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抗日之烽火连天TXT下载抗日之烽火连天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抗日之烽火连天全文阅读

作者:铁甲榴弹     抗日之烽火连天txt下载     抗日之烽火连天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六章 到缅

    腊戍,英文地名为lashio,为缅甸北部重镇,属于上缅甸,或者是缅北地带,为中缅陆路交通和贸易重镇,铁路通曼德勒,公路客运一直通到畹町,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一环,处在中缅边境,交通位置便利,发达,从仰光海运进来的货物,通过缅甸南部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一路转到该处,再从腊戊转为车运,进入中国境内,通过畹町,芒市,龙陵,保山,下关一直运输到昆明,是滇缅公路的枢纽,也是节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托了地理位置的福气,腊戌的经济非常发达,在没打仗之前,这里就十分发达热闹,在缅甸,华人华侨,华商的比例非常大,中国人在缅甸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商业才能和商业眼光,有大量的华商在仰光海口做运输生意,外国的货物在仰光港口一落地,华商们就用汽车将货拉到腊戌,再进行二次转运到中国云南境内,牟利甚多,连国民政府都在边境设置了西南运输总署,总管运输业务,不客气的说,腊戌甚至大半个缅甸的经济,就是因为华商而起来的,

    谢天谢地,两架考察团的飞机一路平安,没有出现机械故障,也没有撞上日军偶尔的轰炸机群,从昆明直飞腊戌一路顺利。

    郊外,腊戌机场,两架银白色的美制c46运输机飞临上空,缓缓的降低高度,减速,落地,轮胎和跑到接触,冒出了一阵青烟,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所乘坐的两架飞机,准时的到达了中缅边境重镇的腊戌,在几个飞行引导员的指挥下,两架运输机在跑到上转向,降速,滑行,于停机坪之上停了下来,打开了机舱门。

    停机坪上,几十名先前布置好的英缅军士兵快速围护在飞机周围,这些士兵手里拿着恩菲尔德步枪和汤姆逊冲锋枪,全套英式单兵装备,不远处,数十名英缅军军官和英缅当局人员缓步走向了飞机。

    抓着机舱门的扶手,张炜呼吸着顺门而入的空气,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踩着架子,张炜走下了飞机,双脚踏地,脚上的长筒马靴磕碰在机场地面上,声音清脆,这一脚,踏上的不再是中国土,而是缅甸地。

    下了飞机后,张炜遥望四周,缅甸此时的气候和滇西差不多,机场附近,张炜四处可见警戒的士兵,有大胡子,白皮肤的英国人,也有穿着英军军服的缅甸人,机场上停着零零散散的运输机,在机场中央,零散分布着几个高射炮阵地,几门黝黑的高射炮管指着半空,张炜仔细一看,这几门高炮正是二战名炮博福斯m34型四十毫米高射炮,除了高炮外,机场上还有几挺m2勃朗宁大口径高射机枪,充作了象征性的防空火力。

    和巫家坝机场比起来,腊戌机场的规模虽然更大,但相比巫家坝机场要荒凉很多,跑道上甚至随处可见杂草,防空体系只有几门高射炮,整个机场上也只有不多的几架运输机,很荒凉,可也是目前在缅英军的实际状况,外强中干,军力废弛。

    就拿空中力量来说,缅甸的英军空中力量非常薄弱,战机总数不过只有几十架,还都是老旧的美制水牛战斗机,根本就没有掌握制空权的能力,即使是在整个远东,英军的战机总数不过也只有二百多架,缺少战斗机,也缺少性能好的新式战斗机,好的飞机全都在欧洲和北非,远东的都是二三流货色,无从构建有效的防空网,更无争夺制空权的能力,

    反观日军,投送在远东的可用战机足有四百多架,还都是性能优越的零式等新式战斗机,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超过了远东英军,当前缅甸防御力量的薄弱,由这个

    很快,考察团的全体人员集中在一起,向前走去,来接机的英军队伍也对向走来,双方很快汇合在一起。

    碰面汇合后,双方很快交谈了起来,英方来欢迎着是当前缅甸英军的最高指挥官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少将,胡敦少将原本是英军印度总司令韦唯尔上将的参谋长,缅甸英军原本归属英军远东司令部指挥,不久前刚刚改换了指挥体系,改归印度司令韦唯尔指挥,所以,这胡敦少将也是刚来不久,属于新任指挥官。

    一碰面,胡敦少将便和考察团团长商震握手问号,一阵寒暄,看起来还挺热情,并跟考察团的每一位团员握手致意,包括张炜在内,胡敦少将给张炜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普通的英国老头儿,人似乎不错,有点绅士风度,张炜笑着和胡敦少将握手,还拽了几句不标准的英文。

    不过,张炜可知道,这胡敦老头,在缅甸战事开战不久后就会被调职撤换,所遗英缅军总司令一职由亚历山大来接任,胡敦这家伙,在司令任上待着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张炜对胡敦还保持着一份戒心。

    据张炜在前世阅读战史的印象,胡敦的老上司,英军印度总司令韦唯尔本人似乎是一个极度反对中**队入缅作战的军官,对中**队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胡敦在任英缅军司令前,是韦唯尔的参谋长,亲信,身为亲信,胡敦这家伙多半是和韦唯尔穿一条裤子,很可能会极力排斥中**队和中国势力介入缅甸,表面上的绅士风度和人畜无害,隐藏着的很可能是对中**队的极度戒备和反对。

    在机场作初步接触后,考察团一行人,被英国人引领到机场外坐上了车,一路行驶,开到了英方准备的住所,在那里,考察团享受了一顿极好的欢迎晚宴,由于考察团到达后已经是下午,因此,晚宴过后,英国人并没有带着考察团做任何与军事相关的活动,非常“人性化,”而是直接安排考察团休息,这休息时间,一安排,就是三天。

    三天后,双方的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才会召开。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八十七章 军事会议

    清晨,腊戌,英缅军位于镇郊的临时驻地会议室中。

    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的全部考察人员与英缅军方人员共处一室,中英双方的高级军官全部到齐,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少将以及其幕僚,参谋,与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团长商震上将以下全体人员皆列座于此。

    这将是一场耗时很长的军事会议,因为未来中**队进入缅甸的作战方针,作战计划和双方的配合,都要由这次会议决定。

    考虑到双方的语言和沟通问题,外交人员已经和英方确定了会议流程,会议先是英方介绍其所能提供的信息和布防状况,而后中方军官内部讨论,快速确定大致方略,再和英方共同磋商,制定共同防卫计划。

    在装潢考究的会议室中,一场军事会议如期召开,会议室正面的图墙上,一面精细的缅甸地图挂在中央,一名英军军官正对着地图,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英缅军在缅甸的布防状况,中国考察团的人员与英方与会的军官,专心致志的听取着英军军官的讲解。

    会议室中,气氛凝重祥和,然而,在表面的凝重之下,中英双方实则是心思各异,考察团的各位头脑很清楚,没有被英国人几天以来热情的招待腐蚀,英方此前对中方入缅若即若离的态度,还有扣留援华物资和援华汽车的行径,每一个考察团成员都深深的记在心中,对英国佬都保持着相当的戒心。

    双方语言不同,考察团的成员大多数是当兵的,英文水平不高,张炜的英文水准,也就是个后来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做做卷子还可以,复杂的对话还是算了,他几乎听不懂英国人在说什么,所以外交官郑康祺所带的随员,承担起了英文的翻译任务,在一旁把英军军官所说的话转述成中文。

    翻译的水准很高,讲解的英军军官说一句,他就能即刻的翻译出一句,而且是以中文的文字形象的将英国佬的话整句整段的译过来。

    “缅甸,东部,北部,西部国境都为高原和山岳,地势北高南低,中央地带为平原地形,境内有三道山脉,一为阿拉干山山脉,二为高黎贡山山脉,三为怒山余脉,三座山脉附近,还有两条大江,一为萨尔温江,一为伊洛瓦底江,这两条江均发源于贵国的云南,又有一条大河,乘坐锡唐河,河流走向与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文江一样呈南北走向,缅甸按照城市分布和地形来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以南为下缅甸,南部主要城市为仰光,上缅甸地区核心为曼德勒,上下缅甸,又称南北缅甸铁路贯通……”

    “极北部地区,为胡康地带,胡康地区为河谷,包括那家山以东大洛盆地以及新平洋平地,均为原始森林,不见天日,又称作野人山,遍布瘴气,河流纵横,在雨季舟船难以通行,尤其是在五月到十月份,瘴气多,蚂蟥,毒虫横行,是一片绝地,野人山之中,一旦有人走进,就是死路一条,到现在为止没有大批的人马成功穿过这里,因此无法通行,没有军事意义。”

    英国人首先向考察团着重分析了缅甸的基本地理地形,随着英**官的讲解,考察团的成员几乎都皱起了眉头,因为缅甸的地理环境,实在是不容乐观,全国处在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之中,分旱季和雨季,在边境遍布着原始丛林,北部多山,南部靠海,只有中部多平原,从军事角度上讲,缅甸只有中南部利于大兵团展开,在北部和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带,地形过于复杂,并不适合大军作战。

    杜军长尤为担忧,因为他的第五军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重装部队,翻译嘴里蹦出来的诸如“多山”“热带”“崎岖”等辞藻,对第五军的坦克,卡车和炮兵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张炜则因为早有准备,所以英国佬的讲解对他没啥触动,因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情况,他在前世早已经见识过了。

    接着,英**官又介绍了其在缅甸目前的防务状况。

    “我军在缅甸现有一个师的兵力,番号为英国缅甸军第一师,还在编练之中,全师现在正在仰光一线部署防御,加强训练,尚未编制完成,但相信以我大英帝国的军力战力,编制完成过后将是一直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为了应对日军的可能进攻,我国印度军司令韦唯尔上将于胡敦上将和伦敦方面协商后确定,随时可以增加兵力,在计划之中,我国可以从澳大利亚增援一到两个旅的兵力,在印度,我国的英印军第十七师也可以随时来增援,这些部队都我大英帝国的精锐部队,如果我们不得不面对最最糟糕的情况,日军万一进犯缅甸,一定可以把他们赶下海喂鱼……”

    一通宣讲,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英**官将缅甸的地理情况和现在的布防状况讲解完毕,在场的中**官,对英军现在的布防状况也有了了个基本的了解,现在英军在缅甸的布防也很简单明了说穿了,在整个缅甸,就只有一个师,英缅军第一师,而且这个师尚没有成军完毕,其实连一个师的战斗力都没有。

    不过英国人倒是信心满满,介绍布防情况的每字每句之中,都透露着对自身战斗力的自信,还说出了“把日本人赶下海”的话,张炜只能在心里冷笑,英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知是蠢还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还有,英国人对于时局和情况的估计,也让张炜十分轻蔑,英方认为日军进犯缅甸是“最糟糕的情况,”是“万一”

    归根到底,他们根本就没有彻底的做好准备,仍然心存幻想。

    翻译说道:“英方的情况通报结束,现在由双方人员各自讨论。”

    安静的会议室中立刻变吵闹,双方的军官各自开始了内部讨论……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八十八章 战略方针

    “缅甸的地形和气候,对我**部队的作战坏处甚多啊。”

    讨论开始,考察团的几位军事主官便凑在一起,这军事决策,理论上考察团团长和副团长也要参与,而在实际操作之中,主心骨还是杜军长和几个中央军嫡系的考察团军官,考察团团长商震上将和副团长林蔚中将,两人正在笑呵呵的闲谈,具体的战术决策,都得杜军长,张炜这拨人来做,现在,杜军长对着刚拿到手的缅甸地图发愁道。

    身为第五军的军长,当他看到缅甸北部和靠近中部那崎岖的地形和山脉,他就不禁头疼,第五军的优势在何处?是军直属的战车兵团,汽车团和火炮,是全**队中火力最猛,装备最好的野战部队。

    这些东西都是重装备,适合在大兵团的决战中发挥优势,而缅北地区的地形,根本不足以让第五军发挥出全部战斗力,在那里,装甲集群和火炮集群,还不如轻步兵,步兵炮和山炮好使唤。

    第五军入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未来的远征军,必然是第五军为核心的大规模兵团。

    “看来要想和打好这一仗,务必要把战线向缅甸南部推进,那里地形平坦,又靠近仰光一带,适合大军作战,又能争取战略纵深,出海口仰光又在南部,我军势必要推进到缅南,才能有获胜之机,仰光在海口,有英国人的军舰和部队驻守,我们就在仰光侧后,靠近仰光的地方设防,阻击。”原第七十一军参谋长冯衍说道。

    “所言甚是。”

    杜长官看向张炜。

    “张炜,你有何意见?”

    张炜一直沉默不语,其实缅甸之战的精髓思想,冯衍和杜军长已经说了出来,首先,中国对外的物资输入,就是靠缅南的靠海城市仰光,把战线尽可能向缅甸南部推进是非常正确的决策,不但能保护仰光出海口,还能占据缅甸中部的平原,和日军展开大规模的决战。

    以往,**在和日军交战时都说尽可能减少其火力优势,避其锋芒,而这一次,**只有和日军玩主力决战,在能发挥火力的地方设置兵力,才能达到战略目的,把战线向缅甸以南推进,还可以给中缅边境争取更广的战略防御纵深。

    历史上,中国远征军的战术思想也是这样,十万大军入缅后,一直谋求的是和日军展开大规模的会战,像同古会战,平满纳会战,都是远征军战斗计划上要组织的大规模会战,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打成,整个入缅战役,连一次大规模的决战都未能成行。

    进行决战这一战略指导思想,张炜认为是很可取的,反正不能打成那个时空一样的黏糊仗。

    “英国人的防御部署不说,只说咱们,军座,我同意把战线向南推进,这么做很对,既能够遥望保护交通线,又能屏护边境,争取战略纵深,我认为,我军一旦入缅,战线应当至少推进到同古,曼德勒,平满纳一线,密支那等地也要布置重兵,而且是部队主力全线推进,一个师上去了,另外一个师或两个师,甚至是一个军一定要跟上,不能造成孤军深入,那样根本无法集中兵力,还有沿着一线全推上去,才能和日军争取决战。”

    杜军长道:“言之有理,届时我军以铁路线和英方的配合机动,输送部队的能力应当不差。”

    “军长,我对此事并不乐观,缅甸的铁路线贯穿全缅不假,但是这英国人,能全心全力协助我军作战吗?他们连汽车和援助物资都敢扣留,战争时期,铁路运力极其宝贵,他们能把宝贵的火车头让给我们拉部队?我看,咱们还不如多把心用在自己部队的卡车上,尽量争取英方协助,自己也要做好合作不利的准备,方为上策。”

    张炜在心里冷笑,全指望英国人就是找死,历史上的同古会战,原计划是第五军军主力全部顶上去,结果,二百师在同古死守坚守战线,后续的第五军九十六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在后方因为铁路运力的问题,根本拉不上来。

    九十六师因为英国人没给提供足够的火车头,以极慢的运力在输送,新二十二师拼死攻击,好不容易的打上去,可却已经失去了战机,结果被日军阻击住,各个部队都使不上劲儿,徒留第二百师孤军凸出,在同古血战死守,虽然在同古打的勇猛激烈,可是,同古会战最终流产,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了前世的教训,张炜当然不会傻了吧唧的把宝压在缅甸那看似发达的铁路运输网上。

    冯衍:“张炜说的对,英国人扣了咱们的车,扣了物资,做出这等事情,战场上指不定玩什么猫腻呢。”

    言及于此,杜军长皱眉沉默。

    张炜接着说道:“我说句丧气话,日军一旦进攻,英国人多半要丢掉仰光,他们刚才给自己好一顿吹嘘,纯属是自己说梦话,就那个英缅一师,据我的了解,编制训练没有完成,战斗力非常差,士兵是临时招募的缅甸人,连长和连长以上的军官是英国人和从印度调来的印度军官,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殖民地军队,训练不足,缺少配合,哪还有什么战斗力?”

    “在英国的殖民地部队中都不入流的水平,指望他们守住仰光,那是痴人说梦,我军必须要做好自己硬抗日军的准备,和日军大打一仗,通过大规模会战和逐次战斗,梯次阻击日军,同时,在缅甸南部尽量把仰光输送来的物资转回国内,能抢运一点是一点。”

    物资,这一点也是张炜所注意的,在他那个时空,第一次入缅中,通过滇缅线援助的物资,在一路被日军缴获了许多,从缅甸南部一直到中缅边境的物资集散地,都有大量的物资落入日军手中成为日军的战利品,这一次的远征作战,张炜可不想日军得那么多的便宜。

    “这仗其实很有的打,关键在于我军的决心和行动力,我觉得,入缅**的作战方针可以概括为几句话,积极前推,统一行动,逐次决战,全力掩护,确保后路!”

    “确保后路?”冯衍问道?

    张炜把手指向了地图上的野人山,畹町,腊戌这靠近中缅边境的一线

    “对,在上述作战方针的指导下,缅北看似是我军大后方,其实更是我军的退路,和兵锋正盛的日军激战,我军不可能一直在缅南作战,多半还是要集中后撤防御,一旦我军的后路被切断,那就惨了。”

    “这滇边看似很大,实际上能走的路不多,日本人只要往腊戌,畹町一线一切,我军的后路就会被阻,日军的战术灵活,不用我多说吧,这帮孙子还能吃苦,没准真能玩出翻山越岭轻步兵穿插的把戏来,总之,在我军后路保证一定兵力很有必要,只要保留一定兵力,哪怕在日军的突袭下守不住,但好歹也能坚守一段时间,为前方部队的应变和反击做准备,如果在后路毫无防御,没有保留防御兵力,一遭突袭,后路马上就会被封死。”

    张炜叹了口气。

    “那样的话,想撤退回国,就只能爬野人山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八十九章 怒斥

    几位军官的意思大致相同,无论是杜军长,冯衍,还是张炜,都认同战线前移是在缅甸南部和日军大战的战术方针,只不过张炜着重强调了要注意缅北的后路防御,用了近两个小时,几番讨论,对着一张缅甸的地图反复琢磨研究,众人简单的起草了一个大致的作战指导方针。

    部队一旦入缅,主力将前推至缅南平原,在靠近仰光的同古一线设置防御阵地,构筑坚固的阵地和堡垒群,集中主力部队,屯驻重兵,和日军展开大规模的会战,重创日军,阻止日军前进,或者重创日军,迟滞日军步伐。

    作战态度和手段就是积极寻求和日军决战,在缅甸的中部和南部,和日军大打一场,把第五军和英军的重装备优势发挥出来。

    在同古一线侧后,预留一定数量的预备队,以利于机动作战,同时也是下一次大规模会战的生力军,总体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梯次的会战,来迟滞,消耗日军,在缅甸中部和南部的平原上与日军展开大规模的会战,与英军配合,顶住攻缅日军的攻势。

    敲定后的大概方略,很快由翻译传达给了英方,然而,英国人的态度却出人意料。

    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少将得知了中方的大致作战方针后,立马站了起来,用一个很不好看的表情,冲着中方考察团成员说了一大通,中方的翻译,阴着个脸,把胡敦的话翻译了过来,在场的中方考察团成员,听了脸色无不难看。

    “贵军的积极作战态度,我方非常认同,但是在仰光和缅甸南部的防御我**队完全可以承担,我们现在虽然仅仅有一个师的兵力,但是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随时可以抽调几个师的兵力过来增援,对贵国的热心帮助我表示非常感谢。

    “但是,这里是我大英帝国的统治范围,缅甸南部的防御,由我们自己来承担即可,我建议贵军前进的极限和主力集结的地带在缅甸中部就刚刚好,在南部,有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在印度,有英印军的精锐部队,韦唯尔总司令不会坐视不管的,只要我发电报,精锐的英印军立刻就能跨过缅印边境,增援缅甸,我认为贵军应该把防线后移,在缅甸的中央地带守好战壕就足够了,战线推进到南部,没这个必要。”

    在给考察团接机,招待时人畜无害,十分和蔼的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少将一副傲慢的样子,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对中**队的蔑视,中方提出的作战方针是前进到缅南平原,而这胡敦,竟想把中**队的最远前进范围控制在缅甸中央。

    这个表面绅士的老头,现在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殖民者的傲慢,中方考察团团长商震中上将脸已经黑了,林蔚中将,杜局长,冯衍乃至外交官郑康祺等一干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中**队的轻视,更是对中国的轻视,中方人员紧急筹划出的作战计划,胡敦一句话就给否了。

    “胡敦将军,这话说的不妥吧,我军进入缅甸作战是诚心诚意的和贵军配合,无论将来情况如何,贵军在缅甸的兵力都只有一个师,缺少足够的防御力量,我军进入南缅甸是经过综合考虑的,即使有不同意见,您也不必如此偏激的否决,况且我认为我**队进入南缅甸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有一句俗语,叫远水解不了近渴,开战后,即使贵国能抽出援兵来,可调兵遣将,布置防务也将耗费很多时间,最后只怕是要仓促应战,如果依照我军的作战计划,让我军入缅协防,应战不是能更加从容吗?何乐而不为?”

    考察团副团长林蔚中将对胡敦义正言辞的说道。

    对林蔚的话,胡敦只是点了点头,迷之自信的回道。

    “缅甸是我大英帝国的从属范围,我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盟国不能全盘干涉我国的战略部署,不客气的讲,我认为,就是我军现在仅有的英缅一师,也能在防守状态下依靠坚固的工事顶住日本人的攻击,贵国的态度我非常感谢,但是没有必要把战线推进到缅甸南部。”

    林蔚闷哼一声,坐下。

    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一瞬间安静,一个紧急草拟的作战方针,直接勾出了中英双方的矛盾,英方人员冷眼相看,中方考察团的人员,则大都面色阴冷,恼怒,考察团中的军人,脸几乎都拉了下来,张炜身边的原七十一军军参谋长冯衍气的紧攥拳头。

    张炜在心里冷笑,果不其然,这个胡敦少将不是什么好鸟,不愧是英印军总司令韦唯尔的参谋长,有什么司令,就有什么参谋长,这二位都是对中**队持抵制态度的主儿,就一个区区的简单作战构想都引起了他们如此激烈的反应,在缅英当局对中**队的抵制,是自上而下,极度强烈的。(历史上,这个胡敦在缅甸开战后就被英当局撤换了,估计是坑到连英国人都看不下去)

    想到原本那个时空里远征军的悲惨境遇,张炜就怒火中烧,林蔚刚说完,张炜就站了起来,看向了胡敦少将。

    “长官好!”

    出于礼貌,张炜给胡敦先敬了个军礼。

    “鄙人不才,想请教一下胡敦总司令,是什么,给了您绝对英缅一师能在防守状态下击退日军的信心,您是否有过和日军作战的经历?据我所知,贵军的英缅一师是年前才刚刚组建的新部队,士兵为临时招募的缅甸人,连级军官以上才是英国人,这么一支新组建,新拼凑起来的部队,我对其能否在防守状态下抵挡住日军持怀疑态度,还有,根据我对缅甸民情的了解,似乎有很多缅甸人对贵国的统治并不满,贵军英缅一师的兵员全是缅甸人,在前方作战时能否尽心尽力,我看也要打一个问号。”

    听了张炜的话,胡敦少将的面色顿时尴尬。

    张炜却还没说完。

    “还有,长官,我觉得您还有一点要搞清楚,缅甸是贵国的统治地不假,可也是我国的邻国,是我国的物资输入口岸所在地,这才援助和贷款条约上是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我军进入缅甸作战的态度和部署,绝不能由贵方的一句没必要而决定,这是我国抗战的生命线,我军有权选择对我方最有利的战斗部署,贵方的意志,不能决定,或者是完全改变我方的战斗部署!”

    “抱歉!”张炜又给胡敦敬了个军礼,然后冷冷的坐下。

    考察团的翻译快速的将张炜之言转述给胡敦少将。

    张炜的一通连珠炮怒斥过后,胡敦少将的表情和吃屎一样,非常难看,

    看胡敦不爽的张炜几乎没给他留情面,句句说在了痛点上,英缅一师的问题不用多说了,战斗力差是事实,胡敦这家伙其实心里也有数,刚才对英缅一师的吹嘘只不过是因为傲慢,不想在中国人面前跌面子罢了,随后,张炜又借着英缅一师,引出了英国在缅的统治问题,胡敦这家伙好几次强调缅甸是大英帝国的从属和统治范围,搞的这里就是他自家本土一样。

    胡敦的态度明显就是:这是我家里的事情,不劳您过多费心。

    考察团中的其他人也许不清楚,但张炜可太清楚英国在缅甸的统治是什么鸟样。

    缅甸虽然长期被英国殖民统治,可国内的反英势力其实一直很严重,历史上,日军攻入缅甸后,相当一部分缅甸人都选择了支持日本,英缅军中的缅甸籍士兵,除了一部分铁杆分子之外,大部分都脱队当了逃兵,甚至是投降日本人。

    更有甚者直接参加了日本人组织的缅甸民族军,日本人攻入缅甸不久,就有大量的缅甸人协助日军攻击英军,组建起了大量,小股的袭扰队,这些缅甸人攻击撤退中的英军,还袭击落单的中国士兵,杀害缅甸境内的华侨,在日本人麾下,缅甸人爆发出了比在英国人麾下高出十倍的战斗力。

    这,就是大英帝国的“统治。”

    ……

    胡敦的脸色越来越不好,心里极度愤怒,但张炜这一番话,都是实际情况,胡敦一时间还组织不起语言反驳,只能在那里硬憋着,而中方考察团这里,同样在憋着,只不过是憋着笑,见胡敦如此吃瘪,所有人心里都在暗爽。

    过了几分钟,为了缓解尴尬,心中畅快的考察团副团长林蔚中将出来打了圆场。

    “胡敦少将不要急嘛,你我双方是对等合作的盟友,一切都可以商量,就我军刚才提出的作战计划,贵方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提出来。”

    然后,英方的几个军官也主动站了起来,开始对作战计划提出了看法,将尴尬和难堪的气氛遮掩过去,进入了正常的讨论程序……

    一个小小的军事会议,心思各异,无比精彩。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章 视察英缅军

    中英双方在战术战略上的扯皮,持续了一个礼拜,最后,英方被迫同意了中**队将战线前移到南缅甸的战术,张炜在会议上的一顿怒斥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英国佬的底细,全叫张炜给爆出来了,中国考察团中有张炜这么个人在,英方就有所顾忌。

    几天来,考察团据理力争,和英方反复谈判,终于达成了自己想要的最终协防结果,以英缅军司令胡敦少将为首的一干英缅军军官,愣是被中方考察团整的没脾气,在谈判和协商中,张炜对英当局在缅甸的统治实际情况和缅甸民情信手拈来,让英缅军的那些军官无不汗颜,他们之中没人能想到,一个中**官,竟然如此了解大英帝国在缅甸的统治情形,底细被人知道的代价,就是不得不听从中方提出的战术要求。

    双方就协防问题达成了共识,对缅甸防务的考察任务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在确定战略战术之余,考察团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考察防务,这考察防务,其实就是参观英缅军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和战斗部队,和制定战略战术决策相比,实地考察参观这一项目,象征性的意义更大,实际性作用不多,不过总归是在考察流程之上的,不能不去。

    腊戌在中缅边境,现在根本算不上危险地带,英缅军那点可怜的部队现在都集中在缅甸南部,在腊戌没有多少兵力,只有一部分守备部队,因为时间的缘故,考察团不可能接着跑去缅甸南部去参观布防在仰光一线的英缅军主力(其实就一个师)只能去视察驻扎在腊戌的英缅军守备部队,双方在制定战术时产生了矛盾,可能是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少将没有陪着考察团,而是直接飞到了仰光组织布防起了,这一行为,很有点赌气的意思。

    腊戌,郊外。

    考察团一行人,来到了位于腊戌郊外的英缅军守备部队驻地,这里驻扎着英缅军约一个营的兵力,也是今天的视察对象,在一名英军上校的带领下,考察团众人进入了英军守备部队的军营,见到了英缅军的实际战斗部队,张炜,在腊戌,第一次见到了英缅军部队的真正面容。

    英缅军的营区很宽大,一个整营的英缅军人员全部列队和该营的武器装备一起接受了考察团的视察,列队的英缅军,全幅战斗武装,由缅甸人构成的士兵和排级军官头戴英式钢盔,身着英式p37战斗装备组,脚穿皮质战斗靴,背着恩菲尔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和布轮轻机枪,而由英国人组成的连级和连级以上军官,则很绅士的穿着军礼服,头戴卡其色布帽,踩着大马靴,还佩着礼宾剑,好不帅气。

    英缅军在英军的战斗序列中属于殖民地军,还是垫底的那种,不过即使是垫底,在编制装备上,也还是尽可能的向英军的自身编制靠拢,所以,这一个营的英军,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装备也很精良,至少相对**来说是这样,一个营的人数几乎相当于**标准步兵团的半数,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更是让考察团的军官们赞叹不已。

    在**部队中,步兵营最重的武器只是迫击炮和重机枪,而在这个营的营区里,考察团成员们看到的是几十台卡车和装甲运兵车,配备到班的美式冲锋枪,还有重型防空机枪等武器装备,这些,都是在**步兵营中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按照英军编制,一个步兵营包含一个营部,一个营直属连(连部有一辆吉普车和十八台卡车),一个运兵车排(两台卡车十四台运兵车)一个迫击炮排(三台卡车,六门3寸迫击炮,七台运兵车)一个工兵排,两个卡车防空排(四挺双管防空机枪,四挺反坦克步枪,三台卡车)和四个步兵连,其机动力和机械化程度,比**的步兵师甚至是军都要强,战斗火力强于**的多数步兵团。

    现在考察团面前的英缅军步兵营虽然没有达到上述的装备标准,可也有百分之八十的水平,武器装备的充实程度是相当不错的。

    这,就是老牌工业强国和列强部队的装备水平,即使是一个风雨飘摇,雄风不在的列强,也能将自己的殖民地军武装成这样,他们配备的,是那只正在战场上和日军血战的军队,想也不敢想的武器装备。

    上到卡车,装甲运兵车,迫击炮,勃朗宁大口径机枪,配备到班的汤姆逊冲锋枪,下到圆形的米尔斯手榴弹,钢盔,腰带,帆布子弹包,整齐划一的单兵战斗装具,区区一个英缅步兵营的武器装备,让每一个考察团成员都心生感叹,几天前制定战术战略时在英国人面前的不屈气势,在这里,再也拿不出来。

    “英军的武器装备,真是精良,一个步兵营就有几十台卡车和装甲车伺候着,这他妈的,我们一个军都凑不出这么多车,狗日的英国佬真有钱。”

    冯衍眼睛都看直了,一边盯着卡车不放,一边在嘴里骂骂咧咧的大声说着,幸好英国人听不懂他说什么,不然怕是要造成外交事故。

    “老牌列强就是老牌列强啊,一个营就有这么多的卡车,我第五军已经是**最强了,也不过是军直属一个汽车团,配备几百辆卡车,下属的各步兵师运输全靠辎重营的骡马和人力,一个殖民地的步兵营就能做到这样,果然还是要有自己的军事工业。”

    杜军长感触更甚,他是中国最强的步兵军军长,在**之中号称“机械化,”现在见到了一个英军殖民地军营就配有卡车和装甲运兵车,一种落差感,在杜军长心中油然而生。

    冯衍感叹道:“不知道咱们**部队啥时候也能有这样的装备。”

    “有的,早晚会有的。”

    张炜坚毅的说道。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一章 即将返程

    对缅甸英军的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又对印度和马来亚的英军防务进行了考察,和对缅英军的考察相比,在印度和马来亚的考察任务就轻多了。

    未来中**队将要作战的地带是缅甸,印度和马来亚并不在作战范围中,在这马来亚和印度的考察过程中,中英双方军官没有出现像在缅甸的那种剑拔弩张,相处的还不错。

    考察前后,一共花费了三个多月,在这三个月之中,考察团的中方成员对英军在东南亚的防务部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大多数考察团成员都发现自己在战前都低估了英军的实力,原本,大多数人都觉得英军在缅甸会集结重兵和重装备,可事实却和想象相反,缅甸的英军兵力少的可怜,不过在印度,英军的实力却还不错,有大量的英印军部队,印度境内英国的统治根基和战备情况也比较良好。

    总的来说,东南亚这三国的英军防务水平不容乐观,实力水平远没有考察团成员想象的那么高,考察团的军官,不少都是和日军在战场上一路拼杀过来的,在战场上没少挨日本人的炸,或者说根本就是在战场上被日本人一路炸出来的。

    军官们对日军的飞机,大炮这些重火力武器尤为忌惮,步兵火力上的不足,至不济还能让弟兄们用搏命去弥补,空中火力和重炮火力的缺失,可就没办法了,没有就是没有,血肉之躯和血勇之气很难弥补。

    未来两军将要联合作战,考察团的成员们也都希望英军能够为入缅作战的**提供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大家都心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英国人总能拿出几百架飞机和一定数量的大炮吧?

    考察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火炮还好,空中力量实在是太惨了,在马来亚考察时,考察团们得知了现在东南亚英军的空中力量,英军的军官告知考察团,现在在整个远东,英军的空中力量仅仅有六个轰炸机中队,两个鱼雷机中队,一个水上飞机中队和四个战斗机中队,合计十三个飞行中队,加起来一共就二百多架飞机,性能一般且缺乏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力,并且都是临时抽调凑起来的,飞行员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本土,欠缺磨合。

    就这些数量可怜,性能不足的飞机,还大多部署在马来亚和海口地区,根本无法兼顾缅甸的防御,在缅甸的英军飞机,一共就二十多架运输机和轰炸机,和没有区别不大。

    制空权,还没开打,就落入了日军手中。

    一通考察下来,形势不容乐观,不过总算是清楚了英军的底细,知道了英国人的现状,相对于原本那个时空,归功于张炜,英国人在缅防御和作战态度的底裤在中方考察团面前被彻底的扒了下来,考察团的成员,都清楚了英国人的“靠谱程度,”原本对英国人的依赖和信任,现在基本是渣都不剩了,在作战思想上有了彻底的改变,军官们在谈论作战方针时,几乎再也没有提到英国人,而是全部立足于自身情况来制定,研判作战方针。

    根据考察情况,考察团里的军官们在途中开始逐步完善未来的入缅作战方针,并开始编写未来的远征军入缅计划书。

    ……

    腊戌,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后,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又回到了这里,在豪华的旅馆中,几个考察团成员正喝着缅甸侍应生提供的英式下午茶,在缅甸,考察团和英方人员闹得很不痛快,虽然闹了矛盾,但是这英国佬提供的住宿和各项服务没得话说,红茶,咖啡,面包,雪茄,香烟,各种热带水果,服务是相当之到位。

    茶室里,张炜坐在椅子上,一旁的杜军长喝着英国红茶,在桌子上,放着一张两人刚刚做过战术标记的缅甸地图。

    “张炜,明天就要启程了,走完这一趟,我才发现之前对英方的估计实在是太高了,没考察前在广西你说的那些话,我原本是觉得有些危言耸听的意思,现在看来,是我估计错了,英国人的实力,态度,都绝对不像是能守住缅甸的样子。”杜军长说道。

    “是啊,英国人丢了缅甸还有印度大本营,他们现在实力不济,作战方针必然会很保守,**还是要靠自己,不能把宝押在英国佬上,不过这一走三个多月,英国人的红茶喝了,名贵的烟酒享受了,马来亚和印度的风景也看了,我现在是归心似箭,很想我那一团弟兄。”

    张炜人在缅甸。心早就飘了回去,在考察团离开的三个多月中,整个第五军都已经移防到了云南,张炜十分的惦念自己的那团兵,恨不得立马飞回去。

    “急什么,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应该就能见到你的兵了,对了,昨晚我和外交官郑先生聊了会儿,郑先生给我透露了点好消息,和你我都有关系的消息。”

    张炜:“好消息?是何消息?”

    “在咱们考察期间,外交部门和美国人达成了共识,决定和我国达成租借法案的协议,也就是说,要成批量的向我们提供武器装备,以前,这滇缅路上运的大都是工业物资,再过个把月,就有整船整船的美国武器运过来,英国人据说也打算和重庆方面正式签订滇缅路共同防御协定,也会向我们提供武器装备,有了外来武器,你我这些当兵的是第一受益人啊。”

    张炜心里头当然知道中国早晚会被划进美国租借法案的范围里,之前美国对华的援助方式是贷款形式,即用贷款额去购买美国的各类物资,在去年,美国人给了中国一亿美元的贷款,而租借法案,则援助力度更大,而且更直接,以军事物资为主要援助品,就像杜军长说的,很快,国内就要开始接受真真正正的“美援武器”**,也即将迈出美械的第一步。

    张炜笑道:“那敢情好,最好给我们第五军先拨些,杀敌更痛快。”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二章 回国

    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结束,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从腊戌坐飞机,返回了国内,考察团和来时一样,也是乘坐两架飞机,不过,两架飞机这回没有飞往同一个目的地,而是各飞一处。

    团长商震上将,副团长林蔚中将,外交官郑康祺等人所乘坐的飞机,飞回了巫家坝机场,而第五军杜军长,还有张炜,则归心似箭,两人火急火燎的乘坐另一架飞机飞往了云南小城保山。

    在那里,有他们始终惦念着的部队。

    在起飞前,考察团的军官们连夜探讨之后,将这次考察的最终成果整理完毕,编写出了一份中国印缅马军事考察团考察报告书,在报告书中,将此次考察的见闻和英方的实际情况,作战态度一一列入,对**未来入缅的战斗计划和作战方针着重描述,这一报告书,将上报给重庆方面,也将是未来**入缅作战的作战计划指导书。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是一座普通的滇边小城,不过,这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城,在考察团返回国内时已经十分热闹,整个城附近都驻扎着第五军的部队,经过重庆方面的授意,未来远征的部队全部向滇边集中,第五军在杜军长离开之后即收到命令,全军开往保山一带集结,第五军各部队经过数月的行军击中后,全军四万多人,连同各类轻重装备都到达了目的地,全部集结在滇边的保山一带,这也是第五军各部队最为集中的一次。

    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军,此时的第五军下属三个步兵师,第二百师,第九十六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除了这三个师,还有大量的军直属部队,包括补充第一团和张炜的补充第二团,还有骑兵团,工兵团,炮兵团,辎重兵团,装甲兵团,汽车兵团,战防炮营,高射机枪营,通信营,消防连,特务营……大量的军直属单位和三个战斗师,组成了全国头一号的主力军。

    保山附近,随处可见第五军的士兵,驻军绵延几十里,以保山为中心,附近的镇子,几乎全都陷入了兵的海洋之中。

    ……

    张炜和杜长官乘坐的飞机,在保山附近的一个简易机场降落后,两人下了飞机,立刻就上了在机场等候多时的专车,赶往了附近的第五军驻地,考察团之中的军人,其他人要么是参谋长和幕僚,要么是在后方工作,都不是带兵官,唯有杜军长和张炜是带兵官,而且还是必将入缅作战部队的带兵官。

    有句话说的好,手上有兵,如履薄冰,这就是形容带兵军官的心情,手头上有兵,有部队,那无论干什么,心里头都有个疙瘩,念着自己的部队,自己的兵。

    这离开了三个多月,杜军长和张炜心中都很急切,坐着军参谋长罗友伦派来的车,一路高速,开到了位于保山附近的第五军军部。

    回到军部,军参谋长罗友伦早已在军部之中备好了接风宴,和部队阔别已久的杜军长和张炜,终于吃上了一顿第五军自家的饭菜。

    ……

    “来,军座,张炜,多吃点。”

    所谓接风宴,其实整个桌子上一共就五个人,杜军长,张炜,军参谋长罗友伦,外加两个处长,现在第五军各部队虽然全部集中了,但是管理更加严格,全军的忙碌程度比以往更甚,下属的各部队长,军部的处长,科长,参谋们,全都忙的热火朝天,训练的训练,抓军纪的抓军纪,防逃兵的防逃兵,都很忙,所以,这一顿接风宴,来陪着的也不过三个人而已。

    这,也是张炜,杜军长想看到的。

    杜军长和张炜肚子也饿了,两人甩开腮帮子就是一顿造,在英国人的地盘天天吃西餐,红茶,面包之类的玩意,中国人有中国胃,偶尔吃吃英国人的玩意儿还不错,但连吃三个月谁也遭不住,张炜和杜军长都格外想自家的米饭馒头和炖菜,接风宴这一顿,两人吃的格外的香。

    “不瞒参座您说,这三个月,我和军座是天天西餐,红茶,咖啡,奶油,还有红酒和英国菜,洋人那玩意儿吃多了胃口不舒服,还是咱部队的大锅菜对胃口啊。”

    张炜狠的咬了一口馒头,又夹了一筷子的猪肉炖粉条,口感简直爽翻天。

    罗友伦好奇的问道:“军座,你们这次考察了三个月,都有什么成果?”

    “成果,那可太多了,这你该问问张炜,在腊戌的时候,和英缅军总司令开会,张大团长当着所有人的面,给英缅军总司令甩了脸子,厉声斥责,好不痛快啊。”

    杜军长喝了口茶后说道。

    “给英缅军司令甩脸子?”罗友伦看着张炜问道,同桌的两个上校处长也露出了惊诧的眼神。

    张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甩了甩手。

    “呵呵,那老头活该,英国佬看不起咱们,我们诚心诚意的作战计划,这个白胡子老头一句话就给否了,看不起中**队,看不起中国,这哪能忍?我就当着他的面,把英国佬的底裤扒了扒而已,话说回来,这个所谓的司令,也就是个临时顶职的少将,不用太看的起他,总之,民族尊严,不可侵犯,嘿嘿。”

    罗友伦却不想放过张炜,急着追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说说,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张炜便将会议上英缅军总司令胡敦对己方考察团不尊重的前前后后,还有自己怒斥胡敦的原话讲给了罗友伦。

    张炜讲完,罗友伦和桌上的另外两个处长全都拍桌叫好,此事涉及到了国家和军队的尊严,都是军人,骨子里都有血气,胡敦的态度,让三人心生愤怒,而张炜的一大通怒斥和胡敦的吃瘪样子,则让罗友伦大呼解气。

    ……

    游历国外三个月后,张炜终于回到了第五军,来到了滇边小城,而战争的脚步,无形之中,也靠的越来越近。

第七百九十三章 重回补充二团

    在军部吃完接风宴,张炜耐不住性子,主动向杜军长和罗参谋长告辞,准备回团里。

    因为不知道驻地的具体位置,罗参谋长特地从军部调了一台三轮摩托车拉张炜,于是,张炜就坐着拉风的三轮摩托,一路赶往了自己的部队。

    拉张炜的是第五军军部配属的德式挎斗摩托,平时用来他通信联络,一个军部的上士班长骑着摩托,把摩托开到了最大马力,带着张炜开上了乡间小路,德国摩托十分给力,一路急速狂奔。

    在挎斗里感受着摩托车发动机的震颤,张炜靠着带皮的椅子,蜷着两条腿,保山乡间的景色在身边略过,坑洼的土路两边是茂密的植被,小路上,能看见一队队带着白色袖标的第五军特务营士兵。

    路上偶尔还有扛着柴,牵着骡马的百姓和商队,张炜坐在挎斗摩托上,很快就要回到部队,吹着微风,看着滇边小镇野外的美丽景色,非常悠闲。

    张炜兴致高昂的哼着小曲,要回团里,他心里高兴的很,离开了三个多月,部队经历了大规模的移防工作,从广西一路换乘火车,汽车加步行,折腾到了这滇边小镇,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兄弟,我们团驻地在什么地方?”张炜问道。

    “长官,补充二团离军部不算太远,挨着军特务营,都在野外驻扎。”驾车的上士答道。

    “保山也不是大地方,咱一个军的部队都挤在这里,保山的老百姓也不嫌挤的慌。。”

    “长官,您有所不知,除了军部靠着镇子,军里的其他部队全在野外,能安营扎寨的地方不多,没地方安帐篷就砍树砍林子,下面这些部队,全都这么干,把林子和野地给清了出来放帐篷,人多地方小没办法,大家都在凑合着住,反正用不了多久就得去缅甸了,将就着呗,咱当兵的又讲究不了那么多。”

    张炜接着问道:“兄弟,去缅甸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

    上士班长嗯了一声。

    “长官,早就传开了,部队往云南这边开的时候,底下部队的长官和弟兄都奇怪为啥到云南,后来军部的长官也没瞒着,说是有可能要出国打仗,后来真到了云南,又和其他部队碰上了,有第六军,还有第六十六军的人,和他们一碰面,部队去缅甸的事情就传开了,现在军里头的兵都知道这档子事儿,还有的胆小,开了小差,刚到云南的时候出了不少逃兵,连军部的勤杂兵都跑了五个,被特务营的人抓起来当众枪决。”

    “军部的勤杂兵都跑了五个?”张炜问道。

    上士班长:“是啊,去国外打仗的消息传过来,像我们这些人心里头没什么反应,可有些兵怕啊,下面部队的兵本来就是抓壮丁抓来的,有的心里头没有底,一听说要去国外,就坏了胆,当然就开小差了,路上那些特务营的兵就是巡查抓逃兵的,下面的各个部队也都组织军纪纠察队和巡逻队,严纠军纪和逃兵。”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一挪地方,弟兄们心底都不稳啊。”张炜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平时在驻地安生带着都有人想开小差,现在要出国打仗,肯定有人跑,弟兄们基本都是苦哈哈出身,去国外那地方拼命,谁心里能没点想法。”

    和驾车的上士班长唠着,张炜了解了基本情况,第五军现在即将出国作战的消息,已然不是什么秘密,连下面的大头兵都知道了,军部不做任何保密措施,可见要出国打仗是摆在了台面上的。不过这上士班长说出了不少逃兵,张炜不由得担心起了补充二团,自己这个团里,新兵也大多是抓壮丁被送到部队的,在云南的期间团里是不是出了逃兵?张炜心里也犯了嘀咕,搞不好还真能有几个。

    “兄弟,再开快点。”

    “得嘞,长官。”

    德式挎斗摩托加速行驶,在乡间小路之中开向了补充二团驻地。

    ……

    保山南郊,茂密丛林旁,绵延着数以百计的帐篷和树木搭起来的岗楼,四周遍布着战壕,警戒用工事,岗楼上架起了轻机枪和警戒哨,全副武装的士兵围绕着四周不断巡逻,喊杀声,一阵接着一阵的传出。

    “杀!”

    空地上,一千多名士兵出枪刺杀,中气十足的喊杀,中正步枪有利的刺出,一千多把刺刀和同样数量的m35钢盔在太阳下熠熠发光,补充二团第一营营长邱伟,也是现在补充二团的代理指挥官在刺杀训练场高呼刺杀口令,督促刺杀训练。

    “杀!”

    补充二团的官兵们,正在进行每天例行的刺杀训练,在另一边,几百名士兵正进行据枪练习,几百人排成了几路纵队,卧姿扶地,端着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一动不动的向前瞄准,临时营区狭小,没法敞开了打实弹射击训练,只好用静态的训练方式,提升士兵们操作步兵基本武器的水准。

    补充二团三个步兵营的士兵们,在临时营区之中依旧雷打不动,苦练着步兵基本战术技能,工兵连,炮兵连,则在练习其专业科目,在临时营地的外围,随处可见工兵连士兵练习土工作业和爆破作业二开挖出的工事和砍下的树木,炮连的士兵,此时也在专心的使用火炮进行瞄准射击练习,全团官兵都处在高强度的训练状态之中。

    ……

    营区外的密林中,一个班的隐蔽暗哨隐蔽在散兵坑里,手中的步枪,轻机枪全上了膛,警惕的对营区四周警戒。

    补充二团特务排排长薛荣也在其中,薛荣拿着望远镜,对四周观察,警戒。周围的特务排暗哨,也睁大了眼睛,四处搜索,张炜平时定下的要求,补充二团的每一个单位都在标准的执行着,这下警戒也不例外,虽然是在云南,在不可能碰见敌军的地方,但补充二团特务排,还是忠实,标准的担任起全团的警戒任务。

    小路上,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传来。

    “排长,前面有情况!”

    薛荣身边的一名特务排士兵低声吼道。

    瞬间,十几人一齐把步枪和轻机枪举起,对准了乡间小路,薛荣举起了望远镜急忙观察,只要他下开火令,暗哨班就能集中火力,用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一具二七式五十毫米掷弹筒和一具二八枪榴弹和九支中正步枪的火力封锁住乡间小路。

    一辆摩托车,出现在了薛荣的望远镜之中,距离拉近,薛荣看清了车上来人,立马快步向前走,随即喜悦的说道。

    “把枪放下,团长回来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四章 争气的部队

    张炜回来了。

    阔别三个多月,他终于回到了补充二团,团长回来的消息,也如同旋风一般在补充二团的营区中传开,得知团长回来,营地里的的气氛瞬间热闹了起来,无论是训练中的士兵,还是警戒哨,甚至是正在做饭的伙夫,都变的十分活跃,班排长,低级军官们凑在一起,火热的探讨着张炜回团之事,全团官兵无不欢喜鼓舞。

    补充二团的主心骨回来了。

    场地上严肃的训练氛围里,多了一丝喜悦和惊奇。

    而张炜,则在特务排官兵的簇拥下,和军官们一路调侃,来到了补充二团现在的团部。

    临时团部里,全团的三个营长和直属部队的主管全都挤在了临时团部的帐篷之中,里面拥挤而热闹,众军官嘴里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张炜回到营区,连口热乎茶都没喝上,就被众人包围在团部里,遭到了军官们的“集火攻击。”

    团部帐篷中,张炜坐在行军椅上,调侃和扯淡闲聊后,军官们围在张炜身边,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和机关枪一样对张炜猛烈开火。

    “团长,听说你们这次去了好几个国家,和英国佬打交道,这缅甸人和英国佬都吃啥喝啥?长啥样?”

    “团长,马上要出国打仗了,上头有什么具体的方针策略没?”

    “团长,部队从广西一路折腾到这鸟不拉屎的云南林子,上面说没说什么时候进缅甸……”

    “团长,你这离开三个月,出去吃香的喝辣的,团里这几千弟兄苦哈哈的东跑西跑可苦了,那洋人的地盘有没有啥好玩的?给哥儿几个讲讲啊。”

    ……

    三个营长,特务排排长,辎重连连长,通信连连长,工兵连连长,炮兵连连长,团附,一群人和好奇宝宝一样,你一嘴我一嘴的问个没完,坐在行军椅上的张炜顿觉头大。

    “行了行了,都闭嘴,当我这次是公费旅游啊,还好玩的,好吃的,老子一回来你们就和机关枪一样一直对老子开火,能不能让人喝口水喘口气了?”

    张炜笑道。军官们围在自己身边问个没完,其实也是一种战友情的表达,这点张炜很清楚,可连珠炮一样的发问,一口一个团长,谁也受不了啊。

    “团长,弟兄们这不是想你吗?离开三个月,我们全团的弟兄简直是度日如年啊。”辎重连连长何坤怪笑着说道。

    想我?张炜一阵恶寒。

    “好了,都闭嘴!我的事情稍后再说,都坐下,先讲讲团里的事情,邱伟,我不在的这三个月,弟兄们都怎么样,说清楚点!”

    张炜摘了军帽和武装带,翘起了二郎腿,知道张炜要问正事儿,军官们停止了对张炜的集火攻击,纷纷坐在了行军椅和弹药箱上。

    “团长,你离开的这三个月,全团弟兄先是准备移防,完成了你交代的物资储备工作,药品,粮食,肉制品和副食都做了大量储备,团内的武器弹药亦全部带走,部队先是通过火车加步行,输送至云南沾益和林场,等到军里的几个师和直属部队全部到齐后,又用步行和军汽车团运送的方式来到了这里,全团官兵,整建制,不缺一人的移防保山,沿途无人逃跑,脱队,病亡。”

    “原本出国作战一事,之后我们这些军官知道,我们怕出乱子,封锁住了消息,没告诉士兵,但在到达云南沾益后全团和友军第六军的部队发生接触,出国作战一事就在全团传开,有少量弟兄在沾益听说了要出国作战,有些动摇,起了脱队的念头,我们遵照团长的命令没打没骂,组织军官和老兵劝说安抚,最终遏制住了动摇思想,全团官兵截止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弟兄死亡,逃跑,全团圆满移防!”

    “没有非战斗减员和逃亡?很好!”

    张炜甚是高兴,大声叫好,邱伟想来稳重,说话也不会夸大其词,所述情况必定是百分百属实的实情,让他非常开心,第五军各部队都出了不少逃兵,这次移防是远距离,整建制的移防,张炜原本以为自己的兵也无法避免逃兵现象,只不过人数和规模比其他部队少而已,可没想到,补充二团全团近三千弟兄竟然没少一人,没缺一员的到达了保山,所有建制人员没缺一人,战斗力量没有损失,出乎张炜所料。

    这也代表着,全团的凝聚力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现在军队里比比皆是的逃亡现象,哪怕是再精锐,在战场再勇猛的部队,也无法避免逃亡现象,这是长期困扰**军官的老大难问题,现如今竟然被补充二团规避掉了。

    这代表着极高的凝聚力,凝聚力高就等于组织力强,而组织力强,就意味着战斗力,自己的兵如此争气,张炜怎么能不高兴?

    张炜:“邱伟,这期间你负责管理全团,辛苦了,干的漂亮,大家都辛苦了!”

    “移防而已,辛苦个啥,团长,这我们的事情说完了,快说说你考察的事儿吧。”

    二营长穆超急不可耐的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对啊,这缅甸那里是什么情况?”团附郑轶群也问道。

    军官们,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张炜一看,自己是逃不过去了。

    “得,那本团长就满足满足你们的好奇心,说说考察的事情。”

    “团长,快说说。”一向稳重的邱伟也在好奇趋势下催问。

    张炜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

    “你说说你们,以为本团长是吃喝玩乐去了?不瞒你们说,这次考察,形势是非常他娘的严峻的,开不得玩笑啊,这次入缅作战,不是什么可能,也许,而是必定要进入缅甸,此行,我随考察团考察了英国人在东南亚的防务,和英国人在缅甸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进行了会面,会面的结果,很不尽如人意,这样,看着地图,我给大家详细说说。”

    张炜转而看向了团附郑轶群。

    “轶群,军里下发滇西和缅甸的地图了吗?”

    郑轶群点了点头:“有,两个多礼拜前军部刚发下来的。”

    “好,把地图拿来。”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五章 战云密布的滇边

    团附郑轶群,立刻去来了装地图的筒子,拿出了一张精细的地图,这是一张一比二十万比例的军用地图,地图上涵盖了整个缅甸和滇边,等高线,河流,溪流,村镇,海拔皆标定齐全,这份地图,是在缅考察期间,张炜提议向英国人索要而得。

    英国人在缅甸经营多年,对缅甸的地形,山川河流都进行了详尽的测量,未来入缅作战,**人生地不熟,必须要地图,于是,经过斡旋,英国人给出了一套一比二十万的军用地图,用于未入缅前的**制定作战计划,了解当前形势。

    这个比例的军用地图,展现的是较大区域的地形概况,使用于中高级指挥机关研究制定作战方针,在缅期间,考察团获得这份地图后,随即将其发回了国内,在昆明行营组织人员将地图汉化,并大量复制,准备配发给未来入缅作战部队的团以上单位,第五军是头号精锐,自然率先得到了这份地图。

    英国人在缅甸统治了几十年,虽然现在的防务和统治根基很成问题,但图子测的是非常不错的,从滇边,直到仰光海口,所有城市城镇和要点都标在了上面,桥梁,高山,海拔,原始丛林也有标注,毕竟是英军专门测量出来的,很详尽准确。

    地图一摆,军官们都全神贯注的听着张炜讲话。

    “入缅作战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这回入缅考察,我们这边得出了一个结论,英国人在缅甸的防守兵力不足,战斗力偏弱,并不是一个足够靠谱的盟友,所以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觉得英国人能和咱们步调一致,令行禁止,要保有一定的戒备心。”张炜说道。

    “团长,英国人的军队不是挺能打的吗,不然哪占得下这么多地盘,好歹也是个列强啊。”穆超说道。

    现在,补充二团的军官,也都以为英军很强,和没进缅甸时的考察团军官一样。

    张炜:“每一个强国的背后,必定有一支强军,或者是不弱的军队,正牌英军的战斗力,不会太烂,但是缅甸的英军基本都是殖民地军,况且英国人现在在欧洲焦头烂额,他们的情况跟两年前的**差不多,人员,装备损失惨重,战斗力处在最低谷,部队的战斗力很成问题。”

    “这里的英缅军,更是英军战斗力中倒数的货色,未来开战,很可能有正牌英军会增援至缅甸,不过也不要抱太大期望,部队作战,和不同的对手打就会有不同的作战习惯,正牌英军长期和德军作战,火力强度和机械化强度非常高,势必会形成相应的作战习惯。”

    “就算是正牌英军来了,和日本人打起来也未必能占得到便宜,日军突击缅甸,十有**会从泰缅边境突破,以轻步兵为主,日军的重装备不会很快投入战斗,以日军的战术灵活性和坚韧程度,一定会充分发挥轻步兵的优势,日军的战斗意志,顽强程度,与和德军刚打完的英军部队对阵,英国人未必能占到便宜。”

    张炜说的皆是实际情况,正经的英军部队,战斗力不算多差,但是和日军交手起来确实不好看,张炜思考过这个问题,最后,只能认为英军是受作战习惯影响,和重装备的对手打惯了,来到东亚,碰上了战术完全不同的日军,不适应,转不过来弯儿,所以就吃了大亏。

    “来,都看图,这次考察,已经基本确定了入缅作战的计划,**进入缅甸后,将要长驱直入,一路推进至缅甸南部,截止到仰光英军的防御线后,最远预计会推进到同古一线,部队主力集中构筑防御阵地,以稳为住,在缅甸南部和中部的平原逐次和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主力会战,发挥火力,阻滞,重创进攻缅甸的日军。”

    张炜把手摁在了地图上的同古一线。

    “注意,缅甸的铁路线是贯通南北,和滇缅公路互相连接,我军一出国,理论上就可以乘坐火车,向缅南开拔,在缅战斗一开始,将会以正规战和大兵团的会战进行,在广西时,我下令储备的防虫和防蚊装具,还有开山刀,入缅短期内估计是不会用上了,让弟兄们先做打正规战,拉锯战的准备,步兵,工兵要加强土工作业和射击精度的训练。”

    炮兵连连长董二力:“我们炮兵呢?”

    “炮兵也是一样,做大规模阵地战的训练,多练习火炮的阵地转移,刚才忘了跟你们说了,缅甸的英军没有制空权,飞机都在欧洲和德国佬对殴呢,英国人的飞机不足,国内的空军也顾不上缅甸,空中这块,**进了缅甸就得自求多福,你们炮兵可得小心点被点名。”

    “得嘞,团长,你说的对,不过躲飞机好像也用不着狠练,咱们就是天生挨炸的命,自家的飞机是个稀罕物儿,咱好像自打和鬼子开战后就没见过。”董二力打趣道。

    团部里一阵哄笑,哄笑之中,实则是长期得不到空中支援的辛酸。

    “心里有数就行,各直属部队都得加强训练,通信连,多练修电话线,辎重连的兵加强步兵战斗训练,大会战那是吃人血人肉的机器,辎重兵前一秒在扛弹药,后一秒就得拉上去打,懂吗?”

    “明白!”

    团附郑轶群问道:“团长,和日军正面打火力战,还是在平原上,我们恐怕会吃亏啊。”

    “这倒无所谓,我们第五军的火炮和坦克只有在这里才能发挥出来,不在平原上打,难不成在缅北钻林子玩。”

    邱伟插话道:“团长说的对,不和日本人硬杠,鬼子火力发扬不了,我们第五军的火力照样发扬不了,不如敞开了打,打个痛快,还有,在沾益的时候碰见了第六军的人,第六军那边也配属了不少火炮,而且都是汽车牵引的重炮,上头这次是下大本钱了,重武器可劲儿的砸。”

    “你们和友军部队接触上了?还有大炮?”张炜问道,重炮稍微勾起了他的兴趣。

    “是啊,在沾益驻扎时,碰到了第六军的兵,这些部队都是中央军,但武器装备不如咱们,穿草鞋,步枪是中正式和汉阳造混合装备,士兵也就那样,一看就是以新兵为主,体格和素质都很一般,但是看见了卡车牵引的火炮,是大家伙,不是山野炮,是绝对的重炮,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除了第六军还有其他的部队也在集结,整个滇缅边界全是待命的**,团长你不在的这三个月,滇边和炸了锅一样,到处都是兵,第五军,第六军,加上其他部队,加起来少说能凑个六七万,应该都是要打缅甸的部队。”

    一百毫米以上的牵引重炮?张炜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只有那些德造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那些宝贝疙瘩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大部分都在第九战区,难道为了远征,还把德造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配到了军一级单位?如果属实的话,这玩的也真够大的。

    “重炮下到了军……这倒是奇了,不过邱伟你说的没错,在滇边待命的中央军,基本都是要入缅的,不过一百毫米以上的牵引重炮,在**里可是稀罕物,都是配备在各个炮兵团,归战区级别统一指挥运用的,你看到的那些兵和炮,迟早和我们一样要出国打仗,第六军在咱们中央军里没什么名号,连他们都配了卡车拉的重炮,可见入缅在即,必有血战啊。”

    张炜又指向了地图上的缅北方向,给军官们讲完了大致的作战方针,接下来。他还要把缅甸的气候人文情况交代下去。

    “缅甸的地形,你们也许还不清楚,缅北山地为主……”

    ………………

    张炜猜的没错,第六军这个很普通,甚至在中央军部队中战斗力偏弱的步兵军,的确配属了一营的重炮,而重庆方面,的确在远征的部队身上,下了血本。

    在茫茫的滇边,仅仅中央军的军级番号,就已经出现了三个,还有更多的云南地方部队担任着守备任务,在省会昆明,为了应对远征作战,在地方势力控制的昆明行营之外,又成立了昆明防守司令部,而未来远征军的指挥机关远征军第一路指挥部也在筹组之中。

    重庆方面,大量的物资,弹药,武器和军事指挥机关,以及西南各省征发的壮丁新兵,都在向滇西转移,补充……

    山雨欲来,滇西的秀丽风景之上,战争的阴云渐渐逼近……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先锋团 新装备

    保山郊外,第五军军部

    军部的帐篷中,张炜,杜军长,还有军参谋长罗友伦对着地图指指画画,激烈的探讨着情况,张炜和杜军长回第五军不到两个月,几乎一个礼拜就要来军部两次,在军部研判战局,非常忙碌。

    在军部到补充二团的乡间小道中,时不时就能看见坐着挎斗摩托两边跑的张炜,张炜折腾的可是不轻,日子一天天过去,缅甸方向的战局也越来越严峻,日军虽然还没有动手,但是在泰缅边境不断的调兵遣将,规模越来越大,缅甸英军现在统归英印军司令韦唯尔指挥,泰缅边境的风声大到韦唯尔这个极度反对中**队入缅的家伙都松了口,同意中**队入缅,并准备派人和重庆方面签订中英滇缅路防御共同协定。

    同时,在滇边待命的**,也在不断加强训练和战备,补充弹药补给,**远征军的最高指挥机关和参谋机关,进入了快速筹组阶段。

    战争,一触即发。

    …………

    “英国人这回是真急了,据派驻在缅甸的外交人员回报,日军进来在泰缅边境大肆调兵遣将,随时随地都可能对缅甸发起攻击,在仰光和毛淡棉,还发现了日本特务的踪迹,日本人动手,就是一口气的事儿。”杜军长在地图上指着两座城市说道。

    军参谋长罗友伦:“仰光,毛淡棉,这都是靠海的城市,日军特务在此地出没,不就是说明要攻击这里吗?”

    “这是当然,仰光是缅甸的第一大港口城市,靠着大海,输入我国的物资全是在仰光下船,毛淡棉是第二大港口城市,海运量也很大,日军打缅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我国的对外联系,这两座城市,管他有没有日本特务,都是日本人必吃的菜。”张炜说道。

    杜军长直了直身子,轻笑道:“英国人是真的急了,已经准备增兵,重庆方面发来的电报,今年年底,英国人准备从印度调一个师,从澳大利亚增一个旅,还要从非洲抽调一个旅,增加在缅甸的防御力量。”

    “临时抱佛脚啊这是。”罗友伦说道。

    张炜:“现在才增兵,未免有些迟了,从非洲,澳大利亚折腾到缅甸得费些时日,现在还没出发,等到这批纸面上的援兵到了,日军的攻势恐怕也马上就开始了,军长,咱们这边现在准备的如何了?”

    “咱们这里,本钱倒是没少下,我第五军必然入缅,甘丽初的第六军就在滇缅公路边境旁布防,也被划入了远征军范围,另外还有一个军,新组建的第六十六军,也准备扔到远征军战斗序列里,不过这个军战斗力不太牢靠,下面编了三个师,一个师是税警总团改编过来的,番号是新编三十八师,另两个师,新编二十八师和新编二十九师,都是咱们黄埔三期学长康泽的别动队匆匆改编的,基本都是新兵,军长据说原来要给康学长,不过现在换成了保定出身的老将张轸,鱼龙混杂。”

    康泽?那特么的不是著名的特务头子吗?前世张炜看过的那些谍战电视剧里好像也出现过。这操作是特务别动队改行当野战部队了?

    罗友伦:“三个军,本钱是够大的,我军的三个军,加上英军原来驻缅甸的英缅一师,从印度增调的一个师,从澳大利亚和非洲各自增加的一个旅,合计起来就是**三个军,英军两个师又两个旅,从纯参谋角度来说,这些纸面上的兵力加起来,很有的打。”

    杜军长叹气一声。

    “参座,前路未明啊,以往历次会战,**的兵力也比日军多,可也总是不尽如人意,兵力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指挥和实战。”

    “还是尽早入缅的好。”张炜说道。

    张炜说完,杜军长好像想起了什么。

    “差点忘件大事,张炜,今早我和参座商议过,你们补充二团,将会成为我第五军的先锋。”

    “先锋?军座,这是何意?”

    “是这样的,现在远征军的指挥机关在筹组中,咱们军座很有可能代理司令长官一职,重庆方面和军部经常协商作战事宜,协商之后决定在**主力进入缅甸前派遣先遣部队入缅,时间未定,预计在主力入缅前一到两个月进入缅甸,当然,也有可能提前三个月,现在也说不准,这个先遣支队就是给主力打前站的,原计划是派第六军四十九师的一个团入缅,后来又改了,决定由我第五军调兵,下面的战斗师不方面抽调团级单位入缅,只好从军直属的补充团里挑,就选中了你们团。”参谋长罗友伦解释道。

    “合着是这样,没说的,我补充二团遵命,只要一个命令,立马杀进缅甸。”

    打前站,先遣支队,这活儿可不是轻松的,先入缅,就意味着要先面对缅甸的复杂环境,甚至是先和日军发生交战,非常危险,而张炜答应的爽快,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杜军长和罗参谋长都很惊讶。

    杜军长:“答应的倒是爽快,那就给你们团点奖励。”

    张炜惊道:“奖励,钱啊?”

    另一旁的罗友伦哈哈大笑。

    “军里可没你想的那么有钱,随随便便的给一个步兵团发军饷之外的大钱,是武器,重庆方面为了加强火力,特地给我第五军增补了一批武器装备,重庆的兵工厂新生产出了一批六零迫击炮,听说是拿美国援助的原材料造的,很好用,是第一批出厂的新武器,型号刚定下来,听说是叫什么三一式六十毫米迫击炮,数量不多,军部选你们团当先遣队,这批六零炮干脆就都给你们团了。”

    “另外,美国人援助的第一批武器装备最近刚运进国内,有一小批美式手提机关枪要给咱们军,数量也不多,我和军长想了想,既然这枪的数量不多,分给军里的其他单位也没有用,那就和六零炮一起都给你们团吧。”

    原来奖励是武器装备,六零炮和手提机枪,张炜一听,恰好是补充二团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是非常棒的近战火力,如果真补充了,全团的战斗力都将得到提高,张炜顿时大喜过望。

    “谢军座,谢参座!”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七章 六零炮和芝加哥打字机

    “轰”

    补充二团临时营区的空地上,一声爆炸响起,地面炸点上的木制标靶瞬间被爆炸的冲击波撕碎,木屑和碎片四处飞溅,炸点附近,淡淡的黑烟随着炮弹的爆炸而升起,空地和林子里,爆炸的余声许久未停,惊走了一大群林中鸟。

    “好!打的漂亮!”

    五百米外,张炜放下了望远镜,大声叫好道。

    围观的军官和士兵们,也都大呼打的好,场地上正在试用新武器,吸引了很多官兵驻足观看。

    “团长,这炮可比掷弹筒好用多了,打的远,打的准,是宝贝。”邱伟指着地上的两门黝黑火炮说道。

    这轮爆炸的始作俑者,正在地面上静静的摆着,两门外形小巧的迫击炮,炮口处还散着淡淡的白烟,方形底板,三角炮架,精细的瞄准具,皮制携行具和炮弹背具簇新整齐。

    杜军长承诺的新装备,刚刚运到了补充二团的营区,拉装备的车卸完货,张炜就迫不及待的组织人来试验新装备,开炮的是五十兵工厂最近新生产出来的三一式六十毫米迫击炮,三一式六零迫击炮直接仿制的法式布朗德六零炮,全炮的材料大部分来自美援物资,此炮最早的研发计划起步于民国二十七年,今年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从美国得到了六千门的原材料,刚刚批量生产。

    **现有的最大量迫击炮是民二十年式八二迫击炮,目前基本属于师团级火力,编制在师属炮营和团属迫击炮连,在补充二团被张炜当作团炮和营炮使用,团炮连和营炮排都有配备,在平射炮生产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打算批量研发制造六零炮,正是为了加强连排级火力,缩小和日军的火力差距。

    这批新炮刚制造出来,恰逢远征军备战,所以就运来了一批给第五军加强火力,而杜军长选定了补充二团为先遣队,这一小批火炮,就全列装给了补充二团,数量也不多,刚好整三十门。

    试射中,仅一轮射击就打中了目标,见识到了六零炮性能的补充二团军官们兴高采烈的围着火炮指点,得此利器,张炜也非常高兴,三一式六零炮这东西,他可一点不陌生,这个炮仿造的是法国布朗德1935式六零迫击炮,美军的m2式迫击炮仿造的也是同型号的布朗德炮,这种同系列的六零炮,属于二战的名武器,在二战的各大战场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解放军在建国后自行研发生产的六三式六十毫米迫击炮,则是民三十一式迫击炮的翻版,直到二十一世纪,民兵的仓库里还有不少六三式迫击炮,在中**队的装备历史,也长达数十年,颇受官兵们好评。

    前世,在兄弟连等影视剧中,六零炮也经常出现,对**是极好的火力补充,现在的补充二团,每个步兵连都设置有一个小炮班,装备四具二七式五十毫米掷弹筒,这个炮班编制,张炜本来就是想用它增强连属炮兵火力的,最适合的武器就是六零炮,奈何当时没有六零迫击炮,张炜只能拿掷弹筒来顶,名为连属炮班,实际只是连属掷弹筒班,掷弹筒在威力,射程和准确度上都不如六零迫击炮。

    现在有了新的六零炮,张炜正好准备拿六零炮顶掉连属炮班里的掷弹筒。

    张炜:“六零迫击炮,是连属炮的最佳火力,三十门迫击炮,你们三个步兵营长,一人领九门回去,剩下三门我留在团部。配属给团特务排,各营步兵连,每个连的连属炮班配备三门六零炮,原有的掷弹筒撤装下来,收到团军械库里。”

    穆超摆弄着随炮附带的性能表射表和使用教范,大喊道。

    “这炮能打一千三百米,还有瞄准具,掷弹筒撑死了就三百米,全靠经验打,六零炮配到步兵连,和鬼子的一个中队碰上完全不怵啊。”

    张炜笑道:“这话没错,迫击炮打的准,有瞄具,射程远,射手的训练快,比掷弹筒强的多,装备到步兵连,理论上连支援火力的攻击范围就能达到一公里,是原来的五倍以上,绝对的利器!这批六零炮你们先领了,去看看那些手提机枪。”

    军部卡车运来的,不只是三一式六十毫米迫击炮,还有一批美造手提机枪,国内讲的的手提机枪也就是冲锋枪的俗称,这批冲锋枪和六零炮一样,同样是拨发给第五军加强火力所用,杜军长把它们全拨给了补充二团,加强先遣部队的近战火力。

    整箱整箱的冲锋枪,冲锋枪弹和迫击炮,迫击炮弹堆放在一起。

    辎重连连长何坤带人打开了几个墨绿色的箱子,箱子的外壳上打着usa的英文单词喷墨,同时,还有封条打在箱子上,封条上写着一串中文:“四五手提机枪”

    打开箱子后,里面躺着一支支黑色的冲锋枪,特务排排长薛荣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一支,圆木护木,下方插入式弹匣,坚固的枪托,枪口的防跳器,粗犷的机械瞄准具,一股暴力美学气息扑面而来,特务排排长薛荣把枪拿到手后就不想放下。

    “团长,这枪不错,比花机关好使。”

    张炜也走了过去,从箱子中拿出一支来,沉甸甸的冲锋枪,真铁实木的触感,冰凉凉的枪身,让张炜突生出了一种战斗的**,也许,这就是武器的魅力吧。

    张炜:“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口径十一点四三毫米,美国黑帮最爱用,有个绰号叫芝加哥打字机,阎老西仿造过,口径比花机关打,打起来也爽快,寻常的人挨上两发,是别想活了,就是沉了点,子弹口径在国内不好补充,不过英国人手里应该有十一点四三毫米的子弹,进了缅甸大可以管英国佬要。”

    一边的薛荣拆卸着弹匣,反复插装,爱不释手。

    这批汤姆逊冲锋枪都是汤姆逊1928a1型,特点是枪口的防跳器,在汤姆逊冲锋枪家族中,这一型号是造价最昂贵的,一支就有二百多美元,足足是后来的m1型汤姆逊的五倍,这一型号的汤姆逊冲锋枪早就装备了美国海军陆战队,m1928a1的前身,m1928型随美国海军陆战队于1927年参加了尼加瓜拉的丛林战,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斗效果,又根据实战经验,改进出了m1928a1型,是一款贴近实战的冲锋枪。

    张炜在缅甸视察的英缅军部队,装备的也是该型冲锋枪。

    “这是好东西,给我们特务排的老兵肯定好用,您可得多分给我们排点。”

    “何坤,清单出来没有,军部拉来的冲锋枪有多少?”张炜问道。

    何坤:“点完了,冲锋枪有两百二十条。”

    张炜想了想,两百条,分到整个团下去,也基本够用了,保证每个班的班长和班副人手一支问题不大,全团有九个步兵连,一个连九个步兵班,一个班的班长班副一人一支,就是两条,一个步兵连就是十八条,九个连合计一百六十二条。

    剩下五十多条,张炜打算配备给特务排和工兵连,先让特务排的所有步枪手换上冲锋枪,大概需要三十支左右。

    五十多条里扣除特务排换掉的,再剩下的丢给工兵连,替换掉工兵连现在装备的花机关枪,完成全团的换装,刚刚好。

    张炜随即下达了冲锋枪的换装令。

    “冲锋枪一会儿也分下去,全团步兵班的班长,副班长人手一支,剩下的都丢给你薛荣的特务排,你们排都是老兵,平时保护团部,步枪用处不大,把排里的中正式都换成冲锋枪,再富余下来的给何金海的工兵连,今天,六零炮和冲锋枪的换装工作就要做完,明天开始组织弟兄们进行新装备集训!”

    冲锋枪,六零炮,重庆方面给第五军紧急加强火力的装备配备到了补充二团,这批武器列装后,补充二团的火力水平又将上了一个档次,与日军对比,连排级的火力补充二团完全占了优势,补充二团一个步兵连配备有三门六零炮,十八支汤姆逊冲锋枪,还有一大堆步兵班配属的掷弹筒和枪榴弹,整体火力非常猛烈,而日军的中队和小队,只有掷弹筒和拉大栓。

    营级别除了没有平射炮外,其余的也压过了日军,列装新装备后的补充二团,基层步兵单位的火力水准,已经达到了张炜前一世**美械师的标准,初步迈进了“美械化”的进程。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八章 集训

    密布战云的滇边,让重庆方面把大半的精力用在了这里,和英美的一项项协定和条约通过,一辆又一辆满载着援助物资的卡车从滇西输入中国,战争一触即发,在补充二团的武器上,也能有所体现。

    补充二团新近补充的三十门三一式六十毫米迫击炮,实际上是后方的第五十兵工厂批量试生产的装备,型号名为三一式,就代表着要在民国第三十一年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也就是明年,可现如今还是民国第三十年。

    后方将预定明年批量装备部队的,刚刚首批试生产的新型迫击炮千里迢迢的优先送到滇西,也足能体现滇缅的严峻形势,增补了新装备的补充二团,又被选定为入缅先遣部队,在进入缅甸前不多的时间里,唯有加紧训练。

    步兵基本战术训练,实弹射击训练,兵种专业训练,协同攻击训练,日复一日的进行着。

    ……

    “弟兄们,该种迫击炮名为三一式六十毫米迫击炮,炮管5公斤、炮架8公斤、底板5公斤,全重18公斤,炮长11倍径,为方型底板式三脚炮架,最大射击仰角:+45 -+85 度,最大射速32发每分,最大射程1300米,主要弹药为杀伤榴弹,重量一点五千克,现在装备在我团步兵连之连属迫击炮班,每个炮班暂定编制三门,在使用时,炮手分工合作,用皮制背具携带炮身和炮架,炮弹……”

    营区空地里,团属炮兵连的一名中尉八二迫击炮排排长,正对着一门拆解开来的三一式六零炮仔细讲解,士兵已经在旁边挖开了一个适用于六零炮的迫击炮工事,新装备不是说下发到部队就能立刻顶用,还要训练。

    补充二团各连炮兵班的弟兄原来用的都是二七式五十毫米掷弹筒,很多人不会用迫击炮,所以,全团九个连属迫击炮班的士兵,加上团特务排新成立的迫击炮班,一共十个迫击炮班的士兵集合在一起,接受了三一式六零迫击炮的使用集训。

    团属炮兵连的中尉八二迫击炮排排长,依据随炮附带的说明书和使用参数,很快研究透彻了迫击炮的使用战术,这个排长本来就是八二迫击炮排的排长,精通迫击炮的操作使用,六零炮的发射工事构筑,迫击炮弹的携行,火炮的瞄准使用,药包的附加量,全都迅速研究明白,担当起了全团的六零炮使用教官,外加一些炮连的军士作为助教,很快将三一式六零迫击炮的技战术和使用方法传授了下去。

    学习使用的士兵们都非常认真,以前用的是掷弹筒,他们这些连属炮兵班的士兵,在各自的连队地位很尴尬,掷弹筒是各个步兵班都有的武器,连属炮班和步兵班的区别,无非是连属炮兵班配备四具掷弹筒,步兵班配备一具掷弹筒,配备同样的武器,连属炮班这就相当于可有可无。

    作战时,很多时候连炮班就被当做普通步兵班用,没有一点点连直属单位的威风和特殊性,现在下来了新武器,士兵们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都指望着学完了在连队扬眉吐气一波。

    ……

    “哒哒哒哒”

    炮班集训时,远处的林子里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

    林子里,十名军士,手持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一字排开,开火射击,扣动扳机,枪口防跳器一阵抖动,一排“花生米”射出,密林里四处都是植被,五十米外的几颗数被点四五口径的冲锋枪弹打中,拦腰斩断,树木的碎屑横飞,被子弹打烂打碎的树叶飘摇在半空中,如果在的不是树木,而是人,早就成了筛子。

    “打的好!”

    “真他娘够劲儿,以后指挥手下这帮小子,用这枪比中正式方便多了。”

    “美国人的玩意儿就是好用……”

    十名射击完毕的军士抱着汤姆逊冲锋枪连着叫好,他们都是补充二团的班长和副班长,全是军士,冲锋枪配发下去,他们也得接受集训,由特务排进行使用教学,这些老兵油子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冲锋枪的基本使用技巧一教,立马就会打,汤姆逊配发下去,几乎所有的班长班副都举双手欢迎。

    战场上,班长和副班长身为军士,身上的指挥责任大于战斗责任,原先他们配备的是和普通士兵一样的中正步枪,指挥机动时多有不便,栓动步枪的火力也无法保证班长和副班长在紧急时刻发挥他们的战术素养,快速挽救本班战局,汤姆逊的配备,改变了这种局面,冲锋枪短小精悍,利于军士指挥作战。

    在战场情况陷入危局时,班长和班副还能凭借自身的战术素养,发挥冲锋枪火力,快速补救战局,看见本班防区内什么地方要遭殃,冲上去立马就是一梭子,火力猛,威力大,补充二团的军士们怎能不举双手欢迎?

    当然,还是偶尔有几个军士不喜欢冲锋枪的,这些军士大都是中正步枪打的极其准确,是神枪手,突然换了冲锋枪,一时间扭转不过来使用习惯,因此颇有微词。

    不过有微词也没办法,全团装备的换装不是凭借个人意愿来的,而是强制性换装,出于全局考虑,只要你在班长和副班长的位置上干,你就得拿着冲锋枪!

    “对,就这么打,这枪好使唤,给你们这群老兵油子用正好!”

    特务排排长薛荣,掐着腰大声说道,他也挎着一把汤姆逊冲锋枪,他的团属特务排最先完成了冲锋枪的换装,一排的老兵油子,除了捷克式轻机枪射手和副射手外,其他人人手一把汤姆逊,全排的火力极强,几乎可以称作“冲锋枪排,”在排里又增编了一个迫击炮班,特务排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薛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兴的很。

    薛荣:“下一组!上!”

    又有十名军士上了射击位置,卧姿匍匐在地,据着汤姆逊冲锋枪。

    “放!”

    “哒哒哒哒哒哒”

    密林里,点四五冲锋枪弹的爆音再次响起……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九十九章 入缅倒计时

    时间跨入民国三十年的十二月,这一月,注定是风云变幻的一个月,在苏联,德苏两军在莫斯科附近殊死搏杀,开始了莫斯科会战,莫斯科会战这一绞肉机,把数十万的德苏士兵卷入,搅碎。

    在北非战场,英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发起了十字军战士行动,进展顺利,一路攻击前进了八百余公里,重创北非的德意军队,而在遥远而又明媚宽广的太平洋上,战争的海风,也即将吹向某个新兴的超级大国……

    ……

    保山郊外,补充二团营区,二十几辆大卡车,沿着崎岖的湘乡间小路,开入了补充二团的营区中,在营区里停了下来,驾驶技术精湛的司机先将卡车掉头,再停车熄火,二十几台卡车一字排开,整齐的停下,车队刚停,补充二团特务排的精锐士兵们便一拥而上,在四周放下了警戒。

    手持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的特务排士兵快速跑步前进,特务排三个步兵班中的冲锋枪手以战斗小组为单位,环绕着车队,紧张周密的建立起了一个环状警戒线。

    卡车上,一名第五军军械处的上尉打开车门,跳下了车,刚下车,上尉便感受到了一股战斗和警戒的气息,补充二团营区中的警戒工事,重机枪阵地……还有几十名头戴钢盔,手持汤姆逊冲锋枪腰挂手榴弹袋,插着刺刀鞘,挎着开山刀的特务排士兵,加上几十名士兵精干老练的动作和警惕的眼神,给了上尉一种错觉,仿佛来到了前线,置身于战场的错觉。

    上尉突觉自己的后背有一阵冷风吹过,额头之上,渗出了一滴冷汗。

    战争氛围,这四个字对长期在军部机关工作的上尉而言,是很少能感受的到的东西,军部机关和战斗单位的氛围和作风截然不同,而补充二团又是第五军里顶尖的战斗单位,作风,战斗氛围比军里的其他步兵团还要高的多。

    张炜的要求是全团每天都要在战备状态,成天和参谋,附员打交道,喝着茶处理文书的军官放到这种环境里,十个有九个会像这上尉一样,身上流冷汗。

    “补充二团少校团附郑轶群,奉电报命令接收物资补给!”

    郑轶群走到了押运的上尉军官面前,给上尉敬礼说道。

    上尉急忙回礼。

    “长官,第五军军械处上尉附员赵坤奉军部命令,前来押送物资,这是清单,请长官签收!”

    郑轶群接过了清单,默念着清单上的物资。

    “七九步枪弹二十五万发,七九机枪弹四十万发,手榴弹一万五千颗,点四五冲锋枪弹三万发,六零迫击炮弹一万发,八二迫击炮弹两千五百发,五十毫米掷榴弹三千发,枪榴弹三千发,刺刀一百五十把,洋铁丝三百捆……”

    清单之上是大笔的弹药和耗材补充数目,郑轶群读完清单,又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了刚刚收到的电文,反复核对无误后,拿出了笔,在清单上签了字。

    “多谢兄弟了!”

    签完字,郑轶群笑逐颜开的说道。

    “赵上尉?怎么样,一会儿留下来和车队的弟兄在团里吃个饭?今天我们团里搞加强伙食,炖了猪肉,做杀猪菜,弟兄们押运辛苦,留下来打个牙祭?”

    押运的赵上尉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此时他是一刻钟也不想在这里多待,在这营区里待着,他只能感到难受,再好吃的猪肉进了嘴里,也会索然无味!

    “谢谢长官,好意心领了,只是职责在身,还有运输任务,就不多留了。”

    郑轶群笑道:“好,那就不耽误时间了。何坤!辎重连的过来搬东西!”

    辎重连连长何坤带着全连士兵跑步前进,到了停车的空地上,辎重兵们拥到车前,和押车的士兵一起配合,放下了车厢的后挡板,从卡车后车厢上,搬下了运输的物资,再将物资转运到辎重连的马车或堆积到空地上。

    这些物资里有整箱的弹药和军械,也有构筑工事时所用的工兵器材和耗材,七九步机枪子弹,汤姆逊冲锋枪子弹,手榴弹,八二迫击炮和六零炮的炮弹,刺刀,基本上补充二团现在所使用的武器,弹药都得到了大量的补充,构筑工事所需的耗材,补充数量也不少。

    这么一大批补充弹药,加上补充二团自身本就不少的库存弹药,合计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全团的现有弹药量,打完一场大会战还绰绰有余,补充二团现在的实有弹药数比**的不少步兵师还多。

    这批弹药和物资,是第五军给补充二团的临战补充,就在两天前,张炜接到了军长发来的电报,电报中命令补充二团准备开拔,准备入缅。

    一大早,张炜就赶往了军部,准备领受任务,张炜前脚一走,军部拉补充物资的卡车接踵而至。

    大量补充弹药,主官赶往军部,补充二团这一天之内发生的种种事情只能代表着全团要开始入缅倒计时了。

    ……

    军部,张炜像往常一样,在军部里与军里的高级军官们商讨战况,不过,今天军参谋长罗友伦却不在,而军部之中,也多了一分严肃,杜军长在任第五军主官的同时,现在又兼任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之职,可谓是官升一级,此时他正在仔细的给张炜下达先锋团的战斗命令。

    杜军长升了官,却也憔悴了好几分,远征军代司令长官一职,担当的中国远征军高达三个军级部队的指挥任务,压力很大,指挥重担和业务量的增大,让杜长官大为消瘦,也起了黑眼圈。

    “形势十分严峻,重庆方面已经下了战斗命令,要求我军派出先遣队,必须在今年年底前进入缅甸,你们团,我计划在过一个礼拜就开拔,全团先开往第六军的防区,再从第六军的防区进入缅甸境内,第六军目前再芒市,龙陵和遮放一线布防,你团开到第六军防区后,以卡车运输的方式快速行进至缅甸的畹町,在那里和英军与我军驻缅人员交接!开拔命令来的很急,而且,这先锋团的出发令,是校长亲自签署的,你的团面子可是够大的,哼哼。”

    校长亲自签署的先锋团调令?张炜听完,做出了一股敬重与惶恐的表情,没想到,自己开拔缅甸的战斗命令,居然是光头委员长的亲笔令……

    杜军长递给了张炜一纸文书,在地图上一边标识着补充二团的行进路线,一边给张炜下达口头军令,简而言之,再过一个礼拜左右,补充第二团就将开入缅甸,张炜的部队,将是**入缅的第一团。

    “军座,我团在缅甸境内的卡车由谁提供?”张炜问道。

    “运输你们的是英军的汽车部队,半个月前,我方已经派遣了一个先遣参谋团进入了缅甸,这个先遣参谋团和你们先遣团对口,负责和英军协商你们进入缅甸后的补充和作战问题,在缅甸有什么问题和难处,你可以直接找先遣参谋团反映情况。”

    张炜:“明白。”

    杜军长面露担忧的表情,语气沉重。

    “缅甸不必自家地盘,去了要处处小心,切记要小心行事,不只要做战斗准备,军纪和军容方面也要注意,你们代表的是中**队,代表的甚至是中国人的脸面,事关国格啊。”

    张炜说道:“军座放心,我团不会给中**队丢脸,展现中**队的良好风貌。只是,还有一件事情,希望军座能给予明示。”

    “你说。”

    “我团入缅后的任务是什么?行军方向是什么?您可得给一个明确的指令,否则入缅之后岂不成了没头苍蝇四处乱走。”

    入缅不是问题,很简单的事情,关键在于入缅后干什么,按张炜心中所想,入缅后最好一路向南挺近,向南缅甸方向搜索前进,让部队动起来,而不是入缅后滞留在某一地,长期不挪动地方。

    杜军长:“你是什么看法?”

    张炜说道:“军座,我觉得,打仗要打活,既然是先锋,就把这先锋坐彻底,我希望入缅之后,我团和军部保持着联系,同时又向缅甸南部搜索前进,这才能够发挥先遣队的作用,为主力探路,为我远征大军做先锋,缅甸民情复杂,在行军前进中发现的各种状况,随时用电台通报给军部,给部队主力打前站,最好是一路前行到缅南,我军最远的预设阵地在哪里,我团就开到哪里。”

    张炜的想法,颇为大胆,按照他的想法,理论上,他进了缅甸可以一路撒开腿浪到南缅的任何一个城市,使使劲儿没准跑仰光去了……

    “你胆子真够大的。”杜军长笑道。

    “呵呵,先锋嘛,就要有个先锋的样子,再说现在日军还没打进缅甸,理论上,缅甸各处现在都还算安全的。”

    “话虽如此,但你可千万不能这么干,先锋是既要探路,又要和后方联系,绝对不可以脱节,你团是先锋团,预计在先锋团之后还有前锋师,在前锋师进入缅甸后,远征军的几个主力军才会大举入缅,你入缅之后,可以向前进但是不要前进太远,至多前进到曼德勒一线,等到前锋师入缅后,你团再继续前进,在前锋师之前开路,最后和前锋师汇合,顶在我军最前沿。”

    先锋团在前,先锋师在后,远征军主力接着再大举入缅,这种打法,张炜觉得较为稳妥,他也比较认同。

    张炜:“军座,我军的前锋师是哪个师?”

    “第二百师。”

    “在二百师入缅后,我的团要是和二百师一同布防,能顶在什么地方?”

    杜长官看着张炜的眼睛,片刻后,缓缓的说道。

    “同古。”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八百章 丛林训练

    入缅在即,补充二团进入了比以往更强的整训,越是临战,越要加强管理和训练,营区附近的林子里,随处可见补充二团的士兵,手持着开山刀,端着汤姆逊冲锋枪,在山林里行军,前进,砍伐树木,开辟通路。

    张炜在正规战的训练之外,着重增加了丛林战斗的训练科目,各营各连,每天都是正规战和丛林战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钻林子是常事,补充二团营区旁的林子已经被祸害的不成样子,丛林里的射击训练和开辟通路,砍伐训练,让林子里的各种动物天天不得安宁,糟了大灾。

    像野兔子和野鸡,天天都被毁窝,日子过的非常凄惨,最惨的是动物们碰上了工兵连的爆破清障训练,一次爆破动辄用上十几根到几十根不等的爆破筒,一次爆破打完,林子里总能找到不少被炸焦的动物尸体。

    张炜麾下的官兵,有一半是贵州籍贯的,这些贵州的弟兄大部分是二等兵和一等兵,是一年多前整团补充来的贵州新兵,多是山里娃,另外一半,来源不一,有北方人,山东大汉,还有浙江人,江苏人,河南人,这些弟兄,基本都是老兵,大多在部队里担任班长和排附职务,不少是跟张炜从南京,徐州等地一路打回来的,全是北方的老帮菜,熟悉西南山地环境中的不多,战斗经验虽然丰富,但是在丛林中的生存和判别知识却严重匮乏。

    在缅甸作战,丛林是无法避免的战斗环境,鉴于此,张炜花了点钱,请了些附近的山民百姓来担任临时的教员,给补充二团的官兵传授林子里识别方向,判别地形地物的方法,以及一些生存的小知识,增强全团官兵的丛林生存能力,请来的这些山民百姓,不是一般的人物,有猎户,有倒山货的山民,还有专门的向导,年岁都不小,里面还有七老八十的白胡子老头。

    这些人,几乎大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都靠山为生,长在山边,吃在林里,从出生起就和丛林与山打交道,生存经验极其丰富,有人甚至能为了狩猎,在林子里待上大半个月,不客气的讲,这些山民如果再年轻点,就是一群丛林战和山地步兵的好苗子,给把枪稍加训练就是一群好兵。

    他们教的,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至少是最实用的。

    保山附近的丛林,环境虽然无法代表缅甸境内的全部丛林,但是其生态环境和丛林类型,也能够模拟缅甸境内的绝大部分丛林了,是目前训练丛林生存和战斗的最佳场所。

    张炜招来这些山民,掏出了白花花的大洋,有大洋在,上到丛林中方向的判别,下到丛林中消除行军痕迹的技巧,山民们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了补充二团的官兵,正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张炜还允诺,如果教的好,还可以额外送给他们粮食,猪肉和团里仓库剩下的几把老汉阳造,将其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到了最高峰。

    ……

    “加把劲儿!砍掉!”

    林子里,特务排排长薛荣挎着汤姆逊冲锋枪,身着伪装,挥舞着开山刀,正对着一棵两只胳膊粗的树使劲儿,挥刀猛砍,旁边,两个特务排的班长也在帮忙,表情狰狞的拎着刀砍树,进口开山刀锋利的刀刃与树木正面磕碰,每个人砍了大概四五刀下去,树木就被拦腰斩断。

    周遭,团特务排的全体士兵,都在对着树木使劲儿,不仅特务排步兵班的士兵背着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捷克式轻机枪,挥刀劈砍,新成立的特务排迫击炮班士兵,同样背着六零迫击炮和炮弹,费力的砍伐树木,在林子里前进,一切,皆贴近实战。

    “妈的,这玩意儿真他娘麻烦!要俺说,直接让工兵连那帮地老鼠拿爆破筒炸不就完了,俺们特务排新成立了迫击炮班,让炮班拿六零炮轰开一条路不也成吗?”

    一个特务排的班长一脚踹开了砍下的树木枝干,用一口浓厚的山东口音骂道。

    特务排与众不同,全排都是老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这群兵油子是全团顶尖的精锐,平时牛惯了,在团部的日子过的也很安生,可这丛林战的训练,打破了他们的安生日子,丛林作战的训练科目没有多复杂,但是繁琐,而且计费体力还没有什么意思,像砍树,开辟通路,就需要用开山刀一棵棵的砍,非常费力不说,还很枯燥,特务排这帮子老油子里,有几个人很不喜欢丛林训练。

    “炸?老子看该给你脑子炸炸,看看你脑子里有几两脑花?光砍个树就成这德行,没听教咱们的老头儿说,缅甸林子里的藤蔓比树还难砍,你狗日的还用爆破筒炸,是嫌日本人发现你太早?还他娘六零炮开路,排里新编了个六零炮班让你脑子昏头了?你他娘的在林子里用迫击炮,炮弹沿着弧线飞出去没几米就炸到树,一颗迫击炮弹打出去,路开不成,反倒把自己人炸死了。”

    薛荣虚踹了班长一脚,骂道。

    特务排班长委屈的说道:“俺也就是抱怨一句,这他奶奶的天天学砍树玩儿,换谁谁不腻歪。”

    “我看挺有意思,昨天那老翁教了咱怎么在林子里找水,把水搞干净,有意思的很啊,人能离得开吃的,离不开水,老翁教的都是能救命的,以前我听都没听过,我从小放牛长大,从来没听闻过把水搞干净的办法,还有,那老翁教咱们砍树的办法,可比咱自己硬砍快的多,你嫌腻歪就腻歪吧,我是爱学的很。”

    另一名特务排班长憨厚的说道。

    薛荣点了点头:“你看看人家,还是人家老胡脑子聪明,马上要进缅甸打仗了,现在学的都是保命的法子,嘿嘿,机灵的就认真点,别回头困死在林子里了叫屈,继续,全排向前开辟通路!”

    “是!”

    嘴上抱怨,身体可诚实的很,刚刚还在抱怨的班长,继续迈出了脚步,劈砍着下一棵树木。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5455/ 第一时间欣赏抗日之烽火连天最新章节! 作者:铁甲榴弹所写的《抗日之烽火连天》为转载作品,抗日之烽火连天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抗日之烽火连天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抗日之烽火连天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抗日之烽火连天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抗日之烽火连天介绍:
1937,一名普通人回到了1937年的金陵古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军官。
抗战军兴,这是民族受难之日,更是国家崛起之时, 作为一名普通军官,他能做的,只有血战到底! 不死不休!抗日之烽火连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抗日之烽火连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抗日之烽火连天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