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纵兵夺鼎TXT下载纵兵夺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纵兵夺鼎全文阅读

作者:夺鹿侯     纵兵夺鼎txt下载     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户侯

    时值盛夏,日头正高,高耸的赵武灵丛台之上,燕北在旧式亭榭的楼台上召见惶惶不可终日的糜芳。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糜芳是应当惶恐的,他在益州作战中在白水关攻破之际受命押运粮草,不敌突袭的赵云而失手被擒,身处邯郸囫囵之中,受从未会面的赵王召见,心态很难从敌对武官向囫囵之辈完成转换;糜芳也是不应当惶恐的,天下兵败被俘的武将多了去,颜良文丑于禁之辈皆未在赵国受什么委屈,甚至后来还都领军作战立下功勋。他不是第一个被缚的敌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而对待敌将,通常燕北并不像对待兵败诸侯那样酷烈。事实也证明糜芳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燕北在丛台召见他,而并非更加正式的赵王宫,便能说明这个事实。

    当然了,糜芳一路上被军卒从邯郸城外的南营押至邯郸城中的丛台,心里直打鼓也没好到哪儿去……他娘的丛台是什么地方?从自赵武灵王修丛台以练兵效法胡人行齐射始,丛台便是练兵的地方。早年燕氏占据邯郸与南面魏郡邺城的冀州刺史王芬相对峙便是在丛台编练陷陈先登,待到封王更是沿袭这一传统,将丛台作为效练精锐燕赵武士的校场,溢向整座城池的都是杀伐之气。

    糜芳吓得腿都软了。

    这么个遍插大纛的地方,燕赵武士操练起来阵阵喊杀之声,被押送着从长戈如林的军阵中走至高台,让人脑海中不自觉地联想到许多恐怖的事情,比方说出征祭旗?

    却不想上百级台阶,过几个转角,越过丛台内墙的城垛,却见别有洞天。

    押送他的军卒之所以没有将他缚住手臂,并非为了砍头腰斩时来得方便,而是因为丛台之上正筹备宴会,台上仅布下几处座位,露天的台观上列有仪仗伞盖,伞盖之下正坐着姿容威仪颌下留着精修胡须的男人,糜芳只是稍稍望见一眼,见其眼神望来当即垂下头去。

    他知道,那伞盖下身着横罗华服遍绣虎与花纹的男人就是赵王。

    赵王宫从官高唱一声引糜芳入座,随后行至数十步外高台敲响竖鼓,高台下校场操练燕赵武士随之令行禁止,酒食流水般送入诸军阵中,众武士齐拜高喝:“谢赵王赐食!”

    接着便有歌舞伶佳人自登上两侧别亭献舞,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而邯郸之地自古出美人兴歌舞,亦并非空话。可惜这些美人姣好的面貌与绝佳身段是糜芳所无心欣赏的,他只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看这架势,赵王不似要杀人。

    只要不杀人,一切好商量。

    “糜子方,坐罢,既来之则安之,何须忐忑?”

    燕北似笑非笑说出一句,看起来友善的面容甚至带着点‘慈祥’,可这表情在满腹心事的糜芳看来就甚觉惊恐了,正要伏地说些什么,便听燕北已转向另一边,“再为典君盛饭。”

    在糜芳对面坐着的是赵王宫有名的大肚汉典韦,他身量超人食量自然也远超旁人,在别人还未开饭时燕北便已命人为典韦奉上酒食,周遭数名从人婢女侍奉着盛饭装酒已是惯例,典韦也从不羞涩,瓮声瓮气地说出‘拜谢大王赐食’之后继续大口吃喝,看都不看糜芳。

    说实在的,这若是关张那样的人物,典韦一定会侍立于燕北左右目不斜视地盯着他们,就算是颜文那样的武将他也不会放任自己纵情吃喝,可这糜芳?

    算了吧,在典韦看来这就和早年亡命游侠为友复仇时那个乡野豪强李永一样……伸头挨刀的货色,借他几副胆子都不敢在丛台行不敬之事!

    酒宴上燕北没与糜芳说几句话,无非是说什么邯郸地处太行山下,所食多野味不如徐州临海之类的话,糜芳倒是句句思虑句句小心,生怕出什么差错。倒是因侧亭高台上的歌舞伶人引得台下操练疲惫的武士时而喝彩。这样的宴席对有些人无比轻松,比方说台下的武士与台上很少这样奢侈的燕北来说,是极好的放松时间。

    但对有些人,说的就是糜芳,这种场合简直令他度日如年,根本不知赵王殿下究竟是何意思。

    酒饱饭足,燕北余光打量了一下糜芳,接过婢女奉上的帛巾轻拭嘴角,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糜芳算不上什么出色人物,半个多时辰的宴席下来谨小慎微,完全看不出武人的豪壮模样。即使他在刘备麾下挂着将军的职位,但在燕北看来他连担任燕赵武士军侯的资格都没有。这不是一个称职的冲阵之将,而在战报中赵云所言攻略之事,他在行军布阵中也没有什么建树,这令燕北有些失望。

    糜芳能身居高位,恐怕全要仰仗他那个散尽家财倾囊以资刘备的兄长,也需要依靠刘备的亲待。

    “子方,玄德在益州,还好吧?”酒饱饭足,燕北这么说着,脸上带着缅怀神色,叹息道:“酸枣一别已有数年,玄德转战半个天下,竟然未曾想过再回北方,宁可去到偏远的益州……这是怎么回事?”

    糜芳到底豪强出身,这种应答倒还算得体,道:“皆为时局所逼,使君在徐州时为袁公所迫,只能西走依附荆州刘公,蹉跎数年方得入益之机。不曾想到因此触怒大王引兵讨伐。使君在心里很尊敬大王,时常说起若无大王当年提携,也不会有后来承徐州牧的机会。”

    “哈哈哈!”燕北仰头大笑,摆手道:“子方不必为玄德说谎,如果他真记挂,早就该到邯郸来,又何必等到兵戎相见呢?”

    “你虽兵败,不过孤不会扣下你也不会杀你,自有赵王宫与你资财,索性在邯郸游玩几日。待到明年春月,你回去劝劝玄德,益州虽好,却不足一州抗天下,现在都还留有余地,回幽州扩土开疆做个万户侯难道不好吗?”

    燕北笑了,他没给自己留下太久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要改朝换代。

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

    “你真痴儿!”

    夜晚的赵王宫寝殿没有掌灯,从人亦沉沉睡去。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一捧火光自黑暗中亮起,映出榻旁爬起和衣的燕北,他说着话,只是悬挂帷幕的大殿并无他人。

    燕北熄灭火镰,将宫灯放置案上,端端正正地坐于榻上。在他对面的案上,除了宫灯还放着一颗雕刻宝石的头骨,燕北就在夜里与骷髅对话。

    头骨的主人活着的时候叫做王莽,过去是新朝的皇帝,他以禅让的手段从先汉取得皇位,后来被刘氏后人所杀,头颅被制成国宝,与高皇帝白蛇剑一同放在国库中最深的地方。

    在很久以前,燕北得到这只头颅,连同一起的还有代表天下权柄的玉玺、高皇帝斩蛇剑、孔子巨大的鞋履与象征天下的鼎中舆图。

    但那些国宝中,燕北最在意的始终是这颗头颅,甚至在很久以前,占领洛阳的燕北还曾枕着这颗首级睡觉,说是警示自己的野心,可实际上这个好似从不信任何鬼神之事的将军,又何尝不希望在迷茫能由虚无缥缈的鬼魂指引自己前行的道路呢?

    但从来没有回应,苍天没有、黄天没有、太一没有,王莽,自然也没有。

    它只是人死后留在世间的一点枯骨,即便其人活着的时候地位尊崇,死后留下的骸骨也并不比其上镶着的宝石金贵。

    但燕北喜欢和它说话,王莽的头骨的确给燕北带来很多思考,但事到如今已并非警示,而是启示。

    改朝换代,到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件有多困难的事。长久的混乱重归一统,海内诸侯或流亡或兵败,天下为之平静,人心也一样向往安定。尤其在燕氏统治最为稳定的根基,幽州、冀州、关中,如果不刻意的去提起,人们甚至都忘了邺都还有天子。

    燕氏所连带的功勋贵族对此事乐见其成,过去最尊贵的士人大多跟从皇帝受限于被封锁的邺都影响力被降至最低,既不能影响赵王宫,也在国中没有丝毫威望,失去朝野舆论力的贵胄被打落凡尘,他们什么事都做不了。

    在外戚宦官、董卓当政、王允执权、燕北迁都这一系列权力移交的过程中,天下真正的贵族们被环刀一刀一刀削肉剔骨,等到燕北封王赵国之后更是被一脚踢出权力中心。在这之前他们只剩一张嘴,现在连嘴都张不开了。

    即便费尽心力地张开口来,也无法发出先前振聋发聩般的怒吼,只剩下邺都里天知地知的悄悄话。

    皇权所能仰仗者,无非四大支柱,外戚、宦官、朝臣、勋贵。外戚与宦官被朝臣在十几年前弄死在洛阳;勋贵们不是死了便是成了割据一地的诸侯,待到如今只剩下朝臣可用,偏偏朝臣还被燕北套上枷锁关在邺都之中。

    如果燕北想用‘非法’的手段取得皇位,那么他只需要开口让人书一篇禅让书送进邺都,自有人会劝皇帝盖下大印,只等着举行禅让仪式便可以了。

    但燕北不想这样。

    其实时至今日,是否称帝,只剩下最后一道坎,这道坎不是别的力量所能改变的,是燕北自己的心,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由他选择,如何夺走刘氏的皇位。

    是看起来‘合法’而他坚持认为不合法的‘禅让’?还是他认为‘最合理’实际并不合法的‘造反’。

    他不想高皇帝那时对先秦有深刻的恨,在那个时期,六国贵族还没死完,以复国为目的、以诛暴秦为口号的叛乱此起彼伏,那时推翻秦朝有足够的合法性。可这个时代不同,包括燕北在内,没有谁对汉朝有深刻的恨意,即使哀其不幸,即使明知王朝已气数将尽,就算再还政皇帝也无法以过去的朝政体系来维持如今赵国庞大疆域。

    但依然没有造反的理由。

    汉朝的崩溃,并非是单单因为皇帝的荒谬,即使有先帝的原因,现今在位的皇帝却没有什么过错……他根本就没自己执掌过朝政,又何来过错呢?

    甚至就算燕北自己,对汉朝也充满感情,这种感情不是说他表现出有多热爱,而是他根本无需表现。他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用汉家兵法打下一片大大地属于汉家人自己的土地,甚至下意识地在谈及百姓时会说‘我汉家百姓’、谈及武士必称‘我汉家儿郎’,他的父兄生在汉朝死在汉朝。他是汉人,这早已深入骨髓,并非是像是他的部将那样几句自称赵将就能改变的。

    只是局势终究走到了这一步,诸侯灭王朝兴这种规律无法改变,汉与赵必须定下主从。倘若长久于此,或许十年二十年他在世尚能维持,但终有一日他将沉睡长陵,到时候没有威信的燕桓依然能像他这样把持朝政?

    如果不能,那么他打出的江山、他划定的疆域、他的天下,都将拱手送人。

    他必须亲手终结这个衰败的王朝,为追随自己的人给出一个交代,也为自己的后人留下一个法理。

    这个法理残忍无比,但在燕北的天下观中却又无比地正确造反。

    燕北不是赵政,他喜欢读史,恰好他所处的地位与见闻能够让他理解书写在史书背后的意义。

    灭六国者六国,非秦;族秦者秦也,非六国;秦人不暇自哀,而汉人哀之;汉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赵人而复哀汉人也。燕北不希望人们这样不断地哀怨下去,这也没什么可哀怨的。王朝的兴是因天下需要兴,而王朝的亡则是因为王朝不能继续率领天下兴,既然汉朝皇帝不能率领百姓安宁强大,那么就由他燕仲卿来率领,他要用他夺取天下的方法来告诉天下吏民倘燕氏子孙不能御天下使天下苦,君可自取天下使天下甜矣。

    这个法理是警示燕氏后人也告诉天下百姓,皇权并非用来高高捧起尊敬,亦不是平白无故受人爱戴。皇权是率领,率领子民衣暖吃饱,是率领子民开拓疆域,区区守成不足以称皇权。而这个法理对燕氏后人最残忍的一点便是昭告天下,当天下陷入纷乱、诸侯裂土割据、权臣率兽食人,统率万民,餐野宿、劈荆棘,始开天地寸土基业。

    匹夫亦有责也!

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忧参半

    八月,张颌大部尽数进入武陵,盘踞大山守备要道,得知曹氏兵马进入交州的消息后一面传信告知邯郸赵王宫,一面整备兵马以李大目等为先遣军向交州进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同八月,东面的张辽亦进军零陵郡,不过零陵郡仍旧有零星叛党依附曹氏负隅顽抗,张辽部仍旧在战斗之中,并不能即刻南下交州。

    事实上就算他们不打仗,也很难进入交州。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增加形成乡里聚居,聚居中心为了战争或政治或经济最终形成城池,但不论形成城池的原因有多少个,最终目的都指向最好的老师生存。

    人们筑起城池是为了生存。

    而在交州,这种情况比北方更加明显,他们不单单像北方那样筑城以自守,实际上除了战争,他们最大的敌人来源于瘴气。自古以来,形成城池的收要条件便是河流与交通,河流能带来肥沃的土地、也能带来充足的防备力量与生活所需。但在交州,河流也会形成沼泽,带来瘴气。

    所以先民在河流上游筑城,来躲避瘴气。久而久之,尚有城池越来越繁华,下游沼泽越来越庞大。蚊虫得到极好的繁衍生息地,进一步增加瘴气的破坏性,这是人们在艰苦条件下选择的结果。

    人能利用天时利用地利,并非是因为人有多强,而是因为聪明。

    而聪明,在这个时代的人类群体中,曹操是佼佼者。

    曹操攻下的荔浦城位于交州中部苍梧郡最北端,与荆州要道接壤,而很巧的是,这里并非属于士燮的势力范围。事实上在得到燕氏支持之前,士燮的势力范围仅限于交趾郡,直至将长子送往邯郸后,朝廷才交给他交州四郡,并授予士燮交州牧的官职。对自己管不着的地方,燕北一向很大方。

    在士燮安定交州西面之后,便向益州兴兵,这给了曹操顺利控制苍梧郡的机会,同时进攻南海太守士武,试图将势力范围向东扩张,只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让曹操碰了一鼻子灰。

    原本曹操寄望于向东面发兵,先控制二郡接壤的两三座城池来防备士武,接着再缓缓安定郡中,不过他显然低估了在交州行军的难处。

    在这片土地上,北兵先天就比不上交州兵的优势,曹军最大的敌人并非士武部下的南海军,而是来自蚊虫叮咬无处不在的瘴气。

    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瘴气感染,更不知道该如何医治。

    初次会战,军卒在行军路上受疾颇重,至高要城无力攻打城池,有心撤回却打草惊蛇,引来士武发兵进攻,所幸士武在交州的军士在兵甲战力上不及曹军,这才在后续部队的救援下抵挡进攻,不过高要县已属南海太守士武。

    经此一役,曹操不再想着快速统合诸郡,占据苍梧数县之后便着力于荔浦城北部下游要道水域修筑城砦,接着高枕无忧地招募军士抽调匠人、攥取财富收纳田地。

    这无关于曹操好还是曹操坏,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做这些事。

    然后便有傻子从荆州冲过来攻打城砦,接着攻不数日军中染瘴气者众,无奈退军回还。千里迢迢跑来当傻子的不是张颌,而是被张颌派来前线的李大目与自告奋勇的潘棱。

    李大目就不说了,论及统帅步军也是一员宿将,自告奋勇的潘棱就有些有意思了。他自恃辽东山贼出身,熟悉山地战事,便在张颌进击武陵时自告奋勇,要在天下平定之前再为自己挣上一功。

    这时候只要头脑清楚的燕氏兵将都知道局势是怎么回事,天下眼看平定,将来八成就没仗打了,此时再不请战,更待何时啊?何况就算将来还有战事,也必将要比现在的战事复杂困难的多,将来可就都是外战了,再想找到好似如今这般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就不多了。

    哪知道潘棱兴冲冲地带着本部冲进武陵才傻眼……武陵这是山么?跟他娘辽东的山完全不一样啊!

    辽东山高,但高山到底有上去的办法,可这武陵有啥?能交战的地带全是山谷,也就瞧见方悦满脸晦气才在心头松了口气。没敌人好啊,有敌人弄不好在这儿就交代了。

    大话已经说出去,开弓没了回头箭,潘棱也只能带兵继续前进,不过心里头刚进武陵时那股莽劲算泄得一干二净。紧跟着枯燥行军打进交州,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氏扼守要道修起的几座木垒石寨,一座城砦堪堪驻扎几百军士,却足以闭锁要道,将他们赶去那些难走的乡间小道。

    就几百人驻防的城砦,是不需要攻打的,只要等后续大军一到,片刻就能拔起石寨。何况到时候他们没准不打就投降了,又何必让军卒去拿命来堆这些小小石寨呢?

    倘若是大城池,或驻防七八百人,潘棱与李大目必然不敢如此行事,因为那些军卒有可能在他们通过之后截断后路。但区区两三百驻军,没有这个能力。

    潘棱倒还盼着他们冲出石寨呢!

    只是他没想到,曹操也是这么想的。曹操知道燕氏先遣军队必然不会将他们的城砦当作心腹大患,这样以来便只会绕路而行,而绕路……曹操问过交州本地百姓,越是没人走的乡间小道,遇到瘴气的可能便越大。

    这种事就连交州本土人士都不能避免,除了那些天生就不会感染瘴气的十之一二,其他人只要得了瘴气就有两三成活不过去。哪怕一次挺过来,那两次三次呢?

    这些北方来的外乡人,即使他们的兵甲再锐利、声势再浩大,最后恐怕都逃不过被这片土地击败的命运。

    潘棱、李大目部还未能摸到敌人的影子,便受到重创,无奈只能撤回荆州将消息告知张颌。张颌亦不愿试试瘴气的厉害,希望把这块难啃的石头交给交州的士燮去收拾,旋即留下几部兵马扼守武陵,引大军回还南郡,扼守住通向益州的路口,派人进入益州寻找士燮,告知其这一消息。

    但曹操在荔浦的笑声还没发出多久,便收到一个令他笑容凝固的消息。

    张辽部前沿兵马已进驻南海郡,与士武部汇合,好消息是张辽并没有进一步西攻的打算,坏消息是……士武的南海军,穿上了燕氏铁铠、拿起了燕氏大弩。

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军

    张颌遇到的困扰并非单单只针对他一人,张辽军在地势上由零陵郡进入交州南海郡要容易些许,但也同样遭到瘴气的侵扰。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不过这种程度疾病张辽部军士还能抵抗,或者说他要面临的情况其实与张颌比起来要好到天上去,至少与曹操是同一情况。

    他们都有交州本土人士相助,曹操攻下荔浦县、张辽进军南海郡,唯独张颌这个倒霉蛋被曹操的军寨堵在交州之外。

    倒霉透了!

    如果说三方最倒霉的是张颌,最便利的自然是张辽。他的军队在进入南海郡之前便与士武相联系,随后由南海识途老卒引路,没有走那些比较危险的地带,郡中亦送来散发浓烈气味的草药驱除蚊虫,到城池外扎下营地,士武也同样送来能够治疗瘴气的草药‘常山’由医匠照看患病军卒。

    如此一来,张辽部的精兵悍将自然不像张颌部所承受那么大的压力以至于被曹军几座小小城砦与瘴气被逼回荆州。

    短暂的接触中,张辽入南海郡最先做的便是巡行南海军大营,结果令他十分满意……南海郡比邻荆州、扬州,过去是士燮对抗孙氏、刘表的前线重镇,待士燮归附燕氏后,便将他的弟弟士武安排在南海郡,以抵御外州兵势。故而南海军的兵势并不弱小,恰恰相反,这是士燮手下的一支专用外战的精锐部队。

    不过这支军队在张辽看来也还称不上虎贲,至少在兵甲上,他们就比曹军差出许多。曹操随着一路败北,兵势从兖州时的数万一路缩减至万余乃至最孱弱时的数千兵将,他的兵力在减少,但军卒的兵装甲械却越来越好,可以说跟随曹操走到交州这个地方的,都是其麾下真正归心的军士。

    这一点是士武部下南海军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事实上二郡边沿一战,即使对抗十之二三感染瘴气生病的曹军,其整齐的兵甲仍旧给士武部下南海军带来莫大压力。这种压力直接致使后来南海军见久攻不下便自相退却,他们军队中有三成都装备着青铜兵器、矛戈最早能追溯到景帝时期的兵刃,更别说很多军卒根本没有铠甲,能拥有一具兜鍪便已经不简单了,如何与曹军对战?

    张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情况。

    他的想法很简单,北兵担忧瘴气,以至于士气不高,作战亦不熟悉地形,但南海军本身是熟悉地形的,何况他们对瘴气早已习以为常,非但不会对其感到畏惧,反而能将劣势转变为己方的优势。这种情况之下,何不以南海军打这一场仗?

    张辽走到哪,后续辎重便要跟到哪,粮食取之于近州、兵甲则大多要依靠船队送至大江,一来一往,耗时颇久。而张辽部下所率军士又数目颇多,逼近三万,这并不适合在交州作战。

    但凡兵法,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少有兵少的打法,这不单单依靠地利天时,同样以战争目标为重。兵多,便要兵分多路,借此增加达成目标的机会;兵少,便要集中兵力攻取一点,同样用来增加达成目标的机会。

    若在其他地方,张辽初入州域便必然会分兵占据各郡以虚张声势,接着发大军直取曹操本阵。但交州因为瘴气横行,显然不能如此……他们的军队并不识途,如今又有瘴气威胁,分兵明显不够明智。那么在此处屯有大军,徒消粮草,甚为不智。

    所以张辽一声令下,骁骑将军麾下五个校尉便各自领着本部原路返回,屯兵于荆州零陵与长沙之间屯田,其中两个校尉部甚至留下部分衣甲,给士武凑了能武装起其麾下五千人的兵甲。

    “如今张义在北,士使君于西,曹孟德已是瓮中之鳖。”张辽交割了兵甲,对士武道:“战事就靠士府君的南海军了。”

    士武惊讶于张辽这个燕氏重将的财大气粗,能够武装起上万军队的兵甲说赠就赠,这是何等豪迈?不得不说,张辽还确实够豪迈,这些兵甲在他手里只是两个校尉部的部分兵甲,但燕氏军队的覆甲率多高,各地诸侯的覆甲率便要更低一些,到了交州士武这些太守部下郡国兵,更是不必说了。

    士武的南海郡在发现曹操进入苍梧后招募兵役,除了三千多常备郡国兵又招募了四千多乡勇,可就算搜罗了全军上下七千余军卒,拿出的大铠未必有张辽本部一个曲多。

    更别说张辽部还有镶铁皮甲、熟皮甲这些常备兵装……不过说实话,这些兵甲倒不是交州没能力打造出来,虽然铁大铠不能做出这么多,但一郡之地十几年做出数千件皮甲还是有能力的,但问题出在交州没有准备。

    交州对付的敌人,主要是来自荆州、扬州的水卒,除此之外便是本州作乱的叛军,他们的共同点便是都基本不穿铠甲,因为太热了。

    平时没有准备,等到真与曹军作战时便缺少应有的战力,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谁还会嫌热呢?

    可话说回来,谁又能想到曹操能硬是从黄河附近跑到交州来,这一路实在是太遥远了。

    张辽至此自然放心地屯兵在南海,看着士武整备军士,同时向邯郸传信,希望北方再向荆州输送一批兵甲,不必太多,只需要够一个校尉部取用就够了。留在荆州的军队并没有什么大任在肩,燕氏在荆州早就没有敌人了,剩下的无非是弹压地方、保障粮道罢了。

    士武在整备半月之后,发兵进入苍梧,朝曹操所占的几座城池发起进攻;张辽也没就此高枕无忧闲下来,除了偶尔操练军卒之外,他在心底思虑着另外一件事。

    在南海军进入苍梧郡的数日后,张辽差人向邯郸城大大方方地送出一封信,对了,这信虽然是送去邯郸,但最终收信的人却在长陵。张辽这封信是写给老上司吕布的,他想问问,这朝堂主公是不是该给赵王殿下联名劝进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气死

    邯郸城赵王宫乃至整个天下似乎都能感觉到,赵王很着急。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这种急切体现在每一次征兵、每一次徭役,也自然包括兴和五年夏天传信给各地太守的书信中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的事……修路、架桥、修渠。

    做这种事沮授是行家里手,三月开春时节,沮授得到代赵王巡行四方的权柄,随后不单单他自己,自燕赵武士搜寻了包括魏纯在内十几个绘图算术的好手,自冀州之始在各地绘图,于六月将冀州第一份新绘舆图送往赵王宫,接着由沮授在最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修渠,这项事务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月才勉强达成,接着赵王一封手书便送往冀州治下各郡,浩浩荡荡地要求各地征发徭役修渠修路。

    不是燕北急,而是他终于在这会意识到天下大乱是他手中最重要的筹码,越是官僚吏治不够完善,他的命令才越容易得到贯彻执行。或许在将来,当重新承汉制之后,他的权柄未必能比得上现在。

    太史慈部兵马在五月再度启程,八月时在故中鲜卑的地域中传回书信,言明步度根已率部落向东扩张,不过限于时间,迁徙至中鲜卑故地的鲜卑部落势力分散,各个击破不算困难。

    步度根也是胆大而有野心的,轲比能刚刚被击溃至瀚海,他便忙着来抢地盘,倘若燕北性情中再多些许温和,或许汉与鲜卑之间轻而易举便能得到十年二十年的边境安定……但显然这并非是燕北所想得到的。

    自有史以来,中原王朝这些种地的与草原上那些放马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终秦汉两代数不尽的皇帝都想要终结这个麻烦,但始终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攻伐,人们试过了,不论秦皇以蒙恬修长城击塞外、还是汉武以卫霍击败匈奴、亦或是时至后汉,以大将军窦宪击北匈奴远走西域、收南匈奴于汉家内附。

    这个麻烦解决了吗?

    并没有,匈奴在时有匈奴、匈奴不在了有鲜卑,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

    人们用防御、有守势与应对,付出小而见效快,可能鲜卑人掠夺十来年,损失都不及赵王燕仲卿下令远征鲜卑一次的耗费大。

    越是如此,越不愿去征去讨,越愿意用温和手段来对付他们。

    可此消彼长之下,长此以往,汉家哪里还有与北面争锋的能力。

    比起一封降书,燕北更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此刻,大约是二百年来汉家力量最强悍的时期,倘若丢掉这个机会,燕北可不认为他的后辈能有他这么好的时机。

    这不是空话,此时此刻的赵国,在财力、国力上,要比桓灵之时强大三倍不止。

    天下大乱不是好事,但燕北同样借着天下大乱这股东风自幽东起摧毁了这片土地上固有的土地兼并,除掉那些藏匿户口拒缴赋税的豪强,将赋税重新收入国库。过去豪强在地方有强大的话语权,即使行制稍有违背律法,地方也未必能约束住他们,可现在不同了,天下大乱带来的直接改变就是从文明走向野蛮,诸侯稍有不满便将其人杀掉,哪里还有他们腾挪闪躲的余地。

    说来残忍,十几年兼并战争过去,燕氏治下的百姓数量比照先帝时,居然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这并不是说各地战争没有死人,恰恰相反,因为战争、疾病、饥饿而死的人成千上万,但却比不上这些人北方繁衍生息的人口。

    幽冀二州,早在十年前就安定了。荀悦的田策以户为单位限定最多拥有的田产,却也规定了以口计算最低拥有的田产,这一法度尤其在燕北亲自决定实行二次改革,整饬地方分配田地之后潜移默化地鼓励了百姓生育。

    更多的丁口便能得到更多拥有田产的机会,何况由州、郡、县、乡、里五级层层传下直至由太学诸生担任的里令、乡令直接掌管分与百姓的农具,让平民黔首所能开垦、耕种的田地再度增多,原先一人耕五十亩,现在一人能耕六十亩甚至七十亩。

    田地比先帝时多、人口比先帝时多,最可气的是燕氏施行十税一的田税制度,在燕北心里拿自己的国库去与先帝时三十税一相比较……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但其实燕氏的赋税是不重的,先帝时虽然田税三十税一,但其他钱税着实严苛,燕北就不收那么多钱赋,他的钱财进项主要在商税这一块。商贾卖出东西多少钱,商市抽取十分之一。

    燕氏的赋税看起来严重,但在同时期诸侯施行的赋税当中却算是轻的,早年曹操在兖州施行屯田,所有田地都归兖州所有,种出的粮食与官府分成,用官牛者六四分、用私牛者五五分,那才叫严苛。

    诸侯为了养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这也决定了燕氏征服诸州后,几乎没有反叛的土壤,造什么反,老百姓一看,哟!赵王来了收税比原先低了八成!除了壮丁每月都要操练之外似乎没什么不好,再加上有大军弹压地方,谁还会造反?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王师吧,民心所向……谁能抵挡?

    即便有看燕北不顺眼的,他们所能选择的也并非是起兵造反,而是拖家带口的找个看顺眼的诸侯前往投奔,只不过可惜的是燕氏大军往往要比他们快上一步,他们还没走到想要投奔的诸侯治下,那诸侯就已经被平定了。

    这种事有辑校寺的寺众郎送来赵王宫时,燕北通常都当成笑话看的,冀州一户过去的豪强不满燕氏统治,合徒众百十人信通袁氏部将,随后迁往青州,在青州发现飘扬的旗号是燕氏楼船将军田豫的,只能再向徐州走,到徐州发现城上旗号变成义的了,走着走着听到义被臧霸军射伤,还来不及高兴,紧跟着就听说袁公在广陵被烧死了。

    你说这心里多着急啊!

    再去投奔曹公吧,一打听曹公刚受了燕氏封出的五经博士,接着就从兖州败退到豫州,豫州倒是不远,走到豫州,发现这是骁骑将军张辽的地盘,曹公去荆州啦!

    再想走,被张辽部下兵马在州境卡住,一看户籍是冀州人士,又给送回冀州……长途跋涉好几年打回原籍,好气啊!

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将军

    兴冲冲的义带兵直冲西域,他的部下在酒泉换马,十之三四的骑兵在这把坐骑换成骆驼,以减轻进入大漠后的水源负担,接着长驱入西域。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中原王朝已经许多年不曾发大军进入西域了。燕北这一举动无端令沿途诸国感到担忧,纷纷派遣使节向义军引路,旁敲侧推地都想问出义此行的目的。偏偏麴将军这个人啊,性格有些怪,说他傲是傲,但更重要的是性格欠。

    这个欠是欠骂也是欠揍,尤其是揍了也不改。

    单单这么看,燕北这次让义做西域大都护,基本上算是所托非人了。麴将军是燕氏出了名协调不好众人关系的狠角色,要是赵王给他的命令是征服西域,只要辎重后勤跟得上,估计达成主命的问题不大;但若说让他做西域大都护,管辖好治下西域诸国……这事儿太难了。

    估计折腾到最后,就是西域诸国皆被麴将军逼反,然后大家叮咣打上几年,最后结果多半还是麴将军把西域征服了。

    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义改不了得瑟。性格是改不了的,但有些独特的人生经历,却能改变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估量。倘若一个人地位低下,那么他就是再狂,也狂得有个限度。

    义也是如此。

    他的人生,大约要分成三段来叙述,第一段便是遇见燕北之前,自视甚高的凉州籍贯的冀州人,没什么特别。但他的第二段人生,遇到燕北之后,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凉州小豪强之子,变成所向无敌的天下名将,而且还是天下第一的名将。

    世上能有几个天下第一?

    义就能算作一个。几乎以一人之力,拱卫还是燕二郎的燕北,以辽东抗一州,接着以幽州吞冀州,再则发兵征袁氏,以至雄踞中土。天下名将何其多,可谁又能拱卫主君达成如此雄途伟业?止义一人而已。

    狂傲,他有狂傲的身家。简而言之,征服青州之后的义是谁都看不起的,燕北老大他老二,苍天只能屈居第三。

    然后啊,他就在泰山郡吃了个闷头大亏,自己心里落差千丈……狂不动了。

    说起来这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有时候像燕氏诸多大将那样,战绩都是有胜有负,总的来说胜多败少的,就可以称之为名将了;像麴将军这样,戎马倥偬十个春秋,基本上没败过的,那是凤毛麟角,地位尊崇也是应有之义。

    但栽个大跟头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在于义兵败之后养伤的那段时间,燕氏发生太多事了。张辽把曹操从兖州撵进荆州,转眼平定三州;徐晃与田豫接替义的位置,不单平定袁绍,连着江东的孙氏也转眼兵败流亡海外。

    远的不说,就说近处的太史慈,汉与鲜卑打了上百年的战事,太史慈出北疆带兵一个春秋击破东鲜卑征服西鲜卑,将轲比能赶到瀚海与溪鼠同窝……哪个都是能比肩义的功勋!

    义还和谁狂去啊?

    尤其可怕的是养伤这段时间,燕北成天派人往他府上送史书。燕北这个人也很有意思,他看过的书,自己心里觉得不错,就想让跟自己关系好的人都看看,好似这能彰显他自己的品味一般。可他看的都是什么书,都是史书啊!赵王是不爱看兵书的,因为他觉得单单兵书并不能让他学到治国的道理。

    史书,越是地位尊崇的人,看史书时的心态便越奇怪……他们总能从史书中看到自己,因为用不了多久,待他们百年之后,也是一定会被写入史书的。

    每当如此,病榻上的义就想啊,他怎么就他娘的被臧霸给打伤了呢?

    义越是这么想,自己心里的那点嚣张气焰便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甚至让燕北等人感到反常,麴将军这也有点儿忒谦卑了吧?猛地礼貌起来,旁人还不习惯呢。

    以后等后人读起史来,翻到姜晋那一页,他们会想,姜将军真是可惜了,文武全才的神将啊!拱卫赵王的从龙之臣,行军征战无人能出其项背,一辈子基本没败过,易水河畔以水攻之法击败数倍于己的公孙军,奠定赵王雄于燕代的大功。至于在并州被匈奴击败,那是姜将军麾下部将不中用的缘故啊!

    可说起义呢?将军不算什么,他的敌人都太弱了,你看但凡跟麴将军对敌的人基本都没跟别人打过,这能算强吗?唯独跟别人作战过的臧霸,一动手就把麴将军打败了不说,还在阵中把他击伤……哎呀呀,麴将军还是比起燕氏其他大将弱得多啊!

    就是时无英雄,才让麴将军做了大将,你看后来他麾下那些将领像徐晃、田豫他们,那不都是威震天下的大将,麴将军的官职功勋战绩,还不如自己当年的手下呢!

    这叫什么事?

    义心里压力也很大啊,他真怕自己将来百年之后,在史书上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以后麴氏后人还怎么立足,别人一说你祖宗是个水货……这能行吗?

    所以虽然义在邯郸满是谦卑,但进了西域,便满面的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拉出个西域国家大干一场。可惜让麴将军失望了,这些西域诸国都对赵王尊敬的紧,连带着对他麴将军也是异常尊敬,不论走到哪,诸国皆派出官吏随行,甚至有几个国家还派出多少不等的兵员随同征战。

    给足了麴将军的面子。

    自然,也没给他机会愤怒,眼看着离到贵霜边境还早,义只能寄望于宋建到时候能弄出个不尊王命的事,先把他收拾了。至于已经从随同变成被夹裹至西域的张天师?

    算了吧,天师的脾气,那是真好啊!

    别管义再怎么无礼,张天师是一点儿都不跟他计较,说来这也不奇怪,自接触燕氏之始,张天师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尽管从没见过燕北,但燕北给张鲁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安插在汉中郡的寺众郎。第二印象,就是极为霸气的马超成了燕氏麾下战将……张天师早习惯跟粗蛮任性的凉州人打交道,还会怕义这点儿臭脾气?

    走着走着,他们离边境线上宋建的驻军便不远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农工商

    张辽这个家伙真是不让人省心,看着寺众郎从各地传回的信件副本汇总至赵王宫,燕北洒然地摇头,失笑。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或许在张辽的政治主张中,恪守的尊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其他的事从不多做考虑。燕北注意到吕布部将中这个雁门人时,是他东征扶余国,不过在这之前,张辽一直是以一个莽夫、冲阵之将出现在燕北眼中,他似乎除了武艺高强些,与旁人并无什么不同。在那个时候,张辽与燕北心中并非是特别的。

    他变得特别,要从自请降为赵国偏将开始。

    这是个能为主君分忧的聪明人,这世上能为主君分忧的人有许多,但未必都是聪明人,一旦掌握不好分寸,便会将全心全意的好事做成坏事。但张辽不是,燕北认为他聪明,便在于他能掌握好分寸。

    当他是燕氏一员战将时,他立下功勋、自请降为赵国偏将,明降暗升的事情,为燕北乃至为赵国定下赵将比汉将地位更尊崇的标杆。

    而现在,张辽的地位再一次变得不同,他为主君分忧的方式,也再度出现不同。这一次他选择串联各地郡守、将领,问询合时给赵王上表进位……他在提醒别人,别忘了还有这件事。也在提醒别人,该背锅了。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的人一般招人待见。

    糜芳也挺有意思,原本燕北以为在赵国流寓的这段时间,他会像过去那些投降或被俘的敌军将领一样,战战兢兢地等上半年。恰恰相反,糜芳倒是完全做到既来之则安之,甚至还……在邯郸开市的时候拿赵王宫给他花销的几十金组起个小商队,从邯郸等地买入百姓寻常所需的物事运往长陵贩卖。

    燕北从没见过胆子这么大的降将,短短俩月,百十里长的商路糜芳跑了四次,每次获利不多,但加在一起给赵国贡献了足有十金的商税。

    这小子是个人才,让他作将领真是屈才了。

    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最糟糕的事便是天底下最有才能的一批人全跑去做官了,这并非坏事,但却确实是一件糟糕的事。人杰少,做官可教化万民,是好事;可人杰多了呢?燕北的学宫、太学、州学至今,每年从各地郡学进来学习的人成千上万,这些人都做官了,还是好事吗?

    官员,本身是不创造东西的,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让百姓产生超过原本的产出,并在另一方面维持国家安定,让百姓明白事理,减少相互之间无端的摩擦。

    他们做出这样伟大的事情,回报便是百姓缴纳给国家赋税,国家再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官吏的俸禄。

    天下有才干的人越来越多,燕北原本是应该生出‘天下英雄尽入我毂’这般豪迈的感受。可当他娘的天下英雄变得太多,这就有几分难受了。

    现有的官僚体系,并不足以容纳这么多官员,如果赋税都用来养活官吏,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糜芳给燕北打开了新门路,倒不是说因为糜芳去组商队,燕北便让将来的官吏去从事商贾之事,他们要都去从事商贾,燕北恐怕更生气。糜芳给燕北的启示在于,士人,他们可以做文士做武士,可他们做其他事也一样出色。因为读书、因为明理、因为上晓天文下晓地理、因为会算术懂艺术,而且脑子里还时刻塞满了关于哲学的思辨。

    糜竺是谁?是徐州的大商贾、大豪强,他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做了徐州别驾,还是跟着刘备流亡益州,为什么?因为商贾的地位低啊!

    张机是谁?是天下有名的医道圣手,他已经很有名气了,还是跑到洛阳来求官,求得南阳太守,可实际上却并没有将这个治理千里的官位做得出色,但他还是愿意做官,这是为什么?因为医匠的地位不高啊!

    “既然当下问题如此,那该怎么办呢?”

    燕北对幕府幕僚循循善诱,一干幕僚点头十分认真地跟着燕北的思路走,道:“是啊大王,那该怎么办呢?”

    “孤要是知道,还问你们?想啊!”

    燕北摆摆手,苛求部下幕僚必须给他想出一个平衡士农工商地位的方法,他的幕府僚臣皆为士人,当下这个举动若放在后世,是有一个说法的史载,兴和五年夏末,大将军幕府、赵王宫中,一群士人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燕北现在每天的时间大多数用于查阅寺众郎送上来的书信,甄尧做辑校寺的活计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所查事迹事无巨细,且从不拖沓。大约每个统治者都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监察机构,越是开国之主越有这样的渴望,因为这能满足人内心很多阴暗的渴求。

    比方说窥视欲,他能监察到天下某个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旁人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腹诽,燕北都能知道。甚至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谁能在插着燕氏大旗庇护下的土地上完全躲避燕北的窥视。

    让甄尧治理一方,他未必能表现出多大的才能,可让他抓着辑校寺,还真把监察这事做出花儿来,这个才能是燕北麾下谁都无法企及的。

    如今辑校寺已经有几个职权司交叉监督,尤其在合并汉朝御史台之后,与辑校寺互相监督,演化出非常强大的监察机构。而这些事反映在燕北眼前时,便显得分外有趣。

    有人想起兵造反,尚在谋划阶段便被寺众郎捅到辑校寺里去,接着当地的驻军校尉便与其搞好关系,充分满足其在造反前的膨胀心理,削去对抗燕氏而带来的不安,接着在起兵之事尚未波及郡县,便被自己宅院里一拥而上的婢女健妇用袖口藏着的小刀捅死在马厩里。

    发生在天下的种种事端,就以前因后果极为清楚的情况传送到燕北眼前。

    可惜他不是穿越者,否则此时此刻一定会有非常熟悉的感觉,他的疆土像一局放置游戏,只需要他决定最上层的政策,接着国度中每一个人都有各自指令,逐渐将他的构想达成。

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

    燕北将赵王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日的政务不曾荒废,偶尔还有闲情雅致溜溜狮子,要么就看着燕桓骑着长颈鹿在赵苑里玩耍,声色犬马与平定天下一个都没耽误。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邺都的皇帝快疯了。

    身为皇帝不能治理政事,没有关系;身为皇帝不能掌握实权,没有关系;甚至身为皇帝被锁在邺都里,这都没有关系;可就在邺都向西百十里的地方威严耸立着一座赵王宫,尽管天下仍旧是汉朝,可还要在汉朝后头加上俩字赵国。

    而真正的汉朝,连魏郡都算不上,只在这座邺都之中。

    皇帝在燕北盖起的深宫里板着手指头推算:“嗯,燕氏向北疆派出四万兵马,算上并州两万,这是六万雄兵;嗯,燕氏的义领兵西走了,又带走了四万虎贲;嗯,燕氏在益州州境陈兵五万,再算上凉州的两万兵马,又有七万大军;燕氏在扬州、在荆州……”

    算着算着,皇帝的眼泪的就掉下来,无助地仰起头看着大殿上悬挂的宫灯。

    那哪里是灯,分明是寒光闪闪的钢刀啊!

    刘协的心理承受能力真不错,其实很多见风使舵没有骨气的大臣早就想着如何脱出邺都了,好一些的想着逃出邺都如何隐姓埋名,糟糕一些的就想着舍弃皇帝加入燕氏,这种时候无从指责,毕竟王朝气数将近谁都能看得出来。但刘协能坚持到现在,除了一开始反应大点,如今已经趋于平静,真的不简单。

    不是谁都能在这种环境下安然入睡,而且能好好睡这么些年的。

    在你身旁,知道有一个人会造反,因为燕北早就告诉刘协做好准备,我会造反的;可你要说燕北直接提兵造反也就算了,甚至他说一句话,刘协就把皇位拱手相让,没有问题;关键是你明明知道他会造反,可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造反。

    眼巴巴看着燕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朝着平定天下的脚步走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点。

    只能感觉到,悬在自己脖子上的剑越来越近,这种压迫感持之以恒地影响着刘协,谁能承受的住?

    但刘协已经被锻炼出来了。

    在这方面,刘协的心理素质不会比燕北差,甚至与要比燕北强上不少呢。

    在燕北九岁时,所需要面对的是食不果腹的生活与随时跑丢的羊马,这种问题困扰着他让他费尽精力;可刘协呢?刘协九岁时面临的是登基为帝,风雨飘摇的国家与乱七八糟的权臣掌政,并懵懵懂懂地接受这些权臣奇奇怪怪的政治主张。

    到了燕北十二岁,所需面对的是跟着兄长学习如何快速骑马操弓并射中敌人,以及如何在箭雨中保护自己保护骏马,并最终达成偷盗乌桓部落尽可能多马匹的目的;而刘协要面对的,是大臣将军们为了把持朝政而互相厮杀,甚至连皇帝都只能保命被所有人利用来利用去。

    没有人为他伸张正义。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燕北,贯彻自己一生的信念与目标就是抢夺,抢夺外人来富足自己,兄长死在战场上他做首领,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只知道要抢夺别人给自己人带来生路;慢慢自己人越来越多,敌人也越来越强,但他还是边塞上只知道抢夺的恶棍。

    邴原的出现改变了他,在燕北岁数足够成熟、脑子足够清明时,出现一个能给他讲述什么叫士的人,并告诉他士不是一个生来就是的阶层,而是每个人所恪守内心的一套道德准则。这套道德准则与燕北的立世之道相重合印证,以塑造成如今的燕北。

    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刘协,贯彻自己一生的信念与目标就是退让,自己退让以达成他人的目标,父皇死了他做皇帝,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只知道那些强大的权臣与将军都给他带来恐怖的同时让他活命;慢慢权臣越来越多,他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敌人,没有人愿意与他为敌,都只是养着他、利用它罢了。

    燕北的出现改变了他,在刘协岁数足够成熟、脑子足够清明时,出现一个明目张胆告诉他以他为敌的人,并告诉他妥协退让这套对老子没用,你要站起来坚强地像个男人率领你的‘自己人’和我决斗。刘协的世界观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个王八蛋是个什么玩意儿?

    养着老老实实的朕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来干朕?他妈的皇帝给你做好不好?什么,不好?这个皇位不论董卓还是王允亦或李郭朕可都没给过他们,你居然不要?而且还要来干朕!

    刘协这颗属于皇帝的大脑是错乱的,他有过不错乱的机会,在杨彪告诉他燕北只是个会舞刀弄枪的莽夫将领,只要陛下一道诏书就能让他乖乖跑到并州还政于皇室时。那时候刘协是有机会站起来的,但燕北没给他这个机会,刘协打着弯儿的膝盖刚刚立起来,就被燕北推了个大跟头。

    刚被吉平、种辑那帮人搀扶着接着跪坐好,这帮人便各个磨着刀盘算着跟燕北狠狠干上一场,当然是要动脑子那种,让燕北没了兵马,一个人乖乖地进邺都,然后他们再群起而上,一举制服。

    刘协那会儿还是太天真了,瞪着个大眼:“好啊好啊!”

    结果呢?

    结果种辑拿起刀,做了赵国骊州别驾,欢实得不行;结果吉平收起刀逃出邺都,死无葬身之地。

    皇帝刚站起来的膝盖又磕回去,这回都磕青了!

    所以就变成了这副模样,刘协站是站不起来了,想跪下去燕北又不让,就只好这么蜷着腿瘫在地上,再无别的办法。

    燕北所期待的,跟皇帝最后一战,说白了也不过是他自己心里的一厢情愿罢了。他希望在王朝结束的最后时代,当他发起反叛时所要面对的是一个配得上他的敌人,仅此而已。但这永远都不可能,因为刘协成长在他的阴影里,因为在他所无知无觉中,把刘协推了好几个大跟头。

    这世上有两种人是真正无敌的,一种是敢向任何人宣战又足够强大;另一种是不敢向任何人宣战而足够懦弱。

    燕北是第一种,刘协是第二种。

第三百三十三章 体面

    曹操袭击交州,这是出征在外的士燮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事情,士燮不怪曹操,却从心底对张辽有些怨怼。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张辽跟曹操打了快八百年,从兖州打到交州战场都他娘的遍布半个天下,硬是没把曹操打死,张将军和曹操是一伙儿的吧?

    当然了,这种事士燮就是点怨念在心里想想,说到底还是怪自己,没能力趁早将武力遍布整个交州,唯独那一个荔浦的缺口,被曹操抓住,从荆州打了进来谁都没有办法。

    单单这点上,士燮是很佩服曹操胆魄的。

    交州,不是谁都有底气敢贸贸然攻打进来,如果说是个愣头青,可能会不管不顾地打进交州,但同样瘴气也会登时令其吃够苦头把他吓走。曹操不但没有被吓走,还留在交州,东面与南海郡士武交战、南面与合浦太守士壹相抗衡。

    身处益州前线,刚刚趁刘备对益州南部掌握不足的机会策动益州郡豪族起兵反叛,屯兵滇池顶盔掼甲的士燮掷下书简,冷哼一声,“跑到别人家人龙行虎步,这曹孟德真懂为客之道啊!”

    冷嘲热讽并不能起到实际效果,事情真正还是要依靠人力来做出。此时后方有警,士燮也顾不得北面的刘备,当即下令让他两个儿子率领几名部将留在益州刺史部最南端与交州接壤的益州郡,亲自领兵返回交趾,作为封死曹氏西攻的屏障。

    他交给儿子士祗与士徽的使命,便是以益州郡为根基,招纳西面永昌郡、东面柯郡不服刘备的豪强大族以及当地蛮王,以此来抵御刘备接下来的进攻。如果不能击败刘备向北继续侵占土地,那便巩固以及取得的二郡之地,以待今后北方燕氏南征将来的时局变化。

    士燮很清楚,北方属于益州刺史部的土地无论攻下攻不下,是否属于他都还在两可之间,如果燕北不同意由他治理这些土地,恐怕他也只能将土地交还,所以益州与他而言意义不大。他之所以兴兵进攻刘备,是因为刘备在与他接壤的诸郡土地都没有什么威望,反之士家在那些郡县久负盛名,不少郡中豪族在刘备进驻益州后都向他传信询问应当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曹操带兵南下这件事,他发兵攻打刘备是有多重好处的。不过现在曹操在交州兴风作浪,曹氏便成为他的心腹大患,当务之急必然是回去抵御曹氏的进攻。

    不过这也同样能达成士燮进攻刘备最重要的目的,曹氏、刘氏,打谁都一样,许胜不许败向燕氏炫耀武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士燮最担心的不是曹氏也不是刘氏,他担心将来燕北一统天下之后传书一封便要将自己召至邯郸,许个什么九卿之类的官职,这才是他最怕的。

    真发生这种事,让他去邯郸,谁能甘心?

    可如果真发生了,他还有不去的余地么?

    士燮从不认为同样掌握一州之地的曹操、刘备这样的诸侯能胜过他,但他同样也不会头脑发昏地自大到认为他能够击败燕北。

    他可能会因机缘巧合而输给刘备曹操,但却无可能依靠运气胜过燕北。

    几个小孩子在泥地里打滚搏斗,突然冲进来个八尺魁梧大汉手上还提着个大铁锤,这多吓人啊!

    曹操刘备士燮就是泥地里打滚的小孩子,但燕北不是这个八尺大汉,大汉是朝廷,彪形大汉又怎么会欺负小孩子呢?大汉不会,但铁锤会。

    燕北,燕北就是朝廷手里的大铁锤。

    只不过如今壮汉是被大铁锤拽着四处敲打。

    仅仅一郡之隔的刘备心里比士燮更加慌张,北面的战事让他的部下损兵折将,数月以来他们丢失了前线两座雄关七处城磐,而刘备却没有办法扭转败势。不是前方将领没有指挥才华,而是马超与赵云自后方掀翻了他们的粮道,甚至顺路占据辎重线上几座城池。

    尽管那些城池不大,但却足够给燕军足够的机会袭击沿线大多数粮队,没有粮道的军队还如何打仗?

    在关羽军中,断粮半月已经成为常态,而他们偏偏束手无策,除了早先袭击马超部下羌氐武士抢掠一些粮草之外,似乎只能指望苍天开眼才能在断断续续中使他们得到微薄的粮草供给。

    这糟糕透了。

    天底下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打胜仗。

    不过似乎是苍天真的开眼,临近秋月,来自赵王宫的一封书信穿越大山大河抵达刘备守备的成都,不出半月,双方大将关羽与马超在梓潼县南短暂议和,以广汉郡梓潼县为界,不再相互进攻。同时刘备也不能再进攻防备曹操的士燮,对于这件事,刘备当然点头应下……燕仲卿这是说的什么鬼话啊,刘某进攻士燮!

    坐在成都城治所的刘备想在只想把眼前这幅蜀中地形图狠狠拍在狡诈且厚脸皮的燕北脸上,让他瞪大眼睛看看到底是谁打谁!

    想我刘玄德去岁立益州基业,十郡收得八郡,拥万众雄兵与诸侯并立于世,这才多长时间呐,啊?益南三郡被士燮啃去,益北亦被马超赵云夺取巴郡、属国再加半个广汉,现在燕北反倒先咬人让他不要再进攻士燮?

    士燮带着交州行惯山路的蛮兵以日行六十里的速度翻山越岭冲进益州,打下益州郡煽动临近二郡豪族蛮族起兵,居然还说是刘某打他?

    天底下难道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现在好啦,虽然不知道燕仲卿为什么突然传信停战,但别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至少能消停一段时间。再打下去,恐怕他就剩一座成都了,蜀郡都保不全!

    “兄长,实在不行就给赵王上个表,反正也打不过去了,就让他当赵王呗。”张飞作战时凶猛无比,但双方一停战,张飞倒还真不想继续打下去,屁颠儿颠地跑回成都,“兄长要实在想为快速加入燕氏找个体面的办法,不行咱就再跟赵国宣战”

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钱

    燕北传信与刘备停战,他为的当然不是停战,而是想要让刘备给出一个不进攻士燮的承诺。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到底交州也臣服与赵王宫,他不能眼看着士燮将要跌入险境而不闻不问。

    士燮险么,燕北觉得是真险。

    当燕北意识到曹操进入交州之后,他便发现西南的局势变得极为诡异。刘备北面被马超进攻、南面被士燮进攻;同样的情况,士燮北面与刘备交战、南面为曹操衔尾;曹操更惨,西面与士燮交战、东面与士武作战、北面还要防备着张颌……总之,三方势力挤在西南,全是顾头不顾腚的悲惨状态。

    如果士燮不是被曹操与刘备夹在中间,燕北是很乐观其成的,倘若士燮与曹刘二人其中任一易地而处,燕氏的兵马都能给予士燮充足的援助,偏偏他被憋在最里头,非但救不得,燕氏若执意进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士燮被曹刘吞并,并强迫曹刘联合到一起来对抗他。

    这是燕北所不愿见到的。

    作为苦苦强撑到最后的两个不臣服于燕氏的诸侯,不论从哪个方面去看,二者皆为人杰,若让他们联合一起,没准会生出变故来。

    如今既然与刘备达成和议,那么士燮、张辽、张颌三军便能对曹操达成合围之势,想来曹氏离败北不久了。先前一直让曹操走南闯北,盖因没能将其完全包围歼灭,不过这一次曹氏显然不再有如此好运。

    比起西南让燕北感到担忧,西域发生的事就让燕北感觉有些好笑了。

    义出征之时,他是知道义心里究竟有多想一雪前耻,带着兵马火急火燎地向西攻去。燕北能想象出待其抵达西域,将如何与贵霜血战一场,但他没等来义的战报,反倒等来义的求援信。

    义求援,求的不是兵力援助,而是想让凉州刺史部征发些民夫,在关外修缮过去通西域的商路,其实也就是修路。

    至于原因,将军在书信中写得很清楚,贵霜的兵先前在边境线上与宋建对峙,宋建有些露怂,不敢与贵霜军直接对抗,被其国中骑兵衣甲鲜明的模样吓住,无甚动作。不过等到义的兵马赶到边境,又一不小心将贵霜的军队吓住,吓得他们躲进城中不敢出门。

    西域诸国城池不似中原以土木为基,他们的城磐大多是以石为基,并充分利用铁悬门,寻常的撞木等物很难击破城门。西域又缺水缺木,火攻水攻皆不得用。要想击破城池,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拿命堆,要么用石。

    但石运不过去,因为西域的道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还断断续续完全被荒漠掩盖,根本无法运送石。他们的石在玉门关外屯着,义是看在眼里馋在心上,因此向陈群提出这个近乎荒谬的要求……在西域修路?

    他娘的国中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可供骑兵通行的道路,燕北究竟要多鬼迷心窍才会去西域修路?

    而且燕北挺纳闷的,按说宋建的兵也不少,那也算坐拥数千上万兵马的诸侯,就算没有因为燕氏对贵霜震慑而发动大军,至少要派出几千人的军队,宋建没把贵霜人吓住,怎么义一去就把人吓回城里去了呢?

    燕北的疑问在凉州刺史陈群送来的书信中得到解答,义是召集了四万军队西出玉门关不错的,但当他发兵走到西域时,他的兵力就不是这么多了。凉州刺史部在后面给他送了三万民夫运筹辎重,辎重队里包括赵云当时带走的驴子。除此之外,义的军队非但没有在西域的行军中造成损失,兵力还增加了三万,变成威风赫赫的七万大军。

    说实话这有些超出义所能指挥的兵力了。

    三万军队是乌孙、大宛等国派出的从攻军,就像老大哥娶妻凑份子一样,西域诸国过去向贵霜、汉赵、鲜卑步度根三方势力轮番进贡,但去岁鲜卑为燕氏所击,势力大不如前,而义远征西域又极为威风……关键在于,西域诸国比旁人更清楚贵霜国中的内乱,他们甚至不甚清楚汉朝是如何崩溃并在短短十余年间重新由燕氏复兴,但他们知道在贵霜国中已经分裂为数部,甚至显现出无力平叛之态。

    这种时候,他们并非必须站出来支持燕氏,但却又不能不站出来。

    汉人非常可怕啊!在从前通西域的商贾手里流传到西域诸国的一些书籍中记载着一个恐怖的故事,名字叫假道伐虢。意思就是说他们本来出师有名要打贵霜,但路上一不小心就把乌孙国大宛国灭掉了。

    中原的史书流传到西域,基本上可以当做西域母亲晚上瞧见孩子哭闹时吓小孩的启蒙教育书册。假道灭虢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像什么同室操戈、卧薪尝胆……妈呀,多吓人啊!

    当一个仍旧陷入混乱的贵霜与已经重回强盛的赵国放在一起,西域诸国的明智之士知道他们该选择哪一边。

    站队从来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当他们选择两不相帮,虽然有可能两边都得罪,但因为势弱反倒不会被人视作仇敌,但如果做出选择,那么便必须将抛弃的另一边彻底击垮,否则当贵霜这个庞然大物反应过来,他们谁都不是贵霜的对手。

    为了一起将贵霜埋葬,西域诸国可谓不留余力。

    七万兵马,尤其在七万兵马中四万都装备着制式兵甲身材高大的燕氏军队而言,贵霜军没有半点继续留在边境的想法,他们只能选择撤回城郭。

    贵霜的兵制类似春秋战国,由各地装备精良战力高超的贵族统帅其麾下战力低下数量庞大的农兵构成基层战斗力量,这样的力量足够震慑西域诸国,但是要想震慑义?

    义在贵霜边境已经打过一仗了,但是战报仅仅送到陈群那里就被拦下,打算与后续战报一起送往赵王宫。义的骑兵与贵霜两千多步骑野战,一阵强弩射翻当先十几名骑兵,随后的大量步卒居然溃散乃至冲翻己方阵形。

    别说眼高于顶的义了,就算凉州刺史陈群都觉得这样的战报不必急着送往赵王宫还不够传令骑从马儿的草料钱呢!

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

    瀛洲挺有意思,这里有好多岛连在一起,上面没住什么神仙,但却有很多人,带着不一样的口音说着不一样的话。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幸好,他们还能用一样的文字。

    其实在最开始,文字也是不一样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秦人携童男童女渡海,带来秦文。久而久之,岛上没有秦人,但秦文留下了。因为岛上诸多部落首领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出现了国家,名叫倭国。

    倭国派遣使者渡海,在大海的另一端找到汉朝,他们的皇帝叫做光武帝,赐下一枚金印,上面书着汉倭国王。

    直到很久以前,倭国与岛东面的诸多小国开战,到这个时候,岛上不再有倭王,而是倭女王,名叫卑弥呼,住在很深很深的宫殿中,从不与外人见面,用名为道的方法驱使并不存在的鬼神,引百姓效忠。

    在倭女王还很年少的时候,在大海的另一端,不速之客闯进岛上,名字叫伊尹漠。他的身份是北方大国高句丽王的次子,他们穿着铁质铠甲,手上握着明亮的长刀,背负檀木制成的大弓,在岛的另一端登陆,伊尹漠的军队很快攻下最东端的几座大岛,倭女王的军队拼死抵抗,却溃不成军。

    他们没有兵法、没有战法、没有独特的语言、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甚至就连书面的文字,都来源于大海另一端的汉朝。高句丽人认识汉文,倭国人却不认识高句丽文,他们的书信在高句丽人面前无所遁形,没有人能率领他们打赢这样的战斗。

    但是战争可以促进技术发展。

    高句丽人带来了铁,也带来冶炼铁的方法;他们带来了弓,也带来制造长弓的技艺。他们还带来了马,一种能够让勇士骑在背上的高大猛兽……可惜这些马的屁股下面都被囊了一刀,不能产下小马驹。

    倭女王呼唤不来鬼神相助,勇士们节节败退,人民急不可耐,一个部落接一个部落投降,一切似乎都已无济于事。

    风来了。

    从北方吹来的风带来浓雾中乘风破浪的庞大战船,战船上穿铁甲负大弩持环刀的武士像极了倭国中传闻很久的天神,天神的名字叫田豫。

    伊尹漠死了,死在和天神的战斗中,还能有怎样的结果呢?没有人可以对抗天神,就算是强大的高句丽人也不能,大船自东向西横扫高句丽人木寨,像狂风扫过稻田、像雷霆劈碎巨木,对倭国人而言极为可怕的对手高句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被清扫一空,那些背叛倭国的部落也没能得到任何好下场。

    为了感激天将军田国让的恩德,倭女王愿意付出所有珍宝来回馈汉朝,在那些献上的珍宝当中,田豫深知赵王需要什么,便留下亲信与几百水卒在这里挑选有什么是赵国需要的,再联系乐浪郡的海船前来运送。当然,田豫做不到白拿朝贡国的器物,以来自乐浪、辽东的手工艺品作为交换,上表赵王于乐浪郡南部开海市,以交换海上庞大物资。

    当田豫上表之后,他便继续率领船队西走这是发现在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田豫得到的主命为征调船队参加燕氏对徐州袁绍的攻势。

    开市,燕北始终是热衷于开市的。尤其在当他知道倭国的海路能够给赵国带来鲸皮、鲸胶、玳瑁、东珠等珍奇后,对,当然还有白银。

    他根本找不到一个拒绝的理由,交易讲究公平合理,这些东西对燕氏而言并非必需品,但足够珍贵,除了交由商队流通各地换取钱财之外,最大的用处大约也无非是作为赏赐部下的用具,所以对燕北来说并不是非常珍贵的物件,那么它们的价值就要稍低一些。

    而倭国最需要什么呢?

    铁锅、烤盘、漆过的家具、当然少不了来自汉地的农具,当然不是锄头那些简单物件儿,那些东西才能值几个钱,水车、水椎,这都是代表这个时代最顶尖科技的结晶,一斛东珠换一架组装好的水椎过分吗?我还有大磨、铁犁呢。

    就照这个来!

    想要锻炉,还想弄走熟练的铁匠?倭女王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要求已经影响到尊贵的赵王殿下对你们的好感吗?饭都吃不饱就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总之,海市就这样定下了,所互市者不单单仅有倭国,还有流落诸多海岛的夷民,赵王殿下的恩德照临四方。

    这便是孙策等人在不知名小岛上遇见他们以为搜索他们的田豫军的由来,实际上在汉地之外的海岛上,大多都存在着往来的船队,诸国夷民将想要互市的商品装载到赵国的海船上,交付至赵国乐浪郡牵招部下的官员统计数量,并由随船夷民自由交换等价的商品农具或工艺品带回海岛商品的价值,由赵国说了算。

    当然了,燕北这种做法令国中吏民颇有微辞,很多人认为赵王殿下太过小气,夷民诚心归附,居然用这种方式来换取暴利。一副水车、水椎换人家一斛珍珠,真正能值得这个价钱的翻车渴乌你又不会给人家,就算是做买卖也没这样做的吧?

    但赵王根本不在乎,在他看来这显然非常合适,筹备什么兵马,大家都去挖贝壳捡玳瑁啊,换来水车大磨铁犁去种地,吃饱肚子不久都安居乐业了吗?

    天不遂人愿,转眼两年过去,时间推进到孙氏逃亡海外,这些顶盔掼甲的不速之客在飘荡半年之后终于登陆他们心目中的瀛洲。

    倭女王的军队被击败、留在岛上的二百多乐浪水卒亦无力阻挡数倍于他们的孙氏残兵,军备松懈的根本不足以抵御这样强大的敌人,乐浪水卒节节败退,最终只有十几个水卒救起沿岸上百倭人逃上船舰,一路逃回乐浪。

    这个刚刚进贡互市不到三年的属国,便被攻破国都,消息漂洋过海传至赵国邯郸王宫,致使燕北震怒。

    不过燕北皱着眉头看着来自倭国的书信,孙家人这是想做什么?

    燕北沉吟着念出书信的落款:“赵国瀛洲牧,孙仲谋?诸君谁能告诉孤,这孙仲谋是谁啊!”

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声

    从倭国送来这封穿越千山万水的书信送到赵王宫案几上时已经快入冬。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短短一个落款,给燕北带来太多的信息量。

    赵国瀛洲牧是什么玩意儿?

    这孙仲谋又是什么玩意儿?

    世上燕北不知道的没听说的有很多,但很少遇到一天出现两个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情况,部下幕僚想了一会才说道:“回大王,孙仲谋应当是孙策之弟孙权。”

    幕僚说罢又拱手道:“大王,这是孙氏的缓兵之计。”

    燕北白了一眼年轻的幕僚,能不能说点有新意的。这根本不用看,孙氏在倭国大开杀戒,傻子都知道消息早晚传到赵王宫,快马加鞭派人往乐浪送信,肯定就是想缓兵,这是不用说的。

    但燕北显然更想知道孙策怎么了,这个一直以来的孙氏首领,怎么就突然没了声息。而且说实话孙权这封信是有些反常的,就燕北的了解,看孙策过去攻势如虎的模样,如今一次被江东士人卖出去,必然应当想着办法休养生息再卷土重来。万万不能好像如今这样,写封书信好似拱手称臣一般。

    这不对,孙策应该是出问题了。

    事实也正像燕北想象的这样,孙策出问题了。

    在孙策生命的最后几日里,他把燕北、倭国人都在心里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娘的箭上有毒!

    攻打倭女王宫的时候,宫廷卫士用檀木弓射出毒箭穿透了孙策的铠甲,而倭国又没有较好的医匠,结果自然是将攻城略地的喜事变成丧事,没过多久孙策便一命呜呼。

    但这事还真怪不得燕北,要怪就得怪比孙策死得还早的伊尹漠,檀弓是他带到倭国的,毒箭也是他在海岛上发现的,只不过他的毒箭并没有给倭国兵马带来多大困扰,甚至也没能给田豫的军队带来多少麻烦,反而杀了孙策。

    孙策死后,由孙权继承孙家遗志,其实孙家也没有什么遗志可继承。孙坚死的时候才区区伪职将军、袁术部将,能有什么遗志,难道说继续效忠袁氏主公吗?等到孙策就更不行了,虽然他打下孙氏在扬州的基业,不过转眼就被江东的投降派卖给燕氏,只能流亡海外,带着两千多人打下倭国,又能有什么遗志?

    就像孙权写给燕北书信中的自称一样赵国瀛洲牧。其实孙权把想说的话都写在末尾了,这封丝毫不曾提及投降,通篇写得好像他就是燕北部下的瀛洲牧一样的书信不单单送往赵王宫,还被孙氏的倭人部下乘船送往扬州、徐州等地,昭告天下,其实也是一种阳谋。

    燕北认为,孙权至少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想要暂时议和,躲避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这种时候没了孙策,即使他们打下倭国,孙氏的士气也必将面临大降,并无能力面对燕氏的攻伐,所以想出这种办法。毕竟燕氏的力量主要还陈布在北方,因为根基就在北方,而倭国距离燕氏统治中心又实在太远了,别说有这封信,就算没有这封信,燕北也未必会发兵攻打海外。

    至于其二,就是为今后长远选择铺路,一旦日后孙氏有反攻的能力,他们并没有投降,亦没有与燕氏停战,这封信就基本和耍流氓一个概念。燕北不能打孙氏,因为孙氏已经开口说自己是燕氏的瀛洲牧;但这并不影响将来孙氏反攻扬州,因为他们没有投降啊。

    “还真别说,这个孙仲谋心眼儿倒是比他兄长多些。”

    燕北嘿嘿笑着,仿佛并没有被孙权算计的愤怒。说实话他也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愤怒的,既然孙权愿意这样说,那这实就这样吧,他还能怎样呢?别人送上门来的给他开疆辟土,他又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传书薛州、甘宁诸部,率船队北上渤海,让他替孤给孙仲谋送去一尊官印,这个瀛洲牧,孤让他当了!”燕北哈哈大笑,小鳖犊子还算计老子,“对了,让薛州多带些人马,过去就把沿岸全部占领,要和气一些,让他做瀛洲将军。”

    薛州在南方战场上给燕北立下不少功勋,让他做杂号将军也是当之无愧的,单单击曹操那次便是大功一件,更别说后来的几次水战,这个从前的海贼头子确实显现出他的才干。不过这一次,燕北要让他做回老本行了。

    不过不是海贼,是水军大将!

    “也叫田国让做好准备,如果孙权敢向薛州动兵,立即依托乐浪郡调兵,攻打孙氏。不过燕某觉得孙权小儿未必敢与薛州动兵。”

    燕北这么说着便笑了,他认为孙权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和燕氏动兵的,不过只要他不动兵,薛州就能把他卡死,永远都别想逃出燕氏的手掌心!

    遥远的海外,孙权收整了过去倭国王宫,在异国他乡为兄长举行简陋的丧礼,没有办法,并非他薄情寡义,但实在是倭国条件所限,过去连个好医匠都没有的地方,他又能用什么来安葬他的兄长呢?就连最基本的回乡安葬都做不到,还能指望如何?

    比安葬兄长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如何在燕氏这头庞然大物口中得到一线生机,这远比安葬孙策来的困难。

    可说到底,这是一件长远的问题,并不急于当下解决。当下他们解决的,是尽快招兵买马,以此来得到些许对抗燕氏的能力。可是结果令孙权非常惊愕,他招募不到多少兵员,这个鬼地方的人居然只会捞珍珠、抓玳瑁,要么就是挖银矿、采草药,根本没有人愿意打仗,倒是挺热衷于耕作的。

    用水车灌溉、用石磨碾粮、用水椎凿米,这种情况对孙权来说糟糕透了。

    没有人会打制兵甲、没有人会制作弓弩、没有人会运筹兵马、没有人会率众冲锋,但凡有血勇的,在他们攻打王宫时差不多都被杀干净了,留下的那些也都逃进山里想办法对他们对抗,根本不能为其所用,这简直令人无比愤怒。

    燕北若知道如此,简直要笑出声来!

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来

    临近冬月,自南方调往北方渤海,随后上岸于赵王宫领了几枚印信的薛州率军,直抵对岸的辽东汶县。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汶县与沓氐,是燕氏最早建成的造船司,也是地理上改变赵国造船技术发展方向的开始。

    因为会发生在辽东的水战,都是直接面向海上,这便决定了燕氏的战船清一色都是海船。以至于通常情况下汶县造好的船是不会派往别处战场参与于诸侯之间战事的。即便参与,它们投入的战斗也是诸如东海战袁绍、江东孙氏,袭扰沿海。真正参与内河战事的船舰皆由渤海郡制成。

    海船为燕氏稳定了在幽州的统治,自孙轻掌汶县之始,燕氏便有了近海水军,短短一年时间增添数十条大小战船,成为渤海范围内最强大的海上力量,震慑幽冀沿岸,不过到天下纷争逐渐明朗后,海船在燕氏便不再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震慑,该震慑的都震慑完了,还要怎样去震慑呢?

    曹氏宁愿远走交州也不愿进入扬州,便是这样的道理。谁敢前往沿海?就连各路诸侯中最擅长水战的江东孙氏的船队都不能在大江之上阻拦燕氏,旁人又有谁敢逃到沿海。

    孙氏还能仗着船舰流亡海外,曹操倘若去了扬州,别说海外,随便他进哪条河,就能被来自渤海的燕氏河船堵死在水上。

    薛州在汶县为他的船队增添了四十八艘斗舰、二百余艨艟,并受命在辽东、乐浪沿海诸县招募水卒。燕氏的招兵是非常容易的,尤其在燕北起家的这片土地上,十余年的募兵传统让这里的人们习惯于受燕氏雇佣出征作战,没错,是雇佣。

    燕北和幽州乡勇的关系更像是雇佣,从无断绝的辎重、明确数目的抚恤、清晰的战功奖赏以及渡过黄河便让他们解散回乡的军屯决定了幽州人习惯于受燕氏征召作战补贴家用。

    在战争中,尽管燕北是个幽州人,但燕氏麾下作战的,更多是冀州武士。冀州的道路四通八达,距离各州都不算太远,而冀州人也受交通便利的影响大多能挺多其他诸如幽、青、兖、豫、司、并诸州的语言,使他们能够在这些土地上作战,幽州武士的活动范围则仅限于边塞之外的东部鲜卑、高句丽扶余故地以及冀州,一旦渡过黄河,他们的战力便会大幅下降,同时思乡的心情也很难让他们继续发挥应有战斗能力。

    故此幽州军在燕氏征伐天下的前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后期,则逐渐成为与其他州域没什么不同的地方兵力。

    这对幽州人来说是件好事,更少的参战意味着更少的死伤,尽管相对立下战功获得赏赐的机会减少,但前期燕北为了供应战争所需开垦出面积巨大的‘自家田地’而令幽东四郡修造四通八达的‘沮公渠’保证了这些土地的充足灌溉。毫无疑问,在荀悦施行田策改革的十几年后,这些燕氏‘自留地’统统都由州府以租买的形式分发给州中百姓。

    这里的田策改革由荀悦主抓,自然没有多少冀州、关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幽东不复先前那般穷苦,不再需要战功赏赐才能养活家人……所以说这对幽州人而言是件好事。

    但没有人抵触燕氏的招募,恰恰相反,作为燕氏军屯的起始之地,也作为天下操练乡勇最久的地方,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皆有尚武之心,在兴和五年的深秋时节,七千余生活在沿海的幽州儿郎登上薛州的战船,与六千多各地曾参与过不止一场战事的武士们一同驶向那个叫瀛洲的地方。

    甘宁又骚包地在属于他的斗舰上悬挂起锦幡,不得不说,他这个举动为他带来可观的利益。薛州此次于幽州募兵,兵员皆选用沿海水卒,大概各县都能招募到**百乃至千二三百的水卒,只有甘宁是乘着战船在沓氐募兵。

    甘宁招募到三千多个年轻人。

    一匹蜀锦在辽东的卖价为四千多钱,而甘宁船上用的锦帆要用至少十丈来衡量,在甘宁的战船出现在沓氐之前,这些海边长大的孩子们所见过最华丽的战船当属田豫的五彩楼船,但那也不过是以五色帛巾在侧船舷拉起罢了,哪里比得上甘宁的锦幡更有视觉冲击力。

    为了登上这艘船,人们不惜为甘宁卖命。

    如今的甘宁不再是荆州那个不受刘表待见的校尉,也并未在艰难战事来临前被火速升职的将军,他只是瀛洲将军薛州部下的一个校尉,但这个校尉却有着兵马员额不限、亲率四十二艘战船船队的职权,这是薛州亲自向燕北上表求来的。

    同样是水上讨生活,海贼出身的薛州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够御使如此庞大船队的才能,而他部下的甘宁,他恰巧知道这个锦帆贼头子过往的辉煌战绩,不论是水中硬抗数目庞大的燕氏水军还是在岸上以残兵败卒击破同等兵力的凉州骑兵,这个蜀郡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手。

    薛州需要这样的人来为他分担压力,毫无疑问,甘宁就是最好的选择。更不必说,甘宁部下还有一个叫苏飞的,过去也是荆州军将领,他们都有足够的才能来帮助他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抗孙氏。

    临近秋末,幽州诸地沿海皆已结冰,冬季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些,给人带来十分不好的感受,但这并不耽误汶县与沓氐的海岸从来不会结冰。薛州率领庞大船队众多的海船驶向瀛洲,船上穿着厚实衣甲的幽州新卒摩拳擦掌,期待着在船舰驶达对岸时迎来一场配得上他们十年苦练的战争。

    不过他们终究要失望了,当船队在冬季抵达瀛洲时,迎接他们的显然不是战争。

    孙权笑眯眯地率领部下重臣在港口迎接,并满脸和气地将他们请到州府,一场平平淡淡的受封仪式之后,孙权成为真正的赵国瀛洲牧。

    没有人知道,这个生着碧眼的年轻人每当望向燕氏在港口庞大船队时,杀人的心都有了。

    只恨他不能跳起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

    孙权跳不起来,他设想过无数个燕北看到他那封信之后的反应,设想了无数次可能遇到的麻烦,但当燕北的决定送达瀛洲时,却与他的设想彻头彻尾地不同。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孙权想过燕北会愤而发兵,但起先他并不在乎,因为他部下去过北方的将官说北方每到冬月便有大雪,连海岸都被冰封数里,就算燕氏发大军渡海攻来,也要到明年了。而明年,孙氏在瀛洲至少能招募到八千名军士,尽管武备不足,但用本土的木与兽筋很容易在一年内做出并不是那么耐用的弓箭,并准备用三年来制作耐用的弓箭。

    燕氏对瀛洲的战争,因为距离太远,孙权想过燕北会在明年发动超过一万的兵力来进攻他们,但孙权有把握借助地利来拖垮他们……只要能在海上撞沉他们携带粮草军备的船只,后续的战斗便不算那么困难。

    可孙权没想到他们会在这个冬天来啊!

    说好的北方海面冰封呢?

    说好的北方冬季不宜航行呢?

    二百多艘战船啊,清一色的斗舰艨艟,连走轲都没有!

    这仗在海上能打起来么?他拿什么打?

    既然打不了,孙权便只能试试看他们到这边来是做什么的,结果一试,嘿!还真没想到,这帮人不是来打仗的,燕北是个好大喜功的傻子啊!居然派出上万军队就为了给孙某授予官职,行了,孙权的心放回肚子里了。

    授予官职结束,孙权设酒饮宴。虽然自燕军登岸以来他对燕氏薛州部下那个叫甘宁的将领见到没有仗可打一脸失望的神情就感到不快,但这并不影响场面功夫还要做到位,孙权还是很愿意满脸笑容送走瘟神的。

    不过……这帮人吃饱喝足居然没走!

    或者说,他们没有丝毫想要离开的意思,那个叫甘宁的直接在州府城外伐木采土修筑营寨去了;薛州倒是回到港口,可他也没有想走的意思,居然开始往岸上卸载辎重了。

    “什么?薛,薛州是瀛洲将军,他的职责是辅佐瀛洲牧,不受外敌入侵?”孙权咬牙切齿地拍打着案几,瀛洲很大,但他没有敌人,唯一的外敌的就是燕氏这帮王八蛋,你薛州倒是给我开船回去打燕北啊!

    燕北这个流氓!

    “公瑾,如此局面。”孙权的脸上没有笑意,摇头对周瑜道:“兄长临终前让我诸事可问你,这种时候你可有什么对策?”

    对策,周瑜能有什么对策?

    这就好比正儿八经下棋,是走当头炮还是跳马,这种事能问,可燕北是在和孙权正儿八经下棋吗?有他娘的在棋盘上摆一百多颗车来下棋的吗?

    “使君,我等如今船不过二十,兵不足两千。燕军船二百余,皆为大船,倘其分兵驻岛,我等或许能趁势攻取海港占领船舰,但我等之兵实在太少。”

    周瑜摇着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倒是有办法能让薛州分兵驻扎各地,但驻扎各地并不能改变当下的局势。就算他们抢到二百多艘战船又能怎样呢?难不成要离开瀛洲去别的地方?

    除了瀛洲,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抢夺船舰不是难事,可难的是这个冬天他们变不出兵力来,募兵很简单,但制作弓箭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没有兵甲,依靠这些瀛洲本土招募来的农夫,难道能和分散各地的燕军士卒作战吗?

    如果不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在海上飘?

    “公瑾的意思,就只能将性命交到燕氏手中,任其驻军?”

    周瑜没有再说话,孙权至多是想要保住自己性命,对燕氏的恨意却不会太多。但他不一样,周瑜要比孙权更恨燕氏,他的朋友孙策死于燕氏之手,这是兄弟之仇;他的妻妾被燕军夺走,即使如今燕氏封孙权为瀛洲牧都没有送还回来的意思,这便是夺妻之恨了。

    更何况,还有他们被江东本土士人驱逐的痛楚,他心里揣着一万个与燕氏开战的理由,却只能在瀛洲装出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难道他就不难受吗?

    难受,没有办法。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燕氏比他们有力,偏偏还有狡诈,说真的,周瑜后悔了。

    他不曾后悔,但这一次,他确确实实后悔前年给孙策建议据守大江对抗燕氏。如果前年他们向燕氏投降的话,如今孙权应该在邯郸过上比现在还好一些的生活,孙策也该还在世,大小乔也不会被田豫所夺。

    一切都该是很好的样子。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周瑜足够聪明,聪明到他能看出燕氏用这个并不高明,甚至显得颇有拙劣的阳谋将兵马驻扎在瀛洲,下一步想的是什么。

    他们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如果燕氏想要拿他们开刀,那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身死人手;如果燕北不想杀他们,或许他们还能继续活上一段,但结局都差不多。

    不论死活,他们都没有能力再与燕北为敌了。

    “仲谋,不如……向燕氏传信服软吧。”周瑜判断局势,最终那在手中的书简落在地上,颓唐地坐在一旁对孙权道:“让出骊州牧之职,请求回吴郡祭拜汝父。”

    周瑜这个建议令孙权如遭雷击。

    让他向燕北服软可以、议和也可以,但周瑜的意思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而已。他的意思是完完全全地投降,这对其他任何人而言或许不是坏事,但是对他?

    这个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此生的其他时间,都将在邯郸城,远远看着杀兄仇人称王称霸,而自己却做一辈子质子。

    投降,投降对所有跟着逃亡海外的武将文官而言,或许不是件多坏的事情,他们依然能够转仕燕氏,兴许将来还能做到更高的成就,但作为君主,投降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孙权很年轻,他无法想象自己将来沦落在邯郸城会是怎样的景象,但此时此刻,天下或许有一个人能够真真正正地与他感同身受。

    远在邺都的皇帝他头上悬着的剑,要落下来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么看

    秋末,天下动荡。UU小说 www.uu234.net更新最快

    幽州牧燕东携乌桓单于楼班、代王蹋顿、归义王成律归上表称汉室倾颓刘氏失德,不足以领御天下百姓,请燕氏顺承天命以继大统。

    赵王宫如今已俨然有了过去洛阳皇宫的模样,不单单是说赵王宫成为如今天下中枢,更是因为赵王宫的宫墙和洛阳皇宫的宫墙一样形同虚设。一点儿消息传出来,便能引得满城风雨。

    但也有些东西是不论如何都传不出去的,诸如燕北对此的态度,全天下都有几个人能知晓。自燕东上表之后,冬月即将来临,气温骤降却没有丝毫下雪的迹象,这对北方百姓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人们对来年是否干旱心中生出恐惧。

    至于谁做皇帝?

    大约只有那些能吃饱饭穿锦衣的贵人们才会关注吧。

    比起燕东的上表,燕北也和田间地头唉声叹气的老农一样,关注着天象,在他心里这件事胜过一切。他还指望着邯郸近畿今年耕种出高产的麦苗能在明年于冀州大放异彩,他和那些老农一样,不希望来年是大旱的荒年。

    赵王派骑传信了!

    这件事在邯郸城引发轩然大波,只不过人们却发现书信是传向中原的,淮泗之间兖豫青徐四州。没有人知道燕北在信中写的是什么,赵王宫的从人即使再大胆,也不敢去翻阅赵王的书信,他们不过是依靠道听途说由多嘴的宫人将消息传至宫外罢了。

    人们猜测,或许是单单幽州的上表还不够,赵王还需要更多?

    也就才过了半个月,干燥寒冷的天气让人心中都像憋着一把大火,恨不得立刻燎原。冀州牧沮授携诸郡太守、长陵吕布姜晋,及邯郸近畿二十多个侯爷联袂上表,同样的话又说了一次,不过这一次说的不是天命,而是更加果决的论断只有赵王才能开疆辟土照临四方。

    依然石沉大海,在这段时间燕北做了很多事,出现在很多会让人看见的场合中,但从未提起过这些事情,就仿佛书信他没有看见一般。寒冬腊月里,他带着田丰等人勘探邯郸西面西山地势,划定了来年在邯郸、武安之间兴建西山学宫的地带。

    西山学宫不是用来教授经学的,虽然也有增添教人明理的儒士担任老师的议程,但主要却是效法先帝鸿都门学,召集天下最出色的医、工、铁、木、衣等匠人,甚至还有精于耕作的农夫、老练精算的数术、赚取利益的商贾担任先生,为百姓传授生计所用之术。

    深谋远虑,这个词很有意思。

    尽管世间的确有人生来便深谋远虑或是鼠目寸光,但大多数人的谋虑实际上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深谋远虑的农人能够看见今后三年的地肥力如何,能知道耕种什么才能吃饱肚子;但就算再鼠目寸光的农夫,也能把目光放到来年大收,这就是身处位置所带给他的谋虑。

    燕北也是一样,坐在赵王的位置上掌控天下,近处的事情已经没什么好让他忧心的了,他所做的不过是因未过去做好了一件事所带来的隐患,再想办法在破衣服上打几个补丁罢了。

    太学的扩招必然使将来官吏数目增多,广修学舍便会让天下识字的人更多,这样会带来什么隐患?人们不愿务农却又没有更多出路,不论世风奢靡还是天下动荡,都不是燕北所想要的。

    改变吏民构成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一旦开始,就必须将后续一切做全,倘若出现纰漏,便是能直接引发天下动荡的大事。燕北让更多人读书,这一定是件好事;但朝廷却用不到这么多儒生,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往好了想,乡野之间的儒生成为领袖,抨击时政引起清谈之风;往坏了想,这些人无处施展抱负,对朝廷产生恨意,煽动吏民造反。

    不论哪种情况,最终的演变方向都只有一个失控。

    所以不但要让更多人读书明理,还要为他们寻找上升渠道,让所有人都很好地融入到天下的各个阶层,减少影响天下不安的人物,以维持稳定。

    必须让寒门出贵子,寒门贵子能让贵人们更有活力,更加奋进,以维持体面的身份地位。每个人朝着正确的方向万众一心,就是泰山都能被撼动。倘若人们都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力,就算是燕氏也能被杀死。

    何况燕北从本心里就很期待寒门出贵子。

    他让寒门子弟得到更好的读书条件,总不能让这些寒门子弟在读过书之后都做了马匪、再做点小买卖、有上二百亩薄田、养十几个亡命徒……这不行,天底下出现一个这样的人就够了,出得多了,是要乱套的。

    这世上不明事理的蠢贼从来不可怕,仗着两膀子蛮力与穷横的脾性,是成不得什么大气候的。真正可怕的,恰恰未必是徒有蛮勇之人。

    人生在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样是燕北,倘若在巨马水截击陶谦时陶谦随行的书箱里装着并非《六韬》而是《太平清领经》,恐怕如今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紧随沮授之后的,是并州牧马腾、司隶校尉梁习、青州刺史徐邈、兖州刺史郭嘉等诸州大吏接连上表,各自以燕氏讨平天下为基,请求赵王殿下进位。其中尤以青州刺史徐邈最为大胆独辟蹊径,他倒是不用那些陈词滥调,反而借着北方今年并未下雪来做文章,请赵王移驾他治下境内的泰山封禅祭奠,向天地言说赵王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功绩。

    他倒是胆大。

    赵王宫依旧沉默,王妃们依旧在冬日中挑选阳光高照时出游赵苑,赏天地肃杀。人们好奇于赵王殿下对如今暗潮涌动究竟会作何反应,又会以何种心态去看。

    赵苑之中,不愿表演剑舞的孙氏枭姬被五花大绑地扔到高台一旁冻得嘴唇发紫,其余的孙氏女子便都听话了,乖乖地跟着大小乔翩翩起舞。蔡琰在屏风后抚弄古琴奏出悠而清扬的曲调,甄姜在解剑亭山下策马雪白的狐裘兜风拖起好长,甄宓笑嘻嘻地往赵王口中塞下一瓣秋橘。

    人们想知道赵王怎么看?

    燕北枕着甄道的**,躺着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379/ 第一时间欣赏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作者:夺鹿侯所写的《纵兵夺鼎》为转载作品,纵兵夺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纵兵夺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纵兵夺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纵兵夺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纵兵夺鼎介绍:
中平四年,燕北纵身跳入名叫天下大势的浪潮之中。从此御两手双拳之力,从平淡无奇的浪花变成滔天巨浪翻江倒海,由籍籍无名之辈努力成为天下英豪的故事。-【加入书架】拥有强大的魔力,会提供给作者名为【加速更新】的BUFF哟~作者每日两更,放心养肥!-书友群,夺鹿侯与他的朋友们在这里【102纵兵夺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纵兵夺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纵兵夺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