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我是袁术TXT下载三国之我是袁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我是袁术全文阅读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三国之我是袁术txt下载     三国之我是袁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顺之威

    张辽此时已经陷入昏迷,根本感受不到自己现在的状况,更不要提躲闪夏侯的进攻了。

    而周围的张辽军士卒,有心相救但他们根本跟不上夏侯的速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夏侯一步步的逼近自己的主将。

    “嗖!”

    就在夏侯距离张辽不过数步之遥之时,一道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黑色刀芒从天而降劈向夏侯。

    夏侯眉头一皱,手中的长枪随手一甩,想将这道刀芒弹开。

    “砰!”

    夏侯只觉得一股难以抵抗的巨力从枪杆之上传达过来,还不待其反应过来,手中的长枪就在他的目瞪口呆之中直接被劈开。

    要知道,这可是他用内力不停温养过的长枪,而且还被他的内力包裹着,如此轻易的被劈开!就是吕布也做不到这样啊!

    然而刀芒却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余势稍减的直接轰击到他的身上。然后,他就消失了,地面瞬间塌陷,他的位置上多了一个深深的洞。

    随后一个身影从天而降,落在了张辽的身前,俯下身低沉道:“文远,没事吧!”

    张辽此时已然因伤势过重、濒临死亡的边缘而陷入昏迷之中。

    高顺见此,连忙扯掉身后的披风,帮他包扎伤口。

    “砰!”

    身后的大洞内一道身影冲天而起,夏侯十分狼狈的落在地上,毫不在意自己胸前那道深可见骨的巨大伤疤,面色凝重的看着高顺道:“你是谁?”

    高顺再次撕碎一截披风包扎住起了张辽的右臂,还不断地用内气温养着他的身体,对于夏侯的问话完全充耳不闻。此时张辽的身体简直是一团糟,外伤还是其次,透支内气不断使用的秘术所造成的内伤使得他的体内千疮百孔,高顺现在也只能吊着张辽的一条命,只有回到江东找到张仲景才有可能解决他体内的伤势。

    “混蛋!”夏侯怒喝道,最侮辱人的行为不是谩骂而是无视。高顺这种全然不在意的态度简直令夏侯怒火冲天。

    而高顺则是依然心无旁骛的治疗着张辽的身体,根本懒得理会夏侯。

    “给我去死!”高顺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夏侯,也不管刚刚那恐怖的危机是不是眼前之人带给自己的,拿着手中断掉一半的长枪,全力刺向高顺。

    面无表情的高顺皱了皱眉,左手的动作丝毫不停,右手握着大刀调动军团云气随意一挥。

    “砰!”

    夏侯直接被击飞数十米,撞倒在了地上,身上又再度添了一道伤疤。而他手中只剩一半的短枪,直接被击得粉碎。

    呆呆的看着散落一地的碎屑,一向以勇猛著称、无所畏惧的夏侯第二次产生了畏惧的感觉。第一次是在虎牢之前面对吕布,而这一次的恐惧之感更胜之前。

    “这种攻击,是军团云气?你就是高顺!”将曾经得知的袁术麾下将领的信息一一对应,夏侯淳迅速道出了高顺的身份。

    调动军团云气的攻击威力是有上限的,要不然关羽那种一上来就调动近半军团云气的攻击也就不会被称之为变态了。

    正常来说,领兵将领一次只能调动不到十分之一的军团云气进行攻击,而且还需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再次进攻。

    但是,像关羽的那种调动大量军团云气的攻击虽然强大,所需的时间却较长,一般只能用于攻击敌方士卒,武将很容易闪躲。

    可高顺之前的攻击迅捷无比,要么就是高顺本身具有堪比吕布的实力,要么就是高顺有着一支数量并不多的精锐军魂军团。

    袁术麾下的两支精锐大军天下诸侯都清楚,一支先登死士,领头的是性格嚣张跋扈的鞠义,而另一个就是威严沉稳、少言寡语的高顺,而且高顺和张辽都是并州人,关系不错。按照高顺刚才的表现,夏侯一下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高顺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将已经治疗好了的张辽扶了起来,随手招来几个士卒:“将文远将军先带到后方,有援军在后方接应。”

    “诺!”

    就在这一小会儿,跟在高顺后方的陷阵营已经快要杀上来了。

    看到士卒将张辽带了下去,高顺这才回过头来看向夏侯。

    “你准备好死了吗?”

    冷冷的话语从高顺口中吐露。

    夏侯面色铁青,怒指着高顺道:“你以为你是谁?不过是凭借军团云气之利罢了!我麾下可是也有着两万余大军呢!”

    说完夏侯直接抢过一匹马向后方撤去。高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离去,一言不发,随手砍杀着前方的夏侯士卒,对着张辽军麾下的士卒道:“张辽军听令!撤!”

    由于张辽的昏迷,他麾下的士卒也都战力大减,在高顺的命令之下迅速的向后方退去。而高顺的陷阵营随后赶了上来。

    高顺保住了张辽残存的不足千的士卒,而夏侯也借机逃回了大军之中,重新组织起了兵马,结成阵势。与此同时,高顺的陷阵营纷纷整齐的列在高顺身后,列成阵势。

    夏侯再度集结好大军后,一改战时的暴躁,竟然诡异的变得沉稳冷静了起来。

    “子和,速来助我!”夏侯冲着远处的曹纯大喝道。

    曹纯略带惊异的看着夏侯。一向在战场上无法无天的夏侯竟然会说出这话?

    一般夏侯在战场上都是霸道莽撞的货,打起仗来从来都是自己冲上去,不把麾下的士卒打光绝不回头,也不让别人支援。

    曹纯刚刚之所以没有前去支援,除了锻炼夏侯麾下的士卒这一个目的外,也是怕自己贸然支援引起夏侯的反感。毕竟张辽麾下的士卒确实不多,夏侯这里可还有两万左右的大军。

    不过此时夏侯面对着不过一千人左右的士卒,竟然让自己前来相助,着大大的出乎了曹纯的意料。

    “全军听令,杀!”

    随然有些惊讶,不过作为虎豹骑的统帅,曹纯迅速的反映了过来,率领着麾下的士卒杀了上去。

    曹纯麾下的三千骑兵一分为二,一队两千人的虎骑由他率领,另一队一千人的豹骑则由他的副将率领。

    这一千豹骑的速度明显远超虎骑,迅速的赶了上去,向这高顺麾下陷阵营的侧面杀去。围绕着高顺的陷阵营不断游走,仿佛一只捕猎的豹子一般在等待着陷阵营出现破绽。

    而另外的两千虎骑在曹纯的带领之下,犹如饿虎扑食一般,直接冲向陷阵营。

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阵营

    夏侯的大军同时也疯狂的杀了上去。

    面对着数十倍与自己的兵力,其中还有一支军魂军团,高顺的面色丝毫不变,还是那样的严肃和淡然。

    而他身后的陷阵营也和他一样面无表情,仿佛面前铺天盖地的敌军不过是草芥一般。

    大敌当前,高顺转身回到军中,陷阵营的士卒整齐的开出一条道来。高顺不紧不慢的来到列成圆阵的大军中央。在他走过之后周围的陷阵营又迅速恢复了原来的位置。

    终于,在高顺平淡的目光中,曹纯麾下的虎骑势不可挡的先冲了上来。

    “盾!”

    高顺轻喝一声。

    随着高顺的话音刚落,淡淡的黑色光芒浮现在了虎骑即将撞向的那部分顶在外围的陷阵营士卒身上。

    “碰!”

    在曹纯的目瞪口呆之中,在他麾下攻无不克的虎豹骑的猛烈冲锋和攻击之下,对面的士卒竟然只是拿着手中的盾牌一档,就毫发无伤的挡住了!

    与之相反,率领的虎骑直接被撞翻在地,随后被后面的骑兵践踏死伤惨重。而后冲锋上来的骑兵也步了前者的后尘,一个个被撞翻在地。

    还没弄清这是什么情况,曹纯就发现自己打前锋的上百骑兵已经躺在地上了,连忙大喝道:“撤,向两边撤!”

    这哪是一支步卒?简直就是一堵墙啊!曹纯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率领的是不是曹操军中的精锐?

    骑兵对付步卒无往不利的踏营在高顺这里完全就是送菜。强大无比的防御力让曹纯麾下的虎骑明白自己遇到的是一支恐怖的重步兵,根本不是自己这名不副实的重骑兵能够突破的。

    轻重骑兵虽说分类标准并不明确,一般来说多用于冲锋踏营的是重骑兵,多用于骑射骚扰的是轻骑兵。

    可在多数人眼里,重骑兵多是指那些士卒身披重甲,手持长枪长戟长刀之类,甚至连马匹的有马铠保护的骑兵,也就是具甲骑兵。

    曹纯麾下的虎骑虽说勇猛,皆由精锐组成,但装备嘛,确实是不堪入目。身为曹操麾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两千重骑拥有重甲的竟然不足半,马铠更是只有两三副。

    不过也不怪曹操,重甲、马铠这种装备造价实在太高,尤其是马铠,根本不是一般诸侯能负担得起的。而且重骑兵贵在精而不在多,除了踏营之时需要少许充当前锋,其灵活性差的缺点太过严重。深陷敌阵之后战力比之轻骑还不如。

    一个重骑兵的标准装备价格都能培养起七八个以上的重步兵了,曹操可没这么多的钱,连重甲他都配不齐。

    曹老板一直都很穷。历史上官渡之战前,他就曾感慨过,袁绍那里马铠有三百余,而他就十几副。就连作用河北四州的大土豪袁绍都只有三百来副马铠,足见这东西多费钱。

    当然,也不是袁绍配不起更多的马铠,实在是甲具齐全的重骑兵,有个三百当冲锋箭头就差不多了,再多就是完全的浪费钱。

    别说是没有马铠了,就是没有重甲的轻骑兵照样可以踏营、当重骑兵用。想想北方的异族,哪有什么装备?人手一杆枪,身上穿的都是兽皮布衣之类的,不照样干着重骑兵的事?

    这个时代的轻骑兵才是王道。毕竟汉朝大部分的士卒身上都是铠甲不全,披甲率都在四成左右,其中的皮甲占三成,铁甲只有约一成。

    对上这群身上连铠甲都没有多少的士卒,轻骑兵就完全足够了,马铠什么的实在是太浪费了。

    曹纯以前也是这样想,但现在他看着甲具精良的陷阵营,再扫一眼自己躺了一地的士卒和战马,心中发誓回去求也得向自己的兄长求来上百的马铠。

    他麾下的虎骑平日作战无往不利,自信就是遇上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能较量一二,但遇上装备精良无比的陷阵营,居然毫无还手之力!

    在曹纯的指挥之下,原本笔直冲向陷阵营的虎骑从中一分为二,以弧线形向着两侧绕行,避开陷阵营的屠刀。

    而在陷阵营周围的豹骑也赶了过来,不断的骑射骚扰着高顺的士卒,掩护虎骑。

    高顺轻喝道:“进!”

    整个陷阵营组成的圆阵犹如一个整体一般缓缓向前推进,主动迎上曹纯的虎骑,肆意的砍杀着。

    陷阵营的士卒都是高顺精心训练出来的,互相之间的配合极为默契,一部份士卒格挡着射过来的箭矢,一部分的士卒举起手中的大盾抵挡着撞上来的骑兵,一部份士卒在盾牌的空隙之间伸出手中的刀砍向敌人,有条不紊。

    曹纯看到这一幕,愤怒惊恐之余也毫无办法,只能继续催促着麾下的虎骑尽快的闪开。

    气势汹汹的一波进攻撞击到一块铁板之上,反而变成了自杀。曹纯心里这个悔啊!本想帮助夏侯的大军打开局面,先将敌军冲散的,却不曾想是这个结局。

    损失了三百余的虎骑后,曹纯面色难看着带着麾下的虎骑同豹骑一起在陷阵营的周围游走,只是远远的骑射骚扰,丝毫不敢上前。

    而高顺对此也没有办法,命令麾下的士卒守在原地,等待着夏侯大军的到来。

    陷阵营最大的缺陷就是速度,不下于普通步卒的速度在骑兵面前还是太慢了,高顺对于游走在周围的虎豹骑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虎豹骑的远程骚扰对陷阵营而言也毫无威胁,这点攻击毛毛雨罢了,全副武装的陷阵营士卒就是被射中了也受不了伤。

    姗姗来迟、杀上来的夏侯看到虎豹骑被陷阵营毫无还手之力的打跑,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虎豹骑的士卒都是从他和夏侯渊麾下的大军最精锐的骑兵中挑选出来的,可以说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什长、百人将的水平。曹纯作为曹仁的弟弟能力也是无可置疑的,当初徐州之战率领三千虎豹骑千里奔袭后轻松的击溃了曹豹的三万余大军,这份战绩可是实打实的。

    就是这么精锐的骑兵,在这不过千人的步卒面前竟然如同杂兵一般,轻松的被击溃,毫无还手之力。

    夏侯只觉得心中一阵发堵,他觉得接下来恐怕要面临的是一场恶战,能不能胜恐怕真是问题。

    不过勇武如他从来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遇到这种情况不仅不撤,内心的恐惧竟然都消散一空,嘴角勾勒出一抹疯狂:“有意思,这样的对手才有意思!”

第二百七十三章 无从下手

    夏侯虽然莽撞,但确是一员良将,他清楚这世界上没有无敌的军团,更没有完美的兵种。

    重步兵虽然不像重骑兵那样容易针对,但弱点依然很明显,速度慢而且持久战能力不行。这种兵种,若是在大规模战场上确实无解,但现在的陷阵营确是孤军一支,解决起来不难。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围而不攻,慢慢的用弓弩远程射击消耗,这样下去迟早能将对方的体力耗尽,最起码也会大大削弱对方的云气。

    不过夏侯不打算这么做,他担心陷阵营之后还会有援军跟来,而且他也没这么没节操。

    “杀!”

    率领麾下的大军将陷阵营团团围住后,夏侯大喝道。

    攻击面积越广,就越容易消耗对方的体力,对方的破绽也就会逐渐露出来。只要将对方的阵型冲出一个口子,再让虎豹骑冲锋扰乱敌阵,散成一盘散沙的重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

    高顺眉头一皱,若是夏侯向曹纯一样直接冲锋上来他倒是不愁了。能将云气运用得出神入化、细致入微的他只要将少部分云气加持在受到攻击的少部分士卒身上就可以了。

    之前曹纯的冲锋在高顺看来完全就是在找死,消耗不足半成的云气强化了承受进攻的上百的士卒,将他们的境界全都提高到三流武将水平,再加上军团云气保护。

    别说对面的只不过是甲具不全的虎骑了,就是对方武装到牙齿高顺都丝毫不惧。上百的三流武将挡在你面前就问你怕不怕,真把高顺逼急了,数十的准二流武将都能给你整出来。

    可夏侯这种钝刀割肉的行为却让高顺感到难以下手。高顺麾下的陷阵营进攻能力并不算强,追求极致防御的陷阵营进攻能力和寻常的精锐士卒一般无二。

    面对夏侯的包围和四面夹攻,高顺只得将云气平均加持在所有的士卒身上,毕竟对方军中还掷出了不少的长矛。这种武器对于陷阵营的威胁还是不小的。

    就这样,高顺的陷阵营仿佛化身一只巨大的乌龟,龟缩在仿佛巨蟒一般的夏侯大军之中,而曹纯的虎豹骑则在外不停的游走,若是准备等这只乌龟露出破绽。

    被团团围住的高顺虽然皱着眉头,但却不急。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即使自己有弱点也无所谓。

    陷阵营的进攻能力、持久力和机动性相对较弱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也要看和谁比。对于夏侯这些士卒,高顺可以毫无压力的喊一句,我要打两个。要不是担心虎豹骑这么个不安因素,高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夏侯看着自己麾下的士卒毫无还手之力的被高顺军的士卒慢慢屠杀,而陷阵营的阵势依然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往往是前一个士卒刚刚倒下,后面的士卒就补了上去,心中略显焦躁。

    不过他也明白想要围杀向陷阵营这种精锐,士卒的损伤是在所难免的。强行按耐住内心的焦躁,夏侯对着麾下的士卒大喝道:“不要畏手畏脚的,都给我冲,后退者死!”

    然而他的呼喝作用力并不大,明明处于包围者位置的夏侯士卒竟然表现的和被包围者一样,一个个畏缩不前。

    不过这也没办法,任谁看到自己这边的战友死了数十上百,对面才可能勉强倒下一个都是这个反应。

    他们面对的都是怪物吗?

    高顺的陷阵营士卒不仅个人武力强大,彼此之间的配合更是恐怖。在外围的前后两排人,一攻一守,彼此之间极为默契。而一旦有人受伤或体力不支就会后撤,而他身后的战友就会依次顶上去。始终保证在外围的士卒各个体力充沛、状态良好。

    夏侯见此,脸色极为难看,一拔腰间之剑:“所有人听令,反杀死一名敌兵者,赏地十亩、赏钱百贯!取高顺首级者,官升三级、赏万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夏侯这话一出,所有麾下士卒均是目露狂热,一改之前的畏缩不前,面若疯狂的嘶吼着冲了上去。

    十亩地、百贯钱,意思是只要杀掉一个敌兵,他们日后就基本上衣食无忧了。

    不像袁术麾下的士卒一样粮饷丰厚,向曹操这等诸侯手下的士卒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别说粮饷了,能养活自己都是问题。尤其是曹操这样的穷鬼,手底下的士卒多是从活不下去的流民中招来的,一个个都穷得叮当响,而且敢拼命,正是诸侯眼中最好的兵源。

    高顺看着在夏侯的一番话之下,状若疯狂的敌军士卒,眉头再次一皱。

    “盾!”

    伴随着高顺的这声低喝,所有的陷阵营士卒身上浮现了一层青色的光芒。

    随后夏侯的士卒发现他们的攻击竟然不起多少作用了,除非砍在对方的脆弱部位,否则他们的攻击很难击伤对方。

    夏侯见此不惊反喜。有动静了就好,他最怕的就是对方单靠体力这么耗下去,只要对方动用云气,那么就说明对方撑不了多久了。

    在他看来这等耗费云气加持在士卒身上的方法定然不能维持多久。可他却不知高顺对于云气的运用确是出神入化,而且掌控一千个人远比上万的人要容易得多。

    高顺这次在每个士卒身上加持的云气并不算多,虽然总体加起来远超在一开始抵御虎豹骑所耗费的云气威力却不足之前的三成,但抵挡夏侯的士卒绰绰有余了。

    照这个云气损耗速度,高顺觉得自己还能撑上大半个时辰。可就是不知道夏侯的大军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夏侯的大军进攻的疯狂,自然其死伤的速度越来越快。不过两万的大军,如此疯狂的进攻,小半个时辰必然溃逃。

    一切正如高顺所想,虽说夏侯麾下的士卒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莽夫,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开始一个个都疯狂的攻击着。

    但再疯狂的人,面对脚下不停增加的尸体、以及对面丝毫不见倒下的敌人,也会慢慢的冷静下来。

    约一刻钟之后,看到自己这边已经死了一地人,对方竟然连尸首都没见到一个,夏侯的士卒再度恢复了原本的守势,状态半死不活的进攻着对方。

    而高顺见此也稍松了一口气,他是不怕夏侯的大军,关键是曹纯的虎豹营还在一旁窥伺着呢!此时陷阵营的云气还剩大半,而夏侯的大军已经损失八千有余了。如此大的损伤,夏侯的大军已经濒临崩溃,若不是夏侯的威严压着,这些人早就溃逃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军江东

    看着自己麾下的大军已经接近溃败,而高顺的陷阵营却一副余力甚多的样子,夏侯面色难看的紧。

    “元让,我们撤吧!”曹纯见势不妙赶到夏侯的身边,劝阻道。

    “不撤!”夏侯大吼道,转头看向曹纯:“子和,你率领虎豹骑再冲锋一次,我就不信这个铁乌龟打不烂!”

    就在二人言语之间,夏侯麾下的士卒已经有不少开始溃逃了,渐渐呈溃堤之势。与此同时,远方的地平线上也出现了一道黑影。

    “元让,撤!敌人的援军来了!”曹纯见此焦急万分的大喝道。

    “我不撤!曹子和,我命令你率军冲锋!”夏侯此时已经杀红了眼了,有种要亲自上阵和对面拼命的意思!

    “元让!”曹纯死死的盯着夏侯,低喝道。

    “敌军势大!我们必须要撤!”

    然而此时的夏侯已经陷入疯狂,对于这些话根本听不进去,一拉手中的缰绳就准备策马冲上战场。

    “碰!”

    见言语不管用,曹纯直接趁着夏侯不备之下一个手刀砍向夏侯的后颈,将其击晕。

    “全军撤退!”

    曹纯大喝道。

    夏侯麾下的士卒见此,心里的最后一丝防线被击溃,一个个慌不择路的向后退去。

    高顺见此也不追击。自己麾下的陷阵营行军速度虽然不慢,但想要追上这些丢盔弃甲的溃军还是有些勉强的。

    曹纯的虎豹骑环伺在周围,高顺也不愿意节外生枝。他此行就是为了将张辽和文聘等人救回去,顺手宰了一万余的大军和数百的虎豹骑已经算是收获颇丰了,没必要再为了那么一点杂兵纠缠。

    看到高顺完全无视他们,带着麾下的陷阵营阵型整齐的掉头离开。曹纯心中稍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发誓回去一定要努力训练完善虎豹骑,将来再找高顺一雪前耻!

    在遇到高顺之前,曹纯以为自己麾下的虎豹骑就是天下至强的精锐了。毕竟在河流稀少的北方,骑兵的战力远超步卒和弓兵。而在骑兵之中,精锐的军团也就那么几个。

    董卓的飞熊军现在落在混吃等死的李榷郭汜手中,算是明珠暗投,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又被袁绍给灭了,整个中原就是他们虎豹骑的天下。

    然而今日之战,犹如当头喝棒,将曹纯惊醒。他太过小视天下诸侯了啊!

    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就有如此威力,那么要是撞上被誉为骑兵克星的先登死士,自己是不是现在连渣都不剩了?

    说到底,虎豹骑也不过是从曹操大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组成的,其他诸侯哪个不能组成一支这样的部队?无论是袁绍的大戟士,还是刘备的白精兵,哪个不是精锐中的精锐?

    杨修左手牵着缰绳,驾着马缓缓地上前,右手牵着另一匹马的缰绳,马上躺着虚弱的法正。

    “师兄,现在你放心了吧!我早就说过,高顺将军一个人没问题的。”看着缓慢走过来、近乎毫发无伤的陷阵营大军,以及那个面容淡漠的身影,杨修轻松道。

    法正闻言眼睛一闭,直接陷入了昏迷。杨修久久没有听到回应,侧过脸一看,顿时无语道:“这就扛不住了?真是脆弱,看来回去得让贾师多锻炼锻炼你,”

    杨修对于法正这种不过使用了小半个时辰秘法就陷入昏迷的娇贵精神力可以说非常不屑。

    若是换了他,最多脑袋痛一段时间就缓过来了。经受过无数打击的他论起精神力的量确实逊色法正不少,可论起韧性,他要比法正强上太多了。

    在贾诩的训练之下,每天都是满负荷,精神力时刻处于透支状态,结果透支着透支着就习惯了。

    “高顺将军,辛苦了。”杨修看着面前面色平凡的将军,略带尊敬道。

    他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男人究竟有多么恐怖,即使内心桀骜如他对于高顺也是心悦诚服。

    “为主公效命,何言辛苦?孝直没事吧?”高顺平静道。

    “没事,师兄见将军没事,放下了心中的担忧,精神松懈之下睡着了。”杨修笑着道。

    “既然孝直没事,那么我们就快些回去吧!文远的伤势颇为严重,急需仲景先生诊治,不容耽误。”高顺难得焦急地说道。

    “好,那我们就此撤退吧。江北之地就暂时交给刘玄德,待我等稳定了益州,再来讨回。”

    ......

    金陵。

    “主公,文远他们已经逃脱困境了。不过损伤颇为惨重,六万大军只剩下约一万。”荀攸很快的得到了消息,向袁术汇报道。

    “文远和孝直他们怎么样了?”袁术毫不在意士卒的损失,直接问道。

    “文远重伤,不过性命无虞,以仲景的医术,休养两个月应该就能再度上战场了。而孝直不过轻伤,休养两天就好了。”

    袁术长舒了口气:“这样就好。此战真是艰险,没想到文远经过受伤如此严重!”

    贾诩叹了口气道:“确实,曹孟德和刘玄德这次的行为太过果断狠绝了。若是曹操稍微起些异心,恐怕豫州现在已经倾覆了,刘玄德可真是心大。”

    荀攸道:“受形势所逼罢了,想必刘玄德有足够的把握曹孟德不敢动手。不过文和,你和李儒的事究竟是怎么被他们发现的?以你们的智慧做这种事应该不会露出什么首尾才是。”

    贾诩闻言淡淡道:“我们当初确实没有露出什么首尾。但我的存在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并非什么太隐秘的事。只要他们仔细调查一番应该就知道我当初在李儒死的时候才出的长安,再稍微联想一下,说不定就能猜到其中的一些隐秘。”

    荀攸道:“这我也清楚,可是我不明白,你来以来并没有显现出多少的智谋,存在感和我一样低,他们是怎么盯上你的?”

    贾诩面色略显古怪的看着荀攸:“这件事我觉得应该问问你。”

    袁术和荀攸一脸奇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什么意思?”

    贾诩叹了口气:“我仔细调查过,刘备麾下和曹操有联系、曾经离开豫州过的谋士只有一个人,荀悦。而荀则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

    荀攸是一点就透的人,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文和,恐怕你说的是对的,这事真的和荀悦有关。”

    袁术也听明白了,无奈的看着荀攸:“我说公达,我没怎么招惹你的这个族叔吧!至于吗?盯我盯得这么紧,连文和这么一个贴身秘书都调查的一清二楚。”

    荀攸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我的这个族叔的思想和主公你差不多,都是抑制世家、抑制土地兼并。他如此关注你,恐怕就是因为很欣赏主公你。”

    “哦?”袁术惊喜道:“还有这等大才?公达,你的这个族叔想法既然与我不谋而合,却不知能否为我所用?”

    袁术对人才永远不嫌多,一统南方后地盘这么大,就是再多来几个谋士也填不满。

    荀攸的脸色略显尴尬:“让主公失望了,此事恐怕不可。我的这个族叔极有气节,只要刘备不死、不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我的这位族叔恐怕就不会另择他主。”

    袁术闻言,略显失望,看着荀攸恨铁不成钢的道:“你们荀家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看不出谁才是明主吗?像我这么粗的大腿你们不抱紧,还要去找刘备那个卖草鞋的!”

第二百七十五章 扩军

    面对袁术这种玩笑话,荀攸也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听到。

    贾诩连忙打圆场道:“主公说笑了,为臣子者忠于主公乃是良德,否则主公也不会如此信任公达了对不对。”

    袁术本来就是随口埋怨一句,根本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听了贾诩这话,也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打了个哈哈道:“对了,文台和文长那边怎么样了?”

    “吕布已经率军包围了下邳城,夏侯渊劫掠完了九江等地以后正在率军回援,文台和文长正准备阻拦夏侯渊。”

    “能拦得住吗?夏侯渊的行军速度你们也清楚。”袁术皱着眉头道。

    兵贵神速,论起行兵速度天下没有出夏侯渊其右者。当然,像白马义从这种小股部队不算,论起大规模行军夏侯渊绝对是首屈一指。

    凭借着过人的行军速度,夏侯渊在曹操麾下一直担任着救火队员的身份。官渡之战缺粮了,夏侯渊去运粮;有诸多流寇作乱了,夏侯渊去灭;友军不行了急需支援,夏侯渊去支援。

    结果这个救火队长最终就搞笑的死于救火。

    定军山之战,黄忠引兵数万分十路攻打张颌驻守的定军山东山头,刘备的奇袭部队放火烧了走马谷,夏侯渊把军兵分为两路一路救张颌,一路救火。结果在救火的时候被等待已久的黄忠给斩了。

    对于这么个救火队长,袁术麾下多是步卒的大军根本追不上。要是夏侯渊一心支援下邳,恐怕孙坚和魏延的大军还真拦不住。

    “主公放心,夏侯渊的大军行军速度虽快,但是本身战力并不出众。孙坚将军麾下的士卒多善于强攻,确实追击不上,可魏延将军麾下的大军闪于夜袭,只要细心一点未必没有机会。”贾诩丝毫不担心道。

    “要不派文台去助吕布拿下下邳?”袁术突然想了个天真的主意。

    贾诩和荀攸暗暗翻了个白眼,自己这个英明的主公怎么老是有这种傻想法?

    双方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荀攸站了出来:“主公,此法不可。我等所应该做的是坐观中原三狼争食,不应插手其中。如今中原的局势在我等看来刚好,若是吕布能够拿下下邳自然最好。就时没有拿下,也足以令曹操损失惨重,数年之内难以恢复了。”

    “我们贸然相助不仅不会得到吕布的感激,还会引起对方的猜疑。万一曹操和刘备再从中离间,说不定又变成我军被敌方围攻了。”

    袁术闻言点点头。确实,太强也是罪,袁术和曹操刘备现在正是虚弱之时,放任吕布这条饿狼去咬曹操就可以了,没必要把自己再拉下水。

    “那就让文台和文长去阻拦夏侯渊吧,尽力而为就行了,阻拦不住也没关系。待夏侯渊的大军突破重围或者覆灭之后,令二人速速回守庐江和九江等地。”

    袁术冷冷一笑:“曹黑子和刘大耳想占我的便宜,结果呢?还不是两败俱伤!”

    “文远和仲业这次做的不错,本以为我得损失所有的江北之地,现在看来丢个南阳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地盘我要一个个收回来!”

    袁术心里现在极为庆幸,这次总体来说他并不算太亏,虽然损失了南阳一地,但也消耗了刘备和曹操的大量士卒。

    现在由于袁术的果断收手认输,刘备和曹操也不敢再轻易妄动。毕竟这次的行动二人可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刘备就不用说了,战火都烧到他的老巢那里了。而曹操冒的风险也不小,下邳遇危不说,夏侯的大军可是越过了豫州前往的南阳,若是刘备截断退路他们就是死路一条。

    这次曹刘双方的相互信任令袁术完全没有想到,打了袁术一个措手不及。可诸侯之间的信任终究不长久,随时都有可能反目成仇,吴蜀联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当战场转移到更加遥远的江夏九江等地,刘备是愿意追击,可曹操不敢啊!就是胜了,刘备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自己的优势,难保不对曹操的大军下黑手。更何况现在下邳也快丢了,曹操可不敢再冒险了。

    “主公,这次教训也让主公您感受颇深吧!”贾诩突然看着袁术道。

    袁术闻言先是一愣,看着贾诩那难得露出的凝重的眼神,微微一笑:“是啊!之前确实是我想当然了,咱们该扩军了。不仅如此,还要改革军队体制。”

    以前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掌控了绝对的优势就没必要征召那么多的部队了,靠着大势可以一直压着中原的诸侯打,让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缓慢进行,逐步蚕食这个天下。

    而这一次的失利让袁术猛然惊醒,他太自大了!自大到以为自己占着大势就能掌控一切,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将曹操刘备这些枭雄轻松的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次的失利看似偶然,但也是必然。曹操和刘备不是任他操控的傀儡,大势压制也并不是万无一失。袁术利用大势压制曹操和刘备,刘备和曹操这两个枭雄也借机联合摆了袁术一道。

    袁术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太过坦荡了,不留有一些后手和底牌,轻松的就被对方算计了一手。想想看,要是当时手上多出来五万大军,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绝对不可能。

    “主公明白就好!”贾诩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按照他的性格对此应该视而不见才是。不过李儒临终的算计终究影响了贾诩的性格,在确定袁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之后,贾诩时常也会干一些出头的事。

    说完,贾诩暗暗看了眼荀攸。

    欠我两个人情啊!

    荀攸不动声色的白了他一眼。

    一个!

    袁术可没空关心这两个老狐狸怎么暗中争斗,此时的他又陷入了神游之中,开始盘算起该怎么改革军队体制。

    有着历史上诸多的军队体制参考,袁术很快的就理清了大概的头绪。回过神来看到这两个老狐狸之间智慧的凝视,额头又挂上了黑线。

    又开始了。不就是为了少说两句话吗?我又不是什么残暴之人,你们多说两句话我也不会吃了你们,至于这样吗?

    两个老狐狸就为了少说话、少提建议每次都在自己面前明争暗斗,真是让袁术无奈极了。摊上这么懒又胆小的手下,袁术觉得自己真是悲哀。

    “你们觉得我应该扩军到多少人合适?”袁术发问道。

    然后下面俩货就开始假装神游了,看谁先撑不住。

    袁术眼角一抽,愤怒的拍了下桌子:“别装走神,你们以为你们是我啊!说话!”

    “五十万!”

    “五十万!”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征兵制度

    五十万兵,看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要真的平摊到袁术麾下的四州之地并不算太多。

    不同于北方的纷乱不堪,袁术麾下的南方一直以来并未遭受过太多的兵戈之祸。袁术拿下荆州和益州并没有遇到多少的阻力,毕竟刘表和刘焉俩个货,一个是刚刚空降、掌控不了荆州,另一个是自己作死,私自称帝。

    而袁术对于麾下军队的纪律一直要求的非常高,再加上世家的配合,南方的人口并没有多少的损失。

    反而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迁移使得南方的人口数不断增长。袁术麾下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千万,已经快逼近一千五百万。

    按照乱世之中十取一的征兵极限,袁术拉出来百万大军完全是可以的。不过做这样的代价就是袁术的经济压力会非常大,发展速度会减慢。袁术自然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虽说袁术需要不少的兵力,但士卒也不是越多越好,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战绩实在太多了。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而且战绩非常夸张。

    正常来说,一个将领能够掌控的大军不过数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像韩信那种可以将数十万大军挥使如臂的妖孽袁术这里还真没有。袁术麾下的所有名将加起来,统领五十万大军就差不多了。

    不过袁术想做的可不仅如此,除了征兵,他觉得军队体制也该改革一下了。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制度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预备兵。

    挑出大量青壮忙时农作,闲时训练,这样训练个一年时间。再将其中表现好的征召为预备兵。将征兵制和募兵制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减少了百姓的压力,又能保证士卒的精锐和忠心。

    古代获取士兵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征兵制和募兵制。

    征兵制和义务兵差不多,都是强制麾下百姓中的青壮服兵役。征兵制的优点很明显,秦朝、西汉和唐朝的府兵制度都是如此,这是这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相对而言,盛行募兵制的东汉宋朝和清末,国力不振也未必没有此原因。尤其是现在的乱世,也是由募兵制导致的。可以说乱世的到来,募兵制盛行才是根本,州牧制度和外戚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何为募兵制?就和雇佣兵差不多,曹操得青州流民百万,取其中三十万青壮组成青州兵。他的优点在于,募兵是择优录取,挑出来的都是青壮,不像征兵制一样参差不齐。但缺点就在于,容易产生私兵。

    像汉末,董卓麾下的西凉兵只听董卓的话,就连李榷郭汜作乱这些人都跟着追随。募兵制得来的士卒可不像征兵制得来的士卒一样忠于国家,他们很多忠于个人。

    综合来讲,征兵制会使得国家强盛,在民间储备了大量预备军人。但由于全民皆兵,时间一长就容易滋生问题,大量损耗国力,产生诸如拉壮丁之类的事,而且由于土地兼并等问题使得整体军队的实力下降。

    而募兵制是属于竞争上岗,虽然花的钱多一点,但招来的都是精兵猛将,无数良将就是这么脱颖而出的。不过缺点就是这些士卒毫无忠心可言,容易哗变。当然,像宋朝那种奇特的募兵制不在其中,那完全是一群文人为了压制武将的作死行为。

    袁术现在想搞的义务兵就是用征兵制来提供兵源,但并不全把他们作为士卒。而是在征兵制的基础上再采用募兵制,将其中的精锐选出来作为士卒。反正现在他是富得流油,多费这么点功夫也没什么大碍。

    不过这只是袁术的大概想法,并不成熟,具体的细节他之后还要在衡量一下再和田丰贾诩等人讨论好后决定。

    ......

    “不错,拿下益州我等就坐拥南方四州了,五十万大军差不多。”袁术点头道。

    “不过关西的问题怎么办,我们要不要现在就下手?万一让曹黑子和刘大耳抢占先机,我们就不好办了啊!”

    贾诩平静道:“主公稍安勿躁。此次江北之战我等损失惨重,七万余大军死于战场。而曹孟德和刘玄德的损失也不小,三两年内绝对无力图谋关西。主公无需太过担忧,还是待掌控徐州之后再说吧!”

    荀攸赞同道:“没错,益州虽说已经被汉升拿下,但并未完全落入我等掌控之中。近日汉升传来信件,南蛮地区出现骚乱,似乎有人攒动那些蛮人暴动,急需平定。我等现在实在无力处理关西之事。”

    荀攸说的是事实。袁术所奉行的精兵政策在他看来本没什么问题,以三十万大军守卫荆扬二州也不算少。不过这次攻打益州,袁术确实有些托大了,若是在之前再征召十万大军,此次定然万无一失。

    征召士卒并不是招来就可以上战场的,袁术不是刘备和曹操这等光棍的诸侯,为了打赢仗,连十二三岁的少年、四五十岁的老人都能派上战场,也不管你是不是新兵。

    袁术这里的士卒招来之后都得先到纪灵那里训练个小半年,然后才会被分配到各军操练。否则的话,袁术也不至于为了刘备和曹操这俩货挖的坑愁了。

    不过这也是袁术没有处于绝境,要是真的逼急了他,一个月内征上二十万大军和玩似的。刘备都能做的到,袁术自然也可以。

    “可我就怕李榷和郭汜……”袁术皱着眉头道。

    人心叵测,谁都不知道这两个憨货会干出什么事来。万一过个一两年这俩个人有些其他想法,他不就白忙活了?

    贾诩肯定道:“主公放心,诩早有布置,定然万无一失。”

    袁术所担心的事贾诩早就考虑到了,知人知面不知心,谁也不知道忠诚这种东西什么时候会消失。贾诩早就做好了多重保险,否则也不会像袁术提起此事了。

    袁术看着贾诩那自信的样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确实,这个一心自保的老狐狸能告诉自己这件事,就说明他的把握起码在九成以上,否则就算自己再信任他,日后也不敢轻信与其了。

    荀攸心中毫无波澜,他和贾诩是一类人,所以他对此事的信心比袁术还要足。按照他对贾诩的了解,这货绝对留下了起码三层后手,一环套着一环,绝对能保证万无一失。

    “南蛮的问题,你们觉得该派谁去解决呢?”袁术略显苦恼的说道。

    对于这群死脑筋的蛮人,他真是头痛得紧。打是肯定能打过,但是要是杀的多了,那就和对方不死不休了,日后想要管理南蛮就难了。可要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又不足以震慑对方,难不成自己真的要学着诸葛亮来个七擒七放?

    “此次江北之战,德祖表现不错,让他去如何?”荀攸暗中瞥了一眼贾诩,平静道。

    袁术眼前一亮,转头看向贾诩:“文和,你觉得呢?”

    贾诩暗中瞪了一眼荀攸,就知道找我麻烦!不过杨修毕竟是他的徒弟,他总不能见死不救。

    “主公,德祖性情急躁,只能从旁协助,具体交涉主公还需派一得力之人才好。”

    “何人?”

    “鲁子敬!”

第二百七十七章 赏罚分明

    鲁肃,三国中的老好人,著名外交家和战略家,促成孙刘联盟,他对于东吴来说至关重要。

    别看这货在演义中表现平平,似乎就是一个谋略一般、颇识大体、好骗的老好人,但实际这货确是真正的内秀于心。

    他与孙权的塌上策,堪称东吴版的“隆中对”,而且比隆中对还早了七年。此人的战略眼光和格局在三国绝对是首屈一指。

    而在袁术麾下,此人的光芒丝毫没有被掩盖。

    袁术的战略计划一般都是由鲁肃定下基调,再由田丰沮授完善,最后由贾诩查漏补缺。在处理内政问题上,鲁肃也是一个好手,只是略逊色于张昭张。

    而且鲁肃在袁术的麾下还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这货的为人处世实在是没的说,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有好感,甚至包括鞠义这等桀骜不驯之人。

    虽然存在感不算太高,但鲁肃在袁术手下确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贾诩所说的派遣鲁肃前往南蛮在袁术看来再合适不过了。

    鲁肃天然的亲和力以及给人的信任感再加上过人的眼光,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再加上杨修这么个小人精从旁协助,就是南蛮那群榆木脑袋也能说通。

    “文和所言有礼,那就派子敬和子敬一同前往益州,三月之内务必要掌控益州,绝不能再出任何意外。”袁术郑重道。

    他派鲁肃过去可不仅仅是为了当外交官这么简单,鲁肃的大局观和内政能力,再配合郭嘉,足以掌控整个益州的局面了。

    如今江北之危已解,田丰等人也不需要再那般忙碌稳定江东局面了,将鲁肃派出去无伤大雅。

    “这段时间江东的世家和豪绅商贾表现得怎么样?”

    战事告一段落,袁术也准备好论功行赏和秋后算账了。

    说到这件事,贾诩心中一阵不爽,转头看向荀攸。袁术见此也怪异的看向荀攸。

    早有不好的预感,正眼观鼻鼻观心的荀攸只觉得全身汗毛一颤。两道目光紧紧的盯着自己。

    良久,荀攸还是没有抗住,轻叹了口气道:“真的不是臣和家中打招呼的。实在是这次主公所谓的危机实在太过容易解决,家中之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他们就告诉其他世家了,对吗?”贾诩冷冷道。

    荀攸冲着袁术作揖道:“臣管教不严,有负主公厚望,甘愿领罚!”

    这事确是有些出乎荀攸的意料,他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却忽视了一些族老的不理解。

    荀攸心中恨恨道:一群自作聪明的老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为了眼前那么一点点的利益,坏了大事!

    袁术自然不会惩罚荀攸了,安慰道:“公达无需自责,此事与你无关。不过你家族里的那些人是该提点一二了。他们这么做也提醒我了,你们荀家为我做了不少的事,此次搬迁江北之民你们的贡献也很大,我就在夷洲再划出一地作为你们荀家的封地作为奖赏吧!”

    “谢主公!”荀攸面上感激,心中却在滴血。多好的机会,就为了那么一点点的封地就浪费了。

    他很清楚,主公心中清楚的吃亏不算吃亏。自己家族若是再这么毫无怨言的吃亏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获得巨大的回报,远比眼前这么一点封地要值钱的多。荀攸可不相信袁术只能找出那么几个岛屿作为封地。

    本来好好的长期投资,就这么被家族中人的急功近利给搅黄了。虽然落得了块封地也不错,荀攸明白袁术定然不会亏了自己,但这和荀攸心中的期望相差太多。

    袁术见此也就不再多言了,接着道:“世家豪绅有哪些有所异动的?”

    贾诩道:“长江沿岸之地的豪绅有不少浑水摸鱼,名单我已经统计好了,只要主公下令就可将他们连根拔起。商贾之中亦有几个想要干一些不法的事情,已经被元皓抓起来了。而世家...”

    说完贾诩再度看了荀攸一眼:“一开始有不少有小动作,后来少了大半。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异动,名单我已经统计好了,请主公自行决断。”

    闻言,袁术轻叹了口气。世家终究还是世家啊!贪得无厌。意兴阑珊的摆摆手:“烧了吧!这么做的都是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他们干的事事后自然有人帮我处理的。”

    袁术都懒得理这群没有眼力界的傻缺,虽然袁术将麾下的谋士都派出去做出一副情况危急的样子,但只要是个脑子清醒的都能看出有长江的阻挡,曹操和刘备肯定打不进来。但真的还是有那么多利令智昏的货跳出来。

    这些人都不用袁术出手,那些倾向他的世家自然会处理。因为这些世家都算是他们各自的队友,身边有这样一个猪队友,要是不打压教育一番,日后定然会被他们拖下水。

    “这次的事情,你们各自做一个统计总结给元皓,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我袁公路赏罚分明,任何人犯错都绝不姑息!”

    “诺!”贾诩和荀攸道。

    “你们下去吧!”

    “臣告退!”

    在荀攸和贾诩转身即将离开房门的那一刻,袁术终究还是没忍住,轻叹了口气道:“下不为例!”

    听了这话,荀攸和贾诩的身影同时猛的一顿,荀攸的眉头皱在了一起,而贾诩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轻松的笑容。

    目视着二人缓缓地离开,袁术略带苦涩的喃喃道:“公达,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得知荀攸和贾诩离开的消息,早已在后院等候已久的貂蝉款款的走了进来,奉上了精心准备好的果盘。

    “夫君,这是交州刚送来的水果,处理政事累了吧,快品尝一下。”

    听到貂蝉这软糯缠绵的声音,再看一看那满是风情、娇媚无比的面庞,袁术心中的那些忧虑瞬间消失一空。

    将貂蝉手中的果盘放到桌子上,袁术直接一把搂过貂蝉,将其抱在怀中,仔细品尝着她的香唇。

    而貂蝉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本能的挣扎了一下后就放弃了抵抗,闭上双眸温柔的迎合着袁术。

    良久,袁术松开了貂蝉的双唇,再度恢复了不着调的样子,一边对着貂蝉上下其手,一边吃着貂蝉送上来的水果。嘴上还言不由衷的道:“蝉儿,送果盘这种事让丫鬟来就好了,何必要你亲自动手。”

    貂蝉温柔的道:“丫鬟总是毛手毛脚的,又不知夫君的口味,还是蝉儿自己来送比较放心。夫君忙碌一天如此辛苦,蝉儿如此也是应该的。”

    袁术闻言十分感动的抱紧怀中的可人儿,将头靠在其肩上,闭上眼抚着其后背无比深情地道:“蝉儿,有你在,真好!”

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谋划

    且不管袁术在与貂蝉缠绵悱恻,贾诩和荀攸离开了袁术的府邸后来到了一个破落隐秘的酒馆。

    二人相对而坐,贾诩将仆人端到桌上的酒壶轻轻拿起,为荀攸和自己各斟了一倍酒,然后举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看向荀攸。荀攸见此,也面无表情的举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

    “文和,是你干的吧!”饮完一杯苦酒后,荀攸开口道。

    “不错,不用谢我。”贾诩不慌不忙的继续斟着酒,缓缓道。

    “你让我荀家损失惨重,还要我谢你?”荀攸盯着起身为自己斟酒的贾诩,愤愤道。

    “不然你以为呢?主公最后的那句话可不仅仅是对我说的。同样深谙自保之道的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发现荀攸不领情,贾诩索性拿起自己的酒杯自饮自酌,毫不在意道。

    贾诩说的是实话,若不是为了怕袁术难做,若不是视荀攸为友,他绝对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荀攸看着贾诩真诚的眼神,叹了口气,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我也明白,可是这大好良机,我想要搏一搏。”

    正在为自己斟酒的贾诩闻言放下了酒壶,面色凝重的看着荀攸:“公达,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劝你一句,人要知足,要懂得见好就收。你的图谋看似没问题,主公性格直率念旧就是知道被你算计了也多半只会不爽一下,绝不会打破自己的原则。但你要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公达你看似如我一般擅长自保,但实际上你却与我完全不同。我所求的完全是自保,而你所求的是蛰伏以谋发展。当年主动加入主公麾下的你心中依然有着那么一股冲劲。”

    再次饮了一口酒,贾诩略显醉意道:“主公所酿的酒虽好,但终究缺乏时间的沉淀。够烈但不够醇,对于我等文人来说,还是以前的美酒好啊!”

    “不要小看你家里面的那些老不死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此次的事明面上我是幕后之人,但他们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机下台。毕竟你谋划的太大了,令他们感到担忧。”

    “你们荀家的立家之本不是争权夺势,而是底蕴。你的这番谋划都被江东世家看在眼中,不成还好,一旦成功你们荀家就是众矢之的,在南方将再无立足之地。”

    “现在收手才是最好的结局。以你们荀家的贡献,此次主公在夷洲分封之地当不少于陆家和蔡家。而且你们荀家这次对于江东的不少世家有恩,可借此拓展人脉,融入到江东世家中去。”

    贾诩多精啊!比荀攸多活的十年不是白活的。当初他也没想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是有人无意间的提醒他才想到的。

    不过第一时间他就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对劲,稍微一思考就知道是荀家的那群老狐狸出的鬼主意。想让他当这个替罪羊,分担袁术和荀攸方面的压力。

    以贾诩的性格,本绝不会如他们所愿的,多半会视若不见、置身事外。不过考虑到这事牵扯到荀攸和袁术,贾诩也不愿荀攸难做,索性如他们所愿,当一次替罪羊。毕竟这事他就是担着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相反还能落得袁术的欣慰和荀攸的感激。

    整个家族族老联合起来暗中反抗家主,荀家干这种事干的不少。毕竟这个家族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了,家中的老怪物一波一波的。

    荀攸在袁术说出那话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切,家里的那群老家伙坑了他这个家主一把。

    不过荀攸听完贾诩的一席话之后也慢慢接受了这一点。贾诩的眼光他是非常相信的,这些事家里的族老之所以没有和他明说,也是希望他自己能够慢慢悟到。

    毕竟家主在一个家族中就应该是高高在上、不会犯错的。一个家族只需要一个声音。若是由他们来说,难保不会打击荀攸的权威,所以他们才会用心良苦的选择这种方式。

    总之,在大多数世家之人眼中,江东汉荀家家主荀攸的“远大”谋划,由于家中一些“目光短浅”之人的急功近利,而毁于一旦。这件事就这么盖棺定论了。

    “你们这些大家族内部的弯弯绕可真不少,不就是一个意见分歧问题,至于吗?”贾诩感叹道。

    荀攸面色略显疲惫:“生于世家,享受着世家带来的便利,就要承担世家所带来的一切。为了家族的昌盛,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自古如此。”

    贾诩摇摇头,他是孤身一人,纵使智谋深远,也不想管世家的这些猫腻:“反正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也不必谢我,日后我的后代若有不肖之徒,你们荀家帮衬一二就好。”

    荀攸脸一黑:“就干了这么点小事就让我荀家照顾你的后背,你是不是太贪了?”

    贾诩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放心,亏不了你们荀家。这只是个开端,大头在后面呢!”

    荀攸一看贾诩那智珠在握的样子就知道这老狐狸又猜到什么了,轻叹了口气:“看来我们荀家是甩不掉你了。”

    “互惠互利嘛!你们荀家家大业大,提携一下我这个孤家寡人的后辈又不是什么难事。我带给你们的帮助绝对物超所值。”

    贾诩说的夸张,其实不过是为自己的后代留一道保险罢了。他绝不可能和荀家站在一起,在最关键的时候提点一二就可以了。

    “你想好回去怎么处理那群老家伙了吗?”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贾诩随意的问道。

    荀攸闻言眼神一定,语气平静道:“他们错了,自然要接受惩罚。不过念在他们也是为了家族考虑,从轻处置即可。”

    贾诩笑着点点头:“不错,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想必这也是那群老家伙最想看到的结果。公达,这次被那些老家伙算计了一把还可以说是不小心,日后你可得注意了。作为家主,你不会犯错,所以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让这些人再为你受过。”

    荀攸郑重地点点头:“某明白,这次是某欠他们的,自然会尽量如他们所愿,尽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家主。”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杨修的选择

    待荀攸离去后,贾诩一挥袖驱散了身上的酒气,转身回府了。家中还有两个小鬼在等着他训话呢!

    一回到法正和杨修所在的小院内,贾诩就看到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拌着嘴的哥俩。

    袁术这么会享受的人怎么可能会委屈了自己?精通“奇淫巧技”的他早早就把桌椅板凳和躺椅之类的做出来了。

    这些东西一经试用,顿时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袁术还将这当作一个财路,小赚了一笔。现在这个东西已经风靡天下,不少有身份的人都舍弃了原本的跪坐,转而坐上了凳子。

    当然,正坐,也就是跪坐的好处还是不可取代的,平日里的正式场合袁术还是选择跪坐议事。

    古时的跪坐其实利大于弊,不仅可以锻炼内腑、强身健体,还可以平心静气、修养身心。

    法正这个病人躺在躺椅之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一旁的杨修拌着嘴。男人有三铁,法正和杨修虽然没有一起扛过枪,但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铁了却是事实。

    贾诩悄悄的出现在二人背后,冷冷道:“看来你们两个挺清闲啊!都有时间在这里玩闹。”

    听到这仿佛来自地狱深渊的声音,法正和杨修仿佛屁股上扎了个钉子一般,一下跳了起来。

    “贾师!”二人低着头恭敬作揖道。

    贾诩点点头,先是看向法正:“孝直,你觉得你此次随军作战的表现怎么样?”

    杨修同情似的暗暗瞥了法正一眼,他知道,贾诩生气了。看这架势,自己这个师兄不死也得脱层皮。

    法正一头冷汗的低声道:“学生此次表现甚差,请贾师惩罚!”

    “知道就好。自即日起你在鬼谷幻境内磨练心性,不得到我的肯定不许出府。”贾诩淡淡道。

    “是!”尽管心中早有准备,但听到这话法正面色依然一阵苍白。

    贾诩也不多言,一挥手,法正就目光呆滞的走向了府内的某个隐秘的角落,消逝不见了。

    转过头,贾诩笑眯眯的看着杨修:“德祖,你这次的表现不错。为师甚是满意,决定给你一个奖励。”

    那和善的胖脸在杨修看来甚是恐怖,怎么看怎么像某种不怀好意的狡猾动物。

    “弟子此次表现不佳,无需...”

    话说到一半,杨修看到贾诩那语法灿烂的笑容,顿时心中一凛,连忙改口道:“多谢贾师。”

    贾诩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为师煞费苦心,从主公那里给你找了一个立功的机会。去西川说服蛮人归服王化,有没有兴趣啊?”

    杨修一听这话,泪都快流出来了。老天,不带这么坑自己弟子的!这是想把自己往死里整啊!

    西川的蛮人他素有耳闻,想说服这样一群脑子被肌肉堵住了的货,杨修觉得自己还不如教猪猡跳舞来的轻松。

    “贾师!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小子才疏学浅、经验不足,恐怕不足以担此重任啊!”杨修哭丧着脸道。

    贾诩闻言脸一板:“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还不好好学习!有空在这里嬉笑玩闹,不如去多看两本兵书!”

    看到贾诩板起脸,杨修反而松了一口气,他的这一劫算是过去了,低眉顺眼道:“贾师说的是,弟子这就去看书!”说完转身就欲离开。

    “慢着!”贾诩不满道:“书以后再看,你先去西川一趟,去实际锻炼锻炼。路上你也可以看书。”

    杨修欲哭无泪:“贾师,弟子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你就忍心看着你的小弟子被蛮人杀掉吗?”

    贾诩看着装模作样的杨修,丝毫不在意道:“你自己学艺不精,被杀掉怪谁?放心,这次我还给你找了个老师,你从旁协助就可以了。”

    杨修闻言,果断恢复了跳脱的本性,恬不知耻道:“我就知道,师傅你那么慈祥和蔼,肯定不会不管弟子的死活的。”

    贾诩见此轻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好像把杨修养歪了。好好的一个李儒模版的弟子,怎么沾染上了郭嘉的无赖性子?看来以后得让杨修和郭嘉少来往了。

    贾诩对于法正和杨修,完全是按照郭嘉和李儒的模版培养的。不过貌似郭嘉这个师叔有些太强大,把杨修也带歪了。

    “这次跟你前往益州的是鲁肃,你可要跟他好好学。”贾诩道。

    “子敬先生?”杨修疑惑道。

    贾诩一眼就看出了杨修的心思,严肃道:“子敬可不是你以为的那般简单,他的思维方式虽然不适合你,但你可以借鉴一二。而且他的大局观更是你需要仔细学习的。”

    贾诩看人的本领可是无人能比。鲁肃这种大智若愚的特质一眼就被他看穿了。

    鲁肃平时看起来有些木讷,但这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天赋的原因。鲁肃看东西看的是本质,所以他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并不擅长,他擅长的是将表象和细枝末节去除,找出事情的根本脉络。

    正如三国鼎立,鲁肃一直坚持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一样。什么国仇家恨、什么荆州之争都被鲁肃无视。要想保住东吴的安全、抵御曹操,就必须联合刘备。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有那么多的聪明人经常视而不见。

    越聪明的人有时候就越傻,因为他们想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往往会迷失其中,忘记了事情最根本的原则。而鲁肃却是那种坚持做一个“傻”人的聪明人。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鲁肃并没有什么本事,除了内政能力拿的出手外,和袁术麾下的其他主要谋士差多了。杨修也是这个想法。

    不过贾诩的话让他猛然惊醒。龙不与蛇同居,鲁肃能和田丰荀攸等人并列,怎么可能只是这么简单?这个老好人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削弱版张昭那么简单,定然有其独到之处。

    “贾师,某明白了。”杨修郑重道。

    贾诩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补充道:“你此行去益州定然会遇到你的那个无良师叔,记得离他远点。”

    贾诩现在是打定主意不让杨修再过多接触郭嘉了,万一真的让郭嘉给带沟里了,李儒可就真的没有后继之人了。

    虽然贾诩也明白郭嘉这么做的原因,一个李儒式的人物实在太恐怖了,掌控不好就是个定时炸弹。可杨修的这个资质和年龄确实也只有这条路好走了,否则他这辈子永远都得被法正压着一头。贾诩不愿如此,更不愿看到自己的老友连个传人都没有。

    其实论起智谋,李儒并不算太厉害,但架不住李儒够狠。不同于大多数谋士的未虑胜先虑败,李儒每次设计都将自己置于死地,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损伤,一心将对方置于死地。

    若是刚刚李儒站在杨修的位置上,即使他的能力比杨修还差,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也会直接答应前往南蛮。

    李儒就是这样一个疯狂的赌徒。作为谋士的他却有着莽夫的狠辣。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忧

    前往兖州的路上,夏侯看着麾下所剩无几的士卒,心中满是愤恨。

    原本残存的士卒还有两万之众,可这一路上遭遇了不少的“黄巾余党”,使得他这群败兵溃卒死伤惨重。

    夏侯不傻,自己这明晃晃的两万大军,身上又无财务,哪个不长眼的黄巾贼会找他的麻烦?明显是刘备看到曹操现在处于困境,想要痛打落水狗。不方便明面上动手,就伪装成黄巾军。

    可知道有什么用?他还敢翻脸不成?别忘了他现在还在豫州的境内呢!刘备现在巴不得他翻脸,好名正言顺的吞掉这些士卒。

    想想自己当时在战场上借着迎战张辽军的借口屠杀刘备溃卒,这真是因果报应屡试不爽。

    刘备军的城池他不敢进,连大道都不怎么敢走。一路上只能走一些山间小路,因此才给了这些宵小可乘之机,导致麾下的士卒折损近半。

    “前面就是兖州地界,我们终于出来了。”面色苍白的曹纯如释重负道。

    这一路上他可是憋屈死了,麾下的虎豹骑都是骑兵,在山林之中真的可以说是束手束脚。虽说毕竟是精锐,远比普通士卒强得多,但还是憋屈的够呛。

    夏侯回头看了一眼人人带伤的士卒,恨恨道:“这次算我们栽了,下次我一定要亲自取下刘备和关羽的首级,为我麾下的士卒祭奠!”

    曹纯无奈的看着夏侯:“你还是考虑下回去怎么答复主公吧!这次大败我可以帮你扛一部份的责任,但大头还是在你。估计就是主公再信任你,你也得被主公雪藏一段时间。”

    夏侯闻言,语气低沉道:“不用你扛,此次之败全在我,太过大意了。子和,你觉得我是不是不适合独当一面?”

    曹纯看着夏侯那认真的眼神,平静道:“你要听实话吗?”

    夏侯面色严肃的点点头。

    曹纯叹了口气:“元让,你确实不适合作为主帅。你勇猛过人,但一到战场上性格就会变得暴躁,做一先锋有余,却不适合单独领兵。”

    夏侯闻言也不生气,自嘲一笑道:“呵呵,子和。之前一战我要谢谢你,要不是你将我击晕,恐怕这两万大军都得葬身他乡。你说的对,我的性格缺陷有些太严重了,还是做一先锋吧。”

    “某早就明白,某不适合作为主帅。可是面对主公的信任,某实在没有脸面拒绝此事。只可惜,即使某经常苦读兵书,但一到战场上依然会被暴躁的性格影响。”夏侯低沉道。

    他的性格缺陷似乎自从他的军团天赋觉醒之日起就不可弥补。每次一上战场他就脑袋里的杀戮**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说才会经常中了对方的算计。

    以前碍于面子,再加上曹操对其的信任和期许,他才一直没有说此事。不过经历这场惨败他算明白了,自己确实不适合独领一军,还是当个先锋来的爽快。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之后要和曹操言明此事。

    曹纯也猜出了夏侯心思,他也很支持夏侯的想法。毕竟此时的夏侯可不像演义中那样曾经挑徐荣、战吕布、救曹操家小、力保兖州,有着赫赫战功。

    由于吕布不同于原本的历史轨迹在曹操袭击徐州之时偷袭曹操老巢兖州。此时的夏侯虽然依然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将,而且也是元老级人物,但战绩并不能完全服众。

    经此一败,将夏侯从他不适合的主帅位置上放下来也是好事。谁也不会因此而轻视夏侯,论起单挑和正面作战,曹操军中夏侯是公认的强。

    ......

    看着夏侯递上来的战报和请罪书,曹操不怒反喜:“哈哈!某的堂弟能够及时醒悟,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曹操对于夏侯这个堂弟信任倍至,自己能够到达今天这个地步,夏侯起码有着小半的功劳。所以曹操一直不曾亏待与他,夏侯不开口,曹操也不忍提及此事。现在夏侯能够主动开口,确实是最好不过了。

    “主公,夏侯将军能够认清自己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现在情况紧急,下邳急需支援,主公还应早做决断!”程昱道。

    “志才,你觉得如何?”曹操问道。

    戏志才平静道:“此事易尔!主公只需派一上将带领两万大军佯装进攻青州,下邳之危自然可解。”

    戏志才从来都没把吕布看在眼里,要不是有个陈宫在,吕布在他眼中就是盘菜,任其拿捏。

    不过陈宫毕竟是陈宫,不是吕布。从之前吕布没有在第一时间攻打下邳就可以看出吕布和陈宫,完全就是项羽和范增的翻版。陈宫有大才是一回事,吕布能不能用却是另一回事了。

    戏志才料定只要自己佯攻豫州,吕布铁定会不顾陈宫的劝阻回撤,最起码也会让其无心攻打下邳。如此一来,下邳之危自然可解。

    曹操点点头:“志才所言甚是,对付吕布这条虎,用不着多深的计谋,这围魏救赵之计就足够了。”

    “对于袁术,你们怎么看?”

    提到袁术,下面的谋士都沉默了。良久,曹操的第一智囊荀率先道:“主公,恐怕我等对于袁术的提防还要再提高一个档次。”

    荀轻叹了口气:“此次我等虽然连同刘备挫伤了袁术的锐气,使其近几年内无力北上,但同样也损失惨重。而且袁术经过此次教训,定然会更加提防我等。而且袁术已经拿下了益州,经此一战,其务必会大肆扩兵。日后恐怕就更难对付了。”

    曹操面色阴狠:“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我们务必要在三年内再拿下一州之地,迅速一统中原。否则就再无机会和二袁相争了!”

    曹操现在的危机感空前,袁术一统了南方,已经再无后顾之忧,他若是再不行动,这天下就局势已定了。

    同样,在冀州的袁绍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是大发雷霆。就连他看不起的袁术都一统了南方,而自诩为天下楷模的他却连河北之地都未能拿下!

    “传令下去,命高览速速进兵,一月之内,我要拿下并州!”

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静的天下

    徐州,魏延和孙坚的大军终究还是没能拦得住夏侯渊。

    夏侯渊率领麾下的大军三日五百里、六日千里,纵使在魏延的精心埋伏之下损失了一小部分兵力,但还是有惊无险的摆脱了魏延的追击。

    与此同时,下邳的吕布得知了曹操派兵前往青州的消息,心中大急。尽管在陈宫的劝阻之下,止住了立刻回去支援的想法,但依然心神不定,根本无心进攻下邳。

    得知了夏侯渊回援的消息,吕布内心更加狂躁了:“公台,夏侯渊已经率军回援,这下邳城我们肯定是拿不下了,还是退守青州吧!”

    陈宫看到吕布这一心思归的样子,内心轻叹了口气。身为人主,却毫无魄力可言,贪图安稳,不求进取。

    青州足足留了四万余的守兵,以曹操在兖州的兵力,除非倾巢而出,否则绝对不会有失。曹操只要脑子没问题,绝对不会这么干的。可道理都说尽了,吕布还是一心想要回撤。

    “主公现在撤退,袁公路剩下的大礼不想要了吗?如今我军已经围困下邳城十多天了,城内的守军已经损失惨重。只要主公再坚持数日定可拿下。”

    “主公勇猛无敌,攻城随施展不开,但陆战对付夏侯渊应该是可以轻易解决的。主公,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撤啊!”

    吕布听这话听的都已经厌烦了,不满道:“可是这下邳城墙高城坚,那曹子孝更是善守之将,我等实在难以拿下啊!若是任由曹操麾下的大军在我等的地盘上肆虐,这半年来的努力岂不白费?不如早日撤退,再谋他法吧!”

    陈宫还欲劝说,而吕布的耐心早已被他耗尽了,直接对着诸将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我等先行撤军,日后再来拿下新得徐州两郡之地不要放弃,待日后再来拿下徐州!”

    本身吕布就是个小富即安的性格,能有着一州之地借以自保他已经很满足了。虽然失去袁术许诺的那些钱财有些可惜,不过又得了两郡之地他已经很满足了。

    陈宫看到吕布这个样子,叹气跺脚也是无可奈何。不过吕布说的也有些道理,有曹仁在,下邳终究是难以攻下,此时撤军也未尝不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在战略上,此时撤军就意味着将中原霸主之位拱手让与曹操。

    没有攻占下邳,徐州的那两郡根本守不了住,等到曹操缓过劲来就得被其夺回。

    徐州的此地就是这样,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却一马平川、难以防守。历史上孙权离徐州这么近,却基本没有打过此地的主意,就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打下徐州不难,但是守不住。

    麾下骑兵不多的他攻打这个地方完全是自损兵力。所以他的攻击重点一直都是合肥,五次派兵攻打合肥,和曹魏在这个地方死磕上了。

    合肥和徐州完全不同,这个地方临近长江和南京,占领了这个地方才能保证拥有长江之险无忧,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

    而且此地位于淮河和长江之间,若是孙权占领此地就能将战场推至淮河,多了一层天险。东吴靠的就是水军,长江淮河都是其最擅长的战场。

    一切正如戏志才所料,吕布得知夏侯渊的消息直接就熄了拿下下邳的心思,直接掉头回守青州去了。

    而袁术麾下的孙坚和魏延见无便宜可占,也直接选择撤往江东。

    一时间,除了袁术和袁绍在处理益州和并州的些许问题,天下诸侯都各自偃旗息鼓,转而开始全力发展,以待下一次大战的开启。

    此次中原之战,曹刘吕三家都各有收获,不过相对于曹刘的损失惨重,吕布几乎没有什么损伤。但这货就是傻乎乎的不借此打下徐州,给曹操留下了喘息之地。

    曹操也借此一跃成为了中原最大的诸侯,坐拥兖徐二州,将刘备和吕布分隔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旦缓过劲来,他就可以迅速的拿下吕布,继而缓图豫州。

    ......

    金陵,看着郭嘉从益州传过来的信息,袁术只觉得一阵心痛。

    “刘焉真是头猪啊!好好的一个天府之国被折腾成这样!”

    刘焉不在意益州的发展情况,只在意自己掌握的权力,所以他对益州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发展情况不甚了解。

    而当郭嘉从益州福库中将这几年来益州的税收情况统计上来后,一下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比较单纯的,做假账的水平那是相当的低。稍微用袁术提供的新型计算方法粗略的盘算一番,郭嘉就知道益州这几年光明面上的税收有七成以上都被世家中人黑掉了。

    也怪不得刘焉只能养得起三万大军,实在是太穷了!这点钱别说是袁术了,就是刘备都能随意拿得出来。也就曹操这个穷鬼能和他一笔了。

    要知道益州可是出了名的富庶,根本不是兖州那种饱经战乱的地方能够比拟的。

    其实兖州这个地方一开始并不算穷,在中原腹地,就是比冀州也只是差上了一筹而已。可架不住这个地方战乱多啊!

    不说黄巾之战之类的,光是诸侯讨董,十八路诸侯就有四个来自兖州,这个地方是乱到一定地步了。

    官渡之战曹操这么穷,不就是因为中原被打烂了嘛!要不然袁绍也不过就冀州加青州两个富裕的州,怎么和曹操的中原比?

    黄巾前,中原的富庶起码是河北的两倍以上。诸侯讨董之前,中原的富庶也不下于河北。但当曹操一统中原以后,中原的富庶程度就无法和河北比拟了。

    兖州因为吕布的偷袭和之前的战乱被打烂,豫州因为袁术的作死被打烂,徐州因为曹操的复仇和曹刘吕的三方混战被打烂。唯一一个游离在中原外的青州也因为黄金贼猖獗而被打烂,曹操的青州兵不就这么来的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冀州的富庶是在中原被打烂的基础上才出名的。而荆州的富庶是在冀州被打烂的基础上出名的。益州的富庶更不要提了,诸葛亮估计也就是不知道刘焉父子有多无能,才能说出民殷国富这种话。

    不过想想也是,什么大敌需要面对,完全一直在发展的这父子俩,能把五百余万人口的益州整到不到百万的人口,确实是厉害。任谁也想不到刘焉父子俩能这么废,更想不到益州的世家能这么狠。

    不过好在那些世家都被刘焉带着一起陪葬了,袁术在痛骂了刘焉一阵之后也就接受了这一切。毕竟益州损失的近两百万的人口有不少其实是进入了荆州和扬州的腰包,袁术也就损失了些钱财罢了。

    现在益州是一块空壳,而且刘焉的无能和诸多暴行使得百姓对于袁术十分认可,正是袁术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么多的廉价劳动力,不好好利用一下太可惜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军功制度

    得到益州,袁术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益州这个地方为什么易守难攻?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地势实在是太险要了。除了一个巨大的四川盆地外,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出入极为不方便。

    交通闭塞对于益州来说有利有弊,弊端是和外界隔绝,不利于发展,利处同样是与世隔绝,易于防守。

    可对于袁术来说,益州的险要地势他根本不需要。因为进攻益州基本上一共就两条路,一条是从荆州,一条是从汉中。

    汉中位于关中平原和四川平原之间,易于防守。而荆州就不用说了,有着长江之险若是还能将荆州丢了,袁术还有必要防守益州吗?

    袁术自信起码可以割据一方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水军,以及长江。在陆战上袁术并不占什么优势,骑兵的缺陷虽然能够勉强弥补,但和北方诸侯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小。

    得到了益州,将整个长江流域都纳入自己麾下,袁术可以说再无后顾之忧了。

    历史上晋朝灭吴的路线就是在灭蜀之后派遣水军从益州沿江而下。足以见得这长江天险是多么难破,得绕远从长江源头而下才拿下东吴。

    所以打通益州和荆州之间的道路对于袁术来说有利无弊,还能防止在益州的政权割据。

    而现在益州两百多万百姓都是廉价劳动力,不好好利用一下袁术都亏得慌。随意安排一下,在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之前,出钱发动他们去修路,利人利己多好。

    在百姓最贫困的时候,其实也是大兴土木最好的时候。像江东的百姓现在养的这么肥,没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去修路,宁愿在家干些小活也能养得起自己。

    袁术又不好强行拉一批百姓服徭役,所以麾下的建筑部队修路和修理水利的速度慢的不行。像打通益州和荆州之间的畅通道路这种国家级的工程,没个几十年根本不行。

    而现在益州一群连温饱都没能摆脱的百姓就成了袁术眼中最好的劳力。花钱雇佣个几十万,那修路的速度绝对能提高数倍。

    再派个两万大军用军团云气发动攻击,当推土机,说不定几年之内就能将将这个工程搞定。

    不过益州现在还未平定,袁术的这一切还只是设想罢了。等到郭嘉他们解决了南蛮、掌控了益州这一切才能进行。

    袁术现在正和贾诩以及田丰等人商量新的军功制度的问题。

    军功封侯制度自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而起,汉朝完全的沿袭了这个制度,最终结束于汉末。而且历史上废除了这个制度的不是别人,就是曹操。

    军功制度可以说是决定一个国家重文还是重武的制度。这个制度有利有弊,弊端很多,利处也很明显。

    军功制度的弊端有三。

    第一,以人头计算军功,导致军纪败坏,很多的士卒在战场上为了人头自相残杀,甚至出现了很多杀良冒功的行为。

    最典型的就是秦朝的士卒,为了抢夺敌军首级,许多的秦朝士卒都轻甲上阵,连头盔都不带。像董卓麾下的士卒,杀良冒功都是习以为常的事,军纪败坏至极。

    第二,就是封赏的问题。战乱之时还好,土地不断扩张,能分给那些有功之人田地和食邑。可一旦天下太平,或者疆域无法扩张,就无地可封了。

    像汉末,土地兼并严重,封侯都只是得个名头,给些财帛就算不错了。

    第三,阶级限制,底层的士兵无法得到公乘以上的高爵。

    任何制度,颁布是一个问题,施行又是另一个问题。像察举制,本是好意,培养社会注重廉孝道德的风气,但由于世家的私心,逐渐腐化。而军功制度也是如此。

    当年刘邦高喊的“非军功者不得封王”,结果他老婆吕雉就直接违反了这句话,给自己的亲戚封了侯,直接导致汉朝之后不少的姻亲封侯,封侯的价值被大大打击。

    而且像底层的军功爵位都可以用捐钱来获得,更加使得军功制度走向衰落。

    不过即使军功制度有着种种的弊端,但他的优点也是不可抹杀的。和征兵制一样,想要强国,可以采用军功制度。

    霸秦强汉,都建立在军功制度之上。

    说得简单点,军功制度盛行,百姓想要过得好就两条路,种田和参军杀敌,人人都想杀敌立功,士兵都是被敬畏的,人人崇拜军人。

    而到了魏晋之后,特别是宋朝。士兵都是被人厌恶看不起的,想要过得好就去读书,参军只会被人看不起。读读书,吹吹牛,轻松就能当官,而当兵杀敌危险不说,还被人看不起,面对同级文官都得矮两头。

    汉朝就是再分裂,打异族都跟打儿子一样。随便来个豪杰名士,都能聚拢百姓,扫荡胡人。

    而在汉朝之后,士兵的地位下降,随便来几百个胡人都敢横行霸道。说到底,是尚武之风不存了。

    相对于削弱民族血性,袁术宁愿选择有些穷兵黩武的军功制度。非军功者不得封侯,你就是个文人想要升官也得给我上战场走一圈。

    不求让你立功,起码让你知道仗是怎么打的,士卒是怎么牺牲的,尸首遍地是什么样子,民族血性是什么东西。省得这些文人自以为是,靠着自己的幻想和臆测外行指挥内行。

    不过这军功制度确实需要完善一下,起码要打通底层士卒的上升渠道,说不定又能出来个武安君呢?

    袁术对待士卒一向不错,一直以来想在袁术麾下当兵的百姓数不胜数。军饷高,伙食好,战死后有保障,许多青壮都抢着攀关系要加入军中。

    不过袁术招兵一向严谨,不是青壮不收,家中独子不收,而且还得经过艰苦的训练筛选掉一部分才能加入袁术的军中。麾下人口众多的袁术从来都不担心兵源的问题,所以他对于士卒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诸侯堪称苛刻。

    不过这次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征兵,袁术可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该如何完善具体的制度了。以前兵少也就算了,但是若是兵太多,就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否则日后肯定要出乱子。像宋朝那所谓的八十万禁军就是个教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军阶替补

    如何完全掌控兵权、如何提高军队的战力,一直是古代君王头痛的问题。

    除了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以及汉武帝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外,每朝每代的君主都在不断地强化着自己对于军权的掌控。但身在京中的皇帝又不可能经常的泡在军营中,只能尽量派遣心腹之人去掌控军权。

    汉末为什么汉献帝会成为傀儡?没有兵权,这是最关键的原因。西园八校和何进的兵马被董卓给吞了,否则手中若是有支可用之兵,局势也不会至此。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黄袍加身的教训使得宋朝一直在打压武将,甚至不惜损耗军队的战力。

    宋朝后期士卒数量一度逼近一百二十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五都用在军队上了,但战斗力真是渣的一比。宋朝养兵完全不是为了对外作战,而是为了防止内部造反。像什么宋江之类的贼寇造反,宋朝灭不掉了就去招安,这些贼寇就转身一变成国家的军队了,这在秦汉以前根本难以想象。

    袁术自己手腕强硬,还有着探知周围人忠心的能力,而且有着纪灵在,他麾下的士卒在其麾下训练的几个月里都被不断地灌输着忠于袁术、忠于江东的思想。所以他不担心掌控军队的问题。

    但他要为以后考虑,他的后代可没有他这样的威信和能力,制定一个良好的军制才保险。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自己的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君不见电视剧里那些脑子有坑的大臣动不动就是“有违祖制”,动不动就是“先皇”。

    只有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他才能如此轻易的打碎枷锁、再造乾坤,若是天下太平,他的每一次改革都会艰难数倍。想想那些生活在太平之世的皇帝,行事都束手束脚的,纵使手下雄兵百万也是无用,总不能对血洗朝堂吧!东厂和锦衣卫的教训袁术可是很明白。

    找来麾下的谋士,袁术和他们谈论起改良军功制度的问题,还招来的纪灵旁听。贾诩荀攸之类的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可是张昭等内政谋臣的意见倒是不少。毕竟这军功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想要安坐后方就能步步高升是不可能了,即使不擅长军事,他们也得在战场上走一遭。

    不过军功制度确实是汉朝旧制,袁术对此进行改良也无可厚非。而且他们也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诸如顾雍也是在战场上指挥过战斗的。不得不说,汉朝的尚武之风确是可怖。

    在各位顶尖谋士的不断查漏补缺之下,很快就完善出了令较为满意的军功制度,其中作为军方代表的纪灵也提了不少的意见。

    “主公,豫州一战我军损伤惨重,如今我军坐拥四州之地,然士卒不足三十万,此时该当扩军了。”

    军功制度暂时定下之后,贾诩站了出来道。

    “文和所言有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再招募士卒,凑足五十万大军。”

    “另外,军制我决定也要改良一下。”袁术道。

    “主公欲如何改革?”田丰皱着眉道。

    袁术这时不时就想改革的毛病在田丰看来十分的不妥,虽说现在见效不错,但难保日后会产生什么祸端。一般制度的施行都得先小心谨慎的试行很长一段时间再推广,可换到袁术这里直接就施行了。虽说有他们在,这些制度不会存在什么太大的漏洞和问题,但难保有时候一时疏忽会出现问题。

    袁术一看田丰的脸色就知道他的想法,笑着道:“元皓莫急,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良。”

    “某仔细研究之前我军作战的战报,发现若是该军队的百人将身亡,他麾下的士卒损失就会远超其他部队。这应该是由于失去了指挥人员导致的。所以我想要确立军阶补替制度。将都尉及其以下的百人将、什长和伍长同一上司的同职位之间进行排名。比如说都尉阵亡,则其麾下的五名百人将中排位最靠前的负责接任都尉职务,以此类推。”

    小小的改变也会提高麾下士卒的战力,袁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麾下的军队还有何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前他已经改进了士卒的单个战力、装备、思想凝聚力,现在他又准备改进一下指挥系统。

    这事其实很简单,在场的所有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明白这种小调整的好处,纪灵大喜道:“主公,此法大善!如此一来我等麾下的士卒再也不用担心长官身亡不知该听从何人的问题了!而且扩军和军官的提拔也省了不少的功夫。”

    纪灵毕竟是领兵之将,他对于这件事的好处了解无比。田丰和贾诩等人也都点点头,确实,此事有利无害,而且还能激起军中将领之间的竞争力,谁都不愿意同是百人将却被别人压一头。

    “不过,主公这些人该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排行?”田丰一下子就考虑到问题的关键。

    “这个简单,底层的军官不需要什么能力,能打就可以了。就先按武力排行,日后再根据战绩来进行排序。”袁术不假思索道。

    纪灵闻言极为赞同的点点头:“主公所言有理。”

    见到麾下的谋士对此没有什么反对,袁术略显心虚道:“刚刚我说的是对于军队管理的改进,既然你们没意见,那么我们就来继续讨论讨论对于军制的改革。”

    贾诩和荀攸眼睛一眯,他们知道重点来了。之前谈到征兵问题发现袁术的神游状态,他们就知道这个主公又要作妖了。招这么多人前来,绝不可能仅仅是改良军功制度这么简单。

    而田丰和张昭则是右眼皮同时一跳,他们有种不祥的预感。

    袁术深吸了一口气:“现在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多主要采用的募兵制度,我江东也是如此。不过考虑到未来的问题,我想要改进一下我江东的招兵制度。”

    田丰一听这话,就知道张昭的钱袋子可能要保不住了,上次袁术说招兵的问题就是将士卒的薪俸和待遇提高了一大个档次,连忙道:“主公,我等麾下的士卒待遇已经是其他诸侯的数倍了!而且接下来还要扩军,这待遇实在不可再涨!主公一定要三思!”

    袁术微微一笑:“元皓放心,我不是要再提高士卒的待遇,而是要改变一下招兵的方法。”

    看到袁术的笑容,不知怎的,田丰觉得心中不好的预感更强烈了。而一旁的贾诩和荀攸同情似的看着田丰和张昭。这俩个人可是袁术麾下的钱袋子,掌管了整个江东府库的钱粮,不过这一次明显他们要大出血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钱粮收支

    随后袁术将自己盘算的义务兵制度直接袒露了出来。下面的谋士都陷入了沉思,而张昭和田丰的脸色则是越来越黑。

    袁术所说的义务兵制度并不稀奇,汉朝也曾经盛行,不过却很快的没落下去。原因很简单,养不起。

    想要让麾下的士卒忠心,无非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信仰,而是利益。

    信仰这种东西一般是以国为单位的,对外战争有用,对内战争就作用不大。而利益,征兵制度和义务兵制度会导致大量的士卒出现,正常情况下根本养不起。

    所以说汉朝以后征兵制度和义务兵制度逐渐没落,见效快、花费少的募兵制、世兵制等制度开始盛行。像三国时期,动不动就是兵户、部曲,导致大量的私兵出现。

    按理来说,在这种天下分裂、诸侯纷争的局面,所有的诸侯都追求着能利用最少的资源来培养更多的士卒、保证麾下士卒的战力。至于忠心什么的在他们眼里都是次要,毕竟领兵的将领都是他们的心腹,反水的可能性不高。

    就是害怕麾下的士卒逃跑,也不用使用这种耗费巨大的方法。如多疑的曹操就直接将这些兵籍的士卒家属直接弄到一起管理,敢叛逃就罪及家属。

    袁术之所以不采用这些手段是出于长远考虑。大量的私兵出现是袁术不能接受的,但这个冷兵器时代的局限性和物质的相对匮乏也使得袁术不得不接受将领与士卒之间亲密的关系。

    毕竟不像后世天朝军那样招之能战,都是精兵。这个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乃是大忌。想想看,若是让孙坚率领张辽麾下的大军,且不说士卒能不能适应孙坚的作战方式,孙坚也不了解这些士卒的具体能力。更何况,没有个信赖的主心骨,士卒在战场上的发挥也会失常。像宋朝那样只有作战才将将领放出去领兵,那作战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差。而且像是军团云气和军魂的适应问题也需要考虑。

    袁术觉不愿意为了士卒的忠心而削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但也无法改变麾下将领长久统领他们麾下的士卒这一局面。所以只能从士卒的身上下手。

    信仰和物质两方面都要顾及,不是一个国家但可以用江东这个大义,再加上袁术的仁慈之名,平日多洗洗脑就好。像什么训练之时吼两句口号,休息的时候讲一讲袁术的英明,这些手段都很简单。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口号喊多了人也会形成潜意识。在关键的时候,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潜意识却极有可能影响大局。而物质方面,就得靠袁术花钱了。

    当袁术把自己的计划说完,下面的谋士都闭上了眼默默地闭上眼盘算起来。他们在计算这么做的得失以及对于未来的影响。而张昭确是脸憋得通红,直接站了出来。

    “主公,不可!此举对于我军的战力提高甚微,但所花费的钱粮丝毫不亚于再征召三十万大军。主公如此作为,还不如再征召十万大军对于战力的提高大。”

    作为袁术麾下的钱袋子,张昭随便就算算就估计出了袁术这么做所需要的花费。

    按照袁术所说,这些青壮都要训练一年然后择优录取,而且还要发放约为薪资。先不算损失这些青壮麾下的生产力和税收的下降,光是这么多人的薪资加起来就够呛。

    以袁术所说的麾下百姓人均收入一半的薪资为标准,袁术麾下算上新得的益州起码一千三百余万人,拿四十取一算,每年也得有三十万人左右服兵役。再算上平日的伙食等,如此一来,所花费的钱粮绝不少于再征召十五万的正规军。

    而这只是小头,这么多的青壮被征调,对于生产力的损耗可远不止如此,所以说张昭所算的花费绝不夸张。

    张昭计算过,若是江东的士卒达到五十万,那么现在的税收七成以上都得用于军事。再加上官员的薪俸,税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他之前之所以不反对,是因为江东府库里还有不少袁家和董卓留下来的财富,而且袁术做的不少“小”生意获得的钱财比赋税还要多上不少。

    虽然总体看来还是亏损,但计算一下江东财政的增长速度以及刚刚拿下的益州,张昭觉得未来两年内还是有可能维持税收和江东管理正常花费的平衡的。可要是再加上这每年三十万以上的义务兵,张昭就要炸了。

    都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可袁术这个败家子当家这么多年了依然是一副败家子的样子。张昭作为掌管江东多数钱粮的大总管,一直对此十分忧虑。

    不过好在有着袁家百年的积蓄加上董卓劫掠洛阳所得的财富,袁术的家底颇厚。再加上袁术还有不少赚钱的法子,即使大手大脚的搞建设,亏空也勉强可以接受。

    多了这三十万大军的花费,相对于袁术搞建设的花费并不算多,但这个口子不能开。若是照这个架势,即使是袁术这么厚的底子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张昭要为袁术的未来考虑。

    这一小会儿,下面的其他谋士也差不多盘算完了。

    鲁肃率先道:“子布莫急,某估算了一下,如此一来所耗费的钱粮固然不少,但对于我军未来的发展确是好事。如此算来,这些钱粮也并不算太过浪费。”

    而一向死板的田丰也叹了口气道:“确实,如此一来我江东未来的战争潜力将大大增强,即使是日后..也有余力对外用兵。”

    田丰虽然和张昭一样对于袁术大手大脚花钱的性格极为不满,但稍微计算了一下盈损,田丰觉得这并非不能接受。

    “可这三十万大军的钱粮亏空该当如何?益州百废待兴,主公又大力打通益州和荆州、交州之间的道路,再加上南蛮地区还需安抚。总不能把所有的税收都放在军事上吧!我军的底子虽然不薄,但这样下去也就能撑个四五年,再之后财政恐怕就会不堪重负啊!”张昭焦急道。

    张昭说的也不无道理,秦汉以来的财政问题多是由于边防戍守的士卒过多引起的。汉朝边防最少都是二三十万,多的时候五十多万,最高八十万都有可能。光是边防所耗费的钱粮就在全国税收的三成以上。

    而袁术整出的五十万大军足占了江东税收的七成。虽然说这是乱世,七成也算正常,但再多这短时间内看不到作用的三十万义务兵,这税收都用于养兵都不够。还不如暂时搁置,待到日后天下一统再行此事。

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样的蛮人

    袁术自信道:“子布你放心,拿下益州之后,一年内我江东的税收最少还能再增加三成。而且日后还会不断增长,蓄养这么多的士卒并不算难。”

    袁术当然自信,论起发展他绝对谁都不怵。虽说他麾下的士卒待遇太好,导致军费颇高,但商税他可是还没放出来呢。

    一直以来袁术麾下的农税都是由张昭来管理,商税则是交给田丰,双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张昭虽然明白商税赚钱不少,但这一年多来他也没具体算过,只是以为能达到农税的三成就不错了。

    按照他的估算,江东的税收能够养起五十万大军就是极限了。可是田丰清楚,商税的增长并不像张昭想的那么简单,而是呈几何速度的增长,已快要超过农税。所以说他明白现在江东养起这三十万义务兵也并非不可,袁术这是掐着点做出的决定。

    思虑了半天,田丰还是张口道:“子布,今年的商税仅比农税低不到一成。”

    所有人闻言顿时一惊,差异的看着田丰:“元皓,你说什么?”

    田丰叹了口气:“你们没听错,今年的商税比农税低不到一成,而且据我估计,明年还会再增长四成,这还不算益州。”

    张昭瞪大了眼看着田丰:“元皓,你没开玩笑吧!区区商贾,提供的税收竟然能超过农税?”

    看了一眼台上面带笑意的袁术,田丰心中也是激动无比。如果不是自己亲自经手,他也不敢相信商税竟然增长的如此之快。这一年来,随着土地政策的一步步落实,以及诸多水利工程的逐渐完善,江东的农税已经快接近极限,增长的极为缓慢。

    而商税则完全相反,随着世家的纷纷转型,以及与来越多的商人加入江东,江东的商业发展得异常迅速,一个月一个样,田丰所说的四成增长还只是保守估计。

    在江东,粮食确实不缺,农税低、耕地多、水利好,不说粮食堆积如山,起码也是家家有余粮。袁术都有功夫用粮食在各地换人口,足见江东之富。

    由于提前让张仲景带着诸多医师研究瘟疫的问题,导致大汉人口锐减的数场大瘟疫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再加上袁术麾下的商队到各个州郡去用粮食换购人口,使得天下也不像原本一样缺粮,出现那种饿殍遍地、易子相食的悲惨局面。

    纵使北方和中原战乱不断,但整个大汉的人口竟然没有出现太大的损失,足足还有三千余万之众。而袁术管理下的南方四郡人口数已经逐渐逼近天下的一半,这也是袁术的底气所在。

    不过由于袁术的举动过于露骨,天下的诸侯也逐渐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不再像以前那么好骗了。就是穷鬼曹操也开始重视起了人口,即使手下钱粮不多,但也不愿再和袁术进行人**易。袁术也只能靠麾下的世家偷偷地去买些人来。

    但有得有失,经过袁术的这么一插手,原本一穷二白的曹操富了不少,再也不用干那种食人肉的事了。而吕布和刘备更是直接富裕起来了。

    这次豫州之战刘备敢将孙坚和魏延放到自己的地盘上,除了世家的支持外,袁术提供的钱粮也是其底气所在。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如果不是袁术早有准备,迅速迁走了江北之民,恐怕这次就真的是赔了粮食又丢民了。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将来,商税才是大头,税收的问题完全不需要担心。”袁术笑眯眯的道。

    他早就知道自从自己将诸多的商税取消,只留下交易税后,商业一定会猛烈发展。但没有想到商税会涨的这么快,原本袁术以为迟早要再过两年呢!

    这一切也多亏了世家的帮忙。自从袁术将世家逼到商业这条道之后,这群老奸巨猾的货发展的极为迅速。

    其实这也正常,没有了获取土地的可能,世家们只能将目标放在商业上。就他们那种压迫驯服百姓的本事,专注于商业后,那发展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袁术麾下的商税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世家。

    ......

    半个月后。

    益州,鲁肃看着面前这个壮的跟头熊一样的蛮人,再转头瞅了瞅太史慈身后虽然雄壮,但明显小一号的士卒,嘴角一抽:“子义,你确定你带着五千士卒近乎无伤的拿下了近万的蛮兵?”

    太史慈颇为尴尬的点点头:“没错。”

    之前太史慈带着大军轻松的就拿下了人心浮动的汉中,直接把张鲁那个宗教狂给宰了。然后布置好守军就率军回来成都和黄忠汇合了。

    郭嘉在一旁轻笑道:“这些蛮人一个个体格壮硕无比,单挑的话我军士卒不是对手,可却毫无纪律可言。平日作战连基本的阵势都没有,被我军轻松拿下也是正常。”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郭嘉对于这些蛮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相对于山越和匈奴,这些南蛮人擅长山地作战,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也怪不得刘焉对他们没什么办法。

    不过相对的,他们的缺点也极为明显。经常在山地中穿梭,他们平日作战根本就是单靠蛮力,对于纪律军阵什么的一窍不通,嗷嗷叫的向前冲就好了。

    这次太史慈是撞上了群不知进退的蛮兵,竟然看他率领的大军人少就想来吞掉。走出山林后被太史慈引到一处平坦之地直接结成军阵一个冲锋给打跑了。

    经过郭嘉的解释鲁肃才算明了,怪不得南蛮一直以来都没干出什么大事。这群人除了骚扰捡便宜,好像真的没什么战力。不说狼一样的匈奴,就是山越也知道起码的阵型啊!

    生怕鲁肃轻视这群南蛮,太史慈连忙道:“这些蛮人虽然纪律性差,但身体素质可是真的没得说,就是比之匈奴还要强上不少。简直就是天生的精兵,若是训练有成,恐怕就是丹阳兵也得甘拜下风。”

    看着太史慈略显激动的样子,郭嘉不屑的撇撇嘴:“想得到挺美,这都半个月了,你教会几个兵了?这群蛮人都是榆木脑袋,你就是训练一辈子也训不出来丹阳兵的那种效果。”

    杨修同样鄙视的看着太史慈。就如同汉人自带种田天赋、胡人自带骑射天赋一样,这些蛮人确实都是身体素质一流,但相应的脑子傻的不行,个顶个都是莽大汉。长得像头熊,脑子也和头熊一样。能教会他立正坐好就算不错了,单列成军,那得花费多少功夫?

    太史慈闻言,也觉得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不过他还是解释道:“这些人虽然不太懂得军阵,但却最适合我的军团天赋,若是在一些特殊地形,绝对不逊色与任何一支大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31/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我是袁术最新章节!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所写的《三国之我是袁术》为转载作品,三国之我是袁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我是袁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我是袁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我是袁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我是袁术介绍:
生为富二代,死亦世家子。自己一个现代富二代,没什么追求,没什么遗憾,却无缘无故的穿越到三国,成了袁术这个悲催货,袁述表示自己亚历山大。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一个高贵的世家子,怎么能败给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小人物。看老子如何拳打曹操,脚踢刘备。至于孙权,你还是和你哥乖乖的当老子的干儿子吧。群:602403937三国之我是袁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我是袁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我是袁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