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赵马踏天下TXT下载赵马踏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赵马踏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平安战     赵马踏天下txt下载     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章 玉连环(下)

    时光飞逝,午朝的时间很快便到了。秦使王稽再次骄横的走上了齐国的奉天殿。

    “外国使者拜见君上。”王稽先行了一礼,随后便无礼的继续问道:“请问君上,可能解玉连环。”

    “呵呵!”齐襄王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露出了轻松的神情。“我齐国人才济济,怎么会拿这小小问题没办法呢?”

    看到齐襄王的神情,王稽暗道一声“不好”。“难道齐王真的找到办法了吗?不对,他一定是在虚张声势!”王稽暗暗想到。

    “既如此,还请齐王做个示范,吾国大王闻听必定会王颜大悦。”王稽调整了一下心情,然后说道。

    “孤就不亲自做示范了,就由孤的王后代替我吧!”齐襄王看着王稽冷笑着说道:“梓潼,出来吧!”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子走进了奉天殿,此女子正是君王后。这个时代对于男女之防还不是特别的在意,所以君王后并没有带上面纱,也因此王稽第一次见到了齐国的国母,并在未来与之多次打交道。

    “外国使臣拜见齐国君王后,祝君王后永远年轻。”王稽躬身拜道,随后王稽接着说道:“请君王后移步解环。”

    君王后莲步轻移,走到了托盘前。于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君王后从袖中取出了一个小锤子,朝玉连环狠狠砸去。

    “扑通”一声,锤子砸道了拖盘上。玉连环应声碎成了几段,这时,君王后转身看向秦使,平静地说道:“连环已经解开了。”

    王稽一见,惊的是呆若木鸡,而齐国在场的群臣也是一脸的惊诧。一时间,奉天殿中雅雀无声。

    王稽最先恢复过来,他暴怒的叫唤道:“这难道就是你们齐国人想出办法吗?毁了吾国大王的珍宝,你们就等着接受我国大军的报复吧!”

    丞相田单闻言也怒气冲冲的说道:“我齐国在六国的联合进攻下都能挺下来,难道还怕你秦国吗?你要战,便作战,我齐国上下在这里等着你们。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让来犯之敌尽诛于齐。”

    田单霸气外漏,一番话语竟然一时间把王稽吓住了。这是稷下学宫祭酒出列打圆场道:“丞相大人莫要动气,我想秦使一定是在开玩笑吧!”祭酒劝田单道。随后,祭酒又对王稽说道:“秦使,你说我说的对吗?”

    王稽闻言生硬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祭酒的话,而在心里,已经不知将齐王、君王后、田单、祭酒骂了多少遍了。

    “这回惨了,回国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行,一定要从齐国手中拿到些什么东西,将功折罪,不然我命休矣。”秦使王稽暗暗想到。

    于是王稽开口说道:“此环乃天赐之物,吾王深爱之。既然王后毁坏了它,我想齐王您是不是应该给我国一些补偿啊!”王稽朝齐襄王拱手道。

    “不然!秦使你一定是搞错了!”祭酒不待齐襄王说话便插嘴道:“从你进我齐国以后,一直都只是说要解此环,并未说用什么方法,也未曾说不能毁坏它!因此我齐国并不需要为毁环负责。”

    “你!你!你强词夺理!你蛮不讲理!”王稽怒气冲冲的说道。

    “你秦国故意为难我齐国,到底是谁在蛮不讲理!我想秦使心里应该清楚吧!”齐襄王闻言也说道,语气依旧不怒自威。

    王稽闻言无言以对。

    在齐国上下的联手算计下,王稽在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最终灰溜溜的回到了秦国。用常规的眼光来看,在秦国这个以法治国的严酷国度中,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王稽的仕途就算是到头了。然而老天给所有的人开了个玩笑,王稽在众人的注目下来了一个官场上鲜有的逆袭。至于其间的秘密,暂且压下不提。

    再说说正处于烽火浪尖的赵捷,再说说像快要爆发的火山口一样危急的赵国朝政。

    话说平原君打定主意赴秦后,赵国朝堂上的几派不约而同的骚动了起来,他们不断的集会,不断的密谈,平静的水面下开始暗潮汹涌。

    经过了一周的准备后,在赵国上下的集体恭送下,平原君出发了。二十几辆车,二百多人组成了一条长长的车队,向着西方缓缓而去向着未知的未来前进。

    在回邯郸的路上,赵盈把赵捷喊住了。“捷弟,今晚风月楼一聚,不见不散。”赵盈小声的对赵捷说道。

    赵捷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示意会准时到达。

    已至寒秋,夜晚来的早了一些。酉时时分,赵捷来到了风月楼,小二领着赵捷坐进了一间偏僻的房间之中。赵盈还没来,赵捷于是便独自浅酌了几杯。

    三两杯清茶入肚后,赵盈孤身一人走进了房间,神色略带神秘与慌张。“妍景,这边不用你伺候了,你出去帮我们看好门,一旦有人来了便迅速示警。”赵捷平淡的说道,屏退了身边的贴身丫鬟。

    也许是赵捷的镇定影响了赵盈,赵盈稳住了心神,走到了赵捷的面前,稳稳的坐了下来。

    “找我有什么事?”赵捷压低声音说道。

    赵盈从袖中取出了一卷竹简,郑重的递给了赵捷。“这是我父亲临走前让我交给你的。”赵盈接着说道:“我父亲还吩咐我传一句话给你。”

    “请说!我一定会牢记君上的教诲。”赵捷淡淡的回应道。

    “不近二党,不入朝争。孤身于外,事父如常。存亡续断,人才为重。保全自身,以待来日。”赵盈缓缓说道。

    赵捷闻言若有所悟,轻酌一杯,赵捷开口说道:“你父亲的话我记住了,请你转告你父亲:我赵捷有做人的底线,只要二党之争不触及到我的底线,我就不会多管闲事。”

    赵盈闻言,露出了赞赏的神色。“我会转告的。这封信乃为机密,你可回府再看,告辞!”赵盈拱手别道。

    “告辞!”赵捷也回礼道。

第16章 相位之争(上)

    浓重的夜色下,赵捷的房间中灯火通明。“殿下,已经很晚了,是时候该歇息了。”贴身丫鬟妍景提醒赵捷道。

    “你先去休息吧,我这里暂时不用人伺候。”赵捷漫不经心的吩咐道。

    “诺!”妍景应了一声,然后退出了赵捷的卧室。夜很静,妍景的脚步声越来越小,直到四周万籁俱寂之时,赵捷取出了赵盈送来的信。

    翻开竹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批名字,几乎包含了赵国的所有精英人士。竹简上如是写着:

    “殿下有天纵之姿,高人之才,臣平原君赵胜有一二言欲告知于殿下,以备殿下之不时之需。

    方今之赵国有四派,一为以大王为首的王派,二为以太后为首的后派,三为以在下为首的宗族派,四为以先司寇李兑为首的先王遗臣派,此四派中王派与后派方兴未强,宗族派正当顶峰,而先王遗臣派则有成明日黄花之势。

    王派有上卿虞卜、雁门和代郡的郡守李牧、北境防胡使司马尚、西疆大将军乐乘……

    后派有左师触龙、东境防御使齐骥,邯郸防备使颜聚、平阳城守扈辄……

    宗族派有司徒赵豹、马服子赵括、都尉赵茄、南境防御使赵葱、邯郸城城守许历、邯郸巨富卓氏……

    先王遗臣派有大将军兼上党郡守廉颇,司寇蔺相如、南疆大将军贾偃、上党防御使李闵、邯郸巨富郭氏……”

    整封信将赵国群臣全部做了一个编排,几乎无一遗漏。可以说只要看过这封信,就能通彻赵国的朝政;只要掌握了这封信便可以在赵国的朝廷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怪不得赵盈要偷偷摸摸的将这封信给我呢!”赵捷暗自想到:“这封信相当的重要,我还是把他誊录一份吧!”

    想到哪就干到哪,于是赵捷便开始誊抄了起来。

    夜色笼罩之下,赵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此夜,在邯郸城的各处,还有很多人注定无法入睡。

    —————————————————————————————————————

    第二日,邯郸宫,勤政殿,平原君离去后的第一场大朝开始了,各方各派对平原君留下的相位的争夺也就此拉开大幕。

    相,原为盲人引路者的独有称谓,后引申有辅弼之意。春秋末年,齐景公改‘执政’为左右相,相为官名的历史从此开始。

    相是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古代历朝历代中总理全国政务的人,其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上,相有任用官吏,举贤荐能的职责;逢机要事,相需组织会议在御前讨论,避免专断;帝王需给予相合理的尊重,有时相可封驳帝王之不当之诏书。

    对下,国家的军事大计、官员的考课和黜陟、律令的编写与解释、刑狱的判决、军事或边防的调整与布设、地方上的治理方案、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的管理等各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无一例外都需要相去提出解决方案。

    用一句话来概括相的权利与职责——相者,调和阴阳,联结中外者也。在权利与职责上代替了执政的相,自其出现之始,无疑的吸引了无数的社会精英为之疯狂,为之不择手段。在此后的几千年里,任世界沧海桑田,唯相位之争永远不变。

    后世许多人没有看到相位的真正意义,所以他们始终无法理解古代经英对相位的疯狂。只有透过无数层帐幕,发现相权的真正本质——提案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古人争斗千年的动机。

    当中央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时,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流程需要完成,一为解决方案的编写,二为解决方案的提交,三为解决方案的选择。三步流程中前二者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掌握在了相的手中,渐渐的形成了相权,而最后一步则始终掌握在了帝王的手中,最终形成了王权。处理问题时,相决定了解决方案,而王只能在相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做出选择,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相权给王权的行使设定了一个界限,于是乎这才有了相权与王权的千年之争,其实质便是提案权与决定权之争。

    每当一个朝代开始之时,提案权往往会被开国帝王所侵,相的位置变得尴尬起来,因为开国的帝王们手中有一大批的人才和可以毁灭一切规则的暴力集团——军队。然而开国帝王的不肖子孙们往往没有他那么强势,这是因为军队效忠的对象由皇帝变成了付他们薪水的国家,科举制提拔人才团结在了相或相的替代者周围,与此同时,论智商,他们很难比的过那些才高八斗、科举出身的宰相们,相完成了对王的全面压制,于是提案权不可避免的会回流到相的手中,甚至有些权相还将手伸伸向了解决问题的决定权——王权。

    即使是废除了宰相之位的明朝,也没能改变这番潮流,提案权最终一点一滴的回到了相的替代者内阁首辅的手中,甚至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甚至曾说出了一句酸溜溜的话:“汝等名为辅,实为相。”

    纵观千年间的中国,相权——提案权不可谓不重,握有提案权的相的地位不可谓不重。

    话题转回到勤政殿上朝会,随着赵丹议相决策的一声下,达各方都迅速的推出了本派的争夺相位的人选。

    刚成为赵国朝廷的一员,还没有太多的资历的上卿虞卜成为了王派的代表人。

    连夜从赵齐边境回到都城的东境防御使齐骥成为了后派属意的人选。

    赵惠文王的母弟,司徒,平阳君赵豹成了宗族派推举的不二人选。

    而先王遗臣则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名望甚高,资历深重的蔺相如参与抉择。

    一场关乎各派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命运的争斗在勤政殿的朝堂上展开了,他们推举出来的人将带领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厮杀,赢者将得道升天,从此占尽优势;输者将堕入地狱,甚至永生不能翻身。

第16章 相位之争(中)

    “有事禀奏,无事退朝。”勤政殿上,宦者令高声喊道,高昂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朝臣们的斗志。

    “臣邯郸令楼季有事要奏。”一般最先出场的都是些名不经传的小喽啰,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身后的大佬们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邯郸令楼季就是王党中的小喽啰,敢死队。

    “准奏!”赵丹喜笑颜开的说道。他昨日刚刚召见了楼季,密谈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很显然这一幕正是他自编自导的一部戏。

    “平原君离国去秦,如今相位空悬,请王上速立相国,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楼季稳稳当当的说道,但他的心中却不禁有一丝慌张。

    “爱卿所言甚是,相位不可空悬,是该选出一个新得相国了。”赵丹捋了捋胡须,继续微笑着说道:“卿可有什么人选。”

    “上卿虞卜智慧超群,政事娴熟,为人正直公允,可堪为相!”楼季在所有朝臣的注视下推荐了虞卜,光明正大的亮出了自己王党的身份。

    赵丹闻言心中大喜,一切都按照他预先安排好的流程进行着,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接嘴道:“虞卜为相,我看不错,就他了!。

    话音刚落,还没等朝上诸臣反应过来,赵丹便迅速向身边的书令下令道:“诏曰:有赵人曰虞卜,其智慧超人,行事敏捷,眼光独到,深得王心,其以上卿虞卜为相,封雁门君。”

    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旨意便摆在了赵丹面前。正当赵丹拿起印章,欲往诏书上一按,使任命虞卜为相的决定生米煮成熟饭之时,一声雄厚的身音响起:“大王,不可!”

    赵丹抬起头,循着声音一看,原来说话的人是太宰赵豹的嫡长子,邯郸驻军军尉赵虎。赵丹停下手中的动作,然后问道:“卿有何话要说?”

    常年混迹行伍之间,赵虎全身散发着一股彪悍的气息。他板着脸,不苟一笑的说道:“自我赵国创立以来,未有不经推举而就任的相国,请大王三思。”

    赵虎的话音刚落,左师触龙也趁机插嘴道:“禀大王,相位乃国之重器,事关赵国的国计民生,祖宗有云:相国人选不可轻率的确定。”

    触龙的话让堂上群臣从惊异中恢复过来,他们不约而同的暗自想到:“大王这是要以快定胜负啊!差一点就着了他的道了!幸好在最后一刻反应了过来!”

    赵丹看到群臣脸上略带不屑的神色,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谋划,面色不喜的对群臣说道:“卿等皆言选相,可有人选,快快与孤道来。”

    马服子赵括闻言出列道:“臣举荐太宰赵豹为相,太宰赵豹乃王室宗卿,其对国家的忠心自不必说;其辅佐先王几十年,于政务相当娴熟了解;其屡次参与国家重计的谋划,功勋卓著,可堪为相。”

    都尉赵茄随后迅速出列说道:“臣亦附议!”紧接着十几个宗族派的臣子纷纷也出列附议。

    赵丹闻言面色铁青,顿时明白了臣子们的目的。”原来你们是想把自己的人态上相位啊!孤不会让你们如意的!“赵丹在心中暗自想到。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赵丹便继续问道:“太宰赵豹为相,可有人反对?倘若没有人反对,就这样定了吧!书令,执笔吧!”

    赵丹的话音刚落,殿下又想起了一声雄浑的的声音。“禀大王,微臣有话要说。”

    赵丹再次循声望去,此次出列的人是新任奉阳君,自己的小舅子李申。“说吧!”赵丹淡淡的回应道。

    “禀大王,臣以为太宰大人不适合为相。”李申语不惊人死不休,立刻招致了宗族派的攻击。

    “大王,奉阳君语出轻佻,臣恳请将其逐出勤政殿。”马服子赵括强烈抗议道。

    “马夫君,请不要断章取义,先等我把话说完可以吗?”李申瞥了一眼赵括,不满的说道。

    “马服君,你且先退下,大家一起听一听奉阳君怎么说吗?”殿上的赵丹看着殿下的闹剧,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用一种幸灾乐祸的语气说道。

    “谢大王,臣以为太宰大人不宜为相的理由有两点!众所周知,相国日理万机,需要耗费极大地精力,而太宰大人如今已经六十有余了,臣害怕太宰大人会因为过度操劳而丧命,这不是国家对一个功勋卓著的老臣该做的事;另外倘若让一个年迈的老人为相可能会招致他国的嘲笑,天下各国也许会嘲笑我赵国无人。”

    “你说的好像有些道理。”赵丹想了想继续问道:“那你有什么好的为相的人选吗?”

    “臣推荐新任司寇、上卿蔺相如蔺大人。”李申继续说道:“蔺大人今年四十有五,正当盛年,精力充沛;其起于草野之间,智慧超人;其辅助先王多年,忠心不二;完璧归赵、渑池会上威逼赵王,功勋卓著;历任南疆防御使、赵城城守、邯郸令、司寇等职,熟悉政务,可堪为相。”

    “还有人有其他的人选吗?”赵丹听完了李申的话后继续问道。

    邯郸防备使颜聚出列道:“臣举荐东境防御使齐骥为相。齐骥大人就职东疆多年,为国戍边尽心尽力,功勋卓著,可堪为相!”

    邯郸令楼季也出列道:“臣举荐上卿虞卜为相。虞卜大人崛起于草野之间,智慧超群,政事娴熟,责任心强,可堪为相!”

    “还有人要推荐吗?”赵丹再次问道,这一次,殿下鸦雀无声。

    “太宰赵豹,司寇蔺相如,上卿虞卜,东境防御使齐骥,到底何人为相,诸卿一起议一议吧!今天我们便把这件事定下来吧!”赵丹平淡的说道,仿佛在说一件普通的朝事似的。

    “大王,臣以为虞上卿不宜为相。”邯郸防备使颜聚出列禀奏道:“虞上卿乃新近入朝之人,资历甚浅,为大王超拔已经算是很大的恩宠了,倘若再提拔为丞相,臣恐怕诸卿不服。况且虞卿刚刚入朝,没有什么基础,骤然富贵,必定会招致很多官员们的嫉妒,这对他的仕途是相当不利的,最重要的是相国总领朝政,联结百官,百官不喜,如何聚之,如何结之?请王上为虞上卿计,为贤臣计,为国家计,最好不要让他处在相位这个烽火浪尖的地位!”

    一时间,颜聚吹响了各派争斗的号角。

第16章 相位之争(下)

    “臣附议!”颜聚的话音刚落,后派的人纷纷跟着附和,随后一些宗族派,遗臣派和中立派的人物也出列附和了起来。虞卜首先从待选名单中被踢出。

    “大王,臣以为齐骥也不适合为相。”很快,王派的报复便落在了后党的身上,邯郸令楼季禀奏道:“齐骥乃齐国人,还曾近是齐国贵族的后代,地位相当的高贵。倘若由他为相,臣害怕秦魏韩楚燕会误以为我国与齐国结盟了,这回会增加我国边境的动荡性,得不偿失。而且齐骥曾为叛臣,臣恐怕……”

    同样的情景这时再次发生了一次:楼季的声音刚落,王派的臣子们纷纷表示支持楼季的话,迅速的次宗族派,遗臣派站了出来表示支持楼季的话,中立派的人物也出列适时的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就这样,虞卜和齐骥在赵丹的宣布下双双出局。

    “太宰赵豹和司寇蔺相如,诸卿属意谁?”最后的两个人选,相国必然是两人中的一人,最终的结果即将揭晓,赵丹适时的发问,将勤政殿中的紧张气氛提高了许多。

    “臣等恭请大王圣断。”群臣不约而同的说道。

    “原来你们还知道我这个王的存在啊!早干什么去了!”赵丹暗中愤懑的想到。虞卜被这些臣子踢除了候选人的行列,因而赵捷对堂下众臣略有一丝不满。

    其实他不应该愤懑,而因该高兴,高兴自己没有完全被架空。他哪里知道他获得最终决断权的原因所在——经过了前期的一番运作,宗族派与遗臣派都已经大致清楚了对方的实力,他们都没有战胜对方的信心,所以才有将决定权交给了快要被架空的赵丹,因为他们都相信赵丹会更轻近他们。而赵捷被群臣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也是必然的,宗族派的大佬们都是他的叔叔伯伯,遗臣派的大佬们也都是他的师父亲戚,以他的辈分,在这个讲究孝道的社会,哪里好光明正大的博了他们的面子了。

    不管怎样,赵丹获得了相位的决定权。赵丹捋了捋胡须,想了一段时间,然后对身边的书令说道:“诏曰:今以蔺相如为右相,封蔺乡君,负责朝中一应大小之事;以太宰赵豹为左相,辅佐右相,共同为君王效力。”

    紧接着,赵丹在旨意上按上了自己的印章。

    旨意成,相位定。

    ………………………………………………………………………………………………………………………………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赵国朝堂上的一幕幕均告诉了人们这个深刻的道理。

    赵丹以主与辅的权利分配方式暂时平息了相位的纷争,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按照赵丹预想的方式进行下去。相位初定之后,宗族派和遗臣派在朝堂上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闹剧。

    “殿下,如今的朝堂上党争异伐,混乱不堪,何时是个头啊!”太子府中,肥进坐在赵捷自制的安乐椅上神色暗淡的说道。

    “应该不会再持续多长时间了,就像分娩前的阵痛,经过这一番争权夺利之后,朝堂上会生出政治清明的果实的。”相比较肥进的暗淡,赵捷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展望。

    “怎么说?”肥进疑惑的问道。

    “你仔细观察最近的党争,两大强者几乎做到了‘凡是对方支持的己方必反对,凡是对方反对的己方比支持’的地步,有位智者曾经说过‘天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一个强者被打倒了,他的强力对手也必定损失惨重,这时候便稍弱的人的崛起的机会便来了。猜猜看那稍弱的人是谁!”赵捷神神秘秘的说道。

    “难道……”肥进竖起手指向上指了指,神色惊讶的说道。

    赵捷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今天这样的混乱是父亲纵容的结果,父亲曾暗中与我说‘一旦两大强者两败俱伤,就是王党趁机崛起之时。”

    “这也太儿戏,太残酷了吧!”肥进感叹道。博古通今的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政治秘闻。

    赵捷摇了摇头,摆了摆手,然后说道:“不!不!不!这一点也不儿戏,政治斗争重来都是不择手段的。不过政治斗争极其残酷倒是正理。”

    “那些人就不能搁置争议,努力的为国为民造福吗?争来争去于国何利?”肥进愤懑的说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争斗,朝堂之上,有的人为了**而争斗,有的人为了理想而争斗,他们的对错是非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赵捷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略带惋惜的说道。

    “难道堂上诸公就没有人不入党派,不参党争吗?”肥进继续不甘心的问道。

    “大部分人都在**和理想中迷失了,不过你口中的那种人还是存在的,不过不多了,。我把他们称为循吏。循吏的特点便是只干活,不说话,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君王的珍宝,有没有兴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啊!”赵捷面带笑容的说道。

    肥进没有说什么,但从他向往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还是十分想成为循吏的。

    肥进和赵捷的交谈还在继续,过了许久,一声声巨大的钟声突然响彻邯郸城。

    “是景阳钟的声音,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赵捷一边急匆匆的从安乐椅上站起,走出房间,一边略显慌张的对肥进说道。

    “妍景,钟声响了几声。”赵捷急切向贴身丫鬟询问道。

    “五声!”妍景相当肯定的说道。

    “是百官集合,大索全城的命令,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了!”肥进给赵捷解释了钟声的意识。

    “到了朝堂上就可以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赵捷已经换好了衣服,说完了这一句话之后,便急匆匆的离开了太子府。

    很快,还没抵达王宫,赵捷便打听到了此次百官云集的原因——原来是为相已经一个多月的蔺相如在回家的必经之路邯郸城勋业街上被突然冲出的刺客行刺了。

第17章 转机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刺客可以算的上最古老,最富有神秘感的的行业之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早在奴隶社会时代,应部落战争的需要,刺客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的春秋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和贵族斗争的白热化,职业性的刺客就此出现了。一些神秘的组织和人物暗中训练刺客,以供贵族雇佣使用,而这些被训练的刺客大都是从小便开始训练,因此刺杀能力极高。

    刺客们被一些贵族的雇佣,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大多数刺杀的原因都是雇佣者政治斗争失败的报复。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图在短时间内,让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遭受致命打击,使目标任务丧失以雇佣者争权夺利的机会,以满足雇佣者自己的需要。

    法家对刺客尤其深恶痛绝,他们认为刺客们以武犯法,肆意杀人,应予以严打。但也有思想家对刺客这个群体提出了区别对待的想法,他们的理由是在稂莠不均的刺客群体中,也出现了一群有道德的刺客,他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人生信条而行事,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带有“侠”的气息,是十分值得同情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四句二十字,鲜明地刻画了这一“侠”的行事特色。然而在战国这个时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侠”,没有人为其定义,也没有人予其评价,侠者所行之事是非难定。

    勤政殿上,百官云集,赵丹面露愤慨的对殿下的群臣说道:“堂堂赵国国都之中,竟然发生这等惨案,你们这些为官的是怎么治理这赵国的首善之地的?幸好蔺相国没有因此丧命,否则你们让我怎么在天下诸侯面前抬起头来?”

    “臣等有罪。”群臣纷纷稽首认罪道,赵捷也不例外。

    赵丹略微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对群臣说道:“孤已经命人暂时关闭了邯郸各个城门,刺客必定逃不出邯郸城,限期一日侦破此案,谁自告奋勇自愿负责此事。”

    不知是没有信心一日破案,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赵丹的话音落后,堂下百官久久无人应答。

    群臣毫无反应,于是赵丹便看向了赵捷,那眼神的意思很简单,很明了。赵捷无法像群臣一样装傻充愣,于是便自告奋勇道:“儿臣愿意调查此案!”。

    “我儿真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好臣子啊!”赵丹闻言面露笑意的感叹道。

    赵丹接着对身边的书令道:

    “诏曰:相国遇刺,孤深感忧虑,着太子赵捷为专案大臣,上下百官臣民一应听从调遣。

    诏曰:相国蔺相如忠贞勤恳,孤素知焉,着有司前往慰问,以表孤与朝廷之知心意。

    诏曰:蔺相如辞相养伤,左相赵豹勤恳任事,深得孤心,今任免其为右相,左相由上卿虞卜继之。百官迅速交接,不得有误。”

    一连三道旨意,赵国朝堂上的势力分配顿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蔺相如遇刺之事因为赵国朝堂的迅速动作,所幸在天下间并没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当赵国上下正在为相位调整而忙碌时,平原君也顺利的到达的秦国。与秦王书信中所言的热切期盼不同,平原君遭到了秦王冷遇。直到他抵秦国的十几后,秦昭王方才按在信中言召见了平原君。

    也许是巧合吧!与此同时,王稽也从齐国回到了秦国。王稽在齐国遭其君臣戏耍,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最终灰溜溜的回到了秦国,可谓是丢尽了秦国的脸面。

    因为慎怕被朝庭清算,所以王稽回到秦国后没有先去王宫交令,而是先去了相国府。此时范睢风头正隆,手中正大权得握,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唯一能挽救他的姓命和仕途的人。

    范睢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王稽一入相府便被立刻引为了坐上宾。

    “使君救本相于危难之间,若非使君,本相岂能得今日之富贵。多谢使君,这杯酒敬使君”范雎举起面前的酒杯,继续对王稽道:“人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后使君遇到什么麻烦事就来找我,我一定好好帮使君解决。”

    王稽闻言心中顿时大喜,他面露难色道:“天下事有三件不可预知,有三件毫无办法。君王可能也许会在哪一天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一件事情。您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死去,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二件事情。我或许会在某年某日突然去世,这是不可预知的第三件事情。如果君王有一天死去了,您即使因我没被君王重用而感到遗憾,那是毫无办法的。如果您突然死去了,您即使为还未报答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假使我突然死去了,您即使因不曾及时推荐我而感到遗憾,也是毫无办法的。”

    王稽的话似有所指,让听者范雎感到了一丝困惑,于是他顺势继续问道:“使君可是遇上什么困难了,我可以帮忙吗?”

    王稽闻言稽首拜道:“在下性命堪忧,求先生救在下一救。”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范雎关切的问道。于是王稽将在齐国发生的事缓缓的说出来。

    范睢听了皱了皱眉,然后稍稍展颜说道:“这事包在我身上了!你就放心的等着大王的新命令吧!”

    王稽闻言拜道:“王稽在此多谢先生了!如果没有先生,在下恐怕就要命丧九泉了!”

    范雎礼让道:“使君客气了,如果不是你,我哪里还能活着,哪里还能有这样的富贵。”

    活命之恩,不可不报。送走王稽后,范雎便入宫向秦王进言道:“如今的秦国繁荣富强,势压六国,实现此情此景的的最大的功臣是谁,大王仔细的想过吗?”

    秦王想了想,然后指了指范雎,笑着说道:“那最大功臣不久是你吗?”

第18章 刺客落网

    范雎摇了摇头说道:“非也,臣应该只能排到第三位,第一位应该是大王您。如果不是大王的贤能圣明,就不能使我如此显贵,我也不能施展才能辅佐大王您治理这偌大的秦国。如今我的官位做到了相国,爵位已经封到列候,大王也待我为师,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富贵之极了。以我的功劳给予相应的赏赐,秦国上下并没有亏待我。”

    秦王呵呵一笑,然后略感疑惑的问道:“孤是第一,卿为第三,那第二是谁呢?”

    范雎神神秘秘的说道:“大王还记得当初把我带到秦国的小使者吗?如果不是他对秦国的忠诚,我就不能保全这条性命,也就不能进入函谷关,更不能为大王效力。臣以为他就是那个第二有功劳的人。”

    “先生给予那小使者如此高的评价,我想那小使者应该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吧!这样的人应该重用,孤要见一见这个先生口中的奇人。”秦王继续说道:“还没请教先生此人何名。”

    “王稽!”范雎郑重的回答道。就这样,秦王召见了王稽,经过了一番面谈,不仅原谅了他在齐国的罪过,还派给了它一个新得职务——做赵国来使平原君的接伴使,甚至还承诺倘若他办好接伴使的工作便任命他做河东郡守,并且允许他三年之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的一切情况。

    范睢于是又趁热打铁,向秦昭王举荐曾保护过他的郑安平,昭王也毫不犹豫的任命了郑安平为上郡将军。

    —————————————————————————————————————

    赵惠文王34年的冬天比往常来的早了许多。凛冽的寒风下,赵捷和邯郸令楼季勘察着刺杀事件的现场。

    “楼大人,一别多日,别来无恙啊!”赵捷亲切的打招呼说道。

    “多谢殿下关心,微臣一直都很好。”楼季也笑着和赵捷打招呼道。

    “这刺杀案,你怎么看?”赵捷打量了一眼楼季,然后淡淡的询问道。

    楼季也看了看赵捷,然后摇着头缓缓说道:“不好说!不好说!”

    “如果我硬是要你说出些什么东西呢!”赵捷突然严肃的说道。

    楼季不卑不亢的说道:“那就要看殿下是想要听真话,还是假话了!”

    “真话怎么样?假话又怎么样?”赵捷不依不饶的继续问道。

    “如果殿下想要听假话的话,我会告诉殿下——此次刺杀案完全是敌国的阴谋,企图扰乱我赵国的朝纲。如果殿下想要听真话的话,那么我,呃——。”楼季话说了一半,便突然停了下来。

    “如果我想听真话,那么你就怎么样?”赵捷继续问道,完全不给楼季隐瞒想法的机会。

    楼季闻言指着邯郸宫所在的方向开口劝道:“殿下,你最好还是把那假话当成真话吧!你看那满朝诸公,谁不明白刺杀案的原委,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隐瞒,将真相藏在历史当中去。试问连他们都不敢暴露的真相,我们哪里有资格,有能力去曝光了!”

    “真相就是真相,真相不是假象可以替代的,不是时间就可以消磨的。曝光了黑暗,光明才能洒遍天下,公义才能深入人心!”赵捷慷慨激昂的说道

    楼季闻言再次劝道:“殿下,自古为人,难得糊涂,我劝殿下还是不要再问了。光明存在于世,则黑暗亦必存于世,两者一体两式,就让这真相永存黑暗吧!”

    赵捷闻言怒其不争,愤慨的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的心告诉我真相比任何东西都要重。其实我心中也有一个真相版本,应该与你的相差不大,你可以不和我印证,堂上诸公可以尽全力隐瞒,那些凶手背后的人也可以尽一切努力阻止我调查,可我一定都要找到证据证明我的猜想,然后将凶手绳之以法,让他背后的人感受到光明的力量。愿光明永照沃土,扫除一切魑魅魍魉。”

    楼季闻言不禁再次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想到:“殿下还是太年轻了。想那些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有几人会说出这样自己为是的话啊!”

    “找到线索了!”不远处传来了属吏惊喜万分的叫喊声。赵捷闻言缓缓向彼处走去。

    看着赵捷前行的背影,楼季又不禁点了点头,暗自想道:“谁年轻时不是自以为是了,多碰几次钉子,多经历几次挫折,多走几次弯道,自以为是的毛病也就能改掉了。殿下聪慧多才,现如今多多历练,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成长方式。相信殿下未来一定会成为我赵国不可多得的贤能大王!”

    ————————————————————————————————————

    不知是凶手太过大意,还是凶手太过相信背后人的能力,顺着发现的线索一路追循下去,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破绽展现在了赵捷的眼前。第二日,赵捷在邯郸城最大的青楼‘寻欢楼’中抓到了隐姓埋名的凶手,被捕时,刺客还温香暖玉在怀。

    未免出意外,赵捷没有将刺客带回邯郸城的大牢中,而是直接在‘寻欢楼’展开了迅速的审判。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人?潜入我赵国想要做什么”赵捷呵斥道。

    ……

    “你说到底是谁指使你刺杀我赵国相国?”赵捷事无巨细的询问者凶手。

    “我看你年纪轻轻,未来应该还能活很长的时间,如果你现在放你我,我可以保证你官运亨通,前程什锦!”刺客闻言诱惑赵捷道。

    “我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吗?”赵捷闻言放松语气问道:“你身后的势力相当的巨大,可以左右我赵国朝廷大政方针,在我赵国掌握着极其巨大的权利。”

    刺客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小子,忍不住诱惑了吧!快放了我,你有好处,我也有好处!”

    赵捷闻言假装忍受不住诱惑,亲自上前为刺客解开了绳索,然后假意奉承道:“刺客大哥,你后面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啊!”

第19章 无言

    刺客神神秘秘的问道:“你真的想知道吗,小子?”赵捷假意诚恳的点了点头。

    刺客打量了一眼赵捷,然后想了想,最后悄悄的说道:“我背后的人就是当朝的相国赵豹!”

    刺客给出了赵捷一个他最不想得到的真相。刹那间,赵捷变了脸色,他再次命人把凶手绑了起来。

    “你骗我!”刺客怒气冲冲的叫唤道:“你就不怕被报复吗?”

    赵捷没有理睬刺客的威胁,他继续问道:“赵相国是我赵国的老臣了,岂会知法犯法?你还不给我从实招来。”

    “你到底是谁?”刺客也慢慢的觉察到了赵捷不凡的身份,于是便问道。

    赵捷闻言,狠狠的踹了刺客一脚:“我就让你做个明白人!我就是当今赵国的太子赵捷是也!你到底是招还是不招!”

    刺客闻言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他痛苦的说道:“我招,我全招!”

    ……

    刺客一五一十的将真相告诉了赵捷,甚至将还泄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宗族派的秘事。刺杀事件的真相正如赵捷所想,乃是宗族派对遗臣派的无数种打击中的一环。赵捷暗自想到:“底线已破,无不得不争也。”

    “把犯人关进大牢吧!”问话结束后,赵捷吩咐邯郸令的属吏道。话音刚落,赵捷便独自一人带着问话的笔录以及相关的证据向着王宫前行而去。

    很快,刺杀案告破的消息便在邯郸城的当道诸公间传开了,于是乎赵捷的动作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当赵捷走进邯郸宫时,一个个小厮也奔进了他们的主人的府邸之中。“捷殿下去了王宫!”无一例外,几乎所有的仆人都向他们的主人禀告了这个消息。

    面对获得最新的消息,朝堂上的各方再一次行动了起来,邯郸城再一次风云涌动。——————————————————————————————————

    邯郸宫,赵丹的书房中,赵捷与父亲相对而座。

    “捷儿,此来所为何事啊!”赵丹头也不抬的问道。

    “禀父王,相国刺杀案告破,儿特来提交案卷和证据。”赵捷捧起案卷,郑重的放到了桌面上。

    “我儿真是聪慧,竟然如此迅速的破了这惊天的大案。”赵丹一边赞叹道,一边拿起案牍开始阅读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赵丹铁青着脸,语气阴森问道:“这案卷上所言都是真的吗?”

    赵捷稽首拜道:“儿臣受命审理此案,岂敢对父王有所隐瞒。天日昭昭,真相如此,望父亲息怒,严惩真凶,还我赵氏清平天下。”

    赵丹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宗族派势大根深,我儿可有何计策可以将之连根拔起。”

    赵捷闻言回答道:“父亲是我赵国的大王,一言九鼎,下发一道命令罢免宗族派的几个主心骨便可。支柱一失,其他成员必定会做鸟兽状,四散而去。

    “好主意!真不愧是我的好儿子!”赵丹再次赞扬赵捷道。

    赵捷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谢父王夸奖!”

    随后,赵丹又和赵捷说了些家常话。快要到午时的时候,赵捷主动告退离开了赵丹的书房。赵捷走后,上卿虞卜从层层叠叠的书架后缓缓走出。

    “大王,……”虞卜想要接着说些什么,但却被赵丹的话打断了。

    “先生先看看刺杀案的案卷吧!”赵丹将案卷扔给了虞卜,继续怒气冲冲的说道:“真是触目惊心啊!偌大的赵国到底是谁在主政?到底谁才是大王?”

    虞卜迅速的浏览了一遍案卷,然后劝慰道:“殿下莫要生气,此等人皆是跳梁小丑,早晚都会败在大王的手中。”

    “哼!最后的赢家一定是我,也自能是我。”赵丹慷慨激昂的说道:“只要你一直追随我,尽力为我办事,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那么大王想要如何处理这次刺杀案了!”虞卜趁机关切的问道。

    “难道你不同意太子的看法吗?”赵丹不禁的反问道。

    虞卜点了点头,然后解释道:“为了朝庭的稳定,我劝大王放弃太子殿下的计策,太子的迅疾之策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我赵国与秦国有所不同,大王您并不能像秦王那样独裁圣断,对付宗族派只可徐徐图之。”

    赵丹想了想,然后问道:“那依你的看法,我要如何处理此事呢?”

    “严厉打击胁从,让宗族派的大佬们感受到你的愤怒与仁慈。”虞卜侃侃而谈道:“我想经此之事,宗族派会有所收敛的!”

    赵丹闻言想了想,无奈的点了点头,在现实面前不情不愿的答应了虞卜的做法。于是乎在当晚,一场让人感到极其意外的大火在宫中产生了,很巧的是赵捷提供的笔录和证物竟然恰巧毁于了这场大火。而那刺客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在层层设防的严密牢狱中离奇万分的自杀了。

    大火焚毁所有证据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赵捷的耳中。闻听此事,赵捷出奇的愤怒。

    “老天爷,你就是这样包庇阴谋者的吗?”赵捷痛饮了一口烈酒,然后指天怒骂道:“你的公平去哪呢?你的天日昭昭去哪呢?”

    话音一落,天地间一片寂静,老天没有回答赵捷的提问。

    “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天日昭昭,天下大同……”赵捷呢喃而语,眼眶中不禁流下了一滴心酸的泪水。

    酒国三巡,借酒消愁的赵捷轰然倒地,不省人事。

    与此同时,秦国,咸阳,擎天宫中,秦国群臣济济一堂,秦王为平原君准备的接风宴正在进行时。

    酒是宴会最好的催化剂。不多时,堂上众人无不到达了微醉的状态。

    “周文王得到吕尚,尊他为太公,继而周得商之天下;齐桓公得到管仲,尊他为仲父,随后九合诸侯,称霸天下。我得到范先生,诸侯朝而霸天下,依此说来,范先生也可以算得上是我的叔父了。今天,我便在这里封范先生为亚父。

第20章 大火后的疑虑

    秦昭王的一席话登时吓得一众秦臣醉意全无。大良造公孙起代表群臣出列道:“大王,此事断不可行,我大秦历代先王均无此先例,望大王三思。”

    客卿灶也随后出列道:“君权天授,凡人岂可为之亚父,姜尚为武王之太公乃周国之权宜之计也,齐桓公拜管仲为仲父乃齐国之恶俗也,此二者岂可效之。”

    左戍长王龁随即也出列道:“范先生并非我秦国本土人士,今若大王拜其为亚父,岂不是让天下诸侯笑话我秦人不如魏人耶?”

    见到一个又一个重臣陆续反对,秦王也情不自禁的愣住了,一时间气氛僵住了。堂下的范雎见此情景,急忙出列打起了圆场,婉言拒绝道:“大王言重了,辅佐大王成就一番功业是我们这些做臣子应尽的义务。”

    秦王大笑一声,就势下坡道:“先生不必自谦,你的忠心和能力我十分的清楚,我看亚父的名号恐怕都完全抵不了你的功劳。”

    秦王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我看亚父的名号就算了,封你个应侯的名号吧,食邑万户!另赏黄金万两!”

    堂下群臣闻言均是默默惊叹,却也不在言语,于是范雎稽首拜道:“臣多谢大王厚爱!”

    范雎的话音刚落,秦王转过头,看向了平原君赵胜。他指着赵胜,厉声说道:”我听所范先生的仇人魏齐现今住在您家里,希望您派人把他的脑袋取来;不然的话,我就不让您出函谷关。”

    酒酣胸胆尚开张,赵胜闻言面露愠色,不满的说道:“不知大王您是从哪听说这件事的,道听途说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哟!魏齐从来都没到过我平原君的府上,否则本君怎么会不知道呢。”。

    “孤有准确的情报,那魏齐狗贼就在君上您的府上,尊上三思三思,还是把人交出来吧!”秦王脸色一变,板着脸说道。

    平原君严词拒绝道:“显贵了还要交低贱的朋友,是为了不忘低贱时的情谊;豪富了还要交贫困的朋友,是为了不忘贫困时的友情。我赵胜在天下还有一定的名气,绝对不会做卖友求荣的事,否则天下人要怎么看我平原君。魏齐,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我家,我也决不会把他交出来,何况现在他根本不在我家呢。”

    “你的意思是要和我秦国作对吗?”秦王恐吓道:“你就把怕我把你关死吗?”

    “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平原君出言反讽道:“你应该知道,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最简单的是便是死亡。”

    “大言不惭!”秦王怒喝道:“来人,把平原君礼送到使馆!”秦王在礼一字上加重了语气。

    就这样,平原君赵胜开始了他的短暂的囚徒生涯。

    —————————————————————————————————————

    赵国,邯郸宫,朝会如往常一样照常开始,唯一不同的是久未上朝的赵捷再一次站在了群臣与大王中间的台阶上。

    也许是由于昨夜那场所有人意料之中的大火,朝会上,群臣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许多。无论是赵丹,还是众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没提到刺杀的事件,心照不宣的将蔺相如遇刺的事遗忘在了脑后。

    看着堂下一脸政客嘴脸的群臣,赵捷第一次对他们有了厌恶的感觉。不知不觉之中,朝会在赵丹的宣告下结束了。

    “捷儿,跟我走一趟吧!”临走前,赵丹声音平淡的呼唤赵捷道。赵捷应了一声诺,随后紧跟着赵丹走进了内宫。

    依旧是赵丹的书房,依旧和昨日一样,赵捷与赵丹再一次面对面倾谈。

    “不开心?”赵丹打量了赵捷许久,然后开口问道。

    “嗯!”赵捷点了点头,然后嗯了一声。

    “是因为昨晚的事吗?”赵丹继续问道:“你觉得我做错了,是吗”

    “儿臣不敢。”赵捷稽首拜道:“父亲是不会犯错误的,是儿子考虑不周。”

    “不敢?那我怎么闻到了一股酸溜溜的问道呢?”赵丹打趣赵捷道。赵捷无言以对,沉默是金。

    “没话说了吧!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把那些证据烧毁,把真相隐藏起来吗?”赵丹继续说道。

    “嗯!”赵捷再一次点了点头,然后嗯了一声。

    赵丹随手扔给了赵捷一卷竹简,然后说道:“这是你虞叔叔的奏章,我是看了这篇文章才决定放弃你的建议的。”

    赵捷接过竹简,迫不及待的将其翻开,数十言的文字赫然展现在了眼前。“我就不留你了,拿回去好好看看,有什么不懂得就去问你的虞叔叔!”赵丹看到赵捷的表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赵捷应了一声诺,随后缓缓退出了赵丹的书房。回到府中,赵捷仔仔细细的阅览虞卜的奏章。简单的语言,叙述了现实的残酷,从而推导出了赵捷的想法不可行的结论。这一天,赵捷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浏览了虞卜的奏章,陷入了人生的第一次天人交战之中。

    现实与理想的严重对立,第一次让赵捷的思想产生了动摇。

    “在这文明出现的时代,我真的可以杀出一条生路吗?”赵捷情不自禁的自问道:“极度落后的社会秩序,极度落后的政治体制,极度落后的生产能力,我真的能在这一片土地上施展自己的现今理念吗?”

    ——————————————————————————————————————

    美好的理想总是使人向往,人世间的凡人们无一例外都曾有过幻想,绝望者往往可以从理想中找到新希望。

    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与理想相对存在的现实一般都是曲折的,它常常让充满希望的人感到绝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赵捷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他痴痴的瘫坐在了书房中的地衣上,口中不断的呢喃着,完全没有意识道妍景已经走到了房门前。

第21章 访蔺相如

    “吱——!”房门被人缓缓的推开,妍景走进了赵捷的书房。“殿下,你怎么呢?”一看见赵捷,妍景便惊诧的呼喊道。

    听到人声,大脑一片混乱的赵捷的大脑中出现了一丝曙光。赵捷毫不犹豫的抓住了妍景的肩膀,急切的问道:你告诉我,理想与现实我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妍景一个猝不及防,头被赵捷晃得翻来倒去,她断断续续的说道:“对不起,殿下!小女子读书不多,不能解答殿下的问题。”

    赵捷闻言,一声悲叹,再次陷入了彷徨之中。妍景见到眼前的情况,赶紧的补充道:“不过邯郸城中大才多的是,那些年纪超出殿下许多,经验多余殿下几倍的能人异士们应该能为殿下解决困惑吧!”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了!妍景,收拾东西,随我去一趟蔺相如蔺相如。”赵捷恍然大悟道。

    邯郸,蔺府。哒哒的马蹄声在蔺府门前停了下来,赵捷从马车上缓缓走下。

    话说为什么选择蔺相如作为解惑的对象呢?

    赵捷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在刺杀事件中,赵捷迅速的抓捕到了刺客,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为蔺相如报了仇,因此蔺相如称得上是欠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应该不会拒绝他的提问。二是刺杀事件后,蔺相如一直赋闲在家养伤,短期内应该无法再回到朝堂中,算的上是暂时脱离了朝堂这个大染缸,因此它对朝堂的判断会比较不偏不倚。

    由于赵捷与蔺守义来往较为密切,久而久之,蔺府门房也认识了赵捷。“殿下,您今天怎么会有功夫来蔺府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赵捷,门房先是打发人去了内院通知,随后立刻上前打招呼道:“小的们不知您的大驾光临,未曾有什么准备,招待不周,还请原谅。”

    “蔺开,你的嘴真是越来越甜了!”赵捷打趣道。蔺开本是邯郸城中的一个孤儿,力大无穷,被蔺守义看上,收入了府中充做家仆,并赐名姓——蔺开。若是蔺守义出门在外,一般都是他护着,因此赵捷等人对其相当的熟悉。

    “殿下是来找我家公子的吗?”蔺开闻言憨憨的笑了笑,然后继续问道。

    赵捷摇了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不是,我这次是为了求见老相国而来的。”

    “老相国的身体还好吧?”赵捷随即继续问道。

    “多谢殿下关心,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身体应该没什么大碍,不过……”蔺开欲言又止道。

    “不过什么?”赵捷追问道:“有什么新的情况吗?”

    蔺开指了指赵捷的心,然后小声的说道:“发生了遇刺这样的事,老相国的这里伤了。”

    赵捷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也小声的说:“放心吧!我会劝劝老相国的!”

    蔺开继续说道:“蔺老相国为了你们赵家尽心竭力,奋斗了一生,而你们赵家却用一个微不足道的替死鬼来给天下和他交代,真的,真的是亏欠了老相国许多,许多。乡野之间,许多像我这样的人都认为最应该来劝慰的人应该是你父亲,只有你的父亲的关心才能还的其老相国的忠心……”

    “蔺开!你又在胡诌些什么?上次给你的教训还不够吗?”远处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吼声,打断了蔺开的话语。赵捷转头一看,原来是蔺府的少公子蔺守义来了。

    “守义兄,久违了!”赵捷拱手道。

    “久违了,殿下!”蔺守义回礼道:“小开不懂事,不会说话,如果说了什么,还请不要在意!”

    “守义兄过虑了,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开的开朗。”赵捷继续说道:“今日来此,乃是有几个不解之事,想要求老相国解惑。”

    “家父见到见到殿下如此勤学好问,一定会非常开心的!”蔺守义笑脸迎人道:“请跟我这边来。

    赵捷紧随着蔺守义走进了蔺相如的卧室,这是他第一次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人物的房间。简单的装饰与丰富的藏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书卷气息和草药气味混杂的味道,整个环境安静宁谧,不带一丝人世间的俗气。

    蔺相如对于赵捷的到来是相当的高兴地,一见到赵捷,他就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见过老相国!”赵捷稽首拜道。

    “殿下,您太客气了,应该老臣我向殿下行礼才对!”蔺相如忙不迭的欲下床行礼道。

    赵捷起身阻止道:“刺杀事件的处理,我赵氏对不住您,这一拜是替我赵氏拜的,拜的是忠臣贤士,请老相国受之。”

    蔺相如闻言不禁有些哽咽道:“一朝为赵臣,一生为赵臣,微臣敢不尽心竭力为赵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番情深意重的寒暄过后,对话进入了正题。“老相国,小子有一事不解,自古至今,天下何以党争不绝。”赵捷脱口而出的问道。

    蔺相如闻言一惊,随即开口吩咐道蔺守义道:“小义啊!你去把门窗都关起来!”

    门窗紧闭,隔墙无耳,房间中的人开始了他们的窃窃私语。

    ……

    两个时辰后,房门再次被打开了,赵捷微笑着走出了房间,眼神和动作中无一例外不透露着自信的气息。除了房间中的三个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两个时辰赵捷与蔺相如谈论了什么,而三个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也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对这两个时辰发生的事讳莫如深。

    ——————————————————————————————————————

    第二天早朝,赵捷再一次站在了朝堂之上,看着文武百官陆陆续续的走进了勤政殿,赵捷的眼神中不经意间露出了浓浓的战意。

    这场朝会中,他留给了群臣百官一个不一样的感觉,他用自己的行为向全天下宣告了: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赵捷已经成为过去,一个果敢智慧,杀伐决断的赵捷降临到了世间。

    就在此地此日,赵捷踏上了一条属于他的政治道路。至此以后,于政治斗争之上,赵捷不再幼稚,不再拥有幻想。

第22章 宫中清洗

    《虞公笔记》(曾任赵相的虞卜晚年在他的自传)载:相位之得,首赖赵王,次则太子……为相后,日益战战兢兢,后秦王信来,则日益方寸大乱。

    在赵捷的强烈建议下,赵丹在朝会后亲临蔺府,慰问了蔺相如。一时间,赵国舆论大哗,一些能人隐士见赵王如此尊贤重能,纷纷改变了对赵国的印象,有了出山效力的想法。

    与此同时,赵王的亲临还促成了王派与遗臣派联合。在不远的未来,联合的两派聚集在赵捷的身边,发展成为了赵捷的坚定支持者,人称**。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最显著的效果便是两派的联合使得赵丹在朝中的话语权瞬间扩大,一时间赵丹取得了赵国上下的绝对控制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王,不用再担心臣子的阻碍。

    于是乎,很快,一个消息在赵国传开了。消息的内容直指相国赵豹,认为他就是前任相国刺杀案的幕后黑手。舆论的力量有时是强大的,刺杀案一时间成为了百人尽所知的事。为了朝廷的颜面,赵豹不得不引咎辞职。

    正当宗族派准备为下一任相国的争斗做准备时,赵丹直接宣布了继相人选——虞卜。朝会之上,宗族派的人依旧拿虞卜的资历说事,据理力争,欲扶自己人上位,赵丹以“我的相国我做主”之言回应,宗族派的大臣闻言哑然。

    朝会之后,经过一番调查,宗族派得知了二派联合之事,不禁脊背发凉,一阵后怕,于是乎,宗族派也不得不开始了寻路之路。不久之后,宗族派也选择了与后派的联合,赵国朝廷迎来了最后的决战。此事在且不提。

    就这样,按照赵丹的意愿,虞卜成为了赵国的相国。在虞卜为相的三个月里,赵国朝堂罕见的平静了许多,人们渐渐的开始遗忘了过去的派系之争。

    然而,矛盾存在着,终有一天会被触发。继续的时间越长,其爆发力就越强。虞卜为相一个多月后,一封来自秦国的信件再次搅起了赵国朝堂的一池春水。

    ——————————————————————————————————————

    赵丹的书房中,虞卜正襟危坐。

    “大王,秦王怎么说?”虞人略显焦急的问道。

    赵丹从坐席上缓缓爬起,走到了虞卜的身边,把手中的一卷竹简递给了这个自己的亲信大臣。“你自己看看吧!”赵丹以一种难以捉摸的语气说道。

    虞卜将秦王的来信缓缓打开,郑重的阅查了起来。信中如是言:

    “赢氏家主赢致信赵氏家主赵丹:

    赵丹兄弟,偶然得知我秦国最大的仇人魏齐就在你赵国境内,因此特地写了这一封信,希望你能派人帮忙抓捕魏齐,将其脑袋送来秦国,到时必有重谢。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想一定会有人劝谏你不可答应。在这里,我想提醒你一句话:你的叔叔平原君如今在我秦国,我而且秦国的大军随时都可以再次出发。

    秦国与赵国本是一脉,同为造父之后,为了一个外人魏齐,秦赵同脉厮杀,吾深感不值,也希望赵兄你慎重的考虑考虑。

    我相信赵兄你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答案,在这里先预先谢谢了。”

    “这是一封私信,一封恐吓我赵国的私信。”当虞卜将竹简递还给赵丹后,赵丹怒气冲冲的说道:“这是**裸的挑衅,他赢真的以为他秦国天下无敌了吗?”

    “大王,秦国乃虎狼之邦,最是不讲义理,大王切莫气坏了身体,徒让天下嘲笑。”虞卜望着几近失控的赵丹,真真切切的劝谏道。

    赵丹闻言稍稍镇定了下来,他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秦强赵弱,为今之计,只能是拖一天算一天了!”虞卜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王宫这道处处透风的墙。很快,消息便传到了那些时刻关注着朝堂的大臣耳中。两三天后,信件中的内容便开始流传在了邯郸城的大街小巷中。与此同时,秦国与赵国将要爆发一场大战的谣言也开始传播开了,整个邯郸城变得人心惶惶。

    “说,到底是谁管不住自己的嘴,把消息传播出去的。”内府的监狱中,赵丹震怒,正严厉的审问着当日在场的丫鬟内侍。

    十几个丫鬟内侍们默然无语,无人承认。看到此情此景,赵丹一脸的不悦。

    “对你们背后的主子还挺忠心的吗?没人承认是吧!”赵丹暴怒的说道:“那就不要怪我残忍了,都给我拖出去斩了!”

    十几个魁梧的侍卫瞬间从门外走进了监狱中。“冤枉啊!”一众丫鬟内侍纷纷报冤道。但依旧没有一个人站出承认。

    侍卫们将丫鬟和内侍一个接一个的托出了监狱,迎接这些丫鬟内侍的僵尸那毫不留情的一刀。

    “大王,真的都斩了吗?”赵丹身旁的宦者令谬仁面露不忍的问道。

    “嗯!”赵丹决绝的点了点头,发出了一声嗯,然后继续说道:“王宫中被人掺了太多水了,你去把内侍整顿一番,把那些身份可疑的都给我剔除掉。”

    “诺!”谬仁应了一声诺,然后道了一声告退,缓缓的离开了内府监狱。

    缪仁走后,赵丹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便放松了精神。赵丹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脸的疲惫与无奈。

    “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好想过昔日那种悠游林下,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的生活啊!”赵丹如是想到。

    然而梦永远只是梦,终有一日要醒来,残酷的现实依旧在等待着人来面对,无论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事实。

    “大王,太子殿下求见。”赵剑生突然走进内府监狱中禀报道。

    赵丹从幻想中惊醒,缓缓的爬了起来。“剑生啊!让你见笑了!”赵丹自嘲道。

    “卑职不敢!”赵剑生急忙说道:“殿下的辛苦能有几人能理解呢?天下间不过一群愚民尔!”

    “幸好有你,否则我就真的成孤家寡人了!”赵丹真诚的说道:“走吧!去见见我那聪敏的儿子。”

第23章 魏齐之死

    “儿臣拜见父王!”当赵丹出现在眼前时,赵捷稽首拜道。

    “你我父子不必如此多礼。”赵丹继续说道:“说吧!这次来有什么事!”

    赵捷郑重的回答道:“儿臣听说了秦王来信的事,特来献计,以解父王之忧。”

    赵丹闻言讶异的说道:“真的吗?快快说来听听。”

    于是赵捷便侃侃而谈了起来:“自从听说了秦王来信的事后,儿臣便与盈叔和肥进二人展开了谋划。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想到了一套万无一失的计划,我们把它叫做‘明捕魏齐,暗送归山’。”

    “说的详细一点。”赵丹对赵捷说道。

    赵捷顿了顿,接着解释道:“我们的计划事先告知魏齐抓捕之事,让其提前逃跑,离开平原君府,离开赵国。在通往边境的道路上,我们会做好各种准备,以保证其顺利离开赵国。当魏齐一离开邯郸城后,就会有人来通知您,这时就请父王您亲自出马,前往平原君抓捕魏齐。当然,抓捕的结果一定是扑了个空,但由于是您亲自出马,足以显示我赵国对此事的重视,因此我们对秦国也就有了交代。再之后,利用天下百姓的同情,通过外交手段,联合齐楚两国同声谴责秦国,对秦国施压,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性让秦王放平原君回赵国,至不济也应该能保住平原君的性命了。整个过程中,由于魏齐的顺利出逃,魏齐的死活也就与我赵国无关了,于是乎我赵国就可以在其后的的事件中置身事外,不用背上杀害贤能的罪名了。既保住了平原君,又保住了国家的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也!”

    “好主意,就这样办。我想即使秦国明白我们的谋划,他们也不能拿我们怎么办!”赵丹点了点头,会心的笑着说道。

    于是,就在赵捷献计的当晚,赵盈将赵国形势与魏齐不利的消息散发了出去。魏齐得到消息后,连夜收拾了细软,带着几个贴身护卫逃出了平原君府,趁着夜色翻过城墙,离开了邯郸城。

    第二天一大早,赵孝成王领着五六百名士兵紧紧的包围了平原君的家宅,在赵盈的陪伴下,游览了一遍平原君府,然后无功而返。

    事情基本按照赵捷等人的计划进行着,唯一的变数便是因为魏齐害怕赵国派兵在他逃难的前方堵截,于是在逃离前邯郸自作主张的的拜访了相国虞卿,向其求救。而虞卿也是也因为近期的国事而困扰不堪而头脑短路,并没有想到魏齐的逃离是赵王计划好的事。他自以为是的认为赵王不可能说服,毫不犹豫的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齐一起逃出了邯郸。

    后来,当赵丹听说虞卜挂印离去之后,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什么也都没说,但赵捷依旧看出了父亲对虞卜的失望和遗憾。

    魏齐和虞卜离开邯郸后,为躲避官兵的追捕,东躲西藏,昼伏夜出。不久之后,他们便发现了赵捷等人事先设好的破绽,沿着赵捷等人预先安排好的路线离开了赵国,前往他国。

    话说虞卜和魏齐两人奔逃后,辗转了几个诸侯国,都没有找到一个能急人之所难,能庇护他们,可以投靠的人,无奈魏齐又奔回自己的祖国大梁,打算通过仁义无双,名声在外信陵君投奔到楚国去。

    然而名气有时做不得真,世上存在着许多因一念之差而让人后悔的的事。当信陵君得到魏齐和虞卜向他求救的消息时,迫于魏王三令五申的压力和对秦国找上门来的害怕,信陵君开始有些犹豫不决了,他想了许久,最终不得已做出了拒绝接见虞卜和魏齐的决定。

    当魏齐的手下离开信陵君府后,信陵君有些不安的向周围的人询问道:“虞卿这个人怎么样?”

    信陵君的首席谋士侯嬴在一旁感叹道:“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可了解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话何解?”信陵君疑惑的问道。

    “那个虞卿脚踏草鞋,肩搭雨伞,远行而到赵国,第一次见赵王,赵王赐给他白璧一对,黄金百两;第二次见赵王,赵王任命他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终于得到相印。对于如此经历传奇的人,天下人都争着了解他的为人。魏齐走投无路时投奔了虞卿,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禄看在眼里,解下相印,抛弃爵位而与魏齐逃走。能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投奔您,您还问‘这个人怎么样’。难道这不是‘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了解别人也实在不容易’吗?”

    信陵君听了这番话,立刻明白了其间的讥讽意味,深感惭愧,于是立刻驱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可是魏齐听到的是信陵君当初不大肯接见他的消息,便一怒之下刎颈自杀了。

    魏齐死后,魏王害怕秦国的责难,残忍的将其枭首。魏王派使者将魏齐的袋送到了赵国,赵丹在赵捷等人的提醒下拒绝了。无奈,魏王只得派使者将脑袋送到秦国。

    而对现实失望透顶的魏齐拒绝了信陵君的聘用,选择了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至此因为魏齐引起的国际动荡结束。

    世间永远不缺新闻,魏齐之事刚刚了结,齐国的一条消息再次吸引了天下人的眼光,这条消息的内容就是——齐襄王薨,君王后掌权。

    ————————————————————————————————————纵观齐襄王的一生,是命途多惴的一生,很难用一两个字来概括。

    由于其父齐闵王刚愎自用,致使宗族离心,贤人纷纷出走,王室众叛亲离。《齐书》如是评价齐闵王:“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

    齐闵王的荒堂行径最终导致齐国在以燕为首的五国联合进攻下连连失败,国都临淄失守,而他最后也被淖齿杀死。

    国灭家亡,这一切对于齐襄王来说,是残忍,是人生中本应该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痛苦回忆。

第24章 燕赵战事起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齐襄王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养成了坚毅性格。

    纵观天下历史,世间少有能复国的王朝,而齐襄王便是其中凤毛麟角的一个。即墨大夫已经战死,心念故国的齐人与齐臣找到了齐襄王,扶之为王,推举了懂得军事,足智多归的田单作为大将军,重建了行政系统,带领大家抵抗燕军。

    田单利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燕军的深刻仇恨和积极参战高涨情绪,取得了决定齐国命运的胜利。《齐书》如是评价田单: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擒)其司马(指燕将骑劫),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

    收复故都临淄以后,襄王继承了其先王尊重贤士的传统,招贤才,纳良士,尊重知识分子和有功之人,齐国从风雨飘摇中再次建立。

    作为一个十足的民选齐国领导者,“信任”二字在他人生的这一阶段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对田单的绝对信任给他换来了一个新的齐国。

    正所谓成也信任,败也信任,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齐襄王从一个唯心主义者变为了一个唯物主义者。他选择不再相信那所谓的人的忠心,为了后代,转为信任那些实在的威胁。于是乎,田单遭到了冷落,能臣再次离心,齐襄王的人生平添了一丝污点。

    ————————————————————————————————————

    赵国,邯郸,一匹快马在主干道上飞快的奔驰。

    “紧急军情,闲人规避!”时隔一年,赵国的和平再次被打破。

    话说赵国国内的激烈斗争为燕王所知,燕王陡生雄心,企图攻击赵国。在秦国的暗中授意和支持下,燕王作出了决定:趁火打劫,兵发赵国。

    自从燕昭王改革以来,燕国的实力有了十足的进步,其鼎盛时甚至主导了灭齐的战事。如今的燕国虽然衰落了,但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天下传言:燕国的军队,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面对这样的强敌,赵国上下不敢不重视这场战事。

    “诸卿有何人选可以推荐!”勤政殿上,赵丹急切的问道。

    “儿臣举荐…”赵捷出列欲言道,可以一声“太后鸳到”的呼喊声打断了他话。

    “诸位的尊重,哀家心领了,今日此来,乃为正事,不必行礼了。”赵威后先声夺人道,语气威严而不可轻视。

    “诺!”众臣纷纷恭谨的答道,就连赵丹和赵捷也不得恭恭敬敬的等着老太后的出现。一时间,勤政殿上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三两分钟后,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缓缓的走进了大殿中。“老身听说燕国入侵我赵国,深感忧虑。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今日特来垂帘听政,诸位不必在意老身,和往常一般就好。”说完之后,赵威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径直走到了王座之后珠帘后。

    虽说赵威后让众臣不必在意他的存在,可众臣在禀奏的时候又怎能不有所顾忌了,于是朝会的氛围迅速的低落了下来。

    “儿臣有两个中意的人选,请大王做出抉择!”赵捷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然后开口继续说道。

    “快快道来!”赵丹正襟危坐,语气平淡的说道,但赵捷还是可以从言语中清晰感觉到父亲的紧张。

    “一人乃是屡经战争的老将军燕周。”赵捷侃侃而谈道:“老将军燕周曾经智取齐国高唐城,经验丰厚;多年混迹于战阵之间,履历足备,如今正闲住邯郸,可起复其为大将军,专门负责此次阻击燕国的战事。

    赵捷的话刚说完,珠帘之后便传出了一声咳嗽声。与此同时,邯郸防备使颜聚豁然出列道:“臣不同意太子殿下的建议,燕周将军如今年事已高,主持如此大的战役,恐怕会力不从心,忘大王三思!”

    赵捷没有与颜聚争辩,他继续说道:“二是昔日名扬天下的纵横家和兵家人物庞暖,近年来,其一直在我赵国讲学,育有弟子千人,儿臣之意是征召其为官,授以将军之位,其必感恩戴德,为我赵国击退燕军。”

    赵捷的话说完,珠帘之后便传出了一声咳嗽声。颜聚再次出列反对,他说道:“太子实在是太过轻信人言了,怎么可以将道听途说之语拿到这大殿之上讲。那庞暖平生未经一战,将这等关乎国家危亡之战交予一个书生,岂非太过孟浪!大王,请三思!”

    “既然将军不满意本太子推荐的人选,那就请您举荐一个吧!”赵捷被颜聚的屡次反对搞得相当的不爽,于是乎略带怒气的说大道。

    “微臣还没想好!”颜聚对着赵丹和赵捷各鞠了一躬,然后谦逊的说道。

    就在这时,珠帘后传出了赵威后的声音:“既然诸位都没有什么好的人选,老身倒有一建议。”

    “母后,请说!”赵丹转过身对着珠帘恭谨的说道:“我们都听着呢!”

    于是赵威后不怒自威的说道。“齐襄王去世不久,其子建年纪尚小,其母辅政,人称君王后。齐国朝政不稳,君王后有意罢免相国田单,并将逐出齐国。日前,老身得到消息:田单有意到我赵国政治避难,不如我们接纳他,由他领兵却敌,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赵威后此言一出,众人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臣以为这个建议不错。”后派的颜聚立刻出列道。

    “臣附议!”马服子赵括出列道。作为宗族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宗族派的表态,于是乎国尉许历等人纷纷应声支持道。

    面对宗族派与后派的联合支持,再加上太后的提议,即使是赵丹也不得不作出退让。于是乎,接纳田单的决议毫无异仪的顺利通过。

    “齐国的放过田单,送其至赵的要求是什么。”赵捷继续问题。

    “平邑城周围数十里之地!封都平君!任赵相!”颜聚不再隐瞒,直言道。

第25章 田单至赵

    《齐书*安平君列传》载:田单后为赵相,受封都平君,赵国以平邑数十里之地易之。

    对于后派是何时联系上齐国的,朝会之后,赵捷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赵威后故去,后派分裂,赵捷才通过当事人的叙述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当赵国上下因为刺杀一案而焦头烂额之时,后派的一群人便暗中推动了一件事——以边城换田单之事的发展。

    田单至赵对于赵国来说是好是坏,尚且还不清楚,但依目情况来说,利是大于弊的:相位争夺暂告一段落,朝政趋于稳定;有人可以领兵退燕,收复失地。

    于是,赵捷便忍耐了下来,冷眼看着在燕国发生的战事,看着这世间之事,冷静的等待着反击的时刻!

    元年四月,燕国数十万大军悍然入侵赵国,赵国边军不敌,退守武垣。

    元年五月,齐相田单以避难之名至赵,赵王封其为都平君,再任赵相。

    元年六年,武垣城岌岌可危,赵相田单领兵十万往救,败之,斩首三万余,俘五万余,燕军却,武垣之围遂触。

    元年七月,赵相田单趁胜追击,入燕境,拔三城,围中阳。燕国上下震动,急遣武阳城精锐驻兵救之。

    元年八月,赵相田单以逸代劳,在中阳城外设伏,再败燕军,斩首二万余,俘万余。

    元年十月初,赵相田单攻破燕地中阳,占之。

    中阳,燕国重镇,古为唐侯国之地。帝尧放勋诞生于唐地,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称古唐侯国。

    中阳城与燕国武阳城是燕囯对赵国设置的防御线中地处南北,遥遥相望的两个重镇,其控制着赵国进入太行山以东的交通要道。占领并巩固了中阳城,使赵国进攻燕国有了坚固的后勤基地,这标志着赵国在大行山以东的存在。

    元年十一月,燕国求和,割中阳百里之地,赵相田单班师回国。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是随军参战的马服子赵括在此战大放异彩,在武垣领军杀透燕军阵列,为武垣守军送去粮草的是他,在攻打中阳城时,在城头上站稳脚跟的第一批军队是他带领酌士兵,在中阳城外的伏击战中,多亏他坚守燕军的逃路,才使得燕军精锐尽丧。由此,马服子也引起了天下人的观注。

    当将士在外浴血拼杀之时,赵国朝堂上的形势有新的变化。

    由于赵威后与田单的强势介入,后派暂时主导了朝堂的大势。宗族派在看到后派的实为后渐渐向其靠陇,二者正在逐渐的合流。

    而曾合作密切的另一方——王派和遗臣派面对这样的局势也不得不抱团取暖,在赵丹和赵捷的蔽护下以求度过寒冷的政治冬天。

    邯郸宫,天寿殿。金碧辉煌的殿堂中,一个老者正仔细的聆听着一个年轻人的话。

    “自古以来,王室不可少子息,否则政必篡,国必亡。现如今,大王仅有一子一女,皆为赵李氏所出,子息之单薄,非王室应有之象,臣请太后为大王充实后宫。”年轻人正义凛然的说道。

    “颜卿,你太过孟浪了,此事你应该直谏大王,与老身说道,算是什么道理?”老者闻言尴尬一笑,然后说道:“大王已经成年了,他若是想要充实后宫就充实后宫,难道你们要老身我硬逼大王广撒雨露吗?”

    “太后是大王之母,为子纳妃,并无不可。”年轻人继续郑重的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下皆是,岂王室非也!”

    “颜卿,你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让老身再考虑一下吧!”赵威后闻言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若无其他什么事,就先告退吧!”

    “诺!”年轻人闻言应了一声诺,然后缓缓退出了天寿殿。

    “大王昨晚歇在哪儿?”年轻人走远后,赵威后找来了宫中的女官问道。

    “大王这几日都一直歇在王后那。”女官翻了翻赵丹的起居注,然后回答道。

    “把大王近三个月的起居调来给老身看看!”赵威后继续说道。

    “诺!”女官应了一声,也退出了天寿殿。不一会了,十几个宫女搬来了十几卷竹简,侍立在赵威后面前。

    赵威后缓缓走过每一个宫女面前,拿起一卷卷起居注,仔细的阅读了起来。一时间,天寿殿中几近悄无声息,唯有呼吸声和竹简的翻动声不时的响起。

    不知过了多久,赵威后看完了所有的起居注,不怒自威的对殿中所有宫女说道:“今天的事,谁都不准说出去,否则老身会让你们身不如死!暂且都退下吧。”

    赵威后的话音刚落,殿中的丫鬟们纷纷逃也似的离开了天寿殿。于是乎殿中就只剩下了赵威后和陪伴她一辈子的陪嫁丫鬟田碧。

    “我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赵威后笑着向贴身老奴田碧询问道。

    “老奴一直跟随着公主殿下,从未觉得殿下可怕!”田碧也回之一笑,然后说道:“这些丫鬟只是没见过世面罢了!”

    赵威后呵呵一笑,然后自嘲的说道:“老了呀,想当初,我们不也和他们差不多嘛!”

    田碧闻言也自嘲的笑了笑。

    “说正事吧!”赵威后继续说道:“刚刚,老身看了看起居注,似乎我儿专宠这个赵李氏啊!”

    “共患难过,自然情深!”田碧回答道:“情之所至,自然专宠。”

    “可正如颜卿所言,专宠赵李氏也造成了我儿子息单薄,这种情况对国家社稷来说并不是好事。”赵威后继续倾诉道:“老身既然曾是赵氏的媳妇,就要为赵氏的未来做打算,否则将来入土,恐怕也无面目见赵氏的诸位先王了。”

    “那就以母命为大王充实后宫,可……”田碧顿了顿,欲言又止。

    “你我主仆多年,有什么话就直说。”赵威后命令道。

    田碧闻言继续说道:“按照赵氏的规矩,大王于民间采选妃嫔的旨意需加盖王后的印章,如今的王后赵李氏会答应吗?”

第26章 后宫危机

    “在这后宫中,老身的地位最大,老身下个命令,有谁敢违背。”赵威后豪气冲天的说道。

    “公主殿下难道忘记几个月前的籍田日之事了吗?”田碧闻言顺口说道。

    赵威后闻言不在言语,陷入了回忆之中,籍田日发生的事再次出现在了脑海中。

    话说赵孝成王元年,为了展示新朝的新气象,朝野上下决定在籍田日大肆庆祝一番,与民同乐。

    何为籍田日呢?籍田日是上古时代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政治性的节日,每年朝廷都需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作为籍田日,在这一天里,不管是王侯,还是将相还是都要到田地里亲自耕种,用以劝农;与此同时,在这一天里,王侯将相家眷中的女眷也不会闲着,需要躬身育蚕或织布,用以劝勤。

    在这样一个与民同乐的日子里,王室的女眷作为天下之女子的表率,自然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出他们勤劳的一面。然而就在这籍田日上,意外陡然发生了。

    由于天寿殿中的宫女的疏失,赵威后养育的春蚕竟全部死去了。虽然危机很快得到了解决,但赵捷的母亲并不打算放过这些犯错误的宫女;与此同时,赵威后欲护短,原谅了这些侍候她多年的宫女。

    赵威后派人通知了王后赵李氏,让她将被捕宫女放出,但赵李氏以国法答之,硬是重重的惩罚了那些宫女,重重的落了赵威后的面子。

    就是因为这件小事,婆媳之间矛盾出现了。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自古以来,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矛盾就像一根刺,刺伤了赵威后的心;矛盾就像一堵墙,阻隔了婆媳之间的交流。

    “不过就是一个臣子的女儿罢了,一点都配不上我儿,竟还敢和我这一国公主作对,太不知轻重了!”赵威后自言自语道。

    ————————————————————————————————————

    就在赵威后的回忆过去的时候,颜府上,后派与宗族派的人济济一堂。

    “颜兄,太后怎么说?”当颜聚走进大堂之时,一众官员纷纷急切的问道。

    “太后说要考虑一下。”颜聚回答道:“不过不用担心,太后身边的田碧是我们的人,他一定会在关键时刻促成我们的计划。”

    “这么说,此次计划的成功是十拿九稳的喽!”又一个官员问道。

    “可以这么说!”颜聚信心十足的说道:“一旦大王充实后宫,雨露遍施,旦有王子降生,我等便辅助之,从根基之处撬动联合的遗臣派和王派。”

    “好计!好计!”颜聚的话音刚落,从墙角处传来了一声声赞叹。众人向墙角看去,发现说话的人是一个年轻人,其人正是正是如今的邯郸城的市椽(市场的收税员),同时也是马服子的新收门客。

    对于这样一个声名不显的人,颜聚显然没有放在心上,他也许永远不会想到,在未来,此人竟成了后派与宗主派存亡继续的英雄人物。

    颜聚瞥了一眼年轻的市椽,然后继续说道:“遗臣派抓住了太子这根木头,那我们就让这根木头彻底沉入水中。只要大王一诞下新王子,我们就尽全力扶其为新太子,这样我们就是新朝的大功臣,整个家族与国同休也说不定。”

    “这样不太好吧?我听说太子殿下是个不可多得的继承人,排挤他,于国无利啊!更何况,如今的太子殿下岂是那么轻易可以打倒的!”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难道你不怕他的报复吗?难道你希望你的后代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贱民吗?如果不想,你就必须去做,你也不得不做!”颜聚以一种恐吓的语气吓住了所有人,反对声被支持声无情的淹没,一些人不得不答应支持此项计划,而另一些人则从此走上了不归路。这种以恐吓为手段的团方法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时的还会被颜聚拿出来使用,虽然屡试不爽,但也为计划和团结埋下了隐患。

    话说就在众人达成统一意见,准备歃血为盟之时,管家意外的走进了大厅,当着众人的面禀报道:“大人,韩使拜见!”

    “韩使?”颜聚疑惑的自言自语道:“我从未与韩使有过交流,为什么他会来找我。”

    “会不会是与今日之事有关?”身旁的人惴惴不安的问道:“臣子聚众集会,历来都为君王之大忌,消息一旦泄露,我们可能会受到大王的打击的。”

    “不必担心,我想韩使此来必无告状之心,否则现在来的就应该是宫卫军了。”颜聚继续说道:“大家莫慌,且待我去会会那韩使。”

    说完,颜聚便在管家的带领下离开了大厅,留下了惴惴不安,面面相觑的众人。

    ——————————————————————————————————————

    颜府中门大开,韩使在颜府下人的指引下走进了赵国邯郸防御使的府邸之中。

    不一会儿,韩使便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将军颜聚。“哟,怪不得今天府上的喜鹊会叫,原来是贵客来了。”颜聚笑容满面的说道:“还未请教使者名号。”

    “韩辩,韩国王室远亲。”韩使闻言回答道:“此来有要事与将军相商。”

    “哦,本官与韩国王室并无任何交集,我俩有事相谈,恕在下不甚明白。”颜聚闻言疑惑的问道。

    “将军不必怀疑在下的诚意,本使此来是要与将军合作共赢的。”韩辩继续说道:“本使听说将军欲使贵国大王丰盈后宫,我想此番作法,将军之意应在于断王后之专宠,绝太子之独尊吧。”

    “先生还真是聪敏,没想到这么快就看穿了在下的谋划,不过你可知道,在这世上,知道的多的人往往死的就越早。”颜聚闻言色变,恐吓道。

    “将军以为这世间只有我一个人看出了您的此番动作吗?”韩辩哈哈大笑道:“恐怕这邯郸城就有数十人可以看得懂吧!”

第27章 选秀

    “那你此来想干什么!为什么还要和我们这些阴谋家合作!”颜聚面露愠色的问道。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你们是我最好的选择。”韩辩微微一笑,然后回答道:“当然你们也可以拒绝我,不过……”

    “你想要什么好处?”颜聚恨恨的瞟了一眼韩辩,然后不甘心的问道。

    韩辩拉了拉袖子,然后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我提议——韩赵联姻,共推韩王姐为后,来日再共同扶韩王姐之子为王,怎么样?”

    颜聚沉思了一会了,不禁动心了,但为了掌握主动权,以便在合作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佯装犹豫的说道:“此事非同小可,请待吾细细思考一番!今晚我会去寻你,给您答案!”

    ————————————————————————————————————

    第二日,勤政殿,大朝,赵威后再次现身。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宦者令大声的叫喊道。随后陆陆续续,几个大臣纷纷禀奏了一些国家繁务。

    半个时辰之后,大臣们停止了朝事的禀奏,看样子朝会是要结束了,于是赵丹问道:“可还有人有要事禀奏吗?”

    众臣不语。就在这时,赵丹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厚重的声音。

    “老身有一看法,请诸位议一议!”赵威后微笑着继续说道:“如今大王的后宫空疏,老身有意为大王充实后宫,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赵丹闻言脸不禁一红,稍显结巴的说道:“母后,这就不必了吧!充实后宫这件事还是由孩儿自己决定吧!”

    赵威后闻言语气顿时稍显严厉了起来:“你!如今你只有一子一女,这岂是王室该有的现象,我这个母亲不为你多想一点,不替你多做一点,如何对的起你过世的父亲,对的起赵氏的诸位祖先。”

    一下子,赵威后就将充实后宫的事情提高到了对不起祖先的地步,于是乎赵丹噎住了,不再说话。而殿下的众臣也闻言不在言语,即使是赵捷,也不得不吞下了刚要说出的反驳的话。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这么定了。”赵威后笑着说道:“本宫会让王后在充实后宫的旨意上盖印,丞相府速速准备相关事宜,尽快完事,以避免过度扰民。”

    “诺”群臣纷纷拱手称诺道。

    —————————————————————————————————————

    两三天之后,赵国的各级行政机构便完成了所有的准备,速度前所未有的快。其后,宫中派出的宦者与女官陆陆续续的派往了个赵国各地,官府也配合着这些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选秀事宜。

    不得不说,在战国这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普通民众对于送女儿入宫并不是十分反感,反而可以算的上是有些热衷于将家中年轻女子女送到中。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普通的民众来说,要想曾为一个贵族,改变家族的命运,则必须掌握贵族所特需得知识与礼仪。然而知识与礼仪全部掌握在国家的贵族手中,普通人不要说学习礼仪了,甚至连文字很难接触到。

    摆在普通民众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向这个时代的各个学派宗师求学,显然这一条路需要极其大量的钱财,普通百姓鲜有能拿出这笔钱的;第二条路是从军立功,在战场上以命换功劳,显然这条路是极其的危险的,并且从这条路中走出的真正贵族可谓少之又少,千中出一就已经算是估计的过高了;第三条路是通过一些手段,让家中的某些人掌握礼仪与知识,于是乎许多的普通家庭相当热衷于将子女送入贵族的府邸,而让家中的子女成为王宫中的宫女则成为了普通家族的获取知识与礼仪的极为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时代,从王宫中放出的宫女往往会成为民间男子争相求取的香饽饽,其原因有二——一为这些宫女大多貌美如花,乃是男人娶妻的上上之选;二为宫中放出的子女后代往往会得到宫女的教导,有了成为知识分子的基础,同时掌握了礼仪与知识的宫女也会让夫家的文艺底蕴增添许多。

    就这样,赵国全国刮起了一阵选秀风潮。一旬之后,就在选秀接近尾声之时,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了的消息传遍了赵国上层,一时间让赵捷深深的感觉到了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韩赵亲善百年,先辈曾为刎颈之交,姻亲之族,今我王欲与赵王再启姻亲,以追先辈之谊。我王愿以平阳长公主配赵王殿下,望大王纳之,以全韩赵之友谊,使韩赵成兄弟之国,相望互助。”勤政殿中,韩辩在赵国的群臣面前侃侃而谈道。

    赵捷闻言脸色一暗,随即向邯郸令楼季使了个眼神。楼季会意,出列反驳道:“韩使此言玩笑了,我赵国如今已有王后,大王后宫仅剩妃嫔之位,难道韩王愿意让自己的姐姐屈尊为妃吗?”

    韩辩闻言呵呵一笑,然后说道:“为妃为后,虽一字之差,但皆为君王之伴,有何不同。能者上,庸者下,此乃自然之定理,后宫亦不例外。为后为妃,皆为王之一言而决之事,何必如此在意。只要女子足够贤良淑德,他日之情势又有谁可以知道呢?”

    韩辩的话音一落,颜聚便出列道:“臣以为韩使之言在理,臣附议!”

    “还有谁有什么意见?”赵丹身后的珠帘,一声苍老的声音从内传出:“都拿出来说一说吧,让老身仔细的参考参考!。”

    赵捷闻言出列道:“儿臣以为韩赵联姻有些不妥?”

    “哟!理由呢?”赵丹闻言不禁疑惑的问道:“你昔日不是特别属意韩赵亲善吗,共抗强秦吗?”

    赵捷闻言对韩辩拱手说道:“接下来在下所言将是我赵国的军政机密,请先生暂避一时,可否?”

    韩辩点了点头,不卑不亢的说道:“客随主便,自然可以!”随即跟着宦者离开了勤政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6487/ 第一时间欣赏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平安战所写的《赵马踏天下》为转载作品,赵马踏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赵马踏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赵马踏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赵马踏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赵马踏天下介绍:
公元前273年,信陵君还在魏地养望,春申君还在秦国为质,平原君还没有入相,秦昭王还活在母亲的威势之下,齐襄王还在努力重建齐国。 公元前273年,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孟子、李悝已成过去式,新的人物站在或正走上历史舞台。战国时代的最后的一次变革即将发生。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一个赵马踏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赵马踏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