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超级能源强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全文阅读

作者:志鸟村     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     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零五章 殉道者

    苏城怪异的问:“要是股票价格不涨呢。/”

    “我和会计了,如果亏了,我们就进监狱。”王总经理露出决然的神sè,道:“我年轻的时候,在监狱里住了五年,三进三出,再住五年也没什么。”

    苏城愣住了:“这又是为了什么?”

    隆盛进出口公司将秘密购买股票,即使托市成功,也不会有带来名气。如果不是为了钱,他的付出可是毫无回报。

    王总经理一个停顿都没有,含笑道:“这么多人的钱套在里面,我一个老党员,总得做点什么。隆盛的钱放着也是放着,真要是亏了,市里会补上的。”

    苏城想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话到嘴边,他又不出来了。1991年的股市,并不都是为了赚钱而杀进去的股民,毫不夸张的,最少有一半的股票,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在zhèng fǔ的强制命令下,直接从薪水中扣除的,与后世的强制捐款无甚区别,只是比例更大。还有一些人,真的是响应zhèng fǔ号召,为支援国家建设而购买的股票,就像是交了特殊党费的老党员。后者也就罢了,对前者来,连续10个月的下跌的确造成了伤害。

    许多家庭,尤其是年轻家庭,在半数薪水被强制购买股票以后,生活都很拮据。在股市连跌10个月以后,很少有人相信深发展会继续上涨,许多人既等不到股票上涨,也没办法卖掉股票,只能私下里以极低的价格处理了股票,这些损失,是一种非主动的伤害。

    王总经理所做的事情,确实是有意义的。托市。不仅能保住深交所。而且能让很多人和家庭,少受伤害。

    见苏城不话,童经理咳嗽一声。道:“王总主动要求,也是为了交易所。深*圳需要一个股票交易所,和上交所不一样的交易所。这些资金……未来能够提供的资金非常重要。我们努力招商引资,不就是为了吸引资金吗?深交所之前有50亿的盘子,现在也有35亿……如果找香港台湾的老板投资的话,我们一年最多也只能找这么多钱……”

    “8000万元,风险很大。”苏城看向农市长。

    王总拦住道:“这种事情,请示是没用的,得做出来。做对了,上面一声不吭,做错了。我承担后果就行了。时不我待啊。”

    他的语气几近于殉道者了。

    房间内一时间非常安静。

    良久,童经理挤出一个笑容,道:“现在有苏董的资金。救市一定会成功的。”

    “最好如此。”苏城也不知该什么。

    王总经理或许是最后一代的殉道者了。他执着以至于固执。偏偏又不在乎自身利益,且勇于打破制度。在大多数时候。打破制度所需要的力量,是远大于维护制度的。

    假如没有大华实业的资金,也许,王总经理的存在将是深交所存在的条件之一。正如历史事实所展现的那样,自始至终,深交所的存在都是极艰难的,一度险被关闭。它没有上*海的经济优势,也没有北*京的政治优势,积累也比不得广*州。它唯一所具有的,就是打破常规的气度。

    苏城环视一周。农市长、童经理、管行长、王总经理……每个人面前,其实都有金光闪闪的坦途可行,假如按部就班,少做事少犯错,10年,也许15年的时间,他们就有机会步入国家级舞台……即使是王总的年龄,若是cāo作的好,也有十多年的仕途。

    然而,他们全都赞同这种非常规的方式。苏城不能他们是正确的,但这确实是解决交易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实,强纠起来,南巡之前的股票交易所,又有几分法理上的正确xìng呢?

    在一个共同目标下,所有人的选择已经超脱了正常的政治选择,也不是纯粹的政治投机所能涵盖的。

    这种时候,深究纪律和法律,毫无意义。

    苏城可以抽身而去,以免惹火烧身。但他终究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是20多岁的年轻人,同样有热血沸腾的时候。

    他跳过问题,轻声道:“叫你的会计一起来,我们就在这里cāo作。大华的资金首先入场,如果不够,再是调节基金,再是隆盛进出口的资金。”

    不管深发展最终是涨是跌,在股价下跌的行情下,先出手的将产生最大的损失,或者最的盈利。因此,托市的时候,最早出手的人吃亏,真正见到上涨出手的才算是抄底。

    王总经理断然拒绝,道:“没有让私人亏钱,公家看着的道理。农市长,调节基金先入市,再是隆盛,再是大华,可不可以……”

    在正式协议中,已经约定了大华实业优先入场。但在目前的气氛下,没人去深究协议。农市长毫不犹豫的:“可以,就按照这个顺序。”

    “你们承担的风险够大了,大华实业先入场,只要救市成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风险就是风险……”王总依旧不允。

    最后还是童经理出面,道:“那就一同入场,每天所需的资金分成三部分……”

    几个人都同意了,搭手微笑。这种讨价还价的感觉,有时候是很不错的。

    “我们今晚商量策略,明天早上开始托市。”农市长定下了rì程,接着问道:“苏董还没有确定住的地方,我让市府招待所整理一个院子出来,新区的条件比不得京城,委屈苏董了……”

    “麻烦农市长了。”苏城没有推辞。

    第二天。

    所有人重新聚集到了房间内。zhèng fǔ、银行、交易所、大华集团和隆盛公司各自占据一个角落。

    早上九点,确定资金到位,救市军团正式杀入股市。

    童经理紧张的手心都是湿的,轻声道:“我们以拉升龙头股深发展为主,昨天的最低价是13块8毛,我们只要把价格保在13块8毛以上。就算是成功的。”

    没有人觉得保住价格是轻松的。股市之所以每天下跌的很少。不是因为卖盘不多,而是因为跌停板被限制在了可怜的0.5%。对应深发展的股价,下跌7分钱就是跌停板。即便是这样。10个月下来,深发展还是从19块跌到了13块,一水的卖盘。以至于股票交易所一开市,就跌停。

    要想保住现有价格,首先就要把堆积如山的卖盘接下来,然后祈祷没有更多的卖盘。

    后世总有人吐槽中国10%的涨跌停板不科学不市场,和1991年的深交所比比看,10%的涨跌停板简直太放肆,是0.5%的20倍。深交所现在执行的,根本就是一个股市限卖令。大家全都等着呢。

    “开市了。”大华的交易员喊了一声,正襟危坐。开始cāo作买入。

    三家将一次xìng买入50万股的深发展,价值690万元人民币,期望能把剩下的卖盘吓出去。

    几乎是一个瞬间。50万股的单子就被汹涌的卖盘吞了下去。

    股市打了一个饱嗝。没有陷入停盘的节奏,但也没有丝毫上涨的趋势。

    今天到交易所上班的人。也惊讶的发现,深发展竟然没有跌停。

    在连续的跌停状态下,没有跌停,就成了一个怪异的现象。一名证券公司的业务员竟而笑了出来:“交易所的机器莫非又坏了?葛,来支烟。”

    葛和他年龄相当,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掏出一盒烟,丢了一支烟他,然后自己也抽了一根出来,搓起打火机,准备享受难得的早晨。他眼睛的余光习惯xìng的扫过屏幕,却见右侧的竖框里,交易量在疯狂的跳跃。

    葛登时看愣了,直到打火机烧着了眉毛,他才“呀”的一声,使劲拍自己的眉头。

    其他人哈哈大笑,葛却顾不上了,大喊道:“机器没坏。”

    “什么?”

    “要死了,有人在买深发展。”

    交易员们这才反映过来,随后,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拿起了电话,大喊:“我卖深发展……”

    连跌10个月了,谁现在要是有一个卖出的机会,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割肉逃生。

    在葛他们想来,即使深发展再涨一倍又如何——现实是,深发展会涨75倍,但谁又能猜得到,或者敢猜呢。

    50万股连一个时都没有坚持到,就消耗殆尽。

    童经理再次下令:“买入50万股。”

    托市首rì的第一个时,就用掉了1300多万,让很多人不安起来。

    尤其是隆盛公司的王总,眼睛瞪的大大的,眨都不眨一下。

    只有苏城,表现的异常轻松。

    农市长不懂股市,见苏城最是镇定,赶忙来寻求宽慰,问:“没关系?”

    “终究是没关系的。”苏城笑了一下,道:“咱们的资金总量是3.6亿,相当于深交所10%的资金量了。”

    “今天能涨吗?”农市长殷切的希望旗开得胜。

    苏城只能拍拍他的肩,道:“冰冻三尺非一rì之寒,我们肯定能赢,一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只要能赢就行……”农市长嘴上这么,脸上yīn的能滴出水来,不停的看屏幕。尽管早就打了预防针,眼瞅着1000多万咕嘟一声就没影了,他自然是压力巨大。

    苏城干脆坐了下来。如今,最大的风险是4亿元不够,以至于托市不成。但对资金充足的大华实业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对他来,这确实只能算是一次cāo纵股市的演练。

    ……

第三百零六章 人情背书

    /div>

    自8月6rì开始,接连10天时间,三方资金每天都要购买100万股的深发展,准确的消耗1380万元的资金。

    之所以是准确的1380万元,是因为股价基本没有变动。市场主力和大量的散户趁着托市的当口疯狂出盘,这是中国第一次zhèng fǔ救市,而且是秘而不宣的,只有寥寥数十人知道详情,股民正处在信心尽丧的阶段,只有极少的人期待rì后。

    到8月16rì,开盘价依然是13块8毛,僵硬的几乎令人习以为常了。

    这种情景,只有新市场的新交易所才能见到。或许有一天,非洲的某个国家还会重现深交所今天的一幕,但对童经理等人来说,任何历史xìng都比不上现实。

    每天花费1380万元,这种压力和每天赌博输掉1380万元没什么差别了。

    尽管就理xìng而言,大家都相信救市最终成功,但在感情上,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

    股价上涨10%算成功吗?上涨20%算成功吗?如果取消0.5%的涨跌盘,目前的均势是否能够维持?

    各种焦虑,令交易所内的气氛rì益紧张。

    到了8月20rì,经历了两个星期共10个交易rì,消耗了三分之一的资金以后,眼瞅着股价仍未变化。

    隆盛的会计宁立东第三次计算了账目,发现隆盛已经消耗了3000万元,终于爆发了。带着哭音喊:“王总,我们都要去坐牢了,我们都要去坐牢了。”

    如果8000万全投进去都没有效果,或者托市干脆没有成功,调节基金和大华集团不会有事,隆盛是一定要被调查的,到时候。账面上只有股票没有现金的王总和宁会计,说不定真的会去坐牢。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光是几万元的印花税。就够工资几百元的他们喝一壶了。

    苏城看着花白头发的宁会计,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他也不知道救市多长时间能成功,他也不记得历史上的时间了。

    也许明天。也许下个星期,也许下个月,或许再过一个月……股市耍的是信心,但谁知道股民的信心要多久才能恢复?假如没有大量的散户和机构入场,光凭三家救市资金,就是钱全砸光了,也只能让股市上涨10%。离深发展最高的19元股价,还差的多呢。

    苏城想,到那个时候,说不得要增加投入了。不过。2亿元的现金好筹措,再多的话,就会影响到海沧计划了。

    对市zhèng fǔ和交易所来说,增加投入也是一个难解的题目。看那宁会计神sè凄然,童经理心生不忍。抓着他的手道:“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资金呢,实在不够,还能从人民银行贷款,别着急。”

    “我知道,我知道。”宁立东这么说着,表情却没什么变化。

    严格说来。他只是压力太大,受不了罢了,对事情本身,他是清楚的。

    这就像是高考学生,每个人都会得到诸如“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行了”之类的安慰。但是,面对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谁又能漠然处之。

    童经理摇摇头,找了个助理过来,让他把宁会计送回去休息。房间内的空气实在是太凝固了。

    宁会计依依不舍的去了,临走前,还嘱托王总:“你一定要看好股价,要是今天能涨上去就好了……”

    王总是个坚强的老牌干部,呼一下手,就笑:“你呀你,裹个破棉絮,一副儿穷酸相,钱落在账上有什么用,换成股票是给全民增值了。难不成换成银子,埋在地下?”

    众人尽皆莞尔。

    宁会计垂头丧气,说:“换成银子就好喽。”

    管行长哈哈的笑出了声,说:“不愧是做会计的。钱换成了银子才方便,进进出出都用秤来称,免去多少账目上的麻烦。”

    童经理笑看了他一眼,却道:“管行长,您许诺的1亿元贷款,怎么还没有到位呢?眼瞅着钱要花完了,中间要是断掉了,这些资金可就真的打了水漂了。”

    管行长满脸的难sè,说:“上面已经批准了,但他们要求贷款的主体是省行,省行又不愿意,就这么拖下来了。”

    苏城插话道:“省行就省行,有什么关系。”

    管行长挠头道:“贷款是总行应周老的要求而拨放的,省行不愿承担也很正常。这笔款子的利息很低,要冒着亏损的风险,省行也不是胡搅蛮缠。你也别急,总行和省行打擂台呢,他们商量清楚了,钱就到位了。”

    “这些人啊,什么时候都不忘这套。那要多长时间?”

    “少说要半个月。”

    “半个月?半个月,我们的钱就真空了。”农市长算的是大账,一下子也急眼了。

    “肯定能来得及。”管行长打着哈哈。他本人对救市不是特别积极,只是形势所迫才支持救市的。同样的,总行的钱到了,他的职责就算达成了,要推动省行来承担这笔贷款,他是不愿意做的。

    银行不会因为风险有多低就因此而承担风险的。

    苏城却是脑筋一转,道:“管行长,既然资金到了,贷给大华实业如何?”

    管行长一愣,笑道:“苏董,你要贷款没有问题,但还是要有抵押的……”

    童经理赶快拦住,喊:“苏董,你可不能这样啊,调节资金要是垮掉了,您的2亿元也套牢了不是。”

    “你误会了。”苏城哑然道:“贷款来的钱,我是准备用来托市的。省行不是担心风险吗?借给大华实业,风险比较低。”

    “不管股价多少,最终都要大华实业归还的。”

    “是。另外,您上次答应给大华的贷款,只放了一半,剩下的也要放给我。”苏城尽可能的筹措现金,也是避免以后的麻烦。石化基地可是个吞金怪兽。

    管行长大喜,这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马上道:“没问题。1.5亿元的贷款,但只能用在深交所,用于购买深发展的股票。”

    苏城笑的很诡异。

    不能不笑啊,1991年的8月末,股市即将回暖的时间里,有人借钱求着你买深发展的股票。对苏城来说,已经是笑点十足了。

    “您人太好了。”苏城握着管行长的手感谢。

    管行长受惊若惊,连连应道:“这是我们该做的。”

    童经理也瞪大了眼睛向苏城道谢。

    王总看不过去了,起身拦在苏城面前,道:“你们这不是欺负人吗?苏董,不是我说,咱们虽然都在这里托市,也都觉得股市能涨,但就像你说的,要是不涨呢?这可是多投入1亿,不是什么小数目,你要想清楚了。”

    苏城没想到会是王总替自己说话。他不禁拍拍王总的肩膀,道:“我看好深发展的股票,多投入1亿,也就相当于多买了几百万股的股票,以后也能多赚钱不是?”

    他说的是深发展的股票而不是深发展。对这家银行了解的越多,他的兴趣层次就越低。对现在的大华实业来说,购买非上市公司是优于上市公司的。大华的利润极其可观,而且现金流充沛,越晚引入投资者,苏城的获利就越丰厚。此外,每年披露的财报也是个大麻烦,中国股市虽然有种种内幕,但像是大华实业这样的企业,若是也用虚假账目的把戏,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对景的时候,必然引来一串的是非。

    王总却不相信苏城的话,抓着他的胳膊道:“你要买深发展的股票,等托市成功再买也不迟。这么多人里面,谁的消息能比谁灵通了不成?还怕买不到。”

    这个话倒也不错,苏城只能解释:“这么大的量,等托市成功了再买,估计买不够数量。”

    王总却没有这种意识,想想道:“我也不是太懂这些新玩意,总之,我代表大家感谢你。”

    “您客气了。”

    王总一摆手,道:“我和他们不一样。不光嘴上说的感谢,我送你个礼。听说大华在找院士做评估?我碰巧认识几个。”

    “几个?”苏城心想,院士这种东西难道还量产不成?

    王总以为他是真的问数字,估计了一下,道:“六七八个,说不定能有十几个,还有些老学究,现在可能退休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

    “我这个人喜欢下棋,运动的时候,每次被整到下面去,我就找人下棋。你不知道,这些反动学术权威,棋下的还都挺不错,尤其是最后几年,不会下棋的也练会了。那会儿也没什么娱乐,除了批斗和劳动,就是下棋……”王总一副很怀念的模样。

    苏城乐了:“您太能帮忙了,我可以请他们介绍石化系的院士吗?”

    “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我年纪大了,说不定这次就被强制退休了,这些关系,你要是能拿去就最好了。我整个名单出来,你觉得靠谱,我就帮你写封信。”

    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人情不光代表着关系,还有认同和背的意思在里面。王总的信,就相当于一次背和资产转让了。

    童经理、管行长等人也轻松许多,属于助攻人情的轻松。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第三百零七章 油液监测系统

    有了王总的介绍,大华实业的工作进度顿时快了不少,通过它,公关部迅速说服了又一名院士。不过,苏城出面的时间却很少,只有对方正式要求见面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其他时间,苏城要么在深交所,要么就泡在大华实验室中。

    历经两年时间,大华海洋石油研究所,大华三次采油所以及新成立不久的大华石化研究所全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它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转让,少部分来自跟踪研究,但也有数个项目进行了重点开发,建立了自己的专利体系。

    就时间来说,这已经非常快了。除了大量的外汇投入之外,大华实验室研究员的作用更突出。

    经过数年的培训和积累,苏城招募的50多名“记得名字”的研究员,渐渐的开始崭露头角。要让一名普通的石油大学毕业生记住名字,这些研究员自然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水平,他们中既有令人憎恶的大部头课本的作者,也有学术论文绕不过去的“参考文献大家”,最多的则是某些奖项的获得者,如国家科学进步奖等奖项——虽然二级或三级国家进步奖已经非常厉害了,但若是达不到变态的水平,也不会被一名本科生记得名字。

    可以说,这些年轻人里,最少有三分之一强,未来是有资格做院士的。

    苏城能够招募到他们,也用了相当的心思和资源。至少在当下的中国,没有人会为了招人,安排往返飞机旅游,并且提供类似国外大公司的分红体系。各种研究设施和研究计划的灵活度也非常之高。

    比起僵硬到21世纪仍然没有改观的国立研究员,大华实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勿庸置疑。

    而他们也给予大华实验室相当的回报。在1990年,大华实业新增的专利数量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相当,购买转化自国外的技术也仅次于中海油。

    若以人数效率比来算,大华实业超过中石化的10倍以上。当然这也没什么稀罕的,到2010年,研究效率超过国企10倍的中国公司太多太多。何况大华有这么多院士级的人物。

    要说起来,大多数的院士他们产生大量成果和重要成果的时候,往往是三四十岁的时候。年富力强又jīng力充沛,正是做事业最好的时候,等他们真正成为院士的时候,他们本身的科研能力已经进入退化状态了。

    院士与其说是一种能力的认可不如说是一种荣誉。他们为国家领导人做智囊的时候,专业水平绰绰有余。但是,如果要让他们继续进行艰苦的研究,那是很难做到的。大多数时候指挥手下的研究员做艰苦的研究,其工作量已经有些超过他们年龄的负荷了。

    当苏城在实验室内看到“油液监测系统”的条目的时候,对这一点的认识就更深了。

    “谁做出来的。”苏城放下目录就问。

    他的周围站着一圈的研究员,全都年轻的不像话。丢在科学院一类的机构里,他们先得洗烧瓶洗三年,然后才有拜师学艺的机会。

    是的,以中国学界目前的现状,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要是没有一个背景硬扎的师傅,别说研究资源各种匮乏,就算是研究出了东西也很难得到承认被妄加指责更是常态。张冠李戴的事儿听说的很少发生了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迷了。

    大华实验室里,就有受不了机构研究气氛的人跳槽而来。到了大华实业他们唯一需要竞争的就是研究经费和研究进度。

    采用NIH审批制度的大华科学进度审查委员直属集团,同行评议流程不仅要求评价审查和结案审查,而且有中期进度审查无法达到要求,或者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都有被消减资金乃至被砍的隐忧。但只要光明正大的进行竞争,努力研究和工作,研究者并没有额外的负担。

    此刻,就有人羡慕的看向后排一个招风耳的瘦小青年。即使是在年轻的话,他的面貌看起来也有些太年轻了,几乎像是初上大学的学生似的。他把肩膀紧窄的缩了起来,明显有些不适应众人的围观。

    黎涣祥已经彻底转作了技术官员,在苏城耳边轻声道:“李舟从小跳级念书,是我们去年招募的年轻人,年末的项目审核中荣获第一名,获得了dú lì开始项目的机会,这是他的第一个项目。”

    “我看后面写着47项专利?他怎么做到的?”苏城在黎涣祥低声说话,其他人只能好奇的看着。

    黎涣祥无奈的道:“这小子几乎不睡觉,而且,他做出来的第一个润滑油分就非常jīng彩,经过评议会的确定,我给他安排了两个助理。进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是每个研究员都有dú lì进行项目的机会。在中国,一个研究员若是40岁就能主持dú lì的项目组,就堪称年轻有为了。运气好的话,又是一方学霸。国外的研究机构资金充沛,往往能够给30岁左右的优秀研究者提供dú lì的项目资金,但大多数人也要到35岁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大多数的研究员,一辈子都不可能主持单独的项目了,尤其是那些花销巨大的项目工程,往往只有准学霸才有资格去做。这是同时考校能力和jīng力的工作,并不是每个研究员的追求。

    即使是大华实验室,每年新开的dú lì项目也不超过10个,其他人要么继续自己以前的项目,要么就要给其他项目组做助理。两个乃至三个项目组合并的事儿,在国外也不稀罕。

    苏城微微点头,接过“油液监测系统”系统的技术文档,仔细看了起来。

    他对这方面的了解其实只是泛泛,但这个系统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一种主动的维修技术,通过检测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开展润滑管理,减少设备维修的费用,同时保证设备的安全xìng和可靠xìng。

    虽然仅仅是一种维修技术。但实际上,它涉及到的资金巨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超过80%的设备失效和润滑有关。柴油机、滚动轴承、齿轮箱和液压系统是重灾区。它们的失效不光是买一个轴承或者一个齿轮箱更换的问题,还涉及到了设备大修和设备故障停机的频率。

    像是大乙烯设备,一次大修需要停机最少36个小时,损失的利润肯定超过了千万,一年大修两次和三年大修两次的区别是巨大的。

    rì本的新rì铁在1978年使用了油液监测技术,到1986年的时候,他们的设备失效率已经下降了65%,滚动轴承采购下降了50%,液压泵更换下降了80%……若以资金论,这套系统最少能给他们节省几千万美元。

    全世界应用这项技术,每年能够节省几千亿元。

    中国直到21世纪才开始了主动维修的尝试,这并非是油液监测系统有多难,而是国企对自己的管理水平没信心。另一方面,国家对一次xìng投入的热情比较高,对长期投入的热情极低,也让这套系统无用武之地。

    但对准备上马石化基地的苏城来说,这套系统是再适合不过了。也怪不得李舟能得到两名助理和大量的资金。

    “测试过吗?”苏城再次出声。

    “测试过了,我们装在了卡萨利公司的甲醇设备上,已经成功运行了……”

    “运行了126天。”李舟说到自己项目的时候,就不再怯场了。

    “情况如何?”

    “非常好,比卡萨利公司自己的简易系统的效果提高了三倍。和没有安装任何监测系统的旧甲醇设备相比,减少了75%到80%的设备故障,使用的润滑油的数量也减少了一半。”回答的仍是黎涣祥。李舟眼睛闪亮的听着。

    一套10万吨的甲醇设备,一天更换两三万元的润滑油是很自然的事,其他设备也是如此。可以说,在里面的任何一点节省,都有双重价值。

    苏城看了看项目报告,整套油液监测系统的开发费用才是200万元。放在5套大甲醇设备上,几个月就能把成本赚回来。还有什么生意比这个赚钱更快的……

    李琳见苏城满意,拿起笔来,道:“这样的话,我们把油液监测系统放在院士评估的目录上?”

    “嗯,找一个项目,把油液监测系统放进去。”千辛万苦请了院士来做评估,自然要展现最好的一面,藏起不那么好的一面。

    李琳于是用笔将“油液监测系统”写在了苏城身后的白板上。同在白板上的,还有另外十多个条目。

    李舟握紧了拳头。白板上的项目,对公关部来说代表着门面,对大华研究室的研究员们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倾斜。

    果然,苏城放下文件就道:“给油液监测项目组再增加两个人,从今年招聘的人里面挑。另外,如果确定效果出sè的话,尝试再安装一台设备,组成完整的实验体系。”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三百零八章 狼来了

    /div>

    8月28rì。第二位院士池伯山先生的队伍抵达海沧。苏城亲至厦*门机场迎接,准备用浩浩荡荡的车队将他们想接到漳州的甲醇基地,以显重视。

    办公室主任杨明按照接待上一位院士的规格,准备了18辆车,就安心的跟去了。按他的想法,8辆车供自己人坐,对方能用10辆车就了不得了。上一位院士队伍总共才26人。

    然而,到了机场,车刚停好,就见一个四十许的地勤职工挨着车问人。

    杨明头挨着窗户,看那人着急的扬子,就问自己的助理:“这个人你认识不?”

    “是老黄,他在机场塔楼做勤务,我们每个季度送小礼物的人里面,老黄是比较积极的。机场有什么新消息,谁要来,大部分时间都是他通知我们的。”

    “我见过他,有点印象。”杨明做久了办公室的杂务,在大华系的地位相当于礼部侍郎。大华集团迎来送往的工作都是由他来做的,像是邀请院士们来做评估,从来到走再到海沧的工作和生活,全要杨明去协调。随着大华rì渐扩大,他的jīng力也跟不上了,以至于需要助理来分担业务。

    他身边的助理定睛看了一眼,道:“上次来过石化基地。”

    “知道了,我去看看。”杨明推门下车,走过去笑道:“老黄,找谁呢?上次来石化基地也没来得及好好说话……”

    “哎呀,杨主任。我就是来找你的。”老黄没想到人家记自己记的这么清楚,一路跑来的步伐也轻了,又想起正事,作sè道:“大华的电话都打到塔楼了,说有急事,我想你们从西面过来,就来迎一下。没想到碰见了。我记得你有个大哥大呢,怎么不用呢?”

    杨明苦笑道:“从海沧到厦门,一路上就没有个基站。大哥大根本不同。”

    “唉,可惜了。”老黄别看才四十多岁,已经有些老态了。

    杨明咳嗽一声。问:“你说打电话过来,有没有说什么事?”

    “让你回电话,留了一个信息,说是池院士的人数超过了。大概这个意思。”

    “超过了!”对杨明来说,把来人招待好就是他的工作尽责,要是没有招待好对方,以至于影响到了计划,那就万死不赎了。/

    他连忙到车里取出大哥大,果然还是没信号的样子,于是跳到车上。又喊又叫的问了一遍,才神sè怪异的跳了下来。

    “主任?”他的助理轻声喊了一句。

    杨明这才回过神来,皱眉道:“池伯山院士的团有80多人。”

    助理惊呼:“80多人,好家伙,那不是要坐一架飞机了?”

    “公关部给他们协调了一架飞机。估计会晚点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车就不够了。就算4个人坐一辆车,80多人也要25辆车才行。”杨明咬着牙。做办公室的工作,最烦的就是计划改变,但办公室里最多的就是计划改变。

    “把咱们的人的车让出来,再把海沧那边的车都调过来。”

    “从海沧到机场就要一个小时了。而且,那些都是什么破车,业务员坐还行,夹在奥迪车队里面就难看了。”1991年的中国,基本每个单位都有车了,但数量往往是不够的,车型也很难说。对一般的穷单位和小单位,桑塔纳已经算是好车了,有实权和有钱的单位就要奥迪100才行。

    当然,这也要看不同的地区。如深圳那样的新区,好车就很少,而上海这样的老牌经济区块,破车就有些拿不出手了。善产穷京官的京城里面,两极分化又很严重,财政部处长的车比民政部司长的车好一点都不稀奇……

    苏城特意嘱咐好好招待。杨明也知道院士评估的重要xìng,所以才一口气弄了十几辆的奥迪100。这些车可不全是大华集团的,其中有半数是相关业务单位的车,如银行和私人企业。

    9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穷讲究的年代,官方迎来送往的攀比和后世结婚差不多。明明没有车,或借或租也要弄一个车队出来。各家单位也都习惯了借车出去。曾经就有某官员笑言:我都一个月没见过那车了。

    此时再借就来不及了,助理又问:“要不把咱们接送员工上下班的大轿车弄来,一次就能拉40多人。”

    “不行,到时候谁坐小车谁坐大车,这不是得罪人吗?”杨明想了一阵,又拿起大哥大道:“把市府的电话给我。”

    “找市里?”

    “院士的级别不低了,不找他们找谁。”杨明看着电话号码,一个个的拨出去。

    厦*门市府接到电话之后,果然非常积极,当时就召集了紧急会议,很快做出决定,将市zhèng fǔ和市委所有领导的车集中起来,派往机场,先供大华实业使用,然后上报市委。记很快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作为计划单列市,它的市府和市委是严格区分开的。市府虽然有兼任副记的副市长,但也有6名副市长是不兼任副记的。同样的,市委那边也有4个副记是不兼任副市长的,再加上互相兼任4名副市长和副记,以及记和市长两名正职,光是市级领导就有16人,小车班虽然无法做到人人都有好车,但人人有车已经是能够保证的了。

    于是,再加上市直单位的几辆好车,机场立即多了十几辆车。

    市委记和市长干脆联袂而来。

    飞机降落以后,池伯山院士一行,见到的就是40辆车和六十余人的欢迎团队,煞是壮观。

    “池院士,您好,我是大华实验室的负责人黎涣祥。这位是我们的大华集团总裁办公室的杨明主任,还有李琳女士,是我们大华公关事业部的部长。苏董正在从深圳到厦门的飞机上,两地间只有一个航班,只能晚来了。”等见过了市委记和市长之后,大华由研究室的黎涣祥对位迎接。

    当然,真正做接待工作的是杨明。

    池伯山仅点点头。他的身材瘦削,胳膊肘几乎只有一层皮裹着骨棒,失去控制的皮肤自然的垂下来,像是骷髅穿了人皮衣服,有点可怕。但黎涣祥知道,池伯山是中国有数的石化机械方向的专业人士,共和国早期的大型石化建设中,没少出现他的名字。

    而且,池伯山还是院士中比较年轻的,只有66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能再做20年的学霸。

    与他同时抵达的团队几乎全是他的学生,意气风发的本科生搬着行李,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随侍左右,已经毕业的大龄青年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研究所,头顶的依然是他的牌子,一声呼唤,几乎没有漏网的。

    除此之外,学生的学生,以及没有直接拜师的记名弟子也有二十人左右,他们忙碌的联系着各单位的干部,以确定大家的行止。

    一人将池院士送上车,就有某大龄青年来联系黎涣祥,不客气的道:“池院士坐飞机很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中午以后再安排会面,到时候,你们的董事长也到了。”

    “明天晚饭前会到,假如飞机不晚点的话。您怎么称呼。”

    “熊有信,池院士的学生。”

    “您是池院士最早一批学生。”杨明知道,这些家伙最喜欢比的就是资历。

    熊有信果然笑了一下,道:“差不多。对了,池院士先住市里,你们安排一下。”

    又改变计划!杨明咬牙切齿,表面还要笑着说:“厦*门市的条件自然远胜海沧,不过,从厦门到海沧还是有段距离的,每天舟车劳顿,不是很辛苦?”

    “老师住市里,我们几个过去。”熊有信微微抬起下巴,道:“池院士负责大局,前期工作弟子代劳了。”

    说是前期工作,估计是所有工作了。黎涣祥明白了,扯了一下杨明。

    杨明也意识到了,决定评估结果的,十有**是这个熊有信了。以池院士的年龄,他每年能做的工作已经很少了,无聊的评估自然不能占用自己宝贵的时间。他到厦门,估计是旅游渡假多余工作。

    这样也好。杨明心里想着,再次热情的道:“那我为池院士他们找一个好酒店。对了,你们喜不喜欢南方的口味,我们海沧基地有准备各地的菜肴,喜欢什么就点什么……”

    “好。”熊有信点了一下头,没有多说什么,回头点人去了。

    这种态度,让杨明有些奇怪,低声对助理吩咐道:“找找看,有没有这个熊有信的资料,问京城那边。”

    “住宿怎么解决,这么多人,酒店临时订不到这么多房间了。”

    “那就分开住,距离近一些,最好集中在两个酒店。”杨明很是无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正是酒店的黄金时期,公款消费的人多如牛毛,酒店稀罕的像是牛黄一样,好酒店尤其如此,入住率常年超过90%,临时要找齐四五十套空房怎么可能。

    助理匆匆跑去安排,差不多用了20分钟时间,才把寒暄够了的池团队塞上车,送到各自该去的地方。

    杨明也上车准备走的时候,车窗再次被敲响。

    助理递给他一张纸,低声道:“刚刚查到的,熊有信是中石化科研院的主任研究员。”

    中石化的主任研究员评估大华实业的甲醇基地?杨明虽然料到会有这样一天,但还是觉得荒谬。

    这不是让狼来评价牧羊犬的工作吗?

    ……RS

第三百零九章 技术资料

    池院士很早就上床休息了,他年纪大了,jīng力委实不济。

    池团队的年轻成员就不会安安静静的睡觉了,他们稍微拾掇一下,就三五成群的出去逛街了。

    大多数人都住在了厦*门,只有少数人当然回到海沧。熊有信和他的几个同事完全没有旅游的心思,放下行李,就要求道:“我们想看大华实业的设备目录,还有你们的专利目录和技改目录,可以吗?”

    熊有信虽然用的是征询的语言,语气却没有要商量的意思。

    陪同而来的黎涣祥一下子难以决定。

    熊有信眉毛一拧,催促道:“我们做评估,当然需要这些资料。如果今天不看到资料,明天就没办法出现场。”

    “设备目录没有问题,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专利目录我找人去整理一份出来。”黎涣祥只能这样说。这两样都是公开资料。

    熊有信马上追问道:“技改目录呢?”

    “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目录。”

    “那不行,没有技改目录,就不知道你们的设备现状,到时候做现场试验,数据也不真实。你最快多长时间能给我找到技改目录?还有技改的资料要充沛一些,尤其是技术细节,你给我的资料越多,我们做评估的时候,结果就越准确,明白了吗?”

    “我知道了,我尽快吧。”黎涣祥说的很勉强,熊有信的要求涉及到大华实验室的信息了。按照集团的规定。这些都是机密信息。

    熊有信不高兴的道:“尽快是多长时间,你总得给我一个时间点吧。”

    “两三天时间吧。”黎涣祥以前是个技术宅,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现在的管理水平,面对国企生存的熊有信,他的短板就露出来了。

    熊有信马上拍手道:“那就两天时间,我这就向池院士报告。”

    黎涣祥忧心忡忡的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向苏城报告此事。

    苏城也一下子沉默了。技改目录并不仅仅是一个目录,里面包括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池院士他们评估的是大华石化公司的设备。要技改目录也说的过去。但是,考虑到熊有信的身份,给不给文件就变成两难的选择了。

    让狼来评价牧羊犬的工作。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在于此。狼说派只羊过来,我要单独面试,牧羊犬该说什么?

    狼也许真的只是想面试,但谁知道他中途会不会改主意?

    到最后,狼说一句“对不起”,承担责任的却是牧羊犬。但若是不把羊拿出来,牧羊犬一年的辛苦就有可能作废。

    苏城只能鼓励黎涣祥说:“你先拖他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然而,熊有信却比想象中的积极。他第二天就跑去了海沧的甲醇基地,自己在里面晃了一圈。接着坐车回到厦门,参加池院士和苏城的会面。

    会上,熊有信再次要求道:“我们必须要有全部的技术资料,才能进行评估。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卡萨利公司的公开资料。真实的安装资料并没有见到。反应釜的温度,锅炉的运行情况,管道等等,我们都不知道具体的状况……没有技术资料,总不能让我们到现场一个个检测评估吧。”

    李琳“咯咯”的笑了两声,问:“你说的全部技术资料太笼统了。我们总不能把机密资料给你吧,你得说出来具体的资料。”

    “没有看过,我怎么能说出具体的资料。”

    “机密资料之所以是机密的,就是不能公开的。这些技术资料,是我们大华实业花费巨资研究出来的……”李琳又是卖萌又是发嗲的,才让气氛不至于太僵硬。毕竟,对方是大华费尽心思起来的。

    好在池院士并没有吭声,苏城也就装作自己是个泥塑的木偶,同样不做任何的表态。

    熊有信又说了两句,又被李琳插科打诨的带了出去,他突的把脸一虎,道:“是因为我的身份吧,你们是因为我的身份,所以不愿意把资料给我看?”

    李琳没想到他说的这么直白,有些接不上话。

    熊有信哼的一声,道:“既然这样,你们邀请我们做什么?池院士现在还在中石化挂着名呢,我们师兄弟里面,十个里面有八个在中石化工作,你们当rì发出邀请函的时候,怎么不嫌弃了。”

    这个话说的很重了,苏城咳嗽了两声,道:“看看我,你们那么远的赶过来,都没有请你们吃饭就开会了。咱们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谈。”

    有的谈判之所以能谈一两年,就是因为每次出现分歧的时候,双方都会结束会议。

    只有在紧急的时候,谈判双方才会强制xìng的开长会。当然,领导致辞产生的长会是一种癌症,和正常的谈判会议是两码事。

    熊有信表现的很激进,愤然而起道:“你们想休息多久都可以,但是,你们要是不想做评估了,就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老师是很忙的。”

    苏城与池院士握手,出门去了。

    到了外间,黎涣祥犹豫不决的道:“要不给他们看一部分资料。否则的话,池院士的面子也不好看。”

    张超摸着下巴道:“他们评估的应当是设备运行状态,不应该是技术水平。那是牛院士的范围。咱们特意找了工程院的院士,不就是这个原因。我看熊有信的动机不良。”

    苏城微微点头,他也有些举棋不定。

    李琳却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池院士一直没有说话。”

    苏城这下有了兴趣,问:“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池院士是抹不过面子。用力的只是熊有信,他就是默认了。”李琳看人往往很准,此时徐徐说来,众人也都有了感觉。

    苏城略作考虑,决定相信她的判断,颔首道:“那就晾着熊有信,除非池院士发话,否则的话,对熊有信的要求不做理会。”

    黎涣祥不确定的问:“做评估的时候呢?”

    “严格执行纪律就行了。只要池院士不发话,怎么评估是他们的事。一点点面子上的损失,我想池院士不至于怎么样,倒是任由熊有信狐假虎威的危害更大。”

    黎涣祥笑了,道:“这下子,熊有信难受了。他如果不是中石化派来的,咱们可就把他得罪惨了。”

    ……RS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三百一十章 找到弱点

    李琳有些恩怨分明的女侠风范,不屑的道:“我们邀请的是池院士,熊有信舒服还是不舒服,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是可惜了这么多的研究员,和熊有信一起的有七八个人吧,我看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正是好用的时候。还有池院士的研究团队,以前不知道,人家光是学生就有几十人。咱们大华实验室的正式研究员还不足百呢,要是再加几十人,每年产生的专利不是要增倍了。”黎涣祥越想越远。

    “六七十岁的院士了,每年带两个学生,都有几十个了。咱们的研实验室每年都进好几十人,最多十年就成长起来了。到时候,你估计会担心人力成本了。”张超笑笑,又道:“真要比起来,池院士这几十人加到一起的效率,能顶得上咱们4个项目组就不错了。你想想看,他们8小时工作制外,一个项目组光找钱和跑部的负责人就要两三个,再加四五个助理,然后还有四五个不做研究的基础研究员,20个人里面,有一半能正常工作的就不错了,工作时间还没有咱们的一半,你看看熊有信,自己的研究不搞,还要出来搞政治……”

    黎涣祥嘿嘿一笑,道:“到了咱们这边,就由不得他们了,留给中石化真是浪费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做好了决定,当天就悄悄的通知了下去。

    经过改组的大华集团,控制力比过期只强不弱。尤其是获得分红的中低层干部,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等于是用钱喂饱了一样,对中石化之类的机构,也往往嗤之以鼻。

    由此,熊有信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能遇到的礼遇,在大华集团就丧失殆尽了。当然。这其实并不影响正常的评估工作。

    熊有信虽然找了池院士,并以此威胁黎涣祥,但池院士始终没有出面。黎涣祥也就顶着。

    如是两rì后,熊有信也没辙了。

    池院士确实只是默许他行事,本身是不会支持他索要技术资料的要求的。

    狐假虎威的招数没了作用。熊有信也就明白了,自己接到的“私活”怕是完成不了了。

    他坚持又等了一天,黎涣祥仍然是拖着,熊有信无奈之下,只好乖乖的回到海沧基地,在普通资料的支持下,悄悄的做起了评估。

    池院士将评估交给了熊有信,他也不能再丢回去。以池院士的年龄,他本人其实不怎么做实质xìng的工作了,如大华实业的要求。必然是某个学生来做。

    熊有信用了很大的劲才抢到这个机会,没想到什么事儿也没做成。

    到了海沧的甲醇基地,熊有信就变的懒懒散散了。他可不想真的去做什么评估,于是直接命令其他几个人说:“你们先做,我看些资料。”

    然后。熊有信就睡在了一个值班室里。

    和他一同来的全是师弟,由于熊有信在中石化内的地位较高,在师兄弟中的威信也就很高。其他人不管怎么想的,只好乖乖的去做评估。

    池院士的专业范围是石化机械,此次评估的目标也就主要集中在了设备运行和设备先进xìng上。其中设备运行尤其是重中之重,因为中国90年代初的设备自有率很低。特别是重化工行业,一方面是三桶油的极度内敛,一方面又是超高的材料要求和技术指标,使得很多设备想换一根国产化的螺丝钉都很艰难。

    在这种情况,设备先进xìng只要看一看对方买的是什么设备就知道了。很多100%引进的进口设备,比欧美国家用的还先进。如美国的乙烯设备高峰期,是20世纪7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先进xìng是没有了,但也不能弃之不用。事实上,他们最少还要再用20年,或者再多20年。

    与设备先进xìng相比,国内企业的设备运行状况就很难看了。经过了70年代的断层和80年代的重工业停滞,现在的大型化工企业,要保证所有的技术工人都有技术,根本是不可能的。

    30岁左右的工人,原本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但是,经过了十年浩劫的系列,这些除了搞批斗什么都不会,自学成才的终究是少数。40岁的管理层原本应当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学习管理的主要过程就是运动,即使是改革开放了,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仍然或者说只能继续搞勾心斗角小报告的一套。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一个企业有再多的高级技工,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工人是不学无术的废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就能把设备弄的一团糟。

    该上料的时候不上料,该排蒸汽的时候慢吞吞,该换油的时候偷一点,温度压力等指标不合适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些人态度很好,奈何不懂技术,对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变量也无法理解,偏偏由于企业制度的关系,还不能把这些工人辞退,甚至待岗都不能以技术做评价方式。

    这种情况下,国内设备运行状况想好看也不行。整个**十年代,把国外先进设备的先进部分关掉,只使用落后部分的例子层出不穷,直到2000年以后,有大量廉价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国企,设备运行水平才算是有所起sè。

    熊有信一伙人不想给大华实业好的评价,但也拿出看得过眼的证据,因此大略的看了看官方的设备说明书,直接就去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了。

    检查设备运行,主要就是核对各种设备仪器的受控状态。耐压平台要可靠受控,绝缘电阻要始终受控。低温设备要始终低温可调,高温炉要温度受控达标……

    一群技术员忙忙碌碌的做了一个下午,快到黄昏的时候,才神sè不属的回到了值班室。

    熊有信早都睡累了,半躺的靠在一个大椅子上,见到他们就打了个哈欠,问:“能走了?”

    “要不您看看去?”带队的师弟和他在一个研究院。做惯了下属,姿态放的很低。

    熊有信眼中jīng光一闪道:“发现问题了?”

    “也不算是。”

    熊有信可是个明白人,见师弟的表情。就知道有了问题,立刻站了起来,道:“边文光。你说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

    “是。我们刚开始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一些设备的指标和官方的文件不太一样。当时以为运行状况出了问题,连忙追溯了上去。”边文光说着话,还看着熊有信的脸sè,语气缓慢的道:“我们一共发现了28处明显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因为时间的关系,最后只核查了三处,结果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不是运行状况出了问题。而是大华实业进行了国产化,而且……”

    边文光迟疑了一下,继续道:“而且,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最终证明是高于标准的。”

    “啪”

    熊有信气的一巴掌拍在了控制台上。大化工的工作台是全jīng钢的。他几乎是毫不停顿的接了一声“啊”。听起来像是被人揍了一样。

    呲牙咧嘴了半分钟,熊有信才问:“跟前有大华的人吗?”

    评估其实是一个打分的过程,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指标范围,以及相对应的分数。国产化和高于标准两个词对上去,不用说也是要打高分的,而且要在不同的位置打高分。

    边文光知道他的意思。低头道:“我们做测验的时候,都有大华的技术员帮忙。每项测试结束,他们都要附件的。”

    “每项测试结束都要附件?你们就不能说回来的时候统一给?”熊有信气急败坏。

    “当时没想那么多。所以,我一看三次核查都查出了高于标准的情况,立刻就停止了。”

    “算你聪明。”熊有信叹了一口气。

    边文光等了会看他不说话,小声问:“现在怎么办?”

    熊有信凝神道:“不可能28处,全不是超标准的吧?”

    “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但不好查啊,咱们要是一项项的追溯上去……”边文光不用说完,大家就明白他的意思。按照正常的评估标准,三类乃至二类问题都只是小小的扣分项而已。只有严重的一类项,例如引起安全故障的问题,才会都某个设备一票否决。

    如果28处里面,只有几处是二三类问题,这样追查下来,只会给大华加分。

    “我们可以先考核工人……然后……对了,给我看看有问题的地方。”

    边文光连忙翻他的文件包。

    熊有信一看,就没了声息。要从不完全的文件中找到设备问题,那不是简单的事。

    边文光等人也不着急,反正是出差在外,回酒店也就是躺着,于是一个个找地方坐下,或沉思或写报告,不一而足。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边文光忽然灵光一现,喊道:“有了,熊主任,你看他们润滑油的用量。”

    “嗯?”

    “最近几个月,您看看,以前都是双位的吨数,十四,十五,还有十七十八的时候。现在呢?11吨,10吨,还有六吨七吨的。要么是以前他们吃了油料的钱,要么就是偷偷停了一些设备。”

    熊有信一看大喜,道:“肯定是他们掌握设备不全面,有些问题安装建设以后,达不到设计指标。以前不管不顾的生产着,看咱们来了,干脆把这些设备停了。”

    他不是随便说说的。国内用这种招数的国企不知有多少,熊有信他们自己就闹过这样的把戏。一套几十亿的设备,可不是孤零零的几个罐子组成的,而是一个标准的钢铁丛林。有的石化基地,占地面积比一个小县城还要大,里面的大型设备的数量,远远超过一个县城的建筑物的数量。要是想用眼睛挨个检查它们,1000个人做一年还差不多。

    当然,这难不倒池院士的团队,边文光抚掌道:“我马上报告师父,请师兄弟们都过来。只要找到他们停掉的设备,大华就算是完蛋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刃剑

    熊有信和边文光一起,乘车返回厦门,请老师派遣所有人到大华的甲醇基地进行检查,与此同时,熊有信还向中石化报信,请他们增派技术人员。

    大公司往往很难被审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审查成本太高,以至于zhèng fǔ都无力承担的时候,监管就形同虚设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台塑,他们的每年的产值过百亿,占据岛内GDP的很大一块,zhèng fǔ除非把它缴纳的税款都拿出来,否则就只能浮在表面进行监管。

    苏城的甲醇基地里,现在已有五套设备,每套光是维护人员就要上百,要将它们全部快速检查一遍,也许只要十个人就够了。但要想认真的挖掘藏在深处的问题,派遣500人也不嫌多,两三个月没有结果都不稀罕。

    熊有信也知道自己的人手不足,故而除了召集师兄弟之外,又急忙忙的向中石化求助。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援助,熊有信还将事情的严重等级提高,在电话中向副总温兆洪保证道:“我们只需要证明大华实业未能吃透进口设备,而且在评估期间,有意关闭了一些设备,就能让苏城喝一壶了。要是能证明他们关闭的设备产生污染,那就更妙了。还有厉害的,假设润滑油的减少只是冰山一角,大华有可能通过虚报物料成本来逃税,说不定能送苏城去坐牢。”

    电话那头是中石化的副总温兆洪,他问了几处细节。确定熊有信不是在胡说八道,就沉吟道:“坐牢不必了,你能证明他们的水平低,漏洞百出那就够了。这个大华,莫非真的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熊有信笑了两声,邪声道:“这些人,都是有原罪的。他们总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

    “嗯。要是xìng质变严重了,随时向我报告。直接向我报告吧。你找小高问我的电话。”温兆洪虽然不准备送苏城去坐牢,但他想。自己手上要是有能让苏城坐牢的把柄,岂不是予取予夺了。

    熊有信没资格向苏城敲诈勒索,虽然猜到温兆洪的心思也甘之若饴。这一次。还是因为池院士要评估大华甲醇基地的缘故,他才和温兆洪牵上了线,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直接联系温兆洪了,心里已是极为满足。

    第二天,熊有信起了个大早,又到食堂监督大厨做了数桌丰盛的早餐,才把师兄弟们叫了出来,饱食后直奔甲醇基地。

    黎涣祥等人并不知道熊有信的目标,只是照例在旁陪同。熊有信理都不理,一门心思的扑在设备检测上。他知道。要扳倒苏城这样的大公司老总,再好的人证也没有物证好用。

    一座城市式的钢铁丛林,有利也有弊。它太大以至于不好探查,但是,一旦查出了什么东西。要毁灭证据也是极难的,甚至因为生产不能停顿的关系,一旦查到什么,想改变都异常艰难。

    到了午饭时间,黎涣祥照例请大家去用餐。

    没想到熊有信摆摆手,说:“我们早饭吃的很好。中午要工作,一人一盒快餐就行了。”

    这几天,黎涣祥每天准备的酒水都要两箱,何曾见他们有吃快餐的意思,一下子愣住了。

    熊有信当然不会解释什么,自顾自的工作。其他人也是来来往往,忙碌个不停。要在一片钢铁丛林中寻找到不该停用的设备,就像是在一片树林中寻找生病的树一样困难。很多设备都是要轮换使用的,间断xìng的停机维护也不稀罕,事实上,光是了解所有的设备,就够他们疲劳的了。

    黎涣祥只好依言去准备快餐。

    熊有信等人也不不挑剔,拿来什么就吃什么。到了下午的时候,睡过午觉的池院士也出来了,问:“找到什么了吗?”

    边文光立刻收拾起东西,放到池院士面前,振奋的道:“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查到具体的设备,但是,大华实业的很多物料的采购数量都减少了。比如齿轮,轴承,阀门、液压泵等等,减少的比例在30%左右,这样看来,他们至少暂停了15%以上的设备。我们正在检测他们的甲醇生产过程,期望发现是哪些设备出了问题,以至于停产……”

    他一口气说了好几分钟。

    池院士仔细的听着,等他说完道:“你们有没有和大华实业的技术人员沟通过?”

    “我们有80多个人,中石化福*建分公司已经派了20多人来帮忙,明天还会来的更多。我觉得,用不着他们技术人员的帮忙,我们也能做下来。”熊有信说着拉过一名年龄相当的研究员,介绍道:“这位是杜天宇,是管道机械研究方向的……”

    杜天宇连忙上来握手,道:“池院士,久仰大名。”

    “你的观点呢?”

    “嗯,我才刚刚来。”杜天宇看了眼熊有信,道:“不过我想,大华实业确实有一些隐瞒,几个月的时间里,各种物料的使用降低了百分之二三十,像是齿轮箱之类的物料,几乎降低了60%,这有点太奇怪了,这岂不是说,他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维护成本降低了60%,按最低的算法,一年也要节省好几百万了。哪有那么容易。”

    杜天宇笑了两声,然后大家都露出微笑。越是专业的研究者,对于技术进步和实施技术的困难就越了解。

    熊有信也忍不住道:“中石化已经是国内最好的石化公司了,我们用了那么多的方法,每年最多也只能降低10%的运行费用,一口气减少60%,这种技术我也想要了。”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们没有沟通?”池院士重复问了一遍。

    熊有信疑惑的点头。

    池院士拿起桌面上的报告看了两眼,然后道:“你说的这些……表象,我倒是想到了几个合理的解释,还是问问大华的人,派出技术因素再说。”

    熊有信顿时迟疑了。虽然自立门户很久了,但熊有信从来都是相信师父判断的。

    但迟疑没有持续太久,熊有信轻声道:“师父,我们人手都到位了,能不能让我们再坚持两天?要是真的查不到什么,我们再和大华石化公司沟通,否则的话,他们知道我们在查什么,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池院士清楚他的想法,问:“有多少人来帮忙?”

    “大概200人左右。”

    “全是石化总公司的?”

    “是。”

    “200人……”池院士沉吟着道:“一个省的分公司肯定抽不出这么多的研究员和技术员,得从北*京调,要是不够的话,还要从其他几个省调派,你要是什么都找不到,这些人回去后,你就成笑柄了。”

    熊有信沉默着。他委实舍不得温兆洪这条线,要是能做成此事,他就进了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的眼帘。要是做不成……那就太可惜了。

    池院士知道这个弟子有些官迷,再次劝道:“你先和大华的技术员联系,问问他们是否采用了什么新技术,可以私下里问。如果没有,你就继续查,如果用了,就让这些人回去。这样是不是安全一点?”

    “好,我明天就问。”熊有信等于又拖延了一天时间。攻其不备自然要比堂堂战阵轻松一些,何况他们人手本来就少。

    池院士暗叹一声,心想:弟子自有弟子的福,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他拍拍熊有信的肩膀,自己回去休息了。

    熊有信反而是干劲十足,当夜都没有睡觉的意思,彻夜检查户外的各种仪表。

    石化设备的检修中,最重要的检修方式就是看仪表。压力表的读数减弱了,就有可能是泄漏了。温度表的温度降低了,就有可能是油管堵塞或者发动机功率不足。而在一套大甲醇设备中,仪表的数量成千上万,要将它们一一检查核对,是非常复杂而琐碎的工作。

    许多人都陪她熬夜了。

    翌rì,又有三四十人前来帮忙。黎涣祥这下知道来者不善了,一边小心应付着,一边抱怨:公关部也不知道找个好对付的院士,怎么找来的尽是找我们的茬。

    他其实也就是发发牢sāo罢了。请来的4个院士都很顺利,只有池院士这里,有一个成名的弟子官迷心重——即使知道有这么一出,苏城也会要求评估的。

    搞定一个研究员,总比搞定一名国务委员容易的多。

    比起黎涣祥,熊有信根本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尽管他迫使自己来思考。

    了解大华石化的甲醇基地越多,就越让他觉得大华的技术水平先进。这种情况下,要说他们被迫关闭了10%乃至20%的设备,熊有信都觉得有些不靠谱了。

    要说他们弄不明白瑞士卡萨利的设备也就算了,难道拆解自巴西的旧设备也搞不定?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要是如此简单,熊有信觉得自己早就发现了。

    正想的头疼,边文光推门进来,轻声道:“大华的技术员到B5区换润滑油了。还有,总公司又派了40个人来。”

    “这么快?”

    “要不,让他们先去休息?”边文光也有些心虚了,名声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是一件利器,做学霸的最重要的就是蓄名,这也使得名声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

    s

第三百一十二章 你们买了服务吧

    熊有信站在大华实业的门前,恭敬的看着前方的车辆停下,然后抢着上去开门。

    从里面出来的是温兆洪。石化总公司的副总经理以行政级别论,也算是半个大员了,至少对熊有信等人是足够高的权位。

    熊有信笑的像是偷吃了野蜂蜜的家养的熊:“温总,没想到您亲自来了。”

    温兆洪矜持的露出微笑,温言道:“我到南面来办事,后来听杜天宇说,你们很有机会找到证据,我就过来看看。你们不用管我,一切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我就是给你们坐镇撑腰的,免得有人不按规矩办事。”

    他说着说着,渐渐的有些杀气腾腾了。

    苏城的影响已经日渐显露出来,没有哪个垄断企业喜欢另一家企业插足自己的垄断领域的。在1991年的当下,中石油和中海油都不被允许操作石化基地项目,苏城如果不是借着海沧计划的外壳,早就被中石化轰杀成渣了。

    就算是有海沧计划的外壳,温兆洪也想借机扳倒苏城。

    熊有信却是听到杜天宇的名字,眼光闪烁了一下。不用说,这个省分公司的家伙,也搭上了温兆洪的线。

    不知怎的,熊有信忽然想到一个词——“养寇自重”。他还真琢磨了起来,是不是放苏城一条生路,也好让大家多受些重视。但转瞬,他又失望的想到,自己好像还没有确切的抓到苏城的把柄。

    正想着,温兆洪也问了出来:“你们评估的结果怎么样了?”

    熊有信未给肯定的话,道:“现在都是些间接的佐证。”

    “这次评估很难得,苏城是为了海沧基地,才亲自邀请池院士来做评估,今次过后,再想搞这种大规模的评估,大华实业估计不会配合了。所以,你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发扬精神……”温兆洪说的很严肃,其实也确实如此。对他们来说,光是苏城的年龄就很给他们以压迫感,苏城越来越丰富的深层关系,也让他们不得不小心收敛。

    熊有信顿时紧张了。

    温兆洪看不出喜怒,道:“没有信心?”

    此情此景,熊有信能说什么,咬牙说:“有!有信心。”

    “好,我这次来,又带了几位科学家,都借给你。另外,石油学校刚开学,我让他们带几个四年级的班级过来,给你们打打下手,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温兆洪好像考虑的很全面。

    “太好了,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人手了。”熊有信等于被逼到了墙角。如果说,他昨天还有机会找大华实业的技术员沟通的话,这票人到了之后,就再没有沟通的余地了。

    但温总的面子是不能驳的,熊有信悄然下定决定,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苏城秘密找出来。

    成则奠定学霸之基础,败则丢脸到家。

    熊有信没有选择余地,眼神亦坚定了。

    温兆洪满意的点头,拍拍熊有信的肩膀,道:“你别看我多年不搞技术了,但做技术的,有没有信心,有几分把握,我是能看出来的。那天听了你的电话,我就觉得大有机会,现在看来,你确实有可能抓住苏城的痛脚,好好做……”

    熊有信只好再次表态。

    这厢的迎接完成,温兆洪才去见池院士。他虽然已经是副部级干部了,但比起国家智囊的院士,并没有直接的威慑力。池院士年纪又大,也就不必参加迎接的队伍了。

    稍作停留,温兆洪又返回了厦*门办事。熊有信等人像是癫狂的羊似的,开始在海沧的甲醇基地里乱窜,再不提后退的事了。

    第二天,更多的中石化的研究员抵达。

    第三天,乘坐火车而来的学生仔们像是傻羊似的,冲进了石化基地的羊圈。

    熊有信再没有遮掩,开始仔细到超出评估的检查。黎涣祥一方面虚与委蛇,一方面通知正在密切关注深交所的苏城。此时正是深交所最紧张的时刻,童经理等人都忙的嘴上冒泡,但比起石化基地来说,深交所只是一支偏师,苏城毫不犹豫的回到了海沧。

    再见到温兆洪,是在大华石化公司的办公室里。

    温总借用了一层楼,将大部分的研究员和研究资料都安放在了这里。所有的检查信息,随到随装订,摆满了十几张长条桌子。

    温总就站在这些检查的文件前,面见苏城,笑着说道:“苏董不会是想要提前结束评估吧?这次评估虽然是由池院士发起的,但评估中的信息应当是公开有效的,报喜不报忧的评估,就没有意义了,您说是吧。”

    他已经决定了,只要苏城结束评估,他就要用行政手段干预,这种官司打到御前也是赢的。

    苏城来前就获得了一些信息,他笑了笑,道:“我正是请评估团严格遵守评估规定,不要涉及大华的机密资料,不要涉及大华的机密信息和设备。”

    “这是当然。”温兆洪没准备从评估中获得技术。对他来说,政治是第一位的,盈利和技术都要靠后站。

    苏城不置褒贬的笑了笑,然后低头看起了检查资料。

    边文光有心阻止。温总摆手道:“无妨。”

    苏城于是安心的看了起来。

    温总看着他的表情,暗自判断苏城是否知情,或者有多大的问题。

    看着看着,却见苏城笑了出来。

    “苏董看出什么了?”温兆洪的语气听不出心情,但他自己其实是相当紧张的。

    只听苏城轻笑道:“早知道你们是从润滑油减少查起,我就给你们一些资料,免得无用功了。”

    “什么意思?”

    苏城不答,却道:“你们这么多人,就没人查看我们的主动维修的记录?”

    温总是接触过技术的,也许是六十年代前后。那个时候,主动维修的概念也就刚刚兴起,他哪里知道。

    边文光脸色大变,在温总探询的目光下,低声道:“主动维修是相对于被动维修来说的。不等设备出现问题就修理。”

    “这有什么稀奇的?”温总不高兴的说。

    边文光轻声道:“判断设备会出现问题是一个难点,要是不懂设备的话,搞主动维修不等于是乱花钱。所以……”

    言下之意,大华实业对设备非常了解。

    温兆洪皱了一下眉,问道:“这和润滑油有什么关系?”

    “因为主动维修的关系,我们的润滑油的用量,还有所有的零件的用量都大大减少了。当然,我们现在施行的方案,只是基础的集中,只减少了60%,未来的目标是减少80%。”

    要是在中石化自己的分公司,温兆洪就要直接骂人了,减少80%的零件消耗,运行成本要降低多少?这不是胡说吗?

    他不能骂苏城,于是转过头去,低沉的道:“去把熊有信找来,让他看看那个主动维护记录。”

    苏城笑看着温兆洪。

    一会儿,熊有信气喘吁吁的来了,瞅了一眼苏城,说道:“我们没有见到什么主动维修记录。”

    苏城“呀”的一声,问黎涣祥道:“怎么回事?”

    黎涣祥轻松的道:“主动维修涉及到的许多技术,都是我们研发的新技术,所以,记录作为机密,没有交给他们。”温兆洪愕然。

    苏城人畜无害的笑了,道:“既然是机密,那就没办法了。不过,文件不能看,就去看看现场吧。”

    他不由分说的出了门。

    温兆洪落在了后面,寒着脸问熊有信道:“这个主动维修技术,能做到减少60%成本吗?”

    “理论上……能做到。”

    “我们怎么没有用?”

    熊有信不知道我们是谁,误会道:“电力和铁路等部门都用了,重化工里面,要做主动维护的技术要求很高,有几个研究院听说在尝试,不知道有没有结果。”

    “那大华怎么就做了?”

    “他们估计是做了一部分。”

    “一部分就有60%?”

    “这个管理要求很高的。因为是主动维护,设备还没坏就要维护。所以说,维护了还是没有维护,维护的成效如何,都不好判断。而且,咱们中石化的设备普遍老化,反馈来的维修要求都难以达到,主动维修就更困难了。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主动维修的事,大华石化是个私企,能开人,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优势……”熊有信只能解释,希望能把自己摘出来。

    温兆洪哪能放过他,狠狠的瞪了一眼,走了出去。

    跟着苏城到了现场,也就是一个大罐子配一堆管道的地方,只见大华的员工正在对润滑油进行取样分析。

    他们每隔两个节点就进行一次取样,然后贴上标签装入箱中,旁边的车上还有一台简单的仪器,进行初步的分析。

    熊有信看的捶胸顿足,他已经见过大华的员工换润滑油了。当时他们换掉的润滑油并没有坏,他当时就有些奇怪,但并未多想……

    此时,不用苏城解说,他也知道苏城采用的主动维护技术,是以油品监测系统为主的了。

    但很快,熊有信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华石化的甲醇基地内并没有油品监测的实验室,他脸色略好的道:“你们肯定是买了哈利伯顿的服务是吧?他们向你们提供油品检测的服务,是不是?他们的宣传单我也收到过,据说检测一个项目就有几百块,你们这一箱的瓶子,岂不是要上万块?节省下来的一点润滑油,我看又全都交出去了吧。”

    说完,熊有信就目光灼灼的看着苏城。跟前还有温总、边文光、杜天宇等中石化各系统的人看着熊有信。

    熊有信真希望猜对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要来了

    温兆洪狐疑的看向苏城。买了哈利伯顿的服务,虽然不能真的节省成本,但看起来好像节省了成本也很重要,尤其是在评估时期,算得上是不错的优势了……

    温兆洪扪心自问:如果有机会,我会不会用这招呢?

    以己度人,他肯定的回答自己:“肯定会用。”

    尽管心情放松了一些,但温兆洪仍然没有放松警惕,接着熊有信的话,严肃的问:“苏董,大华实业是否购买了石油服务商的服务?”

    在众人的注视下,苏城轻笑了两声,道:“油液监测系统,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我身边的这位李舟先生,做出了大华自己的油液监测系统,全部48项专利,完全不用依赖国外机构。”

    苏城把身后的李舟让了出来。这个才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研究员,比周围大多数的人都要年轻,此刻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足足酝酿了半分钟,他才用勉强小声说:“我采用的铁谱、光谱和油液理化指标综合分析的方式。现在只是开始阶段,仅仅是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明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到在线监测,然后是离线检测和近在线分析。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组在做图像分析……”

    “嗯……让他们知道这些就行了。”苏城笑着打断了李舟。油液监测的历史很久了,最早在1941年,美国baid公司就做出了世界第一台油分析光谱仪,用来监测铁路机车润滑磨损状态,效果很好。战后,他们就搞出了名为JPAP的美国三军联合油液分析计划。

    到1991年,几乎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油液监测体系。李舟则其善者而用之,本身并不是很难。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对研究者们是混沌的。这也是苏城能帮忙的地方,有了基础的大华实业,已经将油液监测系统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发展了。

    温兆洪听的不是很明白,熊有信听明白了,却不敢解释,勉强道:“这么说,你们有一个实验室,实验室呢?”

    “我们的油品监测实验室在大华集团总部做测试,现在还是试运行阶段,等全部测试完成,就会搬到海沧。当时候,就能做到在线监测了。”

    油品检测实验室是油液检测的核心,按说是要建立在厂区的。但大华的油液检测系统刚刚建立,海沧的条件也不够好,于是先在总部的实验室积累经验。

    熊有信没料到救市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竟让自己召集了数百人的技术团队,连总公司的副总也为此而来……

    他的脸色尴尬非常,温总的表情很不善。

    李舟看他们不说话了,也不知怎么回事,等了一下道:“那边正在做现场测试,我得去看一下。”

    “一起去吧。”苏城又扭头对温总道:“对了,你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评估检查,一定要留副本给大华。”

    “副本?”温兆洪听到这个词就牙疼。

    苏城理所当然的道:“评估是大华邀请池院士做的,所以,我们也要一份副本,以检查我们的设备运行的情况。这不就是评估的目的?”

    温兆洪无奈点头。这样做毫无疑问会增加大华评估的分数。

    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做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一名国务委员的投票,如果双方是打仗的话,这简直是溃不成军。

    温兆洪甚至不想再看想熊有信一眼,干脆一步到前面去,看他们做快速检测。即使情况再糟,还能遭到哪里去。

    说是快速检测,也不是滴入两滴溶剂就能达成检测的。等待的时间里,池院士也慢悠悠的蹭了过来。

    李舟略微有点紧张,但操作的动作仍然标准,分别做出了油液粘度、酸度、氧化度、污染度等结论,然后一一分解下去。

    根据结论,他们拆开了一台发动机和两台液压机,换掉了里面的润滑油。

    黎涣祥在旁解释道:“快速检测能够发现问题,但不容易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我们在快速检测的时候发现问题,首先要换掉油液,等实验室做出具体分析以后,再行处理换掉的油液。一般来说,清洁吸附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池院士颔首道:“液压系统出现问题,90%是液压油的清洁,这个程序是对的。”

    这种肯定让其他人没有办法反驳。

    过百名被召集来找麻烦的研究人员,只能围观似的看着李舟的操作。这里面,除了石化机械的专业研究员以外,还有些来自学校的教授,他们中甚至有人可能在李舟毕业的学校里教学,可以算作是李舟的老师。

    但是,工业用技术说话的,身份地位是不能决定技术高低的。对发展中垩国家来说,油液监控仍然是一种相当领先的技术。而管理上的难度,又让纯粹的研究者缺乏研究它的兴趣。

    国内虽然时断时续的进行了一些试验,但全面铺开的工作,其实到了20年以后也未能做到,中垩国工业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达到9000亿这个巨额数字。

    大华是唯一一个进行这项工作的私人企业,而且是首先应用它的重化工企业,在初期的惊讶过后,研究员们都围拢了过来。

    温总有些尴尬的笑道:“大家还真有热情。”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工业是骑在10微米的润滑油墨上的。”池院士追忆似的,道:“我还记得,我们当年在工厂的时候,老师傅说的,润滑油是维修工唯一能控制的部件。那时候,我们就在做油液监控的尝试了,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结果被10年浩劫打回原型,前些年,企业的效益也不行。普通企业可用不起油液监控的设备,苏董给我们做了一个好表率啊。”

    “这么说,我们的评估会通过吧。”苏城并不关心熊有信铁青的面孔,或者他失去的学霸人生。

    池院士哈哈的笑了两声,道:“要是没问题的话,你们会得到一个高评估分的。”

    “大华实业正在对油液监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等海沧计划执行的时候,就能用到更先进的在线监控了。希望池院士能把我们的意见,传达上去。”苏城在胜利油田的时候,其实就做过温度感应的监控系统,但比起总成的油液监控,当年的温度感应监控系统只能说是初级手段。

    对一个石化基地来说,凭人来监测检查是非常困难的,伴随着大型化和精密化的重化工行业,对自动化和数据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温兆洪打断道:“我觉得,还是等大华的在线监控真的做好了,再报告也不迟。”

    “我们的确做了一套试验装备,池院士有兴趣看一下吗?不过,装备在浦东的总部。”

    池院士只想了一下,就说“好”,并道:“我们结束评估,就去浦东看看。”

    “我通知他们准备接待。”苏城乐呵呵的。

    温兆洪全然无奈。

    然后又听苏城说道:“等评估完成,我们会邀请一些记者来采访。您知道,自从我们的实验室发现了塑化剂以后,受到媒体的大量关注,挡也是挡不了多久的……”

    这是用老了的招数,温兆洪突然发现,自己依然无可奈何。在人家的地盘上,难道还能阻止了媒体的采访不成。

    温兆洪脑门上的筋都在跳。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快速检测步骤全部完成,大家才又说又笑的散开了。大部分的技术员都仅仅是做技术而已,既不关心也不在乎政治。

    终于,池院士也去休息了。

    苏城于是笑了笑,也回去了。

    熊有信觉得他像是在冲着自己笑,还莫名其妙间,就发现身边只有温兆洪了。

    “有很大机会,是吧?”温总的语气并不严厉。

    然而,熊有信却是浑身冷然,说不出话来。

    温总也没准备听他说话,只是心里不爽的厉害,才说了这么一句话,至于熊有信的命运,却是早就决定了。

    熊有信心中了然,除非自己不再石化圈子里混,否则的话,恐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但他是学石化专业的研究员,除了在石化圈子里混,又能去哪里?难道去大华工作不成。苏城也肯定是看不上他的。

    “你去忙吧。”温总也没有发脾气的意思。两人并没有直属的关系,他也不能辞退了熊有信,也就懒得再说了。

    熊有信失魂落魄的低着头。

    这时候,温总的秘书快步而来。

    他顾不上熊有信,到了温兆洪身边,马上道:“宣总的电话,请您立刻联系台塑。”

    “联系台塑,怎么了?”

    “关于海沧计划,台湾政府给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台塑放弃,宣总要您尽可能收集信息。”

    “终于来了吗?”温总昂起头来,忽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自言自语的道:“小的成败不会影响最终的力量对比。现在的大华石化公司,还太弱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台塑意向

    王胜亲自打电话给苏城,开口便道:“我们尽力了,但是……台塑决定放弃海沧计划。董事长已经获得了总理的谅解。”

    虽然早就知道王永庆的呼啸奔走没有效果,但听到结果,想到对方数年准备毫无结果,苏城还是不胜唏嘘的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王胜叹了一口气,道:“行政院长认为,台塑在大陆建设的石化基地,造成的政治损伤超过了经济获得。因此,要求台塑停止海沧计划。”

    王胜停了一下,缓慢的道:“如果台塑与大陆方面签署有关‘海沧计划’的协议,他将采用三项措施,首先是停止台塑和控股集团的股票交易,其次会冻结台塑的资金往来,第三是限制台塑集团高层人员出境。我们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因此,只能终止计划。”

    这三招行政杀手锏简直可以作为zhèng fǔ对企业限制的经典案例,杀伤力十足,任何一家公司面对这样的禁令,都只有退缩一途。

    苏城不禁道:“你们的行政院长有老蒋的几分真传了。”

    历史上的蒋介石,在捞钱方面是一把好手,尤其是从企业压榨钱财,做的是轻车熟路。以至于在他短暂去职期间,国民zhèng fǔ竟因缺钱而难以为继。王永庆也许有借着行政手段脱离海沧的意思,但绝不是这个时间点和这种方式。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计划做的太大,自然有捅不到爽点的时候。

    王胜却无心谈笑了。苦涩的道:“不管怎么说,我的工作也结束了。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遗憾。”

    “确实遗憾,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乐意台塑继续海沧计划。”

    “我明白。大华自始至终,寻求的都是替代海沧计划。你从一开始,就看出台塑无法继续海沧计划了吗?”

    “政治阻碍太强大了。”

    “的确是。”王胜长叹一声,又道:“我知道你在赌。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你给赌赢了。大华和台塑竞争,也是在表演吧?向舆论证明大华有与台塑平起平坐的资格?”

    “当时的情况下。台塑已经难以为继了。发挥余热吧。”苏城接着道:“我们还没赌赢,离赌赢还早着呢。台塑放弃海沧的消息什么时候公布?”

    “也许明天吧,台塑正在拟定新闻稿。但要和大陆zhèng fǔ一起发表消息。”王胜有问必答。自台塑终止海沧计划的一瞬间,王胜和苏城的关系也恢复了,也许没有当年蜜月期的信任,但确实是恢复了不少。

    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消弭于无形,合作的意识瞬间加强。王胜不易察觉的沉默了几秒钟,然后问道:“你现在要竞争海沧计划吗?”

    “首先是争取海沧计划保留,其次是争取得到。”苏城并不隐瞒。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王胜犹豫片刻,再问:“大华是否需要台塑的帮助?”

    电话那头的苏城,惊讶的合不拢嘴。他没有预料到台塑竟会主动提供帮忙。

    作为海沧计划的始作俑者,若有台塑的帮助。自然是好处多多。但苏城秉承着凡事三思的教诲,仔细思考了一番,就渐渐冷静了下来。

    台塑是不会免费帮助大华实业的。也许是股份交换,也许是低价的长期合同,也许是别的什么要求……毫无疑问。王胜的试探是代表台塑高层提出的。他本人是没有这样的决定能力的。

    苏城很想问一句:台塑的条件是什么。

    他捂住了话筒,喘了两口粗气,忍住没有问出来。

    联合台塑,政治上的风险难以估量。一方面,他不清楚高层对台塑的态度,另一方面。联合台塑和中石化争夺海沧计划,多多少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想的更深一些。台塑放弃了海沧计划,却有可能借大华实业做跳板,间接影响海沧石化基地,这种名声和有可能的事实,也让苏城不那么舒服。

    良久,苏城颇为艰难的道:“谢谢,不过,我决定单独争取海沧计划。”

    苏城的回答,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王胜对苏城表现出的理xìng惊讶至极,问:“你有把握得到海沧计划?”

    “台塑都失败了,大华怎么敢说有把握。”

    “那么,你就不问问条件?台塑有不少针对海沧计划的准备并未实施呢。”

    “我怕自己忍不住答应。请台塑帮忙,也许会让事情变的简单,但会让局面变的复杂。”苏城没有遮掩自己的想法。

    王胜沉默片刻,只能道:“我理解。不过,大华集团若能得到海沧计划,将一跃成为东南亚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公司,这个节骨眼上,不是应该尽可能的聚集力量吗?”

    苏城冷静的道:“大华集团是否能够得到海沧计划,更多的取决于上层的政治考虑。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高标准的环保措施,提前购买的设备和培训支出,价值10亿元的国产化,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评估策略。如果是国际竞标的话,大华中标的几率恐怕会远远超过中石化。我们仍不被看好,不正说明,我们需要加强政治上的投入吗?”

    “看来苏董是考虑清楚了。那么……如果大华有需要的话,随时告诉我知道。”

    “当然,我们也希望继续维持大华和台塑的良好关系。”

    “求之不得。”没有了海沧计划在中间的阻碍,他们互相之间的需求又变成了主要关系。

    再交谈几句,苏城放下电话,感慨之余,再次拨通电话,通知霍昌等人自己的决定,并道:“你们现在立刻做一个分析,确定我们的票数。11名国务委员,我们需要6张票。”

    “我们已经在做了。苏振国委员和周老是已经确定的票了,另外,我们有极大的把握相信,一向追求装备国产化的李委员也会倾向于给我们投赞成票……但是,确定给中石化投赞成票的,可能有4个人了。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争取剩下4个人中的三个人,对方只要争取到两个人……”霍昌呆在公司总部,他的面前放着一个白板,上面分别有三个部分:赞成、中立和反对。

    而在每一栏下方,都有好几个名字。

    ……RV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有信心

    9月3rì午夜。

    深蓝sè星空中闪烁着颗颗明珠,如同飞舞于小树林中的萤火虫,忽明忽暗,忽显忽露,忽高忽低。

    地面上,亦有明亮的建筑和黑暗的建筑。大华实业集团的总部大楼,坐落在荒芜的黄浦江岸,像是一颗火炬似的,将顶端亮的像是着了火似的。

    大华集团高层没有一个休息的,全都集中在了顶层,冥思苦想着策略。

    霍昌面前,表示反对的铭牌已经变成了五个,表示中立的人则少了一个。这代表着中石化又争取到了一名国务委员,而大华实业则毫无动静。

    李琳焦头烂额的向大家解释道:“委员们都在避嫌,我们很难联系到他们,现在甚至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见到他们。”

    张超搓着下巴,道:“见面就要许诺条件,我们能许诺出什么条件?想想还是rì本的政客好,丢1亿rì元出去,直接找首相帮忙就行了。”

    他嘴上说着rì本,眼神可不是那么回事。

    霍昌马上打断他的念想,认真的道:“贿赂rì本政客哪有那么容易,人家首相是确认事情好办才收钱的。顺水推舟的时候等于是白拿了,有时候拿了钱也不办事,你又能如何?”

    陈祖年使劲咳嗽了两声,才道:“都把心思收一下。李琳,中石化能确认这五名委员的票吗?我们能不能再做一下工作。”

    “我觉得,做工作还是要在几率比较大的人身上的,李委员不就是因为赞赏咱们装备国产化的措施,才答应给咱们投票吗?我觉得孙委员很有机会,他一向关心国企问题,咱们可以许诺提供工人培训,管理输出,甚至一定量的融资帮助解决一些三角债问题。如果能帮他救活几家大型国企,他也许会投票给我们。”张超从来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李琳在那边又摇头了。说道:“孙委员不太愿意见我们。他这个人比较在乎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很注意避嫌,而且,中石化能帮的国企更多了,咱们要和他们比浪费,怎么可能比的赢。”

    霍昌也说:“提供融资有点过火了,这笔钱借出的时候,对方不会当回事。等我们要回的时候,又是麻烦重重。”

    马上又有人提出了新的意见。

    ……

    苏城神情恍惚的站在窗前,并没有太用心听。

    他想到自己读书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大型能源企业和能源家族。如洛克菲勒。

    苏城从来没有这么羡慕过大型能源企业。如果大华实业有洛克菲勒家族体系的强悍……又何至于游说都找不到门路?

    纳尔逊洛克菲勒可是竞选过总统的,卡特总统曾在洛克菲勒家族的三边委员会中任职,如基辛格一类的国务卿从大学开始就拿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奖学金……他们要找一个zhèng fǔ关系,简直再容易不过。

    就是在中国,掌握大通银行的洛克菲勒也是一等一的商业强者。未等改革开放,大通就曾面见过周恩来,并与人民银行建立了汇兑关系……

    百年积淀。在关键时刻总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大华历史短暂的短板也显露无疑。当宣总和温总在京城奔走的时候。苏城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委员们的机会。

    “苏董……苏董!”霍昌将他从幻想中拉了回来。

    苏城醒了醒神,道:“有什么结果?”

    “大家觉得,从评估的院士出发,比如池院士那里,也许能通过他们,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霍昌说的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几位做评估的院士都是高级智囊,他们也确实能够影响到高层。对现在的大华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踮着脚所能够到的最高的高度了。

    对此,苏城是早就考虑过的,轻轻点头道:“再向池院士的团队确认一下时间。请他们来浦东参观我们的油品监测系统,到时候,我们再好好谈谈。其他几位院士,也想办法约个时间,私下里的。”

    “我去安排。”李琳马上回答。

    “要通过院士确定三票,还是有些困难了。”张超忧郁的像是一只章鱼似的,鼓着腮帮子说:“池院士和中石化的关系很好,这种情况下,不偏帮中石化就不错了,要帮我们,难度太大了……苏董,周老那里,还没有消息吗?”

    通过周老影响委员们的投票是大华实业的既定政策,也是最靠谱的途径。但是,眼见着投票就要进行,周老那里仍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确实令人难以安心。

    几个人都看向苏城,其实就想让他说个准话。

    苏城却是简简单单的一摇头,说:“还没有消息。”

    霍昌急道:“那咱们不问问吗?”

    李琳也盯着苏城,道:“苏董,这个时候你矜持什么?周老那边不传过来消息,说不定就等着我们呢。”

    被一群属下注视,其实压力很大的。苏城一阵无奈,道:“周老没有消息,是因为深交所还没有消息。因此,等深交所那边有了变化,周老这边也会有所变化的。”

    众人愕然,再细细一想,果然有这样的可能。

    霍昌也无奈了,道:“谁知道深交所的股票什么时候能涨上来,咱们等于投入3亿了,总不能再投下去吧。”

    “就时间来看的话,差不多了。”苏城算着道:“深发展拉升的还算胜利,现在只是需要一点点契机,将信心播撒出去……”

    “要是不能在委员们投票前,得到这个契机呢?”张超向来都不相信股市的。

    苏城摊开手,道:“如果不能向周老证明我们的能力,他恐怕是不会帮忙的。”

    众皆默然。

    最终,还是霍昌喊了一声:“我们先做自己的事,大佬们的事,让苏董考虑去。现在分配工作……”

    苏城听的一笑,再次看向窗外,体会着压力和希望并存的美妙感觉。

    整整一夜,大华高层都在讨论策略问题。等到天亮的时候,才三三两两的准备休息。霍昌则整理好文件,和张超商量着将策略实施下去。

    杨明这时候匆匆来到会议室,对同样萎靡不振的苏城道:“候海青先生来找您。”

    “又是这厮。”苏城用中箭的膝盖猜也知道,他是来当说客的。不过,具体给谁当说客,还是有讲究的。

    杨明将候海青安置在了董事长办公室内。

    苏城洗了一把脸,清醒之后,才回到房间,与候海青轻轻一握手,就问:“你是来替谁说话的。”

    “看苏董说的,我清早来拜见,就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候海青的xìng格不错,很难和人红脸,或者被人红脸,因此,他才能屡屡作为说客来传递消息。他的xìng格特点,有点像是外交官,或者香港。

    要是平时,苏城也许会与他说些寒暄的套话,今天却懒的于此,就问:“是吗?”

    候海青嘿嘿一笑,干脆的道:“不是。”

    苏城仰躺在椅子上,道:“我听着,你说吧。”

    “好吧。我是代替苏家,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想办法帮大华通过海沧计划,大华回馈三成干股……”

    “你说的苏家,是谁?” 苏振国是不需要中间人来说服苏城的。苏东元的脸皮虽厚,也不至此,苏刑等不入流的角sè更不用说……

    候海青却轻轻摇头,道:“苏家,就是苏家,柳谷的苏家。”

    “哦……”苏城如今接触的人多了,也知道柳谷的苏家是一个大的家族。除了国内苏振国的一支,在国外华人圈子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经济方面,实力殊为不弱。

    但是,苏城从来都不相信一个集体意志具有真正的思想。他思维一转,就问:“想要干股的人,包括苏振国吗?”

    “苏老不知此事。”候海青可不敢把干股和苏振国联系到一起。

    苏城于是接着问:“苏东元?”

    “苏书记也没有参与。”

    苏城眼神冷了下来,道:“那是谁参与的,谁决定的?”

    “其实没必要说的这么细。柳谷苏家向来是有议事机构的,此事你也知道……”

    “我不知道,你得告诉我名字,谁想要干股。”

    候海青以前还没遇到过苏城蛮横的一面。被他逼到这个份上,只好换了方式,说道:“苏存志,苏伟杰和苏振森这三房,再加苏老的一房,就是柳谷苏家了。如果你同意交易,他们会说服苏老,并保证把海沧计划交给大华。你知道,他们不光能影响苏老,他们还能影响其他委员。”

    “我不同意。”

    “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案可供选择……”

    “我不同意。”苏城阻止了候海青,道:“你可以回去报告了。”

    候海青这才意识到,苏城直接拒绝了合作的机会。这让候海青不能理解的道:“虽然您要付出三成的利润,但这不是比血本无归好多了?中石化在积极的活动,大华已经快要被遗忘了!”

    “等到投票的时候,他们记得我就行了。”苏城不为所动。

    候海青无奈的道:“大华的票数还远不足够吧。你们正在输。”

    “你来了,我却觉得要赢了。“苏城的话令候海青摸不到头脑。

    “什么意思?”

    苏城哈哈的笑了,道:“前面讨论的时候,他们有一句话说的好。有的政客就是喜欢顺水推舟。你来了,我反而有信心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会心一笑

    苏城正式的拒绝了苏家的三位家老,候海青带着一丝迷惑不解和了然离开了。

    事实上,大华高层对于苏城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了苏家的三位家老,也是深为忧虑。国人习惯了官商勾结的模式,即使张超等海外留学回来的高官亦不例外。

    在许多人看来,用三成的干股获得海沧计划成功的许诺,简直便宜到家了。苏城的拒绝,无疑增加了大家的忧虑。

    但在这种时候,也没人敢去质疑苏城的决定。

    苏城自己也有些烦躁,呆在办公室里,又觉得房间热,又觉得房间吵。

    于是,他的吼声频繁的越过电话,从半掩的办公室里传出来:“把空调关掉。”

    “把空调打开。”

    “空调开大一点……”

    董事长办公室的实习生原本以为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没等椅子坐舒服呢,就变成了空调小妹。不熟悉情况的她也不敢抱怨,只和一起来的实习生小声嘀咕:“你说咱们董事长是不是有什么病啊,一会热一会凉的……”

    正说话间,就听里面又是一声大喝:“空调关了,吵的人脑仁疼。”

    实习生只好无奈的去关空调了,一边按键一边说:“以前觉得空调是个好东西呢,现在才知道,又吵又麻烦。”

    “他是心里烦的很,你弄一点冰到办公室里,用电风扇吹好了。等过两天。再让他和道歉。”办公室门口传来轻轻柔柔的声音。挠的实习生一下子站了起来。

    回过头来,发现是个不认识的年轻女孩,比她的年龄还小一点。看起来清新秀美可爱动人,明显不像是职场打拼的女强人。实习生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不是公司高层。

    转头,她又赶紧问:“你找董事长吗?”

    浦东的大华总部已经落成,十六层的高度,虽不出彩,但对一家万人规模的集团公司来说,已经非常够用了。最高的16层全部归董事长独用。资料和董事会议等等也在这里召开。因此,除了召开会议之外,来这里的访客都是来见董事长的。

    女孩子点点头,笑问:“能进去吗?”

    “我帮您通报吧。你也看到了。董事长心情不好,您怎么称呼?”

    “我叫舒兰,你告诉他名字就行了。”

    实习生不知道舒兰是谁,兢兢战战的打开房门,向里面报告了一声。

    然后,就听一声断喝,苏城直接从里面冲了出来。他在门口顿了下步子,瞅见舒兰的同时,就冲到了跟前,将她使劲抱了起来。

    舒兰用小手在他肩膀上敲了两下。才小声道:“还不放我下来。听你在房间里面发脾气呢。”

    “胡乱发脾气而已。你怎么来了?家里没事吧。”

    “都好着。”舒兰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用手抚着苏城的肩膀,上上下下的看了他一遍,才道:“是霍厂长叫我来的,说你压力太大,找个人照顾你,看起来,好像真的是这样。”

    被舒兰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苏城像是泡在泉水中似的,浑身都清凉了下来。他反手搂住舒兰。脑筋一转,笑道:“肯定不止说我压力太大,说不定还在担心我的判断能力吧。”

    “我不管那些,不过,你总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多和霍厂长他们沟通。这么大的公司,一个人是运行不起来的吧。他们都很担心你。”舒兰嘟嘟嘴。用手摸摸他的脸颊和脖颈,娇笑道:“看你,浑身都湿透了。空调不能开开关关的,你闲吵,就放冰块到房间里面降温好了,我们在厂子里的时候,都是这样的。”

    国企大厂往往有自己的冷库,在肉制品匮乏的时间里,他们自己开个屠宰场都不稀奇。地方肉联厂找他们借库房的都不在少数。员工夏天往往也能分到冰块,算是福利的一部分。

    苏城随意的摇摇头,道:“我只是心里着急而已,你来了,比冰块有用多了。”

    舒兰掩着嘴“咯咯”的笑了起来。以1991年的偶像剧标准,苏城说的已经是标准的情话了。

    两人旬月未见,有的话要说。刚从学校毕业的实习生,比舒兰的还要大些,见他们甜甜蜜蜜起来,羡慕的瞅了两眼,就悄悄的退离了房间。

    这个下午,苏城再没有抱怨过的空调。

    快到下班的时候,他才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命令道:“叫在家的高层过来,我们开个短会。”

    霍昌、张超、钟志根和五郎全都以最快的速度跑了过来。他们受到的压力同样不小,责任更重。

    苏城比rì前看起来jīng神多了,他背靠着桌子,手反过来扶在桌子上,道:“我听说,你们担心苏家还有周老不能帮忙,是这样吗?”

    他们互相看看,还是霍昌率先开口,道:“苏董,大家族的旁支家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也许不能给咱弄到足够的票数,但说不定会给中石化提供弹药,就这么拒绝了,会不会有麻烦?我们在争取票数方面已经落后了,再另外树敌,大家都担心丢掉苏老的一票……”

    苏城听了“唔”的一声,却道:“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吗?中石化虽然获得了四张或者五张票,但直到今天,他们都没有再获得一张票,丁点的消息都没有。这个时候,候海青来找我,想要得到三成干股……你们觉得,苏家的家老的本事,能超过中石化的宣总?”

    “那……不可能。”霍昌做为副总裁,也接触了很多的高官大佬。对他们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所谓县官不如县管,裙带关系再密切,也没有手握实权的官员够分量,双方的能量也是又差距的。

    苏城于是点点头,道:“候海青代表的三个苏家家老,其中有两个,其实只能算是苏家的远亲。海外华人趁着改革开放的浪cháo,回国淘金罢了。这些人是国人里最机敏的种类,是不会做无用功的。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首先做的就是躲起来,像是偷食的老鼠。即使如其所愿,他们也不敢找中石化的麻烦,同样的,在没有好处的前提下,纯为了报复而找大华的麻烦,他们哪有这等魄力,因此,他们无外乎顺手推舟的想要好处罢了。”

    杨明对海外华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资助孙中山和有钱的投资人身上,哪料到苏城竟然这般的思想。、

    只听苏城继续道;“正因为他们做的都是顺水推舟的事儿,所以我才拒绝了候海青。现在,周老很有可能已经说定了其他的票数,只等着开会确认。但就像我之前说的,除非深交所有起sè,我们是不方便直接找他的。因为我们的承诺还没完成。周老是否会履行承诺,将由他来决定,而不是我们。”

    “这样太被动了。苏董,不是我说,您以前遇到事情,都是很主动的。”张超觉得不够过瘾,眉头皱的像是水库似的。

    “我在支持中远船务的时候,就对苏家有过较为深入的查探。对这些旁支家老扯虎皮做大旗的行径有相当的了解。他们也许确实有钱有势,但是,要让他们顺势而为做件事儿说不定还行,要想他们逆势而行,或者付出努力和决心去做事,根本是想也别想。”苏城淡淡的道:“海沧计划的归属,无论是台前幕后,都将会有无数的斗争,又岂是这种松散的家族结构能撑得住的。所以,担心归担心,不能为了安抚担心,就付出3成的干股,他们敢要,我也不敢给。”

    最后一句,才是苏城的真实心态。中国倒首富的风浪还没有开始呢,但终究是会开始的。作为能源企业,它本身的复杂xìng就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xìng,得罪人也是无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他可不想给自己增加一条原罪。

    海沧计划的3成干股,意味着超过10亿美元。对方也许在等着苏城讨价还价,却不知道,苏城根本就没有要花钱买平安的意思。

    海沧计划这种工程,根本不是这群没毅力的家伙所能撼动的,即使能产生一点点影响力,也会很快消失,起不了丝毫的波澜。

    张超理解了苏城的意思,无奈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等。”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答案。在一个项目大多数时间里,参与者都在疯狂的忙碌着。但在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时刻,参与者往往都在等待。

    又一轮的等待,让所有人虚火上升。

    一周以后,也就是深交所救市计划启动30天后,深发展的股票才开始以缓慢无比的速度,开始上升。

    这将是一轮缓慢而长期的上升过程。深发展的股票,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得到全国人的关注。

    苏城作为2000万股的持有者,也瞬间登上了深发展的大股东名单。

    就在熟悉此事的人,以为苏城将会前去拜访周老的时候。10月1rì的新华社内参,却刊登出了苏城署名的评论文章:《苏联自掘坟墓,将在年内解体》。

    文中,苏城通过公开资料,详细阐述了苏联解体的论断。期间免不了借用其他专家的论点和论据。尽管如此,他大胆的论断和确定无疑的口吻,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据万泉引述,当rì周老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露出会心一笑。

    ……RV

第三百一十七章 激烈的会议

    在避嫌问题上,周老和其他委员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都不愿在投票前,与中石化和大华的负责人见面。

    苏城的文章,算是一次投石问路。只是问路的方式有些奇葩。君不见中石化的宣总,也就是拿份工作报告就去投石了。

    在许多人看来,苏城简直有点哗众取宠了。此时此刻,也没有人把他的《苏联自掘坟墓,将在年内解体》放在眼里。自1991年以来,评述苏联的文章汗牛充栋,说它解体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些搞马列的,搞哲学的,搞政治经济学的,何曾遇到过这种风光时刻,哪能不趁机跳出来猜测一番。

    现在写苏联的命运分析,总比《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看包法利夫人的辩证内涵》显的有意思多了,而且容易发表。平常时节,综合类的学报和社科刊物,每期发表一篇马列文章就不错了。现在只要牵扯到苏联,往往就不受篇数的限制。

    除此以外,文学院、经济学院、政治学院乃至理工学院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生发出不同的文章来。一个学校的哲学院或者马列学院拉出来,就能做百十篇文章,还不算党校那种诡异的地方。

    再加上各地的官员和热爱政治生活的群众,大家对苏联的命运有着无数种猜测。基本上,它可能的路线全都被猜了一遍——总有对的吧。

    尤其是8月的以来,苏联日薄西山的命运已经渐渐显露在大家的面前,人们唯一不知道的,无非就是它什么时候死去罢了。

    苏城的文章虽然切中要害,但在各种匪夷所思的猜测中,他既不符合人们的愿望又没有吸引眼球的要素。可以说,苏城的名字在能不能上内参的问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终,只有等到苏联真正解体的时候,人们才能知道,各种猜测中正确的是哪一个。就这一点上来说,苏城和那些胡乱写一篇文章等着中奖的学术投机份子们的唯一差别,也就是苏城知道一些内幕消息罢了。

    苏联会比人们预想的早一些,在12月末解体。它比戈尔巴乔夫所预想的解体的更彻底所谓的独联体其实是一纸空文……但除此以外,也就乏善可陈了。

    大多数人都把苏城写的内参文章和海沧计划联系起来,着重去看它背后的东西。却只有很少人,真正的去读了这篇文章。

    苏城静静的等待着时间的考验。对他来说,这篇文章有一石二鸟的作用,首先是激起周老的注意,以默契的方式确定海沧计划的投票。其次是建立一个政治制高点。无论是得到海沧计划的大华实业还是失去了海沧计划的大华实业,都需要一个新的高度。

    拥有70亿美元石化基地的大华实业,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家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也许还称不上世界级的,但在亚洲,绝对是排列前茅了。这样的大型公司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国计民生,乙烯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将严重影响到市场上的塑料制品,纺织品等产品的价格。炼化工厂的开工情况也将改变中国燃油市场的价格和分配……

    对苏城来说,要么后退一步,韬光养晦,要么就得继续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借苏联解体事件,来获得高层瞩目是苏城的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他都会继续尝试下去的。

    文章发表以后的第三天,深发展的股票也上涨到了14.5元,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调节基金甚至偷偷的抛掉了20万股的股票,也没有引起市场的波澜。童经理等人于是宣布救市成功并正式向中央报告。

    这其实比正常的流程快了一些,也是童经理对苏城的回报。没人知道局面真正的会向哪个方向走,除了底牌之外,大家都在尽其所能的推动筹码。

    10月6日关于海沧计划的院办公会议终于召开。

    苏城和宣总,以及将近10名随同人员被安排在了隔壁的会议室里,随时等待闻讯。

    再次见面。宣总的黑眼圈和眼袋像是两个残疾的孪生兄弟似的,挂在日渐衰老的脸上。他的脸颊不正常的潮红,自坐下以后,就开始拼命的喝茶,而且是绿的发黑的茶水。

    苏城坐在他的对面,笑道:“熬夜了?”

    宣总勉强笑了一声,道:“不比你们年轻人喽,一两个晚上就扛不住了。”

    “越是临近终点,越觉得时间不够用,是吧?”

    “是啊……总想再努力一下……”宣总心生感慨,然后才发现吐露心思的对象是苏城,马上改口道:“苏董是不是觉得,准备的不够充分?

    “永远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的。看准时机,该上则上,没什么好犹豫的。”苏城好像没有对手的觉悟似的,说的都是心里话。

    他这样做可以,宣总却不敢示敌以弱。国企的身份、大龄中年的稳重以及不安的环境局面,都让宣总放不开来,反而落了下乘。

    温总一看苏城要谈心,立刻强势插入,拐向另一个方面:“苏董前两天写的文章有些意思,关于苏联的命运,苏董看来有不少的研究……”

    他们不想继续海沧计划的准备谈下去,苏城也就顺势以苏联为背景聊天。虽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苏联身上,但仍然聊的热闹非凡。

    直到大门被推开。

    一名院办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匆匆站在会议室的门口,高声说道:“问题1:海沧计划的建设时间长达数年之久,如果建设成本上升,双方如何保证资金到位。”

    双方虽然都准备了标书,但领导们没有一个会花时间去看标书,他们往往由幕僚看过标书后,只了解自己需要关心的部分。当不同人关心的部分有所交叉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要求和疑问。

    每当这个时候,正常的竞标模式是根据个人的想法,给出不同的分值,进行是否中标的评判。

    而在国内,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标模式是直接询问。

    所以,大华和中石化的高层才会聚集在办公室里。他们就等着里面的国务委员问问题呢。

    不止一次参加过类似会议的宣总轻轻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2点20分,说明开会20分钟就有了问题,这算是一个好现象,但也说明里面的分歧很严重。资金问题,差不多是头几项问题了,现在就问了起来,看来会议将很漫长。

    想归想,宣总的动作并不慢,他小声和几名属下交流,综合他们的意见,再将要点记录在纸片上,道:“中石化已经敲定了中长期的贷款,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专门建立一个贷款清偿的基金,保证里面的资金足够归还银行贷款,如此一来,就能增加银行的贷款数额。除此以外,石化总公司能够多筹集20%王右的资金,并请国家拨款20%左右……假如还不能如期完成的话,我们会考虑向国外公司或银行,申请低息或无息的款项。”

    他说的非常具体,正是资金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而资金出现问题,在重化工领域是再常见不过了。

    这就是等在会议室外面,和列席参加会议的最大不同了。双方能够通过控制各自的团队,寻找答案,而不用强行从脑海中搜罗不一定正确的答案。

    这种做法,在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多的竞标中常常使用。

    即使是知识广博的专家,也不太可能了解乙烯工程的方方面面,寻找帮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仅是在场的随员,中石化和大华实业的总部,都有数十名专家随时待命,准备回答问题。

    数年的准备,尽在一搏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将之记录了下来,然后扭头看向苏城道:“大华的方法呢?”

    这是不会出现在竞标书中的消极内容,苏城毫无隐藏的道:“假如真的出现这种状况,大华会采取稀释股份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以筹集资金。我们已经做了预案,18-4,请拿给委员们。”

    苏城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宣总眼皮跳了跳。他原本觉得国企优势巨大,光是能从银行无限制的贷款这一条,就能让无数民企羡慕的跳楼。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来说,只要它愿意,他只要保证每年的流动资金,能够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就可行了。可以想见,这是一笔多庞大的资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财团,和中国的国家体制比起来,简直连渣都不是,他们的银行哪敢借给一家公司几千亿元的?

    但是,苏城选择的第二类融资方式,却是中石化学不来的。即使以宣总的地位,他也没有稀释国有央企股份的权力。以大华目前的资产来看,一旦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资金就不再是问题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收好文件和记录,见他们没有互相辩论的意思,便让他们签字,当面装入密封袋中,拿了出去。

    会议室内,再没有了聊天的气氛,没人知道第二个问题什么时候会到,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一次考试,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确的战略

    “备件采用何种策略。(.)“

    “安装jīng度和工艺控制如何保证?”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采用何种善后方式?”

    “如果经营不善,工程无法继续,对施工方将如何补偿,对工人将如何安置?”

    一条条的问题,流水价似的从隔壁会议室送到苏城等人所在的办公室里。这些问题,全是竞标中很难解释清楚的,莫能两可的问题。

    如果是针对国外的竞标,企业也许会冷处理算了。但在国内竞标中,双方就隔着一道墙,可没有冷处理的时间。

    而且,不像是正常的竞标,你就是再焦头烂额,大华和中石化也要回答。中石化的宣总不用说,国务委员问他问题,有没有竞标都得应着,大华实业也脱不开国内的模版。

    在苏城看来,这种会议几乎就像是美国的参议院质询了。两方领导人的身份地位,大约也是相差无几的。

    苏城甚至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想象到隔壁会议室里的激烈讨论。70亿美元的海沧计划,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牵扯到太多的人和事了。

    仅福*建一地,就不知会有多少官员将因此而改变命运。尤其是谈到国产化和本土化的时候,一连抛过来的七八个问题,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的专家们更是忙个底掉,没有一个清闲的。现在的11票,双方都可以说各自稳妥的拿到了4票。剩下的3票就是决定胜负的摇摆票了,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你不知道是谁问出来的。

    另一方面,双方的4票虽然稳妥。但要是遇到某些“原则xìng”问题,有人跳票也不稀奇。苏城和宣总都打点着jīng神,应付着一轮又一轮的难题。

    会议室大门再次打开。

    跑的几乎断腿的院办工作人员,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道:“问题:长达数年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进行采购管理,保证建设方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环境和安全不受到伪劣材料的损害?”

    宣总凝神点头。低声道:“拿我们的计划案出来。”

    和苏城一样,他们也提前准备了文件。采购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问题,说它是社会问题都不为过。中国企业。直到21世纪都没解决好采购管理的工作,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公司范围内的优秀管理。(.)

    中石化向来自诩为是中国企业管理的领航者,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管理问题并不生怯,宣总拿出文件的同时。笑呵呵的简述道:“我们中石化正在打造科学理xìng的采购运行机制,首先要大力推进集团化采购,同时加强运营商管理,并全面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构建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体制……”

    院办的工作人员认真的记录了下来。照例是签字密封。

    待他回转到苏城面前的时候,宣总笑着说了一句:“大公司的采购管理。和中小型公司的可不一样。”

    看起来,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相当的有自信了,且有想要辩论的意思。

    苏城微微一笑,道:“宣总说的对。我先说一下我们的采购委员会模式,然后再谈谈电子化采购……”

    采购委员会的模式并不稀罕。国外的跨国公司都用过,大部分的效果不错。中石化也尝试过,因为内部的官僚关系网太密,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弃之。

    正因为有这个过程,宣总才有着极强的信心,准备好好的狙击苏城一番。

    但是,听到电子化采购的一瞬间,宣总就愣住了。

    这是啥玩意?

    万维网是在今年的8月才诞生的。在此之前,人们对网络的概念,也许就局限于电子邮件了。即使是电子邮件,其实也没几个人知道。

    石油化工领域可以算做是一个高科技领域了,早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石油行业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地震模拟等工作,到了90年代,中石化下属的大型机也不在少数。所以,宣总知道电子化,也知道采购,但当这两个名词联起来的时候,他就茫然了。

    苏城对网络的了解是与生俱来的。21世纪石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可以不懂石油,也可以不懂大学,甚至连女人都不必懂,但电脑和网络那一定是贯彻了解的。因此,当1991年万维网创建,当国外行家们还不明白情况的时候,苏城就已经开始派人网罗人手,创建大华自己的内部网站了。

    此刻,苏城就轻松的解释道:“大华实业和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一样,公司分布的地域很广,分公司之类的协调很重要。我们准备借用内部的局域网,首先开展部门内的电子化采购,等到国内网络有了基础以后,我们就会发动我们的供应商,一起建设这个电子化采购的网络。我们估计,最多五年时间,中国就能有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化采购将为大华实业省下10亿元人民币……”

    网络的发展有两个方向,面向公司和面向个人。历史上,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国内有资格发展网络的企业,要么是臃肿迟钝老化不堪的国企,要么是农民企业家用省钱来赚钱的民企,都没有企业网络的**和能力。因此,许多国人都是伴随着个人网络而成长起来的。

    但在90年代早期,要想在中国发展网络并盈利,企业网络仍然是不二的选择。苏城早就不能忍受传真往来,大文件柜子的生活了,他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又有对未来的了解,即使不专注于企业网络服务商。要想为大华建立一个电子化的采购平台,即使是抄袭阿里巴巴,就资金和创意而言,也是绰绰有余了。

    中石化方面对“万维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什么的是一无所知。现在就算能问到些什么,也阻止不了电子化采购。

    宣总只好默默的收起准备好的文件,心想:就算你跳过这个坑,我们还有别的招。

    然而,苏城的话并没有说完。他用了将近10分钟时间,解释了电子化网络以后,又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石化“全面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说道:“我们大华实业也要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但我们的目标和中石化完善储备不同,我们的目标是零库存……”

    这句话一出,中石化方面的眼都绿了。宣总再也忍不住了。道:“零库存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商品供应商的策略,你们做的是重型石化产业,用什么零库存!哗众取宠!”

    “没有任何人规定零库存只有商品供应商才能使用。”苏城轻笑着,道:“宣总,我们大华推行零库存已经2年时间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请张超给你详细解释供应链的知识,但在现在,我们有一份详细的零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请呈交给委员们。”

    苏城将一份标着10-1的文件,交给了院办的工作人员。

    宣总等人傻傻的看着人出去了。也没有想到反驳的话。因为苏城不可能说假话的,大华如果推行零库存2年时间。那就真的有两年时间了,此刻冲上去质疑,只能是自取其辱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良久都没有返回。大华的高科技战略,确实把老头子们给打蒙了。

    张超等人暗地里捏拳鼓劲。

    苏城紧张之余,也在微笑。自从决定竞争海沧计划以来,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合大华集团,打造大华集团的供应链系统。这种做内功的方式,在浮躁的国内企业中是少有的。

    只有知道rì后的金融危机,只有看到声势显赫的太阳神集团,庞大强悍的三株口服液的惨剧的苏城,才会想到此点,并推行下去。

    现在,似乎到了收获的时刻。

    过了一会儿,宣总想不透的问道:“大华2年前就推行零库存了,那个时候的大华,好像只有现在规模的二分之一。”

    “您客气了,没有90年的海湾战争,我们的资产只有现在四分之一。”

    “呵呵,资产数亿美元的公司,在石化行业来说,真的不大。那个时候,你们就敢推行零库存供应链?供应商听你们的?”

    “供应商听不听话,主要是看你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能带来了,他们就听话了。”这一次,是张超回答的。

    宣总确实算着时间,笑道:“苏董的心真大了。那个时候,就盯着海沧计划。四两拨千斤也不外如是了。”

    这种话,已经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的说过了,只是每一次,大华都更强大了一些。

    苏城摇了一下头,却道:“宣总。大华只是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而已,现在,我们尽己所能的实现了自己力量的最大化,不知道中石化发挥出了几份战力。”

    宣总诧异的笑了,想要反驳,又不知从何开始。确实,中石化虽然想要海沧计划,但远没有大华的迫切,开始阶段,他们甚至想让海沧计划无疾而终。

    到了现在,他们虽然是在竞争,但无非是见招拆招罢了。在某些战术方面,他们也许是占据了优势,但在战略方面,的确是没有准备的。

    宣总不由的开始回想会议开始以来的所有问题……

    “砰”

    大门再次被推开,院办的工作人员这次没拿手条,而是点头致意后,道:“请大华实业的苏城董事长和中石化的宣总经理准备一下,你们五分钟后,列席会议。”

    这是要宣布了吗?

    宣总霎时间紧张了。他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判断中石化是否能拿到想海沧计划。

    要是败给了大华实业?

    宣总根本不敢想象这种灾难的场景!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你们一定想知道里面写了什么,即使你猜到了,你还是想看……

    今年的chūn节,是海豚过的顶繁忙的一个chūn节。从29到初八,都在迎来送往,之后也断断续续的见客说话,如同刚被开苞的清倌人,卖身最大化了。

    如果大家注意到的话,鸟豚的更新几乎都在凌晨,有时候在早上。因为白天太吵了,只有晚上才能清静的码字,于是rì夜颠倒,往往是凌晨一两点钟才开始写,偶尔找些零碎的时间查找资料……

    想来,我过的痛不yù生,读者大大们也是咬牙切齿。

    再次抱歉。

    只能说,下个月一定一定好好码字。

    要是不能rì更2章,你们把鸟豚的尾巴割下来蘸芥末吃。

    所以……

    求二月的月票啊!

    本月的月票不用,它也是不能下崽的。请读者大大们用宽恕的心态,充满爱的手指和润滑的鼠标,轻点“推荐月票”!

    给误入歧途的小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2月最后一天。

    求月票!

    求假释!(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小说 , 小说网……您的最佳选择!RQ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作者:志鸟村所写的《超级能源强国》为转载作品,超级能源强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能源强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能源强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能源强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能源强国介绍: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外交部、教育部,哭着喊着要他,也是不会轻易同意的。
超级能源强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能源强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