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神圣罗马帝国TXT下载神圣罗马帝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神圣罗马帝国全文阅读

作者:新海     神圣罗马帝国txt下载     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零五章、大决战

    相比西班牙,夹在法奥之间的瑞士就更悲剧了。中立神马的不用想了,小国没有选择权。

    如果说奥地利拉拢俄西两国是因为政治需要,那么拉上瑞士就完全是为了凑数。

    不站队没关系,奥地利是爱好和平的,不会强迫大家加入。只不过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非参战国也不就用参加了。

    别看原时空瑞士中立的很开心,连欧盟也懒得加入,那是建立在美国崛起、欧洲没落的基础上;现在就游离在体系之外,最终的结局无非是怎么死的问题。

    别的不说,一个粮食禁运,瑞士撑不过一年就要饿肚子;一个关税壁垒,瑞士初生的工业马上就要退回中世纪。

    不用怀疑,战后的奥地利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无论是战败的法兰西,还是独立的撒丁王国,都不可能为了瑞士和奥地利对上。

    说白了,霸主国也是需要立威的。一般来说,都会选一只鸡杀了用来儆猴。奥地利也不例外,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谁会成为那只倒霉鸡。

    小国的存身之道,第一条就是识时务。在西班牙向法兰西宣战后,顶不住压力的瑞士政府,紧跟着向法国人宣战。

    反法同盟的队员集合完毕,奥地利终于汇聚出了无可匹敌大势,纵使英国人亲自下场也无力回天。

    维也纳宫,看着插满小旗的地图,弗朗茨缓缓说道:“决战的时机到了,俄、西、瑞三国的加入,法国人的军心士气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

    命令前线部队,发起全面反攻,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可能削弱法国人的实力。

    外交部继续努力,争取在法国人投降前,把欧洲所有的中立国都拉下水,为战后重建国际秩序打下基础。

    当然,英国人除外。”

    没错,至始至终弗朗茨都没有指望这些新盟友的力量,

    拉他们入场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

    其一、捆绑更多的国家在战车上,尽可能多的给法国人制造敌人,大家一起来分摊仇恨。

    其二、打击法国人的军心士气,削弱法国人的抵抗意识,为决战增加胜算,尽可能减少己方的伤亡。

    当然,顺带的好处就更多了。欧洲大陆就这么多国家,参战国多了,能够成为调停国的国家就少了,就算是英国人想要干涉,也拉不到够份量的盟友。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现在欧洲大陆就剩下三个中立国了,他们和法国人几乎没有利益牵连。

    利诱根本就不现实,如果强迫他们对法宣战,或许他们会迫于形势答应下来,但内心肯定会不满。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给外界留下一个做事霸道的印象,不利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反正他们的实力有限,参战也不能带来实际意义,不如随他们去算了。”

    毫无疑问,这三个中立国不包括不列颠。从英俄关系恶化开始,奥地利政府就下意识的将英国人排除在了欧陆之外。

    看了看地图,弗朗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现在的中立国也就葡萄牙、荷兰以及北欧联邦了。就算是他们参了战,也没机会上战场了。

    不光是他们,就连俄、西瑞三国弗朗茨都不准备给他们参与决战的机会。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如果西、瑞两国反应快点儿,或许还有机会凑个热闹,参与痛打落水狗的游戏,其他不接壤的国家,就不用想了。

    法国人的家底很厚实,参加决战固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和丰厚的收益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老大也不是好当的,尤其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想要让大家服气,最基本的公平还是要做到的。

    弗朗茨已经做好了计划,实施收益和贡献对等原则,为反法战争做出了多少贡献,战后就拿走多少战利品。

    做出贡献少的,除了最初许诺的利益外,剩下的利益分配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奥地利想要独吞法属非洲,自然不能让太多的国家参与到大决战中,要不然吃独食就太难看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外界亮肌肉,让大家明白这个老大实至名归,不是一个花架子,往后做事的时候把眼睛放亮点儿。

    ……

    中欧战场,年迈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拖着疲惫的身体进行最后的动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元帅这是快要油尽灯枯了。如果不是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或许他已经倒下了。

    自从俄国人参战的消息传来,绝望的情绪就在法军营地中蔓延,尤其是意大利士兵闹得最凶,甚至有人在军营中公然传播反战思想。

    为了稳定军心,麦克马洪第一时间下令镇压,先后处决了数百人,才稳定了局势。

    铁血手段能够震慑人心,却没有办法恢复士气。或许国内的官老爷们不明白,但是前线的将领都清楚,法军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国际局势突然发生变化,俄国人向我们宣战了,西班牙和瑞士也跳出来落井下石。

    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我们不能在战场上击败眼前的敌人,粉碎敌人的野心,那么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敌人跳出来。

    法兰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现在需要我们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家园。

    别看他们人多势众,实际上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打垮了领头的奥地利,国际上的反法势力就会退却。

    ……”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用洪亮的声音,向军官们灌输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心灵鸡汤,只求激发大家的信念,为法兰西赢得一线生机。

    至于效果么,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或许俄国人距离远,一时半会儿对他们鞭长莫及;可西班牙和瑞士就在他们隔壁,就算是两国不出兵,同样也会牵制大量的法军。

    西班牙还好说,中间隔着比利牛斯山脉,只要部署十几二十万法军,就能够守好门户。

    瑞士就不一样了,法瑞接壤区域一马平川,天险都在瑞士境内。一旦奥军从瑞士借道杀出,就直接进入了法兰西的腹心。

    确切的说不是“一旦”,而是已经发生了。就在瑞士参战的同时,一支奥地利部队已经从列支士登公国出发,进入了瑞士境内,明显是冲着法兰西来的。

    不同于反法同盟的人多势众,法兰西的战争动员已经濒临极限。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军损失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两百万。包括非洲大陆葬送的**十万,欧洲战场上损失的一百余万。

    尽管这些人不是全部战死,还有大量官兵在战场上残疾和被俘,可本质都一样,无法再次上战场。

    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从巴黎政府决定速战速决开始,法军每天都要付出上万人的伤亡。

    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在残酷的伤亡面前,一线的官兵们早就是怨声载道。

    基层官兵的情况,麦克马洪分身乏术,只能依靠高层军官一级一级向下面做思想工作,尽可能的激发士兵们的斗志。

    不待麦克马洪把话说完,就被突然闯入的年轻军官打断了:“元帅,奥地利人发起进攻了。

    据前线发来的电报说,奥军这次进攻的力度非常大,漫山遍野都是铁疙瘩怪兽,威力非常的大,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付。

    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告破,前线的第七师、第十六师、第二十三师、第四十二师等部队,纷纷发来了求援电报。”

    听到“铁疙瘩”怪兽,麦克马洪脸色一沉,貌似之前有人给他汇报的文件中就提到过奥地利人的秘密武器中就有这玩意儿。

    可惜奥地利的秘密武器太多,绝大部分都是放出来的烟雾弹,在投入战场前,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能干啥。加上情报不全,直接被麦克马洪给无视了。

    当然,就算是提前知道也没用。没有见过装甲部队的威力前,在大家的概念里那就是重装骑兵,无非是外面的铠甲后了一些。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隐藏多日的钢铁洪流喷涌而出,从南欧到中欧都是坦克、装甲车的身影。

    自战争爆发以来,法奥两国之间的大决战爆发了。一面是想要速战速决的法军,一面是钢铁洪流的奥军,在欧洲大陆上演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幕。

    战斗?

    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屠杀。

    血肉之躯和钢铁洪流的对抗,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加上法军之前一直都是进攻的一方,自身的防御工事修筑的并不是很强,结果就悲剧了。

    ……

第两百零六章、郁闷的腓特烈

    轰鸣的炮火声,夹发动机的旋转声,不时还有士兵的惨叫声,共同演奏了一首地狱进行曲。

    法军指挥部,看着不断增加的伤亡报告,见多识广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也忍不住颤抖起来。

    整理一下思绪过后,麦克马洪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慌,如果不能沉着应对,法兰西就要完蛋了。

    作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之一,麦克马洪对这个国家的感情,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

    “前线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对付敌人的装甲部队,只有解决了他们,伟大的法兰西才有未来。

    从现在开始,帝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了我们手中。身后就是家园,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如果不想让战火烧到我们的家乡,不想看到妻儿老小颠沛流离,那么就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吧!

    时不待我,国际局势越来越糟糕,留给法兰西的时间不多了。你们都是法兰西军中的精英,现在对付敌人装甲部队的责任就落到你们头上了。”

    不服老不行,残酷的现实给麦克马洪深深的上了一课。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战术、战法已经被扫进了垃圾堆中,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就比如说,这刚出来的奥地利装甲部队,麦克马洪就用对付骑兵的方法应战,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

    对付骑兵,射人、射马都可以;遇上了装甲坦克,普通的子弹只能给它们挠痒痒,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威胁。

    以往的经验都不靠谱,麦克马洪不得不集思广益,寻找应对措施。

    “元帅,经过这几天的交手,我们发现敌人的装甲部队不怕子弹射击,要摧毁他们必须要用火炮。

    普通的火炮因为仰角关系命中率太低,最好是专门生产一款可以平射的火炮。

    除了武力摧毁外,坑道、山地都能够阻挡敌人的装甲部队前进。一般来说道路越恶劣,越能迟滞敌人的装甲部队行动。”

    确切的说,这应该算是战场经验,而不是应对措施。表面上看似乎都不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战场上兵贵神速,不等国内把平射火炮搞出来,战争多半已经结束了。

    山地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法军也不可能把主力撤到山上去。

    挖坑道、破坏道路,貌似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挖不过来。

    法军驱逐了比利时、莱茵兰地区的大部分民众,剩下的都是不是比奸,就是德奸,盟军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干,道路被破坏了,那就走农田通过好了。

    别的地区不确定,反正沿海的佛兰德伦平原,装甲部队是可以直接通行的。法军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挖出上百公里的壕沟出来。

    就算是挖出来了,那也是没有用。随着装甲部队一起行动的还有步兵,完全可以派人上去填。

    当然,拖延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这不是法军想要的,仅仅只是拖延时间根本就没有办法赢得战争。

    尤其是建立在俄、西、瑞三国随时都有可能出兵参战的前提下,法国人就更不敢拖延时间了。

    “还有别的办法么?光靠这些措施,还不足以令我们扭转乾坤。”

    麦克马洪皱着眉头问道。现在他的眼里只有胜利,只要能够赢得这次会战,别的一切都好说。

    中年军官补充道:“敌人的装甲部队分为两类,一类是速度慢,防御高的特疙瘩;另一类速度快,但是皮薄,就像是在汽车外面套上了一层铠甲。

    前者必须要用口径120mm以上的火炮,才能够摧毁掉;后者只需要60mm的轻型火炮,就能够摧毁。”

    坦克的速度慢,重型火炮的移动速度同样慢,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命中率自然不能指望。

    装甲车看似容易击毁,但是自身行动速度快,瞄准的难度非常大。瞄准都困难,命中率当然感人了。

    ……

    一连串的意见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年迈的麦克马洪摆了摆手道:“先按照你们各自的办法尝试,看看效果再说。”

    如果不是迫于政治压力,麦克马洪真想一口气把部队撤回国,打一次本土保卫战。

    然而,这只能想想而已。真要是这么干了,国人的唾沫星子就能要他的命。

    法兰西民众不允许政府失败,尤其是这种关乎国运的大战,那就更不能输了。

    ……

    中欧战场还在苦苦支撑,南欧战场就完全是一败涂地了。受国际局势利好的影响,意大利民族独立运动进入了新的**。

    不光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天天出来号召意大利民众反抗法兰西暴政,其他几个邦国王室,也隔三差五出来刷存在感。

    意大利地区贵族、资本家,也纷纷派出代表同反法同盟接触,共同商议意大利的未来。

    看得出来,大家的政治灵敏度还是非常高的,知道这个时候该站队了,就果断的靠了过来。

    本着盟友多多益善的原则,奥地利自然不会拒绝这些地头蛇的投诚。

    多了一帮带路党后,法国人在意大利地区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不光要在前线和奥地利军队作战,还要应对后方层出不穷的起义。

    如果不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装甲部队的全力发挥,或许反法同盟已经在都灵阅兵了。

    事实上,奥军距离都灵阅兵也不远了,就剩下最后那么十几公里,法军在负隅顽抗。

    都灵城外,现在已经是炮火连天,望着远方升起的滚滚狼烟,腓特烈皇储叹了一口气。

    奥地利继承了德意志地区的传统,尚武之风浓厚,每一个军人都有战场情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腓特烈,自然也不会例外。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说服了父亲,捞到了一个上前线的机会。遗憾的是没有哪个指挥官胆肥,敢把皇储放到一线战场。

    别说马革裹尸了,就算是在战场上万一磕着、碰着,那都是一场政治灾难。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腓特烈是否愿意,他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后勤军官,专门负责从米兰到都灵地区的道路维护。

    不管前线杀得多么热血沸腾,腓特烈都只能远远的看着,战场二十里内都是他的禁地。

    为此,腓特烈没少向上级抗议,但是没有办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便是作为皇储也不能例外。

    然后,腓特烈就成为了南线战场上最特殊的存在,堪称镀金界的头号种子选手,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民夫修复道路、运输物资。

    “殿下,新的一批物资来了,需要你签收一下。”

    说完,青年军官拿出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回过神来的腓特烈,接过文件后大致扫了一眼,缓缓说道:“先等一等,我去查验过后再签字。”

    根据奥地利军队的规定,物资转运过程中,负责的军官都要进行查验,一旦签了字就要为此负责。

    当然,查验也是专人进行的,不可能让负责人全部亲力亲为,那么多物资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忙过来的。

    查验所有的物资不可能,不定时抽查还是可以的。但凡是有物资出了问题,都是要全面追责的。

    战略物资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了战争的胜负。腓特烈的工作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典型了位卑权重。

    这样的人事任命,显然是指挥官们有意为之。其他人可以被收买,作为皇储的腓特烈却收买不了。

    不仅收买不了,还必须要小心应付着。要是出了问题,再牛逼的关系户,到了这里都没用。

    自从腓特烈上位以来,牛蛇鬼神就纷纷退避,不长眼的坟头都已经长草了。不光是自己倒霉,其中还包括身后的后台也跟着完蛋。

    现在是战争年代,维也纳政府对乱伸手的家伙都是零容忍。以次充好者——杀,漂沫贪污者——杀,倒卖物资者——杀……

    没有情节轻重之说,犯了就要掉脑袋。除了直接这些罪名外,还要加上一个叛国罪。不管有没有勾结法国人,反正这些行为都被默认有了。

    在这种强力打击过后,敢在后勤上搞鬼的,那都是真正的亡命之徒,家大业大的主绝对不愿意提着脑袋冒险。

    出现的问题少了,腓特烈已经很少亲自查验了,不过现在不是闲得无聊么,自然要找点儿事做。

第两百零七章、都灵攻防战

    “冲锋……”

    在一片喊杀声中,都灵攻防战打响了。作为南线会战的关键节点,法奥两国都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

    都灵的归属,不仅决定了撒丁王国的归属,同时还影响到了意大利地区的归属。

    带路党们都准备好了,就看都灵战役的结果。如果奥军顺利拿下都灵,那么大家就一起动手赶走法国人,反之大家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为了表示诚意,这些家伙在意大利地区已经策动了多起武装起义,牵制住了至少二十万法军。

    为了方便指挥,摩尔克斯这位南线指挥已经把指挥部搬到了前线。

    不重视不行,巷战或许是法军最有机会翻盘的,法国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在野外装甲部队可以纵横沙场所向匹敌,到了城市中就不一样了,随便搞一点儿障碍物就能够堵住前进的道路。

    抛了锚的装甲部队,那就案板上的肉,只要法国人舍得拿命拼,一个炸药包就搞定了。

    作为跨时代的产物,奥地利的装甲部队就是一个字——贵,为此还被奥地利军方戏称为“陆地巡洋舰”。

    这可不是吹牛,一辆最先进的坦克,生产成本和一艘最便宜的巡洋舰已经相差无几。

    最便宜的装甲车造价都要数万神盾,最先进的坦克造价更是高达二十余万神盾。

    以奥地利的家底儿,到现在都只有四个坦克师、八个装甲师,就足以说明全部的问题。

    事实上,就连这十二个师也是不满编的。因为暂时不需要防空,所以防空火炮团被省略了,摩托机械化步兵团更是没影。

    坦克数量也严重不足,每个师的坦克数量都在150~260辆之间;装甲师要好一些,每个师的装甲车差不多都在220~300辆之间。

    这还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能够每个师能够使用的坦克、装甲车只会更少,毕竟战场上也是有损伤的。

    偏偏这年头的坦克、装甲车故障率又高,很多时候一场战役下来,三分一的装甲坦克都趴下了,剩下的也必须要进行检修。

    这也是法国人能够收拢部队,重新建立防线的原因。不是奥军不想乘胜追击,关键是作为杀手锏的装甲部队不具备实施闪电战的能力。

    现在奥地利装甲部队的现状是:名义上的一个师,能够拉出来打的兵力,往往只有一个团,剩下的都在进行装备维修。

    法国人被钢铁洪流给搞懵了,不等于他们的战斗力就没了。事实上,法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战斗意志,仍然这个时代顶尖的。

    当然,法国人能够重振旗鼓,这和维也纳政府的命令也有直接关系。要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削弱法国人,自然要给他们希望才行。

    真要是一下子击溃了法军主力,最多也就干掉几十万法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丧失了获胜的希望,就算是拿破仑四世不想投降,也会有人替他做决定的。

    主动投降和负隅顽抗被打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啥也没拿到,就要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后者却是已经造成既定事实,只待一纸合约明确法理。

    不想让法国人完蛋的国家多得去了,奥地利想要实现自家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赶在法国人投降前,打进法国本土。

    ……

    对付什么样的敌人,就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奥地利显然有资格被法国人重视。欧陆战争爆发后,法军统帅亚德里恩第一时间就下令加固城防。

    作为包含战略、交通、政治、经济等多重属性的要地,都灵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一座座要塞拔地而起,配合着城中的建筑物,俨然成为了一个战争怪兽。

    顶着轰鸣的炮火,艾德勒上尉正带着自己的第三连发起冲锋。不对,应该说是匍匐前进。

    子弹就在艾德勒头顶飞过,一个倒霉蛋头抬的太高,恰好被飞射而来的子弹击中,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去见了上帝。

    战场上死人再正常不过了,战争进行到现在,第三连的士兵已经更换了四分之三,艾德勒这个连长都是第五任了。

    当然,并不是说他前面的四个家伙都领了盒饭。除了一个倒霉蛋见了上帝外,另外三位都活得好好的,其中一位升了职,两位在医院中养伤。

    战场上就是这么冰火两重天。基层军官死得快、升得也快,只要经历几次战役活了下来,晋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完全不用担心上司阻拦,因为他们要么升了上去,要么进了医院,又或者是去见了上帝。总之,位置是空了出来。

    在这里,从士兵逆袭成为将军不再是神话。只要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就一切皆有可能。

    艾德勒上尉不是军校生,也没有任何关系背景,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连长。

    除了灵活的头脑,和过硬的军事素养外,更重要的还是运气。如果不是父母双全、家庭和睦,缺少打脸的反派,他都有些像气运之子了。

    奥地利的储备军官虽然多,最多也就配备到连排级,在大扩军的背景下,作为老兵的艾德勒直接为了班长。

    这还不算啥,第一次参加战斗,艾德勒所在的连队就损失惨重,直属领导排长、副排长要么见了上帝,要么进了医院。

    在战斗结束前,艾德勒就已经是代理排长了。和提拔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所在的排中比他军衔高的都离开了战场,按照奥地利军队的规矩就轮到他指挥了。

    成功的完成了任务,立下了战功,代理变成实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接下来又立下了几次战功,艾德勒在迷迷糊糊中就成为了连长。

    没有桀骜不驯,没有打出惊人战绩,普普通通的青年军官艾德勒,在这里气运就耗得差不多了。

    没办法,更高一层的军官不仅需求量大减,并且已经不需要带部队冲锋了,无论是阵亡、还是负伤的概率都大减。

    坑位少了,要求也就高了。和平年代,立下战功的人少,自然是有战功就能上位,能力不足还可以慢慢培养。

    现在不行了,有战功的遍地都是。除非战功惊人,可以破格提拔外,要不然专业知识考核是少不了的。

    毕竟指挥的部队越多,对军官的能力要求就越高。除了少数天才外,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后天培养,才能够胜任。

    全面反攻已经开始,眼瞅着战争就要结束了,战后就是大裁军,基层军官培训班自然不存在了。

    总不能刚组织军官培训,课业还没完成,就给他们发退伍通知书吧!

    毕竟不是真的主角,类似的模板奥地利军中还有一堆。

    甭管发生的概率有多低,一旦数量放大了过后,就不再是少数。可以说每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活下来的,都是一个传奇。

    回头一看,确定了死者身份,艾德勒上尉怒骂道:“都给我把头埋低点儿,不要学习科尔那个蠢货!”

    伤心?或许有吧,不过经历的多了,神经也就麻木了。或许是为了避免在这种时候伤心难过,艾德勒上尉刻意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距离。

    不待艾德勒把话说完,法军的子弹再次喷涌了出来。加特林虽然没有马克沁好用,可是安装在要塞堡垒中,仍然是一大利器。

    有科尔的前车之鉴,加上子弹的呼啸声不断在大家耳边响起,众人纷纷把头尽可能的埋低。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艾德勒右手边的两名士兵被炸的四分五裂,半个脑袋直接落到了艾德勒前方触手可及的地方。

    摇晃了一下脑袋,好不容易从轰炸声中醒了过来,就看到前方的血肉模糊的战友脑袋,艾德勒差点儿吐了出来。

    强忍着恶心不适,艾德勒当即下令道:“前方敌人埋了地雷,我们没带排雷工具,先撤回去再说。”

    毫无疑问,这次试探性进攻失败了。别说没有带排雷工具,就算是工具准备的再充分,也架不住敌人的火力猛啊!

    这是奥军自己开的头,法国人只是在跟着学样。虽然马克沁机枪来不及仿造,但加特林也能拿来凑数。

    敌人准备的这么充分,再拿人命往上填就非常不智了,奥地利军方可不推崇这种生搬硬套的血勇,一味追求胜利无视士兵生命,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试探性进攻失败,摩尔克斯没有感到失落。牺牲不是没有意义的,通过白天的试探,奥军已经搞清楚了法国人的外部火力部署,为接下来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联军指挥部中,摩尔克斯上将问道:“意大利军团组建的情况怎么样了?”

    解放意大利的战争,怎么能够缺少意大利人参与呢?这个时候意大利独立组织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奥军每占领一个地区就打着独立组织的旗号招兵买马。

    为了充分尊重意大利民众的感情,这些部队都是以地域进行划分的。比如说:撒丁王国民族独立军,卢卡民族独立军,摩德纳民族独立军,帕尔马民族独立军,托斯卡纳民族独立军,教皇国民族独立军,两西西里王国民族独立军……

    甭管规模有多大,反正每一个意大利邦国,都有一个民族独立军,兼顾了所有人面子。

    至于意大利独立组织愿不愿意接受,这已经不重要了。接受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不接受,摩尔克斯也不介意直接任命指挥官。

    反正投奔过来的意大利贵族一大堆,总能够找到愿意配合的。一盘散沙的意大利独立组织,也就在民间的名头响,在贵族中可没有多少号召力。

    为了复国,就连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这个老大,都选择了妥协,何况是下面的小卒子。

    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回答道:“截止到目前为止,撒丁王国民族独立军已经有二十万人,教皇国独立军有八万人,其他几个独立军都还是一个空架子,加起来都不到一万人。

    想要组建起来,还要等我们占领这些地区才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半是指望不上了。”

    战争进行到现在,奥军在南线主要取得的战果都在教皇国和撒丁王国的地界儿,组建起来的民族独立军自然也是这两国民众为主。

    为了体现意大利各邦国的地位平等,各国的部队自然不能进行混编。人数上的两极分化,就这么出来了。

    空架子军肯定是不能上战场的,再怎么需要炮灰,摩尔克斯也不可能把“盟友”的种子都消耗掉。

    况且,这些种子还是未来各邦国政府建立的核心。为了平衡意大利地区各邦国的实力,奥地利扶持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舍弃呢?

    沉思了一会儿功夫后,摩尔克斯摇了摇头:“二十八万人还是有些少,光拿下都灵城,恐怕都要填进去好几万,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城市等着我们去攻克。

    继续在当地加大征兵力度,除了宣传民族独立外,还可以向士兵们许诺土地、免税、抚恤金,具体数字你们看着办,只要有诱惑力就行了。”

    为了招募更多的意大利炮灰,摩尔克斯已经放弃了底线,直接替这些邦国政府做出了许诺。

    至于能不能兑现,那就要看这些邦国政府的节操和执政能力了,反正这是为意大利民族独立而战,不可能由奥地利买单。

第两百零八章、焦头难额

    继续征兵,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自然没意见了。只有足够的军队,才能够赶走法国人,然后复兴撒丁王国。

    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看到了曙光,现在说什么也不能放弃。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付出一点儿代价完全是值得的。

    况且,仗也不是白打的。维也纳政府早就做出了承诺,所有参战国均以在战争中的贡献分享战利品。

    得益于弗朗茨这么多年经营出来的声望,对这个承诺大家还是非常认可的。

    法国人家大业大,随便漏点儿出来,就足够撒丁王国吃饱了。唯一的前提条件是:他们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老大都是这个态度,下面的人更不用说了。赶快打完战争分果果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

    为了尽快赶走法国人,大家在征兵问题上的表现,自然是格外的积极。

    至于征兵时的承诺,就更没人在意了。要知道往日里为了号召民众起来赶走法国人,许诺出去的条件还要更加优厚。

    能不能兑现,这个问题就不知道是他们没想到,还是故意没去想,又或者说根本就没准备兑现。

    这都不重要,有付出就有回报。见意大利人这么配合,摩尔克斯自然要投桃报李,除了最高指挥权外,剩下的权力自然是全部下放。

    让一帮理想主义、投机者、嘴炮党组成的团体去指挥一支部队,最后会发生什么,这就不关摩尔克斯的事了。

    意大利地区邦国虽然不少,但是各邦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悬殊,经济最发达的撒丁王国,一家就能够顶上中南部那几家小邦国的总和。

    从全局上来看,要稳定意大利地区的局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平衡意大利各邦国的实力,削弱一下撒丁王国是完全有必要的。

    现在就是最佳的机会,收腹撒丁王国首都,无论是怎么说,撒丁军团都责无旁贷。

    征兵归征兵,战火却不能停了。都灵这块骨头不好啃,在炮灰征招完成前,奥军是不可能拿自己人填坑的。

    步兵不能上,炮兵却可以自由发挥,再加上天空中飞艇、飞机,都灵城内的法军日子就不好过了。

    为了防空需要,法军指挥部已经转移到了地下室。这让自视甚高的亚德里恩元帅非常没面子。

    然而,现在已经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守住都灵,保住意大利地区。

    别看意大利地区要工业没工业、要资源没资源,就像是法兰西的负担,实际上这里同样是支撑起法兰西帝国的脊梁,重要性仅次于本土。

    从战略上来看,丧失了意大利地区,法国海军就只能在家门口打转,地中海霸权和他们没关系了。

    从经济上看,意大利地区为法兰西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丧失了意大利,法兰西那本就不景气的制造业,距离关门大吉已不远咦。

    经济战略上影响大,政治上的影响那就更致命了。本来现在的局势就不容乐观,再来一次大败,就更没人看好他们了。

    没人看好,就没人投资。要知道法国政府正在努力拉英国人下水,要是丢了意大利地区,英国政府就算是头再铁,也不可能跳这个坑。

    况且,前面一连串的失败,国内的局势已经不稳了,再丢了意大利地区,谁能够保证国内不爆发革命?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巴黎政府早早就下令死守意大利地区,而都灵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亚德里恩元帅问道:“都准备好了么?”

    中年军官信心十足的回答道:“放心吧,元帅。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敌人的装甲部队再厉害,进了城也是案板上的肉。

    都灵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巷子、每一座建筑物,都会成为敌人的埋骨之地。”

    为了守住都灵,法军也做了充分准备。不仅部署了重兵,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还有巴黎政府准备的秘密武器。

    战争是推动军工发展的最佳动力,欧陆战争爆发后,法国人也没有闲着,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只不过在奥军飞机坦克之下被掩盖住了。

    当然,新式武器并不一定就是战场利器,绝大部分新式武器都是战场一日游的命运。只有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武器,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场利器。

    亚德里恩元帅并没有被手下的保证所打动,守住都灵只能够保证敌人无法速战速决,如果敌人愿意,还是可以一路向意大利南部推进。想要赢得胜利,还是要主动出击。

    毫无疑问,要出击也不可能是现在。在没有办法对付敌人的装甲部队前,法军是不可能去送人头的。

    ……

    伦敦,欧陆战场上的局势逆转,英国政府也被搞得焦头难额。

    本来俄国人就够他们受得了,不等英国政府采取行动,西班牙和瑞士又加入了进去;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突然之间又告诉他们法军要败了。

    看着手中的分析报告,格莱斯顿忍不住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灵魂拷问:“这就是法国人的表现?”

    要知道,法兰西可是号称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并且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战争爆发前,法**方还牛逼哄哄的口号可不少,什么“半年之内在维也纳阅兵”、“三个月结束欧陆战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国人说的应该不是在维也纳阅兵,而是去维也纳看阅兵。

    陆军大臣罗萨里奥:“很遗憾,首相。尽管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事实。

    法国人在战场上打出了一团狗屎,除了在战争初期打了反法同盟一个措手不及外,他们就再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了。

    根据军情观察团的分析,战争爆发后因为急剧扩张部队,法军的战斗力是一路下滑。原本的战斗力优势,渐渐变成了劣势。

    相比之下,奥地利的情况就要好很多。他们有一支庞大的预备役部队,以及大量的储备军官,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除了动员体制落后外,法国人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上也全面落后,飞机、坦克、新式机枪都是敌人搞出来的。

    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法军能够打出现在的战绩,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

    事实证明,现代化战争已经不是靠勇武就能取胜的,必须要重视军队的全面发展。”

    这是真心话,罗萨里奥虽然有替法军洗地的嫌疑,但总体上还是事实。法军在战场上失利,确实是建立在体制和武器装备的双重作用下。

    至于目的也是昭然若是,除了要军费之外,还没有什么能够让陆军大臣这么卖力。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不列颠也要面临陆地上的威胁。奥地利威胁好望角就不说了,那只能算零头小利,还不足以令维也纳政府疯狂;俄国人威胁的印度就不一样了,但凡是有机会,沙皇政府肯定不会放过。

    有法国人的前车之鉴在,英国政府也不得不加强陆军建设,要不然在下一次英俄战争中,他们就要吃大亏了。

    格莱斯顿眉头一皱,现在他实在没心思在军费问题上纠缠,就算是俄国人的威胁再大,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要爆发的,反倒是欧陆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变。

    “军队建设的问题,等后面再找时间讨论。法国政府多次向我们求援,看样子他们是打不下去了。

    为了欧洲大陆的平衡与稳定,我们必须要尽快平息这次战争,保住法国人的元气。”

    “停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反法同盟已经占据了优势,让他们放法国人一马,明显是强人所难。

    如果在俄、西、瑞三国参战前,反法同盟并没有在战场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英国政府就强势进行干涉,靠国际调停或许还有几分。

    现在不一样了,欧洲五大列强三个都和法国人宣战了,不列颠就算是想要组团出面调停,都拿不出像样的阵容来。

    列强之间的纷争不是好掺合的,小国往里面凑,没准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除了不列颠之外,欧洲大陆再也找不到第二家有资格调停的。

    即便是把范围放大到全世界也是如此,不是列强就往上凑,根本就没人买账。

    外交大臣乔治耸了耸肩道:“这很难做到。反法同盟的优势太过明显,奥地利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削弱竞争对手的机会。

    最麻烦的是,哈布斯堡王朝拉盟友的能力太厉害了,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都成了反法同盟的一员。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据我所知他们还在拉拢葡萄牙、荷兰、北欧联邦三国。以法国人在战场上表现,这些墙头草会不会加入反法同盟,谁也不敢保证。

    现在想要保住法兰西的元气,除非让巴黎政府立即投降,以他们手中现有的筹码,为自己争取一部分利益。

    法国人有多傲气,大家都是知道的。就算是巴黎政府肯妥协,法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随着前线一系列失败的传来,拿破仑四世的统治已经开始不稳了,这个时候向反法同盟妥协,恐怕法国内部会爆发革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法兰西的国内局势确实非常危险。欧陆战争爆发后,奥地利一面禁止粮食出口,一面在国际上哄抬物价。

    国际物价都上涨了,作为进口国的法兰西,国内物价自然也跟着往上窜。资本家们也趁机大发国难财,普通民众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如果法军在战场上一直胜利下去,自然能够压制这些矛盾;可惜法军受挫了,往日里被压制矛盾,现在已经压不住了。

第两百零九章、脑洞大开的沙皇政府

    英国政府都被搞得焦头烂额,法国政府就更不用说了。早就已经无所适从,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收场。

    作为当事人,拿破仑四世收到的坏消息更多。明面上法军大败过后再次重整旗鼓,可是外界不知道法军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溃败中撤退,可不是一件轻松事。敌人不是傻子,肯定会趁机扩大战果。想要顺利撤下来,断尾求生是必须的。

    并且,执行断后任务的还必须要是忠诚度高的精锐。要是留下意大利人多的新编部队断后,没准奥军一来,人家就阵前倒戈了。

    然后一百万法军没了。阵亡+伤员+溃兵+被俘,法军总兵力减员超过一百万,其中还包括三十万精锐。

    兵力损失惨重,损失的物资、装备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尽快撤退,法军甚至不得不炸毁自己的炮兵阵地。

    物资没了可以继续买,武器装备没了还可以再造,兵力损失也可以补充,唯独时间上不允许。

    这不会战才刚结束,都灵攻防战就已经打响,卢森堡会战也接踵而至,法军只能被动应战。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陛下,昨天早上西班牙人向鲁西永地区发起了进攻,经过前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傍晚时分击败了敌军。”

    难得的捷报,拿破仑四世却高兴不起来。很明显,受法军大败的影响,西班牙人已经坐不住了。

    甭管西班牙人的实力怎么样,反正法兰西又增加了一条战线,接下来军事上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看着陆军大臣欲言又止的样子,拿破仑四世心中一凉,苦笑道:“继续说吧,又是哪里战败了,我承受得住。都到了现在这一步,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

    绝望,这是拿破仑四世现在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外交上的一败涂地,都打击着拿破仑四世的信心。

    眼睁睁的看着反法同盟日渐壮大,唯一的盟友却在这个时候摇摆不定,这种绝望是其他人无法理解的。

    路斯基尼亚缓缓说道:“奥地利和瑞士组成了联军,向我们发起了进攻,东部勃艮第、奥弗涅等地区沦为战场。

    敌人来势汹汹,我们部署在东部的兵力严重不足……”

    不待路斯基尼亚把话说完,拿破仑四世就打断道:“知道了,你们陆军部自己看着办吧!”

    困难、麻烦之类的词,拿破仑四世最近听了太多,早就已经厌烦了。能够解决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那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偏偏又要他来解决。

    与其听了头疼,还不如索性不听了。反正能够解决的问题大臣们都会自己想办法搞定,上报的只是解决方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同样也无能为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拿破仑四世是一个好老大,军事上、外交上遭遇双重失败,都没有把手下人推出去背黑锅。

    当然,把推出去背锅也没有实质上的意义。虽然能够短期性缓解政治压力,同样也会令大家兔死狐悲,引发政府内部的动荡。

    首相特伦斯·布尔金低声道:“陛下,准备停战谈判吧!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已经打不下去了。”

    “停战谈判”也要分时间,早先法兰西占据上风的时候,自然有谈条件的本钱。

    现在不一样了,法兰西在军事外交上全面处于劣势,再提出“停战谈判”,那就约等于“投降”了。

    如果可能的话,特伦斯·布尔金绝对不愿意向敌人投降。可是没有办法,法兰西真的打不下去了。

    战火已经烧到了法国本土,战争每持续下去一天,都会给法兰西带来大量的损失。

    要是不趁着此时手中还有几分筹码和反法同盟谈判,等人家一路打了过来,再谈条件那就不是现在的价码了。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拿破仑四世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怎么谈?”

    “停战”,他没有意见。如果可能的话,拿破仑四世不介意立即停战。问题是挑起战争容易,想要结束战争就难了。

    别的国家或许给点儿利益就能够搞定,但是德、比、奥三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双方都已经血流成河了,这个时候进行谈判,不付出大代价是不可能的。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答道:“英国人同意出面调停,伦敦政府做出了承诺,会尽可能保证法兰西的领土完整。

    按照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欧陆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就要彻底做大了,这不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

    在这一点上,包括俄国人都是我们的潜在盟友。各国没有做出反应,主要是局势变换的太快了,以及缺乏一个合理的介入借口。”

    好吧,卡雷尔·卡德莱茨觉得自己快要编不下去了。欧洲各国不想看到奥地利一家独大,却不等于大家就要拉法兰西一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往往会输给感性,毕竟人不是机器,要受感情影响。

    至少法兰西的邻居都要受感情影响,对西班牙、比利时、瑞士、以及几个意大利邦国来说,甭管奥地利会不会做大,还是先干死法兰西要紧。

    所谓的长远利益都是扯淡,历史已经告诉大家,不趁机把法兰西这个大敌干掉,往后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利益再大,也比不上自家的安全重要。对小国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反正谁当老大他们都是小弟。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奥地利不吃独食就不会被孤立。有这么多敌人在,法兰西不脱一层皮,就不要想脱身。

    自欺欺人也罢,一厢情愿也好,总之法国政府现在需要希望,一个能够全身而退的希望。

    “告诉英国人,我们同意谈判,也愿意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殖民地可以不要,但是本土却必须要保证完整。

    政府做好民众的安抚工作,谈判的消息一传开,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法兰西经不起折腾了。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在合适的时间退位,为这次战争承担责任。”

    说完,拿破仑四世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直接躺在了座椅上,不再理会众人。

    按照欧洲大陆的政治游戏规则,战败割地赔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惜,民族主义已经崛起了。尤其是作为民族主义大本营的法兰西,民众对失败的容忍度更低。

    在社会普遍的认知中,殖民地也属于财产,丢了也就丢了,本土却万万不能割让。

    拿破仑亲手打造出来的民族主义双刃剑,终于反噬在了自家身上,波拿巴王朝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只有保住了本土完整,拿破仑四世主动退位承担责任,减轻民众的愤怒之情,波拿巴王朝才有一线生机。

    ……

    圣彼得堡,受欧陆局势变幻的影响,沙皇政府的立场也受到了影响。

    毫无疑问,沙皇政府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拉法国人一把。就算是有人看到了保住法兰西的战略意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无关其他,唯利益尔。如果一句战略需要,就要替法国人火中取粟,那还要外交干什么?

    伊万诺夫元帅兴致勃勃的说道:“陛下,这场战争的局势已经明朗了。法国人先后在中欧、南欧战场遭遇失败,现在已经无力回天了。

    受此影响,西班牙人也在边界上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加上盟军刚刚开辟的瑞士战场,法国人实际上已经是四线作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半年之内,法国人就会战败,现在该我们出手了。”

    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沙皇政府准备宣而不战,坐视法奥两国血拼。可惜法国人不怎么中用,才刚刚开始就露出了败相。

    既然消耗奥地利实力的计划无法完成,沙皇政府自然就要考虑如何利益最大化了。

    摘桃子是必须的,就算是拿不到最大的一颗,也要拿到第二大的一颗。

    要是完全不出兵,等到战后利益分配的时候,俄罗斯帝国的话语权也就没了。

    别看奥地利承诺了俄罗斯帝国可以分享百分之二十的战争赔款,但是要将承诺兑现,也不是那么简单。

    仅仅一纸条约,就想要法国人乖乖掏钱?别做梦了,沙皇政府可是有赖账经验的,只要拳头够大不给就不给。

    没有反法同盟撑着,仅凭俄罗斯帝国一家,可没有向法国人讨债的能力。

    这还是理想状态,万一奥地利不顾吃相,拉着几个小弟直接把法兰西给瓜分了,最后一分钱的赔款都没有,沙皇政府就悲剧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时候出兵参战,不仅是为了打击法兰西,同样也在保护法兰西。

    实力才是话语权,只有俄军出现在了对法兰西本土,战后处置法兰西的时候,沙皇政府才有足够的话语权。

    无论是因为战略需要,还是为了拿到足够的战争赔款,沙皇政府都需要保住法兰西的元气。毕竟,大国才拿得出钱来。

    亚历山大三世犹豫了,局势变换的太快,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上个月才决定看戏的,没想到现在又要出兵了。

    不确定的问道:“法国人真的撑不下去了么?”

    “是的,陛下!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毕竟又增加了两条战线。加上意大利地区现在也不稳了,法国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接下来的战争。”

    伊万诺夫肯定的回答道。这是俄**方仔细研究过的,即便是再乐观的人,也不认为法国人能够翻盘。

    外交大臣奥斯卡·希门尼斯提议道:“陛下,如果担心参战损失太大的话,其实我们还可以采取迂回策略。

    英国人同样想要保住法兰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完全可以通过他们牵桥搭线,直接和法国人接触,然后从海上登陆法国。

    对奥地利来说,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统一德意志地区,以及消化掉刚刚占领的法属非洲,他们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的。

    只要我们抢先占领法国,战后谈判的时候,帝国话语权自然就增加了。”

    这是事实,维也纳政府的战略计划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只要统一德意志地区、消化法属非洲,奥地利就是世界第一强国。

    和这相比,其他的事情都是旁枝末节,包括削弱法兰西也不例外。毕竟全盛时期的法兰西都能够干趴下,一个半残废的法兰西,就更不用说了。

    沉默了半响功夫,亚历山大三世才缓缓问道:“你怎么保证,法国人能够相信我们?

    况且,就算英国人能够说服法国政府答应,又如何能够保证这不是陷阱?”

    信任是硬伤,现在法俄可是敌人,仅仅凭借一个承诺,就把自己的命脉送到敌人手中,正常人都干不出来。

    万一俄军进入法兰西后,沙皇政府突然翻了脸,法国政府想哭都没机会了。

    同样的问题,沙皇政府也存在。谈的再好也没用,要是英国人中途翻了脸,皇家海军直接把俄军给送下海喂了鱼,沙皇政府就成为世纪笑柄了。

    以英俄之间的矛盾,伦敦政府完全有动机这么干。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亚历山大三世信不过英国人。在无法确保俄军的安全前,他可不敢拿数十万俄军进行冒险。

    ……

第两百一十章、炮灰总动员

    对俄国人的神仙脑洞,弗朗茨只是一笑了之。事实上,这种异想天开的计划,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层出不穷。

    政客也是人,既然是人那就有犯糊涂的时候。尤其是牵扯到利益之后,犯糊涂的概率就更大了。

    表面上来看,俄国人打着盟友的旗号,抢先一步占领法兰西,奥地利确实无能为力,但是维也纳政府可以拖啊!

    没法强制分割法兰西,还没办法拖延谈判时间么。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五年,时间长了俄军还能和法国民众和平相处?

    奥地利完全可以看热闹,等俄国人灰溜溜的撤军过后,再来考虑处置法兰西的问题。

    如果不是协调英法俄三国关系太麻烦,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弗朗茨还真想推一把,然后慢慢欣赏沙皇铁拳和法式民族主义之间的博弈。

    “给前线的部队发电,让他们尽快结束战争,士兵们还等着回来过圣诞节呢!”

    现在不过七月份,距离圣诞节还有差不多五个月,单纯击败法国人不难,但是要在圣诞节前签订条约然后撤军,时间就很紧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涉及到多国利益的战后会议,通常都会吵吵吵,拖上两三年都有可能。

    毫无疑问,弗朗茨不想继续拖下去了。种种迹象表明,汉诺威政府又活跃了起来,这背后还有英国人的影子。

    要知道内部的敌人远比外部的敌人可怕,一旦让这些家伙说动了各邦国的利益集团,后面的麻烦就大得去了。

    弗朗茨不想考验人性,在利益面前人性是最不靠谱的。尽快造成既定事实,建立君臣名分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这个名分,弗朗茨就不怕这些家伙闹腾了。动不了下面的国王,还换不了邦国政府么?谁敢跳出来搞事情,就搜集黑料把他搞下去。

    只要收拢了各邦国的军队、关税、外交、发钞权,再统一了司法、文教,下面再怎么闹腾,也翻不出大浪来。

    今时不同往日,当初为了收拢这些权力,弗朗茨下面几个邦国政府斗智斗勇了十几年,才一点一点的拿到手,现在直接一步到位就行了。

    至于邦国政府的抵触,那完全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只要利益合适,就没有什么谈不拢的。

    忽悠、收买拉拢、威逼利诱,这些套路弗朗茨早就轻车熟路了。反正核心就是在拉拢盟友的同时,顺便干掉敌人。

    相比杀鸡儆猴,有时候杀猴儆鸡的效果还要更好。现在跳得越欢,未来就死得越快。

    弗朗茨不担心有人闹得欢,最担心的反而是这些家伙什么也不干。毕竟只有干得越多,暴露出来的问题才会越多。

    真要是有那种纯洁无瑕的政客,事实上弗朗茨也无能为力,毕竟皇帝也是要讲游戏规则的。

    不过这种一心为公的人,也不会成为统一的障碍。毕竟经历了这次战争,大统一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战火再次燃烧了起来,从中欧到南欧硝烟四起,已然没有一寸净土。

    南线联军指挥部,意大利各邦国代表已经集聚一堂,参加这场极具政治、军事意义的大会。

    自古以来,意大利地区都是诸侯云集,局势之混乱仅次于德意志地区。现在德意志地区统一在即,意大利地区也需要进行梳理了。

    之前,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出于拉拢意大利民族主义者的目的,在对意大利地区的处置上,维也纳政府一直都没有公开表态。

    现在大局已定,再拖下去就没必要了。究竟是合伙组建意大利王国,还是直接分家成若干个邦国,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明确的定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会议就是一个过场。有资格参加会议的大人物们,都清楚维也纳政府的意图。

    大家没有反对,除了胳膊拗不过大腿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利益分配。建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容易,问题是要以谁为主导呢?

    具体的利益分配先不说,光王冠归属就是一个难题。

    之前的时候意大利独立组织一家独大,尽管组织四分五裂,好歹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现在不一样了,各邦国王室都掺合了进来,谁也不比谁高贵,并且这些人的背后都一帮子利益集团,谁也不可能让步。

    既然谈不拢,那就只能单飞了。反正从来都没有统一过,分开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分家容易,分家产难。原本意大利各邦国之间,就存在着领土纠纷,因为法国人占领的缘故,现在已经成了一笔糊涂账。

    各方争议不下,就轮到奥地利这个老大出面做仲裁。又因为各邦国并没有真正恢复政权,外交部不便直接介入,调停各方矛盾的重任就落到了摩尔克斯上将头上。

    “今天邀请大家来的目的,想必所有人都清楚了。法国人战败在即,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关于战后意大利地区的格局,现在也需要明确下来。

    首先各邦国将重新独立,组建政府、恢复生产这一系列的任务,都是新政府的任务。具体要怎么办,还是由未来各邦国政府自行处理。

    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初步划定各邦国的领土疆域,原则上我们以历史渊源为主,参考各邦国在反法战争中做出的贡献,进行综合考虑。

    大家有什么要求、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进行商议,争取拿出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商议”,那完全是想多了。所谓的“历史渊源”,无非是恢复战前的疆域,最多发生一点儿小变化,总体上还是保持一致。

    真正能够谈的还是“贡献”分配。因为大家都很识时务,纷纷加入了反法同盟,维也纳政府也不可能将某个邦国的领土分给另一家。

    所以要分的这部分土地,就只能由法国人出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聚会也战后分赃会议的预演。

    摩尔克斯选择在这个时候召开会议,最主要的还是都灵攻防战要开始了。不拿出点儿利益刺激,除了撒丁王国外,其他邦国的意大利人积极性不够高啊!

    割占法国人的领土,对饱受法兰西统治之苦的意大利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至于分割法兰西之后,奥地利趁机做大的问题,这不是大家该关心的问题。

    作为敌人,意大利人自然希望法兰西自然是越弱越好,最好是直接给瓜分了一了百了。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提议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几家之间的矛盾争议并不大,矛盾的关键是要赶走法国人。

    从1870年开始,法国人就在意大利地区横征暴敛,我们有权向法国政府索赔损失。

    只要法国人付出了足够的代价,能够弥补我们各方的损失,大家存在的那点儿小争议,很容易就能够解决的。

    为了尽快赶走法国人,我们撒丁王国愿意倾尽全力。三十万撒丁士兵现在已经整装待发,随时都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

    意大利各邦国中只有撒丁王国和法兰西直接接壤,承受的军事压力也最大。反之,一旦分割法兰西,撒丁王国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明确奥地利的意图之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自然要配合了。尤其是接下来要收复的是撒丁首都,他们更是责无旁贷。

    摩尔克斯微微一笑:“很好,接下来的都灵攻防战就交给你们了。

    我代表奥地利政府在这里做出承诺,战后大家至少会获得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补偿,以及数额不菲的战争赔款。

    但是这些土地和赔款,只会分配给做出了贡献的邦国和个人。

    大家不用担心飞地治理难的问题,分配给邦国的,我们负责协调领土调换;分配给个人的,允许独立建国,奥地利将提供安全保护。”

    扫视了一眼众人的表现,并没有出现狂热,摩尔克斯略微有些失望。

    想想也对,刚刚遭受了社会毒打,正是最渴望国家强大的时候。有识之士都想要统一意大利地区,谁会头铁的跑出去独立建国。

    莫说意大利这些软脚虾贵族了,就连奥地利那帮军功贵族,这么多年都没有听说谁要独立建国的。

    并非是大家不想当老大,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中世纪了,早就过了那个村长称王的时代。

    在这个**统、血统的世界,可不是有枪就能当草头王。没有臣民支持,独立建国就是在找死。

    除非本身就是王室成员,拥有合法的王位继承权,又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要不然就算是所有的列强一起支持,都坐不稳王位。

    从这方面来看,摩尔克斯对个人的许诺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却又摸不着。

    真正能够有所收获的,还是各邦国。除了撒丁王国是国王本人参加外,剩下的都只是代表。既然是打工的,不激动也正常。

第两百一十一章、最早的无线电

    都灵城外,此刻已经汇聚了上百门重炮。其中最小的火炮,口径也超过了150mm,再配上那最短数米,最长十几二十米的炮管,威力可想而知。

    尤其是其中的两门巨炮最为特殊,无论是长达24.7米的炮管,还是380mm的口径,以及那重达600kg的炮弹,都让它们成为场上最亮的崽。

    毫无疑问,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方便。不仅运输麻烦,操作起来同样麻烦。

    不过和火炮的威力相比,这些小瑕疵就不值得一提了。毕竟这些火炮本身就不是为陆军准备的,它们真正的使命是充当岸防炮。

    为了尽快攻克都灵,摩尔克斯把这些大家伙给弄了过来,专门对付法国人的要塞堡垒。

    “发射!”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轰鸣的炮火声再次响起。只是这次不同,伴随着炮火声还要建筑物的倒塌声。

    时间还是太仓促了,短短的几个月,想要打造出一座要塞城市还是太难了。

    或许是为了赶工期;或许是因为意大利工人不配合,施工的时候往里面加了料,又或许是两者兼有之。

    毕竟战争爆发之初,法国政府是相当的乐观,根本就不认为都灵会遭到战火威胁。加固城防、修筑要塞,本身就是官僚捞钱的手段。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不能指望资本家有节操了。反正法军赢了,都灵不需要遭受战火;要是法军输了,政府都自身难保,也不会人来追责。

    偷工减料也就算了,偏偏负责施工的还是意大利人,要是不搞破坏那就对不起独立组织的宣传。

    等前线会战失败,军方开始重视城防工事的时候,早就木已成舟,下面的人只能硬着头皮把盖子捂严实了。

    完善的城防工事,都顶不住巨炮的攻击,赶时间的豆腐渣工程就更不用了。尤其是被600kg特制巨弹命中的,基本上都是一片废墟。

    法军指挥部,听到建筑物坍塌的巨响,亲自坐镇指挥的亚德里恩元帅急忙问道:“派人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半响功夫后,侍从官回复道:“元帅,敌人使用了重炮。城内的建筑物经不住攻击发生了坍塌,其中也包括部分要塞。”

    很明显,青年军官已经尽可能的避重就轻了,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亚德里恩元帅难以接受。

    建筑物塌了也就塌了,毕竟普通建筑本身就不具备防弹功能,经不起敌人的炮火打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要塞工事”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亚德里恩元帅准备让奥地利人流干血的利器,结果却是计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毕竟攻城战不同于其它,奥军不需要搞定所有的城防,只要撕开一道口子杀进去就行了。

    按照事先的计划,法军可是准备利用这些要塞堡垒拖延至少一个月时间,并且消耗大量的敌军兵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一个月了,能不能撑到明天都是一个问号。

    看了地图,亚德里恩元帅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传令下去,命令各部队提前进入巷战模式。同时,派人调查要塞工事坍塌的原因。”

    计划没有变化快,城防工事没能够达到预想中那样拖延时间的目的,巷战就只能提前开始了。

    战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巷战的提前开始,同样也意味着巷战会提前结束。百万法军都没有能够挡住敌人,亚德里恩元帅不认为一座都灵城就能够逆天。

    明眼人都知道,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兰西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亚德里恩同样没有赢得战争的信心。

    选择坚守都灵,除了战略需要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拖延时间。不光为法兰西拖延时间,更是在为他自己拖延时间。

    战争失败总是需要有人负责的,光皇帝和政府肯定不够,军方同样要有份量的人出来背锅。

    没有人想背上无能、废物的骂名,亚德里恩元帅同样也不例外。现在的局势很明显,那一条战线最先崩溃,负责指挥的军官就是第一责任人。

    不求能够反败为胜,只要比友军支撑的时间更长一些就行了。最好是能够支撑的谈判开始,那就完美了。

    至于调查要塞坍塌的原因,那只是例行公事。法军也有完善的制度,出现了问题肯定要找原因,该追责的同样要追责。

    ……

    战争的本质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城内的法军愁云惨淡,城外的盟军自然就欢欣鼓舞了。

    法国人的防线不只有一道,不过没有关系,外围的要塞工事顶不住炮火攻击,后面的防线同样也顶不住。

    现代化战争中,“巷战”的威力已经大幅度被削弱了。除非是专门的要塞城市,普通的城市只要能够放开手脚,用火炮轰都能够轰下来。

    建筑物在巷战种是最佳的掩体,可惜它们不是抵御火炮的利器,真论起作用来,可能还比不上战壕有效。

    最适合进行巷战的,要么是城市本身就是为战争设计的,建筑物具有抵挡火炮的能力;要么就是因为政治需要,攻城的一方放不开手脚。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原时空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打破了这一常识。用事实证明了:只要舍得人命往上填,即便是城市变成废墟,同样可以继续坚守下去。

    毫无疑问,这些都灵都是不具备的。虽然都灵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意义重大,可这些东西都和奥地利没关系。

    估计束缚意大利人都做不到,毕竟现在赶走法国人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损坏的建筑物大不了战后修复好了。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法军舍不舍得往里面填人命了。不过这对已经拥有大量炮灰的奥军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为了就近观察战场,摩尔克斯上将已经登上了飞艇,此刻正拿着望远镜欣赏炮兵们的杰作。

    看到一座座要塞轰然倒塌,摩尔克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给意大利兵团发电,一个小时后发起进攻。”

    无线电报,这是欧陆战争中的又一黑科技。当然,这年头的无线电报实用价值并不高。信号不稳定也就罢了,关键是传输距离还非常有限。

    如果不是突发奇想,想到飞艇上观战,无线电报还不会这么早出现在军事上。

    无线电发展落后,这和弗朗茨的学渣属性也不无关系。只知道无线电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递,却不知道电磁波是啥。

    自己都一头雾水,所以就只能提需求了。具体要靠什么实现无线通电,那就只能让科学家慢慢进行尝试。

    进展就是证明了n多方法不行,直到1883年,皇家科学院中一个叫赫兹的家伙发现了电磁波,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找到了传播介质,无线电技术才真正在起步。从最初的两百多米通讯距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公里通讯距离,可以说发生了质的改变。

    遗憾的是,这个一百公里通讯距离,仅仅只是理论上的通讯距离。障碍物、恶劣天气、电磁干扰等一系列的因素,都能够影响信息传递。

    有这么多问题存在,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价值自然是大打折扣,普及更是遥遥无期。

    ……

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

    都灵,轰鸣的炮火声中升起了滚滚浓烟,硝烟弥漫了整座城池。那风中猎猎招展的鹰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

    垮塌的建筑物废墟中更是死尸伏地,不时还有伤员的惨叫声响起,隐约可见血流不止的伤口,却无人上前理会。

    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战争,却依然持续。

    城外的意大利兵士兵已经发生了冲锋,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

    这是灵魂的呐喊,声音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

    要塞中加特林仍然吞吐着火舌,拖着长声的子弹,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倒地。

    不过这些暗藏的火力并没有得意多久,进攻暂停过后,炮弹很快就宣泄了过来,只留下一片废墟。

    炮火过后,后方的意大利士兵再次发起了进攻。撕心裂肺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疯狂,战争也越发激烈。

    飞艇上,摩尔克斯已经放下了望远镜,仿佛是不忍直视眼前的一幕。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摩尔克斯根本就不相信下方作战的部队是意大利士兵。

    尽管场面有些混乱,明显是缺乏训练,可是意大利人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惨重的伤亡,没有吓住意大利人。为了能够在炮火后第一时间抢占阵地,很多意大利士兵直接在百米开外卧倒潜伏。

    要知道这年头的炮弹瞄准,可没有什么高科技指引,就算是确定了坐标,那也只是一个大概位置,命中率全靠炮兵的经验和运气,稍微有点儿偏差,那都是百八十米的误差。

    这就意味着,没有后撤的意大利士兵,不仅要面临敌人的炮火威胁,还有可能被自己的炮兵干掉。

    这种拼命精神,和传说中那支战场装死、摸鱼的意大利军队,完全就不是一个物种。

    在被震撼的同时,摩尔克斯在内心深处也提高了对意大利的警惕,此刻他终于明白国内为什么会反对意大利地区统一了。

    有这么多肯为这个国家拼命的人,意大利地区一旦统一,要不了多久又是一个中等列强。

    对西有法兰西帝国,东有俄罗斯帝国的奥地利来说,南边实在是没必要再来一个列强给自己增加军事压力。

    尽管短时间来看,法意会成为死敌,可是政治这东西谁能够说得准呢?

    缓过神来后,摩尔克上将吩咐道:“没什么好看的了,降落回指挥部。”

    奥地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利用意大利人消耗法国人的兵力,不仅增加了法意之间的仇恨,同时也增加了意大利统一的难度。

    都灵是撒丁王国的首都,这场首都收复战,撒丁军队是责无旁贷。现在战场上的意军主力,就是以撒丁王国为主。

    战争是残酷的,按照目前战场上的情况,等这次战役结束,这三十万撒丁军队必然会损失惨重。

    意大利地区最强大的邦国实力被削弱,战后各邦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维也纳政府的区域平衡政策实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

    法军指挥部,亚德里恩元帅脸色铁青的质问道:“这就是你们口中那固若金汤的城防工事?

    还让奥地利人把血流干?你们恐怕是准备让法兰西的小伙子们把血流干!”

    不是亚德里恩元帅内心不够强大,实在是现实太打脸。在奥军的重炮攻击下,计划中的城防工事,直接成为靶子。

    由于在前面的会战中,法军丢掉了大量的火炮,以至于都灵守军缺乏足够的重火力,想要进行炮火反击都做不到。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丧失制空权之后,法军就算是有足够的重炮,也没有办法发挥出自身的威力。

    毕竟炮兵阵地一旦暴露,就要遭遇敌人的空中打击。重炮移动不便,遭遇敌人空袭,连跑都没有办法跑。

    分散部署到要塞中,又无法发挥出火炮的集群威力,毕竟攻城只需要撕开一道口子。任何一处被突破,进入巷战状态后,城内难以挪动的火炮,就成为了摆设。

    负责城防工事建设的汤姆中将,急忙解释道:“元帅,我们事先并没有预料到敌人的火力会这么猛。

    都灵的城防工事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主要是参考普俄战争的强度所设计,谁也没有想到敌人居然……”

    承认偷工减料是不可能的,这涉及到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一旦牵扯出来大家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只能让设计师背黑锅了。只有设计师抗下责任,才能够把这个问题揭过去。

    不等汤姆说完,亚德里恩元帅就打断道:“闭嘴,我不想听这些废话。总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城防工事不堪一击,必须要马上解决。

    如果城防工事无法发挥作用,那么巷战就要提前开始了。现在打前锋的都是意大利人,我们就算是杀伤再多,奥地利也不会感到肉疼。

    不要指望敌人会有所忌惮,这里都灵城,和奥地利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是不会在意城内民众死活的。”

    事实上,早在都灵保卫战开始前,法军就考虑过转移民众的问题,怎奈民间反对声一片。

    站在法兰西的立场上,都灵是自家的地盘儿,又需要意大利人卖命,法军自然无法做得太过。

    况且,转移民众说起来简单,真要是做起来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守军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

    凡事都有两面性,大量的平民滞留城内,在增加守军后勤压力的同时,也会让敌人投鼠忌器。毕竟这里是欧洲大陆,没人愿意背上屠杀平民的恶名。

    然而,现实却非常的打脸。从敌人肆无忌惮的使用火炮攻城来看,亚德里恩元帅就知道失算了。

    今时不同往日,欧陆战争爆发前,奥地利只是欧洲列强之一,自然要重视欧洲世界的反应。

    可现在不一样了,一旦法兰西战败,奥地利就一家独大了。作为欧陆霸主,些许流言蜚语已经不再是威胁。

    何况,攻城的主力还是撒丁民族独立军。为了政治需要,未来的撒丁政府也站出来会奥地利背书,把屎盆子扣在法军头上。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汤姆狠狠的说道:“元帅,既然奥地利利用意大利人当炮灰,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炮灰对炮灰。

    把全城的青壮武装起来,软禁他们的家属做威胁,逼迫他们参与守城。”

    强征壮丁,并非什么新战术,在历史上时有发生。只不过随着热武器时代的降临,大家发现临时征招的壮丁不堪大用。

    加上自由主义的崛起,强征壮丁的成本越来越高,容易丧失民心,以及人口的增加各国不再缺少士兵,强征壮丁的情况才逐渐减少。

    汤姆敢提出这个建议,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民心神马的,在这里法兰西从来都不曾拥有过,自然也谈不上失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军在意大利地区肯定是待不长了。法意之间的矛盾又已经深埋,战后肯定会长期对立,现在强征意大利人上战场,相当于提前削弱了敌人的力量,替战后的法兰西减轻了压力。

    一会儿功夫后,亚德里恩元帅摇了摇头:“没用的,意大利人不会那么听话。

    就算是我们把他们的家属抓了,威胁他们上了战场,这些家伙同样也有办法捣乱。

    想想我们之前征招的意大利士兵就知道,与其说他们在打仗,还不如说是在郊游。

    最重要的是法不责众,就算我们发展他们消极怠工,也不可能真的把他们的家属都处理掉。

    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必须要考虑战后了。国内正在想办法和反法同盟接触,我们不能给敌人提供借口,增加谈判的难度。”

    打不赢就谈判,这是欧洲世界的传统。法国政府同反法同盟秘密接触,在高层军官中本来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亚德里恩现在把窗户纸捅破,实际上也是对这场战争彻底绝望,毕竟敌军已经从瑞士杀入法兰西腹地。

    室内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汤姆中将叹息道:“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只能让小伙子们拿命去拼了。

    以我们的兵力,支撑一段时间倒是不难。可是伤亡,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看得出来,汤姆中将不光是在作秀,他是真的在为法兰西的命运担心。

    捞钱归捞钱,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他的利益早就和法兰西绑在了一起。

    豆腐渣工程,也不完全是他的责任。从一开始建造都灵城防工事,就是为了捞钱,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会遭到敌人进攻。

    更何况,欧陆战争爆发的这么突然。建筑材料要优先供应前线,真要是为都灵建造货真价实的城防工事,时间上也来不及。

第两百一十三章、《告法兰西国民书》

    都灵攻防战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新一轮的中欧会战,也到了拉开帷幕的时候。

    和原时空的一战不一样,这次法国人可没有要塞工事做倚仗。为了替反攻创造条件,联军在撤离的时候,顺手破坏了沿途的要塞工事,包括大名鼎鼎的列日要塞、慕尔要塞,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

    傲气十足的法国人,或许是没有考虑过会失败,占领这些地区后,根本没有组织人手修复要塞工事。

    当然,这也不能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疏忽大意。毕竟当地民众都被驱逐走了,生产早就停止了。

    想要修复这些被破坏的要塞工事,原材料和劳动力都要从国内调配,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法国政府就已经倾尽全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拿来修复要塞。

    没有要塞工事可用,在上一次中欧会战失败后,法军被迫效仿联军挖战壕,构筑简易临时防线。

    法军指挥部,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最新一批火炮、机枪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说出去都没人敢信,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居然也会出现武器装备不足。

    然而,这就是事实。无论是火炮,还是加特林都太过笨重了。在上一次会战失败后,为了尽快转移部队,法军只能忍痛放弃。

    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败家。一次损失上千门火炮、数千挺机枪、数十万条步枪,以及海量的物资,法国人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补充回来。

    战争不等人,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武器装备还是要尽快补充的。

    战后法国政府第一时间掏空了库存,还从民间收购了一批二手货,加上尚未处理的退役货,才勉强保证了前线人手一支枪。

    枪支可以凑,火炮、机枪却没有办法马上补充完。除了勒令兵工厂加班加点的干外,法国政府也积极对外采购。

    然而,远水减不了近渴。距离上次会战结束还不到一个月,敌人又准备发动进攻了。

    中年军官沉声回答道:“元帅,刚刚收到消息。敌人分别从西班牙、瑞士向我们本土发起了进攻,原本划拨给我们的武器装备被临时征用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暗自庆幸。

    对法兰西来说,增加两条战线是一场灾难;但是对在场众人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这场战争都要输了,自然要为自己考虑了。

    多了两条战线,同样也意味着多了两个潜在背锅侠,谁负责的战线最先崩溃,谁就是法兰西战败的替罪羊。

    别看中欧战区承担的军事压力最大,但是他们的实力也最为雄厚,反倒是新增的两条战线守军都是一群新兵蛋子,才是最容易被突破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眉头一皱:“是不是援兵也没有了?”

    中年军官无奈的点了点头,话到了嘴边,那个“是”字却怎么也吐不出口。

    得到这个答案,年迈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受不了刺激,直接华丽的晕了过去。

    ……

    联军指挥部,阿尔布雷希特还在为对付法国人的战壕而发愁,根本就没想到最大的敌人现在已经躺下了。

    弗雷德里希:“元帅,根据空军传来的情报,敌人采用了双重战壕,一重战壕宽、一重战壕窄。

    宽的战壕在前面,足有五六米宽,参谋部测算过了,这样的宽度装甲部队过不去,如果不小心陷进去,就成了敌人的靶子。

    相隔十几二十米又是一道普通战壕,就连我们会派步兵填坑,敌人也考虑了进去。

    并且,这样的战壕还不只一道。理论上来说,如果法国人的计划完成,我们要打进法兰西本土,至少要撕破上百道这样的战壕。

    正面强攻的话,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

    唯一的好消息是敌人准备的时间太短了,只要我们的速度足够快,敌人就来不及完成战壕施工。

    我提议立即发起全面进攻,先用炮弹洗地,然后步兵配合装甲部队压上去,用坦克当移动炮台,掩护步兵填土。

    必要的时候,可以让空军实施定点轰炸。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炸过去,撕开一道百年米开外的口子,放装甲部队过去就大局已定。”

    在纯人力时代,战壕也不是好挖的。一个劳动力每天也就能挖那么几方土,无限战壕战术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联军舍得付出代价,就能够冲过去。装甲部队本身就适合迂回穿插,一旦出现在敌军后方就一切搞定。

    慈不掌兵,到了该拼人命的时候,阿尔布雷希特自然不会含糊:“嗯,命令各部队做好准备,两天后全面发起进攻。”

    ……

    维也纳宫,眼瞅着欧陆战争就要分出胜负,突然收到了俄国人借道出兵的要求,弗朗茨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不得不承认毛熊就是毛熊,见到有便宜可占,就立即扑了过来。

    如果仅仅只是借道出兵,沙皇政府也不需要费这么多功夫,直接出兵就对了,反正奥地利也不会阻拦任何打击法国人的军事行动。

    毫无疑问,沙皇政府选择同奥地利商量是有所求的。除了战后的利益分配外,俄国人还想要维也纳政府承担俄军的军费开销。

    劳师远征消耗本来就大,以沙皇政府的财力,要是从本土开始运送补给,估计最多也就维持一个师的部队作战。

    这点儿兵力投入到欧陆战场就给白给一样,莫说争夺战后利益分配的话语权,搞不好碰到法国人就全军覆没了。

    自家没钱,那就只能向盟友伸手了。并且这还不是借,这些军费开销沙皇政府是不会认的,最多记在法国人账上。

    这正是弗朗茨纠结的地方,按照目前的节奏,战后法国人肯定会背上巨额的赔款,注定赔不起的那种。争取再多的战争赔款,拿不到手也是白搭。

    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时间往前推一两个月,弗朗茨自然不介意花一笔钱拉俄国人下水。可是现在不一样,法国人大势已去,能不能撑到俄军抵达前线都是一个未知数。

    要是俄军还在路上,或者说刚好赶在战争结束的最后关头抵达前线,那奥地利就亏大发了,白白出了一笔钱不说,还增加了俄国人在战后谈判中的话语权。

    想要拒绝,弗朗茨同样也为难。别看反法同盟声势浩大,实际上反法同盟99%军费开销,都是奥地利一家承担的。

    包括最晚参战的西班牙、瑞士,都是拿着奥地利的钱在打仗,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效率。

    别的盟友都有的待遇,俄国人现在也想要,就算是为了俄奥友谊,奥地利也不能区别对待。

    “俄国人那边外交部先拖着,要是实在是拖不下去了,就答应他们。

    不过要设立前提条件,出兵就必须立即出兵,达成协议后三天内俄军抵达奥地利,由我们派专列运送到前线。

    命令前线的部队加快速度,争取速战速决。到了现在这一步,已经是落袋为安的时候了。”

    没有更好的办法,弗朗茨只能祭出拖字决。要是能够抢在俄国人出兵前干掉法兰西,那么战后谈判就沙皇政府什么事了。

    没有做出实质性贡献,能够跟着混一笔赔款,那已经足以证明奥地利够朋友了,分享话语权不存在的。

    如果做不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俄军当炮灰用,减少己方的伤亡,以弥补利益上的损失。

    卡尔首相:“陛下,战争进行到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法兰西大势已去。法国政府也通过英国人向我们表明了和谈意图,是时候进行政治劝降了。

    如果能够通过政治手段结束战争,俄国人再想要插手欧洲事务,就没有可能了。”

    转了一个大圈,问题又回道了欧陆霸权上。战后处置法兰西的话语权,同样也是奥地利欧陆霸权的确立。

    俄国人急着想要参与进来,除了争夺战利品外,更多的也是为了争夺在欧洲大陆的话语权。

    撼动不了奥地利的霸权地位,分一杯羹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沙皇政府可不想完全放弃欧洲大陆。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坚定的摇了摇头:“这次不能由英国人出面调停,甚至战后谈判都不能让他们参与,我们只接受法国人无条件投降。

    这是原则问题。好不容易才将英国人排挤出了欧洲大陆,就不能再让他们回来了。

    劝降法兰西的问题简单,这是我准备的《告法兰西人民书》,拿出发表就行了。

    暗地里放出消息,让法国那帮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知道,如果不投降的话,联军进入巴黎后将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

    在弗朗茨看来,这次欧陆战争除了击败法国人外,第二大战略意义,就是将英国人在欧洲的影响力给排挤了出去。

    环顾欧洲,全都是反法同盟的势力范围,偏偏英国人还是法国人的盟友,奥地利是名正言顺的要求盟友同英国人切割。

    包括中立国也不例外,让他们中立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政治上和英国人进行切割。

    拒绝是不可能的,英国人得罪的人太多了。在这个问题上俄国人可是举双手赞成的,再加上大家本来就对约翰牛之前卖小弟的行为不满,然后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尽管这种切割并不彻底,可是裂痕倒底还是产生了。只要奥地利再接再厉,将英国人排斥在欧洲大陆之外不是梦。

    在这种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能让英国人出来刷存在感了。

    接过了《告法兰西国民书》,初略的扫视了一遍,卡尔首相吞吞吐吐的问道:“陛下,这上面的内容是不是有些太过夸张?”

    夸张,这是必然的。战争失败总是要有人负责的,这个人不能皇帝,同样君主制国家弗朗茨不可能把拿破仑四世送上断头台。

    贵族也不行,贵族是皇权的支柱之一,不能这么玩儿坏了。

    除了贵族和皇帝外,还有资格背锅的就不多了。所以屎盆子就只能往资本家们头上扣了。反正这也不算是冤枉,资产阶级确实是这次战争的幕后推手之一。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真要是追根溯源,那么从拿破仑四世到普通法国民众,都要为这次战争负责。

    弗朗茨现在做的,只不过帮他们找了一个替罪羊。顺便夸大了替罪羊的罪名,弱化了其他群体的责任。

    “没有关系,反正这上面的内容都是真的,全部经得起考究,我只是用放大镜放大了其中部分人的问题。

    接下来只要做好引导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醒,剩下的事情有人会替我们完成的。”

    阴谋挑起战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倒卖战略物资……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妥妥的资产阶级黑历史。政客们或许能够明白,这些事要是没有人配合光资本家根本就完不成,但是普通民众不会想那么多,会直接将这笔帐记在资产阶级财团身上。

    知道归知道,却不用指望谁替资本家出头。都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时候,甩锅都来不及,谁会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法国政府中的官僚、贵族,甚至是拿破仑四世本人,都会顺水推舟将责任甩锅给国内的资产阶级财团。

    法兰西的财团力量不弱,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意识到了危险,必然会采取行动。

    这是一个阳谋,就算是各方都知道,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尤其是对拿破仑四世和政府高层来说,有这么一个背锅侠存在,他们才有机会全身而退。

    最后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法兰西经不起折腾,内斗的结果必然是提前崩溃。

第两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

    进入1891年后,巴黎民众就没有了舒心日子。一面是日渐贫乏的物质生活,一面是不断攀升的高昂物价,令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如果前线能够不断胜利,短时间过几天苦日子,大家也就认了。可惜,法军的运气似乎在上一年度耗光了,开年以来就是坏消息不断。

    随着制空权的丧失,巴黎也变得不安全了。尤其是进入八月份后,奥地利的空军几乎是每天都要过来溜达一圈。

    高空轰炸命中率全靠运气,敌军空袭带来的直接损失不大,对法兰西的军事威胁有限,可是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令巴黎政府苦不堪言。

    越是不确定的东西,越容易造成恐慌。甭管敌人空军的命中率多低,一旦被赶上了还是会死人的。

    为了小命着想,除了跑不了的政客外,稍微有点儿身家的巴黎民众,都跑去了乡下庄园避难。

    有钱人都跑路了,巴黎的经济自然萧条了起来。如果不是战争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估计法国政府还要为失业而烦恼。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已经搬出了地下室,恢复了正常办公。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怕死了。

    好吧,真相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拿破仑四世发现敌人空军有意避着皇宫轰炸。就算是空袭皇宫,也恐吓成分居多。

    想想也对,在欧洲大陆要是没有深仇大恨,一般很少有人对君主下死手的。

    波拿巴王朝虽然和哈布斯堡王朝有些恩怨,却也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惜羽毛的弗朗茨自然不愿意为此背上弑君的恶名。

    没有上面授意,下面的作战部队自然不敢乱来。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背不起弑君的罪名。

    受拿破仑四世的庇护,凡尔赛宫连同周边地区就幸运的成为了安全区。就算是遭到空袭,也没人敢往下扔炸弹。

    这不听到“呜呜呜……”的防空警报响起,拿破仑四世悠哉游哉的走了出来,仰望天空。

    望着从天而降的传单,拿破仑四世叹了一口气。有时候他甚至想敌人往下扔炸弹,提前送他去见上帝。

    没有办法,皇帝做得太累了。偏偏家族责任又让他无法退缩,再大的压力也只能死扛着。真要是死在了敌人的空袭中,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别的不说,至少波拿巴王朝是全身而退了。死人是最容易博取同情分的,尤其是死得悲壮、凄惨的。

    下面的人再怎么甩锅,也不可能让几岁大皇储承担责任。甚至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奥地利还会支持波拿巴王朝稳定局势。

    随手接住一份从天而降的小纸片,标题赫然是《告法兰西人民书》,看着上面控诉资本家、财团的内容,拿破仑四世是深有感触。

    要是没有这些利益集团的推动,这次欧陆战争根本就不会爆发,至少拿破仑四世本人最初是反对这场的战争。

    只是个人无法违逆大势,法兰西被迫绑在了资本的战车上,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挑起战争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些家伙中途还掉链子。为了谋取暴利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影响到了前线作战,还令国内民众怨声载道。

    要是没有这些拖后腿的家伙,法兰西就算是要输,也不会输得这么快。

    “陛下,首相他们来了。”

    侍女的声音,将拿破仑四世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扯后腿的家伙,每个国家都存在,并不是法兰西的孤例。现在只是因为法兰西要战败了,问题才变得凸现起来。

    “带他们过来吧!”

    拿破仑四世淡淡的说道。

    自从确定皇宫周边是安全区后,法国政府的办公地点都搬了过来。倒也方便了各部门之间沟通,连电话费都可以省了。

    ……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英国人拒绝了我们的贷款申请,同时还宣布今后的交易必须要先付款。”

    盟友,不存在的。要不是考虑到战后国际格局还需要法兰西,估计英国人早就落井下石了。

    前面没有落井下石,现在动手也不晚。

    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兰西的外汇储备早就见底了。就连发型货币的储备金,都抵押给了英国人,目前已经在伦敦放着。

    断绝了贷款,又要求先付款后交货,分明就是逼死法兰西的节奏。

    “英国人想要什么?”

    拿破仑四世冷冷的问道。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英国人盯上了我们的海外殖民地,主要是中南半岛地区,他们担心这些地区战后落入奥地利手中,威胁印度地区的安全。”

    政治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只有永恒的利益。眼瞅着法兰西战败在即,英国人也忍不住要趁火打劫了。

    奥地利的势力虽然没有深入到中南半岛,可是德意志联邦却占据了马来半岛,战后德要合并,势力延伸到中南半岛是必然的。

    要是再让法属中南半岛落入奥地利手中,南洋地区就变成奥地利一家独大。到时印度就在战略上被俄奥同盟三面包围,要面临的军事压力大得去了。

    拿破仑四世冷笑道:“现在知道了担心,早干嘛去了?要不是英国人搞鬼,我们早就突破了莱茵河,也不是现在的局面了。”

    众人纷纷低头,没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皇帝争论。即便是大家都知道,拿破仑四世的话有失偏颇。

    英国人扯后腿确实影响到了法军作战,但那不是法军无法获胜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来说还是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真要是越过了莱茵河,没准法军败得还要更惨一些。起码现在没有遇到游击队,占领区是稳定的。

    停顿了一会儿功夫后,拿破仑四世补充道:“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英国人准备出什么价?”

    欧陆战争不同于原时空的普法战争,奥地利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这就注定了战后的法兰西无力保住自家海外殖民地。

    在这种背景下,拿破仑四世并不介意卖给英国人,令他不爽的是英国人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抵扣我们之前的部分债务,外加一批物资援助。折算下来,总价值大约在600万英镑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拿破仑四世当即一拍桌子,质问道:“他们怎么不去抢?”

    法属中南半岛面积将近74万平方公里,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宝地,每年都能替法兰西带来大量的财富。

    这种优质资产,往常的时候,莫说是区区600万英镑,就算是6000万英镑,都有人抢着要接盘。

    现在情况特殊,敢从奥地利虎口夺食的没几家,但也不至于贱卖到600万英镑。要知道法国政府开辟法属印度支那的成本,都不只600万英镑。

    然而,就连这600万英镑,英国人都不准备付现款,而是要进行抵扣。

    以现在的物价,600万英镑最多买战前300万英镑的物资,对法兰西来说可谓是血亏。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提醒道:“陛下,我们现在没得选择。明知道英国人这是在讹诈,我们也无法拒绝。

    毕竟这些地区落在英国人手中,总比落在奥地利手中强。况且,接下来的善后谈判,我们还需要英国人的支持。”

    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明知道人家在抢,自己也只能乖乖的送上去。

    幸好,经历一系列的社会毒打后,拿破仑四世的心气已经磨平了,要是搁在十年前,他可以直接和英国人翻脸。

    “告诉英国人,想要把这些地区拿到手,就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要不然我们宁愿把印度支那留给奥地利,也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拿敌人威胁盟友,拿破仑四世也是有苦难言。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诺大的法兰西帝国,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里,居然落到如此田地,这种心里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追根溯源只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总体上而言,拿破仑四世还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可惜一次失误就赔上了所有。

    意大利地区注定是保不住了;法属非洲也是凉凉,仅凭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守军是支撑不了多久的;眼瞅着法属印度支那也要易主,法兰西的疆域一夜之间回到了70年前。

    这还不是全部,从反法同盟的阵仗来看,法兰西本土都很难保持完整,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比1815年更惨。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陛下,巴黎最近几天流言四起,那些隐藏在地下的家伙,又开始不甘寂寞了。

    如果局势持续恶化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现叛乱。内阁建议加强舆论管制,打击散播谣言的家伙。”

    加强舆论管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政府管得了报社,却管不住流言蜚语;控制的了新闻传播,却阻挡不了从天而降的传单。

    没有丝毫犹豫,拿破仑四世直接将手中的小纸片递了过去:“看看吧,这是奥地利人的劝降信。你们准备怎么做?

    背面还有一副漫画,有钱人大鱼大肉,普通民众在前线流血牺牲、还要忍饥挨饿。

    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事实,很容易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一场动乱就在眼前。”

    真相往往最是扎心,没有揭开盖子大家还可以装糊涂,一旦把事情暴露在了阳光下面,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民众的忍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肚子饿了的时候,一个火星文都能够引发一场动乱。

    摆在大家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和资本财团站在一起,共同分担来自民众的愤怒;要么顺水推舟果断甩锅,趁机铲除国内的财团势力,再拿他们的财富来安抚民众。

第两百一十五章、专业的黑手

    自从法军在前线失利过后,国内的内部矛盾就逐渐暴露了出来。日益高涨的物价和普通民众的微薄收入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平息物价是不可能的。除了资本家囤积居奇外,国际物价上涨也是导致法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陆战争爆发后,法兰西国内的工农业生产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必须要进口大量的物资才能够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物价上去了,工资却没有上涨,矛盾就产生了。甭管涨价的理由多么充分,民众填不饱肚子那就是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1891年上半年,法国工人阶级就发动罢工126次,其中罢工人数超过十万的都有3次。作为革命圣地的巴黎,几乎每周都会爆发游行示威活动。

    既然成了火药桶,自然少不了爆发革命。最近一个月内,法国政府就扑灭了4次暴乱。

    明眼人都知道,这样下去法兰西非得出问题不可。法国政府也几度想要出手,遗憾的是看到问题容易,要解决问题就难了。

    没有办法,利益动人心。政府要强制平息物价,势必会割利益集团的肉。

    别看奥地利的传单上把黑锅扣在资本家、财团头上,就以为都是资产阶级的责任了。要是没有贵族、官僚参与,仅凭资本家个人的力量这么玩儿,早就被人拉出去打靶了。

    这其中牵扯到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总之,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了法兰西的顽疾。

    为了解决这些顽疾,法国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在拿破仑三世时期,资产阶级财团的力量就受到了限制,顺便还获得了“社会主义皇帝”的称号。

    可惜之前大革命,让政府的努力毁于一旦。在向财团让步的同时,也让财团的触手深入到了法兰西的每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法兰西各行各业都充斥着财团的影子,法兰西超越欧洲各国,率先进入了大垄断时代。

    没有哪个君主喜欢这种不受控制的力量,拿破仑四世也不例外。矛盾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就等着生根发芽。

    从天而降的传单,只是把法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挑在了明处,顺便给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馊主意。

    傍晚,菲尔特庄园灯火通明,借着宴会的掩护,法兰西的金融皇帝们正在进行一场秘密聚会。

    作为金融界的头号人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会议主持者。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上来就是干货

    “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战争爆发以来,国内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

    战争债券销售不出去,英国人又拒绝向我们发放贷款,政府已经穷得叮当响。

    就连最暴利的军火买卖,现在也成了鸡肋。谁也不能保证手中的法郎,未来是货币,还是一团废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法兰西战败,我们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天邀请大家过来,就是为了商议对策。为法兰西寻找一条路,也为我们自己寻找一条路。”

    民众的兜里都没钱了,生意不好做是必然的。在囤积居奇的背后,同样也有资本保值的目的,毕竟法郎贬值的那个速度是一个快。

    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筹集足够的战争经费,法国政府不得不超发货币。

    事实上,不光法兰西在超发货币,作为敌人的奥地利同样在超发货币。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的,有自己的判断力。

    奥地利拥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本身又是全世界最大的黄金出产国,战争爆发后又没有大规模对外采购物资,政府花出去的钱还是在自家循环。

    加上军事上的不断胜利,眼瞅着就要成为欧陆霸主,维也纳政府又准备吞并法属非洲和德意志联邦,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已经足以抵消货币超发的恶果。

    财富没有大量流失,神盾的市场又增加了,现在的货币过剩只是临时性的,一旦整合了新生市场,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

    市场拥有信心,神盾的币值自然跌不到哪里去。相比之下,法郎就彻底悲剧了。

    谁都知道法兰西一旦战败,意大利地区就会独立,海外殖民地也会易主,法郎自然也会退出这些地区。

    市场大幅度萎缩,发行出去的法郎可没有减少,到时候这些货币都会回流法兰西本土,从而引发更大的通货膨胀。

    国际资本不看好,可以不持有法郎,但是作为国内资本却避不开,在场的众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为了对抗更大的通货膨胀,大家不得不持有更多的实体资产,原本玩儿金融的主,现在都快变成实业大亨了。

    大家都是有危机意识的,持有大量的实体产业后,纸面财富固然是增加了,可是相应的风险也增加了。

    别的不说,光跑路的难度就增加了n倍。人可以离开,产业却带不走。即便是折价变现也没用,拿着一堆法郎出去,根本就无法进行兑换。

    就算是有人早有准备,提前留下了后路,可是谁会嫌钱多呢?

    况且,之前大家都认为法兰西会赢,留后路也是最近几个月才开始准备的,根本就没时间将大量的资产转移出去。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场的众人已经被动和法兰西已经捆绑在了一起。一旦让联军打了进来,所有人都会损失惨重。

    一名中年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马克西姆先生,到了现在这一步,就算是把所有的钱都借给政府,我们也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既然注定无法赢得战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就只能及时止损。

    有一个小道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反法同盟中有人提出:战后没收我们所有的资产充当战争赔款。

    加上奥地利人抛洒的传单,结合维也纳政府的一贯作风,我觉得发生这种事情几率非常大。

    如果不想最糟糕的情况发生,那么就只能在我们手中的筹码输光前,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知道的越多,就越发对这场战争感到绝望。钱,法兰西政府自然是缺的,但是缺的却不是法郎。

    外汇、黄金、大家手中肯定是有的,但这些东西都是眼下最宝贵的财富,谁也不可能贡献出来。

    打不赢就谈判,这是欧洲惯例,众人都没有心里压力,唯一令大家感到头疼的是“没收资产”的流言。

    干这种事情,奥地利可是专业的。当年镇压叛乱的时候,维也纳政府就没收了所有参与者的资产,哪怕仅仅只是沾了边,也没有逃过一劫。

    后面灭亡奥斯曼帝国的时候,这一手段更是被发扬光大,奥斯曼帝国上下所有人的资产都没收一空。

    以法奥之间的矛盾,谁也不能保证奥地利会不会故技重施,让奥斯曼帝国的旧事在法兰西重演。毕竟前面法兰西在比德两国采取了同样的手段,反法同盟进行报复也不是没有可能。

    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点了点头:“罗曼先生说得不错,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免得真要是发生了,再后悔就晚了。

    只是结束战争,不是光我们所能够决定的。政府那帮蛀虫,还整天幻想着反败为胜,真在想办法将法兰西推向深渊。”

    点到即止,从头到尾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都没有提奥地利挑拨离间,企图挑起法兰西内斗的事。

    这是一个阳谋,明知道是敌人的算计,大家也没有办法拒绝。

    战争失败总是要有人承担责任的。要么让皇帝和政府顶缸,要么就是自己去承担民众的怒火。

    如果不想成为这个倒霉蛋,大家就必须要跳出来争夺主导权。并且还要快,晚了就只能坟头长草了。

    “马克西姆先生,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要不是大家一直在努力压制舆论,恐怕我们早就是人人喊打了。

    没有民众的支持,仅凭我们的力量,一旦发起……”

    不等老者把话说完,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就打断道:“西斯阁下,你误会了。这种事情可不是我们的强项,直接参与进去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民众仇视我们,不等于就没办法利用了。现在的巴黎就是一个火药桶,只要一个火星就会爆炸。

    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那根火星,引爆这个火药桶,剩下的事情就让革命党去干好了。

    对了,我们还可以和波旁、奥尔良王朝的人聊聊,相信大家会有共同的语言。”

    造反神马的太没技术含量了,这种高危险的工作可不适合他们这种身份尊贵的老爷们,在幕后做黑手才是他们该干的事情。

    显然,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就深谙此道。把众人召集起来,只是为了让大家出钱出力。

    没有指望带着一帮资本家造反,而是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更专业的革命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准备鼓动另外两家王室。

第两百一十六章、风起云涌

    有了金主爸爸的支持,法兰西革命运动再次高涨了起来。苦难的生活,为革命思想传播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不等法国政府做出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反饥饿运动从巴黎开始,迅速蔓延到了全国。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初最支持这场战争的人和现在最反对战争的人,居然都是同一波人。

    人还是那些人,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大家脸上增加了许多岁月的痕迹。看得出来,这一年多来大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原本以为秋风扫落叶的战争,结果演变成了一场国力消耗战,大量的法兰西小伙走上了战场,其中也包括他们的亲人。

    要是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也就罢了,偏偏现在的结果是法军不断溃败。苦难的生活,加上对亲人的担心,迫使大家不得不站出来反对战争。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话,等停战条约签订后,对停止条件不满,跳出来要求惩戒卖国贼的还会是这一波人。

    只能说拿破仑四世政府不走运,碰巧赶上了法兰西思想最混乱的时代。

    就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1891年9月1日,罗马爆发大规模起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反法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变成了贵族、传教士。

    墙倒众人推,眼瞅法国人就要完蛋了,早就对法国人不满的意大利地方实力派终于拿出了实际行动。

    起义一开始就策反了守军中的意大利士兵,又有教会做掩护,里应外合之下,起义军很快就夺取了罗马城。

    起义成功后,作为宗教领袖的教皇利奥十三世,在梵蒂冈发表了《反侵略宣言》,号召全体意大利民众起来驱逐法国人。

    收到消息后,弗朗茨第一反应就是意大利独立运动的**来了,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下令分兵向南出击,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

    ……

    凡尔赛宫,不断恶化的局势终于把拿破仑四世逼到了悬崖边上,到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随着罗马地区的沦陷,意大利局势糜烂已成定局,眼下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投入意大利收拾残局。

    陆军部建议暂时放弃意大利地区,退守阿尔卑斯山脉,收缩兵力回国进行本土保卫战。包括陷入焦灼的都灵守卫战,也没必要继续下去。”

    事实摆在眼前,曾经是**兰西帝国无限荣光的意大利,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泥潭。继续陷在里面,除了白白消耗国力外,没有任何价值。

    从军事上来说,退守阿尔卑斯山脉无疑是最佳选择。法兰西可以用最少的兵力保障南线安全,然后将省出来的兵力投入到其它战场。

    军事上最佳不等于政治上也是最佳。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兰西放弃了意大利地区和直接认输没有多少区别。

    丧失了意大利地区过后,法兰西的虚弱就完全暴露了出来,可以想象反法同盟肯定不会放弃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那些原本出工不出力,只是凑数的国家,此刻也会争先扑上来,从法兰西身上撕下一块肉。

    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人反对。大家都清楚,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在是否要放弃意大利地区,而是该如何进行善后。

    扫视了一眼众人,拿破仑四世缓缓说道:“嗯,就陆军部的计划实施吧!

    看样子奥地利是准备复立那些意大利邦国了,后面该怎么做,你们应该知道了吧?”

    “陛下,请放心。我们会妥善处理的,不会给敌人留下……”

    见拿破仑四世的情绪不高,似乎有些不耐烦了,路斯基尼亚的话戛然而止。

    不用说也知道,自然是搞破坏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复立的意大利邦国都会是法兰西的敌人。趁现在还有机会,自然要削弱这些潜在敌人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法兰西破坏的越狠,战后需要的重建经费就越多。意大利各邦国自然是没钱的,麻烦又落到了奥地利头上。

    至于法兰西战后遭到报复,开玩笑,好像现在不干,敌人就会手下留情一样。

    战争爆发以来,法奥两国暗地里接触了好几次,都没有能够达成一致,要不然战争早就结束了。

    真以为法兰西就头铁,不见棺材不落泪。实际上,还不是奥地利条件太苛刻,让巴黎政府无法接受,才硬挺到了现在。

    然后,大家无奈的发现,战争这玩意儿真拖不得。随着法军在战场上的不断失利,奥地利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苛刻,双方的底线差距那是一个大。

    如果维也纳政府肯让步,用半年前的停战条件,不,就算是用三个月前的停止条件,拿破仑四世都会一口答应。

    没办法,半年前的停止条件,奥地利就要求法兰西放弃法属非洲,中欧恢复到战前边界线,并且支付一定的战争赔款。

    法军都没有战败,法属非洲大部分都还在法军手中,这样的条件巴黎政府自然无法接受了。

    三个月前就不一样了,法属非洲已经无法满足奥地利的胃口,不仅增加了巨额战争赔款,同时还要求法兰西放弃意大利地区。

    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巴黎政府自然不敢答应。结果还没反应过来,法军在前线就迎来了两次会战失败,紧接着俄、西、瑞三国也被奥地利拉上了战车。

    再接触奥地利的条件就更过分了,不仅有之前的条件,还向法兰西的本土提出了领土要求。

    并且,还不是一星半点儿。不光奥地利要收回神罗故土,四周的邻居也要跟着分一份。

    没得说,这种让法兰西小一圈的条件,拿破仑四世要是敢答应,凡尔赛宫一准要换主人。

    首相特伦斯·布尔金:“陛下,那些家伙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一个个都深居简出,有些人甚至离开了巴黎。

    还有革命党突然活跃了起来,最近发生的多起罢工、暴力事件中,都有革命党的影子。

    仅革命党的力量,还没有能力策划这么多行动,这背后肯定还有其它实力在支持。

    有能力、又有动机干这种事情的,也只有他们。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他们恐怕就要动手了。”

    看得出来,特伦斯·布尔金对财团非常的忌惮,就连议事的时候都用代指。

    没有办法,上一个公开主张打压财团的政客,现在坟头都已经长草了。

    这里面还有拿破仑四世的责任,亲政的时候忙着夺权,被财团给利用了,政府中那帮主张打压财团的派系被边缘化了。

    等拿破仑四世反应过来的时候,主张打压财团的政治力量已经在财团的金元攻势下土崩瓦解。

    没有办法,政客的节操就是这么高。拿破仑三世时代,有一位强势的皇帝压着,敢向财团靠拢的政客都回家种地了,想要在官场上混就必须仇视财团。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在欧洲大陆或许夸张了一点儿。但是拿破仑四世不是正常皇权更替,中间有一段时间是大臣摄政,波拿巴家族又无人把控大局,亲征后发生权力更替是必然的。

    年少气盛的拿破仑四世,政治手腕远没有现在成熟,波拿巴王朝又没有厉害人物辅助,不可避免的被人钻了空子。

    这一点和崇祯有些类似,只是忙着夺权,忘了维持政治派系之间要平衡。

    不过拿破仑四世政治手腕还是要强一些,后期的政治斗争中,又不动声色的扶持出了嫡系政治力量。

    要不是中途爆发了大革命,没准财团就被他慢慢给玩废了。毕竟财团只是资本家因为利益报团形成的,同样也可以因为利益而分裂,本身的凝聚力就非常差。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拿破仑四世点了点头:“准备发动吧!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也只能赌了。”

第两百一十七章、序幕

    菲尔特庄园,随着巴黎局势的日益紧张,庄园内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

    花园里,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神色严肃的说道:“汤姆,带着你的弟弟妹妹去伦敦度假,明天就出发,船我已经安排好了。”

    狠辣那是对外人的,对自己的孩子,马克西姆·西多洛夫还是一名慈父。眼瞅着法兰西就要发生动乱,已经提前为他们安排好了退路。

    青年男子疑惑的问:“那你们呢,不一起走么?”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巴黎的诡异气氛已经透露出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但凡是有点儿头脑的都在寻找后路了。

    有钱的找门路往国外跑,小有身家的中产准备往乡下跑。除了少数不得不留下的人外,剩下的要么是穷光蛋,要么是糊涂鬼。

    毫无疑问,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就是不得不留下的人之一。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马克西姆·西多洛夫言不由衷道:“不了,你们先走。银行的事务离不开我,等处理完了之后,我和妈妈母亲再过来。”

    老大也不是好当的,在分享最大一块蛋糕的同时,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现在是关键时刻,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必须要留下来主持大局。盯着他的人太多了,要是这个时候撂挑子跑路,估计还没走出法国就完蛋了。

    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政府都不会让他离开。

    财团能够和政府扳手腕,靠得就是联合。如果老大跑路人心也就散了,四分五裂的财团就是案板上的肉。

    政府想要对财团动刀子,首先就要打掉领头羊。无关对错,完全是政治需要。谁让他威名最盛呢?只有拿他这个老大开刀,才能够真正震慑人心。

    最关键的是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本人也不愿意这么灰溜溜的跑路。因为一旦退缩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产业都没了。

    马克西姆·西多洛夫不是没有想过转移资产、分摊风险,事实上每个财团都想要分散投资,分摊风险。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分散投资的事情,各大财团都在敢,至今为止都没有谁真正成功过。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原因是资本全球化时代还没有到来,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不是靠钱能够解决的。

    小打小闹可以,进行投资也行,想要在当地扎根就是不行。地头蛇们可以接受资本涌入,却不会欢迎一条过江龙。

    平常时期都做不到,现在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国家力量做支撑,想要在海外发展,难度自然是几何式增长。

    汤姆追问道:“为什么呢,我们已经有很多钱了,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冒险。”

    “钱”,单纯看纸面财富,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都快要成为世界首富了。当然,这必须要以战前的价值来计算。

    如果法兰西赢得了胜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所领导的财团联盟就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胜利者。

    利用这场战争,他们成功控股了法兰西近三分一的工厂、二分之一的矿山,以及数量无法统计的土地和不动产。好不夸张的说,整个法兰西都在替他们打工。

    财团收获大,作为领头羊的马克西姆·西多洛夫自然吃到了最肥美的肉。个人身家直接超过一千亿法郎,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然而,这些钱仅仅存在于理论上。资产是资产,却没有办法变现,因为整个法兰西都找不到一个接盘侠。

    眼瞅着反法同盟就要打过来了,持有多少资产,就持有多少风险。包括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在内,最近一段时间,法国资本家都在疯狂甩卖资产。

    就连往日里最抢手的巴黎市区住宅,现在一折出售都找不到买家,民众手中都没钱了。

    财富过度集中,导致了社会矛盾加剧,同时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手中的上百亿法郎和废纸差不多。

    没办法,能够用法郎买到的东西,不需要;想要的东西,法郎又买不到。

    仔细观察在巴黎的银行网点,就会发展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外币、黄金可以兑换法郎,法郎却无法兑换外币。

    战前1英镑兑换25法郎,现在1英镑可以兑换100法郎,并且这个兑换比还可以继续商量。

    如果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选择,他宁愿用这上千亿法郎的资产换取一亿英镑现金,实在是不行一两千万英镑也可以接受。

    很遗憾,没有这样的冤大头过来接盘。看似优质的资产不少,实际上战后能够保住多少却是一个未知数。

    比如说:比利时、莱茵兰地区矿山、土地,又比如意大利地区的工厂、不动产,看似属于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实际上未来肯定和他没关系。

    光这些损失,都足以令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的资产缩水一半。剩下的一半同样不安全,战争是最大的资产杀手。

    毫无疑问,持有这么多资产,肯定不是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愿意的。他是银行家,又不是实业家,对回报率偏低的工厂、矿山,自然没有兴趣。

    除了少量的资产是主动买入外,其中绝大部分产业都是银行贷款逾期,被迫收上来的抵押品。包括比利时、莱茵兰地区的矿山,都是法兰西政府抵押给他们的。

    不管这些资产有多么不靠谱,至少比每天都在贬值的法郎要管用一些。无法变现成外汇、黄金,那就只能继续持有了。

    “好了,汤姆。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应该去和你母亲告别。至于其它的事情,未来你会慢慢明白的。

    假如我发生意外,你就要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将他们扶养成人。

    这是我们在海外的资产清单,现在都交给你了。基本上都是股票和不动产,钱不是太多,你要合理规划使用。

    没有办法,那帮蠢货输得太快了,打乱了我的全部计划,现在只能为你们准备这么多了。

    至于财团在海外的资产,你就当什么也不知道。我只希望你们能够平安,那不是你能够守住的。”

    看着稚嫩的儿子,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非常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贪玩,以至于长子现在才十五岁。

    这样的年纪,要他去和一帮老狐狸玩儿心机,那根本就不现实。

    至于其他人,非常遗憾,见惯了豪取强夺、鸠占鹊巢的事情,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现在谁都信不过。

    ……

    资本家们在寻找后路,贵族们同样也没闲着。尽管欧洲有不杀贵族的传统,但是革命例外。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每一次大革命,巴黎都会杀得人头滚滚。不管贵族不贵族,命都只有一条。

    如果法兰西不是三大王室,只有波拿巴王朝一家的话,贵族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皇帝一边,拿破仑四世这次的胜算非常大。

    很遗憾,现在的法兰西不仅有三大王室,波拿巴王朝在贵族中间的声望还是三大王室中最低的。

    如果没有这场欧陆战争,拿破仑四世坐稳皇位,等下一代起来波拿巴王朝就可以摘掉暴发户的帽子,真正被贵族集团所接纳了。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在古老的贵族看来,波拿巴王朝就是灾难的源头,会给法兰西带来无穷的麻烦,根本就不会支持他们。

    巴黎的气氛越诡异,支持波旁、奥尔良的贵族就越活跃,很多人都准备效仿拿破仑三世利用革命夺权。

    凡尔赛宫,看着汇聚而来的情报,拿破仑四世气得咬牙切齿,却偏偏又无能为力。

    和财团开战的风险就已经非常大了,要是再对贵族动手,凡尔赛宫就真的要换主人了。

    在这个贵族世界,皇帝也是需要讲规矩的,只要人家没有举旗造反,皇帝就没有对他们动手的理由。

    放下了文件,拿破仑四世狠狠的说道:“立即采取行动,不能让那些家伙带着法兰西的财富跑了。如果有人反抗,一律就地格杀!”

    被发现是必然的,不是所有人都像马克西姆·西多洛夫那么谨慎,不仅自己在前面吸引注意力,就连安排儿女跑路都是轻车简从。

    而某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在跑路的同时还不忘席卷了银行的金库,企图带着黄金、白银一起跑路。

    想想也是醉了,带着几吨黄金还有可能跑掉,那些带着几百吨白银的家伙,完全就是在找死。

    就算是不被皇帝发现,这样巨额的财富,也会引起海关官僚的贪婪。不是在法兰西被人吞掉,就是到了不列颠被人黑掉。

    然后,自然是没有然后了。那么大动静,要是都无法发现,拿破仑四世早就被人赶下台了。

    巴黎码头,就在上演这一幕。一排豪华的车队,在登船前被海关拦截了。

    一名中年富商冲着工作人员气势汹汹的咆哮道:“为什么不让我们登船,老子有合法手续,谁给你们的权力扣押我的商品?

    快把你们局长找来,老子要投诉!听到了没有,再慢老子就扒了你这身皮。”

    最近这些年,资本在法兰西强势崛起,有钱人的社会地位无限被拔高。对工作人员咆哮只是小儿科,遇到厉害的甚至敢直接上去抽耳光子。

    反正他们有钱,根本就不怕打官司。就算是赢了官司,这种民事纠纷,也只是赔钱了事。大多数时候,赔偿金都不够诉讼费。

    在这种背景下,莫说普通人了,就连一般的政府公职人员,在资本面前都丧失了威慑力。

    青年男子无奈的解释道:“非常抱歉,先生。根据政府最新签发的法令规定:为了打击金银外流,从现在开始,禁止一切金银离港。

    你的手续是之前审批的,现在已经丧失了法律效力,如果你有疑问的话,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不过,我劝你不要做无用功了。之前负责签发手续的官员现在已经被停职调查,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找你问话。”

    中年男子正欲发飙,一支军队出现在了码头。在军官的指挥下,士兵们直接接管了车队。

    中年男子刚上前理论,就被迎面走来的两名士兵给按在了地上,根本就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

第两百一十八章、内乱爆发

    政府军的大肆出动,自然保不了密。事实上,法国政府的一举一动一直都被财团盯得死死的,只不过大家没有想到拿破仑四世居然会掀翻桌子。

    人心是复杂的。“宽以带己,严以律人”是社会常态。尽管自己都在策划政变了,大家还是对皇帝掀翻桌子的行为万分恼怒。

    没得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着政府军的行动,原本躲在后方遥控的资本家,现在被迫走上了前台。

    “同胞们,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推翻腐朽的波拿巴王朝,结束这场错误的战争,建立一个……”

    侥幸逃过一劫的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此刻正硬着头皮向工人宣讲革命理论,鼓动大家参与造反。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伪革命党,宣传的只是推翻波拿巴王朝,缺少了打倒资产阶级的理论。

    没有办法,总不能指望资本家自己起来革自己的命吧?就算是信口开河随便说说,那也容易穿帮啊!

    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深切的感受到了一把,什么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论他在台上讲得多么天花烂坠,下面众人的情绪就是不高。

    “革命”思想深入人心,那仅限于知识分子。普通民众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努力,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

    关键是波拿巴王朝还没有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尽管前线噩耗不断,可是战争大都在国外打,巴黎民众的感受不深。

    国内物价暴涨,确实引发了大家的不满。可是为了稳定民心,巴黎政府还多次发放救济粮。虽然还是吃不饱,但至少饿不死啊!

    很多人都在怀念拿破仑三世时代的美好生活,“革命”留给巴黎民众印象并不好。最典型的就是上一次大革命过后,大家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见精神鼓励法对这支挟裹的起义军效果不佳,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无奈的宣布:“攻克了对面的警察局,每人奖励五千法郎,第一个冲进去的奖励五万法郎……”

    大道理永远没有真金白银管用,尽管法郎已经大幅度贬值,可对普通人来说,五千法郎仍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望着满血复活的起义军,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对这次革命的前景已经不抱有信心。本质上来说,他都没有想要革命,只是想通过政变换上一个听话的政府。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拿破仑四世的突然行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原本潜伏在政府中旗子,现在都沦为了阶下囚,就连他们也仓皇跑路。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绝对不会亲自上阵,带着一帮乌合之众起来闹革命。

    乱了,整个巴黎都乱套了。面对政府举起的屠刀,资本家、革命党奋起反击,拉开了革命的序幕。

    枪炮声、呐喊声、哭声夹在一起,响彻了巴黎城。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夜幕降临,战斗依然在继续。

    午夜时分,或许是大家都打累了,又或许是天太黑了看不见,战斗渐渐缓和了起来。

    “马克西姆先生,车已经准备了,随时可以出发。”

    马克西姆·西多洛夫点了点头:“嗯!我离开两个小时后,通知革命党过来接管部队。完成任务过后,你们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继续参加后续的战斗。”

    领导革命是不可能的,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没有那么崇高伟大,今天暴起发难也是不得不为之。

    政府已经动手了,不搅乱巴黎,他根本就跑不出去。一旦落入了政府手中,其他人的结局不知道,反正马克西姆·西多洛夫是死定了。

    至于推翻波拿巴王朝的伟业,自然要留给革命党了。现在身份没穿帮还好,要是让大家知道他是资本吸血鬼的老大,还不被人给活撕了。

    要知道,从资产阶级诞生开始,就和“无良”挂上了钩。尤其是搞金融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世界不会围绕个人转,少了一个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巴黎内战仍然在继续。

    不是革命军有多么厉害,实在是政府军顾虑重重。很多时候看似在打仗,实际上只是在朝天放枪。

    没办法,法兰西士兵一惯都同情革命。让他们抓捕无良资本家还行,要他们对普通民众开枪,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尽管大部分士兵出工不出力,还是有部分忠于皇室的士兵卖命,所以总体上仍然是政府军压着叛军打。

    ……

    凡尔赛宫,眼瞅着政府军在节节胜利,拿破仑四世却高兴不起来。

    深夜,拿破仑四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花园内,望着满天繁星,他仿佛在纷飞的战火中,听到了巴黎这座古老城市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呐喊。

    计划没有变化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拿破仑四世的清洗计划显然是失败了。

    尽管他已经逮捕了财团中的很多重要人物,查抄了大量的财货物资,从**上重创了资产阶级,可惜一场内战让这些收益变得索然无味。

    巴黎内战只是一个开始,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财团的残余势力肯定会发动反扑。

    如果是平常时期,些许反弹拿破仑四世也不放在心上,他有足够的信心摆平这些麻烦。

    然而现在不一样,法兰西正面临反法同盟的进攻。内忧外患同时爆发,将会让本就在战场上处于劣势的法兰西变得更加难以为继。

    “不够狠啊!”

    “早这么干就好了!”

    拿破仑四世喃喃自语道。他知道这是在自欺欺人,靠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别看财团的力量现在被打压了下去,实际上要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

    从本质上来说,财团就是一个利益结合体,只要有利益存在这个团体就会存在。除非政府足够强势,从源头上断绝他们勾搭。

    这是拿破仑四世最羡慕弗朗茨的地方,奥地利资产阶级起步晚,还没来得及发展壮大就遇到了一个强势皇帝,直接掐灭了大财团诞生的可能。

    能源和交通不是在政府手中,就是在皇室手中,敢闹腾的资本家都被教做人了。

    金融界和实体产业从一开始就是两条平行线,但凡是玩儿跨界、或者是报团的,马上就会遭遇降维打击。

    最严格的检查就不说了,那是肯定会有的。隔三差五的停水停电,只是常规操作;运输货物的时候,一准没有火车皮;购买……

    事实上,不光是奥地利,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限制财团的力量,只不过奥地利干得最有力度,法兰西干得最失败。

    ……

第两百一十九章、最后的筹码

    “欧陆战争要结束了,波拿巴王朝完蛋了!”在收到巴黎内乱爆发的消息后,格莱斯顿首相当即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就算是拿破仑四世马上扑灭叛乱也一样,只要有漏网之鱼跑掉,法兰西帝国就要完蛋了。

    资产阶级的力量受到了重创,想要东山再起,必须要先搬掉拿破仑四世这座大山。

    依靠革命党不仅成功的几率低,本身的风险也非常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反法同盟进来,来一次重新洗牌。

    财团的力量或许无法控制军队,但是影响个别军官还是能够做到的,毕竟钞能力在任何地方都不容小嘘。

    本来法军在战场上就处于绝对劣势,再出几个二五仔,战线崩溃是分分钟的事情。

    战争失败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普通民众可不会管那么多前因后果。一份苛刻无比的停止条约,就能将波拿巴王朝埋葬。

    手下留情?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谁也不可能为了让波拿巴王朝保住皇位,就放弃到手的利益。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法兰西政府已经是一个政治巨坑,无论是谁跳进去,都会被战后的停战条约所埋葬。

    放下了手中的情报,格莱斯顿首相叹了一口气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欧陆平衡战略就正式破产了。

    法兰西即将战败,奥地利丧失了制衡一家独大。对帝国来说,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

    拿破仑当年虽然猖獗,我们还有反法同盟可以倚仗;但是现在,我们却找不到盟友组建反奥同盟。”

    尽管早有心里准备,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格莱斯顿还是难以释怀。

    仅仅是军事上强大的敌人,不列颠还可以应付;但是要面对一个军事、政治、外交一起强大的敌人,就超出他们的极限了。

    为了维护欧陆平衡,到了欧陆战争的中后期,伦敦政府几乎是明火执仗的在支持法兰西。除了没有出兵参战外,其他能做的、不能做的,他们都做了。

    原本精心策划的多国联合干涉战略,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欧洲大陆就变了颜色。放眼望去,全都是反法同盟的旗帜。

    眼瞅着,连国际都没有了,又何谈干涉?

    莫说是国际调停了,就算是不列颠赤膊子上阵,也改变不了法兰西战败的事实。

    外交大臣乔治拿出了一份文件缓缓说道:“欧陆平衡政策的失败,我们外交部要负主要责任。作为外交大臣,我难辞其咎,这是我的辞呈。”

    甭管理由多充分,国际局势崩坏,总是需要有人负责的。别人或许可以想办法躲过去,作为外交大臣的乔治肯定是首当其冲。

    与其被人赶下台,还不如自己辞职算了。反正政客需要承担的责任,极限也就这么多。至于留下的烂摊子,最后会由谁来善后,这就和乔治没关系了。

    听到了“辞呈”,格莱斯顿脸色一变。如果不是考虑到现在时机不对,格莱斯顿自己都想辞职,将这个烂摊子留给下一任。

    可是没有办法,现在的局势不容他退缩。无论是国会,还是女王,又或者是竞争对手,都不会让他这个时候撂挑子。

    接过文件,看都没看,乔治的辞呈就在格莱斯顿手中变成了纸屑。

    “爵士,这个时候当逃兵可不是什么好选择。法国人战败,那是他们自己倒行逆施的结果,关我们什么事?凭什么要为他们的战败负责?

    至于欧陆平衡政策,我们不正在进行努力么?没有法国人,还有俄国人、西班牙人,总是有人制衡奥地利的。

    尽管现在他们是盟友,不过这只是建立在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法国人倒下了,盟友也就变成了敌人。”

    毫无疑问,格莱斯顿是准备装糊涂了。欧陆平衡政策看似严重,实际上也只是局限于高层,普通民众可不关注这些问题。

    别看格莱斯顿内阁在国会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在民间他们的声望一点儿也不低。

    “**,坐视法国人战败,导致欧陆平衡被打破”,这是竞争对手给他们扣得帽子。在国会说说也就行了,要是拿到民间就是一个笑话。

    英法百年世仇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是反应在民众生活中。在英国民众心目中“坐视法兰西战败”可不是罪名,政府要是不要脸一点儿,完全可以当功绩在民间宣传。

    至于击败法兰西的奥地利会不会威胁到不列颠的霸主地位?等等,击败法兰西不是反法同盟么?

    俄、奥、西、瑞、德、比、希、黑……差不多全欧洲的国家一起围攻法兰西,怎么能够全部算奥地利头上呢?

    观念上的认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的。想要普通英国民众意识到奥地利的威胁,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办到的。

    格莱斯顿现在就是要利用民众在认知上的误差,强掉政府利用反法同盟干掉法兰西的功绩,掩盖欧陆平衡被打破的事实。

    听了格莱斯顿的解释,乔治有些为难的说道:“首相,这么干不好吧?要是再不遏制奥地利……”

    不待乔治把话说完,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就强势打断道:“啊,上帝!我们的乔治爵士,居然现在还认为我们有能力遏制奥地利,这个世界一定是疯了!”

    尽管晓治·柴尔德斯的表情夸张了一点儿,但他说的话还是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不列颠又不是铁憨憨,虽然最近百八十年突然牛逼了起来,但能屈能伸的优良传统,大家还是没有丢掉的。

    要是奥地利单干,不列颠还可以拉拢欧洲各国,利用国际社会的压力逼迫奥地利让步。

    现在欧陆各国都是反法同盟中一员,就算是奥地利不要求严惩法兰西,参战的西班牙、比利时、瑞士等一系列的国家,也会要求干死法兰西。

    这个时候,不列颠出面干涉,不仅站在了奥地利的对立面,同时还站在参与战争的欧洲各国对立面。

    明眼人都知道,真要是法兰西死灰复燃,要进行报复,最先倒霉的也不是奥地利,反而是周边这些邻居。

    既然做不到,那就干脆不做了。反法同盟是因为有法兰西这个共同敌人才纠集起来的,敌人不存在了,联盟存在的价值也就消失了。

    即便是奥地利努力维系这个联盟,那也只是短期内有效,到了后期因为各种矛盾,大家还是会分道扬镳。

    这方面不列颠是专业的,就算是各国之间没有矛盾,他们也能够给制造出矛盾来。

    欧陆平衡的问题,大不了等反法同盟崩溃后,再想办法重新构建好了。

    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已经不知道是后面第多少任的事情了,轮不到大家操心。

    “欧洲大陆上的事务,我们可以暂时先放弃;但是法兰西海军的军舰,我们必须要拿到手。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大陆都是奥地利一家独大,为了保障不列颠的安全,皇家海军必须要有压倒性的优势。

    目前奥地利海军主力舰数量已经快要接近我们的七层。如果再让他们拿到法国人的军舰,强弱之势就要被颠倒了。”

    海军大臣阿斯特利·库珀·基爵士话,一下子将众人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欧陆平衡被打破,还要不了不列颠的命;可皇家海军的优势一旦丧失掉,那就真的会要命了。

    “外交部已经在努力做了。只不过拿破仑四世将法国海军当成了最大的筹码,企图利用这批军舰做文章。

    在此之前,为了获取物资援助,法国人以此要挟过我们。叫嚣着:一旦停止对他们支持,就会把海军原封不动的送给奥地利,换取战后的宽大处理。

    根据大使馆传来的情报,可以确定法奥两国确实就海军军舰问题进行过谈判。现在欧陆战争还在继续,初步判断他们应该是没有谈拢。”

    乔治的解释不仅没有令众人安心,反而让大家更加忐忑。1+1不一定等于2,法奥两国海军都是自成体系,磨合度肯定达不到百分之百。

    这组“1+1”小于2,但那也是一点几。面对主力舰众多的敌人,皇家海军真的能够兜得住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反正大家知道不列颠赌不起,就算是打成平手也不行。

    略加思索过后,格莱斯顿冷冷道:“不惜一切代价,拿到法国人手中的军舰。”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1239/ 第一时间欣赏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新海所写的《神圣罗马帝国》为转载作品,神圣罗马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神圣罗马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神圣罗马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神圣罗马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神圣罗马帝国介绍:
一部奥地利的复兴之路,一部哈布斯堡家族的奋斗史!!!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复兴了!!!已完本老书《地中海霸主之路》,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神圣罗马帝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神圣罗马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