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回到明朝当暴君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作者:天煌贵胄     回到明朝当暴君txt下载     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六十一章 绿色出行,文明打仗

    因为一个岛的鸟粪而发生一场战争并不稀奇,中原堂口的老祖宗们还因为一碗羊肉汤而导致过一场战争的失败。www.uu234.cc

    公元前607前,楚国命令郑国派兵攻打宋国,宋国以大臣华元为统帅,以乐吕为大将迎战。

    宋国统帅华元考虑到大战在即,在站前命令杀羊犒劳大军,士兵们也都很开心,就算死也能做个饱死鬼,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华元的车夫羊斟没分到羊肉。

    作为统帅,华元自己是有一辆指挥车的,也有专门的马夫,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羊斟却没有吃到羊肉。

    可能因为车夫的名字是羊斟,顾忌车夫不吃羊肉?也可能是华元身为大军统帅,根本没有把分羊肉这件事放在心上,是手底下的人分的羊肉,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车夫没有吃到羊肉。

    然而不论是什么原因,总之羊斟的心里就很不平衡为什么大家都吃到羊肉了,而我没有?

    分羊肉时是华元说了算,然而开战之后,战车往那里走可就是羊斟说了算!

    战争开始后,羊斟就驾驶着统帅的战车直冲郑军大阵,注意,是只有统帅的战车,而其他的战车没有一起。

    估计华元当时的心中很可能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这才是因为一碗羊肉汤而引发的血案……

    所以在有了鸟岛的鸟粪做为引子之后,三个国家就正式开片了,而皮埃尔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法兰西男人骨头里的浪漫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纪律性。

    比如投降的时候。

    荷兰跟西班牙这两个坏家伙在海面上的战争根本就是一场骗局,随着离鸟岛越来越近,双方的炮弹也随之转向了鸟岛上面。

    所谓合纵连横也好,所谓兵者诡道也好,反正西班牙和荷兰在暗中勾兑了一下之后,就决定先在海上将法兰西淘汰出局。

    毕竟鸟岛离法兰西太近,离荷兰和西班牙都比较远。

    而法兰西的强大更多的还是靠银币砸出来的,陆军方面还算是有点儿用,但是说到海军方面,除了呵呵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好提的了。

    毕竟荷兰和西班牙这两个欧洲的海上霸主除了在海上面对大明帝国海军会心虚之外,剩下的时间可是在欧洲横着走的。

    然后皮埃尔就在保留了贵族体面的情况下投降了。

    这并不丢人,因为不仅仅是欧洲蛮子们,中原堂口的老祖宗们在春秋时期基本上也是这么玩的,而且信奉绿色出行,文明打仗……

    首先,去打仗的必须得是“士”,也就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身份的三有贵族阶层才可以去打仗,因为这样才显得尊重对方,“战士”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一起跟着去的平民和奴隶,则是只能干些做饭刷碗喂马的事情,大概就是黑锅平民背,送死贵族上……

    其次,你要跟别人打仗,就必须得先下战书,说清楚你打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带着多少马仔和对方开片。

    战书的措辞必须要优美大方得体,看得人家心里舒坦了,才会同意和你开片,否则你想打都没得打。

    而被派去下战书这种活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美差,完全不像后世被派去出使敌国有被砍了脑袋祭旗的风险。

    这边公费出差旅游,到了被下战书的国家之后又会被公款招待,等双方在高档宴会上面喝得开心了,聊得投机了,一般就会定下来要开片的时间,地点,人数。

    按照中原堂口老祖宗们制定的“礼”,首先是双方约定开片的时间要不加丧,不因凶,也就是不能趁着对方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有重大变故的时候去下战书。

    然后是地点,因为不能扰民,所以必须选择在两国交界处,因为边境又叫做边疆,所以战场又有了疆场的称呼。

    而且,战场一定要选在野外开阔地,因为不能扰民……

    再然后,双方的人数要相同,绝对不能出现你出了五辆战车而我却出了六辆战车的情况,因为会被其他国家嘲笑为不知礼的野蛮人。

    等到双方准备开片了,双方就会把阵型排开,然后确认一下准备工作是否到位不仅要确定自己一方的,还要等敌方也准备到位了才开始开片。

    如果对方没有准备妥当怎么办?

    等着呗,或者其中一方实在是准备不妥当了,比如战车坏掉了一辆,那就双方另行约定一个时间再开片。

    等到都准备妥当了,也正式开片了,也不能随便开片,只能攻击自己面对的那辆战车没错,就是战车,而不是车上的人,因为打人是不礼貌的。

    瞅准时机,双方交错的时候打车,而且不能仗着自己的车技好调头快就立即杀回去,要等着对方也调好头了,才可以开始第二次对冲。

    因为战车交错一次便是一个回合,所以又有了“大战三百回合”的说法,显然这句话是因为战车调头而调来的……

    假设一个战士在跟对面的战车互殴时一个不小时将对方的战士给弄伤了怎么办?

    很简单让对方回去处理一下伤势,如果处理的快,回来的早,那双方还能接着再打下去,如果对方干脆休息了,那这个伤人的战士就只能原地观战到结束了。

    没错,就是原地观战,因为他没有了对手,所以不会有人来攻击他,而他也不能去攻击别人,第三者插足的事儿不能干……

    而礼仪的规定显然不仅仅只有这么点儿。

    首先就是打仗者双方的身份必须对等,国君的战国就只能去打对方国君的战车,将军的战车就只能去打对方将军的战车,战士就只能攻击战士的战车。

    像杜甫说擒贼先擒王在春秋时期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规矩,伤害了对方的国君要重罚……

    就像鄢陵之战时,晋国大将至在战场上曾经三次遇到了楚共王,而至三次都下行并且摘下头盔行礼之后才快速离开。

    而楚共王在战争之中还派人去问候至是不是受伤了……

    估计至的内心也是崩溃的老子又不能打你,还得下车向你脱帽行礼,这叫什么破事儿啊!

    而且五十步笑百步在当时是政治正确。

    因为失败的一方逃出去五十步之后,胜利的一方就不可以再追击了,必须得让失败者回去休整,所以在能跑五十步就安全的情况下非得跑一百步,不是有病是什么?

    就像是楚共王在失败之后跑路,韩厥和至在能追上的情况的下果断放弃,吕射中楚共王的眼睛估计也不是故意的。

    而且就像是在五十步之内追到了,也会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战败方被俘,但是有白头发的不能抓,因为有白头发说明年事已高,必须得把人放回去养老。

    一种就是和敌军结下深厚的友谊,就像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搞笑大战之晋楚争霸之战。

    晋国和楚国都有心争霸中原,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于是位于中原的那些小国就成了晋楚争霸的牺牲品,其中郑国首当其冲。

    楚国国君楚庄王为了取得对中原的控制权,一次又一次攻打郑国。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晋国国君晋景公令荀林父为中军将率晋国三军救援郑国,与楚国争锋。

    晋国的援军还没到达郑国,郑国国君郑襄公就已经“肉袒牵羊”出迎,投降了。

    这时晋**队驻扎在黄河边没有再到郑国与楚国大战一场,而是想等楚国撤走了再去教训郑国敢亲楚而背晋的行为。

    这时晋军内部的将帅们发生了矛盾晋军中军佐先害怕因为这次畏楚而任由郑国投楚就会使晋国威风扫地,让诸侯国看笑话,于是擅自以三军副帅的身份先率领自己所掌的一部分晋军渡过黄河准备和楚军一战,而将主帅荀林父弃之不顾。荀林父为了避免责任在自己一人,而不得不率晋军也渡过黄河。

    晋楚双方先进行了一番外交辞令的唇枪舌剑。楚庄王派了一个少宰来传话说:我们大王就从没什么好的教养,不太善于言辞,看到郑国做事不上道,所以就忍不住要教训教训它。路见不平拔刀而上这是我们楚国的传统,为了维护诸侯国秩序,我们的两位先王也是这么干的,所以今天我们的大王才会出兵郑国。我们楚国是绝不敢得罪郑国的。你们各位晋国的卿大夫无须留在郑国防备我们。

    晋国上军将范武子士会则说:昔日周平王对我们晋国的先君晋文公说过,“与郑平辅周室,毋废王命。”

    我们晋国和郑国都是姬姓国,周的先王授予我们辅佐周室之责,哪儿轮得到你们荆楚蛮夷来教训郑国?这还守不守礼法了?

    郑国不遵从晋国之命,有违周先王的嘱托,我们晋国自己教训它就行了,不敢劳楚国费神。

    大战一触即发,楚庄王还专门搞了一个挑战仪式:命一乘战车去向晋军叫嚣,车上御者与车左、车右俱全。

    可笑的是楚军兵车上的御者、车左、车右三个人对于挑战的理解不同发生了意见分歧。

    御者认为应该让车上的旌旗擦过敌营回还叫作挑战;作为统帅的车左认为应该是他射出矢,然后代御者执缰,再让御者下车把驾车的马排列整齐,再回来,这样叫作挑战;车右则认为应该冲杀于敌营,抓获敌人割下左耳再回来,这才叫挑战。

    三个人争执不下,于是把三种方案都做了一遍。于是挑战成功,晋军来还击了。

    楚军的箭不够用了,恰好在这时出现了一只麋鹿,于是楚军车左用他的最后一支箭射中了麋鹿,然后楚军车右向晋军献上麋鹿说,现在还没到狩猎的季节,想必你们也补给不足吧?我冒昧地请求把这只麋鹿献给您当作食物,您可以用它来赏赐随从。

    得到了麋鹿的晋军将军居然就这么高高兴兴地下令退兵。

    然而晋军中有两个二五仔在晋国求取地位没达到愿望,因此挟有私怨,很希望晋楚能打起来,希望晋国被打败,于是他们又重新去向楚国挑战。

    看到晋国内部不和的人觉得这一点会被楚军利用,应该做一些防备。又是中军佐先死活不同意防备楚军。

    这次晋军挑战成功了,楚庄王亲率楚国大军迎击晋军,从鸡鸣杀到中午,杀得晋军大败,一直逃到黄河边争相渡河。

    可是因为先不同意防患于未然,所以晋军准备的渡河船只不够。战败的晋军争船,因为争夺而被砍下的手指多到在船上可以随手捧起来一捧。

    败逃的晋军狼狈不堪,兵车陷入泥中不能前进,追上来的楚国人一瞧战车坏了?然后就手把手的教晋军把兵车前面的拦板卸掉继续跑。

    然后晋军继续跑,楚军继续追又跑了没几步之后,马又盘旋不前了。

    楚国人一瞧晋军的战车又坏掉了,于是又下车帮晋国战士修好了战车,让他继续跑……在楚国人的帮助之下晋军终于成功逃出了五十步,晋军回头感谢楚军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晋军的意思就是我们总打胜仗,不跟你们似的总打败仗,有着丰富的逃跑经验,而楚国的战士就在五十步外的距离目送着晋军跑路了……

    出钱把俘虏换回来这种事情,中原堂口也玩的贼溜,不仅仅是春秋时期的高级将领们会被自己的国家赎回来,官府还鼓励民间赎回普通的战士。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后世初中的课本里面应该会有这一段,就是子贡赎人的故事,其背景就是鲁国鼓励民间从国外将自己国家的俘虏赎回来。

    显然,皮埃尔也打着被自己家族赎回去的算盘,然后投降了鸟粪没了是法兰西的事儿,而命没了可就是自己的事儿了。

    皮埃尔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法兰西,然而路易十四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却已经顾不上鸟岛了。

    ps:今天破事儿太多了,孩子放学回来后吐的稀里哗啦的,再加上这两天卡文,所以更新晚了些。

第八百六十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二五仔这种神奇的生物不仅仅是后世的一个名词,而汉奸这种东西也不仅仅是中原堂口所独有。UU小说www.uu234.cc

    事实上,欧洲的二五仔更是遍地都是。

    比如伟大的法兰西王国孔代亲王。

    孔代是法国波旁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来没有孔代封国或领地。这个名字仅仅是路易以父亲,旺多姆公爵波旁的查理四世的领地起源香槟的孔代命名,包括孔代城堡和巴黎以东的十来个村庄。

    在波旁公爵于1527年也就是嘉靖六年绝嗣后,弗朗索瓦的儿子查理通过圣路易的幼子,克莱门特伯爵的男系继承为波旁家族的族长。

    在旺多姆的查理的儿子中,长子安东尼成为纳瓦拉的共治国王,还是亨利四世的父亲,幼子路易继承了密克斯,诺根特,孔代和苏瓦松为领地,他的儿子波旁的亨利一世继承孔代亲王头衔。

    第一代亲王路易实际上将孔代的领地给了幼子苏瓦松伯爵查理,查理的独子路易于1624年将孔代和苏瓦松给了嫁入萨伏伊和奥尔良-郎多维尔家族的女性继承人。

    亨利四世于1589年登基后,他的表弟第三代孔代亲王亨利在1601年之前一直是王位假定继承人。

    是不是很熟悉?汉孝景皇帝当时怎么忽悠梁王,然后把梁王大军摆在前线跟七王叛军死磕的?醉酒之后失言皇太弟?

    如果说这那者还不够相似,那么换算到大明,大概就相当于天启皇帝登基之后因为一直没孩子,所以信王朱由检就成了皇位继承人的情况差不多。

    然而信王最终继承了皇位,这位倒霉的孔代亲王却真正是倒霉到家了。

    亨利二世德波旁是第二代孔代亲王亨利一世德波旁之子,在父亲死后出生,生母被指责为谋杀亲夫,因此对他的生父的身份也产生怀疑,不过亨利四世还是承认他为堂弟及假定继承人,直到路易十三诞生为止。

    如果仅仅是失去了王位的继承权,那也不算得什么,毕竟人家亨利四世好歹有了个儿子路易十三,就像是天启要是有个儿子,皇位也轮不到信王来继承一样。

    问题是这位由母亲抚育成天主教徒的孔代亲王,在1609年与夏洛特德蒙莫朗西结婚,然而这位新的亲王夫人早就吸引了国王亨利四世……

    为了不让自己的脑袋变得绿油油的,这位孔代亲王无奈之下只得将妻子送往国外,然后自己也离职出逃,以躲避自己那位不正常堂兄。

    等到亨利四世遇刺挂掉之后,这位孔代亲王在1610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八年返回法国,并同其他贵族竞相向摄政太后玛丽德美第奇提出种种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包括孔代亲王在内的贵族干脆以公开叛乱相要挟。

    当王太后坚持要路易十三娶西班牙公主时,孔代召集大贵族和新教徒反对太后和她的宠臣孔契尼,他虽然没能阻止这场婚姻,但迫使太后在1616年5月给了他一大笔钱和领地作为交换,但9月太后就接受亲信的建议把他关在牢房三年,从此他效忠于王室。

    就跟原本正史上的洪承畴降清之后变得很老实很忠心一样,这位孔代亲王在投降之后可以说是死心塌地的替路易十三和王太后卖命。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族的富贵,这位孔代亲王可以说是无下限的跪舔首相黎塞留。

    在最极端的时期,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甚至逼迫自己的儿子路易二世德波旁放弃自己深爱的女子米耶玛泰迪维日昂,而与黎塞留的侄女克莱拉克莱芒丝结婚。

    后者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不仅驼背,而且身材矮小,他们生下的孩子在以后两代中都继承了这个特征,成为家族特征。

    通过这种无下限的跪舔保命**,亨利二世德波旁成功的熬死了路易十三然而熬死路易十三也没有什么鸟用,因为路易十三有个儿子,叫路易十四……

    当然,儿子这种东西嘛,大家基本上都有,路易十三的儿子叫路易十世,亨利二世德波旁的儿子叫路易二世德波旁。

    出生在巴黎的路易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就参加了法国北部的战役,而且在战斗中表现勇敢。

    在三十年战争后期,也就是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已经继承了昂基安公爵封号的路易受命指挥法军在法国北部与西班牙军队作战。

    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昂基安公爵路易在罗克卢瓦战役中获胜。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路易面对的是长期称霸欧洲的西班牙陆军,而且他的对手都是有经验的将领,而他只是个二十三岁的青年指挥官。

    此役终结了西班牙在历史上的陆上优势,标志着法国地面霸权的到来。

    在一系列胜利之后,路易返回巴黎,直到崇祯十七年被派往德国支援在那里作战的法军统帅蒂雷纳,这次他被授予整个军队的指挥权。

    崇祯十八年夏季的战役异常激烈,蒂雷纳被神圣罗马帝**队的统帅弗朗茨冯梅西伯爵击败,但是在北林根的辉煌胜利中,梅西被昂基安公爵打败,本人阵亡,昂基安也多处负伤。

    崇祯十九年,昂基安跟随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在佛兰德作战,在加斯东返回巴黎后,昂基安单独指挥战斗,攻克了敦克尔克。

    崇祯十九年的时候,亨利二世德波旁去世,路易二世德波旁继承了也代亲王称号。

    孔代的赫赫军功使他成为法国贵族的首领,这些贵族对黎塞留的继承人、年幼的国王路易十四的首相马萨林削弱贵族权力、扩大王室实权的政策十分不满。

    崇祯二十一年八月,在法院福隆德的关键时期,法国摄政奥地利的安娜下令逮捕高等法院的领袖皮埃尔布鲁塞尔等三人,此举引起民众极度愤怒。

    八月二十六日,巴黎发生市民起义,王室与马萨林被迫出逃。九月,奥地利的安娜紧急召回孔代,希望获取他对王室和马萨林政府的支持。

    尽管心里不爽,然而知道自己实力不济的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还是强行压下了心中的不满,并在犹豫再三后领导了围攻巴黎的军队。

    在法院福隆德结束之后不久,路易二世德波旁与王室和马萨林决裂,他的高傲和野心使他非常不受奥地利的安娜欢迎。

    在安娜的授意之下,崇祯二十三年一月十八日,法兰西政府逮捕了路易二世德波旁及他的主要追随者孔蒂亲王(路易的弟弟)和隆格维尔公爵。

    然而法兰西人骨子里的不靠谱在这种要命的关键时刻再一次显现了出来孔代的其他支持者,包括蒂雷纳等人成功出逃。

    出逃的贵族领袖们积极策划营救亲王等人,实际上则是已经开始造反,从而拉开了亲王福隆德的序幕。

    隆格维尔公爵夫人(路易的妹妹)与法国的敌人西班牙谈判以期获得援助;路易的妻子、年幼的孔代王妃的身边集结起一支军队占领了波尔多。

    这一次的事情再一次证明了法**队会在女人的领导下获得胜利崇祯二十四年一月,奥地利的安娜释放了被关押在勒阿弗尔的孔代等三人。

    孔代获释后选择了成为一个二五仔。

    原本该落老子家的王位没了也就算了,辛辛苦苦给你家当牛做马也就算了,结果还特么得受首相的气!

    越来越想不开的孔代干脆纠集起一批马仔,然后又联合西班牙利奥波德威廉大公,开始正儿八经的造反。

    一开始的时候造反进行的挺顺利,而且路易十世也没有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殉国的刚烈,而是跟螨清的败家老娘们儿差不多,西狩了。

    说人话就是扔下巴黎,跑路了。

    等到法兰西王室的话事人跑路之后,马萨林感到民众的愤怒集中于自己,于是就第三次离职。

    然后带着手下马仔们砍人砍的正嗨的孔代发现剧本开始跑偏。

    原本支持自己的巴黎老铁们集体取关也就算了,当初的心腹马仔,双花红棍蒂雷纳也他娘的背叛了革命,替王室卖命去了。

    读书读多了的孔代并不相信上帝的教诲,更加不在乎什么王室的权威,反正现在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难道自己还能跑去求上帝或者跑去求王室?

    战术优秀而战略蹩脚的孔代被蒂雷纳所压制,几乎陷入绝境,只是因为他的同党、奥尔良公爵的女儿说服巴士底狱的大炮倒戈向蒂雷纳开火,孔代才得以重新发动攻势。

    崇祯二十五年九月,势单力孤的孔代逃亡西班牙,大喜过望的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授权孔代指挥西班牙军队与法国作战,并把卢森堡赐封给他。

    然后在孔代跟法兰西王室开撕的过程中,与原本历史上孔代被蒂雷纳彻底击溃不同,这一次是蒂雷纳被孔代给怼了。

    孔代确实是战略上面不行,然而背不住人家孔代喜欢学习,什么《孙子兵法》一类的书肯定是没戏,但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确实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毕竟,人家建奴都能靠着《三国演义》当兵书搞事情,没道理更喜欢读书的孔代亲王做不到。

    而且人家孔代身后站着的是谁?西班牙啊,有钱,任性,背地里弄到了不少大明的好装备,在孔代开怼法兰西的时候人家很大方的支援给了孔代。

    对比起蒂雷纳在跟孔代互怼的过程当中吃亏失地,区区鸟岛上面的那些鸟粪,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绝对不是跟那两个混蛋国家争什么鸟粪不鸟粪的,那玩意就算现在没抢到,以后也总有机会去抢。

    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掉孔代亲王这个二五仔,还有西班牙那头已经露出獠牙的鬣狗!

    毕竟,是人都恨二五仔,尤其是那种当了带路党的二五仔,就更可恨了!

    ……

    有一种人天生就是招人恨的,无论他长的多么普通,穿的多么普通,但是只要他往人群里那么一站,就能自然而然的将所有目光都吸引到他一个人的身上,令身边的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形成众星捧月的那么一种氛围。

    简单点儿来说就是气质和气场,就如同崇祯皇帝之于大明帝国,再微小的声音都会有人认真去听,然后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

    身为崇祯皇帝的亲儿子,晋国国王,历经了十几代基因优化的朱慈熠显然也具备这样儿的特质。

    强忍着恶心与不适的朱慈熠轻晃着手中的玻璃酒杯,杯中红色的酒液在灯光的映射下散发出一股迷人的光彩,再配上朱慈熠脸上的那抹淡笑,顿时就显出了一种公子如玉的风范。

    至于路易十四这位被后世欧吹们奉为太阳王的少年国王,站在朱慈熠面前也是像小丑多过于像一个国王。

    毕竟,路易十四的爱好跟这时候欧洲的贵族们没什么区别,留着贵族们喜欢的波浪长发,穿着一身国王长袍,再搭配上红色的裤袜和红色的高根鞋,尤其是鞋头上还有一朵花……

    路易十四的这副打扮实在是出彩至极,出彩到让朱慈熠恨不得把自己的两个眼珠子都抠出来扔到地上再狠狠的踩上两脚!

    这他娘的还是个男人?

    对于路易十四来说,两人的会面就是完完全全的伤害了,是精神层面到信仰层面双重的伤害。

    有句老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在暗中对比了两人见面之初的礼仪之后。

    路易十四发现自己更像一个野蛮人,望着眼前丰神如玉的朱慈熠,心中忍不住就升起了一股自惭形秽的感觉。

    虽然路易十四很可能不知道自惭形秽这个成语及其含义。

    同样学着朱慈熠的模样轻轻晃动酒杯,路易十世很悲哀的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对方那样随意与潇洒,反而更像是一个小孩子在模仿大人走路,却走出了歪歪斜斜的效果。

    朱慈熠丝毫没有在意路易十世的糗样,脸上依旧挂着标志性的微笑:“不知道阁下亲自到巴伐利来来,所为何事?”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这智商……感人!

    看着朱慈熠那副温润如玉的模样,路易十四越发的想要打人了。www.uu234.ccwww.uu234.cc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路易十四可以因为不爽去打别人,但是对于眼前这个人,路易十四没胆子打,连一丝的敌意都不敢露出来。

    低头瞅着酒杯瞅了半晌之后,路易十四才抬起头道:“法兰西的情况,想必您也听说过了,孔代身为法兰西亲王却起兵反叛,如今更是引西班牙外贼来攻。

    他们所倚仗的,不过是大明的装备无敌,倒不是西班牙的军队有多么厉害,所以……”

    朱慈熠直起了身子,笑眯眯的道:“所以什么?”

    多稀罕啊,就这种破事儿,放在中原堂口算个球,五千年的历史里面出了不知道多少回,从春秋战国到大明,哪朝哪代不出上几回,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有意思的是这位起兵造反的孔代亲王是路易十四的远房叔叔,跟宁王和武宗皇帝是何其的相像。

    宁王是武宗皇帝朱厚照的远房叔叔,孔代亲王是路易十世的远房叔叔;

    永乐皇帝朱棣起兵的时候拉上了宁王,用完之后就把宁王扔的远远的,孔代亲王被立过王太弟,然而亨利四世生出来路易十三之后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宁王起兵的时候打算勾兑一下朵颜三卫和鞑靼人,孔代亲王直接就跟西班牙人搅和到了一起。

    如果说到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宁王那个废物被自己的侄儿给干死了,而孔代亲王则是把自己的侄儿打成了狗,连鸟粪都顾不上了。

    对于这种破事儿,朱慈熠自然是当成了笑话来看的自己是大明晋王,以后是要把整个欧洲收入囊中的,这些渣渣们的威望和智商越低下,对于自己来说就越好!

    路易十四却是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讪讪的道:“所以,能不能停止对他们的军火供应?”

    朱慈熠想捂着脸哭这智商太他娘的感人了!堂堂一国之君啊,说出来的话居然可以这么幼稚?

    停止对他们的军火供应?谁说本王卖过军火给他们?你有证据吗?没证据的叫诽谤,懂?

    端着酒杯摇了摇之后,朱慈熠才笑眯眯的道:“尽管我很想答应,但是却不得不告诉阁下,我晋国从来没有出售哪怕一发子弹给他们。所以,阁下的要求,本王没办法答应。”

    路易十四脸色一黯,又接着道:“如果我们法兰西加大采购量呢?”

    朱慈熠摇头道:“抱歉。晋国从来没有出售过哪怕一发子弹,如果阁下想要购买军火,更应该去找东印度公司的人,晋国一向奉行我大明皇帝陛下制定的外交策略,绝不参与军火买卖和列国战争。”

    对于朱慈熠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路易十四终于忍不住怒了:“东印度公司的军火是从大明帝国购买的!他们将军火卖给欧洲所有的国家!你们就是挑起战争的刽子手!”

    朱慈熠神色不变,笑眯眯的道:“很抱歉,对于阁下所说的这些事情,本王是全然不知道的。

    至于东印度公司,他们是商业性质的公司,归属地是荷兰而不是大明,他们从大明转运的是生活物资和农用物资,本王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军火。

    另外,我不得不提醒阁下一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您刚才所说的话就是对我大明的诽谤!”

    路易十四怒极反笑:“那对于他们军火的制式跟贵**队装备制式完全相同又怎么解释?”

    朱慈熠神色不免露出一丝错愕:“那本王怎么知道?我大明可以研发出来我们现在用的装备,也不可能限制东印度公司研究吧?万一正好研发的思路相同呢?”

    “所以,巧合到研发思路相同,生产技术相同,所用材料完全相同,质量完全一样,从射程到威力都一模一样?”

    面对路易十四的指责,朱慈熠忍不住揉了揉额头道:“巧合,巧合而已,就像我大明曾经出过宁王叛乱,贵国有孔代亲王叛乱一样。”

    等朱慈熠将宁王朱宸濠叛乱的事情说了一遍之后,路易十四也沉默了。

    确实是他娘的够巧合的,实在是太像了然而再怎么像,朱慈熠依然是在胡说八道,整个欧洲谁不知道东印度公司那群二五仔现在根本就不鸟荷兰政府,而是充当了大明的走狗?

    再次沉默了半晌之后,路易十四才开口道:“现在没有别人,就咱们两个在这里,有什么话咱们直接摊开了说吧。

    据我所知,西班牙曾经在贵国的南洋区域跟贵国有过一场战争,那么西班牙与贵国的关系想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至于法兰西跟贵国在亚美利加大陆那边的冲突,想必阁下也是知道的,法兰西吃了大亏,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报复行动,哪怕是我们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法兰西需要付出什么样儿的条件,才能换取贵国对于法兰西的支持?”

    朱慈熠道:“我们是一直支持法兰西的,无论是从大明帝国的角度还是从晋国的角度,我们都永远支持一个法兰西,支持贵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性。

    但是对于军火方面的事情,我只能替阁下约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到晋国来谈一谈,毕竟我大明皇帝陛下要求我们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路易十四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没有眼前的这个人牛逼了。

    论年龄,两个人都差不多,都是刚刚接触政务不久,然而论到脸皮,就算是十个自己加到一起,估计也比不上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是他,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不要脸!是他,用现实演绎了什么叫做睁着眼睛说瞎话!

    欧洲的平民是怎么想的,路易十四不清楚,也没有兴趣知道,但是对于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来说,大明帝国干的这些破事儿,又有谁是真的一点儿看不透?

    没错,大明是从来没有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可是那么多的欧洲国家当真是都有什么生死大仇,每天都要打来打去的?

    说大明帝国从来没有向欧洲贩卖过军火也没错,可是东印度公司每天都在往欧洲运送军火,每天都在从欧洲将大量的金币银币运往大明!

    然而心里清楚归心里清楚,路易十四最后只能无可奈何的应了下来要不然还能怎么样?掀了桌子跟朱慈熠打上一场?

    上一次所谓的运动会,路易十四曾经到场观看过,对于那种无规则的搏击项目,路易十四到现在都不愿意去回想。

    站到最后的,从第一名到第三名,全部是大明人,没有一个欧洲人,所谓的大力士和骑士,基本上就是送菜。

    即便如此,大明军方对于搏击场上依旧是不屑一顾,按照路易十四听到的消息来判断,大概就是军方出人去打,擂台上就不会有一个活人存在……

    所以路易十四不敢赌,不敢赌朱慈熠身边到底还有没有隐藏在暗中的护卫,哪怕是表面上看起来一个护卫都没有。

    事实也正如路易十四判断的那样,等到路易十四走了之后,就有两个人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了很显然,这两个人一直在屋子里面,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徐长卿把玩着一柄扇子,明明是锦衣卫出身的杀才,可是偏偏喜欢附庸风雅,每天里扇不离手:“殿下,咱们真的要支持路易十四吗?”

    这次来了之后就一直留在欧洲没有回去的李承彦嘿嘿笑道:“当然要支持路易十四,法兰西不是什么好东西,那西班牙也未必就比法兰西强到哪儿去。

    如果说让西班牙早早的把法兰西干掉,对于我们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好事儿,还是让他们两家多打一打才有意思。”

    朱慈熠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因为如此,咱们才要支持法兰西的蛮子,回头让东印度公司那边多提供一些军火给法兰西。

    另外,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暗中给法兰西那边提供一些情报,让西班牙那边吃点儿大亏才行。

    总而言之,谁弱就扶植谁,谁强就打压谁,让他们慢慢的流血!”

    徐长卿点了点头道:“要不要再给他们加点儿火?比如干掉西班牙那边几个将领什么的,算到法兰西的头上?”

    朱慈熠摇头道:“这个就算了,西班牙那边没什么厉害角色,现在也就是靠一个孔代在撑着场面,而孔代本身的指挥能力也不过是一般。

    倒是蒂雷纳,现在完全就是吃了武器装备的亏,再加上军队纪律还不如西班牙,所以才落入了下风。

    眼下只要给法兰西那边支援一些军火,让两边的实力差不多,估计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承彦躬身应了,徐长卿却又接着道:“波兰那边呢?”

    一听徐长卿提到波兰老表,朱慈熠的脸色就忍不住有些黑:“暂且不去管他们,他们想让孔代去当国王,孔代就能去的成?

    先不说路易十四会怎么想,腓力四世也不可能放孔代去波兰当国王,他们能不能抗得住米哈伊洛维奇的进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想了想,朱慈熠又道:“对了,沙皇俄国那边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消息传过来么?”

    徐长卿躬身道:“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已经尽数落入我大明的手中,只是阿敏指挥使所部还在西西伯利亚那边休整,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发动攻势。

    至于沙皇俄国那边,米哈伊洛维奇已经完全放弃了东边的土地,哪怕是阿敏指挥使所部在闹瘟疫的时候,沙皇俄国也没有发动反攻,反而加快了西进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波兰那边现在抗不住沙皇俄国的攻势,所以才想着让孔代亲王去就任波兰国王。”

    言语中的不屑之意,溢于言表大明最倒霉的时候,连皇帝都被人给抓了。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换个皇帝接着干就是了,也没见大明割让土地给也先,更没见大明收拾家当跑路!

    米哈伊洛维奇倒好,眼看着打不过,干脆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弃土不顾的准备,连东边的百姓都没有迁移,白白的被大明抓去当了劳工。

    所以无论是徐长卿还是其他的大明文武官员,都是打从心底里瞧不上米哈伊洛维奇,对于沙皇俄国更是瞧着不爽至极。

    然而更加让人瞧不上眼的是波兰老表。

    波兰老表们一向喜欢搞出各种各样的骚操作,比如万历十九年,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的同父异母兄弟、有王位继承权的季米特里被鲍里斯戈东诺夫秘密杀害。

    在万历三十二年的时候,却有一个自称是季米特里的人出现,并且得到了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并且继承了沙皇俄国的皇位。

    毫无疑问,这个所谓的季里特里继位之后采取了亲波兰政策具体是因为他小时候在波兰避难的生活导致他亲波兰,还是此人干脆就是波兰老表派过去的,谁也不清楚。

    由于采取亲波兰的政策,伪季米特里触怒了俄罗斯大贵族,在大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率领下,季米特里被杀,舒伊斯基即位,号称瓦西里四世。

    到了万里三十五年,另一个伪季米特里出现了毫无意外的是,这个季米特里再一次得到波兰的支持。

    万历三十八年,波兰军队在克鲁希诺战役打败了沙皇俄国与瑞典联军之后,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杀。

    这一次,西吉斯蒙德想让自己的儿子瓦迪斯拉夫继承俄罗斯王位,后来又改变主意想自己兼任俄罗斯沙皇。

    但是在万历四十年的时候,西吉斯蒙德带领的波兰老表大军被沙皇俄国的大贵族们给怼了,第二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就宣布立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

    反正波兰老表们一直在找机会干沙皇俄国一梭子,两家的仇也是从伪季米特里一世的时候就开始结下来了。

    如果说这两次支持伪季米特里的骚操作好歹算是智商在线的话,那么邀请法兰西孔代亲王去担任波兰国王,就只能说是呵呵了。

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们需要孔代亲王是正义的一方

    朱慈熠和徐长卿他们对于波兰老表邀请孔代亲王担任波兰国王的骚操作服气,而且是服气到家了。UU小说

    如果将欧洲代入到春秋战国时代,大概也就是相当于魏国跟一直盯着秦国想要搞事情,然后发现搞不过秦国了,就想找齐国的某某君来魏国当王?

    这他娘的不是扯蛋是什么?

    宗庙宗庙,按照制度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因为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然而你波兰老表把人家法兰西的孔代亲王弄来当这个国王,人家跟你波兰是一条心吗?谁还祭你波兰的先王?

    就连季米特里一世和季米特里二世那两个睿智都仅仅只是亲波兰而不是完全倒向波兰,孔代会怎么选择还用想?

    尤其是热衷于当二五仔,有着好几次反叛记录的孔代,会那么老老实实的当波兰老表的国王?想想都好笑!

    李承彦直了直身子,笑眯眯的道:“回头我去找李科恩吧,让东印度公司那边给法兰西蛮子们多提供点儿军火。”

    徐长卿却不阴不阳的道:“还有,顺便提醒一下那个叫苟雷的,让他收敛一点儿,上次已经摔断腿了,下次还不得被人打死?他不要脸面,我大明还要脸面呢!”

    李承彦同样笑眯眯的应了下来,之后才又是一顿晚宴。

    说白了,蛮子们的事儿就没大事儿,在场的几个人谁也没把这事儿真正的放在心上。

    至于蛋疼无比的路易十四也只能继续蛋疼了。

    朱慈熠的态度很明确,哪怕是全欧洲都知道的事情,人家就是死活不肯承认,路易十四又能拿朱慈熠怎么样?惹不起就是惹不起!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还是在那一个房间,还是只有两个人,两个人手中也依旧端着玻璃杯,里面也依旧是装的红酒,桌子上则是摆着几道菜。

    这让路易十四看到了进步,毕竟昨天只有红酒没有菜,今天的待遇可比昨天高了那么一点儿……

    然后路易十四就选择了顺杆往上爬:“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我想与晋王殿下商议一下?”

    路易十四也学得聪明了,绝口不提什么巴伐利晋,而是咬着舌头说晋王殿下,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晋王到底代表了什么含义。

    朱慈熠依旧是那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模样:“有什么事情,阁下可以尽管说,只要本王能够做到的,肯定不会拒绝就是了。”

    先是点头向朱慈熠致意之后,路易十四才开口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主要是想问一下,能不能雇佣一些贵国,或者神圣罗马帝国的士兵来打仗?”

    朱慈熠叹了口气道:“很抱歉,晋国的军队只会用于维护晋国的和平稳定以及讨伐不臣,不会外借给其他的国家。

    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那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以我身为晋国晋王,并不能替他们做决定,阁下还是应该去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爬杆子失败之后,路易十四倒也没多生气,尽管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依旧是在闲蛋。

    整个欧洲有一个算一个,底下的平民或许还会认为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如何如何,但是各个诸侯国的君主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谁不知道眼前这位巴伐利亚女大公的丈夫才是神圣罗马帝国真正的主人?谁不知道大部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令都是通过晋王府同意之后才发出去的?

    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和斐迪南三世,包括教廷和英诺森十世,则是从一开始就没在路易十世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个所谓的晋王说自己国家的军队不外借倒也算了,反正也从来没见大明帝国的军队外借过,这可以理解为他们国家的传统。

    但是说到他指挥不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在扯蛋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从上到下都是偏向于大明帝国,对于晋王府的命令可能会不招待?

    然而路易十四没有生气,反而笑道:“那也算了,不过倒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还是上次的运动会给了我启发。”

    一听路易十四提到运动会,朱慈熠顿时就来了兴致。

    巴伐利亚这个地方跟大明不同,在大明的时候有的是乐子可以去寻,而在这里却是除了看书就只有没完没了的军政大事了。

    这样一来,上一次刚刚过去不久的运动会,也就成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尤其是运动会的时候,父皇还带着母后母妃一起来过这里。

    路易十四接着道:“上次的运动会效果很明显,最起码大明皇帝陛下说要替欧洲各国调停,也确实有效果,只是欧洲各国都不争气,等大明皇帝陛下离开之后又打了起来。

    所以,我想是不是能够将这个运动会继续举办下去,每年一次?

    或者,干脆将各个国家团结组织起来,专门负责对各国战争的调停?甚至于可以对这个组织进行授权,针对那些不服从调节的国家进行军事打击?”

    朱慈熠笑眯眯的道:“谁说了算?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几十个,算上各个公国的话得有几百个,到时候争权夺利且不去说,光是以谁为主导,估计就足够吵一段时间的吧?”

    路易十四道:“自然是以晋国,神圣罗马帝国还有教廷,法兰西为首!至于剩下的那些国家,只要加入这个组织,就需要遵守我们的规定,对于那些不愿意加入的,可以由教廷发出绝罚令。

    这么搞的话,欧洲很快就可以安稳下来,再也不会出现像现在的情况,每天都是打来打去的。”

    朱慈熠突然发现自己无言以对路易十四提出来的这个提议无非是好的,对于目前欧洲的乱局来说肯定是极为有利的。

    但是这个组织能不能搞的起来,搞起来后由谁主导,朱慈熠却有不同的看法。

    朱慈熠心里很清楚,这种组织一旦由自己手里弄出来,自己这个所谓的晋王还有下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算是当到头了,连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另外一回事儿。

    就算是父皇顾念父子之情不对自己下死手处置,自己那个哥哥也不可能放过自己。

    因为这明显是在大明之外拉帮结伙搞小团体,属于**裸的挑衅大明权威!

    如果说这个组织能经由大明帝国的手弄出来,那么也必然是由大明帝国来主导的除了大明帝国,剩下的哪个有资格?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教廷?

    而大明主导下的这种所谓和平组织,真的会让欧洲和平下来?

    一瞬间,朱慈熠的心里转过了无数的念头,脸上却是笑眯眯的道:“从本王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极为赞同的。

    但是,晋国是否参加这个组织,却不是由本王说了算的,必须得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点头同意才可以。

    不过阁下可以放心,我回头就会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上书,阐明阁下刚才所说的一切。

    倘若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同意,本王自然是责无旁贷,倘若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不同意,阁下尽可以自己去组建这个组织,晋国也绝无二话。”

    朱慈熠首先就把自己择的干干净净反正你想折腾是你的事情,我参不参与是我的事情,我跟你不一样!

    路易十四显然也知道不可能一次就把事情办成,只是笑着恭维了几句之后,又将话题转移到了法兰西和孔代王这场战争的身上。

    在路易十四的嘴里,孔代亲王自然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人,恶魔,混蛋,而西班牙也成了欧洲的一个毒瘤,流氓国家,只有尽快铲除了他们,欧洲才会尽快的稳定下来。

    然而朱慈熠对这里面的弯弯绕却是清楚的很路易十四也是个能忍的家伙!

    现在法兰西的首相是谁?跟法兰西的王太后又是什么关系?这两个人给路易十四他爹也就是路易十三又戴了一顶什么样儿的帽子?

    如果抛弃国家层面再抛去政治和军事方面,单纯的从个人角度来看,朱慈熠甚至于认为孔代亲王做的才是正确的,毕竟也算是给路易十三讨个说法。

    笑眯眯的安慰了路易十四一番,朱慈熠就结束了今天的会见,反正还得等李承彦和李科恩那两个家伙从荷兰赶过来,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而等路易十四从晋王府离开之后,和明天一模一样的情形就再一次发生在这间不算大的屋子里面,区别就是没有李承彦而已。

    林青台和徐长卿都很识趣的没有提到刚才路易十四所说的提议,也就是那个所谓欧洲和平组织的提议,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两个人可以言论的范围。

    朱慈熠却是笑眯眯的道:“本王突然想起来,孔代亲王这场战争,乃是一场正义之战啊。”

    徐长卿皱眉道:“殿下,欧洲无义战!”

    朱慈熠摆了摆手笑道:“欧洲当然无义战,无非就是为了那么点儿利益的事情打来打去,尤其是孔代亲王反叛,更是与正义无关。

    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他这场战争是正义的,需要让他站在正义的一方,然后失败。”

    林青台道:“殿下,就算是我们需要孔代亲王是正义的一方,然而他又正义在哪儿?无论怎么看,孔代亲王都是个反贼?”

    朱慈熠道:“让徐长史跟你说一下吧,说说法兰西王太后和首相马萨林的那些事儿,然后你就会发现,孔代亲王确实是正义的一方。”

    等徐长卿将安妮和马萨林的传闻之后,林青台整个人有些凌乱:“路易十三就这么忍了?”

    徐长卿道:“没什么忍不忍的,或者说欧洲的这些蛮子们毫无人伦,根本就不在乎这种事情。”

    朱慈熠点了点头道:“另外,路易十三的死,其实也有颇多疑点,比如好好的一国之主骑马落水,然后就没有医生能够救治?”

    林青台咳了一声道:“殿下,这个以欧洲的医学水平来说,确实没办法救治。”

    徐长卿瞪了一眼林青台,开口道:“骑马怎么落水?就算是在水边上落水,又能呛几口水?再者说了,是没办法救治,但是有没有努力救过呢?

    就算他真是落水之后医治无效而死,现在也必须是死的疑点重重,就算是孔代是为了利益才反叛,那现在也是正义的一方,为了替路易十三复仇!”

    说完之后,徐长卿又讥笑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林青台顿时涨红了脸:“这怎么又扯上读书人了?读书人就一定得精通这些东西?读书人就一定得像苟雷那么阴险下流么?”

    徐长卿呵呵笑道:“在大明自然不行,但是在外,你不坏,就有人比你坏,尤其是面对这些蛮子们,到时候吃亏受苦的可就是你了。”

    林青台冷哼一声道:“行,就算你说的对,可是你打算怎么把这事儿给捅出去?报纸么?还是印成了传单满欧洲发?别忘了,欧洲可没几个人识字。”

    徐长卿道:“你傻了吧?法兰西王室的风流事原本就已经传的人尽皆知,只是谁也没当回事儿。

    咱们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在这件事情上给他添油加醋的编排一下,然后还是让那些老百姓们去传,只要法兰西民间传开了,整个欧洲也就全都知道了。

    等到整个欧洲都知道了之后,就算是孔代亲王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他也是法兰西的悲情英雄,是一个替自己堂兄讨回公道的英雄。

    而同样的,法兰西王太后安妮和马萨林,就成了谋害先王的西门庆和潘金莲,而路易十四自然也就成了一个苟且求生,置父仇于不顾的小人。

    到时候整个法兰西王室都会变成全欧洲的笑柄,就算他们在战场上赢了,可是在这场舆论的战争中,却是会输的一塌糊涂!”

    林青台张了张嘴,半天之后才道:“难道他们就没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徐长卿摇了摇头道:“没办法。传播这种风言风语是人的本性,而欧洲人大多不识字,他们就更没办法分辨真假了。至于说杀掉马萨林,更是连想都不用想。”

    林青台纳闷的道:“为什么?”

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团体组织

    呵呵冷笑一声后,徐长卿才道:“如果路易十四足够狠辣,那么早早的杀掉马萨林,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www.uu234.cc甚至于,他能够在今天就杀掉马萨林也可以。

    然而可惜的是他没有,一旦到了明天,这种小道消息就会开始在整个欧洲流传,屎盆子已经扣到了他头上,就算他杀掉马萨林,也会被人认为是心虚之下的表现。”

    林青台忍不住坚起了大拇指:“论到这些招数,果然还是你们锦衣卫研究的透彻!”

    徐长卿摇了摇头道:“锦衣卫算得了什么?论到这些,还得是你们读书人,尤其是那个去找李科恩的李先生,那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这么说吧,现在欧洲乱成这个样子,里面大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李先生,十场战争里面几乎有三四场都是他暗中挑起来的。”

    林青台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快不够用了这人怎么能够坏成这样儿?怎么能够厉害成这样儿?

    十场战争里面由他挑动的占了三四场,看着比例是不高,但是放到几乎无日不攻的欧洲来看,这个数字就变得很可怕了。

    李承彦却从来不觉得自己坏,别说是用纵横家的标准来判断了,就算是用儒家的那套标准来判断,自己都是正人君子。

    待人以诚,为人以信,不贪花好色亦不贪污银钱,不管是为官还是为人,自己都能算得上是赤诚君子。

    反正满欧洲找不出来一个比自己强的蛮子。

    李科恩对此也是深有同感,尤其是拿李承彦跟苟雷先生对比一番的话,那么差距立即就显出来了。

    再加上李承彦带来的法兰西军火订单,苟雷先生这位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明显就有些不够看了:“法兰西那边大概需要多少军火?既然他们需要,那跟他们开战的西班牙也更需要了?”

    李承彦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西班牙那边自然也是需要的。不过我们要让法兰西赢得最后的胜利,至于西班牙,让孔代亲王做一个悲剧英雄就很好。”

    李科恩的脸上显出一丝踟蹰之色:“这么一来的话,就会很麻烦了。”

    见李承彦有些好奇,李科恩便解释道:“西班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购买军火,而且数量一直比法兰西买的更多。

    现在法兰西临时抱佛脚想要多购买军火,先不说需要购买多少才能压倒西班牙那边,光是持平就很麻烦。

    而且想必你也知道,现在我们的重心根本就不在欧洲,而是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大量的军火已经卖给了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欧洲的供应量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一些。”

    一听李科恩提起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李承彦明显来了兴趣。

    锦衣卫的情报系统是牛逼,但是能够听一听军火贩子们的看法,显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那些国家的状况。

    见李承彦感兴趣,李科恩也就慢慢的解释道:“说实话,我们也没有想到莫卧儿会那么的,不经打?”

    叹了口气之后,李科恩才道:“以前想必你也知道,他们比欧洲要强势的多,英格兰蛮子的约翰公司虽然打着东印度公司的名号,可是在那边也仅仅能得到一小块地盘用来交易。

    至于那边其他的国家,说句不客气的,除了大明之外,剩下的在莫卧儿看来,根本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但是任凭谁也没有想到,莫卧儿这次会栽的这么惨,国力衰退的会这么严重,以至于他们在应对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时,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我们支援了他们大量的军火。

    这么说吧,那些军火的数量如果供应给英格兰的英国公府,或者是巴伐利亚的晋王府,估计现在奥斯曼土耳其已经不存在了,然而拥有这么多军火的莫卧儿帝国却只能采取守势。

    另外,他们的国家经济已经彻底完蛋了,平民吃不上饭,流亡和起义已经占据了主流,大量的军火被他们的军火倒卖给了那些平民势力。”

    对于李科恩说的这些情报,李承彦心里明显也知道,当下只是笑眯眯的问道:“其他的呢?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情报?”

    斟酌了半晌之后,李科恩才道:“奥斯曼土耳其那边也乱起来了算不算?”

    见李承彦点头,李科恩便接着道:“奥斯曼土耳其那边现在也快撑不住了,同样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已经彻底完蛋,平民的生活跟莫卧儿差不多。

    唯一比莫卧儿强一些的,大概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首相大臣现在正大力整治贪污**的情况,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杀了两万多人了,军方的情况正在一步步的好转。

    但是你知道的,我的兄弟,那些吃不上饭的平民可不管那些官老爷们是不是贪钱了,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他们也跟着造反了。

    而随着大量平民加入了造反的队伍之中,奥斯曼土耳其明显也有撑不住的迹象,尤其是福寿膏的大量流入,连他们的军队现在都在吸食这玩意。

    这么说吧,大明现在只要派出少量的军队再配备上大量的军火,横扫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根本就不成问题。”

    李承彦点了点头,随即便将话题转向了法兰西和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那边就先不管了,让他们接着乱去,等一两年后再彻底解决掉他们。

    现在的重心必须要向西班牙和法兰西那边倾斜,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只要解决了法兰西和西班牙,整个欧洲能数得上号的势力就彻底没有了。”

    李科恩却摇了摇头道:“恰恰相反,我的兄弟。除了法兰西和西班牙,还有瑞士和波兰,还有该死的俄国佬,他们一直在盯着欧洲,梦想着冲过来咬下一块肉去。

    而且不止是他们,连奥斯曼土耳其也在盯着欧洲,他们同样也想过来分一杯羹。”

    李承彦失声笑道:“奥斯曼土耳其?他们还有多余的精力盯着欧洲?还想来分一杯羹?”

    李科恩却是郑重的点了点头:“没错。教会的事情你可以不太清楚,但是我却知道很多红衣大主教都未必知道的秘辛。”

    斟酌了一番后,李科恩便接着道:“那些所谓的十字军东征,包括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他们根本就打不过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这在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中已经证明了。

    至于教会那边就更可笑了,他们甚至派人在奥斯曼土耳其那边搞出来无数次的袭击,不分平民和军队,无差别的自杀式袭击。”

    李承彦被李科恩的话弄的有些懵逼。

    教廷盘踞欧洲已经多少年了?这么牛逼的存在居然还要派出死士进行无差别的袭击?

    李科恩慢慢解释道:“很显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连教廷都不存在,他们才是占据优势的一方,而教会这边显然是弱势的一方。

    强势的一方显然有资格强不起弱势的一方,所以他们才会允许英格兰的蛮子们过去做生意,才会允许教会在那边传教。

    现在则是完全反了过来,他们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了,还会允许教会传教?

    事实上,现在他们正在驱逐传教士,如果不是为了贸易给他们带过去的利润,只怕他们连东印度公司都会驱逐了。”

    李承彦却呵呵冷笑道:“那他们也得有那个胆子才行!”

    摆了摆手之后,李承彦才接着道:“行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这次的重点还是法兰西那边。

    这次你跟着我一起去,好好跟路易十四谈谈,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李科恩正色道:“那大明那边呢?产能跟的上?”

    李承彦道:“产能的事情你倒是不用担心,南、北工业集团那边巴不得你多卖一些,他们也好多挣些银子。

    倒是法兰西和西班牙,这次两边倒卖军火,你多少还是得注意一些,尽量不要再出现上次英格兰那种破事儿。”

    李科恩点了点头道:“放心就是了。”

    李承彦却又提到了苟雷:“对了,苟雷现在如何了?”

    摇了摇头之后,李科恩才道:“变本加厉?那个词应该是这么说吧?

    自从上次摔断了腿好了之后,苟雷先生现在几乎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下到十三,上到三十,就没有他下不去手的。”

    李承彦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这要是搁大明,他现在已经可以进宫了!另外,他没有传出去什么不该传的东西吧?”

    “谁让这里是欧洲呢?法律这东西从来都是供人玩弄的,哪里又能比得上大明?”笑眯眯的调侃了几句之后,李科恩才接着道:“苟雷先生虽然那什么了一点儿,但是总还算是有数,不该教给那些蛮子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教出去过。”

    点了点头之后,李承彦道:“你也该准备准备了,你的妻儿该往大明安顿了,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

    李科恩感激的点了点头道:“放心吧,不光是我,他们几个人也已经开始行动了。”

    ……

    远在大明的崇祯皇帝觉得欧洲蛮子们挺会玩,尤其是路易十四。

    太阳王不太阳王的,崇祯皇帝不知道,也没什么兴趣,反正欧洲那边的蛮子们动不动就是什么狮心王太阳王等等乱七八糟的称呼,真拿到战场上来估计也是屁用没有。

    无论啥时候,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永远都是拳头大的说话声音响而且管用,光名头响亮而拳头不够大,估计也就是被人盯着锤到死的命。

    关键是路易十四提出来的提议,明显就是联合锅的雏形。

    而联合锅是个什么样的锅,估计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比崇祯皇帝更清楚了。

    后世有个段子说的好,小国有纷争,联合锅出面,纷争没了。

    大国和小国有纷争,联合锅出面,小国没了。

    至于五大流氓之间的矛盾,联合锅从来就没有正式出过面敢出面就是联合锅没了。

    还有最佳活力团体电影的架构纽约五大家族相互扶植街头混混斗殴,到某几个混得好的新兴团伙开始联合起来挑战五大家族的时候,被五大家族联手做掉。

    路易十四肯定不是个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区区一个孔代亲王按在地上摩擦,但是这家伙提出来的意见却很超前。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崇祯皇帝没兴趣。

    只能说路易十四的智商实在是很感人,毕竟大明讲究的是王道揍你之前告诉你一声而不是揍不揍的问题。

    联合锅这种东西肯定是要出现的,但是出现的前提是三大流氓大明帝国,晋国外加辽国这三家做大流氓,然后拉着一票大明的藩王们当小流氓,否则这玩意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给现在的大明帝国找麻烦?让大明帝国没办法明着对欧洲下手?

    崇祯皇帝干脆将这个提议扔给了朱慈。

    而朱慈也很懂事儿,当即就派人跑去辽东找朱慈去了。

    以后整个世界的划分很明显,居中的大明帝国肯定是最为强大的,其次则是老大朱慈掌控的辽国,还有老三朱慈熠掌握的晋国。

    一个妈生出来的亲兄弟都有打起来的可能,这哥三个明显不是一个妈生出来的,以后干起来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哪怕三兄弟好歹能讲究一些,谁又能保证子孙后代不会干起来?

    所以这种和平组织的提议在朱慈看来倒是真有意思,完全可以将后世子孙们的问题圈在一个框架里面解决,尽可能的减少战场上互怼的可能性。

    对于朱慈的懂事儿,崇祯皇帝显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事实上,就算是没有路易十四折腾出来这么一出,崇祯皇帝自己肯定也要搞出来这么个架构的,否则以后打来打去,死伤的都是自己家的。

    当然,这种事儿还是扔给朱慈先去折腾,毕竟不是一天两天能折腾完的,而自己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带来的红利

    自崇祯二十六年到崇祯三十年,整整五年的时间,被拉出去剥皮实草的官吏再连带他们的家人,一共不到一千个。UU小说

    这个数字放在欧洲蛮子那边多到不可思议,但是放在大明帝国就少得可怜。

    因为欧洲蛮子国小人少又讲究什么人权和贵族优待一类的,真正送上砍头台的贪腐官员其实没有几个。

    而大明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就直接导致了大明的官员数量极多,吏的数量更是多到连吏部都不愿意去统计。

    平均一年两百个因为贪腐而被拉去砍头的数量,直接让吏部都开始怀疑这些货是不是真的转了性子对比起早些年动不动就上万的人头落地,最近几年都少得可怜!

    然而再怀疑也没有什么鸟用,不仅仅是吏部怀疑官员们转了性子,锦衣卫的大头子林幻羽都开始怀疑人生,一度以为锦衣卫是不是在自己手上没落了?

    与王国兴提督对外的锦衣卫不同,林幻羽提督的锦衣卫部分是对内的,除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之外,侦辑官员们贪腐一类的事情也是归属林幻羽所部的。

    整整五年的时间,都没有抓出来多少个贪污**的蛀虫,平均一年才两百来年,这岂不是说锦衣卫无能?

    但是锦衣卫这个机构又很神奇,看似牛逼到极致但是又没有自己的思想,几乎都是在看皇帝的意思来办事儿。

    就像是大名鼎鼎的纪纲一样,如果没有朱老四的纵容和暗示,早期的纪纲敢那么嚣张?只怕早就跟马顺一样的下场了!

    也就是说,如果崇祯皇帝不指使锦衣卫去做一些栽赃陷害的事情,锦衣卫更多的时候就跟透明人一样,除了默默记录下所见所闻之外,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栽赃陷害。

    这就让林幻羽很头疼了,因为抓不出人来,锦衣卫就没有存在感,而没有存在感的锦衣卫还是那个可以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么……

    崇祯皇帝不头疼,甚至早就对现在这个局面有所预料。

    贪腐是为了什么?

    不可能是单纯的为了残害百姓,毕竟这个世界上脑子不正常的人肯定有,但是能读书再混到官员并且通过吏部考核外放的,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当官是为了升官发财!

    大明早期到天启年间贪腐不断,是因为官员们的俸禄实在是低到令人发指,维持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已经捉襟见肘了,更别提还要雇佣一大堆的吏员和仆从了。

    再加上想要升官就得不断的送些冰炭教敬一类的,不贪怎么有银子往上送?不送还想升官发财?

    后世之所以贪腐不断,是因为贪腐的代价太小,不能诛连九族,连死刑都不太好判,要不然就是一堆没脑子的出来唧唧歪歪的扯什么人权民主之类的话题。

    崇祯年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首先是官员的俸禄被崇祯皇帝提高了一大截,而吏员的支出也纳入了国库拨款,都是定数的,基本上不再需要官员们自己出钱。

    再加上这个年代除了崇祯皇帝是主,剩下的全是民,所以也没有人扯什么人权和冥煮滋油一类的问题,贪腐的杀了也就杀了。

    其次还有官员的升迁已经不再由上官的保举而决定,而是吏部根据每三年一次的京察来决定,所以连往上送冰炭孝敬一类的事情都显得没必要了。

    最重要的还是申明亭的存在,因为贪腐而死的官员们死了之后不仅仅自己遗臭万年,甚至于还要连累三族跟着一起倒霉,那这个贪腐的成本未免太大了些。

    贪腐的成本过高导致官场上很少有人愿意冒着杀头之后遗臭万年的风险去贪污,所以锦衣卫就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了。

    真正让崇祯皇帝在意的还是人口暴增。

    总有些人以为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个正常的曲线,但是实际上,在和平年代和百姓愿意生孩子的时候,人口增长不是曲线而是直线上升的火箭。

    比如后世种花家开国初期,因为政府鼓励生育而且民间愿意多生孩子,从开国时的五亿人口到十亿人口,用时仅仅三十年期间打过好几场战争还经历过天灾。

    而大明显然不用经历饥荒,天灾也随着崇祯十七年的过去而慢慢减少,再加上民间强烈的生育**,以及禁止溺毙新生儿的规定,人口数量已经从崇祯三年时的两亿左右暴增到五亿。

    任谁也没有想到人口的增长会这么快,包括中极殿的推演都没有预测到这种速度的人口大爆炸。

    后世有句老话说的好,再大的困难一旦除以十三亿这个基数,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同样的,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这个基数,都会变成天大的问题。

    这句话放在大明也是一样的,两亿跟五亿之间的差距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人口暴增给大明带来的好处是极为明显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显然有他本身的道理,而没有了外患和那些滚着叽歪患者,大明显然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来办自己想办的事情。

    比如各种各样的工程。

    不是所有的工程都是危险而且致命的,蛮子劳工也不是永远用之不竭的,那些相对安全相对轻松的工程都被大明百姓们内部消化了。

    至于种地这种事情,因为种地得到的收入没有做工挣到的钱多,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放弃种地,转而跟着各个工程去做工。

    朝廷上面也乐得见到这种局面。

    大量的百姓跑去做工之后,接着就是空出来大量的土地以供分配,并没有出现崇祯皇帝当初设想的没有人种地等等情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住了某种平衡。

    除了一定程度上的物价上涨。

    因为种地的人少了,粮食虽然还是那么多,但是因为需要购买粮食的人更多了,所以粮食的价格不可避免的开始上扬。

    粮价的上涨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坊的用工成本增加,随即又将之转嫁到了商品销售环节上面。

    物价上涨其实无所谓,中极殿方面早就已经推演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大明并不存在什么市场经济,所以一切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唯一让崇祯皇帝和朝堂大佬们头疼的还是教育。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崇祯五年到崇祯三十年之间,社学的教材更换了十次,县学、州学的教材更换了十次,大学的教材更换了三次。

    原因很简单,大明皇家学院的那些大佬们结合着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理定律之类的玩意,全部冠上了“崇祯定理”、“崇祯定律”一类的名头,然后写入了教材。

    几乎每年都在推陈出新的定理定律让礼部的大佬们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这些定理定律既然出现了,以往的教材就得改,但是怎么改?该让什么年龄段的接受什么内容?

    摸着石头过河,付出的代价就是教材三两年就要重修一次。

    年纪轻轻的倪元璐已经头发斑白,礼部加上皇家学院和京城大学的那些教授们,几乎都是痛,并快乐着。

    崇祯皇帝则是一边拒绝着各种定理定律前面冠上崇祯两个字,一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哲学导师王境泽先生的真香定律。

    再然后,礼部开始为了社学而头疼。

    不是担心社学的修建经费,在这个问题上户部难得的和崇祯皇帝达成了一致,从来就没有卡过预算。

    真正让人头疼的还是教员。

    京城大学毕业的那些学生基本上都被其他的各所大学瓜分,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人手来分配到州学和县学。

    而且原本的那些秀才、举人显然已经没办法再在社学里面执教,因为他们教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教材的内容,更跟不上考试的内容。

    最终的结果就是学堂有了,生源有了,教员不足了。

    穿越过来的平头哥别的不太在乎,甚至于大明会不会有一天被自己的子孙后代败掉都不太在乎,反正现在的底子已经给他们打下了,就算是败了,肉也是烂在锅里了。

    崇祯皇帝在乎的是教育,就像是后世说的那样,再穷不能穷教育,崇祯皇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看重。

    自崇祯五年开始至今,除去国库源源不断的拨款之外,崇祯皇帝的内帑已经往教育方面补贴了近万万两白银,换算成后世的财政,几乎就是几百个亿扔在了教育上面。

    而大明的百姓也很认同这一点。

    百姓们没有傻子,谁要真认为百姓们傻,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简单直白的劝学名言,早几百年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堂口。

    谁傻啊,现在的大明从军是第一选择没错,可是从军已经不仅仅要求是身家清白没有案底那么简单,早在崇祯二十年的时候就已经要求从军者必须是从县学毕业。

    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历史上还从来没听说哪个朝代有这种要求,然而在大明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出现的是那么合情合理合法……

    抛开从军的强制性要求之后,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或者是进入官方做一些小吏,同样都对学问方面有要求,有学问的一切好商量,没学问的该干嘛干嘛去,愿意种地也行,乐意经商也行,乐意移民到海外也行,反正从军从政是没指望了。

    更别提人人都艳羡的大学,招生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通过了州学的考试,之后才有机会进入大学读书。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实打实的好处就在面前摆着,就算是没有那些劝学名言,那些一点儿也不傻的百姓们自然乐意让孩子去读书,哪怕是自己拿钱都乐意,更别提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了。

    供孩子读书几乎就是刻在中原堂口骨头里的本能,改不了。

    如果将中原所有的堂口都拉出来对比一下,除了螨清和蒙元这两个朝代没办法说之外,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如此。

    看谁都是战五渣,看人家好的就想拿来学习学习然后变成自己的,敢说反对的就埋土里去,历代王朝几乎都一个鸟样,根本就没什么进步。

    几千年的历史给中原堂口带来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历史,也不是什么文物古玩,是重视教育,是开放和自信,是那种只要自己本身不出问题,谁来都得低头跪好的骄傲!

    所以当社学教员人员开始显现出不足的时候,礼部几乎是立即就炸了锅。

    培养读书人跟种树其实差不多,如果从一开始没有种好,那树是很难长得高长得壮,更难长的直。

    社学就是刚刚种下的小树苗,属于生根发芽的阶段,这个阶段出了问题,县学、州学乃至于大学都会跟着出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京城师范大学应运而生,专门培养人手去各地学校执教。

    哪怕是这些人以后只能从教员往礼部这条路子上面走,依然阻止不了大量的读书人将目光投向京城师范大学。

    因为人口大爆炸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知识浪费,单纯死读书的那些读书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除了民生和文治上面的问题,军方同样不让人省心。

    南北工业集团这两个原本一家的货现在为了争夺五军都督府的订单,几乎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动不动就会互相怼上一波。

    除此之外,军方现在的重心显然已经开始转移了。

    沙皇俄国已对没有什么好关注的了,往西伯利亚地区还有北山以北的那些地区移民是户部的事儿,跟军方关系不大。

    官方现在更为关心的是崇祯皇帝想要埋的那块土地。

    正好夹在了莫卧儿和奥斯曼土耳其中间。

    崇祯皇帝当然有任性的资本,既然崇祯皇帝想要埋在那里,那地方别管现在是谁的,以后就必须是大明的,反正不能让自己家皇帝埋别人家的土地上去。

    ps:今天献祭《战国赵为帝》

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

    崇祯皇帝给自己挑了块地方准备挖坟的事儿不是什么机密大事,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特意要求保密的情况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从朝堂扩散到了京城。www.uu234.ccwww.uu234.cc

    而京城百姓知道之后,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其他地区百姓们知道了。

    然后民间的意见就开始喧嚣尘上凭什么啊?

    皇帝是大明的皇帝,不跟其他的皇帝们埋一块儿也就算了,为什么偏偏想要埋到大明之外去?

    就像后世的那些大内总管们总是在叫着虎牙不爱我了一样,大明的百姓们也难免在心中生出“皇帝不爱我们了”这种感觉。

    万民书不是一封两封,而是上万封的万民书被各地官府转到了吏部,然后又转到了内阁,最后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这些万民书都是各地士绅乡老们折腾出来的,文采倒也说不上多好,反正把大概的意思给表达明白了。

    怎么的,大明辣么大的地盘,就埋不下你一个皇帝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崇祯皇帝自己作出来的,或者说是朱重八给留下来的毛病大明祖制,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许!

    所以那些读书人老实,而老百姓们才不怕官府会把自己怎么样,随便街头上寻个写字好看的秀才公,让他写出来文章然后再按上手印,很麻烦么?

    被崇祯皇帝给惯坏了的老百姓自然是不麻烦的,只有崇祯皇帝感觉脑袋瓜子疼。

    崇祯皇帝想过官场上会有什么样儿的反应,也考虑过民间知道了之后会物议沸腾,可是谁又能想到过会出现上万封万民书的情况?

    不头疼不行啊,天心自我民心,天听自我民听了解一下?

    当皇帝最大的基本盘从来就不是什么勋贵也不是什么文武大臣,甚至于不是军方,而是民心,至于勋贵、文武大臣还有军方,那是统治的手段而不是基本盘。

    看不清楚这一点的皇帝基本上都凉透了。

    被螨清黑出翔的朱重八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他统治的时候可以出现民告官,也可以出现手持大诰进京告御状的景象。

    崇祯皇帝同样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下达“永不加赋诏”的时候特意派了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在民间大力宣扬,一下子就收紧了民心。

    收紧了民心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很了不从者死!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百姓会发自内心的拥挤崇祯皇帝,或者说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而拥护崇祯皇帝。

    或许有些人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些农民就一定会拥护崇祯皇帝?难道他们就不会被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士绅给忽悠?难道他们就不怕死?

    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才是真正的傻子。

    中原堂口自古以来最好忽悠的就是这些百姓,最不好忽悠的也是这些百姓。

    看看后世就知道了,那些自诩为文化人的学生有被忽悠瘸的,自以为堪比诸葛的网友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跟风,然而普通的老百姓虽然天天骂着土鳖,却从来没想着干翻土鳖。

    为什么?因为土鳖实实在在的掌握了民心。

    换成大明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大明的百姓们集体不满意了,以至于出现了上万封的万民书,这还真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崇祯皇帝很纠结,而崇祯皇帝很纠结的后果就是大明京城很快就传开了一股子妖风,然后慢慢的向整个大明扩散。

    据某个大舅子的儿子的妻弟的叔叔的女婿在锦衣卫当差的老百姓所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可了不得,那是万年不遇的风水宝地,能保佑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据江湖传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地底下有大量的猛火油和各种矿产,崇祯皇帝之所以看上那里就是打算替大明守住那里!

    所有的传言之中,这两种说法是传播的最广也是最快的,民间的接受度也最高。

    小道消息是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于那些由官方传播的、正面的陈词滥调往往毫不关心,相反对于那些负面的,特别是刺激性、轰动性的传闻,却最为热衷。

    传播这些爆炸新闻时给人们带来的超娱乐快感,是什么评书戏曲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当人们谈起关于皇帝秘闻、后宫艳史这些小道消息时,永远眼睛放光、吐沫四溅、神情亢奋,似乎他们都是亲眼所见。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大明的百姓自然也不可能免俗,只是崇祯皇帝的威望太高,而且爱民的政策一个接一个,所以民间从来就没有人传崇祯皇帝后宫的小道消息而已。

    自发的不传不信,比起官府强制来说,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最起码,崇祯皇帝未必就比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强到哪儿去,偏偏形象上功盖三皇德配五帝。

    至于某些传言那里是龙脉的小道消息,基本上都被大明百姓们无视了。

    龙脉?让五军都督府派大军把蛮子们杀光,然后挖地三尺的破坏,看那地方还能不能出现龙脉!

    “朕自有苦衷”

    短短的五个字,就是崇祯皇帝回复给这些万民书的回信,而且所有的万民书都是崇祯皇帝亲自回复的,没有用任何人代笔。

    说一半,留一半,模模糊糊的让老百姓自己去猜,崇祯皇帝这一手直接就打中了民间百姓们的命门还有样儿的花边消息比皇帝亲笔回信说有苦衷更劲爆!

    那些万民书无一例外的被民间收藏供奉了起来。

    而民间的这些举动也再一次给官场和军方敲响了警钟。

    没错,就是警钟,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和威望第一次如此直观的体现了出来,较之以前移民、开海、征兵等等都要更加的鲜明万分!

    传统社会中,永远有那么一类读书人,虽然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即便终生不第也不甘心放弃“致君尧舜”的宏大理想,因为圣人告诉他们,这是士人活着的唯一目的。

    在此之前,或者还有许多人诟病崇祯皇帝的施政太过于狠辣,然而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和威望,就如同一记狠狠的耳光一样,直接而响亮的甩在了所有人的脸上功盖尧舜!

    民间自发的组织起了一支足足有五万人的远征军!

    对于大明的民间来说,想要拉起一支军队估计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容易,因为大明的人口基数在那里摆着,再加上“士不教不得征”的条令,民间尚武之风极浓,壮龄男子别管有没有上战场上可能,也是都接受过军事训练的。

    这五万人的远征军不打算干别的,就是认准了莫卧儿和奥斯曼土耳其,打算去干死那两个国家,然后替崇祯皇帝把那块地方抢到手。

    当然,这件事情的背后少不了锦衣卫和东厂还有五军都督府的暗中出力,就连兵部和户部也在暗中出力,否则一旦超过几百个青壮集结,地方官府就该发疯了,更何况是五万人。

    这五十万人自己嘲笑自己为“***”,因为五万大军不仅仅自带干粮和补给,连战马和武器装备都是自己掏钱购买的。

    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杀牛宰羊祭旗之后,这十万“自干军”就风萧萧兮易水寒,远征西域兮抢地盘!

    正在跟奥斯曼土耳其互怼的奥则朗布感觉要么是自己疯了,要么就是那个该死的大明帝国疯了莫卧儿现在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啊!向着藩属国下手,还要不要脸了啊!

    然而奥则朗布想再多也没有什么鸟用,这五万大军不是五万个屁都不懂的庄稼汉,而是五万个接受过大明正规军事训练的青壮。

    换用最直接的说法吧,这五万青壮虽然比之一级战备卫所的士卒素质差了一大截,但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补充进入大明帝国的二级后备卫所。

    欲哭无泪的奥则朗布挥退了所有人之后,才叹了一口气,对唯一留了下来的甲一开口道:“现在大明帝国虽然派兵攻打我们,该怎么办?”

    甲一沉默了半晌之后,才在纸上写道:“您的计划是什么?”

    奥则朗布又是一声长叹,沉默了半晌之后才道:“要么就放弃莫卧儿这边的土地,全力进攻奥斯曼土耳其。”

    甲一摇了摇头,继续写道:“如果他们继续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呢?看他们进攻的线路,明显是从北部直接向西穿插,越过了我们之后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了!”

    奥则朗布突然睁大了眼睛:“他们还想进攻奥斯曼土耳其?他们疯了?如果单纯的攻击我们也就算了,加上一个奥斯曼土耳其,更别说北边还有沙皇俄国也已经陈兵边境,他们顶得住?”

    甲一突然起身,来到了奥则朗布的身旁,抽出身上佩带的仪刀便狠狠的捅向了奥则朗布:“区区奥斯曼土耳其和沙皇俄国,如插标卖首者耳!”

    奥则朗布没有时间再去细细思考插标卖首者是什么意思了,身体传过来的一阵剧痛让他连开口说话都万分困难。

    如同一条临死的鱼一样,奥则朗布张了张嘴,终于还是吐出来一个字:“你?”

    脸色突然变得狰狞的甲一用力搅了搅手里的刀子,阴恻恻的道:“大明帝国锦衣卫亲军甲一,送莫卧儿国主上路!”

    奥则朗布最终还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就像他死去的爹沙贾汗一样。

    不同的是,沙贾汗死在了叶央那个死太监的手里,而奥则朗布则是死在了锦衣卫密探甲一的手里。

    抽出了刀子,伸手将奥则朗布的尸首推倒在地之后,甲一才叹了口气,在俯身确认了奥则朗布已经死亡,并且在其尸体上拭去了刀上的血迹。

    今天的事情之后,自己也必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之后,甲一才拎着刀子走向了大殿的门口。

    奥则朗布的死,没有惊动任何人,大殿外的武士根本就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

    但是甲一却不打算再隐藏再去了。

    天子亲军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天子亲军存在的意义很简单,替天子抹去一切敌人,永远站在天子的阴影里面,观察着所有可能对天子构成威胁的人和事。

    从当初被调去偷偷挖开了嘉靖皇帝的寝陵取出《永乐大典》的时候开始,甲一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但是出乎于自己的预料,自己一行十二个人的小队并没有当时就被灭口,而是被派到了莫卧儿这边潜伏,开始成为不存在的锦衣卫密探。

    当时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还是许显纯,而潜伏的命令也很简单潜伏下来,打探着一切需要的情报,必要的时候,选择结束一切。

    直到今天,连民间组织都已经开始远征莫卧儿了,后面大军跟上几乎只是转眼间的事情。

    自己这些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也不需要自己再传递什么情报了,因为以后就没有莫卧儿这个国家存在了。

    那么,就让自己带走莫卧儿的国主奥则朗布吧,这个多少还懂些军事的家伙,能替大军减少一份负担,值了!

    莫卧儿算是彻底完了。

    正如同甲一所预料的那样儿,民间远征军虽然对比起一级战备卫所来堪称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杂牌中的杂牌,但是其相当于二级后备卫所的战斗力,却是跟莫卧儿的王牌军差不多。

    如果再算上远征军的武器装备优势,只怕他们比之莫卧儿王牌军中的王牌军还要强上三分。

    更不要提跟在远征军后面的大明正规军了,这些一级战备卫所可是带齐了装备与补给,准备随时接应远征军。

    而失去了奥则朗布之后的莫卧儿则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东有大明陆军,西有奥斯曼土耳其,南有大明舰队,北有沙皇俄国。

    除了西边的奥斯曼土耳其之外,剩下的三个方向都向着莫卧儿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大明陆军和舰队不用说,都是一家人,虽然平时总是互相看着不顺眼,但是在这种替自己家皇帝抢地盘的时候,肯定是要通力和作的。

    而沙皇俄国纯粹就是来捡便宜的,然后米哈伊洛维奇欲哭无泪的发现,自己捡了一个大雷。

    ps:今天献祭《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

    天雷滚滚一般的大雷,如果可以,米哈伊洛维奇更想把这颗雷直接扔到大明帝国的那个狗皇帝手里去。

    然而想要甩雷又岂是那么好甩的?

    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五万勇士远征西域”,这五万个杀才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论装备,刀枪弓箭这种常规的装备就不多说了,战马这种打仗必备的战友也不多说了,就连崇祯二四式火枪都人手一支,外加后勤带足了子弹,除了火炮之外,这些家伙的装备绝对不能算弱。

    论战斗力,大明的军训跟后世大学生军训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后者是要求学生具体最最基本的军事素质,能够队列和打枪基本上也就齐活了,大明要求的是能够随时操刀子砍人,两者的时间长度根本没有可比性,对于受训者的磨练也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强大的装备还有艰苦的训练给这五万个杀才提供了天大的狗胆除了大明的正规军之外,这五万人瞧谁都像二哈。

    没错,就是二哈,这种诡异的生物不仅仅在后世流行,在大明也很受欢迎,除了其长的像狼,叫声也像狼之外,还有那种逗逼的性子,似乎从它们老祖宗开始就一个鸟样。

    后世有一句话是用来形容二哈的,叫做社会我哈哥,人怂话还多,吵架没输过,打架没赢过,平生只靠颜值和拆家混饭吃。

    二哈用颜值和叫声证明了,自己不光是后世受欢迎,在大明帝国也一样能受到欢迎。

    五万看谁都像二哈的远征军打头,后面跟着的就是大明正规军,想要干掉莫卧儿的军队实在是太容易了。

    理论上来说,莫卧儿无论如何也有个帝国的名头,国家储备的那些军事装备和物资,包括弹药怎么着也得比这五万远征军要强。

    然而有话老话说的好,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莫卧儿的军事物资储备基本上是来源于大明帝国,而那些弹药补给什么的更是全部来源于大明帝国,这就让莫卧儿彻底倒了大霉。

    大明户部和五军都督府下属的南北工业集团就算是再怎么想捞银子,也不会丧心病狂到将武器装备和弹药卖给敌人的程度。

    毕竟,户部和南北工业集团喜欢银子没错,然而对比起自己的狗命来说,银子就只能算个锤子了。

    失去了军火来源,再加上奥则朗布这个唯一的莫卧儿之主也被甲一给干掉了,整个莫卧儿就在一片混乱之中唱了一首快进版的凉凉。

    然后就真的彻底凉凉了。

    解决了莫卧儿之后,正打算西进去怼奥斯曼土耳其的远征军一头撞上了想要捡便宜的沙皇俄**队。

    既然撞上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老虎吃东西的时候,猫儿最好远远的看着,老虎心情好的话或者会剩下一点儿东西让猫儿捡便宜,但是如果遇到猫儿不乖,老虎往往也不会介意给自己加餐。

    就如同现在遇上了沙皇俄国的军队一样。

    蛮子们跑来抢地盘的行为是什么样儿的行为?

    那是让自己家皇帝没地方埋啊,这种深仇大恨绝对是属于不共戴天的那种!

    没说的,既然蛮子们想来捡便宜抢地盘,让自己家的皇帝没地方埋,那就先把蛮子们埋了,给皇帝腾地方!

    如果要说米哈伊洛维奇比奥则朗布更强一点儿的地方,就是米哈伊洛维奇比奥则朗布更有脑子,起码沙皇俄国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并不完全依赖于大明。

    然而不完全依赖于大明的后果,就是沙皇俄**队的装备比之这五万远征军还不如,更不要说远征军后面的大明卫所军队了。

    然后这五万远征军几乎就是骑着马儿唱着歌,就把沙皇俄国的军队对干了。

    再然后发现沙皇俄国的军队如此菜鸡,这些叫唱着“陛下之寿三千霜”的远征军就叫嚣着要“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对于大明正规军和非正规军在莫卧儿那片土地上砍人然后去刚米哈伊洛维奇,穆罕默德四世除了庆幸之外还是庆幸。

    最庆幸的事情莫过于沙皇俄国的米哈伊洛维奇那个蠢货,替自己挡了刀。

    穆罕默德四世绝对不傻,就看那五万杀才们在莫卧儿干的那些破事儿,还有他们那么明确的战略意图,穆罕默德四世就知道自己早晚也得跟着下水。

    现在好了,起码沙皇俄国替自己挡了刀,而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将精力投放在欧洲,先从欧洲抢一块地盘来补贴奥斯曼土耳其,毕竟割了那么大片的土地给大明帝国……

    至于真刀真枪的跟大明帝国开片怼上一波,穆罕默德四世连想都没有想过,就连柯普吕律也不同意跟大明硬刚正面。

    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欧洲。

    欧洲的众多诸侯国主们内心是崩溃的好好的没招谁没惹谁,穆罕默德四世就带着手下的一众马仔们浓烟滚滚的杀了过来。

    欧洲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整个欧洲的面积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面积差不多,然而后者是一个整体,前者却是一盘散沙。

    如果说这盘散沙一定要装在一个盘子里的话,那么欧洲的诸侯国宁肯被神圣罗马帝国统一,或者被大明帝国统治,也绝不想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

    这里面狗屁倒灶的原因很多,往简单了说的话,大概就是意思形态的不同,或者说信仰的不同,造成了欧洲的诸侯国们对于奥斯曼土耳其从内心的抵触。

    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历史上好几次的十字军东征,其目标原本就是奔着奥斯曼土耳其去的,说两家是世仇也没什么毛病。

    然而大明并没有立即统治欧洲的意思,尤其是在榨干欧洲最后一滴血之前,崇祯皇帝对于欧洲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也一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已经不再年轻,而寝陵一直迟迟没有动工,崇祯皇帝更喜欢放任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互怼。

    把两家的使者安排在隔壁院子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然而崇祯皇帝高兴的时间不算太长,就被五万远征军杀向沙皇俄国的消息给弄糟心了就知道这种非正规军的军事组织往往容易跑偏!

    很明显,这五万远征军不仅仅跑偏了,而且严重的干扰到了崇祯皇帝原本的战略规划。

    想要把亚欧大陆三分,辽王朱慈就绝对不能坐享其成,必须得跟晋王朱慈熠一样,自己带着军队去开片。

    现在好了,这五万远征军先冲过去了,让朱慈怎么办?

    远在库页岛的朱慈很快就被拎到了京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往京城,快的很。

    让朱慈懵逼的是,自己明明是奉崇祯皇帝的旨意来的京城,然而最先来见自己的却是太子朱慈。

    尤其是等朱慈将崇祯皇帝三分全世界,还有那个和平组织的规划说了一遍之后,朱慈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三分全世界?自己也可以画下一片大大的地盘,然后把辽王变成辽国皇帝?然后这个世界以大明为主,剩下的由自己兄弟三人说了算,有事儿商量着来?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朱慈才道:“你确定你说的这些是父皇的意思而不是你自己的意思?”

    朱慈噌的一声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的意思?这要是我的意思,我敢打着父皇的名头来说?那岂不成了矫诏?”

    自知失言的朱慈先是向朱慈赔礼道歉,之后才一脸懵逼的道:“那父皇让我进京的意思是?”

    朱慈道:“很明显,父皇的意思肯定是调回那五万远征军,然后由你带兵去攻打沙皇俄国。”

    朱慈点了点头后,却又将话题扯回到了朱慈的身上:“你呢?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朱慈道:“我觉得吧,父皇提出来的也未必不是个好办法。

    现在大明控制的土地本身就已经太大了,虽然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快,可是依旧有几分地广人稀的感觉,如果再无限度的扩大地盘,管理上就有可能会出问题,倒不如直接三分。

    至于那个和平组织的玩意就更有必要了。

    毕竟咱们兄弟们怎么样儿都好说,可是以后呢?咱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不在一起,亲情什么的慢慢也就淡了,指望他们跟咱们兄弟一样,明显不现实,到时候有冲突了怎么办?

    无论是大明,还是辽国晋国,本身的实力都绝对不算弱,到时候一旦真起了冲突,打起来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拖着整个世界一起陪葬。

    有了那个和平组织之后,真有什么事儿也能商量着来,哪怕是各国顾着各国的利益。总是有一定的规则和平衡在限制着,谁也不敢真正撕破脸皮乱来。”

    朱慈道:“说的也是。有规则是最好的,最怕的就是没有规则,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那才是最可怕的。”

    点了点头之后,朱慈又接着道:“父皇心里压着的事情太多了,我想替他分担一些,可是又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你和老三大概是不知道,前段时间我听父皇念叨最多的,就是肉得烂在锅里。

    一开始我还以为父皇的意思是咱们兄弟三人将世界三分之后,万一以后出现三家归一的局面也是落在咱们后人的手里了,可是后来才发现,父皇明显不是这个意思。”

    叹了口气后,朱慈接着道:“父皇的意思是,哪怕是咱们兄弟三个的后人打成什么样子,甚至是大明都不复存在了,得利的总归会是我汉家子,而不会有民族能来捡便宜。”

    深深的吸了口气,又长长的舒了口气之后,朱慈才开口道:“那就干吧!既然父皇的意思是让我去沙皇俄国那边建立辽国,那就去!

    但是咱们兄弟两个得先说好,该给的支援你得给,无论是移民实边还是大学什么的,该有的都有得?”

    朱慈点了点头道:“你放心,这里面的轻重缓急我拎的清,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你舔乱子,包括老三那里也是一样。”

    再一次叹了口气之后,朱慈道:“咱们去见父皇吧。”

    朱慈当下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随着朱慈一起往乾清宫而去。

    然而崇祯皇帝根本就没在乾清宫,反而跑到了坤宁宫。

    没办法,周皇后身为后宫之主,换成民间就是当家大妇,后院的所有事情都归人家管,崇祯皇帝要将婉妃完颜玉卓晋升为婉贵妃,就必须得先通过周皇后才行。

    至于将完颜玉卓立为婉贵妃,倒不是崇祯皇帝有多稀罕完颜玉卓当初让完颜玉卓进宫是为了让锡伯部跟建奴死磕,而且崇祯皇帝还想过思归殿……

    现在要将之立为贵妃,崇祯皇帝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崇祯皇帝想要三分世界的计划很简单很明了,实行起来的难度也不大,最起码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来看,再有个二三十年就差不多了。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里,崇祯皇帝会先扶朱慈登基为大明帝国的皇帝,而在自己临死的时候立朱慈为辽国皇帝,朱慈熠为晋国皇帝。

    到时候周皇后就是理所当然的大明帝国的太后,哪怕是走在崇祯皇帝前面了,该有的谥号还是会有的。

    到时候晋国和辽国怎么办?周皇后的尊号肯定得承认,只要他们承认崇祯皇帝这个爹,周皇后的谥号就不会有任何疑问。

    晋国也好说,宜贵妃毕竟是皇贵妃,就算朱慈熠要为生母上尊号为辽国太后,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是辽王生母呢?婉妃和宜贵妃看着只差了一个字,但是这里面的区别却是天上地下。

    到时候婉身是实际上的辽国太后却没有办法上尊号?

    所以崇祯皇帝早早的就打算好了,先将完颜玉卓升为婉贵妃,以后等时机差不多了,就将两人立为辽国太后和晋国太后。

    接到兄弟两人求见的消息时,周皇后已经答应了崇祯皇帝的请求。

    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顿时大笑道:“备宴吧,让他们两个进来。还有,派人去传婉妃和宜贵妃一起过来。”

    ps:祝宜贵妃生日快乐!

    再ps:推书,《奋斗在洪武末年》。

    再ps:祝辣鸡读者们五一劳动节快乐!祝你们天天劳动,天天快乐!

第八百六十九章 绝望的德川家光

    一顿御宴之后,婉妃完颜玉卓和宜贵妃林桐棠各自回去,朱慈和太子朱慈却被崇祯皇帝带到了乾清宫。www.uu234.cc

    上下打量了朱慈好几次之后,崇祯皇帝才突然开口道:“长大了,再不是当初偷偷摸摸往缅甸跑的那个混账小子了。”

    贵为辽王的朱慈突然变得不好意思起来,在崇祯皇帝面前,自己似乎又成了那个偷偷摸摸往缅甸跑的傻小子。

    朱慈和朱慈,包括远在巴伐利亚晋国封地的老三朱慈熠,这三个家伙在崇祯皇帝这里感受到的父爱,明显多于其他的兄弟们。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崇祯皇帝本身也未能免俗,尽管崇祯皇帝已经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但是在这哥仨身上,明显还是倾斜了更多的疼爱,还有资源。

    朱慈已经早早的就封,虽然说已经有了孩子,然而毕竟是许久未见,现在看着已经明显成熟的朱慈,崇祯皇帝突然就有一种自己家养的猪长大了的感觉。

    呵呵笑了一阵子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太子应该已经跟你说过了,朕现在再明确的告诉你,你要带兵去沙皇俄国,去获取辽国的封地。

    你的兵力不用担心,锡伯八部尽数归你,辽国之内的卫所也尽数归你,自东西伯利亚至波兰边境,整个沙皇俄国所有的国土也尽数归你。”

    先是向崇祯皇帝谢恩之后,朱慈才开口道:“倭国呢?”

    崇祯皇帝顿时来了精神:“你怎么看?”

    朱慈斟酌着道:“启奏父皇,对于倭国那边,儿臣心里也颇为纠结。

    虽然说倭国这些年来一直想要内附,对于我大明也是毕恭毕敬,然则儿臣以为,倭国豺狼之性难改,就算是内附了,以后也有可能闹出什么乱子来,故而儿臣以为倭国不可亲昵。”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眯眯的问道:“那你的打算呢?”

    朱慈道:“儿臣想要将其不动声色的消耗掉。

    首先就是允许倭国内附,然后依朝鲜和缅甸旧例,迁其民入大明,迁大明之民入倭国。

    然后抽其精壮为仆从军,令其战场征伐,一场场战争下来,这些精壮要么彻底认同了大明,要么就消失在战场之上。”

    说完之后,朱慈的脸上又浮现出一股狠辣之色:“至于那些倭国的高层,打散之后装置着养起来,然后让他们慢慢消失。

    如此一来,失去了高层领头人,又没有了精壮,整个倭国的壮年男子便所剩无几,基本上便是以女子为主,几代人之后,整个倭国上上下下便也不复存在了。”

    崇祯皇帝脸上笑意依旧:“你可以从倭国征兵,然而内附什么的就算了。”

    到了如今这般局面,崇祯皇帝显然已经不会对倭国再有什么兴趣了,自然也不可能允许倭国内附。

    倭国已经废了,彻底的废掉了,就算是没有朱慈的提议,倭国现在的壮年男子最多的也是成为大明雇佣的监工。

    倭国的军队从高层到底层几乎都被大明派去的教导大队洗脑,现在更是只认崇祯皇帝而不认倭国天王。

    至于民间,被福寿膏、毒盐、棉籽油祸害了这许多年以后,人口的出生率和成长率几乎已经陷入了负增长,还想着内附大明?

    朱慈自然也没有将倭国放在心上。

    实际上,这些招数里面就有辽王正妃兴子所提议的,比如抽调倭国精壮为仆从军,只是兴子所提议的办法更为狠辣将之彻底消耗干净。

    聊完倭国之后,崇祯皇帝便接着道:“回头锦衣卫和东厂那边,会将你所需要的一切情报都给你送过去。

    整个沙皇俄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太需要注意的,那些原本的贵族和东正教会什么的,该清理的就清理掉,该拉来做劳工的就拉来做劳工。”

    朱慈很干脆的应了下来,随即又闲扯了一番之后就和太子朱慈一起出宫了。

    仅仅在京城停留了两天之后,朱慈就回到了辽国,然后一道征兵令就从库页岛发到了倭国。

    政仁和德川家光也再一次聚到了一起。

    政仁摇了摇头之后叹道:“不想了,你我所想的那些法子,至今为止,可有一个见效的么?”

    德川家光也是面带苦涩:“最后的法子呢?也不试了?倭国就此亡于你我之手,王上可能甘心?”

    一声长叹之后,政仁才开口道:“在这日本国的王宫里面,你都只敢叫我王上而不敢称之为陛下,还有什么甘心不甘心的?”

    德川家光默然无语。

    这里是日本王宫没错,但是谁又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是锦衣卫的眼线?又有多少人是东厂的眼线?

    这两个大明的特务机关就是笼罩在世界上的黑幕,无孔不入的存在,在王宫里面称呼政仁为陛下,只怕这消息隔不了几天就会传到九州岛和崇祯皇帝的案头。

    然后就是很可能没有然后。

    也只有自己和政仁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德川家光才能确信消息不会走漏风声然而大明方面一定会知道自己和政仁又单独商议,虽然不一定能够知道自己两人商议的什么事情。

    沉默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也没有在倭国王宫里面过多停留,而是很快就回到了幕府。

    对于倭国上上下下的情况,德川家光心里跟明镜一样,相信政仁同样也是一清二楚。

    然而一步错,步步错,倭国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从萨摩幡和琉球的奄美诸岛开始的。

    “还政于天王!”

    德川家光很快就喊出了这个口号,然后极为痛快的将幕府大权彻底交给了现任的倭国天王,也就是素鹅宫绍仁。

    在德川家光看来,绍仁就像是中原三国时期的阿斗一样,同样也是一堆扶不起来的烂泥,或者说还不如阿斗。

    毕竟,人家阿斗还能喊出来“此间乐,不思蜀”这样儿的名言来保全性命和富贵,而绍仁这个家伙,完全就是个弱智。

    对于幕府交权的事情,太上王政仁则是长吁短叹了一阵之后,便没有再发表出任何的评论。

    绍仁是个什么样儿的天王,德川家光清楚,政仁更清楚这家伙的性格相当激烈,对于幕府方面颇有抵抗之意。

    另一方面,这家伙已经被日本的大儒藤原惺窝洗脑,满脑子的程朱理学,对于大明除了向往之外还是向往,对于日本如何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幕府交权,也无非是德川家光已经彻底绝望,已经不想再折腾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政仁原本就已经花白的头发就彻底全部变成了银丝,同样失去了折腾的兴趣,屁的万世一系,这个世界始终还是拳头大的说了算。

    很显然,大明的拳头就足够大,而倭国站在大明面前,就如同一个婴儿在一个巨人面前一样,除了分外可笑的对比之外,还有什么?

    至于绍仁,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倭国实亡于自己和德川家光,而非绍仁,让他做一个快乐的亡国之君,貌似也没什么不好。

    中原,始终是那个只要自己不出问题,任何人都要跪好的高天原神国啊……

    跟政仁同样感慨的是米哈伊洛维奇。

    身为沙皇俄国的沙皇,米哈伊洛维奇倒是不像政仁那样对于大明有着诸多的了解,但是米哈伊洛维奇只知道一点,就是大明帝国的军队很能打。

    以前或者是听来的消息,或者是那些失败了的将军们回报回来的消息,米哈伊洛维奇只知道大明帝国的军队很强,但是具体强到什么地步,却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然而因为这一次为了在莫卧儿抢好处,所以亲自带兵出征的米哈伊洛维奇总算是见识到了大明帝国的军队到底有多能打。

    几千人追着上万人打!

    米哈伊洛维奇很想哭,毕竟沙皇俄国的军队也是从蒙古人手底下混过的,在欧洲也算是一支强军了,然而现在却被人虐成了狗!

    如果说是因为军火的问题倒也算了,可是对方明明并没有依靠火炮,而是单纯的火枪列和弓箭,自己这边的军队就很快崩溃了!

    崩溃了……

    更让米哈伊洛维奇绝望的是,到了现在这个局面,自己再想往欧洲进军已经明显不太可能了,该死的大明军队死死的咬在自己大军的后面,既不发起全面进攻,也不让自己脱身!

    直到又拖到了冬天。

    崇祯三十四年的冬天比以前来的更早一些,第一场雪也来得比以往更早更大。

    片片落下的雪花让米哈伊洛维奇喜出望外冬天了啊,那些该死的大明人能够适应莫斯科的冬天?冻死他们!

    而且米哈伊洛维奇也学聪明了,最起码坚壁清野这一招学了个差不多。

    然后带着大军一路西进的朱慈也有些懵逼。

    补给什么的,朱慈并不担心,自己带着两万一级战备卫所的杀才,还有两万锡伯八部凑出来的骑兵,外加五万倭国青壮,满打满算才九万人。

    九万人所需要的后勤补给如果放在欧洲那边国家或者倭国,明显是能够将国家拖到破产的数字,而放在铁路已经修满了大部分国土的大明来说,却又算不了什么大事儿。

    对于沙皇俄国的天气,朱慈也并不是太在意,毕竟库页岛那边的天气也不见得就强到哪儿去,尤其是当年跟太子朱慈一起跑到蓬莱的时候,那边的天气冷的时候也是能冻死狗。

    让朱慈懵逼的是,沙皇俄国所谓的坚壁清野也实在是太坚太清了一点儿随处可见的破败庄园和房屋,大量随处抛弃的尸体可以证明沙皇俄国的坚壁清野到底有多狠。

    为了防止大明帝国的军队就近获得补给和奴隶,整个沙皇俄国干脆向着自己国家的平民举起了屠刀!

    然而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就算是沙皇俄国再怎么坚壁清野,再怎么对着自己人下手,那些城外的村庄和平民可以抛弃,那些城市呢?那些城里的百姓呢?

    沙皇俄国的城市并不比沈阳城更高大更大,朱慈带着的火炮却比当初崇祯皇帝炮击沈阳城时用的火炮更为强大。

    更加令人绝望的是,大明帝国那强大的后勤能力,保证了大明军队可以随意的用火炮洗地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万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加一万发!

    自从炮击了沈阳之后,大明帝国的军队就被崇祯皇帝给带到了跑偏的路上,从喜欢火炮攻城走向了令人绝望的喜欢火炮洗地,而傻大黑粗也就成了炮兵们的最爱。

    所以,沙皇俄国的城市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御作用,在被大明帝国围城之外,反而就像是入瓮捉鳖一样简单。

    沙皇俄国的军队显然没什么死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单纯的凭着一股血气之勇跟大明的军队硬刚了几次正面之后就学起了他们的老祖宗。

    怂成狗。

    当年蒙元帝国横扫欧洲的时候,沙皇俄国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一个个的小公国。

    这些小公国的国王,也就是那些大公们,在硬刚了蒙元大军几次之后就彻底怂了,每年都要到金帐汗国接受鞭挞。

    挨完鞭子之后,这些大公们就会兴高采烈的回到自己的公国继续搜刮平民,因为挨了鞭子就代表还活着,不挨鞭子的多半都会被战马拖死或者踏死。

    现在的沙皇俄国虽然已经统一,但是其军队却也没比几百年前强到哪儿去,该怂的时候一样怂成了狗。

    让朱慈头疼的是破城之后,毕竟要注意形象,不能把名声搞的太臭。

    而渡边淳一所带领的倭国仆从军在这个时候就很好的体现出了应有的作用。

    倭国仆从军不是大明的正规军,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军纪这回事儿,哪怕无比艳羡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和纪律性,哪怕有大明教导千户所的教导,然而他们就是学不会军纪这个概念。

    当然,狗子之所以敢肆意妄为,多半都是因为主人不给力大明帝国这个主人显然有意放纵狗子胡来。

    ps:今天献祭《扛着ak闯大明》

第八百七十章 因为烈酒引发的欧洲血案

    大明帝国养的狗子不太省心,除了面对大明的时候乖巧,剩下的时候跟乖巧两个字根本就不沾边。www.uu234.ccwww.uu234.cc

    尤其是面对着沙皇俄**队的时候。

    然而让狗子们,甚至于是身为狗子主人的大明帝国都佩服万分的,则是神奇的沙皇俄**队的骚操作。

    米哈伊洛维奇在打算跑到莫卧儿来抢好处的时候,是将整个沙皇俄国的军队分成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陈兵沙皇俄国与波兰的边境不动,另外一部分则是自己率领的沙皇俄**队主力,南下莫卧儿来抢好处。

    而边境的那部分军队,因为补给和没有主心骨的问题,迟迟没有向波兰发动进攻,在明面上就维持了西进欧洲的态度,也正符合了一开始的时候,波兰老表们想要让沙皇俄国进入欧洲的意图。

    等到沙皇俄国在莫卧儿被怼了之后,波兰老表们顿时坐不住了不对啊,这沙皇俄国老表被人干了?自己是不是得去帮忙意思意思?

    急着有人替自己分摊火力的米哈伊洛维奇顿时大喜过望,不仅将波兰边境的军队向着自己所在的方向调动,还邀请了波兰老表一起过来跟大明帝国刚正面。

    然后波兰老表们的脑回路就抽了。

    波兰加上沙皇俄国,这么牛逼的战斗力,应该可以怼大明帝国了吧?

    如果两家正常的联合起来跟大明刚正面,估计也不会有任何人感到佩服,只会觉得波兰老表们脑回路不正常。

    真正让人佩服的是波兰边境的沙皇俄**队在向着米哈伊洛维奇所在的方面运动时,遇到了几个卖酒的吉普赛人。

    这几个吉普赛人卖的还是大明帝国出品的烈酒。

    正常情况下,骑兵比步兵要快的多,沙皇俄国也不例外,所以最先发现吉普赛人的是沙皇俄国的骑兵。

    然后骑兵就把所有的吉普赛人给干掉了,再然后就笑纳了所有的烈酒。

    拼死拼活赶路,好不容易追上来的沙皇俄国步兵一瞧骑兵们有酒喝,顿时也馋了,打算让骑兵们匀出点儿酒来,大家一起尝尝酒水的味道。

    骑兵大爷们不愿意了。

    老子们杀了吉普赛人才抢到的酒,凭什么分给你们?想喝酒自己抢去!

    步兵们也很不爽。

    没有老子们累死累活的替你们骑兵运送物资,没有老子们替你们这些四条腿的打掩护断后,你们还能牛逼的起来?

    为了几缸酒,双方就开始吵,然后发展到动手,最后以躺下九千多具尸体,几缸酒全部打碎为结局。

    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而且因为几缸酒,结果干掉了己方九千多人,冷静下来的骑兵头子和步兵头子都懵逼了。

    这种破事儿出现在沙皇俄国的军队里面,想都不用想,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更令人蛋疼的是,眼看着就快要赶到米哈伊洛维奇所在的位置了,到时候怎么跟沙皇交待?说为了几缸酒,自己人火拼了?

    正好在这个时间,波兰老表的军队赶到了……

    栽赃陷害这种事儿不仅仅是中原堂口玩的溜,蛮子们玩起来似乎也没差到哪里去,反正跟波兰老表有世仇,原本就打算干他们,这次只是把时间提前了一些?

    骑兵头子瓦西里和步兵头子马克西姆一拍即合,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就确认了眼神,对面就是要干的敌人。

    然后人数比沙皇俄**队要少了一多半的波兰军队就莫名其妙的凉了,被友军沙皇俄国的军队给干凉了。

    至于沙皇俄国的军队,则是再一次付出了三千多具尸体的代价,最后成功与米哈伊洛维奇会师的军队,仅仅剩下了三万多。

    米哈伊洛维奇已经气愤的想要砍人了浓眉大眼的波兰老表,居然在这个时候还不忘捅自己一刀!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挂了之后就轮到他们了?

    就像是宗教里面异端永远比异教徒更可恨一样,米哈伊洛维奇对于波兰老表们的恨意顿时就突破了天际。

    不就是沙皇俄国么?老子不要了!反正大明帝国的军队还在追赶自己,那就把他们一起引向波兰那边,让他们去干了波兰,自己给他们带路!

    完全失去理智的米哈伊洛维奇连大牧首尼康的劝说都不在乎了,对于一路上的那些城市也不在乎了,学着哥萨克骑兵们一样抢走所有有用的东西,然后去干波兰老表!

    波兰方面几乎也是懵逼的,波兰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更是觉得自己很累。

    自己先是在三十年战争中协同哈布斯堡王朝对法国作战而被法国人俘获,被囚禁了两年的时间,等到瓦迪斯瓦夫四世挂了之后,自己居然被选成了波兰国王?

    当然,君主立宪制度嘛,这种狗屁制度增强了贵族的权力,至于国王还是选择无能的,或者与贵族的冲突中处于下风的君主,或者推举还未承袭其他强大王朝的外国继承人。

    卡齐米日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太够,那些贵族们也一直想着把法兰西的孔代亲王弄过来当国王,可是卡齐米日也没想到自己的统治会这么操蛋。

    先是哥萨克骑兵起义,自己带兵把赫梅利尼茨按在地上摩擦,结果逼得赫梅利尼茨这个狗东西完全倒向了沙皇俄国,最后波兰被迫将东乌克兰割让给了沙皇俄国。

    现在瑞典那些混蛋更是莫名其妙的撕毁了合约,向波兰发动了进攻,而波兰也因此失去了利沃尼亚北部……

    至于丹麦和荷兰,虽然这两家站在了波兰一边并且先后向瑞典宣战,然而他们两家能立即干掉瑞典么?

    在这种外患不断的情况下,先遣军莫名其妙的向着沙皇俄国的军队发动了进攻然后全军覆没了?

    那些该死的贵族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个时候不应该跟沙皇俄国联手对抗大明帝国?不应该等沙皇俄国的局势稳定了之后再去干掉瑞典?居然还能闹起了内讧?

    难道他们真的打算跟站在瑞典军一边的折陶宛拉吉维尔王公混在一起?联手把整个波兰给卖掉?

    沙皇俄国完蛋了之后,下一个完蛋的不就是波兰?难道说他们站在瑞典一边,大明帝国就会放过他们?

    然而不管卡齐米日怎么头疼,沙皇俄国依然凉的很快,甚至于都没能带着大明的军队到达波兰边境米哈伊洛维奇第一次当带路党就以失败凉凉而告终。

    当然,这事儿怪不得米哈伊洛维奇,毕竟沙皇俄国的军队其实是太不给力了一些,而原本最有战斗力的哥萨克骑兵在西西伯利亚一战尽没,剩下来的那些军队在面对着大明军队的时候根本就是兵无战心,能因为几缸烈酒就内讧的军队,一路丧土一路败退也实在是不稀奇。

    就连穆罕默德四世都忍不住大骂米哈伊洛维奇是个辣鸡。

    实在是没办法不骂,原本穆罕默德四世打算趁着沙皇俄国替自己挡枪的机会去怼欧洲,别管怼下来多大的地盘,好歹也能替奥斯曼土耳其回回血,可是现在沙皇俄国直接就唱了凉凉,最后一个能替奥斯曼土耳其挡枪的也挂了。

    穆罕默德四世还没有天真到完全相信大明军方所谓割让了土地就休兵罢战的说法没有加盖大明皇帝印玺的书面文件,下面将军们说的那些屁话根本就没有半分的可信度!

    张之极觉得自己说的就是事实,毕竟拿到土地之后,大明帝国的军队确实停下了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脚步,最起码是暂时停下来了。

    虽然停下来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要消化莫卧儿和沙皇俄国的土地和人口,比如崇祯皇帝的寝陵要开始动工修建,因为规模的原因,所以需要调派的人手和物资比较多。

    按照崇祯皇帝的要求,自己的寝陵是修建在明面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远远的看到,反正别管大明最后怎么样,自己的寝陵是没人敢动的,就算大明亡了也是一样。

    然而崇祯皇帝可以任性,工部和少府却不敢直接按照崇祯皇帝任性的要求办开挖寝陵,最起码的防盗手段是要有的。

    整个大明境内的那些盗墓贼算是倒了大霉,哪怕是那些早早就已经洗手不干的,也同样倒了大霉。

    锦衣卫向来就不是什么讲理的机构,尤其是对于百姓之外的那些人,比如文武大臣,商人和盗墓贼。

    为了彻底的杜绝崇祯皇帝寝陵被挖开的可能,几乎整个大明帝国所有的盗墓贼都被锦衣卫找上了门,然后抓到了莫卧儿。

    让盗墓贼来寻找工部和少府设计中的漏洞,这已经是林幻羽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了就像是郝连勃勃修建统万城时要么杀监工要么杀工匠一样,让盗墓的来找寝陵设计里的漏洞,没毛病!

    经过反复的修改之后,最终版本的寝陵设计已经没有一个盗墓贼敢说自己能挖开了,哪怕是林幻羽学着郝连勃勃那套,以他们的生命做为威胁。

    实在是没办法,崇祯皇帝寝陵的设计思路就是埋完之后就彻底没办法打开的那种,无论是从上面还是底下,或者是侧面,都没办法挖开,哪怕是正大光明的一点点儿开挖,也会造成寝陵永久性的塌陷。

    在那些盗墓贼看来,几百年后有没有办法挖开崇祯皇帝的寝陵,这事儿不太好说,但是最起码百十年内是没有任何可能性。

    然后这些盗墓贼就被弄回了大明,然后老死在狱中。

    倒霉的除了盗墓贼以外,还有大量的被抓来干活的“劳工”,这些没有大明户籍的劳工在少府看来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要么累死在工地上,要么等寝陵修建完了直接杀掉。

    毕竟,要是用大明的百姓来修建崇祯皇帝的寝陵,还要用“物勒工名”的那一套来管理,完工之后又不能直接杀掉这些百姓以灭口,实在是麻烦的很,换成“劳工”来干活就完全没有那些顾虑了。

    崇祯三十五年,除了崇祯皇帝的寝陵开始动工修建,崇祯皇帝的便宜亲家斐迪南三世也早早的挂掉了。

    只不过,斐迪南三世虽然抽烟喝酒,但是确实是个大好人在挂掉之前就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传给了老三朱慈熠。

    然后神圣罗马帝国就正式改名为晋国。

    将神圣罗马帝国改名为晋国之后,朱慈熠就直接学着中原堂口老祖宗们的玩法,开始传檄四方。

    除了宣告斐迪南三世已经挂了,现在国家改名为晋,自己荣升为扛把子之外,朱慈熠还打算看看有几个不服的。

    朱慈熠选择的第一步就是改土归流命令各个诸侯国的国主们到罗马城居住,所有土地收归晋国官府所有,然后分配给农民。

    很明显,朱慈熠这一招直接就试探出了整个欧洲的态度。

    靠近神圣罗马帝国直接管辖区域和靠近巴伐利亚的那些小诸侯国们,都老老实实的听从了朱慈熠的命令,剩下的那些国家则是根本没拿朱慈熠的命令当回事儿。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干就完了!

    雄心勃勃的朱慈熠没搞什么合纵连横,也没搞什么远交近攻的手段,而是直接选择了平推,毕竟让一个壮汉去打几十个三岁的孩子,壮汉还要考虑孩子们会不会联合起来?

    让崇祯皇帝感觉到头疼的,是斐迪南三世在五十五岁的时候挂掉了。

    问题是,自己也已经五十二岁了。

    放在后世,五十二岁连退休的年龄都达不到,放在政治圈里更是典型的年轻。

    但是放在大明,五十二岁绝对说不上年轻了,子都曾经曰过,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纵然仍是发愤忘食,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如果放在皇帝界里面来看,五十二岁更是实打实的高寿了,尤其是皇帝这个职业,不光有随时被人掀下龙椅的风险,还特别累脑子,人也更容易老,毕竟中原堂口的皇帝不像是螨清的那些,动不动就十全老人啥的……

    时间这玩意,果然还是不够用啊……

    ps:今天献祭《我只是想搞笑》和《闯荡诸天》,一次献祭两本吧!

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干了

    幸福这玩意都是对比出来的。www.uu234.cc

    比如说读者们都在搬砖的时候,作者却可以躺在家里睡觉,然后水上几千个字骗稿费,作者就比读者幸福。

    比如说一群单身狗读者在抱怨为什么没有女朋友的时候,作者却在家里为了跪榴莲还是跪搓衣板而苦恼,那作者就比读者幸福。

    同样身为平民百姓,大明的百姓们要头疼明天该吃什么东西,要不要割上两斤肉开开荤,菜应该是做咸的还是甜的,还有家里的熊孩子不好好上学,是不是该揍一顿,大明的百姓们现在为了这些事情而头疼。

    然而欧洲的百姓们却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头疼。

    原本的生活就已经够糟心了,吃肉基本上就是奢望,饭菜是咸的还是甜的根本就不重要,有的吃就好。

    至于家里的熊孩子,上学?有那个时间去干活挣钱不好吗?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尤其是朱慈熠在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平叛战争”,联合刚刚对死了沙皇俄国的老大朱慈一起对欧洲地区进行清理,欧洲这下子更是彻底乱套了。

    跟无日不战的欧洲相比,大明的百姓就更加的幸福了。

    尤其是有报纸这种东西的存在,再加上社学的普及让识字率不断的上升,民间百姓也可以通过报纸和小道消息知道欧洲那边现在是个什么鸟样,再跟自己现在的生活做一番对比,傻子都知道什么叫幸福。

    甚至于,大明的百姓们居然希望长生不老药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是真的,最好能让崇祯皇帝也长生不老,一直当大明的皇帝才好。

    如今到了崇祯三十六年的年尾,大明京城的百姓们可算是开了眼界了。

    紫禁城在小年夜那天晚上,亮了整整一个晚上!

    如果说紫禁城亮一个晚上,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毕竟是大明的皇城,就是天天晚上灯火通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百姓们根本就不会关心一晚上要烧掉多少钱的蜡烛。

    问题是,小年夜的晚上,紫禁城没点一根蜡烛,没有一堆的柴火,完全是用一种被之为“电灯”的东西照了一晚上!

    神奇啊,电这种东西不是雷公电母才能掌握的?

    随着电灯这玩意的出现,大明崇祯三十六年的年尾到崇祯三十七年的夏天,整个京城都是在忙碌中过完的。

    出现一个电灯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可以提供照明了,而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无论是军事还是整治,乃至于民间经济和生活,都会受到其影响。

    比如电线杆子这种东西,还有电线和开关,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全部由少府来制造?或者由工部帮着少府分担?

    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的面积有多大?需要的数量又是多少?工部和少府连灯泡的制造都想分到民间去弄,哪里又顾得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旦将这些东西的制造分流到民间,那么民间又会产生一批用工热吧?工钱会上涨吧?百姓手里的崇祯宝钞会变得吧?

    民间的钱变得多了,流通的速度也就必然会加快,商品的流通也会随之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上涨和更加庞大的用工热。

    除了这些之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比如哪里该有发电站,线路怎么铺才能安全,电该怎么输送才能做到最优解,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需要头疼。

    已经五十多岁的崇祯皇帝越发觉得这些破事儿让人闹心。

    然后大为不爽的崇祯皇帝就不想继续当这个皇帝了。

    再然后,一脸懵逼的朱慈就被崇祯皇帝拎到了乾清宫凭什么啊,你不想当这个皇帝了,就准备把我弄上皇位去头疼这些破事儿?你是不是打算带着母后和那些妃子跑出去旅游?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朱慈最终还是没敢说出口,哪怕朱慈心里明白,这很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

    至于说什么崇祯皇帝主动退位,让太子早早登基以熟悉政务之类的说法,朱慈打从心底就一万个不相信。

    然而不管朱慈信不信,反正崇祯皇帝自己是信了。

    望着跪在自己身前的朱慈,崇祯皇帝沉默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朕接手你皇伯父传给朕的大明时,是一个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

    朕将大明传给你的时候,是一个强横无匹,举世无敌,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明,军、政、厂卫,朕都给你,让你真真正正的做一个大明天子,而不用担心朕这个太上皇会怎么样。

    朕以后的重心,会放在皇家学院那边,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朕能扶你上马再送上一程,但是朕却不能替你做这个皇帝。

    朕今天之所以告诉你这些,是希望你能记住,有上一任的皇帝扶太子上位,会让权力的交接少了流血和冲突,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尝试,朕希望你能延着这条路走下去。”

    朱慈俯身拜道:“是,儿臣记住了。”

    点了点头后,崇祯皇帝又道:“记着,皇帝的利益,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真正能够让你坐稳这个皇位的,不是勋贵大臣,也不是文臣武将,他们是你治理这个天下需要的人手,而不是你统治这个天下的基础。

    想要江山永固,你最大的基础就是百姓,百姓安则天下安,百姓乱则天下乱,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想想汉孝景皇帝是如何对待百姓的,想想他的寝陵哪怕是百姓造反了都没有人侵犯,再想想盛唐是怎么灭亡的,再想想故宋是如何维持住了三百年的江山。

    这些事情,朕不告诉你具体的答案,皇史收集的史书上面都有记载,你跟在朕的身边处理政务也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该看的你也都看过,该会的你也应该会了。

    实在是没有学会的那些,就需要你往后慢慢看,慢慢学,做太子和当皇帝是不一样的。”

    朱慈再次俯身拜道:“是,儿臣记下了。”

    再一次沉默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人之所以会惧怕皇权,是因为皇权的不受限制,予杀予生,予取予夺,尽乎于皇帝一心。

    越是到了高位,人就会看的越清楚,也就会越发的害怕,害怕自己会成为牺牲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来限制皇权,然而皇权本身过大的权力,又会让人向往着皇权。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坐到皇位上面来。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你自己思考吧,朕会在今年年底颁发禅位诏书,你自己准备好。”

    崇祯皇帝向来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基本上说要灭人满门,就不会放过一条狗。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崇祯皇帝基本上就不再处理政务,而是将所有的事情都扔给了朱慈去处理。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尤其是大明朝堂上的那些人精,更是看的明明白白。

    远在英格兰的张世泽也被拎回了大明,从张之极的手中接过了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置张之极的年龄并没有比崇祯皇帝小到哪儿去,再支撑五军都督府,基本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至于文官系统,变化倒不是特别大,毕竟卢象升的身体还算硬朗,再怎么样也能再支撑上几年,到时候首辅大臣怎么换,估计也是朱慈的事情,而不是崇祯皇帝要考虑的事情了。

    当时间到了崇祯三十七年年底的时候,崇祯皇帝就直接了当的颁发了退位诏书,连乾清宫都让给了朱慈,自己则是带着一众大小老婆们跑到了皇家学院附近住了下来。

    朱慈显然也对崇祯皇帝所说的那番话仔细琢磨了一番,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想要让人们不害怕皇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皇权关在笼子里。

    登基之后的朱慈颁发的第一份诏书,就是限制了皇权。

    主生,不主死。

    死刑依旧没有废除,只是类似于废除了皇帝可以随意杀人的条例,而将判决和执行死刑的权力交给了法司,也就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皇权则是保留了特赦的权利。

    当然,朱慈也没有蠢到将所有的后路全部都堵死,而是特意留下了几条。

    比如战争时期所有权力归于皇帝,比如再修改大明律就必须要经过皇帝首肯,这一类的条例基本上就是为了保护皇权而设立的。

    崇祯皇帝对此则是不置可否。

    自己的路已经走完了,大明到了现在这个样子,跟自己心中所设想的也基本上差不多了,更加美好的大明帝国应该是以后的皇帝所要操心的,而不是自己替后世孙子把所有事情都办好。

    自己也没那个本事,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的制度,人力有时而穷,指望自己解决掉所有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

    皇位的交接顺利无比,朝臣们先是上书赞美了崇祯皇帝的伟大美德,然后再细数了一番崇祯皇帝的功绩,最后又恭喜朱慈成功上位,大明新旧两代皇帝就算是完成了交接。

    波澜不惊又再着一丝丝的理所当然。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这种禅位模式再来上这么几次,大明帝国以后的皇位交接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任的太子都会如强汉时的太子一样,在登基之前先执掌一地以熟悉政务,最后再一步步的登顶。

    这就意味着,这样儿的太子在登基为帝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于官场和军事都会有足够的了解,在民间也会有巨大的声望任何人也别想忽悠这样儿的皇帝。

    最为可怕的是,崇祯皇帝搞出来的这种禅位模式与强汉之时让太子先熟悉政务的模式还有很大的不同。

    强汉之时,早期的太子都很牛逼,而后来的皇帝一旦坑了,太子就会完蛋,甚至于出现幼主临朝的局面。

    然而大明帝国就算是出现了幼主临朝,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别管是外戚还是文臣,甚至于是军方,几方面互相掣肘之下,谁也别想把持朝政!

    朱慈对此是无比的羡慕,是真的羡慕!

    父皇可以任性到极致的颁发一份禅位诏书,将军权甚至于厂卫都直接了当的扔给自己,然而自己以后能不能达到父皇的水平?

    然而朱慈心里明白,崇祯皇帝之所以能够如此任性,是因为他不在乎,也不害怕。

    不在乎权力是不是在自己的手里,不在乎朝堂上的大臣是否认朱慈为皇帝,也不担心掌握了军权的朱慈会不会对自己不利。

    事实上,朱慈不敢。

    先不说朱慈心里根本就没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就算有,朱慈也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现在百姓们对于自己的认同,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是父皇指定的继承人,而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得民心!

    而当崇祯皇帝退位之后,最为高兴的并不是朱慈,而是皇家学院的院正宋应星。

    宋应星的年经也已经不小了,下一任的接班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会是那个叫做易星志的年轻人。

    然而人老心不老,宋应星打算趁着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好好的琢磨出些新东西,替大明再尽上一份力。

    而想要琢磨新东西,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崇祯皇帝更厉害了,毕竟从水泥到火枪火炮再到蒸汽机和电,这些东西的背后都有崇祯皇帝的影子。

    现在趁着崇祯皇帝还算是年轻,应该赶紧的多从陛下那里弄出些新的想法出来,最起码也要解决掉有线电报的问题才行。

    宋应星和崇祯皇帝想到一处去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电灯这玩意都出现了,电报这种东西也该琢磨出来了,别管自己活着的时候能不能看到无线电和收音机这些玩意的出现,但是有线电报还是很有可能的嘛。

    然后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那些有线的理工科知识,一头扎进了皇家学院这所大坑。

    目标,有线电报。

    ps:今天献祭《大唐技师》《名著之旅》,另外,明天完结。

    再ps:因为酒引发一场战争,是欧洲真实的历史,只不过当时的主演是奥匈。。。

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后悔!(大结局)

    在崇祯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有线电报的时候,欧洲的乱局也达到了最**。www.uu234.ccwww.uu234.cc

    朱慈熠不缺军火,大明帝国的南北工业集团敞开了无限量供应,发现什么可疑的目标就直接炮火招呼过去,用炮炸死一头羊这种赔本的买卖都不知道干了多少回。

    朱慈熠也不缺人手,大明帝国想要捞军功的杀才们如恒河沙数,老大朱慈和现在的大明皇帝朱慈更是在人手上尽可能的提供支持。

    所以就如同苟雷在三秒之后就会进入贤者时间一样,欧洲的乱局在最**之后就平定下来了。

    大大小小的公国全部被老三给干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统一的晋国,和大明帝国再加上辽国一起,共同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三部分。

    当然,如果仔细算起来,或许还要算上唐王、沈王、桂王、秦王、庆王等等大大小小的藩王们,整个世界一共就是这四大堂口。

    四大堂口共认一个老祖宗炎黄,共认一个堂口开创者朱重八,共认一个前任扛把子崇祯皇帝,现在扛把子朱慈。

    因为都是一家人的缘故,再加上前一任扛把子崇祯皇帝还在活蹦乱跳的搞科学研发,几大堂口扛把子又都是亲兄弟,这三大堂口之间自然也就没有了纷争。

    没有了纷争的后果就是人口爆增,哪怕是平叛欧洲时消耗了几万人,但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上来说,这几万人几乎就是相当于九牛一毛的存在。

    人口爆增的后果就是再一次的土地重新分配。

    历史上各个朝代之所以完蛋,其实真正的翻开史书去看,除了宋末之时不是因为人口前期人口爆增而造成的土地再分配之外,剩下的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土地不够,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百姓吃不上饭,造反,然后死上一大批人,十室九空之后,空出来的土地重新分配,百姓们能够吃上饭。

    能够吃上饭的百姓继续多生孩子,然后土地再一次不够用,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然后又有人吃不上饭,然后接着造反,死人,重新分配,再生,再不够,再反。

    这几乎就成了套在中原堂口脑袋上的魔咒一般。

    大明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整个世界除了那些神秘的地区之外,剩下的已知的土地已经全部插上了大明帝国的旗帜,除了南北极没办法耕种之外,剩下的几个大洲全部在大明的治下,倒是显得地广人少。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几十年的朱慈不傻,知道人口爆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意的限制着土地分配,所以剩下来的土地还足够再撑上百十年。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先进的东西层出不穷,百姓们的目光也从土地和造人上面转移到了做工和生活上面。

    而一头扎进皇家学院这个大坑之后,终于还是在延兴五年,也就是朱慈登基的第六个年头,崇祯皇帝最终还是跟皇家学院的一众大拿们折腾出了有线电报。

    紫禁城里面,朱慈拿着手中被翻译出来的电报来来回回的看了许多遍之后,又将目光瞪向了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你确定,你没有翻译错?”

    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连头都不敢抬,颤声道:“启奏陛下,奴婢已经仔细核对过好多遍,确实没有翻译错。”

    呼的一声吐出一口浊气之后,朱慈都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朕,崇祯,打钱!”

    挥了挥手,命跪在地上的小太监滚蛋之后,朱慈才来回的踱起了步子。

    这份电报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家学院有多重要,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道么,大明能够发展到今天,皇家学院绝对称得上一句居功至伟,从自己登基到现在,投入到皇家学院里面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多,再加上父皇就在那里,自己这个做儿子的,难道还敢短缺了皇家学院的经费不成?

    那父皇为什么要跟自己要钱?还特意用电报来要钱?这是对自己不满意了?要不然是有人在其中上下其手,把皇家学院的拨款给贪了?

    不应该啊,自己登基之后这才第三年,虽然说政务上面的事情都不再请示父皇,那也是因为他老人家不让自己请示啊!

    至于说有人敢贪皇家学院的钱,那就更不应该了。

    虽然说自己是颁发了限制皇权的旨意,自己也不再插手官员们犯法之后的审判,可是剥皮实草的祖制就摆在那儿,再加上锦衣卫和三厂,以及民间自发的监督,还有人敢冒着被剥皮实草的风险去贪钱?

    还是说这些人已经胆子大到连父皇都不怕了!?

    蛋疼无比的朱慈一边命人准备银子,一边命人准备御驾,打算去皇家学院里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皇家学院里面的崇祯皇帝却恨恨的拍了一下桌子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要不然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信?

    崇祯皇帝不高兴,皇家学院肯定就开始折腾了,尤其是京城大学里面被拉来充当苦力的学生和老师们更是被使唤着去检查所有的线路。

    直到朱慈一路疾驰到了皇家学院,这些人也没有找到毛病在哪儿。

    崇祯皇帝面色不善的望着朱慈,干巴巴的道:“看样子,你是收到朕给你发的消息了?”

    朱慈一看崇祯皇帝脸色不善,心中顿时就暗叫一声糟糕,当即便躬身道:“父皇息奴,儿臣以为父皇这里是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又怕有人在给皇家学院的拨款中上下其手,所以才跑了过来,非是儿臣有意耽搁。”

    挥了挥手之后,崇祯皇帝吩咐人手把那些科研狗都喊回来之后,才对着朱慈点了点头道:“你倒是个有孝心的。

    行了,现在证明这东西能用就好了,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好处,你自己慢慢摸索,朕就不跟你多说了。去给你母后请安吧,你母后的身体近来却是差了一些。”

    看着朱慈没有挪动脚步,崇祯皇帝忍不住瞪了一眼道:“还留在这里干什么?你是能给朕帮上忙?还是不打算去给你母后问安?”

    朱慈的脸色顿时变得比哭还难看:“儿臣只是许久未见父皇了,心里一直挂着父皇的身体。”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又挥了挥手道:“朕的身体情况,朕自己心里有数,用不着你操心,少在这里碍事。”

    崇祯皇帝心里知道自己说的跟实际情况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逃得过生老病死,也没有谁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否则这他娘的就不是大明,而是玄幻世界了。

    自己已经五十八岁了,按照虚数的方式来计算,自己已经五十九岁了,眼看着就是花甲之年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的大明并不是后世,五十九岁绝对不算年轻了,尤其是自己年轻的时候经常带兵打仗,风里来雨里去的,身体肯定落下了不少暗疾,就算是有皇家医学院和太医院在不断的调理自己,估计自己的身体也不会太好。

    螨清那几个长寿的,动不动就是下江南神马的,自然活的时间久一些,甚至于还能出现十全老人不信看看螨清皇帝里面,唯一一个勤政一点儿的庸正还不是早早的就挂掉了。

    折腾出有线电报的崇祯皇帝随后就对皇家学院的科研没了兴趣。

    自己所知道的那些东西都已经早早的被掏空了,就像是社会科学不算科学一样,程序猿也不能算是合格的理工狗。

    崇祯皇帝的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寝陵上面。

    朱慈没在崇祯皇帝的寝陵上面省钱,既没有省钱的想法,也根本不敢省,无论是用料还是人工,都是往宽了用的。

    结果就是近十万的“劳工”,在那块三国接壤的地带日夜不停的修建着崇祯皇帝的寝陵。

    延兴十年,已经六十三岁的崇祯皇帝带着自己的几个老婆,还有朱慈的儿子,也就是大明现任的太子朱和,一起跑到了自己寝陵去看了看进度。

    朱和的名字是崇祯皇帝取的,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偷懒的崇祯皇帝仅仅是为了这个名字不扰民,也算是遵从了老朱家皇室一贯以来取名的规矩。

    之所以带着朱和,是因为朱慈的强烈要求崇祯皇帝对朱慈没什么好脸色,但是就跟民间普通的百姓都是隔代亲一样,崇祯皇帝对于朱和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关爱。

    其实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崇祯皇帝给自己的儿子做了个坏榜样,以致于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坐不住的主儿,有事儿没事儿就想着跑出去浪一圈,朱慈同样没能给朱和做什么好榜样。

    朱和也是一个闲不住的,刚刚年满二十三岁的朱和几乎已经跑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连英格兰那边都跑去过两次,如果不是太子东宫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估计朱和能跑到蓬莱洲那边去浪一圈。

    到了寝陵所在的崇祯皇帝难得的安静了下来,除了教导朱和一些为君之道外,就是陪着自己的几个大小老婆一起散散步,剩下的时间就是写写画画。

    崇祯皇帝这辈子不亏欠大明,也不亏欠大明百姓,唯独亏欠了的,就是自己的几个大小老婆在她们最美好的时光却将她们扔在了后宫,自己带兵在外征战,甚至于有些儿子和女儿出生的时候都没能陪在她们的身边。

    现在老了,终于有时间好好陪陪她们了。

    时间向来是最公平的,不会因为崇祯皇帝的皇帝身份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崇祯皇帝横压当世的功绩而给崇祯皇帝面子。

    王承恩早早的挂掉了,这个比崇祯皇帝还要大上许多的死太监,这一辈子其实从来就没有为自己活过哪怕一天的时间。

    方正化也挂掉了,早就已经拎不动刀的方正化为了崇祯皇帝的安全,曾经无数次的请求崇祯皇帝换个人,只是崇祯皇帝自信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再敢造反为乱,所以也就让方正化继续做了那个影子。

    因为像方正化和王承恩这样儿的太监,在离开崇祯皇帝之后是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的他们知道的太多了,比任何知道的都多,哪怕崇祯皇帝不愿意,也会有人去灭口。

    王承恩和方正化的死,仿佛是拉开了一场序幕一般,崇祯皇帝的大小老婆们也先后离开了崇祯皇帝的身边。

    最先离开崇祯皇帝的是婉贵妃完颜玉卓,这个辽东锡伯族的女儿家,当初为了政治联姻而嫁入天家,唯一的孩子就是辽王朱慈,从长大后出宫开府直到开国沙皇俄国的地盘,真正承欢膝下的时间只有朱慈小时候的那几年。

    辽东的风霜给完颜玉卓的身体带来了不少暗疾,哪怕后来经过不断的调理,依旧成为了第一个离开崇祯皇帝的妃子。

    接着周皇后和宜贵妃林桐棠也先后离开了崇祯皇帝,这让崇祯皇帝的心情越发的坏了起来。

    婉贵妃完颜玉卓,周皇后,婉贵妃林桐棠,这三个女人却是陪伴崇祯皇帝最久,感情最深,也是崇祯皇帝亏欠最多的。

    心情不爽的崇祯皇帝给朱慈添堵,或者说实现自己早就已经承诺过的事情下旨命朱慈继辽国皇帝位,命朱慈熠即晋国皇帝位,追封完颜玉卓为辽国皇太后,追封完颜玉卓为晋国皇太后。

    脾气越来越坏的崇祯皇帝除了对朱和还算是有点儿耐心之外,无论看谁都不顺眼,来到这里看望崇祯皇帝的朱慈兄弟几个都被骂了回去。

    随着仅剩下的袁妃,田妃,江灵儿和洛小鱼等几个妃子也先后老去,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被老天爷给厌弃了。

    要不然,为什么自己身边最忠心的奴才死了,自己亏欠最多感情最深的女人也走了,为什么当初跟自己一起杀敌的张之极他们也都老死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当初杀戮太重了?这他娘的,整个世界上就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不是对自己的惩罚是什么?

    去他娘的,如果是,那就再来上这么一回,朕还会选择杀他个天翻地覆,朕不后悔!

    ……

    崇祯皇帝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的东西只有一幅自画像高坐在龙椅上面的自己,手里拿着一个手机样式的东西,上面写着几个字,没什么事儿,朕就先挂了。

    或许,还有一个大明帝国。

重要通知!新书已发!

    《回到明朝当暴君》解封啦!哈哈哈哈哈哈!

    好不容易一本均订过万的书,也是朕的第一本书,被404的时候,真的是想死的都有了。

    万幸,终于放出来了!

    大家应该能够感觉到,这本优秀青年其实是收着写的,很多地方还没有展开就会忽然换地图。

    原因就在于上本书被404,导致很多地方不敢写。

    如今终于解封,撒花!!!!

    另外,新书已发:《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

    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

    朕,来掀桌子!

给大家拜年啦!

    各位亲爱的读者老爷,感谢有你们一路陪伴,让朕有了今天的成绩,真的,谢谢。

    无以为报,只能表示在过年的几天坚持更新以示感谢了。

    同时,朕也会尽量在这几天加更。

    有票的欢迎投票,不差钱的兄弟姐妹们请订阅下正版,或者把自动订阅打开,万分感谢。

    最后,催更党们就歇歇吧,你们尽管催,多更一章就算朕输。

    毕竟过年了,而朕连盟主的打赏都还欠着呢。。。。

第二百三十四章 诛连九族,一体斩绝

    崔呈秀接着道:“陛下对辽东之民心生怜悯,臣却以为不然。

    早在老奴努尔哈赤之时,辽东汉民几被屠戮一空,幸存者之中,凡心向大明者,早已逃归大明,又岂会留在辽东等死?

    更何况,老奴所屠者,以“粮不足五金斗”者,即所谓无谷之人居多,所余者,皆是家中粮过五斗之人。

    换言之,现在留下的,也不过是心向建奴而不是心向大明的乞活之辈。

    更何况,慈不掌兵,若想要建奴早日平定,便是误伤其中心向大明的百姓,只怕也说不得了。”

    一番赤裸裸的杀戮宣言,听得温体仁面无表情,施凤来却是高兴得很了:“启奏陛下,臣以为崔大人所言不假。

    此时仍留在辽东的,必然是应了建奴剃令而剃之徒,其赋与税皆是交于建奴,而使建奴有银子去购买兵甲粮草,于大明可有一分的好处?陛下何必怜惜彼辈忘祖之徒?”

    崇祯皇帝心动了。

    施凤来说的没有错,这些人的租子,没有一粒是给大明的,都便宜了建奴,同样的,这些人的赋税,也没有一文钱是交给大明的,反而让建奴能拿着这笔钱来祸害大明。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的下限,尤其是像崇祯皇帝这般不要脸的,其下限值更是低的可怕。

    沉吟半晌,崇祯皇帝道:“那便做罢。既然要做,便把事情彻底做绝,各种有的没的脏水,但凡能泼的,就全给建奴泼过去。”

    说着,崇祯皇帝突然间便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道:“比如黄台吉的小老婆布木布泰与多尔衮那不得不说的故事,还有豪格死了之后黄台吉扒灰的故事,还有代善什么的,但凡是能编排的,都可他们编排上去。”

    ……

    温体仁和施凤来等人一起在心中暗自擦了把冷汗,这皇帝太没谱了。

    自从上次建奴围了京师,崇祯皇帝找理由各种宰人,尤其是后来把孔家店也给掀了之后,确实慢慢地有了些皇帝的样子——除了动不动就诛人九族之外,剩下的各方面,崇祯皇帝确实已经越来越像一个明君雄主的所为了。

    然而正所谓帅不过三秒,崇祯皇帝的明君气象保持了没多久便宣告破主,流露出上次建奴围城之时一般的猥琐与下流。

    温体仁和施凤来有心不接崇祯的这个话茬,却不防崔呈秀却突然接道:“启奏陛下,此等事,臣以为可以命人多多描写,然后语焉不详,由得天下之人去猜测便了。”

    崇祯皇帝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嗯了一声道:“不错,正该如此。”

    依着当时的情况,若是把这些事儿都绘声绘色地说出来,反而没有多少人信——宫禁之事,怎么能这般轻易地便传了出来?

    倒是说一半留一半,比如说有一天黄台吉出宫打猎,多尔衮留宿宫中……

    嗯,这样儿就妥了。善于捕风捉影和艺术加工的人类,一定会把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的。

    比如多尔衮与布木布泰,甚至于多尔衮和哲哲,更甚至于多尔衮和布木布泰还有哲哲三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妥妥的,最后这事儿能传成什么样儿,谁也不知道,若是其中再掺杂上几个读书人,啧啧,那可就更不得了了。

    比如那个叫司马迁的太监,只怕他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信。

    比如那个叫司马光的家伙,就因为砸了个缸,结果出名了,神童,后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文人,这家伙流着口出歪歪出来的唐朝长孙皇后的形象,成了后世那个穿越者培训基地多少老师们的教材形象?

    当然,这两个还算是好的,如果换成小说家的大佬们出来,那这事儿就更乐呵了。

    比如后世评价颇高的金瓶梅,不就是一个笔名叫做兰陵笑笑生的文人写的么,甚么灯草和尚还有国色天香一类的,哪个不是文人的产物?

    而大明再加上辽东的这些读书人,基本上又都是一个尿性,说不定到最后也是一本煌煌巨著,成为史书参考的重要资料呢。

    等到第二天的大朝会之时,温体仁便先带头开炮:“臣启奏陛下,内阁接到了嘉兴知府沈正知的弹劾奏章,弹劾锦衣卫提督许显纯在嘉兴大肆构陷,抓捕嘉兴城中百姓吴天德九族上下三百二十七口。

    另外,臣还接到了南京户部尚书李槐的弹劾奏章,同样是弹劾锦衣卫提督许显纯未经旨意,便擅自锁拿南京户部侍郎吴良。”

    崇祯皇帝冷笑道:“许显纯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呐。未经旨意便敢锁拿朝廷大臣,当真是厂卫横行至此?”

    朝堂上的大臣们却是没一个开口说话的。

    被崇祯皇帝前前后后的调戏了一年多,便是傻子也成精了。

    如今朝堂上下,谁不知道你崇祯皇帝就是信任这些厂卫鹰犬,别说只是区区的知府和南京的尚书,便是京城的辅大臣亲自带头,只怕你崇祯皇帝也未必会当成一回事儿。

    崇祯却是大失所望。都他娘的是人精啊,原本还想着拿这茬再钓个鱼,看看有没有谁跳出来弹劾下阉党啥的,到底还有多少人是东林余孽。

    然而不曾想这些家伙居然没有一个开口的,个个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一般。

    既然调不上来鱼,但是这曲儿还是得唱不是?

    崇祯皇帝便开口道:“许显纯?”

    一直当自己是块木头的许显纯闻言,赶忙出班躬身道:“臣在。”

    崇祯笑道:“既然嘉兴知府与南京的户部尚书都上了奏章弹劾你,那你就好好说说你干了些什么事儿,让诸位臣工都听听。”

    许显纯闻言,便躬身道:“臣遵旨。”

    随即便站直了身体,转身面向着朝堂上的大臣们道:“锦衣卫奉旨追查陕西粮食倒卖一案,现用于赈济陕西大旱的粮食都被倒卖到了浙江嘉兴。

    而浙江嘉兴的吴家,正是这些粮食的买家。

    而等到锦衣卫和东厂联手追查之下,现这些粮食的最终买家并不是吴家,最终买了这些粮食的人,是一个叫李瘸子的海上大盗。

    锦衣卫又启用了潜伏在朝鲜、倭国、辽东的探子,最终现这些粮食被这个叫李瘸子的人经过朝鲜前大君光海君的手,倒卖给了辽东的建奴。

    证据确凿之下,许某便向陛下请旨,锁拿了倒卖粮食的吴家九族上下三百二十七口,诱捕了李瘸子及其手下匪盗一百零三人。其余二百七十四人,被福建水师郑芝龙部剿灭。”

    一番话说完后,许显纯才又转过身来,躬身对崇祯道:“陛下,臣说完了。”

    崇祯屈指敲了敲龙椅的扶手,突然间站起来道:“自朕登基之初,便在这大殿里对着诸位爱卿说过一番话,到如今,还有谁记得?”

    众位大臣皆是沉默不语。崇祯皇帝这句话就没办法接茬。

    你要说记得,那崇祯皇帝要是让你复述一遍怎么办?谁能记得清楚他到底说过些什么?只复述大概的意思,万一崇祯皇帝不满意,那可不能蒙混过关。

    可是要说不记得,这话更是没人敢说。真要说自己不记得了,那好,一个欺君或者藐视君上的大帽子立即便能扣下来。

    崇祯来回踱了两步,开口道:“朕登基之初,以为大明最大的敌人是建奴,可是区区辽东建奴,朕从未放在心上,哪怕前番建奴围困了京师,也是如此。如今建奴被围困在辽东,生死两难,便是明证。

    后来,朕以为大明最大的敌人是林丹汗。因着林丹汗叩关掳民,朕御驾亲征,深入林丹汗王庭,大小京观筑了十余座,逼得林丹汗赔偿大明及百姓的损失。

    再后来,朕以为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诸位藩王,朕给他们置换封地,让他们去祸害别处的外族,让我大明的百姓能不被他们祸害。

    接着便是天灾,陕西大旱无雨,百姓们嗷嗷待哺。不过没关系,只要国库,或者朕的内帑里还有一分银子,朕便不怕、一年旱,总不能年年旱,只要朝廷赈济及时,百姓们便不会出生乱子来。

    然而朕还是太年轻啊。

    朕剥了前辅黄立极的皮,悬在午门,也诏告天下百官,还设了养廉银子,可是怎么就有人不知足呢?

    区区一个知县,就有胆子倒卖十几万石的粮食,置自己治下的灾民于饿死而不顾。

    浙江一个号称是吴半城的吴天德,就敢将这些粮食倒卖给建奴,好的很呐!

    毛文龙在东江苦不苦?辽东的大明百姓被建奴祸害的惨不惨?

    都他娘的瞎啦!看不到啦!

    朕看,这大明啊,最大的敌人没有别人,就是大明自己!就是大明自己的官员和自己的百姓养起来的这些无君无父无国的豪商!

    人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朕今天就想问问这些混账东西,到底谁才是他们的类?是大明的百姓还是建奴?”

    温体仁见崇祯皇帝突然间就开启了暴走模式,不得不硬着头皮出班道:“陛下息怒。”

    其余大臣们皆是同声附和道:“陛下息怒。”

    崇祯皇帝却冷冷一笑道:“想要让朕息怒,倒也简单的很。”

    被崇祯皇帝召见过的温体仁和施凤来,还有崔呈秀心里清楚要怎么样才能让崇祯皇帝息怒,其余的大臣们却是不知道,只得一言不,等着崇祯皇帝自己再说出来。

    果然,崇祯皇帝踱了两步,开口道:“传诏,嘉兴知府沈正知,见事不明,治下无方,嘉兴出了此等通敌卖国之辈而不知情,着革职,永不叙用。

    南京户部尚书李槐,见事不明,治下无方,放任嘉兴吴氏族人吴良为吴天德等通敌卖国之辈提供方便,着革职,永不叙用。

    嘉兴吴氏,以吴天德为之人倒卖粮食于建奴,实属大不敬,通敌卖国,着吴天德本人凌迟,其九族一体斩决,大明律九十以下及七岁以下不适用株连九族之例,不用于吴天德至亲三族,尽斩之。”

    崇祯皇帝的话杀气腾腾,谁都知道这会儿的皇帝已经满脑子都是杀人立威的事儿了,但是刑部尚书苏茂相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株连吴氏九族符合大明律,然通敌之罪与大不敬,凡九十以上及七岁以下者,不应当一体斩决。”

    崇祯皇帝却是气笑了,问道:“为何不应该斩决?放过他们?”

    苏茂相干脆拱手道:“启奏陛下,吴天德倒卖粮食,其罪无可赦,然则与其九族之中的九十以上老人,还有七岁以下儿童何干?陛下杀戮过甚,后世又如何看待陛下?”

    崇祯皇帝挥手道:“后世史书随便写,写朕是桀纣之君也无妨。好处他们受了,恶处也得跟着一起。这世界上没有甚么公平不公平,怪只怪他们投胎在吴天德家中罢。”

    看苏茂相还想再说什么,崇祯皇帝又接着道:“苏爱卿也不必多言。若是他们只是贪了些,倒也没什么,朕还不至于容不下他们。便是这大明朝堂的衮衮诸公,又有哪个敢说自己真的是两袖清风?

    但是,他们向建奴倒卖粮食,这是在吸大明的血,肥了自己,却坑害了无数的大明百姓。

    朕为天子,乃为万民之君父,彼辈害朕子民,有如害朕!朕如何容得下他们?”

    一番话说完,崇祯皇帝却突然间话音一转,接着道:“还有你们,朕知道你们平日里也都喜欢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嘛,朕也喜欢。

    但是,都给朕记住了,贪一点儿,可以。朕可以当做看不见!尽心办差,朕也不可能让尔等亏了。

    可是有一点,谁要是再敢从百姓身上弄这些沾了血的银子还被朕给现了,到时候上了法场,可不要怪朕没有提前警告过!”

    一番杀气腾腾的话说完后扔下面面相觑的朝臣们大眼瞪小眼的呆,崇祯皇帝则干脆转身去了锦衣卫诏狱。

    那里可是有个家伙被关了快一年的时间了,若不是今天还想着恶心建奴搞事情,崇祯皇帝都险些忘了还有这么个家伙被关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137/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作者:天煌贵胄所写的《回到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明朝当暴君介绍: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回到明朝当暴君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明朝当暴君,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