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TXT下载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全文阅读

作者:宁小白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txt下载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106章 示弱于人2

    王正国没傻到拿自己的前程去纵容自己女儿的任性,也特别欣赏风轻雪的聪明劲儿。顶 点 X 23 U S

    今天来找自己,是告状,是釜底抽薪,但因示弱,所以柔化了话里的锋芒。

    聪明到了极致,难怪陆父满意得不得了。

    和她比起来,王娇真是蠢到了骨子里,这么理直气壮地拿着所谓的救命之恩去威胁风轻雪,脑子简直就是被狗吃了,不剩一丁点。

    王正国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女儿不聪明,但万万没想到会蠢到这种地步。

    风轻雪退婚了,陆江就一定娶她吗?

    幸好,幸好,幸好自己一直暗中照顾陆家,陆江和风轻雪结婚报告所需要的材料都是自己亲自准备的,草湖大队那边关于风轻雪的户口家庭情况等材料也是他出面从风拴住手里拿来的,没受到任何的阻拦,算是结下了善缘。

    材料齐全,回到部队的陆江第一件事就是打报告,恋爱报告和结婚报告一块交上去。

    按照常理来说,恋爱报告一般都比结婚报告提前半年交上去,确定恋爱关系后,才会有接下来的结婚仪式,不过陆江情况不同,倒也不必苛责。

    所以,先通过的是恋爱报告。

    恋爱报告通过后,陆江和风轻雪通信就不用接受审查了。

    把好不容易狩猎来后经过熏制的野猪腿野猪肉野兔子和钱、票等给风轻雪寄去,没过多久,就有人通知他拿信和包裹。

    一封信,足足四个大包裹。

    包裹需要接受检查,经过陆江同意后打开,在场的人倒吸一口气,目光和心里都充斥着羡慕,和陆江交好的几个战友纷纷开玩笑道:“陆江,得请客,对,请客!”

    最轻的包裹里是衣服鞋子,棉鞋、鞋垫、羊绒衣裤、羊绒坎肩什么的,没人仔细检查。

    第二个包裹则是三十斤米和三十斤面粉。

    第三个包裹里装着蜜饯、干果和一袋蚕豆花、一袋五香花生米,都是密封的。

    第四个包裹最大最沉,也最让人垂涎欲滴,因为里面装着十条腊肉、好几十根腊肠、两只风干鸡、两只风干鸭和一大一小两罐红通通的辣椒羊油。

    风轻雪在信里告诉陆江,得益于他各位战友的照顾,颇攒了点物资寄给他,让他衣服鞋子替换着穿,以后每个月都给他寄粮食,不要在吃的方面怠慢自己,留下自己吃的量,其他的不妨送到炊事班,给战友们添道菜,之前他能带那么多的东西和票回家,未尝不是战友们的功劳,又特意交代他送两条腊肉和一些腊肠干果蜜饯等单独给赵勇。

    天南海北都有陆江的战友,这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理由,而且也没法去一一调查。

    陆江怎么可能不明白风轻雪特意申明这个理由的深意。

    额外送赵勇,也一定是感谢之前赵勇给的军大衣和鞋子。

    心思细致,面面俱到。

    陆江又是骄傲,又是自豪,脸上满满的笑容,大声回应战友的玩笑:“好,一会把腊肉腊肠鸡鸭交到炊事班,让他们今天处理好,明天给大家加道大菜!”

    他当即就叫在场的战友把他说的东西送到炊事班,只留了两条腊肉和六根腊肠。

    面对众人的疑惑,他含笑解释道:“我上次回去,团长送了一件军大衣和两双鞋,我给了我对象,我对象特地交代我送点东西感谢团长。”

第0107章 示弱于人3

    回到宿舍的陆江,细心地收好信,锁到抽屉里,然后把衣服鞋子一一看过后放进衣柜,接着收好米面和自留的小罐辣椒油。

    风轻雪在信里交代了,以后打饭时,切点辣椒油化在白菜汤里,又香又暖和。

    最后,陆江才拆开密封的那些大小布袋,看清里面的东西,心中暗暗惊诧于风轻雪的本事,也更好奇她弄物资的门路和手段。

    这些东西在锁进柜子里之前,陆江按照风轻雪的意思,取出三斤花生米和三斤蚕豆花,又取出几斤蜜饯干果,想了想,他又从粮食袋子里取出几斤面粉和白米,到了晚上,就和留下来的腊肉腊肠一起送到赵勇家。

    赵勇和妻子郭秀英都在军中,所以部队有他们的住处,是一室一厅。

    晚上了,赵勇和郭秀英都在家。

    听到敲门声,郭秀英纳闷地道:“快开饭了,这么晚了谁过来?”

    一边说,一边开门,见是陆江,忙迎了进去,紧接着叫了赵勇一声,“陆江来了!”

    赵勇早就听说陆江的对象给他寄了不少物资,出来看到他提过来的东西,忍不住道:“你对象给你寄的,你自己留着就是,自己吃得饱吃得好,才有力气参加训练,别尽听那些兵蛋子的话什么都往外拿出来。一个团有那么多人,你那点东西都拿出来也不够塞牙缝。”

    陆江笑道:“我知道团长的好意,不过物资短缺,大家都不容易沾到油水,我哪能吃独食,也是我对象交代过的。这不,我对象在信里说让我送给团长和嫂子的,都在这儿。”

    说着,把东西交给郭秀英。

    郭秀英打开一看就惊呆了,“陆江,你对象也太客气了。”

    虽然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不是弄不到这些东西,但不见得很容易,即使弄到也不过半斤八两,而且就是他们家的长辈平时也舍不得吃这些精贵的东西。

    赵勇闻言,凑过去看了两眼,回头也说陆江太客气。

    “是她的一点心意,团长和嫂子可别推辞。”

    赵勇当即就装了一碟花生米和一碟蚕豆花摆在桌子上,“陆江,晚上在这吃。”

    他们的饭都是食堂供应,三个人的饭菜打回来,摆满了大半张桌子,汤菜馒头都有,但因为缺乏物资,即使是正副团长,饭菜里也没荤腥,馒头是粗面掺着玉米面做的。

    打饭之前,陆江又回宿舍一趟,挖了一些羊油带到赵家化在白菜汤里。

    在他和赵勇打饭的时候,郭秀英在家切了两根香肠蒸熟。

    赵勇拿筷子挟了一片香肠放在嘴里,越嚼越香,“你对象真不错,像你们陆家的作风。”一般人哪舍得把这么物资寄给没结婚的对象。

    “我对象当然好,对我爹很好,对我侄子也好。”

    得到风轻雪那么多照顾,陆父不会不让儿子知道她的付出,早就发过电报告诉他了。

    陆江心里真的非常感激风轻雪,出门在外的他,其实最担忧的就是陆父和两个侄子,现在有了风轻雪周全的照顾,一直悬着的心立刻放了下来。

第0108章 示弱于人4

    心事一去,陆江本人愈加神采飞扬。m.www.uu234.net

    他伸手下筷子的时候,赵勇发现他手腕上的手表,哟了一声,“换手表了?这块手表可不便宜,什么时候买的?没注意你戴过。”

    看到手上的手表,陆江满脸笑容,皆是柔情,自豪地道:“我对象送我的。”

    郭秀英看了过去,一眼认出这块手表的牌子,也想起了价钱,道:“咦?这么说你对象家境不错啊?可我听你勇哥说,你交上去的报告里说你对象似乎是贫农之女吧?好像还是父母双亡的,现在守着幼妹生活。”

    这样的话,日子应该过得很艰难,哪来的钱买手表?还是这么贵的进口货。

    陆江回过神,连忙描补道:“报告里说得是事实,买手表的钱应该是我爹给的见面礼。”

    这是对外的说辞,他和风轻雪商量过的。

    陆江又不想让人觉得风轻雪依靠自己生活,随后解释道:“不过,我对象很聪明很有能力,自己和妹妹生活得很好,现在因为我那些战友的照顾,经常能弄到一些稀缺的物资,我来之前虽然留给她一些钱和票,但是很多物资是有钱有票也买不到的。”

    “这倒是,咱们最清楚了,现在外头物资短缺得惊人,你对象这本事了得。”有本事弄到物资的人就不会缺钱花,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听了赵勇的话,陆江微微一笑。

    郭秀英却道:“以后还是小心点,咱们自家人知道就行了,知道的人太多了,只怕会惹来麻烦。现在日子艰难,谁不想多弄点粮食。”

    “我知道,嫂子,回头我就写信叮嘱轻雪。”

    和郭秀英想的一样,陆江清楚这个时代低调才是最大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提到“轻雪”两个字,他怕赵勇和郭秀英不知道是谁,道:“轻雪就是我对象,姓风。”

    “风轻雪?这名字很雅致啊,像是读书人取出来的。”郭秀英称赞道,“我真想见见你对象,一定是个温柔又美丽的姑娘。”

    陆江重重点头,“轻雪就像嫂子说的一样,有机会一定带她来见嫂子。”

    吃过饭后,陆江就告辞了。

    郭秀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赵勇道:“咱爹最喜欢吃花生米,可惜一年到头就那么一丁点的供应,剩下的花生米你就别吃了,给咱爹寄过去。咱娘牙口不好,陆江送的细面白米也寄过去,还有腊肉腊肠,让咱爹娘吃几顿细粮沾点油水。”

    赵勇听完,点了点头。

    “行!那些干果蜜饯你留点尝尝味,其他的也寄过去,让咱们的孩子都打打牙祭。”

    现在就是他们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也很少吃到零食,能吃饱就不错了,他们好不容易有点好吃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想着老人孩子。

    郭秀英也有此意,笑道:“不得不说,陆江和他对象真大方。”

    “这话倒是,抠抠搜搜的人即使有能力有东西,也舍不得拿这么多出来送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陆家的人做事都很大气。”

第0109章 再入黑市1

    风轻雪收到陆江寄来的东西时,已经进腊月了,处处冰天雪地。顶 点 X 23 U S

    倒不是天天下雪,而是下雪后因为天冷经久不化。

    这时候的天气可不是几十年后温室效应后的天气,一到寒冬腊月就奇冷无比。

    除非很必要的事情诸如给陆家送食物之类的以外,风轻雪基本上就窝在家里和妹妹烤火,或者看书或者做衣服鞋子,还是风拴住通知她说陆江寄了信和东西来,让她拿自己开的介绍信去邮局领回来,她才出了一趟门。

    陆江寄了一百二十块钱,其中二十块给陆父,一百块给她,除了糖票、油票、肉票、鸡蛋票等各种票证以外,还有十斤的粮票。

    他也够实诚,寄来两条熏制的野猪腿和野猪肉、熏野兔,不比自己寄去的分量轻。

    这些野味,不知道他怎么弄回来的呢!

    山里不会天天都有野猪野兔子等着他去狩猎,和战友合伙,猎物就不可能独吞。

    即使是军人,粮票也都是定量,给她寄十斤过来,陆江自己就得少吃十斤。

    风轻雪暗暗庆幸自己给他寄了那么多物资用来结交战友,想到这里,她赶紧给陆江回了信,让他以后不要寄那么多的钱和票回来,也不用寄野味,都留给他自己吃用,家里不用他操心,然后又寄了点粮食和腊肉腊肠风干的鸡鸭给他,年下用来走礼。

    陆江在部队当中,想往上走,肯定得打好人际关系,这些东西比钱好用。

    临近过年,她打算给三个舅舅和小姨一家送了一块野猪肉,每块都有二三斤重。

    再三考虑后,次日清晨出门前先给二叔家送了一块,喜得风二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们家可是大半年没尝到肉味儿了,有这块野猪肉就能过个好年。

    风轻雪自己留了一条野猪腿和两块野猪肉,另一条则和剩下的野猪肉野兔送到陆家。

    当然,还有自己准备的食物和钱、票。

    陆江寄钱不是把钱夹带在信封里,而是汇款,风轻雪凭着汇款单取回来的。

    陆父只收了吃的,钱和票都推了回去。

    “陆叔,”风轻雪叫了他一声,忙道:“这是陆江寄回来的生活费,他说寄给我让我再跟您,以后就不用再经过我大舅的手了。”

    陆父笑道:“我知道。不过,丫头,现在有了你的照顾,我和你的两个侄子不缺吃不缺穿,这钱啊票啊什么的,真的用不到,拿在手里藏着还得担心被人发现。所以,你收着,赶明儿真有用钱的地方,我一定不会跟你客气。”

    以前得用钱用票买吃的用的,现在不需要了,要钱何用?

    何况,陆父手里还有陆江回部队前留给他的不少钱。

    最近的这段日子过得舒心,饮食上又不匮乏,陆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胖了一些,气色又好,整个人显得年轻了很多,声音也异常的爽朗,看着风轻雪的目光十分慈爱。

    风轻雪无奈地收回,“那行,陆叔,到了用钱的时候可一定要告诉我。”

    “放心,丫头!”

第0110章 再入黑市2

    从牛棚出来,风轻雪背着四块野猪肉,前往舅舅和小姨的家。顶 点 X 23 U S

    先去的肯定是王正国家。

    王正国善待外甥女之心一如既往,苗凤琴不知女儿威胁过风轻雪,都热情地招待她。

    至于王娇,因为没达成目的,被风轻雪撵出来,紧接着又被父亲一顿斥责,所以非常恼恨风轻雪,听说她来了,立刻摔门进了卧室,不肯露面。

    “这孩子!”苗凤琴觉得有些丢脸。

    她以为自己女儿是想嫁给陆江,所以见到和陆江定亲的风轻雪才不给好脸色。

    风轻雪根本就不在意王娇的态度,把肉交给苗凤琴,笑道:“大妗子,肉是阿江特地寄来的野猪肉,给您和大舅送一块过年吃。”

    苗凤琴一愣,“哟?陆江寄来的?这么客气干啥?”以往,陆江可没给他爹寄过肉。

    这么看,陆江真的把风轻雪放在心里了。

    王正国十分满意,“陆江给你寄的,你自己留着吃就是。”

    “大舅,我留了一块,这是给大舅的,大家都尝尝味儿。”

    王正国听了,就没推辞,转头对妻子道:“我去地窖里扒点萝卜土豆,给雪拿回去,她姐俩都没有冬天吃的菜。”

    苗凤琴点头,“行,再给小雪拿两棵白菜。”反正风轻雪一个人根本拿不了多少。

    “我得去给二舅三舅和小姨送点。”风轻雪连忙拒绝。

    “那就等你送过了回来再拿。”王正国一锤定音。

    二舅三舅和小姨家的回礼也都是冬储菜,不是白菜萝卜,就是土豆蒜黄干菜红薯,小姨又给了一坛酸菜,四家给的加在一起,光菜就足足装了四大筐,王正国索性驾牛车送她回去。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风轻雪到家后立即脱了军大衣,系上围裙,着手做饭。

    王正国才注意到这个家真的很有家的样子,桌椅床柜虽不是新的,但都是好木料拼凑出来的,擦得干干净净,不见一点油渍污秽,东间卧室里,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码在床上,南北墙间拉着一条麻绳,晾着洗干净的衣服袜子。

    转身走进西间,王正国却发现里头除了锅灶柴炭,还有水缸、木桶、橱柜、砂盆,墙角靠着一个铁鏊子,桌子上摆着案板菜刀油盐酱醋罐,几个小竹筐和碗里则盛着切好的白菜、萝卜丝、土豆丝、蒜黄和姜丝、蒜瓣、辣椒段,旁边还有两个大碗,一个碗里打了四五个鸡蛋,已经搅拌均匀了,一个碗里盛着切好的腊肉片。

    王正国赶紧坐到灶前的蒲团上,帮忙烧火,发现灶底居然烧着煤炭。

    “哪来的炭?”王正国问。

    风轻雪一边从油罐里挖出一块猪油下锅,一边回答道:“我和云云没提前准备柴火,就托阿江的战友弄了点煤炭,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王正国嗯了一声,没有丝毫疑心。

    猪油化开,风轻雪将土豆丝姜丝辣椒段倒在锅里翻炒。

    接下来依次是萝卜丝、蒜黄炒鸡蛋和最后的白菜炒腊肉,腊肉就是昨天煮过的野猪肉。

    饭是红薯稀饭,主食是杂粮煎饼。

第0111章 再入黑市3

    王正国坐在饭桌的上首,看着风轻雪和她从二叔家接回来的风轻云,指了指桌子上的饭菜,笑道:“这两年年年闹灾,庄稼就没大丰收过,城里时常断粮,顿顿吃上红薯饭就是好日子,即使过年也不是谁都能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看到你们日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www.uu234.net”

    风轻雪抿嘴一笑,“如果没有大舅,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是你自己有本事,我只是介绍你和陆江认识,最终的结果全靠你自己得来的。”王正国可不敢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陆江的爹很有见识,不,应该说是很有远见,以后有时间了,你常去那里走走,多照顾他们爷孙几个,对你没坏处。”

    “大舅放心,我晓得。”

    见她乖巧听话,王正国满意极了,一满意,就忍不住再加以提点,“我从小就在陆家生活,虽不知他们家的十分底细,但也知道五六分,当年在那场抄家的运动当中,有一些我小时候见过的东西没被抄出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风轻雪心头凛然。

    世上有傻子,却不缺有心人。

    陆父自恃目光长远,提前藏匿了部分家产,没有被抄没,给她的见面礼和定亲礼就是证据,但有心人绝不止王正国一个,王正国能发现的问题,别人也会发现。

    陆父不止一个伴读,家里亦不乏世仆。

    “我倒听陆叔偶然提过一次,当时抄家时,不少人趁火打劫,捞了很多金银珠宝塞到自己兜里,像那些古玩字画一类的精品,都被顺势而为的人偷偷收藏了,明面上的见不着多少很珍贵的,想必这就是大舅见过的一些东西不在抄没当中的原因吧!”

    “有这回事?”王正国疑惑道。

    他自己没干过这种事,完全想不到会有人侵吞抄没的东西。

    风轻雪浅浅一笑,“既然陆叔这么说,肯定就是真的。大舅要是不信,以后不如留个心眼儿,暗中看着当时抄陆家的那些人手里会不会流出陆家的东西。”

    王正国猛地想起一件事,左手拍了一下桌子。

    “难怪,难怪,难怪赵大柱子家那么穷,居然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两年的灾荒,我以为我三番两次在黑市里见到他是我眼花了,他家年年欠生产大队的账,哪有钱买高价粮?现在听你这么说,我就想起来了,当时去陆家抄家,赵大柱子可是最积极的一个,也是拆墙的人之一,拆出不少金砖银砖,往自己裤腰里塞那么一块两块金砖,谁会发现端倪?”

    “赵大柱子曾经参与过抄陆家的事情吗?大舅,当时还有哪些人参加啊?”风轻雪好奇地问了一句,暗暗庆幸有人把陆家的东西出手。

    王正国皱了皱眉。

    “很多人,王楼大队里没出动的只占据极少数,连你大妗子都不听我的话冲在前头。当年国家下达这条命令的时候,底层的百姓尤其是陆家的佃农、仆人哪个不是兴奋莫名?都觉得自己翻身做主人了,完全忘记了陆家的宅心仁厚,热血上头,纷纷出动,冲到陆家又打又砸,很多珍贵的古玩字画付之一炬,场面之惨烈,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第0112章 再入黑市4

    说完这段话,王正国立刻补充道:“我不是说国家的这个法令有什么不对,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福气,免受无数欺压之苦,但是法令下来后,底下的人有些手段太激烈了,毕竟无论哪个阶层都有好人和坏人,不能一概而论。www.uu234.net”

    风轻雪默然不语,不做评价。

    王正国叹了一口气,提起筷子吃了点菜,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风轻雪没追问,倒是觉得到了年下,黑市的生意一定很好做,应该可以用粮食换回不少好东西,于是第二天就出发了。

    现在虽已步入61年,但去年干旱,粮食减产,黑市里有很多急需粮食的人。

    风轻雪刚到黑市里转一圈,五斤玉米面就换到一只镶嵌绿宝石的金戒指,又用三斤糙米换了一个很精致的翡翠鼻烟壶和一个青花瓷盘。

    金戒指分量不重,但工艺很精致,宝石的成色上佳,鼻烟壶和瓷盘也很不错。

    她不缺钱,只打算以物易物,一物是粮食,一物是东西。

    其实,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黑市中愿意拿珠宝古玩来换粮食的人并不多,他们都怕惹来麻烦,愿意换的人都是生活到了绝境,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出来,每次都是风轻雪走到他们跟前问他们愿不愿意拿东西换粮食。

    她问的都是曾经养尊处优的人,现在落魄了,依旧遮掩不住骨子里的气质。

    只有这类人,手里才会有无法出手的珠宝古玩。

    当然了,风轻雪不是一问一个准,但五次当中有三个人愿意用东西换粮食,另外两个则是出钱买,风轻雪也卖给他们了,毕竟几斤粮食可能就会救一条人命。

    市县的附近有很多个黑市地点,风轻雪在前一个黑市交易后就会立刻换一个黑市。

    她的打扮很普通,不是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人,有时候戴着雷锋帽,有时候不戴帽子只围着围巾,有时候换个外套,有时候披着军大衣,哪怕转过几个黑市后再回到第一个黑市地点,也没人注意到她,倒真让她淘换了不少东西。

    对别人来说,几斤粮食可以延续生命,对她来说却是一本万利。

    大家都是各取所需,风轻雪并不会觉得自己占便宜。

    五斤面粉就换回一包银元,一副玉镯子花了二斤小米,一条腊肉换来一块玉牌,一个钻石戒指值八斤粗面,换一个汝窑笔洗用了十斤大米,两只冰种紫罗兰翡翠手镯和十斤玉米面等价,半篓子红薯换了一个茶杯,一幅古代名家真迹字画只需十斤面粉……

    大概觉得自己之前准备得不够充分,在风轻雪离开市郊一个黑市的时候,刚刚和她交易过的一个老妪悄悄地追上她,并拦住了她。

    “闺女,我手里还有点古董,能不能再换些粮食?”

    老妪约莫六十余岁年纪,衣衫褴褛,满脸愁苦,却掩不住透出来的那股子贵气。

    之前,她用一块没法卖掉又换不到粮食的澄泥砚从风轻雪手里换了十斤粗面,立刻知道风轻雪识货,而且不在乎换粮食的东西并非金银之物。

第0113章 学点什么1

    面对老妪的苦苦哀求,风轻雪迟疑片刻,最终答应了这场交易,她拿出二十斤玉米面和十斤面粉,换了老妪给的两块鸡血石、一盒松烟墨和一本字帖、一个清代官窑笔洗。www.uu234.net

    老妪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些东西现在一文不值。

    珠宝华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根源,只有享乐主义才会注重这些,所以国家的银行回收黄金,回收银元,就是不收珠宝翠玉,古玩字画也卖不出价格,手里有这些东西的人只能悄悄地去黑市碰运气,因为世上终究是有人识货,有人喜欢。

    所以,交易完成后,老妪临走前塞了一个小布包给风轻雪。

    风轻雪等她离开才打开布包,发现里头竟然包着一块雕工非常精致的玉佩,是上等的和田籽料白玉,细腻莹润,粉糯洁白,带着洒金皮,虽然没达到羊脂玉的白度,但也仅差一线而已,在半个世纪后很多玉商都当作羊脂玉来卖。

    收好今天换来的东西,风轻雪去废品站转了一圈,回家之前又去探望徐大爷和徐大娘。

    徐大爷不在家,徐大娘一见她就笑了,“轻雪你来得正好,我们那几个老朋友拿了不少好东西给我们,想托你换点细粮过年,又得麻烦你费心了。”

    “有什么麻烦?大娘那些朋友可都给了我很多东西。”交换而已,各取所需。

    徐大娘把她拉到屋里,交给她四个大小不一的木盒子。

    “都是之前帮过的几家子,关乎性命,不怕他们泄露机密。而且,不是好东西,他们可拿不出手,毕竟这东西再好,也比不上硬通货。”

    “给了什么好东西啊?”风轻雪带着笑意开口,同时打开盒子,不由得浑身一震。

    徐大娘口中的好东西,真的都是好东西,堪称极品。

    一套老式的红宝石头面,金累丝工艺,成色自不必说,每一颗红宝石都达到了鸽血红的标准,尤其是五尾凤钗上镶嵌的宝石,又红又大,鲜艳无暇,流光溢彩。

    一只老坑玻璃种翡翠手镯,虽然没有一对,但却有同料所出的吊坠、戒指和耳环,皆是民国时代的铂金底托所镶嵌,翡翠的质地澄透,水头十足,最难得的是正阳满绿,通体晶莹,是风轻雪前世今生从未见过的极品翡翠,半个世纪后必然是价值亿万。

    最大的长条形盒子里装着一个卷轴,展开却是吴道子的真迹,乃是无价之宝。

    最小的盒子里却只有一枚戒指,一枚硕大的艳彩蓝钻戒指,火彩璀璨,熠熠生辉,其设计风格和自己之前得到的那套粉钻首饰如出一辙,但其价值却远胜那一套钻饰。

    一一看完,风轻雪惊住了。

    “这些东西太珍贵了!”让她觉得再多的粮食都拿不出手。

    徐大娘摆摆手,“珍贵有什么用?乱世当中,都是把自己手中最珍贵的东西藏起来,可是这些东西不当吃不当喝,就跟那遇到水灾爬到树上只揣着金元宝不带食物的人一样。当时要是少藏点珠宝古董,多藏点粮食,也不至于到现在的地步。”

第0114章 学点什么2

    说完这段话,徐大娘又叮嘱风轻雪道:“你这孩子别太实心眼,年前一家给个一二十斤的细粮就行了,再添点粗粮,越是紧巴巴的才能显出粮食的珍贵。顶 点 X 23 U S”

    风轻雪诚心待他们老两口,她自然处处替风轻雪着想。

    况且,那些老朋友哪个手里没藏点金元宝大小黄鱼一类的硬通货?哪个不知道黄金流通广泛?可是没一个愿意拿出来,都是有心眼的人,能用目前国家大力打击焚毁的珠宝玉翠古玩字画换粮食就尽量不动黄金,把黄金当成最后的保命符。

    除了给风轻雪的那些首饰,他们家也在老宅子里藏了一些黄金,但谁都没想到房子会被国家没收,他们根本没办法取出来送给风轻雪,更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发现。

    风轻雪自然领情,“大娘,我明白。”

    想了想,她就说道:“这样,一家给三斤白米、十斤细面,再加上十斤掺着玉米面麦麸的黑面和二斤挂面。过年没有肉味儿不像个过年的样子,阿江有战友在东北那边的林场,前儿托他们弄了点风干肉寄来,我给他们一家送点。”

    “甚好。”徐大娘点头,觉得很合理。

    风轻雪把背篓里给徐大爷徐大娘准备的粮食掏出来,然后把收下的木盒放进去。

    她给二老的粮食一向是粗细参半,三四十斤的分量,加上他们的粮食供应,很够两个人一个月的伙食,今天就是多了一块野猪肉和一只风干鸡。

    二老很有骨气,每次都不白拿,几乎掏光身上所有的钱,这次也不例外。

    “你之前送我们的粮食,我们寄了点给远方的几个孩子,同时也发了电报,他们收到电报后立刻想办法寄来一百五十块钱,我们前儿才收到,想托我再买点粮食。轻雪,不得不麻烦你给弄几十斤粗粮,让他们好好过个年。”

    提到出门在外的孩子,徐大娘就忍不住心酸。

    关于徐家的孩子,风轻雪倒是听她说过。

    老大徐磊,今年三十四岁,老二徐森,今年三十岁,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广东,都已经娶妻生子了,距离家乡远,受到的影响有限,所以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待遇也不低。

    老三徐淼是个女孩,而且是徐大娘年过三十才生下来的,年方二十二,长得很漂亮,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叫徐鑫,三年前,姐弟两个不得不响应组织的号召前往北大荒,至今没有结婚,所幸姐弟俩都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点。

    “行,明儿我就给送来。”

    风轻雪一口应下来,“我记得阿江说过,他有不少转业复员的战友在北大荒的兵团,大娘把徐大姐所在的住址告诉我,明儿叫阿江写信托他们照应一下。”

    徐大娘一听,又惊又喜,感激地道:“那就麻烦你了,轻雪。”

    在外面的儿女举目无亲,做父母的自然希望他们拥有一个过得好的机会,而且,她最担心这个正当妙龄的女儿。

    “大娘别客气,大伙儿日子过得都不容易,应该互相帮助。”

    风轻雪推走徐家的单轮小推车,次日天蒙蒙亮的时候送粮食过来。

    给了东西的那四家不用重述,每家除了粗细粮食就是一只熏鸡和一只风干野兔,给徐家四个孩子各准备五斤糙米、十斤黑面和十五斤玉米面。

第0115章 学点什么3

    风轻雪没在徐家逗留,粮食交割清楚后,她给陆江寄了封信,然后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她早就注意到了,废品收购站经常会进很多新的废品。

    真如陆父所说,无论是县城里的废品收购站还是市里的,虽然不是没有古玩字画一类的东西,但特别珍贵又轻巧易携带易藏匿的很少见。

    有些在抄家的时候被人毁掉被人捞走,有些却是到废品站后被人截留。

    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有见识有眼光有魄力之人。

    难怪自己第一次到废品站中淘宝,找到有价值的书籍字画并不多,当时还以为是自己所居之地有钱人少,所以没有好东西。

    废品站里最常见的就是纸张、铜器、铁器、木料一类可回收的,而纸张就是各种课本报刊和线装的书籍,九成的书籍字画虽是旧时候的,但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没有很特别的文物价值,倒是铜器铁器和木料当中找到古董的几率比较大。

    这不,风轻雪刚进废品站,就看到一尊半人高的青铜鼎,可惜没法光明正大地买走,也没办法偷渡到空间里,因为目标太大了,丢失了很容易被工作人员发现。

    遗憾地吐出一口气,风轻雪去翻找其他的废品。

    不过,今天废品站里有不少线装古籍,应该是同一批运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清代官府刻本,也有近代刊刻出来的中外名著,虽然不是孤本,但也有点价值。

    具有价值的书籍也有,数量极少就是了,至于字画倒是没发现极具价值的。

    风轻雪本人非常喜欢看书,是货真价实的书虫,连忙把看中的书籍偷渡到空间。

    不是她想偷,实在是因为这些书籍根本没法带离废品站。

    忽然灵机一动,风轻雪拿出两张大团结走到李叔跟前,“李叔,刚才我在废纸堆里翻找我需要的东西,发现有一本书里头夹带了二十块钱。”

    “啥?你在废纸堆里发现了钱?”李叔惊讶极了,他怎么没遇到这种好事?

    风轻雪微微一笑,“是的,李叔,所以我把这钱交给废品站。”

    “好的,我会交上去。”李叔收了钱,高兴地表扬了她拾金不昧的精神。

    风轻雪自觉减轻了负罪感,重新回到废品堆继续淘宝。

    淘完书籍字画,她又淘到很多被砸得七零八落的家具零件,是雕了花的小叶紫檀,最难得的是没有烧焦痕迹,而且零件一件不缺,仔细整理的时候,风轻雪觉得至少能拼出一座架子床,说不定还能拼出一个柜子。

    接着,她还看到一座带着打砸痕迹的西洋式金属床。

    可能是没办法拆掉,就整个儿给运到废品站了。

    不知道是不是从同一家抄出来的东西,她又发现一套极具民国风格的真皮沙发,皮面都被利器划破了,露出里面的木头和弹簧,似乎是为了找东西。

    最终拿到李叔跟前结账的就是那一捆捆的家具零件和一些能带出去的纸笔课本。

    紫檀分量重,花了风轻雪不少钱。

    她给李叔的理由是自己定亲了,想找点木料打家具做嫁妆,没有引起怀疑。

第0116章 学点什么4

    风轻雪回到家不久,外面又下起了雪。www.uu234.net

    纷纷扬扬,撕棉扯絮一般。

    整理从废品站淘来的空白宣纸和毛笔时,风轻雪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什么。

    像她这样的年纪,求学是不可能了,但让她荒废光阴,等待浩劫结束,她真的做不到,她也不甘心一直生活在无穷无尽的家务当中。

    目前唯一能学的大概就是书法,而且她家学渊源,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心动不如行动,风轻雪当即就挑出两支适用的毛笔。

    毛笔是好毛笔,湖州产的。

    文房四宝当中,纸笔和砚台都有了,也有笔洗,就是缺少墨。

    不过,没有墨,可以用水,以木板当纸。

    她从空间里找出一块木板,应该是某件紫檀家具的零件,没有雕花,打磨得很光滑,并且涂了一层又一层的桐油,至今都和新的一样。

    于是,她每天早上和晚上抽出两个小时用来练习书法,闲时也练。

    穿越前她就没中断练习,现在捡起来很容易。

    陆父听她说自己一直在练习书法,居然很赞同。

    “人生在世,学无止境,你还年轻,确实不应该中断自己的学习,机会一直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练习书法挺好,挺好的,以后咱们家说不定可以出一位书法家!”

    风轻雪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不过是雕虫小技,穷极一生都不见得能达到书法家的水平。”

    陆父正色道:“丫头,你不要妄自菲薄,书法家也是日日夜夜练出来的。”

    说着,他让风轻雪别急着走,自己出去一趟,半个多小时候回来,掸落身上的雪花,从军大衣里面拿出一个小樟木箱子和一个扁平的红木匣子递给风轻雪。

    “陆叔,您又给我什么啊?”

    风轻雪一边说,一边先打开红木匣子,却是装着上等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俱全。

    接着,她又打开木箱,看清里面的东西,顿时脱口而出:“三希堂法帖!”

    陆父一愣,“你认得?”一般人可不会一眼认出来。

    “我当然认得啊,我听人说过这部书法史上的众帖之王,久仰多年!”

    《三希堂法帖》在书法史上非常有名气,是乾隆叫朝臣悉心编刻的,收录了朝廷内府自魏晋至明代很多书法名家的作品,大概有一百多位书法家的三百多部墨宝,其中包括乾隆珍藏的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的墨宝。

    这部法帖共有三十二册,据闻当时只精拓了数十本由乾隆赐给宠臣。

    风轻雪前世在首都的北海公园欣赏过保存在那里的《三希堂法帖》原石,当真是叹为观止,没想到陆家居然会有一部收藏。

    “陆叔……”

    “咱家祖传的,藏之无益,你拿去好好学习,别堕了这部法帖的名声。”

    风轻雪喜欢得不得了,没有推辞,抱着法帖重重点头。

    “陆叔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三希堂法帖!我会好好练习,也会好好珍惜。”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多少书法爱好者都求之不得。

第0117章 开源节流1

    有了三希堂法帖,风轻雪更有练字的劲头了。顶 点 X 23 U S

    不知不觉,小年到了。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本应是祭灶之日。

    但是,因为自然灾害,草湖大队的土地本来就很贫瘠,下半年的庄稼又减产近半,交过公粮后所剩无几,分到各家的粮食就更少了,几乎没有能吃饱的人家,很多人去逃荒,陆陆续续地回来过年,却没有带回多少粮食,所以整个草湖大队都没有过年的气氛。

    风轻雪拿了灶糖给妹妹吃,出门却看到了一幅凄凉的情景。

    很多全身浮肿的父老乡亲倚着门槛晒太阳,个个面无人色,有气无力地睁着一双浑浊的眼睛,眼睛里没有一点亮光,仿佛在等死。

    几个骨瘦如柴的孩子饿极了就抓地上的雪水连着泥巴一起塞到嘴里,冻得直打哆嗦。

    凑在一起晒太阳的人,有两个在讨论人肉治浮肿的事情。

    风轻雪心生恻然,又觉得恐惧,忍不住去找了风拴住。

    “二大爷,您把骡车借给我,我找我对象的战友想办法弄点粮食,哪怕都是粗粮,好歹让能咱们大队的人熬过这个冬天,年底下不出人命,您看行吗?”

    行,怎么不行?

    作为大队支书,饿死人的责任都会算在他头上,他现在愁得一宿一宿地睡不着。

    都是自己眼里看着的人,哪能任由他们饿死?

    整个草湖大队有上百户人家,濒临绝境的就有三四十家子,家里一粒粮食都没了,他上哪儿去弄吃的救他们的命?谁不知道粮食的珍贵程度?

    “好孩子,我替咱们大队那些快饿死的父老乡亲先谢谢你了。”

    风拴住老泪纵横,亲自带她去借骡车,又把她要的麻袋竹筐摞在车上。

    风轻雪把妹妹托给风拴住的老婆马桂英,自己驾车出去转了一大圈,幸亏她跟陆江学会驾车了。她没闲着,利用骡车去了市县的废品站,淘了不少铜器木料纸笔拉走,快到傍晚时才悄悄回到草湖大队,彼时车上的麻袋里装满了粮食,竹筐里装满了土豆红薯。

    救急不救穷,她又怕人得陇望蜀,更担心出现升米恩斗米仇的情况,所以麻袋里头全是粗粮,粗麦麸、玉米碴子、红薯干、还有前世榨油留下的豆饼、花生饼。

    不好吃,拉喉咙,但能救命,而且比草湖大队分的粮食强多了。

    风轻雪可没忘记原主的记忆,原主吃过庄稼秸秆红薯叶子等物切碎后做出来的救命粮,都是和牲畜抢食,即使难以下咽也都人人当宝。

    风拴住见到满满一车的粮食,两眼红得厉害。

    “孩子,真是让你费心了,真的,这些粮食不知道能救多少人命!”

    风轻雪浅浅一笑,“二大爷,乡里乡亲的,大多数都是咱们老风家的人,谁能见死不救啊?虽说阿江的战友有点本事,但只能弄到粗粮,细粮是想都不要想。”

    风拴住忙道:“够了,够了,粗粮好,粗粮多,能救很多命!”

    他迟疑了一下,不好意思地道:“粮食的钱走公账,雪丫头,得不少钱吧?”

第0118章 开源节流2

    风轻雪笑道:“有阿江的面子在里头,这些不管贵贱,都统一按八分钱一斤给我,一共三千二三百斤,大爷要不要过过秤?”

    “不用,不用,你帮这么大的忙,我信不过你?”风拴住急忙摆手,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八分钱一斤,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出乎意料的便宜。

    据他所知,就是黑市里头,鲜红薯都卖到五毛到一块钱一斤了。

    八分钱一斤,真是占了大便宜,风轻雪肯定费了不少力气。

    想清楚这一点的风拴住不仅没称粮食,直接按三千三百斤算,从大队的公账上支一百六十四块钱给风轻雪,尚欠一百块。

    风轻雪没推辞,她不能让生产大队养成不劳而获的想法。

    看到这么多粮食,会计给钱给得特别爽快。

    会计也是风家的人,叫风藤,按辈分,风轻雪得喊他一声三叔,他和风拴住是堂兄弟。

    风拴住特意叮嘱道:“三子,这件事儿不准叫第四个人知道,免得别人知道雪丫头有门路,人人都去烦她!雪丫头心善,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到这些粮食,咱们得知足。”

    “放心吧,二哥,我晓得厉害!”风藤拍了拍胸脯,看向风轻雪的目光特别慈爱。

    粮食,哪怕是托人,那边的粮食也是弄一点就少一点。

    以后谁没个困难的时候?说不定得求到风轻雪跟前。

    风藤下定决心善待风轻雪,也庆幸当时支持支书把屋子分给她们姐妹俩。

    至于风轻雪找人帮的忙,他们谁都没仔细问。

    风拴住点头,“你知道就好,这些粮食入仓,救急不救穷,不能叫人知道大队的仓里有这么多粮食,不然人人都来要,哪里够分?就是给那些到了绝境的人家,也一定要三斤两斤地给,还得记账,到时候从他们的工分里扣除。”

    风藤读过书,更懂人心,当然同意风拴住的处理。

    风轻雪去接妹妹回家时,从背篓里掏出一个袋子塞给风拴住。

    “二大爷,这是单给您的,谢谢您之前把我们现在住的屋子给我们!”

    说完,风轻雪就带妹妹回家了。

    她离开后,风拴住打开袋子,看清里面的东西,眼圈又红了,因为他发现一袋子都是黑面,得有十斤,他老娘牙口不好,日子也不多了,天天念叨着吃饺子。

    十斤面,够包好几顿饺子给老人吃了。

    有这批粮食,草湖大队今年冬天应该不会死人了。

    等开了春,漫山遍野都是野草野菜,只要勤快的人都不会饿死。

    风轻雪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她只打算帮生产队两个冬天,她没办法看着活生生的人在自己跟前饿死,她清楚地记得书上记载,三年困难时期是59年的上半年开始,到62年的上半年结束,往后日子虽然依旧艰难,但不会像这三年经常饿死人。

    空间里的物资虽然还有很多,拿出来的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吃喝,以后得注意了,不能因为帮了别人反而短了自己家未来的口粮。

    最困难的是这三年,熬过这三年,就得减少拿出来的粮食数量了。

    节流不是唯一的办法,必须开源。

第0119章 开源节流3

    风轻雪一边用意识清点空间里的物资,一边做好未来二十年的规划。www.uu234.net

    享受惯了的她当然不喜欢干农活,可所处的年代决定了的,不干也得干。

    开春了,无论是在草湖大队还是将来嫁到王楼大队,出工是必须的,出工就有工分,有工分就有粮食可分,这样就能省下空间里一部分粮食了。

    再说,熬过三年困难时期,她会逐渐减少对那些亲朋好友的粮食供应。

    救急不救穷,她没有必须赡养他们的责任。

    这么想着,风轻雪继续自己的整理工作,空间物资当中动用最多的还是食物,衣物棉花等次之,这也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整理到武装设备时,风轻雪突然发现二十几件高级防弹衣。

    为了弄到这些防弹衣,她费了很大的心血,连祖父母和父母的人脉都用上了,毕竟防弹衣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可为了好好地在末世生存下去,她还是做足了准备,遗憾的是没有弄到枪械,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管理得特别严格。

    防弹衣是当时最先进的,并且是软体防弹衣,背心式,比较轻巧。

    不见血的军人不是真正的军人,陆江应该是需要的吧?

    风轻雪连夜拆开两件防弹衣上面的迷彩外套,用那天陆江给她买的军绿色布料仿照原来的外套款式缝制出新的,罩在防弹衣上面,给陆江寄过去。

    她在陆江信中说是托人弄来的外国货,高科技产品。

    寄完信和东西,转身给陆江的几位战友送年货,不多,也都不一样。

    陈明不缺粮,她就送一块腊肉和一只熏鸡,煤厂的徐爱国日子过得还可以,她就送五斤白面和一只风干野兔,家里有产妇的,她就送上二十个鸡蛋两斤小米和两包红糖,家里人口多又极度缺粮的,她送上十斤玉米面和三十斤红薯干,在这样的世道里都是很贵重的礼物。

    礼物到了,关系就好了,来往也多了。

    这个时代的人非常质朴,没人白收礼物。

    徐爱国回了半袋子炭,陈明就给了小二十斤的玉米粒,别的则拿城里有而农村没有的搪瓷缸肥皂牙刷等生活日用品回给风轻雪。

    数量不多,心意到了实处。

    有产妇的那家感激涕零,直接送了一个竹编壳的热水壶给她。

    这两年粮食紧缺,生活必需品也极度紧张,热水壶这玩意儿都是凭票买,有票的时候人家百货商店不一定有货,而风轻雪家中正缺一个热水壶。

    空间里有,但她能拿出来吗?不能。

    所以,这一趟下来,家里倒添了好几样东西。

    因为她送东西的那些人家极少数是相互认识的,大多数都以为她只送了自己一家,所以综合下来送出很多年货的她,并未引起怀疑。

    年货是必须送的,不仅没有开源,也没有节流。

    好在过了一天,就经陈明牵线,风轻雪结识了县城粮站的负责人,名叫程安,各个粮店都从他那里进粮食,风轻雪用三十斤白面跟他换了一百斤黑面。

第0120章 开源节流4

    吃什么粮食不能填饱肚子?就分好吃和不好吃而已。m.www.uu234.net

    三十斤白面吃一个月,一百斤黑面就能吃三个月,节省点还有剩,比白面更受欢迎。

    然而,在程安这种职位上坐着的人逢年过节都要走礼,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上等白面了,雪白细腻,又体面又大方,黑面虽好就是有点拿不出手。

    陈明当然也要打点关系,找风轻雪换了五十斤上等面粉。

    他管着粮管所,那点大家心知肚明,上头的领导哪个不来找他?就跟找程安一样。

    但是,这年头,黑面、玉米面都被列为细粮了,一般人轻易吃不到,大米白面这些更精贵的细粮只有年下才有那么一点,根本就是供不应求,领导也得凭票凭证凭运气,粮管所和粮店都是定量留存,他和程安能弄到的十分有限,满足不了领导的要求。

    远的不说,就是最近两天,找过来的领导就有好几个,指明要过年包饺子的白面。

    他和程安关系好,一是粮管所和粮站的合作,二就是经常应付上面领导的要求,一来二去的就熟了,互为臂助,很是扩展了人脉。

    这五十斤白面,够他年下应付上面的领导了。

    程安用一百斤黑面才换到三十斤白面,而风轻雪只收了他一百斤玉米和一百斤红薯干,而且,另外送了自己二斤带壳的花生。

    其中的原因,不用说。

    在他看来,风轻雪真的很够意思,难怪陆江那么上心。

    关于这些细粮的来历,风轻雪给他们的理由一概都是陆江其他战友的照应,天南海北都有战友,根本没法一一排查,谁也不会多管闲事地去查。

    像陈明程安这样的人,深谙其中的规矩,问都不问一句。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的前一天,腊月二十八,阳历的二月十三。

    同时,也是陆天隽和风轻云的生日。

    陆天隽十二岁,风轻云五岁,都生在腊月二十八,所不同的就是老百姓普遍不怎么用阳历,生产大队的户口上面登记的其实阴历生日。

    时代局限,不能热热闹闹地庆祝,总得有所表示。

    风轻雪提前给陆天隽兄弟各织了一双手套和一条围巾,灰色混纺毛线的,不起眼,给风轻云织了一顶百货商店卖的那种毛线帽。

    一早,她就拉着从大队借来的平板车去陆家。

    车上除了戴着毛线帽的风轻云,还有一个面袋子和两个背篓,装的都是年货。

    进了王楼大队的地面,就遇到了住在这里的人,都认识风轻雪。

    风轻雪是陆江未过门的妻子,陆江不在家,快过年的时候她带粮食探望陆父,任何人都说她孝顺,没人指责她,只有两个极善言谈又是王家一族的中年妇女打趣了几句。

    风轻雪姐妹的到来,不知道怎么给孙子过生日的陆父和寿星陆天隽都惊喜极了。

    “雪姨!”陆天智兴高采烈地叫出声,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风轻雪跟前,仰着一张圆润了很多显得格外漂亮的脸蛋,笑容异常灿烂。

    陆天隽比较矜持,但也掩饰不住骨子里透出来的开心。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04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作者:宁小白所写的《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为转载作品,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介绍:
原名《重回六零年:军嫂的奋斗生涯》六零年代物资极端匮乏,农村靠工分,城镇靠粮本,衣食住行处处需要票证,穿衣要布票,吃饭要粮票,粪票都是宝,幸亏她有一个随身空间,里面装满了物资,嫁军人,做军嫂,衣食无忧。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