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大收藏家TXT下载大收藏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收藏家全文阅读

作者:鬼徒     大收藏家txt下载     大收藏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14章 接底2

    那神情转换的度之快,以及语气的改变差距之大,让边上的王极东等人,都颇有些忍俊不禁。

    不过,胡姓男子询问的问题,也是很有必要、很有针对性的。如果这件瓷器,放在他的手上一年两年的,就能从五千涨到八千,乃至于是冲破一万的话,想必胡姓男子还是很乐意收着这么件明代末期的瓷炉的。但若是藏上个三年五载的,也就是五六千来块钱,恐怕,除非是真的很喜欢瓷炉这个类型的瓷器了,否则一般的玩家,是没有多大的兴趣收藏的。

    当然了,那种纯粹的是以收藏为乐趣的人,要排除在外。

    可是,胡姓男子能够为了判断一件官窑瓷器的真伪,竟然都跑去做热释光的检测了,那份心思,可就不单单是把玩瓷器的心思了。

    ……

    “总的来说,不管是官窑的,还是民窑的,都是会有升值的。”老专家考虑了一下,说道,“但是,你也要关注它升值的情况,暴涨后面肯定会有暴跌。实际上,它平稳的升是很正常的,自然也就是它的市场规律所在了。……”

    胡姓男子听着听着,眉头微微的一皱。倒不是说老专家的话说得不对。不过,胡姓男子多少也混过古玩行,知道在鉴定的时候,尤其是说到真伪、价格之类的敏感话题的时候,专家们一般给出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居多。就好比是眼前这位,说的话语那可是滴水不漏啊,但对胡姓男子而言,却又没有多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胡姓男子不免给自己的侄子递了一个眼神。那位年轻男子当下会意,不由得就开直接口询问道:“那我们这件民代晚期的瓷炉,在价格上会不会跌呢?”

    “这个?”老专家指了一下瓷炉,说道,“跌倒是不会跌。如果你拿在手上藏着的话,多少还是能有一些保值的。”

    胡姓男子闻言,脸上不免有了几分喜意。

    没成想,老专家紧接着就来了一个转折,说道:“不过呢,和官窑瓷器比起来,恐怕呢,因为它的市场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它的升值潜力也就不如官窑的高了。”

    “那就是说,收藏它没什么升值的空间了啊?”胡姓男子那话语中的失落,即便是王极东这边的杂工都听的出来。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把一件没有太大价值的瓷器,说成藏上个三五年的,就可以财吧?

    “其实,你也没有必要失望。”石清影这个时候,示意了一下那位老专家,开始接过话题,说道,“艺术品的收藏,最主要的还是中长线的投资。只要你手头的东西是真东西,那么,归根结底它的价格还是会涨上来的。或许,在现在这个价位出手,您还不太满意,那么,没准过个两三年的,市场风向变了,它的价值就突飞猛涨了呢。……”

    “那就承您吉言了。”胡姓男子也不是什么想不开的人,见石清影都这么说了,他也就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了,“不过,这件瓷炉的鉴定虽然最后它的确是真的,对于刚才的误会,我会给你们公司的人道歉的,当然,这也是我自己本人所希望的。”

    毕竟,没谁会愿意自己手头的藏品是假的吧?

    “但是,”胡姓男子话锋一转,接着说道,“这件青花人物筒式瓶又要怎么说?”

    “这件东西,……”石清影一时间,还真没辙儿。

    胡姓男子手中的那份热释光检测报告,实在是来得太过震撼了。石清影和两位专家一起鉴定了那件青花人物筒式瓶很长时间,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难道仇老真的是一时间看错了?

    这恐怕就是石清影和两位老专家脑海里的真实想法了。或者,更多的,还要波及到瓷器组的成员,以及杂工、迎宾小姐们。在这些人的心中也是有着不少的疑惑。毕竟,光是靠眼力鉴定的时候,偶尔出现个‘打眼’什么的,也不是不能接受。

    虽然无损于仇老的威名,却是会在这个当口,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损失!

    ……

    “小东子,你说仇老真的会给鉴定错了吗?”夏芸在端完茶水之后,就一直的站在王极东的身边,这会儿看到石清影等人在那边有些拖延时间似的商讨着对策,一时间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就询问了一声。

    当然,夏芸在问的时候,也只是下意识的行为,压根儿就没想到过王极东会回答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只不过,就在她刚要把注意力给转移到石清影那边的时候,王极东却是老神在在的说话了:“既然是仇老鉴定的,自然是没错的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科学仪器的检测出错了?”夏芸不由得没好气的白了王极东一眼。心下里还以为,王极东只是冲着仇老的名头,在说着大话呢。

    在整个公司里,仇老可是大部分人的偶像。虽然石清影、方荃的瓷器鉴定能力也不弱,和夏芸这样的迎宾,还会偶尔的说上几句话,但是,说到夏芸等人心中最为崇敬的,恐怕还要数仇老了。

    不光是人家资历老,年纪大,光是看着就像是一个鉴定的专家,更为主要的还是仇老虽然人经常不在公司里出现,却会时常的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什么的地方,见到他。如此一来,神秘感,再加上他的名气,能有不少人崇拜,也是正常的。

    看着夏芸拿煞有介事的模样,王极东自然是明白了她内心的想法,摊了摊双手,笑着说道:“我也没说科学仪器的鉴定就是错的啊。”

    “那你的意思是?”夏芸蹙了蹙眉头,脑子有些转不过弯儿来,“这仪器的检测也没错,仇老的鉴定也没错,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嘛。”说到最后,声音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就大了起来。惹来不少人的侧目。

    王极东注意到石清影等人的眼神,也有些好奇,抑或是责怪的投注了过来,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装着没有觉似的,解说道:“我说夏芸小姐,这可是瓷器好哇?而且还是清顺治时期的呢,难道就不许别人给它接个底儿什么的?”

    “接底?”夏芸微微一愣,甚至还小声嘀咕了一句,“难道接个底,就能骗过仪器检测吗?”

    反倒是那边正在和两位老专家讨论着的石清影,在这么一瞬间,脸上的笑容就浮现了出来。

第015章 局限性1

    在一开始的时候,石清影不是没有考虑到过这件瓷器的成分,是属于利用真实的清顺治青花人物筒式瓶瓷器残片给拼凑出来的。正确的说,就是一件瓷器被摔碎了之后,古玩做旧的行家收集到这些碎片,然后利用这些真实的碎片为基础,重新做出一个完整的瓷器来。

    以这样的方式做旧的瓷器,如果你后续修补的手艺足够高的话,哪怕就是行业内的大玩家遇到了,也不一定就能够看得出来。‘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里的两位鉴定专家,包括石清影在内,一时间没有看得出来,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那份热释光的检测,就这么明摆着放在几人的眼前呢,众人哪怕就是在心中想到了这一点,恐怕也不会往这个方面去多想,更不会随口就给说出来。这完全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

    反倒是王极东,这个对于现代化的仪器检测,并没有做过多的了解,但是,对于民国时期的做旧手段却又非常了得的人,在见到这么一件清顺治的青花人物筒式瓶的时候,一眼就看出了它的‘问题’所在。

    ……

    石清影先是颇为诧异的打量了王极东一眼,随后,才来到胡姓男子的面前,说道:“我们几个讨论了一下,认为你这件青花人物筒式瓶,仇老所给出的鉴定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你们该不会是,光听从了这么一位杂工的话,就信以为真了吧?要知道你们才是专家啊。”在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之后,胡姓男子倒也认清了刚开始就敢插口胡乱说话的王极东的身份了。

    “并不是他说了之后,我们才这么认为的。”石清影笑着说道,“当然,我个人认为,我们公司里的员工,哪怕就是做的是杂工,或者是迎宾的活儿,但是,在鉴定的眼力上,多少都要比一些普通的收藏玩家要强上一些。……”

    “就是,就是,石组长说的太对了。”这不,石清影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赶紧的附和上了。

    “口说无凭,你们直接拿出证据来啊?”胡姓男子大有不说清楚,誓不罢休的架势。

    “好吧,你这件瓷器,最先的时候可是仇老鉴定的,我们自然需要征求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石清影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被胡姓男子打断了。

    “你刚才不是说,那位专家不在的吗?难道是骗我们的?”

    “仇老人是不在,却可以打电话联系呀。刚才我就让人一直联系着仇老来着,只不过那会儿一直接不通,现在好了,已经可以通话了,不妨就等工作人员把仇老的鉴定分析给拿过来,让大家一起看看吧。”石清影这会儿说的话,很是轻巧,却也是带上了几分俏皮,以她这般的年纪,能做出如此的举动来,想来,先前的时候,这件瓷器给她带来的压力还是非常的巨大的。

    索性,到了这个时候,似乎所有的问题突然的就这么迎刃而解了,一放松下来,倒是让她没有过于在意自己的表情变化。

    正说着呢,原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服务台那边开始打电话联系仇老的人员,其中之一走了过来,手上还拿着一张纸条,明显就是仇老的对于自己的鉴定结果的解释了。石清影接过手,仔细的看了看,随后,又递给了另外的两位专家,示意他们也跟着看看,自己则是重新走到青花人物筒式瓶的边上,查看起来。

    ……

    “怎么样?难道是这件东西真的不对?可是,也不可能啊。”胡姓男子微微躬着身子,凑到了石清影的边上,小声询问着,“这热释光的检测,莫非也会出错?”

    “热释光的检测,自然是不会出错的。”石清影先肯定了检测报告的真实性,随后,才解释着说道,“不过,您又知不知道,热释光的检测,究竟是怎么个回事呢?”

    “这个热释光的检测,就是对瓷器做个全面的分析呗。”胡姓男子顺口答道。

    其余的人听了,也是深以为然。虽然这高科技的玩意儿,具体的是如何检测的,不少人心中或许还不太清楚。但是,既然都给检测出来了,那可靠性还是非常大的。若不然的话,谁还愿意花那个大价钱去做检测啊?

    就是王极东,这会儿心中已经是断定了眼前的青花人物筒式瓶,是个接过底的玩意儿了,但是,在说到热释光检测的时候,心中还是有几分兴趣的,翘以待的,就把自己的目光给投注到了石清影的身上。

    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夏芸碰了一下他的手肘,好奇的问了句:“你刚才的话,是不是瞎蒙的啊?”

    “你才是瞎蒙的呢。”王极东对着夏芸,轻微的摇了摇头,仿佛是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样,看得夏芸是咬牙切齿的,这会儿却也是拿他没有办法。毕竟,夏芸心下里也很是好奇,石清影接下来究竟会怎么样回答呢?

    ……

    石清影表现的很是沉稳,在自己看完了之后,就安静的站到了一边,待到公司里的另外两位老专家也一起看过之后,三人才小声印证一番,随后,才由石清影站出来,总结着说道:“这件清顺治的青花人物筒式瓶,经鉴定,它并不是真的。当然,说它是半真半假的话,或许更合适一些。所以,仇老的鉴定结果,是正确的。”

    “耶!——”几个瓷器组的年轻人,在听到石清影的说辞,当即就高兴的挥了挥自己的拳头。而胡姓男子那边,则是一脸的疑惑,甚至于他的侄子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气愤了。

    石清影抬手往下虚按了两下,让大家静下来,才接着说道:“可能大家都非常的疑惑,既然它是假的,那么为什么热释光的检测报告中,会说它是真的呢?说到这里,就要说说热释光检测的限制性了。”

    “这拿去做检测的还有限制吗?”王极东插口问了一句。

第015章 局限性2

    “当然会有了,”许是王极东先前的表现很是让人惊喜吧,石清影这会儿冲着他,颇为善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因为热释光的检测,也是需要取样的。你们看,这件青花人物筒式瓶,这么大的个儿,总不能胡乱的取样吧?考虑到瓷器表层的釉色的存在,不好去刻意的去破坏,所以,在做瓷器的检测的过程中,取样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从底足部分来取的。……”

    石清影既然把话都给说到这个份上了,即便是胡姓男子再怎么坚持自己的意见,心下里恐怕也已经是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了。

    眼前的这件所谓的清顺治时期青花人物筒式瓶,就造型上而言,自然是真的无疑了。但是,就整件瓶子的本身而言,却是只有下半部分的底足,才能算得上是真的,而上半部分的瓶身,却是后来人刻意的给模仿着做出来的。

    王极东有意无意的瞥了眼仇老的鉴定解释,正是因为他感觉到瓶口处的不同寻常,才会给出‘不真’这样的鉴定结果吧。一般的专家,倒是很容易被这样的半真半假的瓷器给糊弄过去。

    想到这里,王极东的心头不由得也对公司里的仇老,多了几分敬佩的心思。

    要知道,在刚才的时候,没有王极东的提醒之前,或者说是没有和仇老联系上之前,石清影以及另外两位瓷器组的专家,对于眼前这么件接了个底儿的‘清顺治青花人物筒式瓶’,可是束手无策的啊。

    ……

    送走了胡姓男子和他的侄子,公司里的人自然是满脸的喜色。

    正如王极东先前所预料的那般,这样的事情,在‘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出现在这个时候,处理得又是如此的漂亮,竟然连科学仪器的鉴定,都比不上公司里的仇老的眼力,这对于整个公司员工的士气的提升,却是无与伦比的。

    石清影拍了拍手,神情微动,对着大家说道:“今天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公司里的专家们的鉴定,也希望大家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迎接和艾菲克拍卖公司的这次合作。……好了,大家都去干活吧。王极东,你过来一下。”

    “我?”王极东正琢磨着石清影那鼓舞性的话语呢,没成想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快点过去啊。……”边上的夏芸倒是猜出了这次石清影喊话的原因,不由得推了王极东一把,那眼神中还多了几分欣喜的感觉。别看在没人的时候,夏芸喜欢和王极东胡乱打岔,还幸灾乐祸的怀疑着王极东的判断。但若是遇到有表现的机会,她倒也是希望王极东有更好的展的。

    ……

    王极东走到石清影的工作台这边。台面上,除去电脑之外,还有着不少的拍卖会的宣传册,以及一些表格之类的东西。反倒是那种正统的古玩收藏类的书籍,却没怎么看到。想来,是石清影对于自己鉴定能力非常的自信了,或者,就是在工作的时间中,不愿花太多的心思在个人的学习上。

    石清影很是认真的打量着王极东,仿佛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么个员工一样,约莫有那么一阵子之后,才笑着说道:“今天你的表现很不错,胆大心细,做个杂工的确是有些屈才了。怎么,以前的时候,学过古玩收藏方面的知识吗?”

    “从书上、论坛上都有看过一点吧。”王极东只能是这么的回答着。

    “只看过一点点?”石清影眯起了眼睛,琢磨着说道,“你倒是谦虚。好好的表现吧,会有你出人头地的机会的。对了,早上的时候,方荃让你以后跟着她对吧?”

    “嗯,方小姐是这么说来着。”王极东点了点头。

    “那你就暂时的先跟着她吧。方荃虽然年纪和你相仿,但是,在瓷器方面的鉴定,有些时候就是我也不如她的。待会儿我和她说一声,让她在瓷器方面的鉴定,也给你把把关。”石清影显然是知道早上方荃会带王极东出勤的真正原因,遂建议着说道,“如果你自己有什么想法的话,也可以和我说说。”

    “没。”王极东摇了摇头,道,“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在王极东想来,在公司里只要能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瓷器的鉴定,就足够了。王极东可没想过,仅仅是今天一天的表现,就能够让他升职成为瓷器组的正式成员。古玩的鉴定可不比别的什么工作,一朝一夕间,你的眼力就能够生‘质’的改变。但凡是古玩鉴定的行家,可都是实打实的摸爬滚打出来的。

    而且,石清影话语里的意思,也是要方荃多培养培养他的意思。这对于王极东来说,已经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当然,并不是说王极东需要方荃的指导,而是在有了石清影的这番话语之后,很多时候,王极东可以尝试着自己出手鉴定。虽然还比不上那些可以自个儿出勤的工作组成员吧,却也不会相太差远。

    ……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之后,王极东的脑海里,则是在琢磨着,那所谓的瓷器热释光的检测。刚才面对着石清影,临了,他也曾仔细的询问过整个热释光检测的过程,此外,在网络上查看到的资料中,除去热释光检测之外,其余的一些高科技手段,也让王极东更加的上心。

    不同于民国年代的瓷器鉴定,完全的是依靠个人的眼力。在如今的时代里,仪器的辅助,无疑会让瓷器的鉴定,变得更加的精确。这可都是王极东所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可不想自己被时代的展,给淘汰了。

    只不过,那些高端的技术,更多的是针对价格高昂的瓷器精品而言的。就好比是热释光的检测,就有着它的局限性,需要拿到检测局去,还需要取样。而一般的,在市场上买卖交易,你总不能随身带着整套的检测仪器吧?

    说到底,王极东脑海中的那份记忆,还是非常的管用的。

    这也让王极东放心了不少。

第016章 ‘古月轩’1

    一连两天,王极东都没有怎么在公司里遇到过方荃,所期待中的出勤,自然也就是笑谈了。好在大家也都知道,王极东是被石清影所看重,这个时候,倒也没有什么人去找王极东干些体力活儿。王极东呢,也乐得一个人在上班的时候,查查资料什么的,很是清闲。

    偶尔的,夏芸也会趁闲,过来和王极东说说笑笑,诸如王极东以后达了,千万不要忘记她这个小迎宾之类的,徒惹两人之间一阵会心的微笑而已。

    不过,公司里的大多数员工,却都跟上紧了条似的,一个个忙忙碌碌的。就好比是方荃吧,王极东问过石清影组长,被告知是去了外地出差了。王极东自然也能明白过来,方荃这是出远门拉关系户去了。想来,瓷器拍卖专场的即将到来,让整个艺术品投资公司都开始快的运转起来。

    如果不是王极东有了石清影的照顾,这会儿,他也不会如此的悠闲吧?

    谁让人家的顶头上司:方荃,现在人不在公司里呢。

    就连杂工、迎宾们的主管老杨,看着王极东的时候,脸色也没有了往常的那种冷峻。更多的时候,还是王极东自个儿实在看不过去了,才会帮衬着以前的伙伴们一起劳动,倒是让几个杂工,脸上多了几分感激。

    ……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王极东却是请假了。这可是他和王平约好了的时间。本来,他还是约的傍晚,那个时候正好是下班的时间段。不过,因为有了特殊的际遇之后,王极东琢磨着,还不如请个假,趁着早上的时间,去王平的店里看看呢。

    一大早的,王极东就在考虑着,是不是要把那只粉彩花卉八方碗也带过去。这玩意儿的价值倒是不怎么高,但是,这会儿王极东实在是缺钱啊。蚊子再小,那也是肉不是?至于夜市上收获的那件深蓝釉钟式杯,那是毫无疑问的要带过去的。

    王极东心下里还在希冀着,可以在王平的店铺里,找到点好玩意儿呢。

    有时候,遇到了一件好的古玩,即便是你口袋有钱了,也不见得就能买下自己喜欢的东西来。而从那晚王平对深蓝釉钟式杯的喜爱程度而言,王极东琢磨着,若是自己真能看对眼某件小玩意儿,在价值上,又是和自己手头的钟式杯差不多的话,倒是可以从王平的手中,兑换过来。

    古玩行中,尤其是玩家们私下里的交易中,更多的还是采取以物易物吧。

    而王极东在收藏方面,受到更多的,也正是民国的那个时代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以物易物一些。

    当然了,若是有钱的话,王极东倒是不会排斥直接的用金钱去购买。

    ……

    王平的店铺在天涯古玩城内,与潘家园那边的热闹、人头攒动相比,这地方的人,在数量上显然会少上许多。王极东抬眼看去的时候,感觉这边的店铺的形式,比起潘家园的那种地摊林立,无疑是一种优势的同时,也是一种劣势。

    只能说是两个地方所形成的氛围感,大不相同吧。

    先是打了个电话给王平,随后才找到了他的店铺里。这人还没怎么进去看呢,就先是瞅到了店铺的名字:古月轩。

    王极东心下一动,甚至于是下意识的就那么轻轻摇了摇头。巧的是,就这么一瞬间的事情,就被王平给看到了。许是王极东并非是第一个见到这个名字之后,做出如此举动的人吧,王平也不怎么在意,反而是把王极东给热情的迎了进去,才开口解释道:“怎么样,王老弟,是不是被这个店铺的名字给吓到了?我这名儿起的,可是很好的把握住了‘出奇制胜’这四个字的含义啊。”

    得,两天没见,两人之间的称呼,竟然是丝毫的不见生疏,反而更加的熟络了。

    王极东看了眼王平,大有深意的点了点头。

    要知道,从王极东进了店铺到这会儿,王平的眼神,就始终没有离开过王极东手上的包裹。那意思不言而喻,人家正惦记着这东西呢。

    不过,王极东却是不着急,王平现在的态度,不正是他所希望的吗?笑着说道:“哦?那倒是要请教一下了,这名儿,敢情你是故意这么起的啊。”

    “那是,那是。”王平说话间,才招呼了店铺内唯一的一位伙计,给王极东看座,再端来一盏茶水,解释着说道,“这里这么多的店铺,除了字画、玉石、家具之类的,瓷器也不少啊。想要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你,就得弄点玄乎的玩意儿。这‘古月轩’三个字,来头不小,又能唬人,拿来做店名正合适。”

    “唬人?唬的都是些新手吧。”王极东嘴角流露出几分笑意。

    真要说起来,这‘古月轩’的名头的确非常大。一般而言,‘古月轩’三个字,指的就是清代的一种极端高的工艺美术品。当然了,在瓷器一行,这三个字的份量也是非常足的,可以说是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又称‘瓷胎画珐琅’,也就是行家嘴里常说的‘珐琅彩’,后人称其为‘古月轩’,国外也有称之为‘蔷薇彩’的。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

    如果有人告诉你手头有件民窑的珐琅彩,那看都不要去看,肯定就是假的。这玩意儿,只是为皇帝烧造的,全部都是御制,哪怕就是在官窑瓷器中,也是极为难得的,算得上是清宫瓷器中的头等名品。不说工艺上的难度极高吧,存世的数量也非常之稀少。

    而且,即便是有,也大多以小的器具,如鼻烟壶、烟碟之类的居多。

    王平的这么一间小小的古玩店铺,竟然就敢选了这么个店名,倒真的是有些唬人了。一些老行家看着,最多也就是在心中感慨一下,有生之年,不要说收藏,哪怕就是过手一件古月轩瓷器,也是一种奢求啊。

    王平若是真有这样的珍藏,并且还在这边开店的话,恐怕他的店铺,早就门庭若市了。

    ……

    许是注意到王极东的神情变化吧,王平‘呵呵’的干笑了几声。大家都是行内人,也就无需多说些什么。王平的打算,无非是想要博得一些眼球而已。只要是准备入行玩瓷器的,谁没听说过宋五大名窑、元青花、明成化斗彩、清珐琅彩之类的名品啊。

第016章 ‘古月轩’2

    而且,正如王极东所说的,王平用了‘古月轩’这样一个店名,无非就是冲着那些古玩行的新手们去的。如果都是老行家过来的话,得,王平的店铺,别说一天两天的都开不了张了,就是三年五载的,也不定就能够成交一次呢。

    虽然说在古玩行内,流行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样的俗语,但那也得有高昂的利润才行。

    王极东左右看了眼店铺内陈列着的瓷器,说它十之**都是假的,还算是客气的了。王极东嘴角的那份笑意,似乎是在诉说着,这里面可没有一件是真东西啊。

    “要不,王老弟先在我这店铺里转转?”王平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王极东的神情变化了,不过,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王平还是能很好的把握住时机的。说不定王极东就会打眼了呢?奈何王极东实在是囊中羞涩。若是手头有闲钱的话,倒是不介意给王平封一个红包。

    俗语里就是给‘份子’钱。

    谁让王极东这会儿是第一次来王平的店铺里呢?捧个场什么的,还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随便的挑选一件看着还不错的玩意儿,然后,再给个远远高出实物的价格,算是间接的包一个红包给店主了。但凡是古玩店铺开张之类的,有行家前去光顾的话,这些可就是面子上的事情了。

    哪怕是你明知道自己选中的玩意儿是个假货。

    ……

    王极东忽然有些后悔起在王平面前充当行家了。虽然,民国的那个王极东的确是。

    好在,王平的店铺并不是新开张,而且,王极东这一次也算是作为双方交易的身份进来的,并不需要捧场。

    大家熟归熟,行内人归行内人,先是简单的寒暄了几句,王平现王极东并没有什么表示之后,也不在意,两人很快的就进入到了正题。王平装着很是轻松的问道:“王老弟,东西带过来了不?”

    王极东很无语的瞥了他一眼,这不是明摆着的废话嘛。王平一直就盯着边上的包裹看来着,若是这会儿王极东真敢说自己把东西给忘带了,估计王平直接废了他的心思都有了。点了点头,王极东把包裹轻巧的放到了木桌子上,然后打开。

    “疑?”王平眼睛一亮,说道,“这小碗很是不错啊。”稍微大一点的那件钟式杯,王平已然是见过了,这会儿突然出现一件粉彩小碗,自然是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王极东说道,“正宗的清咸丰粉彩花卉八方碗,绝对的开门到代的东西。”

    “成。王老弟,真有你的。”王平兴冲冲的拿捏起来,欣赏了一阵,尤其是对着底足部分的款式仔细的瞧了瞧,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了,才接着说道,“你的意思是,这东西也匀给老哥我了?”

    王极东点了点头,说道:“你就开个价吧。合适的话,你就拿去。”

    “呵呵,瞧你说的。在老哥这地方,还能亏了你不成?”王平先是说了句大白话,然后低头,凑到了王极东的身边,小声说道,“你真的就不再看看我店铺里的东西了?我这边的货源,可是很杂的。兴许,老哥我的眼力不行,就让你给捡了漏了呢!”

    “得了,要是您的眼力都还不行的话,那我岂不是更不成了?”王极东可不会上王平的当。对方能这么说,无非是存了想要用东西和王极东兑换的心思。若说在没来之前,王极东也还有这样的心思的话,那么,在看到‘古月轩’店铺里陈设着的瓷器之后,这样的想法,却是很快的就被王极东给抛掷到了脑后。

    什么‘古月轩’啊,名字取的是挺好听的,却没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王老弟,你谦虚了不是?”王平笑呵呵的一副和气生财的模样,琢磨了一阵,才说道,“不过,这口粉彩小碗的釉色,不够鲜亮啊。而且,口沿部分还有个小小的冲口。”冲口,也就是瓷器口部与别的东西相碰到之后出现的小裂纹,大小不一。“这价钱上,可就不太好定了啊。”

    “您是这方面的行家,您看着定吧。”王极东这话也没说假,像王平这样混迹于古玩市场的玩家,又是自己开个小店铺的,对于市场行情的了解,可是丝毫不比一些鉴定专家来的弱。真要说起来,说不得,还是他们更在行一些呢。

    “那我就直说了啊。这个数,怎么样?”边说着,王平边比划了一下‘五’字。

    “五万?”王极东心下奇怪。

    “王老弟,你说笑了不是?”王平闻言之后,看着王极东的神情微微的变化了一下,把手头的小碗给放置到了桌子上,有些努嘴着说道,“这小碗真要是值五万块钱的话,那我也不敢收啊。”

    “那您的意思是,”王极东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五千?”

    “我就说嘛,王老弟你怎么可能是不懂行的呢。这就是市面上的价格了。虽然有可能会稍微高出几分,但你总不能不让老哥我赚上几块辛苦费吧?”王平忽然间,却是放松了下来,又重新拿起小碗欣赏起来,笑着说道,“你刚才是故意试探老哥的吧?”

    “哪能啊。”王极东苦笑着说道,“我还真是不太清楚市场行情呢。不过,说真的啊,我倒是知道,就在去年的华辰拍卖上,就出现过这么一只清咸丰的粉彩花卉开光八仙碗,那一件,可是拍出了十二万的价格啊。”

    “那口小碗我知道。”听到王极东提起拍卖,王平也是颇有些向往着,说道,“我还在画册上看到,确切的说,是拍出了十二万一千的落槌价。不过,老弟,你也知道,那可是开光的八仙碗啊,和这口八方碗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而且,那口碗的品相也是非常的完好。我当时瞧着的时候,也是心动不已。碗壁上分为三层纹饰,口沿部分为寿字纹与八宝纹相间;中间腹部为开光的八仙纹;胫部也是八宝与寿字相间纹。更为重要的是,各层纹饰间均以金边相隔。那精华华丽的程度,让人看着就是喜欢的紧。啧,啧,真是漂亮啊。……”

    王极东嘴角苦笑,仿佛是一说到这碗,王平的神思都给牵引了过去似的。

    “不过,咱就是没钱啊。”王平颇有些遗憾的说了句,“要不然,怎么的也得去参合上一脚。”

    “在拍卖之前,那口碗的估价不是只有三四万的吗?”王极东说道。

    “这不是才仅仅是估价嘛,……”王平忽然有些意会王极东的意思了,顿了一下,说道,“王老弟,你的意思是说,这件粉彩花卉八方碗,你准备给送拍?”

    “不是这件。”王极东摇了摇头,转而指了指深蓝釉钟式杯,说道,“而是这件。”

第017章 约定1

    王平闻言之后,低着脑袋考虑着什么,约莫是沉默了两三分钟的时间,手中原本在把玩着的粉彩花卉八方碗,这会儿也是被直接的搁置到了桌面上。

    王极东只是这么看着,也不去好去打搅。如果说,对于王极东而言,把这件明嘉靖年间的钟式杯给送到拍卖会去,才算是能把利益给最大化的话,那么,对于王平而言,这样的举动无异于是说明他已经和这件深蓝釉钟式杯没什么交集了。

    王极东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的提到‘拍卖会’,尤其是还说到了,一件事先估价只有三四万块钱的清咸丰粉彩花卉开光八仙碗,竟然最后给拍卖到了十二万的价格,自然不会是随便说说的了。

    想要把自己的藏品,给送上拍卖会的心思,昭然若揭。

    “王老弟,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说出这样的话来,王平自己都觉得自己话语里没有多少的底气。倒不是他给出的价格太低,而实在是和拍卖行的比起来,王平这边的价格,并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王极东搓了搓手,然后用右手示意了一下‘钱’的动作,说道:“最近正好是缺这个。”

    “可是,即便是送上拍卖会能够稍微的多赚上一些,但那回钱的度也实在是忒慢了点吧?”许是看到了王极东的动作不像作假,王平的眼神猛然间就是一亮,紧接着说道,“我看这样吧,成不成?这件明嘉靖的深蓝釉钟式杯呢,我先收下了,给十二万的价格,你看怎么样?立马给现钱。”

    “您真的就这么喜欢?”王平的话,这回倒是让王极东给愣住了。

    虽然在古玩行内的交易,几十万,乃至于是上百万上千万的,也比比皆是。但是,不是说王极东瞧不起王平,就王平这样的小商贩而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拍板了十几万的交易,还是颇为少见的。再说了,王平的模样也不像是个手头很有闲钱的人啊。

    “这么跟你说吧,我上回在夜市上编的说自己父亲喜欢这玩意儿,还真没全部都是瞎编乱造的。”王平的脸上,有些尴尬着说道,“不过,那人倒不是我父亲,而是我入行的一位老师傅,平日里就喜欢这钟式杯的款式。一直以来,我倒是也找过不少的钟式杯,有明的、清的,只不过都不太合适。太好了的,咱要不起,太次了的呢,却又送不出手,你说是不是?难得王老弟你手上的这件,却是比较合适,价钱也适中。我希望能收下来,主要还是孝敬师傅他老人家的。……”

    “哦,难怪。”王极东这才有些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也许现在的学生而言,对于自己的老师,并没有所谓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毕竟,从小学到大学,遇到的老师也实在是太多了一些。并且,每个老师的学生,又都是一拨一拨的,数不胜数。谁也不会拿那说法当真。

    但是,在很多传统的行业里,就好比是古玩行里,引领你入门的老师,却是非常之重要的。那种传授技艺的恩情,说白了,并不比父爱来得逊色。

    当然了,或许有很多的人,并不这么的认同,也不会力所能及的去感激自己的师傅,甚至还可能,在自己的技艺丰满了之后回过头来看不起原先的老师。但是,王极东这样的拥有民国年代的记忆的人,却是非常的赞同这一点。

    “十二万,就十二万吧,成交了。”王极东忽然的,就很是干脆利落的同意了。

    这样一来,倒是教王平为之一愣了。在古玩这一行,最怕就轻信别人,最要不得的就是听别人‘讲故事’。王平在说起自己的师傅的时候,心下里还是有些抵触着,生怕王极东会误会了呢。谁知道,钟式杯的事情,却是来了个峰回路转。

    随后,王平看着王极东的眼神,却是多了几分欣喜。并不是说王平觉得王极东是个爽快人,想要感谢几句。分明就是从王极东的前后表现中看出来,王极东也是尊师重道的人啊!这在年轻人里,尤为难得。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如,改天找个好日子,我带王老弟你去见见我的师傅?”王平建议着说道。

    “好啊。”王极东闻言,大为欣喜,心下不由得浮现出一句:好心有好报啊!

    能尽快的接触到更多的古玩行内的人,这正是王极东目前所需要的。而且,从王平对自己的师傅的态度来看,那位老师傅必定是在收藏一行颇有造诣的人物。对于这样的行家,王极东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敬佩的。

    说到底,这会儿的王极东,在心态上,还颇受民国的那份记忆的影响。

    “那么,这清咸丰的件粉彩花卉八方碗呢?”王极东转而指了指桌面上的小碗,说道,“这五千块钱的价格,……”

    “六千块。可不能再多了。”王平笑着说道,“如果你还想再涨上一点话,我可就不敢收了。干脆你直接的就放在这边,我帮你出手好了。到时候,能拿多少,算多少。你看怎么样?”

    看着王极东微微的有几分犹豫的样子,王平又接着补充着说道:“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那么,这件东西只能是去送拍了。想来,王老弟不会缺这几千块钱花吧?”

    “有了你前面的那十二万,倒也还不至于这么寒酸吧。”王极东笑着揶揄了一句,随后琢磨了一阵,才开口说道,“还是按照你说的六千块钱来处理吧。反正老哥你都是这么干脆的了,我也不好再犹豫着不是?”

    “好,好,好。”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王平才开心着说道,“王老弟这性格,合我的胃口啊。来,让我先把这两件宝贝给放到后面去,回头再来给你结账。”说着,还冲着边上的伙计示意了一下,让他注意着些店面。

    ……

    而所谓的后面,其实就是一个库房,存放着不少的瓷器。此外,也有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堆放的并不是很整齐。王极东四下里打量了一阵,感觉这里边的瓷器,和外边摆设着的也差不到哪里去,尽是一些假货。

    想来整个古玩市场的行情,从这么一家店铺里,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难怪但凡是有人走大运捡了个漏儿之后,总是会被更多的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呢。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的需要啊。若不然,十天半个月的,在你这地方买的东西尽是打眼,人家谁还愿意来呢?总得给那些买家,给那些入行的新手们一点盼头不是?

    “王老哥这边,真的就没啥特别的东西了?”王极东有些不太死心的问了句,“我还想着过来见识见识呢。”

    “呃,实话跟你说吧,就我这店铺里,有时候的确是会有那么一件两件的好东西。”王平说道,“可是,你也知道,若是连我自己都能看出来是真东西的话,那我还会摆出来当地摊货出手吗?直接的就去找行家呗。当然,王老弟你真要在这边仔细找找,说不得,还是能有那么一件两件的‘漏儿’可捡的。……”

    “得,我看我还是下次有时间再来淘换吧。”王极东颇有些无语着摇了摇头。

    “其实也不尽然。”王平倒是很有兴趣的建议着,说道,“大部分的古玩店铺老板,他们自己都是不懂行的,只是聘请了几位有些鉴定经验的人帮衬着把关。在这些店铺里,如果没什么特别的眼力,进货价是三百的,他们就敢四百块的给卖出去。……”

    “依老哥你的意思就是说,真想要淘换到便宜的好东西,还得去那些店铺里看看?”王极东问道。

    “嗯。”王平很是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古玩行里,捡漏也是件技术活儿,那概率,可不比买彩票中大奖来得容易多少。……还不如找机会去淘一淘老宅子呢,说不定还会有些收获。”

    “老哥你有门路?”听到‘老宅子’三个字,王极东心头蓦然一动。

    “王老弟你要是有兴趣的话,不妨下次有机会了,我联系你一起过去。”王平也不含糊,干脆的说道,“不过,丑话可是先说前头,是不是套儿,那也没准的。老哥我也不过是认识几个线人而已,还都是小线人。”

    “呵呵,那是,那是。”王极东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以王平的身份,想要和大型的艺术品投资公司那般,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完善的‘淘古’人员,也是不太可能的。能有几个市井上的混迹的线人,就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淘老宅子最为重要的是过程,是依靠着自己的眼力。谁也不能保证,老宅子中就一定会有老东西,说不得就是人家做旧的人,挖了个坑,布置好了一切等着你上钩呢。

    王极东在民国的时候,对于这些门道,可是清楚的很。

第017章 约定2

    和王平一起去到附近的银行转完帐,王极东的卡里,突然间就多了十二万多块钱。这对于王极东来说,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说不激动,那是假的。王平客气着要求王极东再去古玩城那边逛逛的时候,王极东想也不想的,就忙着要答应下来。

    虽然王平在先前的时候,把古玩市场上的门道,说得是假货成片,鱼龙混杂,但是,王极东琢磨着,既然自己在夜市上都能捡漏了,那在古玩城中也未尝就没有机会了吧?

    谁知方荃的一个电话过来,王极东只能是歉意的告别了王平,约好下次有机会再来了。

    ……

    “听说,你这几天可是很清闲的嘛。”见到方荃的时候,已经是回到公司里了。大家都在忙碌着,王极东竟然请假了,方荃自然是有些着恼的。要知道王极东从古玩城那边回来,可是花了不少的时间。这期间,方荃一直是在等待着。

    “这不是你还没回来嘛。”王极东赶紧的就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

    “说吧,老实交代,究竟是请假做什么去了?”方荃下意识的这么问了一句,随后感觉这样的问话显得两人之间有些太过熟络了,并不适合她来提问,而且,王极东本人也没有想要回答的意思,方荃缓了口气,便很快的给忽略了过去,转而问道,“你该不会是忘记了前几天的事情吧?”

    “前几天?”王极东心下疑惑,来的路上,他还在琢磨着究竟会是什么事呢,方荃这么一提醒,他倒也想了起来,说道,“是王大妈那边的?”

    “算你还有点良心。”方荃看着王极东那恍然大悟的模样,不觉莞尔,“原本说好的是昨天过去的,但是,因为我人在天津,赶不回来就给耽搁了,这不,早上一回来,我就找你了。你倒好,竟然人还不在公司里面。……”

    说到最后,方荃难免还有些埋怨起王极东来。

    “那个,都是我的错。我倒是忘记了这回事了。”王极东自然是坦言承认了,随即却是问道,“怎么样,天津那边的事情,还顺利不?”既然方荃自己先提到了,王极东也大方着询问起来,好歹他也是‘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的一员不是?

    “不是很顺利吧。”方荃的脸色,颇有些无奈。想要出去拉点赞助什么的,都需要看人家眼色呢。这会儿,方荃却是冲着人家手里头的珍品瓷器去的,希望可以给送上拍卖会,若是一般的收藏爱好者也就罢了,而一旦碰到那些喜好收藏的大行家,想要让他们割爱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得不说的是,越是珍品、撑得住场面的瓷器,也就越可能出现在那些大收藏家的手中。

    不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补救的方式吧,方荃的脸上却是重新的焕出光彩来。看了王极东一眼,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打了个电话,让电话那头的人现在可以过去了。随后,两人一起,就开车到了王大妈所在的那片小区。

    ……

    依旧是一片老旧房子的景象,看着莫有些让人感伤。

    王极东坐在车内,看着车内饰品的那种可爱,与外面的景色,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恐怕,就是王大妈的心情,也正如此时的窗外风景一样吧?

    约莫是等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方荃看到小区入口那边有一人走进来,立即就打开了车门,迎了过去。王极东抬眼看去,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神色匆匆,却是多有几分商人的精明。嘴脸说不上有多市侩吧,估计相差也不会太远。

    至少,在看着王极东也从车里下来的时候,他的神情虽然在方荃和王极东身上来回的转了几次,却是没有多说多问。

    “走吧,我来介绍一下。”方荃指了指那男子,说道,“这位是老姜,人称姜不辣,在潘家园那边有家自己的古玩店铺,经营的东西比较杂,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到他的店铺里淘换淘换,些许能碰到不少的好东西。”

    而在说到王极东的时候,方荃却是简单明了,“这位是我的同事,姓王。”

    所谓的‘同事’一词,在让姜不辣高看王极东一眼的同时,也让王极东的心中多了份温暖。若是在这个时候,方荃来上一句,旁边的这位是我们公司里的杂工,那王极东脸上的神情可就算是非常的精彩了。

    ……

    三人一起来到王大妈家中,方荃先是解释了一番昨天自己没有如约到来的原因,而且,王极东不知道的是,从王大妈的口中得知,昨天方荃还曾亲自打过电话来过问这件事情。这让王极东心中对于方荃的脾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别看人家方大小姐,在公司里的时候,可是高傲的很,几乎很少和组内的男同事说什么话语,却能在工作中把事情做得如此的细致,着实是让人惊讶。甚至于,王极东就曾在公司里面听到过小道消息,说方荃是来公司里镀金的。说白了,就是过来走个场子,增加一点社会经验的。

    而从现在看来,人家未必就比那些正式的员工差啊。

    王大妈对于三人的到来,依旧是表现得非常之热情,很利索的就拿出了上次的那几件玉器来。姜不辣先是瞧了眼方荃,见到对方点了点头之后,他才伸手去拿捏起这些玉器来。一边看着,一边下意识的皱了下眉头。

    王极东看着,心下里,那个着急啊。方荃那边倒是表现的老神在在的。待到姜不辣查看完毕之后,她才轻声的咳嗽了一下,似乎是在提示着姜不辣什么。那模样,看上去倒也有几分神棍的感觉。

    王极东顿时就明白过来,敢情姜不辣在来之前,已经和方荃之间有了默契。

    要说这样的安排,完全由姜不辣来开价,方荃仅仅是作为一个中介,如此一来,王大妈无疑可以在交易的时候,安心不少。虽然,姜不辣所开出来的价格,肯定是方荃吱声过的,要比市面价格虚高上几分。

    可是,人家王大妈不懂行啊。若是方荃自作主张的胡乱插手的话,反倒容易把一件好事给办成坏事了。

第018章 内中玄虚1

    果然,姜不辣这边一开口,王极东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正确了。

    姜不辣的鉴定结论,和方荃的看法大同小异。那三件稍大的翡翠挂件是假的终究还是假的,姜不辣也没有丝毫的掩饰,而三只镯子则比较的一般,白玉挂件,更是普通的货色,能值点钱的恐怕也就是那块最小的项坠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姜不辣所给出的价格,却是比较的厚道,完全就不符合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身份。

    “王大妈,这几件玉器呢,成色什么的,的确是说不上太好。这块项坠以及白玉挂件,再加上这三只镯子,我就拿走了。”姜不辣考虑着,说道,“方小姐跟我说过,你们家有点特殊情况,所以我就尽量的多给点。项坠呢,我给个一万五得了。三只镯子,每只三千块,再算上白玉挂件,也有个三五百块钱的。我看就整个整数,给您两万五千块钱,您看,成不?”

    “两万五?”王大妈从前两天听了方荃的话之后,就一直琢磨着这些东西的价格。现在的价格,无疑是出了她的预计,虽然还不够他老伴治病的钱吧,却也较为满意了。

    见到王大妈点头,姜不辣从皮包里取出准备好的两万五千块钱,交给了王大妈。这也让王极东看着,心中更加的肯定,为了这价钱方荃可没少出力。而王大妈这会儿神情激动,冲三人不断的感谢着。

    方荃看了眼王极东,仿佛是在说着:接下来,可就看你喽?

    王极东会意,示意了一下桌几上装玉器的木盒子,开口说道:“王大妈,上次我就跟你提过了,这件木盒,我看着挺喜欢的,而且,这也算是民国的老东西了吧,总能值上一点钱。我看这样吧,若是您不介意的话,我就出个五千块钱,算是给您一共凑到三万块钱,收下了这件木盒,您说好不好?”

    “这盒子也能值五千块?”这对于王大妈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啊,仿佛今天的好事是一件接一件的来,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感谢到最后,似乎连王大妈这个不懂行的人,也能感觉到,方荃和王极东是特意的帮助她的了。那饱经风霜的眼角,还慢慢的溢出了些泪水,嘴里一个劲的嘀咕着:谢谢!

    王极东和方荃看着听着,总觉得有些过于伤感,便转身告辞。

    反倒是姜不辣这样的‘老江湖’,对于这些人情世故的演绎,见得太多了,几乎没了什么感觉。不过,哪怕是他内心里再怎么的对方荃和王极东的做法不以为然,那份隐隐的赞赏,却是抹杀不去的。

    ……

    送走了姜不辣,王极东就这么的和方荃一起坐在车内,沉默着,没有动车子,也没有说话。

    许是感觉到车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了吧,王极东这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冲着方荃问了句:“怎么样,这一趟贴了不少吧?”要说方荃没有许诺给姜不辣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和你差不多。”方荃倒是没所谓的看了眼王极东手头的木盒,忽然间,兴致来了,竟然还伸手把木盒给抢了过去,左右翻看着。木头,倒是有几分的老气,在做工上也还成。不过,方荃并不是很懂木器,虽然翻看了许久,却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是递还给了王极东,说道,“真没想到,你还能出五千块的价钱。”

    “那你以为是多少啊?”王极东算是有些了解了方荃的性格、说话方式很是直白,想到什么说什么。对于她的话,并没有往看不起人的方面去想,甚至还有些自得其乐的说道,“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木盒子。这可是真正民国的老东西啊。五千块的价钱,我都觉得是捡便宜了。”

    “美得你呢。”方荃白了王极东一眼,瞬间的表情,颇有些惊艳。

    而就在王极东还有愣的当口,方荃猛的动了车子,惹来王极东一阵惊讶的同时,也算是小小的报复了王极东一下。

    ……

    回到公司之后,两人自然是各忙各的事情。

    王极东没有再去过问方荃所需要联系的珍品瓷器拍卖事宜,方荃也没追究王极东作为一个杂工,为何在去的路上,就能下定决心从卡里取出五千块钱来购买一个民国的木盒子。

    或许,在方荃的眼里,五千块钱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是算不得什么吧。下意识的,生在王极东身上的事情,让她有些忽略了他低廉的工资。

    而王极东也乐得不用去解释。整个下午帮忙着干了不少的杂活。许是被石清影看好的缘故,王极东还跟公司里的几个瓷器组的人,清点了一下公司中储存着的瓷器,有真有假,有名贵的,也有廉价的。以王极东的眼光来看,情况也仅仅是比王平的古玩店铺要乐观一些而已。

    真正的能拿得出手的瓷器,并不多。整个储藏室内,包括那些陈列在前厅里展示的,有资格能够送到这次和艾菲克合作的瓷器专场拍卖,也就是那么三五件的玩意儿。

    这让王极东心下里颇有些感慨,像是‘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这样小规模的公司,还真的是缺乏底蕴啊。或许在其他行业中,底蕴这东西不见得就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古玩一行,若是没有底蕴的话,却是很难有什么快的展。

    这就好比是王极东自己,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了一定的眼力,可以鉴定出不少瓷器的真伪,也算是一个行家了。但如果仅仅是局限于在古玩市场上捡漏的话,又从哪里来获取大量的碰到珍品瓷器的机会呢?

    拍卖会?那也无非是出现极少数的珍品而已,而且价格还贵得要死。

    恐怕只有先在投资公司里混着,慢慢的熟悉了市场,慢慢的有了人际关系网,才能更好的大展拳脚吧?

    不过,这么一通忙活,倒也让王极东有些忽略了手头的这件民国木盒。待到下班回家之后,王极东才有时间仔细的打量起来。越看,就越是觉得这盒子有种莫名的吸引力!

    ————

    周一,求推荐票。

第018章 内中玄虚2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木盒子,可不像是现在制作的那些木盒子一样,先是把各个侧面、底面、盖子都给做出来之后,然后直接的用铁钉之类的敲打进去,或者就是干脆用胶水,给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王极东眼前的这么个小木盒,完全是实打实的全部木制材料,并没有那些所谓的钉子之类的。即便是所有连接处的缝隙,也都是纯手工打磨出来的榫卯结构,拼接起来之后,严丝合缝,让人觉得,即便是用这样的一个小木盒去盛水,也能够做到滴水不漏。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榫卯结构,才是内心中隐隐感觉到熟悉亲切的原因吧,王极东暗自嘀咕了一句。随后,手上下意识的在不断的翻看着这件木盒子,仔细的感受了一下,断定这件木盒的材质,应当是属于硬木类,但究竟是属于哪一种硬木,却是不太清楚。

    王极东尽管可以凭借着民国年代的阅历,比方荃能看出更多的东西来,却也不是木器家具一行的专家,只能是看个大概而已。

    整件木盒保存的,应当说是还不错的。使用的痕迹虽然明显了点,却也是搁置在角落的时间居多,没有太大的损坏。王极东还用手去轻轻的敲打了一下木盒子,出‘咚咚’的清脆的声音,可以传出老远。

    ……

    这玩意儿五千块钱!?

    王极东低头略微的沉思了一下,确实是不太值得。不过,能够尽量的帮助到王大妈,也算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吧。若是事情生在几天之前,他肯定是拿不出这么些钱的,和王平交易之后,他倒也是想得开了。

    再想到方荃能找来姜不辣开出的虚高的价格,王极东的嘴角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一丝笑容。鱼龙混杂的古玩行,也不是见不到人性的‘善’吧。

    又是下意识的用手指弹了弹这件木盒子,这一次的声音,听起来却是让人感觉到了几分怪异,王极东原本还以为是自己胡思乱想的缘故呢。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手,原来是伸到了木盒的内部,然后轻轻的用手指就像是在弹着西瓜皮判断着西瓜究竟是否成熟了一样的姿势,在轻弹着木盒底部。

    可是,即便是如此,那也不应该会有怪异的声音出现吧?

    王极东对于自己的听觉,还是颇有几分自信的。年纪不大,又没出现耳背,再说了,细心的听、看、触摸等等,可都是瓷器鉴定的时候所需要极力掌握的,作为一个瓷器‘做旧’的行家,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觉呢?

    没有丝毫的犹豫,王极东又用手指在同样的地方,轻弹了两下。

    这一次,在全神贯注的倾听之下,倒是让王极东的眉头微微一皱,颇有些不解起来。这声音听着还真是让人大为意外啊。如果不是仔细的分辨的话,其实还是不太容易被现的。有那么一瞬间,王极东都在怀疑,自己先前的‘错觉’,是不是一个意外呢?

    要知道,那会儿的他,注意力可没有集中在倾听上。

    王极东又开始在整个木盒的底部,仔细的查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还用手指不断的轻声敲打着木盒,企图寻找着不同的地方,是不是出来的声音,就会有不同的感觉。索性,只有底部的那一带,在声音上存在着几分差异,四壁,以及木盒的盖子上,却是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地方。

    把木盒整个的翻过来,从底下看,因为木盒不大的原因,整个底部就是由一块木材构成的,和四周连接的地方,是属于榫卯结构中的‘燕尾榫’。如此一来,四壁跟底部的连接,让人看着就好似有无数个的‘膨胀螺丝’连接着一样,也算是不会让这个底部盛放东西的时候,突然的就坍塌了吧。

    这在古代木质家具的结构中,是属于比较常见的。

    王极东并没有觉得什么意外。

    不过,回头再通过木盒的内部看这个底的时候,却是能现一些不同之处了。最开始,王极东并没有注意到那个地方。就好比是一件木质家具,任何木材的正反两面,也都是会有不同的纹理的。

    更何况,大多数的地方都还会上漆呢?

    王极东眼前的这件木盒,漆的痕迹,有几个地方已经开始剥落了。当然,这并不是王极东最为关注的。在内部的底和四壁的连接处,因为有了几分斑驳的模样之后,仔细一打量,却是让人感觉到,这么看着,那连接的缝隙,并没有普通的那种‘燕尾榫’连接之后的自然,似乎是制作者在有意的掩盖着什么一样。

    王极东心下不由得大为好奇。

    再联想到刚才敲击的时候那奇怪的声音,足以证明,这件木盒子的底部可是存在着夹层啊。也就是说,这么个小小的木盒,它的底,是使用的双层木料。暂且不管这个木盒在制作的时候,是用来做什么的吧。用双层的木料,却是极为少见的。

    而且,能够把双层木料制作得跟一层木料这般让人不太容易看得出来,肯定是在这夹层中掩饰着什么了。

    ……

    王极东在租住房里胡乱的找了找,连个趁手的小锤子都没有,最后还是从房东那边借了一把,这才小心翼翼的把整个木盒子给拆了开来。这也就是王极东拥有了民国的那份记忆后,所表现出来的稳重了。

    若不然,平白的现木盒中存在着夹层,王极东还不心急得立马给摔开盒子,一探究竟啊。到时候会不会毁坏了夹层中的东西暂且不论,这件民国的木盒,却肯定是保不住了的。

    木器的拆卸,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传言中国古代的木器家具之类的,只要是手艺高的工匠,就完全可以不用借用别的任何器具,把整件的家具给一点点分拆了,待到搬运到别的地方之后,再给重新组合起来,就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王极东自然还没有那手艺,但是,拆一件小木盒子,却还是足够了的。

第019章 无名书法1

    先是把木盒的盖子给卸了下来,然后,则是把四壁给全部拆开,最后,就只留下了双层的底。

    或许是因为激动,又或者是好奇的缘故吧,王极东的双手,在拿捏着木盒的底部的时候,竟然是前所未有的有了几分颤抖。这对于瓷器鉴定的行家而言,实在是非常罕见的。在王极东两辈子的记忆中,恐怕也没有遇到过如此神奇的事情吧?

    上面的一层木料,无疑是很轻薄的。若不然,也不会做得让人几乎看不出来的地步。

    至于底下的那层,却是比较的肥厚、平整,哪怕就是经历了近百年的磨移,也没有太大的损坏。王极东注意到,上层的木料,其实是‘插入圆榫’,就跟木料的四周长了一根根钉子一样,而且榫头很短,并没有穿透四壁的木料,相比起‘燕尾榫’而言,在增加了制作难度的同时,也无疑要轻巧很多,隐蔽很多。

    难怪会做到如此的天衣无缝呢。

    ……

    小心的揭开上层木料,中间出现了一张泛黄的纸,隐约可见上面书写着不少的汉字。

    王极东心神激动,这会儿倒也没有贸贸然的就去揭起纸张仔细查看,反而是先连着底下的那层木料一起给放置到了桌面上,随后,去找了双白手套戴着,这才轻巧的拿取了纸张,缓慢的摊了开来。

    不同于瓷器的鉴赏把玩,完全可以赤手就去拿捏,书画类的作品,因为手上有油脂等原因,会影响到作品的收藏寿命,专业的鉴赏手法,是需要戴上手套的。

    王极东心下里还在琢磨着,幸亏自己先前在认为这个木盒子的做工非常精细,即便是用来盛水也不会漏,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若是真要去实施了,万一给漏了一点水到夹层里,恐怕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

    整张纸并不大,放置在夹层中间的时候,是经过了一次对折的。现在左右平摊开来之后,也就类似于小学课本那般大小,中间的那道折痕非常的明显。上面的字体,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让王极东看着颇有几分陌生之感,但是,在字迹上倒还是比较清晰,虽然是古体字吧,却也还算是认得。

    王极东猛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纸,这字,可都算是有些年头了啊。

    如果说,对于木器家具而言,王极东的鉴定水准还只是停留在幼儿园级别的话,那么,因为自身的修养的问题,对于书画类作品的鉴定,王极东也算得上是小学级别的了。

    至少,王极东自己就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瓷器做旧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画工,那就更不要说了。

    现在这纸张上的书法字迹,既然能给王极东以陌生的感觉,其一,自然是说明了它肯定不会是某个书法大家的作品了。对于历代的书法名家的笔迹,王极东自认多少还是能认识的。

    其二,在纸张上并没有出现落款,书写的内容中也没有出现显眼的某个历史大人物的名讳,只出现了一个日期,还仅仅是‘二十三日’这样的泛泛的日子,对于追究作品的作者而言,无疑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纸张上竟然没有王极东所能认识的鉴赏印。这对于一幅字画的价值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不过,在微微的叹息了一声之后,王极东也想开了。若这幅字,真是某个名家的作品,又有了大收藏家的鉴赏印之后,那可就是传承有序的东西了啊。足以让它的身价倍涨。又怎么会流落到隐藏在一个民国的小木盒子里的命运呢?

    想来,这件书法作品,也就是某个书法笔力还不错的并不出名的古人所书写。巧合的是,还被一位民国的工匠给收到了这件小木盒子里。

    这样的推测,倒还算是在情在理。

    一个古代的木匠,要说能鉴赏书法作品的,并不见得就有很多。能偶尔得到一幅书法,然后藏在木盒子里面,留给自己的后人,自然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了。毕竟,古代人的识文解字,可远要比现代人困难的多了。王极东是拥有着民国的记忆的人,对于这一点的认知,显然要更深刻一些,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不过,就是可惜了这么一张字啊。

    王极东打量了许久,最终还是摇头感叹了一句。这样的结果,多少和他的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原本还琢磨着,既然都能给隐藏的这么隐蔽了,好歹也要弄个名家的作品出来啊。即便不是名家的书法作品吧,也至少要弄个忽悠人的藏宝图啊什么的吧?结果到好,折腾了半天,就是一不值钱的玩意儿。

    似乎是在下意识的,王极东已经开始注重起经济价值的收藏观了。

    ……

    伸了个懒腰,把小锤子什么的,还给了房东,王极东干脆的也不去重新组合这件木盒子了。当然,对于这张字,王极东也不可能把它给塞回到夹层中去。小心的夹放到了一本大开书刊中,再给放到了书架上。王极东就出门解决自己的五脏庙问题了。

    天色已晚,王极东便没有走出多远。

    回来的时候,却是看到自己租住的小屋,其实还算是挺陈旧的,无非是简单的改建了一下,不至于在下雨天漏个水啊什么的,但是,从外表的模样来看,归根结底还是老建筑,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

    如此的偏房小屋,给王极东这样的年轻人住,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呢?若是口袋里没有那十二万的话,王极东到是不会想到这些。但如今有了钱了,也就多了份念想。随即,一拍自己的脑门,那钱在口袋里几乎还没捂热呢。而且,自己的身体里不是还有着一份‘老旧’的记忆吗?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倒是多了份亲切感。

    恍然间,受到民国王极东的影响之后,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陈旧,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以及再联系到眼前的老旧小屋,万般滋味在心头一阵的汹涌,互相交杂在一起,到了最后,竟然也让王极东认识到了自己本身的改变。

    可是,不管怎么变吧,王极东所表现出来的外貌还是不会变化的。

    如此一来,王极东的心头却是忽然一动,既然那张纸上的字体、落款、鉴赏印之类的,都看不出写字者的身份,那么,纸张的本身呢?

第019章 无名书法2

    要说纸张上的字迹、鉴赏印之类的,如果是有人刻意的去模仿的话,有些后来者模仿的也的确是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的。有些‘做旧’者,甚至于还会特别的寻找到与某个名家同时代的纸张,来模仿那位名家的字迹,以此来增加做旧的‘逼真度’。

    这就好比是现在的古玩市场上,空白的唐纸之类的,价格就要比那些书写了某个无名作者的字迹的唐纸,要来得贵重上一些。

    真要说起书画类的收藏的话,比起瓷器来,那可是还要混乱的多啊。

    现在的问题是,就王极东从民国的小木盒子里拿出来的那纸张上的字,并不是什么历史上的出名书法家的手笔,如此一来,即便是有人想要仿照,恐怕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字体吧?

    由此可知,纸张的年代的断定,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

    匆匆的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王极东很快的就把那张纸,给重新的取了出来,小心的摊开在了桌面上,认真仔细的打量起来。而且,为了鉴定这纸张的准确年份吧,他连放大镜之类的工具,都给凑合着用上了。

    那模样,若是有人瞧着,倒也能不觉莞尔。

    只见王极东,先是再度的研究了一遍纸张上所书写的每一个字的含义,应该是一封信牍,而且,就信牍中的内容而言,可能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所书。此外,地点、人物、官职之类的字眼出现的很少,也不好判断究竟是属于哪里的官,来自于哪个朝代。反倒是像‘运勾’、‘无党’这样的莫名其妙的字词,让王极东看得云里雾里的。

    是不是找个书法、历史方面的行家,来掌掌眼呢?

    王极东寻摸着,或许可以拿到公司里面去,请书画组的那些鉴定专家们给看看。不过,那也要先证明这张纸包括这纸张的字,要是件好东西再说。若不然,哪怕这纸张上的字体,在王极东看来,还是比较的修长有力的,但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了,公司里人多嘴杂的,这种冷门的字迹,还不如就自己一个人藏着掖着,不拿出来献丑了呢。

    随后,王极东则是研究起这纸张的年份,粗一看,感觉纸张的质地有点儿不太靠谱,和正常的书法作品所使用的纸,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不过,那也可能是因为存放的时间太过久远了的缘故,又被藏在一个小木盒子里,不泛潮、不起斑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仔细的查看了一番之后,王极东却是可以断定,眼前这纸张的制材,就是一张印书纸!

    说白了,就是古代的时候,出图书印刷用的纸,而且,上面还隐约的存在着出版图书的印刷痕迹。只不过,那印刷的字迹比较淡,又是在书法字体的背面,才导致了观察起来,这一特征并不是很明显。这让王极东有些感叹起来,莫非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就已经开始了这般的节约?

    哪怕就是现代的办公族,虽然倡议大家要节约用纸什么的,像是打印出来的一些废旧文稿纸张的背面,还可以被再度利用一样。但是,自己写封家书的时候,恐怕谁也不会用印有文稿的纸张吧?

    ……

    纸张背部的那些印刷痕迹,究竟是出于何处,里面的内容又是来自于哪一本图书的刻本,王极东研究了老长时间,也没能理清个头绪出来。虽然,在背面残留的些许印刷痕迹中,也隐约的能分辨出几个字迹来,模糊是模糊了,但是字体的框架至少还在啊。

    不过,即便是如此,王极东对于古代书刊内容的认知程度,也完全够不上让他去做明确的鉴定的。这,终究不是他的专长啊。王极东一边感叹着的同时,一边也在感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一个人,若是穷其一生,能在某个领域里面有所精通,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好在,暂且不论这印刷的刻本是属于何朝何代的吧,王极东倒是仅仅从纸张的触感,以及一些自己在书法写作上的经验来推断,这张纸势必不会是属于民国年间的,甚至于也不太可能是清朝的。毕竟,王极东也是生活在民国年代的人,那时代的书写风格、使用纸张,以及清朝的纸张使用情况,多少还算是有些了解的。

    至于再往上推,能到什么年代,王极东的心下不免多了几分犹豫。

    叹了口气,王极东小心的把东西给收了起来。

    一夜辗转反侧。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的,王极东就带着小木盒子,以及这张书法纸张,来到了公司里面。并没有直接的就去找书画组的成员鉴定。说起来,王极东对于书画组那边的人士,认识的并不多,也不算是太熟。反倒是瓷器组这边,还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考虑到这件小木盒子,是跟方荃一起出去的时候收回来的,这会儿,看到方荃从公司的门口走了进来,王极东不由得就先一步走到了她的工作位置上,把整个包裹,往她的面前这么一放。那动作,看起来有着说不出的顺溜,还整得煞有介事的模样。

    方荃看了也不着恼,大有深意的瞥了王极东一眼,问了句:“是送给我的?”

    王极东闻言,顿时就是一愣,不过,随即就轻轻的笑出声来。方荃在公司里面,可没少遇到过有人给她送东西了。而且,送的玩意儿还是千奇百怪的,各种包装的都有。王极东这么不声不响的,就把东西给摆到了她的工作台上,也难怪她会误会了。

    笑过之后,王极东反倒是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些孟浪,颇有了几分尴尬。方荃没有直接的挥手,让王极东把东西给拿回去,又或者就是干脆的把这些东西给扔到边上的垃圾桶里,就已经算是非常客气的了。

    “那个,这里面的东西还真不是送给你的。”王极东赶紧的解释了一句。这么一来,原本还有些注意着这边,准备看好戏的几个同事,忽然间就像是松了口气似的,各忙各的去了。王极东心下更是苦笑不已,敢情自己下意识的行为举止,已经成为了整个后厅中的焦点了啊。

第020章 潘家园1

    和方荃简单的说了一下,这包裹里的东西,就是从王大妈手里收过来的那件民国小木盒子。只不过,当王极东把包裹给打开来之后,方荃却是现里面的木盒子,已经被彻底的分拆开来了,自然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看向了王极东,问道:“你昨儿个不是还说着,这件小木盒子是个宝贝吗?怎么才一天不见,你就把它给整成零件了?”

    王极东右手挠了挠自己的耳鬓,说道:“那你有没看出来,这件小木盒分拆开来之后,有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方荃低头看了看,还伸手去捡起木盒的零片来,嘀咕着:“也没什么不同啊。”

    忽然的,就在她拿起木盒的底部的时候,却是眼睛一亮,抬起头欣喜的看着王极东,问道:“这里面藏有东西?”

    王极东略有几分得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了眼周围的环境,方荃立即会意,说道:“走,我们去二楼。”说着,也不管王极东同意不同意了,就自个儿的先把手提包一拎,转身朝着二楼走去。

    王极东不由的苦笑。仿佛是能从件小木盒子里捡到宝贝,方荃所表现出来的远要比他更有兴致一样。不过,但凡是谁遇到了这种能从木盒的夹层中取出东西来的事情,都会表现得兴致勃勃吧?尤其是方荃这般岁数的年轻人,自然更不可能免俗了。

    ……

    二楼的会议室,有许多间。最大的,则是各个工作组开会的时候使用的了,或者就是陈素芳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的时候,众人才会去到里面。平常的时间里,更多的,包括鉴定、讨论之类的活动,大家都会选择在边上的几个小会议室里举行。

    王极东这还是第一次来到会议室里面。

    本来,以他那连业务都还不太熟悉的水准,不被老杨给炒鱿鱼就算不错了,压根儿就不指望着自己有一天能上到二楼会议室里坐坐。而这里面的设施什么的,都很现代化,用王极东的眼光来审视,那就是颇具有时代的气息。

    咋这么一看,还真有点艺术馆的风格。

    “快点跟我说说,这里面都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方荃却是很自然的就坐在黑白相间的座椅上,一边很着急的冲着王极东说道,“对了,你该不会是没把这里面的东西给带来吧?”

    说到最后,方荃的脸上可是有了几分假装的愠色。

    “哪能啊。……”王极东笑着说道,就在方荃的边上,坐了下来,先是把手头的包裹,给摆放在两人身前的长条形玻璃桌面上,再把里面的小木盒子零件,给一一的取了出来,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难道你就不好奇,我是怎么现的这夹层?”

    “哼,”方荃轻轻的扬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道,“都已经有结果了,谁还在乎你是怎么现的啊。快跟我说说,这里面是不是有张藏宝图来着?再不济,也应该是什么家传的秘方吧?”

    “你倒是知道这里面也就装得下纸张、丝绸之类的了。”见到方荃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夹层中的内容上,王极东也不犹疑,从包裹的底部,拿起了一本杂志。

    “你该不会告诉我,就是这个吧?”方荃明显的是有些着恼了,手指着王极东拿着的杂志,哭笑不得的说道,“这应该是现代的杂志啊,再说了,就这东西的厚度,它也装不进去啊。……”

    话还没说完呢,王极东却是根本就懒得理会她,直接的把杂志给打了开来,露出了夹在里面的那张:“方大小姐,有请了。”一边说着,一边还把杂志给推到了方荃的身前。一时间,方荃倒是忘记了职责王极东,转而是认真的查看起来。

    不过,王极东这会儿可是说开了,道:“方小姐,我听说您的父亲,在收藏上面,可是非常在行的。而且,收藏的东西也是包罗万象,对于古代的书法,自然也是很有研究的。我想,……”

    “你想让我老爸给你鉴定一下,对不?”方荃很快的就反应过来,说道,“你怎么不去找公司里的那些书画组的专家呢?……哦,对了,我倒是看出来了,这上面的字,不太像是名家的作品,而且,也不太好判断其年代。你先跟我说说,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王极东没好气的耸了耸肩膀,还摊了摊自己的双手,说道:“我要是知道的话,还用来找你吗?”

    “好啊,王极东,还真没看出来,你的意思是说,要是你一个人能搞定的话,就不准备告诉我了是吧?”方荃颇有几分气呼呼的神色,冲着王极东说道,“怎么说,你能收到这件小木盒子,也和我有点关系吧。”

    “是,是,是。”王极东一连说了三个‘是’字,方荃的神情才缓和了下来。

    突然的,方荃却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王极东,说道:“你该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看出来这个小木盒子有夹层吧?”

    “你说呢?”王极东没好气的道。

    “我看,还是很有可能的。”方荃竟然还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只不过,你回去之后现里面的东西,和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所以,才回头过来找我帮忙鉴定的。”

    “是找你的父亲帮忙鉴定。”王极东苦笑着提醒了她一声。

    “一样一样,找我老爸还不就是找我?”方荃不在乎的说着,“不过,这张字也应该值不了什么钱吧?”正如王极东所预料的那样,方荃在书法鉴定上虽然没有多大的眼力,但毕竟是出身收藏大家,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够认得清一件书法作品的价值所在。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王极东把自己的鉴定的结果和猜测,简单的说了一下。最后,方荃倒也没有再继续为难,说到底,她先前找茬的那些话儿,也无非是在赞叹着王极东的好运罢了。谁又真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木盒子里,会有夹层呢?

    “不过,我这么帮你的话,能有什么好处?”方荃收好这纸张,回过头来,询问着。

    “呃,……”王极东一时语塞。说真的,他还真没想过要给方荃什么好处。

    “噗嗤”一声,方荃笑出声来,说道:“好吧,看来你是没什么主意的了。这样吧,这次的帮忙呢,就先欠着,以后说不得就有你偿还的机会了。”

    对此,王极东还能说什么?看着方荃那转身出了会议室的背影,心下里,王极东倒是在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还真的应该表示一下呢?

    ……

    随后,一天的时间里,王极东在公司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可做,看看资料,整理一下文件什么的。临下班的时候,夏芸走到了他的跟前,询问着:“小东子,明天早上的事情,你没有忘记吧?”

    “明早?”王极东应了一声,记起明天就是周末了,难怪夏芸会过来提醒呢,说道,“我自然是记得的了。到时候,我们是赶早去吧,还是等到上午的时间?”

    “当然是赶早啦。”夏芸却是很肯定的说道,“要不,怎么能淘到好东西?”

    那口气,似乎是潘家园那地方的好东西,都已经尽在众人的掌握中,需要大家争着抢着才能收上手一样。

第020章 潘家园2

    王极东闻言,也不在意,乐得让夏芸在这个时候好好的憧憬一下。说不得,到了明天那会儿,还真能遇到什么好东西呢。即便是王极东自己,这会儿的心中,又何尝没有几分期待感呢?要知道,那里可是潘家园啊。

    若要说到北京的人多,那是肯定的。至于在北京的清晨,则会有两个地方能把这一特点给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自然是**了,人们都在那边等着看升国旗呢;而另外一个,就是潘家园的收藏品交易市场。

    尤其是最近几年,收藏行业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在持续的升温着。有人是纯粹的爱好,有人是看中收藏品背后的经济利益,也有人则是利用收藏品来洗钱。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潘家园在清晨的时候,就非常的热闹,那也是毋庸置疑的。

    ……

    当王极东和夏芸,在潘家园这边约定的地点汇集的时候,天色才蒙蒙亮。

    让王极东有些意外的是,除了夏芸之外,还有不少公司中的同事也凑了过来。不过,除了王和吴敏起这两位瓷器组的成员之外,其余的,倒也都是杂工,或者就是迎宾之类的身份。王极东还注意到,在夏芸的边上,那个说起话来都有几分羞涩的刘姓小姑娘,也在。一张小脸,红扑扑的,似乎是兴奋,又或者仅仅只是紧张。

    王极东询问了夏芸一声,对方白了他一眼,才告诉他,这女孩叫刘诗,很简单的名字,却也引人遐想。

    就这么七八个人,吵吵嚷嚷的,一起逛进了古玩市场。

    不过,最先给王极东极深刻印象的,倒还真不是古玩的琳琅满目,反而是人流的拥挤。整个潘家园市场吧,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这一点,王极东在来之前,就从网络上查找过了。而他们的目标,无疑就是地摊区了。

    所谓的‘捡漏’,岂不就是需要在古玩地摊上,才能尽兴吗?

    哪怕就是白来这边一趟,甚至于就是白白的扔了几百块钱在这边,只要能在地摊上左挑右捡的,甚或是侃侃价啊、听听人家小贩说几个故事啊,众人也都是心甘情愿的。中国人嘛,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的,总少不了看热闹的那份热乎劲儿。

    这不,就在王极东这么微微感慨的一瞬间,他已经是落下同事们一小段的距离了。

    “我说,小东子,你是不是肚子饿了,想要先去吃早饭啊?”夏芸注意到之后,回头喊了一声,“我们可是在等你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哦。你不如买个包子什么的,一边走一边吃吧。要不然,好东西可就轮不到咱们了。……”

    “我看,也只能是这样了。”王极东应了一声。肚子倒还算不得真饿,但是,看着这么多的古玩藏品,王极东感觉到自己记忆中的那份熟悉,那份蠢蠢欲动,却渐渐的给拨弄了出来。当下赶紧的快走了几步,就跟上了夏芸几人。

    ……

    随意的逛了几个摊位,并没有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因为王极东都是跟着‘大部队’走的,说白了,在这样拥挤的人群中,如果你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的话,也只能是随着人流,缓慢的沿着两边的地摊位置给整出来的线路,一路向前了。

    “对了,小东子,我怎么看你有些无精打采的,是不是昨晚上没睡好啊?”夏芸看着王极东,在众人中间也不怎么说话,便关心的询问了一句,“我可告诉你,你得给我看仔细的了,我还指望着你能帮我买到一件好的玉器呢。”

    “得,我要是能看到的话,我一定给你办到。”王极东拍着胸口,说道,“不过,这要是地摊上没有的话,我也不能给你凭空的变出来吧?”

    “瞎说,怎么可能没有啊。”夏芸却是白了王极东一眼,“这里可是有这么多的摊位呢。你快看,那边不就是经营的全是玉器嘛,走,走,我们快点儿过去。”

    一时间,随着夏芸的喊声,几个同事也是纷纷的跟了过去。

    王极东抿嘴笑笑,算是看得明白了。要说这几个人里,尤其是王、吴敏起等人,可都是冲着夏芸才过来的。如果光是到潘家园淘换东西的话,他们几个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什么时候不好过来啊?反倒是像刘诗这样的,才是真存了几分淘换的心思的。

    这夏芸这么一呼喊,几个男同事都凑过去了,也就是正常现象了。这还不够,每到一个摊位前,他们几个都还要卖弄上几个段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行家一样。

    或许是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吧,有几个地摊的小贩,在看着王、吴敏起几人争相着表现的时候,那不耐烦的表情,可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

    你都把该说的说完了,那还要他们这些小贩做什么?

    ……

    不过,夏芸这一次所凑过去的玉器摊位,却是热闹异常。

    当王极东也跟过去的时候,现这摊上,已经是有人在准备着交易了。当然,还仅仅是刚开始而已。若不然,也不会有这么许多人的围观了。

    但凡是在潘家园里逛着的,大多就是以来看热闹的人居多,外宾、少数民族什么的,都能看得到,买个纪念品之类的,当然没什么问题,哪怕就是收藏一行的新手们,自然也是不少的,但是真正会立即就掏钱进行大额交易的,相对于人流量来说,却也不多。

    “夏芸,你看中了哪一件?和我说说,我帮你先鉴定一下,免得打眼了。”王很是知趣的,就在这个时候关注起夏芸来。至于那边地摊小贩的买卖,却是和他无关了。边上的吴敏起,自然也是不甘落后。

    两人这么一闹腾,再加上随着夏芸而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男有女,有七八个呢。一时间,夏芸一行,倒也成为了整个摊位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了。

    “我说,你们两个就不能消停一下?”王极东似乎是有点看不过去了。真要这么一路下去,每一个地摊都这么个情景,还要不要淘换东西了啊?几乎都能成为王、吴敏起两个人的专场表演舞台了。

    “就是,你们俩说了这么多,怎么也没买到一件好东西呢?”夏芸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这一次啊,我听小东子的。”

    得,王极东心下一颤,再看向王、吴敏起那有些着恼的目光,很是无语了。

第021章 醋味儿1

    如果仅仅是王极东自己说的话语,或许王、吴敏起两人,还不会在意些什么,毕竟,就王极东的身份、能力而言,对于他们两个追求夏芸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性。但是,夏芸在边上这么一附和,两人再看王极东的脸色,就明显的有了几分变化。

    “王极东,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两个光说不练,没什么真本事喽?”王先难。

    “就是,要不,我们今天就比一比吧。”吴敏起建议着,说道,“前几天在公司里的时候,你鉴定起玉器来,不也是说得头头是道的嘛。而且,还成为了方荃的跟班了呢。那位置,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你和我们比一比,也好展示一下你的眼力啊。”

    一边说着,吴敏起一边还在调动着另外几个人的情绪。尤其是在说到‘方荃’这两个字的时候,吴敏起的声音中,明显的是加重了几分。夏芸下意识的,就蹙了蹙眉头。不过,不等她有什么意见,其余的几位,却都是纷纷赞同的喊了起来:“好啊,好啊,就应该比一比,有什么彩头不?”

    那兴致勃勃的模样,仿佛即将进行比试的,不是王极东,而是他们自己一样。

    “小东子,你说呢?”看到如此的场面,夏芸也只得是征求起王极东自己的意见了。而且,那一眨一眨的眼睛,也未尝不希望王极东可以战胜王、吴敏起两人吧。

    “我看,比试什么的,还是算了吧。”王极东考虑了一下,说道,“不然,你们两个比一比?……就我那点眼力,可是上不了台面的,还是不拿出来献丑了。”

    如此一来,不光是王、吴敏起,就是夏芸闻言之后,也是略微的有了些许的失望:“小东子,你可是答应过要帮我挑选一件好玉器的啊。”

    “呵呵,那是自然的。”王极东说着,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给投放到眼前的地摊上。有时候说得再多,也没有买到一件好的东西,来得更有说服力吧?

    看到王极东的举动之后,王、吴敏起两人,自然也能会意,很有默契的不再围着夏芸转悠了,一个个开始在地摊上仔细的寻找起来。

    把眼前的地摊小贩,给乐得合不拢嘴。当另外一边的生意,刚刚落幕之后,他的注意力立马的就给转移到了王极东三人的身上。不过,看了看三人的动作、神态,略微的这么一寻摸,他反而是冲着夏芸,说了开来。

    “你们能在我的摊位上找东西,那还真是找对地方了。”小贩兴致勃勃的说道,“我可告诉你们了,什么钻石啊,宝石啊,那可都是外国人的玩意儿,还一克拉一克拉的卖,价钱贵得离谱不说,一点人文价值都没有。咱中国人讲的就是俩字:内涵。”

    说着,小贩还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表示着自己也是很有内在美的,惹来夏芸、刘诗几人的轻笑,“所以啊,别看我这摊位地方不大,上面的东西呢,还摆得有点儿乱,可是,架不住这些玉器都是我们的民族的瑰宝啊。”

    “还瑰宝呢,”夏芸有些嗤笑着说道,“瑰宝能被你给摆在地摊上?”

    “这个,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嘛。”小贩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咱自个儿的眼力不是很够,认不出它们的真实价值来,这不,还有他们几位嘛。”说话的同时,小贩把手指了指在摊位上寻找着各自的目标的王极东、王、吴敏起三人。

    “也对。”夏芸很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夏芸姐,我们要不要自己也挑选一件啊?”边上的另外一个小姑娘建议着说道。顿时就惹来还在围观的几人的赞同,大家这么一窝蜂的,弯腰、低头、伸手拾兜着,看上去还挺有木有样的。

    ……

    “小东子,你说这件好不好?”夏芸捡起一件自己认为不错的玉佩,给递到了王极东的身前,问道,“我看着,可是觉得还挺喜欢的。”

    “那你就自己喜欢着呗。”王极东瞥了一眼,同样是弥勒佛的造型,看上去笑呵呵的很是亲近,雕刻得也还算不错,却是件新玉器,质地上并不怎么样,收藏价值不大,“如果花个三五十块钱就能拿下的话,也不算是太亏。”

    “你的意思就是说,这东西不是件古玉了?”夏芸失望着说道。

    “你认为呢?”王极东可不觉得,在地摊上,随便这么一捡,就能找到件值钱的古玉器来。要真是这样的话,这地摊的前面围着的恐怕就不是夏芸这般的收藏爱好者,而是一大群的鉴定专家了。

    不过,看到夏芸那明显有些失望的神情,王极东心下里倒也明了,敢情夏芸对于弥勒佛这般的喜庆造型,情有独钟啊。这从她上回在公司里所拿出来的玉佩是弥勒佛的,以及这会儿挑选的玉佩也是这么个造型,就可以看得出来。

    一时间,王极东的注意力,也就更加的集中到了佩饰这一类的玉器上。恐怕夏芸对于玉器的收藏喜好,也是顺从了‘男戴观音女戴佛’的俗语吧?作为一个拥有民国记忆的人,王极东从来就不会小看了这些藏有大智慧的民间俗语的影响力。

    要知道很多玩收藏的行家,可能入行的契机,就仅仅是一句这般类似的话语而已,从而对收藏产生了兴趣而一不可收拾。

    ……

    “夏芸,快来看看,我挑选的这件怎么样?”边上的一个女子,很是自得的说了句,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想必是挑到了什么好东西吧。

    在这个时候,王极东看了眼其余的几人。对于他们各自的眼力,高下立判。王、吴敏起两人,和王极东一样,手上并没有拿着玉器。哪怕就是心中对于某一件玉器,有了什么想法,懂行的人也是不会直接的表现在手上的。

    而像刘诗、夏芸这样的没什么心机的初学者,一般在手头,就会忍不住的选上几件了。而且,在其寻找和查看的过程中,也会伸手去左挑右捡的,若是看着喜欢的,就会立即上手,毫不犹豫。

    也难怪眼前的地摊小贩,在众人开始挑选之后,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几女的身上呢。固然有几女容貌清秀端庄美丽的原因吧,却也未尝不是因为和她们之间的交易容易被小贩给掌握着主动。

    &1t;ahref=.>.

第021章 醋味儿2

    索性几女手上拿着的玉器,价值并不高,看其形态,也无非是‘漂亮’两字而已,当然,也有模样非常怪异的。这不,看到刚才喊话的那女子手上的那件玉器,那位杂工就询问了:“这件玉器的模样看着挺奇怪啊,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

    地摊小贩赶紧的答了一句:“这个玉器,可是大有来头的。它是古代祭祀中非常重要的礼器,叫作玉琮。……”言下之意,就是说这玩意儿的年头非常的够份量,来头也足够的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当然,这价钱上也就是颇为可观了。

    而所谓的玉琮,的确是如小贩所说的这般,在中国古代与玉璜、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之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尤其是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四种,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果然,这位杂工同事当即就顺着小贩的意思,轻轻的嘀咕了一句:“那它岂不是很值钱?”

    再看地摊小贩那连连点头的模样,要是不认识这位杂工的,人家还以为他是个‘托儿’呢。不要说是王极东、王这几位了,就是夏芸看着,也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古代的玉琮,的确是挺值钱的。不过,这一件嘛,可就难说了。……”

    “小姑娘,话可不能这么说的啊。我看呐,您也就是个外行。”地摊小贩反驳着说道,“别看着这件玉琮的质地不怎么样,颜色上还有点青,甚至于是灰不溜秋的,就以为它真不值钱了。我可告诉你了,玉琮这玩意儿,年代越早,它还真就越是这样的不起眼。”

    “那你的意思是说,这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的?”手里拿着玉琮的女子,询问了一句。

    “对!”地摊小贩仿佛是刚向其这么个名词一样,猛然的一个点头,很是肯定的说道,“新石器时代,没错,它就是那个时候的。好像叫什么良渚文化什么来着,还产自于浙江,……”许是说到了自己还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小贩赶紧的缓了缓神,免得继续把资料给细化了,“你们真要鉴定玉琮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直接看它们的体型大小就成了。一般早期的矮,晚期的高。”

    “这一点倒是没说错。”王极东见到夏芸询问似的目光看了过来,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那只是针对新石器时代的玉琮而已。并且,那年头的玉琮,就说是良渚玉琮吧,玉材只是产于江浙一带的一种透闪石质的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在形态上,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大多都是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说到这里,王极东还指了指女子手头的玉琮,正是内圆外方的形态,而且个头有点矮,就好比是一枚放大了的扳指。

    “那是因为玉琮本身的作用,局限了它的形态。”边上的王,见到夏芸的注意力都被王极东给吸引力,立即抢着解说道,“在《周礼》中就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说法,咱古代的时候,不都说是天圆地方嘛,所以,‘璧圆象天,琮方象地’,这玉琮就是祭地的,它的造型自然是内圆外方了。”

    吴敏起也有点不甘示弱的补充了一句:“其实,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有不少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玉琮,其实是那个时代的巫师们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只不过,它的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罢了。”

    如此一来,三人之间的一番较量,倒是让眼前的地摊小贩有些傻眼了。反观夏芸几人,却是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的模样,恨不得自己也能说上几句为好呢。

    ……

    “那么,我这件玉琮,究竟是什么时候的呢?”手头拿着玉琮的女子,明显的有些激动,甚至于是有了几分得意忘形。即便是东西被她给拿在手里了,没有交易之前,却也还算不得是她的吧?

    王极东认真的看了两眼,还没来得及说上话,边上的吴敏起却是抢在最前头,说道:“你手上的这件玉琮,应该是做旧的。”

    “喂,你怎么说话的呢,什么叫做旧的啊。”地摊小贩明显的是不乐意了,反问道,“你凭什么说它是做旧的啊?”说着,小贩还从女子的手中,抢回了自己的东西,向几人展示着,说道,“瞧瞧这造型,这颜色,还有这天然的质地,它压根儿就不是做旧的。这可绝对是正宗的古玉琮。不信,你再仔细的看看?”

    “看看就看看。”吴敏起接过玉琮,认真的打量起来。

    说到底,吴敏起也只是在瓷器一行,颇有些建树,论到玉器的话,也就是比夏芸等人稍微的强上一些而已,能够断定是做旧的,更大的原因还是看在这件玉琮是来自于地摊上的,如果是摆在拍卖会上的话,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边上的王对于吴敏起的能力,知根知底,这会儿再向吴敏起的眼神,也是颇有几分狭促的味道,似乎是在等待着对方的犯错误。末了,还风轻云淡的附和了一句:“就是,这玉琮随便一看,就知道是做旧的,哪还用得着仔细瞧瞧啊。”

    那说话的语气,听着让人觉得他在鉴定上的眼力,远要比吴敏起高上一个层次一样。

    ……

    夏芸自然是继续的询问着王极东了。若说在三人之中,她最相信谁的话,无疑会是王极东了。那眨巴的眼睛,以及好奇的神情,都让王极东感觉到,夏芸心中的那点小心思,不由得说道:“人家说的其实也没错啊。良渚玉琮出土虽然比较的多,却也不是谁都有机会得到的。……”

    “说这么多没用。”夏芸却是有几分风风火火的意思,道,“你能鉴定出这件玉琮是做旧的不?”

    “那自然是能的了。”王极东笑着说道,忽然的,却是神情一愣,“那个,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敢情是王在这个时候,原本是一直注意着夏芸,这会儿突然的看向了王极东,让王极东心下里觉得有几分突兀。再说了,王的那眼神,莫非他是在琢磨着如何‘鉴定’一下王极东,还是说他认为王极东是在说大话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499/ 第一时间欣赏大收藏家最新章节! 作者:鬼徒所写的《大收藏家》为转载作品,大收藏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收藏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收藏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收藏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收藏家介绍:
把玩古董,把玩出一世高雅;收藏古董,收藏出万贯家财。
————
这是一个民国专业‘做旧’的大家王极东,死后的灵魂和现代同名小辈重合而生的收藏故事。
————
本人已完成16o万字的同类型小说:《贾似道的古玩人生》大收藏家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收藏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收藏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