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超级能源强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全文阅读

作者:志鸟村     超级能源强国txt下载     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名状

    苏城之前为了建立大华扶贫基金,动用了不少的关系,还是趁着国内扶贫政策的浪潮,才将之挂靠在了民政部下面,说起来,难度是相当不小。

    既然如此,大华扶贫基金的工作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在中国,像是这样的慈善基金,并不是收到善款就可以散出去那么简单。任何花钱的项目,都需要主管部门的签字和盖章,否则就是违规操作,由于挂靠的原因,非公的扶贫基金没有自己的公章,甚至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其自主性可想而知。

    理论上来说,要解决这种问题很简单,只要给予非公慈善基金以自主权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给非公慈善基金松绑,就是给公有的慈善基金以绞刑。

    因为公有的慈善基金成本很高,他们有超出需要的编制,有超出需要的福利,还有低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就是没有贪污**,公有的慈善基金的竞争力也很弱,能够滋润的活着,慈善基金依靠的主要是行政垄断。

    在这一点上,慈善基金和国有企业是相同的。

    只要开放,大部分就得死。

    挂靠在地方民政局的乐梦慈善基金会,就如同曾经的市属国企或县属国企一样,外部紊乱内部腐烂,却总是有各种捞钱的途径,而这样的企业,又是最禁不住审查的。

    一拨警察进去,就得有一拨企业高层进去。

    陈建倒也不傻。知道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是什么模样,匆匆离开大华实业,连家都不回就准备跑路。他前几年就有设计过一条逃亡线路,本以为不可能用上了,却是在自己信心最膨胀的时候,做起了实践。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大华实业的力量。

    各地区和部门的人员,都分外的配合经侦大队的工作,在大华联络员的帮助下。陈建连一天的自由自在的都没有再享受到,就被捉了回来,然后就进入了超快的司法流程。

    这个时候。那些张着嘴想吃肥肉的家伙,才重新认识到了大华实业的力量。

    一个拥有海沧基地,拥有自有油田,拥有产值数百亿工厂的公司。又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更何况。大华实业在苏城的操作下,大体上维持着守法的行为准则,遵纪即使不能保证,也不会逾越太多。而想要依靠身份势力来获取资产的家伙,却大多难以做到这一点。

    就像是陈建,自基金会建立以后,每年都要吞掉数百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浪费的部分也不在少数。这让他的账本根本无法承受哪怕是很低级的审计,遇到实力悬殊的小企业主的时候。陈建自然是想怎么做都行,可在双方实力相当,或者实力倒挂的时候,陈建这样的家伙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能源企业都不是逆来顺受的角色。相反,为了获得油田,建设管线,投资化工企业,石油企业的进攻性是相当强的。如bp这样被称作是绿色石油公司的企业,仍然免不了遇到各种诉讼索赔和行业倾轧,第三世界的石油公司就更不用说了。

    苏城为公司最早组建的几个部门里面,就有公关部的存在,可见大华实业对其生存环境的重视。

    见面后的第三天,乐梦慈善基金会就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那些常年与大华公关部联络的媒体,不遗余力的打着杀威棒。

    现今的大华供应链上有数千家企业,关联企业的关联企业更不知凡几,每年放出的广告费堪称天文数字,光是德邦热水器公司一家,就在全国主要媒体花费数千万元用于广告投入,作为大金主背后的公司,大华实业受到媒体的优待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90年代也是大营销的年代,广告费用的节节攀升是一股风潮,媒体的自由度也是相当的大,陈建没有定罪以前,偶尔还是会有为他说话的报纸。

    李琳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在碰头会上苦笑:“他们这是讨饭的手法,除非他们广告合同,否则他们就不可能顺着咱们的意思来。但要是给了广告合同,以后会有更多的此类无耻媒体,要我说,这些小媒体的影响力不大,随他们去好了。”

    张超无所谓的道:“不行就找几个厂商,停掉他们的广告好了。就算没有咱们的关联公司,有关系的公司总是不少的。”

    “你要停掉他们的广告,恐怕跳的还会更厉害,再者说,中止合同的赔偿金还有不少呢,还得咱们赔出来。”李琳说着摇摇头,道:“说起来就觉得不爽,我特意买了他们最近几天的报纸,差不多天天都有评论文章出来……咦!”

    她带了报纸到小会议室,翻到一页停了下来。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霍昌如今是集团的常务副总,威严十足。

    李琳吐吐舌头,道:“这家湘江的报纸连着几天做慈善基金会的专题评论,还点了咱们的名字,今天却是一句话都没有。”

    “不正常?”

    “很不正常。”李琳说着拉开其他几张报纸,有的有,有的没有,却是看不出规律来。

    苏城看他们讨论了片刻,没有结果,干脆道:“不管他们了,事主都被收拾了,不相关的媒体就算了,咱们也不能让所有人都说咱们想说的话……”

    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张超就说起了预付货款的政策。

    要说起来,这也不是苏城的创新,他本人对商业和工业化运作,其实是没有多少积累的,基本属于零起步的状态,现学现卖。

    但是,在淡季预付货款的做法却是一招非常著名的商场绝技。由苏宁电器的创始人发明,进而成为了中国白电行业的一条规则。在此之前,商场和工厂的结算周期往往长达2个月乃至1年。这其中的差别是巨大的。而从结果来看,淡季预付货款的方式的确是双赢的策略。

    一方面,厂商获得预付款能够更好的安排生产,淡季采购原料的成本又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商场得到了货源和质量的保证,又能拿到较低的价格。

    唯一限制这种方式推行的,其实还是现金储备的问题。

    大华实业如今满仓漫谷的资金。苏城更乐意将之作为一种行业门槛。因此,几乎是整个大华的供应链上,都开始推行淡季预付货款的方式。

    对94年的中国工厂主来说。预付货款不能说是完全新鲜的事,可也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在大片国企倒闭的日子里,预付的货款简直就是救命钱。许多企业自己恐怕都不清楚。它们能不能活到下一年。

    如此一来,大华政策的火爆自不必说。

    张超更是故作苦恼的做结束语:“战略部目前要审核的申请书有38000多份,堆了好几个房间,逼的大家都要挪位置了。”

    苏城也被他说的数字吓了一跳:“这么多?”

    “给钱呢,能不多吗?咱们只要通过审核,对方少说能立刻拿到几百万,多的能拿到几千万……不过,这些申请书里承诺的优惠也确实不错。最多的有降到50%以下的。”

    “要确定他们能有利润。”苏城马上叮嘱了一句。

    张超重重点头:“肯定的,没有利润的工厂也就没有发展性了。和咱们扶持的本意相反。”

    苏城颔首,又查看了几份报表,就算是结束了这次的高层碰头会。

    杨明将几个人送走,等了片刻方才回来,脚步匆匆的来到苏城桌前,低声道:“苏董……”

    苏城笑了:“这么小声做什么,办公室又没有别人。”

    “是,是……那个,有位苏欢先生想见您。”

    苏城想了一下,道:“没什么印象,哪个公司的?”

    “应该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他年龄和您差不多,自称是您的堂兄。”杨明一口气把话说完了,才看向苏城。

    大华实业内部,知道苏城家庭情况的人并不多,杨明却是不同。作为苏城的大秘书,他其实就是大管家一样的存在,集团内部的事情要关心,苏城的家事也要关心,如苏城的母亲,尽管不愿离开荆山,却还是有定期安排的身体检查,生活服务等等,遇到一些琐事,那边的人也会向杨明报告,同样的,苏氏家族内部的恩恩怨怨,杨明亦是或明或暗的打听过。

    自从几天前苏忠雄出现,杨明就有意识的了解了苏家的内部成员,这苏宦正是苏忠雄的儿子,此时出现,目的难料。

    苏城也愣了一下,就让他喊人进来了。

    苏欢是个面目清朗的年轻人,全身收拾的利落干净,白衬衣的袖口领口硬挺挺的,将整个人都拔高了似的。

    进到办公室里,苏欢与苏城互相打量了两秒钟,就听苏欢大声叫道:“哥!”

    这么直接不含糊的做法,令苏城惊讶不已,上下看了他两眼,才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苏欢满不在乎的道:“知道,站队呗。”

    “哦?”

    “我爸说了,你有本事,爷爷又喜欢,跟着你前途远大。不过,他年纪大了,就不站队了。”苏欢两句话说清楚了,又道:“我昨天找了关系,给几家报社打了电话,让他们停了不实报道,算是投名状吧,您看怎么样。”

    苏城恍然,却是摇摇头道:“做敲门砖够了,做投名状不够。”

    “你划下道道来,我接着。”苏欢既然打定主意了要站队,自然是有准备的。对一个以家族为背景的年轻人来说,选择站队到苏城这边,可以说是人生中第一重大的决定了。

    苏城对于重整苏家,也有自己的考量,他仔细的盯着苏欢看了一会,缓缓的道:“你如果要站队到我这边,明天就去荆山吧,给我老妈当几天管家,再交几个朋友以后再说。”

    苏宦想到过各种苛刻的投名状,可再怎么想,也没有想到是这种,顿时张嘴结舌。

    ……(未完待续。。)

    ps:  鸟豚明日结婚了!

    用这句话来做开场白,感觉还是挺有意境的。

    作为一只低调的豚,原本是准备低调的完成相关仪式的,不过,想到近十年的写作生涯,读者也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在此,还是发上一段短短的说明,以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欣赏,希望能与你们共同分享自己的喜悦与人生。

    新娘温柔贤惠,身材苗条又爱吃肉,会做牛排和炖汤,理解鸟豚且包容,是近乎完美的人生伴侣,相信在往后的日子里,更稳定的鸟豚会带来更精彩的作品。

    同时祝自己,祝读者们的人生道路幸福快乐。

    ……

    结婚前后难免忙碌,特此请假数日。

    ……

第六百五十八章 水到渠成

    苏欢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荆山的地面。

    从京城公子哥沦落到徐氏管家,苏欢还不知道会什么“考验”落在自己头上,是杀威棒比较好挨,还是做烧火丫头比较轻松?这是个难题……

    然而,无论苏欢情愿还是不情愿,苏家内部的强大压力,还是迫使他做了探路的卒子。

    赚到了上百亿美元现金的苏城,展露出来的不光是赚钱的能力,还有合纵连横的基础。无论是他在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稳定关系,还是他在国外的基金联合体,或者国内的供应链系统,都说明了苏城自建的根基极具价值。

    更难得的是苏城还不满30岁,可以想见,等他到了四五十岁,那些藤蔓能够绵延的多远多韧。

    相比之下,苏东元虽然同样是身份贵重,且尚有一届多的任期,可他与苏家人的互补性并不强,整个苏系内部,能够取代苏东元的人还是颇有几位的,但像是苏城这样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当然,就中国的国情来说,现在的苏东元比苏城的政治价值更大,可再过十年二十年,却铁定是苏城的存在感更强。

    投资现在还是投资未来,这是苏城留给苏家人的一道选择题。

    目前,愿意给出肯定答案的人并不多。

    苏欢的父亲苏忠雄是较为激进的,可就是他,也仅仅让儿子站队到苏城身边,其他苏家人多在旁观和思考当中。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愿意派出一两名家族子弟,站队到苏城这边来,可要说老一辈人也站队。愿意的就很少了。

    苏城也不急着推进此事,甚至是有意的拖延。

    将苏欢丢到荆山去,亦有尝试和观察的意思。

    如今的大华实业已是国内最强的私人企业了,只要苏城不犯大的错误,它的横向扩张会非常的快,到时候,苏氏内部再有人想靠过来。得到的和付出的都会不同了。

    将苏系的事情放在一边,苏城借着伦敦的金风,将大华实验室和大华燃气公司重新加强。

    大华实验室的预算增加自不必说。许多曾经搁浅的项目,如今都被拿出来重新审查。如碳纤维研究所这样的核心研究所,更是得到了等同外国研究机构的资金补助,原先主攻的廉价碳纤维之外。高模量和高强度的碳纤维项目也被提上了日程。

    空调压缩机等原本只是作为附属的项目。现今都得到了充足的经费,而且有了迅速扩张成独立研究所的架势。

    如果说以前的大华实验室是选着重要且赚钱的项目来研发,那在苏城目前的策略中,重要或者赚钱的项目,都可以得到经费。

    如此一来,许多轻项目纷纷上马,以往不怎么受待见的家用电器项目,机械电机项目。乃至于基础材料项目,都列入了审查委员会的目录。继而出现了两三波研究团队,争着申请一个研究项目的情况。

    90年代的中国,正是轻工业项目赚钱,重工业项目凋零的状态,其实全球都是这样的态势,只是欧美国家的重工业企业有钱有资本,日子还能过得下去,更有新科技这根红萝卜,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私人企业,差不多就只会瞅着诸如家用电器这样的赚快钱的项目去了。

    学界向来是反映迟钝的跟屁虫,工程和机械领域更是如此。没几天的功夫,不仅有大华实验室的研究员递交项目申请,大华实验室外的研究员也有试探着询问的。

    这倒是常有的事,许多研究人员往往一辈子都在研究一个体系的项目,行业内有什么特别的动向或者金主出现,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

    大华实业也一向并不反对公司外的研究员申请项目,只要他们将项目期间的专利和成果留给大华实业就行了。

    黎涣祥还有点推波助澜的意思,除了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拨付资金给大华实业的全职研究员以外,暗暗将大华实验室的大量资金预算给宣传了出去。

    于是,许多原本并非和大华实验室没有关联的研究人员,纷纷出现在京城、本埠和济*南以寻找机会,至于原本就在大华实业的研究人员,也都按捺不住,陆续有向原单位辞职,以直接加入大华实验室的。

    这些非全职的研究员的存在是历史积累,早前的大华实验室缺乏充分的吸引力,又想要聘请那些知名的研究员,所以不得不将条件放的很宽,除此以外,像是三次采油所内,也有许多原本属于胜利油田三次采油所的职工,有些人情愿拿着更低的薪水在大华实验室上班,黎涣祥也不能强行要求他们从胜利油田辞职。

    哪怕大华实验室总能获得超过集团平均水准的分红,耐不住总有人清高而追求安稳。

    然而,个人报酬和研究费用是两码事。

    前者再多也难超过百万,多部分的研究员年薪是向10万元靠拢的,只有极其出色的才能拿到数十万元。

    可就现在的研究成本来说,百万元只是起步费,稍微尖端和先进一点的领域,就需要百万美元级的投入。

    至于10万元这样的数字,用于实验什么的肯定是不够的,最多就是买点外国期刊,写点不痛不痒的分析文字,美其名曰追踪调查罢了。

    以90年代的国内研究环境来说,大部分的研究所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骗经费写论文都有点困难,更别说是将研究当事业了。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家伙们,才能从少的可怜的研究经费中占一块看得见的蛋糕。

    不过,功成名就的研究者。身体健康智力巅峰者又能有多少,他们的研究经费多半是交给徒子徒孙们使用了,中国新一代的学阀差不多也是如此扩展起来的。

    除了研究所以外。国内的大中专高校里面,经费充足的亦不过寥寥数所,越是不稀罕薪水的,越是难以忍受窘迫而迟钝的实验进度。

    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有十多名黎涣祥早已看重的研究员,申请了大华实验室的项目,或者直接进入了大华实验室。

    至于普通的研究员的申请。更是堆满了两个房间,得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调查许久。

    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哑巴吃黄连,一方面向上级部门求救。一方面也是全员出动,希望自己最优秀的职员还能留下镇宅。

    这当然是没什么效果的。

    不光是大华实业的规模变的庞大了,还有大华燃气公司这个美味的盘子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在90年代中期,燃气管道还是一种挺高大上的东西。刚刚开始建设的商品楼小区。或者是曾经的福利小区,若是能有煤气管道,那已经是值得炫耀和宣传的事了,整个城市的天然气管道,对于施政者来说,自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业绩。

    不仅如此,任何基建项目所带来的gdp拉动效果,都是超出一般工业项目的。

    同样年产值的工厂。或许会从外地购买材料,并销售成品到外地。基建项目却不行。它用的水泥沙子和人工等等,通常来说都要尽可能的做本地采购,若不如此,成本就太高了。

    以中国经济的经验来说,若要短期内提高gpd,三个1000万年产值的工厂,也比不上1个投资千万的基建项目,而且,越是规模庞大,这种本地效应就越好。

    为了从大华燃气公司,或者说是大华实业手里率先拿到项目,各省市的主管都在寻找门路。因为大华实业的崛起路线多靠向中央,认识苏城的地方官员并不多,于是请托到中央的人就非常多。

    别说是研究机构的上级单位了,发改委一类的机构也不乏找苏城说项的人物,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那点事,最多也就是作为谈资开启话题罢了。

    苏城亦是来者不拒,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来见他们,有时候来的人多了就一起见,反而更好说话。

    至于哪个城市先见燃气管道,也被列出了一个排行表。

    大华战略部的分析员将建设燃气管道的条件划分出了几十条,根据各城市本身的条件,以及对方承诺和签订的合约,给予分数,最后乘上加成,算出得分。

    在大华燃气公司的门前,城市排行差不多两天就要变一次。

    为了让自己的城市或者省份提前,各地方给予的条件也是越来越好。

    用这种方式,苏城基本上只用了些谈话的时间,就得到了往日梦寐以求的优厚条件。

    当然,各种费用还是不能少的,但省下的时间,尤其是诸多的选择,依旧是难能可贵。

    放在十年以后,这种事儿是想都不用想。

    其实,就是90年代中期的环境下,建设燃气管道也不是那么顺当的,只是大势已成,却不是哪个城市的管理者想要矜持就可以矜持的。

    在大华燃气公司基本垄断经营的情况下,燃气管道的建设原本就有先后顺序,此时傲娇,那就真的要落后了,若是再考虑到政治因素,没有哪个城市的主管会甘愿落后的。

    配合燃气公司的土地购买协议,作为一个附加项目,也基本得到了各大中城市的认可。他们只当大华燃气公司需要公司运营以及建设用地, 哪里想到苏城将之当作土地投资的策略。

    不过,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无伤大雅,面对浑身散发着香味的大华实业,有心拒绝的城市是极少的。

    ……(未完待续。。)

    ps:  感谢大家的祝福。

    在许多亲戚朋友的帮忙操办之下,婚礼异乎寻常的顺利,符合双方的期待……

    另有父亲单位的同事赠送对联,发在这里以作侧记:

    晨霞万道辉映美少年

    甘闽千里喜结好姻缘

    对联包含了双方的名和籍贯,另有13字版本,非常用心。书法刚健,由另一位长辈挥毫落纸。

    ……

    同时,本书恢复更新。

    ……

第六百五十九章 辞职的研究员

    “叮咚!”

    办公室里的闹铃震了两下,王新邦立刻放下手中的报纸,如释重负的抓起衣服,边走边道:“下班了。哥几个坐着,我先走了。”

    “又不等单位的车了?这阵公交可挤了。”坐他对面的同事也放下了报纸,轻轻的抿一口茶水。

    王新邦呵呵的笑了两声,道:“赶时间,回去还有事。”

    他说着话,已是打开了办公室门,快步向外而去。

    “争分夺秒啊。”坐他办公桌对面的同事懒洋洋的搓着茶杯,慢吞吞的整理起桌面来。

    另一名同事哼哼了两声,道:“人家可不是靠步子抢时间。”

    “什么意思?”

    “老王最近都是坐红夏利走的,每天下午后门都有车过来等着,不知道了吧。”94年的京城出租车有两种,黄色面的10公里10块钱,红色夏利4公里10块钱,在普通人薪水五六百元的时候,打一辆“黄虫”就够贵了,坐红色夏利的出租车意味着一天的收入全用于交通费了,正常是难得去坐一次的,更别说是下班以后自己打车了。

    王新邦所在的机械设计研究所是个清水衙门,尤其是交给地方以后,职工们都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这年月,地方企业都要过不下去了,一个纯支出的研究所又能有什么好的待遇。好在大家都是这么个情况,大部分倒是看得开。

    突然之间,王新邦变成了大款。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们就惊住了。

    一会儿,才有个年轻些的啧啧道:“听说老王接了个私活,看起来。油水足的很呐。”

    “啥私活?”办公室里总有信息落后的一个人。

    年轻人笑了两声,道:“听说是给大华实业做低噪音分析。”

    “就那个大华实业?”

    “就那个大华实业!”年轻人肯定的说了一句,颇有些羡慕之色。大华实业的红利制度实行数年,堪称是国内最高的薪资标准,不羡慕的人才是少数。

    信息最落后的这位也呆了呆,道:“低噪音分析?我也会啊。”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笑了出来。

    这位被笑的脸颊发胀,“嘿”的一声。道:“怎么,不信?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得过大奖的。最近几年没成果。那不是我不想做,是所里没钱不是?”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一会儿,年轻的收拾起东西。试探着问道:“你们有没有接到大华的邀请?”

    “你接到了?”信息最落后的这位突然变的相当好奇。毕竟,和钱有关的事情总能牵动小市民的心。

    年轻人傻笑两声,说:“哪能呢,我进研究所以后,都没怎么正经做过实验。不过,以前看老王好像一直在画图,咱们所和他一起画图的,还有几个人吧。”

    “那几个有邀请?”

    “我哪知道。所以才问你们了。”

    “也不见得,说不定是老王发的文章。让人家看重了。”坐在王新邦对面的同事突然一阵子不爽快,一句话说完,也快速的收拾起东西了。

    “老邓,你也不等通勤车了?”

    “我去买个东西。”老邓突然没有了坐单位车的心情。

    他和王新邦是同届进的研究所,不同的是,王新邦总是绞尽脑汁的去做实验,写论文,研究所的条件不足的时候,他还会想方设法的借用其他单位或者企业的设备。

    老邓却和大部分人一样,头几年努力评了职称以后,自然而然的陷入了懈怠,接着就很少做研究了。

    如此做的研究员非常多,积极一些的通常会选择去做私活。这几年,乡镇小厂大行其道,他们大部分只有沉闷的工人和活泼的老板,需要研究人员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哪怕是要山寨别人的产品,往往也是做一些重绘工作的。

    私活给的钱不多不少,总归比不上不下的工资多点,大部分人也就满足了。

    王新邦总是选择一些研究型的私活,有时候甚至不要钱,就为了在人家的实验室里多呆一段时间。

    嘲笑王新邦的人不在少数,谁能想到,人家如今也是坐夏利的人了。

    办公室里还有人问大华实业邀请的事。大华实验室和国内的许多研究机构都有合作,因为某些高端技术的原因,他们和部委的合作都有不少,因此,兼职去大华实业工作算是做私活最高端的类型了,各个研究机构亦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老邓不知道王新邦这次能赚多少钱,可莫名滋生的嫉妒,还是吞噬着他的心……

    出了研究所,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快走几分钟,老邓才觉得舒服一点,按捺住写匿名信的心情……

    经过了运动年代的人,都知道匿名信的厉害,难得的是风险极低,极受大家的欢迎。

    好在老邓是个讲究的人,嫉妒归嫉妒,还是没做这种事。

    然而,第二天一早,老邓来到办公室里,却还是察觉到了一丝的诡异。

    “怎么了?”老邓将空空如也的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看了眼对面,问道:“老王没上班?”

    “去所长办公室了。”

    “这么早?什么事?”

    “老王被举报了。”坐办公室角落里的年轻人怪怪的说了一句。

    老邓眼角跳了两下,转瞬意识到并非是自己寄的匿名信,不由道:“谁闲的蛋疼了……所长什么意思?”

    “谁知道呢,听说还给上面寄了信。”

    “举报老王做私活?”

    “嗯。”

    老邓不说话了,静静的等王新邦回来。

    半个小时后。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了。

    几个正在看报纸的男人不自觉的挺起腰来,看向门口。

    正是王新邦回来了。

    他的表情看起来挺正常,照常的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收拾东西。

    老邓小心的看他的眼神,似乎也没找到负面的情绪。

    “老邓,笔筒送你了。”王新邦突然来了一句话。

    老邓接过来才皱眉道:“所长说什么了?”

    “也没说什么,就让我好好工作,要先完成本职工作,不要想太多,然后给我畅想了一下研究所的前生后世。”王新邦少有的幽默起来。

    老邓也笑了:“咱们研究所的历史有讲头。以后怎么样,太难说了。”

    “不下岗就算好的了。”信息最落后的中年人捏着报纸说。

    王新邦微笑。

    “你怎么回答的?”老邓将笔筒放在桌上,有点不自然。

    王新邦表情自然的道:“我辞职了。”

    “辞职了!”老邓刷的站了起来。似乎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确实,在90年代的中国,丢掉工作确实是相当了不得的事。别看下岗潮如火如荼,但没有一次下岗是安安静静完成的。补偿和博弈都必不可少。至于下海的公职人员。通常也会采取停薪留职的手段,给自己留条后路,再者说,现在的机械设计研究所也没有停薪留职的名额了。

    王新邦又将桌面上的几个小玩意给了别人,同时道:“是辞职了。其实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今天听所长这么一说,干脆辞职了事,以后还轻松些。”

    “唉……你这个……太冲动了。”

    “你没见我冲动的时候。”王新邦的眼睛忽然闪亮起来。道:“你知道大华实验室现在用什么设备吗?hy280,一台就要三千万。比咱们实验室所有的设备加起来都要贵,我第一次看见,脚都挪不动了。”

    “那也不能辞职啊。”

    “不辞职就要排队晚上用,申请项目的时候也要给全职的研究员让道,没办法,人家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我紧赶慢赶的,一天也做不了几个小时,怎么和人家竞争。我前些天就想,每周五天,每天8个小时,就浪费在办公桌上值不值得?现在好了,我也全职去大华实验室工作……”

    “你老婆呢?你就不问问她的意见。”

    王新邦乐了,道:“她巴不得我辞职去大华……”

    “老王,大华给你开多少工资?”办公室的年轻人反应很快。

    王新邦腼腆的笑了,等了一下,道:“工资还没说好,不过,前面说了安家费,一套房子,10万块钱。”

    “多少?”年轻人以为听错了。

    “10万块钱,签了合同就转账。”王新邦同样有倾诉的需求,没有藏着蹑着的说了出来。

    办公室里,顿时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研究所的工资向来不高,初入职的年轻人仅有五百多块,30岁左右的一级职称也不超过800元。

    10万块对大家来说,等于是10年的薪水。

    怪不得王新邦毫不犹豫的辞职了。

    老邓暗想:我要是有这么个机会,我也辞职了。

    随后几天,老王完成了辞职手续,留下了自己的传说,悄然离开,加入了大华实验室的白电压缩机小组。

    这个项目是为德邦热水器公司开发的。舒浩差不多将所有的资源拿了出来,大举进军家电行业,他本身的研发力量薄弱,干脆集中在家电组装和外观等方面,其余部分转交给大华实验室进行开发。

    苏城既有德邦热水器公司30%左右的股份,又能从该公司收取费用维持实验室的日常开销,并且还可以扩展实验室的专利库,很愉快的同意了舒浩的合作邀约。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伴生品,谁又知道白电研发的过程中,能冒出多少奇思妙想。

    苏城根本是抱着大网捕鱼的念头,在做超量的投入。

    如果说以前的大华实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做技术碾压的工作,那现在的大华实业,就已经有了资金碾压的趋势。

    这也正和中国自己的发展趋势,只是苏城将这个流程加快了一些,提前了一些,也因此能够获得超额的好处。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 船业扩张

    赚钱是一门技术,花钱则是一门艺术。

    世界上花钱最多的,同时也最应该学习这门艺术的是政府机构。他们经常做着花一万元干一千元元的事,若是有人异议的话,就再花一万元去调查。

    最会花钱的当属金融机构,为了给自己赚钱,昧着良心的银行家们总能想出用一千元干一万元的事的法子,某些时候,他们连这一千元都不想花。

    对大部分人来说,用一千元做一万元的事很困难,但用一千万元去做一亿元才能做的事,有时候又会变的简单。

    苏城有许多花钱的选择,最终,他还是决定将之用于投资公司和大华实验室。

    霍昌等人极力推崇的扩大生产的举措,则被苏城毫不犹豫的否决。

    诚然,现在扩大生产,确实能够为公司赚到大量的利润,就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纯粹的大工业生产直到2008年还是能赚钱的,而且,只要熬过金融危机的寒冬,活下来的工厂并不会比往年更难过。

    以大华实业旗下工厂的收益率,投资生产每年至少可以赚到20%的利润,而且它的容量非常大,投入100亿元或500亿元都不会遇到瓶颈。

    然而,考虑到人的因素,苏城还是拒绝了扩大而带来的利润与影响力。

    94年的人工成本是很便宜,但到了20年以后,当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工人的人工成本上升以后,扩张成几十万人的大华实业又该怎么做?

    94年20岁左右的年轻工人,到了2014年是40岁。若是遭遇生产缩减,大规模的裁员带来的不止是企业的不安,还有无数家庭的破裂。

    苏城也没有自信带领几十万上百万人,闯过以后的层层狙击。因为作为人,他不会像是机器那样,具有稳定的逻辑需求曲线,无论是工人还是公司职员。永远都会要求更好的待遇和福利,在经济上升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到了经济下降期,要维持众多人的需求就困难了。

    美国通用就是个不错的范例。他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市值数千亿美元,比某些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要高。然而。历经百年的通用集团尽管依旧是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选手。可它茫茫多的退休工人,尤其是高待遇的退休工人,还是让整个集团入不敷出。

    90年代的中国国企亦有同样的问题,当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入厂的工人开始大批量的退休的时候,再好的垄断企业也支撑不住这种纯粹的消耗。

    相似的问题还发生在日本,当他们因为自己的公司总是为全体社员而服务,进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失去的十年。以及失去的二十年缓缓揭起了大幕,最终。没有倒闭的大型企业再也不敢继续以前的年功序列体制,转而开始大肆聘用劳动派遣工,等于是放弃了对工作者的保障。

    这种无法预知而且不断膨胀的人工风险,即使是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苏城自然非常谨慎。他深知自己的管理水平一般,所以总是尽其所能的发挥其本人的避险能力。

    聘用更少的职工,聘用更优秀的职工,并且不断的培训自己的职工,这也是一种公司避险的手段。

    哪怕是到了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较少而优秀的员工也不至于变成巨大的负担,至不济,也可以学着中船重工这样的企业做外包。相比之下,矿业集团、轻工集团等人多而技术水平弱的国企,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想崛起就太不容易了。

    正因为如此,大华实业旗下始终保持扩张的也仅仅是大华船业了。

    虽然造船业到了07年以后,会遭遇极大的萧条,但lng船直到2014年,依旧是民用造船业皇冠上明珠,订单满满,就中国的状况来看,说是中国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没什么问题。

    它的含金量,是一点都不比航空母舰少的。

    如果需要的话,能造lng船的造船厂,基本上都可以改造成建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譬如卖技术给韩国现代的法国大西洋船厂,它既是薄膜型lng船的专利持有者,也是“戴高乐”号航母的生产船厂。

    当然,就经济的角度而言,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长,建造的成本高,受到的限制多,而且订单总数少,并不是一种很划算的生产舰种。法国大西洋船厂要是想指着航母订单吃饭,就法**方的装备更新速度,连五年都坚持不下来。以民用船厂积累技术,在需要的时候再大肆建造,差不多是现代国家的通用手段。

    否则,遇到长时间的和平期,专营军火的公司都是要倒闭的。这年月,地区冲突连坦克用到的都少,航空母舰或者驱逐舰一类的产品,还真是不如去卖茶叶蛋。

    lng船就幸福的多了。

    90年代可以说是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育期,大家都在拼命的建设相关的产业,积累相关的技术。但是,世界能源需求实在是太庞大了,别说是十多年的功夫了,就是再过20年,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也没有完全释放。

    在所谓的绿色经济的导向下,液化天然气至少会在工业能源领域,取代燃油的地位。

    这意味着如今一半以上的油轮,都会变成液化天然气船。

    大华船业的lng订单也是越积越多。

    尤其是在苏城满载回国以后,各地的船东心里都清楚,大华船业至少是有钱赔付违约金的,于是纷纷投给船业集团lng船的订单。

    总则大华船业的闫学灿,也干劲十足。立刻向苏城递交报告,要求购进大量的机器。

    像是lng船这种庞然大物,就造难度上。只把它看成是横着的变形金刚就对了,尤其是工作量最大的焊接,总长度130多公里,就是用乡镇小厂的民工操作法,130公里的焊接长度也能累死一个厂子的人,而在要求严格的lng船上,好焊接的地方通常都用焊接机器人来焊接。剩下焊接机器人不好上场的地方,才由数百名g证焊工去做。就是这样,还得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时间之长,要求之多,能写一柜子的说明书。

    至于精细到丝的5万多个规格不同的木制绝缘箱,更是能让普通的工厂绝望。

    没有极高的产品控制能力。光是一个木箱子。就能耗费一个普通船厂几年的时间。

    不似散装货船这种大而粗糙的玩意,lng船上装的都是液化天然气,始终保持着零下160度的低温,稍有不慎造成泄漏,那都是要命的事。

    而为了提高lng船的建造效率,每年都有大量的专业机械被发明和制造出来。它们并非是一定要用的,但你用了,速度就能提高。船的质量就更能得到保障。相应的,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

    以前的时候。闫学灿手上尽管积累了数艘总值20亿美元的lng船订单,可他还是不敢花费巨资去采购数量繁多的机械。因为订单的履行和付款都是分阶段的,而提前采购的成本却不然。

    等苏城从伦敦带了大笔的资金回来,闫学灿却是再也忍不住了,几乎是天天蹲守在集团总部。

    他的资历较浅,不能像是济柴的高管那样,直接找到苏城插科打诨的要经费。

    闫学灿绕了个圈子,找到了中船重工的总经理荣尚国。

    如今的中船重工,因为被大华实业持股四分之一,所以属于大华实业的关联公司之一。总经理荣尚国也是经常到大华实业总部来的。

    又因为他的国企身份,苏城对荣尚国向来都很客气。

    有了荣尚国的出面,闫学灿的报告就能以比较好的姿势送到苏城面前,没过几天,就有采购委员会的人与闫学灿接洽。

    这时候,苏城还在京城忙的飞起,却是将这种事儿都交给了下面去办。

    直到一个月后,苏城才有时间,逐个去各工厂考察。

    而他第一站的目标,就是大华船业。

    作为曾经合资,继而又私有化独资,进而收购了外国企业的船业公司,,大华船业还残留着一些西方企业的文化,在大华实业的数个分公司里,颇为特殊。

    这与大华船业的许多员工接受过西方企业的培训也有关系,尤其是普通工人,都因为严格的操作要求,不得不到国外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所以,站到厂区内,立刻就能感觉到一种与中国国企截然不同的气氛。

    行色匆匆的工人,笑容而自信的员工,还有大量的机械化操作,都让没见过这一幕的供应商们应接不暇。

    就是荣尚国,其实也很少有机会到大华船业来。

    这一次,趁着苏城检查工作的当口,荣尚国干脆拉着中船重工的一票高层,美其名曰陪同,实际也是观察和对比。

    中船重工终究是不会满足于做分段工厂或总段工厂的,他们也想做最终的组装,从而吃到最大的蛋糕。

    特别是看到闫学灿还能挑拣订单,这就更刺激他们了。

    闫学灿兴奋的等在船厂门口,身边拉着新近决定全职加入大华实业的船业专家李沧。

    而在他的身后,秘书抱着厚厚的船只资料。

    大华实业的第一批lng船已交工,由大华海上运输公司承运,效果不错,他们现在建造的lng船,则是苏城在法国工业设备展上获得的订单而在这中间,大华船业还有完成数十艘普通船舶的订单,其中包括与中船重工一起参与竞标的新加坡航运集团订单。

    不过,闫学灿并没有将普通船舶的建造拿出做介绍。苏城的时间有限,闫学灿可不想用这些没意思的项目,削弱了大华船业的发展重点。

    因为参与了相关项目,中船重工的人却竖着耳朵等着听介绍,颇感疑惑。

    毕竟,在他们看来,万吨以上的货轮已经可以用来讲一讲了,这些数万吨乃至十数万吨的货轮,又怎么可能不做介绍。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船业速度

    闫学灿的心思都放在苏城这里,哪里顾得上中船重工的先生们的想法。

    他一面介绍总段造船法的速度提升,一面又将船业开发的新技术一一拿出来显摆。

    以前的大华实验室是重点投入,再加上技术收购的方式,如低压柴油机技术,苏城就在法国展会期间与大西洋船厂谈妥了共同研发,大华实验室借用自己研究了差不多30%的技术,以及2000万美元的现款,说服大西洋船厂投入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源。

    如今,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项技术也已有了原型机,正在被刘秋等人像玩具一样耍弄,注册的上千种专利更是让闫学灿底气十足。

    按照大华实业内部的分配,大华船业委托大华实验室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的研究项目,就算是大华船业和大华实验室的共同技术。

    当然,只有大华实业内100%私有的分公司才有这样的内部分配模式,如德邦热水器或者中船重工这样含有部分股份的关联公司,根本就没有委托研发的说法,只能寻求某方面的专利授权,哪怕大华实验室拿着他们的钱开发出了新技术,技术专利也是留在大华实验室的。

    荣尚国瞪着眼睛听,却是在等着大华船业关于普通船舶的建造说明。

    对于大华船业究竟接了多少吨的船只订单,又完成了多少,中船重工根据自己的总段工厂和分段工厂的产能。可以有些猜测。但是,给大华船业做配套的船厂不止中船重工一家,总数如何。荣尚国还是非常好奇的。

    对他们来说,大华船业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他们评估自我的重要参考。

    至于lng船的技术,荣尚国本人是早就放弃了。要说起来,荣尚国和他所代表的中船重工以前也是追求过lng船技术的,但那时候是对lng船技术完全没了解,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想闯关。如今有了了解,他顿时断了心思。

    大华船业亦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勇气更甚,底气更足,方向也更明确,而且坚持到底了。

    在此过程中。苏城光是为了获得lng船的技术。前前后后就付出了3亿美元左右,还有超过两年多的时间,更别提中韩建交,欧美造船业转移等非常讲究的机会了。

    以国企目前的经济状况,中船重工最多也就是拿出3亿人民币而已,这还是在与大华实业合作中赚到的。掏3亿美元博几年后的回本,荣尚国相信,自己的面子再大。这样的报告打上去,发改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而今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两年前曾有的市场空缺,早就被日本、韩国以及大华船业这样的公司给填掉了,中船重工再想入场,门槛比大华船业当年要高不少,首先技术转让的价格就会飙升,韩国人估计也不会再卖了。法国人尽管开放,要价却是够狠。同时,荣尚国也没有自信再用三年时间去搞马拉松的谈判。

    另一方面,拿到了技术要消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中船重工的负担沉重,和其他类似的国企一样,从80年代末期就减少了对研究机构的投入,旗下的研究员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安于现状,虚度生命,但有了大华实验室的招揽,投入期间的不在少数,新的招聘工作更是大受影响。

    中船重工如今做研发,都是依托大华实业来做的,普通的图纸设计他们自己做,技术改造自己做,技术研发却往往与大华实验室合作或直接转包给大华实验室,他们很乐意省下采购维护设备,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成本,大华实业有中船重工的股份,双方关联公司的合作也是理所应当。

    可荣尚国清楚,一旦中船重工要抛开大华实业,自己搞lng船,再要想获得大华实验室的帮助,那就难上加难了。

    或许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等中船重工缓过劲来,他们还会重组自己的研究院,搞独立自主的lng船研发,但到了那个时候,lng船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华实业也不会仅仅是今天的规模了。

    这也是国有企业的无奈,即使中船重工的高层管理明知道越早研发lng船越好,但在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下,在发改委和国资委的管理下,资金不足又没有批准,他们连贷款都难做到。毕竟,就目前的国内局势,3亿美元可是能做太多的事了。

    荣尚国只能将目光投向能够建造普通船舶的总段造船法。

    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只要能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步骤,同时采购必须的设备,学会总段造船法并非不可能。

    当然,绕过大华实业掌握的专利壁垒还有困难,但比lng船的无数技术壁垒要现实的多。

    荣尚国也因此很想听听大华船业本身,是如何评价他们的普通船只建造的。

    总量如何?建造速度如何?是可以更快?还是已经达到了速度极限?或者能否继续降低成本?

    可是等啊等,等啊等,等闫学灿都将大家领到正在建造的lng船跟前了,普通船舶的说明,仍然没有出现。

    荣尚国不得不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副总钱腾。

    自从大华实业入股中船重工,原先的常务副总詹志芳就退居二线了,取而代之的副总钱腾,正是苏城当年的同盟军,他也是小胖黄平的父亲黄恒丰的老领导。

    由于这层关系,钱腾是中船重工内部和苏城联络最紧密的人之一。荣尚国不好问的话,钱腾毫无顾忌的打断闫学灿,道:“工厂前两月不是送了三艘巴拿马型的总段过来,船业组装完了吗?”

    巴拿马型船只是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型散装货船,载重量在6万吨左右,也是各个船厂生产的主力船型之一。

    闫学灿正说的口干舌燥,趁机抿了一下嘴,笑道:“两个月前的巴拿马船型,肯定是组装完了,我让人去查一下。”

    为了接待苏城,他后面跟着十多人充当助手,立刻有人从最近的订单中找出符合的,道:“两个月前,我们一共有7艘巴拿马船型的订单,其中3艘船的总段交给了中船重工,目前已组装完毕,交付使用了。嗯……回款是在下个月的中旬。”

    像中船重工这样的供应商是不会参加大华实业的预付款项目的,他们的盘子太大,也不缺乏生产资金,需要单独签订双方认可的协议。

    而就重工业生产来说,3个月回款是超快了。

    荣尚国惊讶的抬起眉毛,道:“总共7艘?”

    过去一年多,中船重工的总段和分段工厂都是超负荷生产的状态,为了能够按期完成大华船业的订单,他们不得不将其他分公司和车间的工人调到这几个工厂来。

    照荣尚国等人的想法,中船重工至少能完成大华船业七成以上的分段订单,6成以上的总段订单,而大华船业自身肯定是将精力集中于总段和分段的组装上。

    现在听说7艘巴拿马型船只,中船重工偌大的公司只有3艘的分段和总段,这让荣尚国不由看向钱腾。

    后者也不是太清楚大华船业内部的事。这在国内其他公司比较少见,可大华实业有信息局有保密局,订单一类的信息,知道的不多,敢露出来的就更少了。

    闫学灿并不细说,解释道:“我们自己的船厂,还有中远等供应商,把剩下的4艘分掉了,中船重工在这方面还是得到最高分配的。”

    大华船业的工人总数并不多,少不了中船重工的服务外包,他等于是什么都没承诺。

    荣尚国知道也管不着,咳嗽一声,道:“这么说来,大华的总段工厂的速度又提升了?”

    “目前还没有达到最高速度,我们的计划是每个季度提升10%的生产速度。”闫学灿颇有些骄傲的说。

    就实业来说,10%的生产速度提升,要付出的可不止是10%的努力。

    荣尚国深知此点,诧异的道:“这么说,大华船业的总段工厂,现在的建造速度提升了40%以上?”

    “从我们的评估来看,提升了80%以上。”闫学灿是对苏城说的,这都是他的业绩。

    苏城微微点头,认可了他的付出。

    大华船业的扩张有目共睹,如今已能做到自给自足,想来用不了多久,又是一只现金奶牛。

    荣尚国却是想到了中船重工的工厂,他们有大华船业援助建设的总段工厂和分段工厂,前者生产船只的总段,也就是一艘船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生产好的总段拖拽到大华船业的总段工厂,拼接组装成船只。分段工厂就较为简单了,一艘船往往有十几块乃至更多的部分组成。

    在生产的过程中,中船重工的几个工厂也随着熟练度的提升而变的生产效率提高,但别说80%的提升了,18%估计都悬。

    而大华船业的总段工厂也是满负荷运行的。

    这样一想,荣尚国的脸色就变的不好了。

    “我们今年会投入大力气,将新购入的机器全部用起来,估计生产速度还能有所提升,原计划4年完成的订单,大约1年半就可以完成……”闫学灿哪壶不开提哪壶,接着还邀请众人进入正在建造的lng船内部参观。

    荣尚国默默的跟在后面,打探消息的心情都淡了。

    差距太大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发扬风格

    船坞里的液化天然气船的船壳业已完成,像是一只躺下来的摩天大楼,外沿多了些工程装饰,才让它显的有些生气。

    闫学灿一边领路,一边介绍道:“这是新加坡航运集团的新订单,暂时取名‘海洋王者’号,预计3个月内就能下水,现在正在做液态仓的维护系统。”

    “自己做吗?”苏城特意问了一句。动力推进系统,超低温货舱的驳运系统,还有超低温的液货舱维护系统,是lng船的三大核心技术,凝聚了现代工业最前沿的技术。一艘lng船就可以看做是一个高科技博览园,而每当科学界有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也总是有船厂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应用在自己的船只上。

    大华实业和大西洋船厂合作开发的低压柴油机解决了动力推进系统的问题,从韩国购入的技术则解决了剩下两项核心技术。相比之下,大华实业的动力推进系统更先进一些,后两者则要略有逊色。

    不过,lng船的复杂不光是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有工程问题,液态仓的维护系统就非常难做,其中光是绝缘箱的排放就要求500多种,5万多只绝缘箱安装后的平面平整度,每平米控制在1.2毫米,就是使用特殊的测量工具,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极难的。

    因此,大华船业得到诸多订单的同时,还不得不将部分的工作转包出去,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赶上工期,赔钱也会请国外的船厂来帮忙,船业的工人也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闫学灿自然知道苏城问题的原因,立刻挺胸道:“是我们自己做的。现在的核心工程,我们的自给率已有80%了。”

    自给率80%在国企的工程中可不高,国企要宣传的时候,都是用95%或者100%做宣传的。

    一名中船随同的干部就问道:“自给率继续提高的障碍主要是什么?”

    “还是技术工人的数量不够。”闫学灿笑笑,道:“这方面还是得中船多多帮忙。”

    “我们能做的不多,培训费太贵。很难做的。”钱腾连连摇头。培养一名g证的焊工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花费20万元以上,在许多分公司和三产公司赔本要下岗的时候。在一名员工身上花费20万元,这是政治不正确的商业行为。

    而且,焊工虽然是lng船用量最大的工种,却不是唯一的工种。其他岗位的培训价格只高不低。不是私企的话,只有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国企才会做这方面的培养,以不那么阳光的心态来考量,像是国企这样的机构,要想公正透明的分配培训名额,亦是不容易的。

    陪在荣尚国身后的大秘比较了解大华船业的人员分配,默算了一下。道:“大华船业去年开始就派人培训了吧,现在有三批还是四批回来了?”

    “四批了。”闫学灿笑笑。

    “那最少有500人了。你们还有自己培训吧。还不够用?”

    “船上的工作量很重,我们都是倒班制,一天两班的话,人就不够用了。”

    “一天两班,一班12个小时?确实满工作量了。”大秘很为没有帮忙想出主意而失望。

    闫学灿呵呵的道:“一天两班,每班8个小时,深夜的时候还是停工了。”

    “为什么?”

    “有些技术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是深夜来做的话,返工更划不着。”

    说话间,几个人已经走入了lng船的船舱。

    门口就有负责质检的工作人员,监督着他们换了衣服,再往里走,即可以看到特殊的棚子,像是生化防护似的,将工作区遮的严严实实。

    苏城等人的衣服也是全身防护的,不仅脸被挡住,手套也必不可少。

    闫学灿一边在前领路,一边笑着解释道:“舱室内的要求比较严格,许多材料是不能沾水的,所以要控制温度和湿度,手也不能直接接触材料。你们看,这些手套都是羊皮做的,很贴手,可以不影响工作。”

    进入工作区,就可以看到许多焊工正在忙碌,即使见到了闫学灿一行,也没有停下来。他们的焊接速度都不快,但非常仔细,前面有人做焊接,后面就有人做检查。

    “船的液货舱就是装载液化天然气的地方,只要一个焊点不到位,就等于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到时候,满载天然气的lng船稍有泄漏,结果就是船毁人亡。要是正在港口装卸就更了不得了,理论上,液化天然气船的爆炸,是可能亏掉一个城市的。”闫学灿说着晃了晃手指,轻声道:“你们听到音乐声没有?这是为了让大家工作的时候放松心情,保持情绪良好,按照规定,制作lng船殷瓦钢部件的时候,音乐必须伴随操作工人。”

    “这样的话,附近就不能有其他的噪声源了。”钱腾等人以前都是做过工人的,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难点。

    闫学灿点头,道:“所以必须妥善安排工作时间。”

    “这样的话,把深夜的时间浪费掉不是太可惜了?还是应该做一些动员,鼓励这些完成了培训的工人延长工作时间,发扬风格嘛。”荣尚国的大秘很自然的想道:“可以在培训之前的合同上做出要求,估计愿意的人不少。”

    至少20万元的培训费,相当于1名国企员工现在20年以上的薪水,由此带来的薪资增涨,意义重大,可以说,培训前的合同任何略正常的要求,受培训的工人都会同意的,哪怕不那么正常的要求,估计也会有很多工人愿意。

    这种能够提高自己的机会,并不太多,更别说还有出国、升职、提薪等直接的好处。

    不过,大华实业的风格却非如此。或者说,国企能做的事,正规化的私企是不能做的。

    闫学灿则是被那大秘所谓的“发扬风格”给逗乐了,使劲的咳嗽了两声,道:“lng船的技术要求太高了,按照安装要求,所有工人上船施工以前都要检查身体,心跳过快,血压太高,甚至情绪不好,都不能施工,休息不好的更不行,所以,除非我们培训的人数有现在的两倍以上,否则基本不能深夜施工了。”

    延长工作是一件,自然是更不可取。

    那大秘有点尴尬,呵呵的笑道:“能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那自然是极好的……”

    “荣总。”苏城转头揭过了这个话题,道:“大华船业新近购入了一些机器,准备再扩张一个总段工厂和多个配套厂,中船若是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做采购计划,能便宜不少。”

    一句话,就把荣尚国陷到了里面,轻声问:“大华准备投入多少?”

    “3亿左右吧。美元。”大华船业最初开始做lng船的时候,资本金也就是3亿美元。当然,94年的美元还是相当坚挺的,看原油价格就知道了,同样的工业装备放在2014年,少说得20亿美元。

    然而,荣尚国虽然是总经理,却没有这么大的权限,心里踌躇片刻,只能道:“我们考虑一下。”

    这么多钱,中船重工其实是拿不出来的。

    其实,不能扩张也没什么关系,中船重工从80年代开始,投入的本来就不多。但是,给大华船业做配套,就必须追得上大华船业的发展速度,否则,外包越做越少,利润反而会越来越低的。

    换言之,大华船业一旦扩张,中船重工也要配合着扩张。

    但钱从哪里来?荣尚国想了想发改委目前的穷困样儿,已经开始考虑,是否有其他的解决之道了。

    比如,转出更多的股份?

    或者,卖出一些固定资产?荣尚国想了半天,趁着别人没有注意,才小声对自己的大秘道:“看看咱们暂停使用的港口、码头还有仓库什么的有多少,估个价出来。”

    “好,我立刻去做。”大秘一转脑筋就知道他的意思了,还挺振奋。停用的港口码头或者仓库,大都是早年跑马圈地得到的,属于沉没资产的非常多,要是能换出现钱和设备,那是再好不过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 旧事重提

    中船重工做了厚厚的一本资产报告书。虽然他们每年都有做这样的报告书,但这一次明显更认真,内容也更翔实和真实。

    荣尚国并没有将之交给苏城,而是先向几家国有大银行提出抵押贷款的申请,同时邀约几位熟识的银行官员吃饭。

    不出意外,几家银行基本上都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多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予千多万元的贷款。

    这还是看在中船重工利润丰厚的份上,他们才愿意将几块没用的土地放入自己的抵押名单。相反,要是中船重工用自己的原料或船只做抵押的话,贷出来的钱会多的多。不过,用原料和船只做抵押有一点不好,是每当要从仓库中提取的时候,就得向银行申请和说明。

    但不管是用什么方法,中船重工都不可能得到3亿美元,就是相当于牌价的30亿人民币也不能可能。放在20年以后,以中船重工的资产,他们或许能轻松的贷出几百亿元人民币,或者几十亿美元,可在这个时间段,他们要用名下的地产和设备从银行套出钱来,就太艰难了。

    一方面,国内的银根在缩紧,另一方面,像是中船重工的企业都很不景气。当然,中船重工本身是挺景气的,要是没有下面的三产和分支机构的连累,还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银行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假账、人情关系等等问题让国内的银行经常只能做出一刀切的决策,尤其是如此大宗的贷款。哪个银行要是贷给了中船重工,立刻就会有其他的央企来找他们,到时候给是不给都很麻烦。

    因此。荣尚国堂而皇之的尝试很快失败。这时候,他方才在碰头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将封存的部分固定资产出售给大华实业,从而盘活资产,购买新设备以扩张产能。

    在90年代,扩张产能在国企中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无论是“做大做强”还是“多元化发展”,说的都是扩张。而不能扩张的国企。往往会陷入衰落和退步,所谓的抓大放小,理论上都会让央企活下来。但到了具体的企业头上,这还是一支悬在脑门上的利剑。

    荣尚国的前期工作做的极好,很快征得了班子成员的同意,继而在正式会议上通过了决议。

    接着。他才向上级机关报告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出售数亿美元资产的事儿不算小。可到了国家层面,就不是特别关心的话题了。

    荣尚国亲自监督,用了几天时间,将所有的流程完成,然后找上了苏城。

    ……

    “不行,我不赞成。”大华的投资项目都会经过季润之,他生怕苏城抹不开面子,立即否决道:“荣总拿出来的这些地产要么处于偏远的港口区。要么是郊区的仓库,流动性很差。价格也不便宜,与其购买中船重工的资产,我们不如直接从银行购买打包的抵押资产,更划算不说,问题也更少。”

    荣尚国知道小鬼难缠,认真的道:“我们是准备拿这笔钱来扩张产能的。购入新的设备和生产线以后,中船能够给大华实业做更多的代工和配套,对双方都有好处不是?你们从银行购买抵押资产,不如从我们这里购买,让我们把资金灵活的应用起来。”

    这就涉及到集团的业务发展了,季润之看向苏城。

    “荣总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怎么交易,投资部可以多提点意见。”苏城自然要狠狠的压价,这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交易,而是数十亿元的交易。就算是和国家做生意,也没有对方要多少就给多少的道理。

    而且,荣尚国拿到钱以后,也不会将资金上缴国家,更不会全部用来购买设备,其中免不了要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员工的福利支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国企和日本的企业其实很像,都是为了企业员工而奋斗的,股东得到的利益是远远不如美式企业的。

    季润之则是极职业的经理人,得到苏城的授权,立刻拿捏了起来,道:“我会立刻组织人手进行评估,但我不得不说明,以现在的经济状况和市场情况,中船必须在市场价格上的基础上进行打折,我们才有谈下去的基础。”

    “对大客户,打折也不是不行……”荣尚国他们早就有了共识。毕竟,现在的中国并不像是十多年以后那样,人民币资产暴涨,地皮价格高昂。在1994年,别说是二三十亿元的土地打包出售了,两三亿元的地产交易都是大宗,还不及后世一个三级城镇的中型土地交易规模。

    苏城却有自己的想法,听着两个人的对话,立刻警觉的道:“打折要有理由,不能随便打折。”

    季润之恨不得翻个白眼,半是调笑半是提醒的道:“苏董,咱俩不该是一边的吗?”

    “当然是一边的,我是想价格越低越好,但咱也不能冒着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做交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此时非常正常的交易,到了十多年后,指不定要被曲解成什么样儿。“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最常用的罪名,也是很难说的清楚的罪名。

    苏城是想借着先知先觉赚钱,却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占了国家的便宜。

    他的这个要求在此时听来有点无稽,但季润之对风险的控制向来严谨,很快思考了起来。

    一会儿,季润之颔首道:“你们看这样如何,我们指定一个银行,让他们收购中船的资产,我们则从银行的手里获得……或者借贷也可以,我们收走银行的抵押资产,指定银行借贷资金给中船……”

    “找一家外国的金融公司做这件事。”苏城感觉不错。加入一家外国金融公司的原因,是担心此事曝光以后,己方缺乏充分的可信信息。

    若是涉及外国公司的话,双方的交易细节就可以从国外来调查。

    荣尚国说不上自己是否满意,有点被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他的选择也实在不多。

    苏城亲自将他送出办公室,到了外面,却见到了两台正在运作的摄像机。

    “什么情况?”苏城眉头皱起。

    “中央电视台想采访您,一个专访。”杨明走过来,又低声解释道:“是靳燕柔带队过来了。”

    “专访不接受,嗯,随便叫她过来聊两句吧。”靳燕柔这样的记者,一面是漂亮非常,一面是配合宣传,属于苏城比较喜欢的媒体人。靳燕柔也帮他做过好几次报导,效果不错,自然不方便直接劝走。

    杨明过去说明了一声,靳燕柔果然没有强求摄像机跟随,就拿着笔记本和笔进入到苏城的办公室。

    “苏董,说话方便吗?”不像是苏城预想的那样,此时的靳燕柔却是有些紧张,往日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大眼睛,变成了机警的观察镜。

    “当然,我经常在办公室里开会,房间的静音做的很好。”

    “也不会被人窃听?”靳燕柔回身检查了一下门锁。

    苏城微抬下巴,道:“有专人检查,不会被窃听。”

    靳燕柔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点点头,又道:“您还记得上一次,和我还有六子一起见面的事吗?”

    “记得。”苏城缓缓的坐下来了。

    就在去年,六子莫名其妙的被“流放”到了南方,怀疑是某个新闻而遭受到的反馈。

    他请靳燕柔一起分析了六子写的新闻报导,最后将目标放在了某个城市。

    靳燕柔和六子一度联手做了秘密调查,可始终没有结果。

    如今看来,至少是有了分阶段的成果。

    靳燕柔得到了苏城的重视,心情好了许多,拢起头发,露出微笑,道:“还好苏董记得。我这一次,是借着专访的名义来的,所以,不能呆太长时间,我长话短说,我和六子,找到了无锡后面的大老虎。”

    “哦?”

    “老虎好像发觉了什么,我和六子的处境很危险……我这次来,是寻求苏董的帮助的。”

    “六子呢?”苏城既没有英雄救美的澎湃,也没有主持正义的严肃,而是首先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话题。

    “他调查的比较深,已经不适合到这里来露面了。苏董要是愿意的话,我们约个更私人的地方。”

    苏城深深的看了一眼靳燕柔,微微颔首。

    “你答应了?” 靳燕柔没想到苏城连问都没问那大老虎是谁。

    苏城还是点头,依旧没有询问。

    他并不想从靳燕柔这里得到消息,因为他同意的原因是六子,而非靳燕柔。

    靳燕柔也想到了此点,不禁幽然,道:“你们关系真好。”

    对于一名美女来说,被放在第二位考虑,甚至不予考虑的经历并不多。

    苏城有点回忆的笑笑,道:“我在油田做工人的时候,六子就没少帮我。”

    自从上一次的碰面以后,苏城也曾回忆和猜想过无锡发生过什么事。然而,年代实在久远,又不是石油领域的秘辛,苏城着实未能得到多少答案。

    但是,六子是他关系最好的同学,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早认识的朋友,不管怎么说,苏城是不会将他置之不理的。

    对于一度参与了阿塞拜疆政治的苏城来说,无论是明枪暗箭,他都有防御的手段。

    国外如此,国内亦如此。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夕发朝至

    苏城并没有独立处理六子和靳燕柔遇到的问题。对于两名中央媒体的记者来说,他们在国内的绝大部分调查和采访都是安全的,能够产生明显的危机感,本身就说明对方实力不俗。

    当然,90年代的中国政界充满了各种粗糙和冲突,这是不成熟的磨合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两人正好夹在了齿轮的缝隙间,被针对也不奇怪。

    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原因所在。

    苏城悄然找到了王廷,让他联络关系不错的甄部长。

    7年时间,王廷历经一任秘书,又在三四个不同的机关部门碾转,差不多是每一步都没有踏空,不过,即使他身处核心机关,仍然没有办法为六子直接提供帮助,但苏城就不一样了。

    苏城早在刚起步的时候,就曾经帮王廷和他服务的领导兑换外汇,这些年,双方虽然很少有直接交流,更准确的说,是苏城有意脱离直接接触,转而通过王廷与之接触,但在许多方面,拥有大量资源的大华实业,还是给予甄部长相当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合作的关系。

    这种关系自然不像是丁志鹏或者祁蒙那么深,更比不上林永贵等人,但也足够用来了解一些消息,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了。

    就某个方面来说,两名记者的事儿,的确只能说是简单的问题。

    王廷放下手边的事,约好了老领导。然后专程前往广州了解情况。

    也是有了两方的保证,六子才详细的向他说明。

    不过,六子并没有找到严格的证据。说完以后,也是不好意思的道:“说不定是我无意中得罪了社里的人……”

    “无锡那边,有什么进展吗?”王廷还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继续。

    六子沉默片刻,接着道:“我们采访了一些人,得到了一些信息,唉,告诉你也无妨。是关于无锡新星实业总公司在民间大量募集资金的。就我们所知,他们从90年前后就开始这样做了,数额估计会很大。利息也很高……嗯,你知道庞氏骗局吗?”

    “庞氏骗局”这个名词要到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才为国人所熟知。不过,王廷常年留在机关。每天接触的都是各种大案要案。少不了还要阅读国外的案例文献,自然不会被这个简单的问题给绊住,直接道:“就是我们说的拆东墙补西墙?你觉得这个新星公司在用后面借的钱,还前面的账?”

    “有很大的可能,因为他们的利息太高,借的也太多了,远远超过他们需要的数额,既然生产经营用不了。利息又太高不能转借,那他们常年借贷的行为就很可疑了。我们估计,他们已经陷入资金危机,不借款不行了……”

    王廷一点就透,颔首道:“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应该在淡季借款,旺季还清,节省利息?”

    “没错,他们常年借贷,肯定是自有资金不够,既然如此,借钱给他们的人就很危险了。我们大致的采访了一些企业和机关单位,发现借钱的比例很高,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我原本想要搜集多一些采访的资料,发一个系列报导的,结果就报导了一篇就不行了,现在,被采访的人也不承认了,所以……”六子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现在可没有录音笔或者便携摄像机的帮助。在小事上面,记者可以随意编造,而在大事上,记者却是很难拿到证据。

    王廷明白了一些,问:“那你知道是谁护着他们?”

    “很难说。”六子为难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别怪我之前没向你说,我是觉得,地方上的干部毕竟很难干涉中央媒体的人事任命,说不定是我们多想了。”

    “也没那么难,我是说,如果你真的拿到人家的痛脚,借了那么多钱的家伙,还有他背后的家伙……对了,不是还有靳燕柔?她是电视台的吧,也没有录到点什么?”

    “她去的晚了,人家看到那么大一个摄像机,根本不敢讲。”

    “这样……”王廷的信心不是很足的道:“我问问看甄部长怎么说。”

    没有切实的证据,要从高层介入也是不容易的。

    六子不放心的道:“要是太难的话就算了,我在广*州呆的也不错,天气热了点,吃的好,这边民营企业多,找报导也好找……”

    “行了,你就安心的等着吧。这事儿对咱来说是难了点,对苏城来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六子一听也是,笑道:“这家伙,最近几年面子涨的可值钱了……”

    “你是在报社,要是下海了再找苏城,生意绝对好做。哎,要我说,等这边事了了,咱真不如下海算了。”

    “你都正处了,还下海?舍得吗?”

    “所以说。”王廷笑着摇摇头,道:“我去看看甄部长什么时候有时间,你也别太着急了,得看人家什么时候抽得出空。”

    甄部长虽然快要退休了,实力却是积蓄的相当强,属于有资历有级别,有人面又有业务的四有老人,无论是多难搞的案件,只要是国内的,找他准没错。但也正因为如此,要请动甄部长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是邀请人的面子得大,另一方面还得人家有时间,最后一点,案子还得有点意思,否则的话,甄部长更可能派一名下属过来。

    六子默默点头,到了这个层面,早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当天下午,王廷就将消息给传了过去。

    苏城则借着到广*州签订城市天然气管道协议的名目,直飞而来。

    作为毗邻香港的中国大都市,广*州很早就有香港的天然气管道供应了。如中华天然气公司等香港的天然气管道商,不好前往内地布局,却是不会放弃沿海开放城市的市场。

    不过,大华实业为了得到瑟坦油田,而与阿联酋签订的巨额液化天然气协议,业已苦尽甘来。这些数量巨大且价格便宜的阿联酋天然气,即使让苏城赚到两倍左右的超额利润,其成本依旧比驳运至香港的天然气要便宜。

    如此一来,大华燃气公司也就有了在这些传统大城市竞争的资本,同时也让苏城能将更多的天然气直接销售给终端商,由此攫取的差利,已有十多亿美元,且犹在增加。

    而在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一旦大华实业的天然气管道建成,他们即使不能将原油的城市天然气官道上彻底驱逐,也能联手断绝后来者的涉足,利润只会越来越丰厚。

    哪怕阿联酋的天然气订单结束,大华燃气公司也会是一只纯粹的摇钱树。

    这么巨大的市场和前景,苏城前来也就理所当然了。

    他用一个白天的时间处理了公务,借口出去觅食,就拉着舒兰往各种茶楼里钻。

    到一个茶楼,他品几块点心,然后再换一个茶楼,如同夜晚逛酒吧的年轻人似的。

    一连换了好几个地方,苏城才在市中心的咸丰茶楼雅间,见到六子、王廷和靳燕柔。

    这两天,苏城也了解了一些无锡的非法集资问题,总觉得有危险环绕。他虽然不清楚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但非法集资的问题,始终是90年代中期的敏感问题,尤其是对大型民企来说,一抓一个准,他自然要小心翼翼的处理。

    王廷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笑道:“甄部长那边还没消息呢,你来这么早,能等得住吗?”

    “要是三天内没消息,我倒是真不担心了。”

    “哦?”

    “要不然,我约你们晚上见面?”苏城言下之意,明天就有消息。

    王廷有点不信,笑道:“我还以为你是太小心。”

    “最好是没消息,咱们也轻松些。”

    “要是再能把报导做出来就更好了,不枉浪费这么长时间。”靳燕柔的目标更高,声音轻柔。

    苏城笑笑,将一只虾饺丢进嘴里,仔细看,满桌的点心竟然还有大半。

    而餐桌上的主力军,一向痛快美食从不长胖的舒兰,却是做淑女轻柔状,只将鼓囊囊的胸脯挺的高耸。

    比较一下,似乎舒兰的身材,还真比靳燕柔占优。

    苏城暗自邪恶了两秒钟,继而闷头大吃,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吃过夜宵,王廷等人拍着肚子回到酒店,安稳的睡了下来。

    虽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可自从苏城抵达以后,王廷、六子和靳燕柔都觉得安定许多。

    第二天。

    酒店的早餐时间未到,呼呼大睡的王廷就被匆忙的电话给叫醒了。

    爱好养生的甄部长的声音令人诧异的响起:“我到广*州了,你带人过来见我。”

    王廷一个激灵,整个人都清醒了,忙道:“明白,我立刻出发。”

    “嗯,如果苏董不忙的话,请他一起。”说到苏城的时候,甄部长还是颇为客气的。

    王廷连连点头,道:“我这就去约他。”

    一边说着话,王廷一边就穿衣服,心下暗暗惊诧。

    甄部长是擅长业务,从公安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到了今天,手下不知经过了多少的大案要案。

    他这么快给予回应,已经够让王廷吃惊了,可亲自赶到广*州?那绝对不可能是为了客气。

    王廷不由的开始回想自己了解的案件始末。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大案

    甄部长比电视里见到的更干瘦一些,却没有屏幕上的精力充沛,以及热情平和,相反,他整个人略显冷漠,似乎关注事情多过关注人。

    苏城倒是不在乎,做老了公安的人,要是对他慈眉顺眼的,那才是可怕呢。

    另一方面,甄部长的职级对现在的他来说,早就升不起畏惧心了。

    一手掌握着化工基地、巨型油田以及能源管路的大华实业,和那些依靠商业流通赚钱的富翁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政治就像是下围棋,到了高层,玩的无非就是打劫技巧罢了。谁的劫才多,谁就是赢家,而且,除非是要干到底,却也不会有人轻易浪费自己的劫才。

    站在能源顶层的苏城,绝对是拥有极多劫才的人,这才是他敢来帮六子的底气。

    见面的地方依旧选在了茶楼内,也知是谁安排的,将整个二层给空了出来,服务员只将一堆的点心车给推到门口,再让甄部长的秘书拿进来,一举一动都是规矩十足。

    “事情比较复杂,所以要多注意一下。”甄部长将面前的碟子推了推,然后自己拿起筷子,夹了一只晶莹晰透的虾饺,一口吞掉,接着抹抹嘴角看向六子,笑道:“查到了新星公司的记者,就是你了?”

    “是我。”六子有点局促,但还镇得住场面。

    “苏董的意思呢?”甄部长年纪大了,思维却敏锐的很。

    苏城笑笑。看向六子,道:“我就是个帮闲……六子,你是什么想法。给甄部长说一说。”

    六子在广州呆了一段时间,身材略有发福,可还是瘦的厉害,深吸了一口气,胸脯也就鼓出一块碗的大小,踌躇片刻,道:“要是能行的话。我想继续查下去。”

    一句话说完,他似乎轻松了不少,苦笑道:“我知道。查这些人不容易,不过,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把大家的血汗钱骗出来,眼睁睁的看着相关单位的官员尸位素餐。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遮蔽消息打击异己。我觉得不对……”

    他没有说太激烈的话,但就其性格而言,这已经是相当强烈的心情了。

    苏城微微点头,看向甄部长。

    “我知道了,嗯……新星公司的问题很复杂……”甄部长摸摸下巴,接着道:“虽然还没有掌握到有力的证据,但组成一个调查组的理由是充足的……”

    说着,甄部长返身给自己的秘书耳语了两句。

    王廷的眼皮跳动。这是甄部长第二次说复杂了。

    看来。此事是真的复杂。

    否则的话,成立一个专案组岂不是更容易?不明不白的调查组又算是什么。

    正想着。甄部长转过头来,笑道:“调查新星公司是一方面,打掉新星公司身后的保护伞,也很重要,苏董,这方面,还得你出面。”

    “您说,需要我做什么吧。”苏城对他如此快的赶到广*州也有些疑惑,如今看来,对方亦是有需求的。

    甄部长没想到苏城答的如此快,抬了抬下巴,翘起拇指道:“不愧是纵横欧陆的苏董,痛快!”

    苏城哭笑不得:“您还给我戴高帽子,这么说,要求是挺高的了?”

    “高也不高,对你来说,或许是挺简单的。”

    “哦?”

    “王春霖王省长,你还记得吗?”甄部长没有背着其他人,直接道:“他以前联络过海沧基地,也就任过一任市长……”

    “当然,这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是主管领导。”

    苏城恍然点头,道:“你想让我做个介绍人?”

    “协调一下两个单位的关系,我们才好安排人手,进入实质性的调查。”甄部长接着越过这个话题,指着靳燕柔笑道:“小靳是吧?我看过你的节目……”

    请一任省长出面协调关系,自然不是纯粹的说说罢了,听甄部长的意思,这位估计也不是好说话的人。

    另一方面,协调关系的成本,当然得要大华实业来出了。

    苏城想明白了,倒是轻松了许多随意的聊天,一会儿借故离开,暗暗了解了一番。

    片刻后,苏城回转过来,道:“甄部长,王省长那边,没有问题。”

    正在品茶的甄部长一愣:“你确定?”

    他原本是将今天当作碰头会,以后再派人暗地里洽谈的。

    这个时间跨度,应当是以天或者周来计算的。

    没想到苏城效率如此之快,却是让他措不及防。

    苏城是不想让六子等那么久,能力范围以内先了解了情况,此时大大方方的道:“王省长和以前一样,喜欢搞大项目。我问了一下,他如今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工业区的扩张,一个是棚户区的改造,不管哪一个,我都能帮得上忙,沟通协调没问题。”

    甄部长迟疑片刻,道:“这件事办起来,少说要几个月的时间。”

    言下之意,苏城不能许个诺就跑的。

    苏城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您放心,我应承下来了。”

    “好。那我现在就让人组织调查组下去。”甄部长也变的痛快了,瘦弱的手掌一拍桌子,凛然道:“你们再等我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了。”

    苏城心下一缓,举杯道:“我以茶代酒。”

    六子和靳燕柔也略显轻松。

    然而,几天的时间过去了,事情并未发生明显的转机。

    调查如何进行,调查的结果如何,毫无报告。

    苏城却是不着急,先安排着人与王省长谈起了工业区扩张的事儿。

    按照大华实业的传统,像是棚户区改造这种容易引起矛盾。说不清楚的工程,他们是绝不参与的。即使是投资开发房地产,他们也是从政府手里直接购买净地。

    这种做法的成本自然更高。但在预期的超额利润,以及目前的较低成本下,最多只被评一句“傻”字罢了。

    苏城为了完成甄部长要求的联络任务,也没有直接涉足棚户区改造,倒是不在乎在对方工业区建几家工厂。

    大华实业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实在是太多了,以大华战略部的影响来说,别说是确定几家工厂的厂址。就是完全控制该工厂,工厂的所有人通常也不会有异议,因为源源不断的利润。早就将大华实业装扮成了一只会流香汗的巨兽,以利润为追求的工厂,多数也只是追求利润罢了。

    对一个省来说,总会有企业有要扩张的驱动。

    政府官员难以获取的信息。对大华实业就太简单了。

    苏城三下五除二的完成了自己的许诺。又帮甄部长联络了多人,差不多是将天罗地网给架了起来,才见警方有了行动。

    这一行动,却是雷霆一击。

    整个新星公司,和它的关联机构,全被连根拔起。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有数十名官员牵连其中。

    六子和靳燕柔惊喜莫名的杀入当地,开始了采访取证。

    这一次。他们的工作就简单了许多。

    不过,随着调查的升入。非法集资的规模也渐渐显现。

    即使以官方的保守统计来算,这也是超过10亿元的规模了。

    10亿元,就1994年的标准来说,能够买下一座小城了。

    毫无疑问,因此而受损的民众数量也是极多的。

    两天以后,苏城不用当地的消息,就能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新星公司的情况。

    数亿元的亏空,数万人的损失……

    远隔千里,苏城也能闻到这些数字背后的压力。

    而这些似是而非的情节,也引起了苏城一些似真似假的回忆。

    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苏城看着电视,偶尔也会有这样奇怪的念头,奈何一点线索也没有,想也是瞎想。

    最终,苏城只能将自己的大部分经历投入工作。

    对于现在的大华实业来说,全力以赴的完成中哈石油管道,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

    经过几年时间的酝酿、拼搏,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无论是技术困难还是管理困难,都一一消弭。

    大华实验室甚至为此付出了数千名科研人员数年的研究时间。

    应当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苏城从伦敦得来的大笔资金,也为这项巨型工程做了背书。

    若非如此,获得了部分股权的中石油根本不敢开工。

    94年的三桶油,还没有建设2000多公里输油管道,投资数百亿的魄力,若是没有大华实业兜底,他们至少要再等好几年,才会考虑国内管道的建设。至于国际石油管道,再过20年都是扯皮的主要项目。

    也是在此微妙的环境下,大华实业最终确定了开工奠基的日期。

    整个集团,不可避免的为此做着各项准备。

    哪怕是有一切从简的文件,面对超高级领导人的可能到访,大华实业依旧是不敢怠慢。

    苏城差不多忙了一个多星期,才将各项安排完成,一线的员工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这让苏城很快将新星公司的事儿抛之脑后,所谓的“熟悉”也无从谈起。

    毕竟,六子和靳燕柔都回到了他们原本的岗位,六子甚至还升了半级,苏城也失去了追查下去的东西。

    直到六子重新带着一个文件袋,神神秘秘的将他约到某咖啡厅。

    “我的实习记者,无意中拍到的,他不知道是什么,我偷偷顺过来了。”六子一句客套话不说,先将文件袋递过去。

    “你都有实习记者了。”苏城调侃一句,掏出里面的照片,瞳孔瞬间放大。

    “这是?”

    “我记得你和他有过节,照片留给你吧,底片在这里。”六子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信封,给了苏城。

    苏城任他放在桌面上,眼睛盯着照片上的“苏刑”仔细看。

    许久不见,他的这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又混出了人形,穿着西装,派头十足。

    而在他的旁边,就有新星公司的高官陪同。

    “说具体一点。”苏城窥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氛。

    六子微微点头,道:“这位,现在做了当地饭店的老板。新星的事出来以后,他保下了几个人,依我看,他和此事脱不了关系……”

    苏城一边听,一边想,曾经的回忆又跳了出来。

    似乎,要碰到一场惊天大案了啊!

    苏城猛的想到了苏东元,再看苏刑,总觉得有股浓浓的坑爹范在照片里飘荡。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洋葱剥落

    苏城和苏刑的关系,在他初毕业的几年里是相当隐蔽的。苏东元闭口不言,苏刑不愿提及。

    但是,随着苏城的地位日渐升高,他的身世也就慢慢变成了人们所好奇的部分了。到了大华实业获取瑟坦油田,继而得到海沧基地的时候,苏城和苏东元的关系,在高层就已不是秘密了。苏城也算是被各路情报机关查的掉底的人物。

    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苏城和相对陌生的苏刑,仍然只是两个独立的同姓人罢了,不是盯着两人的家伙,也难认得出来。

    苏城拿到苏刑的照片,直接交给大华实业的信息局去调查。董峰等人在国外的情报搜集有自己人也有外包,在国内则主要是靠人脉和自行走访。毕竟,国内的政府机关调查能力强大,又漏的和筛子一样,不用白不用。走访则是为了寻找一些纸面上难以体现的东西。

    苏城憋着等了两天,才看到董峰的报告,扫了一遍就交给了甄部长派来的通讯员。

    要整苏刑,他有的是手段,作为一家饭店的老板,苏刑的身价距离丰厚还远远不足。这么点钱,能不能还上他当年在海南欠下的地产债都难说……

    炒地皮欠下的债务,兴许是苏刑涉足非法集资的原因之一?

    苏城这般想着,也不会明说,只要求甄部长调查一番,看看苏刑在案件中起了什么作用。

    如果真是他印象里的惊天大案,那不用说。苏刑和他背后的人都是要倒霉的。

    即使两个案子没有关联,10亿元的非法集资案,又闹的如此沸沸扬扬。苏刑沾身就得褪层皮。

    最差的结果是苏刑偶然出现。

    但就苏城对他的了解,这种几率实在太低了。

    又是两天以后,甄部长苦笑连连的出现在苏城面前。

    “甄部长,您怎么亲自来了!”苏城和他约在一家本埠的日式居酒屋里,密实的包厢和周到的服务,像是在东京**路上似的。

    甄部长瘦巴巴的脖子扭着,似笑非笑的道:“你把苏东元的儿子偷偷放在我的铡刀底下。我能不来吗?”

    “苏东元的儿子又不是苏东元,斩了也就斩了,有什么要紧。”苏城像是没听出来似的。装傻充愣。

    甄部长并不用知道他的想法,只看他的表现就猜了出来,呵呵一笑,摇头道:“这样斩了。却是浪费了。”

    苏城眼神一凝。认真道:“牵到什么了?”

    “还不好说。”甄部长端起一杯清酒,美滋滋的开始喝。这家店提供极上等的用“米芯”酿造的“吟酿”酒,清洌饶舌。

    苏城诧异的看看他,自己也端了一杯起来。

    如果甄部长什么都不想说的话,肯定不会来见面的,他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好了。

    果然,等甄部长默默的喝光了一小壶清酒,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苏刑的酒店。是一个利益输送链的一部分。我们能够证实,新星公司非法集资来的一部分资金。已经作为消费款,打给了这家酒店,数额超过1亿。”

    “呵,真不少。”苏城啧啧了两声。苏刑在海*南地产热的时候,违规获得的贷款少说有2亿元,如今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不想办法找补也说不过去。

    不过,因为与非法集资联络起来,而且采用如此直接粗糙的手法,却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当然,最糟糕的还是被发现了。

    甄部长看看苏城,又给自己倒了一壶酒,慢慢的喝了,道:“我们怀疑,苏刑身后,还有大好虎。”

    “那是。”没有大老虎,小小的苏刑也无法得到新星公司的利益输送。

    甄部长仔细的看着苏城,须臾,道:“这老虎若是和苏刑有血缘关系,苏董愿意帮忙吗?”

    “你是说……苏东元?”苏城的脑门突然像是要炸开了似的。

    如果真的是苏东元,那惊天大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甄部长说到这一步,就不会缩回去了,果断道:“我们怀疑是他,但没有证据,目前能找到的外围线索,就是新星公司和苏刑。”

    “你要我做什么?”

    “拖住苏刑,给我们多一点的线索和时间。否则,不光打不到老虎,还有可能被猎枪崩了手……”

    “不可能,我不会亲自出面的。”苏城说的斩钉截铁,一点缝隙都不给留。

    他知道甄部长是想要借用自己和苏刑的血缘关系来做文章。如果是以前的苏城,或许是无所谓的,但对于现在的苏城来说,他可面临着接收苏系遗产的重奖。

    苏东元跌落,对苏系来说或许是一个晴天霹雳,可对有苏城的苏系来说,却可以用塞翁失马来猜测。

    而要揽走苏东元剩余的遗产,苏城自然不能做那个开枪的人。

    甄部长叹口气,也不好继续追下去,等了一会,又道:“不亲自出面也行,但还是要你帮忙。”

    “你说。”

    “有几个关节要你出面来打通……”甄部长有意让苏城做这些工作,亦是有攻守同盟的意思。

    毕竟,苏刑的消息是苏城透漏给他的,说明苏城是有同盟的意图。

    然而,苏东元和苏城的血缘关系,多少还是让甄部长踌躇不前。

    这时候,甄部长也无意扩大调查的范围,却是将侦察的压力都堆在苏城这边。

    若是他愿意联络人来调查,甄部长估计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尝试扳倒一位大人物。

    而苏城若是退缩,甄部长也没什么损失。

    在他的暗示下,苏城点头同意了。

    一张大网,也缓缓的拉开。

    ……

    甄部长像是一名耐心的厨师似的,缓缓的剥开一层又一层的洋葱皮。

    第一层皮是新兴公司。

    10亿元的非法集资,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想求个死缓都难,被调查组揪住以后,立刻被碾成了粉末。

    苏刑的酒店则变成了第二层洋葱皮,侦查人员很快发现,苏刑不光是借着酒店做利益输送,进而还通过酒店做权钱中介。

    收钱,然后帮人引荐官员。

    苏刑做这一套,竟然得到了千万级的收入。

    若非有一笔银行烂账压着,他还真要缓过劲来。

    然而,终究是没有缓过来。

    于是,第三层洋葱皮,也慢慢的被甄部长给剥了下来。

    几名苏系的官员,以及苏东元的跟班许秘书,暴露在了甄部长的视野里。

    到了这个时候,甄部长才向上级做了汇报,将案件原原本本的露了出来。

    当天晚上,苏城就被叫到了苏氏大宅。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 尾声

    苏振国的书房,古香古色。

    厚重的办公桌后,不仅有一柜的书籍,还有锁起来的笔记。

    苏振国脱下老花镜,用老人难有的明亮眼神,盯了苏城许久,问:“是你筹划的吗?”

    苏城轻笑着,眼神没有丝毫闪避的回答:“不是。”

    两人对视片刻,苏振国才缓缓的叹了一口气,又说:“委屈你了。”

    苏城淡定的笑着,不置可否。

    苏振国用干枯的手指捻着老花镜的镜腿,身体稍稍转过去一些,轻轻叹口气,道:“听说,你最近和苏恒他们接触的很多。”

    “嗯。”

    “也好。”苏振国说到这里,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对于奋斗半生的他来说,这绝对是不常有的事。

    苏城不知如何劝解。对于苏振国来说,苏系并不能说是他刻意而为,但就像是领袖所言“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自然而然的成长,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大树。

    孰料,它却在苏振国尚在的日子里,就被人斩断了一截。

    然而,苏振国毕竟是苏振国,他看向苏城的目光也渐渐柔和。

    “也好。”

    苏振国再次念叨了一句,接着,仿佛自言自语似的,问道:“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苏城摇头暗叹,苏东元的结局,最好也不过是退休,当事情进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即使是苏振国,也无力更改。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答案。又让苏振国长长的吁了口气,接着如同睡着了似的,闭目沉思。

    苏恒轻轻的走进来,拍了拍苏城的肩膀,道:“走吧。”

    门外,是近百人的苏系成员。

    在众人的注目礼中,苏城轻轻的离开了苏家大宅。

    ……

    一年后。

    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

    两条粗若游龙的石油管道。在此合拢,标志着中哈石油管道的主体工程顺利完成。

    近百名苏系成员,数百名大华系成员。参加了合拢仪式。

    而站在台上的,除了苏城,还有哈萨克斯坦总统、阿塞拜疆总统等一票各国领导人。

    刚刚晋升首席记者的六子,抢拍下了苏城与诸位政要的合影。

    这张照片。也预示着大华实业就此登上了超级石油公司的宝座。

    一手掌握着亚洲最大的油化工产能。一手掌握着亚洲输送量最高的石油管道,这样的大华实业,已是势不可挡。

    正在积极寻求ipo的中石油,在寻求巴菲特这样的著名投资商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本身就拥有中石油原始股的苏城。

    与中船重工一样,为了保证国内和国际竞争力,这个时候的中石油,不得不拿出10%以上的股份。再次出售给苏城,让他从持股0.27%的独立董事。一跃成为拥有12%股份的第三大股东。

    仅此一项,就向苏城保证了中石油上市成功以后,至少300亿元以上的价值。

    同年8月,双向施工的中哈石油管道二期,也完成了主体工程。

    意味着阿塞拜疆石油,可以直接出口到中国。

    此时此刻,阿齐久油田的日产量已达70万桶,正好将之充分利用。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也是为了感谢苏城,阿利耶夫特意为他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一场盛大的婚礼。

    作为一个暴富的产油国,阿利耶夫和他贫穷已久的阿塞拜疆人民,实在有着太多庆祝的理由了。

    婚礼的主场,被确定在了阿利耶夫的总统府。

    而在主场以外,依旧是满满的节日气氛。

    来自与荷兰的鲜花,来自法国的香槟,来自西班牙的舞者,来自英国的侍者……尽数到场……

    哪怕是苏城,也为这整座城市的大手笔而赞叹不已。

    有若公主一般的舒兰,更是满眼的星星,恨不得卸下裙摆,满城飞奔。

    至于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更是将整个巴库的酒店,塞的满满当当。

    埃克森美孚、bp、雷普索尔、道达尔、中石油等一众公司的高管,阿联酋、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等一众石油国的高官,更是将这一天的巴库,打扮的如同石油峰会似的。

    当日的时代周刊,则用“世纪油田的世纪婚礼”做了周刊的封面标题。

    ……

    10年后。

    2014年。

    苏城正式聘用张超,作为大华实业的ceo,也宣布大华实业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

    他本人作为董事长,则几乎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业务决策。

    毕竟,对于一家资产万亿,能够与bp和摩根比肩的超级石油公司来说,它的日常业务也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持有雅虎、亚马逊、谷歌等无数互联网公司高股权的大华投资,更是隐藏到了幕后,默默运行着数支超级基金和整治行动委员会。

    另一方面,已有一双儿女的苏城,也实在需要多一点空闲的时间。

    他将两个孩子安排在大华实业自己的学校中读书,同时就学的还有许多的苏家和徐家的第四代子弟。

    苏城也以更谨慎和更放松的心态,面对全然未知的未来。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由此带来的挑战和刺激,或许才是更可贵的。

    ……

    (全书完)

    ……(未完待续。。)

    ps:  海豚的第五本书,就此完本了。

    依旧不能说是完美的结局,但还是希望能够留给读者和我本人以完美的回忆。

    身为一名与石油行业和石油专业毫不搭边的作者,海豚在写作《超级能源强国》的两年里,也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和快乐。阅读旧日记,翻看老照片,搜索新技术,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感谢前人的奉献,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人。

    海豚准备短暂的休息一个月到两个月,接着发布新书,相信下一本书,更成熟的海豚能够写的更成熟,更新的更稳定。

    ……

新书发表——《大医凌然》

    医学院学生凌然有一个小目标,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结果不小心实现了。

    ——四年没写新书了,颇有些忐忑,怕扑街,怕挨骂,怕跟不上时代……很需要读者大大们的支持。

    个人感觉,一本《重生之神级学霸》写下来,还是有所成长的。

    这本书呢,也是认真的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手术视频,去医院游荡了一阵子,在手术室实地考察之后才落笔的……当然,鸟豚是没什么偶像包袱的,小说本身还是轻松愉快的,欢迎各位大官人小姐姐莅临指导。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 作者:志鸟村所写的《超级能源强国》为转载作品,超级能源强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能源强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能源强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能源强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能源强国介绍: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外交部、教育部,哭着喊着要他,也是不会轻易同意的。
超级能源强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能源强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