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阉党二世祖TXT下载阉党二世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阉党二世祖全文阅读

作者:有限无敌     阉党二世祖txt下载     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章 南京保卫战(十九)

    马铖在城里风花雪月过的很是快活,城外的多铎可是度日如年。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江南进入一年中最为难熬的梅雨季节。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明末虽然是小冰河时期,江南的气温大幅度低于往年,可是这更加重了梅雨的泛滥。弘光元年的梅雨季节来的很早,持续时间却很长,到了六月末进入高峰。

    现在南直隶这里已经下了七八天雨,各处河流水位暴涨,清军大营为了躲避洪水已经迁移了三次,最后移到距离南京十五里处的将军山上,才暂时躲避了洪水的侵蚀。

    除了连雨天还有这潮湿的气候,梅雨梅雨,其实就是霉雨,在这种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从小生活在苦寒干燥之地的满清八旗,战斗力衰减的厉害。

    就连身为指挥官的多铎,在五日前也患上了痢疾,要不是跟随多铎来的是北京最好的御医,这个满清最能打的十王很可能拉死在厕所里。

    多铎有御医保证安全,可是普通的满清八旗就不同了,大量普通士兵死于痢疾,更多的人换上了奇怪的疾病,很多人得了大肚子的毛病,这种病就连北京派来的那些御医都束手无策。

    多铎通过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这种病是江南特有的疾病,得上基本就是死。看到自己手下减员严重,多铎一时间起了退回北方的念头。

    如果现在时间退回到五月份,多铎知道南直隶的夏天会这么难过,肯定不会围攻南京,直接退到山东避暑。可是现在不行了,多铎占领南直隶后,马上恢复了漕运,第一批粮食已经在半月前运抵北京。得了甜头的多尔衮命令多铎加大漕运力度,同时下死命令要多铎保证漕运的顺畅。

    现在多铎处在了进退不得的地步,南京不是一时半刻能拿下的,退到北方摄政王不允许,可是留在南直隶这里气候不允许,这种处境就连多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解决。

    多铎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请罪的李成栋,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这几天仗打的如此非你之错!”

    前几天李本深因为作战不利被多铎砍了脑袋,当年高杰遗留下的精锐都成了李成栋的部下。不过有权利就要担负责任,李成栋也就接替李本深成了前线指挥官。

    这几天连着下大雨,清军的火器统统不能使用,同时弓弦也被雨水泡软,也不能使用,所以这几天攻城完全是李成栋拿人命再填。原本李成栋以为自己肯定要倒霉,但是现在听多铎不与他计较,心中长出一口气。

    “末将谢过十王不杀之恩!”

    李成栋这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很知道感恩,当年高杰被杀,也是李成栋战斗到最后一刻。现在听多铎饶过他,李成栋心中感觉这些梳辫子的北虏也不是那么不好说话。

    多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让李成

    栋出去,这几天多铎身上起了湿疹,这种东西多铎根本没见过,营中御医说是潮湿所致,所以多铎心中十分烦躁。

    多铎看了看外面然后与副将勒克德浑说道:“传令下去,从今天开始不要攻城了!”

    勒克德浑也没办法,只好躬身答应下来,然后派出传令兵传令诸营。

    七月十一日,在南直隶下了半个月的雨终于停了下来,整个清军大营纷纷传出欢呼声,这种鬼天气谁也不想再多待一天。

    多铎这边也迎来了好消息,他期盼已久的英亲王阿济格来了。

    阿济格在五月份接受左梦庚的投降后,带着军队驻扎在长江上游的九江,并派出军队威胁铜陵的黄得功。

    黄得功在铜陵击败左梦庚的八十万大军,为了收复失地马上派出军队顺江而上进攻池州,进而想要占领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安庆和九江。

    可是黄得功迎面碰到的却是满清八旗,阿济格虽然可能政治智慧欠缺,可是战斗经验丰富无比。满清军队在距离安庆百里不到的李阳河大败黄得功的精锐,黄得功没办法只好带着残兵边打边退,就这样退到南京上游的最后一道防线芜湖。

    在芜湖这里黄得功准备与满清决一死战,可是全国大形势对南明十分不利,这时又传过来清军已经占领扬州的消息,黄得功的部队从上到下全无士气,很多将领都在密谋投清。

    就这样黄得功带着仅剩的几万部下,在芜湖与阿济格大战,在战斗中黄得功被一支流箭击中脖子,流血不止死于军中。黄得功死后他的部下也没了战斗意志,全部投降满清,黄得功那个抢来的老婆翁氏,也投水殉节。

    经此一战满清已经全部占领长江中下游,除了乱成一锅粥的四川,再加上还在负隅顽抗的南京,整个长江沿线都变成满清的地盘。

    阿济格在大败黄得功后退到九江,在这里招降明宁南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总督袁继咸部的马步兵十万,相继占领河南、湖广、江西、江南的六十三城。南方的富庶让阿济格看花了眼睛,没想到区区一个江西每年就要收上来这么多的稻米。想到自己占了这么一个好地方,阿济格那可沉寂已久的心又开始跳动起来。

    阿济格是多尔衮三兄弟中的老大,今年正好四十岁,同时阿济格生母是努尔哈赤的宠妃阿巴亥。阿巴亥出身女真扈伦四部中疆域最广,势力最强劲的乌拉部,外公家实力强,再加上母亲得宠,所以阿济格从小就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当上了大汗,在天启六年逼死阿巴亥,当时阿济格二十二岁已经成年,看到自己的母妃被逼殉葬,两个弟弟还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阿济格当年发誓一定要将皇太极的血脉铲除干净,因为这个大汗的位置就应该是他阿济格的。

    可是等皇太极死后,二弟多尔衮竟然为了权位与代善妥协,拥立福临继位,这是阿济格绝对不能接受的。阿济格

    知道自己的智力不如多尔衮,所以以前大小事情也听这个弟弟的,可是现在看看成什么样子?多尔衮明明就能当上皇帝,非要拥立一个黄口孺子福临。所以从这时起阿济格就起了另立炉灶的心思。

    不过阿济格这个人却是志大才疏,你想要自立可以,但是要隐秘。阿济格却大势宣扬,到处和人说顺治皇帝是黄口小儿。这种言论很快传到北京多尔衮处,多尔衮对这个亲哥哥实在失望,这时正好多铎请兵的折子到了,多尔衮就利用这个机会下了封圣旨,让阿济格带领部队去南京,将部队交给多铎后马上北上回京。

    阿济格看到圣旨没办法,只好带上招降的明军十八万,再加上自己从西安带来的八旗部队三万,从九江起兵顺流而下来到南京。

    阿济格的大军到了距离南京二十里处的大胜关,派出亲兵去给多铎送信,同时准备行装北上。

    多铎来到阿济格的大营前,满清所有高级将领都站在门口迎接多铎。这些将领以副将尼堪为首,双膝跪倒给多铎行礼:“奴才等拜见主子十王殿下!”

    多铎的性子和暴躁的阿济格不同,多铎十分会收买人心,看到尼堪等人跪在泥水里,赶紧上前亲自搀扶起众人,并好言安慰众人。这些满清高级将领看到多铎如此随和,一个个都十分高兴。

    多铎看了看周围并没有阿济格,问道:“本王的大哥呢?”多尔衮三兄弟之间的称呼不按兄弟伦续,而是按照他们三个自己的小排行来称呼,阿济格最大就是大哥,多尔衮老二是二哥,多铎最小就是三弟。

    尼堪看了看大帐里,小声的说道:“十王,八王在大帐中,说是生病了!”

    多铎知道自己的哥哥为什么,无非就是生气被弟弟削了兵权。多铎笑了笑,拍了拍尼堪说道:“好,你们都散了吧,本王去看看大哥!”

    多铎说完独自一人走进大帐,进入后正看到阿济格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多铎笑道:“大哥,小弟来了,怎么不喜欢见到小弟?”

    当年阿巴亥死的时候多铎只有十二岁,作为大哥的阿济格当年真是又当爹来又当娘,照顾这两个兄弟,特别是多铎,与这个大哥感情十分的好。

    听多铎这么说,阿济格叹了口气说道:“三弟你来了,哥哥没出去迎接你不要放在心上!”

    多铎那里能怪罪有抚养之恩的大哥,多铎来到阿济格身边问道:“大哥,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阿济格听多铎这么说马上打开了话匣子,将远在北京的多尔衮一顿臭骂。多铎静静的在边上听阿济格说,等阿济格说完后多铎才为多尔衮分解道:“大哥,二哥也不容易,这次调大哥回京肯定有理由!”

    “有什么理由?老二现在当上了摄政王,我看他是忘了当年咱们兄弟被皇太极欺负的惨状,老二现在是被宫里那个妖妇蒙蔽了双眼,为了那个妖妇的儿子,你我这样的亲兄弟都不要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京保卫战(二十)

    多铎一开始还默不作声的听着,但是听阿济格越说越过分,最后竟然牵扯到太后身上,吓的多铎赶紧站起来劝说道:“大哥,你我兄弟之间说说无妨,但是千万不要牵扯到内宫啊!”

    多铎知道大哥阿济格一肚子牢骚,不过依着他们兄弟三人的关系,大哥骂骂二哥也没什么,多尔衮知道后也就哈哈一笑而已,可是骂道太后身上就不同了。

    布木布泰现在身份非常,可不是以前那个普通妃子。同时布木布泰身后站着两黄旗和两红旗,这些反对派对多尔衮兄弟历来虎视眈眈,恨不得拿着放大镜找不足,阿济格这种公然辱骂太后的行径如果传到两黄旗大臣耳中,怕多尔衮也维护不了阿济格。

    阿济格听多铎的劝说一皱眉头,骂道:“三弟,你小小年纪怎么如此老成,现在朝廷大军有一半在你我兄弟手中,按照哥哥想的,咱们还打什么南京,直接带着手下这几十万大军杀回北京,将福临那个黄口小子掀翻在地,让老二当这个皇帝,你我兄弟当一个一字并肩王不好吗?”

    多铎听阿济格这么说心中苦笑,自己这个大哥没什么文化,平时最爱听汉人的评书,不要说历史上没有什么一字并肩王,就是有,你阿济格敢当吗?

    还有带着几十万大军杀回北京也不现实,多铎和阿济格手**有四十四万大军,看着是挺吓人,可是这些人中新附军占了大半,作为主力的八旗军队只有八万人,其中能称为心腹的两白旗只有八千多人。就这点人想要颠覆朝廷,拥立多尔衮,真是痴人说梦。

    虽然三兄弟的两白旗是当年努尔哈赤的护军两黄旗,战斗力在八旗中是第一等的,可是经过皇太极这十几年不间断的分化瓦解,两白旗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现在两白旗只有两万四千人的壮丁。而拥护福临的两黄旗足有三万多人,战斗力也不比两白旗差多少,再加上代善的两红旗,现在福临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多尔衮三兄弟。

    阿济格是莽夫不懂这些,可是多铎懂,他并不想让阿济格这个有勇无谋的家伙坏了二哥与自己的大事,听阿济格这么说赶紧劝说道:“大哥千万不要如此,两黄旗与两红旗实力远在你我兄弟之上,还有你我兄弟的家人就在北京,如果大哥轻举妄动,那他们怎么办?”

    阿济格听多铎这么说也对,他想了想说道:“三弟,你最聪明,你说这次哥哥回京应该怎么办?”

    “大哥,这次你回去一定要听二哥的,小弟以为二哥必定会让大哥吃些苦头,要给那些两黄旗的大臣交代,不过请大哥放心,二哥很快就会再次让大哥出来领兵!”

    阿济格一听也对,自己最能打,老二多尔衮没有理由不用自己,想到这阿济格也就放下了心,一心一意准备北上。

    晚上阿济格设宴招待多铎,同时引荐左梦庚手下的明军将领与多铎认识,当介绍到一个明军总兵田雄时,阿

    济格笑着说道:“三弟,这次哥哥可是给你带来一个大礼物!一个让你兵不血刃能拿下应天的礼物!”

    多铎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赶紧问道:“大哥请说,是什么礼物这么重要?”

    阿济格指了指面前的田雄说道:“这个礼物就是田总兵带来的,正是明朝的皇帝朱由崧!”

    原来五月十八日朱由崧从南京逃跑后,马上去了芜湖投靠黄得功,可是没想到黄得功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在战场上黄得功死后,总兵田雄与总兵马得功,上前抓住朱由崧,要将这个末代皇帝献给满清当个进献之功。

    朱由崧没想到自己能被手下将领出卖,哭着求二人放他逃跑,田雄背着朱由崧,马得功抓着朱由崧的两只脚说道:“我们二人的功名就在你身上,那里能放你走?”就这样朱由崧落入阿济格之手。

    多铎听阿济格这么说大喜,自己已经攻打南京两个多月,损失士兵数万人,一点进展都没有。现在将这个皇帝抓住,肯定能将南京城拿下。

    多铎赶紧感谢阿济格说道:“小弟多谢大哥了,等小弟夺取应天府,这个首功就是大哥的!”

    阿济格苦笑摇了摇头:“哎,哥哥这次回去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其他的不要说了,来!你我兄弟喝酒!”

    第二天阿济格带着一千亲兵从大胜关渡江返京,而多铎带着二十万满汉联军回到南京城外,与自己的军队汇合。现在多铎手下已经有了四十四万军队,已经够数量将南京团团围住,所以多铎将军队分为多股,从南京城外的大胜关开始,经过南城外的将军山,还有孝陵外面的淳化镇,最后到长江边上的龙潭镇,利用这里几个支点将南京围的水泄不通。

    同时阿济格带来了数万左良玉的水师也派上用场,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日常巡逻还是可以的。多铎让这些水师日夜在长江上巡逻,严禁一切船只靠近南京各码头。多铎已经下定主意,要将南京这座城市困死在这里。

    多铎的战略部署城里的马铖很快就发现了,因为自己突然与外面断了一切往来。

    从五月开始的南京保卫战,其实一直局限于南城,也就是聚宝门和正阳门。南京城池长度七十多里,并且经过很多山川河流,依着多铎的兵力绝对不够完全包围,所以以前虽然战斗打的很激烈,但是城北各个码头还是正常运转的。

    利用这个时间段,马铖从周围未被满清占领的府县抽调了大量的粮食,同时从商人手里收购了大批的粮食,因为马铖知道这个守城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有了粮食才能稳定军心。

    可是现在多铎的所作所为完全击中了马铖的死穴,南京城原本有居民六十多万,再加上城外的流民、各个县城逃难到南京的人群,现在南京城里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人口的增多给马铖守城增加了信心,但是也为马铖增加了负担,因为这些人都是

    要吃饭的。

    在得知多铎将南京团团围困后,马铖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粮运官王显,询问他军中的粮食情况。

    王显虽然只是个从四品的粮运官,但是手里握有极大的权利,全城十几万军队的后勤补给都在他手里掌握,真是放屁油裤裆的肥差。现在王显也算城里一个人物,有的是人想要贴上来,平时送礼送美女的也有许多。

    但是王显这个人大概当年受了刺激,对一切事情都清心寡欲,家里除了有一个童子负责杂务外,在没有半个家丁仆人,至于什么美女丫环更是半个都没有。

    正因为王显这样,马铖才放心将城里最重要的粮食交给他管理。

    “王显,现在多铎在城外玩起了围困,这家伙准备和咱们玩持久战,所以粮食就成了重中之重,现在城里存粮几何啊?”

    王显听马铖问完后从身边取出账本,仔细翻看后回答道:“回大人,原本军中有粮食两万石,五月份属下接到大人的军令,从粮商手中收购了十万石,又从溧水县、句容县、高淳县、江浦县等各县调运粮食三万八千石,在加上城内江宁、上元两县的常平仓、义仓还有存粮六万石,几项相加现在城内有粮食二十一万八千石!”

    明代人均口粮为每人每年六石,这个是平均数,成年男子为六石六斗,成年女子与老年人为四石,未成年的儿童为三石,所以平均来看每人每年为需要消耗六石粮食。当然这是按照吃饱算,明代粮食产量很低,所以就算在富庶的江南,吃饱饭的人家也不足一半。

    如果按照最低标准来算,成年男人每日需要一升粮食,一年需粮食三石六斗,其他未成年人一年需粮食一石八斗。这已经是最低数值了,低于这个数字代表人就不能完成日常的基本劳动,也就离死不远了。

    马铖算了一下,自己现在有军队十二万人,就算每人每年六石粮食算,二十一万石粮食也只够吃上三个月,这还没算上自己手下那些每日吃三顿饭的新军。

    想到自己的军队再有三个月就要吃不上饭,马铖十分挠头,王显在边上看到后说道:“大人,这只是咱们手里掌握的粮食,城内还有太仓、内仓和水次仓,属下估计这几个大仓库中还有上百万的粮食,够我军用上几年的了!”

    王显说的这几个仓库属于国家粮库,太仓是中央储备粮库,水次仓设立在运河沿岸,是保证北方漕运的储备粮库。至于内仓是皇家粮库,用来储备京城中皇帝与那些王公勋贵的私人财产。

    “大人,除了这些城内还有上百家粮站、粮店,臣这几个月在码头收购粮食,看到这些粮店可是比咱们收的还多,估计想要趁着围城的时节大赚一笔。”

    马铖听王显这么说骂道:“靠,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人想发国难财?惹老子不高兴将他们的粮食全都充公,让这帮粮耗子全都吃屎!”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

    马铖在后世虽然不是社会最底层,但是社会地位也不高,向来受那些暴力机关的压迫。现在穿越到这个封建社会,马铖自己成了暴力机关的代言人,自然想要找补回来,想法设法欺压那些合法经营的商人。

    马铖听王显说城内的粮商趁着围城的机会大发国难财,就准备收拾这帮粮耗子,打击非法囤积粮食、扰乱粮食市场的同时,还可以顺手发财,自己也可以获得大批不要钱的粮食。

    马铖想了想对门外的亲兵叫道:“来人,去把卢嗣业叫来!”卢嗣业掌管军情司,同时负责城内的治安工作,这种前期的收集情报自然离不开他。

    卢嗣业正在军情司办公,这两个多月来清军围城,城外的大批消息传到城内,军情司要将这些有用无用的情报汇总,挑出重要的情报交给马铖。

    卢嗣业听马铖叫自己,收拾一下来到二堂,进屋行礼道:“军门大人,不知传唤末将有什么事?”

    卢嗣业这半年多来跟着马铖一路升官,官职已经从参将升到了副总兵,也就是副将,虽然这里面有他叔叔卢九德的功劳,但是卢嗣业本人的能力也是不容抹杀的,所以现在卢嗣业也算马铖手下重要幕僚之一。

    马铖看到卢嗣业进来,问道:“老卢啊,城外北虏有什么动向?”

    卢嗣业知道马铖必问清军的动向,所以早已经做好功课:“回大人,城外北虏在半月前停止攻城,根据城外传回来的情报,北虏军中流行时疫,那些北方来的北虏很多人被感染,所以多铎才下令停止攻城。还有就是这几天北虏从九江来了援兵,数目很多,估计有二十多万,这样围城的就有四十万。同时北虏从西面的大胜关到北面的龙潭镇,结营数十座,首尾相连数百里,将南都围成铁桶一样,咱们已经收不到外面的任何消息!”

    马铖听卢嗣业这么说也很挠头,收不到外面的消息很难办:“外面最新的消息是什么?周围各府县都什么状况?”马铖十分渴望周围府县能派出军队来勤王,要知道南明除了在长江沿线有百万军队外,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还有上百万的卫所军,这帮家伙就算都是废物,可是上百万军队在怎么挑选也能挑出十万壮丁,不用他们来勤王,就是在浙江等周边几省摇旗呐喊也好啊。

    马铖的希望挺好,可是卢嗣业说出来的消息却让马铖十分失望。

    “大人,最新的情报显示,北虏已经派出刘良佐带领五万人开始对地方下手,苏州、松江、太平府等地已经陷落!”卢嗣业说完后看了看马铖,然后接着说道:“还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情报,杭州的潞王得知太上皇逃走后,马上在有心人的支持下监国!”

    这可是条重磅消息,中国的体制皇帝只能有一个,现在出来两个甚至更多,自然将来要分出大小王。

    王显十分震惊,站起来惊问道:“什么?潞王竟敢行谋逆之事?”

    王显震惊符合情理,因为王显是接受儒家

    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学的就是那套忠君爱国的思想,可是马铖不同,在后世个人的独立性格被无限提高,所以马铖对有人另立皇帝到不怎么震惊,更何况马铖知道除了潞王,后面还有几个宗室称帝,现在只是开始而已。

    “好,老卢,这条先不管他,本督还有一个任务交给你,派人暗中查访城内的粮商,将他们的财产、粮食、住址、背后的老板都查清楚,本督有用!”

    马铖说完对王显说道:“王先生,现在南都被围,粮路已经断绝,咱们不能在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从今天开始除了新军外,将卫所军与民夫的粮食分为三等,第一等为上阵杀敌者,和新军待遇等同,第二等为二线预备役,每日口粮为一升五合,第三等为杂役,每日口粮为一升!”

    一升就是一斤,明代一斤相当于后世的五百九十多克,按照成年男人的饮食标准每天应该是两升粮食,一升粮食已经是最低标准了,再低就要影响活动能力了。

    王显点点头,拿出纸笔将马铖说的记了下来,然后问道:“那城内的流民呢?还有那些市民呢?”

    城内流民都归徐沾管理,马铖听王显这么说回答道:“王先生去跟徐沾说,流民出工的每日一升粮食,未成年的儿童和老人每日五合,市民与流民等同!”

    市民和流民可不同,南京城内的市民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这帮家伙大部分都和官员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们每天吃一斤粮食确实有些困难。

    马铖说完王显刚要说话,就被马铖拦住:“王显不用说了,本督知道你要说什么,本督这就进宫请旨,请求在城内实行粮食配给制!”

    王显听马铖坚持如此也就不再说什么,起身和马铖告辞。

    王显与卢嗣业离开后,马铖也换上官服,带上亲兵准备去宫里面见皇帝。那知道马铖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骑士从南门聚宝门方向疾驰而来。

    按照军令没有紧急军情在城中是不准骑马疾奔的,马铖一看是紧急军情,赶紧停下脚步。那个骑士来到马铖身边飞身下马,单膝跪在马铖面前叫道:“启禀军门大人,南城聚宝门发现紧急情况,马总镇请军门大人去看看!”

    紧急情况?不是紧急军情,到底出什么什么事情马宝不敢自己做主。

    马铖皱眉问道:“是什么事情你们马总兵不敢自己做主?”

    那骑士只是个传命令的,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只是知道清军又派来几个说客劝降。

    听到是劝降的马铖心中十分不悦,这个马宝真是分不清轻重,现在已经与清军打成这个样子,是几个说客来劝降就能成的事吗?不过马铖想到马宝毕竟是自己的族叔,该要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没办法马铖只好暂时调转马头,跟着那个骑士一同去了聚宝门。

    到了聚宝门的瓮城上,马宝带着一堆参将千户正在城头观望,看到马铖来了一个个赶紧跪下行

    礼。

    马铖来到马宝身前问道:“六叔起来吧,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本督来!”

    马宝起来后神色十分不自然,在马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你看城下,那个为首的人是谁?”

    马铖趴在城头的垛口,看到城下有三个骑士,其中两个是身穿白盔白甲的骑兵,这两个骑兵没带头盔,露出头上的金钱鼠尾辫,一看就是真正的满清八旗。

    在这两个骑兵前面站了一个人,手腕被绳索捆在,正站在护城河边哭泣。

    马铖看到这个家伙身穿青衣小帽,长得倒是十分肥胖,十足一个小地主。马铖看了半天也不认得,问道:“六叔,这个人是谁?”

    马宝低声说道:“大人,外面这个人他自己说是太上皇,末将等都没见过太上皇,并且这件事关系太大,末将不敢做主,才请大人来!”

    马铖一听是朱由崧,吓的赶紧揉了揉眼睛再次观看,这次看仔细了,下面站的那个胖家伙正是朱由崧。不过大概经过两个月的煎熬,朱由崧瘦了不少,完全成了一个小号的胖子,和原来三百多斤的体重十分不相趁,所以马铖才没有第一眼发现。

    马铖看清楚下面正是那个蛤蟆天子朱由崧,心中大叫不好,马铖原本以为这家伙逃跑,现在外面兵荒马乱,这家伙肯定死在外面。没想到这个家伙运气好得很,竟然能活到现在。

    现在朱由崧身后站的清军士兵,不用猜也知道这家伙成了满清的俘虏,现在清军将他押到城下自然想要利用他的身份赚开城门。幸亏朱由崧这家伙当了皇帝后就深居简出,南京城里的军民不熟悉他, 如果马宝等人见过朱由崧,很有可能在忠君思想的支配下,打开聚宝城门。

    城上马铖带着亲兵出现,城下已经发现不对,朱由崧身后的清兵用刀柄怼了朱由崧一下,朱由崧马上擦干眼泪,正看到城上的马铖露出脑袋观看自己。

    看到亲人出现朱由崧真是五味杂陈,在两个月前自己还是一言九鼎的真龙天子,现在却成了北虏的阶下囚。朱由崧看到马铖赶紧叫道:“城上的可是马铖,朕是你的姐夫,朕是皇帝朱由崧啊!”

    马铖的姐姐马宏宁虽然是朱由崧的后宫女人之一,但是朱由崧对马宏宁没有半分感情,要不离京逃跑时怎能不带上马宏宁?但是现在时机不同,朱由崧已经成了阶下囚,马铖成为南都镇守,朱由崧为了活命只好低声下气的自称姐夫。

    听朱由崧这么说马铖暗骂不好,千万不能让这家伙胡说下去。

    “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太上皇名讳?太上皇已经为国捐躯,大明也有了新任皇帝,本督劝你为了自身安全,还是逃命去吧!”

    朱由崧一听自己怎么变成太上皇了,不过明代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就被自己弟弟尊为太上皇,自己在南宫待了好几年监禁的日子,所以在明代太上皇可不是什么好词。

第一百八十三章 弑君

    朱由崧虽然成为满清的阶下囚,但毕竟曾经当过皇帝,皇帝的心气还是有些的。现在听到城内已经又选出一个皇帝,自己竟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篡位了,朱由崧气急败坏的骂道:“是谁?是谁大逆不道,竟敢未经朕的许可自立为帝!”

    “城下的小子你听着,大明新一任皇帝是绍武皇帝,出身太祖苗裔、世祖兄弟周王世系,我皇根红苗正,远比那个蛤蟆天子朱由崧正统的多,新皇经过内阁大臣廷推,继承太祖遗志,要带领我们驱除鞑虏、光复大明!”

    马铖这么说也是没办法,这个皇帝是他自己拥立的,如果不说这个皇帝好那不是说你马铖瞎眼睛?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现在聚宝门上一共几万人,这些人的眼睛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自己如果稍微有些倾向朱由崧的意思,那新皇帝朱伦奎能高兴?

    马铖这番话说的十分漂亮,将朱伦奎夸得如同花一样,可是城下的朱由崧却不高兴了。怎么?一年前你还说朕是上映天命下得民心,还说朕是大明的合法皇帝,怎么现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马铖,你刚才说朱伦奎是内阁大臣廷推?这里面可有马士英?”

    “对,除了我爹马士英外,内阁辅臣还有阮大铖、钱谦益,特别是钱阁老,大骂太上皇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朱由崧听马铖这么说好悬没气死,自己当年对马士英这么好,没想到自己刚离开南都他就拥立了新皇帝,还有阮大铖,当年要不是朕,你阮大铖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货色能当上兵部尚书?不过朱由崧对钱谦益到没什么怨恨,因为原本这些东林党就不喜欢自己,能说自己好话那才叫奇怪了。

    “马铖,当年朕对你们父子宽厚,将国家交给马士英打理!你一个记名千户,朕将你提拔为提督,你们父子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朱由崧说完对着城上的守城士兵喊道:“城上的明军将士,朕就是你们的皇帝朱由崧,不要听马铖这个小儿胡说!这个小儿当年为了取悦朕,不惜将寡居的姐姐送到朕的床上,这种人值得你们效忠吗?现在朕已经投降大清,大清的豫亲王保证,只要各位将士将城门打开,投降大清,豫亲王保证大家的荣华富贵,同时进城秋毫无犯!如果大家在听马铖这小儿的鼓动负隅顽抗,那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朱由崧在这里大喊大叫,马铖真是气得又羞又恼。马铖虽然不怎么要脸,但是献姐这种丢人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还是觉着有些脸红的。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马铖看到周围的士兵脸上出现犹豫的神色。

    马铖出身后世那种性格独立的时代,忠不忠君他没什么感觉。可是明代可不同,大家不管读没读过书,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长大的,儒家讲究的就是忠孝,所以不管皇帝如何昏庸,但是在普通民众的心中还是高高在上的。

    现在那个高高在上的

    皇帝出现在面前,鼓动这些士兵打开城门投降,所以难免有些士兵心神出现动摇。

    马铖看到朱由崧在这么叫下去要遭,对身后的士兵说道:“这个是假太上皇,快开枪打死他!”

    马铖虽然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不傻,城下那个胖家伙都能将你马铖献姐的丑事说出来,身份那就不言而喻了。现在你马铖让我们动手打死太上皇,那可是皇帝,谁知道以后怎么办?如果你马铖翻脸呢?将我们当成替死鬼呢?

    马铖看到士兵犹豫,对身边的马宝说道:“六叔,这是假的,快开枪打死他!”

    马宝也不傻,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动手,听马铖这么说不免为难道:“大人,现在局势不明,要不先禀报皇帝知晓,然后等皇帝的圣旨再说?”

    还他娘的等什么圣旨,现在都已经军心不稳了,在等圣旨来大门早就被打开了。马铖咬了咬牙,从身后神机营士兵手中抢过一把火铳,瞄准城下的朱由崧扣下扳机。

    城头距离站在护城河边上的朱由崧只有五十多米,马铖的火铳很容易就击中了朱由崧,不过这一枪并没有打在要害上,而是打在肚子上。

    跟着朱由崧来的那两个满清骑兵看到城上开枪了,吓的扔下朱由崧骑马狂奔,不过马铖对付的不是他们,而是躺在地上惨叫的朱由崧。

    马铖并不打算让这个死肥猪活下去,因为他活着麻烦很多,一个当过皇帝的太上皇必定会被很多人利用,所以马铖在打中一枪后并没有停止,从身后神机营士兵手里抢过几把火枪连续射击,一直将朱由崧打死才停止。

    聚宝门上除了五千新军外,还有一万多卫所军再加上一万多民夫,这些人鸦雀无声的看着那个自称太上皇的男人被马铖打死。

    在明朝这个时代皇权至高无上,这些人对皇权的敬畏是天生的,现在第一次看到有人竟敢将皇帝打死在当场,一时间看向马铖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马铖一连打了五枪,彻底将朱由崧打死为止,然后将火枪交给身后的神机营。马铖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大声叫道:“下面这个人是假太上皇,真正的太上皇已经死于敌手,这个人是北虏派来骗开城门的,大家不要相信北虏的谎话,咱们手里都有北虏的人命,大家觉着北虏能放过咱们吗?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守好城门,大家知道吗?”

    马铖说完,让聚宝门上看热闹的士兵散开,不要在这里聚堆。等士兵都走后马宝上来低声问道:“大人,下一步怎么办?”

    马铖瞪了马宝一眼,说道:“什么怎么办?你把守好聚宝门,本督去宫里见皇帝,将有人冒充太上皇这件事禀报皇帝知晓!”

    马铖现在咬死城外这个人是假的朱由崧,至于是不是真假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过马宝也不是刚入职的新丁,这件事不管怎么说都是你马铖自己做的,开枪也是你自己开的,反正你也说这个

    人是假的,那就按假的算。

    马宝点点头说道:“这个请大人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听马宝这么说马铖十分放心,毕竟这个马宝是自己的族人,忠心上完全没问题。

    聚宝门的事情结束,马铖下了城骑上马赶去宫城。刚才打死朱由崧的事被上万人看在眼里,难保这里面有东林党的耳目,这件事如果让东林党的那帮搅屎棍知道了可不妙。

    马铖来到西安门这里,递出自己的腰牌,马上就有锦衣卫带着马铖入宫觐见。这也算是马铖为数不多的特权之一,那就是随时觐见,绝对不用等候宣召。

    现在朱伦奎登基才两个月,宫城内人手十分不足,偌大的紫禁城内只有几百人,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显得十分荒凉。

    朱伦奎住在乾清宫,这里因为经过整修,还算不错,到了门口有小太监进去通报。现在朱伦奎能统治的地区只有南京一城,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听说自己的大功臣,贵阳侯马铖求见,马上命小太监宣召。

    马铖低头谨行,跟着小太监走入乾清宫,然后跪地高声叫道:“臣贵阳侯马铖,觐见!”

    朱伦奎这两个月过的真是心惊肉跳,城外北虏一日不停的攻城,听说已经死了四五万人,幸亏面前这个贵阳侯打仗厉害,要不自己就要学宋徽宗了。现在看到大功臣马铖来了,朱伦奎赶紧说道:“马卿来了,快给马卿看座!”

    边上小太监赶紧搬来一个绣墩,看到马铖起身后坐在绣墩上,朱伦奎才问道:“马卿,南城战事如何?”

    “陛下,南城将士十分英勇,在臣的带领下打退了北虏上百次进攻,这几日北虏损失很大,再加上不适合南方气候,已经将强攻改为困守!现在北虏在伪豫亲王多铎的带领下,从大胜关至龙潭镇,联营上百里,已经断绝南都与外面的联系!”

    朱伦奎听马铖这么说真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不用等到城破被杀了,忧的是现在北虏围城,这种钝刀子割肉更难受。

    朱伦奎皱眉问道:“马卿负责南都镇守,不知道可有方法破敌?”

    方法马铖当然有,不过马铖的方法并不是出城与满清野外浪战,而是准备通过自己在满清高层的钉子,逼迫多铎来攻城,利用南京的城墙优势消耗满清的有生力量。

    马铖这边的长处并不是野战而是人口,南京城里有上百万人口,而满洲人一共才不到百万,能当兵的只有二十多万。马铖估计只要将城外的满洲八旗主力消灭几千人,多铎必定撤军。

    这些是马铖的计划,不过他不准备与朱伦奎说,因为他不想让朱伦奎知道自己还有一支独立于锦衣卫的情报组织。所以马铖听朱伦奎问起后说道:“陛下,目前臣以为只能依靠城墙防守,等盛夏到来,北虏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必定会退到北方避暑,这样南京之围立解!”

第一百八十四章 钱谦益

    朱伦奎的文化水平和明朝历代皇帝差不多,都是小学毕业。这种水平能认齐五百个常用汉字就不错了,至于指望他对国家大政有什么意见那就不用想了。所以朱伦奎在听马铖说完后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叹气说道:“既然如此就按马卿说的办!”

    朱伦奎的意思没有出乎马铖的意料,朱伦奎原本就是宗室,明朝因为朱棣的造反成功,历代皇帝对宗室管理非常严格,没有地方官的肯守不准出城十里。所以没有见识没有学问的朱伦奎,对国家大政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听手下这些职业官僚的。

    马铖听朱伦奎答应自己的建议,刚准备将在城内实行配给制的意见说出来,那知道这时外面一个小太监进来说道:“主子,外面钱阁老求见!”

    钱谦益来了,马铖知道大事不好,没想到东林党这帮家伙消息这么灵通,没到半个时辰就知道了南城的事情。其实原因很简单,人家东林党在南直隶经营了将近一百年,虽然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将东林党高层清除一空,但是人家的中低级官员可都还在。

    在聚宝门城上一共两万多士兵,还有大量的中低级官员,这些官员和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事情发生后,很快就有人将消息传给了钱谦益。

    钱谦益接到消息后大喜过望,这次绝对是将马家父子连根铲除的绝好机会。不管城外那个朱由崧是不是真的,马铖绝对逃不了一个刻意妄为之罪。如果是假的,你马铖不经审理就将案犯处死,你是什么居心?如果是真的更完,马铖你连太上皇都敢杀,是不是将来还要杀皇帝呢?

    钱谦益这个人文学素养很高,在年纪轻轻时就是南直隶一带有名的青年文人。在万里三十八年,钱谦益更是中得了当年的探花,这种风光让他的人生达到了顶峰。

    可这也是他一辈子的顶峰,钱谦益这个人虽然水平挺高,但是骨子里也有中国文人那种瞻前顾后的毛病。中进士后,钱谦益因为是东林党出身,在叶向高等东林大佬的培养下,进了丞相预备班翰林院,当了一名编修。

    原本钱谦益应该按照明代固有培养官员的套路发展,先进翰林院熬资历,然后出任地方官镀金,在回到北京担任侍郎一级的重要官职熟悉政务,然后入阁拜相。可是没想到钱谦益这个人除了克自己外还克老子,在他刚中进士的同年,他的老子钱世杨去世,钱谦益没办法只好回乡丁忧守制。

    明代丁忧制度是三年二十七个月,可是钱谦益在丁忧结束后朝廷里的后台叶向高却被撵回家了,所以钱谦益的再出山计划就这样被搁浅了。

    在天启元年,新皇帝朱由校登基,回家的叶向高重新出山担任首辅,作为弟子的钱谦益自然也跟着鸡犬升天,起复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撰神宗实录。按理说钱谦益这样已经进入快车道,很快就会回到中央担任侍郎,

    可是没想到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作为主考官的钱谦益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

    天启二年,老师叶向高被阉党迫害辞官,钱谦益内外交困,没办法只能辞官回归故乡常熟。

    天启四年叶向高病死,钱谦益因为文学水平深厚,也就成为东林党的新一代魁首。这一年钱谦益再度复出,主要承担神宗实录的编纂工作。但是在天启四年魏忠贤等阉党已经成了气候,钱谦益受到排挤,同年受御史崔呈秀和陈以瑞的弹劾,钱谦益被革职回乡。

    崇祯元年朱由检登基,作为东林之首的钱谦益自然也要再次出山,可是这次他又得罪了温体仁、周延儒这两个奸臣。抡起玩心眼钱谦益这个知识分子那里是人家的对手,很快温体仁又将钱谦益当年浙江科场舞弊案翻了出来,钱谦益再次被免官回乡。

    到崇祯十四年,钱谦益已经五十九了,这时的他对官场对这个社会已经看透了,这时他也不准备再次出山,而是在南京这里寄情山水,和小妾柳如是过着读书论诗的日子。

    可是你不想当官,官位却找到了你。在崇祯十七年,朱由检在北京上吊自杀,大明皇帝出现空缺。南京的东林党人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作为东林头头的钱谦益无可避免的再次卷入政治中。

    这次出山钱谦益学滑了,东林党你们想闹就去闹,反正让我钱谦益帮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当了缩头乌龟,虽然朝廷中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残酷打压东林党,可是钱谦益却安稳如山,在弘光元年的四月份,甚至当上了礼部尚书这一重要官职。

    这次马铖拥立新皇帝朱伦奎,钱谦益更是凭空得了一个内阁辅臣的身份。从棋子转变成棋手,钱谦益等了三十五年,这三十五年里钱谦益谨小慎微,害怕自己再次被免官,钱谦益甚至拍起了马士英的马屁,所以钱谦益从内心中十分恶心马家父子,发誓有机会一定让马家父子身败名裂。

    所以钱谦益在得知消息后马上动身去宫里,这次他要准备将马家父子彻底排除出权力核心。

    进入乾清宫钱谦益一眼就看到坐在绣墩上的马铖,没想到马铖这个丘八都有了座位,而身为内阁辅臣的钱谦益竟然还要站着回答皇帝的问题。想到这钱谦益私仇国恨一起涌上心头,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参马铖有不臣之心!”

    不臣之心就是要叛乱,这个屎盆子扣在那个领兵大将头上都受不了,但是唯独对马铖没什么作用。很简单,在两个月前马铖带兵拥立朱伦奎当皇帝,说他有不臣之心连朱伦奎本人都不相信。

    “哈哈,钱先生妄言了,朕谁都可以怀疑,就是不能怀疑马卿!”

    朱伦奎说完看了看钱谦益,笑着问道:“钱先生,可是与马卿有什么过节?说出来朕可以为你们说和一下!”

    “陛下,臣说马铖有不臣之心是有证据的。就在刚才,南门聚宝门外有

    人自称太上皇,但是马铖去了不经三法司会审,竟然亲手打死了那个人!你马铖想干什么?是不是那个人受你指使,事情败露后你要杀人灭口?”

    朱伦奎原本还满脸笑容,但是听城外来了一个太上皇,马上脸色晴转多云,从笑容变成了满脸冰霜。这也十分可以理解,没有一个皇帝想丢失自己的权位,即使是自己的亲老子也不行,更不要说干老子了。

    朱伦奎在两个月前还满心的不想当皇帝,可是当上皇帝后马上开始清除自己皇位的威胁,城内还剩下几个偏远宗室死的不明不白,就是朱伦奎指使锦衣卫下的黑手。

    现在听到自己名义上的老子朱由崧回来了,朱伦奎赶紧问道:“马铖,钱谦益说的是真的吗?”

    马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躬身说道:“陛下,钱谦益老糊涂了,说的都是屁话,臣见过太上皇,南城外那个人绝对是假的,所以臣将他就地正法,威慑宵小!”

    钱谦益原本就对马铖印象不好,现在听马铖骂自己老糊涂,气的骂道:“马铖,小儿!你说那个人不是太上皇,那你为什么不放进来详细查问?为什么要在城外打死他?你说,你到底有什么阴谋?”

    钱谦益小算盘打的山响,你马铖说那个人是假的,你为什么要打死他?如果是真的更完,杀太上皇是什么罪名?够你全家斩首的。可是钱谦益忘了马铖的老子是谁,是明末著名的奸臣马士英,这一年多马铖跟在马士英身边别的没学会,但是祸水东引、借梯翻墙的种种手段可学了不少。

    “陛下,臣当时杀了那个假冒太上皇的人也是无奈之举,城外满清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臣难道还能留他干扰军心吗?”马铖说完用毒蛇一样的小眼睛盯着钱谦益接着说道:“倒是钱谦益对这件这么上心十分可疑,臣记得当时在武英殿上,钱谦益正是最后一个叩拜陛下之人,难道钱谦益想借着这次假太上皇事件另立新君?”

    马铖这句话已经准备要钱谦益的老命了,老钱当时确实是最后一个磕头的,可是不代表他就想自己在立一个新皇帝。同时现在城里的皇家宗室都已经被朱伦奎暗中弄死了,就算钱谦益想另立新君也没人选了。

    可是朱伦奎却不这么想,朱伦奎本来血统就不太纯正,他的先祖是朱棣的弟弟周王朱,如果按照正常排序就算排到十万八千个,也轮不到他朱伦奎当皇帝,所以朱伦奎最敏感的就是臣下不忠。

    钱谦益看到朱伦奎看向自己的眼光都变了,赶紧跪下说道:“陛下请不要听马铖颠倒是非!臣既然效忠陛下就是陛下之臣,陛下登基之日孝陵红光大现,正说明陛下是太祖高皇帝亲选的继承人选,怎能是臣下擅自能立的?”

    知识分子和土鳖就是不同,人家钱谦益一张嘴就从法理上肯定了朱伦奎的合法地位,而马铖这个土鳖还在满嘴的胡说什么拥立皇帝。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反水

    朱伦奎听钱谦益这么说面色放缓,马铖没想到老钱头这么厉害,一句话马上翻盘。马铖想了想不能让钱谦益这么跑了,又接着说道:“陛下,钱谦益这个人沽名钓誉!自己不按礼法私自用正妻之礼纳妾,他的女儿还干出私奔的丑事,这种道德败坏的衣冠禽兽怎么当陛下的辅臣?”

    钱谦益听马铖开始泼粪耍埋汰心中松了口气,皇帝现在关心的是自己忠心问题,至于什么道德问题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同时东林党就是泼粪的行家里手,玩埋汰还真没怕过谁。

    “哼哼,说老夫道德败坏,你马家父子就干净了吗?马士英的小妾赵姨娘怎么得来的你不知道吗?你马铖在凤阳干的缺德事还少吗?”

    马铖听钱谦益在这里也学自己泼粪,心中冷笑,自己还有一招撒手锏没使出来,下一步就要钱谦益你个老家伙的老命。

    “陛下,就在上午,臣听城外传回来的消息,潞王在杭州受东林党一些人的蛊惑,已经监国了!正因为这样,臣害怕城内东林党策应杭州的逆党,所以才当机立断将那个假冒太上皇的家伙处死在城外,以正视听!”

    马铖这几句话已经准备要钱谦益的老命了,潞王当年就是朱由崧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现在朱由崧下落不明,拥立潞王上位也还算说得过去,当年钱谦益可是全力拥护潞王上位的,现在马铖提起这件事,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同时马铖生怕朱伦奎忘了当年钱谦益拥立潞王之事,还在边上蛊惑道:“陛下,当年钱谦益可是赞扬过潞王为穆宗之孙,昭穆不远,贤明可立!谁知道这次钱谦益是不是想借着这件事打击对陛下忠心的臣等,借以策应杭州的潞王!”

    马铖说完这句话朱伦奎看向钱谦益的眼神都有些变了,钱谦益没想到马铖这小子这么狠,刚才耍埋汰只是迷惑自己,这才是他的杀招。

    钱谦益知道自己大祸临头,赶紧双膝跪倒磕头说道:“陛下,千万不要听马铖的蛊惑,臣对陛下忠心堪比日月,潞王监国一事臣下实在不知情啊!”

    “不知情?不对吧!我刚在城外处死那个假冒太上皇的家伙,钱谦益你就得到消息过来发难,看来钱阁老你在守城军队中还是有些威信的!”

    作为内阁辅臣,交联军中将领已经是重罪,在加上钱谦益和杭州的潞王不清不楚,如果今天没人给钱谦益求情,他应该死定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直站在朱伦奎身后的卢九德说话了:“圣人,老奴以为钱阁老不会做出对不起圣人的事!”

    马铖一听卢九德说话就知道要遭,今天诬陷钱谦益这件事原本就有些牵强,城外满清大军围城,连马铖的军情司都很难与外面有消息往来,说钱谦益与杭州的潞王有联系实在说不过去。今天马铖想借着这件事,利用朱伦奎的头脑发热,然后直接杀了钱谦益。可是现在有个明白人在边上为钱谦益说情,看来今天要功亏一篑。

    朱伦奎听卢九德这么说眉头一皱,问道:“卢大伴你说说,为什么钱谦益不会做出对不起朕的事情?”

    “圣人,现在北虏军队围城,城内外消息断绝,钱谦益应该不可能与潞王有什么往来。还有就算退一万步来说,钱谦益与潞王有交往,也想对圣人您不利,可是对钱谦益有什么好处呢?”

    卢九德说完盯着马铖的眼睛说道:“圣人,老奴听城外的密探传来消息,潞王监国已经任命黄道周为首辅,就算钱谦益过去,难道潞王还能命黄道周将首辅之位给钱谦益吗?所以老奴以为马铖所说的不实!”

    马铖听卢九德这么说马上知道卢嗣业背叛了自己,不过也说得过去,人家是亲叔侄,自己只是卢嗣业的上级长官,人家自然要什么事都跟卢九德请示。

    不过这个卢九德是什么意思,以前卢九德是马士英的铁杆盟友,从凤阳拥立朱由崧开始,二人一直站在同一战线上对付东林党和韩赞周。想到韩赞周马铖突然明白了,韩赞周以前是东林党的政治盟友,卢九德为了对付韩赞周自然要找马士英联合。

    可是现在韩赞周已经上吊死了,共同的敌人没有了,利益联盟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反而现在马士英势力大增,东林党成了弱小的那一方,卢九德为了自己的权位自然要联合弱小的一方,这样卢九德能站出来为钱谦益说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朱伦奎听卢九德这么说面色和缓不少,他想了想说道:“钱谦益,朕就相信你一次,这里没你什么事了,下去吧!”

    钱谦益没想到自己今天原本想要收拾马家父子,却落得这个结局,不过这已经算不错了,如果没有卢九德临阵倒戈为自己求情,很可能现在自己已经人头落地了。钱谦益听朱伦奎这么说,站起来感激的看了卢九德一眼,然后一言不发的退出乾清宫大殿。

    等钱谦益出去,朱伦奎问道:“那个假冒太上皇的人死透了吗?”

    马铖听朱伦奎这么说赶紧说道:“死的不能再死了,臣打了五枪!”

    “嗯,本来朕还想看看这个人,尸体能运回城里吗?”

    马铖听朱伦奎这么说知道皇帝怎么想的,这是害怕有人发现朱由崧的身份。要知道朱由崧太上皇的身份十分特殊,虽然现在死了但也不能让其他人发现他的尸体,要不以后烂事会很多。

    “陛下,城外这两个月的攻防战死了上万人,遍地都是死人,一些野狗吃死人吃红了眼睛,怕是现在尸体早没了!”

    其实马铖说的都是屁话,城外死了几万人倒是真的。马铖害怕这些尸体腐烂在城里传染瘟疫,所以每次战斗后都要派几百民夫从城头下去将这些死尸掩埋,所以马铖说的城外遍地死尸并不准确。不过野狗倒是很多,毕竟那些尸体埋的并不深,被下雨或者野狗挖出来的也不是没有。

    朱伦奎听马铖这么说心中长出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确定外面那个人的身份

    ,如果是假的那还好办,如果尸体被拉回来发现是真的,不要说马铖,就是他朱伦奎也要碰到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太上皇在名义上是朱伦奎的父亲,如果死在城外,那你朱伦奎是什么?所以朱伦奎必须要确认这个尸体无法被确认。

    朱伦奎其实心中门清那个人是谁,如果真是假冒的马铖肯定将那个人活着弄进城里,到时候马家父子就会大做文章,用这件事打击残存的东林党。现在马铖将那个人当场打死,那个人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现在朱由崧死的不明不白反而好,朱伦奎正好可以广发诏书,寻访太上皇,这样既圆了朱伦奎的孝道,也防止朱由崧真的回来指手画脚。

    朱由崧现在已经死了算是了了朱伦奎一份心思,他故作姿态的流了几滴眼泪,然后说道:“太上皇在民间受苦,儿臣不孝啊!卢大伴你一会儿派出锦衣卫在民间大力寻找,一定要早日找到太上皇,好让朕能尽孝!”

    朱伦奎说的完全都是屁话,现在他能管的也只有南京一城而已,太上皇朱由崧肯定不在城内,让锦衣卫在民间寻找也只是托词而已。不过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卢九德赶紧躬身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寻找太上皇。

    朱伦奎现在越看马铖越喜欢,这个马铖不仅拥立自己当皇帝,还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太上皇解决掉,真是第一功臣。要不是害怕封赏过重,朱伦奎肯定要在次封马铖当官。

    “马卿,守城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刚才马铖都在想着卢九德的事情,听朱伦奎这么说才想起来自己还有最为重要的事情没做,那就是在城内实行配给制。

    马铖赶紧站起来说道:“陛下,现在城内外交通断绝,城内上百万人口的粮食都应该收归军管,如若不然很可能出现恐慌!所以臣肯请陛下下旨,在城内实行配给制!”

    这些都是小事,目前对朱伦奎最为重要的就是皇权稳定,所以朱伦奎想都没想就答应道:“好,朕答应你,马卿从今天开始负责南都全城的政务!”

    马铖原本是南都镇守,负责的是全城的军事和治安,现在皇帝将政务也交给他,马铖就成了南京事实上的土皇帝,手中权力比他的老子马士英都要大。不过马铖还不满足,那些平民百姓不用圣旨他们也不敢反对自己,马铖担心的是那些勋贵文臣,这才是马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陛下,臣想辖制城内勋贵和百官,请陛下恩准!”

    朱伦奎听马铖这么说一愣,犹豫的问道:“他们?这些勋贵都是大明的功臣,这样不好吧!”

    “陛下,这些勋贵家里都有很多粮食,并且他们还在市场上收购粮食,现在城内的粮食已经涨到六两银子一石,如果不加制止会加剧城内恐慌!”

    朱伦奎听马铖这么说想想也对,点头说道:“好,这项朕也答应你!放手去办,有什么事朕会为你撑腰!”

第一百八十六章 分析

    从乾清宫出来,马铖站在西华门前犹豫不决。今天原本想要弄死钱谦益,没想到卢九德竟然反水。卢九德的反水让卢嗣业也变得不可靠,马铖手中最为重要的军情司就在卢嗣业手中,这么重要的部门绝对不能出现半点差错。

    马铖想了想军情司的运作,好在现在军情司刚组建半年,基本工作也只是往满清那边派派奸细,最大的奸细也就是左懋第,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也幸亏马铖现在还没来得及让军情司开展监视百官的任务,如果这件事暴露在朱伦奎面前,那自己可解释不了。

    现在卢嗣业已经不在可靠,那军情司应该如何运作?这个人选可难坏了马铖,军情司并不等同于一般有司衙门,军情司将来是马铖的特务机关,一定要挑选完全可靠的人才行。

    马铖在西华门这里站了半天,守门的大汉将军看到这个实权人物站在门口不知道什么意图,现在的马铖和半年前的杂号提督可不一样,马铖手握京城十多万军队,是显赫一时的大人物。

    守门的那个千户上前问道:“小人给侯爷请安了,不知侯爷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小人去办的?”

    被那个千户提醒,马铖才想起自己站在宫门口,宫禁有严格的规定,闲杂人等是不可以在这里闲逛的。马铖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本督在想一些事情,耽误兄弟们了,现在本督就出去!”

    马铖说完从西华门离开,马铖来自后世,那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马铖不管对凡夫俗子还是手下将领,向来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那个守门千户还是第一次听这种大人物这么说话,如果换上那些勋贵不骂你几句就不错了,那里还能这么和颜悦色。

    那个千户看着马铖远去,心中默念这个贵阳侯真是不一般,和普通的勋贵不一样。

    马铖不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结交了一个小人物,将来这个小人物会起到大作用。

    马铖离开西华门转道去了千步廊。千步廊就在承天门和洪武门之间,是南京六部的办公地点,不过千步廊这里的房间太少,六部除了在这里,城内还有其他的办公场所,千步廊这里办公的都是六部的郎官。

    马铖到这里是来找工部右侍郎徐振业的,老徐这工部半年多混的风生水起。在投靠马士英后,原本应该回家种地的徐振业重新成为工部主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七品主事升到四品郎中。这次因为拥立朱伦奎上位有功,再加上身后有首辅马士英帮忙,更是一跃成为工部的三把手,工部右侍郎。

    现在工部尚书是李沾,这个老家伙是马士英的同年,二把手左侍郎是马铖的老师宋应星,顶头上司都是自己人,所以徐振业在工部真是混的如鱼得水。

    宋应星虽然挂着左侍郎的衔,但是常年都在北城的军器局办公,尚书李沾原本是御史清流,对工部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部门根本不了解,

    所以现在工部当家做主的就是徐振业。

    满清在城外围城,城内的六部除了兵部和工部以外基本没什么事情,工部因为要管理全城的武器生产,所以这几天徐振业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徐振业今天正在衙门办公,听道门外吏员通报,贵阳侯来了。

    徐振业的富贵都在马氏父子身上,现在听到马铖来了,赶紧放下手头工作,出了房门来到二门这里迎接。

    马铖穿了一身大红过肩蟒袍,看到徐振业恭恭敬敬的站在二门这里迎接自己,马铖笑道:“徐大人,你现在是三品侍郎,不用这么多礼了!”

    马铖说的虽然客气,但是徐振业可不敢马虎,他知道面前这个马铖可是笑面虎,谈笑间就能灭人满门,所以不敢怠慢,躬身说道:“侯爷说笑了,没有侯爷那里有下官的今天,下官自然不能忘了侯爷当年收留之恩!”

    看到徐振业这么说马铖十分满意,他就怕这些士大夫当了官就忘了自己是怎么升官的。现在这个徐振业这么说让马铖十分放心,这样一来今天自己也好和他说一些隐秘事。

    马铖今天来找徐振业不是他闲的屁*股疼瞎溜达,而是马铖想要找一个知心文官帮助分析一下以后应该怎么办。这次卢九德投靠东林党让马铖十分被动,卢嗣业是自己的心腹,他知道自己不少东西,如果不解决卢嗣业以后再卢九德面前还有什么秘密?

    马铖原本想要找自己老爹马士英商量一下,可是刚才马铖在西华门那里想到,自己将来是要独立的,什么事情都跟老爹说,不免让老爹看轻自己。要知道如果马铖将来成事,第一个面对的死敌就是马銮,他才是马铖最有利的竞争者。如果想要在与马銮的竞争中占了先机,就要让老子马士英看到自己确实是个合格的接班人。

    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马铖自然不能碰到什么难处都去找老子马士英帮忙,可是马铖自己手中的文官谋士太少。王显算一个,但是王显没在官场混过,很多事情他根本不懂,如果玩个什么阴谋诡计王显是一把好手,这种官场上的事还是找行家好一些。

    徐振业也算是马铖的人,当年如果没有马铖引荐,徐振业现在早已经回老家种地了。不过马铖害怕徐振业升官后忘本,所以才准备要过来先试探一下。现在看到徐振业还和以前一样尊敬自己,马铖放下心来走进徐振业的办公室。

    千步廊这里办公室紧张,除了尚书李沾本人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好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就是徐振业侍郎之尊,也只能和照磨司的书办一间屋子。不过在这件屋子后部用屏风隔出来一间小会客室,算是徐振业的单独空间。

    马铖来到徐振业的办公桌前,随手翻了翻文件,马铖虽然认不全繁体字,但是基本意思还是能看懂的,这些文件都是城内各个制造局送来的文件。有需要壮丁工匠的,有需要原材料的,

    还有需要拨付工钱粮食的。

    看来徐振业工作挺认真,不管什么文件徐振业都做了详细的批示,看到这样马铖很满意。

    马铖在边上的椅子上坐下,有书办为马铖与徐振业上了茶,然后关上门退了出去。

    徐振业也知道马铖不会无缘无故来见自己,等屋中人都出去后,徐振业问道:“侯爷,不知来找下官有什么事?”

    马铖也不想瞒着徐振业,喝了口茶水后笑道:“没什么大事,就在刚才,本督在陛下面前要搞死钱谦益,但是没想到在关键时候卢九德却出手为钱谦益说话,致使本督的意图失败。这次本督来就是想请徐大人给帮忙分析一下!”

    徐振业听马铖这么说心中大喜,他虽然算是马士英一党的人,但是基本上接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马士英宦海二十多年,其他的没有但是同年故旧一大堆,现在朝廷中尚书级别的高级官员就有二十多人都是马士英一党。其中核心的人物有阁老阮大铖、吏部尚书张捷、户部尚书杨维垣、工部尚书李沾、兵部尚书田仰等人,东林党那边只有一个刑部尚书谢学龙与礼部尚书王铎。

    马士英一党的核心人物不管身份地位都远远在徐振业之上,平时商讨什么大事徐振业根本连出席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徐振业今天听马铖来找自己商量搞死钱谦益的事,还以为是马士英授意的。

    “侯爷,这件事为什么元辅没有参加?”徐振业很快就找到问题的关键,钱谦益也是内阁阁老,如果真要搞死他马士英应该出手才对,怎么刚才马铖说的没有马士英什么事情。

    马铖哈哈一笑:“哈哈,那个什么,这件事是本督临时起意,我爹并不知晓!”

    原来是马铖自己的意思,怪不得事情没有成功。徐振业知道马士英是官场老油条,如果真想搞死钱谦益必定准备充分,肯定不会像马铖一样对卢九德没有半点防备。

    “下官知道为什么了,卢九德虽然以前是元辅的盟友,可是现在韩赞周已死,两方的共同敌人没有了,这个联盟自然解体。还有现在元辅这边的声势最强,卢九德只要还想掌控权力,自然要寻找另一个盟友,这样实力弱小的东林党就成了结盟的好对象!”

    这些道理马铖都知道一些,只是当局者迷有些不太清晰而已,现在听徐振业解说的头头是道,马铖不免连连点头。

    “还有一件事是侯爷失算了!”

    马铖听自己还有一件事没算到,赶紧恭敬的问道:“还有本督没算到的?请徐先生解惑!”

    马铖就这一点好,只要有用的肯定恭恭敬敬,没有用了马上落井下石。现在听徐振业说自己还有没算到的,赶紧放低姿态请教。

    “侯爷想要对付钱阁老可以理解,但是时机不对,这次就算没有卢九德出面说情,陛下也不会对钱阁老怎么样,下官估计最后也就是下旨斥责而已!”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人选

    马铖听徐振业这么说赶紧问道:“徐先生,本督为了今天这事已经准备了许久,东林党在杭州拥立潞王监国,这还不能弄死钱谦益吗?”

    徐振业笑着摇头道:“侯爷,这件事做的没错,不管是那个皇帝,只要出现这种事情,肯定是先杀了在说。只是今天的时机不对!现在朝中元辅的声势太大实力太强,而东林党那边除了钱阁老在无一人能对抗元辅,这样皇帝陛下为了平衡朝臣,自然不可能杀了钱阁老,所以下官说侯爷挑选的时间不对!”

    马铖听徐振业这么说才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自己做错了。现在朝堂上阉党占据了所有重要岗位,而东林党只占有清水衙门礼部,没什么权力的刑部,同时刑部尚书谢学龙声望地位根本无法与阉党抗衡。

    礼部尚书王铎的声望到够,可是这个倒霉的老家伙,在拥立朱伦奎的时候偏偏被人抓去拥立假太子王之明,虽然皇帝朱伦奎并没有说什么,还下旨安慰了王铎。但是王铎的阁老身份却被免除,成了接替钱谦益额礼部尚书,这种安排也确实说明了朱伦奎对这个老家伙并不怎么放心。

    东林党那边没有出名的人物与马士英、阮大铖一党竞争,皇帝自然不能将唯一一个有声望、有能力的钱谦益杀了,那样马士英一党不就一党独大了吗?

    同时马士英一党除了把持朝政外,他的两个儿子马铖与马锡还是领兵大将,马铖更是身居从龙首功,这种声望、地位,不管那个皇帝上位都不想看到。所以打压马士英,培养钱谦益与马士英抗衡,就成为新皇帝朱伦奎的既定方针。目前朱伦奎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因为满清四十多万大军围城,朱伦奎害怕自己压迫紧了,马铖铤而走险,毕竟皇帝既然能拥立第一个就能拥立第二个。

    马铖听徐振业说完吓的冷汗直流,现在马铖虽然手握十多万守城军队,但是马铖知道自己手下真正能信任的没多少。如果这个时候马铖登高一呼,朱明皇帝反动的很,大家杀了朱伦奎拥立老子当皇帝吧!估计除了马士英从贵州带来的那一千多贵州兵,大部分新军士兵是不会与马铖干到底的。当然不是这些新军士兵多么忠于明朝皇帝,而是他们与马铖接触时间太短,前后不到一年时间,还不够建立起那种生死与共的同袍感情。

    如果马铖带着手下新军出生入死,和他们一同生活战斗十几年,这样同袍情谊就会大过君恩。当年的赵匡胤就是这样,大家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生死兄弟,老皇帝在的时候没办法,但是老皇帝一死,这些将领与小皇帝根本没有什么感情,这时就算赵匡胤你不想黄袍加身也不行,我们兄弟还要当一把公爵、侯爵呢!

    马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目前还不具备和朱伦奎翻牌的实力,没办法马铖只能问道:“徐先生,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怎样才能安皇帝陛下之心呢?”

    徐振业用手撵着胡须说道:“这个简单,只要让皇帝感

    觉不到威胁即可!毕竟侯爷身负拥立大功,只要不是万不得已,皇帝是不会对侯爷下手的!”

    马铖听徐振业说的也对,只要不是朱伦奎疯了,就不会马上对自己动手,毕竟现在城外满清大军围城,对自己动手完全是自毁长城。

    想到这马铖点点头:“既然如此本督决定将内城的守卫任务交给卢嗣业,正好卢九德与我父子联盟解体,军情司在让卢嗣业管本督不放心!”

    “对,侯爷说的很对!既然这样不如上疏捧一下卢嗣业,让皇帝封他个提督,这样也好掩人耳目。”

    “徐先生说的不错,可是军情司很重要,本督使用何人接替卢嗣业呢?”

    “这个简单,侯爷的二姐夫章尔佩,他接替军情司最合适了!”

    章尔佩在几个月前被部选成为江西新建县县丞,不过章尔佩不想去江西受苦,所以留在南京一直拖着没去上任。这几个月满清围城,章尔佩的上任之路自然也断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城内闲逛。

    马铖听徐振业推荐章尔佩,这倒是个好人选,一是自己姐夫,忠心上完全没问题。二是章尔佩家里没什么太大的势力,将来就算马铖成事了章尔佩也只能依附马铖。

    马铖听徐振业说完大点其头:“好,既然如此本督多谢徐先生了!”马铖说完起身离开,这里的事情结束,马铖也就不准备久留,他还要赶回衙门处理公务。

    徐振业看马铖离开心中十分矛盾,这个马铖表现出来的越来越像一个枭雄。如果国家太平马铖这样的人只不过是戚继光、李成梁那样的杰出将领,可是现在国家乱成这个样子,马铖这样的人就很危险了。

    想到这徐振业开始担心自己,他目前官居三品,真的是位高权重,但是徐振业知道官场中爬得越高跌得越狠,当年张居正比万历还要像皇帝,万历在他身边都要站着回话,那自己呢?徐振业为了往上爬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还有与阉党牵扯太深,就算徐振业现在转头投靠东林党,等马士英倒台那一天徐振业也不会好结果。

    徐振业想着自己的心思,也无心管什么政务,坐在椅子上开始发呆。

    马铖离开工部衙门,急匆匆的回到应天府衙,刚到门口马铖就喊道:“快去,将知府那个吴什么给老子找来!还有徐沾、王显、卢嗣业都找来!”马铖说完就急匆匆的走进衙门,门口的卫兵开始按照马铖的吩咐去找人。

    明代官府衙门是府衙一体,前衙后府,原本应天府的知府是吴家周,应天府是首都,知府要比其他知府高了一级,所以吴家周是副省级待遇,从三品。

    不过副省级在马铖这里屁用都不顶,就因为应天府衙距离南城各门的距离适中,所以马铖将府衙生生占去,吴家周没办法这几个月只好在后院府中闲居。

    城外虽然打得如火如荼,不过吴家周小日子过得倒还舒心。这半个月满清已经不攻城

    了,吴家周更是没了初始的慌乱,今天正在和小妾在后花园中乘凉。

    吴家周和小妾赵氏正在调笑,就听外面家人怒骂道:“干什么?你们是什么人?”

    随着话语声门外呼啦啦冲进来一堆士兵,为首的正是马铖的亲兵队长,千户顾勇。

    顾勇除了马铖眼中看不起任何人,更不要说吴家周这种文官了。顾勇看到吴家周和一个年轻女子互相搂搂抱抱,轻蔑的说道:“吴知府好雅兴!”

    吴家周看这帮丘八不经请示就闯到自己家中,忍着气问道:“你们干什么?还有没有王法?本官的私宅也说进就进?”

    “对不起,吴大人,我家军门大人军情紧急,你家的家人竟敢拦着末将执行公务,没办法末将只能闯了!”

    听到又是马铖,吴家周不敢生气,只好问道:“好吧,贵阳侯和本官素无交往,本官的衙门都被你们占去了,还找本官干什么?”

    是啊,本官的衙门都让你们占了,本官惹不起还躲不起?现在每天在家当宅男,你们还想怎么样?

    顾勇那知道马铖找吴家周干什么,不过马铖的命令就要无条件执行,所以顾勇也不和吴家周墨迹,对身后的亲兵一挥手,上来七八个将吴家周架起来就往外走。

    吴家周刚才正和小妾调笑,衣服都没穿几件,只穿了一身内衣,现在被架出门,气的大骂这些丘八过分。

    顾勇不管吴家周如何咒骂,将这个家伙带到前面的知府衙门二堂,这里除了马铖,其他所有官员都已经到了。徐沾原本就是吴家周的下属,现在看到上官衣衫不整出现在面前,好悬没笑出声来。

    这个时候就算吴家周涵养再好也忍耐不下去,气的跳脚骂道:“马铖,你太过分了,本官要去内阁参你!”

    现在钱谦益是内阁阁老,虽然没啥权利但好歹也算个人物,所以吴家周心中还是有些底气的。

    马铖并没有管暴跳如雷的吴家周,而是沉着脸说道:“好,大家都到齐了,皇帝陛下有旨意!”马铖说完将皇帝的给的圣旨拿出来宣读,屋中坐的几个官员听是皇帝圣旨,赶紧起身跪下接旨。吴家周刚才正在生气,但是皇帝圣旨你敢不接?没办法只好也跟着跪下接旨。

    圣旨很简单,就是让马铖接管南都政务,让应天府及辖下的上元、江宁两县归马铖节制。

    这可是大事,吴家周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衣冠不整,站起来问道:“这不可能,自古军政分开,让将领管民政这不是开玩笑吗?”

    马铖听吴家周这么说沉声问道:“怎么,吴大人想抗旨吗?”

    吴家周刚才说的话没经过大脑,刚说完就有些后悔了,他只是一个从三品官员,皇帝你爱怎么干怎么干,和他有什么关系?所以吴家周听马铖问起赶紧说道:“不不,下官绝对没有抗旨的心思,下官绝对遵从陛下的旨意!”

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升

    马铖瞪了一眼吴家周,幸亏这家伙知道轻重,如果再要胡说什么马铖不介意使用临机决断的权利弄死这个东林余孽。

    马铖看到吴家周在椅子上坐下,才说道:“刚才大家都听清了,陛下已经将城内军政要务都交给本督,为了抵御城外的北虏,本督希望诸位不计前嫌,共同抗清才是!”

    这句话可不是马铖的套话,他确实希望手下人不管什么阵营,都要同心合力一同对付满清,毕竟自己人在怎么斗也是自己人的事,让满清打进来那就亡国灭种了。

    现在马铖的手下分属三个派系,知府吴家周和溧水县令徐沾属于东林党,军情司的卢嗣业属于卢九德一系,只有王显才能算上马铖的嫡系。不够这些人都知道马铖手里有皇帝的圣旨,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听马铖说完后纷纷表示一定遵守贵阳侯的军令,不负皇帝陛下厚望云云。

    “好,既然大家无异议那本督宣布,从今天开始在城内实行余粮征集制,每家每户留下半月口粮,其他全部上缴,用来守卫城池!”

    马铖这席话如同炸弹一样,屋中所有人马上开始窃窃私语。明朝虽然是个封建王朝,但却是个法治社会,虽然和后世的法治社会不同,但是每人每户的家庭财产还是受法律保护的。特别是那些有功名护体的士大夫,他们连税赋都不交,更不用说什么粮食了。

    吴家周在屋中众人中官职最大,听马铖这么说赶紧问道:“侯爷,这不合礼法啊!国家规定士人免徭役,这收取余粮肯定会激起民变的!”

    马铖一瞪眼睛说道:“当年杨慎说过,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大明养这些士人二百七十多年,现在国家到了为难之时,让他们为国家做些贡献不行吗?”

    马铖说这几句话有些强词夺理,当年杨慎也不是这个意思,不过现在马铖手握圣旨,吴家周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所以听马铖说完也就不再说话。

    马铖实行这个余粮征集制也是逼不得已,现在城内已经与外面断了联系,粮食也断了供应,为了继续守城,只能集中全城的力量了。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战争动员率这个名词,历史上动不动就记载那个王朝兴百万之师,讨伐某某政权,其实历史书上的记载并不正确。

    有人类至今,最为残酷最为血腥的战争就是二战,在二战中动员率最高的国家是德国与前苏联。德国在二战期间控制的德意志民族人口是七千多万,战争期间共动员了一千七百万人。对应的是一亿八千万人口的前苏联也只动员了三千万而已,动员率只有百分之十六多一点。

    虽然动员的士兵不到人口的一半,但是德军打到最后甚至已经出现了兵员枯竭的状况,就是达到征兵年纪、身体符合当兵要求的男性都已经消耗完了,只能不断地放宽征兵年龄和条件,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大量的十四岁娃娃兵参战的情况。

    战争是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德国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兵役制度,也只能达

    到百分之二十四的动员率,这都已经是涸泽而渔了。所以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百万大军并不可靠。

    这不是全国上下有多少男人的问题,关键是部队是要吃饭喝水,而古代道路的运力又有限,防疫给水能力也差,一个地方人堆太多,那粮食运上来不够吃,柴火不够烧,干净水不够喝,拉屎都没地方拉,最后不是饿肚皮就是疫病流行大军垮掉。

    但是历史上的百万大军又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古代作战相应的后勤输水运粮的人数庞大,古人很多时候的百万大军都是将这些非战斗人员算其中的,例如隋炀帝的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光后勤补给就能占三分之二的人数。

    现在马铖手中的南京共有一百万人口,就算马铖手里掌握超过德国的兵役制度,最多也就能动员出二十四万人,这还是在破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现在马铖手里一共有新军两万五千人,卫所军将近十万人,民夫八万人,再加上新招募的两万新军,马铖手中的力量已经接近极限。

    用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来保证二战的动员率,现在马铖手下的后勤保障部门已经在超负荷在运转。马铖的军队可不是抓壮丁,拉过一个人给把刀就是士兵。马铖的新军装备完善训练精良,这种新军自然要需要大量的后勤补给。

    根据王显的汇报,军中粮草也只够食用两个月,其他守城物质也快要用光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而是要转变社会制度,将整个南京的所有力量都集中到军事上,这样才能保证守城战的胜利。

    马铖看了看屋中的众人,沉声说道:“守城重任就在各位的身上,如果城破,你、我和我们的家人,都要被北虏屠杀,中国大地就会再现三百年前的腥膻遍地,所以本督拜托各位了!”

    马铖说完站起来对着众人深施一躬,众人看到马铖行此大礼赶紧站起身来纷纷回避,同时都说请侯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云云。

    “好,既然如此本督就发布命令了!吴知府身为附郭知府,要负责全面工作!徐知县带着溧水县的衙役,与上元、江宁两县的衙役等人,负责城内平民的余粮征集!”

    马铖说完看了看卢嗣业,然后接着说道:“卢副将,你原本负责城内治安工作,所以城里勋贵、文武官员家中的余粮征集就交给你了!”

    马铖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份任命书来:“这次卢副将守城劳苦功高,本督已经禀明陛下,升卢副将为应天提督!”

    给卢嗣业升官就是马铖玩的手段,军情司属于提督衙门的属官,最高官衔也就是副总兵,现在给卢嗣业升官当了提督,自然这个军情司的头目不再适合他干下去。

    卢嗣业听到马铖这么说心中大喜,他虽然知道军情司十分重要,但是那有比自己升官重要?虽然离开了军情司,但是军情司毕竟是卢嗣业组建,其中一些重要人物是卢嗣业的心腹,就算卢嗣业离开军情司,情报也不会断绝。

    卢嗣业站出来躬身接令,当然马铖给他的活也不是什么好活,城里

    那些勋贵一个个都跋扈的很,从他们手里收粮食可不容易。这也算马铖给卢九德出的难题,硬骨头交给你侄子去啃,如果完不成那就不要怨本督心狠了。

    王显的工作还没变,只是又加了一条清查城中各处官办粮仓的任务。王显虽然是秀才出身,不过现在却是武职,现在让一个武官去清查兵部的各个粮仓,也算对王显的重用了。

    马铖吩咐完毕后众人纷纷躬身接令,除了愁眉苦脸的吴家周,其他人都还比较满意。徐沾的活最轻,欺负一些老百姓。卢嗣业的活最难,不过有他叔叔卢九德帮忙也没什么大困难。王显去清查粮仓,现在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是马士英的人,所以王显那面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负责掌总的吴家周却是不太高兴,他要分管三路,有一路不完成任务就要算在他的头上,这个活可不好干。

    马铖可不管这些,说完后端茶送客,这些人在吴家周的带领下开始工作,一时间南京城里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等屋中的官员都出去后,门外的顾勇进来低声说道:“军门大人,二姑爷已经来了,就在门外等候!”

    刚才马铖回来后马上就让人去将在城里闲逛的章尔佩找来,现在军情司已经到出位置,正需要自己人填充。

    “好,让他进来!”

    章尔佩这半年多过的十分不开心,马家的几个子女就属他混的最完蛋,老大马銮现在成了从三品的副都御史。老二马铖不用说了,从龙首功再加上南京镇守,妥妥的朝廷重臣。老三马锡虽然不是嫡出,但是也成了手握重兵的总兵,还挂着提督衔。大姐马宏宁更不用说了,成了当朝太后。

    现在最没地位的就是章尔佩夫妻俩,原本章尔佩被部选成了从八品县丞,按照后世历史上记载章尔佩在江西很快升到知府,可是那知道马铖穿越造成了蝴蝶效应,章尔佩并没有去江西,而是留在了南京。这样自然什么官职也没有,还是挂着从八品空头衔的一个县丞。

    虽然章尔佩也去找过马士英,想请岳父老泰山帮助一下,但是马士英自己的是都忙不过来,四月份要对付左良玉,五月份要对付满清, 现在更是要守城,哪里有空管一个庶出的女婿,就这样章尔佩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南京游荡。

    今天章尔佩在家中接到马铖消息十分高兴,赶紧将自己的八品绿色官袍找了出来,收拾一下跟着亲兵来到知府衙门见马铖。

    章尔佩进屋后看到马铖身穿大红蟒袍坐在那里,赶紧上前双膝跪倒叫道:“下官江西新建县丞章尔佩,见过贵阳侯!”

    看到章尔佩这样马铖笑道:“二姐夫快起来吧,屋中无人,你我就不要见外了!”

    看到马铖语气和缓,章尔佩知道今天一定有好事,赶紧在边上椅子上坐下问道:“大人,不知找下官来有什么事吗?”

    马铖神秘额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是啊,今天有件好事,本督这里缺个正三品的实缺,不知道二姐夫想不想干?”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寇自重

    章尔佩听马铖这么说心中大喜,正三品啊!要知道按照明代官制,四品以上就算高官了,从三品就是省部级高官,一般都是中央六部侍郎或者地方布政使、按察使等大员。现在马铖说有正三品官职出缺,章尔佩心中十分激动。

    “二弟,不!军门大人!还是大人你对下官好啊!下官这几个月托了无数人,岳父岳母都不待见二姐夫,还是二弟你最好,二姐夫心中苦啊!”章尔佩说道动情处嚎啕大哭,弄得马铖心中都有些过意不去。

    哭了一会儿章尔佩感觉实在丢人,也就止住哭声,擦干眼泪憧憬的问道:“二弟,是什么官职出缺?”

    这时章尔佩已经做好打算,上任后肯定第一件事就是先纳几房小妾,然后多收些银子,然后用心办差,当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等等。

    马铖不知道章尔佩心中所想,听章尔佩问起笑道:“是这样的,本督属官中的军情司主官出缺,这可是正三品参将,正需要像二姐夫这种大才来担任!”

    章尔佩原本满心欢喜,一听让自己去从文转武当一个武官,马上晴转多云说道:“转成武官?不行,本官再怎么说也是个秀才,还是监生,那能去当个丘八!本官绝对不干!”

    明代为了防止繁镇割据,实行的是以文制武制度。从明朝中期开始,武将的选拔,也有了以武举为代表的科举途径,而武科举不止考武艺,真正决定中榜的是策论环节,也就是要考上,必须也要熟悉兵法战策,考评权主要由兵部文官来执行,这样一来,武科举出身的武将选拔权,其实也渐在文官手里,能考取功名的武将,好多便成了文官的门生。

    这种制度到明末发展到极致,一些参将总兵看到五六品的文官,甚至要跪拜行礼,这样弄得武将在社会上半点地位没有。章尔佩虽然靠着马士英的路子成了监生,但是章尔佩的秀才功名却是实打实自己考得,现在让他放弃自身功名去当一个丘八,这实在有些超出章尔佩的底线了。

    马铖看到章尔佩不肯当武将,也骂道:“什么?你还不干?反了你了,来人啊!”

    马铖说完门外顾勇带着五六个亲兵冲进屋中,抱拳叫道:“末将在!”

    马铖指着章尔佩说道:“这个家伙意图刺杀本督,现在本督怀疑他是北虏的探子,将这家伙押出去严加审问!”

    章尔佩没想到马铖翻脸不认人,骂道:“马铖,你好无情!你抓了我进大牢。就不怕你姐姐伤心吗?”

    马铖听章尔佩这么说轻蔑的说道:“就你章尔佩这德行还能让本督的二姐伤心?章尔佩你放心,明天本督就让二姐与你义绝,到时候本督给二姐找个有钱的富二代,肯定比你这个倒插门的赘婿强!还有你生的那个龟儿子,本督就将他卖入妓寨当个小兔子!”

    章尔佩与马二小姐马宏宇只有一个儿子,今年刚满五岁,是章尔佩的心头肉。现在听马铖要把自己儿

    子卖了,吓的赶紧上前抱住马铖的大腿哭道:“二弟,姐夫错了,我章家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独苗,这样我死后哪有脸去见地下的父母啊!”

    看到章尔佩服软,马铖挥了挥手让顾勇他们出去,然后搀扶章尔佩重新坐下说道:“二姐夫你还没听本督说完就反对什么?本督并不是让你上战场领兵打仗,而是负责军情司!”

    章尔佩听说不是让自己带兵打仗心情好了不少,不过这个军情司是干什么还真不知道。

    “二弟,这个军情司是干什么的?”

    “负责刺探军情、在敌后刺杀敌军将领、惩戒叛徒等等!”马铖说完看了看门外,然后低声的说道:“就是锦衣卫!”

    说其他的章尔佩不知道,但锦衣卫这三个字可是如雷灌耳,章尔佩听马铖这么说好悬没吓趴下,低声问道:“二弟,你疯了不成?锦衣卫也是自己能组建的?让外人知道可是杀头的大罪!”

    马铖看到贪生怕死的章尔佩笑道:“怎么?二姐夫害怕了?不过现在已经晚了!只要有人将这件捅出去,咱们全家都是死!你是我爹的女婿,还是军情司的主官,估计肯定是诛九族了,可惜大外甥刚满五岁就要魂归那世了!”

    章尔佩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儿子,现在听马铖这么说知道如果消息泄了,自己全家肯定跑不了。所以坐在那里思前想后,最后下定决心问道:“二弟,这个军情司可是父亲大人的意思?”

    章尔佩想的很明白,如果这个军情司是和锦衣卫一样的情报机构,那就代表着马士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他自己是马士英的女婿,如果事情败露不管怎么说他也跑不了,所以章尔佩要问清是不是马士英的意思。

    马铖可是比猴都精,听章尔佩这么问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马铖说道:“当然,这当然是父亲的意思!只要父亲的大事成了,二姐夫最次也能混个国公,如果二姐夫立功多,亲王郡王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你章家与马家同呼吸共命运,那可是公侯万代啊!”

    章尔佩听马铖这么说心动不已,这件事诱惑太大,章尔佩在心中合计得失,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过了好半天,章尔佩叹了口气说道:“二弟你说的对,我答应你出任这个军情司的主官!”

    马铖听章尔佩这么说心中暗笑,他早知道章尔佩最后要答应,没办法,如果事情败露章尔佩也不好过,就算他去出首也逃脱不了被牵连的命运。

    “二弟你说吧,我去军情司应该干些什么?”

    “二姐夫,军情司原本是卢嗣业组建,里面有他的心腹也有本督的心腹,你去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卢嗣业的心腹,随便给他们安些罪名偷偷弄死,这个你们读书人最在行,不用本督教你了吧!”

    马铖看章尔佩点头答应,接着说道:“全部接收军情司后,你就按照锦衣卫的构架重组军情司,在每个省都要派驻机构,还有在朝廷百官

    家中安插密探,这些二姐夫不懂可以去收买原来锦衣卫的官员!”

    从去年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将东厂裁撤,锦衣卫的规模也进行了机构精简,现在锦衣卫和以前相比已经大不如前。以前很多锦衣卫的官员与坐探都成了无业游民,这帮家伙在锦衣卫中已经待了几代人,很多人除了刑讯根本不掌握维生技能,所以现在这帮家伙生活很困难。马铖估计这帮家伙只要给他们些好处,马上就能成为自己军情司的得力人手。

    章尔佩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来,马铖看了看门外,接着说道:“这些都完事后还有最后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扶植各地宗室称帝!”

    章尔佩听马铖这么说大吃一惊,磕磕巴巴的问道:“扶持宗室称帝?这。。这不是给咱们找麻烦吗?”

    马铖瞪了一眼章尔佩骂道:“你懂什么,按照本督的吩咐去做就完了,其他的不要问!”

    马铖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今天经过徐振业的分析,马铖已经知道自己父子成了新皇帝朱伦奎的绊脚石,其实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历史上拥立之臣和托孤重臣无一有好下场。现在朱伦奎没有发难只是需要马铖抵御满清的进攻而已。

    但是满清被打退了呢?所以马铖要争取时间早日掌握自己手中的新军,只有这样才能有本钱。可是掌握新军需要时间,为了争取时间马铖就要为自己树立敌人。

    朱伦奎是皇帝,皇帝最怕的就是丢失皇位,而皇位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他们老朱家的自己人。只要天下还有人在不断的监国称帝,朱伦奎就要借助马铖这支刀铲除异己势力,到时候马铖慢慢做大,掌握新军就有了时间保证。

    马铖记得历史上南明可是有过很多皇帝,最有名的就是那个永历皇帝朱由榔,现在既然已经天下大乱,何不让天下更乱一些?

    “二姐夫,现在杭州的潞王已经监国,既然如此何不让全国各地的宗室都过一把皇帝瘾?什么宁波的鲁王、湖广的楚王、广西的桂王等等,都可以登台表演一下!这样咱家才能火中取栗知道吗?”

    章尔佩虽然只是个秀才,但是历史上的典故还是明白一些的,听马铖这么说低声问道:“可是养寇自重?”

    马铖看章尔佩明白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果然是读书人,说的就是比我这样的老粗清楚!好了,下面就看二姐夫的了,还有这件事要保密,家中谁也不要透漏,就连大哥他们也不要说,知道吗?”

    章尔佩听还不让马銮知道,不免狐疑道:“也要瞒着大哥吗?”

    “这时当然,你知道大哥那种道学先生的脾气,最看不上这种阴谋手段,为了防备万一,大哥也要瞒住!”

    其实马铖不想让马銮知道自己手下有这么个情报机构,现在既然马铖已经准备让自己的老子当司马懿,可不代表希望自己的哥哥马銮成为司马师。

第一百九十章 杀鸡儆猴

    大明绍武元年七月,从五月份就开始的梅雨季节终于过去,老天也终于露出一丝阳光。不过梅雨过去并不代表清军的好日子就来了,紧接着梅雨的就是酷暑。

    东亚从万历末年开始进入小冰河时期,最冷的时候海南岛也下过雪,可是在绍武元年的七月份,气候格外的反常。梅雨停后开始持续的高温,在南直隶一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三十度。这种温度不要说从辽东苦寒之地来的满洲八旗,就是南京城里的一些本地人也受不了。

    城外的满清军队所有活动都已经停止,除了那些新附军在投降将领的带领下继续攻略周围府县,所有的满蒙八旗都躲在帐篷里避暑。

    跟随高温而来的就是瘟疫,虽然交战双方都有计划的掩埋尸体,但是死在南京城外的足有五万人,从南京城外的雨花台到孝陵一带,双方一共挖了数百个大坑,用来掩埋尸体。

    可就是这样,瘟疫也在双方部队中开始传播。马铖来自后世,知道瘟疫的传播源就是寄生虫和老鼠等小动物,所以第一时间在城内进行了隔离,同时严令城内不准食用生水,所有水都要煮开后才能引用。同时将患病的士兵和民夫隔离,死亡的挖坑深埋,这样才将城内的瘟疫控制住。

    城内有马铖这个穿越者帮助,控制住了瘟疫,可是城外就不行了。满清军中因为不注意卫生,直接饮用河水与井水,大批的士兵患上瘟疫。到现在为止满清的四十万大军中,因为种种原因失去战斗力足有五六万人,这种情况让英明果敢的多铎也一筹莫展,甚至生出退兵的想法。

    可是多铎想退,多尔衮不许。现在漕运刚通,北京刚获得了一丝喘息,那里能这么容易就退兵,所以多尔衮多次下旨,严令多铎坚持到最后一刻。接到圣旨的多铎也没办法,只好带兵继续坚持下去,不过也只能围城,攻城是完全不可能了。

    满清不攻城就给马铖喘息的机会,他借着这个机会开始整顿军务,除了训练那些不成器的卫所军外,马铖又招募两万新军,用来补充自己的实力。

    现在马铖手中的新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四万五千人,这已经是极限了,超过这个数字就要适当的降低生活质量,毕竟这四万五千人消耗太大。

    这些新军是马铖的绝对主力,他们每天都要吃三顿干饭,还要有猪肉等副食供应。马铖规定的城内老百姓每日供应一斤粮食,这还是要出体力的民夫,可是新军士兵每日需要粮食二斤半,还不算蔬菜、猪肉等副食,所以马铖这四万五千人新军比十万卫所军还费钱。

    这几天没什么战事,马铖就一直呆在北城军营,和这些新招募的新军吃住在一起。这些新军的基层军官都是从老新军中挑选,那些杀人多立功多的士兵纷纷被选为小旗总旗等基层军官,至于百户、千户等中层军官都是马铖的亲兵担任,这样才能保证马铖对新军的绝对指挥权。

    这天马铖

    正在观看新军操练,有一个值日军官过来禀报:“报军门大人!辕门外有应天府知府吴家周求见!”

    吴家周来了,马铖一皱眉头,看来是城内实行的余粮征集制出了问题。这可是大事,马铖不敢耽搁,将训练的事情交给中军官朱同,然后带着几名亲兵去见吴家周。

    吴家周在大营外正急的乱转,这几天他瘦了不少,余粮征集可是个得罪人的活,其他普通老百姓好说,但是那些勋贵士大夫们可不好弹弄,这几日弄得吴家周掉了不少头发。

    吴家周看到军营大门打开,马铖骑着马出来,吴家周赶紧上前行礼说道:“军门大人,出大事了!”

    “说,是什么事情,是不是有人敢抗旨?”马铖知道余粮征集不好办,城内那些勋贵肯定要借机搞事情。

    吴家周听马铖这么说赶紧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上午徐沾带着人清点北城的粮仓,有一伙自称魏国公家的家丁,站出来阻止徐沾进入,还将徐沾带的上元县衙役打伤!这件事涉及到魏国公,下官不敢自专,所以来请示军门大人!”

    魏国公?原来又是徐达的余孽,马铖原以为老魏国公徐弘基死后,新上来的魏国公徐文爵不敢怎么样。但是现在看来这帮勋贵都是一般货色,你不草他娘就不叫你爹!

    马铖回身对顾勇说道:“顾勇,你去军营调一个百户跟着本督!”顾勇答应一声去了,不大一会儿军营里面盔甲响动,一个百户带着一百一十二名新军士兵出来,整齐的站到马铖身前。

    为首百户单膝跪倒高声说道:“军门大人,末将邓达,听从军门大人调遣!”

    马铖一看这个邓达认得,这家伙原本叫邓大,是自己在凤阳城外收纳的流民,经过这几个月的战斗,积功成了百户,同时名字也被马铖改为邓达。

    “好,邓达,带上士兵跟着老子,你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保护老子的安全!”邓达接令后带着人整齐的站在马铖身后。

    马铖骑上马对吴家周说道:“吴知府,你带路吧,老子今天看看魏国公家到底跋扈成什么样!”

    吴家周赶紧在前面带路,在路上吴家周将详细经过与马铖说了一遍。原来北城的粮仓并不是魏国公家的私仓,而是城内永兴粮行的粮仓。今天上午徐沾带着人查封永兴粮行,得知粮行的仓库在北城,这才带人来北城查封粮仓。

    没想到到了北城却碰上魏国公的家人,他们说永兴粮行是魏国公的产业,希望徐沾放行。可是徐沾手里有皇帝的圣旨,这样两方说僵了就动了手。那些魏国公的家丁都是练家子,徐沾的手下衙役根本不是对手,这才吃了亏。

    马铖的军营也在北城,距离粮仓不远,很快就赶到了,这里地处金川门内大街,城外就是金川门码头,所以这地方都是各种仓库,什么粮仓、盐仓、布料仓,一眼望不到头。

    穿过几个小巷马铖看到两伙人

    正在对峙,一边是徐沾带领的上元县衙役,另一边人比较少,大概是魏国公的家丁。

    魏国公一方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长得五短身材,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他看到官服来了援兵,赶紧带着人龟缩起来,牢牢的守住粮仓的大门。

    马铖骑着马分开人群来到最前面,看了眼那个中年汉子骂道:“你个王八蛋,知不知道老子是干什么?看到老子来还不滚开?”

    马铖刚从军营出来,并没有穿官服,只是穿了身灰白色训练服。但是看到马铖嚣张的神色与后面的大批人马,那个汉子也知道来了硬茬。

    “这位大人,这是我家公爷的产业,按照大明律我家公爷是不用缴纳赋税的,为何这帮衙役要来强征我家粮仓?”

    这个汉子看着粗俗,不过口齿倒是挺伶俐,不过马铖不准备和他说什么,对后面的邓达说道:“邓达,你看到了吧,魏国公的家丁抗旨在先,意图袭击本侯爷在后,已经犯了谋逆之罪,现在将他们全都杀了!”

    那个领头的汉子没想到这个什么侯爷这么心狠手辣,话都没问一句就要杀了自己,那个汉子刚要申辩,可是邓达他们已经动手。虽然这些魏国公的家丁身手都不错,单打独斗应该比新军强,可是新军都是全副武装,人数还比家丁多,同时新军都是团队作战,这样很快魏国公的二十多个家丁纷纷被砍死在仓库门前。

    看到这帮家伙都被砍死,马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邓达带人冲入粮仓,将所有伙计全部就地正法。马铖的狠辣手段吓傻了吴家周,他还以为马铖来了能与魏国公家据理力争,哪想到马铖直接玩狠的,都杀光了事。

    等都杀光后马铖对徐沾说道:“徐大人,以后碰到这样抗拒圣旨的,马上就地正法知道吗?”

    徐沾也被马铖吓傻了,听马铖说完后赶紧点头答应下来。

    “好,这里交给你们!”马铖说完带着人离开粮仓。马铖当然不是准备回营,这次出来他要杀鸡儆猴,魏国公这时跳出来正好新账老账一起算,就拿魏国公这个大公鸡开刀。

    马铖带着手下一百多个新军穿城来到南城,魏国公的家就在夫子庙附近。魏国公的家丁看到门前来了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刚要上前问话,那知道这帮家伙离的挺远就是一火铳,门口的四名魏国公家丁都被打死在门口。

    火铳一响惊动了魏国公府,从里面出来十多个手拿利刃的家丁,他们原本以为有歹人在门口闹事,那知道门口行凶的是正规军,刚出门正好碰到马铖的新军,这十多个家丁也纷纷成了新军的刀下亡魂。

    马铖站在魏国公府前,看着朱元璋亲笔书写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牌坊,笑着从马上下来:“太祖的旨意本督还是要遵守的!”马铖说完对邓达说道:“去,进入魏国公府,将徐文爵与徐久爵兄弟抓出来!有反抗的就地格杀!”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逃过一劫

    邓达带着队伍冲进魏国公府大开杀戒,马铖则带着手下亲兵下马,坐在魏国公府前的牌楼下,等候邓达的消息。

    过了足足有半个时辰,邓达押着一伙人从魏国公府中出来,邓达来到马铖面前抱拳说道:“回军门大人,末将只抓到了徐久爵,徐文爵并没有抓到,同时将魏国公的家眷全部抓获!”

    马铖站起来看了看面前的二十多人,男男女女都有,为首的是一个中年艳妇。穿的绫罗绸缎,应该是徐文爵的老娘。这个老女人身后是几个年轻女子,相貌不同穿着也不同,大概是徐家的家眷。最后则是几个青年男子,为首的一个正是马铖的老对手,徐弘基的大儿子徐久爵。

    当年这个徐久爵是魏国公世子,但是被马铖陷害丢了世子的位置,现在看到仇人出现在面前气的骂道:“马铖,你要干什么?你知不知道这是那里?这是太祖亲封的魏国公府!我家高祖就是中山王徐达,你要干什么?不怕掉脑袋吗?”

    马铖哈哈一下,分开人群来到徐久爵面前说道:“徐久爵,你家犯了谋逆之罪,竟然抗旨不尊还意图刺杀本侯爷!还有你家窝藏上百副盔甲,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中国古代对刀枪不禁,但是唯独对盔甲管理严格,如果个人家藏有盔甲那就是造反,魏国公家世代武将,府中刀枪很多,但是盔甲还真是不敢收藏。

    徐久爵冷笑道:“马铖,你疯了不成?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家私藏盔甲了?”

    “这个简单,本督都为你们准备好了!”马铖说完对后面挥了挥手,顾勇等人拿出来十几副破烂棉甲,往徐久爵身前一堆。

    徐久爵看到如此明显的栽赃好悬没气死:“马铖,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栽赃,你不怕天下人之口吗?”

    马铖冷笑一声骂道:“老子就是要整死你,怎么?你有什么不满意吗?”

    马铖说完看了看艳丽的中年美妇,淫笑的说道:“不过让老子放过你也不是不可能,除非你娘陪老子睡一觉!”

    那个中年美妇正是徐久爵与徐文爵的亲娘,今年已经四十五岁,是老魏国公徐弘基的夫人,因为家庭条件好,保养的十分不错,虽然四十多了但还如同三十岁一样。

    马铖说完伸手入怀,准备开始耍流氓,弄得那中年美妇敢怒不敢言。这可气死了徐久爵,气的冲上前就要与马铖拼命,但是徐久爵身后站满了士兵,徐久爵刚要动手就被新军士兵一枪托打到在地。

    就在徐久爵的老娘要倒霉的时候,从徐府街口转过来一个人,这人骑着马飞奔,看到前面魏国公府门前一群人,就知道大事不好,高声喊道:“住手,圣旨到!”

    马铖一听是圣旨,心中暗骂不好,原本今天想要借着徐久爵抗旨的机会搞死魏国公一家,但是没想到圣旨来的这么快,没办法马铖只好将手抽出来,恭敬的站在一边等候圣旨。

    跑来传旨这个人正是魏国公徐文爵,他在接到消息,马

    铖去北城清查自家产业的时候,就知道大事不好。徐文爵知道自己家与马铖有过节,这次马铖先拿自己家开刀肯定要杀鸡儆猴,想到这徐文爵赶紧进宫请求朱伦奎原谅,希望皇帝看在中山王徐达的面子上饶过自己全家。

    如果将魏国公换成北京的定国公,朱伦奎那是绝对不会帮助徐文爵的。朱伦奎是周王朱的后代,当年靖难之役中没得到半点好处,所以对定国公一系根本没什么感情。

    但是魏国公就不同了,当年靖难之役中,第一代魏国公徐辉祖,虽然身为朱棣的亲小舅子,可是却站在朱允一边,是坚定的保皇派。这种忠贞之臣的后代,不管为公为私,朱伦奎都要帮助一下。所以朱伦奎才下了一份圣旨,用来约束马铖。

    徐文爵紧赶慢赶虽然赶上了,但还是没来得及阻止马铖,当徐文爵来到面前看到自己哥哥被打的鼻青脸肿,自己的老娘衣衫不整被马铖侮辱,气的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

    徐文爵强忍着怒火来到马铖面前,将皇帝的圣旨交给马铖:“贵阳侯,这是陛下的圣旨!”

    马铖接过打开观看,原来朱伦奎收回马铖对勋贵的余粮征集令,改为勋贵自己清查,然后将余粮交给马铖。看到朱伦奎这样马铖也十分恼火,城内的粮食一半在这帮勋贵手上,让他们自己交能交出多少?不过朱伦奎的圣旨在这,马铖也不好明着抗旨,没办法马铖只好冲着皇宫的方向跪地接旨。

    马铖也十分窝火,明明可以将魏国公一家铲除,现在皇帝却来这么一下。马铖看了眼徐氏兄弟,眼睛转了转笑道:“既然有皇帝陛下的圣旨,那就免于搜查了!”

    马铖说完看了看徐家老娘,笑道:“我说魏国公,俗话说得好,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吸土!你娘虎狼之年应该需要个伴侣,本督身体不错,如果需要本督可以奉献自己!”马铖说完大笑离去。

    刚才马铖的话气的徐氏兄弟眼眶欲裂,徐久爵就要动手上前拼命,但是被自己弟弟徐文爵牢牢拉住,就这样徐氏兄弟看着马铖骑马离开。

    回到府中徐文爵让家人收拾残局,又将自己的母亲送回后宅,这才回到书房与哥哥徐久爵见面。

    看到弟弟来了徐久爵骂道:“二弟,你就这么看着马铖这家伙侮辱娘亲?侮辱咱们徐家?”

    提到这件事徐文爵怒道:“大哥,小弟怎能咽下这可气?可是现在形势比人强,马铖手握重兵,还是皇帝的近臣!反观咱们徐家,没了差事不说,就连家丁都被抽调大半,如果真和马铖起了冲突,你说咱们能得了好吗?”

    这次为了守城,马铖已经将城内各个勋贵的家丁抽走大半,原本魏国公家的三百家丁只剩不到五十人,这次又被马铖屠杀一遍,更是剩下不到十人。

    徐久爵知道自己弟弟向来有主意,赶紧问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

    “算肯定不可能这么算的!不过依靠咱家的力量肯定不

    能与马铖对抗,只能找外援了!”

    外援?徐久爵不懂弟弟说的什么,赶紧问道:“外援,难道找东林党他们帮忙?”

    魏国公一系在南京已经生活二百多年,和南直隶一带的士大夫们关系很不错,徐弘基活着的时候更是与东林党相交莫逆,所以徐久爵才以为自己弟弟要去找东林党帮忙。

    那知道徐文爵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现在东林党也自身难保。小弟说的不是他们,而是城外的北虏!”

    徐文爵说出这句话可就是真谋逆了,徐久爵大惊,定了定神小声说道:“二弟你疯了?这件事传出去咱家可就真要灭九族了!”

    那知道徐文爵坚定的摇了摇头:“大哥,你看现在咱们家和灭九族有什么区别?家产被查封大半,家丁死伤无数,母亲大人还被马铖侮辱,这种日子你还想过吗?”

    徐久爵听弟弟这么说也低下了头,从马铖这个王八蛋到了南京,徐家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自己的世子被废,父亲被马铖气死,母亲被马铖侮辱。可是这就让徐久爵造反去投靠满清,还是有些不够的。

    徐文爵看到哥哥犹豫,接着劝说道:“大哥,你看北虏百万大军在城外围城,南都城里已经与外面断了消息,估计周围各府县都投了北虏。现在只剩下南都这么一座孤城,大哥你以为南都还能守多长时间吗?还有马铖为了他们自己家的利益,不顾众人反对拥立朱伦奎,还有这次的什么余粮征集制度,在城内已经是天怒人怨,就算咱们不献城这南都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徐久爵听弟弟这么说感觉也对,现在马铖为了弄粮食手段下作,肯定城内已经开始缺粮,这样下去这个城能不能守住还真不好说。

    想到马铖对自己种种侮辱,徐久爵咬牙问道:“好,就按弟弟说的办,可是咱们徐家实力弱小,家丁经过马铖的祸害都损失了,怎样才能献城呢?”

    “依靠咱家当然不行,但是联合城里勋贵的力量呢?虽然勋贵大部分的家丁都被马铖收走,但是剩下的集合起来还能有一千多人,再加上招募一些死士,应该够了!”

    南京这些勋贵同枝连气数百年,互相通婚也已经数百年,这次马铖搞的什么余粮征集制对他们影响也很大,徐久爵听弟弟这么说也连连点头,如果能说服城内的勋贵,成功的机会很大。

    看到大哥同意,徐文爵接着说道:“大哥你去说服安远侯、定远候、怀宁侯、灵壁侯这几家,小弟去说服保国公朱国弼!”

    朱国弼虽然属于过江龙,原本是北京的封爵,但是朱国弼去年拥立弘光有功,管过一阵子京营,手里还是有些权利的。

    徐久爵听弟弟要去找朱国弼,赶紧问道:“朱国弼不行吧,他是马氏父子的死党,他能同意吗?”

    徐文爵冷笑道:“现在不比往日,现在朱国弼已经没了用处,新皇登基后朱国弼根本没得到半点好处,所以他加入的希望很大!”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安仓

    马铖现在还不知道城内一个反对他的反革*命小联盟正在形成,现在马铖正站在北城的军储仓面前生气。

    明代粮仓分为很多种,有作为中央储备粮库的两京仓,有作为军队粮库的军储仓,有作为保证漕运的水次仓,这些都是直属中央的中央粮库。除了这些地方上还有官办的常平仓,还有民办的社仓又称义仓,还有保证各地王府使用的王府仓、大粮商的私家粮仓等等。

    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下令在城内建立长安、东安、西安、北安四座大粮仓,每座粮仓储粮在三十万石和四十万石之间。除了四个国有大粮库,为了保证南京城里城外四十八卫二十多万大军的给养,朱元璋还在城里城外设立军储仓六十余座,可以储备粮食二百七十万石。

    现在马铖就站在东城正阳门边上金吾前卫的军储仓面前,这座为了保证金吾前卫五千六百人吃喝的大粮仓,原本应该有存粮两万石的大粮仓,现在却是空空如也。

    看到面前满地跑老鼠的粮囤,马铖神色不善的问道:“管粮仓的大使呢?”

    马铖刚说完,边上一个如同咸菜缸成精的矮胖子在边上说道:“回镇守大人,小吏就是金吾前卫粮仓的大使!”

    马铖上前抓住他的衣领骂道:“粮食呢?是不是都让你卖了?”

    那个大使看马铖面色狰狞,赶紧回答道:“大人误会了,小人一个不入流的仓库头,那里敢将粮食都卖了!从崇祯三年,粮仓就没进过粮食,大人请看,这是进粮账目!”

    那个大使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个账本,马铖抢过来仔细翻看,虽然马铖看不懂古代的流水账,但是确实从崇祯三年开始就没有粮食进账。

    马铖翻了两眼问道:“这是为什么?本督经过了解,南直隶各府县不是每年都要往南都太仓交粮吗?为什么你这里一点都没有?”

    那个大使听马铖这么说苦笑道:“大人,从万历年间金吾前卫兵员开始缺额,到天启崇祯年间更是连满额的一半都没有,金吾前卫都这样,负责供应他们的粮仓自然就不用满仓了,所以从东安仓运来的粮食逐年减少,到崇祯年间更是一点都没有了!”

    马铖不了解粮仓的具体情况,听那个大使说完看向身边的王显,这次粮仓缺粮也是王显发现的。原本王显想要清点一下城内军储仓的情况,那知道走了几处粮仓发现都是这种情况,他自己不敢拿主意才汇报给马铖知晓。

    王显看马铖看向自己,赶紧说道:“大人,根据下官的了解,城内四十一处粮仓情况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四个太仓是什么情况!”

    南京的太仓也就是四大粮仓,分别位于皇城的四门,负责金吾前卫粮仓供给的正是东安门前的东安仓。

    马铖听王显这么说也不管这里了,带上亲兵和王显,奔着东安门的东安仓而去。

    东安仓位于皇城东安门内,这里已

    经属于皇宫地界,所以进入东安仓要经过东安门。马铖有进入皇宫的腰牌没问题,但是他的亲兵就不行了,没办法马铖只好带着王显二人步行进入东安门。

    东安门与东华门之间是大片空地,这里是各种皇家仓库的所在地,作为南京四大太仓之一的东安仓就设在这里。东安仓已经属于国家粮库,这里的大使是有品级的,得知南京镇守马铖来了,东安仓大使与副使,还有什么攒典、军斗、仓役等等四十多人,纷纷出来拜见马铖马大人。

    马铖看到最前跪着的那个中年大使,身穿一件绿色官袍,前胸的补子是一只鹌鹑,知道这个大使是九品官。

    “你可是东安仓的大使?”

    那个大使赶紧回答道:“小人户部东安仓大使万全,拜见镇守大人!”

    马铖不想和他客道什么,直接问道:“本督奉旨察验粮仓,你说这东安仓中还剩多少粮食?”

    那个大使在前几日就接到户部消息,所以早有准备,听马铖问起赶紧不慌不忙的说道:“回镇守大人,东安仓现在有稻米五万六千石,三年的陈稻米六万两千石,小麦四万石,其他谷子黑豆等杂粮五万八千石!”

    马铖听这家伙这么说感觉不错啊,根据王显的消息四大粮仓每个储藏量都在三十万到四十万石之间,现在东安仓就有二十多万石的粮食,这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马铖并不能只听这家伙一家之言,所以在听这个万全说完后马铖接着说道:“好,本督要查验,你带着本督去看看!”

    万全听马铖这么说赶紧起来,在前面引路道:“那请大人入仓!”说完和副使在前面引路,带领马铖和王显进入东安仓。

    进入辕门就是一片粮囤,每个粮囤高十米,直径约五米,通体都是用芦苇席子扎成,上面用蒲草加顶,避免受潮。

    万全带领马铖来到一个粮囤面前说道:“镇守大人,咱们东安仓负责接收的是溧水和溧阳两县的赋粮,溧水今年送来七百二十二石,溧阳送来一千五百七十九石,都在这里了!”

    马铖登上仓役搬来的长梯,爬上粮囤看了看,确实是满满的粮食,同时用手抓了把稻米看了看,含水量不错,正是今年的新稻。

    接下来马铖又随机的挑了几个粮囤,发现都差不多,除了在成色上没有第一个好,数量倒是充足。

    看到这马铖不免有些狐疑,刚才金吾前卫的那个大使不是说没粮食吗,怎么东安仓这里粮食这么多,难道是那个大使不说实话?

    “万全,本督刚从金吾前卫来,那个大使怎么说东安仓从崇祯三年开始就没给他们拨过粮食,这是为什么?”

    万全听马铖这么说赶紧跪倒回答道:“大人,金吾前卫从万历年间兵员就不足,这几年更是连一半的兵员都没有,下官害怕如果足额拨付粮食,会让金吾前卫那帮家伙倒手转卖,所以下官经过请示侍郎大人,将金吾前

    卫等几个人数不足的卫所改为本支,也就是让他们到这里领粮!”

    对于粮仓如何运转马铖没有半点兴趣,他担心的只是粮仓储量够不够,现在看到一个东安仓就这么多粮食,其他三个也应该差不多,马铖不免放下心来。

    马铖不了解明代官吏的德行,但是王显可是知道,这一年多来王显和户部、兵部的官员多有交集,深知这帮官员都是什么水平,现在看马铖对东安仓十分放心,赶紧拉了拉马铖,示意自己有话说。

    “大人,这帮粮老鼠精的很,这些粮囤里面八成有花活!”

    马铖听王显这么说也是一皱眉,他虽然不太相信万全敢骗自己,但这个时候还是稳妥一些为好。

    马铖听王显说完对身边的万全说道:“你都听到王显说的了,你敢担保你的粮囤没有问题吗?”

    王显是三品武官服色,文官历来看不上武官,所以那个大使万全轻蔑的说道:“大人,这种丘八说的也能信?请大人放心,如果东安仓粮食少了一粒,请大人砍了下官的脑袋!”

    王显虽然是武官,但却是秀才,听万全骂自己丘八,气的王显反唇相讥道:“哦,万全你可敢与本官打赌?”

    万全不了解王显的底细,以为他一个武官,就算三品参将怎么了。所以万全硬着头皮说道:“好,本官就与大人打赌!如果大人输了可愿用脑袋担保?”

    王显冷笑道:“好!”王显说完就走到一个粮囤面前,这个粮囤是个中号粮囤,高有三米,直径两米,刚才马铖都看了,里面装满了陈米。

    王显来到粮囤面前,用双手拉住粮囤边上的草席,狠狠的拉扯。王显的动作可吓坏了万全,万全赶紧跑到马铖身边叫道:“大人,这个粮囤中有一千石稻米,并且年久失修,如果塌了可是祸事,如果大人想要察验请到外面去,小官可以为大人挑选几个安全的粮囤!”

    看到万全这副神态马铖就知道有猫腻,也不搭理万全,看着王显扒草席。

    这种粮囤的草席都是蒲草编成,经过风吹日晒早已经过性了,王显几下就扒开了一个口子。可是口子出来并没有出现粮食外涌的状况,透过这个口子马铖看到,这个粮囤里面空空如也。

    里面没粮食这可是大事,马铖这时也动手帮助王显,很快就将一个长约一米的草席拆掉。原来这个粮囤上面的粮食只有一层,粮食下面就是一层木板,木板下面用数十个支架支撑。这样在上面看倒是满满一囤粮食,其实只有上面薄薄一层而已。

    看到这样马铖气的要死,对王显说道:“王显,你去东安门,用本督的令牌调来一百锦衣卫,将这些粮囤都拆了!”

    王显接过马铖的令牌,很快就从东安门调来锦衣卫,在这些锦衣卫的帮助下,马铖将整个东安仓三百个粮囤全部扒开,原来有粮食的不足十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这种半空粮囤。

第一百九十三章 缺粮难题

    看到这个样子马铖再也控制不住怒火,没有粮食他还守个屁城!

    马铖上前左右开弓打了万全五六个嘴巴,然后大骂道:“说,粮食都去哪了!”

    这个时候万全知道自己死定了,为了保证自己一家老小不死,只好将户部粮仓的秘闻和盘托出。

    明代从朱元璋在南京建国开始,就大力贮备粮食,大概是老朱小时候要饭饿怕了,所以规定南方各省都要往南京交粮食,南京各个粮仓常年储备粮食在五百万石左右。

    在明朝初期,南京人口大概在三十多万,再加上驻扎在此地的四十万卫所军,五百万石粮食足够这些人吃用了。可是随着朱棣靖难之变,朱棣将首都迁往北京,南京这里就逐渐失去了首都的作用。

    因为迁都,南京城外的四十万卫所军大部分迁到北京驻防,南京这里不需要这么多军队,所以城内的粮仓存粮开始慢慢减少。

    同时因为迁都还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北京人口大增,为了保证北京的正常供给,就要加大漕运。可是漕运的主体是南直隶,这里除了供应将近百万人口的南京,这回还要供给同样百万人口的北京,没办法南直隶各府只能逐年减少运往南京的粮食。

    在成化年间,朝廷已经发现这种情况,可是没办法,为了保证京师的供给只能委屈南京,同时南方生平日久,还是主要产粮区,缺一点也没什么大事。就这样在上面的默许下,南直隶各府地方官将运输漕粮放在了第一位,接下来才是运往南京的粮食。

    就这样南京的存粮逐年减少,到了嘉靖二十八年,南京城内各仓库存粮只有二百万石,有的年头甚至降低到一百三十万石。要知道南京有整套文臣班子,还有二十多万卫所军,这些人都需要南京粮仓开工资,他们每年就需要一百零七万石的粮食,所以到了嘉靖中期,南京城中各个粮仓只能尽量保持收支平衡,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存下来。

    不过好在南京周围就是产粮区,如果需要粮食可是从各省各府紧急调运,所以到万历末年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天启年间就不行了,北方各省大乱,为了平定叛乱和对付辽东兴起的后金,朝廷开始对南京这二百万石存粮下手。到了天启七年,根据南京户部尚书万士和汇报,南京存粮已经剩下五十万石,已经达到了红色警戒线。

    到了崇祯十二年,朱由检为了保证北京的粮食供应已经不折手段,派来了大贪官保国公朱国弼担任漕运总督。朱国弼到来忠实的执行了朱由检的命令,将南直隶各府收刮一遍,他的爵位也由抚宁侯升为保国公。

    经过这几次收刮,现在落到马铖手里的南京四大仓,只有存粮不到二十万石,眼前的东安仓更是只有存粮两万六千石,还大部分都是三年以上的陈粮。

    马铖听万全说完真是欲哭无泪啊,

    这已经不是什么某个贪官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都出现问题。北方大乱需要调粮,同时南京户部这些贪官污吏还要贪污,这样下来能剩下二十万石就算不错了。

    想到这马铖也不准备难为万全,他一个九品粮仓大使能干什么,就是杀了他全家也不解决问题。马铖挥挥手让万全起来,然后问道:“你这里还剩两万六千石,现在全部交给王显,他会负责将粮食运走!”

    死中得活的万全赶紧连连保证,绝对不会耽误镇守大人的大事。

    离开东安仓马铖也没兴趣去那几个仓库了,这里都这样其他的仓库估计也好不了。不过王显倒是没准备饶过万全,离开后在马铖耳边鼓动要严惩贪官万全。

    马铖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守城为重,就不要再杀自己人了!王显你去其他几个仓库,跟他们说,本督只要实数,至于他们的那些烂事老子不想管!”

    听马铖这么说王显赶紧保证一定会将粮食问题处理好,马铖点点头让王显离开。

    等王显离开后马铖骑在马上琢磨守城之事,以前他以为城内粮食够用,只要依托城墙耗死满清即可。可是现在不同了,城内粮食只剩下二十万石,再加上从各个商户、粮行手中收刮来的,大概也只有五十万石左右。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来算,南京全城一百万人口一天就需要一万石粮食,五十万石粮食也就够消耗两个月的。这还没算上那些新军将士,还有那些勋贵文官,他们是绝对不能降低自己生活标准的。

    马铖掰着手指头算顶多坚持到年底,到时候全城就到断粮了,可是城外的满清包围并没有解除的迹象,那下一步怎么办?想到这马铖十分头疼。

    就在马铖算计手中存粮的时候,南京城内一伙人也在算计马铖。在北城的保国公府邸,赋闲在家的保国公朱国弼正在会客,迎接的也是南京城里的大人物,魏国公徐文爵。

    徐文爵今年刚二十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因为接任的是一等公爵,所以身份地位还在朱国弼之上。

    二人酒过三旬后,朱国弼问道:“贤侄这次接任魏国公,叔叔没有去恭贺,贤侄不要挑理啊!”

    徐文爵哈哈笑道:“叔叔说的那里话,现在国家危难一切从简,所以侄儿也没有举办什么宴会!”

    “贤侄,不知道这次来找叔叔有什么事?”保国公一系出自北京,和南京的魏国公一系向来没什么交往,只是以前朱国弼被派到淮安当漕运总督,这才将家搬到南京。现在与他并没什么交往的魏国公却主动上门来,朱国弼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让这个年轻人大驾光临。

    听朱国弼这么说徐文爵叹了口气放下酒杯:“哎,现在北虏围城,城中粮食不济,前几日圣人下了圣旨让全城人等捐粮食,不知叔叔家可捐了?”

    朱国弼一听这是马上叫穷道:

    “哎,贤侄你知道叔叔家是北都的,大半的产业也在北都,现在手中实在无粮啊!但是我朱国弼毕竟是国家公爵,深受国朝上百年的恩典,这个危难的时候朱国弼肯定要毁家纾难的!”

    朱国弼说的好听,但是徐文爵可知道面前老家伙什么德行。在几年前负责漕运的时候,将大半漕粮转卖弄了不少银子,要不朱国弼迎娶寇白门的时候怎能花上两万两白银。

    “小侄也知道叔叔的志向,这也是我们魏国公府的志向,先祖当年跟随太祖高皇帝起兵,得国朝供养二百七十多年,怎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徐文爵说完喝了口酒,然后接着说道:“可是呢我魏国公府开枝散叶二百多年,家里人口实在太多,一时间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粮食啊!”

    朱国弼这时候还不知道徐文爵什么意思,还以为这家伙来找自己想要和马士英求情,少拿些粮食。所以朱国弼听徐文爵说完后拍着胸脯说道:“这件事简单,包在叔叔身上!叔叔和元辅关系还不错,可以为贤侄你居中说和!”

    徐文爵听朱国弼这么说心中暗骂,这个老家伙真是老糊涂,自己那里是这个意思。

    “叔叔,今天小侄来找您不是为了那点粮食!就在前几天马铖这个混蛋带人封了我家的产业,要不是小侄先去宫里请了圣旨,估计家里都要被马铖这个混蛋抄了!现在马氏父子如此跋扈,再加上城外北虏大军云集,这南都城怕是守不下去了!”

    朱国弼听徐文爵这么说大吃一惊,他呼的站起来骂道:“徐文爵,你疯了不成?这些话如果传了出去你还想不想活?”

    朱国弼这么喝骂徐文爵,其实他心中也并不看好城里的绍武皇帝,道理很简单,两方的实力相差太大。

    城外的清军足有四十多万,在加上北方源源不断的援兵,南京这里根本守不下去。如果南京周围各府县都在明朝手里也行,可是根据朱国弼的消息,南京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整个南直隶都已经落入满清手中,在朱国弼眼中,这个南京城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朱国弼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几个月前血腥的武英殿政变,让朱国弼看到马铖手段多么血腥,这个家伙为了目的不折手段,就是他自己的亲老子都能说抓就抓,所以朱国弼实在不想得罪马铖。

    可是南京城里的局势越来越不好,清军已经停止攻城,现在改成了围困,按照朱国弼的估计过不了几个月,南京城里就要人吃人了,到时候他朱国弼的万贯家财可怎么办?

    这几天朱国弼也想过投降城外的清军,可是朱国弼他现在身无半点官职,就顶了一个空头公爵,原本南京镇守的差事也被马铖接手,所以朱国弼就是想要投降也找不到门路。再加上朱国弼手中没有多少人,人家马铖手里握有重兵,就是朱国弼想要在城里搞些事策应清军也搞不起来。

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马联盟

    徐文爵看到朱国弼大骂自己,但是却微笑不语。徐文爵很了解朱国弼,这家伙对大明王朝没有半点忠心,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他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魏国公在南京生活了二百多年,根基之深厚根本不是朱国弼这个过江龙能比拟的。虽然在明面上朱国弼可能家产更多一些,但是暗地里魏国公的家产要比朱国弼多上数倍。

    这几天马铖在城里疯狂的收集粮食,城内的勋贵家家都遭了秧,魏国公家大业大还好一些,但是过江龙朱国弼就承受不起了。徐文爵根据收集来的消息,这几天马铖一共在朱国弼家中敲诈了上万石的粮食,其他食盐、丝绸等等无数,初步估计朱国弼的损失在五六万白银之间。

    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报,徐文爵才能放心来劝说朱国弼。虽然刚才朱国弼大骂徐文爵不忠不孝,但是徐文爵知道这个老家伙完全是色厉内荏。

    朱国弼的情况被徐文爵猜的正着,事实情况比徐文爵估计的还要严重,这次马铖搞的什么余粮征集让朱国弼损失了将近十万两白银。要知道朱国弼可不是树大根深的魏国公,在南京朱国弼根基薄弱,只有手中的财产才能为朱国弼带来一丝的安全感。

    当然损失些财产并不能让朱国弼狠下心来走叛国的道路,在马铖拥立新皇帝登基后,新皇帝朱伦奎对所有有功之臣都进行了封赏,唯独忘了这些勋贵。不过这也不是朱伦奎真的忘了,而是当时情况紧急,城外清军围城,城里情况不稳定,自然要大势封赏马家父子,至于勋贵要等到以后再说。

    不过朱国弼对皇帝这么做完全不能接受,朱国弼以前是南京镇守,在弘光元年的四月,被弘光皇帝朱由崧下圣旨免了镇守的职务,交给马铖来担任。事后朱国弼通过自己的管道知道,原来根本不是朱由崧下的圣旨,而是马士英为了自己的利益矫诏妄为。不过现在人家马士英身为内阁首辅,还是辅政大臣,人家儿子还是手握兵权的统兵大将,朱国弼不敢说什么而已。

    政治上的压迫,再加上经济上的摧残,让朱国弼早就生出了不臣之心,只是他实力弱小,不敢发作而已。

    今天徐文爵来找他商量投降满清事宜,朱国弼心中早已经同意,只是他拿不准徐文爵到底是不是真心,所以才大骂徐文爵试探一下。

    徐文爵放下酒杯笑道:“叔叔既然如此忠于朱伦奎,那就请叔叔将小侄绑了,然后交给王八蛋马铖!”

    朱国弼大眼珠子转了两转,与徐文爵对视良久,然后坐下说道:“今天老夫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你父亲在世时与老夫相交莫逆,老夫也不能看着他的传人被杀,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谋逆的话了!”

    看到朱国弼这么说徐文爵那里不知道这个老家伙心中所想,徐文爵低声说道:“叔叔,这次新皇登基没有你什么事吧?南都镇守还是马铖,听说朱伦奎还要给马铖加封大都督一职,不知道叔叔都得了

    什么实职?”

    朱国弼听徐文爵这么说默不作声,徐文爵知道自己说到朱国弼心中去了,于是更加起劲的鼓动道:“叔叔,既然南都城守不下去,为什么还要坚守下去?就算可以坚持一年,还不是要咱们勋贵出钱出粮食,到头来立功的是他马家父子,你我勋贵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然这样不如咱们几家勋贵合兵一处,打开一座城门,放北虏进来,到时候你我的财产可以保存,还可以借着献城的军功在新朝谋一个职位,这样不比在这个南都城里等死强多了吗?”

    徐文爵说的与朱国弼心中想的差不多,既然这个城没法守,不如献城投降,最起码自己的性命可以得到保全。想到这朱国弼低声问道:“话好说,可是现在南都各城门都在马铖的手中,都有重兵把守,实际运作起来不好办啊!除了这些还有与北虏接触的事情,你我都是明朝勋贵,北虏那边能轻易相信吗?”

    徐文爵听朱国弼这么说笑道:“这个请叔叔放心,小侄都已经准备好了,马铖手下有一个参将叫陈洪范,他的亲戚都在北都当官,特别是陈洪范的女婿唐起龙,在北虏那边当总兵,咱们可以用这件事要挟他,让陈洪范为咱们传递消息!至于城门的事情吗就需要叔叔帮忙了,毕竟叔叔当过一任南都镇守,军中应该还有几个心腹吧!”

    朱国弼也认得陈洪范,当年陈洪范与左懋第北上和谈,就陈洪范一个人回来,当时整个南京官场都怀疑陈洪范当了奸细。不过最后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左懋第真投降了满清,这样反倒证明了陈洪范说的话,再加上陈洪范给马铖行贿,才又当上了官。

    朱国弼听徐文爵这么说点点头:“好,城门这边我来解决,但是陈洪范那边就需要贤侄了!还有这件事贤侄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走漏消息!”

    “这点请叔叔放心,小侄只找了安远侯、定远候几家,安远侯柳祚昌是我大哥的岳父,定远候邓文郁是我舅舅,这两家都非常可靠!”

    朱国弼知道魏国公家在南京经营了二百多年,手里还是有些实力的。

    “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分头进行,不过贤侄千万小心,那个马铖十分狡猾,不要让他得了消息!”

    徐文爵点点头,起身告辞,回家准备礼物要去说服陈洪范。

    其实不用徐文爵去说服陈洪范,这个时候陈洪范心中比谁都要焦急。陈洪范从北方回来后,虽然马铖收留他当了一个记名参将,可是并没有给他什么权利。陈洪范现在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去衙门报到,然后在衙门坐一天,就连衙门里管仓库的大使都要比他权力大。

    虽然这样但是陈洪范并不敢有什么埋怨,因为陈洪范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个马铖已经开始怀疑他,为了不露马脚陈洪范每天只能按时的上下班,争取给马铖留一个好印象。

    这天日落后,陈洪范按照正常时间下班,刚回到家中就有人上门拜访,等请

    进屋后才知道,来人正是魏国公徐文爵的家人。魏国公今晚在府中设宴,请陈参将赏脸。

    陈洪范虽然以前是提督衔,但是现在只是个三品参将,与魏国公差了十万八千里。陈洪范也问过那个家人,但是那家人口风紧的很,陈洪范也没打听出来什么消息,没办法陈洪范只好收拾一下换上普通的衣服,跟着那个家人去了徐家。

    陈洪范到了魏国公府才发现,今天请的客人只有他自己一人,作陪的也只有徐氏兄弟。

    宾主落座后,三人喝了几轮酒,徐文爵看到火候差不多了,让手下家人都出去,屋中只留了三人。徐文爵笑着说道:“陈大人,在镇守大人麾下当差可顺利?”

    陈洪范搞不清徐文爵什么意思,只好不疼不痒的说道:“那里,马大人对手下要求很严!”

    徐久爵看了看弟弟,然后问道:“陈大人,镇守大人不知道你的女婿是唐起龙吗?我们可听说了,这个唐起龙可是投降北虏的居庸关总兵唐舜时之子!”

    陈洪范原本是辽东参将,后来跟着左良玉到关内剿匪,这个经历很多人都知道。陈洪范出身辽东,自然在满清那边有很多关系,这个关系朝中很多人也知道,所以陈洪范听徐久爵这么问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对,下官的女婿正是唐起龙,不过这件事与下官有什么关系吗?”陈洪范听徐久爵说完皱眉问道。

    “既然如此陈大人就不怕马铖知道这个关系吗?”

    徐久爵原本想用这件事要挟陈洪范,但是那知道陈洪范冷笑道:“呵呵,你们真是太小看马铖了,下官这些关系马铖都知道。”

    徐久爵听陈洪范这么说就是一愣,等了一会接着说道:“难道陈大人不怕我们去马铖那里诬陷你想要投靠满清吗?”

    陈洪范听徐久爵这么说心中鄙视,这个徐久爵难怪是马铖的手下败将,这种一看就能看穿的阴谋你们以为马铖能相信吗?

    这个时候陈洪范已经感觉到徐氏兄弟有些想法,再加上陈洪范在提督衙门中虽然不管事,但还是知道这几天马铖为了粮食将全城搞的鸡飞狗跳,听说还抄了魏国公的家。两下认证,陈洪范就知道这两兄弟是起了反叛的心思。

    陈洪范这几天正苦于在城内找不到支持者,现在徐氏兄弟送上门来,陈洪范自然十分高兴。

    “二位可是要投降大清?”陈洪范因为知道徐家与马铖的龌龊,所以对徐氏兄弟十分放心,也不准备隐瞒什么,不如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陈洪范这么说可是吓坏了徐氏兄弟,他们俩原本想要威胁陈洪范就范,可是没想到人家陈洪范就是满清的人,现在陈洪范实话实说到弄得徐氏兄弟心神不安了。

    看到徐氏兄弟如此神态,陈洪范笑道:“两位放心,我陈某正如两位想的一样,是大清的奸细!我陈某身负摄政王的命令,要帮助豫亲王拿下南直隶!”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824/ 第一时间欣赏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 作者:有限无敌所写的《阉党二世祖》为转载作品,阉党二世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阉党二世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阉党二世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阉党二世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阉党二世祖介绍:
三流大学生穿越了,运气还不错,有一个首辅老子,还有一个兵部尚书岳父,但是阉二代是什么鬼?
看阉党余孽马铖如何在南明乱世中逆袭成功,转变身份成为皇二代!
阉党二世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阉党二世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阉党二世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