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TXT下载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全文阅读

作者:宁小白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txt下载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83章 蝴蝶效应3

    看到士兵们捞上来的海螺,大大小小地堆了一堆,风轻雪眼睛一亮,立刻凑过去。顶 点 X 23 U S

    “老班长,海螺肉剔出来后能不能把海螺壳送给我?”

    现在没到做饭时间,老班长正把海螺捡到桶里,准备弄点淡盐水让它们吐沙,扭头看到她的到来,不禁笑道:“风大夫啊,你要这个干啥?”

    “回家时带上,给孩子当礼物。”风轻雪手里捏着一个漂亮的海螺。

    老班长了然,“瞧你这么年轻,都结婚有孩子了?几个孩子?我多给你挑几个。”

    “您别看我显得年轻,其实我都三十多岁了。”风轻雪露出一抹笑容,帮忙把最后几个海螺捡起来放进桶里,“我家有五个孩子,大的虚岁都十三了,小的七周岁。他们还有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您给我挑三十个不嫌多,二十个不嫌少。”

    老班长有点呆。

    虽然和风轻雪同舰工作有十来天,但是炊事班和医护兵接触得次数少,他真没想到眼前年纪轻轻肤白貌美的女青年已经三十多岁有五个孩子了。

    “看着不像。”老班长道,他一直以为是个大姑娘。

    风轻雪心花怒放,她就喜欢听到大家这么说,说明自己保养得很成功。

    “给你看我家人的照片。”风轻雪洗了洗手,用手帕擦干,从兜里掏出她随身带着的一张照片,上面有他们一家七口和陆父,“这是我们去年拍的,大的就是我大儿子,小的三个是三胞胎,最小的和两个哥哥不太像。”

    老班长瞅了瞅,指着陆江道:“风大夫,这是你革命伴侣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风轻雪笑道:“他也是个军人。”

    近些年,陆江屡次上报,也时常和各大重要领袖人物合影,和战友书信来往时也曾互寄照片,老班长觉得似曾相识一点都不奇怪。

    除了正在作业的士兵,其他人凑过来看照片。

    “风大夫,你真有五个娃啊,长得可真俊,就一个小姑娘?”

    “两个小男孩几乎一模一样哩!”

    “风大夫的革命伴侣是陆军军官?有点眼熟。”

    现在已经取消了军衔制度,唯一区分军官和士兵的方法就是军官的军装是四个口袋,士兵是两个口袋,级别就很难看出来了。

    风轻雪没有宣扬自己的丈夫是谁,吴副司令等更不会说,所以艇上的军人都不知道。

    老班长瞪了他们一眼,“我正在思考哩,你们插什么嘴。”

    他又仔细看了看,突然想起来了,“嘿,我在杜团长家里见过,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照片上就一家四口,没有三胞胎和这个老人,大人也比风大夫你这照片上的更年轻。”

    “估计是**年前的照片。”杜团长杜如松就是陆江让她有需要去找的两个战友之一。

    “你们家和杜团长家是亲戚?不然他们家怎么有你们家的照片。”

    风轻雪听了老班长的话顿时一笑,“是我丈夫的战友,比亲戚还亲。”

    在场的人恍然大悟。

第1684章 蝴蝶效应4

    旁边的士兵把下的网拉上来,正闲聊的大家赶紧上前帮忙,除了风轻雪和老班长。顶 点 X 23 U S

    老班长对风轻雪道:“既然是老战友,你回岛后很可能会去拜访,我跟你说,杜团长为人挺好的,就是他那个媳妇儿不太好相处,你小心点。”

    风轻雪心中闪过一个问号,“为啥?”

    老班长摆了摆手,“在人背后说闲话可不好,你以后就知道了。你选几个漂亮的海螺,回头我就不下锅炒了。”

    海螺有很多种做法,凉拌、爆炒等。

    要想不伤害海螺壳,就得用清蒸和水煮两种方法先取出海螺肉。

    风轻雪选了二十多个花纹比较漂亮的海螺,老班长单独放在淡水盆里,加点盐,让它们吐尽泥沙,然后就着蒸米饭的蒸锅蒸了十几分钟,拿出来起出海螺肉。

    风轻雪目前清闲,就跟在厨间帮忙。

    “咦!这个海螺里头有珍珠!”老班长话音一落,果然从海螺肉里剖出一大两小三颗珍珠,都是橙红色,闪着温润而晶莹的光泽。

    风轻雪探头一看,眼睛亮了,“美乐珠!”

    美乐珠是珍珠中特别昂贵的一个品种,很贵很贵,而且十分罕见,人工无法养殖,出珠率也是几千分之一,风轻雪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见过美乐珠,但生活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自然从网上看到过相关介绍,眼前这种橙红色调的美乐珠最为珍贵。

    “什么是美乐珠?”不光老班长好奇,两个炊事员也很好奇。

    风轻雪解释道:“就是一种珍珠,听人说的,你们不觉得这珍珠很漂亮吗?”

    老班长大笑,“你喜欢这玩意儿?”

    风轻雪点了点头,“老班长,珍珠可以让给我吗?我用你们需要的东西和你们换。我女儿喜欢这些珠子,以前在老家时都给她用草珠子穿项链戴着玩。”

    老班长随手递给她,“喜欢就拿去,别提用东西换的话。”

    “真的给我?”风轻雪捧着三颗美乐珠,最大的一颗很圆润,接近正圆,直径约在十几毫米,两个小的则小了一圈,而且是椭圆形。

    老班长从案板桌下面掏出一个罐头瓶,放在桌子上,“呐!”

    瓶子里装着半瓶珍珠,有大有小,有圆形有不规则形,也有椭圆形和蛋形,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白色占了五成,余下五成里有黑色、金色、粉色。

    风轻雪瞪圆了眼睛,“老班长!”

    “这玩意儿能出口。”老班长道,“我们在海上作业,有时候会碰到珍珠,经常攒在一起卖到贸易部门,有些渔民也是这么干的,然后再出口。攒了几个月才攒这半瓶,卖是卖不了几个钱,可咱们为国家赚外汇了不是?你要是喜欢,就再挑一些带给你闺女。”

    风轻雪吞了吞口水,“老班长,我想收购一批珍珠,你能不能给牵个线?”

    “风大夫,你想干啥?你闺女喜欢,你选点好看的拿走就是了,私人收购可不好。”

    “我想用来做珍珠粉,珍珠粉可是一种名贵药材。”风轻雪认真地道,打算把好的珍珠作为收藏,不规则的次品用来做珍珠粉、珍珠膏。

第1685章 师生重逢1

    听完风轻雪的话,老班长想起了她的本职。m.www.uu234.net

    她是医生,医生当然清楚珍珠粉的功效。

    其实,淡水珍珠无核,容易研磨成珍珠粉,海水珍珠却不易,因为海水珍珠属于有核珍珠,风轻雪就是给自己一个收购珍珠的理由而已。

    风轻雪眼巴巴地望着老班长,看得老班长虎声虎气地道:“行行行,回到岛上我给你找找,我在这儿当了二十多年的兵,认识不少人,各个炊事班的班长、经常出海专事捕捞的渔民、还有搞海水珍珠人工养殖的工作人员和岛上收购站的站长,就没有我不熟的,卖给贸易部门的珍珠和工艺品之类都是从顾站长手里走的。”

    “谢谢老班长!”风轻雪眉开眼笑,手攥着罐头瓶不松开。

    老班长继续切海螺肉,“这里面事儿多,私下交易又会违反纪律,到时候我直接带你去找顾站长。顾站长好说话,你说用来当药用,他肯定会按原价分点给你。”

    风轻雪连连点头,“那就麻烦老班长了。”

    走正规渠道好,就算别人知道自己手里有珍珠也没法说什么。

    一月底,猎潜艇平安返岛。

    他们这艘猎潜艇上在那天的海战中没有出现伤亡,又因为战士表现出色,受到了基地的表扬,不过那些就和风轻雪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她是军医,不是战士。

    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次日一大早,风轻雪去找老班长。

    不出海的时候,老班长就在基地继续给大伙儿做饭。

    越国的虎视眈眈并没有完全解除,海军战士们回到岛上继续参与训练,而不是休息到下一次出海,自然还得老班长带着炊事员给他们做饭。

    “你就这么着急啊?”老班长一个劲地笑。

    风轻雪点头道:“那当然,我想趁着这两天休息,买点海货给家里寄过去。”

    最重要的是她拿了老班长的珍珠于心不安,想请顾站长估个价格然后再把钱交给老班长,另外补偿老班长一些他需要的东西,这个就得向人打听了。

    “买海货寄寄给家人?好啊,应该的,咱们这里海货都好得很,北方很难吃到,许多干货都能上路。你和我们一起去副食品厂,以咱们炊事班的名义买,不限量,他们也不敢在里面捣鬼,买齐东西路过收购站,我再带你去找顾站长。”

    风轻雪就是这么打算的,卡着点过来,早饭刚过,老班长带炊事员买菜之前。

    一个连配一个炊事班,得做一百多个人的饭菜,一般来说,在岛上基地里,炊事班每天都得按着菜谱去采购米面粮油蔬菜和鸡鱼肉蛋。

    除了粮、油、肉三样,海货和蔬菜果然都不要票,还有热带水果!

    橙子还没下市,风轻雪连忙买了一兜,还买了一兜椰子。

    接着,打着炊事班的名义,风轻雪买干货,卖干货的中年妇女挑眉道:“老李班长,这位同志新来的吧?没见过,也不像你们炊事班的。”

    老班长挑了点虾皮,“从首都军区借调来的大夫,姓风,享受正营级待遇。”

第1686章 师生重逢2

    在中年妇女惊讶之中,老班长对风轻雪道:“风大夫,你叫她雷嫂子就行,你以后想买什么海货直接找她,保证能给你准备得妥妥当当。m.www.uu234.net”

    “雷嫂子!”风轻雪十分礼貌。

    雷嫂子哎了一声,“闺女,你随便看随便挑,保证都是最好的。”

    风轻雪道了谢。

    相邻柜台的售货员直接看过来,没办法,经常来买菜的人他们都见过,突然来个不认识的,又是个年轻俊俏的女青年,都觉得稀罕。

    “闺女,你要不要买点大黄鱼的,活蹦乱跳的!”卖活鱼的刘大姐可热情了。

    风轻雪请雷嫂子给自己称十斤红口螺干,算是比较贵重的一种海鲜干货,扭头冲卖鱼大姐一笑,“我住在医院的宿舍,什么炊具都没准备,不能开火,就不买了。”

    刘大姐一愣,“那你买那么多干货。”

    虽然打着炊事班的名义,但他们都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风轻雪私人采购。

    “给家里寄的。”风轻雪轻描淡写,接着称了十斤鱿鱼干和十斤干贝、十斤虾皮、十斤银鱼干,上好的鲍鱼干和花胶却是没有,倒是买了不少海带、紫菜、海藻,这些海货先寄给家人,将来再买一些寄给亲友。

    她空间里还有一些干货,数量倒是不多,因为当时压根就没想过买价格很贵的鲍鱼干花胶之类,不过那时候的海货味道和现在的没法比。

    风轻雪突然有了新的打算,多买点这个时代的东西存在空间里。

    改革开放后,人心就跟着变了,工业品的质量直线下跌,各种有毒食物层次不穷,什么毒奶粉、毒豆芽、毒辣椒等等一经曝光简直让人触目惊心,瓜果蔬菜鸡鱼肉蛋的味道也远远比不上现在,这时候可是货真价实的无农药无化肥无瘦肉精。

    刘大姐看到风轻雪的大手笔,倒吸一口气,一般人谁舍得买这么多干货?

    莫说她,就是雷嫂子称重时也有些手抖。

    老班长去买别的菜了,就留风轻雪一个人在这,她忍不住笑道:“雷嫂子,您别抖啊,稳住了。我家老人孩子连同我们夫妇二人一共十来口子,胃口可都不小,买少了,估计不够塞牙缝,而且我们那儿很少见到海货,不多买点怎么行?”

    听到老人孩子四个字,雷嫂子和刘大姐都愣住了,“你结过婚了?”

    风轻雪掩口一笑,她真的不像少妇吗?少妇和闺女的区别很明显好不好?

    “结婚十几年,孩子都五个了。”

    雷嫂子惊讶地道:“一点都不像!看我,我也生了五个孩子,可我这脸这手黝黑粗糙得跟老树皮一样,哪像你白白净净的,是擦了雪花膏吗?”

    刘大姐跟着点头,她也觉得不像,就问风轻雪今年几岁。

    当她得知风轻雪比自己大两岁,眼睛都直了,“哎哟喂,我还得叫你一声大姐!”

    风轻雪立刻改口叫她刘妹子。

    瞧着模样比自己年轻十岁的风轻雪,刘妹子差点哭了,区别太大了,要是再过个十年八年,看着不得像两代人?自己还是那个老的。

第1687章 师生重逢3

    女同志之间总是有很多话题可聊,哪怕之前根本不认识的两个人也很有可能一见如故。

    在雷嫂子称干货装在布袋子里的时候,刘妹子对风轻雪道:“轻雪大姐,你要是不喜欢吃食堂里的饭菜,就自己买菜让厨子给你做,你给点油票加工费就行,我这大黄鱼可新鲜了,除了大黄鱼,还有鲈鱼、带鱼,你们大北方可是很难吃到。”

    风轻雪心中一动,可以这么操作?

    刘妹子见她有些意动,继续推销自己卖的海鲜。

    “刘妹子,今天就算了,我一会儿还有事呢,回头看看能不能借到炊具,如果能的话,明儿再来买鱼。”风轻雪惦记着收购珍珠的事,也无心去食堂找厨子帮忙做饭。

    刘妹子这才作罢。

    风轻雪买完自己看中的海货,又买了点水果和糕饼糖果,作为拜访顾站长的礼物。

    老班长没注意她就买了,看到后一个劲地道:“买这些干啥?买这些干啥?咱们去的是收购站,又不是顾站长家里。再说,就算去顾站长家里,也不用买东西。”

    “就是一点心意,老班长。”

    老班长无奈地道:“你呀,太客气了。”

    东西已经买了,退回去不现实,只能拎着去了收购站。

    国家是统购统销政策,乡下老百姓的瓜果蔬菜农作物一般是卖到供销社,城里则有收购站,收购各类物品,供销社收上来的物资一般都送往副食品站和收购站,然后再分派到各个商店,大城市如首都上海还有专门的文物商店,收购古董。

    顾站长听了老班长和风轻雪的来意,沉思片刻,道:“这倒没什么不可行,就是现在不是采珠季节,去年越国秋天肆无忌惮地骚扰边境,采的珠子不多,大部分都出口了,平时的新珠都是渔民和炊事员送过来的。”

    “老顾,你有多少就拿多少出来呗!”

    顾站长听了老班长的话,笑了笑,“那行,你们跟我来。”

    收购站有专门放珍珠的房间和柜子,顾站长开了锁,捧出几个盒子,里面的珍珠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这是出口的合浦珍珠,不是人工养殖的,数量少。”顾站长指着最好的珍珠。

    颗颗玉润珠圆,晶莹剔透,直径都在八毫米以上,瑕疵极少。

    风轻雪十分喜欢,问价格,论斤的,一斤才五六十块钱,顾站长给她算五十,次一等的一二十块钱,不规则形状的珍珠几块钱一斤,简直是便宜到家了。

    难怪老班长那半瓶珍珠说给就给。

    风轻雪眼睛就盯着那几盒上等珍珠,有黑珍珠、有白珍珠,也有粉珍珠和金珍珠,阳光斜照入窗,幻化出五色光晕,十分绚丽。

    “顾站长,你称一下重量算个账,我都要了。”

    听到风轻雪这句话,老班长顿时张大了嘴。

    顾站长摇头道:“不行,最多分你一半,还得出口换外汇呢!”

    “一半就一半。”过犹不及,一半极品珍珠也超过风轻雪的心理预期了,她以为自己最多能分到三成,毕竟收购站是国家单位,外汇又特别重要。

    。。珍珠价格胡诌的,莫考据,不过八十年代,上等和田玉籽料也才一百块钱一斤

第1688章 师生重逢4

    一半上等珍珠一共二斤九两多,顾站长索性分了三斤给风轻雪。

    风轻雪又买了二三斤的次等珍珠,凑够二百块钱。

    所谓次等,就是直径小于七八毫米的,或者是椭圆形、馒头形、近圆形而非正圆形的,也或者皮上微有瑕疵的,都可以做饰品。

    风轻雪眼尖,还在次等珍珠里看到两颗美乐珠,自然收入囊中。

    “风大夫,你买这么多?”老班长早就呆住了,二百块钱相当于他小半年的工资。

    风轻雪有些不好意思,意犹未尽地收手,把买下来的几盒珍珠分别装进准备好的布袋子中,然后塞到挎包里,“老班长,这就叫见猎心喜啊!”

    老班长摇了摇头,不理解她这种行为。

    回到外间,风轻雪再三地向顾站长道谢,又请他评估半瓶珍珠和三颗美乐珠的价格。

    顾站长很自然地道:“自然是按重量,别看出口的珍珠我们都按级别分开,可大家送来时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收购价很低,这半瓶珍珠最多五块钱。”

    老班长回过神,“我说风大夫,你这是干嘛?不会是要给我钱吧?不用,不用!”

    风轻雪不可能真给老班长五块钱,这几块钱还不够侮辱人的呢,就笑道:“没,没打算给您钱,就是问问顾站长,心里有数儿。”

    老班长这才放心,都是意外所得,给的时候他就没想过得到回报。

    离开收购站后,风轻雪在两个炊事员的帮忙下先去寄东西,还有昨晚写好的信,然后和炊事员告别,拎着自己给自己买的橙子和椰子往宿舍的方向走去。

    路过家属大院门口,她听到一阵哭天抢地之声。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坐在地上拍着大腿扯着嗓子地嚎,她面前站着一个满头花白却脊背挺直的老年妇女,背对着风轻雪,手里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

    周围站着不少随军家属,七嘴八舌地劝架。

    风轻雪好奇心起,站住脚听了一阵,好像是坐在地上大哭且名叫秀芬的妇女虐待女儿敏敏,被婆婆发现后斥责了她一顿,让她不要这么重男轻女,于是爆发了这一场矛盾。

    “郭大夫,您消消气,别吓着孩子。”有人开口劝那位婆婆。

    郭大夫?听到这三个字,风轻雪险些脱口叫出声,想到世上同姓的人很多,从医的也不在少数,就生生地咽下了即将出口的三个字。

    那位郭大夫沉声道:“我就是心疼孩子,看她把孩子作成什么样了!”

    熟悉的声音钻入耳中,风轻雪立刻走过去。

    注意到陌生人,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着她,郭大夫察觉到异样,又听到脚步声,半转过身,看到风轻雪的一刹那也愣住了,“轻雪?你怎么在这里?”

    风轻雪三步并作两步,激动地道:“郭大夫,真的是您呀!”

    这可是她医学上的启蒙老师之一,就是工作的关系,一直没再见面。

    多年不见,郭大夫老了很多,满脸皱纹,尽显沧桑。

    。。七夕节快乐。

第1689章 枯木逢春1

    见到风轻雪,郭大夫也很惊喜,惊喜得顾不上撒泼的儿媳妇。www.uu234.net

    倒是围观者都很好奇地看着她们紧握着对方的手,“郭大夫,你们认识啊?这闺女新来的吧?哪个军官的家属啊?咱们都没见过。”

    “对啊,这么俊,谁这么有福气?”

    “郭大夫,快给我们介绍介绍呗,免得下次见了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得到大家的提醒,郭大夫才想起自己见到风轻雪时的第一个问题,重复问了一遍。

    风轻雪瞥了嚎叫之声因此而戛然而止的秀芬一眼,没拎着水果的手臂挽着郭大夫的胳膊,“部队不是向首都军区借调了几个军医吗?我是其中之一,昨天才从海上回来。郭大夫,您怎么在这儿啊?听人叫您,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郭大夫听了,竟有些骄傲,十多年前,谁能想到来自乡下又没有正式文凭的年轻姑娘会有今天的成就?西南军区总医院那些曾经教过风轻雪的医生护士一定都很高兴。

    这些年,他们虽然没有再见过面,但是每年都会收到来自风轻雪的信件和东西。

    东西不多,联系的次数也不多,但被人记挂着的感觉特别好。

    松开牵着孙女的手,郭大夫拍了拍风轻雪的胳膊,“我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下手也不稳当,不敢再做主刀医生,于是就在年底办理了退休手续。”

    “医院没挽留您?您的医术那么高明,就算不做主刀医生,也可以坐诊啊!”

    在医生这个行业里,老百姓更相信老医生,认为他们年龄大经验足,凡是老大夫坐诊的科室一向是人流如潮。

    听风轻雪说自己医术高明,郭大夫心情十分愉悦,脸上笑出一团和气,少了几分在医院工作时的严肃刻板,多了几分慈爱祥和,“怎么没挽留?还想让我带几个学生,不过被我拒绝了。大半辈子都在西南军区,也该歇歇了。”

    风轻雪本打算问她为什么拒绝带学生,想想就算了。

    谁都有选择自己余生的资格,有些人会在岗位上奉献一辈子,有些人则像她自己的计划那样,到了年纪就退休,博一个晚年的悠闲时光。

    别看她今年才三十二,可她已经把退休后的生活作为人生计划之一了。

    “您忙碌了一辈子,是该好好歇歇,就是怎么歇到这里来了?”她记得郭大夫的丈夫是一名抗战烈士,牺牲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所以郭大夫的出现是因为她儿子在这里?

    郭大夫的儿子也是军人,具体在哪个兵种,叫什么名字,风轻雪就不清楚了。

    郭大夫淡淡一笑,“我家你顾青顾兄弟一家子就在这儿,我奔着他来的,原想歇一歇,谁知这里的部队医院想返聘我坐诊,来找了两三次,我本来很犹豫,见到你,突然有了继续工作的决心,省得别人说我是光吃不干活的老不死的!”

    风轻雪脸色一变,十分气愤,“谁的嘴巴这么贱?您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救人无数,怎么就成了光吃不干活的那啥?”

第1690章 枯木逢春2

    围观者不约而同地看向还坐在地上不起来的沈秀芬。m.www.uu234.net

    风轻雪立刻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对郭大夫口出恶言之人竟是她的儿媳妇?

    撇开满身灰尘,她有一张圆润的鹅蛋脸,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皮肤白白净净,猛一看像个斯文腼腆的人,哪知道言行举止如此粗鲁无状,风轻雪也想起了她之前嚎叫间辱骂郭大夫时的污言秽语,简直不堪入耳,真可谓人不可貌相。

    “看什么看?看什么看?”沈秀芬恶狠狠地开口,形状漂亮却闪着尖酸刻薄之意的杏核眼瞪着郭大夫,“有种一辈子别指望我们给你养老送终!”

    没等郭秀英开口,围观的人就不高兴了。

    “沈秀芬,你怎么说话呢?”

    “就是,郭大夫可是你婆婆,好不容易养了个儿子,把你娶进门,你就不怕天打雷劈?”

    “你个做儿媳妇的,又不是说你摊上恶婆婆,明明郭大夫对你们一直都很好,这些年要不是郭大夫补贴,你们能过得这么滋润?”

    有人直接嘀咕道:“亲儿媳妇还不如侄媳妇孝顺!”

    沈秀芬骂道:“关你们屁事?谁要你们多嘴,不怕烂了舌头!”

    郭大夫冷着脸,脊背挺得更直,她从来就没指望有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子给自己养老,何况不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儿媳妇?

    “你放心,沈秀芬,我有国家给我养老,饿不死!”郭大夫一字一句地道,字字如刀,转头对小孙女道:“敏敏,你跟不跟我走?赶明儿我上班,你和你姐上学,跟着我一起住一起吃,我养你们俩到出门子,不用再忍饥挨饿。”

    顾敏抱着她的胳膊,瘦巴巴带着巴掌印的小脸上满是孺慕之情,“奶奶,我跟您走!”

    看到郭大夫眼里闪过的一丝欣慰,沈秀芬翻身就从地上爬起来,伸手去抓顾敏,“死丫头你再说一句试试?看我不剥了你的皮!”

    郭大夫拉着顾敏避开了沈秀芬的动作,目光如冰似雪。

    “沈秀芬,你敢再进一步,信不信我马上就去你娘家要钱,不管你这些年补贴了他们多少钱,十年前从我这里拿走五百块钱可是白纸黑字地写了借据!”

    沈秀芬瑟缩了一下,两手一顿。

    郭大夫一声冷笑,拉着顾敏和风轻雪大步走进家属区靠近大门口的一栋二层小楼。

    风轻雪满肚子的疑问,默不作声地跟着她走进院门,正蹲着洗衣服的中年妇女马上站起身,“婶子,您回来了?秀芬没怎么着您吧?我就说我得跟您一块去接敏敏,您偏不让。”

    郭大夫嗯了一声,侧头对风轻雪道:“轻雪,这是我的侄媳妇,叫徐小曼。我侄子顾天比陆江和顾青的年纪都大一些,你叫她一声嫂子就行。我现在住在他们家,等工作落实了再搬到宿舍去,到时候咱俩离得就近了。”

    “您要是住宿舍,我和老顾不得被人骂死,咱家又不是没有您的房间。”徐小曼说完才发现多了一个陌生的女同志,忙在身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布满风霜且黝黑粗糙的脸上满是热情,“婶子,这位女同志是谁啊?没见过。”

第1691章 枯木逢春3

    郭大夫对侄媳妇的态度和儿媳妇的截然不同,笑道:“她是我大哥的学生,叫风轻雪,也是部队从首都军区借调来的军医,我带给你们的野味山货就是她孝敬我的。我今儿碰到她才知道她来这里了,让她来咱家认认门,免得以后面对面地碰上你们都不认识。”

    “嫂子好,冒昧前来,叨扰了。”风轻雪递上本来买给自己吃的水果。

    “是大夫啊,模样可真俊,快,屋里坐。人来就行了,拿什么东西呀?这么客气。”徐小曼不好意思收,还是郭大夫接过来挂在墙上。

    徐小曼给风轻雪倒茶时,风轻雪无意间在相框里看到了顾站长的照片。

    都姓顾,难道是一家人?

    顾站长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瞧着不像郭大夫口中的侄子顾天。

    按下心中的疑惑,风轻雪坐在沙发上,问郭大夫家里是怎么一回事,婆媳不和,老人家又住在侄子家,简直是一团糟。

    郭大夫叹了一口气,她也觉得糟透了。

    她唯一的儿子名叫顾青,今年四十岁,是一名驻扎在本地的海军,现在是个副团长,原本是很憨厚老实又孝顺的孩子,都没叫她操过心,自从十五年前娶媳妇后就变成了一个耙耳朵,媳妇指东,他不敢向西,工资补贴都孝敬他丈母娘家了。

    沈秀芬这个人,不仅重男轻女,而且一心一意全为娘家无私奉献,她存在的价值就是提拔她弟弟,管吃管穿管住管他娶媳妇生孩子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顾青一个月近二百块的工资加补贴,得有一百五十块是花在沈秀芬娘家兄弟身上。

    为了娘家兄弟,沈秀芬极度苛待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十四岁的顾玫和八岁的顾敏,从小到大竟然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在家里没吃过一顿饱饭,挨打挨骂简直是家常便饭,之所以没饿死还是因为侄子顾天和侄媳妇徐小曼感念自己对顾天的养育之恩在暗中接济。

    郭大夫忙于工作,多年没有回家,退休回来才知道一切,而且还被沈秀芬拒之门外,今天去看望孙女,正好碰到沈秀芬虐打孙女的情形,原因是小孙女没有替她娘家侄子做作业。

    郭大夫自然忍受不了儿媳妇的行为,发生了风轻雪所看到的一场吵架。

    “我这个侄子从小没爹没娘,我和他叔结婚时,他才七岁,瘦得跟猴儿一样,跟我们夫妻俩随军,饥一顿饱一顿地长大,十六岁从了军,后来组建海军,他就被国家分到了海军中,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现在是正师长,一家子都在这里,大儿子顾政在收购站工作,已经结婚生子了,二儿子顾敬从军,目前在首都军区的保州部队,小儿子顾放在水产公司。”

    郭大夫说到这里,一边给小孙女擦红花油,一边道:“我这辈子没养一个好儿子,却养了一个好侄子,娶了一个好侄媳,侄孙和侄孙媳妇也都是好孩子,改天介绍你认识。”

    原来沈秀芬不仅是个恶媳妇,还是个扶弟魔!

    风轻雪安慰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您想开一点,反正您老有退休金,继续工作的话还有工资,又有孝顺的顾大哥和顾大嫂,一定可以安度晚年。”

第1692章 枯木逢春4

    顾大嫂徐小曼孝顺又热情,在风轻雪和郭大夫说话的时候,放下院子里洗到一半的衣服,匆匆跑到副食品厂买菜,回来就做饭,顾敏给她打下手。www.uu234.net

    顾天最近很忙,一直在部队食堂吃饭,中午不回来,大儿子有自己的小家庭,她们娘仨加上十四岁从海边回来的顾玫一共四个人,顾大嫂却做了四菜一汤和大米饭,红烧带鱼、清蒸黄花鱼、爆炒红口螺、白菜炖豆腐和紫菜蛋花汤,十分丰富。

    “风大夫,今儿去晚了没买到猪肉,你别嫌弃我们招待不周。”

    风轻雪忙道:“嫂子客气了,这已经很好了,我喜欢吃鱼,特别喜欢。”

    “那就好,那就好,喜欢吃鱼常来我们家,我再给你做,我做菜的手艺可是跟炊事班学的。”顾大嫂转而又给两个侄女挟了几筷子菜,“玫玫,敏敏,多吃点,奶奶回来了,你们以后就住在伯娘家里,大伯伯娘有一口吃的,就有你们姐俩半口。”

    顾玫和顾敏眼圈儿一红,低低地应了一声。

    郭大夫心里很不好受,放轻了声音,“以前奶奶不知道你们受苦,一直工作没回家看看你们,以后不会了,跟着奶奶过,你们娘要是再敢虐待你们,我一定饶不了她!”

    “嗯!”顾玫话随泪落,“等我和妹妹长大了,一定会好好孝顺奶奶和大伯伯娘。”

    顾敏跟着点头,“孝顺奶奶和大伯大伯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备受父亲忽视母亲虐待的两个孩子心里很清楚谁对她们最好,邻居家的大爷大娘对她们都比父母好。

    最让顾玫难以忍受的是她母亲总叫她一切以舅舅和表弟马首是瞻,长大后嫁个愿意多给彩礼条件又比较好的人家,婚后记得拿钱给舅舅和表弟花,不能小气,顾玫觉得母亲是想把自己培养成第二个她,因为她就是这么做的,心里眼里就只有自己的弟弟和侄子。

    这也是郭大夫和儿媳妇撕破脸的主要原因,她不在乎有没有孙子,可她无法容忍儿子对孙女的不闻不问导致儿媳妇把孙女带上歪路。

    吃过午饭,送风轻雪回宿舍,郭大夫就去医院,答应了医院的返聘。

    医生是越来越吃香,何况郭大夫是有真本事的,上过战场,坐镇过后方,无法再拿手术刀,照样能给人看病开药。

    院方高兴得很,马上就给她安排坐诊的办公室和宿舍。

    不到半天,郭大夫就成了医院返聘的老军医,户口和粮油关系全部落实,因为郭大夫级别高,之前享受正师级待遇,宿舍安排在部队的家属区,一栋二层小楼带院子。

    风轻雪的宿舍面积也不小,有四十平方,小两间,位于三楼。

    一间当卧室,一间打算当厨房。

    虽然炊具可以放在房间外的长廊上,但是风轻雪不想这么做,她不喜欢沐浴在左邻右舍的油烟之中,还要面临盯着锅里饭菜的种种眼光。

    于是,她在老班长的建议下,从炊事班租借了一套炊具,蜂窝煤自己买。

    她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呆多久,总不能天天去食堂吃饭,她还想打着自己做饭的幌子多买点海鲜存在空间里呢!

    前脚收拾好厨房,后脚就有卢振华拜托的人派警卫员给她送票送东西。

第1693章 准备盖房1

    巧了,卢振华的战友竟是顾天顾师长,也就是郭大夫的大侄子。m.www.uu234.net

    虽然对战南越初步告捷,但是很多后续工作都需要南海舰队的高级将领处理,又要分派战士驻扎他们保住没被对方侵占的岛屿,又要防备对方继续侵占国家领土,还要计划如何夺回其他已被侵占的岛屿,顾天这位正师长几乎是港城海军基地的最高将领。

    吴副司令是东南军区的副司令,实际上是南海舰队的正司令。

    南海舰队驻扎港城,却又不仅港城一个海军基地。

    这也是风轻雪从郭大夫和顾大嫂口中知道的,来了二十来天,别人都没跟她说过南海舰队中的详细情况,她自然是一知半解。

    越是经历得多,越是了解那种战友满天下处处逢故交的感觉。

    顾天从风轻雪登岛那天开始一直忙到现在,好不容易有空回了一趟家,得知卢振华拜托自己照顾的人竟是舅舅郭明的学生,和婶子渊源极深,本想亲自过来拜访,不料边境又出现了一点麻烦,他就叫警卫员送了许多票和东西。

    票是他受卢振华委托时就找战友凑出来的,没有牵绊的战友生活中票都用不完,那些生活用品则是妻子特地准备的,既是看在卢振华的面上,也是看在郭大夫的面上。

    警卫员坚决服从命令,风轻雪见不着顾天本人,推辞都没办法。

    她收下后,警卫员迅速地告辞,走得特别快。

    顾天送来三十斤粮票、十斤肉票、十斤糖票、十斤鸡蛋票和五斤油票,另有一沓工业券,方便买工业品,顾大嫂则准备了一些数量不多的米面粮油瓜果蔬菜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摆在将将收拾好的厨房,很有点居家过日子的模样。

    风轻雪赶早去买肉,倒不是自己吃的,而是准备存放在空间里。

    海鲜的天堂,吃什么肉呀?

    她一个人吃饭,没敢买太多肉,就割了二斤一级五花肉,九毛钱一斤,买了二斤不要肉票价钱也比肉便宜的排骨,一共花了两块多。

    自从有了警卫员,她好几年没亲自买肉,不知道猪肉都分级卖了。

    放进篮子里盖好,转身找刘妹子买鱼,碰到了同样来买鱼的顾大嫂。

    顾大嫂见到她也很惊喜,“小雪妹子,你也来买菜?咱们这里的鱼不要票,你想吃就啥买啥,蔬菜倒是用不着买,去我家院子里摘,我家一年四季都是自己种菜吃,婶子的院子也被我收拾出来准备开春种菜。”

    “谢谢嫂子,不过我一个人吃饭,说回去就回去,随便买几分钱的菜就行了。”蔬菜一般都是一两分钱一斤,全国物价基本一致。

    刘妹子眼神在她们俩身上扫来扫去,“顾嫂子,你认识风大夫啊?”

    顾大嫂哈哈一笑,“是啊,你们可别欺生。”

    “不会,不会!”刘妹子连连摆手,“风大夫,你买啥鱼?我给你挑最好的。”

    风轻雪仔细看了看,“给我一条鲈鱼。”

    她只会做简单的鱼类菜色,鲈鱼可以清蒸,带鱼可以红烧,比较罕见的海鲜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螃蟹也只会清蒸。

第1694章 准备盖房2

    买了鱼,发现雷嫂子那儿又多了许多干货,其中的花胶看起来很不错,又大又完整,忙向顾大嫂告罪一声,过去挑选,仍打着寄给亲朋好友的旗号。www.uu234.net

    买买买,好想都买下来存在空间里!

    可惜人多眼杂,买了大量干货还真不能不寄出去。

    “花胶煲老母鸡很补的,女同志更应该补一补。”

    雷嫂子的态度比前天更热情,眼睛更亮,刚刚顾大嫂的态度和言语她都看到听到了,谁不知道顾大嫂的丈夫是师长,也都知道郭大夫的哥哥是首都的大国医,给老首长看病的,平时接触到的大人物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风轻雪莞尔,“我刚买了肉,难道再买只鸡?鸡不好买吧?都是逢年过节才有。”

    “平时也有卖鸡鸭的,不要票,就看运气了,来得晚见不着,鸡比较畅销,炖鸡汤很滋补,鸭子骚味重,不大好卖。”雷嫂子收了钱,把称好的花胶递给她,“别的还要吗?买点紫菜和海带做汤,紫菜汤里放点虾米,味道可鲜了。”

    风轻雪略一思索,“那就给我称二斤紫菜和两斤虾米。”

    等她买好菜,顾大嫂本打算和她一起走,结果被雷嫂子和刘妹子拉住了。

    “顾大嫂,你们聊,我先走了。”

    顾大嫂无奈地看了雷嫂子和刘妹子一眼,“那行,你先走吧。”

    瞧着风轻雪倩影远去,刘妹子终于问出憋在肚子里很久的问题,“顾大嫂,这风大夫真的三十多岁有五个孩子了?前儿第一次见到她,我第一个想法就是给她介绍对象。”

    每一个部队里都有很多未婚男青年,也都是香饽饽。

    保媒拉纤,在许多妇女生活中都占据了一个顶顶重要的位置。

    顾大嫂失笑,“难道人家能记错自己的年纪记错自己的孩子?我说你们忒多事了,居然想给人家介绍对象,我告诉你,人家的革命伴侣可是军长,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军长,在首都军区,自己也享受营级待遇,这次借调又给履历增添了一笔光彩,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附近卖东西的售货员听到这句话,不约而同地倒抽一口气。

    “哎呀,我的妈呀,顾大嫂,听你这么说,风大夫的丈夫级别比你家顾师长还高啊?”雷嫂子一脸的不敢置信,同时庆幸自己对风轻雪的态度一直都很好。

    顾大嫂大笑,“陆军长可能干了,比我家顾天有本事。”

    刘妹子也很吃惊,“难怪她买干货一点都不手软,我暗地里还想她太败家了点,好几十斤的干货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那些钱都够我家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雷嫂子跟着点头,她买的都是上等花胶,价格较贵,多数走出口,也是说买就买。

    顾大嫂拉了拉背篓的带子,“这有什么奇怪,他们所在的地方很难见到海货,好不容易有机会,自然会多买点。不跟你们说了,我得回家给我婶子包鲅鱼饺子,她老人家最好这一口,可惜在外多年一直吃不到。”

第1695章 准备盖房3

    风轻雪中午就做一菜一汤,清蒸鲈鱼和紫菜汤,蒸一碗米饭。

    至于肉和排骨、花胶,早收到空间里了。

    为此,她一个上午都在整理空间,腾出一块空地,翻出已经空下来的纸箱、塑料筐之类的容器放在空地上,用来装这个时代的物资。

    此时此刻,上辈子是小老百姓生活平平淡淡的她显然忘记了,食品不安全的时代,以她和陆江的级别,吃的都是特供,是有机食品,受到污染的有害食品根本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所以没有必要未雨绸缪。

    煤球炉上的饭菜没熟,风轻雪继续整理。

    发现当初从上海文物部门偷的一大批文物占据了不小的空间,她忍不住挠挠头,现在已经74年了,等到77年就可以物归原主了,省得压在心里。

    为什么不是76年?当然因为76年那一年简直是风雨飘摇。

    就是那些人想得到平反,也得等到79年、80年。

    真希望三年光阴弹指即过,生活步入正轨,不用再小心翼翼地防范。

    敲门声就在这时候响起,打断了风轻雪的思绪。

    她手忙脚乱地把眼前一点东西收进空间,开门看见端着一个饭盒的顾敏,小姑娘跑得脸颊红扑扑,像是多了点血色,“敏敏,有什么事吗?”

    顾敏举起手里的饭盒,“大伯娘包了饺子,奶奶让我给您送来。”

    风轻雪一愣,接在手里,“你等下,我把饺子倒在碗里,饭盒你带回去。”

    饺子倒在自己的饭盒,风轻雪顺手洗净,用干净的棉布吸干水分,装了一盒空间里的糖醋小肋排,整理空间时发现还有不少可以现吃的熟菜熟食。

    倒不是她故意把后世做的食物给顾家,而是她今天买的排骨根本就没做。

    几十年后的排骨比肉贵,导致排骨上总会带着厚厚一层肉,哪像现在的排骨,大师傅恨不得把肋骨剔得光溜溜,也幸亏是大师傅都有分寸,排骨上仍旧裹了一层肉。

    “卖肉的大师傅发善心了?排骨上带着这么厚的肉。”

    郭大夫听了侄媳妇的话,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饭盒里的排骨,点头道:“听秀英说,轻雪人缘好,出手又大方,许多卖肉的师傅都乐意在她买的骨头上留点肉。”

    压根忘了卖肉的柜台上各类肉和骨头都是分解好才摆出来的。

    “轻雪妹子是真大方,副食品厂卖东西的都这么说她。”顾大嫂给婶子挟了几块排骨,又给两个侄女分别挟几块,叫她们趁热吃,“也是我们不周到,以前就没想过就近买点海货寄给亲朋好友,轻雪妹子年年给您寄东西,这一点真不错。”

    郭大夫想起和大哥、侄女通信的内容,莞尔道:“轻雪交游广阔,光老师就拜了好几个,哪能不孝敬呀?咱们不能比。你们以前养三个儿子,还要接济一些烈士家属,差点没把你们吃穷了,哪有闲钱做这些?也不用刻意为之。”

    顾大嫂想了想,紧接着点头称是,虽然自己家三个儿子各有工作,但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没工作,全靠顾天,各项开支不小,还是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第1696章 准备盖房4

    顾家送给风轻雪的鲅鱼饺子她依旧没舍得吃,被她放进空间了,准备带给陆江品尝。顶 点 X 23 U S

    至于家里的老人孩子就算了,不是不想着他们,而是除了陆父知道空间的存在,她无法跟程保国夫妇和孩子们解释鲅鱼饺子的来历。

    难得有空,又没有孩子打扰,风轻雪的下午就在挥毫泼墨中度过。

    晾干,叠好,给温如玉寄过去,请他评点,这些年没回老家,全靠书信。

    自然而然,风轻雪又买了一批海货和信件一起寄回老家,由关域和周舟接收,然后平均分配给三个舅舅以及小姨和王娇,表示自己身在南海依旧惦记着他们,剩下的则留给他们自己和那群下放的老爷子老太太,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他们收到的时候自然很激动,尤其是徐大娘,背地里抹了抹眼泪,跟老伴道:“咱们这辈子真得了小雪的济,亲生孩子都做不到。”

    他们有四个孩子,目前能联系上的就是双胞胎儿女。

    身处北大荒,俩孩子已经各自成家,有了孩子后,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偶尔还得他们老两口补贴一点粮食和棉花给他们,尤其是听说他们有了孩子,老两口没少麻烦风轻雪弄点红糖小米布料营养品给他们寄过去,总算平平安安地熬了下来,就是一直没见面。

    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五十年代就拖家带口地去了,也就困难时期联系上了,自己老两口寄了些从风轻雪手里弄到的粮食给他们,他们寄了点钱回来,后来就渐渐地联系不到了,也不清楚他们到底是生是死。

    东南沿海地区还好一点,西北荒凉,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徐大爷拍了拍妻子的手背,“不然怎么说咱们俩这辈子最大的运气就是碰到了小雪?别哭,咱们家这种情形,孩子没有消息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咱们活到了这把年纪,人生七十古来稀,还有什么看不开?各安天命罢了,不指望他们给咱们养老送终。”

    徐大娘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各安天命,就是各安天命。快睡吧老头子,阿域不是说要翻盖房子的吗?春天到了可以动土,有咱们忙的时候呢!”

    “虽然阿域手里有阿城给的钱足够他们哥俩买宅基地盖房子,但是得等老陆回来吧?”

    “那当然,老陆才是一家之主。”

    陆江一家子的户口都跟着陆江一起走,陆天隽从军、关城兄弟和陆天智上班,户口和粮油关系也都不在王楼大队了,可不就剩一个陆父?

    他也惦记着盖新房的事,二月底就和喜宝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老家。

    已经长成少年的喜宝一如往常,大受欢迎。

    陆父老当益壮,先找王正国给关城和关域买了一块位于陆家前面的一块宅基地,关域付的钱,然后联系陆江的战友,用拖拉机拉了很多红砖和水泥、沙子。

    金若初早在关域回来后就开始给他们设计房屋院落,随时可用。

第1697章 欣欣向荣1

    不用打土坯,水泥、沙子和红砖到位后,打好地基,房子说建就建。

    因为陆江和风轻雪长年在外,短时间内回不来,同时建两座新房子过于张扬,所以陆父临时改变主意,只给关城弟兄俩盖房子,对外宣称说关城在首都当了什么机械制造工程师,涨了工资,就想在老家盖房子,方便以后回乡居住。

    陆家老人孩子一大群,第四代年纪大的陆天隽之子马上两周岁了,三间泥瓦房就是挤死也住不下,大家以前还讨论过陆家都娶三个媳妇了怎么还不盖新房。

    重要的是,他们对在首都工作多年的关城有一份天然的敬畏感,就是说出去也有面子不是?父老乡亲家里有些闲钱的,在娶媳嫁女的时候,除了麻烦风轻雪,也会麻烦关域给关城寄信寄钱,托他帮忙弄点自家需要的稀罕物资,这也是他们沾到的光,应该记住的人情。

    陆家的人缘可是经营了十几年。

    所以,一听说陆家盖新房,又刚开春不算很忙,男女老少都来帮忙。

    金若初给他们设计的格式是正房四间,方便以后接续楼房,东西偏房各三间。

    正房四间需要三万块砖,偏房不能高于正房,盖成平房又不美观,于是在设计中就变成了砖瓦房,共计需要两万块砖和两千片瓦。

    万砖千瓦,说的就是三间砖瓦房。

    考虑到厨房、厕所和院墙、门楼,陆父一口气定了六万块砖,本来想买青砖的,青砖质地紧密,价格也贵一些,可惜买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

    最好的红砖每块两分八,六万块就是一千六百八十块钱。

    关城给关域的一千五百块钱就有点儿不够了,水泥、沙子和瓦片、楼板、木梁、门窗都需要钱,哪怕父老乡亲都说不要工钱,他们也不能不给,加上买宅基地已经花了二百,于是在陆父掏钱之前,周舟果断卖了一根金条。

    陆家团结,没谁计较钱不钱的问题。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像陆天智想出钱都没办法,谁叫他手里没钱呢?就是关域的那点工资也刚够他们两口子和周奶奶的生活而已。

    去掉材料费和宅基地费,其他方面花钱就很少了。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月就结顶了。

    结顶那天,也就是上楼板和屋梁,离完工就剩一步之遥了。

    楼板和屋梁都缠了一点点不起眼的红布,这是旧风俗,不敢明目张胆,只能把红布改小改细成了布条,一般人发现不了。

    陆父提前用程保国夫妇的供应本儿去市里买了一大包裹着糖纸的硬糖,担心不够,又找沈飞鸿向街坊邻居借了几斤糖票,硬糖里头夹了不用糖票的二斤大白兔奶糖和苗凤琴炒的带壳花生,待楼板和屋梁上顶,糖果花生就从屋顶上撒下来,遭到了妇孺儿童的哄抢。

    虽然大老爷们不好意思,都站着不动,眼睛只盯着楼板和屋梁,但也不是没有壮劳力伸手从空中抓接几块糖果,转手塞给自家娃儿。

    房屋结顶,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04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作者:宁小白所写的《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为转载作品,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介绍:
原名《重回六零年:军嫂的奋斗生涯》六零年代物资极端匮乏,农村靠工分,城镇靠粮本,衣食住行处处需要票证,穿衣要布票,吃饭要粮票,粪票都是宝,幸亏她有一个随身空间,里面装满了物资,嫁军人,做军嫂,衣食无忧。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