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双螺旋纪元TXT下载双螺旋纪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双螺旋纪元全文阅读

作者:蒸的热带植物     双螺旋纪元txt下载     双螺旋纪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最近后台的消息数量明显多了

    再次感谢狼图大佬还有永恒大佬的读者们带来的流量。

    也感谢各位的留言,感谢鼓励╭?!。

    最近前边章节多了不少本章说,当然,也有一些人带着个人情绪、亢奋地留下了一些令我直冒问号的词句。怎么说呢,意料之中的事,就是有点不知道怎么回复。

    本想就算了,但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对一些盆友的“独到的看法”做一些回应与解释,毕竟这故事是我费了精力码出来的,我并不希望我的设定被一些傲气的人曲解。

    对一些口气并不怎么友好的“看法”,我回复的语气可能也不太顺眼,还望海涵。

    总之,再打个针吧——这个故事不是爽文类型(没有看不起爽文的意思,我也很爱看爽文),如果盆友们读到一些情节、一时间觉得不合你的思维逻辑,还望不要急着用亢奋的语气表达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可以先自问一下这样的情节描写是不是还有其他逻辑上的原因,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发出来。

    总之,往大了说,浮躁的阅读方式不好——花时间找不爽快,何必呢;往小了说,你的浮躁会影响别人,尤其是身为作者的我的情绪——我不是圣人,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当然,你说什么是你的自由,没人拦着)。

    总之,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我都会接受,如果有机会的话,以后也会在其他故事里尽量改正。

    我这边的老玩家都知道,一般我只有在更新前后才会登录后台去看看消息的,平常并不怎么翻本章说。所以,如果一时没有回复到位,还望理解。当然,留下本章说并希望跟他人交流的话,可以在书友圈的置顶帖里打个“1”,这样,别人就能通过点开头像的方式、快捷地看到你的想法了。

    以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离谱

    老李的话让他的徒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接下来的三四个月,恐怕会忙得飞起。不过,他终究还是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作为一个来月球奋斗的年轻人,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这让老李很欣慰。

    而老李看徒弟时的那种眼神,也让年九零觉得倍感熟悉、亲切——他想起了自己的导师,居山。

    睹人思人,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与居山有关的点点滴滴,无可阻挡地浮现在了年九零的脑海里,瞬间,他就有感慨万千了。他没再怎么参与老李师徒两人的聊天,而是默默地当起了听众、默默地羡慕着眼前这对可以促膝而谈的师徒。

    ……

    在八十多公里外的天河基地,苏乐也在感慨着。

    他原本是要去泰山三站一看究竟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御夫座流星群高调登场、大张旗鼓地让今年的雨季提前了。

    往年,雨季一般都是从十月份的‘天龙’开始、结束于十二月份的‘小熊’,期间共有近20场雨,这当中还包含了七大流星群中的四个——‘双子’、‘猎户’、‘狮子’与‘金牛’这四位大佬。

    可今年,‘御夫’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在九月刚开始的时候就来了一次超级暴发、轰轰烈烈地拉开了雨季的序幕,而其规模直接达到了‘流星暴’的程度,不仅碾压了往年雨季里那些zhr只有个位数的弱鸡,就连zhr时常破百的七大流星群也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苏乐为此还特意翻了一下‘御夫’的历史。

    ‘御夫’上次发飙的时候,还是在1994年。也就是说,它沉寂了将近有半个世纪。再往前翻的话,就是1986年飙过一次、1935年飙过一次,再往前就没有记录了。

    一般来说,当流星体群的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期间,才会出现zhr大爆发的情况,就像‘狮子’爆发的固定周期是33年左右,这跟它的母彗星的公转周期是吻合的。

    可‘御夫’呢……

    ‘御夫’的母彗星,公转周期超过了2500年,上次过近日点的时候,还是在1911年,也就是说,‘御夫’下次大爆发时间点,理论上会出现在公元4400年之后……现实情况却是,自1911年至今,记录在案的爆发次数,已经有三次了,加上今天的这次,一共就是四次了。

    也许是职业病,苏乐下意识地就把母彗星上次回归时的年份与这四次爆发的年份罗列了出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1911、1935、1986、1994、2041……

    这组数字看上去并无规律可循,可苏乐总感觉自己忽略了什么。然后他注意到,35年、86 年、94年这历史上的三次爆发的zhr的数值,都是200上下,而今天的这次爆发,气象站给出的预警是‘橙色级别’,并用了‘流星暴’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zhr少说也会破千,最终可能破万也说不定,也就是说,今儿个遇到的御夫‘流星体群’,规模比以前遇到的都大,而且大到离谱!

    然后,他又调出了近几十年里的‘御夫’的zhr记录——

    全是个位数,近几十年里,即便地球从最佳的角度经过‘御夫’母彗星的轨道,zhr也是个位数。

    这让苏乐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他怎么也抓不住在脑海里忽隐忽现的那道灵光。

    于是,他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开始从头整理有关‘御夫流星体群’的细节——

    ‘流星体群’,一般是母彗星喷发出的物质形成的。简单来说,就是彗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把一些尘埃、碎冰、沙粒之类的东西撒在了自己的运行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彗星的轨道附近时,留在彗星轨道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会跟地球接触、继而出现‘流星’。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是‘流星体群’。

    ‘御夫’的母彗星轨道上的‘流星体群’有大有小,所以,当地月系经过彗星轨道附近时,碰到了规模比较大的‘流星体群’,就会导致zhr爆发。

    ‘流星体群’的规模为什么有大有小?

    至少有三种可能。

    一是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受到太阳的炙烤,会喷发出了更多的物质,这就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流星体群’,远离太阳时,彗星喷发出的物质少,形成的流星体群自然也就小了;二是母彗星运行途中与大行星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在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下,母彗星被撕裂,瓦解出来的碎片就会变成了规模较大的‘流星体群’,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御夫流星体群’的母彗星是长周期彗星,而且它的轨道面跟黄道面也有不小的夹角,不太可能会遇到土木天海那些巨无霸;第三种的可能性更小,就是途中跟别人撞车了,一下子产生了很多的碎片。

    总之,‘流星体群’主要还是母彗星在经过近日点时产生的,彗星距离太阳越近,彗核喷发的频率也越高、喷发也越剧烈,产生的‘流星体群’的规模也就越大。

    也就是说,母彗星掠过近地点时,在它的身后,有一坨一坨的‘流星体群’,而且,母彗星由远及近向着太阳运行,它留下的‘流星体群’的规模的大小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顺序规律,就是【母彗星——o——o——。——】

    当彗星掠过近日点远离太阳的时候,彗核会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候,彗核的喷发不断减弱,产生的‘流星体群’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小。所以,母彗星在掠过近地点、远离太阳时,它身后轨道上的‘流星体群’大体上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分布:【母彗星——。——o——o——o——o——。——】(小圈代表规模小,大圈代表规模大)

    而在母彗星掠过近地点离开之后,地球能碰上的‘流星体群’,大概率只有后三个‘圈’,也就是说,在母彗星下一次回归之前,地球在经过母彗星轨道附近时遇到的‘流星体群’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小,对应的就是每次爆发的zhr只会越来低。这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做一个直观的假设性说明:

    【遇到‘大圈’时的zhr是500,‘大圈’后边的横线是zhr个位数的低迷期,然后遇到‘中圈’时的zhr是300,‘中圈’后边的横线也是zhr个位数的低迷期,然后遇到‘小圈’时的zhr是100】

    ……

    思绪理到这里,苏乐总算是找到怪异的地方了。

    1911年,‘御夫’的母彗星离开近日点后的最近的这130年里,地球一共130次经过了这颗母彗星的轨道,先后三次碰到了彗星轨道上的‘流星体群’。按照规律,这三次的zhr大体上应该呈递减趋势,而且,130年的间隔,递减的程度应该很明显。可实际情况是,这三次爆发的zhr相近。

    这是怪异点之一。

    第二点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御夫’母彗星的公转周期是2500年,现在距离它上次来到近日点才过去了130年,按照规律,在公元4400年之前,‘御夫’的zhr都不可能大幅度蹿升,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今天它蹿升得相当离谱。

    苏乐越想越觉得匪夷所思。

    ‘御夫’的母彗星,是怎么做到在它的轨道上留下这四个奇葩的‘流星体群’的?

    苏乐挠头……

    关于之前三次zhr相近,他只想到了两种可能性。

    1935、1986、1994,地球在这三年里遇到的三个‘流星体群’,它们诞生于不同的时期,诞生时的规模也不一样大,然后经过了长年岁月的蹉跎之后,它们奇迹般地统一成了能够带来200zhr的规模。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以前的观测条件有限,记录的数据不准确,然后,地球每年365天里,只有几天的时间会在母彗星的轨道附近,所以,在剩下的360天时间里,在母彗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其他的‘流星体群’,都被地球错过了,所以,单单3次爆发记录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今天的这次爆表式的爆发,远超过往的任何记录,苏乐怎么想,都觉得不简单。

    难道很久以前、‘御夫’的母彗星在远离太阳的地方就剧烈喷发过?所以今天才会有这么一个规模很大的流星体群姗姗来迟?

    彗星在距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发生剧烈喷发,那基本只可能是经过大行星附近时、大行星强大的引力扰动导致的。

    这很容易查。

    苏乐没有多想什么,立刻从气象站的数据库里调出了太阳系运行模型,并在查询框里输入了一些条件。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模型可以追溯到的时期内,‘御夫’的母彗星并不会近距离掠过太阳系的大行星。

    这个结果,让苏乐愣了好一会儿,随后,他倒是灵光一闪,又想到了一种可能——这次碰上的超大规模的‘流星体群’,是母彗星在上上次掠过近日点时形成的?然后辗转到了今天、恰巧被地球碰上了?

    真相到底如何,苏乐很想知道,他甚至想去搞一个与彗星演化有关的模型。但他也很清楚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出来的,而且,就目前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形势来看,研究彗星模型什么的,也不合时宜。

    不过,这个研究与他之前准备做的事也有一些关联——之前,他准备去泰山三站搜集年九零说的陨石残骸,看是不是能从残骸中找到有机分子之类的东西,生物工程部门最近需要一些与此相关的研究资料。而现在看来,砸坏泰山三站天线盒子的,可能就是‘御夫流星体群’的流星体,把这个‘流星体’的残骸找回来后,在寻找有机分子之余,也可以对其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跟以前搜集到的样本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得到很多关于母彗星的信息。

    苏乐如此想着,然后果断就给气象站去了电话,他想问这次‘御夫’的‘极盛期’大概会在多久之后结束。极盛期,也就是zhr的高峰期,这期间,室外活动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苏乐想去泰山三站,只有先等‘极盛期’过去了再说。

    结果,电话拨通之后,是叶扬接的电话。

    “你先待着别动换了,实在想去找残骸,可以联系小年,让他弄个机器人去找。”叶扬说。

    “极盛期难道会持续很久?”苏乐问。

    “现在还不清楚……你部门里要是没有急事等着你处理,你可以先来我这看看。”叶扬说。

    “有啥好看的?看气象云图么?”

    “看地球。”叶扬说,“地球吸引了这个‘流星体群’的绝大部分……”

    “你是说……”苏乐一怔,“看出现在地球上的流星雨?那应该很壮观吧,不过,我这连上了地球那边的信号,也能看啊,为啥要去你那?”

    “不是看从地球传来的画面。”叶扬说,“是站在月球的角度去看出现在地球上的流星雨。”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月博

    在这里看地球?在四十万公里外的月球、遥望地球被‘流星体群’洗礼?

    苏乐略一思索,就觉得这确实挺吸引人的,因为那种画面很容易想象——

    一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只会带来一丝转瞬即逝的光芒,在地球上,平时并不太容易看到流星,偶尔见到一颗‘偶发流星’,也只会给人带来一丝惊喜而已,而今天的这拨‘流星体群’,按照气象站的预报,在地球上最佳的观测点,zhr将会超过1000,也就是说,每分钟都能看到20颗甚至更多的流星从御夫座方向倾泻下来,这对身在地球的看客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

    可是,身处地球,观看视野、角度都有很大的限制,每分钟能看到20颗,并不代表每分钟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的数量就是20颗,而是远远超过20颗!按照气象站的预估,这个值有可能破百甚至上千,那么,在月球、以置身地外的视角去看这场‘流星暴’,那会看到一番怎样的景象?

    地球可能会beling、beling地闪光,就像…就像是被一团亮晶晶的珍珠粉尘包裹住了一般!这绝对要比地球上的人见到的流星雨要壮美得多!

    这苏乐又想到了雨,想到了地球上实实在在的雨。

    行走在暴雨中,能切实地感受到暴雨的猛烈,而在远处遥望雨云,虽然没法感受到冷冷的冰雨在脸上使劲地拍,但是能真切地看到暴雨从云层里倾泻而下的画面,那种浇盖一切的磅礴气势,更加震撼人心。

    不过……

    苏乐耸了耸肩,说道:“可咱们现在是在月球背面啊,怎么看?难不成你要调用天上的鹊桥?”

    ‘鹊桥’,在十多年前只特指一颗中继卫星,也就是为嫦娥四号服务的那颗中继通讯卫星。如今,在地月l2点halo轨道上运行的中继通讯卫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仪器设备也在这条轨道附近运行,比如各波段的望远镜、导航卫星、粒子探测器等等,所有的这些在地月l2点附近运行的设备,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苏乐所说的‘鹊桥’,就是这个系统。

    “是的,不然呢?你还想亲自跑到月球正面去看啊?”叶扬说。

    “这肯定会占用鹊桥的资源吧?”苏乐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叶扬还真的想去揩鹊桥的油,“你准备申请用哪只眼睛看?明觉?灌江?……应该不是‘星日马’……是哈勃?还是韦伯?”

    苏乐像报菜名一样提到的这些名字,都是如今‘鹊桥’的眼睛。‘明觉’、‘灌江’这两台空间望远镜是sa研发,主攻的是‘可见光波段’与‘紫外波段’;‘星日马’是jaxa研发的,主攻的是x与伽马射线;‘哈勃’,自然不是在地球上空的那台,而是最近刚刚加入鹊桥系统的‘哈勃二号’;至于‘韦伯’,就是曾经一度被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是美欧加三方联合研发的‘近红外波段空间望远镜’。

    “韦伯?”叶扬惊讶,“亏你想得出来!韦伯在日地l2点上啊大哥,不是在地月l2点啊!让它对着地球看,地球正好是淹没在太阳的强光中啊,这怎么看?你也不怕它被太阳亮瞎了眼?”

    “噢噢我错了……”苏乐连忙认错。

    叶扬也不掐着苏乐的这句口误不放,继续说道:“月球附近的望远镜,只要是带了红外传感器与光谱仪的,现在都把镜头转向地球了。你提到的‘明觉’、‘灌江’、‘星日马’、‘哈勃二号’都……”

    “这么大阵仗?”苏乐惊诧地打断道。

    “还有南极站的观测设备,”叶扬说,“现在也已经在准备了。”

    “南极站?”苏乐后知后觉,“我都忘了……”

    说完,苏乐脸上就露出了惋惜之色,因为南极站那边的观测环境很不错——南极站在月球正面,所以即便没有专业的观测设备,也能通过‘潜望镜’去看地球,而且视野中的地球也几乎不会移动,也省的像轨道上的那些‘眼睛’还需要时不时地消耗能量与工质来校准视野。

    “早知道今天就去南极站参加开学典礼了……”苏乐叹息了一声,接着又好奇地问道:“你们这么大阵仗,应该不是为了看热闹吧?”

    “外行才看热闹,咱们有正事。”叶扬说,“你那边不忙的话,就过来我这边吧。”

    “好嘞,我这就过来。”苏乐干脆地说,“顺便我还有些事想跟你谈谈。”

    “这么巧?”叶扬惊讶。

    “怎么,你也有事?”苏乐也惊了。

    “你没看月博么?”

    “今天还没刷。”苏乐说,“我一般午饭或是休息前才会刷一会,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又出什么热点话题了?”

    “有人建议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腾出一些资源来搞一个模型,”叶扬说,“长周期彗星的演化模型,我想跟你聊聊这事儿。”

    苏乐一怔,“这么巧……我想跟你聊的也是这件事,就这次御夫流星群的母彗星的演化模型,我觉得……”

    “得……”叶扬立刻打断道,“你先过来吧,碰头了再聊,我这边已经有热乎的数据来了,得去处理了,待会见啊。”

    说完,叶扬就果断地挂断了电话,苏乐无奈,只能把‘好的、待会见’这句话噎了下去,然后点开了手机上的‘月博’app。

    月博,moon blog,也就是月球的一个局域性质的社交网络平台,所有的‘月球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想法等等等等,其性质,就跟微博、推特、脸书等平台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在月博上可以单向关注地球方面其他平台的用户、地球上的普通民众无法读取月博。

    比如,通过月博可以关注微博、推特、b站、油管等平台上的各路大v、看他们发布的新鲜事,但地球方面的普通民众无法接入月博去看‘月球人’发布了什么。

    登入了月博后,苏乐直接点进了天文相关的分组,然后就看到了一些关于御夫母彗星的讨论。

    最先提出这个话题的,是chris。

    苏乐记得这个人,她是nasa的天体物理学家,在来月球之前,一直是esa的轮值主席。苏乐记得她,是因为他多年前第一次玩那个‘王者荣耀’的生存游戏时,遇到的第一个‘外人’就是她。

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雨

    苏乐看着chris的月博头像,下意识地就想起了当年chris在游戏里发的那句obafgkm。

    时光如梭啊……这一晃,竟都快二十年了!

    苏乐默默地感叹着,不过,他很快就收起了这种情绪、把注意力放到了chris发的那条月博上——chris也认为今天‘御夫’的超大规模爆发有些不寻常。

    苏乐有些惊讶,这倒不是因为chris的想法与他的基本一致——他很明白这样的巧合并不是偶然,毕竟大家都是搞天文的,对同一个问题有相似的见解,那很正常,他惊讶的是chris还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比如结合‘小天体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在太阳光的照射驱动下的彗星的气体挥发模型’、‘彗星表面热物理模型’,来研究‘御夫’母彗星在轨道上撒下的‘流星体群’的分布情况。

    而更令苏乐讶异的,是chris在这条月博的最后,还了一个人——叶扬。

    苏乐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chris竟然会艾特叶扬!

    因为叶扬是月球基地决策组的成员、所以chris想请求叶扬批准这方面的研究?

    不不不……苏乐立刻否定了这个直觉性的猜测,因为月球基地的决策组里可不只有叶扬一个人,能否投入资源研究某方面的课题,需要决策组开会研究之后才能定下来,叶扬一个人说了不算。

    可为什么chris单单就艾特了叶扬呢……

    苏乐带着疑惑点开了chris这条月博的评论,结果,他看到了叶扬的回复,而叶扬的这条回复,也解开了他的疑惑。

    二十多年前,紫台与欧空局方面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柯伊伯带小天体的演化。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通过整理罗塞塔号探测器获得的‘67p彗星’的资料,专门为彗核的演化建立了一套模型,通过这套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彗核喷发物的生产率曲线’。

    用这个模型来推演‘御夫’母彗星的运行、演化,显然是可行的,而‘彗核喷发物’与‘流星体群’之间又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搞到了‘御夫’母彗星的彗核喷发物的生产率曲线,那么也就能推演出‘御夫母彗星’带来的流星雨的规模在什么样的范围区间里了,继而就能对今天‘御夫’的超大规模爆发是否正常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紫台出身的叶扬曾经参与过这套模型的开发,就是chris艾特叶扬的原因。

    叶扬在回复里对chris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并表示会尽快将她的想法传达给当年研究彗星演化的同事。不过,叶扬也表示,由于大行星的引力摄动,长周期彗星,尤其是像‘御夫’母彗星这样的公转周期长达2500年的彗星,它生产的‘流星体群’的规模很难精确地推演出来。

    苏乐看完叶扬的回复后,习惯性地点了个赞,然后又扫了一眼评论区,把一些见解独到的回复也都通通赞了一遍,随后,他就收起了手机。

    虽然他还想抱着手机多刷一会、在chris的月博下边留个言什么的,但他很清楚现在并不是刷月博的时候。

    他还得去叶扬那边‘看’流星雨。

    如叶扬所说,外行才看热闹,他们这些内行,看的当然是门道。

    流星雨的门道,自然就在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的亮度、颜色、尾迹、余迹、存在时间之类的表象之下了。在地球上,想要得到流星的这些表象,很简单,就是直接用肉眼看,只要了解一些基础的观测方法,就能在欣赏流星的同时、把这些视觉上的表象完整地记录下来。当然也可以借助雷达、相机等设备进行更精细的记录。

    这之后,再用理论公式加以计算,就能得到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本质了,也就是流星体的速度、尺寸、质量、元素构成、轨道等数据。

    一般情况下,想要得到流星体的这些数据,只需要在地球上观测就足够了,事实上也是如此,月球基地方面基本没插手过这些事儿,至少在苏乐的记忆里,从他来月球直到今天之前,月球方面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大阵仗地调用资源去看地球上的流星雨。

    今儿个月球方面怎么就这么‘积极’了呢?

    在去气象站的途中,苏乐不免想起了这个问题,他也很快就猜出了一些道道。

    一是,今天即将出现在地球上的这场流星雨,很大,非常值得月球方面调集观测资源去‘远观’。

    二是,地球上这几天的天气不好,需要月球方面出力辅助。

    ……

    至于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苏乐也没时间去多想,也没急着去月博上找线索,因为他很快就来到了气象站的数据处理中心——这里距离他的‘办公舱’并不远,而且,两地之间也有通行管道相连,他抓着扶手、踏着磁悬浮滑板,这一路也只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来了啊。”气象站数据处理中心的一号舱室内,叶扬抬头看了一眼门口的苏乐,简单打了个招呼,其他的几个研究人员也跟着向苏乐问了一声好。

    苏乐一边点头一一回应,一边习惯性地抬起手去摘头盔,可一想到气象站不久之前发布的‘流星暴橙色预警’,他只得无奈地放下了双手,最终只是打开了头盔面窗,“怎么样,天上的眼睛都准备好了吗?”

    “都已经在盯着了。”叶扬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双手也在时不时地划拉着,显然没有继续招呼苏乐的意思,其他人也是一样,都只顾着忙活自己手里的工作。

    苏乐原地缓缓转了一圈,视线逐一扫过了这个舱室墙壁上的大屏幕——这个舱室呈六棱柱状,看起来就像是蜂巢的一个小隔间,除了开了门的那面墙,其他的五面墙上,都有一块大屏幕,此时,每块大屏幕上显示的都已经是地球的影像了,只不过,各个画面中的地球的色彩并不相同——有黑白的,有紫色调的,有红色调的,也有彩色的——各个波段的望远镜传回来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画面就是这样。

    只不过,这些画面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糊。

    “全息眼镜呢,给我来一副。”苏乐说。

    叶扬抬手一指,这次,他连话都懒得说了。

    苏乐无奈,这个舱室里没人把他当外人,却也没人把他当客人。

    走到一旁的储物架旁,苏乐随便挑了一副眼镜。戴上之后,他视野中大屏幕上的画面不仅变清晰了,而且还有了立体感,同时,还有详细的实时数据在不停地跳动着。

    又是原地转了一圈之后,苏乐把目光停留在了显示‘可见光波段画面’的那块大屏幕上,也就是正常的彩色地球的画面。

    屏幕很大,画面中的地球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苏乐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近地轨道上俯瞰地球一般。

    他很快就沉浸在了这种感觉里。

    因为,他感觉自己像是回家了……

    突然,一丝红光一闪而过,苏乐立刻打了个机灵,“我看到一颗!”

    “系统已经记录下来了。”叶扬说,“这颗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了,所以你才能注意到。”

    “你的意思是,御夫流星雨已经正式开始了?”苏乐紧盯着画面,深怕错过什么。

    “嗯。”叶扬说,“从已经记录到数据看,现在地球上最佳观测位置的zhr已经破百了。而且……”

    “而且什么?”苏乐转过头去问。

    “你刚才看到的流星,是什么色的?”

    “红色啊!”苏乐脱口而出。

    “望远镜目前记录到的所有流星……”叶扬皱着眉头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红色的……”

    苏乐一怔,“比象限仪还红?”

    “象限仪?”叶扬也是一愣,不过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比象限仪红多了。”

    象限仪座流星雨,zhr一般在每年的一月四号前后达到峰值,峰值期间的zhr,可以与七大流星雨比肩。除此之外,象限仪还有一个特点,那就红色的流星很多。

    “流星体颗粒很大?闯入大气层的时候速度很快?超过了70公里每秒?”苏乐说出了一些流星偏红的主要原因。

    叶扬摇头,“并不快,可以说是慢得出奇……从监测到的数据看,只有秒速20公里上下……”

    “一般的流星,速度也都在四五十公里每秒啊……”苏乐也困惑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导致发红。”叶扬说。

    “你是说流星体的硅占比很高?”苏乐说。

    叶扬点头。

    流星大多数都呈白黄色,但也有不少例外,根据不同的颜色,可以判断出构成流星体的物质中可能有哪些元素。偏橘黄,可能有钠;偏黄,可能有铁;偏蓝偏绿,可能有镁;偏紫,可能有钙。

    而偏红,则可能是硅的含量很高。

    “这时候,在地球上看的话,就是一场红雨……”叶扬又补充了一句。

    苏乐‘嗯’了一声,把视线转回到了大屏幕上,“有从地表传来实时影像么?”

    “你想看?”叶扬问。

    苏乐点头,“待会儿zhr极盛的时候,那肯定……如果硅含量占比都很高,那看起来,就是天降血雨啊……”

    “我已经给地球发消息了,待会儿会有视频信号传过来。”叶扬说。

    “对了!”苏乐猛地转过身,“打个电话给小年,让他把机器人准备好,我们得尽快找到砸坏三站天线盒子的那个流星体。本来我还打算等极盛期过了亲自去的……”

    “已经通知他了。”叶扬说,“不过,能找到的话,也都是残骸了。”

    “有总比没有好……”苏乐紧缩着眉头,“我总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我明白,”叶扬的语气也严肃了起来,“你是担心这跟参宿四文明的硅基石虫有关吧……”

    苏乐愣了愣,这确实是他刚刚冒出的想法。

    “去年它们就拖家带口全都滚蛋了,还回来干嘛……”叶扬骂了一句。

    苏乐看着情绪跳脱的叶扬,有些惊讶,可他发现,叶扬虽然是爆了粗口,但脸上却没有怒意,只有担忧。

第一百九十五章 草木皆兵

    叶扬确实是一脸担忧。

    是的,担忧,苏乐并没有看错。

    而苏乐也发现,这个舱室里的其他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叶扬的粗口有什么反应。苏乐这才注意到,大家的神色也都差不多,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怪不得刚刚我一进门就觉得气氛不太对……”苏乐无奈一笑,“原以为你们是太忙、没工夫搭理我,敢情是你们早就想到这一点了?”

    “还只是猜测。”叶扬说。

    “光是猜测,就把你们愁成这样了?你们也太……”苏乐话说到一半,不自觉地就止住了。

    “我们也太什么了?”叶扬苦笑,“胆小么?”

    苏乐叹了口气,他想说的就是‘胆小’,之所以话说到一半、没把‘胆小’一词说出来,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心也揪着、根本就没有资格用‘胆小’一词去笑话叶扬他们,“呵……其实我也一样,这些年下来,胆子是越来越小了……”

    “一朝被蛇咬,还十年怕井绳呢……”叶扬自嘲道,“何况参宿四舰队在近地轨道上飘了八年,去年才走……咱们提心吊胆了这么多年,胆子小了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苏乐默然。

    叶扬说的不错,这八年的时间里,参宿四舰队就一直停泊在近地轨道上,这期间从地球上看,舰队中心‘主舰’的视直径,是月球视直径的三倍有余,而舰队整体的视直径则达到了月球的90倍以上,整个舰队,看上去就像是飘在高空中的一座巨型摩天轮,但更多的人觉得它像一只巨大的、充满杀伐气息的‘眼睛’。

    这八年的时间里,这只‘眼睛’静静地俯瞰着大地,没有再与人类交流过,联合政府头痛不已,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参宿四舰队对人类文明的‘友善’是不是暂时的,也没人知道它的这种‘友善’是不是还有深层次的目的。虽然参宿四舰队没做出什么攻击性的举动,但也还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新的思想层出不穷,有乐观的,亦有悲观的,但很多都走向了极端——极端的乐观,就是将参宿四舰队奉为神灵、进行各种无意义的精神上的拜谒;极端的悲观,就是买醉等死、人性丧失。

    总之,在参宿四舰队注视下的这八年时间里,人类对外能做的,就是把姿态放到最低、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这样的选择令人感到憋屈,可面对一个远强于自己的文明,人类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这些。对内,联合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和平年代里被视为不人道的措施。

    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就是联合政府、esa、甚至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心态。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去年,参宿四舰队离开了太阳系,当年落到地球上的那一万余只石虫也跟着离开了,而且,在借助太阳的引力完成航向调整之前,舰队还特意经过了金星与水星,并在这两颗行星招呼到了两拨规模庞大的石虫群。

    跟叶扬说的一样,参宿四舰队这一走,真的像是拖家带口。

    参宿四舰队离开得很彻底,对人类文明来说,看得见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而参宿四舰队的‘死地’之说,短期内也无法判别是真是假,即便是真,那也只能算得上是潜在的威胁,因为并没有与之相关的苗头显现出来。按理说,像叶扬他们这些人的心态应该可以放轻松一些了,可实际上,参宿四舰队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已经被深深地刻印在骨子里了,他们还是很容易就会想到这八年里被参宿四舰队支配的恐惧,并且草木皆兵——

    地球每年都会穿过的流星体群,偶尔还会有像‘20190k’之类的近地小行星掠过地球,这些,都会让负责巡天的工作人员提心吊胆,他们生怕这些小天体与参宿四舰队所代表的参宿四硅基文明有关。

    而今天出现的、现在zhr还在持续增涨的这场御夫流星雨,绝大部分流星都是红色,这意味着什么,叶扬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这场流星雨,与‘硅’存在联系的可能性非常大。

    叶扬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参宿四舰队,虽然叶扬在提到参宿四舰队的时候,语气很冲、措辞很粗鄙,听起来也恨意十足,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更多的还是畏惧与担忧。

    苏乐想笑叶扬他们胆小,但最后发现自己也是一样。

    “应该不会与参宿四舰队有关吧?”沉默了一会儿后,苏乐试图从其他角度把这场雨与参宿四舰队的关系撇清,“参宿四舰队去年离开太阳系的时候,一分为二,一部分飞向了参宿四,另一部分飞向了心宿二。目前我们的望远镜还能追踪到它们,它们已经远离了黄道面,而且距离太阳也已经有二十多个天文单位了,所以这场雨,跟它们应该没什么关系。”

    叶扬摇头,“这场雨是从御夫座方向过来的,你应该很清楚,御夫座跟猎户座是两个相邻的星座,御夫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其实距离猎户座的参宿四很近。”

    说完,叶扬调出了一个天球仪。通过全息眼镜,苏乐很直观地看到了御夫座与猎户座的位置关系。

    “你该不会以为……”苏乐的声音有些发颤,“这场流星雨与飞往参宿四的那支舰队有关吧?”

    叶扬摇头,“到底是单纯的硅含量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现在没法断定。而且,现在zhr还在不断上升,先把统计工作做好吧,回头等雨停了,再把所有数据汇总起来做综合分析。”

    “只能这样了……”苏乐抬腕看了看时间,“希望小年那边搞快点,早点找到流星体的样本的话,就能早一点知道真相了。”

    “应该快了,小年的行动力你就放心吧。”叶扬说。

    “对了,月震部门监测到月震了么?”苏乐又问。

    个头较大的流星体撞击月球时会产生‘月震波’,就跟地震波一样。月震部门可以通过月震波确定撞击点的位置,通过分析撞击点的坑洞的大小、坑洞里的残留物,可以得到流星体的详细数据。以往雨季的时候,每天撞击月球的、能够被月震部门监测到的流星体的数量,能达到十几个甚至更多,可是月球表面积有将近3800万平方公里,这十几、几十颗的流星体落在如此广袤的月球表面上,定位起来倒是容易,但想要实地考察、搜集具体的数据,那是既费力又费时,因为平均下来,就相当于跑遍了全中国才能研究到四、五个撞击点,所以,苏乐觉得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记录到了三次,都在正面,中央湾一个,风暴洋一个,危海一个。”叶扬说,“距离我们都太远了,回头只能派无人探测器过去采样了。”

    “回头?”苏乐皱眉,“你想等雨停了之后再规划什么最优路线?我觉得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别舍不得多派探测器了。”

    “确实……”

    “锁眼跟高分的数据也得尽快处理,”苏乐说,“有些流星体个头儿太小,月震部门检测不到,只能靠对比这些卫星拍的图片了。”

    叶扬做了个深呼吸,“这些已经在让其他舱的人在弄了,你就先别管了……你既然来我这了,那就别傻站着,来搭把手。小骆,分一些数据给你苏老师盯着。”

    “哦,好!”某个座位上的一个年轻人应了一声,“苏老师,您还坐老位子上吧,数据流我这就给您导过去。”

    苏乐微微一愣,随即就抖擞抖擞了精神,“行!”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各种临时

    苏乐就这样留在了气象站、给叶扬打起了‘临时工’。

    没有人觉得突兀,因为平时苏乐就这样,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往气象站跑。至于苏乐能不能把气象站的工作做好,所有人都觉得没问题。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古远天的高徒、天体物理方面的权威人物,还因为他在月球的本职工作与气象站也有一些联系。

    月球气象站可以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与预警信息,主要是建立在观测、研究‘近地小天体’的基础上,所用的‘卡特琳娜’巡天系统,就是专门为近地小天体研发的。

    这个‘卡特琳娜’巡天系统(a sky survey),就是有着‘小行星猎手’之称的那个‘卡特琳娜巡天系统’,但它用的已经不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那两台望远镜了——最近几十年来,绕地运行的航天器越来越多,像‘星链’那样在天上跑火车的航天器群,只多不少,受此影响,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的光学望远镜在巡天方面都失去了用武之地。不能做巡天,那就等于是没了眼睛,可是,在近地轨道运行的那些航天器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权衡之后,esa决定把望远镜也迁到天上去。

    如今,‘卡特琳娜’巡天系统所使用的十几台望远镜,半数以上都运行在近地轨道上,剩下的,有绕月运行的,也有直接建在月球表面的。跟以往相比,如今的‘卡特琳娜’就像是鸟枪换炮,巡天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之,月球气象站的‘天气预报’,主要依托的就是‘卡特琳娜’巡天系统的数据。说白了,气象站的工作就是‘近地范围内’的、‘可见光波段’的巡天。

    而苏乐在月球的本职工作,也是巡天,只不过,他负责的巡天范围比较广,是‘全波段’的、上百亿光年尺度上的巡天,当然,他所带的团队目前的工作重心是银河系范围内的巡天。

    所以,对气象站来说,苏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金牌临时工了,以往苏乐每次来气象站‘串门’,叶扬手底下的人都很欢喜,因为苏乐除了会从专业的角度指导一下后辈,还会主动分担一些数据处理方面的事情。

    可今天,没有人欢喜得起来。

    ……

    当苏乐在气象站帮忙盯着御夫流星雨数据的时候,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在时刻关注着气象站实时发布的数据——他们的日常工作,已经被这场雨彻底打乱了。

    年九零兼职的设备维护部门,这时候已经在制定临时的工作计划了。

    冯卡门撞击坑内的基地,占地总面积超过了三千平方公里,虽然绝大部分设施、舱室都在月表之下,但通讯、采能方面的设备大多数都是露天的,比如各种天线、太阳能电厂,还有泰山西北平原上的火箭‘发射场’与‘着陆场’,即便已经按照气象站的预警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总还有很多东西不能兼顾。

    这场雨过后,这些没法兼顾的设施设备,都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

    除此之外,那些必须时刻监守在月表的无人探测器,到时候也需要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量将会很大,提前统筹安排,非常有必要。

    年九零、老李、还有老李的徒弟,都被这场雨留在泰山三站,三人在随便闲聊了一会之后,就接到了总部的会议视频。老李跟他的徒弟参与了这场研讨会,年九零则因为叶扬的一通电话、暂离了会议,并立刻联系到了泰山三站的相关负责人、调用了一台无人探测器。

    应叶扬的嘱托,年九零开始了远程采样工作,采样的目标,自然是三站外的那个被砸坏的天线盒子。平时,无人探测器的维修维护也是他们部门负责,所以,年九零并没有操作上的障碍,他唯一的短板,就是不知道如何鉴别流星体残骸。

    所以,年九零临时拉来了一个顾问——苏辰。

    因为这场雨,苏辰此时也还留在泰山七站,跟她在一起的,还有叶慕研,还有刚到月球的一众学生。原本,苏辰跟叶慕研正带着学生们在看从地球传来的流星雨的直播,而年九零发来的‘求助’,让她们临时起意、决定给学生们上一堂月球实践课。

    这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

    而在天河基地生活区,年念被限制外出,他只能通过网络去了解外边的情况,开始的时候,他也在看地球传来的流星雨的直播,后来,在左心扬的提醒下,他也远程参加了苏辰临时讲的这堂实践课——虽然他觉得这样的实践课很无聊,但他还是听到了最后,因为他在视频画面里看到了老爸,也听到了老爸的声音。

    ……

    月球基地的其他部门,也因为这场雨在进行着相关的临时会议。

    比如月球航天部门,他们与地球方面的航天部门已经连线,讨论的是天上运行的航天器。

    在半个世纪前,绕地运行的人造航天器、从各种卫星到各种功能的轨道器,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三位数,那时候,就已经发生过类似于‘流星体撞损航天器’的事件了,比如1993年,欧空局的通讯卫星‘奥林巴斯’号就曾受到英仙流星雨的影响而失控过。而如今,人类投放到近地轨道的航天器的总数量已经超过了20万,绕月的航天器也有很多,虽没有20万,但也有上千个。通过简单地概率运算,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航天器‘基数’越大,受到流星体群的影响也会越大。

    几乎可以确定,今天的这场雨将会对个别航天器造成影响,轻则姿态失控,重则失联、失速、脱轨……

    最坏的情况,就是连锁反应,就像一片雪花可能会带来雪崩。

    航天部门的临时会议,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些举措,比如数据备份、应急变轨等等。会议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时刻关注气象站那边的实时消息,并祈祷zhr不要再上升了。

    可事与愿违,在月球的午饭时间,zhr达到了四位数。

    而月震部门也在这时候监测到了一次月震——里氏震级,3.1级。

    震中,冯卡门撞击坑-河鼓区。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月球每年都会发生千余次月震,震级基本都在2级左右,3级到4级之间的只占很少一部分,鲜有超过4级的。

    而其中大部分的月震,都是由太阳和地球的引潮力引发的,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山体滑坡或是流星体的撞击造成的。

    这两类月震,可以通过震源深度来区分——由日地引潮力引发的深源月震,震源基本都位于月球表面以下近百公里深的地方,而山体滑坡、流星体撞击造成的月震,震源深度都接近零。

    月震部门监测到的这次发生在河鼓区的3.1级月震,震源深度就是零,也就是说,河鼓区八成是遭到了流星体的撞击——这直接让月震部门的工作人员集体出神了几秒钟,因为,河鼓区是月球基地的四大区之一,人员相对密集。

    不过,工作人员一时的走神并没有误事——在测震仪监测到这次月震的瞬间,相关ai就已经向全基地发布了这次月震的详细数据,同时,也将月震波预警发到了各个站点、甚至是每个人的手机上:

    【“河鼓区发生3.1级月震,月震横波将在x秒后到达您所处的位置,请注意应急避险!”】

    所有看到这条预警的人,大脑立刻就‘嗡’的一声宕机了。不过,在ai的提醒下,不管是在震中附近的人,还是远在泰山的,每个人都及时关上了头盔面窗。

    ……

    “我去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情况,待会再连线继续吧!先挂了!”年九零本来正在接受苏辰的远程指导、寻找着流星体残骸,但月震波预警打断了他们的连线合作。

    “好的!”耳机里传出了苏辰的应答声。

    年九零‘嗯’了一声之后,就关闭了这个语音频道,然后急切地说道,“1031,把震中的实时数据调出来!”

    他舱外服的ai立刻给出了回应,“正在获取中,7秒钟后将显示到你的头盔面窗上……4…3…2…1,已显示。震级3.1级,震源深度0公里,通过对比卫星图像,已确定是流星体撞击所致。震中位于河鼓区的第47号舱段,该舱段目前已离线,与该舱段相邻的6个舱段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员伤亡呢?”年九零问。

    “数据请求中……”1031说道,“河鼓区的第47号舱段共有19人,他们所穿的舱外服的ai已经成功上传了部分数据……目前,所有人的生命体征都很正常。需要连线沈凝吗?她目前就在47舱隔壁的隔壁。”

    年九零长舒了一口气,“不用……还是给她留个言吧,就说我这边没事,也让她注意安全。”

    “好的。”1031说。

    “年念现在在哪?”年九零又问。

    “他现在跟左心扬在一起,定位显示,他们都在天河生活区,远离震中。”1031说。

    “嗯……”年九零点了点头,愁眉也渐渐舒展开来。

    “需要发条消息给他吗?”1031问。

    “不用,有左心扬在他身边,我放心。”年九零说,“对了,给苏乐发一条消息,就说刚刚已经采集到几粒残骸了,待会我派机器人给他送过去。”

    1031‘嗯’了一声,又问,“老李那辆车,待会儿要不要也顺便去搜寻一下?”

    “你不提我都忘了……”年九零露出了一副后知后觉的模样,“肯定要搜寻一下,那八成也是被流星体砸的,估计流星体的个头还不小,很有可能会找到大块的残骸!”

    “是的。需要现在就连线小辰、让她继续远程指导吗?”1031说。

    年九零摇摇头,“等会儿再说吧,七站那边还有一群孩子需要她照顾呢……”

    “如果她现在没空,我们也可以使用云鉴定。”1031说。

    “我知道。”年九零说,“但还是等小辰来指导吧,她可是专业人士。我休息一下,你不知道,遥控机器人做出精细的动作,其实也挺累的。”

    “好的。”1031说,“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一下,河鼓那边出了这档子事,肯定有许多设备需要检修。根据你以往的出勤、外派数据,我算出了你有86%的概率被派往河鼓区执行相关任务。”

    年九零深呼吸了一口气,虽然跟他说话的只是ai,但他还是应了一声,“嗯,知道了。”

    说完,年九零就闭目养起了神,只不过刚闭了两三秒中,他又猛地睁开了,“对了?月震波来了没?应该已经经过我们这里了吧?”

    “是的,二十三秒前,月震波就已经传到我们所在的泰山三站了,只是你没有觉察到而已。”1031说。

    年九零‘哦’了一声,再次闭上了双眼。

    而此时,在距离三站不远的七站,苏辰正在督促学生们执行应急避险预案,“同学们都注意了!再自检一下你们的舱外服!”

    “这是演习吗?”有人问。

    “这不是演习。”苏辰严肃道,“不过,大家也不用害怕,这里很安全。”

    “可我刚刚感觉到脚下似乎震了一下……”有学生慌慌地说道。

    苏辰‘嗯’了一声,“是的。”

    “然后呢?”那个学生问道。

    “然后?”苏辰笑了笑,“没有然后了啊,才3.1级,传到这里还能有这么大的动静,算是很可以的了。”

    “那我们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有学生继续提问。

    “当然不。”苏辰继续摆起了严肃脸,“震级虽小,但还是有可能对墙体造成损伤。你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这里是月球,不能再用地球上的习惯来看待问题了。待会,每个分段舱室都会进行气密性自检,还有耐压测试。这之后如果一切都正常的话,大家才能把面窗打开。”

    “老师……”有人颤颤巍巍地举起手问道,“刚刚预警里提到的河鼓区在哪里?那里会出现伤亡吗?”

    苏辰愣了愣,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叶慕研。

    叶慕研点了点头,“刚刚我查过了,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有一个舱段离线了。”

    苏辰松了一口气,不过脸上的愁容并没有减去多少。

    一众学生见两位老师的脸色都不太好的样子,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不过,这时候大家的头盔面窗都关上了,说话交流都是通过同一个语音频道进行的,所以,即便是头盔靠着头盔在咬耳朵,说话声也还是能够被所有人听到。

    苏辰跟叶慕研看着这一幕,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要交头接耳,那也得切换到私聊频道啊!

    “掩耳盗铃啊掩耳盗铃……”叶慕研切到私聊频道,啧啧着对苏辰说道,“他们的这些在地球上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恐怕是改不了了……”

    苏辰笑了笑,随即轻轻咳了两声,“大家静一静。”

    频道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刚刚你们交头接耳的内容,我差不多都听到了。”苏辰说。

    此言一出,所有学生都是一脸诧异。

    叶慕研指了指自己的头盔,“我们现在是在用语音频道交流,所以啊……你们要记住,这里是月球,你们的一些习惯得改改了,比如说悄悄话的时候,需要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还挂在公共语音频道。否则的话,可能会出糗哦!哎哎哎,那位脸红的同学,你刚刚是不是说了什么……”

    “咳咳——”苏辰抬手为嘴巴打起了掩护,然后切私聊轻声打断了叶慕研的话,“别扯远了!都二十出头的人了,别这么皮!”

    叶慕研也抬手挡到了嘴巴前,秒切私聊,“不要把气氛搞得太严肃嘛!放心吧,我有数!”

    苏辰轻舒了一口气,切回到了原频道,“既然碰上这事儿了,那就趁这个机会,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吧,反正以后也是要讲的。”

    “大家注意听,都是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叶慕研补充道。

    “就先说刚刚月震预警里提到的河鼓吧。”苏辰说,“河鼓区,是月球基地的四大区之一,也是月球基地十万人的粮仓,蔬菜与淀粉作物的种植、植物蛋白与肉蛋白的培养都在河鼓区进行,除此之外,生物实验室、医疗机构也设在这个区。总的来说,与后勤相关的部门,都在河鼓区。刚刚与我们连线的年教授,他目前所在的设备维护部门的总部,就在河鼓区。”

    说到这里,有人举起了手。

    “有什么问题吗?”苏辰问。

    “河鼓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吧?那刚刚的地震……哦不,应该是月震,会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月球基地的每个地方都很重要。”苏辰说,“所以,各个地方对危险事件的防范级别都是一样的。刚刚发生在河鼓的月震,不是普通的月震,我想,细心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大屏幕上显示的数据里,有一项是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零,也就是说,震源在月球表面?”

    “是的,已经确定是流星体撞击引发的。”苏辰说,“之前我们不是在看地球上的流星雨的直播吗?撞击河鼓区的这颗流星体,可能与地球上的流星雨是一家人。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流星就直接砸到月球表面了。”

    “能引发3.1级月震,那个头应该很大吧?”有学生举手问道。

    苏辰用双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比划了一个圆,“差不多就这么大吧。”

    “就篮球大小?”学生们都是一脸怀疑。

    “确实就这么大,”苏辰耐心道,“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出这次撞击释放的能量……”

    “我知道,”有人抢答,“就是10的4.8次方乘以10的……1.5乘以3.1是多少?”

    “这位同学说得对,”苏辰点头,然后把一个算式打到了大屏幕上——

    10^4.8x10^(1.5x3.1)

    “然后再换算成tnt当量的话,”苏辰接着说道,“就相当于0.673吨tnt当量。这样的级别,对应的流星体的大小一般都在30厘米到50厘米之间,时速在6万公里左右,撞击产生的陨坑的直径,可能会达到十米以上,撞击时,撞击中心的温度可能会达到5000摄氏度以上。”

    “别看苏老师说得挺吓人的,”叶慕研打断道,“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撞击并不能把我们怎么样。首先,我们的头顶上有好几米厚的月壤,陨石砸不穿,其次,我们所处的舱室也具有一定的抗震功能,而且,你们应该也发现了,这里的舱室与舱室之间,都有气闸室,也就是说,每个舱段都是独立的,一间舱室受损了、漏气了,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舱室。”

    “那如果陨石再大一些呢,那肯定……”有学生立刻提出了质疑。

    叶慕研抬起右手,竖起食指摇了摇,“遇到半米以上的流星体,比你连中三次500万的几率还小,而且我们也有防空系统,大一些的陨石,也就是米级以上的,我们可以提前侦查到,太空军可以及时予以拦截。”

    “唉!打住!”苏辰立刻切私聊打断了叶慕研,“拦截成功率很低的,流星体的速度太快了。”

    叶慕研抬手干咳了两声,切到私聊回答道,“给孩子们一些安全感嘛!再说了碰到大个的,几率确实很小很小嘛。”

    “总之大家记住,”苏辰切回了公频,“听到预警广播后,一定要按应急预案做好每一步,否则,就可能出现伤亡。比如今早气象站发布了流星雨预警后,我们都得待在室内。好了,大家休息会儿放松一下,等舱室气密性自检完毕之后,我们继续之前的实践课。”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冷场了几秒钟后,就又交头接耳了起来。

    苏辰跟叶慕研见状,相视一笑。

    “我去给我爸妈打个电话,这里你先看着点。”苏辰切到私聊对叶慕研说道。

    “明白,报个平安嘛。去吧!”叶慕研小手一挥。

    苏辰点了点头,向舱室角落走去。

    “东西南北,接我爸妈。”来到角落,苏辰说道。

    东西南北,苏辰给自己的ai取的名字。

    “二老正在通话。”东西南北说,“要不要申请加入?”

    苏辰一愣,“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在互相通话、而不是各自在跟其他人通话?”

    “是啊!”东西南北说。

    “申请加入!”苏辰哼哼道,“聊天不带我,我还算是亲生的么……”

    “已申请。已通过。已加入。”东西南北说。

    “这么快……”苏辰来不及惊讶,因为,她爸妈的聊天立刻就传入了她的耳中——

    “这不可能,太不正常了!哎,小辰来了啊……”

    “什么事啊小辰?”

    ……

    “嗯……”苏辰应了一声,“妈,你刚说什么不可能?不正常?”

    “你母上大人不是搞中微子巡天的嘛,她说刚刚监测到一个中微子爆发源。”苏乐说。

    “哪里又爆超新星了?”苏辰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是地球……”蓝颖的语气充满了不可思议,“在中微子探测器的视野里,现在地球是最亮的……这不可能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撞鬼

    苏辰现在虽然是太空军的一名飞行教官,但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影响与熏陶下,她对前沿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大学期间,她也主修了天文物理领域的一些课程。

    所以,当蓝颖提到中微子时,她非常自然地就参与到了讨论当中——在她的印象中,一般情况下,‘中微子巡天’探测到的异常中微子,多数来自于剧烈的天体活动,比如超新星、活动星系核、伽马射线暴、耀变体、星体合并,等等。她原本打算把这些可能性一个个都猜一遍,可她只猜了一个超新星,蓝颖就用‘地球’把这些可能性通通否定掉了。

    “地球中微子大爆发?确定爆发源是地球?不是开玩笑?”苏辰觉得匪夷所思。

    “准确地说,是地核。”蓝颖说。

    “地核?”苏辰继续惊讶。

    蓝颖非常肯定地‘嗯’了一声,“各大观测站的数据都已经陆续汇集到我这里了,稍微等一下啊,我这就发出来共享给你们……”

    很快,苏辰就在头盔面窗上看到了一个数据列表,还有对应的曲线图。

    这些数据来自于‘超级神冈’、‘鹦鹉螺’、‘江门’、‘大亚湾’、‘锦屏’、‘萨德伯里’还有‘南极冰立方’这七个中微子观测站,这七个站,组成了当今全球最灵敏的中微子探测阵列。在几十年前、‘探测器本底’做得还不是特别好的年代里,这些站点每天只能监测到几个、十几个来自于宇宙的中微子,后来,随着设备的更新,这些站点的探测能力也逐渐变强,如今,这些探测器每天都能捕捉到上千个中微子。

    可是今天,这些探测器捕捉到的中微子的数量,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量级!

    苏辰粗略扫了一眼之后,她终于明白刚刚老妈的语气为什么那么惊诧了,“一千万?比平时高出了一万倍?”

    “不……”苏乐提醒道,“你仔细看,这一千万,是每小时的量,而且现在还在增涨……”

    苏辰再度震惊。

    “所以,这个量至少是平时的20万倍……”蓝颖接过话,“这七大站观测到的中微子的数量,都达到了这个数量级,而且,你看不同站点监测到的这些轨迹……很明显,这些中微子确实都来自于地核。”

    “确定是地核,而不是太阳?”苏辰问。

    “不是太阳!你们看这个……”蓝颖又把一组数据共享到了频道里,“太阳中微子留下的轨迹,方向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我刚刚也检查过了,各个观测站捕捉到的太阳中微子的数量几乎都在100个左右每小时,这与平时的数据是一样的。反正现在在中微子探测器的视野里,地核的‘亮度’已经彻底盖过太阳了……”

    “我刚刚也问了,”苏乐接过话,“今天的太阳,在各个波段上都很正常,也就是说,没有黑子爆发、耀斑什么的。所以,不可能是太阳出了什么问题。唉……这就奇了怪了。”

    “我宁可相信这七大观测站的探测设备全都坏了……”蓝颖说,“现在我这个部门已经疯了,你们听听……¥%…&*#…¥#¥……全都在讨论这事儿,乱成一锅粥了都!”

    苏辰汗,这嘈杂声不绝于耳,就跟菜市场似的。

    “难不成……地核在进行核反应?”苏乐不确定地说了一句。

    “开玩笑,这可能吗?”蓝颖立刻反驳道,“地核是铁,是铁!”

    “是啊老爸,你这想法太猎奇了,”苏辰说道,“要让地核发生聚变,也就是铁聚变,那得把地球放到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的中心才有可能实现吧?”

    苏乐没有在这条思路上继续想下去,而是冷静地说道,“我们可以先从源头上捋一捋……”

    “源头?你是说排除法么?”蓝颖问。

    苏辰接过话,“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再怎么不可思议,那也是事实。是吗?”

    “是的。”苏乐说。

    “那你想怎么排除?”蓝颖问。

    “我们平时监测到的中微子,有哪些来源?”苏乐反问。

    对母女二人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

    “小辰你说,”蓝颖说道,“我来罗列。”

    苏辰点了点头,“首先是太阳,太阳是大头。平常,探测器每天捕捉到的那上千个中微子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来自于太阳……”

    蓝颖‘嗯’了一声,在频道的共享屏幕上写下了‘太阳’二字。

    “而剩下的那不到百分之一,有多种来源,”苏辰接着说道,“一是‘宇宙背景中微子’,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中微子;二是,剧烈的天体活动产生的中微子,比如超新星爆发;三是,高能宇宙射线与原子核碰撞产生的某些介子,会在衰变的过程中释放中微子,比如‘大气中微子’;四是,β衰变产生的中微子,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核反应堆的核裂变,都会释放出中微子,但这类中微子所占的比重是很少很少的。应该就这些了吧?”

    “是的。”苏乐说,“现在开始排除。”

    苏辰看着面窗上显示的这五大来源,立刻就排除掉了四个,“现在监测到的中微子来自于地核,所以,太阳直接就排除掉;宇宙背景中微子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样’,是全方向的,不可能集中到一个点上,所以‘宇宙背景中微子’排除掉;地核没有大质量恒星核心的那种高温高压,所以,地核不可能发生核聚变,入不敷出的铁核聚变更不可能发生;宇宙高能射线穿不过地壳,所以地核里也基本不存在介子衰变,所以这个也排除掉……”

    “所以就只剩下一种了。”苏乐说。

    “这也不可能啊!”苏辰在屏幕上的‘β衰变’旁边打了一个问号,“难道是有人把巨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塞到了地核里?然后再地核里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核裂变反应堆?”

    “确实不可能。”蓝颖把苏辰画的问号掰成了叹号,“如果地核里有一个能够产生如此巨量中微子的核反应堆,那么,地球这时候应该已经熟了……要不要联系地震部门?”

    苏乐叹了一口气,“已经联系过了,没有异常的地震,没有异常的火山喷发,各大洋的监测站监测到的海洋温度也很正常。”

    “难道是……”苏辰忽然灵光一闪,不过瞬间就自我否定了,“不不不,不可能是参宿四舰队的噬硅体,那种虫子不耐高温,不可能钻到地核里去的,再说它们转化的是硅,地核都是铁啊……”

    “是啊……”苏乐,“地核对它们来说,那就相当于是粪堆……而且去年这些噬硅体就已经被参宿四舰队的硅基石虫悉数收割走了……”

    “什么时候还开玩笑?”蓝颖没忍住噗嗤笑了一声,“好了,现在都排除干净了,没一个剩下,怎么办?”

    “那就只能是撞鬼了……”苏乐一本正经地唉叹道。

    “鬼……”苏辰瀑布汗,“老爸你正经点啊!”

    蓝颖却是立刻get到了苏乐的话里有话,“你是不是有什么头绪了?”

    “太玄了……”苏乐一点也不确信自己的想法。

    “说说看!”蓝颖说。

    正当苏辰准备洗耳倾听时,她的耳机里突然传出了叶慕研的一句私聊,“辰姐,电话打这么久?报平安差不多就行了吧,课间休息也就十分钟。”

    苏辰瀑布汗,她打电话是报平安的,却不知不觉……“你先带学生们去看看地球传来的流星雨的直播,我这还得说一会儿。对了,你跟年叔说一声,让他稍微再等一下,我这边结束了就继续开远程指导他搜寻那什么流星体残骸。”

    “哦……这你倒是不用急,”叶慕研说,“刚刚年叔的1031给我发了条留言,说年叔也挺累的,现在正在小憩。”

    “哦哦哦我这边也收到了,刚看到……这样的话那正好,”苏辰说,“你就先带学生们继续看流星雨吧,然后把雨季啊、月球基地的应对措施啊什么的跟他们仔细讲讲。”

    “哈哈,好!”叶慕研非常爽快地就应下了,然后就立刻切断了私聊。

    苏辰也不奇怪,因为她知道叶慕研就喜欢干这事儿。而在跟叶慕研私聊的这会儿,她也一心二用、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老爸说的话,并因此而倍感震惊。

    “撞鬼……你认为地球可能撞上了暗物质块?”蓝颖问。

    “是啊,暗物质,那可不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鬼么……”苏乐说。

    “这么说的话……”

    “那应该直接穿过地球啊!!”苏辰打断了老妈的话。

    “那就是没有穿过……”蓝颖说,“所以你老爸的意思应该是,这可能是一个研究暗物质基本粒子的机会。对吗?”

    “而且,我们很可能要推翻现有的行星演化模型、甚至是太阳系演化模型,”苏乐笑了笑,“小辰刚不是说过么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再怎么不可思议,那也是事实。”

    “那倒是,”蓝颖表示同意,“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新建模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我们恐怕已经没有时间去搞什么新模型了……”叶扬加入了频道,“苏乐跟我在一块,他也挂在我这个频道里,所以,你们刚刚的讨论我也听到了。”

    “叶哥什么意思?”蓝颖问。

    “叶叔好!”苏辰打招呼。

    苏乐苦笑了一声,“绕地轨道上的大部分航天器,在刚刚,都自动开启了轨道维持程序。也就是说,它们在运行的过程中,微微偏离了原轨道。”

    “被流星体撞的?”蓝颖做出了可能性最大的猜测。

    “不是。这些航天器并未损坏。”叶扬说,“是引力变了。”

    “这就是我刚刚想到暗物质块的原因。”苏乐说。

第一百九十九章 心有灵犀

    “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频道里静了几秒钟后,蓝颖出声问道。

    “暂时只有等了。”苏乐说。

    “等?”蓝颖稍一思索,便猜到了苏乐的意思,“你是说,利用这些航天器的轨道维持程序,来记录引力的变化趋势?然后再据此做具体的分析?”

    “是的,”叶扬接过话,“如果暗物质块真的存在的话,绕地轨道上的那些航天器在执行轨道维持程序的时候,就相当于是‘示踪剂’。好了,你们聊着,我去月博转转,现在相关领域的人都在讨论这个,我去看看有没有人提出什么新的看法。”

    叶扬说完,就退出了频道。

    “没事的话,我也继续去盯流星雨的数据了,”苏乐紧跟着说道,“有新情况了再联系吧。”

    “等等!!”苏辰听到现在,大脑还没有转过弯来,眼见老爸也要闪人,便立刻喊住了他,“引力变了?暗物质块?暗物质块穿不过地核?航天器的轨道维持程序?示踪剂?你们说到的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还没听明白!”

    “呃……”女儿这样连珠炮似的发问,让苏乐顿觉有点小茫然。

    “你去忙吧。”蓝颖接过话。

    “行。”苏乐应了一声,也离开了频道。

    “呃……”苏辰吱唔,她后知后觉,现在让老爸老妈费时间跟她解释这些问题确实不妥,“老妈,你要是也忙的话,那就回头再说吧。”

    蓝颖笑了笑,“你没有接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一时没听明白也挺正常的……娜娜,打开宇宙沙盒,然后把沙盒的画面共享到这个频道里。”

    频道里立刻传出了一个清澈甜美的女声,“好的。”

    苏辰愣了愣,“妈,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为啥给自己的ai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蓝颖笑了笑,没有理会这个问题,而是继续给ai下命令,“娜娜,新建一个空白场景,然后把地球加进去。”

    “宇宙沙盒已共享到指定频道,场景载入完毕,地球已加入。”娜娜说。

    苏辰也没有继续好奇‘娜娜’这个名字,因为她通过面窗,已经看到了共享过来的‘宇宙沙盒’的画面了。

    ‘宇宙沙盒’,是一款历史悠久的天体模拟软件,如今的最新版不仅已经vr化,而且数据模拟也达到了专业级,所以,就像美工离不开ps一样,专业的天体物理学家也已经离不开宇宙沙盒了。苏辰虽不是专业的天体物理学家,但她也经常跟这款软件打交道,平时,她在太空军的飞行训练中心授课时,就会用宇宙沙盒来布置交战场景。所以,她对宇宙沙盒并不陌生,而且,她也立刻就猜到了老妈调出宇宙沙盒的用意——八成是要用这个软件来演示什么。

    “看到了吧,这是地球,自转、质量、大气、陆地、海洋、各个区域的温度等等这些数据,都是真实数据。”蓝颖说。

    苏辰‘嗯’了一声,表示了解。

    “娜娜,看一下内部结构。”蓝颖继续说道。

    话刚落音,共享画面中的地球就被一剖为二,地球的内部结构随即就清晰地展现在了苏辰的眼前。

    “地壳、地幔、地核,这样的结构模型,就目前来说,是最完善的。”蓝颖说。

    苏辰点头,“薄薄的是地壳,然后是熔岩地幔、外地核,中心白亮的是内地核。”

    “是的,”蓝颖说,“但重点是,这是模型!这些结构,基本都是通过研究地震波得到的。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苏辰立刻get到了重点,“您意思是,还存在可以修改的部分?”

    “是的,比如地核,”蓝颖说,“在这个模型中,地核的半径是3470公里,主要成分是铁镍。镍的密度不到9克每立方厘米,而地核的平均密度是12克每立方厘米上下,之所以高出了3,是因为行星地质学家认为地核中还有不少重金属元素。但具体有哪些重金属、具体含量又有多少,没人知道。”

    “所以您要修改地核的成分?”苏辰惊讶。

    “是的。”蓝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简单一点,我们就直接改密度吧。”

    这次,蓝颖没有再让ai去做什么,而是选择了手动编辑模式,把这个模型中的地核密度改成10。

    “密度少了2,这样地核不就变轻了吗?”苏辰疑惑。

    “我们再在地核里添加一个东西,保证总质量还跟之前一样。”蓝颖说。

    苏辰恍然,“加一个暗物质……球吗?”

    蓝颖‘嗯’了一声,新建了一个半径与地核半径一样的球体,密度为2,只不过,在物质种类上,她选择了暗物质。然后,她把这个暗物质球叠加到了地核上。

    这时,苏辰总算是明白了,“所以,刚刚老爸的猜测是,一块‘暗物质碎片’闯进了地球,因为是暗物质,所以,它畅通无阻地穿过了地壳、地幔,最后,被地核里的‘暗物质球’拦下了。‘暗物质球’与地核本来是处于稳定的重叠状态的,但因为这一撞,这种重叠状态被破坏了,质心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引力波动,绕地轨道上的航天器也因此而自动开启了轨道维持程序,就像是引力波动的示踪剂,而这一撞,也是地核中微子爆发的原因。”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蓝颖说。

    苏辰感慨,“你们还真是心有灵犀,老爸刚刚就提到了几个名词,您就能知道他的想法……”

    蓝颖笑,“好歹我跟你老爸明年就是珍珠婚了,这点默契还是要有的。”

    苏辰啧啧了两声,转而问道,“可是,暗物质粒子能像正常物质粒子那样结合成块吗?能确定暗物质跟暗物质对撞会产生中微子吗?而且,地核里存在暗物质球,这也只是没有证据的推测吧?”

    蓝颖沉默了几秒钟后,缓缓说道,“现在有一种理论是相对成熟的,就是星系的形成,有暗物质参与。像我们银河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质量,都是由暗物质提供的。所以,之前有人在做太阳系的演化模型时,也尝试过加入暗物质。通过演算,发现在太阳系形成初期,也就是还是一团星际分子云的时候,暗物质的存在,确实也可以促进正常物质颗粒的结团、成型,当系统稳定之后,暗物质确实有可能会停留在星体的内部。”

    “您这么一说……”苏辰猛地打了个寒颤,“如果这些都成立,那要是撞击地球的暗物质碎片很大,岂不是……”

    “这应该也是你爸担心的,而且,他应该还觉得,这事儿跟今天的流星暴有关……”蓝颖说,“看他刚刚急着要去看流星雨数据的样儿……”

    苏辰惊诧,“老爸能把流星暴跟我们刚说的这些联系起来?”

    “他应该发现什么了吧,”蓝颖说,“先等着吧,他想说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嚷出来的。”

第二百章 皇帝的项链(上)

    嚷出来吗?

    苏辰嘴角微微一扬,“老爸那性子,确实会这样!”

    “好了,那就先这样吧。”蓝颖说。

    苏辰明白老妈也是有正事要忙的,于是也不准备再多扯什么了,“嗯,您忙,有事了再联系。”

    “你就在七站那边多待一段时间吧,等流星暴彻底结束了再说。”蓝颖又交代了一句。

    “嗯!明白!”

    “注意安全!”蓝颖又叮嘱了一句。

    “放心!”苏辰说。

    蓝颖‘嗯’了一声,就退出了频道,只剩下苏辰一人的频道,随即也自动关闭了。

    苏辰站在原地,深呼吸了一口气,她原本只是想给老爸老妈简单地报个平安,却没想到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这些个令人震惊的事情——伴随着御夫流星暴出现的,还有地核中微子大爆发,地球引力也出现了波动。

    这些状况扎堆发生,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一个猜测——它们之间难道存在关联?

    真的有关联吗?

    苏辰默默想了几秒钟,心头猛地又是一沉,她想到了刚刚跟老妈提到的那个假设——如果撞上地核的那块暗物质碎片很大的话……

    “东西南北,打开宇宙沙盒,把我们刚刚在频道里提到的那个地球模型,再模拟出来。”苏辰说。

    东西南北接收到指令后,就立刻把宇宙沙盒的画面投映到了苏辰的头盔面窗上。

    看着画面中的地球,苏辰突然觉得,那个与地核叠合在一起的暗物质球,就像是地球的灵魂一样,“东西南北,用暗物质碎片撞击这个地球试试。”

    “缺少必要参数。”东西南北说着,同时把一个参数设置列表弹到了苏辰的眼前。

    “暗物质碎片与地核暗物质球之间的碰撞,姑且就按照正常物质的碰撞规则来吧,该碎就碎,该炸就炸,暗物质与正常物质之间的联系,只取万有引力,”苏辰说,“撞击地球的暗物质碎片的尺寸、质量,不要超过地核内的那个暗物质球,撞击速度、撞击角度,就按照平时我玩宇宙沙盒的习惯来,各个档位的速度、各个区间的角度,都模拟一遍。”

    “参数太模糊,这样模拟出的结果,没有太大的意义。”东西南北说。

    “就这样试试看。”苏辰说。

    “好的。”东西南北应了一声,随即收起了参数列表。

    第一次撞击模拟随即开始,因为现实中暗物质不可见,所以在画面中,撞击地球的暗物质碎片,是用一块看似玻璃的碎片表示的。很快,这块碎片就穿过了大气层,接着是地壳、地幔,期间,它就像幽灵一般,最终,它撞在了与地核重叠的暗物质球上。

    在这次模拟的实时数据列表里,暗物质球发生了级数不低的震动,而暗物质球的质心与地核的质心原本是重合的,经这一撞,两个质心出现了错位,在引力的作用下,地核也跟着震颤了起来。但这种震颤的程度很小,而且很快就被地幔软流圈的熔融物质给吸收了,地壳根本就没有反应。

    然后是第二次模拟,这次,暗物质碎片的质量被提升了一倍,结果,地壳还是没有反应。

    再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

    因为模拟倍速很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倍速播放、8倍速播放,所以每次模拟都只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在进行到第九次模拟的时候,地壳终于受到了波及,但从震级上来看,连2级地震都不到,属于微微震。

    接着是第十次,第十一次……

    在第二十三次时,地壳板块受到了明显的影响,部分地震带附近出现了群发地震,但震级依旧不高,在四级上下。

    第三十二次模拟,出现了六级强震。

    第四十五次模拟,环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这三大地震带附近都出现了群发强震。

    随着暗物质碎片的质量的增加,在之后的模拟中,地壳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尝试最后一个档位的质量时,地震、火山爆发悉数出现,地表生灵涂炭。

    接着,东西南北开始尝试不同的撞击角度。

    然后,苏辰就看到了一种始料未及的情况——当前被当成靶子的这个地球模型,是相对静态的一个模型,并没有加入自转等参数,所以,当苏辰看到画面中的地球缓缓开始转动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惊呆了。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物理课上讲的一个惯性实验——在桌上旋转的生鸡蛋,拿起来之后、再迅速放回到桌上,它还会继续转动。

    “辰姐,我这边差不多快讲完了。”忽然,耳机里传出的叶慕研的声音打断了苏辰的思绪,“差不多就行了啊,有什么家常,回头再聊呗?影响不好,这么多学生看着呢。”

    苏辰立刻过神,她原本以为这通电话只会打一两分钟,所以并没有去隔壁的舱室,只是跑到了角落里而已。结果,她在角落里一待,就是半个多小时……

    “好了,来了来了。”苏辰果断地退出了宇宙沙盒,转过身、向众人快步走去。

    “聊什么呢,聊这么久?”叶慕研问。

    “没什么,就随便聊了聊。”苏辰没有提刚刚从她爸妈那里得知的情况。

    叶慕研也不多问,转而说道,“流星更多了,现在地球上最佳观测点的zhr,恐怕已经破两千了。”

    “是嘛?!”

    “是啊!”叶慕研的语气有些羡慕嫉妒恨,“地球上的人,哦,也不是所有人,就是欧非大陆的一部分人,现在可有眼福了!你看,一颗颗红色的火流星,这下得,跟不要钱的烟花似的!”

    苏辰看着大屏幕上的从地球传来的实时画面,星如雨下,确实很美,但她却欣赏不来,因为此时她的心中,满是好奇与担忧——

    老爸到底是发现了什么,才会把这次流星暴与地核中微子大爆发联系了起来呢?

    “哈哈哈!看呆了吧!”叶慕研爽朗地笑道。

    苏辰汗。

    “面窗可以打开了!”叶慕研接着又提醒道。

    “舱室的气密性检测与耐压测试全都已经结束了?”苏辰一边问着,一边按下了打开面窗的按钮。

    “嗯,就在你打电话的时候。”叶慕研说,“那我们接下来,是继续看流星雨,还是连线年叔?”

    苏辰一怔,她想起来是老爸让年叔尽快去采集流星体残骸的,所以说,老爸是在等流星体残骸的检验报告?他想据此来判断这场流星暴是否跟地核中微子爆发有关?

    “先帮年叔找流星体的残骸吧!”苏辰说。

    “好!我这就联系他、让他上线。”叶慕研说。

    ……

    同一时间,在距离泰山七站数十公里外的河鼓区,一份样本已经被成功采集到了——落在河鼓区47号舱段的流星体的残骸,已经被紧急送往了最近的实验室。

    身在气象站的苏乐,在离开了之前的家人小频道后,已经又新建了一个频道,而挂在这个频道里的,除了在现场检测流星体残骸的地质专家,还有在月博上已经讨论了小半天的一群人。

    此时,频道里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等着检验结果。

    兴许是受不了这样的安静,频道里终究还是有人出声了,“你们都觉得,这残骸跟参宿四舰队曾经提到的噬硅体有关?”

    “硅含量确实高得出奇!”有人回答道,“不然流星雨不可能那么红。”

    “按照参宿四舰队的说法,噬硅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制造出一些中介物质,也就是说,这种中介物质可以同时与正常物质、暗物质发生电磁作用。”苏乐说,“如果检测下来,这流星体真的跟噬硅体有关,那么,我们今天撞上的御夫流星群,很有可能就是暗物质的示踪剂。”

    “示踪剂?用噬硅体来标识暗物质碎片吗?你这比喻还挺形象的。”有人说。

    “听你的口气,似乎已经确定这事儿跟参宿四舰队有关了?说实话,我也不太认可地球核心存在暗物质球,地核中微子爆发,说不定是一种我们还不知道的核反应机制导致的。今天这些状况扎堆出现,是巧合的可能性更大。”有人说。

    “还得看航天部门的数据,”苏乐说,“等得到了引力波动的具体曲线再下定论吧。”

    “你们看这个曲线图,”有人插了一句,并把一副图共享到了频道里,“这是地核中微子爆发的实时曲线图。”

    图中的曲线,近似“m”形,而且,上边的两个尖尖靠得很近。

    “两个波峰??”所有人惊诧。

第二百零一章 皇帝的项链(中)

    这条‘m’形的实时曲线图,表现出了一个很明显的实时趋势——地核中微子爆发正在‘走下坡路’。

    但波峰有两个,而且靠得很近,这意味爆发其实可以细分为两次——用地震来类比的话,就是在同一个地点,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连发生了两次地震。

    所以,挂在频道里的一些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余震’,有人直接就问了出来,“之后该不会还有第三次吧?”

    “天知道……”有人回了一句,“现在连机制都还不清楚……”

    发问的那人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确实,现在根本没有理论可以解释地核中微子爆发,谈何预测?

    频道里沉静了一会后,几个人又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讨论了起来。这次,话题转到了暗物质上,而且,不少人还一本正经地讨论起了新模型的框架。

    如果苏辰有机会听到这些人的讨论,那么她会发现,她在‘宇宙沙盒’里模拟的那些情况,这些人都已经想到了,而且,这些人还讨论到了一个她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几个理论模型倒是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其中有两个是人们认为比较接近真相的,一是地幔负电层的转动,二是地核液态铁的流动。

    而这两个模型,不管是哪一种,都跟地球自转、或者说是跟地核的自转有关。

    意思就是,现有的大部分模型都认为,地球(地核)自转是产生地磁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反过来说,如果地球的自转受到影响,那么地磁定然会发生变化——自转越慢,磁场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就像自转龟速的金星,它的磁场强度是太阳系八大行星里最弱的一个,弱到几乎不存在。

    所以,在模拟【重叠在地核内的‘暗物质球’被‘暗物质碎片’撞击】的时候,如果把地磁考虑进去,那么地磁肯定会发生变化——‘地核’与‘暗物质球’原本是处在同步自转的稳定状态,如果‘暗物质碎片’的撞击让‘暗物质球’的自转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也会通过万有引力让地核的自转也发生变化,继而使地磁也发生改变,变强、变弱、消失、偏转甚至是倒转都有可能。

    这样带来的后果有很多,比如,利用地磁导航的生物将会找不着家;比如人类使用的导航系统也会受到影响,不管是地上跑的汽车使用的导航、还是天上飞的飞机、还是绕地运行的一些航天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如果磁场减弱、消失,那么太阳风、宇宙高能射线将会更加容易到达地表……

    ……

    “我怎么觉得……咱们越讨论,我的头皮就越麻呢?”

    “同感……我觉得甚至有必要给地球发一个预警……”

    “别想太多……这个假想里的有效参数太少了。”

    “什么太少?是根本没有!”

    “是的……这个假想的基础,是地球内部有一个暗物质球,这个模型至今还没有人研究过,也没法研究,除非能打穿地幔、从地核里掏出点东西来瞅瞅。”

    “唉,别说地幔了,平均厚度才17公里的地壳我们现在都打不穿……”

    “等航天部门把引力的波动数据整理出来后,我们可以拿来跟中微子爆发的曲线图对照一下。”

    “你的意思是,地核中微子爆发、出现的那两个波峰,会通过引力变化体现出来?”

    “反正现在地球的引力肯定是发生了变化了,要不然,绕地飞行的那些航天器也不会启动轨道维持程序。如果引力的变化也出现了两次‘波峰’,那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航天部门也负责监控地磁数据吧,待会顺便也要过来汇总一下。”

    “还有地质部门!我记得这个部门是搞‘重力勘探’的,他们在地球各个地方都布置了高精度的重力仪。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我们刚刚假想的那种状况,这些重力仪应该也是可以捕捉到重力的变化的。”

    “对对对!”

    “我说,你们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了?”有一个新的声音加入了讨论。

    苏乐一直在默默地听着,突然出声的这位,给了他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说得委婉一些,像是在给人泼凉水,说得严肃、严重一些,像是在批判、讽刺。

    “你们还真的认为今天的这些状况是暗物质碎片撞击造成的?”泼凉水的人继续说道,“这得向多少传统的理论模型发出质疑你们知道吗?地球结构模型、地球形成演化模型、太阳系演化模型、基本粒子模型……”

    “毕竟都只是模型,”有人打断道,“而且还是传统的,传统嘛,就是用来打破的。”

    “是啊,模型又不是盖棺定论的公理。你是害怕搞新的模型太麻烦,所以才不想接受我们假想的这种可能性吗?”

    那人没有接话。

    苏乐好奇,于是翻出了频道人员列表,发现刚刚泼凉水的那人已经退频道了。正当他准备‘开麦’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看到频道列表里的蓝颖头像前面的‘指示灯’亮了起来。

    “他想静一静……”蓝颖说,“他搞了大半辈子的行星物理学,有点接受不了你们刚刚提到的假说。”

    行星物理学,这个词对于频道里的大家伙来说都不陌生——

    行星物理学,研究的是行星及其卫星的物理状况和化学性质,地球、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甚至是系外行星,都是这一门学科的研究目标。具体的研究任务有很多,比如测定行星及其卫星的各种参数,像轨道、质量、尺寸、引力等等,表面的构造、温度、气候、大气、磁场、内部的结构等等,也都属于行星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苏乐是搞天文学的,虽然目前主攻的项目是恒星,但他对同样是属于天文学范畴的‘行星物理学’也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他还因为这五个字回想起了一些往事。他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他们签署‘极密级保密协议’之前,蓝颖做的就是行星物理方面的研究(第32章),而那时候,蓝颖所在团队的负责人……

    苏乐又调出了频道人员列表,翻到了那条人员变动的系统消息。

    是了,泼冷水、退频道的人,正是当年蓝颖所在团队的负责人。

    一个搞了大半辈子行星物理学的人,末了被告知基础可能打歪了,那确实挺打击人的……

    “唉……”想到这里,苏乐不禁叹息了一声,不过他调的是按键发言,频道里倒是没有人听到。

    频道里安静了一会之后,终究还是有人出声了,不过,这一位说话的语气也是充满了各种无奈与感慨,“理解,理解……要是有人跟我讲基础物理学在大尺度上不具有普适性,那我也接受不了。”

    接着,刚刚那几位在频道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人,都应声表示了同意,并对刚刚使用了调侃式的措辞表示了歉意。

    随后,频道里就又安静了下来,只是偶尔有人会出声催问一些情况,比如落在河鼓区的流星体的检验报告有没有出来,航天部门的各种数据有没有传过来。

    结果,这些数据大家伙都还没等到,却是又看到了一份来自于中微子巡天部门的曲线图。

    “又出现了三次波峰……”蓝颖把一张曲线图传到了频道里,“算上之前的两次,已经有五次了……”

    众人无语,这还真像是‘余震’,而且,‘余震’的级别还不低——纵观这五个波峰,峰值各不相同,而且,相邻波峰间隔的时间也不同。

    “按照刚刚我们讨论的那个假说来看,我是说如果啊,如果真的是暗物质碎片撞击地核暗物质球导致的,那这个曲线还真像是……”开腔的这人话说到一半,就止住了,不过,还是有人猜到了他的后半句话。

    “像苏梅克列维九号那样的碎片链么?”苏乐说。

第二百零二章 皇帝的项链(下)

    ‘苏梅克列维九号’,在天文学界,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93年,苏梅克夫妇与列维共同发现了一组彗星,根据天体命名的国际规则,这组彗星被命名为了‘苏梅克列维九号’。

    通过演算追溯,天文学家发现,这组彗星的前身,是一颗绕木星公转的短周期彗星——在木星强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彗星逐步裂解,最终才变成了由21个碎块组成的彗星群。这些碎块一字儿排开,就如一串璀璨的项链,所以,‘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也有着‘太空项链’之称。

    然而在次年,也就是1994年,这串太空项链就撞上了木星。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彗木相撞事件——在1994年的7月份,‘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21个碎块,排着队撞入了木星的南半球,在红外波段的观测数据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木星亮度的变化曲线非常明显,而这就是彗星的撞击造就的。

    “你是说……咱们遇到的,是暗物质碎片链?就像苏梅克列维九号那样么……”有人也明白了苏乐的意思。

    之前那位话只说了一半的人肯定地‘嗯’了一声,“如果地核中微子爆发真的是暗物质碎片撞击造成的,那么确实可以猜测曲线中的五个波峰,对应的是五次撞击。”

    苏乐没有再发表什么看法,他很清楚,这些猜测虽然可以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但正如刚刚退频道的那位所说,这些的猜测还是过于一厢情愿了,除非有实质性的证据出现,否则,这些没有证据的猜想,就纯属于瞎琢磨。

    “等具体的数据出来了再说吧……”有人接着说道。

    “我说,流星体的检验结果怎么还没出来?实验室的人是不是在偷懒啊?”

    有人笑道,“咱们挂在这频道里才等了多久啊,还没半个小时……”

    “才半个小时?我怎么觉得都大半天了……”

    听到这里,苏乐也是非常感慨——

    今儿个碰到的状况之多,可谓是应接不暇,御夫流星暴、地球引力的波动、河鼓区被砸、来自于地核的中微子爆发,这些,都扎堆发生在从早晨起床到现在的、这区区一个上午的时间里,这难免会让人对时间的流逝速度产生错觉。

    “唉……”频道传出了几声叹息后,就再次安静了下来。

    此时,挂在频道里的这些人,他们把能猜的都猜完了,剩下的能做的,就只有等数据了。对他们这些搞理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煎熬。

    而身处‘一线’主要负责采集数据的人,亦觉得煎熬。

    比如在实验室里研究流星体残骸的工作人员,他们用着最先进的仪器,却依旧觉得效率太低;比如航天部门,他们在汇总航天器记录的数据时,即便是用着配置最高的处理器,却还是恨计算机的算得太慢。

    当然,还有地质部门的‘重力勘探’的团队,在平时,他们只会定期去采集地球重力场数据,为的是研究矿体与岩层,偶尔也会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重力勘探,比如配合地震部门去采集地震区域的重力场数据。而今天,他们忙疯了——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布置在全球各地的、所有的重力仪采集到的实时数据都汇总起来,还要与航天部门做好对接、为之后的综合分析做准备。

    这工作量无疑是庞大的,庞大到令人癫狂。

    ……

    就这样,在相关团队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后,一份份数据资料总算是被陆续送到了各领域的、擅长理论分析的专家手里。

    当理论专家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了一些颇具可信度的结论后,时间又已经过去两三个小时了。

    这总共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苏乐一直挂在频道里,当他等到那一纸总结的时候,都已经是晚饭饭点的时候了,而这个总结,直接让他、还有频道里的其他人都把晚饭抛到了一边!

    “esa各大分部应该也已经得到这份总结报告了吧,他们怎么说,有没有准备开个研讨会什么的?”频道里有人问道。

    “我正在问。”叶扬这时候也已经挂到这个频道里了。

    “我认为开个研讨会比较稳妥,最好把联合政府也喊上。”有人提议,语气之严肃,全然不像之前讨论时那般随意。

    “我也觉得有这个必要。”叶扬说。

    “那我这就去准备吧!”一位与叶扬同级的负责人也表示同意,“这研讨会,我们月球方面也得参与。”

    “嗯!”

    ……

    苏乐默默地听着大家的发言,自己却是一言不发,这倒不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深入研讨,而是因为这一纸总结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过猛烈了。

    ……

    半个多小时后,一场规模空前的视频会议召开了。

    与会的,除了esa四大分部、月球基地方面,还有太空军与联合政府。

    “差不多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主持会议的,是esa今年的轮值主席quasar,“在过去的十二个小时里,我们监测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想必在座的各位已经有所耳闻了。相关团队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不太好的结论。所以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联合政府重视这个结论,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所以,这次会议是为我们开的?”联合政府的一位官员皱眉问道。

    quasar点点头,“是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理科生,所以,还要麻烦各位讲得通俗一些啊!”兴许是为了缓解紧张的会议气氛,联合政府的另一位官员如此打趣了一句。

    “很简单的。”quasar回应了一个礼貌的微笑,接着说道,“大家看公共大屏幕。”

    话刚落音,一副世界地图就被投映到了公屏上。

    “这是全球海拔地形图。”quasar说,“蓝色的是海洋,这个我们先不管。我们主要先看陆地。绿色调的区域是平原或盆地,黄色调的区域是丘陵,棕褐色调的区域是高山高原。”

    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quasar抬手做了个手势,地图上的一些区域立即就被描上了红边,“我先说我们的结论吧,就是把这些区域里的重要人员、设施设备,全都撤到远离海岸线、远离地震带、且高海拔的地方。”

    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盯着公屏上的地图,全都是一脸困惑。

    在交头接耳了一翻之后,发言代表问道,“您说的是撤?withdrawn?”

    “是的,同声传译没有问题,我是这个意思。”quasar说。

    发言代表一脸不可思议,“您知道这些地方有多少人、有多少重要的设施吗?全都撤走?不是开玩笑?”

    “是的。”quasar语气坚定。

    发言代表摇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即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我们也撤不完。”

    “那也得撤,能撤多少是多少。”quasar说。

    这样的措辞,让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纷纷猜测是不是出了什么严重的事件。发言代表与各方官员交流了几句之后,向quasar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猜测,“我们能想到的撤离的理由,就是超级海啸。所以您的意思是,海岸线、地震带这些地方将会出现海啸?可是据我所知,今天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发生五级以上的地震啊。”

    “撤离的理由……解释起来有些麻烦,所以我才把各方面的人都召集了过来……”quasar 回道,“接下来,我会让相关领域的负责人向您们介绍一些详细的情况。”

    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quasar继续。

    quasar点了点头,把麦克风先调给了月球气象部门的负责人兼发言人。

    【“大家好,我是叶扬,是月球气象部门的负责人,我们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近地天体的巡天。今天,地球上出现了一场流星雨,也就是御夫座流星雨。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每年这个时候御夫座流星雨都会出现,且平平无奇、不值一提,但今天的御夫座流星雨达到了流星暴的级别。”】

    【“请看公共大屏幕,这是无线电观测得到的zhr的变化曲线图。x轴是时刻,y轴是zhr。zhr,是衡量流星雨大小的单位,就像天气预报通常用降水多少毫米来衡量雨雪的大小。”】

    【“从这条曲线可以看出来,在过去的十二个小时里,zhr的波动还是比较明显的,一共出现了11个波峰。好了,我要讲的内容完了。”】

    “好的。”quasar接过话,“接下来,是地震部门。”

    地震部门的发言人接过麦克,直截了当道,【“我们的数据很简单,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

    公屏上,那幅曲线图的11个波峰的旁边,被依次标注上了红色的数字。

    【“这些红色数字代表的意思是:波峰的‘上升段’(‘n’的左半部分)对应的时间段内,全球发生地震的次数。说得直白一些,这些红色数字,就是流星雨越下越大时,全球地震的次数。现在,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幅曲线图中的数字。”】

    【“第一个波峰,zhr是3560±54,这个波峰的‘上升段’(‘n’的左半部分)对应的时间段内,全球一共发生了622次地震。”】

    【“第二个波峰,zhr是1650±72,这个波峰的‘上升段’对应的时间段内,全球一共发生了485次地震。”】

    【“第三个波峰,zhr是4120±19,这个波峰的‘上升段’对应的时间段内,全球一共发生了749次地震。”】

    【“大家继续往后看,应该可以看出一些规律了吧。就是zhr‘波峰越高’,对应的时间段内的地震次数越多,这11个波峰都是如此。”】

    【“我想大家肯定会产生一个联想,那就是,地震的次数与流星雨的大小有关。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监测到的这些地震,震源深度都在10公里以下,而且我们也已经在天文观测组那边得知了一个确切的事实——这次的御夫流星雨虽然达到了流星暴的级别,但是,几乎没有流星体砸到地表。所以这些地震,不可能是御夫座流星雨的流星体造成的。”】

    【“然后,我们还有一个数据。以往每天的地震次数在1万次左右,最高不超过2万,可是今天地震的频率,比平时高了一倍多。当然,震级也都很低,都在3级以下。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

    “可以理解吗?”quasar问。

    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都点了点头,不过他们并不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于是发言代表确认道,“也就是说,御夫座流星雨通过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手段,影响了地震的频率。是这个意思吗?”

    “您总结得很到位。”quasar说。

    “ok。”发言代表示意quasar继续。

    “那接下来,是中微子巡天部门。”quasar说。

    中微子巡天部门的发言人接过麦克:【“我们监测到了一次中微子爆发,目前还在继续。”】

    【“这场中微子爆发,源头在地核。”】

    【“如果这些中微子是来自于正常物质的核裂变或是核聚变,那么,释放出这么多的中微子,同时也会释放出巨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不仅会把海水煮沸,连地壳都会融化。可是,目前海水的温度很正常。”】

    【“所以,根据现有的理论,我们没法解释地核为什么会迸发出如此巨量的中微子。”】

    【“不过,有一个尚未得到论证的模型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这个模型认为,暗物质的基本粒子中,有一种叫做‘惰性中微子’的粒子。而平时我们监测到的不管是来自于太阳的、还是来自于超新星的中微子,都属于‘快中微子’,也就是能级比较高的中微子,目前我们监测到的来自于地核的中微子,也属于‘快中微子’,我们现在也只能监测到这种中微子。”】

    【“所以,如果用这个模型进行推演的话,就是两块由暗物质构成的物体发生了碰撞,从而释放出了大量的‘快中微子’,把这个模式推演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就是地核里存在一个‘暗物质球’,而在御夫座流星雨里,混有至少11个暗物质碎块。”】

    【“我们确实得到了一个数据可以支持这个模型。”】

    【“请大家看公共大屏幕,我把过去的这十二个小时里监测到的地核中微子数据,也做成了一张曲线图。”】

    这张蓝色曲线图,出现在叶了扬之前的那张zhr曲线图的下方。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这十二个小时里,地核中微子的数量也在时刻变化着,总体趋势也很明显,也是11个波峰。”】

    【“然后,请大家对照叶扬的那张zhr曲线图,应该可以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巧合。”】

    【“是的,两张曲线图里的11个波峰对应的时刻,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地震、流星雨、地核中微子爆发之间必然存在联系。想要验证,很简单,等待下一次波峰。我的话完了,谢谢。”】

    “好的,”quasar说,“接下来,是地质部门的重力勘探团队与航天部门。因为两方合作处理了相关数据,所以,你们两个部门就派一个代表来说明吧。”

    【“我们整理研究的,是这十二个小时里的地球的引力数据。”】

    【“整理的过程比较复杂,就不详细说明了,总之,我们也绘制了一张曲线图。”】

    第三张曲线图被放到了公共大屏幕上。与前两幅不同,这一张曲线图,看起来像是心电图。

    【“如你们所见,在过去的十二个小时里,地球引力一共出现了11次波动,就像心跳一样。这11次波动,布置在全球的半数以上的重力仪都监测到了,绕地飞行的大部分航天器也受到了这11次波动的影响。而且,地磁也出现了11次波动。”】

    【“然后,大家注意这11次波动的时间。”】

    【“你们没有看错,我们也没有搞错。地球引力、地球磁场出现波动的时刻,与上边两张曲线图的11个波峰对应的时刻,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碰到的这种现象,确实有可能是暗物质层面上的撞击造成的。”】

    【“因为是暗物质,所以,只能通过中微子与引力这两个渠道被我们监测到。图中的这11次波峰,代表的,可能就是11个暗物质碎块。它们就像一串项链一样,陆续撞进了地核、并与地核里的暗物质球发生了反应,这个过程中,地核里的暗物质球通过引力影响到了地核,继而造成了地震频率增加与地球引力的波动……我的话完了,谢谢。”】

    quasar收回了麦克,接着说道,“各位请看大屏幕。”

    说着,quasar调出了一个视频小窗口、并拖到了大屏幕的右上角。

    “这是1994年‘太空项链’、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21块碎片撞击木星的影像,我们现在遇到的,可能是与之相似的情况。只不过,是在暗物质层面上。”

    当这个时长不过一两分钟的彗木撞击视频播放结束之后,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就激烈地讨论了起来。其他方面的与会者们没有插话,也插不上话。

    最后,联合政府的发言人代表问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所以你们的意思是,有一串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太空项链正在撞击地球?这串项链到底存不存在,你们也说不清楚,是不是?”

    “是的。”quasar说。

    “就因为这个,让我们去疏散沿海还有低海拔地区的人?有必要吗?”发言代表严肃地问道。

    “是的。有必要。”quasar也用严肃的语气回应道。

    “恕我直言……”发言代表做了个停顿,“即便我们愿意去疏散这些地区的人,可我们该如何向社会民众说明?说现在有一条由暗物质构成的太空项链正在撞击地球,说这玩意儿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吗?我想,民众大概率会认为,我们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为皇帝织新衣的骗子、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搞欺诈。”

    “如果您们同意疏散,那么esa的社会学团队将会协助您们去做民众的工作。”quasar说,“当然,我们极力建议疏散。”

    “真的要这样做吗?”代表问道。

    “您们可以再仔细看一下大屏幕上的那两条曲线。”quasar说。

    “还有什么含义吗?”代表不解。

    “看整体趋势。”quasar说,“曲线的整体趋势,是上扬的。”

    “地震会越来越明显吗?”

    “可能性非常大。”quasar说。

    联合政府的与会者们面面相觑,接着又讨论了起来。

    quasar见状,非常无奈,他很想大吼一声让这些人快做决定,但他也知道,这个决定真的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出来的,毕竟这牵扯到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

    干坐了几分钟后,quasar注意到,有不少人都打起了哈欠。他很清楚,大家连续忙了十几个小时,肯定都疲乏了。正当他准备开麦让大家伙轮流去休息时,一条私聊弹到了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检验结果出来了,这是报告。”

    quasar双眼一眯,看清了私聊者的名字——月球实验室。

    quasar的精神瞬间一振,立刻就点开了附件文档。

    十几秒后,他开麦打断了联合政府官员们的讨论,“各位领导,我刚收到了一份最新的报告……今天有几颗御夫流星体落到了月球上,这段时间里,月球的实验部门一直在对这几颗流星体的残骸做分析研究。”

    quasar说着,已经顺手把三份数据放到了公屏上,“这三颗流星体,都跟噬硅体有关。”

第二百零三章 示踪剂

    噬硅体?!

    quasar语惊四座,因为与会的所有人都很清楚噬硅体是什么东西——这玩意儿,是参宿四舰队畜养的核生物!(第174章)

    而现在这份报告显示流星体与噬硅体有关,难道说参宿四舰队卷土重来了?

    许多人都不寒而栗地冒出了这个想法,但他们随即就自我否定了——从参宿四舰队离开地球的那一天起(第195章)、直到今天,esa对它们的跟踪监视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期间,它们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举动,如果它们杀个回马枪什么的,应该早就被发现了!

    所以,有噬硅体掉落在了月球上,并不能代表参宿四舰队回来了。

    那这份报告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大部分与会者都有点懵,他们想要做一些推测,可连一个切入点都无法找到。

    苏乐、叶扬、还有一些流星观测者们倒是有一些头绪,因为他们比其他人都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落到地球上的这场御夫流星雨、绝大部分流星都是红色的,这意味着流星体的硅含量很高。因此,他们之前就做过一些猜测,认为今天地球碰上的流星体群有可能跟参宿四舰队有关,因为不管是参宿四舰队控制的石虫、还是它们畜养的噬硅体,硅含量都是极高的。而这份报告确切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至少落在月球上的流星体是与噬硅体有关的。

    所以,地球上的流星雨,也与噬硅体有关……吗?

    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论证,一是,在地球上找到流星体的残骸,但这不太现实,因为目前并没有监测到有流星体成功穿过大气层落到地表。二是,看是否可以证明落在月球上的这三颗流星体,与地球上的流星雨,都源于同一个流星体群。

    在跟苏乐、还有月球气象站的几位同事讨论了几句之后,叶扬按下了请求发言的按键,quasar收到请求后,便把麦克交给了叶扬。

    “如果报告中的这三颗流星体,与落到地球的流星体同出一源,那就能说明,地球正在经历的,不仅仅是一场流星雨了,也是一场噬硅体的洗礼。”叶扬说。

    “应该是同出一源吧。”quasar说,“你们月球方面不是已经发布了预警了么,说月球也受到了流星体群的影响。”

    “是的。地月系这几天正好是运行到了御夫母彗星轨道的附近,所以,我们才碰上了这场御夫流星雨。”叶扬说,“但还有一类流星,是我们每天都能碰上的,那就是偶发流星,也就是群外流星,这跟御夫流星体群不搭界。这份报告中提到的三颗流星,虽然极有可能就是御夫流星,但还是有一定的几率是属于偶发流星的。”

    “哦,我明白了。”quasar恍然,“你是想要一个确切的证据,来判别这三颗流星体到底是御夫流星,还是什么偶发流星。”

    “是的。”叶扬说。

    “那这证据该从哪里找?”quasar问。

    叶扬抬起手在面前的触控屏上点了点,“公屏上的这份报告中,一共有三份数据,对应的这三颗流星体,我已经做过了解了,分别是落在泰山三站的两颗,还有河鼓区的一颗。泰山三站的那两颗,一颗砸在了月球车上,我们可以从这辆月球车的受损情况、得到这颗流星体的飞行轨迹,继而推出它的轨道。”

    “明白,就像分析枪弹留下的痕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枪手的位置,是吧?”quasar说。

    “是的。”叶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然后另一颗是砸在了天线盒子上,留下的痕迹比较……总之,花一些时间,也是可以分析出一些数据的。至于河鼓区的那一颗,应该是最容易确定来源的了,它的尺寸相对比较大,留下的陨坑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不用冒险外出实地考察,就能确定一些东西。”

    “派机器人的话,恐怕得花一些时间。”quasar说。

    “双管齐下,”叶扬说,“除了机器人,我们还可以利用绕月飞行的‘锁眼’与‘高分’卫星。这些高分辨率的卫星可以把陨坑的细节全都拍下来,我们可以分析这些照片。相关工作我已经安排下去了。”

    “也就是说,落在河鼓区的这颗流星体的轨道数据,很快就能算出来了?”quasar问。

    “是的。”叶扬说。

    “那如果这颗跟噬硅体有关的流星体,与落在地球的流星确实同出一源,你如何看待?”这次发问的,是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

    “其实我们气象站一开始就觉得这场流星雨与参宿四舰队有关,”叶扬说,“这场流星雨下到现在,红色的流星占了绝大多数,而红色,代表着流星体的硅含量很高。如果这些流星体都跟噬硅体有关的话,那正好可以解释‘颜色偏红’这一现象,因为噬硅体的硅含量确实很高。”

    “所以你认为……”发言代表顿了顿,接着说道,“用你刚刚的话来说,就是地球正在经历的这场流星雨,极有可能是一场噬硅体的洗礼?”

    叶扬点头。

    “可参宿四舰队为什么要把这一拨拨的噬硅体播撒到地球上来呢?”发言代表问。

    “您的思维有些跳跃了。”叶扬说,“如果这些‘噬硅体群’真的来自于参宿四舰队,那参宿四舰队的目的肯定不是‘把噬硅体播撒到地球上’。”

    “什么意思?”发言代表问。

    “很简单,您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参宿四舰队的目的是把噬硅体种到地球上,那它们去年走的时候,在地球上留下一些噬硅体的‘种子’就行了,犯不上都快离开太阳系了再把噬硅体空投到地球。”叶扬说,“然后,撒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撒啊,这些噬硅体,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穿不过大气层。”

    “确实……”发言代表恍然,“那您还有什么见解?”

    “噬硅体,在参宿四舰队的ai曾经发来的信息中,是不是这样描述过?”叶扬说,“它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制造出一种中介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把正常物质与‘暗物质’联系起来。”

    发言人看了看左右,跟身边的人交流了几句,末了还是一脸困惑,“我们还是不太理解您的意思。”

    “联系我们之前的分析,”叶扬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碰到的所有现象,地核中微子爆发、引力波动、磁场变化、小微级地震频发,都可能是一串暗物质碎片链撞击地球造成的。”

    quasar接过了话,“所以,你认为这些噬硅体,是暗物质碎片链的示踪剂,对吗?”

    叶扬点头。

    听到这里,与会的所有人总算都明白叶扬的意思了,有人情绪激动,都没有向quasar申请发言就直接开了麦,“看公屏上的地核中微子爆发曲线图,如果用暗物质碎片链解释的话,波峰越高,对应的暗物质碎块就应该越大!如果我来用噬硅体做暗物质碎块的示踪剂,那么,暗物质碎块越大,我投放的示踪噬硅体的数量相应的就会越多!数量多,流星雨的zhr就高!这就和zhr的曲线对应上了!”

    quasar作为这场视频会议的主持人,看到有人忽视了他的存在,他本想咳嗽两声以表提醒,但他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因为他非常理解那位发言者的心情——叶扬提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逻辑自洽,确实令人激动。

    接下来,自由的讨论蔓延到了各个角落,quasar也随大流,跟自己身边的人讨论了起来。

    然而十多分钟后,接连而来的两份数据报告中断了大家的自由讨论。

    一份报告,是来自于月球气象站:落在河鼓区的流星体,确实属于御夫流星。

    另一份,则是来自于地球核生物实验室:这些年来采集到的所有的**噬硅体,活性都大幅度降低了,甚至还有不少都彻底失去了活性。

第二百零四章 性价比

    这两份报告,让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言表的感觉。

    首先是落在河鼓区的这颗流星体,从它的轨道数据来看,它的确是属于御夫流星体群,这为叶扬刚刚提出的看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即地球正在经历的这场御夫流星雨,是噬硅体群造成的。

    难道事实就如叶扬所说、这些噬硅体群是暗物质碎块的示踪剂?

    这虽然能在逻辑上说得通、并能解释一些现象,但还是令人难以置信。

    然后这第二份报告,就更令人费解了——地球核生物实验室里的**噬硅体,都逐渐失去了活性!

    核生物实验室,是研究噬硅体生命活动的实验室——当年金星石虫来地球自爆后,esa的相关团队在自爆点附近发现了噬硅体的**,核生物实验室就是在这期间建立的,主要研究的,自然就是噬硅体是如何进行“消硅产铁”这样的重核聚变的。

    这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没什么进展,但科研人员至少也摸清了噬硅体的适存环境,把噬硅体**给养死的情况,一次都没有发生。去年,参宿四舰队离开地球后,科研人员就再也没有在自爆点周围发现过**噬硅体,所以从那时起,实验室里的噬硅体就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高规格待遇,别说养死了,就连蔫都没蔫过一只。

    可今天这些噬硅体,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集体吐魂了,这难道跟今天频发的怪像有关?

    产生这种想法的人有很多,但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

    作为这场视频会议的主持人,quasar首先提出了一个思考方向,“关于噬硅体,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资料有多少?”

    【“有限。”】来自核生物实验室的发言人说道。

    “简单说明一下吧,然后把重点写到公屏上给大家参考一下。”quasar说。

    【“好的。”】

    【“我们最初发现的硅基组织样本,也就是星墙墓墙砖中的硅基组织残骸,就是噬硅体的。”】

    【“虽说是残骸,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活性。也就是,当遇到超新星爆发事件时,这些硅基组织细胞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开始进行消硅产铁这样的重核聚变。”】

    【“2027年心宿二的爆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后来,方通过钴60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这一点,并确定了铁之后的元素的核聚变反应会释放某种东西,可能是中微子,也可能是我们还不了解的暗物质,总之,这种东西会促进噬硅体的生命活动。具体的应证,就是金星石虫那样的钴弹式自爆、让自爆点附近的噬硅体几近涌出地表。”】

    【“然后就是噬硅体的适存环境,简言之就是不要水。它耐低温,但不耐五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一些频率的高能激光也可以让它受伤,被灼伤的组织细胞会彻底失去活性。”】

    【“差不多就这些了。”】

    “你们是如何判断它彻底失去活性的?”quasar问出了大家困惑的地方。

    【“很简单,刺激它,也就是放到制造钴60的环境里。”】

    “刚刚你们拿来的这份报告里提到的彻底失去活性,意思是,这些蔫了的噬硅体,即便被放到了刺激的环境里,也没反应?”quasar问。

    【“是的。应该是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某种我们无法探知的东西,这种东西抑制了噬硅体的生命活动、甚至是彻底杀死了它。”】

    “全球范围内?你们如何确定的?”quasar问。

    【“当年自爆的金星石虫不是在全球都有分布嘛,所以我们的核生物实验室也遍布全球。所有实验室里的噬硅体,今天都这样。”】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推断?”quasar接着问道。

    【“参宿四舰队的1031ai曾提到过,噬硅体在生命活动中会制造出可以把暗物质与正常物质联系起来的中介物质,所以,我们猜测噬硅体的生命活动中,除了有正常物质参与,也有暗物质参与。今天噬硅体集体出现异常,应该与暗物质有关。总的来说,可能是不同的暗物质粒子,或者说是不同的暗物质元素对噬硅体有不同的影响吧。就像我们制造钴60的时候,副产品中就存在某种暗物质元素、可以刺激噬硅体的生命活动,就像激素一样。今天的,可能是毒素。”】

    “对了,忘了问,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种中介物质?”

    【“发现过,但提取不出来。我们试过把具有活性的噬硅体的组织细胞放到非水溶液中进行观察。一般来说,会出现无规则的布朗运动。但我们发现,它们的运动会有一个大方向。”】

    “也就是有规律?”quasar问。

    【“是的,背离太阳的方向。在目前的暗物质理论中,一些特殊的中微子就被认为可能是暗物质粒子。而太阳无时无刻不在释放中微子,我们实验中看到的,应该就是太阳中微子打到这种中介物质上产生的效应了。但今天我们做这样的实验,得不出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得出了两个结果,一是今天噬硅体细胞的活性没了,二是这种中介物质会消散。我记得参宿四舰队的那个ai确实提到过一点,就是这种物质会衰变。”】

    “这……”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忽然出声,“这该不会是参宿四舰队离开地球的原因吧?它们预知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然后才会在去年带着石虫、噬硅体跑路?”

    此言一出,众人皆怔!

    当年1031ai发来的消息中,非常明显地表示了它们将离开太阳系、去竞争新的生态位,之后从它们的行动上来看,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去年,它们分成了两拨,一拨飞向了已经爆发的心宿二,一拨飞向即将爆发的参宿四老家。而它们选择在‘去年’离开,这当中会不会还存在其他的原因,比如,它们会不会早就预知到了今天发生的这些匪夷所思的状况?

    众人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还真有这种可能性——

    对参宿四舰队来说,噬硅体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卡在今天这种状况发生之前、把‘种’在地球上的噬硅体收割了跑路,确实也说得通!

    “那它们离开地球后,顺道又去了金星跟水星,难道金星跟水星也会发生这些状况?”有人再次绕过了quasar直接开麦说道。

    此例再开,不少人都直接开麦、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金星、水星那边我们还有多少探测器?”

    “中微子巡天部门能不能监测到水星与金星方向上的中微子?”

    “估计悬……水、金都太靠近太阳了,站在地球的角度上看,这两颗行星即便也爆发了中微子,也基本会淹没在太阳中微子里。除非也是大爆发级别……”

    “我们可以把尚具活性的噬硅体送到远离地球的地方,看看活性会不会恢复!”

    “……”

    看着有些嘈杂的会场,quasar叹息了一声,然后选择了控麦,会场随即安静了下来,但通过视频画面,还能看到有人在自说自话着,显然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麦已经被禁了。

    “大家安静。”quasar说,“关于噬硅体的研讨,我们可以待会再进行,我们这次视频会议的目的,是要把可能发生的状况向联合政府说明清楚,请大家把注意力暂时还是放到公屏上的这张曲线图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整体的趋势是上扬的,所以,不排除接下来会发生‘波峰’更高的情况。”

    “是的,这确实值得注意。”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接过话,“如果还有更高的波峰出现,那就意味着地壳活动将会更频繁、更剧烈……您刚刚的关于撤离疏散的提议,我们会仔细考虑的。”

    quasar有些意外,刚才联合政府持的还是怀疑的态度,这会儿听起来,好像是已经接受了似的,而且那语气,一点敷衍的意思都没有。

    “我们会尽快研究出一个疏散方案,”发言代表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也需要你们的社会学团队来协助我们,同时,如果你们有新的发现或是有新的建议,也要及时通知我们。”

    “容我直言,”quasar问道,“您们看起来……好像已经确信这条曲线往后还会有更高的‘波峰’,为什么?我们都还不确定……”

    “噬硅体的异常,让我们觉得这事儿不简单。”发言代表严肃地回答道,“您们搞理论的,偏向于用理论、事实来说话,喜欢归纳数据、画图列表,而我们……”

    所有人洗耳恭听。

    发言代表顿了顿,无奈一笑,“我们刚刚交换了一下意见,我们用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思考了一下今天出现的这些状况……”

    惯有的方式?与会的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不过,还是有人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并紧紧锁起了眉头。

    “公屏上的曲线图,还有今天噬硅体活性的丧失,”发言代表接着说道,“这确实让我们联系到了一点——参宿四舰队选择在去年收割噬硅体离开地球,可能确有深意。我打一个比方吧,首先说明一下,这个比方不带歧视与嘲弄,只是纯粹为了说明我们是怎样来思考这个问题。”

    quasar做了个‘请’的手势,“您请说。”

    发言代表点了点头,却是反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预知地震的能力,可以提前十年预知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那么,我们会怎么做?”

    2011年日本大地震?历史上排名第五的大地震?

    与会的日方人员第一时间就回想起了30年前的那次大地震——2011年的3·11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日本岩手、宫城、福岛等地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因此而发生了核泄漏。

    如果能提前十年预知这次地震?也就是如果在2001年就知道会发生这场地震的话,政府会怎么做?

    所有人几乎不用思考,就都想出了一个答案。quasar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替大家把这个答案说了出来,“提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这是肯定的。”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说道,“具体是怎么提前呢?比如疏散撤离方面,我们应该选择在2001年就把相关地区的人都撤干净,还是在地震到来的前一年再撤?”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一个类比。

    “选择提前十年就撤,性价比太低了。”quasar说。

    “是的,性价比。”发言代表肯定道,“您说的这个词太贴切了。虽然不想承认,但我们,尤其是我们西方成员国的官员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习惯的思维方式,就是优先考虑性价比。”

    “所以您认为参宿四舰队也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吗?”quasar问。

    发言代表摇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参宿四舰队如果拖到今天才离开,那么,它们的收成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偏向于认为参宿四舰队是投了一次压哨球,而且是一次信心十足的压哨球,也就是在deadline到来之前,它们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撤离时刻,不早不晚,性价比最高。”

    “离开早了,‘种’在地球上的噬硅体还太少,离开晚了,啥都收不到……”quasar说,“现在想证明这个推测是否成立,倒是有一个办法。”

    “哦?”发言代表好奇。

    “不过不太现实。”quasar无奈地摇了摇头。

    “是直接发信息给参宿四舰队去问么?”发言代表问,“确实不现实,自从那次主动跟我们交流之后,它们就再也没有睬过我们……”

    quasar摇头,“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尚具活性的噬硅体送到目前参宿四舰队所处的位置上,看看噬硅体在那里会不会受到地核中微子爆发的影响。这样就能看出来,它们是不是投的压哨球了。”

    “二三十个天文单位之外……”发言代表恍然,“那确实不可能。这么远的距离,我们的立方体战机现在出发,也得…也得…得……”

    “七八年吧……”quasar心算出了一个值,“等我们把噬硅体送到位置上,说不定地球上的异常状况都已经……”

    quasar话说到一半,不自觉地止住了——他原本以为发言代表是在换算天文单位,所以才结巴,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视频画面……卡住了……

    quasar的耳机里,随即传出了网络技术人员传来的声音,“视频信号的丢包率正在上升!”

第二百零五章 狂暴的甜甜圈(上)

    丢包,就是网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

    一般而言,丢包不可避免,但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丢包率控制在不影响通讯质量的范围内。不过,还是有一些因素会导致丢包率上升,一是终端设备出了问题,比如接口老化;二是网络上的路由器出现了路径错误;三是网络线路老化,当然也可能是受到了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总之,丢包率突然升高一般就意味着网络出现了故障。

    可是,在如今的这个时代,网络故障一般只会出现在民用网络中。而今天这场视频会议的与会者们使用的网络与相关设备,都属军用级,其稳定性不言而喻,所以,丢包增加、视频卡顿成了ppt,这绝不正常。

    所以,当quasar看到网络工程师的私聊报告后,一种不祥的预感就袭上了他的心头。正当他准备向网络工程师询问丢包的具体原因时,另一条私聊信息已经又弹到了他面前的屏幕上。

    翻开这条消息,quasar直接倒吸了一口凉气,然而作为esa的轮值主席、这场视频会议的主持人,他只能、也必须保持镇定。

    “这是卡了吗?”这时候,联合政府那边也意识到信号变得不流畅了,“画面突然卡顿了,音频也不太流畅。”

    “是的,我这也一样。”quasar眉头紧锁,一边操作着面前的触控屏、把刚收到的消息转投到了公共大屏幕上,“这张曲线图是我刚刚收到的。”

    众人怔怔地望向了公屏——这张曲线图,是最新的地核中微子的爆发曲线图,通过对照之前的曲线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第十二个波峰即将出现……

    “第十二个波峰?”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也一眼就瞧出了关键所在。

    “是的。”quasar说。

    “地震监测部门那边有没有最新消息?地震频率开始增加了吗?”发言代表急切地问道,“对了,还有引力的变化,现在监测到了吗?如果之前的分析成立的话,这些现象肯定会伴随着出现的!”

    quasar摇头,“暂时还没有消息传过来,不过有一样应该可以确定。”

    “您指的是我们的通讯信号受到了干扰?”发言代表猜测道。

    “是的,”quasar说,“身处地球各个角落的我们,之所以可以进行高质量的联网通讯,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微秒级延迟的6g高效网络。而在6g网络中,通讯卫星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能想到的,就是我们的通讯卫星可能出了问题。”

    跟quasar一样,很多人也想到了这一点——按照之前的思路,就是地球引力出现了波动,致使通讯卫星临时启动了轨道维持程序,这个过程中,卫星的姿态发生了变化,继而使通讯质量受到了影响。

    所以,quasar接下来就直接把麦克交给了来自于航天部门的团队,希望他们把目前卫星的运行情况通报一下。

    将最新的数据进行了汇总之后,航天部门的发言人做出了回答,【“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不仅仅是通讯卫星,其他的一些航天器的姿态也出现了变化,相应的姿态与轨道维持程序也都已经启动,但我们暂时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地球的引力变化造成的,因为地磁的扰动也会影响卫星的姿态……我们的卫星现在出现的状况,也可能是引力变化、地磁扰动共同造成的。现在,我们正在联系地质部门、汇总监测到的引力、地磁方面的数据,得出结果还需要一点时间。”】

    “地磁的扰动也会影响卫星的姿态?”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问道。

    【“是的,这涉及到卫星自身的‘地磁干扰力矩’。”】

    发言代表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继续问道,“那现在是不是就能下结论、之前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也就是地核中微子的爆发、地球引力的变化、地球磁场的扰动,这几者之间确实存在关联?”

    【“是的。不过,现在的重点不在这里,”航天部门的发言人皱眉说道,“目前我们的通讯受到的干扰,跟通讯卫星的姿态基本没什么关系,倒很像是太阳风造成的……”】

    太阳风?

    众人面面相觑,这倒不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太阳风为何物,而是大家都很清楚一件事——太阳最近并没有爆发过黑子、耀斑。

    【“我也知道太阳近期很平和,”航天部门的发言人继续说道,“但是现在的通讯干扰,确实像是高速带电粒子流造成的。这也是我们觉得奇怪的地方。对此,我们也有一些猜测。”】

    说完,这位发言人把一个地球磁场模型投映到了公共大屏幕上。

    【“太阳风时时刻刻都在吹袭着地球,平时我们感受不到太阳风的影响,是因为构成太阳风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给推开了。所以,地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庇护了我们的通讯。因此,一旦地磁出现了扰动,那么,那些原本应该被地磁推开的带电粒子流,就可能闯进地球的大气层,使‘电离层’失去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这就会对我们的通讯造干扰。”】

    “所以究根结底,你们认为地磁出现扰动的可能性最大?”quasar问。

    【“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地磁的扰动可能比之前的那十一次还要剧烈……”航天部门的发言人说,“之前,我们的通讯并没有受到这么明显的干扰。”】

    quasar看向了公屏上的那张曲线图,眉头皱得更深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正在形成的第十二个波,肯定要比前十一个更高了。”

    【“所以,我们建议做好放弃通讯卫星的准备。”航天部门的发言人说。】

    “通讯问题倒是不用太担心,”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接过话,“据我所知,虽然如今我们使用的是6g,但低一级的5g的基站,我们并没有拆除。而且,网络光纤、跨洋光缆也都照常在维护。所以,即便通讯卫星都报废了、无线6g用不了,我们的这个视频会议还是能继续开下去的,只不过网络延迟可能要高一些。”

    “而且我认为,”quasar接着说道,“我们不仅要研讨撤离疏散的具体事宜,还应该立刻向地震带周边的国家与地区发出地震预警。不过,我们以前一直都在向民众灌输‘地震不可预知’这样的知识点,所以,现在发布预警、告诉他们可能会地震,这样会显得很突兀,所以我建议变通一下,就说在远离海岸线的大洋深处发生了强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地震带附近的地区,可能会有余震出现,沿海地区也要做好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海啸。”

    “可行。”联合政府的发言代表表示同意,“那我们这就去做相关的工作了,还要麻烦您知会一下esa的社会学团队,我们需要他们的协助。”

    “好的。”quasar答应道,“对了,你们留几个人守在这个视频会议的频道里,一旦出现了新情况,我们也好及时通知你们。”

    “好!”

    至此,这场视频会议终于是到了尾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到了可以放松的时刻——在公共大屏幕上,第十二个波还没有成型,待会儿会不会出现强震等一系列的灾害,还未可知。

    除了先一步离开的联合政府团队,留下来的人不是在焦急地等着消息,就是在盯着大屏幕上的曲线图冥思着。

    在quasar的提醒下,这些人方才想起自己忙活了一天还没顾得上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没有人死扛着不去吃饭。可是,正当大家陆续端起饭碗或是啃起面包的时候,quasar开麦公布了一条最新的消息。

    他消息中提到的不是地震,不是海啸,也不是什么引力的变化,而是……

    范艾伦辐射带,膨胀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2709/ 第一时间欣赏双螺旋纪元最新章节! 作者:蒸的热带植物所写的《双螺旋纪元》为转载作品,双螺旋纪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双螺旋纪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双螺旋纪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双螺旋纪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双螺旋纪元介绍:
在寒武纪之后的每个地质纪元中,地球生命几乎都会经历物种大爆发与大灭绝……
兴衰轮回至今,一个智慧物种终于从地球生命中脱颖而出,并且创造了伟大的科学技术文明。
这个智慧物种就是我们人类!
当人类如同婴儿学步一般刚进入太空的时候,外星生命与外星文明接连现身……
这对所有的地球生命来说都是一个刺激!
不管地球生命在这样的刺激中是迎来大爆发还是大灭绝,人类都将成为地球生命进入新纪元的主导者。
【故事中,黑科技打怪练级爆装备这些……都没有,慎入】
因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的基因形状都是双螺旋,所以在许多年以后,人类的后世为作纪念,就将这个纪元命名为了——双螺旋纪元。
双螺旋纪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双螺旋纪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双螺旋纪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