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将血TXT下载将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将血全文阅读

作者:河边草     将血txt下载     将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暴烈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种七娘带着几个护卫行于长街之上。

    她今天心情不错,琴其海终于生了。。。。。。。听上去有点怪,但事情确实就是这样,琴其海产下一子,让她非常高兴。

    因为之前大兄种燧的事情,她这里小算盘没打响不说,还吃了不少苦头。

    不用问了,想让种大小姐,晋国公夫人吃苦头,也只能是晋国公本人有这个本事。

    于是,素来好动的种大小姐,不得不哄起了自家孩儿。

    说起来,晋国公唯一的嫡子,自出生之日起,就应该是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对什么都是予取予求才对。

    但实际上,这苦命孩子过的并不那么滋润。

    父亲是甩手掌柜,逗弄起孩子来没轻没重,十分不靠谱。

    而母亲。。。。。。呵呵,更是个喜欢动粗,没多少耐心烦的主。

    想起来了,抱过来亲热一下,想不起来,那真是一天连人影都不见,而且还以后者居多。

    就算是和自家骨肉亲热,只要孩子一咧嘴,这位母亲就捏弄来捏弄去的,连恐吓带威胁,就是不想听孩子→哭闹,而弄着弄着,就唬下脸来,给孩子几巴掌。

    像这样的母亲,不多见,却也不能说少有,若非赵石还算有先见之明,不准下人带着小少爷在老夫人那里多呆。

    不定这孩子就能被赵石老娘溺宠的成了贾宝玉那样的人物。

    不过,也许是有这样两个不太靠谱的父母,再加上生的确实健壮。这孩子自能跑会动之后。就不那么安分了。照着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个熊孩子的雏形。

    正巧,种七娘惹了赵石不高兴,再赶上老夫人抱怨,孩子又磕着碰着了,下人们有点不用心什么的,赵石就势,训斥了种七娘几句。然后。。。。。。。。

    然后便说什么孩子还小,但也算到了稍微懂事的年纪,加之不用太早请什么先生,种七娘作为母亲,教导儿子应是责无旁代。

    种七娘挺不乐意,心说,之前你还夸呢,儿子就应该这么活蹦乱跳才像个样子,要不然,那些下人敢让晋国公府的小少爷磕着碰着一点油皮?

    怎么就责无旁代了。都说养不教父之过,从没听说有母亲什么事儿啊。

    但这话腹诽。在自家夫君板起脸来之后,她是一句也没敢出口。

    于是,种七娘的苦日子就来了,不能再去城西军营逍遥,赵石还让她接管了晋国公府护卫之事,彻底把她栓在了府中。

    当然,她也知道,这些都是为了哪般,但也只能在心里埋怨大兄利欲熏心,连累了她这个满心为其着想的妹子。

    在府中“关”了几个月,这次府中有了喜事,接下来庶长子赵君玉也要出京任职,在做着各种准备,对她看的很“严”的夫君这次也顾不上她了。

    于是,找了个由头,她就“逃”了出府,打算到羽林卫军营中躲上几日,顺便透口气儿。

    所以,出了府邸,走在长街之上,听不到孩子的哭闹,到了城外,弄上几个小菜,喝点好酒,酒后再找几个人比试一下身手,嗯,只准她打别人,不准别人还手那种。。。。。。想着想着,种七娘觉得,天都比以前蓝了不少。

    突然,前面隐隐传来人们的尖叫声,隐约还有马蹄声作响。

    几个护卫都支起了耳朵,警觉了起来。

    种七娘却是精神一振,在家中憋闷了几个月,一出来就能瞧上热闹,她无疑很兴奋,心里还想着,最好是碰到几个纨绔子,她可正手痒呢。

    一边想着,一边双脚用力,轻轻巧巧就站到了马鞍子上,居高临下,往前方瞭望。

    几个护卫正在她周围散开,一个人已经一夹马腹,向前探看。

    见了自家主母的模样,留下的几位相互瞧瞧,都有点无奈,夫人有点迫不及待,这可失了体统,让外人看见,怕是又要嚼晋国公府的舌头。

    不过,这位对于这位打遍府中无对手的三夫人,他们最多也就是在心里腹诽一下,谁也不愿轻易去触这位夫人的霉头。

    这条街道,不如朱雀大街宽敞,却也笔直向前,延伸出老远,有着很好的视野。

    远处,一辆马车在长街上奔驰而来,驭位上没人,显然这两马车失去了控制,行人纷纷尖叫闪避,马车停也不停,在长街上狂奔了起来,撞倒了不少物什。

    马蹄声渐渐清晰急促,种七娘有点失望,原来只是一辆失控了的马车而已,和她想象中的热闹差了好远。

    到了不远处几个人影马上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几个女子牵着马在缓缓向前,听到前面的声响,这几个女子纷纷牵着马在往道旁躲让。

    但街上纷乱,人也不少,磕磕碰碰的离那辆失控的马车可就不远了。

    女子的尖叫声听的很真切,种七娘嘴角微翘,觉得这才有点意思。

    当然,她这不嫌事大的小残忍,还真算不得什么,晋国公夫人,种家大小姐,若是悲天悯人的人,才叫见了鬼呢。

    不过,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管也不成。

    种七娘懒懒的挥了挥手,吩咐道:“上去两个,杀马,拦车。”

    立即便有两个护卫应诺一声,促动战马向前。。。。。。。

    不过就在这时,种七娘一下就来了精神,因为她看到一个女子笔直立在街心,顺手拔出了腰间长剑。

    不错,有点气势,种七娘暗赞了一声,不过,对方要是本事不济,被奔马撞个骨断筋折,也不用想得到她的怜悯。

    自不量力之辈,死也就死了。。。。。。。

    奔马须臾而至,马已经跑发了性子,还拖着一辆车,声势着实不小,那女子的同伴儿大都惊呼了起来,只一位确实躲闪不及的女孩儿,屁股上当即挨了女子一脚,被踢到了街边儿,还砸倒了几个人。

    奔马瞬间来到那女子面前,接下来的一幕,就有点血腥了。

    那女子在间不容发之际,往旁边闪开,同时手中长剑也抡了起来。

    只一个抡字,就能看出这女子使剑,明显跟旁人不同。

    也不知是剑带动了人,还是人使着剑。

    剑抡起的弧度很大,也象征着劲道蓄的很足,剑光一闪而下,马头当即落地,鲜血好像喷泉一样在长街之上绽放开来。

    女子旋身而动,长剑继续向下,斩断了奔马的一条前蹄,剁在地上,划动间,火星四射。

    女子旋转的很急,须臾间长剑再次划空而起,落下时,正在车辕之上,一声爆响,一剑劈断车辕。

    这一次角度不同,奔马头颅已断,但身子还未落地,这一剑又斩在其后腿上,直接削下了一条后腿。

    而这女子接着又转了一圈,一剑劈在车厢上,伴随着一声巨响,顿时将车厢捣的粉碎。

    长街之上,一片狼藉,碎木鲜血还在空中飞舞,女子已经脚步稍微有点踉跄的收住了剑势,正好又回到长街街心,只是马车已经在她身后。

    旋风般的三剑,一剑比一剑快,一剑比一剑重,一剑比一剑狠。

    种七娘吓了一跳,因为前后反差过于巨大,这样一个狂暴的人,若是自家夫君,或是一条生猛的秦川大汉,也就算了,却偏偏是个女人,一个在背影上看不出多少异处的女人。

    就算是见多了千军万马,征战沙场景象的种七娘,也不免有些震惊。

    马尸落地,但已经像被人大卸八块般惨不忍睹,车厢里幸好没人,不然就这么折腾,也早已死的不能再死了。

    做好事做的这般惨烈,也真是要命。

    看着这一地的狼藉,长街上有了短暂而又诡异的寂静,然后。。。。。。。尖叫声四起,完全没有祸事过去之后,大家显露出来的轻松和感激。

    很多人看向这位“英雄”的时候,都带着些难言的恐惧,就更别提什么称赞和道谢了。

    女子的同伴们叫的很欢,还有人当即不顾仪态的吐了出来,两个胆子稍微大些的,片刻之后迟疑着凑了上去,小心翼翼的在旁边说着话儿。

    这个热闹,让种七娘看的心满意足,虽说也被唬了一下,但她可是种七娘,上过多少战阵,见过多少尸横遍野的景象的晋国公夫人。

    这点小血腥,对她来说,和吃饭喝水一样的平常。

    重又坐到马上,左右看看,指着道旁一家酒楼道:“去,弄个清净点的房间,我要请客。”

    “到前面请用剑那个姑娘过来,就说本夫人相请一叙。。。。。。。对了,留下两个人在那儿,让闲人都散了,顺便跟长安府的人说一声,一点小事而已,不要小题大做。”

    “马车是谁家的,赔点银两,不要弄的太难看。”

    这个时候,任红缨正有点苦恼的看着自己的长剑,随即,拽过旁边的一个姑娘,撕拉一声,从她骑装下摆上撕下一条来,不管那姑娘委屈中带着点惧怕的眼神,认真的擦拭了一遍长剑,这才插回到剑鞘当中。

    接着,看见躺在长街上的马尸以及四分五裂的马车,有点发愁,考虑是不是还像以前,一走了之,省的旁人要她赔银子。(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章运气

    “红缨见过夫人。更新最快去眼快”

    “不必多礼,坐。”

    很快,任红缨便被请到了楼上雅间。

    种七娘细细的打量着任红缨,方才离的有些远,这时面对面,种七娘才发现,这姑娘不但年轻,而且,还是个美人。

    肤色算不上白皙,看上去还有点粗糙,五官嘛,看着也还顺眼,也算不上多精致,若是没有旁的,也只能说是普普通通,有点小清秀。

    但眉间一点朱红,让她整个人都好像活了过来,透着几分妖异的美,再加上常年习武,练出来的身材和气质,简直就是。。。。。。。绝配。。。。。。

    秦人这些年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审美观,就像唐时美人的标准是圆润一般,秦人对美人的看法,也渐渐固定了下来。

    秦人对美人的看法,不以柔弱纤细为胜,多数人皆以健壮,大气为美。

    当然,这不是指的肩宽背厚,膀大腰圆。

    用后来人的话说,其实就是健美,爽朗的姑娘,在秦人眼中才称得上美人。

    这样的审美标准,不用怀疑,自然是宫中流传出来的,宫中选妃,多为将门女子,这些出身将门的女子,自然大部分都具备这样的素质。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家喜欢的东西,流传起来,自然容易,加之秦人尚武之风尤烈,对于美人的观感,也就不用说了。

    所以,任红缨在种七娘眼中,不但是个美人,而且,还是美人中比较独特的那一种。

    眼见长街上的那一幕,种七娘其实就已经对其有了些欣赏之意,此时就近观瞧,见其不畏不亢的样子,又多了几分喜欢。

    而同样的。任红缨也在打量这位偶遇相邀的夫人。

    其实不用见真人,只看那几位下人的气度,就算没有旁人提醒,她也知道。这位夫人乃京中显宦人家无疑。

    而在京师长安中,大模大样,带着家将纵马行于街市的内宅女子,可并不多见。

    除了那些神有官职的女子之外,恐怕也就只剩下那些将军们的妻妾了。

    见了眼前这位夫人。她觉着,怕是眼前这位,两样都占了齐全。

    因为这位夫人别看长的娇小了些,但气度上,与她见过的那些将军无异,带着深刻的军中之人的痕迹。

    同样的,她也觉得,这位夫人长的极美,身上更有一种她说不来的气势,与香侯府中人很不一样。

    不过。虽然心中有很多疑问,但照旧,她安安静静的入座,没有开口相询,更不会如寒门子弟一般,有那得遇贵人的惊喜或者惶恐。

    因为她虽然浪迹江湖多年,但实际上,她还算得上是长安权贵中的一员,虽说是处于最底层,但普通百姓还是比不得。心态上,和江湖女子截然不同。

    种七娘略微打量了一番,微微一笑,吩咐道:“让他们上最好的酒。菜嘛,随便些就成。。。。。。。”

    种家大小姐自然大气,碰到了对的人,自然要喝点。

    可惜,她的酒量虽然还算不错,但在晋国公府中。却还排不进前三。

    不一时,酒菜已经端了上来,店家的殷勤,到不了种七娘这里。

    随着酒菜上来,一个护卫进了雅间,凑在种七娘身边,低声道:“回禀夫人,打听过了,此女乃雄武军都尉任敬家中长女,庶出,据说从西边刚回来没几天,应该是去了蜀中,离家有七八年了。。。。。。”

    “任敬一家,年前出京投亲去了,家中只剩一个小妾,就是此女的母亲,现在就是母女两个过活。。。。。。”

    “此女和香侯府有点干系,若要细查根底,应该还要去找香侯府探问,您看。。。。。”

    种七娘笑着摆了摆手,声音不大不小的道了一句,“算了,没仇没怨的,弄那么清楚干嘛?”

    实际上,有雄武军任敬的名字也就够了。

    当然,一个小小都尉本来入不了她的法眼,哪里会记住这样一个人的名字,但年前的时候,有那么一档子糟烂事儿,正牵涉到雄武军都尉任敬。

    若非这家人跑的快,说不定和种家就成了亲家了呢。

    种七娘眼珠儿转了转,想起夫君云山雾罩的说起此事时的模样,不觉有点好笑。

    不过,她又有点自豪,世间豪杰,能如自家夫君者,几稀。。。。。。。

    她玩味的看着眼前的任家长女,她背靠种氏,可以说她是晋国公府中,对外间之事最为敏感的人物之一。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但她觉着,在这样一个时间,碰上这样一个奇异的女子,她差不多已经能够闻到其中刻意安排的味道了。

    不过,算不上什么大事,满长安,想入晋国公府的女子,能从宫门排到长安城门去,多一个又有什么稀奇。

    只是可惜。。。。。。。这个姑娘她看着确实挺顺眼,就是不知道她自己是不是知道其中关节,若是知道的话,那么之前就都是在做戏给她看,那可就太让人失望了。

    不过,这事比较有趣,出府就能碰上,可比在府中闷坐终日,哄自家那顽劣小子要强的多了。

    她歪头想了想,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近日入府的那位琴师。

    清清淡淡的一个人,如今差不多已经算是府中妾室了,只是还缺个名份,这事儿嘛,夫君大概不会多说什么。

    他虽说不好女色,但男人嘛。。。。。。。换了是她,一个名动江南,才貌俱佳的美人上赶着凑过来,恐怕也不会弄的不情不愿的,更何况,自家夫君从来也没那么侨情。

    就像当年琴其海跋涉千里寻过来,之后也没经多少波折。

    想到这里,她心里微酸,心里哼了一声,那女人都三十多了,脸皮还真厚,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入了府。。。。。。。。凭什么啊。。。。。。。

    但这事。。。。。。。只要李金花不开口,旁人还真插不上嘴,只能将一腔酸水留在心里。

    而且,陆归琴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一手琴艺实是出神入化,很快便得到了府中之人的欢迎,宫中妃嫔频频相邀不说,连公主府那边儿,也已经叫过去几次了。

    最重要的是,老夫人那里听了几曲,便舍不得陆归琴离府他去了。

    于是,陆归琴在晋国公府中便有了个不小的院子,仆从也配备齐全,月例上,更是和几个妾室同等。

    这么一来,府中其实俨然已经多出了一位来历奇特的妾室,私下里已经有人开始呼陆归琴为八夫人,如今只等晋国公本人点头,府中就能多出一位如夫人了。

    这样一来,拈酸吃醋也没什么用处,其实,就算是种七娘,未尝不是觉得陆归琴弹出来的曲子,确实好听,这样的女子流落在外,有点可惜。。。。。。。进了晋国公府,到也可以为府中添些颜色。。。。。。。

    当然,她自己是不会承认的,府中女子,除了李金花之外,能被她瞧得上的,真没几个,陆归琴再是出类拔萃,也只能算是勉勉强强不算辱没了晋国公府妾室这个身份而已。

    相比之下,到是眼前这个任家女,看着还顺眼些,将门女嘛,这眼光自然不同旁人。

    “本夫人姓种,家中排行第七,所以旁人都唤一声七娘,任小姐身手不凡,我见猎心喜之下,贸然相邀,有些唐突,先干为敬。”

    一仰脖,一杯酒已经入了口,咂摸一下味道,种七娘摇了摇头,笑道:“这酒还是差了些,咱们也只能因陋就简,将就些了。”

    种七娘,任红缨身子僵了僵。

    除却那些宫中贵人,京师长安名声最大的几个女子之一。

    这位种氏夫人的故事,在长安中可谓家喻户晓,怕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种家最受宠的女儿,嫁的是大将军赵石,如今晋国公府的三夫人,羽林卫的副将。

    自己好不容易出来透口气,怎么就碰上她了呢?

    任红缨不由有点纳闷自己的运气。。。。。。。。

    “多谢夫人。”

    心里一边想着,一边痛快的饮了一杯。

    酒有些甜味,也夹杂着些辛辣,确是好酒无疑,并不像这位种氏夫人说的那般不堪,别说任红缨自己,便是她那父亲,估计一年到头,也喝不上几次这样的好酒。

    但人家是什么人?估计贡酒到了人家嘴里,也能挑出些毛病来,这就是长安显贵,非是任家可比。

    任红缨酒量不成,她也很少饮酒,传说中那些豪侠之辈,酒后杀人,在她看来,多数无稽之谈。

    在她遇到的人中,越是武艺高强之辈,越是不敢多饮。

    因为一来,他们都怕酒后失手伤人,惹出大麻烦,二来呢,如果附近有像她一般的人存在,那么喝醉了,也就算是将自家性命交到旁人手里了。

    只有那些不懂其中奥妙之人,才会喝酒壮胆。。。。。。。。

    一杯下来,酒气熏染之下,脸上立即升起了一片酡红,任红缨连着哈了几口气,盯着桌子上的菜瞅了瞅,却还是忍住没动筷。

    (大病一场,天天晚上高烧三十八度多,人都脱水了,今天稍微好点,码一章送上,但脑袋还是晕,睡觉去了,对不住啊。)(未完待续。)xh118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护卫

    (依旧在发烧,吃不下喝不下,太难受了。≧頂點小說,)

    “你这剑法,着实不错,看你在街上杀马拦车,痛快的很,嗯,杀气重了些,还有些收不住手,听说你出京游历了几年,在外面肯定伤了不少人吧?”

    种七娘笑眯眯的说着,见对面这姑娘脸色稍变,一只手立马搭上了桌子上的剑柄。

    种七娘浑不在意的笑笑,“草莽龙蛇,多快意恩仇之辈,虽说有些让人佩服的地方,但人命也贱,死了也就死了,不过,这里是天子脚下。。。。。。就说方才吧,若车上有人,难免有所死伤,官司打起来,你可不占理,这般鲁莽,你是怎么想的?”

    任红缨悄悄松开剑柄,抬起头,想了想道:“没想太多,遇上了,也就做了。”

    真是个直心肠的姑娘,种七娘心中又多了几分赞赏,想当年,折汇向种家求亲,她在金州听到这个消息,单骑入京,大恼折府,可不也没想太多。

    一旦想的太多,有些事也就不敢做了。。。。。。。。

    种七娘点了点头,漫不经心的看了看天色,她还得出城,这姑娘不错,但要说结交,身份上差的太远,只能说是欣赏或是赏识。

    所以,没必要说太多废话。

    “知道你家为何在年前离京吗?”

    “听到一些。。。。。。”说起这个,任红缨反而心里一松,晋国公府虽然权势显赫,但此事跟她们母女关系可不大。

    借着这个机会说开最好。若是不能。她之后带着母亲出京。远走高飞也就是了,晋国公府那样的豪门,应该不会小气到,紧追着她们母女不放吧?

    “哦?听说写什么,跟我说说。”种七娘笑着问了一句,笑容又和煦了不少。

    任红缨眨了眨眼睛,她在口舌上向来笨拙,沉吟了半晌。才道:“我听说。。。。。。好像舍妹有些不妥。。。。。家父怕大将军追究,所以才带着家人出了长安。”

    种七娘眼珠儿转了转,促狭之心立起,把脸一板,沉声道:“既然知道得罪了晋国公府,还敢在本夫人面前说出来,你胆子到是不小。”

    对面姑娘的瞳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一只手再次摸上了剑柄,并死死握住,在外闯荡多年。这姑娘别的好像都没学会,但草莽豪杰。一言不合,便要血流五步的架势,却学了个十足十。

    吓唬了一下年轻姑娘,又见这姑娘紧张的好像随时准备跳起来拼命的样子,种七娘心情立时大好。

    悠悠站起身,将酒杯推过去,“把这两杯酒一起喝了,本夫人也就消气了,前事呢,也就算了。。。。。。。”

    任红缨稍稍瞪大了眼睛,显然已经被对方绕的有点晕。

    她的脑筋和她的身手比起来,确实反应有点慢,而她也不清楚,晋国公府的三夫人,在晋国公府中,是有名的不老成。

    城府在府中排的上号,但却最喜作怪的一个人,而且,很喜欢跟府中妾室逗乐子,找茬收拾妾室就数她了。

    见这姑娘稍稍犹豫,便将酒杯端起来,一股脑的倒进了嘴里。

    种七娘拍手大笑,“不错,有点女中豪杰的样子。。。。。。。”

    实际上,若非看任红缨不善饮酒,她才不会逼着人家喝酒呢,这也正是她性格中比较别扭的地方。

    看着任红缨脸上快速的变得通红一片,她这兴致变得愈发不错了。

    走了几步,来到任红缨身旁,拍了拍她的肩膀,悠然道:“天子脚下,不容人肆意妄为,你这性子可不成,这样吧,到我身边做个护卫,以本夫人的身份,不算辱没了你吧?”

    在酒楼里呆不多时,种七娘身边便多了一个女护卫出来。

    几个家将到是想劝两句,要知道,如今晋国公府的家将,可不如从前那么好当了,祖宗三代都要查一查不说,怎么护卫府中贵人,也要操练上一年半载才成。

    可以说,他们这些人,千挑万选出来,除了忠诚之外,单打独斗起来,跟绿林中人也不遑多让,上了战马,便是骑军中的精锐,下了马,结成阵势,便如铁壁一般。

    任红缨无论出身来历,还是其他,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不过三夫人的亲军卫士,他们插不上嘴,还要报到二夫人李金花那里,若是同意还好说,若是不同意,那就有的闹了。

    说不准两位夫人还得在晋国公耳边吹吹枕头风。

    是的。。。。。如今想入晋国公府,真的是不容易了,即便是府中几位夫人自己,决定权也不那么大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么一件小事,至于吗?

    但自长安之变后,晋国公府的门槛,就是这么高,而在灭夏之役后,晋国公府才算真正的一步跨入了长安豪门世家之列,林林总总的规矩也逐渐立了起来。

    像是这种贴身护卫遴选,也和其他京中豪门没了多少区别,其中多数都是走的代代相传的路数。

    已经绝少有任红缨这样的外人进府了。

    当然,相对于任红缨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张馅饼正正砸在了她的脑袋上,只是现在她本人还没怎么意识到罢了。

    就像现在,晕晕乎乎的跟在了种七娘身边,除了酒劲开始上头以外,她怎么也没想到,今日出来一趟,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旁人的护卫,还是不容拒绝那种。

    她更没想到,晋国公府的家将,种七娘的亲兵,那也是必须要有官职在身的,以种七娘从四品武职,护卫亲兵起码起码得是个校尉。

    少一少,当是从七品武职,如果种七娘对她比较满意,发了话出来,弄个从六品武职,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缺的,恐怕就是战功了,没有战功垫底,以后很难有所升迁,又无领兵的经历,放出去之后,定是要降级任用。

    而在大秦禁军整编之后,可以想见,像她这样的武职,除非再有所机遇,不然的话,在军中将不会有太多出路。

    坐在马上,任红缨满脑子浆糊,战马起伏,让她还微微有点犯恶心。

    酒楼外面,还等着几位姑娘,是和她一起出来的同伴,也愣愣的瞧着任红缨,任红缨想招呼一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马队很快过去,几个姑娘立马活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

    她们在长安呆的久,自然有人认得,那是晋国公的种氏夫人,再说起红缨姐姐来,羡慕嫉妒恨什么的也就都来了。

    有两位知道些内情的姑娘,抿着嘴附和着其他人的说法,心里面有点泛酸的同时,却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回家也好交代了嘛,也再不用整日里陪着这位红缨姐姐舞刀弄棒,小心翼翼的赔笑脸了。

    当然,她们的红缨姐姐若真显贵于人前,那就另说着了。。。。。。

    “夫人。。。。。。。红缨想回家看看。。。。。。”

    快到西城门的时候,任红缨终于缓过点神来了,没多少兴奋,也没什么不高兴,完全是一副随遇而安的心态。

    不过,她还是记起了家中老娘和现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义兄,觉着应该回去瞅瞅,最少应该告知一声才行,因为这又不像当年,她伤了人跑出去,怎么说。。。。。。嗯,都算是喜事吧。

    应该回去让老娘和义兄高兴高兴。。。。。。。

    而且,让她有点满意的是,这么一来,不用再为婚事,或是今后有什么打算之类的事情烦心了。。。。。。。。。。

    种七娘则是头也不回的道:“派人知会一声也就是了,有你回去的时候,陪我到西山大营逍遥。。。。。。。嗯,办些公事再说。”

    任红缨想了想,觉着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这也着实是位实在姑娘,沉默了片刻,就来了一句,“夫人。。。。。。”

    “以后在府里叫我夫人,出来了,就叫将军。”

    “哦。。。。。。那。。。。。。将军,红缨有位义兄,精于箭术,想入国武监进学。。。。。。”

    “哼,才到我身边,就跟人说情,这个样子可不成啊。。。。。。嗯,剑术?比你用剑用的还好?”

    “不是剑。。。。。。。是弓箭,义兄他在汉中路,弓箭之术薄有虚名,只是不识几个字,他随红缨来长安,整日里也没事做,红缨怕。。。。。。”

    话没说完,种七娘却已经明白了,怕什么?绿林中人,一个就是以武犯禁,一个就是结交匪类,长安中的混混儿,可也不在少数。

    不过,义兄?种七娘暗自皱了皱眉,不会是情郎吧?若是那样的话,可就不怎么有趣了。。。。。。

    “嗯,改日叫你那义兄到西山大营来让本夫人瞧瞧,若还有些本事,国武监进也就进了,不过,下不为例,这个你要记得。”

    “多谢夫人。。。。。。。啊不,多谢将军。”

    任红缨心中一喜,想着这算是欠人人情了,以后看看这位夫人将军有没有仇家。。。。。。。反正得把这个人情还上,她可从来不是欠情不还之辈。(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训诫

    很快,任红缨见到了大秦另外一位传奇女子,大秦唯一的一位女性大将军,羽林中郎将李金花。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

    不过,以前她是见过李金花的。

    当年她离开长安的时候,李金花掌羽林卫兵权多年,不过那会儿,京师动荡,风雨欲来,李金花晋羽林中郎将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羽林卫的掌控。

    这样的巾帼女杰,离任红缨,乃至于任家这样的门户,都很遥远,不论从前,还是现在,差距从来没有变小过。

    而在很多人心里,李金花无疑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

    她的传奇之处,和当年的香侯陆闻香其实很相似,陆闻香名传至今,人们喜欢谈论的,其实不是她的功绩,而在于她和太祖皇帝陛下之间的恩怨纠葛。

    虽说因为避讳的原因,不能过多的宣之于口,但在民间,许多故事,还是在围绕着这个在流传。

    而李金花,其实也差不多。

    她和大将军赵石之间的故事,才是市井百姓喜闻乐道的重点。

    当然,和香侯陆闻香的区别之处在于,陆闻香孤身终老,现在的李金花嘛,却已是功成圆满。

    当然,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也不用再做赘述。

    两位晋国公府夫人,遇于长安城西郊。

    实际上,是李金花带着人拦住了种七娘。

    李金花满身尘土,看着有些狼狈,但无论是在官职上,还是气势上,都能稳稳的压住晋国公府三夫人。

    护卫们很自觉的散开,阻挡行人靠近,留两位夫人在原地单独说话。

    任红缨也被隔开老远,种七娘身边的护卫们也没人跟她搭话,虽然这位姑娘的身手。。。。。。很不错,但毕竟是新人,还是个女人。没人愿意这会儿上来套近乎。

    任红缨也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只能孤零零的一个呆在那里,望着说话的那两位发呆。

    当然,这种孤独感她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也并不太在意,一边想着回去之后应是能让义兄高兴一下,一边有点好奇的想,这两位应该是在争吵吧?

    看上去种氏夫人有点不高兴,在不停的说着什么。李氏夫人则偶尔摇着头。

    这在任红缨眼中,到也不算什么,她自小在任家见的就多了,家中的夫人姨娘什么的,若是每天不吵上几句,好像日子就没法过了,晋国公府那样的门户,应该也少不了才对。

    不过,让任红缨有点奇怪的是,半晌过后。李氏夫人笑呵呵的搂住了种氏夫人的肩膀,种氏夫人则不情不愿的扭动着娇小的身躯。

    看到这一幕,任红缨险些乐出来,怎么看都像是一位大度而又威严的长姐在安慰不听教训的妹子。

    这一刻,夫人将军那高深莫测的形象在她心里一下崩塌了下来。。。。。。

    过不多时,只见那边李氏夫人揉了揉种氏夫人的肩膀,说了几句什么,然后翻身上马,摆手之间,带着人便与任红缨等侧身而过。往长安城方向去了。

    气哼哼的种七娘跺了跺脚,也翻身上马。

    不过,之后带着人却拐上了岔路,不久。任红缨也就知道,夫人将军被抓了丁,来到这里当监工了。

    因为羽林卫已经被抽调出来,正在挖掘沟渠。

    这当然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但长安城扩建以及城中内外沟渠修补以及改造的工程已经陆续开始,人手不足之下。闲着的羽林卫也就倒了霉。

    当然,倒霉的不光是羽林卫,京军各部也不能免。

    而这样的工程一旦大规模的开始,耗费的时日也就不会是一年半载,除非大规模的动用民力,才会让工期缩短。

    但在此事上,朝野上下,无论文武,其实都在压着。

    尤其是中书这边儿,更是顶着皇帝陛下的迁陵之议,开始了长安城的改造工程,更不会去节外生枝,给皇帝陛下以借口。

    于是,京军的苦日子到了,多数兵卒,都成了工役,京军从建立至今,就从来没这么苦过。

    不过,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实际上,长安城的建造,历代都和身为天子羽翼的天子亲军脱不开干系。

    区别只在于,上位者恤民与否罢了。

    李金花将出城透气的种七娘扔在城外当工头,自己则带着亲兵卫士回府休息。

    而这个时候,身为晋国公府主人的赵石正在给儿子上课。

    当然,如今能安安静静听赵石教诲的儿女,也只有他的长子赵君玉了。

    此时的赵君玉,已经一步踏上了仕途。

    吏部文书已下,赵君玉将要出任银夏路宁胡县知县,启程在即。

    西北各路,银夏地区,乃塞上粮仓无疑,宁胡县银州和夏州之间,靠近延州,是正经的产粮之地。

    选择此处为官,也没少费了晋国公府幕僚们的心思。

    当然,宁胡县再好,也比不得秦川南北两路以及蜀中各路,这些地方,大秦治理多年,治下平和而又繁盛,非是其他各地可以相比。

    但对于有志向而又有选择余地的人来说,多数不会选择这些地方,显不出自己的本事嘛。

    河洛其实不错,空缺也不少。

    但作为大将军赵石的儿子,到河洛任职,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同那里也还成,不过,那是晋国公府封地,更不合适。

    这么挑选下来,银夏路的优势也就出来了,虽说银夏一路的宣抚使是折沐,但他与折家其他人不同,乃赵石旧部,他的任职经历,处处都有着赵石的影子,断不会无缘无故为难赵石的儿子。

    而宁胡县,又是银夏路通往延州的必经之路上。

    这个地方,和西北其他地方比起来,人口一样不怎么多,也残留着些战争的痕迹,这也为任职之后的政绩,有了一些铺垫。

    这里不但可以施展拳脚,最重要的是,没那么多的危险。

    可以在政事上有所建树,武事上,也可以剿除匪患,立下功勋,由此可见,选择此处,着实没少花费了心思。

    相比其他人,晋国公的长子,可谓是占尽了优势。

    乍一看,大将军赵石的长子,本该如此,但只要细想一下,大将军赵石的儿子,出任地方知县,怎么听都有些别扭。。。。。。。。

    父子两个,这会儿谁也没想那么多,这么多年过去,赵石对这个儿子的前程,已经不抱太多的希望。

    这个儿子在他眼中,既没有多大的野心,也没有多大的魄力,在仕途上,一步步往上挪其实挺适合这小子的。

    而在赵君玉这里,也满心的无奈,这和他想象中,走上仕途的那一刻,差距也太大了。

    大考没参加也就算了,选个地方为官,他插嘴的余地都不多,怎么着都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实际上,父子两人的心底深处,都有着那么几分不满意。

    这几分不满意此时其实已经稍稍显露了出来,书房中很安静,赵君玉肃手而立,微微垂着头,赵石则看着一封信笺。

    父子两人都没说话,气氛稍稍有些异样,或无心或有意,谁说的清楚呢。

    信笺是剑南路布政使宁向岳亲手所书,比朝廷文书早到了一些时候。

    蛮王博萨病故了,南蛮诸部有了些骚动,不过,早有准备之下,南蛮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

    在大秦成武八年初夏,蜀中南蛮开始割裂开来。

    此时朝廷旨意没下,甚至于,朝廷还不知道蛮王博萨病故的消息。

    但布政使宁向岳为了此事,却已经准备多时了。

    此次蛮人入京报丧的队伍,会由蛮王幼子亲自率领,实际上,也预示着蛮王之位的归属大致已经定下。

    由博萨幼子继承蛮王之位。

    而其长子,会被封为土王,成为蛮族平地各土司之主。

    所以,之后山蛮和平地蛮的界限,也就清晰了起来。

    蛮王博萨的儿子们,一定不会很满意,但有着蛮王博萨的遗言,以及大秦的支持,这事也不会闹出什么风波。

    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蛮族各洞洞主以及土司领主们,安享太平很久了,很多人不愿意蛮族之间再有纷争。

    秦人很强盛,大将军赵石也还活着,各部日子也越来越好过,所以蛮族诸部就乱不起来。。。。。。

    赵石终于放下信笺,这事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大事,枢密院之后要做的,其实就是略略向成都方向增兵,给南蛮诸部施加一下压力罢了。

    有了之前的诸般准备,蛮族突然大乱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看着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的赵君玉,赵石缓缓开了口,“是不是觉着有些委屈?”

    即便有了些准备,赵君玉身子还是僵直了一下,稍稍抬头,在父亲的注视下,他立马垂下了脑袋,“儿子。。。。。。不敢。。。。。。”

    (又断更一天,阿草也是无奈了,这个星期有个大推荐,这么下去,很可能会让编辑不满,让给别人,啊,这个月怎么这么倒霉啊,对了阿草月底要回家看看,可能还要断更几天,唉,除了事先跟大家请假之外,阿草也只能说,下个月好好努力了。)(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三章为父

    “要说呢,你应该觉着委屈,有志气的年轻人,总不愿旁人过多的指手画脚,为父也年轻过,哪里会不知道这个?”

    “儿子。。。。。。。真的不敢做此想,只是觉得,父亲殚精竭虑,操劳国事,还要为儿子的事费心至此,让儿子情何以堪?”

    “在为父面前,就不要说这些兜圈子的话了,朝廷上那些大人们比你说的周全,听的人都腻了,这么说吧。。。。。。。其实从你拜陈先生为师,路就已经在你脚下了,这些年,为父也没强求你什么,你说是不是?”

    到底是自己儿子,临行之际,赵石也不愿苛责,实际上,赵君玉在他面前,就像透明的一样,他想的什么,赵石都能看的出来。

    若是平日,心中有事的话,也就懒得跟他计较,置之不理了,赶到兴头上,定然就是一顿教训。

    但今日嘛,赵石只准备跟儿子说几句。

    为人父母者,总归逃不掉为子女担忧着想,赵石心肠硬朗,却也非是真正的无情之人,在儿子临行之际,自是不会再给儿子添堵。

    反而是赵君玉有点不适应,讷讷的瞅了父亲一眼,不安的道:“父亲,儿子从来不敢心存怨尤,圣人云。。。。。。父为子纲,儿子自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赵石笑了一声,“圣人云。。。。。。。呵呵,不说这些。为父今天叫你过来,不是跟你纠缠这些无谓之事的,你呢,也已长大成人,说起来,为父常年在外,也没怎么管过你,不过。为父屡屡教导于你的一些话,你应该还记得吧?”

    赵君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父亲的教诲,儿子一直谨记在心,不敢或忘,不管儿子今后身在何方,又做的什么。都会惦记着家中之事。也会做好弟弟妹妹的表率。”

    赵石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说的好,我赵石的儿子,可以没出息,但不会出个跟家里人呲牙咧嘴的狂悖之徒,记得这个就好。”

    “如今你要出外为官,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是。一切都已妥当,就等启程了。”

    “到了任上,可有打算?”

    “按照父亲的意思,儿子向老师以及几位先生细心讨教,获益良多,不过,要说打算,却还得到任之后,看看情形再说。”

    “嗯。这是正理,瞧你这个样子。我到是放心不少,不过临行之际。为父还有几句话告诫于你,你要记在心里,应该有些用处才对。”

    赵君玉躬身静听,心里却有着激动,因为他们父子能这么说话的时候,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为父呢,领兵征战多年,说起来在地方上为官的经历,却不多,勉勉强强有那么几次,也都是以军中主帅的身份,辖制地方,也没怎么真正理会过地方政务。”

    “但见的地方官吏多了,到也有些心得,今天就都告知于你,至于灵不灵,还要看你自己把握。”

    “第一个,地方上官员升转,都说看的是政绩,为父却不怎么看,尤其是一地主官。。。。。。。在为父看来,一旦主政一地,首先要做的,其实就是握紧权柄,谁说的算,谁才能顺顺当当的做出政绩来。。。。。。”

    “说到底,其实就是争权,作为主官,这个权不争不成,在这个上面,不能轻忽视之,你要做好准备,别存着什么与人为善,你好我好的心思,不然的话,必定是一事无成。”

    “要我看,你到了任上,看谁不顺眼,先就把他的气焰打下去,杀鸡儆猴也好,立威也罢,断不能心慈手软,让别人以为你是可欺之人。”

    “在宦途上,不可能没有敌人,其实这和大军征战差不多,没有敌人的话,还要为父这样的人干什么?所以,立威之后,最好给自己寻个看的过去的敌手,激励自身之余,在宦途上可能也有好处。”

    赵君玉听的都呆住了,这和老师他们所说的,可是有点南辕北辙,不过听着却。。。。。。好像有着道理。

    不过想到到任之后若是这么折腾,这个知县能当多久?还真的不太好说。

    若是之前听了这么一番话,他一定听不出话中隐藏的意思,但现在嘛,跟老师以及孙文通等人讨教之后,他便能隐约琢磨出点什么了。

    晋国公长子到任地方,肯定有莫大优势不用多说,但也正因为是晋国公长子,他宦途之上,肯定也不会一帆风顺就是了。

    到底是文武殊途,父亲的政敌,奈何不了父亲,却还能在他身上来寻麻烦。。。。。。

    所以,父亲所说,到底对不对,有没有用,他说不准,因为毕竟他是宦途新人,没那么多经历可以借鉴反思。

    他在书上到是读过很多,但还有那么一句老话,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经历的,和书本上读到的,终归是两码事,在这一点上,已经治府有几年的他,体会尤为深刻。

    所以,他觉着,父亲所言虽多与他人相悖,却并非没有道理,只是自己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赵石这里也没管儿子听没听进去,自己说的这些有没有用,自顾自的一直说了下去,实际上,他说的这些也确实是他的心里话,在他看来,做官,就是给人斗,至于说什么政治主张,斗着斗着也就出来了。

    “第二要跟你说的呢,就是不管你自己怎么想,你都是为父的儿子,这个变不了,所以,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了,你现在该考量的是,如何用好这个身份,银夏地处偏远,地方官说话的声音肯定不高,看的还是宣抚使衙门。”

    “在这个上面,你有旁人不可企及之优势,宣抚使折沐,乃为父旧部,各处军将,多数也是如此,所以,若有难处,大可不必多虑,以力破巧便是,若是心存侥幸,又顾忌人言可畏,拉不下这个脸,为父也只能劝你莫要在官场上厮混下去了。。。。。。”

    “再有,你还年轻,年轻人,听不得的除了逆耳之言外,恐怕就是奉承巴结的谄媚之语了,遇到往你身边凑,却又满嘴没一句真话的家伙,你要小心些,坏事儿的,往往都是这样的人,反而是那些硬着脖子跟你呲牙瞪眼的人,多数还有可取之处。”

    “地方政务上,没什么可说的,作为主官,只要能用好人,政绩自然而然也就不用发愁,可能你老师还有其他人都跟你说了,银夏路,大有可为,为父呢,多一句嘴,银夏乃产粮之地,所以当以耕种之事为本,这个不能丢。”

    “若是你本分些,农耕上下功夫也就完了,但若你有其他想法,为父这里,劝你在剿匪和商税上着手。”

    “这个要看大局,延州乃秦川旧地,如今银夏等地才刚刚划入版图,所以延州还是粮草聚集之所在,但做官嘛,要看长远,在长远看来,延州已经没什么优势了,最多也就是将来银夏,以及榆林等处税赋要走一下延州,这个上面,你明白为父要说的是什么吗?”

    赵君玉躬身道:“儿子。。。。。明白。。。。。您是说,将来银夏或可代延州而为西北重镇。。。。。。。。”

    “嗯,就是这个意思,将来西北战事还多,凉州路不论,他靠近吐蕃,还可从蜀中运粮过去,但西北其他诸路,多数要从银夏调拨粮草,延州,庆阳几处地方太靠后了些,早晚要被灵州,银夏等地取代。”

    “所以啊,今后几年,你那个地方,大有可为。。。。。。。”

    “至于其他的。。。。。。嗯,对了,带上你媳妇一起上任,有些规矩,咱们不用去理会,读了你许多圣贤书,在女色上你应该知道,要有节制,但也不用顾忌太多,只要别弄的自己内宅乱七八糟便成。”

    “为父能为你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其实,为父管的再多,你出了京城,能依靠的还是你自己,干出什么像样的事业来,为父为你高兴,即便狼狈而归,那也没什么,回到京师,咱们照样有清闲显贵的职位在等着,没必要弄的。。。。。。太艰难,知道吗?”

    说到这里,赵石摆了摆手,“好了,太过唠叨了些,为父也烦了,这几日,好好陪陪你母亲,去吧。”

    赵君玉此时已经红了眼眶,一直以来,他在父亲身上体会不到多少亲情,反而被父亲的光芒压的有些不堪其苦。

    但是这会儿,他却从父亲的话语当中,体会到了浓浓的添犊之情,也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一撩下摆,郑重的跪倒在地,叩首道:“父亲,儿子此去,山高水远,还请父亲自己保重。。。。。。。也请父亲放心,儿子定会量力而为,尽我所能,不给父亲丢脸。”

    赵石摆了摆手,赵君玉抽泣几声,他知道,父亲最看不得这样软弱的模样,所以也没再说什么,默默的退出了书房。

    书房中,隐隐传来一声叹息。。。。。。。。(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范本

    赵君玉四月初启程西去,送行的人着实不少,这个不用细说,晋国公府长子,即便是庶出,也不会缺了友人。[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送走了赵君玉,晋国公府这里便清净了下来,只是府中唯一的成年少爷走了,而这个时代,最让人感伤的就是离别,所以府中上下,就都感觉出了那么几分凄清的味道。

    所有人的兴致都不很高,就算是赵石,也是如此。

    这一天上了早朝,又到枢密院转了一圈,瞅着不顺眼的地方,便呵斥了几句,于是,下属们便都明白,晋国公今日脾气不太好,最好不要去触霉头。

    就连想跟他商量一下事情的种燧,也改了主意,没在赵石这里露面。

    赵石小小发作了一下,才无奈的发现,没人再往他身边凑了,如此威势,没让赵石高兴起来,却有点哭笑不得。

    不觉矫情的想着,权柄太重,也有些不美。。。。。。。。

    到了午后,本想知会一声,离衙回府,事情来了。

    国武监来人报说,国武监操典出了范本,请赵石亲往验看。

    这事情不大不小,对于枢密院而言,国武监操典什么的都是浮云,算不到国朝大事当中去。

    但在赵石这里,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和他之后的计划,息息相关。

    国武监操典编了已经有几年了,就算有他关注,进度也一直不快,其中碍难之处多多,很多地方,让人很是无可奈何。

    但去年改由国武监自己编纂,尤其是去年杏林盛会之后,进度一下便快了起来。

    其实今年年初,国武监那边就开始书写范本,到了此时,终于弄了出来。

    而且在第一时间。就报到了他这里。。。。。。。。

    对赵石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喜事。

    几经波折,国武监操典弄的已经非常之杂,若能完成。说是一本百科全书也不为过。。。。。。。。

    等着看笑话的人不在少数,但在赵石看来,只要国武监操典成型,国武监这里便算是有了立身之根本。

    他赵石没那个人力物力,大张旗鼓的著书立说。只能屡屡剑走偏锋,而今终于有了一个大致上不会差太多的结果。

    他在这上面的野心也不算大,没想着凭着一本大杂烩,就去跟文圣武圣之类的人物叫板。。。。。。。。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别让文人夺了武人们的血性和志气。

    文人们能够读四书五经,武人们一样能看些书本,天下诸般杂学,也能出来透口气。

    当然,他从来不会做那些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没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国武监操典的编纂,同样如此。

    这些年下来,他也想明白了,国武监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学院。

    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永远都是无根之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消失无踪了。

    什么东西能够长久流传?无疑是文字,国武监操典,就是国武监的根。只要能扎下来,并得到一部分人认同,那么就不会缺了养分。

    多少杰出之士,都将精力耗费在钻研儒学上面。钻研的再深,也就那么回事儿,这情形是不是能够改一改,国武监操典就是一个尝试。

    而且,这个尝试也只是个开头而已,不过。能进行到哪一步,他心里也没多少底,只能说是走一步看一步。

    而这些事情,同样可以巩固他的权位,就算失败了,其实也于他无损。。。。。。。

    到了这一天下午,厚厚的国武监操典手书范本便带着浓浓的墨香出现在了赵石眼前。

    如果异日,这部著作能够堪行于世的话,那么眼前这部手书范本便是珍物无疑。

    当着杜瞬卿等人的面,赵石轻轻翻开封页。

    而赵石在国武监这一呆就是数日。。。。。。。。。。

    洋洋洒洒,数十篇文章,下面还有不少小节,汇聚了上百人的心血,涉及到的东西也是方方面面。

    编的很细,但在赵石看来,却还是十分粗陋。

    这就是涉及太广的副作用了,还是那句话,以国武监的人力物力,不足以编成一部震古烁今的煌煌大作,勉强一些说,只能是开一代之先河了。

    缺失之处众多,但也无法抹去这一部著作的重要性,这就是国武监操典初一面世时的结论了。

    当然,既然能称之为开一代先河,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在这部国武监操典中可谓是比比皆是。

    尤其是军略篇中,除了摘抄自前人的兵法著述之外,第一次详尽的描述了汉家军伍的种种特征。

    这是前辈兵法大家们不曾描绘,或者可以说是不屑于叙说的地方,但实际上,对于初入行伍的军人而言,这些东西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知识。

    换句话说,国武监操典中的军略篇,不再是文人掌中之物,它更适合于普通军人的启蒙读物。

    不再那样艰深而充满哲理,平实的叙述了军伍之事,也不再摘引春秋故事,旁证以大秦历次征战中随军笔记以及老军之经验,详实而又有说服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军中操典。。。。。。

    而膨胀的最多的还是医药篇,开始的时候,医药篇的编纂,多数偏重于军中防疫,以及外伤的医治。

    但现在,国武监操典辎重篇下面的医药篇,更像是一部真正的医书。

    初步成型的战场医疗之外,更引入了很多在杏林会上证明有效的方子,更对一些药草,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图文并茂之下,就算单独拿出来,也能编写一本草药集录了。

    尤其是其中还包括了,这几年从大秦各地送过来的草药样本。

    像是从吐蕃那边过来的番药,也就是原始的吐蕃巫医们所用的一些草药他,就头一次真正出现在了汉人书籍记录当中。

    这样的东西还不在少数蜀南,西北,草原等地特产药草,都有编入,看上去很杂,也没多大用处,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医学而言,却是开创性的成就。

    这也是国武监众人数载努力的结果,其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衙门的影子,这无疑是国家推动造就出来的产物,凭一己之力,漫游山川所得,真的很难与之相比。

    可以想见的,之后十年二十年,甚至于更长的岁月之中,这药草一节,还将迅速的扩张填充起来,会变得越加的详实。

    这是最简单的著书立说的路径,只是自古以来站在朝堂上的人们,从来不会仔细在这个上面下功夫罢了。

    林林总总,也坐实了国武监操典初一成书,就是一本大杂烩的事实。

    而像医药篇这样在未来大有文章可做的篇章,还有不起眼的语言篇。

    这是国武监操典最末一篇,更像是大将军赵石突发奇想,而弄出来的东西,不过同样是国武监独有的东西。

    因为没有视频,也无法做出详细的讲解,这一篇编写起来,看上去很晦涩,篇幅也不长。

    只是叙述了一些地方的人,使用怎样的语言,并给这种语言取个名字等等。

    这里面包括了吐蕃,突厥,女真,契丹,党项,鞑靼,乃蛮,蒙古等异族的语言,实际上,这些语言,在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中,大多都有着明显的共通之处。

    这些语言的根系,已经无法追朔本源,因为时代所限,或是以国武监的人力,也没有去追朔的能力。

    主持编纂这一篇的西域女奴玛丽安娜,已经非常努力的去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包括回忆西域行程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语言,但也就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她既不是什么语言大师,也没有那样广博的知识,她只是一个对语言很有天分的女人罢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少有人能帮的上忙。

    所以,这一篇文章,看上去很是不如人意。

    不过,赵石也没有苛责什么,在他看来,既然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文章,后人若是有心的话,自然会去完善,用不着他太过操心。

    而且,在他有生之年,随着大秦疆域的扩展,很多人才自然而然也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当各族语言,文字汇聚而来的时候,占据先机的国武监,完全可以将语言这一篇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国武监当中,或是大秦外事官员们不可或缺的科目。

    最后的勘定过程,对赵石来说,有些痛苦。

    大量的文字功夫,以及横跨诸多领域的知识,让赵石觉得昏头涨脑。

    作为国武监山长,国武监操典上头一个列名的大人物,却对这许多篇章都一知半解,甚至有的根本一窍不通,这无疑是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但事情就是这般,在结束了这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的几天之后,赵石草草的在国武监操典手书范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就匆匆跑去了公主府,舒缓自己疲惫的精神去了。

    大秦成武八年五月,国武监操典正式刊印,手书范本被收藏入国武监密室,后来,随着国武监的壮大以及国武监操典流传愈广,越加重要,国武监操典手书范本转于皇室收藏。。。。。。。。。。(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进攻

    五月间,一个叫王罄的西蜀汉子,悄无声息的进了长安国武监的大门。更新最快去眼快

    说起来,他不是第一个入国武监进学的蜀人,相比其他生员,年纪虽然有些大,却也不算多起眼。

    没有军功在身,家世嘛,可以归为寒门一列,还不识几个大字,入学时得的评价却不错,弓马娴熟,但在长安国武监这里,也不算什么。。。。。。。

    这样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顺顺当当的进了国武监,平常中也就透出几分诡异来。

    很快,就有人知晓,此人能入国武监进学,只因有人替其说了几句话。。。。。。。

    这样的家伙,几乎天然便是生员们排斥的对象。

    不过,王罄这人吧,爱说爱笑,好结交,喜热闹,很快身边便围拢一群年轻人,一些不利的流言还没等传开去,便消泯了下来。

    但在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这个莽莽撞撞,一脚踏入国武监的西蜀汉子,自此开启了他传奇般的一生。

    未来大秦第一位西域大都护,在二十五岁时,才名列大秦军籍,和其他年轻人一起,满怀期待,满心兴奋的成为了长安国武监中的一员。

    如此说来,大器晚成一说,到是可以拿来在他身上用一用了。

    当然,这样风云际遇的故事,历朝历代,都有流传,也算不得出奇,在这里也不用多说。。。。。。

    大秦成武八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头。

    大秦军政上的变革,后人们大多喜欢以大秦成武八年,国武监操典刊印为标志,来评说大秦成武兴革的一系列举措。

    实际上,大秦从成武皇帝即位开始,军政上的变革就再未止歇,而酝酿了七八年的时间,经过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后,终于在成武八年掀起了一个yankuai。

    国武监操典在此时成书。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偶然,但换个角度看的话,也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

    而在大秦成武八年五月间,军事上的变革正在渐渐深入。禁军士卒的裁汰,已经接近尾声,大批的禁军士卒解甲归田。

    给地方上制造了许多麻烦的同时,也补充了地方人口。

    与此同时,因禁军士卒安置之事。风波迭起之下,枢密院也开始正视军卒归乡所衍生出来的众多事故。

    于是,也开始了军中变革上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对军功,赏赐,抚恤,军饷等一系列军中重务的划分进行梳理。

    这无疑是完善军事体系关键的一步。

    对于军人地位的提升,以及军人以及其家眷生活保障等事上,都有着无法言喻的重要的作用。

    随着枢密院上书之事越来越多,不安的文臣们也开始本能的进行了阻挠。

    但遭受了沉重打击的文臣集团。在这个时候的抵抗只能说用软弱来形容,军人们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并开始频繁的触及文臣们的底线。

    军功赏田,视武人职位以及所立军功,征收税赋与文臣品级相类,伤残者,与公侯同,见官不拜等等等等,如此种种,在之后几年中。枢密院和中书都是纠缠不休。

    而在成武八年五月,政事上的革新,其实还在酝酿之中,不论的皇帝陛下。还是中书重臣,好像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对于成武皇帝来说,他憋着劲想要将景兴鼎革抛在身后,将他那位无情无义的父皇干干净净的扫进故纸堆中。

    而中书重臣们,在感受到武人们的咄咄逼人之下,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想要大展拳脚,在朝中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君臣之心不同,但却可以同策同力,所以,政事上的变革在此时看上去已是不可避免,之前种种,看上去不过是在为此做着必要的准备罢了。

    在这个时候,大秦扩张的脚步,虽然因内部的纷争渐渐缓和了下来,但却并未停止。

    大秦成武八年五月末尾,回鹘汗国截杀了西辽国王按照惯例派往回鹘索要供奉的使节队伍,随后,在回鹘汗国之内,对契丹人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与此同时,回鹘汗王召集回鹘各部,成军十万,在六月间向西辽发起了进攻。

    契丹王曲出律闻讯大惊,而在这个时候,草原上也已风起云涌。

    拉乌尔汗木华黎在五月间已经开始征兆草原诸部战士,在六月间,各部骑兵已经陆续聚集到木华黎的战旗之下。

    六月末尾,草原上秋高马肥之际,拉乌尔汗的大旄之下,以及聚集了六万草原战士。

    此时,大将王览也率领一万精兵,北上与木华黎汇合。

    七万大军,漫布于草原之上,旌旗招招,遮天蔽日。

    一连串的坏消息,终于让契丹人明白,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而西辽疆域辽阔,势力远达西域诸国,如今虽然正在低迷之时,却也不可轻辱。

    先是契丹王曲出律派西辽上将耶律乞仁,率兵两万南下,在六月中,于归延山西麓,大破回鹘大军。

    是日,大将耶律乞仁陈兵于归延山西麓高处,周围漫无水源。

    回鹘大军上下皆笑契丹人不通军事,自处死地,又知契丹人只有两万人马,不愿多伤士卒之下,打算困契丹大军于归延山麓。

    当日,契丹人与回鹘大军交战数场,各有损伤,契丹人做急切状,一直战至黄昏,才收兵而回。

    回鹘人伤亡不少,却以为得计,契丹人不过如此,围上几日,待契丹人缺水,便一鼓可破了。

    但契丹人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当晚,契丹人以五千敢死之士发动了夜袭。

    先以准备好的火油,焚烧回鹘人仓促立下的栅栏,顺势突入回鹘人大营。

    回鹘人虽然有备,但与契丹人混战一日,又存轻敌之心,加之军纪松弛,互不统属,当五千契丹骑兵冲入大营之时,回鹘人混战半宿,终于陷入混乱之中。

    黑暗之中,不辨敌我,回鹘人十万大军,在契丹人冲击之下,乱作一团,自相残杀而死者,不计其数。

    待至天明,回鹘人惊魂稍定,开始阻杀进入大营的敌人。

    而在此时,养精蓄锐一晚的契丹人主力,在主帅耶律乞仁率领之下,向回鹘大军发起了致命的一击。

    回鹘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与契丹人混战半日,终于崩溃开来。

    是时,归延山西麓,尸横遍野。

    契丹铁骑,纵横来去,回鹘人的鲜血,肆意流淌,将归延山脚下的荒原染成一片血红。

    多年之后,商队行经此处,还可见累累白骨,森森如狱。

    是役,契丹人斩获无算,回鹘汗国大军,如蚁溃散,能够逃回故土者,十中无一。

    契丹人大胜。。。。。。。。

    若非此时东边战火已起,情势危急,契丹人完全可以率军直入回鹘,再次上演当年西辽征服回鹘汗国故事。

    但自他们的祖先耶律阿保机开始,蔓延数百年的辉煌,也就到此为止了。

    大秦成武八年六月,大将军木华黎率草原各部联军近八万人马,发起了对西辽的进攻。。。。。。。。。

    大军漫山遍野,向西挺进。

    这可以说是,大秦的一次西征,与蒙古人与西辽第一次接触来比较,军力更加强盛,准备更加充分,但对大秦而言,付出的却轻微至极。

    当然,与另一个时空当中,金国征伐西辽屡屡受挫不同。

    这次征战,既没有西夏的牵制,也没有太多的后勤上的负担。

    西辽,虽然疆域广阔,但也已日薄西山,再无当初耶律大石为国之时那般强盛。

    治下官吏,贪婪腐朽之状,一如老朽之金国,西夏,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也是另一个时空中,蒙古人轻易覆灭西辽的重要原因。

    蒙古人崛起的时机,真的是太好了一些,说是有如天眷也不为过。

    只是在这里,代之而起的是大秦罢了。

    大军分兵两路,王览自请为一路,率兵两万,与西克烈部王子图撒和一道,沿阿尔泰山西南麓往西北进军,兵锋直指西辽东北大部,也是当年乃蛮人分裂出来的一支,年巴恩部。。。。。。。

    木华黎则率大军主力沿天山北麓西进。

    绕过沙漠,在别失八里,终于与契丹人大军相遇。

    五万西辽各部联军驻扎在别失八里,当与草原各部联军的先锋相遇时,两军都没有任何的犹豫,相互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一万先锋大军,正是巴勒塞合部战士组成,率领他们的,是巴勒塞合部首领巴勒塞合忽难把阿秃儿。

    这无疑是巴勒塞合忽难的扬名之战。

    试探半日,在契丹联军耐心的等待草原联军主力到来,并不准备太过话费心思,吃掉这一万很是油滑的大军先锋的时候。

    经过一系列草原战争洗礼的忽难却已经发现了西辽大军致命的缺点。

    这支西辽大军建制非常混乱,只看旗帜的话,根本不知道,他们中间到底有多少人来自不同的部族。

    甚至于,他们的人种也很难辨认清楚。

    就算已部族林立著称的草原部族联军,也无法跟西辽的大军相比。。。。。。

    契丹人混乱的建制,让本来打算等待大军主力的忽难,心痒难耐。。。。。。。。(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六章灭辽

    大秦成武八年,这场发生在离中原帝国颇为遥远的地方的战事,实际上没有多少值得称道之处。[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

    当一个帝国强势崛起之时,对那些衰弱老朽的国家的战争,创造出怎样的战绩,其实都不用奇怪。。。。。。。

    历史上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像是大秦第一次西征,同样有所体现。。。。。。。。

    一万草原骑兵,在他们的首领,巴勒塞合忽难率领之下,分作十个千人队,先是向西迂回,在一日之间,疾驰二百里,连破西辽援军,截获焚烧西辽粮草辎重无数。

    西辽大军统帅萨里思固儿进退失据,不得不派心腹将领,率军一万,追击忽难部,自领大军主力,于别失八里准备阻击草原联军主力。

    忽难一部得知契丹大军动向,尽屠降俘,于别失八里西北一百余里处,以逸待劳,等契丹人马来到,立时便如狼群一般扑上撕咬。

    激战半日,契丹人不敌溃走。

    此时,战事进程便完全进入了草原骑兵的节奏。

    他们不会像汉家军伍般,一鼓作气追缴残敌,而是尾随契丹溃军,来回骚扰,不停吃掉契丹人断后骑兵,让契丹溃军疲于奔命。

    一路之上,契丹溃军遗尸处处,最终只能拼命逃走,再不敢回头迎战。

    巴勒塞合部战士如影随形,追逐着契丹溃军脚步,一直到别失八里西方三十里处,才一拥而上,将契丹残部围歼殆尽。

    此役,忽难部以极其轻微的代价,便几乎全歼了契丹人的一个万人队。

    与此同时,忽难得知大军主力已经围困了别失八里,正与契丹主力激战不休。

    忽难一边收拢麾下战士,一边传信拉乌尔汗木华黎,在得到木华黎同意之后。不顾别失八里的战事,率军径自西行。

    一路之上,大小战事数十起,破西辽沿途大小部落无算。

    大秦成武八年六月末。别失八里战事结束,木华黎率草原联军,全歼驻守别失八里的契丹人大军,继续挥军西进。

    其实此时此刻,大军前方已是一片坦途。

    忽难部为大军扫清了几乎全部的障碍。

    就算如此。大军也没追上忽难部的步伐。

    到得七月初,忽难部已经逼近西辽都城虎思幹鲁朵。

    此时,忽难部人马不降反升,已有近两万人马。

    这得益于契丹人对国内部族的严酷统治,同样,也得益于曲出律篡位之后,力行以佛教代替其他教派的主张。

    为此,西辽很多部族,皆是心存不满。

    很多沿途部族,在听到草原联军到来之际。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奋起反抗,而是率领部族战士,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入侵者的一方。

    草原联军信仰上的宽松,让很多信仰穆斯林的部族,欢欣鼓舞。

    他们告诉忽难,在更遥远的西方,还有很多和他们有着同样信仰的兄弟,在契丹人残暴的统治下哀嚎,等待他们去解救。

    在这样一个时候,草原部族头一次接触到了西方的信仰之争。但这个时候,多数信奉草原天神以及长生天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信仰之争到底有多残酷。

    他们只是本能的接受了这些穆斯林信徒的投靠,带着他们去驱逐。杀戮那些他们口中的异教徒。

    这是一个很诡异的局面。

    最为排外的伊斯兰教众,在此时毫不犹豫的借助异教徒的力量,去驱逐他们口中的魔鬼,但显然,他们将来还是会在异教徒的统治之下生活。

    这是混乱的西域地界,一个很难解释的现象。但无疑,西域绵延至今的战乱,跟他们脱离不开干系。

    甚至可以说,他们是西域动乱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你宽容的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暂时驯服,并借机传播信仰,等他们强大起来,便要求多多,掀起战乱。

    而对之以残暴,以信仰为名的叛乱,也就无可避免。

    所以说,资本来到世间,浑身上下留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假,但神进入世间的时候,身上恐怕也不会干净多少。

    当着两者产生碰撞,也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了。

    当然,在大秦这个资本还没有诞生的时代,中亚的战争以及杀戮,多数跟信仰有关,这个不用有所怀疑。

    中亚以及欧洲大陆,皆在以神明之名,进行者各种各样的野蛮行经。

    当强盛的大秦出现在东方之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此时还未可知。

    不过,草原联军在这个时候,已经隐隐听到了圣战者的呼嚎,原始的草原教派,受到冲击也是早晚的事情。

    忽难部在进军到西辽都城东百余里的地方的时候,终于碰上了战胜回鹘大军,立即回军的耶律乞仁部,加上驻守于西辽都城的一部分国王亲军,两万余人马,这也是西辽此时能够聚集起来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支力量了。

    忽难部虽然士气正高,但并没有轻举妄动,稍稍碰撞,忽难便率军退后,顺便,消耗掉一部分不听命令的投靠人马。

    两日过后,周旋于契丹大军左右,若即若离的忽难部,没有等到草原联军主力,却等来了姗姗来迟的张钰部。

    灵州路宣抚使张钰,率军五千,长途跋涉,沿故黑水城北上,终于在此时与忽难部汇合。

    争功心切的两人,一拍即合,休整半日后,向契丹大军发起了进攻。

    此战还是老套路,以张钰部为主,冲锋陷阵,草原部族骑兵为辅,旁敲侧击。

    这一战没什么好说的,这一次,契丹人面对的不是人多势众,却如一盘散沙的回鹘大军,他们面对的是这个时代两个最强大的军事建制的集合。

    他们有着英明的统帅,严明的纪律,旺盛的求战**,以及强大的战力。

    在他们的冲击之下,契丹人引以为豪的契丹铁骑,如同麦子般被割倒在平原之上,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

    契丹人的荣耀和自信,在汉人铁骑疯狂的冲击以及草原人如同围猎般的战术下,被击的粉碎。

    耶律乞仁当场战死,数万契丹大军,几乎匹马无还。

    战胜了契丹人的张钰和忽难两部,再次屠尽降俘,并毫不停歇的率军疾驰百里,进围西辽都城虎思幹鲁朵。

    契丹王曲出律再次出逃,扔下都城中的亲眷以及契丹权贵,向西逃去。

    西辽都城不战而破,等到草原联军主力来到这里的时候,巴勒塞合部的带翼飞虎旗以及大秦的战旗已经飘扬在西辽都城城头多时了。

    这也象征着西辽的灭亡。

    等到七月末,如同行军般的王览和图撒和两部两万人马到达西辽都城,西辽大部分疆域,已经换了主人。

    随即,大将军木华黎下令西辽降顺各部以及回鹘人进献粮草,准备在西辽都城过冬,同时,对按照赵石之前密令,对契丹人展开了血腥的清洗。

    继女真,党项之后,契丹人成为了又一个牺牲品。

    至此,自唐末战乱以来,几个相继立国,并以汉人的鲜血浇灌根茎枝叶的异族,相继倒在了秦人屠刀之下,几近于灭族。

    同样,无所谓正义与否,只在于一个弱肉强食罢了,这就是国战,披上多伪善的外衣,也不能遮掩其中的血色。

    相比之下,披上信仰外衣的利益之争,更要显得虚伪的多。

    大秦成武七年七月末,张钰,王览两部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归程,三万草原各部人马也陆续回转。

    剩下数万兵马,在木华黎严令之下,于这个冬天,对契丹人残部开始了清缴和追击,这是个长达数载的过程,在此时不用多说。

    而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大秦第一次西征已经算是落下了帷幕。

    无数的金银财宝,在之后数载内,陆续运回长安。

    木华黎驻于虎思幹鲁朵,窥视西域,同时,这位大将军纳契丹王可敦为妾,打算在契丹人残留的几丝血脉中加入蒙古人的基因。

    这事,很是引起了一些攻讦,赵石也传书斥责其过于狂妄,不知自重。

    朝廷说什么,山高皇帝远的木华黎可以选择听而不闻,赵石不同,书信到日,木华黎琢磨再三,打算杀了自己新纳的妾室,向主人表明心迹,为大将刘彦召所阻。

    纳了也就纳了,朝中人等最多说上几句,晋国公那里,估计心里也没太当回事,来信斥责,只不过为警戒之意。

    若是因此而杀妾,小麻烦也就成了大麻烦,除了证明自己心性凶狠凉薄之外,再无其他好处,也许还让对妻妾爱护有加的晋国公心生不喜,何苦来由?

    木华黎遂罢此念,老老实实向朝廷上书请罪之外,又偷偷留了几件珍宝,秘密送到长安晋国公府,算是向主人请罪。

    实际上,刘彦召说的还真就不错,赵石对这事也没怎么气恼,蒙古英雄们喜欢这个调调儿,以抢夺别人的妻女为己任,越是身份尊贵的女人,他们越是喜欢。

    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在蒙古诸部混战的时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木华黎只是将这个传统保持的很好罢了。

    当然,如果抢夺的不是契丹人的妻女,而是秦人的,就应该是两说了。(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展示

    轰的一声巨响,大地微微颤抖,远处尘土飞扬。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

    赵石微微眯了眯眼睛,他身边的一群人,多数都哆嗦了一下,尤其是没见过这等景象的亲兵卫士,皆都震惊莫名。

    当然,能弄出这种响动的,除了火药之外,再无旁物。

    实际上,自平夏之役过后,许多人的目光便已经被火药所吸引,当然,在这个上面真正费心思的,只能是那些匠人们。

    灵州一战,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火药的威力,在这一战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了范例,也不用谁再加意推动,自然而然的,国武监一些匠人们便将心思放在了这个上面。

    其他的,都进展缓慢,到是在如何提高火药的威力上,国武监匠人们颇有心得。

    而今,终于开花结果。

    因为工艺所限,无法研制出太过精良的火器,所以,匠人们将目标定在攻城之战上,也就无可厚非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大药量,之外,对火药的成分上也稍有改进,于是乎,便有了现在的展示。

    在赵石眼中,效果嘛,声势虽然不小,但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因为外部工艺过于简单粗陋,所以,根本无法用于野战,连用于开矿,都不成,因为无法具体掌握其威力,过于危险。

    这无疑是最为原始,也最为简单粗暴的火器。

    攻城之战时,可以用于炸毁城门,至于城墙嘛,还要看城墙的组成,不用说长安这样的大城了,就算是筑城时稍微用心一点,多用青砖等物,这样的火器便难以撼动。

    由此可知,什么火枪啊,手雷啊。都是没影的事儿。

    而眼前这东西,说是地雷,真是算是夸奖它了,缺点多多。稍胜之处,只在于它的威力有所加强,效果上,比之灵州之战时用到的那些玩意,算是各有千秋吧。

    而且。想要大规模的装备于军中,很是不容易,运输上就得耗费无数功夫。

    而灵州之战难以复制之处,就在这里,耗费太过高昂,若非灭国之战,很难动用那样的人力物力,将大批的火药运送到军前,又能在适当的时机,使用出来。

    不过说起来。到了此时,中原火器的应用已是越来越多,不说大秦如何,南唐,后周皆有特制之火器。

    如果照这样下去,没有蒙古人南下那样的惨剧发生的话,其实过上百多个年头,就算火器发展的再慢,原始的火枪火炮在中原出现也不值得奇怪。

    就像现在,不用怎么折腾。国武监的工匠们,便已经将火药的威力提升了许多。

    遗憾的是,火器大规模应用,必定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及工艺的全面提升。才会让这种划时代的武器出现在人们面前。

    赵石明白这点吗?必须是明白的。

    不然的话,他不会对火器的研制,持有这样无所谓的态度,而从他见到南唐突火枪的时候,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出点像样的火器,到底有多艰难。

    这根本就不是用十几二十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也就不用浪费太多的功夫和精力在上面。。。。。。。。

    不过,实际上,自觉不自觉的,他已经做了很多。

    新式的投炮,简单的火药应用,以及冷兵器的改良,战马的育种等等,在国武监这里,都在进行之中。

    在没有成体系的数学,化学,物理等人员,科目的这个时代,能做的其实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再想要大踏步的前进,许多社会制度进行支持,现在看来,有了些眉目,但离新时代的到来,却还极其遥远,赵石其实也没指望自己能亲眼看到那一天。

    在见证了这个不算是革新的革新展示之后,他拍了拍身旁一个矮瘦老者的肩头,赞道:“做的不错,不过,火药这东西。。。。。缺陷很多,比如说,怕受潮,这么大的响动。。。。。。用的火药不是一点半点,运送的时候,稍有颠簸,怕是要伤人。。。。。。所以,我看啊,还需从细节处下手,不要急于求成。。。。。。”

    “当然,瑕不掩瑜,过后将有功之人报上来,我给你们颁赏。”

    年纪不小,却难掩卑微之态的老者,顿时觉得身子都轻了三分,一矮身,已经跪倒在地,“多谢国公。。。。。。多谢国公。。。。。。。”

    赵石哈哈一笑,一把将人拎起来,“这点赏赐不算什么,要说啊,在国武监操典一事上,你们出力不少,朝廷也不吝厚赏,只是还要拖一拖,不用担心,对你们只有好处。。。。。。”

    这个时候,老者已经激动的根本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搓着一双粗糙的手,不住的傻笑。

    他们无疑是京官中最为卑微的一些人,技艺再是精湛,也难入品级,不过自古以来,匠人们多数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连他们自己,对前程的期望,也不会太高。

    但现在有些不同了,从匠作监来到国武监的匠人们,在这十几年当中,对于这种变化体会的非常深刻。

    在国武监中,他们的身份是颇受尊敬的教授,薪俸上也一年比一年高,七品京官都不定能赶得上他们。

    等到国武监操典开始编纂之后,当面许诺,以及私下里的传闻,都好像意味着,他们也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人一旦有了希望,爆发出来的潜力就会非常的可观。

    像是张承提议以国武监合并匠作监之议,可并非是为了讨好赵石而突发奇想,而是这几年当中,相比匠作监的碌碌无为,国武监的匠人们却已经能凭着自己的手艺,取得军功了。。。。。。。

    而他们在大秦一连串的对外战争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才是张承提议的依据所在。

    换句话说,十几年间,国武监匠作科的匠人们,地位的提升极其明显,连张承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更何况是国武监匠人们自己了。

    而人的**,向来是无止境的,走到今天这一步,匠人们的期望,其实很实际,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身份。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朝廷赐予他们官职品级,或是。。。。。。。真的如人们私下叨咕的那样,能够借此封爵,都将会让他们一举摆脱世代传下来的贱役地位。

    如果说,朝廷赏赐下来的是些金银细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会非常失望,因为现在生活富裕的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不会是这个了。

    而晋国公亲口说的每一句话,在老者听来,都美妙的好像是天上的仙乐,与他们的期许也越来越是接近。

    赵石瞅着远处还未消散的烟尘,继续道:“不过,也不用太过高兴,你们啊。。。。。。。还是那句话,多教点徒弟出来,别老是藏着掖着。。。。。。之后国武监这里,还要在国武监专门设立术数等科目,让你们那些弟子也多听听,多学学,多看看,技艺才能精进,也才能超过前人,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您说的是,咱们这些人都老了,总不能让手艺失传不是,儿子孙子的,中用的少,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断了传承,有些人就是不懂这些道理,小人回去之后,定好好。。。。。。。劝劝他们,让他们将拿手本事都献出来。”

    赵石笑笑,“这你又说错了,什么献不献的,朝廷又不是断道的强人,老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也坏名声。。。。。。。不用太过强求。”

    “是是。。。。。。”

    老者自然听不懂赵石话里隐藏的意思,只是不住的附和。

    而赵石也不会跟他解释什么,他想的是,当匠作监合过来以后,也许用不了多久,能够端起碗的来吃饭的人,就只剩下那些求新求变之人了。

    抱着老规矩不放的人,在国武监这里,会越来越难以适应,别人精心教出来的徒弟,都快赶上你了,你还有什么脸留在国武监?

    这些变化会很快出现,因为国武监已经办了有快二十年了,变化将越来越剧烈,从量变到质变,也许只在须臾之间了。

    不过,赵石对国武监这里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鼓励但不过多的陷身其中,去纠缠这样那样的细节。

    现在看来,他做的还算不错,直到现在,国武监渐渐开始枝繁叶茂起来,更加宏远的目标,差不多是自然而然的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因为侄女要结婚,当然不是亲侄女,但血缘关系也不算太远,所以阿草要回家几天,顺便算是给自己放个假,估计要五六天的时间,断更不可避免,阿草对大家说声抱歉。

    八月份阿草要加快进度,大家其实也应该能从灭辽之战上看出来,到了现在,摧枯拉朽之势已成,战争上不会占据太多篇幅了。

    呵呵,大家是不是有些失望了?不过阿草觉得还是合理的,阿草现在正在构思结尾,同时也在规划新书情节,很费脑子的工作。

    再加上感冒刚刚痊愈,放几天假应该能够理解吧?)(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将来

    “听说有人来咱们这儿请护卫回去?”

    此时,赵石身边的人已经剩下不多,赵石随口问了一句。

    有的人被问的不明所以,有的人则是心知肚明,宋人逢就是心知肚明中的一个。

    他在赵石身边的时候,从来不会多话,这和他出身来历以及性情都有着关系。

    但这会儿却不得不开口了,因为其他两个知道此事的人,都在瞅他。

    “回禀大帅,确有此事,不过。。。。。杜大人已有言在先,此等捷径,应为国武监上下戒之,非为正途。。。。。。。大帅的意思是。。。。。。”

    他说的有点吞吞吐吐,他算是赵石身边老人,此时身上不但有军职,托国武监操典的福,也已有了爵位。

    虽然听上去,只是赵石随口一说的事情,但在他这里,想的却不能那么简单,所以,回答时,不敢有何隐瞒之外,却也没那么理直气壮。

    所幸,赵石点了点头,“嗯,说的不错。。。。。。。。”

    这事不大,但也绝对不如他说的那般轻巧。

    这是国武监操典刊印之后的副作用之一。

    国武监这样的地方,其实天然呆便是寻找死士的好去处。

    这里的年轻人,能够纯熟的运用军事技能,现在有些人还知道,国武监生员中间,有些人身有秘技,所以免不了便有人窥视。

    至于其中是不是有那心怀叵测之人,谁知道呢?

    但话说回来了,不管有没有人打歪主意,国武监这里都得防患于未然。

    杜瞬卿没当大事来办,所以没报到赵石这里,但赵石相信,杜瞬卿也能想到这个关节。

    国武监到底已经渐渐成了为国选材的地方,若有学员肄业之后,给人充当护卫家将,传出去并不光彩不说。将来一旦有事,还很可能牵累于国武监。

    阴蓄死士,图谋不轨,从来都是重罪之一。抄家灭族,累及无数,一旦事发,便没有道理可讲。

    但纠结之处也在这里,给你大将军赵石当护卫就成。别人只能眼瞅着,不能沾边儿?

    这么一想的话,症结之处也就显而易见了。

    长安国武监,有着太浓的赵石的印记,此时,也已经来到了一个瓶颈之处,而国武监作为赵石的根基,之后是沦为大将军私物,还是越走越是天高海阔,全在赵石一念之间。

    这里面的味道。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而此事,不过是颇具代表意义的事件之一罢了。

    其实,赵石能问问,也已经不错了。

    现在来国武监要人的人和衙门,真的不用太多。

    工部是老关系,兵部是大户儿,其他林林总总,只要肄业生员最终评考还算出色,就不用瞅今后的出路。像赵方,吴绿蓑等挑挑拣拣走出国武监大门的,更是比比皆是。

    每年肄业生员不算少,但分来分去。也就都没了影子,实际上,这样允文允武的年轻人,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独树一帜的国武监,散发着异样的活力的同时,也在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这个时代。

    不过,随着国武监的壮大,它的缺点也越来越是明显,在这一点上,赵石无疑是体会最为深刻的人物之一。

    但这事也急不来,他心里也早已有了定计,所以,他心里也没什么急迫感,有些事问上一句两句,也就罢了,他的目光,其实已经到了两三年后。

    又说了几句,便挥了挥手,让众人散去。

    剩下的人如蒙大赦,纷纷施礼告辞不提。

    漫步在林荫道上的赵石,想的却是,杜山虎的辞呈已经递到了枢密院,可能之后又要入宫一次了。

    和张培贤不同,杜山虎。。。。。。可是“有功之臣”,皇帝陛下会不会力保之呢?

    想到这里,赵石嘴角带上了些许笑意,这事其实挺有意思的。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说不定就要让他开口来办,但作为始作俑者,这个黑锅可注定不会落在他赵石头上了。

    没了他的支持,杜猛林其实还不如人家张培贤呢,在朝廷上没根没基,就算得皇帝陛下看重又如何?

    赵石心里哼了一声,让他耿耿于怀者,乃是当年长安之变前,杜猛林之所作所为。

    就像皇帝陛下收拾张培贤,他这同样属于是秋后算账,只不过,他给杜猛林留下了很多余地罢了。

    说起来,这君臣二人,心胸可都谈不上什么宽广。

    所以,杜猛林回京的时机,要比张培贤好上许多,两位大将军一前一后回到长安,也意味着军中将帅的更新换代正在进行。

    景兴年间的将领们,正在逐渐老去,一直延续到景兴一朝的将帅回京养老的规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张培贤不论,到了杜猛林这里就能看的出来了。

    杜猛林回京,朝廷必定礼遇有加,但想要像之前一般,在枢密院或者兵部履任要职却不太可能了。

    这个规矩一旦发生了变化,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将帅们会不会握紧兵权,更加不愿放手,或者说到了年纪,会不会愿意回京接受朝廷安置,若是不愿意,朝廷又该如何区处,不让有功之臣寒心,都需要好好思量。

    像这样的事情,以往会是中书之责,枢密院就算参与,话语权也不会太大。

    但现在不同,却需要枢密院来操心了,权力意味着责任,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这次杜猛林回京,赵石这里想不上心都不成。

    一位大将军该怎么养老?就算赵石已经有了些打算,也不能不为之头疼。

    而入宫面圣时,他也会直面这个问题,事先想好那些到底妥不妥当,其实不在于他赵石,而在于皇帝陛下的意思和杜山虎满不满意。

    又需要费上许多唇舌了,赵石摸了摸下巴,心里恶意的想着,杜山虎回京之后定会缩起脑袋,他要时不时的去敲敲其人的乌龟壳,让其不得安宁。。。。。。。。

    既然想到了可能要在近日入宫面圣,他也就不能在国武监多呆了。

    回到国武监后面的小楼,赵石便将杜瞬卿等人招了过来。

    本来,像国武监这样教书育人的地方,职位应该很是清闲,但说实话,这几年国武监上上下下都没闲着。

    增设的科目越来越多,无论监规还是科目也越来越细致,加上国武监操典的编纂,这都少不了国武监众人的努力。

    像是现在,国武监又逢将变未变之时,谁都不敢放松,连国武监祭酒杜瞬卿也完全撂下了去户部任职的那点念想,整日里都在国武监坐镇,就不用说其他人了。

    杜瞬卿很快就出现在了赵石面前。

    施礼已毕,赵石看着瘦了一圈的杜瞬卿,“辛苦你了,坐吧。”

    杜瞬卿入座,看了看赵石的脸色,他自然知道今日赵石去做了什么,火药这东西,他也很上心,当然,只要经历过灵州之战的人,对火药的运用,都不会掉以轻心就是了。

    和赵石得出的结论差不多,杜瞬卿也认为,火药的制作和运用,现在只能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灵州之战那样的战事,恐怕在他有生之年,再无法重现了。

    因为怕是再没有西夏那样的对手,可以让你放手施为,倾尽全力,为之一战,再多的死伤,也不用怎么顾忌后果。

    不论其他,若是在征伐后周南唐的战事当中,有人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抛投火药,用大火焚城也结束一场战役,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恐怕就能将人淹死。

    所以他瞧了瞧赵石的脸色,觉得赵石心情还算不错,便也知道,今日那些匠人们的展示,就算得赵石心意,怕也有限。

    所以,之后闲谈式的话题,便不会以匠人们研制出来的新玩意为主了,他说的是朝廷的封赏。

    封赏陆续已经到了国武监,但可以商榷的地方有很多。

    在此事上,没有一定之规,换句话说,完全是国武监自己在争取,朝廷中反对的声音绝对不少。

    没人敢跟晋国公赵石呲牙,但他这个国武监祭酒却不会那么轻松。

    国武监操典成册之后,对国武监的攻讦一直没停,朝中固守旧规者不在少数,对匠人等身份低贱之人,厚加赏赐,从上到下,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所以,在颁发赏赐上,也波折频出,让他这位国武监祭酒很是有些焦头烂额之感。

    这还是在赵石在的情形之下,若是没有赵石一力支持,不定有多少人会扑上来撕咬呢。

    和心事重重,满怀忧虑的杜瞬卿比起来,赵石就要轻松太多了。

    在他看来,这些你来我往的小动作,上不得台面,而且,现在很多人在此事上做文章,多数不是意识到了将来会如何如何,而是嫉妒之心作祟罢了。

    寒窗苦读,而得官位俸禄,自以为高人一等,如今他们眼中的粗鄙之徒,却也能稍微占得一席之地,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不公。

    等到将来他们恍然之时,差不多木已成舟了,当下这样的小打小闹,不过是给人添点恶心罢了,算不得什么。

    赵石这里随口安慰了杜瞬卿几句,说话间,人们已经陆续来到。

    (阿草回来了,跟大家说声对不起,阿草会继续努力。)(未完待续。)i752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论赏

    “近些年,朝廷诸事纷扰,颇有,但变幻之际,我国武监却能蒸蒸日上,得朝廷认同,已有独树一帜之像,为何?”

    厅堂之间,赵石沉厚的声音清晰可闻,在座诸人听到这里,与有荣焉之余,皆都竖起了耳朵。

    心里面也猜测,此番国公大人召集众人前来,到底是想说些什么。

    要知道,自国武监创立至今,像这样的聚会。。。。。。。。。几位国武监的老人儿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还未曾有过。

    国公大人常年在外是个原因,另外嘛,国武监的事情再多,也无法跟枢密院那头儿相提并论,国公大人就算有事相商,也不会将所有人都招到面前。。。。。。。。

    就像当初赶走齐祭酒,于国武监而言,可谓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但对于晋国公来说,却也只能说是反掌之易,所以也用不着弄的那般郑重其事。

    所以,今日。。。。。。也就显得分外不同了起来。

    而且,最近。。。。。。。除了国武监操典编成之外,也无其他大事可言,又非是什么特殊的日,于是,许多人心里猜测,莫非跟朝廷赏赐有关?

    想到这里,多数人精神都是一振。

    其实吧,要说朝廷赏赐已是纷纷落下,但说起来,众人心里还是没底居多。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先例可循罢了。

    像国监,就算一直办的不死不活,嗯,不温不火,但显然,人家国监的底蕴非是国武监可比。

    国监中的士,博士,教授们,出要比国武监这些人多的多。

    参赞政务者,比比皆是。以诗扬名者,更是数不胜数,一旦有了机会,晋升起来。可就不慢。

    反观国武监,说是与国监同,如今办的也分外红火,俸禄上也早已超出了国监一大截,但。。。。。说起来有点尴尬。大家伙对将来的前程却多数都有些茫然。

    就说这次朝廷封赏,不能说不优厚,不过。。。。。。怎么都让人觉着,有点不踏实。

    有些人甚至觉得,这赏赐来的过于轻易了。

    国武监操典成书,大家都费了不少心血不假,但这真的是据以为功的根源所在?朝廷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赏赐是晋国公讨来的?还是真的是自家心血换来的?

    这样的不难理解,多数是时代所限造成的,大家伙难免都要想一想,只是谁也不会挂在嘴上罢了。

    实际上。在他们心里,能在国武监操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其实就是最好的褒奖,这也是当初大家自己或者劝旁人将拿手的本事献出来时,最有力的说辞。

    到了现在,得到的却是更多更好,这藏在心底的疑惑嘛,也就更多。

    今日国公大人突召众人前来,说的又是这么一番话,让多数人都觉着。是不是今日能从国公大人口中,听到一些新鲜的东西呢?

    不过,赵石是真没想到这些,实际上。他也忽略了一个对办而言,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办宗旨。

    他有再多的目的,想要通过国武监来实现,都要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将来国武监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

    在这个上面,他心里面大体上是清楚的。比如说当初,创立国武监的时候,他便是要将国武监办成一所军官校。

    这就是办宗旨,但时至今日,这个目的已经开始不符合他的要求了,国武监在他心里的蓝图中,需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但这是他心里隐约的想法,从来没跟旁人推心置腹的仔细谈过,就更别说底下的这些人了。

    没有这个作为支撑,国武监也只能在城外孤零零的立在那里,机械的按照之前的秩序,一步步前行。

    失去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朝廷颁下再多的赏赐,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赵石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意味着,他无法在国武监这里得到足够多的支持。

    但幸运的是,时至今日,他并不需要来自国武监的支持,他如今的地位声望,以及在朝堂上正在蔓延开来的根系枝叶,都足以给他莫大的助力。

    相比之下,国武监中人则就有些无足轻重了。

    他现在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来推动整个进程,所以,只就今时今日而言,在座众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赵石今日将人聚起来,并非是要给他们树立一个远大而又宏伟的目标。

    于是,赵石自顾自说道:“此皆赖诸位同心协力之功,在此,我要谢上诸位一声,辛苦大家了。”

    赵石抱拳,左右晃了晃。

    众人再无法安坐,以杜瞬卿为首,刷刷刷的都站了起来,躬身施礼之余,嘴里纷纷道着不敢。

    赵石笑着按了按手掌,让众人落座。

    “不必谦逊,在座的,多数身上都有了爵位,有了爵位,也就都是朝廷有功之臣,你们说是不是?”

    听到这个,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是让人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在座之人,除了赵石,杜瞬卿,江游等几位之外,各个官小职卑,但身上却都有了爵位,这在以前可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虽说都是县男之类最低等的爵位,但有了这个,好处可是多多,俸禄凭空长了一截不说,对于某些人而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要知道,就算因功赏爵者越来越多的今日,爵位这东西,还是稀少外加珍贵的代名词。

    在大秦这个社会结构之中,身有爵位之人,会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这是一个最低等的爵位,七实职官位都不换的年头。

    国武监这些年下来,多数都是军功赐爵,等到国武监操典出来,又有一批人,因此得爵。

    这里面的分别是有一些的,积累军功赐下来的爵位,向来要比旁的爵位高上一等,大秦的臣们不看重爵位高低,多数种因于此,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嘛。

    不说那么多,只要知道,大秦的爵位,没有滥赏的道理就成了。

    国武监操典里若没有实打实的东西,若不得朝廷看重,这些爵位绝对封不下来。

    不管国武监众人心里有多忐忑,著述成说,在朝廷武眼中,都是不易,这些赏赐下来,也就不能说封赏过。

    赵石环视众人,语气越加的轻松,“今天招你们来,是我觉着吧,朝廷封赏,乃酬诸人之功,赏赐什么,或轻或重,咱们都接着,断不能有何怨言。。。。。。。”

    此言一出,厅堂中立即静了下来,杜瞬卿脸色稍稍一变,心道,这是说朝廷不公怎的?我的国公爷,这话怎能当众说出来?

    那边赵石好像无有所觉,继续道:“就像行军打仗,都说以人头论功,但实际上,上了战阵,一场大战下来,自家到底砍了几个脑袋,谁又能记得清楚?看的是打扫战场的时候,谁家手快。。。。。。。。”

    “嗯,不说这个,朝廷颁赏呢,是让大多数的人满意就成了,咱们国武监这里,却可以弄的仔细些。。。。。。杜大人,你说是不是?”

    杜瞬卿愣了愣,马上接道:“国公的意思是?”

    赵石大笑,“没错,有功之人,朝廷要赏,咱们国武监又怎能不赏?不过,诸位也别高兴的早,咱们国武监家底薄,爵位官职都赏不出来,只能弄些俗物充数,过后要是有人不满意,就算寻我说话,也没用处。”

    一下,厅堂中的气氛便松弛了下来,这无疑是个意外之喜。

    杜瞬卿想了想,也摇头失笑,瞅了瞅赵石,又瞅了瞅下面,笼络人心吗?谈不上,国公大人就算笼络人心,也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浪费功夫。

    看来啊,只能归结到国公大人高兴了。

    “下去商量一下,银钱,屋宅,田土不论,这是咱们国武监内务,商量好了,报上去,做到有据可查即可,不用听人说道,之后,可以以为常例。”

    “再有,辛苦了这些年,也该轻松一下了,想要回乡探亲的,或者想将家人接到京师的,想要出去游山玩水的,如此种种,都报上来,杜大人,你斟酌一下,只要能保证国武监正常授业,大可松松手,给大家些方便,别弄的和国监那么死板,不近人情。。。。。。。。”

    厅堂中响起一阵笑声,拿国监来开玩笑,是如今国武监一众人等最喜欢干的事情,赵石之语,可谓深得人心。

    这算不上国武监第一次为自己人谋福,但国公亲自开口,这力上肯定不一样,而且,听上去更加美好,让人心里也暖暖的。

    办办到这个地步,实际上和当世的府,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可以想见,这次聚会之后,国武监这里的凝聚力,要更上层楼了。

    等众人窃窃私语良久,赵石才话锋一转,肃容道:“不过,诸位也别高兴的早,我估摸着,过上几个月,就又要忙起来了,到时候,诸位分身乏术之余,可别怪我给的担重才好,所以啊,我劝诸位多留意一下,有哪些得意门生堪用,又有哪些人有着一技之长,可为人师表,到时候可为师长分忧解难,都趁此闲时,举荐一下,也好为将来早作绸缪。。。。。。。。”(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较量

    国武监的家底还算丰厚,不论是齐子平还是杜瞬卿,对于国武监的各项开支,都管的很紧。

    而当他们掌管国武监的时候,也再无当年赵石初创时那般拮据。

    不过,等众人满身轻松,笑意盈盈的交头接耳着陆续告退,杜瞬卿就头疼了起来。

    他相信,不久之后,各人将账目合一合下来,能笑出来的人,就不会太多了。

    因为按照国公的说法,国武监那点家底能不能支撑下来,真的不好说,不定就要跟户部张嘴。

    不过,一直到赵石离开国武监回城,杜瞬卿也没将相劝的话说出口。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许诺出来的东西,想改也没那么容易,都说君无戏言,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石虽然不是君王,但出口成宪这一点,已经能够做到。

    一旦在许多人面前许诺了什么,也就不是一两句相劝之言能够改变得了的了。

    杜瞬卿明白这一点,也就不会去费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功夫,只能在之后的细节上做文章。

    实际上,在赵石而言,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而国武监正值用人之际,怎么笼络人心,都不为过。

    花光了家底?

    国︽∞武监这样的地方,本就是为国育才之所在,积攒家底又有什么用呢?本就是花钱的地方来的。。。。。。。

    当初困窘之时,还想着开源节流,如今嘛。也就两说着了。

    眼界不同。想法自然有异。不用多说。

    离了国武监,赵石本来想到公主府歇上一晚,顺便瞧瞧儿子,但不久就改了主意,带着人便去了羽林卫军营。

    这些年京军变化很大,自从离了羽林左卫,旧部四散,羽林卫也被拆的七零八落之后。赵石这里说是不在乎,但心里多少留下些心结,之后即便羽林卫军权多数时候都还握在他的手中,也再未踏入羽林左卫军营半步。

    今日呢,也非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许是被他关的狠了,种七娘自从跑了出来,就没了影儿。

    之前太忙顾不上,现在估计能闲上一段日子。。。。。顺手把撒了欢的妻子揪回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羽林卫军营紧靠着国武监。因为羽林卫功大,在京军整编中。又多多少少算是吃了些委屈。

    所以,朝廷对待这支军伍很是优容。

    当然,其中也有对赵石一家间接的交卸京军兵权给予回报的意思在里面。

    不管怎么说,如今这座兵营虽也是之前京军旧址,但处处可见新建之营房,占地也很是不小,乍一看上去,与村镇无异。

    实际上,羽林卫兵员的数目,已是一减再减,鼎盛之期早已过去。

    羽林卫的职责也是如此,西山陵寝,以及国武监的巡逻护卫,都在羽林卫职权之内,这没了宫中宿卫之权,也就可以看的出来,羽林卫已经非是京军之核心了。

    世事变迁,大秦权力架构的变更,延及下来,也就造成了羽林卫的衰落之势。

    其实不光羽林卫,京军各部都差不多。

    从正德末年开始,京军一连串的变乱,许是让当今皇帝陛下厌倦了京军的反复无常和他们的无能。

    所以,京军整编时,有意无意间,下手就比较重。

    实际上,相比之下,羽林卫还好上许多,到底有赵石这层干系在里面,没有做的太难看,所以羽林卫的日子过的还算轻省。

    游离于长安之外,麻烦事也就不多,还能时不时感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比如说之前动荡之时,就曾被招入京。

    这个样子的羽林卫,不堪什么大用,但关键的时候,却也不能轻忽视之,不上不下的,处境还算不错。

    赵石来到羽林卫驻地,实际上和到了自己家中没什么两样。

    虽说这些年人事代谢,羽林卫中的旧面孔很难见到了,但羽林卫从上到下,可以不认得其他人,却断不会不认得晋国公。

    时至今日,羽林卫说是晋国公府家兵,有些不准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已经是一支浑身上下都带着晋国公府印记的军队了,又怎能不认得晋国公府的主人?

    没遇一点阻拦,便入了羽林卫军营,沿途上遇到官兵,齐刷刷便会跪倒一片。

    赵石问了问,很快便得知了种七娘去向,于是转向羽林卫东校场。

    而此时,整个羽林卫大营已经渐渐喧嚣了起来,晋国公驾临,对于羽林卫来说,自然是一等一的大事。

    凡在军营当值的军中将领,很快就都得了消息,往大营校场汇聚了过来。

    反而是种七娘。。。。。。。

    直到赵石来到校场边上,这位种家大小姐还一无所觉。

    怪不得手下人不得力,而是她正在兴头上,谁也靠近不得。

    于是乎,赵石看到校场上自家婆娘的模样的时候,满脑门便都挂上了黑线。

    校场上颇为干燥,但作为军营校场,必定不会如西北蛮荒之地一般,燥的那般厉害,就算不下雨,也要时不时撒些水上去。

    但就算如此,校场上一大片地方还是被弄的尘土飞扬。

    两个人影在黄昏余晖之下,尘土飞扬之中,奔腾跳跃,你来我往,兵刃撞击之声,不绝于耳。

    那不断传入耳际,颇具震荡力的闷响,赵石一听就能知道是怎样沉重的力量,才能发出这种动静。

    他当即心里就是一紧,而且,他还看到自家婆娘手中拿着的可不是木刀木剑,而是那把他分外熟悉的黑色大刀。

    种七娘的对手,同样是个女子,手中挥舞的可也是真家伙。

    胡闹,赵石翻身便下了战马,心里咒骂了一声,这等真刀真枪的较量,是闹着玩儿的?一不留神伤着碰着。。。。。。。。。照这两个女人的力道,那还有好?

    战圈周围,几个小校已经急的跳脚,根本靠近不得,更不敢开声呼喝,让争斗中的两位分了神怎么得了?

    几个已经赶到,并相陪而来的羽林卫将领,脸色也开始发青,之前满营津津乐道的话题,到了现在,让他们却是心惊肉跳。

    赵石摆手让众人停下,自己则大步来到近前。

    这会儿他已经瞧的很清楚了,心也差不多放了下来,白刃相向的两个女人危险不大。

    两个女人更像是在较力,没多少技巧在里面。

    另外那个女人蓄力的方式很。。。。。。特别,身子左右不停旋转,带起长剑,除了劈就是砍。

    自家婆娘除了遮挡之外,很少主动进击,往往都是等对方力量蓄足,然后就是一下硬碰。

    就像两个蛮牛,在这里撒了欢的对撞,看的就是谁更硬挺。

    他娘的,赵石心里又不由自主骂了一句,看自家婆娘那通红的小脸,和那兴奋的目光就知道,她已经完全沉溺其中,爽快的差不多要飞起来了。

    对面那姑娘。。。。。。实际上已经处于下风,脚步有些虚浮散乱,手臂也有了颤抖,只是倔强的咬紧了牙关在支持而已。

    不过这两位较量的有些太投入了些,浑然不觉外物,连人到了跟前,都看也不看一眼。

    赵石犹豫了一下,随即还是顺手摘下了腰间佩刀,连刀带鞘拿在手中,上前两步,瞅准了机会,就伸了出去。

    一声闷响过后,一柄长剑直接就飞了出去,拿剑的姑娘。。。。。。嗯,任红缨直接被震的半身酥麻,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

    种七娘也不太好手,本来举刀格挡,力量蓄的很足,去架了个空,手里的大刀直接就脱了手,身子不由自主的跳了起来,旁边一只大手伸过来,揪住了她的脖领子,直接将她定在了半空,定格下来,看上去分外的滑稽。

    如非他们身份都不同寻常,这个结果,一定能笑翻一地的粗鲁汉子。

    种七娘晃了晃有点发蒙的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丈夫那张威严毕露的面庞,嗯,还带着点怒气。

    她这变脸的功夫可快,啊了一声过后,立马放弃了挣扎的念头,咯咯咯的笑了起来,还连连拍丈夫的手,“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看着她黑一道白一道的脸,赵石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顺手将她放下,忍了忍,才没将呵责的话说出来。

    这里毕竟是羽林卫大营,种七娘乃是羽林卫都指挥副使,这颜面还是要留一些的。

    那边任红缨也爬了起来,头晕目眩之际,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看什么厉害的人物到了,而是晃晃悠悠的去寻她的宝贝重剑去了。

    赵石往手中瞅了瞅,大力碰撞之下,手中佩刀的刀鞘已经撕裂开来,露出里面寒光闪烁的刀身,赵石也不由呲了呲牙,照这样的力道,一剑下去,足以将一个生猛汉子从头到尾劈个全乎。

    他这会便也知道,为何妻子手上拿的是这把大刀了,普通的兵刃,哪里禁得住如此的折腾?

    “那是谁?专程来找你较量的?”

    就像被狼捉住了的黄鼠狼,种七娘喘匀乎了气息,立马谄媚的笑,“不是不是,是我新收的护卫,夫君看怎么样?”

    “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呢。。。。。。。。。”(未完待续。。)i752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婚姻

    营房内烛光摇曳,充满了酒菜的香气。

    赵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舒服的轻轻哈了一口酒气。

    好像很久未曾在中安坐了,这里虽非军中主帐,但氛围上却也相差不多,让他倍感亲切。

    他在心里算了算,成武五年回京,六年出使吐蕃,七年出使河洛,说起来也没闲着,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至于缺的是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起居八座,前呼后应的生活,虽说不错,但过的久了,也就那么回事。。。。。。。。。

    种七娘偷眼瞧着他的神色,心中大松,熟练的给他斟酒,心里还在想着,之后或可陪夫君多饮几杯。

    不过她还是轻声问了一句,“夫君。。。。。。。。这是要回城去?”

    赵石斜了她一眼,“嗯,过些日,杜山虎可能要回京述职,要准备一下。”

    种七娘并不意外,不过也多少来了些兴趣,“杜猛林回京述职。。。。。。是什么职位?”

    赵石笑笑,夹了两口菜,目光在侍立于侧的任红缨身上转了转,梳洗之后,现出一个清清爽爽7的姑娘出来。

    赵石记性向来不错,就觉着有些眼熟,尤其是这姑娘眉心一点朱红,更是显得特异,尤其是腰畔还挂着一把重剑,很快就让他想起来,好像不久之前,见到过这姑娘。

    这姑娘现在身着羽林卫的军服,安安静静站在那里,完全看不出之前狂暴的样。

    种七娘转了转眼珠儿。他们两人现在说的。也算是国朝大事了。而且,杜山虎回京,涉及到的事情,绝非一位大将军回京述职那么简单,确实不宜有外人在场。

    于是一摆手,示意几个侍候的护卫退下。

    其他两人到是乖觉,立即施礼退了出去,只任红缨还微垂着头。站在那里。

    种七娘苦笑,这姑娘也算是将门之后,但进了军营,却有种种不适,也没怎么伺候过人,所以显得有点傻乎乎的。

    其实,她最喜欢这丫头的地方也正是她的率直,所以也不怎气恼。

    “出去吧,好好休息,改日咱们再切磋较量一番。”

    任红缨微惊。抬头迅速瞄了一眼,随即哦了一声。调头就走。

    等她出去,赵石就是呵呵一笑,道:“你这是从哪找来的人?身手到是不错,就是有点鲁钝啊。”

    种七娘撇了撇嘴,“这丫头可不笨,妾身也十分喜欢。。。。。。”

    “喜欢有人跟你真刀真枪的胡闹?”

    “夫君又来教训人,哼,要寻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夫君应该知道有多难得吧?再说了。。。。。。。。。。”

    说到这里,种七娘似笑非笑的瞅着自家夫君道:“要说这丫头跟夫君也不无干系呢。”

    “哦?”赵石想了想,觉着估摸又是哪家八竿打不着的亲戚。

    种七娘好像看穿了赵石心中所想,笑了起来,“这丫头姓任,夫君是不是有点耳熟?”

    赵石不耐烦,“有话就说,卖什么关?”

    种七娘闷哼了一声,心想,你就知道跟我发脾气,对李金花可是温柔细致着呢。

    嘴上却道:“她叫任红缨,人氏,与皇后娘娘沾点亲,前些年闯了祸,离京他去,近日才回来,这到没什么,只是她有个妹,据说生的花容月貌,知书达理,难得的是还弓马谙熟。。。。。。”

    说到这儿,种七娘终于笑了出声,“哈哈,皇后娘娘欲给她这小妹选个良人嫁了。。。。。。奈何,天不从人愿。。。。。。。。。一家年前时仓皇离京,恐怕这辈也不敢回来了。”

    这下赵石算是明白过来了,闹了半天,是宫内给他选妾的人家。

    这事其实已经算是过去了,宫内贵人和外臣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只要没弄的满城风雨,谁也不会认真计较,反正他就不会过于关注此事。

    瞅瞅笑的前仰后合的妻一眼,赵石也乐了,顺手揉了揉种七娘的脑袋,“这样的来历你也要收在身边,是不是嫌咱们麻烦不够多?”

    种七娘眯了眯眼睛,像只慵懒的猫儿,舒服的倚在了丈夫身畔,“这丫头在外面厮混多年,性是已经有点野了,但。。。。。只要相处几天,就能知道,其人恩怨分明,是随遇而安的性。。。。。。”

    “而且,长的也很不错,夫君说是不是?”

    赵石歪了歪头,没说话,在自家妻妾面前,夸赞其他女人的事情,他现在绝对不会去干。。。。。。。

    片刻之后,才岔话道:“说这些干嘛,你瞅着顺眼,带在身边就是,只是小心些,比武,犯不上弄的那么火爆凶险吧?”

    种七娘收拢了笑容,稍稍支起身,摇头道:“宫内之人,莫测,夫君身在外朝,众人瞩目,对宫内妇人之心怕是有些。。。。。。。”

    “之前抹人颜面,虽说已尽量委婉,但到底用了些手段。。。。。。皇后娘娘可以不论,但皇后娘娘这里,可没有干休的意思呢。”

    赵石皱了皱眉,这就属于正事了,“这话怎么说?”

    他不怕什么皇后娘娘,自正德年间开始,到如今经历诸多风波,他知道,内宫妇人对外朝影响甚微。

    但要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也是扯淡。

    比如景兴皇帝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历经朝而不倒,若没有些非常手段,怎会如此?

    而景兴皇帝的妃曲氏,更进了一步,皇后之位,做下的事情也着实让人心惊,虽然最后坏了事,但也闹出了天大的风波。

    所以说啊,这内宫妇人,心性狠毒者,大有人在,凉薄之处,有些时候尤胜于帝王,到是不得不防。

    种七娘微微颔首,像是在回答赵石心中的疑问。

    “任红缨能到妾身身边,就是明证。。。。。。。不过,呵呵,这位娘娘心眼好像不大,但也不算刻意与咱们府上为难,妾身看啊,多数是赌了一口气罢了。”

    “但还是那句话,宫内的贵人们心思变的快,说不定这口气出不来,就要留下怨恨,当年宣武皇帝年间,史官刘涛,温俊雅,不让潘宋,深得皇帝喜爱,皇妃胡氏为讨陛下欢心,欲以侄女相配。”

    “奈何刘涛不欲得攀附之名,般推诿,乃罢,多年之后,刘涛晋同门下平章事,胡氏也为后宫之主,当时,大军伐夏,一败涂地,皇帝陛下下罪己诏,本不欲牵罪于臣下,但胡氏娘娘送到刘涛府上一句话,社稷板荡,君王蒙羞,何为耻乎?”

    “翌日,刘涛上书请罪辞官,不久,病故于府中,实际上,据。。。。。说,刘涛乃自尽而亡。。。。。。。一桩婚姻,在多年之后,害了重臣性命,夫君听了这个,可还觉着,此事无足轻重?”

    赵石笑了笑,这个例并不算恰当,内情也一定不像种七娘说的那么简单,只是在这件事里面,却是将内宫妇人的歹毒之处,说的入木分,让人不得不警醒。

    “这位胡氏娘娘,到是令人好生钦佩。”

    种七娘万万没想到,说了这半天,从丈夫嘴里却冒出这么一句来。

    不由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推了丈夫一把,“莫要说笑,妾身觉着,此等与我无损,与人无忧之事,犯不上跟那位娘娘一直较劲儿,夫君大人说是不是?”

    赵石摸了摸下巴,他明白妻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虽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总感觉有些别扭之处。

    不是他侨情,他这官越做越大,反而连婚姻之事,也要听人指手画脚了不成?

    不过,他这人向来果断,与我无损,与人无忧这句话确实也打动了他,遂点头道:“你看着办吧,别弄的张扬。”

    这个说客当的很成功,但种七娘还真高兴不起来,见丈夫答应的痛快,这会儿反而冒起了酸水。

    “本就是夫君之事,怎么就妾身看着办了?”

    “成成,你是贤妻良母,咱是好色之徒,总成了吧?”

    种七娘噗嗤一声就被逗笑了,“夫君哄人的本事可越来越好了,怨不得出去一趟,就勾回一位大才女回来。”

    不过到了这会儿,赵石已经失去了谈论这些的兴趣。

    妻妾众多,是个男人都会觉着艳福不浅,但真到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没普通人想的那么愉快了。

    见到一个爱一个,还都弄的一往情深的情圣,世间没几个,和赵石更是不沾一点边儿。

    不过,作为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心里不管怎么不痛快,都不会牵罪于妻妾。

    “行了,晚上我去趟公主府,明日一早,你这里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回城,你呀,再这么下去,儿长大了,不定跟谁亲呢。”

    种七娘多聪明的人,立时察觉出丈夫对这事真的不很上心,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反感,心里偎贴,柔情大起,也不计较今晚丈夫要去公主府安歇的事情,顺势腻在丈夫身上。

    嘴里还在嘟囔,“夫君现在可就这么一个嫡,不管那小畜生跟谁亲近,也还不是夫君的骨血?妾身这里,等着母以荣的那一天呢。”

    夫妻两个在屋中吃喝谈笑,隔着不远的一间营房之内,丝毫不知道自家的终身大事已经就此定下的任红缨,正抱着个海碗,吃的香甜。。。。。。。。(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宫闱

    承庆宫坐落于皇宫北侧,当年宫旧址之上,是大秦皇宫内辉煌宏阔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大秦主要的后妃居处,皇后以及皇帝陛下宠爱的嫔妃,大多居住于此。

    当然,如今的规模和唐时宫盛之时,还有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中,东宫又占去了一半,皇后和各执半边,中有高墙阻隔,看似一体,实则将承庆宫分作了两处,中间把守森严,等闲难得逾越。

    每逢初一十五,承庆宫多数都会热闹一番。

    外面是大朝会,承庆宫这里,会在东宫接见诸东宫臣僚,承庆殿这里,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会来到此处给皇后娘娘请安问好。

    当然,不论内外,这等彰显皇家威严的繁缛节,在大秦历代君王眼中,并不算重要。

    这里的原因很多,最重要还是因为大秦并没有定鼎天下,所以自觉不自觉的,大秦帝王们便要收敛许多。

    于是,看上去皇宫的主人们看的就很开,外间的大朝会和平日没多少区别,远没有唐时那么繁琐。

    而承庆宫这里,多数要看皇后娘娘以及殿下的心情,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形成惯例。。。。。。。。。

    这一天,就是六月十五,承≯↘庆殿后面的皇后寝宫当中,皇后娘娘靠在梳妆台前,几个宫女围着,正在为皇后娘娘梳妆打扮。

    皇后母仪天下已近八载,但她的年龄其实并不大,也才十出头。岁月在她身上还未留下过深刻的痕迹。

    皇后今日看上去懒懒的。有点提不起精神。不远处的承庆殿主管大监,偷眼瞅着皇后娘娘,心里掂量着,看来今天大家都可以安生一点了。。。。。。

    正这么想着,感觉身边凑过来一个人,转头看去,是自家的干儿,贼头贼脑的靠了过来。

    不等他训斥的话出口。对方已经凑到他身边,低声叨咕了几句。

    这位权重于承庆宫的大监立马皱了皱眉头,轻轻摆手,让干儿退下,自己踮起脚尖,悄没声的来到皇后娘娘身边,示意几个宫女走开,这才凑到皇后娘娘耳边。

    低声道:“晋国公府已到任府行纳妾之礼,听说,不日便将过门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皇后娘娘精神一振,嘴角微翘。点头道:“嗯,任家那丫头。。。。。本宫虽未见过,但说起来,也真算个有福之人。。。。。。。”

    大监低声陪笑,奉承之言随口就来,“任家小姐与您沾亲,福禄天成,如今嫁入晋国公府,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皇后娘娘嗯了一声,随口吩咐着,“到时候,给本宫备上一份贺礼,唉,费尽心机,才成就这一番姻缘,本宫这又是何苦来哉?”

    “娘娘心慈,这宫里的人谁不知道。。。。。。就是不知。。。。。。晋国公领不领情。。。。。。”

    “嗯?”皇后娘娘扭头,目中含威,盯了过来。

    只这一眼,便唬的这位在宫中权势颇重的大监身一软,赶紧垂下了头,身上也猛的冒出一层细汗出来。

    “娘娘恕罪,奴婢是说。。。。。。。”

    皇后轻轻的哼了一声,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无非是想将这个人情做扎实了,谅他也没有挑拨生事的胆量。

    皇后娘娘转过头,又懒懒的靠在椅上,瞅着铜镜中有些朦胧的身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半晌才不经意的道:“到此为止吧。。。。。。。”

    大监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连问问今天章程的勇气也没了。

    宫女们重又围了上来,显然,皇后娘娘今天兴致高了许多,还跟贴身宫女们探讨起了妆容。

    只这点变换,便让整个皇后寝宫都活了过来,来来往往的宫人们,脸上不自觉的都带上了笑容。

    梳妆完毕,皇后又令宫人打开承庆殿正门,于宣节门外等候诸妃嫔前来参见。

    这就是要行初一十五的正礼了,有点突然,却也不怕妃嫔们不知道或不来,皇后娘娘统摄六宫,一旦承庆殿正门大开,对于宫内诸妃嫔来说,便有如皇帝陛下临朝,焉敢怠慢?

    宫人们也没看错,皇后娘娘今日的心情确实上佳,至于为的什么,多数人不会过理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才心知肚明。

    但这等事由,想要在宫内生存下去,就不会宣之于口,所以明白的就是明白,不明白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皇后娘娘的心情变幻到底由何而来。

    而实际上,能晓得这位后宫之主的真实心意的人,更是寥寥。

    像皇后娘娘的贴身女官张袭,就是其中一个。

    已经陪伴了皇后二十多年的她,用心腹亲信这样的词已经难以形容她与皇后之间的情谊了,而皇后身边诸事,也不可能瞒得住她的眼睛。

    像今天的事情,她当时没在皇后身边伺候,不过之后打问两句,也就清楚了。

    她当即就明白,皇后娘娘必定心情舒畅,原因嘛,很简单,晋国公纳妾,无疑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但如果娶的是任家的小姐,那就不一样了。

    皇后高兴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像晋国公那样的人。。。。。

    怎么说呢,那样一个男人,即便是以皇后娘娘之尊,想要摆弄一下,也是千难万难,而这次,显然。。。。。如果不是晋国公买了娘娘面,便是不知不觉,着了算计。

    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让娘娘憋在心里那口气发泄出来。

    当然,这属于娘娘最最隐秘的。。。。。。与外朝重臣置气,就算不涉男女情思,但较真起来。。。。。。。

    领着众宫人迎在宣节门外的张袭暗自摇了摇头,娘娘这次算是任性了一回,下次若再如此,自己等人怕是要多劝劝了。

    不过,这事到也不是只为赌气,而没有任何益处。

    能和晋国公走的近些,对于宫中之人,嗯,包括皇后娘娘而言,都很不错。

    说起来,宫中的女人们若想过的安稳一些,外戚这一节,谁也逃不过去。

    就像皇后娘娘,能历经朝而荣宠不衰,靠的是什么?

    娘家得力而已。

    晋国公这样的外戚重臣,对于宫中妇人来说,确实是一颗值得依靠的参天大树,皇后娘娘若能得其人助力,只要分寸拿捏得当,照现下看,将来十年二十年间,后位都将无比稳固。

    妃嫔们陆续到来,承庆殿内外变得热闹了起来。

    虽说在这里,谁都不会过失礼,高声喧哗。

    但人一多,人气也就来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宫内的妃嫔们,出身都不算高,大多又都是将门之后,这礼仪之上,真的不用指望多。

    再加上宫内的女人们,几乎全部的心思都在争宠一事上,拉帮结派,勾心角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人一多,笑语盈盈的相互见礼间,从主到仆,说起话来,大多都是皮里阴阳,暗藏机锋,只要经历这么一次,其实也就能知道,在这里,绝对没有实诚人的生存空间。

    像张袭身边,此时就已经聚起了好几位宠妃的心腹女官,按照主人在宫中的级,跟在张袭身后,不时低声谈笑,还不忘瞅着张袭的神色,好能乘机奉承巴结一番,都机灵的一塌糊涂。

    宫中的生态链,在这个时候,显露的一清二楚。

    挨着张袭的是德妃的心腹,赵淘,年纪也小,不过二八年华,级上却只差张袭一级,是宫中得意人物无疑。

    而她的出身,更非张袭可比。

    金州大族赵氏之女,德妃娘娘的妹妹,其实只要知道这个,就明白,这位入宫的目的,和张袭等人都是不同,十有**,在某一天,便成了贵人了。

    而德妃娘娘新晋妃位不久,这也正是金州赵氏帮助德妃稳固其位的手段之一。

    赵淘以这样的手段入宫,其实也属无奈,因为选秀之期一拖再拖,皇帝陛下至今也没在此事上松口,金州赵氏也只能另辟蹊径。

    赵淘入宫不久,还带着几分烂漫,不过身份到底不同旁人,不但在德妃那里,饱受关爱,而且,在皇后娘娘面前,也很能说得上话,缺的,怕只是皇帝陛下一句话了。

    就算心思简单了些,包括张袭在内,却都不敢怠慢。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谈中,赵淘突然道:“方才来的时候,遇到乾元殿的刘监,听他说,晋国公入宫了,也不知。。。。。。。”

    张袭眉头微蹙,心道,这姑奶奶又要口无遮拦,立即稍稍退后一步,拉了拉赵淘的衣角。。。。。。。。

    不过还没等她说话,便有人笑道:“听说,晋国公得唤妹妹一声姑姑呢,是不是?”

    赵淘虽小,但也不傻,立即知道自己失言了,心中微沮,就像新的人一样,新自入宫的新人,碰到一群机灵出的同侪,那种初来乍到的受挫感,会让许多少女无所适从。。。。。。。

    当然,不经这番历练,你在宫中也注定无法立足。(未完待续。。)

VIP卷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请假

    宫里女人间的勾心角,多数时候不如外朝臣般那么隐晦含蓄,但错综复杂之处,却非外朝所及。

    不过,她们的目的可以说非常的单纯,争宠二字,可以概括大部分的宫廷争斗,宫内妇人所有的心机以及精力,差不多都在围绕这两个字而付出。

    像宣节门前的一幕,只能算是宫中女人们日常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

    涉及到的,也不过是女人的嫉妒心。。。。。。

    德妃赵氏与皇后娘娘都是当年东宫旧人,而且私交很是不错,像赵淘入宫,若无皇后娘娘允准,那是不成的,因为这以及算是坏了后宫的规矩。

    赵淘失言之处在于,宫中后妃,都在盯着皇帝陛下的行踪,乾元殿那样的地方,自然也不会放过。

    各施手段,总能知道些皇帝陛下的喜好,习惯等等,乾元殿作为皇帝陛下处置政务的所在,又哪里会被后妃们所忽略?

    只是话说回来了,乾元殿是什么地方?

    那里是大秦的心脏所在,地位不让于唐时大明宫,宫等所在分毫。

    在那里打听些琐琐碎碎的消息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是宣之于口,可就犯了宫中最大的一个忌讳。

    真要计较下来,别◆说刚入宫的赵淘,就算是德妃,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这也是宫中比外朝凶险的地方了。。。。。。。。。

    当然,这是最严重的情况,没有强有力的人推动的话。或者逢有其他变故。随口一句说了其实也就说了。却也算不了什么。

    这样一来,也就能显出插话之人的居心叵测了,就宫中的规则而言,无论她出于什么目的,这种诱导性强的话语,其实都是一种敌意的表现。

    赵淘年纪小,不论她之前受过怎样的教导,在宫中这地方还显得过于青涩。但她可不傻,不然也不会被金州赵氏巴巴的送入宫中。

    心中虽有沮丧,但她的反击很快,而且言辞间犀利而霸道,扭头看了一眼,就笑道:“原来是桃枝姐姐。。。。。。啊,真是巧了,前些时我家娘娘得了一匹蜀锦,乃宁玉园所出之精,娘娘有心亲手绣之。献于陛下,却唯恐毁了珍物。听说昭容娘娘精擅此道,宫中无人可及,正好姐姐在这里,不如代为通禀昭容娘娘一声,过几日将东西送过去,借娘娘巧手一用。。。。。。。。。。”

    她这里张开小嘴噼里啪啦一说,意思听着挺正常,但根本没给对方拒绝的余地,也就有了凌厉霸道的味道。

    昭容乃九嫔之一,在宫中自有地位,但在她的话语间,却能听出为明显的轻蔑之意。

    以势凌人,莫过于此。

    其他人神色各异,即便有心中不服的,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掺和进来,看热闹还嫌不够呢。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在皇宫内上演,不算奇怪。

    只不过,今天这个新入宫的小姑娘表现的更加强硬些罢了。

    但只要想想对方的出身,众人嫉妒之余,也不得不承认,此女招惹不得。

    秦州赵氏,已有大阀之像,若非。。。。。。。晋国公赵石并非出自金州赵氏嫡支,不然的话,赵氏女在这宫中,除了皇后娘娘,又有谁能居于其上?

    不过,这样的口角,注定不会引起大的,当然,传到上面的两位娘娘耳朵里,却又不好说。

    昭容娘娘可也不是任人欺压之辈,两位娘娘真要斗起来,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尤其是张袭,也不会允许在这宣节门前,闹出什么事故,随即便打了圆场道:“这大日头晒着,诸位不用在此枯等,里面众位娘娘身边也要使唤人,都过去吧。”

    有这一句,众女官也就顺势陆续离去。

    赵淘抿着唇,也想离开,却被张袭悄悄拉住,等众人都走了,才低声道:“别怪姐姐多事,妹妹今天有些孟浪了。”

    虽说有些不舒服,但赵淘也承认,今日这意气闹的有些没有来由,张袭素来对她也不错,遂低头认错道:“姐姐说的是,小妹知错了。。。。。。只是,小妹也只是随口一说,就有人想拿此做法,实在让人气不过。”

    张袭摇头笑道:“有什么气不过的,这宫里啊,只要呆的久了,就知道,有些事不怕人说,就怕。。。。。自己先失了主张,就像方才,妹妹后来的话说的有些过了,过后啊,还是到昭容娘娘那里陪个情吧。”

    赵淘有些不乐意,但在张袭注视之下,却还是微微一福,“多谢姐姐提点。”

    “别不情不愿的,妹妹前程远大,不定什么时候,姐姐见到你还得先施礼呢,以后日还长,怎能平白无故的树敌。。。。。。”

    这样一番好意,虽然也夹杂些其他什么,但到底存着善意,而这也正是赵氏女在宫中的优势,时刻有人在旁指点。

    若是无根无基之人,可以想见,在这个皇宫之内,日会是怎样的难熬了。

    说话间,有小监跑了过来,见张袭候在这里,立马往这边走来。

    来到近前,左右瞧瞧,眼珠儿乱转,连瞅了赵淘几眼,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乾元殿那边有些乱,陛下好像摔了杯。。。。。。。”

    张袭眉头一皱,还不怎的,旁边的赵淘心里却是咯噔一下,算起来,晋国公应该是在乾元殿中才对。。。。。。。

    张袭挥了挥手,“我这里走不开,你去通禀娘娘一声,不要乱说话,知道吗?”

    小监跑远,张袭轻轻拍了拍有些发愣的赵淘,笑道:“怎么?担心你那侄儿了?”

    赵淘一惊,接着脸上一红,扭着身道:“姐姐别乱说,什么侄儿不侄儿的。。。。。。”

    张袭瞅着她骨碌乱转的眼珠儿,以及那带着些纯真的娇俏面庞,心里暗叹,秦州赵氏教养出来的好女儿啊。。。。。。

    嘴上却道:“不要多想了,外间事,咱们管不得。。。。。。。”

    说是管不得,但也要分人。

    不多时,承庆宫这边便往乾元殿送了一次茶点,两个羹汤,无非是怕乾元殿中,君臣火气大罢了。

    实际上,这只是虚惊一场,乾元殿中,君臣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吃喝的很是高兴,中间也照例夹杂着游戏般的角力。

    而说什么陛下摔了杯,也只是成武皇帝失手所致。

    当然,皇帝陛下此时心里多少也有点恼火,因为赵石这厮又玩出了新花样,想要带着妻妾出京游山玩水。。。。。。。

    换句话说,这次入宫,除了正事之外,是来请假的。

    皇帝陛下一听这个,也愣住了,然后。。。。。。。杯就碎了,再然后,皇帝陛下就琢磨,这又闹的哪一出。

    想来想去,也没弄明白,对面这厮是怎么想的。

    要说最近吧,朝政渐渐平稳了下来,也没闹出什么风波,就算有事,也远远不到让一位大将军出京躲避的地步。

    最终,也只能认为,这厮最近有纳星之喜,又接二连的添了丁口,估摸是高兴过了头儿。。。。。。。。

    这怎么成?不说朝廷没有这个规矩,一个枢密副使,没有旨意,就想着撂下政务,出京游玩,别说成武皇帝,就算加上大秦历代先皇,估计也没见过这样不务正业的枢密副使。

    就说如今枢密院那边,从上到下,忙的都快脚不沾地了,你一个枢密副使,却想要出京。。。。。。。。。游山玩水?

    这也就是赵石,换个人,估计摔杯都是小事,圣宠你还要不要了?枢密副使你还想不想当了?

    借着宫人忙乱的机会,皇帝陛下燃烧了不少的脑细胞,最终认为,这简直就是胡闹。

    “爱卿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也正是用人之际。。。。。。”

    赵石一边抿着酒,一边似笑非笑的听着,不用他说话,皇帝陛下先就说不下去了。

    干咳了一声,皇帝陛下心中大恨之余,便直接道:“周遭,尽多好去处,爱卿若要散心,不用走那么远,而枢密院也离不得爱卿。。。。。。”

    没等皇帝陛下将话说绝,赵石赶紧道:“陛下,微臣也不是就想着去游山玩水,巡视地方军旅,查察情弊等等,都应在微臣行程之内。。。。。。。再加上,归义王有了嫡。。。。。。”

    皇帝陛下目光灼灼,这回轮到赵石说不下去了。

    再怎么侨饰,带着妻妾儿女一大堆,什么巡视地方军旅,查察情弊,也就都成了借口,至于归义王有了嫡,也已是去年的事情了。

    该贺的早已贺完,也用不着赵石亲自走一趟。

    赵石咂了砸嘴,另外找了个借口,“臣想回乡省亲。”

    皇帝陛下更不满意了,盯着赵石道:“跟朕说句实话,这是打算做什么?”

    (身体越来越差了,再次感冒,阿草。。。。。。唉,只能努力保证不断更了,本来还想着这一段忙完了,一天多更几章呢,看来只能等阿草养好了身体再说了,对不住啊。)(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1977/ 第一时间欣赏将血最新章节! 作者:河边草所写的《将血》为转载作品,将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将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将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将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将血介绍: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赵石的一生,注定是在杀戮和鲜血中前行。
北至翰漠,南及丛林,大江南北,他到过的地方,都是烽烟四起,鲜血横流,命若草籽。
敌人畏惧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
但谁又知道,他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和那份荣耀?
当他回首望去,他史诗般辉煌的一生却漫布着血色,他是痛悔不已,还是只给人留下一个狰狞的微笑?
将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将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将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