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好女婿TXT下载明末好女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好女婿全文阅读

作者:任国成     明末好女婿txt下载     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01章 围剿

    夕阳洒下最后的余晖,村落上空有炊烟淼淼升起。

    农夫们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回村子,他们的妻子已经做好了饭食等着他们。

    村口,十几个调皮的孩子在跑来跑去,打闹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突然,一个打闹的孩子愣住了,呆呆的看着村外,于是更多的孩子向村外看去。

    “怎么了?”一个村民回头一看,立刻惊叫了起来:“清兵来了,快关寨门!”

    在战乱的北方,为了防贼防盗,每个村子都会修筑寨墙,挖掘护村壕沟。不过寨墙完全是夯土堆砌,也就丈把高,防盗贼可以,想防住凶恶的八旗兵却实在困难。

    村民们呼喊着孩子们退回寨墙内,几个村民便去关寨门。然而还未等寨门关上,十几支羽箭射了过来,关门的村民惨叫着倒在血泊中。

    “哇…….”孩童们大哭了起来。

    不待村里的村民反应过来,两百余八旗兵一拥而入冲进了村子。顿时哭喊声四起,这些逃了一路的八旗兵哪里还管是否平民百姓,一个个眼睛了冒着红光,肆意的杀戮着,发泄着大败带来的心中郁闷。

    若是说清兵刚刚占据北京城后,为了夺取天下,清廷发布过不许随意杀戮百姓的命令,现在大军兵败,眼看着在关内无法立足,这些八旗兵如何还会再把百姓当作大清的子民?

    一个个八旗兵冲入了百姓们的家中,开始了杀人奸淫,不管是奋起反抗还是跪地哀求,只要是男子都逃不了被杀的命运。然后便是奸淫抢掠……

    夜幕将临,村子里哭喊声已经消失无踪,却而代之的到处都是尸体。发泄完兽欲的八旗兵吃过村民做好的饭食,派了几个兵守住寨门,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第二日天色刚明,八旗兵牛录便喊起所有部下,吃过饭食之后,立刻离开了村子,向北进发。

    直到中午的时候,才有一队明军骑兵赶到了寨子,看到的是满地尸体,整个村子已经没有一个活人。

    “狗日的满鞑!“为首的军官狠狠的骂着,这已经是他看到的第三个这样的村子了。

    “把总,咱们怎么办?“一个士兵问道。

    “留下几个人掩埋尸体,其他人跟我追,天黑前一定追上这伙满鞑,老子要把他们扒皮抽筋!”

    八旗兵分成小股放弃官道逃往北方,给追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奉齐王的命令,徐青田等将带兵占据各个城镇,然后派出骑兵进行搜索,发现八旗兵的踪迹之后,再从最近的城镇出兵,进行绞杀,这队骑兵便是负责探查八旗踪迹的哨探。

    恩县县城,徐青田高坐县衙大堂,书吏官佐在堂下忙活着,各种消息流水般送了过来。

    两日前,徐青田带兵疾行攻下了恩县,杀掉了满清委任的县令,任命投降的主薄代理县令,开始部署围剿八旗兵事宜。

    他首先派出了县里所有差役带路,往乡下宣扬清兵大败,残兵过境逃往北方的消息,八旗兵残暴动辄杀人屠村,号召各乡镇百姓严阵以待,一旦发现八旗兵踪迹,立刻全村死守,同时派人向官府报告。

    然后在县里各要道处布置兵力,一旦哪里发现满踪迹,各处军队立即前往围剿。而余枫和吴三桂的清兵被分为数部,配合徐青田诸将寻找满的踪迹。

    为了对付多尔衮部分散逃跑的满,陈越派出了四万步兵以及三千骑兵,可谓是下了血本。因为他知道,这里多消灭一个满,满清的国力便削弱一分,而落荒而逃的满要比平日里好对付的多。

    当官府差役和明军士兵到各村之时,刚开始很多村民还不以为然,反正自己是百姓,不管是谁做朝廷都免不了缴纳皇粮赋税,清兵为何要杀自己?

    毕竟满清占据北方两三年时间了,很多人也习惯了生活在满清的治下,除了要剃头扎辫子以外,和大明也没什么太大不同。这几年来,也并没有发生什么清兵屠杀百姓的事。

    可是很快,当很多村子被屠村民被杀光的消息传来时,还未被八旗兵过境的村子顿时慌了,仿佛数年前八旗兵入关抢掠的情形再现。在清兵后面的几次入关抢劫中,山东可是清兵残害的重灾区,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到现在元气还未恢复过来。

    于是,在村老们的组织下,村民们不再下田干活,严令所有孩童不许出村,男人们拿起武器上寨墙防守,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八旗乱兵,寨墙上堆满了干柴,干柴上面覆盖湿草,只要发现八旗溃兵的踪迹,便立刻点燃,然后会有狼烟出现,用以向远处村子报警。

    在官府的组织下,无数个村子被组织了起来,这使得八旗兵过境一下子困难了许多。

    恩县城南三十里,吕楼村外,看着低矮的寨墙以及寨墙上严阵以待的百姓,八旗牛录哈德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从临清逃到恩县,数日来哈德海牛录的八旗兵惶惶如同丧家犬一般,一路北逃,一开始见到村子也不敢抢劫,生怕被明军发现踪迹。直到远远的逃离了临清战场之后,眼见明军被抛的无影无踪,这才放下心来,打下一个村子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不明又立刻出发。

    因为摄政王多尔衮有交代,各部以极可能快逃回北京为要务,不需随意杀戮抢劫浪费时间。所以没有必要的杀戮哈德海不愿去做,只是需要补给粮食的时候,他才下令攻打村子。

    而从打下第一个村子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几日,携带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哈德海不得不下令攻打前面的这个村子。

    可是看着寨墙上严阵以待的村民,还有村子上空扶摇而上的狼烟,哈德海心中很是犹豫。

    “牛录大人,咱们打不打?”一个八旗手下忍不住问道。

    “打!”哈德海不再犹豫了。若不能打下面前的村子,今晚大家便得饿肚子,更没有力气逃走!

    随着哈德海的话,他手下的八旗兵嚎叫着向村子攻去。

    区区一个小村,丈高的寨墙并不放在他们眼里。

    率先出击的是二十几个弓箭手,站在寨门外拉弓搭箭,数十支羽箭飞向了寨墙,几乎箭不虚发,十几个村民被仰面射倒,然后寨墙上便出现了惊叫呼喊声,再也没人敢露头。

    “上!”哈德海一声令下,十来个八旗兵弯下了腰,另外十余人纵身一跃,跃到了他们身上,然后踩着肩膀向寨墙爬去。

    丈余高的寨墙,两个人叠着竟然够到了墙顶,上面的八旗兵扒着墙便往上爬。

    惊叫声响起,众多的村民拿着竹矛铁锨乱戳,数个八旗兵被村民戳中翻身摔了下来,其他的则避过了村民攻击,跃上了墙头。

    以八旗兵的战斗力,只要杀上去,自然不是这些普通的村民所能阻挡。只听得墙上惨叫连连,哭喊声大起,只是数个八旗兵攻上去,寨墙上的村民已经被杀了个落花流水。

    没费多大力气,吕楼村便被打下。抵抗的村民被杀戮一空。

    有八旗兵要想以往屠村时,却被哈德海阻止了,因为那堆还在燃烧的狼烟让他非常不安。

    “赶紧找些粮食,离开村子!”哈德海沉声令道,这个时候他不敢再浪费力气在无谓的杀戮上。

    “牛录大人,还是在村里歇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再走吧。”有手下舔着脸请求道。

    看着手下八旗兵一个个淫荡的脸色,哈德海哪能不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一个个都在打村里妇女的注意。

    “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哪点事儿!”哈德海厉声骂道,“瞧瞧这堆狼烟,若是等一晚上明天还能走的掉吗?”

    看着哈德海发火的样子,其他八旗兵不敢再多说,开始去村子里寻找食物了。

    顾不得奸淫、顾不得抢劫杀人,在村民家里草草搜寻到一些干粮之后,这伙儿八旗兵立刻离开了村子。

    然而即便如此,却也有些晚了。就在狼烟刚起的时候,距离村子数里外的另一个村庄已经发现了这里的情况。在村老的组织下一面准备防守,一面派人往数里外的巡检司送信。

    而数里外要道处,驻扎着一队千余人的士兵,其中更有骑兵百人。

    接到村民们报信后,骑兵队率先出发,向着吕楼村疾驰而来。哈德海带兵出村没有多远便被明军骑兵撵上。

    百余骑兵想歼灭八旗兵自然很难,骑兵把总也没有擅自出战,一面派人往回送信,一面远远坠在这伙儿八旗兵的后面。

    见到出现的明军,哈德海心中便是一沉,他带领手下试探着进行攻击时,那伙骑兵却缓缓后退,于是他便知道想摆脱这伙骑兵恐怕很难。

    “牛录大人,咱们怎么办?”一个八旗兵惊慌的问道。

    “不用慌,慢慢走着便是。”哈德海故作冷静的道。他知道步兵想摆脱骑兵基本不可能,所以也没必要快走,那样太浪费体力。只要,只要等到夜晚来临,便可趁着夜色逃出生天。

    然而哈德海注定要失望了,没过多少时间,一大队明军步兵也追了过来,和那伙儿明军骑兵会合。

    哈德海知道不能再逃了,明军总人数是自己的数倍以上,又有骑兵在,再继续撤退的话非溃败不可。

    于是,哈德海便选了一处稍微高些的地方,两百余八旗兵开始布阵,等待着明军进攻。只要,只要能撑到天黑,便有逃出去的希望。

    见八旗兵不动了,负责指挥的明军哨长高勇便下令手下准备进攻。一千余明军步兵向着八旗兵缓缓逼去,一百骑兵在骑兵把总带领下则运动到了八旗兵侧翼,一旦八旗兵露出破绽,骑兵把总便会带着手下发起迅疾的进攻。

    在距离八旗兵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哨长马勇下令停下脚步,明军步兵开始重整队列,这个距离已经在弓箭射程以外。

    就在哈德海以为明军马上就要攻来时,却见到明军阵中推出数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己方。

    卑鄙的明军!哈德海大惊,这个距离明军火炮能够得着自己,而八旗兵的弓箭却无法够着明军,但要是逃走的话,看看不远处游弋的明军骑兵,若是己方一旦后退露出破绽,这伙儿骑兵便会迅疾的冲杀过来,靠着战马强大的冲击力冲溃己方的阵列,而明军步兵再趁机掩杀过来,一切便全完了。

    八门虎蹲炮摆在阵前,陈越手下军队每个总旗都配备一门虎蹲炮,炮手们久经训练,虎蹲炮迅速调整摆放好,然后便有炮手把用油纸包好的定量火药倒入炮口,用铁棍捅实后再填入上百枚小弹丸,然后一枚大弹丸压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捷之极。

    就在哈德海还未考虑清楚该怎么办的时候,明军虎蹲炮已经开火。

    一连串的炮声响起,无数的弹丸向着八旗兵阵列飞来。

    “盾牌!”哈德海高喊着,八旗兵纷纷把盾牌举起遮挡在面前,然后就觉得一股股大力传来,盾牌被大力撞击着。

    盾牌遮挡住了一批弹丸,但还有一些弹丸透过盾牌的间隙飞入清军阵列,五六个八旗兵惨叫着倒在地上。

    “杀啊!”一轮火炮过后,明军士兵冲杀了过来。距离五十步时,八旗兵弓箭手开始弯弓搭箭,一支支羽箭射入明军阵列中,不时有明军士兵中箭摔倒在地,但却无法阻止明军阵列继续向前。

    三十步,二十步,被八旗兵羽箭射倒的明军士兵越来越多,但明军的阵列继续向前。

    十步,眼看着双方即将短兵相接,随着明军阵中一声呼哨,走在最前面的明军盾牌手齐刷刷的放下手中的方盾,露出了后面的明军火铳兵。

    “砰砰砰”两百多支火铳同时开火,弹丸如同雨幕一般射入清军阵列。

    十步的距离,便是盾牌也无法阻挡高速飞来弹丸的穿透,一轮射击,至少五十多个八旗兵倒在火铳之下。

    “冲上去,杀明狗!”哈德海眼睛都红了,他知道若是再任由这种情况下去,自己这两百手下根本搁不住明军火铳的几轮射击。这种情况下只有杀上去,进行混战,明军的火铳才无用武之地。

    随着哈德海的命令,剩下的一百多八旗兵立刻举着武器向明军杀来。

    然后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排锋锐的长枪,面对八旗兵的冲击,明军以盾牌防守,以长枪攻击,死守着阵列完整。面对明军长枪兵和盾牌兵的配合,八旗兵也无法轻易突破明军的防御。

    “火铳兵上!”眼看着后退的火铳兵已经装填好了火药,哨长马勇一声呼哨,两百余火铳兵端起了火铳,而同时正在和八旗兵厮杀的长枪手齐刷刷的蹲下了身子,把八旗兵暴露在火铳之下。

    “砰砰砰.......”

    这次是尽在咫尺的射击,火铳几乎顶在了八旗兵的胸口,想射不中都难。

    牛录哈德海惊恐的看到,又一轮的火铳射击之下,他手下的八旗兵还能站着的已经不到五十人。

    “啊!”一个年轻的八旗兵崩溃了,抛下武器掉头便跑,飞快的从哈德海身边逃过。然后更多的八旗兵加入逃跑的步伐。

    哈德海没有阻止,而是握紧了手中的钢刀,向着明军军阵方向杀去。

    “踏踏踏”马蹄声响起,明军骑兵终于动了,开始追击逃跑的八旗兵。

    更远处,无数的人影出现,那是附近村庄的村民,勇敢的出了村子,配合官兵追杀可恶的八旗兵。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2章 多尔衮吐血

    当方圆数百里的村庄百姓被动员起来,配合着官兵开始剿杀之时,逃跑的八旗兵便走到了穷途末路。

    鲁北一带虽历经满鞑数次抢掠,但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人口比较稠密。平旷的原野上一望无际,便是想找到隐密之处躲藏都不可得。

    一开始的时候,分散逃走的八旗兵还能打下些村子抢些粮食,但正因为他们杀人掠夺的暴行,逼得各地原本胆小怕事的百姓不得不挺身而出,配合官府配合明军,剿杀满鞑保护家园。当然,官府开出一颗八旗兵首级三十两纹银的赏格也起到了很大激励作用。毕竟对很多苦哈哈的百姓来说,三十两银子可是好几年的收入。

    即便没能力砍下八旗兵首级,发现八旗兵动静并及时报告官府也能获得数两银子的奖赏。

    于是乎,逃跑的八旗兵便陷入了一场人民战争之中,清军溃败已经成了必然,大明收复旧土在望,八旗兵已经成了落水狗,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鲁北运河两岸本就多响马贼寇,现在便是这些绿林好汉也都群起响应,对逃跑的八旗兵动起了刀子。

    逃跑的多尔衮悲哀的发现,好像自己又下了一步臭棋,原本以为两三百八旗一队分为数十队,会使得明军无可追赶,横行乡下更是轻而易举,能够迅速的撤回北方。

    然而现在,顷刻间,广大的乡村好像成了铜墙铁壁,无数的贱民百姓统统成了明军的帮凶。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

    当然,八旗兵也可以选择不过村子,而就在旷野中行军,可是不打村子便得不到补给,饿着肚子倒下的更快,这已经是无解的局面。

    “摄政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他的戈什哈统领,梅勒额真赤尔术恭敬的问道。

    几日来,多尔衮所在的三百八旗兵遭到了明军数次堵截,经过残酷的厮杀之后方才逃出生天。但以多尔衮亲卫的凶悍,连番厮杀下来,三百士兵到现在也只剩下不到二百人。

    也许只需要再一场厮杀,自己等人便会全部战死沙场,多尔衮深知经过数日艰苦的行军作战之后,所有手下都已经精疲力尽,战力士气到了最低落的时候。

    “避过村子要道,专走无人旷野,尽可能的避免也明军接触。”仔细思量之后,多尔衮艰难的道。堂堂的大清摄政王,现在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这让他心中郁闷万分。

    “可是,不攻打村子,咱们上哪弄吃的啊。”术尔赤为难的说道。

    “不行就杀马!”多尔衮冷冷的道,于是术尔赤再不敢多言了。

    多尔衮的三百士兵,却是人人都有战马的,可是战马对骑兵何等的重要,谁又下得了手杀了充饥?

    事实上,仗着手下都是骑兵,多尔衮一行逃得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但因为害怕遭到明军骑兵追杀,一行不敢走大路,只敢选择无人的乡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骑兵的速度。这也导致明军跑到了他们头里,数次大战,都是靠着骑兵强行冲开明军的堵截才逃出生天,可是多尔衮也知道,一旦明军骑兵主力追击而来,再想逃就很困难。

    然而明军骑兵主力没有追来,最先发现多尔衮一行踪迹的却是一群马匪。

    这天晚上,多尔衮一行在一个树林里过夜,四月份的天气,哪怕是夜间气候也很温暖,到不用担心为冻着。

    然而就在一行人睡觉时,一群马匪悄没声息的接近了树林,幸亏八旗兵作战经验丰富,哪怕是夜间宿营,也放有值夜的暗哨,暗哨发现一批黑压压的人群向树林移动时,立刻便吹响了海螺报警。

    多尔衮及手下也都和衣而眠,听到报警声立刻拔刀而起准备作战。

    然后便听到呼啸声响起,一排标枪飞入树林之中,登时便把数个八旗兵刺了个对穿。

    八旗兵立刻拿起弓箭还以颜色,不得不说八旗兵射术之精悍,借着微弱的星光,羽箭像长着眼睛一样飞入马匪队列,瞬间便有十几个马匪被射杀。

    “点子太硬,扯呼!”眼看着还未攻入树林,手下便被射杀好几个,马匪头领不敢恋战,带着手下远远的逃了出去,黑夜之中八旗兵也不敢追赶。

    第二天一早,匆匆掩埋了被标枪扎死的同伴尸体,八旗兵便离开了树林。

    然而没过多久,一队马匪便跟在八旗兵身后,多尔衮派人驱赶时,马匪策马便逃,然后过一会儿又重新跟在身后,竟然如同跗骨之蛆一般。

    什么时候马匪竟然敢追赶八旗勇士了?多尔衮心中满是凄凉。完了!看着这种情形,多尔衮心中露出了绝望,现在如此大的声势,明军不可能不知,很快便会有明军主力过来。

    “快速前进,不用再体恤马力!”多尔衮咬牙道。现在唯有靠着战马的速度摆脱身后的马匪,让明军来不及部署对己方的围剿。

    于是,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一百多八旗骑兵策动战马,向北方狂奔。而在他们的身后,马匪们也都提高了马速,紧紧的追赶在后面。

    然而没跑多久,前面突然出现一条河流,“顺河往东!”多尔衮低声下令,带头往东面跑去,没跑多远,却一下子勒住了战马,就见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支足足数千人的军队!

    回头往后看去,却见那股马匪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出现在身后一里多处。

    “掉头往西”深陷绝境多尔衮依然不慌,带着骑兵调转马头,顺着河流往西跑。

    马匪刚要试图接近时,却被八旗兵一阵箭雨射的远远逃了出去。

    又往西逃了二十多里,身后的追兵终于没了动静。

    “王爷,有船!”一个手下惊喜的指着前方。多尔衮定睛看去,便见到前方出现一个小小渡口,一条渡船停泊在岸边。

    “王爷,渡河吧,只要渡过这条河,便安全了。”术尔赤高兴的道。

    这条东西向的河流完全阻挡住了去路,不渡河的话便没法安然逃回北方。看看明军以及那些马匪已经不见了踪迹,多尔衮决定迅速渡过河流。

    但渡船太小,只够一次渡过四五个人。没奈何,多尔衮只得命令手下分批渡河,至于战马,只能逼着它们下水泅渡。

    好在河流只有十多丈宽,船夫已经被捉住,渡船一来一回也就一刻钟时间。这些人全部过去顶多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

    第一批渡过和有五个八旗兵,见对岸无事,多尔衮方第二批过河。

    然而就在渡过七八十人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响起,追兵终于杀了过来。

    “欺人太甚,一群马匪还敢追杀,真是反了他们了。”术尔赤还未渡河,带着四五十个八旗上了战马,欲给马匪一点厉害。

    然而让他震惊的是,出现在眼前的不是那些穿的乱七八糟的马匪,而是正规的骑兵。若是从服饰上看,和自己这些人服饰竟然非常接近,却是汉军旗吴三桂手下骑兵到了。

    吴三桂率部刚刚投降,自然来不及更换明军服饰,现在只不过剪掉了头上的辫子,在手臂上绑缚了红色绸带当做标记罢了,身上的盔甲还是以前的,所以乍一看竟然和八旗兵没有太多区别。

    吴三桂奉命把手下两千骑兵拆分为百人的小队,配合徐青田等部步兵对逃跑的八旗兵进行围剿。而他自己则带着五百骑兵纵横在乡野之间,到处搜寻着逃跑的八旗兵踪迹。

    对普通的八旗兵,吴三桂并不在意,他一心想抓住多尔衮,立个大功。现在,看着不远处的八旗骑兵,吴三桂认出了那些都是多尔衮的亲卫戈什哈,心中充满喜悦。

    而对术尔赤来说,看到出现在远处的吴三桂部骑兵时,心中却充满了绝望。因为他知道吴三桂部战斗力即便不如八旗兵,也十分的了得。现在自己身边只有不到一百的骑兵,而远处的吴三桂部兵力却是己方五倍之多!

    “杀!”吴三桂没有废话,手中骑枪前指,一行五百骑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向着远处的八旗兵杀了过去。

    “摄政王,术尔赤不能再追随您了!”术尔赤冲着河对岸嘶吼一声,带着手下骑兵展开了对冲。

    两股骑兵飞驰着,相向而行,片刻之后撞在了一起,战马嘶鸣,碰撞声,嘶吼声,各种声音响成一片,数以十计的士兵掉落马下,然后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刀枪挥动劈砍着厮杀着。

    河流对岸,在几十个手下簇拥下,多尔衮呆呆的看着,看着河对面的厮杀。

    他手下的亲卫戈什哈都是从数万八旗兵中精挑细选的勇士,战斗力非同凡响,然而经历了这些时日的逃亡,食不果腹精疲力尽,十成的战力顶多还剩五成,而面对的却是原本就战力强悍,人数又是己方五倍之多的关宁铁骑。所以,对交战的结果,多尔衮心中清楚。

    果然,一个对冲,双方脱离接触又在不远处调转马头,关宁骑兵还剩下四百多,术尔赤的的骑兵能坐在马上的只有不到二十人。

    “跑啊,跑!”多尔衮冲着河对面大吼着,命令术尔赤放弃继续战斗,立刻带着剩下的骑兵逃跑。

    然而,也许是双方距离太远,术尔赤并未听到他的命令,而是再一次带着仅剩的骑兵,向着关宁骑兵发起了冲锋......

    “走吧!”不忍再看结果,多尔衮调转马头,向北开始狂奔。

    过了河后,终于安全了许多,身后再也没有出现明军骑兵,便是马匪也消停了。

    数日后,多尔衮带着仅剩的七十余个骑兵逃到了德州,终于和博洛部骑兵会合。然而让他震惊的是,出现在眼前的并非三万骑兵,而只有一万多骑。

    “摄政王!”见多尔衮逃了回来,博洛大喜。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博洛早就知道大军战败的消息,他之所以驻兵德州,就是想着接应败退的主力。谁想到明军死守武城一线,又有运河中大量漕船相助,让他不敢轻易向南越过武城到临清去。

    多尔衮手中五万八旗主力都败了,自己手中这一万多骑兵又算的了什么,博洛不敢再冒险。

    “摄政王,其他的军队呢?”博洛看着多尔衮身边稀拉拉的骑兵,忍不住问道。

    其他的军队,多尔衮脸上露出了凄惨的神色:“恐怕,恐怕只有这么多了。”

    “啊!”博洛真的惊了,那可是五万大军啊,即便战败,也不至于就逃回这么点人吧!

    “具体的以后再说,我且问你,其他军队呢,勒克德浑呢?”多尔衮急切的问道。

    听了多尔衮的问话,博洛脸上露出黯然之色,让多尔衮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王爷,蒙古兵生变了!”

    随着博洛的诉说,多尔衮才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由得浑身发冷。

    原来,博洛和勒克德浑带着三万骑兵绕到明军水军前面,终于从德州渡过运河。

    虽知道刚到达德州,便传来了八旗主力兵败的消息。

    勒克德浑和博洛并不肯相信,因为那可是五万八旗主力,哪怕是面对数十万明军也不可能败的如此快。

    二人决定,立即带兵前往临清,救援多尔衮。然而军队刚到武城,遇到了逃出的八旗溃兵,佐证了兵败之事。

    大军既然溃败,再去救援已无意义,而武城还有着一万多明军把守,博洛二人便带着骑兵暂且驻扎在武城以北,并派人打探多尔衮等人的下落。

    而就在此时,范天宇受陈越委派,来到了武城,范家本来就是满清的皇商,一直负责军队的军需,对范天宇,博洛等根本就没设防。

    谁知道范天宇到了清营没多久,竟然说动蒙古人。一万多蒙古骑兵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大营,向北方撤去。

    蒙古骑兵和八旗骑兵并未混编,营地也是分开,直到蒙古骑兵离开了大营,博洛和勒克德浑才发现事情不对。

    勒克德浑立刻带人去追,仅剩博洛一万余骑,根本无力继续和明军对峙,不得不撤回了德州。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听了博洛的话,多尔衮就觉得嗓子一甜,“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3章

    八万大军出征,现在仅剩下不到一万五千骑兵,如此情形,多尔衮如何能吐血?

    眼看着多尔衮吐血昏迷,整个清军上层一片大乱。

    “五万大军啊,就这样全军覆没?”博洛呆呆的坐着,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竟然会败的如此之惨!

    出战的大清绝大部分精锐之师,领军作战的也是久经沙场战无不胜的摄政王多尔衮,难道明军战斗力如此强大,强大到连八旗勇士也无法匹敌?

    “贝勒爷,咱们怎么办啊?”手下将领们纷纷问道。多尔衮吐血昏迷,很明显无法理事,而且如此大的战败,近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多尔衮必须为此次大败而负责,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回到北京后,多尔衮肯定会被朝廷问责,昔日的权势将不会再有。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撤离这里返回北京!”博洛咬咬牙,下了命令。

    八万大军就剩下这一万多骑兵,已经没有本钱再和明军匹敌,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回到北京,保护北京的朝廷上下撤退。

    北京守不住了,灭亡大明一统天下的策略基本失败,现在要做的便是自保,保住大清最后的实力。

    “是,贝勒!”

    见博洛决定退兵,其他八旗将领也都送了口气。大败的情况下,已经没人再愿和明军作战。

    ......

    “清军退兵了!”消息传到临清,整个临清城沸腾了起来。

    清军退兵了,意味着此次战役获得了全胜。

    一战而消灭五万八旗兵,如此大胜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前所未有!

    数十年来,自从建州满崛起在辽东,面对满,大明接连败仗,丢城失地,无数的精兵强将战死沙场。

    区区几十万人口的满,生生把大明拖入了深渊,拖得几乎处于亡国的边缘。大量的钱粮用在九边,用在剿灭满的战场,致使国内灾荒连年却无力赈灾,逼得朝廷不得不连年加赋,致使流民遍地,反贼四起,京师被闯贼攻陷,皇帝仓皇南逃。

    然而短短的几年后,在齐王陈越的带领下,明军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终于挽狂澜于即倒,把大明从灭亡边缘挽回。现如今满主力已经被彻底摧毁,再也没有威胁大明的本钱。

    “大明万岁!”

    “齐王殿下万岁!”

    整个临清城内外,到处都是欢呼之声。

    “恭喜王爷!”

    “恭喜王爷!”

    大都督行辕,诸将一个个兴高采烈,纷纷向陈越祝贺。

    “只不过取得了一场胜利,满还未彻底驱逐,京师还未收复,庆祝早了点吧。”陈越笑道。

    “满大败,已经无力再守北京。王爷,末将原为先锋,率军直驱北京!”李奕朗声说道。

    “姓李的,仗不能你一个打完吧,”一旁的金鑫不悦道,“王爷,还是让末将为先锋吧,末将一定为王爷拿下北京,全歼剩下的满!”

    “全歼满,哪那么容易?”李奕撇了撇嘴。

    见诸将争相出战,陈越摆摆手,制止了诸将争抢。

    “诸位,满虽败,实力犹存。再加上其处在灭亡关口,必然会爆发出极大的战力,所谓困兽犹斗,穷寇莫追。

    一场大战下来,虽然歼敌数万,我军也伤亡很大,精疲力尽。故现在不是与其决战的时候。”

    “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不成?”金鑫道。

    陈越摇摇头:“当然不可能放过他们。三十多年来,满血债累累,现在是全歼他们报仇雪恨的良机。不过咱们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缓缓图之。”

    李奕也道:“王爷说的是,现在李刀子徐青田等将带着军队攻打各州县,围剿分散逃跑的八旗步兵,前些时日的战斗中咱们也伤亡了一万多人,现在临清的兵力不足十万,满尚且有一万多骑兵,其在北京也有一两万的军队,想全歼他们不太容易。

    咱们应该继续抽调军队,催促后方运送粮饷,积蓄实力之后再进攻北京。满把大部分旗人都从关外迁移到了关内,现在北京城内的旗人四五十万,他们想全部撤退不是那么容易。

    与其强攻北京,不如等其撤退时进行攻击,才是最佳进攻的时刻!”

    陈越赞赏的点点头:“正是如此。”

    见金鑫一脸懊恼的模样,陈越忍不住笑了:“我知道你想打仗,这样吧,我给你三万军队,你顺着运河往北进攻,收复德州等州县,直到天津为止。”

    金鑫大喜:“末将尊命!”

    .......

    是日,齐王陈越的命令传到各地,青州兖州徐州各府的军队纷纷开拔,往临清进发。同时,在镇北侯吴孟明的统筹下,大量的粮食物质沿着运河往临清运输着。

    明军大胜,消灭五万八旗的消息迅速传到各地。

    雁门关,听闻临清大胜消息后,姜长出一口气,暗暗为自己选择归明而庆幸,若是当初没有做出反清归明的举动,现在自己还不知是什么下场。

    “传令,调集全部兵力,向大同进攻!”姜命令道。

    是日,山西总兵姜兵出雁门关,向着大同发动强攻,大同清军不战而逃,撤往宣府。

    洛阳,听闻临清之战的消息,顺军权将军李过呆呆发愣。

    原本想着趁明清大战之时兵出河南,抢夺地盘,拓展顺军的生存空间。而如今随着明军大胜而彻底落空。

    虽然现在明军主力还在临清,下一步肯定会北上攻打北京,暂时顾不上河南。可是李过也无法再继续以前的战略。因为即便明军主力在山东,顺军在河南也已经举步维艰。

    郝摇旗数万军队出南阳屯兵许昌,时刻窥视着洛阳,使得李过进攻开封的战略无法进行。

    而郑森率领的明军经武关入关中,已经进占蓝田,距离西安也就一两百里的距离,现在在正和刘芳亮对峙。

    河东也不是很顺利,袁宗第带兵渡过了黄河进入河东,明山西巡抚李建泰号召山西士绅抵挡,竟聚集了五六万的士兵守在临汾一线,抵挡着顺军北上太原的道路。

    而在临清之战之后,受到大胜的激励,各处明军士气沸腾,竟纷纷向顺军发起了进攻。李过知道,攻打中原的时机已经消失,现在自己要做的是退保陕西。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4章 崇祯会站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炎热了起来,而更火热的却是南京百姓的热情。

    临清大胜的消息经驿道快马加鞭传到了南京,整个朝野顿时沸腾了起来。

    临清大胜,歼灭八旗军五万!

    临清大胜,满酋多尔衮吐血败逃!

    临清大胜,山东全省收复,齐王挥兵北上,前锋抵达天津,收复京师指日可待。

    消息一经传来,整个南京城一片沸腾。

    多少年了,面对满八旗兵屡战屡败;

    多少年了,明军丢城失地,到了亡国的边缘。哪怕齐王陈越扬州芜湖两战歼灭了两路清兵,大明的形势也没得到好转。

    而现在,随着临清大胜,八旗兵最后的主力损失殆尽,预示着明兴清亡不可逆转。

    满都不行了,顺贼西贼还能蹦多久?

    大明中兴在望啊!

    若说最关心政治关心国运的地方,非南京城莫属。

    南京是大明朝廷所在,有着上千的官员,上万吏员,几十万军队,剩下的百姓也都和朝廷和军队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整个南京一百多万百姓,是和大明最休戚相关的,大明好,他们才有好日子,大明亡,他们便会像北京那近百万百姓一样,陷入无比悲惨的境地。

    所以,最希望明军获胜大明中兴者,非南京百姓莫属。

    消息传来之日,南京城内响了一天的鞭炮,所有商铺的酒水销售一空,整个城池欢天喜地,庆祝着北伐军的大胜。

    朝堂之上,原本很多官员还对北伐颇有微词,上疏请求止兵者大有人在。前些时日,顺军东出攻打洛阳的消息吓坏了很多人。好些官员上疏朝廷停止北伐,先剿灭顺贼再说。

    事实上,为了供应北伐大军,朝廷的国库已经为之一空,哪怕是卖地筹的银子也消耗殆尽,户部不得不向江南大户借贷,才能维持前线几十万将士的使用。所以止兵的呼声很高,便是首辅史可法也有些动摇。

    现如今,随着一场大胜,使得反对声彻底消失,整个朝廷都喜气洋洋,纷纷上表祝贺。

    皇宫,坤兴公主心情愉悦至极,拿着陈越报捷的奏疏来到崇祯居住的乾清宫。

    崇祯皇帝中风之后,在御医的救治下好了很多,可现在还是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不过已经有了意识。

    长时间的操劳,使得崇祯身体虚肉至极,四十余岁的年纪和六七十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但这些时日卧床养病,不需要操劳国事,竟把身体养胖了一些。

    不过看着父皇不能说话的模样,坤兴公主还是经常的流眼泪。

    坤兴公主进来的时候,崇祯正被两个太监架着练习走路,根据御医的吩咐,积极的练习可以使得四肢保持活力,说不定还有恢复痊愈的希望。毕竟崇祯年龄不算太大,有很大的可能恢复起来。

    见监国公主进来,宫里的太监连忙跪地行礼,坤兴摆摆手,两个太监把崇祯放在了椅子上,和其他太监宫女一起轻轻退出了房间。

    “儿臣见过父皇。”哪怕崇祯还口不能言,坤兴仍然规矩的行礼。

    站起身来,坤兴的脸上充满了喜悦。

    “父皇啊,儿臣今日前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你听了肯定高兴。”坤兴抿嘴笑道。

    “喔喔...”崇祯看着坤兴公主,嘴里发出不知什么意思的喔喔声,竟然已经能够听懂坤兴的话。

    “什么好消息?父皇您想听是吧,”坤兴抿嘴一笑,“告诉您吧,您听好了,可别乐坏了呦。

    就在今日,接到了临清传来的捷报,齐王陈越统帅大军和清军决战,一举歼灭五万八旗军,蒙古骑兵也被劝服抛弃了满清,仅剩的万余八旗骑兵狼狈逃回了北京。”

    坤兴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崇祯的神情,果然,当听到歼灭五万八旗时,崇祯的神色激动了起来,“喔喔喔”嘴里发出的声音大了起来。

    “我就说父皇您听到了一定高兴。”坤兴公主笑眯眯的道,“您想想,满清八旗兵的总数才有多少?经历了南伐的失败后,八旗兵总兵力也没有十万,现在一战被歼灭了五万人,已经是他们一半的男丁,而且是他们最精锐的军队。

    所以啊父皇,满清已经完了,齐王陈越正准备率军攻打北京,收复北京指日可待。

    父皇啊,三年前,北京陷落,咱们在陈越的保护下狼狈逃到南京,您可曾想到这么快就能打回去吗?反正我是没想到,就和做梦一样。”

    坤兴公主喃喃的说着,热泪盈眶。

    崇祯突然闭上了嘴巴,不再发出喔喔声,而是安静的坐着,两眼闭了起来。

    坤兴喃喃的说着,述说着陈越的功绩,说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南来三年,今天是她最高兴的时日。当上监国这些时日来,她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直担心会把事情搞砸。但为了替父皇守住江山,她不得不勉力维持,不得不硬撑着。

    陈越在南京时还好,遇到困难遇到压力,她还能对陈越说说,有陈越在,她很轻松。可是陈越带兵出征离开了南京,所有的事情她便只能独自担着,再也没人可以分担。

    于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便会来到父皇的寝宫,对着父皇诉说,虽然崇祯不能帮她拿主意,甚至不能说话,可是说了一番后,她的压力便会小很多。当然,每次说话的时候,她都会把殿内的太监宫女赶得远远的。

    “父皇啊,陈越很能干,没有辜负您和我。等到他拿下北京之后,咱们再搬回北京去,您说好不好?”

    坤兴对着崇祯诉说完后,精神熠熠的出去了,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她处理。

    太监们又进了来,小心看护着崇祯。两个宫女跪在地上,轻轻的揉着崇祯的腿,帮着尽快的恢复。

    突然,崇祯抬起了手。

    “你们两个起开。”身后侍候的太监陈锦已经能从崇祯的动作中判断崇祯的想法,连忙示意两个宫女站到一边。

    然后,就见崇祯用手扶着椅扶手,用力的试图站起来。

    “陛下小心。”陈锦连忙上去扶。

    “喔喔!”崇祯怒看着他,陈锦不得不止步。然后便见崇祯努力的缓缓的站了起来,然后双手离开了椅扶手,颤巍巍的独自站了起来......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5章 卖地筹饷

    前线大胜消息传来,整个南京城陷入狂欢之中。而对于位于皇极门内的内阁来说,却是喜忧掺半。

    大胜固然可喜,随之而来的却是沉重的负担。

    去年秋收征集的粮饷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消耗,几乎消耗殆尽,而前线催饷的奏疏每日都有,让内阁诸位阁老急白了头。

    内阁,首辅史可法,次辅路振飞,以及钱谦益、王寅四位大学士正在就粮饷之事商议。

    “元辅,诸位阁老,齐王的催饷的奏疏大家都看了,前线的粮食只够一月之用,即便先不犒赏立功的将士,至少得让前线粮食无忧,才能继续进兵吧。现在我军大胜,清军大败,正是痛打落水狗收复京师的好机会,若是因为粮饷不济无法收复京师,使满鞑缓过气来,将会功亏一篑。”主管兵部的大学士王寅介绍了前线得情况,最后说道。

    钱谦益疑惑道:“王阁老是否危言耸听了,不是说歼灭了五万八旗吗,满清总人口才有多少?哪里还有可战之兵?收复京师不过早晚的事,谈不上功亏一篑吧!”

    王寅道:“钱阁老不要忘了,满清虽然势弱,但还有蒙古人,若是满清眼看着不敌,引蒙古人过长城又该如何?”

    引蒙古人过长城?内阁诸人相视着,均神色大变。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占据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噩梦。除了成祖时五伐草原犁庭扫穴面对蒙古人占据绝对优势,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面对蒙古骑兵只能被动防守,再也没了主动出击的能力。

    若是满清真的引蒙古人过长城,对大明来说将是另一场灾难!

    “兵贵神速,没什么可说的,必须得尽快攻入北京,控制长城一线!”首辅史可法断然道。

    “可是现在国库空虚,钱粮一直筹措不齐。”钱谦益主管户部,最是了解国库的情况,“为了这场大战,其他事情都停了,淮河大堤原本准备修,眼看快要到了夏季,若是再次决口,对两淮百姓又是一场灾难,陛下南迁三年多,只是修缮了一座乾清宫,便是皇妃都只能居住在破烂的宫殿,原本说今年修缮一下皇宫呢,因战事也停了,京城百官的俸禄已经半年没领…….”

    钱谦益委屈的说着面临的困难,竟是处处都缺钱,国库已经一贫如洗。

    路振飞叹道:“这场大战开始的确实仓促了些,不过没啥说的,再苦再难咱们也的咬牙撑住,直到收复京师彻底赶走满鞑为止!”

    史可法道:“钱阁老,户部到底还有多少银子?”

    钱谦益道:“只剩库银十八万两,这笔银子原本是用来修缮皇宫所用,除了乾清宫好一些,便是张贤妃居住的储秀宫每逢夏季都漏雨,不得不修。”

    史可法断然道:“这些先暂停,这笔银子用来采买粮食,立刻运往前线。我会上书监国公主,解释此事。

    另外,诸位阁老,还是想想该如何筹措粮饷。“

    王寅道:“元辅,我建议进行加派,可采用提编法,勒令江南富户助饷。江南之地大富之家比比皆是,家资十万者不计其数,家资百万者也是为数众多。

    现在朝廷到了为难之时,北伐大业即将完成,正是这些富户出力的时候。我建议朝廷按照富户家产进行摊牌,家资十万之户摊派纹银千两,百万之户摊派纹银万两。如此仅江南之地,便可以筹集银子以千万两计,别说进行北伐,便是再大事情也都能完成。“

    王寅话未说完,钱谦益神色大变,“不可,朝廷若是如此作为,和强抢民财又和区别?到时恐怕没筹到饷银不说,江南之地已经乱矣,王阁老,若是江南大乱,南京也不可避免,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王寅冷笑道:“嘉靖年间,为了抗倭,东南总督胡宗宪便施行提编之法,从大户中筹集资金用以抗倭。嘉靖年间可以,为何现在不行?”

    钱谦益道:“当时和现在形势不一样啊,嘉靖年间,倭寇祸乱东南沿海,为了抗倭保卫家乡,东南地方士绅大户不得不出银出粮。现在东南安定,朝廷之税赋四分之三出自江南,若是再行摊派,他们岂能愿意?”

    王寅冷笑道:“他们不乐意?恐怕是你钱阁老不乐意吧,你钱家也是江南巨富,家资何止百万之多!”

    钱谦益大怒:“王阁老你……”

    “好了,不要吵了!”史可法连忙厉声制止:“提编之法事关重大,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前线粮饷只有一月之用,大家还是议议怎么尽快筹措饷银吧。”

    次辅路振飞笑道:“时间紧急,只能再次启动卖地筹饷之事了。前些时日,大战将起,害怕我军战败银子打了水漂,很多原本想着在北方买地的犹豫中。现在我军大胜,驱逐满鞑指日可待,可以重启卖地筹饷之举,想必观望者不会再行观望!”

    王寅也道:“现在我军胜局已定,此时买地是一本万利之事。北京城陷落,北方的王公贵族为之一空,空闲无主的田地非常之多。我建议,朝廷可以放出风去,收复京师之后,朝廷将迁到北京,如此北方的田地便非常值钱,田地更能卖上价钱。”

    路振飞喜道:“这个主意好。这样地价可以增加一些,原本一亩地一两的预售银可以提高到二两,短时间筹集百万两银子不太困难。”

    钱谦益道:“某觉得迁都之事还需考虑,毕竟我大明江南是赋税之地,朝廷在南京要比北京好得多。”

    史可法一挥手:“迁都可以缓议,不过为了卖地筹饷可以先放出风声,一切为了北伐!”

    “是,元辅!”钱谦益不再多说。

    内阁诸人达成一致,卖地筹饷之事再次启动,果然一经启动便和先前之时完全不同。很多人拿着银两争着抢着到户部衙门,试图购买田地,哪怕朝廷把预售银由一两提到二两。

    很多人算得很精,满鞑肯定会被赶走,北方已经非常安全,现在的地价被正常年日低得多,买上一些田地作为投资,过些年等天下太平之后便会翻倍,实在划算的很。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6 王寅督师

    看着愿意购买田地人很多,朝堂诸公才定下心来。看目前情况,短时间筹够足够的银两不成问题。

    然而就在此时,福建传来噩耗,原本被压制在汀州山区的艾能奇突然暴起,在一场大战中击败了郑芝龙大军,目前已经攻占了延平府,正向福州进军。

    艾能奇率领的西军残部自进入福建以来,已经将近一年时间,迟迟无法剿灭,反而挟裹福建贫民之后,队伍越扩越大,现在竟然有了十万之众。

    福建总兵郑芝龙率领的福建军队与其连番大战,互有胜败,后来不得不向朝廷求援。经过商议之后,朝廷遂派出浙江军进入福建围剿西贼。而金声桓的三万江西兵则守在仙霞关,防止西贼回窜到浙江或者江西。现在没想到郑芝龙竟然大败,使得福建局势一下子变得恶劣了起来。

    内阁几位阁老再次商议,该如何处理这种局面。

    “福建贼军已经有十万之多,一旦其攻占了福州,将会极其麻烦,而且其随时都可能流窜到江西乃至广东,仅靠福建的军队已经无法处理这种复杂的局面。应该派一位督师管理各省军队,全面负责剿匪之事。“大学士王寅建议道。

    王寅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几位阁老的一致同意,现在这种局面已经不是福建一省之事,委任督师全面负责剿匪势在必行。

    可是,该选派哪位大臣当这个督师呢?督师,位在各省巡抚之上,必须是六部尚书或者内阁大学士才能出任。而朝廷之中,拥有统兵经验者并非很多。

    按说,次辅路振飞当这个督师最为合适,路振飞昔日为淮扬巡抚时练过兵和闯贼打过仗,可问题是路振飞在北伐时大败过,这使得朝廷对他的统兵能力有些质疑。

    眼看着议论很久,迟迟无法决出督师人选,路振飞叹了口气,便要主动站出担此重任。虽然对他来说,在朝中地位已经很高,仅在首辅史可法之下,已经没必要去冒险。可路振飞是真正的干吏,并不怕担负责任。他也有心想一雪前耻。

    然而就在路振飞说话之前,王寅却站了起来。

    “元辅,诸位阁老,若是没有合适人选的话,本阁愿意当这个督师。“

    “你?“史可**了,你行吗?当然这句话没有问出口。

    王寅的神色充满自信:“元辅,当年北京陷落之前,我曾先后在周延儒周阁老和齐王幕下任职,参赞军务,当然,当时齐王还只是兵备道。

    再然后,齐王守备青石口,巡抚天津,百万闯贼之中救陛下,千里挥师伐南京,我一直在齐王幕下。自问对军务还算熟悉,当好这个督师应无问题。“

    “元辅,我也认为可以,王阁老能但此重任!”钱谦益也道,王寅一直和他不对付,钱谦益早就想把王寅赶出内阁。

    路振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反对的意见。在内阁之中,王寅和路振飞是一伙儿,都是齐王一系。王寅离开南京去当督师,内阁之中便只剩下路振飞一人,不过路振飞也知道,若是王寅不去便只能自己去了。

    见其他几位阁老都同意王寅督师,史可法便也没有异议,遂定了下来,王寅担任东南督师,负责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省剿匪事宜。

    “王阁老,你也知道现在朝廷情形,虽然卖地筹饷能够筹集一定银子,可是现在开的战线太多。北伐正到了紧要的关口,粮饷需要紧着北伐军。所以你的任务不是迅速把西贼剿灭,而是把他们压制在福建境内即可。等到把满鞑赶出北京,抽出兵力之后,便可从容对付西贼。”史可法殷殷嘱托道。

    王寅点点头,表示明白史可法的意思。

    次日,监国公主便颁下圣旨,以王寅为东南总督,全权负责剿灭福建之西贼。

    王寅出京之时,内阁次辅路振飞亲自出城相送。

    屏退其他人等之后,两位阁老私下对话。

    路振飞问道:“横山公,你此次督师可有把握?”

    王寅笑道:“当然,艾能奇不过是丧家之犬,虽然有十万军队之多,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郑芝龙无能,竟然连这样的贼匪都无法剿灭。

    福建的官兵毫无战斗力,可别忘了江西还有十来万军队,都是齐王按照平南军模式训练的新军,虽然训练时日不久,但战斗力比西贼要强上很多。我会命令江西巡抚阎应元带领江西军入闽,剿灭西贼毫无问题。“

    路振飞道:“可是粮饷怎么解决?朝廷现在可是没有钱粮啊!”

    王寅神秘的一笑:“朝廷没有钱粮,可江西有啊,我不会现在就发动进攻,而是会等到夏收之后。江西经过一年屯田,产的粮食足够供应此次大战。只要王爷下令,江西全力配合,剿灭艾能奇没有多大问题。”

    路振飞点点头,长叹口气,不再多说了。现在整个朝廷都知道,江西几乎成为了齐王陈越手下独立王国,历经一场战乱之后,整个江西都控制在陈越手下军吏手里,各级乡村政府都由军吏充任,朝廷虽然派出了一些府县官员,权力却完全被架空,政令出不了府衙县衙。士绅失去了控制乡村的权力,在军队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虽然有很多官员弹劾江西的制度,弹劾巡抚阎应元的奏疏每日都有。可现在齐王陈越统领着大军,正在进行至关重要的北伐,便是朝廷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

    路振飞和王寅都是齐王陈越一系,不过王寅和陈越走的更近,很多事情陈越都是通过王寅来实施,对此路振飞也心知肚明。

    “路阁老尽管放心,咱们能够独自剿灭西贼,又何必王爷亲自出手。现在对王爷来说,歼灭满鞑是头等重要之事,其他的事情咱们代劳便可,当使王爷后顾无忧!

    而且,现在到了解决郑家的时候了,只有解决了郑家,咱们才能完全控制大洋,咱们的大业才能顺利进行!”

    王寅说完,向路振飞一揖之后,跨上了战马,在亲卫队的保护下离开了南京。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6 王寅督师

    看着愿意购买田地人很多,朝堂诸公才定下心来。看目前情况,短时间筹够足够的银两不成问题。

    然而就在此时,福建传来噩耗,原本被压制在汀州山区的艾能奇突然暴起,在一场大战中击败了郑芝龙大军,目前已经攻占了延平府,正向福州进军。

    艾能奇率领的西军残部自进入福建以来,已经将近一年时间,迟迟无法剿灭,反而挟裹福建贫民之后,队伍越扩越大,现在竟然有了十万之众。

    福建总兵郑芝龙率领的福建军队与其连番大战,互有胜败,后来不得不向朝廷求援。经过商议之后,朝廷遂派出浙江军进入福建围剿西贼。而金声桓的三万江西兵则守在仙霞关,防止西贼回窜到浙江或者江西。现在没想到郑芝龙竟然大败,使得福建局势一下子变得恶劣了起来。

    内阁几位阁老再次商议,该如何处理这种局面。

    “福建贼军已经有十万之多,一旦其攻占了福州,将会极其麻烦,而且其随时都可能流窜到江西乃至广东,仅靠福建的军队已经无法处理这种复杂的局面。应该派一位督师管理各省军队,全面负责剿匪之事。“大学士王寅建议道。

    王寅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几位阁老的一致同意,现在这种局面已经不是福建一省之事,委任督师全面负责剿匪势在必行。

    可是,该选派哪位大臣当这个督师呢?督师,位在各省巡抚之上,必须是六部尚书或者内阁大学士才能出任。而朝廷之中,拥有统兵经验者并非很多。

    按说,次辅路振飞当这个督师最为合适,路振飞昔日为淮扬巡抚时练过兵和闯贼打过仗,可问题是路振飞在北伐时大败过,这使得朝廷对他的统兵能力有些质疑。

    眼看着议论很久,迟迟无法决出督师人选,路振飞叹了口气,便要主动站出担此重任。虽然对他来说,在朝中地位已经很高,仅在首辅史可法之下,已经没必要去冒险。可路振飞是真正的干吏,并不怕担负责任。他也有心想一雪前耻。

    然而就在路振飞说话之前,王寅却站了起来。

    “元辅,诸位阁老,若是没有合适人选的话,本阁愿意当这个督师。“

    “你?“史可**了,你行吗?当然这句话没有问出口。

    王寅的神色充满自信:“元辅,当年北京陷落之前,我曾先后在周延儒周阁老和齐王幕下任职,参赞军务,当然,当时齐王还只是兵备道。

    再然后,齐王守备青石口,巡抚天津,百万闯贼之中救陛下,千里挥师伐南京,我一直在齐王幕下。自问对军务还算熟悉,当好这个督师应无问题。“

    “元辅,我也认为可以,王阁老能但此重任!”钱谦益也道,王寅一直和他不对付,钱谦益早就想把王寅赶出内阁。

    路振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反对的意见。在内阁之中,王寅和路振飞是一伙儿,都是齐王一系。王寅离开南京去当督师,内阁之中便只剩下路振飞一人,不过路振飞也知道,若是王寅不去便只能自己去了。

    见其他几位阁老都同意王寅督师,史可法便也没有异议,遂定了下来,王寅担任东南督师,负责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省剿匪事宜。

    “王阁老,你也知道现在朝廷情形,虽然卖地筹饷能够筹集一定银子,可是现在开的战线太多。北伐正到了紧要的关口,粮饷需要紧着北伐军。所以你的任务不是迅速把西贼剿灭,而是把他们压制在福建境内即可。等到把满鞑赶出北京,抽出兵力之后,便可从容对付西贼。”史可法殷殷嘱托道。

    王寅点点头,表示明白史可法的意思。

    次日,监国公主便颁下圣旨,以王寅为东南总督,全权负责剿灭福建之西贼。

    王寅出京之时,内阁次辅路振飞亲自出城相送。

    屏退其他人等之后,两位阁老私下对话。

    路振飞问道:“横山公,你此次督师可有把握?”

    王寅笑道:“当然,艾能奇不过是丧家之犬,虽然有十万军队之多,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郑芝龙无能,竟然连这样的贼匪都无法剿灭。

    福建的官兵毫无战斗力,可别忘了江西还有十来万军队,都是齐王按照平南军模式训练的新军,虽然训练时日不久,但战斗力比西贼要强上很多。我会命令江西巡抚阎应元带领江西军入闽,剿灭西贼毫无问题。“

    路振飞道:“可是粮饷怎么解决?朝廷现在可是没有钱粮啊!”

    王寅神秘的一笑:“朝廷没有钱粮,可江西有啊,我不会现在就发动进攻,而是会等到夏收之后。江西经过一年屯田,产的粮食足够供应此次大战。只要王爷下令,江西全力配合,剿灭艾能奇没有多大问题。”

    路振飞点点头,长叹口气,不再多说了。现在整个朝廷都知道,江西几乎成为了齐王陈越手下独立王国,历经一场战乱之后,整个江西都控制在陈越手下军吏手里,各级乡村政府都由军吏充任,朝廷虽然派出了一些府县官员,权力却完全被架空,政令出不了府衙县衙。士绅失去了控制乡村的权力,在军队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虽然有很多官员弹劾江西的制度,弹劾巡抚阎应元的奏疏每日都有。可现在齐王陈越统领着大军,正在进行至关重要的北伐,便是朝廷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

    路振飞和王寅都是齐王陈越一系,不过王寅和陈越走的更近,很多事情陈越都是通过王寅来实施,对此路振飞也心知肚明。

    “路阁老尽管放心,咱们能够独自剿灭西贼,又何必王爷亲自出手。现在对王爷来说,歼灭满鞑是头等重要之事,其他的事情咱们代劳便可,当使王爷后顾无忧!

    而且,现在到了解决郑家的时候了,只有解决了郑家,咱们才能完全控制大洋,咱们的大业才能顺利进行!”

    王寅说完,向路振飞一揖之后,跨上了战马,在亲卫队的保护下离开了南京。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7章 布局(上)

    崇祯二十年五月三日,临清州,大都督行辕。

    一队队精锐的士兵把守在行辕内外,守卫严密之极。行辕内部书房,齐王陈越正和核心谋士密议。

    单明磊、钱枫林、顾君恩,这些原本各自负责一块儿的齐王府重要谋士都被陈越召集而来。本来在大员的钱枫林数日前方乘坐海船抵达了登州。

    “诸位,王阁老的密信大家都看过了,说说各自的见解。”陈越微笑道。

    钱枫林激动道:“恭喜王爷,咱们独霸四海的时候到了!”

    单明磊道:“王阁老带兵入福建,有江西军的配合,剿灭艾能奇不成问题。艾能奇既灭,正可以趁机拿下郑芝龙,把郑家的势力一举消灭!郑家覆灭,咱东番势力将一家独大,从此海上贸易为咱们一家独掌。有着海贸带来的庞大利润为支撑,王爷大事可成!”

    顾君恩没有说话,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虽然说目前东番岛和郑家两分海贸,可毕竟不如郑家从事海贸的时间长久,底子远远不如,从海上获得的利润便不如。郑家鼎盛之时年入白银近千万两,而东番现在从海上获得的利润也就一两百万两而已。

    可以想象,若能完全接受郑家的地盘,东番所能获得的海贸利润能有多少?那可是比大明一年税收还要多的多的收益!而有了这么大的收益,做什么事做不到!

    王寅虽然是内阁大学士,但更是齐王一系的重要人物,由他担任督师,全盘接受郑家海上势力将会事半功倍。

    “郑家在海上二十多年,盘踞在福建也有十多年,其在福建的势力根深蒂固,想一下子倾覆不是那么容易。若是其狗急跳墙再次入海为盗,将会给沿海带来极大灾难。”仔细思虑后,陈越缓缓道。海贸所带来的绝大利润固然喜人,可是困难也不少,郑家的势力绝对不能小觑!

    钱枫林赞同道:“王爷所言极是,郑家兄弟俱掌重兵,整个泉州府都是他们地盘,更占据着金门、厦门、南澳等岛,若是引起其反弹,想剿灭并非易事。”

    陈越点点头:“福建的事情便委托给枫林兄了,我会王阁老写信,由他保举你为福建巡抚,全权负责接收郑家海上势力,东藩陈岩会全面配合你。

    趁着东南季风未起,你带着在登州的大部分海船出发返回舟山。估计很快便会对郑家动手,有水师在,才能威慑郑家水师不敢乱动。”

    “可是王爷,海船我都带走了这里怎么办?对付满也需要水师啊!而且这一年来,舟山以及浙江各船坞造了二十多艘三桅福船,便是西式盖伦战舰也造了五艘之多,对付郑家足够了。”钱枫林道。

    陈越摇摇头:“满清没有什么水军,对付他们用不着大海船。有登州水师在,再留下两艘盖伦船,便能控制整个渤海。郑家势力庞大,不容小觑。”

    事情很快便议定,由钱枫林返回福建,配合王寅全面处理郑家之事。海贸的庞大利润是齐王一系的根本,正是拥有庞大的收入,陈越才敢肆无忌惮的扩充军队,才拥有远超八旗兵的火炮火铳以及盔甲装备。这些要是靠着朝廷拨付的那点银两,估计陈越手下士兵和其他明军差不了多少,也是穷的和叫花子一样,还哪里有战斗力可言!

    对福建对郑家的布局早就开始,现在进入了实施阶段,钱枫林能力非凡,对他陈越非常放心。接下来便是商议战事了。

    现在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满败退已经不可阻挡,现在北伐军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把他们留下来,然后收复所有大明国土。

    可是也不能逼得过紧,毕竟满清还有一万多骑兵,北京城内还有一两万军队,若是逼得紧了,满甚至会全民皆兵,北京城里满清旗人凑巴凑巴凑个七八万人没有问题,八旗兵全民皆兵,男丁从小便接受军事训练,这些人也许正面作战不行,守城却毫无问题。

    若是明军迅速进攻北京的话,恐怕将会不得不陷入一场攻城战,即便能攻破北京,自己还不知道会有多么大的伤亡。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陈越不打算攻城,这也是他没有急着进兵的原因。

    当然不急着进兵还有其他原因,便是今天要商议的议题。

    “满败局已定,用不了多久便能收复北京,所以现在是考虑布局的时候了。”顾君恩道,他等待这一日已经等了很久。

    作为读书人的一员,顾君恩却一开始选择加入了顺军,跟着李自成攻略天下,是因为他知道大明已经**透顶,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要想使得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撤退推翻大明,重整山河。

    一开始顾君恩把希望寄托在李自成身上,认为李自成有推翻大明一统天下的能力,所以才尽心竭力的辅佐李自成。可谁知道李自成志大才疏,大局观太差,虽然如愿攻下北京灭了大明,却惨败在满清手里。

    连续的兵败使得顾君恩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要破灭了,便生出归隐田园的心思。可谁知道陈越横空出世,屡次击败不可一世的八旗兵,挽狂澜于既倒。顾君恩也被郝摇旗出卖给了陈越,然后被掠到东藩岛那些时日,顾君恩真正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真正知道了天外有天,对陈越的见识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而成为陈越真正的拥趸。

    在顾君恩看来,能够改变天下者,非陈越莫属。而现在陈越带领北伐大军击败了八旗兵,打下北京收复国土指日可待,而现在整个北方,在满撤退以后处在权力的真空,正是进行布局的好时候。

    顾君恩和陈越等人要做的不是推翻大明取而代之,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改变大明,改变世界。赶走满不过是个开始。

    “王爷,时机已经到了!”单明磊也满含激动的说到。随着军事上的胜利,齐王陈越的威望一时无两,随着北伐军收复各地,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8章 布局(下)

    按照陈越等人的构思,并非驱逐满清剿灭流贼这么简单,他要彻底改编大明的各项制度。

    大明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事实上权力都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和历朝历代不同,历朝历代还有宗室、外戚、内宦干政。而大明,宗室被当作猪一般养着没有任何权力可言;明朝皇帝都是和平民联姻,勿论是皇后还是嫔妃都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外戚根本行不成势力;

    再说内宦,看起来像刘振魏忠贤这样的太监飞扬跋扈,但实际上太监们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都是依附皇帝而存在,哪怕魏忠贤那么厉害,刚登基的崇祯一句话也不得不拱手把权力交出。

    因为文官们勾连起来逼迫太甚,皇帝才不得不倚重太监和文官争权,所以明朝太监和汉唐时那种动辄废立天子的内宦完全不同。

    在大明,真正掌握权力的只有文官,朝堂上如此,乡下更是如此。且不说州县的官员都是文官,乡下更是士绅们当家作主,百姓们听士绅的话甚于官府。进者为官,退则士绅,官绅本就一体,牢牢控制着整个大明。

    官绅们牢牢掌握着权力不说,还掌握着天下大部分土地财富,整个大明七成的田地掌握在士绅们手里,而且都是不交纳任何赋税,天下大部分的生意也都掌握在士绅们手中,朝廷根本收不到什么商税。

    江南之富冠绝天下,家资十万者比比皆是,家资百万者也是为数众多,可普通百姓依然极为贫困,北方的百姓甚至大都活不下去。朝廷国库一贫如洗,一年国库收入连几十万军队都养不起。

    百姓穷,朝廷穷,富的只是那些士绅,这便是大明现在的事实。

    所以要是不改变这种制度的话,哪怕陈越武功再强,能够消灭满鞑。可是没了满鞑还有蒙古人,还有西方殖民者,他顶多能够让大明多支撑几十年,到头来还是避免不了灭亡的结局。

    所以,陈越要做的便是对士绅们开刀,取消士绅们种种特权,进而取消科举取士这种选派官员的方式。

    当然,陈越要做的事情是与天下的士绅为敌,阻力实在太大,哪怕以陈越现在的权力地位,也不敢轻易暴露目的,只能默默的施行。比如齐王一系的大本营江西,还是不得不接受朝廷委任的府州县官员,陈越委任的乡正村长还是只能以武官的身份存在,并非朝廷吏部承认的正式官员。

    因为以前时机一直不到,而如今,随着陈越大败八旗兵,即将收复北京,时机终于到了。

    一是因为灭清之功,陈越的威望一时无两,又掌握着天下最精锐最庞大的军队,已经没人能够压制。

    再就是,北方先是经历顺贼之乱,又经历了满清两三年的统治,士绅们的势力削弱到了极限,近乎是权力的真空,完全可以按照陈越的意志在这片新收复的土地上随意挥洒。

    第一步要做的是出兵占据所有山东北直隶所有府县,然后全部实施军管,府县官员都由军官充任,陈越在军队中一直注意文化教育,以识字多少为提拔军官的很重要标准。这些军官也许读不懂四书五经,但粗通文墨绝对没有问题。

    比如一个营正,能够管理一营两三千士兵,能把营中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如何就当不好一个县令?

    一个总旗,能管理五十名手下,带着他们行军训练,自然能管理一个乡村。

    而营中管粮食后勤的辎重官,军械官,镇抚官,负责一县钱粮,工程,司法更是没有问题。

    实在不行,还可以吸收原来县中的胥吏,那都是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士。

    所以,陈越决定,派出一支支军队收复鲁北以及北直隶各个府县,然后开始组建地方政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过并非没有经验可寻,毕竟在江西的时候经历过一次。

    当然江西时,也只是组建了乡村两级机构,对府县官员陈越也没敢擅自伸手。而现在委派军官当县令知府,必然会引起朝廷的惊惧。不过陈越会以战时军管临时委派的方式先应付着。

    “王爷,现在有一个问题在,”顾君恩皱起眉头道,“山东有6府15州89县,北直隶更是有9府19州72县,每一个府县州都派驻军队,需要派出的军队实在太多。咱们兵力虽多,可抽调出这么多的军队对战斗力影响也非常之大,咱们可还要和满鞑作战,彻底消灭他们呢。”

    陈越道:“和满鞑大规模作战,以攻占北京把满鞑彻底驱逐出去为止,然后咱们便全力进行此事。

    军队分散派出不用害怕,可以从各地招募训练新军,只需半年到一年时间,再训练二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王爷,难道咱们不出兵辽东,把满鞑犁庭扫穴吗?”单明磊禁不住问道。

    出兵辽东,攻占沈阳,把辽东以及辽北广漠的土地重归大明治下,彻底消灭满鞑,这是多么庞大的功业,这种诱惑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得住。

    “彻底消灭满鞑是迟早的事,不仅满鞑,便是蒙古人也都得解决。不过前提是要把大明的内政弄好,现在咱们还没打到北京,朝廷便已经无力供给大军的粮饷,若是打到辽东苦寒之地,战线拉长了数千里,朝廷哪有能力供应粮食!

    彻底消灭满鞑,说的简单,实现起来何其难也!“陈越忍不住叹道。

    战争从来不是两军对垒那么简单,考虑的更多是后勤是组织力,更别说陈越手下步兵严重依赖后勤,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打到北京已经是极限。

    “收复北京,十万军队足以,剩下军队的任务便是收复山东北直各个府县组建各地政府,山东的事情还是由明磊兄负责,君恩兄则负责北直隶之事。

    咱们先弄好山东北直隶两省,咱们先弄好山东北直隶两省,再把这种模式往其他各省扩展!“

    “是,王爷!”顾君恩和单明磊恭声听令。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09章 满清要撤回关外

    一支庞大的骑兵行走在通往北京的官道上,旗帜卷起,所有八旗兵都垂头丧气,因为他们是败退。

    仗打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败局已定,中原这块花花之地再也不属于他们,用不了多少时日,他们便不得不撤回关外,回到他们世代生活的苦寒之地,继续过茹毛饮血的苦逼生活。

    若是没有见识过关内的繁华也就罢了,见识了中原的繁华之后,谁还想再回到从前?

    可是不退回关外又有什么办法?战败了,五万主力全军覆没,大清已经再也拿不出军队,以现在的实力,想守住北京都不可能。想到这里,绝大部分人对导致此战大败的“罪魁祸首”都心生不满。

    而此时,“罪魁祸首”多尔衮骑在一匹战马低着头满心苦闷,昔日作为摄政王那种霸气那种俾睨天下的气势早就荡然无存。

    多尔衮知道,仗打到现在,自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是他的决策,把三万骑兵派出攻略广德府等地,试图吸引明军主动出击。而明军出击后,他再次做出错误决策,放弃临清城全军出击,试图歼灭三路明军中的一路,反倒中了明军的计策,致使临清城轻易落入明军手中。然后吴三桂率部叛变,一场大战之后,出击的军队溃败,他不得不带着剩下的军队突围。

    可是,自己的决策真的错了吗?多尔衮仔细寻思,除了没有预先判断吴三桂叛变进行制止以外,自己的指挥作战并无多少问题。

    和明军作战也是正面作战,然后被人数是自己三倍的明军击败。怪,只能怪明军战斗力越来越强,而八旗兵的战斗力严重削弱。可八旗兵战力变弱归根到底还是两年前的伐明失败,损失四万真满八旗主力导致,可战败的两个主将多铎和阿济格却正是自己的同胞弟弟。

    所以,还是应该自己承担所有责任!

    感受着军中八旗兵们隐隐传来的敌意,多尔衮满脸的沮丧,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自己在军中再也没有威信可言,在大清也再没有任何地位。将士们也绝不会再信任他,这行军中便能看到,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博洛从来就没有问过他这个摄政王的意见。除了身边的几个戈什哈以外,其他的八旗将士都和他保持着距离。

    一万多骑兵从临清撤退,行军速度极快,五日的功夫便过了通州。

    安排手下将领安置将士,博洛向着呆呆看着北京城门发愣的多尔衮走去。

    “摄政王,咱们入城吧!”叹了口气,博洛请道。

    多尔衮默然的点点头,策马向着城门洞走去。

    就在此时,几骑飞快从城中奔出,出了城门放勒住战马,然后几个身穿黄马褂的侍卫跳下马来。

    “皇上有旨,摄政王多尔衮接旨。”一个侍卫拿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喝道。

    多尔衮嗫嚅着,缓缓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多尔衮丧师辱国,致使五万八旗勇士惨死战场,犯下了滔天罪行,着革去其摄政王王位,关入宗人府等待发落!”

    圣旨读完,几个大内侍卫按着腰刀靠向多尔衮,皮笑肉不笑道,“请吧。”

    多尔衮的几个戈什哈相视着,均不敢乱动,眼睁睁的看着多尔衮被带走。

    曾经统帅十万八旗入关,击溃闯贼占据北京,战无不胜的摄政王多尔衮,就这样被几个侍卫拿下。

    看着经过身边的多尔衮,博洛神色复杂,他不知道该不该恨他。博洛知道,多尔衮为大清立下了无数的功绩。可此战大败,终归要有人负责,除了多尔衮再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而朝堂上,济尔哈朗和代善恐怕也希望借机把多尔衮搬倒,多尔衮虽然势大,可损失了这么多的勇士,几乎家家戴孝,很多人以前便是支持多尔衮,现在也只会恨他,恨他害得自己的兄弟儿子战死沙场。

    正在博洛发呆时,一个侍卫笑着走了过来,“贝勒爷,太后口谕,请您立刻进宫。”

    “奴才遵旨。”博洛连忙答应下来。

    骑马走在北京城内的街道上,昔日繁华的北京再也没了往日的模样,行走的人们都脸上带着悲痛之色,隐隐的哭泣声从街道旁边的宅院里传出。

    五万将士丧命沙场,基本上家家戴孝,每一户都有男丁战死,整个北京城处于一片哀痛之中。

    虽然自己不是此战大败的主要责任人,博洛还是满脸的发烧,好像是自己害死了这么多人一样,不由得催动战马,快速向皇宫而去。

    承天门外,博洛跳下战马,喝令亲卫戈什哈在宫外等着,自己则在太监的带领下向着宫内走去。

    慈宁宫,孝庄太后端坐在锦塌之上,礼亲王代善,辅政王济尔哈朗陪坐在侧,宫内的气氛极其压抑。

    “奴才博洛叩见太后!”博洛跪地行礼。

    “罢了,起来吧。”孝庄太后摆摆手,语气冰冷的道。

    博洛站起身来,又向代善和济尔哈朗行礼,然后肃立一旁。

    “博洛来了,两位王爷问吧。”孝庄太后道。

    代善和济尔哈朗相视一眼,由济尔哈朗率先发问,“博洛,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到底是何原因?”

    “回太后,回二位王爷,大战之时,奴才带着骑兵被隔绝在运河以西,明军水军封锁运河甚严,奴才和勒克德浑二人不得不带着骑兵向北绕行,试图突破明军水军阻拦进入战场。然而我们从德州渡过运河之后,便得到消息,大军已经败了。

    后来从败军口中得知,就在我们还未到达德州的时候,明军发起了总攻,吴三桂被明军劝降反叛,从背后向我军捅了一刀,不到一日的时间,五万大军便被明军击败。

    当然,具体的战情,战斗的部署得问摄政王,奴才也只是道听途说。”

    济尔哈朗皱眉道:“多尔衮的情况,自然会加以审问。本王问你,抛开吴三桂叛变,我军还有四万多,却顶不住明军一日的进攻,究竟是明军战斗力太强,还是有其他因素,比如行军布阵的错误?”

    博洛愣了一下,这才明白济尔哈朗的问话的真正意思,原来并不是问战败的责任是谁的,而是想弄清楚明军真正的战斗力。之所以战败是出于多尔衮错误的指挥加上吴三桂的突然叛变,还是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能够正面击败八旗兵的程度。若是前者还好说,毕竟战败有其他原因,出于意外。若是后者,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可以正面击败八旗,那大清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想想都令人害怕!

    博洛沉思着,他知道在所有满人的眼里,明军懦弱战斗力低下,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他也不愿意相信,明军已经强到能够和八旗正面作战的程度。

    可尽管不愿相信,博洛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明军已经今非昔比,齐王陈越麾下的军队不是其他明军所能比拟。

    再有吴三桂叛变,五万八旗在和明军正面作战中战败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虽然明军兵力是八旗两三倍,可是以往哪次大战,八旗不是以少敌多并战而胜之。所以,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这也是事实!

    “太后,两位王爷。摄政王的指挥也许有失误之处,可五万大军一日即败,这说明明军现在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强了很多,”博洛艰难的道,“齐王陈越的麾下,士兵训练有素,更装备着大量的火器,火炮火铳还有火箭的数量实在太多,咱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济尔哈朗和代善相顾着,均长叹口气,博洛的话让他们心中无比的灰暗。

    原本心中还打着守住北京城的注意,毕竟北京城内还能凑上几万军队,现在来看,那不过是妄想罢了。

    “太后,看来这北京城是守不住了,咱们得早做打算。”济尔哈朗苦笑着对孝庄太后道。

    “辅政王,礼亲王,难道形势已经险恶如此吗?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孝庄太后颤抖着道。

    济尔哈朗痛苦的说道:“包括博洛带回的一万余骑兵,现在北京城中能用的军队也不过三四万人,这几乎已经是所有能拿武器的旗丁了。若是再败,咱满洲恐怕真的要亡了。”

    一直沉默的礼亲王代善也道:“现在连征募的蒙古兵都逃了,这北京已经不能再呆了。明军很快会继续北上,若是其围了上来,咱们再想退出关外恐怕都不可能。”

    退出关外,孝庄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在北京,她儿子顺治是大清的皇帝,退出关外大清哪里还会存在,退兵的途中这些八旗悍将会不会生变,济尔哈朗和代善还会不会拥护自己的儿子?

    “我,我可以给科尔沁王爷写信,再借更多的蒙古兵。”孝庄太后不甘的道。

    代善怒道:“太后您糊涂啊,借更多的蒙古兵,即便能够借来,蒙古兵的实力比咱们八旗还要强大,这大清是满人的还是蒙古人的?

    趁着明军还未攻来,咱们撤出关外,还能保住现在手中这点实力。然后再慢慢发展,总有一天大清会重新振作起来。

    若是留恋这北京的繁华继续恋栈不去,等待咱们大清的恐怕会是灭族!”

    这种时候,代善再也不顾及孝庄太后的身份,声色俱厉的训斥着,而孝庄太后只能默默垂泪,无话可说。

    “太后莫急,咱们即便退回辽东,凭借咱们积攒的财富,咱们大清数十万子民也能撑几年。几年后,有一批小崽子又大了,咱们的实力便会恢复过来。即便咱们不能再占据中原,保住辽东还是不成问题。”

    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人伤心,济尔哈朗温言劝慰道。

    看着这一对狗男女的样子,代善忍不住撇起了嘴,“现在还是商议一下该怎么撤吧。”

    孝庄太后收住了眼泪,看向济尔哈朗道:“辅政王,你说说咱们该怎么撤吧。”

    这个时候,她和她的儿子顺治唯一的指望只有济尔哈朗了。

    济尔哈朗冲孝庄太后微笑了一下以示安慰:“太后,礼亲王,从北京撤往关外的途径一是经过山海关从辽西走廊撤退,再就是从北京向北经蓟州翻越长城,经蒙古撤往辽东。

    从辽西走廊路途最近也最好走,可是咱们都知道,现在宁远被明军攻占,辽西走廊控制在明军手里,咱们恐怕无法经辽西撤退。

    所以,唯一能撤退的路径,便是从蓟州翻越边墙经蒙古撤兵了。”

    从蓟州翻越边墙撤兵,代善和站着的博洛都苦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条路线太过难走,从蓟州翻越边墙要经过重重山脉才能到达蒙古,而从蒙古到辽东又需要翻越群山,路途遥远不说还十分难走。

    若是只有军队也就罢了,可这北京城中还有几十万的妇孺,还有太多需要携带的财物。明军又岂会任由自己安然带着妇孺带着财物撤退?

    而且,翻越边墙需要经过蒙古人的地盘,在以前满清势大的时候,蒙古人不得不屈服,整个蒙古任由八旗兵驰骋。

    可是现在,大败之后大清的声势落到了低谷,蒙古人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温顺?会不会生出异心来试图取代大清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这可难说!

    想一想,几十万妇孺艰难的翻越群山行走在蒙古草原,若是遭到大批的蒙古骑兵突然袭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想想就让人心中颤栗!

    人心最是难测的,蒙古人以前也不过是伏于八旗兵无敌的淫威之下罢了,现在八旗兵损失惨重,哪里还会庸服,博洛和济尔哈朗属下的蒙古骑兵私自逃跑便是明证。

    所以,对济尔哈朗所说的经翻越边墙经蒙古撤退,老奸巨猾的代善和久经沙场的博洛都不敢苟同。

    “太后,辅政王,礼亲王,奴才以为,还是出山海关经辽西走廊撤退最为方便。”犹豫了一下,博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大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他也顾不了太多。

    ps:两章合一。天气骤然降温,下起了雪,再次感冒了,强撑着写了四千字。不过大家放心,我会坚持不再断更。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910章 撤退

    博洛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可孝庄太后心中很不舒服,毕竟她出自科尔沁蒙古,蒙古是她娘家。

    “博洛,你是否危言耸听了一些,蒙古和咱们大清是盟友,怎么可能攻击咱们?没影的事不要乱猜测!”孝庄太后不悦的道。

    “太后,不是奴才危言耸听,实在是人心难测。”博洛苦笑道,“蒙古人之所以和大清结盟并自认下属,那是因为咱们八旗兵无敌,而现在咱们实力折损严重。蒙古人会不会有其他想法很难说,数十万妇孺,携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富,行走在草原行走在蒙古人的地盘,其起歹心谁也说不准。”

    草原之上都是实力为尊,哪里有什么仁义道德,蒙古人崇拜狼神,向来都是弱肉强食,看大清势弱狠狠咬上一口也说不准,这都是很显然的事。数十万妇孺的性命岂能寄托在蒙古人的仁义之上?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经博洛解说之后,除了出身蒙古的孝庄太后因心中不舒服不置可否,代善和济尔哈朗都赞同博洛的分析。

    “博洛,你要知道,现在辽西被明军占着,宁远及附近的城堡都在明军手中,明军的实力不弱,穆尔察带领四千八旗几乎被明军全歼,咱们想打下宁远打通辽西走廊恐怕太难。”济尔哈朗摇头道。

    博洛自信道:“我已经仔细盘算过,明军在宁远不过是一支偏师,并非明军主力,也就两三万的军队,靠着火器厉害才能击败穆尔察。

    可是现在山海关还在咱们手里,宁远城虽然卡在通往辽东的要道上,可咱们也没必要强行攻下宁远城。辽西走廊宽二三十里,岂是一座小小的宁远城所能阻挡?只要咱们以主力围住宁远,使得明军无法出城,老幼妇孺自然可以从容通过。”

    济尔哈朗细细思考着博洛的计策,心中犹豫不定。毕竟从明军占据的区域强行通过,即便能够过去,也必然会付出极大的牺牲。数十万老幼妇孺,还不知道有多少会死在三四百里的辽西走廊!

    多尔衮因罪下狱,皇帝年幼,身为辅政叔王的济尔哈朗便是大清实际掌权者,他必须为大清数十万子民负责。

    “以本王看,博洛说的有道理,时间紧急,不能在犹豫了,明军随时都会攻打北京,等到明军主力到来,咱们想安然撤离都不可能。”

    礼亲王代善发话了,却是支持博洛的。

    代善虽然年老,在满清的地位极高,手中又握着不俗的实力,对他的话济尔哈朗不得不尊重。

    随着多尔衮的战败,满清宗室将领折损严重,博洛是年轻一代仅剩的几个悍将,必定以后大清领兵的重将,现在代善和博洛意见一致,济尔哈朗也不得不听。

    于是,便决定了下来,从山海关经辽西走廊撤出北京。

    据哨探来报,明军前锋即将到达天津,留给大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要想安然撤退,山海关是关键,明军得知消息以后必然会追击,必须要有人死守山海关阻挡明军。”济尔哈朗道,“不知谁守山海关合适?”

    代善长叹口气:“我来吧,一把老骨头没多少年好活了。”

    “王爷!”博洛惊叫道。

    “万万不可,”孝庄太后也道,“礼亲王,你是我大清的重臣,岂能做如此危险之事?”

    谁都知道,明军肯定不会看着清军安然撤退,必定猛攻山海关,镇守山海关太过危险简直是九死一生!

    代善摇头道:“不要再说了,山海关太过重要,必须得由重将把守,别人守我不放心。”

    博洛急道:“王爷放心,把山海关交给我就行,我必定不使明军越过山海关一步!”

    代善微微摇头:“我知道你能守住,可你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得和宁远的明军作战,你得保护几十万子民撤离,你身上肩负着中兴大清的希望!”

    博洛还要说话,济尔哈朗抬手制止,他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好了,就这样定吧。年龄四十以上的旗丁都留下来,由礼亲王统领,死守山海关。

    博洛,我给你两万军队,你的任务是寻宁远的明军作战,威势宁远,不使一个明军出城!”

    “是,辅政王!”博洛领令道。

    “勒克德浑快回来了吧,有他带领骑兵封锁消息,不使明军发现我军撤退的方向。”济尔哈朗继续道。

    随着济尔哈朗井井有条的安排,撤退的事情迅速定了下来。济尔哈朗下令准备一日,后日正式从北京撤出。

    此时,追赶蒙古兵未果的勒克德浑返回了北京,立刻授命带着五千骑兵出发,向着天津方向滚滚而去,他的任务是消灭明军哨探,遮掩明军视线,掩护数十万大清子民的撤退。

    撤退的消息立刻传了出来,整个北京立刻动作了起来,旗人老弱妇孺们默默的收拾财物,做着撤退的准备。

    入关占据北京三年来,每个旗人家庭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金银玉器,绸缎瓷器各种财物应有尽有,只是一天的时间,实在太过仓促,想带走自己的所有的财富基本不可能,无奈之下只能把最贵重的金银玉器等等打包带走。

    可是看着满屋子的财富,很多旗人无比的痛苦,千里退回关外,路途实在遥远,根本带不了太多东西,大部分物品不得不抛弃......

    崇祯二十年五月五日,北京东面的朝阳门东直门、北面的安定门德胜门打开,城内的满清百姓正式开始撤离,一辆辆载着大量财富的马车驶出城门,一个个背着沉重包裹的旗人妇女和老人跟在马车旁。

    队伍出城之后毫不停留,向着山海关的方向迤逦而去。整个北京城内所有的旗丁家属加起来三十余万人,算上汉奴包衣有五六十万之多,人数如此众多,前面的队伍已经出城数十里,后面的百姓还未出城......

    而博洛带着两万主力走在队伍最前,他们要威逼宁远,保护数十万百姓安然通过辽西走廊。

    顺治皇帝孝庄太后和济尔哈朗随着博洛一起行军,礼亲王代善则留在了北京城中,带着数千八旗老兵负责断后。

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

    金鑫带着本部士兵迅速向北进攻,一路攻城略地,接连收复东光、南皮、沧州、青县等城,兵力直逼天津卫。

    天津是北京东南重镇,历来都有重兵把守,守卫天津的是三千余绿营兵,原本天津有一千八旗兵驻守,但大战起时,满清兵力空虚,不得不把这一千八旗抽调到了前线。

    临清之战八旗大败,消息当然传到了天津,天津城内的绿营兵立刻人心惶惶起来。

    最近这短时间以来,先是山东暴乱迟迟无法平定,然后又是陕西山西,北方处在满清统治下的各省处处烽火,然后便是明军挥师北伐,满清搜集最后的兵力和明军决战。然而一场大战以清军败退而告终,五万八旗兵葬身疆场,消息传到北方,满清统治下的各个城池早就人心动摇。

    这也是金鑫快速攻城略地的原因,因为根本不用攻城,明军抵达城下之时,城池便会投降。若是满清委任的官员不愿投降,便有有义民杀官造反打开城门,简直是兵不血刃。

    就在金鑫率部开开心心的行到天津城南,他以为天津会像以往那样轻易打下时,天津的绿营兵却没有轻易投降,因为八旗骑兵已经到了。

    对北京来说,天津是拱卫东南的重镇,万万不容有失。

    现在北京城内的几十万满清百姓正在撤退,只有把明军阻挡在北京南方,数十万百姓才能安然后撤。

    所以勒克德浑接到命令以后,立刻带着五千骑兵南下,抵达了天津城。

    看着铺天盖地而来的清军骑兵,金鑫脸上露出了苦涩,到底还是来晚了。

    他手下只有两万多步兵,这两万多人还是胶东兵和投降的绿营兵整编后的军队,战斗力实在一般,野战未必是八旗骑兵的对手,而现在的问题是先要渡河,然后才能战斗。

    勒克德浑也没有主动进攻,因为他的骑兵同样无法渡过面前的河流。

    当然,对勒克德浑来说,他的任务是阻止明军进兵,即便击败了面前这支明军,也于大势无补。而且对现在的大清来说,根本承受不住兵力的折损。所以,他根本也没有渡河与明军作战的想法。

    八旗骑兵到了,天津城内的绿营兵自然不敢再生出投降的心思。勒克德浑派了五百八旗兵入城,便把城防牢牢控制在手里,开始动员城内城内百姓,布置起防守事宜。

    运河和海河在天津交汇,天津卫城处在海河北岸运河以东。

    金鑫的两万多人位于海河南岸,北面有大批清军骑兵在,想渡过海河抵达天津卫城下很是困难。

    当然,金鑫随军有数十条运载粮食器械的漕船,靠着漕船渡过海河问题不大,可怕就怕渡河的时候遭到清军突击。

    派人往中军传送消息的同时,金鑫也不愿甘等着,以他闻战则喜的性格,哪怕兵力不多,肯定也要战上一番。

    漕船上的粮食物质被卸了下来,五十条漕船停在运河岸边,金鑫指挥着军队开始上船。一只漕船能装载五六十人,五十余条漕船能装载三千的兵力,金鑫决定派出三千兵力顺着运河抵达海河北岸,试探一下八旗骑兵的虚实。

    临清之战的时候,明军靠着漕船封锁住了运河,给清兵骑兵很大杀伤,金鑫也决定试上一试。

    五十余条漕船首尾相连,迤逦行驶在运河上,很快便驶过了海河,抵达天津卫城以西。

    站在漕船上,能够看到天津卫城墙上站着的清军士兵。

    天津是漕运重地,北方有数的繁华之所,城外运河边有着众多的房屋宅院,并不是什么一望无际的旷野,地形根本不利于满清骑兵驰骋,这也是金鑫敢于以三千军队渡河的原因。

    杨小磊站在船头,紧张的看着运河东岸。加入平南军开始算起,杨小磊在陈越下已经将近三年时间,军职已经升到了副将,现在受命指挥此次战斗。

    运河东岸房屋林立,不过却没有多少人气,明朝朝廷南迁,漕运停了三年多,靠漕运吃饭的漕帮人士大都改了行,因漕运而繁华的天津也不可避免的没落。明清大战,明军即将北伐到达天津,居住在天津城外的百姓早就抛弃房屋产业逃离,以躲避兵灾。

    看着东岸的情景,杨小磊知道这里不是清军骑兵发挥的地方,遂开始指挥手下弃船上岸。

    一个个士兵拿着武器紧张的上了岸,在军官的指挥下迅速列队,防备着清军可能的进攻。然而直到三千人全部上岸,也没有清军攻来。杨小磊原本以为近处的房屋宅院里藏着清军,会在明军上岸时攻击,现在看来根本没有。

    放空了士兵的船队驶回海河南面,得知清军竟然没有阻止明军上岸,金鑫心中大喜的同时,也很是纳闷,他弄不懂清军到底想干啥,明明半渡而击是挡住明军的最好时刻,为何清军却没有动静?难道有阴谋不成?

    不过不管清军有没有阴谋,他都要继续进军。于是在金鑫的命令下,又一批明军士兵乘船到了河的对岸。

    当金鑫也乘船到了对岸之时,渡过河的明军士兵已经有一万人,金鑫的心放了下来。有一万人在,清军休想再轻易把明军击败!

    在金鑫的命令下,明军就靠着运河扎下营寨,其实也不用怎么扎,河东岸有太多现成的房子可供宿营。金鑫只是下令,撤掉一部分房屋,在道路两面砌上数道墙垣,再在每一个可供骑兵冲入的胡同道路都砌出矮墙。

    只要骑兵没法突袭,八旗步兵攻击金鑫丝毫不怕,他手下士兵本就比清兵多,又拥有众多的火器,巴不得和清军来上一场街垒攻防战。

    现在整个满清兵力能有多少?便是两个明军换一个八旗兵也划算。当第一批军队乘船上岸时清军没有进攻,金鑫便看透了清军的嫡系,那就是清军已经承受不住战损!

    用了两天的时间,金鑫才把所有军队运到海河对岸,然后开始考虑攻下天津卫城的事情。

第912章 攻城

    运河东岸,天津卫城外,过河的两万多明军扎下了大营。一处大宅中,主将金鑫召集众将议事,商讨该如何拿下天津卫城。

    “清军骑兵往来如梭,遮掩着战场,咱们根本无法探出他们数量到底多少。不过天津卫城清军兵力倒是清楚,据漕帮兄弟弄到的情报,天津卫城内原有绿营兵三千,不久前又有五百八旗兵入城,总兵力也就三千五百人。”敌情司军官把探查到的情报向金鑫以及诸将禀报道。

    金鑫点点头,没有骑兵就这点不好,得不到战场的主动性。现在满清骑兵驻扎在天津卫城北,在其封锁下,具体的位置和数量却搞不清楚,不过能肯定的是其兵力至少数千。

    “诸位说说吧,咱们该如何攻下天津卫?”金鑫淡淡的道。

    “将军,城内的清军兵力倒是不多,可问题是有大量清军骑兵游弋在天津城外,咱们一面要攻城,一面还要提防清军骑兵的袭击,难度实在太大,属下以为该设法消灭这支骑兵,然后再进行攻城。”一个参将建议道。

    “咱们渡河之时清军骑兵都未发起攻击,他们肯定不会轻易和咱们决战,骑兵本来速度就快于咱们步兵,想消灭他们谈何容易?”另一个军官道。

    “可是不消灭这支骑兵咱们便没法攻城啊,咱们攻城时阵列摆开,其骑兵肯定会从咱们侧翼发动进攻,如何防守?”

    诸军官议论纷纷,但都一致认为不消灭满清骑兵,则无法进攻天津卫城,可对如何消灭清军骑兵却做了难。

    于是便有将领建议,既然没把握消灭满清骑兵,又担心在攻城时遭到清军骑兵袭击,那就没必要强攻天津。齐王率领的主力就在身后,何不等大军到来之后,相对清军有着绝对的优势以后再进行进攻。

    手下议论之时,金鑫拧着眉头仔细观看着地图,心中也在盘算破敌之法。可当听到有人说应该等齐王主力到来再进攻时,金鑫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非常的不高兴。

    在陈越账下,吴平金鑫李奕最后重用的几员大将。吴平不说,其因为和陈越的特殊关系,受到重用谁也没办法。

    可是金鑫李奕向来是旗鼓相当,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李奕先是独自统领一路大军北伐,然后又攻下了济南城消灭了洪承畴大军,已经远远把金鑫甩在了身后,这让金鑫心里极不舒服,所以他才主动请缨,要作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虽然一路下来,金鑫统兵攻下了数座城池,可那都是清军放弃的。而现在天津卫也就三千多清军加上城外数千骑兵,若是这种情况下都攻不下天津,就得等齐王大军前来,自己还有何脸面和李奕争锋?

    “将军,诸位,”看出了金鑫的不高兴,一直沉默的副将杨小磊开口了,堂上的议论声顿时低了下来,诸军官都看向了杨小磊。在金鑫这两万多前锋军中,身为副将的杨小磊论军职仅在金鑫之下。

    “咱们首先要弄清楚清军的真实意图,然后才能谈是攻城还是等待后续军队到来。

    满清骑兵总兵力咱们虽然弄不清楚,但数千骑还是有的。可为什么他们放任咱们渡河而不加以阻挠?要知道咱们刚刚渡河时是最虚弱的时候。”杨小磊问道。

    “也许他们是胃口大,想着趁咱们攻城时里应外合发动进攻,然后把咱们彻底消灭。”一个军官答道。

    杨小磊点点头:“也有这种可能,但若是咱们渡河之后不攻天津的话,他们的盘算岂不是落空了,岂不是失去了彻底击败咱们的机会?

    所以,我认为清军骑兵不是不想消灭咱们,而是其根本承受不住兵力的损耗。

    咱们都知道,满清八旗人口也就几十万人,两年前扬州芜湖大战,再加上前不久临清之战,咱们消灭八旗兵总兵力有十万了吧?满清哪里还有什么兵力?其收罗收罗全部男丁加起来现在也没有多少。

    所以哪怕是很小的损失,他们都已经承受不起,这才是咱们渡河时那么好的机会他们却不愿攻击的原因。

    既然如此,咱们只要摆出决战死战的架势,哪怕咱们强攻天津,他们也未必敢发动袭击!”

    杨小磊自信的分析让金鑫眼前一亮。

    “可是,他们若是不敢和咱们动手,又何必来到天津?”有军官弱弱的问道。

    “很简单,为的是阻扰咱们的进军速度,当然若是咱们疏于防备的话,他们肯定会咬上一口。我估计,满清朝廷已经知道北京守不住了,正打算退出关外,所以才派出骑兵前来阻挠咱们,为他们的撤退赢得时间。”杨小磊自信的道。

    “啪!”金鑫一拍桌子,“杨副将所言甚合我意!不要多说了,下面咱们准备出击,强攻天津!”

    虽然很多军官都狐疑着,金鑫已经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拿下天津,所以强攻已是必然。

    当然,金鑫也没有盲动,而是先吩咐敌情司通过漕帮想法和天津卫的绿营兵取得联系,看看能否劝说绿营兵投降。

    然后金鑫留下三千士兵守营,两万多人开出了营地,向着天津卫城逼了过去。

    天津卫是一座军城,城池很小,方圆只有两里,城外建筑众多,并非空旷的野地,清军骑兵便是趁着攻城时袭击,也只能顺着街道顺着房屋的间隙来攻,这也是金鑫敢于不顾清军骑兵攻城的原因。

    金鑫派出数支军队卡住各个街道,搬出各宅院里的东西堆在街道上,制造出层层障碍,便是满清骑兵来攻,也只能下马攻击。

    留下一半的军队防范清军骑兵可能的袭击,剩下的一半人开始对天津卫城发动了进攻。

    看到明军的逼近,城上的绿营兵在八旗兵的威逼下开始放铳放箭,阻止着明军的逼近。

    千余明军火铳兵在盾牌的护卫下逼近城墙,开始往城墙上射击,“砰砰砰”阵阵巨响,无数的弹丸飞上城头,城上的清军不时有人惨叫着摔倒在地。

第913章 城破

    城上的绿营兵原本就是天津的明军投降改编而成,战力孱弱士气低落。若是没有八旗兵进驻城内,当明军到来时他们便会开城投降,现在又哪里肯出死力气作战。

    见到身边同伴被城下飞来的弹丸射死时,很多绿营兵都心惊胆战,纷纷躲在墙垛后面,打死也不肯再露头。

    以火枪压制着绿营兵,负责指挥攻城的杨小磊便要下令士兵进行强攻。数十架云梯已经做好了准备,十多辆蒙着湿棉被的盾车也被推到了阵前,城上清军的攻击实在可怜,靠着盾车的遮挡攻到城下不会很难。

    “先命人劝降吧!”金鑫制止了杨小磊攻城的打算,通过这段时间的攻击,他看出城上绿营兵作战意志的薄弱。

    十几个大嗓门的明军士兵被选出站到阵前,在盾车的保护下对着城头开始喊话。

    “城上的绿营兵听着,我们是大明齐王殿下的军队,临清之战五万八旗兵被消灭,满清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尔等背弃祖宗投降满清异族,实乃助纣为虐,论罪人人当诛。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尔等都是汉人,给尔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斩杀一个八旗兵投降者,消除以往罪过不说,赏银三十两!第一个开城投降者,赏银五十两!

    给尔等半个时辰的时间,若再不投降,大军立刻展开进攻,攻入城内一个不留,统统处死!”

    十几个大嗓门的士兵高声喊着,一开始喊的还不熟练,数遍之后声音一致了起来,整个阵地铳声喊杀声消失,但闻劝降的喊声。

    天津城头,听着城下明军劝降声,城头绿营兵交头接耳,军心顿时动摇起来。

    “立刻对着城外开炮开铳!”城门楼里,八旗军佐领听着城下的喊声,脸色大变,立刻对身边站着的绿营总兵姚成庆命令道。

    “是是是,末将这就下令。”姚成庆陪笑着,开始传下命令,命城上炮兵立刻开火。

    天津卫作为北京东南重镇,是一座军城,城上有各式火炮二十多门,都是数百斤的火炮。不过绿营兵疏于训练,火炮也没怎么保养过,战斗到了现在还没有开过一炮,令八旗佐十分不满。

    传令兵跑到炮台阵地,接到命令后,负责指挥火炮的千户马永杰便要下令开火,却被身边的亲兵阻止了。

    “大人,千万不要。”亲兵紧张的道,千户马永杰抬眼看去,便见到自己的手下们都向他露出了哀求之色。

    想想听到的明军喊话,他知道若是自己真的下令开炮,等明军攻入城内,自己手下这些炮兵谁都活不了。

    “大人,咱们降了吧!”手下炮兵们哀求着。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满清大势已去,哪个甘愿再为他们卖命!

    天津城内的绿营兵大都是本地人,都是原先的明朝军户,为了自己身价性命,也没人敢再和明军作战。

    “奶奶的,降了!”马永杰怒骂一声,果断做出了决定。

    “小五小六,你们几个去和城上其他兄弟串联,大家伙一起投降。兄弟们,把大铳装填好,咱们杀鞑子去!割掉鞑子人头去明军那里领赏!”

    “杀鞑子去!”他手下士兵顿时激动了起来,一颗八旗兵首级值三十两银子,那可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这个时候,城上的绿营兵已经消除了对八旗兵畏惧的心理,直把八旗兵当做了一个个会行走的银锭。

    但想的虽好,八旗兵的人头哪里那么容易砍?发现城上绿营兵的异动。八旗佐领果断的采取了措施,城上的八旗兵聚集了起来,把刀架在了绿营总兵姚成庆的脖子上。

    “兄弟们住手,不要乱动,不要乱动!”小命在人家手里,姚成庆脸色煞白,声嘶力竭的喊着。

    城上已经鼓噪起来的绿营兵见此犹豫了,总兵在人家手中,这让他们不敢乱动。

    “小五,你带人用绳子坠下城去,打开城门。小六,你带着大铳上前,每门大铳里面都装上散子,对着八旗兵给老子狠狠开火。”马永杰悄悄的吩咐道。

    “可是,总兵还在他们手里啊。”小六为难道。

    马永杰不说话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小五一拉小六胳膊,悄悄道:“咱们都要投降了,哪里还有什么总兵,姓姚的也不过是满清委任的总兵,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小六顿时恍然大悟,当即带人向着城楼方向而去。

    “让他们向明军开火!”眼看着城上的绿营兵都被吓住了,八旗佐领再次命令道。于是姚成庆继续下令。

    姚成庆当总兵两三年时间,自然有一批心腹部下,总兵都发令了,他的心腹们便喝令其他绿营兵各自回到位置,准备对明军发动攻击。

    就在此时,小六带着五六支大铳悄悄到了距离城楼五十步的距离,命令手下立刻对着城楼方向开火。

    “城楼那边还有自己人呢?”手下为难的道,城楼附近的城墙上除了八旗兵外,更多的是绿营兵。

    “让你开火便开火,哪那么多废话!”小六怒斥着,亲自把大铳前支架放好,命身边手下点燃引线。

    “你们干什么,回到原来位置去!”十几个火炮兵的异动引起了城楼处姚成庆心腹的注意,对着这边高喊道。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巨大的铳响和雨点般飞来的弹丸。这些大铳每门十多斤,能装填三四十枚弹丸,射程在一百步以上。五六门大铳先后开火,无数的弹丸向着城门楼飞来。城墙上顿时一片大乱。

    “杀鞑子啊!”小六高喊着,抛下手中大铳掉头就跑。

    几声火铳响过,十几个绿营兵和八旗兵被射倒在地,八旗佐领和姚成庆惊诧的看着逃跑的袭击者,然后此时城头已经大乱了起来。

    限于八旗兵的淫威,敢于和八旗兵面对面肉搏厮杀的绿营兵很少,但是为小六的大铳声提醒,很多火铳兵弓箭手不自觉的把铳口弓箭调转,向着远处的八旗兵瞄去。

    “砰”一声巨响,一个绿营兵火铳手因为紧张勾动了扳机,于是城头火铳声响成了一片。

    见到这种情形,八旗佐领哪里不知道已经大势已去,当即带着手下八旗兵向城下退去。

    “咣当”声中,城门被小五带人推开,天津卫对着明军敞开了怀抱。

第914章 袭扰战术

    “贝勒爷,下令吧!”一个梅勒额真愤怒的叫道。明军正在肆无忌惮的攻城,完全没有把堂堂八旗骑兵放在眼里,让这个八旗佐领愤怒万分。

    “下令吧!”更多的八旗骑兵叫道,一个个把殷切的目光看向了队伍前面的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脸色阴沉如水,只是端着千里镜往数里外的天津卫城看去,根本没有理会手下的请求。

    勒克德浑也想出兵,也想出战,换做往日,看着明军如此嚣张,他早就一马当先杀了出去。

    然而现在,他必须得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控制着自己强烈的作战**,因为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更知道身后这五千骑兵对大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临清之战,五万八旗将士抛尸沙场,对大清来说是无比沉重的痛击。五万旗丁,已经是整个建州女真绝大部分男丁,不包括关外,北京城内现在所有旗丁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人,包括不足十五少年和六十以上的老人。

    大清,已经到了无比危险的边缘,已经到了亡国灭族的边缘!

    对现在的大清来说,每一个旗丁的性命都是无比的宝贵,绝不能再随意损失!

    所以,哪怕明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攻打天津卫城,勒克德浑也不敢轻举妄动!

    趁着明军攻城之时发动突袭,凭着八旗军的战力,击溃这支明军问题不大。可是然后呢?这支明军不过是明国的一支偏师,明国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

    勒克德浑心中不禁长叹,和人口亿兆的明国相比,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以蛇吞象的结果便是被撑得肚破肠穿,便是大清现在的境况!

    “贝勒,快下令吧!”见勒克德浑一直不说话,梅勒额真德格楞再次催促道。

    “下什么令?你们看到天津卫城外到处都是房屋宅院,哪里是骑兵用武之地?”勒克德浑冷冷的道。

    “那咱们便下马步战!咱八旗的本领更是明军无法相比,贝勒爷您给属下一千士兵,属下一定凿穿明军的防线,直杀到天津卫城下!”

    “杀到天津城下又如何?”勒克德浑冷冷问道。

    “和城中军队里应外合击败明军守住天津啊!”德格楞理所当然道。

    “糊涂!你没看到天津城外街道被明军设置了那么多的障碍,你知道各个宅院藏了多少明军士兵?一千士兵便击败明军,你把明军当成泥你捏的不成?摄政王就因为像你一样狂妄,才有了临清大败,五万将士血染沙场!”

    勒克德浑劈头盖脸一顿大骂,把德格楞骂的狗血喷头脸色通红。

    “难道,难道咱们就这样看着明军破城不成,成立可还有五百八旗兄弟啊!”德格楞提醒道。

    “派人给天津卫城内的佐领传令,命他立刻带着属下撤离天津!”

    “啊!”

    “你们要记住,咱们的任务是迟滞明军的攻击,给大清几十万百姓安全撤到关外赢得时间,而不是为了守住天津,北京都不要了,还守天津作甚!”勒克德浑怒斥道。

    “是,贝勒爷!”

    随着勒克德浑的命令,一个八旗传令兵跳上战马,向着天津卫城疾驰而去。

    ......

    天津卫西城,眼看着城上绿营兵暴动城门被打开,连总兵姚成庆都无法压制,八旗佐领哪里不知道大势已去,便带着手下押着姚成庆退下城头。

    千户马永杰本欲追击,刚刚靠近时,十几个想砍杀八旗立功的绿营兵便被八旗兵切瓜砍菜般砍倒在地。城上其他绿营兵不敢再靠近追赶,明军赏格虽高,也得有名拿才是。

    城下,小五带人坠下打开了城门,城外杨小磊见城门打开,立刻指挥士兵杀入城去。

    看守城门的绿营兵不敢抵抗,纷纷跪地投降,百十个本在城内休息的八旗兵闻讯而来,在街道上堵住了明军,双方厮杀在一起。

    八旗佐领一声呼哨,所有八旗兵不再恋战,跳上战马,向着北门方向疾驰而去,恰好和勒克德浑派出的传令兵会合。

    城外,眼看着城门打开,清军骑兵还未动静,金鑫脸上露出了悻悻之色。

    “够娘的满,胆子怎么越来越小!”金鑫往地上唾了一口。原本做好了血战的准备,并布置下陷阱,就等着清军骑兵前来厮杀,没想到清军骑兵现在如此胆小竟然不敢来,这让金鑫心里很是不爽。

    主将不爽,底下的官兵却很开心。原本在外有数千骑兵的情况下攻城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现在清军骑兵没来,天津卫轻松打下,这让人感到很是开心。

    在杨小磊的指挥下,三千明军开进了天津卫城,接管所有城防,并把投降的绿营兵押解出城。

    天津既下,距离北京只有二百多里。金鑫决定再接再厉,在天津休息一晚继续进军,直达通州位置!

    然而金鑫的运气到此为止,在接下来的进军中他终于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留下两千军队守城,金鑫带着两万余手下出了天津,然而出城不过十里,便遇到了清军骑兵的袭击。

    这里不再是街巷地形,而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大军沿着运河右边的官道行进,官道的右侧到处都是平坦的荒地。就在明军行军之时,大队的清军骑兵突然从右面出现,数千骑兵漫山遍野出现在远处。

    几骑明军哨探飞马奔回,带回了清军骑兵的消息,然而清军骑兵紧随其后,根本没给明军整理队列的时间。

    由于是行军,明军形成长长的队列,接到警报立即收缩,组成一个个方阵,然而防御还未彻底摆好之时,清军骑兵已经杀了过来,冲入了明军的阵列。

    幸亏一连串的胜利使得明军士气极高,虽然受到袭击却并未崩溃,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强行抵御着清军骑兵的冲刺。金鑫则命令前方的将士立刻回援。

    勒克德浑看明军并未溃败,不愿陷入缠战造成损伤,一击之后带着骑兵远离,只留下满地的尸体。

    在清军骑兵的袭击下,明军战死一千多人,金鑫不敢再轻举妄动,进军的速度缓了下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394/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 作者:任国成所写的《明末好女婿》为转载作品,明末好女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好女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好女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好女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好女婿介绍: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
“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自为之吧!”
“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
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明末好女婿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好女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好女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