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寒门栋梁TXT下载寒门栋梁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寒门栋梁全文阅读

作者:何时飞雨     寒门栋梁txt下载     寒门栋梁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四九章 军棋

    周致在京城的那一段时间,和当今太子朱厚照相识,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收获。虽然说周致在做太子伴读的时候和皇上还有皇后的关系搞的貌似不太好。但和这位大明未来的皇帝朱厚照的关系可是匪浅,不客气的说是到了一定的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朱厚照对周致是非常钦佩,并且言听计从的。在朱厚照心里,周致是亦师亦友。

    周致作为一个穿越众,自然知晓朱厚照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但现在真正接触了,这朱厚照的玩心就是大了些,至于在性格和品质方面,好像朱厚照也并没有历史上写得那么差劲。

    此时周致闻听朱厚照来通州,就是为了寻自己而来,不禁有些感动,同时心中一喜。暗暗想到,太子还记得自己,并且从京城这么远来寻自己,那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很重呐!

    可朱厚照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周致顿时苦恼起来。

    朱厚照也不在乎范进等人在场,凑到周致耳边,嘻嘻一笑,道,“周大秀才,知道本将军来寻你何事吗?你上次离开本将军的时候,可是给本将军说过,要给本将军寻一个好玩的东西。本将军等了这么长时间,可是还没有见到呐!

    周大秀才,快快说与本将军,你那好玩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或是有什么好玩刺激的玩法,快说!”

    周致的那一张脸在瞬间就苍白起来。

    说起来还这是忘了答应朱厚照的这件事情。在当时,周致只不过是想糊弄,胡乱应付一下朱厚照。谁成想,朱厚照对其他的事都不上去心,却是对这玩,如何玩感兴趣的很。

    这么多天了,周致还真是从没想过这件事。

    眼见周致沉默不语,朱厚照的脸色登时阴沉下来,说道,“怎么?周大秀才,你可是堂堂的秀才公,知书达理,一诺千金呐,难道说过的话就不承认了,就没给本将军想出好玩的物事来?那本将军可是对你不客气了!”

    他话说的很硬气,甚至带了怒容,但从他那一双虎眼里,周致却分明看到了有几分可焦急和恳求之色。

    看朱厚照这般表情,周致忽而心下一软。

    说起来朱厚照现在也不过十二三岁的年龄,在后世,像他这样年龄的孩子正是疯玩的年龄,整天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中,可以玩的东西尤其之多。

    可现在的朱厚照却是不一样了,成天在皇宫的高墙大院中,所见到的都是宫女和太监之类的,还被皇后娘娘严格要求,要读各种书册。这滋味是相当难受的。

    唉!也罢,既然朱厚照硬是要自己给他寻一个好玩的东西,那不妨就满足了他。

    后世好玩的东西多的是,可有哪一些能挪用到此时的大明呢?

    周致略略思忖,眼前不禁一亮。

    朱厚照生性好动,而且尤爱武艺,军事。周致便想到了后世的军棋。

    军师旅团营,连排小工兵。下军棋要比象棋简单的多,只要掌握了这个先后顺序,那就能下出来。但最为关键的是这个还非常有意思。可以说很适合朱厚照大将军的脾气秉性。

    想到这里,周致毫不迟疑,便是让人迅速取来了执笔,简单画出了棋盘,用纸片制作出了棋子,就在街头教起朱厚照来。

    朱厚照开始的时候却是没有多大兴致,可等周致将规则演说完毕,朱厚照的那一双虎目便尤其的发亮了。

    “好玩,真真的好玩呐!”朱厚照连连说道。

    岂止是朱厚照,就是连吕行川车朗等人也很是有了兴致,他们几乎都很是惊讶。这个周致,真是了不得呐,也不知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以前为什么就从来没发现过呢?

    也难怪了,周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聪明的紧,他可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拟的。

    “来,周大秀才,我们先行下上几局,看本大将军和你谁更厉害些!”朱厚照兴奋道。

    周致脸色微沉,说道,“朱大将军,这军棋我可是下了有几年了,你刚刚学会,定然不行,等着吧,等你找人练习一阵子,练习好了,我再和你比试不迟。

    你刚刚学会,我现在和你下,就是赢了也胜之不武呐!”

    朱厚照微微愣神,旋即笑道,“周大秀才说的不差,本将军还真是要练上一阵子。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待本将军练好后,定要和比试!”

    说完话,朱厚照扭脸朝刘瑾道,“刘伴,刚才周致秀才说的这军棋你都记下了吗?将这棋盘和棋子都收起来,回去之后制作出一副精良的,本将军先和下棋!”

    刘瑾不禁叫苦不迭。

    这刘瑾并不认字,所以刚才也就没有注意听周致所说,此时顿时有些懵逼,但还是上前,小心翼翼的收起周致画出来的简易棋盘和棋子之类的。

    刘瑾小声道,“周致秀才,你可把咱家害苦了,这接下来咱家可是没好日子过喽。”

    周致轻轻拍打一下刘瑾的肩头,也同样压低了声音道,“刘公公,不就是陪殿下玩儿吗?你学会了军棋,还不是和殿下接触的更多了?这和殿下接触的多了,哄的殿下高兴了,难道还有你刘公公的坏处?”

    听周致这样说,刘瑾顿时豁然开朗。不住的点头,道,“周致兄弟说的对,咱家和周致兄弟可是真真的好朋友呐,还是周致兄弟处处想着咱家。”

    说完朝周致就是非常感激的笑。

    朱厚照风风火火,此时内心俨然分外急躁,他对军棋早已迫不及待。催促着刘瑾收拾好了,两人便是急急地沿着这个主街道奔去。

    不用问了,他们的马匹可能就在附近,想来一会儿定会快马加鞭,连夜奔回京城了。

    可朱厚照刚刚走出几步,却又转回身,大步走至周致跟前,说道,“本将军还真是忘了,周致,你来通州是乡试的吧?这次你可要给本将军考中了。

    怎么样?周致秀才,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杨廷和,用不用本将军和杨廷和打个招呼?”

    当着范进车朗等人的面,朱厚照就这样大声说话,好像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范进车朗吕行川等人都面面相觑,暗自寻思这位朱大将军到底是何方神圣,什么来历。

    周致也是脸色通红,急忙道,“不用,不用,桌子考举人可是要凭真才实学呐!”

    其实周致很清楚,这朱厚照也就是瞎操心,胡乱说话。乡试是何等严格的考试,哪里会有泄露考题的道理?况且那杨廷和更是一丝不苟之人,朱厚照说要为周致通融杨廷和,其实他是做不到的。不过,朱厚照能有这份心思,还是让周致很感动的。

    “呵呵!本将军就知道周大秀才不用这个,好了,走了,祝你好运!”

    朱厚照说完,再也没有回头,和刘瑾二人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第四五二章 拜师

    通州知府的工作干的真是不差,他可能与生俱来就有巴结领导的本领。他把杨廷和住的驿馆装饰的可谓富丽堂皇,各种生活用度一应俱全,而且都是高档货。在一间硕大的房屋里,安放了一张长有丈余,宽有五尺的崭新木桌。桌上摆放着一些书册和两摞厚厚的纸张。

    砚台和笔架都是名贵之物,最重要的是在桌上摆放的茶盏引人注目,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坐着的正是杨廷和。

    杨廷和这些日子着实累了,乡试考试了九天,杨廷和一直在考场盯着,而考试之后是阅卷,阅卷自然也离不开他。三千多名考生,杨廷和虽说没必要将每一份试卷都过目,但经过阅卷官们筛选出来的五百余份试卷,他都要认真看上几次。

    尤其是张榜之后,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杨廷和都要和他们一一见面。这不,现在到了深夜,拜师的人竟还剩下八个人。

    “庆都县学生周致见过恩师!”周致朗声道,随后便是朝杨廷和深深一躬。随后是范进等人的声音,都是见过恩师。

    他们八个人的名单杨廷和早已看过了,知道这里面有周致。他和周致早已相识,周致这个年轻人早就给他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刘健还有内阁成员李东阳对周致很是看好,这让杨廷和也就有了和周致亲近的想法。

    周致在做太子伴读的时候,周致搞出来的什么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以及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之类的学说,当时的朱厚照还真是难为了杨廷和。不过杨廷和毕竟很有些先进思想了,他对周致也就不像李东阳等人那般感觉大惊小怪。

    不过杨廷和一直很奇怪,周致小小年纪,而且是个乡下人,为何就有了这般见识?

    一句话,周致在他心里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认为周致应该前途无量。

    这次乡试无论从哪个环节都是公正公平的,最后的结果更是让杨廷和吃惊,第一名竟然是周致。

    人才,这绝对是稀有的人才。

    不过现在杨廷和是老师,自然在周致等人面前表现的很是庄重,一丝不苟,不苟言笑的模样。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在周致身上匆匆扫过,而后将目光却是落在了周致身后的范进车朗等人身上。这些人年龄不一,可他们竟然一下子都考中了举人,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要知道,庆都县是个小县,每次乡试考中举人可谓寥寥无几,有些年头可能还是白点。可这八个人都是庆都县的,而且都来自高昌镇,如何让人不惊。

    甭说这是北方,科举本就不发达,就是到了南方,这样举人扎堆的情形也是不会出现的。

    这次乡试没有半丝徇私,更不可能泄露考题,可这样的事情却愣是发生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杨廷和倒也不怕朝廷里的那帮人弹劾。要知道,杨廷和现在在弘治皇帝那里还是很吃香的,皇帝对他很是器重。再说了,这次乡试做的合情合法,根本就没有半点儿疏漏,就是想弹劾杨廷和,也是找不到任何把柄的。

    这只能说明这些人都是十分努力的,再有可能都沾了周致的光。周致对四书五经,八股文的理解可谓炉火纯青,有周致给他们指导,这些人想不进步,想不考中举人都难啊。

    呵呵!周致的朋友们考中了举人,杨廷和却把功劳记在了周致身上。想来周致若是知晓杨廷和此时这么想,定然会脸红不已呀。

    不过不得不说,若是说周致对范进吕行川等人一点儿帮助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对的。可若是说范进等人是沾了周致的光才考中了举人,这便很是夸大了。

    在周致想来,其实从一开始,周致是得到了范进吕行川等人的诸多帮助。

    八个人笔挺的站在桌前,杨廷和看罢,心里格外舒畅,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说道,“本官早已听闻你们八君子,在庆都县搞出来的动静不小,就是连保定知府彭泽对你们也很欣赏。行,你们不像是其他人,为做官追逐功名利禄而读书,从你们弄出来的八君子义仓就能看出你们都是心系百姓之人。

    现在我大明政治清明,正是读书人用武之时,所以你们一定要刻苦用功读书,在明年的春闱能考出个好结果,不辜负本官对你们的殷切希望。”

    周致范进车朗吕行川等人不知道杨廷和对其他的举人学生是如何说的。也不知道杨廷和对自己这些人的殷切希望是从哪里体现的。总之,明明知道杨廷和说的就是官场的客套话,可大家还是明显有些激动。

    是呀,考中了举人,从现在起地位就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还成了杨廷和的学生,美好的未来就展现在了每个人面前。

    简短说过之后,杨廷和轻轻挥挥手,说道,“本官今日实在累了,你们也回去歇息,日后我们师生还有见面的机会!”

    八个人便很是恭谨的向杨廷和告辞,出了房间。

    进来的时候,周致是排在第一个的,可现在出去,周致却成了最后一个。周致的前脚还没有迈出门去,杨廷和却又是说道,“周致留一下,本官还有话和你说。”

    今日乡试张榜,周致今日就前来拜师,虽说时间有些晚了,但毕竟还是在今日,这让杨廷和心里还是非常欣慰的。

    周致是解元,杨廷和只是刚才那么几句简单的鼓励之词,显然有点儿太过应付了。

    周致回身,杨廷和那一张脸上却是没有任何表情,说道,“周致,这次乡试你考了解。本官早已听说过,你是杨一清杨大人的学生,本官和杨大人关系不错,但这次考试,本官却没有半丝徇私舞弊,这完全是你自己考出来的。

    你考试的文章本官看了几次,却是很是不同,见解独到,在这次考试中你的文章可谓独占鳌头。

    但本官看你毕竟还很是年轻,断不可滋生傲慢之气。你应该知道,这天下可是有很多的才子,明年春闱更是会有很多才子要参加考试。据本官所知,现在国子监读书的柳开先文章出众,算你一个对手。

    江南更是人才济济,有个叫唐寅的人风头日盛,才华出众。现在就有传言说明年的状元非他莫属。还有个名叫徐经的人,也算是个才子。

    更有广东一带的伦文叙,都是早已憋足了劲要在明年考试大展拳脚,考中状元。

    周致,在本官看来,你却有明年争夺状元的本领。我大明的状元每每都是出在南方,周致呐,本官对你就寄予希望,明年你若是能考个状元出来,那可真是要名动天下,让天下人知晓北方人其实不比南方差,也算是为北方士子争口气吧!”

    杨廷和虽说是南方人,他能有这样的说法,能有这样的胸怀,也就足以说明他是胸怀天下之人。像是这样的人,未来不能有很大的成就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是此时周致的想法,至于明年自己考中状元,这样的想法不能说周致没有,但想法却没有多么强烈。

    在现在周致想来,明年春闱自己能考中进士,最好能弄个庶吉士,那未来的前途可就更加光明了。能顺利做了官,凭自己在后世的见识,就能为大明百姓们做出更多的事情。

    面对杨廷和的希望,周致只能是频频点头,说道,“学生尽力而为,争取不让恩师失望!”

    “好!日后遇到什么困难,自可来寻本官,本官定会全力相帮。”杨廷和说的很是真诚。

    只是这一句话,杨廷和和周致之间的关系就拉近了不少。

    从杨廷和的会客厅出来,范进等人还在外面等着他。对于刚才杨廷和和他说了些什么,众人都没有问。

    反正是大家都考中了举人,这就是无比高兴的。回到客栈,歇息一夜,明日便启程回家。

第四五四章 狂

    无论是在后世,还是今生,唐伯虎的大名早就在周致耳朵里磨出了茧子。此时见到唐伯虎的真身,周致不禁短暂的愣神。随后,周致便是满脸堆笑,甚是崇敬的朝唐伯虎抱拳拱手,说道,“周致见过唐寅兄!早就听闻唐寅兄的大名,今日得见,实是三生之幸。”

    与此同时,唐伯虎也正在细细打量周致。徐经自从上次从吕家离开回到江南,他便把在吕家的情形向唐伯虎不止说过一次。尤其是对周致,徐经更是一番夸奖。当然了,依徐经的狂傲,对周致的夸奖自然也是带有傲慢和不服气的那种夸奖,甚至是诋毁周致,说周致并不把唐伯虎放在眼里。

    唐伯虎琴棋书画造诣颇深,在江南名气极大。很多人见到他都是尊敬有加。所以,此时他对周致的谦卑态度倒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在心里暗暗寻思,这个周致就是一个乡下人,甚至是带着些许土气,哼!一个这样的人能有多大见识?能有多大才华?徐经啊,和这么一个人计较,也未免有些掉价了。

    不过,唐伯虎还是不错,他坐在椅子上稍稍欠身,也是朝周致轻轻拱手,“呵呵!好,周致举人,我唐寅也是久闻大名啊!”

    话虽这样说,但在任何人听来都有些应付。

    周致随后又见过了伍文定和顾鼎臣,还有徐经。徐经仍然是那般傲慢,对周致爱搭不理的。

    对徐经这样的人,周致也不好说什么。

    没办法,这就是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徐经嘛,就他这样的性格,想来日后定会碰钉子的。

    周致落座之后,岳书震冯茂等人都一一到来。高昌镇上的八君子算是到齐,再加上唐寅、伍文定、顾鼎臣还有徐经,客厅中就有十二个人了。

    吕家客厅的面积本来不小,但一下子有了十二个人,客厅中却是显得有些狭窄了。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茶盏,大家先是各自啜了几口茶水,徐经率先说话。“呵呵!两年前,行川兄你们还是秀才,甚至有些人连秀才都算不上。”

    他话说到了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其实这里面两年前不是秀才的有吕行川、岳书震和周致。但听徐经的口气,显然不是针对吕行川和岳书震的。要知道,徐经和吕行川的关系很不差,两年前徐经和岳书震还未曾相识。显然他这样说,只是针对周致一人的。

    众人不知徐经是什么意思,所以也就都不搭言,等徐经继续说下去。

    徐经接着说道,“不成想,你们几人现在都是举人了,呵呵!变化真是太大了。尤其是周致兄弟,还考了北直隶的解元,当真是了不得啊!

    不瞒大家说,周致考试的文章我等都已经看过了。不错,很是不错,想来今年的会试是很有希望考个进士出来的。这穷乡僻壤之地,真若是考出个进士来,还真是天下奇闻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想到徐经竟然这么不给大家面子,竟会这样说话。周致心下着恼。

    周致所气恼的自然不是徐经说自己什么。而是徐经的言外之意。徐经说自己可能会考中进士,可其他人呢?莫非剩下的七个人谁都不能考中进士?徐经这明显是不把范进等人放在眼里啊?要知道,现在的八君子一下子都考中了举人,这些日子一直都信心满满,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会试一展身手,考中进士呢。没想到,都过去了两年,这徐经仍然还这般张狂。徐经也太打击人了。

    怎奈,不管怎么说,尽管现在范进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但毕竟徐经唐寅等人远来是客。此时尽量还不要针锋相对。

    伍文定是个火爆脾气,他感觉徐经话说的实在太过了,大家都没有面子。当即说道,“徐兄,话可不能这样讲啊,行川兄等人都是才子,想来这次会试,他们考中举人的希望都是很大的。”

    徐经看也不看伍文定,说道,“文定兄弟难道不知道么?会试是全国举子的考试,这天下的才子说起来还是江南人。呵呵!至于北方嘛?厚重而已,可是考科举却是要差了些。

    文定兄弟,这次会试若是我说唐寅兄必中状元,难道你会不相信?”

    他一下子将话锋引到了唐寅身上,对唐寅显然是极力推崇。

    不过他这样说,就更加张狂了。唐寅必中状元,而北方这八君子却是连个进士都考不中。这也太瞧不起这八君子了。

    范进实在听不下去了。特么的,见过狂的,可是没见过这么狂的。你们只管去考你们的状元、进士,可是为什么要羞辱我们八君子呢?真是莫名其妙。

    呵呵!这可能就是人的性格吧。

    范进腾的一下站起来,刚要发作,不料唐寅却突然说道,“徐经兄弟,我们从南方来了,是来这里做客的,缘何就说起来这个。呵呵!大家都是读书人,切莫要伤了和气。

    我唐寅虽说这次是奔着状元去的,状元也非我莫属,但总不能处处说与别人吧!”

    如果说唐寅前半句说的还算不错,可这后半句明显是帮着徐经打击八君子了。一句话,这唐寅更狂。

    不过,周致很清楚,唐寅狂自然是有资本的。可能自己的文章水平和唐寅比起来,的确会差上一些。所以,周致仍然是面色平和的坐着,并不说话。

    可此时的范进忍无可忍了,岂止是范进,就是连邱浩岚冯茂等人都是面面相觑,脸上带了愠怒之色。他们是来做客的吗?这分明是来奚落羞辱人的呀。

    范进当即道,“唐寅兄弟固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名动江南,但这天下之大,说不得会有比唐寅兄弟文采高的人呐!唐寅兄弟和徐经兄弟刚才如此说话,却是让老夫不敢苟同。”

    唐寅当即面色一沉,没等他说话,徐经却是早已站起,双目喷火,说道,“范进,你如何这般说话?唐寅兄是天下第一,难道这也会有非议吗?

    什么天下之大,有比唐寅兄还有才华之人?简直是无稽之谈。范进,我问你,这天下,有谁会比唐寅兄有才,这次会试还会有谁能超过唐寅兄?这次会试,唐寅兄不考中状元,又有谁能考中状元?”

    他一副咄咄逼人之势。

    不过他的这番话问出来,看样子还真有点儿将范进问住的样子。是呀,唐寅名声太大,这天下还会有谁比唐寅更有文采?这次会试除了唐寅还会有谁能考中状元啊?

    范进忽而转头,将目光落在周致身上。

第四四三章 匪夷所思

    寇大刚倒是不以为意,笑道,“贤婿还是里面请,此处也不是讲话之所啊!”

    周致看寇大刚一脸的不在乎,不禁一愣。不过还是随着老丈人进入客厅。寇沛涵则是见过了爹爹之后,和母亲到后院去说话了。母女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了。

    客厅中,周致坐定,早有仆从端上来了香茗,让周致就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要知道,以前周致进了寇家,何曾有过这样的待遇。再有,即使后来和寇沛涵大婚之后,自己在寇家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老丈人和自己说话的时候,还是始终要端着一副架子,面孔始终是严肃的。

    就是在年初,自己搞定了老丈人被抓的事情,从后军都督府的郭良那里将老丈人救出来,老丈人在见到自己的时候,对自己还不是这样的表情。周致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丈人对自己虽说心生感激,但还是要板着脸的。

    可今日却是大不相同了。

    你没瞧见寇大刚是满面春风吗?

    周致稍稍迟疑了一下,不等寇大刚问起,便说道,“上次小婿从郭良手里将岳父大人救出来,那郭良表面虽说对岳父大人很是礼遇了,但在小婿想来,这件事郭良不会善罢甘休!

    一句话,郭良只是摄于皇上的压力,和当时大太监李广的完蛋才让他成了惊弓之鸟,毫不犹豫的放出了岳父大人。

    可等郭良回过味儿来,怕的是郭良还会想办法要祸害岳父大人呐!

    岳父大人请想,那郭良是后军的右都督,而岳父大人只是倒马关千户所一个小小的千户,岳父大人在他眼里可就是小的很了。”

    周致此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是这几日在细细琢磨之后才想出来的。他从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能清晰感觉出来。

    自己刚刚去国子监的时候,郭勋对自己那是百般刁难,各种看不起。可等到自己收拾了大太监李广,震慑了郭良,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周致能感觉出来,郭勋俨然对自己有了很大的尊敬。

    可就在自己辞掉了太子伴读,或是说差点儿被皇上和皇后砍下了脑袋,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又回到了初始状态。

    当时自己一个人从皇宫回到国子监的,恰巧碰到了他们京城四少中的三少。郭勋那种对自己鄙夷憎恶的眼神始终在周致的脑海中浮现。

    特么的!这郭勋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

    自己本来不想得罪他,和他交恶的。可自己乡下人穷秀才的身份却始终不能让他的看得起。

    周致知道,郭勋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反应出他爹郭良的态度。

    周致就想到郭良很有可能会不放过自己的老丈人寇大刚。毕竟老丈人的倒马关千户所直属于后军都督管辖。

    “呵呵!贤婿多虑了!贤婿可能有还有不知,就在前几日朝廷突然给老夫下了一道旨意,让老夫几日之后就进京,就任锦衣卫镇抚使。

    呵呵,老夫多方打听才知晓是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从当今圣上跟前举荐了老夫。

    不过,贤婿呀,老夫知晓说到底老夫还是沾了贤婿的光啊。据老夫多方扫听,牟斌对贤婿的印象不错,正是看中了贤婿的面子,他才调遣老夫进京,就任锦衣卫镇抚使。”寇大刚笑呵呵的说道。眼角眉梢难以掩饰诸多兴奋之色。

    是呀,寇大刚现在是倒马关千户所的千户,是正五品官。而锦衣卫镇抚使是从四品官员,从品级上自然是提高了。再有,众所周知,锦衣卫在大明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直接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

    在大明弘治时期,虽说锦衣卫的地位有所削弱,但弘治皇帝还是十分重视这一机构的。

    所以从这里来看,寇大刚绝对属于升迁。他做千户年月不短了,在四十几岁的时候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而且一下子就进京了,寇大刚此时焉能不喜?

    不过此时的周致却是如坠五里雾中,刚刚老丈人说的很清楚,老丈人的这次升迁是沾了自己的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是看在了自己的面子上才给了老丈人这样的一个机会。

    可是自己和牟斌又何曾相识?自己虽说在京城住了些时日,而且还做了一阵子的太子伴读,可是和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却没有半点儿相识,更是没有过半次接触。要说牟斌是看在了自己的面子上才给了老丈人这样一个升迁机会,那不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吗?

    难道说老丈人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是在故意逗弄自己吗?

    可是看丈人的脸色,郑重其事,俨然是十分真实的。这可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老丈人能去了锦衣卫,能跟着牟斌做事,还真是一件好事。

    周致作为一个穿越众,自然知晓牟斌。

    据史书记载,牟斌在大明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他做锦衣卫指挥使,可是做了不少好事。此人为人正直,不和朝廷中的那些人同流合污,在此时政治清明的弘治时期也是一股清流了。

    周致还真是有个想法,日后有了机会定然和牟斌这样的清正之人多接触接触。

    可是自己现在的身份太卑微了,只是个小小的乡下穷秀才,如何能和牟斌,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有了交集。

    好吧,既然老丈人说的郑重其事,那就暂且这样认为,应承了这件事,日后好好扫听,看老丈人的升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呵呵,其实周致有所不知的是寇大刚刚才所说,是有些道理的。

    周致在京城一段时日,弄出来的动静绝对不小,锦衣卫无孔不入,指挥使牟斌还真是对周致有些关注。尤其是在周致非常轻松的就干掉了大太监李广,这让牟斌更是对周致提起了高度重视。

    牟斌和后军都督郭勋素来不睦,郭勋虽身居高位,但在牟斌眼里却是一个小人,不学无术,没有能力。郭勋欺压百姓,仗势欺人更是让牟斌生出憎恨,只是摄于郭勋的地位,和他与皇帝的关系,牟斌才不敢轻易刁难郭勋。

    郭勋抓了周致的老丈人寇大刚,寇大刚也就引起了牟斌的注意。经过多方扫探,得知了寇大刚的为人和能力,牟斌顿时眼前一亮。锦衣卫现在人手缺乏,而寇大刚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人吗?

    而且他显然和郭勋为敌,这正是自己需要的。

    再有,周致虽说辞掉了太子伴读,引起皇帝不满,但牟斌也知道,刚刚致仕的内阁首辅徐溥,还有内阁成员李东阳都对周致很青睐喜欢,牟斌断定周致这个人日后定会有不小的作为。

    更为重要的是周致出身寒门乡下,为人着实不差。牟斌就感觉和他们有了关系,对自己日后,以及对自己锦衣卫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句话,人才不可多得,寇大刚就是要收到自己身边的。

第四四五章 与仁达巷

    吕行川、车朗、周致、范进、魏好古、冯茂和邱浩岚七个人在吕家的书房坐定,那丁姓老仆早已沏好了香茗,七个人饶有兴致的品着香茗,便高谈阔论起来。

    吕行川的老爹吕秋生因为参与管理了周致他们弄出来的那个“八君子义仓”,此时的精神健旺了很多,再也没有了什么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毛病。这些阵子他几乎每日一大早便去了义仓,乃至于周致来了,都未曾见上一面。不过他在临出门时早就有过叮嘱,要吕家好好准备一顿丰盛午餐,招待儿子吕行川的几位朋友。尤其是周致,吕秋生托丁姓老仆还给他问好。

    当初的“八君子义仓”,除了现在的七个人,还有岳家的岳书震。岳书震一直在家中苦读总结,他倒是没有注意到文会今日会聚首。

    此时的老范进精神焕发,双眼发亮,笑道,“我等兄弟几人多日不见,都是各自求学,想来这些时日都有了一个进步。我等先不谈论各自的读书所得,不若就让老夫先行出一个题目,我等作文。到了午时,想来文章也就写出来了,我等再互相拜读,品评,也便分出了高下。”

    周致一直很纳闷,像老范进都五十多岁了,精力如何还这般旺盛?真是老当益壮啊。

    周致微微眯起星目,并不说话。

    在周致想来,这样也好,大家共同做一样的题目,那高下也就分出来了,各人这些天的进步也就呈现出来了。

    当然了,这次作文并不是要比出个一二来,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

    车朗也十分赞同,不过车朗毕竟沉稳,也和周致一样,并不言语,只是面带微笑而已。

    冯茂第一个响应,邱浩岚也跟着打趣道,“是呀,范兄这个提议好,就是应该写出文章来,大家互相切磋。”

    “呵呵,周致贤弟在京城国子监读书,还做了太子伴读,跟着的先生也都是才高八斗之人,我等确实应该见识见识周致贤弟的文采了!”吕行川正色道。

    吕行川的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显然他是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说是大家互相品评切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周致才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毕竟他们这些人说是在各地的书院读书,但和京城的大儒名家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的。

    周致微微一笑,道,“承蒙各位哥哥看得起,周致也并不谦虚,那就请范兄出题吧!”

    周致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有些傲气,其实这也反映出周致的一种自信。在京城国子监读书,几乎把彝伦堂里面的书全部读完了,又是得到了不少大儒的指教,尤其是李东阳的教诲,让周致更是心思清朗,头脑也甚是豁达了不少。

    在国子监,周致的文章没有对手了。就是那号称明年的状元莫属的柳开先也只能自叹不如。至于后来去的杨慎,杨慎虽说很有才学,但他现在和周致比起来,还相差很多。

    一句话,周致此时这样说是有资本的。

    听起来好像是狂妄之语,但实际上却是事实。

    众人听周致这样说话,不禁面面相觑。是呀,周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谦虚谨慎,从不张扬,可今日却如何这样说话了?难道周致的性格只是这半年的光景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大家转念一想,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周致的性情是不会变化的。这正是周致的自信,看来周致在国子监是有了飞跃的进步啊!

    这样一想,大家就不禁同时朝周致投过来敬畏的目光,周致却是神色如常,笑道,“众位哥哥不要看我,范兄,请快快出题吧!”

    这里范进年龄最长,而且又范进其实一直很公正的。由他来出题,其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范进眉头微微拧起,思忖片刻,便抓笔在手,在纸上写下了题目:与仁达巷。

    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四个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可以说狗屁不通。但在场的几人都经历了书院的学习,虽四书五经之类的早已熟识在胸,几人便相继点点头。

    这个题目绝对可以说是个怪题了。

    可是现在的科考怪题出现的比率也是不小的。

    众人都知晓,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开头写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下面则是紧接着另一章是“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范进就是把前面的最后两个字和后面的第一、二个字连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题目。

    从这题目来看,范进的才学应该有了诸多进步。要知道,出题更是考验人的水平,范进能出出这样的题目,足见范进对四书五经早已非常熟知,可谓倒背如流。

    范进看了诸人几眼,呵呵笑道,“这个题目也是老夫刚刚所得,以前从未做过,老夫便与诸位共同思索作文吧!”

    说的很是轻松。

    不过他在说完之后,那一张脸就凝重下来,显然他已经陷入了思考之中。

    有了题目,众人便各自散开,各自寻到位置,开始作文。

    八股文难在破题。

    范进的这个题目前后不搭,破题自然就分外的难了。车朗、冯茂、吕行川等等众人都皱眉沉思。周致却是神色如常,坐在书房内一处角落里,微微眯了几下星目,便开始研磨。

    墨研好后,几乎不假思索,便直接作文,可谓信手拈来。周致的举动自然让众人看的分明,众人心里不禁咯噔几下,暗道一声,好一个厉害的周致。

    此时自然没有过多的心思放在周致身上,他们需要做的自然是抓紧思考,寻思破题。

    不足半个时辰,周致面前的纸上便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一篇文章。字迹工整,洋洋洒洒,甚是好看。

    顺带一提的是在国子监读书和当太子伴读这些日子,周致的文章出神入化不说,就是字也写的更加俊秀好看。

    将文章审视了一遍,确信没有了任何纰漏,周致便无所事事起来。偷眼看一下众人,见众人都是一副皱眉苦思之态,周致不想打扰他们,便轻轻站起身,在书橱前站定,开始搜索吕行川书房内还有自己可以看的书

第四五一章 解元

    “周致哥哥,中了,考中了,周致哥哥中了解元呐”齐彦武刚刚跑进客栈,就急急的大声呼喊起来。虽说他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但那声音却很是连贯,而且惊天动地的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样子。

    齐彦武本来和范进车朗等人是一起看的榜,可他毕竟年轻,而且又是武艺高强,所以行动就快上了很多。至于此时的范进等人,还在回客栈的路上。

    此时周致正在房间内看书,还没来及出来,那跃龙门客栈的伙计却是一脸兴奋的急急走出来,笑道,“怎么样,什么来着,在我们这跃龙门客栈住下就是这样,必然高中呐这不是嘛,你家少爷高中举人了吧”

    说完,便大声嚷叫起来,“跃龙门客栈出解元喽跃龙门客栈出解元喽”

    他的声音甚是洪亮,俨然是想让来通州应试的秀才们都知道住在跃龙门客栈的好处。

    周致起先听到齐彦武的呼叫,心里也是一惊。没想到自己竟然考中了北直隶的解元。说起来对这次乡试,周致能考中了举人还是有些把握的,可若是考中解元,那可是连想都没想了。

    “周致哥哥就是厉害,大嫂早已说过,这次说不得哥哥会考中解元呐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齐彦武站在周致跟前,说道。

    显然,他已兴奋的不知说什么好了。那一双虎目中充满的是无尽的崇敬。

    是呀,周致以前考中了小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可和现在的解元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

    客栈中外出看榜的人陆续归来,兴奋的难以抑制,满面笑容的有之,垂头丧气,唉声叹气,眼神迷离的有之。呵呵如此看来,这龙门客栈的伙计口中说都能考中举人的话绝对是当不得真了。

    范进车朗等人刚刚回到客栈,还没来及恭喜周致,客栈外便响起来鞭炮之声,前来报喜的人到了。

    这次乡试周致等一行人留下的地址就是跃龙门客栈,正是这个原因,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周致等人一直住在通州,并不回家。

    周致得了解元,给他们的赏钱自然格外丰厚,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领了赏钱,这次满脸喜悦的离开。

    第一拨报喜的人刚刚离开,第二拨即刻就到了。齐彦武还是一样的打发,每人都给了他们赏钱,他们随后离开。接下来就是车朗的报喜队。

    车朗在乡试中得了九十二名,名次也着实不错。虽说和周致是不可比,但车朗也分外满足。毕竟这是第一次参加乡试,而且一下子就中举了。

    其次是魏好古、冯茂、邱浩岚、吕行川、范进都是高中举人。

    说起来范进的年龄最大,他在这些人中的名次却是最低,是三百二十一名。不过范进也格外兴奋,几乎高兴到了极点。终于中了举人,回家之后可以在娘子跟前好好显摆了。这以后嘛,自然有中进士的可能,待自己中了进士,那自己伟大的志向也就要实现了。

    一拨拨前来报喜的人络绎不绝,跃龙门客栈空前热闹起来。直到了晚上掌灯时分,客栈才算是安定下来。

    北直隶乡试的主考官是杨廷和,那么这一届考中举人的就全部是杨廷和的学生了。既然约定俗成,有这个师生名分了,那拜师环节自然就不能缺少了。拜师这样的事情,是越早进行越好,这样让杨廷和心里高兴,也可在杨廷和那里留下深刻印象。

    周致等八个人都考中了举人,自然都要去拜师。所以他们在客栈之中简单吃了晚饭,便相约一起从客栈出来,直接去驿馆寻杨廷和。

    杨廷和虽然说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左春坊左中允,官级很低,但谁都知道,这是非常有前途的职务,没有人胆敢小觑了他。这次能让杨廷和来做北直隶乡试的主考官,就可见朝廷对他的重视了。

    通州知府的官位显然在杨廷和之上,但知府却是对杨廷和非常恭敬,而且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驿馆的条件虽然不差,但比起这位通州知府大人的府邸,那自然相差甚远。可是无论通州知府如何盛情邀请,杨廷和却是打定了主意,坚决住在驿馆之中。

    通州知府无奈,只好给杨廷和亲自送来最为精致的上好用品,就是杨廷和的吃喝,也是通州知府命令通州最为有名的大厨给做的精美菜肴。

    杨廷和之所以住在驿馆,主要是杨廷和意识到这几日前来拜师的人很多,他必须要在这些学生心中树立一个廉洁奉公的美好印象。

    驿馆在跃龙门客栈的东南方向,八个人带着数名书童加快脚步,趁着浓浓夜色,约莫半个时辰的光景走到了驿馆门外。

    来在此处,众人不禁唏嘘不已。此时在驿馆外,早已排起了长龙队伍。

    呵呵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虽说今夜前来拜师的人很多,但此时的驿馆外面却是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就遵守着秩序。也难怪了,这些人都是考中了举人的人,从个人素质而言,却是有些高。最为重要的是,今夜是前来拜师的,谁不想给恩师杨廷和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啊若是在外面吵吵嚷嚷,惊动了杨大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周致等八人也就很规矩的排在了众人身后。

    这次乡试录取了三百余人,估计今夜来拜师就有一百多人了。但见进去一人,出来的也是很快,估计里面的杨大人也就是很随意的问问学生的情况,然后说上几句鼓励之类的言语而已。

    他们虽说和杨廷和大人说话的时间很短,但每个人出来后,都是一脸兴奋,壮志昂扬的模样。也难怪了,能作为杨廷和的学生,并且得到他的鼓励,那光明的未来可是要看的见摸得着了。

    等到周致等人要进去拜见杨廷和的时候,时间已到了深夜子时。可能杨廷和今夜是真的累了,那传话的衙役慵懒的走出来之后,看了周致等人几眼,便说道,“大人说了,你们几个就一起进去吧”

    范进车朗等人面面相觑,这是何道理,别人都说一一召见,为何到了我们这里,却是要一起召见啊这样的意义可就不是很大了。

    周致却是笑道,“我们几个人一起进去也好,正好让杨大人知晓一下我们八君子”

    周致是解元都无所谓的样子,众人也就不再说啥,心安了不少。就这样,周致走在最前面,随后是魏好古邱浩岚范进等人,众人大步朝驿馆内杨廷和的住处行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7152/ 第一时间欣赏寒门栋梁最新章节! 作者:何时飞雨所写的《寒门栋梁》为转载作品,寒门栋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寒门栋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寒门栋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寒门栋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寒门栋梁介绍:
现代人周致穿越到明朝北方一个贫苦农家后发生的故事。混迹乡野,一边用功读书,一边用现代知识赚钱养家。南善诗词,北人厚重。北方比不得南方,北方因为环境和人文的限制,想读书科举很难。“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是一个士子如林,名臣云集的时代。国家抡才大典,非科举毋得与官。寒门栋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寒门栋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寒门栋梁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