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科技之全球垄断TXT下载科技之全球垄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科技之全球垄断全文阅读

作者:昭灵驷玉     科技之全球垄断txt下载     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56章【创造历史】

    西太平洋天际之上,“星箭1703”的芯一级火箭正在调整姿态,火箭上面有一种叫做“格栅舵”的模块,可以转动,这和导弹上的“格栅翼”不能调整方向有很大的区别,格栅舵是可以左右调整方向的,其作用便是起到航向稳定的目的。

    火箭下降的过程中,高空高速强气流的影响下,不会一直翻滚就靠这一模块了。

    这玩意并不是星箭国际的专属,spacex公司的火箭也有,但也不是spacex的发明的,而是前苏联。

    此外,在和二级火箭分离之后的一级点火不是为了达到预定轨道,而是因为回收场地在星球表面,所以需要二次点火将原本因为地心引力和惯性而向着一二级分离钱的火箭飞行方向的轨道收回到回收地点附近。

    此时此刻,观众们看到了直播画面中显示的芯一级火箭正在不断减速。

    在减速到30m/s的时候,着陆架打开了,值得一提的是星箭1703重型火箭的着陆是靠惯性下降的,并且着陆前没有悬停动作,因为海上平台着陆一般不会进行二次点火。

    终于,到了火箭发射9分53秒之后那一刻,星箭国际在人类航天发射史上创造了新纪录,首次成功实现了二级火箭回收的壮举,并且将这一荣誉收入囊中。

    芯一级的二手火箭在全世界的关注者的见证之下,成功的在驳船降落平台上降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画面不是驳船上的镜头,因为着陆的时候会干扰信号,而信号是通过海上平台传给卫星的,再由卫星传给各大平台。

    但是,商用的dji无人机可以完美的承担拍摄任务,但要远景拍摄,所以画面就不高清了。

    这一刻,直播间的背景声音欢呼迭起,且达到了全新的顶峰,直播镜头也给了飞控中心一个副镜头展示给全世界的观众。

    此时此刻,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激荡之情,在屏息了近10分钟之后,彻彻底底的爆发出来。

    各大直播间的弹幕都已经彻底爆炸,国内外的吃瓜群众都已经把论坛刷爆。

    “真的厉害,赞美人类的智慧。”

    “作为一名镁国的航天爱好者,看到这一幕,请务必给我来一趟华夏的老陈醋,酸了。”

    “激动的嗷嗷叫,这就是未来,无限可能的未来。”

    “诸位,星辰大海还要我们努力啊。”

    “这得省去多少钱啊。”

    “都已经没人关注蓝星科技的卫星了嘛,播报员都已经汇报卫星泊入预定轨道了,竟然没人讨论,哈哈。”

    “曾几何时卫星对接多少人爱看,结果现在都只关注火箭去了2333”

    “我可能膨胀了,骄傲了。”

    “请自信一点,把可能去掉,大胆的膨胀、骄傲吧。”

    “那就是杨院士吧。”

    “听说杨建安院士就是星箭系列的总设计师。”

    “所有人都在欢呼,唯有杨老稳中,但看到他的表情莫名的有点心疼,杨老辛苦了,我们都知道星箭团队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向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航天人致敬,不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你们都是英雄。”

    ……

    镜头给了杨建安一个特写,在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之情而彻底释放出来一并狂欢时,他却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静的面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成功了!

    这就够了!

    恐怕外人根本不知道他这段时间以来面临了多大的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此时此刻已经是距离“星箭1703”发射升空33分57秒以后了,卫星已经在天上绕了好几圈了,而实况数据显示此时的速度高达35224千米/时,高度达到了704千米。

    这颗卫星将为蓝星科技的地图服务带来更大的优化升级。

    四十分钟过后,就在观众们意犹未尽,但在准备退出直播间时,镜头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再一次让绝大部分观众选择了继续观看下去。

    赫然便是大主教罗晟出现在了直播画面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观看发射直播到现在的观众,都是罗晟的狂热粉丝。

    这次发射直播无疑让无数的国民激动的热血沸腾,也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有梦想投身于航天事业的年轻人更加坚定自己的未来道路。

    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暗暗下决心,为将来能够加入星箭国际而奋发学习,因为罗晟、因为星箭国际、因为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让他们越发坚信,星辰大海的征途可以从星箭国际开始。

    直播间的镜头画面是一个临时的媒体发布会大厅,观众们都看到了大量的国内外媒体记者在现场。

    此刻,媒体发布会现场,站在发言台上的罗晟两手搭在发言台的边上,镜头的频闪光幕不停的打在他的身上,罗晟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当然开心了,此情此景怎能不高兴,尤其是在星箭国际创造历史的同时,spacex公司却在昨天翻车,他能预想到明天的新闻报道会特别有意思。

    此刻的罗晟是以星箭国际ceo的身份主持这场临时记者会。

    “我宣布,星箭1703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成功回收助推器火箭和芯一级二手火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发射并回收二手火箭,我们创造了历史。”

    话音刚落,现场的记者都献上了热烈的掌声,国内的绝大多数媒体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鼓掌,他们同样也很兴奋,这不仅仅是星箭国际的成功,意义绝不止于此。

    而外媒记者则是礼貌性的送上掌声了。

    “我看到网上和媒体都把星箭发射任务成功的功劳都往我身上推,坦率讲,受之有愧。我没有什么功劳,功劳全在杨建安院士、在星箭国际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的工程师们,没有他们数年如一日的奋战,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实不相瞒,在星箭1703发射前一周里,我还在三娅的一颗椰子树下乘凉度假呢。”

    此话一出,引得全场传来一阵哄笑声,看直播的粉丝观众们直呼大主教的心态就是稳。

    事实上,如果发射失败了,罗晟这么说肯定少不了挨喷,吃瓜网友可不管你是不是什么世界首富、当代科技第一人,该喷的绝对不含糊。

    但是现在成功了,那就不一样了,舔就完事了。

    不过罗晟这么谦虚是一回事,大家也知道如果没有他数年如一日的支持国产航天事业,数百亿数百亿的往里面烧钱,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所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要知道,星箭国际一年的研发投入就不低于400亿人民币,光是“星箭”系列火箭回收项目就已经砸了将近500亿人民币进去,但星箭国际的研发部门可不止这一个领域,刘建伟教授团队的新材料研究项目,还有他推荐并把星箭国际挖来的铪工大的纳米机器人研究团队项目,都在不停的烧钱。

    而与之对比的国家航天经费预算一年也才130亿元人民币,搞尖端科技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真的基本上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甚至连实验室都提供不了,技术怎么进步?

    ……

第657章【太空探索先行者们】

    此刻,站在发言台上的罗晟仍然在侃侃阔论。

    “这一次成功回收无疑进一步证明了‘通过多次回收来大幅度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火箭回收’是埃隆·马斯克最早在2013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出来的概念,他无疑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伟大先行者。”

    “在此之前,包括spacex公司在内,几乎所有的航天火箭都是一次性不可复用的。而一旦完成使命就变成了一堆废铁和太空垃圾,即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也由于修复起来太过费时伤财而被证明基本没有课复用价值。”

    场下的一些国内的媒体人会心一笑,暗道罗晟真的是会来事,一点也不肯吃亏,这个时候还主动提埃隆·马斯克,明面上听着似乎在商业互捧,实际上是在膈应人呢,明眼人都能理解。

    因为昨天马斯克的火箭炸了啊,而星箭刚刚成功了且创造了历史。

    这也算是大佬们明争暗斗的日常系列了,也没有人觉得罗晟不地道,要说不地道也是埃隆·马斯克不地道在先,突然宣布提前发射不也是在膈应罗晟嘛。

    只不过,最后翻车了。

    值得一提的是,埃隆·马斯克在最开始发表火箭回收的言论时,更多的是迎来了业内人士的批判。

    但是现在,传统商用火箭发射提供商们终于上演了“真香”现场,可这活儿不是谁都能接的,很多北美传统火箭发射服务提供商都因为被spacex抢了订单而被迫转型或者直接倒闭,剩下的也是举步维艰的维持着。

    而飞速崛起的星箭国际,业界人士都相信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星箭国际宣布承接发射服务,之后便会有一些雇主开始找星箭国际订购价格更为廉价的二手火箭发射服务了。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成立的众多大小不一的私人太空公司里面,蓝色起源、spacex和星箭国际是公认的三大私人太空探索巨头,都处于太空探索领域的第一梯队,而其它私营航天公司诸如内华达山脉、轨道科学等都远不如这三家,且这三家太空公司的成立都有自己的定位。

    蓝色起源成立最早,2000年就成立了,杰夫·贝佐斯是希望蓝色起源能够打造太空旅游,所以该公司的可回收火箭只负责近地轨道,蓝色起源无疑是贝佐斯的亲儿子,他从亚马逊公司赚来的钱、套的现金基本都砸在了这家公司身上。

    spacex公司是埃隆·马斯克在2002年成立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移民火星,相对来说,埃隆·马斯克是三方之中比较“穷”的一个,所以公司的资金利用率高的夸张。

    猎鹰系列火箭的研发费用只有5亿美元,不过那也是得到了nasa的青睐,不但予以技术支持,还给了高达26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发射订单。

    不过总的来说,spacex的资金利用率确实很高,几乎不浪费一分钱。

    相比之下,罗晟就不是一般的“败家”了,星箭国际几乎晚了竞争对手十年才成立,而星箭项目截止到今下的研发投入已经高达60亿美元以上了,几乎是猎鹰系列火箭的12倍。

    而且看这架势还得加钱。

    但如果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罗晟是必须要舍得,必须得这么“败家”,没办法啊,因为起步晚,该交的学费终究还是补上的。

    星箭国际除了有钱,真的是一无所有。

    现在的技术储备都是通过罗晟的“钞能力”变出来的。

    星箭国际的定位则是全太阳系的资源,尽管成立时间最晚,但是梦想、格局和野心确实是三家公司里面最大的,也是最难实现的,包括打造太空天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太阳系的资源,甚至太阳系以外的资源。

    这都是对未来的畅想,也有无限可能。

    媒体会上,罗晟继续发言:“目前,星箭重型火箭的发射费用大约7000万美元左右,虽然这一报价相比于其他火箭发射公司来说已经比较低廉,但可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发射费用节省35%,大约2450万美元,不计汇率变动大约1.7亿元人民币。”

    “1.7亿,这个费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而且,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最终的费用应该可以更低。”

    友商spacex公司目前的发射费用相较于传统火箭发射能节省30%左右,大约1800多万美元,而星箭能够节省2400多万美元,竞争力明显要高于spacex公司了。

    事实上,罗晟此刻说这些不是随意说说,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成熟,也该考虑商业化问题了。

    公司一直入不敷出,虽说罗晟承担研发费用完全没压力,但星箭国际如果自身不能自负盈亏,终究是不健康的。

    再说了,放着钱不赚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嘛,钱总不能让埃隆·马斯克一个人赚了。

    罗晟继续说道:“……不过还是那句话,今天只是成功了一次,这并不能代表二手火箭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就已经成熟了,未来的路还长着。”

    “此外,鉴于此次发射的二手火箭只是把此前装有火箭发动机的一级助推器和芯一级部分进行了回收,很多关键导航、制导控制设备都在二级火箭里,而二级火箭已经入轨,回收起来难度更大,但也表明了星箭重型火箭仍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和进一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的空间。”

    显然,只节省了30%的发射费用是星箭国际所不满意的数字,也是罗晟不满意的,一旦二级火箭也能回收,就能进一步再节省40%左右的发射成本。

    罗晟补充道:“……这一切的考虑都在星箭国际的计划和掌握之中,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看到可全面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星箭的终极升级版本‘星箭17e’型号的首次试飞,届时我们还将把整流罩的回收正式纳入计划之中。”

    此话一出,现场的媒体不由得再次献上了掌声。

    “为什么我们要把整流罩也纳入回收名单里面呢?这个看似平凡的外壳实际上造价高达4500万元人民币,占了火箭整体10%的成本。”

    说到这里,罗晟打趣的又补充道了一句:“这不容易,不过这可是捡钱啊,如果连捡钱都嫌弃难那还干什么?”

    “哈哈~”

    现场的媒体记者和看直播的吃瓜网友都笑了,竟是无言反驳。

    不过,这个钱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捡啊。

    火箭发射,说的接地气一点就是太空快递,其实就是为了送货而已,而整流罩就是快递包装盒,里面就是金贵的的货物,说的专业一点就叫“有效载荷”,货物就是卫星之类的东西。

    而这个包装盒就有点厉害了,试想一下屁股上面顶着三级火箭,高温、高热、高速、强气流在大气层里面冲击,自身不破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对整流罩内部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

    里面装着的可都是卫星这些精密的也是火箭整体最昂贵的东西,外面大气的烟雾进来一点都不行,而且整流罩还得越薄越好,这才能提高有效载荷。

    火箭发射过程中,从地面到外太空这段路程要经历一连串极端环境的试炼,之后还要能够确保在到达预定轨道时精准打开。

    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技术,4500万元人民币的包装盒是一点也不过分,同时正因为昂贵,占了火箭成本的10%左右,当然要考虑回收再利用了。

    此时此刻,媒体会现场的一位记者看着发言台上侃侃而谈的罗晟,不禁感慨道:“如果说人类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罗晟所引领的星箭国际、埃隆·马斯克所引领的spacex和杰夫·贝佐斯所引领的蓝色起源则很有可能是这一征途的先行者。”

    再次的国内媒体界人士颇为振奋的是,这三大先行者之中有华国人的一席之地。

    ……

第658章【挡在星箭国际面前的大小BOSS们】

    今年三月中旬,星箭重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并且成功回收了芯一级和助推器二手火箭,让航天发射时隔多年后再次登上了全球新闻网站的头条。

    星箭国际也是收获了无数的钦佩和赞美,研发历程仅耗时五年且完全独立自主,实现了运载能力超越猎鹰9号重型火箭成了现役世界第一。

    这次“星箭1703”发射成功而在全球范围能刷屏,不仅仅让一同较量但发射失败的猎鹰9号火箭和sapcex公司颜面尽失,也让nasa的亲儿子sls很尴尬,更让美欧日俄等国的老牌航天公司压力山大,要知道,欧洲人正在研制的“阿里安6号”火箭耗资50多亿美元,星箭国际的研发效率的确让他们倍感震惊。

    而随着商业航天越来越成功,最尴尬的是nasa的sls了,sls是航天飞机时代的产物,目标是新一代镁国重型火箭系统,nasa希望它超越传奇的“土星5号”配合另一个超级烧钱的大猎户座飞船成为镁国探月、探火和深空探索的新一代大杀器。

    sls在2011年立项并顺利通过,从此每年2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在吸金。

    星箭国际的一枚重型火箭的造价大约1.1亿美元左右,二手的现在可以打6折,如果终极版的“星箭17e”重型火箭首次试飞成功,发射费用还会进一步的降低,sls的日子就更难办了,因为其发射费用保守估计也在10个亿左右,能不尴尬么。

    星箭国际的消息开始传开了,国内媒体都在大书特写的报道,尤其是自媒体更是起了各种夸张的标题。

    吃瓜网友们也是喜闻乐见的把spacex公司翻车和星箭国际创造历史这两者拿来对比,这一次星箭国际总算是上了一头条新闻了。

    国内媒体都在大书特写的报道,内地吃瓜群众们也是自豪之情难以言表,以前总是酸spacex公司,现在终于轮到被酸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外媒的文章都是颇为酸醋,这一轮较量以星箭国际胜利而告终,对他们来说看热闹的心情也极大的降低了体验。

    现在压力转到了埃隆·马斯克和spacex公司身上来了,毕竟成立的早,有nasa的技术支持,自己标榜为业内的领航者,结果是这样的局面,既压力山大也很尴尬。

    毕竟,你spacex成立时间已经十五个年头了,而星箭国际成立至今才走过五六年,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和spacex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小幅度领先。

    这说明星箭国际的进步速度是远远高于spacex公司,照这个速度再过五年岂不是全面领跑所有的同行了?

    而星箭国际背后的那个人叫罗晟,一个善于不断创造奇迹的男人,和这样的人真刀真枪地展开直面竞争,spacex这次发射实验翻车,头彩被星箭国际给抢了过去,埃隆·马斯克现在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要命的是,现在不仅仅是在私人太空探索领域与罗晟展开竞争,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是对手,罗晟的蔚蓝纯电汽车公司现在的市值一万多亿美元,市值是汽车行业第一,世界第二的存在。

    反观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如今到了上市第七年,市值还不如蔚蓝纯电汽车公司的一个零头。

    不能量产是特斯拉电动汽车最大的伤痛,当年要不是靠着spaasa的26亿美元订单合同的钱拆借挪用到特斯拉,恐怕现在这家纯电汽车公司已经倒闭破产了。

    ……

    星箭重型火箭发射计划成功落幕,罗晟也没有在琼州逗留太久,第二天就回到了苏城,工作重心也暂时放到星箭国际这一块来。

    “这次发射计划的过程当中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结果是大获成功,为公司博得头彩,总算是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荣誉了。”星箭国际总部的内部会议里,罗晟对着与会的几个高管和杨建安等技术大拿们笑说着。

    众人也都颇为高兴,之前一直被spacex公司压一头,日子过的不是滋味,看到前天猎鹰火箭翻车,昨天星箭飞天成功形成鲜明对比,当然是倍儿舒爽的事情了。

    这时罗晟补充道:“偶有领先,但差距还是要正视,星箭国际现在取得的荣誉和成就是片面的,目前我国在材料工艺等基础技术水平较弱是不争的事实,可回收火箭技术仍需航天人继续奋斗,星箭国际目前是完全100%的国产研制技术走过来的,我不希望也面临向蔚蓝海岸一样在关键的基础技术这块被老外卡脖子。”

    众人一听罗晟这位掌门人如此冷静,并没有因此过于自得,也让大家把成功的喜悦暂时收在一边,回归现实来。

    罗晟再次发言道:“稍微领先spacex并不意味着什么,星箭国际在太空探索领域总的经费投入平均每年高达162亿美元,仅次于nasa的193亿美元,而单单‘星箭’项目的总研发投入就超过60亿美元,对标spacex?不行,我们要对标的是nasa。”

    这话说的让在场的人既感到震撼,又仿佛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如果是别人这么说可能觉得是在痴心妄想,但说这话的人是当代世界首富,身价几千亿美元的存在的,手里更是管理这几万亿美元资产的存在。

    对标nasa,至少在经费预算上面是绝对不虚的,也知道罗晟舍得下血本。

    罗晟继续说道:“重型火箭‘星箭17e’是为了能让我们在太空探索领域立足,而真正让我们傲然于世的则是超重型火箭‘星箭20s’。”

    这所谓的“星箭20s”,数字“20”代表的是预计在2020年定型,而这款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60吨,这是史无前例的数据,不但超越了“土星5号”的127吨近轨运力,也将超越目前nasa的sls,sls三个版本(block i、ib、ii)近地轨道运力从95吨到140吨不等。

    “目前而言,nasa的sls虽然还没有正式首飞服役,但从技术领先程度和能力上,每年20亿美元也比星箭的投入大,基本都是都秒杀全球,只有我们的‘星箭20s’能够镇压它,所以我们还不值得骄傲。”

    众人默默的点点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这已经值的骄傲了,nasa的背后可是当今的世界霸主,星箭国际的背后指使当今的世界首富,除了星箭国际,还没有任何一家私人太空公司敢和nasa对标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星箭国际的航天人战意澎湃。

    事实上,罗晟对于现在的竞争者spacex公司也好,蓝色起源也好,亦或者内华达山脉、轨道科学等等这些私营航天公司也好,都只是视为中途关卡的小boss而已,赢了他们是应该的,这些小boss都是nasa养的小弟弟,nasa才是**oss。

    而终极boss则是北美军工体系,是那几大王牌企业,是波音公司、是诺格、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外界都把星箭国际和spacex公司、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私营航天公司对标,根本就没有往nasa或北美军工体系去想,因为是个人都觉得这不靠谱。

    但星箭国际就是有这么大胆的想法,梦想总归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否则能对得起每年160多亿美元的经费预算?

    不过,罗晟倒也并不着急,boss要一个一个刷,关卡要一个一个通过。

    ……

第659章【打造自己的私人发射中心】

    “nasa现在很尴尬,估计他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星箭国际的诞生并且快速崛起让世界航天界的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会议上,罗晟微笑的说道。

    此刻这场内部高级会议,罗晟和与会的高管以及各大科研项目部的负责人在商议一些核心机密的问题。

    与会的一位高管说道:“关键在于北美军工体系这点,基本上撑起了nasa几十年的太空发展的企业都参与了进来,这些企业才是北美航天地位的核心,nasa都得好好养着,无论从需求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养着最核心的军工企业等方面来看,sls这个项目虽然位置很尴尬,但意义非常大,砍掉的概率估计不大。”

    罗晟不由得点点头,显然是认可这一观点的。

    现在讨论的问题是星箭国际一众管理者之间的讨论,杨建安等技术总师基本上插不上话,这也不是他们该考虑的,更不是他们的强项。

    现在的话题应该是管理岗,杨建安等人算是技术岗,不过都是星箭国际的核心人物,所以当然要知晓一些。

    罗晟发言道:“nasa虽然在大力支持航天事业商业化,即便支持力度已经大到了让其他国家都羡慕的程度……”

    确实让人羡慕,比如spaasa高达26亿美元的订单支持,从研发到多次任务都交给了spacex,星箭国际到现在也还没有看到国家航天给订单的意思。

    因为给了订单,很有可能让诸如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日子过不下去,因为市场规模就那么大。

    好在罗晟有钱,不然真有可能运营不下去,不过国家这种态度显然也是看到了罗晟有钱给星箭国际输血,换个角度来讲,让罗晟多出点血没什么不好的,这一点罗晟自己也知道,也很默契。

    反正星箭国际已经内定了一个超级大项目——太空天梯。

    有这个项目,真就吃一辈子系列,其它的单子反倒有点不在乎了。

    罗晟接着说道:“……但nasa最核心的还是那些传统军工巨头,波音在starliner载人飞船上一次就拿出了42亿美元,在sls、猎户座、x37b等项目每年至少拿20亿美元左右,这都秒杀spacex公司,至于北美第一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那就更不用说了。”

    与会的一位高管接着说:“不错,从nasa的角度来看,给spacex的商业发射订单不过是为了敲打一下波音、洛马这些黑店不要漫天要价,能够为nasa省下很多经费,而省下了这些钱,只用26亿美元给spacex不过是一小部分奖励,同时还警告对方别动不动就瞎报天价,我nasa还养了spacex、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跟你们竞争。”

    不管怎么说,spaasa的手段,人家毕竟是从上个世纪和毛熊太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然是有点东西的。

    与会的杨建安院士等技术大佬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顿时觉得参与公司管理和竞争直呼外行。

    这种大局博弈和勾心斗角想想都脑阔疼,这方面还是不要去参合的好,自己老老实实带队闷头搞科研得了吧,反正缺经费直接找罗晟伸手要就是了,他有的是钱,舍得花钱。

    会议很快进入下一个商讨议题,与会的一位高管旋即发言汇报:“公司正在执行的重大计划就是打造我们自己的私人发射中心了,目前工程在年初就已经开动,预计时间到2020年前后正式投入使用,‘星箭20s’超重型火箭的首次试飞就用我们自己的发射场。”

    让杨建安等科学家们感兴趣的议题来了,谈到技术问题就不一样了,之前的议题根本就搭不上话。

    “发射基地的地点就在赤道线上印泥‘林家县’的一座中等规模的孤岛,我们已经租下了‘天鲲号’和‘天鲸号’挖泥船进行人工扩大岛屿,一年之内该岛的面积将会增大两倍。”

    这边的公司总部在汇报的同时,远在南部海域赤道线附近的林家县一带,两艘让整个东南亚各国都羡慕不已的挖泥船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填海造陆扩岛工程。

    “天鲲号”配置通用、黏土、挖岩以及重型挖岩四种不同类型的绞刀,相比较老大哥“天鲸号”,可以开挖海底硬度更高的岩石,可谓削岩如泥,堪称还是挖掘机。

    这种造岛神器不但禁止向外出口,而且租都不租给外国人,东南亚各国只能眼馋而不得,用这个造岛神器一年就能造一个可以建立机场的大岛,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那种。

    而东南亚的各国造一个小岛,十几二十年起步,这差距能不羡慕嘛。

    鹰酱要是来这片海域打个秋风,兔子直接就地拍几个岛出来压压惊。

    与会的一位高管把准备好的几分拷贝出来的纸质文件分发给参加会议的杨建安等人,并说道:“这是发射基地的基本布局规划。”

    名字早就确定了,就叫“星港发射中心”,挨着发射基地的不远处就是“星港环轨转运中心”,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无人货运码头,目前也在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当中。

    这座岛屿现在已经被星箭国际从印泥手里租了75年,并且有优先续约权,谈了好几个月才达成的共识,租赁期间星箭国际在岛上拥有高度自治权,有权雇请安保公司保护合法资产,换句话说星箭国际在这里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域拒止/反介入力量以保护自己的合法资产。

    这一条是必须要有的,将来火箭的总装、生产、储备、研发中心都要安排在这里,还有许多高科技的东西,都是在海外,手里要是没有棒子握着,星箭国际也不敢入场,风险太大了。

    而有了这一条权利就不一样了。

    印泥也是看到了岛屿扩建和经济效益,最终签下了这份合约,事情其实很简单,只管收税收租就是了,租金十五年一交,分期交付。

    岛上产值所创造的税率也已在双方谈判中约定好了,一切按合同办事,对方也不能瞎改税率。

    “进入发射场区,各类长在椰林掩映下很有热带风情,发射场内两条道路串联起飞控指挥中心,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发射塔、测控中心等建筑。厂区道路为普通三级公路,但对转弯半径有一定要求,以满足特种运输需求。”

    此时,罗晟也在默默的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份拷贝的规划书。

    两个火箭垂直总装厂房是发射场最高和最核心的部分,测试厂房总高度165.5米高,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55120平方米,创下了众多“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钢铁之门、世界单层最高的厂房、世界最高的桁架安装等等。

    这个项目外国公司接不下这个工程单子,因为难度太大,只有华国的基建公司可以接下这个活,外国公司就算有实力能接单,星箭国际也不会把工程交给他们来做,有些东西涉及到了机密问题。

    想要接下这个单子,必须要啃下众多“硬骨头”,例如:超高支模施工技术、超高大门钢桁架框安装技术、超高哒跨度钢屋盖安装技术、超大体量钢结构预埋件京都控制技术、特种非标吊车梁以及轨道超高安装技术等等。

    此外还要将航天级别的强弱电、消防、电气工程、自控等众多专业相互协调。

    毫无疑问,只有国家队的基建集团能接这个项目。

    由于地理位置的环境因素,发射场的建设还要面临“三高”、“三强”因素,即:高温、高湿、高盐和强台风、强降雨、强雷暴,施工队就是要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展开。

    若是置身于空旷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中,人在这里显得格外渺小,超过百米之高的建筑中高低配置了22层活动工作平台,地面还得有提供火箭运输转移的轨道。

    建筑平均每平米用钢筋395公斤,这是项目承包商一辈子也没碰到过的事情,密密麻麻的钢筋,梁柱交叉节点既要满足框架梁柱要求,又不能削弱钢结构强度,施工队伍必须要不厌其烦的校正。

    发射场的发射塔距离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商大约3公里,由轨道相连。

    此外,还要建立六个固定的火箭回收降落平台,其中四个作为常规使用,两个作为紧急情况备用。

    罗晟看完了规划资料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把资料放下便说道:“还有,公司尽快大举招人,打造海基浮动回收港也得尽快上马。”

    “明白。”

    罗晟:“公司预算够不够用?”

    “还有1384亿元人民币,今年肯定够烧了。”

    罗晟:“那就年底在注资吧。”

    海基浮动回收港,这是海上回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驳船还是太小了,而且不大稳,将来的星箭20s超重型火箭满足不了需求。

    而新招聘的工程师将负责建造海上浮动的回收港,根据计划安排部署到公海上。

    地球上有70%的面积是海洋,而海洋当中至少有70%的面积是公海,所以地球表面一半的面积应该都是公海的面积。

    星箭国际计划在未来要建造20个海基浮动回收港,分部在全球公海上,未来建造太空天梯的发射频率定然是相当高频,不多准备准备将来肯定是回收不过来。

    太空天梯本身就耗时,若是影响工程进度,梯子建造时长会不断延长,这是罗晟不能接受的。

    ……

第660章【杨建安的反对】

    会议仍然在继续讨论,而接下来罗晟做出了一个让全场与会者都感到无比震惊的决定。

    “我打算把‘星箭’重型火箭的数据,包括历次发射历史数据、起落架、有效载荷信息等等面向全球开源。”

    杨建安听到他的这个决定直接目瞪口呆:“什么?开源‘星箭’数据?你确定没有说错?”

    罗晟肯定的点头道:“我十分确定,开源这些数据共享给全世界的人研究或应用,并且我们不起诉他们,也就是说免费使用我们的知识产权。”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而杨建安当场就急了眼,顿时摊着两手似乎急的颤抖的大声道:“我反对,这些宝贵的核心数据都是我们千辛万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有些技术甚至我们都领先的,怎么能直接开放共享给全世界呢?”

    杨老是真的急了,且不说项目团队这五年来如一日的奋战只为追赶领先世界,这些你罗晟不体谅一下就算了,退一步讲你罗晟也是砸了天量资金进来的啊,一句话就让全世界白嫖了?

    再退一万步讲,你好歹也收点费吧?直接给全世界白嫖这是伟大的无私之举呢还是真的傻?

    众人的反应罗晟早有预料,杨建安院士的反应一样在他的预料之中,旋即对其说道:“杨老,我决定开源数据并不是看轻或不认可你和整个项目团队的成果,而是出于对星箭国际的远景战略考量的决定。”

    杨建安直言:“什么战略考量需要这么无私贡献?”

    罗晟知道这对于杨建安来说难以接受,所以耐心的解释道:“做出开源的决定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仅依靠星箭国际甚至加上蓝色起源、spacex、轨道科学这些私营航天公司是做不大整个市场,这是其一;开源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业内人士研究甚至应用能创造更多的人才基数,我们需要的人才是越多越好,这是其二;星箭国际的技术自成一套独立体系,当全世界都在用我们的技术,将来就得用我们的标准,从而在根本上依赖我们,这是其三。”

    杨建安等人面面相觑,然后又是半信半疑的注视着罗晟。

    说到这里,罗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补充道:“《道德经》第七章有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道出了‘无私实为大私’的奥义,放下自我才能成就自我,所以必须开源。”

    罗晟说出这话之后,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对他这个开源决定作出重新评判了,因为确实有道理,只是这需要大魄力才能做出的决定。

    杨建安欲言又止:“可是……”

    罗晟再而补充道:“杨老,星箭国际从名字的确立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我们着眼的是未来三十年后的科技趋势,站在这个格局框架之下,可回收火箭不过是人类走向深空探索的阶段性过度技术,廉价的太空往返活动太空天梯更有优势,高效的太空活动在将来可往返大气层的空天飞机也比可回收火箭强大。”

    罗晟顿了下,继续说道:“它应该物尽其用,让它真正的历史作用为我所用,发挥出来,那就是服务于更高级的战略需要,就是太空天梯。一旦将来的梯子建造成功,可回收火箭技术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市场也会淘汰它。就这一点,我们也没有理由抱着一个在可预见三十年后的未来必将被取代的技术而当成宝贝,何况我们本就有更好的东西。”

    开源是罗晟已经做好决定的,谁反对都没用,就算杨建安撂挑子不干他也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但是作为“星箭”的总师,罗晟还是要尽可能的说服他,让他接受这个事实,同时依然希望他继续带领团队对“星箭20s”超重型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攻坚克难。

    换帅毕竟是很麻烦的事情。

    与会者们也看出来了,罗晟是铁了心要做这个决定,面向全世界开源星箭数据。

    杨建安低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就是这个决定让人难受心堵,费劲千辛万苦整出来……唉~”

    面对杨老这颇为感性的言论,罗晟以沉默不言的态度表示对其理解,沉默的态度也是表明开源是公司必须要执行的战略,不会因为感性而改变公司的战略。

    末了,杨建安转而看向了罗晟:“行吧,我不反对你,反正就算反对也阻止不了你,也不用担心我闹情绪就撂挑子不干,但是后续经费得加钱,你都不心疼钱我也不心疼了。”

    其实技术开源与否都不会影响到杨建安作为“星箭”项目总师的荣誉和个人成就,甚至恰恰相反,能让他的名声进一步在业界扩大,也包括他的影响力。

    罗晟听到这话不由得哄笑且连连点头:“哈哈,这没问题,我穷的就剩钱了,‘星箭20s’的研究经费不但要向nasa的sls看齐,还要犹有过之,sls预算每年20亿美元起底,20s的预算我给30亿美元每年,怎么样杨老,这个数目够你花不?”

    无他,惟钱多尔。

    与会的管理层听到这话心里连连大翻白眼,暗暗腹诽道:听听这是人话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发现也没法反驳罗晟这话,他身上现在最不值钱的当属是钱这个东西了,这就是拥有“钞能力”的男人么……

    杨建安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迟疑了片刻,说道:“这么多……有点多了,要不了这么多,刚刚我只是开个玩笑的。”

    关键是,这并不是太光彩的事情,科学家们也是有脾气的,甚至是小心眼,在自己的专业上也是喜欢较劲,杨建安也是知道spacex的猎鹰火箭研发经费才用了5亿美元,这样的资金利用率确实高效的很夸张。

    罗晟笑道:“那杨老你报个价吧,你说多少就多少。”

    闻言,杨建安琢磨了片刻,说道:“减5亿吧,每年25亿美元预算应该够了,能省就省吧,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天知道以后还会要多少钱。”

    与会的一位高管心道:“不,杨老您错了,**oss手里的钱基本上和大风刮来的没多少区别。”

    罗晟当即拍板:“好吧,25亿美元每年预算,就这么定了。”

    尽管开源数据的决定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达成了一致共识,最关键的杨建安都支持罗晟这个决定了,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

    五天之后,星箭国际的热度已经有所退却,但罗晟开源数据共享全世界的消息发布到星箭国际的官网上之后,再一次于当天重回世界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版面。

    一时之间,媒体界、航天界无不为之震惊。

    火箭这玩意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尖端技术,是国家级别的力量投入才能玩得转的,而且是高度保密的核心高科技。

    私营企业造火箭,这在大部分人眼里应该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罗晟不但想了,还把它给做出来了。

    现在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不但做出来了,还在刚刚做出来之后就把数据开源共享给全世界,这种在大部分眼里都应该是高度保密的核心技术就被他这么大大方方的公布到了全网,谁都可以一览无余的查阅、研究甚至应用都可以。

    简单的说,就是我把答案已经面向全网公布了,你们直接抄作业就可以了,简单省事不说,最重要的是省钱。

    开源的这些数据那可是几百个亿的规模烧出来的成果。

    星箭国际发布消息已经声明,公司旗下公布的开源数据,全世界所有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或私人都可以免费研究和应用,星箭国际不会收取任何知识产权授权费用。

    有了这份声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放心大胆而不用担心将来会被星箭国际起诉了。

    ……

第661章【时代变了】

    nasa总部。

    局长查尔斯·博尔登看到手里的纸质报纸上刊登着星箭国际公布“星箭”项目的开源数据的报道之后,他的眼皮轻微的抽搐了一下。

    不一会儿,手里的报纸被他“啪”的一声重重的拍在了桌面上,大怒道:“法克,罗晟这个该死的混蛋怎么不去死呢?”

    在看到这个消息是真实可靠的之后,查尔斯·博尔登当场就气的火冒三丈,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罗晟的意图,但这并不是什么阴谋策略,而是阳谋,所以查尔斯才气的大怒不已。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罗晟的传统艺能,不少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蔚蓝海岸的开源wos操作系统、蓝星科技的开源云平台,都是开源共享给全世界。

    现在大家都依赖了,查尔斯·博尔登意识到了罗晟这是把他在互联网界的开源套路用在了航天界。

    一旦大家都开始研究甚至应用星箭国际的技术,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依赖,随着星箭国际不断更新开源数据,其他人也肯定会跟进,尤其是开始进入应用阶段的机构或企业。

    届时,一套属于星箭国际的标准化体系就顺其自然的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等将来突然在一项关键结束节点卡住,你就傻眼了,到那个时候谁还敢和他作对?

    看似大无私之举,实际上是谋求更大的利益,不用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就轻轻松松的消灭了敌人,也不会有新的竞争者冒出来了,因为新的对手也是逐渐成长起来的,但却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进入了星箭国际的标准体系之内,根本就输不了。

    nasa局长查尔斯现在不但气的大怒,更是极为担忧,这件事情如果不予以重视,将来nasa在人类航天界傲然于世的地位极有可能会被动摇。

    哦豁,罗晟这下又树了一个大敌,想让他从地球上蒸发的人又多了一批,生活果然是有仇报仇,没仇结仇咯。

    ……

    “大主教真就开源了?”

    “这魄力真的服,换做别的公司都是当宝贝来防着,大主教倒好,后脚一迈全部开放。”

    “真想搞一个,去定位炸以前丈母娘家,给它炸平嘞。”

    “楼上你都经历了什么?什么仇什么怨,哥不至于,不至于哥[笑哭]。”

    “能把你的故事讲出来吗?”

    “只能说大主教的思维真的太超前了,真正的全球化思维。”

    “老板:听说星箭国际开放火箭数据了,是不是我们可以写代码控制火箭了?我有个想法……[灵光一闪]。产品经理:当然可以,我懂,马上下需求。程序员:老板放心,以后我不删库了,敢欠我工资我就把你挂在火箭上发射到外太空[拽酷]。”

    “大主教这招真的有点溜啊,开源的目的让你的数据上传,我就很方便透视你的一切信息,从而实时掌握全行业的真实情况。”

    “不仅如此,开源的目的其一是让全球众多使用者帮助星箭国际找bug、做优化,充盈程序代码;其二是以此进入使用者国家的高端产业。前者等于是免费找人打工,后者等于是轻轻松松的就打入别人家的市场,出了问题星箭国际的解决方案一定是被优先考虑的,不愧是大主教,这招高明啊。”

    “这你都能看出来?”

    “这有什么?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摆明了就是阳谋,谁都能看出来但谁都没辙,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你不用总有人用,因为资源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大主教这招打破了传统闭门各玩各的玩法,等于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以前大家都是互相把技术捂得死死地,大主教进场就不按套路出牌,你捂着是吧,那我就反着来,这下我想传统航天机构也好,包括spacex公司、蓝色起源、轨道科学这些竞争对手都傻眼了,一下子技术优势就没了,用不了多久竞争对手就会扎堆从硅谷冒出来、我们国内肯定也会冒出很多来。”

    “我有强烈的预感,大主教这次打破游戏规则,世界航天界或许要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了。”

    ……

    星箭国际开源数据引发全世界大讨论,各路大神都跳出来分析解读,有的对,有的错。

    但有一点没有错,spacex等私营航天公司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傻眼,nasa的担忧是对未来,但是spacex等私营商业发射公司是要赚钱的,市场当然竞争者越少越好。

    现在星箭国际的技术已经不弱于他们,结果把数据开源,这无疑在未来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

    “这个‘行业灾星’终于去航天界祸害埃隆·马斯克了……”待在x实验室的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如是说道,字里行间有种松了一口气和幸灾乐祸的感觉。

    这种局面佩奇表示喜闻乐见,罗晟去和马斯克较劲,不论如何也会使他分出一些精力,这样谷歌也能喘口气,缓一缓,不至于疲于应对。

    “不得不说,他真的很有想法,也够大胆的。”旁边的一位高管感慨的说道,航天界的新闻他们当然也有所耳闻,毕竟世界各大新闻头条都在报道星箭国际开源数据的事情。

    拉里·佩奇一针见血的说道:“星箭国际是后进者,比spacex晚了十年才成立,开源数据这件事情,罗晟就是想把水搅浑了,他才好浑水摸鱼,把大家的层次拉到一个层面上来了,然后他再用自己的优势击败对手,从中寻求立足之地,从而实现后来居上的目的。”

    “没错,这种喜欢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来玩的人确实很讨厌。”

    闻言,拉里·佩奇偏头看着和他交流的高管说:“但你不否认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星箭国际开源的事情给了我启发,我决定效仿罗晟的做法,逐渐面向全世界开源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一些数据,也包括无人驾驶研究的数据。”

    “这……boss,您确定也要这么做?”

    佩奇瞥了他一眼,说:“难道你想等将来罗晟跑过来对我们故技重施他现在在星箭国际玩的那一套?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领域,罗晟肯定会涉足的,他想过来搅浑这趟水?门都没有,我先把水搅浑了。”

    星箭国际这件事情给拉里·佩奇带来很大的反思,尽管刚刚上线的懂王喜欢玩“复古”的路线,越活越回去了。但佩奇意识到时代变了,世界的大潮流是正在进入一个开源开放的“利他主义”时代,过去独乐乐的玩法在今天这个时代玩不通了。

    一人之力,如何与整个世界的工程师为敌?

    与其等着罗晟过来把水搅浑,还不如自己先开源得了,这样不至于到时候陷入被动的尴尬局面。

    ……

关于最近主角技术开源的争议

    看到最近的章说评论说“开源数据”会引起导弹技术扩散,越写越扯,越来越不讲现实。

    事实上,就是因讲现实。

    最近,现实中的spacex公司开源了spacex-api,谁都可以上去查阅,当然还没有到小说里面主角这种开源力度,所以才有写的意义。

    从spacex-api到特斯拉公司的专利公开,再到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狗开源,这些貌似都说明开源是未来的趋势,至少它是一个苗头。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市场问题,开源才能把盘子做大,也可能是企业本身问题,开源能够节省开发成本,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作者菌层次不够,只能想到这里)。

    至于说导致技术扩散,这就是“开源”最想要的结果,也是主角想要的结果,不然开什么源?

    似乎就出现了章说里谁都能造这玩意了。

    答案是不可能谁都造得出来。

    原子弹的技术b站都有科普,但能造出来的就那么几个流氓,铀的提纯只要机器一开动,太空的卫星就能探测到,“依朗”已经亲自表演过了,所以你能造出来只有在几大流氓默许的情况下,或者博弈的情况下。

    那么把格局视野放大了再看就会发现,即便开源了,其实也就是有限的几个大国的公司和所在国民可以玩儿,其他人想玩也得要先投奔了拜码头了才敢玩儿,因为他得考虑玩到一半的时候被耍流氓功亏一篑的风险,这本身也算是博弈的一部分。

    这个层次的博弈内容就不直白的写出来了,过不了审,大家明白就可以了。

    再说技术层面的问题,剧情中开源了火箭技术,但没有说公开基础材料和工艺,这就和知道原子弹怎么造的原理可造出来却比登天还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了。

    知道怎么造和造不造的出来是两回事,所以,你懂了怎么造,先造出来那就跟着主角干或者有实力的大集团打工,也就是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了。

    最后再结合剧情来看,主角现在是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已掌握的技术并非独家,竞争对手都有,而开源这些技术实际上是给对手添堵添乱,把游戏规则打乱,把水搅浑,从整体上拉低门槛,最后再用自己的独门绝技在自己的绝对领域中击败对手。

    至于有读者说技术扩散对大家都不好,会引发天下大乱,越写越扯,越写越不讲现实。

    既然这么执着纠结于现实,那请问:当今世界,天下还不够乱吗?还不够扯吗?还不都是我过的不好你也别想好过,我可以烂,这没问题,只要你比我更烂就行了,我还是最好的那个,这就是现实。

    如果“为了参考现实标准而现实”就有点偏离了科幻小说最开始的出发点和真正的重点,所谓“不符合现实”根本就不是核心问题,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得搞清楚。

    科幻科幻,不就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幻想,作者菌不敢说自己写的内容有多科学、是否都能符合科学(前面还犯了一个常识错误,因为地转偏向力,赤道线是没有台风的,有读者指出,现已修改),但显然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个人判断然后将其表达于故事中的剧情里。

    比如可回收火箭技术的开源,指不定spacex公司未来真的会大幅度开源,也有可能不会。

    又比如说老生常谈的“太空天梯”,将来也不好说,因为未来的事情你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且诱变因素太多了,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幻想小说,这都是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之一,而最终答案是什么,只有未来的人知道,但这并不妨碍现在的我们给未来提供多选题。

    如果眼里全都是“现实”容不得其它,就把次要问题摆在主要层面,就偏离了重点。大言不惭的说,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边的创造力相对匮乏,才很难出现埃隆·马斯克这种科学狂人的原因吧。

    有时候,得敢去想,能不能实现是另一个问题。

    比如,小玉玉就在想,或许有土豪会给咱赏个白银大萌什么呢?想一想总可以吧。

第662章【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

    三月底。

    在业界都围绕着星箭国际开源事件而讨论的火热的时候,此刻的罗晟正在和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与科技部的领导展开了视讯会议。

    商议的内容赫然便是星箭国际可回收火箭的技术开源问题。

    “罗晟同志,今天我们倒不是过来质问你开放火箭技术的问题,这毕竟是市场行为,但我们还是想知道星箭国际对今后更高端的技术是否仍然会开放?还有战略问题能方便说一下吗?”视讯屏幕里的科技部领导如是说道。

    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倍感意外,目前在国内而言,星箭国际掌握的就是全国最先进的火箭可回收技术,这事情科技部也是高度重视。

    罗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了片刻,战略问题倒是可以说一点,但不能全部都说出来,现在还不是时候。

    片刻过后,罗晟笑道:“关于技术开源的问题,怎么开源要取决于竞争对手,对手有的我有就开源,而我有的技术对手还没有当然就不开源。”

    航天科工的总经理笑道:“罗总,不得不说你这招真的有点损,我要是埃隆·马斯克多半已经被你气的半夜都睡不着觉。”

    罗晟也不由得笑了笑,旋即继续说道:“至于战略问题,纵观我国开放的这几十年成长过程来看,我们考的是制度优势协作形成的规模效应,以及人才产业的集聚效应变成了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尸体经济体,成为了人类三百年工业革命以来头一个可以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霸权的东方发展中的国家。”

    “我们的工业化不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新旧产业新陈代谢的过程,我们的学习速度超过西方的创新速度,所以可以‘后来居上’。前面三十年我们的学习速度超过了西方创新的速度,往后三十年我们要做到创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

    “我国的航天事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星箭国际也急缺人才,包括其它产业也一样,想要做到今后我们的创新速度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人才是基础,开源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加大人才产业的壮大,老一代人完成了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也开始要挑起担子前行,把对手抛弃在历史的垃圾堆里。”

    这话说的顿时让众人还不了口,因为从根本大义上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无法反对。

    也确确实实如此,于国家有利,于星箭国际同样有利,于公于私这都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

    罗晟微笑的补充道:“开源之后不但我国的人才会学习研究,外国的人才也会学习研究,这是肯定的,如果外国的人才因此进步了20分,我们的人才因此进步了100分,对冲掉20分,我们实际上仍然大幅度领先80分,之所以说我们的创新速度将超越西方的学习速度,是因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

    科技部的领导不由得默默点头赞同,整个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整体当然是在进步的,大家都在进步,但进步的程度却有差异,有人进步的快,有人进步的慢。

    只要国内的人才进步的速度、数量都要高于国外,那当然就是创新速度必定超越外国人的学习速度了。

    视讯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也就过来问问情况,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星箭国际开源数据,对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来说也是好事,可以直接拿来参考研究。

    科技部也从这次不是太长的视讯会议中,看出了罗晟对于星箭国际的自信,敢这么做显然是自信于未来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否则开源就是成全他人,要知道这么做出了给对手添堵,同样也会作用到自己身上,给自己添堵,只有自身的技术再领先一个层次才能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

    ……

    翌日,另一则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谷歌突然也跳出来横插一脚,在开源数据上也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拉里·佩奇直接在自己的microblog社交账号上发布动态表示:谷歌正在考虑将旗下收购的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机器狗”项目以及谷歌x实验室的无人驾驶技术面向全世界开源共享其代码。

    又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宣布要走开源共享的路线,一时之间,“开源”这两个字成为了科技界时下的热门词条。

    网上在撕逼到底是开源技术好还是封闭技术好,至今都是各执一词,口水战打的不亦乐乎。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始做出选择了,给人一种突然之间,开源之风就在全世界风靡盛行了起来。

    事实上,所谓开源换个接地气的说法就是拉帮结派立山头,选择谁的技术体系就意味着要接受该技术体系的标准,而谁是这个标准的掌控者,谁就拥有了国际定价权。

    打败对手的最佳手段不是消灭对手,而是让对手变成自己人,最好是心甘情愿的变成自己的工具人。

    身在局外但知道自己终有一天无法置身事外的拉里·佩奇看明白了这一点,领悟到了敌人少少的、朋友多多的好处,自己当行业盟主,给小弟们一口饭吃,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荣俱荣,从根本上绝了他们想“以下克上”做一些非分之想的念头。

    看明白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拉里·佩奇这一位科技大佬,身在其中的埃隆·马斯克同样看清楚了。

    紧接着不久,刚刚进入4月份,spacex公司也发布了一则重要的公告,在github上开源了spacex火箭相关的数据——spacex-api。

    显然,这一举动让人看出了spacex公司是纠结的,埃隆·马斯克是进退维谷的无奈之举。

    开源力度完全不及星箭国际,因为如果想要达到星箭国际的力度,那spacex就没有技术优势了,但罗晟的星箭国际虽然抵消了这部分竞争力,可他还有无与伦比的“钞能力”。

    双方的优劣势对比,埃隆·马斯克当然清楚这一点。

    罗晟能够承受得住星箭国际五六年一分钱不挣还能每年一百多亿甚至两百亿美元持续烧下去,可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却不能这么做,他没有“钞能力”这个东西

    一旦开源力度跟进,可能就接不到订单,没有订单就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其它渠道为spacex公司的财务支出兜底,最后的结果可能就运营不下去,从而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而如果跟不上力度,就会让接下来即将冒出来的新兴私营航天公司采用星箭国际的技术标准。

    罗晟这波操作给spacex公司制造的困局几乎是一个死局,把路给堵死了,如果跟进则死得快,如果不跟进也就死的慢,可不论是快死还是慢死,结果都是死,没区别。

    真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

    这不仅仅是spacex现在面临的尴尬处境,也包括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和轨道科学等北美的私营航天公司。

    罗晟靠着他的“钞能力”让星箭国际在学习速度上超过了同行竞争者的创新速度,五六年的时间学习追赶就已经追平了对手用了十几年才创造出来的成果,若是在“钞能力”不断加大力度的情况下赶超对手只是具体时间是多少的问题了。

    到那个时候,局势就要反过来了,就该轮到对手开始学习赶超星箭国际了,但由于没有罗晟的“钞能力”,埃隆·马斯克是不可能给spacex公司每年2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结果必然是学习速度赶不上星箭国际的创新速度,长此以往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最终出局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

第663章【建立安保力量的构想】

    罗晟这种直接打破常规的玩法让竞争者们无所适从,甚至是措手不及,spacex公司开源了spacex-api好歹也做了个样子,而其它同行目前还都处于懵逼状态。

    这件事情的意义对于航天界来说影响深远,甚至有媒体把2017年重新定义太空探索的新规则,也翻开了人类航天发展的新篇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有人表示对未来期待,也有人表示对未来担忧。

    进入4月份之后便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初创私营航天公司了,这些新创立的私营航天公司在没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也能草创起步。

    有的创始人的目的甚至无比直接,就是瞄准一个模块,做出成绩之后将来等星箭国际这些巨头来上门收购整合整个航天产业链。

    但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首先得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是选择罗晟的星箭国际体系,还是选择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体系。

    创业者们也在对比双方的优劣势,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立的早,背后有nasa的技术支持;罗晟的星箭国际成立晚,但进步速度明显是最快的,同时罗晟比nasa更有钱,这是没有人会去质疑的。

    别看nasa的预算接近200亿美元每年,比星箭国际平均160亿美元每年要多好几十亿美元出来,但nasa的这些钱是北美纳税人的钱,要国会通过才能给拨款,这非常麻烦,搞不好明年就会缩减经费开支。

    而星箭国际背后的罗晟可以说是当代最顶尖的资本财团了,且不说蔚蓝海岸、蓝星科技这两家跨国科技集团每年都在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罗晟家族基金掌管着1.5万亿美元的资产,晟峰资本更是高达5.21万亿美元资产配置,流动性常年维持在1万亿美元,尽管大部分资产都是美债或不动产,但这1万亿美元是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的。

    不严谨的说,假如这笔钱给星箭国际烧,按每年200亿美元的预算来烧,1万亿美元够烧半个世纪。

    而nasa想要增加点经费还得说服国会的那般议员老爷们,但星箭国际只要罗晟不放弃,就不会担心经费的问题。

    只是对于欧美的创业者来说,如果跟罗晟混就得承担额外的地缘风险,这一点国内的创业者倒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海外的创业者尤其是硅谷那边的人就不得不考虑了。

    万一友谊的小船哪天说翻就翻,则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未来,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像蔚蓝海岸、蓝星科技这样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可能一个浪花拍过来就粉身碎骨了,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于航天创业者必须要考虑。

    结果便是,国内的创业者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跟罗晟混,不仅仅是前途问题,还有信仰问题,罗晟真的有很多崇拜者,是无数创业者和科技界从业人士的终极偶像。

    硅谷那边的创业者多数选择跟埃隆·马斯克混,或者说跟nasa混,但从整体规模上来看,明显是“投奔”罗晟的人多得多。

    很多国内的留学生或者在硅谷工作的航天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想要创业,都毫不犹豫的回到国内并选择加入星箭国际的开源体系中来,也让原本犹豫不决的创业者在看到了这一切之后有了创业的决心。

    ……

    星箭国际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罗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待在了科技综合体大厦,自己一个人在开发一项基于gpu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技术。

    目的是为了让小娜的功能更加强大的同时,对蔚蓝海岸、蓝星科技、星箭国际、晟峰资本等自己的这些企业或机构进行高效掌控。

    罗晟需要知道这些企业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情。

    但盘子做得太大了,而人的精力有限,掌控力度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下降,期满的事情在所难免,而这是罗晟不能容忍发生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只需要通过访问小娜就能完整的知道所有事情的前因后果。

    而正在开发的技术不仅仅有利于自己对公司的掌控力度得到强化,同时也有利于各大公司的或机构的健康发展,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

    “有多少个账号在处理?”

    此刻,罗站在房间里的高清大屏幕前,面板上显示的是地图信息的可视化图像的数据节点,这得得益于上月发射升空的蓝星科技的那颗卫星了。

    目前是测试软件运行环境,模拟的是对“春运”期间人流情况的数据分析,通过每个人拥有的手机或社交账号处理其物理定位数据。

    小娜回应道:“有超过1892万个账号信息。”

    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处理这个量级的数据,大概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但是现在的模拟环境之下,时间消耗只是以毫秒计算。

    绝大多数人对于图形处理器gpu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玩游戏时用的图形渲染工具上,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gpu已经开始迅速替代cpu成为高速运算数据的一种利器了。

    如果把gpu运用在大数据分析领域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是罗晟开发该技术之前的灵光一闪,顺着这一思路便着手开发一套基于gpu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与之在深度学习中把gpu作为加速器的原理相类似,即,一种完全以gpu作为运算核心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与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不但能够以快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在1毫秒内处理数以亿计的数据点,而且还能够实时将所有数据以地理信息图像的方式直观展现出来。

    这无疑能够极大的减少企业的时间和财务支出成本,晟峰资本的风险投资部门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分析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这个数据分析系统能够直观的对所关注的产业现状、人才储备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即便做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而每个企业或机构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以协助自己制定出最合理的商业决策,数据分析管理服务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刚需了。

    接入晟峰资本或家族基金之后,旗下的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机构、对冲基金,这些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做出投资决策,也能给秦微木减少很多的工作量。

    广告代理商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客户对各种广告的不同反馈,社交媒体公司如蓝星科技也需要对数据分析来追踪全球用户的使用情况等等。

    毫无疑问,在大数据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谁能够率先对数以亿计的数据进行更好的处理,谁就有可能成为站在科技浪潮风口上的下一个领军者。

    而罗晟要的很简单,让自己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商业科技帝国能持续保持领军者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数据分析管理系统不但在商业上大有可为,在情报网络收集和分析上同样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才是罗晟开发他的最终目的。

    因为随着赤道线的航天发射基地与星港环轨转运中心的建成,这方面的需求在将来是必不可少的。

    “小娜,把赤道线发射基地的数据文件调出来。”

    罗晟旋即专注在一块屏幕信息面板上操作着了片刻便停了下来,开始默默的思考着。

    位于赤道线的发射场基地和运输港口都在动工建设,星箭国际在岛上取得了高度自治的权利,同时还能建立一支武装安保力量,这套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显然也得接入发射基地场和货运港。

    将来,这里少不了cia等各种情报组织的“光顾”,现在也该到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目前那些国际安保公司或者雇佣兵都靠不住,罗晟也不敢让他们在星港发射中心帮自己守着,这无异于监守自盗,实在是信任不过,除非脑子抽了。

    “还得自己养一个国际安保力量才行啊。”

    罗晟喃喃自语,想到这里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小娜,以我的名义动用家族基金最高级别权限,准备一笔资金出来,不经过基金账册流转。”

    这是罗晟第一次动用权限,罗晟其实是家族基金的第一管理人,秦微木是其二,但罗晟基本没管,只管找她要钱,一般家族基金的资金流向在她那里都有详细的记录。

    不过,建立安保公司这件事情罗晟不打算让太多人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显而易见,小娜将会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谁都可能被判,但罗晟很清楚,小娜是绝对不会被判他。

    ……

第664章【仿(gōng)生(jù)人高管】

    “小娜,结合现有全球工业水平检索我以掌握且可支配的科技树体系,分析一下制造仿生人还缺乏那些关键技术。”

    独立的私人办公室里,罗晟环抱双臂站在墙面大屏幕跟前,随着的他的话音落下,一个个板块随之出现,然后相互串联并由此构建出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商业科技帝国版图逐渐呈现在屏幕上。

    分别是[蓝星科技集团]、[蔚蓝海岸集团]、[蔚蓝纯电汽车公司]、[生命科学基金]、[晟峰资本]、[罗晟家族基金]、[星箭国际]七大板块机构。

    而这七大板块机构又涉猎的领域包括生物医学、交通、电子、金融、制造、新材料、能源等等。

    涉猎的各大领域的背后都是相关的科技,并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技术体系网,而通过金融与风险投资直接控股、参股或全资子公司总的规模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万数目,尽管大多数都是风险投资的初创公司,将来可能有90%以上都会死掉,但也难以想象了。

    罗晟耐心的等待着,小娜正在后台分析处理这些信息洪流,从以掌握的可支配的技术中筛选出罗晟所需要的。

    不一会儿,科技树被关闭,小娜从中调出投资了的华昌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即创始人曹俊辉致力于研究的能够模仿人体各器官机能的“器官模拟器”技术,也调出了博创科技有限公司,即创始人陈信致力于研究的“人体假肢”技术。

    大约一分钟之后,小娜完成了从庞大的科技体系中筛选出了已有的需要用的技术。

    “主人,想要制造出仿生人,已有的技术储备已经达到了97%的,但仍然缺乏一项关键的核心技术。”

    闻言,罗晟不禁笑道:“我什么时候给你添加了卖关子的逻辑程序?快说。”

    小娜:“人造表皮,能几乎完美复制生物特征的化学成分与人体皮肤的纹理技术,我没有在生命科学基金下辖机构检索到该技术,不过下辖卫生部门有一项关于人造表皮生长因子的课题研究,但由于是该部门的研究员的业余研究,所以进展缓慢。”

    罗晟想要的仿生人可不是硅胶娃娃那种,虽然很逼真,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他要的是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哪怕是和一个普通人类面对面交谈也不会被对方发现与之对话的人是个仿生机器人。

    那么人造表皮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了。

    仅仅是达到能够“欺骗人”这个程度还达不到罗晟想要的目的,还需要能够欺骗机器检测设备,要让机器检测仪器扫描仿生人的时候,得出是有机生命体的结果,而非人形金属躯壳。

    而曹俊辉的公司研究的人体器官模拟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他并不知道罗晟会要拿他的研究技术去造仿生人,曹俊辉开发这套技术的最初目的是希望能够让新药物进入人体内部的整个循环过程,从而降低新药物的临床风险。

    压根就没有想过可以用于仿生人,但一项新兴技术的诞生和进步,往往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

    这套技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而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腔体或者一个仿生人体内部分出多个槽室,每个槽室之间都有通道相互连接,在此之前需要从志愿者身上的各个器官里提取若干个可分化的细胞,然后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后根据人体结构把不同培养出来的器官组织放在相应的槽室里,从而模拟出人体的整套循环代谢过程。

    有这套技术,就能完美的欺骗检测仪器,扫描得出的结果必然是有机生命体,再配合陈信研究的人体假肢技术,在假肢材料上使用碳纳米材料辅助相应的化学成分即可,最后在外观上附上具备生物特征的人造表皮。

    在第三方人士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只要仿生人没有被切片化验,仅靠人的眼睛和常规仪器的扫描是不可能发现是个仿生人。

    当然,在智能化程度上要具备情感逻辑分析能力,这就需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了,而这是罗晟的专长。

    这时,小娜提醒道:“主人,根据我的计算结果显示,您若是想要在当前阶段制造仿生人,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无法对其流水线生产,如果您想要制造一支由仿生人构成的武装安保力量,即便以您现在的身价也会倍感吃力。”

    罗晟说道:“我不虚要打造一支仿生人大军,我只需要几个至多十几个高管就足够了,理论成本是多少?”

    自己想要成立一家安保公司,在核心机构部门上,罗晟要的是绝对忠于且只忠于自己下属,只有仿生人能够达到他的要求,造出来安排到安保公司管理层即可,具体的人员到时候向外高新聘请。

    难怪罗晟要秘密的安排了,这样的技术要是搞出来被外人知道了,绝对会惹出天大的风波。

    只能私底下搞,而且万一哪天被曝光了,还得能够完完整整的把干系撇清了。

    有了这套技术以后,将来的海外布局,就不用在为重要的岗位的人事安排而伤脑筋了,缺多少造仿生人出来就行了。

    小娜说道:“理论上,以现有的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一个仿生人的成本不低于1亿美元。”

    这个数字也是听得罗晟满脸惊愕:“怎么这么贵?费用消耗都去哪里了?”

    1亿美元对于罗晟来说尽管是一个小数,但不代表1亿美元本身真的就是一笔小数目了,股市里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几千万美元的一抓一大把呢。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这种高科技产物往往是“养”的成本要大于其制造成本,维护保养都需要钱的。

    小娜说道:“主要成本来源于整套循环代谢的器官模拟器的培养、碳纳米材料合成仿生骨骼材料、以及完美复制生物特征的人造表皮。”

    制造一个仿生人的成本1亿美元左右,以罗晟目前的财力当然是毫无压力,倒也没有过于纠集这个问题,之前的反应只是有点惊讶。

    因为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将来仿生人商业化的问题,这么昂贵即便是一般富有的人也未必消费得起。

    不过毕竟是超前的技术产物,罗晟也只是把这套技术搞出来自己优先专用,等将来技术进一步成熟了,成本降低了才考虑商业化的问题。

    至于现在嘛,罗晟还远没有打算要让仿生人公之于众,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自己的一张不轻易曝光的王牌筹码。

    有这技术能够做到很多之前都不能做的事情。

    不一会儿,罗晟说道:“以我的名义发一份内部邮件到生命科学基金,着其下辖卫生部门研究团队尽快研发人造表皮生长因子,他们不是在做理论课题研究吗?现在直接拨给他们10亿美元正式立项,别玩业余的了,另外项目组转到生物技术部门去,在卫生部是什么鬼。”

    倒不是说生命科学基金人事管理混乱,这里聚集的是一大批顶尖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科学家们的脑回路有时候确实清奇的很,不少的学者在自己最偏爱、耗费精力最多的领域建树却很一般,反倒是因为其他偏好兴趣或意外偶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很多伟大的进步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性。

    小娜:“邮件内容拟定完成,主人,请确认一下。”

    话音落下的同时,高清大屏幕弹出一个信息窗口,正是小娜生成的邮件内容。

    罗晟大致一览又想到了一点,补充道:“再加一条,该项目研究是致力于美容技术和皮肤移植的应用,嗯,就这么定了,这个名义完美!”

    让生命科学基金旗下的生物学家大力发展这一技术,总需要一个理由或名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机和目的,档案就这么确立。

    肯定不能把真实目的说出来,仿生人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密公开的科技产物。

    用“美容”这个由头的确是非常巧妙,而且真的可以在美容产业大有可为,其商业前景只要看看南韩发达的美容产业就能知道这里面的“钱途”有多大了。

    说起来,到目前为止罗晟还没有涉猎过专门从事挣女人的钱的行当,而女人的消费能力比男人高太多了,这是事实,看看隔壁的阿里制造的一系列败家娘们……

    除此之外,还包括诸如一些种种原因导致自己毁容的人,这项技术绝对可以让他们重获新生,甚至可以说是拯救了一个毁容者的一生,要知道,一个人尤其是处于花样年华的人,不论男女,如果面部毁容了对他们来说这辈子几乎都完了,甚至都想轻生。

    钱也赚到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也掩盖住了,两全其美。

    小娜很快就在邮件信息中添加了这条内容,罗晟确认无误便说道:“就这些,发过去吧。”

    ……

第665章【医博会,陈信的高光时刻】

    罗晟需要让仿生人来完成自己的战略布局,其所需高度保密的特性要求仿生人必须要要达到连机器检测仪器安检扫描都扫描不出来的程度。

    不过,对于仿生人将来商用面向市场推出,机器设备仪器扫描能轻松识别是仿生人这一点反而需要的,否则产品不可能获批推出市场,这不仅涉及到社会伦理的问题,还会涉及到法案法规的问题。

    这就简单了,难的是如何做到不被人发现你的秘密,而正式面向大众的消费级仿生人商品是必须要公开是仿生人的事实,而且还得有编号登记,根本不需要也不能刻意去隐瞒仿生人的事实,因为面向消费级市场的商品必须要公开透明才能被批准上市。

    显而易见,将来商用的仿生人的制造成本会得到极大的降低,现在高达1亿美元的理论成本是因为要用到太多高科技来掩盖仿生人的事实,而将来的商用产品不需要刻意保密,自然也就省去了这部分的成本支出了。

    不过现在就开始考虑消费级商用仿生人产品的推出还为时尚早,这种会引发时代大变革的产品非一般的商品可以比拟的,影响太大,而且不是说推出来就能推行出来的,还有更多的阻碍要解决。

    “再给曹俊辉和陈信发一封内部邮件,让曹俊辉给我准备一些‘医疗器官模拟器’的设备和材料,让陈信给我准备一些人体仿生假肢及其材料,送到这边来。”罗晟给生命科学基金发了一封邮件之后,又让小娜再发一封邮件给这两人。

    为了保密,这次罗晟只能自己下场亲自动手整活了,科技综合体大厦的底层私人实验室也是时候该启封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空着的呢。

    不过也并非是罗晟一个人搞,还有小娜这位得力助手会辅助他展开仿生人的制造。

    自己闷头搞就算效率慢一点也能接受,反正也不需要太多,十来个仿生人而已,就算再耗时,效率再慢撑死了也就一年的时间搞定。

    罗晟确认邮件内容无误便让小娜发送过去,不过片刻旋即问道:“陈信现在在他的公司吗?”

    小娜回道:“三天前他就已经在申城了,曹俊辉也在,他们都带着团队前去参加2017年申城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了,今天刚好是申城医博会的第一天。”

    曹俊辉的华昌科技公司和陈信的博创科技公司,两家公司的定位都是医疗行业所属,参加这次医博会倒是理所应当的。

    罗晟一听他们都参加今年的申城医博会不由得笑道:“一年多没有了解,看来他们的项目进展速度不错啊。”

    参加医博会,说明已经有重大的突破要拿出去秀一秀,别的创业公司可能是为了融资,但他们两家公司有罗晟在提供资本,不愁融资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对外融资过。

    既然不是为了融资,那就是市场宣传推广了,医博会是一个打开知名度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罗晟补充道:“给陈信发一份私信,他既然在那边就给我采购一些设备回来。”

    私人实验室要建立,各类设备器材都需要配置,实验室才能运转起来。

    拟定好清单名录之后,再让小娜发过去。

    ……

    与此同时,申城。

    以“创新医疗”为主题的2017申城医博会正在新区世博展览馆隆重举办,医博会的举办时间为三天,展出面积达到了4万平米,展会内容全面涵盖了医用电子、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消毒产品、感控设备、防疫物资、病房护理和辅助设备、医疗敷料、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医疗信息技术等等,参与的人都是医疗行业的从业者相关人士。

    当然,也有资本界的风险投资人士来展会上物色一些有前景的初创公司或团队进行风险投资。

    “孙总,赶快去医疗设备及医疗器械展区,我刚刚从秘书那里得知,那边有两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初创公司出爆款了。”

    “陆经理,医疗器械展区出大新闻了。”

    “医疗器械展区,业界出大黑马了,就在那边。”

    “赶紧去医疗机械展区,尽快找创始人谈谈投资的问题,那帮比狗鼻子灵敏一万倍的同行多半都已经赶过去了。”

    此时此刻,陈信和曹俊辉所在的医疗器械展区在医博会开幕首日便在整个博览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就是他们两家公司所引起的,吸引了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士与vc资本纷至沓来关注。

    博创科技所在的展区,此时一大群人都震惊的看着展台上的演示,感叹科技进步的魅力。

    展台上的工作人员里面,其中负责人便是博创科技创始人陈信,他在主持工作,而人们关注焦点则是展台上一位截肢志愿者和展台上的一个机械假肢手臂。

    展台上的陈信团队公开演示为这名断臂的志愿者戴上那个机械假肢手臂,随后,在众人的关注下,接在志愿者身上的机械价值手臂仿佛“认主”了一样,接受他的指挥,五指和腕部关节都灵活运动,堪称如臂挥使。

    在现场观摩人士一阵惊呼声中,志愿者尝试抓取物品,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他拿起了一双筷子向众人演示他能轻松无压力的使用。

    “博创科技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假肢的精确控制技术,实现每根手指和关节都能像正常的手一样灵活运动,而其配备的触觉反馈功能还可能让佩戴者实时感受到假肢的受力大小。”

    在志愿者公开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陈信带着自信的语气面对一众从业人士毫不胆怯,轻松自如的不断介绍这款产品。

    “该产品不仅仅在外观上与人类的手臂极为相似,售价上也要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低10倍左右,只要3.5万到5万元人民币不等。”

    展台上的那名志愿者是博创科技为100名截肢者个性化制造假肢活动的其中一位招募者,搞这个活动当然为了产品宣传推广,寻找的对象也是相对贫困的截肢者,这样才能体现出这款产品的卓越和市场前景。

    而这名志愿者是家境并不富裕的,以前那种动辄几十万的假肢让他望而却步,即便是几万块也显得吃力,不过这次他的这套假肢是博创科技公司免费赠予他的,还会跟踪反馈使用情况。

    展台上的陈信在侃侃而道,而场下的观众人群里面,不少vc都在和自己的人私论。

    “这个叫陈信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还有博创科技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关于该公司及其创始人的资料呢?”

    “都干什么吃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他找谁融资的?”

    “还有华昌科技,立刻马上把有关这两家公司的资料给我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

    “陆总,查出来了,陈信这个人曾在星箭国际就职,其初创团队也是他在星箭国际建立的。”

    “你不要告诉我博创科技的背后是罗晟在支持?要是这样,就没有我们分一杯羹的事情了。”

    ……

    (ps:天临异象必有悖星出,今启日环食,诸君需注意,最好随身携带些许武器或科技产品,以防止突然穿越)

第666章【人不在江湖而影响力与日俱增】

    “陆总,不但博创科技有罗晟在支持,另一家同样在今天备受瞩目的医疗设备提供商华昌科技也有罗晟的资本背景在里面。”

    “你说什么?艹了这是!”

    那名姓陆的vc经理听到秘书的这话,愣了一会儿便忍不住爆了粗口。

    这个消息对于其它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是因为罗晟看好说明其前途光明,坏消息是很难直接进去分一杯羹了。

    随着在医博会上大出风头,这两家创立不久的科技公司的关注度迅速攀升,尤其是博创科技,陈信和公司的信息也很快就进一步被曝光了。

    并不需要太过于麻烦,打开手机“天眼查”app就能找到一些关键信息,之前没有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是因为关注度不够,也没有搞出什么大新闻来,缺乏爆发点。

    其中一条信息无疑备受瞩目,那就是罗晟的名字赫然在里面,是这两家科技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而且都是以他的个人名义投资的。

    外界人士莫名的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难怪这么秀啊,原来有罗晟的支持。

    在当今的科技界,“罗晟”这个名字有着无与伦比的魔力,只要被这个名字或者这个名字背后的机构所青睐的创业公司或创业者都能迅速成为资本追捧的宠儿。

    ……

    “很抱歉,华昌科技目前暂时没有融资计划,且与罗先生有过协议约定,只接受罗总的独家投资,除非他主动放弃融资或者他同意第三方风险投资机构进来。”

    “抱歉陆经理,博创科技目前暂无对外融资的计划……”

    大约过了半小时后,闻风而来的各大vc都跑到展台幕后分别见了陈信和朝俊辉,目的和直接,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但都无一例外的被拒绝了,这让各大风险投资机构的人非常难受,如果是一般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这是给脸不要脸,有的是办法和手段让其屈服于资本的压力之下。

    可这两家不行,有罗晟这个名字为其兜底,没人敢这么干,要论资本的实力,目前全世界都没有那个风险投资机构能在资本实力上拼得过罗晟的。

    这样的结果让不少的vc机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突然因为发现宝贝而欣喜若狂,貌似唾手可得,结果发现跟自己并没什么关系。

    别提多闹心了。

    为什么这些极富前景的初创企业都有罗晟的影子?这让许多vc机构既感到极其不爽,又不得不佩服,作为当代科技界第一人的传奇果然是名不虚传。

    在婉拒了上门前来交谈的vc人士之后,陈信的助手拿着一块iep平板电脑走了过来,并将之递给他。

    “陈总,罗总发了两封邮件给你。”

    陈信接过平板,点开未读邮件一览,不消片刻便递回给他的助手,想也没有多想便直接吩咐道:“就按上面的做,尽快搞定,越快越好。”

    “陈总,可是罗总没有打款给我们,这批设备都很贵,而且还有些要到欧洲去采购才行。”

    闻言,陈信想训斥他的助手一顿,但是忍住了,说:“那就先用公司账面流动资金去办,你还担心老大会坑我这点钱不成?想替老大办事的人没有一千也不下八百,他把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办是对我信任和器重,知道该怎么做了?”

    别看陈信是个大大咧咧的有点反权威的年轻九零后,但也是个会来事也很懂事的主儿,脑瓜子聪明着,双商都很高。

    而他的助手也不是榆木脑袋,一听这话顿时悟了,连连点头:“明白,我立刻就亲自去处理。”

    陈信这话,他的助手也飞快的听出了一语双关的味道,现在这事情交给自己去办,也是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

    如果连这都悟不到,那今后就别想往上爬了。

    另一边,曹俊辉也收到了消息,并没有怠慢这件事情,立刻把这件事情安排好了,金主爸爸得伺候好喽,不能怠慢,不过是跑个腿的事情。

    况且这不是一般的跑腿,是有无形的好处在里面,这说明与罗晟的关系要比其它创始人不一样。

    关系这个东西非常奇妙,在商海混的个个都是人精,都能从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里面判断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办一件事很多时候都是看人下菜的。

    随着华昌科技和博创科技在医博会首日便一举打响名气,在业内迅速传播开来,除了产品本身足够的卓越之外,尤其再加上曝光了罗晟神奇光环的加持,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再一次得到了完美诠释。

    一时之间两家新面孔企业成为了医博会最大的赢家,名利名利,名已经出去了,利还会远么?

    果然,随之而来的便是客户订单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当天下午便有10家医院以及获得医疗器械营业牌照的经销商来到博创科技下单,一口气直接下了5万条手臂或腿部假肢订单,这笔单子假肢22.5亿元人民币。

    不过有意思的是,陈信在合同里面有一条特殊附加约定条款,就是合作方只能赚取最多15%的利润,超过利润将终止合作,他创立博创科技研究仿生假肢最初的梦想就是希望给截肢者提供廉价的产品。

    而目前博创科技虽然拿到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也可以为市场供货,但产能还无法提高,自己的销售渠道网也没有建立起来。

    这笔订单就已经把公司今年的产能给包了,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接下来这款产品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

    毕竟,比市场上的其它假肢产品在价格上低了10倍,同时在性能上秒杀,可想而知这竞争力有多彪悍了。

    由于供货不足,必然会导致价格被市场抬高,被中间商赚取了差价,这显然违背了陈信创业的初衷,他的短期应对策略也是简单粗暴,谁要是抬高价格就不给他供货了。

    这么任性是因为目前为止,博创科技的无与伦比的竞争力,能够为市场供货的就只有他一家。

    不过,陈信也知道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产品被炒高从而被中间赚走大笔的利润,因为这违背了经济活动里面物以稀为贵的基本逻辑。

    中间商总有办法抬高利润。

    真正想要价格降下来,只有把产能提上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除此之外还得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网,陈信决定借鉴蔚蓝海岸的线下直营店的营销模式。

    等产能上去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建立了,价格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

    华昌科技同样也是收获巨丰,当天便有42家国内外的药企大客户找上门来下单采购旗下的“器官模拟器”设备,甚至可以说是争先恐后。

    这套设备对于生物制药研发而言有着巨大的裨益和意义,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款设备能够在药物进入临床阶段之前模拟人体整套循环代谢过程,只能用小白鼠来试验。

    显然,小白鼠是不够严谨的,而用志愿者又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但是有了这套设备辅助新药研发就不一样了,试错成本和代价大大降低,也大大降低临床试验的风险,同时提高研发效率,因为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大规模实验,新药研发的效率当然就会提高了。

    这套设备并不便宜,单套售价高达1220万美元,但国内外的药企在得知这款医疗设备之后依然争先恐后的抢单,原因在于慢一步就可能拖延自家药企的研发进度,而且由于华昌科技成立不久,产能一时间肯定更不是,那就更得抢单了。

    虽然不便宜,但对于这些药企大厂来说都是小意思,像罗氏、诺华这种国际药企大厂,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是上百亿美元。

    华昌科技当天便签下了总计105套采购订单合同,总价值12.8亿美元,成为了此次医博会最大的赢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想投资的vc机构这下算是死心了,这都已经开始大举盈利了,融资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这次采购的42家药企都是全世界鼎鼎大名的存在,罗氏、诺华、辉瑞、强生等几十家药企国际大厂都成为了华昌科技的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从下单的几十家药企当中也看出了国内的药企实力还是落后很多的,在采购订单的客户列表中,全球药企30强全都在列,而国内药企没有一家在这个榜单上。

    毫无疑问,生物制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尤其是爆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今年根据北美《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药企最新排名中,前十名药企中北美包揽了5家,瑞士有2家,法国1家,曰本1家。

    国内仅有四家排的上号的医药大厂在全球药企排名中也是在第37名、42名、43名和48名。

    在医疗科技领域,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次华昌科技大放异彩,引得全球药企30强都纷至沓来,争前恐后的下单采购其医疗设备,可以说是既给自己挣了大钱,也给这次医博会挣到了面子,无疑是极大的振奋了国内医疗行业的发展。

    尽管国内的药企虽然不如全球30强,不过华昌科技优先给国内的几家药企供货,而且设备数量是一家四套,反倒是不差钱的国际药企大厂不但排队在后面,而且一家目前只供应两套,加价加量都不行。

    国际药企大厂对此很不满,但也只能忍着,谁让华昌科技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制造整套人体代谢循环模拟的设备提供商呢?

    这款产品对于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从事生物制药领域的药企最清楚。

    ……

第667章【私人实验室启动】

    这次华昌科技和博创科技两家从事医疗行业的公司名声鹤起,再引出其背后拥有罗晟的资本背景之后,外界的讨论反而是把更多的关注度再次放在了罗晟传奇人物身上。

    前沿领域似乎都有他的身影。

    不少吃瓜群众和狂热的信徒们更是豪言表示一个罗晟就能顶n个行业大牛,貌似也没什么错,事实就是这样。

    他推动着人类科技水平不断前进,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国家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所处的领域也是日新月异。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外国的一些吃瓜网友都对华国诞生了这么一个传奇般的任务而感到羡慕嫉妒恨,罗晟的贡献真的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酵,没有人能够无视和否认这一点。

    而人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这才重新把重点关注到了事情的本身,才意识到罗晟很早就开始进军生命科学领域了,岭南p4实验室目前已经开始运营了,旗下有恩斯特这样的大拿级人物坐镇,也有杨宁这样的天才。

    生命科学基金也高价养了一群“不务正业”的科学家们,甚至还有传言罗晟的生命科学基金正在耗费巨资研发抗衰老的药物,不过并没有出来证实,也没有更多的消息传出来,长期以来都是坊间传言在民间偶尔传播。

    这次华昌科技和博创科技的名声大噪,背后有着罗晟的资本背景的支持人们也很快就释然了,但更多的是期待罗晟能够在生命科学领域和医疗技术领域带来新的改变,因为人们坚信,罗晟这个名字是最善于创造奇迹的存在,值的期待。

    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医疗领域就会迎来重大的消息。

    ……

    4月9日,蔚蓝海岸公司总部。

    “进来。”

    听到敲门声的罗晟应了一句,唐馨进入ceo办公室顺手把门一关,她已经熟悉了罗晟的风格,进来便把报告文件放在桌面上,简要的提重点说:

    “罗总,azure-5的2017年一季度销量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一季度auzre-5的全球总出货量是6850万部,销售额1650亿美元,北美市场仍然是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大消费市场,占了总销量的42%的比重。”

    azure-5作为有史以来最贵的智能手机,但并没有因为昂贵的价格而阻挡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实在是因为这款产品太卓越了,和同行友商相比,堪称是黑科技,加上今年的市场的其它品牌都没有发布自己旗舰机,azure-5是独领风骚。

    这些数据外界都会惊掉眼前,不过罗晟却没什么波澜,转而问道:“公司的一季报出来没有?”

    唐馨摇头回道:“还没有,一周后审计报表才能出来,不过今年有azure-5的提振,一季度公司的全球销售额突破2000亿美元是百分百的事情了,具体数目得等最终的审计数据出炉。”

    一个季度创收2000亿美元,这是公司成立至今以来前所未有的新高成绩,按照这个走势,蔚蓝海岸今年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6000亿美元,这是史无前例的数据,也将超越沃尔玛登顶世界五百强第一。

    就算是净利润率压缩在8%的位置,在如此庞大的底数面前也是全球上市公司里面排名第一,蔚蓝海岸现在的势头除了国内的某烟草公司和国外的纱特阿美石油公司能够压一头,地球上已经没有第三家公司可以压得住了。

    而未来更是有着无穷的可能。

    罗晟满意的点点头,他没有立即阅读递来的报告,放一边把一份已经准备好的文件递给唐馨:“你去一趟晟峰资本,把这个交给孟丘。”

    “好的。”唐馨接过文档便离开了办公室。

    那是针对星箭国际2018年的预算,各大项目陆续启动,耗费的资金也是快速攀升,明年的预算大约229亿美元,以注资的方式汇入星箭国际的账户资金池。

    晟峰资本要出21%,注资48.09亿美元;蓝星科技出20%,注资45.8亿美元;蔚蓝海岸出30%,注资68.7亿美元,罗晟家族基金出29%,注资66.41亿美元。

    每年注资都少不了这四方,而这也让星箭国际的股权结构和利益变得极其复杂,蓝星科技是上市公司,晟峰资本是全球资产管理机构,里面有各方的利益。

    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绑架全球的资本机构。

    将来打造太空天梯,正式公布这个项目的时候必然会轰动世界,拉投资什么的也相对容易得多了,反对声音也肯定会少很多,因为对于全球资本机构来说,已经在星箭国际里面投入了这么多,是被罗晟强行套住了,上了他的黑车还被焊死了车门,为了不亏钱,那就只能拼一枪陪着他走到黑了。

    虽然有点流氓,但省去了很多麻烦。

    反对可以,骂娘也行,只要把钱投进来就可以了。

    ……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罗晟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及其相应的材料采购陆陆续续的送到了科技综合体大厦。

    大厦最底层的32号区域便是罗晟的私人综合实验室,尘封多年如今随着器材设备的运达终于开始运作了起来,这次罗晟花费了大约11亿美元的设备采购费用支出。

    这些钱不入蓝星科技的账目,不入蔚蓝海岸或其它任何公司机构的账目,直接从自己的个人资产里面掏钱。

    今天一早,罗晟来到了大厦底层综合实验室大门入口,他刚刚接近门口在完成身份确认的同时大门也自动横向推开。

    “小娜,调整区域权限,32号区域未经我的允许禁止任何人出入。”罗晟站在门口说道。

    “指令已接受,权限调整完成。”

    听到小娜的声音反馈,罗晟满意的点了下头便走进了实验室,进来之后首先先换上一套专用的生物实验的防护服,完成消毒之后便进入了实验室内部的生物隔离区的冷冻库。

    罗晟来到了其中一个冷冻舱,打开了一层冷冻箱抽出一半,顿时冰冷的白雾散溢了出来。

    里面的试剂管都贴有标签,分别显示着各类干细胞的名字,旁边的显示面板可以查阅具体的功能信息。

    能够发育为所有细胞类型的全能性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具有发育为各个组织器官完整个体的潜能;第二种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这是典型的多能性干细胞,除了胚胎干细胞,还可以是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此外还有单能性干细胞,但也有翻译成“多能”干细胞的,这类是能发育为一系列体细胞但不具备发育为所有体细胞类型的干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等。

    培育器官模拟器的整个代谢循环就靠这些了,他并没有从志愿者身上去提取细胞,这样自己也不会有太多的心里包袱。

    罗晟率先开始从这方面着手,先造一个样本出来,从冷冻室里取出了所需相应的干细胞来到另一个隔离房,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营养物质,然后放入了培养基进行发育培养,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的左右的时间,届时便能分化出千万规模级别细胞。

    接下来的时间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就行了,器官发育情况有小娜24小时全天候监控并随时向罗晟汇报。

    搞定这一块花了大约两天半的时间,一个人的确效率慢了很多,如果有一个团队那就不一样了,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些工序。

    有机体培育已经安排好了之后,就差人造表皮生长了,这一块生命科学基金那边的科学家正在攻克,罗晟要做的就是等就行了,而且攻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到了第三天,罗晟的精力便放在仿生人的空壳躯壳的制造上来,简单来说就是把骨架搞出来,这个时候制造出来的仿生人实际上更像是《终结者》电影里的机器人,采用的是极为昂贵且稀少的碳纳米材料为主。

    好在罗晟是不差钱的主儿。

    所有的技术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包括完美复制生物特征的人造表皮。

    而最关键的技术在于——芯片。

    相当于仿生人的模拟大脑,这是最难的技术节点。

    仿生人一系列技术难点中的难点就是所使用的芯片,传统的芯片都不能植入仿生人里面,而是需要一种全新的生物晶体管构成的芯片才能与人造器官模拟循环系统兼容,没有生物芯片作为智能中枢调节整套仿生系统,仿生人就是一个有生命特征的人造植物人躯壳。

    不会动,也不会有智能。

    而这个技术难点,没有人能够帮助罗晟来完成,只能靠他自己,好在这是他的专长领域,而且早就已经找到了技术解决方案。

    ……

第668章【新型生物纳米晶体管】

    传统意义上的芯片并不能与有机生命体兼容,所谓的芯片植入绝非大多数人认为的是把传统芯片植入人体内,这会引发严重的排异现象,自然也无法应用到采用生物技术的仿生人上面,只能是智能机械,而智能机械人是无法做到罗晟想要的保密效果。

    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即便传统芯片可以被兼容应用,也意味着还要在仿生人的体内装一块电池给芯片供电,这是非常耗电的,显然也是罗晟不能接受的拙劣设计。

    只有生物晶体管构成的芯片能够解决与有机生命体之间的兼容问题。

    要知道,生物电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里用的电,虽然都带一个“电”字,但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本质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要想把生命体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完全不失真地转化为控制机器的电子信号,目前还没有人做到,至少在罗晟彻底投入进来之前,全世界还没有人做到这一点。

    而要是不能实现这一点,即便在仿生人体内装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芯片内核,用起来也绝无可能想真实器官那样灵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罗晟独自一人加上小娜的辅助开始全力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这要求他必须要同时掌握并精通多门学科的知识。

    其中的原理并不难理解,甚至包含着中学水平的基本物理知识。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即所谓的“载流子”,其可正可负,目前所有电子设备上所使用的电流,其载流子都是电子,携带的是负电荷。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有机生命体身上所谓的生物电于此迥然有别,在生物的细胞膜上有一些特殊的通道,当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失衡的时候,这些通道就会打开,钠、钾、钙等离子或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或从细胞外流进来,从而形成生物电。

    人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便是基于此,体内如果没有这些离子的游动是无法做出抬手踢腿的动作,甚至都不能看到外部的世界,因为电信号从视网膜传导到大脑的神经中枢,靠的也是想同的一套机制。

    生物电是离子的游动产生的,而这些离子携带的是正电荷。

    换而言之,人类制造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之中的电流的载流子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粒子,若是想要让生命体与电子设备实现完美的交互其是也挺简单的,要么就是把生物电信号“翻译”成电子信号,要么就是把电子信号“翻译”成生物电信号。

    说是简单,可实现起来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且还得考虑到“翻译”过程中会丢失许多丰富的细节,从而造成信号失真的现象。

    ……

    闭关的第十七天。

    实验室里,仍然是罗晟一人在默默的研究,几块显示面板上都是与之研究有关的论文,这都是业内的其它学者发表的论文,罗晟当然也要拿来参考研究。

    小娜的声音忽然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响彻:“主人,今天是您连续十六天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15个小时,您的身体数据状况显示现在的大脑处于疲劳过度状态,您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了。”

    罗晟滑动着其中一块显示面板,盯着上面的论文分析淡淡的说道:“不是跟你说了没事就别监控我的身体状况,你要给我帮忙,而不是给我添堵,知道吗?”

    小娜回道:“那好吧…”

    这段时间罗晟既在攻克技术难题,同时为了攻克难题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了三门全新的知识,并且都达到了精通的地步,这是对一通百通最好的诠释。

    在罗晟的设计思路里面,与生物细胞打交道的理想机器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能与有机生命体兼容,不会被排异;第二是以细胞自身的‘语言’与之交流。

    换而言之,传递电信号的最佳方式就是携带正电荷的粒子,如此一来便可以控制正离子在细胞膜上的进出了。

    这一思路直接导向了生物晶体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电子设备,其灵魂就是晶体管,也是芯片的基本元素,晶体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控制电流的电子开关,给它施加一个外部电场就可以决定它是开启还是关闭。

    人类刚刚发明晶体管的时候,一只晶体管便有1厘米长之多,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可以容纳百亿级数量规模的晶体管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罗晟在实验室里自己捣腾初步制造了一种小部件,能够实现晶体管的功能,但它所控制的不是电子,而是带正电荷的离子。

    除此之外,它还要与生物体兼容,就是所谓的生物晶体管。

    和已经为研制生物晶体管奋斗几十年的生物学家们一样,罗晟用钠、钾、钙离子泵入细胞的离子泵,结果很不幸,所使用的材料并能与生物体兼容。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罗晟尝试好了多种手段测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六月份。

    此刻正是晚餐时间,餐桌上摆着一整桌丰盛的菜肴,有四个人在餐桌上,分别是罗晟、秦微木、艾琳和安青雪。

    堪称不可多得的名场面。

    严格的来说,算上安青雪怀上的小公主,算是五个人。

    餐桌上有现捞的阳城湖大闸蟹做成的美味,不过这并不合适身孕期间的安青雪享用,怀有身孕比较忌口,她的餐饮会专门安排。

    这时,安青雪忽然看向罗晟说道:“罗哥,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吗?”

    “什么事情?”

    罗晟随口应了一声,他在用餐的同时也是在一心多用,正在思考着生物晶体管的事情,最近被这个问题给卡的有点郁闷。

    “从明天起工作时间减半,恢复每天八小时工作,就算你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使劲折腾也得考虑我们的感受,还有即将降生的女儿。”

    听到这话罗晟不由得一愣,旋即抬头看了一眼青雪妹纸,又偏头看了看艾琳和秦微木,她们俩一言不发好似事不关己,不过在视线与她们的眼神交汇的时候,看出了一种被冷落而产生了幽怨的味道。

    罗晟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技术攻关上,确实只顾着研究去了,想到这里旋即点头笑道:“好,我答应你。”

    不过就在这时,罗晟看着餐桌上的那盘大闸蟹的时候,那一瞬间突然顿悟了一样。

    “我想我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你们吃吧,我得先去一趟实验室。”罗晟忽然颇为振奋的从餐桌上起来,道了一声便前往实验室,假装没有看到秦微木、艾琳她们怨念满满的眼神。

    上一秒才答应……

    不一会儿,秦微木淡淡的说道:“又不是只有男人才能靠自己的手解决需求问题,女人也可以,小艾等会儿咱两一起玩儿。”

    安青雪:“???”

    小艾:“???”

    两脸懵圈了一会儿。

    这是何等的虎狼之词……

    另一边,罗晟到底层32区实验室之前,先去了一趟厨房拎着一袋子新鲜的大闸蟹一并带到了实验室里。

    正是在餐桌上看到那些螃蟹的时候,罗晟才恍然大悟,螃蟹壳中可以提炼出甲壳素纤维,而甲壳素纤维是自然界里面唯一的一种带正电的高分子材料。

    这不就是自己想要制造的生物晶体管最佳的材料?

    是夜,罗晟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把大闸蟹甲壳里的高分子材料提炼出来,制作成由这种材料组成的纳米纤维管,可以允许质子流动。

    对它施加一个外部电场还可以决定质子流动是加速还是停止,并且这种材料柔软坚韧,能与生物有机体很好的兼容。

    到了凌晨三点,实验室里,小娜的声音带着欣喜的情感响应了。

    “恭喜主人,您终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晶体管。”

    罗晟也不由得笑了,说道:“终于找到解决方案了,这一步跨过去下面就容易了,一切都能水到渠成。”

    没想到最后是靠螃蟹来解决问题的。

    不过距离真正制造出可用的生物芯片还有很多问题,接下来就是要搞定芯片的集成问题和生物芯片的设计问题,这些环节和传统芯片没有任何区别,现有的芯片设计、制造等相关技术都能提供技术支持。

    罗晟不由得打了个哈欠,攻克难题之后疲劳感瞬间就袭来,伸了个懒腰便离开了实验室。

    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阵子了。

    ……

第669章【培植发育】

    接下来的三天,罗晟给自己放假三天,至于公司的事情他基本没有过问,但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运行着。

    严格的来讲,这三天罗晟只休息了半天。

    因为,为了补偿秦微木她们,任由她们无度挥霍索取……

    罗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难了,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容易,说好的放假结果是在伺候她们。

    三天过后,罗晟再次投入到研发进程中来,后续的工作就是设计一款真正意义的生物芯片并且制造出来,量不需要太多,一百多片就搞定,罗晟现在的需求只是制造十几个仿生人出来去海外任职安保公司的高管职位。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及其昂贵,该有的技术环节、生产、制程工艺、占用的资源都不会因为制造的芯片产量少而减少。

    恰恰相反,半导体是一个倒金字塔的产业链,放量生产才会更节省成本。

    新型生物晶体管是首个整合的生物电子系统,不但为仿生人的诞生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也将为假肢等电子修复设备与人体的融合提供另一条重要途径。

    用途广泛着呢,博创科技将来也会非常有用,不过罗晟还没有准备把这套技术普及开来。

    时机未到。

    有小娜的辅助,罗晟在设计芯片的过程中,其效率提高了3700%,该生物芯片仍然采用环栅fi的纳米片结构,生产制造则由雄芯电子来完成。

    这个时候就发挥出了作为**oss的特权作用了。

    ……

    蔚蓝海岸总部,执行副总裁办公室。

    “罗总最近到底在捣鼓什么东西?”此刻,姚建鸿正在阅读显示面板上罗晟刚刚发来的邮件信息,内容也是让他莫名其妙。

    看完邮件之后,姚建鸿立即拿起了座机电话。

    “采购部么?尽快派人去弄几十吨螃蟹。”

    “啊?姚总,螃蟹?”

    “对,螃蟹。搞回来之后送到蔚蓝海岸实验室,把螃蟹里面的甲壳纤维素都提炼出来,纯度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小数点后面要九个九,然后送到雄芯电子那边去。”

    “这……姚总,这已经达到了最先进的芯片晶圆提纯工艺了,蔚蓝海岸实验室恐怕做不到这么高纯度的提炼,目前只有日本那边的信越化工能够做到。”

    “知道了,那就让蔚蓝海岸实验室先做一道提纯工艺,然后打包送到信越化工那边去,把这笔单子交给他们来做,量不多,叫价贵一点就贵一点,关键是要快。”

    “明白。”

    ……

    姚建鸿收到了罗晟的最新指令,很快就吩咐下面的人去落实,同时罗晟也分发了一份邮件给雄芯电子的掌门人柳依萱。

    准备让出一本部分产能有限给自己急需的生物芯片。

    **oss一句话,下面的人满世界跑,尽可能的满足boss的要求。

    不过,罗晟并没有滥用自己的特权,他现在做的这一切扮演的角色是自己公司的特殊客户,是要给钱的,否则在法律意义上是违法的,属于挪用公共资源。

    这笔账目算下来并不便宜,为了造出一百多片生物芯片,要两千多道工序和上下产产业链的配合协同,这是非常耗费资源的,而以成本量化出来便是耗资高达19亿美元巨资。

    换句话说,一块生物芯片的造价相当于接近2000万美元天价,这也许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昂贵的芯片了吧。

    这笔支出罗晟以自己的名义掏钱,而不是让公司白干,虽然不便宜,但对于罗晟现在的身价来说确实也不算太多。

    显而易见,罗晟如果没有掌握一个庞大的商业科技帝国为自己的目标提供支持,就算他掌握了全部的技术,但也绝对不可能造出来,更不可能这么迅速的施行下去。

    ……

    32号区实验室。

    罗晟进入实验室换上了专用的无菌无尘防护服进入了生物实验隔离区,今天已经是干细胞培育的第二个月了。

    生物实验室这块区域莫名的有种幽寂而压抑的感觉,仿佛像是生化实验室,随时可能冒出一些恐怖的生物出来,不过罗晟到不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所谓智者不惑,这里的一切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又有小娜全程监控着。

    “主人,培养基的组织细胞均发育正常,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器官诱导发育了。”

    小娜的声音响彻在安静的实验室里。

    这里的情况如果让外界的生物工程师门发现了,定然会轰动整个学术界,因为如今的科学家尚且不知道如何进行体外诱导干细胞组成器官的方法,这也是目前法律是不允许克隆器官的原因。

    事实上,以如今的技术水平是可以克隆器官的,但是过程很残忍,因为要在生命体内自然生长,然后取走,也就是克隆人才行,伦理法理这一关过不了。

    只有能够实现体外诱导干细胞的方法才有可能被允许克隆器官,而罗晟在全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这一技术。

    难点便是如何进行遗传基因对干细胞进行诱导发育成所需要的器官组织。

    此刻,罗晟默默的工作着,他把一个又一个培养基里面的诱导生长的细胞组织转入到一个更大的培育舱里,接下来便是进一步发育成器官了。

    这是个体力活,小娜干不了,只能自己一个一个来。

    培育舱要解决外源物质的影响,如培养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突变、血清、培养基、细胞因子等诸多影响;还要解决如何使细胞立体生长,形成器官结构和外形,如何使不同细胞类型形成紧密的生理结构、生理连接等,

    值得一提的是,曹俊辉的器官模拟器与罗晟现在正在培育的相比较,简直就是个简陋的beta测试版,因为曹俊辉的器官模拟器并不需要发育成器官,在培养基里发育成几百万个细胞之后就可以了。

    毕竟用途不一样,一个是用于新药物测试,另一个是要造出可以活动的仿生人,这对能量的需求和技术要求都完全不再一个层次。

    此外,尽可能的就是要节省能耗,所以有些不需要的器官组织能精简便尽量剔除掉,在人体一些不可或缺的细胞组织系统,在仿生人身上根本就不需要,是多于的。

    比如脑组织,仿生人就不需要,取而代之的便是生物芯片,由生物芯片来协调所有的器官组织,同时器官组织的信息反馈也会通过生物电信号发送到生物芯片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生物电信把指令传导至各大器官组织系统,从而让仿生人能动起来。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信号失真的问题,否则就会接到错误的信息,也会传递错误的指令;另一个就是对信号的“翻译”问题,不能发错误的指令。

    由此可见,仿生人是不需要电池能源驱动,而是依靠生物能量来驱动,不需要充电而是补充生命有机体所消耗的营养物质。

    区别是,仿生人不会直接像正常的生命体进食,而是需要特殊的物质进行注射补充,因为毕竟不是正常的有机生命体,乱吃东西是会吃坏的。

    仿生人算是“类克隆人”,而与“克隆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仿生人的“功耗”要大大低于前者,因为精简了很多细胞组织系统,克隆人就做不到这一点,正常自然人该有的组织器官克隆人一样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会死亡。

    但是仿生人可以做到,比如仿生人就是没脑子的,用芯片取代脑子,也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而是通过体外进行血细胞的定期补充。

    罗晟搞定培养基转入培养舱做进一步的诱导发育之后便离开了生物隔离区,接下来的一个月只需要等就好了,如果是正常生长发育,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不过在人工干预催化诱导下加速了发育,只需要一个月就够了。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3992/ 第一时间欣赏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 作者:昭灵驷玉所写的《科技之全球垄断》为转载作品,科技之全球垄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科技之全球垄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科技之全球垄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科技之全球垄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科技之全球垄断介绍:
一个来自三十年后的天才灵魂降临2003年,罗晟(shèng)果断踏上创业之路,以互联网为起点,以科技垄断全球。以后进者的身份硬是把“BAT”三巨头变成“BALT”四巨头格局,最终成为后来居上者,一骑绝尘。罗晟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走着自己的路,别人已无路可走…书友群:629693065科技之全球垄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科技之全球垄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