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万历永明TXT下载万历永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万历永明全文阅读

作者:沫奕明     万历永明txt下载     万历永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一章:纪纶招生遇阻(求推荐票)

    开办新学校、准备接手驿站成立招待所、指导新组建的大明邮政,万历一下子就摊上了三件大事。顶 点 X 23 U S

    组建大明邮政,虽然万历对邮政运作并不十分了解。但没有太大关系,原有的驿递体系中肯定有人熟悉现有的运作模式,也可以从现有的私办民信局中挖人才。自己只要给出指导原则,自然有人可以按照他的思路去完善运作方案。

    至于接收现有驿站资源资产开办招待所或接待处,肯定也是逐步实施。招待所或接待处开办的技术含量就和开个客栈酒楼差不多,实在没有人也可以挖人。

    但是要新开办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那就不一样了。校址选择、校舍建设、管理人员、师资力量这些都是大问题、手上没有这么多人可用呀。

    不得已,万历只有把在玉熙宫担任教务长的纪纶召到了乾清宫。玉熙宫现在已经开学半年多了,纪纶主持日常管理,各方面都基本能达到万历的期望,也产出了不少的成果。要论办学经验,纪纶还是可以一用。

    “纪纶,朕打算在京城先开办一所规模大一些的学校,名叫皇家科学技术学院,朕委派你担任院长一职。”此时万历根本不打算征求纪纶的意见,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皇上,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规模有多大?”

    纪纶虽然在玉熙宫担任了半年多的教务长,但一下接受这么一个大任务,心里还是感到忐忑不安。

    “相当于十个玉熙宫的规模,学制三年,每年向民间招收学员至少两千人。”万历答到。

    “那学院和玉熙宫教授的内容一样吗?对学员的管理也一样吗?”

    纪纶开始被这个学院的规模吓了一跳,于是接着问道。

    “学院里教授的东西,和对学员的管理,肯定会和玉熙宫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有一些东西不能大张旗鼓的传授和宣讲,只能潜移默化慢慢影响......”

    “这些你可以先不用考虑太多,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把学院建起来。然后招到足够多的学员。”

    万历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皇家技术学院和玉熙宫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玉熙宫学员的来源是宫里的宦官、但学院的学员来源是一般的平民。玉熙宫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但学院肯定只能采取开放式的管理。

    那么在玉熙宫可以明目张胆的宣传的一些东西,在学院只能用变通的方式向学院灌输。否则的话,玉熙宫的那一套和现在的价值观有冲突的东西,引起了那些大儒、士子、读书人的关注,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只做事不声张。

    “皇上,学院打算建在哪?招收的学员有什么要求?”纪纶此时感到有些压力。

    “建在这里。”

    万历用手指了指早已准备好的京城地图的西北方向,这里正是后世华清、京大的所在地海淀。当然现在这里大部分都是荒地,沼泽,很多地方还属于上林苑的地盘。

    “不过你不用担心建设的问题。内官监、御用监、工部都会承担校宿的建设工程,你只要做好好监管即可。你现在要重点考虑的是,想办法在校舍建成之后,招到足够多的第一期学员。”

    “招收的学员要求不高,针对京城附近平民子弟招生,只要识字即可。另外学员入学之后,食宿免费,每月可以发放一两银子的助学金......”

    纪纶开始看着万历在地图上指出的校址方位,头皮一阵发麻。但后来听到万历说校舍建设自己只负责监管,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听到万历给出的招生要求和学生待遇,纪纶对完成招生工作,觉得信心满满。

    “皇上放心,学院第一期的校舍建好之前,肯定能招到足够的学生。”纪纶马上向万历承诺道。

    “纪纶,招生可是个技术活。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不要蛮干,多用心想想办法。”

    万历的直觉,就算给出这么好的条件,也不可能一下就顺利的完成招生任务。

    纪纶领到旨意之后,立刻把玉熙宫的一些事务交给了自己的副手。自己则从玉熙宫现有的管理人员中抽调出精干的几个人组成了一个招生小组。马上开始着手招生工作。

    ”纪教务长,学院的招生要求并不高,给出的待遇比起廪膳生员还要好,只要往各地的乡学把学院的招生简章一发,到时候肯定应者如云。那时估计要头疼怎么进行挑选了。”一位工作组的成员向纪纶说道。

    纪纶打理玉熙宫半年多,自然也学会了一套处理事情的方法。他先用学校的油印设备印制了上千份学院的招生简章,上面清楚的列明了报名条件、学制、教授科目,学员待遇、如何报名等信息。

    他选择的宣传目标当然是在乡学就学的学生。这些学生还够不上秀才的资格,也不一定都能考上秀才。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学员待遇,对他们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招生简章印制好了之后,招生组的工作人员就分头到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乡学去发放。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发放工作。

    发完简章,纪纶和招生组的工作人员,就信心满满的等在招生报名处,等待着报名的热潮。

    “请问这个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学员,助学金只发三年吗?”

    “助学金只发就学的三年,毕业之后安排到水泥厂、钢铁厂......等地任职。”

    ”学员可否免除劳役?”

    “学员不免役。”

    “那学员毕业之后,可有功名在身?”

    “没有功名。”

    “哦,那我再看看吧。”

    头几天,大概有百十来人到到报名处咨询,大多都问的差不多的问题。得到答复后纷纷表示再看看,当场报名的根本就没有。再过了几天,人越来越少,一天也没几个人来咨询。

    招生组的工作人员守着门可罗雀的招生处,一个个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无精打彩。纪纶则是着急上火,嘴上都起了好几个大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纪纶一个人在闷头苦苦思索......

    ps:值此新春佳节,老沫在这里给各位书友拜年。祝福各位书友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财运双收!

第九十二章:学院招生的新思路(求推荐票)

    招生开局不顺,纪纶不得不仔细反思自己在招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www.uu234.net想来想去,好象应该各环节都不存在大的纰漏。难道自己选择乡学的学生为主要的招生目标,这个群体选错了?

    纪纶仍然不甘心,于是悄悄的换成便衣,借故拦住一些前来咨询的乡学学生,想从他们身上问清缘由。

    “这位小哥,刚刚可是前往皇家科学技术学院报名?”纪纶尾随一个前来咨询的学生,并向他问道。

    “这位大叔,人家只要二十岁以下能识字的学生,看你的年纪估计肯定是没不够资格的。不过听说这个学院招人都没人去,你如果想去,或者可以去碰碰运气......”那个乡学的学生,瞥了纪纶一眼,然后说道。

    “我看学院挂着皇家的名头,简章上的学生待遇那可比廪膳生员还好。想必小哥只要报名肯定能被录取,不知道小哥报名了没有?”纪纶既然和人家搭上话,于是就继续问到。

    “挂着皇家的名头又如何?学员一无功名,二无免役,毕业之后竟然进那些工坊去任职。家里又不缺那几两银子,还不如用功几年,中个秀才那也比这劳什子的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强。”

    “不过我看大叔您,面相并不显老,如果在科举一途觉得无望,找到衙门的胥吏,把户贴上的年纪改改,再来报这个什么学员,也算是一条谋身之路吧。”那位乡学学生口气轻蔑的说道。

    纪纶听到那位学生这么一说顿感尴尬,原以为是香饽饽的学员资格,在人家眼里竟然是一文不值的臭狗屎。

    纪纶心想在大明朝,现在能识字的群体也只有在乡学上学的学生了。现在的招生政策对乡学学生根本没有吸引力。能在乡学上学的学生,家境至少不错,偶然有贫家子弟,那也会得到家族宗族的扶持。

    人家都是奔着功名身份、科举前途去的,中个秀才明面上的好处不多,但暗地里的好处可是不少,那谁又会在乎那每月一两的助学金呢?除非是一些三四十岁都中不了秀才的乡学生,为自己家的生活考虑,或许会动心。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皇上想要招的人。

    “皇上,学院招生不顺,我等无能,甘愿受皇上的责罚。”

    纪纶思前想后,实在是没招了可用,又怕到时候耽误了学院的开学罪过更大。于是只有到乾清宫向万历讲明招生的情况,并请罪。

    万历听完纪纶的情况奏报后,对一个学员都没有招到的情况大感意外。原来只想着,招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如此糟糕。

    后来仔细想想,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也是理所当然。在如今大明,书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可以读的。乡学、社学虽说是不收任何学费的义务教育,但并没有强制入学的规定。

    十二岁到二十岁的乡学入学条件,在一般的百姓家庭都可以当作壮劳力,能帮助家里干农活了。如果不是家境还可以,谁能供得起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而那些家境不错的人家,供孩子上学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以后谋身就业,而是为了更大的政治待遇和科举前途。

    万历想起前世,但凡能有一丝丝希望考上大学的孩子,家长就绝对不会让他们去上蓝翔技校。

    “纪纶,朕能明白你们的苦衷。现在乡学、社会的学生们看上不皇家科学技术学院。他们看不上不要紧,那你想想还有哪些人可以看得上呢?”

    万历此时觉得,应该要及时调整一下招生的思路。大明现有的科举体制,让那些连秀才都算不上的初级读书人,都看不上皇家科学技术学院。那就不要再依靠这些人了,从另外的人群想办法。

    “皇上,学院招生的基本要求是能识字,那只有乡学社学的学生才够资格,其他的人就算想上,但是不够格呀......”

    纪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从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如此多的识字人群。

    “朕给你出几个主意,你去找田义、陈茂云、赵大锤、沈青禾他们帮忙。在上林苑、水晶工坊、钢铁厂、水泥厂......这些地方的农户工匠的子递中宣传,让他们报名。”

    “识字没关系。现在学院的校舍还在建设之中,放出风去,哪怕现在大字不识一个,只要三个月之内能通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算合格......”

    万历心想,中华常用的汉字也就是三千五百字左右,能认识那三本书上所有的字,基本上已经算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了。三年的学院学习,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大不了再加上文化基础课程。

    “皇上,那些工匠农户的子弟就算是想学,但是也没有先生教呀?”

    纪纶觉得万历出的主意是好办法,学院的学生待遇,对现在乡学、社学的学生没有吸引力,但对一般农户和工匠子弟的吸引力是足够大的。这些人的子弟,在家里帮着干活,有几个人能赚到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更何况学院包食宿,还减少了家里一个人的生活支出。

    三个月之内学会那三本书,对于已经十五六岁的人来说,困难应该不大,但是缺的是有人去教授。

    “从内书堂里找人去教,书由皇家免费提供。在内书堂读书的宦官,如查连这三本书都教不好,那也没必要在内书堂混了。”

    纪纶顿时感到眼前一亮,他自己就是从内书堂读书出来的,内书堂的学生是什么水平,他自己自然清楚。有了皇上的授权,让内书堂的学生来协助教授三、百、千,那肯定是事半功倍。

    此时万历心里倒是想着,现在那些大明的读书人一个个牛哄哄的眼高于顶用不上,那我就用宫里的宦官。现在你们这些人对学院爱搭不理,总有一天会让你们高攀不起。

    皇宫每年选入内书堂读书的小宦官有一百多人,现在有近千人的规模,这么好的初级扫盲师资力量,不用真是可惜了。也只有是大明皇帝的自己才拥有这么好的人力资源。

    “对了,你和田义他们说,内书堂派去的人,不光是教授有意报名的子弟认字。也叫他们开办识字夜校,让那些做工的工匠和农户也学习识字。以后凡是能识字的工匠、农户加薪一级.......”

    万历有感于现在大明的识字人群太少,干脆借此机会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开展识字扫盲,用现实的利益去驱动这些人积极识字......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三章:测量科的大用场(求推荐票)

    受到万历的点拨,纪纶茅塞顿开。m.www.uu234.netwww.uu234.net离开乾清宫之后,马不停蹄就带着招生组的一干人等来到上林苑找田义。

    “田公公,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招生,还望公公鼎力相助。以后但凡田公公有什么用得上纪纶的地方,纶纶一定两肋插刀再所不辞。”

    纶纶来到上林苑之后,顾不得和田义多寒暄客气,讲清了事情的由之后,就直奔主题。为了尽快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务,他也是豁出去了。

    “纪公公这话是怎么说的,大家都是替皇上办事,为皇上分忧,何必分彼此。”

    “这样吧,学院里算学科、农科、工科......这些科目的名额,老弟你也不必费心去找其他人了,咱们上林苑多费点心,全部包圆了。测量科的名额就让给其他地方吧,上林苑也不能一口独吞了,总得要给其他的地方留点......”田义非常爽快的应承下来。

    田义此时面上不露声色,可是他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么大了个皮薄馅厚的大馅从天上掉下来,自己还不赶紧抢先手多占点份额那就是傻蛋。

    这段时间清理上林苑周边的投献地,两千个各工厂的招工名额在手,顺顺当当的把事情就办好了。百姓交口称赞、协办的朝廷官员也都捞到了政绩名声、自己则办好了皇上交给的差事。唯一有怨气的只有那些投献的地主,退还所欠税额役银是小事,有的还被处以杖刑、徙刑。

    尝过了甜头的田义,自然知道这些比招工更有吸引力的招生名额拿在自己手上,对下一步按计划推进上林苑改制有多大的帮助。

    “对、对、对,田公公说得非常对。测量科的名额留给其他工厂,咱们上林苑把其他科目的名额全包了。不用纪公公费心,这个事咱们上林苑保准办得妥妥贴贴的。”

    已经就任上林苑右监正的徐贞明,此时很清楚田义心里打得小算盘。于是十分默契的赶紧跟着承诺。

    这些学院学员的名额,怎么会对上林苑的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在现在这个年头,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出路。

    此时人们进入工坊务工、进入店铺当伙计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在江南地区,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就已经有很多的从业人员。但在北方地区,这种能容纳大规模劳动力的行业很少,有的也只是一些小手工业和商业服务业

    想要进入这些行业就业,那是有门槛的。例如想进到某个酒楼、铺子当个伙计,那首先得要有熟人作保,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接着还有三到四年的学徒期,有的行业甚至需要七到八年。

    学徒期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东家只管食宿,不发任何工钱。学徒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初级体力劳动,如果干得不好,东家或者师傅打骂那是家常便饭。当然能学到什么东西,那还要看东家和师傅的心情。

    皇家科学技术学院,挂的是皇家的名头。当个学员就能包食宿,还有每月一两的助学金发放,这样的好事,还不打破头来争?

    “田公公、徐大人,其他科的学员名额也不能一下全给了上林苑。测量科的一千个名额上林苑果真一个都不要?到时候两位后悔了,可别怪罪我,我可是先紧着上林苑先挑的......”

    田义和徐贞明对招生名额的态度,让纪纶恍过神来了。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己太紧张了,生怕在上林苑也同样碰壁。他暗暗的骂自己刚刚表现得太急了,现在连个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纪公公,其他科目我们都知道学成之后可以干啥。只是这测量科究竟干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徐贞明看了招生简章,算学、农学、工学......这些科目都有明确毕业后就业目标,那相当于是定向委培带着工资上学,包就业、包分配。可是测量学这科,人数众多,但是却没有写明以后到底干啥。

    “徐大人说得对,皇上能不能减少一点测量科的名额,给其他科多增加一些。”田义也很不理解皇上为什么这样设置招生名额。

    纪纶笑了笑说道:“皇上说了,测量一科的学员以后很多地方都有大用场,所以现在暂不定毕业后的去向。”

    “测量一科所学是勘查地形、绘制地理图形的学问。举个例子说吧,徐大人您不是要在上林苑兴修水利,改种水田?那该从哪里引水?渠道怎么修?哪里需要明沟?哪里要挖暗渠?”

    “如果没有人帮着你做测量测绘,这些事情难道您还指望着工部那些人来帮您?另外还有修路、架桥......哪一样少得了这些学问?”

    纪纶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把万历给他解释的这个学科的用处转手就卖给了田义和徐贞明。但是万历绝不会告诉纪纶,已经和张居正密秘达成的共识,把这个学科的学员,以后会充作吏员用在全国田地清丈和地籍管理。同样也没有告诉他这些学员以后会用在军事测绘和航海测绘这些领域。

    测量测绘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学科,不光在民用的工程建设、矿山开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军事领域和航海领域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要完成一地的测绘,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需要的人手多,如果现在不及早培养人材,到时候就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

    “纪公公,那测量科给一半的名额给上林苑吧。咱们上林苑,五千户种户,谁家没几个适龄的孩子。我们也不贪心,再把测量科的名额给我们五百个。”

    徐贞明搞明白测量科以后的前途去向,于是急冲冲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到上林苑就任以后,得知是皇上把他调到上林苑的目的是要他在上林苑试种水稻。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转而崩发出了无比积极的热情。

    自己的提议能得到皇上的重视,而且还创造条件给他试点,这是多好的机会。如果一旦试种成功,那在京城附近的北方地区大规模推行水稻种植的梦想就可以达成了。

    到上林苑之后,其他的事务他都扔给田义。自己则一心一意带着几个人到处查看地形,规划水利建设。现在正是缺人手可用的时候。

    “上林苑人多,多给些名额无可厚非,但是也要给其他地方留点汤汤水水吧。其他科目五百人,测量科五百人,总共一千人你们看如何?”

    纪纶此时已经成功的把田义和徐贞明的胃口调动了起来,自己也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了。

    “纪公公,一千五百人,其他科和测量科各半,不能再少了。以后学院有什么需要,咱们上林苑要人出人,要力出力,我们绝无二话。”

    “上次清理投献地,把二千个招工名额给了周边的村民。上林苑的人都埋怨我们把好处都让外人占了。现在上林苑马上要改制,这也是皇上看得极重的大事。纪老弟您就抬抬手,多给点名额给我们吧。”

    田义一边拍着胸口信誓旦旦的承诺,一边向纪纶吐苦水搏同情。

    跟着纪纶一起来的那些招生组的工作人员,此时看到这一幕都纷纷在心里大骂自己之前就是个大蠢蛋。本来捧着个金饭碗,还到处看人白眼,恬着脸的去讨饭吃。

    “田公公、徐大人,那就定一千五的名额吧。接下来教授报名的子弟学习三、百、千这些事情,两位可是要多费点心。万一到时候考核不过关,我也不敢循私情。”

    万历之前就交待过纪纶,对上林苑可以多给些名额,好让上林苑的改制能进行得顺利一些。

    “纪公公,这个您放心。报名登记、教书的地场、内书堂的人他们的生活起居,我们上林苑肯定都会安排好。内书堂如果人手不够,我们再从上林苑里抽人手去协助。”田义和徐贞明生怕纪纶变卦,赶紧保证把该配合的事务安排好。

    纪纶十分顺利的在上林苑把事情办妥了,在其他几个地方同样也是顺风顺水,只是其他地方管事的人都在纷纷抱怨纪纶偏心,给的名额太少。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四章:清查御马监(求推荐票)

    “皇上,上林苑已按照计划实行改制,今年秋收之后,就会把原来上林苑的地全部收回统一调度安排。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从原有种户养户中招募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成年人口三万多人为上林苑雇工......”田义来到乾清宫,向万历奏报着上林苑的改制进度。

    ”原来那些种户养户,对改制可有抵触或反对?”万历关心的问道。

    “能成为上林苑的雇工,每年最低都有工钱八两,米六石。他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哪里还有什么反对的。就是有些人担心,现在还年幼的子女,以后还能不能成为雇工?还有就是年纪超六十的人,得不到雇佣,现在又没有田地可耕,生活没了保障。”田义赶紧答道。

    现在大明朝有的地主也会雇佣少量的长工来耕种自己家的部分田地。一年给出的工钱和米、粮、柴、酒等折银大概是10两左右。而上林苑给一般年少者、妇女最低一档的工钱都比去地主家做长工要高。而且人家地主家雇佣长工,都是选年轻力壮的人,一般年少的或妇女根本就不要。

    “不要着急,慢慢来。只要把上林苑经营好了,京城附近还有那么多荒地,还有皇庄。到时候要用人手的地方多了。现在让孩子们安安心心的读书识字,就说以后上林苑再雇工,能识字的优先......”

    “至于老人们嘛,劳苦了一辈子了,就帮着在家里带带孩子什么的。依照现在那些种户家的收入,难道还养活不了一两个老人?你们也要留心,如果发现有不养老人的不孝子,一律除名。另外以后有轻省一些的活计,也可以交给那些老人们去干......”万历向田义说道。

    万历十分认可前世太-祖说的一句话:中华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和农村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好这一问题,任何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将成为没有根基的浮云。

    现在整个大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这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经营效益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都是相当差的。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除了破产变卖田地,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们,根本没有不会把心思花在土地的经营上。他们采取了更简单但又毫无风险的办法,出租田地,坐收地租。佃农依然承担着经营风险。

    万历仔细分析了前世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几种模式:集体农庄制、国营农场制和西方的私人大型农场。决定利用上林苑改制的机会,在上林苑尝试自己规划的皇家农庄制。

    “皇上,眼看现在就快要秋收了。秋收之后的农闲季节,正是翻整土地,修渠、修沟的好时机。但是如果要按照计划完成,上林苑现在的可用的牛马等牲畜不够。现在已经安排了人到附近的地方去买耕牛,但回报回来的情况,好象买到手的并不多。”田义接着向万历禀报道。

    在万历的计划之中,上林苑的经营除了在水利、良种方面的大投入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量使用畜力来提高耕作效率。皇家农庄的经营模式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使用畜力等资源。现在耕牛短时间之内买不足,肯定会影响冬季的生产计划。

    “老张,你去把御马监的陈辅叫过来。”

    万历此时想起来,就在几天之前御马监提督太监陈辅奏报,原御马监的马匹已经老损,需要太仆寺补充三千匹骟马以备御用,但是被兵科给事中给驳回了。

    “陈辅,前几天奏报需要补充御马的事,你仔细说说。”

    “皇上,上一次御马监补充马匹是在隆庆元年,距今已经九年时间。上次补充的三千匹马,老的老损的损,已经不堪使用。虽说每年都有一些各地进贡的马补充到御马监,可是终究是入不敷出......”

    陈辅一上来,就喊冤叫屈,完全是一副受气包的样子。

    “兵科给事中的驳回你的上奏,只准补进一千五百匹已经是很留有余地了。你给朕说说清楚,御马监是怎么替朕管马的?”万历恨恨的说道。

    当时万历看到兵科给事中的驳回理由,就感到十分的恼怒。御马监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替皇家饲养马匹、驴、骡等大型的牲畜,管理划拔用于饲养马匹的草场。每年不仅有各地陆续进贡的马匹,而且还有原本饲养马匹生下来的小马作为更新补充。

    御马监不仅有豆麦等充足的饲料供应,还有每年从太仆寺划拔的将近二十万两银子的养马费,可是现在竟然还在闹没有马可用。御马监光是养马一项,就有多大的黑洞。

    御马监还替皇家经营皇店、皇庄、与户部分理财政,被称之为内廷的“内管家”,同时还提督掌管腾骧四卫营、掌管兵符牵制兵部,派往各军营的监兵宦官基本都是由御马监派出。可以说御马监是内府二十四衙门中仅次于司礼监的重要部门。

    “皇上,奴婢无能,奴婢该死......”陈辅看到皇上发了火,于是赶紧磕头谢罪。

    “御马监所管那些老损的马匹都到哪里去了?兵科给事中提议要清查御马监的马匹数量和用度,但朕把这个事按下来了,家丑不可外扬呀。”

    万历很清楚,一匹马的寿命,大概在二十多年。战马的服役最佳年龄为两岁到十岁左右。十岁之后的马,虽然作为战马不合适,但作为驿马和耕马还是非常适合的。

    只看到御马监奏报要新马补充,却对老损的马匹如何处理只字不提,这里面没有鬼才怪。

    陈辅跪拜在地,此时已经是一身冷汗,瑟瑟发抖。他心里非常清楚,那些淘汰的老马都已经私卖了,成了御马监的一项隐性的福利,他作为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自然是占了其中的大头。

    “张伴伴,通知陈矩,由东厂清查御马监的马匹和用度开支。陈辅,暂时去职闲住,查清楚之后再另行发落。”

    “皇上,老奴罪该万死。看在老奴待奉先帝多年的份上,饶了老奴吧......”

    陈辅知道万历此时已经动了真格要查御马监,于是不断的求饶。万历摆了摆手,就有在乾清宫的当值的宦官,拖着陈辅离开了乾清宫。

    “田义,陈矩清查御马监,把那些淘汰的老马全部划到上林苑去作耕马,这样够了吗?这些马划到上林苑之后,你们要好好爱惜使用。良牧署把牛和马的饲养繁育先做起来,以后上林苑要能做到自给自足。”

    清查御马监,顺便把上林苑的耕牛不足问题解决掉了。可是现在整个大明的马政还是一笔糊涂帐。自从永乐之后,大明为什么组织不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与马政的废驰有很大的关系。看来是时候和那些大臣们聊一聊马政的问题了。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五章:万历的三问(求推荐票)

    例行的日讲完毕之后,万历在文华殿召见了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等三位内阁阁臣、英国公、定国公、彰武伯以及兵部尚书王崇古。顶 点 X 23 U S

    “朕今天是想和你们议一议大明的马政。朕近日阅览《太祖实录》、《太宗实录》。”

    ”洪武、永乐年间,最多的时候有边镇军马、战马二十多万匹、京城驻兵有军马、战马十六万匹,加上其他官牧、官督民牧、驿马总计有七十多万匹马。”

    万历所说的,还仅仅是官马数据。如果加上民间马匹数量,高峰时期的全国马匹量曾一度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匹。

    “那朕想问问,现如今总共还有多少官马?”

    万历命令东厂对御马监管理饲养的马匹、草场、养马的开支用度进行了清查,清查出来的结果让万历感到触目惊心。御马监饲养的马匹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另一方面开支用度却在不断增大。

    “皇上,大明之马政,设有太仆寺,苑马寺分理马政。有军牧、苑牧、民牧三种。”

    “军牧由屯军牧养战马以供边镇所需,另京营、边镇所属军士牧养在役战马。”

    “苑牧则是由苑马寺管理充军、戍边人员组成的牧军,在边境地区的专门草场牧养马匹以供边镇所需。”

    “民牧则有户马法和寄牧法两法。设马户饲养朝廷提供的种马,每两年缴纳所生的马驹,称之为户马法。每年从户马法实行地区征收的马驹,调拨满足京营所需后,又将剩余马匹寄牧于京畿地区的民户,则称之为寄牧法。”

    张居正先向万历简要介绍了目前大明马政管理体系和一些制度。然后兵部尚书王崇古接着说道:

    “现如今,军牧已形同虚设,除了军士牧养在役战马外,各卫所基本无力提供新马。”

    “朝廷在陕-西、甘-肃、京城、辽东设立了四个苑马寺,每个寺下设六监、二十四苑。沿着九边边境地区,开设军马牧场为边军提供战马,苑马寺归兵部管理。”

    “但苑牧也是弊病丛生,原划定的养马草场不断缩小,牧卒生活困顿还要承受每年纳马定额的重负,因而大量逃亡。苑牧官吏设置日益臃肿,冗员耗费日益增多,但每年所得马匹不到原有定额的四成。苑牧已无法提供足额新马供边军使用。”

    王崇古则是讲述着官牧现在的状况。在原有大明马政规划中,是按照”苑牧供应边军,民牧保障京营”的原则,但现在苑牧基本上靠不住了,那保障京营的民牧制度估计也好不了那里去。

    “那民牧现在如何?”万历接着问道。

    “皇上,户马法和寄牧法民间怨言极大。民间养马不仅要保证马匹的健壮,还要保证定期的马驹供应任务。否则不仅得不到免役粮的优待,还要赔偿银两。因此隆庆二年,寄牧法已全部停止实施。”

    ”隆庆二年,变卖了一半的种马,减少了一半的马户,所得银两已收归太仆寺常盈仓。现在还有许多官员奏请,把所有的种马全部卖掉。”张居正回答到。

    “把种马都卖了,那以后如果边关发生战事,马从哪里来?”万历很吃惊的问道。

    “成化二年,南方不产马,因此太仆寺折价征银,设置常盈仓管理马价银,臣建议北方也实施折价征银。变卖种马所得银两、原划归太仆寺的草场地、养马地所纳税银均上解到太常盈仓。如边境和京军缺马,则由太仆寺拔马价银购买。”张居正回奏道。

    “那从哪里买马?”万历接着问道。

    “川、陕的茶马司每年茶马贸易可得马数千。大同、宣府以及西北、辽东边镇均开有马市。宣府、大同、山-西在马市以银购马,辽东则以米、绢、布等易马。以上两项每年估计可得马两到三万匹。而且还可以用银子购买民间的合格马匹。”张居正回答到。

    这是一个从表面上来看非常完美,并按照市场法则的政策。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民间不愿意替朝延养马。二是如果官马养得太多,则财政负担过重。用购买的方法,可以省下备用马和种马的养马钱,可以减少财政开支。

    可是万历非常清楚,在这一政策下,不仅没有使大明的马政超好的方向发展,反而衍生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大问题,以至于最后明军可用战马越来越少。

    万历听完之后,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向各文武大臣问道。“那你们都认为买马要比养马好吗?”

    “皇上,臣认为马市交易和茶马贸易,却实是比自己养马要好。一来可以解决军马战马的来源,二来可以借此羁縻北虏各部。”。新入阁的张四维,赶紧先出来表态,支持张居正的建议。

    张四维是极力主张与俺答部的互市政策,靠着四处奔走游说,促成了互市,并得到了当时的首辅高拱的器重,走上了仕途高升的第一步,当时高拱就想举荐张四维入阁。他又深知张居正主张的对北政策是外示羁縻,内修战备之策。

    “臣,也是如此认为。”

    王崇古、吕调阳、定国公徐文壁都纷纷表示支持张居正的意见。

    “臣认为,马政切不可如此轻率。虽说养马不如买马,但如果有大战发生,一战下来马匹折损不知多少,到时候买马能来得及吗?”英国公张溶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随即彰武伯也说道:“臣,赞同英国公所言。”

    万历此时看到有了不同的意见,然后接着说道:”马政即戎政,马政兴衰关系到大明的军队的战力和边防的稳固。张先生所提之策,朕有几点不明。”

    “一是太仆寺常盈仓中的马价银,如何保证不会被挪作他用?”

    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太仆寺改征马为征银之后,常盈仓实际就成了除太仓国库之外,管理马政专项资金的小金库。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制度上的漏洞。马匹要想大量的挪用肯定不现实,但是银子想要大量的挪用就很方便了。

    本来是买马的专项资金,到了后来一旦国库太仓没钱了,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了这个小金库上。户部、工部、兵部都从太仆寺借银子。崇祯年间累计挪用太仆寺常盈仓的存银达到一千两百多万两。银子都没有了,哪里来的马。

    万历此言一出,张居正的脸色一下就变了。这是他的确没有想到的一个制度上的大问题。他现在是首辅可以保证在票拟的时候不批准其他部门借支挪用,但他的继任者,他敢保证吗?而且如果以后皇上把主意打到这笔钱上呢?

    “二是为何现在以茶换马价格越来越高,但所获好马却越来越少?现在的马市虽然以粮、以布、以绢等物易马,以后会不会也是一样?”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

    王崇古和张四维听到之后,也是感到背后一股凉气在冒。茶马贸易实际从宣德年间就开始走向颓势。根本原因就是茶马贸易是官方垄断,巨大利润背后,就有大量的勋贵官宦参与到走私之中。

    官茶定价根本就不是按照市场规律来的,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贸易来达到政治上的控制。官茶自然就干不过私茶,因此官方就很难获得好马。

    新开放的马市,虽然交易的品种多了,但如果没有有效管控和合理的政策,以后难免会走回茶马贸易的老路。

    ”三是边镇缺马,太仆寺只管拔银,那购马由谁来管?购买之后谁来点验?”万历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

    万历知道这个问题以后会更加恐怖,把银子拔给边镇由边镇购马之后,漏洞百出。直接快速催生了边军的另一种**,吃马的空饷。

    边镇的军官们拿着银子并不是马上买马。这样买马的钱在手中,养马的钱自然省下来贪掉了,等到上头派人来点验马匹的时候再买马来凑数。后来发展到极致,军官们竟然自己养着一批马,把自己养的马再卖回给军队。

    万历问了三个问题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都是静悄悄的。张居正在想着如何从制度上去完善,好回应皇上的问话。定国公张溶和彰武伯心里则觉得非常高兴,认为皇上是支持了自己的观点。

    王崇古和张四维现在则有点胆战心惊,他们两是当初这个互市政策的主张者和支持者。他们很清楚如今的马市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走私行为。虽然皇上现在没有明讲走私问题,但是肯定是有所指。现在依托马市的一些走私行为,和他们自己背后的家族都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六章:苑牧改制(求推荐票)

    今天张居正给出的马政建议,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是综合考虑了隆庆二年,变卖了三万匹备用马和六万匹种马之后财政上的收效,和民间对民牧制度的怨言之后的建议。

    当时,三万匹备用马以每匹三十两银子,种马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太仆寺入库银子一百五十万两,而且每年可省下种马草豆银十二万两。

    历史上在万历九年,就会应御史的上疏奏请,把剩下的十万匹种马全部卖掉。这两次大规模的变卖种马,标志着明代的马政彻底走向衰败。不得不说,这是张居正执政期间一次重大的决策失误。

    “皇上,恕臣愚钝,思虑不周。但茶马贸易和马市万万不可因此而废。”

    张居正此时很难回答万历提出的三个尖锐问题,但他十分担心,现有的茶马贸易和马市政策也会受到影响。

    “皇上,臣等认为,马市万万不可废。”

    马市政策关系到目前北方边境的局势,其他人都纷纷表示,马市的政策应当维持不变。

    “张先生无需自责,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关于马政、马市、茶马贸易,朕有一些想法,大家一起议一议。”

    万历先安抚了一下张居正,然后慢慢接着说道:

    “国事莫大于戎,军政莫急于马。但太祖曾说过:国以民为本,如国因马而疲民,绝非善政。”

    “朕认为马政其实有四:育马、管马、养马、买马。育马应该是培育选育各种优良的品种,适应战马、驮马、挽马等不同的需要。这一点,朕认为现在做得十分不好。”

    同样是马,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用途上是各具优势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定向杂交培育合适的马种。

    众人听到这里,都在心中暗自惭愧,根本没想到皇帝对马政看得如此透彻。大明马政实施两百多年来,基本目标只是追求数量达标。现在连种马都要全卖了,那更谈不上重视育马了。

    “至于管马,朕认为应设立马籍管理,马匹应有统一编号烙印,记录马的年齿、毛色特征等。战马、军马入役期间,应算军籍,老损退役后方可除籍转为官用或者驿用......”

    万历参考了前世军马管理和对机动车辆管理的一些方法,用统一编号设立马籍的办法来管马,这样可以填塞一些军马、官马、驿马管理上的漏洞。

    张居正此时若有所悟,其他人也是眼前一亮。这就相当于是给马上了户贴,统一编号加上体态特征的记录相对照,要想作弊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皇上,那养马呢?”张居正急切的问道,养马才是他最关心的大问题。

    “朕认为,苑牧不仅不能裁撤减少,还应该增加苑牧草场、扩大养马数量,大明什么时候都缺马。”

    在机械动力出现之前,马不仅是重要的作战工具,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农耕工具、畜力还可以为一些简单机械提供动力,需要马的地方多了去了。

    “皇上,官牧还要扩大,那养马的支出......”张居正犹豫的问道。

    “把现在的苑牧体制改一改,苑牧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赚钱。”万历神秘莫测的笑了笑说道。

    “啊!”

    众人听到发出了一片不可思议之声,虽然他们都已经见识过皇帝各种赚钱的奇思妙想,但那些都是制造工业产品赚钱。官牧养马一直都是赔钱,就是因为国家财政负担不了,才想着要减少和裁撤,哪里还能赚得到钱。

    “西番和北虏他们养马赚不赚钱?”万历接着向众人问道。

    众人都点头表示肯定,如果不赚钱他们还会养马来交换茶叶、粮食、铁锅等物资。但是他们有大片的草场,根本就是没有什么养殖成本。

    “他们养马卖出之后,所得是归已。而苑牧养成的马匹是全部上缴,牧卒所得仅仅是裹腹的粮饷,而且还要承担失马的赔偿。就算是同样的草场,那谁会乐意去干呢?”

    这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和所获得的利益严重不对等的时候,除了被强制之外,谁还会有积极性去干活。

    “皇上的意思是苑牧产出的马匹卖给朝廷?”

    张居正虽然听明白了问题的根源,但是要向苑牧去买马,觉得还是不可思议。

    “既然可以向北虏买马,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为何不可以向苑牧买呢?”万历很理所当然的问道。

    “那朝廷发给了他们粮饷军饷、还提供了那么大的草场。”张居正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把买马的钱扣除掉他们的粮饷开支,和草场应付的地租税收不就得了。或者直接停发了他们的粮饷,直接草场税。”

    其他人听得都云里雾里,但想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官牧马场为什么赔钱,成为国家财政负担。就是产出马匹数量抵不上军饷、粮饷、管理开支。

    “皇上,如果这样改,那些苑牧的官员和牧卒们的生活怎么办?如果继续赔钱,那就彻底的逃光了。”这时吕调阳急说道。

    吕调阳肯定不会轻易认为改一下制度就能立杆见影的见成效,要是由此引发动荡那就不妙了。

    “吕阁老,不要急。如果担心牧卒们的生活没有保障,那干脆把所有的苑牧草场和现存的马匹折价,内库出银子买下来,朕派御马监的人去经营。”万历趁热打铁的说道。

    此时万历心想,如果朝臣们不愿意承担改制风险,那皇家就全盘接手了。在你们手中是垃圾资产,放在我的手上那就可以把他变成优质资产。

    “皇上,如果改制之后,那要怎么经营才能赚钱呢?”张居正问道。

    此时张居正多了个心眼,他觉得改制恐怕只是第一步,皇帝后面应该还留有后招,不然不会那么轻易就要皇家全面接管所有苑牧马场。如果不搞明白了就让皇家全面接手了,那苑马寺就成了第二个上林苑。

    上林苑的经营皇家接手之后,听说最近是大动作不断,虽然还没有看到赚钱,但那些种养户个个笑逐颜开。如果从上林苑赚不到钱,皇家拿什么去养活这么多人。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七章:大明牧业(求推荐票)

    万历此时有点后悔,刚刚一时嘴快,把苑牧可以赚钱的事说了出来,已经引起了张居正的警觉。www.uu234.net看来,想一口把所有苑牧马场全部吞下来,是不可能了。

    “朕觉得,朝廷可以把现有苑牧草场、现有存栏的种马、马匹作价,折算成三百万两银子,占六成股份,皇家投入一百万两,各家勋贵们凑一百万两,各占两成股份,联合组成大明牧业。”

    “大明牧业接管所有苑牧牧场开展经营。所有官员撤出,其他牧卒、兽医等留用,经营人员另行委派。苑马寺裁撤,人员经挑选后并入太仆寺,太仆寺以后专管马籍。”

    “以后大明牧业的草场按税率纳税,产出的马匹由朝廷所需按价优先购买,不知几位认为如何?”

    万历先把自己的大明牧业架构方案提了出来,现在整个苑马寺一共有一百多处草场,存栏的种马等马匹不到十万匹。按照三百万两银子的估价,应当是合适的。

    “我们愿意往里面投银子。”

    定国公、英国公、彰武伯一致表示支持,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大明牧业以后到底能不能赚钱,但是跟着皇上一起投钱,那还有错?

    王崇古和张四维则相互对看了一眼,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原属兵部管理的苑马寺在万历的计划中就这样被裁撤了,作为兵部尚书肯定是不乐意的。但现在马市有走私现象的事皇上还没往下细说呢,如果现在跳出来反对,那绝对是找死。

    吕调阳对万历的方案并不排斥,朝堂上裁撤苑马寺冗员,缩小苑牧规模的呼声本来就很高。他关心的牧卒安置问题现在有了着落,所以也就安心了。

    张居正则在心里头盘算,皇帝提的这个大明牧业的组成方案,看起来好象还真不错。皇家和勋贵是真金白银的往里面投钱,原有的苑牧资产估值三百万两已经很说得过去了,而且朝廷还占着六成的大股。这样对朝堂上上下下都能交待得过去。

    就算大明牧业后续经营不善,赚不到钱,朝廷至少赚了税钱,节省了开支,肯定不会亏。于是张居正和吕调阳都表示支持万历提出的组建大明牧业方案。

    万历见所有人都不反对自己的方案,就接着往下说道:

    “上林苑最近传来了一个喜报,他们发现和培育了几种特别适合喂马的牧草和农作物,不仅高产而且马也爱吃。所以朕打算以后在大明牧业各草场种草养马。”

    多新鲜呀,自古以来都是在草场放马,贮备的牧草也是在草地上割的。听说过种粮、种豆来养马,就从来没有听说过种草养马的。所有人听了之后都一脸的问号。

    万历不管众人的表情,接着往下说道:

    “牧草当中有一种叫苜蓿草,播种一亩,每亩地可产鲜草两千斤左右。晒成干草的话,是八百斤左右。再加上一些其他精料,三亩地左右的草就够养一匹马了。”

    “另外还有一种叫玉米的粮食,亩产大概三百斤左右,可以和豆子榨油之后的豆饼、磨麦子之后的麦麸皮这些混合在一起作为马的精饲料。而且玉米杆也是马爱吃的草料。”

    苜蓿草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在中国就有野生分布,只不过是没有经过人工栽培和选育。苜蓿草的选种培育就是上林苑林衡署接到的重要任务之一,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现了高产的品种。虽然现在的估产达不到良种每亩四千到八千斤的高产量,但有两千斤的预估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玉米经过沈青禾的选育,预估产量也能达到亩产三百斤。虽然离亩产八百到一千公斤的高产水平还差很多。但是已经比现在北方种植的小麦和黄豆的亩产高很多了。

    万历说完,大家都震惊了,没想到上林苑不声不响搞出了这么些好东西。难怪皇上敢把整个苑牧马场都接下来。

    放养一匹马需要的草场面积大概是两百到三百亩。如果种草圈养,那起码可以多养十倍的马。而且还可以用一些地种玉米、种豆子、种些粮食,那马的精料还有牧卒们的食用粮就全部就地解决了。

    现在的苑牧草场虽然缩小了很多,但一个个都是小的上万顷、大的七八万顷的面积规模,那可以养多少的马呀。

    “以后大明牧业,每年所产的马优先供应朝廷。朝廷挑剩下的,可以向民间发售,如果卖不掉,皇家全部按价购买,全包了。除了养马之外,各牧场还要种牧草养羊、养牛,这些都可以按价供给边军,也可以向民间发售。”

    万历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马?现在要逐步接手各地的驿站,万历才不会打算只开个招待所呢。开通驿站之间的定期公共交通班车、驿站的马车租凭业务,这些哪一样不需要大量的马匹。

    听完万历的讲述,大家才完全了解了成立大明牧业的全盘打算。如果按照这个法子来经营,肯定能赚到大钱,只要能把成本降下来,马在任何时候都能卖得掉,赚钱是稳稳的。

    此时定国公、英国公、彰武伯喜形于色,感觉是捡到了个金元宝。而其他几个人都各有所思。

    “皇上,那民牧怎么办呢?”

    “民牧的种马,大明牧业购买一部分,上林苑购买一部分。现有的民牧法全部取消。以后采用鼓励养马的法子,向民间按价购买合格的马匹。有了高产的牧草和高产的玉米作为主饲料,我想民间养马很快就会自行发展起来。”

    万历心想,只要养马的成本降低,养马卖马有利可图,民间就会自然就会按照经济规律兴起养马来。

    “皇上,那还要不要茶马贸易和马市买马了呢?”张四维很忐忑的问道。

    如果按照万历的规划实施,光是大明牧业可能就能满足现有的马匹供应,张四维十分担心,万历会就此停止马市买马。

    “茶马贸易和马市不但不能减少,还要增加。不过,朕打算改一改现在马市的交易办法。”

    “现在的茶马贸易和马市都是在边境设市之后,定期开市交易。朕觉得大明不能只困守家门口做生意,应该组建商团、商队走出去做大生意。”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八章:拿铁锅换羊毛(求推荐票)

    万历的话刚说完,张居正和吕调阳心想,是不是小皇帝不清楚马市和茶马贸易对于大明朝的真正作用。www.uu234.net王崇古和张四维两个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晴。

    于是张居正急切的说道:“皇上,茶马贸易和各地的马市都是羁縻西番、北虏各部之手段。如果全面放开马市,任由商队、商团出境贸易,那如何还能起到羁縻的功效?”

    “另外,商队、商团出境,那他们的安全怎么能得到保障?他们的货物是否有违禁物品更是难以控制。商队、商团出境贸易,万万不可。”

    早在明代开国之初,明太祖就定下了对西番、北虏“以不战为上兵,羁縻为奇计”策略。通过经济牵制手段对那些游牧、渔猎民族进行控制。

    明太祖就曾经说过:“朕岂为利哉?制御夷狄不得不然也”。所以一直以来,和边境周边的那些部落开展贸易活动,并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更多的是从政治上的考虑。

    “张先生,商队、商团出境贸易,和羁縻之策并不违背。哪个部落不听话,就不往哪个部落派商队,这和取消马市交易资格没有什么区别。”

    “另外,商队和商团也不是民间商人自组的商队和商团。那些部落都能派出使团到大明来朝贡,顺带着做生意。为什么大明就不能以皇家的名义派出商队去各部落恩赏呢?”

    听了万历的解释,众人都觉得十分有道理。各部落和一些藩属国,总是打着朝贡的名义到大明来做生意,一路上不仅吃喝有接待,做生意还以赚上一大笔,总是大明吃亏。

    如果以皇家“恩赏”的名义派出商队,以后这些部落就可以少来几次朝贡了。缺东西,商队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你们也不用天天跑来朝贡了。

    “皇上,那商团的安全怎么保证?”王崇古问道。

    “皇家恩赏的商团,那肯定要配备随行的护军。护军由京营的各营抽调精兵轮流担任。京营不能老是窝在京城,该出去走走了。另外商队到了哪个部落的地盘,安全就由哪个部落负责,要是出了问题就找哪个部落的麻烦。”万历说完就看向彰武伯。

    “皇上,京营肯定能承担起护卫之责。”彰武伯心里一喜,赶紧承诺到。

    京营士兵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军饷和赏赐。京营除了被派到边境协防之外,一般没有什么作战任务,很少有军功赏赐,平时只有一些年节的赏赐。有护卫商队的机会,把这件差事办好了,那皇上的赏赐肯定不会少。

    “如派出护军,会不会引起那些部落的恐慌,拒绝商队入境?”张居正问道。

    “他们怕什么?每支商队,大不过一两千人的规模,小的不过几百人的规模。那些小部落所有的家当加起来,估计还没有货值钱。他们要保障商队安全,肯定也要派人随行护卫的,这个应该不用担心。”

    “另外,告诉那些部落,如果拒绝商队入境,那以后他们也不用到马市来交易了。和他们说,除了粮食之外,商队过去会放开铁锅和供应,以后也会放开农具供应。“

    ”布匹、茶叶、绸缎这些东西,他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如果他们的养的马、牛、养不够。可以拿羊毛来换,他们有多少羊毛,商队就收多少羊毛。”

    “倒是俺答部,估计要派人过去和他们商议一下。朕想和他们联起手来做些大点的生意。”万历笑了笑回答到。

    万历心想,抛出铁锅、农具和其他物资的放量供应,和用羊毛换物资这两个具有诱惑力的条件,那些部落不会不答应。

    为了防止北虏大量获得铁器之后改制成兵器,所以铁锅、铁制农具现在是大明出口的管控商品,甚至还出了一个,必须用旧锅来换新锅的极端政策,铁锅在草原上那是属于紧俏品。

    另外,一些部落通过马市购买了大明的布匹等物资之后,除了自用一部分,有一部分又被他们转手卖给了更边远地区的部落赚钱。如果物质能放量供应,又能用羊毛来换,那对他们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皇上,铁锅、铁器不可放量供应。如果他们能大量得到铁锅用来再制作成兵器,那对大明是很大的威胁。”

    张居正赶紧出言劝谏,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妥。为了一口铁锅,当时开放马市的时候是伤透了朝堂上下官员们的脑筋。好不容易才想出了用只允许出售不易重铸的广锅和用旧锅换新锅的办法来限制。

    “小德子,你把东西拿上来,让各位看看。”万历对着随待的胡有德说道。

    没过多久胡有德就拿过来了口铁锅和两根铁条,众人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这几样东西,不知道皇帝的用意。

    “你给各位演示一下。“万历继续对胡有德说道。

    只见胡有德,左右手各拿一根铁条,然后用力相互一敲。只听见两根铁条就断了,落在地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各位看那口锅,看起来比广锅还要好。但是用这口锅的铁熔化之后再铸成其他东西,就会很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种铁锅的铁会制成兵器。”万历向众人说道。

    “可否让臣也试试?”彰武伯也兴致勃勃的想试一下。

    万历点头同意之后,彰武伯从地上捡起两根稍长的的断铁,也学着胡有德的样子,用力相互一敲,结果又断了。

    “皇上,这个铁不要说用来打兵器了,可能除了做铁锅,也派不上别的用场。那这口铁锅是不是也一样的不经敲?”彰武伯笑呵呵的说道。

    “咳...咳...铁锅嘛,只要能煮饭、煮肉、炒菜就可以了,要那么结实干嘛?难不成还想拿来当盾牌用?”

    万历刚刚才大赞这个铁锅的质量要比广锅好,现在被彰武伯无意之中点出了缺点,不由得脸一红,赶紧咳嗽两声掩饰了一下。

    “皇上英明,这种锅太好了,就是把这种锅卖给那些北虏才好,不仅不能用来制兵器,连当盾牌都用不上。”彰武伯被万历怼了一下,也无所谓,赶紧厚着脸皮趁机弥补刚刚的失言。

    众人听到彰武伯说的,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万历心想,也不是我有心想做假冒伪劣产品。不就是你们担心铁料外流会造成国防安全隐患,我才用含硫含磷量高的铁来铸锅。

    硫和磷是两种对钢铁有害的原素物质,他们分别会造成钢铁的冷脆和热脆效应。前世那些小作坊生产的地条钢,就是因为控制不好含量,所以有脆断的重大隐患。

    硫磷含量过高的铁料,重熔之后,高温锻打会开裂,常温下也很脆。不要说现在北虏已经基本失去了大规模冶铁的能力,就算是有这种能力,凭他们的技术水平想要去除这两种有害元素,那也是很难做到。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九十九章:明盛商团(求推荐票)

    众人看了演示之后,都放下了心来。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有这种神奇的铁锅,那卖出去多少都无所谓。

    可是王崇古和张四维则思乱如麻。朝廷越是管控的物资越是暴利,越值得冒险,那些走私商人,向草原走私的重要物品就是铁锅,。

    现在大明皇家准备组商团出境贸易,而且铁锅、铁农具放量供应。那走私物品基本就没有空间了,要赶紧写信回家,把这一信息通报给家里。

    “那铁农具的铁也是这样的吗?”张居正此时问道。

    “铁农具的铁当然不能用这种铁,也不急着一时全部放开,慢慢来,预估五到十年之后全部放开,先给他们画块饼吧。”

    铁农具的钢铁性能要求,已经很接近于兵器用铁的性能要求了。但可以采取慢慢放开的办法。五到十年之后,万历有信心北虏的刀枪,在大明的各类新式火器面前只是渣渣。

    “皇上,臣不明白,除了马、牛、羊之外,要那么多羊毛干什么?”吕调阳向万历问道。

    这时大家才从刚刚铁锅的演示中恍过神来,关注起羊毛这一档子事情来了。

    万历向胡有德低声说了几句,胡有德就走到殿外,把等候在殿外的夏雪、邱兰还有另外几个宦官叫了进来。

    胡有德走到一个穿着怪怪的宦官身边,指着那个宦官说道:“各位大人,他身上穿的叫毛衣,是用羊毛纺成线之后织成的。冬天穿来御寒保暧,比起棉衣来也不差。”

    “毛衣的织法也非常的简单,各位大人请看。”胡有德说完,把众人的眼光引到夏雪和邱兰身上。

    只见两个宫女,手里拿着几根竹针不断编织着,毛线球不断的随着滚动。不长的时间,手上的毛衣就织出了将近一寸多长。

    万历看着两个宫女织毛衣,回想起前世小时候。那时候商店基本没有成品的毛衣可卖,所以不得不向那些大婶们学习,给自己和爷爷织毛衣。没想到这些手艺现在还派上了大用场。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两个宫女变戏法一样的织着毛衣。想着就那么几根竹针就能把线织成衣服,这太神奇了。

    明代也有毛纺,西北地区能纺织出不错的羊绒袍子,很受欢迎。但是必竟羊绒是高档货,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一般羊毛纺成毛线顶多也是用来制作地毯之类的装饰品。

    正因为没有针织技术,毛线的应用范围不大,而且大明的羊毛产量也不高,所以毛纺业并不如棉纺和丝绸业那么受到重视。

    “这位身上穿的是用羊毛纺织出来的毛呢大衣,不仅挺阔而且也十分的保暧。这是用羊毛制成的毛毯子,不仅比棉被轻便,而且还更保暧,如果是行军露营用毛毯最佳。”隔了一会,胡有德继续介绍到。

    此时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得到万历的允许之后,大家都围在那几个人的身边。看衣服的看衣服,摸料子的摸料子。

    特别是彰武伯听到毛毯比棉被更利于行军之后,拿起毛毯就披在身上裹着试了一下。接下来竟然还要想试穿宦官身上的毛衣和昵大衣。他一边看着,一边就在不断的念叨着:

    “这要是用来做军装,里面加上毛衣,那比起现在的大胖袄要好多了,又暧和又好看。这毯子也不错,轻便暧和,如果行军用上这个,那可以省出多少辎重份量来。”

    等众人看完之后,彰武伯就急不可耐的说道:“皇上,这些真是用那些不值钱的羊毛织出来的?马上就要入冬了,臣奏请给京军配发一些。”

    “彰武伯,不要着急。这才是刚刚搞出来的新玩意。现在又没那么多羊毛可用。明年等商团从北边换了羊毛回来,朕打算给边军的将士们先每人发一件毛衣御寒,他们在北边更冷呀。”万历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上心系边关将士,臣等惭愧万分。”此时众人齐声说道。

    “如果皇家商团已经出境贸易了,那各地设的马市是不是可以撤了?”张四维现在心里很不踏实。

    “不用撤,商团的货物会向各地的商人招标供货。现在各地的马市就是交货地点。原来的马市继续交易,有些靠得近的小部落,还是可以到马市来交易的。”

    “皇家商团以后叫明盛商团,商团可以留出两成的货物份额给各地有实力的商号跟随加入进来。不过这些商号要交纳保证金,要按明盛商行定下的规矩来,另外按货值的两成纳税。”

    万历并不想由皇家完全垄断对外的贸易。出口的各类商品,除了能自己控制生产的,都需要从各地采购集中,需要有各地商家的参与。

    他也想通过这种方式,驱动这些商人走向更远的地方,但前提条件是那些商家得老老实实听话。未来有些皇家商团和官方不好出面做的一些事情,由这些商号来做,肯定效果会更好。

    王崇古和张四维听到万历说的话,此时非常震惊。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个商团还会允许一些民间的商号组团跟随。山、陕两地,除了他们家族的几个大商号之外,还有很多小的商号都是靠着马市贸易吃饭的。

    那些民间商号,能给商团组织供货和跟着商团一起正大光明安全的出境贸易,比起原来偷偷摸摸提着脑袋赚钱要稳当多了。

    商议完马政和马市的事情,众人辞别了文华殿。但是万历把张居正单独留了下来。

    “张先生,朕觉得您应该还有话要说。”万历向张居正问道。

    “皇上曾说,新培育的高产苜蓿草和高产的粮食玉米,都将在苑牧的牧场种植。臣担心,这些牧场都靠边境很近,会不会流到北方去。如果流到北方去......”张居正说道。

    “北方没有多大的关系,种苜蓿草适合圈养,北虏习惯了游牧,逐水草而居放养。如果种养圈养流到草原上去,那才好。北虏为什么难对付,不就是居无定所,打不赢就可以跑。等他们的瓶瓶罐罐多了,想要走就没那么轻松了。”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虽然马市和商团贸易,可以让北虏平静,现在没什么战事。但大明的整军备战一丝也不能放松。贸易的后面,必须要有强大的军力作为后盾。商团从草原上赚回来的银子,朕打算拿出六成来,作为整军练兵的军费。”

    “不过辽东那边,玉米种子的确要防一防。辽东方向的几个牧场暂时不种植玉米。”

    “皇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大明富国强兵指日可待。”此时张居正激动的跪拜在地说道。

    万历今天对马政、马市、商团出境贸易的深远想法,已经使张居正大感意外。有意识的让牧草种子的流向草原,背后竟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战略目的,更是让张居正感到无比的震撼。

    张居正觉得以后不能把皇帝再当成一个不成熟的小孩来看待了,今天万历的表现更象是一位成熟的君王。

    “先生快快起来吧,接下来和各部落的商谈就有劳先生和内阁去安排了。朕打算明年五月,让明盛商团第一次出境。让那些接受商团的部落准备好场地供商团交易使用,朕要把马市开到他们的家门口去。”

    “臣等一定竭尽全力办好,不知道派往俺答部的人,皇上可有看中的人选?”张居正起身之后继续说道。

    “朕打算派一内臣作为朕的特使,人选朕要再好好想想。朝臣作为副使,人选就由内阁定吧。”万历回答到。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章:内府各衙门的调整(求推荐票)

    马政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今天被召见的几位已经达成了共识。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估计在朝堂之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阻碍。

    那些官员们不是天天吵吵着民牧苦民,要把所有种马卖掉,那现在正合了你们的意。既然能向民间发卖,那没有道理不能卖给上林苑和大明牧业。

    至于裁撤苑马寺,苑牧牧场变成朝廷控股的股份制的大明牧业,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官位。这正迎合了众多朝臣提出,缩减苑牧规模,裁汰冗员的强烈呼声。更何况还把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员并到太仆寺,开展马籍管理。

    明盛商团出境贸易,打着“恩赏”的旗号,并不违背祖制定下来的羁縻之策。又把各地的商人的利益绑在了一起,还留了两成的货额带着他们一起玩。

    江南的棉布、丝绸,湖广、川陕的茶叶,这些都是出口到草原的大宗物资。只要放出风去,那这些商人们肯定会积极奔走游说,极力促成这件事。

    就凭着明盛商团六成获得充作军费这一条承诺,张居正也会想尽办法把各种反对的声音压制下来。

    结束了和张居正的谈话,万历独自在文华殿中把今天议定的几个事仔细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大的漏洞。但是这么多的地方都需要人,怎么调配人手管理倒是让万历有些头痛。

    大明牧业肯定是从御马监派人过去监管,但御马监掌印太监陈辅已经被拿下,由谁去接替呢?明盛商团、接手驿站运营也都需要得力的人手......

    “皇上,该回宫用膳了。”小德子的轻声提醒道。

    万历从沉思中恍过神来,他轻轻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说道:”起驾吧。”

    回到乾清宫,用过午膳,万历把内府各衙门的职掌和现在新增的这些产业全盘想了一次。然后要张维召集内府各衙门的各掌印、管事太监到乾清宫。

    “今天把你们召来,是想宣布几个事项。大家可能都知道了,皇家最新新增了不少产业,有些衙门的职掌也该要调整一下了。李存义,你宣布一下吧。”

    这些大太监们,一个个都坚起了耳朵,认真的听着。皇家最近新增的这些产业都是赚钱的大买卖,要是划一两个到自己名下管理,那就太好了。

    “升乾清宫管事太监张维,为御马监掌印太监、继续兼掌提督内忠勇营。升邱得用为乾清宫管事太监。”

    ”原兵仗局、火药厂、王恭厂、盔甲厂等合并为军工局,军工局暂不设掌印太监,由御马监代管。大明牧业的监管归御马监。原御马监管理的皇店划归明盛商团,皇庄划归司苑局管理。”

    第一条调整决定一宣布,大家都向张维和邱得用投去了羡慕的眼光。大明牧业一百多个马场,好大的一块产业,现在全落在御马监了。

    万历这样决定,是想把御马监原有的经营职能剥离,变成管理军工制造、监军调派、马政管理的内府衙门。

    “谢皇上隆恩。”张维和邱得用赶紧出来磕头谢恩。

    万历和张维事先通过气,所以张维表现得非常淡定。邱得用事先并不知情,虽然被调到乾清宫之后一直都担任张维的副手,但升职来得如此突然,不得不令他内心激动。

    接着李存义继续宣布道:“皇家接管所有驿站之后,改组成立途安客栈。张诚卸任御用监掌印太监一职,调司礼监挂司礼监秉笔太监衔,职掌途安客栈经营。”

    ”银作局、针工局、巾帽局、银作局、织染局、酒醋面局、水晶工坊、香水厂、香皂厂......划归御用监管辖。御用监暂不设掌印太监,由皇上亲管,升乾清宫近待胡有德为御用监管事太监。”

    万历把内宫中负责制造器物的这些部门全部整合在一起统归御用监,由自己亲自管理,特别是针工、巾帽、织染这三个局,接下来还有大用场。御用监实际成为了统管轻工制造的管理部门。

    这两条决定一宣布,则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张诚和胡有德,张诚虽然卸任了御用监掌印太监的职,但调进了权力中枢司礼监,还挂上了秉笔太监的衔,又马上要掌管近二千家客栈,这明摆着就是高升重用。

    胡有德更不用说了,从皇帝的近待,一下升到了御用监的管事太监,品级一下提了好几级。当然谁都知道,胡有德肯定是替皇帝盯着御用监的。

    忧的是那几个局的管事太监或掌印太监。原来那些局虽然级别比御用监低,权力也不大,但至少是独立自主的衙门。现在全划归了御用监管,成了下属衙门。

    “谢皇上隆恩。”张诚和胡有德自然是欢天喜地的谢恩。

    “你们这几个局的掌印和管事的不要心慌,现在御用监不是朕亲管吗?用心办好自己的差事,等过段时间有几个好产业给你们,个个都能象水晶坊一样挣银子。”

    万历早猜到那几个局的人会有想法,于是出言安抚了一下。那几个局的太监听到皇上的金口玉言表示以后这几个局大有前途,于是赶紧出来磕头谢恩。

    “密云铁矿、门头沟煤矿等皇家矿山,合并组成皇家矿业。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职掌。“

    “谢皇上隆恩。”

    张鲸以前因为嫉妒张维,没少在他背后下绊子。他心想张维肯定也会在皇上面前说自己的小话。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一份美差落到自己的头上,于是赶紧激动的出来磕头谢恩。

    “内官监把石作、瓦作、木作、土作等十作合并,成立皇家建筑。皇家建筑可招募民工,专司民司路桥、房屋等建筑工程,其余职掌不变。”

    万历这样安排,是想把内官监负责建筑的这部分独立出来。接下来会有很多皇家投资的路桥工程和厂房、房屋等建设任务,可以由皇家建筑来专门负责。

    内官监掌印太监心里一喜,平时虽然也是主管皇家工程建设。但如果不修王府、不修帝陵,平时就没什么工程可做。如果可以象这次修密云到京城的路一样,只要有工程做,油水就少不了,于是赶紧出来磕头谢恩。

    “升李存义为都知监管事太监,往后各衙门、各厂、各坊的帐房财务由都知监派出,归都知监直管。凡是皇家在外有股份的产业,均由都知监外派财务进行监管。”

    李存义宣布完之后,也赶紧磕头谢恩。这个决定皇帝已经和他商议了很久,他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万历是想把连掌印太监都没有的冷衙门都知监用起来,作为皇家的总财会部门和对各个产业进行财务监管的审计部门。

    这条调整决定一宣布,下面的各个掌印管事太监们都大吃一惊。都知监这个谁都不理的冷衙门,一下飞上枝头变成了专替皇上管财的大帐房。而且各衙门、各个产业在财务上都要受都知监的节制,以后想在自己地盘的财务上动手脚,那就要当后背后有一双眼晴。

    “陈辅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让都知监替朕管帐、管财也是为你们好。免得你们被白花花的银子迷了眼晴。现在你们这些掌印的、管事的只要办好了差事,赏赐自然不会少。你们要记住,朕给你们的,你们放心拿。要是乱伸手,家法家规你们都清楚。”万历此时不失时机的敲打着这些大太监们。

    “这次没调整到的衙门,你们也不要心急。以后慢慢都会有你们的好处。”打了一棍子之后,万历又给他们画上了大饼。

    现在皇家一下多了好几个赚钱的产业,凡是替皇上打理那些厂和工坊的人,都名正言顺的拿奖金银子,看得其他人都眼馋得很。不过他们这些大太监们,也跟着受益,光是荣宝斋那一成银子划归公用,就是以前的好几倍。

    所以大家也不敢有怨言,当然原来肥得流油,能大把私下捞银子的衙门,倒是心里悬着,想着赶紧回去把原来的那些烂帐抹干净。一旦都知监入驻,被查出来就完蛋了。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零一章:失意的冯保(求推荐票)

    一场内府衙门职掌的调整下来,自然是有人欢喜也有人忧。www.uu234.net顶 点 X 23 U S任何的改变不可能是面面俱到,人人高兴。只要高兴的是大部分人,担忧的是少部分人就可以了。但很不巧,以前风光无比的冯保正是担忧的其中一个。

    此刻他心里五味杂陈,正在酸溜溜的想着:“自从几次办砸了差事之后,提督东厂的差事就被撸了。要不是卸下东厂的职务后,得皇上的圣恩,荫了一个侄儿为千户。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失势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跳出来踩自己一脚。”

    “但皇上好象越来越不待见自己了,除了例行的批红、上朝陪侍,其他的事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最近这么久,发生了那么多大事,自己事先都完全不知道。就连内府这么大的调整,皇上都没有问过自己一句。”

    “难道是皇上记恨自己以前对他太严厉了?还是没办好那几件差事,已经让太后和皇上所不喜?......”

    此刻冯保已经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已经被边缘化了。虽然还在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上。可是皇帝的大事都不和他商量,也不征求他的意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掌印太监自然位高权重。但如果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掌印太监说白了就是一个管盖章的打杂。

    冯保也曾试图去改变一下,可是却无从下手。平时和皇帝亲近一下吧,小皇帝并不拒绝,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丝毫厌弃他的感觉。想从政务处理上挑些毛病吧,无关紧要的小事情皇帝还听听他的意见,大事情都直接召见张居正商议。

    如果想在太后面前进些馋言,那就是找死。两位太后现在对皇帝的学习和政务处理的表现是满意得不得了。皇帝更是每天雷打不动的轮着陪两位太后吃晚膳,有什么事情都是经常沟通。

    冯保想着自己的干爹曾经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要懂得思危、思变、思退。”他甚至已经郁闷的萌发出了,现在是不是应该告老还乡的想法。

    “冯大伴你留一下,其他人都退下吧。”万历摒退了众人,把冯保留了下来。

    万历的话,把正在胡思乱想走神的冯保惊了一下,他心里也疑惑皇帝今天怎么把自己一个人留下了。

    “冯大伴,朕想派人到俺答部去商议明盛商行出境贸易的事,你觉得这个事该怎么谈才好?”万历向冯保问道。

    冯保此刻的心情那是激动呀,他都已经不记得,小皇帝上一次和自己单独谈话是在什么时候了。更不用说象现在一样,在某件事上征求自己的意见。

    “皇上,俺答部在隆庆之前屡屡叩边,都是为了想让大明开放马市。对于明盛商团出境贸易,他们应该高兴才是。”

    “而且现在俺答部刚刚建好了归化城,又新建了几大板升(城市),正是想繁荣这些地方的时候。如果明盛商团能到这些地方贸易,那无疑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冯保此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很认真提出自己的见解。

    “那如明盛商团的商队,是带着护军一同前往,那他们会答应吗?”万历继续问道。

    “如果能事先约定好护军人数,行进路线,然后俺答那边也派出护军同行,老奴觉得问题应该不大。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找谁谈。俺答汗现在已经垂垂老矣,这件事商谈的关键人物应该放在三娘子身上。”

    冯保能当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那也不是草包一个,对于国家的大政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

    “如果明盛商团要把贸易做到更北边,那该怎么做?”

    “俺答部要大明开放马市,一是为了自己的物资需要,其实还有依靠和大明的贸易增强自己的实力,再羁縻其他周边部落,让其他部落向俺答部臣服的想法。”

    “如果想要把贸易做到更北边去,老奴觉得可以和俺答部合伙北进,他们从大明贸易来的物资也会向北再倒手转卖,无非也是为了利益。如果合起伙来北进,对俺答部来说也是好事。”冯保继续回答到。

    “那明盛商团的好处在哪里?我大明的好处在哪里?”万历继续问道。

    “商团的好处自然是获利,但对于大明的好处就多了。商团能深入草原腹地各部,次数多了之后,那自然对各部的情形了若指掌。商团自然成了大明观察这些部落的一双眼晴,部落里有什么变化,都能及时知晓。”

    “另外,借商团贸易,也能与各部建立起联系,他们的各部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经常也会有矛盾和冲突。在关键时刻,这些能为我大明所用,那将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经商之机,向各部安插眼线,或收买当地部落民众。”

    冯保不愧是提督过东厂,说起这些阴谋诡计来,那也是一套一套的。不过这些不能在台面上说的东西,正是万历想要的。

    “你能想到这些,那俺答部和其他部落就不会想到这些?难道他们就不做防范?”万历问道。

    其实大明防范各入贡的部落使团也是很严的,从入境开始有护军一路监视护送,使团的人不能离开队伍私自行进。住哪里、吃什么、沿途都有驿站供应。到达京城之后,并不能随意活动,就只能在光禄寺指定的地方居住,想要贸易,也不能出街,都有人帮你卖和帮你买。

    如果俺答部和其他部落,也同样用这一招来对付明盛商团,那想干点什么都不容易了。

    “皇上,咱大明有这个国力这样来接待那些入贡的使团,那些小部落可没有。另外就是事在人为了,想做些事情,总是能找到一些机会的。”

    “冯大伴,如果把明盛商团交给你,你能做到你所说的吗?”万历冷不丁的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啊。”

    冯保压根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提出让自己管理明盛商团,还以为只是向自己咨询一下。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零二章:冯大伴,草原会让你青史留名!(求推荐票)

    “冯大伴,明盛商团的事,你办不办得好?愿不愿意办?”万历不等冯保恍过神来,就紧接着继续问道。www.uu234.netm.www.uu234.net

    此时冯保心里暗暗叫苦,能执掌明盛商团,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美差、好差。但对于自己来说,就意味着要卸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职务。

    要想管理好明盛商团,达到皇上的预定目标,自己不可能舒舒服服的呆在京城遥控指挥。那必定是要带队往外走,至少也要坐阵边境马市居中调度。司礼监掌印太监,每天都要批红盖印,能长期在往外面跑吗?

    但是皇上这问话,叫我怎么答呀?如果说办不好,那自己就彻底完了。刚刚还对大明商团的事,说得头头是道的,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就认怂了。后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如果回答说不愿办。那不用自己提告老还乡的事,估计明天就会被发配去给先帝守陵或者到南海子种菜。反正能让自己养老的地方皇家多的是。

    “皇上把明盛商团交给老奴管理,是对老奴的信任。老奴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明盛商团的事办好。”冯保马上跪伏在地。

    冯保是一个聪明人,也是有一股狠劲。他想明白了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已经没有后路可退,所以毫不犹豫的立刻领命。

    “大伴快快起来,明盛商团事关我大明对北的重要战略,朕唯恐所托非人,所以才把这负重担交给你。”万历一边说,一边将冯保扶了起来。

    他说这番话,并非完全是忽悠冯保。明盛商团的事,表面上看只是贸易上的事,其实当中还包含了外交。

    后面更是隐藏了政情、军情刺探、情报收集、收买带路党、甚至必要时动用一切手段,煽动敌方内乱等等不能明说的战略目的在里面。

    执掌明盛商团的人,身份需要有一定的份量,必要的时候要有临机决断的能力。但又不能是个老实人,也要能使坏,能使诈,会下套子,会挖坑。万历想来想去,觉得冯保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就让他把那些坏水用到北虏身上去吧。

    “大伴,成祖爷的时候,就喜欢用信得过的内官出任使者,通使四夷。西洋用的是郑和、王景弘,西域则用李达,迤北则用海童,西番用侯显。他们都做出了青史留名的功绩。”

    “这次朕打算派出使团到俺答部,你将作为朕的特使与俺答部商议明盛商团出境贸易的相关事宜。朕相信明盛商团将在北方为大明开辟出一番新天地。”

    “大伴,你现在正当壮年。当年郑三保七下西洋,已经是一段佳话青史留名了,朕希望以后冯双林九出漠北(冯保字双林),也能让大伴你名垂青史。”

    冯保虽然口称老奴,但年纪还不到四十。所以万历一边给冯保描绘着美好的蓝图,一边不忘给他打打鸡血。

    “皇上,为了大明,为了明盛商团,老奴定当竭尽全力。如真能名垂青史,老奴这把骨头,就算是扔在草原上,也死而无憾。”冯保此刻被万历说得动了真情。

    “皇上,如要老奴执掌明盛商团。那司礼监的差事就无法兼顾了,老奴恳请卸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冯保继续说道。

    万历心想,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自己能主动提出卸任司礼监掌印的职务。但是,事情还真不能这么办,我还想要你死心踏地的经营明盛商团呢。

    “大伴说的是什么话。以后,虽然你把心思都放在明盛商团上,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衔还挂着。等明盛商团稳了,你再回来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其他监的掌印太监,这个很常见。前面的头衔只是代表级别,后面的才是职务,就是享受一个级别待遇而已。这在朝臣里面更是多见,有些重要边镇的总督都会挂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的衔。

    “老奴,谢皇上隆恩。”冯保听到万历的安排,赶紧谢恩。

    “朕还有几个事要和你再议一议,一是与俺答商谈时的底线和原则,二是商团组建和供应商挑选的事......”

    冯保此刻又重新找回了被主人所信任的那种感觉。有些东西一直拥有的时候,可能觉得稀松平常理所当然。但一旦失去之后,再重新拥有,那就会无比的珍惜。

    万历和冯保两人,在乾清宫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看着冯保辞别离去的背影,万历心里在想着:“希望你能好好把握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吧。”

    对冯保、张鲸、张诚这几个人的任用,万历其实一开始是心存疑虑的,这几个人在历史的记载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污点。

    但这些人是没有能力的人吗?那绝对不是的。但后来万历想明白了,现在是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的走向,那这些人新的命运,也该由自己来重新安排。

    冯保刚刚从乾清宫回到司礼监不久,就传来了旨意:冯保以司礼监掌印太监衔,掌明盛商团。钦命为特使,出使俺答部。赏骏马奔腾水晶造像一座,拓荒牛水晶造像一座。张宏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升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田义升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司苑局、上林苑、皇庄,提督南海子。

    旨意一下达,很多人都迷糊了。以司礼监掌印太监衔兼掌其他的衙门那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呀。而且冯保又是执掌明盛商团这么大的差事,又被任命为特使,又得到了赏赐。

    那冯保到底算是被贬了?还是被重用了?就连那些一惯善于见风使舵,顶红踩黑的人也都看不透这里面到底是意味着什么?皇上到底是什么心思?

    冯保领旨谢恩之后,反而一扫之前的郁闷心情,下值之后心情舒畅的回府了。

    当他快到自己府门口的时候,被自己府前的场景吓了一大跳。门口停满了车轿、一大群人正围着自己的管家徐爵投名贴,请见冯公公。那些车轿都快把整条街堵死了。

    冯保好不容易回到府中,管家徐爵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向他秉报。

    “冯爷,听说您得了明盛商团的差事,好多人都急着想见您。”

    “都是些什么人呀?”冯保一边换着衣服,一边问道。

    “冯爷,什么人都有。有南边的布商,绸缎商,也有湖广、川陕的茶商。还有山陕的一些商号,另外还有一些官员也想请见。”

    “这些人的消息倒是蛮灵通的,我从宫里回到家就这么点路,这消息就传遍了。”

    “你没有收人家什么好处吧?”冯保突然问道。

    “冯爷,没有您的示意,小的不敢。”徐爵赶紧否认。

    “一个都不见,告诉那些人,明盛商团的事,一切都按皇上定下的规矩来,别把心思花在走门路上。你也要给我听好了,在明盛商团的事情上,如果你收了别人的好处,我就剁了你的手。”

    “别以为我掌管明盛商团就可以一手遮天了,这里面东厂、锦衣卫、都知监、京营各路人马都相互盯着呢。想要银子容易,跟着我一起打理明盛商团,正而八经得到的奖赏不比私底下收那点银子差。”

    冯保一边喝着茶,一边警告着徐爵。虽然不能收这些人的银子,但今天这种众人相求只为一见的场景,还是让冯保内心的那种权力**得到了大大的满足。看来掌管明盛商团,比起原来只是司礼监掌印还要红火。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零三章:御马监以后的大事(求推荐票)

    正如万历所预计的一样,马政的一系列改革,在朝堂之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顶 点 X 23 U S

    原来苑马寺的人员经过挑选,有能力的,都并到太仆寺任新职,有后台的早就在想办法找出路。只有一小批又没能力又没后台的裁汰官吏,在暗地里骂娘。当然,皇帝他们是不敢骂的,也就是骂骂内阁出出气。

    “皇上,最近冯府可是热闹非凡,每天到冯府求见的人都是络绎不绝......”

    乾清宫内,新任的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陈矩,正向万历奏报着,几项新政议定之后朝堂和各方面的反应。

    “那朝堂上那些官员们对此事有何议论?”万历向陈矩问道。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官员说三道四的。另外就是湖广和川陕的官员为了茶叶供应份额私下斗得历害。”

    “明盛商团货物供应清单和货物采购招标办法一公布,那些官员都闭上了嘴。随行商队招募方案一公布,好多官员都连夜往家里写信。最近京城里,各府的管家、管事,好多都没有在街面上看到了。”

    原来的茶马贸易,四-川、陕-西是老产茶区,也是面向西北地区茶叶出口的主要供应地。可是随着湖广地区茶叶大量种植,对川陕两地的茶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抢了不少的份额。因此,川陕籍的官员一直在指责湖广茶劣质,要求朝廷出政策,茶马贸易中不用湖广茶。

    湖广的茶叶,走海路出口,没有闽浙的茶叶有优势,如果茶马贸易中也被淘汰出局,那肯定不乐意。所以湖广籍的官员,为了维护家乡的利益,也屡屡在茶马贸易政策上和川陕籍官员唱对台戏。

    明盛商团的货的货物清单中,茶叶一项的量比原来大了两三倍,而且制定了公开的按价按质竞标办法,所以两地的官员自然就收声了。

    这次的公布的货物清单之中,除了茶、布、绸这些大宗物资。还有竹制品、木制品、陶瓷制品等几十种日用小手工商品。主要产地分布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官员看了清单之后,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在明盛商团的供货中分一杯羹。

    “东厂往商团里安插的人手准备好了没有?”万历继续问道。

    “商团的人,主要从京军中那些快退役的老兵中招募。东厂已经预先选定了一批人手,随时可以安插进商队。另外东厂在随行护卫的护军中也安插有眼线。”

    万历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接着问道:“那些勋贵外戚有没有乱插手?”

    陈矩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那些勋贵们现在眼晴都盯着那几个水泥厂和大明牧业。各家都忙着在凑银子,没有人乱插手明盛商团的事。”

    万历觉得,明盛商团的事交给冯保去办,凭他的能力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自己只要做好监控,不让执行出现偏差即可。

    “你叫上张维、杨俊卿。一起陪朕到京西新车营,去看看那些新兵蛋子训得怎么样了。”

    得了万历的旨意,陈矩赶紧去安排万历的出行。

    万历换了装,一行人在几十名锦衣卫和一百多禁军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往京西军营进发。

    “老张,御马监的人准备好了没有?过两天就派到新车营来,跟着这些新兵们一起训练。派过来的人,以后不要叫监军,以后叫皇家教员。他们的职责都了解清楚了吗?”在路上,万历向同乘一辆马车的张维问道。

    “皇上,人已经选好了。这些人的年纪比新兵稍大一些,身强体壮,训练之后也能上得了战场。这些人的职责都已经清楚了,他们在这里教这些新兵认字读书,和这些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负责军饷发放的监督、军功评定的监督,并且在生活上关心这些兵。”张维答到。

    “嗯,现在能做到这些就不错了。在这些兵的生活方面要多动动脑子,除了要保障他们的伙食供应之外,训练之余也要给这些兵搞搞活动,免得军营枯燥影响军心。”

    “还要多找这些兵谈谈心,唠唠家常,要和他们打成一片,要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鼓舞军心,激励士气,这些事才是御马监要干的大事。”

    “也要警告派过来的那些人,不要以为是皇家的人,就摆出一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样子来。他们自己也要一样遵守军纪军规,也要记得谨守自己的职责,不要越权在训练和作战指挥上插手。”

    “皇上,这些已经和那些皇家教员多次强调过了。如果哪个敢犯了,也不用军规军纪处罚他,直接家规就处置了。”张维回答到。

    皇家教员,是万历按照pla军队编制中一个重要的职位设立的。他们是万历规划的新军制中,保障士兵和各级军官,军心、士气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障皇家指挥枪杆子的重要一环。

    京西军营离京城并不远。快速行进不到半个时辰,就能远远的听到军营里训练传来的阵阵号令声和雄壮的呐喊声。

    离军营大门还有一里的时候,整个队伍停了下来。前哨的锦衣卫来报告,队伍被军营设置的岗哨挡停了。于是万历就下了马车来透透气,并吩咐陈矩上前去交涉。

    陈矩得到万历的旨意,就走到前面的岗哨,和值勤的士兵说道:“我是司礼监的陈矩,奉皇上旨意到新车营找俞将军,请速速放行。”

    这时一位值哨队官模样的人跑步上前来,向陈矩行了一个军礼,然后笑着说道:

    “陈公公,我是今天的当值队官黄继盛,我认识您。新车营的军规,凡外人出入,必须要有俞将军的将令方可放行。您稍等片刻,我马上找人去通报俞将军。”

    “唉呀,是你小子。这么久没见,变黑了,也变壮实了,好象还变高了些。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既然认识,也不用这么麻烦,再去通报俞将军了。直接就让我们通行吧。”

    陈矩打量了黄继盛老半天,才把他认出来。然后笑眯眯的和他说道。

    “陈公公,不是小的不识好歹。只是俞将军说过,新车营的规矩是皇上定下来的,就是皇上亲自来了,也要遵守。小的真是没办法通融,还望陈公公见谅。”

    陈矩在熟人面前还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依然不恼不怒。他很清楚皇上是最讲规矩的,定下来的规矩任谁都不能违反。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零四章:杨俊卿和俞大猷的赌局(求推荐票)

    陈矩想直接通行的要求,被婉拒。m.www.uu234.net于是他悻悻的说道:“好吧,我们在这里等着,赶紧派人去通报俞将军吧。”

    黄继盛叫过另一个值勤的士兵,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那个士兵就立刻向着军营跑步前进。

    “黄继盛,要是你们军营里的人出入,也要俞将军亲自批准?你们值哨也够辛苦的,值一次哨要值半天吧?你们值哨就那么七八号人,如果真有敌袭,你们顶得住吗?”

    陈矩闲着无事,就拉着黄继盛聊起了天。不知是有意考验,还是到东厂之后的职业习惯,话里话外还在打探些东西。

    “陈公公,小的自打入了这个军营后,还没有出过军营。所以军营的人出入是什么规矩,小的还真不知道。”

    “比起训练的辛苦来,值哨根本算不得什么。每个哨值多久,小的也没算过,反正来人换哨了,我们就撤......”

    黄继盛一边和陈矩打着马虎眼东拉西扯,一边在心想:这位陈公公也真不晓事,这些事关军机的事,也随便乱打听。要不是自己知道你的身份,就凭你问这些,早就可以按照《保密条令》的要求把你给捆了。

    陈矩知道再问下去也是无趣,于是就回到了万历的身边。万历等人离哨位并不是很远,陈矩和黄继盛的对话,他们完全可以听得到。看到陈矩灰头土脸的回来了,大家都含笑不语。

    “怎么样?朕没说错吧,陈矩准要碰壁而归。新车营呀,就是要和别的营头不一样。陈矩、张维、杨俊卿,你们手上也都管着不少人呢。你们要向新车营学着点,规矩很重要。”

    万历今天过来京西军营,完全是突然袭击,没有通知俞大猷。哨位的人知道陈矩的身份,但是没有放行,这让万历感到满意。

    “皇上,俞将军治军之严,不亚于戚继光,果然名不虚传。短短两个月,新车营已经有些细柳营的军容了。”

    哨兵们的表现,的确让张维等人大开眼界。自己如果到其他营去,只要亮出身份,有腰牌证明,哨兵们那肯定是恭恭敬敬的放行。

    没过多久,俞大猷就赶到了哨位前来迎接。他开始只是以为陈矩来传达皇上的旨意,万万没想到今天皇上会亲监京西军营。

    “俞老将军,你手下的那个黄继盛,猴精猴精的。呆在新车营可惜了,把他放到我们东厂去吧。”

    入了军营之后,陈矩把在哨位遇到的事,和俞大猷说了一遍,一边报怨,一边当着皇帝的面就向他要人。

    “陈公公,实不相瞒,黄继盛这样的兵,在我这也是宝贝。身手不俗,而且处事灵活。要是今天是其他的兵值哨,看到你们人这么多,又问那些问题。不管你亮没亮身份,准得发信号预警,把你们给围了。”

    万历笑了笑说道:“你们两位的事,自己私底下去扯。俞老将军,先带我们去看看军营和训练吧。”

    俞大猷带着一行人先来到营房宿舍。给每个人的第一映象就干净,干净得有些过份。其实从进入军营开始,就非常的干净,只是大家只顾着寒暄说话,并没有太在意。

    宿舍区的地面,没有一片落叶,门窗缝里都没有一丝灰尘。张维是经常陪着万历到皇城内那个教导营,这里的规矩和那里一模一样,所以并不觉得稀奇。

    但是陈矩和杨俊卿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新鲜事。陈矩按照宫里检查各殿洒扫情况的规矩,东摸摸西摸摸,然后看看自己的手沾了灰没有。

    俞大猷见了,笑着对陈矩说道:“陈公公,要不要给您来副白手套。咱们新车营检查卫生,都是带着白手套摸的。”

    陈矩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但杨俊卿听在耳朵里就很不是滋味了,这哪里他娘的是军营呀,自己的家都没有这样干净。

    在这里当兵那得多累呀,自己手下那帮龟孙子,出去巡个街都叫苦叫累。要和皇上说说,把那群饭桶都扔到新车营来好好调教调教,不脱上两层皮,一个都不准回锦衣卫。

    当把营房宿舍的门打开时,万历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但陈矩和杨俊卿被惊得嘴里都能塞进一个鸡蛋。整齐,太整齐了,什么东西都摆成了一条线。最过份的是床铺上的面子,叠得有棱有角,就象一块块豆腐。

    “俞将军,您不是特意带我们来看这一间的吧。宿舍都整成这个样子,那些兵一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整宿舍就要整半天吧。”杨俊卿不可思议的问道。

    “杨佥事,新车营的宿舍您随便打开一间,都是一样的。不就是整个床铺嘛?要不咱们打个赌,你把一张床给搞乱了,信不信老夫半刻钟时间给你整回原样?”

    “好,杨俊卿,你就和俞老将军赌上一把。”万历看热闹不嫌事大,明明知道俊卿肯定会输,还故意在一边挑火。

    “俞将军,我家有一口西域宝刀,相传是乌兹钢打造。如果我输了,那口宝刀就送到您这来。”

    既然皇上发了话,杨俊卿也就放开了,赌上了自己珍藏的一口宝刀。

    “杨佥事,我家没有这么值钱的宝刀。不过有一把缴获倭寇的上品倭刀,老夫一直当作是战利品珍藏。如果老夫输了,那刀就归你了。”

    “好,那由朕来作公证人,你们开始吧。”万历乐得让俞大猷教育一下杨俊卿。

    只见杨俊卿挑了一个铺位,把被子全部抖散,然后又把床单,垫被全部抽出来。然后他又不嫌够,还把被子床单等使劲揉,几乎揉成了一团咸菜,一个铺位床板上面,就是一堆不忍直视,乱七八糟的被子。

    张维和陈矩在一边看着,一直为俞大猷担心。心想这杨俊卿也太狠了,刚才揉被子都快要把吃奶的劲都要用上了,要不是皇上在边上,估计会在那些被子上再踩上两脚。

    杨俊卿折腾完了之后,有点气喘吁吁的说道:“俞老将军,请吧。”

    只见俞大猷只是笑了笑,然后脸不变色,心不跳,整理起铺位上的那一堆乱麻。只见他拿起那些垫被、床单、被子,时而用力抖动,时而用力抹平,时而用手作刀砍向被子,时而用手指捏边起梭起角。

    看着俞老将军这熟练的动作,众人心里在想。就这整铺位叠被子一项,怕不是练习了上千次吧。

    结果还不到半刻钟,铺位就被恢复如初,全都是有梭有角。该直线的地方,绝对没有一点弯区。该平整的地方,绝对没有半点起伏。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第一百零五章:刺刀训练(求推荐票)

    看着俞大猷的这一波眼花缭乱的操作,众人已完全折服。m.www.uu234.netwww.uu234.net杨俊卿看着整好的铺位呆呆的想着:以前就没听说过俞老将军治军,还有这么一手绝活。为何领军新车营之后,处处都透着新奇。

    “俞老将军,在下心悦诚服,愿赌服输。明天我就把那口宝刀给您送过来。在下还有一事相求,希望老将军不吝赐教,将这治军之法传授给我,我也好把手下那些不争气的东西,好好练练。”

    虽然还没有看那些兵的训练情况,但光从已经看到的哨兵表现、营房卫生、宿舍整齐就已经能窥一斑而知全豹。新车营练出来的绝对是一支强军。新车营的组建才两个多月,用什么法子练成这个样子,的确让杨俊卿不得不在心里写一个大大的服字。

    锦衣卫,虽然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任务,但根子上,还是一个军事组织。同样都是当兵的,瞧瞧自己手下那些货,和人家手底下的兵比起来那就象是街面上的地痞青皮。

    “对对对,老将军还请不吝赐教,东厂那些番子也是一个个的欠收拾。”陈矩也附和道。

    杨俊卿和陈矩说得张维都动起了小心思。按照皇上的预想,以后御马监要不断往各军中派出皇家教员。如果派出去皇家教员,还能有一手治军的绝活,那在各军中也能更好立足,更容易和军士们打成一片。必竟军营还是有军营的潜规则,有硬本事的人,往往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两位过奖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功。新车营这些治军的法子,都是皇上指点的,这里的规矩都是皇上定下来的。就连这整铺位,叠被子,都是皇上教给我的。你们想要学,我可做不了主,要奏请皇上恩准。”俞大猷此时不得不说出实情。

    陈矩、杨俊卿、张维都被俞大猷爆的这个大料,震得七荤八素。特别是张维,他虽然多次陪万历到过教导营,但他绝想不到这些都是出自万历的指点。平时不是自己就是那两个小宫女侍候皇上起床,就从来不知道皇上竟然还会叠被子。

    万历此时在心里吐槽,俞大猷,今天怎么搞起溜须拍马这一套来了。他咳嗽了一声,岔开话题说道:

    “东厂和锦衣卫也是该好好整顿整顿了,朕很欣慰你们能自己想到。你们两家,先各自建好训练营地,到时候朕给你们派人帮你们训。所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要参加轮训,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裁了。定期轮训考核,要形成定制。“

    “臣建议,御马监派出的皇家教员,在派出之前最好也经过训练。”张维此时赶紧抓住时机向万历提出建议。

    “御马监也单独建立营地,以后所有皇家教员派出之前必须通过相关的培训和训练。”万历同意了张维的请求。

    东厂、锦衣卫是自己手上的两把尖刀,肩负特殊职能,也拥有非常大的权限。如果这两个地方的权利不受控的被滥用、私用,那带来的危害和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更需要纪律的约束。

    今天万历带陈矩、杨俊卿和张维一起来京西军营。一是想来看看新车营的训练情况,再一个也存着敲打陈矩和杨俊卿的意思。让他们自己有所感悟,主动清理整顿门户。至于御马监的皇家教员培训,则早已经在万历的计划之中。

    看完营房宿舍,俞大猷陪着万历一行人来到了训练场。这里则是呈现出了一片火热朝天的热闹场面。

    “杀...杀...杀...”训练场的一端,一阵阵呐喊声传来,引得一行人纷纷侧目。

    “皇上,那边正在进行刺杀练习,过那边看看吧。”俞大猷说道。

    当一行人来到刺杀练习场地时,一排排士兵正做着预备姿势,只见每个士兵都紧握木枪,眼晴凝视视前方,就象前面站着敌人,随时准备扑上去。

    “杀...杀...杀...”随着司令官的口令下达,士兵们端着枪,猛的向前突刺,然后紧接着两下垫步突刺。

    “杀...杀...杀...”突刺动作完毕,马上展开防刺动作练习和其他动作练习。

    所有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毫不拖泥带水,没有任何花架子。一声声呐喊充满了杀气。

    “刺刀术,看起来简单,主要是刺、格、撩、砸,总计不过十六式。但如果给火枪都装上刺刀,苦练刺刀术。那火枪兵临阵对敌,近战肉搏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战力。”俞大猷向众人介绍到。

    “现在各军都装备了各式火器,刺刀是火枪的最好补充。大明的军人不能因为有了火器就缩起来了,军人的勇武精神不能丢掉,更要敢于与敌近身肉搏,战至生命最后一息。”万历接着说道。

    万历把前世在厂警卫连学到的刺刀十六式教给了俞大猷,让俞大猷根据北虏的主要兵器马刀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改变,去掉了一些防刺动作,新增了一些防刀的动作,于是变成了现在士兵们练习的刺刀十六式。

    “老将军,那刺刀的实战效果如何?”杨俊卿问道。

    “我们一起到拼刺对抗练习那边去看看效果吧。”俞大猷说道。

    来到拼刺对搞练习场,只见已经有两队人穿戴好了护具,一方持木刀,一方用木枪进行对抗演练。

    随着演练开始的口令下达,两队人在训练场展开了肉搏厮杀。木枪一队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队,看似松散。但双方刚一接触,木枪队的士兵的站位迅速变化。有的人负责格挡,有的人负责刺杀,配合得相当默契。在局部很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局面。

    一寸长,一寸强,木枪对木刀很快就形成了压倒性优势。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持木刀的士兵纷纷被刺中退下场来,持木枪的士兵,受损很少。

    “那如果是骑兵呢?刺刀怎么对付?”杨俊卿看完之后问道。

    “刺刀只适合于近战,对付骑兵不能光靠刺刀,火器和战车的配合,才是克制之法。”俞大猷回答到。

    杨俊卿这才反应过来,刺刀只不过是在火枪之上,新增的一件武器,使火枪兵在贴身肉搏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如果火枪手都配上了刺刀,把藤牌手等近战冷兵器人员的编制取消,全部换成火枪手的话,那火力密度也会得到提升。

    其实杨俊卿并不知道的是,刺刀的出现,不仅使火枪手取代了藤牌手的位置。随着遂发火枪、火帽式火枪、线膛枪、米尼弹的出现,火枪的射速和射程的进一步提高,长枪兵和镗耙手等冷兵器装备人员,也将全部被淘汰取代。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0147/ 第一时间欣赏万历永明最新章节! 作者:沫奕明所写的《万历永明》为转载作品,万历永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万历永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万历永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万历永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万历永明介绍:
大明万历三年,“五好中年”朱毅军,阴差阳错附身于大明最有争议的万历皇帝身上。他拿什么建设心中的大明?他将要和谁斗?......。书友群(677,040,317)万历永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万历永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万历永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