卿吧。不必急着帮他辩驳,我没打算害他。”燕北虚着眼睛微微摇头,洒然笑道:“若有机会,我想亲自见他,不过现在……我也瞧不上他。我听说《礼经》出孔氏,北海为何会与这样不懂礼仪的小儿结为忘年。若是惜其才能,你更应该让他知晓礼节,用人的面貌与出身来讥讽别人,难道这是君子的行为吗?既与其为友,却不教其礼义,难道这是朋友该做的事情吗?”

    世人言祢衡是狂生,他自讽为狂病,都说他是什么恃才傲物。可在燕北眼里,就是拥有再大的才能也只是个不懂礼貌口不择言的小儿罢了。

    这样的人燕北见过很多,没吃过大亏便不知晓尊敬旁人的小孩子,偏偏还以此自骄。实际上,也不过是拿着无知与没教养当作心直口快罢了。

    燕北觉得祢衡若不能改掉自己张口便叫的毛病,早晚会死在这张嘴上。

    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不顾虑他人感受一味自私的人,有些能侥幸求生而一世难成大器;还有一些,则缺了些运气,早早地便死于非命。

    这个时代,人们最缺的恰恰是运气。

    孔融面露惭愧,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好,却见燕北拍拍手笑道:“来人将前些日子南匈奴进献的白驴牵来,差人送给祢衡!”

二十三章 仲卿养驴

    驴这个动物,在汉以前是匈奴奇畜,中原本没有。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前后四百年自西域流入中原,人们一直以为它很神奇,过去人们一直称驴为野马,就连灵帝得到进贡的白驴都十分惊奇,在宫内骑着乱跑,使驴子在当时洛阳的价格水涨船高,直到现在还仍旧有人向朝廷进献白驴。

    在这个时代,驴是一种稀罕的异兽,人们认为叫声很好听,但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若是生在西北还好,幽州没有驴,黄河以难更不必说,到现在那边人都还没见过驴呢。

    把白驴送给祢衡,只是一时兴起,也有几分嘲笑的意思在内,他想看看到底是祢衡能叫还是白驴更能叫唤。

    驴有多珍贵自不必提,就连燕北在夏季的时候都亲自下令并州姜晋从上党一代搜寻数百头驴,输送幽冀建起驴场豢养。当然了,他要驴并不是为了观赏着玩,而是希望能在五年内让驴子的数量能达到幽冀产马数量的一半以上。

    想到这事,燕北对自己也有几分讥笑,和朝中的公卿大臣相比,他太俗了。旁人得到一两头驴,认真豢养,吃喝用度不要说和平民百姓相比,就是比之战马,都还要再好上三分,全然似饲养豺狼虎豹那样的异兽一般悉心照顾。

    到了燕北这儿,却适得其反,根本不拿驴子当异兽,三四百公斤(汉斤合一千二至一千六,写的太麻烦)的车驾重物便套上胸口,骑着在大司马府内的校场遛达。

    没办法,他家学渊源,一手御车养马牧羊的本事在各路诸侯中无人能望其项背,但凡是四条腿的东西,在他眼里便都是用具。

    他的出身便决定了驴子这种多半玩物性质的异兽到他眼里,和驽马、良马一样,是要分个高低贵贱的。

    “大司马啊,下来吧,这驴跑不动了!”大司马府里的老迈马夫看着直心疼,在车驾后头两腿生风,探着手追逐在车后,高声叫着:“这可不是马,您让他驮这么重的东西都走了三个时辰了!”

    府上的老马夫是跟着甄姜一道过来的,是辽东时期的老人了,过去在无极待了大半辈子。燕北进邺城,便跟着一道过来,每当他见到年迈的马夫便总觉得像极了他父亲,因而不曾亏待,便是有事情做的不顺心,也只是轻言说上两句。

    实际上大司马府的奴仆都是这样,毕竟他们的主君过去就是奴隶,又怎么会把自己年少时受过非打即骂的苦楚施加在别人身上。

    “甄伯,有三个时辰了?”燕北转头向后问着,缓缓勒住缰绳,让拉车的驴子停下,轻松跃下车驾亲昵地拍拍驴子的脖颈,笑道:“好宝贝!好宝贝!”

    “我说怎么到后面稍慢了些。”燕北丢下缰绳给甄伯,转头跑向校场边沿,在那几个文吏坐在案后,面上堆着高高的书简画满了字符,燕北当即问道:“算出来没有,三个时辰走了多少圈,多少里?”

    “回将军,围校场四十六圈,校场一圈六百步,共九十二里。”

    “围校场四十八圈,共九十六里。”

    “围校场,五十一圈,共一百零二里。”

    几个书吏各自记下的数目俱有不同,不过燕北不以为意,整整三个时辰将近一天都耗在校场盯着驴车绕圈,更别说边上还有大司马府中的羽林武士围着起哄,难保不走神。否则他也不用专门找来三个书吏来做记录。他只是说道:“记下来,今日车驾一千四百斤,驴行九十近百里。”

    说着燕北便翻阅起前几日的记录,单单负人而走,最快时驴能日行百四十里;而随着负重越来越大,行进速度也越来越慢,但套上车驾多出六七百斤来仍旧能保持日行百里的速度,这已经很神奇了!

    幽州军中随意挑出一匹战马驮着人半个时辰走上三十里像玩耍一般轻松,但若让它们拉千斤大车,则走不了多远。若用驽马驼人,兴许一个时辰能走三十里,但拉车也只能走二十多里。

    尽管它们这是在平地上行走,若真正换到路上还要再稍慢些,但即便是每日慢上二十里,仍旧能日行八十里不知疲倦,比人要快得多。

    这样一比较,便能看出驴与马的互有优良。而且驴的耐性更强,性情也足够温顺,不需要多好的骑术便可乘骑,无论驮人还是拉车,速度都不快也不慢,走上整整一天也不会显得多么疲倦。

    在食物上,也更容易养活。

    “我听人说,西域诸国将驴子当作劳役去耕田拉车,看来是真的,我们把它们弄错了,养在马厩里当稀世珍宝。”燕北摇头道:“这是不对的,它们的食量与习性便决定了它们对国家而言是稀世珍宝,但应当由百姓去养,去耕田、去拉车、去运送……辎重!”

    这才是燕北骑了两天驴的真实感受,驴应该去运送辎重。

    如果他能有两千头驴,便可以在战争时少征发一万民夫。而因为路耗,少征发一万民夫,从幽州到黄河,一个月的行程便能减少七千人的口粮,也就是至少剩下八千石粮食。何况驴车比百姓推车所能运送的东西更多,吃得却只比人多一点……燕北一向喜欢四条腿的动物,过去在平定黑山时他便让乌桓骑手用战马与驽马来驮运粮草,立在校场看着正卸下车驾撒欢缓缓踱步的白驴,令他不禁去想象,如果用驴与驽马去代替百姓运送辎重,穷幽冀二州之力,他能省下多少路耗。

    可惜燕北不精算学,他算不出来能减少多少路耗,但没有关系,大司马府有的是能算出来的人!

    飞奔向田丰所在的官寺的路上,燕北满脑子都是幽冀到处驴叫的雄心壮志。过去孝武皇帝从大宛弄来肩高七尺的西极天马,立丹山军马场以强国朝军政,最终面北而战击败天下最强大的匈奴国。现在有他燕仲卿养驴,将来未尝不能尽收天下之地再向北开疆辟土!

第二十四章 改变天下

    没有丝毫意外的,堂堂朝廷大司马下令幽冀养起了驴子,这让燕北无端引来许多笑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朝廷东迁至邺城已经很久了,眼看着便满一年,而朝臣也大多摸准了燕北的性格,既不像董卓那样暴戾,亦不似李郭那样野蛮。于是……大家就敢嘲笑他了。

    其实很多时候,草莽出身的权贵,比那些世勋世禄的贵戚更能包容别人,用好听话来说也就是更加宽宏大量。只是往往,这些权贵并不觉得。

    平心而论,无论有暴怒之称的董卓还是粗鄙不堪的李郭汜,在杨彪、司马朗等人直言之下,却大多没有恼怒地杀掉这些公卿。反倒是并州大族出身的王允,仅仅因蔡邕编史便借故将他杀死……谁是真正的心胸狭窄之辈呢?

    但也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对比给百姓带来的灾祸,一百个王允绑在一起,也比不上董卓或是李与郭汜。

    燕北更不必说,尽管因他过去连年发动战争,使天下因他而死的人数俞十万,但他本身并非是杀意暴虐之人,尤其在对待公卿士人上。他善于学习,这不仅仅体现在他好学,而更在于野蛮生长毫无家学的他知晓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学习并谨记别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追随张角起兵造反后,他看到张角失败的原因,是陷入站在士族豪强对立面,并接纳匪类,让他知道单单联寻常百姓的兵卒与乱军是不足以成事的,所以后来当他追随张纯造反,军中的中流砥柱并非是他过去的老兄弟,而是重用义与高览这些投降的汉军中下级军官,得以在十几万乱军中脱颖而出。

    公孙瓒的兵力很强、袁绍的声势浩大,但他们一个穷兵黩武不知恤民而一个私心过重渐渐失去士人归附,借用这样的机会,他在辽东分田于民免除赋税、为冀州百姓平黑山之乱,讨董首次发兵,得到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声势。

    后来的董卓为他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也让他亲眼看着董卓以兵威执掌朝廷,看董卓成事、看董卓事败,自己身死不说,整个宗族在万岁邬中被一朝戮尽。

    现在正是他用董卓与李郭失败来铭记于心的时候。人们说董卓死于暴虐,燕北却认为董卓做的还不错,只是太过不小心,所以他立辑校寺,震慑朝廷诸公;李郭才是真正的死于暴虐与不通法度,所以邺城局势安定,才能让公卿各司其职,并且……有董卓的前车之鉴,燕北并未打算过早地拉拢公卿和他站在一起,包括钟繇、伏完在内的诸公,只要不与他势不两立即可。

    董卓是第一个率军入京控制朝堂的人,即想把持权柄,却也不敢在某些事情上做的太过火,是以自己的兵将都只能不过担任将校的官职。但到燕北的时代,便不同了,他用李大目把守宫禁,用太史慈为执金吾守备邺都。

    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寻伏完饮酒时笑谈到燕北下令幽冀养驴的事,伏完说京中公卿多言此举荒唐尤胜先帝在西邸走驴,燕北也只是笑着对伏完道:“辅国将军拭目以待,我们平定天下,兴许在几年后便要依靠这些荒唐之事了!”

    他的话令伏完感到惊奇,燕北责令州郡养驴的命令极其浩大,要五年内幽冀各郡依照赋税建成能够豢养少则百头多则千头的牧场。倒不是没人想过燕北要用这些驴子投入战争,但与其用这样的投入来养驴,还不如去建成马场……即便幽冀二州不缺骏马,可战马这东西难道还嫌多?

    再想追问什么,燕北却不说了。

    说也说不清楚,肉食者何其粗鄙?他们只知道驴子没有战马跑得快,却不知道驴的拉驮能力比战马强上不止一筹,战事可运送辎重,闲时能耕犁土地。他让人在城外试过,一头驴跨上犁头一日便可耕出三亩田来。

    虽然还比不上耕牛,但比人力强多了。牛这玩意儿,寻常百姓哪里买得起,不知多少家里连牛都没有的只能靠人力,一年到头照料四十亩地便已至极。

    若是过去,四五十亩地也不少了,毕竟田价贵而人多……可现在还是过去的情况吗?幽冀二州算是天底下百姓最多的地方也不过才五百万人,因为战争让大片土地荒废没有人去耕种。在更加荒凉的关中,过去富庶的司州眼下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十万人,甚至仅仅和人少田少的并州持平,这还是因为燕北迁了白波、黑山的人进入关中,否则那里就是一片赤地。

    现在的问题是,人少地多,再去依靠人力耕种显然行不通。过去在辽东施行的法令已经换到了幽州冀州,只要家里田地没到荀悦规定二百亩的百姓可以自己去郡县官寺领农具和田地,赁耕三年地就白送,头年还免税。就这样还很难把田地送出去,因为耕不过来。

    单单依靠人力和农具,哪里能耕种那么多土地。就是看着眼馋都不敢去领,因为州府设有督田官,赋税是按照田地亩数收的,而不管收成。就是说如果家里有二百亩田,哪怕只耕出五十亩,大收时的赋税也要照着两百亩官府的统一标准去收。

    所以许多田地仍旧荒在官寺手里,没有田地的百姓宁可去别人家做佃户养活自己,也不愿从官寺领田自己耕种。因为大氏中有耕牛,但他们普通流民根本买不起耕牛。

    但耕牛不好养,就算燕北能以州府的名义去豢养耕牛,也一样很难推广到百姓家中,因为该养不起耕牛的百姓仍然养不起。这不是因为市面上没有耕牛,而是他们根本买不起,买得起也养不起……耕牛是不能太累的,甚至有的百姓仅仅用牛车来代步却不让它耕田,因为耕牛累了便趴在地上不吃草,第二天也不能干活。

    但驴子不一样,它不用**粟,好养活的很。如果州府能在牧场大量养活驴子,以后百姓也一样能养,耕田便能变得更加容易,甚至就连出行、力役,也会变得简单。

    燕北对这样的事情始终报有庞大的热情,因为在做这些事时,他能切身体会到自己在改变整个天下!

第二十五章 蹋顿让位

    又是一年临近冬月,幽东各郡押运粮草的船队停靠渤海郡,与幽西陆路出发的押运队于河间汇合,经由安平国行往邺都。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它们所携的是幽州交付朝廷兴和元年的赋税,与内附鲜卑、乌桓国、高句丽、扶余国、三韩诸国及更远的挹娄肃慎等东夷的朝贡。

    各国使臣,随大队押运钱粮的兵马汇集一处,赶往邺京拜见皇帝。

    燕北前些日子去了渤海,巡视自己留驻在渤海的义部军士,向军士发放兵俸,同时与义商议调派兵马移防北疆的事宜。幽州兵离家太久了,八月时义便向燕北上表这件事。他和高览部下近半军卒都是幽州人士,虽然有不少如今已经在冀州安家落户,但仍旧有不少军卒思念在家乡的妻儿,因此作为他们的将军,义希望燕北能准许留滞在冀州的军卒调回幽州,在冀州重新招募一部分本土军卒。

    在朝廷东迁至邺城后,幽冀军政上上下下各方事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辑校寺成立之后,短短半年便大刀阔斧的整饬军政吏治,使中下级军官畏惧不已,就连义、高览这些过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也受到不小影响。

    他们的权力在减少,燕北的权力在增大。

    在过去,人们背着燕北做一些事情,有些他知道不想说,有些他不知道没法说。可短短半年铺开的寺众郎活动之下,几乎没什么发生在幽冀的事情是他想知道而不知道的,说与不说,便仅仅成了燕北的一个选择。

    将官的自主性低了很多,处处束手束脚不如过去自在。

    这种情况对燕北来说好坏参半,人们对他的亲近减少,但同样敬畏便多。

    其实调幽州军卒回返幽州,在燕北看来何尝不是自己部下这两个将军的退让,他们想放掉一些兵权,来减少燕北的忌惮。虽然燕北并未有过忌惮二人的心绪,但显然是辑校寺给了他们很大压力,让他们错以为燕北是在抓权力,收回一些原本交给他们的权力。

    比方说募兵的权力。

    燕北是去安抚众将的,幽州军卒可以调回幽州,但军卒的空缺同样需要冀州军卒来补齐,陈兵在黄河北岸的两个将军部必须保持员额过万的兵力,并且要保证高昂战力,否则一旦战事兴起,则北土不靖。

    年前,在渤海小留半月的燕北在十一月回到邺城,登门的公卿络绎不绝,得到极高的礼遇。百官都知晓幽州送来的钱粮随同大司马一同入邺都,今年他们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官俸,都赶来感谢燕北。

    至于钱粮是否足额,公卿也并不担心,毕竟只要能渡过这比较艰难的一两年,待冀州赋税逐年上涨,总是发的起朝廷官俸的。

    接着,便是绵延不绝的朝会,招待那些从遥远异国赶来纳贡称臣的使节。

    “拜见陛下,拜见大司马。”

    从乌桓国赶来的使者是燕北的老熟人,乌桓单于蹋顿。穿着一身汉朝士大夫装束显然让这个被人称作乌桓冒顿的单于极不习惯,在得到汉朝皇帝的见礼之后,他对上首的皇帝与燕北笑笑,便听皇帝问道:“蹋顿单于怎么亲自来了?”

    “回禀陛下,外臣只是代单于,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向皇帝祝贺新年,送来乌桓五部的贺礼。”蹋顿说着便让身后的随从向朝廷交上礼单,燕北扫了一眼便请侍中交给皇帝。乌桓的礼物还算贵重,五部共送牛三百头、马六百、羊一千、皮两千、筋三千,还有些额外的手工品之类的物件,燕北拱手对皇帝轻声道:“陛下,乌桓国的礼物很贵重。”

    “朕多谢乌桓单于的美意。”刘协听燕北这么说,心下也是认同,尽管他早就听说幽州乌桓归附众多,但献上这么多礼物还是令他感到惊讶,接着对蹋顿道:“有一必有二,蹋顿单于的第二件事是为何呢,不如一并说来。”

    “是这样陛下,过去我们的单于丘力居病时,因小单于楼班还小,故部众与大司马推举我为代单于,现在楼班长大了,有劳大司马的照顾,他在辽东过得很好,我们五部大人便希望能请他回到属国,继承乌桓单于大位,希望能得到大司马的准许。”蹋顿说着望向燕北,接着连忙对皇帝说道:“也希望能得到皇帝您授予的印号。”

    蹋顿这么一说,公卿与皇帝便了然了。进贡是轮不到蹋顿单于亲自过来的,人家过来只是为了求见燕北,希望让他放了过去在辽东为质的楼班。

    百官公卿都听说过蹋顿在北方以雄百蛮的声望,人们都拿他与过去威服汉朝的匈奴单于冒顿相提并论,可眼下看蹋顿前来京中求见燕北,显然这样的外族单于被收拾得极为服帖,就连单于位置都是燕北立来的,整个人都被笼罩在燕北的阴影里……到底谁才是以雄百蛮的那个?

    刘协不了解乌桓国的情况,但正像当年董卓选他为皇帝的原因一般,他很聪明。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能决定的,不过对蹋顿的印象很好,于是转头对立在朝臣上首的燕北问道:“大司马以为如何?”

    “陛下迁都不久,不知其中缘故。当年单于丘力居在世时,单于与五部大人苏仆延便几次帮助燕某安定幽州。”燕北已经说谎不脸红了,当年丘力居几次帮他不假,但那都是为了得到他的粮草而帮他看护商队,至多出兵对付一下共同敌人公孙氏。追溯他们的友谊大约要说到早年共同起兵拥护张举张纯反对汉朝了。不过这些事燕北不说,朝臣知道的也不多,他接着说道:“后来丘力居单于得病,蹋顿单于被推举出来,小单于年少而辽东新立书院,臣便自作主张送他去学经,现在应当已经学成,可以执掌乌桓了……不过蹋顿单于,你这样让位,可心有不甘啊?”

    “回大司马,单于位本就该是叔父交给弟弟的,如今既然弟弟已经长成,外臣自当退位。”蹋顿笑了,丘力居是他的叔父,楼班是他的弟弟,“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外臣心中没有不甘。”

    蹋顿这话一出,无论皇帝还是公卿,都暗自点头,人们尊敬有这样胸怀的人,哪怕他是外族单于。

    “大司马,朕以为,蹋顿单于让位楼班单于是可以的,这符合礼法。”刘协说着望向燕北,便见燕北也缓缓点头道:“陛下,臣愿表乌桓代单于为乌桓王,请授金印,以彰其兄弟孝悌!”

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

    人们付出了,却得不到回报,这不是燕北喜欢看到的事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蹋顿完全可以霸占着单于位不放,而他现在出现在邺都,告诉汉朝皇帝不但要退位还希望能授予新单于朝廷金印,燕北不能让他就这样光溜溜回去做他的部落大人。

    至少在蹋顿领乌桓代单于的这些年里,乌桓与燕氏亲密无间,这很不错。而新单于楼班继位后的事情燕北也并不担心,在辽东,他们为楼班寻找了最好的老师,还算不错的屋舍,还有几个燕氏老卒出身的侍卫,将楼班带大……这个乌桓的新单于完全成长在汉人周围,与他的乌桓国格格不入。

    这些年里他已经与乌桓国断了联系,当他回去继位,所能够依靠的便只有燕北安排给他的那些汉人。而乌桓国,也将在有史以来最像汉人的单于统治下进一步完成汉化。

    燕北是不会使太多计略的,但他一直都知晓未来的改变,因为他习惯于做一件件在当时看不出有任何用处的小事,再去推波助澜。就像当年,乌桓国与燕氏的关系本就已经亲密无间,却固执地留下楼班在辽东书院。这件事在当时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关系,只让幽州人觉得燕北小心谨慎地过分。

    但是在现在,当蹋顿在朝堂上提起当年燕北留下楼班时,人们才发觉燕北的深谋远虑。

    实际上这是燕北的一贯做法,一开始,仅仅拥有辽东一隅之地时,在没有人认为帝国北方的马匪能够在天下取得什么成就时,燕北的战役便已经打响。作为一个汉人,便已经向所有东夷宣战。

    只是没有人知道。

    因为燕北知道在当时他的燕氏,打不过任何东夷,无论鲜卑还是乌桓,高句丽还是扶余国,甚至就连乐浪以南的三韩诸国对他来说都是庞然大物。

    燕北与人交战,打的不是现在,打的将来。在人们还不知已经成为燕氏的敌人时,这场战争便已经开始,所以当对方听到宣战声响起耳边,便只能是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百官公卿原先对燕北的权势,不甚了解。甚至认为这样一个在朝中没有丝毫根基的北地豪雄,也很容易对付。但在乌桓代单于蹋顿的只言片语中,却了解到与他们认识不同的燕北。

    朝廷过去在洛阳,在长安,所知道的燕北只是他平定过冀州黑山、击败过公孙瓒、驱走袁绍。但这些成就在公卿眼中并不算什么,因为他的敌人,着实很难摆上台面。公孙瓒是什么人?过去在幽州的一个长史,后来领兵几千,和燕北一样起家于张举反叛当中,不过一个在朝廷而一个是叛军罢了。

    黑山军又算什么?也不过是曾经的黄巾余党,虽然号为百万,却也不见得有多么厉害。说起来燕北最厉害的敌人大约是袁绍,过去的讨董诸侯联军盟主,可也没死在燕北手上,现在反倒在青州、徐州击败袁术军后声势滔天继而向扬州推进。

    可朝中总是存在有识之士的。

    在乌桓代单于蹋顿离开邺都后,皇帝召集中朝的一些重臣在宫中用晚食。快到年关,无论皇帝还是公卿心中都有些喜悦,不过这样的场合燕北却没有在场,在宫中他得到来自北方的密报,便向皇帝请辞返回大司马府。

    席间,皇帝忧虑天下,问道:“诸君可知河南局势?朕听说徐州牧刘玄德西奔荆州,袁公路死后徐州尽属袁氏?”

    辅国将军伏完拱手道:“兖州牧曹操也领兵南下,讨伐豫州郭贡,目下亦取得二州。”

    倒是光禄勋钟繇恭敬说道:“陛下若想知道河南局势,问大司马即可。”

    越骑校尉种辑撇嘴,没有说话。

    燕北不在朝堂,目下留于宫中之人尽为皇帝心腹。现在邺都的朝中重臣大约尽数为护送皇帝东归的一干人等,诸如侍中刘艾、光禄勋钟繇、辅国将军伏完、越骑校尉种辑还有左贤王刘豹、右贤王去卑等。

    现在的朝廷就诚可谓缺胳膊短腿,三公仅剩杨彪一人、九卿亦有所缺少,至于朝中官吏林林总总,仍旧没能补齐。皇帝所能用的也只有这些人。

    刘协听了钟繇的话苦笑道:“朕何尝不知大司马知晓,可这些事朕虽然好奇,却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必去耽误大司马的事情呢?”

    “陛下未免太高看大司马了。”种辑撇撇嘴,不动声色地看看左右,见到最近的羽林武士都在宫外,这才说着燕北的坏话道:“臣看来燕仲卿虽比李郭稍强,却也不过与董仲颖一丘之貉,数年来不向南方用兵,反安居邺城坐看南方诸侯势大,这是何道理?只怕他也这件事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哦?难道越骑校尉认为大司马不能安定天下吗?”刘协对宫外的事情所知不多,听种辑这么一说便感到好奇,说道:“可朕看连乌桓单于都对大司马敬重有加……”

    种辑听到刘协夸耀燕北的功绩,心中更是不快,他看不惯燕北处处权势滔天的样子。而种辑是个什么人呢?过去董卓在长安时,他便与荀攸、郑泰等人密谋刺董,事泄被抓,正逢王允与吕布刺死董卓,这才做了长水校尉。东迁时连长水胡都没了,便任了越骑校尉。按理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惜横空出世的燕北切瓜砍菜般将众凉州将领杀个干净,又逼走董承,他的功绩都似乎被人遗忘。

    也正因此,而恨上燕北。

    在他看来,所有执掌朝堂的人都一样,手握大权,说是奸臣便是奸臣……这难道不正是晋身之资吗?

    “陛下,其独揽大权,虽如今未露僭越之象,可早晚也会如董卓一般。”种辑虚着眼,目露厉色问道:“他有何德何能,任大司马?”

    “越骑校尉怕是饮多了酒吧?”一旁坐着的大司农孔融抿着胡须笑了,反问道:“您有什么才能功绩,去说大司马?”

第二十七章 种卿多虑了

    诶?

    这情况不对啊!

    种辑因孔融的反问愣住,过去无论董卓在时,还是李郭汜,不论在何样的场景,只要他说出这样的话,必然会引来一片附和之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可现在除了处在深宫不谙世事的皇帝,这些朝廷中流砥柱怎么都不感兴趣,刚从北海到朝廷的孔融居然还出言反对?

    “我曾行刺董卓,这难道不是功绩?”

    种辑想了有一会,菜说出他曾行刺董卓这样的功绩……因为这年头想要想出自己有什么功绩实在太难了,朝廷根本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哦?原来您还行刺过董仲颖,这真是了不得的功绩啊!”孔融面容一变,起身对种辑十分恭敬地拱手,让种辑脸上带着笑容摆手,“大司农不必如此,那只是举手之劳。”

    钟繇默不作声地看着种辑,心下里大为不屑。将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揽到身上作为功劳,这是君子做的事情吗?别说董卓不是他种辑杀的,他就连动都没动,行刺的事情便泄漏出去,仅仅在牢狱中住了些日子,真难道也算行刺吗?行事严谨尚不如旁人看不起的吕布。

    虽然吕布居功至伟的模样跑到南阳向袁术邀功的行径也让人看不起,可到底董卓是人家刺杀的,关你什么事?

    不过这孔融也是够傻的,乡里闻名的孔北海,怎么也这般不晓事理?

    正当钟繇这么想着,便见孔融仍旧是那副恭敬的模样,对种辑说道:“阁下真是被朝廷官职耽误了,既然您有专诸的志向,不如去兖州将曹孟德刺杀,再去徐州刺死袁本初……这天下就平定了呀!”

    孔融是谁?连祢衡都愿意和他做朋友,嘴上的功力岂是一般?

    种辑的笑意凝固在脸上,傻子都反应过来孔融不是在夸他,瞪眼问道:“孔北海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身无寸功徒俱校尉之职的蠢奴之辈,种氏一族为汉室尽死长平观,怎么你尸位素餐苟且偷生还敢在宫中大放厥词,你有什么才干就敢问燕仲卿何德何能,你又有何德何能啊!”

    “孔文举,你!”种辑不禁大怒,可碍于皇帝还在上头坐着,指着孔融怒道:“你无礼!说我没有才干,我带越骑校尉部护卫陛下东迁时你又在哪里?徒为孔子后人,你做了什么功绩?”

    “哈,我没有什么功绩。”孔融说出这话时极为坦然,看着种辑满面嘲笑与讥讽,道:“可我至少知道朝廷百官公卿吃的是燕仲卿的,用的是燕仲卿的,连你种辑现在住的屋舍都是燕仲卿帮你盖的。大司马为朝廷欠下公卿俸禄忧愤至极,现在正在府里统算自己私财要充入国库分于公卿以安朝臣之心慰陛下之尊,总好过某人在背后被功名利禄蒙住了眼,总想着效仿刺董之时一朝得功!”

    他是大司农,燕北筹算家财的事情大司农是知道的,故而也因为这件事对燕北多有尊敬。别的不说,从前的董承被人说成的对皇帝忠心耿耿之辈,可还不是借东迁之机抢夺伏皇后的钱财,最后更是卷走皇帝钱财南奔司州,百官公卿到邺城再穷,里头还是有不少人带着自家的些许细软,日子过的或许比不得邺城权贵,却也比在宫中的皇帝要好些。

    没见谁拿财物接济朝廷的。

    可这种事,人家燕北一声不吭的就准备做了,你还在背后说人坏话混淆视听?

    “他,陛下看吧!他燕仲卿要以私财入国库,他把国库当成什么了!”

    种辑脑子已经乱了,这事情和他想想不一样,本来在这么个场合,没有燕北的人,而羽林武士就在宫外,这种时候若说燕北的坏话,应当是备受推崇才对。怎奈何孔融在站在对面,便让他的心全乱了……一不小心,会死的。

    害怕使其方寸大乱。

    不过其实,照过去的情形看,种辑这样的思路逻辑才是没有问题的,皇帝与国库,也不是臣僚想往里放什么就能放的,散尽家财,也要看皇帝准许不准许。只不过联系如今的朝廷情况,没有人去想这件事罢了。

    而归根结底,是他内心对燕北的不屑与不服在驱使他。这个时代太神奇了,头天行刺董卓的他,隔几个月就能升任两千石;谋划刺死董卓的王允,更是转眼就从仅有些许名声的并州士人变为执掌天下重臣,多少人三辈子都无法达成的功绩,只需要杀死一个人就能完成。

    这难道还不够让人疯狂吗?

    他的祖上种嵩家世不过一县令,以门下吏出身仕顺帝、冲帝、质帝、桓帝四朝,一辈子出将入相,做侍御史弹劾过跋扈将军梁冀、监护年幼冲帝直面宦官,在益州平氐部凉州抚羌人,镇匈奴平乌桓,为国立过不知多少悍马功勋,终以三公司徒之位逝世。种辑的父亲没有出仕,他的叔父种拂最后做到了九卿太常,长平观下与李郭等人交兵,别人纷纷逃跑,种拂带着儿子种邵挥剑而上,道:做国家的大臣,不能止乱除暴,让贼冲进皇宫,想跑到哪里去!

    两代人,战死了。

    种辑不是没流血,侥幸在凉州兵手底下捡了条命,一族为了保护皇帝搭上两代人,他是个什么?两千石的越骑校尉,这还是因为过去董卓升他做长水校尉,皇帝看他带过兵,给的赏赐。

    凉州兵呼啸涌过,死了。战乱结束,凉州兵抢走皇帝不让他收尸,他也收不到尸,满地西凉大马踏碎的血肉骨头,分不出谁是谁。

    他不怕死,但他怕和叔父、堂兄一样,人死了,冢中不知道埋的是谁!

    种辑不想再和孔融辩论什么,他知道这个孔北海口嘴利落,他转头望向宫中上首的皇帝,拱手拜倒道:“陛下,但凡您受燕仲卿丝毫亏待,请告诉臣,臣种氏一门皆为陛下誓死效忠!”

    种辑拜倒,首级重重地磕在邺都皇宫木地板上,额头都被撞地深红。希望能得到皇帝丝毫动摇的应允,只要一句话,就一句话,就是让他现在提刀去大司马府走一遭他也敢去!

    可皇帝没有,皇帝只是被他吓坏了,难过地说道:“种卿,多虑了。”

第二十八章 利欲熏心

    种辑错了吗?他没错,错的是世道和末路王朝的疯狂。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种力量会让人相互影响,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失去自己的本心。

    先汉,整个王朝始终带着勃勃的生机与锐意进取,高皇帝扫清域内,武皇帝鞭挞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也奠定王朝的强盛。整个天下,没有哪个群落、哪个国家能够与汉王朝相提并论。武皇帝想要战马,西域强国大宛不给,发兵万里征服从汉朝长安城到大宛贵山城,绵延万里是汉朝天子雄威宇内的鞭痕。

    以后,汉人再少有那样的功勋了。大将军窦宪二击匈奴,出塞五千里迫北匈奴西迁至大漠深处,登燕然山勒石记功,回到朝廷意图谋反,被宦官诛杀党羽后回封地自杀,而杀死他的宦官加封千户侯……在那之后,一切便都变了味道。

    大将军邓鸷,在职两年,为宦官诬陷,在封地绝食自杀;大将军耿宝,在职一年半,因外戚争权,贬为亭侯回乡的路上自杀;大将军梁商是其中异数,得到很高的赞誉,但他的儿子梁冀却是后来最初名的跋扈将军,曾亲自赐下毒酒毒杀质帝,死于宦官与士人之手,他死后朝廷封赏尚书令以下数十人,宦官封五侯食邑两万户,宦官任车骑将军。

    紧随其后的,便耳熟能详了。大将军窦武,死于夺取宦官把持的朝政;大将军何进,死于夺取宦官把持的朝政。再到前些时候,董卓、王允、李、郭汜、段煨,这一个个名字。

    过去朝廷的终结,死去的刘辩与在位的刘协可以怪罪于董卓。但后汉一朝,却是不能怪董卓一个人,也不能怪张角的黄巾之乱。后汉之倾颓,早在一百年前便注定了!

    这样一个短短百年,换了十一位皇帝;大将军不常设,常设则不出三年必死于非命的王朝,它怎么就能长久下去?对了,那十一位皇帝里,有两个在位超过二十年,是孝桓皇帝刘志与孝灵皇帝刘宏,他们都在位二十二年;另外两个皇帝都在位十九年,是孝顺皇帝刘保与孝安皇帝刘祜。也就是说,剩下七个人加在一起在位四年三百四十五天。

    剩下的时间,是现在小皇帝刘协的。

    比起东汉一朝的列祖列宗,饱受诟病的孝桓皇帝和孝灵皇帝,其实算是在权术中如鱼得水的了。人们通常愿意将后汉的倾颓归罪于皇帝失德与无能,说他们是昏庸至此,可换个角度想想,后汉的这种朝局,出个大将军便要把持朝政甚至毒杀皇帝……谁敢把权柄交给他们?

    皇帝是看不见天下的,他只能瞧见宫禁里那么一小方天地。为什么皇帝要重用宦官?因为宦官再坏,坏的是别人,反不了皇帝。可宫外那大将军和士人,虽然说他们很难是坏的,谁又敢保证没个万一呢?

    万一,他要坏了。改朝换代是小,宫禁里头的皇帝小命儿可就玩完了!

    这种力量会让人相互影响,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失去自己的本心。

    年轻时初登大宝的孝灵皇帝铸出中兴剑时,心里难免不曾慷慨激昂吧?可他后来还是喊两个宦官叫了爹娘,在西邸的荷花池里和宫女裸泳欢闹,盖了叫万金堂的小屋子做着无息贷款买卖三公。

    在另一个时空里买官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半年太尉曹嵩的儿子曹孟德,这个曾经挎剑雕鞍要为汉朝重开西域扫清乱贼的热血青年,后来横槊赋诗把持朝政建立霸府给人戳着脊梁骨骂成了贼,还奇怪吗?

    涿县城里帮着老母亲贩草鞋的刘玄德想干点大事,在朝廷危难之时领游侠儿恶少年起义兵血战,靠装死才从死人堆里捡回一条命来,戎马半生一场空隐忍在荆州哭着说自己大腿肌肉松弛,到最后实在等不见匡扶天下的苗头,钻进巴蜀称了帝,还奇怪吗?

    那些曾在乱世发下大宏愿的年轻人们,无论是出人头地还是威加海内,到最后,没一个美梦成真的。

    这世道本就让人别扭,想篡权的,全死在篡权的路上;想匡扶天下的,都长成一副自己讨厌的样子。

    ……

    皇宫,别说朝议的宫室,就连嘉德殿里侍奉皇帝起居的宫女都是甄姜过去的婢女。整个一座邺都,没有任何事能瞒过燕北的耳目,种辑的‘大逆不道’,在他本人出宫的同时便有人送到大司马府上,比他自己回家都快。

    孙轻笑眯眯地问燕北想不想让种辑今晚暴毙在自家榻上,燕北没好气儿地看了他一眼,真这么干了他和董卓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燕北心里知道,他们都没区别,一点儿也没有。无论他,董卓,种辑,他们都没区别。

    一些利欲熏心,一些骄傲自大,即想要站在无比荣耀的高位,又认为只有自己居功至伟,别人都比不上。至少在思虑事情的出发点上,他们都一样,这事燕北承认。

    但他不能这么做,后汉宫廷一百年争权夺利,公卿与掌政者的信任已经薄弱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带来莫大伤害。他费尽心机所想要弥合的伤痕,也许只需要去杀一个人,便轰然崩塌。

    无论这个人做了什么,除非他带着刀跑到大司马府前叫嚣要砍死他燕北……甚至就算叫嚣了,他也只能把人扔给廷尉。

    他杀不得,但他能治。

    就算种辑比他年长,在燕北看来也仍旧像个哭着闹着的小孩子。

    无知且肤浅。

    “别这么看着燕某,陛下说了,你想太多。现在你拿这把刀捅燕某,你满门抄斩沦为叛党,燕某死了,朝廷也活不久。”燕北脸上没什么笑容,只是把一柄二尺小环拉开半截刀鞘放在案上推向种辑,道:“以后人们会说,汉朝毁在你手里,倘若种氏没死绝,你的子孙畏于人言只能改姓避难,况且恕燕某直言,没有倘若。”

    种辑想过无数次他与燕北见面的场景,但当发觉面对自己时燕北没有丝毫愤怒这令他甚至感到愤怒与失望,开口时干涩的声音将自己都吓了一跳:“你杀我啊!”

    “燕某杀你做什么?毫无益处。你杀燕某做什么?亦无益处。”燕北说只拔出小环在鞘中伸手磨砂过锋锐的刀刃,再度合上推过去道:“你目睹一些人,想做一些事,满心才华无处施展,你只想要一个机会,所以看到了燕某。我就给你个机会,虽然你无端的指责令某感到侮辱,但种氏效忠陛下一门忠烈的血不能白流,带着你三百七十二个越骑去辽东吧,今晚就走。”

    “高句丽要政变了,去看看燕某麾下的好儿郎是怎么打仗的,打败了高句丽留在那辅佐新王,三年五载平定局势了再回来,我为你表千户侯。”

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

    燕北说出口的话并非是吓唬种辑,他自己也想过,他要是在邺都被刺杀,汉朝绝对就完了。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他儿子还小、弟弟在军中没有威信,燕氏旧将互不服从,土崩瓦解只在朝夕之间。单单关中的白波黑山,自己死后谁都不会服从汉朝。更别说义高览,看看董卓死后几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就能知晓,他们就是自己的李郭汜。

    可是没人能再救汉朝了,河南诸侯打不过黄河,朝廷也禁不住再一次折腾。朝廷要是再乱了,太一神在世也续不上这条烂命。

    其实有时候燕北挺羡慕张燕、杨奉那几个归附诸侯,就连吕布有时候也让他挺羡慕。过去一个个平民黔首现在都成了朝中权贵,日子舒服地不得了。哪儿向他,天天累的像先前校场上拖着千斤重担的驴子,一刻不敢停歇。闲来无事还要听听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公卿大臣对他诟病。

    若是易地而处,若有哪个诸侯能像自己这样对待归附之人,他立马把自己和朝廷百官打个包骑驴子送过去,舒舒服服过些太平日子。可他现在想归附也没人敢要啊!再说真让他归附,也不敢舍了兵权,不然转脸就给人杀了。

    也就是遇上个傻吕布,钻套儿里把兵马和曹操拼光带着部将跑来避难,做了他燕氏的千里马骨才让张燕等人有胆子来归附。

    过去还好些,现在有了朝廷,摊子铺开并凉关中都有自己的人马,手上能用的老人越来越少,新人却又不敢大大方方地去用,生怕像董卓一样背后被人捅一刀。信不过朝廷九卿,事事要亲力亲为也就罢了,朝廷百官公卿这么些拖油瓶,让他连一场面南发难的战争都不敢打。

    随他平定幽冀的精兵强卒都像狼崽子一样操练数年,他部下的战将也都是勇猛精进之辈。

    不是担心打不过,而是肯定打不起。

    冀州能供给的兵粮,也就够屯兵所用,一旦渡过黄河,他们的粮草就得从幽州运过来。五成的路耗,和曹操袁绍打场仗一个月能烧掉五亿大钱。

    这还不算战后军卒抚恤花费,早年桓帝时段太尉灭西羌三年军费五十四亿不是开玩笑的。

    付出这么大,还至多能打下大河沿岸几个郡,打下来也守不住,徒增士卒死伤,没有丝毫意义。一旦到了青、兖腹地,若能就食于野还好,可二州钱粮都算不得富庶,粮草从幽州向南运过去便是七成路耗,只有傻子才会开战。

    而究其根本,皇都北迁邺城,是避免一场战争的真正原因。

    不然每年多出二十万石粮草与几千万钱,就够燕北去向南打一场仗了。

    虽然无力向南攻略,但向东北外扩,数年以来的悉心栽培,已经到了能够结果的时候。燕氏在南方打不起大仗,但是在北方,数年经营幽州自西向东有最好的道路、最便捷的驿站、最多的骏马和辽东乐浪这两个作为幽州粮仓的屯田大郡,可保万无一失。

    为了这一战,燕北准备很久,燕东、牵招、田豫都付出了许多心血,赵威孙现在还屯兵于东道城,而王义……王义等得更久。自燕北初占辽东,王义便被派到高句丽接近世子,一晃已有八年。

    人一生里能有几个八年?

    王义整整八年都呆在异国他乡,从一介商贾到世子佐人,再到如今执掌国政。

    就在前些日子,高句丽遣使来朝进贡的队列中,便有王义差人送与燕北的一封密信,密信里他希望能在政变后留下拔奇的性命,让他做个富家翁。

    王义为他的大业将八年丢在高句丽无怨无悔,还有什么请求是他所不能应允的?

    种辑从大司马府走出当晚,立在空荡的街市抬头立了很久才离开。当天夜里,越骑校尉部点齐三百七十二越骑,自太尉府领了大司马要他们出兵的印信,一路面北去了。

    得到消息的燕北星夜登北瓮城,直到看着星星点点的火光消失在无尽的黑,他没说话,火把映照下隐匿在光影中的侧脸缓缓勾起嘴角。

    光禄勋部下左右羽林,是他的人;执金吾部下四城骑,是他的人;现在北军五校中被打残的越骑校尉部,也离开邺都了。

    北军五校的其余四个校尉部,长水校尉过去的兵马被李掠去,空悬;射声校尉沮俊被李所杀,空悬;步兵校尉魏桀,与沮俊同死李之手;屯骑校尉则早在董卓之时便无人担任,空悬。

    朝中最后一支三百余人的武装力量,没了。

    “燕君,这些人还能回来么?”田丰一手按长杖,一手扶女墙,看着远方高举火把的骑兵队消失在茫茫夜幕下,转头望向燕北脸上还未收起的笑意,不动声色地叹了口气。

    “如果他回来,便已经也是燕氏部将了,回不来,那是他的命。”燕北的笑容敛去,转头看着田丰,“那些越骑,不论回不回来,都没有越骑校尉部了……元皓啊,回去起草一份奏章,北军五校空悬久已,朝廷储备军校不足,应裁撤,不复立五校八校。陈其利害的事情,你们会写,燕某便不多赘述了。五个校尉,加在一起员额不过四千余,已无法面对将来的战事。”

    五校自然指的是北军五校,八校则是先帝在洛阳组建的军队,后来损耗在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中,最终被董卓全部收拢。

    军队,只能听一个人的,否则左右牵制,则大为不美。

    虽然燕北说的轻松,可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在田丰耳中不亚于平地惊雷,道:“裁撤五校?那京师戍卫?”

    京中的危险排除地差不多,燕北也不能一直被朝臣扯后腿。不过他不愿像董卓那样,又是进位相国又是剑履上殿的,徒好其表而无甚用处,他只注重实用,不喜面子。

    听着不好听,看着不好看,可只要管用,于燕北而言便足够了。

    “京师有光禄勋和执金吾,表执金吾部下设四部前后左右四部校尉,于邺城四门外设营,足矣守备京畿。”燕北说着,手便攀上精修的胡须,锁眉道:“过些时日,再上表大司马部下增设四个将军部,与高、合称六将军。”

第三十章 度辽战败

    增设将军部,是燕北早就想要做的事情。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尽管因朝廷迁都留下的阵痛令他不能及时发兵向南,但南方以曹操、袁绍为首,还有异军突起的孙策飞速扩张都令燕北感到心惊肉跳。哪怕他们目下均对朝廷态度暧昧,甚至在年前都遣来使者上贡,却不能让燕北对他们打消疑虑,反而愈加忌惮。

    都做过诸侯,燕北从他们上贡的物品中很容易看出他们隐晦的寓意,也清楚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朝贡,多是些金玉制品与些许过去的宝物。就像燕北从前向朝廷上贡孔子履一般……只有在这个时候,燕北才知道自己过去上贡孔子履的做法是多么好笑。

    孔子履对他没用,所以他交给朝廷。而曹操、袁绍等人的心中想来也是一般,这些金玉对他们无甚用处,所以交给朝廷。

    其实说白了都是在拿皇帝和朝臣当二傻子。

    偏偏啊,皇帝和朝臣就吃这套,有时候人就是欠。过去李郭汜饿着他们,恐吓着他们,所以当燕北给他们平时达官贵人都不屑去吃那些有腥臊味的猪肉时,各个感动的痛哭流涕。可现在他们吃饱了,燕北敬重着他们,倒也没什么感觉了。

    这是人之常情,燕北理解。

    可他娘的曹孟德袁本初送来些金玉器物,一个个侍御史议郎百般夸赞笑得合不拢嘴是怎么回事!

    实在是入冬了,就算大殿里烧着地龙也让燕北冻得嘴唇发紫,否则早青着脸把那些坟地里刨出来的破烂玩意丢出去了。

    没错,就是坟地里刨的。

    过去姜晋做过那些勾当,燕北粗略地扫上一眼就知道,当那些重溶的金饼和琉璃放在一起的时候,他不但看出这些东西是从地下挖出来的酎金,还知道琉璃多而金少。

    挖了刘氏祖宗的墓,还把琉璃送回来,金自己留下……一群傻子还在朝堂上为他们说好话。

    可燕北偏偏不能站出来说这些东西是地里挖出来的,处在风口浪尖的他并不像让人知道他过去也干过掘坟盗墓的事情。

    ‘曹孟德啊曹孟德,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就是做这事的吧?’

    前些时候,燕北得到兖豫消息,曹操新募能人异士立一个中郎将与几个校尉,名字诡异员额不多,并非摘选精悍战将,显然不是为了征战而用,当时还让他狠狠地忧心了一段时间,不过转眼便在朝堂上知晓了这些人的用处。

    筹措军费。

    这也不难想象,各路诸侯虽然富有天下,纷纷裂土行称王之事,但因战争这头吞金巨兽,他们也同样贫穷不堪。可以说,现在还未死掉的这些诸侯,没有谁是穷奢极欲的,哪怕他们能够拿出百金千金来赏赐立下战功的部下,可对于他们自己,却是一个赛着一个抠门。

    因为没钱。

    燕北在天下诸侯中算富有的了,现今他当之无愧地是整个天下最富有的人。这不单单是因为他坐拥幽冀二州,也因为他的商队在无关卡的二州自由通行之外,还可以与塞外东夷北虏通商,亦能平安穿越战乱的并州与相对安定的关中,与凉州、益州、荆州进行买卖。

    只是连他所掌握的朝廷都因钱粮之事焦头烂额,更不必说旁人了。

    这不是个好时代,对所有人来说。愈加激烈的军争致使诸侯与百姓的关系更像义务,一切为了战争。

    种田、赚钱、挖矿、冶铁,甚至读书养马,都是为了战争。

    当然也并非没有桃园,比方说偏远的益州、交州,还有相对风雅的荆州,百姓的生活状态便要比哪怕幽冀都要好多的。除了凉州并州是自己和自己闹,关东地区一直是军争与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带。

    这种时候,南方诸侯不向朝廷上缴赋税,便是有不臣之心。

    说实在的,掘坟盗墓的确是快速扩充军费的好方法,只是燕北不能用。

    不过相较而言,就算是不盗墓的燕北,也要比掘坟后的曹操富裕太多。

    他不扩充军费,他要扩充的是军队!

    不出意料,光禄勋扩四个校尉部的提议在朝中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裁撤北军也超乎燕北想象的顺利,甚至仅有大司农孔融提出异议,他认为光禄勋扩四个校尉部是可以的,但每个校尉部最好只增设员额七百……因为朝廷没钱。

    而裁撤北军五校那么顺利的原因也是一样,公卿的悟性还是很高的,既然现在朝廷的运行并未因缺少官职而受到影响,那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两千石呢?

    事急从简,这种时候人们反而认识到像燕北这样诸侯的军府官职较少而处事灵活的好处,官职也并非只能悬而不能改。

    在这一点上,种辑率军北走也是有好事情的。至少当初他在皇宫那样说燕北的坏话,不少人都在心里替他揪了一把冷汗,虽然在现今看来公卿也同样不认为前往辽东是多好的差事,至少他们认为燕北不像李郭那么野蛮。

    要知道,在孔融当着皇帝讥讽种辑之后,不少人都觉得燕北到现在还未杀人,种辑八成就是头一个了。

    但这场风波就像没发生过一样,种辑家小仍在邺都安好,他自己带兵前往辽东,甚至后来从太尉府上还传出燕北让他去安定高句丽的风声。

    这让朝中原本就正直的公卿松了口气,至少燕北不像传闻中那么暴戾;同时也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狠狠地清醒了一下,燕北不像董卓,更不像李……这个大司马比他们狠多了。

    人们怕死吗?敢去对抗权贵的人通常都是不怕死的,利欲熏心早就让他们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那他们怕什么?怕无声无息地就死了。

    被董卓杀死,被李杀死,能让原本不闻一名的人突然便名声鹊起,甚至子孙后人都会在将来得到重用。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变得不怕死,可燕北呢?

    一声不吭就把人扔到北疆去了,就是死……也是死于外族作战,自己本事不精上,能留下什么善名?

    这可不是死得其所。

    燕北没空理会公卿是怎么想的,他正在大司马府看着书信,极力压抑着心头的怒火。

    度辽部在并州因西河、五原等地之事与南匈奴王庭交恶,双方交战,度辽部战败退回雁门,度辽将军姜晋负伤,希望燕北能让左贤王刘豹回匈奴王庭,弥合与朝廷的关系!

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决

    让燕北去请刘豹前往并州,安抚南匈奴。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像是度辽将军说出的话么?”

    燕北缓缓舔着牙尖,坐在大司马府正堂上喘着粗气,自并州前来送信的大气也不敢出,跪坐在地等了良久,却听上首沉沉地问出一句:“阿晋,伤得如何?”

    “回,回大司马,度辽将军左臂、脚踝中箭,后背为甲胄铁叶所伤,受创近十。”骑卒顿了顿又连忙接着补道:“不过并未邪毒入体,与雁门郡修养数月便可复原。”

    “那度辽部呢?”

    燕北听到姜晋受伤,虽然脸上没什么变化,语气却更为阴沉。他现在突然有些后悔,当初朝廷东迁,守备宫禁一时间没有信得过的精悍人手,便将李大目、王当自并州调回,现在姜晋兵败,让他觉得有自己考虑不周的原因。

    姜晋的本事别人不知道,可他是清楚的。正因他清楚,却还将王当、李大目调回,显然是他疏忽了。

    “度辽部,偏将眭固以下校尉、军司马战死十余,军卒死伤五千有奇……”

    “嗯?”

    燕北似乎从喉咙里哼出一声,整个度辽部若不算眭固的人,当初也就只有万余,就算姜晋在拿下并州三郡后招兵买马,也撑死两万人,一战死伤五千多,再算上从西河溃败到雁门郡,还能剩下几千人?

    “所以,度辽将军是被匈奴人打怕了,让燕某去寻左贤王,安抚匈奴?混账王八蛋!”许多年不曾生气的燕北猛然间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案牍掉落一地。堂中侍女文吏皆缄口结舌,“匈奴击我度辽部、伤我度辽将军、杀我偏将……阿晋是脑子被匈奴人打坏了,现在还想让燕某派人去安抚他们?那他娘是高皇帝,不是燕某!”

    原本正捧着书简快步走过正堂的田丰听到里面的声音,便在外面站了一会,此时听到燕北暴怒的吼声与轻易言战的倪端,连忙快步进来,扫了一眼便命左右收拾案几,全部退出去,然后才对燕北问道:“将军,招左贤王、右贤王来大司马府?”

    燕北咬牙点头,待所有人都退出正堂后田丰才说道:“并州之事,姜将军入西河,与南匈奴王庭商议不成,后进攻王庭,遂引匈奴兵大举……”

    “我知道阿晋又惹祸了,元皓不必和我说这些。”

    田丰有些意外地望向燕北,却见他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正堂房梁吊着的五首琉璃盏,面色沉静似乎先前滔天的怒意只剩下些许尚未隐去的红,突然很有兴致地对田丰问道:“你听佛么?”

    “嗯?”

    田丰被问蒙了,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就说到佛?

    “从前在洛阳得到很多书简,燕某一旬读三册,也不知会读到什么。前些日子看到白马寺过去遗落的《道行般若经》,上面说佛像要漆以金身,而佛珠亦只能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质。”燕北平平淡淡地说着,田丰却仍旧不懂他是什么意思,却见他洒然笑道:“过去人们可以用这样的宝物,现在还能吗?”

    说着燕北还抬手指指房梁上悬着的琉璃长明灯。

    田丰说道:“大司马说笑了,白马寺都成为一片废墟,佛徒还拿什么来装点佛像?”

    “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南匈奴归附,偶尔在并州做些事情,朝廷有西疆羌乱和幽冀的乱势,不去管他;朝廷的百官公卿也习惯于相互对抗较劲,那时候皇帝说了算却没有自己的力量,只能以相互制衡,所以有了董卓进京,天下大乱。”燕北的手缓缓磨砂过嘴角与下颌的胡须,“现在,轮到我燕仲卿说了算,好叫他们知道……不一样了!”

    其实燕北谈不上多生气,虽然的确有愤怒,但也在先前释放中消散。许多年过去了,站在如今他所在的位置,很多从前必不可少的情绪早已消失在他心里,甚至连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换一种情况,姜晋和高览、义,甚至太史慈、张颌这些人发生冲突,那么燕北会认为姜晋错了,因为那些人显然比姜晋更有才干、有更好的品行。可现在是姜晋与南匈奴发生冲突……燕北甚至懒得去问究竟因为什么。

    南匈奴错了。

    谁给他们的胆子进攻度辽部?这是燕北眼中问题的根本。

    这就像乌桓的蹋顿突然起兵把他的辽东老家抄了,不论什么原因都必然会遭受燕北的雷霆之怒。因为这会让燕北感到不安,似乎他对南匈奴失去了控制,这是绝对不行的。

    有太多人归附他了,白波军、黑山军、西凉马氏、乌桓人、鲜卑人,如果他失去控制,这些人同时反叛就能把现在一统北方的燕北打回辽东老家。时至今日,天底下没什么事情会让燕北感到恐惧,这算一件。

    说姜晋是能惹祸也好,能力差也罢,但这次度辽部大败对燕北来说是一件好事。长久以来,自群雄归附、皇室东迁,燕北只让他们见到自己的仁德与温谦,却从未展露出另外一面。

    而另外一面,不是那么仁义拥有德行的燕北,才是真正使他得到北方霸主的本质。

    让匈奴人好好给天下上一课,北方为什么姓燕。

    刘豹和刘去卑的府邸都在邺都中城,他们两个得到燕北召见的消息后不过半个时辰便到大司马府,却被熟悉的门卒告知燕北在堂中发了一通火气才找他们过来,根本不知为何。

    进入堂中,却见燕北神色无异,甚至还朝他们笑了笑,挥手便让侍从送来一卷书简,也不说话。刘豹才不过粗略地看了两眼便大惊失色,道:“大司马,这,这?”

    简牍上清楚地写着南匈奴王庭发兵击败了度辽将军部兵马,击其向东溃败百里,屯兵云中威胁雁门。

    “左贤王是陛下的叔叔,右贤王论辈分是左贤王叔叔,燕某现在心里有个疑惑,希望你们能告诉我。”燕北笑笑,打量着刘豹与刘去卑,道:“现在我若召呼厨泉来朝,他敢不敢来?”

    “不敢就算了,我明年找他去。”

    燕北随意地摆摆手,起身抚平了衣摆的褶皱,向堂外走了两步突然回过头对去卑道:“右贤王啊,抽空给雁门传个口信,让你儿子刘猛接任右贤王,你做匈奴单于吧。”

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

    高句丽,那岩城。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其实如果燕北把王义请回邺都,大约能学到不少把持朝政与朝臣斗争的经验。或许当年让王义扮作商贾前往高句丽做为内应的燕北想象不到,时间给曾经比较姜晋稍显懦弱的王义带来多少变化。

    当年的燕氏正处在军争最烈的时刻,而他也是因为王义的性格不适久留军中,才将他打发到更加安全的高句丽,本意是希望在高句丽腹内插一根钉子之外使王义得到不亚于其他战将功勋的权宜之计。

    毕竟,那时候燕北只是希望能在分官时给王义留下一个能与义、高览并列的校尉之职。

    只是几年之后,谁还看的上校尉?

    姜晋都当将军了!

    在王义的经验中,把持朝政,靠燕北那样钉死在国都,是不行的。比如说他这个有监国之责的莫离支,在四年前便不再出现于国都国内城了,反而在自己的封地那岩城掌控朝政,现在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山城,在五部大加的支持下政令通行整个高句丽,这儿才是真正的高句丽朝廷。

    至于国都国内城?那只是一具空空的躯壳,由王义门下三千武士把持宫廷与城门,朝臣甚至不能随意出入国内城,而他的耳目更是遍布宫内宫外……东川王拔奇也曾抱怨过,不过这都没有用,王义从民间各地搜罗美女,送进宫中;同时还收走宫中典籍培养起这位国君养花种草的兴趣爱好。

    更何况,如今高句丽的时局大势,便是一名士人若想做出什么成就,便只能投靠丸都山城的莫离支王义,若一不小心走错门庭,去了国内城,不要说一展抱负,就连处理政事的机会都没有!

    “在咱们汉朝,也是高句丽一般的情况啊!只是我的兄长比我要厉害得多,他不但想要手握大权,还希望保留皇权。”王义轻轻地笑着,手指缓缓隐在拢袖中抖动着,对他提拔起的心腹晏留与乙巴素道:“我没有他那么厉害,就是能独揽大权……诶,你们说,这是好是坏呢?”

    虽然两名亲信都是高句丽人,但王义却习惯于以汉人自称。其实晏留和乙巴素也听惯了,最先开口的便是被王义提拔于农民之身的乙巴素,拱手道:“王君,我认为你与邺的燕君,都是英雄。若没有你,国中这六年将不断与汉朝征战,甚至腹背受敌之下可能被灭国;如果没有邺的燕君,汉朝的内乱也不可避免,在皇室与王室无力扭转局面时,应该有更杰出的英雄带领百姓取得安宁。”

    王义叹了口气,燕北是汉人的英雄,可他王义……注定了从大梁水东端到盖马大山脚下,即便百年之后也仍旧会有高句丽遗民传骂他的名字。

    有些事啊,早就注定了!

    可能是乙巴素出身黔首的原因,在言语中对燕北、王义这样独揽大权的逆臣非但没有贬低,反而显得极为尊崇。对他来说如果国君不能让国内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国君就是没有用的,不应当受到尊敬。

    而晏留对此只是笑笑,并未出言称赞。

    “近日北方战报,拿上来。”王义不再多说闲话,一手攥着书简一面对照着舆图上北部边境险要之地看着,说道:“扶余国在边境驻军增多,是打算明年春天南下进攻了。”

    如今高句丽北方的大雪已经厚的能盖过小腿,扶余国还悄悄在边境增兵,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恐怕谁都知道了。不过王义并不担心邻国的动向,反倒在心里暗笑,明年的战争,一定会出乎两国所有人的预料,扶余国的兵,别想南下。

    这都是他们早就盘算好的!

    说起兵事,晏留严肃地拱手道:“不错,扶余国在边境已陈兵三万余,来年必将是一场大仗,莫离支以为我们如何应对?”

    “不必担忧,我心中已有万全之法,十月时下令国中集结兵马,如今有多少了?”王义摆手问着,便听晏留如数家珍地说道:“五部大加各聚兵马,已有近三万兵力,若算上莫离支的两万兵力,明年春可出动兵力应有五万……只是这样的兵力,进则有所不足,守又太过臃肿。”

    即便五万兵力全部押上,也打不到扶余国都,而仅仅用来守备边境,又太多了些,空耗粮草。

    “留下丸都山城八千武士,传告各地兵马,来年二月之前全部调集至北疆沿线,防备扶余国的突袭,并准备向北进攻扶余。”王义对两名国中重臣同时也是他亲信的震惊置若罔闻,反倒信心满满地道:“这一次,我们将攻入其国都,木栅城!”

    高句丽与扶余国的国力始终相仿,有些类似先汉武帝前的汉朝与匈奴,一方稍弱但有地利、一方稍强却也没有灭国的能力。扶余国有八万户百姓,单单其国都木栅城便有三万户,生民二十万。因此无论乙巴素还是晏留,都认为王义所说的攻入木栅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莫离支,恐怕单单四万兵力,不可能攻入木栅城。若扶余举国之力,即便击败其国中在南的边军,亦仍旧能再征召兵马不止三万,劳民伤财自不必说……若耽误了明年进贡邺城的檀弓与金钱,再与汉朝交恶,当无力回天啊。”

    这也是晏留与乙巴素最不解的地方,王义即便再是高句丽的莫离支,他也是个汉人,甚至还对汉朝掌政的大司马燕仲卿以兄长相称,尊敬不仅仅挂在嘴边而已,难道他会忘记给汉朝的进贡吗?

    一年三千张檀弓,两千万钱,这样的数目从来都不在少数,这是高句丽国中每年接近半数的税收了。

    “正因连年上贡,才能让我们有打赢这场仗的可能。向幽州求援吧,请幽州借道高句丽发兵扶余,在辽东、玄菟这些地方进入扶余国腹背,截断他们的粮道,我们的军队将在明年夏天势如破竹地攻向木栅城!”王义笑了,道:“到那时候,打了上百年的仗,便得以终结。”

    只是王义心里清楚,终结的,将不单单只是扶余,还有高句丽!

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

    幽州,辽西郡。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兵途漫漫,尤其临近年关,这在过去一直是兵家所家所忌讳的事情。不过此时的幽州号沮公道的宽阔官道上,却极其罕见地有大队穿着臃肿的汉军穿越没过小腿的积雪,疾行赶路。

    自蓟县启程,他们已向东行了两个月,却仍旧堪堪抵达辽西。算下来,一日之间才不过仅能行近二十里路。

    这是极其缓慢的行军速度了,可尽管如此,也仍旧让张辽感到惊奇。

    两个月大雪绵延不断,他们却能驱使步卒行进千里……在深冬,不要说行军,就算是寻常的旅人都无法穿越的距离,却被他们轻而易举地做到。若这种速度出现在黄河南岸,借一冬之时,便能将兖州大小城池趁着冬雪围个干净,张辽如何能不感到惊讶。

    但他也知道,就算换到兖州,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能让他们在幽州的漫天风雪里行进千里的,是脚下这条沮公道。

    “鲜于府君怎么来了?”

    张辽正捧着积雪磨碎在坐骑的膝腿上,活络冻僵的筋骨,听到脚步声自身后传来,抬掌按着兜鍪向脑后稍顶一下,抬着头转过去便见是幽州的郡太守鲜于辅,听他说道:“张将军,辽西郡不比幽西大郡,除了这条沮公道外南北各县道路受阻,最近的粮草要两日后才能送到卢龙关。”

    卢龙关是过去的卢龙塞,自今年初燕东带着燕北的授意回到幽州后便只操心了两件事,一个是与王义沟通高句丽政变的事宜,再一个便是修筑卢龙关。虽然这不一定用的到,但燕东为了不让兄长在河北担忧,仍旧劳民伤财地修筑起这道能够封锁辽东辽西的退路之关。

    不过眼下的卢龙关,对这些即将出塞的军队而言,倒也是件好事,至少多了个能够屯兵囤粮的关塞。

    “两日?嗯……”张辽闻言眯着眼睛思虑片刻,点头道:“无妨,张某这两个校尉部在海阳多取了五日干粮,如今天寒地冻,不坏。倒是后面的军校辎重,还要府君多多上心。”

    张辽生在并州,若多年带兵,尤对后勤辎重之事上心。此次深冬用兵,身为外将不好出言影响他人,但自己部下两个校尉部的兵将却在过每一座城池时都额外要求郡县多备五日干粮与些许粗盐,为此在右北平的时候还受到过些许刁难呢。

    也因未雨绸缪,他的兵将并不担心后续辎重短时间跟不上。

    “那就好。”

    鲜于辅嘴上虽然说着那就好,脸上却一点看不出轻松的模样。如今幽州对扶余国用兵,可不仅仅是张辽这五千多人的兵马。他们只是先行,多为步卒,是为了冲开官道上厚实的积雪,趟出一条路来,以增加后方军校的行军速度。张辽不过是个外将,就算心里不快也没什么办法,可后面的军队就不一样了。

    后面是一水的乌桓兵,乌桓大王蹋顿、峭王苏仆延,那都是在幽州有很深根基也都是大司马亲信的外族部下,可禁不起怠慢。

    这次进攻扶余与驻军高句丽现在幽州部将都是这样以为的,认为他们是借道高句丽进攻扶余国,发兵可不算少,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幽州府派遣偏将张辽领两个校尉部;征发乌桓王蹋顿与峭王苏仆延部下诸部落合兵两万余;辽东与玄菟近畿的归附鲜卑王素利部成律归领兵四千;将军田豫在乐浪南部等待的水卒船队近万人;更不必说东道城的赵威孙也有两个校尉部的兵马。

    幽州刺史部征发的郡国兵至多是充当些力役,押运粮草,出塞的事没动用一兵一卒,这个冬季向辽东、玄菟、乐浪三郡汇集的兵力便已超过四万。

    甚至在先前州府议事时,燕东还下来玄菟太守田畴、辽东太守司马朗、乐浪太守牵招各征万余田卒老兵,于来年春视战争局势酌情出塞。

    满打满算,为了这场在幽州城郭乡野尚且看不到丝毫苗头的战争,汉朝竟准备投入接近八万的兵力……这难道不令人吃惊吗?

    这种情况也只有在幽州了,换做燕北控制下的任何一州,在征发兵马时都无法在这样情况尚未明朗的时候便将幽州半数兵马尽数抽调。

    鲜于辅见张辽并不见怪,虽然仍旧忧虑后面苏仆延与蹋顿的兵马辎重,却到底是心思轻松些许,便又对张辽说了些东行后续的事宜,正打算告辞离开回营帐,却被张辽叫住问道:“府君,这条沮公道,一直像现在这样,让幽州能冬季行军?”

    “将军可知这道为何叫沮公道,前些年司隶校尉沮公与任幽州别驾时修的,所以才称作沮公道。涿郡到辽西这段路还好,夯实了一年八个月任人通行。”鲜于辅提起沮公道很是骄傲,提起沮授名字时张辽明显感到他有些酸溜溜的,不过也仅仅转瞬而逝,指着东边说道:“等将军带着兵马到辽东,那才是好地方。”

    “喔?”

    对张辽这个并州人而言,幽州在他的印象中本就非常遥远,而若说到辽东?如果不是那里出了个执掌朝堂的燕北,他甚至对辽东没有丝毫印象,只知道那里像凉州一样,贫穷而苦寒,即便近十年来中原多有百姓渡海避难,也仍旧让张辽感到疑惑。

    辽东,怎么会是个好地方?

    “过去燕将军,嗯,就是大司马在辽东的时候,以一郡之力便能安定幽州。那有矿山和开垦的田地,还有道路。等张将军带着兵马东出卢龙塞便知晓了。”鲜于辅笑了,张开手臂在空中挥着说道:“从大辽水到东道城,一路上可容四马并行的官道尽为青石为基、铺土夯实,现在地上的土都冻裂了,辽东太守在辽水大营留够了军马,等将军到辽水,便可与部下驰马前往东道城了!”

    “冬天官道能走车骑?”张辽初次露出惊讶之色,便听鲜于辅挥手道:“青石上的冻土碎了,不滑。”

第三十四章 太学通议

    远在幽州的事暂且不提,邺都的朝廷在这个年关前后发生了很有意思的事。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春秋之时,写书用籀书,在汉代被称作古文;而到了汉代人们用隶书写字,被称作今文。古今文学之争,有汉以来牵扯了数百年,章帝时期为维护统治定下白虎通议,削弱今文学派。到后来包括灵帝时期的熹平石刻,都是为了能够改变经学内部纷争的现状。这种纷争直至郑玄这样的融贯古今的大儒横空出世,才在形式上结束今古文经的争论。

    但也仅仅是形式上,因为在更深的层面上,今古经学关系到一个词传统。

    而传统,每当在大争之世,总会被人拿来说了又说,比了又比。

    按理说,这种涉及到经学,甚至只有那些在此道闻达者才有资格争论的话题与燕北这个相对留给人粗鄙印象的厮杀汉,没有丝毫关系。但这一次朝堂上的今古之争,却的的确确是由燕北所引起的。

    因为他大募兵马,以强硬态度下令征募四个将军部起三万有余的兵员在冀州,意图讨伐对朝廷不够恭敬的归附南匈奴,使得人们又记起传统礼义,才引起的争论。当然,朝臣的争论起于燕北,却并非针对于燕北或阻止他出兵。

    傻子都知道,阻止燕北有用吗?

    虽然真有阻止的,但没有任何效果,年关前后,征募三万兵员的诏令已传递至冀州各郡县,趁着冬闲各地招兵如火如荼,谁能阻止的了?

    这便造成了很有趣的情形,在年底大祭祀之前,人们的注意力还集中于西征南匈奴,古今经学与传统还仅仅是偶尔被人提起一嘴。可兴许是祭祀之后士子发现争论西征之事并无用处,和出兵放马的大司马讲什么礼义传统无异对牛弹琴,士人当中反倒因先前的分歧而再度划为两派,于年后争论起古今之事,愈演愈烈。

    年前的事燕北一点儿都没搀和,非但没有在朝堂出声,甚至还专门写信训了写信声援古代经义派别的赵郡太守应劭一顿。他有些想不明白,这别管今的古的,能用才是好的,为了这些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争论,有用吗?

    可到了年后,都兴和二年的二月开春了,朝堂上还因这事争论不休,连大儒郑玄都难以制止,这便让他不得不开口了。

    他要西征,发动声势浩大的战争,邺都局势不稳可不行,这种情况让他不敢离开邺都。

    亲率兵马西征的前提,便是他去并州时朝堂是什么样,回到邺城时朝堂还要是这个样子。因为谁都说不出发兵之后是胜是败,胜了自然万事皆允,可若败了……那可就焦头烂额咯!

    燕北听着朝臣在朝堂上还不断的窃窃私语,心中烦躁。抬眼望向端坐着的皇帝,也是一副疲惫的模样,燕北不由地在心中暗笑,这才清清嗓子咳出一声,出列对皇帝拱手道:“陛下,近日以来,朝中对古今经学与过去礼义之事多有议论,以致人心不安。故臣以为,应将此事摆在朝堂,让众儒者博士辩论,以定归仪,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听到燕北的话笑了,先是点头应允,接着才颇有感慨地说道:“朕还要多谢燕卿,若非君迎驾于关中,朝臣何以议论经义之事呀!”

    可不是么!过去在长安时候朝臣哪儿有空去想这些事情,全都想着怎么保命,怎么为朝廷续命,满心琢磨着与董卓、李郭的对抗,何来今古经义、传统之争?

    大司农孔融对这事最为热衷,他是尊古学一脉的,听到燕北提议将此事作为朝议,满心欢喜地对燕北问道:“大司马既有此言,想必已有规制在胸,不如请陛下移驾中兴观,召集天下儒士,行孝章皇帝般的白虎通议?”

    孔融这话一出,朝堂百官便像猛然炸开的苍蝇窝,嗡嗡声令人头大。过去章帝时在白虎观行通议,最终决定以古学为尊,使得今时经义受到很大打击,现在听到又有这样的苗头,自然是不乐意的。

    “不必了,中兴观太小,又在城中,不够方便。”燕北也连忙摆手,虽然照他心中想法若真达成中兴通议,将来的史书上必会多载他一笔,不过他却不希望在中兴观这样的地方,而是对公卿说道:“既然陛下同意,也不必召天下儒士,如今幽冀学子皆汇于城北太学,便定半月之后,太学讲观吧。到时也请陛下移驾,权当雪融之前出宫散心,到时候由学子抄录议文传告天下,也是一样的。”

    这话一出,不单单孔融,很多人都感觉到燕北好像要借此机会做些什么的样子,一时间议论纷纷,不过也都因燕北的威望与太学议事的好奇压下。

    孔融还想问些什么,却被燕北笑眯眯地抬手阻住,道:“燕某认为,不单单要议古今经学,还要议一议天下儒士,学这些经文是为了什么。公卿皆知,燕某出身低微,早年若非邴根矩先生,某甚至不知士是什么。现在人们知道士是什么,却不知道士为了什么。若单议古今经学,受益者不过今学有所成者……但燕某认为不应单单如此,在燕某过去,与田间地头的农夫、原野奔驰的牧人一样,认为士便是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做官。这次,我们将议论传书天下,不但让士人知晓,也让平民黔首知晓,甚至是士,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诸君也能名传天下惠及百姓,这难道不好吗?”

    不知怎么,听着燕北这大义凛然的话,可孔融看着他那副笑眯眯好似偷了鸡的狼,怎么看怎么觉得内有隐情。

    只是燕北的话,在朝廷得到极高的响应,不过短短十余日后,公卿儒士便都向城北正在逐渐扩建的太学汇集,讲观更列出七十二张坐榻,供群儒讲经。

    当日汇集在太学的儒士更是数有千余,几乎整个魏郡、赵郡等地的儒生都闻讯赶来。

    孔融也当仁不让地作为首讲者,看着讲观之下人头攒动,他的心中有极高的满足感,对上首的皇帝与燕北拱手说道:“陛下、大司马,时辰已至,群儒会聚,这便开始议论吧,只是不知,我们要如何议论呢?”

    在讲观周围,十余个执笔端坐的青年儒士与史官与皇帝的起居注者已经开始记录。

    “这次议论啊……”

    一直端坐在前披熊毛大氅披风的燕北闻言起身,环视众人,轻声道:“我说,你们听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379/ 第一时间欣赏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作者:夺鹿侯所写的《纵兵夺鼎》为转载作品,纵兵夺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纵兵夺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纵兵夺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纵兵夺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纵兵夺鼎介绍:
中平四年,燕北纵身跳入名叫天下大势的浪潮之中。从此御两手双拳之力,从平淡无奇的浪花变成滔天巨浪翻江倒海,由籍籍无名之辈努力成为天下英豪的故事。-【加入书架】拥有强大的魔力,会提供给作者名为【加速更新】的BUFF哟~作者每日两更,放心养肥!-书友群,夺鹿侯与他的朋友们在这里【102纵兵夺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纵兵夺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纵兵夺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