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末世当宅男TXT下载重生末世当宅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末世当宅男全文阅读

作者:巴巴的罗萨     重生末世当宅男txt下载     重生末世当宅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八十六章 烫手山芋

    “省里希望我怎么做?”

    李东直接问道,既然对方单独“召见”自己,肯定是有求于他,这一点,两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好,李董果然快人快语,那我就不多绕弯子了,我们希望长河集团能接手这个项目……”

    夏和杰的话还没说完,李东就急了,“夏书记,我没听错吧,您让我们集团来负责这个计划?”

    开什么玩笑,让他来搞可控核聚变,先不说集团有没有这个技术实力,光是投入成本,就能让他破产十次以上了。

    “李董,先别急嘛,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让你们长河集团来牵头这个计划,只是名义上挂个名而已,真正的科研主力其实还是夏科大。”夏和杰解释道。

    “为什么这么麻烦?直接让夏科大来主导,不行吗?”李东皱着眉问道。

    夏和杰摇摇头,“夏科大不合适,说到底它是中央直属院校,咱们省里根本没有管辖权。而且我们需要的是一家私企来牵头,这样中央通过的几率才会比较大。”

    “为什么选我?”话刚出口,李东就知道自己问了个白痴问题。

    “呵呵,原因还用我说吗!一来,你们长河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私企,资本雄厚;二来,李董你本人一向热衷科研事业,还有比你更合适的人吗?

    三来,绿能新材料公司储备有充沛的金属锊,而这个金属锊是研发可控核聚变必不可少的资源,这叫专业对口。

    接下来,还用我再说吗?”

    “不用了,这件事太重大了,我要回去和其它股东商量一下。”李东想了想说道。

    “没问题。”

    谈话最后,夏书记特别安慰道:“另外,股市上面的事你不用担心,到时我们会调集全省力量帮你们护盘的。”

    “……”

    李东无语,对方连负面影响都考虑到了,看来这个巨坑不好避啊。

    毕竟几千亿的大工程,是不可能由某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拍马决定的。而现在听对方的语气如此肯定,显然这份方案,已经在省委内部得到了一致的认同。

    既然连内部都一致认同的话,现在需要他做的,便只剩下一件事情了。

    那便是结合省里的计划书,尽快拟定一份方案,满足省内提出的所有条件,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个“示范堆”项目,能够迅速上马。

    实在是强人所难!

    ……

    离开省委大楼,李东直接去了绿能新材料公司,他需要了解一下家底,再顺便听一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一个小时后,集团总部终于到了,这边的主要负责人已经等候在大门门口。等到汽车一停,集团ceo陈昱立马上前,亲自替李东拉开车门。

    “董事长,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使用。”

    “嗯。通知所有高层准备开会,另外,让绿能的杨总把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也带上。”李东吩咐道。

    “是。”

    十分钟后,总部会议室里坐满了经理

    级别以上的员工,同时与蔓谷第二总部那边的电话也已接通,可以同步直播。

    当李东走进会议室,现场所有人同时起立问好:“董事长好!”

    李东环顾一圈,来到一位看起来有八十多岁的老人面前,亲自扶着对方坐下。“詹老,您老就别折腾了,身体要紧。”

    这位詹老是绿能新材料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也是锊元素的“第一发现者”,本来十年前就该退休了,只是心里一直放不下锊元素的研究,目前在公司里担任总顾问一职。

    “我身体好的很,放心,我还想看到可控核聚变成功的那一天呢!”老爷子红光满面地说道。

    去年,锊元素的发展终于被政府公开,詹老也终于拿到了迟来了十五年的总统自由勋章,并且因此当选了夏科院院士。

    “哈哈,会看到的,而且今天咱们开会,讨论的也是这件事。”李东笑着说道。

    “哦?难道和琼南岛的聚变堆有关?”也难怪老爷子会有如此猜测,实在是这则琼南岛的聚变堆,是最近最大的热点。

    “不是。”李东摇摇头,“您老就别再问了,等会就知道了。”

    他在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

    詹老也不急,示意李东赶紧开会,可别因为他的事,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李东点了下头,然后来到会议桌的主位坐下。

    “今天的会议呢,只有一个议题。”

    “不瞒大家,我刚刚从省委夏书记那里回来,省里针对琼南岛的聚变堆计划,也制定了一份庐州版的方案。

    这份方案,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可行性,都不比琼南那边的差。夏书记的意思,希望咱们集团来牵头执行这份计划。”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畅所欲言!”

    陈昱面露苦涩,第一个发言道:“董事长,以咱们集团的体量,搞可控核聚变,是不是有些天马行空?”

    “是天马行空了点,”李东点了点头,停顿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但省里的意志很坚定,咱们肯定是跟着要参与进去的,顶多就是参与程度而已。”

    听到了这句话,陈昱神色微微动容,立刻恭敬说道。

    “我知道了。”

    虽然对于省里那个所谓的方案,他心中多少还存有一定疑虑,但现在他的疑虑已经不重要了。

    “请问董事长,整个方案的预算是多少?需要我们投资的有多少?”财务部的江远衡开口问道。

    “总预算不知道,但仅第一期工程的预算就有2500亿。如果真的接下这个项目,估计每年至少都要投入上千亿的资金。”李东想了想回复道。

    江远衡迅速参考了一下集团的财务状况,然后为难道:“董事长,以集团当前的盈利,恐怕拿不出这么多的流动资金。”

    “这个没关系,有省里的支持,银行会给我们贷款。而且,集团接下来还会进行融资,资金的压力虽然大,但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这时突然从电话里传来一个声音,声音的主人是钱贝贝

    :“李董,请恕我直言,这不是压力大不大的问题,这是能不能成功的问题。”

    可控核聚变不同于其它项目,这是一个从未成功过的项目,谁也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正确的,这里面困难无限大,风险也无限大。

    例如造原子弹,米国曾经花费了无数的代价才成功,而后面的几个国家,无疑要轻松很多,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走的通,只要坚持下去就行。

    李东也不恼,而是将目光看向绿能公司实验室的负责人杨凯超,“杨总,你是这方面的权威,还是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咳,好的。”

    “可控核聚变,又称人造太阳,被称为世纪工程,难度无需多言,肯定是非常非常大的,要不然几个世纪过去了,也不会一点进展都没有。

    不过,随着锊元素的出现,事情有了转机。目前制约可控核聚变的两大难题,已经被攻克了一个,距离真正的成功已经不再那么遥远。

    我相信,随着锊元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带给我们的惊喜也会越来越多,眼下这个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更接近可控核聚变。”

    “好吧,既然你们愿意赌,就当我没说过。”钱贝贝赌气道。

    李东安慰了表妹几句,他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我有分寸,你放心吧!”

    这时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詹老,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对了,那个省里有没有排出时间表?”

    李东如实回答道:“当然有,从时间表上来看,他们打算在年底之前开始建造示范堆……争取到2155年,取得最终成功。”

    老爷子摇了摇头:“太冒险了,科研这东西毕竟急不得。”

    “你老说的是,慢工出细活,”李东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不过,省里也是逼不得已,五年后,北方的冰川大概会推进到淮河一线。到时候,整个长江以北都将不保……”

    “嘶,这么说,到时候咱们也得搬家?”

    “咱们这么多的工厂,十几万的员工,这可是个大工程。而且就算搬家成功,这损失也太大了。”

    “晚搬不如早搬,董事长,咱们得早做打算啊!”

    李东双手虚空向下按了按,直接挑明了结论。

    “想搬家?也得看省里同不同意,不到最后一刻,夏书记他们估计是不会放行的。所以这个可控核聚变项目,不仅仅是省里一厢情愿的想法,也和咱们息息相关。”

    “怎么会这样?这不是逼着咱们当冤大头么?”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詹老见多识广,倒是看的很开。

    “李董,这么说,这个烫手山芋,咱们是不得不接了?”陈昱试探着问道。

    李东揉了揉太阳穴,“接肯定是要接的,说起来,咱们的利益和省里绑的很紧,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我现在最犹豫的,是要不要全力以赴地执行这个计划。集团不是我一个人的,这关乎到全体十几万员工的利益,不得不谨慎。”

第两百八十七章 太难了

    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与江北省政府前前后后不下几十次的谈判。到了5月末的时候,李东终于下定决心,答应接手这个庐州版的聚变堆计划。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

    长河集团体量太过庞大了,在大夏这个国家,如果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迟早得分崩离析。

    在李东看来,聚变堆计划简直是为长河集团量身打造的,收不回投资不要紧,反正自己有钱亏得起,就怕钱花不出去,被人给惦记上。

    而且,万一计划侥幸成功了,那么他的事业将会再登上一个阶梯,真正做到“与国同休”;即便失败了也没关系,刚好可以借此机会瘦身,“瘦”到一个合理安全的范围之内。

    不过,计划虽然立项了,但是想要得到中央批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涉及到了国家战略安全,就算是韩总统也不敢轻易下决定。

    6月3日,由长河集团和江北省政府共同组成的代表团,亲赴京城接受政务院的咨询,以及开展公关活动。

    李东首先拜访的是老熟人钱副院长。

    “抱歉,李老弟!如果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中央是不会批准你们的聚变堆计划的。”

    “难道多一份保险不好吗?”李东意外道。

    “不够,远远不够。建聚变堆,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这些资源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是一个国家的底蕴,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

    李东立刻秒懂了,说到底,在大夏这个国家,所有的财富都属于中央。长河集团所谓的聚变堆计划,其实对政府而言,无非是左手倒右手,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既然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浪费宝贵的资源搞重复建设呢,这不符合国家的政体利益。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钱副院长意味深长的回道:“中央也不是铁板一块,记住多找一些盟友,这也许是突破口。”

    老钱在江北省工作了差不多二十年,前文说过,他早就把江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对于故乡发展有利的事,他当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

    没有达成预期目标,李东皱着眉头离开了。他可以确定在谈聚变堆计划的时候,钱副院长动心了,可对方最后还是明确表达了反对态度。

    找盟友,难道是……

    出了政务院中央大楼,李东上了一辆豪华汽车,对着姚助理吩咐道:“去工行总部。”

    刚才的经历已经告诉他,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支持,中央是不会多此一举的。

    其实真论起来,这也不能怪江北省政府“自私”。

    自从尝到了“科技兴省”战略的甜头后,江北省上下就对高科技上心了。这次面对危机,他们在经过综合分析后,最终还是挑中了可控核聚变这个难度最大的明珠。

    长河集团就是可控核聚变计划的执行者。本来李东以为在大冰河危机时期,说服中央会很容易,没有想到连审批都通不过。

    现在经过钱副院长的点拨,他不得不向四大行求助,毕竟它们是李东到目

    前为止,最具实力的盟友,其次是徽商联盟。

    不过徽商联盟偏向商界,而且格局很小,对中央有影响,但非常有限。

    说实话,打心底里李东是不愿意四大行参与进来的,这不仅是掣肘,也意味着分蛋糕的人更多了。

    豪赌可控核聚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可是对极少数人来说,也是一场资本盛宴。

    李东非常清楚,这种大项目独吞的可能性非常小,未来肯定需要官方的保驾护航。

    这和创业差不多,最先进入项目拿的是原始股,后面进来的资本就属于融资了。

    前者进入门槛低,投入少量资本,就能够拿到大量股份,后者想要拿到股份,就不仅仅是溢价的问题,还涉及到其它资源。

    毫无疑问,从长远利益考虑,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最好不好引入过多的资本势力。可惜,这个美好想法在一开始就遭遇到了挫折。

    ……

    工行的贺行长:“李董,你们的计划太异想天开了。你完全不了解可控核聚变的难度,这个项目可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李东摇了摇头:“老贺,我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你也不要低估我们长河集团的实力。国外不是也有很多私企从事这个项目吗?别人能行,我们一样能行。

    而且,比起其他人,我们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有充足的金属锊储备,最后不管可控核聚变是不是在我们手上成功的,我们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金属锊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无法被取代的。而且金属锊属于非地球资源,储量是固定的,谁掌握了金属锊,谁就能掌握未来。

    在他看来,无非是对方在自抬身价,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想要从中多分一份好处。

    贺行长皱了皱眉头:“李董,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们能够震慑住其它势力,却吓不到国企。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就算可控核聚变真的成功了,他们也会跳出来摘桃子。

    只需要发起一场国有化运动,可控核聚变就会变成国有项目。到时候,即便你们有海量金属锊的储备,但在国家力量的面前,你确定能够保住主导权么?”

    李东脸色大变,真要是把可控核聚变项目拱手让人,不要说主导权了,能不能收回投资成本都是一个大问题。

    “合作”两个字,在他脑海中一闪而逝。没办法,国企在大夏势力太大,要是进行合作的话,项目主导权也落不到他们手上。

    对方要得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可控核聚变项目,更多的还是项目带来的背后利益。

    说句不客气的话,谁掌控了可控核聚变这座金矿,谁就掌握了大半个世界的经济命脉。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李东许诺道:“老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我们眼下的问题?你放心,在这个项目中,永远有工行的一份子。”

    贺行长心中一喜,当即实话实说道:“李董,想要这个计划顺利进行,最好拉上几家国企巨头一起,凭我们两家的实力,很难保得住最终成果。”

    听了

    这个答案,李东眉头一皱,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拿不到主导权,仅仅只是项目收益分红,虽然回报率也不错,可还是不值得他如此大费周折。

    沉默了一会儿后,李东:“合作的事情暂且先搁置,现在我们需要贵行的帮助,最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中央通过我们的项目。”

    “这个没有问题。”贺行长一口答应下来。

    ……

    离开了工行总部,李东的心情更加复杂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原计划是无法实现了,现在必须要寻找合作者分担压力。

    首先,四大行绝对是跑不掉的,他们是所有国企的钱袋子,缺一不可,其它的倒是可以好好筛选一番。

    其次,五大发电集团肯定要拉上一两家的,双方是直接的竞争关系,合作总比竞争好。可惜大夏电网稳坐钓鱼台,几乎没有被拉拢的可能,要不然以它的能量,比五大发电集团加起来还要强。

    再次,是大夏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他们是国内绝大部分核电站和军工设施的承建方,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核电建造资格的公司。

    接下来,大夏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算一家,大夏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算一家,大夏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算一家,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算一家,大夏电信集团公司也算一家,最后还有大夏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以上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配套公司或者供应链,离了他们,困难无疑会成倍增加。

    除此之外,金属冶炼行业和矿藏行业作为国企的集中区,同样需要选取几家代表。

    最后,这些国企巨头们也不是傻子,想让人家加入进来,没有足够的利益,想都不要想。

    毫无疑问,这些好处都需要自己一方出,被摊薄股份是必然的。

    这个比例还不会低,甚至还需要让出一部分主导权。

    想得越多,李东越发觉得后悔接手这个项目。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们想要拿到项目的主导权太难了。

    不过困难再多也要坚持下去,不然得罪的不仅是江北省政府,也失去了一个让长河集团蜕变的好机会。

    6月10日,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长河集团的可控核聚变项目,终于以微弱优势被通过。

    随着由中央最高层签署的行政文件下达,长河集团的示范堆项目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速上马。

    在征询了李东本人的意见之后,这台尚且停留在计划书上的聚变堆,被正式定名为“金乌-2号”装置。

    至于“金乌-1号”,则是属于琼南岛上面的那座聚变堆。

    总的来说,“金乌-1号”和“金乌-2号”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央就算再糊涂,也不可能同时上马两座一模一样的聚变堆。

    其中,“金乌1-号”因为由国家主导,资金充足,采用的是技术难度更大的仿星器装置。而“金乌2-号”采用的是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也更普遍的托卡马克装置。

    两种装置,互有利弊,不过从成功率上来说,仿星器明显要高出不少。

第两百八十八章 选址

    6月28日,京城。

    虽然已是深更半夜,然而此时此刻,大夏核工业建设集团总部的大楼里,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接到了会议通知的电话,已经下班的胡瑞,原本都已经搂着媳妇躺在床上了,又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穿上衣服搭出租车连夜赶到了集团总部。

    打着哈欠坐在了会议室内,看了眼坐在旁边的肖科长,胡瑞忍不住抱怨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这么晚了还开什么会。”说完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不知道,”肖科长摇了摇头,可又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随口说道,“我只是听说,上面好像接到了一个大工程。”

    末世之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立项的新核电站项目几乎没有,所谓的大工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年初政府那边的大动作。

    “难道是琼南岛的聚变堆?”盯着老上司,胡瑞一脸古怪地说道,“那玩意儿不是隔壁的核工业集团的人在搞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肖科长憋了对方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

    没有等待太久,会议很快便开始了。

    在与老上司闲聊的时候,胡瑞已经弄清楚了,这次会议由集团老总亲自主持。不只是处级以上的领导接到了会议通知,包括部分已经退休的老工程师,以及下属研究机构的高级研究员,能来的基本上都到齐了。

    虽然不知道老总打算在会上说些什么,但看到那十几位夏科院、工程院的老院士坐在阶梯会议室的前排,胡瑞就知道今天肯定有大事要宣布。

    一般情况,这十几位大佬平时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就算偶尔参加会议,也只是来一两位而已。

    而现在,这些大佬们竟然全部坐在了这里。

    很显然,等会要讨论的东西,多半不是什么小事情……

    很快,一位气度看上去很威严的男人,走到了会议台上。

    清了清嗓子,贾天华伸手扶正了话筒,没有在开场白上浪费太多时间,言简意赅地说道。

    “很抱歉大晚上的把大家叫过来开会,大家白天的工作都很辛苦,坚持过来也很不容易,但我希望大家多体谅一下。”

    “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很重要,而且内容有很多,我会尽量长话短说。”

    说到这里,贾总停顿了片刻,换上了严肃的语气,继续开口说道。

    “相信不少人都已经听说过了,国家已经批准了庐州市的聚变堆项目。这个项目由国内最大的民企长河集团负责运营,与琼南岛的项目并行不悖。”

    “就在两小时前,我们正式收到了中央最高层下发的行政文件,确定了庐州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工程的计划以及执行方针。”

    “很荣幸,也很幸运,该工程的主要承建单位,便是我们大夏核工业建设集团!”

    话音刚落,台下传来一阵骚动。

    有人双眼放光,满脸激动。

    也有人下意识地摇了摇头,眉宇间浮现了一丝谨慎与担忧。

    至于绝大多数人,此刻脸上都挂着欣喜的表情。

    有工程,才有高收入,要不然守着幸存的几座核电站的维护工作,大家迟早得“饿死”。

    尤其是年

    初,中央宣布启动琼南岛的聚变堆工程,结果项目被老大哥大夏核工业集团拿下了,他们连口汤都没有,早就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如今时来运转,也难怪大家抑制不住激动。

    没有去管那议论的声音,贾总继续用清晰而洪亮的声音说道。

    “聚变堆是新东西,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只能边设计,边论证,边施工。”

    “做为大夏核电行业的带头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响应国家能能源发展战略的号召,奋战在开发新能源的第一线上!”

    “从现在开始,庐州聚变堆工程将作为我们集团的首要工作,以最高的优先级执行!”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但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啪啪啪”

    示意众人安静,贾总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用平稳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们集团会与长河集团展开密切合作,一周后,我们会成立一支专家小组,常驻在庐州那边,进行前期的筹备工作。”

    “我这里有一份名单,接下来我会点名……”

    “希望被点到名字的同仁们,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的安排,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找我。”

    会议进行到这里,需要宣布的事情差不多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点名,确定派往庐州那边的工作小组的人选了。

    “胡瑞……”

    听到自己的名字,胡瑞的心中一片火热。

    总觉得……

    这次不仅要“发大财”,搞不好还会见证历史。

    ……

    其实早在6月1日,东方托卡马克能源公司就在京城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就是一期的投资总金额2500亿元。

    公司股东则是五花八门,包括四大行、发电集团以及其它国有或国资控股企业在内,大小股东总数高达三十八家。

    这其中长河集团出资比例最高,也是最大的股东,但也只占了17%的股份。接下来,江北省政府以土地和相关优惠政策入股,占了11%。

    至于剩下的36家,每家的持股份额基本上都在5%以下。例如占股比较多的如四大行,每家都是4%;占股比较少的,像大夏核工业建设集团这类经营比较困难的,只是象征性占了0.1%。

    公司成立后,头等大事就是聚变堆的选址问题。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核电站选址原则,地质、地表、气象、水文、环保、土建、运输、电站工艺、电网、社会等因素都必须严格考虑。

    首先在地理上,厂址的地质条件必须稳定,要求附近数千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带。而且周边80公里海域、100公里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或者海啸灾害。

    当然,由于聚变堆安全性比较高,不存在核泄漏的风险,所以理论上也是可以修建在城市附近的。

    其次要有冷源,有水的地方便于取水,以便冷却设备。

    最后还有交通运输。

    整个聚变堆在设计上比裂变堆要复杂数十倍,体积也要更加的庞大,涉及到的各个组件不可能在庐州当地完成生产,只能在

    各地生产之后再运过来进行组装。

    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整个庐州市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地方并不多。

    经过专家组的讨论,以及与江北省政府的协商,“金乌-2号”示范堆的选址最终被定在长江沿岸小县城枞阳。

    一来这里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白荡湖核电站为二期工程预留的厂址,正好可以拿来使用;

    二来是这里是长江沿线,交通比较方便,再加上叶绿粉的分基地也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来,这里十年前就被庐州市合并了,它是庐州市最靠南边的疆域,受大冰河气候的影响也最小。

    至于安保的问题,这个根本无需李东操心。

    就在完成聚变堆选址的同时,一支师级作战单位已经抵达了该区域,并且将长期驻守当地。

    另一边,在完成了工程选址之后,李东也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枞阳,与核工业建设集团的工程师们对施工现场展开了实地考察,并且带来了首批800亿元的前期经费。

    与此同时,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枞阳这座名不见传的小县城,已经集结了来自各大研究机构上千名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江北省政府基本上满足了项目组提出的一切条件。

    要地给地,要人给人。

    7月8日下午,核工业建设集团的代表团坐着客轮抵达了枞阳。一行人刚出站,便看见一辆黑色的大巴车停在了众人面前,将他们送去了那个神秘的工作地点。

    到了目的地之后,胡瑞立刻被现场的情况给震撼到了。

    倒不是因为这里太冷清,而是恰恰相反,这里不是一般的热闹。

    十几辆大巴车停在基地外的空地上,还有各种工程设备。

    光是他认得出来的单位,就有十来家,他们要么是国内核物理领域顶尖的研究所,要么便是大夏科技大学这些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领头羊。

    这时候,一位看上去三十出头的中年人拿着一份文件夹走了过来,叫住了一行人。

    “你们是核工业建设集团的?”

    站在最前面的胡瑞点了点头:“是的。”

    “那行,你们跟我来吧。”

    勉强跟上了中年人的脚步,胡瑞忍不住问起了这里的情况。

    “我们是来做工程前期调研的,你们这边怎么开始动工了,这不符合工程规范……”

    “这边只是后勤区域,真正的聚变堆还早着呢!”中年人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难怪呢!”

    四处打量了下,胡瑞又问了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么多人,保密的问题怎么解决?”

    听到这个问题,中年人忍不住笑了笑:“小兄弟,知道距离这里最近的城市在哪吗?”

    “……不知道。”

    这一路上都是黑灯瞎火的,他们又不是本地人,知道个鬼。

    胡瑞在心中吐槽了句。

    “这里方圆两百里内都是无人区,所以没事别瞎跑,跑丢了找起来费事……”

    胡瑞:“……”

第两百八十九章 定亲

    时间一晃来到八月中旬,距离李鹭和韩悠悠的婚礼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童瑶准备亲自去一趟赣西,毕竟大儿子都快结婚了,于情于理,至少都要走个过场。

    认真说起来,这是双方家长的第一次见面。之前,李鹭曾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去过一趟女友家,后来因为工作忙,两人就一直没有回去过。

    其实,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并不是个例,而是非常普遍。末世环境下,人们的生存压力大,为了节省路费,回家团圆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

    7月12日,童瑶、李鹭、韩悠悠,以及一个四人的安保小组,一行七人从港口坐船出发。

    本来李妈也打算跟着一起去的,可惜由于身体不好,经不起长途跋涉,只能留下来带孙女。

    至于李东,人还在庐州,正在为聚变堆的事情忙着呢,根本抽不出时间关注这种小事,毕竟又不是结婚,只能由童瑶代劳。

    一行人首先坐船来到了羊城,然后沿着原京九线铁路北上,最后于7月21日终于到达了韩悠悠的老家赣南。

    赣南的钨与稀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末世之后,这座城市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不输于省会豫章。

    在当地酒店安置下来,童瑶马上带着礼物直奔准亲家。

    “阿姨,这就是我家的小区,三年没回来了,没想到一点变化都没有!”

    韩悠悠指着一处有些破旧的小区介绍道,在蔓谷待了整整三年的她,早就见惯了什么叫做日新月异,对于老家这边的故步自封,显然有些不适应。

    “内陆地区就是这样,毕竟缺少能源,能维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李鹭拉住女友的小手解释道。

    童瑶也安慰道,“我觉得挺好的啊,这里宁静平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雾霾,倒是养老的好地方。”

    韩悠悠很快反应过来,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自己怎么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了呢!于是迅速调整了心情,“阿姨,我们快进去吧,我妈他们肯定等急了。”

    “好好……”

    十分钟后,韩悠悠敲响了自家的大门。“砰砰砰……爸妈,我回来了!”

    “吱嘎”一声,大门很快就从里面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穿着很正式的老年阿姨,李鹭立即认了出来,这是女友的母亲。

    “小悠,李鹭,你们终于回来了。”

    “阿姨,您好!”李鹭腆着脸笑道,然后指着老妈介绍起来,“这是我妈。”

    “抱歉了,一直很忙,搞到现在才上门,真是太失礼了!”童瑶歉意道。

    韩母拍了一下大腿,毫不在乎地说道:“哎呀,没关系,你们能来,我们全家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了,小悠和李鹭年纪轻,还是以工作为重的好。”

    韩母早就从女儿口中知道了亲家的显赫背景,他们全家对这份亲事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根本不在乎这些虚礼。

    “阿姨,都怪我不好。其实我爸妈他们早就想来了,

    都是因为我刚调了工作,抽不出时间来,才耽误到现在。”作为晚辈,李鹭只能把责任全往自己身上揽。

    “不怪你,小悠写信告诉我们了,你这个经理的职位才坐稳,一时半会地哪能离得开。”韩母看起来很通情达理。

    “谢谢阿姨体谅。”

    这时韩悠悠见楼道里有不少人朝这边看了过来,于是开口催促道:“妈,我们快进去吧,邻居们都看着呢!”

    “唉呀,瞧我我这脑子,快请进。”

    韩母让开大门,让童瑶等人进去,至于四个保镖,不方便上来,留在了楼底下。

    不过临关门前,隔壁的王大妈趁机问了一句:“老姐,是小悠回来了?那个小伙子是小悠的男朋友吧,我记得几年前来过一次。”

    “是的,是的,小悠国庆节就要结婚了,到时候大家都来喝一杯喜酒啊!”韩母也不瞒着,赶紧解释道。

    “这是好事啊,小悠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王大妈恭喜道。

    早就听说老韩家的二闺女在大城市找了个男朋友,尤其是小悠这孩子每次寄钱回来,韩母都会炫耀个几天,生怕街坊邻居们不知道。

    不过韩母终归还是有分寸的,怕搅和了女儿的好事,因此并没有把亲家的背景曝光,只是对外宣称女儿找了个大城市的男朋友。

    “大城市什么都好,就是房价太贵了,小悠他们的新房花了小三百万呢,想想都心疼。”韩母脸上乐开了花,但还是强忍着“谦虚”道。

    刚好路过的李阿姨惊呼一声,“唉呀,这么贵啊,在我们这里都能买十套像样的房子了。”

    “大城市,不能比的。”韩母解释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房子是小悠婆家买的,靠他们小俩口,不吃不喝一辈子都买不起。”

    “老姐,你这就等着享福吧!”王大妈羡慕道,只恨自家的傻女儿不是读书的料,上不了大学,只能嫁给本地人。

    “哈哈……好了,回头聊,亲家母来了,我这忙着呢。”

    韩母关上大门,回到客厅里,童瑶等人已经和韩家人聊在一起了。

    韩家是一个大家庭,韩父是小学教师,韩母是家庭主妇,两人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韩悠悠排行第四,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弟弟。

    此时,客厅里面坐着的,除了韩爸,就只有韩悠悠的大嫂、二嫂和大姐,以及两个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小外甥。

    韩大姐嫁在本地,接到消息后,特地回了娘家。至于韩大哥和二哥,两人都在羊城打工,估计只有在小妹结婚时才会赶回来。剩下的人,此时正是上学时间,当然不在家。

    韩家住的房子是由两套小房子打通后连在一起的,看起来至少有一百二十多平,全家十三口人全部挤在一起,勉强能住下,这也是当代最普遍的家庭形式。

    韩父问起了准亲家公的情况,童瑶摇着头苦笑道:“李鹭他爸在庐州出差,一时赶不回来,还请你们见谅。”

    “难怪,我昨晚还在电视上看见李董了,据说是在

    搞什么聚变堆,连总统都出面了。”

    自从得知二女儿的准婆家是鼎鼎大名的李首富家,韩父就特别关注起这方面的新闻。

    “唉,都是瞎忙……不瞒你们说,去年我们才生了唯一的小女儿,结果他这一出差就是小半年,女儿都快不认识爸爸了。”童瑶叹气道,这真是越有钱越忙,也不知道图个啥。

    韩母听了,下意识地插了一句,“亲家公是干大事的人,不像我们家老韩,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教师,连个破主任都混不上。”

    童瑶有些尴尬,勉强劝解道:“工作不分高低,平凡才是真,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叔叔教了一辈子的书,桃李满天下,论贡献,不比我爸差。”李鹭赶紧附和道。

    韩父的脸色这才好转!

    韩母也自知失言,连忙转移了话题,“李鹭,婚礼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是准备大办还是简办?”

    “应该会大办。”李鹭回答道。

    童瑶补充道:“他爸倒是想简办,但李鹭他奶不同意,觉得这是孙子辈第一个结婚的,所以做主办个热闹些的婚礼。”

    “热闹点也好,喜庆!”韩母开心道,毕竟大办,自家脸上也有光。

    韩悠悠突然想起了什么,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宝贝道:“爸、妈,我这还有拍的婚纱照呢!”

    “小妹,快给大姐看看。”一旁的韩大姐急不可耐道。

    她自己结婚时,别说婚纱照了,连一套新衣服都没有,所以对于传说中的美轮美奂的婚纱,格外地好奇。

    “啦,就是这张,漂不漂亮?”韩悠悠打开照片,然后将手机递给了大姐。

    韩大姐一把接过,立刻发出了惊叹声,“哇,小悠,这是你吗?简直太漂亮了。”

    “嘿嘿,不是我还有谁?”

    只见照片上,韩悠悠头戴一顶珍珠王冠,身上穿着一套洁白的镂空长袖婚纱,显得格外端庄美丽。

    韩母和两个嫂嫂这时也赶紧围了过来,争相传看。尤其是韩悠悠的二嫂,一直自觉比小姑子长得好看,这会看着照片,立刻变得自惭形秽起来。

    “这花了不少钱吧?”大嫂羡慕道。

    “还真没花多少钱,这是李鹭他们公司客户开的店,人家看在李鹭的面子上,打了个三折,总共花了不到五万块钱。

    主要是婚纱太贵了,是国外的大牌子,而且还是独家设计,全世界只有这一套,所以才这么贵。”韩悠悠满脸幸福地回答道。

    “妹夫,你对小悠也太好了吧!”韩大姐酸溜溜地说道。这不奇怪,为了防止儿女们在外面乱传,李鹭的真正背景,韩父韩母甚至连家人都瞒着。

    “没什么,毕竟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也不想小悠留下遗憾。”李鹭宠溺地望了一眼女友道。

第两百九十章 当代少年

    晚间,韩小弟放学回家后。

    “妈,我二姐呢?不是说今天回来吗?”韩小弟和二姐的关系一向很好,韩悠悠也经常给这个最小的弟弟邮寄各种最时髦的用品。

    “在她男朋友那里,明天回来!”韩母回答道。

    中午吃过饭,童瑶和李鹭就离开了,双方已经商量好了婚礼的时间和流程,并且男方也留下了彩礼钱。

    彩礼钱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足足有30万元,远高于本地的平均水平。

    本来韩父韩母都不打算收的,免得给亲家留下了贪财的印象,但童瑶坚持,最终夫妻俩还是收下了。

    不过他们也没打算私留下来,而是准备全部给二女儿陪嫁过去。毕竟守着这么一个有钱的亲家,无论如何,自家以后都是不会缺钱的。

    留下好印象,远比这30万元更值钱。

    “二姐现在在哪呢?我想去看看她。”几年没见,对于二姐,韩小弟还是很想念的。

    韩母拍了一下小儿子的胳膊,“你去干什么,去当电灯泡吗?反正你二姐明天就会回来住的,然后一直在家待到迎亲那天。”

    “好吧,那我回房间了。”韩小弟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等一下。”

    韩母叫住了小儿子,继而把亲家带过来的一个礼物盒子展示在了对方面前。

    “手机?还有平板电脑?妈,哪来的?”

    “你二姐夫给你买的。”韩母直截了当的回答道。

    韩小弟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神色:“这么大方?看来二姐夫家是真的很有钱。”

    韩小弟从母亲手中把盒子接了过来,首先仔仔细细地上手看了又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拆了开来。

    毕竟是年轻人,哪有对这些电子产品不感兴趣的。

    “妈,这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给我的?”韩小弟爱不释手地摆弄着手机和平板电脑,嘴上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韩母愣了一下道:“这是你二姐夫特地买给你的,不是你的还能给谁?”

    “呃,我是说除了我,金星他们有没有?”金星是韩小弟的侄子,今年上初中,只比他小三岁。

    “都有,不过没你的贵重。”

    “那……妈,二姐夫给你和我爸买啥了?”韩小弟好奇地问道。

    提起这个,韩母脸上掩饰不住地得意:“我的是一只翡翠手镯,你爸的是一块金表。”

    说完,韩母露出手腕,果然上面戴着一只碧绿色的手镯。

    “哇塞,这加起来得有十几万了吧,老妈,你们也收的心安理得?”韩小弟惊呼道。

    “这是你二姐和二姐夫孝敬我们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收?”

    “我觉得家辉说的对。”韩父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仍然觉得太贵重的礼物是不能够随便收下的。

    “你还好意思说,我嫁给你一辈子,别说翡翠的手镯,就连一个普通的首饰,你都没有买过一个给我。

    你再看看现在,咱们家都跟着享福了,不但街坊四邻,而且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我们悠悠和李鹭这一桩婚事。”韩母不高兴道。

    “我怎么感

    觉你像是在攀高枝儿卖女儿一样?”韩父发表了自己的观感道。

    “没问题,既然你感觉是卖女儿,那不如干脆就取消两家的婚事算了。

    你不情愿,外面多的是人哭着喊着愿意。女儿比咱们聪明多了,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把握好才是大傻瓜一个。”韩母直言不讳道。

    “简直是无理取闹!”韩父随即就不再开口。

    在家里,一般都是韩母说了算的。韩父的人际关系和社交都很简单,每个月的工资也都要如数上交,然后再由老伴给自己一个月300块钱的零花钱。

    300块元能够做什么?即便赣南的物价水平比大城市低不少,顶多也就是下一回馆子的水平,而且还是路边摊的那种。

    “妈,你也太势利了吧!不就是一个翡翠手镯吗?至于吗?”韩小弟忍不住脱口而出道。

    “说的好听,有本事你也给妈买一个啊?妈不要翡翠的,黄金的都行!”韩母挖苦道。

    “我还在读书,没钱。等以后我有了钱,一定给你买。”韩小弟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等以后?你就知道哄妈。妈不求你买这买那的,只要你明年考上大学就算孝顺我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韩小弟突然右手伸了出来道:“妈,给我100块钱吧!”

    “你刚才不是那么有骨气吗?现在,怎么了?自己打脸?”韩母哭笑不得道。

    韩小弟转向了韩父道:“爸,那你给我100块吧!我姐回来,肯定给你塞零用钱了。”

    “你又想拿钱去做什么?”韩父平静的问道。

    “我和茜茜今晚约好了,我想带她去附近那一家最新开的奶茶店坐坐,你们也不希望我以后娶不到老婆吧?”韩小弟实话实说道。

    韩父正要掏钱,韩母从口袋里掏出钱包,从中抽了一张100元的纸币,递到了小儿子的手中。自从二女儿出来工作后,每月都给家里寄钱,家里的经济条件总体上好了不少。

    她是知道那一个叫茜茜的女孩子,不但是他们家家辉的小女朋友,而且就住在这附近,两人是从小到大都是同桌,比青梅竹马还要亲。

    两家人对孩子们之间的早恋都处于一种默认的态度,毕竟末世情况特殊,家长们对早恋比较宽容,甚至是鼓励。

    再者由于末世交通不便,因此结婚对象普遍都是在当地找,基本上都是门当户对。好处,女儿用不着嫁远,想见女儿或者女儿想照顾父母,都十分方便,不用等好几年才能见上一面。

    而且,街坊四邻在一起住了几十年,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总要比外地靠谱的多。

    再加上茜茜学习成绩不好,长得又一般,她父母不指望,也指望不上宝贝女儿能够像悠悠一样找个有钱男人。

    总的来说,韩小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半个小时后,韩小弟和女朋友茜茜来到了那家新开的奶茶店。

    这里的环境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那是相当的有气氛和格调。韩小弟拍了拍钱包,很是大方的让女友随便点餐。

    茜茜就要了一个草莓蛋糕和一杯奶

    茶。韩小弟学起大人的模样,要了一杯咖啡,不是真咖啡,是那种用苦涩的焦糖调出来的饮品。

    “家辉,听说你二姐要结婚了?”茜茜一回家,就听爸妈聊起了这件事。

    韩小弟一只胳膊是搭在了她的肩头上面道:“是的,国庆节结婚。”

    “那你要去蔓谷参加婚礼吗?”茜茜侧头看向男友,好奇地问道。

    “当然,我二姐那么疼我,我怎么可能不去。”

    “真好!”茜茜羡慕道,“其实,我也想去大城市看看,只是路费太贵了。”

    女友的暗示,韩小弟自然是听出来了,“要不,我回家跟我二姐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带你一起去?”

    “真的?”茜茜开心的双眼眯成一条缝。

    “比真金还真!”

    “家辉,你对我真好,我太爱你了!”茜茜在男友的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韩小弟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先别急着高兴,我二姐那里好说,就怕你妈他们不同意。”

    茜茜却是一点也不担心,似乎胸有成竹,“你放心,我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你不会打算不告而别吧?真要这样,你爸肯定饶不了我的。”韩小弟惊恐道。

    “我爸有那么可怕吗?”茜茜揶揄道。

    “呵呵……”

    “家辉,你二姐的男朋友是干什么工作的,怎么会那么有钱?”听男友讲了翡翠手镯的事,茜茜无疑充满了好奇。

    “我也不是很清楚,听我二姐说,他好像是什么地产公司的部门经理,应该算是公司的高层吧!”韩小弟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

    “哇,在大公司工作,真的这么赚钱吗?”茜茜瞪大了双眼,十几万块钱的礼物,差不多是他们家五六年的积蓄了。

    “呃,应该是吧,大学这么难考,出来工作,工资肯定很高的。”

    “家辉你说,咱们俩明年能考上大学吗?”茜茜满怀憧憬道。

    韩小弟翻了个白眼,他自己也许还有那么丁点可能,茜茜是绝对考不上的,不过这话不能这么说。

    “考不上也没关系,到时候咱们俩一起去投奔我二姐,好工作不好说,但是找个一般工作还是没问题的。”韩小弟信心十足地说道。

    “呀,这么一说也不赖……”

    就这样,两人在抱在一起腻歪了半个多小时,既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也说了很多的情话,然后才双双离开了奶茶店。

    回家路上,茜茜突然感慨道:“你二姐真是命好,怎么就找到了一个有钱人?”

    “难道,我不好吗?你要对我有信心,等我以后赚到钱了,咱们也搬到大城市里去生活。”韩小弟不以为然道。

    茜茜喜滋滋的应了声好,她当然也知道,男友这是故意哄自己高兴。

    “听说大城市的房价很贵。”

    “不怕,大不了我们可以先租房子住,等攒够了钱再买。”

    韩小弟没有摆脱学生气息,他还没有真正踏入进社会,始终坚信只要肯努力,未来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

    “嗯,我要天天给你做饭吃……”

第两百九十一章 童学坤的六十大寿

    8月2日是童学坤的生日,今年又刚好是他六十岁的大寿,童瑶姐妹俩早在两个月前就商量好了,准备帮着老爸隆重庆祝一下。

    这也是童瑶急着从赣南赶回来的主要原因。

    8月1日,李东一路风尘仆仆地从庐州返回了蔓谷,聚变堆的事情终于忙完了,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童学坤的大寿没有惊动任何朋友,只是限定于家人间。本来李轩和李光两兄弟听说后想请假回来的,不过被童学坤制止了。

    按他的说法,两外孙在外读书不容易,而且京城距离蔓谷太远了,一来一回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耽误学业,只要心意到了就行。

    宴席选在在了长河广场的喜来乐大酒店,童话参照老家魔都那边的习俗亲自拟定了祝寿礼仪,并且做了细致周密的准备。

    考虑到喜来乐大酒店的厨师面食水平不算顶尖,而寿宴是必须要上寿面的,她亲自请来了羊城老字号的宝华面店的面食师傅。

    除此之外,摄影及主持都用了省电视台的外勤人员。

    尽管李东没有通知商业伙伴,不过一众徽商联盟的代表们消息灵通,自然没人缺席,哗啦一下来了三十多人。

    大家伙带着礼物上门,李东是不可能把人赶出去的,只好临时又加了几桌宴席。

    另外,蔓谷市的肖书记顾及到官方身份,不方便亲自到场,不过人家还是安排了自家夫人过来祝寿,也算是给足了李东面子。

    大寿场面的隆重让童学坤极为满足,按照老礼,小辈们都给他磕了头,就连嘟嘟,也在童瑶的“帮助”下,象征性地磕了几下。

    磕头过后,宴席来到了最后的**,现场响起了熟悉的歌声。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童话推着蛋糕车走了过来。

    因为管理物流公司的关系,童话一家依然留在庐州那边。这次童学坤的生日宴会,他们一家特地提前一个星期赶了过来。

    “老爸,生日快乐!”

    “谢谢,谢谢你们!”童学坤苍老的脸上带着喜悦和激动,但片刻之后,他语气有些悲伤道,“要是你妈和你弟也在就好了!”

    餐桌上的气氛为之沉默,童瑶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了,母亲和小弟是她心里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

    这些年,如果不是看着老爸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大好,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轻易原谅对方的。

    “爸,看开点,我相信妈和小弟一定会出现的!”童话赶紧劝道。

    “老童,这些年你也做了不少善事,老天爷会保佑亲家母他们的!”李爸也跟着安慰道。

    面对众人的安慰,童学坤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在他切完蛋糕后,这场生日宴会的气氛终于变得浓厚起来。

    大家三五成群地聊着天,李东受老丈人嘱托,抽空和小姨子童话谈起了公司上面的事。

    “童话,这段时间听岳父说,你们公司好像遇上了点小麻烦?”李东笑问道。

    “确实有点,现在

    冬天越来越冷,道路结冰情况严重,不仅耽误运输时间,就连安全事故都多了不少,公司业务比前几年差了不少。”

    虽然这么说,但根本原因还是国内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整个内地经济大环境越来越差所导致的。

    如果不是背靠长河集团,像学坤物流公司这种偏向保守,又没跟上经济大形势的企业,估计早就破产了。

    “现在南疆这边的经济越来越活跃,你们有没有南下的想法?”李东直接暗示道。

    童话面露苦色,“当然有想法,可是我们物流公司不一样,固定资产多,前期投资大,不是想南下就能南下的。”

    “如果是资金方面问题,我可以帮你们联系工行的几位领导,几个亿的贷款还是可以贷出来的。”

    “不光是资金困难,在业务上,我们在南疆也没什么根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扩张时间,除非……”童话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很明显,想继续截胡长河集团在南疆本地的物流业务。

    李东摇摇头,解释道:“你的意思我懂,不过这边情况有些不同。长河集团在南疆的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两家公司上面。

    一家是绿产农业蔓谷分基地,一家是东非能源。而这两家公司,业务恰好又是和国企联系紧密,它们的物流业务,也基本上由国企背景的物流公司垄断。

    所以,小单没问题,大单估计会很困难。关键还是得靠你们自己去开拓,如果想一辈子依靠长河集团,那么你们的物流公司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这道理童话当然都懂,她也恶补过商业方面的知识,知道一家公司如果不思进取,不注重技术进步和缩减成本,迟早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即便是国企都不行。

    唯一的例外就是垄断,但这点学坤物流公司明显不符合,别说南疆了,就连经营了十几年的庐州,他们都无法做到垄断。

    “那我再考虑考虑吧!”

    “还考虑啥啊,长痛不如短痛,继续留在庐州,只会让你们公司越来越弱,经营越来越困难。”李东直言不讳道。

    童话还是有些为难,“可是姐夫,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我怕越做越错!”

    “放心,过段时间,我帮你找个这方面的人才,你们先做好计划书,这事宜早不宜迟。”李东果断地应承下来。

    “那……好吧!”

    知道姐夫是为自己好,不过童话明显有自己的打算,只能暂时先应付过去,于是她迫不及待地转移了话题:

    “别说我了,姐夫你呢?那个聚变堆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大概什么时候能建成?”

    聚变堆是庐州最近几个月最大的新闻,童话作为本地人,肯定是没少听到这方面的消息。

    “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了,就等着施工建设了,如果顺利的话,后年就能完工。”李东笑着说道。

    “聚变堆成功的概率有多大?”童话好奇地问道。

    “我觉得有六成把握,其实突破口已经找到了,剩下的就是无数的实验和验证。”

    “希望能够早点成功!”

    “借你吉言,不过这种事要看运气,不过我已经打算把后半辈子都耗在这上面了,我就不信没有成功的那一天!”

    “姐夫,好气魄!”说话的是童话的老公周果,他抱着哭泣的小女儿向两人走了过来,“安安刚才不小心摔倒了,嚷着找你呢!”

    童话从老公怀里接过女儿哄了起来,她跟周果目前育有一子一女,除了三岁的安安,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

    两个孩子,眼下正是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童话也没办法分心。所以这些年来,在家庭和事业的上,她始终偏向家庭,这也是物流公司抱残守缺的原因之一。

    不需要为钱发愁的他们,在事业上也缺泛进取心,两人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看着小俩口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李东不由得想起了,只要自己一抱就哭的小女儿嘟嘟,他由衷感慨道:“童话,小周,真羡慕你们。”

    “姐夫,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生活方式。你的成就,你的权势,不也是绝大部分人所羡慕的吗?”周果笑道。

    “是啊!国内有无数人羡慕有钱人的生活。可惜他们不知道,比起超级富豪,一个中产家庭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顿了一下后,李东摆了摆手,“好了,不说这些,明天有时间的话,一块去打保龄球吧?”

    保龄球是末世之后,国内兴起的最热门的高端运动。

    一来它本身就在室内活动,符合当下环境;二来它的运动量不算大,尤其适合没有时间锻炼身体的大老板们。

    “你跟周果去吧,家里两个小家伙还需要人照看呢!”童话笑道。

    李东了然地点了点头。

    ……

    大家聊着家常,在晚上九点以后,李东和童瑶送走了所有客人。回到楼上,他刚准备跟童话一家辞行回别墅,却被老丈人给叫住了。

    “和童话谈过了吗?”毕竟是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即便是退休了,童学坤依然有些放不下公司的事。

    李东点了点头后,“谈过了,物流公司总体上还能维持的下去。”

    “我知道!”童学坤变得沉默了几分,片刻之后,“你跟她说了南下的事情了吗?”

    “说了,童话也同意了,不过这需要时间,一时半会也急不来。”

    “她是不是不愿意南下?”

    看着老丈人犀利的眼神,李东沉默半响后,缓缓点了点头。

    “看的出来,童话比较在意家庭,不愿在公司上耗费太多精力。”

    童学坤无奈地叹了口气,“唉,不怪她,是我没做好榜样。”

    李东没有说话,他知道老丈人说的是岳母的事,童话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从她特别在意家庭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的一些态度。

    “爸,您还是看开点吧!再说了,庐州那边的情况也没那么糟糕,我不是搞了聚变堆嘛,万一成功了,江北的未来大有可期。”李东劝解道。

    听到这句话,童学坤的神情总算变得轻松了不少。

第两百九十二章 印北动荡

    时间进入十月份,大夏即将迎来自己206岁的生日,国内是一片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但在国外,世界局势却并不怎么平静。

    在南美洲,东米国和芭西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其实早在年初,两国之间就爆发了一系列的边境冲突。

    起因很简单,为了应对愈来愈严重的大冰河气候,逼着两国人民不断向亚马逊平原区域聚集。

    接触多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尤其是民间的对立情绪,非常激烈。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现实中的无奈。

    从米国人的角度分析,两个米国的人口加在一起超过了3.5亿,虽然两国国土面积巨大,但是眼下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不足150万平方公里。

    向南开拓,就成为了所有米国人唯一的选项,这是生存之争,无关道德。

    而从芭西人的角度分析,巴西人口差不多有两亿人,人口压力同样不小。另外,芭西人口原先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芭西高原地区,末世之后这些地方已经不适合生活,所以他们也只能向亚马孙平原转移。

    再者,芭西本土缺少煤炭资源,能源的窘境状况,也是逼迫他们向北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边,在非洲大陆,盟和非盟之间也是闹的不可开交。双方并不是因为领土纠纷,而纯粹是为了争夺各种矿藏资源,尤其是对煤炭和铁矿石,盟几乎如饥似渴到疯狂的地步。

    不过非盟自身也有不下5亿的人口,他们同样需要用这些矿藏资源去跟大夏以及其它国家换取所需的粮食和安全保证。说起来,他们对于矿藏资源的需求,并不比盟低。

    除此之外,非盟内部也有不少争端,特别是北非的阿拉柏世界和中南非的黑人世界,两边的矛盾日趋激烈。如果双方不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盟,说不定早就分裂了。

    说到阿拉柏世界,再来说说中东地区的近况。这片区域原本就不是什么水土之乡,很多地方都是干旱少雨,沙漠遍布。

    末世之后,这里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其中的大部分国家,和盟的行动方向一致,他们也选择了南下非洲。

    只不过因为国力有限,再加上国际联盟的制约,他们大多是以难民身份南下的,而不是选择和非盟开战,掠夺土地。

    另外,也有不少人选择东去印度半岛,尤其是临近印度半岛的伊,是迁移的主力军。

    印度半岛虽然不是啥好地方,但总比待在本国等死强,而且印度半岛靠近大夏,如果有机会,他们不介意闯一闯大夏国。

    最后来说一说印度半岛的局势,这片广袤的土地虽然遭受到四大常任理事国联合的封锁,但这里的人民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不过,最近半岛的局势急转直下,尤其是印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局部战争。

    事件的起因,还要从前几年发现的那座储量高达300多亿吨的巨型煤矿说起。

    这座煤矿位于贾巴尔普尔国境内,而贾巴尔只是

    一个小国,面积不到一万平方公里,所以这座煤矿对它们来说,是祸非福。

    贾巴尔也曾向四大常任理事国求助过,希望共同开发,其实说穿了就是想破财免灾。

    不过半岛的其它国家也不是好惹的,这座煤矿是所有印度人的希望,他们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明的不行来暗的,贾巴尔刚好位于内陆,最终因为周边国家的抵制纵容,虽然“四常”拿到了开发权,可是矿藏开采一直不怎么顺利。

    弄到最后,这座煤矿简直成为了一个鸡肋。“四常”不是没想过用武力威慑,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原因有三:

    一来,这座煤矿虽大,但四家瓜分,每一家的利益说到底并不多,并不值得动武;

    二来,这座煤矿对印度人来说太重要了,就算动武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有很大可能会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泥潭里;

    三来,大夏和米国人并不缺乏煤炭资源,倒是盟动武的**非常强烈。但为了限制盟,三国很有默契地一致否决了出兵干涉的方案,气的盟代表想骂娘。

    不过,盟并没有因此放弃这座煤矿,一计不成,他们又再生一计。

    在他们不辞辛苦地挑拨下,半岛北部各方势力为了争夺这座煤矿,几乎到了内战的边缘。

    在如此背景下,国际联盟不得不召开了临时会议。

    10月4日,羊城,国际联盟总部。

    自从盟代表抛出了关于印度半岛内战问题的提案后,“四常”代表立即召开了闭门会议。

    作为曾经殖民帝国的大本营,盟介入其它国家内政的经验无比丰富。印度半岛更不用说,至少约翰牛对当地依然保持着不小的影响力。

    会议开始,盟代表惠斯拉一本正经地分析道:“印度半岛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了,一旦战争白热化,很快就会出现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必须要做好干涉这次战争的准备。”

    大夏代表孙景亮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大家都不是傻子,印度半岛之所以弄到今天这种地步,盟人居功甚伟。

    不过印度半岛确实不能乱起来,万一出现难民潮,对南疆的影响就太大了,大夏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

    “我们大夏对印度半岛问题表示严重关切,我们不希望半岛全面陷入内战,这不符合大夏的利益,也不符各在座各方的利益。”孙景亮首先表明了己方的观点,以及底线。

    “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吗?”东米国的代表询问道,印度半岛距离美洲太远了,他们并不想打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盟代表摇摇头,“估计很难,本次冲突当中,除了有部分政府军,也有不少军阀势力和民间武装力量,仅靠外交手段,肯定不能彻底解决。”

    “贵方在印度半岛似乎很有影响力,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计划?”西米国的代表有些怕麻烦,索性直接挑明了话题。

    “咳,我们建议出动维和部队,并且趁机对半岛的民间

    武装进行一次全面清剿。一来打击本地的民族统一势力,二来也能保证南咖山煤矿的顺利开采。”

    孙景亮听完后皱了皱眉,质疑道:“计划非常不错,不过真的可行么?万一激起印度人的排外情绪,又该怎么办?”

    印度半岛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各方在半岛都有着重大利益,谁也不愿意放弃。

    盟代表淡定的回答道:“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些计划一定会成功,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快。

    抢在局势还能控制前,以武力逼迫各方坐到谈判桌上,然后在当地设立长期驻军,以达到持久和平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的立场应该是一致的,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我们同意尽快结束半岛乱局,再等下去容易发生变故,尤其是难民问题,这是我方坚决不容许的。”沉默了一会儿,孙景亮缓缓的说道。

    与此同时,两个米国的代表相互对视了一眼,同样表示了赞成。

    不过盟代表的话并没有说完,惠斯拉见大家都同意出兵后,紧接着话锋一转说道:“本次出兵关乎南咖山煤矿的最终利益,我们希望能根据出兵规模,重新划分煤矿份额。”

    “我们不同意,份额是早就确定好的,怎么能随便更改。”西米国的代表首先反对道。

    根据之前各方的约定,南咖山煤矿,四方各占股24%,剩下的4%属于贾巴尔政府,毕竟他们吃肉,总不能让主人连口汤都喝不上吧!

    “我们大夏也反对。”孙景亮附和道,掐住全世界能源的脖子,一向是大夏外交的既定方针。

    “这有违协约精神!”

    盟代表见各方一致反对,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波折,于是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提议,“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暂时搁置这个方案吧,容后再议。”

    孙景亮:“同意!”

    “赞成!”

    “赞成!”

    如此一来,在没有任何印度人在场的情况下,“四常”私下决定了印度半岛未来的局势走向。

    不要觉得荒唐,这是当今时代强权政治的基本玩法。毕竟,这个年代各国的矛盾冲突太多了,最终的博弈还是要看各方的实力和手段。

    ……

    经过了一轮紧急磋商,2151年10月4日,“四常”终于达成了一致,四方以维护和平为由,准备向印度半岛派出一支总数2万余人的维和部队。

    出兵人数最多的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支部队的总指挥。

    10月8日,维和部队在印度洋地区,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恫吓意味明显。

    四方共集结了三十余艘军舰,在纳尔默达河入海口附近区域进行演习,当地沿海居民都听到了轰鸣的炮火声。

    10月9日,维和部队沿纳尔默达河逆流而上,经过两天航行,终于出现在了贾巴尔境内,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第两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

    维和部队到达贾巴尔的第二天,就迅速接管了贾巴尔城以及南咖山煤矿。印度人也不是傻瓜,见不可力敌,大部分势力早在联军到达前就及时退出了贾巴尔。

    11日,“印盟”发布动员令,宣布征招20万名民兵服役90天,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四国联军入侵的威胁。

    所谓的“印盟”,全名是印度半岛国家联盟,这是一个印度人自发组成的闲散准军事同盟,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显然,半岛各国还没有意识到这次维和行动的严重性,认为只要印度人团结一心,他们就可以轻松的应对这次危机。

    不过“四常”这次出兵,也没占到多大便宜。联军虽然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输掉了政治上的优势。

    原本立场摇摆的半岛各国政府,以及民间武装短时间内纷纷团结了起来,在权贵们操纵舆论的影响下,一个个爱国青年加入了军队中。

    就连原本倾向于“四常”的半岛南部诸国,在民族主义的大义下,这一刻也站在了“印盟”的立场上,对国际联盟的决议表达了抗议。

    甚至有民族主义分子公开叫嚣道:“这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没有中立者,不是爱国者就是印奸。”

    几乎每个邦国都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但是训练不足、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没有纪律、找不到合格的军官,这些都是大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反正都是炮灰,只要有一腔热血就够了。

    看着四方云集的军队,意气风发的半岛各国上层,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面对风云突变的半岛局势,整个维和联军总部都弥漫着一股焦虑与不安。毕竟他们深入的是内陆,万一战事失利,连退路都没有。

    联军虽然有两万人,但扣除海军舰队,真正的陆军其实不足1.5万人,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当地几十万人的土著部队。

    即便这些土著部队战斗力不强,但依靠人海优势,对联军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威胁性。

    来自西米国的艾伦上校:“鉴于目前局势有变,我建议先暂停一切军事行动,然后向联盟总部汇报这里的情况。”

    “我们也同意暂缓行动。”陈国柏上校跟着附和道,本次大夏一共出兵5200(海军2840)人,他是这边最高的负责人。

    “不行,那些印度人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要主动出击,然后正面击溃他们。你们大夏不是有个成语叫‘杀鸡给猴子看’吗?

    哈哈,对我们来说,那些印度人连一件像样军服都没有,可不就是一群猴子嘛!”联军总司令内森詹姆斯轻蔑地说道。

    “是杀鸡儆猴!”陈国柏上校纠正道,“还有内森将军,我要提醒你,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任何对手。”

    内森詹姆斯摆摆手,狡辩道:“我没有轻视对手,我说的是事实。”

    内森将军之所以这么看不起印度的军事力量,这也与印度军方的“优良传统”有关。印度军方的表现,用大夏话说,是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纸博。

    在末世之前,印度一向以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自称,可惜他们连普通的步枪

    和子弹都要进口,而且他们时不时的就会闹出各种奇葩新闻。

    例如:空军每个月都要摔掉几家飞机,几乎把所有种类的飞机都摔了一个遍;海军的核潜艇试航,结果忘了关舱门,使得潜艇险些直接报废;陆军更是令人喷饭,他们的后勤食堂竟然拿牛饲料来喂自家的陆军“牲口”。

    “我不同意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印度人就算再弱,可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上亿人,人民的怒火,一旦被煽动起来,那是任何人也无法浇灭的力量。”

    东米国代表反对道,原先的米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好战的国家,可惜成为战争,败也战争,米国的衰落也与过度介入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在情况有变,我们需要等待的是上级的最新命令……”

    内森将军接受不了,义愤填膺地说道:“等等等?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外交谈判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了多久,咱们就会因为军费不足而退兵,到时候整个南咖山煤矿就会变成印度人的盘中餐!”

    陈国柏上校急忙劝说道:“请冷静一下,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走上武力对抗的道路。现在进行军事行动,只会激起印度人民更加激烈的对抗!”

    随着奥洲大陆煤炭资源的全面开发,国内去年的煤炭产量高达14.5亿吨,大夏政府根本没有任何动力来打这一场吃力不讨好的战争。

    毕竟印度太穷了,除了人力资源和少量的矿藏资源,几乎是一穷二白,这是一片榨不出多少油水的地方。

    内森詹姆斯不为所动,嘴上讥讽道:“陈上校,你就知道忍、忍、忍,不要忘了贾巴尔的周围已经聚集了几十万的印度军队。

    他们现在不敢主动进攻,不代表着以后不会主动进攻,与其等着别人来进攻,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各个击破。

    我们和印度人的关系怎么样,不用说了吧?这座煤矿就是印度人的命.根子,不把他们打疼,他们会天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且就算我们向上面请求支援,那也是半个月以后得事情了,远水救不了近火。醒醒吧,诸位!现在谁都指望不上,我们能够依靠只有我们自己!”

    “内森将军,我再次提醒你,不要拿一万五千多名军人的生命开玩笑,请不要擅自行动。”西米国的代表言辞激烈,几乎就要撕破脸了。

    可惜内森总司令并不听劝,非要一意孤行,这可能与盟的指示有关,“反对无效!为了维护军人的荣誉,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对贾巴尔周边三国发动军事打击,迫使他们脱离那个邪恶的印盟。”

    “我保留向联军总部投诉的权力。”

    “内森将军,希望你不要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

    安拉阿巴德共和国,作为贾巴尔的北方邻居,在南咖山煤矿发现之前,这里一度是北方最大的煤炭基地。其国内总人口已经突破了400万,是半岛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

    印盟成立以后,总部便设在了这里,同时安拉阿巴德的总统也被推举为印盟的主席。

    依靠恒河的便利交通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安拉阿巴德原本发展的很不错,经济规模几乎与大夏的缅东省相当。

    因此,安拉阿巴德也被人称为“印度小蔓谷”。

    这种好日子,一直持续到南咖山煤矿被发现之前,对于这座煤矿,安拉阿巴德人是既爱又恨。

    爱的是它巨额的储量,几乎是自家的几十倍,可以增加安拉阿巴德的发展潜力。恨的是这座煤矿不在本国国土上,如果放任不管,也许不用十年,贾巴尔就会取代安拉阿巴德现在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在抢夺南咖山煤矿、以及反抗维和联军的行动中,安拉阿巴德是最积极,也是付出代价最多的国家。

    为了说服其它邦国支持印盟,安拉阿巴德的总统不但派出了代表,还亲自写信给各方的首脑们,许诺了不少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南咖山煤矿的战后划分问题,反正是慷他人之慨,总统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倒是显得非常大方。

    相比之下,“四常”的表现就要“吝啬”多了,施恩的对象也仅限于贾巴尔,很少去拉拢其它国家。

    倒不是舍不得那点蝇头小利,主要是盟一方坚决反对。

    当维和联军正在做出兵前准备的时候,潘迪特贾瓦哈拉尔总统正在努力劝说邻国瓜缪尔的总统:

    “努纳拉,你还在犹豫什么?很明显,四国联军就是冲着我们来的,不把咱们这些周边国家打趴下,他们如何放心煤矿安全?”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什么民族大义都和努纳拉都扯不上关系,他一直关心的是自身的安危和南咖山煤矿的利益。

    本来一开始他是支持“四常”的,毕竟是人都会趋利避害,喜欢抱大腿。可是安拉阿巴德政府的允诺也令他动心。

    毕竟印度半岛缺煤,没有充足的煤炭资源,瓜缪尔能不能撑过大冰河时期,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光是他,很多印度人都认为南咖山煤矿是梵天大神赐予印度人民最后的希望。

    努纳拉想了想说:“总统先生,我肯定是支持贵方的。但是联军实力雄厚,如果冒然伏击他们,我担心他们会采取过激行动,不如等等看再说。”

    犹豫不决的时候,最好用的当然是拖字决了。事关切身利益,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万一站错了队伍,后悔就来不及了。

    “还等什么?这次机会太难得了,也是我们战胜联军的唯一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说起来也是疯狂,安拉阿巴德同样也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方案。

    他们早就在瑟德拉大峡谷设下了伏击圈,如果维和联军想进攻安拉阿巴德,这条狭长的峡谷是方圆百里内唯一的通道。

    现实中的安拉阿巴德人就是这么自信。

    “只要贵方加入我们,我们愿意再让出南咖山煤矿10%的份额。”

    潘迪特贾瓦哈拉尔总统再次画下大饼,至于能不能兑现,那就要看战后双方的损失情况了。

    这次努纳拉总统没有再犹豫,而是伸出了右手,“合作愉快!”

    他想的很清楚,如果联军真的打算进攻安拉阿巴德,那么作为邻居的瓜缪尔同样也不可能幸免。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以打促和,也是结束战争的一种手段。

第两百九十四章 盛大婚礼

    就在维和联军的军事行动即将展开的时候,10月12日,国庆节后的第四天,李鹭也终于从赣南接回了自己的新娘子。

    一进入蔓谷市区,韩小弟就抑制不住地大呼小叫起来:“哇,果然是大城市,好多高楼大厦!”

    “好璀璨的夜景,实在是太美丽了!”韩小弟的女朋友茜茜跟着感叹道,她花了大半天的时间说服父母,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韩悠悠的大哥在羊城打工多年,多少算是有点见识,但也被眼前这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惊呆了,“一直听说蔓谷是南疆第一大城,果然名不虚传。”

    “确实很漂亮。”韩母附和道,“几乎都可以和末世之前的大魔都相媲美了。”

    “大家要是喜欢蔓谷,可以在这边多住几天,小弟也刚好放寒假,就当是旅游了。”李鹭趁机邀请道,这可不是客套,他如今完全有这个经济能力。

    因为就在前几天,老爸将东湾地产20%的股份划到了他的名下,作为婚后养家的经济来源。靠着这些股份,李鹭转眼之间就成为了一名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

    韩母等人有些意动,不过被韩父用眼神给制止了。

    “不用了,家里还有事呢,再说老大他们还有工作要忙,就别折腾了。”韩父解释道,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怕亲家看轻自己这一家子。

    “爸爸,没关系的,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不玩一玩太亏了。”韩悠悠劝道,这是孝心问题,甭管是不是真心的,都得发出邀请。

    韩母经过韩父的提醒,这会儿也算是想明白了,于是找了个靠谱的理由:“算了,这大冬天的也不适合旅游,等明年夏天,我们再过来也不迟。”

    “那好吧!”韩悠悠从善如流。

    “小妹,等明年你怀孕了,就让老妈来照顾你。”韩大姐建议道。

    “那感情好,一举两得!”

    韩母乐不可支,她是非常希望小女儿能早点怀孕,只有这样,“大少奶奶”的地位才能稳固。别问她是怎么知道这些“豪门秘辛”的,因为电视剧上都是这么演得。

    “妈……”韩悠悠害羞不已。

    一个小时后,喜来乐大酒店终于到了,李鹭把老丈人一家全部安置好,然后立刻带着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过来拜访。

    至于婚礼时间,则是在第二天,因为旅途劳顿,尤其是韩母韩父年纪也不小了,需要休整时间。

    “亲家公,亲家母,一路辛苦了。”童瑶问候道。

    “不辛苦,坐的是大轮船,稳得很。”

    李鹭赶紧上前替两边人做了互相介绍,韩父看到李东显得很激动,这可是世界首富,如果不是因为小女儿,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和这种大人物说上话。

    “李先生,幸会幸会。”

    李东握住对方伸过来的右手,笑道:“哈哈,叫我老李就行了,我也叫你老韩吧!”

    “那好吧,老李,我们家悠悠以后就是你们老李家的人了,如果她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你们能多谅解。”

    “这话应该我说才对,我们家李鹭能够娶到小悠,是他的福分。如果他小子以后敢对小悠不好,不用老韩你提醒,我第一个动手。”

    李东客套道,话是这么说,但他知道,大儿子是个闷葫芦,应该做不出对不起媳妇的事。倒是这个韩悠悠这个大儿媳妇,是个非常精明的人,比李鹭情商高多了

    不过俗话说的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韩母插嘴道:“你们两个大老爷们说什么呢?李鹭是个好孩子,怎么可能会欺负悠悠。”

    “好好,是我失言了……”韩父连忙认错。

    “岳父岳母,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对悠悠好的。”李鹭非常识趣,立马当着女友家人的面保证道。

    “爸妈,我相信李鹭。”韩悠悠也跟着表态道。

    李妈老怀大慰,“你们看看这小俩口,多般配啊!”

    寒暄过后,双方家长终于说起了正事。

    “亲家母,这是明天的婚礼流程,你们看看需不需要补充什么?”童瑶拿出了一份文件递到了韩父韩母面前。

    韩母小心接过,随便翻了几页,便合起了文件夹,满面笑容道:“不用补充了,我和我家老韩都很满意。”

    “那我们就按照这份流程来办了?”

    “没问题。”

    ……

    次日下午三点,李鹭和韩悠悠的婚礼在喜来乐大酒店隆重举行。现场来了不少贵宾,光酒席就摆了五十多桌。

    虽然韩悠悠穿的是婚纱,但婚礼却是传统的夏式婚礼,而且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过程一切从简。

    婚礼仪式办完后,李鹭开始带着新娘子挨桌敬酒。

    熊小鲲举起杯子对李鹭旁边的表嫂道,“悠悠姐,没什么好送的,这个拿去玩吧。”

    “啊,这个太贵重了,”韩悠悠看到对方掏出来的首饰盒子,推辞道,“小鲲,真不能要。”

    她和李鹭、以及熊小鲲以前都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双方之间早就认识了,而且因为经常在一起玩,关系还算不错。

    “收下吧,小鲲又不是外人。”李鹭倒是毫不客气,他和表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一点首饰,算不了什么。

    “那好吧,谢谢你了,小鲲。”

    “别见外,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下一桌,坐的都是外商的代表,李鹭没想到老爸的面子这么大,居然连外国人都闻风而来了。

    “欢迎各位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敬大家。”李鹭举杯道。

    “恭喜,恭喜,用你们大夏的话说,祝二位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谢谢!”

    今天到场的人,不是亲戚长辈,就是执商界牛耳的大人物,李鹭不敢掉以轻心,人家举杯,他就喝,没有一点拒绝的意思。

    一圈下来,敬了十几桌,虽然喝的是红酒,但李鹭也快支撑不住了。最后,没办法,只能由李东领着俩口子出来敬酒。

    轮到童话这里,她把手里一沓厚厚的红包塞过去,笑着道,“他们送的不是黄金就是钻石,估计你都戴不过来了,我就不随大流了,你拿着这个,看着喜欢什么自己买。”

    “谢谢小姨。”韩悠悠赶紧道谢。

    不一会儿,她的手里就放不下东西了,只能交给了身后的韩大姐帮着先保管。

    一桌一桌的敬完酒,韩悠悠感觉自己有些“冷落”了她的那些同事们,又赶忙拉着李鹭走了过去。

    “不好意思,”韩悠悠端着杯子,站在两张桌子的中间,分别举了举,笑着道,“招待不周,还请多包涵,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你们千万别客气。来,我敬大家一杯。”

    “悠悠,你瞒的我们好苦啊!”一个穿着粉红色短

    袖衫的女孩子笑着道,“难怪你一直对李鹭的家庭情况含糊其辞,原来是憋着大招呢。”

    韩悠悠笑着分辩道,“这可不怪我,是李鹭不让我说的,不信你们问他。”

    “是我不让悠悠说的,你们怨我好了。”李鹭大大方方地承认道。

    “我们可不敢得罪你这个‘少东家’,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我可不想丢了。”大家知道李鹭人很随和,所以开起了小玩笑。

    “没关系,我是我,我爸是我爸,我可没有权力开除你们。”李鹭笑道。

    “小悠,恭喜你了,以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请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同事小芮突然站起来,紧张地说道。

    小芮就是那个和韩悠悠经常不对付的办公室同事,她是真的没想到,韩悠悠那个平时笑起来憨憨的男友,来头居然这么大。

    韩悠悠大度地摆摆手,“千万别这么说,平时工作中有点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用放在心上。”

    “谢谢,小悠,今天你真漂亮。”

    “是吗?谢谢!”

    这时韩悠悠他们办公室的主管见现场气氛有些尴尬,连忙转移了话题,“好了好了,不说了,你们猜今天来了多少集团高层?”

    “那个胖胖的戴眼镜的我认识,是东非能源的总经理,他坐的还不是主位,旁边人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同事小范确认道:“东非能源的总经理,我记得是张邵楠张总吧?”

    小吴点点头:“是啊,就是他。”

    旁边有人打趣,“那你怎么不上去敬杯酒、打个招呼什么的。”

    “算了吧,我认识他,他可不一定认识我,我们集团十几万人呢。”

    “新郎官,张总身边的人,你认识吗?”小范好奇地问道。

    “呃,她现在不是我们集团的人,而是我姑姑,杜鹃生物的掌门人。”李鹭笑着解释道。

    “哦,原来是李总,难怪感觉眼熟呢。”众人焕然大悟道,李娟以前是集团的二把手,他们虽然都没见过,但多少在公司里看过对方的介绍资料。

    大家伙又聊了几句,最后,办公室主管把一个红包塞到韩悠悠的手里,“小悠,哎,这个就真有点拿不出手了。但是你也别嫌弃少,多少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们可是亲眼瞧着刚刚韩悠悠收礼的盛况,这一场婚宴收的红包,抵得上她们辛辛苦苦工作上几辈子的收入了。

    所以,他们办公室这一人几百块的礼金,真的是相形见绌,此刻都不怎么好意思拿出来了。

    “别……”韩悠悠赶忙拦着塞回去,“真心话,大家能来,我和李鹭就很高兴了,这礼金是真的不能收。”

    “嫌少了?”有人反问。

    韩悠悠笑着道,“当然不是,是真的不用这么客气。”

    她的这些同事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几百块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什么小钱,她有点不好意思收。

    同事小范调侃道,“收了多的,不少我们这些少的,你这是嫌贫爱富。”

    李鹭在媳妇耳边小声劝了几句话,韩悠悠点了点头,然后这才一边道谢,一边收了红包。

    只是这些同事们在散场回家的时候,发现回礼的红色袋子里,放了一个小银元宝,有鸽子蛋大,上面印着“”字,以当前的银价,怎么都值回礼金了。

第两百九十五章 瑟德拉“大捷”

    李鹭婚礼结束后的次日,10月14日,位于贾巴尔的维和联军总部,突然对外宣布,鉴于安拉阿巴德境内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要求介入调查。

    所有人都知道,调查只是借口,联军要正式出手了。

    10月14日下午才“宣战”,10月15日联军指挥部正式出兵,到了17日先遣部队已经跨过了贾巴尔与安拉阿巴德的边界线。

    先遣部队的规模为一个团,共1200余人,其中盟军人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其它三国各占了三分之一。

    “布鲁斯上校,前面就是著名的瑟德拉山口,此处是一条长约4.5公里的大峡谷,非常容易受到埋伏,我建议先做好探查工作。”来自贾巴尔军方的向导介绍道。

    “嗯,周连长,把我们的无人侦察机全部派出去吧!”布鲁斯上校虽然看不起印度人的军队,但他也不傻,知道是非轻重。

    “是。”

    因为维和部队总部位于大夏,所以联军中的所有重武器都基本出自大夏。

    一个小时后,综合了侦查情报,周连长来到团部进行汇报。

    “经过侦察机全面侦查,目前在周边区域并没有发现印度人的行踪,但也不能排除他们躲在了山洞里或者地下。”

    “继续保持实时监控,保持高度警惕。”布鲁斯上校命令道。

    “是。”

    “通知各部,半个小时后,我们要穿越瑟德拉大峡谷。”

    ……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先遣团的车队正在通过瑟德拉大峡的中部,突然无人机发射车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车队顿时停了下来,所有人下车做好了遇袭准备。

    周连长弓着身子拿着平板电脑,来到了布鲁斯上校的身边,汇报道:“上校,无人机发现前面500米处,两侧山顶有人群活动……”

    话音未落,车队后方突然传来了剧烈爆炸声,周连长连忙看向手中的平板电脑,惊呼道:“不好,我们的后路被塌方的山石阻断了。”

    “拿来,我看看。”布鲁斯上校从周连长手中接过平板电脑,通过无人机的视频监控,果然发现峡谷入口处满天灰尘。

    “上校,我们该怎么办?”耳机里传来紧张的询问声,听声音,应该是西米国的安德鲁营长。

    “全团就地掩护,做好战斗准备。”

    “明白。”

    “周连长,立刻向联军总部求援,然后让无人机发动攻击!”

    “是。”

    布鲁斯上校继续下命令道:“打开所有探照灯,发射照明弹!”

    “ok。”

    不到一分钟,峡谷内被照的灯火通明,紧接着前方两侧山顶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不时有惨叫声传来。

    爆炸整整持续了十几分钟,然后才因为弹药耗尽不得不停止下来。

    “布鲁斯上校,无人机的弹药不够了。”周连长苦涩道,无人侦察机主要是用来侦查用的,所以侦察连本身携带的弹药并不多,已经所剩无几。

    “打击效果怎么样?”布鲁斯上校问道。

    “还算理想,根据智能系统判定,无人机至少消灭了800多的敌人。但是印度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已经快占领我们头顶上的两侧高地,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

    “联军总部有命令没有?”

    “上校,刚刚收到消息,内森将军让我们原地待援。”

    “我们需要坚持多长时间?”

    “内森将军已经派了武装直升机前来支援,至于地面部队,因为峡谷口的塌方原因,可能明天才能到达。”

    “太慢了……”布鲁斯上校摇摇头,心里不禁有些后悔,他还是太大意了,没想到印度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真的敢主动攻击联军部队。

    “上校……”

    布鲁斯上校摆摆手,“马上召集所有连长以上的军官开会。”

    “是。”

    很快,在阵地前沿,一个小型的军事会议召开了。

    布鲁斯上校首先详细介绍了当前遇到的困境,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

    “上校,印度人迟迟没发动进攻,我觉得他们的目的可能不是想打歼灭战。”副团长加里分析道。

    “没错,估计是想通过要挟我们来进行谈判,我建议先不要轻举妄动。”来自东米国的亨利连长说道。

    周连长表示不赞同,“没那么简单,印度人之所以不发动进攻,可能是因为忌惮我们的实力,也有可能是他们还没准备好。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想围点打援。不过,介于印度人的军事实力,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哈哈哈……”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会意的笑声,稍微缓解了一下现场的紧张气氛。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他们还没准备好,这些年来,我们各国一致保持着对印度半岛的武器禁运,再加上他们的军工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我不认为他们有能力打败我们。”哈里森营长分析道。

    “别忘了,他们可以走私。”亨利连长提醒道。

    “走私规模应该不是很大。”

    “你这都只是主观猜测,既然印度人能够炸塌峡谷,起码说明他们并不缺少大威力爆炸物。”

    “为什么不直接冲出峡谷?我们现在距离峡谷出口处只有两千多米,花不了半个小时就能出去。”

    “不行,前面有很大可能是个圈套,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我建议派出小分队试一试,总比坐以待毙强……”

    “好了,大家分析的都有道理。”布鲁斯上校总结道,“我个人比较赞同哈里森营长的观点,印度人应该没什么重武器。因此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我们只需要等原地待援就行了。”

    “下面,我要发布命令,希望诸位努力坚守自己的岗位。周连长,请随时做好战场监控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大意。”

    “是!”

    “一营负责西侧山峰的敌人;二营负责东侧山峰的敌人;三营负责大前方的敌人,防止印度人从正面突破;最后,四营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是。”众人一起答应道。

    会议解散后不到十分钟,印度人那边派来了一个谈判代表,是一个小个子的年轻人,穿着还算整齐的军装,不过身上没带武器。

    布鲁斯上校很快就接见了对方。

    “你好,我叫瓦杰帕伊,是安拉阿巴德军的陆军参谋。”小个子说的是大夏的普通话,态度很倨傲,似乎把先遣团当成了手下败将。

    “布鲁斯,军衔上校。”布鲁斯上校同样用用普通话自我介绍道,大夏语是维和部队的惯用语言之一,至少军队高层都需要熟练掌握。

    “布

    鲁斯上校,我奉命前来和贵方进行谈判,希望你们能看清局势,不要再做无谓挣扎,免得徒增伤亡。”

    布鲁斯倒不是很生气,“请恕我无法认同,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贵方伤亡了上千人,我方不仅没有伤亡一人,也没有处于明显劣势。”

    “哼,那是我们还没有发起进攻,布鲁斯上校,口舌之争无用,还是请慎重考虑一下吧!”印方代表瓦杰帕伊脸上出现了怒色。

    “看来,你们安拉阿巴德是真的打算要挑衅我们夏米加四国,难道你们不怕报复么?”布鲁斯上校质恐吓道。

    瓦杰帕伊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四常”可是如今世界的霸主,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安拉阿巴德可以得罪的起的。

    不过国家尊严在前,他不得不强硬道:“是你们四国欺人太甚,虽然我们安拉阿巴德一向爱好和平,但只要国家面临危险,我们不惜一战。”

    “哈哈,咱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们不就是冲着南咖山煤矿来的吗,说的那么高尚干嘛?”布鲁斯戏谑道。

    “南咖山煤矿是属于全体印度人的,不是你们四国的。”瓦杰帕伊怒道。

    “哈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南咖山煤矿明明是人家贾巴尔的,怎么成了所有印度人的了?”

    “你……算了,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吧,你们到底愿不愿意投降?我们保证会根据国际联盟公约,给予你们最高的俘虏待遇。”

    布鲁斯上校摇摇头,大义凛然道:“投降绝无可能,如果贵方不怕死,那就来吧!”

    “既然如此,请你们做好准备,进攻会在半个小时后开始。”

    “这个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不送!”

    送走了印度人的谈判代表,布鲁斯上校立即命令全团进入战备状态。

    半个小时后,印度人的进攻如期而至。不过受限于火力不足,他们一直无法突破联军的阵地。

    这场战役打的比较焦灼,一直持续了第二天的下午三点钟,最终在总部支援部队的接应下,先遣团全员撤出了瑟德拉大峡谷。

    根据事后统计,这场耗时28个小时的战役,联军这边总共战死57人,伤277人。而印度人一方,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死了2800多人,伤5000多人。

    不过战役一结束,安拉阿巴德军方立即对外宣布取得了这场伏击战的胜利,他们称之为“瑟德拉大捷”。

    消息传开,所有半岛人民深受鼓舞,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列强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后来,印度半岛各国的历史书上,均无一例外的如此写到:

    这场发生在2151年10月份的瑟德拉大捷,是印度自末世以来最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印度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

    在该次战斗中,印度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全世界。近百年来,“瑟德拉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深深鼓舞着印度半岛的各国人民。

第两百九十六章 轰轰轰

    当瑟德拉战役一结束,维和联军总部就是向国际联盟安理会提交了关于此战的报告。

    “无论从伤亡人数,还是从战役结果来说,这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我们认为联军总司令内森将军,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夏驻国际联盟代表孙景亮冷声说道。

    “没错,之前我们就多次收到过联军内部的投诉,内森将军在战前存在明显的轻敌行为,我建议军事法庭介入调查。”东米国的代表表示赞同。

    盟代表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他还是强行辩解道:“这是非战之罪,谁也没想到印度人敢主动出击。我认为当前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追责,而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烂摊子。”

    “我提议暂时先撤换内森将军的总司令一职,然后再来商讨应对措施。”孙景亮不为所动,坚持道。

    “我同意!”

    “同意!”

    面对盟友们的一致要求,盟代表即便再强势,也不得不妥协:“好吧!至于接任者,我建议由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戴维斯上校接任。”

    “继任者的事暂时先不急,反正战事已经结束,至少在短时间内联军应该是以防守为主。”孙景亮反驳道,“我觉得接下来的报复行动,才是最紧迫的事情!”

    “四常”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四个国家,但是四国联军居然被愚昧落后的印度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有比这更丢脸的事情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挽回颜面,还是为了震慑其它国家,四国都需要给印度人一个记忆深刻的教训。

    “哦?那么贵国有什么建议吗?”盟代表询问道。

    “地面行动是来不及了,我们打算出动空军,对安拉阿巴德和瓜缪尔两国进行空袭,破坏他们的基础设施,打击印度人的战争潜力。”孙景亮回答道,大夏距离印度最近,当仁不让的要承担起本次空袭行动。

    “空袭?你们准备出动多少飞机?”东米国的代表好奇道。

    “我们会一次性出动三个飞行大队,一共27架轰炸机。”因为印度人几乎没有防空能力,所以轰炸机编队并不需要配备护航飞机。

    “不算太多,我们盟准备发射20枚巡航导弹予以配合。”盟距离印度半岛有些距离,所以还是导弹最适合。

    “还有我们米国的20枚。”

    “我们加利福尼亚也有20枚。”

    孙景亮点点头,“好,希望这次我们能合作愉快。”

    ……

    会议结束,经过四**方的沟通协商,空袭计划终于出炉。

    当天下午3时整,盟以及两个米国的导弹,几乎同时抵达安拉阿巴德和瓜缪尔的上空。

    印度人倒是提前进行了戒备,但他们防备的是联军地面部队的进攻,对于空袭几乎毫无准备。

    而且有心算无心,当时整个印度半岛都在进行庆祝活动,尤其是这两国的首都几乎是灯火通明,倒是给导弹提供了十分明确的坐标。

    末世之后,因为没了卫星定位,所以导弹以及飞机的导航

    基本上都是靠雷达导航,在精确度上肯定是有所欠缺的。

    “轰轰轰……”

    一发发导弹从天而降,城区一片混乱,哭声、尖叫声响遍了全城,受惊的民众在大街上乱窜。

    因为导弹的精确性不佳,再加上黑夜环境,导弹的命中率只能凭运气,这同时也意味着它们无法有效避开平民区,造成的误伤当然也在所难免。

    十分钟后,正当两地居民开始抢救伤者时,大夏的轰炸机机群也终于赶到了。

    比起导弹,轰炸机在准确性和载弹量有天然优势,带来的破坏性无疑也更大。

    又是一阵“轰轰轰”声。

    这次爆炸时间持续的更久,差不多有二十多分钟,轰炸过后,两座城市燃起熊熊的大火。

    次日一早,四国代表在国际联盟总部共同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解释了昨天发起的轰炸行动。并且着重说明,此次行动主要针对的是两国政府,而非普通平民百姓。

    与此针锋相对的是,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不久,安拉阿巴德和瓜缪尔代表也搞了一场记者招待会,严厉控诉了“四常”惨无人道的暴虐行径。

    根据两国公布的资料,本次大轰炸一共造成了1.8万多人的死伤,房屋损毁更是无数。同时公布的还有灾情照片,尤其是一具具被烧焦的儿童尸体,确实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

    不过同情归同情,但是“四常”的军事行动还是照常进行,没有任何国家或者个人能够阻止。

    继10月17日发起轰炸行动过后,20日,一支由37艘军舰和运输船组成的内河舰队,正在沿着恒河逆流而上。

    安拉阿巴德城,市中心。

    自从几天前遭到空袭过后,这座原本还算繁华的城市被炸的面目全非。有钱的大老爷们早早就跑路了,市面上变得萧条起来。

    政府的“全民动员”命令已经传达了,所有人都被召集了起来。没有足够的武器,就自己动手开发,城内的铁匠铺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起来。

    作为一名老铁匠,阿米特巴的心情很沉重,就连打铁都没有以前那么用心了。千锤百炼变成了应付了事,仿佛丝毫不担心质量问题,也不用担心客户流失。

    现在他确实不担心客户流失,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他和这座铁匠铺都被军方无偿征用了,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体力活。

    阿米特巴冲着徒弟喊到:“小尼可,动作快点,要是完不成任务,小心吃鞭子!”

    小尼可还是一名稚嫩的少年,大概只有十二三岁,听了师傅的话后,他立即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同时口中还报不时的抱怨道:

    “阿米特巴师傅,你说我们打造这些箭头有什么用?打仗不都是用枪么,拿着这些玩意儿,估计射程还没到,就被人家用枪打死了。”

    安拉阿巴德是一座港口城市,南来北往的人不少,即便是末世,耳闻目染之下,大家也都知道枪的厉害。

    阿米特巴瞪了徒弟一眼:“哪来那么多废话,这是官老爷们决定的事情,还需要你来操心

    ?”

    这个问题,阿米特巴同样也想知道,可惜贫瘠的知识限制了他的判断,根本就想不到这些冷兵器有什么用。

    为了打造这些兵器,政府大肆收缴民间的铁器,因为数量不足,最后还熔炼了不少工具,甚至连煮饭的铁锅都没放过。

    每当看着昔日辛苦打造出来的铁器被重新化为铁水,阿米特巴的心都在滴血。

    不过早已被生活磨去了棱角的他是不会主动询问原因的,官老爷让这么干,那就这么干好了。

    问多了,一顿鞭子下来,岂不是自找罪受?再说了,安拉阿巴德可不是什么法制国家,要是被官老爷打了,那也是活该。

    小尼可还是有几分不服气,只不过他可没勇气顶撞师傅,毕竟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容易,只好把不满发泄在了铁锤上。

    一会儿过后,他又自言自语道:“哼……都怪那些帝.国主义强盗,如果不是他们搞侵略,我们也不会这么受累。等他们来了,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印度人不是那么好惹的!”

    阿米特巴没有理会徒弟的报怨,他可不想敌人打过来。就算没上过学,以他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阅历,也知道敌人有飞机,有导弹,不是那么好容易对付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噩梦很快就降临了。

    “轰、轰、轰……”

    阿米特巴立刻丢掉了手上的铁锤,拉着徒弟就往后院跑。然后在一堆杂物中间停了下来,他一边搬开乱七八糟的杂物,一面吩咐小尼可:“快帮忙,下面是地窖。”

    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小尼可点了点头,跟着一起动手。这处隐蔽的地窖,最初目的是为了藏粮食才挖的。

    安拉阿巴德尽管经济水平还不错,但是市面上依然缺少粮食。铁匠铺别看小,但在巅峰时期可是拥有十几个伙计的,钱赚的并不少。

    有钱了,第一件事当然是疯狂的储备粮食,这也是所有印度人的生活日常,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普通居民,都是如此。

    头脑灵活的铁匠铺老板,自然也不例外,果断的挖了地窖,用来储存粮食。不过在大轰炸发生后,觉察到危险的老板带着家人跑去了邻国,就剩下阿米特巴和小尼可留下看店。

    狭小的空间内,两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小尼可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师傅……”

    阿米特巴打断道:“别说话,我知道你想要干什么,但现在我们只能躲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听声音,敌人应该是从恒河那边过来的,太远了,就算你现在出去,也帮不上什么忙。而且那些炮弹可不长眼睛,没有东西能挡的住。”

    “湿婆神保佑……”

    与此同时,在遭遇到敌方舰炮攻击后,岸防炮台的守备军官赫里尼克立即下令道:“马上给我组织还击,不能让敌人靠的太近,他们会登陆的。”

    作为印度半岛的霸主,安拉阿巴德在国土安全上的投入着实不少,特别是自造了很多火炮,当然不是现代火炮,而是那种很原始的、使用黑.火药的火炮。

第两百九十七章 登陆战

    “是,将军!”

    声音刚落,几名安拉阿巴德士兵就快步向前,拿起了指挥室内的电话呼喊了起来。

    这些电话无一例外,都是从大夏那边走私过来的二手货,因为没有交换机这种高级货,只能靠单线连通。

    随着一道道命令被传出,等待多时的岸炮也开始发威了,震耳欲聋的炮声不断响起。

    约么一公里外的一艘军舰上,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正站在夹板上,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卫兵尽职尽责提醒道:“舰长,这里危险,您还是去眺望室吧!”

    中年男子哈哈一笑:“就凭那些土炮?如果这个距离,敌人都能打的到,那也只能怪我命薄。”

    虽然联军一方拥有压倒性优势,但是战前的情报收集工作一样少不了,而且不得不说,此时的安拉阿巴德风雨飘摇,多的是主动投诚的内鬼。

    看了看手上的表,中年军官马上命令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命令护卫舰自由射击,第一步就是把他们的炮台全部打掉。”

    “是!”

    拥有火控系统的舰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攻击炮台,那自然是一打一个准,这可吓坏了指挥部里面的众人。

    一名士兵惊呼道:“将军,他们的大炮打的也太准了!”

    “那些军舰上有自动电子瞄准具,看来我们是无法阻止他们登陆了。”赫里尼克叹气道。

    士兵急忙问道:“那怎么办?要不要通知炮兵们撤退?”

    赫里尼克正待回答,结果无意中发现一发炮弹正朝着指挥部极速飞来。

    “不好,快找地方躲避!”

    说完,赫里尼克撒丫子就往指挥部外跑。这不怪他慌乱,在非盟军校留过学的他,当然知道舰炮这种重炮的厉害。

    然而这一切都晚了,还没跑出几步,一颗炮弹就从天而降,然后整个指挥部都被掀开了。

    轰鸣的爆炸声过后,现场一片狼藉,逃跑的赫里尼克守备官被气浪掀翻在地,两条大腿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眼看着就是进气少出气多。

    不管地面上如何混乱,天空中的炮弹还是不断向各大炮台倾泄,只要发现了可疑目标,就直接一发炮弹轰过去。

    突如其来的炮击,来的快去得也快,前前后后不到半小时结束了,只留下了一片狼藉。

    在确定安全后,幸存下来的副守备官,望着眼前升起的滚滚浓烟,急忙下令:“快组织人手救火,粮食和弹药仓库必须要抢救下来。”

    随行的传令兵回答道:“是,将军!”

    说完,立即跑步前去传达命令。在刚才的轰炸中,露在外面的电话线路,都不幸受损,通讯已经全部中断。

    到了这一步,现场所有人都对御敌于国门之外,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了。

    靠火炮阻止敌人登陆,问题是敌人太强怎么办?不解决对方重炮的威胁,他们就只能被动挨打。

    防守再严密的阵地,头顶上来一发重炮,整个糜烂一大片,没人能承受的住这种压

    力。

    伤亡数字还在统计中,副守备官已经没有勇气面对。拿着心爱的望远镜,环顾四周的阵地,他就知道损失绝对惨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中午时分伤亡报告出现在了副守备官的手中,虽然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但此刻却仿佛重若千斤。

    强行压下了心中的不安,他迅速浏览了一遍损失。

    火炮几乎损失殆尽,绝大部分的炮台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阵亡3217人、受伤过861人、失踪3325人,估计大部分都当了逃兵。

    之所以伤员数字偏少,那是因为重炮威力太大,存活率非常低。

    而且即便这些伤者没有当场死亡,等待他们的也依然是等死。实际上,以安拉阿巴德的医疗条件,伤员死亡率一般不会低于80%。

    简单的来说,就是靠自己抗。

    运气好伤口没有出现发炎、化脓,那么就能捡回一条命,要不然就只能听天由命。

    至于“战场救护”?

    安拉阿巴德政府上哪儿去找那么多医护人员?就算是有医护人员,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药品。

    在印度半岛,药品可比人命贵多了。就比如说,从大夏走私过来的消炎药,市面上的价格比等份量的黄金还要贵十倍以上。

    并不是说大夏的药品价格有多贵,而是因为印度人一方面缺乏宝贵的外汇资源,再加上国内权贵们的垄断,所以药品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此时这些在战场上受了伤的人,只能期待湿婆神的保佑!

    虽然大部分士兵都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包扎,但基本上就是用草木灰敷,不过有些余钱的偶尔也会购买一小瓶牛尿,无论是外敷内服,据说效果都很好。

    唯一庆幸的是,末世气温普遍较低,发炎的概率也低,存活率至少没有低到那么吓人的地步。

    看完了报告,副守备官双手一松,任由手中的文件掉落在地,过了半响功夫后,他才慢慢的缓了过来,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

    摇晃了一下脑袋:“立即派人把我们遇到的情况向上面汇报,请求国内派出援兵,估计敌人很快就要登陆了。”

    ……

    兵贵神速,既然决定登陆,自然不会给敌人留下准备时间。当天晚上,联军就做好了登陆准备。

    2151年10月17日夜,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两万联军向安拉阿巴德发起了登陆作战,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抽调的大夏军队。

    轰鸣的炮声响起,硝烟再次弥漫着整个恒河沿岸阵地,血与火的呐喊,仿佛在宣泄着大地的悲伤。

    在占据沿岸阵地后,首先卸下来的是清一色的陆军轻型坦克,一共有三十辆,另外还有几十辆装甲车。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准备,全副武装的联军开始朝着安拉阿巴德城区“杀去”,沿途进军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遭遇到多少抵抗。

    如果不是为了看押俘虏,也许进军速度还能快上一倍。

    一个小时后,安拉阿巴德城区终于在望,战

    后的市中心,已经面目全非。联军的炮击没有针对性,除了军事设施外,挨炸的大都是敌军比较聚集的官方建筑。

    反倒是不起眼的平民区损失相对较小,大部分建筑物只是受到波及,并没有遭到毁灭性伤害。

    炮击带来的火灾很快就被扑灭了,哭泣声依旧响彻全城。城内的秩序已经全面崩溃,到处都是趁火打劫的人群。

    就连本该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士兵,都有不少人脱掉制服,加入到了趁火打劫的队伍当中,人性的贪婪表现得淋漓精致。

    今夜的安拉阿巴德在哭泣!

    如果有人统计的话,就会发现在交战中误伤的民众,还没有在混乱中死的人多。

    面对混乱的局势,阿米特巴师徒也不敢出门。就在不久前,还有几名混混想要趁火打劫,被师徒俩手持猎枪给吓跑了。

    猎枪是铁匠铺老板偷偷打造的,用的是黑.火药加铁砂,有点类似于散弹枪,近战威力惊人。这把枪是铁匠铺老板特地留给两人用来保护铁匠铺用的。

    小尼可问道:“师傅,他们还会不会再回来?”

    阿米特巴不确定的回答道:“应该不会了,我们这是铁匠铺,除了一堆铁料和箭头外,根本就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更何况我们手中还有枪,这些人只要不是傻子,应该不会脑袋犯傻。”

    ……

    攻城大战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黎明”为这场战役划上一个句号。这个时候,联军已经全面占领了安拉阿巴德城区,并且初步稳定了秩序。

    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恒河上的联军指挥部。简单的庆祝宴会已经开始了,作为总指挥官的刘启龙并没有参加庆祝活动。

    根据前方传来的报告,在登陆过程中联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还有一辆装甲车被敌人伏击成功,全车10多士兵因此无一生还。

    在火力全面被压制,还有舰炮支援的情况下,印度人仍然进行了有效反击,足以证明守城的也不全都是废物。

    这也与末世环境有关,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一般越穷的地方,民众越彪悍。再加上不少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这场战争打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我们的伤亡有多少?”

    “阵亡28人,受伤357人,伤员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医疗船上,正在进行全力救治。”

    “战果呢?”刘启龙继续询问道。

    “具体情况还没统计完成,预估击毙敌军5000余人,俘虏2.7万余人,目前全部关押在临时营区。”

    “嗯,很好!安拉阿巴德的总统呢,有没有抓住?”

    “没有,根据俘虏人员的交代,他们的总统和部分政府高层人员早在前天,就已经秘密离开了。具体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算了,跑了就跑了吧,反正也掀不起多少风浪来。如果他们识趣的话,就应该懂得急流勇退,贪了那么多钱,至少后半辈子是无忧了。”

第两百九十八章 势力范围

    占领了安拉阿巴德后,刘启龙率领的联军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边国家坎普尔、阿拉格、瓜缪尔、瓦拉纳西和新德里等国相继被“和平解放”。

    与此同时,另外一支位于贾巴尔的联军,也在新任总司令纳什的带领下,陆续“解放”了博帕尔、印多尔、巴罗达、苏拉特、孟荬等国。

    至此,整个印度半岛的军事行动暂时告一段落,不过联军并没有撤退,而是在各国建立了军事基地,就地驻扎。

    2151年12月14日,夏米加四方经过多轮谈判,在国际联盟总部秘密签署了《调解印度半岛冲突备忘录》,作为四方在印度半岛事务上共同的行为准则。

    备忘录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点:印度各族人民的独立和民主神圣不可侵犯,禁止各国私自兼并半岛土地;

    第二点:各方承认恒河流域为大夏的势力范围,承认纳尔默达河流域为盟的势力范围,承认印度河流域为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势力范围,承认南印度半岛为米国的势力范围;

    第三点:关于南咖山煤矿利益的划分问题,大夏为了拿到整个恒河流域,稍微做出了点让步,最后的分配比例为大夏20%、盟30%、米国25%、加利福尼亚25%。

    虽然四方有意保密,但是备忘录的内容很快就被泄露了出去,世界各国为之哗然,几乎遭到了来自非盟、普俄、芭西等国的一致反对。

    因为这份备忘录一出,几乎就代表着“四常”已经就印度半岛利益的划分达成了一致,这是**裸的弱肉强权。

    其中又以非盟的反应最为强烈,非洲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非盟总部都弥漫着一片浓浓的悲观气氛。

    这也难怪,因为非盟和“印盟”实在是太相像了,同样的多民族、资源丰富,同样的被列强垂涎,唯一的不同是非盟实在是太大了,列强暂时一口吞不下。

    兔死狐悲,非洲人虽然不知道大夏的这个成语,但并不妨碍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

    “他们这是霸权主义,这是**裸的强盗行为!”非盟主席阿多姆贝基愤怒的撕碎着手中的文件:“大夏人也靠不住,这是背叛,我相信只有有足够的利益,他们不介意把我们卖个好价钱!”

    阿多姆贝基这个时候忘记了,大夏和非盟可是没有签订任何的同盟协议,虽然之前在外人看来两方已经有着类似准同盟的关系,但那仅仅只是类似而已。

    总的来说,这一份备忘录与其说是“四常”解决印度半岛争端的公约,倒不如说四方联手瓜分半岛利益的公约,而且是直接把其它国家的利益直接拿出了台面来进行分配。

    至于其它国家会怎么想,早就让“四常”抛到脑后去了。

    事实再一次证明,当“夏米加”这四个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联合起来后,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密约签订后,紧接着,轰轰烈烈波及整个印度半岛的大普选开始了,因为“四常”不承认这些政府的合法性,所以它们都需要重新选总统。

    在“四常”的扶持下,一个个亲夏、亲、亲米和亲加的政权相继建立,整个印度半岛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2月31日,2151年的最后一天,恒河最下游的国家达卡,大夏发起的印北峰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为了表达对这次峰会的重视,大夏总统韩治礼不仅亲自出席了本次会议,而且还带来了国内一大批工商团体,向印度人民表达了发展印北经济的决心。

    其实,大夏高层看的很明白,印北对大夏来说,虽然并不能带来多少利益,但处理不好,它却能给大夏带来无数的麻烦,尤其是难民问题。

    恒河流域有大小36个国家,整个印度半岛两亿出头的人口,这里就聚集了6800余万人,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

    这里一旦混乱起来,将是整个南疆的灾难。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麻烦,就不能对这片土地放任不管,这也是大夏主动接手这里的主要原因。

    峰会举行前,韩总统召集随行的工商业人士,提前召开了一场内部吹风会。

    “现场没有记者,也不会录像,今天我们关起门来开这次会,就是想和大家敞开心扉的来议一议这个印北的未来之路。”

    韩总统语重心长的发言道,“印北这里距离南疆太近了,如果咱们不管,西方人肯定更乐意搞乱、搞垮这里,他们巴不得给我们添乱。”

    “……所以,一个稳定的印北,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李东作为大夏工商界的标志性人物,本次峰会,肯定少不了他的,面对众人的目光,他只好第一个发言:

    “咳,印北这里水土条件还是不错的,人力资源也很充足,就是基础设施太落后了,不太适合大规模投资。”

    韩总统点点头,解释道:“诸位可以放心,中央发展印北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基础设施肯定也会慢慢补全的。

    虽然这里肯定比不上本土,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至少发展一些轻工业还是没问题的。详细情况,老钱,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好的,总统!”韩总统点名钱副院长,对方翻开文件,阐述道:“这些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好转,环保问题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越来越凸显。”

    “以垃圾分类回收业为例,仅去年,我国就产生了5000多万吨各类垃圾,处理这些垃圾,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再加上这类工作普遍都是脏乱差的工作环境,非常不受年轻人的欢迎,每年都有大量人力缺口……

    既然如此,倒不如利用印北这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宽松’的环保政策,实现双赢。”

    末世各种资源匮乏,垃圾回收的市场规模非常庞大,每年都有几千亿的产值,不过问题也是一大堆,尤其是环保问题。

    “中央决定沿着恒河两岸,打造一条工业带,最大程度的利用恒河便利的水运条件……

    在接

    下来的三年里,这里将会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陆续兴建,包括十几座小型发电厂、几十座小型医院、上百所的技能培训学校和上千公里的高速公路等等项目。

    基础设施不是问题,问题是大家有没有信心,相不相信政府?其实,印北这里的条件不比缅东和缅西两省弱,甚至还要更强。

    如果不是印度人太多了,兼并这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把印北当成我们的殖民地,虽然新时代不流行殖民地了,但是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钱副院长语出惊人,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公开说出来,还是很出人意料的。

    “嗡嗡嗡嗡……”现场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钱副院长,我有一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国内最大的私人航运公司老板举手问道。

    “请说!”

    “政府如何保障我们在这边投资的安全,以及印北未来的发展规划?”

    “安全上,大家可以绝对放心,中央会在这边进行驻军,总数20万人,不仅有陆军,也有海军。

    而且我们还会在当地招募一支至少30万人的警察队伍,可以这么说,印北所有明面上的武装力量都会被我们牢牢掌控。”

    钱副院长信心十足地介绍道,“至于印北的未来,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他们能熬的过大冰河时期,一切都会保持原状。

    如果熬不过去,我们会果断退出这里,不过大家不要害怕,在大冰河结束后,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到时候这里就是本土,政府会承认大家在这里的一切权益,包括永久性的土地产权。”

    让人意外的是,现场并没有出现钱副院长预期中的欢声雷动,永久性土地产权虽然说的好听,但只要政府征收这个土地税,是不是永久性的,根本无所谓。

    显然,钱副院长画的这个大饼,并没有奏效。

    此时,又有一人举手问道:“请问在印北的投资,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原则上高新技术都不准在这边投资,我们鼓励的是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我上面说到的垃圾回收、部分轻工业和在本地进行的采矿业等。”

    “种植业可不可以?”对方直接问道,印北有如此多的人口,对种植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

    “不可以,不过你们可以在缅西省投资种植业,我们会在那边划出专门的种植基地。”中央的态度很明显,想通过控制粮食供给来控制印北,这也是多了一层保障。

    “我们可以去印北之外的国家进行投资吗?”有人紧接着问道。

    “这个完全可以,我们和米加有共同协议,在印度半岛这个大市场上,各方投资自由,市场共享。只要你有能力,大可以把生意扩张到整个半岛。”

第两百九十九章 躲不开的难民潮

    印北峰会结束以后,大夏控制下的恒河流域,局势迅速地稳定了下来,虽然大家生活水平还不如战争爆发之前,但至少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再加上大夏政府在本地进行的一些列基础建设,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印北的经济越来越朝着良性的趋势发展。

    另外,长河集团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最后在印北投资了一座小煤矿和一座内河港口,也算是专业对口。

    不过印北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印度半岛的稳定。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后遗症越来越显现。

    纳尔默达河流域,这里属于盟的势力范围,别看它的面积是四方当中最小的,可是利益却是最丰厚的,因为南咖山煤矿就在这一片区域。

    盟人最看重的就是这座煤矿,在煤矿的所在城市贾巴尔,这里的局势还算稳定,为了加速煤矿的开发,盟人确实拿出了真金白银,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可是在贾巴尔之外,形势就不那么乐观了,新一轮的饥荒正在酝酿当中。

    不过盟人可没多少心思关心这些地方,如果非要选择,他们情愿这些地方的印度人死光了才好,免得影响了煤矿的开采。

    如果说盟人辖下的印度人还能勉强维持下去,那么两个米国“统治”下的地区,那简直可以用“惨绝人寰”四个字来形容。

    美洲距离印度半岛太远,他们根本没有意愿经营这里,对于辖下的“殖民地”,完全是一副掠夺的姿态,他们似乎有意识地逼迫旗下印度人向东、向北逃荒。

    “四常”之间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是相互之间依然有竞争,米国人对待竞争对手一向不手软。

    从元旦过后,加利福尼亚政府就有意削减了救济粮,连原本就参杂着秸秆、泥土的面包,现在也无法足量供应。

    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不满情绪在民间高涨。大饥荒的消息不胫而走,各种谣言满天飞,一时间闹的人心惶惶。

    拉合尔边境地区的一座难民营内,刚刚领到一天食物的阿贾兹乔杜里,一脸不满的走了出来。

    一块拳头大小的黑面包,就是他今天的全部口粮。不要说成年人了,纵使是七八岁的小孩子也不够吃。

    哦,忘了说了,如今的难民营中已经没有儿童了,最小的也是十来岁的半大少年。饥荒年月,最先熬不下去的就是儿童和老人们。

    印度半岛本来就穷,吃饱饭一直都是绝大部分民众的奢望。变成难民过后,日子就更不用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拿到了食物过后,阿贾兹立即和几个新认识的同伴一起离开。

    难民营里并不安全,如果不抱团的话,没准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别人口中美味的“两脚羊”。

    伦理道德在饥饿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一路上阿贾兹见多了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现在他对任何人都不敢完全信任。

    一名同伴忧心忡忡的问道:“阿贾兹,你见识多,现在食物越来越少,往后我们该怎么办啊?”

    他们算是难民当中有底线的,始终没有踏出这最后一步。

    当然,这个底线也仅限于现在,如果饥荒再持续下去,谁也不能够保证他们会不会加入进去。

    阿贾兹面露苦涩的回答道:“营地周围能够找到的食物,都被大家吃光了。后面军队已经封锁了道路,禁止任何人返回国内。

    现在不想挨饿,就只能冒险穿过边界线,去对面的印北讨生活。恐怕那些米国人也是这样想的,他们恨不得把我们全部赶光。”

    局势恶化到了现在这一步,米国人绝对要负大部分责任。最初的战争难民产生后,米国人没有及时救济。结果难民越来越多,靠乞讨已经无法再填饱肚子,很多人放弃了道德底线,开始攻击沿途城市。

    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就再也关不起来。被难民抢光了粮食的城市,又变成了新的难民来源地,然后开始了恶性循环。

    等战争结束过后,“选举”出来的新政府才开始着手处理难民问题,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阿贾兹原先是某商行的一名跑腿伙计,不是睁眼瞎,勉强识得几个字,有几分见识,难得的是对世界局势也有了解。

    米国人把自己宣传包装的不错,起码在印度半岛,名声一向都很好,被很多人当做灯塔,阿贾兹也不例外。

    本以为米国人到来后,会安排大家积极恢复生产,结果对方却以分散安置为名,把所有难民全部驱逐到了边界上。

    眼看着救济粮一天天地减少,对于出路,无论是米国人还是本国政府都没有给出任何说明,阿贾兹已经渐渐对它们感到绝望。

    前往印北地区逃荒,这是难民营中公开的小道消息,大致意思是:大夏人正在印北积极赈灾,那里有吃不完的救济粮,也有无数的工作机会。

    芭基斯坦地区和印北之间边界线漫长,其中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想要完全封锁边境是非常困难的。

    之前已经有人冒险穿越边界线,不过大都是一去不复返,对面的情况依然是两眼一抹黑。而就在距离难民营几公里外的边界线上,偷渡者的尸体随处可见。

    “可是遇到大夏军队怎么办,他们都是一帮杀人不咋眼的家伙,心狠手辣着呢!”

    说这话的时候,阿米特还在颤抖,仿佛大夏军队就在眼前。

    阿贾兹摇了摇头:“国内缺粮是千真万确的,这次战争产生了好几百万的难民,米国人根本就不想救我们。

    现在不跑,等到后面想跑都没力气了。我已经想好了,大家现在就离开,我们装作是出来挖苔藓的,万一被对面巡逻队发现了,就一口咬定是误入,大不了挨一顿揍。”

    说这话的时候,阿贾兹的心中也没底,但是为了活下去,他必须要拉着众人和他一起逃跑,只有人多力量大,才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

    与此同时,营地不远处的军营内,负责执行难民驱逐计划的阿米塔布上校,正眉头紧皱。

    尽管他们放出了各种蛊惑消息

    ,不断地削减食物供应量,拼命鼓动难民们前往印北那边讨生活,但是成功穿越边界线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个“少”只是相对而言的,在漫长的边界线上,现在每天都有少则数十,多则上百的难民进入印北,两边已经全面进入了对峙状态。

    可是相对整个难民群体来说,这个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着后方运来的粮食一天天减少,阿米塔布上校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诸位,我们的粮食即将耗尽,一个月过后就会彻底断粮,现在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必须在短时间内将难民全部送走。

    现在唯一的麻烦,是大夏军队盯得很紧,难民偷渡的成功率非常低。尤其是在对方血腥镇压后,很多难民都没胆子冒险了。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不然的话后果大家清楚。”

    一名年轻士兵不忍的问道:“上校,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么?要知道以大夏人的狠辣,让难民过去,最后活下来的恐怕十不存一。”

    阿米塔布上校摇了摇头:“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总比留下来等死的好。在这里,我要再次提醒诸位,收起自己那可怜的同情心。

    你们应该清楚,这是上面的意思,如果大家不想丢掉饭碗的话,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执行任务。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据说今年国内的粮食产量,预计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把难民送走,国内所有人包括我们都得饿死。”

    沉寂了半响功夫后,一名中士提议道:“上校,咱们干脆将真实情况宣扬出去吧,让难民们知道留在国内就是死路一条,断掉他们的退路,逼着他们去对面。”

    见得多了,士兵们的同情心也就逐渐耗光了,很多人开始把难民当做祸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在饥饿面前,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可以试一试!”阿米塔布上校最终点了点头答应道。

    ……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几十万难民成功穿越了边界线,涌入到了印北境内,这些人如同蝗虫过境一般,给印北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两个方向的米国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将势力范围内的难民,一股脑儿的往大夏一方驱逐,仿佛把印北当做了垃圾回收站。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大夏政府一方面召集了两个米国的外交代表进行强烈抗议,一面又迅速武装起了50万人的警察队伍,然后全部放到了边境线上。

    米国外交人员倒是死皮赖脸,一句话,要钱没有,要粮也没有,除非大夏愿意无偿支援,否则他们也无能为力。

    气的韩总统想骂人,不过即便知道被米国人勒索,大夏也没有太好的应对方法。

    反正无偿支援是不可能的,接收难民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宁愿把钱花在武装巡逻队的身上,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因为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第三百章 悲惨世界

    发生在印度半岛的惨剧很快传遍了全世界,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大夏政府想得那么严重,绝大部分国内和国外民众都只是充当吃瓜群众。

    除了少数圣母婊在不停地呼吁,要求世界各国救济难民外,大部分民众都是漠不关心,自己都还吃不饱饭,谁顾得上别人啊?

    为了一日三餐,这年头,无论在大夏,还是在西方社会,普通人每天都需要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十二个小时以上,不敢生病、不敢休假,获得的报酬连养家都难。

    让政府出钱救济印度半岛的难民,或者更直接的接收难民,开什么玩笑呢?明明自己国内还有一大帮子孤寡老弱需要救济,政府都救济不过来,居然还敢拿钱给外人,民间不造反才怪!

    圣母婊没有折腾出几朵浪花,就被铺天盖地的抨击声所淹没。印度人本来名声就不好,他们一只世界移民的主力军之一,很难获得别人的好感。

    圣菲波哥大,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新首都。

    作为这场人间惨剧的总导演之一,里奥波特总统很满意局势的发展,尽管伤亡大了一点儿,但毕竟死的都是印度人,他一点都不心疼。

    把难民“礼送出境”,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救济粮,同时也给盟和大夏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免得他们有闲心对南美事务指手划脚,这完全是一举两得。

    外交大臣杰罗姆:“总统阁下,这是盟总部发来的外交照会,他们希望我们履行承诺,共同维护南咖山煤矿的开发计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半岛最大的危机已经渡过去了,如果顺利,南咖山煤矿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实现投产。

    不过也不能够确定,现在大夏一方正在屠杀难民。为了活命,这些人很可能会再次冲击贾巴尔。

    或许这个人数会大大减少,但只要有三成的人愿意掉头,南咖山煤矿恐怕又要陷入困境当中。”

    里奥波特总统点了点头:“哈哈,我们不缺那点煤矿,盟爱咋咋地。不过总得来说,印度半岛的局势还是发生了好转。

    这些暴民,就让大夏和盟政府自己头疼去吧!无论是人道毁灭,还是严加管教,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我们的准盟友,底线还是要把握住的,注意一下手段。

    另外,让外交部可以和米国沟通一下,要给盟和大夏制造麻烦,也不能全部都由我们出力,让他们也动动。”

    “好的!”

    ……

    印北边界,在50万警察部队的屠戮下,难民大部队很快就四散而逃,米国人再也无法左右难民的去向。

    除了死掉的人外,剩下的难民只有一小部分流窜到了印北腹地,更多的还是原路返回,或者直接去了盟的势力范围内。

    人都是怕死的,面对举起屠刀的印北同胞,难民们被杀得心惊胆战。

    出去容易回家难,好不容易才把难民送了出去,米国人怎

    么可能再接收这个包袱呢?

    在成功驱逐难民后,阿米塔布上校肩上的军衔已经变成了少将,如果能够解决眼前的麻烦,很可能会再升一级,正式进入军方高层。

    作为代价,阿米塔布已经是臭名昭著,被国际媒体亲切的起了个外号“送葬人”。

    媒体必须要感谢他,因为他的做法让大家今年都不缺热点新闻。在报道了一系列难民大屠杀的惨案后,整个西方世界的报纸销量都上涨了三成。

    指挥部内,一名中年军官忧心忡忡的汇报道:“将军,外面的难民越来越多,我们就快要挡不住了。”

    阿米塔布少将没有理会,仔细地擦拭着手中的一把镀金手枪,半响功夫后,才淡淡的问道:“你们还记得当年英国人,是怎么统治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

    众人直接傻眼了,印度半岛是如何成为殖民地的,在历史书上记录的清清楚楚。不过这个问题,好像和眼前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见无人回答,阿米塔布也不生气。这年头印度人的军官素质那是惨不忍睹,真正有能力的军官本来就没几个。而且因为联军干涉,真正有能力的精英们早就被清除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关系户。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在印度半岛这里,同样很有市场。

    阿米塔布之所以这么快就声名狼藉,实际上也是竞争对手主动暴露给那些西方记者们的,要不然外界怎么知道,驱逐难民是他执行的呢?

    面对无奈的现实,阿米塔布也不奢望手下有多精明能干,只要能够老老实实地按要求,完成他布置的任务,那就足够了。

    “分化瓦解,这个词你们不陌生吧?”

    “当年遇到印度大起义,英国人是怎么镇压的,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归根结底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分化瓦解、以印制印。

    现在外面的难民那么多,我们想救济也救不过来。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智取了。”

    众人神色大变,仿佛是突然醒悟了过来,不要脸地纷纷拍起了马屁。

    气的阿米塔布一拍桌子,话都到了这一步,下属们还在装聋卖傻。显然没人是笨蛋,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想要明哲保身。

    “够了!传令下去,告诉难民们,三颗人头可以换一个月的口粮,派人登记造册,军营之外允许他们自由行动。”

    阿米塔布懒得理会众人,怕承担责任能有什么出息?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真正掌权的是米国人。

    声名狼藉,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灾难,但是在米国人那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他们眼中,这种声名狼藉的将军反而是最可靠的。

    外面的难民那么多,米国人根本没打算准备足够的救济粮,为了国内的稳定,必须要把难民挡在国门之外。

    这种背景下,让难民自相残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要看阿米塔布承诺的是三颗人头换一个月的口粮,就以为存

    活率似乎不小,好歹也有四分之一。

    然而实际上,难民们一旦杀红了眼睛,就很难再停下来了。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别说四分之一,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会有。

    而且,这些人就真的可以生存下来了?

    不要做梦了,经过屠杀活下来的都是暴民,他们都是国家最不稳定的因素,真要放过他们,估计米国人都睡不着觉。

    阿米塔布已经做好了违约的准备,其实也不算是违约,毕竟杀人是重罪,在印度半岛也不例外。

    这种杀人犯的存在,搁在什么地方都是极度危险分子,直接处决掉也不算过分。

    狠辣或许有吧,但是在阿米塔布看来,他这是在替政府清洗隐患。要是不这么干,让这帮难民涌入国内,整个国家都会被毁掉的。

    心慈手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末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

    经过几个月的逃荒,难民们的神经实际上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很多人已经崩溃了。

    阿米塔布的命令传来,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道是谁带头,难民营顷刻之间彻底的乱套了,怒吼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人间地狱,也莫过于如此。

    再一次,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南亚次大陆,唯独芭西政府例外。没有办法,真论起来,自家的安危也好不到哪里去,哪有精力关心别人家的破事。

    即便“印盟”是芭西潜在的盟友,也没有任何作用。“四常”敢出手瓜分印度半岛,芭西政府是万万不敢随便插手的。

    站在芭西的立场上,一个强大的“印盟”固然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一旦支持了“印盟”,就意味着要得罪大夏和盟。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米国人实力雄厚,不怕大夏和盟的报复,背后使绊子也就使了。

    芭西就不行了,米国人的威胁近在眼前,再去招惹大夏和盟,除非是脑子坏了。

    这种涉及到了大国博弈,其它国家根本就不敢胡乱表态,政治正确在这种时候没人会在乎。

    这段时间的国际舆论非常有意思,大家非常的统一,那就抓着“四常”一起骂,四者共同分担了骂名,也算是另类版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国际政治上就不一样了,就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批评两个米国政府没有大国担当。

    总得来说,米国人自知理亏,大夏除了“自卫”手段过于激裂了一点儿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

    在这种背景下,由国际联盟牵头的调查团组建了起来,估计最后也只是走个过场,顶多就是推出几个印度人当替罪羊。

    不要看这次印度半岛的难民危机,“四常”似乎闹得很僵,实质上也就在国际调查团里打打嘴炮。

    其实“四常”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稳固的,他们在南咖山煤矿项目上的合作没有中断,就是最好的明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25046/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末世当宅男最新章节! 作者:巴巴的罗萨所写的《重生末世当宅男》为转载作品,重生末世当宅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末世当宅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末世当宅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末世当宅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末世当宅男介绍:
李东在末世混吃等死的悠闲日常,适合收集癖和宅男系患者阅读!
再次申明:本书无异能、无丧尸、无空间、无系统,纯粹种田文。
重生末世当宅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末世当宅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末世当宅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