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万历永明TXT下载万历永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万历永明全文阅读

作者:沫奕明     万历永明txt下载     万历永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五章:对抗的前奏

    黎明时分,天色依然暗淡。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蓝狐已经在马芳的率领之下,通过居庸关。

    京城西、北、东北三面都被山地所包围,只有崇山峻岭中唯数不多的几条峡谷关隘才可以通过。京城西北方向,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汇之处,有一条长达四十里的关沟,正是从京城到宣府、大同再到塞外草原的重要通道。

    这条关沟从八达岭岭口起,一直到南口镇,居庸关则位于关沟的中部位置。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在我国有两块,一块是嘉峪关,另一块则是居庸关。历史上各朝代都把居庸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来建设。

    大明迁都之后,由于居庸关离京城只有一百里左右。北虏从草原入侵,相比其他关口,从这里到京城腹地是最近、最容易走的道路。

    大明对居庸关防御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增强防御力量。形成了以居庸关为核心,众多镇城、路城、卫所城、堡城环绕的大纵深、多层次防御体系。

    马芳骑马快速行进在关沟的道路上,看道路两边高耸的山崖和深沟,不禁想到:整条关沟,两山相夹,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最窄之处不过三十多丈,终有千军万马,在这条道上都难以施展开来。如果不是演习,就凭自己带的这五千骑兵,想通过居庸关,那是做梦。现在要抓紧时间通过南口,地形才会逐渐开阔,有利于骑兵机动。

    “传令下去,斥候抢先出南口,哨探前行。如遇敌情,赶紧加报。大队人马加速前进。”马芳命令道。

    马芳心里清楚,按照演习的设计,蓝狐出了南口才会是两军对抗真正的开始。如果新军提前在关沟一带设伏拦截,就凭着这险要地形,自己这五千人马就是送人头。

    此时新军派出的第一批斥候,正潜伏在出南口之后的关沟的尾段,观察着南口动静。

    “继理哥,快看!南口有北虏出来了!”董魁首先发现了敌情。

    正在休息的黄继理,赶紧爬起身来,拿过望远镜。从望远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大概十几人左右的北虏小队,从南口快马奔出。随即他命令到:

    “通知骑兵营,北虏已派出哨探出南口,要他们注意隐藏,不要暴露。”

    “把正在睡觉的兄弟们都叫醒,准备作战。我估计要不了半个时辰,北虏的大队人马就会出来了。”

    黄继理带领的斥候哨,头天深夜到达南口潜伏观察,按照规矩分成了两班,轮流观察和睡觉。

    命令下达之后,士兵们赶紧收搭好宿营装备,抓紧时间吃些干粮填饱肚子,等待着下一步的行动指令。

    “继理哥,快看,又出来了几队人马。”董魁发现了新情况,赶紧提醒。

    “人数不多,每队又是十来人,估计还是哨探。”黄继理,观察了一会说道。说完之后,黄继理没有太在意,继续整理自己的行装。

    “继理哥,南口隔一会就出来几队人马,陆续出来好几拔了,总觉得好象有点不太对劲呀。”没过多久,董魁发现了新的情况。

    黄继理一听,连忙拿起望远镜观察南口方向。

    “现在一共出来了多少队?大概有多少人?”黄继理一边看一边问董魁。

    “每隔一段时间,出来几队,现在一共出来了十几队,每个队都是十几人左右,估计有两百来人。”

    “快看,又有几个小队出来了!”

    “这帮子北虏,想玩什么把戏?如果是哨探,也不用派这么多呀。赶紧把情况向骑兵营和中军通报。”

    黄继理的直觉告诉他,对手不断派出的这些十几人的小队的任务,绝对不是仅仅是哨控侦察这么简单。

    新军大队人马经过急行军,于半夜到达距离南口十几里左右的地方。到达之后,随即展开防御布署。忙碌了一个晚上的俞大猷,此刻正在中军帐的行军床上抓紧时间睡觉。

    “俞将军,斥候哨传来消息,北虏不继从南口往外派小队的骑兵......”一位新军军官来到中军帐,报告收到的敌情。

    俞大猷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听到有军情,赶紧从行军床上起身。听完敌情汇报之后,他瞪着通红的双眼,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抚须沉思。

    “马芳呀马芳,你这是唱得哪出戏?难道是......”

    演习观摩团,紧随新军到达,已在离新军不远的地方立下营帐。观摩团,随时掌握着双方的最新动态,对此刻双方的作战布署也是若指掌。

    “马将军不断派出小队率先深入,绕道新军后方去折腾,这一招够狠。俞老将军这下肯定会头痛了。”

    “就是。新军现在已经做好了防御布署,而且装备占优。如果蓝狐强攻,讨不到便宜。但如果派出小队到后方袭扰,专门针对民众烧杀劫掠。逼得俞将军不得不分出骑兵兵力去驱赶救援,那接下来就有好戏看了。”

    “如果是你遇到这个局面,你会怎么办?......”

    观摩团随行的这些军官们,已经得到了蓝狐的最新作战布署,他们都议论纷纷,对战局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戚将军,你有何高见?”万历向戚继光问道。

    戚继光笑着说道:“马将军作战,猛如虎,狡如狐,打战精得很。小队袭扰是他惯用的拿手好戏。”

    “俞将军现在手头还有由卫队组成的后备骑兵三百多人,完全可以把这些骑兵派出驱敌。就是不知道俞将军能不能判断出马芳的意图。而且在不知对手有多少兵力,一共要派出多少小队的情况下,敢于把骑兵的后备力量全部派出。”

    万历和其他人对戚继光的分析都表示赞同。

    “报......新军俞将军下达最新军令......。”

    就在大家都在猜候俞大猷接下来如何应对的时候,信使报来了俞大猷的最新布署。正如戚继光所分析的,俞大猷派出了所有骑兵后备力量对提前入关的蓝狐小队进行驱赶。

    “把新军最新的作战布署通报给蓝狐。给新军再增加点难度,这个仗太好打了就没什么看头了。”万历随意命令到。

    万历的命令一下达,随行的军官们响起了一片嗡嗡议论之声。他们都在想,皇上对新军也太狠了吧。要这么打下去,那新军还有胜的可能吗?如果自己是新军的主将,那非得头痛死不可。

    但万历和戚继光却没有这样想,两军对抗,新军装备占优。如果不人为的给新军制造一些困难,增加新军的攻防难度,那就起不到磨练和检验新军战力的作用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排兵布阵

    马芳收到观摩团通报,新军已经派出后备骑兵,对派出的袭扰小队进行驱离,并提示沟口附近有新军的一个骑兵营布防。m.www.uu234.net他冷冷的笑了两声,随即命令道:

    “传令下去,十五个百人队,每隔半刻钟出发两队,出南口后,往两侧快速绕过在沟口附近布防的新军骑兵营。如果对方不拦截,那就会同前面派出的小队,一起到新军后方去。

    “如骑兵营拦截,就引骑兵营往两边跑,让新军骑兵营让开正面。大队人马做好准备,骑兵营一旦被调动让开正面,大队全速冲出沟口。”

    马芳手头上不止有蓝狐,也有正在训练的新军。对新军的装备和战法并不是一无所知。现在派出小队的意图已经被识破,而且沟口附近新军又埋伏了一支新军骑兵。

    他只有想法把这支骑兵引开,然后自己的骑兵对付没有骑兵协同配合的新军才有取胜的可能。

    “快去通报骑兵营和中军,北虏又有两队骑兵出来了。这次一队有上百人。”

    事情并没有象黄继理预先猜测的那样,北虏的骑兵小队之后,并没有出现大队人马。而是派出了以百人为单位的骑兵。

    “继理哥,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出击?”董魁向黄继理问道。

    “不急,要等。北虏的大队人马还没有出现,我们不能动。”黄继理答到。

    俞大猷陆续收到斥候哨传回来的最新敌情进展,他已经判断出来马芳的用意。如果自己不调骑兵营对这些百人一队的北虏骑兵进行拦截和追击。那他就会源源不断的化整为零的往里面派人。

    不仅自己放在沟口的那个骑兵营起不到任何作用,北虏绕道进入后方所产生的破坏也是无法承受的。

    如果骑兵动了,那步兵炮兵就会失去骑兵的协同配和,这个仗就很难打了。

    “现在有多少北虏骑兵,进来了?”俞大猷问道。

    “目前有一千多北虏骑兵已经绕过了骑兵营。”新军军官答到。

    “骑兵营分五百人,对北虏骑兵进行追击,防止北虏的破坏。所有队长集合,充作骑兵往上顶,归队前作战交由副队长指挥。”

    “中军放弃现有防御,往前压上,顶到沟口位置去。”

    俞大猷狠了狠心,做出了新的布署。派出骑兵追击,只是不让蓝狐已经入关的骑兵产生更大的破坏性。主要要对付的还是隐藏在后面的大部队。一旦将蓝狐大部队击败,这些入关的骑兵没有了依托,就可以关起门来收拾了。

    “将军,这里是好不容易才布置好的防御。如果往前压上,敌军大部突然冲出,那就危险了。”军官听到命令内容后赶紧劝说道。

    “平时练的在行进中展开防御就白练了?攻击前行也白练了?新军不能只会打这种什么都准备好了的防御战。况且顶在前面的两百骑兵和充作骑兵使用的两百个队长,也会拖住敌人,不让他们全力猛攻。”

    俞大猷之所以敢这样布署,就是对新军平时的训练成果有充分的信心。这样布署可能会比较大的伤亡,但总比龟缩在防线之内,眼睁睁的看着敌人从眼皮子底下溜走要强。

    俞大猷的最新布署通报到观摩团,引起了一片哗然。经过大半夜的忙话,新军现在的防御阵形外围已经布置好了由铁丝网、陷马坑、铁蒺藜、壕沟、地雷组成的铁桶一般的防线。

    北虏骑兵的骑射根本就攻不进来。拦住北虏骑兵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蓝狐采用的战法,不得不迫使新军离开现有防御往前压上。一旦没有了这些辅助,在前行的过程之中被骑兵冲击,那就有溃败的可能。

    “俞将军的布署太过冒险,接下来胜负难料了。”

    “这么好的防御,那和守城没什么两样,北虏想过都过不了。要是我为主将,我就坚守不出。我还就不信,北虏会全部化整为零,往里面钻?”

    “仓促变阵,不智呀......”

    观摩团的军官们,都对俞大猷做出的布署感到不可思议。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的作战理念。

    万历淡定的听到这些军官们的议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戚继光则在心里偷笑这些军官们的见识浅薄,对新装备新战法根本就不了解。

    张居正则是一脸茫然,他觉得这些军官们说得很有道理。出现这样的局面,难道皇上就不怕新军败了?如果新军败了,花了那么多的人、财、物,面子上怎么能过得去?

    “观摩团随新军前移,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万历命令道。

    ......................

    “报...新军骑兵营分兵五百人追击,另派了两百骑兵补充。”蓝狐的斥候向马芳报告新军的最新动态。

    “哼,俞大猷这个老奸巨滑的老家伙,把步军的队长都调上来当骑兵用了,就是不肯让开正面。要是蓝狐有一万人,我一点点的派,派出五千,看你怎么办?”马芳心里十分不忿。

    马芳的蓝狐总兵力只有五千,已经派出去将近两千人了,但俞大猷拿出老底,也还支撑着骑兵防线。

    马芳为什么对这些骑兵这么忌惮?因为新军骑兵的战法,本来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设想,后来几个人一起慢慢完善。他知道这些骑兵凭借马枪的射程,会给蓝狐带来多么大的损失。

    “报,新军中军离开原来防线,正列阵向前压上......”斥候又报来新军的动向。

    马芳听到这个消息,面露喜色。让新军让开正面的想法没有完全达到,但是却收获了另一个好消息。如果新军原地不动,蓝狐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往前动,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命大队人马快速出南口,到达沟口后,全力向新军骑兵防线冲。不能给他们多开枪的机会。冲过骑兵防线后,不要停留,快速向新军中军发起攻击。”

    “发信号给已经入关的那些骑兵,按照预定计划,向移动中的新军中军发起攻击。”

    马芳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他企图不计伤亡代价,快速冲破新军骑兵营的防线,直扑新军运动中的中军。并且让提前潜入的那近两千骑兵,按照预案对行进中的新军进行袭击,让新军乱起来。这样就可以趁机混水摸鱼,乱中取胜。

第一百三十七章:新军斥侯的首战

    “一千...二千...三千...”董魁一边在望远镜中观察着从南口出来的蓝狐,一边默念估算人数。www.uu234.netwww.uu234.net

    “继理哥,北虏大队出来了,预估三千多人。”

    “先不急,等等看后面还有没有。”

    “他们的前队开始整队型了,发信号吧。”董魁焦急的说道。

    “发三颗信红色信号弹。”黄继理果断的说道。

    “嘭...嘭...嘭...“随着三声信号枪响,只见三颗明亮的红色信号弹拉着白烟,冲向了天空,到达高点之后,缓缓的往下坠落。

    发射信号弹之后

    看到信号弹,重新编组的骑兵营四百多人,快速组成了四排墙式队列。每排一百多人,正面宽度一百多步。每排之间间隔一百步。

    “检查枪弹,放下面罩,做好应战准备。”列队完毕之后,骑兵营长下达了准备口领。

    “命令,就地展开防御。”俞大猷看到信号之后,随即下达了命令。联着一阵阵哨声响起,已经前行至骑兵后方一里左右的中军,迅速展开。

    听到哨声命令之后,行进中的战车迅速右转打横。佛郎机炮被推到战车之间。转瞬之间,一个由战车和佛郎机炮组成的四面方阵就已经成型。

    停车之后,车载步兵迅速下车,有的在车阵前方六十步左右的地带抛撒铁蒺藜,有的开始分段拉铁丝网,有的则用工兵铲在挖坑。辎重运输、炊事等后勤人员也没有闲着,有的搬运弹药,有的协助步兵布置防御。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一个初级外围防御体系就已经初见雏形。俞大猷看着新军的表现,觉得非常满意,这已经超出了平时训练水平。

    现在他已经完全清楚了蓝狐的总兵力只有五千,觉得这样的布置足以抵御蓝狐的进攻。要是前面的斥候和骑兵营能再争取多一点时间,那防御阵地会更加的稳固。

    观摩团的军官们看着新军从行军到展开阵型,阵前防御一点点的建立起来。他们不由得在心里惊叹,难怪俞大猷敢下那样的命令,原来人家早就胸有成竹。新军不仅仅是依仗装备之利,士兵们的训练就让自己望尘莫及。

    马芳看到天空中的信号弹,心里暗叫不好。大队刚刚才出南口,还没整好进攻队型就被发现了。新军多一点的准备时间,蓝狐的进攻就会多一分的困难。

    发完信号弹之后,黄继理带着十几个斥候悄悄的移动到了蓝狐的后方。

    “一会冲过去,开完枪就往那边的岔沟里跑,记住了吗?”

    “记住了。”士兵们齐声答到。

    随后斥候们催动战马慢跑起来,快要接近蓝狐外围警戒的时候,突然加速。蓝狐的警戒哨放在离集结地五百步的地方,根本来不及反应,新军斥候就已经冲了过去。

    在冲过警戒之后,跑到离蓝狐大部队二百步的地方,放慢速度,接近到一百步距离时,斥候们举起马枪瞄准射击。

    “.........“一阵清脆的枪响引起了蓝狐大队人马的一阵骚动。

    蓝狐的反应也快,发现有人从背后攻击,马上派出小队追击。可是追进岔沟之后,又听到“嘭...嘭...嘭...”几声大响,紧接着“.........“的一阵枪声。

    “将军,新军斥候蓝狐发动偷袭,派出追击的小队,中了伏击。随军裁判判定,此轮袭击我方伤亡四人,派出的追击小队十六人全部伤亡。”

    “什么?”马芳听到报告,气得脸上一阵阵发抖。接着他命令道:“封锁各条岔沟,不准进沟追击,阻止他们出来袭扰即可。”

    可是命令刚刚才说完,紧接着就又听一阵枪响之后,接下来一阵爆炸和枪声的交织,如此反复三四轮。

    “还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快去传令。”

    马芳此时已经动了怒气。自己的进攻还没准备好,就被偷袭捅了菊花。而且新军斥侯仗着装备性能,远远的打了就跑,追击又怕中伏击,真是憋屈呀。

    就在马芳在生闷气的时候,旗开得胜的新军斥侯们却兴高彩烈。

    “继理哥,刚才太过瘾了。几个手榴弹一扔,排枪一轮射击,北虏的一个小队就升了天,咱们再去搞他们一回?”董魁说道。

    为了演习能在现有条件之下,尽量贴近实战。新军的枪支配发的都是装填黑火药,没有弹头的空包弹。手榴弹则是把雷管和炸药换成了少量的黑火药,也就是能听个响冒个烟。蓝狐配发的则是没有任何穿透力和杀伤力的圆头箭头。

    没有现代的激光模拟系统,演习裁判计算战果,也有一套相应的办法。蓝狐的战果好计算,只要新军有人中箭即可判定伤亡。新军的战果计算则是按照不同射击距离和射击姿势的击中概率来计算。爆炸物,则是按照进入杀伤半径的人数来计算。

    这一套规则,和实战比起来,可能会有偏差。但是必竟一场演习是战争各方面的综合演练,射击成绩是可以拉出来单独检验的。

    “挨了我们和其他几个哨的偷袭,北虏学精了,你看沟口已经被封住了。在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从小路绕回去,咱们回去打大仗。”

    初战告捷让这些士兵们兴奋不已,黄继理的话,更是引来了一片欢呼声。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回去参加战斗,于是赶紧收拾装备准备转移,生怕晚了北虏已经被消灭光了。

    蓝狐遭到偷袭,引发了一阵阵的骚乱。马芳不得不推迟了进攻时间,分兵封锁各岔沟,这也为新军的防御争取到了一些宝贵的时间。

    第一份战报传到观摩团,蓝狐被几次偷袭,几个小队遇到埋伏,总计伤亡八十多人,新军斥侯伤亡仅三人。

    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让随行的军官们大跌眼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听过详细的战斗过程之后,众人才心悦诚服的认为新军的这个战果绝对真实。

    “娘的,新军把斥侯都玩出花样来了。真正的北虏可没有马芳的蓝狐那么精明。要是真和北虏干起来,按照这种打法,北虏想要集结列阵估计都难。”

    “新军的斥侯就象是蚊子,冷不丁的吸你一口血就飞走了。让你防不胜防,不胜其扰......”

    “引追击的小队进入圈套,再围歼,这不就是北虏常用的招数吗?新军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蓝狐首战受挫,不冤......“

    戚继光看到战报之后的想法却和众人不同。他看到新军斥侯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就开始在心里盘算,是不是在蓟镇的新军中,增大斥候的编制和人数,以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百三十八章:骑兵攻防

    经过一番折腾,蓝狐已经做好了出击准备。www.uu234.net马芳从望远镜中看到严阵以待的新军骑兵营,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奋力挥动了一下手臂,发出了攻击命令。

    “轰隆...轰隆...轰隆...”由两排总共一百名骑手组成的第一波攻击队伍,朝着新军骑兵营的防线冲去。

    蓝狐的冲击队型,乍一看显得松散随意。两两之间的间隔拉得很开,并没有排成整齐的排面,而是前后相互错开呈锯齿状。

    这是马芳把北虏骑兵的常见攻击阵型,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改良。在火器集火射击面前,拉大间隔才能减少伤亡率。

    第一波攻击队伍出发不久,马芳又接着派出了后续几波攻击队伍。他企图以这种少人数,多波次的持续攻击,以最小的代价,迫使骑兵营让开正面防线。

    “轰隆...轰隆...轰隆...”新军骑兵营的士兵们,已经可以越来越清晰的听到马蹄声。骑兵指挥官,从望远镜中看到蓝狐骑兵的身影越来越大。

    “举枪瞄准,以哨声为令开枪齐射。”指挥官下达了口令。

    第一排骑兵纷纷举起枪来,通过缺口和准星看去,蓝狐的骑兵就象是一个个不断跳动的小黑点。随着小黑点慢慢变大,骑兵把枪托紧靠肩膀,开始屏住呼吸。

    “两百步、一百九十步、一百八十步......”骑兵指挥官此时已经放下望远镜,抽出了马刀指向天空,目测估算蓝军骑兵的距离,心中慢慢的默念着。

    当默数到一百五十步的时候,突然他猛的把马刀向前方一劈,刀兴尖直指正前方,同时用力吹响了含在嘴里的哨子。

    “哔...“

    “............”骑兵们第一轮开枪齐射。

    由于空包弹使用的是黑火药,枪口火光一闪,跟着冒出一股白烟。

    开枪之后,骑兵们马上把击锤掰到后方,打开枪膛的活门盖,弹壳被退壳勾带离枪膛,装上新的子弹之后,合上活门盖,重新举枪瞄准。一连串动作只用了五个数的时间。

    “哔...”指挥官看到各骑兵已经准备好了第二轮射击,吹响了第二声哨声。

    “............”骑兵们第二轮开枪齐射。

    此时蓝狐骑兵距离新军第一排骑兵已经是七十步的距离,蓝狐的骑兵已经拉弓搭箭,准备再往前突进二十步就放箭。

    新军第一排骑兵,打完两轮齐射之后,把马头一拔迅速让开正面,向两侧飞奔,绕过骑兵阵列回到中军本阵两侧游弋,保护本阵两侧的安全。他们刚刚离开,一阵箭雨就落了下来。

    托后的两骑,中了几箭,有一箭不偏不倚射中了一匹马的屁股。虽然箭头是圆形的,没有穿透力,但是力道还是非常大的。那匹马吃不住痛,奋力抬起后蹄往后踹,骑兵猝不及防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攻防的进程,蓝狐骑兵射了一箭之后,正准备向两翼游走,把进攻交给第二波攻击队伍。结果还没有完成转向,新军第二排的骑兵已经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蓝狐的第一波攻击马队,就这样挨了三轮齐射,被随军裁判判定伤亡五十人。

    蓝狐的第一波攻击之后,第二波攻击如法炮制,冲到骑兵营阵前五十步的位置射箭,同样也挨了三轮齐射。

    每三轮、第四轮攻击下来,蓝狐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代价,终于让骑兵营的最后一道阵列线让开了正面。

    新军骑兵最后一排阵列线,刚刚撤走,接手新一轮攻击的蓝狐骑兵,刚刚跑到位。只听见“轰...轰...轰...“新军的重型佛郎机和中型佛朗机发出了怒吼。

    俞大猷把所有的重型佛郎机和中型佛郎机都布置在了正面,蓝狐跑到的位置正在最佳射程范围之内。

    九门重型佛郎机,十八门中型佛郎机,五轮快速的炮击。接手攻击的蓝狐两百人的一个骑兵队,被裁定全部阵亡。

    俞大猷在望远镜里看到整个攻防的进程,蓝狐的进攻,如行云流水,浪拍堤岸,一波接着一波。新军的防守应对表现可圈可点,不由得放松了紧崩已久的心弦,轻抚胡须,露出了笑脸。

    马芳看到蓝狐和新军的战场的表现,更是思绪万千。新军相互之间配和的熟练程度让他感到惊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大的纰漏和空档。

    在演习开始之前,皇上就给他传达了旨意。蓝狐对新军,人数占优,但装备和火力是绝对劣势。这次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检验新军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战术配合。要蓝狐把各种狠招、歪招、邪招都使出来,只有让新军露出配合上的破绽,蓝狐才有机会获胜。

    观摩团随行的军官们,有的打过实战,有的只练过兵没有上过战场。看到这么精彩的攻防,都大呼过瘾,一个个都拿着望远镜瞪大了眼晴观察,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张居正虽然是军户,但从没看过真正的实战。这场演习到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场面精彩纷呈,让他看得热血沸腾,又酣畅淋漓。这是他日常处理各种军务奏报,根本无法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万历前世也是参加过大型军演装备保障任务的,那些大场面都见过很多回。看到今天双方的表现,心里虽然很高兴,但依然非常淡定。

    “戚将军,你觉得和北虏的精锐骑兵相比较,蓝狐的表现如何?”万历很关心的问道。

    “皇上,蓝狐与北虏骑兵相比,攻势更犀利,战法更多变,战力远超北虏骑兵。要是把蓝狐放到草原上,估计没有任何一支骑兵能和他们抗衡。”戚继光答道。

    万历微微点了一下头,表示赞同。蓝狐是马芳花了大心思调教的,虽然组建时间不久,但是组成的人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兵。

    而且,针对新军的特点和弱点,还特别改进了一些战术。目的就是为了让新军把弱点暴露出来,以后再加以改进。

    “皇上,臣认为,新军的装备和制定的各种战术,目前已经是无懈可击。日常训练和配合是否熟练才是决定新军的战力的根本。应效仿新军现在的几种《条令》,制定出各项训练的标准。”

    “戚将军,你说的正和朕意。这个事由你主持,把俞将军、马将军等人召集起来共同制定。可以称之为《操典》,骑兵、步兵、炮兵都应该有各自的《操典》。”万历说道。

    “臣,遵旨。”戚继光欣然领命。

    新军日常操练的正规化,标准化这正是万历想要办的一件大事。今天,戚继光能主动提出来,万历自然顺水推舟。

第一百三十九章:四面围攻

    马芳听到报过来的蓝狐战损情况,虽然不是实战,但心里依然隐隐作痛。m.www.uu234.netwww.uu234.net俞大猷的布署太狠了,把所有的重型和中型佛郎机都摆在了正面。如果蓝狐继续从正面强攻,在强大的火力面前,无异于是飞蛾扑火。

    “发信号,大队人马佯攻正面,先期入关的骑兵全部压上攻击侧后。”马芳只能用出最后一招,采用四面围攻,寻找新军防守弱。

    “嘭...嘭...嘭...“三颗绿色的信号弹升上了天空。看到信号之后,之前一直在和新军骑兵不断周旋的蓝狐小队骑兵,马上不断汇集起来。向新军方阵的两侧和后方发起攻击。

    “标尺两百步,准备射击。”方阵各面的轻型佛郎机炮指挥官看到蓝狐骑兵向着自己防守的一侧冲来,马上下达了炮击准备命令。

    炮手听到指令后,快速摇动手柄,调整炮口的高度,调整到位之后,装填手快速把子铳装好,随时等候开炮的命令。

    “放...”

    “轰...轰...轰...轰...”每侧布置的三十多门轻型佛郎机发出了怒吼。

    “放...”

    “轰...轰...轰...轰...”

    “标尺一百五十步”五轮炮击过后,指挥官下达了调整射距的指令。

    “放...”

    “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

    接着又是五轮快速齐射炮击。

    “标尺一百步,自由射击”指挥官看到蓝狐骑兵快要迫近到一百步距离,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

    每门轻型佛郎机两名炮手,一名负责调整射距和瞄准,一名负责装填子铳。一连串的炮击下来,装填手不断装填更换子铳,身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

    四面快速而猛烈的炮击,新军阵地的各型火炮不断闪着火光,一阵阵白烟不断涌出,很快阵地上空就被白烟所笼罩。演习可舍不得用无烟火药,库存的那些黑火药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观摩团的那些军官们看到新军炮击间隔时间非常短,齐射的时候非常整齐,射距调整快速。暗暗想道,要是自己手下的那些炮手和新军比,估自己打一炮,人家已经打了三炮。

    “举枪瞄准...”步兵队长赵小山,此时已经回到了本队参与防守。看到蓝狐接按两百步位置时下达了射击准备命令。

    “放...”

    “............”

    蓝狐骑兵突进到两百步位置的时候。新军的车载步兵,以战车为依托打出了第一轮齐射。齐射之后,士兵们快速更换子弹。

    “............”

    当蓝狐突进到一百步位置的时候,新军车载步兵,打出了第二轮齐射。

    蓝狐冒着炮火和步枪弹雨突进到六十步位置的时候,开弓放箭,一阵箭雨向新军飞去。但是他们在放箭的同时,也遭到了新军的第三轮齐射。

    一轮轮密集的箭雨飞向新军方阵引发了新军一阵小小的骚动。新军的车载步兵正面防御已经非常强,头部以下皆有战车车箱板射击位挡板的防护,头上又带着头盔。能受到攻击的部位只有脸部、手部等很小的面积。

    但是在密集的箭雨之下,难免还有会有中箭的可能。特别是抛射过来的箭枝。

    看到如雨的箭枝飞来,首次经历这种场面的新军士兵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惧和紧张,随即也会产生一些动作变形。因此火力密度、整齐度都下降了一个层次。

    “大家稳住,不要害怕,按照平时操练的动作来做。新军不要怕死的孬种......”这时小队长赵小山和副队长一起,一边激励着士兵,稳定战士们的情绪,一边镇定的指挥着作战。

    如果是实战,蓝狐的一个攻击波次,能顶着这么强大的火力,突击到六十步的开弓位置,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剩下,根本形不成密集的箭雨。但是为了磨练新军,蓝狐的攻击时计算战损但不减员,全部冲击到六十步之后放箭。

    经历了几轮箭雨之后,新军的士兵们由最开始的一些慌乱,变得越来越镇定自若,新军的射击也恢复了原来的水平。

    “现在的新军士兵还有些稚嫩。以后这种场面要多练,让他们适应战场的气氛,这样到了战场他们才会习以为常。等经历过一两次实战,见了血,他们马上就会变得老成。”战士们面对箭雨的表现,让俞大猷发现了平时训练中的不足。

    就在新军的方阵抵御着蓝狐进攻的时候,散在方阵外围的新军骑兵也没有闲着。他们远远的吊在蓝狐进攻骑兵的后方,不断利用马枪的射程优势进行攻击,让蓝狐的骑兵始终处于被前后夹击的局面。

    这样的攻防演练,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新军的士兵们越打越稳,表现越来越好,甚至还趁着蓝狐进攻的间隙时间,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万历觉得,此次演习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随即宣布演习结束,并召集双方主将到观摩团。

    “马将军,你的蓝狐根本不是京营新军的对手。”俞大猷笑着调侃道。

    “蓝狐是按照北虏的装备配置的武器,新军是胜之不武。如果让宣镇新军的骑兵出战,嘿嘿,鹿死谁手那可不一定。”马芳十分不忿的说道。

    演习结束,马芳和俞大猷两位主将,在观摩团刚一见面,两人就开始互相打趣。

    “俞将军,按照演习裁判的判定,新军一百五十步左右开枪,能达到十枪一中,不知道新军的士兵能不能打得出来?”

    “新军配置的佛郎机炮,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俞大猷和马芳来到观摩团向随行的军官们介绍了各自在演习中的战术安排之后。很多随行的军官都对新军的表现表示认可。但唯独对射击命中率和新武器的性能表示了质疑。

    俞大猷心里清楚,新军目前的射击成绩,一百五十步的胸靶上靶率平均达到80%。一百五十步的移动目标,30%的命中率都可以达到的。

    演习采用的数据肯定是有所保留的,新军武器性能和新军战力的真实水平肯定是需要一定保密的,所以他面露难色望向万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神机营现在开拔了没有?”万历问道。

    “皇上,神机营的出发准备还没有做好,估计明天一早才能开拔,明天傍晚时分可以到达。”负责消息传递的信使回奏到。

    “呵呵,这边仗都打完了,神机营还没有出营门。”万历冷笑两声之后,脸色十分难看的嘲讽道。

    众人见皇上隐隐动了怒气,皆沉默不语。

    “明天神机营到达之后,新军和神机营比一比射击,打一打你们就知道了。”

第一百四十章:京营整顿的第一刀

    “臣,神机营右副将袁坤,奉命率军到达。m.www.uu234.net”

    第二天的下午时分,神机营终于磨磨蹭蹭的赶到了。袁坤到达之后得知,京营新军于前天晚间就已到达,军演早已经结束。此时他心里慌得七上八下。

    “神机营长途跋涉,现在是否能战?”万历面无表情的问道。

    “神机营随时可以出战。”袁坤现在哪里找理由推辞,只能硬着头皮回奏。

    “你们休整一个时辰,然后点选一百名精锐火枪手,和京营新军比试射击。”

    “臣遵旨。”袁坤接旨之后,赶紧回到神机营挑选精锐。在开拔行军上面,神机营已经出了大丑。如果在射击比试上再丢人现眼,估计他的这个官也就当到头了。

    “你们到新军去,随意挑选一百人和神机营比。”

    为了公平起见,万历把挑选新军士兵的任务交给了观摩团的随行的军官们。

    军官们得了圣旨之后,一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来到新军营地,专门挑选驭夫、伙夫、辎重这些辅助的士兵。他们就不想信,新军的士兵每一个都能有那么好的准头。

    俞大猷清楚这些军官们心里在打什么小九九,但他也不提出任何异议,笑着任由那些军官们挑选。

    一个时辰之后,神机营和新军的士兵都已经在临时布置好的靶场列队完毕。为了照顾神机营火枪的射程,胸靶布置在七十步的位置。十人一组,每人一枪轮番射击。

    “嘭...嘭...嘭...”

    “.........”

    射击命令下达之后,靶场上神机营火枪发出的沉闷枪声和新军明式一型步枪发出的清脆枪声交结在一起。

    “神机营,总计上靶五十四枪。”

    一轮射击完毕之后,随行军官验靶报上了神机营的成绩。

    听到成绩,袁坤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次神机营总算没有丢脸,七十步距离超过五成上靶,和大明其他各军来比较,也算是优等。其他随行军官,也觉得神机营打得不错。

    “新军,总计上靶一百枪。”

    “什么,枪枪上靶,这怎么可能?”

    当新军的成绩报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纷纷表示怀疑。

    万历听到大家议论新军的成绩,于是说道:“把靶拿过来验看。”

    看到新军的靶,弹孔数量符合,每个弹孔基本上分布在靶心周围。所有人都不再出声了。

    七十步的靶位,也就是五十米靶的距离。用明式步枪,如果仅仅是枪枪上靶那还达不到及格成绩。

    “把靶位移到两百步距离,新军单独射击。”万历接着命令道。

    “.........”

    “新军两步射击,上靶八十七枪。”验靶之后,新军两百步靶的成绩再一次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六十步靶的成绩已经够让人吃惊了。两百步靶,神机营的火枪都条不到,新军却可以打出一百枪上靶八十七枪的准头。明式步枪在射速上已经够让人吃惊了,但是在射程和准头上,更是让人觉得难不可思议。

    这时万历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向在场的众人问道:“新军和神机营由谁来保卫京城安全,你们会觉得更放心?”

    “新军。”大家都众口一词的回奏道。

    神机营已经算京营之中战力最强悍的一部分了,今这次演习的表现来看,神机营给新军提鞋都不配。按照明代强干弱枝的军事布署惯例,战力最强的部队肯定是要作为天子亲军用来守卫京城的安全。

    “朕给今天参加演习的京营新军赐名‘皇家陆军羽林中卫’,彰武伯杨炳总理羽林中卫营务,俞大猷协理营务,张维提督营务。”

    “从即刻起,羽林卫接替神机营所有防务,负责皇城守卫。神机营全体入京西军营操练整顿。”

    京军三大营二十六卫,万历把整顿的第一刀砍在了神机营身上。借整顿的机会裁撤了神机营,增设羽林中卫。

    旨意下达之后,前来的演习的神机营在羽林卫的监督之下,全体解除武装,到京西军营接受整顿。

    “京营的各级军官,从即刻起,入京西军营学习新的练兵之法。”

    接下来万历把京营的这些中高级军官以学习的名义,全部圈到京西军营进行封闭学习半年左右,学习合格的出来继续领兵,不合格的去职。借此机会,逐步用练出来的新军,成建制的替换原有的京营士兵,把京营上下彻底换一次血。

    这次随观摩团来的京营军官们,对万历的这道旨意不敢有任何异议。他们这次已经被新军的战力所震撼。他们对新军的新装备、新战法、练兵方法都不熟悉,如果不到京西军营学习,迟早会和神机营一样被裁掉。

    “皇上,臣预计,此次京营整顿,裁汰下来的人员众多,不知皇上可想过安置之法?”等众人都离开之后,张居正向万历问道。

    通过这次演习,张居正觉得京营是到了应该整顿的时候了,但是大规模整顿必然涉及裁汰人员的安置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哗变。

    “现在京军实有总额人数不到六万人,明盛商团已从京军老兵中招募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会留下一部分精锐,被裁汰士卒,其子弟可以优先进入新军。至于他们,朕以后还会有其他安排......”万历打消了张居正的担忧。

    “张先生,新军的战力你也看到了,练新军的银子都是一直从内库出的。整顿之后,新军士兵的军饷、军费开支,那就应该从户部拔钱粮了吧。”

    皇家内库每年会收到由户部上解的金花银一百万两,其中有二十万两是由皇帝向京营的各级军官发放俸禄。士兵的粮饷则由户部另外拔钱粮,由兵部管理发放。

    新军从编制到军饷标准都是全新的,如果这笔开支全部由皇帝内库来开支,那就不合理了。

    张居正听万历谈到新军的军饷问题,细算了一下之后,不由得吃了一惊。按照万历给出来新军的军饷和军费开支的标准,如果京营士兵都替换成新军士兵,按照五万兵额计算,那每个月光京营的军费开支要将近二十五万两,一年下来,就是将近三百万两。

    如果算上宣镇和蓟镇正在练的两支新军,太仓每年收到的那些田亩正税,根本不够花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军不干政、政不涉军

    “皇上,虽然今年太仓田亩正税比去年有所增长,又有荣宝斋、丽人坊、水泥厂等新增的商税。www.uu234.net但三支新军的军费开支,太仓恐怕难以负担。”张居正很为难的说道。

    “张先生,太仓承担不了开支,那依先生所见,新军该由谁来养呢?难不成解散了?”万历问道。

    “皇上,如果新军仍然按京营的军饷旧制,只是新增军械、操练的军费开支,那太仓就不会这么吃力了,应该可以供得上。”张居正很委婉的提出新军的军饷和其他待遇都太高了。

    “张先生,你可知,为何新军短短几个月之内就会有如此战力?只是单凭器械之利吗?”

    “京营各营各卫,半月一次操练,每次操练仅半天。新军每天都操练,每天操练不少于四个时辰。如果按照京营军饷旧制,估计要不了半年,新军就和现在的神机营没什么两样了。假如是这样,那还练新军干什么?”

    张居正听到万历所说的,一时之间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道,想要养强军,那就必须有银子往里面砸。可是要养这三支新军,每年没有八百万两银子根本吃不消。

    今年太仓的收入已经创了历年来的新高,入库各种税银达到了六百万多万两。其中绝大部分增长还依赖着与皇家相关的各产业缴纳的商税。

    张居正的为难,早在万历的预料之中,于是万历接着说道:“朕想了两个法子,可解此难题,先生听听看是否可行。”

    张居正满怀期待的答到:“什么法子?”

    “以后户部形成定制,每年从太仓中拿出入库银子的两成半,还有入内库的一百万两金花银充作新军军费,不足部分,由内库补足。”

    “皇上英明,此法甚好。”张居正听到万历肯慷慨的承担新军军费的大头,心里非常高兴。

    “以后新军军费的银子,户部全部拔到御马监。军费开支由御马监和五军都督府共同监管开支。”

    万历此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意思非常明确,新军军费的开支大头内库可以出,但是新军军费的财权要皇家和五军都督府来控制,兵部靠边站。

    “这...这恐怕不行。”万历的这个条年,让张居正大惊失色。大明现在以文制武,朝堂上的文官们控制的无非就是人事权和财权两项。

    新军的人事权很明显,现在兵部根本就插不上手了,如果新军的财权被皇上拿走,朝堂上的那些人还不吵翻天?

    “那先生的意思是,把银子从内库拿出来,由户部和兵部负责管理?”万历问道。

    “按旧制是这样。”张居正点了点头回答到。

    “如按旧制,除了战时军费不够,从内库拔银之外。就没有从内库拿银子出来养军的先例。”万历笑了笑说道。

    开玩笑,皇家出了大头的军费,这笔钱开支还要户部和兵部去管,那自己干嘛做这个冤大头。

    “呃...”张居正此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先生,先看看这些东西吧。”

    张居正接过一份文稿,快速看了起来,还没有翻几页,两手就已经在发抖,头上已经在冒汗了。这上面记载了,户部、兵部一些人利用拔付军饷和军费的时机,进行侵吞的证据。

    “把新军的军费拔到户部,朕觉得不太放心。”万历不喜不怒的说道。

    万历手头还有另一份则是军官侵吞、克扣、冒领军费的证据。不过那是留着以后全面整顿的时候用的。

    “张先生,你不是曾和朕说过,文吏待武人如奴隶,动则呵斥辱骂。那他们依仗的是什么?大明要的是猛虎,而不是柴犬,靠神机营那样的军队来守卫边镇和京城,朕睡得不安心。”万历的语气越来越重。

    “皇上,适当给予忠心的武将以权柄,但不能不节制呀。否则武人势大,恐怕后患无穷呀。”

    纵然如锐意改革的张居正,都对武人如此忌惮防范,更不用说朝堂上那些文官们了。为什么?除了争权夺利之外,因为文官们怕呀。历朝历代在战乱的时候,武人对付文人,可都是直接提刀子说话的。

    “朕相信,御马监和五军都督府干得绝不比那些文吏差。新军按新制,军不干政、政不涉军。其他各军仍按旧制,先生认为如何?”

    现在大明的各军,除了受兵部节制之外,还要受到各地督抚的节制,层层叠被束缚。前世,军队和地方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有的只有相互配合而不是制约。万历的用意是通过新军,把新规矩立起来。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应由庭议。”在这个问题上,张居正也不敢表明态度。

    “按旧制,京营原有兵额二十万,如今才六万。这三支新军总人数,十三万,都算作京营编制。户部每年按旧制拔十三万兵额的军饷,御马监负责统一领取,如果谁敢克扣一分,自有人找他们算帐。”

    “军费不足的部分,把这些侵吞了军费的蛀虫挖出来,罚脏银子应该可以用上好一阵子了。还不足,朕就从内库里拿。”

    万历退了一步,把这三支新军全算成京营编制。由御马监统一和户部兵部交涉按原来预算要军费,户部、兵部绝不敢克扣、推诿。偷梁换柱,照样把财权夺过来。

    “皇上,此事切莫着急决断,容臣与户部、兵部再商议商议。”

    张居正看到皇帝铁了心不让户部、兵部插手新军。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叠子证据,不知道皇帝手里还握着多少这样的证据,于是赶紧先出言缓和。

    “朕等你们商议的结果。朕也好好想想,这些蛀虫是交给东厂和锦衣卫来办,还是交给三法司来办。”万历笑了笑说道。

    万历的话里有话,如果商议的结果,不符和自己的心意。那就东厂和锦衣卫出面办案,案子究竟办多大,谁也管不了。如果结果还能接受,那就交给三法司,让你们自己去处理。

第一百四十二章:出海贸易的争论

    和张居正谈完新军军费的问题,万历走出军帐,看着正准备开拔回京的新军士兵,对张居正说道:“张先生,大明若有新军这样的雄兵百万,周边四夷还有敢不臣服的吗?”

    “皇上,目前新军十三万,国库太仓就已经不堪重负,更何况养百万雄兵。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张居正摇了摇头无奈的答到。

    “张先生此话有失偏颇。您想想,到目前为止,这十三万新军是靠什么养活的呢?靠的是皇家新办的那些产业的赢利,取得是工商之利。”万历慢慢说道。

    “皇上的意思,让朝廷也官办一些工商产业,以产业之赢利来充实国库?”

    张居正此时觉得,如果能官办一两项象皇家现有产业那样赚钱的产业,那国库的收入肯定会飞快增长。

    “今年朝廷没有投一文钱,商税却增长了近百万两。工商一途大有潜力,朝廷只需要有鼓励兴办工商产业的政策,把该收的商税收足了,自然可以坐收其利,为何要官办工商产业?赢利了还好说,要是亏本了呢?国库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还要背上个大包袱。”

    “明盛商团,明年开始草原贸易,朝廷税收也会跟着增长,同时也有明盛商团获利的六成用于军费开支。大明可以从草原上赚钱,为何不能从海上去赚钱呢?海商之利,可比草原贸易之利要大得多呀。”

    万历一边解说,一边引导着张居正的思维。

    “皇上的意思是组建出海的贸易商团?”张居正此刻已经明白了万历的目的。

    “按照明盛商团的法子皇家出面组建,民间有实力的商家可以报名参加。朝廷出钱负责操练水师,保护商团船队的安全。朝廷除收取贸易关税之外,从贸易获利中收取一部分,作为水师军费。”

    万历摇了摇头,回答到。

    “皇上,臣觉得此法可行。容臣与各部商议之后,拿出实施之法。”

    张居正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万历提出的方案。这个方案朝廷只需要投入海军护航,除此没有任何投入,就可以坐收其利。反正水师不为商团护航,呆在营地里,也要花军费养着。

    .............................

    从昌平州回到京城之后,张居正就马不停蹄的召集了六部的主要官员对万历的两项提议,进行会商。

    “张阁老,新军的军费,不应由御马监和五军都督府经手。如果这样,兵部岂不是成了空壳子的摆设?”

    兵部左侍郎吴道直首先对新军的军费管辖问题提出了异议。其他官员也都表示赞同。

    “新军十三万,每年军费约八百万两银子。国库太仓按旧制拔付军费钱粮,大约三百万担粮,折银一百五十万两,内库出六百五十万两银子。”

    “皇上已经下旨把新练的十三万新军,全部编入京营,替换裁汰京营老弱士卒,你们有什么理由不拔军费给京营?”

    “你们真的觉得皇上就差国库太仓每年拔的那一百多万两银子?实话告诉你们,就算国库太仓不拔一分钱,皇上照样能从内库拿出这笔钱来养新军,照样没兵部什么事。”张居正向众人说道。

    朝堂上的这些朝臣们凭什么制约皇权?一个是从舆论上,一个就是从经济上。必竟国家的税收要靠各级官员来收取,皇家的各项开支大部分要依靠朝廷来拔付。

    可是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冒出了多个和皇家相关的赚钱的产业,今年光是税收就交了一百万多两,那赢利会有多少?皇家早已经看不上国库太仓拔付的那点银子了。

    “你们再看看这些东西,就在你们来内阁值房的时候,上面的人就已经被锦衣卫投入诏狱等候审讯。有这些丑事,皇上能放心把新军军费这么大笔的银子交给你们吗?”

    所有人看过张居正分发下来的那叠文稿,心里不免一阵胆寒。上面的一个个名字,都是他们的下属官员。记录的一件件事情,他们也都心知肚明。甚至,有些事都可以算得上半公开的潜规则,他们自己都有在里面分肥占好处。

    “接下来,再议议组成商团出海贸易的事吧。”张居正看前面的议题再也无人提出异议之后,接着说到。

    “现在海禁已开,民间早已有海商出海贸易。朝廷也有市舶关税收取,如果再组商团出海贸易,纯属多余。”一位官员发表了反对意见。

    组团走向草原贸易,可以以贸易为手段让周边的那些草原部落安份下来,又可以加大贸易量,各地的商人们也跟着得利,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可是出海贸易就不同了。隆庆时期开了海禁之后,江南、闽浙、南粤都有民间的海商自己组团出海,有各自的航线和贸易对象。谁也不愿意,突然出现一个由皇家组团的庞然大物加入进来竞争。

    “据估算,明盛商团到草原贸易,朝廷的税收和明盛商团获利的六成划拔到国库,就这两项就可以为国库增收两百万两以上。我觉得海禁已开,既然民间可以出海贸易,为何就不能由皇家组团出海贸易?”

    户部尚书王国光是山西人,与现在的那些大海商没有半毛钱瓜葛。所以极力赞成皇家组团出海贸易。

    “王尚书所言极是,皇家组成贸易商团出海,水师派战船护卫,既能练兵、养兵,又能为国库增收,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兵部尚书王崇古也表示了赞同。

    “对,皇家组商团出海,那内陆各地的商家又多了一条销路,百姓们也能增收......”这时籍贯是内陆各省份的官员,都纷纷表示赞同。

    目前大海商都是沿海几省的人,内陆省份的商品想要卖到海外去,那就必须先卖给那些海商,交易价格自然是由那些海商说了算。现在如果皇家组团出海,那他们就多了一个交易对象,更有可能象明盛商团的模式一样,随团出海直接贸易,赚取更大的利润。

    “出海贸易和到草原贸易大不一样,如果皇家组团出海,那现有的海商都将没有活路,这是与民争利呀......”沿海籍的官员们,都纷纷表示反对。一时之间,官员们吵吵嚷嚷争执不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147/ 第一时间欣赏万历永明最新章节! 作者:沫奕明所写的《万历永明》为转载作品,万历永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万历永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万历永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万历永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万历永明介绍:
大明万历三年,“五好中年”朱毅军,阴差阳错附身于大明最有争议的万历皇帝身上。他拿什么建设心中的大明?他将要和谁斗?......。书友群(677,040,317)万历永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万历永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万历永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