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末行TXT下载明末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行全文阅读

作者:千斤顶     明末行txt下载     明末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逃离贼窝 (求推荐、求收藏)

    混在被俘士卒里的宾世乾很懊恼,也很沮丧。作为一名堂堂的百总,竟然被一群贼兵给俘虏了,这人丢得可不是一般的大,要是让上头给知道了肯定少不了一顿则罚。

    而且现在卫所的千户和副千户都被千户给杀死了,百户也被杀了一个,剩下的九名百总和自己一块都在这里蹲着呢,板子自然要落到自己这些人头上。

    “老宾、老宾”

    一个声音在宾世乾耳边响起,宾世乾回头一看原来是百总齐武明。

    “啥事?”已经饿了一天的宾世乾有气无力的问道。

    “老宾,你看那些贼兵才二十多人,咱们抽冷子干他一家伙然后趁机跑掉你看怎么样?”凑过来的齐武明脸上还带着两道新的於痕,显然是今天投降后被贼兵给打的,此时这位百总的脸上满是跃跃欲试的神色。

    “干他们一家伙然后跑掉?”宾世乾神色古怪的望着齐武明嘴角往旁边的屯军俘虏们一努,“你确定要带着这些废物干一家伙?”

    “自然不是。”齐武明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我今天算是看透了,这些废物除了能耗粮食啥屁事也干不了,我算过了,我们还有十多名家丁,再加上老鲁、老苏、老蓝他们,我就不信还干不过那二十多名贼兵。”

    “但是你别忘了,咱们现在手里可是啥都没有。”宾世乾冷冷的打击道。

    齐武明咧了咧嘴,不满的说道:“老宾,你这人啥都好,就是做事太婆婆妈妈一点也不爽快,我估摸着今天那些贼兵是没空收拾咱们所以才把咱们给关在这里,可要是到了明儿他们缓过气来咱们的苦日子可就要来了。你没看到弟兄们都一天水米未进了,再这样下去谁他妈受得了啊!”

    宾世乾沉吟了半响后觉得有道理,终于点了点头,齐武明兴奋的一拍大腿低喝道,“好,俺就等你这句话了,咱们先把家丁召集起来,然后抽冷子先干掉几个抢了他们的家伙后就干他娘的。”

    屯军的战斗力虽然很烂,但是被一群贼兵给俘虏了他们这些百总是怎样都不服气的。再者若是等到明天,谁知道那些贼兵会不会打开杀戒呢?因此不论是为了出口恶气还是为了保命,他们是一定要搏一搏的。

    夜深后,在齐武明几名百总的暗中指挥下,剩余的十多名家丁和数十名胆子较大的屯军悄悄的来到了广场的边缘。这时广州周围那稀稀落落的正坐着十多名贼兵,有的正坐在土堆上打着瞌睡,即便是还没睡觉的也拄着长矛站在一旁摇摇欲坠。

    已经摸到广场边的宾世乾等人正要下令动手,突然从一旁飞出了几支弩箭,把正在打瞌睡的两名贼兵给打到在地。

    “啊”

    一名贼兵由于未被击中要害,倒在地上痛得不断打滚发出凄厉的惨叫。

    “敌袭大家要小心。”

    原本躺在地上睡觉的贼兵很快纷纷惊醒,一个个慌乱的抓起兵器爬了起来,很快从一旁的草丛里又飞出了几支弩箭,顿时又有三名贼兵被犀利的弩箭穿透了身体,飞溅的鲜血如同喷泉般涌出,贼兵们单薄的肉*体根本没法抵挡被强劲的弩弓激发的箭弩,身体如同被顽童打烂的薄纸一般跌开。

    “他们在草丛里!兄弟们快干掉他们!”一名贼兵认出了弩箭飞来的方向后向着草丛跑了过去。

    他的话音未落,从草丛里就跃出了几名穿着破旧的明军制式鸳鸯战袄的士卒,他们扔掉了手中的强弩拔出了马刀向刚爬起来的贼兵门扑去。

    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间把原本打算动手的几名百总和家丁都看呆了,宾世乾是第一个醒悟过来,他大喊道:“兄弟们,有人来救我们了,大伙冲啊!”

    随着宾世乾一声大喊,在他身边的几名百总和十多名家丁头一个冲了出去。

    刚刚从草丛里冲出来的几人正是庞刚几人,他们用强弩干掉几名贼兵后立刻就抽出了兵器向贼兵们冲了上去。庞刚手中拿着的是今天兑现出来的那把基利弯刀,这种弯刀是大马士革弯刀的一种,呈弧曲形状,长约一百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左右,重在二点五公斤上下,它的特点就是锋利!无比的锋利!

    庞刚拿着这把弯刀在贼兵中乱劈一通,好几名刚从地上爬起来措不及防的贼兵连人带兵器都被他砍翻在地,一时间我们的庞刚同志很是威风凛凛,感觉自己颇有三国时赵子龙在长坂坡时的威风。

    这时从广场上冲过来支援的宾世乾等几名百户、十多名家丁和众屯军们也加入了战局,很快广场周围不到二十名的贼兵就被他们斩杀殆尽。

    刚厮杀完的庞刚拄着弯刀不住喘着粗气,这时几名穿着军官服饰的明军走到他的跟前,一名军官问道:“你们是哪位百户手下?就只有你们几人吗?”

    庞刚定眼一看,这位长着一张四方脸的百总不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吗?赶紧立正站好禀报道:“大人,您难道忘了,前天千户大人已经把属下归如您麾下?”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位被赵大人压来的那位商贾,后被贺大人强嗯开恩准许入籍的那位商贾。”看着面前这位奇异服饰的年轻人,宾世乾终于想起来了,面前这位正式前天被贺正南强塞给自己的那名商贾,一时间不由好奇心大起,不过这里可不是聊天的好地方,他向着王家屯已经开始沸腾起来的方向望了望转身对周围的几名百总急促的说道:“此处不是久留之所,赶紧走。”

    不用宾世乾吩咐,包括众军官在内的众人也开始纷纷向东南边撒开脚丫的跑,否则等到众贼兵反应过来他们这些赤手空拳的人只有等死的份。

    庞刚朝着狗剩等人招呼了一声,捡起刚才仍在地上的强弩也随着众人跑开了。

    当王家屯内的贼兵门赶到时发现的只有躺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原本广场上的两百多名俘虏已经跑了个精光,气得贼兵门狂叫不已。最后当那些贼兵跑去禀报王大麻子时,发现他们的首领已经身首异处的躺在了地上。发觉首领被杀的贼兵们一阵大乱,也就没人提出要出兵追俘虏的事情,因为现在有一个更要紧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要如何推举出一位新的首领。

    就这样,逃出王家屯的屯军们在天亮时分很顺利的跑回了灵山卫

第十七章 面见指挥使大人

    崇祯八年四月初六

    一顶青色的小轿被抬进了青州府的城门,在这顶小轿的周围还拥立着十数位身穿明军红色鸳鸯战袄服饰的士卒,他们腰间挎着腰刀,手中还拿着长矛,头上戴着毡帽,有几名士卒背上还背着一把强弩。他们就是此次奉命把那位青州知府魏同年的小妾送回青州,顺道报喜的庞刚诸人。

    此次灵山卫所的屯军几乎全军覆没,连千户和副千户也战死,实在是所有灵山卫军官们的耻辱,因此灵山卫剩余的几名百总们为了抢到护送这位青州知府小妾回青州报喜的美差几乎打破了头。

    他们谁都不傻,一个个心里头的小算盘打得贼精。眼下灵山卫的千户、副千户虽然全部战死,身为下属的他们虽然罪责难逃,但同时也意味着空出来的两个职也出了空缺。虽然在明朝卫所的副千户以上的职位一般都是世袭,可偏偏咱们那位战死的贺千户生下的都是不带把的,而那位赵大显副千户死的时候还没有子嗣,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这空缺出来的位子由谁来接替呢?很显然,自然是由青州的指挥使大人来定夺。虽然千户以上级别的武官的委任是由兵部来指派,但作为灵山卫所直属上司的青州知府和都指挥使的推荐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争夺由谁来送这位青州知府的小妾回去邀功的差事就成了一个大热门,几名百户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由于没有上官坐镇大家谁也不服谁,为此差点动了手,最后大伙无奈之下只好请当事人也就是那位被救出来的小娘子自己选择。谁知最后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这位娇滴滴的小娘子竟然选择了把他救出虎口的庞刚作为随行的护卫。

    这个结果让卫所所有的军官膛目结舌,虽然结果很意外,但军官们在心里盘恒了一下之后发现也不是不能接受,这个刚入了军籍的小子虽然立了大功,但他初来乍到,对他们争夺千户之位自然没有什么威胁,因此军官们也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结果,派这位好运的小子把人送去青州。

    被这个意外的馅饼给砸到的庞刚为此还特地向宾世乾借了一身崭新的鸳鸯战袄,并且办理了腰牌等物,并且还向他讨要了大壮、狗剩等十多名屯军作为随行的护卫。由于欠了庞刚一个大人请,宾世乾也没有为难庞刚,痛快的答应了。

    进入巍峨的青州城城墙后,狗剩等人均被青州府的繁华所震撼。青州作为华夏古九州之一和山东省重要的都会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省府县衙署、府县文庙、考院、内外城隍庙、武庙等衙署机构都布置在这里,人口达到了五十余万人。

    看着人来人往的青石铺地的接到和不断过往的商贾,大壮这些从未进过城的土包子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就连庞刚也不禁感慨四百年前古人的成就,后世的庞刚也来过青州,但在后世青州这座古城因为多次历经战火,原来的建筑已经看不到了,现在乍一看到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让庞刚不禁有一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庞壮士、庞壮士”一声柔弱的声音从旁边的轿子里传来。

    庞刚赶紧探头过去,“夫人有何吩咐。”

    这位知府的小妾对庞刚这位救命恩人倒是很和气:“请壮士吩咐轿夫过了大街向右拐,到了知府衙门后进入拐入后门进去,把这块腰牌递给门房,他们自然会让你们进去的。”说完,一支细白的小手从轿里伸了出来,手掌心还端着一块用青色的玉石雕刻的腰牌。

    庞刚赶紧接了过来,感受着玉牌上的余温,心里暗想,“靠,这只小手长得很真实不错,只可惜这颗好白菜竟然被王大麻子这头猪给拱了,我们这位知府大人头上的帽子只怕是有些绿油油的了。”

    怀着邪恶的心思,我们的庞刚同志按着指示很快来到了青州知府衙门的门,当庞刚向守门的两位板着脸的两位衙役抵上腰牌并说明来意时,守门衙役的脸色明显就变了,其中一人立马向里面飞奔而去。不一会,里面就出来了一大串的仆役和侍女把轿子迎了进去,庞刚等人也被带到了一座偏厅奉茶。

    到了偏厅坐定后,很快就有几名侍女上前奉茶,众人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好吃好喝招待一顿,可庞刚诸人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见再有人上来。时间很快就过了午时,众人的肚子都已经已经饥辘嶙峋,可就是没有人来招呼他们。

    脾气急躁的李源忍不住就在偏厅骂开了,“这些当官的人就是忘恩负义,俺们辛苦的为他把人送来,可他却连一顿饭都舍不得给我们吃,早知道是这样,俺还不如把”

    “住口!”庞刚向这名鲁莽的少年瞪了一眼训道:“休得放肆,别忘了我们的身份。”

    遭受到这样的待遇要说庞刚不生气那是假的,可是他更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只是一名小兵,更没有向人家发脾气的资格,何况要是刚才的话让旁人听到只会为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庞刚才严厉喝止了李源。而李源自从被自己打了一顿后对庞刚就产生了一种畏惧之心,一路上并不敢违背庞刚的话,此时被庞刚这么一喝只好老实的做了下来乖乖的喝他的茶水。

    过了一会,终于从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随即走进来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一名身穿红色官服胸前绣着云雁,留着长须年约四十的中年人,在他的旁边也走着一名武将,穿着一身的朱红色的官服,上有正三品武官的飞豹绣纹,腰间佩着一块精美的麒麟铜牌,目光沉稳柔和。在他们的身后是四名侍卫。

    庞刚知道在青州穿着这样服饰的人一定是青州知府魏同年和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青州府都指挥使宋兴和了。

    庞刚不敢怠慢,连忙站了起来上前依军士礼给众位大人叩头作揖。大壮等几人同样也是非常激动,紧跟在庞刚身后参拜。

    宋兴和柔声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说罢,把手虚抬,庞刚等人自然趁势而起。

    宋兴和待庞刚等人起身后,仔细打量了庞刚一眼,见他面色虽然白净,但是神情果敢,长得身材魁梧熊腰虎背,不禁欢喜的说道:“不愧是能大破贼兵的勇士,果然是英雄了得。”

    宋兴和随是武将,且举止儒雅。但是久居上位,声音中自然带着一股威严,同时还伴随着一股凛然而威的气势,直把大壮、李源等人骇得有些说不话来。

    而庞刚则是感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有些象在后世时看到领导时那种感觉。暗暗咬了咬舌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怕什么,这些人不也就当了几年官而已,以后哥们也不会比他们差。”

    平复了一下心情,定了定神后庞刚抱拳朗声道:“大人过誉了,此时正值国家多灾之时,庞刚等身为大明官军,惟有以死报效国恩,纵使战死沙场,也不过马革裹尸而已!”

    “咦”

    庞刚的这话一说完,对面不禁有人传来一阵轻声惊叹

第十八掌 奖赏

    庞刚的话刚一出口,一直站在宋兴和旁边的青州知府魏同年不禁发出一声轻微的惊叹。

    刚才自从进入大厅后他就一直在打量着庞刚,而把庞刚一行人冷落一个多时辰也是他的意思,这倒不是这位知府大人要恩将仇报,而是他要看看自己爱妾的救命恩人是否是真的象自己小妾说的那样沉稳机智。

    今天自己的小妾被送回府后,自己就第一时间见到了她,随即也从爱妾嘴里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但是却对爱妾说说的此人面对数千两白银之时还能镇定自若,不为那些俗物所迷惑,并且只取十几辆散碎银子的事情不大相信,因此才故意试他一试。

    直到他派人邀请的都指挥使宋兴和到来时,他才同宋兴和一同来到了偏厅会见庞刚诸人,此时看到庞刚一脸沉稳,回答上官的问题时不卑不亢,心中不禁悠然生出了几分欢喜之意。

    魏同年捋了捋长须微笑着问道,“你就是那位亲手斩下了贼酋首级的庞刚?”

    庞刚连忙作揖答道:“小人正是庞刚!”

    “嗯!”魏同年微微点头:“本官听你谈吐似乎曾经读过书?”

    “回大人话,小人曾有幸读过几年书,虽然不敢说读的怎么好,但却也知道忠孝节义的道理。”

    “好,难得难得!”

    魏同年听后含笑不语,宋兴和看着庞刚面容也出现惊讶的神情,庞刚气度沉稳,举止得体己是让他很是满意,此时再听到庞刚慷慨激昂的话,真看不出他竟然只是底层粗野的军户出身。

    宋兴和同魏同年对视了一眼,又缓缓问道:“此次你们灵山卫所千户、副千户、几名百户以及数百名屯军不幸战死,虽说此乃贼兵狡诈所致,但你们自身也不能说没有责任,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庞刚闻后毫不犹豫的回答:“回禀大人,此乃上官才能应该考虑之事,小人乃一介士卒,不敢妄言。”

    听了庞刚的话,宋兴和、魏同年等人对庞刚的表现就更满意了。当然,这个满意并不是说对于庞刚没有考虑过这件事而满意,而是对庞刚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而满意。其实这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官场的一种心态,这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虽说南宋时期陆游就写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句,也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但是在官场上却不能这么做,要是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整天想着“忧国”了,那还要皇帝和那些朝廷的大臣干什么?说起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才是一名官员真正应该恪守的本份。

    因此听到庞刚的回答后,他在面前两位大人的心里就又多了一个沉稳、不浮躁的评语。

    魏同年轻叹了一声对宋兴和说道:“指挥使大人真是好福气,竟然能有这么一个沉稳、机智的下属,若非有太祖颁下的铁律,本官倒是真想让大人割爱一番。”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颁布过一项铁律:所有军户未经皇帝亲自下旨或者官至兵部尚书时,一律不许脱离军籍否则将处以重罪。也就是说军户的子孙要想往上爬只有加入军队这条途径,而这个规定也不知挡住了多少军户子弟向上的道路,故而魏同年才发出了这样一个叹息。

    宋兴和闻言故意把脸一板佯怒道:“知府大人这么说是在暗喻我宋某人有眼无珠没有识人之明啰。”

    “哈哈哈哪里哪里,谁敢编排指挥使大人啊,那可是大罪啊!”魏同年和宋兴和相视大笑起来。

    笑毕,宋兴和笑着勉励了庞刚几句,随后说道:“刚才魏大人跟本官说说本官的麾下出了个智勇双全的人物,本官开始还不大相信,现在看来魏大人所言不虚啊!”

    宋兴和随是随口一说,可听在庞刚耳中却是让他心中一凛,刚才己方一行人遭到的冷遇只怕就是这位魏知府有意而为之了,看来官场中的学问真是无处不在啊,这兴许就和后世官场上的“学习时间”是同一种意思吧。接下来是否就到了论功行赏的时间了呢?

    而跟在庞刚身后的大壮等人看到指挥使大人和知府大人这么看重庞刚,几人跟随王斗的心思也不禁热切起来,尤其是李源这个脾气有些急躁的少年更是为自己先前对庞刚的无礼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宋兴和随后就说道:“有功则赏有过责罚,此乃军中铁律。本官奉上令厚赏以励士气,庞刚你斩获贼酋首级一颗,贼兵无算,本官岂可不赏?着升实授百户衔、赏银六十两,以资鼓励。望你日后仍需尽心尽力,不负委任才是!”

    庞刚心中大喜,一下子就从一个小兵跳到了百总的位子,等于相当于后世一下子从一名小兵窜到连营干部的位子上,这个速度真是如同坐火箭一般啊!心中欢喜的他赶紧跪下谢恩,一一接过宋兴和身边的侍卫交来的腰牌告身、官服印鉴、赏银等物,心下欢喜莫名。

    接下来宋兴和又宣布了对大壮等人的封赏,虽然他们没有象庞刚那样连升三级,但是每个人也都当上了一个小旗(相当于后世军队中班长之职),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看着到手的腰牌和印信,饶是以庞刚的沉稳也忍不住有些失态,腰牌是用上好的桐木所制,信鉴铜印也是制作精良,从今天起他庞刚也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军官了,再也不用无论看到哪位当官的就得下跪自称是小人了。

    庞刚再摸了摸手中的赏银,这次发下来银子可不是前几天庞刚在王大麻子家里缴获的那些碎银,这种赏银是十两银子一锭,弧首束腰,锭中还印有两个戳记。这种银子很少在世面上流通,一般都是上解国库所用,因此铸造得极为完好,铭文,时间、地点、重量、银匠、监铸官员等一应俱全,世人所谓的雪花银指的就是这种银子了。

    而旁边的大壮、狗剩等人虽然没有印信等物,但是摸着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也把他们乐得合不拢嘴,五十两银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今后可以在灵山卫买上几亩薄田,再盖上一间大瓦房,然后可以托人说媒讨个媳妇了。这在以前那是只有在梦里才能想想的,今朝得以实现让他们如何不欣喜若狂呢。

    虽然心中很高兴,不过庞刚还是没有忘了向面前的两位大人谢恩,他再次鞠身向宋兴和拜了下去。

    “小人多谢大人赏赐!”

    宋兴和含笑道:“庞刚,你今后也算是一个官了,见了上官可以称卑职,你可要记住了,莫要闹出笑话。”

    “多谢大人指点,卑职感激不尽!”庞刚道完谢后才直起了身子,转身又向一旁的魏同年道谢一声,他知道若没有魏同年在一旁敲边鼓,自己那是绝对不可能一下子窜到百户这个位子的。

    看到庞刚如此识礼数,魏同年和宋兴和都暗暗点头,看来这个庞刚还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值得拉拢。

    魏同年笑道:“好了,大伙都别愣着了,本官在内厅备了桌薄酒,给众好汉夸功庆酒,来来来,大家都请到内厅用餐!”

    “多谢知府大人厚爱,卑职感激不尽”

    “哈哈,请请”

第十九章 设宴

    庆功酒宴在知府衙门内宅的小偏厅进行,这让庞刚感到了一丝意外,在古时大户人家的内宅里居住的大都是女眷,能让主人在内院设宴款待的客人要么是亲眷、要么是身份崇高,而这两条庞刚等人可是哪条都不沾边的,这让庞刚不禁感到了一丝意外。

    虽说自己救了魏同年的爱妾,但是他能够把自己介绍给宋兴和并努力把自己推到了百户的位子上可以说已经是还了自己的人情,那么他还这么殷勤的款待自己究竟有什么事呢?这个问题庞刚心里一直想了好久还是想不明白。

    此时坐在酒席上的庞刚可不是刚才那位穿着粗糙的鸳鸯战袄的普通士卒了,他早以换上了青色飞熊武将官服,头戴乌纱帽、团领衫、腰间束带,脚穿白底厚靴,这个一明朝官员的打扮。庞刚自打穿上这幅官服后就知道这副行头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穿这身衣服的主人是大明朝一位正六品的武官,是平常那些贩夫走卒或者寻常人家看到自己要跪下来称呼自己为大人的官员了。这一刻庞刚心里不禁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原来手握权利的滋味是如此的美好,怪不得自古以来那么多有才华的人都前仆后继的加入到这个阶层里来,君不见后世就算是在政府部门一个扫厕所的岗位都能让那么多的硕士、博士争先恐后的报名所为何来?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加入了这个阶层就代表着自己已经统治阶层的一员了。

    此时庞刚所在的酒桌上只有魏同年、宋兴和、庞刚以及两名作陪的千户共五人,大壮狗剩等十多人由于官职太小,并没有资格和知府大人以及指挥使大人同桌共饮的资格,只能在一旁另开一桌,这也充分体现了官场上阶层分明、不能逾越的特点。

    众人入席,有宋兴和、魏同年这样的大官在场,众人未免有些小心翼翼,不说大壮这个粗人不敢象平常那样狼吞虎咽,就是李源这个脾气有些急躁的少年也是时刻陪着小心,席间宋兴和偶尔夸赞了他一句,少年脸上就满是受宠若惊的欢喜神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宋兴和慢慢问起了灵山卫所的政务之事,具体说起来,就是各堡的屯田屯粮等事。

    宋兴和放下了酒杯,看向庞刚和蔼问道:“庞百户,你现今已经身为灵山卫百户,按理说或要操演士卒,或是要分管一堡之地担起屯田之职,你有什么想法啊?”

    宋兴和这么一问,席间的众人都停下了筷子,齐齐望向了庞刚。

    象卫所这样的屯军外出征战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它们平日的职务除了严谨烽堠,保障居民外,最大功能就是管理征收境内的卫所屯粮了。这也是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定下卫所制度的根本所在,只可惜现今卫所制度已经全然崩坏,卫所的屯田皆已变成了军官们的私人财产,全国两百多万的屯军每年不但没能向朝廷缴纳屯粮,反而不断向朝廷伸手,这也是造成明朝后期财政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而灵山卫说起来他还管辖着三个下属的屯堡,分别为望海堡、邱洪堡、千日堡三个屯堡。俺道理每个屯堡应有一百二十家军户,只是这三个屯堡的实际屯田功效早已失去,军户们的逃亡非常严重,许多土地也都荒废许久,这点宋兴和自然知晓,现下这么问庞刚只是要考考这位新上任的百户而已。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有魏同年事不关己含笑看着这一桌的武将。

    庞刚想了想,拱手说道:“指挥使大人,卑职不才,愿请命负责屯田一堡,为大人分忧、为朝廷分忧!”

    “恩!”

    众人听后都用奇怪的眼神望着庞刚,在屯军里负责屯田的军官干的一向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你的粮食种好了那是应该的,要是种不好上官可是要则罚你的,因此从来就没有人愿意干屯田的工作。现在庞刚一提出自己要负责屯田,这不禁让众人感到奇怪起来。

    宋兴和有些意外的问道:“哦,庞百户你为何要担起屯田之职呀?要知道这可是一项苦差事,旁人可是避都来不及啊。”

    此刻的偏厅里鸦雀无声,面对着众人的目光,庞刚的背上不禁渗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他主动要求负责一堡的屯田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自从定下决心要在明朝大干一场后他做了一个粗略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首要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为自己提供粮食、补给以及兵源的地方。

    在后世时庞刚也曾看过一些穿越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一穿越就宰了卫所或者当地那些当官的,扯起了旗杆开始学后世的土地革命发动军户分田地造反,当时我们的庞刚同志也确实是看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可是当他亲自来到这个时代后才发现写这种脑残文的人是多么的愚蠢,他简直是把所有明朝的官员都当成了傻瓜,造反?如果造反是这么好造的明朝早就让人灭了不知多少次了,就算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也不过是趁着明朝把精力都放在了辽东前线无力顾及腹地的流寇,努力奋斗了近十多年才让他们趁机发展壮大,最后打到了京城把明朝给灭了的。

    虽然在后世许多“砖家叫兽”都在骂明朝的崇祯皇帝,说他刻薄寡恩、急躁、性格多疑,毫无识人之明等缺点,把好好的大明江山给葬送掉,可是庞刚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不管怎么说,崇祯再怎么无能,但他在李自成这些流寇最为肆虐最为猖狂的时候,甚至贼兵都围困京城了,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动过抵御满清入侵而驻守在山海关的大明最为精锐的十几万边军给调回来,也没有想过要逃到金陵继续苟延残喘,而是选择在煤山上吊自杀。他实现了大明历代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就凭这点就比后世那些只会向钱看的“砖家叫兽”要强上十倍不止。

    而反观那些被后世某些“精英”所推崇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人呢,他们又干了什么事情呢?历史告诉了我们,那些所谓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城后大肆强抢民众钱财,上层的只顾圈地捞钱玩女人,以至于当李自成下令要开赴山海关和满清决战的时候,那些正义的“农民起义军”们竟然还带着抢来的女人上前线迎敌,使得原本四天的路程硬是让他们用了八天的时间才赶到。世上最荒唐的事莫过于此,随后又被李自成和满清杀得屁滚尿路葬送了华夏最后一股有实力抗衡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些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流寇把整个华夏民族最后一丝元气给葬送掉。以至于后世国人有人发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感慨。

    现在庞刚听到了宋兴和的问话后竟布置如何回答,他总不能说:哦,老大,我现在要求屯田是为了给自己打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等到过几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哥们自立门户自己单干吧。

    不过还好庞刚突然想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想了想后庞刚才缓缓开口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第二十章 请命屯田(周一求推荐)

    庞刚看着青州都指挥使宋兴和以及知府魏同年诚恳的说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现今所内屯田废弛,卫所内空有屯田却年年歉收,致使上官有劳忧之苦,军户们有果腹之忧,庞刚不才,愿当请命,为指挥使大人及知府大人分忧解劳”

    魏同年在一旁轻捋胡须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庞刚能知难而上着实难得,望着庞刚年轻的面孔心中不禁感叹自己手下竟无一人能有此雄心。

    而宋兴和也颇为震惊,他在此之前也探听过庞刚的底细,知道此人原本是商贾出身,后被那位已经战死的千户贺正南下令强迫加入了军籍,加入军籍的时间才不过几天。因此他能出口成章甚至读过书都是可以理解的,此前他甚至想过要把庞刚调入青州的想法,只是现在看来庞刚志不在此,他是想要在屯田上干出一番大事啊。

    而另一桌上的大壮、狗剩诸人看着庞刚心里也涌起了一股钦佩之情,这位他们才认识不到半个月的袍泽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现在更是官至百户,这种变化在他们看来那就代表着前途无量啊!就连李源这样原本对庞刚有些不服气的少年也不得不暗自对庞刚表示佩服,心道这个读过书的人说话做事就是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啊,

    宋兴和沉吟了良久才缓缓问道:“你由此报效朝廷之心自是值得嘉勉,只是你想要在哪个堡屯田呢?”

    早就在心中计划好了的庞刚毫不犹豫的回答:“卑职愿率人往望海堡进行屯田。”

    望海堡是灵山卫东南边的一个卫堡,靠近大海,是原来为抵御倭寇而建,一面朝大海一面朝内陆,离大海也只有十几里的路程,庞刚能在这里脱口而出也证明他在这几天里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余下宋兴和的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上官不发话,众人都不敢吭声,只是默默的看着宋兴和。

    良久宋兴和才说道:“既然庞百户你有此为国分忧之心,本官自是不能阻止,既然如此本官做主,允许你在两年之内不与起科,也不许别人骚扰,你只管安心屯种。”

    对宋兴和来说屯田除了政绩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如果庞刚将来能把屯田地搞好,对他来说好处也是不言自明。现今大明卫所的青壮大多被挑去各营作为战兵,象他们这种守备官兵,杀敌立功的机会其实很少,纳粮多多,屯田兴旺,才是真正的政绩,也是将来军政考课的最大标准。升官发财人人都喜欢,既然属下能带给他政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庞刚大喜,有了这两年时间的缓冲就好办多了,他就有把握把一堡之地建设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富裕之地,不是他庞刚自吹,虽然他不太懂得屯田,但是万物不离其中,历史已经证明,只要给农民们足够的自由和好处,他们迸发出来的力量将士如何的巨大。

    庞刚立即站了起来昂首道:“大人只管放心,卑职相信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吾等上下一心,何愁不能把望海堡建成一个鱼米之乡。”

    “好!”宋兴和欣慰的点点头,“有决心是好事,如果你真有什么困难想必我们的知府大人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吧!”说完宋兴和的眼神有意无意的向一旁的魏同年飘了过去。

    “哈哈哈哈,宋大人你这是给本官下套啊。”一旁的魏同年大笑起来,“好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庞百户你有此决心,本官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这样,你若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可以派人来寻本官,本官自会酌情解决。”

    “多谢巍大人厚爱。”庞刚闻言后深深的向魏同年一躬身,有了魏同年和宋兴和的支持,他的开垦工作将会比自己单打独斗轻松十倍不止。

    等到庞刚主任告辞后,魏同年和宋兴和对视了一眼,魏同年叹到:“宋大人有此下属真是好福气啊,如若不是此子已加入军籍,本官非得把他挖来不可。”

    宋兴和却是神秘的笑道:“魏大人又何必诓本官,你如此大力支持庞百户,虽说是因为他救了你的爱妾,但你敢说没有一点私心吗?”

    “哈哈哈咱们是彼此彼此啊!”两人相视大笑。

    眼下大明的局势越来越乱,他们身为地方上的军政长官自然看得比谁都清楚,眼下已经不是明朝中叶文贵武贱的时候了,现在是谁手里握着兵权印把子谁就是老大,谁手下的兵丁多谁的拳头就硬。原本以此二人的身份地位并不需要折节下交庞刚这么一个小小的百户,但是他们都从庞刚能以数人就敢从贼兵的老巢里就出人,并且还摘了贼酋的首级来看,此人日后后必然会有一番作为,现在顺水推舟的给一点帮助以后或许就能换来丰厚的回报,这样的生意哪能不做呢!

    且不提魏同年、宋兴和二人有何私心,就说庞刚等人此去也和来时大不相同,来时众人只是套着一件普通的鸳鸯战袄,而回去时众人最差的都穿着小旗的服饰,庞刚更是身着青色百户官服,骑着宋兴和赠送的一匹红色战马,虽然只是普通货色,但在缺少战马的明朝这可是很难得的。

    庞刚骑着马慢慢行走在会灵山卫的路上,两边走着大壮、狗剩、李源等诸人,他们都围绕在庞刚的身边恍若众星捧月。

    不要奇怪,这就是华夏、这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一起走着护送知府小妾回青州的士卒,但是当庞刚当上百户后阶级之间的差异立即就体现出来。

    不过出了青州成后庞刚就立即从马上跳了下来,不是他不想骑,而是没骑过马的他觉得浑身都不得劲,总觉得身子晃得厉害。

    和众人缓慢的行走在官道上,大壮看了看庞刚欲言又止,庞刚见状不由得笑了:“大壮,你想说什么就说,啥时候和我这么生分啦?咱们前几天还一起挖过野菜呐!”

    庞刚的话一出口,众人都笑了,大壮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问道:“刚庞大人,您此次去望海堡能不能带上俺和狗剩俩人一块去?”

    庞刚闻言心中一乐,真是想啥来啥,自己正愁没人手可用呢,现在就自动送上来了俩,不过他的面上却没显露出来,而是淡淡的问道,“你拿着这些赏银在灵山卫所盖一所房子再讨房媳妇,过过你的小日子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跟着我去望海堡吃苦呢?”

    “俺不怕!”大壮憨厚的脸上满是坚毅:“狗剩跟俺都商议过了,俺们都认为跟着你有奔头,大人你就带上俺们一块去望海堡吧。”

    庞刚盯着大壮看了一会才慢慢点点头,“好吧,不过我有言在先,此番去望海堡你们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此番去望海堡可不是光屯田的,我可是还要练兵的。”

    “大人你就放心吧,俺们啥苦都能吃,保管不给您丢脸!”大壮把胸脯拍得梆梆响。

    “希望你到时能记住今天的话才好!”庞刚轻轻笑了笑,眼里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

    一旁的李源看着大壮和庞刚,心里也生出了跟随庞刚去望海堡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还是被压制在了心里,毕竟自己先前和庞刚的关系可不太融洽,要是贸然开口却遭到拒绝自己可就很难堪了,还是回去和家里的老头子商量一下再说吧。

    一行人边说边走,向着南边的灵山卫堡走去

第二十一章 向望海堡进发

    当庞刚一行人回到灵山卫所的时候,青州都指挥使衙门把庞刚晋升为百户的公文已经通过快马传到了灵山卫所。所有从王家屯之战幸存下来的百户们都震惊了,谁也料不到庞刚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兵只是去青州转了一圈,一眨眼就老母鸡变鸭变成了和他们平起平坐的百户了。

    原本千户府的大厅门前,七八名百总齐齐的站在门前眺望着前方,虽然他们都对这个好运的小子火速般的升官速度很是有些芥蒂,但当初在王家屯人家总归是救了自己这些人一命,而且如今也是和大家平起平坐的百户了,因此必要的礼仪还是一定要遵守的。

    “疙瘩疙瘩疙瘩”一阵马蹄声从千户府门前传来,很快马蹄声就在千户府的门前嘎然而止,不一会一个魁梧的身影出现在大厅前,在他的后面还跟着三名穿着小旗服饰的年轻人。

    “看这架势他们这此次前往青州都得了不少好处啊。”一旁的宾世乾一边暗想一边随着众人一同向前。

    庞刚穿着六品官服腰跨弯刀,器宇轩昂的走上前来朝着众人抱拳见礼,“众位大人好,庞刚幸不辱命安全护送夫人返回青州,现返回卫所向各位大人交令。”

    “哈哈哈”众人当中很快响起了齐武明爽朗的声音,他快步来到庞刚的跟前大笑道:“好小子,当初俺老齐就发现你一定不是一般人,现在灵验了吧,一眨眼就和俺们平起平坐了。”说完还用力拍了拍庞刚宽厚的肩膀。

    庞刚对这位性格爽朗的百户也很有好感,赶紧拱手说道:“庞某能有今天全仗诸位大人和齐大人提携,今后庞刚要仰仗的诸位大人的地方还有很多,望诸位大人能多多帮忙。”

    “那是那是一定一定”众位百户的脸上也挂起了看不出真假的笑容,反正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已,又不费他们一毛钱。

    看了看众人,庞刚抱拳道:“诸位大人,庞刚初来乍到,借诸位大人的虎威侥幸立了些战功,蒙指宋挥使大人错爱升为百户,且庞刚不自量力要前往望海堡屯田,但苦于望海堡荒废已久,人口、种字和耕牛奇缺,望各位大人能体恤庞刚,再拨给某六十户人家以及五十头耕牛以及种子农具等物,则庞刚感激不尽。”

    听了庞刚的话众人面面相视不已,虽然他们刚才答应得很是痛快,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嘛嘿嘿,今天天气可真好啊!

    看着众人都不吭声的脸色,庞刚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怎么哥们才开口要这么点东西你也不舍得给吗?

    这时,一旁的齐武明倒是先发话了,“庞老弟,本来你奉命屯田我们这些做哥哥的是怎么也不能看着不管,但你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苦哈哈,迁移六十户人家倒也好说,但是你说的种子耕牛以及农具的事就有些麻烦了。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平日里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大多数的田地和种子都归千户大人管辖,可现在千户大人他不是不在了吗,所以嘛”

    看着齐武明依一脸“你知道的”神情,庞刚才恍然大悟,灵山卫所平日里的资源自然是都归千户全权管辖,现在贺正南虽然已经战死,但按照规矩来说在上头没有定下新的千户之前他们这些百户自然是不敢胡乱调拨,否则就是逾越了。

    “这样啊!”庞刚装成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说道:“当然了,兄弟也不是白要,正好此次指挥使大人赏了庞刚一些银子,再加上兄弟我平日里也攒了一些闲钱,因此兄弟愿用五百两银子来购买这五十头耕牛和农具种子等物,诸位大人你们看如何?”

    众人一听,“哦?用银子买吗?那就又不同了!虽说现在千户大人不在了,但是我们这些下属还是可以替他们代劳的嘛!否则灵山卫堡怎么运转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当庞刚说出愿意用五百两白银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时,众百户的脸色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往贺正南在时遇到好事他们这些人只有喝汤的份,现在终于能光明正大的捞好处了,怎能让他们不高兴呢。

    看到众位百户瞬间就阴转晴的脸色,庞刚心里涌起了一股悲哀,本来播发耕牛、种子和农具这些东西就是卫所应该做的事,现在居然还得用贿赂的手段才能得到,大明的地方卫所居然已经烂到了这样的程度,难怪自从明朝中叶以后卫所制度就已经彻底崩坏,最后沦为一群只会啃食国库的蛀虫。

    从千户府出来后,庞刚又回头看了看周围千户府朱漆色的大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这个地方他迟早还是要再回来的,而那是他的身份就再是一个百户了。

    第二天一大早,庞刚用从王家屯里抄来的两千七百两银子里拿出了五百两交给了宾世乾这个负责交接的百户,从他哪里领到了六十户军户的户籍簿和五十头耕牛以及一批种子后,立刻就带着大壮狗剩以及那六十户人家上了路。

    在这批人里庞刚有些意外的看到了李贤父子一家人,原来他们一家也进了搬迁至望海堡的军户行列里,在前往望海堡的路上庞刚曾私下底问过李贤为何愿意随自己搬至望海堡受苦后。李贤原话是这么回答的,“老朽年纪已经大了,但老朽听闻大人说过只要随大人前往望海堡屯田,除了开垦出来的荒地归自个外还有两年免税,老朽说什么也要最后拼一把给子孙留下几亩薄田,不让他们和老朽一样给人当一辈子佃户!”

    庞刚闻言不禁苦笑,看来田地对农民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竟然能让人抛弃了原有的安逸生活跑来跟自己开荒。

    六十户人家总共有三百六十多人,其中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有八十多人,庞刚带着这些人赶了三个时辰的路终于在下午申时赶到了望海堡。

    站在望海堡的前边,庞刚仔细打量了望海堡一番后心中就暗暗叹了口气,这个望海而建的屯堡由于常年无人居住已经荒废日久,堡内的野草足有半人多高,大部分建筑已经损坏,屯堡的城墙也倒塌了一部分,需要话大力气才能修复。

    不过庞刚也不是没有做好准备,一声令下开始命众人开始清理堡内的各个角落。望海堡并不大,方圆只有一里左右,但是容纳庞刚带来的三百多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三百多人两天努力打扫,原本破旧不堪的望海堡终于有了一丝整洁的模样,这也是庞刚的要求,从后世来的庞刚深知一个整洁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多么大的益处,因此在他的严令之下军户们还在堡内各处挖了十多处茅厕,庞刚还颁布了一个命令,今后凡是在堡内随处大小便的就罚他打扫堡内卫生三天。

    现在堡内是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是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又摆上了庞刚的案头,那就是粮食问题,现在已经是四月份,到了六月份就到种植粟米的季节了,因此翻修水里丈量土地就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

    深夜更新,阿顶急求推荐、收藏!拜谢大家!

    另谢过疯人远院长、兰色的雨3、一剑飘123三位大大的打赏!

第二十二章 造册登记(求推荐、求收藏)

    天色才微微亮,庞刚就带着大壮、狗剩和李贤父子五人骑着庞刚从灵山卫所高价买来的五匹马向着东南方飞奔而去。

    策马沿河而行,庞刚观看了从望海堡到灵山卫这段土地的状况。其实这些土地土质都算不错,只是由于水利年久失修,灌溉不便,再加上卫所军官们杀鸡取卵的剥削方式,使得这些原本算是优良的田地大都被荒芜。明朝北方就是如此,干旱少雨,农事全赖灌溉,有水之处为沃壤,无水之处便为荒漠,对灌溉系统的依赖性极大。

    但其实望海堡周围并非没有河流,在离望海堡十里远靠近灵山卫所旁边就有一条河流直入大海,只是因为这里的水利年久失修,使得周围数十里的土地无水可灌溉,以至于使得原来的良田变成了荒地。

    沿着道路缓缓前行,还可以看到原本修筑的用于灌溉农田的渠沟的痕迹,只是现在这些渠沟都已经被废弃,只剩下一道道依稀可见的模样。

    看着这些荒废的土地,李贤心疼的说道:“大人,这些地就这么荒废实在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河水引入此地,就能把这数千亩荒地变成良田啊!”

    看着一旁痛心疾首的李贤,庞刚轻叹了口气,那种可供灌田的砖石深井和供灌溉用的水利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家便可以挖制的。里面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可大了去了。

    当然了,如果如果官府同卫所将这些河渠重新疏通修理,完全可以让这一带都成为肥沃的良田。可惜现在是明朝后期,大明的吏治已经全然崩坏,官府豪绅上下勾结,把本应自己纳的粮税转接到军户平民身上,使得农民和军户们不堪重负纷纷逃亡,造成了大批的农田无人耕种而废弃掉。

    这也是统治阶层对底层民众过份盘剥而引发的恶果,一方面是农田大量被废弃无人耕种,另一方面却是粮食价格连年上涨,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崇祯年间以后,国家的财政收入已经下降至每年不足四百万两。可仅在江南地区,拥有数百万资产的盐商富户就不下百位,一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竟然还比不上区区一个商人,由此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朝廷的财政是如何的紧张了。

    庞刚盘恒了良久才问李贤道:“要是疏通这些水利一直到我们望海堡要用多长时间,多少银两?”

    李贤估算了一下回答,“回大人话,如果要从河边引水至望海堡,至少要五百人力和至少八千两银子,否则绝无可能。”

    “嘶”庞刚倒吸了口凉气,五千两银子对于现在的自己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现在全部身家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两,这连修个水渠都不够啊。

    想了想庞刚问道:“如果我们不一下子把这水渠修完,而是种到哪修到哪,你看先期需要多少银子啊?”

    李贤想了想,“现在俺们望海堡只有三百户人家,开头可先开垦一千亩地左右,加上修筑水渠,这样的话我们呢则需要一千百两银子左右。”

    “好!”庞刚对这个方案还是看好的!:“只要能在五月份之前把水渠修好一部分,另外再重新把些地翻开耕种,那么明年我们的粮食就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庞刚并不奢望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他知道在目前的人力物力下自己只能一步步来,不过他有信心在两年之内把这一片荒芜之所变成一片肥沃的土地。

    只要自己把名声给打了出去,附近的流民就会接踵而来,而增加的人口就会加大自己的实力,到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望海堡,就算是整个灵山卫都挡不住自己的步伐。

    视察完土地后,庞刚带人回到了望海堡把六十多户人家都召集起来,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军户,只见他们一个个头发蓬乱,面黄肌瘦,身上衣裳破如麻袋。突然间,庞刚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沉重的责任感,这些贫穷军户的未来已经落在了自己的手中,自己真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穿着一身小旗衣裳的李源这时在一旁积极的维护着秩序,自从决定了要跟着庞刚来他就一直积极的表现自己,虽然李源的脾气有些暴躁,但他并不傻,他心里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未来已经和这位百户大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此刻他站在人们的边上大声嚷道:“大伙都安静,百户大人要训话,不许再说话啦!”

    看着周围一双双麻木而又带着一丝渴望的眼神,庞刚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这或许就是古时华夏百姓的无奈吧?他们的命运向来是掌握在一个又一个的统治阶层的手里,即便是推翻了一个王朝,另一个新兴的王朝也会涌现出一个个大大小小新的统治阶层,周而复始永不断绝。

    “乡亲们,经过大伙这些日子的相处,相信大伙都认识我了。我就是望海堡的新任百户,说白了就是大伙的父母官。从今往后我们就要一起在这个地方扎堆一块过日子啦!可能大伙心里都有疑惑和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什么地方不明白可以现在就提出来,我会一一为大伙解答!”

    庞刚的话说完后,周围一片寂静,军户们只是静静的看着庞刚并不吭声,出现了一片冷场,庞刚的脸色也开始渐渐开始变色。

    眼看庞刚就要发火,一旁的李贤看着暗道一声不好,正想出言打破僵局,站在后排的一名年轻人轻轻问道:“大人,有啥安排您只管吩咐,俺们照做就是。不过俺想知道您是怎么让俺们怎么样做,这里头有啥讲究!”

    一听到声音响起,正准备出声的李贤不由得用赞叹的目光望了那家伙一眼,心里暗暗夸奖这小子有眼力。

    果然,庞刚听到有人发言后脸色立刻就多云转晴,笑着大声说道:“本官自然是有安排的,今天本官已经去巡视了外头那十数里的荒地,那里原本是一片良田,只因水渠败坏,无法从附近的河里引水灌溉,因此才被荒废了。只要大伙好好的把水渠再次挖开,引水进来,到了六月大伙就可以开始翻地种粮食啦。而此次开挖水渠的费用由本官来支付,大伙耕种的粮食种子和农具也由本官支付,大伙完全不用担心!”

    军户们听后一阵面面相视,难道天底下还真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

    这时,站在后面的年轻人又开始说话了,带着怀疑的声音问道:“大人,难道那些种子农具您真的要白送给我们吗?”

    庞刚双眼一瞪,没好气的说道:“你当本官开的是舍粥铺啊,还白送给你们,你做梦去吧。本官在此明白的告诉你们,你们开垦出来的良田自然是你们的,本官保证你们不会被旁人骚扰,且第一年本官只收你们每亩半斗粮、第二年收一斗,用于偿还本官的种子和农具,而第三年则开始每亩收两斗,日后以两斗为限,绝不再加!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一听,心里不禁说这才对嘛,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现在这位庞大人开出来的条件虽然明面上很是有些苛刻,摆明了车马说明第一年就要交粮食。

    但是细细想来也不是太重,只要收成不是太糟糕这一斗两斗的大火还是可以交得起的,而且很有可能日后还都会有余粮呢。按照这样的说法,这开垦荒地还是可以干的,虽然这位庞大人看起来很是一副很是小人的模样,但在众位军户的眼中倒比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官府和上官们的可信度要高得多,反给他们真实可信的感觉。

    训完话后,庞刚掏出了一本空册子,坐在一张石凳上开始了登记造册。不过我们的庞刚同志可不会用毛笔,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根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鹅毛制成的鹅毛笔蘸着墨水就开始写了起来,将这六十户人家依各人军户帖一一登记,各户年籍、从军脚色、贯址、家口,男妇,成丁等一一备注,并开具正副两本文册。

    看着庞刚在那里奋笔疾书,众军户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敬畏之色,他们没想到这位百户大人不但能在沙场上陷阵杀敌,下了战场还能舞文弄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武双全?

    在古代,受限于只是传播的渠道的限制,会舞文弄墨的人总是受到人们尊重的,庞刚这一举动也无形中增加了庞刚的军户们心目中的形象,这倒是此时的庞刚没有想到的

第二十三章 新来流民

    初生的朝阳跳出了海平线,海浪不断拍打着沙滩,庞刚穿着一身便服光着脚慢慢的行走在海滩上,细细的沙子不断的按摩着他的脚趾,让人感觉十分舒爽。但这并不能使庞刚的心情变好,现在堡内的事情千头万绪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使得我们这位从未做过领导的庞刚同志感觉肩膀总是沉甸甸的。

    现在来到望海堡已经是第八天了,刚来的大部分军户们都在李贤、狗剩等人的带领下到荒地上清理水利渠道,还有几十人在翻土为两个月后的播种做准备,但是现在另一个迫切的问题已经体现了出来,那就是粮食,堡内现在的粮食只够吃半个月了,根本就不能让三百多人支撑到年底收粮的季节,自己带来的六十户人家大多没什么存余口粮,都要靠自己这个老板来提供。

    现在堡内已经开始了挖渠翻地的工作,可不能让那些军户们像以往那样喝稀粥,那样是吃不饱的,只能让他们吃干饭。庞刚算过,如果让一名成年人在进行高强度的劳动中吃干饭的话以一天吃一斤甚至是一斤半米来计算没人半年至少需要两石半的粮食,以望海堡三百多人来计想要撑到年底收粮季节至少需要近七百石米,如果庞刚想要继续招募流民,那这个数量还得翻着往上滚。

    这还不算,昨日负责采买的李贤还向庞刚报告,说必须要让那些壮劳力隔些日子要吃些荤腥,否则人就很容易因为缺乏油脂而呕血,必须要经常买一些猪油或者肥肉来下菜才能保证人的体力。买就买吧,庞刚也不是小气的人,但随后李贤的报告却让庞刚险些吐血,一斤瘦肉的价格是十文钱,可肥肉却卖到了二十文,在后世无人问津的肥肉竟然卖得比瘦肉要贵多了,以每个成年人每人每天吃一两肥肉来算,光是给军户们买猪肉的钱每个月至少要支出三十多两银子,这个消息可着实把庞刚雷得不轻。

    要是在后世要是有哪个卖猪肉的敢把肥肉卖得比瘦肉还贵的话,一准被人吐一脸的唾沫星子,可现在事情却反过来了,瘦肉不吃香了,至于后世那些更贵的排骨几乎那只能沦落为添头来送。后来庞刚才了解到,因为在古时榨油技术落后,植物油的成本很高,价格很贵,老百姓都习惯用肥肉里面的动物油代替菜籽油,所以越肥的肉越受欢迎,越肥的肉越贵。这也是在后世不值钱的肥肉为什么会卖这么贵的原因。想到这里,庞刚同志不禁有一种内牛满面的冲动,尼玛的肥肉卖得这么贵,你让后世那些冒着被罚款风险咬牙给猪打“瘦肉精”的猪贩子们情以何堪啊。

    虽然花销是大了点,庞刚还是咬着牙为军户们买了单,可这样一来庞刚的腰包可就越来越瘪了。上次从王大麻子的床底下搜刮到的两千七百两银字这段时间已经如流水般泼出去了近一千两,剩下的这点银子让庞刚很是担心能不能支撑到年底。现在的望海堡如同一个脆弱的幼童,根本经不起任何风浪,只要一个稍微大些的浪头打来就会被卷走。

    不行,必须要加快屯田和招募流民的步伐,另外加大粮食储备,否则望海堡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强大起来,现在的局势已经是越来越混乱了,如果望海堡不能在这几年内壮大起来,等待自己的只能是灭亡。

    不过,这段时间倒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经过庞刚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摸清了随着自己穿越而来的那本书的一些功能。在这本堪称金手指般的变异书本里,兑现出冷兵器确实很方便也很便宜,只要是三十斤的铁矿就可以兑现出一把后世已经失传的大马士革弯刀,至于那些马刀、长枪、盾牌、铠甲等物也非常的便宜。庞刚算了一下,只要花上一百到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铁矿和少许木材就可以把一名士兵武装到屁眼,这可能也是这段时间唯一能让我们庞大官人高兴的地方吧。为此庞刚还特地派人到处去收集铁矿石,但是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收获。

    “大人、大人!”一个声音在庞刚身后响起,庞刚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大壮过来了。

    大壮飞快的跑到了庞刚跟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大人,狗剩从青州府回来了,他让俺过来找您呢”

    狗剩的大名叫王志,这还是庞刚在为所有人都登记造册的时候才知道的,从那时起庞刚就让他把名字正式改回了本名,不过大壮这个从小和他长大的伙伴还是习惯性的叫他的外号。

    庞刚责备道:“大壮,你也别老是狗剩狗剩的叫人家,现在你们大小也是个小旗了,怎么能这么称呼王志,这样可不好!”

    “嘿嘿”大壮摸了摸脑袋憨笑道:“大人,俺这不是已经叫了这么多年了,都叫习惯了嘛,想改也改不过来了!”

    庞刚只好无奈的苦笑着摇头,不再去管这些了,他只好改口问道:“大壮,狗嗯,王志让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大壮高兴的说道,“是这样的大人,狗剩不但买回了四百石的粮食,还从青州府带回了六十户流民,卑职看过了他们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啊,这下我们就不用愁人手不足了!”

    看着兴高采烈的大壮,庞刚心里确实暗暗叹了口气,一下子招募了这么流民本是好事,但是这么一来自己的负担就耕重了,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怀着欢喜而又忧虑的心情,庞刚带着大壮飞快的向望海堡奔去,经过了大半个月的建设此时的望海堡已经初具规模,三百多人虽然已经占据了堡内近一半的面积,一些新的木头结构的房屋也正在盖起,现在的望海堡看起来才算是有那么一丝生机勃勃的样子。

    庞刚来到望海堡前,就看到堡前一片喧哗,王志正带着原来堡内的二十多名壮丁维持着秩序。在他们的旁边除了有十头牛,几十袋米面外,此外各样的簸箕、扁担、箩筐、锄头、犁头、犁架、牛轭、晒席等物也是堆了满地。这些物件除了耕牛就存于外面的牛栏外,余者都是堆入墩内的仓库内。

    数百名新来的流民正神色不安的看着这位刚来的被众人拥立着的官老爷,他们那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脸上和麻木的眼里充满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中间还夹杂这些许的不安于惶恐。

    看着在阳光下却还有些发抖的身影,庞刚的心中暗叹,大声叫来了一名先期而来的村妇,命她带些人赶紧生火熬些小米粥给众人先垫肚子,还特意命她熬稠些。

    这名村妇倒也是个麻利的人,答应了一声后就带着数十名村妇开始在堡内开始架设起了十多个灶台,很快灶台上就燃起了火。

    不到半个时辰,热腾腾的粥就熬好了,当这些刚来的流民一拥而上抢着抢着要盛粥事,却被早就在一旁候着的大壮领着十多名壮丁拿着大木棒就是敲了下去,尤其是抢在前头的几名青壮年更是被敲得不轻。

    “排队,统统排队!”此时的大壮早就没有了在庞刚面前的憨厚模样,拿着一根大木棒的他如同凶神恶煞般在前面大声吼叫着,这也是庞刚再三要求的,在望海堡一定守规矩,为了望海堡日后的发展必要的规矩是绝对不能少。

    就在大壮拿着大棒把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出来的时候,一名穿着绿袍头上束着一头乱发的中年人正站在人群后头淡淡的凝视着这一切

    感谢《风之魔》兄弟的打赏,另外阿顶在这里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 粮食问题(求推荐!)

    此人年约四十多岁,身材高瘦,胡须稀疏,脸色有着营养不良的青黄,神情中有一股掩不住的沧桑与疲倦之意,身上的衣袍也是非常沉旧,还露出几处补丁,犹如鹤立鸡群般站在众流民中。尽管衣服破旧,但旁人还是可以看出他是一名落魄的书生,这使得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和他保持了一份距离,毕竟现在还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钞票高”的年代,底层的穷苦百姓对于读书人还是有着发自心底的一份敬重的。

    这个情况也被庞刚注意到了,他悄悄的问王志道:“这个人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一听到自家老大提到这个人王志就有些忍俊不住笑道:“大人,这个人是小人在领着流民们出青州城的时候捡到的,当时他已经饿晕在路边,是小人看他可怜给他灌了几口米汤才把他救活过来。然后”

    “然后你就把他给骗过来啦?”庞刚不等王志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问道。

    看着庞刚似笑非笑的呃神情,王志不由得急道:“大人,天地良心小人哪敢做这等坑蒙拐骗之事,他可是自愿加入军籍的,小人可绝没有骗他。”

    “好了,我相信你就是了。”庞刚不由得失笑起来,拍了拍王志的肩膀就向那位书生走去。

    正在排队的众人看到一身官衣的庞刚走来赶紧纷纷让开露出了一片空间,只有那位中年人还是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庞刚走到中年人的面前微笑的问道:“你见到本官既然不拜,看来你是有功名在身啰。”

    中年书生向庞刚拱了拱手道:“不敢,晚生华严见过百户大人!让大人见笑了,晚生只是一个穷酸腐儒而已,若不是承蒙大人下属相救早就饿死在路边了,岂敢在大人面前放肆。”

    庞刚若有所思的对华严问道:“本官听说你愿意加入军籍在望海堡安顿下来,是这样吗?”

    “正是!”华严苦笑道:“晚生现在衣食无着,若不加入军籍恐怕不到三天就要饿死,蒙大人错爱晚生岂有不从之理!”

    “嗯!”庞刚满意的点点头,他观这位华严虽然衣裳落魄,倒也是态度不卑不亢心中己是起了留他之心,于是欣然道:“得先生之助实为幸事,今后先生就留在望海堡内,本官愿奉先生为攒典,日后每月的俸米,本官皆会如数支给决不克扣拖欠,你看如何啊?”

    华严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他现在已经是衣食无着,来到望海堡后能当一个小吏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于是躬身朝庞刚一拜:“如此属下见过百户大人!”

    古时的官和吏可不是一码事,官都是由由中央统一任命,所以当官的叫“朝廷命官”,而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依然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

    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吏这个位子虽然不起眼,但他们的权利却不小,古时就有“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的说法。

    大明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攒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员升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路顺利,做攒典年满三年后才可以升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仍是不入流的小官,更别提庞刚封给他的是最微末的攒典。

    但是华严对此依然很高兴,因为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他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了,这对于衣食无着的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仔细打量了华严一眼后,庞刚吩咐大壮把造册本和纸笔拿来,交给了华严并说道:“华先生,待会那些流民喝完粥后你就开始为他们登记造册,正副各一,日后的钱粮账册也交与你掌管登记,只要你做得好,等招募到人手后我就提升你为司吏,你要好好做莫要让我失望了!”

    在拉磨的驴前挂一个胡萝卜,好让驴用力的拉磨是官场上一个永不过时的法门。后世之时庞刚就是这样被领导使唤的,现在他也照样原封不动的使了出来,不过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看着面带喜色的华严兴接过了造册本,庞刚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虽然这段时间他把一些事情都交给了黑铁和李贤二人,但是由于此二人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那些登记造册甚至是记账的事情他只能亲力亲为,被这些事情折磨得头疼的庞刚早就想找人来接管这些工作了,现在好不容易拉到了一个壮丁岂有不好好利用之理?

    微笑的看着众流民兴高采烈的喝着米粥,庞刚心里暗暗点头,这些流民都是青壮年居多,看来等到播种过后就可以挑选一些人出来开始训练了。毕竟是时间不等人啊,越早把屯军训练出来望海堡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伸手叫来了王志,问道:“大壮,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些军户或是流民中有没有水性好,会打渔的人?”

    “大人,您是要派人去打渔吗?”王志问道。

    庞刚叹息道:“是啊,现在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咱们的底子薄,再不自己找点东西来填补一下粮食的空缺可真要断炊了!”

    王志想了想说道:“大人,俺估计应该是有的,咱们大明虽说早就下了禁海令,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会偷偷下海捕鱼,毕竟饿怕了人是啥事都会做的,小人估摸着这事应该不难。”

    “那就好!”庞刚拍了拍王志的肩膀说道:“这事我就交给你了,明天你就开始招募人手、编织渔网,总之一定要尽快办好。还有你要记住,一定不能让他们没事干,我们望海堡不养闲人!”

    “是,大人,俺一定把这事给办得妥妥帖帖的。”王志把胸脯拍得梆梆响

第二十五章 准备砌城墙

    望海堡的中央有一个砖瓦建成的院子,这个院子足有七八百平米,里面有六七个房间和一些专供仆役住的房子。它就是望海堡内的百户所,原本废弃已久,庞刚来了之后命人重新修建了一下后自己就搬了进去。

    由于建筑很大,庞刚一个人住到里面后很是不适应觉得空荡荡的,原本他也邀请了李贤一家人和大壮、王志等人一块住进去,但是让庞刚感到意外的是包括大壮这个憨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愿住进这个大房子里,他们宁愿和别人一块挤在狭小拥挤的临时搭建的房屋内也不愿意住进这个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内,这件事刚开始还让庞刚纳闷了好几天,直到后来大壮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才然庞刚恍然大悟。

    大壮是这么说的,“俺虽然没读过书,但是最起码的尊卑还是知道的,要是和大人平起平坐一块住进这栋房子里那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听到了这句话后庞刚开始时还感慨在古时尊卑的观念、上下之分竟然是那么的强烈,但随后又转念一想,其实在后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至少庞刚就没看到有哪个打工仔敢和老板平起平坐把酒言欢的,易地而处的话在后世自己这个小小的城管队员敢和局长大人平起平坐吗?其实人一出生下来就已经被人为的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同的身份自然有不同的圈子和生活,这不是由个人而是由整个社会来决定的。嗯,话扯远了,回到正题。

    到了崇祯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庞刚领着近七百军户把望海堡附近的水渠疏通了一半,尤其是临近灵山卫那条河流的水渠已经翻修完毕,只等六月初就可以开始耕种了。而大壮也带着数十名会水性的军户驾着买来的几条小渔船天天出海捕鱼以弥补粮食的不足,这也大大减轻的庞刚的压力。眼看着大部分事情都上了正轨,庞刚就把另一件事提上了日程。

    百户所的大厅内,一张不知是哪位蹩脚木匠打造的方形长桌周围,庞刚坐在首位,下面是华严、李贤、李源、大壮、王志等人,这些人就是目前庞刚手下的全部班底。

    庞刚把环视了下方一圈后说道:“诸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通向灵山卫那条河流的水渠已经修筑了一部分,现在已经可以引水灌溉田地了,估计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耕种。下面大伙就把各自负责的事情都跟本官禀报一下吧!华严,你身为攒典负责统筹造册,全堡大小事宜基本全都过你的手,就由你来先说吧!”

    “卑职遵命!”此时的华严已经换上了另一件青衫,虽然不是新的,但比起他刚来时那件满是补丁的长衫可要强了不少。而且经过了在望海堡一个多月的修养他的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他清了清嗓子后说道。

    “大人,诸位同僚,望海堡现有居民一百三十三户,男妇共八百三十口。其中男子四百一十口,成丁二百二十五口,幼男一百一十一口。妇女四百二十口,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二百八十四口,十三岁以下的幼女一百三十六口。诸位,现在我们的望海堡已经是灵山卫所以下人丁最多,也是最大的一个卫堡了!”

    说到这里,华严脸上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众人也都是一脸的喜色,望海堡的规模在附近可是首屈一指的,除了灵山卫就数他们的人数最多、实力最强了,现在的望海堡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城镇的规模。

    “不错!”庞刚满意的点点头,又看了看负责屯田工作的李贤,李贤会意的说道:“大人,诸位。现在我们的种子农具都以准备妥当,就是耕牛少了点只有五十头,不过这个不是啥大问题,没有牛咱们用人拉也照样可以耕地,老汉我保证不会耽误了播种的时间。”

    “现在望海堡还有粮食四百八十六石,只够我们吃到九月,我们还需要大约一百石左右的粮食才能够撑到秋收。”王志的报告却不是那么乐观了,粮食有些紧张了。

    庞刚皱了皱眉头问一旁的大壮,“你们出海捕鱼现在每天能收获多少?”

    大壮明白庞刚的意思,摇摇头道:“大人,俺们现在每天捕的鱼约有上百斤,但这个鱼毕竟只是副食咱不能拿它当饭吃,因此俺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弄些粮食才行。”

    “好了,我知道了!”庞刚表示很淡定地摆摆手,表面上依然是一副从容之色,但是心里却是一阵骂娘。现在他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以往看到单位的局长为什么永远都是一副从容不迫的神情了,不是他们想这样,而是作为一把手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在看着他呢,要是连一把手都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下面就得全慌了。

    “既然我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八百之数,下面咱们就应该考虑一下建堡的事宜了。”庞刚接下来说出了今天要开始的议题,“我们望海堡不但要保卫乡间邻里,还有抵御从海面而来的海盗的责任,没有一个兼顾的城墙那是不可能,因此修复城墙的工作必须要尽快进行。王志,你明天就立刻动身,前往灵山卫所、邱洪堡、千日堡等地招募工匠,不管是木匠、石匠还是铁匠,你全都给我招来,有多少招多少!”

    王志一听,不由得担心道:“大人,如此一来咱们的粮食就就更加不足了啊!”

    “粮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你不用担心!”庞刚的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态度非常之强硬。

    “可”王志还想继续劝说,但却被一旁的李贤悄悄的用眼神阻止了。

    自从庞刚当上了百户后虽然威严日盛做事极有章法,平日里待人也极为和蔼可亲,但是一旦决定了事情却绝不容许人悖逆,这种变化或许庞刚自己还没察觉,可他身边的人却看得清清楚楚。不过旁人对于庞刚的变化却认为是理所当然也是乐于见到的,因为这里所有人已经把自己和庞刚的命运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领导者越是英明果决,对他们自然也就越有好处。

    “好了,这事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开始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要在半个月内把城堡的城墙给砌起来。”最后庞刚立刻就拍了板!

    “是!谨遵大人之命!”众人齐声答应。

    求推荐求收藏

    感谢顽石森林、向左看寂寥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

第二十六章 悲惨的匠户

    崇祯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王志奉了庞刚命令,去灵山卫所、邱洪堡和千日堡招募一些泥水土木匠前来商谈翻建城堡之事。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二天王志就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大群匠户来到了望海堡,数量之多把原本还担心匠户不够用的庞刚吃惊得差点惊吓掉了下巴。

    看着眼前这些已经黑瘦不堪,几乎是衣不遮体的人,庞刚再次无语了,他们还算是一群人么,就算是原本落魄的军户都比他们强十倍啊!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没穿鞋子,身上穿着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衣裳,一个个的脸色已经不能说是菜色而应该说是漆黑才是了,头上蓬乱的头发简直可以做鸟窝。看到这样的情形庞刚心底只有一句话来形容,“惨,真他娘的惨!”

    庞刚一激动之下不知觉的叫上了王志的外号,“狗狗剩这这些人真是匠户吗?别不是你招来的叫花子吧?”

    王志看着庞刚苦笑道:“大人,他们就是匠户,绝无作假!”

    “怎么会,就是叫花子也比他们强多了吧!”庞刚有些失态的摇着头表示不相信。

    “大人,是真的!他们就是俺从卫所里招来的匠户啊,他们匠户和咱们是不一样的,我们”

    在王志的解说下,庞刚这才了解到在大明,其实还有一群比军户更惨的人,他们就是匠户。一般来说军户已经是明朝非常凄惨的一群人了,他们世代不得脱籍,而且不能参加科考,也就是说你只要入了军户的籍贯,你这辈子就别想在走仕途了,也别想干别的事业,你的儿子、孙子也永远只能是军户,只能当军丁。

    然而跟军户比较后,匠户更悲惨,军户在千户所屯田,原本朝廷还会给屯田的田地,至少可以种地交税,养活自己,然而匠户则不行了,匠户没有自己的屯田,完全被当成官方奴仆一样,需要轮班去朝廷的匠户作坊工场服役,被派驻到各地千户所的匠户,还得跟着成为千户所的顶班匠户,相当于现代的军队后勤部门,当然地位上,是最最低下的。他们不能种田、不能打渔、也不能做别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只能为人家做朝廷规定的事,比如说你是铁匠那么你就只能打铁、你是木匠就只能是做木器活,以此类推,因此他们生活可以说比军户还要凄惨得多。

    看着面前眼前这群只有从眼珠子才看出一点白色的人,听了王志的解释后庞刚还能说什么呢?只好把手一挥手下了这三百多名大肚王,不过他还是特地喊来了负责负责煮饭的仆妇,三天之内只能让这些人吃稀粥,而且不能让他们吃太饱,否则他们长期空荡荡的胃是绝对受不了的!

    在一句句千恩万谢的感恩中,众匠户跟着王志和几名仆妇下去安顿了。

    轻轻叹了口气,庞刚自语道:“没想到匠户的日子竟会如此凄惨,着实可悲可叹啊!”

    “大人,世间可悲可叹者何其之多,我等又能如何呢?”说话间,华严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庞刚的身边。

    此时的华严脸上还带着一丝怜悯,他缓缓走到庞刚身边,双手背在身后,黯然说道:“昔日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这个规矩不知卡住了多少能人志士的升迁之路,让多少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啊!”

    出于心情激荡之下的庞刚不知觉的咬牙说道:“所以此种不公平的制度必须要得到彻底改变!”

    “嗯大人,此话何意?”华严惊讶的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迷惑。

    “哦,没什么,我在自言自语而已。”华严的话一出口,回过神来的庞刚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刚才的话要是让有心人听到可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看来自己以后说话还是要注意场合分寸才行,祸从口出这句话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至理名言啊!

    有意岔开话题的庞刚指了指望海堡的城墙说道:“华攒典,前些天你不是向我举荐了几个好友吗?他们什么时候到啊!我们的城墙就要开始建造了,按照朝廷规定,我们望海堡应配有一个司吏、两个攒典,现在所有的事情全靠你一个人撑着这可不行,长此以往你的身子可是撑不下去的。”

    华严不疑有他,低下头有些感动的说道:“有劳大人关心,卑职前几日已经给好友去了书信,估计再过几日他们就会到了,保证不耽误大人的事情。”

    “那就好,我们先回去吧。”庞刚边说边向堡内走去

    第二天,庞刚和那些拖家带口来到望海堡的匠户们谈好了条件,给他们除了每日的食宿外,还需每日一分银子的条件让他们为自己筑城墙,并且还答应让他们的家人也加入到修筑水渠或者帮着在堡内干些后勤方面的事情。

    这个举措得到了匠户们的极大欢迎,这样一来他们今年的衣食可就有了着落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世代匠户,自己或者祖上已经参加过诸多城堡的修建,现在建设规划望海堡其实对他们来是轻车熟路的事。在望海堡的周边转了几天后,他们很快便拿出城堡的重修方案,那些设计平面图和包括街道的划分、水井的位置、庙宇的位置及各处宅院的位置,还有将来堡墙、堡门及堡墙上的垛口、射口等防卫设施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比起庞刚这个二把刀可是强多了。

    设计图纸画好后,剩下的关键问题就是修建城墙和一些建筑所需的成本钱粮问题了。

    按照此时大明的惯例,修筑象望海堡这样一个周长达到了一里边的城墙所需的银两约合为九百两左右,

    这样一来庞刚荷包里的银子就更瘪了,这件事情也让庞刚心里越发的苦闷起来。

    不过苦闷归苦闷,但事情还是要做的,在庞刚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望海堡的居民除了孩童外所有的男女全部一齐上阵,所有人都必需勤奋建设自己的家园。

    一时间,望海堡的男女老少们,全都拿着锄头,挑着簸箕、箩筐,到堡的周边去挖土挑土,这是修筑城墙所需的培土层所必须的,在城墙内部砌好泥土之后外面才用青砖或巨石包裹起来,这也是这个时代城墙的通俗做法,当然了,城墙全部都用巨石或青砖砌起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那需要的银子就就海了去了,上万两银子也未必挡得住啊。

    为了砌城墙,庞刚还特地去了一趟灵山卫求援,但结果很是让他失望,灵山卫现在别说巨石青砖了,连木材都缺。

    在迫不得已之下,庞刚派李贤去了一趟青州府,厚着脸皮求青州知府魏同年便宜卖一些青砖、巨石以及木材给他,即便如此,还是多花掉了二百多两银子。

    崇祯八年六月十二日

    望海堡的内层的城墙已经筑成,剩下的就是外层城墙的修筑了,于此同时望海堡内的第一口水井也成功的挖好。该井深约二十二余丈,井水较浅水质较好,井底铺以细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围以碎石。当第一桶水拉上来时,一时间周边围观的军户们欢声雷动,再品尝一下,井水清洌甘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甜水井。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望海堡的工作也慢慢进入了正轨,一切都在按着庞刚的规划的蓝图稳步向前发展着

第二十七章 劳动之余

    到了六月下旬,庞刚已经带人在望海堡打了十口水井,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望海堡内军户们的吃水问题,等到城墙问题和对已开垦土地进行播种的工作也初步完成之后庞刚又带着众军户开始了继续开垦荒地的事宜。

    初夏的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望海堡的军户们就纷纷起了床,此时已经可以听见沿着灵山卫所流过来的河水的呜呜声。在河的两岸,在邱洪堡、千日堡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庄,在苍苍茫茫的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更加渲染出这黎明前的宁静。空气是这样的清香,使人胸脯里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军户们起床后匆匆吃了口昨夜特地留下的剩饭,就立刻出门了,他们在各自的头领的带领下向着新开出来的荒地走去,神情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因为他们的百户大人已经答应了他们等到把这些地全部开垦出来后每户可以分到二十亩地呢。

    庞刚也在这些人的行列,扛着锄头打着赤脚的他此时已经完全是一副农民的样子,任谁也看不出他竟然是堂堂一位百户。刚开始时军户们对于庞刚亲自下地干活的举动全都大吃一惊,他们长这么大谁见过百户大人亲自下地干活的,这不是开玩笑吗?

    因此李贤等人说什么也不让庞刚亲自下地,还说这样有失他百户的身份。但是在庞刚的坚持下众人只能无奈的妥协了,庞刚在开始耕地之时也是洋相百出,甚至连耕犁都不会用,最后在李贤等人的指点下才慢慢学会了怎么扶犁、怎么使劲、犁头下多深才合适,如何让耕牛更省劲等技巧,让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庞刚对农民的艰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连多日,众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是努力干活,见庞刚每天都是带头出门,挥汗如雨非常拼命的情形,众军户有些意外的同时又有些感动,感觉庞百户这样的上官真是少见。

    其实庞刚做的目的也是要做一个表率,他也在告诉大家一个信号,我这个百户都下地干活了如果有谁还干偷懒的话那可就别怪哥们不客气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庞刚都带了头众军户自然也没人敢偷懒,百户大人可是画了一个大大的馅饼给他们,每户二十亩的田只是个基础,如果那户人家表现得好的百户大人还可多赏给他们田地。反之如果要是有谁偷懒耍滑,哼哼不好意思,望海堡不欢迎你!

    掏出腰间的竹筒,拔开塞子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水,看了看周围正在努力耕种的军户,庞刚满意的点点头。在荒地上,一些妇女挑着簸箕,箩筐等物前往渠沟把清理出来的淤泥挑到荒地旁,将来用来肥田。而李贤则带着一群男丁赶着耕牛犁地,这些人种地都是一把好手,有了耕牛的帮助他们每人每天开荒的速度达到一亩左右,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附近的荒地开垦完毕了。

    庞刚再仔细打量了一下正在劳作的青壮和妇女,看到他们的神情和气色比起刚来望海堡的时候好了许多,原本脸上的菜色也恢复一丝血色,看来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啊,每人每天一两的肥肉和鱼肉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华严来到了庞刚的身边,有些感慨的赞道:“大人,等到了年底这里可就是一片丰收的景色了,届时我们望海堡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是啊!”庞刚点头笑道:“只要有了粮食,我们就什么也不用怕了。那是就会有大批的流民前来望海堡定居,我们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的!”

    华严略带兴奋的连连点头,今天的华严换上了件短衫,肩膀上还扛着一把锄头,下巴的山羊胡在微风中轻轻拂动,清瘦的身子依然挺直。在调补了一个多月后他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再也没有刚来望海堡时那种分风一吹就倒的感觉,此时他的神情很是振奋。

    对于华严这个文弱书生也能和军户一样亲自下地干活,庞刚也觉得有些意外,他对这位目前望海堡唯一一位笔杆子很是看重。自从华严来后,就把堡内的文书工作给接了过去,对于这位能写会算的攒典,庞刚可是十分看重的。很是担心把他给累着,但是华严却并不在意,反而是每天都跟在庞刚的身后。

    现在庞刚手下的几名主要下属都有了自己的分工,例如大壮领着几十名熟悉水性的军户在沿海一带负责捕鱼、李贤父子则负责开荒、播种,而王志负责清理水利水渠,大部分的事情都初步上了轨道。

    望着面前那一块块被开垦出来的荒地和无数在荒地上忙碌的人群,庞刚的脸上流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开饭了,开饭了!”这时,十数名负责送饭的妇女挑着担子来到了地头田间,边走还招呼众人过来吃饭。

    正在劳作的军户们纷纷放下农具,聚到了一块吃饭,掀开桶盖一看,照例是大桶的米饭大桶的清汤,有几脸盘的素菜以及一脸盘的荤菜,荤菜里有鱼还有一些肥肉,芬香扑鼻的饭菜让众人个个喜笑颜开。辛苦的干了一个上午的劳动后,让军虎门感到最为享受的事情就是能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饱了。

    对于庞刚厚道的为人军户们是很感激的,在望海堡的这些日子,军虎门的伙食标准是这样的,早上是稀饭、中午和晚上是干饭,虽然每个人分到的荤菜不多,但是干饭管饱。而且庞刚还规定上官不许打骂军户,这样厚道的百户在方圆数百里那是绝对找不到第二个的,因此军户们对庞刚的拥戴程度也是逐日飞快的上升着,相比起以前的苦日子现在的军户们连做梦都在笑。

    庞刚随便盛了碗饭,往碗里夹了几筷子的素菜就做到了一旁大口吃了起来。不一会李贤父子、王志和华严等人也坐到了庞刚旁边围成了一个小圈子。

    “大人,没想到俺也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俺们这些人能天天吃饱饭可是多亏了您啊!”王志一边吃饭一边满足的说道。

    一旁的李源说道,“狗剩,这样你就满足了,要知道你的媳妇可是还没着落呢。”

    王志撇了撇嘴:“俺怕啥,庞大人不也没娶媳妇吗?他都不怕俺怕啥。”

    “呵呵!”庞刚笑了,“男子汉大丈夫害怕没媳妇吗?李源、王志,你们只要好好干,用不了两年我保证你们都能娶上媳妇,而且是风风光光的把她们娶回家门!”

    庞刚的话把众人让众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不过庞刚的话锋随即一转,“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办了。”

    “大人,啥事!”众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庞刚抬头望了望天上的烈日淡淡的说道:“也没啥大事,就是我决定下个月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练兵了!”

    “练兵?”众人齐声惊呼起来,也无怪乎他们会惊讶,毕竟练兵这个字眼距离他们实在是太久了。

    谢谢疯人院长的打赏!

    令请兄弟们把手中的推荐票都投给阿顶吧,阿门!

第二十八章 开始练兵

    崇祯八年七月望海堡外的一片空地

    庞刚站在校场的中央,在他的面前站着的是包括王志、大壮、李源等人在内的一百二十名庞刚挑选出来的男丁,这些男丁年纪都是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青壮,不能说他们一个个都是熊腰虎背,但至少他们已经是望海堡里最合格的一批兵源了。

    虽然在现在的望海堡属于地地道道的屯军,按照规矩是用不着他们上阵杀敌的,百户大人又何必多次一举浪费宝贵的壮劳力来练兵呢?这是堡内许多人的想法!

    但是别人能这么想庞刚却不能这么想,来自后世的他可是知道未来几年,以李自成为首的流寇和满清八旗会在中原大地上会掀起多么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将会把整个中原大地都烧起来,也将决定未来华夏民族的命运。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加入这场波澜壮阔的风暴中,那将是多么的无趣啊。

    但是虽然决定了要练兵,但是这个兵怎么练?让谁来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庞刚,回想了一下明末时期的练兵大拿也不是没有,比如庞刚知道就就有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孙承宗等人都是有名的练兵专家。可这等于废话,他们一个是湖广总督、一个是大明现任皇帝的老师,此时庞刚若要想请动这样的人来帮他练兵嗯,哈哈今天天气真好啊!

    没办法,既然没人帮来我们的庞大百户练兵那他就只有自己练了。为了练兵的事宜,庞刚还特意找来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两本兵书,在这两本兵书里庞刚最为推崇的就是戚继光说过的一句话,“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识就是说打仗的时候靠的就是堂堂正正的阵型队列,千百人列队前进,不管是勇敢的还是胆小的人都不许后退。无论是多少士兵都要听从指挥象一个人一样,要是练到这样军队就可以说天下无敌了。

    而庞刚那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爹也讲过,部队里最重要的第一是纪律、第二是纪律,第三还是纪律。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

    现在一共一百二十名屯兵就站在庞刚的面前,为首的就是大壮与王志。庞刚看着一百多名士兵的站姿后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这些人有一些原来是军户子弟,有一些原来是流民,当然了他们现在都是望海堡的军户。现在他们站在庞刚面前笑哈哈的议论个不停,一个个是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的,就连原来那些军户子弟也是一样。

    看着他们庞刚心里暗暗叹息,怪不得在后世新兵入伍时新兵们都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先训练起,那还是在热兵器时代。换成了在冷兵器时代的现在严整的队列和严格的纪律那就更重要了。不管什么时候还能保持严整队形的军队那就是纪律严明的虎狼之师,反之就是乌合之众。

    “大伙都站好了!现在请百户大人为俺们训话!大家不能再说话啦!”一旁还算激灵的王志看到庞刚的脸色越来越黑,赶紧喝住了众人,让他们听庞刚训话。

    强自压住心里的怒气,庞刚大声说道:“大伙都给我听好了,今天本官招大伙前来就是为了要练兵。有人可能说练兵关我们什么事?咱们只是屯兵,打仗那是战兵的事,说这话的人可就错了,打仗可不光是战兵的事,它随时有可能会落到咱们的头上来!大伙还记得前些日子王家屯的事件吗?”

    原本还有人不住谈笑的青壮一听到这件事开始微微变色了,毕竟王家屯的事件刚过去不久,这场仗也是灵山卫所有军户心中的痛。

    “看来大伙都没忘记啊。”庞刚面露不屑之色:“说起那场仗那可真是丢人啊,堂堂六百多人竟然被数百贼兵杀得大败而逃,还被俘虏了两千多人,你们不觉得羞耻本官还觉得丢人呢!你们说要是以后有贼兵杀到望海堡我们拿什么抵挡?就靠你们这些只会逃跑的孬种吗?”

    “大人,俺们不是孬种!”这时,一名青壮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要是贼兵再次来犯俺拼了这条命也要把贼兵杀死!”

    庞刚冷笑道:“耍嘴皮子谁不会?你们漂亮话是说出来了,可我却没有看到你们的表现哪点让我满意了,现在大伙都给我站好了,一个挨一个,左右保持一臂距离!快点,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许交头接耳,谁敢再乱说话我认识你我的棍子可不认识你!现在听我口令,全体立正!”

    在庞刚的严令下,一百二十名屯军都站在了校场上一动不动,而庞刚则拿着一根大木棒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看到谁要是敢稍微动一下立刻就是大棒子打过去。

    儿臂粗的木棍打在人的身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被打到的人还不能乱动,照样得直直的站在那里。过了近半个时辰,庞刚看到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让屯军们自由活动一顿饭的功夫。

    随即庞刚开始的就是列队训练了,左转右转,齐步行进跑步等科目,众屯军先是新奇,后来便开始乱成一团。

    开始时,队列训练可以说更是惨不忍睹,一百多人的队伍不但歪歪扭扭不说,而且连最基本的左右都分不清楚,这样的情况不但是下面的青壮军户们如此,就连大壮和王志俩人也不例外。

    看到这样的情形,庞刚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后来庞刚灵机一动,想到了不知道是以前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说是后世清末民初北洋政府训练新军时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后来不知道是哪位军官灵机一动,在士兵的左臂上帮了一条绳子,借此来让士兵分辨左右。

    如此训练了数日情况才好了些,庞刚在平时对待军户的脾气是极好的,但是在训练场上却象是换了一个人,若是被他看到谁动作不对或是队列站不稳,立刻就是一顿棒子劈头劈脑的打过去。

    不过说来也怪,军户们被打了之后也没有什么怨言,而且训练也更认真了,效率非常之好。在这些青壮训练时,周围没有活做的军户和小孩也在一旁观看,当他们看到青壮因犯错被打的情景时往往是哄堂大笑,就连小孩子也在一旁刮脸取笑他们。这让这些青壮在羞愧之余训练也更加努力了!

    就这样,队伍训练了七八天后当庞刚带着他们开始跑步时,这时他们的脚步比起原来那可是整齐多了。

第二十九章 不抛弃不放弃(求推荐)

    一百二十人的队伍一直被庞刚死命练了半个多月,总算是有了点军人的模样,现在庞刚考虑的就是军队的战斗技巧的训练了!

    今天上午的校场和往常一样热闹非凡,一百二十名屯军和往常一样正在两位新任总旗王志和大壮的带领下训练队列,经过大半个月的训练,按理说士卒们对于令行禁止这个词汇应该是很明白了,可今天他们仿佛换上了集体忧郁症似地,神情好像都有些心不在焉,在校场上频频出错,把大壮和王志气得够呛。

    俗话说什么样的官就带出什么样的兵,被庞刚一手带出来的大壮和王志也毫不客气的抡起了手中的大棒劈头劈脑的就朝着士卒们打了下去,直打得他们叫苦连天。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校场旁传了过来,“好了,王总旗、黄总旗(大壮本名黄春生)你们就别惩罚他们了,都过来吧!”

    原本还在校场上喊口令的王志和大壮一听,立即肃然立正高声大喊:“是!全体列队集合!”

    “哗哗哗”随着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众军士小跑着来到了校场中心排成了十二列纵队站在了庞刚的身前,只是他们的神情都略带兴奋之色,眼神不断的往庞刚的身后飘去。

    看到这样的情形庞刚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提高了嗓子骂道:“你们这些小子,看到我身后的东西手痒痒了吧,我告诉你们这些东西都是你们的,但是本官丑话说在前头,你们的苦日子只是个开始,以后你们就明白了!现在每人过来给我领一套铠甲,今天你们先学会如何穿戴铠甲,现在解散!”

    “轰!”

    随着庞刚一声令下,士卒们纷纷来到庞刚的身后挑选起自己的铠甲。庞刚看着士卒们兴高采烈的样子,眼里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小子现在是高兴了,但一会就有得他们哭的了。

    今天庞刚为屯军们准备的铠甲是锁子甲,锁子甲在华夏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

    在明朝,精锐的边军里士卒们装备的是鳞甲或者棉甲,锁子甲的防御性能虽然相对来说要比鳞甲或者棉甲要好得多,但是由于成本太高的缘故,在明朝军队里只供应百户军官以上级别。但是我们的庞大百户由于有了那本变异《近代兵器百科》的帮助下,用了一堆的矿石和一些不值钱的木头的就兑换出来了一百多套用于穿在里面的大红色的鸳鸯战袄和披在外面的锁子甲,今天就全发给了这些屯军们。

    过了一会,屯军们全都穿上了新发下来铠甲和战袄,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自顾自盼的打量着身上这套威武的铠甲。

    “将士们,这些铠甲你们喜欢吗?”庞刚在一旁笑眯眯的问。

    “喜欢,俺太喜欢了!大人,这真是发给俺们的吗?”有士卒问。

    “当然,这些东西既然发给了你们那就是给你们用的,不过你们既然穿上了这套铠甲,那么接下来的训练就可以开始了!”

    说到这里,原本笑眯眯的庞刚脸色突然就变了,突然大声喝道:“全体都有,立正!”

    “哗啦!”一声,所有士卒条件反射之下全部并拢了脚跟,挺胸抬头望着庞刚。

    庞刚伸手指向前方大声说道:“现在由王总旗和黄总旗带队,全都顶盔披甲绕着望海堡跑步,预备跑!”

    “哗哗哗”虽然不明就里,但所有的士卒还是服从命令的跟着两位总旗向外跑了出去。

    果然不出庞刚所料,刚跑出不到一里地,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形全都散乱起来,士卒们一个个汗流浃背,身形东倒西歪,就连大壮和王志也不例外。

    此时的他们头盔也歪了,铠甲的绑带也松了,原本他们开起来威武不凡的铠甲此时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

    “快点,你们这群懒虫!才跑这么点路就不行啦?如果是这样你们还是趁早滚出我们望海堡,这里不需要软蛋!”

    庞刚在旁边不断的喝骂着这群士卒,在这些士卒跑步的时候他也在一旁跟着跑,不过作为最高长官的他只穿着一套比较轻便的棉甲跟在队伍的后面。

    且不说后世军队里有五公里全副武装的越野训练,就连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就有最基础的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要求。

    战场上对于士卒的体力和意志力更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没有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的士兵是无法打胜仗的。这点无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都一样。

    虽然庞刚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但是从小到大无论是在电影、电视还是书籍里都是这么讲的,而能被世代传诵下来的东西自然也有它的道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庞刚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训练他的第一批士卒。

    当士卒们绕着望海堡炮跑回校场时,仅一百多人的队列被拉得好长,送第一名士卒兵到最后一名士卒到达竟然间隔了一袋烟的功夫,这个结果让庞刚大为光火,直接就把士卒们召集起来臭骂了一顿。

    “今天是你们第一次披着全副铠甲进行训练,作为第一次我不怪你们,但是让我生气的是你们的队形竟然全都乱套了。那些先跑回来的人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军队是一个整体,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日后你们上了战场他们就是你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你们今天抛下了落在后面的兄弟自己先跑回来,日后你们就有可能被别人抛下。老子的队伍里不要这种抛弃自己弟兄的人,你们给本官牢牢记住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明白吗?”

    “明白!不抛弃,不放弃!”士卒们望着庞刚大声的吼了起来。

    “不抛弃不放弃”其实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意志,只有拥有了这种信念和意志的军队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庞刚就是要在军队平日的训练中,要可以制造绝境和极限训练,来提高士卒的这种感受和加强这种精神,只有拥有了这种信念和意志的军队才能成为真正的铁血之师。

    又过了十几天,当队伍的跑步训练中逐渐成型时,庞刚就开始在训练中添加兵器的练习。开始时,庞刚为士卒们添加的兵器是腰刀和长枪。

    “此物名为古矛枪,全枪长七尺二寸、枪头长七寸重四两,其方棱扁如荞麦,前头尖锐,用于透刺。下面你们看我给你们示范!”

    说完庞刚摆了个侧身起手的姿势,猛然一声大喝:“杀!”

    长枪对着前方的稻草人猛的刺了过去,立刻就把稻草人的胸部刺了个对穿。

    “好!”众人一片叫好。

    庞刚摇了摇头笑骂道:“你们休得拍本官马屁,本官的水平如何本官清楚,虽然本官刺得不好,但是姿势还是正确的,你们今后就照着本官的姿势去练,每天练习刺杀一千次用不了几个月你们就合格了!”

    谢谢疯人远院长、一剑飘123兄弟的打赏!

第三十章 列阵(求推荐)

    在古时,士卒们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也没学过什么武艺,太复杂的东西是不适合士卒们学习的,因此庞刚就让士卒们只练习一个动作,那就是“刺枪!”这个动作做好了,就能防守严密、利于进攻,并从精神上给敌人以威胁。

    “刺枪”的动作两个步骤,第一步,侧身握枪,第二步,用力突刺。以后每天就让他们反复练习这两个动作,直到他们动作练得标准,练得飞快,练到条件反射为止。

    至于练刀的士卒,也同样只是练一招,分为两步,第一步抬刀,第二步斜劈。抬刀动作同样需要标准,刀劈下的动作角度也有严格的规定。

    就这样,训练一直到了十月份,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士卒们无论是在体力、精神还是意志上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此时的北地已经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变凉,六月份种下去的粮食也已经到了收获的集结,但是庞刚对于士卒的训练却依然没有停止,因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危机感在困扰着他。到了十月之时,由于又有近百户流民来投,庞刚又招了一百二十名士卒,这样现在的望海堡就有了两百四十名士卒,对于一般的土匪强盗的来袭也算是有了自保之力了。

    依然是在校场上,北风轻轻的刮着,庞刚在校场的中央站得笔直。在他的面前直挺挺的站着一排排顶盔披甲的士卒,身上的锁子甲在昏暗的阳光照耀下依然闪烁着光芒。

    看着排着整齐队形的士卒,庞刚大喝道:“预备!”

    “哗!”的一声响,众人站得笔直!

    庞刚又是一声大喝:“举枪!”

    “杀!”

    上百条长枪一起突出,场面颇为壮观,还带着一丝丝凛然的杀气。

    “扬刀!”

    “杀!”

    一阵的怒吼,一片片的刀光扬起,使刀的士卒比较少只有六十人,但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的视觉效果也很惊人,一片片刀光斜劈下来,在微风中也颇有凛冽的气势。

    训练了一会后庞刚拿起了一条枪走众人面前“啪啪”地做了个刺枪的动作后大声说道:“拿枪就做一次性做好准备动作,对敌时要怒目相对,这样就会使敌人不寒而栗,反之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所以,在“预备用枪”时,你们一定要做到动作正确有力,精神抖擞、气势雄壮。抬枪时枪面稍向左,枪尖约与喉部同高,并和左眼在一线上,两眼注视敌方。”

    “预备用枪的动作要领归纳起来为:“压顶送,二同时,一般高”。压顶送,就是以虎口的压力和四指的顶力,将枪送出;二同时,就是转体、出脚和出枪要同时,两手握枪要同时;一般高,就是枪尖约与喉部同高。当听到“枪放下”的口令时,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半面向左转,同时收回左脚,左手将枪迅速交给右手,成持枪立正姿势”

    对于古时的枪法庞刚并不知晓,望海堡内也没有哪个是真正的用枪专家,庞刚只好尽量回忆以前自己那当兵的老头子闲暇无聊时教给自己的拼刺要领,并把它们都一一教给了这些士卒,不过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抬枪!”

    “杀。”

    “扬刀!”

    “杀,杀,杀!”

    “你们都给本官记住,前面就是贼寇,前面就是满清鞑子,尔等不需要搞花枪,也不需虚架子。你只需刺,再力的刺,飞快的刺。你刺得比他们快,刺得比他们狠你就可以活下去!战场就是比狠的地方,那些贼寇和鞑子可不会跟你们讲道理,想要活下去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你面前的敌人全部杀死!”

    庞刚黑着脸在队列里来回走动,要是看到谁的动作做不好立刻就是一棒子打下去毫不留情,即便是大壮、王志这些跟着他最久的老人也不例外。“慈不掌兵”这句话可是自古就传下来的带兵铁律。

    在训练上上庞刚的六亲不认可是出了名的,谁要是受不了可以说出来,也可以退出,但是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此以后你就不是望海堡的人,望海堡的一切待遇你和的家人都享受不到了。

    这一条才是最要人命的,这些军虎门进入望海堡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就能吃饱穿暖吗?现在在望海堡这一切都能享受到,而且即将到了秋收的日子,如果因为受不了苦而被灰溜溜的赶回去不但即将分到手的田地飞了不说,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因此,即便是再苦,这些被选出的士卒们都没有一个要退出的。

    除了口令外,庞刚还请来了一位老行伍出身的老人教士卒们听鼓声号令以及旗帜等命令,因为以后他们也很有可能会和其他的明军一起联合作战,这样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长枪兵的阵型训练中庞刚却遇到了难处,此时的庞刚手中可谓一穷二白,手下一个有带兵经验的人才都没有,明朝军队里什么梅花阵、三才阵、鸳鸯阵啥的他全都不会。没办法,庞刚只好借鉴了以前曾经看过的马其顿方阵来训练阵型。

    马其顿方阵战术的精髓和优点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这和中国历来强调的“列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当然了马其顿方阵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侧翼很虚弱,这点庞刚自然也知道,不过他随后会想办法来克服的。他现在选择马其顿方阵的方式来训练士卒就是要训练士卒的协同和纪律性,在战场上只要长官一声令下哪怕就是死你也要死在前进的道路上,这点尤为重要。

    “咚咚咚咚”

    聚兵的鼓声响起,听到命令的士卒赶紧排成了一排排长队,他们手里紧握着长枪,每六十人为一排,两百四十人共分为四排,每排人与人之间紧紧相靠,听着鼓声齐步向前走队列的最后一排则是刀盾手。

    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和无数大棒的教训下,士卒们对于鼓声和口令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地步,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人出错那就全队受罚,作为长枪兵他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举枪!”

    “哗啦”一阵如林般的长枪被举了起来。

    “前进!”

    “咚咚咚”

    鼓声响起,士卒们按着鼓点的节奏向前,虽然只有两百多人,可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一座大山般沉重!

    “只要把这支队伍拉出去见一次血那就是一支好兵了!”看着队伍整齐的前进,庞刚满意的点点头暗暗想道,“王家屯的那些贼兵老子已经忍他们很久了,用不了多久就该收拾他们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49/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行最新章节! 作者:千斤顶所写的《明末行》为转载作品,明末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行介绍:
主题:庞刚回了悲催的明朝崇祯八年,适逢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作乱,外有满清入侵,这位城管出身的哥们应该怎么办呢?是随大流等着迎接满清鞑子的入侵还是要拿起菜刀反抗呢?呃,等等,不是说每一位穿越的哥们都有一根金手指吗?哥们的金手指在哪里?哦!该死的竟然是《近代武器百科》?可是俺只是城管不是钳工啊!谁能告诉我这枪怎么造啊!明末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