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崇祯有把枪TXT下载崇祯有把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崇祯有把枪全文阅读

作者:梦吴越     崇祯有把枪txt下载     崇祯有把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交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朕的殷切期望,朕反复强调,人命至贵,不可疏忽,所以能不杀人就不杀人,能少杀人就少杀人,……既然郑成功愿意和谈,朕就和他好好谈谈吧。”

    崇祯十九年六月,当郑成功率率领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往山东登州而来时,长久以来,一直以杀人为乐的朱由检,终于迷途知返,仿佛就要金盘洗手,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崇祯皇帝还准备将叛逆郑芝龙加入司膳监豪华午餐。根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地取材的原则,闽南王可能会和螃蟹鱿鱼海参等食材煮在一起,至于最终口感如何,那就要看司膳监厨子们的手艺了。

    自从听到郑成功北上消息后,崇祯皇帝仿佛突然变了个人一样,准确来说是迷途知返改邪为正,这几天也没有再大开杀戒,就对臣子们说话,声音也温柔了很多。

    这天,朱由检在群臣簇拥下,开始商议御敌之策,实际上,以明军当下的实力,想要同时与朱常渭郑成功开战,不啻为痴人说梦。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点,朱由检才良心发现,暂时改头换面做一个史书中常见的“仁义之君”。

    “张大人,”

    朱由检抬头望向站在身前的兵部尚书张国维,眉头微皱。

    “好几天没有李定国消息了,他在南方还顺利吗?何时能够攻下淮阴?”

    安西将军李定国南下平定叛逆很不顺利,至少比他攻灭李自成要困难多了。这也难怪,江南宏光朝廷面对同根生的明军,尤其当叛逆得知被俘后将会面临下油锅的命运,投降就是死路一条,上至朱常渭本人,下至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如果他们面对的是多尔衮麾下的满清八旗,抵抗或许就不会如此激烈了。八旗主子虽然凶残,到底还会给包衣奴才们留条活路,而暴君崇祯,呵呵,他可是会生吃人肉的。

    “回皇上,李将军在淮阴以北遭遇叛逆顽强反击,五千人马已经伤亡过半了,”

    张国维神色凝重,伤亡过半,自崇祯十七年以来,这两年半时间内,明军从未遭遇过如此彻底的惨败。

    “朕知道了。”

    朱由检神色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

    群臣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有人开始指责李定国用兵急躁,有人则以后勤不力为推脱。

    朱由检挥手示意群臣稍安勿躁,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出乎皇帝预料,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纵然李定国是战神附体,让他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后起之秀,率领五千多人与宏光朝廷各位大佬过手,确实是有些勉为其难。

    “诸位无需忧虑,李将军定然后击败朱常渭,把逆贼本人或是首级献到朕身前。”

    张国维还要说话,却被站在兵部尚书旁边的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抢过话去。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闽南海盗战舰上装备的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在我们火炮威力之上。”

    “这点请你放心,朕不会傻到用陆军如和郑氏水师在海面开战吧。”

    崇祯皇帝抬头望汤若望一眼,朝他微微颔首,皇上对这位德意志人所说的这些道理,崇祯皇帝何尝不知。即便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岸炮威力也不能与舰炮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在海权至上的十七世纪。

    然而汤若望这样说,却是丝毫没有给朱由检任何脸面,崇祯皇帝口中的仁义道德,对普通百姓说说还可以,对朱由检身边这些人来说,大明皇帝到底能否算得上是仁慈之君,只有天知道。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京

    崇祯十九年六月,准国姓爷郑成功花费四万八千两银子将父亲郑志龙从镇抚司大牢赎回,虽然代价惨重,然而好歹也算圆了自己的孝子梦。

    郑成功的野望当然不止做一个孝子。

    本朝以孝治天下,朝野上下并不缺乏孝子。两年前被朱由检当朝枪毙的礼部侍郎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孝子。

    此次郑成功率麾下两万人马,浮海北上,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原计划与南方朱常渭联手夹击明军,一举荡平登州,铲除暴君。

    不过现在看来,各方要想消灭朱由检,还尚需时日,至少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做到。

    南方的宏光朝廷此时已彻底四分五裂,左良玉拥兵自重,在四川割据称雄,而马士英史可法两人对朱常渭也越发不满。对宏光皇帝的诏令也是阳奉阴违,甚至传言几位顾命大臣有拥立新君的打算。

    实际上,这次北伐,除了郑氏,其余各路海盗并没有准时赶来,之所以未能及时赶到,非不能,而是不愿。

    对这些海盗来说,相比千里之外的登州明军,压在他们头顶的郑氏家族才是更致命的威胁。

    对他们来说,坐山观虎斗无疑是明智选择,若是能让两边打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那当然是最好。

    以郑氏家族的实力,绕着登州耀武扬威,威慑一下明军还勉强可以,若是让他们登陆作战,直接与中卫军开战,那就有些天方夜谭了。

    而且郑成功此时也开始有保存实力的打算,若是与明军血战,即便残胜,他现在拥有的话事人地位也将不保。

    综合各种原因,郑成功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己方与登州明军的决战无限期延后。

    对郑成功来说,通过这次救父行动,他牢固树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获得郑氏家族话事人的地位。

    而他的父亲郑志龙,兄弟御左卫门却因被俘,让家族蒙受巨大损失,成为罪人的存在。

    回到闽南,准国姓爷在族内地位陡然提升,一跃成为家族的实际控制人,风头一时无二。

    所谓世事难料,那些当初试图看郑成功笑话,甚至背地阻碍郑氏北上的人,现在不免有些失望,当然还有恐惧。

    各人都在为自己没有先知先觉而懊恼。

    一些胆大者更是亲自上门负荆请罪,向郑成功表示悔恨之意,以期得到原谅。

    好在郑成功天性豁达,对这些三心二意朝秦暮楚的士人并不予以追究。

    可是这次北伐兴师动众,最后无功而返,还白白耗费了四万多两银子,惹得众人愤怒。

    既然事情发生,就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

    此时此刻,郑氏家族上下几千双眼睛都在看着郑成功,看着这个新话事人。

    他的亲生父亲郑芝龙,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轻易饶过了。因为这场闹剧自始至终,都是由郑芝龙造成的。

    此事绝不只是让郑氏损失四万两银子这么简单,相信很快,明军便会封锁山东海路,切断郑氏与日本朝鲜等地联系。

    虽然眼下郑氏的核心利益处于东南亚各个岛屿,但日本朝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能够为郑氏带来巨额财富。

    相信对于极端依赖海上贸易的郑氏集团来说,这才是眼下面对的真正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郑成功能愿意网开一面,原谅他那贪婪成性的父亲,他的谋士心腹们也绝不会答应。

    “大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快下令吧!”

    郑成功麾下智囊范剑见主公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对父兄下手,生怕郑氏有了妇人之心。

    “弑父杀弟,天理难容!先生休要再说!”

    范剑抬头看郑成功一眼,忽然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天理?!当今之世,天理在谁手中!主公难道不知吗!”

    郑成功心里咯噔一下,他虽占据东南,至多只算是一方诸侯,然而在父亲郑芝龙教诲下,各种帝王之学却是早已谙熟于心。

    所谓天道即是人道,即是霸道。

    郑成功沉默许久,双眼擒满泪水,微微叹息道:

    “东门黄犬不可复得!唉!为何事情变成这样!”

    所谓东门黄犬,说的是秦国丞相李斯临刑留下的遗言。

    父亲郑芝龙固然可恶,然而弟弟御左门却是无辜的。

    就在某一时刻,郑成功想到自己小时候与弟弟在海滩捡拾贝壳的画面,兄弟俩人挽着裤管,满身都是泥沙,从清晨捡到日落,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

    “也罢,留他们两人一条性命,其他的事情朕就不管了。”

    郑成功说罢,神色沮丧,沉默许久,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朱常渭那边怎么样了?若他们能顺利北上,铲除暴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郑成功喟然长叹,抬头望向北方,殷切期盼着那场实际并不存在的战争。

    郑成功现在所想的只是早日与朱由检全面开战,彻底灭掉这个潜在劲敌。

    这次北方之旅,让郑成功深刻认识到,崇祯皇帝在山东的事业已经开始威胁到郑氏家族在东南沿海的贸易。随着大明海军的日益壮大,以郑氏为代表的海盗集团生存空间必然越来越小,甚至有可能被完全挤出东部沿海。

    而这,正是郑成功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郑成功对父亲所作所为,早有不满之心,这次为将郑芝龙救出来,可算是下了血本,而这一切的缘由,则是因为父亲贪婪成性,这才被朱由检哄骗到山东。

    郑成功从北直隶回来时,亲眼目睹了中卫军之强盛,崇祯皇帝治下的北直隶各处,百姓殷实,人口繁盛,给闽南王留下了深刻印象。明军水师战力如何郑芝龙不能确定,不过倘若在陆地上和朱由检交手,他自知自己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

    郑芝龙被软禁在闽南老宅,由专门侍卫看管。一起被带走的还有无辜的御左门。

    郑成功对父亲表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耐心已经被消耗殆尽,临行前,他沉默片刻,脸色阴沉道:

    “父亲年事已高,军国大事,以后就不必操心了,交给孩儿去做便好。孩儿会料理好的。”

    郑芝龙听见这话,气胡须颤动,再看旁边御左门,右手颤抖着摸向腰间佩剑,郑芝龙连忙呵斥小儿子,让他不要情侣要和你,若是这时郑氏再起内讧,他们父子几人便永无翻身之日了。

    “我老了,可我不想亲眼见你毁掉家业!唉!走吧!”

    郑芝龙仰天长啸,摇晃着脑袋便外面走去。

    郑成功身边两位谋士智囊见状,连忙用凶残的目光不断示意郑成功。

    “不能让他就这样走了!”

    “庆父不死,鲁难不已,主公今日放他走,以后郑氏必然鸡犬不宁!”

    郑成功望着父亲弟弟远去的背影,心中忽然涌起一阵莫名伤感,猛然回头,对两位谋士大声吼道:

    “滚出去!”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团聚

    崇祯十九年,名将李定国率领三千明军攻略宏光逆贼,明军在江南屡战屡胜,俘获甚多。

    大军所向披靡,只要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将叛军消灭大半,剩余不到两万人马被逼至淮阴城下。再往南便要渡过长江,可以说已经是退无可退。

    指望朱常渭渭渭渭麾下将士像西楚霸王那样破釜沉舟掉转过头与李定国决一死战,那当然也是不现实的。

    项羽乃是不世出的英雄,非常人所能比肩,对朱常渭来说当下局势已然很不乐观。

    说的通俗一点,留给宏光皇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依照目前的形势,至多再过旬月,明军超便能越过长江,攻占南京。

    李定国战绩令人瞩目,朝中不少人将其比作西汉的卫青霍去病。李定国能否比得上着两位千古名将暂且不说,崇祯皇帝朱由检却是爱汉武帝刘彻具有更大的野望。

    汉武帝穷其一生,也只是将匈奴驱逐出漠北,未能予以歼灭彻底解决边关问题。而朱由检要做的,则是开疆拓土,统一这颗蔚蓝星球。

    李定国没有让朱由检失望,当然,他也不敢让皇帝失望。虽说朱由检近来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将效法尧舜禹实行仁政。然而这种表态到底有多大可信度尚存疑问。

    根据皇帝陛下过往表现,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崇祯皇帝杀人的决心。

    更不要被皇上慈善的外表所迷惑,要知道,朱由检翻脸起来,是连自己岳父都会杀的。

    送走闽南郑氏,崇祯皇帝的精力开始全部投放到江南平叛事业中。

    朱由检的这位远方亲戚朱常渭着实让他耗费了不少心力。

    索性李定国在江南进展颇为顺利,连续三次与叛军作战,皆大获全胜。

    李定国麾下三千人马虽不是中卫军,然也都是训教有素,身经百战的强兵。

    此外,他们手上装备的火器与明军最精锐的中卫军第一营无异,皆是当下最先进的连射燧发枪。他们身上穿戴的铠甲,则是经由皇庄工匠改良过后的密麟甲,不仅极为坚固,而且甲胄颇为轻便。穿在身上丝毫不显臃肿。战士们穿上他,对付普通箭矢根本不在话下。

    而宏光皇帝麾下的御林军,因为宏光皇帝粮饷不足,无力给士兵们更换,所以他们手中无论是铠甲或是火器,皆不能与他们得对手同日而语。

    除了武器装备相差悬殊,便是双方士兵战斗意志以及战斗力,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追随朱常渭的这些士兵,大都属于青皮混混之类,毫无廉耻之心,更不要说什么家国情怀。早先那些忠君爱国的兵士,都在宏光皇帝过去一年的各种整疯运动中被清洗掉了。

    实际上,生于乱世之中,对这些身无长物的混混青皮来说,礼义廉耻先靠边站再说,只要能有口饭吃,给谁打仗都是一样的。哪怕说建奴多尔衮来了,他们业不会表示有什么不妥。

    南北双方实力相差甚远。

    与铁板一块的大明朝廷不同,在巨大的外部压力面前,宏光朝廷君臣之间已经离心离德,朝堂之上,已然四分五裂。

    所以,战争结局并没有任何悬念。

    在付出区区两百人的伤亡代价后,李定国将叛逆朱常渭和他麾下五千多御林彻底击溃,驱赶到淮阴城下。

    而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宏光皇帝朱常渭在听说消息后,立即开始士兵簇拥下逃离南直隶,开始向南方逃窜。希望能捡条命来。

    当然,这只是朱常渭的一厢情愿。

    到了此时,除去战死受伤,逃亡失踪的士兵,最后留在朱常渭身边的,不到两百人而已。

    这区区两百人皆是朱常渭亲兵,是追随朱常渭多年的心腹死士,尽管大军现在已然分崩离析之势,不过这些心腹对朱常渭还是忠心耿耿。

    朱常渭眼下处境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淮阴惨败后,长江重镇安庆也岌岌可危

    如果安庆失守,南直隶也就无险可守了。从南直隶往南逃窜,便进入闽南郑氏地盘,郑氏刚刚才与崇祯皇帝合议,会不会收留朱常渭,还很难说。

    更让宏光皇帝心惊肉跳的是,以他对亲戚朱由检的了解,如果自己落在此人手中,下场恐怕绝对会比李自成刘芳亮还要惨。

    “朱由检还是不愿宜和吗?”

第二百三十二章 审讯

    崇祯十九年八月十四,也就是中秋佳节的前一天,在征南大将军李定国及麾下八千明军猛烈攻击下,被围困半月的南京城终于被明军攻破。

    以南京城墙防备工事的坚固程度,短短十五日就能攻破已经算是大胜。

    倘若不是伪帝朱常渭对战事完全绝望,弃城而去,南军也不会败亡的如此迅速彻底。

    城破前夕,伪帝朱常渭在心腹亲兵簇拥下,化装成普通百姓,由南京东门而出,准备由南直隶逃往闽南,投奔一直对宏光朝廷抱有好感的郑氏集团,期待刚刚主事的郑成功能够帮组自己渡过难关。

    当然这只是朱常渭的一厢情愿,且不论准国姓爷是否愿意收留自己,便是他现在,能活着逃出南京城,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南京城破后,藩王军残部约一千多人突破明军包围,往北逃去。倒不是因为明军不能阻挡,而是因为李定国在作战之初便下令围三阙一,好给守城一方留有希望,只要有了求生希望,朱常渭麾下便不会做困兽之斗,给李定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明军空出的这个缺口,也不是没有人防守,只是兵力较为薄弱,且正好位于北门。南京城中守军从这里突破出城后,不出意外,便会继续往北走,而南京以北大片大片区域已经被崇祯皇帝占领,数以万计的明军夜不收,锦衣卫,中卫军哨骑在这片区域内活动。

    换句话说,即便那些看似幸运的叛军能够突破层层包围,逃出南京城,怕最后也是插翅难飞。

    不出意料,化装成普通百姓的朱常渭很快被明军抓获,李定国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将其押送登州,让崇祯皇帝审讯。

    实际上,崇祯皇帝对南直隶战事并不感冒,他们攻占南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朱由检关心的是,在控制南京之后,如何才在最短时间内完全掌控江南经济,如何将巨额钱粮从遍布江南多如牛毛的官僚集团手中夺回来。

    当然,占领南直隶后,盘踞在江南的几家藩王宗亲也是必须被清除掉的对象。

    据朱由检所知,这些个藩王宗亲除少部分因智商太低导致贫困外,其余大部分皆是富得流油,与江南东林党不相上下。

    崇祯皇帝对这些藩王可谓深恶痛绝,倒不是因为嫉妒这些远方亲戚。只因为这些藩王对大明王朝的漠视态度已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哪怕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分崩离析的边缘,这些藩王仍旧我行我素,继续大肆兼并土地,根本不顾普通百姓死活。当然最后他们也都不能活了。

    与东林党文官集团不同,明清易鼎之际,这些藩王宗亲的下场并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是颇为凄惨。

    无论是初代野猪皮还是进化版野猪皮,对朱明家族一直是颇为提防的,迟至康熙晚年,某位朱性王孙意外被满清发现后,已经年逾七旬的老人竟然被康麻子下令凌迟处死。

    当然,这些自私自利的藩王是不可能看到未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的。

    前年朱由检发布檄文,让天下藩王进京勤王,最后实际到达者,十不存一。江南地区更是如此,那些兼并土地的江南藩王,对崇祯皇帝诏令阳奉阴违,朱由检早有杀人之心。

    “”把朱常渭押上来吧,朕要和他谈谈。”

第三百零四章 殖民

    当今朝鲜王,也就是后世奉为孝宗的李,其早年曾在沈阳代替朝鲜做人质,因朝鲜国力衰微,又与大明保持联系,因此李本人,在盛京的人质经历并不美妙。

    尽管处境艰难,李却常以秦始皇嬴政为榜样,以此来激励自己。

    须知当年始皇帝嬴政名为赵政时,曾在赵国都城邯郸长期为质,寄人篱下,受到赵人许多刁难。

    奈何始皇帝吉人自有天相,因吕不韦运作,最终返回都城咸阳,登基称帝。许多年后,当始皇帝命令王贲蒙恬王翦等名将横扫**,一统天下时,不忘特地派兵前往赵国都城邯郸,将昔日仇家全部杀死,而且是全部活埋。

    李的野望是,有朝一日,自己能亲率大军,攻克辽东,也要将早年欺辱自己的建奴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当然,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横空出世之前,辽阳人质李的这种野望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万历年间,朝鲜王朝经壬辰之乱,人口十不存一,良田荒芜,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朝鲜人好不容易送走了丰成秀吉的残兵败将,紧接着出现的就是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建奴。

    在骄横强悍的清军面前,就连明军九边重镇派来的精锐都不是对手,十五万在萨尔浒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关于朝鲜王军战力,嗯,不提也罢,不用和凶残成性勇猛善战的的八旗军对比,就是和明军比,也根本不是其对手。

    这样的战力,如何指望他们和八旗劲旅对抗。

    不用多说,这场战斗是在建奴发动第三次东征以后。

    朝鲜王军在大将李舜君率领大军伏击运送粮草去沈阳的船只。

    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朝鲜人的攻击行为给多尔衮皇太极他们找到了一直没找到的理由,或者是说是宣战理由。

    结果自然是可以预期的,八千朝鲜王军被不到半个甲喇的正红旗战甲杀得一败涂地。幸存六千多人狼狈逃回平壤。

    此战之后,满清方面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平壤,使者要求朝鲜国王必须要立即与明国断绝关系,如果再与汉人尼堪走的过近。八旗大军将长驱直入,包围平壤,废掉不称职的朝鲜国王。

    建奴不敢得罪,朱由检也不好对付。

    当崇祯皇帝在借道朝鲜,登陆日本之前,已经做好御驾亲征准备的崇祯皇帝最后的心愿是朝鲜国王见上一面。

    不拘时间,不拘地点,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朱由检深知,这次会面可能是朝鲜藩王与大明天子的最后一次见面。

    崇祯皇帝对李氏之痛恨,远在德川家光之上。

    对于这条喂不熟的白眼狼,大明皇帝原本计划采用他在辽南采取的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不过思忖过后,觉得这样似有不妥。

    如果说欺软怕硬的倭人是狗,那么做惯了墙头草对庇佑自己的大明毫无怜悯之心的朝鲜棒子,则连狗都不如。

    对付李氏王朝,简单粗暴或许才是最有用的。

    就像对付疯狗一般。

    “拖出去,乱棍打死!”

    所以崇祯皇帝下令让进驻平壤的

    朱由检的计划是,诚如朱由检预计那样,龟缩于平壤城中的李氏王朝,对大明帝国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第三百零九章 登陆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十八。冲龙煞南,诸事不宜,宜杀人。国丈周奎有云,此乃黄道吉日。

    朱由检对国丈颇为信任,倒不是因为皇后的缘故,实际上周皇后与她父亲早已没有什么感情,父女之情在残酷血腥的政治斗争中被消耗殆尽。崇祯十七年六月之后,周凤与周奎已经彻底反目。周皇后恨不能将她父亲碎尸万段。

    反倒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曾经杀嗜血如命的暴君,在经历各种变故,尤其在目睹唐王郑王等人先后殉国,李若琏客死他乡后,朱由检开始渐渐怀有悲天悯人之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圣母心泛滥了。

    虽然皇帝本人偶尔还吃吃人肉,不过那毕竟是前两年各路叛逆留下来的,御膳房烹饪的菜肴,含泪也要把它们吃完,哪怕是人肉呢。

    对于曾经三番五次想要置崇祯皇帝于死地的国丈周奎,朱由检并没有过分追究。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崇祯皇帝对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还颇为优待。

    崇祯十七年,京城叛军围攻紫禁城失败后,周奎被抓,皇上竟然破天荒赦免周奎被诛灭九族的命运。而是让他就在京师,在新军中间排练折子戏。戏文内容经由崇祯皇帝亲自攥写。改编于后世著名的红色戏剧白毛女。

    不用多说,国丈爷在剧中扮演的就是那个为富不仁的黄世仁。

    不得不说,周奎扮演这个角色可谓本色出演,演起来也算轻车熟路。

    不过在京师军营唱半年,国丈爷被打了无数次,好在崇祯皇帝暗中派人保护周奎,每到关键时刻,各路中卫军都能及时出现,将全身青肿的周奎送回王宫。

    后来,朱由检便让周国丈做了御前首席算命师。

    在经历长达三月的精心准备后,崇祯皇帝亲自指挥北,中,南,三路大军,由辽南,登州,舟山三处海港扬帆,浩往日本列岛而去。

    朱由检的底牌大明精锐中卫军,则被命令用来扫荡朝鲜全境,将李氏王朝这个名义上的藩属国彻底变成大明的东部行省。

    中卫军由大凌河出发,一路向东,所向披靡,沿途几乎没有任何朝鲜军民敢于抵抗。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中卫军战力惊人,据朝鲜人目测,其实力远在关宁铁骑,甚至远在满清八旗之上。

    多年的奴才经验让棒子们身上的奴性已经完全深入骨髓。

    更不要说美国人干活,希望遭遇强者只有扶起初给不明真相的朝鲜民众带来巨大恐慌,以为大明皇帝与几十年前发生在“明人就要来了,主公将作何打算,求助荷兰人,还是与辽东结盟,还请主公早早定夺。”

    日本江户,德川幕府官邸密室,德川家光与幕僚相对而坐,两人皆眉头紧皱。

    这几日,关于明国征伐日本的消息。在江户一带传的沸沸扬扬。

    对大多数江户人来说,被明国皇帝征服,也不算一件太坏的事情,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已经很久没有吃到一顿饱饭了。

    尽管岛国居民向来以服从温顺著称,是天生的好奴才,不过饥饿的力量毕竟是伟大的,饥饿感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所有人都不能忽略。

    与辽东结盟,乞求女真八旗出兵相助,在东北方向牵制住明军远征军,至少应该切断朱由检的后勤,这样崇祯皇帝很有可能就会重蹈当年忽必烈伐日失败的覆辙。

    “所以这次神风还会庇佑日本的,”

    德川家光喃喃自语,说话有些言不由衷,因为他现在对自己说出的这些话,并不怎么相信。

    朝鲜人已经完全投靠明国皇帝,听说朱由检将要邀请朝鲜国王李一同东征,这多少有点拿朝鲜人做人质的意味。

    而幕府江户设置在朝鲜的商旅,已经被明军全部摧毁,一些来不及逃走的日本浪人,

第三百一十章 净化

    相比三百年后,五百万盟军在西太平洋势如破竹,歼灭联合日本舰队主力,逼近日本本土,准备执行“奥林匹克”登陆计划,将岛国彻底摧毁。崇祯十九年朱由检发起的对灭倭之战,明显要困难很多。

    即便是和之前裹挟朝鲜远征日本时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相比,崇祯十九年准备登陆日本的明军也可以说是处境艰难。

    兵力单薄,无以为继,前途渺茫,后方不稳。

    好在朱由检对危机早已习以为常,因为长期处于极端危险境地中,崇祯皇帝本人,或多或少已经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

    所幸,让崇祯皇帝忧心匆匆的神风并没有出现。

    明末制船航海技术虽然相比忽必烈时代要进步不少,海船抗风浪能力较强。不过,若是朱由检人品不佳或是大明国运不济,这次横渡东海,再遇上一场三百多年前的那场大风暴,把明国舰队吹得七零八落,皇帝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点海军血本,就要全部砸在日本海。真到那时,不要说什么征服日本,就连东南半壁也会因为明军虚弱,导致郑氏集团入侵的。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虚无缥缈的天气预报在这个时代还不如占卜好用。

    既然有了周奎这样的人才,军国大事,凡是不能预判的,便都找他帮忙了。

    天气,台风只是远征面临的困难之一。

    除此之外,最要命的事情就是要组织上万人规模的登陆作战,而且充分保障后勤。

    这个时代的后勤只能用糟糕透顶来形容。

    粮草武器皆由人力或畜力运输而来,因为他们也要在途中食用。所以整个路程跑下来,消耗极大,然而效率却是很低。

    所幸这次主要帮明有的是海军,如果是路怒公交一样,

    沿途耗费不可胜数。对航海技术有严格要求,舰船之间的间隔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的话,遇到浓雾天气,可能发生碰撞事故,太大的话又不便指挥。

    这个时代的通信技术有限,一切全凭水手们的经验。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技术问题。

    想要供应这一万余人的巨型舰队,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超过两万名渔夫水手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这场浩浩荡荡的灭国之战中。

    崇祯十九年十一月二十,经过整整八天航行,在晨曦时分,舰队终于抵达日本北国岛外海。

    朱由检在齐亮王承恩等人的簇拥下,登上甲板,举目远眺。

    山口县连绵不绝的群山与苍云界线模糊,在望远镜中,幕府将军的士兵们像鬼一样站在山腰中间,探头探脑的朝海面上张望。

    “皇上,外面风冷,快进舱里吧,”

    王承恩边说边将黄袍披在崇祯皇帝身上。

    十一月的日本已然有些凉意,太阳出来时还好,清晨傍晚时分,气温逼近零度,小冰河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大明内陆,连东瀛岛国也受到它影响了。

    朱由检裹紧黄袍,却没有朝船舱走去,他放下手中望远镜,转身对身边道:

    “听说德川家光派遣使者来了,看来他还”

第三百零八章 汉化

    崇祯皇帝指挥发动的江户之战,从明军围城到城破幕府投降,整个战争过程不过区区五日。

    这样的结果要比朱由检预想中顺利很多。

    实际上,这几乎是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明军攻占江户期间,两万多人大军,伤亡不过区区二十多人,以这样的伤亡占据这座人口将近百万的大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德川家光的武士家臣,被杀被俘者,将近三千人。在巨大的武器战术差距面前,双方战损比将近百倍。

    实际上,在江户近郊大战结束后,幕府将军对抵抗明军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

    龟缩回内城的德川家光正准备派出使者与明国皇帝展开新一轮谈判,这时,一个消息突然传到他耳中,不啻为晴天霹雳。

    隐居于王宫中的天皇被一队黑衣人连夜劫持而去,下落不明。负责保护或说是监视天皇的忍者全部被杀。

    不久后,明国皇帝宣布天皇业已臣服大明,昭告各藩,速来江户投降。

    这时德川家光才知道,潜伏城中的锦衣卫将天皇逮捕。

    盘踞江户城中苟延残喘的德川家光很快宣布向明国投降。崇祯皇帝之前提出的各项苛刻要求包括将二十万倭人分批迁徙到明国内地。

    换句话说此时的幕府政府已经愿意无条件投降了。

    实际上,对德川家光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条件投降明军,要比江户城破被大名们碎尸万段要好出很多。

    各地强藩对幕府将军的仇恨足够将德川家光撕成碎片,如果没有明国皇帝的保护,大概率上,德川家光和他的家臣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朱由检唯一担心的各地强藩,在亲眼目睹明军中卫军强大战力后,意识到单凭一己之力顽抗怕只是以卵击石,于是自然而然也就全部选择了投降。

    毕竟倭国刚才战国村战中走出来不久,现在德川龟孙家族已经彻底覆灭,再无一人能将这个一盘散沙的联盟重新联合起来。岛国狭隘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出现什么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抵御外侮,分散成几十个小规模的村长倒是最常态的结局。

    即便是在岛国出现这样一个强人,大概率上也会被崇祯皇帝提前除掉。

    而以倭国当下的实力,想要与明军正面为敌,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何况分裂成数百个村庄级别的“国”。

    “倭人畏威不畏德,如果不能将他们彻底惩治,恐怕将来早晚还会是我华夏的祸患,”

    幕府将军官邸,

    而围困在江户周边的强藩们,也陆续宣布服从天皇号令。

    到崇祯十九年底,日本天皇发布的诏令,其实皆是大明皇帝旨意。

    贪念富贵权势的天皇陛下,自然不会以身涉险与明军对抗,至于围攻江户的各地大名强藩,在亲眼目睹中卫军可怖的战力后,变从内心深处彻底断绝了继续与明军为敌的念想。

    就在这时,天皇陛下宣扬明日和好的诏令也开始在各藩之间传播。

    朱由检心知肚明,要不了多久,这些墙头草就会完全倒向大明这边。服侍大明,简直比搞得

    不得不说,

    在围城之前,崇祯皇帝曾经下诏:务必生擒天皇。

    天皇作为岛国统治的最高象征,甚至已经被倭人神化,只要能将其彻底控制,无论是德川幕府,抑或是西南强藩,都将被朱由检控制。

    “不要轻视倭人们的效忠之心,若是天皇还在抵抗,千万玉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时的倭国人口刚过千万,朱由检心中清楚,若是让天皇落在倒幕派抑或是德川家光手中,战争就要无限拖延下去了。

    于是崇祯皇帝仿照后世盟军将领麦克阿瑟的做法,先将天皇控制住。

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

    “朕以为,从今以后,东瀛或是日本这个名字就会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想到只在一夜之间,便有上百万人将要流离失所,朱由检心有戚戚焉。

    无论崇祯如何残暴,无论穿越者如何皇汉愤青,身而为人,朱由检身上最基本的仁义道德还没有完全泯灭。

    实际上,用回到明朝做暴君,或是所谓史上最崇祯来形容朱由检都是不对的。

    说到底,大明皇帝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孟子的人善论还是西方基督的性恶论,单纯片面用在一个人身上都是不恰当的。

    当然,如果就此以为,朱由检是什么善男信女,那就大错特错了。

    “朕有一个梦想,让大明统治的疆域遍及日出日落之地。“

    朱由检经常和臣下们提及的梦想,用更形象直观的话来概括就是,他想要建立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帝国主义征服全球,掠夺知名地,靠的是廉价工业品倾销,当然还要以枪炮作为后盾。而在工业革命之前,在被称为漫长黑暗(真实性存疑)的中世纪。在西欧,在东亚,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只能依靠铁与血。

    于是就有了征服亚欧大陆的蒙古人远征,以及更为波澜壮阔的十字军东征。

    朱由检固然英明神武,穿越者光环固然强大,然而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想要扩张国土疆域,唯有战争。

    舍弃战争,别无他途。

    随着大明帝国国力逐渐强盛,随着辽东局势趋于稳定,崇祯皇帝对倭国朝鲜的征服也就不可避免了。

    有征服,就有杀戮。

    然而杀人无数的大明皇帝,现在的确不想再多杀一个人了。

    如果皇帝陛下坚持如此,坚持遵循孔孟之道,坚持圣母心泛滥,那么大概率上,崇祯十九年远征日本的行动将会在冬季来临前草草结束。

    好在朱由检身边还有一群鼓动战争不死不休的主战派。

    “陛下奄有四海,当以天下为重,为我华夏开疆拓土,将这等跳梁小丑一网打尽,当下宜乘胜追击,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富士山下,雪花纷飞,大正宫中,美人如云。

    好一幅富士山居图。

    大明皇帝朱由检与群臣纵马游猎,他们闯入日本天皇私有的皇家园林,使用新式火铳射杀熊鹿狼豹。

    山林之间,不时传来禽兽鬼哭狼嚎声,听起来格外渗人。

    然而大明君臣却是毫不在意,尤其是朱由检本人,崇祯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享受田猎乐趣了,所以今天玩的颇为尽兴。

    休憩间隙,君臣围坐在樱花树下,密切商议国事。

    所谓国事,具体说来,就是如何处理置已经投的上百万倭人。

    崇祯皇帝主张以夷制夷,具体说来就是等到明军撤退回国后,派遣倭人中的亲华派继续统治倭国,当然每年需要向大明贡献一定数量的赋税。

    朱由检的这个想法还比较粗略,不过已然能够看出其具有现代会计学的雏形。

    以夷制夷,用倭国人对付倭国人,从而让明军拜托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的泥潭,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统治倭国的政治成本。

    穿越者的想法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领先至少三四百年。所谓步子太大就容易扯着蛋。仔细考量之下,崇祯皇帝殖民日本的计划也当属如此。

    姑且不说少部分明军能否长期在倭国立足,考虑到当下落后的通讯能力,等到大军撤离之后,明国与倭国之间脆弱的通讯联系,恐怕难以维持。

    从天津港口出发,乘坐快船,顺风最快速度抵达日本九州,也要七八天时间,而且沿途风险极大,多有触礁之险。

    这样脆弱的联系下,若在倭国驻守一支常备军,维持其供给,这在当下的输送能力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在明代初期,大明曾对缅甸也就是交趾有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将该地彻底征服,设为一个省份,对其实现直接统治。

    然而后来交趾背叛大明,为何,无非是因为大明维持对交趾的统治成本太高,而收益太低,入不敷出,必然难以持久。

    崇祯皇帝的计划过于超前,而且没有什么实际操作可能性,因此遭到群臣一致反对。

    满朝群臣毕竟大都是熟读史书经典的大儒,个个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再说交趾独立,殷鉴不远,所以他们对皇帝的计划根本不买账。

    兵部尚书代表群臣崇祯皇帝上奏,张国维建议,明军在攻占倭国后,不可存有妇人之仁,当一鼓作气,将蛮夷斩尽杀绝。

    具体说来,将岛国武士连同浪人全部杀完,剩余的青壮劳力运回大明,供给华北各大煤矿铁矿用作劳力。

    而剩余的妇孺,也可运送回国,按照大明人口市场价格让出售,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平心而论,张国维拟定的这个占领计划,多少还有些可行性,不过明军照此行动,估计杀不了多少人,怕是会有精神崩溃的危险,所以具体细节需要再做斟酌。

    “六部仔细商议,对付倭人,自然当有不同,该杀的还是要杀,朕确实有些圣母心泛滥了。”

    毕竟,类似大规模屠杀这种事情,只有最最变态的岛国国民,才有能力承受。

第三百零三章 时机

    “暴君崇祯,穷兵黩武,欲壑难填,前者袭击辽东,进占朝鲜,而今又攻略倭国,吞并日本,本王听闻,朱由检指使明军在日本长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荷兰蛮子都不放过,岂不闻多行不义必自毙吗?!本王今日便要为民除害!消灭暴君!”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盛京汗王宫。

    凛冽的寒风掠过这座破落的城市,掀起一阵阵荒凉的尘沙。整座城市都被笼罩在阴郁冰冷之中,唯有汗王宫殿,还能感觉到些许生气。

    明军大举远征日本,所向披靡,辽东骚动,消息通过行商海盗传到盛京城中。多尔衮豪格等人莫不震惊。

    然震惊之余,建奴却没有任何动静。

    此时的满清八旗可谓风雨飘摇,崇祯十八年的明清决战让正红,正黄,镶黄三骑战甲伤亡殆尽,其余各旗也是伤亡惨重。再加上朱由检的严密封锁,一粒粮食,一块布帛也不许流入辽东。

    盛京城中早已饿殍遍地,女真人持续数十年的荣光终于暗淡,饥饿与黑暗开始笼罩辽东大地。

    多尔衮意识到大限将至,虽然明知清军八旗已不是朱由检对手,却也只能迎难而上。

    此时大清所面临的威胁远远不止是明军这么简单,除了横兵朝鲜的三万多明军士兵,北方宁古塔方向日益增多的哥萨克骑兵也是致命危险。

    “这或许是我大清最后的机会,战胜朱由检,在此一举。”

    多尔衮情绪激动,脸色涨得通红。然而却应者寥寥,八旗将领得知朝鲜此时已完全倒向明国,而自诩什么有神风相阻的日本,从战争开始就被明军打的一败涂地。

    更不要说死心塌地跟随明国的蒙古各部,现在更是完全指望不上了。

    在八旗各旗旗主看来,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有些癫狂的症状,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年来,辅政王在明国连续打击下,精神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听说朱由检疯了,我看,咱们辅政王也,”

    正蓝旗旗主吉尔哈朗趁着多尔衮转过身去,低声对旁边几位旗主道。

    明清决战后,多尔衮豪格两人麾下战甲伤亡惨重,基本上失去了对各旗的实际控制能力。

    而八旗各部,也因为各自伤亡惨重,失去了挑战辅政王权力的实力,双方因为这场惨烈战争,竟然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既然实力已经平衡,八旗各部旗主将领对多尔衮的态度也就和从前大不一样了。

    从前各人和多尔衮说话总是提心吊胆,小心谨慎,而现在,这些顾虑基本都可以忽略了。

    几位旗主对吉尔哈朗所言表示赞同,不约而同抬头用异样的眼光望向多尔衮。

    “自顺治元年至今,我大清勇士与明军交战无数,莫不惨败,辽南百城沦陷,八旗勇士死伤过半,不知辅政王到底有何勇气,还敢与朱由检为敌?难道还要靠布木尔泰吗!””

    “放肆!”

    辅政王多尔衮拍案而起,不顾身边年幼的顺治福临瑟瑟发抖,兀自咆哮道。

    “胆敢侮辱太后!本王这就先杀了你!”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复仇

    崇祯十九年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倭国神户青木县,崎岖难行的山路上,一队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正急速前行。

    率领这对锦衣卫的,便是镇抚司指挥使李若琏。

    三日前,明军夜不收侦测得知,长崎奉行口中的那个妖僧,此时就隐藏在青木县不知火山深处。

    崇祯皇帝得知情报,对此颇为重视,随即派出中卫军一部共计五百人,由游击将军齐亮率领,剿灭不知火山的妖僧们。

    指挥使李若琏闻言,怒目圆睁,主动向皇上请缨,愿为大军先锋,手刃仇敌,将藤鹰妖僧碎尸万段。

    自从益田贞子遇害后,李若琏对报仇雪恨一直铭记于心,这两年他辗转岛国各地,风餐露宿,形若槁木,只为给爱妻报仇雪恨,诛杀妖僧藤鹰。

    崇祯皇帝对李若琏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不仅如此,自征伐日本以来,朱由检派遣大股中卫军斥候搜山捡海,誓要将妖僧擒获。

    “李若琏,便是那妖僧没有与你结仇,朕也不会饶过他,不知火山上的千年老僧,据说已经活了五百年!太祖尚未出生,那妖僧便在巢穴里玩他采阴补阳的把戏了,五百年来,妖僧不知残害了多少女子!祸害了多少生灵!”

    朱由检闭目凝神,眼前浮现出尸山血海。

    崇祯十七年以来,大明皇帝食人无数,然被朱由检吞噬的这些人,皆是十恶不赦之徒。

    皇上吃素念佛已经很久,渐渐萌生孔孟之心,然而不知火山上的妖僧,却让朱由检心魔复生。

    杀!

    “朕食人无数,却很想尝尝千年妖僧味道!你生擒藤鹰后,尽可以将妖僧碎尸万段千刀万剐,不过要给朕留下几块,”

    李若琏神色凛然,沉默寡言,领命而去。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灰蒙蒙的天空上飘落下来,神木县连绵不绝的山峦被白雪覆盖,如一条苍老的白龙,蜷缩不语。

    “大人,前面就是不知火山了,末将探知,山腰寺院中,至少有三百多人,”

    中卫军第七军第一营夜不收小旗官王斗压低声音道,生怕将山崖间的白雪惊醒。

    李若琏目光掠过眼前这个身材精悍,虎背熊腰的夜不收哨官。视野尽处,山峦之间,一座圆锥形山峰隐约可见,若非细细观察,很难发现。

    这便是不知火山啊!

    这就是妖僧藤鹰藏匿之处。

    “这些年我踏遍倭国各岛,竟然没有发现此处火山,”

    李若琏隐约看见虚空中益田贞子微笑的脸。

    “还是你们中卫军消息灵通,斥候夜不收越发厉害,连锦衣卫都比不上你们了,”

    几句话说得王斗脸色苍白,手足无措,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答。

    就在迟疑之间,却听指挥使喃喃道:

    “素子,你的仇人终于让我找到了!今日为夫就为你报仇了!”

    身边几位锦衣卫心腹掩面而泣,王斗诚惶诚恐更不敢多言。

    “山高坡陡,大雪路滑早日登山,诸位早做准备吧!”

    三十多个锦衣卫死士相互看了一眼,明显有些犹豫。

    倒不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只是以三十敌三百,且要攀缘这绝险之地,恐怕只会九死一生。

    “诸位莫非怕死?”

    李若琏神色清淡,言语之间却没有一丝愠怒之色。

    锦衣卫正欲开口,却听小旗官王斗低声道:

    “死何足惧?若不能一举生擒妖僧,打草惊蛇,怕是。”

    李若琏脸色阴沉下来,藤鹰的妖术,他在长崎便领略过了,若这次再让他逃走,再要找到,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妖僧藤鹰妖术,本官早已识破,诸位愿追随的,但请上前,此行不为大明,不为皇上,只为我自己!”

    三十四名锦衣卫纷纷聚拢上来,齐声道:万死不辞!

    几十把绣春刀在食指上划开口子,鲜血淋漓。

    寒风凛冽,血滴在不知火山白雪皑皑上,显得格外鲜艳。

    李若琏看在眼里,神色凛然,回头对王斗道:

    “必行你就不必去了,回去召集大军,若我等遇有不测,你们便围住不知火山,放火烧山,切不可让妖僧逃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国

    在李若琏的视野中,不知火山被千年白雪覆盖,山麓的红色岩石连绵不绝,在一片白色中显得格外扎眼。

    连绵的红色如无辜死难者流淌的血。

    “贞子,你的血也在这里吗?”

    皑皑的白雪掩饰不住藤鹰法师的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李若琏率三十四名锦衣卫昼伏夜行,三日之后,至于抵达不知火山脚下。

    明军攻占长崎后,长崎奉行马场利重来不及切腹自尽便被锦衣卫擒获。在李若琏师弟方正化的严刑拷问下,马场利重供出了妖僧藤鹰的藏匿之地,自己妖僧的各种毛骨悚然的传说。

    据他描述,藤鹰生于宋真宗年间,据今已有六百多年。

    朱由检闻听此言,兴致盎然,遂亲自审问马场利重。

    从长崎奉行口中,崇祯皇帝了解到,数百年来,妖僧依靠采阴补阳,生啖女人,求得长生。

    朱由检对这种血腥残忍的修炼方式并不感冒,也没有任何怜悯之情,毕竟吃人这事他也曾做过。

    不过崇祯皇帝所食者,皆十恶不赦之徒,而这位在江户,神户,长崎等地享有盛誉的得道高僧,却以残食少女为生。

    朱由检不能解释人为何能活到六百多岁,这已经不是自然科学所能解释清楚的。

    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这个藤鹰可能也是个穿越者。

    正是考虑到这一层,朱由检更坚定了诛杀此人的决心。乱世之中,慈悲之心或是圣母心会给自己带来致命危险。

    第三天午后,天色阴沉。

    李若琏望着不知火山上金碧辉煌的寺院,脸上青筋暴涨。

    这片罪恶的土地,需要涅重生了。

    而他今日前来,就是要为皇帝陛下,为他自己清洗此地的。

    正当李若琏率领锦衣卫沿着不知火山攀缘而上时,江户城中,这场大戏的幕后推手崇祯皇帝朱由检目光投在一张巨型山川形势图上。这幅地图本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心爱之物。当然现在已经归朱由检所有了。

    崇祯皇帝的目光掠过岛国连绵不绝的国境线,最后停留在神木县山峦之间。

    “锦衣卫这次兴师动众,应该能为指挥使报仇了。等镇抚司灭了妖僧,朕的这次日本之行也该结束了。”

    朱崇祯皇帝满面笑容的望向王承恩,王承恩竖起耳朵,准备聆听圣谕。

    “准备回京吧,朕出来多久了?”

    王承恩数了数手指,连忙回道:“回皇上,已经三个多月了。”

    短短三月,世事如烟,在明军雷霆攻势下,镇守江户的德川家望风归降,而骁勇善战的西南强藩迅速土崩瓦解。明军顺利占领岛国全境。

    三个月时间灭亡日本,这是朱由检从京城出兵前便立下的誓言。没想到誓言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

    虽然已经彻底攻灭岛国,然而朱由检心中还是微微有些不安。

    占领岛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要做事情还有很多。在明国大规模殖民之前,尚须将加贺伊贺的残余忍者全部消灭。此外,将数十万武士战俘,上百万名妇孺运往华北各地。

    “王承恩,要兵部尚书过来,朕有要事与他商议。”

    王承恩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崇祯皇帝望着秉笔太监远去的背影,微微叹息。目光转回墙壁上的地图上,望向日本与明国之间波涛汹涌的东海,兀自陷入了沉思。

    “将来如何才能维持两地联系?依靠商业?!”

    崇祯皇帝所虑不无道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构思出切实可行的统治方略。毕竟明国与日本相隔甚远,若非强有力的中央统治,牢不可破的纽带联系,恐怕要不了多久,岛国只会和宗主国渐行渐远。

    “那就将岛国划入北直隶吧,不仅是北直隶,南直隶也要划分一块。”

    朱由检的初步构想便是分而治之,从列岛中部一刀两段,将列岛分为南北两半。

    崇祯十九年底,未能盼回李若琏消息,朱由检便踏上了回国之旅。

    倒不是皇上对指挥使安危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只因为临近寒冬,日本海海况恶劣,多浓郁天气不利航海。若再不,皇上今年过年就要在岛国渡过了。

    崇祯十八年春节。崇祯皇帝是在科尔沁草原度过,而今年,无论如何,他要回家与皇后公主团聚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崇祯皇帝从盛京城中线人那里得到确切消息,建奴八旗贼心不死,裹挟蒙古土默特等部,将于明年初春大举入寇辽南。

    崇祯皇帝判断,这应该是明清之间的最终决战。虽说留守京师的中卫军足够应敌,然这毕竟是终极之战,对朱由检来说,无论如何也是错过的。

    灭清之战必须由崇祯本人亲自指挥。

第二百二十六章 鬼泣

    崇祯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朱由检率明军主力由长崎港出发,在隆冬来临前,舰队扬帆,劈波斩浪,一路向西而去。

    临行之际,崇祯皇帝不忘还在不知火山上与妖僧斗法的锦衣卫诸人,想到李若琏可能命丧黄泉,不由新生恻隐之心。于是下令国丈爷周奎离开长崎,即日前往不知火山,助指挥使大人一臂之力。

    周奎今年已经六十多岁,花甲之年,身体每况愈下,身患不治之症,他的一只眼睛瞎了,腿也快报废了。这次挣扎着和崇祯皇帝一起东征日本,早已做好准备把性命丢在此地,而今国丈爷的梦想终于快要实现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崇祯皇帝听说周奎师从茅山道长张天师,擅长奇门遁甲之术,各种旁门左道也了解一些。用这样的人来对付藤鹰法师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岛国妖孽丛生,如百鬼夜行,你与两千中卫军留在此地,定要斩妖除魔,为我大明中兴助力。”

    崇祯皇帝的野望,他的老丈人当然了解的很清楚,按照既定计划,下一步,也就是未来五年之内,陆续将有超过百万的大明百姓被迁移此处,而日本也将会被分割成为南北两部,分别隶属南北直隶统治。

    “你留在此地好自为之,等朕回来,重重有赏。”

    长崎出岛码头上,倭人苦力正在辛苦搬运大军军械物资,他们中大部分人在不久之前还是幕府将军,藩镇大名手下的武士。

    突然之间,这些人从人上人的地位沦为奴隶,心中怨恨可想而知。不久之前,他们发动过一次叛乱,杀死了几个看押他们的明军,准备再刺杀朱由检,趁乱逃出海外。

    然而这些叛逆计划刚一开展,便崇祯皇帝严酷镇压。

    朱由检在杀自己人时毫不手软,再杀别人时更是残酷。皇太极时代,清一统天下的帝国**日益膨胀,但在它逐步征服朝鲜的过程中,却始终维持与日本在朝鲜利益和平共处的局面。虽然日本的锁国政策以及清长时期地关注于关内外的征战,在客观上减少了双方直接冲突的机会,但是对于尚武,且实现内部统一为时不久的满清政权来说,当其在朝鲜后来居上,并处在征服者的地位时,能够长时间地在朝鲜问题上未与日本发生任何利害冲突,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偶然性的结果。应该正视在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清处理在朝鲜与日本相涉关系问题上有既定的政策,即采取审慎克制的态度。这一政策应起源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的对日本的认识。1626年皇太极继位,1627年出兵朝鲜,但丝毫未扰及釜山的“倭馆”;1637年皇太极亲征朝鲜,虽然曾指令朝鲜“通信日本”“导其使者赴朝”,但最终也并未强制朝鲜执行。与此同时,清始终对日本保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虽然清始终对朝鲜以“倭情叵测”为名修筑内地城防严加管制,但是“釜山等地已为许筑”。31 1639年清派赴朝鲜的使节风闻“(日本)听命于中原,将欲出来”的消息后,立刻关照朝鲜边关“凡有消息,皆即通报沈中”。321644年春夏之交,清军已大举入关与明军及李自成部逐鹿中原,朝鲜派赴沈阳的使节“所赍倭情咨文,呈纳于兵部,则承旨者传其帝命曰:‘倭情可虑,须严饬边备,不忘战守之具’云。”33此时已是清顺治朝摄政王多尔衮执政的时代了。在关键时刻日本始终处在满清最高统治者的政治视野之内,这应与其对东亚国际政治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尽管如此,但仍应该承认直至入主中原,并建立起全国性的中央政权,清始终没有十分强的来自于日本的压力感,除了对自身力量的自信外,还应该解释为此期清对锁国中的日本的政治外交立场的了解和把握。

第二百二十七章 欢颜

    崇祯二十年一月初,东征明军三万余人在朱由检率领下,浩浩荡荡返回返回登州,随明军一起回国的还有首批十五万倭人青劳力。这十二万倭人中,除少量农民矿工,其余大部为普通武士与浪人。

    这些倭人的结局从登上明国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他们会被分批送往华北各省大型厂矿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煤矿铁矿中渡过他们的余生。

    崇祯皇帝常常训诫群臣,大明中兴在即,所有人都要奉献自我,为中兴大业效命。

    这里的所有人当然不止是大明臣民,大明周边四夷也应当为中兴效力。

    十五万倭人将被分散到几百座矿山之下,辛苦劳作,直至被榨干而死。

    朱由检将其称之为资本原始积累,据他所知,历史上所有的帝国崛起,都是伴随着血腥杀戮流血牺牲,荷兰如此,西班牙如此,英国如此,美利坚也是如此。

    种族主义虽然为后世女权主义者爱狗人士所鄙视,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大盛其道,虽然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民族主义种族优劣这些奇葩概念,不过大家却都是心照不宣,忠实向世人展现了种族主义最最野蛮残忍的一面。

    建奴是必须全部灭绝的,而倭人,已经快要被灭绝了。

    崇祯皇帝之野望,便是要将大明四郊跳梁小丑全部诛灭。

    在吞并朝鲜,征服日本后,明军接下来的目标便是辽东的建奴余孽。

    在彻底解决掉辽东问题后,南明宏光朝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然还有东南沿海的郑氏集团,朱由检对郑成功早就恨之入骨。

    三年之内,明军还要平定青藏,西北,与远道而来的哥萨克骑兵正面交锋。

    免不了还要缅甸用兵,将这其重新划入大明版图之中。只有早日打通广西出海口,大明海军才能在即将开始的对欧洲殖民者作战中获得更大胜算。

    “父皇,倭国也会下雪吗?”

    崇祯二十年一月八日,朱由检从登州返回京城,进入紫禁城,昌平公主见到崇祯皇帝,兴高采烈,从皇极殿到乾清宫,一路边走边跳。

    “也会下雪啊,倭国的雪下的很大,倭国有个文人,还写过《雪国》……”

    朱由检和公主一路聊下来,不时抬头望向皇宫四周,和去年东征日本前相比,这时宫中宫女太监气色明显都好了许多。

    占领岛国后,濑户内海的鲸鱼渔场被明军控制,户部组织明国渔夫前往海域围捕鲸鱼,海水被鲜血染红,渔夫们捕获的鲸鱼就地加工,鲸鱼油被提炼出来,鲸鱼肉被腌制起来,穿过茫茫大海,源源不断运向西边。

    明人的餐桌也因此格外丰盛起来。

    “公主也在吃鲸鱼肉吗?”

    “鲸鱼肉?”

    公主睁大眼睛,充满好奇望向父皇,她虽然已经十五岁,却从没有出过海,更没有见过真正的鲸鱼。

    朱由检急着去慈宁宫幽会美颜张皇后,没想到公主竟然喋喋不休问了起来。

    “鲸鱼,很大的鱼。”

    “有多大呢?”

    小女孩不依不饶。

    “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一锅炖也。”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慈宁宫前,远远望见周皇后与张皇后这一对美人站在宫门前,含情脉脉望向崇祯皇帝。

    “已经快有四个月不近女色了,都快成柳下惠了,”

    朱由检在心中暗暗叫苦,一面笑呵呵望向两位皇后。一面不自觉加快脚步,朝两人走去。

第二百二十八章 炼狱

    崇祯二十年初,在顺利吞并朝鲜,征服日本后,大明帝国向外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停歇。

    挟绝胜之威,朱由检将下一个目标指向了辽东建奴。

    崇祯皇帝要将战火引向辽东,烧死多尔衮与吴三桂,要把他们烧的尸骨无存。

    建奴女真是必须要消灭的,以多尔衮为首的女真建奴是依附于大明肌体上的毒瘤,虽然现在这块毒瘤已经不再构成威胁,且已经表现出归顺大明的趋势,不过他们结局却早已注定。

    二十世纪德国纳粹的种族主义思想被崇祯皇帝包装利用,女真人作为半开化民族,一旦尝试到权力的滋味,不碰的头破血流,当然不会回头。

    朱由检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穿越之初,那个无数次出现在自己梦中的梦魇现在消失不见。新的梦魇却又出来了。

    权力的游戏。

    他要成为整个世界的王,要完成凯撒忽必烈没有完成的大业。

    为达到这个目的,三年来崇祯皇帝不择手段,屠戮官僚,加强皇权,编练新军,整顿漕运,发展商业。

    在崇祯十七年,朱由检甚至像疯狂科学家那样夜以继日进行病毒实验,虽然最后失败。

    他所做的一切,为的就是让梦魇不再成为梦魇。华夏不再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按照朱由检这个节奏,数年之后这世界上可能已经不会再有其他民族了。

    崇祯皇帝将这称之为温柔的民族主义政策,至于到底是否温柔,那就只有被征服地区的民族才会知道了。

    为实现中兴大业,朱由检付出了惨重代价。

    其中之一便是,崇祯十七年,大明皇帝精神濒临崩溃,因为那年他杀人无数,他的亲生儿子,大明太子死在了他手中。

    到崇祯二十年初,朱由检只用短短三年时间做成了大明王朝几百年未能完成的大业。

    在朱由检努力下,大明南北归于统一(宏光朝廷已不足为虑),实际上,从朱由检开始,大明各地才真正归于皇权控制之下。

    不仅如此,明国四周各蕃纷纷归附,尽管大都不是主动而为。

    日本,朝鲜,蒙古,重新归属华夏统治之下,缅甸,东南亚诸国也在朱由检野望之中。

    在十六十七世纪,和平发展已经被时代唾弃。

    杀戮与暗黑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朱由检对周边各国所做的事情,历代帝国都曾做过,不久之后,大英帝国会做,美利坚合众国也会做。

    只不过因为朱由检的到来,让种族主义这个魔鬼提前三百年来到人间。

    凛冬将至,黑暗血光将笼罩大地。

    朱由检的野望是要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欧大陆的超级帝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再次成为世人心中的暴君。

    这个时代商业主义并不是主流,依靠商品倾销占领全球的策略毕竟有些超前,毕竟工业革命还没有实现。

    所以一切叙事都将是古典主义的,或者说是充满黑暗中世纪风格。

    一将功成万骨枯,建立这样一个远迈蒙古帝国的极权制度大国,必须要死很多人。

    朱由检已经做好了成为桀纣暴君的准备。

    大明将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梦魇,如同两百年后的大英帝国,将所有民族都置于它的坚船利炮之下。

    而最先受到恐惧支配的,当然就是盘踞辽东的女真八旗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建奴女真自不必说,这么多年鞑子屡次南下劫掠,不知残害多少大明百姓。朱由检恨不能将其食肉寝皮。

    至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他在崇祯十九年便斩杀监军,抛弃家业,率军投靠清国。置原配夫人于不顾,娶了正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之女为妻,成功成为我大清的上门女婿。还被多尔衮封为昌威郡王。

    像吴三桂这种抛弃家业死心塌甘愿为建奴走狗的人实为罕见,朱由检对他的脑回路颇为好奇,所以崇祯皇帝决定要生擒此人,活着打开吴三桂的头盖骨,好好研究一番吴三桂的脑部结构。

    当然,多尔衮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

    大战之后,幸存的辽东女真人,除妇孺之外,活着的青都将被戴上脚镣,送往大明各大厂矿工地,或挖煤炼铁,或制作舰船,或修筑要塞,为朱由检中兴大明的伟业奉献各人的绵薄之力。

    崇祯二十年正月初一,紫禁城皇极殿。

    隆重的元旦朝贺结束后,崇祯皇帝共收到文武百官贺礼一千五百余份,折合白银三万余两,而朱由检赏赐给臣下的,不过区区一千两白银。

    这个生意算是赚了。

    朝贺完毕,朱由检便开始与群臣商议今年的诸多大事。

    首先被提上日程的就是今年初春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

    此战将彻底消灭辽东建奴,代号为“扫穴犁庭”行动。

    “朕闻奴酋多尔衮在盛京汗王殿,日夜思念朕,难得他蛮夷之人,却如此忠义,倒是有心。还有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贝勒,据说对朕新近册封的木尔木泰颇为思念,朕知道,八旗将领这些年,朝思暮想的,是要南下掠夺大明。他们也这么干了,不过这次,朕要满足他们的愿望。”

    群臣抬头望向崇祯皇帝,却听朱由检接着道:

    “二月十八,大军出发,兵部,户部,工部,连同镇抚司,大明海军,你们还有一个半月时间准备,这次灭奴之战,由兵部尚书张国维全权负责,朕制定的方略是,先灭吴三桂,再灭建奴,多尔衮豪格等人,只能生擒,不可杀害。具体规划,由张大人自己定夺!”

    兵部尚书张国维上前一步,诚惶诚恐道:

    “皇上!臣才疏学浅,力有不逮,恐难当大任,”

    周围也传来窃窃私语,显然群臣对皇上这样的决定感到颇为意外。

    “你既是兵部尚书,领兵打仗的事,如何就不懂?不必谦虚,朕心意已决,就是你了!”

    朱由检微微一笑,抬头望向群臣,继续道:

    “诸位皆要服从兵部调遣,所有违背,”

    崇祯皇帝目光投向大殿上的几位镇抚司千户身上。

    “朕二三月之间,将要亲率中卫军南下,消灭朱常渭这个叛逆,顺便灭了海盗郑氏!辽东之事,就交给你们去做了!”

    崇祯二十年一月十八日,按阴历已经是腊月十八,再过十几天就要过年了。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年光阴又匆匆过去。,让人唏嘘不已。

    和崇祯十八年一样,崇祯十九年整整一年,朱由检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北征蒙古,南伐宏光,年末还向东征伐日本。

    勇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做好准备,将来总有一天会死在开疆拓土的征程上。

    建奴虽元气大伤,然多尔衮豪格领导下的八旗各部此时尚有一战之力,不可小觑。朱由检对女真人的战斗意志从未有过怀疑,当年老奴努尔哈赤就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在耗死了李成栋后,渐渐在辽东做大,最后成为明国心腹大患。

    朱由检当然不会让这种悲剧重演。

    彻底平定辽东,单凭一场决战恐怕是不够的,明军对建奴的战争将会持续很久,将会波及整个辽东。

    对建奴的战争必然消耗巨大,甚至比远征日本还要大很多。

    趁着初春前的两个月时间,崇祯皇帝下令锦衣卫蕃子,中卫军斥候护送大明使者,分作好几路,向蒙古,朝鲜等属国,要他们届时一起出兵,将建奴八旗彻底逐出辽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4826/ 第一时间欣赏崇祯有把枪最新章节! 作者:梦吴越所写的《崇祯有把枪》为转载作品,崇祯有把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崇祯有把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崇祯有把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崇祯有把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崇祯有把枪介绍:
崇祯有把枪,杀尽天下贼!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多尔衮:皇上饶命,建州八旗再不入关,就要全部饿死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我是无辜的·····“那不是理由!”朱由检熄灭雪茄,扣动鲁格尔左轮手枪扳机。吴越与鹤群:226342842。崇祯有把枪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崇祯有把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崇祯有把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