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明朝狠人TXT下载明朝狠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朝狠人全文阅读

作者:寂寞一刀     明朝狠人txt下载     明朝狠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六十五章 群起攻之

    陈子贞一听就眼睛一亮,对徐学聚竖起大拇指道:“徐大人果乃国之干城,处事滴水不漏,陈某受教了,我立刻回去起草奏折!……”

    徐学聚目的已达到,摆摆手呵呵笑道:“徐某已是即将赋闲之人,谈何国之干城,不过老夫还要提醒陈大人一句,那郭致远最善逢迎,深得圣上宠信,陈大人若要上奏折,可是宜早不宜迟啊!……”

    陈子贞一听心里越发着急了,忙不迭地站起来告辞道:“我这就回去起草奏折,八百里加急速报京城,改日再来向徐大人请教……”

    陈子贞的奏折一到京城,立刻引起满朝上下一片哗然,本来因为乙巳京察造成的党争使得浙党和东林党两败俱伤,大臣们或明哲保身,或韬光养晦,朝堂纷争渐有平息之势,却因为这件事再次搅动得风起云涌。

    沈一贯虽然表面上从首辅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但其实是退而不休,一直在暗中操纵着浙党在朝中争权夺利,而继任的首辅朱赓是个守成之人,一直给沈一贯当副手,万历皇帝也确实是无人可用,才让他赶鸭子上架,所以此时沈一贯对于朝政的影响力其实并不比他当首辅的时候弱多少。

    收到郭致远在东蕃大败倭寇海盗联军的消息,沈一贯也是惊惧莫名,他现在对郭致远的感觉已经不仅仅是忌惮了,而是把郭致远当成了生死大敌,一旦将来郭致远得势,朝堂上哪里还有他浙党的容身之处?!

    所以沈一贯立刻不遗余力地发动了朝堂上的浙党势力开始弹劾郭致远,弹劾理由很简单,郭致远能够大败倭寇海盗联军,说明他隐瞒了自己真实的军事实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东林党的在野领袖顾宪成虽然不认识郭致远,但是通过徐学聚和他的弟子秦寿在书信中对郭致远的描述,让他觉得郭致远在古田和东蕃搞的那一套和他们的政治纲领背道而驰,确实不是一路人,而像郭致远这样的人一旦不能为东林党所用,未来必定会成为东林党崛起的最大障碍!

    于是在朝堂上就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向来水火不容的浙党和东林党居然同时弹劾郭致远,而东林党弹劾郭致远的奏折更加直白和耸人听闻,预言如果不立刻镇压郭致远,大明江山必定会断送在郭致远手上!这也是东林党的一贯做派,他们向来以国之诤臣自居,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如此如何显出他们的“清流”本色呢!

    幸好郭致远也不是完全孤立无援,他的便宜岳父楚弘纲虽然对郭致远这个毛脚女婿不是很看得上眼,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独生女儿才出嫁没多久就当寡妇吧,加上郭致远未雨绸缪让张承带着重金和各种珍惜西洋宝物来到京城,让楚弘纲转送给楚党在朝中的诸位大佬,楚党和郭致远并无直接利益冲突,自然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在朝议中站出来帮郭致远说话,才没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不过仅有楚党帮郭致远说话显然是不够的,浙党和东林党一句话就怼回去了,你们楚党的楚弘纲是郭致远的岳父,应当避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发言权,楚党能够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已经仁至义尽了,自然不会为了郭致远和浙党及东林党死磕,所以局面还是对郭致远十分不利。

    当然东林党和浙党叫得再凶,最终能够决定郭致远命运的还是万历皇帝,此时的万历皇帝脸上阴晴不定,并看不出明显的喜怒,不过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是会发现万历拿着奏折的手有些微微颤动,熟悉他的人就知道,这是万历雷霆震怒的前兆!

    万历皇帝确实很火,因为他觉得自己被郭致远给骗了!郭致远在他面前一直装得很老实,但是这次的事说明郭致远很不老实!或许东林党说郭致远将断送大明江山的言论有些危言耸听,万历皇帝并不认为能够打败倭寇的郭致远已经拥有了和他这位九五至尊直接对抗的实力,但是仅欺君一项已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就在万历皇帝的怒火即将喷发出来的时候,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站出来了,太子朱常洛!只见朱常洛慢条斯理地站了出来,恭谨地先向万历皇帝行了一礼,朗声道:“启奏父皇,儿臣有些不解,如福建巡抚陈大人所奏,郭致远于东蕃大败倭寇海盗联军,斩首数千,此乃嘉靖朝以来我大明水师从未有过之大捷,其功可比当年的戚帅,而方才诸位大臣弹劾郭致远有谋反之意并无实据,岂有有功而不赏,反以莫须有之罪加之之理?……”

    众人皆十分愕然地望着朱常洛,这位太子殿下向来低调,很少在朝议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怎么突然站出来帮郭致远说话呢?

    朱常洛会站出来帮郭致远说话自然是郭致远下了功夫,这次郭致远让张承送了朱常洛五万两银子,朱常洛不被万历皇帝所喜,每月拨下来的例钱自然不多,而他还要豢养死士、笼络朝臣,手头确实十分拮据,郭致远送的这五万两银子着实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当然朱常洛帮郭致远说话并不只是为了这五万两银子,而是他之前在帮郭致远争取在东蕃开府建衙一事上尝到了甜头,上次在朝堂上他帮郭致远说话显示了他这位未来储君的存在感之后,倒向他的朝臣明显增多了。虽然郭致远并没有明确向他表示效忠之意,但是能够在外交好这样一位强援,对他未来争位无疑是有利的。

    朱常洛这位未来皇帝站出来帮郭致远说话自然效果就不一样了,马上有暗中倒向他的朝臣站出来附和,而之前叫得很凶的浙党和东林党众人也有些哑火了,毕竟他们也怕得罪这位未来皇帝,而且按朱常洛的话说,他们要是继续弹劾郭致远岂不就成了明朝的秦桧,要背负千古骂名了吗?

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

    万历皇帝神色复杂地望了一眼朱常洛,他现在已经有些认命了,不再指望朝臣们能够同意他改换太子,自然就得好好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所以朱常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是高兴的,但是朱常洛帮郭致远说话却让他有些不悦,自己的儿子和自己还是少了一些默契啊!

    不过万历皇帝也不好当着朝臣的面否决朱常洛的意见,既然他已经决定让朱常洛未来接位,这个时候还是维护一下太子的脸面的,就有些心烦意乱地挥挥手道:“此事再议吧!退朝!……”说完就毫不理会面面相觑的朝臣自顾自地起身离开了。

    心烦意乱的万历皇帝本来是想去宠爱的郑贵妃寝宫消解一下烦闷的心情的,走到一半才想起当初重用郭致远正是因为郑贵妃的推荐,这要去了郑贵妃那儿郑贵妃多半也要帮郭致远说好话,所以走到一半又打了转,来到宫里的御花园里散步。

    一边散步一边想着郭致远的事,万历皇帝是越想越恼火,太子和郑贵妃都被郭致远收买了,自己身边还有可以信任的人吗?眼角瞟到一直低眉顺眼躬着身子跟在自己身后服侍的陈矩,陈矩一直在万历身边服侍,却从不恃宠而骄,处事公正,宫里宫外都是有口皆碑的,或许他能给自己一些中肯的意见吧,便沉声问道:“厂臣,今日朝议之事你如何看?……”

    陈矩作为万历皇帝的身边人,郭致远自然是知道他的影响力的,在他给张承的拜访名单中,陈矩就排在最前面,不过郭致远知道陈矩的为人,所以郭致远并没有让张承给陈矩送礼,而只是让张承带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给他,在信中郭致远将此次与倭寇交战的来龙去脉以及东蕃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都对陈矩坦诚相告,并表明自己绝无不臣之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振兴大明。

    陈矩对郭致远的印象一向不错,而且他一生秉持“祖宗法度,圣贤道理”的处事准则,尤其敬佩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郭致远大败倭寇在他看来就有如当年岳飞当年大败金兵,对于明朝是有大功的,所以从主观意愿上他也是想帮郭致远说说好话的。

    所以见万历皇帝问自己的意见,陈矩就小心翼翼地躬身答道:“老奴深居宫中,此等朝廷大事,老奴不敢胡乱多嘴,不过太子所言似乎有些道理,郭致远大败倭寇,于国有功……”

    万历皇帝一听眉头就皱得更紧了,不等陈矩说完就不悦地拂袖道:“连你也帮郭致远那小子说话,莫非也是得了他的好处?……”

    陈矩服侍万历皇帝多年,自然是最了解他的人之一,一听这话就知道万历皇帝已经动了杀机,吓得连忙跪倒在地,泣声道:“圣上明鉴,老奴已是垂死之人,贪图他人好处还有何用?……”

    历史上陈矩死于1607年,也就是一年多后他就过世了,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差了很多,万历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白发萧索的陈矩也不由心头一软,陈矩服侍他多年,对他还是很忠心的,便放缓语气摆摆手道:“厂臣,你起来吧,朕相信你便是了……”

    陈矩颤颤巍巍地爬了起来,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伴当也已老迈至此,万历皇帝心中越发感慨,叹了一口气道:“厂臣,你休怪朕,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满朝文武无一可堪重用之人,你说朕还能相信谁?!……”

    万历皇帝越说越气愤,从袖中甩出郭致远上的奏折,怒气不平道:“最可恨就是郭致远这小子,处处欺瞒朕,没一句实话,居然还上折子向朕诉苦,说什么损失惨重,要朕准其扩充兵额,还要建造船厂,他想干什么?真当朕是昏君吗?其心可诛!……”

    陈矩知道万历是动了真火,自然也不好再为郭致远说话,不过他内心对万历皇帝的话其实是不怎么认同的,万历皇帝生性多疑,喜欢在朝臣中搞平衡,才会出现如今满朝文武却无人可用的局面,便弯腰拾起万历皇帝摔在地上的奏折,看了看后小心措辞道:“那郭致远欺君罔上,确实该杀,不过圣上要杀他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眼下他刚立下大功,若是圣上反杀了他,朝野中恐有非议,而且老奴听说郭致远已经将今岁上贡的税银提前缴纳国库,说明他眼下并无反意,东蕃不过一海外荒岛,成不了大气候,杀与不杀不过是圣上一念间事,不如徐徐图之……”

    这话正说到万历皇帝的痛处,他缺钱啊,朝廷连部队的军饷都拖欠了好几百万两,边军已经发生好几次士兵闹饷哗变事件了,根本没有余力发动一起平叛之战,福建水师连倭寇都对付不了,更别说对付刚刚大败倭寇海盗联军的郭致远了。早知道当初他就不应该放郭致远去东蕃,如今龙归大海,他要收拾郭致远这条小泥鳅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想到这里万历皇帝不由又叹了一口气,有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就先容那小子再逍遥一时吧……”说到这里,万历突然眉头一皱,想到了一个新的难题,皱着眉头道:“若不能立时处置这小子,便得为这小子叙功,我大明与倭寇交战从未有过如此胜绩,若是为其叙功,这封赏就不能低了。这小子年纪轻轻,便已位居五品知府,独掌东蕃,让朕不好拿捏了,若再封赏,他手中权力更大,到时只怕真连朕都压制他不住了!……”

    万历皇帝越想越后悔,曾几何时,郭致远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只能折腾的猴子,绝翻不出自己的五指山,所以他会让郭致远在东蕃开府建衙,没想到这只猴子到了东蕃后居然闹出这么大动静,已然成了自己的一块心病,搞不好哪天发作起来,还真会要了自己的命!

第三百六十七章 封爵

    陈矩一看万历的脸色阴晴不定,显得十分纠结矛盾,便小声建议道:“圣上不妨给他些有名无实的封赏,这样既不会让他继续坐大,成为朝廷之患,也能笼络他,让他以为圣上对他恩宠依旧,不会急着造反,等圣上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不迟……”

    “有名无实的封赏?”万历皇帝眉毛一扬,心中一动,有了主意,挥了挥手道:“有了!

    厂臣,你替朕拟旨吧,郭致远大败倭寇,壮我大明国威,于国有功,封其为四等伯爵,封号东蕃,也算对得起他了,其他扩充兵额,建造船厂等请求一概不准!……”

    陈矩一听就愣住了,要知道明朝对于爵位的封赏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来说只有宗室和立下大功的外戚才能封爵,整个明朝因功封爵的文官只有三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了,王阳明的功绩自不必说,其余两位王骥、王越普通人可能不熟悉,但在明朝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王骥为明英宗时期兵部尚书,当时蒙古瓦剌部进犯大明边境,兵部侍郎(兵部二把手)柴车、徐晞等人前往边塞抵御敌军,但都没有成效,不得已情况下,王骥只能自己出马,亲任督军,60岁高龄出塞,然后一举平乱。后又平定麓川宣慰使思任发的叛乱,获封靖远伯,成为明朝第一个因功封爵的文官。

    和王阳明、王骥相比,另一位封爵的文官王越活跃在战场之上的时间是最长的,从成化三年(1467年)起赞理军务,到成化八年开始总督军务,到弘治十年复起重掌兵事,王越主导了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延绥大捷、贺兰山之战等重大战役,三次出塞,身经十几战,收复了河套地区,可谓功勋累累,并被授予威宁伯。(注:明朝的爵位制度和我们熟悉的其他朝代公、候、伯、子男封爵等级划分略有不同,只有公、候、伯三等)

    但无论是王阳明还是王骥、王越,在获得封爵的时候都已是身居高位资历丰厚的老人了,像郭致远如此年轻就获封伯爵的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不过陈矩不愧是最了解万历皇帝的近臣,马上明白了万历皇帝的用意,万历皇帝确实是没有办法,皇帝能够封赏给臣子的无非就是升官赏钱,万历皇帝不想让郭致远继续坐大,自然不能再升他的官,至于赏钱,他自己还缺钱呢,还指着郭致远给他纳贡税银呢,怎么可能给郭致远赏钱呢,能够拿得出手只有这有名无实的爵位了。

    明白了万历皇帝的用意,陈矩就连忙奉承道:“圣上圣明,圣上封郭致远为四等伯爵,可谓皇恩浩荡,那郭致远唯有尽心为圣上办事,以报皇恩,他日他若反叛,必为天下所唾弃,自取灭亡!……”

    万历皇帝摇了摇头,苦笑道:“眼下朝堂震荡,时政艰难,朕也只能行此非常之举了,希望郭致远那小子能知进退,别再跟朕玩心眼了,否则朕定不饶他!……”

    果然万历皇帝的旨意一出又引起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在浙党和东林党的疯狂弹劾下万历皇帝不仅没处置郭致远,反而给了他这样史无前例的荣耀,直接封他为东蕃伯,群臣纷纷在朝议上反对,不过万历皇帝心意已决,而且郭致远所立的军功也确实算得上是空前绝后,当得起这样的封赏,加上此时内阁因为沈一贯和沈鲤都已去职,继任首辅朱赓又不够强势,所以最后还是顺利通过了朝议。

    旨意传到东蕃,郭致远也是好一阵愕然,他也没想到万历皇帝会给他这么大一顶帽子,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万历皇帝的用意,朝向他道贺的众人苦笑道:“皇帝这是已经对我起了杀心,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不过此时的郭致远确实也顾不上万历皇帝到底怎么想了,扫除了倭寇的威胁,东蕃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他不可能因为顾忌万历皇帝的猜忌就停下来,不管怎么说,这次大败倭寇海盗联军带给郭致远的还是好处多多,虽然福建官方一直在刻意封锁消息,福建沿海百姓还是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他们受倭寇荼毒已久,自然是欢天喜地,视郭致远为戚继光在世,这也让郭致远在福建民间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声望这东西还是很有好处的,现在福建海商都知道东蕃海域是最安全的,纷纷跑到东蕃来做生意,就连不少普通老百姓也纷纷跟船跑到东蕃讨生活,自发地掀起了一波移民东蕃**,好在郭致远早有准备,在当初做筑城规划的时候,他就专门划出了自由贸易区和货物仓储区,如今自贸区的商铺已经炒到两万两一间,还一铺难求,要知道此时两万两银子在京城都可以买一座豪华院子了,这还是郭致远并不想做黑心的地产开发商,刻意限制了房价的上涨,同时为了照顾那些买不起商铺的小商贩,专门在自贸区旁边又开辟了自由集市,允许小商贩摆地摊,只收取很低的摊位费和管理费,这样看起来貌似少赚了很多钱,却让东蕃的自由贸易就很短时间就变得无比繁华,人气旺得很,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比起商业高度发达的苏杭地区也丝毫不差。

    这还不是最让郭致远高兴的,最让他高兴的是有不少读书的士子和秀才也被他的声望感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纷纷来投效,这也大大缓解了郭致远的人才危机,现在郭致远最缺的就是能够识文断字的基层干部,同时东蕃学院的建设也已进入尾声,急需教员,别看这些来投效的士子大都没有考取功名,但明朝的科举制度是有很大缺陷的,这些士子中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这天郭致远刚从外面巡视回来,王喜就欣喜若狂地跑了进来,气喘嘘嘘地道:“少…少爷,来…来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正域

    王喜是郭家的老家人了,跟着郭致远从京城一路走到现在,郭致远也有心栽培他,让他跟着李锦去经营海贸生意,哪知道这家伙却不长进,跟着李锦在海上跑了两趟就死活不去了,说是晕船,其实是怕危险,郭致远只好让他回到自己身边打杂,照顾一下自己的生活起居。王喜虽然没什么才干,但是手脚还是勤快的,有时候还喜欢耍宝,也能给郭致远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添点乐趣,便故作生气地瞪了他一眼道:“你能不能把舌头捋直了再跟我说话,连句话都说不清楚,没长进的东西!……”

    如今郭致远位高权重,威严日深,他一瞪眼王喜越发慌了,结结巴巴地道:“少…少爷,你…你知道我…我一着急说…说话就…就结巴,这…这是…打…打小就…就有的毛病,改…改不了!……”

    郭致远看王喜这副模样不由暗暗好笑,知道再吓唬他他越发说话不清了,便笑着挥挥手道:“行了,行了,改不了就改不了吧,说吧,到底谁来了?……”

    王喜见郭致远笑了才松了一口气,说话果然顺溜多了,兴奋地手舞足蹈道:“是老爷,老爷来东蕃了!……”

    “什么?!”郭致远惊喜莫名地跳了起来,一把抓住王喜追问道:“我爹来了?为何不早告诉我!……”

    虽然郭致远穿越到这个时空后和便宜老爹郭正域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在郭致远心里却早已把郭正域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了,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郭正域因为受“妖书案”牵连下狱,后虽被重新启用,代理礼部尚书,但又卷入党争,再次被贬,最后在抑郁中去世。这一世,郭致远虽然竭力想改变郭正域的命运,让他选择外放去甘肃当巡抚,但历史的强大的惯性还是让郭正域在乙巳京察中被贬职,回到老家江夏养老,郭致远担心他像原本的历史一样郁郁而终,在得知消息后就连给郭正域去了几封家书,劝郭正域来东蕃散心,休养一段时间,但是郭正域却一直没答应,没想到郭正域会连招呼也不打突然来到东蕃,如何不让郭致远惊喜若狂呢!

    王喜被郭致远捏着手腕连声喊疼,郭致远这才发现自己的失态,松了手连声催促道:“我爹在哪儿呢?快带我去!……”

    王喜甩了甩被郭致远捏红了手腕,嘟噜道:“就在后院的宅子里,少奶奶正陪着呢,都来老半天了,老爷说你公务繁忙,不让告诉你!……”

    郭致远也顾不上跟王喜夹杂不清了,拔腿就往后院跑。此时郭正域正坐在花厅正中的椅子上,楚婉儿坐在下首小心翼翼地陪着,这是楚婉儿第一次见公爹,心情自然是紧张的,她本是坐不住的性子,此时却不得不做出一副贤良淑德的小媳妇模样,一本正经地陪着公爹说话,郭正域也是不苟言笑之人,公媳两人客套了两句就无话可说了,大眼瞪小眼,气氛着实尴尬,楚婉儿越发不自在,在心里都快把郭致远骂死了,心说这该死的郭致远怎么还不来?

    正想着,郭致远便一阵风地跑了进来,楚婉儿惊喜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习惯性地双手一叉腰,用纤纤玉指指着郭致远的脑门娇嗔道:“你还知道回来啊,还要不要这个家了……”,说到一半才想起公公在场呢,自己这模样可不像个贤惠的儿媳妇,连忙把叉腰的手放下来,红着脸道:“相公你回来就好了,我去给你沏茶……”说完就一溜烟跑了。

    郭致远也顾不上笑话楚婉儿的小女儿态,定定地望着坐在椅子上的郭正域,郭正域比郭致远离京时老了很多,双鬓已经斑白,脸颊也更加消瘦了,好在精神状态看着还不错,郭致远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颤声叫了一声“爹!……”就再也说不出话了。

    郭正域看到郭致远也有些激动,眼眶里隐约有亮光闪动,不过他向来是比较内敛的,朝郭致远点了点头,嘴角含笑道:“远儿,你真的长大了,听说圣上已经封你为东蕃伯,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啊,你也算是为我们郭家光宗耀祖了,为父很是欣慰啊,爹已经老了,不能再为朝廷效力了,今后咱们郭家就靠你了……”

    郭致远听出郭正域言中的萧索之意,有些不平地道:“爹您哪里老了?!是朝廷昏庸,无识人之明,放着您这样的大才不用,就知道搞党争,这样争来争去,迟早得把大明江山给争没了!……”

    郭正域一听就双眼一瞪,拍着椅子扶手对郭致远怒斥道:“胡说八道!你身为朝廷命官,深受皇恩,你更应该精忠报国,怎能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语!……”

    郭致远知道要跟便宜老爹这种忠君思想埋到骨子里的人争论这个问题简直是找骂,连忙腆着脸转移话题道:“爹,你怎么也突然来了?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接你啊!……”

    郭正域也觉得对儿子过于严厉了,放缓语气道:“爹不放心你啊,别看你现在风光,年纪轻轻就封了东蕃伯,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且这仕途险恶,往往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啊!我来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搞得兴师动众,授人以柄……”

    感受到便宜老爹对自己浓浓的舔犊之情,郭致远心中越发感动,同时也是暗喜不已,郭正域可是被誉为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史书评价他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如果不是因为受“妖书案”牵连,成为了党争的牺牲品,其历史成就肯定远不止于此,如果能让郭正域留在东蕃,那对自己的帮助就太大了,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道:“那爹您就留下来呗,有您在我身边时时提点,儿子便不会犯错了……”

    郭正域瞟了郭致远一眼,犹豫了一下道:“爹老了,也提点不了你什么了,你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再说爹虽已致仕,但朝中仍有不少人盯着爹呢,若是爹留在东蕃不走了,只怕又要惹出多少事端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东蕃书院开学了

    郭致远知道郭正域这只是托辞,其实是心中有顾虑,郭正域可是官至三品,做过封疆大吏的,要他帮自己这个五品知府的儿子来当参谋,多少有些面子上过不去,郭致远知道这事急不得,既然郭正域来了,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忽悠他留下来,便以退为近道:“那爹你多少也住些日子再走,让儿子也尽尽孝心,陪您到处走走看看,这东蕃的风土人情和内陆还是大有不同的……”

    郭正域这回倒是没再拒绝了,点了点头道:“东蕃虽属我大明管辖,但一直孤悬海外,你能说服圣上在东蕃开府建衙也算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我既然来了,自当好好考察一番,不过你公务繁忙就不必陪着我了,让王喜领着我到处转转就行了……”

    接下来几天郭正域就每天在王喜的陪同下四处考察,看到东蕃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也是让他倍感震撼,尤其是自贸区那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更是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怎么也想不到郭致远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将本是一片荒岛的东蕃建设成如此气象!

    郭致远虽然没有亲自陪着郭正域考察,但却一直关注着郭正域对东蕃的评价,每天都会单独把王喜叫来询问郭正域考察东蕃的反应,得知郭正域对东蕃的建设赞不绝口,而且兴致颇高,每天都要逛到太阳下山才会打道回府,郭致远心中对说服郭正域留在东蕃帮自己的把握就更大了,眼下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时机。

    时机很快来了,东蕃书院已经全部建成完工,郭致远准备面向全国广招学子,搞一个盛大的开学仪式,正式打响东蕃书院的名号!原本东蕃孤悬海外,自然没有人愿意跑这么远来读书,不过现在郭致远在福建民间声望如日中天,而且郭致远为了吸引人才还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所有从内陆来求学的蒙生士子,不仅学费全免,包食宿,学习成绩优异的话每年还能获得高达五十两银子的奖学金,所以消息一传出就应者云集,初步统计此次招收到的蒙生士子多达近千人,要知道此时明朝最大的学校---国子监也不过几百名学生呢!

    为了准备这次盛大的开学仪式,郭致远这些天差不多天天都窝在东蕃书院的建设工地上,事无巨细都一一亲自过问,不过到了正式开学之日,他却是把一切筹备事宜都交给了徐光启等人,自己却脱了官袍换了一套青布长衫陪着郭正域去参加开学仪式。

    郭正域可是担任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后来还当了东宫讲官,对于教育问题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的,听闻有此盛事也是兴致勃勃,一早就拉着郭致远来到阳明山下的东蕃书院,按照郭致远的规划,他是要把东蕃书院办成全国知名的书院,规模自然不小,占地面积足有上千亩,校舍林立,亭台楼榭点缀其中,在背后郁郁葱葱的阳明山衬映下,端的是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门口那气派十足的校门,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郭致远并没有照搬现代那些大学的校门设计,而是采用这个时代常用的牌楼式校门,校门全部用汉白玉雕砌而成,高达十几米,下面又分三个门,因为根据郭致远的规划,东蕃书院将分为小学部、中学部和军校部,再根据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分班。

    小学部主要招收的启蒙阶段的学生,主要以东蕃新移民和本土土著的子弟为主,中学部则是面向全国招收来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蒙生和士子为主,军校部则是以自新军将士为主,培养基层军官。

    两边的侧门各刻了一副对联,内容则是郭致远再次“无耻剽窃”,小学部这边简单,刻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军校部这边刻的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横批则是贯穿整个牌楼,写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郭正域远远看到东蕃书院的恢宏气势就连声称好,欣慰地对郭致远称赞道:“远儿,教育乃国之根本,你这东蕃书院办得好啊!……”

    郭致远等的就是郭正域这句话,腆着脸笑道:“现在还只是个空架子,关键是教授奇缺,爹爹您当过国子监祭酒,不如您留下来帮我管这一摊子吧!……”

    郭正域笑着用手指点了点郭致远却不接话,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校门前,仰头看着校门前这两幅对联,郭正域默念了一下若有所思,郭致远有心卖弄,故意指着那两幅对联问道:“爹,您觉得这两幅对联如何?……”

    郭正域瞟了郭致远一眼,点了点头含笑道:“虽对仗不太工整,也还算有些新意……”说完看到郭致远面露得色,便又故意道:“只是这书法着实有些差强人意,不知是何人所写?”

    这字当然是郭致远亲笔题的,他可是把东蕃书院当成了自己培养人才的摇篮,自然不可能把这校门题字的特权让给别人,当年蒋.介石能够在军阀割据中统一大半个中国,靠的就是他当过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这一点郭致远是非常在意的,哪怕明知自己的书法水平不行,还是坚持由自己亲自题字,为此他可是连练了好几个月,写废的纸都有好几箩筐,才勉强拿出一张能拿得出手的交给工匠拓刻。

    所以郭致远一听就不由俊脸一红,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道:“爹,揭人不揭短,您就别笑话我了!”,郭正域当然是早猜到这是郭致远写的,才故意这么说,他现在对这个儿子自然是极满意,觉得他处处青出于蓝胜于蓝,难得见他露出囧态,便抚着胡须开怀大笑起来!

    此时校门外除了郭致远父子,还有不少此次从内地慕名而来的蒙生和士子,此时正兴奋而又好奇地指着东蕃书院这别具一格的校门在那里议论呢,郭致远特意不穿官服,也是想听听这些未来的东蕃书院学子对这所学校到底怎么看,所以一边陪着郭正域聊天,一边也在尖着耳朵听着这些蒙生士子的议论。

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畴

    郭致远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的士子水平,这个时代的文人吟诗作对讲究的是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所以士子们对于郭致远这两幅颇有深意的对联颇不以为然,他们可不知道这对联是郭致远亲题的,还以为是书院中哪位教授的手笔,就直接开喷了:

    “这对联是文理不通,对仗也不工整,居然还堂而皇之地挂在书院大门口,看来这东蕃书院水平也不怎么样啊,该不会误人子弟吧?若不是冲着这里读书免学费,我真不愿意来!……”

    “就是,瞧这书法字迹跟鸡爪爬的一样,还不如我呢……”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我等读书之人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吗?若不然读书何用?我等不如打道回府吧……”

    …………

    郭致远听着士子们的议论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他当然不指望这次招收的近千名士子都能成为可造之才,不过还是寄予了厚望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期望值过高了,要让这些长期受封建儒家思想洗脑的士子文人接受自己来自后世的新思想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这时郭致远突然听到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朗声道:“我觉得这对联写得很好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何等的志向,何等的胸怀,写这对联的必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大智者!……”

    郭致远惊奇地转头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少年,这少年身材瘦弱,身穿一件粗布长衫,因为身材矮小,这长衫穿在他身上并不合身,大约是拿大人的长衫改的,看着有些滑稽,相貌也很一般,唯有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亮若星辰让人印象深刻。

    那少年一说话立刻引来了周围士子的嗤笑:“哟,这是哪里来的小毛孩?乳臭未干还学人吟诗作对?就你这样还来读书?趁早回家去吧!……”

    那少年却丝毫不怵,昂首挺胸道:“有志不在年高,我七岁能做诗,八岁能作对,你们凭什么瞧不起我?……”

    士子们顿时轰然大笑起来,一名手持折扇尖嘴猴腮的士子嗤笑道:“哟,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啊!那我便考你一考,我出一上联,你若能对上来,便算你说得有理!……”

    那少年胸有成竹地大声道:“你只管出题,我若对不上来,立刻打道回府!……”

    那士子见少年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也有点犯嘀咕,心说莫非这少年真是天才不成,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夸海口,这对子自己可不能出简单了,要不然周围这么多人看着这面子可就丢大发了,他眼珠一转,想到了前段时间别人给自己出的一个对子,自己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也没对上来,正好用来刁难这少年,当下把折扇一收指着那少年摇头晃脑道:“那你听好了,:白豆腐,豆腐白,做人清正博学学李白……”

    周围的士子一听这上联也都冥思苦想起来,这对子不好对啊,以豆腐入题,立意却颇为深远,末尾还要对应一位历史名人,那少年却只是略一沉吟,便朗声答道:“这对子好对,黑砚台,砚台黑,为官铁骨叮当当包黑!……”

    那少年这下联一出顿时让周围那些刚才还有些看不起他的士子情不自禁地齐声叫起好来,这少年所对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显示出其不凡的抱负,确实是一难得的佳对,更难得的是这少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对出下联,足见其才思敏捷。

    那尖嘴猴腮的士子刁难少年不成,自己讨了个没趣,红着脸灰溜溜地走开了。郭致远却盯上了这个才思敏捷的不凡少年,待众人稍稍散去,就连忙上前拦住他,微笑着问道:“这位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氏啊?……”

    那少年见郭致远身着长衫,只当他也是来求学的士子,便朝他微微拱手道:“这位兄台,我叫洪承畴,福建泉州人士……”

    洪承畴?郭致远一听先是一愣,继而狂喜,有些不敢置信地一把抓住洪承畴追问道:“你就是洪承畴?!”

    历史对于洪承畴的评价比较偏负面,但不可否认,洪承畴绝对算是明朝末年文臣武将中最有能耐的一位,无论是文韬武略,他都要远超同时代的袁崇焕等人,在他的指挥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被打得到处逃窜,几度险些被彻底勒杀,如果不是明朝末年大明江山已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没准他还真能力挽狂澜。

    洪承畴之所以被历史学家诟病无非是因为他背叛大明当了满清的走狗,但平心而论,在洪承畴当时的处境下做出那样的选择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和那些主动降清的大明叛臣不同,洪承畴在锦州兵败被俘之初是宁死不降的,绝食数日,皇太极对他极其看重,极尽拉拢之能事他也不为所动,据野史记载,皇太极最后是派他最宠爱的庄妃(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庄皇太后)使出美.人计才让他归降。

    而洪承畴降清后也确实没有辜负皇太极的器重,为满清平定中原夺取大明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被称为“开清第一功臣”,这固然为忠于大明的汉臣所不耻,但从另一角度来讲,洪承畴降清后极力推行满汉融合,客观上起到了加速国家统一缓和民族矛盾,使得中原百姓免于战乱生灵涂地的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穿越者,郭致远当然不会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左右,他非常清楚,像洪承畴这样的能人,在于你对他怎么使用,用好了,他就是治世名臣,如今洪承畴遇到了自己,自己当然不会让历史重演,一定要牢牢地把这位能人抓在手里,让他成为自己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得力臂助!

    想到这位“开清第一功臣”被自己截胡,那还有皇太极什么事啊,郭致远越发兴奋,有些忘形地哈哈大笑起来:“哈哈,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第三百七十一章 开学演讲

    洪承畴此时不过十三岁,着实有点被状若疯癫的郭致远吓到了,有些惊恐地用力摔开郭致远的手,一脸警惕地望着郭致远,又是戒备又是疑惑地问道:“这位兄台,小生与兄台素未谋面,为何兄台却像是早认识小生一般?……”

    郭致远要截胡洪承畴这位“开清第一功臣”,自然要趁洪承畴现在年幼把他“忽悠瘸了”,当下大展“忽悠神功”,神神秘秘地微微一笑道:“本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可预测未来,前日本府夜观天象,算出我福建将出一百年难遇之天才,本府又特意卜了一卦,算出那天才姓洪名承畴,便应在小兄弟你的身上,所以方才有些失态,小兄弟莫怪啊!……”

    洪承畴在乡里素有“天才”之名,就连他的启蒙恩师洪启胤(洪启胤:万历己酉科举人,曾任云南按察使,出仕后在家乡设馆教学)也曾赞他“家驹千里,国石万钧”,自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顿时把郭致远当成了江湖骗子,撇撇嘴道:“小生家境贫寒,身无长物,兄台就不必在小生身上枉费精力了!……”突然他心神一动,留意到郭致远自称“本府”,顿时眼睛一亮,瞪大眼睛道:“本府?莫非您就是大败倭寇圣上亲封东蕃伯的郭致远郭大人?!……”

    郭致远被道破身份,更得注意形象了,故作威严地干咳两声道:“正是本官,小兄弟,你切莫误会,本官确实能预测未来,方才所言并非虚言……”

    他话还没说完,洪承畴已经“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倒头就拜,激动道:“小子有眼无珠,不识得大人,还请大人恕罪!大人乃是戚元帅在世,自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郭致远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早知道他只要亮明身份就能让洪承畴倒头就拜就不必那么费事了,说到底这也是地位使然,当初郭致远一穷二白要招揽人才自然不易,但如今郭致远手握重拳独掌东蕃,在福建声望如日中天,要招揽人才自然是一呼百应。洪承畴本是热切功名之人,又正值少年,视郭致远这等年少有为的官场新贵为偶像,在家乡听了郭致远的事迹就热血沸腾,才会专程跑到东蕃来求学,见了他哪有不倒头就拜之理?

    不仅洪承畴,周围那些蒙生士子听说眼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东蕃伯郭致远,也都又是惊慌又是激动地跪倒一地,郭致远只得将众人一一扶起,好言勉励了众人一番,又特别叮嘱洪承畴一定要努力学习,他会重点关注他的学业状况,这才在众人热切和敬仰的目光中快步离开了。

    郭正域看到儿子在士子中有如此威望也很是欣慰,叮嘱道:“方才那洪姓少年确实不凡,是个可造之才,远儿你既然要办书院就当尽心尽力,不可误人子弟……”

    郭致远就知道郭正域也动了惜才之心,只不知道他知道洪承畴在原本历史上当了大明叛臣还会不会这么看重他,不过现在洪承畴应该没什么机会当叛臣了,连忙道:“爹,如今东蕃初创,儿子着实分身无术啊,不如爹你留下来亲自教导,这样就不会误人子弟了!……”

    郭正域也终于松口了,长叹一口气道:“罢了,罢了,爹已本打算就此归隐山林了却余生,难得你有此心,兴办书院,爹便勉为其难帮帮你,若能教出几个可造之才,也算是为国家发挥余力了……”

    郭致远自是大喜过望,带着郭正域来到开学典礼现场,在现场负责筹备的徐光启等人也纷纷过来拜见郭正域,得知郭正域答应留下来帮郭致远管理东蕃书院也都很是高兴,有郭正域这位大贤坐镇,他们身上的压力也就小多了,对打响东蕃书院的名气也大有帮助!

    开学典礼放在东蕃书院的大操场举行,这个大操场郭致远是完全按照现代的学校操场设计的,有环形跑道,有单杠双杠,有跳远沙坑,还有足球场、篮球场等,让从未见过的内陆士子们都觉得新鲜又好奇,纷纷热烈地讨论着这些奇怪的器械有何用途。

    这时就有成队的自新军士兵过来维持秩序,指挥士子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方阵,士子们虽有些不适应,但感受到自新军士兵身上那股凌厉的肃杀之气,知道这些都是杀过倭寇的英雄,所以倒没有太大的反弹,都非常听话地服从指挥排成方阵,叽叽喳喳的操场也很快安静了下来。

    看着主席台下黑压压一片排成整齐方阵的士子们,郭致远也是豪气顿生,拿起他特意让工匠做的铁皮扩音筒走到主席台中央,准备开始他的开学典礼演讲,为了这次演讲郭致远可是精心准备了很久,因为他知道这些士子都是他将来培养的中坚力量,他必须在他们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这第一次的开学演讲至关重要。

    台下的士子也都满眼热切地望着台上的郭致远,郭致远的年纪比他们大不到十岁,但已是五品知府了,关于郭致远的传说在福建民间也早已传得神乎其神,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偶像般的传奇人物,怎能不让他们倍感兴奋呢!

    郭致远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士子们,大声喊话道:“各位士子,欢迎你们不辞辛劳漂洋过海来到东蕃书院求学,在这里你们将开启新的人生,不过本府劝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东蕃书院的教学方式可能和你们之前所学完全不一样,在东蕃书院学的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还要学格物、学武术、学骑射、学种地……在东蕃书院读书你们会很辛苦,因为你们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不仅要流汗,甚至可能要流血!……”

    台下本来满脸兴奋的士子们顿时一片哗然,学骑射、学武术他们还能理解,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有的书院也开设有射箭和马术课,可这学种地是什么鬼?这不是有辱斯文吗?还有读书要流汗甚至还要流血?这未免也太狠了吧?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送命的好吧?

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中国说

    就连一旁的徐光启等人也都有些脸色失常,心说,老大啊,这些士子可是好不容易才从内陆招来的,你这么说还不得把他们都吓跑了啊,到时候偌大的书院没几个学生,这书院还怎么办得下去啊?

    郭致远却是早猜到士子们会是这样的反应,这些士子之前受的都是传统封建儒学教育,身上的娇气和迂腐气着实不少,他故意这样说就是要打掉他们身上的娇气和迂腐气,同时也能让他们对自己这第一次的开学演讲记忆深刻,他才能在他们心里播下新思想的种子,在他们身上打下自己的烙印!

    于是郭致远就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地继续大声道:“如果你们接受不了书院的教学理念,感觉适应不了,你们现在就可以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因为东蕃书院要培养的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腐儒,而是上马能打战,下马能种地,提笔能书强国策,提刀能杀犯边敌,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国之栋梁!……”

    士子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了,这么远跑来了总不能真的就这样打道回府,不过也有部分志向远大的士子被郭致远后面的话给激励出了豪情壮志,目光重新变得热切起来,其中就有洪承畴,他个子矮,所以排队列的时候排在最前排,此时正激动地双拳紧握目光灼灼地望着台上侃侃而谈的郭致远。

    郭致远知道对这些士子不能一味地打击,是时候灌点“鸡汤”了,便放缓语气道:“我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我中华儿女皆以此自豪,觉得四海皆蛮夷。然果真如此吗?两年前,本府曾出使吕宋,为吕宋酋擅杀我大明无辜商民一事与西班牙人交涉,虽幸不辱使命,但也因此深有感触,大西人船坚炮利,对我中国虎视眈眈,在他们眼里我中国已垂垂老矣,不足为惧,所以他们才敢擅杀我大明无辜商民。东瀛不过一小小岛国,然倭寇祸乱我中国沿海久矣,朝廷为何却束手无策?只因国力衰退,武备松弛,此正如虎老被犬欺同理……”

    这批士子大都来自福建,所以对倭寇都是恨之入骨,对郭致远这番话也最有感触,听着听着也慢慢被郭致远的情绪所感染,拳头都捏起来了,目光也变得坚毅起来了!

    郭致远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继续道:“也怪不得大西人和倭寇等蛮夷之国如此轻视,如今之中国暮气沉沉,文官贪财,武将怕死,早不复开明之初四夷慑服万邦来朝之盛世景象,故本府在东蕃开府建衙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修建东蕃书院,为何?因为本府要证明我中国绝非垂老之病虎,而乃暂时沉睡之雄狮!故振兴中华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尔等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本府希望你们牢记书院院门门楼上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士子都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听了郭致远慷慨激昂的演讲都激动得热血沸腾,站在最前排的洪承畴更是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士子也都跟着振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时间呼喊声响彻云天,连书院后面山林中的飞鸟也被惊得震翅而飞,为这激动人心的一幕更添了几分震撼!

    别说士子们,就连同在主席台上的徐光启等人也同样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说之前他们追随郭致远更多的是为了谋个好前程的话,在这一刻他们真正找到了追随郭致远的意义,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郭致远的决心。唯有初到东蕃的郭正域有些神色复杂,一方面他为儿子有这样的志向和魄力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他又一种深深的担忧,因为他知道刚才郭致远的这番话在此时的明朝绝对是非常大逆不道的,必然会给郭致远带来很多的非议和麻烦。

    郭正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郭致远的这番演讲被记忆力超强的士子整理出来,并取了一个标题,叫“少年中国说”,这篇《少年中国说》传出去以后在士林中掀起了极大的风波,因为郭致远在演讲中直指当今朝廷的昏聩衰败,被传统的士林中人认为是大逆不道,更有激进分子如东林党人直斥郭致远是“乱臣贼子”,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士林中声望极高的“当代大儒”,别小看这些“当代大儒”的影响力,他们一句话往往能毁掉一个人,如果不是东蕃孤悬海外,只怕会有人直接冲到东蕃府衙围攻郭致远了,他们暂时奈何不了郭致远,就开始联手抵制东蕃,东蕃在内陆的贸易大受影响,各地官府对于来往东蕃的货物和商船盘查也明显严格了许多。

    不过郭致远并不后悔,如今的东蕃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对于内陆的依赖也不像创建之初那么强烈了,而且商人逐利,只要有钱赚,就不愁没人跟东蕃做贸易,对东蕃的抵制和封锁也不可能持续太久。

    而且现在抵制郭致远的大都是上了年纪思想僵化的老酸儒,许多年轻的热血士子私底下对郭致远这篇《少年中国说》还是很认同的,这段时间就不断有年轻士子跑来东蕃,就想见一见能说出此等常人不敢说的叛逆言论的郭致远到底是什么样子,其中有不少还是在各地小有名气的年轻俊杰。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士子,郭致远也不好端架子,不但亲自接见,还要全力拉拢,不过连续应酬下来他也有些不胜其烦了,这些年轻士子中夸夸其谈之辈多,有真才实学的少。他刚送走一批眼高手低的年轻士子,就见法正又走进来说有一位客人需要他亲自出面去接待,他就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今后这种事以后你让徐先生或者曾先生出面就行了,若确有真才实学便留下来,夸夸其谈的便给些盘缠银子打发走便是了……”

    法正的神色却有些古怪,吞吞吐吐地道:“这位客人有些特殊,恐怕只能大人亲自出面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冷弦凝来了

    郭致远便有些奇怪了,法正向来是直脾气,怎么还和自己玩起了猜谜游戏,便瞪了他一眼道:“到底是何人来了?怎么还藏头藏尾的?快说!……”

    法正却依然不肯说,挠着头道:“大人亲自去看看便知道了,人还在码头呢,大人您不去不肯下船……”

    郭致远越发奇怪了,眉毛一扬道:“哟呵,好大的架子,还得我亲自去迎啊,行,那便去看看,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来到码头,法正远远地朝码头正中停泊的一艘大福船上一指:“人就那艘船上,大人自己上去吧,属…属下有些内急,先…先走了!……”说完就飞一般地跑了。

    “这个法正搞什么鬼?古里古怪的!”郭致远皱了皱眉头自语道,不过他也没多想,他相信法正是不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的,便信步走下码头,顺着跳板上了那艘大福船。

    才走上甲板,看到船尾甲板上面海而立的倩影,郭致远便如被雷电击中般定住了,是冷弦凝!冷弦凝对自己的情意郭致远也是能感觉得到的,论起来冷弦凝绝对是对他帮助最大的女人,从最开始办妙衣坊到神仙牌卷烟销售,甚至包括张承的情报网络搭建,冷弦凝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着郭致远,尤其是东蕃草创前期,资金和各种物资都奇缺,冷弦凝不惜抽调了妙衣坊所有的流动资金,甚至还向钱庄拆借,才让东蕃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间。可以说没有冷弦凝的帮助,就没有郭致远的今天!一个女人能为你做到这个份上,那绝对是真爱了!

    正因为如此,郭致远才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冷弦凝,甚至连他和楚婉儿结婚的事都不敢告诉她,虽然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郭致远却不敢去做这样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的美梦,因为他知道无论是楚婉儿还是冷弦凝的性格,都不可能接受去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尤其是冷弦凝如此冰清玉洁的气质,这样的念头让郭致远觉得想想都是对她的一种亵渎!

    所以郭致远只能这样定定地望着冷弦凝的背影,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最后还是冷弦凝先转过身子,幽幽地望着郭致远,轻叹了一口气道:“郭公子,郭大人,哦,现在应该叫你郭爵爷了,你如今可是好大的名声,怎么见了小女子却无话可说呢……”

    郭致远越发窘了,嗫嚅着道:“冷…冷姑娘,你…你怎么来了?……”,冷弦凝的声音越发幽怨:“怎么?我不能来吗?郭大人在京城与婉儿姑娘喜结连理,却连张喜帖都吝啬发给小女子,如今郭大人在东蕃打下偌大的基业,小女子还不能来讨杯喜酒喝吗?……”

    郭致远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想想也是,张承的情报网络都是依托妙衣坊建立起来的,身为妙衣坊大股东的冷弦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和楚婉儿在京城成婚的事呢?说到底自己也是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罢了!

    想到这里,郭致远索性把心一横,正视着冷弦凝坦诚道:“冷姑娘,是我对不起你,你想要我怎么补偿你,只要我郭致远能办得到的,我绝无二话!……”

    冷弦凝美目中顿时泛起了水雾,望着郭致远凄然一笑道:“公子有何对不起我?说起来小女子还得感谢公子,若非遇到公子,小女子还在与青灯古佛相伴,虚度人生,岂非错过许多精彩,小女子无欲无求,更不需要公子做何补偿……”

    郭致远听得心如刀绞,越发愧疚了,连忙道:“冷姑娘切莫如此说,若无姑娘相助,又岂有郭某今日,不仅郭某,还有东蕃数十万百姓也都应该感谢姑娘,姑娘若有用得着郭某的地方,郭某便是拼了性命不要也要为姑娘办到的!……”

    冷弦凝悄悄用袖摆拭去眼角的泪花,强笑道:“有公子这句话便足矣,小女子在福州就听闻如今的东蕃气象万千,繁华不下苏杭,今日来了,公子不领小女子到处看看吗?……”

    郭致远巴不得打破眼前的尴尬气氛,忙不迭地道:“冷姑娘大驾光临,令东蕃蓬荜生辉啊!我自当尽地主之谊,为冷姑娘当好向导……”

    当下郭致远领着冷弦凝下了船,沿路为冷弦凝做着介绍,这东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可以说是凝聚了郭致远的心血,所以郭致远介绍起来自然是滔滔不绝,完全忘了和冷弦凝之间的尴尬关系。

    而冷弦凝看到东蕃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惊异不已,想到眼前这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正是身边这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奇男子一手缔造的更是让她倾心不已,美目不时地望向旁边豪情万丈口若悬河的郭致远,郭致远却浑然不觉有何不妥,男人都是这样,一方面害怕面对与配偶之外的异性牵扯不清,一方面又很享受被美丽的异性用仰慕的目光注视的感觉,或许这就是男性本“渣”吧!

    一路走到东蕃书院的大门口,郭致远指着书院大门口的那两幅对联正要卖弄一下,突然听到身后的驰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郭致远一听就皱起了眉头,他可是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准在东蕃书院门前的驰道上驰马的,以免打扰学子们读书,就有些恼怒地转过头来准备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公然违反自己的禁令!

    可回头一看来人,郭致远顿时慌了,来的居然是楚婉儿!楚婉儿自打跟郭致远结婚后性子倒是变了不少,没有那么胡搅蛮缠了,她知道郭致远忙于东蕃建设没时间陪她也没有半句怨言,如今自新军有沈君蓉带领,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她终究是闲不住的性子,就从新移民中挑选了一些身材健壮的女子组了个女兵营,每日操练,郭致远也没时间管她,就由她去了。

    此时的楚婉儿面带寒煞纵马疾驰而来,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女兵护卫,端的是气势汹汹,显然是听到消息,知道郭致远带着冷弦凝在这里,特意过来“抓奸”来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两个女人一台戏

    郭致远暗暗叫苦不迭,他和冷弦凝虽然没发生什么,但是关系暧.昧却是说不清的,所以在楚婉儿面前确实有些底气不足,而且楚婉儿是典型的爆竹脾气一点就炸的,这要闹将起来那场面就难看了。

    原配遇小三,向来就是天雷勾地火,想不闹出事都不行,以冷弦凝冰雪孤傲的性子,肯定是不会和楚婉儿争吵的,问题是郭致远本就对冷弦凝心怀愧疚,若是待会楚婉儿骂出什么不堪的话出来,他应该帮谁呢?

    想到这里,郭致远越发的心乱如麻,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冷弦凝看到楚婉儿到来也是微微吃了一惊,又瞟了一眼惊慌失色的郭致远,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就面色如常了,目光平静地望向纵马疾驰而来的楚婉儿。

    楚婉儿听到郭致远带着冷弦凝在东蕃招摇过市的消息确实肺都快气炸了,当初她和郭致远刚到福州去参加西禅寺诗会时她就看出来了,郭致远和冷弦凝眉来眼去,分明是互有了情意,只是那时她是女扮男装给郭致远当护卫,和郭致远的关系也没正式确定没有名分,所以也不好发作。可如今她已经是郭致远明媒正娶的知府夫人,连皇帝都下旨御封了的,你郭致远还瞒着我带着别的女人招摇过市,这让我这位正牌夫人脸往哪里摆?所以她立刻打翻了醋坛子,不管不顾地来找郭致远兴师问罪了!

    不过当她看到冷弦凝淡定伫立有如谪仙般的飘逸身影突然有些不自信了,突然想起出嫁前娘亲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婉儿啊,你要嫁人了,这性子也得改改了,你在家的时候怎么使性子,爹娘都能包容你,但你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若是再这般刁蛮任性,被夫家休了可就没脸见人了……”

    当时楚婉儿当然是腾地一下站起来瞪眼道:“他敢!”

    楚夫人慈爱地抚着楚婉儿的头笑笑道:“傻孩子,你们如今新婚燕尔,自然不会有此担忧,但是这结婚可是一辈子的事,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温柔贤淑呢?美貌或许能一时迷住男人的心,但要一辈子拴住男人的心就得靠这绕指柔功夫了……”

    当时楚婉儿表面上对娘亲的话不以为然,其实却是把这话听进去了,所以从京城回到东蕃以后她的性子就改变了许多。此时再次想起娘亲的这番话,本来气势汹汹的她顿时改了主意,用力一扯缰绳,放缓马速,翻身下马,笑嘻嘻地走到郭致远身旁,亲热地搂住他的胳膊,娇嗔道:“相公你也真是的,冷妹妹这样的贵客到了东蕃你也不告诉我一声,若是怠慢了冷妹妹,岂不让人笑话……”

    冷弦凝本是无比淡泊的性子,从不喜与人争执,但不知怎的看到楚婉儿一来就端着这副正牌夫人的模样就有些不舒服,竟然也起了争强好胜之心,浅笑着回怼道:“婉儿妹妹你只怕是弄错了吧,论年龄我可比你大,你应该叫我姐姐才是!……”

    楚婉儿年龄确实比冷弦凝小好几岁,便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摆摆手微微一笑道:“姐姐妹妹的不过是个称呼,你远来是客,这主客之分可不能乱,失了礼数,我家相公可要怪我不懂待客之道了……”说着还故意亲热地摇了摇郭致远的胳膊撒娇道:“相公,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啊?……”

    郭致远见楚婉儿没有当场闹将起来还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两人居然又唇枪舌剑地对上了,连忙有些尴尬地干笑着打圆场道:“你们说得都对,东蕃能有今天,冷姑娘可是帮了大忙的,确实是贵客,婉儿你可不能怠慢了她……”

    这也是郭致远在委婉地提醒楚婉儿,冷弦凝对自己有恩,不要让冷弦凝难堪,楚婉儿突然放开了挽着郭致远胳膊的手,又快步走到冷弦凝身边亲热地挽起了她的胳膊,朝郭致远挥挥手娇笑道:“相公你就放心好了,我绝不敢怠慢冷姑娘的,你公务繁忙就不必在这儿陪着了,我带冷姑娘到处转转……”

    冷弦凝明显不太适应楚婉儿的亲热举动,娇躯一僵,不过倒是没有把胳膊抽回来,有些不自然地朝郭致远笑笑道:“是啊,郭大人你日理万机,确实没必要为小女子浪费时间,我有婉儿妹妹陪着就行了……”

    郭致远虽然有些不放心让楚婉儿和冷弦凝单独相处,担心两人闹将起来面子不好看,但他就算留下来也做不了什么,只会让气氛更加尴尬,只得歉意地朝冷弦凝拱了拱手赔笑道:“冷姑娘,那我就失陪了,若是婉儿有何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冷姑娘多担待,晚上我在家宅设宴为冷姑娘接风洗尘……”说完又深深地望了楚婉儿一眼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

    等郭致远一走,楚婉儿和冷弦凝对视了一眼,虽是笑意未减,但也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几分火光,楚婉儿眼珠一转,笑道:“冷姑娘可会骑马?这东蕃虽然不大,可若是单靠步行便是逛一天也走不了几个地方呢?……”

    冷弦凝常年足不出户,对骑马这种运动自然是不擅长的,不过她骨子里也是很要强的,自然不愿意向楚婉儿示弱,便淡淡地微笑道:“倒是骑过几次,许久未骑,只怕有些生疏了,不过可以试试……”

    楚婉儿存心想看冷弦凝笑话,立刻招手让身后的女护卫牵过一匹马来,冷弦凝摇摇晃晃地上了马,她很少运动,才骑着马走了几步就险些被颠下马来,幸亏楚婉儿眼明手快,一把扶住了才没有摔下来!

    楚婉儿虽然对冷弦凝有些敌意,但本性还是十分善良的,而且真要把冷弦凝摔坏了她也不好向郭致远交差,连忙劝道:“还是别骑了,我让她们弄辆马车过来,坐马车安全些……”

    冷弦凝不服输的倔脾气却上来了,倔强地咬咬牙道:“不用!我能行!”说完就自顾自地打马向前,艰难地骑行起来,楚婉儿只能跟上,在后头大喊:“冷姑娘,你双腿用力夹紧马腹,腰要挺直,保持平衡,这样就不会摔下来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于江湖

    郭致远虽然离开了,但一直在担心楚婉儿和冷弦凝能否和平相处,处理起公务来也是心不在焉,好不容易把手头的公务处理完,就赶紧急匆匆地往后宅赶,本以为就算楚婉儿和冷弦凝没打起来,多半看到的也是一副横眉冷对的尴尬场面,哪知道一进后宅远远地就看到楚婉儿和冷弦凝亲热地肩并肩靠在一起绣花呢,不时还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娇笑声,看起来情同姐妹,关系不知道有多融洽。

    郭致远一下子愣住了,在他的印象中,楚婉儿的个性就像火,冷弦凝的个性就像是水,都说水火不容,这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女人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亲密了呢?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楚婉儿正好抬起头来,见到郭致远回来就连忙站起来迎了上来,高兴地举起手中的绣布朝郭致远卖弄道:“相公,你回来了!你看看冷姐姐教我绣的鸳鸯,漂亮吧!……”

    鸳鸯?郭致远望着绣布上比鸭子还胖的两只水鸟着实有些忍俊不住,强忍住笑敷衍地点了点头道:“嗯,不错!我们家婉儿果然是心灵手巧……”

    楚婉儿越发高兴了:“主要是冷姐姐教得好,以后你的官袍就由我亲自做了!……”

    郭致远一听险些当场栽倒在地,他要是穿着楚婉儿绣的官服出去那可真没脸见人了,连忙尴尬地干咳两声,朝冷弦凝点点头岔开话题问道:“冷姑娘,你们今日都去何处游玩了?感觉如何?……”

    冷弦凝还没有回话,楚婉儿就抢着回答道:“我带冷姐姐去骑马了,我和她说好了,今后就由我教她骑马,她教我做女红……”

    郭致远一听就吓了一跳,狠狠地瞪了一眼道:“简直胡闹!冷姑娘很少骑马,若是摔着了怎么办?!……”说着又连忙对冷弦凝关切地问道:“冷姑娘,你没伤着吧?……”

    楚婉儿见郭致远为了冷弦凝朝她瞪眼顿时委屈得直抹眼泪,冷弦凝连忙打圆场道:“我没事,这事不怪婉儿妹妹,是我主动想学骑马的,我平日里就是太少运动了,弱不经风,骑骑马也能让身子骨强健些……”

    郭致远这才略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没伤着就好,骑马还是太危险了,你若是想锻炼身体可以让婉儿教你些武术,既可强身健体,又可防身……”转头看向一脸委屈的楚婉儿,又是心头一软,放缓语气道:“婉儿,是我错怪你了,冷姑娘对我对东蕃有大恩,若是她来东蕃受伤了,你让我如何心安啊!……”

    楚婉儿对郭致远翻了一个白眼,撇撇嘴道:“就你会心疼冷姐姐啊,我已经和冷姐姐结拜了,以后她就是我的亲姐姐,我怎么会让她受伤呢?……”

    郭致远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好接话了,不过楚婉儿和冷弦凝义结金兰倒是件好事,至少以后相处起来不会那么尴尬了。

    接下来几日,郭致远每日照常去府衙处理公务,楚婉儿则和冷弦凝结伴四处游玩,郭致远每日回来都能听到后宅里传来欢声笑语,让本来有些冷清的后宅也热闹起来,有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怪不得古代的人都喜欢享齐人之福呢,别的不说,只每日看着两位气质迥异的大美女在自己面前笑语嫣嫣,都是一种令人愉悦地视觉享受。

    这日郭致远回到后宅只见楚婉儿独自一人坐在那里绣花,连忙诧异地问道:“冷姑娘呢?”

    楚婉儿抬头望了郭致远一眼,幽幽地道:“她走了!……”

    郭致远顿时急了,惊道:“冷姑娘为何突然不辞而别呢?不是你惹她生气了吧?……”

    楚婉儿顿时气得腾地站起来,冷笑道:“你就是这么看我的吗?”说着将一封书信甩到郭致远手里,冷冷地道:“冷姐姐说她来的时候没有告诉你,走的时候自然也不需要你送,这是她留给你的信,你自己看吧!……”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跑开了。

    郭致远也顾不得去追楚婉儿,迫不及待地拆开书信,信纸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愿君与婉儿妹妹白头偕老,勿念!”,郭致远望着这短短的一行字不由怅然若失,他知道这是冷弦凝将与他的关系做了一个了断,不希望再陷入和他的情感纠葛了。

    过了许久,郭致远才长叹了一口气,这样也好,起码他不需要再在楚婉儿和冷弦凝之间纠结了,把书信重新折好,郭致远才找到了卧房中暗自垂泪的楚婉儿,轻轻地把她拥入怀中,柔声道:“好了,婉儿,是我不好,不该怀疑你,你我走到现在,我对你的情意你还不知道吗?我只是觉得对不起冷姑娘,她帮了我许多,我却无以为报……”

    楚婉儿也不是不通情理的,停止了抽泣,心有戚戚地道:“相公,要不你把冷姐姐也娶了吧,她实在太可怜了……”

    这个坑郭致远可不会跳,女人都是善妒的动物,或许现在楚婉儿一时心软松了口,但郭致远真要动了娶冷弦凝的心思只怕就要后院起火了,连忙举手起誓道:“冷姑娘玉洁冰清,神仙一样的人物,我哪里配得上她,此话切莫再提,提了倒是亵渎了冷姑娘,我心中只有你一个,绝容不下第二人了!……”

    楚婉儿被郭致远的甜言蜜语哄得眉开眼笑,掐了他一把娇嗔道:“算你还有良心,人家把心都掏给你了,你若再三心二意,人家可不活了!……”,郭致远暗叹自己明智,你若是相信女人不会嫉妒了,那母猪也会上树了。

    冷弦凝的离去虽然让郭致远有些惆怅,但是也让他很快从儿女情长中摆脱出来,这次大败倭寇海盗联军固然让东蕃消除了近患,但是却让万历对郭致远起了杀心,他若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那东蕃的未来就危险了,所以郭致远必须未雨绸缪,首先郭致远准备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扩军!

第三百七十六章 军工厂

    郭致远这次之所以能取得戚继光都没能取得过的辉煌战绩,并不是说他比戚继光厉害,而是因为倭寇轻敌了,他们觉得郭致远手头的兵力比自己还少,完全可以直接碾压,才会倾巢出动,给了郭致远包饺子的机会,否则倭寇只要采用和大明水师作战时的游击战术,该头疼的就是郭致远了。

    此次与倭寇海盗联军作战虽然赢了,但其实打的非常艰苦,几乎每个自新军将士身上都带着伤,这也暴露了东蕃兵力不足的短板,如果倭寇不上当,没有进入郭致远在鸡笼湾设下的埋伏包围圈,而是分兵去打北港和大员,那郭致远真抓瞎了。

    所以这一次郭致远准备大扩军,将自新军扩充到三万,这样可以在北港、基隆、大员各放一万自新军驻守,再加上刘若思的守备军和沈有容的水师,足以保卫东蕃安全了。

    扩军的兵源也好解决,如今东蕃的新移民已经接近二十万,而且对东蕃的认同感都很高,只要郭致远贴出招兵公告,肯定应者云集,这些新移民中以青壮居多,到东蕃以后营养也跟上来了,加上郭致**时对新移民务工劳作都采用军事化管理,兵源素质很是不差,只要稍加训练,让自新军里的百战老兵以老带新,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另外对于在此战关键时刻立下大功的两支“奇兵”,阿布带领的泰雅族勇士军和达克斯带领的黑罗刹军郭致远也准备进一步扩充,如今阿布和郭致远已经尽弃前嫌,打打战就能让族人过上不愁温饱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好事哪里找,所以阿布一听说郭致远要扩军很是上心,一早就进山去寻找其他族系的泰雅族人,为郭致远招兵去了。

    黑罗刹军郭致远准备扩充到500人,达克斯已经跟随海贸船队出海,去吕宋一带寻找自己的旧部,郭致远给了他足够的银子,即便是找不到过去的旧部,在吕宋码头干苦力的黑人不少,要凑足500黑罗刹军很容易。

    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这次万历皇帝驳回了郭致远要求扩充兵额的请求,说明万历皇帝已经对郭致远起了戒心,若是郭致远再大张旗鼓地扩军就等同直接造反了,暂时郭致远还不想和朝廷撕破脸,所以郭致远只能采用迂回策略,他让自新军现有的一半士兵以伤病原因“退役”,然后招募新兵补上来,等新兵形成战斗力后再让另一半的自新军“退役”,再招募新兵补上来,但实际上那些“退役”的老兵都是退而不休,随时能够召集,这样一来就等于把自新军的兵力扩充了一倍。

    最让郭致远头疼的是武器装备,三万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现在朝廷已经对东蕃起了戒心,对于来往东蕃的商船盘查很严,军事物资更是严格管控,所以要想从内陆购买到军用的制式武器装备是很难的,好在这次缴获倭寇海盗的武器装备不少,虽然损毁严重,但让工坊的工匠修补一下勉强还能用。

    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东蕃必须拥有自主的武器装备研发和生产能力,才不会被朝廷卡脖子,所以这就是郭致远准备办的第二件大事,在东蕃办军工厂!

    其实早在古田的时候郭致远就秘密建了武器工坊,等于有了军工厂的雏形,到了东蕃以后他又专门拨款给赵仕祯让他在阳明山里建了秘密的军工研究所,触发式**就是在那里鼓捣出来的,有赵仕祯这位火器专家在,东蕃的武器研发工作自然不可能落后。

    但是研发是一回事,要大规模生产装配部队又是一回事,这个时代可没有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作业机器设备,生产效率低得吓人,比如燧发枪,赵仕祯早就发明出来,但是仅一根枪管就需要一个熟练工匠做一个月才能完成,武器工坊全力开动,一个月也顶多能生产十几条燧发枪。所以尽管郭致远早有办军工厂的打算,却一直没办法实现。

    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就在不久前,赵仕祯已经带着他的研发团队把水力机床给发明出来了!水力机床的原理其实郭致远早就和赵仕祯说过,只是因为机床的精密性要求很高,一直没能做出合格的成品。

    这次水力机床能够发明成功却是一个快被郭致远遗忘的人立了大功,这个人就是王徵!王徵本是朝廷派来东蕃掺沙子的一员,后来这批掺沙子的官员被郭致远使计给撵走了,只有王徵留了下来,王徵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与徐光启一起并称为“南徐北王”,对于西洋机械颇有研究,在数学方面尤其擅长,所以郭致远对他也是十分礼遇,落力拉拢。

    但王徵对郭致远却一直不假辞色,久而久之郭致远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加上东蕃要他操心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所以渐渐也忘了身边还有这么位大神在。王徵在东蕃待了这么长时间,感受到这里和朝廷暮气沉沉完全不同的新气象,心境慢慢也起了变化,他对郭致远虽然不怎么感冒,倒是和同样醉心学术的赵仕祯很聊得来,赵仕祯也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在研发水力机床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喜欢拉着王徵一起探讨,王徵在数学方面尤其擅长,正好和赵仕祯取长补短,两位科学狂人不眠不休地鼓捣了几个月,竟然真的把水力机床给发明出来了!

    有了水力机床,郭致远建军工厂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的想法就可以实现了,过去靠人工一个人一个月才能做出一根燧发枪管,现在用水力机床半天就能镗出一根,就算算上后期的人工打磨工序,生产一根燧发枪管也不到三天时间,等于把生产效率足足提高了十倍!

    而且有了水力机床,军工研究所的许多新发明也可以大规模生产了,比如赵仕祯新发明的一款板甲。明朝军队的披甲率其实是不高的,一般的士兵只能穿布甲或皮甲,只有高级将领才能穿铁甲,这也是导致明朝军队战斗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在面对擅长骑射的满清军队时,布甲或皮甲的防护等于零,完全变成任由满清军队收割的稻草!

第三百七十七章 造船厂

    之所以明朝军队披甲率这么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明朝国库空虚,军费奇缺,没办法全军装备铁甲,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生产效率底下,铁甲完全需要人工一块块铁皮去敲打成型,一个熟练铁匠一个月也做不出一套铁甲出来,加上明朝**,军工坊在打造盔甲的时候偷工减料,军械库里的盔甲都是样子货,根本防不住满清铁骑的弓箭。

    郭致远爱兵如子,每一个士兵都是他的宝贝疙瘩,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士兵因为防护不足在战斗中无谓牺牲,所以他一早就给赵仕祯下令,要他发明一款新式板甲,郭致远希望这款新式板甲不要像明朝现在的制式板甲一样笨重,那样会影响士兵行动的灵活性,同时又要有足够的防护力,至少要能防住百米开外射来的弓箭。

    赵仕祯不愧是武器专家,很快把这款新式板甲发明出来了,他巧妙地采用了三夹层设计,即最外面用薄铁片防护,中间用渔网和木片加棉絮做夹层,内衬用皮革包裹,这样既让板甲不会太过笨重影响士兵的行动灵活,又能保证足够的防护力,即便箭矢能够射穿外表薄铁片也会被中间细密柔韧的渔网卡住,再经过木片和棉絮的缓冲,就不会给士兵造成致命伤害了。

    这种设计已经接近后世防弹衣的设计原理,在这个时代无疑是领先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难题,就是为了不影响士兵行动的灵活性,用的铁皮就不能太厚,而且必须是整块,像我们熟悉的鱼鳞甲,采用一片片鱼鳞大小的铁片层层叠叠,再用细线穿起来,看起来威武,但不仅制作麻烦,而且难免出现裂缝,达不到防护效果。

    但这里面有一个难题,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要做出这样整块的薄铁皮,只能靠人工去敲,一个熟练铁匠用铁锤敲一个月也敲不出几片,现在有了水力机床,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用水力机床一次冲压成型,不到半小时就能做出一件新式板甲,这样顶多不要三年时间郭致远就能让自己麾下的三万自新军披甲率达到百分之百!

    所以郭致远一得知水力机床发明成功的消息大喜过望,大手一挥,当即下令大力建造东蕃军工厂,争取三个月后就能形成产能,郭致远要让自新军将士尽快用上最先进的武器,装配上最坚固的铠甲!

    除了建军工厂,郭致远要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建造船厂!此次郭致远虽然打败了倭寇海盗联军,但是打的实际上是陆战,东蕃的海战能力依旧是短板,没有战船,东蕃的海战能力就不可能提高。而且以郭致远的眼光,也不可能局限于东蕃,而是要成为海上秩序的制定者,他眼中真正的对手也不是倭寇和海盗,而是西班牙、荷兰这些拥有强大海上舰队的西方强国!要和这些西方强国对抗,郭致远就要组建比他们更加强大的海上舰队,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东蕃首先要有自己的造船厂!

    不过建造船厂的难度比建军工厂更大,技术难度也更高,不仅需要造船图纸,还需要熟练的造船工匠,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造船技术都是他的核心技术,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明朝的造船技术本来是世界领先的,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的造船技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从公元1405年开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首次出去带领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200余艘,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长度为151米,宽度为60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帆船,能够承载的重量高达800吨,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人,而这种“宝船”在船队中就有60多艘!

    而此时西方国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是什么水平呢?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八十年后,西方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也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但是他当时乘坐的船只长度仅为35米,足足比明朝的“宝船”短了116米!不仅如此,船上的各种功能也相应的大打折扣了,光是船舶的排水量就弱了100倍,所以说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比西方领先了上百年还真不是吹牛皮。

    可惜的是在明成祖之后,明朝就又恢复了海禁政策,明朝的造船业也自然由盛转衰,曾经强大的大明水师沦落到连倭寇都对付不了的“软脚虾”,先进的造船图纸被束之高阁,被蛀虫损毁,拥有熟练造船技术的工匠食不果腹,不得不四处流亡,另谋生路,也导致本来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逐渐落后,再难现昔日的辉煌了。

    本来郭致远想着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官办船厂的造船图纸束之高阁放在库房里喂蛀虫,官办船厂里的能工巧匠收入低下,连生计都成困难,那不如给我吧,在你那儿是废纸废人,在我这儿都是宝贝疙瘩,哪知道万历皇帝却驳回了他要建造船厂的请求。

    郭致远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从一开始他就做了两手准备,万历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当然最好,不批准的话他就自己偷偷的建!他让张承利用手中的情报网络,去买通那些官办船厂的贪腐官员,让他们偷偷把库房里的造船图纸偷出来,张承再找人临摹仿制图纸交回给他们放回库房,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偷梁换柱,那些见钱眼开的贪官没有任何风险,又能得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郭致远还让张承去招募官办船厂里的能工巧匠,这些能工巧匠在官办船厂里拿着微薄的薪水,连养家糊口都困难,如果不是朝廷对于匠户管制很严,他们早就逃走了,不过这对张承来说都不是问题,他先把这些能工巧匠的家眷送到东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再买通那些只认银子的官办船厂官吏,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顺利带着那些能工巧匠去了东蕃,那些官吏再对上面报个人口失踪就了事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弗朗西斯

    除了从官办船厂收罗造船图纸和能工巧匠,郭致远还让张承不惜重金收购了几家民营船厂,可别小看这些民营造船厂,因为官营船厂的衰败,大批从官营船厂流亡的工匠都跑到了民营船厂重操旧业,不但技术一代代传承下来了,而且随着沿海民间海贸的繁荣,这些民营船厂也很注重与西洋造船技术的交流,取长补短,工艺越发精进。

    比如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造封舟”事件就充分说明了民营造船厂的实力,当时明朝的官营船厂由于内部**,技术衰退严重,连明朝册封琉球的“封舟”也无力承建了,这可是关乎大明国威的大事,要是传出去可要贻笑大方了,当时负责此事的官员没办法,只能找了一家民营船厂来接这个“大锅”,本来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没想到这家民营船厂还真把“封舟”造出来了!这艘长十五丈宽一丈六尺深一丈三尺的巨型“封舟”开到琉球,引起了万人围观,大涨了大明国威,也真正应验了高手在民间的道理!

    另外郭致远之前让许心素替他暗中收购大西人舰炮图纸、网罗大西人工匠、退役的水手、炮手的事也有了进展,许心素不愧是善于交际的高手,虽然图纸没搞到,但是却给郭致远网罗来了两百多名西洋能工巧匠和退役水手、炮手,相比中国人,这个时代西洋人国家观念更加淡薄,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无非就是为了赚钱,只要给他们钱他们并不在乎雇佣他们的是谁。

    在这些大西人中还有一名退役军官,英国人,叫弗朗西斯,据他自己说他在英国海军里已经做到了上尉,独立指挥过一艘英国战舰,因为酗酒被开除出了军队,退役后这家伙被一个英国商人雇佣当船长,跑船到了厦门,这个家伙死性不改,喝醉了酒在厦门街头和人打架,一个人打十几个,居然不落下风,最后官府出动了数十名衙役才将他制服,关进了牢房。

    这个时候的官府还不像后来的满清官府那么软弱,弗朗西斯虽然是外国人,但打伤了人还是要受罚的,雇佣他的那个英国商人本就对这个傲慢又喜欢惹事的家伙十分不满,自然不愿意为他交纳罚款,直接把他丢在牢房里自己开船走了。许心素在官府有关系,听说了这件事,就花了些银子把弗朗西斯保了出了来,刚丢了工作走投无路的弗朗西斯只能接受许心素的招揽,跟着他来了东蕃。

    弗朗西斯确实是个不讨喜的家伙,傲慢不说还喜欢毒舌,刚到东蕃就大放厥词,指着码头上停着的十几艘东蕃改装武装战船大笑道:“这也叫战船?我原来指挥的大英帝国战舰一艘能干翻一百艘这样的战船!……”

    不仅东蕃这边的人,就连和弗朗西斯一起招募来的那些大西工匠、水手、炮手对他都不怎么待见,觉得这家伙除了嘴巴大也没见他有什么能耐,不过郭致远不这么看,他知道像弗朗西斯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是脾气大本事也大。

    对付这种傲慢又桀骜不驯的家伙郭致远还是有办法的,他直接把弗朗西斯交给了法正,法正当然不会惯着弗朗西斯的臭脾气,不听话那就揍呗,弗朗西斯一向自诩武力过人,可在法正面前那是完全不够看啊,天天被法正揍得鼻青脸肿,这家伙还不服气,说我打不过你,咱们比喝酒吧,法正可是把酒当水喝的,当然不会怂,结果不用说,直接把弗朗西斯喝得直接溜桌子底下了,醉了一天一夜才醒。

    这下弗朗西斯臭屁不起来了,打架和喝酒是他两大爱好,全被法正给比下去了,自然就傲气不起来了,见到法正就低眉顺眼的,老实得不得了。

    弗朗西斯确实是有些真本事的,他的到来让东蕃的海战技战术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而且这家伙还是个多面手,在火炮操控上面也很有天赋,在他训练下,东蕃的火炮手操控熟练度和炮击准确度都明显提高。

    而且弗朗西斯还为郭致远提供了英国人最新的舷侧炮“舷窗”设计方案,英国人正是靠着这一新设计击败了号称海上无敌的西班牙舰队。在这之前尽管西方各国都已经在海战中普及使用火炮,但仍只是将炮击当成辅助攻击手段,最终还是要通过接舷战,让士兵登上敌船,通过短兵相接的搏斗,直到彻底占领敌船才算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英国人发现了这种原始的海战战术的不足,最先在战船上设置“舷窗”,这样就可以让火炮可以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同时也可以让火炮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船的重心之下,让船在炮击时也能平稳地行驶,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大大延长炮击阶段的时长,不需要通过接舷战就能锁定战斗的胜利!

    可以说舷侧炮彻底改变了海战的战术,过去海战都要在船上配备大量的士兵,以保证在接舷战中拥有人数优势,同时在战船设计时也会特别注重“撞角”的设计,这样就可以通过撞击敌船来取得优势,而英国人的舷侧炮战术则大大节省了舱位和人力,在海战中表现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战船的火力配置上。

    作为穿越者,郭致远当然知道英国人舷侧炮战术的先进性,英国人正是靠着这一战术取代了西班牙人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靠郭致远是没办法将舷侧炮战术应用到东蕃舰队的,弗朗西斯的到来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弗朗西斯还提出了一个天才的构想,他提出可以将海船上的一些关键构件用铸铁构件替代,这样可以上战舰更加牢固,哪怕被炮弹击中也不会马上被击沉,他的这一想法自然遭到了工匠们的嗤笑,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木头比水轻才能浮在水上,用铁造船船不就沉了吗?

第三百七十九章 资源受限

    只有郭致远知道这不是异想天开,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能想到今后的船全部都是用钢铁造的呢?当然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要造出一艘能够在海上跑的钢铁船的确是痴人说梦,不过将船上的一些关键构件用钢铁构件替代却是可能实现的!

    弗朗西斯的想法给了郭致远启发,他把工匠们都找来了,给他们讲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并且当着他们的面做了一个试验,工匠们都倍感惊奇,虽然对于将海船的关键构件用铸铁构件替代还有些将信将疑,不过郭致远是老板,自然是郭致远说了算,就按照他的要求开始尝试。

    不过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工匠们发现如果要用铸铁构件代替木头构件,对使用的铁原料要求很高,东蕃现有的铁料都达不到要求,效果还不如用木料,听到工匠们的汇报后,郭致远才知道自己确实想当然了,这个时代使用的铁料大多是生铁,杂质太多,韧性不好还易折断,而要用在海船上的铁构件不仅要韧性好,还要耐腐蚀,否则一生锈那就麻烦大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采用百炼钢,以郭致远半桶水的水平倒是可以勉强把高炉造出来,采用高炉炼钢就可以大大降低铁料中的碳含量,提高铁料的韧度,还能大大提高产量,但是高炉炼钢对于铁矿石原料质量和煤燃料的要求也很高,这就不是郭致远能解决的了,要知道朝廷对于优质铁矿石和优质煤的管控可是非常严格的,有钱也买不到。

    这边问题还没解决,军工厂那边也出问题了,军工厂全面开工以后,对于铁料和燃煤的需求量也大增,原本东蕃是通过那些加入了中华东印度海贸公司的海商股东的关系悄悄从内陆走私铁矿石和燃煤过来,勉强能解决东蕃的生产需要,但现在朝廷对郭致远起了戒心,对于来往东蕃的货物和商船盘查很严,这条路就基本断了!

    这下郭致远就有些焦头烂额了,被朝廷卡着脖子的滋味不好受啊!这次大败倭寇海盗联军让郭致远有些飘了,一下子把摊子铺得这么大,现在被朝廷卡住了脖子,郭致远的宏图大计就完全施展不开了。

    说到底还是东蕃太小了,资源受限,种田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要发展要全面实现自给自足就难了,朝廷这个庞然大物要对付郭致远,根本不需要动一兵一卒,只要卡住郭致远的脖子,就够郭致远喝一壶的了!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郭致远已经把摊子铺开了,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所以这段时间郭致远为了这个问题是愁得吃不下睡不着,人都瘦了一圈,楚婉儿看他这副模样也是心疼得不行,硬拉着他出去散心,郭致远拗不过,也只能任由她拖着一起去了。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自贸区,这里如今是东蕃最热闹的地方,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看着眼前的繁华的场面郭致远郁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看来自己的确应该常来这里多走走看看。

    楚婉儿则显得比郭致远更加兴奋,郭致**时忙于公务很少陪她,如今能有机会和郭致远一起逛街,她自然是兴高采烈了,几乎是每走一家店铺都要停下来,这里摸摸,那里看看,郭致远宠溺地看着她,心中对平时陪伴她时间过少也很是愧疚,索性抛开心中的烦恼,专心陪着她逛街。

    那些店铺老板和百姓们自然认出了郭致远这位知府大人,郭致**易近人,还专门颁布了法令,要求百姓见到**官员不用行跪礼,所以百姓们见到郭致远倒也不怵,纷纷用敬仰的目光看着这位受人爱戴的知府大人,有胆子大的还热情地向郭致远打招呼,郭致远也不摆架子,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

    正走着,突然前方走来一队士兵,扭着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走过来,见到郭致远连忙停下来向郭致远行礼。别看东蕃现在往来的人很多很杂,看起来防卫轻疏,但实际上却是似松实紧,尤其是经过上次的大战之后,东蕃更是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监控审查,外来人员来到东蕃以后,活动区域是有严格规定的,决不允许胡乱走动。

    而且东蕃百姓的警惕性也很高,发现有形迹可疑的外来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向官府和维持市场秩序的士兵报告,比我们熟悉的朝阳区居委会大妈还厉害,一个个都是火眼金睛,所以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自以为行事机密,但实际上一到东蕃就无所遁形了,几乎每天都有内陆来的探子被抓。

    本来这种小事郭致远是不会过问的,不过既然遇到了他还是随口问了一句:“可是抓住的探子?”,带队的士兵还没回话,那青年便挣扎着嚷了起来:“我不是探子!”,带队士兵恼怒地踹了那青年一脚,厉喝道:“老实点!”说着又恭敬地向郭致远汇报道:“回大人话,此人东张西望,形迹可疑,属下正欲将其带回卫所审问!”。

    郭致远微微皱了皱眉头,如果仅仅是因为东张西望形迹可疑就抓人似乎有些轻率了,而且眼前这青年虽然衣衫褴褛,看起来十分落魄,但是目光纯净,的确不像是心怀鬼胎的探子,就朝那带队士兵摆摆手道:“你且将他放开,我亲自问他……”

    士兵松开手,那青年活动了一下手腕,有些怒气不平地道:“我听闻东蕃知府郭致远爱民如子,治理有方,东蕃气象与内陆大不同,才慕名而来,不曾想一来便不分青红皂白将我抓住,让我蒙受不白之冤,看来也是徒有虚名……”

    “大胆!这位便是郭大人,休得胡言乱语!”一旁的领队士兵见那青年出言不逊,立刻大声怒斥道。

    郭致远却不以为意,朝那领队士兵摆摆手,朝那青年和气地微笑道:“这位小兄弟,我东蕃绝不会胡乱冤枉百姓,若是他们对你有何过激举动,我替他们向你陪不是了,小兄弟谈吐不俗,可是读书之人?不知是何方人士?因何来到东蕃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498/ 第一时间欣赏明朝狠人最新章节! 作者:寂寞一刀所写的《明朝狠人》为转载作品,明朝狠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朝狠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朝狠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朝狠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朝狠人介绍:
明朝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人儿,而且都是狠人,寂寞一刀带你一起去到这个狠人辈出的朝代,让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一刀出品,必属精品!寂寞一刀继他的官场三部曲后推出的历史官场大作,不可错过哦!喜欢本书的可以加QQ书友群218457336一起探讨!明朝狠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朝狠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朝狠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