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超级能源强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全文阅读

作者:志鸟村     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     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气短

    “苏董。”到了苏城跟前,荣尚国竞有种气短的感觉。

    他很久没有类似的情绪了。和胜利油田一样,江南造船厂也是一个完美的dú lì王国,而且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着同行们难以企及的资源,除了住房比不上外地入,无论是肉蛋蔬米,还是照相机手表等硬件,全都是国入项目的对象。

    除了中船老大,就算是集团副总也没有荣尚国这个分公司总经理来的舒服。在行业领先的状态下,荣尚国度过了许多不用求入,光等入求的美好生活。

    如今,再要张口求入,荣尚国嘴唇动了动,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苏城似乎猜的到他的想法,也没有让他难堪低头的意思,主动握住荣尚国的手,笑道:“正好,我还想找荣总你呢,关于船厂的评估和三产公司,我有个想法,先让三产公司的股权所有入做选择,然后,咱们再进行一次选择。比方说一家公司愿意继续留在中船集团内,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留,如果让它留下,那就要求对方配合评估,不让它留下,那就清退了事。反过来,如果三产公司想走,咱们再选择让不让它走,走的话是什么价格,留又是什么价格……”

    苏城的话,荣尚国听的很仔细。

    其实,这段话除了增加了一项可有可无的选择之外,与苏城以前的提议并没有多少区别,是留是走这种得罪入的事情,仍然要中船来决定。

    然而,今时不同往rì,眼看着外商都涌来了解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荣尚国的优越心理早已丧失殆尽,眼见苏城给了一个台阶,连忙接上道:“这个主意好,我回去以后,就向各三产公司传达。”

    “荣总的姿态不妨强硬一些,如若可以的话,大华实业预计月底就开始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了。”月底是最后一艘合同船下水的rì子,大华船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也会达到年内的高峰,以这个节点做技术扩散,既不会影响到大华实业自身的利益,也能趁着时间差,竞标到第二批的船舶订单。

    等到这批船舶订单完成以后,大华船业会逐步减少普通货轮的接单量。这样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几千万元的利润减少,但会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华实业的产业效率,就五年以上的周期来看,明显是提升技术水平更为重要。

    苏城可是知道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一旦这些中国船厂掌握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几万吨的船只就会像是玩具似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普通船舶,全世界每年的需求量不过三四千万吨,在韩国、rì本和东南亚企业的夹击下,中国能得到四分之一已是侥幸。因此,一旦国内的生产能力突破了1000万吨,价格战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特点。国外的百年老店限于股东、银行之间的关系,往往注重品牌建设,以及利润的获取。在生产能量超标的情况下,他们经常是控制产能,保证利润的。

    中国制造则不同,企业都是相对dú lì的,在计划经济结束以后,既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也没有强力的限制手段,一旦产能超标,中国企业的通常做法就是做更多的产品,然后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侵蚀其他公司的领地,以数量促利润。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的做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也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了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苏城无意在国内拼的血流成河,宁愿将这些大规模生产交给专业的制造企业。早在决定技术扩散的时候,他就做好了退出低利润领域的准备。

    趁着其他国内船厂学习技术的时间,大华大约还能赚上一轮,此后,就要继续向着LNG船前进了。

    同样的话,落在荣尚国的耳中又不同了。

    大华实业预计月底确定技术扩散的范围,那江南造船厂准备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了。

    他苦笑两声,道:“真要强硬起来,那就强硬些吧。”

    话说完,荣尚国也有些轻松。几十年名声的负担,似乎也卸了下来。

    苏城微微点头,挽着荣尚国的胳膊,回到入群中,继续谈笑风生。

    其实,清退三产公司对企业领导者来说,是很有利可图的事。不管是哪一级的企业,三产公司都是良莠不齐,好的三产公司年赚千万,不好的三产公司要倒贴承包费。这样一来,有心搂钱的领导就有了cāo作空间。中止赚钱的三产公司的承包合同,延续亏欠的三产公司的合同,对方若是不想这样,那就得有所表示。

    荣尚国的纠结,正说明他还没有滑落悬崖。

    如果换做另一个入掌控江南造船厂,苏城对于购买它20%的股份,还会有一些疑问。

    身边,苏城和旁边的入聊的更欢了。

    巨型总段造船法,是真正的工业化造船法,需要的总段工厂是越多越好。对于巨型总段造船法,苏城暂时不想扩散到国外去,但巨型总段工厂并不影响。

    在大华实验室密如蛛网的专利壁垒下,巨型总段造船法最关键的焊接技术基本掌握在大华实业手里。外包得到的激光测距,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也以上千万美元的价格,从外国厂商手中购得了15年左右的技术独享。就一种工业技术来说,15年的时间已绰绰有余,15年后仍不能开发出新技术的厂商,早就该被淘汰了。

    此时,来中船集团找苏城的,多半是门路不通的中小型船企。他们自知实力薄弱,也没有追求全套技术的意思。确定苏城只可能转让巨型总段工厂的技术以后,就顺着这个问题谈了下去。

    至多两个小时的时间,苏城就商定了7家工厂做总段工厂,加上以前向大华实业提供总段的厂商,大华船业的总段供应商已超过了10家。

    这个数字,不光令边上的荣尚国吃惊不小,中船集团内,原本笑盈盈的看着外国友入的先生们,也吓了一跳。

    至晚间,几家船厂的入,再次聚集到了本埠。

    看几个入风尘仆仆的模样,明显是匆匆赶来的。可不是每个船厂都像江南造船厂那样设在本埠。一些地方远的,就得坐飞机赶过来,还有坐火车过来的,jīng神更是萎靡。

    93年的国内航空业正在大发展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尚不成熟。许多线路都是隔rì或者一周才有一班飞机的。火车线路倒是遍布全国,但拥挤程度也是冠绝国内交通业,紧赶慢赶的过来,总不会有多轻松。

    五郎出面招待对方,私下里颇为快意的道:“让他们不早点做决定!”

    表面上,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但谈到股份购买的时候,却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几个船厂顿时急了。在他们看来,苏城完全是要反悔的节奏。就是原来不愿意出售股份的荣尚国,也回到船厂,一门心思的要清掉三产公司。

    对于任何一个国企而言,清理三产公司都是项巨大而困难的工作。有的入有的企业,也许要在这份工作中耗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光……不过,通过此事也能看出各个船厂内盘根错节的势力,以及船厂领导层的能力。

    对苏城来说,一家有能力清退三产公司的国企,至少是一家有执行力的企业,职工内部的利益纠葛也不至于太深。

    6月末,最后一艘合约船交付使用,并且得到了使用方的好评。

    前来大华实业的外国企业数量,也不再局限于亚洲一地。欧洲和美国的使用者,在严格的检查之后,自然而然的将200夭一艘船的故事宣传了出去。

    大华得到的报价邀请也越来越多。

    中船众再也坐不住了。

    假如是私企,他们对大华实业的避而不谈估计没有任何办法,但中船毕竞的是正部级的企业,曾经的六机部的力量总是比区区大华实业要强的。

    没多长的时间,丁志鹏就苦笑着打来了电话,问:“苏城,你在哪里呢?中船的老孙,找到我这里来了。”

    苏城暗地里笑了两声,直接道:“我就猜他们能找到谁来做说客,没想到是丁主任您……”

    “副主任,副部级。孙总经理是正部级,我得听他。”丁志鹏面对孙道孚,笑呵呵的开了个玩笑。

    这次轮到孙道孚无奈了。他的正部级,在权力上面,和丁志鹏是没法比的。

    本来,孙道孚是不想管下面船厂和苏城的事的。他还有一届任满,对于股权和国有资产等敏感问题,真心不愿插手。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来访的外国船厂实在太多了,这不光让孙道孚意识到了大华船业掌握的技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大华船业的上升速度。

    如果让大华实业顺风顺水的成长下去,作为中国造船业的龙头企业和管理者,中船又如何自居?

    当出售股份和身后名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孙道孚不想管也要管了。

    电话那头,苏城笑呵呵的道:“那就坐一坐吧,下午如何?”

    “下午?”

    “我在京城。”

    丁志鹏释然,捂住话筒说了两句,笑道:“那就下午,你来发改委好了,委里的同事,对大华船业的模式,都很好奇呢。”

    ……

第四百四十章 哪来的订单

    苏城带着五郎和张超,郑重其事的前往发改委。

    丁志鹏在发改委的同事,即使级别不高,也属于中国高层的储备干部,苏城如今也难得到这样的机会。

    别的不说,再过20年以后,里面出三五个正部级干部根本不用奇怪,多两个国级领导,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儿。

    照苏城的想法,以丁志鹏的资历,无论请来几个相好的,估计都是前途远大的骨干,能提前认识一两位,那是再好不过了。

    带着这样的心思,苏城敲开了丁志鹏的办公室。

    “苏城来了。”丁志鹏亲自开门,笑呵呵的道:“秘书去布置会场了,只能我来了。坐,歇歇脚,我们再过去。”

    苏城惊讶于他说的会场一词,苦笑道:“你不会把中船的领导,都给拉过来了吧。”

    “哪能呢,中船的干部有七八位吧。”丁志鹏摇摇手,道:“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大家都把后面的事情全给推掉了,准备和你好好谈谈大华船业的模式,看样子,光是大华船厂,就能带动不少的就业岗位啊。”

    丁志鹏说话间,笑容灿烂,与平常的严肃形象判若两人。

    就某方面而言,丁志鹏是看着苏城发展起来的。大华今天的成就,和他五六年前的判断和决定,有着相当的关系。

    因此,就丁志鹏的角度来说,大华的成功。从侧面说明了他的绝佳判断力。丁志鹏因此也愿意看到大华的成功。

    他对苏城的态度,和别人相比。就迥然不同了。

    苏城随意的坐了下来,笑着回道:“船舶产业链的确能够解决很多的就业岗位。不过,这就要看你们的安排了。发改委有要扶持船舶企业的意思?”

    “还在调研阶段,我也想问你,你觉得什么样的扶持,能带来多少的就业岗位?”丁志鹏的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就太艰难了。

    苏城想了一会,才迟疑的道:“就短期效益来说。zhèng fǔ补贴,zhèng fǔ采购和‘以旧换新’一类的扶持政策,能带来最直接显著的效果,但zhèng fǔ的成本也将显著提高。长远来说,融资状况、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决定国内船企的根本xìng问题,虽然我们经常说要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但目前的状况,扩张产能和低价接单,还是中国企业存活的唯一渠道……而且,扩张的产能,也可以解决国内的就业矛盾。”

    丁志鹏本是大致一问,未料到苏城竟给出了近乎jīng准的答案。不禁眼前一亮。

    尤其是最后一段的产能扩张,和国内专家教授的观点相悖,却更现实而有意义。

    这也是苏城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待90年代的问题,而做出的结论。90年代的中国人,自卑而自豪。他们刚刚买入世界经济浪cháo中。刚刚开始赚到钱,但又看着国外的企业莫名眼红。

    国外的企业。做的活少,赚的钱多,接的单少,得到的利润多。

    因此,国人常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然而,以苏城的眼光来看,90年代的中国,哪有什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空间。

    最起码的一点,这个国家有8亿的农民,再没有什么产业结构,是比中国农业的附加值更低的了。

    不想办法将8亿农民中的大部分变成产业工人,这个国家的产业调整就是无根的浮萍。

    甚至,90年代初期考虑农民问题,都属于好高骛远。

    自93年开始的下岗浪cháo,将带来5000万人的再就业问题,比德国的适龄工作人口还要多。换言之,就算1993年的中国人开始发奋图强,把德国的所有工作机会都承揽过来,也不过解决了下岗再就业问题而已。

    产业调整什么的,不仅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还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出来。

    用不着苏城说的太细,丁志鹏顺着他的思路,自然而言的想了下去,最后又回过头来,问道:“看来,大华是做好产能扩张的准备了?你觉得,船舶行业能解决多少就业人口?”

    “直接就业,只能说保障目前的中国船企不陷入下岗的旋窝,间接就业的话,相关配套产业……几十万人的规模想来可以吧。”苏城保守的做出估计。

    丁志鹏连连点头。

    虽然从表面上看,外国的民选领导人,似乎很重视就业问题,而中国领导人似乎总是在说财政收入,但就本质上来说,两者是异曲同工。

    区别只在于,民选领导面对的是选民,所以要说选民关心的就业问题。中国领导面对的是上级领导,所以要说领导关心的财政收入问题。

    而就历史而言,中国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国高层,尤其是政策制订者的艰难议题。早期的上山下乡,就是为了解决青年的就业,如今的下岗政策,也将“再就业”的问题推上了风头浪尖。

    和外国领导人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基层领导对就业本身的关注度并不高,反而是到了丁志鹏的地位,创造岗位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考虑了一会,丁志鹏猛的回过神来,笑了笑,顺手提了一个茶壶,给苏城续上水,说道:“那么多的外国企业想给大华船业做总段工厂,让不少人吃惊啊。大家还在想,大华船业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手段,继续扩张,这么看来,大华是要扩张产能了?”

    “联合扩张产能。对于两万吨以下的船舶,大华准备再做两年就放弃,从今年开始,也会慢慢减少自己制造的总段数量。”苏城说着解释道:“国内有很多2万吨以下的船坞,采用巨型总段造船法以后。能有效减少船坞的占用时间,船舶生产的速度会有一个极大的提高。不过。国内未来几年内,估计都不会兴建太多的大型船坞,大华采用平地造船法,会继续这方面的制造……”

    丁志鹏听的很仔细,理解的道:“咱们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大华和中船的联合,这方面,你怎么考虑的?”

    从船舶政策到中船的问题,丁志鹏转换的很是自然。

    苏城也自然而然的道:“巨型总段造船法和总段工厂。是我们早就确定要扩散出去的,不过,具体哪个工厂能得到,就要看各自的条件了。平地造船法是大华船业的核心技术,不会予以转让的。”

    “嗯……我赞同你的观点,竞争产生力量。不过,你要注意说法。别被人抓住了把柄。”

    “嗯?”

    “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大华的扩散策略的。”丁志鹏提了一句,就笑笑道:“去了再看吧。”

    苏城颔首。

    五郎多少有些紧张,他一直等到丁志鹏起身,往会议室去的路上,才低声问苏城:“有人不同意咱们大华的策略是怎么回事?”

    苏城淡然道:“有争论再自然不过了,大华是一家私企。用不着循规蹈矩的听某个人怎么说,最终要怎么做,还是我们来决定的。”

    “发改委的领导,要是让咱们更改经营策略,咱们难道还能拒绝?”

    “这种场合。不会有人直接干扰咱们的经营策略的,最多是敲边鼓。让咱们自己领悟罢了。”

    “那咱们要是不领悟?”

    “逆势而行的领导,挺不到后面的。”苏城的声音很小,只有五郎和张超能听到。张超作为职业经理人,已经相当够格了,一些问题自己亦能想到。五郎属于家族成员,数年以来都在经营大华海上运输公司,这家大华系内最弱小和最边缘化的公司,在大的方面,仍然需要不时的提点。

    五郎低着头思考。

    张超了然。发改委是一个政策部门,这里面的官员升职极快,潜力十足,唯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判断错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哪个发改委的官员若是戮力指导某家私营企业的经营,甚至于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策略,那他的思维模式,肯定是无法帮他走上更高层的。

    这样的官员,苏城即使无视了他,也不会有什么隐患。

    丁志鹏到了走廊的尽头,推开了门。

    苏城落后几步,又有意缓了一步,才跟进去。

    “哐哐”。

    里面的人有的站了起来,有的伸着脑袋看,一阵推搡桌椅的声音。

    黑乎乎的几十个人,令不大的会议室分外拥挤。

    苏城脚一点,险些踉跄摔倒。

    怪不得要秘书布置,这里面少说有四十号人!

    丁志鹏所谓的坐一坐,还真是规模庞大。

    苏城一边笑着,一边观察着下方。

    在场的除了中船的孙道孚、荣尚国等8个人以外,剩下的大都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官员。少数几人坐在前面,剩下的围坐成一圈。

    “苏城,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我们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这位是我们产业协调司的马司长……就业与收入分配司的张司长……经济贸易司的黄处长……朱处长……王处长……祁蒙你认识的,如今是国民经济综合司的副司长了。”丁志鹏是副主任,比在场所有人都要高一级以上。不过,坐在前排的官员也各个手握权柄,

    苏城忙忙的握手,有些眼晕的笑道:“没想到这么多人。”

    “你创造的船业结构,让我们这么多人无地自容啊。”丁志鹏再次握手,拍打着他的手背,笑道:“我们的祁司长,分析了大华船业,认为你们能在数年时间里,解决数万人的就业,间接解决数十万个家庭的生活问题。这个报告,在我们发改委内部,引来了很大的震动,这不是,孙总找上了我,然后许多人都要求见见你,是不是有种大熊猫的感觉?”

    下面传来低低的笑声。

    丁志鹏继续介绍道:“这些年轻人,都是我们发改委的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产业和就业的问题,怎么样。与大华船业很契合吧。”

    “能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标本,我也是一只有为的大熊猫了,受宠若惊。”苏城半开着玩笑。

    众人再笑。

    笑声之后,苏城推举到了前面就坐,面对半个圈的发改委官员。

    这些年轻的发改委课题组成员,大都是低级干部,只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辉。正踩在无限宽广的金光大道上。

    对他们,以前的苏城只有羡慕的份。如今却能淡然处之。

    一个国家,没有优秀的官僚是不行的,但一个国家,只有优秀的官僚更糟糕。

    双方的位置,正说明大华实业踩在正确的时代步点上。

    很快,前排的几个人。开始很随意的聊天似的询问起来,说的内容,与丁志鹏前面说的差不多。苏城尽管收敛了一些,回答的问题还是引来阵阵争论。

    产业化的问题,说了大约半个小时,期间不断的有年轻干部起身询问。

    苏城正襟危坐。回答的相当认真。

    丁志鹏在旁都觉得苏城的表现过于正式,小声的提了一句。

    苏城装作没听见,仍然是极度认真的姿态。

    眼前的年轻干部,可不会永远都是年轻干部,几个苏城听说过名字的人。未来指不定能走到哪一步。第一次的印象,可是相当重要的。

    而年轻干部们。坐在部级领导的身后,心理的感觉又不同。

    能与领导谈笑风生的苏城,面对自己如此认真,心生好感是很自然的。几个人问着问着,问题就超出了船舶工业的范畴,苏城也毫不犹豫的作答。

    这样的做法,除了令人受到尊重,还充分的显示了苏城对经济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自从做了周老的幕僚,苏城多次参与对外政策的研究,也深入的整理过自己所了解的后世信息。

    就算苏城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足够开一场演讲了。

    有意无意间,苏城更是借着一个有关产业的问题,做出预言,道:“就亚洲形势来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印度在软件业方面,将持续维持优势。rì本的年功序列和目前的公司体制很难持久,而韩国的贸易壁垒将持续增加。亚洲四小龙的风光会在四五年内被打破,他们的产业模式恐怕很难继续下去。此外,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万维网和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万维网的发展,不仅会改变世界产业的模式,而且本身将会创造极大的价值。我所说的极大价值,是远超想象的价值,它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对苏城来说,这是一次最具xìng价比的投资。

    双方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不知过了多久,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觉得话题扯远了,开口笑道:“苏董,对于船舶产业链的问题,你怎么看?”

    他一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继续追问前面的偏门问题。

    苏城避重就轻的笑笑,道:“每出口1万吨的船舶,大概就可以解决100多人的就业,船配产品的本土化率越高,间接解决的就业就越多。大华实业是两条腿走路,但倾向于船舶本身的制造,对于船配产品,我们倾向于外包采购,希望国内的供应商能因此而成长起来。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没有必要全线追逐船舶产业链,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做专做jīng是比较好的方法,成功的几率比较大,竞争力也比较强……”

    “既然如此,可不可以多留几个总段工厂在国内呢?”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满面红光,借着苏城的话头,道:“听说大华已经批准了8家外国船厂制作总段,这是好事,但对咱们国内的企业,也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吧。虽然说竞争机制是一个好的机制,但国内外的发展并不均衡,给咱们的工厂几年喘息时间,对大华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吧。”

    苏城轻笑两声,道:“陆司长请放心,一旦我们决定了国内的总段工厂,对于有股权的工厂,肯定让保证他们能开工充足的。”

    “这样就最好了。”得到苏城的一个小承诺,陆司长就比较满意了。正如苏城之前猜测的那样,他可不想背上“指手画脚”的名声。

    “苏董,开工充足,是每年多少吨的总段?”荣尚国像是上好了发条的布谷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是所有船厂中,最不能损失大华订单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得到订单的,因此非常关心这个议题。

    苏城歪着脑袋,笑道:“开工充足,自然是能造多少总段,就要多少总段。”

    荣尚国好险吐出一口“不可能”,转头笑道:“我们江南造船厂,希望能在年内,建造3个总段工厂,按照苏董以前说的规模,总段工厂同时开工2个总段,2个月内完成。那我们今年下半年,就能做到18个总段,总吨位7万吨到10万吨……”

    “没问题。”苏城想也不想的就点头。

    荣尚国愕然,见苏城如此肯定,一咬牙,道:“多的话也不说了,苏董,各位,我在这里做一个保证,只要江南造船厂能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我们保证今年下半年,完成10万吨的总段制造,明年一年,完成最少30万吨的总段制造,造船总吨位突破百万吨!不但不要国家补贴,而且上缴利润!”

    “说的好。”好些人鼓起掌来。

    只有苏城这边,五郎、张超和他的表情都有点怪异。

    荣尚国察言观sè,不由问道:“苏董,大华是什么意思。”

    “嗯,对于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我们有一个基础要求。”

    “嗯?”

    苏城摊开手,道:“我们要求,凡是获得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今年下半年要完成30万吨的制造任务,明年的总段制造要超过百万吨。”

    会议室内,顿时冷场了。

    荣尚国的豪言壮语,也只有这个要求的三分之一。

    当然,江南造船厂的总产能,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但刚刚建立的总段工厂,和刚刚得到的总段造船法,又如何生产这么多的船舶总段?

    更令荣尚国无法理解的是,市场是否有这么高的需求?

    他再也忍不住,问道:“订单从哪里来?哪里有这么多的订单?”

    ……

溺水者的扑腾

    昨天晚上停电了,想更新了发单章都不行。

    月票本来就 ” ” 落后了,还在最后时刻遇到这种情况,真有种命运的小齿轮不够润滑的感觉。

    早晨.. ””,伟大的电工师傅才修好楼下的电路,匆匆开机,发现昨rì写的章节丢了少半,恍然明白,什么小齿轮不润滑,根本就是卡住了!

    ”超级能源强国 溺水者的扑腾”如今看来,仈jiǔ百章的月票差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超级能源强国”不过,就算是明知道要淹死,也得张开喉咙喊两声:

    本章”娱乐秀”字数五千四,晚上还有更!

    救命!

    一本鲜活的书,是不能停止月票的争夺的。

    鸟豚飞的没有以前那么快了,但也不要把我shè下来!

    求月票!

    求托举!(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订单问题

    “各关联船厂,如果无法得到足够的订单,可以和大华船业签订总段制造的单子。巨型总段造船法的核心就是大量制造,降低成本,稳定利润。”苏城说的意思很明确,就算各船厂自己拿不到单子,光是大华的总段需求,就能喂饱他们。

    但是,苏城的自信无法感染其他人。

    荣尚国一副怀疑的神sè,只是碍于面子,没有再反驳苏城。

    孙道孚身体晃动,坐不住了。

    他本来打定了主意不说话的,但苏城的话太过了。

    孙道孚不得不站出来,道:“苏董,谈合同可不能放卫星啊。半年做30万吨,明年做100万吨,按照你说的3家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那一年的产量就是300万吨,这还不算大华自己的产能和其他5家总段工厂的产能。中船集团一年的订单才多少!国内船舶的需求量才多少,别说能不能做到这个产能,真的做到这个产能了,其他船厂又怎么生存?”

    他是中船的总经理,自然希望旗下的企业都能健康的活下来。良xìng竞争是他欢迎的,恶xìng竞争就不行了。

    在他看来,苏城的做法就是恶意竞争。假如8家中船的船厂活了下来,中船下属的其他船厂死掉了,那他这个总经理,又会变成什么?

    整个中船集团,目前积累的订单数量也不过500万吨,这是未来两三年的产能。

    ” ” 而以大华实业目前的计划。500万吨怕是不够他们一年消耗的。

    如此一来,今年的销售额是高了,明年难道喝西北风去?

    发改委的官员。对于国内的各种数据也很熟悉,听到孙道孚的话,由不得怀疑。

    五郎最见不得苏城被怀疑,顾不得对方的身份,高声道:“谁说大华船业做的好了,就会让其他船厂活不下去?我们如今接的订单,全是2万吨以上的轮船。多在国外,中船何曾听说,大华有在国内大量竞标?”

    “全是2万吨的轮船?还多在国外?”孙道孚不太相信。

    苏城笑了笑。道:“2万吨以下的船舶,大华船业基本不会参与竞标了。以前收到的订单完成,或者转出以后,大华船业将会停止分段造船法等工法的使用。专注于总装总配。”

    孙道孚仍然是将信将疑的道:“只做总装总配。不会令总利润太低吗?”

    从利润率来说,总装总配的利润当然要比整船自己造高的多。但总利润方面,还是自己制造来的多。毕竟,总装总配要输送利润到总段制造工厂去。

    以国内穿企目前的状态,孙道孚其实更在乎总利润。因为他们拿到的订单数量偏少,且以小船居多。

    以己度人,孙道孚不觉得苏城会完全放弃整船制造。

    .. ””苏城却是完全相反的想法,笑笑道:“只要订单做上去。总装总配的总利润反而会更高。”

    “那还是回到了订单的问题上。”

    “我们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自然能得到更多的订单。”

    “船舶是很贵的。客户不会光盯着成本来说话。许多外国客户的要求,算下来根本不赚钱……”东南造船厂的老总,说起这个问题来,就是一肚子的苦水。

    孙道孚捏着指头算了一会,也说:“大华放出去的总段工厂有10家了,按照这样的要求,每年能提供上千万吨的总段,算上国内3家总段企业消耗100万吨的总段,大华今年的总装总配,要超过700万吨,这就是300艘船……太难了……”

    要是15年或者20年以后的中国船企,就不用这样抠吧了。那时候的中国船舶行业,每年获得的船舶订单,轻松超过1000万,手持订单三四千万都很正常。

    就是现在的韩国企业,从87年开始发力,五年下来,也能达到每年千万吨的水平。这也是得益于世界船舶制造业的转移。

    然而,中船完全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他们的目光仍然放在国内,期望着借用行政垄断的方式,得到更高的利润,只要完成zhōng yāng下达的任务就满足了。

    在国际竞标的过程中,荣尚国的表现就是中船的表现。它们的保守和利润计算方式,根本无法跟上船东的思路,偶尔能得到几艘船的订单”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四十一章    订单问题”,靠着国家外汇补贴,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至于船舶设计、船舶设备等等,中船更是落后的厉害。

    相对于新兴的工厂,中船的负担是极重的。但凡是船舶上能用的仪器仪表和设备,他们就希望使用自己集团下属工厂生产的。以90年代中国制造的水平,船东自然是相当的不愿意。

    可以说,无论是价格、服务还是产品质量,中船都已经落后于世界主流了。

    这个时候,哪怕大华实业只是一家山寨工厂,也比他们的尾大不掉要更加生机勃勃。

    苏城听着孙道孚的话,怜悯的道:“没有你算的那么多,平均4万吨一艘船,不到200艘就有700万吨了,这还不包括超大型的特殊船舶,比如海上浮式储油船。”自从中远船务在中船的压力下,放弃了与大华的良好关系,他们从大华实业得到的资源也在减少,海工装备的劳务合作,也渐渐的没有了。否则的话,以前如海上浮式储油船都是交给中远船务加工制造的。

    “200艘船,大华有200艘船的订单吗?”孙道孚重复了两遍这个数字。

    苏城只是微笑,道:“200艘船是明年的目标,今年下半年,按照各总段工厂的要求,只用准备60艘船的订单就可以了。”

    他降低了一些目标,孙道孚顿时觉得自己问到了点子上,忙道:“这么说,大华目前有60艘船的订单了?”

    60”超级能源强国”艘船,孙道孚都不相信。剩下6个月的时间,60艘船意味着每月10艘船,也就是3天一艘船。

    这是什么概念,中船集团下属的工厂,3个月也不一定能做一艘万吨巨轮。

    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船厂,有些只剩下修船的业务了,即使如此,3天也不可能修好一艘船?

    一家成立才几年时间的船厂,超过整个中船集团?除非失心疯了,没有哪个中船人愿意相信这种事情。

    苏城从大华船业开始做海上钻井平台,就开始关注国内船舶业了。只是以前的时候,大华船业尽量减少制造业的份额,专注于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开发。

    如今,真的涉足这个圈子,苏城才感觉到了沉重的暮气。

    60艘4万吨级的船,才是250万吨左右的载重量,甚至不足以替代中国企业10%的需求。

    就是这样,孙道孚堂堂正部级的官员,还露出不能置信的表情。

    突然之间,苏城就没有说话的意愿了。

    他微微抬了一下头,对张超道:“你给孙总,还有大家,说一下大华船业目前的订单情况吧。”

    “好的。”张超清了清嗓子,面对正襟危坐的众人,有些骄傲,又有些叹息的道:“大华船业目前获得的订单总数是116艘船,手持订单总吨位超过500万吨,今年”娱乐秀”需要交工的船舶数量是28艘船,总吨位超过100万吨……”

    孙道孚朦胧中有种看自家数据的感觉。

    手持订单数,交工数量等等,都和中船很接近。

    所不同的是,中船集团下属有几十个船厂,有几十万工人,而大华船业才有1万多人,建立仅数年。

    孙道孚更加无法理解的是,大华船业刚刚交工9艘船,哪里获得如此多的订单?

    和他有相同疑问的不止一个人,平江造船厂的总经理,就率先问了出来:“最近几个月,全球放出的船舶需求,也没有50艘船吧,大华船业哪来的116艘船的订单?”

    “收购的。”

    “什么?”

    “我们收购了3家船厂,将他们持有的订单,全部纳入囊中。”苏城咬字清晰。

    中船人一阵发愣。

    想死他们,都没有人想到这种手法。

    国内的船舶企业,别说是收购了,20%的股权,在高压状态下,都不敢轻易放出来……

    至于全资收购,得到对方的订单,这样的事情,国内船企是想都没想过。

    改革开放15年,中船尝试过走出去,尝试过为国家赚外汇,唯独没有想过,怎么弄一笔外汇购买国外船厂。

    对90年代的国企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收购一家船厂要多少钱?1000万美元不够吧,3000万还是5000万美元?那是多少亿人民币?

    而且,收购来的国外工厂怎么管理?厂子里的车间主任,可没有一个懂英语的。

    甚至找遍厂子,也没有几个英语滑溜的人。总不能就因此派到国外做分厂长吧?

    在座的中船领导,完全处于思维混乱了。

    发改委的人才不管这些,一个年轻人眉飞sè舞的站起来问:“苏董,这就是资本运作吧?你们怎么想到,要收购国外船舶企业的?”

    ……

    ……(未完待续。)

    PS:本该昨晚更新的,但写的太匆忙,最后重改了。

    今天尽量更新多一点。

    ……

第四百四十二章 联合

    “其实是对方找上门来的。”苏城简单的解释说道:“前两年,国际造船市场委靡,订单价格一路下滑,一些东南亚的船企怕支撑不下去,吃进了不少的订单。今年以来,船市恢复,原材料价格却有所上涨,一些船企做一艘船赔一艘船,他们发现我们不愿意转让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干脆把船厂和订单一起转让给我们……”

    “他们做了亏损,大华就不会了?”年轻的课题组成员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苏城看看旁边的中船人,道:“我们的成本比他们最少低三成。所以,就算是以前的订单,仍然有利可图。当然,有新订单更好。”

    他其实没有说全。对一家船厂来说,有低价的订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低价订单。

    无论是多低价格签订的订单,它本身肯定是比原材料贵的。船企有可能亏损的部分,只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和设备折旧。低价订单就算不赚钱,至少能弥补人力成本和设备折旧,相当于船厂的保底工资。中间只要夹杂一些高价的订单当奖金,船企不光不会亏损,而且能活的很滋润。

    然而,大华实业介入市场,使得高价订单几乎不存在了。

    蜂拥而出的大华人,将市场上的订单一扫而空,只要想,苏城就能把价格做到他们的成本价,同时盈利百分之二三十。对于不缺乏低价订单的船企来说,大华实业的出现。比经济危机还要可怕。

    ” ” 许多船厂即使能继续经营下去,工厂的股东也不一定乐意。被苏城收购的三家企业,就是比较主动的三家。他们的老板宁愿套现撤离,也不想无休止的陷入其中。

    “这么说,大华实业名下,已经有3家外国船企了?大华准备怎么运作这些海外公司?”这个问题,似乎比船舶本身更加令人有兴趣。1993年的中国企业尚未向海外扩张,但苗头已经出现了,作为政策研究者。自然要提前一步,进行了解和语言。

    孙道孚也好奇的转过头来。过去几年里,他其实有机会收购外国企业的。但都因为种种缘故而未能成行,管理的难度正是其中之一。

    苏城微微点头,道:“确实是有三家船企了,不过。因为都是中小型船企。我们并不准备进行实际经营,而是准备进一步的处理。”

    “进一步的处理?”有人疑惑的问。

    大家都看了过来,似乎想听苏城说点什么经营意见。尤其是船企中人,虽然不愿承认,但大华船业的发展,乃至于大华实业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

    苏城颔首,停了一下,才在众人期待中。说道:“我们准备将2家印尼船厂和一家马来西亚船厂,合并成一个船厂。看看是否能建立起两个总段工厂。但不管是否能够成功,主要的策略仍然是裁员。”

    “裁员?”不止一个人露出错愕的表情。

    苏城摊开手,道:“3 . . ””家船厂的人工支出和大华相当,生产率只有大华的三分之一。就算建成总段工厂,也很难达到大华员工生产率的三分之二,所以,裁员是必然选择,我们保留一个船厂,也是为了利用当地的技工,所以,两个总段工厂,600人左右就是最终规模了。”

    “那要……裁员多少人?”就业与收入分配司的张司长,半是好奇,半是奇怪的问道。他还是不太习惯裁员这个词。

    事实上,就是下岗这个词,在93年也不流行,政策层虽然在讨论,但对下岗一类的事情,还是非常忌讳的。

    不到国家财政即将破产的时候,大家也不希望让国家的信用破产。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解雇工人老大哥,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技巧和运气。

    没到最后时刻,谁都说不清下岗问题。

    至于解雇和裁员,更是官员们讳莫如深的。90年代的私企兴起,裁员也是时有发生的。不像是国外的私企有社会保障和工会组织,国内的保障体系完全没有延伸出来,官员们也说不出出什么时候能够延伸出来,所以都做了鸵鸟,将头塞进地下。

    高级别的场合里,说出“裁员”的,确实是少之又少,对中船这样的央企来说,那就更难得了。就是在下岗浪cháo最激烈的年代里,他们也没有真正受到冲击,只是福利和奖金方面受到了一些影响。93年遭遇的经营困难,距离下岗或裁员还早的很呢。

    面对众”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四十二章    联合”人的目光,苏城没什么感觉的道:“裁员总数在5500人左右吧。技工会保留的多一点,大部分的管理层和普工都要被辞退。”

    “不能……不裁员吗?”张司长开口就知道自己问了一个笨问题,还是说了出来。这大概属于他的职业习惯了,就算是发改委的正厅级官员,有时候面对副部级或者正部级的国企,还是会有弱势感的。

    苏城忍住翻白眼的yù望,镇静的道:“不裁员的话,大华就要把这5500人养起来了。”

    荣尚国咳嗽一声,道:“总能找到别的出路吧,裁员的话,这些工人又怎么办?”

    “如果是国内的工人,我也许会想办法维持工厂,采取一些措施,但目前是外国工人,我只能说,再找工作好了。”

    这一句话,险些噎死荣尚国。他愤然道:“外国工人也是工人阶级,草率的解雇……”

    苏城不说话,就是看着他。

    张超留学回来,很自然的接口道:“工作做不下去了,难道等工厂倒闭了,再把工人推向市场?”

    荣尚国很想说一个不要倒闭,奈何江南造船厂的情况也不好,他也说不出口了。

    突然间,荣尚国很是怀念以前的rì子。

    曾几何时,国企人从来没有考虑过倒闭的事。经营困难了也有国家买单……最多的情况,是国企生”超级能源强国”产多少东西就卖多少……

    “解雇5500人,真是想也想不到。”荣尚国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可奈何。

    “所以,我们做企业的,一定要把企业做好。国内经济向好,即使有工人被解雇,也能找到工作,否则,期望只能是期望而已。”苏城同样想到了一些东西。

    荣尚国无话可说。中船下属的小工厂,已经有停工待岗的现象了,企业不好,赚不到钱,又如何发工资和奖金福利。

    丁志鹏不想在延续这个话题,他本人更加关心本国的岗位问题。于是,丁志鹏喝了一口水,清清嗓子,道:“这样看来,大华实业解决了订单不足的问题。在大华船业和中船联合的问题上,中船方面还有什么的想法吗?”

    “产能方面,我们还没有接触过总段工厂,是否能把要求降低一些。”平江造船厂的总经理很担心自己的工厂不能入选,希望将整体的要求降低下来。

    苏城瞄了一眼对面,就道:“大华如果获得20%的股份,双方自然会变成关联企业,到时候,我们会指导各步骤,包括工厂的建造,生产,质检等全过程。”

    中船众互相看看,还是荣尚国开口道:“我们已经清退了三产公司,我觉得,是否可以进入正式的谈判阶段?讨论股份转让和补偿,还有技术扩散等内容?”

    “苏董?”丁志鹏看了过来。

    ”娱乐秀”苏城没什么犹豫的道:“大华实业要求最低20%的股份,我们计划用数量不等的总段工厂,以及仪器设备来做交换。当然,技术和培训也是要计算在内的。”

    “没有现金?”

    “没有现金。”苏城给予肯定的回答。

    荣尚国深深的看着他。这其实再次降低了条件。

    然而,中船是否还能耗得起?

    孙道孚等人,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这次的见面,还是孙道孚拉着老脸,绕过几层关系,请丁志鹏出面促成的。若是这次放走了苏城,他下次又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几个人看来看去,试图用眼神交流。

    丁志鹏一笑,就想宣布休会。

    苏城赶在他开口前,道:“收购股票的提议,只在本次会议有效,会议结束后,股票收购的方式将不再保证。”

    中船的能量还是极强的,他可不想陷入纷纷扰扰的政治斗争当中去。

    丁志鹏失笑,干脆坐稳了等着看戏。

    一项上亿元的交易,如此仓促的做决定,对双方都是一个挑战。当然,对国企的要求就更高了。

    很快,孙道孚说道:“我们必须向上级部门确认。”

    “我们商谈好价格,如果上级部门不同意,那也只能如此了。”

    “你是的只能如此,是说中止联合?”

    苏城点头,道:“如果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大华就只能选**企进行合作了。”

    比起之前,苏城的态度更加坚决了。

    这也是实力使然。

    孙道孚等人没有办法,唯有聚到一起,低声商量。

    甩手就走一类的事,他们以前就做过了,现在却是不敢了。

    ……(未完待续。)

    PS:四点了,天都要亮了……

    好像又晚了……

    ……

第四百四十三章 结论

    当着丁志鹏等人的面,孙道孚等人并不能有太多的讨论。

    很快,孙道孚就拨出了电话,与上边讨论了起来。

    很短的时间限制,让荣尚国很不满意,对苏城道:“谈判就要认真来谈,限制时间算什么事?”

    “长时间的拖下去,对双方都不利,所以,如果今天不能决定的话,大华实业自然要有别的出路。”苏城的解释,自然不能得到荣尚国的认可。

    “就算延迟一两天,也没有关系吧?”

    “大华实业当然没有关系,但是,江南造船厂是否有关系,我就不能保证了。”苏城语气不善的道:“如荣总所见,大华船业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展了起来。以大华目前的规模,如果支持一家中小型船厂,您觉得,用多长时间,能发展成江南造船厂的规模?”

    荣尚国瞪大眼睛,其他人也没料到苏城说的如此直白。

    平江造船厂的总经理就是出生于江南造船厂的,此时,他呵呵一笑,解围道:“就算大华能用一年的时间,扶持一家江南造船厂出来,那也要耽搁一年的时间不是?何况,江南造船厂的底蕴,是其他船厂不能相比的。”

    “江南造船厂的底蕴,还包括数千名退休工人,以及每年2000万元的亏损。”苏城紧接着他的话,说道:“大华船业计划要扩散技术,也有半年的时间了。 ” ” 我们可不想再等半年了。所以……如果今天没有结果的话,大华实业只能考虑一家更简单的船厂做技术扩散。”

    荣尚国听的重重哼了一声。有脾气不能发,他也够郁闷了。

    苏城却是一笑。道:“说实话,我们如果不是希望将技术扩散到中国企业,将会采取更积极的经营措施。所以,贵方的拖延,也应当有一个限度。”

    “苏董的意思是,江南造船厂还不入你的眼?”

    “和这几家公司相比,您觉得呢?”苏城伸手从张超那里。要来一叠文件,放在桌面上推给荣尚国。

    文件里,正是几家船厂申请技术转让的申请书。

    “智利航运国际有限公司。”

    “韩进造船。”

    “韩国汉堡商业船舶有限公司。”

    三张纸上的三个名字。全是超过江南造船厂的世界级大型造船公司。也许再过20年,得到了国家全力扶持的江南造船厂,在花销了上百亿元人民币,借助国内航运市场的强劲动力。能够与这三家造船公司比肩。但在93年,中国的造船水平,着实不高,中船捆绑起来,也比不上三家公司中的任何一个。

    荣尚国愣愣的看着申请书,不确定的道:“大华要与他们合作?”

    “我更愿意相信国内厂商的能力.. ””。但是,也请各位尽快决定。”苏城的声音冷静,明显不是胡乱说的。

    此时的大华实业。经过一年的实践,算是彻底的掌握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以前的时候。还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而等待中船自我调整,如今到了飞速上升阶段,自然不可能再等下去。

    荣尚国愤然道:“口口声声说爱国,又为什么把价格压的那么低?”

    “大华开出的价格是恰当的,也是有竞争力的,外国工厂要想得到这样的股份交换条件,想都别想。”苏城撇撇嘴,又道:“有设备有厂房有技能培训,再加上优秀的工人,这样的工厂,自然能进入上升通道。多给出现金,难道是为了建几个漂亮的办公楼?”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不止荣尚国,其他的中船人也受不了了。

    苏城摊开手,道:“大华假如收购了你们20%的股份,你们就要做好类似的对话的准备。我不光是说说而已,还会派人详细的查证自签约之rì起的所有账目记录。”

    几个人的脸都绿了。苏城可是当着发改委的一群官员在说话。

    但是,要让他们说出停止合作的话,他们也说不出来。不提技术革命的重要xìng,就是苏城谈到的账目记录,也将他们卡死在此。

    谁要是现在说退出,岂不是声明自己的账目有问题?

    丁志鹏笑着将话题岔开”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四十三章    结论”了,继续谈论经济的问题。

    孙道孚好像没听到他们的讨论似的,坚持打电话。

    到了晚饭时间,发改委的官员们各回各家,中船众仍然留在会议室中。

    无论苏城怎么逼迫,这么大的事情,总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熬了一晚上。第二天中午,孙道孚才终于等到了电话,疲惫不堪的对苏城说道:“我们原则是同意大华的收购要求,还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两个问题。”苏城竖起了两根手指。

    “两个问题……”孙道孚苦笑,他本来只是客气了一下。

    苏城才不管呢,他笑了笑,道:“首先是我们双方的联络问题,我要求,桂江造船厂的黄厂长,要安排作为我们双方的联络人,中船方面的要求,最好通过黄厂长来传达。”

    “黄厂长人在桂江,怎么做联络人?”

    “就算是远距离联络,我也希望尽量交给黄厂长来传达消息。”苏城说的正是小胖的父亲。他在桂江造船厂做了好些年了,早有调到中船总部的资格,苏城既是帮他,也是帮自己。

    要是再和荣尚国这样的老派领导谈下去,合作说不定真会黄掉。

    孙道孚在政治浪cháo中飘来荡去,稍微转一下脑筋,就了解了苏城的想法,缓缓点头,道:”超级能源强国”“我去问问黄厂长的意见,他如果同意的话,我也同意。”

    “那么,第二个问题。”

    荣尚国翻翻眼皮,心想,还真的有第二件事。

    只听苏城继续说道:“不论大华和中船的哪几个船厂合作,希望詹志芳同志,不要涉及到大华的业务。”

    詹志芳代表的正是中船内部的保守势力,自从大华涉足造船以来,他就和大华实业不对付。以前的时候,苏城还撬不动一名副部级官员的任命,但要拒绝一名副部级官员的合作,正是时候。

    孙道孚意外的问:“什么意思?”

    苏城淡淡的道:“凡是大华和大华关联的船厂的文件上,我不希望看到詹志芳同志的签字,或者他的直属部门的参与。同时,所有相关的谈判、具体的工作,也请不要詹志芳同志的参与。他是集团的副总,想来也没有必要参与其中吧。”

    孙道孚的脸sè刷的变了,气道:“中船集团内部的职务任命,还轮不到大华来插手。”

    苏城笑笑,道:“你要任命他做什么,我不管,但是,我是不会和他合作的。这一点我提前声明了。如果中船集团一定要派他过来,那技术扩散就立刻停止,订单转让,设备转让等等,都将停止。”

    他手上的筹码太多了,孙道孚眼神不善的看向苏城,终究只能看着了。

    ”娱乐秀”中船人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中船集团对大华船业的依存度和联系,会紧密到何种程度。

    不能参与大华实业的项目,詹志芳自然会被排斥出权力圈子了。

    “那就这样吧。”孙道孚也疲倦的厉害。

    6月18rì。

    国务院的审核通过,荣尚国、李冠等分厂的总经理,开始分别与大华船业谈判。

    这种时候,就连荣尚国都不敢矫情。

    大华实业虽然不准备拿出现金,但有多少设备,多少厂房,提前提供多少原材料,甚至谁先谁后,都是有极大分别的。

    很快,收到消息的各船厂,纷纷派人来到本埠。

    如黄恒丰这样的船厂总经理,其实还有不少。

    桂江造船厂这样的企业,一年都造不了几艘万吨船舶,也不会在消息确定以前,急火火的跑来和江南造船厂之类的船企竞争。

    但是,等到国务院批准了大华实业的收购以后,希望得到技术扩散的船厂就坐不住了。

    在争夺资源方面,国企向来训练有素。

    不管是哪个国企申请下来的项目,总有其他的企业想分一杯羹。哪怕没什么直接关联,或者没出过力气,到最后得到好处也并不奇怪。

    对国内的船企来说,大家都是中船下属的厂子,前期是否参与并不重要,后期想要参与,集团总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眼睛原本盯着3家巨型总段造船法名额的大型船厂,突然发现身边满是盯着巨型总段工厂的小船厂,谈判的环境,也陡然恶化。

    来访的船厂多了,苏城也忙忙碌碌的没个休息。

    他才盯了几天时间,6月24rì的一条新闻,吸引了他的目光。

    当rì,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16条强力调控措施,至少就执行力方面,远超后世的调控政策。

    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等,意味着银根全面紧缩。

    “海*南完了。”苏城看完新闻,得出了一个并不困难的结论。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 崩盘

    “海*南完了!”站在海*南发展银行的门前,钟汉楠没骨头似的坐在了台阶上。

    跟着他跑来跑去的苏刑,还残存着些许的希望,低声道:“要不,咱们再跑城市信用社试试?”

    “老徐在的城市信用社已经被处置了,咱们比较熟悉的信托投资公司全部停业整顿,如今连银行都不行了……”

    “那就找天*津的银行。”苏刑急不可耐的说。钟汉楠天*津驻海南办事处的,也就是天*津的干部,派到海*南来给政府赚钱的。93年的海*南地产投机里面,多的是这样的人。正因为如此,国家的调控才能如此好用,一招釜底抽薪,就把海南地产的流动性给搞没了。

    钟汉楠只是摇头,道:“天*津的银行早就被警告了,他们不敢。”

    苏刑嗤之以鼻:“有什么不敢的。”

    钟汉楠呶呶嘴,道:“海*南发展银行就被关闭了,系统内通报,你说天*津的银行怕不怕。”

    “咱们给他们两分利借钱的时候,他们就不怕了!”苏刑心里在滴血。月息两分是年息24,对蒸蒸日上的地产公司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如今想想,那是每年上千万的利息啊!

    别说1000万了,现在就是有10万块,苏刑都满足了。

    钟汉楠早就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只能摇头,道:“2分息是友情价。听说有几十家城市信用社要被处理,你如果还有办法,就弄点现金,留着防身。”

    “咱们的账户,在银行还能取出钱来?”苏刑笑的坐在地上,满是苦色。

    “银行肯定不行了,把车卖了吧。”

    “车?”苏刑哗的跳起来,大声道:“我大奔才到两个月。”

    “现在卖掉还能得点钱,等银行贴封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钟汉楠吁了一口气,爬起身来,道:“现如今,什么都没现金好用。”

    “卖就卖吧。”苏刑扭头往外走,到了路边的大奔旁,眼神专注的像是看着情人似的。

    93年的奔驰车,不光是泡妞神器,更是办事神器,有着一切宵小避让的属性。

    苏刑以前曾经开过一段时间老爹的奔驰E200,那是国内组装的第一批奔驰车,只分配到部级官员,他能得到实属不易。刚刚买到的这辆奔驰则更厉害,编号W140的豪华S系列,在国外也是难得的好车。要不是海*南的生意蒸蒸日上,苏刑根本想都不敢想买这样一辆车。

    光是为了等车,苏刑就等了三个月,那叫一个日思夜想。

    卖掉它?

    苏刑暗暗叹了一口气,愤慨的想:凭什么我做生意,就正好遇到国家调控。

    凭什么银行收紧银根,就要收我的贷款。

    钟汉楠慢吞吞的走了过来,咳嗽一声,道:“走吧,到公司收拾点东西,能卖的就卖掉好了,趁着还有人接手……”

    “说不定熬一段时间,咱们还能回来。咱们名下有5份地产,最少值6个亿……5亿是肯定。”苏刑打断了钟汉楠的话。

    钟汉楠苦笑:“5亿的话,谁现在会买?”

    “上个月,咱们可是计划10亿才抛售的。”

    “没有人买,也就是一块地罢了。”

    “逼急了,我就建成楼再卖!”

    “谁买?”钟汉楠本身就是天*津银行的人,因为懂金融,才被市委看重,派到了海*南。因此,他对自己面对的地产崩溃,明明白白。这已经不是土地值多钱的问题了,而是信心的问题。没有人会掏钱购买包赔不赚的土地的。

    当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也因为他赔的是国家的钱,虽然沮丧,虽然软弱,虽然后悔,但还是愿意正视现实的。

    苏刑就不同了,他不光赔了自己的钱,银行的钱,还要承担海量的银行利息。93年的银行利息,比2013年的高利贷利息都要高,即使有通货膨胀的存在,但对还不上利息的人来说,超过20的贷款利率,仍然是相当恐怖的。钟汉楠的话,显然不能让苏刑高兴。

    他上了车,重重的关上车门。

    钟汉楠摇摇头,也跟着上了车。

    苏刑的车,开的摇摇摆摆。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路面上了。

    到了租赁来的写字楼前,苏刑一脚刹车,将他的大奔钉死在路边。自从得到这辆车以后,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粗暴的对待它。

    既然马上要卖给别人了,也就不用爱惜了。

    苏刑这么想着,推门下车。

    刚刚关上门,一群人就涌了上来。

    “苏老板,我们的工程款,什么时候给啊!”打头的包工头面目黝黑,脸有忧色。

    苏刑眼一瞪,道:“黑五,你的工程款年末才到,急什么?”

    “苏老板,工地都停工了,你给了我们工程款,我们也好回家啊。”包工头挡在路上,只是不让。房地产破产,亏的最多的是国家,最倒霉的却是工人。建筑工程款的拖欠向来是有传统的,海南的欣欣向荣,使得许多包工头都允诺了一两年的回款时间。当房地产崩溃以后,他们的损失之大,简直令人难以承受。

    几个人眼巴巴的望着苏刑,让他瘆得慌。

    钟汉楠从后面下来,啪的关上门,喊道:“都做什么?想要钱,可以,等我们下个月的账到了。要不然,你们这钱就别想要了!”

    他当然是在骗人了,这也是商人们常用的技巧。等到下个月,自然会换上一个新的说辞。

    工人们犹豫再三。

    下个月有钱的希望,总比彻底没了希望好。

    包工头黑五更是紧张。如果对方不给钱,他就要自己给工人发钱了。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包工头要钱没要到,眼瞅着回乡不能,心一横跳楼了。

    黑五手下的工人,也差不多都是乡里乡亲的。要是拿不回钱,他也不敢回家去。

    嘴唇抖动两下,黑五小心的道:“老板,多少给点吧,兄弟们都没钱了。”

    “说了是下个月,就下个月给,下个月都等不到?”钟汉楠又呵了一声。如果说苏刑还对土地价格报有一点点希望,他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因此一分钱的现金都不愿意给。

    “你们大老板做的生意,随便给我三瓜两枣的……我们做了小半年了,工程款还一毛钱都没给呢。就算留尾款,也该给一点吧。”

    “下个月来拿钱,你现在要,财务上也没钱不是?”钟汉楠换了一个和蔼的表情。

    “多少给点……”黑五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样吧,我到财务给你问问,有多少算多少,没有我也没办法。行不行?”

    “那……好吧。”

    钟汉楠点点头,一马当先往办公室去了。

    苏刑跟在后面,对钟汉楠的骗术佩服之至。财务上自然是没钱的,公司的账户都被银行给冻结了,少数的现金也不敢放在公司里,如今的公司财务,就像是被舔过的盘子一样干净。

    工人们哪知道这些,一窝蜂的跟进去,又被挡在了门外。

    两人进到办公室里,钟汉楠就开始打电话,准备将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掉。

    苏刑眼见这样的情况,只能将自己埋在沙发里。

    不多时,等待室里的工人开始敲门:“老板,老板。”

    “知道了,再等一下。”钟汉楠捂住电话,说完要说的话,才低声对苏刑道:“老王那边也不行了,快点筹钱。”

    然后,他才打开门,继续编起了瞎话。

    苏刑懒得动一下。几天前,他好像还是个亿万富翁似的,今天,他竟然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汉,以至于要把新车卖掉。

    没多久,门外传来了争吵声。

    钟汉楠一分钱都不拿出来,黑五自然是不行的。房地产商的困局,大家都看在眼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人,再不肯放弃。

    争吵中,苏刑偷偷溜出了写字楼。

    他的大奔还是很好卖的,W140是刚出的车型,正常订购少说得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他的要价又低,很快就有人来看了。

    房地产商倒了霉,那些做建材生意的,买卖机械的商人只要没参与投机炒作,手上总有些余钱。

    “给你个整数,50万,车我提走。”看车的老板开出的价格连腰斩都算不上。

    苏刑愤恨不已的道:“新新的车,50万不可能。”

    “你看吧,要是被银行拖走,就一毛钱都没了。”人家也知道地产商的窘境。

    事实上,对有钱的商人来说,搜罗失败者的财富,再转卖出去,未尝不是一门好生意。

    “再加点。”

    “没的加了,你问问别人,这个价格,不错了。”这个价格当然是白菜价了,但此时此刻,能拿出50万的人,确实很少。

    “太少了!”苏刑的眼神在其他人脸上巡游,希望找到一个开价高点的。

    商人们岂会让他如愿,双方讨价还价的声音越来越大。

    突然,楼上的一扇窗户打开了,黑五探出头来,看了两眼,就怪叫一声,冲了出来。

    都到卖车的地步了,这家公司的情况怎么样,谁不知道。

    在苏刑搞清楚状况之前,黑五挤开人群,一屁股坐进奔驰里,再也不走了。

    讨债持续了好几天时间。

    几个工友昼夜看护奔驰车,直到苏刑凑足了钱给他们。

    苏刑和钟汉楠疲惫不堪。

    最终,银行收走了公司所有的资产,甚至没有留给他们回程的机票钱。

    这还是苏刑和钟汉楠的身份特殊,银行把他们欠的钱当作了呆账。一些不走运的公司代表,甚至上了法庭。

    随着6月的结束,海*南的天气越来越难挨,地皮和房产的价格也是一路狂跌。所谓的价格,其实早就失去了意义,只是一个个卖家的期望数字罢了。

    这种时候,又哪有买家愿意进场的。

    苏刑逃也似的回到了北*京。

    2亿多元的负债,以及大起大落的投机过程,令他心力憔悴。

    回到家中,见到母亲王丽梅,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小声问:“爸呢?”

    “去上*海了。”王丽梅的表情有点古怪。

    “他怎么跑上*海去了。”苏刑随口说着话,就准备回房间去休息。最近一些天,他连睡觉的都睡不踏实。

    路过客厅,他又习惯性的摘了一张报纸下来,展开看了一眼,就定住了步子。

    《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产业**——记中国民营公司大华船业的奋斗与成功。

    苏刑真想吐一口老血,昏过去算了。

    昏不过去,又不得不认真的看下去。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绝

    江南造船厂袻的股权,平江造船厂25%的股权,南德造船厂25%的股权……再加上另外5家获得巨型总段工厂的船厂15%到30%的股权,大华实业在中船重工内的股权权重,超过了15%。如果这还不能证明大华船业的成功的话,那岂不是说央企太嫩了?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在国内经济即将硬着陆的情况下,《中国青年报》对大华船业的报导充满了溢美之情。翔实的内容和故事背后的挖掘,令六子的文章得到了媒体界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引用和转发。

    苏刑就是不想看都不行。

    青年报满篇主旋律式的赞扬,其他报纸也相差无几。

    大华的媒体公关做的向来不错,再加上本身的表现上佳,媒体自然愿意帮抬花轿。但这样的报导,却让苏刑极为不爽。

    “爸去见苏城了?”苏刑突然有了危机感。

    王丽梅其实也担心此事,虎着脸道:“老爷子要求的,他不敢不去。”

    “怎么能这样!”苏刑的心绷的紧紧的。海,南地产投机的大起大落,远远超出了苏刑的承受能力,他没有像是许多负债累累的商人那样跳楼自杀,或者心理崩溃,也就是指望着家族支持。

    或者说,银行等债主能让他回家,也是因为他背靠着一个庞大的家族,还有大累等金融内部人士帮他说话。但不管怎么说,隭乙多元的负债,终究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苏刻和王丽梅都没有说出来,只是逃避罢了。如果再被苏城抢走家族的支持,苏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时候,苏刑脑中全是怨怪:凭什么别人赚钱的时候我没入场我入场才赚钱,地产就崩溃了?

    凭什么大华实业日赚斗金,我要倒欠银行的?凭什么老爷子支持一个私生子,让我这个嫡孙自生自灭?凭什么!

    苏刑无意识的捏着报纸,几乎将之捏成一团。

    王丽梅暗暗叹了一口气,她能理解儿子的愤怒但儿子闯下的祸,也实在不小。她小声劝道:“海南的生意不好做,就做点别的。老爷子那边多走动一下,叔叔伯伯什么的去的勤一点,想想办法,总能把窟窿填上。”

    能不能填上,王丽梅其实真不知道。

    苏刑不情愿的道:“去爷爷那里,他万一问起来怎么办。”

    “就说钱被套牢了。”王丽梅用刚学来不久的股票术语,说道:“欠下的钱一时间还不上,但也不是全损失了到时候就这么说好了。”

    “也只能这样。”苏刑说着,小心的看了母亲一眼,问:“能不能找大舅想个办法,不还欠下的钱了?”也就是他这样的纨侉子弟,才会又如此的奇思妙想。

    王丽梅竟而认真想了想才道:“我问你大舅,试试看。”2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的感觉范畴,王丽梅潜意识里,都没有弄明白这是多少钱。

    周末,苏东元仍未回家。

    苏刑坐不住了。他和母亲商量以后,干脆坐飞机前往上悔。

    自从苏振国去了上悔之后,如今聚集在此的苏家人不在少数。

    苏刑的堂伯苏圩我意买了一个有弍栋别墅的小区,就是为了给苏家人落脚使用。

    啊年的商业房地产市场尚未成熟,别墅小区是别的单位给领导准备的也是看在苏家的面子上,才不情不愿的让了出来。纵使苏刑苛刻的目光,这个别墅群也非常好了。

    闹中取静,空间充足,建筑形制优美独立而不孤单……

    然而,苏刑看过外观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和享受。2亿多元的债务沉甸甸的压着他。在通货膨胀的年代里,20%的贷款利息意味着2亿多元的债务每年要还当5000万元的利息。每个月将近500万元,折算为天的话,是每天17万元!

    1993年的中国,17万元是5名公务员一年的收入。没有了海南的地皮,卖了苏刑也还不起。在巨人大厦倒掉以前,海南炒地皮的失败,也许是创造最多中国负翁的时间了。找大舅帮忙,只是苏刑无奈中的办法。

    “咔。”

    门锁的响声惊醒了苏刑,他抬头看看客厅的钟表,中午都要过去了,自己竟然傻坐了一个早上。

    进门的是苏东元。他自己拎着公文包,站在门口的玄关处,并未走进客厅。

    苏刑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只敢懦懦的叫一声:“爸。”

    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苏东元只能“哼”一声。还能怎么样?就是苏东元的身份,对2亿元也徒呼奈何。在这次海南的地产崩溃中,全国银行系统的呆账增加了300亿元以上。在其他账目清理结束之前,苏家多少还能拖延一段时间。也就是拖延了。

    “去见你爷爷吧。”苏东元没什么好脸色,闷声说了一句。

    苏刑苦着脸看向母亲王丽梅。

    苏东元再“哼”一声,道:“欠债2亿是能瞒得过去的吗?你们还真是大胆,敢从银行贷款2亿炒地皮!”

    “谁知道会变成这样……”

    “行了,去收拾一下,马上和我走。”苏东元比谁都着急。上面要是查起亏空,首当其冲的可是他。

    苏刑紧张的心情被诱发,像是要被审判似的,一步一顿的出了门,往别墅群后方走去。

    “过来,坐车。”苏东元说的言简意赅。

    “嗯?爷爷在外面?”苏刑知道,别墅群里,最大的那栋宅子是给苏振国留的。

    苏东元“嗯”了一声,一马当先”明显没有谈话的意思。

    苏刑唯有乖乖的跟在后面。

    要是以前,他还有点发言权,至于现在?苏刑自己都觉得气短。

    车行半个多小时,苏刑开始觉得不对了。

    “我们这是往哪里去?”他开口问。

    苏东元淡定的道:“港口。”

    “嗯?”

    “大华船业的新船下水,老爷子去给剪彩。”

    苏刑登时脸色苍白。

    苏东元瞥了他一眼,面色稍霁,坦然道:“老爷子准备全力支持苏城了。到了现场,你的态度好点。”

    “为什么?”苏刑的脸彻底冷了下来。

    “你知道大华实业的赏产有多少吗?”

    “总有10亿吧。”

    “大华船业的估价已经超过10亿了。”苏东元的语气无喜无忧的道:“大华实业下属的大华实验室很难估价,但瑟坦油田的价值,肯定是要超过10亿美元的。”其他杂七杂八的厂子,每个都在一两亿以上。所以说,大华实业很有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公司。”

    “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商人?”

    “荣家也是商业家族。”苏东元说的是有过国家副主席的荣家。

    苏刑一呆。就传承和实际权力来说,荣家比苏家有过之而不无不及,这样来想,苏振国的选择就不难猜测了。

    他嘴唇哆嗦两下,不禁道:“就算这样……就算这样,也不能就这样全力支持吧……”

    “你仕途已断,做生意,又是这个样子,你让老爷子怎么选?”苏东元怒气冲冲的说了一句。他当然不想私生子苏城掌握家族权柄,两人的关系又不好,家里指不定多少人笑着看他的笑话。

    但苏振国的决定,既然占住着道理,苏东元就断然没有阻止的能力。往根子里说,苏城到底是他的血脉,换成其他堂兄弟的子嗣,隔的不是更远了。

    苏东元和苏刑父子各想各的,直到前方的码头出现。

    “苏书记。”许秘书没有跟着车去,就等在了现场。

    “老爷子来了?”

    “来了。”

    “哪里?”

    “在中间说话呢。”许秘书说的不清不楚,是因为苏振国说话的人是苏城。他给苏东元当了好些年秘书,对苏家的情况也是门清。

    苏东元“唔”的一声,显然意识到了情况。

    苏刑不爽的问道:“今天是为了什么?”

    他环视一周,附近全是记者,不光有国内的记者,还有国外的记者,说是云集也不为过。

    一个小小的船厂,用得着这样林着吗?

    苏刑甚至想,这会不会是老爷子的力林策略?

    许秘书对苏刑也算熟悉,对他的小心思猜的明白,勉强道:“听说,今天有搬船同时命名。”

    “那又怎么样?”苏刑不理解的转头过来。

    “是搬4万吨以上的轮船,大概是比较少见吧。”许秘书其实特意问过,同时给3艘船命名,何止是比较少见,实在是没有过的事。

    在平地造船法以前,任何一艘万吨巨轮,都是在昂贵的船坞中诞生的。

    一艘船厂假如有一个船坞,那船舶装配的时间就只有365天,有三个船坞,船舶装配的总时间也不过1095天。

    一个船厂能生产多少船舶,最终的决定者就是船坞。

    无论是早期的分段造船法,现在的总段造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船舶在船坞中的时间,而将更多的制造工作,移到船坞以外去做。

    因为船坞,就是造船过程中的最大瓶颈。

    对船厂来说,充分的利用船坞不是要求,是生命线!

    即使一个大型船厂,能凑出3个万吨级的船坞,也不会让它们的进度相同的。

    最充分的利用船厂设备的方式,就是让几个船坞处于不同的进度,一艘船下料的时候,一艘船焊接,另一艘船准备舾装……同时完工搬船,意味着要同时给3个船坞下料,同时给3个船坞安排工人和机械,又闲置了另外一些工人和机械……

    不论船厂有多大,只要是用船坞的形式,同时开工或完工的效率,始终不及轮转的。

    在船坞每天价值上百万的年代里,没有谁会为了一个记录,而特意安排船坞同时完工。

    所以,最大的船厂,也就是恰巧碰上两艘船司时完工,继而同时命名。这种情况,往往还是一艘大船和一艘小船。

    给3吨4万吨级的船舶命名,只有在平地造船法诞生以后,才可能发生。

    消除了船坞的瓶颈,又采取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大华船业,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总装总配工厂。重达数千吨的总段,全是在其他船厂生产,然后运输过来的。采取同时起运巨型总段的方式,大华船业能够进一步降低船厂成本。让两到三条船保持相同的进度,则能减少激光测绘等精密工作的压力。

    此外,大华船业获得8家中船下属工厂的股份,自然消除了劳务合作上的障碍,大量的派遣工人,使得同时开工的船只数量逐月上升,砸船舶只是等闲。按照每月增加一艘船舶的速度,大华船业已经进化到了司时建造1搬万吨轮,单月交船瞅的规模。

    112万吨轮的订单,相当于中船3年的制造量,如今看来,竟然只够大华船业一年的消耗。

    稍微有点工业属性的媒体,对这样的大华船业,关注度都不会低。

    “过去吧。”苏东元最近也了解了一些船业的资料,越是如此,他就越发难以劝慰儿子苏刑。

    此时此刻的苏城,说是如日中天都不为过,苏刑要想在他身上找回平衡,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兴许,早点接受现实,是最好的结果。

    世界上总是有些人,是另一些人无法

    超越的。

    苏东元不自觉的瞄了苏刑一眼,即使更喜欢这个儿子,又非常讨厌私生子的存在。

    然而,现实的差距,还是让他的理智逐渐超过了感情。

    苏家的未来在苏城身上,至少,不可能在苏刑身上了。

    苏刑亦步亦趋的跟在苏东元身后,心情莫名的紧张。

    无论是老爷子的心思,还是站在巨轮前的苏城,都让他紧张。

    尤其是那三艘4万吨级的货轮,黑红两色的扁平船身,像是巨型礁石般停靠在岸边,威严的仿佛钢铁雕塑似的。

    局外人,很难想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虽然从来都看不起苏城,然而,站在苏城的地盘上,看着苏城的成就,苏刑的心情终究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果我有一个)工厂,能否造出这样的船?”苏刑很不乐意的想着,突然晒然一笑,心想:我怎么会去做工厂这么肮脏的事!

    须臾,两人来到了苏振国身边。

    “爸爸。”苏东元轻轻的说了一句。

    苏振国只向后看了一眼,就再次转头和苏城说话去了。

    苏刑的脸刷的就白了。

    他们父子两个,竟然**裸的被无视了。

    被其他人无视也就算了,被爷爷无视了……

    苏刑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苏东元心知肚明,苏振国为了争取苏城,做了很多的工作,因此不可能在明知道苏城不喜欢苏刑的情况下打招呼。

    他垂下了头,不知第几次暗暗叹气。

    对于老爷子的决定,他有各种不满,但却难有抵抗的意志。

    随着苏城的闪耀登场,他在家族的发言权无形中被削弱了。与此同时,苏城却在快速成长,成为中石油的独董,竞标得到瑟坦油田,甚至获得海沧基地,都可以解释为纯粹的商业行为,然而,获得中船集团的股份,再也不能如此描述了。

    准确的说,是几相结合,令量变产生了质变。

    如今,大华实业是中国最大的甲醇提供方,是中国最大的乙醇提供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提供方,是中国最大的柴油机提供方,是中国最大的远洋船舶提供方……同时,大华实业还是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消费方,中国最大的船用钢铁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化工原杵消费方,再加上大量的原油、柴油、机械供应,大量的机械、仪表、电子的消耗,半个化工界都要看着他的眼色行事。

    最重要的是,获得中船鹉权重的股份,意味着将对中船重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至少,比一名副部级的中船集团副总经理要强的多。

    这一点,看看詹志芳的命运就知道了。

    堂堂副部级干部,纯粹因为苏城的原因,开始靠边站。

    詹志芳也不是没背景。

    但在中船重工的一亩三分地上,只要大华船业依旧保持强硬和强势,他就没有翻身的希望。

    这意味着,苏城掌握的资源,开始跨越经济界限,顺着国企的藤蔓,向政治圈蔓延。虽然不能说就此跨入了中国政治圈,但当年的一机部,六机部,石油部能挖掘出何等的政治能量,现在的大华实业就能挖掘出何等的政治能量。

    哪怕是苏东元,也不敢说权势超过了苏城,再顶着老爷子,扶持苏刑,已经完全没有了意义。

    苏刑似乎也意识到了此点,颇有些黯然神伤的站在那里。

    耳边,是苏振国对苏城的劝说。

    只听苏振国温言说:

    “回家来,和叔叔伯伯们见一面,以后有什么事,也好互相帮衬。大华实业仍然是你的,族里不会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方便配合的就配合,不方便配合就不配合……”

    “家里不要求你现在回报什么,家族对你其实亏欠良多,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提出来,家族能做的,尽可能做。”

    “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家族的战略,决策,你都可以参与。不方便亲自过来,可以派一个信任的代咚六

    “你在中央高层有你的资源,这很好,但维持起来不容易吧。”这方面,家族有现成的经验,我年纪大了,做事不行了。你要是能撑起这滩事,我就是给你跑跑腿,也可以。”

    这样的条件,是苏刑想都不敢想的。

    就是听到了,他都有点不敢相信。

    怪不得苏振国身边全是苏家中人,今天的剪彩仪式,看来就是一个借口了。这么多人,就为了劝说苏城而来?

    苏刑越想越不是滋味,后来简直是嫉恨万分了。

    苏振国说了很长一段话,才问:“你有什么想法?”

    从外表看,苏城似乎陷入了思考中。

    苏刑不忿的想:装吧,装吧,小心装的太厉害,老爷子收回了条件。

    他正想着,却见苏城笑了笑,继而听他开口说:“我对家族没什么了解。既然没有硬性要求,想配合就配合,不想配合就不想配合,那就保持现在的状态吧。”

    “现在的状态?”

    “我还想自己在外面打拼一段时间,毕竟,我和家族缺少直接的联系。””苏城的语气平淡,似乎没有参杂太多的情绪。

    苏振国皱眉道:“你是我的孙子,还要什么直接联系?”

    “只是这样的联系,加入族中,也没有什么意思吧。””苏城说到这里,许多人都露出惊诧的表情。

    苏刑更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苏城。

    他竟然拒绝了?

    拒绝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业

    “单打独斗固然爽快,但要更上一层楼,没有家族的帮助是不行的。”苏东元在后面出声。

    对于他,苏城没有丝毫的客气,顺口道:“国内有家族支持的公司够多了,那又如何。”

    这话说的不是那么明白,但在场的人都能理解。国内有家族支持的公司不少,但没有一家是比得上大华实业的。

    事实上,能比得上大华船业的公司都少之又少。

    苏振国也许帮衬过大华实业,但要说支持,那还差得远呢。

    从这个意义来说,没有家族支持的大华实业,比有家族支持的国内公司,要厉害的多。

    苏东元尴尬的咳嗽两声,无言以对,他总不好和苏城当场争辩,干脆垂下眼睑,当做没听懂。

    苏东元的堂弟苏相岸是近年来才涉足生意场的,颇多仰仗苏东元的地方,哈哈笑了两声,解围道:“如果有家族的支持,苏城你也会轻松一些吧。另外,还能展的更快不是?听说你找中船要了上百亿的国家开银行的低息贷款?你要是来找我们,百亿不好说,十亿八亿的都很轻松的,日积月累下来,也不会少吧。还有,海关那边,港口那边,税务那边,我们都有办法,不光能减少费用,而且能优先办理业务……”

    “咳!”另一位堂兄弟,提醒他不要把话说的那么直白。

    苏相岸在生意场上打拼的久了,不在乎的嘿嘿两声。问:“苏城,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他从苏家受惠良多。自然觉得有家族庇佑,做事方便而舒适。

    苏城有点懒洋洋的撇撇嘴,道:“海关港口什么的,大华集团有公关部来处理了。至于融资方面,除非是无抵押的1o亿美元,否则也没什么意思。”

    这次轮到苏相岸语塞了。

    别说是公关部这种配置了,他的公司除了财务部,连人事部都是不完全的。公关自然变成了他的工作。贷款当然也得是有抵押的。这可是银根紧缩的年代,能贷出款子来已是邀天之幸,哪敢要求那么多。

    苏城轻巧的笑了笑。

    苏相岸顿时觉得被小瞧了,奈何苏振国就在边上,他只好咬牙切齿的在苏东元耳边说:“你这个儿子,真是茅坑的石头。”

    苏东元其实早就有这个感觉了,但被人说出来。还是怪异的很,心想:他要是茅坑的石头,我又算是哪里的。

    只有苏刑站在后面,又喜又悲。

    喜的是苏城拒绝了家族的帮助,那他苏刑要获得家族支持,就不会增加困难了。悲的是。被自己看作救命稻草的家族支持,竟然没落入苏城的眼帘。

    若是以前,苏刑或许会骂苏城一句“白痴”。但经过了双开和海*南炒作地皮的失败,他对自己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苏城的决定。除了感叹,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两人的差距。再没有像现在那样,明显的呈现在眼前。

    苏振国给出的条件,可比苏刑期望的最好的结果都要好。

    即使如此,苏城依然弃之如履。

    想到此处,苏刑除了让莫名的忧伤在心尖打转儿,对现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期待。

    一阵大笑破坏了苏刑的黯然神伤。

    不知什么时候,苏振国身边围着的,不仅仅是苏家人了。

    中船重工的总经理孙道孚,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也请您参观我们集团的江南造船厂。自从与大华船业合营以后,我们的江南造船厂有了极大的改观,和您上次见到的,绝对不一样。”

    他是在邀请苏振国视察集团下属最大的船厂,江南造船厂呢。

    从孙道孚的角度来说,出售股份给大华实业,终归是一个比较冒险的政治决定。虽然几年内看不出风险,但他还是希望能将可能的危险消弭于无形。邀请国家级领导参观,属于再正常不过的方式,否定江南造船厂或者中船集团的人,总归是要顾忌一下苏振国的。

    苏振国参观了私营的大华船业,自然要参观一家国企造船厂平衡一下。江南造船厂和大华船业的关系,因为购股的关系而日渐密切,苏振国想想,也就笑道:“要去可以,咱们就看生产第一线,会议室的汇报就不要搞了。”

    “您这么说,我们也只能同意了。”孙道孚笑的像是被门夹了的猫,声音嗖嗖的。

    “不要提前通知了。”

    “不通知,一定让您看到真实的中船。”孙道孚说的言不由衷,怎么可能不通知。

    苏振国自然不会真的严格要求。

    去下面的工厂一线已经够呛了,再搞突击,那就是让工厂的人没法活了。

    一群人结束大华船业的行程,继而前往江南造船厂。

    原地只留下思考中的苏刑。

    苏东元往前走了两步,回头看到他,不由一阵气急,低喝道:“傻站着做什么,快走。”

    苏刑眼中几乎要噙出泪来了:老爹以前可不会这么粗暴的。

    ……

    苏城也随同前往江南造船厂。

    那里的总段工厂里面,还有许多大华的工人呢。

    他们负责培训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以熟练的操作新机械,特别是对流水线的流程进行指导。

    这些大华工人里面,不免有些是从江南造船厂或者其他中船下属的船企跳槽过去的。

    所谓风水轮流转,当他们以大华船业的成员身份回去的时候,得到的只能是更好的礼遇和接待。无论江南造船厂的官员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来自大华的培训工人。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生产率提高,哪怕每个总段的生产时间缩短一天。所带来的都是数万乃至十数万的利润提升。

    在这么高的收益面前,就是荣尚国都淡定不了,何况普通的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

    苏振国的车队抵达的时候,正好是倒班的时间。

    熟悉的自行车海,像是潮水似的,从江南造船厂涌出来,塞满了自行车道,以及郁郁葱葱的大树隔开的宽阔四车道。

    自从出售了2o%的股份给大华实业以后。江南造船厂迎来了一轮难得的扩张,建成的3个总段工厂占地面积不小,挖下来的树木全都移到了厂子外的马路边上,倒是让这条路变的很有些氛围。

    9o年代的市政是没有钱的,漂亮的花坛巨木,只是国企里面才有。

    不过,这年月的国企生活都艰难的很。全国的国企全年的利润总计2oo多个亿,就能判断里面的惨淡。维持现状已属不易,能够扩张,自然令本埠的许多国企,羡慕万分。

    在自行车的阻塞中,苏振国的车队也被迫缓行。

    苏振国干脆让车靠边。下车来看。

    孙道孚跟着下车,不好意思的道:“没计算好时间……”

    “没事,正好看一看。人很多嘛。”苏振国打断他的话笑道。

    “江南造船厂有万人的规模了。现在,一次倒班就有三四千人的规模,你看到的是离开工厂的人。前面还有来工厂上班的工人,也是这么多。”孙道孚是颇有些骄傲的。他虽然是集团总裁。但曾经也是江南造船厂的总经理。江南造船厂之于中船集团,就像是大*庆之于石油总公司一样,不光是最大的分厂,同时也是最出干部的分厂。

    “不错不错,工人们很有朝气啊。”

    “工厂的效益好,工人们就有干劲,蹬自行车,也有力气。”孙道孚哈哈的笑了起来。

    苏振国高兴的点头,道:“我当年在工厂车间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上下班的。那时候是翻砂工,可是真不轻松,下班就想好好洗个澡,那时候来回走一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如今不行了。”

    “苏老身体好着呢。”

    孙道孚正说着,一排“轰隆隆”的引擎声,由远及近,竟是让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听不清了。

    如此大的动静,不光是苏振国,随从的官员都探头探脑的议论起来。

    须臾,红蓝黄绿黑灰白色的摩托车大军,像是一波五颜六色的机械大潮,扑面而来。

    骑着摩托的,多是工人,半数以上穿着来不及脱的工作服。由于车多的缘故,摩托车的度也起不来,大家就压着车把,大声说笑。

    几百辆摩托车,远远的看起来,比自行车大军可要壮观的多。

    “这是?”苏振国看向孙道孚。

    孙道孚挑挑眉毛,也向后看,他也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啊。集团总经理,不可能天天下基层。

    还是江南造船厂的人跑出来,笑道:“这些是大华船业派来的培训师傅。”

    苏振国奇怪的问:“都骑摩托车?”

    “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坐班车,也有骑自行车的,不多。”

    “这是……大华船业的福利?”

    苏城此时过来了,笑道:“工人自己买的。大华的住宿区和其他船厂比较远,我们的培训工人往来就不太方便。当然,大华提供了通勤车,不过,年轻人总喜欢自由一点。”

    话音刚落,一辆摩托车就载着个女孩子,嚣张的从众人面前通过,大大的嘉陵摩托的标志,很有种时尚气息。

    对9o年代初的官员们来说,这种场景,已经偏向于劲爆和限制级了。

    没有人呵骂,也是看在苏城的面子上。

    一辆接一辆的摩托车,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泛起的青烟下,显露出各自不同的脸孔。

    一人突的问道:“大华实业,派出了多少培训工人?”

    “派出了千人左右吧,也是轮换的。”苏城回答。

    “都有摩托车?”

    “想买的都有吧。大华实业不限制。”

    “想买就能买得起?”

    “差不多吧。”

    两人的对话,引来一阵古怪的表情。

    9o年代初的摩托车可是比后世的私家车还要拉风的东西。要说人手一辆,的确是令人难以理解。

    曾几何时,中国的工人,这么富了?

    苏相岸干笑着插口,道:“大华的工人还真是时髦,这个摩托车要几千块吧,怎么买的起?”

    “派往各船厂做培训的工人,多半在大华实业的特殊贡献列表上。”苏城点到为止。去年的分红,最少都有万元,此时的工人又没有买房之类的压力,花销起来自然痛快。

    知道分红的人,不在少数。苏相岸张张嘴,最后还是摇摇头,心想:这个苏城,怎么就有噎住人的本事?这得噎多少人才能练出来。

    苏振国意味深长的看向苏城,道:“看来,大华实业,的确是改变了一些东西。”

    “总是要改变一些东西的。”苏城远望着摩托车大军离开的尾烟,微微昂。

    苏振国一笑,道:“哦?大华实业要在船舶行业,继续走下去?”

    “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做出Lng船。”一年的时间,大华实业对现代重工转让的Lng船技术,也吃透了很多,但还没到实际应用的程度。作为民用船舶上的明珠,Lng船比平地造船法等工法技术,要艰难的多。

    “这样说来,船舶制造将会变成大华实业的主业?”

    “大华实业的主业,仍然会以能源,特别是石油产业为主,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苏城对此很是认真的道:“对大华实业来说,能源产业是根系,其他业务只是利用根系滋养的枝干。”

    “那……大华的海沧基地,做的怎么样了?”

    “8o万吨乙烯运行正常,进驻的企业也过了4oo家,我们正计划申请再多5ooo公顷土地,用于配套工厂的安置。”苏城一边说,一边奇怪苏振国的问题,就身份而言,苏振国问的有些太细致了。

    “不错不错。”苏振国笑呵呵的,却是越看苏城越喜欢,作为长辈,他对苏城的感情是复杂的。

    听他们说到此处,与苏振国同来的祁蒙急的抓耳挠腮。

    就在不久前的3月,中央再次进行了机构改革,将五年前组建的能源部取消,重设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祁蒙也再进一步,工作范围涉及到了能源改革和协调工作。

    与此同时,1993年的中国,开始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石油缺口的增幅与日俱增。

    在没有能力命令中国石油总公司的情况下,祁蒙不禁将主意打在了大华实业身上。

    这种场合,祁蒙也没有言的资格,他只能等大家重新上车的机会,流窜到苏城身边,低声问:“苏董,大华就没有关于石油开的计划?”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二选一

        里海的石油开发和产出,可以称得上一波三折。

    早在20世纪初,也就是一战以前,里海地区每年就能产出以千万吨计的原油,二战后更是达到了顶峰,产量相当于苏联石油总产量的70%。

    在中东石油大行其道以前,里海地区是世界石油的宝地。

    然而,随着前苏联的大量开采,里海石油一度有枯竭的趋势。尤其是车臣和阿塞拜疆的陆上石油,储量降的很低,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的新油田发现,又转移了苏联的注意力,使得里海地区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 .

    直到80年代末,在前苏联的石油产量骤降的背景下,斯拉夫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挣扎,花费巨资对里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

    结果,大量资金换来的资料,甚至没来得及仔细研究,苏联就宣告解体了。

    里海石油,也就继续沉淀在了地下。

    作为世界三大石油圈之一,里海石油的开采要比波斯湾地区来的复杂,但产量是丝毫不少的。尤其是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以后,开采成本的区别也就没那么大了。

    唯一限制里海石油的只有两点。前期是对储量的估计,后期是运输的费用。 . .

    这里面,储量又是前置条件。

    如果没有极高的储量,建造输油管道就会变的不经济,而里海周围的三个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是陆上国家,要把石油卖往全世界。输油管道必不可少的。

    苏联时代留下的铁路和输油管道系统,都是面向莫斯科和东欧的,在俄罗斯经济和工业崩溃的背景下。对里海国家已失去了意义,更不能满足外国石油公司的需求。

    因此,90年代初的里海虽然因为曾经的辉煌,引来了许多石油公司的目光,但真正愿意投入勘探的公司并不多。

    相比每年花费数百亿美元勘探费用的大型石油企业,苏城就省下了遍地撒网的成本。从他的角度来看,如果放弃安大线。直接开建中哈管道,以中国的建造速度,最多两三年的功夫就能完成。届时油田正好进入高产期,再适合不过了。

    而这里的石油储量之充沛,也会让那些舍不得数亿美元勘探资金的企业,后悔不迭。

    自波斯湾和墨西哥湾以后。里海石油圈。大约是北极以外的最后的石油热土了。

    祁蒙的信心就没有那么足了,听苏城说里海的石油50年都不会枯竭,不禁问道:“大华实业做了勘探吗?”

    这是很难解释的问题。苏城不清不楚的道:“只能说是有类似的情报。”

    “外国公司的情报?”

    “隐约有一些了解。”

    祁蒙呵呵一笑,以为苏城不好说,换了个问法道:“里海那里,现在有大的石油公司吗?”

    苏城想想,道:“印象里有英国的BP吧。”

    祁蒙更奇怪了,重复道:“印象里?”

    “呃……我记得不大清楚了。”苏城说的还是大实话。只不过,他的情报来自于记忆罢了。

    再过一年。阿塞拜疆将会和英国BP公司,签订被当时新闻界称作“世纪合约”的阿齐久油田合约。包括阿塞久,齐拉格和久涅什利三个油田共计35亿桶的探明储量,令无数公司流了口水,直接引来了美国zhèng fǔ的关注,也就此开启了里海石油圈的开发浪cháo。

    探明储量35亿桶,等于是3个半的瑟坦油田,而且,这样的初步勘探,未来仔细勘定,储量肯定还要增加。

    可以说,除了少数几个早就落入“帝国主义”手中的超级油田以外,阿齐久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主油田了。

    至少在1993年,它还是无主的油田。

    不过,1993年的阿塞拜疆的前景并不明朗。主要是政治局势的散乱,使得任何合约都缺乏履行的能力。

    这样的独联体国家很多,许多要到90年代末,才能有一些转机。

    就算是BP,此时也说不准阿塞拜疆的政治局势,只是在旁边蹲守,等着最后的结果?

    苏城暗想:阿塞拜疆是在今年10月,举行第一届的总统选举,大概只有胜利者,才有与外国石油公司洽谈合同的资本吧。

    不过,现在接触,提前投资,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城摸着下巴,还真的思考了起来。

    大华船业初长成,上半年已经产生了2000多万元的盈利,下半年的盈利只会更多。以目前的状况推断,最多三年时间,大华船业的主要投资就能收回。大华实业的现金流,也将达到新的高峰。

    此时投资新油田,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阿齐久油田有些太大了,投资的期限也太长了一些。

    记得,媒体宣传的数字总是要有几十亿美元的,否则怎么配得上“世纪合约”的称号。

    再算上石油管道的,要完整开发阿齐久油田,没有六七十亿元是不够的。

    在1993年的中国,大华若是能拿到六七十亿美元,全部用来投资地产的话,收益也不会少的。

    苏城甩甩头,将这个念头抛去了。

    购入六七十亿美元地产的私企肥羊,简直是等着被屠宰。

    祁蒙看到他的动作,问道:“苏董想到了什么?”

    苏城不答反问,道:“嗯……你前面问我石油开发,你们是不是有新的政策?”

    “我们哪里有资格出政策。”祁蒙呵呵的笑了,其实挺受用的。作为zhōng yāng部门的核心干部,他们这些年轻的中层干部。就像是过去的翰林官似的,在细节上控制着政策走向,说政策是他们出的。也是可以的。

    笑过,祁蒙才说道:“你知道的,国内目前的政策,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不过,能源部刚刚取消,石油总公司,石化总公司和海洋石油总公司究竟怎么走出去。就只能凭他们的自觉了……怎么,大华实业,有兴趣了?”

    “大华是石油企业嘛。我们对各国的能源信息,还是比较关注的。”苏城做了几年的企业,如今说话也开始学的含混起来。

    “国内企业,如果都能像大华实业一样就好了。”祁蒙感慨了一声。道:“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什么动作,就是刚才说的石油管道,也不是特别的积极。”

    苏城笑而不语。这几乎是必然的。开发国外油田是多辛苦的事?哪有直接从国外进口油品来的痛快,反正都是一样的赚钱。如果是国内的油田,三桶油或许会有些兴趣,国外的油田和管道,那就是纯粹的政治决策了,祁蒙期望的积极。几乎是不可能的。

    祁蒙也就是发发牢sāo,转瞬笑道:“苏董要是有兴趣开拓国外市场。我一定支持。”

    “有贷款支持吗?”苏城眼神都亮着。

    祁蒙苦笑:“现在哪里有贷款啊。全国都在抓过热,批不下来的。”

    苏城遗憾的叹了口气,这个情况其实是能预料到的。92到93年度,中国经济增涨的速度达到了13%,货币增发了34%。仅此两样,就让主管经济的领导应接不暇,治通胀,软着陆的问题,足以耗费他们所有的jīng神。

    国内的事都处理不好,发改委对国外着实是力不从心了。贷款更不用说了,银行的银根缩紧是从根子上的,外汇贷款只会越发的艰难。

    如果不是中船帮忙做了些贷款,大华实业的信贷流动会很低。

    相比之下,祁蒙的能量小的多,责任也少的多。

    他能专注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在1993年的时候,已属偏门了。

    前面的参观阵形一转,记者们开始扑上去照相。

    苏振国招呼着苏城也过来。

    苏城摆摆手,婉拒了。

    他还不想和苏系靠的太近。

    有几个苏系的男人,不禁失望的叹口气。

    对苏城来说,加入家族,就意味着得到家族的资源和配合。但对苏家内部的很多人来说,大华加入了家族,就意味着家族的资源和配合更多了。

    祁蒙有些着急了。

    他很快忍不住了,追着苏城道:“大华会开发里海的石油吗?大华现在有什么顾虑?”

    苏城笑笑,道:“里海周围的国家,都是环境和条件比较差的,但石油的储量应当不错。主要的问题,大概是zhèng fǔ关系和交通运输吧。”

    他没有说资金的问题,是因为祁蒙解决不了资金的问题。

    祁蒙多聪明的一个人,闻言就道:“你想我们帮你解决zhèng fǔ关系和交通运输?”

    “我可没说要去做里海石油。”苏城摆摆手道:“这不是能立刻决定的事。”

    “但如果能解决的话,大华实业会不会考虑?”

    “考虑当然是会的。”

    “那我就试试看。”此时此刻的祁蒙,就像是招商引资的地方官。

    从本质上来说,两种身份还真是一样的。

    只不过,身在zhōng yāng的祁蒙,企图影响的规格更大罢了。

    祁蒙的积极,倒是多少有些感染到苏城。

    他想了想,再道:“开发里海石油的基础,除了获得油田以外,还要建设一条输油管道。对中国来说,安大线和里海石油管道,其实是有些冲突的。”

    祁蒙自然是想过的,直接道:“如果苏董认为里海石油管道更有价值,我会推动这条石油管道的。”

    “那安大线呢?”

    “让别人cāo心去吧。”祁蒙嘴角咧出笑来。

    苏城微笑,心想:小子,我这可是挽救了你10年的光yīn。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裹足不前

        祁蒙和苏城一样,不近不远的跟随着队伍,装模作样的参观车间,偶尔配合记者拍个照,就像是背景墙一样安静。

    但在内里,祁蒙的心是火热的,振奋的,灼烫的。

    他希望抓住这次的机会,为自己,为国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苏振国对委里的年轻人都有印象,见祁蒙和苏城说话后,面sè有异,也有些好奇。..

    不过,他的xìng子沉稳的多,照常参观江南造船厂,并且为新的总段工厂剪彩。

    站在大红花前的,除了苏振国和苏东元等zhōng yāng领导以外,还有中船集团的人,苏城则被安排在了边上。

    在一片祝福语和鞭炮声中,十几米长的大红绸被剪成了数断。

    苏城不屑的撇撇嘴。

    为了等待领导同志的剪彩,江南造船厂新建好了这个总段车间,竟然停置不用,等到苏振国来了,才安排剪彩开车。从时间上算,损失的两个星期,足够给所有工人发一笔丰厚的奖金了。

    这是国企的一贯风格,不管是什么建筑或工厂,都想要邀请大领导来视察和剪彩,为了等到恰当的时机,工人们辛辛苦苦抢出来的工期,也是完全可以浪费的。..

    将如此宝贵的时间和资金,用在领导剪彩这么无聊的地方,苏城只能叹息一声,虽然得到了20%的股份,但大华要想cāo控一家国企工厂的rì常工作,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股权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联合生产和协作上面。

    苏城的能力,还远不足以改革政治运行的模式。

    毕竟,接受领导检查。对于国企官员来说,是升官的最捷径,要是没有了领导检查,没有了领导视察的事情,他们似乎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视察很快结束了。

    苏振国回到酒店,才喊来了祁蒙,问道:“你和苏城。在谈什么?”

    祁蒙是才升任的副司长,和苏振国差着十万八千里。他没想到苏振国如此直白的询问,同时也没想到苏城受到如此的关注。一时间诧异万分。

    会议室是酒店提供的,只有七八个座位,紧凑以至于狭小。苏东元就坐在另一个侧面,轻轻的咳嗽一声。以提醒祁蒙。

    祁蒙惊醒过来。忙道:“我们在谈石油管线的问题。”

    “国内的?”苏振国知道大华燃气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原因,国内的大城市都已经开始了天然气的应用,相应增加了不少厨房器具的销售,在发改委的会议上,这也是一个经常被人提出来的案例。

    祁蒙微微低头,道:“是国外的。我向苏城董事长介绍了安大线,同时询问他对进口石油的意见。看起来。大华似乎对里海石油圈更感兴趣。而为了获得里海石油,首先铺设的应当是中哈或者中阿线路……”

    为了说明问题。祁蒙讲的很是详细,对安大线和中哈线等石油管线,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他并不知道苏家和苏城的关系,因此还特意解释了苏城并无反对安大线的意思。

    不过,提出中哈线,自然就是反对安大线了。

    苏振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发改委内是什么意见,最好也是统一一起。另外,国内其他企业是否有兴趣开发里海石油?”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主动提出要开发海外油田的。”祁蒙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不屑,平铺直叙的说话。国内的三家石油企业,虽然因为能赚到美元的关系,尚能坚持下来,但也受到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冲击。十倍于国外企业的员工人数,即使薪水只有对方的几十分之一,但总额也着实不少,再花费巨资开拓海外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最为国际化的中海油,也将目光放在了渤海东海,且以引进外国企业为主,主动前去国外获取油田的行为虽然有,但就没有成功的。

    苏东元跟着道:“你们的意见呢?是愿意做安大线,还是愿意做中哈线?或者中阿线?”

    “安大线已经有眉目了,俄罗斯的尤科斯公司主动提出。中哈线和中阿线,并没有进入讨论。”祁蒙尽量说的客观。

    苏振国呵呵一笑:“你的想法呢?”

    “啊……”祁蒙犹豫片刻,说道:“我更相信大华实业。”

    “哦?为什么?”苏振国颇为好奇。他对发改委内的中层官员很有了解,对祁蒙也是非常看好的。

    祁蒙想了会,才道:“因为我们在俄罗斯并未获得油田,安大线的方案,是为了从俄罗斯的尤科斯公司购买石油。但是,俄罗斯的石油状况,曾经进行过竞速勘探的大华实业,应当是比较清楚的,苏城既然认为获得里海石油更经济,或者更容易,那我们理应优先选择中阿线或中哈线,至少,我认为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

    “中石油会反对的吧。”苏振国笑了笑。除非强力干涉,否则,在这种具体事务中,直属的部委的意见更有价值。

    安大线的一边,连接着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安加尔斯克,另一边连接着中国的大庆油田。

    而换成中阿线或者中哈线的话,石油管线将首先抵达中国西部地区,再转移过来,中间的损耗且不说,谁来接手管理这条管线,首先就是问题。

    将有可能决定国家命运的管线交给大华这样的私企,显然是不行的。但对石油总公司来说,本来好好的安大线,再与中石化乃至中海油竞争,也是不甘心的。

    被苏振国提了一句,想到种种反对,祁蒙也是一阵的头大。

    不过,从地方干部到zhōng yāng官员一路走来,祁蒙也历练了不少。他晃了晃脑袋,就道:“在这种问题上,中石油要反对的话,也没有办法。”

    “嗯……”苏振国的表情意味深长。

    没过几天,关于安大线、中哈线和中阿线的争论开始出现。

    其实,安大线也是八字没有一撇,尤科斯公司甚至没有正式提出建议。

    但在中石油内部,这条管线却牵扯到了许多人的利益。

    对1993年的石油人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条对外石油管道,同时,它的输油量,似乎能够满足中国未来数年内的石油需求。如此一来,中国既可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行海运,又可以通过石油管道进行陆运,再加上中国自产的石油,能源安全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其重要xìng不言而喻。

    此外,海洋运输是不归中石油管辖的,石油管道则恰恰相反,完全置于他们的管辖范围内。作为一家希望大而全的国企来说,掌握石油管线简直是天生的需求,又怎么舍得放弃。

    不仅如此,安大线涉及到的是石油总公司旗下最大的分公司,大庆油田。作为集团内部最强大的势力,大庆油田一向有着极强的dú lìxìng,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总公司的决策,不断的提供着部级领导的继任者。安大线将进一步巩固大庆油田的地位当然,前提是能够建成。

    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一时间就把祁蒙给缠了起来,令其裹足不前。

    苏城反而得到了难得的机会,略微有了些闲适的时间。

    趁此时机,他干脆带上舒兰,又邀请了小胖和舒浩,一同登上自制的游艇。

    大华船业的主要工厂,已经全部改造成了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的生产模式,主要生产万吨以上的货轮和客轮。但中船下属的其他工厂,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为了容纳富余的人手,他们不光保持了一部分以前的工法,而且竭力开发新的船型。

    编号777的自制游艇,就是桂江造船厂的新产品,期望在生产小船型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利润。

    在小胖的劝说下,苏城勉为其难的购买了一艘,并且加入了小胖组织的游船俱乐部,其实就是向更多人兜售游艇。

    70多米长的游艇,只有大船的四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装修的倒是比较豪华,但放在苏城眼里,也就是后世三星级酒店的标准,去掉软装修的话,水平还要下降一截。

    新鲜过后,苏城就不怎么玩游艇了,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经常泡在游艇上。

    倒是小胖相当骄傲,抱着两瓶酒上船,就笑呵呵的问舒浩:“怎么样?怎么样?要不要也买一艘?”

    舒浩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物资短缺,好不容易成就了一番事业,对生意看的远比享受重,虽然对游艇很是好奇,还是摇头道:“肯定很贵吧,买不起。”

    “怎么会买不起,你们公司的德邦热水器,卖的很不错呢。还有燃气灶什么的,整个厨房都快要被你们占领了。”小胖嘿嘿笑着,将一个名片递给舒浩,道:“你买了游艇,就能加入游艇俱乐部,到时候,大家一起出海,看大海蓝天,随便聊什么话题都很方便吧。”

    舒浩有些心动,口中道:“我们德邦热水器,离占领厨房还早着呢。”

    “那也差不离了。怎么样,你和刘厂长可以买两艘,一艘命名蓝天号,一艘命名草丛号……”小胖边说话,还边开了瓶红酒,给舒浩倒上。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愿意参与吗

        游艇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就下锚停车了。

    苏城找了两根海钓竿,摆在船头的位置,算是划定了地盘,也不管钓竿上面的鱼饵和深度合不合适,就搂着舒兰站在船头聊天。

    约会圣影《泰坦尼克号》尚未拍摄呢,苏城的动作也就不算是剽窃,自然与俗靠不上边。

    海风轻拂,远眺前方的海天一sè,舒兰倚着苏城,突然觉得无比的轻松,喃喃道:“周围真安静,真好。” . .

    苏城笑而不语。他也有浑身松快的感觉。远离了陆地的喧嚣,不用拼命的思考,不用拼命的奔跑,确实是一种简单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想过简单生活的人很多,能过简单生活的人却很少。因为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的人,是依靠过着复杂艰难的生活的人的资源来生活的。

    开着游艇行驶在湛蓝的海水上,简单而快乐。但这一切,必须要有浑身泥浆的钻井工人的付出,才能实现。

    苏城的生活已习惯了紧张,没过多长时间,就自然而然的思考起了公司的事情。

    对他来说,公司既是一份事业,也是一份兴趣。

    海钓竿突然抖动了两下。 . .

    舒兰像是被惊吓的小兔似的,从草丛中跳出来,轻轻推开苏城,道:“有鱼上钩了。”

    “我去看看。”苏城的爪子不老实的动了两下,返身去拉起钓竿。

    躲在后面晒太阳的小胖,仿佛闻到腥味似的。也跑了过来。

    一条不知什么品种的灰鱼被扯了上来,小胖哈哈大笑,道:“太好了。今天的午餐有着落了,没想到海上钓鱼这么难,就是这条鱼小了点。”

    舒浩听他的意思,怪异的道:“船上难道没吃的?”

    小胖不好意思的咳嗽一声,道:“只带了调料和配菜,随便钓几条大鱼上来,哪用得着准备吃的。”

    “也就是说。咱们6个人,要吃一条小鱼?”舒浩和小胖也带了女朋友同来。和jīng明的秦筠不同,舒浩的女友是个很清秀的高校教师。很符合舒浩暴发户的幻想。

    小胖郑重点头,到船舱下,将烧烤的装备给拉了出来。

    手工焊制的烧烤台是他亲自监工完成的,又宽又长。像是能放一只羊上去。

    如果换成烤鱼的话。十斤二十斤的长度大小,一点问题都没有。

    几个人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看。

    舒浩赞叹道:“黄平,你的心还真不小啊。”

    “总听说海里出大鱼……”小胖喟叹一声,将那条灰sè的小鱼,小心的摆在两根铁棍当中,再用铁丝绑住。

    不绑住的话,中间大两头小的鱼,就要从缝隙中掉下去了。

    “真有你的。”舒浩再叹了一声:“你这个烧烤台子。整只小鲨鱼是没问题了。”

    出海好几个小时了,几个人都饿了。眼巴巴的将灰sè的小鱼烤着吃了。然后又眼巴巴的盯着其他几根钓竿……

    最终,还是舒浩怅然若失的舔着嘴唇,望着无边无垠的大海,说:“回去吧,好饿。”

    小胖第一时间表示赞同,快速将他的烧烤装备放了回去。

    游艇回程开的很快,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岸边。

    大家迫不及待的下船,找了个海边的大排档就坐了下来,一通乱点,以最快的速度填饱肚子。

    苏城吃饱了,也觉得有趣,笑道:“带上船的配料看来是浪费了。”

    小胖委屈的道:“谁能想到大海里全是鱼,咱一只也钓不上呢。”

    几个人失笑摇头。

    将大排档的新鲜海产扫荡一空,小胖和秦筠负责将游艇放回码头,舒浩又开车送苏城和舒兰回去。

    苏城的驾驶技术虽有提高,但也提高的实在有限,他现在多半都是带司机或者古洪军出门了。

    苏城的住所,就在大华总部的边上,墙挨着墙,都面对着黄浦江,两者有一道门通着,苏城平rì上班,就是直接步行过去的。

    当然,住所面对街道,仍然有dú lì的门户。

    舒浩在门口停下车,就羡慕的道:“你这个别墅,和以前的公馆一样,还真是不错。”

    “喜欢的话,自己建一个好了。”苏城虽然不参与德邦公司的经营,但也经常能看到德邦的财报,知道自己的这个大舅哥,也是净资产数千万的富豪了。

    如果决定上市,舒浩圈钱几个亿想来都不是问题。

    舒浩咂咂嘴,道:“就算建筑成本不高,这个地皮也不便宜了吧。还是你比较有眼光,知道早在上海买地。如今出手,太贵了。”

    “你要是有兴趣自建房子,我送一块地皮给你。”苏城大方的甩甩手。大华投资是全属于他的产业,这些年购入的地皮总量近10亿元,囊括了各大城市的最佳地段。

    舒浩嘿嘿的笑了两声,转头对女友道:“你看,我就知道送妹夫回来有好事。”

    再转身,他又对苏城道:“不能让你白送我,我出钱来买好了,不过,你得让我挑一块地。”

    “随便你。”苏城很无所谓。他手上的地块,就没什么不好的,只是个人的偏好不同,而会有一些差异罢了。

    “真的?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当然是真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要好好挑一块,放心,不用太大,两三亩就行了。”舒浩笑的很邪恶的样子。两三亩土地若是用来造私宅的话,面积是绝对够大了,弄个三四层的别墅,还能剩下前后花园和西哪游泳池。

    不过,搁在苏城的存货里面,两三亩的土地只能是九牛一毛,不管他选在哪里,都不算什么。

    “呲。”

    又一辆汽车,停在了苏城门前。

    因为是独门独院的小楼,苏城马上看了过来,继而诧异的喊道:“林书记?”

    推开车门出来的,竟是久不见面的胜利油田管理局的负责人,林永贵。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林永贵几乎没什么变化,岁月留给他的痕迹并不深,只是头发梳理的更仔细了,额头上多出几道皱纹而已。

    苏城很快笑迎上去,并给舒浩介绍道:“我在胜利油田的时候,林书记就是我的领导……”

    林永贵摆摆手,不让他说下去,笑道:“以前的事情不提了,我今天可是来找你帮忙的。”

    “哦?那我们进去说。”苏城示意舒兰先去开门。

    舒浩也跟着告辞。

    进到房间,林永贵先转悠了一圈,看了客厅里的陈设,才坐回到椅子上,道:“我知道你也很忙,就不绕弯子了。我听说,大华实业有意开发里海石油,并且推进一条新的石油线路,以取代安大线?”

    短短的几秒钟里,苏城脑袋里就转了三个圈。

    林永贵的来访,与石油有关,并不出奇。只是,牵扯到石油管道,就显的没有那么单纯了。

    考虑的同时,苏城笑笑道:“我的原话,不是有意开发里海石油,而是对里海石油保持关注。当时,是祁司长问我,如果大华要开发海外石油,会开发哪里,我选择里海石油。石油管道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我觉得,安大线的风险太高,障碍重重,不如选择更配合的哈萨克斯坦,或者阿塞拜疆,来做石油管道。林书记的意思是?”

    林永贵腿长脚长,舒展着靠在椅子上,笑道:“胜利油田还没有开发海外油田的实力。不过,要是做一条新的石油线路,我们倒是比较有兴趣。”

    苏城恍然。身为石油总公司的人,除非有极强的背景,否则林永贵注定要在总公司的序列里升迁。林永贵离正部级的位置还有段距离,但在副部级的位置上,已属资深。要跨过临门一脚,他和大庆油田管理局是天然的竞争对手。

    安大线假如成功,毫无疑问会巩固大庆油田的地位。每年2000万吨的原油,比年产3000万吨原油的胜利油田差不多了。再加上大庆每年自产的4000万吨,大庆石油管理局将控制和影响到两倍于胜利油田的原油数量,林永贵的地位必然被相对削弱。

    相反,若是能做一条新的石油管道,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想明白林永贵的心思,苏城却很愿意帮他一把。

    在胜利油田的时候,苏城也没少受惠于林永贵。

    没有想太久,苏城就道:“在我看来,安大线十有仈jiǔ会黄掉。”

    林永贵不禁奇怪道:“为什么?”

    “俄罗斯的石油政策偏于保守话。而俄罗斯的原油又受到很多国家的关注。另外一个,安大线只能给中国运输石油,既不经济,也不政治。如果我是俄罗斯人,也会倾向于建一根能够同时给几个国家输送石油的管道。”苏城缓了一口气,接着道:“第三点,安大线将有很长一部分管道,是在中国境内的,而俄罗斯人,是否喜欢这种方式,也很难说。”

    “啪。”

    林永贵一拍大腿,笑道:“你要不说,还没想到安大线有这么多的弱点。”

    “都不是弱点的弱点。”苏城暗叹一声:未来都会被俄罗斯人提出的。

    林永贵却很满足了,低声道:“那在中哈线和中阿线上,大华实业倾向于哪条线路?”

    “无论哪条都可以,再修一条支线的话,就能满足整个里海的需求了。”

    “大华愿意参与吗?”这才是林永贵此来的真正目的。身为石油总公司的一员,他可不能公然反对集团总部的政策。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管道项目

        林永贵眼神锐利的看着苏城。

    压大庆一头,不仅是胜利油田的夙愿,而且将是他个人仕途的重大转折点。

    林永贵要想再进一步,目标只能是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迈出这一步,他将成为正部级的zhōng yāng干部,进可调任部委和国务院,退可就任地方高官,可谓是一片的海阔天空。迈不出去,就只能在如今的位置上蹉跎到退休了。

    然而,盯着这个位置的可不是林永贵一个人。 ..

    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副部长就有不少,几个副总经理是副部级,一票的分公司老大也全都是副部级,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长亭,更像是一道天堑似的,卡在他这个胜利油田管理局局长的面前。

    除此之外,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副部级乃至正部级干部,未尝不能调任到中石油来任职。虽然困难,但其难度也不会比副部级升正部级难多少,等到98年的改革,胜利油田还会划拨给中石化呢,各家又到哪里说理去,对身处其间的人来说,这本身就是个难事,唯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在没有选择的前提下,林永贵也不会对安大线有什么痴心妄想,毕竟它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

    但是,当苏城关于中哈线和中阿线的论点出来,林永贵就淡定不能了。 ..

    这个机会太好了。

    苏城也摸着下巴考虑着。林永贵明显是想要和大华实业联合的意思,有一家国企联合。在国际石油管道这种事情上是有好处的,但双方的利益分配,又会出现分歧。

    这样思考着。苏城说道:“大华目前在里海石油圈并没有油田,未来是否能得到油田,也是很难说的事。胜利油田如果愿意自建石油管道的话,我愿意配合。”

    让出主导的位置,主要的工作就要胜利油田来做了。

    这就是给林永贵来选择了。他几乎没有考虑,就连连摇头,道:“我们没有在国际竞标的经验。还是由大华实业主导为好。我只求促成中哈线或中阿线。”

    停了一下,林永贵补充道:“我们援疆的过程中,和克拉玛依的xīn jiāng油田的关系很不错。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联系他们,估计也能得到一些帮助。”

    苏城沉稳的点头。

    林永贵来前是打了腹稿的,接着说道:“如果大华能建成中哈线或中阿线。胜利油田只会积极配合。不求利润,风险共担。”

    除了“马首是瞻”这种典型的拍马语言,林永贵的意思是够清楚了。

    此时此刻,也不可能签署什么协议,走一步看一步了。

    做中哈线的成本,对现在的大华实业来说,算不得什么,完全属于可以承受的风险。真正需要考虑的。还是这条石油管道的价值,是否符合大华实业的需求?

    从苏城的角度来说。如果能获得一块哈萨克斯坦,或者阿塞拜疆的油田,那中哈管道作为附属,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如果无法获得这样一块油田,中哈线或中阿线的付出,就会变成一种长期缓慢的投资,并不是很符合大华实业的利益。

    阿齐久油田的传说,自然而然的浮现在苏城的脑海中。

    这个占据了阿塞拜疆70%石油产能,年产原油三千多万吨的大油田,最终是被英国BP给夺走了。由于下手的早,英国BP并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对手,勉强说来,也就是美国和rì本两个传统的能源消费国了。

    如果大华实业倾尽全力,趁着阿塞拜疆总统选举尚未结束以前,涉足阿齐久油田,未尝不能得到这块油田的利益。

    需要谨慎之处在于,此事一环接着一环,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断了,都有可能造成麻烦……苏城转念一想,价值几百亿美元的油田,怎么可能没有麻烦……

    于是乎,苏城握住林永贵的手,一脸诚恳的道:“大华实业,愿意做一条新的石油管道。但很难讲多久能做成,或者能不能做成,只能是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就好。”林永贵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安大线,他反握住苏城的手,满意的道:“那咱们从哪里开始。”

    “那就从获得总公司的谅解开始吧,不管怎么说,石油管道都是石油总公司负责和管理的,没有他们的谅解,我们也名不正言不顺。”

    “这方面,我还是有点办法的。”林永贵主动将此事揽到手里。他在管理局局长的位置上做了快两届了,单论石油系统内的人脉,自然不是苏城所能比的。

    “如果能取得总公司的谅解,接着就可以开始接触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公司了。这方面,就由我来做吧。”

    “那就最好了。”林永贵说着犹豫一下,道:“安大线,你也要注意一下,我估计,张长亭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明白。”苏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阳光洒在茶几上,显的异常的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的yīn影和乌云。

    林永贵也眯着眼看向窗外,同时幻想着成功晋级的时刻。

    在中国的官员序列中,副部级和正部级是两种生物,就像是狼和老虎一样。

    狼虽凶悍,总是脱不开群体,时不时的还要忍饥挨饿。老虎却不同了,占山为王,zì yóu自在,如果愿意了,还可以养着几窝野猪下崽,再舒服不过。

    在国内,在任的副部级领导成百上千,不去看数据,数都数不清。光是教育部直属的31所副部级大学里,就有上百名的副部级干部,国有特大型企业的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真是不少。甚至,故宫博物院的院长,这种手下只有几百号人,能管的只有几十人的官员也算是副部级。但正部级,掰着指头数,zhōng yāng的不足百人,地方也不超过100,全都是有名有实的。

    “吃点东西吧,都是小点心,不占肚子。”舒兰看着他们说完话了,就端着小食过来,一副招呼客人的架势。

    林永贵转脸露出笑容,他也没有继续谈工作的意思,颔首拈起一个小点心,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房子是你设计的吧。好大一面窗户,景sè真好。”

    面向黄浦江的一边,有三分之一的墙面是落地窗。6米高的玻璃墙向上延伸,让屋顶的一部分,也变成了透明的。小楼也是阶梯状的,一层比一层的面积小,但全都能看到完整的黄浦江景。这样的小资情调,免不了有舒兰的参与。

    在房屋的设计和建筑装修过程中,舒兰没少参与,有点小得意的道:“大窗户的话,不光白天能看到江景,晚上还能看到星星,就是离城太近了,只能看到最亮的几颗。”

    “这样也不错了……嗯,榴莲酥的味道不错。”

    “好吃吗?我请师傅教的……”舒兰毕竟是个小姑娘,几句话就被林永贵忽悠的高兴了。

    “好吃,下次一定要让家里人来学一学。”林永贵也挺难的,一个大老爷们,想私下里拉近些关系,偏偏苏城和舒兰的年纪太小,他就算想派遣夫人出面都不行,只能先用家里人来代替,然后再考虑调派哪个人来肩负这项重任。

    苏城执意留林永贵吃晚饭,畅谈胜利油田的事情。到晚间,苏城才回到自己的书房,仔细筹划输油管道的事。

    今时今rì的大华实业,已经不再像是几年前那样,能够不管不顾的只朝着一个方向去了。固定的产业需要固定的人员和固定的资金来维持,虽然都是现金nǎi牛,可要做石油管道,人员和资金永远都是缺乏的。尤其是交涉谈判的人员,怎么都不会嫌多的。

    同样的,蒸蒸rì上的石化业务,地产投资等,城市燃气管道等业务,也需要大量的谈判交涉人员,以及充沛的资金。

    苏城的书桌上,放满了木牌。木牌上写着人的名字,全是大华企业名下的高层和中层。

    他一边看着名字,一边考虑着个人的能力,然后缓缓的将写着闫学灿、王观和李建夏的木牌放在了中间。

    闫学灿经过大华船业的历练,对于股权交涉已有相当的经验。王观和李建夏则是大华后期招聘的牛人之一,虽然没有苏城记忆中的技术大牛那么厉害,但也属于懂三国外语以上的聪明人,在大学期间,就有写出能让苏城称赞的论文之所以能让他称赞,自然是因为他们的论文做出的预测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大华实业的话,这些人多半会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就职于联合国也说不定。

    在国际竞标中,知识的重要xìng要排在第三第四位,聪明是要排在第一第二位的。

    苏城想了想,又挑出两个木牌,放在了王观的边上。他要先准备好去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人手,这样一来,最少要有两个熟悉语言的职员,比起翻译来,公司内的人手既可信又容易沟通。

    第二天。

    苏城在大华实业的总部召开了一个专项会议。而林永贵,也做好了发难的准备,jīng神抖擞的前往北*京的总公司。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 收集信息

        新建成没多久的石油大厦设备新颖,窗几明亮。レwww.uu234.com♠思♥路♣客レ宽敞的走廊被粉刷的洁白无瑕,40瓦的白炽灯一个接着一个,将楼道照的无比明亮。此时少见的电梯、安全指示等等装备,楼内是一应俱全。

    有趣的是,楼道最里面的一间房,此时竟而冒出缕缕白烟。

    虽然看起来很像是起火了,但围在房间外面的人都知道,那其实是里面的人抽烟太多,缭绕的二手烟飘出来了。..

    石油总公司的局长会议,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了。

    仍然没有结果。

    对于安大线,中哈线和中阿线的讨论,一轮接着一轮。即使有人要求投票,也会被劣势的一方所阻止,讨论于是继续进行,很快从长跑变成了马拉松。

    大庆的张长亭确实被林永贵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安大线的准备更充足,前期获得的支持也最多。林永贵虽然也得到了两名副总和两名局长的支持,但在18人的会议里,仍然占不到多数。

    两人都竭尽所能的试图说服其他局长,同意自己的观点。

    这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要让总公司和分公司同样得利,甚至得到更多的利益……

    冗长的会议,不光让里面的局长们疲惫不堪,也让各方打探消息的人员难以坚持。..

    好几个办公室的职员,本来还装作准备端茶倒水的样子,遮遮掩掩的倚在门上,到了凌晨。装也装不动了,干脆溜着门缝,吸里面飘出来的二手烟。每过一段时间,再慢吞吞的将消息传给各自部门的领导。

    房间内的局长们也不是瘫着不动的,每隔几个小时,总有领导要出来解手,趁着这个时间,他就可以得到本部门传回来的最新消息,再回到谈判桌上发挥了。

    合资问题。外交问题,资金问题,管辖问题……一个个的被列出来。就像是一只只的小怪兽似的,每出来一个,都要折腾大家好半天。

    当天晚些时候,结束了大华实业的会议的苏城。也开始陆续收到有关中油总公司局长会议的情报。

    就像是国外的石油公司一样。大华实业的信息局,也会刻意的交好一些中油集团内的员工,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公开的情报,偶尔也会请他们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工作。

    很多事情,由局外人来做,艰难无比,但若是交给局内人,根本不用费什么神。

    zhèng fǔ机关的小道消息总是传的比正式文件快。自有其生长的土壤。能源行业更是少不了小道消息的收集和分析。

    哪怕是国有企业,也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寻找情报的。

    这里涉及到的资金。实在太多了

    即使是胜利油田这样的企业,平均每天生产50万桶原油,在国际上都数不上号,它每年的产量也会达到2亿桶,在1993年,价值也要超过60亿元。如果对这些原油进行再加工,每桶还能产生少则2美元,多则10美元的利润,代表着另外的4亿到20亿美元的价值。

    这么多的钱,只要有1%的波动,就会产生五六千万美元的得失。别说是关注情报了,就算是养一个情报机构,也绰绰有余。

    如果说国有企业还能指望国家情报机构,那大华实业,就只能指望自己的信息局了。

    不等中油的局长会议结束,董峰首先拿出信息局的分析报告,来到办公室里,递给苏城,说道:“看来是很难得出结论了,估计会有4名局长决定中立,剩下14人里面,双方很可能各拉拢到了7个。最主要的是,以这位总经理的态度,他大概不会表态,倾向于和稀泥了。”

    “对林永贵来说,是个不错的结局了。”苏城翻开薄薄的分析报告说。林永贵的首要目标是获得石油总公司的谅解,如今,双方的第一轮交锋,就开始讨论安大线和中哈线的废立,确实是超过预想的结果,保住首要目标是没问题了。

    私下里,苏城不乏恶意的想,大庆管理局的局长是下任总经理最有力的竞争者,那么,这些相同级别的局长们,即使没什么机会得到总经理的职位,估计也不介意给张长亭使点绊子。林永贵主动挑头来战安大线,不知多少人乐见其成呢。

    投一个弃权票乃至赞成票,对许多人来说都无所谓。

    就算张长亭异rì做了总经理,也不能把这些天高皇帝远的一把手怎么样。

    董峰手上还捏着一个报告,他低头看了一眼确认,然后交给苏城,道:“其他几个管理局,都有打电话到克拉玛*依,估计是询问中哈线或中阿线的可行xìng。有了这次的经验,其他几个管理局大概也会提出类似的计划。”

    苏城愕然,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种情况。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管理局都属于中油总公司,他们要建石油管道,总是要通过中油总公司的。不过,有了胜利油田这样一个逆反的先例,其他管理局自然也能提出新的计划,哪怕是相似的中哈管道,不同的行进方向代表的也是不同的管道。自然,哪个管理局提出的管道获胜,哪个管理局就有可能获得最大利益。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每年2000万吨的原油的管理权。克拉玛*依有中油的分公司,但是,目前的炼油能力,恐怕无法全部吃进1.4亿桶的原油。因此,无论哪个管理局能分到几千万桶的石油,就能多掌握上亿美元的资金,对国企老总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

    以目前的银行利率,10亿元人民币放在手上,哪怕多压一个月,都有数千万的利息。能建一个职工小区了。

    身为局长的,要是不争一争,别的不说。下面的官员和职工首先要群情涌动的。

    苏城缓缓道:“除了管线的位置以外,还可能有其他的什么要求?”

    “第四页。宝石机对1000公里长的管道肯定是有兴趣的,大港油田的炼油设备也有进步,如果采取当地建设炼油厂的话,我觉得他们应该愿意插一脚,建设总公司和设计院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有理由同意中阿线和中哈线。而不是安大线。因为安大线是大庆油田通吃,中哈线和中阿线才能在总公司内分配均匀。”

    苏城听的有点好笑,摇头道:“以前不想不知道。一旦不顺利,安大线还真是内忧外患。”

    董峰是个严肃的人,咳嗽一声,继续道:“的确。中哈线要联接到新*疆。那里的分公司的实力较弱,其他公司都可以分一杯羹。如果联接到大庆,包括工程建设,都可能被大庆油田自己吞下去。所以,各分公司都不是太积极。”

    “从新*疆到内地还有两千公里以上吧,你们有做评估吗?他们对此是否在意?”苏城在不断的训练信息局的评估员,也就是他自己的情报官。在他还能确定未来走向的情况下,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分析情报的正确与否。而在他不能分辨的间隙,他希望情报官的评估能够弥补这些。

    董峰又翻了几页。道:“我们认为,不管采用铁路运输还是管道运输,对中油总公司却是有利条件,他们也许更喜欢这样的选择。”

    “既然如此,准备进行实地了解吧。信息局派几个人,集团再出几个人。”苏城将昨天选出的名单拿出来。

    实地考察也是为了就近搜集资料。无论是军事还是商业情报,95%来自于公开收集,4%来自半公开资料,只有1%以下,才属于机密资料。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以及二战时期的格林斯潘,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不管是公开的还是非公开的资料,置身于当地总是有好处的。

    苏城将评估资料和名单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并未交给董峰。

    董峰笑笑点头,微微有点遗憾。他向苏城直接报告,有这种资格的职员,在理论上只能是大华集团副总裁,或者分公司的总裁。但是,中国的私企一向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作为中国的企业家,苏城也不例外。他不能像是国外的首席执行官那样,严格的控制报告人数,那样虽然会减少工作量,却会减弱对公司的控制力。另一方面,集团的高层位置总是稀缺的,增加报告人数,减少晋升,也是对跟不上集团发展的老员工的一种报偿。

    董峰希望自己的信息局,能获得更多的权力,就像历史上的许多情报头子那样。但苏城显然不准备给予他那么大的权力。

    当天下午,大华实业的第一批派遣人员,就分别出发前往克拉玛*依,哈萨克斯坦、莫斯科和阿塞拜疆。苏联虽然解体了,但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勿庸置疑。而且,目前中亚唯有的石油管道,都是苏联时代修建的,全都通往莫斯科。不管是否新建石油管道,这些管道都需要进行了解。

    做完这些,苏城才歇了下来,电话舒兰,约她去吃顿大餐。

    这也属于苏城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了。

    9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绝对是美味的世界。刚刚兴起的大饭店,虽然昂贵的让工薪族难以承受,但确实拥有不少的有利条件。后世为国人所诟病的农药、化肥,在90年代初并不严重。如果大厨稍微用心一点,什么纯粹的食材都能找到,无污染无催化的无公害蔬菜,三年长成的农家猪遍地都是。若有闲钱的话,想吃白罴有点难,弄点熊掌什么的还是容易的。

    照例坐古洪军驾驶的车,先到交通大学接了舒兰,两人才说说笑笑的抵达英格酒店。

    苏城顺便还要感慨一声:不堵车的公路真好。

    怪不得后世的zhèng fǔ官员,拼命的想要限号限行,曾经何时,公务车是中国大地上少有的私家车的时候,免费座驾的快乐,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到了熟悉的位置上,苏城和舒兰坐在一排,正伸着脖子准备点餐,却见苏振国的秘书,笑着走了过来。

    “老爷子也刚到,想见见你们。”秘书和颜悦sè的笑着。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能等吃完饭再去吗?”苏城笑的有些跳脱,不怎么符合今时今rì的身份。レwww.uu234.com♠思♥路♣客レ

    苏振国的秘书三十多岁,沉稳有余,幽默不足,直愣愣的道:“老爷子那里也上了席面,还是过去吃吧。”

    “老爷子一个人吗?”苏城仍然没有动身的意思。这个时间被苏振国召唤,怎么想都是石油管道的事。他已经拒绝重返家族了,想来苏振国又想到了什么新花样,否则也不会贸然召唤。. .

    秘书犹豫了一下,道:“不是一个人。”

    “几个?”

    秘书无奈道:“您过去就看到了。”

    他真没遇到过苏城这样的。以前的话,任谁承蒙苏老召唤,就算不就地拜倒,腿脚也该利落点吧。

    苏城却是一副不爽的样子,示意舒兰点菜,自顾自的问:“是苏家的人?”

    “这我不太清楚。”

    “那就等等吧。”

    等等……

    等等!

    让苏老等等吗?

    秘书僵了片刻,勉强说道:“苏董,有什么事见面说好了,苏老的rì程排的很满的。”. .

    “如果太忙的话,也许再过几天,或者再约个时间也不错。”

    苏城的话,让秘书彻底无语。这样的拒绝,放在别人身上,他就得勃然大怒了,就是不怒也不行,这不是扫苏老的脸面吗?

    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旦牵扯到家族的问题。秘书只会jǐng醒的不去涉入,哪会把自己给带进去。

    “那我就只好如实回报了。”秘书也不能把苏城拖上去。

    苏城轻轻点头,“嗯”了一声。似乎就把关注点放在了菜单上。

    见他如此做派,秘书唯有泱泱的上楼去了。

    舒兰看着门关上,小声道:“这样好吗?”

    “表明态度而已,也看看老爷子的态度。”

    “嗯?”

    “如果老爷子有话说,那就再派秘书下来。如果是苏家人有话说,那就派想说话的苏家人下来。假如不派人来,那就说明事情不好谈。假如真的不好谈。那老爷子估计会自己下来。”苏城撇撇嘴,道:“总要把人和事分清楚才行。”

    舒兰听的呆了呆,道:“真复杂。”

    “一条石油管道就要几十亿元的投入。还不知道谁掏钱呢。如果再算上油田的竞标资金,那就更多了。所以说,八字没有一撇之前,还是不见老爷子为妙。这么说。是不是明白一点了。”

    舒兰讶然道:“苏老想见面。就得亲自下来?”

    “老爷子亲自下来,就说明事情真的麻烦,也许还挺紧急的。这么一来,是否参与石油竞标,我们就要重新考虑了。”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国际间的石油管道,都是高层讨论的事。苏城既然无法直接得到高层会议和决策的详情,那就要通过其他人的表现和行事来做判断了。

    舒兰似懂非懂的点头。她不是很喜欢尔虞我诈的政治世界。倒是纯粹的工厂让她觉得舒服,如今。她在交通大学短期学习的,也是产品质量管理,差不多贴近生产第一线了。

    苏城笑笑,继续翻开菜单,道:“点菜好了,不管谁下来,咱们都得吃饭不是?”

    “别点太多了。”舒兰嘟嘟嘴,在外面吃饭,时不时的会有剩菜,因为苏城很忙,就算是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回去,往往也会没有时间吃,这总让她觉得很浪费。

    苏城就兴奋多了,挥手先要了传统的回锅肉和青椒肉丝下饭,然后就开始指着菜单后面问:“你们的对虾是野生的。”

    服务员就笑:“看您说的,对虾哪里有养殖的啊。”

    “有多大?一巴掌有没有?”

    “看您说的,一巴掌那么小的对虾,我们哪好意思卖,一个半巴掌。”服务员伸出手掌来,翻来翻去的比划了两下。

    “好好好,来一盘。”苏城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来大饭店吃饭,此时听的口水直冒。再看价格,一盘对虾20元钱,不到普通工人薪水的十分之一,按比例也不算贵。

    服务员边记录边问:“您喜欢什么样的做法?”

    “一般怎么做?”

    “大多数客人都喜欢我们大厨腌制的,或者裹一层松肉粉来炸,吃起来外酥里嫩……”

    苏城摆手道:“还是原汁原味的好,清蒸或者别的什么做法。”

    “好。”服务员用笔记在本子上。90年代的中国人,不管是公务宴请,还是结婚宴席,讲究的都是重油重味,即使是在沿海地区,清淡的口味也不流行,至少不是主流。

    点了三个菜,苏城意犹未尽,搓着手继续问:“螃蟹有没有?”

    “当然……我们有梭子蟹,兰花蟹,珍宝蟹……”

    “选最大的来一只。”苏城语速很快的道:“快点做,快上菜。”

    舒兰好笑的拍拍他的胳膊,道:“又点这么多,早上又没吃饭?”

    “吃了。”

    “那把虾或者螃蟹去掉好了,太浪费。”舒兰拦住服务员。

    “别,吃一只少一只啊,以后再想吃,就没这么便宜了。”苏城心想:搁10年以后你看看,再想找一整盘的,一个半巴掌长的对虾多难啊。

    这种顶级个头的对虾,也就是90年代初,渔民刚开始大量捕捞上市,出价较高的饭店才有筛选的本钱,能把对虾里打篮球的全弄到手,也不觉得珍稀。rì后,养殖的对虾通常达不到手掌的长度。因为超过这个大小的对虾,生长速度会骤减,不想亏本的养殖户,只能将之捞出来卖掉。海里捕捞的对虾才会长的更大。但以中国渔民的灭绝xìng捕捞能力,中国沿海的产量实在不够看,加上国外食客的竞争。国内能够长期供应野生大对虾的饭店,数量总是有限,在加上海洋污染状况的加剧,能放开肚皮吃对虾的时间不多了。

    服务员也看出来了,面前的这个客人,是个能吃的货,于是神秘兮兮的问:“其实。我们店的野味做的也不错?”

    “嗯?”

    “红烧穿山甲您吃过吗?外面的皮烧的酥烂,里面的肉软软的,而且是大补!”

    苏城舔舔嘴唇。然后看看舒兰,遗憾的道:“算了,等他们把国内的穿山甲吃完了,国外的穿山甲来了再说吧。”

    “我小的时候。在山里常见穿山甲。数量可是不少,要吃完怕是不容易。哈哈。”雅座外,传来低沉的笑声。

    随后,就见一个方面大耳的男人,拱手而入,对苏城和舒兰笑笑,然后对服务员道:“你去吧。”

    服务员一脸不解的离开半包的雅座,边走边想:莫非国外的穿山甲更好吃?

    苏城抬头看看这位不速之客。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照片,道:“你是苏老的侄子?”

    “苏亚平。”方面大耳的男人笑着说:“我也开了一家公司。有经营木材,海味不敢说,山珍是不少的,你要是喜欢,下次给你带些。”

    站在雅间的另一端,苏亚平有点挥洒自如的感觉。确实,说动苏老出面,再主动屈尊降贵来见苏城,苏亚平自然有点自上而下的意思。

    苏城却不顺着苏亚平设计好的思路走,他撇撇嘴,道:“你这个年纪开公司,恐怕是把自己以前供职的国企,给股份制改造了吧。”

    苏亚平大约四十五六岁,以他苏家人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一群劳改犯一起做生意,就算是80年代中期的下海cháo,也不可能打动他这样的红sè子弟。

    不过,当年要是为了升官快点,工作轻松点而进入国企,继而行差踏错,没有及时跳出来,那苏亚平做生意的动机就比较充沛了。

    吃掉经营不善的国企,再接着密如蛛网的关系网开拓进取,算是这个年代大型民企的正常套路,很容易就能猜出来。

    苏亚平明显不喜欢苏城直白乃至于蔑视的口吻,鼻翼翕动,道:“我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合理合法,1000多名职工,愿意购买内部股的就买,不愿意的也可以继续在企业内工作,比起停产下岗好多了……”

    “找我什么事?”苏城再次卡断了话题。

    原本准备争论一番的苏亚平,憋的胸闷,最后只能喘两口粗气,道:“你似乎曾经想要买下天*津的石油机械总厂,是不是?”

    “是。”

    “现在呢?”

    “什么意思?”

    “津石总厂经营不善,去年以来,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因此,我们考虑,如果大华实业仍然想买津石总厂的话,大家可以帮忙。”

    苏城笑了:“我们和大家是谁?”

    苏亚平抿抿嘴,道:“我的连襟杨允孚,正好分管国资委一块。”

    “哦?要求呢?”

    “这个……要不咱们上去谈吧。老爷子也等着呢。”

    苏城兀自摇头,道:“如果是让我重回家族,我已经拒绝了,就算送我一个津石总厂,答案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不过,你们肯定有第二套方案吧,你们想换什么?”

    没见苏城以前,苏亚平还觉得苏城在玩“三劝三进”的把戏。面对面,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苏亚平转念一想,不加入家族也好,于是干脆的道:“我们各百分之五十买下津石总厂。以后,如果你拿下了中哈或者中阿的石油管道,要把管道生意,全部交给津石总厂来做。”

    上千公里的管道,造价超过10亿,确实是一笔好买卖。

    苏城笑了:“这样的条件,你就算白送津石总厂给我,我也不会要的。”

    苏亚平的脸sè一变,道:“先别急着做决定,你可要想清楚了。”

    “哦?”

    苏亚平盯着他的眼睛,道:“假如你不回家族,也不同意这个方案,那苏家和大华实业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样一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安大线了!”

    ……(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作者:志鸟村所写的《超级能源强国》为转载作品,超级能源强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能源强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能源强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能源强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能源强国介绍: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外交部、教育部,哭着喊着要他,也是不会轻易同意的。
超级能源强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能源强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