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超级能源强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全文阅读

作者:志鸟村     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     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四十一章 贿选

    观察团的大巴自城内向城外行驶,沿途即可见到数个投票点,都是标准的制式,漂亮而庄重,同时也有秩序井然的阿塞拜疆民众在排队。

    西方代表们欣喜的看着民主的种子在发芽,就连韩成航都有点发愣的道:“阿塞拜疆第一次做大选,能做到这样,不容易呀。说不定大选真能做成标杆?”

    苏城坐在他的前面,听到他的话,也没有回头,笑道:“这里就是阿塞拜疆的租界,外面和这里,可是两个世界。”

    “你的意思是,外面会糟糕不少?”韩成航虽然是外交大使,但他对于解体以后的前苏联加盟国也没有直接的认识。刚刚抵达巴库的他,正在建立对阿塞拜疆的认识。

    苏城既然准备在阿塞拜疆获取油田,那就少不了接触韩成航,所以顺着他感兴趣的话题,道:“阿塞拜疆是山地国家,但它也是苏联重工业的主要发展地区,再加上工农业剪刀差,这个国家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差距,怕是比中国还要大,越是偏远的地方,选民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就越低,排队投票的场景,估计会变成另一种形式。”

    韩成航回忆着之前看过的资料,说道:“苏联时代,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是唯一两个不需要补贴的加盟共和国,他们的石油收入很显眼,又是全民教育体制,不至于有太大差别吧。”

    中国人都相信苏联社会的基本权利的平等性,就某种程度而言。的确如此。但就苏城所接触的阿塞拜疆人,整日忙于生计者,怕是很难将精力放在政治选举上。事实上。争夺更多的不关心政治的选民,正是小国大选的核心所在。

    苏城也不细说,微微一笑,道:“教育归教育,但就阿塞拜疆目前的经济条件,一心想着政治的,至少得是不饿肚子的人。”

    韩成航似懂非懂的点头。目光放在窗外,他来阿塞拜疆这些天,还是第一次离开巴库。

    郑部长在苏城身边坐着。但他自持身份,主动和苏城说了一次话,断不会再次起头说话,三个人中国人坐的地方顿时安静下来。

    同车的欧美人却是各种兴奋。他们是媒体工作者。手上不停的记录写稿,嘴上也不会停下,且多用英文。

    苏城等人就当广播一样听着。

    不一会儿,第一个巴库外的镇子到了。

    前面的大巴停了下来,后车也都靠边停车。很有组织天份的亨克尔率众下车,照例是冲着投票点去的。

    此处仍能看的到排队投票的阿塞拜疆人,除了穿着比城内朴素一些,并无大的区别。

    苏城懒得下车。就隔着窗户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韩成航察言观色。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才出城,写票室就是旧的了,临时政府比想象中的还缺钱。”苏城说着笑了,道:“我也是纸上谈兵,没怎么往外面跑,现在想来,阿塞拜疆估计是买了东欧人的旧货。”

    在场的只有郑部长、苏城和韩成航三个人。韩成航用不着不懂装懂,好奇的问:“旧货省钱,有什么关系?”

    “这可是阿塞拜疆的脸面,而且联合国和西方各国都是给了赞助的。阿塞拜疆还做成这样,你就知道各地方穷成什么样了。”苏城见韩成航还不理解,又解释了一句:“各地要给投票站补一笔经费的,经费补的越少,投票站就建的越差。”

    “不是说统一的吗?”

    “怎可能真的统一。”苏城不屑的道:“谁会在对方的票仓建又好又大的投票站,他们巴不得对方的选民排长队嫌烦,然后不投票了。”

    韩成航哑然,没有经历过西方选举的人,真不会去想这些。

    短暂的停留以后,车队继续向前,在一个岔路口,有几辆车分道扬镳,去另一个地区参观,其他大巴顺着最宽阔的马路继续前进。坐车的国际观察员都是来走马观花的,基层的大选情况,自有上万名的普通观察员负责。

    然而,即使是走马观花,阿塞拜疆的首次大选,还是很快露出了马脚。

    在城外的第二个投票点,观察员们见到了硕大的阿利耶夫的画像,以及宣传图。

    这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对许多没有明确目标的选民来说,投票站外的图画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

    但是,观察员只有观察的资格,没有干涉别国大选的资格。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的观察员做的极好,亨克尔用随身的照相机在各个角度拍照,然后愤愤不平的上了车,终究一句话都没说。

    这不是他拍的第一组照片。

    接下来的几个投票站,同样很不给面子的发生了种种问题,大巴内,欢欣鼓舞的氛围果然淡了许多。

    下午五点,差不多快要晚饭时间,大巴停在了距离巴库400公里的西基城。

    大部分人都下了车,甩甩腿,吃点东西,然后慢慢的围着一个投票站观察。

    苏城和韩成航走在一起,后面缀着郑部长。

    郑部长在一群老外的车队中找不到存在感,在苏城身上也难找到副部长的荣光,干脆找了家好似快餐店的铺面外面坐下,招手叫人,比划着用俄语喊:“来一份饭。”

    正是吃饭时间,吃饭的人不少,快餐店的老板忙的不可开交,只仰首看了一眼,用俄语问:“你是外国人?”

    “中国人。”郑部长和蔼的笑着,像是参观小学校的气象局长似的。

    “中国人?你能投票吗?”快餐店的老板百忙中问了一句,手都没停。

    郑部长诧异的道:“我当然不能投票了。”

    “那没有你的饭,这里的饭只给能投票的人。”

    “给钱也不行?”郑部长掏出了一张绿色的美元。

    老板瞅了一眼,迅速低下头,说道:“你要吃就得等一会,等投票的人吃完了才行。”

    “好,我等。”郑部长将钱压在了桌面上,接着好奇的问道:“你为什么只给选民卖饭?”

    “他们包下了我的店。”老板将卷饼装上碟子,递给一名客人,道:“所有投票给阿利耶夫的人都能免费吃饭,我今天也只能卖给投票给阿利耶夫的人。”

    “只卖给阿利耶夫的人?对方要是骗你呢?”

    “骗不了,有人看着呢。”老板伸手一指。

    原来,每个写票室都不是密封的,竟然有人能看到,并且给那些投票给阿利耶夫的人的手臂上盖章。

    带着章的人,不光能在老板这里免费吃饭,还能在其他几个店铺处免费吃饭。

    就算不懂西方选举制度,郑部长也知道这是贿选……唯一的问题是,这种贿选的成本也太低了吧。

    竟然只是一顿晚餐。

    被惊呆了的,还有国际观察员和他们的小伙伴们。

    虽然明知道阿塞拜疆的大选不可能清淡如水,但他们也没想到,距离巴库这么近的地方,竟然也能浑浊到如此地步。

    不是每个阿塞拜疆人都会用选票换晚餐,但不得不承认,愿意换晚餐的人还是不老少的。

    亨克尔实在忍不住,让人拦住一名投票结束的年轻人,询问他附近的宣传政策,方才知道,晚餐换选票的动员,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出炉了。

    而且,不仅是晚餐,运送选民的车辆同样要求投票给阿利耶夫,否则就只能自己找车。

    韩成航这才知道苏城的自信从哪里来,故意问道:“这些投票站的做法,不会和苏董有什么牵连吧?”

    苏城露出无辜的表情:“这些事,我没听说过,阿利耶夫阁下估计也没听说过,也许……是临时雇佣的人员,自己做的吧。”

    ……(未完待续。。)

    ps:  睡眠时间又不正常了,2500字吧。

    ……

第五百四十二章 论功行赏

    1993年的西方观察家,普遍看好苏联解体以后,各国易帜的成果。来自西方的国家观察员们虽然没有期望看到欧美数百年的民选政治,但总是报有“至少过得去吧”的幻想。

    年轻的阿塞拜疆的人民,以及阿利耶夫给他们上了一课。

    如果参加大选的候选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谁又在乎当选人是谁?

    阿利耶夫和侯赛因诺夫能有多大的区别?此时的政治评论家都说不清楚。首都巴库的民众,也许会因为极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以及西方媒体的渗透而积极参与选举,身在其他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在乎大选的就不多了。

    如西基这样的城市,它和哪个候选人都没有地域血缘关系,城市居民也就没有一定要投票的**。倒是一顿不错的晚餐,很值得品尝。

    亨克尔等人不能干扰选举,只能举起照相机和硕大的摄像机,拍摄和采访当地居民。

    不一会儿,投票站内有人出来,要赶他们走。

    气势汹汹的阿塞拜疆人并没有吓倒亨克尔,他在几名的同伴的保护下,扬声用俄语道:“我们是选举观察员,我们有记录和拍摄的权力……”

    投票站出来的家伙五大三粗,不耐烦的道:“吃饭拍什么,站远一点!”

    “你们这是舞弊。”

    “什么?”投票站里的工作人员露出不解的神情。

    亨克尔见他是真的不明白,顿时有了希望。忙道:“吃饭,你们请选民吃饭是不对的,这是选举舞弊。”

    “作弊了?”

    “作弊了。”

    “怎么作弊了?”投票站的汉子瞬间将话又给绕了出来。

    充满希望的亨克尔愣了半晌。放下手中的照相机,认真的道:“大选期间,很多选民的选择是不确定的。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维持公正公平……”

    “那和吃饭有什么关系?”

    “你们给选民吃饭,这有用食物贿赂他们的嫌疑。”

    “你的意思是说,让大家走这么远过来,不给饭吃。等天黑了就赶回去?”

    亨克尔绝对没有想过此事,犹豫着道:“让他们自己付钱买食物是可以的,免费的晚餐。不合适。”

    投票站的大汉哈哈大笑,指着亨克尔,像是指着动物园里的白毛大熊猫似的,用快节奏的俄语。霹雳啪噼的道:“城市里的饭菜比家里的贵那么多。大家如果不是为了来投票,又怎么需要来这里吃饭。再说了,为了投票花那么多钱,给大家吃顿饭怎么了。”

    “只有投票给阿利耶夫的人才能在此免费吃饭吧?这不就是贿选!”

    “出钱买饭的人这样说,我们不管的。”

    “你们不是负责投票站吗?”

    “我们都是临时工。”投票站的大汉骄傲的道:“我们是各市选出来的,投票结束了,我就回家去了。”

    大汉有问必答,但没有一句是国家观察员们想听的。

    吃饱穿暖的亨克尔。哪里能跟得上阿塞拜疆人的思维模式。

    苏城却是笑的发颤。

    他早知道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别说是1993年的阿塞拜疆了,再过十多年的俄罗斯。照样有十万人级的游行示威,要求惩治选举**。

    至于阿利耶夫父子能够掌握这个国家十多年乃至数十年,选举总不可能像是欧美国家那样。

    韩成航和郑部长也是一阵无语。

    如果是个中国官员,不知道山村小镇的穷困,还可以被冠上不知民情的帽子。但轮到美帝国主义官员的时候,不理解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大部分欧美国家的先生女士们,对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不甚关心的,有关心的,感觉也是两极分化的。

    亨克尔这些人虽然正常一点,那也摸不准阿塞拜疆人的脉搏。

    投票站的汉子早就不耐烦了,见他们不吭声了,就如同赶苍蝇似的甩手,道:“快点走吧,你们这么多人围在这里,影响投票。”

    “我们影响投票?”一名红毛的北欧女尖叫的站出来,嘴角歪斜,看起来气的不轻。

    对方用显而易见的眼神望着他,指指周围的电子器械,说道:“你们到处拍照,谁来投票,甚至投给谁,不都泄漏了?他们万一被报复了怎么办?”

    “报复?怎么会?”好些年没有经历战争的北欧人,对复仇这个行当也不熟悉了。

    苏城在后面,轻声用英语道:“侯赛因诺夫还掌控着军队呢。”

    以阿塞拜疆目前的局势,军政府是极难活下去的,这也是侯赛因诺夫没有直接上台的原因,他没有能力同时承受军饷和政府开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侯赛因诺夫没有武力推翻大选的能力。

    在阿塞拜疆的三方势力中,侯赛因诺夫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掀桌子的人。

    会不会做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

    若说选民对此有所疑惑,那并不奇怪。

    国际观察团的成员果然不好肆无忌惮的乱照相了,投票站慢慢的回归正常。人们依旧吃着免费的晚餐,给阿利耶夫投票。

    民主斗士们望着眼前的情景欲哭无泪。

    良久,韩成航低声问道:“做的这么明显,侯赛因诺夫和马梅多夫不会反对吗?”

    苏城简单的道:“鞭长莫及。”

    “这里离巴库还是很近吧。”

    “所以这投票站还是比较守规矩的。”苏城的话让韩成航好一阵愕然。

    他真的很想问不守规矩的投票站是什么样的,终究是忍住了。

    做官要难得糊涂,做外交官是糊涂到家比较好。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变的沉默许多。

    韩成航围着苏城,有话没话的聊着天,对郑部长便显的冷淡了。经过今天的观察,再不能判断阿利耶夫要上台的事实,他的水平就太差了。

    郑部长也意识到了此点,脸色阴沉的不知在想什么。

    亨克尔等人奋笔疾书,准备向上报告。

    然而,总统大选的计票工作并未受到观察员们的影响,毫不停留的按时开始了。

    这仍然是极具技巧性的工作,猫腻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的民选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要求重新计票的纠纷,美国最高法院不止一次的裁决过选举计票结果。

    在新的“民主国家”,出现纠纷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有参与此事的人精神紧张的开始了工作,一箱箱的选票被倾倒在桌面上,由人工计数和记录。所有的场景看起来都没错,除了参与的人。

    当一群阿塞拜疆人想要作弊的时候,几个外国人是看管不住的。

    重复计票,漏票只是一个开始,直接修改数字等情况也免不了发生。

    当然,这次不仅是阿利耶夫在作弊,马梅多夫和侯赛因诺夫也在作弊。

    这同样是一场比赛,只是没有看起来那么光明正大。

    最后一天,局势开始变的紧张起来。

    侯赛因诺夫掌握的军队,终究是令人畏惧的存在。而西方社会更加担心民选政府变成军政府,大使们穿梭来往,警告侯赛因诺夫不要使用武力,也警告阿利耶夫不要利用民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计票工作正式完成。

    侯赛因诺夫、阿利耶夫和马梅多夫,与他们妻子、部下坐在台下,等待着开盅的刹那。

    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主持人。

    苏城等人亦是如此。

    大家就像是作弊的赌客,即使明知道盅下的骰子点数,也会在开盅的时刻紧张。

    须臾。一个信封递到了主持人手中。

    他打开,阅读,确认,再阅读以后,举起话筒,喊道:“阿塞拜疆总统是……”

    稍作停顿,主持人再次提高了音量:“是……盖达尔?阿利耶维奇?阿利耶夫!”

    欢呼声骤起。

    苏城不懂俄语,但他熟悉“阿利耶夫”的读音,也狠狠的甩起胳膊,站了起来。

    王观等大华人,更是激动的叫出声。

    阿利耶夫笑的像是个圣诞老人似的。他没有立刻走上高台,而是与侯赛因诺夫站在一起,轻声的说着什么。

    两人早前就有沟通,侯赛因诺夫对于这项结果,其实也有所预料。他没有露出明显的失望的神情,简单的几句话后,却是与阿利耶夫挽着手,一同走向了高台。

    在场的欧美人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包括亨克尔在内,都拼命的鼓掌。

    在西方选举中,选举胜利固然重要,败选者承认失败同样重要。

    可以说,一场选举的结束,应当以败选者的演讲,而非胜选者的演讲为标志。

    这也是失败的民主国家最缺乏的特质。

    韩成航也不禁赞道:“侯赛因诺夫拿的起,放的下,是个军人。”

    “总不会亏待他。”苏城说的很小声。侯赛因诺夫早就得得到了总理的承诺,只是比总统低一级的位置,也是很有诱惑力了。

    不过,侯赛因诺夫和阿利耶夫迟早要分道扬镳,这也是阿塞拜疆注定的。

    韩成航则好奇问:“论功行赏的话,苏董会得到什么位置?”

    苏城微微摇头,他还真的说不清楚。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三章 国家石油公司

    选举人的演讲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阿利耶夫就一手挽着侯赛因诺夫,一手挽着马梅多夫下台了。

    他是做平衡的好手,为了安抚两人的情绪,侯赛因诺夫被如约安置在了总理的位置上,马梅多夫则给了一个议长。

    总理自不必说,算是阿塞拜疆准准的二把手,加上侯赛因诺夫的军方身份,着实让人为阿利耶夫的大胆捏一把汗。不过,他若是没有这份大胆,也难以降伏侯赛因诺夫。

    马梅多夫得到的议长在阿塞拜疆同样是个重要的位置,他是议会的首脑,主持议会,一票当两票用,且能组织和调整议案,由手腕不错的政客任职的时候,议长甚至能管理部分议员。此外,按照阿塞拜疆的宪法,其议长还具有美国副总统的功能,也就是总统的备胎,一旦阿利耶夫在任时死亡,马梅多夫就拥有自动成为总统的可能。

    就阿利耶夫的年龄来看,马梅多夫还真的有继任总统的机会。

    不管秉着什么样的想法,三人都做出了能够容忍的妥协,外国使团也因此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和欢欣鼓舞的评价。

    至于亨克尔等国家观察团的报告,或者被选择性的遗忘了,或者被转交给阿塞拜疆政府,要求他们自己整改。

    这也是最符合西方利益的做法。

    严肃的宴会装模作样的进行了两个小时,晚上10点。阿利耶夫、侯赛因诺夫和马梅多夫先后退席,众人开始纷乱的交友,看对眼的男人和男人可以去私下里聊天。看对眼的男人和女人可以去私下里聊天,看对眼的女人和女人也可以去私下里聊天。

    韩成航不管失魂落魄的郑部长在旁,借着位置向苏城邀请道:“苏董,我们大使馆有许多新人,对阿塞拜疆的理解不深,能不能请您给大家讲一讲阿塞拜疆的政治局势?当然,不能太耽搁您的功夫。我叫大家去大华的阿塞拜疆办事处好了。”

    为了交好苏城,他也是费劲了心机。前些天还好,他只是陪着苏城前前后后。以结缘为主。如今阿利耶夫确定上台,他的态度也瞬间不同了,请苏城讲话不过是由头而已,让大使馆内诸人去大华的阿塞拜疆办事处。这是绝对的卖好。

    以大华实业的公关能力。就算韩成航归国,换另一个阿塞拜疆大使过来,这些使馆工作人员也要被大华整个渗透了。

    有韩成航的这个大使帮忙,大华将阿塞拜疆大使馆变成大华第二办事处都有可能,若无大的变故,这种机制会像是一种传统似的,传播下去。

    所谓的地方势力,就是这样形成的。

    对韩成航来说。提出这样的邀请并不费什么精力,也没有什么成本。但要想出来不容易,显然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礼物之一了。

    要想到这种法子,属于政治智慧,或者说政治狡猾的一样,苏城很难拒绝的点了点头,道:“就是谈话吧,大家找个时间,坐在一起谈一谈。”

    韩成航顿时乐开了坏,连连点头,道:“我叫他们好好准备一番。哦,好像有人过来了。”

    想凑过来和苏城拉关系的人不少,韩成航都当没看见。现在过来的却是小阿利耶夫的亲信,一名众人以前不在乎,现在不得不在乎的大脸男人。

    用好听一点的话说,这位阿塞拜疆官员面如满月,曲眉丰颊,日角珠庭……绝对是传统而反时尚的面部造型,当他笑起来的时候,更是颇有些滑稽感的说:“苏城董事长,总统先生邀请您参加晚上的庆功宴。”

    “晚上?”苏城抬头,正好透过欧式的大落地窗,看到外面的璀璨星空。

    多好的天气啊,再开庆功宴,怕是要凌晨了。

    官员笑了笑,继续说道:“总统先生只邀请了一些好友同事,宴会地点就在总统府,您如若有暇,车就停在外面。”

    苏城还真不想留在这里当塑像,他向周围拱拱手,道:“好不意思,得先走了。”

    “苏董先忙您的。”

    “苏董再会。”跟前等着露面的纷纷打招呼,其中不乏外国公司的代表。

    如今,阿塞拜疆的总统选举顺利结束,盛宴似乎也到了开启的时间,获得入场卷,就变成了各家公司代表最重要的职责。

    诸如埃克森美孚,或者法国道达尔这样的石油公司,自然不用担心没有入场券。但世界五百强一级的公司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在所在国排到行业五名开外的公司,要得到国家支持的成本不比直接找阿塞拜疆人来的少。

    如专业的石油勘探公司,石油运输公司,它们本身就是服务于石油业的,更是少不了向大华实业这样的石油开发公司献媚。

    苏城一路走出去,竟有朋友遍地的感觉。

    只是少了当日美女环绕的冲击罢了。

    总统府。

    庆功宴设在了二楼的小书房内,这是一间杉木厅,通体以杉木的原木制成,等于是在宏大的钢筋混泥土建筑中,再搭造了一个木房子。精选的木料粗大结实,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厅内的温度和湿度也变的非常适中,有种秋天的感觉。

    苏城到的时候,列坐者仅五六人,都是些眼熟的家伙,一会儿又来了四人,凑够10人,全是阿利耶夫上台前的亲信。

    几个人互相打望着说话,心里也在暗自庆幸。

    成功和胜利固然甘甜,但也忘不了过程的艰险。

    片刻后,阿利耶夫父子就出现了。

    于是又是一阵互相恭喜,厅内也变的热闹了。

    阿利耶夫坐在了正中的主座上,略显疲惫的笑道:“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我要感谢各位……如今,还没有到安心的时候,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要巩固新政府,嗯,先说一下各位的任命吧……”

    他这么一说,话题就变的轻松了。

    几个阿塞拜疆人都发出轻轻的笑声。

    “里萨诺夫,你来做总检察长和内务部长,尽快掌握部门。”阿利耶夫干净利落的点名。

    里萨诺夫年约70,是阿利耶夫的老部下,也是在座的人里年纪最大的。他沉稳的点了点头,大约早就知道这个任命。

    阿利耶夫接着说道:“国家通讯社和国家电视台,由乌苏博夫来掌管,马梅多夫估计是不会轻易放手的,你就和他争。”

    “我能带几个人进去吗?”乌苏博夫是个学者模样的男人,眼睛小而细。

    阿利耶夫点了点头,旁边的小阿利耶夫跟着道:“国家电视台录制的节目,都给我一个备份,马梅多夫要是抢的凶了,你就来找我。”

    “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乌苏博夫真的松了一口气。小阿利耶夫虽然是标准的官二代,可他的经历实在不平凡,既有父亲显贵的时候,也有苏联解体迁居一隅的时候,同时也曾跟着阿利耶夫坐过冷板凳,自己又在莫斯科学习锻炼过好几年,现在有了总统儿子的身份,堪称尚方宝剑一柄。

    阿利耶夫接着又布置了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然后突的转头过来,道:“苏城董事长,你是否愿意在阿塞拜疆国内任职?”

    这个问题,刹时间难住了苏城。

    “我是中国人,似乎不方便在阿塞拜疆任职吧。”

    “国籍不重要。”阿利耶夫呵的笑了一声,道:“苏董还是先听听我的任命吧。”

    苏城笑了一下,稍有些迟疑,他的家业可都在国内呢。

    阿利耶夫拍了一下小阿利耶夫的肩膀,却道:“我准备成立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伊尔哈姆做石油公司的总裁,你来兼任一个副总裁如何?”

    伊尔哈姆就是小阿利耶夫。就像是20世纪初的美国一样,初生的阿塞拜疆共和国毫不忌讳政治分肥。支持阿利耶夫的人会做高官,阿利耶夫的儿子去做石油公司的总裁更是再正常不过的安排。

    倒是苏城,有点被突如其来的“好运”给砸蒙了,重复道:“兼任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会负责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发吧?”

    “没错,阿塞拜疆是个穷国,我们获取外汇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发出来。大华实业是你创立的,你有从无到有创建一个公司的经验。中国的政治局势,以及工业技术与阿塞拜疆的类似,你有足够的经验来促进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发……”阿利耶夫看来是想的很清楚了。这也他第一次宣布要尽快开发石油,与外国许多机构的判断不同,阿利耶夫认为开发石油能够巩固自己的权位,而非相反。

    毫无疑问,总览全国石油开发的公司副总裁,将会是阿塞拜疆最具权力的职位之一。若是做的好了,甚至有可能是中亚乃至亚洲地区最具权力的职位之一。

    苏城不免心动,却道:“如果大华实业竞标阿塞拜疆的油田,恐怕会有利益冲突。”

    阿利耶夫哈哈大笑,道:“我只在乎结果。我希望阿塞拜疆的政治稳定,我欢迎大华实业竞标阿塞拜疆的油田,同时,我也希望你能辅助伊尔哈姆,将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建起来,只要你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不在乎利益冲突。”

    在**蔓延的国家里,阿利耶夫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们兜售未来

    国家石油公司的实力,向来决定于该国的石油产量。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三家,可以看作是国家石油公司的三个等级。

    以阿塞拜疆的油田储量来看,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实力当居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属于极其强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了。

    同时,这也将是一股再强大不过的力量,纯以商业论,虽然不能说一定强于石油七姐妹,但比中石油要强太多了。后世的阿塞拜疆年产8000万吨石油以上,是中国石油产量的两倍,加上国际石油市场日趋变为卖方市场和垄断市场,做这样一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怕是比做阿塞拜疆副总理还要滋润。

    更令人心动的是,阿塞拜疆并非欧佩克的成员国。也就是说,它是独立于世界最强大的石油组织之外的国家石油体系,并且掌握着足以令欧佩克为之动容的储量。为了在石油市场上统一步伐,获取最大利益,狂拽酷炫叼霸天的欧佩克对这些游离在外的国家石油体系向来采取收买和利益交换的方式来沟通,也就使得这些国家石油组织的管理者从欧佩克间接的获得了权力。

    这是世界石油市场不可避免的权力游戏。

    现在,阿利耶夫为了感谢苏城,将苏城接引入内——也许,现在的阿塞拜疆还没有获取欧佩克权柄的实力,但它的潜力无限。正如苏城所期待的那样。

    可以说。阿塞拜疆的其他职位,都不能引起苏城的兴趣,他毕竟是一个中国人。只要有可能,他都会留在国内。另一方面,阿利耶夫也不能将更好的位置交给苏城,政治分肥也有底线,任命一名外国人是很敏感的事。

    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职位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它首先是一个国企,也就是一家政府下属的企业,既不显眼。也符合规矩。

    不仅如此,这还是阿塞拜疆少数具有国际范的职位。

    更难得的是阿利耶夫的心意。为了安排一个适当的职位,以给予苏城回报。他怕是没少费心。

    苏城很快被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馅饼给迷晕了,只用表面推脱的话说道:“就怕我太年轻,帮不上多少忙。”

    “如果苏城你不行,我更不行了。请你一定出面帮我。”小阿利耶夫比他老爹说的还实在。道:“阿塞拜疆的石油工业需要实质性的改变。石油是阿塞拜疆最重要的资源。但我们并没有做石油的实质经验,比起巴库派,我更相信苏城你的判断。”

    前苏联最懂石油的自然是巴库一派,但巴库派能用不能信。他们在全盛时期,甚至对苏维埃总书记也阴奉阳违,做听调不听宣的事儿。阿利耶夫父子自不能将全部身家交给他们来打理。

    与其聘用西方公司的管理人员,小阿利耶夫自然更信任苏城,过去两年以来的交往。已为双方建立了信任度。而大华实业的发展,也能给重生的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提供可贵的样本。

    阿利耶夫父子都这样说了。苏城再没有疑惑,慨然道:“谢谢阿利耶夫先生的任命,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职责范围内为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谋利。”

    “是我和伊尔哈姆要感谢你。”阿利耶夫像是个邻家大爷似的,魅力全开,笑呵呵的:“你可以任命自己喜欢的管理人员,可以聘用自己喜欢的石油服务公司,大华实业也可以。我期望着,你能成为阿塞拜疆的哈默。”

    旁边的高官们听着阿利耶夫这句话,齐齐动容。

    亚蒙哈默是苏联的红色资本家,是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第一个与苏联合作的西方资本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亚蒙哈默等同于苏联对西方贸易的独家代理商,被列宁亲切的称作“哈默同志”。他同时也是苏联石油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为巴库石油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

    阿塞拜疆的哈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褒奖了。

    苏城不得不再次郑重重申,说道:“我会尽力辅助小阿利耶夫阁下,完成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建设。”

    “太好了,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巴库的生产,明年年中,假如能够达到1000万吨的产量,就足够支付政府的开支了。”小阿利耶夫振奋的坐直身子,道:“假如……假如能够达到1500万公吨,国内的财政将大大改善。”

    “1500万吨,还是比较有机会的。”苏城倒不是随口说说的。别说是现今的技术了,30年前的巴库产量就曾有两三千万吨之多。哪怕储量削减了一些,但巴库的潜力依然很大。

    他这么说,阿利耶夫信任的财政部长也喜笑颜开,道:“1500万吨的石油,现在的出口价格有30多亿美元吧,嗯,如果真的有这个数字,不仅是政府开支,我们也许还可以对巴库进行一些新城建设……”

    “石油开采是有成本的。”小阿利耶夫没有做过太多的实务,但对石油还是下过一番心思的。

    和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城市一样,阿塞拜疆这样的国家想要现代化,只能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上。没有石油,中亚就是一个个又穷又大的国家;有了石油,这里就是一个人均gdp高企的富裕大国,无论是小阿利耶夫还是大阿利耶夫,都需要了解石油。

    财政部长心急的皱眉,道:“重启巴库,要多少成本?”

    小阿利耶夫看向苏城。

    苏城摊开手,道:“巴库很大。如果只是纯粹的设备和技术成本的话,数亿美元足矣。人员的成本则很难计算,也很难处理。另外。管理成本和石油开采的成本是固定的,但高低不同。陆上石油的开采成本,就巴库目前的情况,或许一桶十几美元……管理成本就很难说了。”

    苏联的国企病比中国要严重的多,石油行业尤甚。在赫鲁晓夫时代,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在戈尔巴乔夫时代。石油工人们每年享受着全国最高工资,能够在本系统的医院内享受高水平的免费医疗服务,享受本系统的免费教育服务。享受本系统的免费养老服务。在职的工人每年有超过30天的带薪休假,而在休假期间,他们能够自由的选择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疗养院进行免费的休养。

    由于苏联的国土广大,所谓的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既可以是乌克兰黑海沿岸。也可以是波罗的海三国,或者其他的东欧诸国,行程几万里的旅游,对苏联工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而对石油系统的工人来说,他们能够享受质量更高的旅行,偶尔甚至能够前往土耳其、埃及等国家旅游。

    而在休养期间,这些至少相当于三星以上标准的疗养院,会全免费的提供一日三餐和旅行所需。包括适合当地温度的衣物和洗漱用品。

    也就是说,苏联的石油人可以只带证件。就享受长时间的高端旅行。

    这种生活,别说是中国工人了,就是美国工人也只能留口水。后世的中国白领的计划式旅行更是弱爆了。至于所谓的穷游——每一个苏联工人的旅游都是穷游,住疗养院不花钱,吃饭不花钱,喝酒不花钱,甚至买纪念品都不花钱……一文不化的旅游三十天,然后带回一旅行箱的东西,是苏联工人再习惯不过的生活了。当然,旅行箱也是送的。

    某些弱小行业的苏联工人,或许在旅游期间,会觉得有点不方便,但对于苏联最豪奢的石油系统来说,绝对不会有任何的不舒适,假使有,任何一名普通工人都可以提出来,而受到投诉的疗养院,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整治。

    自然的,这样令人羡慕的生活,光是想象一下,就知道它的代价不菲。

    即使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苏联每年出口的石油比沙特阿拉伯还要多。苏联的石油收入也不能维持此等全民性质的享受……

    然而,苏联虽然崩溃了,巴库依然在。曾经享受过苏联式生活的巴库工人,会怎样要求阿塞拜疆政府,亦是可想而知。

    房间内的人,都面露难色。

    他们可知道巴库派的难缠。

    还是小阿利耶夫,沉稳的问:“这么说,我们的石油利润,可能会比预想的要低?”

    “如果不解决管理和生产成本的问题,石油利润为零也不奇怪,俄罗斯不就是这样。”

    “那么,苏董的建议是?”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苏城微微偏了一下身子,转向阿利耶夫,道:“如果要我推测的话,刚开始投入的情况下,巴库应当能够维持一段稳产期,但随着开采的时间增加,巴库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会直线上升的,工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要求更好的待遇,甚至恢复以前的待遇。所以,同时引入外国石油企业是压制成本上升的一个选择,如果可能的话,将巴库的工人分流到外国企业,也是一个选项。”

    引入外国石油企业是阿利耶夫的既定策略,小阿利耶夫颔首道:“大华实业参与过数次国际竞标,你有什么策略?”

    苏城笑着摇头道:“我想说的不是国际竞标,实际上,关于如何竞标我有考虑过,怎么设计竞标,今天以前,我真的没有想过……”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苏城喝了一口水,等笑声停下,想想说道:“我有过考虑……在阿利耶夫先生邀请我做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以前,我考虑过如何恢复阿塞拜疆的石油产业。我知道,巴库目前有两个油田已经停产很久了,它们的产量早在10年前就下降到不能产生利润,那么,如果阿利耶夫阁下没有意见,我希望大华实业承包这三个油田……名字分别是,丘尔邦和桑吉亚油田。”

    “丘尔邦和桑吉亚油田?”小阿利耶夫在脑中思索了一遍自己所知的油田,疑惑的道:“你想承包它们,怎么做?”

    “我会采取新技术,让它们重新产油。产生的利润,假如产生了利润,一半归大华实业,一半归阿塞拜疆政府。”如果是新油田,这个分成比例肯定是太多了,但作为废油田,这个分成比例就太少了。苏城停了一下,看了几人的反应,然后道:“承包年限只要三年。三年以后,我们可以再协商下一轮的承包。我想用这种方式,证明大华实业的实力,同时,我也能证明巴库废油田的价值。我认为,如果巴库本身的石油产量能够提升,吸引更多的工人,进而降低阿塞拜疆的石油开发成本,那么,再开采新油田,改善旧油田的竞标,就能吸引更多的外国石油企业,增加阿塞拜疆的竞争力。”

    当然,大华实业若是能让废油田重获新生,自然能证明自己的竞争力。面对虎视眈眈的国际石油巨头们,苏城只能用这种方式自卫即将成熟的果实。

    阿利耶夫果然有了兴趣,道:“废油田,只要三年的承包期限?你觉得,这样的废油田也能产生利润?”

    “如果运用新技术的话。”

    “新技术?”

    “三次采油技术。”苏城说的掷地有声。大华实业磨砺三次采油技术已五年有余,其中的投入更是十数倍于国际平均水平,得到的成果也着实不少。

    对于这个1873年就开采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高产50年后,持续开采石油100年的国家来说,废旧油田几乎遍地都是。

    如果说开采新油田是阿塞拜疆政府现实的任务,那挽救旧油田就是购买未来。

    在石油价格30美元的时代,三次采油技术和生物燃料技术一样,都属于面向未来的储备技术,外国投资人不关心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只关心专利堡垒是否坚挺。

    只有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一边用两三倍的资金储备专利技术,一边用五六倍的资金开发使用技术。

    那些油田充沛的石油巨头们还不急着开发旧油田,阿塞拜疆不能不在乎。

    阿利耶夫放着重要的人事任命没有说,先揉揉眉角,说道:“给我说说这个三次采油技术,是怎么一回事?”

    ……(未完待续。。)

    ps:  昨天忙了点私人事务……

    ……

明天更

这两天跑来跑去的累了。请假一天。(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五章 奇货可居

    “这么说,苏城提前两年判断阿利耶夫上台,还真让他给猜中了?”看着报纸上的新闻,苏振国心中的疑问,像是丢在水里的馒头似的,不仅膨胀,还散开了。

    “看样子是。我收集了大华实业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到,苏城的大华公关部很早就布局阿塞拜疆了。”赵子军是苏振国的大秘,他在苏办的工作,远不止撰写演讲或者整理资料那么简单。大多数时候,苏振国阅读的文件报告都是经过他选择的,这是一种信任度的问题,赵子军知道苏振国想要读什么东西,而他总能找到。

    关于苏城的消息,苏振国一向是很关心的,而赵子军也就特意有搜集和整理。

    苏振国再次拿起《外交时政》,盯着《阿利耶夫就任阿塞拜疆总统》的新闻,仔细的阅读,仿佛那绵软的几百字,能透漏出多少秘密出来似的。

    最近几日,关于阿塞拜疆总统的新闻,在全国各大媒体都有出现,但大多不过是些豆腐块文章,或者电视台的简讯。普通人最多看两眼标题,并不会当回事。

    然而,对于某些了解外交,或者了解阿塞拜疆的人来说,阿利耶夫上台的消息,委实称得上“耸人听闻”。

    “怎么可能”是正常的思维方式;狗屎运是羡慕嫉妒恨的表述;“能掐会算”的神话其实才是最接近事实的猜测。

    “你觉得,他是怎么猜到的?”苏振国缓缓的放下报纸。抬头问赵子军。

    “也许只是投机中了?”赵子军是苏办的主任,接触的人比许多部委官员还要多,同样疑惑的道:“他前期投入了几千万美元。不是特别多,但投入的很稳定,像是零存整取一样。就大华的规模来说,他的做法和海湾战争时差不多……嗯,估计赚的更多吧。”

    “有点说不通啊。”苏振国吁了一声:“这个期货和政治,区别太大了……”

    “他或许有什么特别的渠道,大华下面的那个信息局。还是有点意思的,通过收集公开消息,然后分析得到结论。”

    “大多数的情报都是公开的消息。”苏振国点点头。又转着道:“但是,那些情报能分析出现在的结论吗?”

    “我估计,好奇的人不少呢。”赵子军说着笑了,稍停。接着道:“我收到的消息。大华实业好像派了很多人到阿塞拜疆。”

    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看了一眼,道:“有200人多人,带了很多设备,装了三节车厢,还包了一架飞机。看来,阿利耶夫给他许下好处了。”

    苏城就任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副总裁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因为小阿利耶夫正在整肃国家石油公司,他们也不想有一群外国石油公司的家伙跳出来反对阿国的人事任命对许多人来说,苏城做了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总是一个威胁。

    “还真能摆!”苏振国状似埋怨,嘴角却露出了微笑。除了奇怪之外。他多少是有些骄傲的,独属于老人的骄傲。

    赵子军知道他的想法,呵呵笑了两声,道:“阿塞拜疆新政府上台,各国石油公司都想分一杯羹,苏城看来是第一个获得准入证的公司了……不过,他们准备开采的是巴库的旧油田,不清楚苏城怎么考虑的。”

    假如旧油田就是感谢的话,那苏城是要吃不少亏的。

    现在的人虽然不确定阿塞拜疆有多少石油,但新油田的储量总是比旧油田多的。而且,新油田的成本还要更低,光是一次采油的喷射阶段,就能省下不少钱。赵子军不用懂石油开采,他看石油公司的报告就行了,若有必要,他还可以要求石油总公司来人专门做报告。至于苏振国,却是没有时间做这些事了。

    当然,正常的想法,这个巴库旧油田只可能是一点前期的添头。阿塞拜疆正是最穷的时候,阿利耶夫拿不出好东西来奖赏也是很正常的。

    苏振国对此亦有关心,颔首道:“这么说,苏城要做的中哈管道,是能够满负荷运行的了?”

    “他在阿塞拜疆获得大量原油的几率很大,中哈管道满载是没问题了。听说,中石油那边已在考虑对中哈管道增容了。”赵子军说到此处,看了苏振国一眼,轻声道:“石油总公司和外交部都有派员前往哈萨克斯坦再考察,外交部那边,给郑部长的处分也下来了。”

    苏振国微微抬起了下巴。

    赵子军轻笑道:“去人大了。”

    “全国人大?”

    “是。”

    苏振国失笑道:“苏城这小子,国外弄一手,国内还来一手。”

    “郑家大概到此为止了。”赵子军心有戚戚焉。这外交部的副部长也算得上有实权的位置了,这个位置和他相当,权力弱一些,但也能批出许多有价值的条子,维持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都是绰绰有余。

    全国人大就不一样了,除了待遇稍好一些以外,普通的人大委员权威有限。相比之下,90年代初的地方人大,特别是人大主任还是比较有权力的位置。

    可以说,本该有一番作为的郑部长,经过此事以后,就等于从政坛消失了。以后的日子,他大概能领到高水平的工资,但要维持以前的生活,哪怕是以前三分之一水平的生活,都是没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为了他的事已耗尽资源的郑家,将大大的滑落下去,直到部委大院的年轻人都看不清楚他们为止。

    苏振国对此却很满意,道:“润物细无声。此事,苏城最多是推波助澜的作用,郑家到此为止了。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

    赵子军马上摆正位置,道:“用不用去打个招呼?”

    “郑家?他们如今难不成还有对付苏城的力气?”

    赵子军一想也摇头。郑家也算是家大业大了,如今就算能留下一点积累。肯定要优先用在提升自己上面。再找苏城的麻烦实属不智。而且,郑部长还是郑部长的时候对付不了苏城,做了郑委员就更不行了,的确用不着打什么招呼,没的给他们一个攀龙附凤的机会。

    “石油总公司是什么想法?”苏振国倚在扶手上,口吻轻松。

    赵子军就有意幽默道:“他们几个月前就派人去了阿塞拜疆,不过。提着猪头拜不到庙门吧。和其他外国石油公司类似。”

    “哦?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也联络不到阿塞拜疆的现政府?”苏振国的眼神亮了起来,这可是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赵子军慢了一拍,说道:“阿利耶夫开出的条件比较多。那些外国石油公司大概是在讨价还价吧。再者,阿利耶夫政权也不是太稳定。”

    “那大华实业拿到旧油田有什么说法?”

    赵子军不明所以的重复道:“说法?”

    “如果没有一家公司得到阿塞拜疆的油田,大华实业凭什么得到?”苏振国接着又解释道:“总不能说是奖励吧。”

    赵子军恍然。政治分肥是潜规则,明面上仍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他连忙去翻自己的笔记本。过了一会儿,才用不通顺的语气道:“好像是说,大华实业掌握的技术领先。”

    “技术领先?什么技术?”苏振国在椅子上挪了挪。虽然经常听到国内企业的某某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真正的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又能有多少?能被阿塞拜疆政府拿出来说,至少是能拿得出手的,这让始终关注大华的他不免惊讶。

    赵子军继续翻本子,片刻后道:“是一种采油技术,其他的。并不是很清楚。”

    “弄弄清楚。”苏振国也想知道,苏城手上的牌有多少。这至少是一个突破口。

    赵子军干净利落的说“是”,出门就去吩咐了。

    当天下午,苏办就派人前往大华实业和石油总公司了解情况。

    这样的消息自然第一时间传到苏城耳边。

    他稍作考虑,就决定返回国内。

    郑部长去了人大,所谓的出国封锁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之前偷渡的事儿,仿佛也没人记得起来。

    尽管如此,阿利耶夫还是很贴心的派了两名阿塞拜疆保镖给他,都是高大的外高加索人种,受过系统性的训练,又经历了数次战争,武力值和毛量一样爆棚。

    经过了郑部长的事件,两名保镖的确有点及时雨的意思,苏城老实不客气的收下,又给他们办了手续,才回到国内。

    到家的首日,先和舒兰见面,两人蜜里调油似的过了一整天的二人世界,他方才前往上*海的大华总部上班。这也就是宣布本人抵达了。

    一时间,拜访者如过江之鲫。

    三桶油这样的巨头多少是有些自尊的,或者说,他们还稍稍能矜持一下。那些皮包公司的先生们就没有什么顾及了。

    90年代中期是皮包公司的膨胀期,赚了钱的没赚钱的都说自己赚了钱。而有关系的,十有**都赚了钱。事实上,仅仅是价格双轨制就能让这些吸低卖高的投机者快乐无比。一张2000元每吨购买的钢材库存单,不用出门就能卖到4000元,商业上的风险和考量几乎没有,重点就是找关系。

    对许多皮包商人来说,现在的苏城就是绝好的关系点。

    奇货可居的事很少有人做,做了也很少有人成功,可知道奇货可贵的人着实不少。

    这些人或者晚一天知道消息,或者有意来晚一天,但到了第二天,一群群的人就像是商量好似的,全都来到大华实业报道。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六章 建房

    来访的人很多,苏城却是早早的坐上了包机,飞去了京城。

    他在什刹海的宅子,也到了该交工的时间了。

    严格说来,大华实业开发碳纤维技术,都是因为这套房子。虽然碳纤维研究所如今亦是大华实验室数一数二的大规模研究所了,但所有的廉价短纤维,仍然优先用于这套房子。

    如此做出来的建筑,骨架更结实,梁柱更少,自然使得房型和空间更令人满意。

    不过,在熟悉建筑的人看来,这间宅子也很有偷工减料的嫌疑——更薄的承重墙,更细小的支柱,更少的框架……

    舒兰也见过许多房子了,但这套房子,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会有另类的感觉。此时偎着苏城,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道:“你看这个客厅,横竖好几十米,中间全是空的,雷米说承重够了,我看着就有点悬……”

    她的声音又轻又软,让最近一直绷紧了神经的苏城觉得很放松,他望着数百平米的大客厅,突然有点好奇的问:“北*京的房价多少?”

    “房价?”

    “嗯,每平米多少钱?”

    舒兰不明白的看向身后,国内的房改才刚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没有房价的概念。倒是苏城这样自己找地自己建房,是各大单位福利房的常态。

    小杨主任咳嗽一声,道:“这个我知道一点。现在北京地区的国家标准价是427元每平方米,允许居民购买自住房。另外有各种优惠政策。根据所在的地区部门年龄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最后拿下来的价格在200以内吧。不过,只能买自己现在住的房。好像也没有完全的产权。”

    “200块一平米?”苏城喟叹的吁了口气。

    舒兰低着头算了算,道:“咱们的房子3万平米,那不是要600万了?”

    “是按建筑面积算的。”小杨主任很认真的说道。

    舒兰瞪大眼睛,然后点点头,道:“就是600万也不少了,苏城,咱们两个真的住这么大的房子?”

    “家里人可以过来住。附楼专门留出来做客房。”苏城并没有长居京城的打算,随口说了一句,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曾几何时。他从大学毕业,想找一份工作的时候,北京的房价已是数万元。3万平方米的宅子,不知要卖多少钱!

    “房地产真是好赚啊。”苏城不觉感慨了一句。93年。正是房地产方兴未艾之际。可惜这是一门关系行业,非得全身心投入不可。

    小杨主任不知苏城的想法,笑道:“盖房子有什么好的。前些天报纸上还在讨论,买房还是租房呢。”

    “怎么讨论?”

    “因为房改房只能够买自住房,7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一万四,但你如果不买的话,还可以继续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每个月只要给房管局交十几元的房租就可以了。所以,许多人觉得买房子不如租房子。”杨明一口气说完。想了一下又道:“现在利率超15%了,一万四一年的利息就得……嗯,2000块吧,不老少呢。”

    1993年的2000元对普通人来说的确很不少,超过年轻人一年的收入,更可能是一户农民家庭两三年的收入,用正常思维考虑,有1.4万元的人,定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苏城却是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公司的员工。大华实业的员工自然是没有房改房去购买的,事实上,现在的大华员工,有一半以上是住在公司分配的楼宇内。由于大华建造的楼房更大更好,有配偶的大华人大部分会选择住在大华的楼内,这造成大华每年都要建设一批新的员工楼。

    不过,这些员工楼以往却是不出售的。

    这虽然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但并不能说对员工很公平。毕竟,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痛苦的通货膨胀时期,银行的利息虽高,却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那些拿着大笔红利的大华员工,若是都将钱存在银行,总不是最好的选择。

    “改天让大华投资做一个房产投资的计划书出来。”苏城很快做出了决定。

    杨明诧异道:“房产投资?我们要开一家房地产公司了?”

    “不用开公司,团购吧。选定几家房产公司,让他们竞标,给大华员工建楼,第一期,先做5000亩的,主要在北*京和上*海。”

    杨明更加不明白了:“团购的意思是?”

    “一次性大量购买。”

    “5000亩会不会太多了?”

    “就现在的价格?一点都不多,买下来慢慢盖。对了,盖房的土地可以用大华投资之前购买的,但尽量新购买土地。大华投资和大华实业之间的账目要清晰,大华投资出售多少土地给大华实业,必须超量补充。”苏城说的很顺畅,接着道:“以后,大华实业自建的宿舍楼不允许出售,只允许员工租赁,给新员工缓冲用,新建的房产全部出售给员工。按照团购的成本价。”

    苏城在大华实业和大华投资之间有一堵防火墙,除了两者都归属于他之外,几乎没有横向的联系。

    杨明则疑惑的道:“如果是出售的话,大家不一定愿意购买,就算和房改房的价格一样,估计也难。”

    “为什么?”这下轮到苏城惊讶了,道:“如果是特殊贡献清单上的员工的话,一年的红利就能买下两套房了吧。再者,他们差不多都该结婚了吧。”

    “新房肯定比旧房贵。而且,咱们的员工虽然收入高,但不一定愿意拿来买房。”杨明苦笑。道:“咱们现在的宿舍住着不也挺好。”

    苏城一看,得,这和不买老公房又是一个意思。

    杨明见他脸色变幻。小声道:“我估计,新建的房子,怎么都要一套两三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肯定要肉疼的。”

    苏城此时忽然意识到,93年的中国,不光缺乏商品房。还缺乏金融信托,按揭贷款的潘多拉魔盒,尚未打开呢。

    “那就由大华实业。给旗下员工做融资。”苏城打了个响指。在后世,这是很多大企业都会提供的员工福利,93年的中国,这个理念是有点过于先进了。但也很恰当。

    “看来。大华实业这一趟,可是赚了不少钱呐。”林永贵的笑声远远传来,他推门进入,长声道:“我打问了一下,听说你在什刹海,过来试试看……呵呵,说明我运气不错。”

    对石油公司来说,苏城现在就是散发着香气的肉灵芝。哪怕是不速之客,林永贵也是要做的。

    苏城并不奇怪林永贵能找过来。什刹海的地块本就是中石油半卖半送的。

    他笑着打了个哈哈,道:“我考虑,既然阿塞拜疆的官僚们都能拿着绿油油的美钞花销,大华的员工应该也可以。”

    “你准备怎么给你的员工融资?”林永贵身边没带下属,像是一个退休了的老工人似的,手揣在夹克里走进来,打量着苏城的新房啧啧有声,道:“这块地有50亩吧,搁在古代也够做一个园林了,拙政园有100亩吗?”

    苏城摆摆手,笑道:“还是说融资吧,按照年资来怎么样。”

    小杨主任立刻掏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苏城略作思索,道:“年资满1年的员工,可以得到房款10%的无息贷款,时间5年。另外还可以得到放宽20%的低息贷款,时间也是五年。年资满2年的员工,20%的无息贷款,40%的低息贷款。年资满3年的员工,30%的无息贷款,60%的低息贷款,以此类推,年资5年的员工,就可以有50%的无息贷款,年资三年的员工,也能做到首付10%……”

    小杨主任停下笔,咋舌问道:“那低息贷款的利息是多低?”

    “50%的银行贷款利息吧。另外,你得问问银行什么的,看咱们这样做是否合法,一切都要走正规程序。”

    “是,这个能得到无息贷款的,要不要限定在特殊贡献清单的受领着里面?”

    “能拿到公司红利的,也用不着无息贷款了吧。”苏城对公司的利润一清二楚,这几年的红利,绝对是超过房价标准的。

    杨明欲言又止,看看林永贵,还是道:“咱们大华实业,现在可有一万五千人了。”

    “嗯?”

    “一万五千人都贷款,一人贷一两万的话,那就是一两亿。”杨明敢肯定,如果让大家自己出钱买房,很多人会犹豫不决,但若是有免息的贷款,大家一定都会立刻出手。在15%的年息面前,五年的无息贷款,等于把本金白给员工了。

    林永贵也愣住了。石油总公司算是福利很好的国企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用这种方式发钱。

    “苏城这家伙,还真是适应国企啊。现在发福利容易被上级清查,借款给员工就好说了……”林永贵暗自琢磨着。

    苏城甩甩手,道:“一两亿人民币算得了什么。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这么好,利用起来。”

    杨明自然不会煞风景,点头说“好”。

    林永贵对苏城的土豪作风羡慕不已,借机问道:“你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项目,不是正用钱的时候?”

    苏城就笑:“你是想问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事吧?”

    “这也是我来的原因之一。”林永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在讨要物资、资金和政策方面,有着天然的厚脸皮,一点都不会因为苏城是他曾经的下属而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苏城干脆利落的道:“就我之前说的,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你想要,我介绍纳扎尔巴耶夫,阿塞拜疆的油田,我不会帮你的。”

    “那中石油要是竞争阿塞拜疆的油田的话……”

    “随你们。”

    林永贵仔细看苏城的脸,一会儿讶异的道:“你真不介意?”

    “不介意。”

    “你在阿塞拜疆忙了那么久,我们一去就摘果子……不太好吧。”林永贵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了。

    苏城愕然,道:“谁说你们能摘果子了,竞争的意思是各凭本事,你们要去阿塞拜疆就去,但别想打我的旗号,也别指望我帮忙。”

    林永贵顿时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有些受损,抬头道:“你的意思是,石油总公司竞争不过大华?”

    “你说呢?”苏城似笑非笑,道:“你们好像都不止一队人在阿塞拜疆了。”

    林永贵嘿嘿的笑了两声,又有点不甘心的道:“我们真的会竞争阿塞拜疆油田的。”

    “你们知道阿塞拜疆会拿出哪块油田吗?”苏城反问。

    林永贵眼睛一转:“你知道吗?”

    苏城笑的眉毛都找不到了。

    林永贵颓然放弃,道:“不止我们想去阿塞拜疆的,以后有你忙的。对了,你们现在做巴库的旧油田是吗?油量如何?要不要我们出人帮忙?”

    对石油总公司来说,出国做劳务输出已是常态,以前想给外国石油公司做,不受待见,倒是给大华实业做了数次劳务输出以后,他们才有点适应这个市场。

    就他们目前的状况来说,劳务输出也算是有点吸引力的工作。至少,走出去了嘛。

    要是以前,苏城巴不得用其他公司做劳务输出,将自己的工人解放出来,以做高利润的项目。

    巴库的油田却是个例外,他实诚的道:“巴库旧油田只能我们来做。”

    “莫非这片旧油田下面有大油藏?”林永贵忽然想到苏城的发迹史,这家伙不就是靠着旧油田发家的吗?巴库那么大,油田那么多,开采的年限又那么长,旧油田有什么遗漏也不奇怪。

    苏城哪知他想歪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油藏,就是巴库的旧油田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先做了试试。”

    “你的意思是说,石油总公司做不了?”林永贵虽然有求于苏城,可脸还是绿了。

    苏城连连咳嗽,算是默认了。

    别看大华的三次采油技术是自胜利油田的三次采油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经过五年的发展和投入,早已今非昔比。

    而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向来是乏善可陈,每年的投资够发工资就不错了,更别说是和大华实验室的重点项目相提并论。

    林永贵不愿相信,又有点相信,表情极为纠结。

    ……(未完待续。。)

    ps:  更新趋正常化中

    ……

第五百四十七章 门槛

    如果要在石油系中找一名最信任苏城的高官,林永贵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不仅与苏城关系密切,而且利益相关,在可以预见的数年里,两人都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觉得苏城说大话,林永贵还是愿意了解一下,问道:“你们在技术有什么特别的,说道说道?”

    苏城清咳两声,笑道:“您又不懂技术,我说了您也不明白啊。”

    林永贵险些鼻子喷火,气道:“难道你懂技术了?”

    他是顺口说出来的。

    苏城撇撇嘴,道:“您忘了,我可是技术出身。”

    林永贵一滞,转瞬摇头道:“不相信你现在还有时间做研究。”

    “看懂总是能做到的。”苏城说的是大实话,他上学的时候,三次采油技术虽然不算是大路货,但已很成熟了,作为一门专业课,苏城得到的信息要比现在许多研究员还要多。后者此时还不一定能弄清楚三次采油的全部品种呢。

    林永贵还真的驳不倒这一点,他其实也是技术出身,但年纪大了,总不能像是年轻时那么敏捷。其实,大学里的教授专家到了五十岁以上,也基本失去了独立研究的能力,只能依靠团队和研究生来进行研究工作,从本质上说,大学教授和公司技术官都是管理者和剥削者。

    苏城见他不说话,嘿嘿的笑了,道:“咱们还是看房子吧,这间屋子。可是绝对的高科技住宅……对了,小胖呢?”

    “和什么公司谈材料呢,说是马上就回来。”杨明回答了一声。小胖是这间宅子的监工。各种此时少见的材料,也都是小胖做主买下来的。

    林永贵很有耐心的笑笑,道:“先看房子,再谈油田。”

    几个人于是上上下下的转悠。

    50多亩大的宅子,和普通的苏州园林一样大了,虽然很大面积都是水塘和园木,可能看的地方也着实不少。又因为是自己的房子。舒兰和苏城看的格外仔细,所费时间更是不少。

    渐渐的,林永贵也看出了味道。很有兴致的溜来溜去,完了道:“你得给我留间客房,附楼的那种就行,以后逢年过节的。我就带着你嫂子来这里喝茶参观。我看比香山还好。”

    “你要不怕人清誉有损,随便来好了。”

    “我有什么清誉,再者说,我也不是白吃白住……嗯,住是白住,吃的话,我每次来都提点东西好了。”林永贵半真半假的说着,他确实喜欢这里。此外,他也想和苏城打好关系。更紧密的关系既有助于他本人的发展,也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事实上,受迫于“走出去”的战略,石油总公司等国内石油公司,对国外油田早都望眼欲穿了,比起阿联酋瑟坦那种可遇不可求的油田,中亚的油田明显更加诱人,更加可靠,而无论是在阿塞拜疆还是哈萨克斯坦,苏城用数亿美元维持起来的关系,可以说是国内在中亚地区最好的联系和纽带。

    苏城身处国内,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中石油而自行其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任石油企业自行其是,相反,无论是美国的埃克森,还是英国的bp,法国的道达尔,他们都追求与政府统一意见,进而寻求着政府背景。

    对苏城来说,若是林永贵能做好总经理候补,进而成为总经理,那就是最舒服不过的事了。

    就中国目前的石油体制,石油总公司是具有石油公司和能源部的双重职责的。尽管会受到各方面的掣肘,总归是异常的强劲,大华实业也许在经济上能与之比肩,但若是期望政治上平等,那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苏城偶尔的确会这样想。

    见林永贵的确喜欢此处,苏城顺手抽了设计图过来,道:“附楼的房间不少,你挑一套好了。不过,我以后准备经常接荆山的老家人过来,他们也会住过来的。”

    去了阿塞拜疆一趟,苏城对于家族的需求又上了一个层次。如果老四老五和他不是兄弟,怕是不会冒着偷渡的风险与他去阿塞拜疆的。对石油企业来说,职业经理人是需要的,家族成员同样是需要的。

    只要家族内的制度设计足够好,家族的延续就不会干扰到公司的延续,正如洛克菲勒家族。

    林永贵认真的扫着蓝图,然后选了最大的一套房,笑道:“我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了,不挑剔。”

    舒兰不在乎他的身份,笑嘻嘻的道:“你选的这么仔细,才不是有住的地方就行吧。”

    林永贵笑而不答,道:“怎么房间都是一套一套的?”

    “师父师娘用不了那么多,客房越舒服越好。”小胖的声音远远的传过来。

    大厅空旷且没有家具,传音效果是极好的。

    小胖的体型保持的很好,圆润的双腿飞快跑过来,手上还提着好几瓶酒。

    “71年的红旗牌五粮液!20年陈酿,我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小胖将几瓶酒墩在地上,笑道:“专门准备着你们回来了喝……你们在看蓝图?”

    “林书记要选一套房,平时住。”

    “林书记选了哪套?”

    “最大的这套。”林永贵满意的指了指,道:“位置很好,又向阳面,又能俯览美景,地方也够大,比得上主楼的房间了。”

    小胖看的眼都绿了,道:“这当然好了,我专门给自己准备的。”

    林永贵顿时不好意思了:“那还是留给你吧。”

    “算了,你先选中了,就归你好了。”小胖很大度的挥挥手。

    林永贵坚持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你选了,我夺走了。我就不是君子了,给你。”

    “还是给你了。”林永贵和小胖推来堵去的。

    苏城看的瞪大眼睛,清咳两声。道:“你们怎么像是分赃似的?”

    小胖装傻笑两声,道:“师父,你看我来来往往京城,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住也不好,要不?我交房租?”

    50亩的土地,苏城和舒兰两个人住的话,那就变成幽宅了。苏城也就是说说而已。顺着小胖的话,道:“你准备怎么交房租?”

    “一年100怎么样?”

    “一个月一瓶酒吧,就这种。”苏城举了举手上的五粮液。道:“你选房吧。”

    小胖苦着脸:“师父,71年的五粮液啊,那时候一年才产4000吨,剩下的我全买了。也住不了多久……”

    “你还想住多久?五粮液没有。陈年的茅台也行。”苏城一边说,一边拿起酒瓶打量着。只见细长颈的瓶身上,生产日期用蓝色油印,“一九七一年五月”几个字清晰可见,三面红旗的五粮液商标尽显时代气息。

    运动时期,除了吹牛,其他产品的产量都在减少,五粮液茅台等等更不用说。经过许多年的消耗,能剩下的好酒着实不多了。

    小胖知道苏城在打趣他。也不挣扎了,放弃道:“我一共买了40多瓶,10瓶给了老丈人,剩下的咱们喝吧。”

    “这还差不多,勉强让你先住几年。”

    “我可拿不出红旗五粮液,那就把这间房留给你吧。”林永贵再次推让起来。

    “这套给你用。”小胖很有义气的挡住他,再对苏城道:“师父,你看,要不给我分两套?我和秦筠一套,再给秦院长一套?”

    “这就知道给老丈人揽好处了。”苏城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笑道:“看在秦院长的份上,给你们留两套,是借住哦。”

    “借住,借住。”小胖连连点头,趁苏城不注意,向林永贵打了个ok的手势,继而道:“分赃……不是,分配完成,我给各位介绍我监工的房子的特色,首先是智能玻璃,你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玻璃,都会根据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有点像是轿车上常用的黑玻璃,但比那个的品种多……”

    介绍期间,不断的有人到新宅来拜访。

    苏城在什刹海的宅子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很少有人能想到他来了此处。

    不过,来的人一多,收到消息的人也就多了。

    很快,苏城小胖和林永贵的小队伍后面,就缀上了大量的尾巴。

    好在有林永贵守在那里,不管是国企的代表,还是皮包公司的老板,都不敢上来胡搅蛮缠。

    这时候,苏城再看林永贵,就像看牧羊犬一样。

    多好的伙伴与同志啊。

    宅子很快就不能看了,来宾也不好赶出去。苏城干脆让小胖将五粮液藏起来,又弄了一堆红酒,买了些熟食放在主楼的客厅内,就算是一个简陋的party。

    大家见苏城没有离开,也都能保持冷静,然后依照某种秩序,一个接一个,或者两个接两个的来和苏城谈。

    买原油的,卖柴油的,出售钢材的,倒腾批文的,一个接着一个。

    苏城苦不堪言,拉住杨明,小声道:“这样不行啊,得设个门槛。”

    “什么门槛?”

    “你现在出去,让人把后花园拾掇一下,再把扶贫基金会的人拉过来。到时候就说我去参加扶贫基金会的聚会,其他人想参加也行,捐款了就能去后花园。”苏城越说越顺畅。他的扶贫基金会是正式的慈善基金会,但以国内目前的状况,其所获得的捐款极少,几乎都需要苏城来补贴。

    另一方面,扶贫基金会不止是苏城的一个慈善项目,还是中哈石油管道的有力补充部分,他希望借此减少管道铺设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吸引更多人来参加基金会是必须的。同时,大华实业在中亚地区总归是需要其他中国公司帮衬的,将扶贫基金当做一个筛选项目也未尝不可。这道门槛,首先就能挡住实力不济的投机者。

    投资扶贫基金,是没有钱赚的。

    杨明有点担心的问:“捐款多少,就能参加?”

    “50万吧,不多不少。”苏城勉强给出一个数字。

    杨明却是吓了一跳,摇头道:“白给50万?没人干吧。”

    “50万的成本都受不了,送他们到中亚,也没几个人能坚持下去的。”苏城嘘了声,道:“给纳扎尔巴耶夫建都城,在巴库做三次采油,有哪一样是花钱少的?竞标油田就更不用说了,钱海里杀出去的。”

    “也许,有人是准备做小生意呢?”

    “做小生意的见我也没必要了。”苏城突然很有兴致的摸摸自己的下巴,道:“也不知道巴菲特的晚餐现在有没有,是什么价。你把消息散出去吧,我看看有几个人是乐意的。”

    杨明疑惑重重的去做了。93年的50万元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家公司要是有这么多钱,也不能被叫做皮包公司了。白捐这么多钱给扶贫基金的公司能有多少?

    他看看厅内的上百人,觉得苏城设的门槛实在太高。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捐款

    浅聊了一圈,已是一个小时以后,苏城道了一声罪,就拉着林永贵等人往小花园去了。

    一家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代表想跟上去,也被拦在了走廊上。来自阿塞拜疆的保镖膀大腰圆,肱二头肌比头大,不用动手也知道厉害无比。他们听不太懂中国话,更装作完全不懂中国话,谁来说什么都没用。

    那代表只能远望着苏城的背影,端着酒杯继续等待机会。

    一会的功夫,客厅就变成了纯粹的宴会场,石油圈子的先生们不仅没法缠着苏城了,身边还被扶贫基金的人给缠住了。

    出于正常的经营思路,也出于某种特殊的国情,大华扶贫基金的成员中,外国人的比例很高,几乎能达到一半一半。文青的中国人通常喜欢无病呻吟,文青的老外往往喜欢打白工,借着大华实业在国外的公关渠道,大华扶贫基金维持着至少200人以上的外籍志愿者的规模。

    这些老外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有的呆几个星期,像是渡假似的,有的也能坚持下来呆几个月,甚至学习中文交朋友……现在,所有在京的老外都被拉了过来。

    上百名石油圈的代表站在宴会厅中,在慈善基金会的员工眼里,就像是上百只奶牛等着丰胸按摩。

    他们迅速按照种族肤色国籍和语言分类,瞄上了各自的目标。

    苏城的新宅迅速的热闹起来。

    倒是那个等机会的代表,滞留在走廊和大厅的交界处。暂时无人打扰。

    须臾,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头儿,笑呵呵的穿过了走廊。两名阿塞拜疆保镖只点点头。就竖着手任他通过了。

    先前想过去的小公司代表机灵的放下酒杯,再次跟了上去。

    再次被拦住了。

    “他凭什么过去?”代表很是不爽,这条走廊简直就像是加薪长廊,堵人薪水是多可恶的事。

    阿塞拜疆保镖坚定的摇头,同时指指自己的耳朵。

    代表气不过,用更加坚定的眼神望着保镖,指着白发背影的老头儿。道:“我是顺鑫进出口公司的李贤阳,这是我的邀请函。我是来参加宴会的,和毛董一样。他刚才过去了,为什么不让我过去?”

    对面的保镖不知道他说什么,也用同样的眼神看他,只是稍稍多了些玩味和……血腥?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争规模并不大。从世界范围来说。只是地区冲突罢了。但是,对于参与其中的战士们来说,那也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尸体,血流成河的战斗,以及生死不知的挣扎……

    经历了全部战事的精锐战士,当他的眼神认真起来的时候,吓死两只小白领与恐吓宠物狗一样简单。

    李贤阳舔舔嘴唇,后退着离开了走廊。

    走廊上的保镖咧嘴笑了笑。也用猩红的舌头舔舔嘴唇。

    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是一脑门的汗,有种险些被吃掉的庆幸感。

    然而。令李贤阳惊讶的是,片刻后,又陆续有四个人通过了走廊,前往后面的小花园,两名阿塞拜疆的保镖仿佛石雕泥塑似的,任其通过。

    他希图侥幸,再次接近走廊。

    左侧的阿塞拜疆保镖,立刻用炯炯的眼神锁定了他。

    李贤阳面露微笑,脚下一拐,重新溶入了宴会中,脑中冥思苦想:这不对啊,怎么有人能去后面,有的人不能,这通行证是什么?

    正想着,终于有一名基金会的员工腾过手来,找上了他。

    这是一名清纯可爱的女孩子,笑容满面的道:“先生,我是大华扶贫基金会的干事,现在征集爱心,捐助资金救助贫困……”

    “我自己都贫困着呢……”穿着皮尔卡丹的李贤阳挥挥手做赶人状,如果不是女孩子漂亮,他兴许都不会用这开玩笑的语气。这也是国人之常态,没发迹以前,谁都不比谁富。

    女孩弃而不馁,笑道:“大华扶贫基金会的救助目标,主要是那些赤贫的家庭,以及正需要积累的农户,只要很少的一笔捐助,就能帮助很多的家庭。而且,基金会是受到大华实业全力支持的,在大华实业有业务的地方,大华扶贫基金会能以更低的成本运作,将更多的资金用在扶贫目标本身……”

    “我没钱。”李贤阳更不耐烦了。

    “以贵公司的名义捐助也可以啊。若是一次性捐助大额资金,还可以参加大华的曙光理事会,直接参与到基金会的管理和建设当中来。”女孩说的曙光理事会,就是大华扶贫基金会的亚管理机构,相当于该慈善基金的委员会或者董事会。

    对苏城来说,成立扶贫基金会虽然有一定的功利因素,但它终究会回归到慈善基金会的本质上去。对这样一家基金会,保持一定的影响是必要的,坚持绝对的控制权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不如将之做成一个茶话会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争取将蛋糕做大。

    给钱的工作,自然是怎么扩张都不为过。

    李贤阳听的不耐烦,转身想要走人,顺口道:“公司自己都要想尽办法筹钱,哪里有钱捐助大笔资金……嗯?”

    他总算脑袋清楚,迟疑了一下,问:“你说的曙光理事会,和苏董有什么关系?”

    “苏董是曙光理事会的现任理事长。”女孩卖了个萌,笑着道:“您或者您的公司,如果能捐助大额资金,就可以推举一名理事会的成员,经过理事会的同意,该成员就可以参加曙光理事会了。理事会每个月都会举行茶话会,今天是第一期,地点就在后面的花园。”

    女孩子指了一下走廊的方向。

    李贤阳恍然大悟。忙道:“要捐多少钱?”

    “捐款想捐多少都可以。如果要推举理事,现在定的最低金额是50万元。”

    “50万买个入场券?”李贤阳摩挲着下巴,开始考虑起来。

    90年代初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就是金口贸易,来钱快,发展也快。不管有没有关系,一年赚十万,两年赚百万,三年赚千万并不稀奇,难得的是能不停的发展下去。有10万本钱的人做十万本钱的生意,有10亿本钱做十亿本钱的生意,就是几百亿。几千亿,这些在其他行业耸人听闻的数字,在进出口行业也是真实存在的。顺鑫进出口公司的规模在行业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是需要一个跳板的时候。

    李贤阳想了会儿。一拍大腿,暗道:干,我乱想什么,反正是老板出血,看他怎么说。

    五分钟后。

    李贤阳打电话回来,刚在厅内站定,那慈善基金会的女孩子就找了过来,笑问:“李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扶贫基金会和项目吧。”

    “不用了,我们准备捐款50万。并且推举理事一名。”李贤阳做土豪状的同时,脸上乐开了花。他没有给老板细说此事,后者以为只是一个幌子,就让他做了这个理事。对于身在此间的李贤阳来说,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女孩笑着说“谢谢”,却没有收李贤阳的支票本,而是轻笑着道:“基金会的规定,我必须向您详细介绍了基金会和扶贫项目,您才能捐款。”

    “啊?”

    “可以吗?”

    “好吧。”李贤阳还真没见过不收钱的。

    女孩微笑,组织了一下语言,道:“简而言之,我们的扶贫基金会,是要配合国家政策方针,进行补充式的扶贫,目前的扶贫项目有三种……”

    李贤阳晕陶陶的听了一刻钟,总算把50万元的支票给交了出去,这才获准前往后院。

    他这才明白,原来之前经过走廊的人,都是经过了最少一刻钟“培训”才去的,人家根本不是考虑50万元浪费的时间。

    李贤阳脚步虚浮的穿过走廊,阿塞拜疆保镖瞅都不瞅他一眼, 让李贤阳又有些失望。

    到了后院,果然一眼就看到了苏城。

    他和舒兰两个人坐在一排长廊下,长廊的背面是假山池塘,下方是流水锦鲤,正面则是一片长长的草坪。

    提前进来的人,早将苏城左右的位置给站满了,李贤阳羡慕嫉妒恨的坐在了远处,勉强能听见苏城说话。

    他们还真的在讨论扶贫项目。

    李贤阳转念一想,确实,谁能得到苏城的引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哪里用得着讨论。

    看来,是要根据其他的表现,来决定人选了。

    李贤阳左右打量一下,心里明白,苏城是绝对不可能介绍这么多人得好处的。

    而不先掏出好处,这一关怕是过不去的。

    “老板这管子血,应该够放吧。”李贤阳突然有点幸灾乐祸。进出口公司赚的利润很不错,他的薪水自然也很不错,但远远比不上老板了。

    “我们希望先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地区做试点,因为是试点地区,所以要精挑细选,最好是以一个乡或者一个镇为目标。中国的一个乡镇人口就很多了,几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的都有。作为一家新的基金会,若是能够让十几万人脱贫,我觉得就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了。我们也不应该奢求全国范围内的扶贫,那是国家工程,不是一个公司所能承担的……”苏城坐在长廊上侃侃而谈,周围的人听的颇为认真。

    李贤阳隔的远了,就开始四下乱看,然后悄悄数起了人数。

    “132人!”数字数完了,李贤阳自己吓了一跳。

    按照每人50万的标准,这就是大6000万啊。

    “这进门费赚的。”李贤阳突然有种矮人一头的感觉。

    ……(未完待续。。)

    ps:  早上写到5点太困了,睡醒再写的。

    ……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定政策

    什刹海的大宅内,池水碧绿,石板清幽,花卉艳丽。

    林永贵端坐在一间凉亭下,一边泡功夫茶,一边微笑观察着来宾的神色,神态悠哉。

    可他心里着实不悠哉。别看来宾多是些石油辅助行业的代表,例如做石油机械的,做成品油销售的,做油品运输的,做石油勘探的,做石化研究的,做橡胶的,做石油钢材钢管的……但只要是石油圈子里的公司,没有不幻想着做上游的。

    就连胜利油田认为无价值的废油田,在许多公司眼里都是香饽饽,更别说是阿塞拜疆这么一大块肥肉了。

    在其看来,若不是石油总公司的垄断政策,这里的公司,至少有一半会在国内尝试石油上游业务。到了1993年的今天,石油技术和设备已经不止制约民企进入石油行业的门槛了,包括胜利油田,大庆油田在内的许多国内大型油田,都有民企在做劳务输出和设备租赁的生意。

    他们在国内受阻于中石油的垄断政策,可在阿塞拜疆,这些政策可就失去效力了,再加上大华实业的示范效应,这些公司可以说全都是林永贵的竞争对手。按照中国私企的一贯传统,他们无论是做转包,还是做服务,或者是做承包,都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价格。

    可以说,中国的一级市场,早就视顾客为上帝了。甭管上帝要什么价,他们都能做出来。

    当然。最终能够得偿所愿的公司不会多,兴许一个都没有,但对这些中小型公司来说。他们不成功没关系,继续做自己的主业就行了,林永贵又怎么行。

    他还等着总经理卸任,自己坐上去呢。

    这个板凳是苏城帮他抢到的,这种时候,自然不能失了苏城的支持。

    偏偏林永贵不好去干扰苏城的茶话会,只能躲在一边泡茶。

    “噗。”

    小胖拎着一瓶红旗五粮液。坐在了林永贵对面,舒服的扭动了两下,笑道:“林书记。你是北方人吧,怎么喝起了功夫茶?来来来,我帮你倒一杯爽快的。”

    他不由分说,给茶几上的茶杯倒满了五粮液。

    林永贵摆手道:“空腹不能饮酒。容易醉。”

    “那没事。我叫点吃的过来。”小胖拍拍手,下面立刻有人送了一盘肘花和一盘黄瓜。

    林永贵哭笑不得,道:“你不用招呼我,这么多人呢。”

    “其他人哪里比得上您呢。”小胖笑着把酒给举了起来。

    这话说的林永贵着实舒坦,他确实不想和这些中小公司的代表混为一谈。由此,林永贵也就端着杯子,浅喝了一口酒,道:“有这些公司。大华要在阿塞拜疆做什么,都很方便了。”

    “师父也是这么说的。关联公司管理好了。能省一大半的事,不能每样都想着自己做,那个吃力不讨好。”小胖喝了一大口,连吃了两口肘花,笑道:“之后再弄点外国的关联公司,那就带劲了。”

    “外国公司不好驾驭。”

    “这是怎么说的?”小胖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总是能让对方畅所欲言,算是他卖萌耍憨的副产品了。

    林永贵也是无聊,凑活着道:“外国公司喜欢签合同,折腾法律条文,一不小心,就把咱的公司给折腾进去了。而且,他们抠条条框框抠的厉害,不像是国内的供应商,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小胖若有所思,道:“咱自己也请律师不行?”

    “不光是法律问题。当然,和外国公司打官司确实费事,还吃力不讨好,最主要的是不听话,而且啊,看不起咱中国公司。”林永贵说的顺了,深有感触的道:“你看看今天的场面,得到消息的中国公司都钻进来了,外国公司呢?只有几家吧,那些大厅里的老外是没钱?我看不至于。”

    “他们是要请示吧,您不也说了,外国公司的条条框框多。”

    “请示归请示,大华要想把供应链扩展到国外去,我看难度很大。”林永贵显然研究过大华实业的看家本领,他笑笑道:“以外国公司的脾性,像这种交钱参加的聚会,他们怕是要敬谢不敏了。”

    “那么大的公司,50万都掏不起?”小胖如今做着超市等产业,对50万元还真没看上眼。

    林永贵却是拿死工资的官员,虽然工资基本不动,每日吃请不断,但要积攒50万元仍是不可能之事。他连咳几声,失笑道:“所以说外国公司麻烦,别说是50万元了,就是5万元,他们也是能不掏就不掏,你看吧,今天晚上,估计就有吝啬的来邀请苏董参加单独的宴会了。”

    “师父要是不去,他们不就傻了?”

    “那就要看大华对阿塞拜疆的影响力有多大了。”林永贵品着杯中的酒,精神似乎放松了许多。

    小胖暗自为苏城着急,那些外国公司需要大华实业,可大华实业也希望借机赚取好处,签一些更有力的合同。

    参加慈善基金会本身就等于是露了怯,是先声夺人的步骤。这些公司不上钩,却是不妙。

    小胖远远看着苏城谈笑风生的样子,按捺不住,向林永贵告了个罪,跑去找杨明去了。

    林永贵望着小胖和杨明窃窃私语,微笑地捋着下巴,突然有种诸葛孔明的感觉。

    陆续又有中国公司的代表进来,但没有外国公司的。

    老外不是大头,他们在国外喜欢掏钱给慈善基金,是因为外国法律允许他们用这笔支出抵扣税金。交税款给国家是公务员决定怎么花钱,掏钱给慈善基金是自己决定怎么花钱——至少部分如此。不管怎么说,慈善基金的俊男美女,总比国税局的西装男有服务意识。而进行慈善又能获得相应的好评和舆论支持。

    中国法律没有抵扣税金的说法,与之相反,慈善基金会反而要向国家缴纳各种费用,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比起正当生意,慈善基金会的生意更难做。

    吃力不讨好,说的就是中国的慈善基金会,若是不够小心的话,做慈善还可能变成扶老奶奶。

    若非腰杆够粗,且机缘巧合,苏城也不会涉足慈善基金。

    白拿50万人民币,习惯了用关系吃饭的中国企业还受得了这种支出,甚至连国企都有相关的支出,外国企业就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了。

    石油企业倒是不介意行贿,哪怕头上悬着《反海外贿赂》什么的,他们也总是能在竞争中获胜,他们连贿赂参议员和总统都不怕。不过,外国石油企业对行贿所得到的利益要求更高,遮羞布也需要更大一点。

    几个小时的时间,并不足以证实大华扶贫基金是否够得着遮羞布的水准,也不足以确认利益是否充沛。

    小胖颓然回到凉亭内,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道:“这些外国公司,真和狼犊子一样,他们还真发了邀请函过来,几家一起的,全是那些半大不小的公司。”

    “哦,苏董准备怎么办?我记得不错的话,好些公司都是大华的重要供应商吧。”大华实业的营业规模日渐增大,无论是海上钻井平台,海沧石化基地还是大华船业,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和装备的供应,在90年代初的背景下,大华实业是脱不开外国供应商的,由于专利的缘故,某些供应商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这也是其他的中国私企无法复制大华实业的原因之一。没有海外油田的情况下,很少有公司能筹措数以千万计的外汇。

    小胖对于被轻视,不仅感同身受,更加有点不解的道:“师父说不着急,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也许晾他们几天。”

    “晾着也挺好的……呃,那是个外国人吧。”小胖指着一个刚进门的家伙。

    林永贵皱眉看过去。

    这是个穿着大风衣的外国人,风衣的确很大,里面简直能裹进两个人,现在像是罩在一个大型的米其林上。

    只见他直直的走向苏城,站在长廊的一端,就用怪腔怪调的英语打了招呼,并问道:“苏董,您会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吗?”

    “也许,我不确定。”苏城微笑道:“假如制定阿塞拜疆石油政策的是国家石油公司的话,我大概会参与。”

    两人的的英语肯定都不符合伦敦腔的规范,但内容却让人震惊,林永贵忍不住问小胖:“苏城有资格参与制定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

    “我不清楚。”小胖傻傻的摇头。

    “那国家石油公司呢?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

    “这个我好像知道一点。”小胖拍拍脑门,道:“师父好像做了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副总裁。”

    “怪不得。”林永贵喃喃道:“这么说来,是消息传出去了。”

    小胖似懂非懂的问道:“这么说,外国公司也要加入咱的曙光理事会了?”

    “大概吧。”林永贵有强烈的羡慕感,他毕生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影响力吗?

    阿塞拜疆也许是一个政治小国,但它是一个石油大国。影响阿塞拜疆的石油政策,这是林永贵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重新草拟一个计划,胆子可以放大一点。”林永贵没有往苏城跟前凑,而是转到假山背后,打了一个电话回去。

    接着,他想到苏城所说的三次采油,又叮嘱一句,道:“喊两个懂三次采油的专家,到北*京来。”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章 封锁消息

    改变了外国公司想法的是一条来自塔斯社的消息:中国人苏城就任国家石油公司副总裁。

    大型的石油公司和大华实业一样,都建设有自己的信息局。虽然不见得要培养间谍做非法之事,但收集公开情报,或者聘用一些熟悉当地的信息员,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工作了。

    像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这样的国家通讯社,它们的消息基本都是全公开的提供的。需要的公司或个人很轻易的就能得到全天候的信息滚动。不过,要保持收取消息并分析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从小的方面说,也至少得一个办公室的人员和经费。

    稍小些的公司,往往会将这笔钱省下来。只有大型公司,或者像大华实业这样的高利润公司,且很重视信息的情况下,才会自己出钱收集和分析信息。

    因此,别看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塔斯社消息,但能简单的得到消息的公司,往往也不简单。

    紧随在那只大型米其林身后的外国公司,十有**仍是些腐食动物,他们从同业者那里得到讯息,或者就是盯着别人的动作而动作,同时也增加了大华扶贫基金的资金。

    苏城捡着几个重要的公司,当场签订了合同,以安人心。不过,他签订的要么是下游公司,要么就是中小型的装备制造公司,都是大华实业需要的供应商。最让人心痒痒的石油合作合同,是一个都没签订。

    一群人围着他旁敲侧击。说到后面,更有一名法国人,直接用京腔的中文问:“苏城董事长。大华实业愿不愿意合作采油?”

    苏城坐在长廊的中间,背靠着立柱,像是郊游的学生似的微笑,道:“油田未见,合作采油也无从谈起啊。”

    “阿塞拜疆肯定会开放石油产业,到时候,大华实业肯定会第一时间进入吧。我们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阿塞拜疆石油业。合作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好处。”说中文的法国人,中文说了一半就咬舌头了,剩下的干脆用英文道:“我们赛万安特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八个炼油厂。几十艘租船,还有上万个加油站,我们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将石油产品送到欧洲……”

    他说的好像很厉害,就地区而言。也的确很厉害。但上万个加油站。几十艘租船和八个炼油厂就世界范围来说,就只能说是一般了。不计炼油厂的产能,加油站的主要价值还在牌照上面。至于其分销能力,对越大上游石油商来说,他们就越不在乎。

    到了大华实业今时今日的规模,赛万安特也就是一家普通的中型公司,算不得优异。

    自然,他们在苏城眼里。也就缺乏竞争力。

    其实,现在来见苏城的。已经是慢了两拍的公司了。

    同样是法国公司,最大的道达尔根本不屑于通过苏城,不管阿塞拜疆的总统是埃利奇别伊也好,是阿利耶夫也好,他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公关。

    次一级的菲纳公司,早在阿利耶夫有点苗头的时候,就找上了苏城。可以想见,他们还会同样找上侯赛因诺夫和马梅多夫。这种遍撒网的策略虽然昂贵但胜在安全,总不会因为政府关系而失去合同。

    到了这个所谓的赛万安特公司,他们其实已进入了“随缘”状态。找一个懂中文的法国人,试图用话语打动苏城……归根结底,就是随缘,他们估计在各地的油田都这样做,能占到一点便宜就占到一点便宜,但并没有在一个油田大量付出的底气和坚持。

    换一个小型的油田,苏城说不定和他说两句话,现在则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对那法国人淡淡的道:“炼油和出售渠道,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如果贵公司真的有兴趣,可以在我们得到油田,开采出石油以后再来接洽。”

    法国人连忙道:“我们也有开采能力。”

    “大华实业也有。”苏城心里冷笑:想不流血的享受世纪合同?这种事连世界五百强都不敢想,bp还知道派些妓女去阿塞拜疆公关呢……

    法国人明显没有猜到苏城的心这么大,还笑着谈及欧洲市场。

    苏城干脆不耐烦的将脸撇了过去,只要再过几年,能源市场就是纯粹的卖方市场了,欧洲要考虑从哪里进口石油,而不是想着将哪家公司排除在偶们以外。

    后世的邪恶轴心伊朗也未能被欧美真正封锁,大华实业若是想要进入欧洲市场卖石油,那是再容易不过的。

    苏城根本不屑于一家中型的不知名的地区性公司。

    几家类似的小公司无奈的站到了一边。

    和中国人一样,老外同样是喜欢占便宜的。如今占便宜的机会这么少,他们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林永贵在国内做官久了,讲究一团和气,更愿意团结洋人,看到这一幕,林永贵就笑着上来打圆场,笑道:“谈了么久了,要不去吃饭吧,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谈。”

    小胖抬头看天,才四五点吧,离吃晚饭早了点。不过,他从来不反对早吃饭的,于是乐呵呵的赞同道:“我去通知酒店,咱们去那边,还是让他们送过来?”

    “过去好了,免得乱糟糟的,把刚做好的苗圃给糟蹋了。”林永贵拍拍小胖,笑道:“听说房子是你设计的?做的好啊。”

    “我主要是监工。”小胖推辞中带着得意,这座宅子用的各种高科技,虽然是在大华实验室的帮助下才实现的,但能利用到它们,也是一种才华了。

    总的来说,小胖的才华,大约就集中在花钱方面了。在90年代初的中国。能培养出这份能力也不容易了。

    苏城对持续的应酬也厌倦了,笑着起身道:“晚餐就安排在大华饭店吧,算是我们曙光理事会的一次聚餐。嗯,在理事会正式运行以前,这笔钱就由我来出好了。”

    国外的慈善基金会,往往会将50%以上的捐款花在筹款和管理方面。国内的基金会怎么做是一回事,怎么表现就是另一回事了。

    小胖不管谁出钱,站起来忙忙的招呼大家去酒店。

    一会儿,几名大华的管理层也出现在院子里。既是招呼大家,也是谈论更多的合作细节。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染指石油开发的,但在石油开发以下。相关的工作还有很多,大华吃不掉这么大的盘子,也看不上微薄的利润,但其他公司就不一定了。

    晚饭时间。大家继续谈石油和合作。大部分是与大华实业的合作,某些公司互相之间也谈成了合作,倒是让曙光理事会的作用发挥了一些。

    第二天亦是曙光理事会的茶话会。

    直到第三天,才有胜利油田的专家,来到了京城。

    他们坐卧铺过来,差不多算是此时最高端的旅行方式了,尽管如此,两名钻井采油研究院的专家还是累的厉害。

    杨明将他们安排在了大华实验室的招待所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华实业有许多来自胜利油田的研究员。两个人过的很是愉快。

    不过,当林永贵告知他们此行是为了评估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技术的时候,两名研究员的表情极其精彩。

    “秦院长和姚所长,以前就是咱们钻井采油研究所的大拿,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大华实验室掌握的肯定不少。”专家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他们的能力。

    “不少有多少?”林永贵多年来虽然紧抓生产,但对研究院的水平,他是很难有一个感性认识的,以此时国人的思维模式,掌握最顶尖技术的肯定是国家队,或者说,应当是国家队。胜利油田、大庆和长庆基本就是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驾马车了,三者的水平相当,或许大庆稍强一些,但在采油技术上,胜利油田因为其复杂的油藏情况,向来发展的最快。

    这一次,林永贵是希望两名专家向苏城证明胜利油田的实力的。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算是一种精神需要。

    再怎么说,他也是副部级的官员,也需要证明自己。

    可惜,两名专家无法配合他。年龄稍长的研究员纠结片刻,道:“听说大华实业准备开发巴库的旧油田了,那说明他们的三次采油的水平,到了实用阶段,我们的还不行。”

    这下子,林永贵明白了,诧异道:“咱们的三次采油技术还不能用?其他油田呢?”

    “咱们的三次采油技术是最好的。”专家说着小声一点,道:“咱们的三次采油所,以前就和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所合作的。后来退出的一些研究员,都在咱们研究所呢。其他几个油田的三次采油才刚开始。”

    “但还是不能实用?”

    “不划算。我们算过,就现在的技术,采一吨稠油,光是化合聚合物的成本就要1000多块,设备和人工成本还没算呢。”年长的研究员如此解释着。

    三次采油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将某物强通至油藏内,从而换取原油出来。最初的三次采油技术多用蒸汽,但它的成本和能源成本是密切相关的,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聚合物驱,以及二氧化碳驱等技术。

    但不管是哪种技术,其所需的数量都是相当多的,成本也会随着三次采油的难度而上升。

    年纪稍轻的研究员也有40岁了,他接着话道:“其实,我们用三次采油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原油,还是有利润的。因为采油的成本主要是人民币,获得的原油可以用美元结算,还是划算的。”

    林永贵一听,终于来了精神,问:“那怎么不用?”

    “要工业生产,一次投入的成本还不少。而且,不如留着原油,等技术成熟以后再进行。”年长的研究员没那么急切,稍微滴了些凉水。

    林永贵沉吟着,问:“这么说,大华实业在巴库做的,是赔本赚吆喝?”

    “不好说。也许……大华实业的技术会更好点。”

    “能把成本降的多低?”

    “不好说。也许……降低20%?”

    林永贵登时皱起了眉,这一次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好看,而是转而为苏城担心起来。

    石油采掘的成本,不能用单纯的生产成本来计算。

    中东的石油开采成本是最低的,平均还不到2美元,许多地方干脆不到1美元,可以说是挖一锄头,石油就自己往外喷,和中国山*西弯腰捡煤可相媲美。但要,是说中东的石油成本是2美元,那肯定是不对的。

    综合计算,中东的石油公司,每桶原油的平均成本肯定要超过8美元了,到了九四九五年,超过10美元也不奇怪。如果是税率较高的外国公司,或者是采用分成协议的公司,那成本达到20美元也是正常。

    国家石油公司和私人石油公司的成本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大的。这一点不用重生穿越,只要是业内认识都能看清楚。

    也就是说,作为私人公司,前往阿塞拜疆开采油田,非开采成本本来就不低。

    苏城用旧巴库油田做开端,哪怕能短暂的省掉某些开支,高额的开采成本也不是好事。

    国外不比国内,光是想想那么多的聚合物,从国内运输到阿塞拜疆,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后,若是开采出来的石油价值,和开采成本差不多,那就丢人了。

    不光丢人,说不定还会引起非议。

    这一次的阿塞拜疆总统大选,可是吸引了许多国内高层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就是大华实业。

    1993年的中国已经是原油净进口国了,而中国向来是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的。对于能够为中国获取原油的苏城,许多人都持着看好的态度。

    林永贵深知这种“看好”的珍贵,若是因为巴库旧油田而损失,那就太可惜了。

    这种想法是不能公之于众的。林永贵眼神一凝,道:“有关三次采油的事,你们不许再提,大华的事也不许再提,这两天,你们就在京城好好玩一玩,回去以后,就说是来给我做咨询的,其他的都不许说。”

    年长的专家很为难的道:“我们都是研究三次采油的,这次出来,好多人都知道。”

    “把知道的人的名字写出来,我让人一一通知。”经历过运动年代的林永贵太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情了。他不仅准备封锁自己这边的消息,还准备帮苏城封锁其他方面的消息。

    ……(未完待续。。)

    ps:  天冷,身体不足够健康,精神不振,更新疲乏,开暖气以后才舒服一些,科技改变生活,就我目前的躯干,如果穿越到古代,幸存的几率着实不高。

    ……

第五百五十一章 让我帮忙

    在石油企业眼里,生产石油永远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石油炼化技术,节能技术,还是再生环保技术,它们终究都是如何使用能源的技术。在能源紧缺的时代,这些技术都是能源企业所谓的次要技术。

    真正的首要技术,只能也必须是生产能源的技术。

    二次采油的注水技术,陆上深井的开采技术,浅海石油的开采技术,深海石油的开采技术,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同样还有三次采油技术,这些能够实实在在增加能源供应的技术,才是能源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它们的看家本领。

    如果不是那一次次的开采技术的提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就没有足量的石油供应了。

    一旦这种事情发生,能源开采企业固然失去了价值,能源利用企业同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事实是,向井下注水的二次采油技术,将石油危机延缓到了20世纪60年代,接踵而来的西方“油荒”,使得海底地形复杂,海上其后恶劣的北海石油得以开发,到了九十年代,昂贵的深海石油开发技术,令石油增产无望,由此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环保先锋,以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等新能源技术……最终,是页岩气技术挽救了世界能源。不过,那已经是20年以后的事了。

    自90年代开始的石油开采技术的停滞,是很令人头疼的。它在事实上造成了石油匮乏的假象。从而令供给问题逐渐演变成严重的经济问题。

    是的,从技术角度,石油匮乏根本就是一个假象。

    如果用保守的观点。也就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观点来看,石油还能用50年。那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此时发现的石油储量来判断的……自60年代以来,石油专家们就判断石油能用50年,70年代他们说“石油还能用50年”,80年代他们说“石油还能用50年”,90年代他们依然说“石油还能用50年”。

    然而。90年代的技术缓进,的确令这种观念被强化了,因为石油开采技术仿佛没有了提高的可能。

    也许石油开采的速度加快了。石油开采的污染变小了,石油开采的浪费减少了……但就像石油公司关心的内容那样,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它们不会让石油变多。

    唯一能让石油变多的手段。只能是发现更多的油田。

    这种做法。自然只能增加更多人的焦虑情绪。

    可以说,在9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的阴影第一次全面扩大,而且持续的最久……

    直到页岩气技术成熟以前,能源开采技术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进步。

    深海石油开采技术和三次采油技术,都只能迟滞石油供给的威胁,油价也是这样,一路攀升上去的。

    也许。只有前苏联的石油理论,能够真正挽救能源危机……

    不过。三次采油技术虽然不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但它仍然能够给一个大型油田带来年增产30%以上的好处,也是页岩气技术成熟以前的少数能够增产的有效采油措施。它的价值相对于页岩气技术有所逊色,但仍然是能够媲美深海石油开采的高端技术。

    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都是现成的例子,到2013年,大庆年产原油5000万吨,三次采油的产量已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1500万吨,相当于一条来自境外的原油输入管道,按照当年每吨700美元以上的原油价格,这就是100亿美元以上的营收。

    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利润,不用经历复杂痛苦的竞标,不用经过产油国和石油公司的辛苦博弈,不用增加劳资双方的矛盾冲突,实在是再“清洁”不过了。

    若要评选21世纪初最重要的能源技术,页岩气的压裂技术毫无疑问要排在三甲之列,但若是评选一个年度重要的能源技术,那三次采油技术只要不和页岩气撞车,妥妥的能拿个第一回来,就算碰上蒙人的生物能源技术,当年也不一定会落于人后。

    像是林永贵这样的国企官僚,从来都不把技术进步放在心上,可私企领导就不一样了。

    如此“清洁无害”的利润,哪怕一个油田一年只能增产100万吨,那也绝对拥有引进的价值——这可是2亿美元以上的毛收入,换成其他行业,要能增加这个数字的营业额,就是把毛剃了裸奔,老板们都干。

    因此,林永贵出于比较之心得到的结论,其他大型石油公司也都能得到。

    而且,随着旧巴库油田真的在恢复井区,他们的关注度也在提升。

    11月中旬,阿塞拜疆大选结束一个月以后,苏城重返巴库。

    他乘坐的石油总公司包机上,除了苏城和舒兰,还有精挑细选出来的数名大华供应商,数名曙光理事会成员,以及大量的大华实验室研究员。

    对于巴库旧油田的开发,饱含兴趣者大有人在,没有坐上包机的先生女士们,多半也会通知国内公司,让他们派驻在阿塞拜疆或者哈萨克斯坦的员工去考察一番。

    这令林永贵觉得紧张。

    他非常担心苏城的“把戏”被广而告之,不管从友谊的角度,还是从利益的角度,林永贵都不希望苏城就此沉沦。

    而中国的政治,就像是热气球,只要一个小洞,就可能自天空跌入谷底。

    林永贵直到要去油井了,才找到合适的时机挤到苏城的大商务车里,厚着脸皮道:“我有些事情要找苏董谈,你们先坐我的车吧。”

    这里是阿塞拜疆。他就是副部级干部也没有自己的车。

    同车的杨明、古洪军和张超,还是乖乖的下车了。

    舒兰也要下车,被林永贵拦住了。他再厚着脸皮,也不能这么厚,于是笑道:“不是太大的事,你留下没事。”

    原本坐在车尾镇宅的阿塞拜疆保镖举手,问:“我不懂中文,我开车吗?”

    林永贵听的眼睛都要凸出来:“你不懂中文,你说的是什么?”

    “就会几句。”这位保镖的确是新学乍练的。

    苏城咳嗽一声。道:“叫阿二过来开车吧。”

    阿塞拜疆二号保镖简称阿二,这位更擅长本职工作,语言天赋较阿塞拜疆一号保镖弱。中文水平基本处于“你好”的阶段,完全能够胜任听不懂中国话的任务。

    林永贵等车开了,才轻声道:“苏城,我知道你想证明大华实业的技术水平高。但用这种方法……我的意思是。万一被人发现了,对声望的打击很大,得不偿失呐。”

    苏城满脸的不解,道:“被人发现什么?”

    林永贵以为他不愿意承认,绕着弯子道:“三次采油利润率低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它的利用价值就不大了。最近在巴库的外国人多,要是让人家看出来,又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是啊。”

    “大华的三次采油利润率虽低。但利润也还过得去。”

    林永贵直接问了:“有多少?”

    苏城稍迟疑,道:“吨聚增油20吨吧。”

    苏城不是他的下属。自然不会像是那两名专家似的,知情达趣的将术语翻译成简单的成本。

    “那是多少?”林永贵更糊涂了。

    苏城哑然,摇摇头,道:“我们的聚合物干粉的成本在1万多元每吨吧,能增油20吨,三分之一的成本。”

    比起注水的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的成本显然高多了,光是聚合物干粉的每桶成本就有10美元以上。尽管如此,剩下的20美元扣除成本,仍然有不小的利润空间,可以说是真正的工业化了。历史上,国内的大庆油田要达到这个水平,还得三四年时间的奋斗,而且,少不了国外“同僚”的帮助。

    大华实业提前四年时间,将聚合物驱的三次采油技术开发到工业化水平,光是专利就能赚疯,苏城要下了巴库老油田,摆明了就是炫耀加展示的。

    林永贵却难以相信,他按照国内通行的法则,加上了一点余量,暗想:估计成本最少一半,和研究所的专家估计的差不多。

    但是,他也不能直接“拆穿”苏城,只点道:“真要有这么低的成本才好。”

    “当然,到时候你看演示就知道了。”苏城很高兴双方达成一致。

    林永贵暗叹一口气,心想:看来必须要师叔我出马了。

    车行一小时,四周的景色慢慢从绿意盎然变成了黑灰相间,停止运动的磕头机,生锈的井架和破败的房屋越来越多。

    巴库曾经是苏联最大的油田,在二战期间,他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1%,战争胜利以后,也将35%以上的全国产能维持了数年之久,然而,这个运行了100年的油田,终究到了衰败的时候,,至80年代,巴库的产油量就微不足道了。

    比一个城市还要庞大的油区,几乎任由苏城选择油块和油井,前期调查的大华员工自然不会客气,他们选择了一个尚在少量产油的油藏,并将所有的设备和土建,在极端的时间内完成。

    这自然引起了尚在工作中的阿塞拜疆石油工人的好奇。

    车队停下,大批西装革履的先生们下车以后,就发现,不仅是自己在围观苏城,还有大量黑黢黢的工人在围观自己。

    林永贵为苏城捏了一把汗,更加坚定了要帮忙的信念。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二章 开始注水

    冬日的巴库,寒风凛冽。浓郁的外高加索风情,混搭着穆斯林风华,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站在巴库的市中心,这座经过苏联人修改,依山伴海的城市,倒还称的上有风格。但是,离开巴库市区越远,“风”就越少,钢铁和黑油组成的沉重就越深,直到浓的吹不散的地方,就是巴库油田的核心地块了。

    曾经的巴库油田,工人们享受着海的风,海的阳光,海的尊敬和海的收入。

    如今的巴库油田,就像是所有那些失去了动力的老工业基地一样,只剩下沉重的钢铁,生锈的钢铁,压抑的钢铁和失望的钢铁。

    如同一片失去了希望的丛林。

    仅有的几十名阿塞拜疆石油工人,停下了手边的活计,用不屑兼好奇的目光,望着十几个中国工人重新检查现场的动作。他们其实也没什么活计可干了,有的是时间可供挥霍。

    虽然遍地都是石油开采设备,但来自中国的设备和前苏联的设备,很容易就被区分开了。大华的大部分装备都漆上了深蓝色,没有涂装的设备也进行了金属表面处理,外观颇为亮眼。

    林永贵望着看不到边的设备群,诧异的道:“需要这么多东西?”

    “三次采油对我们来说也是新技术,还没有到控制体积的时候。”苏城略带些得意的笑容,叫道:“秦院长,你给我们讲解一下吧。”

    “哦。我们站高点说。”秦世维像是一只巨熊似的,敏捷的翻上块一米多高的大水泥墩子,瞬间让底下一群西装革履的家伙看傻了眼。

    秦世维到了大华。仍然坚持金属实验室里的“体能锻炼”,左臂愈发的粗壮,他身量本来就高,现在又用俯视的角度看人,顿时令其他人有种“我是大马猴吗?”的疑问。

    苏城低头瞅了眼簇新的西裤,咳嗽一声,道:“秦院长。大概讲一下就行了,不用站那么高。”

    “不站上来,你们能看多远?这个配注站大着呢。”秦院长从来都不考虑别人的心情。这也是被国企惯出来的,像是他这样的角色,各个采油厂的厂长都得常年用跪求的方式捧着他。相应的,除了研究专业以外。秦世维也用不着考虑别人的感受。

    当然。苏城亦是推波助澜者。对于秦世维这样的研究员,苏城一向是合理的要求满足,不合理的要求慎重考虑。

    因此,经过十五秒的慎重考虑,苏城决定爬上去。

    古洪军帮他助推了一把,阿塞拜疆一号保镖和阿塞拜疆二号保镖则同步卡着苏城两侧,生怕他被刺杀了似的。

    林永贵也是认识秦世维的,不过仅止于一名“不错的高工”的认知。他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哀叹自己的老胳膊老腿。最后是踩着几个木箱子组成的阶梯,站到了水泥墩子上面。

    挺大的水泥墩子。站了二十几号人亦不闲拥挤,视野也开阔了不少。

    秦世维记着苏城的叮嘱,待林永贵上来,就开腔道:“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三次采油的地面工艺设备,很复杂。大致分类,左侧的是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然后是灌群系统、喂入系统、注入系统和工艺控制系统。单单一个熟化灌群系统,就占了那边的所有地方。”

    林永贵顺着秦世维的手指看去,果然是好大一块地方。

    至少相当于一个百货商场的面积,被划分成三个区域,盖了板房,放置了设备。

    秦世维不管他们看得懂看不懂,继续道:“光是熟化灌群这边,就有低压供水间,表面活性剂渗水间,聚合物喂入间,阀组间,配电间,备件和维修间……另外,料库下面有杀菌间,化验室,卸车间,值班室,餐厅,淋浴间什么乱七八糟的……”

    他这么一说明,下面像是胡乱摆放的集装箱似的板房,在众人眼里就活泛起来。

    “我看有很多设备还是裸露在外面的,这是为了赶时间还是?”林永贵太想帮忙了,立刻又问了起来。

    秦世维有点骄傲的道:“我们这个配注站是橇装和固定式联合的,露在外面的,大部分都是橇块。”

    油田橇块就是油田的模块式生产部件,一个橇块就相当于电子产品的一个集成电路版。它们往往由统一的底座组成,可以将许多的管道、阀门、设备乃至于仪表装入其中,同时完成某一项功能,例如换热,换气,调压等等。

    到了现场,只要将需要的橇块组装起来,即可迅速的得到一个油站,如同搭积木似的。

    橇装式的配注站是最快捷的配注站,后世的橇装式配注站,往往只要六七个橇块,就能实现全部功能。

    大华实业开展此项工作有四年时间,尚不能做到100%的橇块式生产,尽管如此,橇装和固定式联合的配注站,也是国内仅有的领先技术,而且拥有数十项国际专利。

    几个老外甚至不用翻译,自己就看出了此点,不停的吐出“skid”,“package”之类的音节。

    林永贵却是没当回事,点了点头就过了。

    秦世维媚眼抛给了男人,也不生气,转头问苏城,道:“那咱们开始吗?”

    “开始吧。”

    “开始注水。”秦世维喊了一下,下面的控制室内就忙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杨明则将准备好的资料交给在场诸人,道:“目前测试采油井编号011,采用压裂作业,目前日均产液94吨,产油32吨,含水是65%。我们的目标是压裂后,单井注入压力11mpa。日注入量170立方米,视吸入系数15.5立方米每兆帕……”

    “压裂?”来自法国菲纳公司的代表吉乐斯用法语重复了一下这个词,再用英语问:“为什么要用压裂的手段?”

    “得到更多的油。”秦世维用看林永贵的眼神看了看他。

    “你们已经完成了压裂操作?你们怎么做的?”菲纳公司是仅次于道达尔的法国石油公司。也是苏城选定的候补合作公司,他们此次没有派出之前的靓丽女郎,而是选定了懂技术的家伙。其本人也一扫前面懒洋洋的神情,变的些许专注。

    秦世维却不在乎对方的技术激情,故意道:“压裂操作申请过专利了,不允许交流。”

    专利技术只能形成壁垒,技术本身还是能隐藏就隐藏的好。信息局经过这么多年的膨胀。对这方面的管制也紧了起来。

    菲纳公司的代表追问道:“你们预计,经过压裂作业,比非压裂的油井。产出能增加多少?”

    “20%左右吧,这个主要是改善注入井低渗透层的导流能力,提高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

    “压裂的成本呢?”

    “没多少。”

    “能下去看吗?我是说看控制室。”

    “可以。”苏城就是来炫耀的,哪里会拒绝别人来看。

    吉乐斯积极的态度影响了其他人。一群人簇拥着往控制室去了。

    林永贵落在后面不放心。他见过太多虚报产量的故事了。但这里是阿塞拜疆,他担心苏城的准备不足。

    想了想,林永贵还是找到自己的秘书,低声命令道:“把人找过来,多找一个懂设备的,我看这个三次采油的设备复杂的很。”

    林永贵是早就决定要帮苏城作假了,更准确的说,是以防苏城作假不成。加个双保险。假如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他有把握想增产多少就增产多少。可在这里,他就不能保证了。

    下面的设备轰隆隆的巨响起来,却是向下方注水开始了。

    林永贵慢悠悠的踱步过去,就听一群人用各种语言在讨论,乱的一塌糊涂,秦世维则神色不佳,面红耳赤。

    林永贵用调侃的语气问小胖:“你又惹老丈人了?”

    “我哪敢呢。”小胖望着秦世维的左手,一脸的后怕,低声道:“他们问秦院长聚合物的细节,秦院长不说,他们就说秦院长不懂,然后自己讨论开了。”

    “这么简单的激将法……”

    “确实挺气人的,秦院长一反驳,他们就问细节,秦院长不能说,他们就说秦院长不懂。”

    “这也就是他了。”林永贵摇摇头,表面上不在乎,一会儿又问:“那你说,老秦是真懂还是假懂?”

    秦世维犀利的眼神穿过数人,盯了过来。

    小胖缩着脖子,义正严词的道:“秦院长当然是真懂了,全知全能。”

    秦世维一点表情都没有的回过头去,继续用英语辩驳道:“经过我们系统化的分析,中分子聚丙烯酰是目前最经济的聚合物,只要等到明天,就可以验证此点了。”

    “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的效果明显会更好,虽然成本会高一些,但增量应当会有明显提高。”

    “二元驱呢?采用二元驱的话,吨聚增油达到20吨不成问题吧,我听说壳牌的实验室研究已完成了。”

    “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二氧化碳驱吧。蒸汽驱也是很有生命力的。”

    说话的人并不减少,一方面是等的着急,一方面也是混淆视听,有意贬低。

    嫌货才是买货人,苏城微笑着听着,不为所动。

    理论的东西,讨论一天都讨论不完,他根本懒得参与。

    在三次采油技术里,光是大的分类,就有聚合物驱,蒸汽驱,二氧化碳驱,微生物驱,仅仅是聚合物驱里面,还有一元驱,二元驱,三元驱的进阶。单论聚合物的大小,又有中分子量、低分子量、高分子量、超高分子量、阳离子等等……

    采用哪种方式做三次采油,大华实业研究了四年多的时间,目前选择的方案,正是最成熟最经济的方案。

    其他人所言的低分子量,或者二元驱云云,效果的确是好,但成本也要高。或许,外国的大型公司能将成本降的更低,但从大华实业的角度来说,中分子聚丙烯酰就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这种用钱堆出来的结论,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秦世维也知道此点,被挤兑的没办法,只好反复强调:“等到明天,就可以验证了。”

    各大石油公司的代表自然不买账,干脆互相讨论起来。

    林永贵愈发担心了,这不光是油井出多少油的问题了,还有聚合物的成本问题,容易露馅的地方太多了。

    他在那里为苏城担心,却没有注意到,总有几个外国公司的代表或随员,在盯着控制室里的仪表死看。

    注入量,聚合液的浓度,注入压力,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有实用价值的三次采油技术,对于任何一个掌握着油田的公司,都是有吸引力的。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三章 作弊日

    张玉明和他的两名助手藏在车上,就等着来宾们全部离开,然后去给数据造假。

    原油数据造假是有传统的。不管哪个国家,对于油田都有产量的要求,国内是自上而下的硬压力,国外石油公司则有利润分成这个大杀器,就是产油国也有数据造假的需要,欧佩克的限产政策是以配额的形式限制各国的,除了沙特以外,其他国家想要多得钱,就要偷偷的多产油。

    不过,大型机构的数据造假是一回事,单个油井的造假又是另一回事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弄清楚原油产量的计量方式,没有充足的采油厂经历,没有充分的研究精神,没有一颗大心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张玉明是国内的论文强者,为了完成论文,达成“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他在这些年很是研究了一番油井计量方式。最终,这个面黄肌瘦,像是饿的半死的男人,除了写出一堆弄虚造假的文章以外,还真的成了油井计量专家,什么“分离器玻璃管计量”,“翻斗式称重计量”,“双分离器玻璃管计量”,“称重式活动计量器”,“质量流量计”,“示功图法计量”,“单拉井单拉罐计量”……张玉明通通都研究清楚了。

    可以说,张玉明在流量计量以外的论文,都是靠着流量计量的水平做出来的。

    当然,作假的技术只是一方面。还得有作假的胆量和行动能力。

    张玉明不清楚国外的情况,对于林永贵的请托答应的很勉强。不过,既然答应了。他也没有太大的担心。不过是作假一个油井罢了,作假一个油田的事儿,他都是有把握的。

    只要等到宾客们离开……

    张玉明等啊等,等的眼都直了,还有人在那里看来看去。

    大华的三次采油的工艺设备是经过专业设计的,这在95年以前极少见,亦是其他石油公司没有来得及做的设计——他们在三次采油方面的投入有限。而且有二氧化碳驱,蒸汽驱等等“干扰”的存在,自然不能像大华实业这样进行深入的投入研究。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研究大华实业的橇块设计。尽管不能照抄,但光是橇块的分类方式,就很能引发思考。

    除此以外,数以百计的设备机械。也有的是地方让他们去研究。

    正常的三次采油配注站。都是服务于数十台乃至数百台油井的,大华实业此次带来的橇块式配注站亦是如此,只是暂时在单一油井上进行展示罢了。

    张玉明只看见配注站内灯火通明,后来许多工人都离开了,那些宾客还不走,他和两名助手蜷缩在车里,冷的发抖,却是无可奈何。

    中亚的昼夜温差极大。冬季的白天尚且暖和,夜晚就冷的刺骨了。偏偏他们三人是躲起来的。也不能开空调,前半夜几乎要冻的失去知觉,张玉明把准备好的巧克力全给吃光了,外面的人还都没走,急的手都抖了起来。

    “再给我点东西。”

    “没了。”坐在司机位的助手抖抖索索的道。

    “不行,我低血糖犯了,以前落下的毛病……”

    “那怎么办?”两个助手看向外面,苏城等人回去了,却总有几个夜猫子在。

    张玉明一咬牙,道:“现在去,他们用的是活动式的称重计量装置,那个四轮拖动地盘上架的应该就是了。现在能改动的,要么是标准计量罐,要么是电子秤,称重传感器估计不好动……嗯,你们先去确定,哪个部分容易卸下来,然后再找后备箱里找合适的,两样东西我都有准备。”

    在改设备方面,张玉明还是比较有天赋的,这也是他最主要的天赋了。

    后座的助手低声道:“那东西就在井口,亮的像是广场似的,现在怎么过去。”

    “想想办法。”张玉明摸了一把额头,全是虚汗。

    “要不,调虎离山?”

    “怎么调?”

    “放把火?”

    张玉明狠瞪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想回国了吧。”

    “那怎么办?”

    “是我问你们吧。”张玉明颤着道:“我熬不住夜的,快去快回。”

    “要不?先回去?”

    “回去?那不行。”张玉明立刻道:“林书记亲自吩咐下来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好。”

    “那再等吗?”

    “等吧。”张玉明皱着眉头,冷汗直冒。

    然而,他终究没有熬过后半夜,两名助手出去了一趟,无功而返,张玉明只得悻悻的回到住所,吃了些东西,就困倦的道:“你们给林书记说一下,我不行了,得先睡一觉。”

    “现在去哪里找林书记?”两名助手讶然。

    “总之想办法通知,找不到林书记,就找他的秘书。”张玉明说完,就把两个人从他房子里赶了出去。

    中午。

    苏城等人高高兴兴来到配注站,由沙鸣印指挥的工人也纷纷就列。

    自从埕岛油田以后,沙鸣印依然坚持做一线工作,在勘探采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参加过瑟坦油田的勘探开采,也参加过俄罗斯的竞速勘探,在大华实业的“特殊贡献清单”上,沙鸣印是分值最高的蓝领,收入能与海外的一线指挥相媲美。当然,他做的比海外指挥还要多的多,像是大华实业的三次采油工艺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那就不是普通的一线指挥能做到的。

    聚合物驱是一种使用化合物的技术,按照工艺要求,现场是不允许一点点聚合物泄漏的,聚合物干粉及溶液必须与空气中的氧隔离。所有设备与输送介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设备温度、压力、排量、介质的温度、粘度、ph值等等都要进行控制,光是这些。就对现场的工人提出了超出一般的要求。

    也是看到这些,今天来的公司代表就更多了。

    越大的石油公司,他们手里掌握的油田就越多,对三次采油的兴趣就越大,因为二次采油最多只能采出40%的石油,剩下的60%的原油,只能遗憾的留在地下。那些80年代初得到的油田也就罢了。如果是70年代,乃至于60年代得到的油田,哪怕是签订超级合同。合同差不多也该到期了。

    从石油公司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采走的原油越多越好,留给产油国的剩油越少越好。美欧的一些石油公司,其实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尝试开始了蒸汽驱的三次采油。但要想大规模的收获,目前的石油公司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大华实业有,各大石油公司自然想知道真实与否。因此,前一天没有参与此事的壳牌、埃克森、bp、道达尔、日本inpex等公司,全都派出了代表或观察员。

    增加了一倍的旁观者,并未影响到沙鸣印的操作指挥,他汇集了各方的数据,很快高声道:“单井注入量170立方米完成。实际注入170.21立方米,注入压力10.8兆帕……注入前的含水量为65%。日均产业94吨,产油32吨,现在开始正常产油。”

    他挥了一下手,磕头机就动了起来。

    聚合物驱和压裂都是有时效的,进行一次就能维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操作完成以后的采油过程,则与二次采油相似,都是一样的提捞作业。

    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盯着下面看了一会,问身边人道:“日均产油量准确吗?”

    “准确的,我们昨天检查了油井,也找到了巴库地方的记录。”他身边的职员回答的很快。bp的组织要比那些中小型公司严密的多,收集和分析资料也要全面的多。

    杜卡特微微颔首,道:“这么说,聚合物驱以前的产油量是32吨,预计增产20%的话,是39吨?”

    “是的。”

    “我记得,咱们采取蒸汽驱,日均产量能达到15%?”蒸汽驱是将蒸汽注入油藏中,熟化很长时间,使得油藏恢复到二次采油乃至一次采油的水平。在第一天,采取蒸汽驱的油井甚至会喷出来,不过,之后的产量会下降的很快。聚合物驱虽然也有前高后低的差异,但远没有蒸汽驱那么明显,只看第一天的产量,就能有所判断了。

    而且,聚合物驱熟化后的第一天,并不是产量最高的日子,若能达到增产20%的水平,就已达到实用的程度了。

    当然,仅仅是20%的增油,并不能让bp这样的公司满意,杜卡特所言的20%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最低要求罢了。

    不等bp的人回答,苏城站在前面,淡定的道:“我们的预计产量,比这个高的多。”

    “高的多,是多少?”杜卡特双眼有放光的趋向。

    “这口油井的日产量,保守估计是50吨。”苏城说的很肯定。

    杜卡特默默一算,抬起头来,惊道:“那就是56%了?”

    “头两个月内,应该是这个数字。”苏城说的很轻巧。大华的技术是包含了压裂的,这算是三次采油的一个进阶技术,同样能提升采收量。

    “若真是如此,苏董可要多一个金矿了。”杜卡特呵呵的笑着,眼睛死死的盯着下面的油井。bp的老旧油田多的是,比谁都需要高级的三次采油技术。别说是增产56%了,增产35%就超过杜卡特的心理底线了。

    林永贵也快速的做了心算,暗自庆幸:幸亏让张玉明他们多做点产量,否则就要露馅了。

    他住在阿塞拜疆的总统府宾馆,张玉明的两名助手又困又累,且是人生地不熟,又哪里找的到他,林永贵本人也有意识的避开张玉明,只当他能完成原定的计划。

    相比大华实业三次采油的水平,林永贵其实更相信张玉明的作弊手法,环视着众人期待而疑惑的目光,林永贵心下得意的想:苏城,师叔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绿色曲线

    “开始喽。”沙鸣印习惯性的喊了一嗓子,就用大拇指摁住开启键,开启了油井深处的阀门,在抽油机的作用下,石油开始流出。

    工作人员监测着每个侦测器和阀门,控制室内的电脑上,原油抽取的曲线正在逐步上升,这是此时最先进的抽油系统,大华实业亦无法完全自制,而是采取了进口合作的方式。参与的三家公司分别来自荷兰、法国和英国,都是中小型的公司,拥有一定的专利和技术实力,和中国供应商一样,这三家公司也被严格的合同纳入了大华战略部的供应链当中。

    作为一家资产近百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如今的大华实业虽然不能与巨象们相提并论,但也是一只有实力的幼象了。

    控制中小型的上下游公司,几乎是每一只幼象走向巨象的必然过程。

    若不是有幼象的规模和控制力,大华实业完全不可能染指阿塞拜疆的庞大油区。瑟坦油田与之相比,就如同老鼠和老鼠窝的区别一样,即使是大庆油田这种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仍然维持产量的油区,也难以与里海地区的阿齐久油区相提并论。

    为了这一天,苏城已全力准备了数年之久。

    三次采油技术,正是准备的成果之一。

    苏城看着抽油机的起伏,信心十足的道:“我们到控制室等待吧,那里暖和一点,还可以喝点红茶。”

    “中国的红茶。那可是好东西,一定要品尝一下。”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早就想去控制室里面看一看了,第一时间响应。

    来自日本inpex公司的西冈茂用很不信任的语气道:“是否一定要去控制室?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井口处检查一下。”

    他的英语是标准的以难听著称的东京腔,“检查”一词咬的尤其重。

    王观脸色很不好的看了这个日本人一眼,旋即在苏城耳边道:“这是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的技术专员,在中亚地方有点名气。”

    他在哈萨克斯坦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算是半个翻译半个地接的身份,担心苏城不知道inpex的来历,继续附耳道:“inpex虽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在中亚地区经营一段时间了,还曾在俄罗斯拿下了一小块油田。就信息局的分析来看,inpex在里海地区的投入很高。是个对手。”

    苏城当然知道inpex,这家公司是曾经获得阿齐久油田的九巨头之一,而且是当年获得阿齐久油田的唯一日本公司。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公司,它的冲劲十足。很似大华实业……或者说。更像是大华实业的加长版。

    不过,inpex有着新石油公司的积极性,大华实业亦不逊色,苏城浑不在意的对西冈茂道:“随便你看,但请不要触碰任何的设备,不要干扰工人的工作。”

    西冈茂有点诧异的说“当然”。他原本以为苏城会推辞拒绝的。毕竟,被检查总归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何况是井口位置。

    林永贵担心出岔子。用中文道:“苏董,保密工作不能丢啊。机械设备,还有井口这些地方,还是别让人随便参观的好。”

    苏城当他是普通的担心,笑道:“控制室要保密的东西更多。没事,这些东西不是看看就能偷走的。”

    林永贵对苏城的信心实在难以理解,却不好再说什么。

    有西冈茂专美于前,壳牌、埃克森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也留下了技术员去看护设备,剩下的人一窝蜂的进了控制室。

    这是个集装箱大小的板房,里面装满了形形色色的机器,最显眼的就是中间的两台电脑,它们连接处理争取的信息,既包括聚合物的熟化,也包括产油量的多少。

    此刻,正中央的那台显示器上,全屏都是绿色的曲线和数字。仔细去看,左侧标示着时间、总产液量、总产油量、井下压力,中间的曲线右面,则是小时产液量、小时产油量、含水量等等。

    虽然刚开始产油,不能得到准确的日产量,但根据这些数据,有经验的分析师也能猜出个三五分。

    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含水量和产液量。

    采用了聚合物驱以后,原本潜藏在孔隙中的原油,以及沉积的好像沥青一样黏稠的原油,会重新变成较轻的液体原油,汇聚到大的油藏当中去,从而令油藏的含水量下降,产液量上升。具体到该油井,还有压裂的措施,会让产液量上升的更多,含水量下降的更快。

    苏城选择的旧巴库油块尚在生产,处理前的综合含水量倒是有65%,比失去价值的80%以上要小不少,说明尚有利可图,也是这里尚在开采的原因。不过,提捞100吨的液体只有35吨的原油,差不多到了二次采油的边缘。

    如巴库油田这种含水量65%的油井,也正是各国油田最需要三次采油技术的鸡肋油田——财大气粗的欧美公司,不可能像是中国石油公司那样,维持数万人的庞大队伍,只为了几千口综合含水量超过90%的油田,他们高昂的人工和设备成本,会把采出来的利润都吃掉,许多公司甚至放弃75%含水量的油井,或是采取间歇性开采的措施。

    bp的技术总监杜卡特,对油田的状况知之甚深,他从屏幕的一头看到另一头,再看看控制室内的其他设备,迅速掌握了要领,然后盯着不停跳跃的含水量,道:“要多久才能测出准确的含水量?”

    “两到三个小时,能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含水量,误差值不会偏离的太厉害。”

    “现在是……62%……嗯。61%了,比注入前少了4个百分点的样子,这是不准确的缘故吧?”杜卡特说的还算委婉。如果只下降4个百分点,他觉得价值寥寥。

    苏城笑笑,道:“含水量是根据提捞上来的液体分离后计算的,计算机自动取值,提捞的越多,自然会更准确。”

    停了一下,他重复前面的道:“大概两个小时左右。井下的状况就会稳定下来,再得到的数值就比较接近平均值了。不过,我们不准备归零。这样的话,两个小时后的数值会有偏差,三个小时以后会相对准确。”

    “理解,这么说。目前比较准确的是产液量了。”

    “没错。”

    杜卡特掏出笔记本看了一眼。道:“我这里记录的数字,压裂和聚合物驱以前的日均产液量是94吨,这个数字正确吧?”

    杨明立刻核对了自己的笔记,回答道:“是的,压裂前的日均产液量是94吨。”

    “平均每小时产液量3.92吨。”杜卡特的腿有毛病,拄着文明棍,脑子却转的飞快,接着又道:“平均每分钟的产液量是0.0653吨。嗯,这样说不准确。平均每5分钟0.3267吨,平均每10分钟0.6533吨。没错吧?”

    “3的循环和6的循环,没必要四舍五入。”秦院长更是个考究狂人。

    杜卡特呵呵一笑,低头记下刚才说的受罪,然后抬头看向显示器,道:“现在是27分钟,产液量3.051吨,嗯,相当于……”

    “每分钟0.113吨,每5分钟0.565吨,每小时6.78吨。”秦世维飞快的得出了结论。

    “若是保持这个速度,日产量能有……163吨?”杜卡特讶然道:“产液量增加的可不少,有73%了,这是压裂的效果吧?”

    “没错,而且比较稳定。”苏城对这个数字并不惊讶,笑了笑,又道:“就我们的经验来看,熟化和压裂结束以后,产液量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毕竟是机械提捞作业。接下来就看含水量的了。”

    杜卡特微微点头,道:“即使含水量不下降,光是这个产液量,就能提升产油量了,怪不得你说产油量能超过50吨,光是一个压裂作业,就有57吨的产油量了。”

    他说到这里,自己陷入了思索。

    秦世维双手相握,捏的手骨嘎嘣响,笑道:“你们也测试过压裂作业吧,有过几次73%的产液量提升?”

    大华实业掌握的技术里面,三次采油和压裂作业是一体的,更是有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该技术细节。这种人力和资源上的投入,是远远超过同期的其他公司的。

    杜卡特恍然道:“你的意思是说,大华的压裂技术增加的产液量更多的?”

    “不是这么简单的。”秦世维得意的双臂抱胸,隆起的肌肉块像是健美先生似的。

    “那是为什么?”难听的东京腔再次响起,却是西冈茂从井口回来了。

    秦世维看不惯小日本,嗤道:“你不是去检查了吗?”

    “看来没有问题。”西冈茂实话实说,接着又问:“大华的压裂技术,有什么复杂的地方吗?”

    “这就是我们的事了。”秦世维不客气的转过头去,理都不理他。

    林永贵轻拍额头,暗想:没想到张玉明做活做的挺好的,果然是国际水平的计量专家啊!

    西冈茂没有检查出问题,林永贵毫无疑问的归结于张玉明的作弊水平,且默默的得意中。

    “含水量降到60%了。”始终站在屏幕前的是菲纳公司的吉乐斯,他用法国人特有的音调,语带赞叹道:“含水量好像还有下降的趋势。”

    含水量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在163吨的产液量下,就相当于多产油1.63吨,对一口油井来说没什么,但就比例来说是不少了。目前许多三次采油实验室的实战数据,也不过增加两三个1.63吨罢了。

    杜卡特看了下屏幕上的时间,依然不到30分钟的样子,不禁暗暗吃惊,含水量下降的这么快,说明实际含水量可能更低……也许,能下降到58%?

    含水量下降7个百分点的,普通的三次采油实验室也能做出来。bp自己的三次采油实验室,就曾得到过比这还好的数据,不过,他们的产液量增加有限,最多不超过20%,比目前所见的73%相差巨大,如此一来,最终数据相差的就很不少了。

    当然,bp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一样,都是多点投入,针对三次采油实验室,每年的经费不会超过千万,多数时间只有500万左右。杜卡特暗忖:如果按照含水量下降7个百分点,产液量上升73%的数据来看,拿出几千万买下大华的技术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聚合物干粉的成本有多高。

    正想着,法国人再次用舌尖蹦出一句:“含水量59%了。”

    “好快!”杜卡特不由的看向屏幕,只见曲线中的一条,快速向下,丝毫没有要触底反弹的意思。

    ……(未完待续。。)

    ps:  今天吃了道“退骨牛肉”。带骨煮熟的牛肉,煮的极烂,整盘的端上来,配着各种调料吃。结账时只要称量盘子和骨头的重量,减去上菜时的重量,就是肉的重量,按肉的重量付钱即可。真正的大块吃肉,极爽,炫耀之……感谢政府,感谢读者,让我过上了楼上电灯电话,楼下梁山好汉的日子。

    话说,我要是到了梁山,大概会被孙二娘做成退骨豚肉吧,到时候喊什么口号好呢?

    好汉且慢,我能为您著书立传?

    好汉们多半还是更喜欢豚排吧。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作者:志鸟村所写的《超级能源强国》为转载作品,超级能源强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能源强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能源强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能源强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能源强国介绍: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外交部、教育部,哭着喊着要他,也是不会轻易同意的。
超级能源强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能源强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