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科技之全球垄断TXT下载科技之全球垄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科技之全球垄断全文阅读

作者:昭灵驷玉     科技之全球垄断txt下载     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50章【又开始闹腾】

    “afarid浏览器得到了幸运女神的无上眷顾,因为它的背后是罗晟,而罗晟拥有蓝星科技、拥有蔚蓝海岸,而蓝星科技拥有starcloud,蔚蓝海岸拥有aos和wos操作系统。”

    说到这里的皮查伊再次示意众人看向ppt。

    “从2009年到2015年初这段时间,这五年是aos和wos飞速成长并占据移动操作系统霸主的时候,也是afarid浏览器借势成长一路狂飙的时候,到今天仍然没有加速,丝毫看不到降速的趋势。”

    皮查伊再次收回目光看向众人:“目前整个桌面浏览器领域形成了‘四方争霸’或者‘一超三强’的格局,当然,不论是我们的e还是微软的ie或firefox都在进步,在很多方面都在向竞争对手学习,尤其是向afarid学习,但afarid就像漫威里的超级英雄快银一样……”

    说完,皮查伊无奈的摇了摇头。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拉里·佩奇旋即接上讨论的节奏,问道:“从皮查伊的报告来看,afarid和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上升,而ie和firefox则继续稳步下降。”

    皮查伊点了点头并进一步补充道:“全球浏览器市场上,很难具体去阐明,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大浪潮究竟是如何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桌面浏览器市场的变局,我们正在研究该课题,但毫无疑问afarid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e。”

    埃里克·施密特随即一针见血的道:“简单的说,afarid的成功就是凭借跨越桌面、平板和智能手机等多个终端的统一体验而不断吸引更多的用户。”

    虽说施密特在执掌谷歌期间踏空了浏览器领域这一互联网领域三大流量入口之一,也与蓝星科技在流媒体在线视频领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android项目也被蔚蓝海岸压一头。

    但这些失败并不能否认施密特对谷歌的贡献,这个名字参与缔造了属于谷歌的辉煌时代,这个名字早已经是谷歌科技传奇的一部分,当人们回顾谷歌发展简史的时候,埃里克·施密特注定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

    桑达尔·皮查伊连连点头道:“没错,就是如此。而微软由于在移动互联网大浪潮中错失机遇,导致ie孤立无援,并且在两年前windows10和edge浏览器的发布而被边缘化,ie基本已经被放弃了,由其自生自灭,而我们的e浏览器因为有android才勉强有了今天的局面。”

    “诸位,桌面浏览器之争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e仍然有一战之力,但若是让afarid浏览器再任其发展两年,后续的路将一马平川,其市占率必然会达到70%,到那个时候就没有人能够撼动它的地位了,也不大可能会拥有人去挑战其在桌面浏览器领域的统治地位了,现在全力阻击尽管很难,但或许还有一丝机会。”

    时下,afarid浏览器已经占半壁江山有余,而微软的ie已经是明日黄花了,从基于蓝星科技的开源内核项目打造的edge浏览器就看出微软基本上在桌面浏览器领域放弃了与蓝星科技的抗衡,等于是间接承认了蓝星科技的浏览器老大的地位了。

    谁也不想看到afarid一统江湖,更不想看到蓝星科技集团在web上作为消费者的唯一选项。

    谢尔盖·布林环视众人一眼,单手一摊,说:“ok,该理清的东西都理清了,so,怎么办?”

    皮查伊干脆利的说道:“不能仅仅通过正常的商业竞争,拨一笔款项用于k街吧。”

    所谓的“k”街,本名为“k-st”,st是street,就是街道的意思。

    k街位于铧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北连乔治城,东通国会山,是游说一条街,云集了大量的智库分析机构、游说集团、公关公司、国际总部、世界银行、imf等也在此落地,可谓是代表全球风云变幻的一条街。

    皮查伊的提议,与会的佩奇等人当然都懂,很快就对此进行表态,且所有人都没怎么犹豫便同意了,决定拨款1800万美元的提议直接在董事会上被通过。

    ……

    三天过后。

    今早,端着一杯早茶的罗晟正独自一人在他的私人办公室,盯着墙面上的4k高清大屏幕,此时正在进行临时的视讯会议,蓝星科技集团的张博文等几个核心层高管参与了这场视讯会议。

    而起因便是昨天晚上一位来自硅谷的科技大佬在microblog上发的一条最新的动态信息,并且迅速在业内传播,甚至有欧美的多家主流媒体都在援引报道。

    发布动态的人便是谷歌创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如果只是发个动态,顶多也就在科技圈传播。

    可这条动态成功了让刚刚上线的“懂王”关注还转发并且还留言了。

    那就不同了。

    这才是出圈引起主流媒体报道,并且让蔚蓝海岸、蓝星科技几个核心层高管大清早就召开临时视讯会议的原因。

    罗晟看着屏幕里面懂王的跟帖信息满脸一脸嫌弃的吐槽:“骇……我原本以为今年怎么说也能安安稳稳的过完第一个季度不闹腾,结果是1月份都没结束就开始折腾了,看来我还是太乐观,被懂王盯上,这下有的闹腾了。”

    张博文狐疑道:“懂王?这是什么?”

    与会的其他人也是一脸问号,罗晟只好随便打个马虎眼略过这个话题,回到了今天的会议主题。

    拉里·佩奇在他的microblog上发的动态原文是:

    【afarid浏览器已经悄悄地改变了web工作方式的核心部分,它几乎无限接近真正以上的技术垄断,它让蓝星科技有能力影响所有网页浏览的工作方式,这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能意识的范畴,afarid是蓝星科技旗下的一种应该被分拆的垄断性业务。但不论如何,我们都将通过e为一个真正的开放web而战,并做好牺牲的准备。】

    而懂王在拉里·佩奇在发布这条动态消息两个小时之后便转发并留言:

    【没有人比我更懂蓝星科技的垄断对全镁的危害,他垄断的领域太多了,从手机端到pc端、视频分享、音乐、导航、餐饮娱乐指南和评分、电子读物出版、影视内容点播站、互联网金融、网络图书……】

    懂王转发并评论了一波貌似还感觉不得劲,于是又怒发一贴:

    【哦对了,他们还有针对公司的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他真的是无所不包。当他的大网越网越大,大到你的生活一举一动都依赖它却还意识不到的时候,意味着它接管了你的生活,这是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没有人比我更懂这到底有多糟糕。】

    不一会儿,视讯会议里的张博文调侃的笑说:“看来谷歌这回应该是真的急眼了,不惜打出了七伤拳这样的招式。”

    一位硅谷科技大佬在microblog上发的一条动态消息就让罗晟这边召开会议商讨,是因为这件事情背后说反映的情况过于反常了。

    硅谷的大佬们和懂王的关系并不怎么样,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几乎没有人支持懂王。

    然而佩奇作为硅谷最著名的科技大咖之一,以及其背后代表的alphabet公司是硅谷数一数二的跨国科技巨头,现在却给人一种一唱一和的感觉,耐人寻味。

    张博文说谷歌打了一招七伤拳不无道理,有两个理由很充分:

    其一、谷歌若是和懂王眉来眼去,那必然会让其他的硅谷大佬们不爽,被视为叛徒。

    其二、佩奇主动提出对科技巨头发起垄断分拆的建议,如果蓝星科技北美公司因此被分拆,那硅谷的科技巨头们也跑不了,包括亚马逊、微软,甚至包括谷歌自己都可能会被分拆,这无疑更加让硅谷的大佬记恨。

    但如果站在alphabet公司的立场来说又是另一回事,一句话:敌方都要进我家高地拆水晶了,劳资管不了那么多。

    ……

第651章【赚的太狠,眼红了】

    谷歌或者说其母公司alphabet,这家市值高达3289亿美元,排名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之一的科技巨头在最近的几年里愈发的焦虑。

    如果看了谷歌1月发布的2016年四季报之后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会如此焦虑了。

    对于这份年报,alphabet列出了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对手们,就会发现,谷歌这几年的日子用“疲惫不堪”这个词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亚马逊和谷歌,前者是电商巨头,后者是搜索巨头,两者貌似不搭边界的。

    但实际上,在alphabet所列出的竞争对手名单中,亚马逊出现的次数仅次于蓝星科技和蔚蓝海岸,且足足出现了四次。

    去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已经超越谷歌成为多数北美用户在购物时的首选搜索引擎,有大约55%的用户选择亚马逊网站开始购物,而购物者把google作为购物默认引擎的比例已经跌至28%了。

    在垂直搜索领域,包括亚马逊在内的数个网站都是谷歌的竞争对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内置的搜索引擎直接找到相应的内容,而非通过google搜索。

    也就是说,google被这些垂直搜索引擎给分流了。

    然后就是蓝星科技集团了,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谷歌的眼中钉、肉中刺,双方的主战场在视频和广告领域对标,作为互联网界“双子星”,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便是两家公司的营收都非常依赖广告。

    即便今天的蓝星科技业务多元化了,但广义上的广告收入依然是排在第一位。

    在同质化的收入来源模式之下,谷歌认为蓝星科技在社交网络、广告平台服务、在线视频和数字助手等四个方面与自己形成了主要竞争关系。

    而与蔚蓝海岸的竞争主战场则是在移动互联网,核心的战场是android系统与wos系统。

    谷歌最头痛的不是全领域树敌,公司做到3000亿美元的体量,各领域之间产生竞争关系太正常不过了,真正头痛的是除了上述领域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板块,谷歌都被压了一头,不是被这个对手压着,就是被那个对手压着。

    唯一独占鳌头的板块就是搜索引擎了。

    憋屈。

    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两个字:流量。

    所以,现在的谷歌把蓝星科技集团视为一生之敌来对待。

    流量对于互联网公司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话说,谁掌握了流量入口谁就是互联网行业的霸主。

    在pc互联网时代,社交、搜索和浏览器就是互联网的三大入口,而蓝星科技在其中两大入口是霸主地位,搜索方面也可圈可点,技术是完全没问题的,只是光有技术还不行,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生态,搜索这一块在海外市场输了生态,说白了就是输了时间,所以只能建立中文搜索引擎的生态。

    三大入口之一的浏览器显然是很重要的流量入口,很多著名的公司都是依靠浏览器发展壮大的。

    无论用户是看电影、玩游戏、购买火车票,浏览器都可以帮忙搞定。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的霸主地位似乎消失了,用户的时间和场景更加碎片化,使用更多的是app这种最直接的互联网入口,通过浏览器进入会显得麻烦且多此一举,因此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的地位远不如pc时代。

    但在智能手机兴起的初期,业界多数人相信移动浏览器将成为手机流量入口,正如ie在pc上的重要性一样,这也是佩奇当初建议开发浏览器的原因,当时大家都这么认为。

    但随后又改变了这种观念,觉得移动浏览器被高估了,原因就是用户的时间和场景进一步细分碎化,手机里面下载越来越多的app应用软件,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认为app占据了优势,移动浏览器并没有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入口。

    所以大家又变心了,除了蓝星科技。

    而到了今天,全球互联网行业进入了下半场。

    下半场的意义便是用户红利的逐渐退潮,国内用户已经接近峰值,用户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增速明显放缓,获得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在这些年里,有人来有人走,惟有蓝星科技的afarid浏览器始终如一的默默耕耘,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进而辐射pc端,到现在多个端口全面开花,如今在浏览器领域已经完成了接近60%的市占率。

    眼下,业界发现情况不对了,谷歌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发现浏览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低估了。

    因为数据不会骗人,谷歌内部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发现移动浏览器的使用增长快于app,在这项调查中,前50大移动公司里面,来自app的流量大于移动浏览器的只有12个,剩下的无一例外主要流量都是来自于移动浏览器,这50个公司里,来自移动浏览器的流量是app的两倍还多。

    这说明了一件事情,即,移动互联网流量越来越趋向于集中,表现形式便是afarid的成功。

    目前整个行业的app超过300万个,其中日常更新的独立app数量接近100万,而一个应用商店的首页推广位也就十几个,最多几十个顶了天。

    许多app获得一个真实用户的成本太高,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代价太大,独立app的存在有时候可能毫无必要,而依附于移动浏览器的或许更加实用。

    谷歌看到了更要命的事情,那就是未来的afarid浏览器极有可能会让用户成为web的唯一选项,以后大家就的受制于蓝星科技的技术和标准。

    蓝星科技要是不高兴了,说弄谁就弄谁,不死也得脱层皮。

    罗晟看着视讯会议里的张博文等人,轻松的说道:“拆分的可能性20%都不到,这一点咱们和硅谷的利益大方向是一致的,技术垄断又不是我一家,硅谷那些过千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巨头,哪个不是垄断公司?再说了,他们也得掂量掂量我手里的金融武器。”

    老张:“有道理,但也没道理啊,硅谷那边的人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那这件事情……”

    罗晟笑道:“说穿道一万就是老美后悔把我放进了北美市场,结果发现北美本土的企业压根竞争不过我,现在又赶不走我,就开始跟你闹,俗话说的好,会闹腾的孩子有糖吃。”

    张博文等高管一听都不禁乐的哄笑,这比喻虽然有点怪,但很接地气,不管是蓝星科技还是蔚蓝海岸,在北美市场赚走了大把大把的利润是不争的事实,老美眼红了,觉得你实在太过分,赚的太多。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现在,公司想要在北美市场开拓新业务,不管是什么,都别想拿到准入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铧为一直想进入北美市场,和思科、ibm等北美科技公司竞争,阿里同样也想进入北美市场,马总也是三天两头飞北美,天真的以为能够说服对方放阿里进去和亚马逊竞争。

    老美对此的态度:想进来?不,你不想,想都别想!就算在边上蹭一下都不行。

    当初把蓝星科技和蔚蓝海岸放进来,现在都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你们还想来?门都没有。

    罗晟说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谷歌或许把我们视为头号竞争对手,但如果我们不是谷歌,我们的眼里更不能只有一个谷歌,否则必定会栽跟头,这件事情得上升到全局去考虑,谷歌的反应只是全局的一个映衬。”

    众人不禁点头赞同,谷歌全领域有强大的竞争者,蓝星科技更甚,硅谷过半的科技巨头哪个不是对手?而且都是一等一的巨头。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硅谷,从北美地区上升到全球范围,同行名列前茅的都互有竞争关系。

    想处理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要做好具体一方面的事情,就得从全局出发。

    罗晟从4k高清大屏幕跟前离开,回到沙发处坐下并取了些新的茶叶给自己泡一杯,同时说道:“这件事情首先得做一个基本判断,归根结底是老美想要糖吃而闹腾,那就好办了,只要不是很过分,分一点没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

    此时此刻的罗晟非常冷静且理性,从全局分析利益得失的问题,北美市场虽然最闹腾、最不让你省心,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单一市场,投入的也不少,花费的心思也不少,丢了也会肉痛一阵子,在别人家的地盘上狠狠地赚别人家的钱,分一点到也不过分。

    总比最后一个子儿捞不到来的强吧,懂王这个整活王当家后,罗晟早就料到这些事情了。

    张博文说:“怎么分?大概什么时候分?”

    闻言,罗晟思量了片刻,说:“怎么分,这要看具体怎么谈;什么时候分,这要看对方怎么闹腾。在人家的地盘上赚钱,我们是客场,人家有主场优势就有先手能力。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怕在措手不及中被打了个先手,那就有点痛了,现在有预警就不用怕,只管准备接招拆火就是了,至于什么时候,有可能今年,但最迟明年准来事,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默认对方一定会搞事情就行了。”

    ……

第652章【SpaceX搞大新闻,太空竞赛进行时】

    这件事情在两家公司内部都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该干嘛依旧,并没有被影响到。

    如此淡定在于有底气。

    要是其它的公司,恐怕这个时候已经如临大敌了,而蔚蓝海岸和蓝星科技压根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第一优先级来处理。

    不过外界媒体却把这件事看的很重,很多人都热情的替罗晟担心,也少不了大讨(si)论(bi)。

    “最大的技术垄断可能是时下互联网体验中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这是行业属性使然。”

    “阿法德浏览器的确是一个具备垄断性质的产品,而且在现有的蓝星科技产品属性下,你很难说明它是好事还是坏事,作为普通用户,除了期望这些垄断巨头不作恶、有良知以外,真的做不了其它事情了,很无奈,但这是事实。”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还是对大主教很有信心的,至少蓝星科技和蔚蓝海岸在大主教掌舵期间,我们可以放心,而且大主教才三十岁出头,说明这个问题在四五十年内是无忧的。”

    “为一个真正的开放web而战?这话真尼玛冠冕堂皇。”

    “那怎么办嘛,竞争不过只能这样了啊,要体谅一下谷歌的难处。”

    “还有,所谓的垄断调查,实际上是什么?都是用来整对手的,硅谷那么多公司垄断了几十年的,也没见他们被拆分几个,就连当年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案,也就盖茨下课了而已。”

    “开什么玩笑,在今天这个时代,跨国竞争你别指望小公司能担此大任,所以就算明知道是绝对垄断,也不会去拆分自家的公司,傻子才会这么做,等于自废武功,拆分之后到时候你拿什么和那些跨国巨头竞争?结果便是逐个击破。”

    “只是有些公司做大之后,却忘记了自己能做大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国家让你做大是想要你能和那些跨国巨头pk,结果却窝里横倒是一把好手,对内硬气的不行,对外软的不行。”

    “放眼望去也就只有大主教是最让人放心了,这就是我们支持他的原因,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没有他顶在前面吸收了几乎全部的火力,身后能打的基本没几个。”

    “所以就算不支持,也绝对不能诋毁。”

    ……

    就在外界的视野被科技界和懂王吸引而去的时候,航天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并且迅速吸引了媒体的视野。

    1月29日,经过改良版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的把一颗来自谷歌的价值1.89亿美元的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并且实现火箭回收,spacex公司这一次的成功进一步赢得了市场的信心。

    消息也已经漂洋过海,传到了内地。

    ……

    星箭国际总部。

    “原因已经查出来了,可以确定是由于火箭液氦温度失控,导致在发射平台上还没有发射就发生了爆炸。”

    说话的人是星箭国际火箭回收技术开发部的一位科学家,此刻七八名航天领域的技术专家正在研讨调查结果,火箭回收技术开发部的首席科学家叫杨建安,也是星箭国际重型火箭“星箭”系列的总设计师。

    “问题总结完了,所有失败的原因都已经找了出来,接下来3月份的发射任务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这一次要是再失败我不但没脸去找罗总绅士要钱,也没法做这个总师了。”杨建安看着众人无比郑重的说道。

    所有人都倍感压力,尤其是大洋彼岸的spacex刚刚传过来的消息,更是让“星箭”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压力山大。

    此次发射实验的失败不但火箭发射失败,还连带着把蓝星科技的一颗价值高达2.1亿美元的卫星也赔了进去,整体损失高达3.3亿美元。

    “星箭”系列重型火箭项目展开至今以来,已经烧了459.7亿元人民币进去了,这样的投入力度远远地把国家航天甩在了后面,要知道国家航天预算去年的投入大约130亿元人民币左右。

    这么多年下来,星箭国际成立至今,其科研团队的阵容已经丝毫不弱于国家队,充足的研发经费、高待遇吸引了大量的航天人才加入星箭国际。

    到今天为止,星箭国际一分钱都没有盈利,“盈利”这两个字压根就没有想过,如此高额的投入完全是罗晟的两家集团公司和家族基金在不停的为其输血的结果,这才让杨建安这些科学家有本钱来花式炸火箭。

    而“星箭”系列在这么多年的研发道路上走到今天,每一步都是非常之不容易,没有人帮助,只能靠自己坚持不懈,一点一点的摸索前进。

    spaasa的技术支持,而星箭国际的背后除了罗晟这个金主爸爸之外,技术上国家航天局帮不了太大的忙,因为整个华国在航天科技领域是落后北美的,团队内部也正视这种差距。

    罗晟专业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航空航天这一块不是他的强项,所以在技术上也帮不了太大的忙,他也忙不过来,所以只能靠“钞能力”来堆了。

    大规模持续的烧钱,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优秀学子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而不是都一个劲的往经济管理和金融去挤。

    那就必须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好在罗晟有钱,对星箭国际的投入也舍得下血本,高校学府的优秀人才,有志之士不用为了三斗米而被迫选择更有“钱途”的专业。

    “星箭”项目从2012年7月开始进入实验阶段,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10次实验,来验证代号“yf-127”发动机在推力调节功能和着陆支撑方面是否已经能够满足回收条件。

    到了2013年7月进行了首次软着陆尝试,虽然火箭在回收的过程中成功完成了点火减速,但因为没能控制好火箭的姿态最终爆炸,回收了一堆废铜烂铁,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在吸取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时间一晃到了2014年3月份开始了第二次软着陆尝试,这一次火箭姿态控制的飞船完美,实现了预定的掉头、进入大气层、软着陆等一系列动作。

    之后又趁着这股势头在7月份和9月份测试了两次,进一步提升了软着陆的精确度,这给后面的回收计划打下了基础。

    到了2015年初,杨建安团队在确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星箭”终于开始尝试在海上平台回收火箭,但由于在落地之前火箭没有控制好速度,第一次回收的时候直接砸在了海上的驳船上爆炸。

    让团队比较欣慰的是,隔壁的spacex公司同样在这段时间也在进行海上平台回收火箭的发射实验,看到他们也失败了,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

    到了4月份展开了第二次实验,这一次又是因为没有控制好降落姿态而再次收获了一对废铜烂铁。

    好在火箭相对传统发射的火箭要便宜得多,炸一根顶的上传统火箭好几根,罗晟表示能接受,哥有钱给你们炸。

    在经过连续两次的失败之后,杨建安团队对火箭的接驳装置进行了改良优化,到了2015年的7月份第三次实验如期展开。

    本以为会创造历史的第三次发射尝试,却因为火箭在发射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意外爆炸而烟消云散,这一次直接损失7800多万美元。

    接连三次的失败让罗晟也倍感郁闷,杨建安团队也士气低落,还得安抚鼓励他们。

    在经历连续的失败之后,杨建安团队没有立刻展开第四次实验,而是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彻底把爆炸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不搞清楚原因不再进行任何发射实验计划,这也导致后续的发射计划全都被搁置。

    一来是不能带着问题上天,二来杨建安总师自己也很心疼经费,虽说在星箭国际罗晟保证他们有钱烧,但炸一次就是好几个亿的直接损失,还不算其它沉没成本和时间成本。

    而在长达半年的事故调查期间,同行却传来好消息,杰夫·贝佐斯创办的蓝色起源在2015年11月对外宣布成功在海上平台回收了自家的“new shepard”火箭,且对外公布了视频画面。

    这一壮举直接把罗晟的星箭国际和埃隆·马斯克的sapcex公司都给超越了,光头贝佐斯率先成为了火箭回收第一人。

    这是大家都没有料到的,本以为是spacex公司拿到这个头衔,结果贝佐斯不声不响的搞了个大新闻。

    而与此同时,负责“星箭”项目的杨建安团队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包括spacex公司也感受到了蓝色起源带来的压力。

    不过在这长达半年的调查期间里,星箭国际也没有闲着不干事。

    杨建安团队针对爆炸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星箭”重型火箭进行了全面改良,大幅度提升了火箭的推理,并且把一系列回收所需要的外挂装置作为新型火箭的标配,而全新版的“星箭”也终于在2015年底12月份再一次实现了陆地回收。

    不过,这只是一个起手式,能够在陆地回收并不意味着在不平稳的海上也能实现回收,而能够在海上回收有着更大的意义。

    团队再次重整旗鼓后,杨建安决定继续尝试在海上平台回收火箭,这道坎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

    然而命运多舛,在接下来的2016年又经历了两次失败,而隔壁的spacex公司已经传来了好消息,这让杨建安团队感觉连呼吸都倍感压力。

    到了下半年,星箭国际总算是迈过这道坎了,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在海上回收火箭。

    虽然这次在海上成功回收了火箭,但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就已经成熟了。

    同一时间spacex公司也完成了自己的发射任务,这场私人太空竞赛也愈演愈烈,星箭国际、蓝色起源和spacex三家都拼了命的或追赶对手、或不断领先对手。

    而今年1月份,刚刚不久spacex公司的发射成功,埃隆·马斯克向世人再次宣布spacex才是这个领域的王者。

    接下来的2017年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星舰国际和spacex两家公司都要在3月份争夺一个“人类火箭发射史”的重要“首次”头衔。

    即,使用“二手火箭”再次发射,并要再次成功回收。

    以前的火箭回收成功了,但没有进行复用,这一次完全不一样。

    星箭国际在接下来的3月份的发射任务便是用去年在海上回收的那枚火箭复用发射,目前已经经历了长达九个月的翻修、检查和测试并通过了这些程序,接下来的3月份就要再次发射。

    而如果星箭国际在接下来的3月份去的发射任务的成功,便是公司成立以来迄今为止第16次火箭回收计划中第9次成功回收,如果比spacex先一步发射成功,就意味着是人类火箭发射历史上,首次成功回收二手火箭。

    这不仅仅是争个头彩的问题,背后的意义是争夺人才,公司的荣誉越多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奔。

    ……

第653章【炸了炸了它炸了】

    三月份。

    “小杜,资料都没拉下吧?”杨建安院士对着他的助手反复叮嘱。

    杜阳平揽着一大堆的材料档案和报告放在了包里,提着包跟在杨建安身边保证道:“都在里面呢,不过杨老,现在都2017年了,直接把资料上传到云端交给罗总不是更好?”

    “纸质稿件看得见,我心里踏实。”杨建安如是回答他,两人走出了星箭国际总部,一辆专车已经等候多时了。

    五分钟后,两人便驱车前往机场,罗晟的那架a380私人专机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他也已经在飞机上,马上就要飞抵琼州。

    而“星箭1703”已经运抵琼州发射场。

    杨建安乘坐的车辆抵达机场,带着助手下了车登上飞机。

    舱内的一间客厅里,杨建安见到罗晟便颇为歉意的说道:“罗先生,不好意思事情耽搁了一点时间。”

    罗晟笑道:“距离起飞时间还有三五分钟,刚刚好。”

    杨建安立刻让杜阳平把材料给他,然后直接递给了罗晟,并说道:“罗先生,这次‘星箭1703’若是成功回收就能正式定型了,根据制定好的中长期计划,预计在2027年左右我们会有大约10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形成小型、中型、大型、重型和超重型的新一代星箭系列可回收火箭。”

    罗晟接过材料报告并没有看,而是放在一边,看向杨建安笑道:“杨老,不急,先休息一下。”

    暂时接替安青雪担任罗晟的个人助手兼秘书的唐馨此刻客串了一把乘务人员,给众人到了几杯茶水。

    杨建安罢手忙道:“哪敢休息啊,1703要是上不了天,我的心就落不下来。”

    作为星箭系列火箭的总师,杨建安很清楚自己挑着多大的担子,已经砸了四五百多个亿进去了,砸的钱越多他的压力也越大。

    除了内部的压力之外,更大的是外部的压力,是蓝色起源和spacex公司的竞争压力。

    这一次,星箭国际要和spacex公司在3月份挣夺“二手火箭”首次回收的头衔,连罗晟都亲自跑到琼州发射场,足见对这次发射实验的重视。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私人太空探索公司陆陆续续的出现,但排的上号的属于第一梯队的就只有三家在相互角逐,就是星箭国际、蓝色起源和spacex公司。

    蓝色起源帮助杰夫·贝佐斯拿到了“火箭回收第一人”的头衔,spacex公司给埃隆·马斯克在2015年拿到了海上平台成功回收火箭的头衔,而罗晟的星箭国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亮眼“首次”头衔。

    这场太空竞赛无疑是落后了竞争对手,而且投入的资金还是三方最多的那个,这让杨建安倍感压力。

    不过,星箭国际毕竟起步的最晚,spacex公司在2002年就建立了,且在2006年就开始“猎鹰”系列火箭的研制,背后还有nasa的技术支持。

    星箭国际2011年才成立,是成立最晚的那个,而且没有nasa这样的强有力的机构支持,一切基本都靠自己。

    幸好罗晟有一项技能是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佐斯都比不上的——钞能力。

    强大的“钞能力”不至于落后太多,这五年来都在疯狂追赶,到了现在已经具备能力和spacex正面较量了,从这里也可以说明华国的航天人才丝毫不弱于国外。

    专机已经起飞了,舱内的客厅里,坐在窗边的罗晟笑道:“杨老,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首次回收二手火箭的头衔争肯定是要争一争的,但第一优先级还是以稳为主,一时的领先不代表最终的领先,就算1703成功了也不代表星箭系列回收技术就成熟了,路还长着呢。”

    杨建安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大金主都这么说了,还能说什么呢,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前进,把火箭送上天。

    ……

    就在罗晟他们刚刚抵达琼州,下了飞机就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你说什么?sapcex宣布发射计划提前一周?”罗晟听到唐馨的汇报不由得愣了一会儿,后者肯定道:“埃隆·马斯克一小时前在他的社交账号microblog上发的动态,确认要提前了一周,有媒体已经报道了。”

    闻言,罗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埃隆·马斯克这货大半夜不睡觉还在玩microblog,给谁看的呢……”

    随行的杨建安估摸着说道:“spacex原定发射计划是在3月22日,提前一周就是要在3月14日发射,而我们的星箭是在3月16日发射。”

    他的助手杜阳平随口搭了一句:“埃隆·马斯克这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而且是预谋好的。”

    星箭的二手火箭发射计划提早一个月就已经公布了,而且还要进行直播发射,而spacex的猎鹰火箭也同样在新开年初的时候公布了发射计划。

    此刻,杨建安不由得把心都提了起来,他忍不住看了一眼罗晟,心里却异常担心罗晟被这个消息刺激,要求提前赶在sapcex之前就让火箭上天。

    这可就麻烦大了。

    若是如此仓促改变原定发射计划,绝对是后患无穷,极有可能会带着问题上天而再次面临失败的风险。

    罗晟淡定的说道:“别被外界消息所影响,他们玩他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正好可以借机观摩观摩,学习学习。”

    听到罗晟这话,杨建安刚刚悬起来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他就怕罗晟被这个消息刺激到了,和埃隆·马斯克杠上可就上了对手的当了。

    其实罗晟早就注意到了杨建安刚刚的反应,尤其是特意的瞄了眼自己那个小动作,显然是怕自己被这个消息所影响。

    毕竟,罗晟现在是星箭国际的ceo,公司也是他创办的,研究经费都是他给的,他有权对公司的计划作出安排,而且执意要执行,没有人能够阻止的了他。

    好在杨建安的担心是多于的,罗晟自己上一世本身就从事科学研究,和其它的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区别,自然清楚科学研究是不能着急的。

    今天是3月9日,距离“星箭1703”发射的日子还有一周的时间,罗晟到达琼州之后便和杨建安暂时分开,杨老带着他的助手前往了发射中西主持工作。

    罗晟则是领着他的新小秘唐馨到了三娅几天假期,感受一下热带风情。

    ……

    3月15日一早。

    罗晟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火箭发射了,然后感觉有点索然无味,再然后就从睡梦中苏醒了。

    醒了之后睁开眼睛看到唐馨正笑盈盈的望着他。

    “罗总早安~”

    罗晟无奈的说道:“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叫醒我吗?”

    唐馨俏皮嬉笑的说:“比如呢?”

    罗晟旋即翻身起床伸了个懒腰,顺手拉开了落地窗帘,外边的眼观照射到了房间里,向外远眺了片刻便回头瞄了眼唐馨,说道:“这已经超出你的本职工作范畴了,并不能给你升职加薪或者其他经济收益,你甚至还可能因此丢掉现有的工作。”

    这话说的尽管显得有些拔d无情,但罗晟很清楚有些口子可以开,但有些口子绝对不能开,否则会埋下雷管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再说了,是唐馨这个小秘趁着这几天主动送上门来了,罗晟表示自己很无辜,一开始也是拒绝的,但也是个正常人啊。

    唐馨微笑着看着罗晟满脸无所谓的回道:“能和当代的世界首富、科技第一人有这么一段邂逅,就算因此丢掉工作我也乐意。”

    罗晟:“……”

    这就没法还口了,本来想着敲打她一下有点无情,她都这么说了,要再说什么就显得自己做的太绝太刻薄寡恩了。

    不至于不至于。

    聪明的心机女无疑啊,身边的人就连一个小秘都这么聪明,没点实力还真有可能驾驭不了这帮人。

    不过罗晟倒也释然,这就对了,侧面佐证了公司的管理层不是一群猪脑子在主事,如果是反过来才真着急。

    罗晟代表了蓝星科技、蔚蓝海岸组成的这个庞大商业科技帝国的核心,而能够接触到核心的人物,必然都是有点东西的,否则也到不了这个层次。

    唐馨早已经备好了一份早餐,罗晟简单的完成洗漱便用餐,刚刚到餐桌坐下看了眼墙面上的时钟,旋即道:“哟,这个点应该是‘猎鹰9号’发射了吧……电脑放哪里的?”

    闻言,唐馨旋即去取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罗晟,不一会儿便打开了直播页面,spacex这次发射实验一样是面向全球公开直播全过程。

    罗晟一边享用早餐一边盯着屏幕,倒计时显示距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

    与此同时,位于大西洋西海岸的北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灯火通明,高度达70米的猎鹰9号火箭尤为醒目。

    【10、9、8……3、2、1点火】

    随着倒计时结束,发射场地顿时亮如白昼,而正在看着发射直播的罗晟也一言不发的盯着屏幕,听着直播间传来了spacex公司员工们的一片欢呼声。

    明天就是星箭发射的日子了,希望也能在一片欢呼中宣告成功。

    坐在旁边一块吃早餐的唐馨瞥了眼直播画面说:“真希望它直接在空中爆炸……”

    就在唐馨这话刚刚落下,直播画面中的猎鹰9号在升空不到800米的高度,突然就……炸了!

    原本一片欢呼的直播背景声音变成了“holy sh*t”、“omg”、“wtf”,随后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当吃瓜群众的罗晟也傻了,片刻过后回头王哲唐馨:“你这嘴是不是开过光了?”

    唐馨盯着屏幕画面透着兴奋:“炸了炸了真的炸了耶……”

    罗晟顿时轻声呵斥道:“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不仅仅是spacex炸了一根价值六千多万美元的火箭烟花,也是人类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别这么幸灾乐祸。”

    唐馨反应过来忍不住吐了吐小舌头,然而在她看到罗晟此刻是带着不加掩饰的开心的表情在呵斥时,也不禁翻了个大白眼。

    所谓世界上最让人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对手吃瘪了,此时罗晟的内心已经爽的一批,简直不要太酸爽。

    叫你耍心眼,这下炸了吧。

    罗晟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直播画面里,他很想看看导播会不会给一个埃隆·马斯克的镜头,想看看他此刻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

第654章【人类的本质果然喜欢互相伤害】

    猎鹰9号尝试使用二手火箭复用发射实验失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科技圈的媒体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文字快讯的报道。

    这次发射直播仍然没有结束,倒也不可能因为一次发射失败就中途关播,以前就经常失败,还不至于这么玻璃心,毕竟商业私人公司和国家不一样。

    不久之后埃隆·马斯克终于现身了,与之伴随的是抵达现场报答的媒体记者。

    正在收看直播的罗晟看到了镜头之下的埃隆·马斯克在接受媒体记者的临时采访,马斯克非常淡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带着淡淡的微笑,只不过脸上的笑容有点强颜欢笑的味道。

    唐馨发现此刻看发布会的罗晟开心的像个宝宝一样,有时候也不免感叹,男人只会变老但总是长不大。

    “问题初步断定可能是较大的冲力以及热量进入了发动机舱,导致中心发动机tvc出现了故障而最终爆炸,但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具体的故障我们会作进一步的彻查,但只要不损坏发射平台就不算太糟糕。”

    说到这里,埃隆·马斯克一脸坦然的补充了一句:“成功了毫无疑问是一次伟大的发射,失败了也是最棒的烟火表演。”

    一位记者连忙提问道:“马斯克先生,请问您对接下来华国的星箭国际即将进行发射实验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闻言,埃隆·马斯克心里大骂这群该死的记者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表面上一脸淡定的微笑道:

    “祝好运。”

    道了一句祝福语之后,埃隆·马斯克拒绝对其作进一步的评价并且不再回答记者的问题,也离开了现场。

    价值6200万美元的焰火表演,着实有点贵,这位硅谷钢铁侠还得去一趟厕所摸一摸眼泪。

    要说埃隆·马斯克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他可没有罗晟这么有钱,这次不但没有拿到成为首次成功回收二手火箭的头衔,连带着猎鹰9号的发射成功率也会拉了下来,对商业发射市场而言也会在信心上对spacex有所波动。

    关键是,他还预想到了此刻得知消息的罗晟多半要开心死了。

    而这或许还不是埃隆·马斯克最难受的的地方,真正难受恐怕是后面星箭国际的发射计划,他是打心眼里“祝福”罗晟这次发射也来一场烟火表演。

    这回合不算,重新来一道。

    后续的直播,罗晟已经没有关注了,盖上了笔记本电脑,大清早的人逢喜事精神爽,至于埃隆·马斯克的祝福……罗晟觉得这恐怕得反着来理解。

    毕竟,这是来自国际友商的祝福,不敢接,接不得啊。

    过了片刻,罗晟忽然偏头注视着唐馨:“接下来,该轮到执行我们的发射任务了,”

    唐馨那双闪亮的眼眸转了转,旋即笑嘻嘻的:“你确定剩余燃料还够再来一次发射任务所需的量吗?”

    罗晟十分肯定的点头:“开玩笑,完全足矣,来吧,别过错发射窗口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猎鹰9号二手火箭复用回收发射实验惨案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开了,国内的吃瓜网友们也是一副喜闻乐见的态度关注这件事情。

    而这件事情的热议也不可避免的把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星箭1703”发射实验,明眼人都知道星箭国际和spacex公司这是在明里暗里的较劲,都想要争夺首次成功回收“二手火箭”的头衔。

    眼下spacex公司没有创造历史,而是为世人送上了一场价值6200万美元的天价烟火表演秀,基本上是出局了。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只要“星箭1703”发射失败,这个头衔最终花落谁家就还未可知,眼下无疑给全世界的吃瓜群众留下了一个备受期待的悬念,也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星箭1703”发射实验的实况直播上来。

    ……

    翌日,破晓黎明。

    在发射平台的外围安全区域,此刻已经汇聚了好几千人游客,他们都带着同一个目的而来,就是观看即将发射的“星箭1703”可回收火箭。

    有人用智能手机拍摄录像,但也不乏一些土豪以及摄影爱好者,外围安全区域此刻是架着许多的摄像机,如同长枪短炮一样,当然也少不了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国内的国外的都有。

    发射同样是面向全球直播,国内的观众可以在蓝星视频上观看,面向国际的也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视频网站bv视频网也有官方直播专题频道对此次发射全程公开。

    也包括其他兴起的直播平台都可以进行免费转播。

    “星箭1703”将在6点57分准时发射,此刻外围区域的人们通过远眺便能清晰的看到“星箭1703”在发射平台上矗立着。

    这枚火箭的整体高度是78.5米,竞争对手猎鹰9号是70米。

    载荷方面。

    星箭重型火箭可以把25吨载荷送达近地轨道,可以把9.1吨载荷送达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可以把4.6吨载荷送达火星轨道;

    而猎鹰9号则可以将22.8吨载荷送达近地轨道,可以将8.3吨载荷送达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可以将4.2吨载荷送达火星轨道。

    毫无疑问,星箭重型火箭一旦定型,运载能力将超越猎鹰9号称为全世界现役火箭中,运载能力第一的火箭。

    发射质量方面,星箭重型火箭是885吨,猎鹰9号是550吨。

    发射成本方面,星箭重型火箭要稍微贵一些,为6850万美元,而猎鹰9号的发射成本是6200万美元,不过相比较同等级别的传统火箭发射成本要便宜30%以上。

    两种火箭都是可回收复用,只要发射频率和次数上去了,平均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

    在发射频率上,猎鹰9号可以做到一周一发的频率,而星箭国际的星箭重型火箭可以实现五天一发的频率。

    火箭的发射频率就跟产能、需求有关系了,尤其是产能,这还得维护,而可回收火箭复用的终极梦想就是火箭发射回收之后可以迅速再次承接发射任务。

    星箭国际希望自己的可回收火箭单根能够在半个月内就可以再次发射,而不是现在这枚从上次回收之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九个多月了。

    周期越长就意味着成本更大,将来要搞太空天梯,那发射频率可能每天都要进行发射任务,如果单根火箭的发射周期太长,要么就增大时间成本,而想要节省时间成本就得多制造更多的火箭存着轮着发射,这显然就会增加经济成本。

    ……

    到了六点二十五分左右,罗晟抵达了发射现场的飞控中心,控制大厅坐着一排排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盯着自己的屏幕数据,各司其职负责各自的工作。

    所有人都非常专注,因为这次发射任务太重要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隔壁的spacex翻车了,也给所有人一个警示。

    罗晟基本上就是过来看看,人到现场更多的是个态度问题,毕竟是星箭国际的**oss。

    此刻,发射已经进入最后半个小时以内的倒计时,飞控中心的主屏幕一角显示这具体的倒计时标量。

    杨建安来到罗晟面前:“罗先生,猎鹰9号发射失败的新闻你知道了吗?”

    罗晟笑着点头:“亲眼看到了在直播画面中爆炸,遗憾的。”

    遗憾?

    看到大金主这么开心,杨建安也只好跟着开心的遗憾了,也非常理解,毕竟没有什么比看竞争对手吃瘪的事情更让人暗爽的了。

    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喜欢互相伤害有木有。

    不过在另一方面,杨建安的内心反而更加担心了,旧的压力随着猎鹰9号发射失败而消散了,但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猎鹰9号发射失败肯定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猎鹰9号火箭,星箭1703的外观也很有自家传统火箭“cz”系列的基因影子,与国际上的火箭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

    这很正常,华国的航天科技是完全独立自主研发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实际上国内的航天人又何尝不想借鉴外国的技术,少走一点弯路,可人家全方位防着你。

    而星箭国际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国内的人才,有“cz”系列的影子在正常不过了,显然,也是完全独立自主的技术,且是自成一套标准体系的。

    罗晟打趣的说道:“杨老,发射上的具体工作就全拜托给你了,我就坐等成功的那一刻到来,然后开媒体会和那帮记者打交道,这事情交给我了。”

    嗯,换个说法就是事情你做,x我来装就好了,大家各司其职。

    老完美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燃料早已经注入火箭内部,各方皆已准备就绪,包括在西太平洋的一艘巨大的驳船作为海上回收平台也已经准备就绪且全天候与飞控中心保持通信畅通。

    而星箭点火发射进入最后的倒计时30秒倒计时阶段。

    ……

    (ps:特别感谢一下“天海祥云”的打赏,最近经常在后台看到这个名字出现在打赏名单上,而且金额还不小,好多都是100软妹币的打赏,今天不加一更都不好意思了,也感谢所有支持的小伙伴们)

第655章【“箭”在弦上,发射!】

    【10、9、8、7……3、2、1点火】

    01指挥员的声音响彻在飞控中心,观众们也在直播画面的背景声音中听到了“点火”二字。

    这一刻,外围安全区域现场观看的游客们齐刷刷的惊呼,发射场内顿时白雾冲天,等待了片刻时间,星箭徐徐升空,过了一会儿大地的震感和震撼人心的轰鸣声才传导过来。

    在现场观看和在直播间里观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感受,现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与伦比的震撼,既感觉自己作为人类的渺小,又因为人类创造了这一切而感觉伟大。

    “喔~~”

    “冲鸭!”

    现场的观众也一并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星箭飞天的同时,也让每一个人的内心激荡不已,来到现场的游客观众大多数都是航天爱好者,而且都很年轻,对这种场面最是心潮澎湃。

    公开直播最大的意义便在于此,它能够激励年轻人更关心乃至投身于航天事业,也是告诉国内的有志之士们,如果不想只满足于当一名观众,想要参与进来便加入星箭国际。

    现场,一个妹纸看着眼前震撼的画面,小嘴张成了鹅蛋,过了一会儿她问身边的男朋友:“那些白雾是什么?为什么火箭发射的时候,没有先喷出火焰?”

    她的男友显然是个航天发烧友,听到女票的疑问不带犹豫的解释道:

    “那是水汽,看到发射平台的那两个大架子了么?在那两个大架子当中搭载的是大流量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火箭发射的时候尾焰的温度可以达到将近3000度。”

    “所以必须要有大流量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对整个发射平台进行保护,它们会在火箭发射之前就进行水的喷射,巨大的火焰由此腾出大量的水汽,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火箭发射时整个发射场地几乎白雾包裹了。”

    女友:“好厉害~~”

    【望远捕获目标,遥测信号正常】

    火箭持续稳定加速升空,实时监测数据不断的传送到飞控中心,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各自的数据面板。

    这一次发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二级火箭的回收,星箭还携带着蓝星科技的一颗价值2.37亿美元的卫星,如果发射失败,这次的损失可就大发了。

    罗晟也会肉疼一会儿。

    也就蓝星科技是他创办的,否则在上一次炸了卫星之后,肯定不会交给星箭国际来进行发射任务了,若是其它公司,恐怕得找传统商业卫星发射或者spacex公司来完成了,毕竟后者的成功率高达94%,而星箭国际目前的发射成功率只有53%左右。

    如果说昨天spacex公司炸火箭是价值6000万美元的烟火表演,星箭国际要是也跟着炸了那可是近3亿美元的焰火表演。

    老贵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直播间实时数据显示火箭当前高度、速度等信息。

    当火箭发射升空2分39秒的时候,实时数据显示此刻的高度是60.9千米,速度是5906千米/时,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助推器分离了。

    【助推器分离,开始回收】

    直播间画面分别出现了五个镜头,背景赫然便是地球,在火箭视角下堪称美如画。

    所有人都见证着四根助推器从星箭主体脱落,且开始返回地球。

    而这也引爆了第一次轰动,网络直播间的互动一下子就剧增。

    “助推器分离突然就提速,两秒百公里提速变成了一秒百公里提速。”

    “刚刚后面那个火箭调整姿态帅到我了,简直和看科幻片一样。”

    “二手火箭要回家啦。”

    “地球真的是圆的,这下我信了。”

    “除了卧槽还能说啥呢。”

    “牛笔的布耀布耀的,星箭国际这是全场实时画面,cz系列火箭发射都是用3d模拟。”

    “镜头太稳了吧。”

    “真是热血沸腾啊,最开心的是,这不是老美在秀,而是咱们的公司在秀。”

    ……

    与此同时,四根助推器已经开始进入回收返回地表阶段,最终会在发射场的一片专用的降落平台实现定点回收,但这不是重点,陆地回收已经是颇为成熟的技术了。

    今天的重头戏是芯一级火箭的海上平台回收。

    到了3分39秒的时候,彼时火箭高度正式突破100千米,同时速度达到了10721千米/时。

    这个时候,观众们看到了镜头之下的星箭再次分离。

    【芯级脱落】

    直播间的背景声音在播报员汇报的同时,再一次欢呼声迭起。

    重头戏来了,芯一级火箭开始返回大气层。

    火箭继续升空,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到了4分11秒的时候,火箭高度达到了121千米,速度达到了11238千米/时。

    与此同时,直播画面再次传来飞控中心的播报声。

    【抛整流罩】

    所有人都愈发的激动,尤其是“星箭”项目团队的工程师,真的是前进每一分每一秒,距离成功就进了一步又一步。

    火箭持续稳定升空,同时四根助推器火箭的分镜头也在变化,观众们已经注意到背景地表越来越大、地表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这意味着助推器正在持续向地表降落,已经越来越接近地面。

    这个时候还不怎么明显,而到了火箭发射7分35秒的时候,镜头视角变成了垂直俯瞰了,而且明显的看出了地面的降落平台。

    同时,再给出了另外一个地面陆地降落平台的高清静态镜头。

    到了7分50秒,四根助推器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平稳而有序的降落在预定的回收平台,四根助推器伴随着尘烟白雾絮绕着而矗立在地面。

    这一刻,直播间的背景声音再次兴奋的欢呼起来,弹幕互动逐渐爆炸。

    “66666……”

    “麻麻快看,火箭倒着飞了。”

    “卧槽太tm科幻了。”

    “牛批,发自肺腑的惊叹。”

    “此时根本没人关注天上的蓝星科技的卫星2333”

    “科幻片一样沃的马耶。”

    “鲈鱼:我不信。”

    “看着不高,实际上助推器这玩意儿很大。”

    “真的看到泪目了,谁说只有镁帝才能掌握核心科技的?”

    “大主教威武!”

    ……

    身在飞控中心的罗晟也全程关注这发射实况,作为旁观者一言不发,表面上很淡定,不过眼下的气氛,要说没有被感染到是不可能的,内心也是愈发的澎湃。

    此次发射实验可以说是全球瞩目,不论是普罗大众还是科技界、航天界、商界、学术界人士都在强势围观。

    昨天,spacex二手火箭回收折戟沙场,升空不到800米就炸了,给世人送了一场6000万美元的焰火表演,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今天,星箭国际再次挑战人类航天技术的边界极限,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利进行着,成功的概率随着每一分每一秒的度过而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无比期盼历史性的时刻到来,而期盼星箭国际翻车的人同样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正在暗中观察的埃隆·马斯克。

    只有星箭国际翻车了,spacex公司才有机会重新把二手火箭回收的“首次”头衔争回来。

    就在这时,罗晟离开了飞控中心,独自一人来到了一条无人的廊道,旋即拿出手机。

    “小娜,全面监控全网。”

    “遵命!”

    小娜激萌的回应了一句,罗晟再次回到了飞控中心,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中的重头戏了,得防一首老美暗中给你来撩阴腿,干扰你,小心驶得万年船没有错。

    时间来到升空9分35秒的时候,直播间的欢呼声再一次起来,镜头已经全部给了芯一级火箭回收了,每一个看直播的观众都注意到了画面背景是一片蔚蓝色。

    大家都知道下方就是广袤的太平洋。

    而远在距离发射中心大约一千六百多公里处的非律宾海岸一带公海上,一艘巨大的驳船正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驻留,降落平台中间有一个巨大而醒目的圆环标记,里面赫然便是星箭国际的logo商标。

    海上驳船是首次出现在直播间的画面里,而且眼尖的观众注意到了一闪而过的镜头出现了一艘军舰在远方的海岸线上。

    与此同时,芯一级火箭着陆减速已经开始。

    观众们无不屏息凝神的看着直播实况画面,关注者的心态各不一样,有人期待成功、有人期待翻车。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能不能创造人类航天发射史上的新壮举,在接下来不到半分钟以内都会揭晓。

    ……

    (ps:晚上还有一更,求一下票票~~)

第656章【创造历史】

    西太平洋天际之上,“星箭1703”的芯一级火箭正在调整姿态,火箭上面有一种叫做“格栅舵”的模块,可以转动,这和导弹上的“格栅翼”不能调整方向有很大的区别,格栅舵是可以左右调整方向的,其作用便是起到航向稳定的目的。

    火箭下降的过程中,高空高速强气流的影响下,不会一直翻滚就靠这一模块了。

    这玩意并不是星箭国际的专属,spacex公司的火箭也有,但也不是spacex的发明的,而是前苏联。

    此外,在和二级火箭分离之后的一级点火不是为了达到预定轨道,而是因为回收场地在星球表面,所以需要二次点火将原本因为地心引力和惯性而向着一二级分离钱的火箭飞行方向的轨道收回到回收地点附近。

    此时此刻,观众们看到了直播画面中显示的芯一级火箭正在不断减速。

    在减速到30m/s的时候,着陆架打开了,值得一提的是星箭1703重型火箭的着陆是靠惯性下降的,并且着陆前没有悬停动作,因为海上平台着陆一般不会进行二次点火。

    终于,到了火箭发射9分53秒之后那一刻,星箭国际在人类航天发射史上创造了新纪录,首次成功实现了二级火箭回收的壮举,并且将这一荣誉收入囊中。

    芯一级的二手火箭在全世界的关注者的见证之下,成功的在驳船降落平台上降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画面不是驳船上的镜头,因为着陆的时候会干扰信号,而信号是通过海上平台传给卫星的,再由卫星传给各大平台。

    但是,商用的dji无人机可以完美的承担拍摄任务,但要远景拍摄,所以画面就不高清了。

    这一刻,直播间的背景声音欢呼迭起,且达到了全新的顶峰,直播镜头也给了飞控中心一个副镜头展示给全世界的观众。

    此时此刻,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激荡之情,在屏息了近10分钟之后,彻彻底底的爆发出来。

    各大直播间的弹幕都已经彻底爆炸,国内外的吃瓜群众都已经把论坛刷爆。

    “真的厉害,赞美人类的智慧。”

    “作为一名镁国的航天爱好者,看到这一幕,请务必给我来一趟华夏的老陈醋,酸了。”

    “激动的嗷嗷叫,这就是未来,无限可能的未来。”

    “诸位,星辰大海还要我们努力啊。”

    “这得省去多少钱啊。”

    “都已经没人关注蓝星科技的卫星了嘛,播报员都已经汇报卫星泊入预定轨道了,竟然没人讨论,哈哈。”

    “曾几何时卫星对接多少人爱看,结果现在都只关注火箭去了2333”

    “我可能膨胀了,骄傲了。”

    “请自信一点,把可能去掉,大胆的膨胀、骄傲吧。”

    “那就是杨院士吧。”

    “听说杨建安院士就是星箭系列的总设计师。”

    “所有人都在欢呼,唯有杨老稳中,但看到他的表情莫名的有点心疼,杨老辛苦了,我们都知道星箭团队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向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航天人致敬,不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你们都是英雄。”

    ……

    镜头给了杨建安一个特写,在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之情而彻底释放出来一并狂欢时,他却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静的面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成功了!

    这就够了!

    恐怕外人根本不知道他这段时间以来面临了多大的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此时此刻已经是距离“星箭1703”发射升空33分57秒以后了,卫星已经在天上绕了好几圈了,而实况数据显示此时的速度高达35224千米/时,高度达到了704千米。

    这颗卫星将为蓝星科技的地图服务带来更大的优化升级。

    四十分钟过后,就在观众们意犹未尽,但在准备退出直播间时,镜头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再一次让绝大部分观众选择了继续观看下去。

    赫然便是大主教罗晟出现在了直播画面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观看发射直播到现在的观众,都是罗晟的狂热粉丝。

    这次发射直播无疑让无数的国民激动的热血沸腾,也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有梦想投身于航天事业的年轻人更加坚定自己的未来道路。

    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暗暗下决心,为将来能够加入星箭国际而奋发学习,因为罗晟、因为星箭国际、因为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让他们越发坚信,星辰大海的征途可以从星箭国际开始。

    直播间的镜头画面是一个临时的媒体发布会大厅,观众们都看到了大量的国内外媒体记者在现场。

    此刻,媒体发布会现场,站在发言台上的罗晟两手搭在发言台的边上,镜头的频闪光幕不停的打在他的身上,罗晟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当然开心了,此情此景怎能不高兴,尤其是在星箭国际创造历史的同时,spacex公司却在昨天翻车,他能预想到明天的新闻报道会特别有意思。

    此刻的罗晟是以星箭国际ceo的身份主持这场临时记者会。

    “我宣布,星箭1703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成功回收助推器火箭和芯一级二手火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发射并回收二手火箭,我们创造了历史。”

    话音刚落,现场的记者都献上了热烈的掌声,国内的绝大多数媒体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鼓掌,他们同样也很兴奋,这不仅仅是星箭国际的成功,意义绝不止于此。

    而外媒记者则是礼貌性的送上掌声了。

    “我看到网上和媒体都把星箭发射任务成功的功劳都往我身上推,坦率讲,受之有愧。我没有什么功劳,功劳全在杨建安院士、在星箭国际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的工程师们,没有他们数年如一日的奋战,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实不相瞒,在星箭1703发射前一周里,我还在三娅的一颗椰子树下乘凉度假呢。”

    此话一出,引得全场传来一阵哄笑声,看直播的粉丝观众们直呼大主教的心态就是稳。

    事实上,如果发射失败了,罗晟这么说肯定少不了挨喷,吃瓜网友可不管你是不是什么世界首富、当代科技第一人,该喷的绝对不含糊。

    但是现在成功了,那就不一样了,舔就完事了。

    不过罗晟这么谦虚是一回事,大家也知道如果没有他数年如一日的支持国产航天事业,数百亿数百亿的往里面烧钱,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所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要知道,星箭国际一年的研发投入就不低于400亿人民币,光是“星箭”系列火箭回收项目就已经砸了将近500亿人民币进去,但星箭国际的研发部门可不止这一个领域,刘建伟教授团队的新材料研究项目,还有他推荐并把星箭国际挖来的铪工大的纳米机器人研究团队项目,都在不停的烧钱。

    而与之对比的国家航天经费预算一年也才130亿元人民币,搞尖端科技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真的基本上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甚至连实验室都提供不了,技术怎么进步?

    ……

第657章【太空探索先行者们】

    此刻,站在发言台上的罗晟仍然在侃侃阔论。

    “这一次成功回收无疑进一步证明了‘通过多次回收来大幅度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火箭回收’是埃隆·马斯克最早在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出来的概念,他无疑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伟大先行者。”

    “在此之前,包括spacex公司在内,几乎所有的航天火箭都是一次性不可复用的。而一旦完成使命就变成了一堆废铁和太空垃圾,即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也由于修复起来太过费时伤财而被证明基本没有课复用价值。”

    场下的一些国内的媒体人会心一笑,暗道罗晟真的是会来事,一点也不肯吃亏,这个时候还主动提埃隆·马斯克,明面上听着似乎在商业互捧,实际上是在膈应人呢,明眼人都能理解。

    因为昨天马斯克的火箭炸了啊,而星箭刚刚成功了且创造了历史。

    这也算是大佬们明争暗斗的日常系列了,也没有人觉得罗晟不地道,要说不地道也是埃隆·马斯克不地道在先,突然宣布提前发射不也是在膈应罗晟嘛。

    只不过,最后翻车了。

    值得一提的是,埃隆·马斯克在最开始发表火箭回收的言论时,更多的是迎来了业内人士的批判。

    但是现在,传统商用火箭发射提供商们终于上演了“真香”现场,可这活儿不是谁都能接的,很多北美传统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都因为被spacex抢了订单而被迫转型或者直接倒闭,剩下的也是举步维艰的维持着。

    而飞速崛起的星箭国际,业界人士都相信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星箭国际宣布承接发射服务,之后便会有一些雇主开始找星箭国际订购价格更为廉价的二手火箭发射服务了。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成立的众多大小不一的私人太空公司里面,蓝色起源、spacex和星箭国际是公认的三大私人太空探索巨头,都处于太空探索领域的第一梯队,而其它私营航天公司诸如内华达山脉、轨道科学等都远不如这三家,且这三家太空公司的成立都有自己的定位。

    蓝色起源成立最早,2000年就成立了,杰夫·贝佐斯是希望蓝色起源能够打造太空旅游,所以该公司的可回收火箭只负责近地轨道,蓝色起源无疑是贝佐斯的亲儿子,他从亚马逊公司赚来的钱、套的现金基本都砸在了这家公司身上。

    spacex公司是埃隆·马斯克在2002年成立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移民火星,相对来说,埃隆·马斯克是三方之中比较“穷”的一个,所以公司的资金利用率高的夸张。

    猎鹰系列火箭的研发费用只有5亿美元,不过那也是得到了nasa的青睐,不但予以技术支持,还给了高达26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发射订单。

    不过总的来说,spacex的资金利用率确实很高,几乎不浪费一分钱。

    相比之下,罗晟就不是一般的“败家”了,星箭国际几乎晚了竞争对手十年才成立,而星箭项目截止到今下的研发投入已经高达60亿美元以上了,几乎是猎鹰系列火箭的12倍。

    而且看这架势还得加钱。

    但如果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罗晟是必须要舍得,必须得这么“败家”,没办法啊,因为起步晚,该交的学费终究还是补上的。

    星箭国际除了有钱,真的是一无所有。

    现在的技术储备都是通过罗晟的“钞能力”变出来的。

    星箭国际的定位则是全太阳系的资源,尽管成立时间最晚,但是梦想、格局和野心确实是三家公司里面最大的,也是最难实现的,包括打造太空天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太阳系的资源,甚至太阳系以外的资源。

    这都是对未来的畅想,也有无限可能。

    媒体会上,罗晟继续发言:“目前,星箭重型火箭的发射费用大约7000万美元左右,虽然这一报价相比于其他火箭发射公司来说已经比较低廉,但可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发射费用节省35%,大约2450万美元,不计汇率变动大约1.7亿元人民币。”

    “1.7亿,这个费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而且,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最终的费用应该可以更低。”

    友商spacex公司目前的发射费用相较于传统火箭发射能节省30%左右,大约1800多万美元,而星箭能够节省2400多万美元,竞争力明显要高于spacex公司了。

    事实上,罗晟此刻说这些不是随意说说,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成熟,也该考虑商业化问题了。

    公司一直入不敷出,虽说罗晟承担研发费用完全没压力,但星箭国际如果自身不能自负盈亏,终究是不健康的。

    再说了,放着钱不赚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嘛,钱总不能让埃隆·马斯克一个人赚了。

    罗晟继续说道:“……不过还是那句话,今天只是成功了一次,这并不能代表二手火箭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就已经成熟了,未来的路还长着。”

    “此外,鉴于此次发射的二手火箭只是把此前装有火箭发动机的一级助推器和芯一级部分进行了回收,很多关键导航、制导控制设备都在二级火箭里,而二级火箭已经入轨,回收起来难度更大,但也表明了星箭重型火箭仍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和进一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的空间。”

    显然,只节省了30%的发射费用是星箭国际所不满意的数字,也是罗晟不满意的,一旦二级火箭也能回收,就能进一步再节省40%左右的发射成本。

    罗晟补充道:“……这一切的考虑都在星箭国际的计划和掌握之中,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看到可全面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星箭的终极升级版本‘星箭17e’型号的首次试飞,届时我们还将把整流罩的回收正式纳入计划之中。”

    此话一出,现场的媒体不由得再次献上了掌声。

    “为什么我们要把整流罩也纳入回收名单里面呢?这个看似平凡的外壳实际上造价高达4500万元人民币,占了火箭整体10%的成本。”

    说到这里,罗晟打趣的又补充道了一句:“这不容易,不过这可是捡钱啊,如果连捡钱都嫌弃难那还干什么?”

    “哈哈~”

    现场的媒体记者和看直播的吃瓜网友都笑了,竟是无言反驳。

    不过,这个钱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捡啊。

    火箭发射,说的接地气一点就是太空快递,其实就是为了送货而已,而整流罩就是快递包装盒,里面就是金贵的的货物,说的专业一点就叫“有效载荷”,货物就是卫星之类的东西。

    而这个包装盒就有点厉害了,试想一下屁股上面顶着三级火箭,高温、高热、高速、强气流在大气层里面冲击,自身不破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对整流罩内部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

    里面装着的可都是卫星这些精密的也是火箭整体最昂贵的东西,外面大气的烟雾进来一点都不行,而且整流罩还得越薄越好,这才能提高有效载荷。

    火箭发射过程中,从地面到外太空这段路程要经历一连串极端环境的试炼,之后还要能够确保在到达预定轨道时精准打开。

    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技术,4500万元人民币的包装盒是一点也不过分,同时正因为昂贵,占了火箭成本的10%左右,当然要考虑回收再利用了。

    此时此刻,媒体会现场的一位记者看着发言台上侃侃而谈的罗晟,不禁感慨道:“如果说人类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罗晟所引领的星箭国际、埃隆·马斯克所引领的spacex和杰夫·贝佐斯所引领的蓝色起源则很有可能是这一征途的先行者。”

    再次的国内媒体界人士颇为振奋的是,这三大先行者之中有华国人的一席之地。

    ……

第658章【挡在星箭国际面前的大小BOSS们】

    今年三月中旬,星箭重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并且成功回收了芯一级和助推器二手火箭,让航天发射时隔多年后再次登上了全球新闻网站的头条。

    星箭国际也是收获了无数的钦佩和赞美,研发历程仅耗时五年且完全独立自主,实现了运载能力超越猎鹰9号重型火箭成了现役世界第一。

    这次“星箭1703”发射成功而在全球范围能刷屏,不仅仅让一同较量但发射失败的猎鹰9号火箭和sapcex公司颜面尽失,也让nasa的亲儿子sls很尴尬,更让美欧日俄等国的老牌航天公司压力山大,要知道,欧洲人正在研制的“阿里安6号”火箭耗资50多亿美元,星箭国际的研发效率的确让他们倍感震惊。

    而随着商业航天越来越成功,最尴尬的是nasa的sls了,sls是航天飞机时代的产物,目标是新一代镁国重型火箭系统,nasa希望它超越传奇的“土星5号”配合另一个超级烧钱的大猎户座飞船成为镁国探月、探火和深空探索的新一代大杀器。

    sls在2011年立项并顺利通过,从此每年2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在吸金。

    星箭国际的一枚重型火箭的造价大约1.1亿美元左右,二手的现在可以打6折,如果终极版的“星箭17e”重型火箭首次试飞成功,发射费用还会进一步的降低,sls的日子就更难办了,因为其发射费用保守估计也在10个亿左右,能不尴尬么。

    星箭国际的消息开始传开了,国内媒体都在大书特写的报道,尤其是自媒体更是起了各种夸张的标题。

    吃瓜网友们也是喜闻乐见的把spacex公司翻车和星箭国际创造历史这两者拿来对比,这一次星箭国际总算是上了一头条新闻了。

    国内媒体都在大书特写的报道,内地吃瓜群众们也是自豪之情难以言表,以前总是酸spacex公司,现在终于轮到被酸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外媒的文章都是颇为酸醋,这一轮较量以星箭国际胜利而告终,对他们来说看热闹的心情也极大的降低了体验。

    现在压力转到了埃隆·马斯克和spacex公司身上来了,毕竟成立的早,有nasa的技术支持,自己标榜为业内的领航者,结果是这样的局面,既压力山大也很尴尬。

    毕竟,你spacex成立时间已经十五个年头了,而星箭国际成立至今才走过五六年,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和spacex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小幅度领先。

    这说明星箭国际的进步速度是远远高于spacex公司,照这个速度再过五年岂不是全面领跑所有的同行了?

    而星箭国际背后的那个人叫罗晟,一个善于不断创造奇迹的男人,和这样的人真刀真枪地展开直面竞争,spacex这次发射实验翻车,头彩被星箭国际给抢了过去,埃隆·马斯克现在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要命的是,现在不仅仅是在私人太空探索领域与罗晟展开竞争,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是对手,罗晟的蔚蓝纯电汽车公司现在的市值一万多亿美元,市值是汽车行业第一,世界第二的存在。

    反观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如今到了上市第七年,市值还不如蔚蓝纯电汽车公司的一个零头。

    不能量产是特斯拉电动汽车最大的伤痛,当年要不是靠着spaasa的26亿美元订单合同的钱拆借挪用到特斯拉,恐怕现在这家纯电汽车公司已经倒闭破产了。

    ……

    星箭重型火箭发射计划成功落幕,罗晟也没有在琼州逗留太久,第二天就回到了苏城,工作重心也暂时放到星箭国际这一块来。

    “这次发射计划的过程当中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结果是大获成功,为公司博得头彩,总算是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荣誉了。”星箭国际总部的内部会议里,罗晟对着与会的几个高管和杨建安等技术大拿们笑说着。

    众人也都颇为高兴,之前一直被spacex公司压一头,日子过的不是滋味,看到前天猎鹰火箭翻车,昨天星箭飞天成功形成鲜明对比,当然是倍儿舒爽的事情了。

    这时罗晟补充道:“偶有领先,但差距还是要正视,星箭国际现在取得的荣誉和成就是片面的,目前我国在材料工艺等基础技术水平较弱是不争的事实,可回收火箭技术仍需航天人继续奋斗,星箭国际目前是完全100%的国产研制技术走过来的,我不希望也面临向蔚蓝海岸一样在关键的基础技术这块被老外卡脖子。”

    众人一听罗晟这位掌门人如此冷静,并没有因此过于自得,也让大家把成功的喜悦暂时收在一边,回归现实来。

    罗晟再次发言道:“稍微领先spacex并不意味着什么,星箭国际在太空探索领域总的经费投入平均每年高达162亿美元,仅次于nasa的193亿美元,而单单‘星箭’项目的总研发投入就超过60亿美元,对标spacex?不行,我们要对标的是nasa。”

    这话说的让在场的人既感到震撼,又仿佛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如果是别人这么说可能觉得是在痴心妄想,但说这话的人是当代世界首富,身价几千亿美元的存在的,手里更是管理这几万亿美元资产的存在。

    对标nasa,至少在经费预算上面是绝对不虚的,也知道罗晟舍得下血本。

    罗晟继续说道:“重型火箭‘星箭17e’是为了能让我们在太空探索领域立足,而真正让我们傲然于世的则是超重型火箭‘星箭20s’。”

    这所谓的“星箭20s”,数字“20”代表的是预计在2020年定型,而这款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60吨,这是史无前例的数据,不但超越了“土星5号”的127吨近轨运力,也将超越目前nasa的sls,sls三个版本(block i、ib、ii)近地轨道运力从95吨到140吨不等。

    “目前而言,nasa的sls虽然还没有正式首飞服役,但从技术领先程度和能力上,每年20亿美元也比星箭的投入大,基本都是都秒杀全球,只有我们的‘星箭20s’能够镇压它,所以我们还不值得骄傲。”

    众人默默的点点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这已经值的骄傲了,nasa的背后可是当今的世界霸主,星箭国际的背后指使当今的世界首富,除了星箭国际,还没有任何一家私人太空公司敢和nasa对标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星箭国际的航天人战意澎湃。

    事实上,罗晟对于现在的竞争者spacex公司也好,蓝色起源也好,亦或者内华达山脉、轨道科学等等这些私营航天公司也好,都只是视为中途关卡的小boss而已,赢了他们是应该的,这些小boss都是nasa养的小弟弟,nasa才是**oss。

    而终极boss则是北美军工体系,是那几大王牌企业,是波音公司、是诺格、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外界都把星箭国际和spacex公司、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私营航天公司对标,根本就没有往nasa或北美军工体系去想,因为是个人都觉得这不靠谱。

    但星箭国际就是有这么大胆的想法,梦想总归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否则能对得起每年160多亿美元的经费预算?

    不过,罗晟倒也并不着急,boss要一个一个刷,关卡要一个一个通过。

    ……

第659章【打造自己的私人发射中心】

    “nasa现在很尴尬,估计他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星箭国际的诞生并且快速崛起让世界航天界的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会议上,罗晟微笑的说道。

    此刻这场内部高级会议,罗晟和与会的高管以及各大科研项目部的负责人在商议一些核心机密的问题。

    与会的一位高管说道:“关键在于北美军工体系这点,基本上撑起了nasa几十年的太空发展的企业都参与了进来,这些企业才是北美航天地位的核心,nasa都得好好养着,无论从需求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养着最核心的军工企业等方面来看,sls这个项目虽然位置很尴尬,但意义非常大,砍掉的概率估计不大。”

    罗晟不由得点点头,显然是认可这一观点的。

    现在讨论的问题是星箭国际一众管理者之间的讨论,杨建安等技术总师基本上插不上话,这也不是他们该考虑的,更不是他们的强项。

    现在的话题应该是管理岗,杨建安等人算是技术岗,不过都是星箭国际的核心人物,所以当然要知晓一些。

    罗晟发言道:“nasa虽然在大力支持航天事业商业化,即便支持力度已经大到了让其他国家都羡慕的程度……”

    确实让人羡慕,比如spaasa高达26亿美元的订单支持,从研发到多次任务都交给了spacex,星箭国际到现在也还没有看到国家航天给订单的意思。

    因为给了订单,很有可能让诸如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日子过不下去,因为市场规模就那么大。

    好在罗晟有钱,不然真有可能运营不下去,不过国家这种态度显然也是看到了罗晟有钱给星箭国际输血,换个角度来讲,让罗晟多出点血没什么不好的,这一点罗晟自己也知道,也很默契。

    反正星箭国际已经内定了一个超级大项目——太空天梯。

    有这个项目,真就吃一辈子系列,其它的单子反倒有点不在乎了。

    罗晟接着说道:“……但nasa最核心的还是那些传统军工巨头,波音在starliner载人飞船上一次就拿出了42亿美元,在sls、猎户座、x37b等项目每年至少拿20亿美元左右,这都秒杀spacex公司,至于北美第一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那就更不用说了。”

    与会的一位高管接着说:“不错,从nasa的角度来看,给spacex的商业发射订单不过是为了敲打一下波音、洛马这些黑店不要漫天要价,能够为nasa省下很多经费,而省下了这些钱,只用26亿美元给spacex不过是一小部分奖励,同时还警告对方别动不动就瞎报天价,我nasa还养了spacex、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跟你们竞争。”

    不管怎么说,spaasa的手段,人家毕竟是从上个世纪和毛熊太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然是有点东西的。

    与会的杨建安院士等技术大佬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顿时觉得参与公司管理和竞争直呼外行。

    这种大局博弈和勾心斗角想想都脑阔疼,这方面还是不要去参合的好,自己老老实实带队闷头搞科研得了吧,反正缺经费直接找罗晟伸手要就是了,他有的是钱,舍得花钱。

    会议很快进入下一个商讨议题,与会的一位高管旋即发言汇报:“公司正在执行的重大计划就是打造我们自己的私人发射中心了,目前工程在年初就已经开动,预计时间到2020年前后正式投入使用,‘星箭20s’超重型火箭的首次试飞就用我们自己的发射场。”

    让杨建安等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议题来了,谈到技术问题就不一样了,之前的议题根本就搭不上话。

    “发射基地的地点就在赤道线上印泥‘林家县’的一座中等规模的孤岛,我们已经租下了‘天鲲号’和‘天鲸号’挖泥船进行人工扩大岛屿,一年之内该岛的面积将会增大两倍。”

    这边的公司总部在汇报的同时,远在南部海域赤道线附近的林家县一带,两艘让整个东南亚各国都羡慕不已的挖泥船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填海造陆扩岛工程。

    “天鲲号”配置通用、黏土、挖岩以及重型挖岩四种不同类型的绞刀,相比较老大哥“天鲸号”,可以开挖海底硬度更高的岩石,可谓削岩如泥,堪称还是挖掘机。

    这种造岛神器不但禁止向外出口,而且租都不租给外国人,东南亚各国只能眼馋而不得,用这个造岛神器一年就能造一个可以建立机场的大岛,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那种。

    而东南亚的各国造一个小岛,十几二十年起步,这差距能不羡慕嘛。

    鹰酱要是来这片海域打个秋风,兔子直接就地拍几个岛出来压压惊。

    与会的一位高管把准备好的几分拷贝出来的纸质文件分发给参加会议的杨建安等人,并说道:“这是发射基地的基本布局规划。”

    名字早就确定了,就叫“星港发射中心”,挨着发射基地的不远处就是“星港环轨转运中心”,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无人货运码头,目前也在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当中。

    这座岛屿现在已经被星箭国际从印泥手里租了75年,并且有优先续约权,谈了好几个月才达成的共识,租赁期间星箭国际在岛上拥有高度自治权,有权雇请安保公司保护合法资产,换句话说星箭国际在这里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域拒止/反介入力量以保护自己的合法资产。

    这一条是必须要有的,将来火箭的总装、生产、储备、研发中心都要安排在这里,还有许多高科技的东西,都是在海外,手里要是没有棒子握着,星箭国际也不敢入场,风险太大了。

    而有了这一条权利就不一样了。

    印泥也是看到了岛屿扩建和经济效益,最终签下了这份合约,事情其实很简单,只管收税收租就是了,租金十五年一交,分期交付。

    岛上产值所创造的税率也已在双方谈判中约定好了,一切按合同办事,对方也不能瞎改税率。

    “进入发射场区,各类长在椰林掩映下很有热带风情,发射场内两条道路串联起飞控指挥中心,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发射塔、测控中心等建筑。厂区道路为普通三级公路,但对转弯半径有一定要求,以满足特种运输需求。”

    此时,罗晟也在默默的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份拷贝的规划书。

    两个火箭垂直总装厂房是发射场最高和最核心的部分,测试厂房总高度165.5米高,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55120平方米,创下了众多“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钢铁之门、世界单层最高的厂房、世界最高的桁架安装等等。

    这个项目外国公司接不下这个工程单子,因为难度太大,只有华国的基建公司可以接下这个活,外国公司就算有实力能接单,星箭国际也不会把工程交给他们来做,有些东西涉及到了机密问题。

    想要接下这个单子,必须要啃下众多“硬骨头”,例如:超高支模施工技术、超高大门钢桁架框安装技术、超高哒跨度钢屋盖安装技术、超大体量钢结构预埋件京都控制技术、特种非标吊车梁以及轨道超高安装技术等等。

    此外还要将航天级别的强弱电、消防、电气工程、自控等众多专业相互协调。

    毫无疑问,只有国家队的基建集团能接这个项目。

    由于地理位置的环境因素,发射场的建设还要面临“三高”、“三强”因素,即:高温、高湿、高盐和强台风、强降雨、强雷暴,施工队就是要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展开。

    若是置身于空旷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中,人在这里显得格外渺小,超过百米之高的建筑中高低配置了22层活动工作平台,地面还得有提供火箭运输转移的轨道。

    建筑平均每平米用钢筋395公斤,这是项目承包商一辈子也没碰到过的事情,密密麻麻的钢筋,梁柱交叉节点既要满足框架梁柱要求,又不能削弱钢结构强度,施工队伍必须要不厌其烦的校正。

    发射场的发射塔距离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商大约3公里,由轨道相连。

    此外,还要建立六个固定的火箭回收降落平台,其中四个作为常规使用,两个作为紧急情况备用。

    罗晟看完了规划资料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把资料放下便说道:“还有,公司尽快大举招人,打造海基浮动回收港也得尽快上马。”

    “明白。”

    罗晟:“公司预算够不够用?”

    “还有1384亿元人民币,今年肯定够烧了。”

    罗晟:“那就年底在注资吧。”

    海基浮动回收港,这是海上回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驳船还是太小了,而且不大稳,将来的星箭20s超重型火箭满足不了需求。

    而新招聘的工程师将负责建造海上浮动的回收港,根据计划安排部署到公海上。

    地球上有70%的面积是海洋,而海洋当中至少有70%的面积是公海,所以地球表面一半的面积应该都是公海的面积。

    星箭国际计划在未来要建造20个海基浮动回收港,分部在全球公海上,未来建造太空天梯的发射频率定然是相当高频,不多准备准备将来肯定是回收不过来。

    太空天梯本身就耗时,若是影响工程进度,梯子建造时长会不断延长,这是罗晟不能接受的。

    ……

第660章【杨建安的反对】

    会议仍然在继续讨论,而接下来罗晟做出了一个让全场与会者都感到无比震惊的决定。

    “我打算把‘星箭’重型火箭的数据,包括历次发射历史数据、起落架、有效载荷信息等等面向全球开源。”

    杨建安听到他的这个决定直接目瞪口呆:“什么?开源‘星箭’数据?你确定没有说错?”

    罗晟肯定的点头道:“我十分确定,开源这些数据共享给全世界的人研究或应用,并且我们不起诉他们,也就是说免费使用我们的知识产权。”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而杨建安当场就急了眼,顿时摊着两手似乎急的颤抖的大声道:“我反对,这些宝贵的核心数据都是我们千辛万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有些技术甚至我们都领先的,怎么能直接开放共享给全世界呢?”

    杨老是真的急了,且不说项目团队这五年来如一日的奋战只为追赶领先世界,这些你罗晟不体谅一下就算了,退一步讲你罗晟也是砸了天量资金进来的啊,一句话就让全世界白嫖了?

    再退一万步讲,你好歹也收点费吧?直接给全世界白嫖这是伟大的无私之举呢还是真的傻?

    众人的反应罗晟早有预料,杨建安院士的反应一样在他的预料之中,旋即对其说道:“杨老,我决定开源数据并不是看轻或不认可你和整个项目团队的成果,而是出于对星箭国际的远景战略考量的决定。”

    杨建安直言:“什么战略考量需要这么无私贡献?”

    罗晟知道这对于杨建安来说难以接受,所以耐心的解释道:“做出开源的决定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仅依靠星箭国际甚至加上蓝色起源、spacex、轨道科学这些私营航天公司是做不大整个市场,这是其一;开源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业内人士研究甚至应用能创造更多的人才基数,我们需要的人才是越多越好,这是其二;星箭国际的技术自成一套独立体系,当全世界都在用我们的技术,将来就得用我们的标准,从而在根本上依赖我们,这是其三。”

    杨建安等人面面相觑,然后又是半信半疑的注视着罗晟。

    说到这里,罗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补充道:“《道德经》第七章有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道出了‘无私实为大私’的奥义,放下自我才能成就自我,所以必须开源。”

    罗晟说出这话之后,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对他这个开源决定作出重新评判了,因为确实有道理,只是这需要大魄力才能做出的决定。

    杨建安欲言又止:“可是……”

    罗晟再而补充道:“杨老,星箭国际从名字的确立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我们着眼的是未来三十年后的科技趋势,站在这个格局框架之下,可回收火箭不过是人类走向深空探索的阶段性过度技术,廉价的太空往返活动太空天梯更有优势,高效的太空活动在将来可往返大气层的空天飞机也比可回收火箭强大。”

    罗晟顿了下,继续说道:“它应该物尽其用,让它真正的历史作用为我所用,发挥出来,那就是服务于更高级的战略需要,就是太空天梯。一旦将来的梯子建造成功,可回收火箭技术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市场也会淘汰它。就这一点,我们也没有理由抱着一个在可预见三十年后的未来必将被取代的技术而当成宝贝,何况我们本就有更好的东西。”

    开源是罗晟已经做好决定的,谁反对都没用,就算杨建安撂挑子不干他也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但是作为“星箭”的总师,罗晟还是要尽可能的说服他,让他接受这个事实,同时依然希望他继续带领团队对“星箭20s”超重型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攻坚克难。

    换帅毕竟是很麻烦的事情。

    与会者们也看出来了,罗晟是铁了心要做这个决定,面向全世界开源星箭数据。

    杨建安低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就是这个决定让人难受心堵,费劲千辛万苦整出来……唉~”

    面对杨老这颇为感性的言论,罗晟以沉默不言的态度表示对其理解,沉默的态度也是表明开源是公司必须要执行的战略,不会因为感性而改变公司的战略。

    末了,杨建安转而看向了罗晟:“行吧,我不反对你,反正就算反对也阻止不了你,也不用担心我闹情绪就撂挑子不干,但是后续经费得加钱,你都不心疼钱我也不心疼了。”

    其实技术开源与否都不会影响到杨建安作为“星箭”项目总师的荣誉和个人成就,甚至恰恰相反,能让他的名声进一步在业界扩大,也包括他的影响力。

    罗晟听到这话不由得哄笑且连连点头:“哈哈,这没问题,我穷的就剩钱了,‘星箭20s’的研究经费不但要向nasa的sls看齐,还要犹有过之,sls预算每年20亿美元起底,20s的预算我给30亿美元每年,怎么样杨老,这个数目够你花不?”

    无他,惟钱多尔。

    与会的管理层听到这话心里连连大翻白眼,暗暗腹诽道:听听这是人话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发现也没法反驳罗晟这话,他身上现在最不值钱的当属是钱这个东西了,这就是拥有“钞能力”的男人么……

    杨建安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迟疑了片刻,说道:“这么多……有点多了,要不了这么多,刚刚我只是开个玩笑的。”

    关键是,这并不是太光彩的事情,科学家们也是有脾气的,甚至是小心眼,在自己的专业上也是喜欢较劲,杨建安也是知道spacex的猎鹰火箭研发经费才用了5亿美元,这样的资金利用率确实高效的很夸张。

    罗晟笑道:“那杨老你报个价吧,你说多少就多少。”

    闻言,杨建安琢磨了片刻,说道:“减5亿吧,每年25亿美元预算应该够了,能省就省吧,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天知道以后还会要多少钱。”

    与会的一位高管心道:“不,杨老您错了,**oss手里的钱基本上和大风刮来的没多少区别。”

    罗晟当即拍板:“好吧,25亿美元每年预算,就这么定了。”

    尽管开源数据的决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达成了一致共识,最关键的杨建安都支持罗晟这个决定了,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

    五天之后,星箭国际的热度已经有所退却,但罗晟开源数据共享全世界的消息发布到星箭国际的官网上之后,再一次于当天重回世界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版面。

    一时之间,媒体界、航天界无不为之震惊。

    火箭这玩意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尖端技术,是国家级别的力量投入才能玩得转的,而且是高度保密的核心高科技。

    私营企业造火箭,这在大部分人眼里应该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罗晟不但想了,还把它给做出来了。

    现在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但做出来了,还在刚刚做出来之后就把数据开源共享给全世界,这种在大部分眼里都应该是高度保密的核心技术就被他这么大大方方的公布到了全网,谁都可以一览无余的查阅、研究甚至应用都可以。

    简单的说,就是我把答案已经面向全网公布了,你们直接抄作业就可以了,简单省事不说,最重要的是省钱。

    开源的这些数据那可是几百个亿的规模烧出来的成果。

    星箭国际发布消息已经声明,公司旗下公布的开源数据,全世界所有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或私人都可以免费研究和应用,星箭国际不会收取任何知识产权授权费用。

    有了这份声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放心大胆而不用担心将来会被星箭国际起诉了。

    ……

第661章【时代变了】

    nasa总部。

    局长查尔斯·博尔登看到手里的纸质报纸上刊登着星箭国际公布“星箭”项目的开源数据的报道之后,他的眼皮轻微的抽搐了一下。

    不一会儿,手里的报纸被他“啪”的一声重重的拍在了桌面上,大怒道:“法克,罗晟这个该死的混蛋怎么不去死呢?”

    在看到这个消息是真实可靠的之后,查尔斯·博尔登当场就气的火冒三丈,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罗晟的意图,但这并不是什么阴谋策略,而是阳谋,所以查尔斯才气的大怒不已。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罗晟的传统艺能,不少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蔚蓝海岸的开源wos操作系统、蓝星科技的开源云平台,都是开源共享给全世界。

    现在大家都依赖了,查尔斯·博尔登意识到了罗晟这是把他在互联网界的开源套路用在了航天界。

    一旦大家都开始研究甚至应用星箭国际的技术,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依赖,随着星箭国际不断更新开源数据,其他人也肯定会跟进,尤其是开始进入应用阶段的机构或企业。

    届时,一套属于星箭国际的标准化体系就顺其自然的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等将来突然在一项关键结束节点卡住,你就傻眼了,到那个时候谁还敢和他作对?

    看似大无私之举,实际上是谋求更大的利益,不用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就轻轻松松的消灭了敌人,也不会有新的竞争者冒出来了,因为新的对手也是逐渐成长起来的,但却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进入了星箭国际的标准体系之内,根本就输不了。

    nasa局长查尔斯现在不但气的大怒,更是极为担忧,这件事情如果不予以重视,将来nasa在人类航天界傲然于世的地位极有可能会被动摇。

    哦豁,罗晟这下又树了一个大敌,想让他从地球上蒸发的人又多了一批,生活果然是有仇报仇,没仇结仇咯。

    ……

    “大主教真就开源了?”

    “这魄力真的服,换做别的公司都是当宝贝来防着,大主教倒好,后脚一迈全部开放。”

    “真想搞一个,去定位炸以前丈母娘家,给它炸平嘞。”

    “楼上你都经历了什么?什么仇什么怨,哥不至于,不至于哥[笑哭]。”

    “能把你的故事讲出来吗?”

    “只能说大主教的思维真的太超前了,真正的全球化思维。”

    “老板:听说星箭国际开放火箭数据了,是不是我们可以写代码控制火箭了?我有个想法……[灵光一闪]。产品经理:当然可以,我懂,马上下需求。程序员:老板放心,以后我不删库了,敢欠我工资我就把你挂在火箭上发射到外太空[拽酷]。”

    “大主教这招真的有点溜啊,开源的目的让你的数据上传,我就很方便透视你的一切信息,从而实时掌握全行业的真实情况。”

    “不仅如此,开源的目的其一是让全球众多使用者帮助星箭国际找bug、做优化,充盈程序代码;其二是以此进入使用者国家的高端产业。前者等于是免费找人打工,后者等于是轻轻松松的就打入别人家的市场,出了问题星箭国际的解决方案一定是被优先考虑的,不愧是大主教,这招高明啊。”

    “这你都能看出来?”

    “这有什么?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摆明了就是阳谋,谁都能看出来但谁都没辙,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你不用总有人用,因为资源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大主教这招打破了传统闭门各玩各的玩法,等于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以前大家都是互相把技术捂得死死地,大主教进场就不按套路出牌,你捂着是吧,那我就反着来,这下我想传统航天机构也好,包括spacex公司、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竞争对手都傻眼了,一下子技术优势就没了,用不了多久竞争对手就会扎堆从硅谷冒出来、我们国内肯定也会冒出很多来。”

    “我有强烈的预感,大主教这次打破游戏规则,世界航天界或许要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了。”

    ……

    星箭国际开源数据引发全世界大讨论,各路大神都跳出来分析解读,有的对,有的错。

    但有一点没有错,spacex等私营航天公司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傻眼,nasa的担忧是对未来,但是spacex等私营商业发射公司是要赚钱的,市场当然竞争者越少越好。

    现在星箭国际的技术已经不弱于他们,结果把数据开源,这无疑在未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

    “这个‘行业灾星’终于去航天界祸害埃隆·马斯克了……”待在x实验室的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如是说道,字里行间有种松了一口气和幸灾乐祸的感觉。

    这种局面佩奇表示喜闻乐见,罗晟去和马斯克较劲,不论如何也会使他分出一些精力,这样谷歌也能喘口气,缓一缓,不至于疲于应对。

    “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有想法,也够大胆的。”旁边的一位高管感慨的说道,航天界的新闻他们当然也有所耳闻,毕竟世界各大新闻头条都在报道星箭国际开源数据的事情。

    拉里·佩奇一针见血的说道:“星箭国际是后进者,比spacex晚了十年才成立,开源数据这件事情,罗晟就是想把水搅浑了,他才好浑水摸鱼,把大家的层次拉到一个层面上来了,然后他再用自己的优势击败对手,从中寻求立足之地,从而实现后来居上的目的。”

    “没错,这种喜欢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来玩的人确实很讨厌。”

    闻言,拉里·佩奇偏头看着和他交流的高管说:“但你不否认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星箭国际开源的事情给了我启发,我决定效仿罗晟的做法,逐渐面向全世界开源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一些数据,也包括无人驾驶研究的数据。”

    “这……boss,您确定也要这么做?”

    佩奇瞥了他一眼,说:“难道你想等将来罗晟跑过来对我们故技重施他现在在星箭国际玩的那一套?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领域,罗晟肯定会涉足的,他想过来搅浑这趟水?门都没有,我先把水搅浑了。”

    星箭国际这件事情给拉里·佩奇带来很大的反思,尽管刚刚上线的懂王喜欢玩“复古”的路线,越活越回去了。但佩奇意识到时代变了,世界的大潮流是正在进入一个开源开放的“利他主义”时代,过去独乐乐的玩法在今天这个时代玩不通了。

    一人之力,如何与整个世界的工程师为敌?

    与其等着罗晟过来把水搅浑,还不如自己先开源得了,这样不至于到时候陷入被动的尴尬局面。

    ……

关于最近主角技术开源的争议

    看到最近的章说评论说“开源数据”会引起导弹技术扩散,越写越扯,越来越不讲现实。

    事实上,就是因讲现实。

    最近,现实中的spacex公司开源了spacex-api,谁都可以上去查阅,当然还没有到小说里面主角这种开源力度,所以才有写的意义。

    从spacex-api到特斯拉公司的专利公开,再到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狗开源,这些貌似都说明开源是未来的趋势,至少它是一个苗头。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市场问题,开源才能把盘子做大,也可能是企业本身问题,开源能够节省开发成本,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作者菌层次不够,只能想到这里)。

    至于说导致技术扩散,这就是“开源”最想要的结果,也是主角想要的结果,不然开什么源?

    似乎就出现了章说里谁都能造这玩意了。

    答案是不可能谁都造得出来。

    原子弹的技术b站都有科普,但能造出来的就那么几个流氓,铀的提纯只要机器一开动,太空的卫星就能探测到,“依朗”已经亲自表演过了,所以你能造出来只有在几大流氓默许的情况下,或者博弈的情况下。

    那么把格局视野放大了再看就会发现,即便开源了,其实也就是有限的几个大国的公司和所在国民可以玩儿,其他人想玩也得要先投奔了拜码头了才敢玩儿,因为他得考虑玩到一半的时候被耍流氓功亏一篑的风险,这本身也算是博弈的一部分。

    这个层次的博弈内容就不直白的写出来了,过不了审,大家明白就可以了。

    再说技术层面的问题,剧情中开源了火箭技术,但没有说公开基础材料和工艺,这就和知道原子弹怎么造的原理可造出来却比登天还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了。

    知道怎么造和造不造的出来是两回事,所以,你懂了怎么造,先造出来那就跟着主角干或者有实力的大集团打工,也就是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了。

    最后再结合剧情来看,主角现在是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已掌握的技术并非独家,竞争对手都有,而开源这些技术实际上是给对手添堵添乱,把游戏规则打乱,把水搅浑,从整体上拉低门槛,最后再用自己的独门绝技在自己的绝对领域中击败对手。

    至于有读者说技术扩散对大家都不好,会引发天下大乱,越写越扯,越写越不讲现实。

    既然这么执着纠结于现实,那请问:当今世界,天下还不够乱吗?还不够扯吗?还不都是我过的不好你也别想好过,我可以烂,这没问题,只要你比我更烂就行了,我还是最好的那个,这就是现实。

    如果“为了参考现实标准而现实”就有点偏离了科幻小说最开始的出发点和真正的重点,所谓“不符合现实”根本就不是核心问题,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得搞清楚。

    科幻科幻,不就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幻想,作者菌不敢说自己写的内容有多科学、是否都能符合科学(前面还犯了一个常识错误,因为地转偏向力,赤道线是没有台风的,有读者指出,现已修改),但显然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个人判断然后将其表达于故事中的剧情里。

    比如可回收火箭技术的开源,指不定spacex公司未来真的会大幅度开源,也有可能不会。

    又比如说老生常谈的“太空天梯”,将来也不好说,因为未来的事情你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且诱变因素太多了,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幻想小说,这都是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之一,而最终答案是什么,只有未来的人知道,但这并不妨碍现在的我们给未来提供多选题。

    如果眼里全都是“现实”容不得其它,就把次要问题摆在主要层面,就偏离了重点。大言不惭的说,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边的创造力相对匮乏,才很难出现埃隆·马斯克这种科学狂人的原因吧。

    有时候,得敢去想,能不能实现是另一个问题。

    比如,小玉玉就在想,或许有土豪会给咱赏个白银大萌什么呢?想一想总可以吧。

第662章【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

    三月底。

    在业界都围绕着星箭国际开源事件而讨论的火热的时候,此刻的罗晟正在和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与科技部的领导展开了视讯会议。

    商议的内容赫然便是星箭国际可回收火箭的技术开源问题。

    “罗晟同志,今天我们倒不是过来质问你开放火箭技术的问题,这毕竟是市场行为,但我们还是想知道星箭国际对今后更高端的技术是否仍然会开放?还有战略问题能方便说一下吗?”视讯屏幕里的科技部领导如是说道。

    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倍感意外,目前在国内而言,星箭国际掌握的就是全国最先进的火箭可回收技术,这事情科技部也是高度重视。

    罗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了片刻,战略问题倒是可以说一点,但不能全部都说出来,现在还不是时候。

    片刻过后,罗晟笑道:“关于技术开源的问题,怎么开源要取决于竞争对手,对手有的我有就开源,而我有的技术对手还没有当然就不开源。”

    航天科工的总经理笑道:“罗总,不得不说你这招真的有点损,我要是埃隆·马斯克多半已经被你气的半夜都睡不着觉。”

    罗晟也不由得笑了笑,旋即继续说道:“至于战略问题,纵观我国开放的这几十年成长过程来看,我们考的是制度优势协作形成的规模效应,以及人才产业的集聚效应变成了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尸体经济体,成为了人类三百年工业革命以来头一个可以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霸权的东方发展中的国家。”

    “我们的工业化不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新旧产业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的学习速度超过西方的创新速度,所以可以‘后来居上’。前面三十年我们的学习速度超过了西方创新的速度,往后三十年我们要做到创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

    “我国的航天事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星箭国际也急缺人才,包括其它产业也一样,想要做到今后我们的创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人才是基础,开源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加大人才产业的壮大,老一代人完成了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也开始要挑起担子前行,把对手抛弃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这话说的顿时让众人还不了口,因为从根本大义上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无法反对。

    也确确实实如此,于国家有利,于星箭国际同样有利,于公于私这都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

    罗晟微笑的补充道:“开源之后不但我国的人才会学习研究,外国的人才也会学习研究,这是肯定的,如果外国的人才因此进步了20分,我们的人才因此进步了100分,对冲掉20分,我们实际上仍然大幅度领先80分,之所以说我们的创新速度将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是因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

    科技部的领导不由得默默点头赞同,整个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整体当然是在进步的,大家都在进步,但进步的程度却有差异,有人进步的快,有人进步的慢。

    只要国内的人才进步的速度、数量都要高于国外,那当然就是创新速度必定超越外国人的学习速度了。

    视讯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也就过来问问情况,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星箭国际开源数据,对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来说也是好事,可以直接拿来参考研究。

    科技部也从这次不是太长的视讯会议中,看出了罗晟对于星箭国际的自信,敢这么做显然是自信于未来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否则开源就是成全他人,要知道这么做出了给对手添堵,同样也会作用到自己身上,给自己添堵,只有自身的技术再领先一个层次才能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

    ……

    翌日,另一则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谷歌突然也跳出来横插一脚,在开源数据上也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拉里·佩奇直接在自己的microblog社交账号上发布动态表示:谷歌正在考虑将旗下收购的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机器狗”项目以及谷歌x实验室的无人驾驶技术面向全世界开源共享其代码。

    又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宣布要走开源共享的路线,一时之间,“开源”这两个字成为了科技界时下的热门词条。

    网上在撕逼到底是开源技术好还是封闭技术好,至今都是各执一词,口水战打的不亦乐乎。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始做出选择了,给人一种突然之间,开源之风就在全世界风靡盛行了起来。

    事实上,所谓开源换个接地气的说法就是拉帮结派立山头,选择谁的技术体系就意味着要接受该技术体系的标准,而谁是这个标准的掌控者,谁就拥有了国际定价权。

    打败对手的最佳手段不是消灭对手,而是让对手变成自己人,最好是心甘情愿的变成自己的工具人。

    身在局外但知道自己终有一天无法置身事外的拉里·佩奇看明白了这一点,领悟到了敌人少少的、朋友多多的好处,自己当行业盟主,给小弟们一口饭吃,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荣俱荣,从根本上绝了他们想“以下克上”做一些非分之想的念头。

    看明白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拉里·佩奇这一位科技大佬,身在其中的埃隆·马斯克同样看清楚了。

    紧接着不久,刚刚进入4月份,spacex公司也发布了一则重要的公告,在github上开源了spacex火箭相关的数据——spacex-api。

    显然,这一举动让人看出了spacex公司是纠结的,埃隆·马斯克是进退维谷的无奈之举。

    开源力度完全不及星箭国际,因为如果想要达到星箭国际的力度,那spacex就没有技术优势了,但罗晟的星箭国际虽然抵消了这部分竞争力,可他还有无与伦比的“钞能力”。

    双方的优劣势对比,埃隆·马斯克当然清楚这一点。

    罗晟能够承受得住星箭国际五六年一分钱不挣还能每年一百多亿甚至两百亿美元持续烧下去,可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却不能这么做,他没有“钞能力”这个东西

    一旦开源力度跟进,可能就接不到订单,没有订单就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其它渠道为spacex公司的财务支出兜底,最后的结果可能就运营不下去,从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而如果跟不上力度,就会让接下来即将冒出来的新兴私营航天公司采用星箭国际的技术标准。

    罗晟这波操作给spacex公司制造的困局几乎是一个死局,把路给堵死了,如果跟进则死得快,如果不跟进也就死的慢,可不论是快死还是慢死,结果都是死,没区别。

    真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

    这不仅仅是spacex现在面临的尴尬处境,也包括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和轨道科学等北美的私营航天公司。

    罗晟靠着他的“钞能力”让星箭国际在学习速度上超过了同行竞争者的创新速度,五六年的时间学习追赶就已经追平了对手用了十几年才创造出来的成果,若是在“钞能力”不断加大力度的情况下赶超对手只是具体时间是多少的问题了。

    到那个时候,局势就要反过来了,就该轮到对手开始学习赶超星箭国际了,但由于没有罗晟的“钞能力”,埃隆·马斯克是不可能给spacex公司每年2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结果必然是学习速度赶不上星箭国际的创新速度,长此以往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最终出局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

第663章【建立安保力量的构想】

    罗晟这种直接打破常规的玩法让竞争者们无所适从,甚至是措手不及,spacex公司开源了spacex-api好歹也做了个样子,而其它同行目前还都处于懵逼状态。

    这件事情的意义对于航天界来说影响深远,甚至有媒体把2017年重新定义太空探索的新规则,也翻开了人类航天发展的新篇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有人表示对未来期待,也有人表示对未来担忧。

    进入4月份之后便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初创私营航天公司了,这些新创立的私营航天公司在没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也能草创起步。

    有的创始人的目的甚至无比直接,就是瞄准一个模块,做出成绩之后将来等星箭国际这些巨头来上门收购整合整个航天产业链。

    但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首先得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是选择罗晟的星箭国际体系,还是选择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体系。

    创业者们也在对比双方的优劣势,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立的早,背后有nasa的技术支持;罗晟的星箭国际成立晚,但进步速度明显是最快的,同时罗晟比nasa更有钱,这是没有人会去质疑的。

    别看nasa的预算接近200亿美元每年,比星箭国际平均160亿美元每年要多好几十亿美元出来,但nasa的这些钱是北美纳税人的钱,要国会通过才能给拨款,这非常麻烦,搞不好明年就会缩减经费开支。

    而星箭国际背后的罗晟可以说是当代最顶尖的资本财团了,且不说蔚蓝海岸、蓝星科技这两家跨国科技集团每年都在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罗晟家族基金掌管着1.5万亿美元的资产,晟峰资本更是高达5.21万亿美元资产配置,流动性常年维持在1万亿美元,尽管大部分资产都是美债或不动产,但这1万亿美元是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的。

    不严谨的说,假如这笔钱给星箭国际烧,按每年200亿美元的预算来烧,1万亿美元够烧半个世纪。

    而nasa想要增加点经费还得说服国会的那般议员老爷们,但星箭国际只要罗晟不放弃,就不会担心经费的问题。

    只是对于欧美的创业者来说,如果跟罗晟混就得承担额外的地缘风险,这一点国内的创业者倒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海外的创业者尤其是硅谷那边的人就不得不考虑了。

    万一友谊的小船哪天说翻就翻,则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未来,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像蔚蓝海岸、蓝星科技这样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可能一个浪花拍过来就粉身碎骨了,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于航天创业者必须要考虑。

    结果便是,国内的创业者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跟罗晟混,不仅仅是前途问题,还有信仰问题,罗晟真的有很多崇拜者,是无数创业者和科技界从业人士的终极偶像。

    硅谷那边的创业者多数选择跟埃隆·马斯克混,或者说跟nasa混,但从整体规模上来看,明显是“投奔”罗晟的人多得多。

    很多国内的留学生或者在硅谷工作的航天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想要创业,都毫不犹豫的回到国内并选择加入星箭国际的开源体系中来,也让原本犹豫不决的创业者在看到了这一切之后有了创业的决心。

    ……

    星箭国际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罗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待在了科技综合体大厦,自己一个人在开发一项基于gpu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技术。

    目的是为了让小娜的功能更加强大的同时,对蔚蓝海岸、蓝星科技、星箭国际、晟峰资本等自己的这些企业或机构进行高效掌控。

    罗晟需要知道这些企业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情。

    但盘子做得太大了,而人的精力有限,掌控力度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下降,期满的事情在所难免,而这是罗晟不能容忍发生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只需要通过访问小娜就能完整的知道所有事情的前因后果。

    而正在开发的技术不仅仅有利于自己对公司的掌控力度得到强化,同时也有利于各大公司的或机构的健康发展,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

    “有多少个账号在处理?”

    此刻,罗站在房间里的高清大屏幕前,面板上显示的是地图信息的可视化图像的数据节点,这得得益于上月发射升空的蓝星科技的那颗卫星了。

    目前是测试软件运行环境,模拟的是对“春运”期间人流情况的数据分析,通过每个人拥有的手机或社交账号处理其物理定位数据。

    小娜回应道:“有超过1892万个账号信息。”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处理这个量级的数据,大概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但是现在的模拟环境之下,时间消耗只是以毫秒计算。

    绝大多数人对于图形处理器gpu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玩游戏时用的图形渲染工具上,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gpu已经开始迅速替代cpu成为高速运算数据的一种利器了。

    如果把gpu运用在大数据分析领域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是罗晟开发该技术之前的灵光一闪,顺着这一思路便着手开发一套基于gpu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与之在深度学习中把gpu作为加速器的原理相类似,即,一种完全以gpu作为运算核心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与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不但能够以快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在1毫秒内处理数以亿计的数据点,而且还能够实时将所有数据以地理信息图像的方式直观展现出来。

    这无疑能够极大的减少企业的时间和财务支出成本,晟峰资本的风险投资部门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分析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这个数据分析系统能够直观的对所关注的产业现状、人才储备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即便做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而每个企业或机构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以协助自己制定出最合理的商业决策,数据分析管理服务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刚需了。

    接入晟峰资本或家族基金之后,旗下的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机构、对冲基金,这些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做出投资决策,也能给秦微木减少很多的工作量。

    广告代理商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客户对各种广告的不同反馈,社交媒体公司如蓝星科技也需要对数据分析来追踪全球用户的使用情况等等。

    毫无疑问,在大数据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谁能够率先对数以亿计的数据进行更好的处理,谁就有可能成为站在科技浪潮风口上的下一个领军者。

    而罗晟要的很简单,让自己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商业科技帝国能持续保持领军者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不但在商业上大有可为,在情报网络收集和分析上同样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才是罗晟开发他的最终目的。

    因为随着赤道线的航天发射基地与星港环轨转运中心的建成,这方面的需求在将来是必不可少的。

    “小娜,把赤道线发射基地的数据文件调出来。”

    罗晟旋即专注在一块屏幕信息面板上操作着了片刻便停了下来,开始默默的思考着。

    位于赤道线的发射场基地和运输港口都在动工建设,星箭国际在岛上取得了高度自治的权利,同时还能建立一支武装安保力量,这套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显然也得接入发射基地场和货运港。

    将来,这里少不了cia等各种情报组织的“光顾”,现在也该到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目前那些国际安保公司或者雇佣兵都靠不住,罗晟也不敢让他们在星港发射中心帮自己守着,这无异于监守自盗,实在是信任不过,除非脑子抽了。

    “还得自己养一个国际安保力量才行啊。”

    罗晟喃喃自语,想到这里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小娜,以我的名义动用家族基金最高级别权限,准备一笔资金出来,不经过基金账册流转。”

    这是罗晟第一次动用权限,罗晟其实是家族基金的第一管理人,秦微木是其二,但罗晟基本没管,只管找她要钱,一般家族基金的资金流向在她那里都有详细的记录。

    不过,建立安保公司这件事情罗晟不打算让太多人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显而易见,小娜将会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谁都可能被判,但罗晟很清楚,小娜是绝对不会被判他。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992/ 第一时间欣赏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 作者:昭灵驷玉所写的《科技之全球垄断》为转载作品,科技之全球垄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科技之全球垄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科技之全球垄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科技之全球垄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科技之全球垄断介绍:
一个来自三十年后的天才灵魂降临2003年,罗晟(shèng)果断踏上创业之路,以互联网为起点,以科技垄断全球。以后进者的身份硬是把“BAT”三巨头变成“BALT”四巨头格局,最终成为后来居上者,一骑绝尘。罗晟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走着自己的路,别人已无路可走…书友群:629693065科技之全球垄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科技之全球垄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